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6591A -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6591A
CN111356591A CN201880074638.6A CN201880074638A CN111356591A CN 111356591 A CN111356591 A CN 111356591A CN 201880074638 A CN201880074638 A CN 201880074638A CN 111356591 A CN111356591 A CN 111356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xis direction
liquid
contac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4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6591B (zh
Inventor
青木雄司
吉田敦
内藤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56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6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33Storage or packaging of 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9Cartridg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容器(4)中抑制接触部与装置侧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的技术。容器(4)具备:壳体(40);液体供给口(481);以及接触部(cp),其配置于前面(401)与顶面(402)相交的角部(48),且与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接触,在第一侧面(405)与第二侧面(406)对置的宽度方向上,液体供给口(481)配置于壳体的中心,接触部(cp)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和第二侧面(406)侧中任一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容器、液体喷射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向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容器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244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容器具备印刷材料导出管和与装置侧端子接触的电路基板。在墨水从印刷材料导出管漏出的情况下,漏出的墨水有可能附着于电路基板。在墨水附着到电路基板的情况下,担心与装置侧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的产生。这样的问题并不限于具备电路基板和印刷材料导出管的容器,在具备液体供给口和与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容器中是共通的。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容器。该容器具备:壳体,其具有:彼此对置的前面和背面;彼此对置的顶面和底面,其与所述前面和所述背面相交;以及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与所述前面、所述背面、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交;液体供给口,其是配置在所述前面,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导入部连接,向所述液体导入部供给液体;以及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前面与所述顶面相交的角部,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接触,
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液体供给口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中心,
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第一侧面侧和所述第二侧面侧中任一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3是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4是容器的主视图。
图5是容器的左视图。
图6是容器的右视图。
图7是容器的俯视图。
图8是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壳体的内部的图。
图11是图10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容器的各要素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1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2的第一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2的第二图。
图16是第一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的17-17截面图。
图18是第二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8的19-19截面图。
图20是第三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21是图20的21-21截面图。
图22是第四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23是图22的23-23截面图。
图24是第五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25是图24的25-25截面图。
图26是第六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6的27-27截面图。
图28是第七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29是图28的29-29截面图。
图30是第八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31是图30的31-31截面图。
图32是第九变形形态的主视图。
图33是图32的33-33截面图。
图34是角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35是从+Z轴方向侧观察角部附近的图。
图36是从-X轴方向侧观察角部附近的图。
图37是角部附近的主视图。
图38是表示凸部与定位凹部卡合着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9是表示凸部与定位凹部卡合着的状态的图。
图40是角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41是表示容器的部件与装置侧限制部之间的关系的XZ截面图。
图42是角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43是表示凸部与凹部卡合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44是角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45是角部附近的主视图。
图46是角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47是角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48是容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9是设置到容器的-Y轴方向侧的电路基板附近的放大图。
图50是表示电路基板与存储装置分体的容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1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容器的角部的图。
图52是表示未相对于安装方向倾斜的电路基板的例子的图。
图53是表示未相对于安装方向倾斜的电路基板的例子的图。
图54是用于说明与液体供给源有关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55是用于说明流体接收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56是用于说明在流体接收部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搅拌部件的图。
图57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部的第一图。
图58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部的第二图。
图59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容器的图。
图60是用于说明安装部的卡合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61是用于说明容器侧卡合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62是用于说明容器侧卡合机构的详细结构的图。
[标号说明]
1:液体喷射系统;2:印刷用纸;4、4A、4B、4C、4D、4E、4F、4G、4H、4I、4J、4a、4b:容器;6、6J、6K:安装部;6CP:中心;8:盖部件;10:打印机;13:更换用罩;15:操作按钮;20:托架;22:打印头;24:管;30:驱动机构;31:控制部;32:同步带;34:驱动电机;40、40A、40a:壳体;40sp:空间;41、41J:容器侧识别部件;42: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4: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5:第一面;46、46A、46B、46C:流体接收部;46h:内侧开口;48、48a、48b:角部;48fa:倾斜壁(倾斜面);49:液体供给部;50:液体容纳袋;51:袋顶面;52:袋底面;53:锥形部;54:容纳袋端部;55:后端部;56:袋左侧面;57:袋右侧面;58:环形部件;59:辅助部件;70、70b:装置侧端子部;70fa:表面;71:端子保持部;71fa:表面;72:装置侧端子;80、80G:电路基板;80fa:表面;81、81J:装置侧识别部件;82: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4: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5:液体导入部;85Ca:电缆;85b:连接器;86:加压部;88:卡合机构;88fa:支架倾斜面;89:旋转轴;95:端子连接部;103:液体供给部;401:前面;402:顶面;403:底面;404:背面;405:第一侧面;406:第二侧面;411:配置凹部;412:凹部底面;413:肋;421:第一壳体;422:卡合面;423:片状部件;424:配置孔;425:覆盖部件;426:容器侧卡合部;427:第二壳体;428:方向识别部;429:开口;430:内部室;442:卡合爪;449:倾斜肋部;452:肋;472、474:搅拌袋;476、478:管;481:液体供给口;482:基端部;515:拼接部;541:顶端边;600:容纳空间;601:安装部背壁;602:安装部上壁;603:安装部底壁;604:安装部左侧壁;605:安装部右侧壁;606:安装部开口;614:卡合壁;620:台阶;633:壁部;724:端子台;724fa:表面;724fc:面;750:端子支架;752:壁部;752t:第一壁部;752w:第二壁部;753:面;754:定位凹部;756:装置侧限制部;756t: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a:接触面;756tc:接触面;756td:接触面;756w: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a、756wc、756ed:接触面;777、777t、777w:凹部;820、820G:存储装置;822:基板;830:容器侧端子;831:安装检测端子;832:重置端子;833:时钟端子;836:电源端子;837:接地端子;838:数据端子;870:卡合机构;871:突起部;872:主体部;880:基板支架;881:装置侧卡合部;882:操作部;900A、900B、900C、900D、900E、900F:角部;902:侧壁;902t:第一侧壁;902ta:侧壁;902tb:第一侧壁;902tc:第一侧壁;902td:第一侧壁;902te:第一侧壁;902w:第二侧壁;902wb:第二侧壁;902wc:第二侧壁;902wd:第二侧壁;902we:第二侧壁;906t: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a:第二触点限制部;906tb:凸部;906tc:凸部;906td:凸部;906te:凸部;906w: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b:凸部;906wc:凸部;906wd:凸部;906we:凸部;908:槽;908t:第一槽;908w:第二槽;915:凸部;915A:凸部;915At:第一凸部;915Aw:第二凸部;915C:凸部;915Ct:第一凸部;915Cw:第二凸部;915D:凸部;915Df:第一凸部;915Du:第三凸部;915E:凸部;915Et:第一突出部;915Ew:第二突出部;915F:凸部;915Fa:凸部;915Fb:凸部;915Fc:凸部;915a:下部;915b:上部;915t:第一侧部;915w:第二侧部;916a:入口部分;916b:入口部分;917、917C、917Ct、917Cw、917t、917w、918、918C、918Ct、918Cw、918t、918ta、918tb、918w、918wa、918wb:部件;919C、919Ct、919Cw、919Dt、919Dw:突出部;922:肋;982:开口;984:开口;986:背面;988:底面;998、999:限制部件;1000:液体供给装置;1002:液体供给源;1003:流通管;1600:容器侧卡合机构;1601:接纳部;1606:引导部;1606a:倾斜部;1608:连接部;1612:容器侧卡合部;1615:突起壁;1616:出口部;1616a:倾斜部;8872:主体部;St:卡合位置;TP:中心;WP:中心;cp:接触部;VP:假想面;Ln1、Ln2:列。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液体喷射系统的结构:
图1是作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概略图。在图1中描绘有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的X轴、Y轴、Z轴。X轴、Y轴、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方向分别表示沿着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将沿着X轴、Y轴、Z轴的正的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与X轴、Y轴、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是沿着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将沿着X轴、Y轴、Z轴的负的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在沿着X轴、Y轴、Z轴的方向上不论正负的方向分别称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对于这以后所示的图和说明,也根据需要标注有同样的X轴、Y轴、Z轴。描绘到其他图的X轴、Y轴、Z轴的方向与图1的X轴、Y轴、Z轴的方向相对应。液体喷射系统1具备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和容器4。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是从打印头22喷出墨水的喷墨打印机。该打印机10是对照片纸张等进行印刷的打印机。打印机10具备安装部6、控制部31、托架20、打印头22、以及驱动机构30。另外,打印机10具备用于用户操作打印机10的动作的操作按钮15。
在安装部6分别可装卸地安装有多个容器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四色(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墨水相对应地四种容器4逐一、即合计四个容器4安装于安装部6。容器4向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是-Y轴方向,拆卸方向是+Y轴方向。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安装部6可装卸地安装有三个以下的容器4、五个以上的容器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在前面(+Y轴方向侧的面)设置有更换用罩13。若使更换用罩13的+Z轴方向侧倒向近前侧(+Y轴方向侧),则安装部6的开口显露而能够进行容器4的装卸。若容器4安装于安装部6,则能够经由管24向设置到托架20的打印头22供给墨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打印机10向容器4内导入加压流体,从容器4的液体容纳袋向打印头22供给墨水。此外,管24按照墨水的种类设置。此外,也将容器4安装到安装部6的状态称为“安装状态”。
在打印头22上,按照墨水的种类设置有喷嘴。打印头22从喷射喷嘴朝向印刷用纸2喷射墨水而印刷文字、图像等数据。此外,随后论述容器4和安装部6的详细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是安装部6不与托架20的运动联动的、被称为所谓的“非托架装载型”的打印机。本公开也能够应用于在托架20设置有安装部6、安装部6与托架20一起移动的、被称为所谓的“托架装载型”的打印机。
控制部31进行打印机10的各部的控制、与容器4之间的信号的授受。托架20使打印头22相对于印刷用纸2相对地移动。
驱动机构30基于来自控制部31的控制信号使托架往复移动。驱动机构30具备同步带32和驱动电机34。通过将驱动电机34的动力借助同步带32向托架20传递,托架20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打印机10具备用于使印刷用纸2向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移动的输送机构。在进行印刷之际,利用输送机构使印刷用纸2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印刷完成后的印刷用纸2向前面罩11上输出。
另外,在除了使托架2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印刷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有被称为起始位置的区域,在起始位置搭载有以能够正常地进行印刷的方式进行保养的保养机构。保养机构具有盖部件8,该盖部件8被按压于在打印头22的底面侧(朝向印刷用纸2的一侧)形成有喷嘴的面(喷嘴面),而以包围喷射喷嘴的方式形成闭空间。另外,保养机构具有为了按压于打印头22的喷嘴面而使盖部件8升降的升降机构(图中未示出)。另外,保养机构具有向通过盖部件8按压于打印头22的喷嘴面而形成的闭空间导入负压的抽吸泵(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喷射系统1(打印机10、容器4)的使用状态下,将沿着输送印刷用纸2的副扫描方向的轴设为Y轴,将沿着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轴设为Z轴,将沿着托架20的移动方向(左右方向)的轴设为X轴。在此,“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是指,在水平的面上设置有液体喷射系统1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副扫描方向(前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该+Y轴方向的反方向(后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铅垂方向的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上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该+Z轴方向的反方向(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另外,在从前侧(+Y轴方向侧)观察液体喷射系统1时,将从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该+X轴方向的反方向设为-X轴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4向安装部6安装之际的插入方向也成为-Y轴方向,容器4从安装部6拆卸之际的方向也成为+Y轴方向。因而,也将安装部6中的、-Y轴方向侧称为里侧,也将+Y轴方向侧称为近前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容器4的排列方向也成为X轴方向。
A-2.安装部的结构:
图2是表示安装部6的示意图。图3是安装部6的主视图。安装部6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形成用于容纳容器4的容纳空间600。安装部6(图2)具备安装部背壁(安装部第一壁)601、安装部上壁(安装部第二壁)602、安装部底壁(安装部第三壁)603、安装部左侧壁(安装部第四壁)604(图3)、安装部右侧壁(安装部第五壁)605(图3)、以及安装部开口606(图2)。
安装部背壁601(图2)是位于安装方向侧(-Y轴方向侧)的壁。安装部开口606是位于拆卸方向侧(+Y轴方向侧)的壁,与安装部背壁601对置。容器4经由安装部开口606相对于安装部6装卸。安装部上壁602与安装部背壁601相交,是安装部6的铅垂朝上方向侧(+Z轴方向侧)的壁。安装部底壁603与安装部背壁601相交,是安装部6的铅垂朝下方向侧(-Z轴方向侧)的壁。安装部上壁602与安装部底壁603对置。安装部左侧壁604(图3)与安装部背壁601、安装部上壁602以及安装部底壁603相交,位于+X轴方向侧。安装部右侧壁605(图3)与安装部背壁601、安装部上壁602以及安装部底壁603相交,位于-X轴方向侧。安装部左侧壁604与安装部右侧壁605在X轴方向上对置。在安装部6中,X轴方向是宽度方向,Z轴方向是高度方向,Y轴方向是进深方向。
安装部6(图2)还具备卡合机构88、装置侧端子部70、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液体导入部85、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装置侧识别部件81、以及加压部86。
卡合机构88通过与容器4卡合,限制安装状态下的容器4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移动。卡合机构88配置于安装部上壁602。卡合机构88是手柄,具备操作部882、旋转轴89、以及装置侧卡合部881。操作部882以用户能够操作的方式暴露于安装部6的外侧。操作部882位于卡合机构88的一端部。装置侧卡合部881位于卡合机构88的另一端部,且位于安装部6的内侧。卡合机构88具有弹簧部件(图中未示出),在弹簧部件的力的作用下,装置侧卡合部881配置于图2所示的位置。用户通过将操作部882向铅垂朝下方向侧按压,克服弹簧部件的力而使装置侧卡合部881以旋转轴89为中心向铅垂朝上方向侧移动。由此,能够解除容器4与装置侧卡合部881之间的卡合状态,用户能够从安装部6拆卸容器4。
装置侧端子部70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与容器4的电路基板(随后论述)接触而电连接。装置侧端子部70配置于安装部背壁601。此外,装置侧端子部70既可以配置于安装部上壁602,也可以跨安装部背壁601和安装部上壁602地配置。装置侧端子部70具备端子保持部71和装置侧端子72。端子保持部71是保持装置侧端子72的部件。装置侧端子72是金属制的板部件,一部分从端子保持部71的表面71fa暴露。装置侧端子72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端子72设置有九个(在图中仅图示两个)。装置侧端子72具有弹性,通过弹性变形,能够使从表面71fa暴露(突出)的程度变化。表面70fa的法线矢量具有+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表面70fa相对于容器4向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Y轴方向,水平方向)倾斜。
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分别是从安装部背壁601向+Y轴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圆柱状部件)。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分别相对于装置侧识别部件81向+Y轴方向侧延伸。也就是说,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的顶端部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顶端部分别位于比装置侧识别部件81靠+Y轴方向侧的位置。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在容器4向安装部6的安装过程中抑制容器4的与安装方向正交的面内(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面内)的位置偏移。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在Z轴方向上位于装置侧端子72与液体导入部85之间。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在Z轴方向上位于比液体导入部85、加压部86靠下侧的位置。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分别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安装部6的中心6CP与安装部右侧壁605之间,相对于安装部6的中心6CP偏离。也就是说,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分别在宽度方向上以偏向安装部左侧壁604侧和安装部右侧壁605侧中任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右侧壁605侧)的方式配置。
液体导入部85(图2)通过被插入容器4的随后论述的液体供给部内,与液体供给部连接。向液体导入部85导入从液体供给部供给的液体。液体导入部85是从安装部背壁601向+Y轴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液体导入部85的中心轴线CL与Y轴方向平行。经由在液体导入部85的顶端部(+Y轴方向侧端部)形成的开口向液体导入部85内导入液体。导入到液体导入部85的液体通过打印机10所具备的管24而向打印头22(图1)流通。液体导入部85的中心轴线CL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位于安装部6的中心6CP。此外,“位于中心6CP”是指完全位于中心6CP的情况以及由于公差等而位于相对于中心6CP稍微偏离的位置的情况这两者。
装置侧识别部件81是为了识别正确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颜色)的容器4是否插入到容纳空间600而使用的。装置侧识别部件81根据要安装的容器4内的墨水的颜色形成不同的形状。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各装置侧识别部件81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肋(突起)形成。在各装置侧识别部件81中,由肋的数量和位置确定的图案根据所安装的容器4的种类不同。在容器4上也设置有由肋形成的识别部件(也称为“容器侧识别部件”。)。容器4的识别部件根据所容纳的墨水的颜色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并且,在正确的种类的容器4向容纳空间600插入的情况下,装置侧识别部件81与容器侧识别部件不会碰撞地嵌合。另一方面,在错误的种类的容器4插入到容纳空间600的情况下,装置侧识别部件81与容器侧识别部件碰撞,进一步的容器4的插入被阻碍。由此,能够降低错误的种类的容器4向安装部6的各容纳空间600安装的可能性。
装置侧识别部件81(图3)配置于安装部右侧壁605。也就是说,装置侧识别部件81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安装部6的中心6CP偏离,以偏向安装部左侧壁604侧和安装部右侧壁605侧中任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右侧壁605侧)的方式配置。
加压部86(图2)是使作为加压流体的加压空气流通的筒状的部件,该加压流体用于向打印头22供给容纳于容器4的液体。加压空气由打印机10所具备的加压机构(图中未示出)生成。加压部86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向容器4内供给加压流体。加压部86从安装部背壁601向+Y轴方向延伸。加压部86(图3)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安装部6的中心6CP与安装部右侧壁605之间,相对于安装部6的中心6CP偏离。也就是说,加压部86在宽度方向上以偏向安装部左侧壁604侧和安装部右侧壁605侧中任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右侧壁605侧)的方式配置。
A-3.容器的结构:
图4是容器4的主视图。图5是容器4的左视图。图6是容器4的右视图。图7是容器4的俯视图。图8是容器4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电路基板80的主视图。在图4~图8中标注有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的X轴、Y轴、Z轴。
容器4在内侧配置有液体容纳袋50(图8),向液体导入部85(图2)供给液体容纳袋50的液体。如图4~图7所示,容器4的外形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容器4(图4)具备构成外壳的壳体40。壳体40是通过对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形成的箱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0由聚苯乙烯形成。通过壳体40由聚苯乙烯形成,能够抑制对壳体40进行了成型之后的形状变化,并且,能够提高耐蠕变性。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4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聚苯乙烯形成。即使如此设置,也能够抑制对壳体40进行了成型之后的形状变化,并且,能够提高耐蠕变性。
容器4(图4)具备前面(前壁)401、背面(背壁)404(图5)、第一侧面(第一侧壁)405、第二侧面(第二侧壁)406、顶面(上壁)402、底面(底壁)403、以及角部48。各面401~406的外形是大致长方形状的平面状。平面状包括面全域完全地平坦的情况和在面的一部分具有凹凸的情况。也就是说,也可以在面的一部分具有一些凹凸。在容器4中,X轴方向是宽度方向,Z轴方向是高度方向,Y轴方向是进深方向。
如图5所示,前面401和背面404在Y轴方向上彼此对置。前面401是位于容器4向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侧(-Y轴方向侧)的面。也就是说,在前面401与背面404对置的方向上,从背面404朝向前面401的方向是安装方向。在前面401(图4)上形成有供液体供给口481配置的配置孔424和供流体接收部46配置的配置凹部411。配置孔424配置于前面401上的包括宽度方向(X方向)和高度方向(Z方向)的中心的位置。配置凹部411的-Y轴方向和-X轴方向这两个方向开口。配置凹部411配置于前面401上的比配置孔424靠-Z轴方向侧且-X轴方向侧的位置。背面404(图5)是位于容器4相对于安装部6的拆卸方向侧(+Y轴方向侧)的面。
顶面402和底面403分别与前面401和背面404相交。顶面402与底面403在Z轴方向上彼此对置。顶面402是位于+Z轴方向侧的面,底面403是位于-Z轴方向侧的面。
如图4所示,第一侧面405和第二侧面406分别与前面401、背面404、顶面402以及底面403相交。第一侧面405与第二侧面406在X轴方向上彼此对置。第一侧面405是位于-X轴方向侧的面,第二侧面406是位于+X轴方向侧的面。
角部48(图4、图5)形成于前面401的假想延长线与顶面402的假想延长线相交的角部。角部48是向壳体40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角部48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跨从第一侧面405到第二侧面406的中途部分地形成。
容器4(图4)还具备液体供给口481、电路基板80、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容器侧识别部件41、流体接收部46、以及容器侧卡合部426(图7、图8)。
液体供给口481(图4)配置于前面401的配置孔424内。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液体导入部85被插入液体供给口481,从而液体供给口481被连接,向液体导入部85供给液体容纳袋50的液体。
电路基板80配置于角部48。电路基板80位于比液体供给口481靠顶面402侧(+Z轴方向侧)的位置。如图9所示,在电路基板80的表面80fa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九个)容器侧端子830,在背面配置有存储装置820。在区别多个容器侧端子830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标号831~839。此外,对于容器侧端子830的排列,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九个容器侧端子831~839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具有与安装部6的相对应的装置侧端子72接触的接触部cp。容器侧端子831~834的四个接触部cp形成在X方向上排列的列Ln2。另外,容器侧端子835~839的五个接触部cp形成在X方向上排列的列Ln1、且与容器侧端子831~834的接触部cp不同的列Ln1。也就是说,多个接触部cp形成多个列Ln1、Ln2。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侧端子831~839的各接触部cp交错地配置。详细而言,各接触部cp配置成所谓的锯齿状。
如图5所示,配置有接触部cp的表面80fa是朝向从背面404向前面401的方向(-Y方向)、从底面403向顶面402的方向(+Z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也就是说,作为倾斜面的表面80fa的法线矢量具有+Z方向分量和-Y方向分量。表面80fa相对于容器4向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表面80fa的前面401侧的部分比背面404侧的部分位于底面403侧。该表面80fa配置于角部48。
根据功能(用途),各容器侧端子831~839(图9)能够分别如以下这样称呼。
(1)安装检测端子(第一端子)835
(2)电源端子836
(3)接地端子837
(4)数据端子838
(5)安装检测端子(第二端子)839
(6)安装检测端子(第三端子)831
(7)重置端子832
(8)时钟端子833
(9)安装检测端子(第四端子)834
四个安装检测端子831、834、835、839是为了通过控制部31检测与设置到安装部6的对应的装置侧端子72(图2)之间的电接触的好坏而检测在安装部6是否安装有容器4而使用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安装检测端子831、834、837、839在电路基板80的内部相互电连接,在容器4安装到安装部6之际经由接地端子837与打印机10的接地线(未图示)电连接。
其他的五个端子832、833、836、837、838是存储装置820用的端子。重置端子832接受重置信号RST相对于存储装置820的供给。时钟端子833接受时钟信号SCK相对于存储装置820的供给。电源端子836接受电源电压VDD(例如,额定3.3V)相对于存储装置820的供给。接地端子837接受接地电压VSS(0V)相对于存储装置820的供给。数据端子838接受在存储装置820与打印机10之间交换的数据信号SDA的供给。
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图4)形成于前面401。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位于比容器侧识别部件41和液体供给口481靠顶面402侧(+Z轴方向侧)的位置。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与Y轴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状。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开口面积和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的与Y轴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的大小大致相同。在安装过程中,在各部41、80、481、46与对应的安装部6的各部81、72、85、86(图2)之间的接触、嵌合等开始之前,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向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插入开始。通过第一安装部定位部82被插入,进行与安装方向(-Y轴方向)正交的面内的容器4相对于安装部6的定位。
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图4)形成于前面401。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位于比容器侧识别部件41和液体供给口481靠底面403侧(-Z轴方向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在Z轴方向上,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和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位于隔着液体供给口481的位置。在安装过程中,在各部41、80、481、46与对应的安装部6的各部81、72、85、86(图2)之间的接触、嵌合等开始之前,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向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的插入开始。通过第二安装部定位部84被插入,进行与安装方向(-Y轴方向)正交的面内的容器4相对于安装部6的定位。在此,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的与Y轴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是在Z轴方向上细长的椭圆形状。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的Z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Z轴方向的长度大。若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被插入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则在Z轴方向上产生微小的间隙。这样,通过增大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的Z轴方向的长度,确保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容许尺寸公差变得容易。即、安装部6内的容器4的定位精度由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担保。
容器侧识别部件41(图4、图5)跨前面401和第一侧面405地形成。容器侧识别部件41至少在安装过程中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1嵌合。具体而言,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向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插入、以及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向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的插入开始后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1嵌合。另外,也可以是,容器侧识别部件41也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1嵌合。容器侧识别部件41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1同样地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肋413形成。另外,容器侧识别部件41根据容器4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容纳的墨水颜色)而由肋的数量和位置确定的图案不同。在容器4要向正确的种类的安装部6安装的情况下,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安装过程中与装置侧识别部件81嵌合。由此,能够将容器4向安装方向进一步推进。
流体接收部46(图4)形成于前面401。详细而言,流体接收部46形成于前面401的配置凹部411。流体接收部46是在配置凹部411中从+Y轴方向侧的凹部底面412向-Y轴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流体接收部46使壳体40的外部和内部连通。流体接收部46通过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被插入加压部86内而与加压部86连接。由此,流体接收部46接收从加压部86供给的加压流体。供给到流体接收部46的加压流体向壳体40内导入而对壳体40内进行加压,从而从外侧对液体容纳袋50进行加压。由此,经由液体供给口481向液体导入部85供给液体容纳袋50的液体。
容器侧卡合部426(图7、图8)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与装置侧卡合部881(图2)卡合。由此,容器4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容器侧卡合部426是设置到顶面402的凹部。容器侧卡合部426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和第二侧面406侧中任一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侧卡合部426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容器侧卡合部426配置于距第一侧面405比距第二侧面406近的位置。如图7所示那样作为凹部的容器侧卡合部426具有构成-Y轴方向侧的侧面的卡合面422。卡合面422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面。卡合面422是在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与图2所示的装置侧卡合部881卡合的部分。
容器4(图7)还具备用于向用户表示容器4向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的方向识别部428。方向识别部428是配置到顶面402的箭头。
容器4(图8)还具备第一壳体421、第二壳体427、液体容纳袋50、液体供给部49、片状部件(膜)423、覆盖部件425、辅助部件59、以及环形部件58。壳体40由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7形成。
第一壳体421是+X轴方向侧开口的凹形状。第一壳体421主要形成前面401的一部分、背面404的一部分、顶面402的一部分、底面403的一部分、第一侧面405、以及角部48。在前面401的由第一壳体421形成的部分形成有上述的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配置凹部411、流体接收部46、配置孔424。另外,在顶面402的由第一壳体421形成的部分形成有上述的容器侧卡合部426。第一壳体421还具有卡合爪442,通过与第二壳体427卡合而形成壳体40。
片状部件423是薄膜状的部件。片状部件423以密封第一壳体421的+X轴方向侧的开口429的方式气密地粘贴于规定开口429的端面。通过利用片状部件423密封开口429,划分形成用于容纳液体容纳袋50和辅助部件59的内部室430。经由流体接收部46向该内部室430导入加压流体。
第二壳体427以覆盖片状部件423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421。具体而言,第二壳体427通过与卡合爪442卡合而安装于第一壳体421。第二壳体427主要形成前面401的其他的一部分、背面404的其他的一部分、顶面402的其他的一部分、底面403的其他的一部分、以及第二侧面406。
液体供给部49是筒状,沿着Y轴方向延伸。液体供给部49具有与Y轴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CT。液体供给部49具有形成顶端部的液体供给口481和安装到液体容纳袋50的基端部482。液体供给部49的基端部482在液体容纳袋50内开口。液体供给部49形成了使液体容纳袋50的液体朝向液体供给口481流通的流路。另外,在液体供给部49的内部配置有阀机构,通过液体导入部85插入液体供给部49内,阀机构成为开状态。
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容纳袋5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容纳于壳体40内(具体而言,内部室430)。对液体容纳袋50的形状进行说明的情况以图8所示的容纳有液体的状态为前提。
液体容纳袋50容纳用于向打印机10供给的液体。液体容纳袋50具有挠性,容积随着液体的消耗而减少。具体而言,液体容纳袋50在袋顶面51和袋底面52分别具有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拼接部(折痕)515。利用该拼接部515,液体容纳袋50的X方向的尺寸随着液体的消耗而逐渐变小。
液体容纳袋50具有作为顶端部的容纳袋端部54、袋顶面51、袋底面52、后端部55、袋左侧面56、以及袋右侧面57。
容纳袋端部54位于-Y轴方向侧。另外,在容纳袋端部54安装有基端部482。容纳袋端部54具有锥形部53和形成-Y轴方向侧的端的顶端边541。锥形部53的-Y轴方向侧端部与顶端边541连接,+Y轴方向侧端部与袋左侧面56和袋右侧面57连接。锥形部53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朝向液体供给部49的液体供给口481侧(-Y轴方向侧)而逐渐变小。通过具有锥形部53,在液体容纳袋50容纳到壳体40内的情况下,在壳体40的内壁面与锥形部53之间产生空间(间隙)。
后端部55在Y轴方向上与容纳袋端部54对置。后端部55位于+Y轴方向侧。后端部55在容纳到壳体40内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那样向+Y轴方向侧弯折。由此,能够缩小内部室430的Y轴方向的尺寸,因此,能够抑制壳体40大型化。
袋顶面51位于+Z轴方向侧。袋底面52在Z轴方向上与袋顶面51对置。袋底面52位于-Z轴方向侧。袋左侧面56位于-X轴方向侧。袋右侧面57在X方向上与袋左侧面56对置。袋右侧面57位于+X轴方向侧。
环形部件58以包围液体供给部49的顶端侧的方式配置于液体供给部49的外周。环形部件58例如是橡胶部件,与液体供给口481一起配置于配置孔424。通过环形部件58与配置孔424接触,液体供给口481的配置孔424内的位置被固定。
辅助部件59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位于锥形部53与片状部件423之间。辅助部件59由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辅助部件59配置于锥形部53与片状部件423之间的空间,从而抑制锥形部53在壳体40内运动。
覆盖部件425是粘贴于壳体40表面的片状的部件。在覆盖部件425形成有方向识别部428。
图10是表示第一壳体421的内部的图。图11是图10的区域R11的放大图。第一壳体421(图10)在前面401侧具有与前面401和第一侧面405连接的倾斜肋部449。倾斜肋部449位于锥形部53与第一侧面405之间,抑制锥形部53在壳体40内运动。如图11所示,倾斜肋部449具有一对肋452。一对肋452包围流体接收部46的内侧开口46h的至少一部分。内侧开口46h在流体接收部46中形成于前面401的内表面,形成流体接收部46的+Y轴方向侧一端部。一对肋452分别是板状部件。一对肋452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位于隔着内侧开口46h的位置。一对肋452通过相对于内侧开口46h向壳体40的内方突出,在宽度方向上包围内侧开口46h。通过具有一对肋452,能够降低内侧开口46h由液体容纳袋50封闭的可能性。
A-4.容器的各要素的位置关系:
图12是用于说明容器4的各要素的位置关系的图。液体供给口481在第一侧面405与第二侧面406对置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于壳体40的中心WP。也就是说,液体供给口481与通过中心WP、并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第一中心面PWP相交。另外,液体供给口481在顶面402与底面403对置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于壳体40的中心TP。也就是说,液体供给口481与第二中心面PTP相交,该第二中心面PTP通过中心TP,并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供给部49(液体供给口481)的中心轴线CT位于壳体4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WP和高度方向的中心TP。壳体40配置于中心WP、中心TP意味着完全位于中心WP、中心TP的情况以及由于公差等而位于相对于中心WP、中心TP稍微偏离的位置的情况这两者。
角部48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形成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和第二侧面406侧中任一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部48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角部48形成于距第一侧面405比距第二侧面406近的位置。
具有接触部cp的电路基板80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和第二侧面406侧中任一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接触部cp的电路基板80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电路基板80配置于距第一侧面405比第二侧面406近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中心面PWP与第一侧面405之间。
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和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分别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作为一侧的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和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分别配置于距第一侧面405比距第二侧面406近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中心面PWP与第一侧面405之间。另外,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和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分别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多个接触部cp所位于的范围WCP内。
流体接收部46和配置凹部411分别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作为一侧的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流体接收部46和配置凹部411分别配置于距第一侧面405比第二侧面406近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中心面PWP与第一侧面405之间。另外,流体接收部46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多个接触部cp所位于的范围WCP内。
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顶面402与底面403对置的容器4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于包括中心TP在内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容器侧识别部件41配置于通过第二中心面PTP的位置。另外,容器侧识别部件41配置于偏向作为一侧的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侧识别部件41与第一侧面405接触地配置。另外,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液体供给口481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供给口481的第一侧面405侧的侧部)。也就是说,容器识别部件41在高度方向上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液体供给口481所位于的范围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高度方向上,容器侧识别部件41的中心与液体供给口481的中心(中心轴线CT)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在此,在高度方向上,容器侧识别部件41的中心与液体供给口481的中心配置于同一位置意味着,在高度方向上,容器侧识别部件41的中心与液体供给口481的中心完全位于同一位置的情况以及由于公差等而容器侧识别部件41的中心位于相对于液体供给口481的中心稍微偏离的位置的情况这两者。另外,在高度方向上,液体供给口481和容器侧识别部件41各自的中心位于安装部6的中心。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液体供给口481配置于壳体40的中心,接触部cp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由此,例如,在搬运容器4时等,在成为顶面402处于下侧的姿态的情况下,即使是在液体从液体供给口481漏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漏出的液体附着于接触部cp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抑制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接触不良。另外,例如,在成为底面403处于下侧的姿态的情况下,接触部cp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液体供给口481与接触部cp之间的距离更长。由此,即使是在成为底面403处于下侧的姿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漏出的液体附着于接触部cp的可能性。因而,能够抑制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接触不良。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通过接触部cp配置于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的表面(倾斜面)80fa,能够降低尘埃等杂质附着于接触部cp的可能性。即、在容器4向安装部6插入时,容器4向-Y轴方向行进。此时,接触部cp也向-Y轴方向行进而慢慢地靠近装置侧端子72,但在安装即将完成之前两者不会接触。在安装即将完成之前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稍微相互摩擦。这样,在容器4的安装时,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几乎不会相互摩擦,在容器4的安装即将完成之前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稍微相互摩擦,从而能够降低在容器4的安装时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4相互摩擦而产生切屑(杂质)的可能性。另外,即使是在尘埃存在于装置侧端子72的附近而被夹在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如以下这样去除尘埃。也就是说,装置侧端子72一边在容器侧端子830的表面80fa滑动摩擦一边接触,发挥从接触部cp去除尘埃的效果(擦拭效果),能够降低尘埃等杂质夹在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之间的可能性。因而,能够抑制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接触不良。
另外,在向安装部6安装容器4之际,接触部cp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上的定位由与倾斜面80fa不同的定位部进行。即、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定位由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进行,Y轴方向上的定位由容器侧卡合部426进行。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期望的是,将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定位部设置于倾斜面80fa,例如,在X轴方向上设置于隔着接触部cp的两侧。然而,在该情况下,存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的情况。因而,为了容器4的小型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位部设置于与倾斜面80fa不同的面。在该情况下,尤其是需要抑制Y轴方向、Z轴方向的公差。
如图12所示,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与假想面VP相交。另外,如图7所示,容器侧卡合部426与假想面VP相交。详细而言,容器侧卡合部426的卡合面422与假想面VP相交。换言之,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一部分和卡合面422的一部分位于假想面VP上。如图9和图12所示,假想面VP是指如下的面,该面通过端子835~839中的在X轴方向上配置到中央的端子837的接触部cp,且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该端子835~839是配置到倾斜面80fa的构成两列Ln1、Ln2的九个端子831~839中的、配置到最靠近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列Ln1的端子。另外,如图7所示,容器侧卡合部426中的在Y轴方向上最靠近电路基板80的卡合面422与假想面VP垂直地相交。通过具有上述的假想面VP、容器侧卡合部426、以及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位置关系,起到以下的效果。也就是说,能够缩短从端子837的接触部cp分别到容器侧卡合部426的卡合面422、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的距离。因而,能够分别提高由容器侧卡合部426的卡合面422进行的Y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由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进行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液体容纳袋50具有锥形部53(图8),因此,在壳体40的内侧,能在锥形部53与壳体40内表面之间产生空间40sp(图12)。另一方面,角部48是向壳体40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在宽度方向上形成于偏向作为一侧的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能够有效地利用在锥形部53与壳体40内表面(详细而言,第一侧面405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空间40sp(图12)而设置角部48。由此,能够使容器4小型化。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流体接收部46分别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作为一侧的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流体接收部46相对于安装部6的位置偏移。另外,配置有流体接收部46的配置凹部411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405侧的位置。也就是说,能够有效地利用在锥形部53与壳体40内表面(详细而言,第一侧面405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空间40sp(图12)而设置配置凹部411。由此,能够使容器4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以及流体接收部46位于多个接触部cp所位于的范围WCP内。由此,能够抑制容器4的安装状态下的流体接收部46、接触部cp的位置偏移。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容器4的高度方向上配置于包括中心TP在内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抑制容器4的以高度方向的中心TP为支点的旋转。由此,能够降低在容器4的安装过程中向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插入的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向第二容器侧定位部44插入的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与容器4碰撞而施加外力的可能性。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作为一侧的第一侧面405侧,并配置于液体供给口481的侧部。由此,能够使液体供给口481与容器侧识别部件41之间的距离配置得更近,因此,即使产生了容器4的以容器侧识别部件41附近为中心的旋转,也能够抑制液体供给口481的位置变化。由此,能够抑制安装过程中的液体供给口481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第一容器侧定位孔42和第二容器侧定位孔44这两个,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容器4的定位。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容器4的宽度方向上,在偏向与接触部cp相同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容器侧卡合部426(图7)。由此,能够抑制安装状态下的接触部cp相对于装置侧端子72的位置偏移。
B.与接触部的周围有关的其他实施方式:
B-1.其他实施方式1:
图13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1的图。其他实施方式1的容器4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不同的点在于作为设置有电路基板80的基板支架880相对于壳体40a可装卸这点以及角部48a的结构。对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
基板支架880可装卸地安装于角部48a。在基板支架880和角部48a具有以彼此能够安装和拆卸的方式构成的卡合部(图中未示出)。基板支架880具有安装有电路基板80的支架倾斜面88fa。在基板支架880安装到角部48a的状态下,支架倾斜面88fa相对于容器4a的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具体而言,支架倾斜面88fa的法线矢量具有+Z轴方向分量和-Y轴方向分量。角部48a位于前面401与顶面402相交的部分。角部48a是向壳体40a的内方凹陷的凹形状。在基板支架880安装到角部48a的状态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表面80fa相对于安装方向倾斜。即使如此设置,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例如,在搬运容器4时等,在成为顶面402处于下侧的姿态的情况下,即使是在液体从液体供给口481漏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漏出的液体附着于接触部cp的可能性。
B-2.其他实施方式2:
图14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2的第一图。图15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2的第二图。其他实施方式2的容器4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不同的点主要在于角部48b的结构,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
角部48a(图14)是向壳体40a的内方凹陷的凹形状。角部48a具有位于-Y轴方向侧的开口982和位于+Z轴方向侧的开口984。另外,角部48b的内壁由相对于X轴方向对置的一对侧壁902(902t、902w)、底面988、背壁986大致构成。供装置侧端子部70b(图15)插入的端子容纳室由这些壁902、986、988划分形成。开口982成为在容器4b向安装部6安装时而装置侧端子部70b向角部48b插入之际的入口。此外,在不区别第一侧壁902t和第二侧壁902w地使用的情况下,使用侧壁902。
在底面988安装有电路基板80。详细而言,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电路基板80的表面80fa配置成,朝向包括-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
在角部48b的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902t、902w分别设置有一对触点限制部906t、906w。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以向+X轴方向挖掘了第一侧壁902t的一部分这样的形状形成。也就是说,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从第一侧壁902t向+X轴方向凹陷。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沿着Y轴方向延伸。详细而言,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从开口982的位置朝向背壁986侧沿着+Y轴方向延伸。在安装状态下,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图16)插入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的-Y轴方向侧的端面和-X轴方向侧的面敞开。
在第二侧壁902w设置有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以向-X轴方向挖掘了第二侧壁902w的一部分这样的形状形成。也就是说,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从第二侧壁902w向-X轴方向凹陷。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沿着Y轴方向延伸。详细而言,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从开口982的位置朝向后壁906侧沿着+Y轴方向延伸。在安装状态下,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图16)插入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的-Y轴方向侧的端面和+X轴方向侧的面敞开。
装置侧端子部70b(图15)具备端子支架750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九个)装置侧端子72。端子支架750保持多个装置侧端子72。端子支架750在X轴方向的两侧具有装置侧限制部756。在区别两个装置侧限制部756地使用的情况下,也称为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和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和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在X轴方向上配置成,隔着装置侧端子72。装置侧限制部756是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
在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之间的接触开始之前,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向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的插入、以及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向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的插入开始。由此,接触部cp相对于装置侧端子72的与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而进行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定位。因而,能够良好地谋求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接触。
图16~图33是用于说明设置到角部48b(图14)的触点限制部906的各种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6是第一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17是图16的17-17截面图。图18是第二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19是图18的19-19截面图。图20是第三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21是图20的21-21截面图。图22是第四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23是图22的23-23截面图。图24是第五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25是图24的25-25截面图。图26是第六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27是图26的26-26截面图。图28是第七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29是图28的29-29截面图。图30是第八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31是图30的31-31截面图。图32是第九变形形态的主视图。图33是图32的33-33截面图。图16~图33中的、主视图示意性地表示角部48b及其附近,截面图示意性地表示角部48b及其附近的截面。对于图16~图33的其他实施方式全部,对于除了供装置侧限制部756(图15)插入的限制部的结构以外的结构,是与其他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另外,在图16~图33中,对于与其他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此外,打印机1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此外,第一触点限制部和第二触点限制部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图16~图33中的截面图中,为了容易理解,除了表示第一触点限制部的标号之外,也一并记载有表示第二触点限制部的标号。
在图16~图33的其他变形形态中,均具备从角部48b的第一侧壁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和从第二侧壁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部,第一触点限制部和第二触点限制部由这些凸部构成。这些凸部既可以与角部48b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体地设置,也可以一体地设置。
在图16、图17所示的变形形态中,利用凸部906ta、906wa和侧壁902ta、902wa形成了与其他实施方式2类似的形状的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a1和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a1,装置侧端子部70b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和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插入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a1和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a1。该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a1和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a1的入口部分916a仅在Z轴方向上设置有锥形。装置侧端子部70b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和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Z轴方向的运动的限制由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a1和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a1的+Z轴方向侧的面和-X轴方向侧的面进行,+Y轴方向的运动的限制由第一触点限制部906ta1和第二触点限制部906wa1的+Y轴方向侧的面进行。±X轴方向的运动的限制利用由侧壁902ta、902wa形成的面进行。
图18、图19所示的变形形态具备:作为触点限制部的一对凸部906tb1、906tb2,其从角部48b的第一侧壁902tb向-X轴方向突出;和作为触点限制部的一对凸部906wb1、906wb2,其从第二侧壁902wb向+X轴方向突出。凸部906tb1、906tb2、906wb1、906wb2相当于从图16、图17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触点限制部906ta1、906wa1省略+Y轴方向侧的面而成的凸部。利用凸部906tb1、906wb1进行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t、756w的+Z方向的运动的限制。利用凸部906tb2、906wb2进行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t、756w的-Z方向的运动的限制。±X轴方向的运动的限制利用侧壁902tb、902wb进行。
图20、图21所示的变形形态具备:作为触点限制部的一对凸部906tc1、906tc2,其从角部48b的第一侧壁902tc向-X轴方向突出;和作为触点限制部的一对凸部906wc1、906wc2,其从第二侧壁902wc向+X轴方向突出。该其他实施方式在凸部906tc1、906tc2、906wc1、906wc2的-Y轴方向的开口端与角部48b的开口982的位置对齐这点、以及+Y轴方向的端部延伸到角部48b的背壁986的位置这点与图18、图19所示的变形形态不同,在其他点方面,与图18、图19所示的变形形态共通。
图22、图23的变形形态具备:作为触点限制部的凸部906td,其从角部48b的第一侧壁902td向-X轴方向突出;和作为触点限制部的凸部906wd,其从第二侧壁902wd向+X轴方向突出。该变形形态是从图20、图21所示的变形形态去除了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t、756w的-Z轴方向的运动的凸部906tc2、906wc2而成的。能够利用凸部906td、906wd进行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t、756w的+Z方向的限制。通过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接触而限制-Z轴方向的运动,因此,限制-Z轴方向的运动的功能能够省略。另外,±X轴方向的限制利用侧壁902td、902wd进行。
图24、图25的变形形态具备:作为触点限制部的凸部906te,其从角部48b的第一侧壁902te向-X轴方向突出;和作为触点限制部的凸部906we,其从第二侧壁902we向+X轴方向突出。该变形形态是在图22、图23所示的变形形态的凸部906td、906wd追加用于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t、756w的+Y轴方向的运动的面而成的。在其他点方面,与图22、图23所示的变形形态共通。
图26~图33的变形形态分别是从图16~图25所示的变形形态省略形成为锥形状的入口部分916b~916e而成的。
根据图16~图33那样的变形形态,也与其他实施方式2(图14、图15)同样地,通过进行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定位,能够良好地谋求接触部cp与装置侧端子72之间的接触。不过,自不待言,在没有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b的定位部756t、756w的-Z轴方向的运动的功能的变形形态中,无法获得由限制-Z方向的运动带来的效果,在没有限制+Y方向的运动的功能的变形形态中,无法获得由限制+Y方向的运动带来的效果。另外,根据在上述图16~图33中所说明的变形形态,通过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设置在X轴方向上突出的凸部,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触点限制部和第二触点限制部。
B-3.其他实施方式3:
图34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3的容器4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相比较,容器4A的角部900A的结构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同样。在其他实施方式3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此外,打印机1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图34是角部900A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35是从+Z轴方向侧观察角部900A附近的图。图36是从-X轴方向侧观察角部900A附近的图。图37是角部900A附近的主视图。
如图34所示,角部90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角部48(图4)同样地形成于前面401与顶面402相交的角,是向壳体40A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角部900A以底面988和背面986作为主要的面的方式构成。底面988是与前面401连接的面。背面986是与顶面402连接的面。电路基板80设置于角部900A。作为构成角部900A的面的背面986和底面988支撑电路基板80,因此,也称为支撑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部900A具有凸部915。凸部915设置于构成支撑部的背面986,朝向远离背面986的方向(-Y轴方向)突出。也就是说,凸部915从构成支撑部的背面986朝向安装方向的前方(-Y轴方向)突出。凸部915是Z轴方向的尺寸随着从+Y轴方向朝向-Y轴方向而变小的形状。另外,如图36所示,作为凸部915的-Z轴方向侧的部分的下部915a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另一方面,作为凸部915的+Z轴方向侧的部分的上部915b相对于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面倾斜。也就是说,凸部915的上部915b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也将包括电路基板80和凸部915的部分称为端子连接部95。端子连接部95是能够安装于打印机10的部分。也就是说,端子连接部95是供与打印机10的装置侧端子部70连接的部分或者单元。
在容器4A的安装状态下,凸部915与图15所示的装置侧端子部70b的定位凹部754卡合。定位凹部754位于端子支架750与配置有装置侧端子72的部分之间的空间部。定位凹部754的+Y轴方向侧开口,X轴方向的两侧面和-Z轴方向侧的面由端子支架750形成。
图38是表示容器4A的凸部915与打印机10的定位凹部754卡合着的状态的截面图。如图38所示,在该状态下,凸部915的下部915a与规定定位凹部754的面中的靠-Z轴方向侧的面753接触。
图39是表示容器4A的凸部915与打印机10的定位凹部754卡合着的状态的图。如图39所示,在该状态下,作为凸部915的+X轴方向侧的部分的第一侧部915t与规定定位凹部754的面(壁部)中的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一壁部752t接触。另外,作为凸部915的-X轴方向侧的部分的第二侧部915w与规定定位凹部754的面(壁部)中的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二壁部752w接触。也就是说,凸部915的X轴方向两侧的侧部915t、915w与定位凹部754的壁部752接触。
在该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容器4A的安装状态下,凸部915与图15所示的定位凹部754卡合。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装置侧端子72相对于容器侧端子830的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8所示,凸部915的下部915a与定位凹部754的面753接触。另外,凸部915的上部915b与形成定位凹部754的端子台724的表面724fa接触。因此,能够利用下部915a和上部915b抑制Z轴方向上的装置侧端子72的运动。其结果,能够使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良好地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9所示,凸部915的侧部915t、915w与定位凹部754的壁部752接触。因此,能够利用凸部915的侧部915t、915w限制X轴方向上的装置侧端子72的运动。其结果,能够使装置侧端子72与容器侧端子830良好地接触。
B-4.其他实施方式4:
图40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4的容器4B与其他实施方式3的容器4A相比较,角部900B的结构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同样。
使用图40而对其他实施方式4的角部900B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40是角部900B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40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4中,凸部915A从背面986向-Y轴方向突出。凸部915A在X轴方向上具备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一凸部915At和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二凸部915Aw。
第一凸部915At具备:(i)大致四棱柱状的部件917t,其与背面986接触;和(ii)大致圆柱状的部件918t,其从部件917t向-Y轴方向延伸。同样地,第二凸部915Aw具备:(i)大致四棱柱状的部件917w,其与背面986接触;和(ii)大致圆柱状的部件918w,其从部件917w向-Y轴方向延伸。也将部件917t和部件917w统称为部件917,也将部件918t和部件918w统称为部件918。
第一凸部915At和第二凸部915Aw分别具备各三根部件918。第一凸部915At从+Z轴方向侧依次具备部件918ta、918tb、918tc作为部件918t。同样地,第二凸部915Aw从+Z轴方向侧依次具备部件918wa、918wb、918wc作为部件918w。部件918ta、918tb、918tc在Z轴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同样地,部件918wa、918wb、918wc在Z轴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另外,在X轴方向上,部件918ta和918tc设置于相同的位置,部件918tb设置于比部件918ta、918tc靠+X轴方向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在X轴方向上,部件918wa和918wc设置于相同的位置,部件918wb设置于比部件918wa、918wc靠-X轴方向侧的位置。
图41是表示容器4B的安装状态下的、容器4B的部件918与装置侧端子部70b(图15)的装置侧限制部756之间的关系的XZ截面图。在容器4B的安装状态下,凸部915A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在相交方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运动。具体而言,如以下这样。也就是说,作为位于+Z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的接触面756ta与第一凸部915At的部件918ta接触。作为与X轴方向相交的面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的接触面756tc与第一凸部915At的部件918tb接触。同样地,作为位于+Z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接触面756wa与第二凸部915Aw的部件918wa接触。作为与X轴方向相交的面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接触面756wc与第二凸部915Aw的部件918wb接触。此外,虽未图示,作为位于+Y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的接触面756td与第一凸部915At的部件917t接触。同样地,作为位于+Y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接触面756wd与第二凸部915Aw的部件917w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1所示,凸部915A与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卡合。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装置侧端子72相对于容器侧端子830的定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915At和第二凸部915Aw分别具备各三根部件918,也可以设为四根以上。另外,也可以设为第一凸部915At和第二凸部915Aw分别具备各两根部件918的形态。在该情况下,凸部915At、915Aw也可以不具备部件918tb、918wb,而将装置侧端子部70b的+X轴方向侧壁部设为与部件918ta、918tc接触的形态,将装置侧端子部70b的-X轴方向侧壁部设为与部件918wa、918wc接触的形态。
B-5.其他实施方式5:
图42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5的容器4C与其他实施方式4的容器4B相比较,角部900C的结构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同样。
使用图42而对其他实施方式5的角部900C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42是角部900C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42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4中,凸部915C从背面986向-Y轴方向突出。凸部915C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在X轴方向上,具备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一凸部915Ct和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第二凸部915Cw。
第一凸部915Ct具备:(i)大致四棱柱状的部件917Ct,其与背面986接触;和(ii)大致四棱柱状的部件918Ct,其从部件917Ct向-Y轴方向延伸。同样地,第二凸部915Cw具备:(i)大致四棱柱状的部件917Cw,其与背面986接触;和(ii)大致四棱柱状的部件918Cw,其从部件917Cw向-Y轴方向延伸。也将部件917Ct和部件917Cw统称为部件917C,也将部件918Ct和部件918Cw统称为部件918C。
在部件918Ct的-Y轴方向侧设置有向-X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919Ct。同样地,在部件918Cw的-Y轴方向侧设置有向+X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919Cw。突出部919Ct和突出部919Cw以彼此对置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突出。也就是说,915Ct、Cw的一部分以彼此对置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突出。也将突出部919Ct和突出部919Cw统称为突出部919C。
在容器4C的安装状态下,凸部915C的突出部919C与图15所示的凹部777卡合。凹部777设置于装置侧限制部756,也称为定位凹部777。凹部777是设置到装置侧限制部756的+Y轴方向侧的凹坑。也将设置到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的凹坑称为凹部777t,也将设置到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凹坑称为凹部777w。
图43是表示容器4C的凸部915C与打印机10的凹部777卡合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如图43所示,容器4的凸部915C插入打印机10的凹部777。也就是说,第一凸部915Ct的突出部919Ct插入凹部777t,第二凸部915Cw的突出部919Cw插入凹部777w。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915C作为限制装置侧限制部756在相交方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运动的限制部发挥功能。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装置侧端子72相对于容器侧端子830的定位精度。
另外,容器4C的凸部915C锁定于打印机10的凹部777。因此,能够抑制容器侧端子830相对于装置侧端子72向远离装置侧端子72的方向相对移动。也就是说,凸部915C的突出部919C能够防止容器4C容易从打印机10脱落。
B-6.其他实施方式6:
图44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6的容器4D与实施方式5的容器4C相比较,角部900D的结构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同样。
使用图44而对本实施方式的角部900D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4是角部900D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45是角部900D附近的主视图。
如图4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915D在-Y轴方向侧设置有一对,在+Y轴方向侧设置有一对。凸部915D均从作为电路基板80的支撑部的底面988向+Z轴方向突出。也就是说,凸部915D从底面988朝向上方突出。将位于-Y轴方向侧的一对凸部915D称为凸部915Df。将凸部915Df中的、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一个称为第一凸部915Dft,将位于-X轴方向侧的另一个称为第二凸部915Dfw。另外,将位于+Y轴方向侧的一对凸部915D称为凸部915Du。将凸部915Du中的、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一个称为第三凸部915Dut,将位于-X轴方向侧的另一个称为第四凸部915Duw。凸部915D的形状均是大致四棱柱。
第一凸部915Dft在+Z轴方向侧具备突出部919Dt。突出部919Dt向-X轴方向侧突出。另外,第二凸部915Dfw在+Z轴方向侧具备突出部919Dw。突出部919Dw向+X轴方向侧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器4D的安装状态下,凸部915D与装置侧端子部70的装置侧限制部756(参照图15)卡合。具体而言,如以下这样。也就是说,(i)作为位于+Z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的接触面以及(ii)作为与X轴方向相交的面的第一装置侧限制部756t的接触面与第一凸部915Dft接触。同样地,(i)作为位于+Z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接触面以及(ii)作为位于-X轴方向侧的面的第二装置侧限制部756w的接触面与第二凸部915Dfw接触。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装置侧端子72相对于容器侧端子830的定位精度。
B-7.其他实施方式7:
图46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7的容器4E与其他实施方式6的容器4D相比较,角部900E的结构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同样。
使用图46而对本实施方式的角部900E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6是角部900E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46所示,在作为支撑部的底面988设置有向+Z轴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915E。突出部915E的形状是大致四棱柱。也将一对突出部915E中的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一个称为第一突出部915Et,也将位于-X轴方向侧的另一个称为第二突出部915Ew。在一对突出部915E分别设置有一对槽908。第一突出部915Et的第一槽908t向+X轴方向凹陷,第二突出部915Ew的第二槽908w向-X轴方向凹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器4E的安装状态下,凸部915E的槽908与装置侧端子部70的装置侧限制部756(参照图15)卡合。因此,能够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的装置侧限制部756在相交方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运动。
B-8.其他实施方式8:
图47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容器4F与其他实施方式6的容器4E相比较,角部900F的结构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同样。
使用图47而对其他实施方式8的角部900F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7是角部900F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4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915F在+Y轴方向侧设置有一个,在-Y轴方向侧设置有一对。凸部915F的形状均是大致四棱柱。将凸部915F中的位于+Y轴方向侧的一个称为凸部915Fa。将设置到-Y轴方向侧的一对凸部915F中的、相对于电路基板80位于+X轴方向侧的一个称为凸部915Fb,将位于-X轴方向侧的另一个称为凸部915Fc。凸部915Fa向包括-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地突出。另一方面,凸部915Fb和凸部915Fc向+Z轴方向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器4F的安装状态下,端子支架的面724fc(参照图15)与凸部915Fa接触。此外,端子支架750的面724fc是朝向包括+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的面。另外,端子支架750的+X轴方向侧的壁部(侧壁部)与凸部915Fb接触,端子支架750的-X轴方向侧的壁部(侧壁部)与凸部915Fc接触。因此,凸部915F能够限制装置侧端子部70b的装置侧限制部756在相交方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运动。
C.与电路基板有关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接触部cp和存储装置820设置到电路基板80,并不限定于此。以下,对与电路基板有关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C-1.其他实施方式A:
图48~图50是表示电路基板与存储装置分体的容器4G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图48~图50除了电路基板和存储装置以外,进行了简化。图48是容器4G的外观立体图。图49是设置到容器4G的-Y轴方向侧的电路基板80G附近的放大图。图50是设置到容器4G的+Y轴方向侧的存储装置820G附近的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80G和存储装置820G经由电缆85Ca电连接。在本变形例中,使用FFC(挠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作为电缆85Ca。如图49所示,电路基板80G与电缆85Ca由连接器85a电连接,如图50所示,存储装置820G和电缆85Ca由连接器85b电连接。如图50所示,存储装置820G设置于基板822。通过将存储装置820G设置于与电路基板80G分开的位置,能够灵活地决定配置存储装置820G的场所。此外,电路基板80G和电缆85Ca也可以由FPC基板构成,电缆85Ca和基板82也可以由FPC基板构成,电路基板80G、基板822以及电缆85Ca也可以由FPC基板构成。
C-2.其他实施方式B: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具有接触部cp的容器侧端子830配置于电路基板80上,电路基板80配置于角部48。也就是说,配置有容器侧端子830的部分未直接配置于角部48。然而,容器侧端子830也可以直接配置于角部48。
图51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B的容器4Ga的角部48的图。容器侧端子830以直接地图案形成于角部48的倾斜面48fa的方式配置。此外,也可以是,将容器侧端子830直接地图案形成于基板支架880的支架倾斜面88fa(图13),将基板支架880可装卸地安装于角部48a。
C-3.其他实施方式C: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容器4未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配置有接触部cp的表面80fa也与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同样地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不过,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表面80fa也可以在未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不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
图52是表示在未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而未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的电路基板80的例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80的背面与角部48的倾斜壁48fa之间设置有弹簧S。因此,电路基板80的表面80fa在未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与安装方向(-Y轴方向)平行,在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
图53是表示在未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而未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的电路基板80的例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80的背面与角部48的倾斜壁48fa之间设置有弹簧S。因此,电路基板80的表面80fa在未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与安装方向(-Y轴方向)垂直,在安装于打印机10的状态下,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
D.与液体供给源有关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壳体40内配置有作为液体供给源的液体容纳袋50(图8),但并不限定于此,液体供给源也可以配置于壳体40的外侧。对以下的该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54是用于说明与液体供给源有关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于在壳体40内未配置有液体容纳袋50而在壳体40的外侧配置有液体供给源1002这点。容器4H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不同的点在于容器4H在壳体40内不具有液体容纳袋50这点。
液体供给装置1000具备容器4H、流通管1003、以及液体供给源1002。在容器4H的背面404形成有供流通管1003插入并穿过的孔或开口。液体供给源1002是容纳液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的罐。流通管1003的一端与液体供给源1002连接,另一端与液体供给部49连接。由此,液体供给源1002的液体经由流通管1003向液体供给部49供给。此外,为了使液体供给源1002的液体向液体供给部49供给,流通管1003也可以在中途配置泵,也可以设置对液体供给源1002内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
E.流体接收部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流体接收部46仅是一个(图12),但并不限定于此。图55是用于说明流体接收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56是用于说明在流体接收部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搅拌部件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容器4I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不同的点在于流体接收部46A、46B、46C的数量和具备搅拌袋472、474这点。对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在供该容器4I可装卸地安装的安装部6除了设置有加压部86之外,还新设置有两个搅拌用加压部。两个搅拌用加压部是筒状,向容器4I供给加压流体。
在配置凹部411(图55)配置有三个流体接收部46A、46B、46C。流体接收部46B具有与第一实施液体的流体接收部46相同的功能。即、流体接收部46B与加压部86连接,接收从加压部86供给的加压流体。流体接收部46A、46C与安装部6所具备的两个搅拌用加压部连接,接收用于搅拌液体容纳袋50的加压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空气)。流体接收部46A通过基端部与管476(图56)连接,从而经由管476与搅拌袋472连通。流体接收部46C的基端部经由管478与搅拌袋474连通。管476、478和搅拌袋472、474配置于壳体40I内。尤其是搅拌袋472、474与液体容纳袋50相邻地配置。加压流体经由流体接收部46A、46C送入搅拌袋472、474,从而搅拌袋472、474膨胀。由于搅拌袋472、474膨胀,液体容纳袋50被按压。另外,搅拌袋472、474在加压流体未送入时收缩。由于搅拌袋472、474反复膨胀和收缩,相邻的液体容纳袋50被搅拌袋472、474搅拌。由此,液体容纳袋50内的颜料颗粒流动,从而能够减少液体容纳袋50内的颜料颗粒的浓度分布的偏差。此外,流体接收部46A、46C和搅拌袋472、474也可以未设置各两个,既可以是各一个,也可以是各三个以上。
F.识别部件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装置侧识别部件81在安装部6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到与液体导入部85重叠的位置(图2)。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容器侧识别部件41在容器4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到与液体供给口481重叠的位置(图4)。然而,安装侧识别部件81和容器侧识别部件41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另外,装置侧识别部件81和容器侧识别部件41的构造并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图57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部6J的第一图。图58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部6J的第二图。图59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容器4J的图。安装部6J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6不同的点在于装置侧识别部件81J的位置。对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6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
装置侧识别部件81J(图57、图58)设置于比液体导入部85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识别部件81J设置于安装部底壁603。装置侧识别部件81J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肋922形成,由肋922的数量和位置确定的图案根据容器4J的种类(在本实施例中,是墨水颜色)而不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6J在装置侧识别部件81J的X轴方向两侧具有限制部件998、999(图58)。限制部件998、999与容器4J抵接,能够降低容器4J被过度向安装部6J推入的可能性。限制部件998、999是从安装部底壁603向+Z轴方向侧延伸的板状部件。此外,也可以省略限制部件998、999。
容器侧识别部件41J(图59)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由至少一个以上的肋413形成。容器侧识别部件41J在容器4J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于比液体供给口481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侧识别部件41J在前面401中配置于与底面403相邻的凹部419内。
G.卡合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容器4向安装部6的卡合由作为手柄的卡合机构88(图2)和设置到容器4的顶面402的容器侧卡合部426进行,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只要容器4向安装部6的卡合是能够解除的卡合,便也可以是其他机构。
图60是用于说明安装部6K的卡合机构870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6(图2)不同的点在于安装部6K具有卡合机构870而替代卡合机构88这点。对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
卡合机构870在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于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机构870位于比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靠-X轴方向侧的位置。卡合机构870具有:板状的主体部8872;和突起部871,其设置于主体部872的顶端,向+Z轴方向侧突出。主体部872的突起部871侧部分能够以主体部872的基端部为支点向+Z轴方向弹性变形。另外,主体部872的突起部871侧部分构成为,因向-X轴方向侧位置变化,而被螺旋弹簧(图中未示出)向+X轴方向施力。突起部871是与随后论述的容器的容器侧卡合部卡合的部分。
图61是用于说明容器侧卡合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62是用于说明容器侧卡合机构的详细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容器4K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4不同的点在于容器4K具有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而替代容器侧卡合部426这点。对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且省略说明。
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图61)是在底面403形成的凹槽部。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从前面401向+Y轴方向侧延伸。
如图62所示,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具备接纳部1601、引导部1606、连接部1608、容器侧卡合部1612、以及出口部1616。在将容器4K向安装部6K安装之际,突起部871按照接纳部1601、引导部1606、连接部1608、容器侧卡合部1612的顺序移动。在安装状态下,突起部871在容器侧卡合部1612的预定的卡合位置St与容器侧卡合部1612卡合。在从安装部6K拆卸容器4K之际,突起部871按照容器侧卡合部1612、出口部1616、接纳部1601的顺序移动。
接纳部1601从前面401朝向背面404侧延伸,接纳卡合机构870的突起部871。接纳部1601在第一面45形成有开口1605。将突起部871经由开口1605向接纳部1601内接纳。接纳部1601比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的其他部分1606、1608、1612、1616深。因而,在突起部871位于其他部分1606、1608、1612、1616的期间内,主体部872的突起部871侧被压下。由此,由于主体部872的弹性力,在借助突起部871上推容器4K的方向(+Z轴方向)上受到外力。
引导部1606是用于向卡合位置St(形成有容器侧卡合部1612的位置)引导卡合机构870的突起部871的部分。引导部1606与接纳部1601连接。引导部1606在相对于容器4K向安装部6K安装之际的容器4K的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引导部1606相对于安装方向在容器4K的宽度方向上倾斜。引导部1606具有随着远离接纳部1601而槽变浅的倾斜部1606a。在引导部1606与接纳部1601之间的边界没有台阶。
连接部1608连接引导部1606和容器侧卡合部1612。连接部1608具有从划分形成槽的+Y轴方向侧的壁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突起壁1615。容器侧卡合部1612与突起壁1615对置。容器侧卡合部1612具有卡合壁614。卡合壁614由划分形成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的槽的多个壁部的一个、即壁部633形成。容器侧卡合部1612形成于通过平面C1的位置。出口部1616连接容器侧卡合部1612和接纳部1601。出口部1616具有随着靠近接纳部1601而槽变深的倾斜部1616a。在出口部1616与接纳部1601之间的边界形成有台阶620。
接着,使用图62而对容器4K的装卸操作时的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内的突起部871的运动进行说明。首先,突起部871从接纳部1601向引导部1606移动。在突起部871在引导部1606移动之际,克服螺旋弹簧(图中未示出)而主体部872向包括-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转动。通过使容器4K克服螺旋弹簧的施力而向安装方向推进,突起部871到达连接部1608。到达了连接部1608的突起部871利用卡合机构870的螺旋弹簧的施力向包括+X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由此,突起部871与突起壁1615碰撞而停止。此时,产生咔嗒声。根据该咔嗒声,用户能够确认容器4K向安装方向充分地前进了的情况。
若由用户进行的容器4K向安装方向的推压被解除,则容器4K被液体供给部49内的阀机构等的施力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稍微推回。由此,由突起壁1615进行的卡合被解除而突起部871到达容器侧卡合部1612。并且,最终,突起部871与容器侧卡合部1612的卡合壁614碰撞。在突起部871与卡合壁614碰撞之际,产生咔嗒声。根据该咔嗒声,用户能够确认容器4K到达卡合位置St而安装部6K的安装完成了的情况。通过突起部871与卡合壁614抵接,容器4K向拆卸方向的运动被限制。
在从安装部6K拆卸容器4K之际,成为以下的顺序。首先,安装状态下的容器4K被用户向安装方向推入。由此,突起部871与卡合壁614分开而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与卡合机构870之间的卡合被解除。接着,利用由用户施加的外力、液体供给部49的阀机构等的外力等使容器4K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移动,从而突起部871通过出口部1616而到达接纳部1601。然后,用户抓住容器4K而从安装部6K拆卸。此外,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也可以不是设置于底面403,例如,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侧面405、第二侧面406等其他面。在该情况下,也根据容器侧卡合机构1600的配置位置变更卡合机构870的配置位置。
H.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形态中实施,能够例如实施为如下这样的其他实施方式。
H-1.第一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容器侧定位孔设置有两个(图4),也可以是一个。
H-2.第二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和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容器,也能够应用于喷射除了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和用于容纳该液体的容器。例如,能够应用于以下这样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容器。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喷射含有生物芯片制造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消耗品消耗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精确地对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消耗品消耗装置
(11)具备使其他任意的微小量的液滴喷出的消耗品消耗头的消耗品消耗装置。
此外,“液滴”是指从消耗品消耗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丝状的状态。另外,在此所谓的“液体”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这样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粘度较高的或较低的液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液状态的材料也包含于“液体”。另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由颜料、金属颗粒等固态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者混合于溶剂而形成的物质等也包含于“液体”。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那样的墨水、液晶等。在此,所谓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记载到发明内容的栏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能够适当进行替换、组合。另外,若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不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则能够适当进行删除。
(1)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可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容器。该容器具备:
壳体,其具有:彼此对置的前面和背面;彼此对置的顶面和底面,其与所述前面和所述背面相交;以及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与所述前面、所述背面、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交;
液体供给口,其配置在所述前面,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导入部连接,向所述液体导入部供给液体;以及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前面与所述顶面相交的角部,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接触,
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液体供给口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中心,
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第一侧面侧和所述第二侧面侧中任一侧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在宽度方向上,液体供给口配置于壳体的中心,接触部配置于偏向第一侧面侧和第二侧面侧中任一侧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液体供给口与接触部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能够降低漏出的液体到达接触部的可能性。例如,在搬运容器时等,在成为顶面处于下侧的姿态的情况下,即使是液体从液体供给口漏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漏出的液体附着于接触部的可能性。
(2)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角部是向所述壳体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形成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
所述容器还具有:
液体容纳袋,其容纳所述液体,并被容纳到所述壳体内;
以及液体供给部,其具有形成顶端部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和安装到所述液体容纳袋的基端部,
所述液体容纳袋包括安装有所述基端部的容纳袋端部,
所述容纳袋端部具有至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随着朝向所述液体供给口侧而逐渐变小的锥形部,
所述接触部配置于倾斜面,该倾斜面配置于所述角部,该倾斜面的靠所述前面侧的部分比靠所述背面侧的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侧,且该倾斜面相对于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前面的方向的所述容器的安装方向倾斜。
根据该方式,接触部配置于相对于安装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从而能够降低尘埃等杂质附着于接触部的可能性。因而,能够抑制接触部与装置侧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另外,根据该方式,液体容纳袋具有锥形部,因此,在壳体的内侧,在锥形部与壳体内表面之间能产生空间。另一方面,角部是向壳体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一侧的位置。也就是说,能够有效地利用在锥形部与壳体内表面之间产生的空间地设置角部。由此,能够使容器小型化。
(3)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有:容器侧定位孔,其形成于所述前面,用于通过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定位部插入该容器侧定位孔而进行所述容器的定位;以及流体接收部,其形成于所述前面,接收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供给的加压流体,所述容器侧定位孔和所述流体接收部分别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根据该方式,容器侧定位孔和流体接收部以偏向相同的一侧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抑制流体接收部的位置偏移。
(4)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接触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容器侧定位孔和所述流体接收部分别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接触部所位于的范围内。根据该方式,在宽度方向上,容器侧定位孔和流体接收部位于多个接触部所位于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抑制容器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状态下的流体接收部、接触部的位置偏移。
(5)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识别部件嵌合的容器侧识别部件,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在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对置的高度方向上配置于包括中心在内的范围内。根据该方式,容器侧识别部件在高度方向上配置于包括中央在内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抑制容器以高度方向的中央为支点的旋转。
(6)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的中心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配置于同一位置。根据该方式,能够将液体供给口与容器侧识别部件之间的距离配置得更近,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供给口的位置偏移。
(7)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容器侧定位孔设置有两个,作为一个所述容器侧定位孔的第一容器侧定位孔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靠所述顶面侧的位置,作为另一个所述容器侧定位孔的第二容器侧定位孔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靠所述底面侧的位置。根据该方式,能够使用第一容器侧定位孔和第二容器侧定位孔而精度良好地进行容器的定位。
(8)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在所述顶面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卡合部卡合的容器侧卡合部,所述容器侧卡合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根据该方式,在容器的宽度方向上,在偏向与接触部相同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有容器侧卡合部,从而能够抑制安装状态下的接触部相对于装置侧端子的位置偏移。
(9)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流体接收部具有内侧开口,该内侧开口形成于所述前面的内表面,而形成一端部,所述容器还具有包围所述内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肋。根据该方式,通过具有肋,能够降低内侧开口由液体容纳袋封闭的可能性。
(10)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聚苯乙烯形成。根据该方式,通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聚苯乙烯形成,能够抑制对壳体进行了成型之后的形状变化,并且,能够提高耐蠕变性。
(1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提供可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容器。该容器具备:壳体,其具有:彼此对置的前面和背面;彼此对置的顶面和底面,其与所述前面和背面相交;以及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与所述前面、所述背面、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交;倾斜面,其配置于所述前面与所述顶面相交、且向所述壳体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的角部,该倾斜面的靠所述前面侧的部分比靠所述背面侧的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侧,且相对于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前面的方向的所述容器的安装方向倾斜;多个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倾斜面,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部接触;容器侧定位孔,其形成于所述前面,用于通过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定位部插入该容器侧定位孔而进行所述容器的定位;以及容器侧卡合部,其形成于所述顶面,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卡合部卡合,所述多个接触部形成多个列,在将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所述前面与所述背面对置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对置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容器侧卡合部具有与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平行的卡合面,所述卡合面和所述容器侧定位孔与假想面相交,所述假想面是通过所述多个接触部中的、位于所述X轴方向的中央的所述接触部、且与所述Y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平行的面,所述多个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多个列中的、最靠近所述容器侧定位孔的列。根据该方式,能够缩短从位于X轴方向的中央的接触部分别到卡合面和第一容器侧定位孔的距离。由此,能够提高由卡合面、第一容器侧定位孔进行的、容器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定位精度。
(1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提供安装有上述方式的任一个所记载的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根据该方式,即使是液体从液体供给口漏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漏出的液体附着于接触部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抑制接触部与装置侧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
此外,本公开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除了容器之外,还能够以容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系统等方式实现。
本申请基于特愿2017-222387而主张优先权,其为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其全部的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而被编入。

Claims (12)

1.一种容器,其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具备:
壳体,其具有:彼此对置的前面和背面;彼此对置的顶面和底面,其与所述前面和所述背面相交;以及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与所述前面、所述背面、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交;
液体供给口,其配置在所述前面,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导入部连接,向所述液体导入部供给液体;以及
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前面与所述顶面相交的角部,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接触,
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液体供给口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中心,
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第一侧面侧和所述第二侧面侧中任一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角部是向所述壳体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形成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
所述容器还具有:
液体容纳袋,其容纳所述液体,并被容纳到所述壳体内;
以及液体供给部,其具有形成顶端部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和安装到所述液体容纳袋的基端部,
所述液体容纳袋包括安装有所述基端部的容纳袋端部,
所述容纳袋端部具有至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随着朝向所述液体供给口侧而逐渐变小的锥形部,
所述接触部配置于倾斜面,该倾斜面配置于所述角部,该倾斜面的靠所述前面侧的部分比靠所述背面侧的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侧,且该倾斜面相对于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前面的方向的所述容器的安装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还具有:
容器侧定位孔,其形成于所述前面,用于通过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定位部插入该容器侧定位孔而进行所述容器的定位;
以及流体接收部,其形成于所述前面,接收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供给的加压流体,
所述容器侧定位孔和所述流体接收部分别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接触部设置有多个,
所述容器侧定位孔和所述流体接收部分别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接触部所位于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容器,其中,
还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识别部件嵌合的容器侧识别部件,
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在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对置的高度方向上配置于包括中心在内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的中心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中心配置于同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侧定位孔设置有两个,
作为一个所述容器侧定位孔的第一容器侧定位孔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靠所述顶面侧的位置,
作为另一个所述容器侧定位孔的第二容器侧定位孔位于比所述容器侧识别部件靠所述底面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
还在所述顶面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卡合部卡合的容器侧卡合部,
所述容器侧卡合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偏向所述一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流体接收部具有内侧开口,该内侧开口形成于所述前面的内表面,而形成一端部,
所述容器还具有包围所述内侧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聚苯乙烯形成。
11.一种容器,其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具备:
壳体,其具有:彼此对置的前面和背面;彼此对置的顶面和底面,其与所述前面和背面相交;以及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与所述前面、所述背面、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交;
倾斜面,其配置于所述前面与所述顶面相交、且向所述壳体的内方侧凹陷的凹形状的角部,该倾斜面的靠所述前面侧的部分比靠所述背面侧的部分位于所述底面侧,且相对于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前面的方向的所述容器的安装方向倾斜;
多个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倾斜面,且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端子部接触;
容器侧定位孔,其形成于所述前面,用于通过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定位部插入该容器侧定位孔而进行所述容器的定位;以及
容器侧卡合部,其形成于所述顶面,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装置侧卡合部卡合,
所述多个接触部形成多个列,
在将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所述前面与所述背面对置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对置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容器侧卡合部具有与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平行的卡合面,
所述卡合面和所述容器侧定位孔与假想面相交,
所述假想面是通过所述多个接触部中的、位于所述X轴方向的中央的所述接触部、且与所述Y轴方向和所述Z轴方向平行的面,所述多个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多个列中的、最靠近所述容器侧定位孔的列。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安装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
CN201880074638.6A 2017-11-20 2018-11-15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113565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2387 2017-11-20
JP2017222387 2017-11-20
PCT/JP2018/042321 WO2019098287A1 (ja) 2017-11-20 2018-11-15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6591A true CN111356591A (zh) 2020-06-30
CN111356591B CN111356591B (zh) 2022-06-07

Family

ID=66539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4638.6A Active CN111356591B (zh) 2017-11-20 2018-11-15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8298B2 (zh)
JP (1) JPWO2019098287A1 (zh)
CN (1) CN111356591B (zh)
WO (1) WO20190982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21748S1 (en) * 2018-07-13 2021-06-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bined print liquid supply cap and key
JP7388002B2 (ja) * 2019-05-29 2023-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装着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3000489A (ja) 2021-06-18 2023-0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225A1 (en) * 2000-01-21 2001-09-27 Taku Ishizawa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319502A (zh) * 2000-01-31 2001-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以及采用该墨盒的喷墨打印机
CN1449919A (zh) * 2002-03-29 2003-10-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及记录装置
US20070040874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Hitoshi Matsumoto Liquid container
CN101177068A (zh) * 2006-11-06 2008-05-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座、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容器
US20090219339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llector
JP2010208261A (ja) * 2009-03-12 2010-09-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CN102529399A (zh) * 2010-12-22 2012-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检测系统、液体容器、安装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US8297738B1 (en) * 2012-01-1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20130182051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3185521U (ja) * 2013-05-23 2013-08-22 エステー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3802481A (zh) * 2012-11-12 2014-05-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及液体消耗装置
US20140168324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supply device and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CN104015487A (zh) * 2013-02-28 2014-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4985934A (zh) * 2010-09-03 2015-10-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材料盒、印刷材料容纳体适配器以及电路基板
US20160052283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olding member for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printer
US20160200113A1 (en) * 2013-09-18 2016-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US20160288514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cartridge unit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CN106064530A (zh) * 2015-04-23 2016-1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06541707A (zh) * 2015-09-18 2017-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端子连接部以及容器
CN107020823A (zh) * 2015-11-27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和保护部件
CN107155320A (zh) * 2015-03-06 2017-09-1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流体容器
JP2017177733A (ja) * 2016-03-31 2017-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5819A (ja) 2000-01-31 2001-07-3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539690B2 (ja) * 2002-03-29 2010-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946425B2 (ja) * 2006-12-26 2012-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08230214A (ja) * 2007-02-19 2008-10-0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導出部のシール構造体及びシール方法並びに流体収容容器、再充填流体収容容器及びその再充填方法
JP4945295B2 (ja) 2007-04-09 2012-06-06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009269204A (ja) * 2008-04-30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体
RU2520941C1 (ru) * 2010-12-22 2014-06-27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артридж
US8960871B2 (en) 2012-01-13 2015-02-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unting member, liquid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US8931887B2 (en) 2012-01-13 2015-0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US8646889B2 (en) 2012-01-13 2014-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US9440755B2 (en) 2012-01-13 2016-09-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JP2017001133A (ja) 2015-06-10 2017-0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取り外し用プライヤ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225A1 (en) * 2000-01-21 2001-09-27 Taku Ishizawa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319502A (zh) * 2000-01-31 2001-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以及采用该墨盒的喷墨打印机
CN1449919A (zh) * 2002-03-29 2003-10-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及记录装置
US20070040874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Hitoshi Matsumoto Liquid container
CN101177068A (zh) * 2006-11-06 2008-05-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座、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容器
US20090219339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llector
JP2010208261A (ja) * 2009-03-12 2010-09-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CN104985934A (zh) * 2010-09-03 2015-10-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材料盒、印刷材料容纳体适配器以及电路基板
CN102529399A (zh) * 2010-12-22 2012-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检测系统、液体容器、安装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US8297738B1 (en) * 2012-01-12 2012-10-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20130182051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3802481A (zh) * 2012-11-12 2014-05-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及液体消耗装置
US20140168324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supply device and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CN104015487A (zh) * 2013-02-28 2014-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JP3185521U (ja) * 2013-05-23 2013-08-22 エステー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20160200113A1 (en) * 2013-09-18 2016-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CN105829109A (zh) * 2013-09-18 2016-08-03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20160052283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olding member for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printer
CN107155320A (zh) * 2015-03-06 2017-09-1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流体容器
US20160288514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cartridge unit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CN106004057A (zh) * 2015-03-30 2016-10-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6064530A (zh) * 2015-04-23 2016-1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06541707A (zh) * 2015-09-18 2017-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端子连接部以及容器
CN107020823A (zh) * 2015-11-27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和保护部件
JP2017177733A (ja) * 2016-03-31 2017-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98287A1 (ja) 2019-05-23
JPWO2019098287A1 (ja) 2020-11-19
US11198298B2 (en) 2021-12-14
CN111356591B (zh) 2022-06-07
US20200276821A1 (en)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999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KR101544287B1 (ko) 카트리지 및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EP3144154B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cartridge
CN111356591B (zh)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10434786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US11673398B2 (en) Cartridge,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device
EP4063129B1 (en) Cartridge
US11919315B2 (en) Cartridge
JP2016049772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CN115107373A (zh)
CN111483231A (zh)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14643785A (zh) 容器、印刷装置以及印刷系统
CN108430784B (zh) 液体供给单元
JP2017056686A (ja) 端子接続部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US11141985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WO2022065203A1 (ja)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WO2022264958A1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15139654A (zh) 盒以及印刷系统
JP2024024218A (ja) カートリッジ
CN116507499A (zh) 容器、以及印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