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455A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93455A CN102193455A CN2011100638606A CN201110063860A CN102193455A CN 102193455 A CN102193455 A CN 102193455A CN 2011100638606 A CN2011100638606 A CN 2011100638606A CN 201110063860 A CN201110063860 A CN 201110063860A CN 102193455 A CN102193455 A CN 1021934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sleeve
- photographic fixing
- holding components
- heating
- clamp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转动的定影部件进行有效且均匀加热的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定影套筒(21)、加压辊(31)、从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开始,介由定影套筒(21)与加压辊(31)抵接后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6)、对定影套筒(21)进行加热的面状发热体(22)、从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来支持定影套筒(21)的转动的管状形状的转动支持部件(27),转动支持部件(27)的管状截面形状具有与加热领域HZ中的定影套筒(21)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相对于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和加压辊(31)的加压轴中心之间的连接直线(31L),转动支持部件(27)被配置为使得转动支持部件(27)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27C)位于记录媒介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环状轮带状的定影部件的转动进行支持的转动支持部件的定影装置以及利用了包括该定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静电记录方式等的FAX(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及其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一般考虑的是各种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的过程是在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的表面里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显影剂的调色剂等来对感光体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后进行可视像化,再通过转印装置来将显影后的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也称为用纸、记录媒介)里后使其载置图像,通过使用加压加热的定影装置来对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
在该定影装置中,由相向而对的辊或轮带或它们的组合所构成的定影部件以及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将记录纸夹入到该夹持部里,然后施加热和压力后来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纸上。
举例来说,公知的定影装置有将张架在多个辊部件里的定影带作为定影部件来使用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使用这种定影带的装置包括有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环状带)、张架/支持定影带的多个辊部件、设置在多个辊部件中的一个辊部件内部里的加热管、加压辊(加压部件)等。加热管介由辊部件来加热定影带。然后,被朝向形成在定影带和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里搬送的记录媒介上的调色剂像接受夹持部处的热和压力后被定影到记录媒介上(轮带定影方式)。
另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里使用的定影装置中,有这样一种定影装置,即具有与转动体的定影部件的内面进行滑动接触的固定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是将耐热性膜材(定影膜)夹到作为发热体的陶瓷加热管和作为加热部件的加压辊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后,在定影夹持部的膜材和加压辊之间导入需要进行图像定影的、形成并载置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通过将其与膜材一起夹持搬送,在夹持部处,陶瓷加热管的热就介由膜材被施加到了被记录材料里,另外,还公开了通过定影夹持部的加压力来将未定影调色剂像热压定影到被记录材料面里的膜材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
该膜材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在能够采用陶瓷加热管及膜材等低热容量的部件来构成相应命令型(ondemand type)的装置的同时,只要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执行时,对作为热源的陶瓷加热管通电后使其发热至规定的定影温度即可,从而可以缩短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开启至可以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为止的等待时间(快速启动性),以及大幅降低待机时的消耗电力。
另外,在专利文献3、4中,提案有这样一种图像定影装置,在设置表面为弹性变形可以转动的加热定影辊,和与加热定影辊在接触的同时可以移动的环状带(加压带),和以非转动状态被配置在环状带的内侧里,将环状带压接到加热定影辊里,使得记录纸通过环状带和加热定影辊之间的轮带夹持,同时还具有使得加热定影辊的表面弹性变形的加压垫,等构成的加压轮带方式的图像定影装置。根据该定影方式,下面的加压部件为轮带,并因为用纸与辊的接触面积增大,就大幅地提高了传热效率,在抑制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小型化。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影装置与使用定影辊的装置相比,在与装置的高速化相适应的预热时间(达到可以打印温度所需的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收到打印要求后,经过打印准备并进行打印动作至排纸结束的时间)的缩短化上存在着极限。
对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定影装置因为低热容量化而能够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还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存在着耐久性的问题和轮带温度稳定性的问题。即,热源的陶瓷加热管和轮带内面的滑动而导致耐磨损性的不足,长时间运行后,因重复的连续摩擦而造成内面变粗后导致摩擦阻力增大,引起轮带的移动不稳定,或者发生定影装置的驱动力矩增大等现象,其结果是形成图像的转印纸发生滑移后导致图像的偏离,或者是驱动齿轮所涉及的2增大后导致齿轮破损等问题的发生(课题1)。另外,在膜片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因为轮带是在夹持部处进行局部加热的,当转动的轮带回到夹持入口里时,轮带温度处于最冷的状态,(特别是在高速转动时)从而容易发生定影不良的问题(课题2)。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加压垫的表层里采用浸渍了PTFE后作为低摩擦片材(片材状滑动摩擦材料)的玻璃纤维片材(浸渍PTFE玻璃纤维)后,来改善轮带内面和固定部件的滑动摩擦性的问题的方法。然而,在这种加压轮带方式的定影装置(专利文献3、4)中,因为定影辊的热容量大、升温慢,所以就存在着预热时间长的问题(课题3)。
对于上述课题1至3,在专利文献5、6中提案了这样一种定影装置,其通过设置配置在环状的定影带内周侧里大致呈管状的相对部件(金属传热体),和配置在相对部件的内周侧里对该相对部件进行加热的陶瓷加热管等的阻抗发热体,就能够对定影带全体进行加热,并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同时还可以解决高速转动时的热量不足的问题。然而,具有可挠性的定影带在转动移动中会发生大幅离开金属传热体的部位,由于在该部位中没有热传递,就会导致金属传热体变为升温过度的状态而发生热烤并产生定影带的转动扭矩上升的问题。
对此,在专利文献7中,提案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定影带,和与该定影带压接后形成记录媒介被搬送来后的夹持部的加压辊,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侧里加热该定影带的阻抗发热体,所述阻抗发热体相对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以微小的间距来配设以不发生压接。由此,就能够更加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并在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发生定影不良或定影部件及阻抗发热体的磨耗、破损等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9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440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2629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21398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334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158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16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7所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因加压辊的转动、振动而产生的应力反复地作用到阻抗发热体里,使得所述阻抗发热体反复地被弯曲,因为该阻抗发热体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反复的弯曲导致的疲劳破坏而产生的断线会使得定影带不能被适当地加热。
另外,由于是将阻抗发热体相对于定影带的内周面以微小的间距来配设以不发生压接,所以对定影带的热传递的效率变坏,难以实现定影带的均匀加热。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转动的定影部件有效且均匀地加热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定影装置20、图6、图16),其包括:
定影部件(定影套筒21),其为具有可挠性并转动的环状轮带状;
加压部件(加压辊31),其被配置为可以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侧里按压该定影部件;
夹持形成部件(抵接部件26),其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通过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介由所述定影部件与该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
加热手段(面状发热体22、卤素加热管22h、电磁感应加热机构部),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加热;
管状形状的转动支持部件(转动支持部件27、加热部件27A),其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对该定影部件的转动进行支持,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手段对所述转动支持部件沿着所述夹持部上游侧的外周面的所述定影部件的圆周方向的规定领域(加热领域HZ)进行加热,
所述转动支持部件的管状截面形状对应于所述加热手段对所述定影部件加热的领域,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
相对于所述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和所述加压部件的加压轴中心之间的连接直线(直线31L),所述转动支持部件被配置为使得该转动支持部件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中心27C、27AC)位于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支持部件的所述夹持部出口处的曲率要大于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的曲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手段具有面状发热体(面状发热体2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手段是对所述转动支持部件进行感应加热的电磁感应加热机构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手段是卤素加热管(卤素加热管22h)。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方案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20)。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所述转动支持部件的管状截面形状对应于所述加热手段对所述定影部件加热的领域,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相对于所述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和所述加压部件的加压轴中心之间的连接直线,所述转动支持部件被配置为使得该转动支持部件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位于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和作为加热手段(面状发热体)或加热部件的转动支持部件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上以一定的面压来接触,定影部件就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里被均匀加热了。另外,还能够实现预期的预热或节能,并防止作为加热手段(面状发热体)或加热部件的转动支持部件的升温过度。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具有本发明的定影装置,所以就能够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并获得良好的定影性及均匀的图像光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前提的参考例的构成截面图。
图2(a)、(b)是定影套筒中的轴方向、圆周方向的概要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发热片材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定影装置使用的转动支持部件的构成立体图。
图5(a)、(b)是图1所示定影装置中定影套筒一侧的内部机构部的构成概要图。
图6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构成截面图。
图7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中的转动支持部件的构成截面图。
图8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中仅由抵接部件和加压辊被夹持后的定影套筒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
图9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中面状发热体与发热体支持部件的粘结例(1)的截面图。
图10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中面状发热体与发热体支持部件的粘结例(2)的截面图。
图11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所使用的面状发热体的构成例(1)。
图12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所使用的面状发热体的构成例(2)的上面图。
图13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所使用的面状发热体的构成例(3)的上面图。
图14是图6所示定影装置所使用的面状发热体的构成例(4)的上面图。
图15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截面图。
图16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其他构成的截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定影装置中的加热部件的构成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3 曝光部
4Y、4M、4C、4K 造像部
5Y、5M、5C、5K 感光体鼓
12 供纸部
20、50定影装置
21 定影套筒
22 面状发热体
22a 底层
22b、22b1、22b2 阻抗发热层
22c 电极层
22d 绝缘层
22e、22e1、22e2 电极端子
22s 发热片材
22h 卤素加热管
23 发热体支持部件
24 端子台撑条
25 供电线
26 抵接部件
27、27′转动支持部件
27a 开口部
27C、27AC 圆弧中心
27A 加热部件
28 芯部保持部件
28A 增强部件
29 绝热支持部件
31 加压辊
31L 直线
75 带电部
76 显影部
77 清洁部
78 中间转印带
79Y、79M、79C、79K 第一转印偏压辊
80 中间转印清洁部
82 二次转印支撑辊
83 清洁支撑辊
84 张紧辊
89 2次转印辊
85 中间转印组件
97 供纸辊
98 对位辊对
99 排纸辊对
100 堆垛部
101 罐收容部
102Y、102M、102C、102K 调色剂罐
L 激光
P 记录媒介
T 调色剂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前提的参考例。
图1所示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前提的参考例的构成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定影装置50包括有:由转动的环状带构成的定影部件(定影套筒21,也称为定影转动体);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面抵接的加压部件(加压辊31,也称为加压转动体);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介由该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抵接部件26);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与该定影部件抵接地被配置,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面状发热体(面状发热体22);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被配置为将面状发热体夹在其与该定影部件之间,在规定位置里支持该面状发热体的发热体支持手段(发热体支持部件23);设置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里,对转动的定影套筒21进行支持的管状的转动支持部件(转动支持部件27′);被配置在转动支持部件27′的内周侧的夹持部下游侧里,设置在芯部保持部件28的H型外面的绝热支持部件(绝热支持部件29)。
这里,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的长度对应于所通过纸张的记录媒介P的宽度,是具有可挠性的管状环状带,在例如厚度为30μm-50μm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基材上至少形成有脱模层,其外径为30mm。以后,将图2(a)所示的定影套筒21的管的长度方向称为轴方向,将图2(b)所示的定影套筒21的管的圆周方向称为圆周方向。
形成定影套筒21的基材的材料可以采用铁、钴、镍或其合金等具有良好传热性的金属材料。
定影套筒21的脱模层的层厚为10-50μm,由PFA、PTFE、聚酰亚胺、聚醚亚胺、PES等材料形成。
脱模层用于提高与记录媒介P上的调色剂像(调色剂)T直接相接的定影套筒21表面的调色剂脱模性。
加压辊31是在铝、铜等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芯棒上依次形成硅酮橡胶(固体solid橡胶)等的耐热性弹性层、脱模层,其外径为30mm。弹性层的厚度形成为2mm-3mm。脱模层是包覆了PFA软管后,厚度形成为50μm。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在芯棒内内藏卤素加热辊等的发热体。另外,加压辊31通过加压手段(未图示)而介由定影套筒21被压接到抵接部件26里,该压接部的定影套筒21一侧形成为凹陷的夹持部。然后,记录媒介P被搬送到该夹持部里。
另外,加压辊31以压接到定影套筒21里的状态,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来被转动驱动(在图1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里转动),而定影套筒21是随着该加压辊31的转动而转动的(在图1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里转动)。
抵接部件26具有在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里的长度,并且,至少是介由定影套筒21与加压辊31压接的部分是由氟素系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弹性体构成的,以被芯部保持部件28保持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的规定位置里的状态来得到固定。另外,抵接部件26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相接的部分以采用铁氟龙(注册商标)片材等具有良好滑动性及耐磨耗性的材料为好。
芯部保持部件28是由金属等板材经板金加工而成,其具有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长度的长度,是截面为H型形状的刚性部件,被配置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的大致中心部分里。
另外,芯部保持部件28用于将配置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里的各种部件保持在规定的位置里,例如,在芯部保持部件28的H型的一方的凹陷部分里收纳保持有抵接部件26,即使抵接部件26受到加压辊31的加压,也从夹持部的反对面一侧来支持后使其不发生较大的变形。另外,芯部保持部件28将抵接部件26保持为从该芯部保持部件28向加压辊31一侧突出一些,使得夹持部处的保持部件28被配置为不与定影套筒21接触。
另外,在芯部保持部件28的H型的另一方(与加压辊31侧相反的一侧)的凹陷部分里,收纳保持了具有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长度的长度,包括截面形成为T字型形状的端子台撑条(stay)24,以及延伸设置在端子台撑条24上,供给外部来的电力的供电线25。更进一步地,在芯部保持部件28的H型的外面保持有发热体支持部件23。在图1中,定影套筒21的下方半圆部分(进入夹持部一侧的半圆部分)的领域处保持有发热体支持部件23。这时,考虑到组装性,也可以将发热体支持部件23和芯部保持部件28粘结。或者为了防止从发热体支持部件23一侧对芯部保持部件28一侧的传热,也可以不对两者进行粘结。
另外,芯部保持部件28是通过将管状的转动支持部件27′的管周面沿轴方向切断后形成的端部限制在夹持部圆周方向的前后里,来支持该转动支持部件27′的。还有,转动支持部件27′的轴方向两端部被保持在构成定影装置50框体的侧板里。
发热体支持部件23支持面状发热体22以使得面状发热体22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抵接地配置。因此,发热体支持部件23具有沿着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规定的弧长的外周面。
另外,发热体支持部件23最好是具有:仅能够承受面状发热体22的发热的耐热性;和当转动移动的定影套筒21接触到面状发热体22时,仅能不发生变形地来对面状发热体22进行支持的强度;以及不使面状发热体22的热传递到芯部保持部件28一侧,而是传递到定影套筒21一侧里的绝热性,例如,优选的是聚酰亚胺树脂的发泡成形体。还有,当面状发热体22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抵接时,因为转动移动的定影套筒21将面状发热体22拉伸到夹持部一侧里的力会作用到该面状发热体22里,就需要仅使得发热体支持部件23没有变形地来支持面状发热体22的强度,这种情况下也以聚酰亚胺树脂的发泡成形体为好。另外,也可以在该聚酰亚胺树脂的发泡体的内部设置辅助用的固体树脂部件来提高刚性。
面状发热体22如图3所示地,在具有绝缘性的底层22a上面形成有在耐热性树脂中分散导电性粒子而成的阻抗发热层22b,和将电力供给到该阻抗发热层22b里的电极层22c,从而构成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圆周方向而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的可挠性的发热片材22s。另外,在底层22a上还设置了对阻抗发热层22b和相邻的其他供电系统的电极层22c之间,或对发热片材22s的边缘部分和外部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层22d。还有,面状发热体22还包括在发热片材22s的端部与电极层22c连接,将供电线25供给来的电力供给到该电极层22c里的电极端子22e(不图示,后述)。
另外,发热片材22s的厚度为0.1-1mm左右,至少具有能够沿着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外周面作卷绕程度的可挠性。
这里,底层22a是PET或聚酰亚胺树脂等具有一定程度耐热性的树脂所构成的弹性体膜(film),其中以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膜部件为好。由此,就具备了耐热性、绝缘性及一定程度的柔软性(可挠性)。
阻抗发热层22b是在聚酰亚胺树脂等耐热性树脂中均匀分散了碳粒子或金属粒子等的导电性粒子而形成的具有导电性的薄膜,其构成是,当通电时,会因为内部阻抗而产生焦耳热来发热。这种阻抗发热层22b可以是将碳粒子或金属粒子等导电性粒子分散到聚酰亚胺树脂等的耐热性树脂的前驱体中而成的涂料涂敷到底层22a上成膜即可。
另外,阻抗发热层22b也可以是先在底层22a上形成由碳粒子或金属粒子等构成的薄膜导电层,然后在该导电层上层积聚酰亚胺树脂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的绝缘性薄膜后一体化即可。
还有,阻抗发热层22b里所使用的碳粒子既可以是通常的碳黑粉末,也可以是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和微碳卷(carbon micro-coils)中的至少某一种构成的碳纳米粒子。
另外,金属粒子是Ag、Al、Ni构成的粒子,其形状可以是粒状,也可以是纤丝状(filament).
绝缘层22d可以由相同于聚酰亚胺树脂等的底层22a的耐热性树脂构成的绝缘材料经涂敷来形成。
电极层22c既可以是经涂敷导电性墨水(conductive ink)或Ag等的导电性涂层(conductive paste)而成,也可以是粘结金属箔或金属网等而成。
构成面状发热体22的发热片材22s因为是厚度薄的片材,其热容量小,可以急速加热,其发热量可以根据阻抗发热层22b的体积阻抗率任意地设定。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构成阻抗发热层22b的导电性粒子的构成材料、形状、大小、分散量等来调整发热量。例如,以单位面积的发热量为35W/cm2,就可以实现获得总电力为1200W左右的输出的面状发热体,这时候,发热片材22s的尺寸可以是宽度(轴方向)为20cm、长度(周方向)为2cm左右。
另外,在使用由不锈钢等金属丝构成的面状发热体时,因为纤丝的存在而在面状发热体的表面里产生凹凸,如本发明所示,在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滑动时,其表面就容易磨耗,本发明所使用的发热片材22s如前所述表面不是凹凸而是平坦的,所以对于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的滑动就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更进一步地,在对发热片材22s的阻抗发热层22b表面涂敷氟素系树脂后,就更能够提高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接触的耐久性。
还有,作为发热片材22s在定影套筒21内周面里的配置领域,是从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的夹持部的反对侧的位置开始,一直到夹持部跟前的任意位置里即可。
然而,在定影装置50中,由于转动时在夹持部处被加压辊31牵拉,使得夹持部的上游侧的定影套筒21成为被赋予了张力的张紧侧,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就以压接到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的状态来与面状发热体22滑动接触。一方面,在夹持部的下游侧处,定影套筒21里没有张力的作用而处于松弛的状态,以该状态来谋求装置的高速化时,夹持部的下游侧的定影套筒21的松弛程度就会变得更坏,定影套筒21的转动移动稳定性里就会出问题。
于是,在定影装置50中,至少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的所述夹持部下游侧里,以设置对该定影套筒21的转动状态进行支持的转动支持部件27′为好。
转动支持部件27′是由厚度为0.1mm-1mm的铁、不锈钢等薄金属构成的圆形管状,其外径的直径要比定影套筒21的内径的直径小0.5mm-1mm左右。另外,在转动支持部件27′的管状圆周上,至少以从夹持部的反对侧开始到夹持部进口处附近,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抵接为前提。另外,在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中,靠夹持部一侧沿轴方向被切断后形成开口,其端部被弯折到芯部保持部件28侧里而不与夹持部接触。
另外,转动支持部件27′如图4所示,夹持部的上游侧的一定领域的外周面被除去后形成开口部27a。由此,就如图5所示地,在构成定影套筒21的内部机构部的时候,面状发热体22的全面从开口部27a露出的同时,面状发热体22的表面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成为相同的面,或者被配置为稍微突出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后,该面状发热体22就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接触了。
因此,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由发热体支持部件23支持,被配置为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接触后,就可以对定影套筒21进行有效的加热。
如上所述的构成,通过转动支持部件27′不仅能够确保定影套筒21的转动移动稳定性,还因为是以高刚性的金属制的转动支持部件27′来支持定影套筒21,就使得组装上的操作变得容易。
绝热支持部件29是在夹持部出口一侧,具有介由转动支持部件27′来抵挡定影套筒21的热的耐热性,和防止与定影套筒21接触的转动支持部件27′的热量流失的绝热性,以及支持转动支持部件27′使得转动移动的定影套筒21与转动支持部件27′接触后不会发生变形的强度,以选用与发热体支持部件23相同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发泡成形体为好。
具有这种构成的定影装置50的动作如下。
首先,当图像形成装置受到输出信号时(例如通过用户对操作面板的操作或个人计算机来的通信等而在图像形成装置里产生打印要求时),在定影装置50中,通过加压去压手段,加压辊31介由定影套筒21来按压抵接部件26并形成夹持部。
接着,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加压辊31在图1中沿顺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后,定影套筒21也被带动后沿反时针方向转动。这时,定影套筒21沿着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转动,并且夹持部上游侧成为张紧侧,发热片材22s处于与定影套筒21抵接接触的状态。
然后,与此同步地,电力从外部电源或内部的蓄电装置经过供电线25被供给到面状发热体22里,发热片材22s发热后,定影套筒21在轴方向全长度里,由该发热片材22s将热有效地传递来后被快速地加热。还有,驱动装置的动作和面状发热体22的加热不需要完全同时开始,只要以适当的时间差来开始即可。
这时,通过在夹持部上游侧处相对于定影套筒21被配置接触或非接触的温度检测手段(未图示)所检测到的温度,使得夹持部为规定温度地对面状发热体22的加热进行控制后,以升温到定影所需的温度并保持后,来开始记录媒介P的通过纸张。
这样,定影装置50因为定影套筒21及面状发热体22的热容量小,所以在节省电力的同时还能够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另外,由于面状发热体22中的发热片材22s是树脂底层的片材,即使因加压辊31的转动、振动引起的应力反复地作用在发热片材22s里后导致发热片材22s被反复弯曲,也不会发生疲劳破坏,从而可以长时间地运行。除此之外,还因为设置了转动支持部件27′(根据需要还可以是绝热支持部件29),从而能够提高定影套筒21的转动移动稳定性,实现高速化。
然而,在定影装置50中,在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和圆周方向里会发生温度不均,从而难以进行稳定的定影处理。另外,也会导致预热时间的延迟或节能性的降低。发明者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定影套筒21因为转动时弯曲而在定影套筒21和转动支持部件27′(面状发热体22)之间产生间隙,由于定影套筒21和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的接触比预想的领域要窄,所以就产生了预热时间的延迟或节能性的降低。另外,也发现定影套筒21和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之间有非均匀接触的情况,因为传热的效率的不均而导致了温度不均的发生。另外,在发热片材22s中,没有与定影套筒21接触的地方热量没有得到传递,也可能导致变为升温过度的状态的故障原因。
这里,从传热效率上来说,将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按压到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里进行全面均匀的接触也会提高传热的效率,可以抑制温度不均。但是,这时候为了减少面状发热体22和定影套筒21之间的接触热阻抗就需要加大按压力,而按压力太大时,就会发生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的绝缘保护层的磨耗,或面状发热体22和定影套筒21之间的滑动负荷(扭矩)增加而使得定影套筒21不转动了。
发明者对于改善这种状况,不增加定影套筒21和转动支持部件27之间的的滑动阻抗(扭矩)就调整定影套筒21和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的接触状态的构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后,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6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构成的截面概要图。还有,图中的转动支持部件27′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作为假想的部件而记载的,并不构成本发明的定影装置。
如图6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了具有可挠性并转动的环状轮带状的定影部件(定影套筒21),和被配置为可以将该定影部件按压到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侧里的加压部件(加压辊31),和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通过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介由所述定影部件与该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的夹持形成部件(抵接部件26),和对所述定影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加热的加热手段(面状发热体22),和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对该定影部件的转动进行支持的管状的转动支持部件(转动支持部件2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手段对沿着所述转动支持部件的所述夹持部上游侧的外周面的所述定影部件的圆周方向的规定领域(加热领域HZ)进行加热,所述转动支持部件作为管截面形状,对应于所述加热手段加热所述定影部件的领域后,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相对于所述夹持部的圆周方向里的中心和所述加压部件的加压轴中心的连接直线(直线31L),将所述转动支持部件配置为使得所述转动支持部件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中心27c)位于记录媒介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图6中的下侧)。
这里,定影套筒21、面状发热体22、发热体支持部件23、端子台撑条24、供电线25、抵接部件26、芯部保持部件28、加压辊31等与图1所示构成定影装置50的相同,不同于定影装置50的是以设置转动支持部件27来取代转动支持部件27′。还有,省略了绝热支持部件29。
图7所示是省略了定影装置20中的定影套筒21,并明确表示转动支持部件27的形状的截面图。
转动支持部件27是以轴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管状部件,如图7所示,其截面形状不同于转动支持部件27′。详细来说是,转动支持部件27的截面形状是对应于夹持部上游侧处面状发热体22对定影套筒21加热的领域(加热领域HZ)后,与定影套筒21的半径具有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图7中斜线所示的半圆的圆弧)。然后,转动支持部件27相对于所述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和加压辊31的加压轴中心的连接直线(直线31L),转动支持部件27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中心27c)被配置在记录媒介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图7中的下侧)里。另外,这时,转动支持部件27的截面形状是根据对应于夹持部上游侧处面状发热体22对定影套筒21加热的领域(加热领域HZ)而设置的圆弧的曲率而形成的大致满圆的管状(与转动支持部件27′相同的截面形状),将与转动支持部件27的管状截面形状中的直线31L平行的直径延长后的线(管的中心线)27L,相对于直线31L以仅平行移动规定距离ΔL来位于记录媒介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图7中的下侧)里。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转动支持部件27中,抵接部件26被配置为仅离开转动支持部件27的管中心距离ΔL。
还有,转动支持部件27可以是由厚度为0.1-1mm的铁、不锈钢等薄金属构成的管形状,其外径要比定影套筒21的内径在直径上小0.5-1mm左右。即,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长与转动支持部件27′同样地要比定影套筒21的内周长短一些,由此,与定影装置相比,转动支持部件27和定影套筒21之间的滑动摩擦(扭矩)就不会上升,对驱动系统不会施加多余的负荷,从而能够实现省力化。另外,在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中,靠夹持部一侧沿轴方向被切断后形成开口,其端部被弯折到芯部保持部件28一侧里,而不与夹持部接触。更进一步地,通过转动支持部件27和抵接部件26,虽然构成了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所接触的大致圆形,但其最大直径部要小于作为满圆的定影套筒21的内周直径。
另外,转动支持部件27与转动支持部件27′同样地,在夹持部的上游侧的一定领域的外周面被除去后设置了开口部27a。由此,在构成定影套筒21的内部机构部的时候,面状发热体22的全面从开口部27a露出的同时,面状发热体22的表面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的位置相同,或者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突出一些后,在圆周方向里具有一定曲率地被配置,从而使得该面状发热体22与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接触。
一方面,对于定影套筒21来说,从仅以抵接部件26和加压辊31的按压部分(夹持部)来夹持的状态考虑,如图8所示地,定影套筒21的截面形状就成为其直径位于直线31L上的满圆了。
将定影套筒21安装到这种构成的转动支持部件27里,并随着加压辊31的驱动转动来使得定影套筒21作从动转动后,定影套筒21本来是沿着图8所示的轨道来转动的,但因为转动支持部件27在夹持部上游侧处以突出于该轨道的状态被配置的,在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上游侧(图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中,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和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以规定的压力来密接。这里,在转动支持部件27的开口部27a中,由于面状发热体22如前所述地在圆周方向里是以一定的曲率来露出的,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和面状发热体22就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中以一定的面压来接触了。其结果是,面状发热体22在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圆周方向和轴方向里具有稳定的传热效率,从而使得定影套筒21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里被均匀加热,作为定影装置20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定影性及均匀的图像光泽。另外,还能够获得预期的预热或节能。更进一步地,由于定影套筒21不会浮起于面状发热体22而全面接触,就能够防止面状发热体22的升温过度。
另外,在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上游侧(图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中,由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面是满圆的圆弧形状,使得与定影套筒21之间的接触压局部升高,从而可以防止两者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大。
还有,在本发明中,对应于所述加热手段(面状发热体22)对定影套筒21加热的领域而设计的转动支持部件27的圆弧(图7的斜线所示半圆的圆弧)的曲率太大时,转动支持部件27和定影套筒21之间的滑动摩擦(扭矩)就会上升,而太小时,相对于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外周,定影套筒21变为点接触而不利于传热。因此,将所述圆弧(图7的斜线所示半圆的圆弧)的半径设为与定影套筒21的半径大致相同,例如可以是满圆的定影套筒21的内周半径的0.9-1.1倍。由此,转动支持部件27和定影套筒21之间的滑动摩擦(扭矩)就不会上升,从而可以稳定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上游侧(图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中的定影套筒21的张力。
另外,作为转动支持部件27的管状截面形状,可以将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下游侧(图6中的上半部分一侧)的圆弧形成为稍微扁平,而使转动支持部件27的夹持部出口的曲率大于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上游侧(图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的圆弧(与定影套筒21的半径具有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的曲率。由此,就能够改善通过夹持部以后的记录媒介P离开定影套筒21的分离性。
这种定影装置20中的定影套筒21一侧的组装步骤可以如下。
(步骤11)
首先,通过粘结剂将面状发热体22的发热片材22s沿着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外周面粘帖。此时,为了防止热量向发热体支持部件23流出,优选采用热传导率低的粘结剂。
还有,这时的发热片材22s中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圆周方向的一方的端部里设置了所有的连接到所述电极层22c里的多个电极端子22e。
(步骤12)
接着,将在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圆周方向里突出的电极端子22e沿着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边缘弯曲,在将电极端子22e朝向定影套筒21的转动轴中心侧里之后,再将电极端子22e在端子台撑条24上与供电线25连接固定。
(步骤13)
接着,在将端子台撑条24收纳到芯部保持部件28的H型的一方的凹部里的同时,将发热体支持部件23安装到芯部保持部件28里,以使得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发热片材22s的粘帖面的反对面和芯部保持部件28的端面在轴方向全长里抵接。另外,在将抵接部件26安装到芯部保持部件28的H型的另一方的凹部里的同时,来安装转动支持部件27并完成定影套筒21侧的内部机构部。最后,将该内部机构部插入到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里,如图6所示地配置后就完成了定影装置20中的定影套筒21一侧的组装了。
还有,在使发热体支持部件23和发热片材22s通过粘结剂而非固定粘结时,在发热片材22s中沿夹持部反对侧里延伸设置的电极端子22e通过螺丝缔结被固定在端子台撑条24里的同时,从被固定的一侧开始,通过定影套筒21的转动来将发热片材22s向夹持部侧拉伸,发热片材22s以被夹在发热体支持部件23和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之间的状态,安定地与定影套筒21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加热定影套筒21。
然而,对于这种发热体支持部件23,当发热片材22s处于非粘结而浮起的状态下时,因堵纸等将定影套筒21逆向转动时,发热片材22s就会像被提起一样地移动,从而导致位置偏离。另外,随着发热片材22s的移动,电极端子22e也有可能扭转变形或损坏。因此,为了防止发热片材22s的位置偏离,以该发热片材22s粘结固定在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为好。
还有,这时将发热片材22s的片材全面粘结的话,因为发热片材22s的发热会在片材全面中容易向发热体支持部件23移动,所以并不可取,恰当的是在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的两端部之中,仅将不通过记录媒介P的领域(非通过纸张领域)粘结到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由此,在防止发热片材22s的位置偏离的同时,因为发热片材22s的最大通过纸张领域没有粘结到发热支持部件23里,而是处于浮起的状态,所以,就不会发生从发热片材22s的通过纸张领域向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热移动,就可以将发热片材22s的通过纸张领域发生的热有效地利用到定影套筒21的加热里。
另外,该发热片材22s的粘结既可以是采用涂敷型的液体粘结剂,也可以采用由耐热性的丙烯系材料或硅酮橡胶系材料构成的两面有粘结性或粘着性的胶带状(tape)的粘结部件(双面胶带)来进行。由此,不仅可以容易地将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粘帖到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当面状发热体22里发生异常时,只需剥下双面胶带就能够进行面状发热体22的交换,从而具有良好的维护性。
还有,这时,如果只是在发热片材22s和发热体支持部件23之间夹入双面胶带的话,发热片材22s的表面在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以双面胶带粘结的部分就会隆起该双面胶带的厚度,这样,在通过纸张领域中,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与定影套筒21的接触就会变得不均匀,在降低加热效率的同时,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也会变得不均匀。
于是,在面状发热体22中,以粘帖有双面胶带部分的发热片材22s的厚度仅减薄双面胶带的厚度为好。即,由于双面胶带具有一定的厚度(例如为0.1mm),如图9所示,在发热片材22s中的例如底层22a靠发热体支持部件23一侧的面的轴方向的两端部分里,沿着圆周方向延伸设置相当于双面胶带22t的厚度的深度的凹陷,将双面胶带22t粘结到该凹陷里,然后介由双面胶带22t来将发热片材22s粘结到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规定位置里。由此,在将发热片材22s粘结到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时,发热片材22s靠定影套筒21一侧的表面在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就变得平坦,因为在通过纸张领域中的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均匀地接触到定影套筒21里,就能够以良好的加热效率来实现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或者,如图10所示地,也可以在发热体支持部件23对应于发热片材22s的非通过纸张领域的位置里仅凹陷双面胶带22t的厚度。即,在发热体支持部件23的轴方向的两端部分的对应于发热片材22s的非通过纸张领域的位置里,沿着圆周方向延伸设置相当于双面胶带22t的厚度的深度的凹陷,将双面胶带22t粘结到该凹陷部里,然后介由双面胶带22t将发热片材22s粘结到该状态下的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如此,发热片材22s靠定影套筒21一侧的表面在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变得平坦,通过纸张领域中的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因为均匀地接触到定影套筒21里,所以就能够以良好的加热效率来实现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具有该构成的定影装置20的动作如下。
首先,当图像形成装置接到输出信号(例如根据用户的操作面板的操作或个人计算机的通信等,来要求图像形成装置印刷)时,在定影装置20中,通过加压去压手段,加压辊31就介由定影套筒21来按压到抵接部件26里后就形成了夹持部。
然后,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加压辊31在图6的顺时针方向里被转动驱动时,定影套筒21也被带动转动后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这时,定影套筒21根据夹持部和转动支持部件27的位置关系,在规定领域(图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里被赋予了张力,至少在面状发热体22(发热片材22s)露出的领域里处于以规定的压力来抵接并滑动的状态。
之后,与此同步地,电力从外部电源或内部的蓄电装置通过供电线25被供给到面状发热体22里,发热片材22s发热后,因为定影套筒21与该发热片材22s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全长度里接触使得热得到有效地传递,从而快速地被加热了。还有,驱动装置的动作和通过面状发热体22的加热不需要同时开始,也可以设置适当的时间差后来开始。
这时,根据夹持部上游侧处被配置为与定影套筒21接触或非接触的温度检测手段(未图示)检测到的温度,在面状发热体22里进行加热控制来使夹持部达到规定的温度,当升温至定影所需的温度后保持该状态,并开始进行记录媒介P的通过纸张。
如此,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由于定影套筒21以及面状发热体22的热容量小,所以在节省能源的同时,还能够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另外,由于面状发热体22中的发热片材22s是树脂基底的片材,因加压辊31的转动、振动产生的应力重复作用在发热片材22s里,即使发热片材22s的弯曲被重复进行也不会疲劳破损,从而可以长时间地运转。更进一步地,因为定影套筒21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里被均匀加热,所以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定影性及均匀的图像光泽。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没有输出信号时,通常为了抑制消耗电力而使得加压辊31以及定影套筒21停止转动,对面状发热体22的通电也停止,在立刻开始再输出(需恢复)时,即使加压辊31以及定影套筒21处于非转动的状态,也可以对面状发热体22进行通电。这时,对面状发热体22进行通电的程度是能够对定影套筒21全体进行保温。
然而,在上述图6所示的定影装置20中,为了对应于通过纸张的记录媒介的各种尺寸,发热片材22s也可以是在底层22a的主面上轴方向里区划出来的多个领域里,分别形成可以独立发热的阻抗发热层22b。
图11至图14所示的是其构成例。
图11(a)所示是面状发热体22的构成例(1)的上面图。这里所示的是将面状发热体22粘帖到发热体支持部件23里之前,以平面展开后从上面看到的状态。另外,图中的横向方向是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的宽度方向,纵向方向是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圆周方向的长度方向。
在图11(a)中,发热片材22s在其主面上大致沿宽度方向(轴方向)被3分割,再在长度方向(圆周方向)上被2分割后形成了6个分割领域。这里,将6个分割领域作为以长度方向(圆周方向)为行,以宽度方向(轴方向)为列而构成的矩阵来看时(图11(b)),在(1,2)成分的分割领域(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央部的领域)里形成了具有规定宽度和长度的阻抗发热层22b1,在(2,1)成分以及(2,3)成分的分割领域(分别对应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两端部的领域)里形成了具有规定宽度和长度的阻抗发热层22b2。
另外,在(1,1)成分以及(1,3)成分的分割领域里,形成有与阻抗发热层22b1连接的电极层22c,进一步地在各自的电极层22c里具有从发热片材22s的一边(图中下方的一边)延伸设置的电极端子22e1,从而形成第一发热回路。
另外,在(2,2)成分的分割领域里,形成有连接两个阻抗发热层22b2之间的电极层22c,进一步地,在两个阻抗发热层22b2里分别连接有向发热片材22s的长度方向(圆周方向)中的前述一边(图中下方的一边)侧里延伸的电极层22c,更进一步地,在这些电极层22c还分别设置了从发热片材22s的所述一边延伸设置的电极端子22e2,从而形成第二发热回路。
另外,在所述第一发热回路和第二发热回路之间设置了用于防治两者短路的绝缘层22d。
在图11(a)的构成的面状发热体22中,当电极端子22e1通电后,通过阻抗发热层22b1的内部阻抗来发出焦耳热,同时,因为电极层22c是低阻抗不发热,所以就仅有发热片材22s的(1,2)成分的分割领域发热,从而就能够对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央部进行加热。
另外,当电极端子22e2通电后,通过阻抗发热层22b2的内部阻抗来发出焦耳热,同时,因为电极层22c是低阻抗不发热,所以就仅有发热片材22s的(2,1)成分以及(2,3)成分的分割领域发热,从而就能够对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两端部进行加热。
因此,当定影装置20里通过的小尺寸(宽度窄)的记录媒介P时,就仅有电极端子22e1通电后,仅对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央部加热,而通过较宽的记录媒介P时,就对电极端子22e1以及22e2通电后,来对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全宽度进行加热,由此就能够在抑制能源消耗的同时对应于记录媒介P的宽度来做适当的定影。另外,因为可以对应于记录媒介P的尺寸来控制面状发热体22的发热量,即使小尺寸纸张连续通过,非通过纸张部分的温度也不会过度上升,从而不会招致为了保护部件而进行机器停止或生产率的降低。更进一步地,通过在一体的面状发热体22里提供上述不同的发热部位的位置关系后,比起由多个发热体来构成,更能够成为轴方向上的温度偏差少的发热体。
还有,在发热片材22s的各个阻抗发热层22b1、22b2的端部中,因为发生了热向绝缘层22d或导热率较高的电极层22c流出的情况,所以发热量有降低的倾向。因此,如图11(a)所示,在发热片材22s的宽度方向(轴方向)上,将中央的阻抗发热层22b1和端部的阻抗发热层22b2的交界线采用同一面的构成时,在电极端子22e1以及22e2里通电后,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的温度分布在阻抗发热层22b1和阻抗发热层22b2的边界处发生温度下降,从而发生定影不良等的异常图像。于是,以采用图12或图13的构成来改善上述问题为好。
图12所示是面状发热体22的构成例(2)的上面图。
图12所示面状发热体22的基本构成与图11(a)所示相同,但在阻抗发热层22b1和阻抗发热层22b2的相互一部分在发热片材22s的宽度方向(轴方向)上重合而形成重叠(overlap)领域这一点上是不同的。由此,就能够防止对电极端子22e1以及22e2里通电后,在阻抗发热层22b1和阻抗发热层22b2的边界处的温度下降。
图13所示是面状发热体22的构成例(3)的上面图。
图13所示面状发热体22的基本构成与图12所示相同,不同的是,在阻抗发热层22b1和阻抗发热层22b2的重叠领域中,将阻抗发热层22b1、22b2和各自的电极层22c的边界线相对于长度方向(圆周方向)向互为不同的方向里倾斜后,来调整阻抗发热层22b1、22b2的重合量。
这是因为,在图12的构成中,因为阻抗发热层22b1、22b2的重合领域的面积比在宽度方向(轴方向)是一定的,所以存在着伴随着重合宽度的偏差发热量的偏差也会增大的问题,而在图13的构成中,通过将阻抗发热层22b1、22b2的重合领域中的面积比在宽度方向(轴方向)上以一定的比例变化后,来降低发热分布的调整以及部件偏差的影响,从而在轴方向全体上改善温度均匀性,并改善图12的构成所产生的问题。
以上如图11至图13所述的构成的发热片材22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形成,即,首先是仅露出底层22a主面上相对于阻抗发热层22b1、22b2的领域,通过涂敷来形成阻抗发热层22b1、22b2,然后在仅露出相当于绝缘层22d的领域的状态下通过涂敷来形成仅由耐热性树脂构成的绝缘层22d,之后,仅露出相当于电极层22c的领域,涂敷导电涂层后来形成电极层22c。因此,通过调整相当于阻抗发热层22b1、22b2的领域的露出形状,就能够形成任意形状的阻抗发热层22b1、22b2。
另外,本发明使用的面状发热体22是由多个发热片材22s层积而成,该多个发热片材22s在各自的底层22a的主面上的任意领域里,以形成为阻抗发热层22b可以独立发热为好。图14中显示了其具体的构成。
图14所示是面状发热体22的构成例(4)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4中,面状发热体22从图中的上面开始依次层积为第一的发热片材22s,由绝缘层22d构成的绝缘片材,以及第二的发热片材22s。
这里,第一的发热片材22s的主面在宽度方向(轴方向)里被3分割,在中央的分割领域里形成了阻抗发热体22b1,在其两侧的分割领域里形成了分别连接到该阻抗发热层22b1里的电极层22c。另外,第二的发热片材22s的主面在宽度方向(轴方向)里被5分割,在宽度方向(轴方向)的第二和第四分割领域里形成了阻抗发热体22b2,在其余的分割领域里形成了分别连接到该阻抗发热层22b2里的电极层22c。
该第一的发热片材22s和第二的发热片材22s夹着由绝缘层22d构成的绝缘片材被重合,在第一的发热片材22s里形成有独立的第一的发热回路,在第二的发热片材22s里形成有独立的第二的发热回路。
由此,当第一的发热回路通电后,通过阻抗发热层22b1的内部阻抗产生焦耳热,并且仅有第一的发热片材22s的宽度方向(轴方向)的中央领域发热,因而就能够对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中央部进行加热。另外,当第二的发热回路通电后,通过阻抗发热层22b2的内部阻抗产生焦耳热,并且仅有第二的发热片材22s的宽度方向(轴方向)的两端部领域发热,因而就能够对定影套筒21的轴方向两端部进行加热。
如图11至图13所示的面状发热体22,如果需要对长度方向(圆周方向)也进行分割以确保必要的发热量时,面状发热体22全体的面积就会增大,从而有可能不能再对应于小口径的定影套筒21的情况发生。于是,如图14所示地,通过对在面状发热体22的厚度方向里的不同的发热部位的发热片材22s进行层积,在实现能够获得与图11至图13所示面状发热体22同样的不同发热分布的面状发热体22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小型、高输出化。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图15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
如图1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列型彩色打印机。在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上方的罐收纳部101里,可以自由装卸(自由更换)地设置了对应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四个调色剂罐102Y、102M、102C、102K。
在罐收纳部101下方配设中间转印组件85。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对应的造像部4Y、4M、4C、4K并列设置,与该中间转印组件85的中间转印带78对向。
在各造像部4Y、4M、4C、4K分别配设感光体鼓5Y、5M、5C、5K。又,在感光体鼓5Y、5M、5C、5K周围,分别配设带电部75Y、75M、75C、75K,显影部76Y、76M、76C、76K,清洁部77Y、77M、77C、77K,消电部(没有图示)等。并且,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实行造像处理(带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清洁工序),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形成各色图像。
感光体鼓5Y、5M、5C、5K由没有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按图15顺时钟方向回转。并且,在带电部75位置,使得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均匀带电(带电工序)。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从曝光部3发出的激光L的照射位置,通过在该位置的曝光扫描,形成与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曝光工序)。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显影装置76对向的位置,在该位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各色调色剂像(显影工序)。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中间转印带78及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的对向位置,在该位置,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8上(一次转印工序)。此时,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残存少量的未转印调色剂。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清洁部77的对向位置,在该位置,残存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由清洁部77的清洁刮板机械回收(清洁工序)。
最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没有图示的消电部的对向位置,在该位置,除去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残留电位。
这样,结束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实行的一系列的造像处理。
此后,经显影工序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叠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8上。这样,在中间转印带78上形成彩色图像。
在此,中间转印组件85由中间转印带78、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二次转印支撑辊82、清洁支撑辊83、张紧辊84、中间转印清洁部80等构成。中间转印带78由3个辊82-84架设支承,同时,通过驱动一个辊82回转,朝着图15中的箭头方向作环状移动。
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和感光体鼓5Y、5M、5C、5K之间各自夹着中间转印带78,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并且,对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
并且,中间转印带78朝着箭头方向移动,顺序通过各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的一次转印夹持部。这样,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各色调色剂像叠合在中间转印带78上进行一次转印。
此后,各色调色剂像叠合转印的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与二次转印辊89的对向位置。在该位置,二次转印支撑辊82与二次转印辊89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78,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并且,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8的四色调色剂像转印到运送到该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记录媒介P上。此时,在中间转印带78上残存没有转印到记录媒介P上的未转印调色剂。
此后,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中间转印清洁部80位置。并且,在该位置,回收中间转印带78上的未转印调色剂。
这样,结束在中间转印带78上实行的一系列的转印处理。
在此,运送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记录媒介P从配设在装置本体1下方的供纸部12经由供纸辊97以及定位辊98等运送。
更详细地说,在供纸部12收纳多张重叠的转印纸等记录媒介P。并且,若驱动供纸辊97朝着图15所示逆时针方向回转,则最上面的记录媒介P朝着定位辊对98间供给。
运送到定位辊对98的记录媒介P在停止回转的定位辊对98的辊夹持部位置一时停止。然后,与中间转印带78上的彩色图像同步后,驱动定位辊对98回转,将记录媒介P朝着二次转印夹持部运送。这样,在记录媒介P上转印所希望的彩色图像。
此后,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转印彩色图像的记录媒介P向着定影部20位置运送。接着,在该位置通过定影带21及加压辊31的热和压力,将被转印在表面里的彩色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P上。此后,记录媒介P经排纸辊对99的辊之间,排出到装置外。通过排纸辊对99排出到装置外的记录媒介P作为输出图像顺序码放在堆垛部100上。
这样,结束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设置了前述的定影装置20,就能够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获得良好的定影性及均匀的图像光泽。
还有,以上虽然是以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例如,在图6中,面状发热体22作为加热手段虽然显示的是与定影套筒21直接抵接后进行加热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加热手段也可以是被配置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或外周侧里,来间接地对定影套筒21进行加热。即,加热手段与定影套筒21抵接后对于加热该定影套筒21的管状的加热部件(例如是没有开口部27a的转动支持部件27)的规定领域进行局部加热,并且,该加热部件中的加热领域与定影套筒21接触后来加热该定影套筒21。
另外,所述加热手段以面状发热体、卤素加热管、电磁感应加热机构部中的一个为好。图16所示是加热手段为卤素加热管时的定影装置的要部构成。
如图16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有:转动的环状带状的定影套筒21;与定影套筒21的外周面抵接的加压辊31;被配置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里,介由该定影套筒21与加压辊31抵接后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6;被配置在定影套筒21的内周侧里,在对转动的定影套筒21进行支持同时与其抵接后对其进行加热的管状的加热部件27A;和对该加热部件27A的规定领域进行加热的加热手段卤素加热管22h,卤素加热管22h对沿着加热部件27A的夹持部上游侧的外周面的定影套筒21的圆周方向的规定领域(加热领域HZ)进行加热,加热部件27A作为管截面形状,对应于卤素加热管22h加热定影套筒21的领域(加热领域HZ)后,具有与定影套筒21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相对于所述夹持部的圆周方向里的中心和加压辊31的加压轴中心的连接直线(直线31L),将加热部件27A配置为使得加热部件27A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中心27AC)位于记录媒介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里。还有,抵接部件26的背面由增强部件28A支持,增强部件28A对根据卤素加热管22h的加热部件27A的加热领域HZ进行规定。
图17所示是省略了图16所示定影装置20中的定影套筒21,并明确显示加热部件27A的形状的截面图。
加热部件27A是以轴方向为长边的管状部件,如图17所示,对应于夹持部上游侧对定影套筒21加热的领域(加热领域HZ),其截面形状具有与定影套筒21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另外,作为加热部件27A的截面形状,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下游侧(图17中的上半部分一侧),位于根据夹持部上游侧的圆弧的半径的满圆的假想线的内侧里。
将定影套筒21安装到这种构成的转动支持部件27里,并随着加压辊31的驱动转动来使得定影套筒21作从动转动后,定影套筒21本来是沿着图8所示的轨道来转动的,但因为转动加热部件27A在夹持部上游侧处以突出于该轨道的状态被配置的,在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上游侧(图1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的对应于加热领域H的领域中,加热部件27A的外周面和定影套筒21的内周面以规定的压力来密接。其结果是,加热部件27A在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圆周方向和轴方向里具有稳定的传热效率,从而使得定影套筒21在圆周方向和轴方向里被均匀加热,作为定影装置20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定影性及均匀的图像光泽。另外,还能够获得预期的预热或节能。更进一步地,由于定影套筒21不会浮起于加热部件27A而全面接触,就能够防止加热部件27A的升温过度。
另外,在夹持部和相对于定影套筒21的转动中心而反对于该夹持部的一侧的位置之间的夹持部上游侧(图16中的下半部分一侧)中,由于加热部件27A的外周面是满圆的圆弧形状,使得与定影套筒21之间的接触压局部升高,从而可以防止两者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大。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0年03月1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061894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6)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定影部件,其为具有可挠性并转动的环状轮带状;
加压部件,其被配置为可以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侧里按压该定影部件;
夹持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通过所述加压部件的按压,介由所述定影部件与该加压部件抵接后形成夹持部;
加热手段,其对所述定影部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加热;
管状形状的转动支持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侧里对该定影部件的转动进行支持,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手段对所述转动支持部件沿着所述夹持部上游侧的外周面的所述定影部件的圆周方向的规定领域进行加热,
所述转动支持部件的管状截面形状对应于所述加热手段对所述定影部件加热的领域,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
相对于所述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和所述加压部件的加压轴中心之间的连接直线,所述转动支持部件被配置为使得该转动支持部件中的所述圆弧的中心位于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支持部件的所述夹持部出口处的曲率要大于具有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半径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手段具有面状发热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手段是对所述转动支持部件进行感应加热的电磁感应加热机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手段是卤素加热管。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61894 | 2010-03-18 | ||
JP061894/10 | 2010-03-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3455A true CN102193455A (zh) | 2011-09-21 |
CN102193455B CN102193455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3971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6386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455B (zh) | 2010-03-18 | 2011-03-17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00277B2 (zh) |
EP (1) | EP2369427B1 (zh) |
JP (1) | JP5589526B2 (zh) |
CN (1) | CN10219345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7553A (zh) * | 2012-01-13 | 2013-07-17 | 株式会社理光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26318A (zh) * | 2012-01-30 | 2013-07-3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10148B2 (ja) | 2010-10-18 | 2014-10-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88491A (ja) | 2010-10-19 | 2012-05-10 | Ricoh Co Ltd | 定着ローラ、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07867B2 (ja) | 2010-11-01 | 2015-04-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36889B2 (ja) | 2010-11-09 | 2014-12-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18481A (ja) | 2010-11-10 | 2012-06-2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
EP2453316B1 (en) | 2010-11-12 | 2021-03-24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JP5625779B2 (ja) | 2010-11-12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47502B2 (ja) | 2010-11-12 | 2015-07-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25860B2 (ja) | 2010-12-14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96835B2 (ja) | 2010-12-14 | 2015-04-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25865B2 (ja) | 2010-12-16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89820B2 (ja) | 2010-12-17 | 2014-09-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40750B2 (ja) | 2011-01-07 | 2014-12-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定着制御方法 |
JP5625924B2 (ja) | 2011-01-11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磁誘導加熱方式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
JP5825545B2 (ja) | 2011-01-11 | 2015-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69010B2 (ja) | 2011-01-11 | 2015-02-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6303B2 (ja) | 2011-02-16 | 2015-10-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60505B2 (ja) | 2011-02-25 | 2015-08-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85295A (ja) | 2011-03-04 | 2012-09-27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68507B2 (ja) | 2011-03-17 | 2015-08-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28375B2 (ja) | 2011-05-25 | 2015-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73151B2 (ja) | 2011-08-17 | 2015-09-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9828B2 (ja) | 2011-12-05 | 2017-02-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37629B2 (ja) | 2011-12-26 | 2015-06-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36220B2 (ja) | 2011-12-27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36221B2 (ja) | 2011-12-27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6711B2 (ja) | 2011-12-28 | 2015-10-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04325B2 (ja) * | 2011-12-28 | 2016-04-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063480B2 (en) | 2011-12-28 | 2015-06-23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separating member |
JP5928783B2 (ja) | 2012-01-11 | 2016-06-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61524B2 (ja) | 2012-01-13 | 2015-08-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6714B2 (ja) | 2012-01-13 | 2015-10-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70828B2 (ja) | 2012-01-19 | 2016-08-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24108B2 (ja) | 2012-01-19 | 2016-11-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33511B6 (ja) | 2012-01-23 | 2023-11-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67468B2 (ja) | 2012-01-24 | 2016-08-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43231B2 (ja) | 2012-01-26 | 2016-07-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5668B2 (ja) | 2012-01-27 | 2016-11-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2598B2 (ja) | 2012-01-30 | 2016-12-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1741B2 (ja) * | 2012-01-31 | 2016-12-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51428B2 (ja) | 2012-01-31 | 2015-07-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63105B2 (ja) | 2012-02-02 | 2016-08-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03619B2 (ja) | 2012-02-09 | 2016-10-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19785B2 (ja) | 2012-02-09 | 2016-11-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96281B2 (ja) | 2012-02-09 | 2016-03-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19779B2 (ja) | 2012-02-09 | 2016-11-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5132B2 (ja) | 2012-02-09 | 2016-09-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01312B2 (ja) | 2012-02-09 | 2017-09-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3679B2 (ja) | 2012-02-09 | 2017-03-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48923B2 (ja) | 2012-02-09 | 2016-07-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09311B2 (ja) | 2012-02-09 | 2017-10-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50326B2 (ja) | 2012-02-09 | 2016-02-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026024B2 (en) | 2012-02-09 | 2015-05-05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capable of minimizing damage of endless rotary bod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JP2013164463A (ja) | 2012-02-09 | 2013-08-2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423994B2 (ja) | 2012-02-09 | 2018-1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35051B2 (ja) | 2012-02-09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2525B2 (ja) | 2012-02-09 | 2016-11-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95857A (ja) | 2012-03-22 | 2013-09-30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50152B2 (ja) | 2012-03-22 | 2016-07-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13377A (ja) | 2012-06-06 | 2014-01-23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20140019899A (ko) * | 2012-08-06 | 2014-02-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착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
KR102002537B1 (ko) * | 2013-03-26 | 2019-07-22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정착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JP5614473B1 (ja) * | 2013-05-14 | 2014-10-2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075525A (ja) | 2013-10-07 | 2015-04-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73789B1 (ja) * | 2013-12-05 | 2015-02-1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47163B2 (ja) | 2014-07-10 | 2018-06-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65039B2 (ja) | 2014-07-10 | 2018-08-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89350B2 (ja) | 2014-07-10 | 2019-10-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9530B2 (ja) * | 2015-04-17 | 2016-09-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874839B2 (en) | 2015-06-23 | 2018-01-23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044856B2 (ja) * | 2015-06-25 | 2016-12-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83716B2 (ja) | 2015-07-07 | 2019-10-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715197B2 (en) | 2015-07-09 | 2017-07-25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fixing device |
JP6578812B2 (ja) * | 2015-08-19 | 2019-09-2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TWI579540B (zh) | 2015-12-02 | 2017-04-2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多點光譜系統 |
JP6052376B2 (ja) * | 2015-12-07 | 2016-12-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916032B2 (ja) * | 2017-04-21 | 2021-08-11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2013652B2 (en) | 2022-03-17 | 2024-06-18 | Ricoh Company, Ltd. |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rotator holder and reflector |
JP2023177019A (ja) * | 2022-06-01 | 2023-12-13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6121A (zh) * | 1998-05-15 | 1999-11-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
CN1453666A (zh) * | 2002-04-25 | 2003-11-05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装置 |
JP2004184607A (ja) * | 2002-12-02 | 2004-07-02 | Minolta Co Ltd | 定着装置 |
CN1577167A (zh) * | 2003-07-11 | 2005-02-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设备 |
JP2005250372A (ja) * | 2004-03-08 | 2005-09-15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 |
CN1834820A (zh) * | 2005-03-17 | 2006-09-20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20080298862A1 (en) * | 2007-05-22 | 2008-12-04 | Akira Shinshi | Fix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member |
JP2010020244A (ja) * | 2008-07-14 | 2010-01-28 | Panasonic Corp | 定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95770B2 (ja) | 2000-06-30 | 2006-07-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957968B2 (ja) | 2000-11-24 | 2007-08-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880424B2 (ja) | 2001-03-29 | 2007-02-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333788A (ja) * | 2001-05-07 | 2002-11-2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 |
JP2002372885A (ja) | 2001-06-18 | 2002-12-26 | Ricoh Co Ltd | 液体塗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076189A (ja) | 2001-06-22 | 2003-03-14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933002B2 (ja) * | 2001-07-26 | 2012-05-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加熱用金属製スリーブ |
DE60306827T2 (de) | 2002-03-01 | 2007-02-15 | Ricoh Co., Ltd. | Fixiervorrichtung mit einem Abtrennungselement und diese Vorrichung enthaltendes Bilderzeugungsgerät |
JP3691026B2 (ja) | 2002-04-12 | 2005-08-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099098B2 (ja) | 2002-05-31 | 2008-06-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3954919B2 (ja) | 2002-07-26 | 2007-08-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86933A (ja) | 2003-03-20 | 2004-10-14 | Minolta Co Ltd | ベルト定着装置 |
US7151907B2 (en) | 2003-07-30 | 2006-12-19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cartridge |
JP4439885B2 (ja) | 2003-11-25 | 2010-03-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189461A (ja) | 2003-12-25 | 2005-07-14 | Ricoh Co Ltd | ベルト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いて使用するトナー |
EP1564604B1 (en) | 2004-02-16 | 2013-06-19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with clean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ixing device |
JP2005316080A (ja) | 2004-04-28 | 2005-11-10 | Ricoh Co Ltd | ローラ及びそのローラを用いる定着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US7925177B2 (en) | 2004-07-21 | 2011-04-12 | Ricoh Co, Ltd. | Image fixing apparatus stably controlling a fixing tempera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2006154487A (ja) | 2004-11-30 | 2006-06-15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4264410B2 (ja) | 2004-11-30 | 2009-05-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49197B2 (ja) * | 2004-12-20 | 2011-03-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US7546049B2 (en) | 2005-01-21 | 2009-06-09 | Ricoh, Ltd. |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a control means to correct the fixing control temperature |
JP2006201564A (ja) | 2005-01-21 | 2006-08-03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83914B2 (ja) | 2005-01-24 | 2012-02-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51068A (ja) | 2005-03-08 | 2006-09-21 | Kyocera Mita Corp | 定着装置 |
US20060257183A1 (en) | 2005-05-12 | 2006-11-16 | Masanao Ehar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841179B2 (ja) | 2005-06-17 | 2011-12-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28059B2 (ja) | 2005-07-15 | 2011-07-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65315A (ja) | 2005-08-31 | 2007-03-15 | Canon Inc | 画像加熱装置 |
JP4818826B2 (ja) | 2006-06-19 | 2011-1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65264A (ja) | 2006-09-11 | 2008-03-2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158482A (ja) * | 2006-11-28 | 2008-07-10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16825A (ja) | 2007-03-07 | 2008-09-18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177348B2 (ja) | 2007-03-12 | 2013-04-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33790A (ja) | 2007-03-23 | 2008-10-0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61953A (ja) | 2007-04-10 | 2008-10-3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42069B2 (ja) | 2007-05-22 | 2012-10-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21406B2 (ja) | 2007-11-13 | 2013-0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244168B2 (en) | 2007-06-25 | 2012-08-14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transfer device |
JP5015675B2 (ja) | 2007-06-27 | 2012-08-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加熱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69397A (ja) | 2007-09-12 | 2009-04-0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262073B2 (ja) | 2007-11-13 | 2013-08-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65871B2 (ja) | 2007-12-11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45417A (ja) | 2007-12-11 | 2009-07-0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EP2075645B1 (en) | 2007-12-26 | 2014-11-05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arming-up tim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9217161A (ja) | 2008-03-12 | 2009-09-24 | Fuji Xerox Co Ltd | ベルト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286869B2 (ja) | 2008-03-25 | 2013-09-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5552732B2 (ja) | 2008-03-31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68775B2 (ja) * | 2008-04-16 | 2011-09-07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48263B2 (ja) | 2008-05-30 | 2015-01-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66347A (ja) | 2008-09-09 | 2010-03-25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77412B2 (ja) | 2008-09-19 | 2013-04-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70842B2 (ja) | 2008-10-14 | 2013-03-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87884B2 (ja) | 2008-10-14 | 2014-01-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28299A (ja) | 2008-11-28 | 2010-06-10 | Canon Inc | 加熱定着装置 |
JP5201478B2 (ja) | 2009-02-09 | 2013-06-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48561B2 (ja) | 2009-05-15 | 2013-11-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60686B2 (ja) | 2009-05-27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64411B2 (ja) | 2009-07-29 | 2014-04-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43666A (ja) | 2009-08-21 | 2011-03-03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21776B2 (ja) | 2009-08-24 | 2014-06-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18068B2 (ja) | 2009-08-26 | 2014-02-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21905B2 (ja) | 2009-09-01 | 2013-10-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56343B2 (ja) | 2009-09-03 | 2014-07-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82455B2 (ja) | 2009-09-03 | 2014-09-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10886B2 (ja) | 2009-09-08 | 2014-06-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41608B2 (ja) | 2009-09-10 | 2014-07-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66005B2 (ja) | 2009-09-10 | 2013-12-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299690B2 (ja) | 2009-09-10 | 2013-09-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49160B2 (ja) | 2009-09-10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75469B2 (ja) | 2009-09-14 | 2013-12-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81338A (ja) | 2009-09-14 | 2011-04-2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 |
JP2011064726A (ja) | 2009-09-15 | 2011-03-3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81634B2 (ja) | 2009-09-15 | 2014-09-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64767A (ja) | 2009-09-15 | 2011-03-3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26958B2 (ja) | 2009-09-15 | 2013-10-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40922B2 (ja) | 2009-09-28 | 2014-03-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72605B2 (ja) | 2009-10-09 | 2014-04-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40777B2 (ja) | 2009-11-17 | 2014-03-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32977B2 (ja) | 2009-11-30 | 2014-06-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0
- 2010-04-22 JP JP2010098446A patent/JP558952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3-09 EP EP11157392.9A patent/EP236942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3-10 US US13/044,970 patent/US8600277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17 CN CN201110063860.6A patent/CN1021934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6121A (zh) * | 1998-05-15 | 1999-11-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
CN1453666A (zh) * | 2002-04-25 | 2003-11-05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装置 |
JP2004184607A (ja) * | 2002-12-02 | 2004-07-02 | Minolta Co Ltd | 定着装置 |
CN1577167A (zh) * | 2003-07-11 | 2005-02-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设备 |
JP2005250372A (ja) * | 2004-03-08 | 2005-09-15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 |
CN1834820A (zh) * | 2005-03-17 | 2006-09-20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20080298862A1 (en) * | 2007-05-22 | 2008-12-04 | Akira Shinshi | Fix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member |
JP2010020244A (ja) * | 2008-07-14 | 2010-01-28 | Panasonic Corp | 定着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7553A (zh) * | 2012-01-13 | 2013-07-17 | 株式会社理光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07553B (zh) * | 2012-01-13 | 2016-08-31 | 株式会社理光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6094482A (zh) * | 2012-01-13 | 2016-11-09 | 株式会社理光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9727008B2 (en) | 2012-01-13 | 2017-08-08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ixing device |
CN106094482B (zh) * | 2012-01-13 | 2019-04-12 | 株式会社理光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26318A (zh) * | 2012-01-30 | 2013-07-3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226318B (zh) * | 2012-01-30 | 2015-07-0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3455B (zh) | 2014-10-15 |
JP5589526B2 (ja) | 2014-09-17 |
EP2369427B1 (en) | 2018-08-08 |
EP2369427A3 (en) | 2011-10-05 |
JP2011215555A (ja) | 2011-10-27 |
US20110229227A1 (en) | 2011-09-22 |
US8600277B2 (en) | 2013-12-03 |
EP2369427A2 (en) | 2011-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93455B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081331B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193449B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193442A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531676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64981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81776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47045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193450B (zh)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509936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543025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
CN102147585B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566379A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89770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56268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88811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87078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17287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29340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1005334A (ja) | 定着装置 | |
JP5849787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044763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