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9184A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9184A
CN102129184A CN2011100226860A CN201110022686A CN102129184A CN 102129184 A CN102129184 A CN 102129184A CN 2011100226860 A CN2011100226860 A CN 2011100226860A CN 201110022686 A CN201110022686 A CN 201110022686A CN 102129184 A CN102129184 A CN 102129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ement
vibrin
charge transport
unsubstitute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26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9184B (zh
Inventor
野口和范
大垣晴信
村井潮
大地敦
高桥孝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29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9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78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silic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一种电荷输送层,其是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所述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以及作为粘结剂树脂的具有包括特定硅氧烷部位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及具有特定结构的聚酯树脂C和具有特定结构的聚碳酸树脂D中至少之一。所述聚酯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至30质量%以下,基于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所述电荷输送层包括在基体中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所述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安装在电子照相设备上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光导电性材料(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已积极开发有机光导电性材料。通常地,使用有机光导电性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感光层,所述感光层通过用涂布液涂布支承体并将该涂布液干燥形成,所述涂布液通过将有机光导电性材料和树脂(粘结剂树脂)溶解和分散于溶剂中获得。感光层的层结构通常具有通过从支承体侧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以此顺序形成而获得的层压型(顺层型(regular type))结构。
使用有机光导电性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并不满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需要的所有特性。在电子照相法中,使各种物体如显影剂、充电构件、清洁刮板、纸和转印构件(下文中有时也称作“接触构件等”)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要求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由当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与这些接触构件接触时的接触应力引起的图像恶化减少的特性。特别地,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耐久性改进,期望维持由接触应力引起的图像恶化减少的效果。
关于缓和接触应力,存在将在分子链中具有硅氧烷结构的硅氧烷改性树脂包含在与上述各种接触构件接触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中的提议。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084556公开了具有硅氧烷结构和引入其中的聚酰胺结构的聚酯树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004133公开了使用具有硅氧烷结构的嵌段共聚物树脂材料以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中形成区域(domain)的技术。类似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242373公开了在将所述硅酮材料以颗粒形式分散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的状态下使用硅酮材料的技术,并教导了有效地阻止放电击穿和能够抑制图像劣化(黑点)。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084556公开了其中引入硅氧烷结构的聚酰胺树脂和聚酯树脂的共聚物树脂(有机硅氧烷共聚合聚酯酰胺树脂)。在将这些树脂简单地用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情况下,可能在聚酯树脂中形成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体,当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时导致较差的电位稳定性。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084556中,设计硅氧烷链的长度以改进透明性。然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084556没有描述形成一种树脂与其它树脂的基体-区域结构。此外,存在关于赋予防水性(waterrepellency)的描述。因此,改进了初始滑动性,但是没有充分获得当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时持续的滑动性。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004133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242373中公开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保持电子照相特性不能与接触应力的连续减小相容。
由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004133公开的材料是在同一树脂中具有低表面能的组分和基体组分的树脂。显示具有低表面能的组分形成区域以提供低表面能状态。显示低表面能状态的硅氧烷部位具有高的表面迁移性(界面迁移性),并且可能存在于电荷输送层接近电荷产生层的界面处。为此原因,硅氧烷部位可能导致在层压感光构件中的电位波动的恶化。此外,在使用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004133描述的材料生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可能产生由于上述因素的电位波动。
此外,在将硅酮材料以颗粒形式分散于电荷输送层中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242373公开的感光构件中,由于与如上所述相同的表面迁移性(界面迁移性)可能产生由上述因素导致的电位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还在于提供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能够持续地发挥缓和当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接触接触构件等时的接触应力的效果并且当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时还具有优良的电位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具有支承体、在支承体上设置的电荷产生层和在电荷产生层上设置的电荷输送层,所述电荷输送层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具有由下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以及选自具有由下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和具有由下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所述聚酯树脂A以5质量%以上至30质量%以下的量包含硅氧烷部位,基于所述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包括基体和区域的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和所述区域由所述聚酯树脂A形成并且形成于所述基体中: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31
其中X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Z表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和n表示在括弧内的结构的重复数的平均值,且为20以上至200以下;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41
其中R11-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X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和Y1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氧原子;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42
其中R21-R2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X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和Y2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
其中R31-R3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和Y3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其具有和一体化支承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设置在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具有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能够持续地发挥缓和当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与接触构件等接触时的接触应力的效果并且当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时还具有优良的电位稳定性。
参考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示出设置有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构造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是以下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具有支承体、在支承体上设置的电荷产生层和在电荷产生层上设置的并且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的电荷输送层,所述电荷输送层为表面层。所述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以及作为粘结剂树脂的具有由下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以及选自具有由下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与具有由下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所述聚酯树脂A以5质量%以上至30质量%以下的量包含硅氧烷部位,基于所述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存在基体和区域的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和所述区域由所述聚酯树脂A形成并且形成于所述基体中: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61
其中X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Z表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和n表示在括弧内的结构的重复数的平均值,且为20以上至200以下;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62
其中R11-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X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和Y1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氧原子;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71
其中R21-R2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X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和Y2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72
其中R31-R3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和Y3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
上式(1)中的X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其中,优选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和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所述亚烷基的实例包括具有4-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此外,所述亚烷基可优选为亚丁基、亚己基或亚辛基。所述亚芳基的实例包括亚苯基(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和亚萘基。这些中,优选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组合使用亚苯基比仅使用一个亚苯基更优选。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的比例(摩尔比)优选为1∶9至9∶1,更优选3∶7至7∶3。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氧原子或硫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中的亚苯基的实例包括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这些中,优选对亚苯基。通过其将多个亚苯基键合的亚烷基可优选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形成主链的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这些中,优选亚甲基。上述各基团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和芳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所述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这些中,优选甲基。
上式(1)中的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和乙基。所述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这些中,从缓和接触应力的观点,R1和R2优选甲基。
上式(1)中,Z表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所述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碳原子的亚烷基的实例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和亚丁基。这些中,从聚酯树脂A与电荷输送材料的相容性(指的是相分离的难度;下文中同样适用)的观点,优选亚丙基。
上式(1)中,n表示在括弧内的结构(-SiR1R2-O-)的重复数的平均值,且为20以上至200以下。当n为20以上至200以下时,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在基体中有效地形成,所述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之一形成。特别地,n可优选为40以上至150以下。
以下将示出由上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091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01
这些中,优选由上式(1-1)、(1-3)、(1-4)、(1-6)、(1-8)、(1-15)和(1-16)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上式(2)中的R11-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这些中,优选甲基。
上式(2)中的X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这些中,优选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和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所述亚烷基的实例包括具有4-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此外,所述亚烷基可优选为亚丁基、亚己基或亚辛基。所述亚芳基的实例包括亚苯基(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和亚萘基。这些中,优选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组合使用比仅使用一个亚苯基更优选。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的比例(摩尔比)优选为1∶9至9∶1,更优选3∶7至7∶3。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氧原子或硫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中的亚苯基的实例包括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这些中,优选对亚苯基。通过其将多个亚苯基键合的亚烷基可优选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形成主链的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这些中,优选亚甲基。上述各基团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和芳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所述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这些中,优选甲基。
上式(2)中的Y1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氧原子或者硫原子。所述亚烷基可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这些中,从机械强度的观点优选亚甲基。所述亚烷基和亚芳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和芳基。此外,其实例可以包括其中亚烷基和亚芳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彼此连接以形成环结构的基团。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这些中,优选甲基。所述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彼此连接以形成环结构的基团的实例包括环烷叉基(cycloalkylidene group)。具体地,其实例包括环戊叉基、环己叉基和环庚叉基。这些中,优选环己叉基。
以下将示出由上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21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31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41
这些中,优选由上式(2-1)、(2-2)、(2-9)、(2-10)、(2-16)和(2-17)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本发明中的聚酯树脂A还以5质量%以上至30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硅氧烷部位,基于所述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硅氧烷部位(moiety)是包括以下的部位:在形成硅氧烷部分(portion)的两端的硅原子和键合至硅原子的基团,以及夹持在两端的硅原子之间的氧原子,硅原子和键合至硅原子的基团。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硅氧烷部位是由下式表示的部位: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51
在上式中,R1、R2和n分别具有与在上式(1)中的R1、R2和n的定义相同的意义。具体而言,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n表示在括弧内的结构的重复数的平均值,且为20以上至200以下。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中,例如,在由下式(1-S)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硅氧烷部位是指用以下虚线围绕的部位。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52
当硅氧烷部位基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时,连续地发挥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并且在基体中有效地形成区域,所述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之一形成。当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下时,防止电荷输送材料在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中形成聚集体,从而控制电位波动。
硅氧烷部位基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的含量能够通过常规分析方法来分析。下文中,将示出分析方法的实例。
将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用溶剂溶解。接下来,将作为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中所含的各种材料通过能够分离和回收各组成成分的分级设备如尺寸排阻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级。将分级的聚酯树脂A在碱等存在下水解以分解为羧酸部分和双酚部分。相对于所得的双酚部分,硅氧烷部分的重复数及其摩尔比通过使用核磁共振谱分析或质谱分析计算,接着将它们换算为含量(质量比)。
用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是由上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共聚物,共聚形式可以为嵌段共聚、无规共聚和交替共聚中任一种。
从在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之一形成的基体中形成区域的观点,用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30,000以上至200,000以下。重均分子量更优选40,000以上至150,000以下。
在本发明中,树脂的重均分子量是根据常规方法以通过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79555中描述的方法测量的聚苯乙烯计的重均分子量。
用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共聚比能够使用根据树脂的1H-NMR测量的氢原子(构成树脂的氢原子)的峰面积比的换算法(其为常规方法)来确认。
用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能够例如通过使用二羧酸酯与二醇化合物的酯交换法合成。聚酯树脂A也能够通过二价酰基卤(acid halide)如二酰基卤与二醇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合成。
接下来,将描述具有由上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
上式(C)中的R21-R2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这些中,优选甲基。
上式(C)中的X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这些中,优选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和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所述亚烷基的实例包括具有4-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此外,所述亚烷基优选为亚丁基、亚己基和亚辛基。所述亚芳基的实例包括亚苯基(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和亚萘基。这些中,优选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组合使用比仅使用一个亚苯基更优选。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的比例(摩尔比)优选为1∶9至9∶1,更优选3∶7至7∶3。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氧原子或硫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中的亚苯基的实例包括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这些中,优选对亚苯基。通过其将多个亚苯基键合的亚烷基可优选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形成主链的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这些中,优选亚甲基。上述各基团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和芳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所述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这些中,优选甲基。
上式(C)中的Y2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所述亚烷基可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这些中,从机械强度的观点优选亚甲基。所述亚烷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和芳基。其实例还可以包括其中亚烷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彼此连接以形成环结构的基团。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这些中,优选甲基。所述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彼此连接以形成环结构的基团的实例包括环烷叉基,并且具体地包括环戊叉基、环己叉基和环庚叉基。这些中,优选环己叉基。
以下将示出由上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81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191
这些中,优选由上式(3-1)、(3-2)、(3-3)、(3-6)、(3-7)、(3-8)和(3-9)表示的基团。
接下来,将描述具有由上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
上式(D)中的R31-R3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这些中,优选甲基。
上式(D)中的Y3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所述亚烷基可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这些中,从机械强度的观点,优选亚甲基。亚烷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实例可包括烷基和芳基。其实例还可以包括其中亚烷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彼此连接以形成环结构的基团。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这些中,优选甲基。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其中取代基彼此连接以形成环结构的基团的实例包括环烷叉基,具体包括环戊叉基、环己叉基和环庚叉基。这些中,优选环己叉基。
以下将示出由上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201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211
这些中,优选由上式(4-1)、(4-4)和(4-5)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本发明中电荷输送层具有包括基体和区域的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和所述区域由聚酯树脂A形成并且形成于该基体中。在本发明的基体-区域结构中,基体相当于海以及区域相当于岛,就像“海岛结构”。
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显示在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的基体中形成的颗粒状(岛状)结构。在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中区域独立地存在于基体中。该基体-区域结构能够通过观察电荷输送层的表面或观察其截面来确认。
基体-区域结构状态的观察或区域的测量能够使用例如商购可得的激光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进行。使用上述显微镜,在预定倍率下能够观察基体-区域结构的状态或者能够测量区域。
在本发明中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的数均粒径优选为100nm以上至500nm以下。从涂膜和缓和应力效果的均匀性的观点,各个区域的粒径优选为窄粒径分布。本发明的区域的数均粒径通过以下计算:垂直切断电荷输送层,从通过由此切断的截面的显微镜检测观察的区域中随机选择100个区域并将切断的区域的最大粒径平均化。
为了形成本发明中的基体-区域结构,在聚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至20质量%以下,基于电荷输送层中的全部树脂(全部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此外,从实现缓和接触应力和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重复使用期间的电位稳定性之间良好平衡的观点,在聚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至20质量%以下,基于电荷输送层中的全部树脂(全部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此外,在聚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至10质量%以下,并且在此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缓和接触应力和进一步提高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重复使用期间的电位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的电荷输送层的基体-区域结构能够通过使用含电荷输送材料、聚酯树脂A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来形成。基体-区域结构也能够通过在以下情况下形成:其中电荷输送层使用含有形成区域的聚酯树脂A和形成基体的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仅至少一种树脂的涂布液来形成。另一方面,当电荷输送层使用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和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A的涂布液形成时,电荷输送材料可能在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中形成聚集体。本发明中的基体-区域结构处于与通过电荷输送材料形成聚集体不同的状态。包括具有基体-区域结构的电荷输送层的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能够维持稳定的电位特性,所述基体-区域结构包括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的基体,和由聚酯树脂A形成并且形成于该基体中的区域。尽管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是本发明人认为这是由示于下列的现象引起的。
即,本发明的基体-区域结构是其中聚酯树脂A(或者聚酯树脂A中所含的硅氧烷部位)在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的基体中形成区域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因为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所以能够维持良好的电荷输送能力。除非在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中识别到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体,否则认为不存在由于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而降低电荷输送能力。还认为在电荷输送层中形成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从而以持续的方式带来缓和应力的效果。
此外,认为形成本发明中的基体-区域结构的区域的聚酯树脂A具有亚环烷基结构,从而在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的基体中容易地形成区域。这归因于聚酯树脂A具有亚环烷基结构同时形成基体的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具有多个芳香环结构的事实。即,聚酯树脂A趋于容易形成区域,这是因为所述亚环烷基结构具有与基体中的芳香环结构不同的相容性。
电荷输送材料是具有芳香环结构的化合物,因此具有与聚酯树脂A中的亚环烷基结构不同的相容性。认为结果是,减少包含于区域中的电荷输送材料从而不存在由于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而降低电荷输送能力。
下文中,将示出用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合成例。
具有由上式(1-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1)的合成
将49.2g由下式(5)表示的二酰基卤(具有摩尔比为50∶50的对苯二甲酰氯(terephthalic acid chloride)和间苯二甲酰氯的混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以制备酰基卤溶液。与该酰基卤溶液分开地,将21.7g由下式(6)表示的有机硅氧烷和43.9g由下式(7)表示的二醇溶解于10%氢氧化钠水溶液。将三丁基苄基氯化铵作为聚合催化剂添加至溶液,并且搅拌溶液以制备二醇化合物溶液。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241
接下来,通过将所述酰基卤溶液添加至所述二醇化合物溶液同时搅拌所述溶液而开始聚合。进行聚合3小时同时将反应温度维持在25℃内并且搅拌所述溶液。
接下来,添加乙酸以终止聚合反应,并且反复用水洗涤直到水相达到中性。洗涤之后,将聚合溶液在搅拌下滴入甲醇从而沉淀出聚合产物。在真空下干燥该聚合产物从而获得80g具有由上式(1-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1)。聚酯树脂A(1)示于表1。根据如上所述的计算求得在聚酯树脂A(1)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20质量%。聚酯树脂A(1)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这些值示于表1。
示于表1的聚酯树脂A使用示于聚酯树脂A的上述合成例的合成方法来生产。
表1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251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含有聚酯树脂A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并且可以另外含有其它树脂。可以另外混合的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
从有效地形成以上基体-区域结构的观点,可优选不具有由上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中包含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和芪化合物。可以使用这些电荷输送材料之一或可以使用其两种以上。这些中,从改进电子照相特性的观点,优选使用三芳胺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材料。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构造。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是包括支承体、在支承体上设置的电荷产生层和在电荷产生层上设置的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也是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是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最上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所述电荷输送层还含有聚酯树脂A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
电荷输送层还可以具有层压层结构。在此情况下,所述基体-区域结构至少设置在表面侧上的最外电荷输送层中。通常,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广泛使用通过在圆筒状支承体上形成感光层而生产的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也能够具有带状形状或片状形状。
所述支承体可优选具有导电性(导电性支承体),能够使用由金属如铝、铝合金和不锈钢制成的支承体。
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支承体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ED管、EI管,和进行切削、电解复合研磨(用具有电解作用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电解和用具有研磨作用的磨石研磨)以及湿法或干法珩磨处理的那些。
还能够使用具有通过铝、铝合金或氧化铟-氧化锡合金的真空沉积形成的涂布层的金属支承体和树脂支承体。
还可以使用通过用导电性颗粒如炭黑、氧化锡颗粒、氧化钛颗粒和银颗粒浸渍树脂等获得的支承体和含有导电性粘结剂树脂的塑料。
为了防止由激光束等的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支承体表面可以进行切削处理、表面粗糙化处理或氧化铝膜处理等。
在支承体表面是为了赋予导电性而设置的层的情况下,层的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1010Ω·cm以下,更优选1×106Ω·cm以下。
为了防止由激光束等的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和为了覆盖支承体上的刮痕,可以将导电层设置在支承体和稍后提及的中间层或电荷产生层之间。导电层是通过使用其中将导电性颗粒分散于粘结剂树脂中的导电层用涂布液形成的层。
导电性颗粒的实例包括炭黑或乙炔黑的粉末,金属如铝、镍、铁、镍铬合金、铜、锌或银的粉末,和金属氧化物如导电性氧化锡或ITO的粉末。
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和醇酸树脂。
用于导电层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醚类溶剂、醇类溶剂、酮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
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至4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至35μm以下,还更优选为5μm以上至30μm以下。
在具有分散的导电性颗粒或电阻调节颗粒的导电层中,其表面倾向于被粗糙化。
在支承体或导电层和电荷产生层之间,可以设置具有阻挡功能和粘合功能的中间层。例如,为了改进感光层的粘合性、涂布性、从支承体的电荷注入性和防止感光层的电击穿,形成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能够通过将含粘结剂树脂的中间层用涂布液施涂至导电层,并将涂布液干燥或固化来形成。
中间层用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丙烯酸、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
从有效表现中间层的电阻挡性的观点,并且从适当的实现涂布性、粘合性、耐溶剂性和电阻的观点,中间层用粘结剂树脂可优选为热塑性树脂。具体地,中间层用粘结剂树脂可优选为热塑性聚酰胺树脂。此类聚酰胺树脂可优选为可以以溶液状态施涂的低结晶性或非结晶性共聚尼龙。
中间层的厚度优选0.05μm以上至7μm以下,并更优选为0.1μm以上至2μm以下。
此外,为了防止电荷(载流子)流停滞在中间层内,所述中间层还可以含有半导电性颗粒或电子输送材料(电子接受材料如受体)。
在支承体、导电层或中间层上设置电荷产生层。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酞菁颜料、靛蓝颜料和苝颜料。可以使用一种电荷产生材料或可以使用其两种以上。这些中,考虑到高感光度,特别优选金属酞菁如氧钛酞菁、氢氧化镓酞菁和氯化镓酞菁。
用于电荷产生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和脲醛树脂。这些中,特别优选丁醛树脂。可以使用一种粘结剂树脂,或者两种以上粘结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或者作为其共聚物使用。
电荷产生层能够通过施涂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并且将涂布液干燥而形成,所述电荷产生层涂布液通过将电荷产生材料与粘结剂树脂和溶剂一起分散来获得。电荷产生层也可以为由电荷产生材料形成的气相沉积膜。
分散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均化器、超声波、球磨机、砂磨机、超微磨碎机和辊磨机的方法。
电荷产生材料与粘结剂树脂的比例优选在1∶10-10∶1(质量比)的范围内,特别地更优选在1∶1-3∶1(质量比)的范围内。
用于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的溶剂根据要使用的粘结剂树脂和电荷产生材料的溶解性和分散稳定性来选择。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
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并更优选为0.1μm以上至2μm以下。
此外,当需要时,还可以将各种感光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添加至电荷产生层。此外,为了防止电荷(载流子)流停滞在电荷产生层内,电荷产生层还可以含有电子输送材料(电子接受材料如受体)。
在电荷产生层上设置电荷输送层。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和芪化合物。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含有聚酯树脂A以及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然而,如上所述,可以进一步混合和使用其它树脂。可以混合和使用的其它树脂如上所述。
电荷输送层能够通过施涂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并且干燥涂布液形成,所述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将电荷输送材料和前述各树脂溶解于溶剂中获得。电荷输送材料与粘结剂树脂的比例优选在4∶10-20∶10(质量比)的范围内,并更优选在5∶10-12∶10(质量比)的范围内。
用于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酮类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虽然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但可以混合和使用其两种以上。这些溶剂中,从树脂溶解性的观点,优选使用醚类溶剂或芳香烃溶剂。
电荷输送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至50μm以下,并更优选为10μm以上至35μm以下。
当需要时,还可以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至电荷输送层。
能够将各种添加剂添加至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各层中。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劣化防止剂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以及微粒如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劣化防止剂的实例包括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和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有机微粒的实例包括聚合物树脂颗粒如含氟原子的树脂颗粒、聚苯乙烯微粒和聚乙烯树脂颗粒。无机微粒的实例包括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当施涂各层用涂布液时,可以使用涂布法如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迈耶棒涂法和刮涂法。
附图示意性示出设置有包括根据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构造的实例。
在附图中,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沿箭头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绕轴2旋转和驱动。
将要被旋转和驱动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充电装置3(一次充电装置:充电辊等)均匀地充电以致具有预定水平的正或负电位。接下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接收从曝光装置(未示出)如狭缝曝光和激光束扫描曝光输出的曝光光4(图像曝光光)。因此,将相应于目标图像的静电潜像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顺次形成。
将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用包含在显影装置5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接下来,将形成并承载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转印装置6(转印辊等)的转印偏压依次转印至转印材料P(纸等)上。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将转印材料P从转印材料供给装置(未示出)供给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转印装置6之间(接触部)并传送。
将已进行调色剂图像转印的转印材料P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除去,并引入定影装置8中以定影图像。由此,将转印材料P作为图像形成产品(打印件、复印件)排出设备外。
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7(清洁刮板等)除去转印残留的显影剂(调色剂)来清洁。接下来,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通过来自预曝光装置(未示出)的预曝光光(未示出)进行除电,其后,重复用于图像形成。如在附图中所示,在充电装置3为使用充电辊等的接触充电装置的情况下,上述预曝光不总是必需的。
在元件如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转印装置6和清洁装置7中,构造两个以上元件从而将所述元件容纳于容器中并一体化地形成为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设置于电子照相设备如复印机和激光束打印机的主体中。附图示出了使用导向装置10如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轨道可拆卸地设置于电子照相设备主体中的处理盒9,在所述处理盒9中包括并且一体化地支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和清洁装置7并形成为处理盒。
下文中,将给出具体实施例以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实施例中的“份”指的是“质量份”。
[实施例1]
将具有直径为30mm和长度为260.5mm的铝圆筒用作支承体。
接下来,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使用10份SnO2涂布的硫酸钡(导电性颗粒)、2份氧化钛(电阻调节用颜料)、6份酚醛树脂(粘结剂树脂)、0.001份硅油(流平剂)和4份甲醇/16份甲氧基丙醇的混合溶剂来制备。
将所述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至支承体上,并在140℃下固化(热固化)30分钟以形成具有厚度为15μm的导电层。
接下来,中间层用涂布液通过将3份N-甲氧基甲基化尼龙和3份共聚尼龙溶解于65份甲醇和30份正丁醇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
将该中间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至导电层上并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以形成具有厚度为0.7μm的中间层。
接下来,将10份在CuKα特性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角2θ±0.2°为7.5°、9.9°、16.3°、18.6°、25.1°和28.3°处具有强峰的晶体形式的氢氧化镓酞菁(电荷产生材料)添加至如下液体:其中将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S-LEC BX-1,由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粘结剂树脂)溶解于250份环己酮中。将所得的溶液通过使用具有直径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设备在23±3℃的氛围下分散1小时。分散之后,将250份乙酸乙酯添加至所述溶液以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
将该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至中间层上并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以形成具有厚度为0.26μm的电荷产生层。
接下来,将8份由下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2份由下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以及作为粘结剂树脂的3份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聚酯树脂A(1)和7份具有由上式(3-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1)(对亚苯基和间亚苯基的摩尔比为5∶5和重均分子量为120,000)溶解于2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60份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331
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至电荷产生层上并在120℃下干燥1小时以形成具有厚度为19μm的电荷输送层。确认在形成的电荷输送层中,在由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C(1)形成的基体中包括由聚酯树脂A(1)形成的区域。
由此,生产其中电荷输送层是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2示出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构造和在聚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
接下来,将描述评价。
进行关于当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在2,000张上再现图像时的亮区电位的波动(电位波动)、初始转矩的相对值和当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在2,000张上再现图像时的转矩的相对值,和当测量转矩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的观察的评价。
作为评价设备,改造由Canon Inc.制造的激光束打印机LBP-2510(充电(一次充电):接触充电方法,处理速度:94.2mm/秒)以使用,从而可以控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充电电位(暗区电位)。将由聚氨酯橡胶制造的清洁刮板的接触角设定为25°和接触压力设定为35g/cm,相对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
评价在温度为23℃和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进行。
<电位波动的评价>
设定具有激光光源为780nm的评价设备的曝光量(图像的曝光量)以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上的光量为0.3μJ/cm2。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电位(暗区电位和亮区电位)通过用夹具交换显影装置在显影装置的位置处来测量,将所述夹具固定以使电位测量用探针位于距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端部130mm的位置处。设定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使在未曝光区域内的暗区电位可为-450V,并且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用激光束照射,然后测量从暗区电位光致衰减的亮区电位。使用A4尺寸普通纸,在2,000张纸上连续再现图像,评价再现前后亮区电位之间的波动量。使用具有5%打印率的测试图。结果如表4中电位变动所示。
<转矩相对值的评价>
在与以上电位波动评价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测量用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A)。进行该评价以求得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的量。电流值的大小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的量。
此外,用于比较转矩相对值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荷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聚酯树脂A(1)用聚酯树脂C(1)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将所得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用作比较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使用生产的比较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B)。
进行计算以求得使用根据本发明聚酯树脂A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A)和不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B)的比。将所得的(电流值A)/(电流值B)的值用作比较用转矩相对值。转矩相对值的数值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量的增加和减少,转矩相对值的数值越小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量越小。结果示于表4中初始转矩的相对值中。
接下来,使用A4尺寸的普通纸,在2,000张纸上连续再现图像。使用具有5%打印率的测试图。其后,在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在2,000张上再现图像之后测量转矩相对值。以与评价初始转矩的相对值相同的方式评价在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在2,000张上图像再现之后的转矩相对值。在此情况下,将比较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也重复使用以在2,000张上再现图像。使用此时的驱动电流值,计算在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在2,000张上图像再现之后转矩的相对值。结果如表4中在打印2,000张之后转矩的相对值所示。
<基体-区域结构的评价>
关于由上述方法生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将电荷输送层垂直切断并且使用超高深度形状测量显微镜VK-9500(由Keyence Corporation生产)来观察截面。此时,截面的观察在物镜的倍率为50倍下和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中100μm见方(10,000μm2)的视野内进行,测量在视野中随机选择的100个形成的区域的最大直径。通过从由此获得的100个区域的最大直径计算确定平均值并且将该平均值定义为数均粒径。结果也示于表4。
[实施例2至45]
除了将实施例1的电荷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改变为表2中示出的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确认在形成的电荷输送层中,在由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C或聚碳酸酯树脂D形成的基体中包括由聚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作为用于比较转矩相对值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使用在电荷输送层中仅含有具有如在表2中所示的其它结构的树脂作为相应树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1]
除了使用聚酯树脂(E)作为粘结剂树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聚酯树脂(E)具有由上式(1-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并且以2质量%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作为在全部比较例中的用于比较转矩相对值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使用仅含有聚酯树脂C(1)作为粘结剂树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2]
除了在实施例1中将聚酯树脂(E)用作粘结剂树脂代替聚酯树脂A(1)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3]
除了将聚酯树脂(F)用作粘结剂树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聚酯树脂(F)具有由上式(1-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2-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并且以在聚酯树脂中50质量%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4]
除了在实施例1中将聚酯树脂(F)用作粘结剂树脂代替聚酯树脂A(1)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确认在电荷输送层中,在由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C(1)形成的基体中形成由聚酯树脂(F)形成的区域。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5]
除了在实施例1中使用聚酯树脂(G)代替聚酯树脂A(1)作为粘结剂树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聚酯树脂(G)具有由下式(G)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381
所述聚酯树脂(G)(对亚苯基和间亚苯基的摩尔比为5∶5和重均分子量为120,000)以在聚酯树脂中20质量%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6]
除了在实施例1中使用聚酯树脂(H)代替聚酯树脂A(1)作为粘结剂树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聚酯树脂(H)具有由上式(3-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在其末端由下式(H)表示的结构: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382
所述聚酯树脂(H)(对亚苯基和间亚苯基的摩尔比为5∶5)以在聚酯树脂中1.2质量%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7]
除了在实施例1中使用聚碳酸酯树脂(M)代替聚酯树脂A(1)作为粘结剂树脂和改变共混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聚碳酸酯树脂(M)具有由上式(4-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式(I)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391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M)以在聚碳酸酯树脂中84质量%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8]
除了使用聚碳酸酯树脂(N)代替实施例1中的聚酯树脂A(1)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聚碳酸酯树脂(N)具有由上式(4-4)表示的结构单元和在其末端由上式(H)表示的结构并且以在树脂中20质量%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组成和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9]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形成所述层直至形成电荷产生层。
接下来,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将8份由上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2份由上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9.9份聚酯树脂C(1)和0.1份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溶解于2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60份一氯苯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
将该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至电荷产生层上并在120℃下干燥1小时以形成具有厚度为19μm的电荷输送层。确认在电荷输送层中,在由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C(1)形成的基体中形成由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形成的区域。
由此,生产其中电荷输送层是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表2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401
表2中的“树脂A(聚酯树脂A)”是指具有由上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
表2中的“硅氧烷的质量比A(质量%)”是指硅氧烷部位在“树脂A(聚酯树脂A)”中的含量(质量%)。
表2中的“树脂B(具有其它结构的树脂)”是指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
表2中的“硅氧烷的质量比B(质量%)”是指在“树脂A(聚酯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基于电荷输送层中全部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的含量(质量%)。
表3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411
表3中的“树脂A”是指具有硅氧烷部位的树脂。
表3中的“硅氧烷的质量比A(质量%)”是指硅氧烷部位在“树脂A”中的含量(质量%)。
表3中的“树脂B(具有其它结构的树脂)”是指具有不含硅氧烷部位的结构的树脂。
表3中的“硅氧烷的质量比B(质量%)”是指在“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基于电荷输送层中全部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的含量(质量%)。
表4
Figure BSA00000424122700421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1,在硅氧烷基于电荷输送层中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具有小质量比的情况下,不能充分获得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这通过以下事实证明:在初始转矩与打印2,000张之后转矩的评价中没有看到转矩减小的效果。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2,在硅氧烷基于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具有低质量比的情况下,尽管混合聚酯树脂与根据本发明的聚酯树脂C,仍没有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并且没有获得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3,在硅氧烷基于电荷输送层中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具有大质量比的情况下,聚酯树脂与电荷输送材料的相容性不充分,并且观察到在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中电荷输送材料聚集。所述聚集表明发生电位波动。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4,在硅氧烷基于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具有大质量比的情况下,类似于根据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的情况观察到基体-区域结构的形成,并且连续获得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然而,结果是电位波动大。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在区域中确认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体。这表明,考虑到控制电位波动的效果,硅氧烷与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的质量比是重要的。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5,在电荷输送层中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中的硅氧烷部位的重复数的平均值小的情况下,不能充分获得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这通过以下事实证明:在初始转矩与打印2,000张之后转矩的评价中没有看到转矩减小的效果。如上所述,这表明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取决于硅氧烷链的长度。只要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即使硅氧烷部位的重复数的平均值为10,也能获得本申请的效果。这表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A的亚环烷基结构实现了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6,在仅在末端具有硅氧烷结构的聚酯树脂的情况下,显示由于聚酯树脂的结构,硅氧烷基于电荷输送层中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具有更小的质量比和基于电荷输送层中全部粘结剂树脂更小的质量比,并且不能充分获得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不像根据本发明的聚酯树脂A,没有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如上所述,这表明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和基体-区域结构的形成也取决于硅氧烷部位在聚酯树脂中的配置(disposition)。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7,在将具有硅氧烷结构和较大质量比硅氧烷的聚碳酸酯树脂与不含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混合的情况下,显示缓和接触应力的效果不能持续。认为这是由于显示具有硅氧烷结构和大的质量比的硅氧烷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表面迁移性。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8,在使用具有硅氧烷结构、其中调节硅氧烷部位的质量比以致即使将聚碳酸酯树脂与聚酯树脂混合也不形成基体-区域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导致抑制电位波动。然而,关于连续的或者可持续的应力缓和,在形成基体-区域结构的本发明中获得有利的结果。这表明,为了连续地缓和应力需要在电荷输送层中包含大量硅氧烷部位时,基体-区域结构的形成对于实现电位波动的恶化抑制和应力缓和的持续两者是有效的。
比较实施例和比较例9,在含有苯基甲基硅氧烷的电荷输送层的情况下,看到基体-区域结构的形成并且观察到连续缓和接触应力的持续效果,但是电位波动增加。已知具有硅氧烷结构如苯基甲基硅氧烷的硅油材料不利地影响电位。认为,当此类硅油材料迁移至层压结构感光构件中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之间的界面时本身显示该不利的效果。认为发生电位波动,这是因为虽然硅油材料至界面附近的迁移通过苯基的引入而被抑制,但这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硅氧烷结构的聚酯树脂的情况下。认为由于聚酯树脂是不仅具有硅氧烷部位而且具有酯结构的树脂,因此抑制至界面的迁移,并且通过区域的形成进一步控制电位波动。
尽管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致覆盖所有此类改进和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5)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含支承体、在所述支承体上设置的电荷产生层和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设置的电荷输送层,所述电荷输送层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其中
所述电荷输送层含有:
电荷输送材料,
具有由下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以及,
具有由下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与具有由下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
所述聚酯树脂A以5质量%以上至30质量%以下的量含有硅氧烷部位,基于所述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和
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包括基体和区域的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至少之一形成,所述区域由所述聚酯树脂A形成并且形成于所述基体中:
Figure FSA00000424122600011
其中X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Z表示具有1个以上至4个以下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和n表示在括弧内的结构的重复数的平均值,且为20以上至200以下;
Figure FSA00000424122600021
其中R11-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X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和Y1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氧原子;
Figure FSA00000424122600022
其中R21-R2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X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多个亚苯基通过亚烷基或氧原子键合在一起的二价基团;和Y2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
Figure FSA00000424122600023
其中R31-R3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和Y3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或者氧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以1质量%以上至20质量%以下的量包含硅氧烷部位,基于所述电荷输送层中全部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式(1)中的n为40以上至150以下。
4.一种处理盒,其包含和一体化支承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设置在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中。
5.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CN2011100226860A 2010-01-15 2011-01-14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Active CN102129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6850 2010-01-15
JP2010006850 2010-01-15
JP2011-003785 2011-01-12
JP2011003785A JP5629588B2 (ja) 2010-01-15 2011-01-12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9184A true CN102129184A (zh) 2011-07-20
CN102129184B CN102129184B (zh) 2013-03-13

Family

ID=44267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26860A Active CN102129184B (zh) 2010-01-15 2011-01-14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65380B2 (zh)
JP (1) JP5629588B2 (zh)
CN (1) CN10212918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556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4950605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589307A (zh) * 2014-11-11 2016-05-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929642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929643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3819B1 (ja) 2009-08-31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CN103109236B (zh) 2010-09-14 2015-03-25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JP4948670B2 (ja) 2010-10-14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036901B1 (ja) * 2010-10-29 2012-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4959022B2 (ja) 2010-10-29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975185B1 (ja) 2010-11-26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円筒状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表面層の表面に凸凹形状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表面層の表面に凸凹形状が形成された円筒状電子写真感光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JP4959024B1 (ja) 2010-12-02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089816B2 (ja) 2011-04-12 201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089815B2 (ja) 2011-04-12 201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911459B2 (ja) 2012-09-28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214321B2 (ja) * 2012-11-14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6038577A (ja) 2014-08-06 2016-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9766561B2 (en) 2015-03-31 2017-09-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6588731B2 (ja) 2015-05-07 2019-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639256B2 (ja) 2016-02-10 2020-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658473B2 (ja) * 2016-08-10 2020-03-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レート樹脂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WO2018198496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983543B2 (ja) 2017-06-09 202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187270B2 (ja) 2017-11-24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057104B2 (ja) 2017-11-24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7046571B2 (ja) 2017-11-24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054366B2 (ja) 2018-05-31 2022-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11320754B2 (en) 2019-07-25 2022-05-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11573499B2 (en) 2019-07-25 2023-0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7413123B2 (ja) 2020-03-30 2024-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2693A (ja) * 1997-04-03 1998-10-2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11279274A (ja) * 1998-03-31 1999-10-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とその製造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コーティング材
JP2000231215A (ja) * 1999-02-09 2000-08-22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CN1662855A (zh) * 2002-06-28 2005-08-31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及电摄影装置
US20060160005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Daisuke Kuboshima Single layer typ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7199659A (ja) * 2005-12-28 2007-08-09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9084556A (ja) * 2007-09-13 2009-04-23 Unitika Ltd 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樹脂
US20090253060A1 (en) * 2008-04-07 2009-10-08 Xerox Corporation Low friction electrostatographic imaging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5258B2 (ja) * 1996-08-29 2005-12-0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306342C (zh) 2002-04-26 2007-03-21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摄影装置
JP3913148B2 (ja) 2002-08-30 2007-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7001699B2 (en) 2002-08-30 2006-0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4174391B2 (ja) 2002-08-30 2008-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785745B2 (ja) * 2004-06-30 2011-10-05 山梨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7585604B2 (en) 2004-09-10 2009-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4097658B2 (ja) 2005-03-14 2008-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04133A (ja) 2005-05-25 2007-01-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有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02366B2 (en) 2005-05-25 2008-07-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gan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89558B (zh) 2005-06-02 2010-12-0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4847245B2 (ja) 2005-08-15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101278B2 (ja) 2006-01-31 2008-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059518B2 (ja) 2006-01-31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4183267B2 (ja) 2006-01-31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194631B2 (ja) 2006-01-31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ならびに該画像形成方法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EP2397907B1 (en) 2006-10-31 2015-05-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N101535901B (zh) 2006-10-31 2012-11-2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4018741B1 (ja) 2007-01-26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面に凹形状を有する固形物の製造方法
JP4041921B1 (ja) 2007-01-26 2008-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製造方法
WO2008117806A1 (ja) 2007-03-27 2008-10-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RU2430395C2 (ru) 2007-03-28 2011-09-27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фо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драм-картридж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4235673B2 (ja) 2007-07-17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EP2306248B1 (en) * 2008-07-18 2016-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10187340A (ja) * 2009-02-13 2010-08-26 Hiroyuki Oriai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2693A (ja) * 1997-04-03 1998-10-2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11279274A (ja) * 1998-03-31 1999-10-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とその製造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コーティング材
JP3901834B2 (ja) * 1998-03-31 2007-04-0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とその製造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コーティング材
JP2000231215A (ja) * 1999-02-09 2000-08-22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CN1662855A (zh) * 2002-06-28 2005-08-31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及电摄影装置
US20060160005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Daisuke Kuboshima Single layer typ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7199659A (ja) * 2005-12-28 2007-08-09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9084556A (ja) * 2007-09-13 2009-04-23 Unitika Ltd 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樹脂
US20090253060A1 (en) * 2008-04-07 2009-10-08 Xerox Corporation Low friction electrostatographic imaging memb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556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4950605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4950605B (zh) * 2014-03-26 2019-05-2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589307A (zh) * 2014-11-11 2016-05-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929642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929643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929642B (zh) * 2015-02-27 2020-09-0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29588B2 (ja) 2014-11-19
US8865380B2 (en) 2014-10-21
JP2011164597A (ja) 2011-08-25
CN102129184B (zh) 2013-03-13
US20110177438A1 (en) 201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9184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3109236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CN102099751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3238114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CN103154821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3460139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3460140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JP591145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105974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荷輸送層用乳化液
CN103189802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4950605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782586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929643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3852982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4950604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WO2007135989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042628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30059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072287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19543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5176139A5 (zh)
JP363098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35687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0296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6058573A (ja) 下引層形成用塗布液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