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5110B - 诱饵 - Google Patents

诱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5110B
CN109475110B CN201780032656.3A CN201780032656A CN109475110B CN 109475110 B CN109475110 B CN 109475110B CN 201780032656 A CN201780032656 A CN 201780032656A CN 109475110 B CN109475110 B CN 109475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unterweight
rail
lure
rai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26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5110A (zh
Inventor
E·E-H·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e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Due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el Co Inc filed Critical Due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47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5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5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5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6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5/00Sinkers for angl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饵,其在着水后配重物顺畅地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移动,长期游走时配重物容易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即使使其在水中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配重物也难以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移动。本发明诱饵(10),具备:主体(1);在主体(1)的内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配重物移动空间(2);设置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中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轨道(3);收纳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中的配重物(4);和从配重物(4)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支撑体(6),配重物(4)能够通过支撑体(6)在一对轨道(3)上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对轨道(3)具有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的第一轨道部(31)和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前侧且其后端部位于比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靠下侧的第二轨道部(32),在第一轨道部(31)与第二轨道部(32)之间,设置有能够卡定配重物(4)的卡定部(5)。

Description

诱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主体内部可移动地收纳配重物,且通过该配重物前后移动而重心移动的诱饵。
背景技术
以往,在钓鱼所使用的诱饵中,已知有能够使其重心移动的重心移动式诱饵(专利文献1)。这样的诱饵通过使球状配重物在延伸设置于主体的内部的配重物移动空间内滚动,其重心前后移动。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重心移动式诱饵中,在抛钓钩前,球状配重物通过设置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的保持部件(磁铁等)而吸附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此时,诱饵的重心通过使球状配重物保持在前侧而偏向前侧。
若将该诱饵抛钓钩,则通过惯性,解除由保持部件进行的球状配重物的吸附保持,球状配重物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滚动。若球状配重物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滚动,则诱饵的重心向后侧移动,因此能够稳定地将诱饵抛钓钩,其结果是,能够使诱饵飞到较远处。而且,在诱饵着水后,若对钓线进行拉动(绕线),则球状配重物向前侧滚动,由设置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的保持部件再次吸附保持。重心移动到前侧的诱饵恰如真正的鱼一样游走。
专利文献1的重心移动式诱饵通过球状配重物吸附在设置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的保持部件上,使球状配重物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但是,该诱饵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设置有保持部件且配重物为球状。因此,在诱饵着水时,球状配重物猛烈地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滚动并撞击保持部件。因此,若长期使用该诱饵,则存在保持部件破损的情况。若保持部件破损,则在诱饵游走时,球状配重物难以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端部,存在难以使诱饵如真正的鱼一样游走的情况。
另外,该诱饵在着水后,使其在水中游走的期间,存在球状配重物从保持部件脱落并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滚动,而重心向后侧移动的情况。特别是,当在水中使诱饵在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时,存在球状配重物比较容易地从保持部件脱落并向后侧滚动的情况。这样,若在游走中球状配重物的重心向诱饵的后侧移动,则存在难以使诱饵如真正的鱼一样游走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3-15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诱饵,其在着水后配重物顺畅地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移动,即使长期使用,也容易在游走时使配重物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即使使其在水中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配重物也难以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移动。
如上所述,若长期使用以往的诱饵,则球状配重物撞击保持部件而破损,其结果是,在诱饵的游走时,存在球状配重物难以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的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本发明人尝试了不使用保持部件且使配重物的形状为非球体。即,想到了:若使配重物的形状为非球体,并增大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底面与配重物的接触面积,则配重物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下表面的摩擦力变大,在诱饵游走时,配重物难以从前侧向后侧移动(即,在游走时配重物容易保持在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并且通过消除保持部件,也不会产生保持部件破损的问题。虽然该想法是正确的,但是若配重物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下表面的摩擦力大,则会产生在诱饵着水后配重物难以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向前侧移动的新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知,本发明人对诱饵行了深入研究,并创造出了本发明,上述诱饵均衡地兼备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上述第一特征为在着水后,配重物能够比较顺畅地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向前侧移动,上述第二特征为在着水后,即使使诱饵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配重物也难以从前侧向后侧移动。
本发明的诱饵,具备:主体;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配重物移动空间;设置在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轨道;收纳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的配重物;和从所述配重物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支撑体,所述配重物能够通过所述支撑体在所述一对轨道上在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一对轨道具有位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的第一轨道部和位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且其后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轨道部的前端部更靠下侧的第二轨道部,在所述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之间,设置有能够卡定所述配重物的卡定部。
本发明的诱饵,优选的是,所述卡定部是位于所述第二轨道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一轨道部的前端部向下侧延伸的第三轨道部。
本发明的诱饵,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体具有在所述配重物的前侧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轴部和在所述配重物的后侧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二轴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诱饵中,配重物能够通过支撑体在一对轨道上在前后方向移动,一对轨道具有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的第一轨道部和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且其后端部位于比第一轨道部的前端部更靠下侧的第二轨道部。因此,在诱饵着水后,能够比较容易地使配重物向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移动。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诱饵在第一轨道部与第二轨道部之间设置有卡定部,因此在着水后,即使在水中使诱饵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配重物也难以从前侧向后侧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侧视图。
图2是从前侧观察该诱饵的主视图。
图3是将图2的诱饵以III-III线截断的纵截面图。
图4是将图3的诱饵以IV-IV线截断的横截面图。
图5是将图3的诱饵局部放大的纵截面图。
图6是将图5的诱饵以VI-VI线截断的纵截面图。
图7是构成该诱饵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该诱饵内,配重物卡定于卡定部(又称为,卡止部)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9(a)是在该诱饵中使用的配重物和支撑体的立体图,(b)是从箭头IXb的方向观察(a)的配重物的俯视图。
图10(a)是表示抛钓钩时的配重物的位置的该诱饵的纵截面图,(b)和(c)是表示着水后的配重物的位置的该诱饵的纵截面图。
图11是将图10(b)局部放大的纵截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纵截面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纵截面图,(b)是将(a)的诱饵以XIIIb-XIIIb线截断的纵截面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横截面图,(b)该诱饵的纵截面图。
图15(a)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横截面图,(b)是表示在该诱饵内配重物卡定于卡定部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中使用的配重物和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1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配重物和支撑体在配重物移动空间中靠近右侧的状态的横截面图,(b)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配重物和支撑体在配重物移动空间中靠近右侧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8(a)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中使用的配重物和支撑体的立体图,(b)是从箭头XVIIIb的方向观察(a)的配重物和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19(a)和(b)共同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纵截面图。
图20(a)是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中使用的配重物和支撑体的立体图,(b)是将(a)的配重物和支撑体以XXb-XXb线截断的纵截面图。
图21(a)是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中使用的配重物和支撑体的立体图,(b)是将(a)的配重物和支撑体以XXIb-XXIb线截断的纵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 诱饵
1 主体
2 配重物移动空间
3 轨道
31 第一轨道部
32 第二轨道部
4 配重物
5 卡定部
51 第三轨道部
52 壁部
6 支撑体
61 第一轴部
62 第二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1至图11一边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行了说明之后,一边参照图12至图21一边对第二至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按顺序进行说明。关于第二至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对与此前说明的诱饵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共同的结构以及作用、效果,适当省略说明。注意各图中的尺寸与实际的尺寸不同这一点。另外,在第二至第九实施方式的说明时参照的各截面图,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相同的截断线截断的截面图。
在本说明书中,当在水中拉动系在主体的钓线连结部的钓线时,将诱饵前进的一侧称为“前侧”,将与前侧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将连结前侧和后侧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另外,以游走中的诱饵为基准,将朝向水面的一侧称为“上侧”,将与上侧的相反的一侧称为“下侧”,将连结上侧和下侧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进而,当从前侧正面观察在水中游走中的诱饵时,将连结其“左侧”和“右侧”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若以图1所示的诱饵10的侧视图为例,则纸面的左侧与“前侧”对应,纸面的右侧与“后侧”对应,纸面的上侧与“上侧”对应,纸面的下侧与“下侧”对应。另外,若以图2所示的诱饵10的主视图为例,则纸面的左侧与“左侧”对应,纸面的右侧与“右侧”对应。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与上述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独立地,以收纳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中的配重物4为基准,将远离配重物4的一侧称为“外侧”,将靠近配重物4的一侧称为内侧。例如,“左右方向内侧”的含义是指在左右方向上靠近配重物4的一侧,“左右方向外侧”的含义是指在左右方向上远离配重物4的一侧。
进而,在本说明书中,在说明构成诱饵10的各部件的尺寸时,将上下方向的长度称为“高度”,将前后方向的长度称为“深度”,将左右方向的长度称为“宽度”。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11描绘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10或其部件。另外,在本申请中,考虑到附图的可视性,在主体1所包含的钓线连结部12、第一及第二针连结部13、14以及复合针15上没有施加阴影线。另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用单点划线表示位于诱饵10的内部的配重物移动空间2,图示了存在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轨道3、配重物4、支撑体6以及卡定部5。另外,在图4的横截面图中,为方便起见,在卡定部5上标注有格子状的图案(图14(a)、图15(a)以及图15(b)也同样)。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诱饵10具有主体1、在上述主体1的内部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配重物移动空间2和收纳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配重物4。以下,一面对每个各构成部件分开,一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诱饵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主体]
主体1是构成诱饵10的核心的部分。主体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模仿作为对象鱼(构成钓的对象的鱼)的补食对象的真正的饵的整体或一部分的形状,也可以是与真正的饵无关的形状。但是,为了提高钓鱼效果,优选主体1是模仿真正的饵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形状。在设为模仿真正的饵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模仿的部位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对象鱼的种类来适当变更,但优选是模仿真正的饵的头部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主体1为模仿小鱼整体的形状。
优选在主体1的外表面形成有无数小的凹陷(凹窝)(未图示)。通过主体1的外表面具有无数小的凹陷,在将诱饵10抛钓钩时,诱饵10难以受到空气阻力,能够使诱饵10飞行到更远处。
优选主体1其本身浮在水(包括淡水和海水)中。主体1的比重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为1.1以下,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下,特别优选为0.6以下。但是,上述主体1的比重并不是主体1的形成材料的比重,而是指主体1其本身的比重。
另外,也可以在主体1上施加引起对象鱼的兴趣的彩色。该彩色可以再现真正的饵的器官(眼、鳃、鳞等),也可以描绘与真正的饵无关的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上描绘有模仿真正的饵的眼的图案。
主体1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ABS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聚氨酯等软质合成树脂、发泡聚氨酯等发泡合成树脂、木材以及将从这些中选择的两种以上的原材料加以组合的材料等。优选的是,主体1由硬质合成树脂、软质合成树脂、发泡合成树脂以及从这些组合两种以上的材料形成,更优选的是,由硬质合成树脂(包含硬质的发泡合成树脂)形成。主体1可以是中空状,也可以是实心状。另外,实心状的主体1是除了配重物移动空间2以外,在其内部不具有空间的主体1,中空状的主体1是在其内部具有配重物移动空间2及其以外的空间的主体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采用具有配重物移动空间2以外的空间(以下称为其他空间7)的中空状的主体1。通过在主体1的内部形成其他空间7,即使在使用比重超过1的材质(例如ABS树脂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作比重小于1的主体1。
为了提高主体1的机械强度,也可以在主体1的其他空间7设置加强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从主体的1内侧的侧面(以下称为内侧面18)突出设置有板状的加强部件11。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11设置有3个,但加强部件11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少于3个,也可以多于3个。考虑到减小主体1的比重,加强部件11的数量优选为3~7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11与主体1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在后述的分隔壁19的前端部与轨道3的前端部之间架设有加强部件11。
在主体1的前端部,向前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固定连结钓线的环状的钓线连结部12。钓线连结部12例如由在两端分别具有环部的大致8字状的金属线材的一个环部构成。一边使该金属线材的一个环部从主体1突出,一边将另一个环部嵌入主体1内的支撑轴且通过主体1内的壳体将金属线材的中间部固定,从而钓线连结部12向主体1的外侧突出设置。
另外,在主体1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针的环状的第一针连结部13。该第一针连结部13也与钓线连结部12同样,由大致8字状的金属线材构成,以同样的结构固定于主体1。
进而,在主体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向下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针的环状的第二针连结部14。该第二针连结部14也与钓线连结部12同样地由大致8字状的金属线材构成。
安装于上述第一针连结部13和第二针连结部14的针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如图所示的由多根钩构成的复合针15(例如三叉钩(treble hook)等)、由1根钩构成的单一针等。
进而,在主体1的钓线连结部12的下侧,向前侧突出设置有水流阻力板16。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流阻力板16与主体1一体地形成。水流阻力板16具有在水中使诱饵10摆动的功能。即,在水中拉动诱饵10时,通过水流撞击水流阻力板16,诱饵10摆动。但是,本发明的诱饵10也可以不具有水流阻力板16。
主体1通常通过将多个成型品接合而形成。例如,如图7所示,主体1通过使用粘接剂等将左右对称一对的半分割成型品1A、1B接合而形成。通过将这样的一对半分割成型品加以接合,能够容易地在主体1的内部形成配重物移动空间2或其他空间7,并且能够容易地将后述的配重物4和支撑体6收纳在该配重物移动空间2中。
另外,在图7中,示出有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诱饵10的全部的部件(半分割成型品1A、1B、钓线连结部12、第一及第二针连结部13、14、复合针15、配重物4以及支撑体6)。
[配重物移动空间和轨道]
配重物移动空间2是在主体1的内部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空间,是收纳后述的配重物4和支撑体6的空间。配重物移动空间2以能够收纳配重物4和支撑体6为条件,可以是封闭空间(与其他空间7不连通的空间),也可以是非封闭空间(与其他空间7连通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特别是,如图3、图5以及图6)所示,配重物移动空间2是由主体1的内侧的下表面(以下称为内下表面17)、从内下表面17向上侧立设的一对内侧面18、架设在一对内侧面18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分隔壁19的下表面、主体1的内侧的后端面和加强部件11的后表面划分形成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由于在加强部件11的下端部与内下表面17之间形成有微小的空隙,因此配重物移动空间2与其他空间7连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物移动空间2为非封闭空间。但是,通过使加强部件11与内下表面17连接,也能够将配重物移动空间2设为封闭空间(未图示)。
另外,虽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在主体1不具有其他空间7的情况下,由主体1的形成材料划分形成的配重物移动空间2必然为封闭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纵截面形状为大致半圆形状。但是,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纵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大致半圆形状,例如也可以采用大致圆形状、大致椭圆形状、大致多边形状(例如,大致三角形状或大致矩形状)等(未图示)。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纵截面形状能够通过使分隔壁19的形状、主体1的内侧的内下表面17以及内侧面18的形状适当变形来变更。
另外,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纵截面形状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为大致半圆形状的情况下,或者为大致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的情况下,在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与一对内侧面18之间不存在明确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内侧的最下部相当于内下表面17。
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高度(从分隔壁19的下表面到内下表面17的最大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mm~20mm。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深度(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端部到前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11的后表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0mm~100mm。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宽度(一对内侧面18间的最大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mm~20mm。
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中设置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轨道3。如图6所示,一对轨道3是从一对内侧面18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长状的突部。由该轨道3支撑后述的配重物4。在本实施方式中,轨道3不使用连结单元地与主体1、即一对内侧面18一体地形成。因此,轨道3的形成材料与主体1的形成材料相同。但是,轨道3与主体1也可以由分体构成且经由适当的连结单元(粘接剂等)连结(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下,轨道3的形成材料可以与主体1相同,也可以不同。在轨道3与主体1分体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铝、不锈钢以及钨等耐磨损性高的金属作为轨道3的形成材料。若使用耐磨损性高的金属作为轨道3的形成材料,则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配重物4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而轨道3磨损的情形。
在本发明中,一对轨道3具有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的第一轨道部31和位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前侧且其后端部位于比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更靠下侧的第二轨道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轨道部31和第二轨道部32一起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
在第一轨道部31和第二轨道部32的上侧,设置有分隔壁19,以配重物4不向比分隔壁19更靠上侧移动的方式(即,不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脱出的方式)加以限制。以后,将位于第一轨道部31的上侧的分隔壁19的一部分称为第一壁191,将位于第二轨道部32的上侧的分隔壁19的一部分称为第二壁19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壁191与第一轨道部31平行地延伸,第二壁192与第二轨道部32平行地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191的前端部位于比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稍靠前侧的位置,第二壁192的后端部位于比第二轨道部32的后端部稍靠前侧的位置。另外,第二壁192的后端部位于比第一壁191的前端部更靠下侧的位置,第二壁192的后端部和第一壁191的前端部由第三壁193架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壁193是从后侧到前侧向下侧倾斜的倾斜面。另外,虽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第三壁193也可以是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铅垂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壁191的前端部和第二壁192的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同)。
第一轨道部31与第一壁191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是以搭载于第一轨道部31的配重物4与第一壁191非接触为条件而适当设定的,但通常为3mm~5mm。另外,第二轨道部32与第二壁192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通常为5mm~8mm。
第一轨道部31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是以搭载于轨道3的配重物4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非接触为条件而适当设定的,但优选尽可能短(即,轨道3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尽可能下侧)。轨道3越位于下侧,配重物4也越位于下侧,能够降低诱饵10的重心,其结果是,能够使诱饵10更稳定地游走。第一轨道部31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通常为5mm~10mm。另外,第二轨道部32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通常为3mm~7mm。
轨道3的深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0mm~100mm。在本实施方式中,轨道3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端部到前端部而设置(即,在前后方向设置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整体)。因此,轨道3的深度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深度相等。
但是,轨道3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不设置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整体,例如也可以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端部和前端部上不设置轨道3,而设置海绵等消音部件(未图示)。若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端部和前端部设置有这样的消音部件,则能够有效地防止移动到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端部或前端部的配重物4撞击主体1或加强部件11而使这些部件破损。
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优选第一轨道部31的深度A比第二轨道部32的深度B长。具体而言,深度A与深度B之比(A/B)优选为5/1~4/3,更优选为3/1~4/3。通过使第一轨道部31的深度A比第二轨道部32的深度B长,在抛钓钩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配重物4在空中飞行的诱饵10的内部意外地从第一轨道部31向第二轨道部32移动。
另外,第一及第二轨道部31、32的宽度以能够通过后述的支撑体6支撑配重物4为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后述的配重物4以及支撑体6的大小或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宽度适当设定,但通常分别独立地为1mm~3mm,优选为1mm~2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及第二轨道部31、32的前端分别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及第二轨道部31、32的前端也可以分别与前后方向不平行地延伸(未图示)。
[卡定部]
在第一轨道部31与第二轨道部32之间,设置有能够卡定后述的配重物4的卡定部5。卡定部5是在诱饵10在水中游走时,以配重物4不从第二轨道部32向第一轨道部31移动的方式加以保持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作为卡定部5,使用从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向下侧延伸的第三轨道部5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轨道部51从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向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前侧且向下侧倾斜,其前端部与第二轨道部32的后端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轨道部51与第一及第二轨道部31、32相同,是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一对内侧面18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长状的突部。
在配重物4位于第二轨道部32上的状态下,若使诱饵10从前侧到后侧向下侧倾斜,则配重物4向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第一轨道部31)移动。但是,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6(正确地说,作为设置于配重物4的支撑体6的第二轴部62)与作为从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向下侧延伸的卡定部5的第三轨道部51抵接,其结果是,抑制了配重物4向比第三轨道部51更靠后侧移动。因此,即使在水中使诱饵10剧烈动作,配重物4也难以从第二轨道部32向第一轨道部31移动。因此,本发明的诱饵10能够在水中稳定地游走,其结果是,起到优异的钓鱼效果。
图5所示的第三轨道部51的倾斜角度α(第三轨道部51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面X的通过交叉而形成的内角)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0°~90°,优选为10°~80°。若倾斜角度α在这样的范围内,则能够将配重物4的位置牢固地保持在第二轨道部32,即使使诱饵10在水中剧烈动作,配重物4也难以向第一轨道部31移动。
[配重物]
配重物4被收纳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是通过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使诱饵10的重心移动的部件。在本发明中,如图9所示,在配重物4设置有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支撑体6。配重物4能够通过支撑体6在上述一对轨道3上在前后方向移动。即,配重物4通过支撑体6搭载在轨道3上,通过使诱饵10倾斜,配重物4在轨道3上在前后方向移动。配重物4不搭载在轨道3上。
在本发明中,由于配重物4通过支撑体6搭载在轨道3上,因此配重物的形状几乎不影响其前后方向的移动。因此,配重物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任意的形状。但是,配重物4优选其重心为尽可能低的位置的形状。若使配重物4的重心降低,则诱饵10的重心也降低,容易使诱饵10在水中稳定地游走。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和图9(b)所示,配重物4形成为其高度H与深度D相比足够小的大致长方体状。但是,配重物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大致长方体状,也可以是大致圆柱状,也可以是大致角锥台状,也可以是不定形(未图示)。优选的是,配重物4为大致长方体状。若将配重物4设为大致长方体状,则与同其相同体积的球状配重物相比,能够充分地降低重心。
配重物4的高度H与深度D之比(H/D)的下限值优选为1/10,更优选为3/10,进一步优选为1/5。另外,配重物4的高度H与深度D之比(H/D)的上限值优选为3/4,更优选为2/3。配重物4的具体的高度H和深度D可以考虑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尺寸而适当设定。如后所述,配重物4在诱饵10着水后,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前侧且位于第二轨道部32上。因此,配重物4的深度D比第二轨道部32的深度B短。另外,配重物4的高度H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高度相比足够短。
配重物4的宽度W以比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宽度短为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由于从配重物4的侧面突出设置有支撑体6,因此若使配重物4搭载在轨道3上,则需要配重物4的侧面位于一对轨道3之间。因此,配重物4的宽度W比一对轨道3的前端的间隔短(参照图6)。
配重物4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从使诱饵10的重心尽可能位于下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尽可能重的形成材料。但是,若配重物4太重,则配重物4与轨道3的摩擦力变大,配重物4有可能在轨道3上难以顺畅地前后移动。考虑到这个情况,配重物4的形成材料的比重的下限值为2,优选为5,更优选为7。另外,其上限值为20,优选为18,更优选为15。另外,比重为大气压下、相对于4℃水(基准物质)的比。
作为满足上述所示的比重的范围的形成材料,可以列举出例如铁、镍、钴、钨、铜、铅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等。优选的是,配重物4的形成材料为铅、铅合金、钨或钨合金,更优选的是,为除了钨以外还含有选自镍、铁以及铜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钨合金。钨合金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上的钨,更优选含有80质量%以上的钨。由于钨合金耐久性高,因此若使用钨合金作为配重物4的形成材料,则能够长期使用诱饵10。
在配重物4设置有支撑体6。支撑体6从配重物4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6从配重物4的侧面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设置。通过支撑体6搭载在上述的轨道3上,配重物4被间接地支撑在轨道3上。支撑体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若支撑体6与轨道3的接触面积小,则配重物4能够在轨道3上更顺畅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支撑体6优选为与轨道3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的形状。作为这样的支撑体6,例如可举出棒状的轴。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6具有在配重物4的前侧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轴部61、和在配重物4的后侧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二轴部62。如图9(a)和图9(b)所示,第一轴部61通过将与配重物4的宽度W相比足够长的轴压入在配重物4的侧面的前侧穿设于左右方向内侧的第一轴孔41,并且使其两端部从配重物4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而构成。同样地,第二轴部62通过将与配重物4的宽度W相比足够长的轴压入在配重物4的侧面的后侧穿设于左右方向内侧的第二轴孔42,并且使其两端部从配重物4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而构成。支撑体6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与配重物4或主体1相同的形成材料。
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支撑体6)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是轨道3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的形状。作为这样的截面形状,例如可以举出大致圆形状、大致椭圆形状、大致多边形状等,优选为大致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大致圆形状)。若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则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与轨道3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能够使配重物4在轨道3上顺畅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另外,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分别不同。
另外,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支撑体6)可以是不能旋转的,也可以是能够旋转的。在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不能旋转的情况下,配重物4在轨道3上滑动,在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能够旋转的情况下,配重物4在轨道3上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通过将具有与第一及第二轴孔41、42大致相同直径的轴压入轴孔而构成。因此,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不能旋转。另外,在能够旋转地构成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的情况下,优选第一轨道部31从后侧到前侧向上侧倾斜(未图示)。这样一来,诱饵10在空中飞行中配重物4难以向第二轨道部32移动。
在本发明中,在配重物4搭载于第一轨道部31或第二轨道部32的状态下,配重物4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以及分隔壁19不接触。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配重物4搭载于第二轨道部32上的状态下,形成于配重物4的下表面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之间的空隙G1优选为1mm~5mm。形成于配重物4的上表面与分隔壁19(第二壁192)之间的空隙G2优选为0.5mm~2mm。同样地,虽未图示,但在配重物4搭载于第一轨道部31的状态下,形成于配重物4的下表面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之间的空隙优选为1mm~5mm,形成于配重物4的上表面与分隔壁19(第一壁191)之间的空隙优选为0.5mm~2mm。
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支撑体6搭载于轨道3上的配重物4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以及分隔壁19不接触,因此当配重物4在轨道3上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配重物4不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以及分隔壁19摩擦。因此,在从抛钓钩开始到在水中使诱饵10游走的期间,能够在配重物移动空间2中使配重物4顺畅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下,一边参照图10一边对配重物4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钓线将诱饵10的钓线连结部12与钓竿连结,高高抡起钓竿将诱饵10抛出。此时,通过对配重物4施加强的惯性力,如图10(a)所示,配重物4移动到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第一轨道部31的后端部)。通过配重物4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诱饵10在空中稳定地飞行,能够使诱饵10飞行到很远。
接着,在诱饵10着水后,若拉动钓线,则位于第一轨道部31的后端部的配重物4移动到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如图10(b)所示,其前端部朝向第二轨道部32倾斜。然后,倾斜的配重物4直接滑落到第二轨道部32,如图10(c)所示,搭载于第二轨道部32上。这样移动到第二轨道部32的配重物4在诱饵10在水中游走的期间,通过上述的第三轨道部51(卡定部5)保持于第二轨道部32。其结果是,能够使诱饵10稳定地游走。
如图8所示,优选第三轨道部51的高度G3(第一轨道部31与第二轨道部32的高低差)比配重物4的高度H高。在第三轨道部51的高度G3比配重物4的高度H高的情况下,在诱饵10游走中,能够更加切实地将配重物4保持于第二轨道部32。
第三轨道部51的高度G3与配重物4的高度H之比(G3/H)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6/5~3/1,更优选为6/5~2/1,进一步优选为6/5~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重物4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支撑体6)。因此,如图11所示,在配重物4向第二轨道部32滑落的瞬间,配重物4的最前下端部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最接近。考虑到该情况,如图11所示,从第一轴部61至配重物4的最前下端部的假想线VL的长度L优选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与第二轨道部32的高低差G4相比足够短。在假想线VL的长度L比高低差G4长的情况下,配重物4从第一轨道部31滑落到第二轨道部32的瞬间,配重物4的最前下端部与主体1的内下表面17碰撞,其结果是,配重物4或主体1有可能破损,或者,配重物4挂在主体1的内下表面17,配重物4可能难以移动到第二轨道部32。
假想线VL的长度L与高低差G4之比(L/G4)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3~5/6,优选为2/3~5/6,更优选为2/3~4/5。另外,在图11中,为方便起见,未施加表示配重物4和支撑体6的截面的阴影线。
这样,本发明的诱饵10中,配重物4能够通过上述支撑体6在一对轨道3上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对轨道3具有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的第一轨道部31和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前侧且其后端部位于比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更靠下侧的位置的第二轨道部32。因此,在诱饵10着水后,能够比较顺畅地使配重物4向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第二轨道部32移动。另外,本发明的诱饵10由于在第一轨道部31与第二轨道部32之间设置有卡定部5,因此在着水后,即使在水中使诱饵10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配重物4也难以从第二轨道部32向第一轨道部31移动。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诱饵10不像以往的诱饵那样使用磁铁作为保持部件,因此配重物4不会与保持部件碰撞,不会产生保持部件破损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诱饵10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第一轨道部31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轨道部31以从后侧到前侧向下侧倾斜的方式设置。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轨道部31倾斜,在诱饵10着水后,能够使配重物4更加切实地移动至第二轨道部32。另外,乍一看,会认为这样在第一轨道部31从后侧到前侧向下侧倾斜的情况下,在抛钓钩时,配重物4难以向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移动(即,难以成为如图10(a)所示的状态)。但是,实际上,若在抛钓钩时高高抡起钓竿,则向配重物4施加大的惯性力,即使第一轨道部31倾斜某种程度,也能够使配重物4充分地移动到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
但是,在第一轨道部31过度倾斜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诱饵10飞行中配重物4向第二轨道部32移动。考虑到该情况,第一轨道部31与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面X的交叉而形成的内角β优选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5°,更优选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轨道部31的倾斜对应地,第一壁191也以与第一轨道部31平行的方式倾斜,但第一壁191也可以与第一轨道部31不平行(未图示)。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分隔壁19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分隔壁19形成为轨道状。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分隔壁19在其中央部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部194。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94的宽度形成为比配重物4的宽度长,比支撑体6(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的宽度短。因此,如图13(a)所示,能够使第二壁192的高度比搭载于第二轨道部32的配重物4的上表面低(对于第一壁191也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通过分隔壁19防止配重物4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脱出。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卡定部5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卡定部5使用第三轨道部51,第三轨道部51与第一及第二轨道部31、32相同,是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一对内侧面18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突出的长状的突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a)和图14(b)所示,第三轨道部51不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一对内侧面18突出,而在第三轨道部51与一对内侧面18之间形成有空隙S。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轨道部51是架设在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和第二轨道部32的后端部且与主体1的内侧面18不接触的板状部件。
第三轨道部51的轨道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但如果太短,则第三轨道部51的机械强度有可能降低。考虑到该情况,第三轨道部51的轨道宽度优选为第一轨道部31或第二轨道部32的轨道宽度的1/2以上,更优选为2/3以上。
如本实施方式,即使第三轨道部51不像这样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一对内侧面18突出,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配重物4保持于第二轨道部32(参照图8)。
另外,虽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第一及第二轨道部31、32也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轨道部51相同,可以以不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一对内侧面18突出的方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轨道部31是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端部(主体1的内侧的后端部)延伸到第三轨道部51的后端部的板状部件,第二轨道部32是从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延伸到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前端部(加强部件11)的板状部件。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卡定部5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卡定部5使用第三轨道部51,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a)和图15(b)所示,作为卡定部5,使用架设于第一轨道部31的前端部以及第二轨道部32的后端部的一个壁部52。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52的宽度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宽度相等,壁部52的侧端部与主体1的一对内侧面18连接。但是,壁部52的宽度也可以比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宽度小。在这种情况下,虽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在壁部52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一对内侧面18之间,形成有如第四实施方式所示的空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部5(壁部52)的倾斜角度γ(壁部52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面X的交叉而形成的内角)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0~90°,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20°~60°。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设置在配重物4的支撑体6的第二轴部62与卡定部5(第三轨道部51)抵接,抑制了配重物4向比卡定部5更靠后侧移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壁部52作为卡定部5,因此如图15(b)所示,通过配重物4的后端部与作为卡定部5的壁部52抵接,抑制了配重物4向后侧的移动。
壁部52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与主体1或者轨道3相同的形成材料。另外,壁部5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保持机械强度,优选为0.5mm~2mm,更优选为1mm~2mm。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配重物4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配重物4的侧面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平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物4的侧面具有与前后方向不平行的部分。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位于设置在配重物4的第一轴部61与第二轴部62之间的一对第一侧面43为向内侧凹陷的曲面,位于比第一轴部61更靠前侧的一对第二侧面44为从后侧向前侧相互接近的倾斜面,位于比第二轴部62更靠后侧的一对第三侧面45为从前侧向后侧相互接近的倾斜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物4的侧面整体与前后方向不平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配重物4的侧面与前后方向平行。因此,在诱饵10向右侧倾斜时,如图17(a)所示,配重物4的侧面与轨道3接触(向左侧倾斜的情况也相同)。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若配重物4的侧面具有与前后方向不平行的部分,则当配重物4因诱饵10的倾斜而接近右侧或左侧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显著减少配重物4与轨道3的接触面积(参照图17(b))。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配重物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第七实施方式>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配重物4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体6从配重物4的侧面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设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a)和图18(b)所示,支撑体6(第一轴部61以及第二轴部62)从配重物4的上表面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体6从配重物4的上表面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设置,因此在配重物4搭载于轨道3时,能够使配重物4的位置位于比第一实施方式更靠下侧。因此,诱饵10的重心更容易位于下侧,能够使诱饵10更稳定地游走。
<第八实施方式>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第二轨道部32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轨道部32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卡定设置于配重物4的第一轴部61的卡定部(以下,为了与设置于第一轨道部31与第二轨道部32之间的卡定部5相区别,将设置在第二轨道部32的前侧的卡定部称为第二卡定部8)。
第二卡定部8可以是如图19(a)所示,第一轴部61能够嵌入的狭缝部81,也可以是如图19(b)所示,第一轴部61能够嵌入的台阶部82。
通过设置第二卡定部8,能够更牢固地将在着水后从第一轨道部31移动到第二轨道部32的配重物4保持在第二轨道部32。因此,即使在水中使诱饵10上下左右地剧烈动作,配重物4也更加难以从第一轨道部31向第二轨道部32移动。
另外,狭缝部81和台阶部82的深度不特别限定于以第一轴部61能够嵌入为条件,但优选为第一轴部61的直径的1.1~2.0倍,更优选为1.1~1.5倍。
<第九实施方式>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配重物4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支撑体6)构成为不能旋转,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轴部61、62构成为能够旋转。
具体而言,如图20(a)和图20(b)所示,在配重物4的第一轴孔41中,嵌入有具有与第一轴孔41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筒状部件9。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9是具有比第一轴孔41长的幅长,且其两端部从第一轴孔41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一根筒。在该筒状部件9中,插入有比筒状部件9的内径小的直径的第一轴部61。因此,第一轴部61能够旋转。同样地,在第二轴孔42中,也插入有筒状部件9和第二轴部62,第二轴部62能够旋转。为了使第一轴部61以及第二轴部62容易旋转,也可以在筒状部件9的内表面涂布润滑剂。
如图20(a)和图20(b)所示,筒状部件9的幅长也可以比第一及第二轴孔41、42的幅长长,但是也可以与第一及第二轴孔41、42的幅长大致相同或比其短。作为比第一及第二轴孔41、42的幅长充分短的筒状部件9,例如可以考虑使用如图21(a)和图21(b)所示的索环状的筒状部件9。
具体而言,索环状的筒状部件9具有比第一及第二轴孔41、42的幅长充分短的筒部91和从筒部91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凸缘部92。凸缘部92是通过与配重物4的侧面抵接而以筒部91不会进一步进入第一及第二轴孔41、42的内侧的方式进行抑制部分。如图21(b)所示,索环状的筒状部件9在第一轴孔41的右端部以及第一轴孔41的左端部分别嵌入一个。由于这两个筒状部件9的内径比第一轴部61的直径大,因此插入到第一轴孔41的第一轴部61能够旋转。对于第二轴部62也同样。
如本实施方式,若将支撑体6设为能够旋转,则在从水中拉起诱饵10时配重物4容易向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第一轨道部31)移动。即,在从水中拉起诱饵10时,诱饵10为直立姿势(图1所示的诱饵10的前端部朝向上侧,且其后端部朝向下侧的姿势),其结果是,位于前侧(第二轨道部32上)的配重物4向下侧落下,向第一轨道部31上移动。因此,在再次将诱饵10抛钓钩之前,能够切实地使配重物4位于配重物移动空间2的后侧。
另外,本发明的诱饵10并不限定于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的结构,可以在本发明的意图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加以组合等适当进行设计变更。
例如,也可以将第二实施方式的配重物4变更为第七实施方式或第八实施方式的配重物4,也可以使第三实施方式的轨道3(第一轨道部31)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倾斜。

Claims (2)

1.一种诱饵,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
配重物移动空间,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延伸设置于前后方向;
一对轨道,所述一对轨道设置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在前后方向延伸;
配重物,所述配重物收纳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和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从所述配重物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
所述配重物能够通过所述支撑体在所述一对轨道上在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一对轨道具有:第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轨道部位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后侧;和第二轨道部,所述第二轨道部位于所述配重物移动空间的前侧,且其后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轨道部的前端部更靠下侧,
在所述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之间,设置有能够卡定所述配重物的卡定部,
所述支撑体具有:第一轴部,所述第一轴部在所述配重物的前侧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在所述配重物的后侧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部是位于所述第二轨道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一轨道部的前端部向下侧延伸的第三轨道部。
CN201780032656.3A 2017-07-03 2017-07-03 诱饵 Active CN109475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4380 WO2019008643A1 (ja) 2017-07-03 2017-07-03 ルア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5110A CN109475110A (zh) 2019-03-15
CN109475110B true CN109475110B (zh) 2021-05-28

Family

ID=6494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2656.3A Active CN109475110B (zh) 2017-07-03 2017-07-03 诱饵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7469B2 (zh)
JP (1) JP6971493B2 (zh)
CN (1) CN109475110B (zh)
WO (1) WO20190086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0801A (zh) * 2019-06-04 2019-08-09 广州市正业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开裂假饵及其制备工艺
JP7351511B2 (ja) 2019-09-25 2023-09-27 バスデイ株式会社 ルアー
KR102484951B1 (ko) * 2020-09-24 2023-01-04 홍우중 낚시용 루어
JP7165332B2 (ja) * 2020-12-24 2022-11-04 メガバス株式会社 釣り用ルアー及び重心移動管
US20230413793A1 (en) * 2022-06-23 2023-12-28 Megabass, Inc. Fishing lure and center-of-gravity movable tub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1112A1 (en) * 1993-03-19 1994-09-29 Megabass Co., Ltd. Balance weight moving and holding mechanism for a fishing lure
JP2012244963A (ja) * 2011-05-30 2012-12-13 Shimano Inc ルア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021Y2 (zh) * 1986-07-28 1991-04-03
JP3483058B2 (ja) * 1995-01-31 2004-01-06 メガバス株式会社 重心移動式ルアー
JP3448184B2 (ja) * 1997-04-30 2003-09-16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ルアー
JP3618196B2 (ja) * 1997-05-29 2005-02-0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ルアー
JP3038325B2 (ja) * 1997-12-25 2000-05-08 バスディ株式会社 ルアー
JP2000139276A (ja) * 1998-11-16 2000-05-23 Masafumi Miyata ルアー
JP3198505B2 (ja) * 1999-02-04 2001-08-13 三菱マテリアルシ−エムアイ株式会社 疑似餌装置用錘
JP3629402B2 (ja) * 2000-04-21 2005-03-16 バスディ株式会社 ルアーの重心移動部材
JP2002330668A (ja) * 2001-05-10 2002-11-19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ルアー
JP4754722B2 (ja) 2001-06-06 2011-08-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2002360124A (ja) 2001-06-08 2002-12-17 Yoichi Kono 重心移動式ルアー
JP2003061516A (ja) * 2001-08-23 2003-03-04 Daiwa Seiko Inc ルアー
JP3771508B2 (ja) * 2002-03-27 2006-04-26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ルア−
JP4017433B2 (ja) * 2002-04-08 2007-12-05 株式会社タックルハウス ルアー
JP2004222522A (ja) * 2003-01-20 2004-08-12 Hideki Ito ルアー
JP2004222521A (ja) * 2003-01-20 2004-08-12 Hideki Ito ルアー
JP4444716B2 (ja) * 2004-03-31 2010-03-3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ルアー
JP200528735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Daiwa Seiko Inc ルアー
JP4434836B2 (ja) * 2004-05-27 2010-03-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4969297B2 (ja) * 2007-04-06 2012-07-04 バスディ株式会社 ルアー
JP2011030461A (ja) * 2009-07-30 2011-02-17 Shimano Inc ルアー
JP5530677B2 (ja) * 2009-07-30 2014-06-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2011050374A (ja) * 2009-08-06 2011-03-17 Shimano Inc ルアー
JP5313085B2 (ja) * 2009-09-07 2013-10-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CN201602062U (zh) 2009-09-23 2010-10-13 蔡聪锡 假鱼饵隐藏置物空间的结构
JP5546333B2 (ja) * 2010-04-26 2014-07-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2012044963A (ja) * 2010-08-30 2012-03-08 Tackle House Co Ltd ルアー
JP5647061B2 (ja) * 2011-04-28 2014-12-2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り用ルアー
CN203206993U (zh) 2013-03-06 2013-09-25 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 重心可变式仿生拟饵
CN203206992U (zh) 2013-03-06 2013-09-25 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仿真拟饵
CN105517431B (zh) 2014-12-11 2017-06-13 株式会社Duel 诱饵
JP6666140B2 (ja) 2015-12-25 2020-03-13 株式会社ジャッカル 重心移動式ルアー
JP6860935B2 (ja) * 2016-06-30 2021-04-21 株式会社デュエル ルア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1112A1 (en) * 1993-03-19 1994-09-29 Megabass Co., Ltd. Balance weight moving and holding mechanism for a fishing lure
JP2012244963A (ja) * 2011-05-30 2012-12-13 Shimano Inc ルア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08643A1 (ja) 2020-04-30
CN109475110A (zh) 2019-03-15
US11197469B2 (en) 2021-12-14
JP6971493B2 (ja) 2021-11-24
US20200178510A1 (en) 2020-06-11
WO2019008643A1 (ja) 2019-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5110B (zh) 诱饵
EP2143325A1 (en) Fishing lure having lateral ball movement within a tube
JP6860935B2 (ja) ルアー
EP3045040B1 (en) Fishing lure
US7114284B2 (en) Joint type minnow
US5822914A (en) Weedless fishing jig with side-to-side action
JP4636398B2 (ja) 重心移動式ルアー
US20090100740A1 (en) Triangular shaped cedar plug fishing lure and method
JP2021126099A (ja) ルアー
JP3905723B2 (ja) 魚釣用ルアー
JP6521808B2 (ja) ルアー
JP3133373U (ja) 釣りに用いるルアー
US5335911A (en) Toy fishing apparatus
JP3208387U (ja) 擬似餌
JP5946630B2 (ja) ダート動作に優れたルアー
JP2747502B2 (ja) 擬似餌
JP3138565U (ja) ルアー
JPH10210883A (ja) ルアー
JP2022090372A (ja) ルアー
JP3050792B2 (ja) 擬餌針
JP2004121115A (ja) 疑似餌
JP5530666B2 (ja) エギ
CN117337812A (zh) 钓鱼用诱饵和重心移动管
JP2005185254A (ja) ルアー
JP2602094Y2 (ja) ルア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