CN204605192U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5192U
CN204605192U CN201420802342.0U CN201420802342U CN204605192U CN 204605192 U CN204605192 U CN 204605192U CN 201420802342 U CN201420802342 U CN 201420802342U CN 204605192 U CN204605192 U CN 204605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supply
supply unit
print cartridge
foo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23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谷忠弘
潮田尚之
小林淳
大屋瞬
冈泽善行
原田和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609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71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700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84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724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84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157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3306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183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4508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97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2906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311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5517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348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73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379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6040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379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604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51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2575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573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957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12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373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1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957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183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693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204605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5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液体供给单元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性提高的技术。支架部(200)是安装机构,其用于将第一以及第二墨盒(100a)、(100b)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上。支架部(200)具备作为旋转机构的手柄部(230),该手柄部(230)通过旋转而使第一以及第二墨盒(100a)、(100b)停止。手柄部(230)设置有第一脚部(231a)、第二脚部(231b)以及跨接部(232),该第二脚部(231b)与第一脚部(231a)分开形成,该跨接部(232)跨接第一以及第二脚部(231a)、(231b)并且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卡合。

Description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有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供给单元,例如用于向通常所说的喷墨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墨盒为人们所知。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作”打印机”)是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样式,它是对打印面喷出墨滴从而形成图像的打印装置。墨盒通常通过安装机构而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机所具备的托架上。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墨盒通过具有旋转动作手柄的支架而安装到托架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1804号公报
对于打印机,墨盒的安装操作的容易化为人们所期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并且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提供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能够安装具有可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口的液体供给单元。该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具备液体导入部、旋转机构以及电极部。所述液体导入部可以构成为能够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导入所述液体。所述旋转机构可以具有卡合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功能。所述电极部能够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电接触。并且,所述旋转机构还可以具有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一脚部分开形成的第二脚部以及 跨接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二脚部的跨接部。所述旋转机构可以在所述跨接部使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停止,所述跨接部可以构成为能够在离开所述液体导入部的方向上旋转移动,从所述跨接部到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的距离可以大于从所述跨接部到所述电极部的距离。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由于旋转机构借助于第一与第二脚部之间的跨接部能够容易地旋转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液体供给单元进行固定。并且,通过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由于能够减轻用于使旋转机构旋转移动的力,因此使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变得容易。
(2)进而,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当沿着所述跨接部旋转移动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电极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二脚部之间。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由于旋转机构与电极部集约设置,因此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并且实现了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的小型化。
(3)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电极部可以具有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电接触的多个电极,所述旋转机构可以至少在所述第一脚部具有伸出部,在没有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状态下,所述伸出部的外圆周端部与所述多个电极之中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位于靠近安装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区域的位置处。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电极部通过伸出部得以保护。
(4)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伸出部可以沿着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的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方向伸出。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借助于伸出部,当安装液体供给单元时,由于抑制了该单元上的电极部与应该接触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相冲突,因此电极部的保护性得以提高。
(5)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跨接部可以具有抵接部,当安装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相抵接,从而限制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在分离方向上的移动。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 安装机构,液体供给单元的固定性得以提高。
(6)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抵接部可以具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当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抵接。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抵接部至少通过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两处来限制液体供给单元移动。从而,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性得以提高。
(7)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旋转机构可以具有旋转限制部,当进行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通过所述旋转限制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抵接,从而制限所述跨接部在靠近所述液体导入部的方向上旋转移动。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抑制了跨接部在靠近液体供给单元的方向上过度旋转移动。
(8)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第一脚部可以具有第一旋转轴部,所述第二脚部可以具有第二旋转轴部,所述旋转机构可以构成为能够以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旋转轴部为旋转轴旋转。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能够使旋转机构的旋转动作变得稳定。
(9)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旋转机构可以具有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能够在旋转方向上对所述第一脚部施力,所述第二施力部件能够在旋转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脚部施力。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由于第一以及第二脚部分别设置有施力部件,因此能够使各个施力部件部件实现小型化。
(10)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中,所述跨接部可以将使用者为了使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而能够进行操作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二脚部的中间位置处。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抑制了跨接部的倾斜,从而使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性得以提高。
(1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液体供给单元,所述液体供给单元能够适当地安装到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 机构中。该液体供给单元可以具备接触部,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上进行安装时,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旋转机构相接触,从而能够使所述跨接部在离开所述液体导入部的方向上旋转移动。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由于能够简化使旋转机构旋转移动的操作,因此对于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的安装操作得以简易化。
(12)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以具备外装部,所述外装部具有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和所述液体供给口。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容易地安装到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上。
(13)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以具备以下部件:第一部件,其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口;以及,第二部件,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并且具有能够在内部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容易地安装到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机构中。
(14)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可以具备以下部件:第一部件,其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口;以及,第二部件,其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液体供给口供给液体。通过采用该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能够容易地安装到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机构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采用除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具备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的装置或者具备该装置的系统、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打印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容纳在打印装置的筐体内的本体部的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安装到支架部的状态下的第一与第二墨盒的简要立体图。
图4是支架部的正面侧上方立体图。
图5是支架部的背面侧上方立体图。
图6是支架部的下方立体图。
图7表示在组装到支架部上的状态下的手柄部以及装置侧端子部的上方立体图。
图8是手柄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装置侧端子部的后方侧的表面的简要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装置侧端子部的前方侧的表面的简要立体图。
图11是装置侧端子部的简要剖面图。
图12是第一墨盒的上方立体图。
图13是第一墨盒的下方立体图。
图14是第一墨盒的侧视图。
图15是第一墨盒的主视图。
图16是第一墨盒的简要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在电路基板上的多个端子的排列结构的简图。
图18是第二墨盒的上方立体图。
图19是第二墨盒的下方立体图。
图20是第二墨盒的侧视图。
图21是第二墨盒的主视图。
图22是按时间顺序表示第一墨盒相对于支架部安装的安装过程的简图。
图23是按时间顺序表示第一墨盒相对于支架部安装的安装过程的简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手柄部的卡合性以及装置侧端子部的电连接性的示意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由于手柄部而使空间利用率提高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柄部的结构的简图。
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柄部的结构的简图。
图2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柄部的结构的简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以及停止壁部的功能的简图。
图3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架部所具有的手柄部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3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柄部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架所具有的手柄部的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33是用于说明通过手柄部的伸出部而保护装置侧端子部的简图。
图34是表示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架部的结构的简图。
图35是表示作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墨盒的结构的简图。
图36是表示作为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简图。
[标号说明]
10:打印装置; 
11:箱体;
12:供纸口; 
13:顶面盖; 
14:出纸口; 
16:操作部; 
20:本体部; 
21:控制部; 
22:输送部; 
23:打印部; 
25:输送辊; 
27:托架;
28:导轨;
100a、100b、100C、100D:墨盒;
101~106:壁部;
102c:盖体;
108、108a~108c:墨水室;
110、110a~110c:墨水供给口;
113:延伸部; 
114:突起部; 
115:通孔;
116:空气流路槽;
117:密封部件; 
118:槽部;
120:主卡合部; 
121:第一檐部; 
122:缺口部; 
123:第二檐部; 
125:第一侧壁部;
126:第二侧壁部;
127:端面;
130:电路基板; 
131:端子部; 
132:存储装置; 
151~159:端子;
200:支架部; 
201~205:壁部;
210:墨盒容纳室;
211~214:墨水接纳部;
215:密封部; 
217:施力机构; 
221:第一副壁部;
224:第二副壁部;
225:倾斜部; 
226:缺口部; 
227:嵌合孔; 
230:手柄部; 
231a、231b:脚部;
232、232A:跨接部;
234、234B:伸出部;
235、235s:凸部;
236、236A:平板部;
237:端面;
238、238B:操作部;
239:施力机构; 
250:装置侧端子部;
251:端子部表面;
252:端子部背面;
253:上段端子部;
254:下段端子部;
255:上段端子部;
256:下段端子部;
258:导电部; 
258a,258b:延伸部位;
258t:折返部位; 
261~269、271~279:端子;
281a、281b:突出部;
285:停止壁部; 
286a、286b:端部部位;
287:中央部位; 
290:嵌合槽; 
291:限制壁; 
300:墨水容纳部;
301:墨水排出口;
310:转接器部; 
312:开口部; 
330:墨水供给单元;
331:墨水供给管;
332:墨水容纳部;
CP: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打印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打印装置10的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所述打印装置10具有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以下简称作“墨盒”)的安装机构。在图1中图示了表示相互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的箭头X、Y以及Z。箭头X表示与打印装置10的横向方向(宽度方向)相平行的左右方向,并且表示当正对打印装置10时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箭头Y表示与打印装置10的前后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并且表示从后方(背面侧)朝向前方(正面侧)的方向。箭头Z表示打印装置10的高度方向,并且相对于载置打印装置10的载置面表示垂直上方。另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其他的各个附图中,箭头X、Y以及Z也相应地与图1相对应地图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当称“上”或者“下”时,是指以打印装置10的箭头Z的方向为基准的方向。同样,当称“前”或者“后”时,是指以打印装置10的箭头Y的方向为基准的方向;当称“左”或者“右”时,是指以箭头X的方向为基准的方向。
打印装置10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方式的喷墨打印机。打印装置10通过根据从外部被供给的打印数据对打印纸喷出墨滴从而 形成图像。打印装置10具有箱体11、供纸口12、顶面盖13、出纸口14和操作部16。箱体11是容纳本体部(将在后面描述)的外部部件,所述本体部具有打印装置10的打印机构。供纸口12是在箱体11的后方设置成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作为打印介质的打印纸通过供纸口12向箱体11内部的本体部供给。
顶面盖13是在供纸口12附近能够旋转地安装到箱体11上的板状部件。顶面盖13当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如图所示的状态)作为向供纸口12送入打印纸时的引导板发挥功能,当处于关闭的状态时覆盖箱体11的顶面中央从而作为保护盖部发挥功能。出纸口14是设置在箱体11的前表面上的开口部。经由供纸口12被送入到箱体11内部的打印纸通过出纸口14被向外部排出。操作部16具有接收使用者的操作的按钮,以及对使用者显示信息的显示部。操作部16设置在箱体11的顶面上,当顶面盖13为打开的状态时使用者能够操作操作部16。
图2是表示从打印装置10的箱体11内所取出的本体部20的外观结构的简要立体图。在图2中以虚线示意地图示托架27的移动轨迹。本体部20具有控制部21、输送部22和打印部23。控制部21由具有中央处理装置和主存储装置的微型计算机组成。控制部21根据使用者通过操作部16进行的操作以及来自外部计算机的指令,从而控制打印装置10的各个组成部进行打印处理。通过输送辊25的旋转驱动,输送部22将从供纸口12(图1)被导入的打印纸经由在本体部20的内部向箭头Y的方向(副扫描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图示省略)输送至出纸口14。
打印部23设置在打印纸的输送通道上,并且对由输送部22输送的打印纸进行打印。打印部23具有托架27和导轨28。托架27具有喷出墨滴的打印头(图示省略)。在控制部21的控制下,托架27在沿着导轨28往复移动的同时,向由输送部22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的打印纸的纸面喷出墨滴,所述导轨28架设在主扫描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装置10是通常所说的托架装载型,并且在托架27上,通过支架部200可装卸地安装有两个墨盒100a、 墨盒100b。
图3是表示当在打印装置10中安装到支架部200上的状态时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简要立体图。支架部200相当于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分别单独、可装卸地对支架部200安装。在安装到支架部200上的状态下,第一墨盒100a和第二墨盒100b的侧面以及底面被支架部200的壁部包围,并且整个顶面在上方露出。
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当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并且容纳用于向打印装置10供给的墨水。第一墨盒100a容纳一种颜色的墨水,第二墨盒100b容纳不同种类的多种颜色的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墨盒100a中容纳有黑色的墨水,在第二墨盒100b中容纳有青色、黄色和品红色的墨水。
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分别具有大致呈长方体的形状。第一墨盒100a的长度(在箭头Y方向上的长度)和高度(在箭头Z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二墨盒100b大致相同。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以长度和高度大致对齐的状态并列地容纳到支架部200中。
接下来,按顺序对支架部200的详细结构以及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对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安装、固定的机构进行说明。另外,在表示支架部200的结构的附图中所示的箭头X、Y以及Z的方向,与在打印装置10中的方向相对应。并且,在表示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附图中所示的箭头X、Y以及Z的方向,表示在安装到所述的打印装置10中的状态下的方向。
[支架部的结构]
参照图4~图6对支架部200的大致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当从正面侧的上方观察支架部200时的上方立体图。图5是当从背面侧观察支架部200时的上方立体图。图6是支架部200的下方立体图。如上所述,支架部200形成为上方开口、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支架部200具有墨盒容纳室210和5个壁部201~205,该墨盒容纳室 210容纳第一墨盒100a和第二墨盒100b,该5个壁部201~205包围墨盒容纳室210。
底面壁部201构成载置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墨盒容纳室210的底面。正面壁部202以及背面壁部203分别从底面壁部201的正面侧的端部以及后表面侧的端部向大致垂直上方延伸,并且构成墨盒容纳室210的正表面以及后表面。第一侧面壁部204以及第二侧面壁部205分别从底面壁部201的左侧端部以及右侧端部向大致垂直上方延伸,并且构成墨盒容纳室210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
在底面壁部201上(图4、图5)设置有墨水接纳部211~214。墨水接纳部211~214相当于液体导入部,其连接各个墨盒100a、100b的墨水供给口(将在后面描述)并且分别从墨盒100a、100b导入墨水。在各个墨水接纳部211~21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密封部215。密封部215在抑制外部空气对墨水通道的进入的同时抑制墨水向外部泄露。
在底面壁部201上设置有施力机构217,其用于对所载置的各个墨盒100a、100b向上方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机构217由螺旋弹簧构成。施力机构217设置在与手柄部230相邻的位置处。通过借助于施力机构217施力,手柄部230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将在后面描述)之间的卡合力得到提高。另外,由于当从支架部200拆卸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第一墨盒100a和第二墨盒100b被向上方施力,因此该拆卸操作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在底面壁部201上设置有第一副壁部221以及第二副壁部224,该第一副壁部221以及第二副壁部224相对于第一侧面壁部204以及第二侧面壁部205平行并且高度较低。第一副壁部221设置在与第一侧面壁部204和第二侧面壁部205相邻的位置处,以及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分别所设置的区域的边界位置处。在设置有第二墨盒100b的区域中,第二副壁部224设置在第二和第三墨水室(将在后面描述)的边界位置处。
在第一副壁部221上形成有倾斜部225,该倾斜部225在第一副 壁部221的后方侧的端部向后方高度逐渐变低。此外,在第一副壁部221上,在墨盒容纳室210的位于箭头Y方向上的中部形成有缺口部226。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倾斜部225与缺口部226分别作为引导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移动的引导部发挥功能(详细内容将在后面描述)。
在第二副壁部224上,在后方侧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副壁部221相同的倾斜部225。当第二墨盒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第二副壁部224的倾斜部225也作为引导第二墨盒100b移动的引导部发挥功能。第二副壁部224通过与设置在第二墨盒100b下侧的壁部上的槽部(将在后面描述)相卡合从而固定第二墨盒100b。在底面壁部201的下表面(图6)上设置有用于将支架部200固定到托架27上的固定部,但关于其具体内容则省略。
在背面壁部203(图4)的墨盒容纳室210一侧壁面的下端,在箭头X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嵌合孔227。当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设置在各个墨盒100a、100b的背面侧壁部的下端的多个突起部(将在后面描述)插入并穿过嵌合孔227。
在正表面壁部202(图5)上,相邻地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对应的两个手柄部230。该两个手柄部230具有相同的结构。各个手柄部230作为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进行装卸时旋转移动的旋转机构。
各个手柄部230具有作为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卡合并且使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卡合部停止的功能(详细内容将在后面描述)。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卡合”是指在预定的部位相卡合以制限对象物的移动。并且,所谓的“停止”是指在相卡合的状态下使对象物停止。在各个手柄部230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具有相同结构的装置侧端子部250。各个装置侧端子部250相当于能够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将在后面描述)电接触的电极部。
参照图7~图11,依次对手柄部230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具 体结构进行说明。图7表示在安装到支架部200的正表面壁部202的状态下的手柄部230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附近的上方立体图。图8是手柄部230的侧视图。在图7、图8中分别图示有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在图8中支架部200上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设置区域以虚线图示。
手柄部230具有在箭头Z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以及架设在第一与第二脚部231a、231b的上端的跨接部232。手柄部230左右对称形成,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各个脚部231a、231b形成为平板状,并且与由箭头Y、Z的方向所限定的平面相平行地设置。
各个脚部231a、231b在箭头Y方向上的宽度向上方扩大,并且在靠近跨接部232上方的部位形成有伸出部234,该伸出部234的外圆周端部以靠近墨盒容纳室210(图5)的方式延伸。在各个墨盒100a、100b没有安装到支架部200上的初始状态下,伸出部234的外圆周端部位于比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上段端子部253(将在后面描述)更靠近墨盒容纳室210的位置处。并且,伸出部234在各个墨盒100a、100b的安装方向上即上方(箭头Z的方向)延伸。通过伸出部234,能够抑制使用者的指尖或者各个墨盒100a、100b的端子以外的部位接触到上段端子部253,从而使上段端子部253得以保护。
在各个脚部231a、231b的下端设置有在箭头X方向上分别向外侧突起的凸部235。凸部235分别相当于第一旋转轴部和第二旋转轴部。手柄部230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组装:通过将各个凸部235与设置在正表面壁部202的凹部(图示省略)相嵌合,以各个凸部235的中心轴为旋转轴RX在前后方向上可旋转移动地组装。通过在各个脚部231a、231b设置有旋转的支点,从而使手柄部230的旋转动作得以变得稳定。
在各个脚部231a、231b的下端设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施力机构239。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机构239由扭簧构成。手柄部230通过施力机构239被停止为在面向墨盒容纳室210受到施力的状态下,以 规定的旋转角度静止。手柄部230当被施加外力时旋转移动,当该外力解除时通过施力机构239的施力返回到所述的初始位置。由于施力机构239与各个脚部231a、231b相对应地设置,因此与只设置在一侧的脚部的情况相比,既能够保证施力又能够实现小型化。
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具有平板部236和操作部238。平板部236位于墨盒容纳室210(图5)侧,而且是在箭头Y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位。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平板部236的下表面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将在后面描述)相抵接,从而限制各个墨盒100a、100b向上方移动。平板部236相当于抵接部。当进行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安装时,平板部236后方侧的端面237被各个墨盒100a、100b推压,并且受到成为手柄部230旋转移动的驱动力的外力(具体内容将在后面描述)。
操作部238与平板部236相比位于前方(箭头Y的方向)侧,并且是自平板部236向上方弯曲的部位。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指尖搭住操作部238并拉拽从而使手柄部230朝向前方旋转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38横贯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之间的全部而形成,从而使用者的操作变得容易。
在手柄部230的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之间设置有装置侧端子部250(图7)。装置侧端子部250具有板状的形状,并且以设置有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将在后面描述)相对应的倾斜角的状态,与手柄部230相独立地固定在支架部200的正表面壁部202上。
图9是表示装置侧端子部250后方侧的面的简要立体图。图10是表示装置侧端子部250前方侧的面的简要立体图。图11是在图9中所示的A-A线截面上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简要剖面图。装置侧端子部250具有后方侧(墨盒容纳室210侧)的面251以及前方侧的面252。在以下的内容中,将后方侧的面251称作“端子部表面251”,将前方侧的面252称作“端子部背面252”。
在端子部表面251(图9)上设置有上段端子部253和下段端子部254。上段端子部253具有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的多个端子261~264。下段端子部254与上段端子部253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具有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的多个端子265~269。当各个墨盒100a、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端子部表面251的各个端子261~269直接与各个墨盒100a、100b所具备的电路基板(将在后面描述)的对应各个端子相接触。
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分别在上段端子部253中设置在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第三和第四端子263、264在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之间沿着箭头X方向依次设置。第五和第六端子265、266分别在下段端子部254中设置在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第七、第八和第九端子267、268和269在第五与第六端子265、266之间沿着箭头X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端子261~269由从端子部表面251突出的、大致呈三角形形状的金属板构成。各个端子261~269以其厚度方向与箭头X方向一致的方式并列排列。各个端子261~269在其顶点处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各个端子相接触。因此,由于各个端子261~269对各个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将在后面描述)施加的推压力增大,从而使得电连接性提高。
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用于打印装置10检测各个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详细内容将在后面描述)。由于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设置在相邻端子数较少的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因此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与其他的端子发生短路的情况得以抑制。并且,通过手柄部230的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所具有的伸出部234,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得到保护,因此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与墨盒100a、100b侧的端子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得以抑制。而且,由于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在箭头X方向上分开间隔,因此以下情况也得以抑制:将各个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在相对于箭头X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状态,检测为正确的安装状 态。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中,各个墨盒100a、100b的安装状态的检测精度得到提高。
第三端子263是接地电极,其相当于能够对各个墨盒100a、100b的存储装置(将在后面描述)供给低电位的低电位端子。第四端子264是电源端子,其相当于能够对各个墨盒100a、100b的存储装置供给高电位的高电位端子。第五和第六端子265、266与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同样用于打印装置10检测各个墨盒100a、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并且,在各个墨盒100a、100b均具备检测墨水余量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五和第六端子265、266作为用于对该传感器供给电力的传感器驱动用端子发挥功能。
第七端子267是复位端子,其用于对各个墨盒100a、100b的存储装置供给复位信号。第八端子268是时钟端子,其用于对各个墨盒100a、100b的存储装置供给来自打印装置10的时钟信号。第九端子269是数据端子,其用于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存储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信号的交换。根据经由第八端子268提供的时钟信号,并且通过经由第九端子269进行串行传输,打印装置10在其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存储装置之间交换数据。
在端子部背面252(图10)上,与端子部表面251同样设置有上段端子部255和下段端子部256。上段端子部255具有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的多个端子271~274。下段端子部256与上段端子部255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具有排列在箭头X方向上的多个端子275~279。端子部背面252的各个端子271~279由与端子部表面251的各个端子261~269相同的三角形形状的金属板构成。端子部背面252的各个端子271~279与打印装置10所具有的电路部(包括控制部21)电连接。
第一和第二端子271、272分别在上段端子部255中设置在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并且与端子部表面251上的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电连接。第三和第四端子273、274在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之间沿着箭头X方向依次设置。第五和第六端子275、276分别在下段端子部256中设置在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第七、第八和第九端子277、 278和279在第五与第六端子265、266之间沿着箭头X方向依次设置。
对于端子部表面251上的各个端子261~269(图9)和端子部背面252上的各个端子271~279(图10),位于表面上相对应的设置位置处的一对端子通过导电部258(图11)从而相连接。导电部258由板状的金属部件构成。导电部258具有两个延伸部位258a、258b和折返部位258t。在各个端子部表面251和端子部背面252,两个延伸部位258a、258b分别是从各个端子261~269、271~279向下端延伸的部位。折返部位258t是各个延伸部位258a、258b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下端折回连结的部位。
导电部258在下端的折返部位258t被保持在装置侧端子部250上,并且在各个端子部表面251以及端子部背面252上的延伸部位258a、258b的下方形成有空间SP。通过采用该结构,导电部258作为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弹力的板簧发挥功能,各个端子261~269、271~279通过导电部258沿各自的突出方向(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厚度方向)受到施力。通过该施力,由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271~279与相对应的端子的接触性得以提高,从而使得电连接性也得以提高。
在此,通过使导电部258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下端折回,在确保了导电部258的施力的同时,能够将各个端子261~269、271~279设置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较上侧的位置处。通过使各个端子261~269、271~279位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上侧,能够使该各个端子261~269、271~279与电路基板130的接触位置靠近手柄部230与主卡合部120的卡合位置。因此,装置侧端子部250与电路基板130的电连接性得以提高。另外,能够将各个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130设置在从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下端离开的位置处。也能够将电路基板130设置在靠近主卡合部120的位置处。因此,各个墨盒100a、100b的电路基板130的保护性得以提高。
[第一墨盒的结构]
参照图12~图16对第一墨盒100a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第一墨盒100a的上方立体图。图13是第一墨盒100a的下方立体图。图14是第一墨盒100a的侧视图。图15是第一墨盒100a的主视图。图16是在图12中所示的B-B线截面上的第一墨盒100a的简要剖面图。另外,在图16中墨水室108内的具体结构的图示被省略。
第一墨盒100a具有6个壁部101~106,该6个壁部101~106构成包围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室108(图16)的外部。第一壁部101(图13)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底面。所谓的底面,是当安装到打印装置10上时朝向箭头Z的反方向的面,并且墨盒当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与支架部200的底面壁部201相对的面。在第一壁部101的中央,设置有与墨水室108相连通的供墨口110。供墨口110相当于液体供给口,当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与支架部200的墨水接纳部211相连接。
第二壁部102(图12)与第一壁部101相对,并且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顶面。所谓的顶面,是当安装到打印装置10上时朝向箭头Z的方向的面。第二壁部102由能够从第一墨盒100a的本体分离的盖体102c(图16)构成。第二壁部102具有用于向墨水室108填充墨水的通孔115、用于向墨水室108导入外部空气的空气流路槽116以及从上方密封该通孔115和空气流路槽116的膜状的密封部件117。第二壁部102在与第四壁部104相邻接的端部的中央具有沿箭头Y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延伸部113。在本说明书中,“延伸”表示不间断地连续延伸的意思。延伸部113构成主卡合部120的一部分。
第三壁部103(图14)与第一壁部101以及第二壁部102相交。第三壁部103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背面,并且设置成当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朝向打印装置10的后方(箭头Y的相反方向)。在第三壁部103的下端,设置有沿箭头Y的反方向突起的多个突起部114。多个突起部114分别排列在箭头X的方向上的两端。当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多个突起部114插入并穿过设置在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的嵌合孔227(图4)从而进行卡合。
第四壁部104与第一壁部101以及第二壁部102相交,并且与第三壁部103相对(图12~图16)。第四壁部104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正表面,并且当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朝向打印装置10的前方(箭头Y的方向),与使用者正对。在第四壁部104上设置有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相卡合的主卡合部120。主卡合部120设置于在第四壁部104之中的上端部的在箭头X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该上端部与第一壁部101相比更靠近第二壁部102。
主卡合部120形成为在从第二壁部102稍微下降的同时向前方延伸的舌片形状的檐部。主卡合部120的前方端部在中央设置有作为局部的凹部的缺口部122,并且该主卡合部120的前方端部由缺口部122的凹部空间隔开分隔成两个。即,主卡合部120的前方端部具有依次沿着箭头X的方向排列有第一檐部121、缺口部122和第二檐部123的结构,该第一檐部121作为第一部分,该第二檐部123作为第二部分。当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卡合时,各个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的顶面与手柄部230的平板部236(图8)的下表面面接触。
在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以向下方并列下垂的方式突出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在对支架部200安装第一墨盒100a的时候,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分别推压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使其旋转(具体内容将在后面描述)。另外,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如后所述也作为电路基板130的保护部发挥功能。
在第四壁部104的主卡合部120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基板130,其用于与打印装置10之间进行电信号的交换(图13)。电路基板130以表面朝向下方的方式,例如相对于箭头Z方向具有10°~45°倾斜角而被固定到第四壁部104上。
电路基板130具有端子部131和存储装置132(图16)。端子部131具有与支架部200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图9)相接触从而电导通的多个端子。电路基板130的端子部131所具有的多个端子的具体排列结构将在后面描述。存储装置132由诸如电 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lash ROM)等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装置132将容纳在第一墨盒100a中的墨水的颜色和余量等与墨水相关的信息进行非易失性的存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130设置在被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夹持的位置处(图13、图15)。在电路基板130的两侧,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与电路基板130的表面相比向前方突出。由此,抑制了使用者误触到电路基板130的各个端子的情形发生,因此端子部131的各个端子得以保护。
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在与第一壁部101、第二壁部102、第三壁部103和第四壁部104相交的同时互相相对(图12~图15)。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构成第一墨盒100a的侧表面。在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的表面上,设置有沿箭头Z的方向延伸的肋部141、142以及143。
第一肋部141设置在后方端部,第二肋部142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第三肋部143设置在前方端部。各个肋部141、142和143均作为第一墨盒100a的侧壁面的补强部发挥功能。而且,当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该各个肋部141、142和143既作为限制第一墨盒100a的移动方向的引导部发挥功能,也作为固定第一墨盒100a的位置的定位部发挥功能(详细内容将在后面描述)。
图17是表示在电路基板130上的多个端子151~159的排列结构的简图。在图17中,各个端子151~159上的接触部CP的位置以虚线图示。多个端子151~159分别具有接触部CP。各个端子151~159上的各个接触部CP是与设置在支架部200的装置侧端子部250(图9)的端子261~269之中的对应一个端子相接触并且电导通的部位。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以能够与支架部200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图9)相连接的方式分成上层与下层两列,并且排列在与箭头X的方向相平行的排列方向上。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的接触部CP分别设置在上层列的两端。第三和第四端子153、154的接触部CP在第一与第二端子151、152之间在箭头X的方向上 依次设置。第五和第六端子155、156的接触部CP分别设置在下层列的两端。第七、第八和第九端子157、158和159的接触部CP在第五与第六端子155、156之间在箭头X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形成为当第一墨盒100a被正确地安装到支架部200上并且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相接触时,产生规定的电压变化。具体的说,第一和第二端子151、152在电路基板130的内部相短路。打印装置10通过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第一端子261对电路基板130的第一端子151施加规定的电压,并且通过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第二端子262,从而检测电路基板130的第二端子152的电压变化。其他端子153~159的功能与上述对应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3~269相同。
[第二墨盒的结构]
参照图18~图21对第二墨盒100b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8是第二墨盒100b的上方立体图。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8中以虚线图示了形成在第二墨盒100b的内部的墨水室108a~108c。图19是第二墨盒100b的下方立体图。图20是第二墨盒100b的侧视图。图21是第二墨盒100b的主视图。在图18~图21中,对于在图12~图16中所说明的与第一墨盒100a的构成部通用的构成部,标注有相同符号。
第二墨盒100b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各个壁部101~106相对应的6个壁部101~106。第二墨盒100b的内部分隔成用于将3种颜色的墨水按颜色分别容纳的3个墨水室108a~108c。第一墨水室108a形成在与第四壁部104相对的前方的区域。通过将与第一墨水室108a相比位于后方侧的区域在箭头X的方向上分成两部分,从而分别形成第二和第三墨水室108b、108c。第二墨水室108b形成在与第五壁部105相对的一侧,第三墨水室108c形成在与第六壁部106相对的一侧。
在第一壁部101(图19)上,设置有与各个墨水室108a~108c相对应的3个供墨口110a~110c。对于第一供墨口110a,其中心形成在以下位置:与设置在第四壁部104的主卡合部120的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心大致一致的位置处。第二和第三供墨口110b、110c分别 设置在第二和第三墨水室108b、108c的中央。在与第二、第三供墨口110b、110c之间相当于第二和第三墨水室108b、108c的边界位置的位置处,形成有沿着箭头Y的方向呈直线形状延伸的槽部118。当第二墨盒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槽部118与支架部200的第二副壁部224(图4)相卡合。
第二壁部102(图18)具有以下结构:除了在箭头X的方向上的宽度不同,以及延伸部113的形成位置不同以外,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二壁部102大致相同的结构。延伸部113形成在与第四壁部104邻接的端部的与中央相比更靠近箭头X反方向的位置上。第三壁部103(图20)具有以下结构:除了在箭头X的方向上的宽度不同以外,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大致相同的结构。
第四壁部104(图18~图21)具有以下结构:除了主卡合部120的形成位置不同以外,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二壁部102大致相同的结构。主卡合部120形成在与第二壁部102邻接的端部的与中央相比更靠近箭头X的反方向的位置上。因此,当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上时,各个主卡合部120在接近的位置处相邻地排列(图3)。第五壁部105(图18、图19)和第六壁部106(图21)分别具有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五壁部105和第六壁部106大致相同的结构。
[墨盒相对于支架部的安装机构]
图22、图23是以时间顺序表示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过程的简图。在图22、图23的(a)~(e)图中,分阶段地表示了第一墨盒100a相对于支架部200进行安装时的情况。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在图22、图23中省略了支架部200的第一侧面壁部204的图示。并且,在图22、图23中,适当地图示了箭头CP,该箭头CP表示支架部200与第一墨盒100a相接触的位置。另外,由于第二墨盒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过程与第一墨盒100a大致相同,因此对于该图示以及说明进行了省略。
在第一阶段(图22的(a)图)中,第一墨盒100a在第三壁部103侧成为下方的倾斜状态下向支架部200接近。然后,在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与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的上端部相接触的同时,第五壁部105以及第六壁部106的后方端部的第一肋部141的下端与第一副壁部221的上端部相接触。
在第二阶段(图22的(b)图)中,以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的上端部与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的上端部的接触点为支点,第一墨盒100a朝向下方旋转移动(箭头RD)。此时,第一肋部141的下端在第一副壁部221的倾斜部225的顶面滑动摩擦并且移动。并且,第二肋部142的下端与第一副壁部221的缺口部226的上端相接触。
在第三阶段(图23的(c)图)中,第一墨盒100a的主卡合部120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相接触。更具体的说,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前方侧的端面127与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上的平板部236的端面237面接触。并且,设置在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下端的多个突起部114插入并穿过支架部200的对应的嵌合孔227。然后,第一墨盒100a以突起部114与嵌合孔227的接触点为支点旋转移动。
在第四阶段(图23的(d)图)中,通过使第一墨盒100a的旋转移动继续进行,从而主卡合部120向下方移动。手柄部230被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推压,从而向离开主卡合部120的方向(即前方)旋转移动(箭头SD)。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向离开的方向移动”的时候,不仅指以从对象物实际离开的方式移动的情形,也包括在保持与该对象物的距离的状态下向与该对象物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盒100a中,由于通过主卡合部120的推压从而手柄部230旋转移动,因此能够省略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来进行手柄部230的旋转移动操作。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手柄部230由在箭头 X的方向上分开的2处部位推压。由此,手柄部230能够在相对于箭头X的方向的倾斜得以抑制的状态下稳定地旋转移动。
此外,在第四阶段中,在第一墨盒100a的电路基板130的端子部131上的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图17)与支架部200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图9)相接触。随着第一墨盒100a向下方移动,第一墨盒100a的电路基板130的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在支架部200的各个端子261~269表面上滑动摩擦。所谓的“滑动摩擦”,是指在产生摩擦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
通过该滑动摩擦,由于电路基板130上的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上的各个端子261~269的表面上的污垢等附着物被除去,因此端子间的接触性得以提高。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在其顶点处与电路基板130的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相抵接,因此各个端子261~269相对于电路基板130的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的滑动摩擦力得以提高。
在第五阶段(图23的(e)图)中,第一墨盒100a的旋转移动结束,第一壁部101由支架部200的底面壁部201支撑。此时,第二肋部142的下端达到第一副壁部221的缺口部226的下端并且被固定在该位置。设置在第一墨盒100a的第三壁部103的下端处的多个突起部114处于插入并穿过支架部200的对应的嵌合孔227的状态,从而作为使第一墨盒100a停止到支架部200上的卡合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第五阶段中,通过使主卡合部120移动到最下方的位置处,主卡合部120的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与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之间的停止得以解除。因此,手柄部230通过其下端部的施力机构239(图8)从而回到后方侧的初始位置处(箭头RVD),并且其跨接部232移动到主卡合部120的各个檐部121、123的上方。这样一来,各个檐部121,123的顶面与手柄部230的平板部236的下表面面接触,并且主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相卡合。经过以上阶段,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上。
[支架部上的各个墨盒的安装状态]
图24是用于说明手柄部230的卡合性以及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电连接性的示意图。在图24中,示意地图示了当在支架部200上安装有第一墨盒100a时的手柄部230、主卡合部120和装置侧端子部250。在图24中为了方便起见,在装置侧端子部250中将端子部表面251的各个端子261~269的排列状态以虚线图示。利用图24进行的以下说明也适用于第二墨盒100b相对于支架部200的安装状态。
在手柄部230中,跨接部232的两端分别由第一以及第二脚部231a、231b平均地支撑,当旋转移动时跨接部232相对于箭头X的方向发生倾斜的情形也得到抑制。因此,通过跨接部232从而使与主卡合部120卡合的第一墨盒100a的姿态变得稳定。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跨越主卡合部120的整体并且在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因此主卡合部120的卡合性通过手柄部230得以提高,第一墨盒100a的姿态变得更加稳定。
另外,在已经对支架部200安装了第一墨盒100a的状态下,主卡合部120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心位于与手柄部230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心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因此,手柄部230对主卡合部120的卡合力在箭头X的方向上产生的不平衡得以抑制,从而第一墨盒100a的姿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手柄部230的旋转轴RX位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下端附近。在箭头Z方向上的跨接部232与旋转轴RX之间的距离充分长于跨接部232至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的下端的距离。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中跨接部232的旋转半径得以充分确保。因此,因施力机构239(图7、图8)而被施加的跨接部232向朝向主卡合部120的方向(箭头Y的反方向)的力得以提高(杠杆原理),通过手柄部230的主卡合部120的卡合性得以提高。并且,降低了使用者在进行第一墨盒100a的装卸时为了使手柄部230的旋转移动而施加的力。此外,由于能够确保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旋转移动的距离(行程),因此使用者的操作感得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中,箭头X方向上的跨接部23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WE,比位于装置侧端子部250两端的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在箭头X的方向上的间隔WT更宽。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在箭头X方向上的间隔WT是指各自的中心线间的距离。因此,由于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的间隔相对于跨接部232的宽度较窄,因此即使跨接部232发生倾斜,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从规定位置产生的位置偏移程度也得以减轻。由此,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相对于电路基板130的各个端子151~159的接触部CP的连接性得以提高。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已经对支架部200安装了第一墨盒100a的状态下,手柄部230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心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第一和第二端子261、262的中央位置一致。从而,随着跨接部232的倾斜,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的位置偏移进一步得以抑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安装有第一墨盒100a时装置侧端子部250设置在跨接部232的下方的位置处。因此,对于装置侧端子部250、当手柄部230与主卡合部120互相卡合时,电路基板130变成从上方受到施压。从而,通过提高手柄部230相对于主卡合部120的卡合性,从而提高装置侧端子部250与电路基板130之间的连接性。
图25是用于说明因手柄部230而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示意图。在图25中,示意地图示了当侧面观察时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与第一墨盒100a的主卡合部120相互卡合的状态。此外,利用了图25并且以第一墨盒100a为对象所进行的以下说明也适用于第二墨盒100b。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中,由手柄部230与主卡合部120构成的卡合机构所占据的区域EA,与装置侧端子部250以及电路基板130的电连接机构所占据的区域TA在高度方向(箭头Z的方向)上大致重叠。更具体地说,在卡合机构所占据的区域EA中包含电连接机构所占据的区域TA。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中,由 于第一墨盒100a与支架部200之间的卡合机构以及电连接机构被集约设置,打印装置10内空間的高利用率得以确保。
然而,为了在手柄部230中取得所述的基于杠杆原理的效果,并且为了确保手柄部230的旋转半径,减小在高度方向上卡合机构所占据的区域EA的范围并不容易。因此,在使所述的两个区域EA、TA在高度方向上分开形成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由卡合机构以及电连接机构占据的范围增大、空间率降低。此外,在“使两个区域EA、TA在高度方向上分开形成的情况”中,包括两个区域EA、TA在具有相互重叠的部位的同时在高度方向上被分开的情形。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中,通过手柄部230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设置结构,从而使第一墨盒100a的操作性以及装置内的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
如上所述,根据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通过设置有手柄部230,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安装性以及其装卸时的操作性得以提高。而且,用于打印装置10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安装的机构的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
B.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26~图28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s所具备的手柄部230s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26~图28中均图示了在被组装到支架部200s的正表面壁部202的状态下的手柄部230s。在图26中,同时图示了当沿着箭头Y的方向观察时的手柄部230s以及正表面壁部202的一部分。在图27、图28中,分别图示了在图26中所示的C-C线截面、D-D线截面的手柄部230s或者正表面壁部202的简要剖面。在图28中,在引出框图中,取出手柄部230s的第二脚部231b的端部上的组装构造而进行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s除手柄部230s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的结构(图4~图6)大致相同。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组成部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s除在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之间具有第一突出部281a、第二突出部281b和停止壁部285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大致相同的结构。两个突出部281a、281b是在跨接部232的平板部236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的部位(图27、图28)。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两个突出部281a、281b构成为在箭头X的方向上以相等的高度延伸的壁部。
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二突出部281b在跨接部232的箭头X方向上的两端相互分离设置,并且排列在箭头X方向的同一轴线上。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一脚部231a相邻接,第二突出部282b与第二脚部231b相邻接。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二突出部281b夹持着手柄部230s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地形成。
当各个墨盒100a、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s上时,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分别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的顶面抵接。关于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的详细功能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在比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在箭头Y方向上更里侧的位置处,停止壁部285形成为比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更向下方突出的壁部。停止壁部285横跨在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之间而形成。在墨盒100a、100b安装到支架部200s上的状态下,停止壁部285作为限制手柄部230s在靠近墨盒100a、100b的方向上旋转移动的旋转限制部发挥功能(详细内容将在下面描述)。
停止壁部285具有第一、第二端部部位286a、286b和中央部位287。第一和第二端部部位286a、286b分别是形成在与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邻接的位置处的、大致呈四边形形状的部位。中央部位287是形成在第一与第二端部部位286a、286b之间的部位,并且在箭头X方向上具有相等的高度(箭头Z方向上的宽度)。第一和第二端部部位286a、286b与中央部位287相比均更向下方突出。通过使停止壁部285的中央部位287的高度较低,从而手柄部230s在旋转移动的时侯,与设置在跨接部232之下的装置侧端子部250相妨 碍的情形得以抑制。
在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s的旋转移动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相同的机构而实现(图28)。支架部200s的正表面壁部202具有在箭头X的方向上开口的嵌合槽290。手柄部230s通过嵌入到嵌合槽290中从而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支架部200s上,所述嵌合槽290是与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的各个下端的凸部235相对应的凹部。
在手柄部230s的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的下端,分别形成有向与作为旋转轴起作用的凸部235相反方向突出的内侧凸部235s(在图28的引出框图中)。构成施力机构239的扭簧以停止的状态被安装到内侧凸部235s上,该施力机构239在旋转方向上对手柄部230s施力。
在支架部200s的正表面壁部202上,形成有用于限制第二脚部231b向墨盒容纳室210侧旋转的限制壁291(图26)。手柄部230s在被施力机构239向墨盒容纳室210侧施力的状态下,通过限制壁291被固定到初始位置处。
图29是用于说明手柄部230s的第一突出部281a、第二突出部281b和停止壁部285的功能的简图。在图29中,图示了在支架部200s上安装有第一墨盒100a并且主卡合部120被手柄部230s停止的状态。另外,下面的说明同样适用于在支架部200s上安装有第二墨盒100b的情形。
如上所述,当第一墨盒100a被安装到支架部200s上时,在主卡合部120的顶面上分别抵接有手柄部230s的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因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s中,主卡合部120形成在箭头X的方向上相分离的两处被从上方压入的形状。因此,主卡合部120在箭头X方向上受到不平衡的停止力的情形得以抑制。因而,第一墨盒100a在箭头X方向上发生倾斜的情形得以抑制,能够将第一墨盒100a在规定的安装状态下进行固定。
当在支架部200s上安装第一墨盒100a时,停止壁部285与主卡 合部120的第一檐部121和第二檐部123的正面侧的端面相接触或者靠近且相对。并且,停止壁部285中的端部部位286a、286b与第一侧壁部125和第二侧壁部126在正面侧的各个端面相接触或者靠近且相对。由此,即使在例如对手柄部230s向箭头Y的反方向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手柄部230s被主卡合部120停止而向靠近第一墨盒100a的方向过度旋转移动的情形也得以抑制。因而,抑制了因手柄部230s的过度旋转移动而导致手柄部230s与支架部200s的正表面壁部202受到损伤等不良状况的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s,通过使手柄部230s具有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各个墨盒100a、100b的安装固定性得以提高。并且,通过使手柄部230s具有停止壁部285,使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时的支架部200s的保护性得以提高。
C.第三实施方式:
图30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A所具备的手柄部230A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在图30中,为了方便起见,装置侧端子部250的设置区域以虚线示意地图示。并且,手柄部230A的旋转轴RX以点划线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A除具备不同结构的手柄部230A以外,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支架部200(图4~图6)相同的结构。下面,在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组成部标注相同符号并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A的跨接部232A具有在墨盒容纳室210侧的方向上(箭头Y的反方向)延伸的平板部236A。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A中,也可以在各个第一、第二脚部231a、231b上设置用于保护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伸出部234(图8)。并且,也可以在各个第一、第二脚部231a、231b上设置施力机构239。
图3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A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在图31中,示意地图示了在支架部200A上第一墨盒100a的主 卡合部120与手柄部230A相卡合的状态。并且,为了方便起见,在图31中手柄部230A的旋转移动的轨迹以虚线以及箭头图示。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第一墨盒100a的安装的内容也适用于第二墨盒100b。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A中,也在手柄部230A被向从主卡合部120离开的方向旋转移动之后将第一墨盒100a安装到墨盒容纳室210中。然后,通过使手柄部230A返回到初始位置,手柄部230A的跨接部232A的平板部236A被置于第一墨盒100a的主卡合部120的上方,从而手柄部230A与主卡合部120相卡合。
因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A中,也通过架设在第一以及第二脚部231a、231b之间的跨接部232A的旋转移动从而使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被卡合。因此,各个墨盒100a、100b的安装性得以提高。除此之外,只要采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A,则将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相同的作用効果。
D.第四实施方式:
图32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B所具备的手柄部230B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在图32中,以点划线图示了手柄部230B的旋转轴RX。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B除具备不同结构的手柄部230B以外,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支架部200(图4~图6)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组成部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除在下面内容中说明的技术特点以外,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大致相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B中,伸出部234B从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的端面,沿着朝向墨盒容纳室210的方向(箭头Y的反方向)和墨盒100a、100b的安装方向(箭头Z的方向)延伸设置。如后面的内容所述,通过伸出部234B,装置侧端子部250在端子部表面251侧的全部端子261~269得到保护。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B中,跨接部232的操作部238B 被设置成在平板部236在箭头X方向上大致中央的局部位置处向前方(箭头Y的方向)延伸。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B中,当进行手柄部230的旋转操作时变成由使用者在跨接部232的大致中央位置处施加力。从而,手柄部230B的旋转移动变得稳定,并且跨接部232的倾斜得以抑制。
图33是用于说明通过手柄部230B的伸出部234B实现对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保护的简图。在图33中,既图示了在沿着侧面方向(箭头X的方向)观察时的手柄部230B,同时还以虚线图示了装置侧端子部250的设置位置。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B中,在手柄部230B位于没有旋转移动的初始位置的时侯,当沿着箭头X的方向观察伸出部234B与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端子部表面251上的所有端子261~269相互重叠。由于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变成被伸出部234B夹持的状态,因此各个端子261~269的保护性得以提高。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B中,手柄部230B的旋转移动实现稳定化并且各个墨盒100a、100b的安装性得以提高。而且,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保护性得以提高。除此以外,只要采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B,则将会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相同的作用效果。
E.第五实施方式:
图34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架部200C的结构的简图。在图34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组成部相通用的组成部标注相同符号。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C设置在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图1、图2)中。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C上,分别可装卸地安装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同的两种类型的墨盒。由于对于任何一种类型来说安装机构都相同,因此在下面的内容中为了方便起见,只对于与第一墨盒100a类型相同的墨盒100C进行说明。
除下面所说明的技术特点以外,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C以及墨盒100C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以及第一墨盒100a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C的供墨口110设置在第三壁部103上而不是第一壁部101上。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C中,墨水接纳部211设置在背面壁部203。
尽管这样供墨口110以及墨水接纳部211的形成位置不同,支架部200C仍通过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进行的说明相同的手柄部230使墨盒100C停止。因此,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相同的作用效果。
F.第六实施方式:
图35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墨盒100D的结构简图。在图35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组成部相通用的组成部标注相同符号。通过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支架部200(图4~图6),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D被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图1、图2)中。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支架部200上分别安装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相同的两种类型墨盒。由于对于任何一种类型来说安装机构都相同,因此在下面的内容中为了方便起见,只对于与第一墨盒100a类型相同的的墨盒100D进行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D具有墨水容纳部300和转接器部310。墨水容纳部300相当于第二部件,它是具有墨水室的液体墨盒,该墨水室是用于在内部容纳墨水的液体容纳室。在墨水容纳部30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转接器部310的供墨口110相连接的的墨水排出口301。
转接器部310相当于第一部件,其构成为能够从上方的开口部312容纳墨水容纳部300的外装容器。转接器部310设置有分别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墨盒100a的第一壁部101、第三壁部103、第四壁部104、第五壁部105以及第六壁部106相同结构的壁部。在转接 器部310底面的第一壁部101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墨盒100a相同的供墨口110。在正面侧的壁部104上设置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相同的主卡合部120以及电路基板130。
通过使墨水容纳部300借助于转接器部310安装到支架部200上,从而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D能够向打印装置10供给墨水。对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D,由于与支架部200的手柄部230相对应的主卡合部120设置在转接器部310上,因此相对于支架部200的高安装性也得以实现。因此,只要采用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D,就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以及第二墨盒100a、100b同样实现相对于支架部200的高安装性。
G.第七实施方式:
图36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330的结构的简图。在图36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组成部相通用的组成部标注相同符号。通过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支架部200(图4~图6),第七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单元330被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装置10的托架27(图1、图2)上。为了方便起见,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的第六实施方式同样,也只对于与第一墨盒100a类型相同的液体供给单元330进行说明。
第七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单元330具备转接器部310、墨水供给管331以及墨水容纳部332。转接器部310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转接器部310相同,在正面的第四壁部104上设置有主卡合部120以及电路基板130,在底面的第一壁部101上设置有供墨口110。
墨水容纳部332是具有墨水室的液体容器,该墨水室用于在内部容纳墨水。墨水容纳部332的墨水室通过墨水供给管331与转接器部310的供墨口110相连接。墨水供给管331以及墨水容纳部332相当于第二部件。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单元330中,由于与手柄部230相对应的主卡合部120设置在转接器部310上,因此相对于支架部200 的高安装性也得以实现。这样,第七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单元330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以及第二墨盒100a、100b同样能够实现对支架部200的高安装性。
H.变形例:
H1.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部200具备装置侧端子部250。对此,支架部200也可以不具备装置侧端子部250。在该情况下,还可以设置成在支架部200上安装有不具有电路基板130的墨盒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将能够与电路基板130电接触的电极部与支架部200分开设置。
H2.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在跨接部232中具有与各个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相抵接而卡合的平板部236。对此,手柄部230的跨接部232也可以不具有平板部236。例如,跨接部232既可以具有与主卡合部120相抵接的、呈棒状延伸的部位,也可以具有与主卡合部120点接触的、相分离的多个抵接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抵接”是指物体以在相互之间产生压力的方式相接触。在该“接触”中,包括平面之间的接触以及平面与曲面的接触、点接触。并且,除物体直接地接触以外,还包括使一些介质介于物体中间间接地接触的情形。
H3.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与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相卡合。对此,手柄部230还可以与除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主卡合部120以外的部位相卡合。例如,手柄部230还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壁面上的台阶部相卡合。
H4.变形例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以跨接部232设置在上方、旋转轴RX设置在下方的方式安装到支架部200上。对此,手柄部230 还可以以跨接部232设置在下方、旋转轴RX设置在上方的方式安装到支架部200上。在该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使跨接部232从上方使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下端的卡合面停止,从而限制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向上方的移动。
H5.变形例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设置在支架部200的正表面壁部202上。对此,手柄部230还可以设置在除支架部200的正表面壁部202以外的部位上。例如,手柄部230还可以设置在支架部200的背面壁部203上。
H6.变形例6: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部200形成为能够安装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结构。对此,支架部200既可以形成只能够安装单独的墨盒的结构,也可以形成能够安装3个以上的墨盒的结构。
H7.变形例7: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当沿着箭头X的方向观察时,装置侧端子部250设置在与手柄部230上的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重叠的位置处(图8)。对此,装置侧端子部25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不同的位置处。例如,装置侧端子部250还可以设置成位于以下位置:当沿着箭头Y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手柄部230的第一脚部231a与第二脚部231b之间,并且当沿着箭头X的方向观察时与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相比位于前方。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沿着箭头Y的方向”的方向可以解释为沿着手柄部230的旋转移动方向的方向。此外,装置侧端子部250还可以设置在例如在箭头X的方向上与手柄部230邻接的位置处。
H8.变形例8: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部200形成为以下结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形成以背面壁部203的上端部为支点的旋转移动轨迹而进行安装(图22、图23)。对此,支架部200也可以不形成为以下结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形成以背面壁部203的上 端部为支点的旋转移动轨迹而进行安装。支架部200还可以形成为以下结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从上方按照直线轨道进行安装。
H9.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手柄部230的两个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下端设置有施力机构239。对此,既可以省略第一与第二脚部231a、231b任何一方的施力机构239,也可以将两个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的施力机构239都省略。
H10.变形例10: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在两个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上具有伸出部234。对此,既可以省略第一与第二脚部231a、231b任何一方的伸出部234,也可以将两个伸出部234都省略。
H11.变形例1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柄部230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的各个下端的凸部235为旋转轴旋转。对此,手柄部230还可以通过除旋转轴以外的方法旋转。在手柄部230中,只要跨接部232形成为能够旋转移动即可。例如,还可以通过以弯曲的导轨限定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的移动,从而使跨接部232形成为能够旋转移动。也就是说,在跨接部232的旋转移动中包括跨接部232的摆动。
H12.变形例1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端子部表面251以及端子部背面252上,构成有上下的两列端子列。对此,在装置侧端子部250中,既可以只构成有一列端子列,也可以上下构成有三列以上的端子列。并且,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各个端子261~269、271~279还可以以不形成列的方式排列。
H13.变形例1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导电部258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下端具有折返部位258t。对此,导电部258既可以在装置侧端子部250的上端具有折返部位258t,也可以在装置侧端子部 250的侧面侧具有折返部位258t。并且,装置侧端子部250的导电部258也可以不形成为板簧,例如,其既可以形成为通过螺旋弹簧或扭簧而具有施力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不具有施力的单纯的配线。
H14.变形例1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支架部200中安装有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该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形成为具有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墨水容器并且具有6个壁部101~106。对此,在支架部200中也可以安装有不具有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或者不具有全部6个壁部101~106的墨盒。例如,安装到支架部200上的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既可以形成为当在箭头X的方向上观察时(当从侧面观察时)具有大致呈梯形形状的六面体,也可以形成为当从侧面观察时具有大致呈椭圆形形状的近似圆板体。构成第一和第二墨盒100a、100b的外形的各个壁部101~106既可以具有平坦的表面或者平滑的表面,也可以设置有凹凸。并且,既可以不大致呈平面状地延伸,也可以有间断或者缺口。各个壁部101~106还可以以大致曲面状弯曲。此外,各个壁部101~106既可以具有挠性,也可以采用在由框架构成的边框内保持有容纳墨水的袋状部件的结构。
H15.变形例1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各个墨盒100a、100b具备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当向支架部200进行安装时所述第一侧壁部125以及第二侧壁部126与手柄部230接触而推压。对此,既可以省略第一侧壁部125与第二侧壁部126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两个都省略。各个墨盒100a、100b还可以不具有当向支架部200进行安装时与手柄部230相接触的部位。在该情况下,还可以在通过使用者的操作使手柄部230向离开墨盒容纳室210的方向旋转移动的状态下,安装各个墨盒100a、100b。
H16.变形例16: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形成为在箭头X方向上延伸壁部。对此,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 突出部281b也可以不形成为壁部。例如,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还可以形成为分别在箭头Z方向上突出的半球形状或者圆柱形状的凸部。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二突出部281b具有相同形状,然而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二突出部281b也可以不具有相同形状。例如,还可以仅第一突出部281a具有半球状的形状。并且,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二突出部281b还可以形成为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不相同的壁部。在主卡合部120的顶面凹凸不平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281a与第二突出部281b还可以根据主卡合部120上的抵接部位的形状而调整成不相同的高度或者形状。
H17.变形例17: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分别形成在与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相邻接的位置处。对此,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还可以分别形成在从第一和第二脚部231a、231b离开的位置处。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在箭头X方向上的同一轴上排列。对此,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也可以不在箭头X方向上的同一轴上排列。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的排列方向还可以是相对于箭头X的方向倾斜的方向。第一突出部281a和第二突出部281b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与箭头Y方向相互偏置。
H18.变形例18: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柄部230s中设置有作为旋转限制部的停止壁部285。对此,旋转限制部也可以不形成为像停止壁部285这样的壁部。例如,手柄部230s的旋转限制部还可以形成为以下形状的部位:从跨接部232、第一脚部231a或者第二脚部231b突起的、呈柱状形状等突起状的部位。只要旋转限制部形成为以下结构即可:通过与各个墨盒100a、100b抵接,从而能够限制手柄部230s的跨接部232在靠近各个墨盒100a、100b的方向上旋转移动。
H19.变形例19: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限制部的停止壁部285从跨接 部232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对此,旋转限制部也可以不从跨接部232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旋转限制部还可以相对于跨接部232分开设置。例如,旋转限制部还可以形成为从第一脚部231a或者第二脚部231b的至少一方朝向手柄部230s在箭头X方向上的中央突出的壁部。
H20.变形例20: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15也可以适用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6~20或者其他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6~20中所说明的第一突出部281a以及第二突出部281b或者旋转限制部也可以适用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的手柄部230A或者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手柄部230B。并且,还可以适用于上述的第六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或者第八实施方式中的支架部200C、200所具有的手柄部230。
H21.变形例21: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对于支架部进行了说明,该支架部在具备喷出墨水的液体喷射机构的打印装置10上安装墨水供给单元。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还可以构成为安装除墨水的供给单元以外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机构。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还可以构成为向高压清洗机供给清洗液的清洗液的供给单元的安装机构,该高压清洗机向清洗对象喷射清洗液等液体从而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变形例,还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适当地替换或组合与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各种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需的特征来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删除。

Claims (14)

1.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能够安装具有可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口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具备:
液体导入部,其能够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导入所述液体;
旋转机构,其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卡合;以及
电极部,其能够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电接触,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一脚部分开形成的第二脚部、以及跨接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二脚部的跨接部,
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跨接部使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停止,
所述跨接部能够在离开所述液体导入部的方向上旋转移动,
从所述跨接部到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的距离,大于从所述跨接部到所述电极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沿着所述跨接部旋转移动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电极部位于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二脚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部具有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电接触的多个电极,
所述旋转机构至少在所述第一脚部具有伸出部,在没有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状态下,所述伸出部的外圆周端部的位置与所述多个电极之中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位于靠近安装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区域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部沿着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的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安装方向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部具有抵接部,当安装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所述抵 接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抵接,从而限制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在分离方向上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当安装有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具有旋转限制部,当进行安装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通过所述旋转限制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抵接,从而制限所述跨接部在靠近所述液体导入部的方向上旋转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脚部具有第一旋转轴部,
所述第二脚部具有第二旋转轴部,
所述旋转机构能够以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旋转轴部为旋转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具有第一施力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能够在旋转方向上对所述第一脚部施力,所述第二施力部件能够在旋转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脚部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部在所述第一脚部与所述第二脚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使用者为了使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而能够进行操作的操作部。
11.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到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接触部,当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上进行安装时,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旋转机构接触,能够使所述跨接部在离开所述液体导入部的方向上旋转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装部,所述外装部具有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和所述液体供给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部件,其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口;
第二部件,其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并且具有能够在内部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部件,其具有所述液体供给口;
第二部件,其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液体供给口供给液体。
CN201420802342.0U 2013-12-18 2014-12-17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0964 2013-12-18
JP2013260964A JP6287160B2 (ja) 2013-12-18 2013-12-18 記録装置
JP2013270007A JP6288421B2 (ja) 2013-12-26 2013-12-26 記録装置
JP2013-270007 2013-12-26
JP2013272477A JP6288422B2 (ja) 2013-12-27 2013-12-27 記録装置
JP2013-272477 2013-12-27
JP2014-15767 2014-01-30
JP2014015767A JP6233062B2 (ja) 2014-01-30 2014-01-30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18365 2014-02-03
JP2014018365A JP2015145089A (ja) 2014-02-03 2014-02-03 液体噴射装置と液体供給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4-29769 2014-02-19
JP2014029769A JP6429064B2 (ja) 2014-02-19 2014-02-19 記録装置
JP2014-31192 2014-02-21
JP2014031192A JP2015155172A (ja) 2014-02-21 2014-02-21 液体収容容器
JP2014034847A JP6287325B2 (ja) 2014-02-26 2014-02-26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34847 2014-02-26
JP2014-37928 2014-02-28
JP2014037929A JP2015160402A (ja) 2014-02-28 2014-02-28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37929 2014-02-28
JP2014037928A JP2015160401A (ja) 2014-02-28 2014-02-28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045198A JP6225758B2 (ja) 2014-03-07 2014-03-07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45198 2014-03-07
JP2014057360A JP6295757B2 (ja) 2014-03-20 2014-03-20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57360 2014-03-20
JP2014-61295 2014-03-25
JP2014061297A JP6237384B2 (ja) 2014-03-25 2014-03-25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061295A JP6295761B2 (ja) 2014-03-25 2014-03-25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2014-61297 2014-03-25
JP2014061296 2014-03-25
JP2014-61296 2014-03-25
JP2014-118344 2014-06-09
JP2014118344A JP6269332B2 (ja) 2014-03-25 2014-06-09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装着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5192U true CN204605192U (zh) 2015-09-02

Family

ID=5210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1238.2A Pending CN107672316A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7105614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7957B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8820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2115U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3179.4A Active CN104723684B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04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6139U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0713.6A Active CN104723683B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707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66928U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6917.0A Active CN104723685B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8150.5A Active CN104723686B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7113062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91670B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568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0U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7761.XU Active CN204605191U (zh) 2013-12-18 2014-12-16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7108769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21235B (zh) 2013-12-18 2014-12-16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97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7B (zh) 2013-12-18 2014-12-16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846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8B (zh) 2013-12-18 2014-12-17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80234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2U (zh) 2013-12-18 2014-12-17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1238.2A Pending CN107672316A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7105614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7957B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8820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72115U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3179.4A Active CN104723684B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04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6139U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0713.6A Active CN104723683B (zh) 2013-12-18 2014-12-12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707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66928U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6917.0A Active CN104723685B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8150.5A Active CN104723686B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7113062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91670B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568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5190U (zh) 2013-12-18 2014-12-15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20797761.XU Active CN204605191U (zh) 2013-12-18 2014-12-16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7108769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21235B (zh) 2013-12-18 2014-12-16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797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7B (zh) 2013-12-18 2014-12-16 液体供给单元
CN2014107846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3688B (zh) 2013-12-18 2014-12-17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3) US9233546B2 (zh)
EP (7) EP2886349B1 (zh)
CN (16) CN107672316A (zh)
PL (1) PL2886349T3 (zh)
WO (6) WO201509300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688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CN108501538A (zh) * 2017-02-24 2018-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22642S1 (en) * 2013-12-13 2015-02-17 Keyence Corporation Ink bottle for inkjet printer
JP6241355B2 (ja) * 2014-04-07 2017-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用の保護部材
JP1515994S (zh) * 2014-06-11 2015-01-26
JP1517517S (zh) * 2014-06-11 2015-02-16
JP1517738S (zh) * 2014-06-11 2015-02-16
JP1517516S (zh) * 2014-06-11 2015-02-16
JP1516270S (zh) * 2014-06-11 2015-01-26
JP2017056706A (ja) * 2015-09-18 2017-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094660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659352B2 (ja) * 2015-12-25 2020-03-04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6651846B2 (ja) * 2015-12-28 2020-0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WO2017115580A1 (ja) * 2015-12-28 2018-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805498B2 (ja) * 2016-01-29 2020-12-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合機
CN205523077U (zh) * 2016-02-22 2016-08-31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JP6759624B2 (ja) * 2016-02-25 2020-09-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用着脱体
JP6813959B2 (ja) * 2016-04-05 2021-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5620041B (zh) * 2016-04-08 2017-05-03 郑州新世纪数码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墨囊及喷头组合装置
JP6961919B2 (ja) * 2016-09-30 2021-1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930165B2 (ja) * 2017-03-24 2021-09-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WO2018222194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 carriages with mechanical protectors
JP6926719B2 (ja) * 2017-06-26 2021-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N107187203A (zh) * 2017-07-05 2017-09-22 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理喷墨打印头结构
JP7059591B2 (ja) * 2017-11-28 2022-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WO2020046326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ical contacts coupled to guide structures
EP3837114B1 (en) 2018-10-03 2022-01-12 Memjet Technology Limited Printhead cradle with longitudinal rail engaging printhead overhead hanger
JP7183823B2 (ja) * 2019-01-29 2022-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7363420B2 (ja) * 2019-11-29 2023-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USD995625S1 (en) 2020-07-28 2023-08-15 Keyence Corporation Cartridge for continuous inkjet printer
CN112743991B (zh) * 2021-01-26 2021-12-17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CN113407687B (zh) * 2021-06-04 2022-06-07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5063U (ja) 1983-10-28 1985-05-2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4556012A (en) * 1984-06-04 1985-12-03 Finast Marking Supplies Inc. Disposable ink cartridge
US5182581A (en) * 1988-07-26 1993-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unit having an ink tank section containing porous material and a recording head section
US5184902A (en) 1989-11-26 1993-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single drive source for conveying recording means and feeding recording medium
US5488401A (en) * 1991-01-18 1996-01-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artridge thereof
JP2887058B2 (ja) 1993-11-29 1999-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US5619239A (en) 1993-11-29 1997-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placeable ink tank
JPH07160098A (ja) 1993-12-10 1995-06-23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033064A (en) * 1994-10-31 2000-03-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er with off-axis ink supply
JP3248831B2 (ja) 1995-06-29 2002-0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取付け構造
KR100394394B1 (ko) 1996-03-12 2003-10-1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린터
US6000789A (en) 1996-04-23 1999-12-14 Fuji Xerox Co., Ltd. Printer and ink tank
JPH10235890A (ja) * 1996-06-25 1998-09-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A2209866C (en) 1996-07-05 2003-12-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and loading mechanism for the ink cartridge
JP3714372B2 (ja) 1996-07-05 2005-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95339B2 (ja) * 1996-08-30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キャップ
JPH10218421A (ja) 1997-02-06 1998-08-18 Minolta Co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3746870B2 (ja) 1997-03-07 2006-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302292B2 (ja) 1997-04-07 2002-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タンク
EP0876922B1 (en) 1997-05-08 2001-10-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with a movable paper guide mechanism
JP4420489B2 (ja) 1998-05-13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SG106119A1 (en) 1998-05-13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Ink cartridge for 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EP1466741B1 (en) 1998-05-13 2007-08-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RU2170675C1 (ru) 1998-05-18 2001-07-20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Струйное печат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черниль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эт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US6224192B1 (en) * 1998-10-06 2001-05-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ing systems using a modular print cartridge assembly
JP2000141684A (ja) 1998-11-12 2000-05-23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0528579C (zh) * 1998-11-26 2009-08-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墨盒
JP2000190522A (ja) 1998-12-25 2000-07-1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トリッジ
US6290319B1 (en) 1999-02-19 2001-09-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trolling residual fine errors of dot placement in an incremental printer
US6474883B1 (en) 1999-09-22 2002-11-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having roll paper housing
US6155678A (en) * 1999-10-06 2000-12-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en
DE60026423T2 (de) 1999-10-29 2006-11-16 Seiko Epson Corp. Tintenpatrone zur Benutzung in einem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JP3656725B2 (ja) 1999-10-29 2005-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915867B2 (ja) * 2000-04-04 2007-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378971B1 (en) * 1999-11-05 2002-04-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1122078B1 (en) 2000-01-31 2005-04-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TW505574B (en) 2000-01-31 2002-10-11 Hewlett Packard Co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US6431697B1 (en) 2000-01-31 2002-08-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having a separately attachable latch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container
US6827432B2 (en) 2000-01-31 2004-12-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6488369B1 (en) 2000-01-31 2002-12-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and fluidic connections to a receiving station
TW541247B (en) 2000-01-31 2003-07-11 Hewlett Packard Co Latch and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US6375315B1 (en) * 2000-04-11 2002-04-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6302535B1 (en) 2000-04-19 2001-10-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US6276780B1 (en) * 2000-06-19 2001-08-21 Xerox Corporation Fail-safe ink tank latching system
US6439491B1 (en) 2000-12-18 2002-08-27 Sheng Hsin Liao Wire winding box
JP2002254673A (ja) * 2000-12-25 2002-09-1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770315B2 (ja) 2000-12-25 2006-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864709B2 (ja) 2001-02-13 2007-01-10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空容器での保存性に優れた酸素吸収性容器
US6666542B2 (en) * 2001-03-30 2003-12-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or the like and ink cartridge 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CN101125491B (zh) * 2001-04-03 2010-04-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
CA2379725C (en) * 2001-04-03 2007-06-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JP2003065798A (ja) 2001-08-29 2003-03-05 Seiko Epson Corp エンコーダ及び該エンコーダ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CN1317137C (zh) 2001-08-31 2007-05-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4779265B2 (ja) 2001-09-07 2011-09-28 Dic株式会社 インク充填方法
JP3969127B2 (ja) * 2002-03-04 2007-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66491B2 (ja) 2002-03-29 2005-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2005028883A (ja) 2002-03-29 2005-02-0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
US6739708B2 (en) 2002-04-30 2004-05-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interconnect port venting for capillary reservoir flui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JP2004017451A (ja) * 2002-06-14 2004-01-22 Sharp Corp インクタンク
US6776479B2 (en) 2002-10-31 2004-08-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interconnect port venting for capillary reservoir flui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ES2324122T3 (es) * 2002-11-26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ucho de tinta.
JP2004209662A (ja) * 2002-12-26 2004-07-29 Sony Corp 液体タンク
KR100503082B1 (ko) * 2003-01-03 2005-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터용 잉크 카트리지
JP2004230704A (ja) 2003-01-30 2004-08-19 Canon Inc 液体タンク
JP2004345248A (ja) * 2003-05-22 2004-1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4358914A (ja) * 2003-06-06 2004-12-24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
JP2005125559A (ja) 2003-10-22 2005-05-19 Seiko Epson Corp ケーブルホルダ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4058434B2 (ja) *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7066587B2 (en) * 2004-01-12 2006-06-27 Nu-Kote International, Inc. Partition structures for the interior of an ink container
JP4375122B2 (ja) * 2004-05-27 2009-12-0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5343094A (ja) * 2004-06-04 2005-12-15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インクタンク、その装着方法および記録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US7401915B2 (en) 2004-07-28 2008-07-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6036483A (ja) 2004-07-28 2006-02-09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088650A (ja) 2004-09-27 2006-04-06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の装着方法
JP2006187898A (ja) * 2005-01-04 2006-07-20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6247932A (ja) 2005-03-09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被記録媒体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4613667B2 (ja) * 2005-03-31 2011-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検出装置、液体容器、液体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289770A (ja) 2005-04-11 2006-10-2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030388A (ja) 2005-07-28 2007-02-08 Seiko Epson Corp ケーブルの配線装置、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7130813A (ja) * 2005-11-08 2007-05-31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
UA91582C2 (ru) * 2005-12-26 2010-08-10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онтейнер с материалом для печати и плата,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ая в контейнере с материалом для печати
JP4697434B2 (ja) * 2006-02-22 2011-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および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CN101024837A (zh) 2006-02-24 2007-08-29 三得利株式会社 酰基CoA:乙醇O-酰基转移酶/酯酶基因及其用途
JP2006175885A (ja) 2006-03-27 2006-07-0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288743B2 (ja) * 2006-08-23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94273B2 (ja) 2006-08-23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US8011768B2 (en) * 2006-08-23 2011-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US7810917B2 (en) * 2006-12-21 2010-10-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ing device fluid reservoir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US7509868B2 (en) * 2006-12-26 2009-03-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etecting device,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refilling method
CN101264692A (zh) * 2007-03-16 2008-09-17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识别结构的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匣
CN201109242Y (zh) * 2007-11-26 2008-09-0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
JP2010023458A (ja) 2008-07-24 2010-02-04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2010069752A (ja) 2008-09-19 2010-04-0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US8540347B2 (en) * 2009-05-15 2013-09-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material delivery system for recording material-consuming apparatus; circuit board; structural body; and ink cartridge
JP5565029B2 (ja) * 2010-03-29 2014-08-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JP4843112B1 (ja) * 2010-06-11 2011-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着脱可能装置、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69475B2 (ja) * 2010-09-03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8602540B2 (en) * 2010-09-30 2013-12-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01856451U (zh) * 2010-11-10 2011-06-08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盒
JP2012187792A (ja) 2011-03-10 2012-10-04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CN202180643U (zh) * 2011-08-01 2012-04-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
JP5773801B2 (ja) 2011-08-19 2015-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929049B2 (ja) 2011-09-02 2016-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98466B2 (ja) * 2011-12-13 2016-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ダプター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6019576B2 (ja) * 2011-12-13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915582B2 (en) 2012-01-12 2014-1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JP5842620B2 (ja) * 2012-01-12 2016-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CN103204006B (zh) 2012-01-12 2017-04-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US8297739B1 (en) * 2012-03-0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A111500C2 (uk) * 2012-01-12 2016-05-10 Сейко Е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артридж і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і друкуваль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TWI636893B (zh) 2012-01-12 2018-10-01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油墨卡匣、配接器及卡匣
US8708469B2 (en) 2012-01-12 2014-04-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9266337B2 (en) * 2012-01-13 2016-0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3158980A (ja) * 2012-02-03 2013-08-1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タンク
CN202944016U (zh) * 2012-11-16 2013-05-22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积墨的喷头结构
CN203093328U (zh) * 2013-02-06 2013-07-31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WO2015093008A1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688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CN104723688B (zh) * 2013-12-18 201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CN108501538A (zh) * 2017-02-24 2018-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8501538B (zh) * 2017-02-24 202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5190U (zh) 2015-09-02
WO2015093008A1 (ja) 2015-06-25
CN104723683B (zh) 2017-10-24
US20160089891A1 (en) 2016-03-31
EP2886350A2 (en) 2015-06-24
US9682566B2 (en) 2017-06-20
CN104723686A (zh) 2015-06-24
US9682565B2 (en) 2017-06-20
CN104723687B (zh) 2017-10-27
CN107297957B (zh) 2018-12-07
CN104723685B (zh) 2018-01-16
EP2886346B1 (en) 2019-01-16
CN107297957A (zh) 2017-10-27
EP2886348B8 (en) 2019-09-11
EP2886348B1 (en) 2019-07-24
CN104723688B (zh) 2017-09-19
EP2886347B1 (en) 2018-11-28
WO2015093016A1 (ja) 2015-06-25
WO2015093012A1 (ja) 2015-06-25
CN107521235A (zh) 2017-12-29
US10220627B2 (en) 2019-03-05
US9694588B2 (en) 2017-07-04
PL2886349T3 (pl) 2019-10-31
US9321272B2 (en) 2016-04-26
EP2886346A3 (en) 2016-08-10
CN104723687A (zh) 2015-06-24
CN104723684B (zh) 2017-11-21
EP2886348A2 (en) 2015-06-24
US20150165781A1 (en) 2015-06-18
CN104723686B (zh) 2017-08-01
US20150165775A1 (en) 2015-06-18
EP2886349B1 (en) 2019-07-03
US20160089892A1 (en) 2016-03-31
CN107521235B (zh) 2020-01-07
WO2015093024A1 (ja) 2015-06-25
CN104723683A (zh) 2015-06-24
CN104723685A (zh) 2015-06-24
EP2886346A2 (en) 2015-06-24
EP2886351B1 (en) 2019-05-29
US9844945B2 (en) 2017-12-19
WO2015093027A1 (ja) 2015-06-25
CN204472115U (zh) 2015-07-15
EP2886347A2 (en) 2015-06-24
US20150165777A1 (en) 2015-06-18
CN104723684A (zh) 2015-06-24
US20150165776A1 (en) 2015-06-18
EP2886347A3 (en) 2016-09-07
US9266340B2 (en) 2016-02-23
EP2886350A3 (en) 2016-10-12
EP3549773A1 (en) 2019-10-09
EP2886350B1 (en) 2018-08-08
EP2886351A2 (en) 2015-06-24
CN107672316A (zh) 2018-02-09
US9511594B2 (en) 2016-12-06
EP2886349A2 (en) 2015-06-24
US10220628B2 (en) 2019-03-05
US20150165780A1 (en) 2015-06-18
CN107891670B (zh) 2019-06-07
EP2886348A3 (en) 2016-09-14
EP2886351A3 (en) 2016-11-23
US9346277B2 (en) 2016-05-24
US20160039211A1 (en) 2016-02-11
CN104723688A (zh) 2015-06-24
US20160243842A1 (en) 2016-08-25
US20170151795A1 (en) 2017-06-01
CN107891670A (zh) 2018-04-10
WO2015093028A1 (ja) 2015-06-25
CN204506139U (zh) 2015-07-29
US20180015727A1 (en) 2018-01-18
US20150165773A1 (en) 2015-06-18
US9233546B2 (en) 2016-01-12
US9233547B2 (en) 2016-01-12
US20160229193A1 (en) 2016-08-11
CN204566928U (zh) 2015-08-19
EP2886349A3 (en) 2016-11-16
CN204605191U (zh) 2015-09-02
US9579900B2 (en) 2017-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5192U (zh)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US9434173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269332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装着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237384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409946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295761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TW201536577A (zh) 液體供給單元安裝機構及液體供給單元
CA2932696A1 (en) Liquid supply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