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8106A - 座椅靠背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8106A
CN104718106A CN201380051461.5A CN201380051461A CN104718106A CN 104718106 A CN104718106 A CN 104718106A CN 201380051461 A CN201380051461 A CN 201380051461A CN 104718106 A CN104718106 A CN 104718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xtension
wire rod
pressure
contain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14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8106B (zh
Inventor
清水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865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82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8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45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5Lumbar supports using inflatable bla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6Lumbar supports vertically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7Lumbar supports having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bowed by applied forces
    • B60N2/6671Lumbar supports having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bowed by applied forces with cable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6Panel like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2Attachment or adjustment thereof

Abstract

座椅(1)的靠背(4)包括左右并列的左右的侧部框架(40b)、和设置在侧部框架(40b)之间且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的受压部件(41)、和覆盖在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及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的缓冲垫(48)。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从主体部(41a)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的左右的伸出部(41b)。缓冲垫(48)具有:背接纳部(48a),覆盖在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和堤状部(48b),以从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覆盖在伸出部(41b)的前表面及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上。在堤状部(48b)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伸出部(41b)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48g)。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靠背。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座椅靠背的上端设置有头枕。头枕将乘员的头部从其后方支承。在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通过乘员的头部被头枕接挡,来缓和对乘员的颈部的冲击。
在乘员坐在车辆用座椅中的情况下,采取将上身倚靠在靠背上并将头部从头枕向前稍稍离开的姿势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成为乘员的头部在向后倾斜的状态下被头枕接挡,通过其反作用而使头部前倾。这样,头枕的效果即对于乘员的颈部的冲击缓和效果降低。
于是开发了这样的技术:在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通过乘员的上身陷入到车辆用座椅靠背中,使得乘员的头部迅速地被头枕接挡(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框状的靠背的框架的内侧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受压部件,该框架及受压部件的至少前侧被缓冲垫覆盖(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由于乘员的上身陷入到缓冲垫中,并且缓冲垫的中央部及受压部件后退,所以乘员的头部迅速地被头枕接挡。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上侧的连结线材架设在靠背的左右侧部框架的上部之间,下侧的连结线材架设在左右侧部框架的下部之间,板状的受压部件经由这些连结线材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上,其受压部件配置在左右的侧部框架之间,其受压部件将靠背的衬垫从后方支承。
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多个弹簧以左右横穿的方式固定在靠背的框架上,支撑件安装在弹簧的前侧,气囊安装在该支撑件的前侧。并且,通过使该气囊膨胀或收缩,使气囊的前侧的衬垫的形状变形。由此,能够调节乘员的腰椎部的支承位置。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靠背的框架的侧部框架上安装着衬布安装部件(衬布金属件),该衬布安装部件配置在受压部件的周边。将衬布挂在该衬布安装部件上,利用该衬布限制气囊的展开方向。
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技术中,安装部件及气囊模组安装在靠背的侧部框架上,衬布从安装部件经由气囊模组的周边架设至表皮的缝合接缝。并且,当气囊模组的气囊膨胀时,气囊被衬布引导至缝合接缝,如果衬布进一步被膨胀中的气囊拉伸,则表皮的缝合接缝被撕裂,气囊从该撕裂的部位伸出(参照专利文献4)。
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技术中,在靠背的内部设置有产生振动的振动产生单元。如果通过振动产生单元使座椅椅背振动,则能够给乘员带来按摩效果及清醒效果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6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79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50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4452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昭61-196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靠背的缓冲垫的前表面的左右设置有堤状部,这些堤状部比中央的背接纳部向前方鼓出。堤状部是用来使乘员的保持性提高的,乘员的上身的左右侧部(主要是肩、肩胛骨、侧腹、上臂等)被堤状部接挡。当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时,乘员的上身的左右侧部被堤状部接挡,比中央的背接纳部及受压部件后退慢,堤状部被乘员的上身的左右侧部向后方按压而压缩。因此,使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效果有可能由于堤状部而降低。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使得使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效果不会由于堤状部而减小。
用来解决以上课题的本发明的座椅靠背,包括:左右并列的左右的侧部框架;受压部件,设置在上述侧部框架之间,且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和缓冲垫,覆盖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和上述受压部件的前表面上,上述受压部件具有:主体部;和左右的伸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上述缓冲垫具有:背接纳部,覆盖在上述主体部的前表面上;和堤状部,设置在上述背接纳部的左右两侧,以从上述背接纳部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覆盖在上述伸出部的前表面和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上,在上述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上述伸出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部,所以确保了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后退而挠曲的空间。当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时,即使乘员的上身的侧部被堤状部接挡,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也后退而挠曲。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堤状部而减轻。
此外,当乘员倚靠在靠背上时,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被受压部件的伸出部接挡。通过在堤状部的背面上形成凹部,使得即使堤状部自身的保持性下降,也能够利用伸出部来弥补保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侧部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缓冲垫的主视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主视图。
图7是沿着箭头方向观察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的横截面而表示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框架的背面并且表示缓冲垫及其表皮的纵截面的局部剖面后视图。
图9是表示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的横截面中的靠背的各部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侧部框架的立体图。
图13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侧视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横剖视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框架的背面并且表示缓冲垫及表皮的纵截面的局部剖面后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从图14所示的靠背变更了的部位的靠背的横剖视图。
图17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侧部框架的前端部及安装部件的横剖视图。
图18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的侧部框架的立体图。
图19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侧部框架的立体图。
图21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侧视图。
图22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横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24是内置在该实施方式的座椅中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25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及内置在其中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XXVI-XXVI的剖视图。
图27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座椅椅背框架的主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29是内置在该实施方式的座椅中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30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及其框架的主视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XXXI-XXXI的剖视图。
图32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33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及内置在其中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34是图33所示的XXXIV-XXXIV的剖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36是该实施方式的内置在靠背中的框架的后视图。
图37是从后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配置在靠背的框架的内侧的受压部件的主体部的下部和振动产生单元的立体图。
图38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内置在靠背中的框架的后视图。
图39是从后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配置在靠背的框架的内侧的受压部件的伸出部和振动产生单元的立体图。
图40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41是该实施方式的内置在座椅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42是该实施方式的靠背及内置在其中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43是图42所示的XXXXIII-XXXXIII的剖视图。
图44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的放大剖视图。
图45是用于说明从图44所示的靠背变更了的部位的靠背的放大剖视图。
图46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靠背的放大剖视图。
图47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48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49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的放大剖视图。
图5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框架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的后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3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组装在受压部件上的组装体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5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受压部件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框架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的后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58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组装在受压部件上的组装体的前表面侧的图。
图59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板组装在受压部件上的组装体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赋予了为了实施本发明而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所以并不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和图示例。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从座椅的后方朝向前方看来决定“左”和“右”。即,以坐在座椅中的人的视点决定“左”和“右”。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座椅1的侧视图,图2是座椅1的框架的立体图。
该座椅1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设置在汽车的室内的车辆用座椅。在该座椅1是汽车用的座椅的情况下,该座椅1被用于驾驶座或副驾驶座等。
座椅1包括滑轨2、底座(缓冲垫)3、靠背(座椅椅背)4、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等。
头枕6设置在靠背4的上端部,靠背4的下端部通过倾斜调节机构5连结在底座3的后端部,靠背4直立在底座3的后端部。靠背4以其下端部为支点,通过倾斜调节机构5相对于底座3向后方倒下并向前方立起。倾斜调节机构5通过将靠背4锁定在底座3上而停止靠背4的倾斜运动,并且通过将该锁定解除而对靠背4向将靠背4向前立起的方向施力。
当乘员坐在座椅1中时,乘员的臀部及大腿从其下方被底座3支承,乘员的上身从其后方被靠背4支承,乘员的头部从其后方被头枕6支承。并且,关于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但在后退的本车辆(是指设置有座椅1的车辆)的后部碰撞在其他车辆或障碍物上的情况、或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在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从乘员的上身对靠背4作用朝向后方的载荷。构成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座椅1也使乘员的上身陷入到靠背4中。
底座3具有框架(底座框架)30、缓冲垫38及表皮39。框架30内置在底座3中,该框架30构成底座3的框架。当从上方观察框架30时,框架30形成为框状,框架30被缓冲垫38包入,表皮39覆盖在缓冲垫38上。表皮39例如由合成皮革或布料等构成。框架30安装在滑轨2上,通过滑轨2使底座3设置为能够前后移动。
靠背4具有框架(靠背框架)40、受压部件41、横向构件42、上线材(线材)43、下线材(线材)44、缓冲垫(靠背衬垫)48及表皮49等。框架(靠背框架)40内置在靠背4中,该框架40构成靠背4的框架。当从前方观察框架40时,框架40形成为框状,在框架40的框内设置有受压部件41,框架40及受压部件41被缓冲垫48包入,表皮49覆盖在缓冲垫48上。表皮49例如由合成皮革或布料等构成。框架40的下端部连结在倾斜调节机构5上,该倾斜调节机构5连结在框架30的后端部,框架40设置为通过倾斜调节机构5能够前后倾斜运动。另外,将组装了底座3的框架30、靠背4的框架40及倾斜调节机构5的结构称为座椅框架。
以下参照图2和图3对靠背4的框架40详细地说明。图2是靠背4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靠背4的框架40的主视图。
框架40具有上部框架(横管部)40a、侧部框架40b、40b、下部框架40c。侧部框架40b、40b隔开间隔地左右并列并且上下延伸。上部框架40a左右延伸,上部框架40a的左端连结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上端,上部框架40a的右端连结在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上端。在上部框架40a上通过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头枕6的支撑托架91。下部框架40c左右延伸,下部框架40c的左端连结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下端,下部框架40c的右端连结在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下端。
这里,侧部框架40b由纵管部40b1和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构成。左右的纵管部40b1、40b1从上部框架40a的左右的端部向下方弯折,一体成形有纵管部40b1、40b1和上部框架40a。即,通过将管材弯曲为门型(例如倒U字形状、横C字状、横コ字状),来构成纵管部40b1、40b1及上部框架40a。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由通过冲压加工等而得到的金属板构成。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的沿着左右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大致U字状。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互对置,左右的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分别焊接在左右的纵管部40b1、40b1的下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从纵管部40b1、40b1的下端向下方伸出。下部框架40c由金属板构成,下部框架40c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的下端。此外,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的下部形成有向前方探出的探出部40b3。
在侧部框架40b、40b之间设置有横向构件42。横向构件42由从正面观察形成为波形的杆部件构成。横向构件42的左右端部通过焊接等分别连结在纵管部40b1、40b1上。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对受压部件41、上线材(上部连结线材)43和下线材(下部连结线材)44等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侧部框架40b等的立体图。
受压部件41经由架设在框架40上的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连结在框架40上,设置为相对于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能够相对地后退。即,受压部件41设置为部分地封闭由框架40包围的框的开口,并设置为通过上线材(线材)43和下线材44(线材)而能够前后摆动。
上线材(弹簧线材)43和下线材(弹簧线材)44是用于将受压部件41连结到框架40上的部件。
上线材43在横向构件42的下方架设在侧部框架40b、40b之间,上线材43的左右端部分别连结在纵管部40b1、40b1上。具体而言,安装部(支承舌片)43a、43a通过焊接等分别安装在纵管部40b1、40b1上,上线材43的左右端部钩挂在安装部43a、43a上,上线材43的左右端部经由安装部43a分别连结在纵管部40b1、40b1上。安装部43a、43a安装在纵管部40b1、40b1上的位置避开纵管部40b1、40b1的前端,并且是从纵管部40b1、40b1的前端到框架40的框内侧。上线材43从正面观察形成为波形。上线材43具有柔性和弹性,横向构件42的刚性比该上线材43足够高。
下线材44在上线材43的下方架设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之间。具体而言,下线材44的右端部连结在右侧的摆动部件(连杆部件)45a上,下线材44的左端部也同样连结在左侧的摆动部件45a上,这些摆动部件45a、45a能够前后摆动,分别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40b2上。在摆动部件45a的前后配置有止挡件45b、45c,这些止挡件45b、45c固定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在摆动部件45a上连结着拉伸弹簧45d的一端部,拉伸弹簧45d在摆动部件45a的斜上前方连结在侧部框架40b上。拉伸弹簧45d将摆动部件45a向前方拉,通过摆动部件45a抵接在前方的止挡件45b上,使得拉伸弹簧45d的拉伸载荷被止挡件45b接挡。在预定值以上的向后方的载荷作用在下线材44及受压部件41上的情况下,摆动部件45a克服拉伸弹簧45d的拉伸载荷而向后方摆动,通过摆动部件45a抵接在后方的止挡件45c上,来使摆动部件45a停止。
下线材44从正面观察形成为波形。下线材44具有柔性和弹性,横向构件42的刚性比该下线材44足够高。
受压部件41支承于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受压部件41以被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悬吊的状态配置在侧部框架40b、40b之间。此外,受压部件41配置在横向构件42的下方。
受压部件41是板状的树脂板。更具体地讲,受压部件41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并且具有能够支承落座者的预定强度。在受压部件41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爪(卡合爪)41c、41c…及爪41d、41d…,通过上线材43钩挂在爪41c、41c…上,并且下线材44钩挂在爪41d、41d…上,使得受压部件41以直立的状态支承在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上。即,通过上线材43与形成在受压部件41的上部后表面上的爪41c卡合,将受压部件41的上部连结到左右的侧部框架40b上。此外,通过下线材44与形成在受压部件41的下部后表面上的爪41d卡合,将受压部件41连结到左右的侧部框架40b上。
爪41c、41d从左侧或右侧观察呈大致L字形状。即,爪41c、41d从主体部41a的后表面向后方伸出,在其末端向下弯曲,从其弯曲部向下方延伸。
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受压部)41a及左右一对的伸出部(支承部)41b、41b。主体部41a设置为上下左右延伸的板状。左侧的伸出部41b从主体部41a的左侧的侧部的上部向左侧伸出,右侧的伸出部41b从主体部41a的右侧的侧部的上部向右侧伸出。更具体地讲,伸出部41b、41b从主体部41a的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部分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前方伸出。伸出部41b、41b从主体部41a的左右两侧向前方弯曲,当从上方观察伸出部41b、41b及主体部41a时,伸出部41b、41b及主体部41a整体上弯曲为向后方为凸状且向前方为凹状的圆筒型。该伸出部41b和主体部41a一体地形成。伸出部41b、41b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图6是靠背4的主视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的横截面而表示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在主体部41a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加强筋41e。加强筋41e在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凹陷,在主体部41a的后表面上设置为凸状。加强筋41e沿上下方向延伸。伸出部41b从加强筋41e的侧缘部41e1向侧方斜前方伸出。
当对受压部件41作用朝向后方的载荷时,图2~图4所示的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被受压部件41向后方拉伸,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弹性变形,受压部件41向后方后退。如果朝向后方的载荷如冲击力等那样强,则摆动部件45a、45a被下线材44拉伸,摆动部件45a、45a克服拉伸弹簧45d的拉伸力而向后方摆动,受压部件41进一步向后方后退。由于支承着受压部件41的上部的上线材43的端部固定在侧部框架40b上,支承着受压部件41的下部的下线材44的端部通过摆动部件45a而能够前后运动并连结在侧部框架40b上,所以受压部件41的向后方的移位越是朝向上方越小,越是朝向下方越大。
在没有对受压部件41作用朝向后方的载荷且受压部件41没有后退的状态(以下称为自然状态。)下,受压部件41以后方上升的方式后倾,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及伸出部41b、41b以后方上升的方式后倾。
接下来,参照图2、图5~图8对缓冲垫48进行说明。图5是缓冲垫48的主视图,图8是将缓冲垫48以沿着纵截面剖开的状态表示的靠背4的局部剖面后视图。
缓冲垫48由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等缓冲材料构成。缓冲垫48至少从框架40及受压部件41的前方直到框架40的左侧、右侧及上侧将框架40及受压部件41覆盖。进而,缓冲垫48也可以从框架40及受压部件41的后方将框架40及受压部件41覆盖。
如图5所示,缓冲垫48具有背接纳部(中央部)48a及左右的堤状部(侧部)48b、48b。背接纳部48a是缓冲垫48的中央部位,左侧的堤状部48b是缓冲垫48的左侧的部位,右侧的堤状部48b是缓冲垫48的右侧的部位。背接纳部48a和堤状部48b、48b一体成形,右侧的堤状部48b设置在背接纳部48a的右侧,左侧的堤状部48b设置在背接纳部48a的左侧。堤状部48b、48b以从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参照图7),堤状部48b、48b的前表面和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的边界部为谷线。
在缓冲垫48的前表面上形成有槽48c、48c、48d。槽48c、48c沿着堤状部48b、48b与背接纳部48a的边界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槽48d形成在比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的中央部稍稍靠上侧的位置,且左右延伸。槽48d的左端连通到左侧的槽48c,槽48d的右端连通到右侧的槽48c。
在右侧的槽48c的底部形成有狭缝48e、48f。狭缝48e、48f从槽48c的底部贯通至背接纳部48a及堤状部48b、48b的背侧。狭缝48e、48f沿着槽48c延伸,上下细长地形成。狭缝48e位于狭缝48f的上方,狭缝48e位于比背接纳部48a的中央部稍稍靠上侧的位置,狭缝48f位于比背接纳部48a的中央部靠下侧的位置。在左侧的槽48c的底部也形成有狭缝48e、48f。由于狭缝48e及槽48c沿着背接纳部48a和堤状部48b、48b的边界部形成,所以通过将背接纳部48a向后方按压,使背接纳部48a容易后退。
如图6所示,背接纳部48a覆盖在下部框架40c、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横向构件42及上部框架40a的前表面上,并且覆盖在上部框架40a的上表面上。左侧的堤状部48b覆盖在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前表面及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上,并且覆盖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左侧面及后表面上。更左侧的堤状部48b覆盖在上部框架40a的左端部的上表面及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上表面上。右侧的堤状部48b覆盖在右侧的伸出部41b的前表面及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上,并且覆盖在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右侧面及后表面上。更右侧的堤状部48b覆盖在上部框架40a的右端部的上表面及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上表面上。
背接纳部48a的左右的宽度比侧部框架40b、40b的左右的间隔短,朝向靠背4的正面观察,背接纳部48a配置在侧部框架40b、40b之间。此外,朝向靠背4的正面观察,槽48c、48c位于侧部框架40b、40b之间。
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左右的宽度比槽48c、48c的左右的间隔、狭缝48e、48e的左右的间隔及狭缝48f、48f的左右的间隔短。因此,朝向靠背4的正面观察,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配置在槽48c、48c之间、狭缝48e、48e之间及狭缝48f、48f之间。
受压部件41的右侧的伸出部41b从主体部41a的右侧的侧部向右侧方伸出,在背接纳部48a及堤状部48b的背侧以越过右侧的狭缝48e的方式设置。同样,左侧的伸出部41b也以越过左侧的狭缝48e的方式设置。
如图7所示,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与背接纳部48a的背侧的表面抵接。右侧的伸出部41b与背接纳部48a的背侧的表面的右侧部位抵接,并且与右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的左侧部位抵接。
这里,如图7和图8所示,在右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中的与右侧的伸出部41b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48g,作为凹部48g的右侧(侧方侧)的边缘的阶差部48h从凹部48g的底部向后斜右侧(侧方)突出。因而,右侧的伸出部41b在右侧的凹部48g内抵接在右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的左侧部位上。特别是,右侧的伸出部41b的末端(前端、伸出端)41b1(参照图7)在右侧的凹部48g内抵接在右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上。
同样,左侧的伸出部41b也抵接在背接纳部48a的背侧的表面的左侧部位上,并抵接在左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的右侧部位上。在左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中的与左侧的伸出部41b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48g,作为凹部48g的左侧(侧方侧)的边缘的阶差部48h从凹部48g的底部向后斜左侧(侧方)突出。因而,左侧的伸出部41b在左侧的凹部48g内抵接在左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的左侧部位上。左侧的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也在左侧的凹部48g内抵接在左侧的堤状部48b的背侧(内侧)的表面上。
凹部48g与狭缝48e相连,该凹部48g以沿着狭缝48e的堤状部48b侧的边缘的方式设置,进而,该凹部48g以从狭缝48e的堤状部48b侧的边缘向侧方扩展的方式设置。形成有凹部48g的范围是从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前方的位置直到狭缝48e。伸出部41b收纳在凹部48g内,伸出部41b与堤状部48b的背侧的表面抵接的部位是凹部48g的底部。阶差部48h比伸出部41b向后方伸出,阶差部48h的后侧顶点部位于比伸出部41b的侧方端部靠后方的位置。由于阶差部48h向后斜侧方突出,所以阶差部48h从受压部件41向后方后退时的伸出部41b的轨道避开。
凹部48g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伸出部41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在从伸出部41b的上缘至凹部48g的上侧的内周壁面之间确保间隙48i,并且在从伸出部41b的下缘至凹部48g的下侧的内周壁面之间确保间隙48j。下方的间隙48j比上方的间隙48i大。
此外,狭缝48e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伸出部41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进而,狭缝48e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凹部48g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狭缝48e的上部从凹部48g的上侧的内周壁面向上方切开,狭缝48e的上端位于比凹部48g的上侧的内周壁面靠上方的位置。狭缝48e的下部从凹部48g的下侧的内周壁面向下方切开,狭缝48e的下端位于比凹部48g的下侧的内周壁面靠上方的位置。
由于在堤状部48b的背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部48g,所以堤状部48b在形成有凹部48g的部位被薄壁化,将该薄壁化的部位称为薄壁部48k。因此,薄壁部48k与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之间的间隙由凹部48g确保。薄壁部48k形成得比堤状部48b的其他部位硬。薄壁部48k较硬是因为,在缓冲垫48的发泡成形时,孔隙不会绕到薄壁部48k,薄壁部48k的气孔率比其他部位低。
如图7所示,薄壁部48k的端部48k1与伸出部41b接触,加强筋41e的侧缘部41e1与背接纳部48a的背面的侧缘部(狭缝48e侧的边缘部)抵接。薄壁部48k的端部48k1与伸出部41b的接触部分比加强筋41e的侧缘部41e1与背接纳部48a的背面的侧缘部的接触部分靠前。
表皮49挂入在缓冲垫48的表面上。所谓挂入是指覆盖在缓冲垫48的表面上的表皮49以张紧的状态沿着缓冲垫48的表侧的表面。这里,在表皮49的背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合部件,这些第一卡合部件以避开狭缝48e的方式沿着槽48c、48c、48d排列。另一方面,在槽48c、48c、48d的底部也埋入有多个第二卡合部件,它们以避开狭缝48e的方式沿着槽48c、48c、48d排列。在表皮49张紧的状态下,将第一卡合部件插入到槽48c、48c、48d中,通过第一卡合部件与第二卡合部件卡合,来维持表皮49的张力。由此,将表皮49挂入在缓冲垫48的表面上。
表皮49具有多个表皮部分,通过将这些表皮部分缝合,将表皮49设置为袋状。具体而言,表皮49具有前表面表皮部分49a、左右一对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49b、左右一对的侧面表皮部分49c、49c及背面表皮部分。堤状面表皮部分49b、49b被缝接在前表面表皮部分49a的左右两侧,左侧的侧面表皮部分49c被缝接在左侧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的左侧,右侧的侧面表皮部分49c被缝接在右侧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的右侧,背面表皮部分被缝接在前表面表皮部分49a的上侧,背面表皮部分被向前表面表皮部分49a的后方折回,侧面表皮部分49c、49c通过扣件开闭自如地固定在背面表皮部分的左右两侧。
缓冲垫48及框架40进入到表皮49内,缓冲垫48被表皮49包覆。前表面表皮部分49a覆盖在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上,堤状面表皮部分49b覆盖在堤状部48b的前表面上,侧面表皮部分49c从堤状部48b的侧面覆盖到背面,背面表皮部分覆盖框架40的背侧。
如图8所示,在表皮49的背侧的表面上,左右一对的牵引带(牵引部件)49e、49e通过缝合、粘接、熔敷等连结。具体而言,在表皮49的内侧的前表面表皮部分49a和堤状面表皮部分49b、49b的接缝处,通过缝合、粘接、熔敷等连结着左右一对牵引带(牵引部件)49e、49e。更具体地讲,牵引带49e在被前表面表皮部分49a的终端和堤状面表皮部分49b的终端夹持的状态下,缝接在前表面表皮部分49a和堤状面表皮部分49b上。表皮49与牵引带49e、49e的连结部位是与狭缝48e、48e重合的位置。
牵引带49e、49e从背接纳部48a及堤状部48b、48b的表侧向背侧穿通到狭缝48e、48e中,在表皮49被牵引带49e、49e向后方牵引的状态下,牵引带49e、49e在背接纳部48a的背侧通过表面扣件49g相互粘贴。牵引带49e、49e张紧,背接纳部48a被牵引带49e、49e紧固而被压缩,狭缝48e、48e的宽度被牵引带49e、49e扩大。由此,表皮49被挂入到缓冲垫48的表面上,从而维持表皮49的张力。
在背接纳部48a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表面扣件49g重合的部位形成有凹陷部48m,抑制表面扣件49g被夹入到背接纳部48a与受压部件41之间。因此,能够抑制表面扣件49g与背接纳部48a或受压部件41接触而产生异常声音。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座椅1的动作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乘员坐在底座3上,如图9A所示将上身99a倚靠在靠背4上。乘员取将头部从头枕稍稍向前方离开的姿势的情况较多。
乘员的脊背被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接挡,背接纳部48a弹性地压缩。此外,乘员的上身99a的左右侧部(主要是肩、肩胛骨、侧腹、上臂等)被堤状部48b、48b接挡,堤状部48b、48b略微压缩。这样,伸出部41b、41b经由堤状部48b、48b主要支承乘员的上身中的与胸的高度对应的部位的侧部的靠后的部分。由于堤状部48b、48b(薄壁部48k、48k)从背侧被伸出部41b、41b支承,所以即使薄壁部48k、48k被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按压,薄壁部48k、48k也不会向后方较大地挠曲。因此,能够利用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来抑制乘员的上身99a的从横向的保持性由于凹部48g而下降的情况。此外,即使薄壁部48k、48k比其他部位硬,即使薄壁部48k、48k的缓冲性较低,也能够利用伸出部41b、41b来弥补缓冲性。
此外,由于形成有狭缝48e、48e,所以薄壁部48k、48k容易向后方挠曲。但是,由于伸出部41b、41b跨越狭缝48e、48e将薄壁部48k、48k从后方接挡,所以即使薄壁部48k、48k被倚靠在靠背4上的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按压,薄壁部48k、48k也不会向后方较大地挠曲。因此,能够确保乘员的上身99a的从横向的保持性。
此外,由于乘员的脊背被受压部件41以面支承,所以乘员的落座姿势稳定。
即使乘员不倚靠在靠背4上,伸出部41b也抵接在堤状部48b(薄壁部48k)的背侧。因此,如果乘员倚靠在靠背4上,则乘员的上身99a立即被堤状部48b从横向保持。此外,即使乘员的体重较轻,也能够确保乘员的上身99a的从横向的保持性。
在后退的本车辆(是指设置有座椅1的车辆。)的后部碰撞在其他车辆或障碍物上的情况、或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在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朝向后方的惯性力作用于乘员及座椅1。这样,背接纳部48a及受压部件41后退(参照图9B),倚靠在靠背4上的乘员的脊背一边如驼背那样蜷曲一边上身99a向后方陷入。与此大致同时,乘员的后头部碰到头枕6上。在乘员的上身99a如驼背那样蜷曲的状态下,乘员的后头部被头枕6接挡,所以能够抑制乘员的颈部向后方翘曲,能够减轻向乘员的颈部的负担。
由于背接纳部48a的上部的背侧被横向构件42支承,背接纳部48a的中央部及下部与受压部件41一起后退,所以乘员的上身99a容易成为如驼背那样蜷曲的状态。由于与乘员的上身99a蜷曲而后退同时,乘员的后头部被头枕6接挡,所以能够抑制乘员的颈部向后方翘曲,能够减轻向乘员的颈部的负担。
此外,由于在背接纳部48a与堤状部48b、48b之间形成有狭缝48e、48e、48f、48f,所以背接纳部48a及受压部件41较大地后退。此时,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被乘员的上身99a的左右侧部(主要是肩、肩胛骨、侧腹、上臂等)向后方按压,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向后方挠曲。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41b也被薄壁部48k、48k向后方按压,伸出部41b、41b向后方弹性地挠曲。由于伸出部41b、41b的末端41b1(参照图7)与薄壁部48k、48k的背侧的表面抵接,所以伸出部41b、41b容易向后方挠曲。由于在堤状部48b、48b的背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部48g、48g,并且在堤状部48b、48b的背侧确保了供薄壁部48k、48k或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41b后退的空间,所以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堤状部48b、48b而减轻。
由于薄壁部48k的端部48k1与伸出部41b的接触部分比加强筋41e的侧缘部41e1与背接纳部48a的背面的侧缘部的接触部分靠前(参照图7),所以伸出部41b容易向后方挠曲。此外,由于伸出部41b从加强筋41e的侧缘部41e1向侧斜前方伸出(参照图7),所以伸出部41b容易以加强筋41e的相反侧的侧缘部41e2为支点而伸出部41b向后方挠曲。
由于狭缝48e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伸出部41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所以背接纳部48a及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容易后退,而且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容易向后方挠曲,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41b容易后退。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缓冲垫48而减轻。
由于狭缝48e、48e的宽度被牵引带49e、49e扩大,所以背接纳部48a容易后退,而且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容易向后方挠曲。因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缓冲垫48而减轻。
由于在伸出部41b的上方和下方确保了间隙48i、48j,所以伸出部41b、41b后退或伸出部41b、41b向后方挠曲的情况不会由于堤状部48b、48b而减轻。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41b、41b而减轻。
如果冲击力较大,则摆动部件45a、45a克服拉伸弹簧45d、45d的拉伸载荷向后方摆动,受压部件41进一步后退。当摆动部件45a、45a向后方摆动时,受压部件41向后方的移位越朝向上方越小,越朝向下方越大。即使这样受压部件41向后方移动,由于下方的间隙48j比上方的间隙48i大,所以也能够抑制伸出部41b、41b后退的情况由于堤状部48b、48b而减少。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41b、41b而减轻。
此外,由于狭缝48e的下部从凹部48g的下侧的内周壁面向下方切开,所以背接纳部48a的下部容易后退。因此,即使受压部件41向后方的移位越朝向下方越大,背接纳部48a也与受压部件41一起后退。
由于阶差部48h向后斜侧方突出,所以当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向后方挠曲时,阶差部48h向侧方挠曲以使凹部48g打开。因此,伸出部41b、41b后退并向后方挠曲的情况不会由于阶差部48h、48h而减轻。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41b、41b而减轻。
阶差部48h向后斜侧方突出,以避开伸出部41b被薄壁部48k按压而向后方挠曲时的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参照图7)的轨迹。因此,伸出部41b后退而向后方挠曲的情况不会由于阶差部48h而减轻。
由于安装部43a在避开纵管部40b1的前端的位置安装在纵管部40b1上,所以当伸出部41b被薄壁部48k按压而向后方挠曲时,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不会碰到安装部43a。因此,伸出部41b后退而向后方挠曲的情况不会由于安装部43a而减轻。
由于薄壁部48k、48k比其他部位硬,所以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时的惯性力不分散到堤状部48b、48b整体,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容易向后方挠曲。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99a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堤状部48b、48b而减轻。
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在上述说明中,座椅1是在汽车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但也可以是在其他交通工具(铁路车辆、船舶、飞机等)中使用的座椅。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记载掌握的那样,在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记载中,除了在以下的附记中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座椅靠背,包括:左右并列的左右的侧部框架;
受压部件,设置在上述侧部框架之间,且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和
缓冲垫,覆盖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和上述受压部件的前表面上,
上述受压部件具有:
主体部;和
左右的伸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
上述缓冲垫具有:
背接纳部,覆盖在上述主体部的前表面上;和
堤状部,设置在上述背接纳部的左右两侧,以从上述背接纳部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覆盖在上述伸出部的前表面和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上,
在上述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上述伸出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座椅靠背,上述伸出部在上述凹部内抵接在上述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上。
附记3.
如附记1或2所述的座椅靠背,
上述伸出部收纳在上述凹部内,
上述伸出部从上述凹部的内周壁面离开。
附记4.
如附记3所述的座椅靠背,从上述凹部的下侧的内周壁面至上述伸出部的间隙比从上述凹部的上侧的内周壁面至上述伸出部的间隙大。
附记5.
如附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上述堤状部中的形成有上述凹部的部位比其他部位硬。
附记6.
如附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作为上述凹部的侧方侧的边缘的阶差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部向后斜侧方突出。
附记7.
如附记6所述的座椅靠背,
上述阶差部向后斜侧方突出,以避开上述伸出部被上述堤状部中的形成有上述凹部的部位按压而向后方挠曲时的上述伸出部的末端的轨迹。
附记8.
如附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
在上述背接纳部与上述堤状部的边界形成在上述缓冲垫上的左右的狭缝从上述缓冲垫的前表面贯通到背侧,
上述伸出部在上述背接纳部和上述堤状部的背侧越过上述狭缝。
附记9.如附记8所述的座椅靠背,
上述狭缝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上述伸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
附记10.
如附记8或9所述的座椅靠背,
上述凹部沿着上述狭缝的上述堤状部侧的边缘设置,并且上述凹部以从上述狭缝的上述堤状部侧的边缘向侧方扩展的方式设置,
上述狭缝以从上述凹部的下侧的内周壁面向下方切开的方式设置。
附记11.
如附记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
包括:
表皮,覆盖在上述缓冲垫上;
左右的牵引部件,设置在上述表皮的背侧;和
表面扣件,设置在上述牵引部件上,
上述牵引部件穿过上述狭缝被引绕至上述背接纳部的背侧,上述背接纳部被上述牵引部件紧固,上述牵引部件通过上述表面扣件粘贴,在上述背接纳部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上述表面扣件重合的部位形成有凹陷部。
(a)附记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在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部,所以确保了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后退而挠曲的空间。当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时,即使乘员的上身的侧部被堤状部接挡,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也后退而挠曲。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堤状部而减轻。
此外,当乘员倚靠在靠背上时,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被受压部件的伸出部接挡。通过在堤状部的背面上形成凹部,使得即使堤状部自身的保持性下降,也能够利用伸出部来弥补保持性。
(b)附记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伸出部在凹部内与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抵接,所以当乘员倚靠在靠背上时,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立即被受压部件的伸出部接挡。由此,利用伸出部弥补保持性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c)附记3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伸出部从凹部的内周壁面离开,所以当伸出部与堤状部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位一起后退时,能够使得伸出部不碰到凹部的内周壁面。因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而减轻。
(d)附记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在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在本车辆的后部时的受压部件向后方的移位越朝向下方越大的情况下,由于从凹部的下侧的内周壁面至伸出部的间隙比从凹部的上侧的内周壁面至伸出部的间隙大,所以能够使得伸出部不碰到凹部的内周壁面。因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而减轻。
(e)附记5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形成有凹部的部位比其他部位硬,所以形成有凹部的部位被乘员的上身向后方按压时的惯性力不分散到堤状部整体上,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容易向后方挠曲。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堤状部而减轻。
(f)附记6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阶差部向后斜侧方突出,所以当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向后方挠曲时,阶差部向侧方挠曲以使凹部打开。因此,伸出部后退而向后挠曲的情况不会由于阶差部而减轻。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而减轻。
(g)附记7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伸出部后退而向后挠曲的情况不由于阶差部而减轻,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伸出部而减轻。
(h)附记8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在背接纳部与堤状部之间的边界处形成有狭缝,所以能够使背接纳部及受压部件较大地后退。因此,当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在本车辆的后部时,乘员的上身更容易向后方陷入。
此外,由于形成有狭缝,所以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容易向后方挠曲。但是,由于伸出部越过狭缝,伸出部与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对置,所以即使形成有凹部的部位被倚靠在靠背上的乘员的上身向后方按压,形成有凹部的部位也不向后方较大地挠曲。因此,能够确保乘员的上身的从横向的保持性。
(i)附记9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狭缝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伸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所以背接纳部及受压部件的主体部容易后退,而且形成有凹部的部位容易向后方挠曲,受压部件的伸出部容易后退。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缓冲垫而减轻。
(j)附记10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狭缝的下部从凹部的下侧的内周壁面向下方切开,所以背接纳部的下部容易后退。因此,当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在本车辆的后部时,乘员的上身容易向后方陷入。
(k)附记1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利用穿通到狭缝中的牵引部件将背接纳部紧固,所以狭缝的宽度扩大。因此,当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到本车辆的后部时,乘员的上身容易向后方陷入。
由于在背接纳部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表面扣件重合的部位处形成有凹陷部,所以能够抑制表面扣件被夹入到背接纳部与受压部件之间。因此,能够抑制表面扣件与背接纳部或受压部件接触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1A的立体图。对于在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1A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1A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而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将它们的说明尽可能省略。以下,主要对在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1A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该座椅1A也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车辆用座椅)。座椅1A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头枕6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头枕6同样地设置。
图11是靠背4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表示靠背4的侧部框架40b等的立体图。图13是靠背4的侧视图。图14是从上方观察靠背4的左侧部位的横截面而表示的剖视图。图15是在将缓冲垫48沿着纵截面剖开的状态下表示的靠背4的局部剖面后视图。
如图11~图15所示,靠背4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包括框架40、受压部件41、横向构件42、上线材43、下线材44、缓冲垫48及表皮49。进而,靠背4包括气囊模组50、衬布(引导布)51、上下两个衬布安装部件52、52及侧向支撑部件40d等。
第2实施方式的框架40与第1实施方式的框架40同样地设置。
第2实施方式的受压部件41与第1实施方式的受压部件41同样地设置。只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伸出部41b、41b上形成有左右延伸的加强筋41b4、41b4。加强筋41b4、41b4在伸出部41b、41b的前表面上以凹状设置,在伸出部41b、41b的后表面上以凸状设置。利用加强筋41b4、41b4,使伸出部41b、41b的刚性提高。
另外也可以是,加强筋41b4、41b4在伸出部41b、41b的前表面上以凸状设置,在伸出部41b、41b的后表面上以凹状设置。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伸出部41b、41b上形成加强筋41b4、41b4。
第2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垫48也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垫48同样地设置。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垫48的左侧部位形成有用于收纳气囊模组50的容纳空间48s。具体而言,在左侧的堤状部48b的左侧面形成有容纳空间48s,容纳空间48s从堤状部48b的左侧面贯通至其内侧的表面。在该容纳空间48s内容纳着气囊模组50。由此,气囊模组50以在缓冲垫48的左侧面露出的方式埋入在缓冲垫48的左侧部位中,表皮49覆盖在缓冲垫48及气囊模组50上。具体而言,左侧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将气囊模组50覆盖,容纳空间48s被左侧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封闭。
对气囊模组50进行说明。
如图10~图15所示,气囊模组50安装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外侧(左侧)的侧面上。气囊模组50至少包括充气机及气囊,根据需要,在气囊模组50中组装有保持器、盖、冲击传感器及控制电路等。当由冲击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冲击时,来自冲击传感器的信号经由控制电路被输入至充气机,通过该信号将充气机点火,通过从充气机产生的气体使气囊瞬间膨胀。
如图11和图13所示,侧向支撑部件40d通过焊接等安装在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前端。该侧向支撑部件40d由弯曲为钩状(钓钩型)的杆部件构成。即,侧向支撑部件40d包括从侧部框架40b的前端离开且上下延伸的纵向部位40d1、和从纵向部位40d1的上端向后方弯折且进一步向下弯折而成的弯折部位40d2。弯折部位40d2的后端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前端的上侧,纵向部位40d1的下端部通过焊接等固定在探出部40b3的前端的上侧。因此,从横向观察,由侧部框架40b的前端和侧向支撑部件40d包围的区域40d3形成在纵向部位40d1与侧向支撑部件40d的前端之间。
从横向观察(参照图13),左右的伸出部41b、41b的末端(前端、伸出端)41b1配置在由侧部框架40b的前端和侧向支撑部件40d包围的区域40d3内。在侧向支撑部件40d的前表面上覆盖着缓冲垫48的右侧的堤状部48b。该侧向支撑部件40d将右侧的堤状部48b从后方支承,使该堤状部48b向前方鼓出。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该侧向支撑部件40d。
这里对表皮49及其挂入进行说明。在槽48c、48c、48d中的没有形成狭缝48e、48e、48f的部位,表皮49的内侧被C形环等卡合部件固定在缓冲垫48上。此外,在侧面表皮部分49c的终端设置有钩49f,钩49f钩挂在侧部框架40b上。由此,将表皮49挂入到缓冲垫48的表面上,从而维持表皮49的张力。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表皮49的内侧的前表面表皮部分49a与堤状面表皮部分49b、49b的接缝上,通过缝合、粘接、熔敷等连结着左右一对牵引带(牵引部件)49e、49e。更具体地讲,牵引带49e、49e以夹持在前表面表皮部分49a的终端和堤状面表皮部分49b、49b的终端之间的状态,缝接在前表面表皮部分49a和堤状面表皮部分49b、49b上。表皮49与牵引带49e、49e的连结部位是与狭缝48e、48e重合的位置。牵引带49e、49e从背接纳部48a及堤状部48b、48b的表侧向背侧穿通到狭缝48e、48e中,在利用牵引带49e、49e将表皮49向后拉的状态下,将牵引带49e、49e在背接纳部48a的背侧通过表面扣件49g相互粘贴。牵引带49e、49e张紧,从而利用牵引带49e、49e将背接纳部48a紧固。由此,将表皮49挂入到缓冲垫48的表面上,从而维持表皮49的张力。
在背接纳部48a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表面扣件49g重合的部位形成有凹陷部48m,来抑制表面扣件49g夹入到背接纳部48a与受压部件41之间。因此,能够抑制表面扣件49g与背接纳部48a或受压部件41接触而产生异常声音。
另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代替牵引带49e、49e,而利用第一卡合部件49d及第二卡合部件48u将表皮49挂入到缓冲垫48的表面上。即,在表皮49的内侧的前表面表皮部分49a与堤状面表皮部分49b的接缝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合部件49d,这些第一卡合部件49d沿着槽48c排列。另一方面,在槽48c中的与狭缝48e、48e重合的部位也设置有第二卡合部件48u,在表皮49张紧的状态下,将第一卡合部件49d插入到槽48c、48c中,第一卡合部件49d与第二卡合部件48u卡合。
如图11所示,在表皮49上形成有破裂预定部49t。形成破裂预定部49t的位置是左侧的堤状部48b的侧面的前侧。左侧的侧面表皮部分49c与左侧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的接缝是破裂预定部49t。破裂预定部49t的强度比表皮49的其他部位低,破裂预定部49t的接缝的强度比表皮49的其他接缝的强度低。此外,破裂预定部49t的接缝在保持能够承受通常的使用方便的强度的同时,具有在由气囊模组50的气囊的膨胀带来的拉伸力下断裂的强度。
对衬布51及衬布安装部件52、52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衬布51的一方的终端51a连结在表皮49的内侧的表面上。具体而言,衬布51的一方的终端51a在破裂预定部49t中缝接在左侧的堤状面表皮部分49b及侧面表皮部分49c上。
衬布51的另一个终端51b通过衬布安装部件52连结在侧部框架40b上。图17是以衬布安装部件52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的状态表示的剖视图。如图17所示,衬布安装部件52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夹子。衬布安装部件52具有漩涡状部52a、漩涡状凹口52b、卡定片部52c及弧状凹口52d。漩涡状部52a隔开间隙地卷绕为漩涡状,由漩涡状部52a包围的间隙是漩涡状凹口52b,该漩涡状凹口52b在漩涡状部52a的最外部开口。卡定片部52c从漩涡状部52a的最外周部的中心附近部位沿着漩涡状部52a的最外周部伸出。在卡定片部52c与漩涡状凹口52b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是弧状凹口52d,弧状凹口52d在卡定片部52c的突出端开口。侧部框架40b(特别是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前端部40b5弯曲为钩状(以下,将该弯曲的部分称为钩状部40b5),将钩状部40b5的末端部位插入到弧状凹口52d中,在钩状部40b5的内侧配置有漩涡状部52a,将钩状部40b5的末端部位夹持在漩涡状部52a与卡定片部52c之间。由此,将衬布安装部件52安装到侧部框架40b上。将衬布51的终端插入到漩涡状凹口52b中,衬布51的终端沿着漩涡状凹口52b被卷绕,从而衬布51的终端被漩涡状部52a夹入。由此,将衬布安装部件52安装在衬布51的终端上。另外也可以是,将板状或棒状等的填埋部件插入到漩涡状凹口52b中,衬布51的终端被漩涡状部52a更强有力地夹入。
如图14所示,衬布51在张紧的状态下从破裂预定部49t经由气囊模组50的周边架设至衬布安装部件52、52。具体而言,衬布51从左侧的堤状部48b的侧面的前侧到容纳空间48s的边缘挂入在该堤状部48b的侧面上,进而从容纳空间48s的边缘穿过容纳空间48s直至侧部框架40b,以张紧的状态设置。
衬布51由伸缩性小的布状材料构成。当气囊模组50的气囊膨胀时,衬布51的张力增大,衬布51起到将其张力传递到破裂预定部49t的作用。此外,衬布51是引导气囊模组50的展开方向的引导部件,当气囊模组50的气囊膨胀时,该气囊被衬布51向破裂预定部49t引导。因此,当气囊膨胀时,气囊将破裂预定部49t刺破并向前方膨胀。
对设置衬布安装部件52、52的位置进行说明。
衬布安装部件52、52设置在避开受压部件41前后摆动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轨迹的位置(参照图11~图14)。
此外,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比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在受压部件41上没有作用朝向后方的载荷且受压部件41没有后退的状态)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的位置靠前方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3和图14)。
此外,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从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下端41b2向上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1~图13)。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从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下端41b2向下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1~图13)。
此外,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从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上端41b3向上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1~图13)。即,在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从左侧的伸出部41b向上避开的位置和从左侧的伸出部41b向下避开的位置的各个位置处,衬布安装部件52、52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另外,也可以将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和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的某一方省略。即,在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上方的位置或下方的位置处,衬布安装部件52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
此外,衬布安装部件52、52在从探出部40b3中的最靠前的探出部位40b4上下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3)。
此外,衬布安装部件52、52在从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加强筋41b4、41b4向上或向下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2)。
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配置在比左侧的伸出部41b靠上方的位置,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配置在比左侧的伸出部41b靠下方的位置,由于这些衬布安装部件52、52上下离开,所以衬布51被稳定地安装。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座椅1A的动作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乘员坐在底座3上,并将上身倚靠在靠背4上。乘员取将头部从头枕稍稍向前方离开的姿势的情况较多。
乘员的脊背被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接挡,背接纳部48a弹性地压缩。此外,乘员的上身的左右的侧部(主要是肩、肩胛骨、侧腹、上臂等)被堤状部48b、48b接挡,堤状部48b、48b略微压缩。由于堤状部48b、48b(薄壁部48k、48k)从内侧被伸出部41b、41b支承,所以即使薄壁部48k、48k被乘员的上身向后方按压,薄壁部48k、48k也不会向后方较大地挠曲。因此,能够利用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抑制乘员的上身的从横向的保持性由于凹部48g而下降的情况。
此外,由于在槽48c、48c的底部形成有狭缝48e、48e,所以薄壁部48k、48k容易向后方挠曲。但是,由于伸出部41b、41b跨越狭缝48e、48e将薄壁部48k、48k从后方接挡,所以即使通过倚靠在靠背4上的乘员的上身将薄壁部48k、48k向后方按压,薄壁部48k、48k也不向后方较大地挠曲。因此,能够确保乘员的上身的从横向的保持性。
即使乘员没有倚靠在靠背4上,伸出部41b也抵接在堤状部48b(薄壁部48k)的内侧。因此,当乘员倚靠在靠背4上时,乘员的上身立即被堤状部48b从横向保持。此外,即使乘员的体重较轻,也能够确保乘员的上身的从横向的保持性。
在后退的本车辆(是指设置有座椅1A的车辆。)的后部碰撞在其他车辆或障碍物上的情况、或其他车辆从本车辆的后方碰撞在本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朝向后方的惯性力作用于乘员及座椅1A。这样,背接纳部48a及受压部件41后退,倚靠在靠背4上的乘员的脊背一边如驼背那样蜷曲一边上身向后方陷入。与此大致同时,乘员的后头部碰到头枕6上。在乘员的上身如驼背那样蜷曲的状态下,乘员的后头部被头枕6接挡,所以能够抑制乘员的颈部向后方翘曲,能够减轻向乘员的颈部的负担。
此外,由于在背接纳部48a与堤状部48b、48b之间形成有狭缝48e、48e,所以背接纳部48a及受压部件41较大地后退。此时,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被乘员的上身的左右的侧部(主要是肩、肩胛骨、侧腹、上臂等)向后方按压,堤状部48b、48b的薄壁部48k、48k向后方挠曲。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41b也被薄壁部48k、48k向后方按压,伸出部41b、41b向后方挠曲。由于在堤状部48b、48b的背侧的表面形成有凹部48g、48g,在堤状部48b、48b的背侧确保了供薄壁部48k、48k及受压部件41的伸出部41b、41b后退的空间,所以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堤状部48b、48b而减轻。
如果冲击力较大,则摆动部件45a、45a克服拉伸弹簧45d、45d的拉伸载荷向后方摆动,受压部件41进一步后退。当摆动部件45a、45a向后方摆动时,受压部件41的向后方的移位越朝向上方越小,越朝向下方越大。
即使如上所述受压部件41后退,衬布安装部件52、52也避开左侧的伸出部41b的轨迹,所以能够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碰到衬布安装部件52、52,能够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及受压部件41的后退被减少。因此,能够确保受压部件41的后退距离,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而减轻。
由于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比左侧的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靠前方的位置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而减少的情况。由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受压部件41的后退距离。
即使伸出部41b的向后方的移位越朝向下方越大,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从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下端41b2偏移,所以也能够进一步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而减少的情况。由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受压部件41的后退距离。
由于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配置在比左侧的伸出部41b靠上方的位置,下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配置在比左侧的伸出部41b靠下方的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而减少的情况,能够进一步确保受压部件41的后退距离。进而,伸出部41b的形状的自由度扩大,能够使伸出部41b更大。伸出部41b越大,乘员的上身的从横向的保持性越高。
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在从探出部40b3的最大探出部位40b4上下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而减少的情况。进而,伸出部41b的形状的自由度扩大,能够使伸出部41b更大,能够提高乘员的上身的从横向的保持性。
此外,由于右侧的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配置在由侧部框架40b的前端和侧向支撑部件40d包围的区域40d3内,所以即使右侧的伸出部41b向后方挠曲,也能够抑制该伸出部41b碰到侧向支撑部件40d。因此,能够确保受压部件41的后退距离,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由于侧向支撑部件40d而减轻。
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2、52是夹子,所以能够使衬布安装部件52、52小型化。因此,能够抑制在受压部件41后退时伸出部41b碰到衬布安装部件52、52。
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以下对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除了变更处以外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此外,也可以将以下说明的各变形例尽可能地组合。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从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上端41b3向上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与此相对,在变形例1中,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在从受压部件41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下端41b2向上避开的位置并且是从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上端41b3向下避开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参照图18)。即,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和左侧的伸出部41b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对齐。在该情况下,形成加强筋41b4、41b4的位置是从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向上或向下偏移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左侧的伸出部41b后退时加强筋41b4、41b4碰到上方的衬布安装部件52。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一个或两个衬布安装部件52、52安装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上。与此相对,在变形例2中,衬布安装部件52的数量是三个以上。在衬布安装部件52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衬布安装部件52也都在避开受压部件41前后摆动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轨迹的位置处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第2实施方式中,衬布安装部件52、52是将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是利用漩涡状部52a及卡定片部52c把持侧部框架40b的钩状部40b5的夹子。与此相对,在变形例3中,如图19~图22所示,代替衬布安装部件52、52的衬布安装部件53是将硬钢线、钢琴线、不锈钢线等线材弯折成的吊紧线材。衬布安装部件53具有在侧部框架40b的左前方上下延伸的支承部53a、从支承部53a的上端及下端向后方弯折并沿着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右侧(内侧)及前侧延伸的上下一对臂部53b、53b、和从臂部53b、53b的后端部以钩状弯折的钩部53c、53c。该衬布安装部件53经由由金属棒等构成的挂定部件54安装在侧部框架40b(特别是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上。挂定部件54焊接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特别是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后端,并且从该侧部框架40b向右突出。挂定部件54中的从侧部框架40b向右突出的部位形成为门型状(例如コ字状、U字状等),通过衬布安装部件53的钩部53c、53c钩挂(或缠绕)在挂定部件54的门型部上,将臂部53b、53b的后端部经由挂定部件54安装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上。另外,也可以通过衬布安装部件53的钩部53c、53c直接钩挂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后端面的右侧(内侧),来将臂部53b、53b的后端部安装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上。
衬布51以张紧的状态从破裂预定部49t经由气囊模组50的周边架设至衬布安装部件53的支承部53a。通过将衬布51的另一个终端51b通过支承部53a折回并缝制,将该终端51b设置为筒状,将支承部53a贯穿插入到其筒状部位中,由此将衬布51的另一个终端51b挂在支承部53a上。
衬布安装部件53设置在避开受压部件41前后摆动时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轨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3而减少的情况。
从横向观察,衬布安装部件53设置在从加强筋41b4、41b4避开的位置处。即,从横向观察,臂部53b、53b从加强筋41b4、41b4上下避开。因此,能够抑制在左侧的伸出部41b后退时加强筋41b4、41b4碰到衬布安装部件53。
从横向观察,上侧的臂部53b处于从伸出部41b的下端41b2向上避开的位置,下侧的臂部53b处于从伸出部41b的下端41b2向下避开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3而减少的情况。
衬布安装部件53处于从探出部40b3的最大探出部位40b4向上避开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退由于衬布安装部件53而减少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也可以使上述说明的座椅1A的结构左右反转。即,也可以是相对于上述说明的座椅1A处于镜像关系的座椅。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掌握的那样,在关于第2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座椅靠背,包括:左右并列的侧部框架;受压部件,设置在上述侧部框架之间,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气囊模组,安装在上述侧部框架上;缓冲垫,覆盖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和上述受压部件的前表面上;表皮,覆盖在上述缓冲垫上;衬布安装部件,安装在上述侧部框架上;衬布,从上述表皮的背侧经由上述气囊模组的周边架设至上述衬布安装部件,上述受压部件具有主体部、和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的伸出部,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避开伴随着上述受压部件的前后摆动的上述伸出部的轨迹的位置。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座椅靠背,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比上述伸出部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
附记3.
如附记1或2所述的座椅靠背,上述伸出部以向后上升的方式后倾,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从上述伸出部的下端向上或向下避开的位置。
附记4.
如附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从上述伸出部向上避开的位置或向下避开的位置或者这两个位置。
附记5.
如附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在上述伸出部形成有加强筋,上述衬布安装部件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上述伸出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对齐,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从上述加强筋向上或向下避开的位置。
附记6.
如附记1所述的座椅靠背,在上述伸出部形成有加强筋,上述衬布安装部件是具有支承部和上下一对臂部的线材,所述支承部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方上下延伸并且供上述衬布挂设,所述臂部从上述支承部的上端及下端向后方弯折并沿着上述侧部框架的前侧及内侧延伸,其后端部安装在上述侧部框架上,上述臂部设置在从上述加强筋向上下避开的位置。
附记7.
如附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在上述侧部框架上形成有向前方探出的探出部,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从上述探出部中的最向前探出的部位向上下避开的位置。
附记8.
如附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还包括安装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端上的侧向支撑部件,上述侧向支撑部件具有从上述侧部框架的前端离开并上下延伸的纵向部位、和从上述纵向部位的端部向后方弯折并固定在上述侧向支撑部件的前端的弯折部位,从横向观察,上述伸出部的前端配置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端与上述纵向部位之间的区域内。
附记9.
如附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在上述侧部框架上形成有向前方探出的探出部,上述衬布安装部件是夹子,上述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从上述探出部中的最向前探出的部位向下避开的位置。
(a)附记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在受压部件后退时伸出部碰到衬布安装部件,能够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的情况。因此,能够确保受压部件的后退距离,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被减轻。
(b)附记2、3、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碰到衬布安装部件,能够进一步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受压部件的后退距离。
(c)附记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伸出部的形状的自由度提高。此外,如果衬布安装部件设置在从上述伸出部向上避开的位置和向下避开的位置这两个位置,则将衬布稳定地安装。
(d)附记5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加强筋碰到衬布安装部件,能够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此外,利用加强筋,使得伸出部的刚性提高。
(e)附记6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加强筋碰到衬布安装部件的臂部,能够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能够确保受压部件的后退距离。此外,利用加强筋,使得伸出部的刚性提高。
(f)附记7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伸出部碰到衬布安装部件,能够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伸出部的形状的自由度提高。
(g)附记8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伸出部碰到侧向支撑部件,能够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因此,能够确保受压部件的后退距离,能够抑制乘员的上身向后方陷入的情况被减轻。
(h)附记9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伸出部碰到衬布安装部件,能够抑制受压部件的后退减少,伸出部的形状的自由度提高。此外,能够使作为夹子的衬布安装部件小型化。
〔第3实施方式〕
图2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的立体图。图24是该座椅1B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对于在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地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对在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该座椅1B也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车辆用座椅)。该座椅1B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同样,包括滑轨2、底座3、靠背4、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头枕6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头枕6同样地设置。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的靠背4和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靠背4之间具有不同点。
图25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的靠背4的主视图。在图25中,将靠背4的缓冲垫48用双点划线表示,图示了靠背4的内部。图26是朝向箭头方向观察沿着图25所示的XXVI-XXVI的面而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23~图26所示,靠背4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包括框架40、受压部件41、横向构件42、缓冲垫48及表皮49。这里,在第1实施方式中,靠背4包括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靠背4包括连结线材60。关于连结线材60在后面详细描述。
第3实施方式中的框架40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框架40同样地设置。
第3实施方式中的受压部件41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受压部件41同样地设置。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伴随着连结线材60设置在靠背4的内部,在受压部件41上代替爪41c、41d而形成爪41f。爪41f的形成位置与爪41c、41d的形成位置不同。关于爪41f在后面详细描述。
在第1实施方式中,横向构件42是弯折为波状的杆部件。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横向构件42由金属板构成。该横向构件42左右延伸,横向构件42的左端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左侧的纵管部40b1上,横向构件42的右端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右侧的纵管部40b1上,该横向构件42架设在左右的纵管部40b1、40b1之间。
对连结线材60详细地说明。该连结线材60通过弯曲而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该连结线材60具有左右的纵向线材部61、61及横向线材部62。纵向线材部61、61沿上下方向延伸。横向线材部62以将纵向线材部61、61的下端彼此连结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此外,左右的纵向线材部61分别具有以朝向左右方向内侧更详细地讲朝向框架40的左右方向中央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63。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受压部件41的前方或后方观察,连结线材60避开伸出部41b的末端(前端、伸出端)41b1,该连结线材60架设在框架40上。具体而言,连结线材60通过多个线材卡合部42a及线材卡合部40c1结合在框架40上。多个线材卡合部42a设置在横向构件42上,多个线材卡合部40c1设置在下部框架40c上。线材卡合部42a是通过将横向构件42的一部分切起并弯曲而形成的。线材卡合部40c1是通过将下部框架40c的一部分切起并弯曲而形成的。连结线材60的下部的横向线材部62在多个部位钩挂固定在线材卡合部40c1上,连结线材60的左右的纵向线材部61的上端部分别钩挂固定在横向构件42的线材卡合部42aa上。由此,左右的纵向线材部61上下地架设在横向构件42与下部框架40c之间。另外,连结线材60与框架40的结合也可以通过焊接等进行。
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上,与受压部件41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将受压部件41固定到连结线材60上的多个爪41f。多个(例如三个)爪41f在主体部41a的左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其余的多个(例如三个)爪41f在主体部41a的右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如图26所示,这些爪41f从主体部41a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从上方或下方观察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或大致J字形状。即,爪41f从主体部41a的后表面向后方伸出,在其末端向左或向右弯曲,从该弯曲部以沿着主体部41a的后表面的方式延伸,在其末端向前方弯曲,从该弯曲部朝向受压部件41的后表面向前方延伸。当连结线材60(特别是纵向线材部61的弯曲部63)钩挂在爪41f上时,爪41f抱持纵向线材部61,并且在与主体部41a的后表面之间夹持纵向线材部61。连结线材60钩挂到爪41f上的部位是连结线材60与受压部件41的连结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爪41f形成在主体部41a上,所以连结线材60与受压部件41的连结部不是配置在左右的伸出部41b,而是配置在主体部41a。
此外,如图25所示,连结线材60的弯曲部63以从伸出部41b远离的方式弯曲。并且,伸出部41b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处于从弯曲部63的上端63a到下端63b的范围63r内。由此,在与伸出部41b相同的高度位置,连结线材60(纵向线材部61)不是穿过伸出部41b而是穿过主体部41a的后侧。因此,连结线材60从前方或后方观察从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左右偏移地配置,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和连结线材60从前方观察以相互不重合的方式配置。
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伸出部41b形成为能够以伸出部41b与主体部41a的连接部分附近为支点前后弹性地挠曲变形,以使得当乘员倚靠在靠背4上时伸出部41b能够追随堤状部48b的弹性变形。此外,伸出部41b以变形时的末端41b1的移动轨迹41z穿过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前侧部分的左右方向内侧的方式形成。
在以上说明的座椅1B中,如果其他车辆从后面撞上本车辆的后部等,则乘员的上身被按压在缓冲垫48上,缓冲垫48的中央附近较大地变形。如果该冲击力较大,朝向后方的预定值以上的载荷从乘员的上身经由缓冲垫48作用在受压部件41上,则主要通过连结线材60的纵向线材部61挠曲等而变形,使得受压部件41相对于左右的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后退移动,随之乘员的上身深深地陷入到靠背4中。结果,乘员的头部迅速地接近头枕6而被头枕6支承,所以能够从由车辆的后面碰撞带来的冲击保护乘员的头部和颈部。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座椅1B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座椅1B中,如图25所示,由于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所以能够利用中央的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由于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和连结线材60从前方观察以相互不重合的方式配置,所以如图26所示,即使在通过伸出部41b的变形而使其末端41b1前后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与连结线材60的干涉。
在本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由于连结线材60上下架设,所以与连结线材左右架设的构成相比,能够更简单地实现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和连结线材60从前方观察相互不重合的配置。
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伸出部41b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从弯曲部63的上端63a至下端63b的范围63r内,使得连结线材60的处于与伸出部41b相同高度位置的部分整体以从末端41b1向左右方向内侧退避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末端41b1与连结线材60的干涉。
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连结线材60与受压部件41的连结部(爪41f)配置在主体部41a上,使得卡定在爪41f上的连结线材60配置在远离末端41b1的位置,所以由此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末端41b1与连结线材60的干涉。此外,反过来讲,通过连结线材60没有配置在伸出部41b的附近,能够抑制由于连结线材60而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
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伸出部41b变形时的末端41b1的移动轨迹41z穿过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左右方向内侧,所以即使在末端41b1前后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末端41b1与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干涉。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关于具体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以下,对从上述第3实施方式变更得到的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除了变更处以外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此外,以下列举的变形例的变更处也可以尽可能组合地应用。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伸出部41b形成为,其整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从连结线材60的弯曲部63的上端63a至下端63b的范围63r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7所示,伸出部41b也可以形成为,其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从弯曲部63的上端63a至下端63b的范围63r中。由此,也由于连结线材60的处于与伸出部41b相同的高度位置的部分的一部分以从末端41b1向左右方向内侧退避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抑制末端41b1与连结线材60的干涉。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连结线材60与受压部件41的连结部(爪41f)配置在主体部41a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爪41f也可以配置在伸出部41b。另外,连结线材60与受压部件41的连结并不限定于利用爪41f的连结,例如也可以是在形成于受压部件41的上下或左右等排列的一对贯通孔之间用捆束带将连结线材60连结那样的构成等。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连结线材60(纵向线材部61)上下地架设在横向构件42与下部框架40c之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以图25为参考进行说明,则连结线材也可以左右架设在左右的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之间。此外,连结线材也可以斜向架设在一方的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与横向构件42或下部框架40c之间。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伸出部41b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伸出部41b也可以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形成与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处的伸出部41b不同的伸出部。另外,在将伸出部41b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后,将其它伸出部形成在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两者处的情况下,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伸出部41b和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其它伸出部既可以独立地形成,也可以以相互连结的状态形成。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伸出部41b以变形时的末端41b1的移动轨迹41z穿过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左右方向内侧的方式形成,由此抑制了末端41b1与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干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伸出部41b也可以形成为,当变形预定量时末端41b1抵接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上。由此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
也可以在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1A中采用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连结线材60。即,也可以代替第2实施方式中的线材43、44而采用连结线材60。
〔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第3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掌握的那样,在关于第3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底座和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框架,构成上述靠背的框架;连结线材,架设在上述靠背框架上;板状的受压部件,经由上述连结线材连结在上述靠背框架上,支承来自乘员的载荷;上述受压部件具有:主体部,面对乘员的上身背部;和伸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能够前后弹性变形地形成,上述伸出部的末端和上述连结线材从前方观察以不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线材上下地架设。
附记3.
如附记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线材具有以向左右方向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上述伸出部形成为,使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从上述弯曲部的上端至下端的范围中。
附记4.
如附记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伸出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从上述弯曲部的上端至下端的范围内。
附记5.
如附记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线材与上述受压部件的连结部配置在上述主体部。
附记6.
如附记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框架具有构成上述靠背的左右的框架的左右的侧部框架,上述伸出部形成为,使变形时的末端的移动轨迹穿过上述侧部框架的左右方向内侧。
(a)附记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利用中央的主体部和左右的伸出部在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通过伸出部的末端和连结线材以从前方观察不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所以即使在因伸出部的变形等而使其末端进行了前后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连结线材的干涉。
(b)附记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与将连结线材左右架设的构成相比,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伸出部的末端和连结线材从前方观察不相互重合的配置。由此,能够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连结线材的干涉。
(c)附记3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连结线材的处于与伸出部相同高度位置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从伸出部的末端向左右方向内侧退避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连结线材的干涉。
(d)附记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连结线材的处于与伸出部相同的高度位置的部分整体以从伸出部的末端向左右方向内侧退避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连结线材的干涉。
(e)附记5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连结部配置在远离伸出部的末端的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连结线材的干涉。此外,反过来讲,通过连结部没有配置在伸出部的附近,能够抑制由于连结线材而限制伸出部的变形。
(f)附记6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即使在因伸出部的变形而使其末端进行了前后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侧部框架的干涉。
〔第4实施方式〕
图2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C的立体图。图29是该座椅1C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对于在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C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C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地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对在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C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该座椅1C也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特别是车辆用座椅)。该座椅1C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同样,包括滑轨2、底座3、靠背4、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C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头枕6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头枕6同样地设置。但是,在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C的靠背4和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靠背4之间具有不同点。
图30是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B的靠背4的主视图。在图30中,将靠背4的缓冲垫48用双点划线表示,图示了靠背4的内部。图31是朝向箭头方向观察沿着图25所示的XXVI-XXVI的面而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28~图31所示,靠背4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包括框架40、受压部件41、横向构件42、上线材43、下线材44、摆动部件45a、拉伸弹簧45d、止挡件、缓冲垫48及表皮49等。第3实施方式中的框架40、受压部件41、横向构件42、上线材43、下线材44、摆动部件45a、拉伸弹簧45d、止挡件、缓冲垫48及表皮49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框架40、受压部件41、横向构件42、上线材43、下线材44、摆动部件45a、拉伸弹簧45d、止挡件45b、45c、缓冲垫48及表皮49同样地设置。
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靠背4包括作为支承位置调节装置的两个主体部气囊(受压部气囊)71、72。主体部气囊71、72设置在受压部件41上。关于详细情况后面描述,但如图31所示,主体部气囊71、72是通过膨胀而使缓冲垫48以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变形的。另一方面,主体部气囊71、72是通过从膨胀状态收缩而使缓冲垫48以从鼓出状态凹陷的方式变形的。由此,落座在座椅1C中的乘员的支承位置能够根据主体部气囊71、72的膨胀量来调节。
主体部气囊71分别通过将两片树脂制的薄片状部件用熔敷等贴合而形成,具有供空气等气体进入的气室71a。主体部气囊72也与主体部气囊71同样地构成,具有气室72a。
气室71a是这样形成的:将两片薄片状部件以从前方观察在上端部的左右方向中央具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形状的凹部的大致U字形状的轮廓贴合。关于气室72a也是相同的。
使主体部气囊71为主体部气囊72的前侧,使主体部气囊72为主体部气囊71的后侧,将这些主体部气囊71、72重合。在将这些主体部气囊71、72重合的状态下,将其上端部通过两个销状的夹子70在爪41c的下方安装在主体部41a的前侧。
后侧的主体部气囊72形成为比前侧的主体部气囊71在上下方向上更长,气室72a形成在相对于气室71a向下方偏移的位置,以使得在主体部气囊71、72安装在主体部41a的状态下,气室71a的下端部和气室72a的上端部前后重合。
前侧的主体部气囊71的气室71a的上端部配置在与左右的伸出部41b相同的高度位置。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前方伸出的左右的伸出部41b形成为,伸出部41b的下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配置有主体部气囊71的气室71a的范围。由此,特别在气室71a膨胀时,能够将作为主体部气囊71的气室71a的一部分的上部用左右的伸出部41b夹住,所以能够利用左右的伸出部41b限制主体部气囊71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在主体部气囊71的气室71a的上端部连接有用于对气室71a供给气体的软管73的一端,在主体部气囊72的气室72a的上端部连接有用于对气室72a供给气体的软管74的一端。
如图29所示,软管73穿过受压部件41或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后方,软管73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单元75上。关于软管74也是相同的。
控制单元75固定在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侧部外表面上。该控制单元75通过软管76连接在固定于框架30的泵87上。
泵87是用来对主体部气囊71、72供给气体的装置。控制单元75是用来调节主体部气囊71、72(气室71a、72a)的膨胀量的装置。控制单元75具有未图示的可开闭的阀单元及安全阀、控制阀单元的开闭量的控制装置基板等,在通常时阀单元被关闭。
通过乘员操作未图示的控制器,将控制单元75的阀单元打开,利用泵87将气体供给到主体部气囊71、72。这样,如图31所示,主体部气囊71、72膨胀。通过主体部气囊71、72的膨胀,使得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以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变形。
在乘员操作控制器而将控制单元75的阀单元打开的状态下,从乘员经由背接纳部48a对主体部气囊71、72作用压力。这样,主体部气囊71、72收缩,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以从鼓出状态凹陷的方式变形。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利用泵87将主体部气囊71、72内的气体排气,使主体部气囊71、72收缩。
如果通过乘员操作控制器而将控制单元75的阀单元关闭,则保持了主体部气囊71、72的膨胀量。
如上所述,通过乘员操作控制器来操作控制单元75的阀的开闭及泵87的动作/停止,来调节主体部气囊71、72的膨胀量(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的变形量),从而能够调节乘员的前后的支承位置。另外,两个主体部气囊71、72既可以构成为能够个别地调节膨胀量,也可以构成为连动地膨胀。
在以上说明的座椅1C中,如果其他车辆从后面撞上本车辆的后部等,则乘员的上身被按压在缓冲垫48上,缓冲垫48的中央附近较大地变形。如果该冲击力较大,且朝后的预定值以上的载荷从乘员的上身经由缓冲垫48作用在受压部件41上,则上下的线材43、44挠曲,或通过摆动部件45a的摆动使下线材44向后方移动。这样,受压部件41相对于左右的侧部框架40b后退移动,乘员的上身随之深深地陷入到靠背4中。结果,乘员的头部迅速地接近头枕6而被头枕6支承,所以能够从因车辆的后面碰撞带来的冲击中保护乘员的头部及颈部。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座椅1C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座椅1C中,由于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所以能够经由缓冲垫48等利用中央的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利用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前方伸出的左右的伸出部41b,限制安装在主体部41a的前侧的主体部气囊71的向左右方向的移动(偏移),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爪41c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所以能够将受压部件41在与伸出部41b相同的高度位置经由上线材43连结到框架40。由此,能够利用伸出部41b和主体部41a的与伸出部41b相同高度位置的部位,高效地承受来自乘员的载荷,所以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关于具体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以下,对从上述第4实施方式变更了的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除了变更处以外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此外,以下列举的变形例的变更处也可以尽可能地组合应用。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3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4的框架40等的立体图。如图32所示,该靠背4具有作为支承位置调节装置的主体部气囊71、72及左右的伸出部气囊(支承部气囊)77L、77R。
伸出部气囊77L是通过膨胀或收缩而使缓冲垫48的左侧的堤状部48b(参照图34)变形的。伸出部气囊77L与主体部气囊71、72同样,通过将两片薄片状部件贴合而形成,如图33所示,具有供空气等气体进入的气室77La。关于右侧的伸出部气囊77R也是相同的,是使缓冲垫48的右侧的堤状部48b变形的,具有气室77Ra。
从前方观察,气室77La的右侧(左右方向内侧)的轮廓77Lb的形状以其上下方向中央朝向左侧(左右方向外侧)凹陷的方式弯曲为弓状(大致U字形状)。即,气室77La是这样形成的:将两片薄片状部件以从前方观察在右侧(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的上下方向中央具有朝向左侧(左右方向外侧)凹陷的形状的凹部的弓状(大致U字形状)的轮廓77Lb贴合。右侧的伸出部气囊77R和左侧的伸出部气囊77L相互左右对称地设置。
这样的伸出部气囊77L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销状的夹子79L安装在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前侧。右侧的伸出部气囊77R也同样,通过夹子79R安装在右侧的伸出部41b的前侧。
伸出部气囊77L、77R和主体部气囊71、72从前方观察以不相互接触的方式离开地配置。
在伸出部气囊77L、77R的气室77La、77Ra的上端部分别连接着软管78L、78R的一方的端部。软管78L、78R从伸出部气囊77L、77R穿过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后方延伸至控制单元75,软管78L、78R的另一方的端部侧相互连接而会合,连接在控制单元75上。
通过乘员操作控制器,将控制单元75的阀单元打开,利用泵(例如泵87)将气体供给到伸出部气囊77L、77R。这样,如图34所示,伸出部气囊77L、77R膨胀。通过伸出部气囊77L、77R的膨胀,使得左右的缓冲垫48的堤状部48b以鼓出的方式变形。
在乘员操作控制器而将控制单元75的阀单元打开的状态下,从乘员经由堤状部48b对伸出部气囊77L、77R作用压力。这样,伸出部气囊77L、77R收缩,缓冲垫48的堤状部48b以从鼓出状态凹陷的方式变形。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利用泵将伸出部气囊77L、77R内的气体排气,气体使得伸出部气囊77L、77R收缩。
如果通过乘员操作控制器而将控制单元75的阀单元关闭,则保持了伸出部气囊77L、77R的膨胀量。
如上所述,通过乘员操作控制器来操作控制单元75的阀的开闭及泵87的动作/停止,来调节伸出部气囊77L、77R的膨胀量(缓冲垫48的堤状部48b、48b的变形量),由此能够调节与乘员的胸的高度对应的部位的侧部的靠后部分的支承位置。
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座椅,由于能够利用主体部41a和伸出部41b以较大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在该变形例1中,由于乘员的上身被安装在左右的伸出部41b、41b上的伸出部气囊77L、77R以从左右包入的方式支承,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特别在变形例1中,由于伸出部气囊77L、77R在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分别具有凹状的轮廓77Lb、77Rb,所以乘员的上身容易收容在左右的伸出部气囊77L、77R之间,从而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变形例1中,由于伸出部气囊77L、77R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分别通过夹子79L、79R分别固定在伸出部41b、41b上,所以当对左右的伸出部气囊77L、77R供给气体时,左右的伸出部气囊77L、77R膨胀,以将缓冲垫48的堤状部48b、48b朝向左右方向内侧按压。由此,乘员的上身更容易收容在左右的伸出部气囊77L、77R(堤状部48b、48b)之间,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进而,在变形例1中,由于主体部气囊71、72和伸出部气囊77L、77R以不相互接触的方式离开地配置,所以即使气室71a、72a、77La、77Ra膨胀,也能够抑制主体部气囊71、72与伸出部气囊77L、77R的干涉。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41b形成为,伸出部41b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配置有主体部气囊71(气室71a)的范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以图30为参考进行说明,则伸出部41b也可以形成为,伸出部41b的整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配置有主体部气囊71的范围内,也可以形成为,伸出部41b的整体位于配置有主体部气囊72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利用伸出部41b更有效地限制主体部气囊71、72向左右方向的移动。此外,如果例如是利用缓冲垫48等充分限制了主体部气囊71、72向左右方向的移动的构成,则伸出部41b也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配置有主体部气囊71、72的范围外。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此外,换言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41b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伸出部41b也可以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形成与形成在对应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的位置处的伸出部41b不同的伸出部。另外,在将伸出部41b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后,将其它伸出部形成在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两者处的情况下,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伸出部41b和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其它伸出部既可以独立地形成,也可以以相互连结的状态形成。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41a上设置有主体部气囊71、72的共计两个,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仅主体部气囊71、72的某一方设置在主体部41a上,也可以是与主体部气囊71、72分开地在主体部41a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主体部。伸出部气囊77L、77R的气室77La、78La具有凹状的轮廓77Lb、77Rb,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伸出部气囊77L、77R的气室77La、78La也可以是不具有图33所示的凹状的轮廓77Lb、77Rb的构成(例如,轮廓77Lb、77Rb是直线状,或以向左右方向内侧为凸状的方式弯曲为弓状。)。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位置调节装置,例示了主体部气囊71、72及伸出部气囊77L、77R,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支承位置调节装置也可以是主要具有能够弹性地挠曲变形的板状部件(支承板)和线缆的装置,所述板状部件(支承板)在受压部件41与缓冲垫48之间设置在受压部件41上,所述线缆通过拉伸或从拉伸的状态放松来改变该支承板的挠曲量(弯曲量)。在这样的装置中,通过支承板的弯曲量变化,能够变更缓冲垫48的鼓出量,所以能够调节乘员的支承位置。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受压部件41与上线材43的连结部(爪41c)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以图30为参考进行说明,则爪41c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外。
另外,受压部件41与上线材43的连结并不限定于利用爪41c的连结,例如也可以是在形成于受压部件41的上下或左右等排列的一对贯通孔之间用捆束带将连结线材连结那样的构成等。关于受压部件41与下线材44的连结也是相同的。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
也可以在第2、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1A、1B中采用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采用的主体部气囊71、72及与其关联的部件。
〔关于第4实施方式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第4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掌握的那样,在关于第4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底座和靠背,上述靠背具有构成该靠背的框架的靠背框架、覆盖该靠背框架的缓冲垫、和配置在上述靠背框架的内侧且支承来自乘员的载荷的板状的受压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支承位置调节装置,该支承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上述受压部件上,构成为通过使上述缓冲垫变形而能够调节乘员的支承位置,上述受压部件具有面对乘员的上身背部的主体部、和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主体部气囊,该主体部气囊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前侧,且通过膨胀或收缩而使上述缓冲垫变形,上述伸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部向斜前方伸出,形成为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配置有上述主体部气囊的范围。
附记3.
如附记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伸出部气囊,该伸出部气囊安装在上述伸出部上,通过膨胀或收缩而使上述缓冲垫变形。
附记4.
如附记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气囊和上述伸出部气囊以不相互接触的方式离开地配置。
附记5.
如附记3或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伸出部气囊在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向左右方向外侧凹陷的形状的凹部。
附记6.
如附记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连结线材,该连结线材架设在上述靠背框架上,将上述受压部件与上述靠背框架连结,上述受压部件与上述连结线材的连结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上述伸出部的范围内。
(a)附记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经由缓冲垫利用中央的主体部和左右的伸出部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b)附记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利用左右的伸出部夹住主体部气囊的至少一部分,所以能够限制主体部气囊向左右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c)附记3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上述支承位置调节装置可以是具有以下伸出部气囊的构成:该伸出部气囊安装在上述伸出部上,通过膨胀或收缩而使上述缓冲垫变形。
(d)附记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乘员的上身被安装在左右的伸出部的伸出部气囊以从左右包入的方式支承,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e)附记5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乘员的上身容易收容在左右的伸出部气囊之间,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f)附记6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受压部件在与伸出部相同的高度位置经由连结线材连结在靠背框架上,所以能够利用伸出部和主体部的与伸出部相同高度位置的部位高效地承受来自乘员的载荷。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第5实施方式〕
图35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的立体图。图36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的框架40等的后视图。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的受压部件41的后侧的立体图。对于在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地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对在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不同点在于靠背4。具体而言,在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中,如图35~图37所示,在靠背4中设置有对落座在该座椅1D上的乘员施加振动的振动产生单元80。与此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中,没有设置相当于振动产生单元80的单元。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的靠背4除了在受压部件41中设置有振动产生单元80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靠背4同样地设置。
另外,第5实施方式的座椅1D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分别同样地设置的滑轨、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参照图35)。
以下,对振动产生单元80及与其关联的点进行说明。
振动产生单元80连续地或断续地驱动而产生振动,给乘员带来按摩效果或清醒效果等。振动产生单元80主要包括马达81、偏心重物82和安装托架83,构成为通过马达81驱动使偏心重物82旋转而产生振动。
偏心重物82是形成为大致扇状的重物。偏心重物82在从其重心偏移的位置(更具体地讲,作为扇轴(中心角)的部位附近)固定在马达81的旋转轴81a上。该偏心重物82主要由板状的重物单元82a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重物单元82a能够在马达81的轴向(左右方向)上层叠多个,还能够通过螺钉84相互固定及分离。由此,通过改变重物单元82a的数量,能够容易地改变偏心重物82的重量,所以能够根据使用振动产生单元80的座椅的尺寸等,容易地变更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的大小。
安装托架83是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的呈L字形状的板状部件。安装托架83具有固定部83a及安装部83b。固定部83a及安装部83b设置为板状。固定部83a相对于安装部83b直立,由此将安装托架83弯曲为L字状。马达81的旋转轴81a贯通固定部83a,马达81(特别是主体部81b)通过螺钉等固定在固定部83a上,该固定部83a配置在马达81的主体部81b与偏心重物82之间。安装部83b从固定部83a与安装部83b之间的角部朝向主体部81b侧延伸,并且相对于马达81的轴向大致平行地设置。在安装部83b的纵长方向的两端部各形成有一个贯通孔83c(仅图示了一方)。朝向安装部83b的正交方向观察,马达81的主体部81b配置在这些贯通孔83c之间。
振动产生单元80通过螺栓-螺母结合固定在受压部件41上。振动产生单元80固定在受压部件41的位置是受压部件41中的比下线材44靠下侧的位置,更详细地讲是主体部41a的后侧的表面41r的下端部。由此,振动产生单元80配置在避开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的位置。
这里,一对螺栓85a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受压部件41(特别是主体部81b的背面)上。具体而言,一对螺栓85a镶嵌成形在受压部件41上,或者从前侧穿过形成于受压部件41的贯通孔中,而设置在受压部件41上。将螺栓85a穿过安装托架83的贯通孔83c中,将安装托架83的安装部83b夹入到螺母85b与受压部件41之间,将螺母85b拧紧到螺栓85a上。由此,将安装托架83固定在受压部件41上。在安装托架83固定在受压部件41上的状态下,固定部63b相对于受压部件41的背面41b直立,安装部83b从固定部83a的前端部沿着受压部件41的背面41b延伸,安装部83b沿上下方向较长。
振动产生单元80动作而产生振动。即,当通过马达81使偏心重物82旋转时,由于旋转轴81a从偏心重物82的重心偏移,所以产生振动。当振动产生单元80振荡时,通过线材43、44相对于框架40以所谓的悬吊状态设置的受压部件41也振动。由此,受压部件41的振动从受压部件41经由缓冲垫48等传递到倚靠在该缓冲垫48上的乘员,能够给乘员带来按摩效果或清醒效果等。
此外,如果其他车辆从后面撞上本车辆的后部等,则乘员的上身被按压在缓冲垫48上,缓冲垫48的中央附近较大地变形。如果该冲击力较大,朝后的预定值以上的载荷从乘员的上身经由缓冲垫48作用在受压部件41上,则受压部件41相对于左右的侧部框架40b后退移动,乘员的上身随之深深地陷入到靠背4中。结果,乘员的头部迅速接近头枕6而被头枕6支承,所以能够从由车辆的后面碰撞带来的冲击保护乘员的头部及颈部。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座椅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座椅中,由于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所以能够利用中央的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由于在避开由于伸出部41b的变形而最大幅度地运动的末端(前端、伸出端)41b1的位置配置有振动产生单元80,所以能够利用振动产生单元80来抑制伸出部41b的变形受到限制。此外,由于在避开最大幅度地运动的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的位置配置有振动产生单元80,所以能够抑制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的衰减,所以能够将振动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主体部41a上,所以能够将伸出部41b和振动产生单元80离开地配置,所以能够利用振动产生单元80进一步抑制伸出部41b的变形受到限制。此外,通过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比伸出部41b不易变形的主体部41a上,能够进一步抑制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的衰减,所以能够将振动更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于接近在通常的落座时乘员的上身与靠背4主要接触的部分的主体部41a的下端部,所以能够将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更高效地传递到乘员。此外,通过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主体部41a的下端部,能够通过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使受压部件41较大地振动,所以能够对乘员传递更大的振动,能够提高按摩效果和清醒效果等。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主体部41a的后表面41r上,所以能够抑制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使乘员感到不适感(碰触感)。
此外,即使与假如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主体部41a的前侧的情况比较,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主体部41a的背侧的情况也在靠背4内振动产生单元80更不易成为妨碍。因此,在座椅的尺寸大的情况下等根据需要,可以采用能够产生较大的振动的比较大型的振动产生单元。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关于具体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以下,对从上述第5实施方式变更了的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除了变更处以外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此外,以下列举的变形例的变更处也可以尽可能组合地应用。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上述说明中,如图36所示,振动产生单元80设置在主体部41a。与此相对,在变形例1中,如图38所示,两个振动产生单元80分别设置在左右的伸出部41b上。这里,图38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4的框架40等的后视图。
这里,受压部件41主要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形成为伸出部41b能够以与主体部41a的连接部分附近为支点前后弹性地挠曲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受压部件41上形成有加强筋41g,该加强筋41g从前方观察呈凹形状,从后方观察呈向后方突出的凸形状。加强筋41g构成为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加强筋部41g1、将纵加强筋部41g1的下部彼此连结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加强筋部41g2、和从左右两端的纵加强筋部41g1的上部分别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方延伸的多个上加强筋部41g3。
纵加强筋部41g1及下加强筋部41g2形成在主体部41a上。另一方面,上加强筋部41g3从主体部41a的上部的左右两端部连续地延伸至伸出部41b的末端部,在受压部件41的左右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地各形成有三个。上加强筋部41g3是加强部的一例,伸出部41b中的形成有上加强筋部41g3的部位比该伸出部41b的其他部分(没有形成上加强筋部41g3的部位)刚性高。
图39是表示受压部件41的左侧的伸出部41b的后侧的立体图。如图39所示,左侧的振动产生单元80主要包括马达81、偏心重物82和安装托架86。该安装托架86是呈T字形状的板状部件。安装托架86具有固定部86a及安装部86b。安装部86b设置为带板状,固定部86a以直立的状态设置在安装部86b的中央部。马达81的旋转轴贯通固定部86a,该马达81(特别是主体部81b)固定在固定部86a上。关于固定部86a在主体部81b的相反侧,偏心重物82固定在马达81的旋转轴上,偏心重物82的重心从马达81的旋转轴偏移。在安装部86b的纵长方向两端部各形成有一个贯通孔86c。
振动产生单元80在上加强筋部41g3固定在受压部件41上。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到受压部件41上的位置是伸出部41b的后侧的表面(后表面41b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由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振动产生单元80配置在避开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的位置。
振动产生单元80通过螺栓-螺母结合固定在伸出部41b上。这里,两个螺栓87a分别设置在伸出部41b的上下两端的上加强筋部41g3上。将螺栓87a穿过安装部86b的贯通孔86c,将安装部86b夹入到螺母87b与伸出部41b之间,将螺母87b拧紧到螺栓87a上。由此,振动产生单元80在上加强筋部41g3固定在受压部件41上。在安装托架86固定在伸出部41b上的状态下,固定部86a相对于伸出部41b的后表面41b5直立,安装部86b从固定部83a的前端部沿着伸出部41b的后表面41b5朝向马达81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安装部86b沿上下方向较长。
右侧的振动产生单元80也与左侧的振动产生单元80同样地构成。并且,与左侧的振动产生单元80固定在左侧的伸出部41b上同样,右侧的振动产生单元80固定在右侧的伸出部41b上。
在变形例1中,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同样,由于能够利用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配置在避开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变形受到限制,能够将振动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此外,在变形例1中,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伸出部41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所以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变形受到限制。即,即使与假如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作为伸出部41b的变形的支点的伸出部41b的与主体部41a的连接部分附近的情况比较,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伸出部41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情况也更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41b的变形的限制。
此外,在变形例1中,由于受压部件41具有加强筋41g,所以能够使受压部件41的刚性提高,能够利用受压部件41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在刚性高的上加强筋部41g3处固定在伸出部41b上,所以能够相对于伸出部41b稳定地安装振动产生单元80。此外,由此振动产生单元80的安装刚性提高,所以能够将振动更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此外,在变形例1中,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左右的伸出部41b上,所以能够在利用伸出部41b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的同时,将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相对于乘员从上身背部的左右传递。由此,能够提高按摩效果和清醒效果等。
此外,在变形例1中,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伸出部41b的后表面41b5上,所以能够抑制由于振动产生单元80而使乘员感到碰触感。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主体部41a的下端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振动产生单元80也可以安装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上部或上下方向中央部等上。另外,由于主体部41a的下侧附近是在通常的落座时乘员的上身与靠背4主要接触的部分,所以为了将由振动产生单元80产生的振动高效地传递到乘员,振动产生单元80优选的是安装在比主体部41a的上下方向中央靠下侧的位置。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振动产生单元80仅安装在主体部41a上,在上述变形例1中,振动产生单元80仅安装在伸出部41b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主体部41a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振动产生单元80,并且在左侧的伸出部41b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振动产生单元80,并且在右侧的伸出部41b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振动产生单元80。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上述变形例1中,两个振动产生单元80分别安装在左右的伸出部41b、41b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右侧和左侧的伸出部41b、41b中的一个伸出部41b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振动产生单元80,在另一个伸出部41b上不安装振动产生单元。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在上述变形例1中,振动产生单元80在上加强筋部41g3处固定在伸出部41b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在主体部41a上的情况下,振动产生单元80也可以在形成于主体部41a的加强筋处固定在主体部41a上。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
此外,在上述变形例1、变形例5中,作为将受压部件41加强的加强部而例示了加强筋(例如,将伸出部41b加强的上加强筋部41g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受压部件41的一部分形成得比其他部位壁厚,来提高该厚壁部的刚性,并将该厚壁部作为加强部。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作为连结线材的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相对于框架40左右地架设,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连结线材也可以相对于框架40上下地架设,也可以斜向架设。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8〕
由上述第5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1表示的振动产生单元80的构成是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的偏心重物82由多个零件构成,以便能够调节重物单元82a的数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一个零件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中例示的安装托架83、86那样的用于将振动产生单元80安装到受压部件41上的托架的构成可以根据受压部件41的安装部位的构成等适当变更。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9〕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伸出部41b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伸出部41b也可以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形成与形成在对应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的位置处的伸出部41b不同的伸出部。另外,在将伸出部41b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后,将其它伸出部形成在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两者处的情况下,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伸出部41b和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其它伸出部既可以独立地形成,也可以以相互连结的状态形成。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0〕
也可以在第2、第3、第4实施方式的座椅1A、1B、1C中采用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振动产生单元80。关于在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采用的振动产生单元80也是相同的。
〔关于第5实施方式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第5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掌握的那样,在关于第5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底座和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框架,构成上述靠背的框架;连结线材,架设在上述靠背框架上;板状的受压部件,经由上述连结线材连结在上述靠背框架上,支承来自乘员的载荷;和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上述受压部件上,对乘员施加振动,上述受压部件具有面对乘员的上身背部的主体部、和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且能够前后弹性变形地形成的伸出部,上述振动产生单元配置在避开上述伸出部的末端的位置。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
附记3.
如附记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后侧。
附记4.
如附记2或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比上述主体部的上下方向中央靠下侧的位置。
附记5.
如附记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下端部。
附记6.
如附记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上述伸出部上。
附记7.
如附记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伸出部具有比该伸出部的其他部分刚性高的加强部,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固定在上述加强部。
附记8.
如附记6或7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在上述伸出部的后侧。
(a)附记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利用中央的主体部和左右的伸出部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通过在避开因伸出部的变形而最大幅度地运动的伸出部的末端的位置处配置振动产生单元,能够利用振动产生单元抑制伸出部的变形受到限制。此外,通过在避开最大幅度地运动的伸出部的末端的位置处配置振动产生单元,能够抑制由振动产生单元产生的振动的衰减,所以能够将振动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b)附记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变形受到限制况,并且能够将由振动产生单元产生的振动更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c)附记3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由于振动产生单元而使乘员感到不适感。此外,能够采用能够产生较大的振动的比较大型的振动产生单元。
(d)附记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主体部的下侧附近是在通常的落座时乘员的上身与靠背主要接触的部分,所以通过将振动产生单元安装到比主体部的上下方向中央靠下侧的位置,能够将由振动产生单元产生的振动更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e)附记5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通过由振动产生单元产生的振动能够使受压部件较大地振动,所以能够对乘员传递更大的振动,能够提高按摩效果和清醒效果等。
(f)附记6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在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的同时,将由振动产生单元产生的振动相对于乘员从上身背部的左右传递,所以能够提高按摩效果和清醒效果等。
(g)附记7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通过伸出部具有加强部,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能够相对于伸出部稳定地安装振动产生单元。此外,由于振动产生单元的安装刚性提高,所以能够将由振动产生单元产生的振动更高效地传递到乘员。
(h)附记8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由于振动产生单元而使乘员感到不适感。
〔第6实施方式〕
图40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的立体图。图41是该座椅1E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图42是该座椅1E的靠背4的主视图。在图42中,将靠背4的缓冲垫48用双点划线表示,图示了靠背4的内部。图43是朝向箭头方向观察沿着图42所示的XXXXIV-XXXXIV的面而表示的剖视图。对于在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地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对在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不同点在于靠背4。具体而言,在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中,靠背4具有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的左右一对变形量限制机构,如图40~图43所示,这些变形量限制机构分别具有作为线材部件的支承线材(侧向支撑部件)100、100。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设置在靠背4的内部的伸出部41b相比,第6实施方式的设置在靠背4的内部的伸出部41b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更长。此外,在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的伸出部41b的末端部形成有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后方弯曲的钩状的挂定部41h。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的靠背4除了以上所述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靠背4同样地设置。
另外,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1E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分别同样地设置的滑轨、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
以下,对左右一对支承线材100、100、伸出部41b、41b及挂定部41h、41h进行说明。
左侧的侧部框架40b具有左侧的支承线材100,右侧的侧部框架40b具有右侧的支承线材100,支承线材(侧向支撑部件)100、100设置在靠背4的内部。这些支承线材100、100是将金属棒弯曲为大致U字形状而形成的。这些支承线材100、100是抵接部件(止挡件)。
左侧的支承线材100将左侧的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上端部和其探出部40b3相连,通过焊接等安装在左侧的侧部框架40b上。右侧的支承线材100也同样地安装在右侧的侧部框架40b上。
如图42和图43所示,伸出部41b经由堤状部48b主要支承乘员的上身中的与胸的高度对应的部位的侧部的靠后的部分。该伸出部41b与主体部41a一体地形成。伸出部41b从主体部41a的左右两端的上部伸出。更具体地讲,伸出部41b从主体部41a的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部分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前方伸出,延伸至侧部框架40b的支承线材100及侧部框架40b的前侧。伸出部41b从支承线材100向前方离开,在伸出部41b与支承线材100之间有预定的间隙。另外,通过这样伸出部41b延伸至侧部框架40b的前侧,如图42所示,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和上线材43从前方观察以不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座椅1E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通常的落座时,当乘员倚靠在靠背4上时,从乘员的上身经由缓冲垫48对受压部件41作用载荷。由于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所以能够利用中央的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当乘员倚靠在靠背4上时,缓冲垫48的堤状部48b变形,所以伸出部41b随之向后方弹性地挠曲。并且,如果堤状部48b的变形量增大,则伸出部41b进一步向后方挠曲,但如图43中用点划线所示,当伸出部41b变形了预定量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支承线材100上,所以伸出部41b不能进一步挠曲。由于能够利用支承线材100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所以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由此也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支承线材100上时,挂定部41h卡合并钩挂在支承线材100上。即使与假如没有形成挂定部41h的情况相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有挂定部41h也能够更可靠地限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伸出部41b的末端部与支承线材100的抵接来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所以反过来讲,在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支承线材100上之前允许伸出部41b的变形。由此,能够确保伸出部41b的需要的变形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受压部件41与上线材43的连结部的爪41c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所以能够将受压部件41在与伸出部41b相同的高度的位置经由上线材43连结到框架40上。由此,受压部件41(伸出部41b)的姿势变得稳定,所以能够利用支承线材100可靠地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抵接部件而使用安装在侧部框架40b上的支承线材100。因此,例如若与假如不在侧部框架40b上设置支承线材100而在侧部框架40b自身上形成与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的部分并使用侧部框架40b作为抵接部件的情况相比,则当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支承线材100安装到侧部框架40b上时,不再需要在侧部框架40b上形成抵接部分。由此,能够抑制侧部框架40b的大型化。此外,通过不需要在侧部框架40b上形成抵接部分,换言之,由于不需要将侧部框架40b构成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1E专用的框架,所以在座椅1E以外的座椅上也能够使用侧部框架40b,能够使侧部框架40b的通用性提高。
此外,由于伸出部41b的末端41b1和上线材43从前方观察以不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所以即使在通过伸出部41b的变形而使其末端41b1进行了前后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末端41b1与上线材43的干涉。
另一方面,如果其他车辆从后面撞上本车辆的后部等,则乘员的上身被按压在缓冲垫48上,缓冲垫48的中央附近较大地变形。如果该冲击力较大且朝向后方的预定以上的载荷从乘员的上身经由缓冲垫48作用在受压部件41上,则受压部件41相对于左右的侧部框架40b相对地向后方移动。此时,有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支承线材100上且挂定部41h钩挂在支承线材100上,但在该情况下,通过朝向后方的较大载荷使挂定部41h变形而从支承线材100脱离,从而使得受压部件41能够后退移动。
当受压部件41后退移动时,乘员的上身深深地陷入到靠背4中。由此,乘员的头部迅速地接近头枕6而被头枕6支承,所以能够从因车辆的后面碰撞带来的冲击保护乘员的头部及颈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关于具体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以下,对从上述第6实施方式变更了的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除了变更处以外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此外,以下列举的变形例的变更处也可以尽可能组合地应用。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44是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靠背4的剖视图。由于靠背4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所以在图44中仅将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周边构成放大表示。
如图44所示,受压部件41主要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在变形例1中,伸出部41b形成为能够以与主体部41a的连接部分附近为支点前后弹性地挠曲变形,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朝向前方弯曲,在伸出部41b的末端部形成有抵接片41j。
此外,靠背4具有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的变形量限制机构,如图44所示,变形量限制机构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作为左右的对置板的板架101。板架101以前后架设的方式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侧部框架40b的支承线材100上,并配置在受压部件41的左右方向外侧。该板架101如图44中由点划线所示设置为,当伸出部41b变形了预定量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片41j)碰抵在其内表面101a上。此外,板架101设置为,在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片41j)完全碰抵在其内表面101a上之前,内表面101a和伸出部41b的末端部能够滑动接触。板架101是抵接部件(止挡件)。
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同样,由于能够利用主体部41a和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通过向后方挠曲的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板架101的内表面101a上,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所以由此也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作为抵接部件而利用板状的板架101。因此,成为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表面(内表面101a)上,所以维持了末端部与板架101的抵接状态,能够可靠地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在伸出部41b的末端部完全碰抵在内表面101a上之前,通过伸出部41b的末端部与内表面101a的滑动接触来允许伸出部41b的变形,所以能够确保伸出部41b的需要的变形量。
另外,在图45中表示了板架101的变形例,但板架101也可以具有限制部101b。该限制部101b形成为阶差状。即,通过板架101的内表面101a形成为凹状而成为阶差状,该凹部的内表面中的朝向前侧的表面是限制部101b。当伸出部41b向后方挠曲时相对于板架101的内表面101a向后方滑动接触的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片41j)与限制部101b抵接。由此,通过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片41j)与限制部101b的抵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46是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靠背4的剖视图。由于靠背4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所以在图46中仅将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周边的构成放大地表示。
靠背4具有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的变形量限制机构,如图46所示,变形量限制机构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作为左右的对置板的板架101。该板架101与变形例1的情况同样,以前后架设的方式固定在侧部框架40b的支承线材100上。在该板架101的前端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较长的狭缝状的贯通孔101c。
受压部件41主要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伸出部41b在水平截面中以弧状弯曲。变形例1的伸出部41b以比上述第6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1中的伸出部41b大的曲率弯曲。
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朝向前方弯曲,在伸出部41b的末端部形成有卡定片41k。伸出部41b的末端部贯穿插入在板架101的贯通孔101c中,由此来限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和基端部41b6的前后位置,从而使得伸出部41b如图46中由点划线所示,其中央部41b7能够大致前后弹性地挠曲。
并且,通过限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的前后位置,来限制其变形量。即,通过伸出部41b的末端部进入到形成于板架101的贯通孔101c中,来构成变形量限制机构。
在这样的变形例2中,也由于能够利用主体部41a和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通过伸出部41b的末端部进入到板架101的贯通孔101c中,能够抑制支承部的过度变形,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变形例2中,通过伸出部41b的末端部进入到贯通孔101c中,使得伸出部41b的末端部不易前后移动,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47是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4的框架40等的立体图。图48是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4的框架40等的主视图。图49是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靠背4的剖视图。由于靠背4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所以在图49中仅将右侧的侧部框架40b的周边构成放大地表示。
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受压部件41以被上线材43和下线材44悬吊的状态配置在侧部框架40b、40b之间。与此相对,在变形例3中,受压部件41以被框状线材103、左右的弹簧线材104及左右的下部连结线材105悬吊的状态配置在侧部框架40b、40b之间。框状线材103、左右的弹簧线材104及左右的下部连结线材105配置在靠背4的内部。
此外,靠背4具有限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的变形量限制机构,变形量限制机构具有将金属制的线材弯曲为大致V字形状而形成的作为线材部件的安装线材106。安装线材106是抵接部件的一例,其两端部在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上端部附近通过焊接等固定在纵管部40b1上。
如图48所示,框状线材103是将通过弯曲而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的上部线材103a及下部线材103b用金属制的套管103c铆接而连结为框状的部件,配置在框架40的内侧(左右的侧部框架40b之间)的受压部件41的后侧。
上部线材103a具有左右的纵向线材部103a1、横向线材部103a2及线材连结部103a3。纵向线材部103a1沿上下方向延伸。横向线材部103a2以将左右的纵向线材部103a1的上端彼此连结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线材连结部103a3形成在纵向线材部103a1与横向线材部103a2连结的左右的角部。线材连结部103a3向左右方向外侧弯曲。
此外,下部线材103b也与上部线材103a同样,具有左右的纵向线材部103b1、横向线材部103b2及线材连结部103b3。纵向线材部103b1沿上下方向延伸。横向线材部103b2以将左右的纵向线材部103b1的下端彼此连结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线材连结部103b3形成在纵向线材部103b1与横向线材部103b2连结的左右的角部。线材连结部103b3向左右方向外侧弯曲。
受压部件41主要具有主体部41a和左右的伸出部41b。伸出部41b形成为能够以与主体部41a的连接部分附近为支点前后弹性地挠曲变形。此外,在主体部41a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将受压部件41固定在框状线材103上的卡合爪41s、41t、41u。卡合爪41s~41u呈截面观察为大致U字形状,从主体部41a的后表面向后方伸出后,弯曲并以沿着主体部41a的后表面的方式延伸,进一步向前方弯曲。当卡合爪41s~41u与框状线材103卡合时,框状线材103被卡合爪41s~41u抱持,并且框状线材103被夹持在主体部41a的后表面与卡合爪41s~41u之间。卡合爪41s在主体部41a的上端部的左右方向中央形成有一个。卡合爪41s与上部线材103a的横向线材部103a2卡合。此外,卡合爪41t在主体部41a的上部沿左右方向并排地形成有两个。卡合爪41t与上部线材103a的纵向线材部103a1卡合。此外,卡合爪41u在主体部41a的下端部沿左右方向并排地形成有两个。卡合爪41u与下部线材103b的横向线材部103b2卡合。
弹簧线材104是将金属制的线材卷绕为螺旋状而形成的具有弹簧性(弹性)的连结部件。弹簧线材104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与上部线材103a的线材连结部103a3卡合,弹簧线材104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安装线材106卡合。由此,弹簧线材104将受压部件41的上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40b上。
此外,下部连结线材105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例如通过金属制的套管103d的铆接等连结在下部线材103b的线材连结部103b3上。下部连结线材105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卡定在形成于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的下部的安装孔41b8(参照图47)中。由此,下部连结线材105将受压部件41的下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40b上。
框状线材103从前方观察,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配置在比伸出部41b靠左右方向内侧即主体部41a的后侧的位置。此外,作为受压部件41与横向线材部103a2(沿框状线材103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的连结部的卡合爪41s、以及作为受压部件41与纵向线材部103a1(沿框状线材103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连结部的卡合爪41t都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
在变形例3中,也由于能够利用主体部41a和伸出部41b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如图49所示,由于当伸出部41b变形了预定量时,伸出部41b的末端部抵接在安装线材106上,所以能够利用安装线材106抑制伸出部41b的变形量。由此,能够抑制伸出部41b的过度变形,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变形例3中,由于框状线材103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配置在主体部41a的后侧,所以能够利用呈框状的框状线材103稳定地支承主体部41a,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此外,在变形例3中,由于与横向线材部103a2卡合的卡合爪41s及与纵向线材部103a1卡合的卡合爪41t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所以在与伸出部41b相同的高度位置能够使受压部件41相对于框状线材103的安装刚性提高。由此,伸出部41b的姿势稳定,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如果其他车辆从后面撞上本车辆的后部等,则乘员的上身被按压在缓冲垫48上,缓冲垫48的中央附近较大地变形。如果该冲击力较大且朝后的预定以上的载荷从乘员的上身经由缓冲垫48作用在受压部件41上,则弹簧线材104伸长或下部连结线材105等挠曲。这样,受压部件41相对于左右的侧部框架40b后退移动。由此,乘员的上身深深地陷入到靠背4中,乘员的头部迅速地接近头枕6而被头枕6支承,所以能够从因车辆的后面碰撞带来的冲击保护乘员的头部及颈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弹簧线材104具有弹簧性(弹性),所以当朝后的较大的载荷作用在受压部件41上时,通过弹簧线材104伸长而比下部连结线材105更大地变形,使得受压部件41的上部比其下部更大幅度地后退移动。由此,能够使作为乘员的上身上部的胸部附近比作为乘员的上身下部的腰部附近更深且迅速地相对于靠背4陷入。结果,距乘员的胸部较近的乘员的头部更迅速地接近头枕6而被头枕6支承,所以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头部及颈部。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41b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伸出部41b也可以仅形成在与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乘员的腰部的高度形成与形成在对应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的位置处的伸出部41b不同的伸出部。另外,在将伸出部41b形成在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后,将其它伸出部形成在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两者处的情况下,与乘员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伸出部41b和与腰部的高度对应的其它伸出部既可以独立地形成,也可以以相互连结的状态形成。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受压部件41与上线材43的连结部(爪41c)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内,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以图42为参考进行说明,则爪41c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伸出部41b的范围外。关于变形例3的卡合爪41s、41t也是相同的。另外,受压部件41与线材的连结并不限定于利用爪的连结,例如也可以是在形成于受压部件41的上下和左右等排列的一对贯通孔之间用捆束带将线材连结那样的构成等。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
在上述变形例1中,作为对置板而例示了板架10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对置板也可以是侧部框架主体部40b2等。此外,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1、2中,作为抵接部件而例示了支承线材100及板架101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抵接部件也可以是侧部框架40b那样的构成靠背4的左右框架的部件等。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
在上述变形例3中,框状线材103由两根线材(上部线材103a及下部线材103b)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框状线材103也可以由1根线材构成。
〔关于第6实施方式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第6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掌握的那样,在关于第6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底座和座椅椅背,上述靠背在该靠背内具有支承来自乘员的载荷的板状的受压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受压部件具有面对乘员的上身背部的主体部、和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且形成为能够前后弹性变形的伸出部,上述靠背具有限制上述伸出部的变形量的变形量限制机构。
附记2.
如附记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变形量限制机构是当上述伸出部变形了预定量时与该伸出部的末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件。
附记3.
如附记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构成该靠背的左右框架的左右的侧部框架、和安装在上述侧部框架上的线材部件,上述抵接部件是上述线材部件。
附记4.
如附记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伸出部的末端部形成有挂定部,该挂定部向后方弯曲,并且当与上述线材部件抵接时钩挂在该线材部件上。
附记5.
如附记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置且配置在上述受压部件的左右方向外侧的左右的对置板,上述抵接部件是上述对置板。
附记6.
如附记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置板设置为能够与上述伸出部的末端部滑动接触,具有与向后方滑动接触的上述伸出部的末端部抵接的限制部。
附记7.
如附记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左右的对置板,上述伸出部在水平截面中弯曲为弧状,上述变形量限制机构由形成在上述对置板上且供上述伸出部的末端部进入的孔构成。
附记8.
如附记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构成该靠背的框架的靠背框架、和架设在上述靠背框架上且将上述受压部件与上述靠背框架连结的连结线材,上述受压部件与上述连结线材的连结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上述伸出部的范围内。
附记9.
如附记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靠背具有构成该靠背的框架的靠背框架、和架设在上述靠背框架上且将上述受压部件与上述靠背框架连结的连结线材,上述伸出部的末端和上述连结线材以从前方观察不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
(a)附记1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利用中央的主体部和左右的伸出部以较大的范围支承乘员的上身,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此外,由于能够通过变形量限制机构限制伸出部的变形量,所以在通常的落座时能够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由此也能够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b)附记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能够通过伸出部的末端部与抵接部件的抵接来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而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并且在伸出部的末端部与抵接部件抵接之前允许伸出部的变形,所以能够确保伸出部的需要的变形量。
(c)附记3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与在侧部框架自身上形成与伸出部的末端部抵接的部分而将侧部框架用作抵接部件的情况相比,由于不需要在侧部框架上形成抵接部分,所以能够抑制侧部框架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侧部框架的通用性提高。
(d)附记4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通过挂定部钩挂在线材部件上而能够可靠地限制伸出部的末端部的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e)附记5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伸出部的末端部抵接在表面上,所以维持了伸出部的末端部与对置板的抵接状态,能够可靠地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f)附记6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在伸出部的末端部与限制部抵接之前,通过伸出部的末端部与对置板的滑动接触而允许伸出部的变形,所以能够确保伸出部的需要的变形量,此外,由于在伸出部的末端部与限制部抵接后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所以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g)附记7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通过伸出部的末端部进入到形成于对置板的孔中,使得伸出部的末端部不易移动,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h)附记8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由于受压部件在与伸出部相同的高度位置经由连结线材连结到靠背框架上,所以伸出部的姿势稳定,所以能够通过变形量限制机构可靠地抑制伸出部的过度变形。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乘员的上身。
(i)附记9记载的发明的效果
即使在通过伸出部的变形而使其末端进行了前后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伸出部的末端与连结线材的干涉。
〔第7实施方式〕
图50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框架40等的立体图。对于在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地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对在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不同点在于靠背4。具体而言,在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中,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130等。与此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中,在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没有设置相当于腰部支撑板130的部件。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除了在受压部件41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130等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4同样地设置。
另外,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分别同样地设置的滑轨、底座、底座、倾斜调节机构及头枕。
以下,对腰部支撑板130及与其关联的点进行说明。
腰部支撑板130是弹性地弯曲的结构。腰部支撑板130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侧与主体部41a对置,并且与该主体部41a的前表面重合。并且,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及下端以相对于主体部41a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41a上。当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不移动,并且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相对于受压部件41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时,以腰部支撑板130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腰部支撑板130弯曲。另一方面,当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不移动,并且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相对于受压部件41相对地向下方移动时,腰部支撑板130的弯曲被消除,腰部支撑板130上下伸长,腰部支撑板130向前方的鼓出变小。此外,当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和下端一起上下运动时,在保持着腰部支撑板130的弯曲程度(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的状态下,腰部支撑板130相对于受压部件41相对地升降。
参照图50~图52,对腰部支撑板130详细地说明。图51是表示腰部支撑板130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图52是表示腰部支撑板130的后表面侧的立体图。
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凹部131,从正面观察,该凹部131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带状。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前表面中的形成有凹部131的中央部132与凹部131的左右两侧的侧部133之间形成有阶差,其前表面的中央部132比侧部133向后方低一级地设置。
在腰部支撑板130的下部的左右中央部设置有可动片134,在该可动片13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承片135。具体而言,左右两个缺口136从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沿着凹部131的左右各自的边缘形成,腰部支撑板130的下部被这些缺口136左右分割为可动片134和支承片135。
夹在这些缺口136之间的部位是可动片134,可动片134的左右两侧的部位是支承片135。缺口136从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到达比腰部支撑板130的上下中央部稍稍靠下侧的位置,缺口136的底部处于比腰部支撑板130的上下中央部稍稍靠下侧的位置。以下,将腰部支撑板130中的从缺口136的底部的稍上侧至其底部的稍下侧的区域137称为推压区域137。如在图50中由双点划线所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区域137是推压区域137。
支承片135以从横向观察朝向前斜下方为凸出的方式弯曲为凸面状。
参照图50~图54,对腰部支撑板130和受压部件41的组装进行说明。图53是表示将腰部支撑板130组装到受压部件41上而成的组装体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54是表示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
如图54所示,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有凹部151,从正面观察,该凹部151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带状)。在凹部151内的左右两侧的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狭缝152。如图53和图54所示,这些狭缝152从凹部151内的侧面沿左右方向贯通至其背侧。狭缝152沿上下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如图51所示,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后表面的上端以凸状设置有滑块138。滑块138形成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在滑块138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棒139。左侧的滑动棒139从滑块138的左侧面向左侧伸出,右侧的滑动棒139从滑块138的右侧面向右侧伸出。
如图50所示,滑块138嵌入在凹部151内,滑块138的左右方向的运动被凹部151内的左右侧面约束。此外,滑动棒139分别嵌入在狭缝152中,滑动棒139的前后方向的运动被狭缝152约束。由此,滑块138及滑动棒139设置为能够上下运动,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以能够相对于主体部41a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41a上。
如图54所示,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下部形成有引导孔153。引导孔153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在主体部41a的前表面的引导孔153的左右的边缘上分别形成有接纳凹部154。接纳凹部154沿着引导孔153的左右边缘上下延伸。
如图52所示,在从腰部支撑板130的后表面的下端直到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面的部位上,更具体地讲,在从可动片134的后表面的下端的左右侧部直到可动片134的下端面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滑动件140。滑动件140的从后表面直到下表面的部位形成有绕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圆柱面。此外,如图51所示,在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面,更具体地讲在可动片134的下端面上,以凸状设置有滑块141。
如图50所示,滑动件140收纳在接纳凹部154中,该滑动件140抵接在接纳凹部154的底部,滑动件140的向左右方向及后方的运动被接纳凹部154约束。此外,当可动片134成为相对于腰部支撑板130的前表面直立的状态时,滑块141嵌入在引导孔143中,滑块141的左右方向的运动被引导孔153约束。由此,滑块141及滑动件140设置为能够上下运动,腰部支撑板130的下端(更具体地讲,可动片134的下端)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41a上。另外,通过后述的内线材173、183使得可动片134的下端不从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向前方离开。
如图50、图52和图53所示,腰部支撑板130的弯曲可以通过控制线缆161进行。控制线缆161具有外管162及内线材163。
如图52和图53所示,外管162从腰部支撑板130的上方配设至腰部支撑板130的后侧。外管162的末端162a朝向下方,并且该末端162a通过卡合片162b在可动片134的上方固定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后表面上。
内线材163穿通在外管162中。此外,内线材163被从外管162的末端162a向下方引出,内线材163的末端连结在可动片134的后表面上。内线材163与可动片134的连结部位处于比外管162的末端162a靠下方的位置。进而,内线材163与可动片134的连结部位处于比缺口136的底部靠下方的位置,优选的是可动片134的下部。
该卡合片162b凸设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后表面上。另一方面,在受压部件41的凹部151形成有开口部155。卡合片162b插入在开口部155内,该卡合片162b能够沿着开口部155上下运动,使得卡合片162b不与受压部件41干涉。
内线材163的另一端侧从外管162的另一端引出,该引出的部分例如卷绕到卷绕机构(弯曲用的操作部)上。能够将内线材163卷取到该卷绕机构上,或将内线材163从该卷绕机构放出。该卷绕机构例如设置在靠背4的侧面或底座3的侧面上。
如图50和图53所示,腰部支撑板130的上升可以通过控制线缆171进行。腰部支撑板130的下降可以通过控制线缆181进行。控制线缆171具有外管172及内线材173。控制线缆181具有外管182及内线材183。
如图53所示,外管172、182从受压部件41的上方配设至受压部件41的后侧,利用形成在受压部件41的后表面上的卡合片170,将外管172、182固定在受压部件41的后表面上。外管172、182的末端172a、182a朝向下方,并且这些末端172a、182a分别被卡合片172b、182b在引导孔153的上方固定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后表面上。
内线材173穿通在外管172中。此外,内线材173从外管172的末端172a引出,内线材173的末端连结在可动片134的下端上。更具体地讲,内线材173的末端连结在可动片134的后表面的下端上。
内线材173与可动片134的连结部位处于比外管172的末端172a靠下方的位置。
内线材183穿通在外管182中。此外,内线材183从外管182的末端182a引出。此外,内线材183挂在设置于受压部件41的下端部的挂线部189上,并被该挂线部189向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侧折回。并且,内线材183从挂线部189向上方延伸,内线材183的末端连结在可动片134的下端上。更具体地讲,如图50所示,内线材183的末端连结在可动片134的前表面的下端上。
内线材183与可动片134的连结部位处于比挂线部189靠上方的位置。
内线材173、183的另一端侧从外管172、182的另一端引出,该引出的部分例如卷绕在卷绕机构(升降用操作部)上。能够在将内线材173卷取到该卷绕机构上的同时,将内线材183从该卷绕机构放出,并且能够在将内线材173从该卷绕机构放出的同时,将内线材183卷取到该卷绕机构上。该卷绕机构例如设置在靠背4的侧面或底座3的侧面上。
接下来,对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的使用方法及动作进行说明。
当将内线材163卷取到卷绕机构上时,内线材163中的被从外管162的末端162a引出的部分被引入到外管162中,内线材163的末端向外管162的末端162a接近。这样,可动片134的下端被内线材163向上拉伸,可动片134的下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升,可动片134相对于主体部41a的前表面立起。这样,腰部支撑板130以抛物线形地弹性弯曲,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增大,推压区域137从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向前方离开。因此,利用腰部支撑板130的推压区域137将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向前方推出。
另一方面,当将内线材163从卷绕机构放出时,内线材163放松。这样,腰部支撑板130在要回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回复力下,腰部支撑板130的抛物线形变低,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减小,可动片134倒伏到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可动片134的下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下降。此外,内线材163从外管162的末端162a引出。推压区域137朝向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接近,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向后方引入。
如上所述,如果通过利用控制线缆161调节可动片134的下端的位置来调节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则能够使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匹配于乘员的背骨及腰的形状。此外,如果将卷绕机构锁定,则不进行内线材163的卷绕及放出,所以能够保持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
将内线材173卷取到卷绕机构上,并且将内线材183从卷绕机构放出,将内线材183放松。这样,可动片134的下端被内线材173向上拉伸,可动片134的下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升。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也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升,腰部支撑板130整体在保持着其曲率的状态下上升。
将内线材183卷取到卷绕机构上并且将内线材173从卷绕机构放出,将内线材173放松。这样,可动片134的下端被内线材183下拉,可动片134的下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下降。腰部支撑板130的上端也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下降,腰部支撑板130整体在保持着其曲率的状态下上升。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控制线缆171、181调节腰部支撑板13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能够使腰部支撑板130的推压区域137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匹配于乘员的腰的高度。此外,如果将卷绕机构锁定,则不进行内线材173、183的卷绕及放出,所以能够保持腰部支撑板130的上下位置。
在以上说明的座椅中,通过调节腰部支撑板130的曲率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能够使靠背4的前表面匹配并紧贴于乘员的脊背的形状。因此,该座椅的坐感良好。
此外,由于腰部支撑板130组装在受压部件41上,所以腰部支撑板130与受压部件41成为一体地相对于框架40相对地前后运动。因此,不会由腰部支撑板130阻碍乘员的后方移动,能够发挥良好的缓冲性。
由于在腰部支撑板130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凹部131,所以缓冲垫48中的凹部131的前侧的部分与其他部位相比更没有被压缩。因此,能够确保乘员的背骨所碰抵的部分的缓冲性,该座椅的坐感良好。
此外,由于腰部支撑板130的下部被分割,所以当在可动片134的下端被固定的状态下乘员运动腰或脊背时,腰部支撑板130的左右两侧的部位比中央部更大地变形。因此,腰部支撑板130的变形相对于乘员的姿势变化的追随性也提高,坐感提高。
〔第8实施方式〕
图55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框架40等的立体图。对于在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相互对应的部分一致地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对在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之间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不同点在于靠背4。具体而言,在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中,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230等。与此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中,在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没有设置相当于腰部支撑板230的部件。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除了在受压部件41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230等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4同样地设置。
另外,第7实施方式的座椅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1的滑轨2、底座3、倾斜调节机构5及头枕6分别同样地设置的滑轨、底座、底座、倾斜调节机构及头枕。
以下,对腰部支撑板230及与其关联的点进行说明。
腰部支撑板230是弹性弯曲的结构。腰部支撑板230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侧与主体部41a对置,并且与该主体部41a的前表面重合。并且,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及下端以能够相对于主体部41a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41a上。当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不移动并且腰部支撑板230的下端相对于受压部件41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时,以腰部支撑板230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腰部支撑板230弯曲。另一方面,当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不移动并且腰部支撑板230的下端相对于受压部件41相对地向下方移动时,腰部支撑板230的弯曲被消除,腰部支撑板230上下伸长,腰部支撑板230向前方的鼓出变小。此外,当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和下端一起上下运动时,在保持着腰部支撑板230的弯曲程度(腰部支撑板230的曲率)的状态下,腰部支撑板230相对于受压部件41相对地升降。
参照图55~图57,对腰部支撑板230详细地说明。图56是表示腰部支撑板230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图57是表示腰部支撑板230的后表面侧的立体图。
在腰部支撑板230的下部的后表面侧设置有板状的可动片234,在腰部支撑板230的下部的前表面侧设置有板状的支承片235。具体而言,腰部支撑板230的下部向前后分叉,腰部支撑板230的下部由前侧的板状的支承片235及后侧的板状的可动片234构成。支承片235的上端235a与可动片234的上端234a连结,支承片235与可动片234前后相对置。以下,将腰部支撑板230中的从支承片235及可动片234的上端235a、234a的稍稍上侧至其底部的稍稍下侧的区域237称为推压区域237。如图55中由双点划线所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区域237是推压区域237。
支承片235从横向观察以朝向前斜下方为凸出的方式弯曲为凸面状。
在腰部支撑板23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开口部231。该开口部231沿上下方向纵长地设置。此外,开口部231从比支承片235及可动片234的上端235a、234a靠上的位置,向下越过上端235a、234a,到达支承片235及可动片234。
参照图55~图59,对腰部支撑板230和受压部件41的组装进行说明。图58是表示将腰部支撑板230组装到受压部件41上而成的组装体的前表面侧的立体图。图59是将腰部支撑板230组装到受压部件41上而成的组装体的后表面侧的立体图。
如图59所示,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下部形成有开口251,从正面观察,该开口251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较长的长方形(带状)。
另一方面,如图57和图59所示,在腰部支撑板230的后表面的下端,更具体地讲,在可动片234的后表面的下端,以凸状设置有滑块238。滑块238形成在腰部支撑板23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在滑块238的后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棒239。左侧的滑动棒239从滑块238向左侧伸出,右侧的滑动棒239从滑块238向右侧伸出。
如图59所示,滑块238嵌入在开口251内,滑块238的左右方向的运动被开口部231约束。此外,滑动棒239在开口251的左右抵接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后表面上,可动片234的后表面抵接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夹在滑动棒239与可动片234之间,滑动棒239及滑块238的前后方向的运动被可动片234约束。滑动棒239能够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后表面上下滑动,可动片234的后表面的下端能够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后表面上下滑动,腰部支撑板230的下端以能够相对于主体部41a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41a上。
如图58所示,在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上部形成有接纳凹部254。接纳凹部254形成为矩形。
如图57所示,在从腰部支撑板230的后表面的上端直到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面的部位形成有滑动件240。从滑动件240的后表面直到上表面的部位形成有绕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圆柱面。
如图55、图58和图59所示,滑动件240收纳在接纳凹部254中,该滑动件240抵接在接纳凹部254的底部,滑动件240的向左右方向及后方的运动被接纳凹部154约束。由此,滑动件240设置为能够上下运动,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41a上。另外,通过后述的内线材273、283,使得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不从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向前方离开。
如图55、图57、图58和图59所示,腰部支撑板230的弯曲可以通过控制线缆261进行。控制线缆261具有外管262及内线材263。
如图57所示,外管262从腰部支撑板230的上方配设至腰部支撑板230的后侧。外管262的末端262a朝向下方,并且该末端262a通过卡合片262b在可动片234的上方固定在腰部支撑板230的后表面上。
内线材263穿通到外管262中。此外,内线材263从外管262的末端262a向下方引出,内线材263的末端在比可动片234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连结在可动片234的后表面上。具体而言,内线材263的末端连结在可动片234的后表面的下端上。
内线材263的另一端侧从外管262的另一端引出,该引出的部分例如卷绕在卷绕机构(弯曲用的操作部)上。可以将内线材263卷取到该卷绕机构上,或将内线材263从该卷绕机构放出。该卷绕机构例如设置在靠背4的侧面或底座3的侧面上。
如图55、图58和图59所示,腰部支撑板230的上升可以通过控制线缆271进行。腰部支撑板230的下降可以通过控制线缆281进行。控制线缆271具有外管272及内线材273。控制线缆281具有外管282及内线材283。
如图58和图59所示,外管272从受压部件41的上方配设至受压部件41的前侧。外管272的末端272a朝向下方,并且末端172a通过设置在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端的卡合片272b,在接纳凹部254的上方固定在腰部支撑板230的前表面上。
内线材273穿通到外管272中。此外,内线材273从外管272的末端272a引出,内线材273的末端连结在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上。内线材273与腰部支撑板230的连结部位处于比外管272的末端272a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58和图59所示,外管282从受压部件41的上方配设至受压部件41的后侧,通过形成在受压部件41的后表面上的卡合片280将外管282固定在受压部件41的后表面上。此外,外管282通过卡合片280向上折回,外管282的末端282a贯通接纳凹部254的下侧的表面,固定在卡合片282b的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外管282的末端282a朝向上方。
内线材283穿通在外管282中。此外,内线材283从外管282的末端282a向上引出,内线材283的末端连结在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内线材283与腰部支撑板230的连结部位处于比外管272的末端272a靠上方的位置。
内线材273、283的另一端侧从外管272、282的另一端引出,该引出的部分被卷绕在例如卷绕机构(升降用操作部)上。可以在将内线材273卷取到该卷绕机构上的同时,将内线材283从该卷绕机构放出,并且可以在将内线材273从该卷绕机构放出的同时,将内线材283卷取到该卷绕机构上。该卷绕机构例如设置在靠背4的侧面或底座3的侧面上。
接下来,对第8实施方式的座椅的使用方法及动作进行说明。
当将内线材263卷取到卷绕机构上时,内线材263被引入到外管162中。这样,可动片234的下端被内线材263向上拉伸,可动片234的下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升,可动片234相对于主体部41a的前表面立起。这样,腰部支撑板230抛物线形地弹性弯曲,腰部支撑板230的曲率增大,推压区域237从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向前方离开。因此,通过腰部支撑板230的推压区域237将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向前方推出。
另一方面,当将内线材263从卷绕机构放出时,内线材263放松。这样,通过腰部支撑板230要回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回复力,使得腰部支撑板230的抛物线形变低,腰部支撑板230的曲率减小,可动片234倒伏到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可动片234的下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下降。此外,内线材263从外管262的末端262a引出。推压区域237朝向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接近,缓冲垫48的背接纳部48a向后方引入。
将内线材273卷取到卷绕机构上并且将内线材273从卷绕机构放出,将内线材283放松。这样,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被内线材273向上拉伸,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升。可动片234的下端也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升,腰部支撑板130整体在保持着其曲率的状态下上升。
将内线材283卷取到卷绕机构上,并且将内线材273从卷绕机构放出,将内线材273放松。这样,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被内线材283下拉,腰部支撑板230的上端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下降。可动片234的下端也沿着受压部件41的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下降,腰部支撑230整体在保持着其曲率的状态下上升。
在以上说明的座椅中,通过调节腰部支撑板230的曲率和上下方向的位置,能够使靠背4的前表面匹配并紧贴于乘员的脊背的形状。因此,该座椅的坐感良好。
此外,由于腰部支撑板230组装在受压部件41上,所以腰部支撑板230与受压部件41成为一体地相对于框架40相对地前后运动。因此,不会由于腰部支撑板230阻碍乘员的后方移动,能够发挥良好的缓冲性。
由于在腰部支撑板230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231,所以缓冲垫48中的开口部231的前侧的部分与其他部位相比更没有被压缩。因此,能够确保乘员的背骨所碰抵的部分的缓冲性,该座椅的坐感良好。
此外,由于腰部支撑板230的下部被分割,所以当在可动片234的下端被固定的状态下乘员运动腰或脊背时,支承片235变形。因此,腰部支撑板230的变形相对于乘员的姿势变化的追随性也提高,坐感提高。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设置在靠背内部的受压部件设置为能够前后运动的座椅中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 座椅
4 靠背
40 靠背的框架
40a 上部框架
40b 侧部框架
40c 下部框架
41 受压部件
41a 主体部
41b 伸出部
41b1 伸出部的末端
41f 爪(线材与受压部件的连结部)
48 缓冲垫
48a 背接纳部
48b 堤状部
48e 狭缝
48g 凹部
48h 阶差部
49 表皮
49a 牵引带(牵引部件)
49b 表面扣件
60 连结线材(线材)
63 弯曲部
71、72 主体部气囊
77L、77R 伸出部气囊。

Claims (23)

1. 一种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包括:
左右并列的左右的侧部框架;
受压部件,设置在上述侧部框架之间,且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和
缓冲垫,覆盖在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和上述受压部件的前表面上,
上述受压部件具有:
主体部;和
左右的伸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
上述缓冲垫具有:
背接纳部,覆盖在上述主体部的前表面上;和
堤状部,设置在上述背接纳部的左右两侧,以从上述背接纳部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覆盖在上述伸出部的前表面和上述侧部框架的前表面上,
在上述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上述伸出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出部在上述凹部内抵接在上述堤状部的背侧的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出部收纳在上述凹部内,
上述伸出部从上述凹部的内周壁面离开。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凹部的下侧的内周壁面至上述伸出部的间隙比从上述凹部的上侧的内周壁面至上述伸出部的间隙大。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堤状部中的形成有上述凹部的部位比其他部位硬。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凹部的侧方侧的边缘的阶差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部向后斜侧方突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阶差部向后斜侧方突出,以避开上述伸出部被上述堤状部中的形成有上述凹部的部位按压而向后方挠曲时的上述伸出部的末端的轨迹。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接纳部与上述堤状部的边界形成在上述缓冲垫上的左右的狭缝从上述缓冲垫的前表面贯通到背侧,
上述伸出部在上述背接纳部和上述堤状部的背侧越过上述狭缝。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上述伸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沿着上述狭缝的上述堤状部侧的边缘设置,并且上述凹部以从上述狭缝的上述堤状部侧的边缘向侧方扩展的方式设置,
上述狭缝以从上述凹部的下侧的内周壁面向下方切开的方式设置。
11. 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包括:
表皮,覆盖在上述缓冲垫上;
左右的牵引部件,设置在上述表皮的背侧;和
表面扣件,设置在上述牵引部件上,
上述牵引部件穿过上述狭缝被引绕至上述背接纳部的背侧,上述背接纳部被上述牵引部件紧固,上述牵引部件通过上述表面扣件粘贴,在上述背接纳部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上述表面扣件重合的部位形成有凹陷部。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上部框架,架设在上述侧部框架的上端之间;
下部框架,架设在上述侧部框架的下端之间;和
线材,架设在由上述上部框架、上述下部框架及上述侧部框架构成的框架上,
上述受压部件经由上述线材连结在上述框架上,上述受压部件是板状,上述受压部件支承来自乘员的载荷,
上述伸出部的末端和上述线材从前方观察以不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材上下架设。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材具有以向左右方向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
上述伸出部形成为,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从上述弯曲部的上端至下端的范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出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从上述弯曲部的上端至下端的范围内。
16. 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材与上述受压部件的连结部配置在上述伸出部。
17. 如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出部形成为,使变形时的末端的移动轨迹穿过上述侧部框架的左右方向内侧。
18.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承位置调节装置,该支承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上述受压部件上,构成为通过使上述缓冲垫变形而能够调节乘员的支承位置。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主体部气囊,该主体部气囊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前侧,通过膨胀或收缩而使上述缓冲垫变形,
上述伸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部向斜前方伸出,形成为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配置有上述主体部气囊的范围。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伸出部气囊,该伸出部气囊安装在上述伸出部上,通过膨胀或收缩而使上述缓冲垫变形。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部气囊和上述伸出部气囊以不相互接触的方式离开地配置。
22.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出部气囊在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向左右方向外侧凹陷的形状的凹部。
23. 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上部框架,架设在上述侧部框架的上端之间;
下部框架,架设在上述侧部框架的下端之间;和
线材,架设在由上述上部框架、上述下部框架及上述侧部框架构成的框架上,将上述受压部件连结到上述框架上,
上述受压部件与上述线材的连结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形成有上述伸出部的范围内。
CN201380051461.5A 2012-10-01 2013-09-30 座椅靠背 Active CN104718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6548.5A CN108482198B (zh) 2012-10-01 2013-09-30 座椅靠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9610 2012-10-01
JP2012-219610 2012-10-01
PCT/JP2013/076474 WO2014054553A1 (ja) 2012-10-01 2013-09-30 シートのバックレスト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6548.5A Division CN108482198B (zh) 2012-10-01 2013-09-30 座椅靠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8106A true CN104718106A (zh) 2015-06-17
CN104718106B CN104718106B (zh) 2018-04-27

Family

ID=504348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1461.5A Active CN104718106B (zh) 2012-10-01 2013-09-30 座椅靠背
CN201810286548.5A Active CN108482198B (zh) 2012-10-01 2013-09-30 座椅靠背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6548.5A Active CN108482198B (zh) 2012-10-01 2013-09-30 座椅靠背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9694723B2 (zh)
JP (5) JP6336910B2 (zh)
CN (2) CN104718106B (zh)
WO (1) WO2014054553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1833A (zh) * 2016-10-03 2018-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气囊设备的车辆座椅
CN109552125A (zh) * 2017-09-25 2019-04-02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9963706A (zh) * 2016-11-22 2019-07-02 美多绿汽车皮革株式会社 层叠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87007A (zh) * 2017-12-11 2019-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和车辆
CN111823980A (zh) * 2019-04-22 2020-10-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
CN114340946A (zh) * 2019-08-01 2022-04-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CN114475381A (zh) * 2020-11-12 2022-05-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4475382A (zh) * 2016-03-28 2022-05-1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14867636A (zh) * 2019-12-24 2022-08-0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US20220375598A1 (en) * 2019-09-30 2022-11-24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14475382B (zh) * 2016-03-28 2024-05-14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6804A1 (ja) * 2010-12-24 2012-06-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336910B2 (ja) * 2012-10-01 2018-06-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バックレスト
EP3339090B1 (en) * 2013-09-18 2020-08-19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WO2015099164A1 (ja) 2013-12-27 2015-07-0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覚醒維持装置付シート
JP6213374B2 (ja) * 2014-05-20 2017-10-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104890546B (zh) * 2015-05-14 2017-02-22 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铝基板
US10787103B2 (en) 2015-10-02 2020-09-29 Ts Tech Co., Ltd. Seat frame
JP6667256B2 (ja) * 2015-10-27 2020-03-18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JP6572801B2 (ja) 2016-03-03 2019-09-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617063B2 (ja) * 2016-03-16 2019-12-0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JP6583106B2 (ja) * 2016-04-08 2019-10-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614003B2 (ja) * 2016-04-15 2019-12-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EP3459795B1 (en) * 2016-05-20 2020-11-2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US9849856B1 (en) * 2016-06-07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9975460B2 (en) * 2016-07-12 2018-05-2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ompact mechanical lumbar vehicle seating
WO2018051579A1 (ja) * 2016-09-13 2018-03-2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US10328830B2 (en) 2016-10-13 2019-06-25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bolster subassembly
US11001178B2 (en) * 2017-03-27 2021-05-11 Ts Tech Co., Ltd. Conveyance seat
JP7037032B2 (ja) * 2017-08-14 2022-03-1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332955B2 (ja) * 2017-08-14 2023-08-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DE102017217499A1 (de) * 2017-09-29 2019-04-04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assack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624258B2 (ja) * 2018-08-30 2019-12-2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099210B2 (ja) * 2018-09-12 2022-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後向き乗員保護装置
JP6624262B2 (ja) * 2018-09-27 2019-12-2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737600B1 (en) * 2019-02-01 2020-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PP seat back carrier
US11059442B2 (en) * 2019-03-26 2021-07-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daptive side airbag for protecting occupants in a vehicle
US10821929B2 (en) * 2019-03-29 2020-1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assembly with full seatback airbag
JP2020179774A (ja) 2019-04-25 2020-11-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
JP7370727B2 (ja) 2019-04-25 2023-10-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
JP6718130B2 (ja) * 2019-08-14 2020-07-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1313434B2 (en) 2020-06-30 2022-04-26 Rolls-Royce North American Technologies, Inc. Shock absorption bracket
JP2022026974A (ja) * 2020-07-31 2022-02-10 アディエン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アンド・アイピー・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車両用シート
FR3122128A1 (fr) 2021-04-22 2022-10-28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Dossier de siège de véhicule intégrant au moins un dispositif vibrant
WO2023039237A1 (en) * 2021-09-13 2023-03-16 Adient Us Llc A panel for a sea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4120A (en) * 1981-05-26 1982-11-29 Ikeda Bussan Co Ltd Air bag containing seat of vehicle
JPS6052136U (ja) * 1983-09-20 1985-04-12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ト
JPH1134707A (ja) * 1997-07-22 1999-02-09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FR2761310B1 (fr) * 1997-03-25 1999-06-11 Peugeot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des bourrelets lateraux de rigidite automatiquement reglable
JP2000139627A (ja) * 1998-11-12 2000-05-23 Araco Corp 乗物用シート
US20050179306A1 (en) * 2004-01-04 2005-08-1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ushion and trim cover for contoured cushion presenting seat
CN1950237A (zh) * 2004-04-30 2007-04-18 L&P产权管理公司 集成式的腰靠和主动式头枕系统
WO2008031374A1 (de) * 2006-09-15 2008-03-20 Takata-Petri Ag Fahrzeug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00187874A1 (en) * 2009-01-27 2010-07-29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atback connected to active headrest
CN102015363A (zh) * 2008-03-09 2011-04-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利用活性材料致动的可操作腰部支撑件
CN102069735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椅
US20110204693A1 (en) * 2008-09-30 2011-08-25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0220580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靠背和设置有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CN102205807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82372D1 (de) * 1983-10-14 1990-07-05 Graeme John Winkle Verbesserte rueckenstuetze.
JPH0246346Y2 (zh) 1985-05-31 1990-12-06
JPH0642511Y2 (ja) * 1988-01-19 1994-11-09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5088790A (en) * 1990-05-21 1992-02-18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mechanism for a vehicular seat
DE4106863C2 (de) * 1991-03-05 1994-10-20 Daimler Benz Ag Kraftfahrzeugsitz
JP3492733B2 (ja) * 1993-11-02 2004-02-03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
US6027171A (en) * 1995-11-27 2000-02-22 Lear Corporation Automotive modular seat frame assembly
CA2244955C (en) * 1997-08-13 2006-12-05 Magna Interior Systems Inc. Adjustable comfort seat
US5967603A (en) * 1997-09-25 1999-10-1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eat mounted airbag with deployment force concentrator
US6386577B1 (en) * 1999-03-29 2002-05-14 Honda Giken Kogyokabushiki Kaisha Side-collision air bag device
JP2001150988A (ja) 1999-11-29 2001-06-05 Nanba Press Kogyo Kk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機能付き座席
JP4452860B2 (ja) * 2000-11-30 2010-04-2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
EP1526031B1 (en) * 2003-10-21 2009-11-25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with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relieving of fatigue of person sitting on the seat
JP4463700B2 (ja) * 2005-01-25 2010-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041510B2 (ja) * 2006-06-13 2012-10-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7717512B2 (en) * 2007-10-23 2010-05-18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Seat backs for vehicular seats
CN102036857B (zh) * 2008-07-15 2015-09-16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JP5363778B2 (ja) 2008-09-30 2013-12-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503158B2 (ja) 2009-02-04 2014-05-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654273B2 (ja) * 2009-09-04 2015-01-14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の構造
JP5054155B2 (ja) * 2010-06-04 2012-10-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5488325B2 (ja) * 2010-08-10 2014-05-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861217B2 (ja) * 2010-09-02 2016-0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2657071B1 (en) * 2010-12-24 2018-04-11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03298654B (zh) * 2010-12-24 2016-01-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靠背构造
WO2012086804A1 (ja) * 2010-12-24 2012-06-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629205B2 (ja) 2010-12-24 2014-11-1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DE102011083759B3 (de) * 2011-09-29 2013-02-28 Lear Corporation Fahrzeugsitzanordnung mit starrem Airbag-Schutzelement
JP5809958B2 (ja) * 2011-12-20 2015-11-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809959B2 (ja) * 2011-12-20 2015-11-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809960B2 (ja) * 2011-12-20 2015-11-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805515B2 (ja) * 2011-12-20 2015-11-0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3129245A (ja) * 2011-12-20 2013-07-04 Ts Tech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
JP5792048B2 (ja) * 2011-12-20 2015-10-0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336910B2 (ja) * 2012-10-01 2018-06-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バックレスト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4120A (en) * 1981-05-26 1982-11-29 Ikeda Bussan Co Ltd Air bag containing seat of vehicle
JPS6052136U (ja) * 1983-09-20 1985-04-12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ト
FR2761310B1 (fr) * 1997-03-25 1999-06-11 Peugeot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des bourrelets lateraux de rigidite automatiquement reglable
JPH1134707A (ja) * 1997-07-22 1999-02-09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0139627A (ja) * 1998-11-12 2000-05-23 Araco Corp 乗物用シート
US20050179306A1 (en) * 2004-01-04 2005-08-1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ushion and trim cover for contoured cushion presenting seat
CN1950237A (zh) * 2004-04-30 2007-04-18 L&P产权管理公司 集成式的腰靠和主动式头枕系统
WO2008031374A1 (de) * 2006-09-15 2008-03-20 Takata-Petri Ag Fahrzeug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2015363A (zh) * 2008-03-09 2011-04-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利用活性材料致动的可操作腰部支撑件
US20110204693A1 (en) * 2008-09-30 2011-08-25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US20100187874A1 (en) * 2009-01-27 2010-07-29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atback connected to active headrest
CN102069735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椅
CN102205809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靠背和设置有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CN102205807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5382B (zh) * 2016-03-28 2024-05-14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14475382A (zh) * 2016-03-28 2022-05-1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891833B (zh) * 2016-10-03 2020-03-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气囊设备的车辆座椅
CN107891833A (zh) * 2016-10-03 2018-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气囊设备的车辆座椅
US10583798B2 (en) 2016-10-03 2020-03-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with side airbags apparatus
CN109963706B (zh) * 2016-11-22 2022-02-25 美多绿汽车皮革株式会社 层叠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US11001030B2 (en) 2016-11-22 2021-05-11 Midori Auto Leather Co., Ltd. Layered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963706A (zh) * 2016-11-22 2019-07-02 美多绿汽车皮革株式会社 层叠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52125B (zh) * 2017-09-25 2022-07-12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9552125A (zh) * 2017-09-25 2019-04-02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9987007A (zh) * 2017-12-11 2019-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和车辆
CN111823980A (zh) * 2019-04-22 2020-10-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
CN114340946A (zh) * 2019-08-01 2022-04-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US20220375598A1 (en) * 2019-09-30 2022-11-24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14867636A (zh) * 2019-12-24 2022-08-0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14475381A (zh) * 2020-11-12 2022-05-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23324A (ja) 2020-02-13
US20220324359A1 (en) 2022-10-13
US20150246627A1 (en) 2015-09-03
JP6912739B2 (ja) 2021-08-04
US11364824B2 (en) 2022-06-21
JP2021165135A (ja) 2021-10-14
JPWO2014054553A1 (ja) 2016-08-25
US20190232831A1 (en) 2019-08-01
WO2014054553A1 (ja) 2014-04-10
JP2018114983A (ja) 2018-07-26
CN108482198A (zh) 2018-09-04
CN104718106B (zh) 2018-04-27
US20200406796A1 (en) 2020-12-31
US9694723B2 (en) 2017-07-04
US10300816B2 (en) 2019-05-28
US20170267133A1 (en) 2017-09-21
JP6336910B2 (ja) 2018-06-06
CN108482198B (zh) 2021-04-09
JP2023101691A (ja)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8106A (zh) 座椅靠背
CN108068673A (zh) 车辆座椅
WO2013099815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1384455A (zh) 车辆用空气安全带装置
JP5888776B2 (ja) ベースネット及び座席構造
JP700191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0114706A (ja) 座席装置
US20200046137A1 (en) Conveyance seat and seat cover for the same
JP647703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21395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613020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07043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22574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974960B1 (ko) 차량용 시트
JP631427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516482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16699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000870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JP2011225170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44721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114286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H04110563U (ja) 座席用背凭れ具
JP2015016712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