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6079B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6079B
CN103186079B CN201210554698.2A CN201210554698A CN103186079B CN 103186079 B CN103186079 B CN 103186079B CN 201210554698 A CN201210554698 A CN 201210554698A CN 103186079 B CN103186079 B CN 103186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nd
band
fixing
fixing devic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46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6079A (zh
Inventor
后藤创
佐藤雅彦
吉川政昭
石井贤治
小川祯史
今田高广
高木启正
斋藤哉
斋藤一哉
岩谷直毅
下川俊彦
山地健介
川田哲平
长谷岳诚
汤浅周太郎
瀬下卓弥
内谷武志
吉浦有信
铃木明
吉永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6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6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圆滑地维持带的转动的同时,能够防止带的破损或破裂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夹持形成部件(24)具有由夹持部(N)的形状决定的底座垫(241),该底座垫(241)包括借助于定影带(21)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接触面(50),和从接触面(50)向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后,定影带(21)滑动并且不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延伸面(51),以及从延伸面(51)被平滑地连续设置到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并且不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曲面(52)。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的定影装置,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近年来,关于节能、高速化的市场要求正在提高。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是采用电子照相方式、静电记录、磁记录等的图像形成工序,通过图像转印方式或直接方式在记录媒介片材、印刷纸、感光纸、静电记录纸等的记录媒介里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作为用于对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广泛采用的是热辊方式、膜材加热方式、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等的接触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
作为这种定影装置的一例,公知的有带(belt)方式的定影装置(参照如专利文献1)或采用陶瓷加热管的SURF定影(膜材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参照如专利文献2)。
在带方式的定影装置中,近年来,进一步要求预热时间(在开启电源等时,从常温状态到可以印刷的规定温度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接到印刷要求后,经过印刷准备和印字动作后至完成排纸为止的时间)的短缩化(课题1)。另外,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由于单位时间里通过纸张数量增加,并且所需热量增大,尤其是在连续印刷的开始时会产生热量不足,即温度下落的问题(课题2)。
另一方面,在采用陶瓷加热管的SURF定影方式中,因为与带方式的定影装置相比具有较低的热容量,并可以小型化,所以就可以解决前述的课题1的问题。但是,SURF定影方式因为是仅对夹持部进行局部加热,而其他部分得不到加热,所以在夹持的用纸等进口处的带处于最冷的状态里,从而导致容易发生定影不良的问题。尤其是,在高速机中,由于带的转动速度快,带在夹持部以外的放热增多,就导致了更容易发生定影不良的问题(课题3)。
为了解决以上1-3的课题,提案有一种在采用环状带的构成中,即使搭载在高产量的图像形成装置里,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定影性的定影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
该定影装置如图8所示地,包括有环状带100、配设在环状带100的内部里的管状的金属导热体200、配设在金属导热体200内的热源300,以及借助于环状带100与金属导热体200抵接后形成夹持部N的加压辊400。环状带100通过加压辊400的转动被带动转动,这时,金属导热体200引导环状带100的移动。另外,通过金属导热体200内的热源300借助于金属导热体200来加热环状带100,就可以对环状带100全体进行加热。由此就可以缩短从加热待机时开始的首次打印时间,并且可以解决高速转动时的热量不足的问题。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性及首次打印时间,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热效率。于是提案有一种不是借助于金属导热体来间接地加热环状带,而是直接加热(不借助金属导热体)环状带的构成(参照专利文献4)。
在该构成中,如图9所示地,是从环状带100的内侧去除了管状的金属导热体,取而代之的是在与加压辊400相对的位置里设置了板状的夹持形成部件500。采用该构成时,因为在配设有夹持形成部件500的部位以外处能够通过热源300来直接加热环状带100,所以就大幅提高了传热效率并降低消耗电力。由此,就可以进一步缩短从加热待机时开始的首次打印时间。另外,还可以获得不设置金属导热体的成本降低效果。
另外,在图10中显示了直接加热环状带的类型的定影装置的其他构成(参照专利文献5)。
图10所示的定影装置虽然也包括有夹持形成部件500,但这里是在构成夹持形成部件500的底座垫(base pad)501的表面里设置了低摩擦性的滑动片材502。这样,通过在底座垫501的表面里设置滑动片材502,当环状带100转动时,通过环状带100对该滑动片材502的滑动,因环状带100的磨耗或摩擦力而产生的负荷就得到减轻。
然而,在采用环状带的定影装置中,当环状带被带动转动时,众所周知的是在比夹持部更靠用纸搬送方向的上游侧中,因为环状带被拉入夹持部而产生了张力。
因此,如图9所示地,在通过夹持形成部件500来引导环状带100的构成中,转动时环状带100会重重地碰触到夹持形成部件500的上游侧的边缘里,从而有可能导致环状带100的破损或破裂。
另外,在图10所示的定影装置中,虽然在底座垫501的表面里设置了滑动片材502,但在环状带100转动时,当滑动片材502重重地碰触到底座垫501的边缘里,会导致滑动片材502的磨耗。然后,当滑动片材502的功能下降,并在不久后环状带100碰触到底座垫501的边缘里时,就会产生环状带100破损或破裂的问题。
还有,近年来,为了提高节能性和首次打印时间,倾向于将环状带形成得更薄,因此,尤其是在采用这种带的定影装置中,因带的强度下降而发生上述的带的破损或破裂的可能性就更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6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2861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34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233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262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圆滑地维持带的转动的同时,能够防止带的破损或破裂的定影装置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可以转动的环状定影带、对所述定影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源、被配设在所述定影带的内侧里的夹持形成部件、通过借助于所述定影带与所述夹持形成部件抵接后在和定影带之间形成夹持部的对向转动体,以及对载置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进行搬送后将定影图像定影到该记录媒介里,
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形成部件具有由夹持部的形状决定的底座垫,所述底座垫包括:
接触面,其借助于所述定影带与对向转动体接触;
延伸面,其从所述接触面向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所述定影带沿着该延伸面滑动,并且该延伸面不与所述对向转动体接触;
曲面,其从所述延伸面被平滑地连续设置到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并且不与所述对向转动体接触,其中所述定影带在非转动时不与所述曲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因为底座垫具有延伸面,所以就能够稳定且圆滑地转动定影带,并使其进入夹持部。由此,就可以减轻对转动中的定影带的负荷。另外,即使在定影带接触到底座垫的曲面里的情况下,通过曲面和延伸面的平滑的连续,也可以高度地抑制定影带的磨耗。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因为能够抑制转动时产生的对定影带的负荷和磨耗,所以就能够防止定影带的破损或破裂,从而提高作为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搭载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3所示是定影带的端部的构成图,(a)是立体图,(b)是平面图,(c)是从定影带的转动轴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图4所示是夹持部的放大图。
图5所示是用于说明曲面的配设位置的图。
图6所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7所示是夹持部的放大图。
图8所示是以往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9所示是对环状带直接加热的以往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10所示是对环状带直接加热的其他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符号说明】
20 定影装置
21 定影带
22 加压辊(对向转动体)
23 卤素发热管(加热源)
24 夹持形成部件
25 支撑(支持部件)
40 带保持部件
50 接触面
51 延伸面
52 曲面
240 滑动片材
241 底座垫
D 通过带保持部件的外周的假想圆
E 夹持部的假想延长线
h1 在底座垫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端部中相对于夹持部的假想延长线的高度
h2 在底座垫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中相对于夹持部的假想延长线的高度
h3 将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以外的底座垫的部分中相对于夹持部的假想延长线的最大高度
N 夹持部
P 用纸(记录媒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有,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图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状的部件或构成部品的构成要素,在可以判别的范围内通过赋予同一符号并经一次说明后将省略其再次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及动作。
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是彩色激光打印机,在该装置本体的中央里设置了四个造像部4Y、4M、4C、4K。各造像部4Y、4M、4C、4K除了收容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Bk)等不同颜色的调色剂以外,其他的构成都相同。
具体来说是,各造像部4Y、4M、4C、4K包括有,作为潜像载置体的鼓状的感光体5,和对感光体5的表面进行带电的带电装置6,和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5表面里的显影装置7,和对感光体5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8等。还有,在图1中,仅对黑色的造像部4K所有的感光体5K、带电装置6K、显影装置7K、清洁刮板8K赋予了符号,在其他的造像部4Y、4M、4C中省略了符号的表示。
在各造像部4Y、4M、4C、4K的下方里配设了对感光体5的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机构的曝光装置9。曝光装置9具有光源、多面镜、f-θ透镜、反射镜等,并根据图像数据来将激光照射到各感光体5的表面里。
在各造像部4Y、4M、4C、4K的上方里配设了转印装置3。转印装置3包括有作为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30、作为一次转印手段的四个一次转印辊31、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36、二次转印支持辊32、清洁支持辊33、张紧辊34、带清洁装置35等。
中间转印带30是环状的带,被张紧架设在二次转印支持辊32、清洁支持辊33及张紧辊34里。这里,通过二次转印支持辊32的转动驱动,中间转印带30就在图中箭头所示方向里做环绕移动(转动)了。
四个一次转印辊31分别在和各感光体5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30后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另外,在各一次转印辊31里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并且规定的直流电压(DC)以及/或交流电压(AC)被施加在各一次转印辊31里。
二次转印辊36是在和二次转印支持辊32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30后形成了二次转印夹持。另外,和一次转印辊31同样地,在二次转印辊36里也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并且规定的直流电压(DC)以及/或交流电压(AC)被施加在二次转印辊36里。
轮带清洁装置35具有与中间转印带30抵接地被配设的清洁刷和清洁刮板。从该轮带清洁装置30延伸的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移送管被连接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收容器的进口部里。
在打印机本体的上部里设置有罐收容部2,并在罐收容部2里可以装卸地安装了对补给用的调色剂进行收容的四个调色剂罐2Y、2M、2C、2K。在各调色剂罐2Y、2M、2C、2K和上述的各显影装置7之间设置了未图示的补给路径,并借助于该补给路径来将调色剂从各调色剂罐2Y、2M、2C、2K补给到各显影装置7里。
另一方面,在打印机本体的下部里,设置了收容有作为记录媒介的用纸P的供纸盘10,和从供纸盘10将用纸P搬出的供纸辊11等。这里,在记录媒介里,除了普通纸以外,还包括有厚纸、明信片、信封、薄纸、铜版纸(涂层纸或美术纸等)、描图纸、OHP片材等。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设置手动供纸机构。
在打印机本体内,配设了用于将用纸P从供纸盘10经过二次转印夹持排出到装置外的搬送路径R。在搬送路径R中的比二次转印辊36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配设了作为将用纸P向二次转印夹持搬送的搬送手段的一对对位辊对12。
另外,在比二次转印辊36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下游侧里,配设了用于对转印到用纸P里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20。更进一步地,在比定影装置20更靠搬送路径R的用纸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里,设置了用于将用纸排出到装置外的一对排纸辊13。还有,在打印机本体的上面部里,设置了用于堆放被排出到装置外的用纸的排纸盘14。
接着,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动作。
当造像动作开始时,各造像部4Y、4M、4C、4K中的感光体5就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图的顺时针转动方向里被转动驱动,并且,各感光体5的表面通过带电装置6被均匀带电为规定的极性。当来自于曝光装置9的激光分别照射到被带电的各感光体5的表面里后,就在各感光体5的表面里形成了静电潜像。这时,在各感光体5里曝光的图像情报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等的颜色情报后的单色的图像情报。在这样形成的各感光体5上的静电潜像里,通过各显影装置7供给的调色剂,静电潜像就作为调色剂图像被显像化(可视像化)了。
另外,当造像动作开始后,二次转印支持辊32在图的反时针转动方向里转动驱动,并使得中间转印带30在图的箭头方向里作环绕移动。然后,在各一次转印辊31里,被施加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经稳定电压或稳定电流控制的电压。由此,就在各一次转印辊31和各感光体5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转印电场。
然后,随着各感光体5的转动,当感光体5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夹持时,通过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的转印电场,各感光体5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依次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这样,就在中间转印带30的表面里载置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了。另外,没有被全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里的各感光体5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8来被除去。之后,各感光体5的表面通过未图示的除电装置被除电后,表面电位就得到初始化。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中,当供纸辊11开始转动驱动时,用纸P就从供纸盘10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里。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里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对12来对准时机后,被送到二次转印辊36和二次转印支持辊32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里。在该二次转印辊36里被施加有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由此,就在二次转印夹持里形成了转印电场。
然后,随着中间转印带30的环绕移动,当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里时,通过形成在上述二次转印夹持里的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一起转印到用纸P上了。另外,这时没有被全部转印到用纸P里的中间转印带30上的残留调色剂通过带清洁装置35被除去,并且,被除去的调色剂被搬送回收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收容器里。
之后,用纸P被搬送到定影装置20里,并通过定影装置20来将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该用纸P里。然后,用纸P通过排纸辊13被排出到装置外,并堆放在排纸盘14上。
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用纸里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使用四个造像部4Y、4M、4C、4K中的某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两个或三个造像部来形成双色或三色的图像。
接着,根据图2来说明上述定影装置20的构成。
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有作为可以转动的定影转动体的定影带21,和作为与定影带21相向而对地被设置为可以转动的对向转动体的加压辊22,和作为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加热源的卤素发热管23,和被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里的夹持形成部件24,和作为支持夹持形成部件24的支持部件的支撑25,和将卤素发热管23放射的光向定影带21反射的反射部件26,和作为检测定影带2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27,和将用纸从定影带21分离的分离部件28,以及将加压辊22向定影带21加压的未图示的加压机构等。
上述定影带21由具有可挠性的薄的环状带部件(包括膜材)来构成。详细来说是,定影带21包括由镍、SUS等金属材料或聚酰亚胺(PI)等树脂材料形成的内周侧的底材,和由PFA(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或PTFE(聚四氟乙烯)等形成的外周侧的脱模层。另外,也可以在底材和脱模层之间介在由硅酮橡胶、发泡性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等橡胶材料形成的弹性层。
上述加压辊22包括芯棒22a,和由设置在芯棒22a的表面里的发泡性硅酮橡胶、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等形成的弹性层22b,和由设置在弹性层22b的表面里的PFA或PTFE等构成的脱模层22c。加压辊22通过未图示的加压机构被朝向定影带21侧加压后,借助于定影带21抵接到夹持形成部件24里。在该加压辊22和定影带21的压接的部位中,通过加压辊22的弹性层22b被按压变形,就形成了规定的宽度的夹持部N。另外,加压辊22被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打印机本体里的未图示的马达等的驱动源来转动驱动。当加压辊22转动驱动时,其驱动力在夹持部N处被传递到定影带21里,从而使得定影带21作从动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加压辊22是实心的辊,但也可以是中空的辊。这时,也可以在加热辊22的内部里配设卤素发热管等的加热源。另外,在没有弹性层时,虽然热容量减小而使得定影性提高,但在将未定影调色剂压碎后定影时,带表面的微小凹凸被转印到图像里后,就有可能在图像的底图(beta)部里产生光泽不均。为了防止这一点,以设置厚度在100μm以上的弹性层为好。通过设置厚度在100μm以上的弹性层,由于弹性层的弹性变形能够吸收微小的凹凸,所以就能够避免光泽不均的发生。弹性层22b既可以是实心橡胶,也可以在加压辊22的内部里没有加热源时采用海绵橡胶。海绵橡胶因为绝热性好,定影带21的热量不容易被传递,所以更为优选。另外,定影转动体和对向转动体不局限于相互压接,也可以是不进行压接而仅是接触的构成。
上述卤素发热管23的两端部被分别固定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未图示)里。卤素发热管23被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打印机本体里的电源部的输出控制来发热,该输出控制是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27对定影带21的表面温度的检测结果来进行的。通过这种发热管23的输出控制,就能够将定影带21的温度(定影温度)设定在所需的温度里。另外,作为加热定影带21的加热源,除了卤素发热管以外,也可以采用IH、阻抗发热体或炭加热管等。
上述夹持形成部件24包括底座垫241,和设置在底座垫241的表面里的滑动片材(低摩擦片材)240。底座垫241在定影带21的轴方向或加压辊22的轴方向里被配设为长边状,并受到加压辊22的加压力后来决定夹持部N的形状。还有,底座垫241通过支撑25来被固定支持。由此,就可以防止因加压辊22的压力而在夹持形成部件24里产生弯曲,并在加压辊22的轴方向里获得均一的夹持宽度。另外,支撑25为了满足夹持形成部件24的弯曲防止功能,以不锈钢或铁等的高机械强度的金属材料来形成为好。另外,底座垫241为了确保强度,也以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来形成为好。作为底座垫241的材料,可以适用液晶聚合物(LCP)等的树脂、金属或陶瓷等。
另外,底座垫241由耐热温度在200℃以上的耐热性部件构成。由此,就在调色剂定影温度领域处防止夹持形成部件24的热变形,并确保稳定的夹持部N的状态后,获得输出图像的稳定化。底座垫241可以采用PES(polyethersulfone)、PPS(polyphenylene sulfide)、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PEN(polyether nitrile)、PAI(polyamide imide)、PEEK(polyether ether ketone)等的一般的耐热性树脂。
滑动片材240只要被配设在底座垫241的至少与定影带21相对的表面里即可。由此,当定影带21转动时,通过定影带21对该低摩擦片材的滑动,发生在定影带21里的驱动转矩就得到降低,对定影带21的摩擦力而导致的负荷也得到减轻。另外,也可以采用没有滑动片材的构成。
上述反射部件26被配设在支撑25和卤素发热管2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反射部件26固定在支撑25里的。作为反射部件26的材料可以列举有铝或不锈钢等。通过这样地配设反射部件26,从卤素发热管23放射到支撑25侧里的光就被反射到定影带21里。由此,就能够增多照射到定影带21里的光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加热定影带21。另外,因为还可以抑制卤素发热管23的辐射热被传递到支撑25等里,所以还可以实现节能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20为了提高节能性及首次打印时间等,还进行了各种构成上的考虑。
具体来说是,能够通过卤素发热管23在夹持部N以外的部位中对定影带21直接加热(直接加热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卤素发热管23和定影带21在图2左侧的部分中,两者之间什么也没有介在,所以在该部分中,是将卤素发热管23的辐射热直接施加到定影带21里的。
另外,为了实现定影带21的低热容量化,是将定影带21做薄且小直径化的。具体来说是,将构成定影带21的底材、弹性层、脱模层的厚度分别设定在20-50μm、100-300μm、10-50μm的范围里,并将全体的厚度设定在1mm以下。另外,定影带21的直径设定在20-40mm里。为了实现进一步的低热容量化,以将定影带21全体的厚度设定在0.2mm以下为好,而更为优选的是设定在0.16mm以下为好。另外,定影带21的直径以在30mm以下为好。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加压辊22的直径设定在20-40mm里,来使得定影带21的直径和加压辊22的直径相同。但是,并不局限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使得定影带21的直径小于加压辊22的直径。这时候,由于夹持部N中的定影带21的曲率要小于加压辊22的曲率,从夹持部N排出的记录媒介就会容易从定影带21分离。
另外,如上所述,虽然将定影带21小直径化后会减小定影带21的内侧的空间,但通过将支撑25形成为两端侧中被弯曲的凹状,并在形成该凹状的部分的内侧里收容卤素发热管23,就可以以较小的空间来配设支撑25或卤素发热管23。
另外,为了在较小的空间内能够尽量大地配设支撑25,反过来是将夹持形成部件24形成为集约化。具体来说是,将底座垫241的用纸搬送方向的宽度形成为小于支撑25的用纸搬送方向的宽度。更进一步地,在图2中,在将底座垫241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端部24a及下游侧端部24b中的各自相对于夹持部N或其假想延长线E的高度作为h1及h2,将上游侧端部24a及下游侧端部24b以外的底座垫241的部分中相对于夹持部N或其假想延长线E的最大高度作为h3时,就构成为h1≤h3、h2≤h3。通过这种构成,因为底座垫241的上游侧端部24a及下游侧端部24b不介在于支撑25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各弯曲部和定影带21之间,就能够将各弯曲部配设为接近于定影带21的内周面。由此,就能够在定影带21内的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大地配设支撑25,从而就能够确保支撑25的强度。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加压辊22导致的夹持形成部件24的弯曲,并提高定影性。
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支撑25的强度,在实施方式中,支撑25的构成是包括有和夹持形成部件24接触并在用纸搬送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里延伸的底座部25a,和从该底座部25a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端部朝着加压辊22的抵接方向(图2的左侧)延伸的竖立部25b。也就是说,通过在支撑25里设置竖立部25b,支撑25就具有在加压辊22的加压方向里延伸的横长的截面,截面系数变大后,就可以提高支撑25的机械强度。
另外,将竖立部25在加压辊22的抵接方向里形成得更长时,就更能够提高支撑25的强度。因此,竖立部25b的先端相对于定影带21的内周面,以能够尽量接近为好。然而,在转动中,因为在定影带21多少会发生一些摆动(移动的紊乱),将竖立部25b的先端过于接近定影带21的内周面里时,就有可能导致定影带21与竖立部25b的先端的接触。尤其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在采用薄的定影带21的构成中,因为定影带21的摆动幅度较大,所以就有必要注意竖立部25b的先端的位置设定。
具体来说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竖立部25b的先端和定影带21的内周面在加压辊22的抵接方向上的距离d设定为至少是2.0mm,尤其是在3.0mm以上为好。另一方面,当定影带21具有一定厚度而基本上没有摆动时,可以将上述距离d设定为0.02mm。还有,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当竖立部25b的先端里安装有反射部件26时,需要设定上述距离d来使得反射部件26不接触到定影带21里。
如此,通过将竖立部25b的先端尽可能地配设为接近于定影带21的内周面,就能够将竖立部25b在加压辊22的抵接方向里较长地配设。由此,即使是采用小口径的定影带21的构成,也能够提高支撑25的机械强度。
图3所示是定影带的端部的构成图,图3(a)所示是立体图,图3(b)所示是平面图,图3(c)所示是从定影带的转动轴方向看到的侧视图。还有,在图3(a)-图3(c)中,虽然仅图示了一侧的端部的构成,但因为反对侧的端部具有同样的构成,所以,以下通过图3仅对一侧的端部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a)或图3(b)所示,在定影带21的端部里插入有带保持部件40,通过该带保持部件40,定影带21的端部就被保持为可以转动。如图3(c)所示地,带保持部件40在夹持部的位置(配设夹持形成部件24的位置)处形成为开口的C字形。
另外,如图3(a)或图3(b)所示,在定影带21的端面和与其相向而对的带保持部件40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作为保护定影带21的端部的保护部件的滑动环41。由此,当定影带21里发生轴方向的偏靠时,就能够防止定影带21的端部直接抵接到带保持部件40里,从而能够防止端部的磨耗或破损。另外,滑动环41相对于带保持部件40的外周是带有余量地被嵌入的。由此,当定影带21的端部接触到滑动环41里时,虽然滑动环41可以随着定影带21做从动转动,但是,滑动环41也可以不做从动转动而是静止的。作为滑动环41的材料,可以是耐热性良好的超级工程塑料,例如以适用PEEK、PPS、PAI、PTFE等为好。
还有,省略了图示的是,在定影带21的轴方向两端部里的定影带21和卤素发热管23之间,配设了对卤素发热管23的热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由此,就能够抑制尤其是在连续通过纸张时的定影带的非通过纸张领域中的过度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防止因定影带的热而导致的劣化或损伤。
以下,参照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基本动作。
当打印机本体的电源开关被启动时,电力在被供给到卤素发热管23里的同时,加压辊22开始在图2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里转动驱动。由此,定影带21通过其与加压辊22的摩擦力,就在图2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里从动转动。
之后,经过上述图像形成工序的载置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在被未图示的导向板引导的同时,在图2的箭头A1方向里得到搬送后,就被送入处于压接状态的定影带21及加压辊22的夹持部N里。然后,通过由卤素发热管23加热的定影带21的热和定影带21及加压辊22之间的加压力,调色剂图像T就被定影到用纸P的表面里了。
定影有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从夹持部N在图2中的箭头A2方向里被搬出。这时,通过用纸P的先端和分离部件28的先端的接触,用纸P就从定影带21分离了。之后,被分离的用纸P如上所述地,通过排纸辊被排出到机外,并被堆垛到排纸盘里。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图4所示是夹持部的放大图。
如图4所示,在底座垫241的加压辊22侧的面里,设置了借助于定影带21与加压辊22接触的平直的接触面50。更进一步地,在该接触面50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设置了借助于定影带21不与加压辊22抵接的延伸面51。延伸面51被形成在和接触面50同一平面上的平直状里,当定影带21在图4的箭头方向里转动时,定影带21相对于延伸面51借助于滑动片材240是一边滑动一边进入夹持部N的。也就是说,延伸面51具有作为将定影带21向接触面50引导的导向的功能。
还有,接触面50和延伸面51除了形成为平直状外,也可以形成朝向定影带21的内径侧凹陷的凹曲面状或其他的形状。尤其是,在将接触面50和延伸面51形成为凹曲面状时,因为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的先端以靠向加压辊22来被排出,所以就能够提高用纸对定影带21的分离性,从而能够获得抑制堵纸等搬送不良的发生的效果。
在延伸面51的更靠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还连续地设置了曲面52。该曲面52在定影带21的外径方向里形成为凸状,在曲面52和延伸面51的界面B处,曲面52相对于延伸面51是不形成角(边缘)地连续而平滑地来形成。
如此,底座垫241就包括了与加压辊22接触的接触面50,和从接触面50向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的延伸面51,以及从延伸面51向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平滑连续地设置的曲面52。另外,滑动片材240是沿着它们被配设的。由此,滑动片材240也与底座垫241同样地,包括有对应于底座垫241的接触面50的平直状的接触面60,和对应于底座垫241的延伸面51的平直状的延伸面61,以及对应于底座垫241的曲面52的曲面62。
定影带21在非转动时,是不与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接触的。另外,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相对于定影带21的理想的转动轨迹(没有定影带移动的紊乱时的转动轨迹),是被配设为不接触的。因此,即使定影带21转动,定影带21基本上也不与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接触。但是,实际中,因为转动时的定影带21的移动会多少有些紊乱,所以根据该移动的紊乱,定影带21有时会接触到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里。然而,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因为滑动片材240是沿着底座垫241的形状后,曲面62和延伸面61平滑地连续的,所以就能够高度地抑制定影带21的磨耗。另外,通过底座垫241的曲面52和延伸面51的平滑的连续,也能够高度地抑制滑动片材240和底座垫241的接触而导致的磨耗。
还有,为了进一步降低定影带21与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接触时的滑动负荷,以将底座垫241的曲面52接近于定影带21的理想的转动轨迹来形成为好。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定影带21转动时,定影带21与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是以基本上非接触地来一边相对于延伸面61滑动,一边进入到夹持部N里。也就是说,转动中的定影带21因为是通过底座垫241从平直状的延伸面51被引导去平直状的接触面50的,所以就能够在夹持部N的跟前就抑制定影带21的移动的紊乱,因而就能够实现稳定且平滑的定影带21的转动。
另外,因为转动中的定影带21的移动多少有些紊乱,有时侯定影带21会接触到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里,但即使这样,由于是沿着底座垫241的形状后,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来和延伸面61平滑地连续的,所以就能够高度地抑制定影带21的磨耗。另外,这时候,即使滑动片材240被用力按压到底座垫241里,也能够高度地抑制滑动片材240的磨耗。
还有,转动中的定影带21因为在底座垫241的延伸面51和曲面52的位置处不与加压辊22接触,所以就不会因为定影带21在这些位置中与加压辊22的接触而导致的磨耗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转动中的定影带21更不容易接触到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里而将底座垫241的配设位置设定为如下。
在图5所示的从定影带21的转动轴方向看到的状态中,以两点虚线D来表示通过C字形的带保持部件40的外周的真圆或大致真圆的假想圆,并以两点虚线E来表示夹持部N的假想延长线时,是该假想圆D和假想延长线E所围成的领域内,并且是在离开假想圆D和假想延长线E的位置里来配设底座垫241的曲面52的。由此,定影带21就更不容易接触到滑动片材240的曲面62里,从而可以更加切实地抑制因定影带21与曲面62的接触而导致的滑动负荷或磨耗。
图6所示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构成图,图7所示是该定影装置的夹持部的放大图。
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20设置了3根作为加热源的卤素发热管23。这时,通过各卤素发热管来改变发热领域,就可以在对应于各种宽度的用纸宽度的范围里来加热定影带21。另外,这时候,设置了板金250来围住夹持形成部件24,并且夹持形成部件24借助于该板金250被支持在支撑25里。除此以外的构成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即使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如图7所示地,底座垫241具有与上述相同的接触面50、延伸面51以及曲面52,并能够实现定影带21的稳定且圆滑的转动,和达到对定影带21的磨耗的抑制。还有,在图6中,h1、h2、h3和上述同样地是底座垫241中的各个高度,即使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较小的空间内尽可能大地配设支撑25,也采用了h1≤h3、h2≤h3的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底座垫241的延伸面51来引导定影带21,即使在定影带21的两端部以外中的夹持形成部件24以外里不设置导向部件的构成中,也能够使得定影带21稳定且圆滑地转动。由此,就可以减轻对转动中的定影带21的负荷。另外,即使在定影带21(借助于滑动片材240)接触到底座垫241的曲面52里的情况下,通过曲面52和延伸面51的平滑的连续,也可以高度地抑制定影带21(及滑动片材240)的磨耗。
如此,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抑制转动时产生的对定影带21的负荷和磨耗,所以就能够防止定影带21的破损或破裂,从而提高作为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在为了低热容量化而将定影带21较薄地构成中,因为定影带21的强度会下降,通过在这种构成的定影装置里适用本发明的构成,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夹持形成部件24的集约化后的引导能够稳定且圆滑地转动定影带21,所以就能够抑制对导向部件的多余的热量的消耗,从而能够获得作为定影装置全体的进一步的低热容量化。另外,因为无需设置较大的导向,在支撑25的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的部分和定影带21的内周面之间能够构成为不介在于任何部件(相互直接相向而对)。由此,就可以将支撑25在用纸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中接近于定影带21的内周面来配设,从而能够在定影带21内的有效的空间里尽可能大地配设支撑25。其结果是,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地,即使为了低热容量化而将定影带21构成为小直径化,也能够确保支撑25的强度,并且可以防止因加压辊22导致的夹持形成部件24的弯曲,并实现定影性的提高。
还有,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1年12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289278,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10)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可以转动的环状的定影带、对所述定影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源、被配设在所述定影带的内侧里的夹持形成部件、通过借助于所述定影带与所述夹持形成部件抵接后在和定影带之间形成夹持部的对向转动体,并对载置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进行搬送后将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该记录媒介里,
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形成部件具有由夹持部的形状决定的底座垫,所述底座垫包括:
接触面,其借助于所述定影带与对向转动体接触;
延伸面,其从所述接触面向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所述定影带沿着该延伸面滑动,并且该延伸面不与所述对向转动体接触;
曲面,其从所述延伸面被平滑地连续设置到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并且不与所述对向转动体接触,其中所述定影带在非转动时不与所述曲面接触,
其中,定影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定影带的端部保持为可以转动的带保持部件,所述带保持部件在夹持部的位置处形成为开口的C字形,从所述定影带的转动轴方向来看时,所述曲面被配设在由通过带保持部件的外周的假想圆和夹持部的假想延长线围成的领域内且离开所述假想圆和所述假想延长线的位置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延伸面形成为平直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形成部件包括滑动片材,其被配设在所述底座垫的至少与所述定影带相向而对的表面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源被配设为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直接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曲面在所述定影带的外径方向里形成为凸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包括:
对所述夹持形成部件进行支持的支持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件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及下游侧的部分被配设为与定影带的内周面直接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部件形成为凹状,并在形成该凹状的部分的内侧里进行收容地来配设所述加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底座垫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的宽度形成为小于所述支持部件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底座垫的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中的各自相对于夹持部或其假想延长线的高度作为h1及h2,并将所述上游侧端部及下游侧端部以外的底座垫的部分中相对于所述夹持部或其假想延长线的最大高度作为h3时,构成为h1≤h3、h2≤h3。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210554698.2A 2011-12-28 2012-12-1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186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9278A JP5796711B2 (ja) 2011-12-28 2011-12-28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89278 2011-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6079A CN103186079A (zh) 2013-07-03
CN103186079B true CN103186079B (zh) 2016-12-28

Family

ID=47257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4698.2A Active CN103186079B (zh) 2011-12-28 2012-12-1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89643B2 (zh)
EP (1) EP2610686B1 (zh)
JP (1) JP5796711B2 (zh)
CN (1) CN103186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43666A (ja) * 2009-08-21 2011-03-03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52106B2 (en) 2012-08-31 2015-10-06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6476620B2 (ja) 2013-08-26 2019-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3528B2 (ja) 2014-03-17 2018-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5039B2 (ja) 2014-07-10 2018-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47163B2 (ja) 2014-07-10 2018-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9350B2 (ja) 2014-07-10 2019-10-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873B2 (ja) 2014-09-05 2018-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64782B2 (ja) 2015-02-04 2019-0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2987A (ja) 2015-02-04 2016-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7147B2 (ja) 2015-03-17 2019-04-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74839B2 (en) 2015-06-23 2018-01-23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83716B2 (ja) 2015-07-07 2019-10-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97148B2 (ja) 2015-10-08 2019-10-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摺動部材
JP2017083520A (ja) 2015-10-23 2017-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69952B2 (en) 2015-11-11 2018-01-16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friction reducer including a lubricant
JP6565835B2 (ja) * 2016-08-30 2019-08-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60854B2 (ja) * 2017-05-22 2021-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7052443B2 (ja) 2018-03-15 2022-04-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69921B2 (ja) 2018-03-26 2022-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9970A (ja) * 2019-02-26 2020-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08286A (ja) 2021-07-05 2023-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接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08288A (ja) 2021-07-05 2023-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12013652B2 (en) 2022-03-17 2024-06-18 Ricoh Company, Ltd.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rotator holder and refl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1918A (ja) 1983-04-30 1984-11-15 Nissan Shatai Co Ltd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水冷式冷却装置
JPH0823723B2 (ja) * 1989-03-28 1996-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H09197880A (ja) 1996-01-24 1997-07-31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1215829A (ja) 2000-02-07 2001-08-10 Konica Corp 定着装置
JP2002214953A (ja) 2001-01-23 2002-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定着装置
JP4136708B2 (ja) 2003-02-20 2008-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286922A (ja) 2003-03-20 2004-10-14 Minolta Co Ltd ベルト定着装置
US7609988B2 (en) 2003-12-08 2009-10-27 Ricoh Company, Ltd. Heater,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ower supplied from chargeable auxiliary power supplying unit varied per unit time
US7925177B2 (en) 2004-07-21 2011-04-12 Ricoh Co, Ltd. Image fixing apparatus stably controlling a fixing tempera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6267901A (ja) * 2005-03-25 2006-10-05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75385B2 (ja) 2006-02-28 2012-02-1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7279669A (ja) 2006-03-13 2007-10-2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ニップ形成方法
JP2007310353A (ja) 2006-04-17 2007-11-2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2975A (ja) 2006-06-05 2007-12-13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18826B2 (ja) 2006-06-19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82000B2 (ja) 2006-07-31 2012-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890991B2 (ja) 2006-07-31 2012-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6825A (ja) 2007-03-07 2008-09-1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77348B2 (ja) 2007-03-12 2013-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3790A (ja) 2007-03-23 2008-10-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21406B2 (ja) 2007-11-13 2013-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64716B1 (ko) 2007-10-04 2008-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5065871B2 (ja) 2007-12-11 2012-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6869B2 (ja) 2008-03-25 2013-09-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552732B2 (ja) 2008-03-31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48263B2 (ja) 2008-05-30 2015-0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6256A (ja) 2008-07-18 2010-02-04 Panasonic Corp 定着装置
JP2010026415A (ja) * 2008-07-24 2010-02-04 Panasonic Corp 定着装置
JP2010066347A (ja) 2008-09-09 2010-03-2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7412B2 (ja) 2008-09-19 2013-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170842B2 (ja) 2008-10-14 2013-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7884B2 (ja) 2008-10-14 2014-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45592A (ja) * 2008-12-17 2010-07-01 Canon Inc 画像加熱装置
JP5201478B2 (ja) 2009-02-09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4656B2 (ja) 2009-03-18 2014-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8561B2 (ja) 2009-05-15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33837B2 (ja) * 2009-05-18 2013-07-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0686B2 (ja) 2009-05-27 2013-1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4411B2 (ja) 2009-07-29 2014-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3666A (ja) 2009-08-21 2011-03-03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21776B2 (ja) 2009-08-24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18068B2 (ja) 2009-08-26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1905B2 (ja) 2009-09-01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2455B2 (ja) 2009-09-03 2014-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343B2 (ja) 2009-09-03 2014-07-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886B2 (ja) 2009-09-08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1608B2 (ja) 2009-09-10 201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99690B2 (ja) 2009-09-10 2013-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160B2 (ja) 2009-09-10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6005B2 (ja) 2009-09-10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1338A (ja) 2009-09-14 2011-04-2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5375469B2 (ja) 2009-09-14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4726A (ja) 2009-09-15 2011-03-3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4767A (ja) 2009-09-15 2011-03-3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1634B2 (ja) 2009-09-15 2014-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922B2 (ja) * 2009-09-28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2605B2 (ja) 2009-10-09 2014-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097B2 (ja) 2009-10-30 2014-03-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EP2405309B1 (en) * 2009-10-30 2016-08-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sing device
JP5440777B2 (ja) 2009-11-17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32977B2 (ja) 2009-11-30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63131B2 (ja) * 2009-11-30 2013-08-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333194B2 (ja) 2009-12-22 2013-1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63147B2 (ja) * 2009-12-28 2013-08-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403264B2 (ja) 2010-01-13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4881B2 (ja) 2010-01-15 2014-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746B2 (ja) 2010-01-26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00276B2 (en) 2010-01-27 2013-12-03 Ricoh Company, Limited Heat conduction unit,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37877B2 (en) * 2010-01-29 2014-05-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hav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sheet discharging direction
JP5445189B2 (ja) 2010-02-08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776B2 (ja) 2010-02-12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69997A (ja) 2010-02-17 2011-09-0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64981B2 (ja) 2010-02-25 2014-08-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236B2 (ja) 2010-02-26 2014-07-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035365B2 (ja) * 2010-02-26 2012-09-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531676B2 (ja) 2010-03-03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9936B2 (ja) 2010-03-03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18913B2 (ja) 2010-03-04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0970B2 (ja) 2010-03-08 2014-10-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3386B2 (ja) 2010-03-10 2014-1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278B2 (ja) 2010-03-10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88981B2 (en) 2010-03-11 2013-07-16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471634B2 (ja) 2010-03-11 2014-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8553B2 (ja) 2010-03-12 2014-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0040B2 (ja) 2010-03-15 2014-1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1591A (ja) 2010-03-16 2011-09-2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1607A (ja) 2010-03-16 2011-09-2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406B2 (ja) 2010-03-16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154A (ja) 2010-03-17 2011-10-0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定着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15898B2 (ja) 2010-03-17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5906B2 (ja) 2010-03-18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9526B2 (ja) * 2010-03-18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7045B2 (ja) 2010-03-18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183A (ja) 2010-03-18 2011-10-0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9821B2 (ja) * 2010-03-25 2014-05-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721B2 (ja) 2010-05-07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058B2 (ja) 2010-05-19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727B2 (ja) 2010-06-21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17431B2 (ja) 2010-08-19 2014-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93973B2 (ja) 2010-08-30 2014-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9999B2 (ja) 2010-08-31 2014-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610148B2 (ja) 2010-10-18 2014-10-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88491A (ja) 2010-10-19 2012-05-10 Ricoh Co Ltd 定着ローラ、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07867B2 (ja) 2010-11-01 2015-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6889B2 (ja) 2010-11-09 2014-1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18481A (ja) 2010-11-10 2012-06-2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47502B2 (ja) 2010-11-12 2015-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779B2 (ja) 2010-11-12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453316B1 (en) 2010-11-12 2021-03-24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5625860B2 (ja) 2010-12-14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865B2 (ja) 2010-12-16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9820B2 (ja) 2010-12-17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4897B2 (ja) * 2010-12-20 2014-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5640750B2 (ja) 2011-01-07 2014-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定着制御方法
JP5672540B2 (ja) 2011-01-11 2015-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定着装置の使用方法
JP5669010B2 (ja) 2011-01-11 2015-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25545B2 (ja) 2011-01-11 2015-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924B2 (ja) 2011-01-11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磁誘導加熱方式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5796303B2 (ja) 2011-02-16 2015-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0505B2 (ja) 2011-02-25 2015-08-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5295A (ja) 2011-03-04 2012-09-2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8507B2 (ja) 2011-03-17 2015-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89643B2 (en) 2015-03-24
EP2610686B1 (en) 2019-05-01
CN103186079A (zh) 2013-07-03
JP2013137471A (ja) 2013-07-11
EP2610686A1 (en) 2013-07-03
JP5796711B2 (ja) 2015-10-21
US20130170880A1 (en) 201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6079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86080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551777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6126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07552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923752B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5549367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51532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fixing device
EP2309337B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fixing device
JP573762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7580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3271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4856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2211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834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7093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