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624B -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76624B TWI576624B TW105113105A TW105113105A TWI576624B TW I576624 B TWI576624 B TW I576624B TW 105113105 A TW105113105 A TW 105113105A TW 105113105 A TW105113105 A TW 105113105A TW I576624 B TWI576624 B TW I57662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d resin
- cycloolefin
- adhesive
- film
- protective fil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Adhesives based on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Adhesives based on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9J1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在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成的偏光薄膜之表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
偏光板通常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的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成的偏光薄膜之一面或兩面,經由黏著劑,層合透明樹脂薄膜,例如以三乙醯纖維素為代表的醋酸纖維素系薄膜而構成。視需要隔著光學補償薄膜、相位差薄膜等的其它光學薄膜,經由黏著劑將其貼合於液晶胞,而成為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零件。
液晶顯示裝置係在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個人電腦等、薄型的顯示畫面中,用途急速擴大。特別地,液晶電視的市場擴大係顯著,而且低成本化的要求亦非常強,液晶電視用的偏光板以往係以在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成的偏光薄膜的兩面,經由水系黏著劑層合有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者為主流,於該偏光板的一面上,經由黏著劑層合相位差薄膜。於偏光板上所層合的相位差薄膜中,使用聚碳酸酯系
樹脂薄膜的延伸加工品或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延伸加工品等,但於液晶電視用中,多使用在高溫的相位差不均非常少之由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所成的相位差薄膜。對於偏光板與由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所成的相位差薄膜之貼合品,為了生產性的提高或製品成本的減低,進行將構成的零件點數減少或將製程簡單化的改良。例如,JPH08-43812-A中揭示具有相位差機能的環烯烴系(降冰片烯系)樹脂薄膜/偏光薄膜/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層合構成。
又,JP2005-70140-A、JP2005-181817-A及JP2005-208456-A中,記載以胺基甲酸酯系的水系黏著劑來接合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另一方面,JP2004-245925-A中記載於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上,貼合以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為首的透濕度低之保護薄膜時,使用含有環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黏著劑。
再者,KR2010-92265-A中揭示將選自由環己酮、甲基異丁基酮、二乙基醚、環氧乙烷、四氫呋喃、四氫吡喃、正庚烷、正己烷、甲酚、甲苯、二甲苯、苯二甲酸二辛酯及二甲基甲醯胺所成之群組中的至少1種溶液,典型的選自此等群組中的化合物之水溶液,採用於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中而進行表面處理之方法。又,亦揭示將經如此表面處理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藉由黏著劑貼合於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
於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貼合中使用水系黏著劑時,兩者的黏著力未必充分,例如在偏光
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界面會發生剝離。因此,在液晶胞上配置偏光板後,由於偏光板的不良等而必須再安裝作業(稱為再加工)時,與黏著偏光板與液晶胞的黏著劑之黏著力相比,偏光板的層合構造內的黏著力(例如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係相對地變小,在已拆卸偏光板的玻璃單元上,僅環烯烴系樹脂殘留,有無法再利用液晶胞的問題。
若依照上述KR2010-92265-A揭示的方法,雖然可提高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對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的黏著力,但當以水溶液進行表面處理時,其後必須能保持水分可蒸發的程度之溫度的乾燥爐。另一方面,於同文獻具體揭示的有機化合物中,亦考慮直接採用常溫為液體者(有機溶劑)於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但於該情況下,會過度侵蝕環烯烴系樹脂薄膜。
本發明之目的為在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成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之偏光板,其中提高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在不過度地侵蝕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處理狀態下,經由黏著劑貼合於聚乙烯醇系偏光薄膜上,而維持作為偏光板的高度性能,提高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
本發明研究的結果發現,使用當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接觸時,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變化的有機溶劑,與當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接觸時,對該環烯烴系樹脂不造成實質
變化的有機溶劑之混合物,以該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來接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係有效。又,一併發現在因接觸而對環烯烴系樹脂造成變化的有機溶劑之中,若為脂環式烴,則即使為單獨,對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接觸處理也有效,及與脂環式烴一起,若併用不因接觸而對環烯烴系樹脂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則更有效。
即,本發明包含下述者。
[1]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使上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該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因接觸而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變化的有機溶劑與不因接觸而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之混合物的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混合有機溶劑後,經由上述黏著劑貼合於上述偏光薄膜。
[2]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之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使上述由環烯
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以該第一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因接觸而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變化的有機溶劑與不因接觸而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之混合物的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混合有機溶劑後,經由上述黏著劑貼合於上述偏光薄膜。
[3]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使上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該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含有脂環式烴且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有機溶劑後,經由上述黏著劑貼合於上述偏光薄膜。
[4]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之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使上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以該第一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含有脂環式烴且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有機溶劑後,經由上述黏著劑貼合於上述偏光薄膜。
[5]如[3]或[4]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脂環式烴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m為2~6之整數,R係氫原子或碳數1~5的烷基)。
[6]如[3]~[5]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有機溶劑係除了前述脂環式烴,還更含有不因接觸而對前述環烯烴系樹脂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之混合溶劑。
[7]如[6]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對環烯烴系樹脂不造成實質變化的前述有機溶劑係有機酸的烷酯。
[8]如[7]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有機酸的烷酯係醋酸酯。
[9]如[8]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醋酸酯係醋酸乙醋、醋酸異丙酯或醋酸丙酯。
[10]如[1]~[9]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係在前述有機溶劑的接觸前具有30nm以上的面內相位差值,以該接觸後的該保護薄膜之面內相位差值成為比該接觸前的面內相位差值還超過3nm但不小於之方式,進行接觸。
[11]如[1]~[10]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使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接觸前述有機溶劑時,同時施予使該有機溶劑乾燥之操作。
[12]如[1]~[11]中任一項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黏著劑係水系黏著劑。
[13]如[12]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黏著劑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
若依照本發明,則於在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成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之偏光板中,可提高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黏著力。特別地,可製造偏光板,其抑制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侵蝕,維持作為偏光板的高度性能,提高在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
於本發明中,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而成為偏光板。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亦可貼合於偏光薄膜的兩面,也可貼合於一面。當在偏光薄膜的一面上貼合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時,較佳為在其相反面上仍經由黏著劑貼合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下,將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亦稱為「第一保護薄膜」,而且將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稱為「第二保護薄膜」。首先,說明藉由本發明所製造的偏光板之各構成構件。
本發明所用的偏光薄膜,具體地係二色性色素已吸附
配向於聚乙烯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者。於二色性色素的吸附前、吸附中或吸附後,藉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一軸延伸,可使該二色性色素在延伸方向中配向。聚乙烯醇系樹脂係藉由將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皂化而得。作為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除了醋酸乙烯酯的均聚物之聚醋酸乙烯酯,還可舉出醋酸乙烯酯與和其可共聚合的其它單體之共聚物,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作為與醋酸乙烯酯可共聚的其它單體,例如可舉出不飽和羧酸類、不飽和磺酸類、以上述乙烯為首的烯烴類、乙烯基醚類、具有銨基的丙烯醯胺類等。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通常為85~100莫耳%,較佳為98莫耳%以上。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被改性,例如亦可使用經醛類所改性的聚乙烯縮甲醛、聚乙烯縮乙醛、聚乙烯縮丁醛等。又,聚乙烯醇系樹脂的聚合度通常為1,000~10,000的範圍內,較佳為1,500~5,000的範圍內。
將該聚乙烯醇系樹脂製膜者,係使用作為偏光薄膜的原材薄膜。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製膜之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藉由習知的適宜方法來製膜。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成的原材薄膜之膜厚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10~150μm左右。
偏光薄膜通常經由以下的步驟來製造:以二色性色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染色,而使吸附該二色性色素之步驟(染色處理步驟),以硼酸水溶液來處理吸附有二色性
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之步驟(硼酸處理步驟),及於該硼酸水溶液的處理後,進行水洗之步驟(水洗處理步驟)。
又,於偏光薄膜的製造時,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係被一軸延伸,此一軸延伸係可在染色處理步驟之前進行,也可在染色處理步驟中進行,亦可在染色處理步驟後進行。當在染色處理步驟後進行一軸延伸時,該一軸延伸係可在硼酸處理步驟之前進行,也可在硼酸處理步驟中進行。當然,也可能在此等複數的階段中進行一軸延伸。一軸延伸係可藉由通過周速不同的相隔之輥間進行,也可以熱輥夾持的方式進行。又,可為在大氣中進行延伸的乾式延伸,也可為在溶劑中膨潤的狀態下進行延伸之濕式延伸。延伸倍率通常為3~8倍左右。
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之經由二色性色素的染色,例如藉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在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進行。作為二色性色素,具體地使用碘或二色性有機染料等。於二色性有機染料中,包含由C.I.DIRECT RED 39等的雙偶氮化合物所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由三唑、四唑等的化合物所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再者,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較佳為在染色處理之前,預先施予在水中的浸漬處理。
使用碘當作二色性色素時,通常採用在含有碘及碘化鉀的水溶液中,浸漬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而染色之方法。此水溶液中的碘之含量係每100重量份的水中通常有0.01
~1重量份,碘化鉀的含量係每100重量份的水中通常有0.5~20重量份。使用碘當作二色性色素時,供染色的水溶液之溫度通常為20~40℃,而且在此水溶液中的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20~1,800秒。
另一方面,使用二色性有機染料當作二色性色素時,通常採用在含有水溶性的二色性有機染料之水溶液中,浸漬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而染色之方法。此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有機染料之含量係每100重量份的水中通常有1×10-4~10重量份,較佳為1×10-3~1重量份,更佳為1×10-3~1×10-2重量份。此水溶液亦含有硫酸鈉等的無機鹽當作染色助劑。使用二色性有機染料當作二色性色素時,供染色的染料水溶液之溫度通常為20~80℃,而且在此水溶液中的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10~1,800秒。
硼酸處理的步驟係藉由將經二色性色素所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浸漬於硼酸水溶液中而進行。硼酸水溶液中的硼酸之含量係每100重量份的水中通常有2~15重量份,較佳為5~12重量份。使用碘當作上述染色處理步驟中的二色性色素時,該步驟所用的硼酸水溶液較佳為含有碘化鉀。此時,硼酸水溶液中的碘化鉀之含量係每100重量份的水通常有0.1~15重量份,較佳為5~12重量份。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浸漬時間通常為60~1,200秒,較佳為150~600秒,更佳為200~400秒。硼酸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50℃以上,較佳為50~85℃,更佳為60~80℃。
接著在水洗處理步驟中,藉由將上述硼酸處理後的聚
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例如浸漬於水中而進行水洗處理。水洗處理中的水之溫度通常為5~40℃,浸漬時間通常為1~120秒。水洗處理後通常施予乾燥處理,而得到偏光薄膜。乾燥處理例如可使用熱風乾燥機或遠紅外線加熱器等來進行。乾燥處理的溫度通常為30~100℃,較佳為50~80℃。乾燥處理的時間通常為60~600秒,較佳為120~600秒。
如以上,可製作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經一軸延伸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中之偏光薄膜。此偏光薄膜的厚度可為5~40μm左右。
於本發明中,以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來構成設於偏光薄膜的至少一面上之第一保護薄膜,經由黏著劑將該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貼合於偏光薄膜。
所謂的環烯烴系樹脂,例如就是具有由如降冰片烯或多環降冰片烯系單體的環狀烯烴(環烯烴)所成的單體之單元的熱塑性樹脂,亦稱為熱塑性環烯烴系樹脂。此環烯烴系樹脂係可為上述環烯烴的開環聚合物或使用2種以上的環烯烴之開環共聚物的氫化物,也可為環烯烴與鏈狀烯烴或具有如乙烯基之聚合性雙鍵的芳香族化合物等之加成聚合物。於環烯烴系樹脂中,亦可導入極性基。
使用環烯烴與鏈狀烯烴及/或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之共聚物來構成第一保護薄膜時,作為鏈狀烯烴,可
舉出乙烯或丙烯等,而且作為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可舉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核烷基取代苯乙烯等。於如此的共聚物中,由環烯烴所成的單體之單元可為50莫耳%以下,較佳為15~50莫耳%左右。特別地,使用環烯烴與鏈狀烯烴和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之三元共聚物來構成第一保護薄膜時,由環烯烴所成的單體之單元係可如上述地成為比較少的量。於該三元共聚物中,由鏈狀烯烴所成的單體之單元通常為5~80莫耳%,由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所成的單體之單元通常為5~80莫耳%。
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係可使用適宜的市售品,例如可舉出德國的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所生產,日本的POLYPLASTIC(股)所販售的“TOPAS",JSR(股)所販售的“ARTON",日本ZEON(股)所販售的“雷翁亞"(ZEONOR)及“雷翁臬庫司"(ZEONEX),三井化學(股)所販售的“APEL"(以上皆商品名)等。為了將如此環烯烴系樹脂製膜而成為薄膜,可適宜使用溶劑澆鑄法或熔融壓出法等眾所周知的方法。又,例如亦可使用積水化學工業(股)所販售的“ESCENA"及“SCA40",日本ZEON(股)所販售的“ZENOR薄膜",JSR(股)所販售的“ARTON薄膜"(以上皆商品名)等預先製膜的環烯烴系樹脂製薄膜之市售品當作第一保護薄膜。
第一保護薄膜所用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係可經一軸延伸或二軸延伸。此時的延伸倍率通常為1.1~5倍,較佳
為1.1~3倍。藉由此延伸而賦予相位差,可成為相位差薄膜。其面內相位差值係可配合所適用的液晶胞之種類而適宜設定,但一般較佳為30nm以上。面內相位差值的上限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到300nm左右為止係充分。
第一保護薄膜所用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係愈薄愈佳,但若過薄則強度降低,有加工性變差的傾向,另一方面若過厚,則透明性降低,或偏光板的重量有增大的傾向。若從如此的觀點來看,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的厚度通常為5~200μm,較佳為10~150μm,更佳為20~100μm。
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係使用如以下所詳述的黏著劑來貼合於偏光薄膜。於兩者的貼合時,為了提高黏著性,可對偏光薄膜及/或貼合於其的保護薄膜之黏著表面,適宜地施予電漿處理、電暈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火焰(flame)處理、皂化處理等的表面處理。以下,說明用於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貼合所用之黏著劑。
於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貼合中,使用黏著劑。為此所用的黏著劑,只要是對兩者展現黏著力者即可,例如可舉出將黏著劑成分溶解或分散於水中而成的水系黏著劑,或含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硬化性黏著劑。若考慮偏光薄膜的表面為親水性,則較佳為將黏著劑
成分溶解或分散於水中而成的水系黏著劑。從可將硬化後的黏著劑層減薄之觀點來看,水系黏著劑亦較佳。於水系黏著劑的主成分之黏著劑成分中,有聚乙烯醇系樹脂或胺基甲酸酯樹脂等。
使用聚乙烯醇系樹脂當作水系黏著劑的主成分時,該聚乙烯醇系樹脂係藉由將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皂化而得。作為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可例示醋酸乙烯酯的均聚物之聚醋酸乙烯酯,以及醋酸乙烯酯與和其可共聚合的其它單體之共聚物等。作為與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的其它單體,例如可舉出不飽和羧酸類、不飽和磺酸類、烯烴類、乙烯醚類、具有銨基的丙烯醯胺類等。黏著劑所用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較佳為具有適度的聚合度,例如當成為4重量%濃度的水溶液時,黏度在4~50mPa‧sec的範圍內,更佳在6~30mPa‧sec的範圍內。
黏著劑所用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皂化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一般較佳為80莫耳%以上,而且更佳為90莫耳%以上。黏著劑所用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皂化度若低,則所得之黏著劑層的耐水性有容易變不充分的傾向。
於黏著劑中,較佳為使用經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作為合適的改性聚乙烯醇系樹脂,可舉出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經陰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經陽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等。若使用如此經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則容易得到使黏著劑層的耐水性提高之效果。
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除了構成聚乙烯醇骨架的羥基,還具有乙醯乙醯基(CH3COCH2CO-),亦可具有其它基,例如乙醯基等。此乙醯乙醯基典型地以取代構成聚乙烯醇的羥基之氫原子的狀態存在。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例如可藉由使聚乙烯醇與二乙烯酮反應的方法而製造。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酯系樹脂,由於具有反應性高的官能基之乙醯乙醯基,故在提高黏著劑層的耐久性上為較佳。
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乙醯乙醯基之含量只要是0.1莫耳%以上,則沒有特別的限制。此處所言的乙醯乙醯基之含量,就是指相對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羥基、乙醯乙醯基及其它酯基(乙醯基等)之合計量而言,以%表示乙醯乙醯基的莫耳分率之值,亦稱為「乙醯乙醯化度」。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乙醯乙醯化度若低於0.1莫耳%,則未必充分得到使黏著劑層的耐水性提高之效果。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乙醯乙醯化度較佳為0.1~40莫耳%左右,更佳為1~20莫耳%,特佳為2~7莫耳%。乙醯乙醯化度若超過40莫耳%,則耐水性的提高效果變小。
經陰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除了構成聚乙烯醇骨架的羥基,還含有陰離子性基,典型地羧基(-COOH)或其鹽,亦可含有其以外的基,例如乙醯基等。經陰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例如可藉由使具有陰離子性基(典型地羧基)的不飽和單體與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接著
進行皂化的方法而製造。另一方面,經陽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除了構成聚乙烯醇骨架的羥基,還含有陽離子性基,典型地含有三級胺基或四級銨基,亦可含有其以外的基,例如乙醯基等。經陽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例如可藉由使具有陽離子性基(典型地三級胺基或四級銨基)的不飽和單體與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接著進行皂化的方法而製造。
本發明中所用的黏著劑當然亦可含有2種以上的上述經改性聚乙烯醇系樹脂,而且也可含有未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具體地聚醋酸乙烯酯的完全或部分皂化物)及上述經改性聚乙烯醇系樹脂這兩者。
構成黏著劑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係可自市售品中適宜地選擇使用。具體地,例如具有高皂化度的聚乙烯醇,可舉出由(股)KURARAY所販售的“PVA-117H",或由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所販售的“Gohsenol NH-20”,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由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所販售的“Gohsefimer Z"系列,經陰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由(股)KURARAY所販售的“KL-318"及“KM-118",或由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所販售的“Gohsenol T-330",經陽離子改性的聚乙烯醇,由(股)KURARAY所販售的“CM-318",或由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所販售的“Gohsefimer K-210"等。
黏著劑中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濃度係沒有特別的限制,由於是以水溶液的形式使用,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
而言,聚乙烯醇系樹脂較佳為1~20重量份的範圍內,其中更佳為1~15重量份,尤佳為1~10重量份,特佳為2~10重量份的範圍內。水溶液中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濃度若過小,則黏著性有容易降低的傾向,另一方面其濃度若過大,則所得之偏光板的光學特性有容易降低的傾向。此黏著劑所用的水係可為純水、超純水、自來水等,而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從保持所形成的黏著劑層之均勻性及透明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純水或超純水。又,亦可將甲醇或乙醇等的醇加到黏著劑水溶液中。
於以聚乙烯醇系樹脂為主成分的水系黏著劑中,可含有交聯劑。交聯劑只要是具有對聚乙烯醇系樹脂有反應性的官能基之化合物即可,可沒有特別限制地使用以往之聚乙烯醇系黏著劑中所用者。若另外以官能基揭示可形成交聯劑的化合物,則有在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異氰酸酯基(-NCO)的異氰酸酯化合物;在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環氧基(橋連的-O-)的環氧化合物;單或二醛類;有機鈦化合物;如鎂、鈣、鐵、鎳、鋅及鋁的二價或三價金屬之無機鹽;乙醛酸的金屬鹽;羥甲基蜜胺等。
作為交聯劑的異氰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三羥甲基丙烷與甲苯二異氰酸酯的加成物、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此等的酮肟嵌段物或酚嵌段物等。
作為交聯劑的環氧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乙二醇二
環氧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甘油的二-或三-環氧丙基醚、1,6-己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環氧丙基醚、二環氧丙基苯胺、二環氧丙基胺、聚伸烷多胺與二羧酸的反應物之聚醯胺多胺和環氧氯丙烷反應而得之水溶性的聚醯胺環氧樹脂等。
作為交聯劑的單醛類之具體例,可舉出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作為二醛類之具體例,可舉出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順丁烯二醛、苯二甲醛等。
作為交聯劑的有機鈦化合物,係由MATSUMOTO精密化學(股)以各種者所販售。同公司的有機鈦化合物相關的網頁(網際網路<URL:http://www.m-chem.co.jp/products/productsl.html>,由平成22年11月18日檢索),若以其示性式、同公司所言的化學名、同公司的商品名之順序來揭示適用於本發明的水溶性有機鈦化合物,則有如以下者。
[(CH3)2CHO]2Ti[OCH2CH2N(CH2CH2OH)2]2:同公司所言的化學名「鈦二異丙氧基雙(三乙醇胺化物)」、同公司的商品名“Orgatix TC-400”,
(HO)2Ti[OCH(CH3)COO-]2(NH4 +)2:同公司所言的化學名「乳酸鈦銨鹽、同公司的商品名“Orgatix TC-300",
(HO)2Ti[OCH(CH3)COOH]2:同公司所言的化學名「乳酸鈦」、同公司的商品名“Orgatix TC-310"及“Orgatix TC-315"。
又,乙醛酸的金屬鹽較佳為鹼金屬鹽或鹼土類金屬
鹽,例如可舉出乙醛酸鈉、乙醛酸鉀、乙醛酸鎂、乙醛酸鈣等。
於此等交聯劑之中,以上述水溶性聚醯胺環氧樹脂為首的環氧化合物、或醛類、羥甲基蜜胺、乙醛酸的鹼金屬或鹼土類金屬鹽等係適用。
交聯劑較佳為與聚乙烯醇系樹脂一起溶解在水中而形成黏著劑。惟,如以下所述,由於水溶液中的交聯劑量係可為一點點,故例如只要具有至少0.1重量%左右的溶解度者,則可作為交聯劑使用。當然,具有一般稱為水溶性之程度的在水中之溶解度的化合物,係適合作為本發明中所用的交聯劑。
交聯劑的配合量係按照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種類等而適宜設計,但相對於聚乙烯醇系樹脂100重量份而言,通常為5~60重量份左右,較佳為10~50重量份。若以此範圍搭配交聯劑,則得到良好的黏著性。如先述,為了提高黏著劑層的耐久性,較宜使用經乙醯乙醯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但於此情況下,相對於聚乙烯醇系樹脂100重量份而言,較佳為以5~60重量份之比例配合的交聯劑,更佳為以10~50重量份的比例配合。交聯劑的配合量若過多,則交聯劑的反應在短時間內進行,黏著劑有早期凝膠化的傾向,結果適用期變極短,工業的使用變困難。
於黏著劑中,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例如亦可搭配矽烷偶合劑、可塑劑、抗靜電劑、微粒子等習知的適宜添加劑。
使用胺基甲酸酯樹脂當作水系黏著劑的主成分時,作為適當的黏著劑之例,可舉出聚酯系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與具有環氧丙氧基的化合物之混合物。此處所言的聚酯系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係具有聚酯骨架的胺基甲酸酯樹脂,於其中導入有少量的離子性成分(親水成分)。該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由於不使用乳化劑而直接在水中乳化成為乳化液,故適用於水系黏著劑。使用聚酯系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於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的黏著劑者,例如係由JP2005-070140-A、JP2005-181817-A及JP2005-208456-A的記載所可公知。
於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黏著中,亦可使用含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的硬化性黏著劑。所謂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就是意味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可硬化之化合物。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係可為陽離子聚合性者,也可為自由基聚合性者。作為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之例,可舉出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環氧基的環氧化合物、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氧雜環丁烷環的氧雜環丁烷化合物等。又,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之例,可舉出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再者,所謂的「(甲基)丙烯醯氧基」,就是意味甲基丙烯醯氧基或丙烯醯氧基。
此用於貼合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較佳為至少含有環氧化合物,因此,在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顯示更良好的密接性。
從耐候性或折射率、陽離子聚合性等的觀點來看,環氧化合物較佳為以在分子內不含有芳香環的環氧化合物當作主成分。作為在分子內不含有芳香環的環氧化合物,可例示具有脂環式環的多元醇之環氧丙基醚、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脂環式環氧化合物等。如此適用於硬化性黏著劑的環氧化合物,例如在JP2004-245925-A中有詳細的說明,此處亦說明概略。
具有脂環式環的多元醇之環氧丙基醚,係可為將芳香族多元醇在觸媒的存在下、加壓下,選擇地對芳香環進行氫化反應而得之核氫化多羥基化合物,予以環氧丙基醚化者。作為芳香族多元醇,例如可舉出如雙酚A、雙酚F及雙酚S的雙酚型化合物;如苯酚酚醛清漆樹脂、甲酚酚醛清漆樹脂及羥基苯甲醛苯酚酚醛清漆樹脂的酚醛清漆型樹脂;如四羥基二苯基甲烷、四羥基二苯基酮及聚乙烯基苯酚的多官能型化合物等。對此等芳香族多元醇的芳香環進行氫化反應而得之脂環式多元醇,使環氧氯丙烷進行反應,可成為環氧丙基醚。於如此具有脂環式環的多元醇之環氧丙基醚中,較佳可舉出氫化的雙酚A之二環氧丙基醚。
脂肪族環氧化合物係可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環氧烷加成物的聚環氧丙基醚。更具體地,可舉出1,4-丁二醇的二環氧丙基醚;1,6-己二醇的二環氧丙基醚;甘油的三環氧丙基醚;三羥甲基丙烷的三環氧丙基醚;聚乙二醇的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的二環氧丙基醚;於乙二醇、丙二醇或
甘油的脂肪族多元醇附加1種或2種以上的環氧烷(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而得之聚醚多元醇的聚環氧丙基醚等。
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鍵結於脂環式環的環氧基之化合物。此處,所謂「鍵結於脂環式環的環氧基」,就是意味下式(II)所示構造中之橋連的氧原子-O-,式中n為2~5之整數。
此式(II)中的(CH2)n中的1個或複數個氫原子被去掉的形式之基鍵結於其它化學構造的化合物,係可成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又,形成脂環式環的(CH2)n中的1個或複數個氫原子亦可被如甲基或乙基的直鏈狀烷基所適宜取代。
於如以上的環氧化合物之中,較佳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環氧基的至少1個鍵結於脂環式環之化合物,特別地從硬化物的彈性模數高,在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之間給予良好的黏著性來看,更佳為使用具有氧雜雙環己烷環[上述式(II)中n=3者]或氧雜雙環庚烷環[上述式(II)中n=4者]的環氧化合物。以下揭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的具體例。此處,首先舉出化合物名,然後顯示對應於各自的化學式,於化合物名與對應於其的化學式中附有相同的符號。
A: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
酯、B:3,4-環氧基-6-甲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6-甲基環己烷羧酸酯、C:乙烯雙(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D:雙(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己二酸酯、E:雙(3,4-環氧基-6-甲基環己基甲基)己二酸酯、F:二乙二醇雙(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醚)、G:乙二醇雙(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醚)、H:2,3,14,15-二環氧基-7,11,18,21-四氧雜三螺[5.2.2.5.2.2]二十一烷、I:3-(3,4-環氧基環己基)-8,9-環氧基-1,5-二氧雜螺[5.5]十一烷、J:4-乙烯基環己烯二氧化物、K:檸檬烯二氧化物、L:雙(2,3-環氧基環戊基)醚、M:二環戊二烯二氧化物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於硬化性黏著劑中,環氧化合物係可單獨使用1種,也可併用2種以上。
又,硬化性黏著劑,係除了上述環氧化合物,還可含有氧雜環丁烷化合物。藉由添加氧雜環丁烷化合物,可降低硬化性黏著劑的黏度,加快硬化速度。
氧雜環丁烷化合物係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氧雜環丁烷環(4員環醚)的化合物,例如可舉出3-乙基-3-羥基甲基氧雜環丁烷、1,4-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二[(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醚、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苯酚酚醛清漆氧雜環丁烷等。此等氧雜環丁烷化合物係可容易取得市售品,例如可舉出皆為東亞合成(股)所販售之商品名之“Arone Oxetane OXT-101"、“Arone Oxetane OXT-121"、“Arone Oxetane OXT-211"、“Arone Oxetane OXT-221"、“Arone Oxetane OXT-212"等。氧雜環丁烷化合物的配合量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以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全體為基準,通常為50重量%以下,較佳為10~40重量%。
當硬化性黏著劑含有環氧化合物或氧雜環丁烷化合物等的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時,於硬化性黏著劑中通常搭配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若使用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則由於在常溫可形成黏著劑層,故考慮偏光薄膜的耐熱性或膨脹所致的畸變之需要係減少,可密接性良好地貼合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又,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由於以光進行催化作用,故即使將其混合在硬化性黏著劑中,硬化性黏著劑也保存安定性或作業性優異。
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係藉由可見光線、紫外線、X射線或電子線的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產生陽離子種或路易士酸,引發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反應者。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可為任何類型,若舉出具體例,有芳香族重氮鎓鹽,如芳香族碘鎓鹽或芳香族鋶鹽的鎓鹽,鐵-芳烴錯合物等。
作為芳香族重氮鎓鹽,例如可舉出如以下的化合物:苯重氮鎓六氟銻酸鹽、苯重氮鎓六氟磷酸鹽、苯重氮鎓六氟硼酸鹽等。
作為芳香族碘鎓鹽,例如可舉出如以下的化合物: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鹽、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鹽、二苯基碘鎓六氟銻酸鹽、二(4-壬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鹽等。
作為芳香族鋶鹽,例如可舉出如以下的化合物:
三苯基鋶六氟磷酸鹽、三苯基鋶六氟銻酸鹽、三苯基鋶四(五氟苯基)硼酸鹽、4,4’-雙[二苯厲鋶基]二苯基硫絡雙六氟磷酸鹽、4,4’-雙[二(β-羥基乙氧基)苯基鋶基]二苯基硫絡雙六氟銻酸鹽、4,4’-雙[二(β-羥基乙氧基)苯基鋶基]二苯基硫絡雙六氟磷酸鹽、7-[二(對甲苯醯基)鋶基]-2-異丙基噻噸酮六氟銻酸鹽、7-[二(對甲苯醯基)鋶基]-2-異丙基噻噸酮四(五氟苯基)硼酸鹽、4-苯基羰基-4’-二苯基鋶基-二苯基硫絡六氟磷酸鹽、4-(第三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鋶基-二苯基硫絡六氟銻酸鹽、4-(第三丁基苯基羰基)-4’-二(對甲苯醯基)鋶基-二苯基硫絡四(五氟苯基)硼酸鹽等。
又,作為鐵-芳烴錯合物,例如可舉出如以下的化合物:二甲苯-環戊二烯基鐵(II)六氟銻酸鹽、異丙苯-環戊二烯基鐵(II)六氟磷酸鹽、二甲苯-環戊二烯基鐵(II)三(三氟甲基磺醯基)甲烷化物等。
此等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係可容易取得市售品,例如各自的商品名,可舉出由日本化藥(股)所販售的
“Kayarad PCI-220"及“Kayarad PCI-620",由UNION CARBIDE公司所販售的“UVI-6990",由DAICEL科學(股)所販售的“UVACURE1590",由(股)ADEKA所販售的“Adecaoptomer SP-150"及“Adecaoptomer SP-170",由日本曹達(股)所販售的“CI--5102"、“CIT-1370"、“CIT-1682"、“CIP-1866S"、“CIP-2048S"及“CIP-2064S",由MIDORI化學(股)所販售的“DPI-101"、“DPI-102"、“DPI-103"、“DPI-105"、“MPI-103"、“MPI-105"、“BBI-101"、“BBI-102"、“BBI-103"、“BBI-105"、“TPS-101"、“TPS-102"、“TPS-103"、“TPS-105"、“MDS-103"、“MDS-105"、“DTS-102"及“DTS-103",由ROHDIA公司所販售的“PI-2074"等。
此等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係可各自單獨使用,也可2種以上混合使用。於此等之中,特佳為使用芳香族鋶鹽,因為即使在300nm以上的波長區域也具有紫外線吸收特性,硬化性優異,賦予良好的機械強度,而且可給予在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之間具有良好的密接性之硬化物。
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的配合量,相對於包含環氧化合物或氧雜環丁烷化合物的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之合計100重量份而言,通常為0.5~20重量份,較佳為1~6重量份。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的配合量若少,則硬化變不充分,有降低機械強度或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之間的黏著性之傾向。另一方面,光陽離子聚合引發劑的配合量過多,則由於硬化物中的離子性物質增加而硬化物的吸濕性變
高,所得之黏著劑層的耐久性能有降低的可能性。
又,硬化性黏著劑係連同上述環氧化合物,或連同環氧化合物及氧雜環丁烷化合物,亦可含有自由基聚合性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藉由併用(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期待提高黏著劑層的硬度或機械強度之效果,更且可更容易地進行硬化性黏著劑的黏度或硬化速度等之調整。
作為(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舉出使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具有官能基的化合物以2種以上反應而得之在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等。此等係可各自單獨使用,也可併用2種以上。當併用2種以上時,(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為2種以上,(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也可為2種以上,當然亦可併用(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1種以上與(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的1種以上。再者,所謂的「(甲基)丙烯酸酯」,就是意味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於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中,有在分子內具有1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在分子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及在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作為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
(甲基)丙烯酸2-或3-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單(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亦可使用含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作為含有羧基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出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六氫苯二甲酸、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琥珀酸、N-(甲基)丙烯醯氧基-N’,N’-二羧基甲基-對伸苯二胺、4-(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偏苯三酸等。
作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代表的為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類、聚氧伸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類、鹵素取代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類、脂肪族多元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類、氫化二環戊二烯或三環癸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類、二烷二醇或二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類、雙酚A或雙酚F的
環氧烷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類、雙酚A或雙酚F的環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類等。
若舉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更具體例,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四亞甲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矽氧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2,2-雙[4-(甲基)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雙[4-(甲基)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環己基]丙烷、氫化二環戊二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二烷-2,5-二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別名: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醛與三羥甲基丙烷的縮醛化合物[化學名:2-(2-羥基-1,1-二甲基乙基)-5-乙基-5-羥基甲基-1,3-二烷]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代
表的為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雙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雙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的3官能以上之脂肪族多元醇的多(甲基)丙烯酸酯,此外可舉出3官能以上的鹵素取代多元醇之多(甲基)丙烯酸酯、甘油的環氧烷加成物之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的環氧烷加成物的三(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甲基)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烷、三(羥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類等。
另一方面,於(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中,有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等。
所謂的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就是在分子內具有胺基甲酸酯鍵(-NHCOO-)及至少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化合物。具體地,可為在分子內分別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氧基及至少1個羥基之含羥基(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聚異氰酸酯之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生成物,使多元醇類與聚異氰酸酯反應而得之含末端異氰酸酯基的胺基甲酸酯化合物、與在分子內分別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氧基及至少1個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生成物等。
作為上述胺基甲酸酯化反應中所用之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供用於該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進行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的聚異氰酸酯,可舉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將此等異氰酸酯中的芳香族異氰酸酯類氫化而得二異氰酸酯(例如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二苄基苯三異氰酸酯等的二-或三-異氰酸酯、及將上述二異氰酸酯多聚化而得之聚異氰酸酯等。
又,作為藉由與聚異氰酸酯的反應而成為含末端異氰酸酯基的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用之多元醇類,除了芳香族、脂肪族及脂環式的多元醇,還可使用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作為脂肪族及脂環式的多元醇,可舉出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雙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羥甲基庚烷、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甘油、氫化雙酚A等。
聚酯多元醇係藉由上述多元醇類與多元羧酸或其酐的脫水縮合反應而得者。多元羧酸或其酐之例,若將可能有酐者附上「(酐)」表示,則有琥珀酸(酐)、己二酸、馬來酸(酐)、伊康酸(酐)、偏苯三酸(酐)、苯均四酸(酐)、苯二甲酸(酐)、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六氫苯二甲酸(酐)等。
聚醚多元醇係除了聚烷二醇,還有藉由上述多元醇類或二羥基苯類與環氧烷的反應而得之聚氧化烯改性多元醇等。
所謂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就是在分子內具有酯鍵與至少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化合物。具體地,可使用(甲基)丙烯酸、多元羧酸或其酐及多元醇,藉由脫水縮合反應而得。脫水縮合反應所用的多元羧酸或其酐之例,若將可能有酐者附上「(酐)」表示,則有琥珀酸(酐)、己二酸、馬來酸(酐)、伊康酸(酐)、偏苯三酸(酐)、苯均四酸(酐)、六氫苯二甲酸(酐)、苯二甲酸(酐)、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等。又,作為脫水縮合反應所用的多元醇,可舉出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雙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羥甲基庚烷、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甘油、氫化雙酚A等。
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係可藉由聚環氧丙基醚與(甲基)丙烯酸的加成反應而得,在分子內具有至少
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作為加成反應所用的聚環氧丙基醚,可舉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三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1,6-己二醇二環氧丙基醚、雙酚A二環氧丙基醚等。
於硬化性黏著劑中摻合(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時,其量以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全體的量為基準,較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0重量%以下。(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配合量若過多,則有降低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之間的密接性之傾向。
當硬化性黏著劑含有如上述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之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時,較佳為搭配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作為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只要是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可引發(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之聚合者即可,可使用習知者。若舉出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具體例,有苯乙酮、3-甲基苯乙酮、苄基二甲基縮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的苯乙酮系引發劑;二苯基酮、4-氯二苯基酮、4,4’-二胺基二苯基酮等的二苯基酮系引發劑;苯偶姻丙基醚、苯偶姻乙基醚等的苯偶姻醚系引發劑;4-異丙基噻噸酮等的噻噸酮系引發劑;另外有呫噸酮、茀酮、樟腦醌、苯甲醛、蒽醌等。
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配合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100重量份而言,通
常為0.5~20重量份,較佳為1~6重量份。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量若過少,則硬化不充分,有降低機械強度或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之黏著性的傾向。又,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的量若過多,則硬化性黏著劑中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含有環氧化合物的陽離子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及(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係相對地變少,所得之黏著劑層的耐久性能有降低的可能性。
硬化性黏著劑係按照需要可更含有光增感劑。藉由搭配光增感劑,可提高陽離子聚合及/或自由基聚合的反應性,提高黏著劑層的機械強度或偏光薄膜與保護薄膜之間的黏著性。作為光增感劑,例如可舉出羰基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過硫化物、氧化還原系化合物、偶氮及重氮化合物、鹵素化合物、光還原性色素等。若舉出光增感劑的更具體例,則有如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異丙醚及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的苯偶姻衍生物;如二苯基酮、2,4-二氯二苯基酮、鄰苯甲醯基苯甲酸甲酯、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基酮及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基酮的二苯基酮衍生物;如2-氯噻噸酮或2-異丙基噻噸酮的噻噸酮衍生物;如2-氯蒽醌或2-.甲基蒽醌的蒽醌衍生物;如N-甲基吖啶酮或N-丁基吖啶酮的吖啶酮衍生物;另外有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茀酮、呫噸酮、鈾醯化合物、鹵素化合物等。此等光增感劑係可各自單獨使用,也可2種以上混合使用。以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全體為
100重量份,光增感劑較佳為以0.1~20重量份的比例配合。
於硬化性黏著劑中,亦可添加高分子中所通常使用之眾所周知的高分子添加劑。例如,可舉出如酚系或胺系的一次抗氧化劑、硫系的二次抗氧化劑、受阻胺系光安定劑(HALS)、如二苯基酮系、苯并三唑系或苯甲酸酯系的紫外線吸收劑等。
再者,硬化性黏著劑視需要亦可含有溶劑。溶劑係考慮構成硬化性黏著劑的成分之溶解性而適宜選擇。若舉出一般的溶劑之例,則有如正己烷或環己烷的脂肪族烴類;如甲苯或二甲苯的芳香族烴類;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及正丁醇的醇類;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及環己酮的酮類;如醋酸甲酯、醋酸乙酯及醋酸丁酯的酯類;如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及丁基溶纖劑的溶纖劑類;如二氯甲烷或氯仿的鹵化烴類等。溶劑的配合比例係從以成膜性等的加工為目的之黏度調整等的觀點來適宜決定。
如前述,當在偏光薄膜一面上貼合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時,在偏光薄膜的相反側之面上,可貼合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亦經由黏著劑而貼合於偏光薄膜。第二保護薄膜例如係可由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
聚醯亞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等該領域中以往作為保護薄膜的形成材料所廣泛使用的適宜材料所構成。從量產性或黏著性的觀點來看,於此等之中,較宜使用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當作第二保護薄膜。從設置表面處理層的容易性及光學特性之觀點來看,亦較宜使用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當作第二保護薄膜。
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係由纖維素的部分或完全醋酸酯化物所成之薄膜,例如可舉出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二乙醯纖維素薄膜等。作為如此的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可使用適宜的市售品,例如由富士軟片(股)所販售的“Fujitec TD80"、“Fujitec TD80UF"及“Fujitec TD80UZ",由Konica-Minolta Opto(股)所販售的“KC8UX2M"、“KC8UY"及“KC4UEW"等(以上皆商品名)。
第二保護薄膜與偏光薄膜之貼合所用的黏著劑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同樣地使用先前作為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貼合所用的黏著劑而掲示的各種者,但較佳為使用與上述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所用的黏著劑相同者。使用黏著劑來貼合此等薄膜時,為了提高黏著性,對第二保護薄膜及/或貼合於其的偏光薄膜之黏著面,可適宜施予前述為了提高黏著性的表面處理。以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構成第二保護薄膜,使用水系黏著劑來貼合於偏光薄膜時,作為對該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所施予的較佳表面處理之一個,可舉出皂化處理。皂化處理係藉由將薄膜浸漬於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的鹼之水溶液中而進行。
第二保護薄膜係愈薄佳,但若過薄則強度降低,加工性有變差的傾向,另一方面若過厚,則透明性降低,偏光板的重量有變大的傾向。從如此的觀點來看,第二保護薄膜的厚度,當以醋酸纖維素系樹脂來構成它時,通常為10~200μm,較佳為20~150μm,更佳為30~100μm。
第二保護薄膜係在與偏光薄膜黏貼面的相反側之面,可施予防眩處理、硬塗處理、抗靜電處理、防反射處理等的表面處理。
其次,說明本發明的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如先述,於本發明中,於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若需要,可在偏光薄膜的一面上,如上述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仍經由黏著劑貼合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而且,於對偏光薄膜的貼合之前,以該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範圍,使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接觸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有機溶劑。本說明書中亦將此接觸有機溶劑的處理稱為「溶劑處理」。
上述溶劑處理所用的有機溶劑,從一個觀點來看,為當使單獨地接觸先前說明的構成第一保護薄膜的環烯烴系樹脂時,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的變化的有機溶劑(以下亦稱為「良溶劑」),與同樣使單獨地接觸該環烯烴系樹
脂時,對該環烯烴系樹脂不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以下亦稱為「弱溶劑」)之混合物。
某一有機溶劑對於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而言相當於良溶劑或相當於弱溶劑者,係可藉由以下的試驗來決定。首先,裁切保護薄膜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取約1.0g,以克單位精確秤量至小數點以下第3位數為止,將其質量當作Fg。又,仍然以克單位精確秤量有機溶劑約99.0g,至小數點以下第3位數為止,將其質量當作Sg。於該有機溶劑中,完全浸漬以上所精確秤量的樹脂薄膜,放置24小時。24小時後,觀察經浸漬的樹脂薄膜之形狀或外觀是否變化。又,取約10.0g已浸漬樹脂薄膜的有機溶劑之上清液,仍然以克單位精確秤量至小數點以下第3位數為止,將其質量當作Lg。由其乾燥去除有機溶劑,秤量殘餘的固體成分,將其質量當作Rg。由此等值求得樹脂薄膜的溶解量。樹脂薄膜若完全地溶解,則成為[F(=約1g)/{F+S(=約100g)}×100重量%](=約1重量%)之溶液,故乾燥後固體成分應該剩下[L(=約10g)×F(=約1g)/{F+S(=約100g)}g](=約0.1g)。因此,由下式(III)算出樹脂薄膜的溶解率。
如此地,於有機溶劑中浸漬24小時後的樹脂薄膜,若沒有對形狀或外觀造成變化,而且溶解率未達1重量%,則該有機溶劑為弱溶劑。在其以外的情況,即對形狀
或外觀造成變化,或溶解率為1重量%以上時,該有機溶劑為良溶劑。當然,對形狀或外觀造成變化,而且溶解度為1重量%以上時,該有機溶劑亦為良溶劑。若依照實驗,於不溶解但對薄膜的形狀或外觀造成變化之狀態中,有薄膜膨潤而不保留原形的狀態與薄膜白化的狀態。
將後述實施例所用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商品名“ZENOR薄膜",日本ZEON(股)製]當作試料,進行在複數的有機溶劑中之實驗後,將代表的數據彙總於以下的表1中。表中表示溶解度的「%」如由以上的說明可知係重量基準。又,「溶解率」的欄為「-」者,係意味僅進行浸漬實驗而觀察24小時浸漬後的外觀,但沒有進行到溶解率的測定為止。皆根據24小時後的外觀觀察之結果,推測溶解度約為零。
根據此結果及本發明者們至目前為止的經驗,環己烷、甲基環己烷、乙基環己烷等的脂環式烴類,係環烯烴系樹脂的溶解率接近100%,而歸類為良溶劑。又,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等的鹵化烴
類,二乙基醚、四氫呋喃等的脂肪族醚類,及戊烷、己烷、庚烷等的脂肪族烴類,係環烯烴系樹脂的溶解率會成為1%以上與未達1%,但由於皆使形狀或外觀發生變化,故仍歸類為所言的良溶劑。
另一方面,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的酮類,異丙醇、丁醇等的脂肪族醇類,及醋酸乙醋、醋酸丙酯、醋酸異丙酯、醋酸丁酯等的脂肪族酯類,係環烯烴系樹脂的溶解度未達1%,由於皆沒有對薄膜的形狀或外觀造成變化,故歸類為弱溶劑。
於上述所掲示的有機溶劑中,發現溶解環烯烴系樹脂而歸類為良溶劑的脂環式烴,係即使其單獨使用,也不會過度侵蝕環烯烴系樹脂,有效於提高與偏光薄膜的黏著力。因此,從本發明中的另一觀點來看,上述溶劑處理所用的有機溶劑係含有脂環式烴者。脂環式烴應典型上可為先前掲示的式(I)所示之化合物。使用脂環式烴時,除了該脂環式烴,還含有弱溶劑的混合溶劑係有利。脂環式烴中所混合的弱溶劑較佳為有機酸的烷酯,其亦如以上舉例的醋酸酯。
於本發明中,重要的是以不過度侵蝕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方式進行溶劑處理,作為不過度侵蝕的指標,採用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若進行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表面的侵蝕,雖然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升高,但損害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光學性能。因此,以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進行溶劑處理。
此時的霧值較佳為不超過0.3%,更佳為不超過0.2%。霧值係在JIS K 7136:2000「塑膠-透明材料的霧度求得方法」中規定,為(擴散透過率/全光線透過率)×100(%)所定義之值。
又,若因溶劑處理而進行侵蝕,則消除薄膜的相位差,面內相位差值有降低的傾向。因此,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延伸而賦予面內相位差值時,溶劑處理所致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面內相位差值的變化量亦有效地成為不過度侵蝕的指標。具體地,當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在溶劑處理前具有30nm以上的面內相位差值時,以溶劑處理後的面內相位差值比溶劑處理前的面內相位差值還超過3nm但不小於之方式,換言之,以相對於溶劑處理前的面內相位差值而言溶劑處理後的面內相位差值之降低量(溶劑處理前的面內相位差值-溶劑處理後的面內相位差值)成為3nm以下之方式,進行溶劑處理為佳。相對於溶劑處理前的面內相位差值而言溶劑處理後的面內相位差值之降低量更佳為2.5nm以下,特佳為2nm以下。此降低量若大,則當採用所得之偏光板於液晶顯示裝置時,有發生對顯示特性造成影響的可能性。於溶劑處理中單獨使用脂環式烴時,此面內相位差值的降低量有稍變大的傾向,故從此方面來看,脂環式烴亦較宜與弱溶劑混合使用。
薄膜的面內相位差值Re,當以該薄膜的面內遅相軸方向之折射率為nx,以面內進相軸方向(與遅相軸在面內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為ny,以厚度為d時,係下式
(IV)所定義之值,可使用市售的各種相位差計來測定。
Re=(nx-ny)×d (IV)
使用混合的有機溶劑時,可考慮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或面內相位差值,而決定混合比率。
於本發明中,可經由以下(i)~(iii)的步驟來製造偏光板。於偏光薄膜的一面上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於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貼合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時,更採用以下(iv)的步驟。
(i)以先前說明的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有機溶劑來處理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表面之溶劑處理步驟,(ii)使上述有機溶劑乾燥之乾燥步驟,(iii)以有機溶劑處理,將經乾燥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以上述處理面成為貼合面的方式,經由黏著劑貼合偏光薄膜之第一貼合步驟,(iv)於上述偏光薄膜之貼合有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面之相反側的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熱塑性樹脂薄膜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之第二貼合步驟。
於上述溶劑處理步驟(i)中,使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先前說明的有機溶劑接觸。具體地,較佳為使用將該有機溶劑塗佈於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表面之方法。因此所用的塗佈法係可採用流延法、美亞桿塗佈法、凹版塗佈法、柯馬(comma)塗佈法、刮板法、口模塗佈法、浸塗法、噴霧法等眾所周知的方法。處理面係可為環烯烴系樹脂薄
膜的一面或兩面,但要對貼合於偏光薄膜的面施予此處理。
其次,於上述乾燥步驟(ii)中,使處理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表面用之有機溶劑進行乾燥。可為自然乾燥,但當加熱使乾燥時,從防止薄膜的變形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在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玻璃轉移點以下之溫度進行乾燥。此乾燥步驟(ii)亦可與溶劑處理步驟(i)並行地進行,而且較佳為如此並行地進行,即以有機溶劑處理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時,同時進行使該有機溶劑乾燥之操作。具體地,採用一邊對塗佈面吹風,一邊塗佈有機溶劑之方法等。
於上述第一貼合步驟(iii)中,將經有機溶劑所處理的環烯烴系樹牌薄膜,以其處理面成為貼合面的方式,經由黏著劑貼合於偏光薄膜。此處的貼合方法通常可為一般已知者,例如可採用藉由流延法、美亞桿塗佈法、凹版塗佈法、柯馬塗佈法、刮板法、口模塗佈法、浸塗法、噴霧法等,將黏著劑塗佈於偏光薄膜及/或貼合於其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黏著面上,使兩者疊合之方法。此處所謂的流延法,就是一邊使被塗佈物的薄膜在大概垂直方向、大概水平方向或兩者之間的傾斜方向中移動,一邊在其表面上流下黏著劑而使擴展散佈之方法。塗佈黏著劑後,藉由夾輥等夾住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而使貼合。又,於薄膜間滴下黏著劑後,採用藉由輥等加壓以均勻推壓而擴展之方法時,所用的輥之材質係可為金屬或橡膠等,通過
2支輥之間時使用的各輥係可為相同的材質,也可為不同的材質。
於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後,使用水系黏著劑時,藉由乾燥,而且使用硬化性黏著劑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使黏著劑層硬化。乾燥處理例如可藉由噴吹熱風而進行。其溫度通常為40~100℃的範圍內,較佳為60~100℃的範圍內。又,乾燥時間通常為20~1,200秒。另一方面,活性能量線照射所用的活性能量線係可為紫外線、電子線、X射線、可見光線等,一般較宜使用紫外線。活性能量線只要是以能使黏著劑層硬化的必要強度及量進行照射即可。
在貼合有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面之相反側的偏光薄膜面上,貼合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時,更進行上述第二貼合步驟(iv)。於此步驟中,可採用與上述第一貼合步驟(iii)同樣的方法。第二貼合步驟(iv)較佳為與上述第一貼合步驟(iii)同時地進行。
乾燥或硬化後所得之黏著劑層的厚度通常為0.01~5μm左右,但使用水系黏著劑時,可為1μm以下。另一方面,使用硬化性黏著劑時,較佳為2μm以下。黏著劑層若過薄,則有黏著不充分之虞,另一方面黏著劑層若過厚,則有發生偏光板的外觀不良之可能性。
如此所得之偏光板係成為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
膜之間的黏著力高者。即,得到於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上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係以其霧值不超過0.5%的範圍,在藉由先前說明的有機溶劑所處理之狀態下,經由上述黏著劑貼合於上述偏光薄膜,而且經由上述黏著劑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為0.5N/25mm以上之偏光板。再者,亦得到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之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上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係以其霧值不超過0.5%的範圍,在藉由先前說明的有機溶劑所處理的狀態下,經由上述黏著劑貼合於上述偏光薄膜,而且經由上述黏著劑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為0.5N/25mm以上之偏光板。於任一偏光板中,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之經由黏著劑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為0.7N/25mm以上,更佳為0.8N/25mm以上。
此處,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係如以下所測定之值。即,如至目前為止所說明,於偏光薄膜的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於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另一熱塑性樹脂所成之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比上述環烯烴系樹脂薄膜還大之第二保護薄膜,更且視需要使黏著劑乾燥或硬化而製作偏光板。在該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側設置黏著劑層。
自如此所得之附黏著劑的偏光板,裁切寬度25mm×長度約200mm的試驗片,將其黏著劑面貼合於玻璃板,充分提高黏著劑對玻璃板的黏著力後,使用拉伸試驗機,夾住試驗片的長度方向一端(寬度25mm的一邊)的第二保護薄膜與偏光薄膜,在溫度23℃、相對濕度60%的環境下,以200mm/分鐘的十字頭速率(夾具移動速度),進行依照JIS K 6854-1:1999「黏著劑-剝離黏著強度試驗方法-第1部:90度剝離」的90°剝離試驗。將此時的平均剝離力(單位為N/25mm)當作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對偏光薄膜之黏著力。
此黏著力若過小,則在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界面會剝離,如前述將偏光板黏貼於液晶胞後,發生必須再加工時,僅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會殘留在液晶胞上。另一方面,此黏著力係愈大愈佳,但若欲增大黏著力,則有機溶劑所致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處理(侵蝕)係變過度,提高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等,而損害光學特性。因此,重要的是維持以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為首的光學特性而進行溶劑處理,提高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
由本發明所得之偏光板,係可在貼合於偏光薄膜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與偏光薄膜相反側的面上,設置黏著劑層。此黏著劑層可用於偏光板對液晶胞的貼合,對其它機能性薄膜,例如對相位差薄膜的貼合,對其它層的貼合。於黏著劑中,可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或聚矽氧系聚合
物、聚酯、多胺基甲酸酯、聚醚等為基礎聚合物者。其中,較佳為使用如丙烯酸系黏著劑,光學的透明性優異,保持適度的潤濕性或內聚力,黏著性亦優異,更且具有耐候性或耐熱性等,在加熱或加濕的條件下不發生隆起或剝落等的剝離問題者。於丙烯酸系黏著劑中,由具有甲基或乙基或丁基等的碳數為20以下的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的烷酯、與(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等所成之含有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單體,以玻璃轉移溫度較佳成為25℃以下,更佳成為0℃以下的方式配合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萬以上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係適用作為基礎聚合物。
黏著劑層之形成,例如可藉由於如甲苯或醋酸乙醋的有機溶劑中,使以上述基礎聚合物為首的黏著劑組成物溶解或分散,以調整10~40重量%的溶液,在保護薄膜上形成黏著劑層,將其移到偏光板上以形成黏著劑層之方式等而進行。於黏著劑中,除了上述基礎聚合物,一般還搭配交聯劑。再者,意圖對液晶胞貼合,較佳為搭配矽烷偶合劑。黏著劑層的厚度係可按照其黏著力等來決定,通常為1~50μm的範圍。
於黏著劑中,按照需要亦可摻合玻璃纖維、玻璃珠、樹脂珠、金屬粉等的無機粉末等所成的填充劑、顏料、著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於紫外線吸收劑中,有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二苯基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鎳錯鹽系化合物等。
以下,舉出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例所限定。例中,表示使用量或含量的份及%,只要沒有特別預先指明,則以重量為基準。又,薄膜的面內相位差值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係使用王子計測機器(股)製的相位差測定裝置“KOBRA-21ADH",以波長559nm的單色光,藉由旋轉檢測光子法所測定之值。
將平均聚合度約2,400、皂化度99.9莫耳%以上的厚度75μm之聚乙烯醇薄膜浸漬於30℃的純水後,在碘/碘化鉀/水的重量比為0.02/2/100的水溶液中於30℃浸漬及染色。然後,在碘化鉀/硼酸/水的重量比為12/5/100的水溶液於56.5℃浸漬,進行硼酸處理。接著,以8℃的純水洗淨後,以65℃進行乾燥,而得到碘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中的厚度約30μm之偏光薄膜。延伸主要係以碘染色及硼酸處理的步驟進行,總延伸倍率為5.3倍。
將乙醯乙醯基改性聚乙烯醇[商品名“Gohsefimer Z-200",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4%水溶液的黏度=12.4mPa‧sec,皂化度=99.1莫耳%]溶解於純水中,調製10%濃度的水溶液。使此乙醯乙醯基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
與交聯劑的乙醛酸鈉,以前者:後者的固體成分重量比成為1:0.1的方式進行混合,更且以相對於水100份而言,乙醯乙醯基改性聚乙烯醇成為2.5份的方式,用純水稀釋,而調製黏著劑組成物。
對厚度25μm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商品名“ZENOR薄膜",日本ZEON(股)製,面內相位差值=90nm,厚度方向相位差值=79nm]的一面,施予電暈處理,而成為一側的保護薄膜。使用依照JIS K 7361-1:1997「塑膠透明材料的全光線透過率之試驗方法-第1部:單光束法」之霧度透過率計[(股)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的“HR-100"]來測定該薄膜的霧值,表2中顯示結果。又,對厚度40μm的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商品名“KC4UEW",Konica-Minolta Opto(股)製]的一面,施予電暈處理,而成為另一側的保護薄膜。
於製造例1所製作的偏光薄膜的兩面,在23℃的環境下塗佈製造例2所調製的黏著劑組成物,使用黏貼裝置[Fujipla(股)製的“LPA3301"],以各自的電暈處理面成為與偏光薄膜的貼合面之方式,在一側的黏著劑塗佈面上貼合上述經電暈處理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在另一側
的黏著劑塗佈面上貼合上述經電暈處理的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將其在80℃乾燥5分鐘,以製作偏光板。
對以上製作的偏光板之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表面施予電暈處理後,在其電暈處理面上貼合丙烯酸系黏著劑薄片。將所得之附黏著劑的偏光板裁切成寬度25mm、長度約200mm的試驗片,將其黏著劑面貼合於鈉玻璃後,在高壓釜中以壓力5kgf/cm2、溫度50℃進行20分鐘的加壓處理,更且於溫度23℃、相對濕度60%的環境下放置1日。於此狀態下,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股)島津製作所製的“AG-1"],夾住試驗片的長度方向一端(寬度25mm的一邊)之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在溫度23℃、相對濕度60%的環境下,以200mm/分鐘的十字頭速率(夾具移動速度),進行90°剝離試驗(依照JIS K 6854-1:1999「黏著劑-剝離黏著強度試驗方法-第1部:90度剝離」,而評價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之間的黏著力。表2中顯示結果。
於上述對照例之作為一側的保護薄膜使用之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一面上,使用塗佈機[第一理化(股)製的桿塗機],塗佈甲苯:甲基乙基酮=1:9(體積比)所混合的有機溶劑。此塗佈係邊對塗佈面以送風機吹風邊進
行。以對照例的(A)所示的方法來測定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表2中顯示結果。
又,目視觀察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表面不均,結果雖然沒有清晰地看到,但若仔細地觀察則為可確認不均的狀態。同樣地,對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測定面內相位差值,求得與自處理前的值(90nm)之變化(將相位差值比處理前還降低時當作負),其差為-0.3nm。於以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對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此例同樣地,進行霧值的測定、表面不均的觀察及面內相位差值的測定。霧值係顯示於表2的「霧值」之欄中,表面不均係在表2的「不均」之欄中顯示藉由以下的3階段所評價的結果,而且與自處理前的薄膜之面內相位差值之變化係顯示表2的「Re變化」之欄中。
無:完全沒有看到不均。
弱:沒有清晰地見到,但若仔細地觀察,則可確認不均(實施例1之狀態)。
強:可清晰地確認不均。
對如此經溶劑處理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對溶劑處理面,施予電暈處理後,供對偏光薄膜一面的貼合,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面,貼合經與對照例相同的電暈處理之醋酸纖維素系樹脂薄膜,其它係與對照例同樣地,製作偏光
板。藉由與對照例的(C)同樣的方法來評價所得之偏光板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之間的黏著力,表2中顯示結果。
除了將混合溶劑變更為甲苯:甲基乙基酮=2:8(體積比)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偏光板,進行評價。表2中彙總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表面不均的觀察結果、及面內相位差值的變化、以及偏光板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之間的黏著力。
除了將混合溶劑變更為甲苯:甲基乙基酮=3:7(體積比)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偏光板,進行評價。表2中彙總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表面不均的觀察結果、及面內相位差值的變化、以及偏光板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之間的黏著力。
於實施例1之作為一側的保護薄膜使用之相同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一面上,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塗佈機來塗佈環己烷,進行溶劑處理。此處,在塗佈結束後,由於環己烷已經蒸發、乾燥,故不以送風機進行吹風。表2中彙總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表面不
均的觀察結果及面內相位差值的變化。又,對如此經環己烷所處理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溶劑處理面施予電暈處理後,供對偏光薄膜一面的貼合,其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偏光板。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來評價所得之偏光板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之間的黏著力,表2中顯示結果。
於實施例1之作為一側的保護薄膜使用之相同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一面上,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塗佈機來塗佈甲基環己烷,進行溶劑處理。於此例中,邊以送風機對塗佈面吹風邊塗佈。表2中彙總溶劑處理後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霧值、表面不均的觀察結果及面內相位差值的變化。又,對如此經甲基環己烷所處理的延伸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溶劑處理面施予電暈處理後,供對偏光薄膜一面的貼合,其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偏光板。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來評價所得之偏光板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之間的黏著力,表2中顯示結果
除了將有機溶劑變更為乙基環己烷,其它係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實驗,表2中彙總結果。
使有機溶劑成為良溶劑的甲基環己烷或乙基環己烷與弱溶劑的醋酸乙醋、醋酸異丙酯或醋酸丙酯之混合溶劑,使各自的組合及體積比如表2,其它係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實驗,表2中彙總結果。
使有機溶劑成為良溶劑的庚烷與弱溶劑的甲基乙基酮之混合溶劑,使兩者的體積比如表2,其它係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實驗結果,表2中彙總結果。
將有機溶劑變更為庚烷,其它係進行與實施例4同樣的實驗,表2中彙總結果。
如表2中所示,於使用未進行溶劑處理的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對照例中,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低。另一方面,於提高溶劑處理所用的甲苯/甲基乙基酮混合溶劑中之甲苯的比例而容易侵蝕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比較例1中,雖然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間的黏著力高,但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變高至0.6%為止,無法滿足偏光板化時的光學特性。相對於其,於使溶劑處理所用的甲苯/甲基乙基酮混合溶劑中之甲苯的比例成為10體積%或20體積%的實施例1及2中,可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保持在0.1%的低值,而提高偏光薄
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
又,在使用環己烷、甲基環己烷或乙基環己烷於溶劑處理的實施例3~5中,同樣地可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保持在0.1%的低值,而提高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惟此等之例,尤其在溶劑處理使用甲基環己烷的實施例4及使用乙基環己烷的實施例5中,由於溶劑處理,而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面內相位差值之降低有稍微變大的傾向。另一方面,在良溶劑的此等脂環式烴中混合弱溶劑的醋酸酯而使用的實施例6~13中,可一邊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面內相位差值之降低抑制在3nm以下,一邊提高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與使用甲苯的實施例1及2相比,使用脂環式烴的實施例3~13係抑制溶劑處理後的不均之發生,可保持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良好外觀與視覺辨認性,提高對偏光薄膜的黏著力。
於使用良溶劑的庚烷進行溶劑處理的比較例2中,雖然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升高,但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變高至0.5%為止,而且由於在處理後亦看到表面不均,故無法滿足偏光板化時的光學特性。相對於其,於庚烷中混合弱溶劑的甲基乙基酮而使用的實施例14及15中,可改善表面不均,於抑制環烯烴系樹脂薄膜的霧值之上升與面內相位差值的降低之狀態下,提高偏光薄膜與環烯烴系樹脂薄膜之間的黏著力。
Claims (12)
- 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之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將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藉由一軸延伸,來準備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使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以該第一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因接觸而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變化的有機溶劑與不因接觸而對該環烯烴系樹脂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之混合物的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混合有機溶劑後,經由前述黏著劑貼合於前述偏光薄膜。
- 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將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藉由一軸延伸,來準備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使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以該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含有脂環式烴且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有機溶劑後,經由前述黏著劑貼合於前述偏光薄膜。
- 一種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其係在二色性色素已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中的偏光薄膜之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在偏光薄膜的另一面上,經由黏著劑貼合由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第二保護薄膜,以製造偏光板之方法,其包含:將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藉由一軸延伸,來準備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使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第一保護薄膜,以該第一保護薄膜的霧值不超過0.5%的方式,接觸含有脂環式烴且實質上不含有溶質的有機溶劑後,經由前述黏著劑貼合於前述偏光薄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脂環式烴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脂環式烴係選自由環己烷、甲基環己烷及乙基環己烷所成之群組中的至少1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有機溶劑係除了前述脂環式烴,還更含有不因接觸而對前述環烯烴系樹脂造成實質變化的有機溶劑之混合溶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對環烯烴 系樹脂不造成實質變化的前述有機溶劑係有機酸的烷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有機酸的烷酯係醋酸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製造方法,其中醋酸酯係醋酸乙醋、醋酸異丙酯或醋酸丙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使前述由環烯烴系樹脂所成的保護薄膜接觸前述有機溶劑時,同時施予使該有機溶劑乾燥之操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黏著劑係水系黏著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黏著劑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64843 | 2010-11-29 | ||
JP2011017663 | 2011-01-31 | ||
JP2011225561A JP5712892B2 (ja) | 2010-11-29 | 2011-10-13 |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1341A TW201631341A (zh) | 2016-09-01 |
TWI576624B true TWI576624B (zh) | 2017-04-01 |
Family
ID=4697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3105A TWI576624B (zh) | 2010-11-29 | 2011-11-25 |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
TW100143381A TWI541547B (zh) | 2010-11-29 | 2011-11-25 |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3381A TWI541547B (zh) | 2010-11-29 | 2011-11-25 |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3) | JP5712892B2 (zh) |
KR (1) | KR101747971B1 (zh) |
CN (2) | CN102565911B (zh) |
TW (2) | TWI5766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3087B (zh) * | 2012-10-11 | 2018-01-12 |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 光固化性粘接剂组合物、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光学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JP6009387B2 (ja) * | 2013-03-27 | 2016-10-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460479B1 (ko) | 2013-06-18 | 2014-11-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연신 적층체,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박형 편광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
KR101460478B1 (ko) * | 2013-06-18 | 2014-11-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연신 적층체,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박형 편광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
WO2014204147A1 (ko) * | 2013-06-18 | 2014-12-2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연신 적층체,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박형 편광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
JP6043315B2 (ja) | 2013-06-28 | 2016-12-1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152757B2 (ja) * | 2013-09-11 | 2017-06-28 | Jsr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KR101624796B1 (ko) * | 2013-10-31 | 2016-05-2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편광판용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수지 접착제,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화상표시장치 |
TWI542651B (zh) * | 2013-10-31 | 2016-07-21 |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偏光板之聚乙烯醇系黏著劑、偏光板、以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WO2015064920A1 (ko) * | 2013-10-31 | 2015-05-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편광판용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수지 접착제,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화상표시장치 |
KR101624797B1 (ko) * | 2013-10-31 | 2016-05-2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편광판용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수지 접착제,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화상표시장치 |
JP6229468B2 (ja) * | 2013-12-11 | 2017-11-15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JP6476544B2 (ja) * | 2013-12-11 | 2019-03-06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JP2015114456A (ja) * | 2013-12-11 | 2015-06-22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JP6221713B2 (ja) * | 2013-12-11 | 2017-11-0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JP6477499B2 (ja) | 2013-12-27 | 2019-03-06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多層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多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JP6254891B2 (ja) * | 2014-04-07 | 2017-12-2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WO2016010031A1 (ja) * | 2014-07-16 | 2016-01-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391442B2 (ja) | 2014-11-26 | 2018-09-1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切削方法、切削方法を含む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 |
JP6418930B2 (ja) * | 2014-12-11 | 2018-11-07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組成物 |
WO2016092709A1 (ja) * | 2014-12-12 | 2016-06-16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
JP2016122176A (ja) * | 2014-12-24 | 2016-07-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138755B2 (ja) * | 2014-12-24 | 2017-05-3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板 |
JP6481036B2 (ja) | 2015-07-21 | 2019-03-1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6728651B2 (ja) * | 2015-11-27 | 2020-07-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993352B1 (ko) * | 2015-12-09 | 2019-06-2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광흡수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
JP6408521B2 (ja) * | 2016-07-15 | 2018-10-17 |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 積層シート |
JP6983497B2 (ja) * | 2016-09-12 | 2021-12-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10387201B (zh) * | 2019-07-26 | 2020-11-13 | 合肥德瑞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稳定的偏光片用粘着剂及其制备方法 |
US20220282028A1 (en) * | 2019-08-30 | 2022-09-08 | Zeon Corporation | Phase contrast fil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
WO2024185580A1 (ja) * | 2023-03-03 | 2024-09-12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積層体、光学物品、コート層含有積層体、レンズ、眼鏡、及び窓用フィル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15085A (ja) * | 2003-10-08 | 2005-04-28 | Nippon Zeon Co Ltd |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体 |
JP2007256501A (ja) * | 2006-03-22 | 2007-10-04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偏光板 |
TW200846729A (en) * | 2006-12-25 | 2008-12-01 | Nitto Denko Corp | Lamin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JP2009155508A (ja) * | 2007-12-27 | 2009-07-16 | Polyplastics Co |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成形品の表面処理方法 |
TW200949351A (en) * | 2008-03-28 | 2009-12-0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Polarizing plate, laminated optical member us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201037377A (en) * | 2009-02-20 | 2010-10-16 | Sumitomo Chemical Co |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43804B2 (ja) * | 1991-08-05 | 2001-03-07 |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 キャストフィルム |
JP3807511B2 (ja) * | 1994-08-04 | 2006-08-09 | Jsr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 |
JPH1171554A (ja) * | 1997-08-29 | 1999-03-16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ノルボルネン系樹脂成形品の接着方法 |
JP2002103410A (ja) * | 2000-09-29 | 2002-04-09 | Toray Ind Inc | 高分子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高分子シート |
JP2003268188A (ja) * | 2002-03-19 | 2003-09-25 | Jsr Corp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047609B2 (ja) * | 2002-03-26 | 2008-02-1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JP2004151573A (ja) * | 2002-10-31 | 2004-05-27 | Nippon Zeon Co Ltd |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5208456A (ja) * | 2004-01-26 | 2005-08-04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468743B2 (ja) * | 2004-05-28 | 2010-05-26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熱収縮性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積層フィルム |
US20080113119A1 (en) * | 2004-11-18 | 2008-05-15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3972371B2 (ja) * | 2005-03-15 | 2007-09-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位相差補償板、位相差補償器、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
TWI264571B (en) * | 2006-01-23 | 2006-10-21 | Daxon Technology Inc | Gel, polarizer laminated by the g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JP4849563B2 (ja) * | 2007-08-07 | 2012-01-1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200912398A (en) * | 2007-09-12 | 2009-03-16 | Daxon Technology Inc | Polarizing sheet |
JP2009242464A (ja) * | 2008-03-28 | 2009-10-22 | Nippon Zeon Co Ltd |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フィルム |
WO2010032759A1 (ja) * | 2008-09-19 | 2010-03-25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エレクトレット及び静電誘導型変換素子 |
KR101243714B1 (ko) * | 2009-02-12 | 2013-03-13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편광판 보호필름의 표면처리 방법 및 편광판 제조방법 |
JP2010243820A (ja) * | 2009-04-07 | 2010-10-28 | Sekisui Chem Co Ltd | 位相差補償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位相差補償フィルム、複合偏光板、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1039239A (ja) * | 2009-08-10 | 2011-02-24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複合偏光板およびtnモード液晶パネル |
JP6152757B2 (ja) * | 2013-09-11 | 2017-06-28 | Jsr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2011
- 2011-10-13 JP JP2011225561A patent/JP57128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1-11-24 CN CN201110378156.XA patent/CN102565911B/zh active Active
- 2011-11-24 CN CN201610243979.4A patent/CN105807357B/zh active Active
- 2011-11-25 KR KR1020110124271A patent/KR10174797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11-25 TW TW105113105A patent/TWI576624B/zh active
- 2011-11-25 TW TW100143381A patent/TWI541547B/zh active
-
2014
- 2014-12-26 JP JP2014263789A patent/JP589601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02 JP JP2016039720A patent/JP6107991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15085A (ja) * | 2003-10-08 | 2005-04-28 | Nippon Zeon Co Ltd |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体 |
JP2007256501A (ja) * | 2006-03-22 | 2007-10-04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偏光板 |
TW200846729A (en) * | 2006-12-25 | 2008-12-01 | Nitto Denko Corp | Lamin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JP2009155508A (ja) * | 2007-12-27 | 2009-07-16 | Polyplastics Co |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成形品の表面処理方法 |
TW200949351A (en) * | 2008-03-28 | 2009-12-0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Polarizing plate, laminated optical member us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201037377A (en) * | 2009-02-20 | 2010-10-16 | Sumitomo Chemical Co |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712892B2 (ja) | 2015-05-07 |
TW201631341A (zh) | 2016-09-01 |
TW201235714A (en) | 2012-09-01 |
KR101747971B1 (ko) | 2017-06-15 |
JP2015129933A (ja) | 2015-07-16 |
CN105807357B (zh) | 2017-12-01 |
JP2012177890A (ja) | 2012-09-13 |
CN102565911B (zh) | 2016-05-18 |
CN102565911A (zh) | 2012-07-11 |
JP2016164663A (ja) | 2016-09-08 |
CN105807357A (zh) | 2016-07-27 |
JP6107991B2 (ja) | 2017-04-05 |
KR20120058418A (ko) | 2012-06-07 |
JP5896011B2 (ja) | 2016-03-30 |
TWI541547B (zh) | 2016-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76624B (zh) |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 |
WO2018139358A1 (ja) |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6699642B2 (ja) | 複合位相差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 |
TWI506342B (zh) | Optical laminated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JP6379446B2 (ja) |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617442B (zh) | 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 |
JP5782722B2 (ja) |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377322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 |
JP6224301B2 (ja) |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221713B2 (ja)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
JP2015114456A (ja)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
TWI694091B (zh) | 環烯烴系樹脂膜及使用其之偏光板 | |
JP6229468B2 (ja)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
JP6476544B2 (ja) |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
JP5750857B2 (ja) |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6500717A (zh) | 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
JP2015206967A (ja) | 複合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