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5004B - 转子及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及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5004B
CN103095004B CN201210440834.5A CN201210440834A CN103095004B CN 103095004 B CN103095004 B CN 103095004B CN 201210440834 A CN201210440834 A CN 201210440834A CN 103095004 B CN103095004 B CN 103095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tum
claw
magnetic pole
rotor
interp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08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5004A (zh
Inventor
山田洋次
森田智惠
立石畅子
藤井裕纪
横山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395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409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395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60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16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013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16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969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16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6804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m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5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5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1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axial, e.g.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02K1/30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using intermediate parts, e.g. spiders

Abstract

本发明是转子及电动机。一种转子,具备第1转子芯、第2转子芯、励磁磁石以及辅助磁石。第1转子芯具有第1芯基座和多个第1爪状磁极。第2转子芯具有第2芯基座和多个第2爪状磁极。第1及第2爪状磁极沿着转子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励磁磁石在轴向上被配置在第1及第2芯基座之间。励磁磁石使第1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使第2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辅助磁石通过将至少2个以上的极间磁石部一体成形而成。各个极间磁石部分别被设置在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之间的空间中、并沿着圆周方向被磁化。

Description

转子及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电动机中使用的转子,已知有所谓永久磁石励磁的爪极型结构的转子,该转子具有转子芯,该转子芯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爪状磁极,在各爪状磁极之间配置励磁磁石,使各爪状磁极作为交替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参见例如日本实开平5-43749号公报)。
然而,在采用上述转子的电动机中,希望提高输出的同时,将所需部件数量抑制为较少。
另外,在这种永久磁石励磁的爪极型结构的转子中,为了实现电动机的高输出化,在沿着圆周方向交替配置的多个爪状的磁极之间配设有用于对磁路进行整流的整流磁石。该整流磁石又称为磁极间磁石,被设置在各磁极之间。然而,在各爪状磁极的背面侧(径向的旋转轴侧的面)上必须设置其他的整流磁石。因此,组装到1个转子上的整流磁石的数量变多,相应地,组装需要时间和劳力,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及具备该转子的电动机,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有助于电动机的高输出化。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及电动机,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降低用于组装的时间和劳力,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实现高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子具备第1转子芯、第2转子芯、励磁磁石以及辅助磁石。所述第1转子芯具有圆板状的第1芯基座和多个第1爪状磁极,所述多个第1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1芯基座的外周部上。各个所述第1爪状磁极分别具有向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转子的轴向延伸的第1延出部。所述第2转子芯具有圆板状的第2芯基座和多个第2爪状磁极,所述多个第2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2芯基座的外周部上。各个所述第2爪状磁极分别具有向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突 出并且沿着所述转子的轴向延伸的第2延出部。在所述第1芯基座及第2芯基座沿轴向对置的状态下,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沿着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所述励磁磁石在所述轴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第1芯基座与第2芯基座之间。所述励磁磁石沿着所述轴向被磁化,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且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所述辅助磁石通过将至少2个以上的极间磁石部一体成形而成。各个极间磁石部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1爪状磁极与所述第2爪状磁极之间的空间中、且沿着所述圆周方向被磁化。
根据本构成,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有助于电动机的高输出化。
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转子具备旋转轴、第1转子芯、第2转子芯、励磁磁石、多个第1整流磁石以及个第2整流磁石。所述第1转子芯具有:第1芯基座,被固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和多个第1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1芯基座上,并且沿着所述转子的轴向延伸。所述第2转子芯具有:第2芯基座,被固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和多个第2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2芯基座上,并且沿着所述轴向延伸,所述第2爪状磁极分别被配置在对应的第1爪状磁极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励磁磁石被配置在所述第1转子芯和第2转子芯之间,该励磁磁石沿着所述轴向被磁化,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且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所述多个第1整流磁石分别将所述第1爪状磁极的内侧面整个包围,各个第1整流磁石由单一的部件构成。所述多个第2整流磁石分别将所述第2爪状磁极的内侧面整个包围,各个第2整流磁石由单一的部件构成。
根据本构成,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降低用于组装的时间和劳力,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实现高输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有新颖性的特征在权利要求书中明确可知。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可通过下面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及附图来理解。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转子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转子的侧视图。
图8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0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13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侧视图。
图20是其他例中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1中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25是构成图24中的辅助磁石的圆周方向分割部的立体图。
图26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27是构成图26的辅助磁石的圆周方向分割部的立体图。
图28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29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辅助磁石的俯视图。
图31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俯视图。
图32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俯视图。
图33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俯视图。
图34A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俯视图。
图34B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36是其他例中的辅助磁石的立体图。
图37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构成图。
图38是表示图37的转子的部件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表示图37的转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0是说明在转子上产生的磁场的沿着图39的40-40线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其他例的一体型永久磁石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2A、42B分别是说明一体型永久磁石的着磁方法的说明图。
图43是表示其他例的转子的部件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44是说明在转子产生的磁场的剖视图。
图45是其他例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46是其他例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47A、47B分别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48是图47A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49是图47A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50A、50B是其他例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51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52是图51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53是沿着图52的53-53线的剖视图。
图54是图52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55是用于说明图52的第1及第2整流磁石的磁化方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图1~图4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动机1的电动机壳体2具有: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筒状壳体3;和前端板4,将该筒状壳体3的前侧(图1中、左侧)的开口部封闭。另外,在筒状壳体3的后侧(图1中、右侧)的端部安装有收纳了电路板等电源电路的电路收纳箱5。
在筒状壳体3的内周面固定有定子6。定子6具有:电枢芯7,具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以及缠绕在电枢芯7的齿上的分段导体(SC)绕组8。
电动机1的转子11具有旋转轴12,转子11被配置在定子6的内侧。旋转轴12是由非磁体构成的金属轴,被设置在筒状壳体3的底部3a及前端板4上的轴承13、14可旋转地支承。
如图2~图4所示,转子11具备:第1及第2转子芯21、22;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23(参见图4);作为背面辅助磁石的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参见图3及图4);以及作为一体辅助磁石的第1及第2一体辅助磁石26、27。
在第1转子芯21的大致圆板状的作为芯基座的第1芯基座21a的外周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5个)作为爪状磁极的第1爪状磁极 21b,第1爪状磁极21b向径向外侧突出、且沿轴向延伸。第1爪状磁极21b的圆周方向端面21c、21d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从轴向观看时相对于径向不倾斜)平坦面,第1爪状磁极21b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扇形。并且,各第1爪状磁极21b的圆周方向的宽度(角度)、即所述圆周方向端面21c、21d之间的宽度(角度)被设定成比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1爪状磁极21b彼此之间的缝隙的宽度(角度)小。而且,第1爪状磁极21b形成为从径向外侧观看时呈长方形形状。
而且,第2转子芯22的形状与第1转子芯21相同,在大致圆板状的作为芯基座的第2芯基座22a的外周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5个)作为爪状磁极的第2爪状磁极22b,第2爪状磁极22b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沿轴向延伸。而且,第2爪状磁极22b的圆周方向端面22c、22d为沿径向延伸的(从轴向观看时相对于径向不倾斜)平坦面,第2爪状磁极22b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扇形。并且,各第2爪状磁极22b的圆周方向的宽度(角度)、即所述圆周方向端面22c、22d之间的宽度(角度)被设定成比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2爪状磁极22b彼此之间的缝隙的宽度(角度)小。并且,第2爪状磁极22b形成为从径向外侧观看时呈长方形形状。而且,第2转子芯22被组装到第1转子芯21上,以使各第2爪状磁极22b被配置在各自相对应的各第1爪状磁极21b之间(即,与在圆周方向上第1爪状磁极21b交替配置),如图4所示,在对置的第1芯基座21a和第2芯基座22a的轴向之间配置(夹持)有环状磁石23。另外,此时,在第1爪状磁极21b和第2爪状磁极22b的圆周方向之间形成有从径向外侧观看时呈长方形的槽(参见图3)。
环状磁石23的外径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芯基座21a、22a的外径相同,环状磁石23在轴向上被磁化成,使第1爪状磁极21b作为第1磁极(本实施方式中为N极)发挥作用,使第2爪状磁极22b作为第2磁极(本实施方式中为S极)发挥作用。
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在各第1爪状磁极21b的背面(径向内侧的面)和第2芯基座22a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第1背面辅助磁石24。第1背面辅助磁石24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第1背面辅助磁石24在径向上被磁化成,与第1爪状磁极21b的背面抵接的一侧成为与第1爪状磁极21b同极的N极,与第2芯基座22a抵接的一侧成为与第2芯基座22a同极的S极,以降低该部分的漏磁通。
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在各第2爪状磁极22b的背面(径向内侧的面)和第1芯基座21a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第2背面辅助磁石25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为了降低该部分的 漏磁通,第2背面辅助磁石25在径向上被磁化成,与第2爪状磁极22b的背面抵接的一侧成为与第2爪状磁极22b同极的S极,与第1芯基座21a抵接的一侧成为与第1芯基座21a同极的N极。
此外,如图4所示,第1背面辅助磁石24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的配置位置被设定成彼此在配置有环状磁石23的轴向位置上沿轴向重叠,换言之,在配置有环状磁石23的轴向位置上也配置有第1背面辅助磁石24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25。
此外,在第1及第2转子芯21、22上组装有第1及第2一体辅助磁石26、27。
如图2及图3所示,第1一体辅助磁石26由作为极间磁石部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6b和作为轴向覆盖磁石部的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一体成形而成,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6b被设置在第1爪状磁极21b和第2爪状磁极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被设置成将所述第1芯基座21a的轴向外表面覆盖。
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形成为具有中央孔的圆板状,在该中央孔中贯插所述旋转轴12,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外径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转子芯21、22(转子11)的外径相同。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被设置成,将第1转子芯21中的第1爪状磁极21b不突出的一侧的平面(包括第1芯基座21a的轴向的一端面)整个覆盖。而且,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在轴向上被磁化,以降低该部分的(从第1芯基座21a的轴向端面的)漏磁通。
并且,第1极间磁石部26a从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的平面的外周侧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第1极间磁石部26a。而且,第1极间磁石部26a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的一半。而且,第1极间磁石部26a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第1极间磁石部26a被配置在由第1爪状磁极21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1c和第1背面辅助磁石24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和由第2爪状磁极22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2d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之间。
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26b从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的平面的外周侧沿轴向延伸而形成,第2极间磁石部26b位于所述第1极间磁石部26a彼此之间,且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第2极间磁石部26b。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26b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的一半。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26b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状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被配置在由第1爪状磁极21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 向端面21d和第1背面辅助磁石24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与由第2爪状磁极22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2c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之间。而且,所述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6b在圆周方向上被磁化,分别具有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相同的磁极(第1爪状磁极21b侧为N极,第2爪状磁极22b侧为S极),以降低该部分的漏磁通。
如图2及图3所示,第2一体辅助磁石27形成为与所述第1一体辅助磁石26相同的形状。即,第2一体辅助磁石27由作为极间磁石部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7a、27b和作为轴向覆盖磁石部的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一体成形而成,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7a、27b被设置在第1爪状磁极21b和第2爪状磁极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被设置成将所述第2芯基座22a的轴向外表面覆盖。
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形成为具有中央孔的圆板状,在该中央孔中贯插所述旋转轴12,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的外径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转子芯21、22(转子11)的外径相同。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被设置成将第2转子芯22中的第2爪状磁极22b不突出的一侧的平面(包括第2芯基座22a的轴向的一端面)整个覆盖。而且,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在轴向上被磁化,以降低该部分的(从第2芯基座22a的轴向端面的)漏磁通。
并且,第1极间磁石部27a从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的平面的外周侧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第1极间磁石部27a。而且,第1极间磁石部27a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的一半。而且,第1极间磁石部27a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第1极间磁石部27a被配置在由第1爪状磁极21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1c和第1背面辅助磁石24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与由第2爪状磁极22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2d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之间。
此外,第2极间磁石部27b从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的平面的外周侧沿轴向延伸而形成,该第2极间磁石部27b位于所述第1极间磁石部27a彼此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第2极间磁石部27b。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27b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的一半。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27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第2极间磁石部27被配置在由第1爪状磁极21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1d和第1背面辅助磁石24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与由第2爪状磁极22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22c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之间。而且,所述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 27a、27b在圆周方向上被磁化成,具有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相同的磁极(第1爪状磁极21b侧为N极、第2爪状磁极22b侧为S极),以降低该部分的漏磁通。
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机1的作用。
在转子11中设置有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和第1及第2一体辅助磁石26、27(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漏磁通在各个磁石的配置位置降低,进而能够将环状磁石23的磁通有效用于电动机1的输出。
接着,下面记载第1实施的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1)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圆周方向之间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被磁化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所以能够降低该部分处的(第1爪状磁极21b和第2爪状磁极22b之间的)漏磁通。而且,在第1及第2芯基座21a、22a的轴向外表面设置有将轴向外表面覆盖且在轴向上被磁化的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所以能够降低该部分处的(从第1及第2芯基座21a、22a的轴向端面的)漏磁通。其结果,能够将环状磁石23的磁通有效用于电动机1的输出,能够实现例如高效化及高输出化。此外,多个磁石部、即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和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一体成形为第1及第2一体辅助磁石26、27,所以与分别单独成形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例如,容易进行备件管理、组装。而且,在将极间磁石部(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作为单体组装的情况下,需要采用防止该部件向径向外侧飞出的某种结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该结构。
(2)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被设置在转子11的轴向的两端面上,所以从轴向的两端面的漏磁通降低,例如,与只设置在轴向的一端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漏磁通。
(3)第1及第2一体辅助磁石26、27以相同的形状设置有一对,所以与将2个部件形成为不同形状的情况相比,例如容易制造。
(第2实施方式)
接着,依照图5~图7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5~图7所示,转子11具备:第1及第2转子芯31、32;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33(参加图6);作为一体辅助磁石的连结磁石34。另外,图5~图7中用实线表示的箭头表示各磁石33、34的磁化方向(从S极朝向N极)。
如图5所示,第1转子芯31在大致圆盘状的作为芯基座的第1芯基座31a的外周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7个)作为爪状磁极的第1爪状磁极31b。第1爪状磁极31b具有:突出部31c,相对于第1芯基座31a向径向外侧突出;和爪部31d,从该突出部31c沿轴向延伸而形成。
第1爪状磁极31b的圆周方向端面31e、31f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从轴向观看时相对于径向不倾斜)平坦面,突出部31c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在突出部31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部分上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爪部31d,爪部31d的圆周方向的宽度恒定。各第1爪状磁极31b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即所述圆周方向端面31e、31f之间的角度被设定成比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1爪状磁极31b彼此之间的缝隙的角度小。
如图5及图6所示,第2转子芯32的形状与第1转子芯31大致相同,在大致圆盘状的作为芯基座的第2芯基座32a的外周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作为爪状磁极的第2爪状磁极32b的突出部32c。突出部32c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在径向外侧的端部部分上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爪部32d。
第2爪状磁极32b的圆周方向端面32e、32f为沿径向延伸的平坦面,第2爪状磁极32b形成为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呈扇形状。各第2爪状磁极32b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即所述圆周方向端面32e、32f之间的角度被设定成比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2爪状磁极32b彼此之间的缝隙的角度小。
而且,第2转子芯32被组装到第1转子芯31上,使各第2爪状磁极32b的爪部32d分别被配置在相对应的各第1爪状磁极31b的爪部31d之间,且在第1芯基座31a和第2芯基座32a的轴向之间配置(夹持)有环状磁石33(参见图6)。此时,第1爪状磁极31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1e和第2爪状磁极32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f形成为沿着轴向平行,所以各端面31e、32f之间的缝隙形成为沿着轴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另外,第1爪状磁极31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1f和第2爪状磁极32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e形成为沿着轴向平行,所以各端面31f、32e之间的缝隙形成为沿着轴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
如图6所示,环状磁石33的外径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芯基座31a、32a的外径相同,环状磁石33在轴向上被磁化成,使第1爪状磁极31b作为第1磁极(本实施方式中为N极)发挥作用,使第2爪状磁极32b作为第2磁极(本实施方式中为S极)发挥作用。因此,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11是使用了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33的所谓爪极型结构的转子。在转子11的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有成为N极的第1爪状磁极31b和成为S极的第2爪状磁极32b,磁极数为14极(极对数为7个)。另外,作为环状磁石33,能够使用例如钕磁石。
如图5及图7所示,连结磁石34由作为极间磁石部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和连结部34c构成,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被配置在第1爪状磁极31b和第2爪状磁极32b的圆周方向之间,连结部34c在圆周方向上将极间磁石部34a、34b的轴向端部彼此连结。
如图5所示,第1极间磁石部34a沿着轴向被嵌合固定在第1爪状磁极31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1e与第2爪状磁极32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f之间。第2极间磁石部34b沿着轴向被嵌合固定在第1爪状磁极31b的另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1f与第2爪状磁极32b的一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e之间。
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在圆周方向上被磁化成,分别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以相同极性的部分对置(第1爪状磁极31b侧的部分为N极,第2爪状磁极32b侧的部分为S极)。
如图5及图6所示,连结部34c构成为平板状,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31b的轴向端部31g(转子11的一端侧)和第2爪状磁极32b的轴向端部32g(转子11的另一端侧)抵接。而且,连结部34c与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预先(在组装的前段階)一体成形为将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连结,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在圆周方向上夹持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此时,如上所述,连结部34c在每个爪状磁极31b、32b之间、在转子1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交替配置,所以极间磁石部34a、34b和连结部34c形成为沿着各爪状磁极31b、32b的Z字形(zigzag)形状。
另外,如图6所示,连结部34c被配置成,其径向内侧面34d与各芯基座31a、32a的外周面31h、32h之间无缝隙、即抵接。此时,具有与连结部34c大致相同的径向长度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的内侧面也同样地与各芯基座31a、32a的外周面31h、32h之间无缝隙、即抵接。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机1中,当经由电路收纳箱5内的电源电路向分段导体(SC)绕组8供给驱动电流时,在定子6上产生用于使转子11旋转的磁场,转子11被旋转驱动。
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机1的作用。
在转子11中,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的圆周方向之间配置有以相同极性的部分对置的方式磁化的极间磁石部34a、34b,从而能够降低爪状磁极31b、32b之间的漏磁通。
在此,在上述的电动机1(转子11)中,例如,以通过连结部34c将配置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整个的极间磁石部34a、34b连结的方式预先一体成形。因此,与将各极间磁石部34a、34b分别单独地配置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 件数量。
接着,记载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4)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的圆周方向之间具备极间磁石部34a、34b,极间磁石部34a、34b以在圆周方向上将各爪状磁极31b、32b之中的至少1个(第2实施方式中全部)夹持的方式配置有1组以上,极间磁石部34a、34b被磁化成,与各爪状磁极31b、32b以相同极性的部分对置。在圆周方向上将各爪状磁极31b、32b夹持在极间磁石部34a、34b之间的方式配置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彼此预先一体成形。像这样,通过配置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能够降低在各爪状磁极31b、32b之间产生的漏磁通,能够实现电动机输出的提高。另外,以在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之间沿圆周方向夹持各爪状磁极31b、32b的方式配置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彼此预先一体成形,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5)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被配置在各爪状磁极31b、32b之间的整个区域上,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各爪状磁极31b、32b的漏磁通,能够提高电动机1的输出。
(6)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的整体成形为一体,所以整个的极间磁石部34a、34b彼此形成为1个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7)如上所述,在每个爪状磁极31b、32b之间、在转子1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交替配置连结部34c,所以由极间磁石部34a、34b和连结部34c形成为沿着各爪状磁极31b、32b的Z字形形状,能够通过第1及第2转子芯31、32将极间磁石确实地保持。
(8)旋转轴12是由非磁体构成的金属轴,所以与磁体相比,能够提高磁阻,能够抑制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之间产生的漏磁通。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动机1的输出。
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的一半(在轴向上排列而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8及图9所示进行变更。
即,在该例(参见图8及图9)中,第1一体辅助磁石26由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和第1极间磁石部41一体成形而成,第2一体辅助磁石27由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和第2极间磁石部42一体成形而成。第1极间磁石部41是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极间磁石部26a、27a合起来的形状,第1极间磁石部41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相 同。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42是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极间磁石部26b、27b合起来的形状,第2极间磁石部42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相同。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形成为单纯的圆板状(将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的轴向端面覆盖的形状),然而也可以形成为不与背面辅助磁石(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在轴向上重叠的形状。
例如,也可以如图10~图12所示进行变更。在该例(参见图10~图12)中,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的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上的与所述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沿轴向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有切口部43。
并且,例如,也可以如图13及图14所示进行变更。在该例(参见图13及图14)中,在上述其他例(参见图8及图9)的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上的与所述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沿轴向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有切口部44。另外,该例(参见图13及图14)的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上的切口部44被切削至与所述第2极间磁石部42对应的部分,第2极间磁石部42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相应地变长的长度(将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和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的厚度相加的长度)。而且,该例(参见图13及图14)的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上的切口部44被切削至与所述第1极间磁石部41对应的部分,第1极间磁石部41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相应地变长的长度(将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和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的厚度相加的长度)。
即使这样(参见图10~图14),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优点相同的优点。而且,由于覆盖磁石部(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形成为不与背面辅助磁石(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在轴向上重叠的形状(具有切口部43、44),所以能够有效(无需必要以上地增加所使用的磁石)降低漏磁通。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具体化为第1及第2转子芯21、22各设置有1个的转子1,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及图16所示,可以具体化为第1及第2转子芯21、22各设置有一对的转子51。详细地说,在该例(图15及图16)中设置有一对中间部件W,中间部件W由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及第2转子芯21、22和环状磁石23(参见图4)、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构成,一对中间部件W在轴向上以对称的方式层积。而且,上述其他例(参见 图13及图14)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41、42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相应地变长的长度。采用这种方式,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其他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轴向覆盖磁石部(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被设置在转子11的轴向的两端面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只在轴向的一端面设置轴向覆盖磁石部的结构。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设置在转子上的一体辅助磁石设为1个。
例如,也可以如图17及图18所示进行变更。在该例(参见图17及图18)中,只设置有第1一体辅助磁石26,而未设置第2一体辅助磁石27。第1一体辅助磁石26由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和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45、46一体成形而成。第1极间磁石部45形成为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极间磁石部26a、27a合起来的形状,第1极间磁石部45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相同。而且,第2极间磁石部46形成为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极间磁石部26b、27b合起来的形状,第2极间磁石部46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与第1及第2爪状磁极21b、22b的轴向长度相同。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对相同形状的一体辅助磁石(第1及第2一体辅助磁石26、27),但不限于此,2个部件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备背面辅助磁石(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24、25)的转子1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变更为不具备背面辅助磁石的转子。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沿着轴向配置,然而,例如,也可以如图19所示,将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配置成从径向观看时(侧视时)与轴向交叉。在图19中,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形成为,越朝向沿着轴向延伸的作为延伸部的爪部31d、32d的顶端侧,圆周方向宽度越窄。而且,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构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夹持各爪状磁极的磁石部彼此向在圆周方向上夹持的爪状磁极侧倾斜,沿着作为延伸部的爪部31d、32d延伸。在此,组装成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各转子芯31、32的第1及第2爪状磁极31b、32b时,在圆周方向上将爪状磁极31b、32b夹持的极间磁石部34a、34b彼此向爪状磁极31b、32b侧倾斜而形成为沿着延伸部延伸,使爪状磁极31b、32b以在轴向上靠近的方式移动,能够容易地进行夹持环状磁石33时的安装。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连结部34c的内侧面34d与第1及第2芯基座31a、32a的外周面31h、32h抵接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以采用在它们之间设置缝隙K的构成。例如,将第1芯基座31a的外 周面31h(参见图20)形成为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状,将第2芯基座32a外周面32h(图20中省略图示)形成为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状,从而能够设置缝隙K。通过像这样设置缝隙K,从而能够抑制磁通向转子11的径向内侧泄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轴向覆盖磁石部26c将2个以上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6b一体成形在它们的轴端侧,并且通过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7c将2个以上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7a、27b一体成形在它们的轴端侧。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一体成形在它们的轴端侧以外(例如轴向中间部)的预定位置。另外,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连结部34c将2个以上的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一体成形在它们的轴端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34a、34b一体成形在它们的轴端侧以外(例如轴向中间部)的预定位置。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励磁磁石使用了1个环状磁石33,然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旋转轴12的周围、在第1及第2芯基座31a、32a的轴向之间配置被分割成多个的永久磁石。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虽没有特别提及,第1及第2转子芯31、32和电枢芯7可以通过例如磁性金属板材的层积、磁性粉体的成形来构成。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例如,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34a、34b也可以通过双色成形而成形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转子11的磁极数设为10,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转子11的磁极数设为14,然而磁极数可以适当变更。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体辅助磁石的种类没有进行特别说明,可以使用例如粘合磁石(bond magnet)(塑料磁石、橡胶磁石等)或烧结磁石,或将它们组合使用。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极间磁石部(第1及第2极间磁石部26a、27a、26b、27b,34a、34b)中使用焼结磁石,并且在轴向覆盖磁石部(第1及第2轴向覆盖磁石部26c、27c)中使用粘合磁石。另外,对于一体辅助磁石的组成(材质),例如,可以采用铁氧体系、SmFeN系、氮化铁系、或钕系、或它们的组合。由此,能够调整电动机的输出调整。
(第3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3实施方式。
如图21及图22所示,转子111具备第1及第2转子芯121、122、环状磁石123(参见图23)和辅助磁石124。另外,图22及图23中用实线表示的箭头表示各磁石123、124的磁化方向(从S极朝向N极)。
将第3实施方式的第1及第2转子芯121、122、环状磁石123示于图21及图22。省略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及第2转子芯21、22、环状磁石23相同的构成。
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111是使用了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123的所谓爪极型结构的转子。在转子111的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成为N极的第1爪状磁极121b和成为S极的第2爪状磁极122b,转子111的磁极数为10极(极对数为5个)。在此,由于极对数为3以上的奇数,所以以转子芯单位观看时,同极的爪状磁极彼此不处于圆周方向的180°对置位置,所以是针对磁振动稳定的形状。
如图23所示,辅助磁石124具备沿圆周方向分割的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使这些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在圆周方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具备:被安装到第1爪状磁极121b上的第1圆周方向分割部125;和被安装到第2爪状磁极122b上的第2圆周方向分割部126。
被安装到各第1爪状磁极121b上的第1圆周方向分割部125如图23所示形成为从轴向观看时呈C字状,具备第1背面磁石部125a和第1极间磁石部125b。
如图21~图23所示,第1背面磁石部125a被配置在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的背面121e(径向内侧的面)和第2芯基座122a的外周面122f之间。第1背面磁石部125a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扇形,第1背面磁石部125a被磁化成,与第1爪状磁极121b的背面121e抵接的一侧成为与第1爪状磁极121b同极的N极,与第2芯基座122a的外周面122f抵接的一侧成为与第2芯基座122a同极的S极。另外,第1背面磁石部125a由例如铁氧体磁石构成。
如图21及图23所示,第1极间磁石部125b从所述第1背面磁石部125a的圆周方向两侧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第1极间磁石部125b以位于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的圆周方向两侧的方式与所述第1背面磁石部125a形成为一体。另外,第1爪状磁极121b的圆周方向两侧的第1极间磁石部125b构成为具有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缝隙的一半的圆周方向厚度(长度)。
另外,如图23所示,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侧的第1圆周方向分割部125同样地,被安装到各第2爪状磁极122b上的第2圆周方向分割部126形成为从轴向观看时呈C字状,具备第2背面磁石部126a和第2极间磁石部126b。
如图21~图23所示,第2背面磁石部126a被配置在所述第2爪状磁极122b的背面122e(径向内侧的面)和第1芯基座121a的外周面121f之间。第2背面磁石部126a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扇形,第2背面磁石部126a被磁 化成,与第2爪状磁极122b的背面122e抵接的一侧成为S极,与第1芯基座121a的外周面121f抵接的一侧成为N极。另外,与第1背面磁石部125a相同,第2背面磁石部126a也由例如铁氧体磁石构成。
在此,第1背面磁石部125a和第2背面磁石部126a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背面磁石部125a和第2背面磁石部126a在配置有环状磁石123的转子111的轴向位置上沿轴向相互重叠,换言之,从转子111的两个面到达配置有环状磁石123的轴向位置。
第2极间磁石部126b的形状与第1极间磁石部125b大致相同,从所述第2背面磁石部126a的圆周方向两侧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第2极间磁石部126b以位于所述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两侧的方式与所述第2背面磁石部126a一体形成。另外,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两侧的第2极间磁石部126b构成为具有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缝隙的一半的圆周方向厚度(长度)。也就是说,第1爪状磁极121b与第2爪状磁极122b之间的极间磁石通过将第1圆周方向分割部125的第1极间磁石部125b和第2圆周方向分割部126的第2极间磁石部126b这2个合起来形成。而且,如图22所示,在第1爪状磁极121b和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上,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的各极间磁石部125b、126b以彼此在圆周方向上抵接而构成环状的方式配置。
电动机101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当通过电路收纳箱105内的电源电路向分段导体(SC)绕组108供给3相驱动电流时,在定子106上产生用于使转子111旋转的磁场,转子111被旋转驱动。
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机101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01的转子111具备辅助磁石124,辅助磁石124具有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由配置在各爪状磁极121b、1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极间磁石部125b、126b和配置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121b、122b的背面的背面磁石部125a、126a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像这样,具备由极间磁石部125b、126b和背面磁石部125a、126a构成的辅助磁石124,能够抑制从缝隙泄漏的漏磁通,有助于转子的高输出化。此外,辅助磁石124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由各极间磁石部125b、126b和背面磁石部125a、126a形成为一体而构成,所以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接着,记载第3实施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9)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111具备辅助磁石124。辅助磁石124由配置在第1爪状磁极121b与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极间磁石部125b、126b和配置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121b、122b的背面的背面磁石部125a、126a 形成为一体而构成,与各爪状磁极121b、122b在径向及圆周方向上抵接。像这样,设置将极间磁石部125b、126b和背面磁石部125a、126a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辅助磁石124,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并且抑制漏磁通。
(10)辅助磁石124具有与通过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123而作为第1及第2磁极发挥作用的各爪状磁极121b、122b相同的磁化方向。由此,能够提高爪状磁极121b、122b外表面的磁通。
(11)辅助磁石124通过使沿圆周方向分割的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在圆周方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分别具有背面磁石部125a、126a和极间磁石部125b、126b。像这样,极间磁石部125b、126b与背面磁石部125a、126a成一体化,从而在转子旋转时,能够抑制极间磁石部125b、126b因离心力而脱落。另外,辅助磁石124通过使预先沿圆周方向分割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隣接而成为圆环状,所以与预先将圆环状的辅助磁石124一体成形的情况相比,不使用高精度的成形装置,也能够将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成形。
(12)在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上,极间磁石部125b、126b分别与其他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的极间磁石部125b、126b邻接。即,辅助磁石124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在极间磁石部125b、126b之间被分割,所以能够用爪状磁极将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的背面磁石部125a、126a覆盖。由此,能够抑制极间磁石部125b、126b的分离。
另外,第3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变更。
在第3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辅助磁石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分开构成的结构,然而也可以将背面磁石部和极间磁石部一体构成为环状(一体成形)。例如,如图28所示,也可以将与各爪状磁极121b、122b抵接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一体构成为环状。通过这种构成,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在第3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提及,如图29所示,辅助磁石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25、126也可以采用磁通朝向某一特定方向的各向异性磁石(极性各向异性磁石)构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通过各向异性磁石在各爪状磁极上产生朝向某一特定方向强的磁通。由此,能够有效确保转子的转矩。
(第4实施方式)
接着,依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4实施方式。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辅助磁石的构成与第3实施方式不同,所以主要阐述该不同点。另外,对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部分或全部说明。
如图24所示,辅助磁石131具备以极对数的个数(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 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角度分割的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32,辅助磁石131通过使这些圆周方向分割部132在圆周方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另外,辅助磁石131可以作为焼结磁石或粘合磁石成形,能够采用SmFeN系磁石、SmCo系磁石、铁氧体磁石或钕磁石。
如图25所示,圆周方向分割部132具备:2个极间磁石部132a;比该极间磁石部132a位于圆周方向外侧的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和位于所述极间磁石部132a之间的中央背面磁石部132c。
极间磁石部132a位于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和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之间,极间磁石部132a形成为将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圆周方向上抵接的第1极间磁石部125b和第2极间磁石部126b一体形成的结构。也就是说,极间磁石部132a构成为具有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及所述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缝隙相同的圆周方向厚度(长度)。
中央背面磁石部132c相当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第2背面磁石部126a,中央背面磁石部132c被配置在第2爪状磁极122b的背面122e和第1芯基座121a的外周面121f之间。中央背面磁石部132c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扇形。
如图24及图25所示,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相当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第1背面磁石部125a,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被配置在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的背面121e和第2芯基座122a的外周面122f之间。另外,圆周方向分割部132的各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构成为具有所述第1爪状磁极121b或所述第2爪状磁极122b的圆周方向宽度的一半的圆周方向厚度(长度)。另外,将在圆周方向上相互抵接的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彼此合起来的构成相当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第1背面磁石部125a。而且,如图24所示,在第1爪状磁极121b的背面的圆周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上,圆周方向分割部132的两侧背面磁石部32b彼此在圆周方向上抵接。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以构成环状的方式配置。
接着,记载第4实施方式的作用。
第4实施方式的辅助磁石131以极对数的个数在圆周方向上被等角度地分割成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32。因此,各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与第1转子芯的爪状磁极或第2转子芯的爪状磁极在径向上抵接,被各爪状磁极121b、122b保持。
另外,在彼此邻接的一对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上,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彼此在圆周方向上邻接(抵接)。因此,与邻接的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成一体化的情况相比,在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之间有可能产生微小的缝隙,然而由于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在大致径向被磁化,所以能够抑制该缝隙成为磁阻。
接着,记载第4实施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13)辅助磁石131通过以极对数的个数在圆周方向上等角度地分割成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32而成,从而各圆周方向分割部132必然被第1转子芯121的爪状磁极121b或第2转子芯122的爪状磁极122b保持,从而在转子旋转时,能够抑制圆周方向分割部132(辅助磁石131)从转子芯121、122脱落。
(14)在各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上,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分别与其他的圆周方向分割部132的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邻接。因此,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之间的分割位置与各爪状磁极121b、122b的背面对应。该两侧背面磁石部132b在大致径向上被磁化,所以能够抑制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之间的分割位置成为磁阻。由此,有助于电动机的高输出化。
另外,上述第4实施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例如,如图26及图27所示,也可以将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123与圆周方向分割部132(辅助磁石135)在径向上一体化。在与各个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一体化的情况下,使将所述环状磁石123沿圆周方向分割而成的扇状磁石123a和圆周方向分割部132一体化,将它们在圆周方向上配置成环状。通过这种结构,辅助磁石135在径向上与所述环状磁石123形成一体化,所以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另外,能够确实地抑制转子旋转时极间磁石部132a脱落。
(第5实施方式)
接着,依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5实施方式。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辅助磁石的构成与第3实施方式不同,所以主要阐述该不同点。另外,对与第3实施方式或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部分或全部说明。
如图30所示,辅助磁石141一体构成为圆环状,具备:各向异性磁石部142;和磁力特性与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不同的特性相异部143。
各向异性磁石部142由极性各向异性配向的极性各向异性磁石构成。各向异性磁石部142形成为环状,具有背面磁石部142a和极间磁石部142b。
如图30所示,背面磁石部142a具有位于圆周方向的大致中央且在径向内侧呈凹状的狭缝部42c。第5实施方式的狭缝部142c形成在各向异性磁石部142的极中央(极的圆周方向中央)。另外,狭缝部142c形成为其径向长度为背面磁石部142a的径向长度的一半以上。
如图30所示,在所述狭缝部142c上具备特性相异部143,特性相异部143的磁力特性与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不同,从而收缩率与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不 同。作为该特性相异部143,在第5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例如各向同性磁石。
接着,记载第5实施方式的作用。
第5实施方式的辅助磁石141除了大致圆环状的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之外,还具备磁力特性(收缩率)与该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不同的特性相异部143。在此,在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上,具有容易被磁化的结晶方位(易磁化轴向)的部分和具有难以被磁化的方位(难磁化轴向)的部分在烧制或焼结时收缩率不同。因此,在圆环状的辅助磁石的一部分上使用各向异性磁石部时,内部应力蓄积,辅助磁石有可能破裂。在此,如上所述,通过收缩率不同的特性相异部143,能够利用各向异性磁石部142的具有易磁化轴向的部分和具有难磁化轴向的部分将不同的收缩率的差异吸收。
接着,记载第5实施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15)辅助磁石141一体构成为圆环状,具备各向异性磁石部142和磁力特性与该各向异性磁石部不同的特性相异部。在此,在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上,具有容易被磁化的结晶方位(易磁化轴向)的部分和具有难以被磁化的方位(难磁化轴向)的部分在烧制或焼结时收缩率不同。因此,在圆环状的辅助磁石141的一部分上使用各向异性磁石部142时,内部应力蓄积,辅助磁石141有可能破裂。因此,辅助磁石141具备磁力特性与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不同的特性相异部143,从而利用该特性相异部143与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之间的收缩率之差,缓和内部应力的集中,能够抑制辅助磁石141破裂。
(16)作为辅助磁石141的特性相异部143采用各向同性磁石,从而能够缓和辅助磁石141的内部应力,抑制破裂的产生,与将特性相异部143设为缝隙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所产生的磁力(磁通密度)。
(17)辅助磁石141的特性相异部143被设置在辅助磁石141的径向内侧,从而不在径向外侧设置缝隙等特性相异部143,所以能够抑制径向外侧的形状变化。
(18)各向异性磁石部142由极性各向异性磁石构成,所以与径向配向的各向异性磁石相比,能够提高最大磁通密度。
另外,上述第5实施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述第5实施方式中,将狭缝部142c的径向长度设为背面磁石部142a的径向长度的一半以上的长度,将特性相异部143的径向长度设为与狭缝部142c相同,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1所示,也可以将狭缝部142c及特性相异部143的径向长度设为背面磁石部142a的径向长度的一半以下。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在背面磁石部142a的圆周方向中央(极中央)上设置了特性相异部143,然而也可以如图32所示,采用在极间磁石部142b 上设置特性相异部143的结构。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将背面磁石部142a和极间磁石部142b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各向异性磁石部142,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3所示,可以将背面磁石部142a和极间磁石部142b分开构成。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各向异性磁石部142可以不是由极性各向异性磁石构成,而是将背面磁石部142a采用径向配向的各向异性磁石构成,将极间磁石部142b采用作为特性相异部的各向同性磁石构成。另外,在图33中,在极间磁石部142b的径向内侧形成作为特性相异部的缝隙145。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特性相异部143采用各向同性磁石构成,然而,如图34A、34B所示,也可以将缝隙146作为特性相异部采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辅助磁石的内部应力被缝隙146确实地缓和,能够抑制发生破裂。
(第6实施方式)
接着,依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6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部分或全部说明。
如图35所示,辅助磁石151具备在轴向上被分割而成的多个轴向分割部152~154,辅助磁石151通过将这些轴向分割部152~154在轴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轴向分割部152~154通过将辅助磁石151在轴向上分割成3段而构成,分别为位于轴向中央的中央分割部152和位于该中央分割部152的轴向两侧的两侧分割部153、154。
各分割部152~154具有极间磁石部152a、153a、154a和背面磁石部152b、153b、154b。
如图35所示,各个两侧分割部153、154分别具有与极对数相同个数的圆周方向分割体155,圆周方向分割体155由1个背面磁石部153b、154b和在该背面磁石部153b、154b的圆周方向两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极间磁石部153a、154a形成为一体而构成。
如图35所示,中央分割部152由与极数相同个数的极间磁石部152a和背面磁石部152b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另外,中央分割部152进一步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123形成为一体。
接着,记载第6实施方式的作用。
第6实施方式的辅助磁石151通过将在轴向上被分割的多个轴向分割部152~154在轴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轴向分割部152~154分别具有背面磁石部152b、153b、154b和极间磁石部152a、153a、154a。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与将辅助磁石151在圆周方向上分割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圆周方向上的缝隙 等的产生,能够抑制轴向分割部152~154的极间磁石部152a、153a、154a及背面磁石部152b、153b、154b成为磁阻。
接着,记载第6实施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19)辅助磁石151通过将在轴向上被分割的多个轴向分割部152~154在轴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轴向分割部152~154分别具有背面磁石部152b、153b、154b和所述极间磁石部152a、153a、154a。通过像这样在轴向上分割,从而能够抑制极间磁石部152a、153a、154a及背面磁石部152b、153b、154b成为磁阻。
(20)轴向分割部152~154的轴向中央的轴向分割部、即中央分割部152在径向上与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123成一体化。像这样,中央分割部152与环状磁石123成一体化,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另外,上述第6实施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辅助磁石151由在轴向上进行3分割而成的轴向分割部152~154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6所示,也可以将在轴向上进行2分割而成的轴向分割部156、157在轴向连续相连而构成辅助磁石151。具体地讲,辅助磁石151的轴向分割部156、157具有极间磁石部156a、157a和背面磁石部156b、157b。轴向分割部156、157的极间磁石部156a、157a和背面磁石部156b、157b在各自的轴向分割部156、157一体形成为圆环状。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成为同一形状的轴向分割部156、157。并且,采用模具来成形这种2分割的轴向分割部156、157时,能够容易将模具脱离。能够用一种模具来将所述轴向分割部156、157成形。另外,也可以在轴向分割部156、157上分别一体形成将第3实施方式的环状磁石123沿轴向分割而成的分割体123b。像这样,轴向分割部156、157与环状磁石123成一体化,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另外,第3~第6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第3~第6实施方式中,作为励磁磁石,使用了1个环状磁石123,然而也可以采用在旋转轴112的周围将分割成多个的永久磁石配置在第1及第2芯基座121a、122a的轴向之间的构成。
在第3~第6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提及,第1及第2转子芯121、122和电枢芯107可以通过例如磁性金属板材的层积或磁性粉体的成形而构成。
在第3~第6实施方式中,对于在定子106的齿上卷绕绕组的卷绕方法没有特别说明,可以采用集中卷绕或分布卷绕。
(第7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图37~图40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转子及电动机的第7实施方式。
如图37所示,在电动机(旋转电机)201上设置有电动机201的作为固定侧的定子202,在该定子202的内部,电动机201的作为旋转侧的转子203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定子202上。而且,当在卷绕于定子202的铁芯上的绕组上流过电流时,通过位于定子202和转子203之间的磁石励磁(永久磁石励磁)产生的磁场,转子203相对于定子202旋转。
如图38所示,在第7实施方式的磁石励磁的爪极型转子203上设置有例如铁制的一对第1转子芯204,第2转子芯205和被夹持在一对转子芯204、205之间的作为辅助磁石的连结磁石(永久磁石)206。连结磁石206是用于对各转子芯204、205赋予N极/S极的磁石。在第7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纸面上侧设为第1转子芯204,将纸面下侧设为第2转子芯205。在转子203的轴中心安装有成为转子203的旋转轴的、由非磁体构成的旋转轴(轴)207。各转子芯204、205被嵌合固定到旋转轴207上。
如图38~图40所示,在第1转子芯204上,在大致圆板状的第1芯基座208的周缘上,朝向外侧呈放射状地突出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爪状磁极209、209…。此外,第1转子芯204的爪状磁极209形成为沿着电动机的轴向延伸的形状,也就是说在图38及图39中向纸面下方突出的形状,彼此相邻的爪状磁极209、209之间形成有缺口部210。第2转子芯205形成为与第1转子芯204大致相同的形状,与第1转子芯204相同,具有第2芯基座211、爪状磁极212及缺口部213。第1转子芯204及第2转子芯205采用上下颠倒的组装状态,使得第1转子芯204及第2转子芯205中的一个转子芯的爪状磁极209(212)进入到另一个转子芯的缺口部213(210)中。由此,第1转子芯204的爪状磁极209和第2转子芯205的爪状磁极212在转子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在各转子芯204、205的中心分别穿设有通孔214、215,在通孔214、215中贯插旋转轴207。
爪状磁极209(212)形成为从转子径向观看时呈长方形。另外,爪状磁极209(212)可以形成为例如正四角形状、梯形。另外,芯基座208与爪状磁极209(212)之间的缝隙形成为截面呈长方形状。此外,相邻的爪状磁极209、212彼此分开,以在相邻的爪状磁极209、212彼此之间形成从转子径向观看时呈长方形的空间。
连结磁石206形成为将第1转子芯204和第2转子芯205之间填埋的形状。具体地说,第7实施方式的连结磁石206由如下部分构成:磁石主体部216,将第1转子芯204的芯基座208和第2转子芯205的芯基座211之间的缝隙填 埋;多个极间磁石部217,分别将第1转子芯204的第1爪状磁极209和第2转子芯205的第2爪状磁极212之间的缝隙填埋;和背面磁石部218,将各爪状磁极209、212的背面的缝隙填埋。因此,第7实施方式的连结磁石206是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形成为一体的作为一体辅助磁石的一体型连结磁石(一体型永久磁石)206。
在大致圆板状的磁石主体部216的周围,与形成在第1爪状磁极209和第2爪状磁极212之间的圆周方向的10个缝隙对齐地,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共计10个极间磁石部217。背面磁石部218在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共计10个,以便将彼此相邻的极间磁石部217连接。另外,在磁石主体部216的中央穿设有用于使旋转轴207穿过的通孔219。
如图39及图40所示,第7实施方式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被着磁成,第1转子芯204成为N极,第2转子芯205成为S极。具体地讲,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的磁石主体部216沿着转子轴向(从第2转子芯205朝向第1转子芯204)被磁化,极间磁石部217沿着转子圆周方向(从第2转子芯205朝向第1转子芯204)被磁化,背面磁石部218沿着转子径向(从第2转子芯205朝向第1转子芯204)被磁化。因此,如图39及图40所示,在磁石主体部216上产生箭头M1方向的磁矩,在极间磁石部217上产生箭头M2方向的磁矩,在背面磁石部218上产生箭头M3方向的磁矩。
第7实施方式的连结磁石206由例如焼结磁石、粘合磁石(塑料磁石、橡胶磁石等)构成。另外,除此之外,可以采用例如铁氧体磁石、钐铁氮(Sm-Fe-N)系磁石、钐钴系磁石、钕磁石、铝镍钴磁石等。
接着,使用图39及图40来说明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01的作用。
如图39及图40所示,在第7实施方式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中,磁石主体部216以箭头M1方向表示的磁矩方向被着磁,极间磁石部217以箭头M2方向表示的磁矩方向被着磁,背面磁石部218以箭头M3方向表示的磁矩方向被着磁。因此、第1转子芯204为N极,第2转子芯205为S极,所以在第1转子芯204和第2转子芯205之间,如图40所示,形成进入到第1转子芯204或第2转子芯205的以箭头Bx表示磁通环。由此,转子203作为磁石励磁的爪极型电动机发挥功能,可相对于定子202旋转。
由此,在第7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第1及第2转子芯204、205赋予磁极的连结磁石206采用由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和背面磁石部218形成为一体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所以能够将涉及连结磁石206的部件数量抑制得较少。因此,能够减少转子203的组装工时,能够降低组装成本。另外,由于连结磁石206自身为1个大部件,所以针对转子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耐 性变高。由此,不易发生由转子的离心力导致连结磁石206的极间磁石部217飞散的情况。
另外,在第7实施方式的转子203中,连结磁石206的磁石材料采用例如粘合磁石等形成的情况下,通过将粘合磁石嵌入成形到第1转子芯204(也可以是第2转子芯205),从而能够形成一体型连结磁石206。像这样,在第1转子芯204(第2转子芯205)与连结磁石206之间不会产生粘合层或机械性空隙,所以电动机201的磁导率提高,提高转矩的效果大。
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得到以下所述的优点。
(21)在第1转子芯204与第2转子芯205之间设置连结磁石206,使第1及第2转子芯204、205作为N极/S极的铁芯发挥作用。该连结磁石206形成为具有将形成在第1转子芯204与第2转子芯205之间的轴向上的缝隙填埋的磁石主体部216、将形成在爪状磁极209、212之间的圆周方向上的缝隙填埋的极间磁石部217、以及将形成在各爪状磁极209、212的背面的缝隙填埋的背面磁石部218的形状,并且将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以及背面磁石部218形成为一体型部件。因此,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来实现难以使磁通从第1转子芯204与第2转子芯205之间的缝隙漏出的结构。另外,由于能够削减转子203的部件数量,所以能够将部件的组装工时抑制得较少,进而能够将部件的组装成本抑制得较低。另外,连结磁石206是具有相应体格的单一部件,所以难以发生连结磁石206因转子203的离心力而飞散的情况。
(22)将磁石主体部216沿转子轴向磁化,将极间磁石部217沿转子圆周方向磁化,将背面磁石部218沿转子径向磁化。由此,将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的各磁矩M1~M3分别沿最佳的方向磁化,所以能够在第1转子芯204及第2转子芯205上分别产生磁通强的N极/S极。
(23)在一体型连结磁石206采用焼结磁石或粘合磁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例如压缩成形、注塑成形的任意一种方法来形成一体型连结磁石206,所以制造方法不限于一种。
(24)一体型连结磁石206可以采用铁氧体磁石、钐铁氮系磁石、钐钴系磁石、钕磁石或者铝镍钴磁石等形成,所以能够采用泛用的材料来制造一体型连结磁石206。
(25)转子芯204、205和一体型连结磁石206通过彼此的凹凸形状的牵制力而被牢固地组装在一体,所以能够高效地保持部件的定位状态。
(26)第1及第2转子芯204、205通过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的磁力而被牢固地组装到一体型连结磁石206上,部件的定位状态的保持效果进一步增高。
(27)例如,在将粘合磁石等嵌入成形到转子芯204(205)中而形成一体 型连结磁石206的情况下,在转子芯204(205)与连结磁石206之间不会产生粘合层、机械性空隙,所以电动机201的磁导率提高,转矩提高效果增大。
另外,第7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也可以像图41所示的一体型连结磁石(一体辅助磁石)206那样,将相对于作为主要部分的磁石主体部216辅助地发挥作用的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的着磁方式设为极性各向异性配向。详细地说,对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进行所谓的极性各向异性的着磁,使磁通从S极的背面磁石部218的外侧面经由邻接的极间磁石部217朝向N极的背面磁石部218的外侧面弯曲(径向内侧为凸)流过。由此,背面磁石部218具有径向成分的磁通,极间磁石部217具有圆周方向成分的磁通,所以图41所示的连结磁石206具有与图39所示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图41所示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中,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对转子203内的磁通进行整流,发挥降低漏磁通的效果。根据此结构,能够将极间磁石部及背面磁石部磁化成分别具有最佳方向的成分,而且能够从背面磁石部的外侧面侧统筹进行着磁。
对于图41所示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的着磁方法,使用图42A、42B所示的着磁装置220。图42B示出对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的磁石主体部216进行着磁的第1着磁装置221,第1着磁装置221的不同磁极的着磁部221a、221b分别与圆板状的磁石主体部216的表背面对置,沿着磁石主体部216的厚度方向(轴向)对磁石主体部216进行磁化。另外,在图42A、42B中示出对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进行着磁的第2着磁装置222,第2着磁装置222的不同磁极的着磁部222a、222b在圆周方向上交替设置有各5个,即、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共计10个着磁部222a、222b。而且,各个着磁部222a、222b分别与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于10处的背面磁石部218的外侧面对置,统筹从背面磁石部218的外侧面侧进行着磁,进行在夹着极间磁石部217相邻的背面磁石部218之间弯曲的磁化(上述的极性各向异性)。
另外,对于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以及背面磁石部218的着磁顺序,若能够同时对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以及背面磁石部218进行着磁,则能够减少着磁工序,能够以短时间制造一体型连结磁石216。另外,若将磁石主体部216与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之间的着磁时间错开,则能够防止对磁石主体部216和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进行着磁时的彼此的磁通干扰。尤其,若先进行磁石主体部216侧的着磁,则能够确实地进行磁石主体部216侧的磁化,若先进行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侧的着磁,则能够确实地进行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侧的磁化。
如图43及图44所示,旋转轴207也可以与第1转子芯204及第2转子芯205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连结磁石206可以采用无孔的单纯圆板,所以可以预见磁通增加与因孔部分而损失的部分,提高转矩的效果大。另外,由于无需在连结磁石206上进行孔加工,所以能够减少制造成本。此外,由于使转子芯204、205具有旋转轴功能,所以作为部件无需旋转轴207,因此,减少部件数量的效果变大。另外,在图43及图44的情况下,连结磁石206采用单纯的圆板型,但也可以采用第7实施方式及上述其他例中叙述的一体型连结磁石。
转子203不限于第1转子芯204及第2转子芯205的组只有1组的一层结构,也可以是图45所示的串联结构。串联结构的转子由多个转子单元231、231构成。第7实施方式的转子单元231是由第7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转子203构成的。而且,在为串联结构的情况下,这些转子单元231、231在轴向上成上下颠倒配置,从而以N极彼此(或S极彼此)接触的朝向组装。另外,在图45的情况下,将连结磁石206形成为单纯的圆板型,然而可以变更为第7实施方式的一体型连结磁石206。若采用串联结构,则能够扩大连结磁石206的表面上的N极、S极的面积,所以提高转矩的效果大。
在转子203采用串联结构的情况下,如图46所示,可以将以同极接触的第1转子芯204(或第2转子芯205)彼此形成为一体。顺便提及,在图46的情况下,将N极的转子芯彼此形成为一体。另外,在图46的情况下,连结磁石206也采用单纯的圆板型,然而也可以变更为一体型连结磁石。
爪状磁极209、212的个数不限于第7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个数,可以变更为其他个数。
也可以将第1转子芯204设为S极,将第2转子芯205设为N极。
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的材质可以适当采用第7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材质以外的材质。
一体型连结磁石206的形状不限于第7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形状,只要具有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即可,也可以变更为任意的形成。
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的个数可以根据爪状磁极209、212的个数适当变更。
磁石主体部216、极间磁石部217及背面磁石部218的着磁方向只要能够使第1及第2转子芯204、205具有所需的磁极即可,能够变更为其他方向。
(第8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8实施方式。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47A~图48所示,转子311具有第1及第2转子芯321、322、作为励磁磁石的环状磁石323(参见图48)、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324、325、以及极间磁石部326。另外,图47A~图48中用实线表示的箭头表示各磁石323、324、325、326的磁化方向(从S极朝向N极)。
如图47A~图48所示,第8实施方式的第1及第2转子芯321、322、环状磁石323、第1背面辅助磁石324、第2背面辅助磁石325的结构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及第2转子芯21、22、环状磁石23、第1背面辅助磁石24、第2背面辅助磁石25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转子311上,成为N极的第1爪状磁极321b和成为S极的第2爪状磁极322b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转子311的磁极数为10极(极对数为5个)。
第1背面辅助磁石324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325的轴向长度被设定成,第1背面辅助磁石324和第2背面辅助磁石325在配置有环状磁石323的转子311的轴向位置上沿着轴向相互重叠,换言之从转子311的两面到达配置有环状磁石323的轴向位置。在这样构成的转子311中,在轴向上包含第1芯基座321a的部分构成为,配置有第2背面辅助磁石325的第2爪状磁极322b和第1爪状磁极321b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另外,在轴向上包含环状磁石323的部分构成为,通过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324、325,而与通常的(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有磁极不同的永久磁石)转子相同。另外,在轴向上包含第2芯基座322a的部分构成为,配置有第1背面辅助磁石324的第1爪状磁极321b和第2爪状磁极322b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
如图47A、47B、49所示,在第1爪状磁极321b和第2爪状磁极322b的圆周方向之间配置有极间磁石部326。详细地说,极间磁石部326只配置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的单侧,被嵌合固定在由第1爪状磁极321b的第1侧(逆时针方向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1d和所述第1背面辅助磁石324的第1侧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与由第2爪状磁极322b的第2侧(顺时针方向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2c和所述第2背面辅助磁石325的第2侧的圆周方向端面形成的平坦面之间。极间磁石部326在圆周方向上被磁化成,与爪状磁极321b、322b分别以同极性的部分对置(第1爪状磁极321b侧的部分为N极,第2爪状磁极322b侧的部分为S极)。在极间磁石部326的径向内侧端面326a与第1及第2芯基座321a、322a的外周面321f、322f之间分别形成有缝隙K。另外,在第1爪状磁极321b的第2侧(顺时针方向侧)的圆周方向端面321c与第2爪状磁极322b的第1侧(逆时针方向侧)的圆周方向端 面322d之间形成有缝隙。
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机301的作用。
在转子311中,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的圆周方向之间配置有以同极性的部分对置的方式磁化的极间磁石部326,能够降低爪状磁极321b、322b之间的漏磁通。该极间磁石部326只配置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的单侧(圆周方向端面321d、322c侧),其数量为转子311的磁极数的一半、即5个。
在此,在上述的电动机301(转子311)中,与例如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全部上配置了极间磁石部326(全部为10个)的情况相比,在一个也没配置(0个)的情况下,电动机301的输出下降约40%。另一方面,像第8实施方式的转子311那样,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的单侧配置了极间磁石部326的情况下,与在圆周方向之间的全部上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电动机输出的下降抑制在小于20%。也就是说,与单纯省略极间磁石部326的情况相比,通过规则性地配置减少了总数的极间磁石部326,从而转子311的磁平衡得到改善,齿槽转矩降低,由此能够抑制伴随极间磁石部326的减少而引起的输出下降(减少率)。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以比转子311的磁极数少的极间磁石部326有效地提高电动机301的输出。另外,这种转子311在被适用于因极间磁石部326的减少而对输出的变动影响比较少的小输出型电动机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另外,在将极间磁石部326配置在圆周方向之间的全部上的情况下,极间磁石部326的个数需要与转子311的磁极数相同,所以不只是部件数量伴随多极化而增加,组装作业变得繁琐。相对于此,像第8实施方式的转子311那样,通过减少极间磁石部326的数量,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随着多极化而增加。也就是说,能够提高组装性,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接着,记载第8实施方式的特征性优点。
(28)在第8实施方式的转子311中,在第1爪状磁极321b与第2爪状磁极322b的圆周方向之间,规则性地配置有数量(5个)比转子311的磁极数少的极间磁石部326,极间磁石部326被磁化成与各爪状磁极321b、322b以相同极性的部分对置。通过配置极间磁石部326,从而在各爪状磁极321b、322b之间产生的漏磁通降低,并且通过规则性地配置极间磁石部326,转子311的磁平衡得到改善,齿槽转矩降低。也就是说,通过将极间磁石部326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以较少的极间磁石部326有效地实现电动机301输出的提高。
另外,通过适当地配置较少的极间磁石部326,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伴 随转子311的多极化而增加。由此,能够提高转子311的组装性,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29)极间磁石部326的数量为转子311的磁极数的一半,能够容易地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之间规则性地配置极间磁石部326。
(30)在第1及第2爪状磁极321b、322b的背面321e、322e上配置有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324、325,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324、325被磁化成极性与各爪状磁极321b、322b的磁极相同的部分为径向外侧。由此,能够降低在爪状磁极321b、322b的各磁极与环状磁石323(励磁磁石)之间产生的漏磁通,有助于电动机301的进一步的高输出化。
另外,第8实施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第8实施方式中,极间磁石部326的数量及配置位置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可以将配置在第1爪状磁极321b和第2爪状磁极322b的圆周方向之间的极间磁石部326省略至少一个。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极间磁石部326优选有规则性地配置。
另外,在第8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磁极数为10极(极对数为5个)、即极对数为奇数的转子311,然而也可以使用例如图50A所示的磁极数为8极(极对数为4个)的转子331、图50B所示的磁极数为12极(极对数为6个)的转子332等、极对数为偶数的转子331、332。在转子331、332中,在圆周方向两侧配置有极间磁石部326的第2爪状磁极322b和在圆周方向两侧没有配置极间磁石部326的第2爪状磁极322b被设定为相同数量(磁极数的一半),且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由此,容易将极间磁石部326有规则地配置在转子331、332上,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以较少的极间磁石部326有效地实现电动机301的输出的提高。另外,极间磁石部326的配置也可以将配置在圆周方向的一侧或两侧的磁极及没有配置的磁极相互组合。另外,也可以将这种组合应用到极对数为奇数的转子311上。
在第8实施方式中,极间磁石部326的形状为一个例子,也可以适当变更该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完全嵌合到缝隙K中的形状。
在第8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变更为将第1及第2背面辅助磁石324、325省略的结构。
在第8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提及,转子311及定子306可以通过例如磁性金属板材的层积、磁性粉体的成形来构成。
(第9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图51~图5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
如图51所示,在无刷电动机401的电动机壳体(未图示)的内侧固定有定子S。该定子S的定子芯402通过层积多个由钢板构成的定子芯片402a而形成。
如图51所示,在定子芯402的内侧配置有转子R,在转子R中插通旋转轴403而进行固装。在第9实施方式中,旋转轴403是由非磁体构成的金属轴,被设置在电动机壳体上的轴承(未图示)可旋转地支承。被固装在旋转轴403上的转子R是爪极型结构的转子。
如图52~图54所示,转子R具有:第1转子芯410;与该第1转子芯410相对配置的第2转子芯420;以及环状磁石430,被配设在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之间(参见图53及图54)。
如图54所示,第1转子芯410具有第1芯基座412,第1转子芯410被固装在旋转轴403。
在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上等间隔地形成有沿着径向延伸的5个第1臂部413。该第1臂部413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与相邻的第1臂部413之间的间隔小。第1臂部413的外周面413a是从轴向观看时以旋转轴403的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弧面。第1臂部413的圆周方向的两侧面413b是平面,该平面与旋转轴403的中心轴线C交叉。
另外,在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上,在各第1臂部413之间凹设有形成为从轴向观看时呈圆弧状的第1嵌合凹部415。圆弧状的第1嵌合凹部415形成为,其最深部位于两侧的第1臂部413的径向中间,通过该最深部的法线与旋转轴403的中心轴线C正交。
另外,第1嵌合凹部415被凹设成,其圆周方向的开口宽度比相邻的第1臂部413之间的间隔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小。因此,在第1嵌合凹部415的开口部的两侧存在由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和第1臂部413的侧面413b形成的台阶面。
在第1臂部413的第2转子芯420侧的顶端部上形成有沿着轴向朝向第2转子芯420延伸的第1爪状磁极411。
也就是说,第1转子芯410形成为,第1爪状磁极411从形成在第1芯基座412上的5个第1臂部413朝向第2转子芯420延伸。而且,第1臂部413构成第1爪状磁极411的一部分、即基部。
该第1爪状磁极411的外侧面411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与第1臂部413的外周面413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相同。而且,外侧面411a与外周面413a齐平,形成为相同的圆弧面。
另外,各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比第1臂部413突出,直至第1 芯基座412的内侧。该内侧面411b的形状以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与第1臂部413的侧面413b交叉的交叉线的延长线为界而不同。
详细地说,将以该延长线为界位于从中心轴线C离开的一侧的面形成为与第1臂部413的侧面413b齐平的平面。相反地,将以该延长线为界位于中心轴线C侧的面形成为从轴向观看时朝向中心轴线C凹陷的圆弧状的圆弧面。因此,各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形成为U字状。
第2转子芯420的形状与第1转子芯410相同,且采用与第1转子芯410相同的材质构成,如图54所示,具有第2芯基座422,第2转子芯420被固装在旋转轴403上。
在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上等间隔地形成有沿着径向延伸的5个第2臂部423。该第2臂部423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相邻的第2臂部423之间的间隔小。第2臂部423的外周面423a是从轴向观看时以旋转轴403的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弧面。第2臂部423的圆周方向的两侧面423b是平面,该平面与旋转轴403的中心轴线C交叉。
另外,在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上,在各第2臂部423之间凹设有形成为从轴向观看时呈圆弧状的第2嵌合凹部425。圆弧状的第2嵌合凹部425形成为,其最深部位于两侧的第2臂部423的径向中间,并且通过该最深部的法线与旋转轴403的中心轴线C正交。
另外,第2嵌合凹部425凹设成,其圆周方向的开口宽度比相邻的第2臂部423之间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小。因此,在第2嵌合凹部425的开口部的两侧存在由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和第2臂部423的侧面423b形成的台阶面。
在第2臂部423的第1转子芯410侧的顶端部上形成有沿着轴向朝向第1转子芯410延伸的第2爪状磁极421。
也就是说,第2转子芯420形成为,第2爪状磁极421从形成在第2芯基座422上的5个第2臂部423朝向第1转子芯410延伸。而且,第2臂部423形成第2爪状磁极421的一部分、即基部。
该第2爪状磁极421的外侧面421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与第2臂部423的外周面423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相同。而且,外侧面421a与外周面423a齐平,形成为相同的圆弧面。
另外,各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比第2臂部423突出,直至第2芯基座422的内侧。该内侧面421b的形状以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与第2臂部423的侧面423b交叉的交叉线的延长线为界而不同。
详细地说,将以该延长线为界从中心轴线C离开的一侧的面形成为与第2 臂部423的侧面423b齐平的平面。相反地,将以该延长线为界位于中心轴线C侧的面形成为从轴向观看时朝向中心轴线C凹陷的圆弧状的圆弧面。因此,各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形成为U字状。
以与各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对置的方式配置第1整流磁石418,以与各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对置的方式配置与第1整流磁石418相同形状、相同材质的第2整流磁石428。
第1整流磁石418的径向截面形状呈U字状,并且其内侧面418b的形状与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相同,能够与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密接。第1整流磁石418的外侧面418a的形状与形成在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上的第2嵌合凹部425的凹面相同,能够与第2嵌合凹部425的凹面密接。
另外,第1整流磁石418的径向的外侧面(沿着转子R的径向的方向上的第1整流磁石418的外侧面)形成为与第1爪状磁极411的外侧面411a齐平的圆弧状。
另一方面,第2整流磁石428的径向截面形状呈U字状,并且其内侧面428b形成为与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相同的形状,能够与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密接。第2整流磁石428的外侧面428a的形状与形成在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上的第1嵌合凹部415的凹面相同,能够与第1嵌合凹部415的凹面密接。
另外,第2整流磁石428的径向的外侧面(沿着转子R的径向的方向上的第2整流磁石428的外侧面)形成为与第2爪状磁极421的外侧面421a齐平的圆弧状。
如图54所示,第1整流磁石418具有从第1整流磁石418的第1转子芯410侧的两端部延伸的一对第1延出部419,以便能够与由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和第1臂部413的侧面413b形成的台阶面密接。
两个第1延出部419的径向的外侧面(沿着转子R的径向的方向上的第1延出部419的外侧面)419a形成为圆弧状,分别与第1臂部413的外周面413a齐平。另外,两个第1延出部419的径向的内侧面419b形成为圆弧状,分别与第1芯基座412的外周面412a齐平。
另外,两个第1延出部419的圆周方向的两侧面(沿着转子R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的第1延出部419的外侧面)419c形成为分别与第1臂部413的侧面413b及嵌合到第1嵌合凹部415的凹面的第2整流磁石428的外侧面428a密接的形状。
此外,两个第1延出部419的顶端面为平面,形成为将第1整流磁石418 配置成与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对置时,与第1芯基座412的第2转子芯420侧相反侧的面422c(参见图53)齐平。
如图54所示,第2整流磁石428具有从第2整流磁石428的第2转子芯420侧的两端部延伸的一对第2延出部429,分别与由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和第2臂部423的侧面423b形成的台阶面密接。
两个第2延出部429的径向的外侧面(沿着转子R的径向的方向上的第2延出部429的外侧面)429a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与第2臂部423的外周面423a齐平。另外,两个第2延出部429的径向的内侧面429b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与第2芯基座422的外周面422a齐平。
另外,两个第2延出部429的圆周方向的两侧面(沿着转子R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的第2延出部429的外侧面)429c分别形成为与第2臂部423的侧面423b及嵌合到第2嵌合凹部425的凹面的第1整流磁石418的外侧面418a密接的形状。
另外,两个第2延出部429的顶端面为平面,形成为将第2整流磁石428配置成与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对置时,与第2芯基座422的第1转子芯410侧相反侧的面412c(参见图53)齐平。
而且,在以第1整流磁石418包围第1爪状磁极411且第2整流磁石428包围第2爪状磁极421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状态下,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重叠成,第1爪状磁极411和第2爪状磁极421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
当第1爪状磁极411和第2爪状磁极421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时,第1整流磁石418的侧面419c与第2整流磁石428的外侧面428a密接。同样地,第2整流磁石428的侧面429c与第1整流磁石418的外侧面418a密接。
如图55所示,包括第1延出部419的第1整流磁石418被磁化成,朝向第1爪状磁极411侧(第1延出部419的第1臂部413侧),与第1整流磁石418的内侧面418b(第1延出部419的侧面419c)垂直。而且,第1整流磁石418被磁化成,第1爪状磁极411侧(第1延出部419的第1臂部413侧)为N极、第1爪状磁极411侧相反侧(第1延出部419的第1臂部413侧相反侧)为S极。
另外,如图55所示,包括第2延出部429的第2整流磁石428被磁化成,朝向第2爪状磁极421侧相反侧(第2延出部429的第2臂部423侧相反侧),与第2整流磁石428的外侧面428a(第2延出部429的侧面429c)垂直。而且,第2整流磁石428被磁化成,第2爪状磁极421侧相反侧(第2延出部429的第2臂部413侧相反侧)为N极、第2爪状磁极421侧(第2延出部429的第2臂部423侧)为S极。
而且,将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以第1爪状磁极411和第2爪状磁极421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的方式重叠时,在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之间配置环状磁石430。
环状磁石430被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夹持固定。而且,环状磁石430的轴向的两侧面430a、430b分别与第1及第2芯基座412、422的对置面412b、422b抵接。环状磁石430在中央部具有贯穿孔430c,旋转轴403贯插到该贯穿孔430c中。环状磁石430的外周面430d与第1整流磁石418及第2整流磁石428的外周面、即在第1整流磁石418及第2整流磁石428上最靠近中心轴线C的部分抵接。
环状磁石430在轴向上被磁化成,第1芯基座412侧为N极,第2芯基座422侧为S极。因此,通过该环状磁石430,第1转子芯410的各第1爪状磁极411作为N极(第1磁极)发挥作用,第2转子芯420的各第2爪状磁极421作为S极(第2磁极)发挥作用。
接着,记载如上所述构成的转子R的作用。
将第1整流磁石418配置成,U字状的第1整流磁石418将第1转子芯410的各第1爪状磁极411分别包围。此时,在各第1爪状磁极411上分别安装有单一的第1整流磁石418,并且部件数量少,所以在各第1爪状磁极411上安装第1整流磁石418的作业简单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
另外,将第2整流磁石428配置成,U字状的第2整流磁石428将第2转子芯420的各第2爪状磁极421分别包围。此时,同样地,在各第2爪状磁极421上分别安装有单一的第2整流磁石428,并且部件数量少,所以在各第2爪状磁极421上安装第2整流磁石428的作业简单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
接着,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以第1爪状磁极411和第2爪状磁极421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的方式重叠。像这样重叠时,在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之间配置环状磁石430,用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夹持该环状磁石430。
通过将夹持了环状磁石430的第1转子芯410和第2转子芯420固装到旋转轴403上,从而形成转子R。
接着,下面记载如上所述构成的第9实施方式的优点。
(31)根据第9实施方式,在各第1及第2爪状磁极411、421上分别安装单一的第1及第2整流磁石418、428,所以部件数量少。因此,在各第1及第2爪状磁极411、421上安装第1及第2整流磁石418、428的作业简单且能够以短时间进行。其结果,转子R的成本下降,能够实现电动机401的低成本化。
(32)根据第9实施方式,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被第1整流磁石418的内侧面418b密接包围,并且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被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8b密接包围。因此,第1及第2整流磁石418、428的磁通被有效利用,能够提高电动机的输出。
(33)根据第9实施方式,将第1整流磁石418磁化成与第1爪状磁极411相同的N极,使得第1整流磁石418的磁化配向与第1爪状磁极411的内侧面411b垂直。另外,将第2整流磁石428磁化成与第2爪状磁极421相同的S极,使得第2整流磁石428的磁化配向与第2爪状磁极421的内侧面421b垂直。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第1爪状磁极411与第2爪状磁极421之间的磁路的整流,能够实现电动机的高输出化。
另外,第9实施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在第9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爪状磁极411、421各形成5个,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当变更该数量。
在第9实施方式中,将第1及第2爪状磁极411、421的内侧面411b、421b形成为U字状,但是也可以将内侧面411b、421b形成为C字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应地将整流磁石的内侧面形成为C字状。

Claims (18)

1.一种转子,具备:
第1转子芯,具有圆板状的第1芯基座和多个第1爪状磁极,所述多个第1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1芯基座的外周部上,各个所述第1爪状磁极分别具有向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转子的轴向延伸的第1延出部;
第2转子芯,具有圆板状的第2芯基座和多个第2爪状磁极,所述多个第2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2芯基座的外周部上,各个所述第2爪状磁极分别具有向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转子的轴向延伸的第2延出部,在所述第1芯基座和第2芯基座沿轴向对置的状态下,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沿着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
励磁磁石,在所述轴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第1芯基座与第2芯基座之间,所述励磁磁石沿着所述轴向被磁化,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且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以及
辅助磁石,通过将至少2个以上的极间磁石部一体成形而成,各个极间磁石部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1爪状磁极与所述第2爪状磁极之间的空间中、且沿着所述圆周方向被磁化,
所述辅助磁石具有配置在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的背面上的背面磁石部,该背面磁石部被磁化成,与所述背面对置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部分的极性与对应的爪状磁极相同,
所述极间磁石部分别从所述背面磁石部朝向所述径向的外侧延伸,并且被磁化成极性与相邻的所述第1爪状磁极及第2爪状磁极相同,
所述辅助磁石通过将所述背面磁石部和极间磁石部一体成形而成,并且该辅助磁石与对应的所述爪状磁极在所述径向及所述圆周方向上抵接,
所述极间磁石部和所述背面磁石部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被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第1芯基座和第2芯基座分别具有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外表面,所述辅助磁石具有以将所述第1芯基座和第2芯基座中的一个芯基座的外表面覆盖的方式与所述极间磁石部一体成形的轴向覆盖磁石部,该轴向覆盖磁石部沿着所述轴向被磁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具有位于所述延出部的延出方向顶端侧并将所述极间磁石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所述极间磁石部被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辅助磁石预先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极间磁石部被配置在全部的第1爪状磁极与第2爪状磁极之间的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至少2个以上的极间磁石部以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夹持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的方式配置,所述辅助磁石通过将所述极间磁石部双色成形而一体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被所述励磁磁石磁化成具有与对应的所述爪状磁极相同的磁化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通过使沿所述圆周方向分割而成的多个圆周方向分割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连续邻接而构成,
各个所述圆周方向分割部分别具有所述背面磁石部和所述极间磁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通过使沿所述轴向分割而成的多个轴向分割部在所述轴向上连续邻接而成,
各个所述轴向分割部分别具有所述背面磁石部和所述极间磁石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一体构成为圆环状,具有各向异性磁石部和磁力特性与该各向异性磁石部不同的特性相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具有:磁石主体部,配置在所述第1转子芯和第2转子芯之间的所述轴向上的缝隙中;和背面磁石部,配置在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的背面侧的缝隙中,
所述辅助磁石通过将所述磁石主体部、所述背面磁石部及所述极间磁石部形成为一体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
所述磁石主体部沿着所述轴向被磁化,所述极间磁石部沿着所述圆周方向被磁化,所述背面磁石部沿着所述径向被磁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具有磁通从所述背面磁石部经由与该背面磁石部邻接的所述极间磁石部朝向磁极不同的其他所述背面磁石部弯曲流通的极性各向异性配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各个所述极间磁石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中的一个爪状磁极对置的部分,各个所述极间磁石部被磁化成该部分的极性与对应的爪状磁极相同,
在所述辅助磁石上规则性地配置有数量比将所述第1爪状磁极和第2爪状磁极加起来的磁极数少的所述极间磁石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包含所述极间磁石部和所述背面磁石部,且形成为圆环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子,
所述极间磁石部沿着所述圆周方向被磁化,所述背面磁石部沿着所述径向方向被磁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子,
所述辅助磁石具有磁通从所述背面磁石部经由与该背面磁石部邻接的所述极间磁石部朝向磁极不同的其他所述背面磁石部弯曲流通的极性各向异性配向。
17.一种转子,具备:
旋转轴;
第1转子芯,具有:第1芯基座,被固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和多个第1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1芯基座上,并且沿着所述转子的轴向延伸;
第2转子芯,具有:第2芯基座,被固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和多个第2爪状磁极,分别以等间隔设置在该第2芯基座上,并且沿着所述轴向延伸,所述第2爪状磁极分别被配置在对应的第1爪状磁极之间的空间中;
励磁磁石,被配置在所述第1转子芯和第2转子芯之间,该励磁磁石沿着所述轴向被磁化,使所述第1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并且使所述第2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
多个第1整流磁石,分别将所述第1爪状磁极的内侧面整个包围,各个第1整流磁石由单一的部件构成;
多个第2整流磁石,分别将所述第2爪状磁极的内侧面整个包围,各个第2整流磁石由单一的部件构成。
18.一种电动机,具备权利要求1~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
CN201210440834.5A 2011-10-31 2012-10-29 转子及电动机 Active CN103095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9516 2011-10-31
JP2011-239520 2011-10-31
JP2011-239521 2011-10-31
JP2011-239523 2011-10-31
JP2011239516 2011-10-31
JP2011239523A JP5840919B2 (ja) 2011-10-31 2011-10-31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1239521 2011-10-31
JP2011239520A JP5806084B2 (ja) 2011-10-31 2011-10-31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1-239522 2011-10-31
JP2011239522 2011-10-31
JP2012-045694 2012-03-01
JP2012045694 2012-03-01
JP2012-181634 2012-08-20
JP2012-181638 2012-08-20
JP2012181634A JP6001378B2 (ja) 2012-03-01 2012-08-20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2181638A JP5996967B2 (ja) 2011-10-31 2012-08-20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2181637A JP6068048B2 (ja) 2011-10-31 2012-08-20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2-181637 2012-08-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004A CN103095004A (zh) 2013-05-08
CN103095004B true CN103095004B (zh) 2016-09-28

Family

ID=4820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0834.5A Active CN103095004B (zh) 2011-10-31 2012-10-29 转子及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73691B2 (zh)
CN (1) CN103095004B (zh)
DE (1) DE10201202110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1049A1 (de)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109B4 (de) 2011-10-31 2023-04-27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048A1 (de)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041A1 (de) *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CN103259353B (zh) 2012-02-15 2017-10-24 阿斯莫有限公司 转子以及电动机
US20150028710A1 (en) * 2012-05-24 2015-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03633759B (zh) 2012-08-20 2017-12-01 阿斯莫有限公司 转子以及电动机
US9859761B2 (en) 2013-02-12 2018-01-02 Asmo Co., Ltd. Rotor and motor
JP6081315B2 (ja) * 2013-08-20 2017-02-15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永久磁石型電動機、これを用いた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DE102014113744A1 (de) 2013-09-26 2015-03-26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CN104600888B (zh) * 2013-10-31 2019-01-18 株式会社电装 转子以及电动机
CN104979927B (zh) * 2014-04-14 2019-09-24 株式会社电装 转子、以及电动机
DE102015116992A1 (de) * 2014-10-20 2016-04-21 Asmo Co., Ltd. Motor, Verfahren zum Antreiben eines Motors und Ansteuerungssteuereinheit für einen Motor
US9787148B2 (en) 2015-01-07 2017-10-10 Asmo Co., Ltd. Motor
DE102016207800A1 (de) 2016-05-04 2017-11-0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CN113595283B (zh) * 2021-08-04 2022-07-15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的转子及应用其的盘式永磁电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6163A (ja) * 1983-10-26 1985-05-29 Nippon Denso Co Ltd 車両用磁石式発電機の回転子
US5502424A (en) * 1995-03-07 1996-03-26 Nippondenso Co., Ltd. Method of magnetizing rotary machine field core unit
JPH10210722A (ja) * 1997-01-22 1998-08-07 Hitachi Ltd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1289472A (zh) * 1998-11-30 2001-03-28 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 具有极间磁铁的汽车用交流发电机
CN2870277Y (zh) * 2006-01-27 2007-02-14 深圳市金奇稀土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
JP2007330025A (ja) * 2006-06-07 2007-12-20 Daikin Ind Ltd モータ
CN101969261A (zh) * 2010-10-22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12192A (en) 1938-12-08 1940-08-20 Frank Raffles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CH280292A (de) 1949-11-19 1952-01-15 Bbc Brown Boveri & Cie Generator mit ineinandergreifenden Polkränzen und einem Dauermagnetsystem.
US2836743A (en) 1956-01-25 1958-05-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ermanent magnet rotor
US2802959A (en) * 1956-04-27 1957-08-13 Gen Electric Dynamoelectric machine
DE1067517B (de) 1957-04-08 1959-10-22 Licentia Gmbh Permanentmagnetischer Laeufer fuer Elektromotoren, insbesondere Synchronkleinmotoren
GB987882A (en) 1962-01-16 1965-03-31 Licentia Gmbh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heteropolar electrical machines
US3206623A (en) * 1962-04-20 1965-09-14 Superior Electric Co Electric synchronous inductor motor
JPS5274410U (zh) 1975-12-02 1977-06-03
JPS5612846A (en) 1979-07-12 1981-02-07 Nippon Denso Co Ltd Claw-type pole core for ac generator
US4388545A (en) 1981-06-10 1983-06-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otor for a permanent magnet AC motor
JPS6043059A (ja) 1983-08-19 1985-03-07 Nippon Denso Co Ltd ステツプモ−タ
JP2546636B2 (ja) 1985-02-28 1996-10-23 三菱製鋼 株式会社 モ−タ−
US4633113A (en) 1985-10-16 1986-12-30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ide plate construction f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JPH01101166U (zh) 1987-12-25 1989-07-07
US4882515A (en) 1988-06-03 1989-11-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or
US4959577A (en) 1989-10-23 1990-09-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or
JP2946604B2 (ja) 1990-02-26 1999-09-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交流発電機
JP3131979B2 (ja) 1990-06-19 2001-02-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爪極型界磁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17019B2 (ja) 1990-10-26 2000-12-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3199181B2 (ja) 1991-07-08 2001-08-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導波回路モジュール
JPH0543749A (ja) 1991-08-12 1993-02-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ポリオレフイン組成物の劣化開始時間制御方法
JPH0543749U (ja) 1991-11-14 1993-06-11 アスモ株式会社 回転磁界型電動機の回転子
JP3029506B2 (ja) 1992-06-12 2000-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発電機
JPH0670526A (ja) 1992-08-20 1994-03-11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548882B2 (ja) 1993-05-07 1996-10-30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3446313B2 (ja) * 1993-08-30 2003-09-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US5793144A (en) * 1993-08-30 1998-08-11 Nippondenso Co., Ltd. Rotor for a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5780953A (en) * 1993-12-07 1998-07-14 Nippondenso Co., Ltd. Alternator
JP3340259B2 (ja) 1994-03-23 2002-1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車用オルタネータ
US5543676A (en) 1995-03-16 1996-08-06 Ford Motor Company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magnetic inserts
US5663605A (en) 1995-05-03 1997-09-02 Ford Motor Company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electromagnetic and permanent magnet excitation
US5747913A (en) 1995-05-12 1998-05-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otor for hybrid generator having improved magnet retention
JP3646446B2 (ja) 1997-01-14 2005-05-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ランデルコア型回転電機
JPH1198787A (ja) 1997-09-22 1999-04-09 Hitachi Ltd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11127561A (ja) * 1997-10-22 1999-05-11 Denso Corp 磁石併用型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41920B2 (ja) 1997-10-27 2004-07-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67135B2 (ja) 1997-11-13 2006-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H11206052A (ja) 1998-01-16 1999-07-30 Hitachi Metals Ltd 小型回転機用永久磁石型ロータ
DE29801184U1 (de) * 1998-01-26 1999-05-20 Bosch Gmbh Robert Synchronmaschine, insbesondere Generato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9802785A1 (de) 1998-01-26 1999-08-05 Bosch Gmbh Robert Synchronmaschine, insbesondere Generato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9990077581A (ko) * 1998-03-05 1999-10-25 가나이 쓰도무 차량용교류발전기
JP3953644B2 (ja) * 1998-06-03 2007-08-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2000209825A (ja) 1999-01-08 2000-07-28 Isuzu Motors Ltd 永久磁石発電機
JP3394922B2 (ja) 1999-01-29 2003-04-0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IL142123A0 (en) 1999-07-23 2002-03-10 Advanced Rotary Systems Inc Electric drive (options)
JP3532130B2 (ja) 1999-09-17 2004-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構造
JP4626906B2 (ja) 1999-10-06 2011-02-09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リラクタンス型電動機
US6483212B1 (en) 1999-10-06 2002-11-19 Asmo Co., Ltd. Reluctance-type electric motor
DE19958503C2 (de) * 1999-12-04 2003-08-21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ische Maschine
US6426581B1 (en) 2000-05-22 2002-07-30 Ford Motor Company Magnet retainer ring for vehicle alternators
US6538358B1 (en) 2000-08-28 2003-03-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axially extending magnets
US6455978B1 (en) 2000-08-28 2002-09-2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twin coil electrical machine
US6437477B1 (en) 2000-08-28 2002-08-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axial flux magnet
JP4360024B2 (ja) 2000-09-25 2009-1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003416B2 (ja) 2001-07-11 2007-11-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
US7064466B2 (en) 2001-11-27 2006-06-20 Denso Corporation Brushless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tandem rotary cores
JP2003339129A (ja) 2002-05-17 2003-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3938090B2 (ja) 2003-04-16 2007-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ローターコアの製造方法
JP4162565B2 (ja) 2003-09-30 2008-10-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動機のロータ
JP4045246B2 (ja) 2004-02-19 2008-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発電電動機
JP2006003251A (ja) 2004-06-18 2006-01-05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磁気エンコーダ
JP2006230125A (ja) 2005-02-18 2006-08-31 Nissan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
JP4634193B2 (ja) * 2005-03-14 2011-02-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同期電動機
FR2884068B1 (fr) 2005-03-31 2007-07-27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Ro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comportant un manchon intermediaire interpose entre l'arbre et les roues polaires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 rotor.
JP4410159B2 (ja) 2005-06-24 2010-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回転電機
JP4411255B2 (ja) 2005-08-02 2010-02-10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落とし方法及び装置
JP4307423B2 (ja) 2005-08-10 2009-08-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DE102005039282A1 (de) * 2005-08-19 2007-02-22 Robert Bosch Gmbh Klauenpolgenerator und Verschlusskörper für einen Klauenpolgenerator
JP4380652B2 (ja) 2005-08-26 2009-1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TWI353705B (en) 2005-08-26 2011-12-01 Hoeganaes Ab An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JP4709846B2 (ja) 2005-10-07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および車載回転電機システム
JP4856940B2 (ja) 2005-12-09 2012-01-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28677A (ja) 2006-02-22 2007-09-06 Hitachi Ltd 発電装置及び回転電機
JP2007282420A (ja) 2006-04-10 2007-10-25 Denso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968509B2 (ja) 2006-04-13 2012-07-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タンデム式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227150B2 (ja) 2006-05-17 2009-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DE102006026719B4 (de) 2006-06-08 2012-04-26 Minebea Co., Ltd. Klauenpolstator für einen Schrittmotor und Klauenpol-Schrittmotor
JP5259934B2 (ja) 2006-07-20 2013-08-0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圧縮機
JP4293207B2 (ja) 2006-07-21 2009-07-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動ポンプ
JP4692428B2 (ja) 2006-07-21 2011-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735980B2 (ja) * 2006-08-23 2011-07-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62315B2 (ja) 2006-09-01 2011-08-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755256B2 (ja) 2006-10-10 2011-08-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4692464B2 (ja) 2006-10-16 2011-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888770B2 (ja) 2006-11-17 2012-02-2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モータの回転子
JP4912258B2 (ja) 2007-09-11 2012-04-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4640422B2 (ja) * 2008-02-29 2011-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ランデルロータ型モータ
JP4525830B2 (ja) * 2008-06-30 2010-08-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同期モータ
JP4858505B2 (ja) * 2008-07-29 2012-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
FR2935207B1 (fr) 2008-08-19 2010-11-05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Ro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synchrone, notamment d'alterna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P2182613B1 (en) * 2008-10-31 2018-02-28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8179011B2 (en) 2008-12-17 2012-05-15 Asmo Co., Ltd. Brushless motor
JP5347587B2 (ja) 2009-03-10 2013-1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クローポール型モータ
JP2010226922A (ja) 2009-03-25 2010-10-07 Tokyo Micro:Kk 空芯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レンズ装置
JP5439904B2 (ja) 2009-03-31 2014-03-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2011015555A (ja) 2009-07-02 2011-01-20 Yaskawa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JP5479008B2 (ja) 2009-09-18 2014-04-23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1097756A (ja) 2009-10-30 2011-05-12 Minebea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ヨークおよび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5279691B2 (ja) 2009-12-07 2013-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195804B2 (ja) 2010-03-30 2013-05-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FR2959362B1 (fr) 2010-04-23 2012-05-04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Ro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avec structures interpolaires
JP5281065B2 (ja) 2010-11-04 2013-09-0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掃除用具
US9502929B2 (en) 2010-11-19 2016-11-22 Asmo Co., Ltd. Rotor and motor
JP5739651B2 (ja) 2010-11-26 2015-06-24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14500703A (ja) 2010-12-22 2014-01-09 ホガナス アクチボラグ (パブル) 変調磁極機械のための固定子
DE102012011444B4 (de) 2011-06-17 2020-11-05 Denso Corporation Läufer und Motor
DE102012020895A1 (de) 2011-10-28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048A1 (de)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109B4 (de) 2011-10-31 2023-04-27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041A1 (de)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042A1 (de)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DE102012021049A1 (de) 2011-10-31 2013-05-02 Asmo Co., Ltd. Rotor und Mo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6163A (ja) * 1983-10-26 1985-05-29 Nippon Denso Co Ltd 車両用磁石式発電機の回転子
US5502424A (en) * 1995-03-07 1996-03-26 Nippondenso Co., Ltd. Method of magnetizing rotary machine field core unit
JPH10210722A (ja) * 1997-01-22 1998-08-07 Hitachi Ltd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1289472A (zh) * 1998-11-30 2001-03-28 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 具有极间磁铁的汽车用交流发电机
CN2870277Y (zh) * 2006-01-27 2007-02-14 深圳市金奇稀土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
JP2007330025A (ja) * 2006-06-07 2007-12-20 Daikin Ind Ltd モータ
CN101969261A (zh) * 2010-10-22 2011-0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21856A1 (en) 2013-05-16
CN103095004A (zh) 2013-05-08
DE102012021109B4 (de) 2023-04-27
DE102012021109A1 (de) 2013-05-29
DE102012021109A8 (de) 2013-06-06
US9273691B2 (en)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5004B (zh) 转子及电动机
CN101820238B (zh) 用于具有不对称转子磁体的永磁电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71943B (zh) 转子及电动机
CN103095013B (zh) 转子、转子组、以及电动机
US882975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2570659B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
KR100472798B1 (ko) 영구자석매립형 유도전동기
CN103095012B (zh) 转子以及电动机
US20180219438A1 (en) Electric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JP2018082540A (ja) 回転電機
US20040113511A1 (en) Component for the rotor or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108475972B (zh) 转子、磁化方法、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US10897168B2 (en) Magnetizing method, rotor, motor, and scroll compressor
CN103973006A (zh) 转子、定子以及电动机
JP4673825B2 (ja) 磁石埋込型ロータ及び磁石埋込型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9050099A (ja) 回転子コア、永久磁石回転子および永久磁石形同期回転電機
JP2012217278A (ja) 永久磁石型回転電機及び永久磁石型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US20220294289A1 (en) Rotor and motor
US20220278573A1 (e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US20230299628A1 (en) Ro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KR101106648B1 (ko) 모터의 회전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053864A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ロータ
US11979061B2 (en) Motor
JP2006136130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それに用いる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た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21122163A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12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Denso Co., Ltd.

Address before: Mei Tian Kosai Shizuoka Prefecture in 390 times

Patentee before: ASMO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