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8573B -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8573B
CN103568573B CN201310311684.2A CN201310311684A CN103568573B CN 103568573 B CN103568573 B CN 103568573B CN 201310311684 A CN201310311684 A CN 201310311684A CN 103568573 B CN103568573 B CN 103568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ccommodation section
box
sheet member
print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1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8573A (zh
Inventor
中村浩之
水谷忠弘
野泽泉
小林淳
儿玉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627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605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3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6996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07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480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099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14099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099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1409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360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059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360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1298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7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9Cartridge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期望提供对下述的盒注入印刷材料的方法,所述盒具有由片材部件密封容纳印刷材料的凹部的构成。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包括:壳体;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在所述壳体上形成与所述容纳部内相通的注入口(181),在从注入口(181)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了印刷材料之后,堵住注入口(181)。

Description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等。
背景技术
在容纳印刷材料的盒中,例如已知有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应作为印刷材料的一个例子的墨水的盒。在这样的盒中,以往已知有以下的盒,该盒包括:具有容纳墨水的凹部的壳体、密封壳体的凹部的片材部件、以及向喷墨打印机供应容纳在凹部内的墨水的供应口。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1-1401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33713号说明书。
期望提供对上述的盒注入印刷材料的方法,所述盒具有由片材部件密封容纳印刷材料的凹部的构成。另外,这样的期望不限于在内部容纳墨水的盒,对于容纳墨水以外的其他的印刷材料的盒也是一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盒包括:壳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可挠性的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在所述壳体或所述片材部件上形成与所述容纳部内相通的注入口,在从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之后,堵住所述注入口。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方法,对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片材部件构成的盒,通过从开设在壳体或片材部件上的注入口注入印刷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再生盒或新盒。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对所述容纳部开设排出口,所述排出口通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在敞开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所述印刷材料。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一边使大气从排出口排出一边将印刷材料注入到容纳部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印刷材料导入到容纳部内,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对所述阀部作用外力来打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由此使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外侧连通的状态下,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所述印刷材料。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一边使容纳部内的大气从大气导入口排出一边将印刷材料注入到容纳部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印刷材料导入到容纳部内,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大气导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供应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注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应用例9
另外,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可以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在这些应用例中,容纳部的内部露出,容易视认其内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印刷材料的注入。
应用例10
本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盒包括:壳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大气导入口,所述大气导入口能够将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以及阀部,所述阀部打开或关闭所述大气导入口,在对所述阀部作用外力来打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由此使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外侧连通的状态下,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方法,对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片材部件构成的盒,从供应口注入印刷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再生盒或新盒。并且,能够一边从大气导入口排出容纳部内的大气一边将印刷材料注入到容纳部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印刷材料导入到容纳部内,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应用例11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大气导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12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应用例13
另外,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可以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在这些应用例中,容纳部的内部露出,容易视认其内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印刷材料的注入。
应用例14
本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盒包括:壳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对所述容纳部开设排出口,在敞开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了印刷材料之后堵住所述排出口,其中,所述排出口通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方法,对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片材部件构成的盒,从供应口注入印刷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再生盒或新盒。并且,能够一边从排出口排出容纳部内的大气一边将印刷材料注入到容纳部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印刷材料导入到容纳部内,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应用例15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16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应用例17
另外,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可以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在这些应用例中,容纳部的内部露出,容易视认其内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印刷材料的注入。
应用例18
本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盒具有:壳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以及大气室,所述大气室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是所述容纳部的外部,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的第一壳体、以及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在去除了所述第二壳体之后,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大气室对应的气密的空间,一边对所述空间减压,一边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方法,对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片材部件构成的盒,从供应口注入印刷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再生盒或新盒。并且,在注入印刷材料时,对形成在容纳部的外侧的气密空间进行减压。即,一边向扩大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拉伸片材部件,一边注入印刷材料。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印刷材料导入到容纳部内,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应用例19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大气室对应的气密的空间之后、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对所述空间加压,由此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壳体的外侧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20
本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盒包括:壳体;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大气导入口,所述大气导入口能够将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以及阀部,所述阀部打开或关闭所述大气导入口,在对所述阀部作用外力来打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由此使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外侧连通的状态下,从所述大气导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方法,对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片材部件构成的盒,从大气导入口注入印刷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再生盒或新盒。
应用例21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对所述容纳部开设排出口,所述排出口通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在敞开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所述印刷材料。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一边从排出口排出容纳部内的大气一边将印刷材料注入到容纳部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印刷材料导入到容纳部内,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应用例22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的中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23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大气导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24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供应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
应用例25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应用例26
另外,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盒的制造方法中,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可以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在这些应用例中,容纳部的内部露出,容易视认其内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印刷材料的注入。
应用例27
用于实施应用例1至应用例9中任一制造方法的盒的制造装置可以具有:形成所述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部件;从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以及堵住所述注入口的注入口密封部件。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装置,能够实施应用例1至应用例9的制造方法。
应用例28
用于实施应用例10至应用例13中任一制造方法的盒的制造装置可以具有:敞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的敞开部件;以及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装置,能够实施应用例10至应用例13的制造方法。
应用例29
用于实施应用例14至应用例17的制造方法的盒的制造装置可以具有:形成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形成部件;堵住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密封部件;以及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装置,能够实施应用例14至应用例17的制造方法。
应用例30
用于实施应用例18至应用例19的制造方法的盒的制造装置可以具有加减压装置,所述加减压装置用于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大气室对应的气密的空间,并对所述空间进行加减压。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装置,能够实施应用例18至应用例19的制造方法。
应用例31
用于实施应用例20至应用例26中任一制造方法的盒的制造装置可以具有:敞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的敞开部件;以及从所述大气导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
根据该应用例的盒的制造装置,能够实施应用例20至应用例26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盒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壳体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壳体内的构成的图。
图10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盒安装到保持器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盒的内部的截面图。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盒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注入口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被密封的注入口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注入口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被密封的注入口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注入口及排出口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4中的注入口及排出口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实施例5中的注入口及排出口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6中的注入口及排出口的立体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实施例7中强制敞开大气导入口的情形的截面图。
图22是示出在实施例7中对于实施例1将大气导入口用作排出口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在实施例7中对于实施例2将大气导入口用作排出口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在实施例8中对于实施例1将供应口用作排出口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在实施例8中对于实施例2将供应口用作排出口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6是说明实施例9中的注入工序的立体图。
图27是示出实施例10中的排出口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实施例10中在片材部件上形成了排出口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在实施例11中对于实施例9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排出口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2中的排出工序的截面图。
图3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2中的注入工序的截面图。
图3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2中的排出工序的截面图。
图33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2中的注入工序的截面图。
图3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3中的排出工序的截面图。
图3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3中的注入工序的截面图。
图36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4中的排出工序的截面图。
图37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4中的注入工序的截面图。
图3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5中的注入工序的截面图。
图39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6中的准备工序的截面图。
图40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6中的排出工序的截面图。
图4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6中的注入工序的截面图。
图42是说明盒的制造装置的第一例的图。
图43是说明盒的制造装置的第二例的图。
图44是说明盒的制造装置(制造成套组件)的第二例的图。
图45是说明盒的制造装置的第三例的图。
图46是说明盒的制造装置(制造成套组件)的第三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印刷系统为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使各自的构成成为能够识别的大小,存在构成或部件的比例尺不同的情况。
印刷系统的构成
印刷系统1如图1所示具有打印机5以及盒7,所述盒7是容纳作为印刷材料的墨水的容纳容器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1中标注了作为相互正交的座标轴的XYZ轴。对于以后所示的图,也根据需要标注XYZ轴。在图1中,打印机5被配置在由X轴方向和Y轴方向规定的水平的平面上。Z轴方向是与水平的平面正交的方向,Z轴负方向是铅垂下方向。
打印机5具有副扫描运送机构、主扫描运送机构、以及带驱动机构。副扫描运送机构使用以未图示的送纸马达为动力的送纸辊11在副扫描方向上运送印刷纸张P。主扫描运送机构使用滑架马达13的动力使与驱动带15连接的滑架17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打印机5的主扫描方向是Y轴方向,副扫描方向是X轴方向。带驱动机构驱动滑架17所具有的印刷头19执行墨水的喷出及墨点形成。打印机5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的各机构的控制部21。印刷头19经由柔性电缆23与控制部21连接。
滑架17包括保持器25、以及印刷头19。保持器25被构成为能够安装多个盒7,并被配置于印刷头19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淡品红色、以及淡青色这六种盒7各有一个被安装到保持器25中。六个盒7分别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保持器25拆装。另外,盒7的种类不限于上述的六种,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任意种类。另外,能够安装到保持器25的盒7的个数不限于六个,可以采用一个以上的任意的个数。印刷头19通过喷出墨水来喷射墨水。
保持器25如图2所示具有凹部31。盒7被安装到保持器25的凹部3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31内能够容纳六个盒7。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安装到凹部31内的六个盒7以相互隔开间隙的状态被容纳在凹部31内。在凹部31内规定了与被安装到凹部31内的六个盒7中的每个对应的安装位置。六个安装位置在凹部31内沿Y轴方向排列。即,六个盒7以沿Y轴方向排列的状态被容纳在凹部31内。
在凹部31内,在保持器25的底部25A设置有六个导入部33。六个导入部33分别针对每个安装位置设置。即,六个导入部33分别对应于被安装到凹部31内的六个盒7中的每个而设置。因此,六个导入部33在凹部31内沿Y轴方向排列。并且,被安装到保持器25的六个盒7在凹部31内沿Y轴方向排列。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一个盒7被安装到保持器25中的状态。
另外,在保持器25中设置有六个手柄35以及六个卡合孔37。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盒7中的每个安装位置设置有一个手柄35和一个卡合孔37。六个手柄35沿Y轴方向排列。六个卡合孔37也沿Y轴方向排列。
手柄35设置在导入部33的-X轴方向侧。在保持器25中,在隔着导入部33与手柄35相反侧(+X轴方向侧)设置有侧壁41。另外,在隔着导入部33而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各位置设置有侧壁43和侧壁45。侧壁43位于底部25A的+Y轴方向侧。侧壁45位于底部25A的-Y轴方向侧。另外,在X轴方向上隔着手柄35而与侧壁41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侧壁47。侧41、侧壁43、侧壁45、以及侧壁47分别从底部25A向+Z轴方向突出。底部25A由侧壁41、侧壁43、侧壁45、以及侧壁47包围。由此,界定出凹部31。
手柄35如图3所示被设置在侧壁47与侧壁41之间,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截面图。另外,图3相当于以贯穿导入部33的XZ平面剖切保持器25时的截面图。手柄35被设置在侧壁47与导入部33之间。手柄35对被安装到保持器25的盒7进行固定。操作者能够通过解除手柄35对盒7的固定而将盒7从保持器25卸下。卡合孔37被设置于侧壁41。卡合孔37贯穿侧壁41。
导入部33在手柄35与侧壁41之间被设置在底部25A。导入部33包括流路51、突出部53、过滤器55、以及密封件(Packing)57。流路51是从盒7供应的墨水的通路,并作为贯穿底部25A的开口而设置。突出部53被设置在底部25A,从底部25A朝向+Z轴方向向成为凸的方向突出。突出部53在凹部31的内侧包围流路51。过滤器55放置在突出部53上,并从突出部53侧覆盖流路51的凹部31的内侧的开口。密封件57被设置在底部25A,在凹部31的内侧包围突出部53。密封件57例如由橡胶或弹性体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
盒的构成
如图4所示,盒7具有壳体61。壳体61构成了盒7的外壳。壳体61包括第一壳体62、以及第二壳体63。在本实施方式中,盒7的外壳由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3构成。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62具有第一壁71、第二壁72、第三壁73、第四壁74、第五壁75、第六壁76、以及第七壁77。第二壁72~第七壁77分别与第一壁71交叉。第二壁72~第七壁77分别从第一壁71朝向-Y轴方向侧即从第一壁71朝向第二壳体63侧突出。
第二壁72和第三壁73被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夹着第一壁71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处。第四壁74和第五壁75被设置于在X轴方向上夹着第一壁71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处。第四壁74和第五壁75分别与第三壁73交叉。另外,第四壁74在与第三壁73侧相反的一侧与第二壁72交叉。
第六壁76在Z轴方向上的第五壁75的第二壁72侧、即第五壁75的与第三壁73侧相反的一侧与第五壁75交叉。第七壁77在第六壁76的与第五壁75侧相反的一侧与第六壁76交叉。另外,第七壁77在第二壁72的与第四壁74侧相反的一侧与第二壁72交叉。第六壁76相对于第五壁75和第二壁72中的每个倾斜。第六壁76随着从第三壁73侧靠近第二壁72侧而向靠近第四壁74的方向倾斜。
根据上述的构成,第一壁71被第二壁72~第七壁77包围。第二壁72~第七壁77从第一壁71向-Y轴方向突出。因此,第一壳体62以第一壁71为底部(底面)由第二壁72~第七壁77构成为凹状。由第一壁71~第七壁77构成了凹部65。凹部65构成为朝向+Y轴方向成为凹的方向。凹部65朝向-Y轴方向、即朝向第二壳体63侧开口。凹部65由后述的片材部件107封闭。并且,墨水被容纳在由片材部件107封闭的凹部65内。由凹部65和片材部件107包围的区域作为墨水的容纳部109而发挥功能。另外,以下,凹部65的内侧的面有时记载为内面67。
在第一壳体62上,如图6所示设置有沿凹部65的轮廓的片材接合部81。片材接合部81沿第二壁72~第七壁77设置。另外,在第一壳体62上设置有将凹部65分隔成第一凹部65A和第二凹部65B的分隔壁83。片材接合部81也设置于分隔壁83。另外,在图6中,为了以便于理解的方式示出构成,而对片材接合部81标上了阴影线。凹部65中的、由第三壁73、第五壁75、第七壁77、第二壁72的一部分、分隔壁83、以及第四壁74的一部分包围的区域是第一凹部65A。另外,凹部65中的、由第二壁72的另一部分、分隔壁83、以及第四壁74的另一部分包围的区域、即从凹部65去除了第一凹部65A的区域是第二凹部65B。
另外,在第二壁72上设置有供应口85。被容纳在容纳部109内的墨水从供应口85排出到盒7的外部。如图7的(a)所示,供应口85包括设置于第二壁72的周壁86。周壁86设置于第二壁72的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即第二壁72的外侧。另外,周壁86从第二壁72朝向与第三壁73侧相反的一侧(-Z轴方向侧)突出。另外,在第二壁72上设置有使容纳部109和供应口85连通的连通孔85A。被容纳在容纳部109内的墨水经由该连通孔85A而被送出到供应口85。
另外,如图5所示,供应口85具有板簧131、泡沫133、以及过滤器135。如图8所示,在第一壳体62上在由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凹部137。并且,如图9所示,板簧131和泡沫133被收纳在凹部137内。另外,过滤器135被设置在由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并从第二壁72的外侧覆盖凹部137。作为过滤器135,例如可以采用通过冲压加工等而在薄膜材料上开设了通孔而成的部件、PALL公司制造的MMM膜等非对称膜、例如织布这样的对称膜等。泡沫133和过滤器135分别是多孔部件。在供应口85上设置有多个部件。在后述的盒7的制造方法中,填充墨水,以使得这些部件中的、位于供应口85的最顶端侧的作为多孔部件的过滤器135的整个面成为在墨水的填充完成之后被墨水润湿的状态。
在第四壁74上设置有突起部87。突起部87从第四壁74朝向与第五壁75侧相反的一侧(+X轴方向侧)突出。突起部87在Z轴方向上位于第二壁72与第三壁73之间。突起部87在盒7被安装到保持器25的状态下与图3所示的卡合孔37嵌合。另外,如图7的(b)所示,在第五壁75上设置有突起部88。突起部88从第五壁75朝向与第四壁74侧相反的一侧(-X轴方向侧)突出。突起部88在盒7被安装到保持器25的状态下被图3所示的手柄35卡定。由此,盒7能够固定到保持器25。在第二壁72上,在由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且供应口85的过滤器135的外侧的区域设置有连通孔91。连通孔91贯穿凹部65的内侧与第一壳体62的外侧之间。
另外,如图5所示,盒7具有阀单元101、螺旋弹簧103、作为受压部的受压板105、以及作为可挠部的片材部件107。片材部件107由合成树脂(例如尼龙或聚丙烯等)形成,具有可挠性。片材部件107被设置于第二壳体63的第一壳体62侧。片材部件107与第一壳体62的片材接合部81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部件107通过熔敷与片材接合部81接合。由此,第一壳体62的凹部65被片材部件107封闭。由凹部65和片材部件107包围的区域称为容纳部109。并且,墨水被容纳在由片材部件107封闭的凹部65内、即容纳部109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部件107构成了容纳部109的壁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在第一壳体62中,如图6所示,凹部65被分隔壁83分隔成第一凹部65A和第二凹部65B。因此,一旦片材部件107与片材接合部81接合,则容纳部109被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9A和第二容纳部109B。第一容纳部109A对应于第一凹部65A。第二容纳部109B对应于第二凹部65B。如上所述,片材部件107具有可挠性。因此,能够使第一容纳部109A的容积变化。片材部件107预先以沿凹部65的内面67而被拉伸的状态与第一壳体62接合,以使其容易追随第一容纳部109A的容积的变化。
如图5所示,螺旋弹簧103被设置于片材部件107的第一壳体62侧,并被容纳在凹部65内。螺旋弹簧103被卷绕成圆锥台形状。另外,在图5中,螺旋弹簧103被简化。受压板105被设置于螺旋弹簧103的片材部件107侧。即,受压板105安装于螺旋弹簧103与片材部件107之间。受压板105与第二壳体63相对,并与片材部件107相接。螺旋弹簧103的下底部分与第一壁71抵接。螺旋弹簧103的上底部分与受压板105中的与其片材部件107侧的面相反侧的面抵接。另外,螺旋弹簧103的上底部分与受压板105的近似中央部分抵接。另外,受压板105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受压板105、和片材部件107中的与受压板105相接的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螺旋弹簧103接受压力的部件,因此可以将这些部件归总起来作为“受压部”。
螺旋弹簧103向片材部件107侧(第二壳体63侧)对受压板105施力。换言之,螺旋弹簧103向Y轴负方向对受压板105施力。即,螺旋弹簧103具有作为向扩大容纳部109的容积的方向对受压板105施力的施力部件的功能。第二壳体63设置在片材部件107的与受压板105侧相反的一侧。第二壳体63以覆盖片材部件107的方式被安装在第一壳体62上。由此,片材部件107从外部得到了保护。
阀单元101被设置于凹部65的内侧。片材部件107覆盖了凹部65以及阀单元101。在片材部件107中的与阀单元101重叠的部位形成有通气孔111。另外,在第二壳体63上设置有大气连通孔113。并且,片材部件107与第二壳体63之间的空间经由大气连通孔113与盒7的外侧连通。因此,片材部件107与第二壳体63之间的空间存在大气。
另外,片材部件107与第二壳体63之间的空间被称为大气室115。大气连通孔113与大气室115相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91与大气室115相通。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周壁86包围的空间从连通孔91经由大气室115与大气连通孔113相通。
另外,如图5所示,盒7具有棱镜单元121、以及片材部件123。这里,在第一壳体62的第二壁72上,如图8所示设置有开口部125。开口部125被棱镜单元121从第一壳体62的外侧堵住。并且,如图9所示,棱镜单元121包括经由开口部125从第一壳体62的外部向第一壳体62的内部突出的棱镜122。
棱镜122作为用于光学地检测墨水的检测部而发挥功能。棱镜122是例如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构成棱镜122的部件如果具有适度的透光性,则可以不透明。容纳部109内的墨水例如如下地被检测。在打印机5上设置有包括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光学传感器。从发光元件朝向棱镜122射出光。在棱镜122的周边存在墨水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光透过棱镜122而朝向容纳部109内。另一方面,在棱镜122的周边不存在墨水的情况下,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大部分被棱镜122的两个反射面反射,而到达受光元件。打印机5基于光是否到达受光元件来判定容纳部109内的墨水残留少量或者容纳部109内没有墨水。另外,该判定由打印机5的控制部21进行。
另外,在第一壳体62的第二壁72上,如图8所示设置有凹部126。凹部126在X轴方向上被设置在供应口85与棱镜122之间的位置处。凹部126从第二壁72的外侧向凹部65凹入。在第二壁72上设置有从凹部126内通到凹部65内的连通孔127以及连通孔128。连通孔127和128被设置在凹部65内。凹部126通过片材部件123被从第一壳体62的外侧堵住。
如图9所示,连通孔127从第一凹部65A内通到凹部126内。连通孔128从凹部126内通到第二凹部65B内。即,第一凹部65A和第二凹部65B经由连通孔127、凹部126、以及连通孔128彼此相通。因此,第一容纳部109A和第二容纳部109B经由连通孔127、凹部126、以及连通孔128彼此相通。另外,在图9中,示出了以XZ平面剖切连通孔127和连通孔128时的截面。
在第六壁76的与凹部65侧相反的一侧、即第六壁76的外侧,如图8所示设置有电路基板141。电路基板141沿第六壁76延伸。因此,电路基板141相对于第二壁72和第五壁75中的每一个倾斜。电路基板141随着从第三壁73侧靠近第二壁72侧而向靠近第四壁74的方向倾斜。在电路基板141中的与第六壁76侧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与保持器25的接点机构27(图3)接触的多个端子143。在电路基板141的第六壁76侧设置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未图示)。
在盒7被安装在保持器25中的状态下,多个端子143与图3所示的接点机构27电接触。接点机构27经由柔性电缆23(图1)与控制部21电连接。并且,通过接点机构27和盒7的存储装置经由电路基板141电连接,能够在控制部21与盒7的存储装置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
如图10所示,具有上述的构成的盒7在被安装到保持器25的状态下被手柄35固定位置。一旦盒7被安装到保持器25,则周壁86与密封件57抵接,突出部53被插入到由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即,周壁86从突出部53的外侧包围流路51。并且,在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过滤器135与过滤器55接触。由此,容纳部109内的墨水能够从供应口85经由泡沫133及过滤器135、再从过滤器55供应给流路51。
此时,周壁86在从突出部53的外侧包围流路51的状态下与密封件57抵接。由此,被周壁86和密封件57包围的空间的气密性得以提高。因此,当墨水从盒7供应到流路51时,溢出到被突出部53包围的区域的外侧的墨水被密封件57和周壁86截住。
对本实施方式的盒7中的墨水的流动和大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盒7中,如图11的(a)所示,墨水161被容纳在由第一壳体62和片材部件107界定的容纳部109中。容纳部109被分隔壁83分隔成第一容纳部109A和第二容纳部109B。在壳体61的内部设置有包括盖阀163、杆阀165、以及弹簧部件167的阀单元。
在盖阀163上设置有大气导入口171。大气导入口171贯穿盖阀163。大气导入口171在盒7内作为连通第一容纳部109A的内部和处于容纳部109的外部的大气室115的连通路而发挥功能。即,大气导入口171成为向容纳部109导入大气时的入口。杆阀165被设置在盖阀163的与第二壳体63侧相反的一侧。杆阀165包括阀部173、以及杆部175。阀部173与盖阀163的大气导入口171重叠。杆部175从阀部173向受压板105与第一壁71的内面67之间的区域内延伸。弹簧部件167被设置在杆阀165的与盖阀163侧相反的一侧。弹簧部件167对杆阀165的阀部173向盖阀163侧施力。由此,盖阀163的大气导入口171被阀部173堵住。以下,大气导入口171被阀部173堵住的状态表述为大气导入口171处于关闭状态。
一旦容纳部109内的墨水161被消耗,则受压板105如图11的(b)所示向第一壁71的内面67侧变位,第一容纳部109A的容积减少。一旦受压板105向第一壁71的内面67侧变位,则受压板105将杆部175推向第一壁71的内面67侧。由此,阀部173的姿势发生变化,在阀部173与盖阀163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大气导入口171与第一容纳部109A连通。以下,将由于在阀部173与盖阀163之间产生间隙而大气导入口171与容纳部109连通的状态表述为大气导入口171处于打开状态。一旦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则位于容纳部109的外侧的大气室115的大气通过大气导入口171而流入第一容纳部109A的内部。
一旦大气通过大气导入口171而流入第一容纳部109A的内部,则受压板105如图11的(c)所示向第二壳体63侧变位。即,由于大气通过大气导入口171而流入第一容纳部109A的内部,从而与图11的(b)所示的状态相比,第一容纳部109A的容积增大。由此,容纳部109内的负压减轻(接近大气压)。并且,当向第一容纳部109A导入某种程度的大气时,受压板105离开杆部175。由此,阀部173堵住大气导入口171。即,大气导入口171成为关闭状态。这样,当伴随着容纳部109的墨水161的消耗而容纳部109内的负压变大时,大气导入口171暂时成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将容纳部109内的压力维持为适当的压力范围。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盒7是在使用中途从大气导入口171向容纳部109内导入大气的半密闭型的盒。盒7被构成为:当随着容纳部109内的墨水被消耗,所述容纳部109的容积变小并且负压变大,负压达到预定的大小时,阀部173打开大气导入口171,向容纳部109内导入外部气体,之后阀部173关闭所述大气导入口171。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91从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贯穿第一壳体62的第二壁72与大气室115连通。即,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与大气室115经由连通孔91连通。大气室115经由第二壳体63和片材部件107之间的间隙而与大气连通孔113连通。因此,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通过壳体61内而与壳体61的外侧相通。由此,当从盒7的外侧密封了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的内部时,能够减少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压力与壳体61的外部的压力(大气压)的差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盒7安装到打印机5时,在保持器25内,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成为被密封的状态。并且,在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被密封了的状态下,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过滤器135与打印机5侧的过滤器55(图3)抵接。由此,能够抑制墨水161从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向外漏出。当将盒7向打印机5安装时、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被密封时,存在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压力变高的情况。此时,存在如下情况:由于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压力的上升,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大气通过过滤器135而流入容纳部109内。可以想到:一旦大气流入容纳部109内,则所流入的大气变为气泡到达打印机5的印刷头19。一旦气泡混入到印刷头19内,则存在墨水161的喷出性能由于气泡而下降的情况。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的内部经由连通孔91、大气室115、以及大气连通孔113而与第一壳体62的外侧相通。因此,当将盒7向打印机5安装时、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被密封时,即使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压力变高,也能够将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大气经由连通孔91、大气室115、以及大气连通孔113排出到第一壳体62的外侧。另外,例如当被周壁86包围的空间的压力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大气的膨胀等而上升时,能够将被周壁86包围的空间的大气排出到盒7的外侧。由此,能够减少被周壁86包围的区域内的压力与第一壳体62的外部的压力(大气压)的差异。其结果是,容易将印刷头19中的墨水的喷出性能维持得较高。
盒的制造方法
对盒7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于墨水被消耗、墨水余量变为预定值以下的使用后的盒通过再次注入墨水(再填充处理)来制造盒7(再生盒)的方法为中心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盒7的制造方法也能够用于通过向容纳墨水之前的未使用的盒7注入墨水(初始填充)来制造盒7(新盒)的方法。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盒7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盒7的准备工序S10、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排出工序S20、向容纳部109注入墨水的注入工序S30、以及信息更新工序S40。
在准备工序S10中,准备墨水被消耗、墨水余量变为预定值以下的使用后的盒。或者,准备容纳墨水之前的未使用的盒。
排出工序S20是排出在准备工序S10中准备的盒7的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工序。例如,在使用后的盒的情况下,很多情况是容纳部109内残留有空气或旧墨水。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排出工序S20,则能够减少混入新注入的墨水IK中的旧墨水或空气。另外,在制造新盒时,通过在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空气、或制造时残留在容纳部109内的废物或灰尘之后填充墨水IK,也能够减少混入墨水IK中的空气或杂质。因此,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排出工序S20也可以省略。
在注入工序S30中,向容纳部109注入墨水。排出工序S20和注入工序S30能够以各种方法实施。后面举出实施例详细叙述排出工序S20和注入工序S30的详细情况。
信息更新工序S40是将与存储器的墨水消耗量有关的信息改写成可使用值的工序,所述存储器设置在盒7的电路基板141上。当墨水被使用、盒7的墨水余量变为预定值以下时,有时在存储器中存储有表示变为预定值以下的墨水余量的信息。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情况:打印机5判断为盒7中没有墨水,而不转移到正常的印刷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息更新工序S40中,将与存储器的墨水消耗量有关的信息更新为表示有预定值以上的墨水的可使用值。由此,当将盒7安装到了打印机5时,打印机5正常地转移到印刷动作。在只要注入墨水就可以的情况下,不需要工序S40。另外,工序S40除了改写存储装置的信息以外,也能够通过更换电路基板141等、其他的方法来实施。另外,在新盒的情况下,工序S40能够通过向存储器写入与墨水有关的信息、或者向盒安装具有写入了这样的信息的存储器的电路基板来实施。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作为注入工序S30的实施例,对设置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注入口181并从该注入口181注入墨水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3中,将注入口181形成在第一壳体62的第三壁73。形成注入口181的位置只要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不限于图13的位置。也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62的第三壁73的其他的位置。另外,注入口181只要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可以形成在第三壁73以外的壁、即从第一壁71、第二壁72、以及第四壁74到第七壁77中的任一者。并且,也可以在如棱镜单元121(图8)或片材部件123(图8)那样在可看作第一壳体62的一部分的部位形成注入口181。
并且,如图13所示,从注入口181注入墨水IK。在实施例1中,在棱镜单元121上形成了注入口181的情况下,由于棱镜单元121具有透光性,因此容易视认墨水IK的注入量。
在注入了墨水IK之后,如图14所示,通过密封部件185密封注入口181。在图14中,对于实施例1,示出了通过粘接剂将由板材构成的密封部件185与第一壳体62接合来密封注入口181的例子。作为密封部件185,可以列举出由树脂或橡胶等构成的板材或片材、由粘接剂、树脂和橡胶等形成的塞子等。密封注入口181的方法不限于板材的粘接。例如,在实施注入工序S30之前,通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堵住注入口181,向密封部件185刺入注入针,在经由注入针注入了墨水IK之后,如果拨出注入针,则能够通过密封部件185的自密封功能,自动地密封注入口181。这样,如果利用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则容易防止在拨出注入针229时大气从注入口181流入容纳部109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作为注入工序S30的第二实施例,对设置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注入口181并从该注入口181注入墨水的另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将注入口181形成在了第一壳体62上,与此相对,在实施例2中,将注入口181形成在片材部件107上。实施例2中的形成注入口181的位置与实施例1不同,但是除此以外,也包含效果或变形例,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施例2中,如图15所示,经由设置于第二壳体63的开口部183在片材部件107上形成注入口181。并且,在从注入口181注入墨水之后,如图16所示,密封注入口181。
开口部183可以通过去除第二壳体63的一部分而形成。另外,片材部件107中的注入口181的位置只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片材部件107中的注入口181的位置,既可以是与受压板105重叠的位置,也可以是与受压板105重叠的区域的外侧。开口部183也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62而不是第二壳体63。即,开口部183可以通过去除壳体61的一部分而形成。
开口部183的大小和形状是任意的,不限于图15所示的较小的圆形状。也可以通过如切开器这样的工具同时贯穿第二壳体63和片材部件107来同时形成开口部183和注入口181。在此情况下,开口部183是与注入口181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是与注入口181大致相同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代替在第二壳体63上形成开口部183而全部去除第二壳体63。在制造新盒的情况下,在接合第二壳体63之前、即在未接合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实施注入工序S30(图12)即可。
这里,将去除了第二壳体63的状态和未接合第二壳体63的状态称为“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另外,假定“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也被包含在去除壳体的61的一部分的情况中。
如果成为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则容纳部109露出,容易视认容纳部109的内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墨水的注入。另外,在实施例1中,也没有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实施注入工序S30(图12)的必然性。但是,如果在实施例1中也在这样的状态下实施墨水的注入工序,则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墨水的注入。
另外,在实施例2中,关于注入口181的形成及密封,除了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法以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首先,在去除了壳体61的一部分之后、形成注入口181之前,通过粘接等将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安装到片材部件107的一部分。接着,通过将注入针从密封部件185之上以贯穿片材部件107的方式刺入,由此形成注入口181。最后,如果在经由注入针注入了墨水IK之后拨出注入针,则通过密封部件185的自密封功能,能够自动地密封注入口181。这样,如果利用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则容易防止当拨出注入针229时大气从注入口181流入到容纳部109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对在第一壳体62上除了形成注入口181之外还形成排出口187、在排出工序S20和注入工序S30中利用排出口187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实施例3中,如图17所示,除了实施例1(图13、图14)的注入口181以外,还从第一壳体62的外侧对第一壳体62开设排出口187。排出口187通到容纳部109内。除了利用排出口187这点以外,也包含效果和变形例,与实施例1相同。
根据实施例3,当从注入口181注入墨水IK时,能够将容纳部109内的大气从排出口187排出到容纳部109的外侧。即,能够一边将容纳部109内的大气从排出口187排出到容纳部109的外侧,一边将墨水1K注入到容纳部109内。由此,容易将墨水IK导入到容纳部109内,因此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
另外,根据实施例3,也可以在注入墨水IK之前实施排出工序S20。例如,从注入口181注入清洗液,从排出口187排出清洗液,由此清洗容纳部109的内部即可。或者,也可以从排出口187注入清洗液,从注入口181排出。在将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通过清洗排出之后,注入墨水IK,由此能够得到品质更高的盒。
另外,在实施例3中,在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密封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对于排出口187的密封方法,可以采用与注入口181的密封方法相同的方法。对于注入口181的密封和排出口187的密封,可以先实施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同时实施两者。
另外,形成排出口187的部位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与之前说明的注入口181同样地,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62上的各种位置。
另外,排出工序S20除了之前说明的清洗以外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实施。在实质上密闭容纳部109的状态(仅在排出口187中将容纳部109向外部敞开的状态)下,从排出口187吸引容纳部内。或者,在去除壳体61的一部分,实质上密封容纳部109的状态(仅在排出口187中将容纳部109向外部敞开的状态)下,将片材部件107向容纳部压缩的方向按压。无论哪种情况下,都能够从排出口187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并且,也可以在排出工序520中,从注入口181向容纳部109内送入空气,在通过其压力从排出口187排出容纳部109内的墨水或废物等。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对在片材部件107上除了形成注入口181之外还形成排出口187、并在排出工序520和注入工序530中利用排出口187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实施例4中,如图18所示,除了实施例2(图15、图16)的注入口181以外,在片材部件107上还形成排出口187。排出口187在排出工序S20和注入工序S30中与实施例3的排出口187相同地被利用,由此带来与实施例3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实施例4中,在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密封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排出口187可以通过与之前说明的实施例2的注入口181的密封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密封。对于注入口181的密封和排出口187的密封,可以先实施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同时实施两者。
形成排出口187的位置只要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可以与之前说明的实施例2的注入口181相同地形成在片材部件107上的各种位置。另外,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4中,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经由开口部183形成。该开口部183可以以与实施例2的开口部183相同的位置、大小、形状形成。在图18中,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经由共同的开口部183形成。但是,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也可以经由不同的开口部形成。这样的不同的开口部也可以通过与实施例2的开口部183相同的方法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如切开器这样的工具将第二壳体63和片材部件107贯穿两处,由此同时形成第一开口部和注入口181,且同时形成第二开口部和排出口187。另外,与实施例2相同,代替在第二壳体63上形成开口部183也可以成为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如果成为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则能够有效地实施盒制造的作业、尤其是墨水的注入。
总之,实施例4的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均能够通过去除壳体61的一部分来形成,对于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去除的部分可以是共同的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对在第一壳体62上形成注入口181、在片材部件107上形成排出口187、在排出工序520和注入工序S30中利用排出口187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实施例5中,如图19所示,除了实施例1(图13、图14)所示的盒的注入口181以外,在片材部件107上还形成排出口187。该排出口187可以与实施例2的注入口181相同地通过各种方法形成在各种位置。在图19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经由设置于第二壳体63的开口部183而在片材部件107上形成排出口187的情形。该排出口187与实施例3的排出口相同地被利用,由此带来与实施例3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实施例5中,在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密封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可以用与之前说明的实施例2的注入口181的密封方法同样的方法密封排出口187。另外,对于注入口181的密封和排出口187的密封,可以先实施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同时实施两者。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说明如下例子:在片材部件107上形成注入口181,在第一壳体62上形成排出口187,并且在排出工序S20或注入工序530中,利用排出口187。在实施例6中,如图20所示,除了实施例2(图15、图16)所示的盒的注入口181之外,在第一壳体62上还形成排出口187。该排出口187与实施例1的注入口181同样地可以用各种方法形成在各种位置。在图20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在第三壁73的中央附近形成了排出口187的情形。该排出口187通过与实施例3的排出口同样地被利用,带来与在实施例3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实施例6中,在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密封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可以用与之前说明的实施例1的注入口181的密封方法同样的方法密封排出口187。另外,对于注入口181的密封和排出口187的密封,可以先实施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同时实施两者。
实施例7
代替实施例3~实施例6的排出口187的设置,可以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并将其用作排出口。通过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排出口,能够获得与实施例3~实施例6同样的效果。在排出工序S20或注入工序S30中,利用排出口的具体的方法与实施例3所述的一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根据该方法,能够省略排出口187。为了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如图21所示,例如,对阀部173向图中的箭头方向作用外力即可。即,通过按压阀部173,强制地敞开大气导入口171即可。
在图22中,示出了对于上述实施例1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排出口的例子。另外,在图23中,示出了对于上述实施例2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排出口的例子。均是在第二壳体63上形成开口部191。开口部191被形成于在Y轴方向上俯视第二壳体63时与大气导入口171重叠的区域。通过开口部191,能够使大气导入口171暴露。并且,经由开口部191对阀部173作用外力,由此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
形成开口部191的位置只要是能够使大气导入口171暴露的位置即可,不限于图21~图23的位置。开口部191的大小或形状是任意的,不限于如图21~图23所示那样的较小的圆形。可以用如切开器那样的工具贯穿第二壳体63的同时按压阀部173。另外,代替在第二壳体63上形成开口部191,也可以成为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如果成为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则能够高效地实施盒的制造、尤其是墨水的注入。
综上所述,大气导入口171能够通过去除壳体61的一部分而被暴露。
在实施例3~6中,在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密封了排出口187。在实施例7中,通过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关闭状态,能够密封作为排出口187的大气导入口171。具体来说,通过去掉作用到阀部173的外力(图21的箭头方向的力),来关闭大气导入口171。另外,如果在强制性地敞开大气导入口171的过程中破坏了阀部173,则用与实施例3~6同样的方法密封大气导入口即可。对于注入口181的密封和作为排出口的大气导入口171的密封(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关闭状态的作业),可以先实施其中任一者,也可以同时实施两者。
根据实施例7,由于能够省略排出口187,因此能够比实施例3~6更简单地制造盒。
实施例8
代替实施例3~实施例6的排出口187的设置,可以将供应口85用作排出口。通过将供应口85用作排出口,能够获得与实施例3~实施例6同样的效果。在排出工序S20或注入工序S30中,利用排出口的具体的方法与实施例3所述的一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根据该方法,能够省略排出口187。
在图24中,示出了对于上述实施例1将供应口85用作排出口的例子。另外,在图25中,示出了对于上述实施例2将供应口85用作排出口的例子。
根据实施例8,由于能够省略排出口187,能够比实施例3~6简单地制造盒。另外,由于不需要使大气导入口171暴露或者强制性地敞开大气导入口171,能够比实施例7简单地制造盒。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对盒7形成注入口181,并从该注入口181向容纳部109内注入了墨水IK。然而,也可以不形成注入口181,而从供应口85向容纳部109内注入墨水IK。将不形成注入口181而从供应口85向容纳部109内注入墨水1K的例子作为实施例9。在实施例9中,如图26所示,经由过滤器135从供应口85注入墨水IK。在如图26所示的例子中,对于盒7在使其成为供应口85朝上的姿势的状态下,从上方滴下墨水IK进行注入。根据实施例9,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那样,不需要形成注入口181、或密封注入口181,因此能够比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方法更简单地制造盒。
实施例10
对于上述实施例9,也可以与实施例3~实施例6同样地形成排出口187,在排出工序S20或注入工序S30中利用排出口187。在图27中,示出了在第一壳体62的第一壁71上形成了排出口187的例子。
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形成排出口187的位置与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6同样地只要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不限于第一壳体62的第一壁71。
并且,在图28中,示出了在片材部件107上形成了排出口187的例子。在如图28所示的例子中,形成排出口187的位置与实施例4以及实施例5同样地只要是与容纳部109直接相通的位置即可,不限于如图28所示的位置。
这些排出口187与实施例3~实施例6的排出口187同样地被利用,由此带来与在实施例3~实施例6中说明的效果同样的效果。另外,对于排出口187的位置或形状、形成排出口187的方法、密封排出口187的方法,与之前在实施例3~实施例6中说明的一样,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11
对于上述实施例9,代替设置实施例10的排出口187,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并将其用作排出口,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0同样的效果。另外,根据该方法,能够省略排出口187,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7同样的效果。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的方法、在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密封作为排出口的大气导入口171的方法包括其变形例都与之前在实施例7中说明的一样,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在图29中,示出了对于上述实施例9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排出口的例子。在实施例11中,在第二壳体63上形成开口部191,并从该开口部191按压打开大气导入口171。开口部191能够以与在实施例7中说明的开口部191相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方法形成。
根据实施例11,由于能够省略排出口187,因此能够比实施例10更简单地制造盒。
实施例12
对于上述实施例9,通过施加使容纳部109压缩的力,能够实施排出工序S20。另外,通过施加使容纳部109的容积扩大的力,能够实施注入工序S30。这样的力可以通过对容纳部109的外侧的空间加压或减压来施加。
在图30以及图32中,示出了对于实施例9通过对容纳部109的外侧的空间、即大气室115加压来从供应口85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例子。
另外,在图31以及图33中,示出了对于实施例9通过对容纳部109的外侧的空间、即大气室115减压来向容纳部109注入墨水IK的例子。
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用塞子93等堵住连通孔91,以使得墨水或大气不从连通孔91流入。并且,将供应口85浸泡到墨水糟95中。然后,将加减压装置97安装到大气连通孔113,如图30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经由大气连通孔113对盒内部加压。于是,大气室115被加压,容纳部109被压缩。通过该力,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被从供应口85排出。接下来,通过加减压装置97对盒内部减压。具体来说,从图30的状态解除加压,使大气室115返回到大气压。于是,如图31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大气室115被减压,片材部件107被向扩大容纳部109的容积的方向拉伸。并且,通过该力,墨水IK经由过滤器135从供应口85被引入容纳部109内。
另一方面,在如图32所示的例中,用塞子93等堵住大气连通孔113,并将加减压装置98安装到连通孔91。然后,如图32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经由连通孔91对盒内部加压。于是,大气室115被加压,容纳部109被压缩。通过该力,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被从供应口85排出。接下来,通过加减压装置98对盒内部减压。具体来说,从图32的状态解除加压,使大气室115返回到大气压。于是,如图33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大气室115被减压,片材部件107被向扩大容纳部109的容积的方向拉伸。并且,通过该力,墨水IK经由过滤器135从供应口85被引入容纳部109内。
根据实施例12,在注入墨水IK之前,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由此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另外,当注入墨水IK时,通过对容纳部109的外侧减压,施加将墨水IK引入到容纳部109内的力,由此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在不对盒开孔或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比实施例10、实施例11更简单地制造盒。并且,在图30和图31所示的例子中,利用大气连通孔113进行大气室115的加压和减压。另外,在图32和图33所示的例子中,利用连通孔91进行大气室115的加压和减压。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2中,能够利用相同的孔连续地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盒。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2中,为了施加使容纳部109压缩或扩大的力,而利用大气连通孔113、连通孔91对大气室115进行了减压。取而代之,也可以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对容纳部109的外侧的空间进行加压、减压。在图34中,示出了对于实施例9在没有第二壳体的状态下施加使容纳部109压缩的力的例子。另外,在图35中,示出了对于实施例9在没有第二壳体的状态下施加使容纳部109的容积扩大的力的例子。
在实施例13中,首先,去除第二壳体63。另外,在没有第二壳体的状态下,用塞子93等堵住连通孔91,以使得不从连通孔91流入墨水、大气。并且,将供应口85浸泡到墨水糟95中。然后,如图34所示,在片材部件107的与容纳部109相反的一侧安装加减压装置99。由此,密封与容纳部109对应的区域。此时,通过加减压装置99形成在容纳部109的外侧的气密的空间197成为与实施例12的大气室115对应的空间。在该状态下,如在图34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一旦对空间197加压,则容纳部109被压缩。通过该力,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被从供应口85排出。接下来,通过加减压装置99对空间197减压。具体来说,从图34的状态解除加压,使空间197返回到大气压。于是,如图35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空间197被减压,片材部件107被向扩大容纳部109的容积的方向拉伸。并且,通过该力,墨水IK经由过滤器135从供应口85被引入容纳部109内。
根据实施例13,在注入墨水IK之前,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由此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另外,当注入墨水IK时,通过对容纳部109的外侧减压,施加将墨水IK引入到容纳部109内的力,由此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利用相同的空间197连续地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盒。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2、实施例13中,从容纳部的外侧施加了使容纳部109压缩的力和使容纳部109扩大的力。取而代之,通过从供应口85对容纳部109减压,能够施加这样的力。
在图36中,示出了如下例子:对于实施例9,从供应口85对容纳部109减压,由此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然后,从供应口85注入墨水IK。在实施例14中,首先,用塞子93等堵住连通孔91,以使得大气不从连通孔91流出。接下来,用减压注入装置100覆盖供应口85。具体来说,使得供应口85的内部成为气密状态。在该状态下,经由供应口85对容纳部109减压。具体来说,如在图36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通过吸引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排出到外部。此时,容纳部109的容积被缩小。
接下来,通过减压注入装置100,从供应口85向容纳部109送出墨水。具体来说,如在图37中用箭头示出的那样,向供应口85送出墨水。由于首先容纳部109被减压而被缩小,容纳部109内的压力和容纳部109的外侧的大气压之间的差变大。从而,被向供应口85送出的墨水利用由于容纳部109内外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力,顺畅地被引入容纳部109内。
根据实施例14,通过在注入墨水IK之前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另外,当注入墨水IK时,通过对容纳部109减压,施加将墨水IK引入到容纳部内的力,由此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另外,根据实施例14,能够在不对盒开孔或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比实施例10、实施例11更简单地制造盒。并且,在实施例14中,利用相同的墨水供应口85连续地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盒。
实施例15
当从供应口85向容纳部109内注入墨水IK时,可以利用容纳部109内的负压。在本实施方式的盒7中,通过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103,片材部件107被向扩大容纳部109的容积的方向施力。从而,如果为容纳部109的容积被缩小某种程度的状态,则在容纳部109内产生负压。例如,如果是刚使用之后的盒,则通过墨水被消耗,容纳部109被压缩。此时大气连通孔113成为关闭状态,因此空气不从大气连通孔113流入容纳部109。另外,只要供应口85的过滤器135处于被墨水润湿的状态,空气就不会从供应口85流入容纳部109。另外,即使在过滤器135干燥而空气流入了容纳部109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去除壳体61的一部分等并从片材部件107的外侧按压容纳部109,来压缩容纳部109。在制造新盒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盒7中,能够容易地创造出容纳部109内产生负压的状态。只要是在容纳部109内产生了负压的状态,如图38所示,仅通过将供应口85浸泡在墨水糟95中,墨水就从供应口85被引入容纳部109中。
即,如图38所示,可以将容纳部109内产生了负压的状态的盒的供应口85浸泡在墨水糟95中,通过利用容纳部109内所产生的负压,从供应口85将墨水注入到容纳部109。由此,能够在不用进行在实施例12~实施例14中说明的加压、减压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注入墨水。
实施例16
为了施加使容纳部109缩小或扩大的力,可以利用减压气氛。在实施例16中,说明了如上所述的那样通过利用减压气氛施加使容纳部109缩小或扩大的力的例子。
首先,如图39所示,在大气压气氛下堵住连通孔91和大气连通孔113。即,使大气室115成为密闭空间。然后,将墨水供应口85浸泡到墨水糟95中。接下来,在维持图39的状态的情况下,将盒放置于减压气氛中。例如,如图40所示,在将处于堵住连通孔91和大气连通孔113、且墨水供应口85浸泡到墨水糟95中的状态的盒容纳到减压容器199中,然后对减压容器199内减压。减压容器199是具有能够承受减压环境的强度的容器。此时,由于大气室115被密闭,因此被维持大气压。另一方面,容纳部109通过墨水供应口85与外部气氛连通。从而,容纳部109被减压,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经由墨水供应口85被排出到外部。
最后,如图41所示,在维持图40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盒返回到大气压气氛。在如图39所示的工序中,容纳部109被减压而被缩小,与此相对,大气室115维持大气压。从而,容纳部109内的压力和大气室115的大气压之间的差变大。墨水IK利用由于容纳部109的内外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力,顺畅地被引入容纳部109内。
根据实施例16,在注入墨水IK之前,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由此能够制造品质更高的盒。另外,当注入墨水IK时,通过对容纳部109减压,产生了将墨水IK引入到容纳部109内的力,由此能够缩短注入所需的时间。另外,根据实施例16,能够在不对盒开孔或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比实施例10、实施例11更简单地制造盒。并且,在实施例16中,能够利用相同的墨水供应口85连续地实施排出工序和注入工序,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盒。
第一制造装置
接下来,说明盒7的制造装置的例子。第一制造装置211如图42所示的那样包括:钻头装置213、注入装置215、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7、钻头驱动电路219、注入驱动电路221、涂布驱动电路223、以及控制部225。该第一制造装置211可以适用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
钻头装置213是对第一壳体62、片材部件107形成注入口181的装置,并具有开孔部件227。钻头装置213通过旋转驱动开孔部件227,对第一壳体62、片材部件107形成注入口181。钻头驱动电路219基于来自控制部225的指令,来控制钻头装置213的驱动。
注入装置215是从注入口181注入墨水IK的装置,具有作为注入部件的注入针229。注入装置215从被插入到注入口181中的注入针229向容纳部109内注入墨水IK。注入驱动电路221基于来自控制部225的指令,来控制注入装置215的驱动。
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7是用于密封注入口181的装置,对注入口181涂布用于形成密封部件185(图14、图16)的密封材料231。密封材料231呈液状。一旦被涂布的密封材料231固化,则形成密封部件185(图14、图16),注入口181被密封。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7具有用于涂布密封材料231的涂布针233。涂布驱动电路223基于来自控制部225的指令,来控制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7的驱动。
在第一制造装置211中,也可以省略钻头装置213,通过将注入装置215的注入针229直接刺入壳体61中来形成注入口181。即,可以将注入针229用作开孔部件。另外,在该情况下,如之前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的那样,在将注入针229直接刺入壳体61之前,通过密封材料231在壳体61上形成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图14、图16),在密封部件185刺入注入针229并注入墨水IK之后,如果拨出注入针229,则通过密封部件185的自密封功能,能够自动地密封注入口181。如上所述,如果利用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则在拨出注入针229时,能够容易地防止大气从注入口181流入容纳部109内。
另外,作为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185可以想到如橡胶塞子这样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取代涂布密封材料231,通过橡胶塞子密封注入口181即可。
在将该第一制造装置211应用到实施例3~6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中的情况下,需要形成排出口187的装置、用于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排出装置、密封排出口187的装置。在实施例3~实施例6的情况下,如在图42中用虚线所示的那样可以通过钻头装置213来实现形成排出口187的装置。可以通过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7来实现密封排出口的装置。如在图42中用虚线所示的那样,排出装置可以例如由泵驱动电路235、吸引泵237、连接排出口187(图17~图20)和吸引泵237的排出路径239来构成。
此时,也可以省略钻头装置213,由如针这样的部件来构成排出路径239,并将其直接刺入壳体61中,由此形成排出口187。即,可以将排出路径235用作开孔部件。另外,在该情况下,如果与上述的注入口181同样地利用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则容易防止大气从排出口187流入容纳部109内。
并且,在将该第一制造装置211应用到实施例7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中的情况下,需要使大气导入口171(图21~图23)成为打开状态的装置、用于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排出装置。例如,可以由如针这样的部件来构成在图42中用虚线所示的排出路径239,并将其直接刺入壳体61中,由此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并且连接大气导入口171和吸引泵237。
并且,在将该第一制造装置211应用到实施例8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中的情况下,通过排出路径239连接吸引泵237和作为排出口的供应口85即可。
综合以上的说明,用于实现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制造装置211具有形成注入口181的机构、注入墨水IK的机构、以及密封注入口181的机构即可。并且,形成注入口181的机构和注入墨水IK的机构可以通过一个装置来实现。
另外,用于实现在实施例3~实施例6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除了上述的第一制造装置211之外还具有形成排出口187的机构、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以及密封排出口187的机构即可。并且,形成排出口187的机构和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可以用一个装置来实现。
并且,用于实现在实施例7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除了上述的第一制造装置211之外还具有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的机构、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即可。这些机构可以用一个装置来实现。
并且,用于实现在实施例8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除了上述的第一制造装置211之外还具有从供应口85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即可。
另外,也可以通过人的手来进行注入口181、排出口187的形成、墨水IK的注入、密封部件185的形成等。例如,如果利用组合设置了开孔部件、注入部件、密封部件的制造成套组件,则可以手动地进行注入口181、排出口187的形成、墨水1K的注入、密封部件185的形成。另外,也可以使注入部件具有开孔部件的功能。即,在实施例1~实施例8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组合设置了与上述的各机构对应的工具的制造成套组件来实现。这样的制造成套组件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制造装置中。
第二制造装置
对盒7的制造装置的第二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43所示,第二制造装置241包括:注入装置243、注入驱动电路245、以及控制部247。注入装置243是从供应口85注入墨水IK的装置,具有作为注入部件的注入器249。另外,注入装置243具有帽251、管253、塞子255。塞子255堵住连通孔91。帽251从盒7的外侧按照每个过滤器135覆盖供应口85。供应口85的开口被帽251堵住,连通孔91被塞子255堵住,由此供应口85的内部的空间成为密闭空间CS。管253连接该密闭空间CS和注入器249。该第二制造装置241可以适用于实施例9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
从注入器249喷出的墨水IK经由管253被注入到帽251的内部。即,注入器249越过帽251将墨水1K从供应口85注入到容纳部109内。注入驱动电路245基于来自控制部247的指令,控制注入器249的驱动。连通孔91被塞子255堵住,因此即便在墨水IK猛烈地被注入而溢到过滤器135的外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IK从连通孔91侵入到容纳部109的外侧。另外,由于供应口85的内部的空间成为了密闭空间CS,因此即便在墨水IK猛烈地被注入而溢到过滤器135的外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IK溢出到供应口85之外。
在将该第二制造装置241应用到实施例10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需要形成排出口187(图27、图28)的装置、用于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排出装置、密封排出口187的装置。可以通过在第一制造装置211(图42)中说明的钻头装置213来实现形成排出口187的装置。可以通过在第一制造装置211(图42)中说明的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7来实现密封排出口187的装置。排出装置可以通过在第一制造装置211(图42)中说明的那样的泵驱动电路235、吸引泵237、连接排出口187和吸引泵237的排出路径239来构成。
此时,也可以省略钻头装置213,由如针这样的部件来构成排出路径239,并将其直接刺入壳体61中,由此形成排出口187。即,可以将排出路径235用作开孔部件。另外,在该情况下,如果如关于第一制造装置说明的那样利用具有自密封功能的密封部件,则容易防止大气从排出口187流入容纳部109内。
并且,在将该第二制造装置241应用到实施例11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中的情况下,需要使大气导入口171(图29)成为打开状态的装置、用于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排出装置。例如,可以由如针这样的部件来构成在图42中用虚线所示的排出路径239,并将其直接刺入壳体61中,由此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并且连接大气导入口171和吸引泵237。
综合以上的说明,用于实现实施例9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制造装置241具有向供应口85供应墨水的机构即可。另外,该第二制造装置241为了防止墨水满溢而从供应口85向外溢出,优选的是具有用于使供应口85内部的空间成为密闭空间CS的机构。另外,该第二制造装置241为了防止墨水从连通孔91侵入到容纳部109的外侧,优选的是具有堵住连通孔91的机构。
另外,用于实现在实施例10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制造装置241除了上述的制造装置241之外还具有形成排出口187的机构、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密封排出口187的机构即可。并且,形成排出口187的机构和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可以用一个装置来实现。
并且,用于实现在实施例11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除了上述的第二制造装置241之外还具有使大气导入口171成为打开状态机构、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即可。这些机构可以用一个装置来实现。
另外,也可以通过人的手来实施实施例9~实施例11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例如,为了实施实施例9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如图44所示,利用具有注入器263、帽251、管253、塞子255的制造成套组件(制造装置)261即可。注入器263是将墨水IK从供应口85注入到容纳部109内的器具。在图44中,作为注入器263的一个例子而示出了注射器。帽251及管253分别与第二制造装置241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9~实施例11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组合设置了与上述的各机构对应的工具的制造成套组件来实现。这样的制造成套组件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制造装置中。
第三制造装置
对盒7的制造装置的第三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45所示,第三制造装置271包括:注入装置243、注入驱动电路245、吸引装置273、泵驱动电路275、以及控制部277。注入装置243和注入驱动电路245与第二制造装置241(图43)中的注入装置243及注入驱动电路245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吸引装置273具有吸引泵278、管279。管279与帽251连接,并且连接帽251的内部和吸引泵278。泵驱动电路275基于来自控制部277的指令,控制吸引泵278的驱动。另外,注入装置243具有堵住连通孔91的塞子255。帽251从盒7的外侧按照每个过滤器135覆盖供应口85。供应口85的开口被帽251堵住,连通孔91被塞子255堵住,由此供应口85的内部的空间成为密闭空间CS。该第三制造装置271可以适用于实施例14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
控制部277首先驱动吸引泵278,吸引供应口85的内部的密闭空间CS。由于连通孔91被塞子255堵住,因此吸引泵278的吸引力作用到容纳部109,对容纳部109内进行减压。此时,能够将容纳部109内的墨水、空气等中的至少一部分从供应口85排出到盒7的外侧。然后,控制部277驱动注入器249,将墨水IK从供应口85注入到容纳部109内。此时,连通孔91被塞子255堵住,因此即便在墨水IK猛烈地被注入而溢到过滤器135的外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IK从连通孔91侵入到容纳部109的外侧。另外,也能够防止如上所述的那样溢出的墨水IK泄漏到供应口85之外。
用于实现在实施例14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制造装置271具有从供应口85排出容纳部109内的物质、例如墨水、空气等的机构、使供应口85的内部成为密闭空间CS的机构、向供应口85供应墨水的机构即可。
并且,在实施例14中说明的盒7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组合设置了与上述的各机构对应的工具的制造成套组件来实现。例如,如图46所示,利用具有注入器263、帽251、管253、阀293、吸引器295、管297、阀299、塞子255的制造成套组件(制造装置)291即可。注入器263、帽251、以及管253分别与之前说明的制造成套组件261(图44)中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阀293被设置在管253上,对注入器263和帽251之间的流路进行开闭。
吸引器295是从供应口85将容纳部109内的墨水、空气等吸引到盒7的外侧的器具。在图46中,作为吸引器295的一个例子示出了注射器。管297与帽251连接,并连接帽251的内部和吸引器295。阀299被设置在管297上,并对吸引器295和帽251之间的流路进行开闭。吸引器295通过吸引供应口85的内部的密闭空间CS,将容纳部109内的墨水、空气等排出到盒7的外侧。
该制造成套组件291的利用方法如下所述。首先,以如图46所示的状态将制造成套组件291安装到盒7。然后,通过关闭阀293,来关闭注入器263和帽251之间的流路。另外,通过打开阀299,来打开吸引器295和帽251之间的流路。然后,通过吸引器295,来吸引供应口85内部的密闭空间CS,由此将容纳部109内的墨水、空气等排出到盒7的外侧。
接下来,通过关闭阀299,来关闭吸引器295和帽251之间的流路。另外,通过打开阀293,来打开注入器263和帽251之间的流路。然后,通过注入器263,将墨水1K从供应口85注入到容纳部109内。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4中说明的盒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组合设置了与上述的各机构对应的工具的制造成套组件来实现。这样的制造成套组件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制造装置中。
其他的制造装置
以上,对用于实现实施例1~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14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1~3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除此之外的实施例的方法,毋庸置疑也可以作为具有能够实施包含在这些方法中的各工序的功能的制造装置、制造成套组件来实现。
变形例1
在实施例2、实施例4等几个实施例中说明了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制造盒的方法,然而,除此之外的实施例(除了实施例12)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实施。如果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实施排出工序S20、注入工序S30,则容易掌握如容纳部109内的墨水、空气等的排出状况、容纳部109的减压的状况、对容纳部109内的墨水IK的注入状况等各工序中的容纳部109的状况。另外,如果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实施排出工序S20、注入工序S30,则容易实施这些工序中的各种作业。另外,在没有第二壳体63的状态下实施排出工序S20、注入工序S30之后,将第二壳体63接合到第一壳体62不是必须的。即使是保持没有第二壳体63状态也不损失作为盒的功能,因此可以保持该状态。当然,可以将取下的第二壳体63再次接合到第一壳体62,也可以用别的部件覆盖通过取下第二壳体63而露出的第一壳体62的开口。
变形例2
另外,在实施例3~实施例6中,分别独立地形成了注入口181和排出口187,然而如在实施例14中将供应口85用作注入口和排出口两者的功能那样,可以使注入口181具有作为排出口187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与实施例14同样地,在经由注入口181对容纳部109减压之后,经由注入口181注入墨水。
变形例3
与变形例2同样地,在实施例7中,可以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注入口和排出口两者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与实施例14同样地,在经由大气导入口171对容纳部109减压之后,经由大气导入口171注入墨水。
变形例4
在实施例1~6以及实施例8中,代替形成注入口181,可以将大气导入口171用作注入口。在该情况下,代替形成注入口181,可以通过在实施例7中说明的方法敞开大气导入口171,并从大气导入口171注入墨水。
变形例5
本发明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及其墨盒,也能够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的液体的任意的印刷装置及其盒。例如,能够应用于以下的各种印刷装置及其盒。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彩色滤光器的制造中使用的喷射色料的印刷装置,彩色滤光器用于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ield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喷射电极材料的印刷装置;
(4)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印刷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印刷装置;
(6)润滑油的印刷装置;
(7)树脂液的印刷装置;
(8)用针尖向钟表或相机等精密设备喷射润滑油的印刷装置;
(9)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印刷装置;
(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印刷装置;
(11)具有喷出其他任意的微小量液滴的印刷头的印刷装置。
另外,所谓液滴是指从印刷装置中喷出的印刷材料的状态,也包括尾部拖延成粒状、泪状、线状的状态。另外,所说的“印刷材料”是印刷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粘性高或低的液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状态的材料也包含在“印刷材料“中。并且,除了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以外,“印刷材料”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形物形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到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也可以将上述的“印刷材料“表现为“液体”或“液状体”。作为液体或液状体的印刷材料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这里,所谓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溶性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
符号说明
1...印刷系统,5...打印机,7...盒,11...送纸辊,13...滑架马达,15...驱动带,17...滑架,19...印刷头,21...控制部,23...柔性电缆,25...保持器,25A...底部,27...接点组件,31...凹部,33...导入部,35...手柄,37...卡合孔,41,43,45,47...侧壁,51...流路,53...突出部,55...过滤器,57...密封件,61...壳体,62...第一壳体,63...第二壳体,65...凹部,65A...第一凹部,65B...第二凹部,67...内面,71...第一壁,72...第二壁,73...第三壁,74...第四壁,75...第五壁,76...第六壁,77...第七壁,81...片材接合部,83...分隔壁,85...供应口,86...周壁,87,88...突起部,91...连通孔,93...塞子,95...墨水糟,97,98,99...加减压装置,100...减压注入装置,101...阀单元,103...螺旋弹簧,105...受压板,107...片材部件,109...容纳部,109A...第一容纳部,109B...第二容纳部,111...通气孔,113...大气连通孔,115...大气室,121...棱镜单元,122...棱镜,123...片材部件,125...开口部,126...凹部,127,128...连通孔,131...板簧,133...泡沫,135...过滤器,137...凹部,141...电路基板,143...端子,161...墨水,163...盖阀,165...杆阀,167...弹簧部件,171...大气导入口,173...阀部,175...手柄部,181...注入口,183...开口部,185...密封部件,187...排出口,191...开口部,197...容纳部109的外侧的空间,199...减压容器,211…第一制造装置,213...钻头装置,215...注入装置,217...密封部件形成装置,219...钻头驱动电路,221...注入驱动电路,223...涂布驱动电路,225...控制部,227...开孔部件,229...注入针,231...密封材料,233...涂布针,235...泵驱动电路,237...吸引泵,239...排出路径,241...第二制造装置,243...注入装置,245...注入驱动电路,247...控制部,249...注入器,251...帽,253...管,255...塞子,261...制造成套组件(制造装置),263...注入器,271...第三的制造装置,273...吸引装置,275...泵驱动电路,277...控制部,278...吸引泵,279...管,291...制造成套组件(制造装置),293...阀,295...吸引器,297...管,299...阀,IK...墨水,P...印刷纸张,CS...密闭空间。

Claims (32)

1.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包括:
壳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
可挠性的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
在所述壳体或所述片材部件上形成与所述容纳部内相通的注入口,在从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之后,堵住所述注入口,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对所述容纳部开设排出口,所述排出口通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
在敞开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所述印刷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供应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注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7.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包括:
壳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
可挠性的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
大气导入口,所述大气导入口能够将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以及
阀部,所述阀部打开或关闭所述大气导入口,
在所述壳体或所述片材部件上形成与所述容纳部内相通的注入口,
在从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之后,堵住所述注入口,
在对所述阀部作用外力来打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由此使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外侧连通的状态下,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所述印刷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大气导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11.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包括:
壳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
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
大气导入口,所述大气导入口能够将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以及
阀部,所述阀部打开或关闭所述大气导入口,
在对所述阀部作用外力来打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由此使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外侧连通的状态下,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大气导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15.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包括:
壳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
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
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对所述容纳部开设排出口,在敞开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了印刷材料之后,堵住所述排出口,其中,所述排出口通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排出口向所述壳体的外侧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19.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包括:
壳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
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以及
大气室,所述大气室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是所述容纳部的外部,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的第一壳体、以及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在去除了所述第二壳体之后,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大气室对应的气密的空间,一边对所述空间减压,一边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大气室对应的气密的空间之后、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对所述空间加压,由此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壳体的外侧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21.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包括:
壳体;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容纳印刷材料;
供应口,所述供应口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通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导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印刷材料;
片材部件,所述片材部件具有可挠性,并构成所述容纳部的壁中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向扩大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方向对所述片材部件施力;
大气导入口,所述大气导入口能够将所述容纳部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以及
阀部,所述阀部打开或关闭所述大气导入口,
在对所述阀部作用外力来打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由此使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和所述容纳部的外侧连通的状态下,从所述大气导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从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对所述容纳部开设排出口,所述排出口通到所述容纳部的内侧,
在敞开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所述印刷材料。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大气导入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中物质的至少一部分。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注入所述印刷材料之前,利用所述供应口排出所述容纳部内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
26.如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是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工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片材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壳体以覆盖所述片材部件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
28.一种盒的制造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所述注入口的注入口形成部件;
从所述注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以及
堵住所述注入口的注入口密封部件。
29.一种盒的制造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敞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的敞开部件;以及
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
30.一种盒的制造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形成部件;
堵住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密封部件;以及
从所述供应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
31.一种盒的制造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加减压装置,所述加减压装置用于在所述容纳部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大气室对应的气密的空间,并对所述空间进行加减压。
32.一种盒的制造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2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敞开所述大气导入口的敞开部件;以及
从所述大气导入口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印刷材料的注入部件。
CN201310311684.2A 2012-07-23 2013-07-23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103568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2233 2012-07-23
JP2012162701A JP6060544B2 (ja) 2012-05-23 2012-07-23 液体収容体、及び、収容体ユニット
JP2012162233 2012-07-23
JP2012-162705 2012-07-23
JP2012162705 2012-07-23
JP2012-162701 2012-07-23
JP2012191386A JP6069964B2 (ja) 2012-07-23 2012-08-31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装置
JP2012-190744 2012-08-31
JP2012190744A JP6048004B2 (ja) 2012-07-23 2012-08-31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191386 2012-08-31
JP2013-009917 2013-01-23
JP2013009918A JP2014140998A (ja) 2013-01-23 2013-01-23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13-009918 2013-01-23
JP2013009917A JP2014140997A (ja) 2013-01-23 2013-01-23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装置
JP2013-136044 2013-06-28
JP2013-136043 2013-06-28
JP2013136044A JP6205900B2 (ja) 2013-06-28 2013-06-28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13136043A JP6212988B2 (ja) 2013-06-28 2013-06-28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8573A CN103568573A (zh) 2014-02-12
CN103568573B true CN103568573B (zh) 2016-12-28

Family

ID=5004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1684.2A Active CN103568573B (zh) 2012-07-23 2013-07-23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CN201310311753.XA Active CN103568574B (zh) 2012-07-23 2013-07-23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1753.XA Active CN103568574B (zh) 2012-07-23 2013-07-23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776418B2 (zh)
CN (2) CN1035685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1342B2 (ja) 2014-03-17 2018-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TW201718277A (zh) * 2015-11-27 2017-06-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JP6690392B2 (ja) 2016-05-02 2020-04-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8340682A (zh) 2017-01-25 2018-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5974A (en) 1983-10-13 2000-11-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supplied printer head and ink container
AU635562B2 (en) 1989-09-18 1993-03-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head with cover
US5359353A (en) * 1991-06-19 1994-10-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pring-bag printer ink cartridge with volume indicator
JPH06106729A (ja) 1992-09-28 1994-04-19 Sharp Corp インク補給装置
US6007191A (en) 1993-08-19 1999-12-28 Fuji Xerox Co., Ltd. Ink supply unit
US5619239A (en) 1993-11-29 1997-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placeable ink tank
JP3219609B2 (ja) 1993-11-29 2001-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再充填器及びインク再充填方法
JP3450916B2 (ja) * 1993-12-21 2003-09-29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カンパニー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515663A (en) 1994-04-06 1996-05-14 Nu-Kote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refilling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s
JPH0839831A (ja) 1994-05-23 1996-02-1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タンクに対するインク充填器
JP3402823B2 (ja) 1994-08-24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保持部材の液体流出用開口部に対する保護キャップ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液体保持部材
US6238042B1 (en) * 1994-09-16 2001-05-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rinter and method of charging ink into said cartridge
US5825387A (en) 1995-04-27 1998-10-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supply for an ink-jet printer
US5980032A (en) 1994-10-31 1999-11-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liant ink interconnect between print cartridge and carriage
JP3374209B2 (ja) 1994-11-18 2003-0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供給装置
US5825388A (en) 1994-12-27 1998-10-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ting apparatus
JPH08267775A (ja) 1995-03-28 1996-10-15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017118A (en) 1995-04-27 2000-01-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gh performance ink container with efficient construction
ES2147084B1 (es) 1996-07-05 2001-04-01 Seiko Epson Corp Cartucho de tinta y mecanismo de carga para el cartucho de tinta.
JP3332779B2 (ja) 1996-07-3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液体収納容器
FR2751916B1 (fr) 1996-08-02 2000-11-17 Seiko Epson Corp Cartouche d'encres et appareil d'impression
JPH1044454A (ja) 1996-08-02 1998-02-17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該液体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タンクと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とを一体化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295339B2 (ja) 1996-08-30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キャップ
JP3245092B2 (ja) 1996-09-11 2002-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注入方法
JP3513377B2 (ja) 1996-12-05 2004-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への液体充填方法、該充填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充填ユニットと該充填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記録装置
GB9701157D0 (en) 1996-12-14 1997-03-12 Dynamic Cassette Int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ling an ink cartridge for a printer
JPH10250091A (ja) 1997-03-13 1998-09-22 Canon Inc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貯留容器およびこれらの物流キャップ
JP4210034B2 (ja) 1998-03-04 2009-01-14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カンパニー インク容器を一新するシステム
EP1300248B1 (en) 1998-03-30 2008-10-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remaining ink volume detection method
US5905518A (en) 1998-04-29 1999-05-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ne shot air purge for replaceable ink supply
JP3608397B2 (ja) 1998-10-06 2005-0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JP3791576B2 (ja) 1999-01-18 2006-06-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KR100411028B1 (ko) 1999-03-29 2003-12-18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 카트리지의 잉크 충전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1063098A (ja) 1999-04-27 2001-03-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該液体収納容器に用いられる弁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容器
US6799820B1 (en) 1999-05-20 2004-10-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having a liquid detecting device
JP2001063085A (ja) 1999-08-26 2001-03-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33266B2 (ja) 1999-10-04 2006-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US6155678A (en) 1999-10-06 2000-12-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en
JP2001199082A (ja) 1999-10-08 2001-07-24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
ATE409590T1 (de) 1999-10-29 2008-10-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patrone zur benutzung in einem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JP2001130022A (ja) 1999-11-09 2001-05-15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941311B2 (ja) 1999-12-10 2007-07-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充填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196671B1 (en) 1999-12-20 2001-03-06 Xerox Corporation Ink-jet cartridge for an ink jet printer having air ingestion control
US6290348B1 (en) 2000-01-05 2001-09-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ink-jet cartridges with a universal body structure
DE60118464T2 (de) 2000-01-18 2006-12-07 Seiko Epson Corp. Tintenpatrone,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mit einer solchen tintenpatrone und reinigungs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aufzeichnungskopf des aufzeichnungsgerätes
TW541247B (en) 2000-01-31 2003-07-11 Hewlett Packard Co Latch and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JP2002178541A (ja) 2000-02-28 2002-06-2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ヘッドユニット
US6254226B1 (en) 2000-07-14 2001-07-03 Xerox Corporation Liquid ink cartridge with recessed fill hole and ink tank vent
JP2002120376A (ja) 2000-10-16 2002-04-2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
EP1642722B1 (en) 2000-10-20 2010-12-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JP3658328B2 (ja) 2001-02-07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への液体再充填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697213B2 (ja) 2001-02-09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液体の撹拌方法
US6390613B1 (en) 2001-02-16 2002-05-21 Win-Yin Liu Ink-refilling device for ink cartridge of a jet printer
DE10116429B4 (de) 2001-04-02 2005-03-24 J. S. Staedt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füllen eines Tintentanks
US6364473B1 (en) 2001-04-06 2002-04-02 Win-Yin Liu Refilling needle for refilling an ink cartridge
CA2386999C (en) 2001-05-17 2008-10-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JP3879023B2 (ja) 2001-06-14 2007-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およびインク充填装置
ATE326348T1 (de) * 2001-10-05 2006-06-15 Canon Kk Tintenbehälter, flüssigkeitszufuhrvorrichtung und 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KR100429797B1 (ko) * 2001-11-05 2004-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터용 잉크 카트리지
JP2003191488A (ja) 2001-12-27 2003-07-08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151939B2 (ja) 2002-02-18 2008-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325908B2 (en) 2002-02-07 2008-02-05 Ricoh Company, Ltd. Pressure adjustment mechanism, liquid tank, liquid providing device,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EP1336498B1 (en) 2002-02-14 2005-05-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tank and ink jet printer
US6776479B2 (en) 2002-10-31 2004-08-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interconnect port venting for capillary reservoir flui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JP3754954B2 (ja) 2002-11-27 200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188720A (ja) 2002-12-10 2004-07-08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JP2004230705A (ja) 2003-01-30 2004-08-19 Canon Inc 液体タンク
JP2004314602A (ja) * 2003-04-04 2004-11-11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89520B2 (ja) 2003-08-20 2009-1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54742B2 (ja) 2003-09-29 2008-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058434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MXPA04012681A (es) 2003-12-26 2005-07-01 Canon Kk Recipiente para liquid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liquido.
JP4058436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
JP4298629B2 (ja) 2003-12-26 200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GB2412088B (en) 2004-03-19 2007-09-19 Zipher Ltd Liquid supply system
JP3959072B2 (ja) 2004-04-27 2007-08-15 ナインスター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321370B2 (ja) 2004-06-14 2009-08-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充填方法
WO2006028082A1 (ja) 2004-09-09 2006-03-1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容器
JP4125279B2 (ja) 2004-10-20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を搭載するホルダ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とホルダと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AR051513A1 (es) * 2004-11-29 2007-01-17 Seiko Epson Corp Metodo para cargar liquido en un cartucho dispositivo de carga de liquido y cartucho
EP2383122B1 (en) 2005-02-02 2015-11-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JP4752297B2 (ja) 2005-03-10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498192B2 (ja) * 2005-03-31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82862B2 (ja) 2005-03-31 2011-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及びその液体充填方法
JP2006281539A (ja) 2005-03-31 2006-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体吐出装置
US7325909B2 (en) 2005-04-28 2008-02-05 Kenneth Yuen Automatic ink refill system and methods
TWM282839U (en) 2005-07-29 2005-12-11 Yi-Tzung Yan Unsophisticated filling component for ink cartridge
JP4890817B2 (ja) 2005-08-25 201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US7445323B2 (en) 2005-12-21 2008-11-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 cartridge venting
US7954662B2 (en) * 2005-12-28 2011-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JP2007230188A (ja) 2006-03-03 2007-09-1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7283753A (ja) 2006-03-20 2007-11-0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収容体及び保存方法
JP2007276222A (ja) 2006-04-05 2007-10-25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055888B2 (ja) * 2006-08-11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37912A1 (de) * 2006-08-11 2008-04-24 Seiko Epson Corp. Flüssigkeitseinspritzverfahren und Flüssigkeitsbehälter
JP5055889B2 (ja) * 2006-08-11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WO2008056736A1 (ja) 2006-11-10 2010-02-25 株式会社クローズアップ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280780B2 (ja) 2007-02-06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US7735983B2 (en) 2007-02-28 2010-06-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ink cartridge with vented wick
JP4798032B2 (ja) * 2007-03-20 2011-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345833B2 (ja) 2007-03-20 2009-10-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供給方法
JP4798033B2 (ja) 2007-03-20 2011-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充填方法
JP4976900B2 (ja) 2007-03-30 2012-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JP5007601B2 (ja) * 2007-05-02 2012-08-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におけるシール方法、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液体収容容器
JP5219447B2 (ja) 2007-05-15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液収納容器、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液残量判定方法
US7938523B2 (en) 2007-06-13 2011-05-1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luid supply tank ventilation for a micro-fluid ejection head
JP5088193B2 (ja) * 2007-10-16 2012-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4985501B2 (ja) 2008-03-21 2012-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製造方法
JP4561853B2 (ja) 2008-03-27 2010-10-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5104548B2 (ja) 2008-05-27 2012-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63314B2 (ja) 2008-06-27 2013-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への液体注入方法、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液体収容容器
JP5163313B2 (ja) 2008-06-27 2013-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液体収容容器
US8366251B2 (en) 2008-06-27 2013-02-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method of filling liquid into liquid container, and r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container
JP5272540B2 (ja) 2008-06-27 2013-08-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体容器
JP4702435B2 (ja) 2008-11-14 2011-06-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充填装置、及びインク充填用の治具
JP5338415B2 (ja) 2009-03-23 2013-1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JPWO2010109578A1 (ja) 2009-03-23 2012-09-2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充填方法
US8454136B2 (en) 2009-04-30 2013-06-04 Ricoh Company, Ltd. Ink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ink cartridge
JP5381296B2 (ja) 2009-04-30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0712A (ja) 2009-11-24 2011-06-09 S T Sangyo Kk インク収納容器と再充填インク収納リサイクル容器
JP5471461B2 (ja) 2010-01-08 2014-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577792B2 (ja) 2010-03-30 2014-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207066A (ja) 2010-03-30 2011-10-2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消費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JP5769384B2 (ja) 2010-04-20 2015-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45561B2 (ja) 2010-08-06 2016-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封止部材、及びキャップ
CN201784252U (zh) 2010-08-12 2011-04-06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式墨盒填充装置
JP5720148B2 (ja) 2010-09-03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JP5874160B2 (ja) 2010-09-03 2016-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を着脱可能なホルダー
US20120133713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Camp Alphonse D Ink tank with flexible wall
JP2012126100A (ja) 2010-12-17 2012-07-05 Canon Inc インク収納容器
CN102529386B (zh) 2010-12-22 2015-12-0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填充装置、墨盒填充系统及相应的墨盒填充方法
US8684505B2 (en) 2012-03-19 2014-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ent path for a liquid container
US9283767B2 (en) 2012-05-23 2016-03-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sealing member
JP6246686B2 (ja) 2014-09-16 2017-12-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60693A1 (en) 2014-03-06
US9827776B2 (en) 2017-11-28
US9776418B2 (en) 2017-10-03
CN103568573A (zh) 2014-02-12
US20140060692A1 (en) 2014-03-06
CN103568574B (zh) 2016-06-15
CN103568574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7345U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CN204506139U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4924768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1612835B (zh) 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容器
CN103568572B (zh) 再填充盒的制造方法以及再填充盒
CN105008136B (zh) 墨水匣单元、喷墨打印机、墨水匣
CN203937333U (zh) 液体喷射装置、罐
CN104968501B (zh)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568573B (zh)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CN101628506B (zh) 液体供应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04057A (zh) 容器、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3419503B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4512117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5667094B (zh) 保护部件、液体供应单元的套件
CN109664619A (zh) 副罐及消耗品消耗系统
CN104553335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4842660B (zh) 盒以及密封部件
JP621298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装置
CN104417077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5966078A (zh) 液体收容体单元、液体供给装置、盒体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3660593A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
CN104626754A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