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9109A -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9109A
CN105829109A CN201480061602.6A CN201480061602A CN105829109A CN 105829109 A CN105829109 A CN 105829109A CN 201480061602 A CN201480061602 A CN 201480061602A CN 105829109 A CN105829109 A CN 105829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outlet opening
housing
accommodating chamber
electric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16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9109B (zh
Inventor
楠城达雄
小泷靖夫
宇田川健太
越川浩志
高桥亘
久保浩
久保浩一
福井茂树
锅岛直纯
近藤壮至
关政文
吉居和哉
木村了
户田恭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5832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24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9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9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墨盒,所述墨盒可以建立与打印机主体的良好电连接。墨盒(1)能够附接到盒安装部分(33)和从盒安装部分移除,所述盒安装部分包括墨接收导管(52)、电连接部分(55)和锁定杆(58),墨盒(1)包括:布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2c)的底部分上的导管插入部分(8),墨接收导管(52)被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电触头(4),其设置在导管插入部分(8)上方且能够与电连接部分(55)电连接;以及接合部分(24),其设置于与距导管插入部分(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且能够与锁定杆(58)接合。

Description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盒和能够利用从墨盒供应的墨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可拆卸地安装到喷墨打印机的主组件的接收器(盒安装部分)的墨盒设有能够与设置在打印机的主组件侧中的接口部分连接的盒侧接口部分(国际公开No.2012-054050)。在国际公开No.2012-054050中,提供电触头、墨供应开口(墨排出开口、导管插入开口)、盒侧锁定部分作为盒侧接口部分。对于打印机的主组件侧的接口部分,接收器设有能够与电触头电连接的电连接部分、待插入墨供应端口中的墨接收导管、用于与盒侧锁定部分接合的打印机的主组件侧的锁定机构。当墨盒插入接收器中时,墨盒的电触头与接收器的电连接部分连接,且接收器的墨接收导管插入墨盒的供应开口中。此外,盒侧锁定部分与打印机的主组件侧的锁定部分接合,由此墨盒与接收器锁定。由此,完成在墨盒和打印机的主组件之间的连接。
如将从国际公开No.2012–054050的图6-9理解的,电触头邻近于与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平行的盒的右表面设置。用于将盒固定到接收器的盒侧锁定部分设置在远离电触头的盒底表面上。
发明内容
[待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在国际公开No.2012-054050中公开的盒侧接口部分涉及可以改进的点。例如,在国际公开No.2012-054050中,盒侧锁定部分设置在相对更远离电触头的底表面上,因此即使由锁定部分提供的锁定位置偏差较小,电触头的位置偏差也可能较大。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盒侧接口部分中的各部分的结构和设置方式涉及可以改进的点。
[用于解决问题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盒安装部分的墨盒,所述盒安装部分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锁定杆,所述墨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且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的位置中,所述电触头包括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接合部分,其设置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中,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提供一种改进的墨盒。此外,提供一种新颖的喷墨打印机,通过这种喷墨打印机,在墨盒和盒安装部分之间完成令人满意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图解喷墨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
图2是墨盒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3图解墨盒的基板的外观。
图4是墨盒的分解图。
图5图解墨盒的内部结构,其中,部分(a)是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且部分(b)是从沿Y轴线方向的后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
图6是图解在墨盒安装到盒安装单元的安装部分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图解安装完成状态的透视图,在所述状态下,墨盒已经安装到盒安装单元的安装部分。
图8是盒安装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图解在从盒安装单元取出的结合单元和墨盒之间的连接关系的透视图。
图10图解将墨盒插入安装部分中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11是能够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BK的示意图。
图12图解在基板上的电极垫的位置的示例。
图13图解基板的设置方式和安装方法的示例。
图14图解能够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的内部结构,其中,部分(a)是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且部分(b)是从沿Y轴线方向的后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
图15示出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墨盒插入安装部分中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16图解能够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18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图解墨盒1801的内部结构。
图17是图解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在从盒安装单元取出的结合单元59和墨盒1801之间的连接关系的透视图。
图18图解插入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8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19是图解能够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1BK的示意图。
图20是图解能够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201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21图解能够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3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3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301的内部结构。
图22图解插入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墨盒3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23图解能够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4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4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401的内部结构。
图24图解插入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4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25图解能够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5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5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501的内部结构。
图26图解插入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墨盒5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27图解能够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6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6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601的内部结构。
图28图解插入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墨盒6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29图解能够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7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7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701的内部结构。
图30图解插入第九实施方式中的墨盒7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31图解能够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8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8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701的内部结构。
图32图解能够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9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9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901的内部结构。
图33图解插入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墨盒9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34图解能够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10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10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001的内部结构。
图35图解插入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0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36图解能够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11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11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101的内部结构。
图37图解能够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12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12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201的内部结构。
图38图解能够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13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是墨盒13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部分(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301的内部结构。
图39图解能够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定位部分的结构。
图40图解能够在第十六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部分(a)图解作为壳体2的构成元件的第二壳体部件41,且部分(b)是具有第二壳体部件41的墨盒1701的透视图。
图41图解能够在第十七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1901的示意性结构,且示出依据接合杆1926的移动的接合部分1924的移动。
图42图解插入第十七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901的过程,其中,部分(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部分(b)示出插入的完成状态。
图43图解能够在第十八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2001、2101、2201、2301的示意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墨盒和喷墨打印机。所述实施方式是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喷墨打印机>
图1图解作为成像设备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图1示出作为墨储器的墨盒1安装在打印机的主组件(主组件A)30上的状态。
打印机主组件30包括滑架31、喷墨头32、安装部分33、供给器34、控制器35和输入/输出部分36,另外包括未示出的开闭外盖、进给器、供给盒、排出盘、操作部分等等。打印机主组件30能够通过输入/输出部分36与诸如计算机、数码相机、存储卡等的外部装置(未示出)连接。
控制器35执行整体控制,控制与墨盒1的信息通信,对通过输入/输出部分36从外部装置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信息输出到输入/输出部分36。例如,控制器35产生用于致动装置并用于控制装置的指令,所述装置诸如是滑架31、喷墨头32、供给器34和进给器。此外,控制器35可以控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将墨色、初始墨填充量、墨消耗量以及盒的其它个性化信息从设置在墨盒1中的存储元件读出,且用于将墨消耗量的信息写入设置在墨盒1中的存储元件中。而且,控制器35可以分析和处理通过输入/输出部分36从外部装置输入的打印指令和/或图像数据,且可以将诸如剩余墨量的信息输出到输入/输出部分36。
滑架31设有安装部分(盒安装部分或盒保持器)33,喷墨头32和墨盒1可拆卸地安装到安装部分。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一体地包括喷墨头32和安装部分33的头部单元(盒安装单元)38可拆卸地安装到滑架31,如在后文中将描述的图6和图8所示。滑架31能够沿与打印介质37的供给方向垂直的X轴线方向移动。
容纳青色(C)墨、黑色(Bk)墨、品红色(M)墨和黄色(Y)墨的墨盒1C、1Bk、1M、1Y分别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架31的安装部分33上。墨盒1Bk具有比其它三个墨盒1C、1M、1Y的容量更大的容量。此外,喷墨头32设有用于喷射从墨盒1供应的青色(C)、黑色(Bk)、品红色(M)和黄色(Y)墨的相应色彩头部分。
当使用者相对于该滑架31安装和拆卸或更换墨盒1时,使用者打开覆盖滑架31和供给器34的外盖(未示出)。当打印机主组件检测到外盖的打开状态时,滑架31移动到盒更换位置(未示出)。使用者可以将墨盒1插入放置在盒更换位置中的滑架31中,且可以从放置在盒更换位置中的滑架31取出墨盒1。
在安装和拆卸或更换墨盒1之后,使用者关闭外盖,而后检测到外壳体的关闭状态。当检测到关闭状态时,打印机主组件的控制器35从安装到滑架31的墨盒1的存储元件读出墨色信息。控制器35基于被读出的墨色信息识别待安装到滑架31的用于所有色彩(在这个示例中是四色)的墨盒是否被安装。如果识别的结果指示用于特定色彩的墨盒未安装到滑架31,则控制器35产生错误显示指令给操作部分和/或外部装置,以在操作部分(未示出)的显示面板和/或外部装置(未示出)的显示部分上显示错误消息。另一方面,如果识别的结果指示待安装的所有色彩的墨盒被安装到滑架31,则喷墨打印机能够操作用于打印。
当打印指令从外部装置(未示出)或操作部分(未示出)输入到控制器35时,控制器35识别打印机是否处于可操作状态。如果打印机处于可操作状态,则供给器(未示出)拾取在供给盒(未示出)中堆叠的打印介质37且朝向供给器34供给被拾取的打印介质37。供给器34设有在其底表面处用于支撑打印介质的平台、能够间歇供给打印介质的供给辊、用于旋转供给辊的驱动器等等,且供给器34朝向排出盘(未示出)供给打印介质37。在邻近的打印介质37的供给操作之间的时段,滑架31沿与打印介质37的供给方向垂直的X轴线方向在打印介质上方移动。在滑架31的移动期间,墨从喷墨头32朝向打印介质37弹射,以使得图像形成在打印介质上。以这种方式,图像通过滑架移动和打印介质供给的重复而形成在打印介质上。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虽然头部单元(盒安装单元)38可拆卸地安装到滑架31,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这种结构。喷墨头32和安装部分33可以单独地可拆卸地安装到滑架31。此外,安装部分33可与滑架31一体,且仅喷墨头3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滑架31。而且,喷墨头32和安装部分33两者可与滑架31一体。只要滑架31能够安装喷墨头32,且墨盒1能够安装到所述滑架且能够从所述滑架拆卸,就足够了。
<墨盒>
参照图2-5,将描述能够与图1的喷墨打印机一起使用的墨盒的示例。这个实施方式的四个墨盒1C、1Bk、1M、1Y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只是在墨盒中的墨的类型、盒宽度(用于黑色的盒比其它色的盒宽)以及将在后文中描述的识别部分9是不同的。因此,将在以下说明中采用墨盒1M作为代表性墨盒。
图2是图解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M的外观的透视图。图3图解设置在图2的墨盒上的基板的外观,其中,部分(a)是前视图,且部分(b)是侧视图。图4是图2的墨盒的分解图。图5图解图2的墨盒的内部结构,其中,部分(a)是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部分(b)是从沿Y轴线方向的后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
(壳体)
如图2、4和5所示,作为墨储器的墨盒1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壳体(盒或容器本体的主组件)2,所述壳体具有内侧墨容纳腔室11。
壳体2包括:上表面2a,其是壳体的上壁的外壁表面;下表面(底表面)2b,其是壳体的下壁(底壁)的外壁表面;多个侧表面2c-2f,其是将上壁和下壁彼此连接的侧壁的外壁表面。这些上壁、上表面、底壁、底表面、多个侧壁和多个侧表面基于当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时墨盒的方位(姿态)限定,换言之,基于使用状态限定。
所述多个侧表面包括作为第一侧表面的前表面(前侧)2c、作为第二侧表面的后表面(后侧)2d、将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作为第三侧表面的左表面2e、以及将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作为第四侧表面的右表面2f。前表面2c在相对于墨盒的安装方向的前侧上。后表面(后侧)2d在相对于墨盒安装方向的后侧上且位于前表面2c的经由墨容纳腔室11的相对侧处。左表面2e位于从前侧看墨盒时的左侧上。右表面2f位于从前侧看墨盒时的右侧上且位于左表面2e的经由墨容纳腔室11的相对侧处。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基本形式是包括六个主要表面或侧面的长方体。六个表面中的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具有最大面积,前表面(前侧)2c和后表面2d具有最小面积。尺寸关系是前表面2c和后表面2d<上表面2a;且下表面(底表面)2b<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尺寸在高度方面是大约4.7cm(在Z轴线方向上测量)、在深度方面是大约8.4cm(在Y轴线方向上测量)、在宽度方面大约是1.6cm(在X轴线方向上测量)。因此,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的面积是大约39.48(=4.7×8.4)cm2。上表面2a(和下表面2b)的面积是大约13.44(=1.6×8.4)cm2。前表面(前侧)2c(和后表面(后侧))的面积是大约7.52(=1.6×4.7)cm2。高度、深度和宽度的特定尺寸仅是示例,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尺寸不受限于这些示例。
在此,具有第一侧表面的第一侧壁被称为"前壁",第一侧表面是前表面2c,具有第二侧表面的第二侧壁被称为"后壁",第二侧表面是后表面2d,具有第三侧表面的第三侧壁被称为"左侧壁"或"左壁",第三侧表面是左表面2e,具有第四侧表面的第四侧壁被称为"右壁",第四侧表面是右表面2f。前壁和后壁经由墨容纳腔室11彼此相对,且左壁和右壁经由墨容纳腔室11彼此相对。
在图2中,X轴线方向是墨盒1的宽度方向,且是在墨盒1安装在滑架上的状态下的墨盒1的移动方向(滑架的移动方向)。宽度方向是从壳体2的右表面2f朝向壳体的左表面2e的方向。Y轴线方向是墨盒的深度方向,且是盒的安装方向(插入方向)和拆卸方向(移除方向)。深度方向是从壳体2的前表面2c朝向壳体的后表面2d的方向。Z轴线方向是墨盒的高度方向,且是垂直于X轴线方向和Y轴线方向的方向。高度方向是从壳体2的下表面2b朝向壳体的上表面2a的方向。θx方向是围绕X轴线的旋转移动方向,θy方向是围绕Y轴线的旋转移动方向,θz方向是围绕Z轴线的旋转移动方向。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长方体形状,因此,X轴线方向垂直于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且Y轴线方向垂直于前表面(前侧)和后表面2d,且Z轴线方向垂直于上表面2a和下表面(底表面)2b。
然而,如后文将描述的,能与这个实施方式一起使用的壳体的构型不受限于长方体形状,且例如构成壳体的所有或一部分表面可以是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当所有或一部分表面是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时,X轴线、Y轴线和Z轴线并非必然垂直于彼此。
(盒侧接口部分)
如图2、4和5所示,壳体的前表面2c在其上设有基板3,所述基板具有电触头4、作为定位部分的定位孔6、作为穿透部分的通孔27、作为导管插入部分的导管插入开口8、以及识别部分9。电触头4、定位孔6、通孔27、导管插入开口8以及识别部分9用作盒侧接口部分,所述盒侧接口部分与设置在安装部分33中的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连接或接合。
电触头4、定位孔6、通孔27、导管插入开口8和识别部分9分别与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的电连接部分55、定位销53、开封销51、墨接收导管52和识别部件60连接或接合。将在后文中结合图8、图9等等描述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的结构的细节。
将描述墨盒的结构,尤其盒侧接口部分的结构。
如图2、4和5所示,导管插入开口8邻近于底侧布置,所述底侧是壳体2的前表面2c的下部分(与距上表面2a相比更靠近于底表面2b的部分)。导管插入开口8布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的一端部分处,且导管插入路径22的另一端部分连接到墨容纳腔室11。导管插入路径22沿盒深度方向(与限定导管插入开口8的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或Y轴线方向)从一端部分延伸到另一端部分。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中,从所述一端部分到另一端部分的中空路径的整个部分沿盒深度方向(与限定导管插入开口8的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或Y轴线方向)延伸,但是这个实施方式不受限于这种示例。只要导管插入路径22能够接收沿Y轴线方向延伸的墨接收导管52,就足够了。例如,从具有导管插入开口8的所述一端部分沿盒深度方向延伸的中空延伸部分仅设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的一部分中。
如图4和5所示,导管插入路径22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密封部件19。在密封部件19的后侧端部分处(比导管插入开口8更靠近于墨容纳腔室11的一侧)设置打开和关闭狭缝,且狭缝在墨接收导管52不被插入时关闭。在狭缝关闭的状态下,导管插入开口8和墨容纳腔室11相对于彼此处于非流体连通状态。当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时,狭缝被扩展而打开,以使得在墨接收导管52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状态,且密封部件19的内表面弹性地接触到墨接收导管52的外周表面,以防止墨泄漏。通过将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墨容纳腔室11中的墨可以被供应到墨接收导管52中。
在墨盒安装状态下,墨接收导管52位于导管插入开口8中,因此,在垂直于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例如,沿前表面2c的X轴线方向和Z轴线方向)上限制壳体2的移动。换言之,作为导管插入部分的导管插入开口8也用于抑制在前表面2c的平面上的位置偏差。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导管插入开口(开口)被用作导管插入部分,但是导管插入部分不受限于开口。只要导管插入部分8允许墨接收导管52的插入,就足够了,因此导管插入部分非必然在墨接收导管52的插入之前处于打开状态。例如,导管插入部分8可在墨接收导管52不被插入时关闭,而是仅在墨接收导管52被插入时打开。
从功能的角度,导管插入路径、导管插入开口和导管插入部分可以被如下称呼。例如,导管插入路径22是用于接收墨接收导管52的部分,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导管接收路径"。导管插入开口8定位在导管接收路径的一端部分处且用于接收墨接收导管52,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导管接收开口"。导管插入部分8定位在导管接收路径的一端部分处且用于接收墨接收导管52,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导管接收部分"。
从功能的角度,导管插入路径、导管插入开口和导管插入部分可以被如下称呼。例如,导管插入路径22用于将墨从墨容纳腔室11的内侧供应到盒的外侧(墨接收导管52),且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墨供应路径"。导管插入开口8定位在墨供应通道的一端部分处且用于将墨从墨容纳腔室11的内侧供应到外侧(墨接收导管52),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墨供应开口"。导管插入部分8定位在墨供应通道的一端部分处且用于将墨从墨容纳腔室11的内侧供应到盒(墨接收导管52)的外侧,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墨供应部分"。
从功能的角度,导管插入路径、导管插入开口和导管插入部分可以被如下称呼。例如,导管插入路径22是能够将墨从墨容纳腔室11的内侧排出到盒的外侧的排出路径,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墨排出路径"。导管插入开口8定位在墨排出路径的一端部分处且是能够将墨从墨容纳腔室11的内侧排出到盒的外侧的开口,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墨排出开口"。导管插入部分8定位在墨排出路径的一端部分处且是能够将墨从墨容纳腔室11的内侧排出到盒的外侧的部分,因此其可以被称为"墨排出部分"。
如图5的部分(a)所示,在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3之前的状态下,换言之,在墨盒1的未使用状态下,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膜18安装在围绕导管插入开口8的部分上,以覆盖导管插入开口8。密封膜18(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供应开口密封膜或导管接收开口密封膜)用作墨泄漏防止器,以用于防止墨在开始盒的使用之前泄漏,换言之,在运输等期间泄漏。密封膜18在墨盒1被安装时由墨接收导管52穿刺。
设有电极垫作为电触头(盒侧电触头)4的基板3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更特别地在上表面2a附近)设置于在供应开口8上方的位置中。如图3所示,基板3在其前表面上设有多个电触头4且在其后侧上设有存储元件5。电触头4和存储元件5通过基板的通孔与电线连接。在此,基板3的后侧指的是面向壳体内侧的表面,且基板3的前表面指的是面向壳体外侧的表面。基板3的构型和结构不受限于特定构型和结构,而是只要它们可以适当地支撑电触头和存储元件5就足够了。基板3可以是所谓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其形式是形成有布线图案的、包括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材料的混合物的板,或基板可以是形成有布线图案的、膜的所谓柔性基板。
存储元件5是设有信息存储部分(存储器部分)和控制电路的IC芯片。信息存储部分存储盒个性化信息。例如,盒个性化信息是与容纳在墨容纳腔室中的墨的色彩有关的信息、与墨的初始填充量有关的信息、与从墨容纳腔室供应到外侧的墨消耗量有关的信息、与盒的制造日期有关的信息等等。信息存储部分(存储器部分)的结构不受限于特定结构,且信息存储部分可以是EEPROM、FeRAM或另一元件。另一方面,控制电路可以分析从打印机主组件30的控制器35供应的信息、可以将信息写到信息存储部分中、可以从信息存储部分读出信息、且可以将信息输出到控制器35。例如,控制电路可以分析从控制器35供应的墨消耗量信息和墨色信息,且可以将墨消耗量信息和墨色信息写到信息存储部分中。此外,控制电路可以从信息存储部分读出墨色信息和墨消耗量信息且将被读出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器35。
作为盒侧电触头4的电极垫能够与作为主组件侧电触头55(电连接部分)的电气端子电连接,如图3的部分(a)所示,电极垫4的一部分提供相对于电气端子55的接触位置4a。在基板3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电触头(电极垫)。例如,所述多个电触头4包括从打印机主组件输入有时钟信号的触头、墨消耗量等的数据被输入和输出的触头、从打印机主组件供应有用于操作存储元件的电功率的触头、与地面连接的触头。在图3的示例中,电触头的数量是五个,但是数量是不限制的,且其可以依据需要增加或减小。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只要电极垫4布置在它们能够与设置在安装部分33中的电气端子55连接的位置处,就足够了,如在将在后文中描述的图8和图9中所示。出于这个原因,优选的是,电极垫4设置在与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上(例如,在基板3的与盒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上)。
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电极垫4在与盒的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在与上述盒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上。而且还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电极垫4在盒的宽度方向(水平方向)上设置,盒的宽度方向是与盒的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示例。
在图3的部分(a)的示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垫4沿盒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设置在前表面2c上,前表面是垂直于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的XZ表面,但是这仅是优选例的示例。例如,所述多个电极垫4设置在相对于XZ表面倾斜的表面上。
在图3的部分(a)中示出的电极垫的设置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表达。例如,可以说所述多个电极垫4在与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上设置在与盒深度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中。此外,可以说所述多个电极垫4在与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上设置在与具有导管插入开口8的导管插入路径2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区域中。此外,所述多个电极垫4可以说沿与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设置在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8的形成表面/形成区域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中。而且,多个电极垫4可以说沿与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设置在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8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中。
如所述,电极垫4优选包括(1)与盒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5)与平行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或(6)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通过电极垫4和电气端子55之间的连接,墨盒1的存储元件5与打印机主组件30的控制器35电连接。由此,控制器35能够通过已知方法读出存储在存储元件5中的信息(盒个性化信息)。类似地,控制器35能够将信息(例如,与墨消耗量有关的信息)写到存储元件5中。
如图2、4和5所示,定位部分6在壳体2的前表面2c的纵向方向(高度方向)上、更特别地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设置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4之间。换言之,定位部分6在导管插入开口8上方且在电触头4下方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处。定位部分6是插入有锥形柱状定位销53且能够与定位销53接合的部分,以使得壳体2在垂直于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例如,沿前表面2c的X轴线方向和/或Z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只要定位部分6通过与定位销53接合可以限制盒在垂直于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例如,沿前表面2c)上的移动,定位部分6就可具有任何结构。例如,定位部分6可以是穿透前壁的通孔部分和形成在前壁中的凹部等等,且用于接收定位销53的定位开口是优选示例之一。通过将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盒的移动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但是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墨盒高准确度定位到安装部分的功能由将在后文中描述的定位部分6和位置管控表面10实现。
如图4和5所示,通气孔7和通孔27在盒高度方向上位于导管插入开口8和定位部分6之间。换言之,通气孔7和通孔27布置在导管插入开口8上方且在定位部分6下方。
开封销51被插入通气孔7和通孔27中。通孔27是设置在前壁中的通孔,且开封销可以穿透通孔。另一方面,通气孔7是设置于在超过通孔27的后侧中的通气孔路径16的一端部分处的开口,更特别地,通气孔设置在通气孔形成壁中,通气孔形成壁是在盒深度方向上设置在前壁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的内壁。如后文将描述的,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3时,开封销51插入穿过通孔27、而后在穿透通孔27之后插入通气孔7中。
如图5的部分(a)所示,通气孔路径16的一端部分是通气孔7,通气孔是形成在通气孔形成壁中的开口,且通气孔路径16的另一端部分与墨容纳腔室11连接。具有弯月面力的过滤器15设置在通气孔路径16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的连接部分中。当在墨容纳腔室中的负压由于墨的消耗而到达超过过滤器的弯月面力的水平时,在通气孔路径侧中的环境空气破坏过滤器15的弯月形而流到墨容纳腔室中,因此建立流体连通状态。在流体连通状态下,与墨容纳腔室11消耗掉的墨对应量的环境空气通过通气孔路径16吸入到墨容纳腔室11中,因此防止在墨容纳腔室11中的负压变得太高。因此,可以避免从墨容纳腔室11供应到外侧的墨由于在墨容纳腔室11内侧的太高负压而被阻碍,因此大多数墨可以在墨容纳腔室中被耗尽。
如图5的部分(a)所示,在墨盒1开始使用之前的状态下,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膜17覆盖通气孔7。密封膜17将也称为"通气孔密封膜"。如图4所示,通气孔密封膜17相对于柔性部件12的主要表面弯折大约90°且紧密接触到通气孔形成壁(第一壳体部件40的内壁)以便覆盖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40中的通气孔7。当墨盒1被安装时,通气孔密封膜17由通过通孔27插入通气孔7中的开封销51开封。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通气孔密封膜17与柔性部件12一体地形成,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这种示例,而是通气孔密封膜17和柔性部件12可以是分开的部件。
通气孔密封膜17用作在盒开始使用之前、诸如在盒运输期间用于抑制墨蒸发和/或墨泄漏的装置。因此,优选的是,通气孔密封膜17的开封的时机在即将开始使用墨盒之前。为了确保这个,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通气孔密封膜17由打印机主组件的开封销51开封,以使得通气孔密封膜17在墨盒1安装到打印机主组件时开封。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部分(a)所示,通气孔密封膜17布置在前表面2c的后侧中,更特别地布置在不能由使用者触及的、在前表面和墨容纳腔室之间的位置中。因此,可以避免在开始使用盒之前通气孔密封膜17被使用者移除。
识别部分9机械地用于防止墨盒1安装到错误的安装位置(要安装另一墨色的盒的位置),且具有针对于相应墨色的独特构型。如图2和图4所示,识别部分9在如果墨盒的色彩不同则不同的位置处设有凹部。与识别部分9对应地,盒安装部分33设有作为识别部件60的突起(图9)。安装部分具有在不同位置处的突起,以便防止错误色彩墨盒的安装。如图2和图4所示,识别部分9在壳体2的前表面2c的纵向方向(高度方向)上位于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4之间。更特别的,识别部分9沿纵向方向设置,且其设置范围比在定位部分6和通孔27之间的距离宽。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中的通孔27的周边突伸为柱形形状。突伸部分及其附近用作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弹射弹簧接触部分可以与设置在安装部分33中的弹射弹簧57接触,如后文将描述的(图9)。在图9中由虚线描绘的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在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的状态下由弹射弹簧57在盒拆卸方向上推压。换言之,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用作力接收部分,以用于从弹射弹簧57接收用于在拆卸方向上推压墨盒1的推压力或用于在拆卸方向上移动墨盒1的力(外力)。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的位置在盒高度方向上位于电触头4和导管插入开口8之间,更特别地位于定位部分6下方且在导管插入开口8上方。
如在前文中描述的,壳体2的前表面2c与包括电触头4、定位部分(定位开口)6、通孔27、导管插入开口8、识别部分9、弹射弹簧接触部分(力接收部分)23等等在内的盒侧接口部分同心地设置。通过盒侧接口部分的同心设置方式,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可以被同心地设置,以使得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可以制成为可以缩小尺寸的单元。
盒侧接口部分不仅设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而且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壳体2的上表面2a设有能够与设置于在图8中示出的安装部分33中的锁定杆58的锁定部分54接合的接合部分24。如图2和图5所示,接合部分24的形式为能够与作为锁定部分54的锁定突起接合的凹部,以抵抗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将墨盒1保持在安装完成位置中。接合部分24用作用于将墨盒1固定到盒安装部分33的锁定部分。
如图5和10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合部分24的凹部具有一侧,所述一侧是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24a,且至少一部分区域24a接触锁定突起54。区域24a是这样的表面,所述表面与平行于电触头4的法线或设有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的方向交叉,更特别的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域24a垂直于与法线平行的方向。区域24a是与平行于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且是与平行于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而且,区域24a是与平行于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穿过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的虚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在接合部分24和锁定部分54之间的接合状态(锁定状态)下,在盒侧接口部分和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之间的连接状态(例如,在电触头4和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连接状态,在定位部分6和定位销53之间的连接状态(在定位部分6和定位销53之间的接合状态),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墨接收导管52之间的连接状态(在导管插入开口8中的墨接收导管的插入状态),在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之间的流体连通状态,等等)被维持以将墨盒1保持在安装完成位置中。另一方面,当在接合部分24和锁定部分54之间的接合状态(锁定状态)被释放时,墨盒1通过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在拆卸方向上移动,且在盒侧接口部分和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之间的连接状态也被释放。通过这种方式,接合部分24与锁定部分54一起用作用于维持在盒侧接口部分和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装置。
从另一角度,接合部分24用作能够接收管控力的部分,所述管控力用于抵抗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管控壳体2在拆卸方向(例如,从前表面朝向后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在这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接合部分24的区域24a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收管控力。以这种方式,接合部分24是管控部件,以用于限制由从墨盒1的外侧接收的力(外力)引起的壳体2的移动。
如图2和图5所示,接合部分24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通过接合部分24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的这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在接合部分24和电触头4之间的距离比接合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底表面上的情况下小,因此即使随着锁定操作而在接合部分24周围发生位置偏差,也可以减小由该偏差导致的电触头的位置偏差。因此,可以容易地完成令人满意的电连接。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因此可以容易地完成在墨盒和打印机主组件之间的令人满意的连接。换言之,对于在墨盒和打印机主组件之间的连接而言,电触头在前-后方向(Y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可容许范围比导管插入开口8的移动可容许范围窄。换言之,电触头4的容限相对于盒的在前-后方向(Y轴线方向)上的偏差比导管插入开口8的容限小。另一方面,在接合部分24和锁定部分54之间接合(锁定)时,随着壳体2围绕接合部分24在θx方向上的移动,移动可在前-后方向上发生。优选在接合部分24、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被选择成使得随着壳体2在θx方向上围绕接合部分24的移动、壳体2的电触头4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比导管插入开口8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小。在为了完成这个的示例中,接合部分24布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由此接合部分24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地布置。
如图2和图5所示,接合部分24在壳体2的上表面2a的纵向方向(深度方向)上在与距后表面2d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2c的位置布置。通过将接合部分24布置在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可以减小在Y轴线方向上在接合部分24和电触头4之间的距离的容限,因此可以减小在盒安装时电触头4相对于接合部分24在前-后方向(Y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容限。当位置容限在前-后方向上较小时,在设计中可以减小电气端子55在前-后方向上的可移动距离(冲程)。
如图2所示,在壳体2的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中邻近于底表面且邻近于前表面的位置管控表面10是接触表面,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分33时,接触表面接触到在图8和图9中示出的安装部分33的定位壁56。左和右位置管控表面10用作位置管控器,以用于通过接触到定位壁56而管控在X轴线方向和θy方向上的移动。这个实施方式的墨盒设有在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中的位置管控表面10,但是这不限制到本发明。例如,两个沟槽可在前表面附近在底表面2b上在Y轴线方向上延伸地形成,且两个沟槽的侧表面可用作位置管控表面10。需要的是,位置管控表面10有效地使得墨盒的底表面附近接触到定位壁56以限制在X轴线方向和θy方向上的移动。
(墨容纳腔室)
将尤其关于墨容纳腔室的结构描述墨盒的内侧结构。图4是图2中示出的墨盒的分解图。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部件40,其包括上表面2a,前表面2c、后表面2d和左表面2e;和第二壳体部件41,其包括右表面2f。第二壳体部件41用作用于关闭第一壳体部件40的开口的关闭部件。墨容纳腔室11是用于将墨容纳在内侧空间中的腔室,所述内侧空间由第一壳体部件40的内壁表面和与第一壳体部件40的内壁边缘焊接的柔性部件12(柔性片)限定。
密封部件单元20是要插入第一壳体部件40的导管插入路径22中的部件。密封部件单元20包括柱形密封部件19,所述柱形密封部件在其一端部分处具有打开和关闭狭缝,且具有在另一端上的开口和与密封部件19的外周表面一体的外壳体21。当密封部件单元20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时,在另一端处的开口构成导管插入开口8。
在墨容纳腔室11内侧设置作为负压产生部件的负压产生弹簧13和比第一壳体部件40的内壁周边稍小的板部件14。负压产生弹簧13的一端部分与第一壳体部件40的左表面2e的内壁接合,且负压产生弹簧13的另一端部分与板部件14接合。负压产生弹簧13通过板部件14在扩展墨容纳腔室的方向上推压柔性部件12,由此墨容纳腔室被维持处于在负压的预先设定范围以下。当在墨容纳腔室中的墨量因供应到墨容纳腔室11外侧的墨而减少时,在墨容纳腔室11中的负压倾向于增加,但是负压产生弹簧13收缩,以使得板部件14在减小墨容纳腔室11的内容量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抑制负压的增加。
在墨容纳腔室11和第二壳体部件41之间的空间(非墨容纳空间)通过设置在墨盒1的后壁中的流体连通路径(未示出)且通过环境空气开口26(图6)与墨盒1的外侧流体连通。更特别地,墨盒1的后壁设有蛇形沟槽(未示出),所述蛇形沟槽具有与非墨容纳空间流体连通的一端部分和与环境空气开口26流体连通的另一端。蛇形沟槽被标签25覆盖(图6),且被标签25覆盖的沟槽用作用于在非墨容纳空间和环境空气开口26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流体连通路径。因此,当板部件14在减小墨容纳腔室11的内容量的方向上移动时,环境空气将从环境空气开口26通过流体连通路径(未示出)被引入在墨容纳腔室11和第二壳体部件41之间的空间(非墨容纳空间)中。
通过板部件14的移动,执行墨供应,但是当在墨容纳腔室11中的负压由于墨的进一步消耗而超过弯月面力时,空气穿过过滤器15从通气孔路径16引入到墨容纳腔室11中,如上所述。因此,对应于供应墨的量的环境空气通过通气孔路径16引入墨容纳腔室中,因此在墨容纳腔室中的负压被维持在预先设定范围内,使得负压不会不必要地增加。通过从墨供应的某个阶段将环境空气引入墨容纳腔室中,可以用完在墨容纳腔室中的几乎所有墨。
<墨的注射>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将墨注射到墨盒1中的方法不受限于特定方法。例如,准备如图4所示的空墨盒(无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墨可以通过导管插入开口8注射。在墨注射之后,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粘附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
在通气孔密封膜17和柔性部件12如前所述是分开的部件的情况下,墨盒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造。第一,空墨盒(无通气孔密封膜17和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如图4所示地制备。更特别地,制备壳体2,其包括(i)墨容纳腔室11、(ii)能够将空气引入墨容纳腔室11中的通气孔路径16、(iii)设有通孔27的通孔形成壁(前壁2c),开封销51可以插入通孔中、(iv)通气孔形成壁,其布置在通孔形成壁(前壁)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且在通气孔路径16的端部分处设有通气孔7。然后,可以由已经穿过通孔27的开封销51开封的通气孔密封膜17覆盖通气孔7地粘附。然后墨被注射,最后,可以由墨接收导管52开封的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粘附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墨盒1也可以通过这些步骤制造。
<盒安装单元>
参照图6-9,将描述盒安装单元(头部单元)38,墨盒1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盒安装单元。
图6是图解在墨盒1安装到在图1中示出的盒安装单元38的安装部分33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墨盒1已经安装到在图1中示出的盒安装单元38的安装部分33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是盒安装单元的剖视图。图9是图解在从图8的盒安装单元38取出的结合单元(主组件侧连接单元)59和墨盒1之间的连接关系的透视图。图9图解对应于两种色彩的墨盒的结合单元。
如之前描述的,盒安装单元(头部单元)38一体地包括喷墨头32和盒安装部分33,且可拆卸地安装到图1的滑架31。如图6和8所示,安装部分33包括大致构成具有打开前表面的长方体外部构型的框架49和设置在框架的后侧中的结合单元59。墨盒1容纳在框架49的内空间中。如图6和7所示,四个墨盒1C、1Bk、1M、1Y在X轴线方向上设置。黑色墨盒1Bk具有比其它色彩的墨盒1C、1M和1Y更大的宽度,因此用于黑色墨盒的安装区具有比其它安装区更大的宽度。
如图6所示,墨盒1在与滑架的移动方向(X轴线方向)垂直的Y轴线方向上安装(被插入)。在图6中的白色箭头描绘了墨盒的安装方向(插入方向),墨盒拆卸方向是相反的。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是与重力方向(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在这个示例中,盒安装方向相对于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水平表面倾斜角度5°,因此盒安装方向不完全是水平方向,而是基本水平方向。
如图6、8和9所示,安装部分33设有具有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的结合单元59。结合单元59包括开封销51、墨接收导管52、锥筒形定位销53、电气端子55、定位壁56、弹射弹簧57和呈突起形式的识别部件60,开封销具有尖锐自由端且从表面延伸以与墨盒的前表面2c相对;墨接收导管52的形式为具有在自由端处的开口的锥筒形中空针。开封销51、墨接收导管52、定位销53和识别部件60在Y轴线方向上设置,且弹射弹簧57在Y轴线方向上可收缩且可扩展。
开封销51是用于开封通气孔密封膜17的开封部件,在墨盒1的安装时刺穿通气孔密封膜17。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开封销51首先插入穿过通孔27、而后通过通气孔密封膜17插入通气孔7中。
作为墨接收导管52的墨接收针是墨接收部件,用于刺穿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以开封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且能够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以与导管插入路径22连接,因此接收穿过导管插入路径22的墨。墨接收导管52与喷墨头32流体连通以将通过导管插入路径22接收的墨供应到喷墨头32中。换言之,墨接收导管52用作用于将墨供应到喷墨头32中的墨供应导管。在这个示例中,墨接收导管52的形式为具有在自由端处的开口的锥筒形中空针,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这种构型,只要墨接收导管是能够插入穿过导管插入开口8且具有能够从墨盒1接收墨的开口的中空部件,就足够了。开口的位置并非必然在自由端处,且构型并非必然是锥形筒。
定位销53是位置管控部件,其能够插入到定位部分6中,以通过与定位部分6接合而限制壳体2在与墨盒1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X轴线方向和/或Z轴线方向,是沿前表面2c的方向)上的移动。
电气端子55是能够与电极垫4电连接的电连接部分(主组件侧电触头),且电气端子55的数量对应于电极垫4的数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五个电连接部分(电气端子)55对应于五个电极垫4设置,但是数量不受限于五个。只要多个电连接部分(电气端子)55对应于所述多个电极垫4设置,就足够了。电连接部分(电气端子)55与打印机主组件30的控制器35电连接。
如图9所示,电连接部分(电气端子)55设置在电连接单元47中。电连接单元47包括所述多个电连接部分55、支撑电连接部分55的支撑部件46、和用于在盒拆卸方向上推压支撑部件46的推压弹簧(未示出)。电连接单元47构成结合单元59的一部分。布置在结合单元59的上部分中的电连接部分55设置于能够在Y轴线方向上与电极垫4相对的位置中。电连接部分55能够与推压弹簧(未示出)的扩展和收缩相关地在Y轴线方向上移动。更特别地,当电连接部分55不与电极垫4接触时,电连接部分55在相对于Y轴线方向的第一位置上。当墨盒在墨盒的安装操作中在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上移动时,墨盒的电极垫4接触到放置在第一位置中的电连接部分55。在此之后,通过将墨盒朝向安装部分的后侧进一步插入,电连接部分55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的后侧中、同时保持与电极垫4接触。考虑到制造误差等,电连接部分55能够移动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在安装部分中在第二位置的后侧中。另一方面,在拆卸墨盒时,随着与安装情况相反的墨盒的拆卸方向的移动,电连接部分55在Y轴线方向上从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以这种方式,电连接部分55能够移动,因此相对于电极垫4的接触压力不会变得不必要的高,因此抑制电极垫4和/或电连接部分55的损坏和/或失败。
如图9所示,定位壁56是位置管控部件,其能够接触到设置在墨盒1的右表面的底端部分和左表面的底端部分中的位置管控表面10,以限制墨盒在X轴线方向和θy方向上的移动。两个定位壁56从墨盒1的左侧和右侧夹持两个位置管控表面,以使得在X轴线方向和θy方向上邻近于底表面的墨盒的位置偏差被抑制。
弹射弹簧57是推压部件,其用于接触到墨盒的前表面2c的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且在盒拆卸方向上弹性地推压墨盒1以从安装部分33拆卸墨盒1。弹射弹簧57是螺旋弹簧,设置成围绕开封销51且在Y轴线方向上可扩展且可收缩。弹射弹簧57在其不与墨盒接触时处于扩展状态,且在墨盒安装的情况下收缩。在盒的拆卸中,墨盒1通过弹射弹簧57的扩展在盒拆卸方向上移动。通过该移动,在电触头4和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连接状态、在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之间的流体连通状态、在定位部分6和定位销53之间的接合状态(连接状态)、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墨接收导管52之间的连接状态(墨接收导管52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的状态)被破坏,以使得墨盒放置在可拆卸状态下。
在这个示例中,随着在接合部分24和锁定部分54之间的接合状态的释放,除了墨盒在拆卸方向上的移动之外,弹射弹簧57的功能是破坏:(1)在电触头4和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连接状态、(2)在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之间的流体连通状态、(3)在定位部分6和定位销53之间的接合状态(定位销53被插入定位部分6中的状态)和(4)墨接收导管52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的插入状态。例如,即使在墨接收导管52的一部分维持在导管插入路径22中、或定位销53的一部分维持在定位部分6中时,墨盒也可能被拆卸,且如果墨盒在拆卸方向上移动,则使用者拆卸墨盒的操作变得容易。只要弹射弹簧57能够施加用于在拆卸方向上移动墨盒的推压力,就足够了。因此,用于从弹射弹簧57接收推压力的力接收部分23优选从弹射弹簧57接收在拆卸方向上推压墨盒1以破坏上述连接状态、流体连通状态、接合状态和插入状态的力,但是这种结构不限制本发明,只要墨盒1能够接收用于在拆卸方向上移动墨盒的力,就足够了。
识别部件60是能够与凹部接合的突起构型部分,所述凹部是墨盒的识别部分9。不同安装部分的突起的位置彼此不同,以防止安装非对应色彩的墨盒。换言之,识别部件60仅与对应色彩的墨盒的识别部分9接合,且不与另一色彩的墨盒的识别部分9接合。
以上描述的开封销51、墨接收导管52、定位销53、电气端子55、定位壁56、弹射弹簧57和识别部件60按照在图8和9中示出的位置关系设置。更特别地,定位壁56、墨接收导管52、弹射弹簧57、定位销53和电气端子55在从底到顶的方向上按顺序设置。此外,开封销51设置在弹射弹簧57内侧,因此布置在定位销53下方且在墨接收导管52上方。而且,识别部件60布置在墨接收导管上方且在电气端子55下方。
如图6和8所示,盒安装单元38的安装部分33设有构成用于接收墨盒1的内空间的框架49、以及结合单元59。框架49设有用于分隔框架中的空间的板48、和作为锁定机构的锁定杆58,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墨盒1固定到安装部分33。框架49和板48用作安装引导件50,以用于当墨盒被安装时管控墨盒的姿态。
如图6所示,框架49的上壁和底壁设有分隔内空间的相应板48。墨盒1放置在由分隔板48设置的四个空间中。板48从后侧朝向框架49的前表面延伸。板48以在X轴线方向上的预定间隔彼此平行设置。在邻近板之间的间隔对应于要接收的墨盒1的宽度。安装引导件50由板48和框架49的底壁、上壁和侧壁构成,且墨盒的姿态在墨盒的安装操作中由安装引导件50管控。
如图8所示,锁定杆58从前表面朝向安装引导件50的后侧延伸,且在其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心附近设置支撑轴78。支撑轴78通过由框架49的上壁提供的上部分安装引导件50可旋转地支撑,且锁定杆58能够围绕支撑轴78旋转。锁定杆58的后侧端部分设有作为锁定部分54的锁定突起,所述锁定部分能够与墨盒1的接合部分24接合。上推弹簧(未示出)设置在上部分安装引导件50和在与锁定突起54经由支撑轴78的相对侧中的锁定杆58的下表面部分之间。上推弹簧在锁定突起54经由支撑轴78的相对侧在向上推动锁定杆部分的方向上推压锁定杆58,以使得锁定突起54位于框架的内空间中。当锁定杆58无外力时,在锁定杆58中在锁定突起54和支撑轴78之间的部分的下表面接触上部分安装引导件50的末端部分,以使得锁定杆58被防止旋转。通过这个姿态,锁定突起54位于其能够接触到插入安装部分33中的墨盒1的接合部分24的位置中(第一位置)。当墨盒1被插入时,锁定突起54接触到墨盒1,由此锁定杆58抵抗上推弹簧的上推力旋转,以使得锁定突起54移动到在第一位置上方的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中,锁定突起54接触墨盒1的上表面2a。在此之后,当凹部构型的接合部分(接合凹部)由于墨盒1的进一步插入而移动到能够接触到锁定突起54的位置时,锁定突起54通过上推力移动到第一位置,以与接合凹部24的侧表面24a接合。由此,墨盒1抵抗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固定到安装部分33,因此完成墨盒1的安装。在锁定突起54和接合凹部24之间的接合状态下,在电触头4和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连接状态、在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之间的流体连通状态、在定位部分6和定位销53之间的接合状态被维持。
另一方面,当墨盒1从安装部分33拆卸时,使用者移动锁定杆58,以使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从墨盒1的接合部分24脱离接合。当接合状态被释放时,墨盒1被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在拆卸方向上移动,由此墨盒变得可拆卸。
<墨盒的安装操作和拆卸操作>
图10图解墨盒1安装(插入)到安装部分33中的过程,其中,(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安装的初始状态),且(b)示出插入完成状态(安装完成)。
如图10的部分(a)所示,在安装操作的初始阶段,墨盒1沿安装引导件50的内侧插入。当墨盒1接触到弹射弹簧57时,墨盒1在此之后接收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因此如果在安装完成之前停止插入,墨盒1就被向后推动。
当墨盒1抵抗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被进一步插入时,检查墨盒1的识别部分9的凹部实际上是否匹配安装部分33的识别部件60的突起。如果在墨盒1和安装位置之间的对应性(色彩对应性)是正确的,则识别部分9的凹部和识别部件60的突起彼此互补,因此墨盒1可以被进一步插入。另一方面,如果在墨盒1和安装位置之间的对应性(色彩对应性)不正确,则识别部分9的凹部和识别部件60的突起不彼此互补,因此墨盒1不能再进一步插入。在这个阶段,通气孔密封膜17或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还未开封。因此,如果墨盒插入错误安装位置中,则通气孔密封膜17和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保持未开封。
在识别部分9和识别部件60之间的接合之后,墨盒1被进一步插入,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由墨接收导管52的自由端开封,且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然后,定位销53插入定位部分6中,且两个位置管控表面10被夹在两个定位壁56之间,以使得位置偏差在此之后被抑制。通过两个位置管控表面10,在邻近于底表面的两个位置处实现位置管控,且通过定位部分6,在两个位置管控表面10上方的一位置处实现位置管控,以使得墨盒1的移动在沿墨盒1的前表面(XZ平坦表面)2c的方向(X轴线方向,Z轴线方向)和θy方向上被大致限制。
因此,通气孔密封膜17由刺穿到通孔27中的开封销51开封,且开封销51插入通气孔7中。然后,墨接收导管52插入设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中的密封部件19的狭缝中,由此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彼此流体连通。在此之后,电触头4接触到电连接部分55。
最终,墨盒被推入,直到接合部分24与锁定突起54接合,由此墨盒1被固定,且完成安装操作,如图10的部分(b)所示。在图10的部分(b)中示出的位置是安装完成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之前描述的,当墨盒1从安装部分33拆卸时,锁定杆58旋转以使锁定突起54从接合部分24脱离接合。当接合状态被解除时,墨盒1由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向后推动到在图10的部分(a)中示出的位置。
已经结合图10描述的在墨盒和打印机主组件之间的连接步骤是这个实施方式的优选示例,且这个实施方式不受限于将通过以上描述的连接步骤安装的墨盒。这个实施方式能够应用到通过与上述不同的步骤安装的墨盒。
<盒侧接口的配置方式>
如图2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电触头4布置于在导管插入开口8上方的位置中,换言之,布置于在盒高度方向上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上表面2a的位置中。通过这种位置关系,即使墨从导管插入开口8泄漏,也可以抑制墨接触到电触头4。如果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4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换言之,如果导管插入开口8布置在电触头4上方,则打印机主组件侧的墨接收导管52也在电连接部分55上方。然后,从墨接收导管52排放的墨接触到电连接部分55c,且墨可传递到电触头4上,但是根据这个实施方式,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电触头4设置在与盒的插入方向(在图2的示例中垂直于Y轴线方向的XZ表面)交叉的表面上,因此在电触头和电气端子55之间的摩擦量比在电触头4设置在与盒的插入方向平行的表面(右表面、左表面、上表面或底表面)上的情况下小。因此,可以抑制可能在电气端子55之间发生显著摩擦的缺点。例如,通过电触头4设置在与盒插入方向平行的表面上的结构,电气端子55相对显著地摩擦电触头4。因此,当重复墨盒的安装和拆卸时,电气端子55可能磨损,结果可能对在电气端子和电触头之间的电连接产生不利影响。然而,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在电气端子55和电触头4之间的摩擦量较小,因此电气端子的磨损所能够导致的在电气端子和电触头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下降可以被容易地抑制。
如图2和图5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将墨盒1固定到盒安装部分33的锁定部分的接合部分24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通过接合部分24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的这种结构,在接合部分24和电触头4之间的距离比接合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底表面上的情况下小,因此即使随着锁定动作在接合部分24周围发生位置偏差,由位置偏差导致的电触头的位置偏差也可以被抑制。因此,可以容易地完成令人满意的电连接。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因此可以容易地完成在墨盒和打印机主组件之间的令人满意的连接。换言之,就在墨盒和打印机主组件之间的连接而言,电触头在前-后方向(Y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可容许范围比导管插入开口8的窄。换言之,电触头4的容限相对于在盒的前-后方向(Y轴线方向)上的偏差比导管插入开口8的小。另一方面,在接合部分24和锁定部分54之间接合(锁定)时,随着壳体2围绕接合部分24在θx方向上的移动,可在前-后方向上发生移动。优选的是,在接合部分24、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之间的位置关系被选择成使得随着壳体2在θx方向上围绕接合部分24的移动,壳体2的电触头4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比导管插入开口8的小。为了完成这个,优选的是,接合部分24设置在上表面2a上,以使得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如果如在国际公开2012-054050中公开的那样接合部分设置在底表面上,则接合部分与距导管插入开口相比不是更靠近于电触头,因此不提供以上描述的有益效果。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5所示,接合部分24相对于深度方向在上表面2a上设置在与距后表面2d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2c的位置中。通过将接合部分24在上表面2a上布置在靠近于前表面侧的位置中,接合部分24可以比在接合部分24布置于在上表面2a上的后侧中的情况下更靠近于电触头4。通过将接合部分24布置在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接合部分24和电触头4之间在Y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偏差可以减小,因此在盒安装时电触头4相对于接合部分24在前-后方向(Y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偏差可以减小。当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容限较小时,可以在设计中减小电气端子55在前-后方向上的可移动距离(冲程)。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电极垫4在水平方向(盒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设置在与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优选XZ表面)上。如之前描述的,当墨盒被安装时盒在沿前表面2c的方向(X轴线方向或Z轴线方向)和θy方向上的移动由当墨盒被安装时邻近于底表面设置的位置管控表面10和设置在位置管控表面上方的定位部分6限制。然而,在θx方向上发生一定程度的移动。当在θx方向上发生移动时,基板3的下端侧在Y轴线方向上比上端侧更远离电连接部分55。换言之,基板3的偏差量在下端侧中比在上端侧中更大。因此,通过沿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多个电极垫的结构,不同电极垫与电气端子55的偏差量显著地不同,因此对应地接触压力不同,结果可能难以确保稳定电连接。如果执行整个设计以适配在基板的上端侧电极垫和主组件侧电气端子55之间的适当接触压力,接触压力在下端侧电极垫和主组件侧电气端子之间可能太低。另一方面,如果执行整个设计以适配在基板的下端侧电极垫和主组件侧电气端子55之间的适当接触压力,则接触压力在上端侧电极垫和主组件侧电气端子之间可能太高。如果主组件侧电气端子设计成适配相应电极垫,所述部分必须是分开的部分,导致成本和设计负担增加。相反地,根据所述多个电极垫在水平方向(盒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上设置的这个实施方式,即使产生在θx方向上的移动,与电气端子55的偏差量也不会彼此显著不同,因此将不产生以上描述的缺点。
通过在θx方向上可发生移动的这个示例的这种结构,可能在Z轴线方向上产生位置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将考虑在Z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偏差来设计电极垫的尺寸。如果沿Z轴线方向设置电极垫,则在Z轴线方向上的基板尺寸由于电极垫的尺寸而相对大。当电极垫和/或基板的尺寸较大时,墨和/或杂质沉积(其可能是基板失效原因)的可能性增加,此外也增加使用者接触基板的可能性。而且,成本增加上升。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在Z轴线方向上测量的基板尺寸可以比在电极垫沿Z轴线方向设置的情况下小。
通过在水平方向(盒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上设置电触头4的这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在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上沉积的墨或液体传递到墨盒的电触头上,由于在电触头之间的墨或液体的桥接而在电触头之间短路的可能性也比在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上设置电触头的情况下低。
例如,当拆卸墨已经用完的空盒且安装新盒时,使用者可能错误地重新安装空盒。如果当拆卸空盒时液体从空盒泄漏,则液体或墨可能在空盒的电触头上沉积。然后,沉积在空盒上的液体和/或墨可传递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上。如果新盒在此之后安装,则现在沉积在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上的液体和/或墨可能传递到新盒的电触头4上。
在另一情况下,在可以在产生大量墨雾的条件下执行打印操作的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中,在打印机主组件中漂浮的墨雾可能沉积在打印机主组件侧的电连接部分55上。如果这发生,则当新墨盒安装到打印机主组件时,沉积在打印机主组件侧的电连接部分55上的墨雾可能传递到盒的电触头4上。并且墨传递量可能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触头4在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上设置,则沉积在上侧电触头4上的液体可落到下侧电触头4,结果在上电触头和下电触头4之间产生短路。短路可导致电触头的故障。另一方面,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电触头4在盒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上设置,因此如果沉积在电触头4上的液体落下,在电触头之间短路的可能性比电触头4在盒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上设置的情况下低。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在前表面2c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4之间。通过这个设置方式,布置在靠近于导管插入开口8的位置中的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接收来自弹射弹簧57的力,因此墨接收导管52可以从设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中的环形橡胶部件的密封部件19容易地移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环形橡胶部件的密封部件19设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中,且当墨接收导管52被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时,墨接收导管52与密封部件19压力接触。因此,在墨接收导管52和密封部件19之间的压力接触状态比在其它接口部分中不容易打破。出于在墨接收导管52和密封部件19之间顺畅脱离连接的目的,优选的是,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布置在靠近于导管插入开口8的位置中。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布置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4之间,更特别的布置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定位部分6之间,因此弹射弹簧接触部分23不远离导管插入开口8、电触头4和定位部分6。因此,除了在墨接收导管52和密封部件19之间的脱离连接之外,对于在定位部分6和定位销53之间的接合且对于在电触头4和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连接,顺畅脱离连接被容易地完成。
此外,如图2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电触头4设置在前表面2c上,定位部分6和导管插入开口8也设置在前表面2c上,因此可以抑制电触头4在前表面2c的平面上的位置偏差。
而且,如图2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定位部分6设置在导管插入开口8和电触头4之间,更特别的设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在盒的接口部分中,要求最高定位准确性的接口部分是电触头4,且所要求的定位准确性在电触头4中比在导管插入开口8中高。另一方面,用于盒的高准确度定位由定位部分6实现。因此,优选的是,定位部分6邻近于电触头4布置。为了完成这个,优选的是,定位部分6设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通过这种设置方式,电触头4可以以与通过定位部分6的定位准确性提供的定位准确度对应的高准确度定位,因此可以在电触头4和电连接部分55之间完成令人满意的电连接。
<宽墨盒>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Bk的示意图。在图11中示出的黑色墨盒1Bk的基本结构与在图2中示出的彩色墨盒1M(1C,1Y)基本相同。例如,高度和深度是相同的,且盒接口部分的类型、设置方式和设置宽度也是相同的。
在黑色墨盒1Bk和彩色墨盒之间的主要差异是黑色墨盒1Bk的宽度比彩色墨盒的更大,且盒接口部分偏移到前表面的一侧(更特别地到右侧)。通过偏移结构,黑盒的盒接口部分的宽度与彩盒的相同。由此,结合单元59的尺寸和大致结构可以在黑色和其它色之间通用。
<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
墨盒的特定结构仅是这个实施方式的示例,且这个实施方式不受限于示例性特定结构。可以在各种方面修改这个实施方式的墨盒的结构。将描述这些修改示例中的一些。
(在基板上的电触头的设置方式)
在这个实施方式的基板上的电触头(电极垫)的设置方式不受限于在图3中示出的。例如,可以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图12中示出的电极垫的设置方式。
在图12中,类似于图3,多个电极垫61、71在X轴线方向(水平方向)上设置在XZ平坦表面上。在图12的部分(a)中,不同电极垫61的位置在Z轴线方向上不同,在图12的部分(b)中,不同电极垫71的构型及其在Z轴线方向上的位置是不同的。然而,在这些示例中,类似于图3,相对于电气端子55的接触位置61a、71a在水平方向(X轴线方向)上设置。因此,类似于图3,即使在墨盒的安装时发生墨盒在θx方向上的移动,在电极垫4和电气端子55之间也可以完成令人满意的电连接。
(壳体的构型)
这个实施方式的壳体(盒体)2的构型不受限于在图2中示出的长方体形状。依据内部功能,盒安装部分33的外部壳体、设计或结构、构成壳体2的一部分或所有表面(上表面、底表面、侧表面)可包括凹坑和突起,阶梯部分、切口部分、弯折部分和倾斜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如图13的部分(a)所示,前表面2c的一部分可弯曲。在图13的部分(a)的示例中,电触头4超过定位部分6的开口(定位开口)、通孔27和导管插入开口8朝向前侧突伸,且定位开口6和通孔27超过导管插入开口8朝向后侧缩回,且这种构型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是可用的。在图13的部分(a)的示例中,基板3类似于图3设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在图13的部分(a)的示例中,所述多个电触头设置在与盒安装方向(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基板的区域上,类似于图3的示例。其它示例在图13的部分(b)和部分(c)中示出,其中切口部分和/或凹部设置在前表面2c的一部分中,且基板3设置在切口部分或凹部中。在图13中示出的示例中,基板3直接设置在包括导管插入开口(8)形成区的前表面2c上或通过支撑部件间接设置在所述前表面上,且在基板上的电触头4包括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8)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基板的安装方法)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可用的用于安装基板3的安装方法中,基板3如图4所示地直接安装在壳体2上,但是所述方法不受限于这个实施方式,且基板3可通过另一部件安装到壳体2。在示例中,基板3安装在基板支撑部件81上,且基板支撑部件81安装在壳体2上,如图13的部分(b)和部分(c)所示。在图13的部分(b)中,壳体2在拐角部分处被切口。基板3设置在具有与切口部分对应的构型的基板支撑部件81上,且基板支撑部件81与切口部分接合以构成墨盒。如图13的部分(b)所示,切口部分也构成壳体的前表面2c。切口部分不与设有导管插入开口8的前表面2c平齐,且结构是可用的。在图13的部分(b)中,基板3通过基板支撑部件81安装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在图13的部分(c)中示出的壳体2在壳体的前表面的部分处被切成长方体形状,且类似于图13的部分(b),设有基板3的基板支撑部件81与切口部分(凹部)接合。如图13的部分(c)所示,凹部也构成壳体的前表面2c。类似地,基板3通过基板支撑部件81设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如描述的,基板3可电连接到壳体2且可通过另一部件间接连接到壳体2。在图13的部分(b)和部分(c)中,类似于图3,基板3设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在图13的部分(b)和部分(c)的这些示例中,所述多个触头与盒的安装方向(盒深度方向)交叉地设置在基板上,这与图3相同。
(设置有电触头的表面)
在图2和图11、13中示出的示例中,作为电触头的电极垫4设置在与前表面2c(XZ表面)平行的表面上,所述示例仅是这个实施方式的优选示例,且其上设置电极垫4的表面不受限于XZ表面。
如之前描述的,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只要电极垫4设置在能够与在图9和图10中示出的电气端子55连接的位置中,就足够了。出于这个目的,作为电触头的电极垫4优选设置在下述上:(1)与盒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4)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5)与平行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或(6)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以上描述的(1)与盒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4)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5)与平行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和(6)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表面/区域不受限于XZ表面,而是包括相对于XZ表面倾斜的表面。电触头4优选设有(1)与盒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形成表面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5)与平行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或(6)与平行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和15,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导管插入路径22的结构、通气孔路径16的结构、通气孔密封膜17的位置、以及在通气孔路径16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4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的内部结构,其中,(a)是在X轴线方向上看去的墨盒的视图,(b)是从在Y轴线方向上的后侧看去的墨盒的视图。图15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墨盒安装到安装部分中的过程,其中,(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b)示出插入完成的最终阶段。
<墨盒的内部结构>
(导管插入路径的结构)
如图14所示,导管插入开口8在底表面附近设置在壳体2的前表面2c上。导管插入开口8布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的一端部分处,且导管插入路径22的另一端部分连接到墨容纳腔室11。导管插入路径22设有弹性部件(例如,环形橡胶部件)的密封部件74、能够在用于接触到密封部件74的位置和远离密封部件74隔开的位置之间移动的阀75、以及用于朝向密封部件74推压阀75的弹簧76。密封部件74的外周表面与导管插入路径22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在墨接收导管52还未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的状态下,阀75与密封部件74接触以将密封部件74的开口密封。因此,导管插入路径22通过阀75与密封部件74隔离,且在墨容纳腔室11和外侧之间不建立流体连通。当墨接收导管通过导管插入开口8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时,阀75沿使弹簧76压缩以将阀75与密封部件74隔开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在墨接收导管52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建立流体连通,且密封部件74的内表面接触到墨接收导管52的外周表面以防止墨的泄漏。通过将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路径22中,墨容纳腔室11中的墨可以被供应到墨接收导管52中。
(在通气孔路径和墨容纳腔室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
如图14所示,通气孔路径16的一端部分设有通气孔7,且通气孔路径16的另一端部分与墨容纳腔室11连接。密封通气孔7的通气孔密封膜17安装到作为壳体2外壁表面的前表面2c,且是与柔性部件12分开的部件。在通气孔路径16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的连接部分中,设置能够与板部件14的移动相关地打开和关闭的相关阀77,当相关阀77打开时,通气孔路径16和墨容纳腔室11彼此流体连通。更特别地,当在墨容纳腔室11中的墨量不小于预定量时,相关阀77处于如图14的部分(b)所示的关闭位置,以使得墨容纳腔室11不与通气孔路径16流体连通。板部件14被构成为使得其随着墨的消耗朝向左表面2e移动,墨容纳腔室11中的墨量变得小于预定量,板部件14推动相关阀77以打开所述相关阀。由此,墨容纳腔室11和通气孔路径16彼此流体连通。在流体连通的状态下,与从墨容纳腔室11消耗的墨量对应的环境空气将通过通气孔路径16被引入墨容纳腔室11中,因此在墨容纳腔室11中的负压不变得太高。因此,可以避免从墨容纳腔室11到外侧的墨供应由于在墨容纳腔室11内的太高负压而被阻碍,因此大多数墨可以从墨容纳腔室用完。
<墨盒的安装操作和拆卸操作>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墨盒的安装操作如图15所示,且其基本类似于在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
如图15的部分(a)所示,墨盒1沿安装引导件50的内侧被插入以接触到弹射弹簧57。当墨盒1被进一步插入时,检查墨盒1的识别部分9的凹部实际上是否匹配安装部分33的识别部件60的突起,如果是的话,盒被进一步朝向后侧插入。然后,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由墨接收导管52的自由端开封,且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定位销53插入定位部分6中,在此之后,通气孔密封膜17由开封销51开封,且开封销51插入通气孔7中。因此,墨接收导管52插入设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中的密封部件74的开口中以推动阀75,以使得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彼此流体连通。然后,电触头接触到电连接部分55,最终,接合部分24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且安装操作完成(图15的部分(b))
如描述的,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盒侧接口部分与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适当地连接。
<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
在图14中示出的这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在四个结构(导管插入路径的结构,通气孔路径的结构,通气孔密封膜的位置和在通气孔路径和墨容纳腔室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中不同,但是这个实施方式不受限于这些结构。例如,仅导管插入路径22的结构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或仅在通气孔路径16和墨容纳腔室1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四个结构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结构(所述结构中的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且这些修改方案在这个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内。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6-19,将描述第三实施方式。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壳体的尺寸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更特别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设有盒侧接口部分,诸如导管插入开口8、电触头、定位部分6和接合部分2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盒侧接口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盒侧接口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至少在以下点(1)-(4)中是共同的。(1)导管插入开口8在比上表面更靠近于底表面的位置中布置在壳体的前表面上。(2)电触头4布置于在导管插入开口8上方的位置中。(3)定位部分6布置于在导管插入开口8上方且在电触头4下方的位置中。(4)接合部分24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上。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墨盒的结构>
图16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的示意性结构,其中,(a)是墨盒18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墨盒1801的内侧结构。图17是图解在墨盒1801和从盒安装单元取出的结合单元59之间的连接关系的透视图。如将从图17理解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合单元59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合单元59相同。因此,能够与作为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的结合单元59连接的盒侧接口部分的结构、位置关系和尺寸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更具体地,设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801的前表面1802c上的电触头、定位孔6、通孔27、导管插入开口8和识别部分9的结构、位置关系和尺寸与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的前表面2c上的电触头、定位孔6、通孔27、导管插入开口8和识别部分9的相同。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图9)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图17)两者的设计中,作为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的结合单元59可以是通用的,结合单元59的成本可以降低。此外,诸如电触头4、定位孔6、通孔27、导管插入开口8和识别部分9的盒侧接口部分的结构、位置关系和尺寸可以是通用的,因此墨盒的设计负担可以减小。
如将从图16和17理解的,墨盒1801设有长方体形状壳体1802,所述长方体形状壳体在其中包括墨容纳腔室11。壳体1802包括上表面1802a、下表面(底表面)1802b、多个侧表面1802c-1802f。侧表面包括作为第一侧表面的前表面(前侧)1802c、作为第二侧表面的后表面(后侧)1802d、作为将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第三侧表面的左表面1802e、以及作为将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第四侧表面的右表面1802f。
壳体1802的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更大。更特别地,壳体1802在Z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高度)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更大,且壳体1802在Y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深度)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更大。例如,在壳体1802的尺寸的示例中,高度是大约7.8cm,深度是大约9.5cm,它们分别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大约4.7cm的高度和大约8.4cm的深度更大。另一方面,在X轴线方向上测量的壳体1802的尺寸(宽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相同(例如,大约1.6cm)。特定尺寸仅是优选示例,这个实施方式不受限于这些尺寸。
壳体1802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其具有六个主要侧面。6个表面的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具有最大面积,且前表面(前侧)2c和后表面(后侧)2d具有最小面积。六个侧面的面积的关系是前表面2c和后表面2d<上表面2a和下表面(底表面)2b<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左表面2e和右表面2f的面积大约是74.10(=7.8×9.5)cm2,上表面2a和下表面2b的面积大约是15.20(=1.6×9.5)cm2。前表面(前侧)2c和后表面(后侧)的面积均大约是12.48(=1.6×7.8)cm2
如以上描述的,在盒侧接口部分中的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例如导管插入开口8、通孔27、定位孔6和基板3以从底侧朝向上侧的顺序布置。然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相反,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中,电触头4在高度方向上布置在前表面1802c的中心附近。更特别的,电触头布置在前表面1802c相对于高度方向的中心部分的稍微上方。换言之,电触头4布置于在前表面1802c的上侧中的位置上(在相对于高度方向的中心上方的部分)且与距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中心部分。通过这种结构,在导管插入开口8、电触头和接合部分2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更特别地,即使电触头4邻近于前表面1802c的中心附近设置,接合部分24仍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因此提供第一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24设置在上表面1802a上(更特别地,在上表面1802a上与距后表面1802d相比更靠近前表面1802a的位置),以将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但是用于将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的结构不受限于以上描述的结构。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定位部分6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地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在这个方面中的有益效果。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电触头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沿X轴线方向设置,因此可以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在这个方面中的相同有益效果。
<墨盒的安装操作和拆卸操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801的安装操作在图18中示出且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高,因此锁定杆58对应地在较高位置处。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安装引导件和安装部分33的内侧空间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更大,但是这些实施方式的安装部分的功能是相同的,出于简化原因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8的部分(a)所示,墨盒1801沿安装引导件50的内侧插入以接触到弹射弹簧57。当墨盒1801被进一步插入时,检查墨盒1的识别部分9的凹部实际上是否匹配安装部分33的识别部件60的突起,如果是,盒被朝向后侧进一步插入。然后,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1801由墨接收导管52的自由端开封,且墨接收导管52插入导管插入开口8中。定位销53插入定位部分6中,在此之后,通气孔密封膜17由开封销51开封,且开封销51插入通气孔7中。随后,墨接收导管52插入设置在导管插入路径22中的密封部件74的狭缝中以推动阀75,以使得墨容纳腔室11和墨接收导管52彼此流体连通。然后,电触头接触到电连接部分55,最终,接合部分24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且安装操作完成(图18的部分(b))。
如描述的,同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盒侧接口部分与打印机主组件侧接口部分适当地连接。
<宽墨盒>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801Bk的示意图。在图19中示出的黑色墨盒1801Bk的基本结构与在图16中示出的彩色墨盒1801基本相同。例如,高度和深度是相同的,且盒接口部分的类型、设置方式以及设置宽度也是相同的。
在黑色墨盒1801Bk和彩色墨盒1801之间的主要差异是黑色墨盒1801Bk的宽度比彩色墨盒的更大,且盒接口部分偏移到前表面的一侧(更特别的到右侧)。通过偏移结构,黑盒的盒接口部分的宽度与彩盒的相同。由此,结合单元59的尺寸和大致结构在黑色和其它色之间可以通用。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20,将描述第四实施方式。图20是示意性示出这个实施方式的墨盒的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在于接合部分224的结构。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部分的结构,且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前文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提供接合部分24,接合部分24被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上,但是将接合部分24放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的结构不受限于前文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将接合部分放置在与壳体的上表面不同的部分中,接合部分可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为了将接合部分24放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优选的是,接合部分放置在与距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上表面的位置中。
如图20所示,构成壳体的右表面2f的第二壳体部件(关闭部件)41设有接合部分224。更特别的,接合部分224的形式为在X轴线方向(垂直于右表面的宽度方向)上从右表面2f延伸的突起。突起224包括是与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224a的一侧,区域224a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到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以使得接合部分124和锁定突起54彼此接合。类似于在图5中示出的接合凹部24的区域24a,接合部分224的接触区224a是与平行于电触头4的法线或在其上设置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尤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区域224a垂直于与法线平行的方向。区域224a是与平行于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且是与平行于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而且,区域224a是与平行于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穿过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的虚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设置在与壳体的上表面不同的部分中,如图20所示,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这种结构。例如,接合部分可设置于将在后文中描述的在第五实施方式或第六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位置中。类似于这个实施方式,在后文中描述的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也布置在与距下表面相比更靠近于上表面的位置中。
如将从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理解的,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接合部分不受限于凹部构型,而可以是如图20所示的突伸构型。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21-22,将描述第五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部分的结构和壳体的构型,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与壳体的构型的差异对应的,内部结构(例如,墨容纳腔室的构型,通气孔路径的构型)是不同的,尽管构型不同但是功能是相同的,因此内部结构的说明将被省略。
图21示意性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墨盒3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3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301的内部结构。如图21所示,壳体2的构型是独特的,换言之,上表面2a较小,后表面2d由弯曲表面和倾斜表面构成。后表面2d的一部分的区域用作接合部分324。更特别地,与上表面邻近的后表面2d的倾斜表面或弯曲表面构成接合部分324。接合部分324比底表面2b更靠近于上表面2a。
第五实施方式的墨盒301的安装操作在图22中示出,且与在图10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但是简而言之,接合部分324如图22所示地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如从前文理解的,在本发明的墨盒中可用的接合部分不受限于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凹部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突起,而可以是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此外,接合部分的位置不受限于如图2所示的壳体2的上表面2a或如图20所示的壳体2的侧表面2f,而是接合部分的位置可以是如图21所示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后表面2d。
类似于在图5中示出的区域24a或在图20中示出的区域224a,构成接合部分324的倾斜表面或弯曲表面与平行于电触头4的法线或设置有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的方向交叉,尤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324垂直于与法线平行的方向。接合部分324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且交叉于与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而且,接合部分324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穿过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的虚线)平行的方向。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23-24,将描述第六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部分的结构和壳体的构型,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与壳体的构型的差异对应地,内部结构(例如,墨容纳腔室的构型,通气孔路径的构型)是不同的,尽管构型不同但是功能是相同的,因此内部结构的说明将被省略。
图23示意性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墨盒4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4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从沿X轴线方向的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401的内部结构。在图23中,壳体2的构型是独特的,且上表面2a和后表面2d是小的,且提供将上表面2a和后表面2d连接的连接区2g。连接区2g的一部分用作接合部分424。更特别的,连接区2g包括与上表面2a连接且与前表面2c基本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区域、和与后表面2d连接且与底表面2b基本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区域,在连接区中,邻近于上表面且是第一区域的一部分的平坦表面部分用作接合部分424。接合部分424在与距底表面2b相比更靠近于上表面2a的位置中。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墨盒401的安装操作在图24中示出,且与在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因此,详细说明被省略,但是简而言之,接合部分424如图24所示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如将理解的,在本发明中可用的墨盒的接合部分不受限于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凹部或弯曲表面、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突起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倾斜表面。接合部分的位置不受限于如图2所示的壳体2的上表面2a、壳体2的侧表面2f、如图20所示的壳体2的后表面2d,而是接合部分的位置可以是在如图23所示的这个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上表面2a和后表面2d之间的连接区2g。
类似于在图5中示出的区域24a和在图20中示出的区域224a,构成接合部分424的表面交叉于与电触头4的法线平行或与设置有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平行的方向。接合部分424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且交叉于与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而且,接合部分424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穿过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的虚线)平行的方向。
[第七实施方式]
参照图25-26,将描述第七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部分的结构,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5示意性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墨盒5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5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501的内部结构。如图25所示,形式为突起的接合部分524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更特别地,接合部分524是形式为水平三角柱具有五面体形状的突起。突起524包括作为与盒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524a的一侧,且区域524a的至少一部分接触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以使得接合部分124和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类似于在图5中示出的接合凹部24的区域24a,接合部分524的接触区524a是交叉于与电触头4的法线平行或与设置有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尤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区域524a垂直于与法线平行的方向。区域524a是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且是交叉于与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而且,区域524a是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穿过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的虚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墨盒501的安装操作在图26中示出,且其与在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因此,将仅描述接合部分524和锁定杆58之间的关系。当放置于在图26的部分(a)中指示的位置中的墨盒501进一步在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中进入时,接合部分524通过与锁定突起54接触而向上推动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侧。当墨盒701进一步进入到接合部分524在锁定突起54相对于安装方向的下游的位置时,接合部分524的区域524a如图26的部分(b)所示地与锁定突起54接合。因此,墨盒501的安装完成。如以上描述的,与本发明的墨盒可一起使用的接合部分不受限于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凹部、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突起、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第六实施方式的平坦表面等等。
[第八实施方式]
参照图27-28,将描述第八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部分的结构,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7示意性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墨盒6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6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601的内部结构。接合部分624是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的可移动部件。更特别地,接合部分624包括由壳体2的上表面2a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杆,以使得在Z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突起624a能够朝向壳体2的上表面2a移动。通过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的突起624a,接合部分624与锁定杆58接合。类似于在图5中示出的接合凹部24的区域24a,突起624a交叉于与电触头4的法线平行或与设置有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平行的方向,且更特别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突起624a垂直于与法线平行的方向。突起624a是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部分,并且也是交叉于与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部分。而且,突起624a是交叉于与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穿过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的虚线)平行的方向的部分。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墨盒601的安装操作在图28中示出,且与在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因此,将仅描述在接合部分624和锁定杆58之间的关系。当放置于在图28的部分(a)中示出的位置中的墨盒601在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上前进时,突起624a接触到锁定突起54以使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侧上升。当墨盒601进一步前进,且突起624a变成在锁定突起54相对于安装方向的下游时,接合部分624在这个位置处由锁定突起54向下推动,且如图28的部分(b)所示,接合部分624的突起624a与锁定杆58的锁定突起54接合。因此,完成墨盒601的安装。如从前文理解的,能与根据本发明的墨盒一起使用的接合部分不受限于在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静止(不可移动)接合部分。
[第九实施方式]
参照图29-30,将描述第九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合部分的结构,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9示意性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墨盒7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7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701的内部结构。接合部分724是能够相对于壳体2a的前表面2c移动的部件,且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可移动接合部分724被作为弹性部分的弹簧725在-A方向上推压,且能够通过弹簧725的扩展和收缩在-A和+A方向上移动。弹簧725用作用于相对于壳体2移动接合部分724的接合部分移动器。类似于在图5中示出的接合凹部24的区域24a,接合部分724交叉于与电触头4的法线平行或与设置有电触头4的基板3上的区域的法线平行的方向,且尤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接合部分724垂直于与法线平行的方向。
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墨盒701的安装操作在图30中示出,且与在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因此,将仅描述在接合部分724和锁定杆58之间的关系。在接合部分724不接触锁定突起54的状态(非接合状态)下,弹簧725如图30的部分(a)所示扩展。当墨盒701在安装方向(Y轴线方向)上前进时,接合部分724接触到锁定突起54,以使得它们彼此接合,如图30的部分(b)所示。在接合状态下,弹簧725处于压缩状态。在图30的部分(b)中的接合部分724的位置比在图30的部分(a)中的接合部分724的位置更靠近于前表面2c或电触头4。
[第十实施方式]
参照图31,将描述第十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具有电触头的基板的布置,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1示意性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墨盒8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8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801的内部结构。如从图31理解的,基板3设置在连接上表面2a和前表面2c的倾斜表面2h上。更特别地,在基板3上的电触头4具有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以便能够电连接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所述区域相对于上表面2a和前表面2c倾斜。通过图31的这个结构,电触头4具有与盒插入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因此,电触头4不设置在与Y轴线方向平行的表面上,且可以抑制在墨盒801被插入时在电触头4和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摩擦量。而且,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电触头4沿墨盒1101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设置,因此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如从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理解的,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基板3的结构和电触头4的结构不受限于如在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中将它们设置在前表面2c上的结构。
在图31中示出的电触头4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在图31中示出的基板3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表面、(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表面、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
[第十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32-33,将描述第十一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具有电触头的基板的支撑结构,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2示意性图解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墨盒901的结构。设有电触头4的基板3被作为弹性部件937的弹簧在由+A指示方向上推压,且能够通过弹簧937的扩展和收缩而在方向+A和-A上移动。弹簧937用作用于相对于壳体移动基板3的基板移动器。弹簧937由设置在基板3的后侧上的突起936和设置在壳体2的前壁上的突起938定位。在墨盒901未安装到安装部分33的状态下(墨盒的非使用状态),弹簧937处于扩展状态,如图32的部分(a)所示。另一方面,在墨盒901安装在安装部分33中的状态下,弹簧937处于如图32的部分(b)所示的压缩状态,且基板3与弹簧937的压缩对应地超过前表面2c朝向后侧缩回。
图33示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墨盒901插入安装部分33中的过程,其中,(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b)示出插入完成状态。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在图33中示出,且与在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操作几乎相同。因此,将仅描述弹簧937的扩展和收缩以及基板3的移动。在基板3上的电触头不与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接触的状态下,如图33的部分(a)所示,弹簧937处于扩展状态。当墨盒901从在图33的部分(a)中示出的位置插入在图33的部分(b)中示出的位置中时,电触头4接触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盒901朝向后侧被进一步插入,然后电触头4由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挤压,且弹簧937被压缩,且基板3超过前表面2c朝向后侧移动。在此之后,如图33的部分(b)所示,接合部分24与锁定杆58接合,由此完成墨盒901的安装。
通过图32的这个结构,基板3被弹簧937在+A的方向上(安装方向)推压,且在电触头4和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接触被容易地稳定。此外,基板3能够利用弹簧937在-A方向上移动,因此当电触头4接触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时,在电触头和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之间的接触压力不会增加到超过需要。如从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理解的,本发明的墨盒的基板3和电触头4不受限于在前表面2c上固定的基板和电触头。
在图32和33中示出的电触头4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在图32和33中示出的基板3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表面、(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表面、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
[第十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34-35,将描述第十二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具有电触头的基板的结构,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4示意性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墨盒801的结构,其中,(a)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001的内部结构,且(b)是基板1003的透视图。设有电触头1004的基板1003能够围绕旋转轴1037旋转。基板1003具有L形状,其包括第一部分1003a和基本垂直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1003b,其中,第一部分1003a和第二部分1003b彼此通过旋转轴1037连接。旋转轴1037在其相反端处固定到壳体。基板1003的第二部分1003b的后侧设有张力弹簧(未示出),张力弹簧连接到壳体2的上壁的下表面。张力弹簧推压基板1003的第二部分1003b,以使得在墨盒的非使用状态下,电触头1004基本面向下。另一方面,基板1003的第一部分1003a用于通过在墨盒1001的插入中与安装部分33接触而从安装部分33接收旋转力。通过接收旋转力的第一部分1003a,整个基板1003围绕旋转轴1037旋转,且设置在基板1003的第二部分1003b上的电触头1004电连接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以这种方式,电触头1004在墨盒的非使用状态下基本面向下,但是在与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连接的电连接状态下,电触头面向前。
图35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墨盒1001插入安装部分33中的过程,其中,(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b)示出在插入期间的状态,且(c)示出插入完成状态。如图35的部分(a)所示,当墨盒1001被插入时,基板1003的第一部分1003a接触到上安装引导件50,以使得基板1003旋转。如图35的部分(b)所示,墨盒1001在基板1003的第二部分1003b面向前的状态下被插入。如图35的部分(c)所示,基板1003的电触头电连接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且接合部分24与锁定杆58接合,因此完成安装。当墨盒1001从盒安装部分33拆卸时,基板1003通过设置在基板1003的第二部分1003b的后侧上的张力弹簧(未示出)在相反方向上旋转,由此电触头1004面向下,如图34的部分(a)所示。张力弹簧用作用于相对于壳体移动基板1003的基板移动器。
通过在图34和35中示出的这个结构,电触头1004在深部分处放置在壳体中,深部分在安装盒之前难以被使用者触及,且通过墨盒的安装操作,基板1003旋转以使得电触头1004移动到它们能够与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电连接的位置,因此可以减小使用者在安装盒安装件之前接触电触头1004的可能性。
在盒的非使用状态下,在图34和35中示出的电触头1004不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或(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然而,在墨盒1001的安装完成状态下或在相对于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的连接状态下,在图34和35中示出的电触头1004具有这些区域(1)-(6)。
[第十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36和37,将描述第十三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具有电触头的基板的结构和布置,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6示意性示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1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11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101的内部结构。如图36所示,基板1103具有基本L形状,其包括与上表面平行的第一部分1103a和基本垂直于第一部分1103a的第二部分1103b,且第一部分1103a的后侧由上表面2a支撑,第二部分1103b的后侧由前表面2c支撑。电极触头1104由基板1103的第二部分1103b支撑,使其包括能够接触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的区域(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电触头1104通过电力布线与设置在基板1103的第一部分1103a中的存储元件1105连接。
图37示意性示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墨盒12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1201的外观的透视图,(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201的内部结构。如图37所示,基板1203具有基本L形状,其包括与上表面平行的第一部分1203a和从第一部分1203a弯折的第二部分1203b,且第一部分1203a的后侧由上表面2a支撑。第二部分1203b的后侧与前表面2c隔开,与图36的结构不同。电极触头1204由基板1203的第二部分1203b支撑,以使其包括能够接触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的区域(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电触头1204通过电力布线与设置在基板1203的第一部分1203a中的存储元件1205连接。当墨盒1201插入安装部分33中时,电触头1204接触到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而后基板1203的第二部分1203b在保持在电触头和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之间的接触状态的同时变形且接触到壳体2的前表面2c。在这个状态下,接合部分24与锁定杆58接合,因此完成安装操作。
通过在图36和37中示出的这个结构,电触头1104、1204具有与盒插入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且不设置在与Y轴线方向平行的表面上,因此在电触头和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摩擦量可以被抑制。而且,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电触头1104、1204在墨盒1301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上设置,因此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如从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理解的,本发明的墨盒的基板3不受限于由前表面2c支撑。
在图36和37中示出的电触头1104和1204均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在图36和37中示出的基板(1103,1203)均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1103b,1203b)、(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1103b,1203b)、(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表面(1103b,1203b)、(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1103b,1203b)、(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表面(1103b,1203b)、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1103b,1203b)。
[第十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38,将描述第十四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具有电触头的基板的结构和布置,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8示意性示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墨盒1301的结构,其中,(a)是墨盒1301的外观的透视图,且(b)示出沿X轴线方向从右表面侧看去的墨盒1301的内部结构。基板1303与上表面2c基本平行地设置在连接上表面2a和前表面2c的位置的切口部分上。电触头1304设置在基板1303的前表面自由端处,且存储元件1305设置在电触头1304后方,换言之,设置在基板1303上的后侧中。电触头1304和存储元件1305通过电力布线彼此连接。
通过图38的这种结构,电触头1304具有与盒插入方向(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且不设置在与Y轴线方向平行的表面上,因此,在电触头4和主组件侧电连接部分55之间的摩擦量在插入操作期间可以被抑制。而且,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电触头4在墨盒1301的宽度方向(X轴线方向)上设置,因此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通过图38的这个结构,基板1303设置在切口部分上,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这种结构,且基板1303可设置在上表面2a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电触头1304也在基板1303上布置在前侧的自由端处。
与在图2、图31和图32中示出的基板3不同的是,在图38中示出的基板1303不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表面,(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表面,(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表面,(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表面,或(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表面。然而,如从图38理解的,在基板1303上的电触头1304均具有(1)与盒插入方向(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2)与Y轴线方向交叉的区域、(3)与盒深度方向交叉的区域,(4)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8(墨排出开口)形成表面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5)交叉于与导管插入路径(墨排出路径)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和(6)交叉于与导管插入开口(墨排出开口)8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第十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39,将描述第十五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定位部分的结构,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9示出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定位部分的结构。在图39的部分(a)中示出的墨盒1401设有能够与定位销53接合的多个突起1406,且突起1406用作定位部分1406。所述多个突起1406设置在前表面2c后方。由突起1406围绕的开口布置在电触头4下方且在墨排出开口8上方,更特别地布置在比墨排出开口8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定位销53插入由所述多个突起1406围绕的开口中,以使得定位销53与所述多个突起1406接合,由此限制盒在垂直于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例如,沿前表面2c)上的移动。
此外,在图39的部分(b)中示出的墨盒1501设有狭缝形成部件1506,狭缝形成部件限定能够接收定位销53的狭缝,且狭缝形成部件1506用作定位部分。狭缝形成部件1506设置在前表面2c后方。由狭缝形成部件1506设置的狭缝位于电触头4下方且位于墨排出开口8上方,更特别地位于与距墨排出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的位置中。定位销53插入狭缝中且与狭缝形成部件1506接合,以使得盒在垂直于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例如,沿前表面2c)上的移动被限制。
在图39的部分(c)中示出的墨盒1601设有C形部件1606,C形部件具有能够接收定位销53的开口,且C形部件1606用作定位部分。C形部件1606设置在前表面2c后方。由C形部件1606限定的开口布置在电触头4下方且在墨排出开口8上方,更特别地布置在与距墨排出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定位销53被插入开口中且与C形部件1606接合,以限制盒在垂直于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例如,沿前表面2c)上的移动。
如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定位部分不受限于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2的前表面2c中的定位孔6。定位部分6在可以作用在定位销53上以定位墨盒的情况下可以是任意的。
[第十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40,将描述第十六实施方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基板3、定位部分3和穿透部分27设置在第二壳体部件1741中,第二壳体部件是壳体2的构成元件,且导管插入开口8和识别部分9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740中,第一壳体部件是壳体2的另一构成元件。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盒接口部分的一部分设置在用作关闭部件的第二壳体部件中,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40示意性示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结构,其中,(a)示出第二壳体部件1741,第二壳体部件是壳体2的构成元件,且(b)示出墨盒1701的透视图,墨盒包括第一壳体部件1740和第二壳体部件1741。如图40的部分(a)所示,第二壳体部件1741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类似于在图4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部件41,但是第二壳体部件1741附加地设有第二前壁形成部件1702c2,第二前壁形成部件是壳体2的前壁/前表面的主要部分。第二前壁形成部件1702c2设有具有电触头4的基板3、定位部分6和穿透部分27。另一方面,第一壳体部件1740类似于在图4中示出的第一壳体部件40,但是没有基板3、定位部分6和穿透部分27,且前壁2c的仅一部分维持作为第一前壁形成部件1702c1。换言之,第一壳体部件1740包括设有接合部分24的上表面2a、下表面2b,后表面2d、左表面2e(未示出)和第一前壁形成部件1702c1,第一前壁形成部件设有导管插入开口8和识别部分9。通过将该第二壳体部件1741安装到第一壳体部件1740,提供在图40的部分(b)中示出的墨盒1701。如从图40的部分(b)明显的,壳体2的前壁/前表面2c包括第一前壁形成部件1702c1和第二前壁形成部件1702c2,第一前壁形成部件是第一壳体部件1740的构成元件且第二前壁形成部件是第二壳体部件1741的构成元件。如将从上文理解的,本发明的墨盒的壳体不受限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由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形成的壳体。此外,壳体的前壁/前表面2c不受限于由单一部件形成,而是壳体的前壁/前表面2c可由多个部件形成。此外,待设置在壳体的前壁/前表面上的盒侧接口部分可分布在构成壳体的前壁/前表面的部件中。
[第十七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41-42描述第十七实施方式。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墨盒的接合部分和盒安装部分33的锁定部分的结构,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41示意性示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墨盒1901的结构,其中,接合部分1924随着接合杆1926的移动而移动。如图41所示,墨盒1901包括具有接合部分1942的可移动接合杆1926。接合杆1926能够围绕由上表面2a支撑的旋转轴1925旋转,且接合部分1924能够通过锁定杆1926的旋转朝向和远离壳体1902的上表面1902a地移动,使得在接合部分1924和壳体1902的上表面1902a之间的距离改变。图41的部分(a)示出当在接合部分1924和壳体1902的上表面1902a之间的距离相对大时的接合杆的状态,且图41的部分(b)示出当在接合部分1924和壳体1902的上表面1902a之间的距离相对小时的接合杆的状态。设置在接合杆1926上的接合部分1924能够移动到上表面2c的附近,且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墨排出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因此,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
图42示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墨盒901插入安装部分33中的过程,其中,(a)示出插入的初始状态,且(b)示出插入完成状态。当墨盒1901被插入时,接合部分1924接触到设置在盒安装部分33中的上部分安装引导件50,由此接合部分1924被移动以使得接合杆1926朝向上表面2a移动。图42的部分(a)示出接合部分1924靠近上表面2a的状态。当墨盒1901从在图42的部分(a)中示出的位置被进一步插入、且接合部分1924经过上部分安装引导件50的端部分时,接合杆1926移动以使得接合部分1924远离上表面2a。由此,接合部分1924与设置在上部分安装引导件50的末端处的可接合部件1954接合,因此完成墨盒1901的安装。
当墨盒1901要从盒安装部分33拆卸时,接合杆1926的后侧端部分1927上升(Z轴线方向)。由此,在接合部分1924和可接合部件1954之间的接合状态被释放,由此墨盒1901通过弹射弹簧57的推压力在拆卸方向上移动,因此允许使用者从盒安装部分33拆卸墨盒1901。当使用者操作锁定杆1926以将接合部分1924从可接合部件1954脱离接合时,墨盒1901通过弹簧力在拆卸方向上移动,此时使用者的手位于拆卸位置附近,因此如果弹簧力较强,则由弹簧力弹出的墨盒1901可以由使用者的手容易地抓握,且可以抑制墨盒1901比所需要的更强地弹出。
如从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理解的,在本发明的墨盒中可用的接合部分不受限于能够与盒安装部分33的锁定杆58接合的结构。接合部分可由任何能够与盒安装部分33的元件接合的各种结构替代。
[第十八实施方式]
参照图43,将描述第十八实施方式。图43图解能够在第十八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墨盒2001、2101、2201、2301的示意性结构。这个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定位部分6和/或穿透部分27不设置在墨盒上,且定位销53和/或开封销51不设置在盒安装部分33中,且这个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中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被赋予具有对应功能的元件,且为了简化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43的部分(a)中示出的墨盒2001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只是不设置定位部分6和穿透部分27且通气孔(未示出)和通气孔密封膜2017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对应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安装部分33相比,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墨盒2001的盒安装部分不设有定位销53和开封销51。由于盒安装部分不设有开封销51,通气孔密封膜必须由使用者移除。因此,在图43的部分(a)中示出的墨盒2001在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移除膜的壳体2的上表面2a上设有通气孔密封膜2017。
通过这种结构,未设置定位部分6或定位销53,因此墨盒2001由导管插入开口8和墨接收导管52、且由位置管控表面10和定位壁56定位。出于这个原因,定位的准确性不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好。然而,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且接合部分24布置在靠近于电触头4的上表面2c或邻近于上表面的位置中,因此在这些方面中可以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
通过图43的部分(a)的结构,要求使用者移除密封件,因此通气孔膜2017可能在盒安装之前被移除,且第一实施方式在这方面中的有益效果不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提供。另一方面,通气孔密封膜可以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更容易地粘附,因为不提供开封销51,打印机主组件的部件的数量可以减小。在图43的部分(a)中,只要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移除通气孔密封膜,通气孔密封膜2017就可布置在任何位置处。例如,通气孔和通气孔密封膜2017可布置在后表面2d、右表面2f、左表面2e等等上。
在图43的部分(b)中示出的墨盒21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相比不设有定位部分6、穿透部分27、通气孔7、过滤器15、通气孔路径16和通气孔密封膜17,且内侧墨容纳腔室11的结构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改变。
在图43的部分(c)中示出的墨盒22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相比不设有穿透部分27,且通气孔(未示出)和通气孔密封膜2217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2a上。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这个墨盒2001的盒安装部分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安装部分33,但是不设有开封销51。要求使用者移除密封件,因此通气孔膜2217可能在盒安装之前被移除,且第一实施方式在这个方面中的有益效果不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然而,实际上通气孔密封膜可以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更容易地粘附。
在图43的部分(d)中示出的墨盒23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1相比不设有定位部分6。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墨盒2301的盒安装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盒安装部分33相比不设有定位销53。通过这种结构,未设置定位部分6或定位销53,因此墨盒2301的定位由在墨接收导管中的导管插入开口8且由位置管控表面10和定位壁56实现。出于这个原因,定位的准确性不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好。然而,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接合部分24布置在与距导管插入开口8相比更靠近于电触头4的位置中,且接合部分24布置在靠近于电触头4的上表面2c或邻近于上表面的位置中,因此可以在这些方面中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选方面]
已经在前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墨盒或喷墨打印机的优选方面如下。
(方面1)
根据方面1,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
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且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的位置中,所述电触头包括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
接合部分,其设置于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下,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在连接状态下,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方面2)
根据方面1的墨盒优选还包括力接收部分,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
(方面3)
在根据方面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随着在所述接合部分和锁定杆之间的接合状态的释放,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接收推压力以释放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
(方面4)
根据方面1的墨盒优选还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和
力接收部分,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
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连接状态和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方面5)
在根据方面4的设备中,优选的是,随着在所述接合部分和锁定杆之间的接合状态的释放,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接收推压力以释放插入状态、连接状态和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方面6)
根据方面1的墨盒优选还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且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方面7)
在根据方面4或6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方面8)
在根据方面4或7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布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方面9)
在根据方面4或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位开口,定位部件被插入定位开口中。
(方面10)
在根据方面4或9的墨盒中,优选的是,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是朝向所述上表面远离所述底表面的方向。
(方面11)
在根据方面4或9的设备中,优选的是,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是沿所述前表面的方向。
(方面12)
在根据方面2或5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前表面的一部分用作所述力接收部件。
(方面13)
在根据方面1或1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
(方面14)
在根据方面1或1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方面15)
在根据方面1或14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是能够与所述锁定杆的突起接合的凹部。
(方面16)
在根据方面1或14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是能够与所述锁定杆的突起接合的凹部。
(方面17)
根据方面1或16的墨盒优选还包括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接合部分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分。
(方面18)
根据方面1或17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有所述电触头的基板。
(方面19)
在根据方面1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方面20)
在根据方面1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倾斜。
(方面21)
在根据方面1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
(方面22)
根据方面18的墨盒优选还包括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基板的移动器。
(方面23)
在根据方面18或2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直接支撑或通过支撑部件由所述壳体间接支撑。
(方面24)
根据方面1或23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和密封膜,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所述密封膜密封所述通气孔,所述密封膜能够由设置在所述盒安装部分上的开封销开封。
(方面25)
根据方面24的墨盒优选还包括通孔,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且所述密封膜布置在使得所述密封膜能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的位置处。
(方面26)
根据方面24或25的墨盒,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设有通气孔形成壁,通气孔形成壁设有所述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形成壁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方面27)
根据方面2或25的墨盒优选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
通孔,设置在所述盒安装部分上的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以便在所述力接收部分内侧,以及
密封膜,其能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
(方面28)
在根据方面27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膜设置在通气孔形成壁上,通气孔形成壁布置于在所述前表面的后侧中的位置中,以便在布置在所述前表面处的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推压力之后密封膜由开封销开封。
(方面29)
根据方面1或28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导管插入部分和所述墨容纳腔室彼此连接的导管插入路径和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且在所述墨接收导管插入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的情况下是可弹性变形的。
(方面30)
在根据方面29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橡胶部件,所述橡胶部件能够接触到插入导管插入路径中的所述墨接收导管的外周表面。
(方面31)
根据方面31,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布置;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下,墨接收导管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在连接状态下,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方面32)
根据方面32,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推压弹簧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布置;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上,且配置成从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下,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在连接状态下,所述电触头与所述电连接部分连接。
(方面33)
根据方面33,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定位部件、推压弹簧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布置;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
定位开口,定位部件能够插入定位开口中,以限制所述壳体在沿所述前侧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定位开口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且配置成从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下,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
(方面34)
根据方面31或33的墨盒优选还包括导管插入路径和弹性部件,所述导管插入路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和所述墨容纳腔室彼此连接,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且在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的情况下是可弹性变形的。
(方面35)
根据方面34的设备,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橡胶部件,所述橡胶部件能够接触到插入导管插入路径中的所述墨接收导管的外周表面。
(方面36)
根据方面31或35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和密封膜,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密封膜密封所述通气孔且能够由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开封销开封。
(方面37)
根据方面36的墨盒优选还包括通孔,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设置在前表面处,所述密封膜布置在使得所述密封膜能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的位置处。
(方面38)
在根据方面36或37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设有带有所述通气孔的通气孔形成壁,且其中,所述通气孔形成壁相对于远离所述前侧朝向所述后侧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方面39)
根据方面39,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方面40)
根据方面40,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所述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41)
根据方面41,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且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所述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42)
根据方面42,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方面43)
在根据方面39或4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凹部。
(方面44)
在根据方面39或43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侧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连接的第三侧表面,和与所述第三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连接的第四侧表面。
其中,所述第三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其中,所述第四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三侧表面、所述第四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小的面积,和
其中,所述第二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三侧表面、所述第四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小的面积。
(方面45)
根据方面39或44的墨盒优选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密封膜,该密封膜在通孔的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方向的后侧上的位置中密封所述通气孔。
(方面46)
在根据方面45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设有带所述通气孔的通气孔形成壁,且其中,所述通气孔形成壁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侧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方面47)
根据方面47,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方面48)
根据方面48,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基板下方且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所述接合部分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限制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49)
根据方面49,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在沿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限制所述壳体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且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以及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所述接合部分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限制所述壳体在从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50)
根据方面50,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所述接合部分具有交叉于与所述基板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51)
在根据方面47或50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的第五表面,且包括远离所述第五表面相对的第六表面。
(方面52)
根据方面52,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的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方面53)
根据方面53,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以及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设置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方面54)
根据方面54,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多个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管控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55)
根据方面55,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多个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方面56)
根据方面47或55的墨盒优选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通孔;以及
密封膜,其在通孔的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方向的后侧中的位置中密封所述通气孔。
(方面57)
在根据方面56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设有带所述通气孔的通气孔形成壁,且其中,所述通气孔形成壁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侧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方面58)
根据方面39或57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配置成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方面59)
根据方面59,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交叉于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60)
根据方面60,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延伸方向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交叉于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61)
根据方面61,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处,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延伸方向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交叉于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62)
根据方面62,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交叉于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63)
在根据方面61或6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定位开口,所述定位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方面64)
根据方面59或63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方面65)
根据方面65,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以及
接合部分,其设置于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且具有交叉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66)
根据方面66,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中心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交叉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67)
根据方面67,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部分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中心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交叉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68)
根据方面68,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交叉于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以及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交叉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69)
在根据方面67或6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定位开口,且所述定位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方面70)
在根据方面65或69的墨盒中,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方面71)
在根据方面59或70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
(方面72)
在根据方面59或70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设有上表面。
(方面73)
在根据方面59或72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凹部。
(方面74)
在根据方面59或73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布置。
(方面75)
在根据方面59或74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方面76)
在根据方面59或74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上表面倾斜。
(方面77)
在根据方面59或64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交叉于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78)
在根据方面65或70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交叉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79)
在根据方面59或7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直接支撑或通过支撑部件由所述壳体间接支撑。
(方面80)
根据方面80,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
接合部分,其设置于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81)
根据方面81,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所述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能够接收用于在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82)
根据方面82,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部分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能够接收用于在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83)
根据方面83,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84)
在根据方面82或83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定位开口,且所述定位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方面85)
根据方面80或84的墨盒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方面86)
在根据方面80或85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
(方面87)
在根据方面80或85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方面88)
在根据方面80或87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凹部。
(方面89)
在根据方面80或8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方面90)
在根据方面80或8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上表面倾斜。
(方面91)
在根据方面80或88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交叉于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区域。
(方面92)
在根据方面80或91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直接支撑或通过支撑部件由所述壳体间接支撑。
(方面93)
根据方面93,提供:
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盒安装部分和墨盒,所述盒安装部分包括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锁定杆,且墨盒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所述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A)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B)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C)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且具有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的位置中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D)接合部分,其设置于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下,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在连接状态下,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方面94)
在根据方面93的喷墨打印机中,优选的是,所述盒安装部分还包括推压弹簧,且所述墨盒还包括力接收部分,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
(方面95)
在根据方面93的喷墨打印机中,优选的是,所述盒安装部分还包括定位部件和推压弹簧,所述墨盒还包括:(A)定位部分,其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和(B)力接收部分,其能够从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连接状态和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方面96)
在根据方面93的喷墨打印机中,优选的是,所述盒安装部分还包括定位部件,且
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且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方面97)
根据方面97,提供:
一种墨盒,其可拆卸地安装到设有开封销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i)墨容纳腔室,(ii)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iii)通孔形成壁,在通孔形成壁中形成有开封销能够插入的通孔,以及(iv)通气孔形成壁,在通气孔形成壁中形成有在所述通气孔路径的一端处的通气孔开口,所述通气孔形成壁布置在所述通孔形成壁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以及
覆盖所述通气孔开口的密封膜,所述膜能够由已经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
(方面98)
根据方面98,提供:
一种墨盒,其可拆卸地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和开封销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i)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所述墨接收导管中的墨的墨容纳腔室,(ii)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iii)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iv)通孔,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v)设有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和所述通孔的侧壁,(vi)通气孔形成壁,在通气孔形成壁中形成有在所述通气孔路径的一端处的通气孔开口,所述通气孔形成壁布置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vii)底壁以及(viii)上壁;
覆盖所述通气孔开口的密封膜,所述膜能够由已经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以及
覆盖所述导管插入开口的第二密封膜,所述第二密封膜能够由墨接收导管开封。
(方面99)
根据方面99,提供:
一种墨盒,其可拆卸地安装到设有开封销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制备壳体的制备步骤,所述壳体包括:(i)墨容纳腔室,(ii)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iii)通孔形成壁,在通孔形成壁中形成有开封销能够插入的通孔,以及(iv)通气孔形成壁,在通气孔形成壁中形成有在所述通气孔路径的一端处的通气孔开口,所述通气孔形成壁布置在所述通孔形成壁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粘附密封膜以便覆盖所述通气孔开口的粘附步骤,所述密封膜能够由已经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
(方面100)
根据方面99的制造方法优选还包括将墨注射到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注射步骤,其中,所述注射步骤在所述粘附步骤之后执行。
(方面101)
根据方面101,提供:
一种用于制造墨盒的制造方法,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和开封销的盒安装部分,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壳体的制备步骤,所述壳体包括:(i)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所述墨接收导管中的墨的墨容纳腔室,(ii)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iii)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iv)通孔,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v)设有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和所述通孔的侧壁,(vi)通气孔形成壁,在通气孔形成壁中形成有在所述通气孔路径的一端处的通气孔开口,所述通气孔形成壁布置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vii)底壁以及(viii)上壁;
粘附密封膜以便覆盖所述通气孔开口的粘附步骤,密封膜能够由已经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以及
粘附第二密封膜以便覆盖所述导管插入开口的粘附步骤,第二密封膜能够由墨接收导管开封。
(方面102)
根据方面83的制造方法优选还包括将墨注射到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注射步骤,
其中,所述注射步骤在所述第一粘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第二粘附步骤之前执行。
(方面103)
根据方面103,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定位部件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中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
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且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的位置中,所述电触头包括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设置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处,且能够与所述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104)
在根据方面85的墨盒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前表面上且包括定位开口,定位部件被插入定位开口中。
(方面105)
根据方面105,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定位部件、推压弹簧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其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所述导管插入开口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地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其中,所述定位部件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开口中,以限制所述壳体在沿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方面106)
根据方面106,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和多个电连接部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所述墨接收导管中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第一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
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所述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
多个电触头,其能够与所述多个电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电触头在交叉于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区域中。
(方面107)
根据方面107,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和多个电连接部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所述墨接收导管中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第一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
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所述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与所述多个电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电触头均包括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其中,所述电触头的所述区域设置在交叉于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
(方面108)
根据方面108,提供:
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和多个电连接部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所述墨接收导管中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第一侧表面、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后侧处的第二侧表面、将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第三侧表面、在与所述第三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中且将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连接的第四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
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所述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以及
多个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电连接部分,所述电触头在垂直于所述第三侧表面和所述第四侧表面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方面109)
根据方面109,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在使用中的方位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壳体还包括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其中,所述多个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且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处;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所述电触头在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方面110)
根据方面110,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在使用中的方位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壳体还包括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其中,所述多个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且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处;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法线交叉的区域;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所述电触头在交叉于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区域中。
(方面111)
根据方面111,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设置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方面112)
根据方面112,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还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其中,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触头设置在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上,其中,所述电触头均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中空路径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
(方面113)
根据方面113,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侧表面中具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其中,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触头设置在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上,其中,所述电触头均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平行的方向。
(方面114)
根据方面114,提供:
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所述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其中,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触头设置在从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方向上,其中,所述电触头均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区域,所述区域交叉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
[工业应用性]
提供一种新颖的墨盒和新颖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它们可以完成在墨盒和盒安装部分之间的令人满意的连接。
附图标记列表
1:墨盒
2:壳体
2a:上表面
2b:底表面
2c:前表面
2d:后表面
2e:左表面
2f:右表面
3:基板
4:电触头(电极垫)
4a:接触位置
5:存储元件
6:定位部分(定位孔,定位开口)
7:通气孔
8:导管插入部分(导管插入开口)
9:识别部分
10:位置管控表面
11:墨容纳腔室
12:柔性部件
13:负压产生弹簧
14:板部件
15:过滤器
16:通气孔路径
17:通气孔密封膜
18:导管插入开口密封膜
19:密封部件
20:密封部件单元
21:外壳体
22:导管插入路径
23:弹射弹簧接触部分(力接收部分)
24:接合部分(凹部)
25:标签
26:环境空气开口
27:穿透部分(通孔)
30:打印机主组件
31:滑架
32:喷墨头
33:安装部分(盒安装部分,盒保持器)
34:供给器
35:控制器
36:输入/输出部分
37:打印介质
38:头部单元(盒安装单元)
40:第一壳体部件
41:第二壳体部件
46:电连接部分的支撑部件
47:电连接单元
48:板
49:框架
50:安装引导件
51:开封部件(开封销)
52:墨接收部件(墨接收导管)
53:定位部件(定位销)
54:锁定部分(锁定突起)
55:电连接部分(电气端子,主组件侧电触头)
56:定位壁
57:推压部件(弹射弹簧)
58:锁定杆
59:结合单元(主组件侧连接单元)
60:识别部件
61:电触头(电极垫)
61a:接触位置
62:存储元件
63:基板
71:电触头(电极垫)
71a:接触位置
72:存储元件
73:基板
74:密封部件
75:阀
76:弹簧
77:相关阀
78:支撑轴
81:基板支撑部件
101:墨盒
201:墨盒
224:接合部分(突起)
301:墨盒
324:接合部分(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
401:墨盒
424:接合部分(平坦表面)
501:墨盒
524:接合部分(突起)
601:墨盒
624:接合部分
701:墨盒
724:接合部分
725:弹性部件
801:墨盒
901:墨盒
936:突起
937:弹性部件(弹簧)
938:突起
1001:墨盒
1003:基板
1004:电触头
1037:旋转轴
1101:墨盒
1103:基板
1104:电触头
1105:存储元件
1201:墨盒
1203:基板
1204:电触头
1205:存储元件
1301:墨盒
1303:基板
1304:电触头
1305:存储元件
1401:墨盒
1406:定位部分(多个突起)
1501:墨盒
1506:定位部分(狭缝形成部件)
1601:墨盒
1606:定位部分
1701:墨盒
1702c1:第一前壁形成部件
1702c2:第二前壁形成部件
1801:墨盒
1802:壳体
1901:墨盒
1902:壳体
1924:接合部分
1925:旋转轴
1926:接合杆
2001:墨盒
2017:通气孔密封膜
2101:墨盒
2201:墨盒
2301:墨盒

Claims (96)

1.一种墨盒,其能够沿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
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能够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且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的位置中,所述电触头包括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
接合部分,其设置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中,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力接收部分,力接收部分能够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推压弹簧接收用于沿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随着在所述接合部分和锁定杆之间的接合状态的释放,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接收推压力以释放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以及
力接收部分,其能够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推压弹簧接收用于沿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
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连接状态以及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随着在所述接合部分和锁定杆之间的接合状态的释放,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接收推压力以释放插入状态、连接状态和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定位部分,其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且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沿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的移动,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布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位开口,定位部件插入定位开口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墨盒,其中,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是远离所述底表面朝向所述上表面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墨盒,其中,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是沿所述前表面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前表面的一部分用作所述力接收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是能够与所述锁定杆的突起接合的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所述墨容纳腔室位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所述后表面位于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后侧,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前表面的位置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6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接合部分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有所述电触头的基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倾斜。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基板的移动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8或2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直接支撑或通过支撑部件由所述壳体间接支撑。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和密封膜,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密封膜密封所述通气孔,所述密封膜能够由设置在所述盒安装部分上的开封销开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通孔,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所述密封膜布置在使得所述密封膜能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的位置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设有通气孔形成壁,通气孔形成壁设有所述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形成壁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或2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
通孔,设置在所述盒安装部分上的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而位于所述力接收部分内侧,以及
密封膜,其能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密封膜设置在通气孔形成壁上,所述通气孔形成壁布置于在所述前表面的后侧中的位置中,从而在布置在所述前表面处的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推压力之后所述密封膜由开封销开封。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8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导管插入路径和弹性部件,导管插入路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导管插入部分和所述墨容纳腔室彼此连接,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且随着所述墨接收导管插入所述导管插入路径而能够弹性变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橡胶部件,所述橡胶部件能够接触到插入导管插入路径中的所述墨接收导管的外周表面。
31.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所述导管插入开口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中,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32.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推压弹簧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导管插入开口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上,且配置成从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中,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电触头与所述电连接部分连接。
33.一种墨盒,其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设有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定位部件、推压弹簧和锁定杆的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和导管插入开口,所述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开口中,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导管插入开口邻近于所述前表面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
定位开口,定位部件能够插入定位开口中,以限制所述壳体在沿所述前侧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定位开口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导管插入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且配置成从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后表面相比更靠近于前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的插入状态、所述电触头与所述电连接部分连接的连接状态、以及定位部件被插入所述定位开口中的插入状态。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3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导管插入路径和弹性部件,所述导管插入路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将所述导管插入开口和所述墨容纳腔室彼此连接,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且随着所述墨接收导管插入所述导管插入路径中而能够弹性变形。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橡胶部件,所述橡胶部件能够接触到插入导管插入路径中的所述墨接收导管的外周表面。
36.根据权利要求31或3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和密封膜,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密封膜密封所述通气孔且能够由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开封销开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通孔,开封销能够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设置在前表面处,所述密封膜布置在使得所述密封膜能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开封销开封的位置处。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具有所述通气孔的通气孔形成壁,其中,所述通气孔形成壁相对于远离所述前侧朝向所述后侧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39.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位于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40.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位于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限制力,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所述方向上的移动。
41.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限制力,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所述方向上的移动。
42.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基于所述墨盒的使用状态限定的多个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且设有墨容纳腔室和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在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电触头,其设置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设有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以及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43.根据权利要求39或4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凹部。
44.根据权利要求39或4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侧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连接的第三侧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连接的第四侧表面,
其中,所述第三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其中,所述第四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三侧表面、所述第四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小的面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侧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三侧表面、所述第四侧表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底表面的面积更小的面积。
45.根据权利要求39或44所述的墨盒,还包括:
通气孔路径,所述通气孔路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通孔;
密封膜,密封膜在通孔的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方向的后侧中的位置中密封所述通气孔。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具有所述通气孔的通气孔形成壁,其中,所述通气孔形成壁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侧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47.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48.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基板下方且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并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所述接合部分能够接收限制力,用于限制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49.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并且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沿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且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所述接合部分能够接收限制力,用于限制所述壳体在从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50.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且包括: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其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位置中;
电触头,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支撑所述电触头;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并且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所述接合部分具有与平行于所述基板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51.根据权利要求47或5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连接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的第五表面,且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五表面远离相对的第六表面。
52.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53.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管控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54.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并且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多个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沿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和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且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管控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55.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具有基本长方体形状且包括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a)第一表面,其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b)与所述第一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表面,(c)第三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d)第四表面,其与所述第三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e)第五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交叉,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f)第六表面,其与所述第五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以及(g)所述墨排出开口与距所述第四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三表面布置;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使得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处于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
多个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在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
定位开口,其在所述第三表面是底表面的状态下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并且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多个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处;以及
接合部分,其形式为凹部,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基板且与距所述第二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处。
56.根据权利要求47或55所述的墨盒,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引入所述墨容纳腔室中的通气孔路径,所述通气孔路径具有设有通气孔的一端部分和与所述墨容纳腔室连接的另一端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通孔;以及
密封膜,其在通孔的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方向的后侧中的位置中密封所述通气孔。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具有所述通气孔的通气孔形成壁,其中,所述通气孔形成壁相对于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侧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墨容纳腔室之间。
58.根据权利要求39或57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配置成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59.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60.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延伸方向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与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61.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处,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开口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延伸方向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与平行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62.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的墨排出开口、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中空路径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基板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与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63.根据权利要求61或6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定位开口,所述定位开口设置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64.根据权利要求59或63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65.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
接合部分,其设置于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且具有与平行于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66.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中心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和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平行于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67.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部分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配置成接收用于在与中心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平行于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68.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设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与平行于所述墨排出开口的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并且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平行于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69.根据权利要求67或6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定位开口,且所述定位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70.根据权利要求65或69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71.根据权利要求59或7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
72.根据权利要求59或7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设有上表面。
73.根据权利要求59或7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凹部。
74.根据权利要求59或7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与距所述第二侧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布置。
75.根据权利要求59或7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76.根据权利要求59或7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上表面倾斜。
77.根据权利要求59或6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与平行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78.根据权利要求65或7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与平行于中心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79.根据权利要求59或7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直接支撑或由所述壳体通过支撑部件间接支撑。
80.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该区域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和
接合部分,其设置于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81.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能够接收用于在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82.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经由所述墨容纳腔室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配置成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的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力接收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定位部分下方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且能够接收用于在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平行且远离所述第一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深度方向上推压所述壳体的推压力;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并且能够接收限制力,以用于抵抗推压力限制所述壳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83.一种墨盒,包括:
壳体,其包括墨容纳腔室、具有形成区的第一侧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在形成区中形成有配置成将墨从所述墨容纳腔室排出到外侧的墨排出开口,所述墨排出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
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触头,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的位置中的区域,所述区域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
定位部分,其在所述墨排出开口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接合部分,其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与平行于所述形成区的法线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84.根据权利要求82或8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的定位开口,所述定位开口布置在与距所述墨排出开口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
85.根据权利要求80或84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将所述墨容纳腔室和所述墨排出开口彼此连接的中空路径、设置在所述中空路径中的橡胶部件。
86.根据权利要求80或8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与距所述底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上表面的位置中。
87.根据权利要求80或8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
88.根据权利要求80或8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凹部。
89.根据权利要求80或8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处。
90.根据权利要求80或8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上表面倾斜。
91.根据权利要求80或8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板被支撑在所述上表面上,使得所述电触头具有与平行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交叉的区域。
92.根据权利要求80或9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直接支撑或由所述壳体通过支撑部件间接支撑。
93.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盒安装部分和墨盒,所述盒安装部分包括墨接收导管、电连接部分以及锁定杆,墨盒能够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安装方向上安装到所述盒安装部分,所述墨盒包括:
(A)壳体,其包括配置成容纳待供应到墨接收导管的墨的墨容纳腔室,所述壳体包括在相对于安装方向的前侧处的前表面、上表面以及底表面,(B)导管插入部分,墨接收导管被插入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导管插入部分在与距所述上表面相比更靠近于所述底表面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C)电触头,其能够电连接到电连接部分,且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的位置中具有与安装方向交叉的区域,以及(D)接合部分,其设置在与距所述导管插入部分相比更靠近于所述电触头的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插入状态中,墨接收导管被插入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中,且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电触头与电连接部分连接。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盒安装部分还包括推压弹簧,所述墨盒还包括力接收部分,所述力接收部分能够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和连接状态。
95.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盒安装部分还包括定位部件和推压弹簧,所述墨盒还包括:(A)定位部分,该定位部分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和(B)力接收部分,该力接收部分能够从推压弹簧接收用于在相反于安装方向的拆卸方向上推压所述墨盒的推压力,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所述锁定杆接合以抵抗推压力维持插入状态、连接状态以及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96.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盒安装部分还包括定位部件,其中,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导管插入部分上方且在所述电触头下方的位置中且能够与设置在盒安装部分中的定位部件接合,以限制所述壳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与锁定杆接合,以维持在所述定位部分和定位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CN201480061602.6A 2013-09-18 2014-09-17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105829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3268.0A CN108724956B (zh) 2013-09-18 2014-09-17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3044 2013-09-18
JP2013193044 2013-09-18
JP2014-171028 2014-08-25
JP2014171028 2014-08-25
PCT/JP2014/075337 WO2015041365A1 (ja) 2013-09-18 2014-09-17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3268.0A Division CN108724956B (zh) 2013-09-18 2014-09-17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9109A true CN105829109A (zh) 2016-08-03
CN105829109B CN105829109B (zh) 2018-06-29

Family

ID=5268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3268.0A Active CN108724956B (zh) 2013-09-18 2014-09-17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1480061602.6A Active CN105829109B (zh) 2013-09-18 2014-09-17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3268.0A Active CN108724956B (zh) 2013-09-18 2014-09-17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9597884B2 (zh)
EP (1) EP3047976B1 (zh)
JP (2) JP5960345B2 (zh)
KR (1) KR101896816B1 (zh)
CN (2) CN108724956B (zh)
BR (1) BR112016005892B1 (zh)
DE (1) DE112014004272T5 (zh)
MY (1) MY181133A (zh)
PH (1) PH12016500516A1 (zh)
RU (1) RU2662651C2 (zh)
SG (1) SG11201602100TA (zh)
WO (1) WO201504136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584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供给单元
CN10879040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11356591A (zh) * 2017-11-20 2020-06-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1923603A (zh) * 2018-07-13 2020-11-1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接口结构及组件、钥匙笔、打印液体供应接口结构及装置
CN112752654A (zh) * 2018-09-28 2021-05-04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焊盘电极的构件、墨盒和记录设备
CN114248557A (zh) * 2017-10-13 2022-03-29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焊盘电极的构件、墨盒、记录设备
US11420444B2 (en) 2018-07-13 2022-08-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590761B2 (en) 2018-07-13 2023-02-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667124B2 (en) 2018-07-13 2023-06-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1643B2 (en) * 2010-10-22 2014-02-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artridge
KR101951528B1 (ko) 2013-09-18 2019-05-09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잉크젯 프린터
JP6424704B2 (ja) 2015-03-27 2018-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447299B2 (ja) 2015-03-27 2019-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447300B2 (ja) 2015-03-27 2019-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413881B2 (ja) 2015-03-27 2018-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435957B2 (ja) 2015-03-27 2018-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CN111086326B (zh) * 2015-07-07 2022-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盒
AU2015401243B2 (en) * 2015-07-07 2019-04-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US9987849B2 (en) 2015-08-21 2018-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JP6308989B2 (ja) 2015-09-30 2018-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498098B2 (ja) 2015-10-30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JP6602160B2 (ja) 2015-10-30 2019-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
JP2017081083A (ja) 2015-10-30 2017-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ヘッド及び液体充填方法
JP6611564B2 (ja) 2015-10-30 2019-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ボトルおよび液体収納ボトルのパッケージ
JP6700719B2 (ja) 2015-10-30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
JP6723729B2 (ja) 2015-11-17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JP6624905B2 (ja) 2015-11-26 2019-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残量検出装置
US10391776B2 (en) 2015-11-30 201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7193105A (ja) 2016-04-20 2017-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ユニット
JP6775992B2 (ja) 2016-04-22 2020-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US10093105B2 (en) 2016-04-22 2018-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6661462B2 (ja) 2016-05-16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補給容器
JP6746391B2 (ja) 2016-06-15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ユニット
US10399347B2 (en) 2016-06-29 2019-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upplying mechanism,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EP3300904B1 (en) * 2016-09-30 2021-09-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connector
JP7000688B2 (ja) * 2017-02-28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US10583662B2 (en) 2017-09-28 2020-03-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US10792930B2 (en) 2017-09-29 2020-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head
JP7267708B2 (ja) 2017-10-13 2023-05-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JP2019093669A (ja) 2017-11-27 2019-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補充容器及び液体補充システム
JP7057111B2 (ja) 2017-12-01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ル機構の製造方法
JP6590969B2 (ja) * 2018-03-14 2019-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7110038B2 (ja) 2018-09-06 202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貯留容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154919B2 (ja) 2018-09-28 2022-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7242231B2 (ja) 2018-09-28 2023-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記録装置
AU2018451723B2 (en) 2018-12-03 2023-07-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able liquid supply cartridges
JP7246978B2 (ja) 2019-03-15 2023-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充填方法
JP2020152057A (ja) * 2019-03-22 2020-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JP7391637B2 (ja) 2019-12-03 2023-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貯蔵装置および液体充填方法
JP2021151724A (ja) 2020-03-24 2021-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貯留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154605A (ja) 2020-03-27 2021-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183400A (ja) 2020-05-22 2021-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194880A (ja) 2020-06-17 2021-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1194876A (ja) 2020-06-17 2021-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2018869A (ja) 2020-07-16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22018851A (ja) 2020-07-16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22018712A (ja) 2020-07-16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23159543A (ja) * 2022-04-20 2023-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供給ユニット、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収容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1333A (zh) * 2006-08-08 2008-0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101254703A (zh) * 2007-01-30 2008-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
CN101259793A (zh) * 2007-01-05 2008-09-10 玛斯特墨盒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流体流动装置和方法
CN201283695Y (zh) * 2008-11-13 2009-08-05 孙荣华 带透光窗的分体墨盒
JP2010228380A (ja) * 2009-03-27 2010-10-1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供給装置
US8297738B1 (en) * 2012-01-1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N203185847U (zh) * 2012-03-30 2013-09-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盒及印刷流体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2359B2 (ja) * 1989-01-17 1997-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該カートリッジを搭載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222294B2 (ja) * 1993-01-01 2001-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再充填容器及び該容器を用いたインク再充填方法
JP3226803B2 (ja) 1995-11-02 2001-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を注入させるインク吸収体、該吸収体を用いた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CN1260067C (zh) * 1996-11-15 2006-06-21 佳能株式会社 待喷液体的容器
JPH10193636A (ja) * 1996-11-18 1998-07-28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補充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95366B2 (ja) 1997-02-19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付き液体保持容器、キャップ及び液体保持容器
JP3286210B2 (ja) 1997-06-19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SG95595A1 (en) * 1998-05-13 2003-04-23 Seiko Epson Corp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6454400B1 (en) 1998-09-01 2002-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cartridge including liquid container,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cartridge and liquid discharge printing apparatus
JP3706776B2 (ja) 1998-09-03 2005-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390601B1 (en) 1998-10-27 2002-05-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ink jet head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6293663B1 (en) 1998-10-27 2001-09-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JP3747134B2 (ja) 1998-11-04 2006-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の保管容器
EP1264695A1 (en) 1999-04-05 2002-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absorbent, ink tank, ink jet cartridg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absorb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tank
JP3745161B2 (ja) 1999-04-15 2006-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3706782B2 (ja) 1999-04-15 2005-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繊維積層体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繊維積層体及び該繊維積層体を収納した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を有した液体吐出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JP3450798B2 (ja) 1999-04-27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液体収納容器、該システム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063090A (ja) 1999-04-27 2001-03-1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に用いられる弁ユニット、前記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前記インクタンク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443567B1 (en) 1999-04-27 2002-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ing same
JP2001010078A (ja) 1999-04-27 2001-01-16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が取り付けられるホルダー、該ホルダー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タンクのホルダーへの装着方法
JP2001063097A (ja) 1999-04-27 2001-03-13 Canon Inc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液体供給容器
JP2001063098A (ja) 1999-04-27 2001-03-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該液体収納容器に用いられる弁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容器
US6471343B1 (en) 1999-06-24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6450631B1 (en) 1999-06-24 2002-09-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oring method of ink tank and ink jet head cartridge, and ink tank and storing container used in the same method
US6505923B1 (en) 1999-06-24 2003-0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upply system, liquid supply container and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ing member container used for the same system,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system
JP2001001542A (ja) 1999-06-24 2001-01-09 Canon Inc 液体供給方法および該液体供給方法に用いられる毛管力発生部材収納容器および液体供給容器
JP2001001544A (ja) 1999-06-24 2001-01-09 Canon Inc 液体供給方法、液体供給容器、負圧発生部材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収納容器
JP3647326B2 (ja) 1999-08-24 2005-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液体吐出機構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063079A (ja) 1999-08-24 2001-03-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液体吐出機構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A2327067A1 (en) 1999-12-06 2001-06-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rface reformed fiber body, liquid container using fiber absor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fiber absorber for use in liquid ejection
JP4282043B2 (ja) 1999-12-06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液体供給通路、記録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これらを備える記録液体供給装置、並びにその表面改質方法
US7225670B2 (en) * 2000-05-18 2007-06-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unting structure, module, and liquid container
JP4789315B2 (ja) 2000-10-04 2011-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540342B2 (en) 2000-10-05 2003-04-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disconnecting liquid container
JP4521981B2 (ja) 2000-11-09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繊維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796439B2 (ja) 2001-02-09 2006-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3697213B2 (ja) 2001-02-09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液体の撹拌方法
CA2371040A1 (en) 2001-02-09 2002-08-09 Nobuyuki Hatasa Liquid contain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3667295B2 (ja) 2001-05-10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US6447109B1 (en) * 2001-07-13 2002-09-10 Xerox Corporation Liquid ink cartridge and improved filling method
JP3809401B2 (ja) 2001-07-27 2006-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JP2003155063A (ja) 2001-08-03 2003-05-27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該液体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
JP3596871B2 (ja) 2001-09-28 2004-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JP2003103797A (ja) 2001-09-28 2003-04-09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液体収納容器の接続ユニット、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205628A (ja) 2002-01-16 2003-07-22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
JP3919567B2 (ja) 2002-03-18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の包装構造およびその開封方法
JP4250433B2 (ja) 2002-03-18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の包装構造およびその開封方法
JP2004174944A (ja) 2002-11-27 2004-06-24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JP4141873B2 (ja) * 2003-03-25 2008-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形成用部材及び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314602A (ja) 2003-04-04 2004-11-11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14600A (ja) 2003-04-04 2004-11-11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液体使用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358913A (ja) 2003-06-06 2004-12-24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
JP2004358914A (ja) 2003-06-06 2004-12-24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
JP2005028779A (ja) 2003-07-07 2005-02-0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
JP4058434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7163274B2 (en) * 2003-12-29 2007-01-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US7396118B2 (en) 2004-07-09 2008-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533125B2 (ja) 2004-10-20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84116B2 (en) 2004-10-20 2008-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4522245B2 (ja) 2004-12-09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36980A (ja) * 2005-11-22 2007-06-0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パック
JP4994648B2 (ja) 2005-11-30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52733A (ja) 2005-12-05 2007-06-2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用インクタンク
JP4144637B2 (ja) * 2005-12-26 2008-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収容体、基板、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材収容体を準備する方法
JP2007237657A (ja) * 2006-03-10 2007-09-2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
US8313185B2 (en) 2006-03-31 2012-11-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package
JP4926538B2 (ja) 2006-05-11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164519B2 (ja) 2006-06-16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42163B2 (ja) 2006-08-03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
JP5288743B2 (ja) 2006-08-23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50790B2 (en) 2006-09-11 2011-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946751B2 (ja) 2006-11-06 2012-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容器ホルダ、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AU2007318573B2 (en) * 2006-11-06 2011-01-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JP5224754B2 (ja) 2006-11-29 201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562972B2 (en) 2007-01-30 2009-07-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s having signal blocking portions
JP5031506B2 (ja) 2007-10-12 2012-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106134B2 (ja) 2008-01-10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EP2106914B1 (en) 2008-03-31 2011-0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system
JP2010000671A (ja) * 2008-06-19 2010-01-0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50220B2 (ja) 2008-08-29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JP5340240B2 (ja) 2010-04-02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ES2796610T3 (es) 2010-10-22 2020-11-27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artucho de fluido
US8529037B2 (en) 2011-02-03 2013-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ink tank
JP2013049170A (ja) 2011-08-30 2013-03-14 Brother Industries Ltd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957891B2 (ja) * 2012-01-12 2016-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US8297739B1 (en) 2012-03-0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DE112013000550T5 (de) * 2012-01-13 2014-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Kartusche, Druckmaterialzufuhrsystem, Druckvorrichtung, Flüssigkeitsaufnahmebehälter, ein Drucksystem und eine Anschlussverbindungsstruktur
US8646889B2 (en) 2012-01-13 2014-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JP5979906B2 (ja) 2012-02-23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それを装着可能な装置
JP5615392B2 (ja) 2012-02-23 2014-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それを装着可能な装置
JP6115041B2 (ja) 2012-08-24 2017-04-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JP6083151B2 (ja) 2012-08-24 2017-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136247B2 (ja) 2012-12-25 2017-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保持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KR101951528B1 (ko) 2013-09-18 2019-05-09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잉크젯 프린터
JP6415114B2 (ja) 2014-05-30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貯留ユニットと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貯留ユニットからの気泡の除去方法
JP6624801B2 (ja) 2014-05-30 2019-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355442B2 (ja) 2014-06-10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の液体充填方法
JP6395471B2 (ja) 2014-06-27 2018-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9375938B2 (en) 2014-06-27 2016-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6385163B2 (ja) 2014-06-27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465588B2 (ja) 2014-08-25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1333A (zh) * 2006-08-08 2008-0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101259793A (zh) * 2007-01-05 2008-09-10 玛斯特墨盒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流体流动装置和方法
CN101254703A (zh) * 2007-01-30 2008-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
CN201283695Y (zh) * 2008-11-13 2009-08-05 孙荣华 带透光窗的分体墨盒
JP2010228380A (ja) * 2009-03-27 2010-10-1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供給装置
US8297738B1 (en) * 2012-01-1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N203185847U (zh) * 2012-03-30 2013-09-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盒及印刷流体供给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584B (zh) * 2017-03-24 2021-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供给单元
CN108621584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供给单元
CN10879040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US10500869B2 (en) 2017-04-28 2019-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642892B2 (en) 2017-10-13 2023-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mber including pad electrode,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4248557B (zh) * 2017-10-13 2024-03-12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焊盘电极的构件、墨盒、记录设备
US11833834B2 (en) 2017-10-13 202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mber including pad electrode,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4248557A (zh) * 2017-10-13 2022-03-29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焊盘电极的构件、墨盒、记录设备
CN111356591A (zh) * 2017-11-20 2020-06-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11198298B2 (en) 2017-11-20 2021-12-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1356591B (zh) * 2017-11-20 2022-06-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11364720B2 (en) 2018-07-13 2022-06-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420444B2 (en) 2018-07-13 2022-08-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590761B2 (en) 2018-07-13 2023-02-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667124B2 (en) 2018-07-13 2023-06-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667125B2 (en) 2018-07-13 2023-06-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US11840091B2 (en) 2018-07-13 2023-12-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CN111923603A (zh) * 2018-07-13 2020-11-1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接口结构及组件、钥匙笔、打印液体供应接口结构及装置
US11951748B2 (en) 2018-07-13 2024-04-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liquid supply
CN112752654B (zh) * 2018-09-28 2022-08-16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焊盘电极的构件、墨盒和记录设备
CN112752654A (zh) * 2018-09-28 2021-05-04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焊盘电极的构件、墨盒和记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65906A (ja) 2016-09-15
SG11201602100TA (en) 2016-04-28
CN108724956B (zh) 2020-01-24
BR112016005892B1 (pt) 2023-02-14
RU2662651C2 (ru) 2018-07-26
US20170096010A1 (en) 2017-04-06
EP3047976A4 (en) 2017-10-11
JP6188875B2 (ja) 2017-08-30
JPWO2015041365A1 (ja) 2017-03-02
CN105829109B (zh) 2018-06-29
KR101896816B1 (ko) 2018-09-07
CN108724956A (zh) 2018-11-02
EP3047976A1 (en) 2016-07-27
RU2016114545A3 (zh) 2018-05-08
EP3047976B1 (en) 2019-11-06
MY181133A (en) 2020-12-18
JP5960345B2 (ja) 2016-08-02
WO2015041365A1 (ja) 2015-03-26
US20160200113A1 (en) 2016-07-14
DE112014004272T5 (de) 2016-06-16
KR20160043015A (ko) 2016-04-20
US9597884B2 (en) 2017-03-21
PH12016500516A1 (en) 2016-05-16
BR112016005892A2 (pt) 2017-08-01
RU2016114545A (ru) 2017-10-20
US9821562B2 (en)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109A (zh)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05722684A (zh)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8215754B2 (en) Detachable structure for ink cartridg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ttaching/detaching ink cartridge
CN101535053B (zh) 液体容纳容器、容器固定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15593114A (zh) 容器和印刷系统
CN111356591B (zh)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08714704U (zh) 一种墨盒
CN104908435B (zh)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消耗装置
JP2024007697A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117301724A (zh) 转接器和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