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7094A -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 Google Patents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7094A
CN108697094A CN201780013766.5A CN201780013766A CN108697094A CN 108697094 A CN108697094 A CN 108697094A CN 201780013766 A CN201780013766 A CN 201780013766A CN 108697094 A CN108697094 A CN 108697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virotic
acid
antiviral
resin
coating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37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晃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a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a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agos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80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7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7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7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06Aluminium; Calcium;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solids as carriers or diluents
    • A01N25/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01N59/20Cop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26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37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 C01B25/372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of titanium, vanadium, zirconium, niobium, hafn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Phosphates containing plural metal, or metal and amm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20Silicates
    • C01B33/22Magnesium silic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C01G23/053Producing by wet processes, e.g. hydrolysing titanium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nc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含有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的无机固体酸。无机固体酸优选含有无机磷酸化合物、无机硅酸化合物或无机氧化物。无机固体酸中的酸性点的酸强度(pKa)优选为3.3以下。

Description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无机固体酸的抗病毒剂、含有该抗病毒剂的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通过将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在服装、床上用品、口罩等纤维制品,用于空气净化器、空调等的过滤器,窗帘、地毯、家具等室内制品,汽车内饰材料等上喷雾加工、涂装加工,或者在壁纸、地板材料等建筑材料的表面层上铺展加工,可赋予降低病毒活性的效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和流感的流行等的背景下,对卫生且安全的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正在研究各种各样的抗病毒剂和抗病毒制品的开发。
对于冠状病毒,据报道,乙醇,次氯酸钠、碘仿、过乙酸、甲醛、戊二醛和环氧乙烷气体作为消毒剂是有效的。此外,已知1-金刚烷胺盐酸盐、氨基硫脲、阿拉伯糖基核苷、核苷、2,3-二脱氧核苷、焦磷酸衍生物等作为抗病毒剂。然而,具有这些抗病毒性的药物仅具有暂时的效果,并且还存在耐热性的问题,因此不能期望它们对抗病毒制品的持续效果。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无机系抗病毒剂组合物,其含有无机过氧化物、四乙酰基乙二胺、和无机酸的碱金属盐和/或无机酸的碱土金属盐。然而,由于这种无机系抗病毒剂是无机过氧化物类型的,因此在持久性、加工性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当包含这些以往的抗病毒剂的制品与人体直接接触时,还存在皮肤受到刺激的问题。
对此,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含有特定金属成分且平均粒径为500nm以下的无机氧化物微粒,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含有铜和钛的组合物,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含有BET比表面积为5~100m2/g的氧化亚铜粒子和具有醛基的糖类的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725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213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0-1685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1-1531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这些铜化合物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二价的铜化合物,导致抗病毒效果降低。此外,当单独使用这些无机系抗病毒剂时,虽然可以确认抗病毒效果,但是在将它们捏合加工入树脂中时,有时不能发挥充分的抗病毒效果。此外,专利文献3和4中列出的铜化合物大多都是原本有颜色的,在将它们捏合加工入树脂中时,由于铜离子会引起树脂劣化,因此,有时会发生树脂加工产品的变色和异味,使用途和加工条件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抗病毒性能优异的抗病毒剂,提供例如不会因与树脂的熔融捏合而引起变质、耐热性和加工性优异、维持对病毒的灭活效果的抗病毒剂。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赋予不会因抗病毒剂与水等接触而脱落的覆膜等的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和抗病毒制品。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特定的酸性点(酸性部位)浓度的无机固体酸显现高的抗病毒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为含有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的无机固体酸的抗病毒剂、含有该抗病毒剂的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和抗病毒制品。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与现有的抗病毒剂相比,不仅显示高的抗病毒活性,而且由于它是无机物质而具有耐热性。另外,由于可将其制成浅色物质,因此适用于着色和变色少、加工性优异、赋予不会因与水等接触而脱落的覆膜等的涂料组合物的制造、树脂组合物的制造等。
进而,作为含有本发明抗病毒剂的本发明的抗病毒制品,例如,树脂成型品、具备含抗病毒剂的覆膜的物品等不仅表现出高的抗病毒活性,而且所含的抗病毒剂不会遇水脱落或流出,因此耐久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下所述。
(1)抗病毒剂,含有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的无机固体酸。
(2)上述(1)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上述无机固体酸中的酸性点的酸强度(pKa)为3.3以下。
(3)上述(1)或(2)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无机固体酸含有无机磷酸化合物、无机硅酸化合物或无机氧化物。
(4)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其含有选自银、铜、和它们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5)涂料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
(6)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
(7)抗病毒制品,其含有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
本发明中,无机固体酸为在无机固体表面具有酸性点的物质。酸性点是表示向碱赋予质子的性质、或从碱接收电子对的性质的位置。该酸性点的数量可以用酸性点浓度表示,作为固体表面的酸性点或酸性中心的数量,通常表示为相对于固体的单位重量或单位表面积的数或摩尔数。
在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所含有的无机固体酸中,为了适当地表现灭活病毒的效果(以下,称为“抗病毒效果”),无机固体表面的酸性点的浓度(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
予以说明,酸性点浓度越高,抗病毒效果也越高,因此,无机固体酸的酸性点浓度没有上限。但是,酸性点浓度大于10mmol/g的无机固体酸通常是未知的,因此,上限通常为10mmol/g。
本发明中的优选的酸性点浓度为0.008mmol/g以上,更优选为0.01mmol/g以上。特别是由酸性点浓度为0.01mmol/g以上的无机固体酸产生的抗病毒效果优异,对各种病毒显示高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在具有大于0.005mmol/g的酸性点浓度的无机固体酸的表面的酸性点处可显现抗病毒效果。
通常,病毒经过(1)吸附到细胞表面、(2)侵入细胞内、(3)脱壳、(4)部件的合成、(5)部件的组装、和(6)从感染细胞中释放的这六个阶段进行繁殖。推测上述无机固体酸通过使与无机固体表面的酸性点接触的病毒向细胞表面的吸附失活而显现出抗病毒效果。
酸性点浓度可以通过测定与粉体(无机固体酸)反应的碱的量而求得。
酸性点浓度可采用液相或气相测定。作为用液相测定的方法,已知有滴定法。另外,作为用气相测定的方法,已知有测定He气体和氢气的吸附/解吸量与碱性气体的吸附/解吸量之差的气体化学吸附法。
由于本发明的抗病毒剂与病毒的反应是由液体介导的反应,因此,酸性点浓度的测定适合采用液相的滴定法。
通过采用液相的滴定法进行的无机固体酸的酸性点浓度的具体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用正丁胺滴定分散在无极性溶剂中的无机固体酸,通过酸碱变换指示剂的变色确认滴定的终点。反应前的指示剂呈碱型的颜色,当它吸附到无机固体酸上时,呈其共轭酸型的颜色。其酸性点浓度通过从共轭酸型的颜色恢复到碱型的颜色所需的正丁胺的滴定量而确定。固体的1个酸性点与1分子正丁胺对应。由于滴定用碱必须置换与固体的酸性点反应的指示剂,因此,其碱性比指示剂的碱性强。
通常的滴定方法在向无机固体酸/苯分散液中加入指示剂时,指示剂因固体酸性而显示酸性颜色,优选保持足够的时间直至反应完成。接着,逐滴加入正丁胺,由指示剂的颜色恢复到作为原来的颜色的碱性色时的正丁胺的量,计算酸性点浓度。
测定无机固体酸的酸性点浓度的具体顺序如下所述。
(1)向20mL样品瓶中装入苯10mL和无机固体酸0.5g进行搅拌,使无机固体酸分散。例如准备20个该混合分散液。
(2)向各样品瓶中改变添加量而加入规定浓度为0.1N的正丁胺,用振荡机搅拌,制备20种混合液。
(3)24小时后,向各混合液中加入0.5mL的0.1%指示剂甲基红溶液,观察指示剂的变色。
(4)将未确认指示剂变色的正丁胺的添加量最多的正丁胺的添加量作为与酸性点反应的碱量,表示为酸性点浓度(mmol/g)。
上述无机固体酸优选为在病毒所接触的表面上配置有具有供质子性或质子接受性的取代基的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作为上述无机固体酸的具体例,可举出磷酸锆、磷酸铪、磷酸钛等钛族元素的磷酸化合物、磷酸铝、羟基磷灰石(磷酸盐矿物)等无机磷酸化合物;硅酸镁、硅胶、铝硅酸盐、海泡石(含水硅酸镁)、蒙脱石(硅酸盐矿物)、沸石(铝硅酸盐)等无机硅酸化合物;氧化铝、二氧化钛、含水氧化钛等酸性点浓度为0.005mmol/g以上的无机氧化物等。其中,α型或γ型磷酸锆、α型或γ型磷酸钛、非晶质硅酸镁、活性氧化钛等的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优选作为本发明的抗病毒剂中含有的无机固体酸。
在无机固体酸中,无机固体表面的酸性点具有强度。即,除了无机固体酸本身的酸性点浓度高以外,如果各酸性点的强度高,则更能获得高的抗病毒效果。因此,优选本发明的抗病毒剂中含有的无机固体酸的酸性点的强度高。该酸性点的强度作为酸强度,可用pKa表示。
作为本发明中的无机固体酸的酸强度,pKa优选为3.3以下,更优选pKa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下。
在酸性点的酸强度小,即,pKa高的情况下,有灭活病毒的能力下降的倾向,在pKa为0.8以下的情况下,特别能够得到优异的抗病毒性能。
予以说明,pKa越低,则向碱赋予质子的性质或从碱接收电子对的性质的强度,即酸强度越强,酸强度越强,则灭活病毒的能力越高。
本发明中的无机固体酸的酸强度是指无机固体酸表面的酸性点向碱赋予质子的能力或从碱接收电子对的能力。上述无机固体酸的酸强度(pKa)可以使用判明pKa的各种酸碱变换指示剂,作为将碱型变换为其共轭酸型的能力来测定。在碱型变为共轭酸型时,可通过酸碱变换指示剂的变色来判别。
作为可用于测定酸强度的酸碱变换指示剂(pKa值),可例示甲基红(+4.8)、4-苯基偶氮-1-萘胺(+4.0)、二甲基黄(+3.3)、2-氨基-5-偶氮甲苯(+2.0)、4-苯基偶氮-二苯胺(+1.5)、4-二甲氨基偶氮-1-萘(+1.2)、结晶紫(+0.8)、p-硝基苯偶氮-p’-硝基-二苯胺(+0.43)、二琥珀酰胺酰基丙酮(-3.0)、苯甲醛缩苯乙酮(-5.6)、蒽醌(-8.2)等。
使用上述的酸碱变换指示剂测定无机固体酸的酸强度(pKa)的方法的例子如下所示。
(1)向试管中装入苯2mL和无机固体酸0.1g进行搅拌,使无机固体酸分散。仅准备试验该分散液的酸碱变换指示剂的种类。
(2)在分散液中添加各种酸碱变换指示剂的0.1%苯溶液(结晶紫不采用苯溶液,而采用0.1%乙醇溶液)约2滴,轻轻振荡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3)无机固体酸的酸强度(pKa)为确认指示剂变色的最强的酸强度(即,最低pKa值)以下,且大于未确认指示剂变色的最弱的酸强度(即,最高pKa值)。因此,无机固体酸的pKa值标记为(未确认变色的最高pKa值)~(确认变色的最低pKa值)。另外,将不存在显示下限的适当指示剂的情况设定为“确认变色的最低pKa值以下”,将不存在显示上限的适当指示剂的情况设定为“大于未确认变色的最高pKa值”。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可以含有银或铜或这两者。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既可以是含有在结构中具有银离子(银原子)或铜离子(铜原子)的无机固体酸的抗病毒剂,也可以是银或铜或它们的化合物与不含银和铜的无机固体酸的混合物。含有银或铜的抗病毒剂的抗病毒效果优异。这样的抗病毒剂中的银或铜或它们的化合物的含量合计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上。予以说明,作为结构中具有银离子(银原子)或铜离子(铜原子)的无机固体酸,例如可例示磷酸锆银、磷酸锆铜等。
为了适用于加工成各种材质和形态,本发明的抗病毒剂优选为粉末状。粉末状的抗病毒剂适合于含有该抗病毒剂和粘合剂、分散性优异的涂料组合物的制备、以及获得含有抗病毒剂和成型用树脂、分散性优异的树脂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的制备等。
粉末状的抗病毒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50μm,更优选为0.1~20μm。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的粉末由于不易凝集而具有容易处理的优点。另外,含有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下的粉末的涂料组合物的分散性良好,因此在涂布在纤维表面上时,不损害带覆膜的纤维的质地,而且在从树脂组合物纺丝而制作纤维时,可不易使纺丝断裂。
上述平均粒径是可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器等测定的按体积基准分析的中位直径。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颜色没有限制,为了适用于加工成各种材质和形态,优选为白色或亮度高的浅色。亮度按用色彩色差计测定时的L值表示时,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通过保持一定的水分量,容易显现抗病毒效果。
抗病毒剂中的含水率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另外,具有吸湿性的上述无机固体酸即使与其他材料混合或者大气的湿度变化,也能在无机固体酸中保持水分,因此,在抗病毒剂本身具有灭活病毒所需的水分方面具有优点。
一般而言,在抗病毒效果的测定中,采用利用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形状发生改变的细胞改性现象来测定病毒量(感染值)的方法。
作为感染值的测定方法,可举出菌斑数测定法、50%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测定法和50%病毒价(EID50)测定法。
抗病毒效果可作为由下述式(1)得到的抗病毒活性值来评价。式(1)中,初期病毒感染值是指用于评价的刚接种后的病毒液的病毒量,残留病毒感染值是指经过与抗病毒试样接触一定时间后的病毒量。抗病毒活性值的数值越高,抗病毒效果越高,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
抗病毒活性值=Log(初期病毒感染值)-Log(残留病毒感染值)(1)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使用形态没有特殊限制,既可以单独使用抗病毒剂,也可以根据用途适当与其他成分混合,或者与其他材料复合。
粉末状的抗病毒剂例如可以制成含粉末分散液、含粉末粒子、含粉末涂料、含粉末纤维、含粉末纸、含粉末塑料、含粉末膜、含粉末气溶胶等各种使用形态。进而,根据需要,还可以并用除臭剂、抗菌剂、防霉剂、防火剂、防腐蚀剂、肥料等各种添加剂;建材等的材料等。
另外,通过将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添加到作为可能会与人接触的材料的、树脂、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混凝土、木材、涂料、纤维、皮革、石材等中,可以灭活生活空间中的病毒。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使用形态中优选的是含有抗病毒剂的涂料组合物。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是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根据需要含有粘合剂、分散剂等的组合物。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添加剂。在使用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情况下,在涂布在各种形状的物品上之前,也可以用溶剂或水稀释。
从分散容易且保存性良好的观点考虑,涂料组合物中的抗病毒剂的浓度优选为0.5~50质量%,更优选为1~30质量%。通常,抗病毒效果是通过在各种形状的抗病毒制品的表面使抗病毒剂与病毒接触而显现的,用本发明涂料组合物在抗病毒制品的表面固定抗病毒剂的方式能够以少量的抗病毒剂获得大的效果,因而是优选的。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粘合剂,可举出天然树脂、天然树脂衍生物、酚醛树脂,二甲苯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酮树脂,香豆酮-茚树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环化橡胶,氯化橡胶,醇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氯化聚丙烯,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等。其中,优选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其中,乳胶型树脂由于低公害且容易处理而优选。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分散剂,只要可使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均匀地分散在涂料组合物中,就没有特殊限定。作为分散剂,可举出聚羧酸类、聚乙二醇类、聚醚类、聚亚烷基多胺类等高分子型分散剂,烷基磺酸类、季铵类、高级醇环氧烷类、多元醇酯类、烷基多胺类等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多磷酸盐类等无机型分散剂,水、醇溶液、石灰、苏打灰、硅酸钠、淀粉、胶水、明胶、丹宁等。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添加剂,可例示氧化锌、氧化钛等颜料、染料、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发泡剂、抗冲击增强剂、玻璃纤维、金属皂等润滑剂、增稠剂、防湿剂和增量剂、偶联剂、成核剂、流动性改良剂、除臭剂、木粉、防霉剂、抗菌剂、防污剂、防锈剂、金属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阻断剂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并用有机系抗病毒剂等来提高抗病毒效果。
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对在含有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的物品的表面上形成具有抗病毒效果的覆膜来说是有用的。
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主要使用用途是加工成纤维或纤维制品(织布、无纺布、编织物等)。
作为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涂布的方法,可例示将涂料组合物原样或用溶剂等稀释而成的液体涂布、浸渍或喷涂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的方法。上述纤维没有特殊限制,可举出绵、绢、羊毛等天然纤维;聚酯、尼龙(聚酰胺系合成纤维)、丙烯腈等合成纤维;三醋酸酯、二醋酸酯等半合成纤维;黏胶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等。另外,也可以是含有这些纤维中的2种以上的复合纤维。在无纺布的情况下,可以制成含有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的无纺布。
予以说明,通过涂料组合物制备抗病毒制品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在采用浸渍处理、印刷处理、喷涂处理等任一种涂布方法的情况下,也需要在涂布涂料组合物后进行涂膜的干燥。干燥方法可以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的任一种,优选为通过加热的方法。干燥条件优选为在40℃~250℃、更优选50℃~180℃下进行优选1分钟~5小时、更优选5分钟~3小时。由此,可以使抗病毒剂固定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
在使用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情况下,从可适当显现抗病毒效果的观点考虑,抗病毒剂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的铺展量相对于纤维或纤维制品的表面积1m2,优选为0.05g以上。予以说明,从抑制得到的抗病毒制品的物性和质地等受损的观点考虑,铺展量优选为10g/m2以下,更优选为0.3~5g/m2
在将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涂布在纤维、纤维制品等物品上时,当涂料组合物为强酸性时,有可能腐蚀生产设备的金属,或引起处理液的劣化和稳定性的低下。另一方面,当涂料组合物为强碱性时,有时无机固体酸被中和而抗病毒效果下降。因此,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pH优选为3以上9以下,更优选为5以上8以下。
无机固体酸的pKa极大地影响确定涂料组合物的pH的因素,除此以外,酸性点浓度、抗病毒剂溶解在介质中时的溶解性、亲水性等也对其有影响。
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也可以用作涂料。
作为涂料用树脂组分,可例示大豆油、亚麻籽油、红花油和蓖麻油等油脂类,松香、柯巴树脂、虫胶等天然树脂,色满树脂、石油树脂等加工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系树脂等合成树脂,氯化橡胶、环化橡胶等橡胶衍生物、硝化绵(漆)、乙酰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等。
上述涂料还可以含有以往公知的涂料中含有的颜料、UV固化剂、增塑剂、分散剂、抗沉降剂、乳化剂、增稠剂、消泡剂、防霉剂、防腐剂、防垢剂、干燥剂、防垂落剂、消光剂、抗静电剂、导电剂、阻燃剂、防涂鸦剂等添加剂,溶剂。
作为颜料,可例示(白色)钛、(黑色)碳、(茶色)氧化铁、(朱红色)铬朱红色、(蓝色)普鲁士蓝、(黄色)黄铅、(红色)氧化铁等着色剂,碳酸钙、滑石粉、重晶石粉等体质颜料,铅丹、一氧化二锌、肼铅等防锈颜料,铝粉、硫化锌(荧光颜料)等功能性颜料等。
另外,作为溶剂,可例示水、醇、涂料用稀释剂、漆稀释剂、聚氨酯树脂用稀释剂等稀释剂等。
在使用作为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涂料制备抗病毒制品的情况下,通过刷涂法、辊涂法、喷涂(喷雾)法、刮涂法等将涂料原样或用溶剂等稀释而成的液体涂料涂布在基材等上,根据需要干燥。涂膜中含有的抗病毒剂的含量相对于基材的表面积1m2,优选为0.05g以上。另外,涂布后,通过对得到的涂膜照射UV等放射线而使之固化。
作为基材,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酯、聚碳酸酯、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腈、ABS树脂、MBS树脂、聚酰胺树脂、玻璃纸等塑料成型品,改性有机硅、聚氨酯等接缝剂,金属、合金、窑业壁板、瓷器、石器、陶器、釉面砖、大理石、花岗岩、玻璃等。
在作为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涂料中,从可通过含有抗病毒剂的覆膜适当显示抗病毒效果的观点考虑,当以抗病毒剂和树脂成分等固体成分的合计为100质量%时,抗病毒剂的含有比例的下限优选为10质量%。另外,从经济理由、所涂布的基材的物性、不损害所得抗病毒制品的质地等的方面、以及不显著损害涂料的物性、功能等的方面考虑,其上限优选为50质量%。特别优选抗病毒剂的含有比例为20~40质量%。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树脂和上述本发明的抗病毒剂。
可用于树脂组合物的树脂的种类没有限制,既可以为天然树脂、合成树脂和半合成树脂中的任意种类,也可以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中的任意种类。
作为具体的树脂,例如可举出烯烃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氯乙烯、ABS树脂、AS树脂、MBS树脂、尼龙树脂(聚酰胺系合成树脂)、聚酯(PET、PBT等)、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缩醛、聚碳酸酯、丙烯酸类树脂、氟系树脂、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四氟乙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人造丝、醋酸酯、聚乙烯醇、铜铵纤维(キュプラ)、三醋酸酯、亚乙烯树脂等成型用或纤维用树脂,天然橡胶、有机硅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氟系橡胶、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合成天然橡胶、丁基橡胶、聚氨酯橡胶、丙烯酸类橡胶等橡胶状树脂。
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举出氧化锌、氧化钛等颜料、染料、抗氧化剂、耐光稳定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发泡剂、抗冲击增强剂、玻璃纤维、金属皂等润滑剂、防湿剂、增量剂、偶联剂、成核剂、流动性改良剂、除臭剂、木粉、防霉剂、防污剂、防锈剂、金属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阻断剂等。它们均可优选使用。
制造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可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在制造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通过捏合含有树脂和抗病毒剂的原料混合物来制造。在使用改性的树脂、或表面具有特殊官能团等的抗病毒剂的情况下,例如可举出以下方法:(1)使用易于附着抗病毒剂和树脂的添加剂和/或用于提高抗病毒剂的分散性的分散剂,用混合机直接混合粒状树脂或粉末状树脂的方法,(2)如上述(1)那样进行混合,通过挤出成型机成型为粒状后,将该成型物配合在粒状树脂中的方法,(3)将抗病毒剂分散混合在蜡等中,成型为粒状后,将该粒状成型物配合在粒状树脂中的方法,(4)将抗病毒剂分散混合在多元醇等高粘度的液状物中,制成糊状组合物后,将该糊状组合物配合在粒状树脂中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抗病毒制品是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物品。
本发明的抗病毒制品例如可举出: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为规定形状而得到的制品;将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涂布在基材的规定部分上后,干燥涂膜而使之薄膜化的制品等。
在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加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树脂的特性,采用公知的成型加工技术和机械装置。成型品的形状可以为块状、海绵状、膜状、片状、丝状、管状或它们的复合体等。
通过涂布上述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而得到的抗病毒制品可举出在纤维、纤维制品(织布、无纺布、编织物等)、膜等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含有抗病毒剂的覆膜的物品。
作为需要减少病毒的抗病毒制品的用途,可例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类、过滤器类、家具类、车内用品、纤维制品、住宅建材制品、纸制品、玩具、皮革制品、化妆卫生制品等。更具体地,可举出地毯、窗帘、壁纸、榻榻米垫、障子纸、床用蜡、日历等室内用品,蒲团、床、床单、枕头、枕套等床上用品类,空气净化器、空调等过滤器类,沙发、椅子等家具类,儿童座椅、座椅垫等车内用品,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袋、衣料制品、口罩、布制玩偶、厨房用品等,但不限定于此。
在使上述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含有在非水系的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等中而制成抗病毒制品的情况下,有时抗病毒制品中含有的抗病毒剂与其他物品接触而腐蚀其他物品的金属部分,或使树脂部分变色。例如,本发明人等已经通过水分散系的试验确认,通过将涂料组合物的pH设定在规定范围,能够抑制这种不良现象。
作为水分散系的试验,将抗病毒剂用水分散而测定其pH是一种简便的方法。例如,使抗病毒剂分散在去离子交换水中而使之达到5质量%,使用玻璃电极式pH计测定在25℃下用搅拌机搅拌5分钟后的pH。此时的pH优选为3以上9以下,更优选为5以上8以下。水分散液的pH在上述范围内的含抗病毒剂的抗病毒制品不易引起金属的腐蚀和树脂的变色,因而优选用于涂料组合物、涂料、树脂组合物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予以说明,“%”为质量%。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进行抗病毒剂的物性测定和耐热性评价、含有抗病毒剂的涂料组合物的制造及其评价、以及含有抗病毒剂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及其评价。
构成抗病毒剂的无机固体酸粉体的酸性点浓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将各无机固体酸粉体0.5g分别装入20个20mL样品瓶的每一个中,向其中添加苯10mL,轻轻晃动混合。接着,向各样品瓶中改变添加量而加入0.1N的正丁胺,制成20种混合液,用振荡机搅拌。24小时后,向各混合液中加入用苯稀释的0.1%甲基红溶液0.5mL,目测观察甲基红的变色。将未确认甲基红变色的正丁胺的添加量最多的正丁胺的添加量作为与酸性点反应的碱量,即作为酸性点浓度(mmol/g)。
构成抗病毒剂的无机固体酸粉体的酸强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在试管中采集试样0.1g,添加苯2mL和下述指示剂的0.1%苯溶液2滴,轻轻晃动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予以说明,在采用结晶紫的情况下,使用0.1%乙醇溶液。认为酸强度为确认指示剂变色的最强的酸强度(最低pKa值)以下、且大于指示剂未变色的最弱的酸强度(最高pKa),因此,将该范围记录为pKa值。指示剂为甲基红(pKa=4.8)、4-苯基偶氮-1-萘胺(pKa=4.0)、二甲基黄(pKa=3.3)、4-苯基偶氮-二苯胺(pKa=1.5)、结晶紫(pKa=0.8)、二琥珀酰胺酰基丙酮(pKa=-3.0)、苯甲醛缩苯乙酮(pKa=-5.6)和蒽醌(pKa=-8.2)。
构成抗病毒剂的无机固体酸粉体的平均粒径是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器测定得到的体积基准的中位直径(μm)。
构成抗病毒剂的无机固体酸粉体的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在干燥机中在250℃下恒量1小时的铝杯中称量试样约5g,在250℃下干燥2小时后,再次称量,将干燥减量(减少的量)除以干燥前的质量而得到的值用%表示,作为无机固体酸粉体的含水率。
抗病毒剂的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向抗病毒剂中加入精制水,将无机固体酸粉体的浓度调整至0.5mg/mL,相对于该液体900μL,加入病毒感染值为2×104PFU/mL的A型流感病毒液100μL,在25℃下静置2小时。然后,回收混合液,将该回收液供给于菌斑数测定法,测量病毒感染值。另外,对2小时静置前的混合液,也测量病毒感染值。
抗病毒效果由这些病毒感染值判定,将静置2小时后的病毒感染值为检测限以下的情况设定为“++”、将静置2小时后的抗病毒活性值(即,Log(刚接种后的病毒感染值)-Log(2小时后的病毒感染值)的计算值)降低1以上的情况设定为“+”、将在2小时静置后为“++”和“+”以外的情况设定为“-”。
涂料组合物的“1”的评价通过评价将该组合物浸涂在聚酯布料上而得到的抗病毒制品(抗病毒加工布料)的抗病毒效果来进行。向洗涤前或洗涤后的抗病毒加工布料0.4g中浸渍接种病毒感染值为2×104PFU/mL的A型流感病毒液0.2mL,在25℃下静置2小时。然后,回收病毒液,将该回收液供给于菌斑数测定法,测量病毒感染值。另外,对2小时静置前的接触液,也测量病毒感染值。
抗病毒效果通过由下述式得到的抗病毒活性值来评价。
抗病毒活性值=Log(刚接种后的病毒感染值)-Log(2小时后的病毒感染值)
涂料组合物的其他评价通过评价将该组合物涂布在聚酯膜上而得到的抗病毒制品(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效果来进行。在尺寸为5cm×5cm的抗病毒加工膜表面上滴落病毒感染值为2×104PFU/mL的A型流感病毒液0.4mL,然后,将液体部分用尺寸为4cm×4cm的聚乙烯膜覆盖。在25℃下静置2小时后,回收滴落在抗病毒加工膜表面上的病毒液,将该回收液供给于菌斑数测定法,测量病毒感染值。另外,也对2小时静置前的接触液,测量病毒感染值。
抗病毒效果通过由下述式得到的抗病毒活性值来评价。
抗病毒活性值=Log(刚接种后的病毒感染值)-Log(2小时后的病毒感染值)
含有抗病毒剂的树脂组合物的评价通过评价将该组合物纺丝而得到的抗病毒纤维的抗病毒效果来进行。向抗病毒纤维0.4g中浸渍接种病毒感染值为2×104PFU/mL的A型流感病毒液0.2mL,在25℃下静置2小时。然后,回收病毒液,将该回收液供给于菌斑数测定法,测量病毒感染值。另外,也对2小时静置前的接触液,测量病毒感染值。
抗病毒效果通过由下述式得到的抗病毒活性值来评价。
抗病毒活性值=Log(刚接种后的病毒感染值)-Log(2小时后的病毒感染值)
1、抗病毒剂的制造和评价
实施例1(非晶质硅酸镁)
作为原料,使用硫酸、硫酸镁和水玻璃,将它们混合而使之反应。接着,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粉碎,得到白色的非晶质硅酸镁(SiO2/MgO=1.3)粉末。将得到的非晶质硅酸镁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1),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α型磷酸锆)
向75%磷酸水溶液中添加15%二氯氧化锆水溶液,在100℃下熟化12小时。然后,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解碎,得到白色的α型磷酸锆粉末。将得到的α型磷酸锆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2),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α型磷酸锆银)
向75%磷酸水溶液中添加15%二氯氧化锆水溶液,在100℃下熟化12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沉淀物水洗、回收。接着,将该沉淀物在硝酸银水溶液中在100℃下搅拌2小时。然后,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解碎,得到白色的含有4.2%银的α型磷酸锆银粉末。将得到的α型磷酸锆银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3),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α型磷酸锆铜)
向75%磷酸水溶液中添加15%二氯氧化锆水溶液,在100℃下熟化12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沉淀物水洗、回收。接着,将该沉淀物在硫酸铜水溶液中在100℃下搅拌2小时。然后,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解碎,得到水色的含有2.8%铜的α型磷酸锆铜粉末。将得到的α型磷酸锆铜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4),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γ型磷酸锆)
向75%磷酸水溶液中添加碳酸锆水溶液,在98℃下加热回流24小时。然后,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解碎,得到白色的γ型磷酸锆粉末。将得到的γ型磷酸锆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5),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活性氧化钛)
作为原料,使用硫酸氧钛和草酸,将它们混合而使之反应。接着,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和干燥,在500℃下进行煅烧处理。然后,通过粉碎,得到白色的活性氧化钛粉末。将得到的氧化钛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6),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晶质硅酸镁)
作为原料,使用硫酸、硫酸镁和水玻璃,将它们混合而使之反应。接着,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水热处理、干燥和粉碎,得到晶质硅酸镁(SiO2/MgO=1.3)粉末。将得到的晶质硅酸镁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7),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晶质硅酸铝银铜)
向氢氧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钠和硅酸钠,在100℃下熟化6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沉淀物水洗、回收。接着,将该沉淀物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水溶液中,在100℃下搅拌2小时。然后,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解碎,得到含有2.2%银、6.2%铜的晶质硅酸铝银铜粉末。将得到的晶质硅酸铝银铜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8),测定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NASICON型磷酸锆)
向二氯氧化锆水溶液中添加草酸和75%磷酸水溶液。接着,用苛性钠将混合液的pH调整至2.7,在98℃下加热回流12小时。然后,通过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和解碎,得到NASICON型磷酸锆粉末。将得到的NASICON型磷酸锆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9),测定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氧化钛)
使用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MC-50”(商品名)的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10)。测定该粉末的平均粒径和酸强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5(活性氧化铝)
使用水泽化学工业社制的活性氧化铝“GNDY-2”(商品名)的粉末作为抗病毒剂(V11)。测定该粉末的平均粒径和酸强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1。
由表1可知,使用含有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的无机固体酸的抗病毒剂(V1)~(V6)的实施例1~6显示出优异的抗病毒活性。
另一方面,使用含有酸性点浓度为0.005mmol/g以下的无机固体酸的抗病毒剂的比较例1~5不显示抗病毒活性。
综上,显示含有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的无机固体酸的抗病毒剂是有效的。
2、涂料组合物的制造和评价(1)
实施例7
将含有实施例1的非晶质硅酸镁的抗病毒剂(V1)与不挥发成分为30%(以下,称为“NV30”)的氨基甲酸酯乳胶粘合剂混合至固体成分质量比为1:1,制造涂料组合物(C1)。
接着,在该涂料组合物(C1)中浸渍185g/m2的聚酯布料,使抗病毒剂(V1)的铺展量为3g/m2,在105℃下干燥,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
对该抗病毒加工布料和通过JIS L0217 103法进行的洗涤3次后的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8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实施例2的α型磷酸锆的抗病毒剂(V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2)。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2),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9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实施例3的α型磷酸锆银的抗病毒剂(V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3)。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3),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实施例4的α型磷酸锆铜的抗病毒剂(V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4)。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4),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1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实施例5的γ型磷酸锆的抗病毒剂(V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5)。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5),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2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实施例6的活性氧化钛的抗病毒剂(V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6)。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6),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6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比较例1的晶质硅酸镁的抗病毒剂(V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7)。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7),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7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含有比较例2的晶质硅酸铝银铜的抗病毒剂(V8),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8)。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8),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8
代替抗病毒剂(V1),使用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制造涂料组合物(C9)。然后,使用涂料组合物(C9),制造抗病毒加工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9
对未加工的聚酯布料,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2。
[表2]
由表2可知,实施例7~12的抗病毒加工布料与比较例9的聚酯布料相比,显示高的抗病毒活性值,因此涂料组合物是有效的。另外,由于对这些布料洗涤3次后的抗病毒加工布料也显示出高的抗病毒活性值,所以表明覆膜中的抗病毒剂不易被水流出。
另一方面,比较例6和7的抗病毒加工布料在未洗涤和洗涤3次后这两者的情况下,抗病毒活性值均较低,并且所形成的覆膜没有显示出抗病毒效果。另外,比较例8在未洗涤的情况下显示出抗病毒活性值,因此,虽然所形成的覆膜显示出抗病毒效果,但洗涤3次后的抗病毒活性值变得非常小,因此认为涂料组合物中的抗病毒剂被水流出。
3、涂料组合物的制造和评价(2)
实施例13
将含有实施例3的α型磷酸锆银的抗病毒剂(V3)和NV30的上述氨基甲酸酯乳胶粘合剂混合至固体成分质量比为1:1,制造涂料组合物(C11)。接着,将该涂料组合物(C11)涂布在聚酯膜上,风干,以使抗病毒剂(V3)的铺展量为0.5g/m2,由此得到抗病毒加工膜。然后,测定该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0
代替抗病毒剂(V3),使用含有比较例2的晶质硅酸铝银铜的抗病毒剂(V8),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操作,得到涂料组合物(C12)。接着,使用该涂料组合物(C12),制造抗病毒加工膜。然后,测定该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1
代替抗病毒剂(V3),使用含有比较例4的氧化钛的抗病毒剂(V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操作,得到涂料组合物(C13)。接着,使用该涂料组合物(C13),制造抗病毒加工膜。然后,测定该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2
代替抗病毒剂(V3),使用含有比较例5的活性氧化铝的抗病毒剂(V1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操作,得到涂料组合物(C14)。接着,使用该涂料组合物(C14),制造抗病毒加工膜。然后,测定该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3
将上述氨基甲酸酯乳胶粘合剂涂布在聚酯膜上,风干,以使氨基甲酸酯树脂的铺展量为1g/m2,由此制造具有含有氨基甲酸酯树脂的覆膜的膜。然后,测定其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3。
[表3]
由表3可知,实施例13的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活性值显示出大于4.4的值,含有本发明抗病毒剂的涂料组合物适宜形成显现抗病毒效果的覆膜。
另一方面可知,比较例10~12的抗病毒加工膜的抗病毒活性值小于0.3,抗病毒效果不充分。
4、树脂组合物的制造和评价
实施例14
将含有实施例2的α型磷酸锆的抗病毒剂(V2)以20%的比例配合到三菱レイヨン社制的聚酯树脂“MA2101”中,使用双螺杆挤出成型机,在290℃的温度下捏合,制作粒状的主批料。接着,将该主批料与上述聚酯树脂混合,制造含有3%α型磷酸锆的树脂组合物(R1)。然后,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R1)熔融纺丝,在290℃下制造36f复丝。进而,将该长丝拉伸,制造2旦尼尔的抗病毒加工纤维作为抗病毒制品。然后,测定该抗病毒加工纤维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15
代替抗病毒剂(V2),使用含有实施例3的α型磷酸锆银的抗病毒剂(V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操作,制造主批料。接着,同样操作,得到含有2%抗病毒剂(V3)的树脂组合物(R2)。然后,使用该树脂组合物(R2),制造2旦尼尔的抗病毒加工纤维作为抗病毒制品。然后,测定该抗病毒加工纤维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14
代替抗病毒剂(V2),使用含有比较例3的NASICON型磷酸锆银的抗病毒剂(V9),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操作,制造主批料。接着,同样操作,得到含有3%抗病毒剂(V9)的树脂组合物(R3)。然后,使用该树脂组合物(R3),制造2旦尼尔的加工纤维。然后,测定该加工纤维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15
仅使用上述聚酯树脂进行纺丝,得到2旦尼尔的纤维。然后,测定该纤维的抗病毒活性值。其结果示于表4。
[表4]
由表4可知,实施例14和15的抗病毒加工纤维具有3.0以上的优异的抗病毒活性值,因此,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获得了显现抗病毒效果的抗病毒制品。另外可知,由于对树脂组合物进行熔融纺丝,因此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耐热性和加工性优异。
5、抗病毒剂的耐热性试验
实施例16
将含有实施例2的α型磷酸锆粉末的抗病毒剂(V2)使用电炉在350℃下加热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对该热处理物,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5。
实施例17
将含有实施例3的α型磷酸锆银粉末的抗病毒剂(V3)使用电炉在350℃下加热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对该热处理物,测定色彩L值、平均粒径、含水率、酸强度和酸性点浓度,评价抗病毒效果。其结果示于表5。
由表5可知,即使将α型磷酸锆和α型磷酸锆银在350℃下加热,除了含水率以外,其余的物性等几乎没有变化,也具有抗病毒活性,因此其耐热性优异。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和树脂组合物显现优异的抗病毒效果。另外表明,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的加工性优异,具有耐热性。
产业实用性
通过将本发明的抗病毒剂用于纤维制品或住宅建材等与人类生活空间相关的材料,能够灭活流感病毒等。而且,含有本发明抗病毒剂的涂料组合物或树脂组合物适用于服装、床上用品、口罩等纤维制品,用于空气净化器、空调等的过滤器,壁纸、窗帘、地毯、家具等室内制品,汽车内饰材料,建材等的抗病毒制品的制造。

Claims (7)

1.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酸性点浓度大于0.005mmol/g的无机固体酸。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上述无机固体酸中的酸性点的酸强度(pKa)为3.3以下。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病毒剂,其中,上述无机固体酸含有无机磷酸化合物、无机硅酸化合物或无机氧化物。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其含有选自银、铜、和它们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5.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
6.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
7.抗病毒制品,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剂。
CN201780013766.5A 2016-03-01 2017-02-02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Pending CN108697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8031.8A CN113647408B (zh) 2016-03-01 2017-02-02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9362 2016-03-01
JP2016-039362 2016-03-01
PCT/JP2017/003686 WO2017150063A1 (ja) 2016-03-01 2017-02-02 抗ウイルス剤、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樹脂組成物及び抗ウイルス製品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8031.8A Division CN113647408B (zh) 2016-03-01 2017-02-02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7094A true CN108697094A (zh) 2018-10-23

Family

ID=597437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8031.8A Active CN113647408B (zh) 2016-03-01 2017-02-02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CN201780013766.5A Pending CN108697094A (zh) 2016-03-01 2017-02-02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8031.8A Active CN113647408B (zh) 2016-03-01 2017-02-02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190045793A1 (zh)
EP (1) EP3424326A4 (zh)
JP (1) JP6721035B2 (zh)
KR (1) KR20180117644A (zh)
CN (2) CN113647408B (zh)
TW (1) TWI801335B (zh)
WO (1) WO201715006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4153A (zh) * 2019-12-04 2020-03-31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磷酸锆载体、磷酸锆载铜抗菌剂、磷酸锆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00140A (zh) * 2020-06-19 2020-08-07 广东润立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抗菌抗病毒多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1133A (zh) * 2020-04-21 2021-06-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大孔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78037A (zh) * 2020-04-21 2021-06-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聚丙烯熔喷布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CN112890322A (zh) * 2020-04-21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口罩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48148A (ko) * 2019-04-04 2021-12-07 리껭테크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항바이러스성 도막 형성용 도료, 도막, 및 적층 필름
WO2022075438A1 (ja) * 2020-10-08 2022-04-14 ミドリオートレザー株式会社 皮革、皮革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皮革の製造方法
JP2022093249A (ja) * 2020-12-11 2022-06-23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抗ウイルス用組成物
JP6973835B1 (ja) * 2021-03-19 2021-12-01 株式会社Yoo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抗ウイルス剤
KR102335588B1 (ko) * 2021-03-23 2021-12-06 주식회사 케미슈티칼 구연산동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항균성 수분산 조성물
JP2022171189A (ja) * 2021-04-30 2022-11-11 株式会社コトブキ 人工再生木材
WO2023286642A1 (ja) * 2021-07-16 2023-01-1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抗ウイルス性コーティング剤、抗ウイルス剤、積層体、及び、包装体又は容器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0806A (ja) * 1989-12-21 1991-08-20 Rasa Kogyo Kk 脱臭性能を有する抗菌剤
CN1210874A (zh) * 1997-09-09 1999-03-17 赵全玺 无机涂料
US5919422A (en) * 1995-07-28 1999-07-06 Toyoda Gosei Co., Ltd.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zer
CN1281876A (zh) * 1999-07-21 2001-01-31 赵全玺 改性无机磷酸盐涂料
JP2001233719A (ja) * 1999-12-13 2001-08-28 Natl Inst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Meti 殺菌材および殺菌方法
JP2003221304A (ja) * 2002-01-28 2003-08-05 Catalysts & Chem Ind Co Ltd 抗ウイルス剤、これを含有する塗料および基材
CN1777653A (zh) * 2003-04-18 2006-05-24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抗微生物颜料
JP2006232729A (ja) * 2005-02-24 2006-09-07 Taki Chem Co Ltd ファージ・ウイルスの不活性化剤及び水溶性塗料
CN1859919A (zh) * 2003-10-16 2006-11-08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抗冠状病毒剂
CN101166422A (zh) * 2005-04-28 2008-04-23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制品
CN101213040A (zh) * 2006-04-24 2008-07-02 纳米材料微型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功能性纳米材料
CN101389221A (zh) * 2005-01-05 2009-03-18 罗伯特·霍拉迪 银/水、银凝胶和银基组合物及用于制造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CN101453888A (zh) * 2006-05-30 2009-06-10 日晷公司 具有高抗病毒功效组合物
CN101466388A (zh) * 2006-06-16 2009-06-24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抗微生物碳
JP2009267338A (ja) * 2007-09-28 2009-11-12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極体および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CN101622016A (zh) * 2007-03-01 2010-01-06 夏普株式会社 生物活性控制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的多种装置
US20100272828A1 (en) * 2007-10-05 2010-10-28 Toagosei Co., Ltd. Silver-containing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CN102427732A (zh) * 2009-05-21 2012-04-25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抗菌加工制品
CN103261357A (zh) * 2010-10-14 2013-08-21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抗变应原剂
EP2671640A1 (en) * 2011-12-22 2013-12-11 Showa Denko K.K. Copper-and-titanium-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14503201A (ja) * 2010-12-06 2014-02-1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微生物濃縮プロセス及び装置
WO2015040989A1 (en) * 2013-09-17 2015-03-26 Showa Denko K.K. Anti-viral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composition, and virus inactivation method
US20150351386A1 (en) * 2013-03-13 2015-12-10 Panasonci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opper complex titanium oxide dispersion liquid, coating agent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antiviral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7540A (ja) * 2006-05-22 2007-11-29 Ichiro Moriya 白色蛍光灯の照射により高活性を示す光触媒
JP4265685B2 (ja) * 2007-11-26 2009-05-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触媒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光触媒体コーティング剤
JP5194185B1 (ja) * 2012-06-20 2013-05-08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抗ウイルス組成物
CN105008049A (zh) * 2013-03-15 2015-10-28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抗菌抗病毒性光催化剂氧化钛、在中性区域分散而得的抗菌抗病毒性光催化剂氧化钛浆料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WO2015125367A1 (ja) * 2014-02-20 2017-03-30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抗ウイルス性組成物、抗ウイルス剤、光触媒およびウイルス不活性化方法
US10604889B2 (en) * 2015-03-31 2020-03-31 Honda Motor Co., Ltd. Fibrous product and fiber processing agent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0806A (ja) * 1989-12-21 1991-08-20 Rasa Kogyo Kk 脱臭性能を有する抗菌剤
US5919422A (en) * 1995-07-28 1999-07-06 Toyoda Gosei Co., Ltd.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zer
CN1210874A (zh) * 1997-09-09 1999-03-17 赵全玺 无机涂料
CN1281876A (zh) * 1999-07-21 2001-01-31 赵全玺 改性无机磷酸盐涂料
JP2001233719A (ja) * 1999-12-13 2001-08-28 Natl Inst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Meti 殺菌材および殺菌方法
JP2003221304A (ja) * 2002-01-28 2003-08-05 Catalysts & Chem Ind Co Ltd 抗ウイルス剤、これを含有する塗料および基材
CN1777653A (zh) * 2003-04-18 2006-05-24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抗微生物颜料
CN1859919A (zh) * 2003-10-16 2006-11-08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抗冠状病毒剂
CN101389221A (zh) * 2005-01-05 2009-03-18 罗伯特·霍拉迪 银/水、银凝胶和银基组合物及用于制造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JP2006232729A (ja) * 2005-02-24 2006-09-07 Taki Chem Co Ltd ファージ・ウイルスの不活性化剤及び水溶性塗料
CN101166422A (zh) * 2005-04-28 2008-04-23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制品
CN101213040A (zh) * 2006-04-24 2008-07-02 纳米材料微型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功能性纳米材料
CN101453888A (zh) * 2006-05-30 2009-06-10 日晷公司 具有高抗病毒功效组合物
CN101466388A (zh) * 2006-06-16 2009-06-24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抗微生物碳
CN101622016A (zh) * 2007-03-01 2010-01-06 夏普株式会社 生物活性控制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的多种装置
JP2009267338A (ja) * 2007-09-28 2009-11-12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極体および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US20100272828A1 (en) * 2007-10-05 2010-10-28 Toagosei Co., Ltd. Silver-containing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CN102427732A (zh) * 2009-05-21 2012-04-25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抗菌加工制品
CN103261357A (zh) * 2010-10-14 2013-08-21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抗变应原剂
JP2014503201A (ja) * 2010-12-06 2014-02-1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微生物濃縮プロセス及び装置
EP2671640A1 (en) * 2011-12-22 2013-12-11 Showa Denko K.K. Copper-and-titanium-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20150351386A1 (en) * 2013-03-13 2015-12-10 Panasonci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opper complex titanium oxide dispersion liquid, coating agent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antiviral member
WO2015040989A1 (en) * 2013-09-17 2015-03-26 Showa Denko K.K. Anti-viral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composition, and virus inactivation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ENZIEN 等: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ell-defined Zn2+ lewis acid sites in ion exchanged zeolite BEA",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银系无机抗菌剂NOVARON",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 "《中国镁业》", 31 October 2013,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主编:刘维良: "《海洋外来有害生物和病原体防治新技术》", 31 August 2010, 江西高校出版社 *
主编:张明: "《纳米与新材料》", 25 October 2004, 材料报道社 *
于会文 等: "具有代表性的无机抗菌剂及其特征", 《辽宁化工》 *
刘任富: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及表征与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季君晖: "新型塑料添加剂抗菌剂研究进展", 《2003年塑料助剂和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 *
廖马花: "鏻盐柱撑层状锆盐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杉浦晃治: "NOVARON(含银磷酸锆系列抗菌剂)的特长及抗病毒效果",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 *
杉浦晃治: "银磷酸锆系抗菌剂(NOVARON)体外灭活SARS病毒的效果",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 *
殷宪国: "α-磷酸锆插层复合技术及其应用",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
王君 等: "无机银系列抗菌剂的特征及其应用",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王静 等: "银系无机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
胡山鹰 等: "《磷资源产业循环经济》", 30 November 2006, 新华出版社 *
葛新霞 等: "新型介孔磷酸锆的抗菌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
贡长生: "磷系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 《现代化工》 *
赵彦修 等: "《生命玄机(生物卷)》", 30 April 2007,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路艳华 等: "《壳聚糖及纳米材料在柞蚕丝功能改性中的应用》", 31 August 2012, 中国纺织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4153A (zh) * 2019-12-04 2020-03-31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磷酸锆载体、磷酸锆载铜抗菌剂、磷酸锆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34153B (zh) * 2019-12-04 2021-06-15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磷酸锆载体、磷酸锆载铜抗菌剂、磷酸锆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1133A (zh) * 2020-04-21 2021-06-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大孔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78037A (zh) * 2020-04-21 2021-06-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聚丙烯熔喷布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CN112890322A (zh) * 2020-04-21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口罩产品
CN111500140A (zh) * 2020-06-19 2020-08-07 广东润立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抗菌抗病毒多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1035B2 (ja) 2020-07-08
WO2017150063A1 (ja) 2017-09-08
KR20180117644A (ko) 2018-10-29
TWI801335B (zh) 2023-05-11
US20210235702A1 (en) 2021-08-05
TW201736526A (zh) 2017-10-16
CN113647408B (zh) 2024-05-28
CN113647408A (zh) 2021-11-16
EP3424326A1 (en) 2019-01-09
US20190045793A1 (en) 2019-02-14
EP3424326A4 (en) 2019-08-14
JPWO2017150063A1 (ja)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7094A (zh) 抗病毒剂、涂料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抗病毒制品
CN101809108B (zh) 抗变应原剂
US5730995A (en) Antibacterial substance
CN104130619B (zh) 一种抗菌除臭涂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JP5434192B2 (ja) 抗アレルゲン性組成物および抗アレルゲン性製品
CN109971295A (zh) 一种无氟抗菌透明超疏水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610817A (zh) 纳米智能健康粉末涂料
KR20090097600A (ko) 환경친화형 수성 도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93232B1 (ko) 항알레르겐제
CN107407041B (zh) 纤维制品和纤维处理剂
CN110283529A (zh) 一种阻燃抗菌透明的超双疏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11198A (zh) 一种纳米纤维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JP2000279500A (ja) 消臭剤組成物及び消臭性製品
JPH07150075A (ja) 抗菌性塗料組成物および塗膜
JP2005087630A (ja) 硫黄系悪臭の消臭に適した消臭剤
CN102199873B (zh) 透明纳米银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311048A (ja) 機能性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被覆体
KR100349065B1 (ko) 항균제
US20210068399A1 (en) Agents having efficacy against viruses, allergens, bacteria and odorants, materials including said agent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id agents
KR20050087633A (ko) 다기능성 바이오 코트의 제조방법
KR100686363B1 (ko) 합섬직물 코팅용 수산화알루미늄 조성물과 합섬직물 코팅 방법
CN107840601A (zh) 一种纳米颗粒复合型抗菌防霉硅藻泥
JPH11315227A (ja) 防黴性焼付塗料組成物
CN105860137A (zh) 一种塑料抑菌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