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2586B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2586B
CN102782586B CN201080055940.0A CN201080055940A CN102782586B CN 102782586 B CN102782586 B CN 102782586B CN 201080055940 A CN201080055940 A CN 201080055940A CN 102782586 B CN102782586 B CN 102782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nate resin
charge transport
formul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9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2586A (zh
Inventor
奥田笃
西田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82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2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78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silic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各自具有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用作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具有特定量的特定硅氧烷部位的特定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和各自具有特定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在电荷输送层中,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其中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形成,区域在上述基体中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各自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光导电性材料(电荷产生材料或电荷输送材料),已积极开发了有机光导电性材料。使用有机光导电性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常具有通过在支承体上施涂其中将有机光导电性材料和树脂(粘结树脂)溶解和分散于溶剂中的涂布液、接着干燥而形成的感光层。此外,感光层通常具有层压型(顺层层压型)结构,在所述层压型结构中,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从支承体侧顺次层压。 
然而,使用有机光导电性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不具有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需的全部性质。在电子照相方法中,各种材料(在一些情况中,下文称为"接触构件等")如显影粉、充电构件、清洁刮板、纸张和转印构件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需的性质之一,可以述及降低由与接触构件等的接触应力引起的图像劣化。特别地,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耐久性已得到改进,期望由于上述接触应力引起的图像劣化的降低效果的持续性。 
为了降低上述接触应力,已提出将在其分子链中具有硅氧烷结构的硅氧烷改性的树脂包含于与上述各种接触构件接触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中的方案。例如,PTL 1已公开其中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引入硅氧烷结构的树脂。此外,PTL 2已公开 其中在使用具有硅氧烷结构的嵌段共聚物树脂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形成区域(domain)的技术。如上述技术一样,PTL 3也公开其中颗粒形式的硅酮材料分散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的技术,和根据该专利文献,已报导能够有效地防止放电击穿并能够抑制图像劣化(黑点的产生)。在PTL 4和PTL 5中,已公开在其侧链中具有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 
然而,通过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不能同时实现电子照相性能的维持和接触应力的持续降低。在PTL 1中,由于包含引入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芳酯树脂,从而获得初期滑动性。虽然还改进滑动性的持续性,但改进程度不是令人满意的。此外,在PTL 1中,作为赋予持续的滑动性的方法,已提出其中将树脂混合在一起的表面层。然而,PTL 1已公开通过树脂混合形成区域降低光透过率和感光度,和控制硅氧烷的含量以便不引起区域形成。此外,当在PTL 1中公开的具有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增加时,在聚芳酯树脂中形成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结果,在一些情况中劣化重复使用时的电位稳定性。 
在PTL 2中公开的材料为包括具有低表面能性质的组分和基体组分的树脂,这两种组分包括于相同的树脂中,并且该专利文献已公开由于具有低表面能性质的组分形成区域,因此形成低表面能状态。由于具有低表面能性质的硅氧烷部位具有高表面迁移性(界面迁移性)和易于存在于与邻接于电荷输送层的电荷产生层的界面,在包括具有层压型结构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在一些情况中可能由此发生电位变化的增加。在由在PTL 2中公开的材料形成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在一些情况下也发生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电位变化。 
此外,在PTL 3中公开的其中颗粒形状的硅酮材料分散于电 荷输送层中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通过如上所述的表面迁移性(界面迁移性),由于上述原因在一些情况中发生电位变化。 
此外,在其中当将PTL 4中公开的在其侧链上具有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用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时的情况中,电荷输送材料在聚碳酸酯树脂中聚集,和重复使用时的电位稳定性在一些情况中劣化。在PTL 4中,为了不劣化透明性和电性质,研究了硅氧烷含量的降低;然而,没有公开与另外的树脂的基体-区域结构的形成。此外,在PTL 4中,已公开将滑动性赋予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改进初期滑动性;然而,重复使用时的滑动性的持续性不总是令人满意。在PTL 5中,为了不劣化耐热性,研究了硅氧烷含量的降低;然而,没有公开与另外的树脂的基体-区域结构的形成。此外,在PTL 5中,已公开将滑动性赋予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改进初期滑动性;然而,重复使用时的滑动性的持续性不总是令人满意。 
引用文件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 日本专利特开2009-037229 
PTL 2 日本专利特开2007-004133 
PTL 3 日本专利特开2005-242373 
PTL 4 日本专利特开5-158249 
PTL 5 日本专利特开2008-1959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各自具有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能够持续地保持降低由与接触构件等接触产生的接触应力的效果,并且重复使用时的电位稳定性优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支承体;设置在所述支承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设置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树脂,并且其为表面层。在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具有由下述式(1)或(10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由下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述式(3)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选自具有由下述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与具有由下述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为10至40质量%,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由下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为5至50质量%,和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区域结构包括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中由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 
[化学式1] 
在式(1)中,Y1表示单键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W1和W2独立地表示由下述式(a)或(b)表示的单价基团。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51
在式(a)和(b)中,Z1至Z3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Z4和Z5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41至R47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此外,n、m和k独立地表示括号中结构的平均重复数,n为10至150,和m+k为10至150。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52
在式(101)中,R151至R153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W3表示由下述式(e)或(f)表示的单价基团。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53
在式(e)和(f)中,Z101至Z103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Z104和Z105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亚烷基。R141至R147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此外,p、q和s独立地表示括号中结构的平均重复数,p为10至150,和q+s为10至150。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61
在式(2)中,R1至R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Y5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62
在式(3)中,R11至R1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Y4表示单键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 
[化学式7] 
在式(C)中,R21至R2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X3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将至少两个亚苯基与其间插入的亚烷基或氧原子彼此键合的二价基团。Y2表示单键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71
在式(D)中,R31至R3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Y3表示单键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其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清洁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元,和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单元一体化支承并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 
此外,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各自具有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能够持续地保持降低由与接触构件等接触产生的接触应力的效果,并且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时的电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包括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式(1)中,W1和W2独立地表示由上述式(a)或(b)表示的单价基团。 
在上述式(a)和(b)中,Z1至Z3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作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提及 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聚碳酸酯树脂A和电荷输送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相分离的困难程度;下文中,相容性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丁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a)和(b)中,Z4和Z5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作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提及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聚碳酸酯树脂A和电荷输送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亚丙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a)和(b)中,R41至R47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或乙基。作为芳基,例如,可以提及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接触应力的降低,R41至R47各自优选地表示甲基。 
在上述式(a)和(b)中,n、m和k独立地表示括号中结构(-Si-O-)的平均重复数,n为10至150,和m+k为10至150。当n和m+k各自为10至150时,由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有效地形成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特别地,n和m+k各自优选为20至100。 
在上述式(1)中,Y1表示单键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亚烷基。作为亚烷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是优选的,和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机械强度,亚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此外,Y1可以表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作 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例如,可以提及亚环烷基如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环己基是优选的。 
下文中,将示出由上述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09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0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11
在这些实例中,由上述式(1-1)、(1-2)、(1-3)和(1-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是优选的。 
在上述式(101)中,R151至R153独立地表示氢原子、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芳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或乙基。作为芳基,例如,可以提及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从降低接触应力的角度,甲基是优选的。 
在上述式(101)中,W3表示由上述式(e)或(f)表示的单价基团。 
在上述式(e)或(f)中,Z101至Z103独立地表示饱和或不饱和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作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提及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聚碳酸酯树脂A和电荷输送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丁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e)和(f)中,Z104和Z105独立地表示饱和或不饱和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作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例如,可以提及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或亚十二烷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癸基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它形成区域。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e)和(f)中,R141至R147独立地表示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芳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或乙基。作为芳基,例如,可以提及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从降低接触应力的角度,R141至R147优选表示甲基。 
在上述式(e)和(f)中,p、q和s独立地表示括号中结构(-Si-O-)的平均重复数,p为10至150,和q+s为10至150。当p和q+s各自 为10至150时,由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有效地形成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特别地,p和q+s各自优选20至100。 
下文中,将示出由上述式(10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化学式10]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3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41
在这些实例中,由上述式(101-1)、(101-2)和(101-3)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是优选的。 
在上述式(2)中,R1至R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氢原子或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下文中,将示出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化学式11] 
在这些实例中,由上述式(2-1)和(2-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是优选的。 
在上述式(3)中,R11至R1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3)中,Y4表示单键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亚烷基。作为亚烷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是优选的,和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机械强度,亚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此外,Y4可以表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作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例如,可以提及亚环烷基如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环己基是优选的。 
下文中,将示出由上述式(3)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71
在这些实例中,由上述式(3-2)和(3-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是优选的。 
此外,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其中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包含10至40质量%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 
在本发明中,硅氧烷部位为包含以下的片段(segment):位于硅氧烷部位的两端的两个硅原子和键合至上述两个硅原子的基团;位于该两个硅原子之间的至少一个氧原子和至少一个硅原子;和键合至上述氧原子和硅原子的基团。更具体地,例如, 在由下述式(1-S)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硅氧烷部位为由下述虚线包围的片段。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81
此外,当重复结构单元由下述式(1-T)表示时,所述硅氧烷部位为由下述虚线包围的片段。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182
当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时,能够持续地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此外,当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时,在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有效地形成区域。此外,当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下时,抑制电荷输送材料在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中形成聚集物,结果,抑制电位变化。 
本发明的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能够通过一般分析方法分析。下文中,将描述分析方法的实例。 
在将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溶解于溶剂中之后,通过使用能够分离回收组成组分的分级分离设备(preparative isolation apparatus),如尺寸排阻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回收包含于作为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的各种物质。分离回收的聚碳酸酯树脂A在碱的存在下水解为羧酸组分和双酚组分。在对由此获得的双酚组分进行核磁共振谱分析或质谱分析之后,计算硅氧烷部位的重复数和其摩尔比,然后换算为含量(质量比)。 
虽然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为具有由上述式(1)或(10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述式(3)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优选其三元共聚物),但共聚形式可为嵌段共聚、无规共聚和交替共聚等的任一种。 
当区域形成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时,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在30,000至200,000的范围内。此外,重均分子量更优选在40,000至150,000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是根据普通方法即,更特别的,通过日本专利特开2007-79555公开的方法测量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共聚比能够通过作为一般测量方法的利用通过树脂的1H-NMR测量获得的氢原子(形成树脂的氢原子)的峰面积比的换算方法来确定。 
例如,通过双酚化合物和光气之间的直接反应(光气法)或者双酚化合物和碳酸二芳酯之间的酯交换反应(酯交换法),可以合成用于本发明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 
在上述式(C)中,R21至R2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烷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C)中,X3表示饱和或不饱和的亚烷基、饱和或不饱和的亚芳基、饱和或不饱和的亚联苯基、或者其中将至少两个亚苯基与其间插入的亚烷基或氧原子彼此键合的二价基团。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饱和或不饱和的亚芳基、或其中将至少两个亚苯基与其间插入的亚烷基或氧原子彼此键合的二价基团是优选的。作为亚烷基,例如,可以提及具有4-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丁基、亚己基或亚辛基是优选的。作为亚芳基,例如,可以提及亚苯基(邻亚苯基,间亚苯基或对亚苯基)或亚萘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间亚苯基或对亚苯基是优选的。此外,上述提及的化合物优选以组合使用代替单独使用。当组合使用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时,间亚苯基与对亚苯基的比(摩尔比)优选1:9–9:1和更优选3:7至7:3。作为其中将至少两个亚苯基与其间插入的亚烷基或氧原子彼此键合的二价基团的亚苯基,例如,可以提及邻亚苯基、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对亚苯基是优选的。作为至少两个亚苯基之间键合的亚烷基,饱和或不饱和的具有1-4个形成其主链的碳原子的亚烷基是优选的。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 
在上述式(C)中,Y2表示单键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亚烷基。作为亚烷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是优选的,和 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机械强度,亚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此外,Y2可以表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作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例如,可以提及亚环烷基如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环己基是优选的。此外,具有由上述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可以为具有至少两种由上述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此外,其共聚形式可为交替共聚、无规共聚和嵌段共聚的任一种。 
下文中,将示出由上述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21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221
在这些实例中,由上述式(4-1)、(4-2)、(4-3)、(4-6)、(4-7)和(4-8)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是优选的。 
在上述式(D)中,R31至R3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饱和或不 饱和的烷基。作为烷基,例如,可以提及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可以提及例如,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 
在上述式(D)中,Y3表示单键或者饱和或不饱和的亚烷基。作为亚烷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丁基是优选的,和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考虑到机械强度,亚甲基是优选的。作为取代基,例如,可以提及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或者芳基如苯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甲基是优选的。此外,Y3可以表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作为具有通过取代基之间键合形成的环结构的基团,例如,可以提及亚环烷基如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亚环己基是优选的。此外,具有由上述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D可以为有至少两种由上述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此外,其共聚形式可为交替共聚、无规共聚和嵌段共聚的任一种。 
下文中,将示出由上述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241
在这些实例中,由上述式(5-1)、(5-2)、(5-4)和(5-5)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区域结构包括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中由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在本发明的基体-区域结构中,基体相应于"海岛结构"的海,和区域相应于其岛。 
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各自具有在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 一种形成的基体中形成的颗粒形状(岛形状)结构。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独立地存在于上述基体中。如上所述基体-区域结构的状态能够通过进行电荷输送层的表面观察或其截面观察来确认。 
区域和基体-区域结构的状态的测量能够例如使用显微镜如激光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来进行。 
本发明的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的数均粒径优选在100至500nm范围内。此外,考虑到电荷输送层的膜的均匀性和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优选窄的区域的粒径分布。 
本发明的数均粒径以以下方式计算:在将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垂直切割后,任意选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的100个区域,并将如此切割的区域的最大直径平均。 
为了形成本发明的基体-区域结构,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的总质量,聚碳酸酯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优选在2至20质量%的范围内。此外,为了同时获得接触应力的降低和重复使用时的电位稳定性,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的总质量,聚碳酸酯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还优选2至20质量%的范围内。此外,该含量更优选在2至10质量%的范围内。 
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的基体-区域结构能够使用包含电荷输送材料、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选自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来形成。此外,上述基体-区域结构还能够通过使用包含形成区域的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各自形成基体的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仅至少一种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来形成。此外,当使 用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来形成电荷输送层时,电荷输送材料会在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中形成聚集物。本发明的基体-区域结构不同于其中形成上述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物的结构。在具有基体-区域结构(其中区域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的电荷输送层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稳定地维持电位特性。虽然对其原因还没有清楚地理解,但本发明人认为如下。 
即,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的基体-区域结构为其中聚碳酸酯树脂A在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形成区域的结构。在该情况中,由于基体由电荷输送材料和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因此能够维持优良的电荷输送性能力。此外,认为当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物未在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中得到确认时,电荷输送能力没有由于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而劣化。此外,认为因为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电荷输送层中,因此能够持续地维持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 
此外,认为因为特定量的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二苯基醚碳酸酯结构)包含于形成本发明基体-区域结构的区域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结构中,区域能够容易地形成于由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中。认为其原因是各自形成基体的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具有碳酸酯键和多个芳环结构,其可能空间扩展,此外,聚碳酸酯树脂A具有二苯基醚碳酸酯结构。即,醚结构可能弯曲,和因此聚碳酸酯树脂A可以在空间中相对自由地排列。此外,聚碳 酸酯树脂A的硅氧烷部位接枝至双酚的侧链,因此硅氧烷部位的末端基团能够自由移动。通过这两个原因,聚碳酸酯树脂A可能形成区域。特别地,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二苯基醚碳酸酯结构)的含量优选在5至50质量%范围内。当二苯基醚碳酸酯结构的含量少于5质量%时,因为聚碳酸酯树脂A易于空间扩展,促进在制备电荷输送层涂布液阶段的分离,和易于促进从各自为形成基体的树脂的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的极端分离(extreme separation)。结果,由于不能形成本发明的基体-区域结构的区域,降低电荷输送层的光透过率,和/或电荷输送材料在表面聚集或沉淀,因此电位稳定性劣化。当二苯基醚碳酸酯结构的含量大于50质量%时,除了聚碳酸酯树脂A之外的材料也易于引入至区域中,因此区域的尺寸变为不均匀。结果,大部分电荷输送材料引入至区域中,结果,电荷输送性劣化。 
此外,由于在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接枝于双酚的侧链,其状态不同于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在主链的两个末端的每一端嵌段共聚的状态,因此区域可以容易地在硅氧烷部位之间形成。如上所述形成的区域和具有芳环结构的电荷输送材料彼此的相容性不良,结果,降低在区域中包含的电荷输送材料的量,和能够抑制由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引起的电荷输送能力的劣化。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合成例。 
合成例1
具有由上述式(1-1)、(2-1)和(3-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1)的合成。 
首先,将15.4g 2,2-双(4-羟基-3-烯丙基苯基)丙烷(由API Corporation制造)添加至150g甲苯和0.10g铂浓度为1%的铂-乙烯基硅氧烷络合物的甲苯溶液,然后加热至80°C。向由此制备的溶液中,滴加165g具有一个由氢原子封端的端部的二甲基硅氧烷(重复单元数:20),和在滴加完成后,在110°C下进行反应3小时。在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去除甲苯,从而获得由下述式(6)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7]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744175100021
接着,将23g由上述式(6)表示的具有硅氧烷部位的二醇、20g由下述式(7)表示的二醇(由DIC Corp.制造)和57g由下述式(8)表示的二醇(由Honshu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溶解于1,100ml浓度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接着,将0.1g次硫酸盐添加至由此制备的溶液中,然后搅拌。其后,将500ml二氯甲烷添加至上述溶液中并在进行搅拌的同时保持于15°C下,然后将30g光气吹入该溶液40分钟。 
[化学式18]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744175100022
[化学式19]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744175100023
在吹入光气后,将0.48g对叔丁基苯酚(DIC Corp.制造)作为 
在完成聚合后,将反应液分离为水相和有机相,并将有机相通过磷酸中和,用水重复洗涤直至洗涤相(水相)的电导率达到10μS/cm以下。在将由此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滴加至维持在45°C的温水中后,通过蒸发去除溶剂,从而获得白色粉末状沉淀。在过滤后,将由此获得的沉淀物在105°C下干燥24小时,从而获得80g具有由上述式(1-1)、(2-1)和(3-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1)。结果示于1中。当聚碳酸酯树脂A(1)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如上所述计算时,其为21质量%。聚碳酸酯树脂A(1)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结果示于表1中。 
合成例2
具有由上述式(101-1)、(2-1)和(3-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101)的合成。 
首先,将36.6g 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10-十一碳烯(APICorporation制造)、150g甲苯和0.10g铂浓度为1%的铂-乙烯基硅氧烷络合物的甲苯溶液放入容积为500ml的可拆式烧瓶(separable flask)中,然后将如此制备的混合物加热至80°C。向由此制备的溶液中,滴加234g由氢原子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重复单元数:30),和在滴加完成后,在110°C下进行反应3小时。在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去除甲苯,从而获得由下述式(106)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0]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744175100031
接着,将24g由上述式(106)表示的具有硅氧烷部位的二醇、20g由上述式(7)表示的二醇(DIC Corp.制造)和55g由上述式(8)表示的二醇(Honshu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溶解于1,100ml浓度为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接着,将0.1g次硫酸盐添加至由此制备的溶液中,然后搅拌。其后,将500ml二氯甲烷添加至上述溶液中并在进行搅拌的同时保持于15°C下,然后将30g光气吹入该溶液40分钟。 
在吹入光气后,将0.48g对叔丁基苯酚(DIC Corp.制造)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添加,接着剧烈搅拌,从而将反应液乳化。接着,在乳化后添加0.4ml三乙胺,接着在20°C至25°C下进行搅拌1小时,从而进行聚合。 
在完成聚合后,将反应液分离为水相和有机相,并将有机相通过磷酸中和,然后用水重复洗涤直至洗涤相(水相)的电导率达到10μS/cm以下。在将由此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滴加至维持在45°C的温水中后,通过蒸发去除溶剂,从而获得白色粉末状沉淀。在过滤后,将由此获得的沉淀物在105°C下干燥24小时,从而获得80g具有由上述式(101-1)、(2-1)和(3-4)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101)。结果示于2中。当聚碳酸酯树脂A(101)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如上所述计算时,其为21质量%。聚碳酸 
此外,通过使用与在聚碳酸酯树脂A的合成例中所示的上述合成方法类似的方法,形成表1和2中所示的聚碳酸酯树脂。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32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33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351
此外,聚碳酸酯树脂A(27)至A(34)和A(127)至A(132)不是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而是用于将在稍后描述的比较例中的聚碳酸酯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A(32)的(G)为由下述式(G)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化学式2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361
聚碳酸酯树脂A(33)的(H)为由下述式(H)表示的末端结构。虽然不具有由上述式(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但聚碳酸酯树脂A(33)具有由下述式(H)表示的末端结构。 
代替上述对叔丁基苯酚,能够使用对应于由下述式(H)表示的末端结构的分子量调节剂进行合成。 
[化学式22] 
聚碳酸酯树脂A(34)的(I)为由下述式(I)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化学式23]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363
聚碳酸酯树脂A(132)的(L)为由下述式(L)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化学式24]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371
虽然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包含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选自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但可以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另外的树脂。作为可以包含的至少一种另外的树脂,例如,可以提及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 
此外,考虑到上述基体-区域结构的有效形成,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优选不具有由上述式(1)或(10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此外,考虑到上述基体-区域结构的有效形成,特别地,优选使用不具有由上述式(1)或(10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 
作为在电荷输送层(其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中包含的电荷输送材料,例如,可以提及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或茋化合物。这些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此外,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作为电荷输送材料,考虑到电子照相性能的改进优选使用三芳胺化合物。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构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为具有以下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支承体、设置于支承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设置于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此外,在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电荷输送层为其表面层(最上层)。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材料。此外,电荷输送层包含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选自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电荷输送层可以形成为具有层压结构,和在该情况下,至少在最外电荷输送层(用作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中形成上述基体-区域结构。通常,虽然由在圆筒形支承体上设置的感光层形成的圆筒形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广泛地用作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但还可以使用具有带状或片状等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作为支承体,具有导电性的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是优选的,并可使用由金属如铝、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支承体。 
在支承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情况下,可使用ED管或EI管,或通过将这些管之一进行切削、电解复合抛光(使用各自具有电解作用的至少一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并使用具有抛光作用的磨石进行抛光),或者湿式或干式珩磨处理获得的支承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各自涂布有通过真空沉积铝、铝合金或氧化铟-氧化锡合金形成的层的金属制支承体和树脂制支承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将导电性颗粒如炭黑、氧化锡颗粒、氧化钛颗粒或银颗粒浸入树脂等制成的支承体,或由具有导电性粘结树脂的塑料制成的支承体。 
为了抑制由于激光束等的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可以通过切削处理、表面粗糙化处理或耐酸铝处理(alumite treatment)等来加工支承体的表面。 
当支承体的表面层为为了赋予导电性而设置的层时,层的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1010Ω·cm以下,并特别优选为1×106Ω·cm以下。 
在支承体和稍后将描述的中间层或电荷产生层之间,可以设置导电层从而抑制由激光束等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并覆盖支承体的擦伤。通过使用其中在粘结树脂中分散导电性颗粒的导电层涂布液来形成该导电层。 
作为导电性颗粒,例如,可以提及炭黑、乙炔黑、金属粉末如铝、镍、铁、镍铬合金、铜、锌或银,或者金属氧化物粉末如导电性氧化锡或ITO。 
此外,作为粘结树脂,例如,可以提及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苯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导电层涂布液的溶剂,例如,可以提及醚类溶剂、醇类溶剂、酮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 
导电层的膜厚度优选在0.2至4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至35μm的范围内,和甚至更优选在5至30μm的范围内。 
其中分散有导电性颗粒和/或电阻调节颗粒的导电层具有其表面粗糙化的趋势。 
在电荷产生层和支承体或导电层之间,可以设置具有阻挡功能和/或粘合功能的中间层。形成中间层以便于,例如感光层的粘合性改进、涂布性改进、从支承体电荷注入性能改进和/或防止感光层的电击穿。 
可通过在导电层上涂布含粘结树脂的中间层涂布液,然后进行干燥或固化来形成中间层。 
作为用于中间层的粘结树脂,例如,可以提及聚(丙烯酸)、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 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为了有效获得中间层的电阻挡性和为了优化涂布性能、粘合性、耐溶剂性和电阻,中间层的粘结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特别地,热塑性聚酰胺树脂是优选的。作为聚酰胺树脂,能够以溶液形式施涂的低结晶性或非结晶性共聚酰胺是优选的。 
中间层的厚度优选在0.05μm至7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μm至2μm的范围内。 
此外,为了不干扰在中间层中的电荷(载流子(carrier))的流动,中间层可以包含半导体颗粒和/或电子输送材料(电子接受材料如受体)。 
将电荷产生层设置在支承体、导电层或中间层上。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产生材料,例如,可以提及偶氮颜料、酞菁颜料、靛蓝颜料或苝颜料。这些电荷产生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在上述提及的这些中,优选使用金属酞菁颜料,如氧钛酞菁、羟基镓酞菁或氯化镓酞菁,这是由于其具有高感光度。 
作为用于电荷产生层的粘结树脂,例如,可提及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或尿素树脂。上述提及的这些中,缩丁醛树脂是特别优选的。上述这些树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和也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其共聚物。 
可以通过施涂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其中电荷产生材料与粘结树脂和溶剂一起分散),接着干燥来形成电荷产生层。此外,电荷产生层还可以为通过沉积电荷产生材料形成的膜。 
作为分散方法,例如,可以提及利用均化器、超声波、球磨机、砂磨机、超微磨碎机或辊磨机的方法。 
电荷产生材料和粘结树脂的比例优选在1:10至10:1(质量比)的范围内,并特别地更优选1:1至3:1(质量比)的范围内。 
用于电荷产生层涂布液的溶剂考虑到要使用的粘结树脂和电荷产生材料的溶解性或分散稳定性来选择。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以提及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或芳香烃溶剂。 
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在0.1μm至2μm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各种添加剂如感光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添加至电荷产生层。此外,为了不干扰在电荷产生层中电荷(载流子)的流动,电荷产生层可以包含电子输送材料(电子接受材料如受体)。 
将电荷输送层设置在电荷产生层上。 
用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材料如上所述。 
虽然为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包含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选自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但是如上所述可以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另外的树脂。可以包含的至少一种另外的树脂如上所述。 
电荷输送层可以通过施涂其中在溶剂中溶解电荷输送材料和上述树脂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然后干燥而形成。 
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的比例优选在4:10至20:10(质量比)的范围内,并更优选在5:10至12:10(质量比)的范围内。 
作为用于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溶剂,例如,可以提及酮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剂和芳香烃溶剂。上述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在上述这些溶剂中,考虑到树脂溶解性,优选使用醚类溶剂或芳香烃溶剂。 
电荷输送层的厚度优选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并更优选在10μm至35μm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向电荷输送层中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 
可将各种添加剂添加至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单个层中。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提及抗劣化剂如抗氧化剂,紫外射线吸收剂、或光稳定剂或细颗粒如有机或无机细颗粒。作为抗劣化剂,例如,可以提及受阻酚抗氧化剂、受阻胺光稳定剂,含硫原子抗氧化剂或含磷原子抗氧化剂。作为有机细颗粒,例如,可以提及树脂颗粒,如含氟原子树脂颗粒、聚苯乙烯细颗粒或聚乙烯树脂颗粒。作为无机细颗粒,例如,可以提及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的颗粒。 
当施涂各层用涂布液时,例如,可以使用例如以下的涂布方法:浸涂法(浸渍涂布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迈耶棒涂法(Meyer bar coating)或刮涂法。 
图中示出包括具有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一个实例。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并且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沿箭头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绕轴2旋转。 
旋转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充电单元(一次充电单元:充电辊等)3均匀地充电在正或负的预定电位下。随后,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接收由曝光单元(未显示)如狭缝曝光或激光束扫描曝光发射的曝光光(图像曝光光)4。如上所述,将相应于目标图像的静电潜像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顺次形成。 
将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包 含在显影单元5的显影粉中的调色剂显影,以获得调色剂图像。随后,将形成并支承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转印单元(转印辊等)6的转印偏压顺次转印至转印材料(纸等)P上。在该情况中,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通过转印材料供给单元(未示出)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转印单元6之间(接触部)回收转印材料P,然后供给。 
在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分离后,将其上已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P供给至定影单元8,在其中通过图像定影处理,从而将转印材料P作为形成图像的材料(打印件或复印件)从电子照相设备打印出。 
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残留的显影粉(调色剂),通过清洁单元(例如清洁刮板)7除去,从而清洁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接着,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用由预曝光单元(未显示)发射的预曝光光(未示出)的中性化处理来处理之后,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重复用于图像形成。如图所示,当充电单元3为使用充电辊等的接触充电单元时,预曝光可以不总是必需的。 
可将上述组件例如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单元3、显影单元5、转印单元6和清洁单元7中的至少两个纳入容器中,并可以彼此一体化地组合,从而形成处理盒,可将如此形成的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设备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的主体上。在图中,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单元3、显影单元5和清洁单元7一体化地支承从而形成盒,由此形成的该处理盒用作使用导向单元10如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轨道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上的处理盒9。 
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 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在实施例中的“份”是指“质量份”。 
实施例1
将直径30mm和长度260.5mm的铝圆筒用作支承体。 
接着,通过使用10份由SnO2涂布处理的硫酸钡(导电性颗粒)、2份氧化钛(电阻调节用颜料)、6份酚醛树脂(粘结树脂)、0.001份硅油(流平剂)和包含4份甲醇和16份甲氧基丙醇的混合溶剂,制备导电层涂布液。 
将该导电层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在支承体上,并在140℃下固化3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5μm的导电层。 
接着,通过将3份N-甲氧基甲基化尼龙和3份共聚酰胺溶解于包含65份甲醇和30份正丁醇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中间层涂布液。 
将该中间层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在导电层上,然后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0.7μm的中间层。 
接着,将10份晶体羟基镓酞菁(电荷产生材料)添加到其中将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S-LEC BX-1,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粘结树脂)溶解于250份环己酮中的液体中,所述晶体羟基镓酞菁在各自对应于CuKα特征X-射线衍射中的布拉格角2θ±0.2°的7.5°、9.9°、16.3°、18.6°、25.1°和28.3°处具有强峰。将上述电荷产生材料通过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装置在23°C±3°C下的气氛中分散1小时。完成分散处理后,将250份乙酸乙酯添加至所得的分散液中,因此制备电荷产生层涂布液。 
该电荷产生层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在中间层上,然后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0.26μm的电荷产生层。 
接着,将8份由下述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 料),2份由下述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3份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聚碳酸酯树脂A(1),和7份具有由上述式(4-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1)(对亚苯基(p-phenylene)与间亚苯基(m-phenylene)的摩尔比:5:5,和重均分子量:120,000)溶解于包含2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60份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从而制备电荷输送层涂布液。 
[化学式25]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451
[化学式26]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452
将该电荷输送层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至电荷产生层上,然后在120℃下干燥1小时,从而形成厚度为19μm的电荷输送层。在由此形成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1)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1)形成的基体中。 
如上所述,形成具有电荷输送层起到表面层功能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含于电荷输送层的树脂的组成和包含于其中的 硅氧烷部位的含量示于表3中。 
接着,将描述评价。 
使用重复使用2,000张后的亮区电位变化(电位变化),初期扭矩的相对值和重复使用2,000张后的扭矩的相对值,以及测量扭矩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的观察进行评价。 
作为评价设备,使用改造后能够调节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带电电位(暗区电位)的由CANON KABUSHIKI KAISHA制造的激光束打印机LBP-2510(充电(一次充电):接触充电系统,处理速度:94.2mm/s)。此外,将由聚氨酯橡胶制成的清洁刮板以25°的接触角和35g/cm的接触压力设置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上。 
在温度为23°C和相对湿度为50%的气氛下进行评价。 
电位变化的评价 
将评价设备的780-nm激光光源的曝光量(图像曝光量)设定为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处的光强度为0.3μJ/cm2。在设置固定的夹具以使电位测量探针放置在距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端部130nm位置处来代替显影装置之后,在显影装置的位置处进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电位(暗区电位和亮区电位)的测量。在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非曝光区域的暗区电位设定至-450V之后,测量通过用激光束照射从暗区电位光衰减的亮区电位。此外,使用A4尺寸普通纸(regular paper),将图像连续输出在2,000张上,评价输出前后亮区电位的变化量。将具有5%打印比的测试图表用于该评价。结果示于表7中电位变化的列中。 
扭矩的相对值的评价 
在与电位变化评价的那些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A)。进行该评价以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产生的接触应力的量。 测量的电流值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的量。 
此外,将用作对照以获得扭矩的相对值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过以下方法形成。 
除了使用上述聚酯树脂C(1)代替用于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的聚碳酸酯树脂A(1)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形成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将由此形成的该构件用作对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通过使用由此形成的对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与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测量其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B)。 
因此,计算由此获得的使用聚碳酸酯树脂A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A)与不使用聚碳酸酯树脂A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旋转电机的驱动电流值(电流值B)的比例。将所得到的(电流值A)/(电流值B)值作为扭矩的相对值来评价。扭矩的相对值的该数值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的量的增加/降低,和扭矩的相对值的数值越小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接触应力的量越小。结果示于表7中初期扭矩的相对值的列中。 
接着,通过使用具有A4尺寸的普通纸,将图像连续地输出在2,000张上。使用具有5%打印比的测试图表。接着,测量重复使用2,000张后的扭矩的相对值。以初期扭矩的相对值类似的方式评价重复使用2,000张后的扭矩的相对值。在该情况中,在对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上重复使用2,000张,和通过使用在该阶段获得的驱动电流值,计算重复使用2,000张后的扭矩的相对值。结果示于表7中重复使用2,000张后的扭矩的相对值的列中。 
基体-区域结构的评价 
通过使用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使用超 深度形状测量显微镜VK-9500(由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观察通过沿其垂直方向切断电荷输送层获得的截面。在该情况下,将物镜的放大倍率设定为50倍,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的100μm×100μm(10,000μm2)的区域用作用于观察的视野。测量从视野中存在的那些区域部分中任意选择的100个区域部分的最大直径。将由此获得的最大直径平均并用作数均粒径。结果示于表7中。 
实施例2-68和101-168,和比较例1-13,16-19,101-113,和116-119
除了如表3、4、5或6中所示改变实施例1中使用的用于电荷输送层的树脂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形成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各实施例2至68和101至168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形成的基体中。在各比较例5、17、105和117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28)或A(128)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4)或聚碳酸酯树脂D(5)形成的基体中。在各比较例8、18、108和118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虽然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30)或A(130)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4)或聚碳酸酯树脂D(5)形成的基体中,但区域是不均匀的。在各比较例11、19、111和119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32)或A(132)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4)或聚碳酸酯树脂D(5)形成的基体中。作为用作扭矩的相对值的对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使用其中除了树脂A之外仅使用表3中示出的至少一种树脂作为在相应的电荷输送层中的树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结果示 于表7和8中。 
实施例69、70、169和170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用于电荷输送层的电荷输送材料由8份由上述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和2份由上述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改变为8份由上述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和2份由下述式(CTM-3)表示的化合物和将树脂改变为表3或6中所示的那些之外,以与在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形成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各实施例69、70、169和170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聚酯树脂C或聚碳酸酯树脂D形成的基体中。结果示于表7和8中。 
[化学式27]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491
实施例71和171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用于电荷输送层的电荷输送材料由8份由上述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和2份由上述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改变为10份由下述式(CTM-4)表示的化合物和将树脂改变为表3或5中所示的那些之外,以与在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形成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各实施例71和171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和聚碳酸酯树脂D形成的基体中。结果示于表7和8中。 
[化学式28]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01
实施例72和172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用于电荷输送层的电荷输送材料由8份由上述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和2份由上述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改变为10份由下述式(CTM-5)表示的化合物和将树脂改变为表3或5中所示的那些之外,以与在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形成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各实施例72和172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和聚碳酸酯树脂D形成的基体中。结果示于表7和8中。 
[化学式29]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02
比较例14
除了在实施例1中,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1)改变为具有由上述式(4-4)表示结构单元和由上述式(H)表示的末端结构并且其中树脂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20质量%的聚酯树脂(H)(重均分子量:120,000)之外,以与在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形成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结果示于表7中。 
比较例15
以与在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进行从开始至电荷产生层形成的过程。 
接着,将8份由上述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2份由上述式(CTM-2)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9.9份表4中所示的聚酯树脂C(4)和0.1份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溶解于2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60份氯苯的混合溶液中,从而制备电荷输送层涂布液。 
将该电荷输送层涂布液通过浸渍施涂在电荷产生层上,然后在120℃下干燥1小时,从而形成厚度为19μm的电荷输送层。如上所述,形成电荷输送层为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比较例15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中,确认由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形成的区域包含于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C(4)形成的基体中。 
以与在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7中。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2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4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5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6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8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591
表3、4、5和6中的"树脂A"表示具有硅氧烷部位的树脂,和特别地,表3和5中的"树脂A"表示用于本发明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 
表3,4,5,和6中的"硅氧烷的质量比A(质量百分比)"表示相对于"树脂A"的总质量,"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质量百分比)。 
表3,4,5,和6中的"树脂B"表示除了"树脂A"之外的至少一种树脂(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 
表3、4、5和6中的"硅氧烷的质量比B(质量百分比)"表示相对于"树脂A"和"树脂B"的总质量,"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质量百分比)。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62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641
Figure BDA00001744174400651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和101之间的比较,发现当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降低时,不能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充分效果。这通过其中根据该评价方法的初期扭矩的相对值和重复使用2,000张后扭矩的相对值不充分小的结果可以看出。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2,3,102,和103之间的比较,发现当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降低时,即使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一起使用,也不能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和不能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充分效果。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4和104之间的比较,发现当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增加时,与电荷输送材料的相容性劣化,电荷输送材料在聚碳酸酯树脂A中聚集,和结果,发生电位变化。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5,17,105,和117之间的比较,发现即使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增加,当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一起使用时,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和能够持续地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然而,当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增加时电位变化增加。由于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在区域中电荷输送材料的聚集物,因此发现从电位变化的降低效果的角度,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是重要的。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6,7,106,和117之间的比较,发现当聚碳酸酯树脂A中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降低时,即使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一 起使用,也不能形成基体-区域结构,不能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充分效果,和电位变化也增加。因此,发现从基体-区域结构形成的角度,聚碳酸酯树脂A中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是重要的。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8,18,108,和118之间的比较,发现即使聚碳酸酯树脂A中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增加,当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一起使用时,仍形成基体-区域结构。然而,发现当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高时,区域变大并且变得不均匀,不能获得持续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并且电位变化也增加。因此,发现当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增加时,电荷输送材料易于引入区域中,结果,区域变大并且变得不均匀。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9、10、109和110之间的比较,发现当由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从聚碳酸酯树脂A去除时,即使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一起使用,也不形成基体-区域结构,不能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充分效果,并且电位变化也增加。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1、19、111和119之间的比较,发现当电荷输送层的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平均重复数降低时,即使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一起使用,也不能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充分效果。因此,发现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的程度取决于硅氧烷部位的主链的长度。此外,发现当使用聚碳酸酯树脂A时,即使硅氧烷部位的平均重复数为10,也能够获得上述效果。因此,发现上述效果的程度取决于聚碳酸酯树脂A的重复结构单元的结构。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2和112之间的比较,发现当使用仅在其末端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代替聚碳酸酯树脂A 时,由于树脂的结构,相对于电荷输送层中的包含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硅氧烷部位的含量降低,结果,不能获得持续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此外,当使用仅在其末端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时,不像其中使用聚碳酸酯树脂A的情况,不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因此,为了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和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发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硅氧烷部位的配置是重要的。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3和113之间的比较,发现当一起使用在其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和不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C时,不能持续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其原因是在硅氧烷部位存在于主链中的结构中,其两末端与碳酸酯键键合,硅氧烷部位的自由度丧失,结果,不可能形成基体-区域结构。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4之间的比较,发现当使用仅在其末端具有硅氧烷部位的聚酯树脂代替聚碳酸酯树脂A时,电位变化增加,和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的持续性变得不充分。因此,发现从形成基体-区域结构的角度来说,除了硅氧烷部位的配置之外,聚碳酸酯树脂A的共聚物结构也是重要的。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5之间的比较,发现即使当使用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代替聚碳酸酯树脂A时,也形成基体-区域结构,并且能够持续地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效果。然而,发现当使用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时,电位变化增加。已知具有硅氧烷部位的硅油材料如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对电位具有不利的影响,并认为电位变化增加的原因是硅油材料迁移至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之间的界面。由于具有其中将苯基引入至硅油材料的结构,因此抑制甲基苯基聚硅氧烷迁移至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之间的界面附近;然而,认为该抑制是不足的,结果,发生电位变化。另一方面,由于除了硅氧烷部位之外还包含特定量的由 上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二苯基醚结构),因此抑制聚碳酸酯树脂A迁移至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之间的界面,此外,由于形成区域,因此抑制电位变化。 
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16和116之间的比较,发现即使当将聚碳酸酯树脂A设定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时,如果聚酯树脂C和/或聚碳酸酯树脂D不与其一起使用,也不形成基体-区域结构,不能获得降低接触应力的充分效果,并且电位变化也增加。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5)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
支承体;
设置在所述支承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
设置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树脂,并且其为表面层,
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
所述电荷输送材料、
聚碳酸酯树脂A、以及
选自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具有
由下述式(1)或(101)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由下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
由下述式(3)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所述聚酯树脂C具有由下述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具有由下述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为10至40质量%,
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由下述式(2)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至50质量%,和
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区域结构包括由所述电荷输送材料以及选自所述聚酯树脂C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中由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形成的区域,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0438584840000021
其中在式(1)中,Y1表示单键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和
W1和W2独立地表示由下述式(a)或(b)表示的单价基团:
[化学式2]
其中在式(a)和(b)中,Z1至Z3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Z4和Z5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41至R47独立地表示未取代的烷基或未取代的芳基,n、m和k独立地表示括号中的结构的平均重复数,n为10至150,和m+k为10至150,
[化学式3]
Figure FDA0000438584840000023
其中在式(101)中,R151至R153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未取代的烷基或者未取代的芳基,和W3表示由下述式(e)或(f)表示的单价基团:
[化学式4]
Figure FDA0000438584840000031
其中在式(e)和(f)中,Z101至Z103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Z104和Z105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141至R147独立地表示未取代的烷基或未取代的芳基,p、q和s独立地表示括号中的结构的平均重复数,p为10至150,和q+s为10至150,
[化学式5]
其中在式(2)中,R1至R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未取代的烷基,和Y5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化学式6]
其中在式(3)中,R11至R1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未取代的烷基,和Y4表示单键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
[化学式7]
Figure FDA0000438584840000041
其中在式(C)中,R21至R2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未取代的烷基,X3表示未取代的亚烷基、未取代的亚苯基、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其中将至少两个亚苯基利用其间插入的亚烷基或氧原子而彼此键合的二价基团,和Y2表示单键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
[化学式8]
Figure FDA0000438584840000042
其中在式(D)中,R31至R3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未取代的烷基,和Y3表示单键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亚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电荷输送层中的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所述聚酯树脂C和所述聚碳酸酯树脂D的总质量,所述电荷输送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硅氧烷部位的含量在2至20质量%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在式(1)中的n和m+k在20至100的范围内,且式(101)中的p和q+s在20至100的范围内。
4.一种处理盒,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清洁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元,其中将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单元一体化支承并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
5.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
CN201080055940.0A 2009-12-09 2010-12-02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Active CN102782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9920 2009-12-09
JP2009-279920 2009-12-09
JP2009-279919 2009-12-09
JP2009279919 2009-12-09
JP2010-251153 2010-11-09
JP2010251153 2010-11-09
PCT/JP2010/072069 WO2011071093A1 (en) 2009-12-09 2010-12-02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2586A CN102782586A (zh) 2012-11-14
CN102782586B true CN102782586B (zh) 2014-06-11

Family

ID=4414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940.0A Active CN102782586B (zh) 2009-12-09 2010-12-02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85089B2 (zh)
EP (1) EP2510401B1 (zh)
JP (1) JP4764953B1 (zh)
KR (1) KR101346645B1 (zh)
CN (1) CN102782586B (zh)
WO (1) WO2011071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9024B1 (ja) * 2010-12-02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911459B2 (ja) * 2012-09-28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214321B2 (ja) 2012-11-14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198571B2 (ja) * 2012-11-30 2017-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059025B2 (ja) * 2013-01-18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370072B2 (ja) * 2014-03-20 2018-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427024B2 (ja) * 2014-03-26 2018-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9684277B2 (en) * 2014-11-19 2017-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WO2017007801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Mossey Creek Technologies, Inc Porous sintered superstructure with interstitial silicon for use in an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US10270094B2 (en) 2015-07-06 2019-04-23 Mossey Creek Technologies, Inc. Porous sintered superstructure with interstitial silicon for use in an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JP6946099B2 (ja) * 2016-08-01 2021-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034760B2 (ja) * 2017-02-28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118A (zh) * 2000-05-25 2001-12-12 富士电机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
CN1748184A (zh) * 2003-02-07 2006-03-15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具有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4861B2 (ja) 1991-12-06 2000-09-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219588B2 (ja) * 1994-03-25 2001-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097658B2 (ja) 2005-03-14 2008-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04133A (ja) 2005-05-25 2007-01-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有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7245B2 (ja) 2005-08-15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1511935B (zh) * 2006-07-28 2011-12-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它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JP5009642B2 (ja) 2007-02-15 2012-08-2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5365077B2 (ja) * 2007-07-06 2013-12-1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118A (zh) * 2000-05-25 2001-12-12 富士电机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
CN1748184A (zh) * 2003-02-07 2006-03-15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具有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9-37229A 2009.02.19
JP特开平7-261442A 1995.10.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0401B1 (en) 2015-02-25
US20120243904A1 (en) 2012-09-27
KR20120098846A (ko) 2012-09-05
EP2510401A1 (en) 2012-10-17
JP2012118089A (ja) 2012-06-21
WO2011071093A1 (en) 2011-06-16
KR101346645B1 (ko) 2014-01-02
US8785089B2 (en) 2014-07-22
EP2510401A4 (en) 2014-02-26
CN102782586A (zh) 2012-11-14
JP4764953B1 (ja)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586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129184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3109236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CN103154821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3189802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3460140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2099751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591145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238114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US6326111B1 (en) Stable charge transport layer dispersion containin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articles and hydrophobic silica
CN104950605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456687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460139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3201683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3852982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EP3062153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1616465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2042628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EP0816927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1319543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65822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770464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H1016133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927111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20060275682A1 (en) Hole transport polymers for photoreceptor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