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8855A - 半导体器件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8855A
CN1428855A CN02157548A CN02157548A CN1428855A CN 1428855 A CN1428855 A CN 1428855A CN 02157548 A CN02157548 A CN 02157548A CN 02157548 A CN02157548 A CN 02157548A CN 1428855 A CN1428855 A CN 1428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connecting hole
dielectric film
semiconductor devic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7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1970C (zh
Inventor
渡边健一
清水纪嘉
铃木贵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428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8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19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19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07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 H01L21/7681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involving multiple stacked pre-patterned mas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07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07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 H01L21/76813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involving a partial via e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Smoothing; Plana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6Via connections in a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01L23/5283Cross-sectional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10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 H01L2221/1005Formation and after-treatment of dielectrics
    • H01L2221/101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221/1015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 H01L2221/1036Dual damascene with different via-level and trench-level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Abstract

在此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中包括:第二绝缘膜,其形成在第一布线的表面与第二绝缘膜的表面相连续的一个基本上平整表面上,以覆盖第一布线;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第一布线沟槽;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的连接孔,以从该布线沟槽延伸到该第一布线;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的伪连接孔,以从布线沟槽延伸到不形成第一布线的区域;以及第二布线,其被埋在该连接孔和布线沟槽中,以电连接到第一布线,并且还被埋在伪连接孔中,并且被形成为使得第二布线的表面与第一绝缘膜的表面构成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镶嵌处理而制造的半导体器件。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密度的提高,需要使布线小型化。作为形成该布线的方法,存在有在铝膜上形成阻挡金属层,然后通过直接对铝膜和阻挡金属层进行构图而形成铝布线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在构图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对铝膜进行蚀刻,不但布线宽度不必要地被缩小,而且阻挡金属层保留在该铝布线上类似于单坡屋顶。按照这种方式,本发明在制造精确布线方面存在困难,并且限制布线的小型化。
相反,在所谓的镶嵌处理中,金属膜不被如上文所述那样直接构图。而是通过蚀刻该绝缘膜而形成沟槽然后在该沟槽中掩埋例如铜这样的金属而形成该布线。由于蚀刻对象是绝缘膜,因此在镶嵌处理中不出现上述缺点,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使该布线小型化。另外,由于具有比铝布线的电阻更低的电阻的铜布线可以在镶嵌处理中形成,因此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
镶嵌处理大体上被分为两类,单一镶嵌处理和双重镶嵌处理。
图19为示出通过现有技术的单一镶嵌处理而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在图19中,参考标号3表示由阻挡金属层2和金属膜1所构成的第一布线。这种第一布线3被埋在绝缘膜12中的布线沟槽12a中。
另一方面,参考标号8表示由阻挡金属层6和金属膜7所构成的第二布线,并且被埋在上绝缘膜5的布线沟槽5a中。该第二布线8和上述第一布线3通过导电插塞(在下文中被称为“插塞”)11被电连接。这种插塞11具有由阻挡金属层9和金属膜10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被埋在下绝缘膜4中的通孔4a内。
为了通过单一镶嵌处理而获得上述结构,在形成下绝缘膜4之后,把插塞11埋在该通孔4a中。然后,在下绝缘膜4上形成上绝缘膜5,然后在上绝缘膜5中形成布线沟槽5a。然后,连接到插塞11的第二布线8被埋在布线沟槽5a中。
按照这种方式,由于在单一镶嵌处理中分别形成插塞11和第二布线8,形成这样一种结构,使得金属膜10和金属膜7由阻挡金属层6所绝缘。
另一方面,图20为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双重镶嵌处理而制造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视图。在图20中,与图19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9中相同的构成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为了通过双重镶嵌处理获得该结构,下绝缘膜4和上绝缘膜5被叠加,然后在这些绝缘膜中形成布线沟槽5a和通孔4a。然后,同时在布线沟槽5a和通孔4a的内壁上形成阻挡金属层13。然后,通过在阻挡金属层13上形成金属膜14而同时形成插塞11和第二布线8。插塞11和第二布线8具有阻挡金属层13和金属膜14的双层结构。
按照这种方式,在双重镶嵌处理中,同时形成插塞11和第二布线8。结果,不是通过阻挡金属层而绝缘插塞11和第二布线8,而是整体地形成该插塞和第二布线。
如上文所述,单一和双重镶嵌处理可以使布线小型化,并且提高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密度。
但是,这种半导体器件仍然要改进其抗应力迁移性。该应力迁移是这样一种现象,其中由于在金属膜14和绝缘体(上绝缘膜或下绝缘膜)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等等这样的物理常数的差别而导致金属膜14(在一些情况中为阻挡金属层13)在通孔4a中提升(lifted up),而造成插塞11和第一布线3之间接触不良。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应力迁移,则在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中增加废品率,这导致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成本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相对于背景技术改进了抗应力迁移性。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而实现,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在第一布线的表面与第二绝缘膜的表面相连续的一个基本上平整表面上形成第二绝缘膜,以覆盖第一布线;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第一布线沟槽;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的连接孔,以从该布线沟槽延伸到该第一布线;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的伪连接孔,以从布线沟槽延伸到不形成第一布线的区域;以及第二布线,其被埋在该连接孔和布线沟槽中,以电连接到第一布线,并且还被埋在伪连接孔中,并且被形成为使得第二布线的表面与第一绝缘膜的表面构成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众所周知,由于布线长度变得更长,因此在非通过镶嵌处理而是通过直接对铝膜构图而形成的铝布线中更加容易出现应力迁移。在本说明书中,布线长度被定义为在相同布线上两个相邻插塞的中央之间的距离(参见图20)。
相反,在镶嵌处理中,按这种方式应力迁移表现出对布线长度的相关性是未知的。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镶嵌处理形成的第二布线8还表现出对布线长度的相关性,并且当布线长度变得更长时容易出现应力迁移。特别地,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双重镶嵌处理所形成的布线与通过单一镶嵌处理所形成的布线相比容易造成应力迁移。
如图20中所示,这是因为插塞11和第二布线8被在双重镶嵌处理中整体地形成,因此插塞11的金属膜14容易被热应力而移动到第二布线8。这种情况在插塞11和第二布线8被阻挡金属层6所绝缘的单一镶嵌处理中不容易发生(参见图19)。
根据本发明,被埋在第二绝缘膜中的连接孔内的第二布线的部分作为导电插塞。并且,被埋在第二绝缘膜中的伪连接孔内的第二布线的部分作为伪导电插塞。
这些插塞(包括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下文中讨论。应当指出,即使上述位置关系被替换为连接孔(包括连接孔和伪连接孔)之间的位置关系,上述论点仍然有效。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伪导电插塞,最初被定义为相邻导电插塞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布线的布线长度可以被缩短为伪导电插塞和导电插塞之间的距离。因此,当布线长度较长时频繁出现的应力迁移被减小。
并且,根据该模拟结果,即使在连续的第二布线上仅仅提供一个导电插塞的情况中不能够定义第二布线的布线长度,显然把为导电插塞提供在导电插塞周围减小该应力迁移。
另外,可以在不形成第一布线的区域中提供伪布线,并且可以形成在第二绝缘膜中的伪连接孔,以到达该伪布线。如果这样的话,伪导电插塞被连接到该伪布线。由于第二布线可以由使用伪布线作为基础的伪导电插塞牢固地支承,因此由第二绝缘膜和第二布线所构成的层叠体的机械强度可以得到增强。
在提供伪布线的区域,最好使一个平面中的包括第一布线和伪布线的总布线占有率基本上为常量。如果这样的话,当执行CMP(化学机械抛光)时,在抛光之后的伪布线和第一布线的高度容易被控制。
另外,当p1(即,相邻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小于1微米时,可以良好地减小应力迁移。
具体来说,当间距p1小于0.6微米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小应力迁移。
类似地,当相邻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之间的间距p1(即,相邻连接孔和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被设置为小于1微米时,可以良好地减小应力迁移。
然后,当该间距p1被设置为小于0.6微米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小应力迁移。
在多个第二布线被设置在一个区域中的位置处,最好减小相邻第二布线之间的布线间电容。为此目的,被埋在一个第二布线中的导电插塞或伪导电插塞的一部分以及埋在其它第二布线中的导电插塞或伪导电插塞的一部分可以被设置为不在与两个相邻的第二布线的任何一个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互正对。由此,由于在相邻第二布线中的每个插塞(包括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不被设置为相互针对,因此可以减小插塞之间的相对电容,因此可以避免由于相对电容所导致的第二布线之间的布线间电容的增加。
另外,用于覆盖第二布线的第三绝缘膜可以形成在第二布线上。在这种情况中,与在第二绝缘膜中相同,布线沟槽、连接孔以及伪连接孔被形成在第三绝缘膜中,并且第三布线被埋在它们中。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提供第三布线,则最好减小第三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布线间电容。为此目的,从第三布线的上侧来看时,形成在第二布线中的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的一部分以及形成在第三布线中的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的一部分被设置为不在与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的任何一个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互正对。由此,由于形成在不同布线(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中的每个插塞(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不被相邻设置,因此可以减小插塞之间的相对电容,由于可以避免相对电容,从而增加在第二布线与第三布线之间的布线间电容。
然后,最好由聚芳醚材料所制成的薄膜的绝缘膜被用作为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如果采用这种绝缘膜,则可以减小布线间电容,从而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图5A至5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图7为沿着图6的III-III线截取的截面示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另一个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图11为示出沿着图10中的IV-IV线截取的截面示图;
图12A至12N为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截面示图;
图13为示出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中,当布线密度存在极大差别时所造成的缺点的截面示图;
图14为示出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中,形成四层布线的情况的截面示图;
图15A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第一模拟结果的曲线图,以及图15B为示出用于该模拟中的模型的截面示图;
图16A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第二模拟结果的曲线图,以及图16B为示出用于该模拟中的模型的截面示图;
图17A至17C为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模拟中的模型的平面示图;
图1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19为示出由现有技术中的单一镶嵌处理所制造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以及
图20为示出由现有技术中的双重镶嵌处理所制造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
在图1中,参考标号20表示底层。该底层20具有一种结构,其中例如MOSFET形成在硅晶片(半导体基片)的活性区中,然后绝缘膜形成在该晶片的表面上,然后一个导电插塞被埋在该绝缘膜中。一个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膜厚:大约为250纳米)以及氧化硅膜24(膜厚:大约为250纳米)被叠加在该底层20上。第一绝缘膜95由低电介性绝缘膜23和氧化硅膜24所构成。
在本说明书中,低电介性绝缘膜被定义为电介常数比氧化硅膜的电介常数(4.1)更低的绝缘膜。对于这种绝缘膜,例如存在有由聚芳醚材料制成的绝缘膜。作为由聚芳醚材料所制成的绝缘膜,有SiLK(DowCorning公司的注册商标)。由于这种SiLK具有低电介常数,因此可以减小布线间电容,因此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
开孔23a、24a被分别形成在低电介性均绝缘膜23和氧化硅膜24中。阻挡金属层21(膜厚:大约50纳米)被形成在开孔23a、24a的内壁上。这种阻挡金属层21由例如Ta(钽)等等这样的难熔金属所制成。
参考标号22表示形成在阻挡金属层21上的铜膜。第一布线36由这种铜膜22和阻挡金属层21所构成。阻挡金属层21防止包含在铜膜22中的铜扩散到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和氧化硅膜24。
为了形成这种第一布线36,首先分别在开孔23a、24a的内壁上形成阻挡金属层21,然后在其上形成铜膜22。然后,阻挡金属层21和铜膜22被通过CMP(化学机械抛光)方法而抛光和除去,从而可以获得上述结构。由于采用CMP,因此第一布线36和第一绝缘膜95的每个表面被制成足够平整。
然后,在第一布线36和第一绝缘膜95被连续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绝缘膜29。第一布线36被覆盖有第二绝缘膜29。第二绝缘膜29通过重叠下绝缘膜38和上绝缘膜28而构成。这些绝缘膜38、28通过重叠各种绝缘膜而构成。例如,下绝缘膜38通过重叠氮化硅膜37(膜厚:大约50纳米)和氧化硅膜25(膜厚:大约700纳米)而构成。然后,通过重叠低电介性绝缘膜26(膜厚:大约250纳米)和氧化硅膜27(膜厚:大约250纳米)。在这些薄膜中,低电介性绝缘膜26由与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相同的材料所制成,例如SiLK。
参考标号28a表示布线沟槽。该布线沟槽28a由分别形成在低电介性绝缘膜26和氧化硅膜27中的开孔26b、27b所构成。从布线沟槽28a延伸到第一布线的通孔(连接孔)38a和从布线沟槽28a延伸到不形成第一布线36的区域的伪通孔(伪连接孔)38b形成在下绝缘膜38中。通孔38a和伪通孔38b由分别形成在氮化硅膜37和氧化硅膜25中的开孔37a、25a所构成。
参考标号30表示形成在通孔38a和伪通孔38b的内壁上的阻挡金属层(膜厚:大约50纳米),并且由例如Ta(钽)这样的难熔金属所制成。该阻挡金属层30还形成在从通孔38a的底部暴露的第一布线36上。铜膜31通过阻挡金属层30被埋在通孔38a、伪通孔38b和布线沟槽28a中。
参考标号39表示被埋在布线沟槽28a中的第一布线,并且具有阻挡金属层30和铜膜31的双层结构。氮化硅膜63形成在第二布线39上。
第二布线39还被埋在通孔38a和伪通孔38b中。被埋在通孔38a中的第二布线39的部分作为导电插塞32(在下文中被称为“插塞”)。被埋在伪通孔38b中的第二布线39的部分作为伪导电插塞34(在下文中被称为“伪插塞”)。
插塞(包括插塞32和伪插塞34)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下文中讨论。在这种情况中,应当指出该位置关系可以用通孔(包括通孔38a和伪通孔38b)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代替。
如下文中所述,该半导体器件通过双重镶嵌处理而制造。因此,第二布线39与插塞32和伪插塞34整体地形成。该特征没有出现在把阻挡金属层插入在布线和插塞之间的单层和双层镶嵌处理中。
插塞32还被电连接到第一布线36,并且用于把第一布线36电连接到第二布线39。
另一方面,伪插塞34构成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在图1中,L表示每对相邻插塞32、32的中央之间的距离。当没有伪插塞34时,该L为第二布线39的布线长度。
但是,如本发明中所述,在提供伪通孔38b并且伪插塞34被埋在该伪通孔中的情况下,相邻插塞(包括插塞32和伪插塞34)之间的距离可以为L1或L2,并且变为比上述L更短。相应地,在本发明中,可以抑制当布线长度较长时容易出现的应力迁移,从而可以避免插塞32和第一布线36之间的接触不良。结果,由于可以降低在热处理中半导体器件的废品率,因此相应地增加半导体器件的成品率,从而可以减小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成本。
并且,由于在提供有伪插塞34的部分中,第二布线39的截面面积增加,因此可以减小布线电阻。相应地,还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
另外,由于该伪插塞34还作为与电子一同在第二布线39中运动的铜原子的来源,因此还可以避免由于缺乏铜原子(所谓电迁移)而断开第二布线39的情况。
伪通孔38b的数目不受限制。上述优点还可以通过提供任意数目的伪通孔38b而获得。
在图1中,参考标号40表示具有与第一布线36的电势不同的差别电势布线。最好,伪通孔38b在该差别电势布线之外形成。这是因为,如果伪插塞34被连接到差别电势布线40,由第一布线36和该差别电势布线40之间电连接,从而该电路不能够正常工作。
每个插塞的平面结构在图2中示出。图2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该插塞的结构,底层20(参见图1)以及每个绝缘膜被省略。并且,上述图1对应于沿着图2中的I-I线截取的截面。
接着,将参照图15A和15B以及图16A和16B说明本发明的发明人所作的实施例。
图15A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第一模拟结果的曲线图,以及图15B为示出用于该模拟中的模型的截面示图。图16A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第二模拟结果的曲线图,以及图16B为示出用于该模拟中的模型的截面示图。
在图15A、15B、16A和16B的模拟中,相邻插塞32、32的中央之间的距离(即布线长度)被固定为10微米。然后,作为插塞32和伪插塞34的模型,采用直径为0.15微米和高度为0.42微米的圆柱体。
在第一模拟中(图15A和15B),当改变相邻伪插塞34、34之间的间距(间隔)p1时研究施加在插塞3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应力的垂直分量的差值Δσ。如果该差值Δσ较大,则在垂直方向上施加到该插塞32的作用力变大,因此插塞32容易从第一布线36上脱离(参见图1)。换句话说,如果差值Δσ较大,则容易出现应力迁移。
从图15A可以看出,在间距p1小于1微米的范围内该差值Δσ倾向于减小,因此不容易出现应力迁移。具体来说,如果间距p1小于0.6微米,则差值Δσ突然减小。因此,为了避免应力迁移,最好使间距p1小于1微米。并且,为了更加有效地避免应力迁移,最好使该间距p1小于0.6微米。
并且,在第二模拟中(图16A和16B),当改变第一间距p1时,研究上述差值Δσ与第一间距p1(被相邻设置的插塞32和伪插塞34之间的间距)的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中,相邻伪插塞34、34之间的距离被固定为0.3微米。
从图16A可以看出,在间距p1小于1微米的范围内该差值Δσ倾向于减小,因此不容易出现应力迁移。具体来说,如果间距p1小于0.6微米,则差值Δσ突然减小。因此,为了避免应力迁移,最好使间距p1小于1微米。并且,为了更加有效地避免应力迁移,最好使该间距p1小于0.6微米。
(2)第二实施例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在图3中,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相同部件,并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伪布线41被提供在不形成第一布线36的区域中,并且形成伪通孔38b,以到达该伪布线41。然后,形成伪插塞34,以连接到该伪布线41。在这种情况中,不形成布线的区域被定义为在形成有布线的层面中没有形成布线的区域。与第一布线36相同,该伪布线41具有阻挡金属层21和铜膜22的双层结构。
根据该描述,由于第二布线39可以由使用伪布线41作为基础的伪插塞34牢固地支承,因此由第二绝缘膜29和第二布线39所构成的叠层体的机械强度得到增强。这种优点对于用SiLK等等这样的低电介性绝缘膜取代氧化硅膜25来降低第二绝缘膜29的整体电介常数的情况特别有用。如果本实施例被应用于这种情况,则可以避免由于低电介性绝缘膜的机械强度较弱所造成的由低电介性绝缘膜和第二布线39所构成的叠层体的强度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插塞的平面结构在图4中示出。图4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在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每个插塞的结构,省略底层20(参见图3)和每个绝缘膜。并且,图3上对应于延着图4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示图。
(3)第三实施例
图5A至5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在这些图中,为了使每个插塞的平面结构和第二布线39的平面形状容易被看到,省略底层20(参见图1和3)以及每个绝缘膜。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中所示,第二布线39的平面形状为线状。但是,第二布线39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线状。该平面形状可以为立方体(solid)形状,如图5A至5C所示。
图5A示出一个例子,其中插塞32被提供在立方体的第二布线39的中央附近,以及多个伪插塞34被提供在这种插塞32周围。
图5B示出一个例子,其中插塞32被提供到立方体的第二布线39的一个边缘部分,并且多个伪插塞34被提供在每个边缘部分的附近。
图5C示出一个例子,其中插塞32被提供到立方体的第二布线39的一角,并且多个伪插塞34被提供在这样的一个角的附近。
图5A至5C中所示的所有例如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的优点。
接着,将参照图17A至17C以及图18说明由本发明的发明人所给出的实施例。
图17A至17C为示出用于该半导体器件的模拟中的模型。
图17A示出插塞32被单独提供在该立方体的第二布线39中而没有提供伪插塞34的情况。
图17B示出伪插塞34被提供在第二布线39中以单层地包围该插塞32的情况。
图17C示出伪插塞34被提供在第二布线39中以双层地包围该插塞32的情况。
在图17A至17C中的所有情况中,直径为0.15微米以及高度为0.42微米的圆柱体被用作为插塞32和伪插塞34的模型。并且第二布线39的高度被固定为2微米。然后,相邻插塞(包括插塞32和伪插塞34)之间的间距被固定为0.3微米。
模拟结果在图18中示出。在图18中,在纵坐标上Δσ的含义类似于图15A和15B中所示的含义,并且为在插塞32和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应力的垂直分量之差。
从图18可以看出,插塞32被单独提供(参见图17A),并且差值Δσ较大,因此容易出现应力迁移。相反,应当知道在提供插塞34以单层或双层地包围插塞32(参见图17B和图17C)的位置,与单独地提供插塞32的情况相比,差值Δσ被减小,因此不容易出现应力迁移。
结果,即使在不限定第二布线39的布线长度的情况中,类似于仅仅在立方体的第二布线39中提供一个插塞32的情况,可以通过在插塞32周围提供多个伪插塞34而减小应力迁移。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如果在通孔38a周围提供多个伪通孔38b,则可以减小应力迁移。
(4)第四实施例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在图6中,为了使每个插塞和第二布线39的平面结构容易被看到,省略底层20(参见图1和3)以及每个绝缘膜。并且,图7为沿着图6中的III-III线截取的截面示图。如下文中所述,本发明适用于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
如图6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布线39被以某一间隔设置在一个区域A中。然后,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布线39中,在一条第二布线39中的伪插塞34不被设置在沿着与第二布线39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与另一条第二布线中的伪插塞34相邻。在此,第二布线39的延伸方向意味着两条相邻第二布线的任意一个的延伸方向。
由此,由于在相邻第二布线39中的伪插塞34不被设置为相对,则可以减小在伪插塞34之间的相对电容。因此,可以避免由于相对电容而造成第二布线39之间的布线间电容的增加。
在上文中,伪插塞34之间的相对电容被考虑。但是,上文所述内容可以用于插塞32,在相邻的第二布线39中的插塞32之间的相对电容还可以被减小。另外,如果上述内容被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插塞(插塞32和伪插塞34),则插塞32和伪插塞34之间的相对电容也可以被减小。
插塞32和伪插塞34的数目不受限制。如果上述内容应用于在第二布线39中的一部分插塞32和一部分伪插塞34,则还可以减小第二布线39之间的布线间电容。
(5)第五实施例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示图。在图8中,与上文所述相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在上文已经描述的部件,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布线具有第一布线36和第二布线39的两个层面。但是,布线层的数目不限于两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第三布线51被提供在第二布线39上方,并且布线层的数目为三层。
该第三布线51具有由铜膜71和阻挡金属层72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被埋在布线沟槽69a中。布线沟槽69a被形成在上绝缘膜69中。该上绝缘膜69包括低电介性绝缘膜65(膜厚:大约250纳米)以及氧化硅膜66(膜厚:大约250纳米)。作为低电介性绝缘膜65,在上文已经描述可以采用例如SiLK这样的与低电介性绝缘膜23、26相类似的材料。上述布线沟槽69a包括形成在低电介性绝缘膜65和氧化硅膜66中的开孔65b、66b。
在图8中,参考标号68表示由氮化硅膜63(膜厚:大约50纳米)和氧化硅膜64(膜厚:大约700纳米)所构成的下层绝缘膜。
参考标号68a表示通孔(连接孔)并且形成在下层绝缘膜68中,以到达第二布线39。该通孔68a由形成在氮化硅膜63和氧化硅膜64中的开孔63a、64a所构成。
参考标号68b表示伪通孔(伪连接孔),并且形成在下层绝缘膜68中,以到达不形成第二布线39的区域。该伪通孔68b由形成在氮化硅膜63和氧化硅膜64中的开孔63b、64b所构成。
第三布线51还被埋在通孔68a和伪通孔68b中。在下文中,被埋在通孔68a中的第三布线51的部分被称为插塞53,以及被埋在伪通孔68b中的第三布线51的部分被称为伪插塞52。
第三绝缘膜70由下层绝缘膜68和上层绝缘膜69所构成。在此,参考标号73表示覆盖第三布线51的氮化硅膜。
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
第三布线51的平面形状不受限制。第三布线51可以形成为线状,或者可以形成为图9中所示的立方体形状。
在图9中,参考标号60表示具有与第二布线39和第三布线51不同的电势的差别电势布线,并且被形成在与第二布线39相同的层面中。最好,在第三布线51中的伪插塞52应当被形成在该差别电势布线60之外。这是因为,如果伪插塞52被连接到该差别电势布线60,则第二布线39和差别电势布线60被电连接,因此不能够正常工作。
然后,参考标号61表示形成在与第二布线39相同层面中的一条伪布线。伪插塞52可以连接到该伪布线61。如果它们被按照这种方式来连接,则根据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原因,由氧化硅膜64(参见图8)和第三布线51所构成的叠层体的机械强度可以得到增强。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另一个半导体器件的平面示图。图11为沿着图10的IV-IV线截取的截面示图。
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了在相同层面中的布线间电容(即,第二布线39之间的电容)的减小。最好不但在相同层面中减小该布线间电容,而且还在不同层面中减小该布线间电容。
在第五实施例中,为了减小不同层面之间的布线间电容,每个插塞被设置为如图10中所示。根据这种结构,如果从第三布线51的上侧来看,在第二布线39中的伪插塞34和在第三布线51中的伪插塞52不在与第二布线39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邻设置。当考虑第三布线51的延伸方向而不是考虑第二布线39的延伸方向时,得到相同的结论。
由此,由于在第二布线39中的伪插塞34被设置为与第三布线51中的伪插塞52相邻,则可以减小伪插塞34、52之间的相对电容。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插塞的相对电容所导致的第二布线39和第三布线51之间的布线间电容增加。
在上文中,伪插塞34、52之间的相对电容被讨论。但是,通过把上述内容应用于插塞32、53,可以减小插塞52、53之间的相对电容。另外,通过把上述内容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插塞(插塞32和伪插塞52,或者插塞53和伪插塞34),还可以减小这些插塞之间的相对电容。
作为用于获得上述优点的对象,插塞52、53以及伪插塞34、52的数目不受限制。如果上述内容被应用于在第二布线39和第三布线51中的一部分插塞32、51或者一部分伪插塞34、52,则还可以减小第二布线39和第三布线51之间的布线间电容。
(6)制造方法的描述
接着,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A至12N描述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图12A至12N为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截面示图。该制造方法也被称为双重镶嵌处理,其中整体形成该布线和插塞。
首先,如图12A中所示,在底层20上形成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膜厚:大约250纳米)。该底层20具有一种结构,例如其中MOSFET被形成在硅晶片(半导体基片)的活性区,然后在该晶片的表面上形成绝缘膜,然后把导电插塞埋在该绝缘膜中。
SiLK可以被用作为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SiLK被通过旋涂方法施加,并且通过在400℃的温度下执行30分钟的退火处理而固化。
然后,氧化硅膜24(膜厚:大约250纳米)被形成在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上。为了形成氧化硅膜24,例如采用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方法。
然后,光刻胶层54被形成在氧化硅膜24上。分别具有布线图案形状的开孔54a被通过光刻形成在光刻胶层54中。
然后,如图12B中所示,通过使用光刻胶层54作为掩膜蚀刻氧化硅膜24。该开孔54a被通过蚀刻而转印到氧化硅膜24上,从而在氧化硅膜24中形成开孔24a。并且,该蚀刻通过使用RIE(反应离子蚀刻)和CF腐蚀气而执行。
然后,通过使用氧化硅膜24作为蚀刻掩膜,蚀刻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开孔24a被通过该蚀刻而转印到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从而在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中形成开孔23a。作为用于该蚀刻中的腐蚀气,采用包括H2和NH3的等离子化气体混合物。对于该腐蚀气,光刻胶层54具有基本上与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相同的蚀刻率。因此,当低电介性的绝缘膜23被蚀刻时,光刻胶层54被同时除去。
然后,如图12C中所示,阻挡金属层21(膜厚:大约50纳米)被形成在整个暴露表面上。这种阻挡金属层21由例如Ta等等这样的难熔金属所制成,并且通过溅射等方法所形成。
然后,铜膜22被形成在阻挡金属层21上。通过溅射而形成铜膜22,并且具有可以完全填充开孔23a、24a的膜厚。形成铜膜22的方法不受限制。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代替方法,单个铜种子层可以形成在阻挡金属层21上,然后,可以通过使用该钟子层作为电源层,通过电镀而形成铜膜22。
然后,如图12D中所示,随着在铜膜22的表面上的电镀一同,通过CMP(化学机械抛光)方法而除去在氧化硅膜24上的不需要的铜膜22和不需要的阻挡金属层21。因此仅仅在开孔23a、24a中保留铜膜22和阻挡金属层21。剩余的铜膜22和阻挡金属层21构成第一布线36和伪布线41。可以通过CMP方法在连续的第一布线36和第一绝缘膜95的表面上获得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通过这种方法,为了良好执行上述CMP方法,最好在该平面中包括第一布线36和伪布线41的总布线占有率基本上为常量。在本说明书中,“布线占有率”被定义为通过在布线层中设置任意面积A的虚拟区域(其形状不受限制)然后由面积A除在该虚拟区域中的布线的总面积B而得的数值(B/A)。
如果布线密度如图13中所示极大地变化,由于该比率在密集布线部分和稀疏布线部分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则不能够认为该布线占有率为常量。在这种情况中,由于CMP膏剂分散到密集布线部分的第一布线36和伪布线41中,则抛光量变小,因此在密集部分中的被抛光布线的高度变高。相反,由于CMP膏剂集中到在稀疏布线部分中的第一布线36,因此抛光量变大,从而在稀疏部分中被抛光的布线的高度变低。
按照这种方式,当在该平面中的布线占有率不为常量时,导致在布线的高度中的变化,因此难以控制布线的高度。
相反,如图12D中所示,如果布线占有率基本上为常量,则CMP膏剂被均匀地分散到第一布线36和伪布线41。因此,在平面中的抛光量不变,从而布线高度可以被容易地控制。
在如上文所述执行CMP之后,执行图12E中所示的步骤。在这些步骤中,氮化硅膜37(膜厚:大约50纳米)被形成以覆盖第一布线36和伪布线41。该氮化硅膜37例如通过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而形成。
然后,氧化硅膜25(膜厚:大约1200纳米)被形成在氮化硅膜37上。氧化硅膜25也通过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所形成,然后通过CMP方法对氧化硅膜25的表面进行平面化。通过该CMP方法使得氧化硅膜25的剩余厚度变为大约700纳米。通过氮化硅膜37和剩余的氧化硅膜25而构成下绝缘膜38。
然后,低电介性绝缘膜26(膜厚:大约250纳米)、氧化硅膜27(膜厚:大约250纳米)以及氧化硅膜25被叠加在氧化硅膜25上。上绝缘膜28由低电介性绝缘膜26和氧化硅膜27所构成。
作为低电介性绝缘膜26,可以采用SiLK等材料。并且,通过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形成氧化硅膜27。氧化硅膜25例如由TiN所形成,并且通过溅射等方法而形成。例如氮化硅膜这样具有对氧化硅膜高度选择性蚀刻率的薄膜可以被用于取代金属膜55。
然后,在形成金属膜55之后,在其上形成光刻胶层56。通过光刻方法在光刻胶层56中形成具有布线图案形状的开孔56a。
然后,如图12F中所示,通过使用光刻胶层56作为蚀刻掩膜而蚀刻金属膜55。因此,开孔56a被转印到金属膜55上,从而在金属膜55中形成开孔55a。通过RIE而执行蚀刻,并且采用包含Cl的腐蚀气。在完成蚀刻之后,通过使用O2等离子体执行灰化处理而除去光刻胶层56。
然后,如图12G中所示,形成一个新的光刻胶层57。光刻胶层57的形成区域在金属膜55和从开孔55a暴露的氧化硅膜27上。通过光刻方法,在光刻胶层57中形成具有通孔图案形状的开孔57a。
然后,如图12H中所示,通过使用光刻胶层57作为蚀刻掩膜而蚀刻氧化硅膜27。这种蚀刻通过RIE方法而执行,并且采用包含CF的腐蚀气。由于低电介性绝缘膜26具有抵抗该腐蚀气的抗腐蚀性,因此该蚀刻止于低电介性绝缘膜26的表面。因此,在光刻胶层57中的通孔57a被通过该蚀刻而转印到氧化硅膜27,因此在氧化硅膜27中形成开孔27a。
然后,如图12I中所示,通过使用氧化硅膜27作为蚀刻掩膜而蚀刻低电介性绝缘膜26。因此,开孔27a被转印到低电介性绝缘膜26,从而开孔26a被形成在低电介性绝缘膜26中。使用包含H2和NH3的气体混合物作为腐蚀气通过RIE方法而执行蚀刻。
对于该腐蚀气,光刻胶层57(参见图12H)具有基本上与低电介性绝缘膜26相同的蚀刻率。因此,当低电介性绝缘膜26被蚀刻时,光刻胶层57被除去。
然后,如图12J中所示,通过使用金属膜55作为蚀刻掩膜而蚀刻氧化硅膜27。因此,开孔55a被转印到氧化硅膜27,因此开孔27b被形成在氧化硅膜27中。使用包含CF的腐蚀气通过RIE执行蚀刻。
在此时,在低电介性绝缘膜26中,从开孔26a暴露出来的氧化硅膜25被同时蚀刻。因此,开孔26a被转印到氧化硅膜25上,并且在氧化硅膜25中形成开孔25a。
然后,如图12K中所示,通过使用氧化硅膜27作为蚀刻掩膜而蚀刻低电介性绝缘膜26。因此,在氧化硅膜27中的开孔27b被转印到低电介性绝缘膜26上,并且在低电介性绝缘膜26中形成开孔26b。使用包含H2和NH3的气体混合物作为腐蚀气通过RIE方法而执行蚀刻。
然后,通过使用氧化硅膜25作为蚀刻掩膜而蚀刻氮化硅膜37。在氧化硅膜25中的开孔25a被转印到氮化硅膜37上,并且在氮化硅膜37中形成开孔37a。
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先后蚀刻低电介性绝缘膜26和氮化硅膜37中的任意一个。
到该步骤为止,完成通孔38a、伪通孔38b和布线沟槽28a的形成。通过开孔27b和26b而构成布线沟槽28a。并且,分别由开孔25a和37a构成通孔38a和伪通孔38b。
该通孔38a被形成为从布线沟槽28a延伸到第一布线36。然后,伪通孔38b可以被形成为到达不形成第一布线36的区域,或者到达伪布线41。
然后,如图12L中所示,形成阻挡金属层30。阻挡金属层30的形成区域在金属膜55上、布线沟槽28a的内壁上、通孔38a的内壁(包括底部表面)上以及伪通孔38b的内壁(包括底部表面)上。阻挡金属层30由例如Ta(钽)这样的难熔金属所制成,并且通过溅射等方法而形成。
然后,通过溅射方法在阻挡金属层30上形成铜膜31(膜厚:大约1500纳米)。形成铜膜31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阻挡金属层30上形成薄的铜种子层,然后使用该种子层作为电源层通过电镀形成铜膜31。
然后,如图12M中所示,分别被形成为比氧化硅膜27更高的阻挡金属层30和金属膜55被通过CMP方法而抛光并除去。不被抛光并且留下的阻挡金属层30和铜膜31构成第二布线39。然后,被埋在通孔38a中的第二布线39的部分作为该插塞,并且被埋在伪通孔38b中的第二布线39的部分作为伪插塞。并且,可以通过该CMP方法而在被连接的第二布线39和第二绝缘膜29的表面上获得基本上平坦的表面。
然后,如图12N所示,氮化硅膜63被形成在第二布线39上。该氮化硅膜63由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所形成。
根据上文所述,完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
尽管在上文中获得两个布线层(第一布线36和第二布线39)的结构,但是通过重复上文所述的方法可以叠加任何数目的布线。下面将说明层叠4个层面的情况。
图14为示出层叠4个布线层的情况的截面示图。在本例中,在硅基片96的预定区域中形成器件隔离沟槽。然后,例如氧化硅这样的绝缘体被埋在器件隔离沟槽中,从而形成浅沟槽隔离(STI)的器件隔离绝缘区80。
然后,在由器件隔离绝缘区80所确定的阱81的活性区上形成栅极84和侧壁衬垫83,然后通过在栅极84的两侧上进行离子注入而形成源/漏区S/D。阻蚀膜82被形成为覆盖绝缘栅极84,然后在其上形成层间绝缘膜87。形成由阻挡金属层85和金属膜86所构成的导电插塞,以通过层间绝缘膜87和阻蚀膜82。在本实施例和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的底层20例如由上述部件所构成。
然后,第一绝缘膜95被通过上述方法而形成在层间绝缘膜87上,然后第一布线36被埋在第一绝缘膜95中。
然后,通过上述方法把第二绝缘膜29形成在第一布线36上,并且第二布线39被埋在第二绝缘膜29中。如上文所述,在埋住第二布线39之后可以在连续的第二布线39和第二绝缘膜29的表面上获得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氮化硅膜63和氧化硅膜64被形成在第二布线39上。然后,通过CMP方法对氧化硅膜64的表面抛光以进行平面化。
然后,在氧化硅膜64上形成低电介性绝缘膜65和氧化硅膜66。例如可以采用SiLK作为低电介性绝缘膜65。通过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形成氧化硅膜66。该氮化硅膜63、氧化硅膜64、低电介性绝缘膜65和氧化硅膜66构成第三绝缘膜70。
接着,通过类似于上文所述用来在第二绝缘膜29中埋住第二布线39的方法,在第三绝缘膜70中埋住第三布线51。由于在埋住第二布线39之后执行CMP方法,因此可以在连续的第三布线51和第三绝缘膜70上获得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然后,氮化硅膜73和氧化硅膜88被层叠在第三绝缘膜70上。通过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形成这些薄膜。然后通过执行CMP方法对氧化硅膜88的表面进行抛光,以进行平面化。下绝缘膜97由氮化硅膜73和氧化硅膜88所构成。
接着,低电介性绝缘膜89和氧化硅膜90被叠加在下绝缘膜97上。可以采用SiLK等材料作为该低电介性绝缘膜89。然后,通过公知的等离子体增强CVD方法形成氧化硅膜90。上绝缘膜98由低电介性绝缘膜89和氧化硅膜90所构成。并且,第四绝缘膜99由上绝缘膜98和下绝缘膜97所构成。
然后,通过类似于上文所述用于把第二布线39埋在第二绝缘膜29中的方法,把第四布线埋在第四绝缘膜99中。这种第四布线94具有由阻挡金属层92和铜膜93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阻挡金属层92由例如Ta(钽)这样的难熔金属所制成。由于在埋住第四布线94之后执行CMP方法,因此,可以在连续的第四布线94和第四绝缘膜99的表面上获得基本上平整的表面。最后,氮化硅膜91形成在第四布线94上,以保护该第四布线94。
尽管在上文中已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用铝膜来取代铜膜22、31、71、93。
另外,上绝缘膜28不限于由低电介性绝缘膜26和氧化硅膜27所构成的叠层结构。类似于下绝缘膜38,上绝缘膜28可以由氮化硅膜和氧化硅膜构成的叠层体所制成。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由于伪连接孔被提供在第二绝缘膜中,然后通过在该孔中埋住第二布线而形成伪导电插塞,因此可以提高抗应力迁移性。
并且,由于伪布线被提供在不形成第一布线的区域并且然后通过形成到达伪布线的伪连接孔而把伪导电插塞连接到该伪布线,因此可以增强由绝缘膜和第二布线所构成的叠层体的机械强度。
由于在平面中包括第一布线和伪布线在内的总布线占有率基本上为常量,因此可以容易地在CMP中控制伪布线和第一布线的抛光高度。
另外,由于相邻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p1被设置为小于1微米,因此可以减小应力迁移。
特别地,如果间距p1被设置为小于0.6微米,则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小应力迁移。
类似地,如果相邻连接孔和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p1被设置为小于1微米,因此可以减小应力迁移。
然后,如果间距p1被设置为小于0.6微米,则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小应力迁移。
另外,由于提供多个布线使得在相邻的第二布线中的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相互不正对,则可以减小相邻的第二布线之间的布线间电容。
另外,连接到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的第三布线可以被设置在比第二布线更高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中,如果从第三布线的上侧来看,由于第三布线被提供使得导电插塞和伪导电插塞不再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中相互正对,则可以减小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之间的布线间电容。
然后,如果包含低电介性绝缘膜的绝缘膜被用作为该绝缘膜,则可以减小布线间电容,因此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

Claims (15)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中包括:
第二绝缘膜,其形成在第一布线的表面与第二绝缘膜的表面相连续的一个基本上平整表面上,以覆盖第一布线;
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第一布线沟槽;
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的连接孔,以从该布线沟槽延伸到该第一布线;
在第二绝缘膜中形成的伪连接孔,以从布线沟槽延伸到不形成第一布线的区域;以及
第二布线,其被埋在该连接孔和布线沟槽中,以电连接到第一布线,并且还被埋在伪连接孔中,并且被形成为使得第二布线的表面与第一绝缘膜的表面构成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进一步包括被提供在不形成第一布线的区域中的伪布线,
其中伪连接孔被形成为到达该伪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在一个平面中,包括第一布线和伪布线的总布线占有率被设置为基本上为常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相邻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被设置为小于1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相邻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被设置为小于0.6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相邻连接孔和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被设置为小于1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相邻连接孔和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被设置为小于0.6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被埋在该连接孔中的第二布线、被埋在伪连接孔中的第二布线以及被埋在布线沟槽中的第二布线被形成为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该第二布线被设置在一个区域中的多个位置处,以及
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布线中,其中埋有一条第二布线的一部分连接孔或伪连接孔,以及埋有另一条第二布线的一部分连接孔或伪连接孔被设置为在与两条相邻的第二布线中的任意一条布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不相互正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第二布线上以覆盖第二布线的第三绝缘膜;
形成在第三绝缘膜中的布线沟槽;
连接孔,其形成在第三绝缘膜中以从该第三绝缘膜中的布线沟槽延伸到第二布线;
伪连接孔,其形成在第三绝缘膜中以从在第三绝缘膜中的布线沟槽延伸到不形成第二布线的区域;以及
第三布线,其被埋在该连接孔和在第三绝缘膜中的布线沟槽中,以电连接到第二布线,并且还被埋在第三绝缘膜中的伪连接孔内,并且被形成为使得第三布线的表面和第三绝缘膜的表面构成基本上平整的表面;
其中,如果从第三布线的上侧来看,其中埋有该第二布线的一部分连接孔或伪连接孔,以及埋有该第三布线的一部分连接孔或伪连接孔被设置为在与第二布线和第三布线中的任意一条布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不相互正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第二布线被形成为类似于立方体布线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多个伪连接孔被提供在该连接孔周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第二绝缘膜包含由聚芳醚材料所制成的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第二绝缘膜具有一个其中形成有连接孔和伪连接孔的下绝缘膜以及形成有布线沟槽的上绝缘膜,以及
该上绝缘膜包含由聚芳醚材料所形成的薄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第一布线或第二布线包含铜或铝。
CNB021575487A 2001-12-21 2002-12-20 半导体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9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90710A JP3790469B2 (ja) 2001-12-21 2001-12-21 半導体装置
JP390710/2001 2001-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8855A true CN1428855A (zh) 2003-07-09
CN1231970C CN1231970C (zh) 2005-12-14

Family

ID=19188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75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970C (zh) 2001-12-21 2002-12-20 半导体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067919B2 (zh)
EP (2) EP1326276B1 (zh)
JP (1) JP3790469B2 (zh)
KR (1) KR100847649B1 (zh)
CN (1) CN1231970C (zh)
TW (1) TW5693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693A (zh) * 2011-04-29 2012-10-31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5873B2 (ja) 2002-08-15 2007-11-14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3858849B2 (ja) * 2003-04-16 2006-12-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63256A (ja) * 2003-06-03 2004-12-24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064226A (ja) 2003-08-12 2005-03-10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配線構造
US20050045993A1 (en) * 2003-08-28 2005-03-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oncave patterns in dielectric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387960B2 (en) 2003-09-16 2008-06-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ual depth trench termina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Cu-based interconnect integrity
JP2006024698A (ja) * 2004-07-07 2006-01-26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180934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iring structur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JP4590556B2 (ja) * 2005-03-11 2010-12-01 国立大学法人 奈良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640535B1 (ko) * 2005-05-13 2006-10-30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더미 비아 컨택을 가지는 반도체 소자의 다층 구리 배선구조 및 그 형성 방법
US7224069B2 (en) * 2005-07-25 2007-05-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Dummy structures extending from seal ring into active circuit area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WO2007064471A1 (en) * 2005-11-30 2007-06-0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 technique for increasing adhesion of metallization layers by providing dummy vias
DE102005057076A1 (de) * 2005-11-30 2007-05-3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Technik zum Verbessern der Haftung von Metallisierungsschichten durch Vorsehen von Platzhalterkontaktdurchführungen
CN1983550A (zh) * 2005-12-14 2007-06-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提高可靠性和成品率的消除铜位错的方法
TW200735274A (en) * 2005-12-29 2007-09-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metal-interconnect structure by capping spacers
US7767570B2 (en) * 2006-03-22 2010-08-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Dummy vias for damascene process
JP2007305713A (ja) * 2006-05-10 2007-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配線補助パターン生成方法
JP5050413B2 (ja) * 2006-06-09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設計支援方法、および設計支援装置
US7777340B2 (en) * 2006-11-08 2010-08-17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912657B2 (en) * 2006-11-08 2014-12-16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731456B2 (ja) 2006-12-19 2011-07-27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871168B2 (ja) 2007-02-26 2012-02-08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の配線経路探索方法、集積回路の自動配線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030733B1 (en) 2007-05-22 2011-10-04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pper-compatible fuse target
US7964934B1 (en) 2007-05-22 2011-06-21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use target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fuse target in a copper process flow
US20090079080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Multi-Layer Metallization
KR20090054544A (ko) * 2007-11-27 2009-06-01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금속 배선 공정
JP5251153B2 (ja) * 2008-02-07 2013-07-31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7951704B2 (en) * 2008-05-06 2011-05-31 Spansion Llc Memory device peripheral interconnec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8669597B2 (en) 2008-05-06 2014-03-11 Spansion Llc Memory device interconnec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5350681B2 (ja) * 2008-06-03 2013-11-2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353109B2 (ja) 2008-08-15 2013-11-27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709956B2 (en) * 2008-09-15 2010-05-04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pper-toppe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that has thin and thick copper trac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copper-toppe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JP5434355B2 (ja) * 2009-08-11 2014-03-05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設計支援装置、および設計支援方法
DE102009056562A1 (de) * 2009-12-03 2011-06-09 Telefunken Semiconductors Gmbh & Co. Kg Integrierter Schaltungsteil
US20110133286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Franz Dietz Integrierter schaltungsteil
KR20120138875A (ko) * 2011-06-16 2012-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선 구조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8941242B2 (en) * 2011-12-07 2015-01-27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protecting against via failure and structure therefor
US9343411B2 (en) * 2013-01-29 2016-05-1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fracture resistance of interconnects
US9966338B1 (en) * 2017-04-18 2018-05-08 Globalfoundries Inc. Pre-spacer self-aligned cut formation
KR102307127B1 (ko) * 2017-06-14 2021-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JP7085417B2 (ja) * 2018-06-25 2022-06-1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7082019B2 (ja) * 2018-09-18 2022-06-07 株式会社東芝 固体撮像装置
US20210265411A1 (en) * 2020-02-21 2021-08-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7449A1 (en) * 1990-04-27 1991-11-21 Fujitsu Limite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via hol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3277098B2 (ja) * 1994-07-26 2002-04-22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710221B2 (ja) 1995-01-25 1998-0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45996B1 (en) * 1996-09-27 2001-06-12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tructure having electromigration-inhibiting segments
JPH10233442A (ja) 1997-02-18 1998-09-02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38778B2 (ja) * 1997-03-31 2005-04-13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26568B1 (ja) 1998-02-25 1999-07-28 九州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とその配線方法
JPH11340321A (ja) * 1998-05-27 1999-12-10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12688A (ja) * 1998-06-24 2000-01-14 Sharp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66583B2 (ja) * 1999-06-30 2004-09-15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044196A (ja) 1999-07-30 2001-02-16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
JP2001077543A (ja) * 1999-09-03 2001-03-23 Fujitsu Ltd 多層配線基板
KR100356135B1 (ko) * 1999-12-08 2002-10-19 동부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2001185552A (ja) * 1999-12-27 2001-07-06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79154B2 (ja) 2000-06-07 2012-07-1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6432811B1 (en) * 2000-12-20 2002-08-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of highly porous low k dielectric films by Cu diffusion barrier structures
US6468894B1 (en) * 2001-03-21 2002-10-2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a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dummy vias
JP2002289687A (ja) * 2001-03-27 2002-10-04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における配線形成方法
US6489684B1 (en) * 2001-05-14 2002-12-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duction of electromigration in dual damascene connector
US6717268B2 (en) * 2001-11-13 2004-04-06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migration-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dual damascene interconnects
JP2004031439A (ja) * 2002-06-21 2004-01-29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1356B2 (ja) * 2002-10-31 2008-07-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047324B2 (ja) * 2003-12-03 2008-02-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80333A (ja) * 2004-09-10 2006-03-23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693A (zh) * 2011-04-29 2012-10-31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2760693B (zh) * 2011-04-29 2015-05-20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26276A2 (en) 2003-07-09
TW200301543A (en) 2003-07-01
EP2264758A3 (en) 2012-01-25
EP2264758B1 (en) 2017-03-01
JP2003197623A (ja) 2003-07-11
KR20030053047A (ko) 2003-06-27
TW569389B (en) 2004-01-01
EP1326276B1 (en) 2014-10-15
JP3790469B2 (ja) 2006-06-28
US20030116852A1 (en) 2003-06-26
CN1231970C (zh) 2005-12-14
KR100847649B1 (ko) 2008-07-21
US20050121788A1 (en) 2005-06-09
EP1326276A3 (en) 2005-04-06
EP2264758A2 (en) 2010-12-22
US7067919B2 (en) 2006-06-27
US7173337B2 (en) 2007-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1970C (zh) 半导体器件
CN1290186C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66760C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116C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10780C (zh) 槽型元件分离结构
CN1893114A (zh) 具有铁电膜作为栅极绝缘膜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93070A (zh) 有利于提高抗水性和抗氧化性的半导体器件
CN1155072C (zh) 具有沟槽隔离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499633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56173A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618C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445848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相移掩膜
CN1725511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93080A (zh) 具有mim电容器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65017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19924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36660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701418A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半导体晶片及半导体器件
CN1426106A (zh) 半导体装置
CN101075577A (zh)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452244A (zh) 半导体器件
CN1476086A (zh) 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444279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30557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45835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12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LIMITED

Effective date: 20081219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TSU SEMICONDUC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FUJITSU MICROELECTR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