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2125B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2125B
CN109552125B CN201811115160.5A CN201811115160A CN109552125B CN 109552125 B CN109552125 B CN 109552125B CN 201811115160 A CN201811115160 A CN 201811115160A CN 109552125 B CN109552125 B CN 109552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racket
seat
side frame
fram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51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2125A (zh
Inventor
长谷川洋介
冈本繁幸
矢岛宏之
若菜将吾
京极理
山里杉明
稻垣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52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2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2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2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3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8Particular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gu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1818Belt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实现框架强度的提高和轻量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包括经由倾角调节器(5)与座垫(2)连结且肩带(20)的引出口设置于一个肩部的座椅靠背(3),座椅靠背(3)具有配置于一个肩部侧的第1侧部框架(11)、以及配置于另一个肩部侧的第2侧部框架(12),第1侧部框架(11)具有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1框架部件(30)、以及安装于倾角调节器(5)的板状的支架(32),支架(32)具有被插入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的内部并且与下端部(31)接合的接合部(35)。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座椅,已知装入有肩带的卷收器的、所谓的安全带座椅。在安全带座椅中,肩带的引出口设置于座椅靠背的一个肩部,将肩带向引出口引导的安全带引导部由配置在设置有引出口的一个肩部侧的侧部框架支承。
在车辆碰撞时等,肩带被卷收器锁定,乘坐者的上身由被锁定的肩带约束,此时,比较大的负荷被施加于支承安全带引导部的侧部框架。该负荷产生作用使得侧部框架向座椅前方弯曲且扭曲。
针对上述负荷,已知采用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框架部件作为侧部框架从而提高了框架强度的座椅,具有比框架部件厚的板状的倾角调节器安装支架接合于框架部件的下端部,侧部框架经由支架支承于倾角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73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93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座椅中,支架在框架部件的外部与外侧(与另一个侧部框架侧相反的相反侧)的侧壁重叠,倾角调节器与支架的外侧的侧面重叠。在该情况下,成为侧部框架的支承点的倾角调节器从侧部框架沿宽度方向离开,担心对于扭曲的强度的下降。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座椅中,支架在框架部件的外部与内侧(另一个侧部框架侧)的侧壁重叠,倾角调节器与支架的外侧的侧面重叠。在该情况下,倾角调节器配置于框架部件的大致正下方,并消除了对于扭曲的强度的下降。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座椅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座椅的共通之处在于,支架配置于框架部件的外部。因此,支架的尺寸变大,再加上支架为厚板,因而阻碍了轻量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框架强度的提高和轻量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经由倾角调节器与座垫连结,并在一个肩部设置有肩带的引出口,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配置于所述一个肩部侧的第1侧部框架、以及配置于另一个肩部侧的第2侧部框架,所述第1侧部框架具有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1框架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倾角调节器的板状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被插入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下端部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下端部接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实现框架强度的提高和轻量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背部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Ⅲ-Ⅲ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Ⅳ-Ⅳ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Ⅴ-Ⅴ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Ⅵ-Ⅵ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座椅
2 座垫
3 座椅靠背
4 安全带
5 倾角调节器
10 背部框架
11 后侧部框架(第1侧部框架)
12 后侧部框架(第2侧部框架)
13 上部框架
14 第1加强部件
15 第2加强部件
20 肩带
21 腰带
22 卷收器
23 引出口
24 安全带引导部
30 第1框架部件
31 第1框架部件的下端部
32 第1支架
33 外板
34 内板
35 接合部
36 孔
40 第2框架部件
41 第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座椅1是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座垫2,其对就坐于座椅1的乘坐者的臀部和大腿部进行支承;座椅靠背3,其对乘坐者的腰部和背部进行支承;以及安全带4,其用于将乘坐者约束于座垫2和座椅靠背3。
座椅靠背3包括构成座椅靠背3的骨架的背部框架10。背部框架10具有:一对后侧部框架11、12,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沿座椅上下方向延伸;以及上部框架13,其与一对后侧部框架11、12彼此的上端部连结。背部框架10被由聚氨酯泡沫等比较柔软的树脂发泡材料形成的缓冲垫覆盖,并且进一步被由皮革、织布、无纺布等表皮材料形成的装饰罩覆盖。
虽省略了图示,但座垫2包括形成座垫2的骨架的座垫框架,该座垫框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具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座垫侧部框架。并且,座垫框架也与座椅靠背3的背部框架10同样地被缓冲垫和装饰罩覆盖。
后侧部框架11的下端部经由倾角调节器5与存在于相同侧的座垫侧部框架连结。后侧部框架12也经由倾角调节器5与存在于相同侧的座垫侧部框架连结。座椅靠背3能够相对于座垫2在座椅前后方向倾倒,并由倾角调节器5保持在被调节的倾倒角度。
安全带4是所谓的三点式的安全带,具有肩带20和腰带21,所述肩带20从就坐于座椅1的乘坐者的左右肩部之中的一个肩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右侧的肩部)倾斜地架设至腰部;所述腰带21从肩带20连续地卷绕于乘坐者的腰部。并且,在座椅靠背3的内部装入有对肩带20和腰带21进行卷收的卷收器22,卷收器22固定于上部框架13。
卷收器22是所谓的紧急锁定式的卷收器,被构成为在车辆碰撞时等急剧地减速的情况下等阻止肩带20的送出。此外,卷收器22也可以具有所谓的预张紧器的功能:在急剧地减速的情况下等自动地卷收肩带20从而积极地对乘坐者进行约束。另外,卷收器22也可以具有所谓的力限制器的功能:当过大的拉伸负荷作用于肩带20时,卷收器22逐渐地送出肩带20,从而缓和对乘坐者的约束。
在对乘坐者的右侧的肩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3的一个肩部设置有肩带20的引出口23,在配置于设置有引出口23的肩部侧的后侧部框架(第1侧部框架)11的上端部安装有安全带引导部24,所述安全带引导部24将从卷收器22送出的肩带20向引出口23引导。
在车辆碰撞时等急剧地减速的情况下等,当肩带20被卷收器22锁定,乘坐者的上身由被锁定的肩带20约束时,负荷施加于安装有安全带引导部24的后侧部框架11,该负荷如图中箭头A所示的那样作用,使得后侧部框架11向座椅前方弯曲且扭曲。
图2至图6示出背部框架10的结构。
如图2所示,背部框架10在包括将一对后侧部框架11、12各自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上部框架13之外,还包括将一对后侧部框架11、12连结的一个以上的加强部件,在本例中,包括将一对后侧部框架11、12各自的下端部彼此连结的第1加强部件14、以及将一对后侧部框架11、12各自的中间部彼此连结的第2加强部件15。
并且,配置于设置有引出口23(参照图1)的肩部侧的一个后侧部框架(第1侧部框架)11具有第1框架部件30和第1支架32,所述第1框架部件30是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所述第1支架32是板状,与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接合并安装于倾角调节器5(参照图1),另一个后侧部框架(第2侧部框架)12具有第2框架部件40和第2支架41,所述第2框架部件40是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所述第2支架41是板状,与第2框架部件40的下端部接合并安装于倾角调节器5。
如图3所示,后侧部框架11的第1框架部件30具有外板33和内板34,所述外板33配置于另一个后侧部框架12侧的相反侧,所述内板34配置于后侧部框架12侧。
外板33的与座椅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的中空且开放截面形状。内板34的与座椅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的中空且开放截面形状。并且,外板33的中空部与内板34的中空部相面对,外板33与内板34相互接合,由此,第1框架部件30被形成为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外板33与内板34的接合方法能够例示出焊接、钎焊等。
与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接合的第1支架32是承受施加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上述负荷的部件,由厚度比外板33和内板34大的板材形成。从提高强度的观点出发,第1支架32与外板33和内板34同样地,与座椅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被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的中空且开放截面形状。
第1支架32具有与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接合的接合部35,接合部35插入被形成为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的内部并与下端部31接合。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与第1支架32的接合部35的接合方法能够例示出焊接、钎焊等。
通过将厚度相对大的第1支架32的接合部35插入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的内部,从而与接合部35配置于下端部31的外部的情况相比,第1支架32为小型且轻量。由此,能够实现座椅1的轻量化。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1支架32的接合部35沿着内板34与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接合,倾角调节器5安装于与第1支架32的内板34侧为相反侧的侧面32a。在该情况下,成为后侧部框架11的支点的倾角调节器5配置于后侧部框架11的大致正下方。由此,对于因施加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上述负荷而造成的扭曲,能够提高后侧部框架11的强度。另外,抑制了倾角调节器5向座椅宽度方向的伸出,有助于座椅1的小型化。
再次参照图2,后侧部框架11经由第1加强部件14和第2加强部件15与后侧部框架12连结,施加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上述负荷经由第1加强部件14和第2加强部件15分散到后侧部框架12。由此,抑制了因上述负荷而造成的后侧部框架11的弯曲和扭曲。
与后侧部框架11的中间部连接的第2加强部件15的后侧部框架11侧的端部与第1框架部件30接合。相对于此,如图5所示,与后侧部框架11的下端部连接的第1加强部件14的后侧部框架11侧的端部,与被插入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的内部的第1支架32的接合部35接合。
在第1框架部件30的下端部31设置有使接合部35露出的孔36,第1加强部件14的端部穿过孔36与接合部35接合。这样,通过将第1加强部件14与承受施加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上述负荷的第1支架32接合,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施加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上述负荷而造成的后侧部框架11的弯曲和扭曲。
优选地,第1加强部件14贯通着第1支架32的接合部35和第1框架部件30来配置,并进一步与第1框架部件30的外板33接合。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施加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上述负荷而造成的后侧部框架11的弯曲和扭曲。
另外,优选地,第1加强部件14和第2加强部件15接合于后侧部框架11的与座椅前后方向的中央相比靠前侧部位。在由上述负荷造成的后侧部框架11的弯曲中,后侧部框架11的前侧部位被压缩,后侧部框架11的后侧部位被拉伸。针对以被压缩的后侧部框架11的前侧部位为基点而发生的屈曲,通过利用第1加强部件14和加强部件15支承该前侧部位,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屈曲的发生。
另一方面,第1加强部件14和第2加强部件15各自的后侧部框架12侧的端部与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2框架部件40接合。通过利用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2框架部件40承受经由第1加强部件14和第2加强部件15而被分散到后侧部框架12的负荷,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后侧部框架11的弯曲和扭曲。
这里,第2框架部件40也可以与例如后侧部框架11的第1框架部件30同样地,由截面为大致コ字形的中空且开截面形状的两块板接合,而形成为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但在本例中,使用管材形成为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管材虽然被局限于比较简单的形状,但与由两块板接合而成的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部件相比,通常为小型且轻量并能够得到相同的强度。
如图6所示,优选地,第2框架部件40由方管材形成,更优选地,方管材是截面大致长方形状的方管材,长边a与座椅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短边b与座椅宽度方向平行地配置。方管材与例如相同截面积且相同厚度的圆管材相比,对于弯曲具有更高强度,通过将其长边与跟弯曲方向大致一致的座椅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
至此,以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座椅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搭载于车辆的座椅,还能够应用于飞机、船舶等车辆以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以上,如说明的那样,本说明书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经由倾角调节器与座垫连结、一个肩部设置有肩带的引出口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配置于所述一个肩部侧的第1侧部框架、以及配置于另一个肩部侧的第2侧部框架,所述第1侧部框架具有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1框架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倾角调节器的板状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被插入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下端部的内部且与该下端部接合的接合部。
另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沿着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的侧壁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下端部接合,所述倾角调节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与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为相反侧的侧面。
另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所述第2侧部框架具有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2框架部件,所述座椅靠背还具有将所述第1侧部框架与所述第2框架部件连结的一个以上的加强部件。
另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所述第2框架部件由方管材形成。
另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在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的侧壁设置有使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露出的孔,至少一个所述加强部件穿过所述孔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
另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的所述加强部件将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第1框架部件贯通地配置,并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与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为相反侧的侧壁接合。

Claims (8)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经由倾角调节器与座垫连结,并在一个肩部设置有肩带的引出口,
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配置于所述一个肩部侧的第1侧部框架以及配置于另一个肩部侧的第2侧部框架,以及将所述第1侧部框架与所述第2侧部框架各自的下端部彼此连结的加强部件,
所述第1侧部框架具有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1框架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倾角调节器的板状的支架,
所述支架具有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被插入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下端部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下端部接合,
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第1侧部框架侧的端部与被插入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下端部内的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且接合于所述第1侧部框架的与座椅前后方向的中央相比靠前侧的部位,
所述第1侧部框架的所述第1框架部件具有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与座椅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均形成为コ字形,
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以所述外板的中空部与所述内板的中空部相面对并且所述内板的两端部与所述外板的两端部的外侧重叠的方式互相接合,
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座椅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为コ字形,并且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沿着所述内板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下端部接合,并且
所述外板的两端部分别夹在所述内板的两端部与所述支架的端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沿着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的侧壁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下端部接合,
所述倾角调节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与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为相反侧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侧部框架具有中空且封闭截面形状的第2框架部件,
所述座椅靠背还具有将所述第1侧部框架与所述第2框架部件连结的一个以上的加强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框架部件是由方管材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的侧壁设置有使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露出的孔,
至少一个所述加强部件穿过所述孔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的侧壁设置有使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露出的孔,
至少一个所述加强部件穿过所述孔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的所述加强部件贯通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第1框架部件地配置,并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与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为相反侧的侧壁接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的所述加强部件贯通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第1框架部件地配置,并与所述第1框架部件的与所述第2侧部框架侧为相反侧的侧壁接合。
CN201811115160.5A 2017-09-25 2018-09-25 交通工具用座椅 Active CN109552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4020A JP6979319B2 (ja) 2017-09-25 2017-09-25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7-184020 2017-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2125A CN109552125A (zh) 2019-04-02
CN109552125B true CN109552125B (zh) 2022-07-12

Family

ID=6580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5160.5A Active CN109552125B (zh) 2017-09-25 2018-09-25 交通工具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0026B2 (zh)
JP (1) JP6979319B2 (zh)
CN (1) CN1095521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7696B2 (ja) * 2018-08-02 2023-05-1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TWI755610B (zh) * 2019-06-27 2022-02-21 九大機電有限公司 電梯情境顯示系統
JP7419753B2 (ja) * 2019-11-08 2024-01-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7140C2 (de) * 1982-05-07 1986-08-14 P.A. Rentrop, Hubbert & Wagner Fahrzeugausstattungen Gmbh & Co Kg, 3060 Stadthagen 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mit im Abstand zueinander liegenden Beschlägen
DE19603946A1 (de) * 1996-02-05 1997-08-07 Daimler Benz Ag Fahrzeugsitz
EP1031458A2 (en) * 1999-02-26 2000-08-30 Lear Corporation Pivo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CN103079887A (zh) * 2010-08-10 2013-05-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和座椅靠背板
CN103158586A (zh) * 2011-12-19 2013-06-1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03318058A (zh) * 2012-03-21 2013-09-2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JP2013244866A (ja) * 2012-05-28 2013-12-09 Toyota Boshoku Corp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18106A (zh) * 2012-10-01 2015-06-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
JP2016074299A (ja) * 2014-10-06 2016-05-12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CN205706579U (zh) * 2016-04-27 2016-11-23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布置有三点式安全带的后排汽车座椅骨架
CN106965726A (zh) * 2016-01-11 2017-07-2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06994929A (zh) * 2015-11-20 2017-08-0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5153A (en) * 1984-05-02 1986-03-11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Back frame in a seat back for a vehicle seat
FR2724882B1 (fr) * 1994-09-23 1997-01-10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Armature tubulaire pour siege d'automobile
JP2002059770A (ja) * 2000-08-23 2002-02-26 Araco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4087764B2 (ja) * 2003-08-22 2008-05-2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自動車シートに用いる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DE102004048351A1 (de) * 2004-10-01 2006-04-06 Johnson Controls Gmbh Metallstruktur und Fahrzeugsitz
JP5195894B2 (ja) * 2004-10-20 2013-05-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US20070210638A1 (en) * 2006-03-08 2007-09-13 Lear Corporation Hydroformed seatback frame
DE102008031129A1 (de) * 2007-10-25 2009-04-30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Rückenlehne mit integriertem Sicherheitsgurt
EP2210772B1 (en) * 2007-11-20 2012-05-2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frame
JP5339774B2 (ja) * 2008-05-20 2013-11-13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及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
JP5395457B2 (ja) * 2009-02-25 2014-01-2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599625B2 (ja) * 2010-02-26 2014-10-0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584503B2 (ja) * 2010-03-26 2014-09-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768356B2 (ja) * 2010-11-05 2015-08-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JP5691769B2 (ja) * 2011-04-13 2015-04-0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
US20130140868A1 (en) * 2011-12-01 2013-06-0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iscontinuous section tower tube
JP6039405B2 (ja) * 2012-12-21 2016-12-0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056531B2 (ja) * 2013-02-18 2017-01-1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JP6578741B2 (ja) * 2015-05-25 2019-09-2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ナ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JP6471611B2 (ja) * 2015-05-26 2019-0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55102B2 (ja) * 2015-11-20 2019-08-0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65785B2 (ja) * 2016-04-28 2019-08-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8029899A1 (ja) * 2016-08-09 2018-02-1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6708060B2 (ja) * 2016-08-29 2020-06-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780454B2 (ja) * 2016-11-09 2020-11-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シート用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18192934A (ja) * 2017-05-18 2018-12-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7140C2 (de) * 1982-05-07 1986-08-14 P.A. Rentrop, Hubbert & Wagner Fahrzeugausstattungen Gmbh & Co Kg, 3060 Stadthagen 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mit im Abstand zueinander liegenden Beschlägen
DE19603946A1 (de) * 1996-02-05 1997-08-07 Daimler Benz Ag Fahrzeugsitz
EP1031458A2 (en) * 1999-02-26 2000-08-30 Lear Corporation Pivo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CN103079887A (zh) * 2010-08-10 2013-05-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和座椅靠背板
CN103158586A (zh) * 2011-12-19 2013-06-1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03318058A (zh) * 2012-03-21 2013-09-2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JP2013244866A (ja) * 2012-05-28 2013-12-09 Toyota Boshoku Corp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18106A (zh) * 2012-10-01 2015-06-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
JP2016074299A (ja) * 2014-10-06 2016-05-12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CN106994929A (zh) * 2015-11-20 2017-08-0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6965726A (zh) * 2016-01-11 2017-07-2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205706579U (zh) * 2016-04-27 2016-11-23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布置有三点式安全带的后排汽车座椅骨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92202A1 (en) 2019-03-28
JP2019059285A (ja) 2019-04-18
US10640026B2 (en) 2020-05-05
JP6979319B2 (ja) 2021-12-08
CN109552125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4971B (zh) 乘员约束装置
US7857350B2 (en)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9552125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10144326B2 (en) Vehicle seat
CN109552124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WO2016167180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160288838A1 (en) Side collision loa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JP5835657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543384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US10899311B2 (en) Passenger restrain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4222235B2 (ja) シート
KR101282527B1 (ko) 자동차용 3점식 시트벨트 웨빙의 끼임 방지구조
JP6025361B2 (ja) 乗員拘束装置
US20160001738A1 (en) Vehicle webbing guide structure
JP6418121B2 (ja) 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EP4071005B1 (en) Seat belt assembly
EP2595844B1 (en) A seat belt arrangement
JP4702007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57352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3038734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4196107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2136055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016314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197012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レール
JP2012136057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