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3631B - Wafer heat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Wafer heat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3631B
TWI353631B TW094121614A TW94121614A TWI353631B TW I353631 B TWI353631 B TW I353631B TW 094121614 A TW094121614 A TW 094121614A TW 94121614 A TW94121614 A TW 94121614A TW I353631 B TWI353631 B TW I3536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heating
heating element
plate
wafer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1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4354A (en
Inventor
Keiji Iwata
Koichi Nagasaki
Tsunehiko N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895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599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439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6644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787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9349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14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4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3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36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4Thermal treatment f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e.g. annealing, sinte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B3/14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 H05B3/141Conductive ceramics, e.g. metal oxides, metal carbides, barium titanate, ferrites, zirconia, vitrous compounds
    • H05B3/143Conductive ceramics, e.g. metal oxides, metal carbides, barium titanate, ferrites, zirconia, vitrous compound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s, e.g. wafers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H05B3/2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 H05B3/265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the insulating base being an inorganic material, e.g. cerami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3Heaters using resistive films or coa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1353631 « 九、發明說明: C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3 發明領域 本發明主要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製造及檢查農置所用 之晶圓加熱裝置,以及使用該晶圓加熱裝置之半導體製造 裝置,可使用於譬如下述者,即,在半導體晶圓及液晶基 板上生成半導體薄膜,並讓塗佈於晶圓上之抗蝕劑乾燥且 對其進行焙燒而形成抗蝕膜之製程。
【先前技術J 發明背景 使用半導體元件之製品,係由產業用乃至家庭用等所 有製品都可加以利用之極重要製品。構成該半導體元件之 半導體晶片’係譬如藉由下述方式而製得,即,於石夕晶圓 上形成各種電路等後,再⑽成預訂之大小。
γ促电岭寻心千导體製程中,半導體 薄膜成膜處理、_處理、抗健錢處料,都有使用 ^對梦晶圓等铸體晶圓(以下略稱為晶圓)進行加熱之 晶圓加熱裝置。 習知之半導體製造裝置有可總括地加熱多數晶圓之批 ^^(batch ^.,Β^^^(5ιη8ΐ6 早片式每—次所處理的數量目雖少,但具有溫度控 」义好之優點。習知之晶圓加熱裝置雖廣泛地使用批次 式之裝置,但近年來,隨著晶圓社小由 且更進—步要求提高轉體元件之轉細微化,以及晶圓 5 1353631 熱處理溫度的精確度,因而一片片地進行處理之單片式晶 圓加熱裝置漸廣為使用。
然而,若採用單片式,由於每次處理的數量減少,因 此晶圓的處理時間需縮短。故,對於晶圓加熱裝置’不僅 要求升溫時間縮短,就連冷卻時間也都強烈要求需加以縮 短。是故,晶圓加熱裝置通常都採用下述方法,即,將一 由具有電阻發熱體之板狀體而構成的加熱器部設置在罩體 (case),又,該晶圓加熱裝置並具有強制冷卻用之冷卻喷 頭’俾在對該加熱器部進行冷卻時,可由喷頭供給冷媒, 以強制冷卻前述加熱器部(專利文獻1、2)。 再者,近來隨著人們對於優異溫度控制性、半導體元 件之配線細微化、以及晶圓熱處理溫度的精確度等方面的 要求提高,因而廣泛地使用陶瓷製之晶圓加熱裝置。 該陶瓷製之晶圓加熱裝置係譬如專利文獻3、4、5及6 所揭不者。第19圖中,例示有專利文獻4所揭示的陶瓷製之 晶圓加熱裝置171。
D亥陶瓷製之晶圓加熱裝置171係以板狀陶瓷體172及罩 體79為主要構件,且在由鋁等金屬組成之有底狀罩體179 1 的開口部’由氣化物陶纽碳化物H组成的板狀陶宪體 =係隔著樹脂製之隔熱性連接構件174而以螺栓刚加以 :定’又’板狀陶㈣⑺的上面係作為用以載置晶圓歡 置面’該板狀陶宪體172的下面,則由具有譬如第2〇 rgi 不之同心圓狀電阻發熱體175的加熱器部而構成。 再者,在板狀陶瓷體172及罩體所圍繞出的空間内,以 6 1353631 喷頭182送出冷媒並使之循環,再由排出口 183排出,藉此 以冷卻加熱器部。
然而,使用此種陶瓷製之晶圓加熱裝置171,在晶圓W 的整個表面上形成均質膜時,為使抗蝕膜之加熱反應狀態 均質,讓晶圓面内之溫度差縮小俾讓溫度分布均等即十分 重要,同時並需要縮短加熱、冷卻晶圓之時間。進而,為 變更晶圓之加熱溫度,便需改變晶圓加熱裝置171的設定溫 度,讓陶瓷製之晶圓加熱裝置Π1不但可在短時間内升溫, 且進行冷卻的時間短暫。 專利文獻7中揭示,若讓罩體底部的表面粗糙度為一定 值以下,可解除冷煤氣流不穩定之情況,而提高升溫效率 及冷卻效率。
又,專利文獻8中揭示,讓前述陶瓷製之晶圓加熱裝置 171的熱容量為5000J/K以下時,可提高晶圓的升溫速度及 冷卻速度。然而,罩體179之熱容量為板狀陶瓷體173之熱 容量的3.3倍以上,又,罩體179之表面積S及罩體179之體 積V的比率S/V低於5(l/cm),故無法充分縮短冷卻時間。 前述任一專利文獻在改變晶圓的設定加熱溫度時所花 費的時間都較長,因而人們冀求可於短時間内變更溫度的 晶圓加熱裝置。 又,迄今,為縮小晶圓的溫度分布,有如下之提案, 即,調整帶狀之電阻發熱體175的電阻分布,並分割地控制 帶狀之電阻發熱體175的溫度,再者,若為易產生散熱之構 造,則增大其周圍的發熱量。 7 1353631 然而,任一專利文獻所揭示之晶圓加熱裝置都具有構 造極為複雜,需特別加以控制之課題,故人們冀求可以簡 單之構造就可讓溫度分布均等地進行加熱之晶圓加熱裝 置。
進而,由於此種晶圓加熱裝置171在作為半導體製造裝 置使用時易受到光熱及處理氣體等的影響,因此電阻發熱 體175表面對於氧化等需具耐久性。故,為提高電阻發熱體 175的耐久性,乃在電阻發熱體175其中一部分或其一整體 上被覆絕緣層(參專利文獻9)。 進而,由於該絕緣層亦可當作電阻發熱體175的保溫 材,因此讓晶圓加熱裝置171升溫後再進行冷卻時,會有無 法急速降溫之情形。因此,亦有讓絕緣層的表面粗糙度Ra 為0.01//m〜10# m,以提高冷卻效果之晶圓加熱裝置(參專 利文獻10)。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3-100818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4-063813號 【專利文獻3】曰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135684號 【專利文獻4】曰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203156號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313249號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2-76102號 【專利文獻7】曰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2-83848號 【專利文獻8】曰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2-100462號 【專利文獻9】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297857號 【專利文獻10】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 -297858號 8 1353631 【發明内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習知之晶圓加熱裝置具有冷卻時間較長之問題。特別 是,不易於短時間内讓用以對300mm以上之大型晶圓進行 加熱的晶圓加熱裝置中之加熱器部冷卻。
再者,以絕緣層被覆住電阻發熱體之晶圓加熱裝置 中,由於其構成材料的熱膨脹差,故電阻發熱體及絕緣層 相對於板狀體之密著強度弱,特別是當反覆升降溫並由噴 頭排出冷卻氣體時,會產生電阻發熱體及絕緣層剝離及出 現裂紋等損傷的問題。 即,設於板狀陶瓷體172上之電阻發熱體175其區域一 帶,若僅設置絕緣層,並無法充分保護電阻發熱體175。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晶圓加熱裝置及 使用該晶圓加熱裝置之半導體製造裝置,該晶圓加熱裝置 係藉由提高由具有電阻發熱體之板狀體組成的加熱器部之 冷卻速度,而可進行急速冷卻者。
再者,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靠度高之晶圓 加熱裝置,該晶圓加熱裝置係可急速冷卻且反覆升降溫, 又,即使排出冷媒,也不會發生電阻發熱體及絕緣層剝離、 發生裂紋等性能劣化情形。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包含有: 板狀體,係具有相對向之二個主面,其中一主面係作為載 置晶圓之載置面,另一主面上具有帶狀之電阻發熱體;供 9 1353631 電端子,係連接於前述電阻發熱體並將電力供給於該電阻 發熱體;罩體,係設置成在前述板狀體之另一主面處覆蓋 住前述供電端子;及噴頭,係具有與前述板狀體之另一主 面相對向的前端,且用以冷卻前述板狀體;其中,前述板 狀體另一主面上之喷頭前端的投影位置,係位於前述電阻 發熱體帶之間。 又,本發明之半導體製造裝置其特徵係在於具有本發 明之晶圓加熱裝置。 發明之效果 構造成如上述之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中,由於前述 板狀體另一主面中的喷頭前端其投影位置係位在電阻發熱 體帶之間,故可提高板狀體中加熱器部分的冷卻速度,而 可提供可急速冷卻之晶圓加熱裝置。 再者,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中,前述電阻發熱體之 表面為凹凸面時,可提供一種可急速冷卻,且性能不會劣 化之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裝置。 進而,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中,藉由在前述電阻發 熱體上設置表面為凹凸面之絕緣被覆層,可提供一種可急 速冷卻,且性能不會劣化之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1之晶圓 加熱裝置的構造。 第2圖係一擴大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冷卻喷頭及電阻發熱體的位置。 10 1353631 第3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1之晶圓 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的電阻發熱體帶之形狀、以及喷頭 前端的位置。 第4圖係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板 狀體上的電阻發熱體帶形狀的變形例、以及喷頭前端位置 之圖。 第5A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 加熱裝置的構造。
第5B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 加熱裝置的構造。 第6圖係一俯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電阻發熱體的形狀。 第7 A圖係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電阻發 熱體區域之圖。 第7B圖係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分割環狀 電阻發熱體區域其中一例之圖。
第8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2之晶圓 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的絕緣層、電阻發熱體及喷頭前端 的位置。 第9A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覆蓋在電阻發熱體上之 絕緣層及喷頭前端的位置,該電阻發熱體係形成於實施態 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者。 第9 B圖係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環狀絕 緣層其中一例之圖。 11 1353631 第10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2之變形 例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的絕緣層'電阻發熱體、 覆蓋該電阻發熱體之絕緣層、以及噴頭前端之位置。 第11圖係一部分擴大斜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較 佳例,即,位在電阻發熱體之間的絕緣層表面為凹凸面。 第12圖係一俯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變形例之晶 圓加熱裝置中之加熱器部的電阻發熱體形狀。 第13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3之晶圓 加熱裝置。 第14A圖係一斜視截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 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 第14B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 裝置中之板狀體。 第15圖係一斜視截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 熱裝置中之板狀體。 第16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板狀體。 第17圖係一擴大圖,用以例示比較例之晶圓加熱裝置 中之噴頭前端、以及電阻發熱體的位置。 第18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比較例之晶圓加熱裝置 中之電阻發熱體帶的形狀、以及噴頭前端的位置。 第19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習知之晶圓加熱裝置其 中一例。 第20圖係一俯視圖,用以例示習知之晶圓加熱裝置中 12 1353631 之電阻發熱體的形狀。 C實施冷式】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態樣。 實施態樣1 第1圖係一戴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i之晶圓 加熱裝置1的構造。本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置丨包含有板 狀體2、供電端子丨丨、冷卻喷頭24及金屬製之罩體19,节板 狀體2係將其中一主面作為用以載置晶圓載置面3,且 另一主面上形成有電阻發熱體5,又,該供電端子丨丨係用以 將電力供給於電阻發熱體5,該冷卻喷頭2 4則用以冷卻板狀 體2,而該金屬製之罩體19係覆蓋住供電端子n,且用以支 撐冷卻喷頭24。板狀體2之另一主面上,形成有連接於電阻 發熱體5之供電部6,且供電端子n連接於該供電部6。再 者,板狀體2係隔著隔熱構件18而安裝於罩體19。本實施熊 樣1中,係藉由將其中一側主面作為用以載置晶圓w之載置 面3的板狀體2、電阻發熱體5及供電部6而構成加熱器部7。 本發明中,板狀體2宜由以熱傳導率大之碳化矽或氮化 鋁為主成分的陶瓷所構成。 電阻發熱體5宜具有可均等地加熱載置面3之形狀,譬 如,電阻發熱體5可形成為相對於板狀體2之中心而為略對 稱之細長帶狀的形狀。具體而言,可例舉如以板狀體2之中 心為中心的螺旋狀(第3圖)、讓分離的多數電阻發熱體5配置 成同心圓狀之形狀。 13 1353631 又,分別為彎折形狀之多數電阻發熱體5亦可相對於板 狀體2之中心而對稱配置。第4圖中例示多數個(第4圖中為 四個)為彎折形狀之電阻發熱體5,前述彎折形狀分別具有 圓弧狀部分及直線狀部分,該直線狀部分係藉由圓弧狀部 分而反覆彎折。如此’藉由將電阻發熱體5分割為多數個, 可更加改善均熱性° 本實施態樣1中’形成有連接於電阻發熱體5之供電部 6,該供電部6係由金及銀、鈀、白金等材質所構成,又, 藉由按壓彈性體8而讓供電端子11碰觸前述供電部6,以確 保導通狀態。又,供電端子11亦可藉由焊接或熔接等而直 接接合於電阻發熱體5 ° 金屬製之罩體19具有側壁部22及底板13,且板狀體2 係設置成與該底板13相對向地覆蓋住罩體19之上部。又, 底板13上設有可讓供電部6成導通狀態之供電端子11、用以 冷卻板狀體2之喷頭24、及用以測量板狀體2之溫度的溫度 感測器10。進而,底板13上設有用以排出冷卻氣體之開口 部16。 又,板狀體2之週邊部及罩體19之週邊部可以螺栓而加 以固定,本實施態樣1中,係隔著隔熱構件18及彈性體17而 螺緊螺帽,以彈性地固定板狀體2之週邊部及罩體19之週邊 部’俾讓板狀體2與罩體19不直接碰觸。藉此,即使罩體19 因溫度變化而變形,但可藉由彈性體17而吸收板狀體2所產 生之力量’故可抑制板狀體2之變形及翹曲,並可防止因板 狀體2之翹曲而產生晶圓表面溫度不均等情形。 14 1353631 構造成如前述之本發明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孰裝置卜 可讓電阻發熱體5通電並加熱載置面3,而可均等地;^熱晶 且可在停止通電同時以噴頭24送出冷卻空氣,而急 速地冷卻加熱器部7。 此處,特別是本發明實施態樣丨之晶圓加熱裝置丨,其 特徵在於,由喷頭吹出方向所視之喷頭24前端其在板狀體2 另一主面上的投影位置,係位在電阻發熱體5之間。
第2圖係擴大顯示第丨圖其中一部分(包含板狀體2、電 阻發熱體5及噴頭24之前端24a的部分)的截面圖,俾例示喷 頭24其前端24a相對於電阻發熱體5之位置關係。實施態樣j 之晶圓加熱裝置1係如第2圖所示,由喷頭24噴射出之冷卻 空氣等冷媒係喷射於電阻發熱體5之間。
此處,所謂噴頭24之前端位在電阻發熱體5之間,是表 示噴頭24前端之中心係如第3圖中以標號P20所示般,即, 與位在相鄰接之電阻發熱體5之間的板狀體2表面相對向, 又,較佳態樣係讓喷頭24前端的中心部分與相鄰接之電阻 發熱體5間的中央部相對向。即,本實施態樣1中,由於相 鄰接之電阻發熱體5之間,存有熱傳導率較電阻發熱體5之 表面大的板狀體2表面’故由噴頭24喷射出之冷媒會直接冷 卻板狀體2的表面。藉此,可有效率地冷卻板狀體2,並可 於短時間内解除加熱器部7的熱度,因此可縮短加熱器部7 的冷卻時間。 本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電阻發熱體5係由相 互分離之多數電阻發熱體5組成時,亦可讓噴頭24的前端與 15 1353631 位在成分離狀的二個電阻發熱體5間之板狀體2的表面相對 向。 第4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包含多數個獨立的電阻發 熱體5之加熱器部7其令一構造例。此種構造之加熱器部7 中,若讓喷頭24之前端24a與位在多數電阻發熱體5間的p3〇 相對向,如此由喷頭24喷射出之冷媒即直接碰觸熱傳導率 較大的板狀體2表面,而可解除板狀體2之熱度,故可效率 良好地冷卻加熱器部7。
特別是,相較於一個電阻發熱體5中之相鄰接的電阻發 熱體帶之間,相鄰接之不同的電阻發熱體5之間,由於可確 保住較大的面積,以作為由噴頭24噴射出之冷媒可直接碰 觸的部分,故可更有效率地於短時間内冷卻加熱器部7。如 此,讓冷卻媒體碰觸成分離狀的多數電阻發熱體5之間,可 擴大冷卻媒體直接碰觸板狀體2的區域,而為較佳態樣。
又,第4圖所示之構造例,係於中央部設有一個渦形之 内側電阻發熱體5,且該内側電阻發熱體5之外側,相同地 設有一中心係與内側電阻發熱體5一致(同軸配置)之渦形中 間電阻發熱體5,進而,中間電阻發熱體5之外側,設有四 個相對於板狀體2之中心而對稱配置(對稱配置)之外側電阻 發熱體5。即,第4圖之構造例係將板狀體2之中心作為同軸 或對稱中心’且藉由組合同軸配置及對稱配置而設置電阻 發熱體5,俾減小晶圓W之面内溫度差並擴大各個電阻發熱 體5之間隔S,因此可增加板狀體2的露出部分,而可效率良 好地冷卻加熱器部7。 16 1353631 再者,第4圖之構造例中,係組合同轴配置及對稱配 置’惟本發明巾’亦可為叫配置多數個電阻發熱體之態 樣,抑或對稱配置多數個電阻發熱體之態樣。 又,本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置丨中,板狀體2及電 阻發熱體5宜具有不同的熱傳導率,且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 宜高於電阻發熱體5。
本實施態樣1中,為更有效地冷卻板狀體2,冷煤碰觸 的°卩分需為具问熱傳導率之物質。因此,冷卻空氣等冷媒 直接碰觸之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最好可較高,本實施態樣i 中’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即高於電阻發熱體5。又,本實施 態樣1中,電阻發熱體5之材質將於後詳述,其可使用以印 刷法而將包含玻璃粉(glass frit)及金屬氧化物之電極糊 (paste)印刷於導電性之金屬粒子上,再將之焙燒而製得 者,又,其熱傳導率為1〜40W(m · K)。本發明中,宜使用 熱傳導率高於前述熱傳導率之板狀體2,而具有此種高熱傳 導率之板狀體2 ’可例舉如由氮化銘質燒結體(熱傳導率 180W/(m · K))或碳化矽質燒結體(熱傳導率1〇〇w(m · κ)) 所構成之板狀體2。 又’本發明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喷頭24為 多數個之場合’該等噴頭24宜配置成噴頭24之前端,係位 在以板狀體2之中心轴上某一點為中心的一個圓周上。即, 由噴頭24吹出方向所視之喷頭前端其在板狀體2另一主面上 的投影點,在該板狀體2之另一主面中宜位在一個圓周上。 又,電阻發熱體5為同心圓狀等而設置於一個圓周上時,該 17 1353631 圓周與配列有喷頭24之前端的圓周,在投影面(板狀體2之 另一主面)上宜為一致。 為均等加熱晶圓,電阻發熱體5的構造極為重要。為均 等加熱晶圓,電阻發熱體5宜具有對稱於板狀體2之中心的 圖案。又,電阻發熱體5具有圓弧狀之圖案,且該圓弧狀圖 案位在一個或二個以上之圓周上時,沿該圓周之每一單位 面積的電阻值宜相等,藉此可實現均等的溫度分布。此時, 若喷頭24之前端位在電阻發熱體5之圓弧部分所位在的圓 周上時,在喷頭24部分中,因同一圓周内之每一單位面積 的電阻值將產生差異而導致溫度分布不均,為避免此情 形,需設置電阻發熱體5。 因此,由喷頭吹出方向所視之投影面(板狀體2之另一 主面)上,多數喷頭24其前端中心的投影點,宜位在與電阻 發熱體5的圓弧形狀部分所在的圓周為不同的圓周上。 再者,前述喷頭24之數量宜為4〜16個。喷頭24的數量 少於四個時,一個喷頭所冷卻的面積及熱容量將變得過 大,使得冷卻效率差而冷卻時間增長。另一方面,喷頭24 之數量多於十六個時,為讓所有喷頭24都取得必須之氣體 壓力及流速,需要大型且高氣體容量之設備,而不適合量 產。因此,喷頭24之數量宜為4〜16個。 又,前述喷頭24宜配置在同心圓周上。前述噴頭未配 置於同心圓周上之場合中,進行冷卻時,易產生冷卻不均 情形,其中一部分冷卻時間增長,使得冷卻效率變差。又, 為高速冷卻,宜在具對稱性之位置上將噴頭配置成同心圓 18 1353631 狀,藉此可縮短冷卻時間,而可效率良好地進行冷卻
再者,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Μ中,板狀體2的溫度 係以前端埋入於板狀體2之溫度感測器10而加以測定。溫度 感測器10,由其反應性及保持作錄的觀點而論宜使用 外fe0.8mm以下之極細金屬管型(sheath)的熱電偶惟使用 外徑0.5mm以下之元線的熱電偶及RTD等測溫電阻體亦無 妨。以設置於形成在板狀體2上之孔中的固定構件而按壓前 述溫度感測器10之前端部並將之固定於孔的内壁面,可提 高測溫的可靠度,故為較佳態樣。 實施態樣2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 置。 第5 A圖係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丨之構 造的截面圖,第5B圖係其俯視圖。
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1包含有板狀體2、以及具有 開口部16之罩體19,該板狀體2係將其中一主面作為載置晶 圓W的載置面3,另一主面上則隔絕緣層(基底絕緣層)14而 形成有電阻發熱體5,又’罩體19上安裝有連接於供電部6 之供電端子11、冷卻喷頭24、及具有貫通孔之導銷28。再 者,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1,係以板狀體2、絕緣層14、 形成於該絕緣層14上之電阻發熱體5、及形成於該電阻發熱 體5兩端之供電部6而構成加熱器部7。此處,板狀體2,係 譬如由以熱傳導率較大之碳化矽或氮化鋁為主成分之陶瓷 所組成’絕緣層14則譬如由與板狀體2之密著性優異的玻璃
19 S 及樹脂等絕緣性材料所組成。又,板狀體2係隔著隔熱構件 18而以螺栓40等安裝於罩體19。 又,晶圓升降銷25係插入於安裝在罩體19上之導獅 的貫通孔、以及與該f通孔同軸設置之板狀心的貫通孔 内’而可上下移動晶UW。藉此,可將晶圓w載置於載置 面3上或將其取下。 第6圖係-俯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電阻發熱體5的平面形狀。實施態樣2中,電阻發熱 體5係由相互分離之多數電阻發熱體化、5b、5c、5d、5e、 5f、5g、5h組成,且各電阻發熱體5&〜511係設於各自對應 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a〜4h内。第7A圖、第7B圖係例示將配 置有被各電阻發熱體5a〜5h之區域所分隔開的電阻發熱體 區域4a〜4h。 本實施態樣2中,電阻發熱體5a、5b、5c、5d、5e、5f、 5g、5h分別形成為細長連續的一個帶狀,且由第丄圓弧部5 ( 及略半圓的彎折帶(接續部)52所組成,該第1圓弧部5i係分 別沿著以板狀體2之中心為中心的圓弧而呈略同一寬度的 部分,該略半圓彎折帶(接續部)52係連接彎折成同心狀的第 1圓弧部51之間者。即’電阻發熱體5a、5b、5c、5d、5e、 5f、5g、5h分別係由彎曲狀的一條長帶狀之電阻發熱體組 成,且形成為第1圓弧部51以接續部52而彎曲180。之彎折 形狀’又’其兩端設有供電部6。再者,該彎折形狀之電阻 發熱體5a〜5h,係配置於各自對應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a〜 4h。此外,供電部6不位在電阻發熱體區域4a〜4h之内部亦 20 1353631 無妨。又,本實施態樣2中,如第6圖所示,彎折帶52係形 成作為第2圓弧部,該第2圓弧部之半徑極小於第1圓弧部51 之半徑。 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各電阻發熱體區域係定 義為如下述者。 即,電阻發熱體區域4a係指與電阻發熱體5a中最外側 之第1圓弧部51外接之圓的内側區域。
又,電阻發熱體區域4b係指與電阻發熱體5b中最外側 之第1圓弧部51外接之圓、以及與最内側之第1圓弧部51内 接之圓二者間的區域。 又,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係指與電阻發熱體5c及電阻發 熱體5d中最外側之第1圓弧部51外接之圓、以及與最内側之 第1圓弧部51内接之圓二者間的區域。 且,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係讓中心角成180°而分割成2 份,即電阻發熱體區域4c及電阻發熱體區域4d,俾作為分 別形成有電阻發熱體5c及電阻發熱體5d之區域。
又,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係指與電阻發熱體5e〜5h中最 外側之第1圓弧部51外接之圓、以及與最内側之第1圓弧部 51内接之圓二者間的區域。 且,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係讓中心角成90°而分割成4 分,即電阻發熱體區域4e、4f、4g、4h,俾作為分別形成 有電阻發熱體5e〜5h之區域。 本發明中,如前述般而加以設置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a 〜4h,係每一區域都可獨立地控制加熱之區域,且可獨立 21 地控制配置於各區域内之電阻發熱體,俾縮小晶圓W之面 内’皿度差。本實施]«2中,電阻發熱體區域4a係—以板狀 體2之中心、為中^之具預定徑度的圓形領域,而電阻發熱體 區域4b〜4h係位在較電阻發熱體區域如外側之位置,且各 自係將以板狀體2之中心為中心的内周圓弧以及外周園弧 所挾的圓環區域、或此種圓環區域做複數分割而成的區 域。再者,區域4a及4b亦可為連續的一個圓形區域。如此, 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由於各電阻發熱體區域4中 之電阻發熱體5可为別獨立地進行加熱控制,故可縮小晶圓 W之面内溫度差。再者,本發明中,有關電阻發熱體5之形 狀,連接圓弧狀之第1圓弧部51的彎折帶52亦可不為圓弧而 是直線狀或曲線狀。 各電阻發熱體5之端部上,形成有由金及銀、鈀、白金 等材質所組成之供電部6,又,藉由彈性體而讓供電端子η 按壓碰觸於該供電部6,可與外部之電源電路相連。又,供 電端子11亦可藉焊接及熔接等而直接接合於電阻發熱體5。 金屬製之罩體19具有側壁部22及底板21,板狀體2則設 置成與該底板21相對向地覆蓋住罩體19的上部。又,底板 21上形成有用以排出冷卻氣體之開口部16,並設有可讓供 電部6成導通狀態之供電端子11、用以冷卻加熱器部7之喷 頭24、及多數用以測量加熱器部7之溫度的溫度感測器1〇。 又,板狀體2及罩體19之週邊部係以螺栓40而加以貫 通’並隔著隔熱構件18而以螺帽螺著固定,俾讓板狀體2及 罩體19不直接碰觸。此處,實施態樣2中,可使用截面為匕 22 1353631 字形者作為隔熱構件18,且以隔熱構件爾繞板狀體2之外 周側面。 構造成如刖述之實施態樣2的晶圓加熱裝置,可讓電阻 發熱體5通電並加熱栽置面3,而可均等地加熱晶圓w。又, 可在停止通電同時以噴頭24送出冷卻氣體,而急速地冷卻 加熱器部7。
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將喷頭24之前端24a投影 至板狀體2之另一主面時,該投影點宜位在電阻發熱體5之 間’更理想態樣’係將噴頭24之前端24a配置成其投影點位 在相鄰接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之間。由於前述電阻發熱體5 之間的表面易經由絕緣層14而將熱傳達至板狀體2,再者噴 頭24之前端24a係位在前述電阻發熱體5之間,故由噴頭24 噴射出之空氣等冷卻氣體可直接接觸絕緣層14的表面,因 而可經由絕緣層14的表面而效率良好地將板狀體2之熱度 傳送至冷卻氣體。藉此,可迅速地解除板狀體2之熱度,而 可於短時間内降低加熱器部7之溫度。 又,如第6圖所示,電阻發熱體5宜全都具有略相同之 寬度,再者,以接續部而加以彎折之多數第1圓弧部51宜配 置成略同心圓狀,如此,可縮小設於載置面3上之晶圓W面 内的溫度差。進而,相鄰接之電阻發熱體間(譬如電阻發熱 體5g及電阻發熱體5h間),當接續部52之間隔L1小於第1圓 弧部51之間隔L4時,可更進一步縮小晶圓W面内之溫度 差’故為較佳態樣。又,於同一電阻發熱體5内,當接續部 52之間隔L3小於第1圓弧部51之間隔L6時,可更進一步縮小 23 1353631 晶圓w面内之溫度差,故為較佳態樣。 第8圖係一擴大截面圖,用以例示位在一冷卻喷頭24 之前端部分及其周圍的板狀體2、絕緣層14及電阻發熱體 5。如第8圖所示’本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由喷 頭24喷射出之空氣等冷卻氣體,係喷設於電阻發熱體5之 間。此處,喷頭24之前端24a位在電阻發熱體5之間,係指 將噴頭24之前端24a的中心投影在板狀體2之另一主面上 時,其投影點係位在第7圖中AP所示之電阻發熱體5之間, 且係可讓冷卻氣體直接接觸形成於板狀體2表面上的絕緣 層14之位置。相較於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前述電阻發熱體 5之間因接近熱傳導率較大之板狀體2的表面,故由表面至 板狀體2之熱傳達大。因此,由喷頭24噴射出之冷卻氣體可 直接冷卻板狀體2表面之絕緣層14,故可有效率地冷卻板狀 體2。藉此,可於短時間内解除加熱器部7之熱度,並可縮 短加熱器部7之冷卻時間。 第9A圖係一截面圖(擴大顯示截面中一部分的截面 圖),用以例示本實施態樣2中,於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上進 而再形成有絕緣層(絕緣被覆層)12之例’此例中,絕緣層14 上形成有電阻發熱體5 ’進而再形成有絕緣層丨2,俾覆蓋該 電阻發熱體5。又,加熱器部7及喷頭24之位置關則與第8圖 所示之例相同。 如此,在整個電阻發熱體5上面全部或其中一部分形成 絕緣層12,可保護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且’即使例如冷卻 氣體流過電阻發熱體5之上方,亦無損傷或污染電阻發熱體 24 S表面之虞,再者,即使反覆加熱/冷卻電阻發熱體5,亦可 滅少隨時間經過而產生的變化,而提高耐久性。 更異體說明之,譬如,由於電阻發熱體5係讓由貴金屬 魬成的導電性粒子分散於玻璃質之絕緣性組成物中者,若 電阻發熱體5呈露出狀態,便會隨時間經過而產生變化,如 此當冷卻氣體直接接觸電阻發熱體5時,電阻發熱體5可能 因熱度而產生翹曲以致發生脫落現象,但絕緣層12具有防 止前述情況之功用。即,藉由以絕緣層12覆蓋住電阻發熱 體5的表面,可緩和電阻發熱體5因熱度而產生翹曲之情 形,且即使晶圓加熱裝置1反覆進行加熱以及強制冷卻,亦 無需擔憂電阻發熱體5各部之電阻值有所變化,故不但耐久 性優異’亦可均等地加熱晶圓W之表面《再者,該絕緣層 U只需形成在可覆蓋住電阻發熱體5之範圍上,宜不大於所 需範圍,又,如後所詳述,宜對應各電阻發熱體區域4a、 4b、4cd、4eh而讓絕緣層12a、12b、12cd、12eh為獨立狀態。 此處,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係指電阻發熱體區域4C及電阻發 熱體區域4d所組成的圓環區域,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係指電 阻發熱體區域4e、電阻發熱體區域4f、電阻發熱體區域4g 及電阻發熱體區域4h所組成的圓環區域。 第9B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板狀體2、絕緣層 12(12a、12b、12cd、12eh)及喷頭24之前端24a的位置關係。 本實施態樣2中,具有覆蓋住電阻發熱體5之絕緣層12的晶 圓加熱裝置1中,板狀體2另一主面中之噴頭24其前端24a的投 影位置係位在絕緣層12之間(第9B圖所示之例中,係絕緣層 1353631 12cd及絕緣層12eh之間),且空氣等冷卻氣體係由喷頭24而 喷射至覆蓋住電阻發熱體5之絕緣層12之間。由於該位置並 無絕緣層12,故可效率良好地經由絕緣層14而傳導板狀體2 的熱度。因此,由喷頭24喷射出之冷卻氣體可直接冷卻板 狀體2表面上的絕緣層14,而可有效地冷卻板狀體2,並可 於短時間内解除加熱器部7的熱度,縮短加熱器部7的冷卻 時間。 第10圖係例示在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上形成絕緣層12 的其他例。絕緣層12同時形成在電阻發熱體5之上面以及絕 緣層14上。此處,令絕緣層14上之絕緣層12為絕緣層12a, 而電阻發熱體5上之絕緣層為絕緣層12b。位在電阻發熱體5 之間的板狀體2其表面上,雖覆蓋有絕緣層12a及絕緣層 14,但比起電阻發熱體5上之絕緣層12b,由絕緣層12a的表 面至板狀體2的熱傳達更易於進行。因此,在冷卻板狀體2 時,藉由將喷頭24其前端的投影位置配置在電阻發熱體5之 間,由噴頭24喷射出之氣體就可冷卻電阻發熱體5之間的絕 緣層12a,而可效率良好地冷卻板狀體2。 又,第7A圖係概略地例示分割本發明中之電阻發熱體 區域其中一例之圖。電阻發熱體區域4係限定在板狀體2之 另一主面上。實施態樣2中,如第7A圖所示,其較佳態樣, 係板狀體2之中心部具有圓形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a,其外側 的同心圓上具有二個或三個圓環狀之電阻發熱體區域。第 7A圖所示例中,具體而言,電阻發熱體區域4a外側的同心 圓上具有電阻發熱體區域4b、電阻發熱體區域4cd及電阻發 26 1353631 熱體區域4eh。又,亦可連接電阻發熱體區域4a及電阻發熱 體區域4b而作為一個電阻發熱體區域。
再者,本實施態樣2中,為改善晶圓w的均熱性,宜將 區域面積較大的外側之圓環狀電阻發熱區域(譬如4C(j、4eh) 分割為二、三或四個電阻發熱體區域。有關該分割態樣, 可參照第7B圖並於後詳述。加熱圓板狀之晶圓w表面時, 會受到晶圓W週邊之環境、與晶圓w相對向之壁面以及氣 體流動之影響。因此,為讓圓板狀晶圓W之表面溫度不致 產生不均等現象’宜將晶圓W之周圍、與上面相對向之面 以及環境氣體的流向設計成以晶圓W為中心而對稱。又, 為均等加熱晶圓W,需要可符合前述有關對稱於晶圓…中 心此種環境的晶圓加熱裝置1,且宜讓載置面3為中心對稱 地加以分割而形成電阻發熱體區域4。
特別是,為均等地加熱300mm以上之晶圓w的表面溫 度,宜設有二層或三層以上為同心圓的圓環狀之電阻發熱 體區域。 如此,可分別對應多數個為同心的圓環狀電阻發熱體 區域而設置多數個電阻發熱體5之晶圓加熱裳置1,由於可 藉由控制每一電阻發熱體,而修正因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前 後左右微小的非對稱性、以及對應之發熱體的厚度不均情 況,故可縮小晶圓w的面内溫度差。 第7B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本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 裝置1中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的其他例。此例係—較佳例, 即,以第7A圖所示之三個圓環狀的電阻發熱體區域中,將 27 1353631
外側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作為電阻發熱體區域4e、4f、4g、 4h,即,將該圓環分成4份所形成的四個扇狀區域,並將該 電阻發熱體區域4eh内側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作為電阻發 熱體區域4c、4d,即,將該圓環於圓周方向上分成2份所形 成的二個扇狀區域。即,三個圓環狀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b、 4cd、4eh中,最内側之圓環狀電阻發熱體區域4b,係由圓 環組成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b,而電阻發熱體區域4b外侧之 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係在圓周方向上將圓環分成2份所形 成的二個扇狀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c、4d,又,電阻發熱體 區域4cd外側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係由在圓周方向上將 圓環分成4份所形成的四個扇狀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e、4f、 4g、4h組成,如此,外侧之圓環區域分割的越多,對於讓 晶圓W的表面溫度更均等而言係較為理想。 第7B圖所示之晶圓加熱裝置1之各電阻發熱體區域4a 〜4g ’具有分別對應各電阻發熱體區域4a〜4g之電阻發熱 體5a〜5g ’俾可獨立地控制發熱。
惟’當晶圓加熱裝置1的外部環境中也有的設置場所並 不需頻繁地加以變更時’亦可將區域如及區域仆並聯或串 聯而作為一個電路加以控制。如此,為做成區域4a及區域 4b為分離狀之構造,區域如及區域4b之間,亦可設置用以 貫通可舉起晶圓W之升降銷的貫通孔。 又,本實施態樣2中,圓環狀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1係 中心角分別成180地分割成2份’圓環狀之電阻發熱體區域 4eh則中〜角分別成9〇。地分割成4份惟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28 例,亦可為三或四以上之分割數目。 、第7B圖中’電阻發熱體區域4c、4d之界線為直線,但 定得為直線,亦可為波狀線。又,電阻發熱體區域 4d且相對於發熱體區域之中心而成中心對稱狀。 同樣地电阻發熱體區域之4e及4f、4f及4g、4g及4h、 及4e間各自之界線並不—定得為直線亦可為波狀線, 又’該等電阻發熱體區域宜相對於發熱體區域之中心而成 中心對稱狀。 再者,本發明中,宜以印刷法等製作各電阻發熱體5, 電阻發熱體5之寬度宜為1〜5mm,而厚度宜為5〜5〇# °1。若一次印刷之印刷面變大,在印刷面之前後左右,因擠 壓及網版間的壓力差而有印刷厚度不均等之虞。特別是, 電阻發熱體5之大小變大時,電阻發熱體5前後左右的厚度 會不同,使得設計好的發熱量有不均等之虞。若發熱量不 句專,晶圓W的面内溫度差將變大,故不理想。為減少因 6玄電阻發熱體厚度不均而產生的溫度不均現象,其有效方 式,係將由一個電阻發熱體組成之外徑較大的各電阻發熱 體5分割。 本實施態樣2之第7A圖所示之例中,由於將除晶圓w載 置面3之中心部外的同心圓環狀電阻發熱體區域4 cd分割為 2份’進而將更大的圓環狀電阻發熱體區域4eh分割為4份, 故可縮小各電阻發熱體5之印刷面積。藉此,可讓電阻發熱 體5各部之厚度均等化,進而可修正晶圓…前後左右的細微 溫度差,而減少晶圓W的表面溫度差,故為較佳態樣。進 29 1353631 而’為微調整各電阻發熱體5帶之電阻值,亦可沿電阻發熱 體而以雷射等形成長狀凹槽,以調整電阻值。 再者’第6圖所示之電阻發熱體5a、5b、5c、5d、、 5§、5h之形狀’係分別由圓弧狀之第i圓弧部51及彎折 帶,即接續部52所組成。比起直線狀,當接續部52為圓弧 狀時可更縮小晶圓之面内溫度差,故為較佳態樣。 又,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如第7A圖所示,電阻 發熱體區域4cd及最外側之圓環狀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之間 隔幻’宜大於電阻發熱體區域4b及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之間 隔幻。如此,具有二個或三個圓環狀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 的構造中,當外側之間隔S3大於内側之間隔S2時,由於未 形成有電阻發熱體5之區域的寬度S3其圓環的寬度變大,故 可增加未被電阻發熱體5覆蓋住之板狀體2其表面的露出 部’而可加強放冷效果’故為較佳態樣。又,隔著可構成 露出部之絕緣層的板狀體2其熱傳導率變大,冷卻效率提高 且加熱器部7之冷卻速度增大,故為較佳態樣。 進而,板狀體2之另一主面中’宜具有多數個前端24a 投影在最外側之圓環狀電阻發熱體區域4吐、以及其内側之 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之間的喷頭24。間隔S3的環狀區域並無 電阻發熱體5,且以絕緣層Η及絕緣層12覆蓋住熱傳導率較 大之板狀體2,惟表面至板狀體2之熱傳達較大,故讓喷頭 24之前端24a喷射出之冷卻氣體直接接觸該部分,町效率良 好地解除板狀體2之熱度,並急速降低加熱器部7之溫度, 故為較佳態樣。該冷卻喷頭24宜沿間隔S3之區威而具多數 30 1353631 個,譬如用於直徑200〜300mm之晶圓時,噴頭24之數目宜 配置4〜16個,如此可有效地冷卻加熱器部7。又,雖以沿 間隔S3之區域所設置的噴頭24為例而加以說明,但僅間隔 S3之區域並不易降低中央部之溫度,因此於中央部,圓周 上亦宜具有多數喷頭24。
再者,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前述絕緣層12、14 及/或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宜為凹凸面。與第8圖及第9A圖所 示之喷頭前端相對向之絕緣層14、以及第10圖之絕緣層12a 的表面為凹凸面時,由噴頭24噴射出之冷卻氣體可直接碰 觸絕緣層14、12表面上的凹凸面,因此熱度易經由板狀體2 之絕緣層14、12而傳導至冷卻氣體。即,易藉由冷卻氣體 進行凹凸面上的熱交換,而可加強冷卻加熱器部7之效果, 故為較佳態樣。又,如第8圖所示之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係 由凹凸面組成時,碰及絕緣層14之冷卻氣體其中一部分會 沿絕緣層14流動,在通過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時,電阻發熱 體之凹凸面上的熱交換變得易於進行,且經由電阻發熱體 而解除加熱器部7之熱度的效果變大。更佳態樣,係電阻發 熱體5及絕緣層14之表面為凹凸狀。 進而,絕緣層12、14及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為前述凹凸 面時,即使因絕緣層12、14及電阻發熱體5與板狀體2間之 熱膨脹差所產生之熱應力,而在絕緣層12、14及電阻發熱 體5上產生細微裂紋,藉由表面之凹凸就可發揮緩和該裂紋 前端之應力的作用,而具有可防止裂紋持續加深之效果, 故為較佳態樣。 31 1353631
又,前述凹凸面宜為略格子狀。於第11圖例示絕緣層 12之表面係由凹凸面組成之其中一例。以冷卻噴頭24之前 端24a在板狀體2另一主面中,係投影在電I5且發熱體5間之凹 凸面401上的方式而配置冷卻喷頭24時,冷卻氣體可碰觸凹 凸面401,因而易於進行冷卻氣體及凹凸面4〇1間之熱交 換,且經由凹凸面401而冷卻加熱器部7之效果大,故為較 佳態樣。再者,當凹凸面401為略格子狀時’冷卻氣體觸及 凹部42後,會碰觸凸部41之側面並進行熱交換,又,冷卻 氣體會沿著連接成直線狀之凹槽部而流動至遠處,因此易 藉由凹凸面401進行熱交換。當凹凸面401為略格子狀時, 凹凸面401及冷卻氣體間之熱交換增大,而易於短時間内冷 卻加熱器部7,故為較佳態樣。
又,前述格子狀之凹槽係每lmm寬度宜有0.2〜80條, 進而,0.4〜40條更為理想。若該凹槽於每1mm寬度低於〇 2 條,熱交換作用之冷卻效果小’且若反覆加熱、冷卻電阻 發熱體5,恐有絕緣層12、14及電阻發熱體5剝離且產生裂 紋之虞。 又,前述凹槽若每lmm超過80條,恐有朝凹部42之冷 卻氣體流動變差且冷卻效率降低之虞。又,若凹槽過小, 恐有裂紋由凹部42而深入絕緣層12、14及電阻發熱體5之 虞。因此’藉由讓凹&面之凹槽在每imrn為〇·4〜8〇條, 加熱器部7及冷卻氣體間之熱交換更易於進行,又可吸收板 狀體2與絕緣層12、14及電阻發熱體5間之熱膨脹差,並抑 制電阻發熱體5之劣化損傷,而可提供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 32 丄· 裝置1。 再者,乍看之下,或許會以為要抑制電阻發熱體5之劣 化損傷,最好是讓絕緣層12之厚度增厚,然而,雖說絕緣 層12係作為保護層,但由於與電阻發熱體5為不同之材料, 口而由於彼此之熱膨脹差,反使得應力緩和效果變弱。即, 過厚之絕緣層12將產生反效果,且在焙燒絕緣層12之階段 中會在絕緣層12作用較大的應力,而有降低可靠度之虞。 因此,本發明發現到,讓板狀體2上之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 緣層12、14之表面為凹凸面,更理想者係為略格子狀之形 狀時可作為不讓絕緣層12整體變厚,且防止電阻發熱體5 劣化損傷之手段,同時效果卓越,並基於此而創作完成本 發明。 即,藉由讓覆蓋住電阻發熱體5之絕緣層12為略格子 狀,絕緣層12之略格子中的突起部分,可強力地壓進電阻 發熱體5,故電阻發熱體5不會產生剝離。 又,由於絕緣層12整體並不厚,因此略格子狀之凹部 42處,由於熱膨脹差而產生的應力得以緩和,因此不會發 生裂紋等不理想情況。由此可知,雖針對板狀體2與絕緣層 14及電阻發熱體5都做過相同說明,但電阻發熱體5本身還 是宜做成略格子狀之形狀。 又,前述凹凸面401中,凹部42之厚度(tv)及凸部41之厚 度(tp)二者之比(tp/tv)xl〇〇&1〇2〜2〇〇。/。,且前述電阻發熱 體5或絕緣層12、14的平均厚度宜為3〜6〇μιη。如此,尤其 可吸收板狀體2及電阻發熱體5之熱膨脹差,並抑制電阻發 33 1353631 熱體5之劣化損傷,而可提供可靠度極高之晶圓加熱裝置j。 比(tp/tv)xl00之值若不滿102%,則熱交換差,且直至 產生裂紋為止之升降溫试驗次數恐有低於Moo次之虞,故 不理想。 又,比之值若超過200%,凸部41及凹部42之差將過大 且溫度差變大,而有至產生裂紋止之升降溫試驗次數降低 之虞。 又’絕緣層12、14之平均厚度若不滿3//m,以印刷法 形成電阻發熱體5時,厚度不均會增加到3〇%以上而有晶 圓W表面溫度差變大之虞。 又,右絕緣層12、14之平均厚度超過6〇#111,由於該 等絕緣層與板狀體2間之熱膨脹係數差,而有易於絕緣層 12、14上產生細小裂紋之問題。 再者凹。P之厚度(tv)可以各凹部42中心處的五個點之 平均值來加以心。又,凸部之厚度⑽可藉由平均各凸部 41中最大厚度五個點而求得。進而,平均厚度可以前述凹 部42之厚度及凸部41之厚度的平均值而求得。 用以例示本發明晶圓加熱裝置1 一例。前述三個圓環狀之電阻發 第9B圖係一平面圖, 中形成有絕緣層12之其中 熱體區域 4b、4cd、4eh Φ m ^ ,
Hen甲’覆盍住外側之電阻發熱體區域 4eh的、..¾緣層12eh;|:為圓環狀^三個圓輯之絕緣層⑶、 12cd 12eh i個別覆蓋住用以使晶圓w的表面溫度均一 化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b、4 % b 4cd、4eh,且宜對應該等區域而 形成絕緣層12 » 34 1353631 又,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丨係如第9B圖所示,間隔S6 宜大於其他間隔S4、S5。此處,間隔S4係指設置在中心部 之圓形絕緣層12a、以及其外側為同心圓的圓環狀絕緣層 12b間之間隔。又,間隔S5係指圓環狀之絕緣層12b及其外 側之圓環狀絕緣層12cd間之間隔。又,間隔§6係指圓環狀 之絕緣層12cd及最外側之圓環狀絕緣層12eh間之間隔。 如此,間隔S6大於S4、S5時,由於無絕緣層12之寬度 S6其區域的圓環變大,而可增加板狀體2之露出部,因此放 冷效果增強,故為較佳態樣。又,構成露出部之絕緣層12、 14之熱傳導較大,因此熱傳導板狀體2之熱傳導率變大、冷 卻效率提高,且加熱器部7之冷卻速度增大,故為較佳態樣。 又’板狀體2係由碳化矽質燒結體或氮化鋁質燒結體組 成時,可以800〜1200X:之溫度對板狀體2進行加熱處理, 而於板狀體2之表面上形成絕緣性之氧化膜,並將該氧化膜 作為絕緣層14使用》 以下,詳細說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之電阻 發熱體區域及電阻發熱體。 貫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1中,若位於中心部之電阻 發熱體區域4a的外徑D1,係外周部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eh 之外徑D的20〜40%,且若其外側之電阻發熱體區域仆的外 徑D2 ’係外周部之電阻發熱體區域之外徑〇的4〇〜55〇/〇, 又’若電阻發熱體區域4b外側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之外徑 D3 ’係最外周之電阻發熱體區域eh之外徑〇的55〜85%時, 可縮小晶圓W之面内溫度差,故為較佳態樣。 35 1353631 再者,外周部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eh的外徑D,係電阻 發熱體區域4eh_與位於最外側之電阻發熱體5eh外接之圓 的直徑。又,同樣地,電阻發熱體區域4b之外徑D2,係電 阻發熱體區域4b中與位在最外側之電阻發熱體北外接之圓 的直徑。又,外徑D3係與電阻發熱體5cd外接之圓的直徑。 又,外接圓除連接於供電部之電阻發熱體的突出部分外, 係沿同心圓狀之圓弧而求得者。 前述範圍之外徑所以為較佳態樣,其理由如下。
外feDl若不滿D的20%,因中心部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a 的外徑過小,故即使增大電阻發熱體區域如的發熱量,電 阻發熱體區域4a之中心部溫度仍不會上升,而有中心部溫 度降低之虞。又,外徑D1若超過D的40%,因中心部之電阻 發熱體區域4a的外徑過大,故升高中心部之溫度時,電阻 發熱體區域4a其周邊部的溫度亦上升,而有電阻發熱體區 域4a之周邊部溫度變得過高之虞。再者,較佳態樣係外徑 D1為D的20〜30%,更理想者,係外徑D1為D的23〜27%, 如此,可更進一步縮小晶圓W之面内溫度差。 再者’外徑D2不滿外徑D的40%時,由於晶圓加熱裝置 1之周邊部易產生冷卻情形,為防止晶圓W周邊溫度降低而 增大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之發熱量時,接近晶圓W中心的電 阻發熱體區域4cd其内側的溫度將變高,而有晶圓W的面内 溫度差變大之虞。又,若外徑D2超過外徑D的55%,為防止 晶圓W周邊的溫度降低而增大電阻發熱體區域4cd的發熱 量時’即使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之溫度會上升,但晶圓W周 36 1353631 邊之溫度降低情形卻會影響到電阻發熱體區域4b,而有電 阻發熱體區域4b外側之溫度降低之虞。較佳態樣係外徑D2 為外徑D的41%〜53%,更理想者係43〜49%,如此可更進 一步縮小晶圓W之面内溫度差。
又,外徑D3若不滿外徑D的55%,由於晶圓加熱裝置1 之周邊部易產生冷卻情形,為防止晶圓W周邊部之溫度降 低而增大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之發熱量時,接近晶圓w中心 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eh其内側的溫度將變高,而有晶圓w之 面内溫度差變大之虞。又,外徑D3若超過外徑D的85%,為 防止晶圓W周邊的溫度降低而增大電阻發熱體區域4士的 發熱量時,即使電阻發熱體區域4eh的溫度會上升,但晶圓 w周邊之溫度降低情形卻會影響到電阻發熱體區域4cd,而 有電阻發熱體區域4 c d外側之溫度降低之虞。較佳態樣係外 控D3為外徑D的65%〜85%,更理想者係67〜70%,如此可 更進一步縮小晶圓W的面内溫度差。
以上,詳細說明電阻發熱體區域4的外形大小,但本發 明之電阻發熱體區域4的重要特徵,係在於將各圓環間未存 有電阻發熱體5之空白區域設置成圓環狀此點。如此,藉由 取得空白區域,可讓支撐銷15、貫通孔26及供電部6形成為 空白區域,且易於防止因該等支撐銷15、貫通孔26及供電 部6而產生的溫度不均,使得晶圓面内溫度差無變大之虞縮 小’故為較佳態樣。 再者,由於未形成有中心的電阻發熱體區域4a其中心 側的電阻發熱體之部分的徑度Dll,可為直徑d之5〜1〇〇/0, 37 故可於直役Dll之範圍内設置譬如支樓銷15,而可防止因支 樓銷15而引起的晶圓面内溫度降低等情形。 又’依下述理由’電阻發熱體區域4b之内徑D22宜為前 述外控D的34〜45%。即,藉由如此設定,可在圓環4a及4b 之間,設置直徑的1〜22%程度之圓環狀電阻空白區域,故 即使於該區域内配設升降銷25等,亦可讓晶圓面内溫度的 降低等預防在最小限度。更佳態樣係内徑D22為直徑D的36 〜41%。藉由如此構造,可於第1電阻發熱體及第2電阻發 熱體之間’設置可貫通前述板狀體之貫通孔。 又’電阻發熱體區域4cd之内徑D33宜設定為直徑d的 〜65% ’藉此,可於電阻發熱體區域4b及電阻發熱體區 域4cd之間’將電阻發熱體之空白區域設置為環狀。如此, 由於可在無該電阻發熱體之環狀區域内,設置用以供電至 各電阻發熱體之供電部6,故可藉由配置供電部6而防止晶 圓W表面產生冷斑等。更佳態樣係内徑〇33為直徑D的58〜 63%。 進而,電阻發熱體區域4eh之内徑D0,可為直徑D的85 〜93%。藉此,可於電阻發熱體區域4eh及電阻發熱體區域 4cd之間,將電阻發熱體之空白區域設置為圓環狀。藉由於 該圓環狀之空白區域内,設置用以支撐晶圓W等被加熱物 的支撐銷15及供電部6,可不讓晶圓面内的溫度不均增大, 且易於對晶圓W進行加熱。更佳態樣係内徑D0為直徑d的 90〜92% 〇 又,板狀體2之另一主面中’位在最外侧之電阻發熱體 38 1353631 5的外接圓C其直徑D,宜為前述板狀陶瓷體2之直徑DP的9〇 〜97%。 電阻發熱體5的外接圓C其直徑D若小於板狀陶瓷體2 之直徑DP的90%,讓晶圓急速升溫或降溫的時間將變長, 且晶圓W的溫度回應特性劣化。又,為使晶圓…的周邊部 溫度不致降低地均等加熱晶圓W之表面溫度,直徑D宜為僅 較bb圓W的直徑大1.02倍程度’因此相對於晶圓^的大小, 板狀陶瓷體2之直徑DP較大。故,可均等加熱之晶圓w的大 小係小於板狀陶瓷體2之直徑DP,相較於加熱晶圓w的投入 電力,加熱晶圓W的加熱效率變差。進而,由於板狀陶瓷 體2變大而使得晶圓製造裝置的設置面積增大,因而降低相 對於需以最小的設置面積而進行最大生產的半導體製造裝 置的設置面積之運轉率,故不理想。 電阻發熱體5之外接圓C其直徑D若大於板狀陶瓷體2 的直徑DP的97%,接觸構件18與電阻發熱體5之外周間的間 隔即變小。如此,當接觸構件18與電阻發熱體5之間隔縮小 時,熱度會由電阻發熱體5而不均等地於接觸構件18流動。 特別是,熱度亦會由外周部的外接圓c附近未存有圓弧狀圖 案51的部分(譬如第6圖中以標號p所表示的部分)而流向接 觸構件18,而有該部分p的溫度將降低且晶圓冒的面内溫度 差增大之虞。本發明中,更佳態樣係電阻發熱體5之外接圓 C的直控D為板狀陶瓷體2的直徑]3?之92〜95%。 進而,本發明之晶圓加熱裝置中,譬如與第6圖之電阻 發熱體5之外接圓C相接的最外側圓弧狀圖案51間之間隔 39 1353631 L1(空白區域p的間隔L1)’宜小於前述板狀陶瓷體之直徑Dp 與該外接圓C之直徑D二者之差(以下略稱為ll)。間隔L1較 LL大時,空白區域p的熱度會流向板狀陶瓷體之周邊部,使 得空白區域P之溫度將有下降之虞。然而,當間隔!^小於LL 時,空白區域P的溫度即不易降低,且載置於板狀陶瓷體2 的載置面3上的晶圓W周邊部其中一部分的溫度並不會下 降,而可晶圓W面内之溫度差縮小,故為較佳態樣。 為不讓前述空白區域P的溫度降低,需提高空白區域的 溫度’若讓可加熱空白區域之連結圖案52的電阻為相同大 小或僅稍大些而增大發熱量’就可減少空白區域p溫度降低 情形’而讓晶圓W的面内溫度均等化。以印刷法等製作的 電阻發熱體5之場合中,藉由讓連結圖案,即小圓弧狀帶52 之線寬度較圓弧狀圖案51之線寬度縮小1〜5%,可讓連結 圖案’即小圓弧狀帶52之溫度高於圓弧狀圖案51之溫度, 而可讓晶圓W之面内溫度均等化。 又’將板厚為1〜7mm之板狀陶曼體2其中一主面側作 為用以載置晶圓的載置面3,且於另一主面,即板狀陶瓷體 的下面上形成有電阻發熱體5的晶圓加熱裝置1中,前述電 阻發熱體5之厚度為5〜50/zm,真板狀陶瓷體2之另一主面 中’相對於外接圓C内部的面積,在外接圓C内電阻發熱體 5所佔的面積比率宜為5〜30%。 即,相對於環繞電阻發熱體5之外接圓C的面積,若在 外接圓C内所佔之電阻發熱體5的命積比率不滿5〇/0,因鄰接 之電阻發熱體5間之間隔LI、L2··.將變得過大,對應無電阻 40 1353631 發熱體5之間隔L1的載置面3其表面溫度即較其他部分小’ 因而不易讓載置面3之溫度均等化。
相反地’相對於環繞電阻發熱體5之外接圓C的面積’ 若在外接圓C内所佔的電阻發熱體5之面積比率超過30〇/〇’ 即使讓板狀體2及電阻發熱體5間之熱膨脹係數差近似於 2.〇xl (T6/°C以下,作用於二者間之熱應力仍過大,因此雖 板狀體2係由不易變形的陶兗燒結體所構成,但由於其板厚 t薄至1mm〜7mm ’故讓電阻發熱體5發熱時,板狀體2恐會 產生翹曲而使得載置面3隆起。由該結果,晶圓W之中心部 的溫度將小於周緣,而有溫度不均情況增大之虞。 又,更佳態樣,係相對於環繞電阻發熱體5之外接圓C 的面積,在外接圓C内所佔的電阻發熱體5之面積比率為7〇/0 〜20% ’進而更理想態樣為8%〜15%。
又,不同的電阻發熱體5間或同一個電阻發熱體内,雖 具有與連結圖案52相對向之區域,但該區域中之連結圖案 52間的間隔L1宜為G_5mm以上,且為前述板狀陶篆體2之板 厚的3倍以下。若该間隔L1為〇 5mm以下,印刷形成電阻發 熱體5時,在電阻發熱體5相對向區域中會產生鬚狀突起, 且5亥部5有包路之虞。又,若前述相對向區域之間隔以超 過板狀體2厚度的3倍,位在對向區域u附近的晶圓w表面 將會產生冷卻區(⑶。丨職),且晶圓w之面内溫度差有變大 之虞。進而’為防止相對向區域中之電崎間短路,並更 有效地防止冷卻區產生,電阻發熱體5之膜厚宜為5〜5叶 41 若電阻發熱體5之膜厚低於,會有不易以網 版印刷法而於電阻發熱體5上印刷均等膜厚之傾向。又,若 電阻發熱體5之厚度超過5“m,相對於外接圓C,電阻發 ’’’、體5所佔的面積比率即使為3G%以下,電阻發熱體5的厚 又仍大且電阻發熱體5的剛性變大在因板狀體之的溫度 變化而使得電阻發熱體5產生伸縮動作的影響下,板狀體2 將有艾形之虞。又,不易以網版印刷而印刷成均等的厚度, 而有晶S1W的表面溫度差變大之傾向。再者,更佳態樣係 電阻發熱體5之厚度為10〜30 am。 又加熱器部7之溫度,宜藉由與可獨立地加熱之電阻 發熱體5相對應,且其前端埋入於板狀體2之多數溫度感測 器1〇而加以測量。溫度感測器10,由其回應性及保持作業 性之觀點而論,宜使用外徑〇.8mm以下之極細金屬管型熱 電偶’惟,使用外徑〇.5mm以下之元線的熱電偶及rtd等測 溫電阻體亦無妨。該溫度感測器10的前端部,宜藉由設置 在形成有板狀體2之孔中的固定構件而按壓固定於孔之内 壁面’如此可提高測溫的可靠度,故為較佳態樣。 又,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宜大於絕緣層14。板狀體2之 熱傳導率較大時,即使板狀體2碰觸到冷卻氣體而變冷,由 板狀體2内部會傳送出熱度,且加熱器部7的冷卻速度增 大’故為較佳態樣。具體而言’絕緣層12及絕緣層14宜由 破螭及絕緣性樹脂組成,且其熱傳導率為1〜10/(m · K)。 又,更佳態樣係板狀體2由碳化物及氮化物組成,且熱傳導 率為50〜280W/(m · K)之陶瓷體。 42
即,在製造上並不易於讓電阻發熱體5及板狀體2間之 熱膨脹係數差為O.lxlO-Vt以下,相反地,若電阻發熱體5 及板狀體2間之熱膨脹係數差超a3〇xl〇·6/它讓電阻發熱 襻5發熱時,因作用於電阻發熱體5及板狀體2之間的熱應 力’載置面3側將有彎曲成凹狀之虞。
又,可形成該絕緣層12之玻璃的特性,其係晶質或非 晶質皆可,耐熱溫度為200。(:以上且οχ:〜20(rc之溫度區域 中的熱膨脹係數差,相對於構成板狀陶瓷體2之陶瓷的熱膨 赚係數,宜為ilxlo Vt:以内,更佳態樣,係適宜地選用_5 xl〇 /C〜±5xl〇_7/°c範圍内者。即,若使用熱膨脹係數脫 濉前述範圍之玻璃,由於電阻發熱體5與形成板狀體2之陶 篆間的熱膨脹係數差易變得過大,故於玻璃培燒後冷卻 時’即易產生裂紋及剝離等缺陷。
又’構成絕緣層12之玻璃層係以Si〇2為主要成分,且 由以氧化物換算時,B、Mg、Ca、Pb、Bi中至少一種類以 上含有10重量。/。以上之非晶質玻璃所構成,又,宜使用實 質上未含有As、Sb之氧化物(以氧化物換算為〇.〇5重量%以 下)的玻璃。 藉由使用前述組成之玻璃’可降低玻璃於高溫下之黏 性。將B、Mg、Ca、Pb、Bi分散於Si02玻璃中,以降低外 觀上玻璃之黏性。特別是,PbO、B2〇3、Bi203並未結晶化 而殘留於玻璃中,具有降低玻璃黏性、熔點之效果,而可 有致抑制玻璃中產生氣泡。 藉由降低玻璃的黏性,會讓產生於絕緣層12中之氣泡 43 1353631 浮上絕緣層12表面,可利用開放孔來減少絕緣層12中之氣 泡。如此’可在絕緣層12之厚度方向中,形成無氣泡的區 域連續10// m以上之玻璃層。又,若使用非晶質之玻璃,宜 形成氣泡較後述之結晶化玻璃更少的絕緣層12。藉此,不 用添加具除泡效果之劇毒物,即As及Sb之氧化物,就可減 少絕緣層12中之氣泡。 另一方面,若B、Mg、Ca、Pb、Bi之添加量以氧化物 換算不滿10%時,無法充分降低玻璃在高溫下的黏性,而 不易減少氣泡。又,使用結晶化玻璃時,玻璃在生成結晶 核之過程中會產生膨脹、收縮。該膨脹、收縮過程中,結 晶核周圍會存有多數微小氣泡,且由於存有該結晶核周圍 的微小氣泡之故,絕緣、耐電壓特性將降低。因此,使用 結晶化玻璃相較於使用非晶質玻璃之場合,並不易防止構 成絕緣層12之玻璃層的缺陷,故不理想。 又,絕緣層12之破璃’其鹼含量宜為2重量%以下。有 關驗成分’雖將之添加於玻璃巾可有效降低玻璃的黏性, 但由於玻璃成分中的游移成分而有耐久性問題但若絕緣 層12之玻璃中的驗含量為2重量%以下時,將直流電源施加 於電阻發熱體5而加熱時之耐久性試驗中耐久性即提高。 即,絕緣層12之玻續中的驗含量為2重量%以下時,在25〇〇c 的連續獻試驗巾的壽命可延伸雜陶、時,進^,驗含 量為1重量%以下時,可延伸到5_小時。此處,所謂驗係 指譬如Li20、Na2〇、Κ2〇之驗金屬氧化物。 再者’絕緣層12之玻璃宜藉由下述工程形成,即,塗 44 =糊劑’且脫點著劑程序中之殘餘碳量為玻璃重量的】重量 、,下又,剐述糊劑係混合有平均粒徑£)5〇為15//111以下 且平均粒徑距D50為20%以上之多數玻璃。 如此’藉由混合粒徑相異之多數玻璃原料,粉末狀態 下的充填可變得緊密,且可減少絕緣層中的氣泡。又,藉 讓脫黏著劑程序中之殘餘碳量為玻璃重量的1重量%以 下’而進行脫黏著劑程序,料劑成分中之c及玻璃的〇之 間的反應減少’且脫黏著劑程序中之玻璃粉末的充填率提 高’因此更易於在厚度方向中,形成無氣泡的區域可連續 iO/zm以上的玻璃層。 另一方面,形成絕緣層12之製造程序中,平均粒徑D5〇 大於15"m,或混合距平均粒徑D5〇不滿2〇%之玻璃時所 填充的玻璃並不是十分密實的狀態,且不易完全埋住存在 於破璃粒子間的空間。X,同樣地,脫黏著劑程序中之殘 餘碳量較玻璃重量的1重量%多時,也不易抑制氣泡產生。 再者’玻璃的培燒溫度宜為高於作業溫度點(玻璃之黏 度為104泊(P))之溫度。 實施態樣3 以下,說明本發明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裝置。 第13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裝 置1的構造,該晶圓加熱裝置係將板狀體2其中一主面作為 用以載置晶圓之載置面3,且另-主面上具有一或二個電路 以上之帶狀電阻發熱體5,並可依需要而在該電阻發熱體5 上具有絕緣層60。再者,該晶圓加熱裝置於電阻發熱體5 45 1353631 上’具有各自獨立地供給電力之供電部6,並具有環繞住供 電部6之罩體19。 又,未予圖式之升降銷係設置成可自由升降,且可將 晶圓W載置於載置面3上,或將該晶圓W由載置面3升起。 再者,罩體19之底面21上,具有用以嘴射冷卻氣體之 冷卻喷頭24。 由冷卻喷頭24喷射出之冷卻氣體注入於板狀體2之下 面,並除去板狀體2下面之熱度,而業已加熱之冷卻氣體邊 將熱度傳達至環繞的罩體19 ’邊由設於金屬罩體丨9底面21 上之洞孔排出’藉此,可急速冷卻板狀體2。 藉由該晶圓加熱裝置加熱晶圓W時,以未予圖式之搬 送臂將晶圓W運送至載置面3的上方,並以未予圖式之升降 銷支樓後,再降下升降銷而將晶®W載置於載置面3 其次,讓供電部6通電並使電阻發熱體5發熱,經由板 狀體2而加熱載置面3上的晶圓w。 此處’特別是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裝置卜其特徵係 在於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為凹凸面55。 固第MA圖係例示凹凸面55之斜視圖,第14B圖是截面 ""樣3之曰曰圓加熱裝置中’藉由讓電阻發熱體5之 路面為凹凸面55,可防止電阻發熱體55破損。即,讓電阻 發熱體5通電並發埶,溫卢 讓電阻 變仆,^ , 卩急速上升。由於該急速的溫度 膨脹係
且号熱體5與板狀陶兗體2間之溫度差及熱 46 1353631 數差,會在電阻發熱體5及板狀陶瓷體2之間產生熱應力, 並於電阻發熱體5產生較大的壓縮應力,使得電阻發熱體5 有破損之虞,但藉由讓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為凹凸面,便可 緩和該應力。
即,雖因發熱及冷卻而於表面上產生較大的壓縮應 力,但若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為凹凸面,就可以具凹凸的表 面55其寬廣範圍來承受該應力,而可將表面的應力分散至 寬廣表面。藉此,可防止因應力而使得電阻發熱體5剝離或 產生裂紋。特別是,若反覆加熱冷卻電阻發熱體5,應力就 會反覆地施加於電阻發熱體5,但表面之凹凸面55可緩和應 力,而可提高電阻發熱體5之反覆壽命。 又,雖以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為凹凸面55為例而加以說 明,但在電阻發熱體5之表面上形成有絕緣層60的晶圓加熱 裝置,亦具相同功效。
第15圖係一斜視圖,用以例示本實施態樣3之變形例的 晶圓加熱裝置,第14A、14B圖所示之晶圓加熱裝置中,進 而形成絕緣膜60,並讓該絕緣膜60之表面為凹凸面61。如 此,藉由讓絕緣層60之表面為凹凸面61,即使反覆進行加 熱冷卻,仍可防止電阻發熱體5剝離或產生裂紋。再者,絕 緣層60下方之電阻發熱體5的表面,可譬如為第15圖所示之 凹凸面,亦可為平坦面。 即,起因於熱膨脹差且因溫度差而產生的應力,雖易 顯現於外表面,即絕緣層60之表面,但若表面為凹凸面61, 根據以電阻發熱體為例而加以說明之相同理由,可分散應 47 1353631 力’而可防止絕緣層60及電阻發熱體5產生剝離及裂紋。 又,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板狀體2之電阻發熱體5 及/或前述絕緣層60之表面凹凸面55、61為略格子狀時,應 力緩和效果大,故為較佳態樣。當表面為格子狀時,應力 易分散於前後左右,此係發現應力緩和效果之原因。 又’前述格子狀之凹槽每lmm寬度宜為〇2〜8〇條,較 佳〜、樣為0.4〜4〇條。若該凹槽每lmm寬度低於〇 2條應力
緩矛效果減;,當反覆加熱冷卻電阻發熱體5時,防止電I1 且 發熱體5_或產生狀之效果變小。 又刖述凹槽每lmm超過80條時,凹槽將過小,恐有 由凹部57 ' 63而在電阻發熱體5上產生裂紋之虞。因此,藉 讓凹凸面55之凹槽每1mm為0.4〜80條,可於吸收板狀體 發”、體5之熱膨脹差的同時,並抑制電阻發孰體5的 劣化損傷,而可提供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裝L /、 再者,乍見> τ 。 下,或許會認為欲抑制電阻發熱體5之劣 化損傷,絕緣禺
与〇之厚度要越厚越好,然而,雖說絕緣層 60疋作為保護層,彳口丄 但由於其與電阻發熱體5為不同的材料, ^此仍會由於<此的㈣脹差而肖彳薄應力緩和效果。即, "又過厚之、’€緣層6G反倒產生反效果,且在培燒絕緣層60 之階段中,會在结& 、’邑緣層60上作用較大的應力,而有可靠度 降低之虞。因此, 本發明中,作為絕緣層60整體的厚度不 致過厚,並防丨卜带 兄寬卩且發熱體5劣化損傷的手段,係讓板狀體 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〇為凹凸面,更佳態樣係略 格子狀之凹凸面。 48 1353631 即,藉由讓覆蓋住電阻發熱體5之絕緣層60為略格子 狀,絕緣層60之略格子中的突起部分將強力地壓入電阻發 熱體5,因此電阻發熱體5不會產生剝離。 又,絕緣層60整體並不厚,且略格子申之凹部3〇處可 緩和熱膨脹差所產生的應力,因此亦不會產生裂纟文等不良 情況。雖板狀體2及電阻發熱體5都做過相同說明,但電阻 發熱體5本身也是宜作成略格子狀的形狀。 又,前述凹凸面55、61中,凹部之厚度(tv)及凸部的厚 度(tp)之比(tp/tv)x 100宜為1 〇5〜200%,且前述電阻發熱體5 或絕緣層60之平均厚度宜為3〜60//m。藉此,特别是可於 吸收板狀體2及電阻發熱體5之熱膨脹差的同時,抑制電阻 發熱體5之劣化損傷,而可提供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裝置1。 比(tv/tp)xl00之值若不滿105%,熱交換差,且至產生 裂紋止之升降溫試驗次數恐低於42〇〇次,故不理想。 又,比之值若超過200%,凸部56及凹部57之差將過大 且溫度差變大,至產生裂紋止之升降溫試驗次數恐降低。 又,絕緣層60之平均厚度若不滿3#m,以印刷法形成
電阻發熱體5時’厚度不均恐將增大至30%以上,且晶圓W 的表面溫度差變大。 又,絕緣層60之平均厚度若超過6〇以m,由於其與板 狀體2間之熱膨脹係數差,而有絕緣層60易產生微小裂紋之 問題。 再者,凹部之厚度(tv),可以各凹部57、63之中心處五 個點的平均值加以表示。又,凸部的厚度(⑻可藉由平均各 49 1353631 凸部56、62的最大厚度五個點而求得。進而,平均厚度可 以前述凹部57、63之厚度及凸部56、62之厚度的平均值而 求得。 又,前述電阻發電體5可為由Pt、Au、Ag中所選出之 至少2種以上之金屬及玻璃的複合材料。其理由係由於為貴 金屬’因此本質上耐氧化性就高’且與可強力地保持住該 等貴金屬的玻璃間之匹配性良好。 又’較佳態樣’係pt及Au及玻璃或者是pt及Ag及玻璃 所組成的電阻發熱體5,其中有關玻璃,與前述絕緣層6〇為 相同成分所組成的玻璃更為理想。藉此,電阻發熱體5及絕 緣層60間的熔著性可提高,且不易產生相互剝離及裂紋。 進而’構成電阻發熱體5之複合材料比率,在使用Pt及 Au時,Pt: Au:玻璃=20〜40: 10〜30: 40〜60質量%為佳, 尤以Pt : Au :玻璃=30 : 20 : 50質量%更為理想。 另一方面,使用Pt及Au時,Pt : Au :破璃=20〜40 : 10 〜30 : 40〜60質量%為佳,尤以Pt : Au :坡璃=30 : 20 : 50 質量%更為理想。 再者,此處所稱之玻璃,特別是以Zn〇為主成分之ZnO — B2〇3 — Si02 —Μη02系的結晶化玻璃為佳。進而,更佳態 樣是ZnO為50〜70質量%、B203為20〜3〇質量%、Si〇2為5 〜20質量%、Μη02為1〜3質量。/。之玻璃。 又,前述絕緣層60係以玻璃為主成分者為佳,特別是 以Zn◦為主成分之ZnO — B2〇3 — Si〇2系的結晶化玻璃為 佳。進而,更理想者是ZnO為50〜質量°/0、b203為20〜30 50 1353631 質量%、Si02為5〜20質量%、Μη02為1〜3質量%之玻璃。 該玻璃之結晶化溫度係740°C左右,熱膨脹係數為4ppm/°C 左右。因此,構成板狀體2之碳化矽及氮化鋁間的熱膨脹差 較小,對於300°C以下使用之晶圓加熱裝置1,可獲致充分 的对熱性。再者,電阻發熱體5及板狀體2之熱膨脹係數差 雖為3.Ox 1(T6/°C以下,但藉由構造成略格子狀構造的絕緣層 60更易於吸收彼此之熱膨脹差,故尤為理想態樣。
然而,以其他的PbO為主成分之PbO - Si02、PbO - B2〇3 —Si〇2系、PbO — ZnO — B2O3系之玻璃,不但含有劇毒Pb, 且結晶化溫度低至500°C以下,故不理想。 如此,將板狀體2其中一主面作為用以載置晶圓之載置 面,並於另一主面上形成一或二個電路以上之電阻發熱體 5,且設置具有對應該電阻發熱體5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形狀 的絕緣層60,可獲致晶圓加熱裝置1。
再者,前述晶圓加熱裝置1中,可讓電阻發熱體5發熱 並加熱晶圓,且冷卻時可停止對電阻發熱體5通電而使其冷 卻,惟,冷卻時,宜由冷卻喷頭24喷射出空氣以作為冷卻 氣體,而冷卻電阻發熱體5及板狀陶瓷體2。又,將該冷卻 氣體吹向前方的凹凸面55、61時,凹凸面55、61及玻璃間 熱交換易於進行,而可有效地冷卻板狀陶瓷體2。 又,在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0的表面上形成格子 狀之凹凸面55、61時,亦可將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0 之原料作成糊狀並利用網版印刷之方法。即,亦可利用網 版印刷法所用的製版形狀而加以形成凹凸面,並藉由轉印 51 1353631 法等來施予加工。具體言之,讓以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 層60組成的糊劑黏度在3000泊以上,並使用網眼狀的製版 來進行印刷’即可直接印刷形成略格子狀之電阻發熱體5及 /或絕緣層60。 又,亦有如下之方法,即,平滑地印刷後之電阻發熱 體5及/或絕緣層60在乾燥〜硬化前,將之短暫地按壓在波 紋狀的模具上’以在印刷面上轉印形成略格子狀之形狀。
藉由在玻璃的結晶化溫度附近焙燒該印刷面,可獲致 略格子狀之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0。 構成該絕緣層60之玻璃的特性’其係晶質或非晶質任 一者皆可’耐熱溫度為200°C以上且〇°c〜200°C的溫度區域 中的熱膨脹係數,相對於構成板狀體2之陶瓷的熱膨脹係 數,宜適當地選擇使用-5χ1〇-7Λ:〜+5χ1〇·7Λ:範圍内者。 即’右使用熱膨脹係數脫離前述範圍之玻璃時,其與形成 板狀體2之陶究間的熱膨服差將變得過大,因此玻璃培燒後 冷卻時’將有易產生裂紋及剝離等缺陷的傾向。
此外,作為將由玻璃組成的絕緣層6〇被覆於板狀體2 上之手段,可在將前述玻璃糊劑以網版印刷法等而加以塗 佈後’再以600。(:以上之溫度進行焙燒即可。 又,使用玻璃作為絕緣層60時,預先將由碳化矽質燒 結體或氮化鋁質燒結體組成的板狀體2加熱至85〇〜13〇〇(>c 程度,並對被覆於絕緣層60上的表面進行氧化處理,藉此, 可提尚板狀體2與由玻璃組成的絕緣層6〇間之密著性。 又,絕緣層60並不需限定於只形成在電阻發熱體5的表 52 1353631 面,即使擴展於基底的板狀體2等上亦可,又,亦不需覆蓋 住整個電阻發熱體5。即,亦可只讓絕緣層6〇形成在會吹到 . 冷煤的部分等、局部的應力較大、易產生裂紋之部分。 • 此種表面為略格子狀之凹凸面55,,即 及/或絕緣層60,料是整體都很厚,且略格子中之凹部57 處可緩和因熱膨脹差所引起的應力,故電阻發熱體5及絕緣 層60不會產生裂紋等不良問題。 如前述,依本發明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裝置,其可於 吸收板狀體2與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仍之熱膨服差的 同時’並可抑制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⑼的劣化損傷, 而可提供可靠性極高之晶圓加熱裝置。 其次,說明本發明其他構造。 (板狀體2) 本發明令,宜以楊氏模數大之陶究形成板狀體2,藉 此’即使加熱,變形仍小,且相較於以其他材料構成時, • ㈣度可做得較薄,因此可縮短直到加熱至預定的處理溫 度止之升温時間,以及由預定的處理溫度冷卻至室溫附近 正的冷卻時間,故可提高生產性。又,即使為厚度較薄的 板厚度亦可迅速地傳送電阻發熱體$的焦耳熱,而可將載 置面3的溫度不均減少至極小程度。 特別是’以碳化石夕質燒結體或氮化紹質燒結體形成板 狀體2時,即使加熱’變形仍小,且可使板厚度較薄,故可 f短加熱至預定的處理溫度止之升溫時間,以及由預定的 处理’皿度冷部至室溫附近止之冷卻時間,故可提高生產 53 1353631 性’再者’板狀體2具10W/(m · K)以上的熱傳導率’因此 即使是較薄的板厚度,仍可迅速地傳送電阻發熱體5之焦耳 熱’而可將載置面3的溫度不均減至極小。熱傳導率若為 l〇W/(m · Κ)以下,加熱至預定的處理溫度止之升溫時間, 以及由預定的處理溫度冷卻至室溫附近止的冷卻時間將漸 延長。 板狀體2之厚度宜為2〜7mm。若板狀體2之厚度薄於 2mm ’板狀體2的強度將減弱’且藉由電阻發熱體5之發熱 而進行加熱時、以及喷吹源自噴頭24的冷卻流體時,因溫 度變化所產生的熱應力而使得板狀體2有產生裂紋之虞。 又,板厚t不滿2mm時,由於板厚度過薄,板狀體2本身變 知不易修正溫度不均情形,且電阻發熱體5中之焦耳熱不均 又會直接作為載置面3的溫度不均而顯現,使得載置面3不 易句,,.、化。又,板狀體2之厚度t若超過7mm,由於板狀體2 的熱容量變大,因此加熱及冷卻時的溫度直至安定止的時 間會增長’故不理想。即,板厚若超過7mm,板狀體2即使 為具局熱料率之碳㈣f及氮化料的喊體,因相較 於金屬,熱傳導率較小’故板狀體2的熱容量易變得過大, 使付加熱至預定的處理溫度止之升溫時間、以及由處理溫 度冷卻至室溫附近止的冷卻時間增長。 又’晶圓加熱裝置用於形成抗姓膜時,若板狀體2的成 分為碳切’由於料讀錢巾的水分枝應而產 體,故Μ雜贿_料不Μ彡響,而可高密度地行 程細微配線。此時,峨助射,不可含有可能會與水反 54 1353631 應而形成氨及胺之氮化物。 再者,形成板狀體2之碳化矽質燒結體,可於主成分之 碳化矽中,添加硼(B)及碳(C)作為焙燒助劑,或是添加如氧 化鋁(Al2〇3)、氧化釔(γ2〇3)此種金屬氧化物,並充分混合, 將之加工成平板狀後,以1900〜2100。(:焙燒而製得。碳化 矽可為以α型為主體者或是以泠型為主者。
又’使用由具導電性之碳化矽質燒結體組成的板狀體2 之場合中’具有半導電性之板狀體2及電阻發熱體5之間為 絕緣狀態時’該絕緣層可使用玻璃或樹脂。使用玻璃時, 其厚度若不滿100# m,耐電性將降至1.5kV而無法保持絕緣 性,相反地,若其厚度超過4〇〇"m,形成板狀體2之碳化矽 質燒結體及氮化鋁質燒結體間的熱膨脹差將變得過大,會 產生裂紋而無法作為絕緣層。因此,使用玻璃作為絕緣層 時’絕緣層的厚度宜形成在1〇〇〜4〇〇以爪之範圍,更佳態樣 為200〜35〇em的範圍。
進而,從提高玻璃以及由樹脂組成的絕緣層間的密著 性之觀點,與板狀體2上之載置面3為相反側之主面,宜為 平面度20以下,且事先以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而將面 粗链度研磨成0.1 /z m〜0.5 y m。 又,以氮化鋁為主成分的燒結體形成板狀體2時,可於 主成分的氮化鋁中,添加將作為焙燒助劑,即Y2〇3及Yb2〇3 等稀土類元素之氧化物,以及依需要而添加Ca〇等鹼土類 之氧化物並充分混合,再將之加卫成平板狀後,置於氮氣 體中以19GG〜21GGt培燒,藉此,可製得適用之氣化紹燒 55 1353631 結體。 又,為提高電阻發熱體5相對於板狀體2之密著性,亦 可由玻璃形成絕緣層。惟’藉由在電阻發熱體5中添加足夠 之玻璃而獲得充分之密著性時,可省略。 (罩體19)
又,有底之金屬製罩體19的深度宜為10〜50mm,且底 面21宜設置在距板狀體2為1〇〜50mm之距離。更佳態樣為 20〜30mm。如此設定之理由如下,即,由於板狀體2及有 底之金屬製罩體19彼此間的輻射熱可讓載置面3易於均熱 化,且具有與外部隔絕之絕熱效果,故載置面3之溫度達到 穩定狀態並成為均專化之溫度的時間可縮短。
進而,有關供電至電阻發熱體5之方法,其係藉由彈性 體8而將設置於有底罩體19上之供電端子11 ’按壓於形成在 板狀體2表面上之供電部6 ’以確保連接。此係由於若在板 狀體2内埋設而形成由金屬組成的端子部’會因該端子部的 熱容量而使得均熱性變差。因此’如本發明’藉由彈性體 而按壓供電端子11以確保電性連接’可以高可靠度而維持 電性導通。進而’為防止接點成為點接觸,亦可插入具彈 性的導體以作為中間層。即使只是插入箔狀片’該中間層 亦具功效。且,供電端子11之供電部6側之徑度’宜為1.5 〜5mm。 (電阻發熱體5) 又,電阻發熱體5其導體成分宜使用对熱性及耐氧化性 良好之責金属(譬如Pt族金屬及Au等),或是以該等合金為主 56 1353631 成分者。為提高板狀體2及絕緣層14間之密著性以及電阻發 熱體5本身之焙燒性,電阻發熱體5中宜混合3〇〜75重量% 之破璃成分,且電阻發熱體5之熱傳導率小於板狀體2之熱 傳導率。 ^ 更具體言之,電阻發熱體5係如下所述者,即,以印刷 法而將導電性之金屬粒子中含有玻璃粉及金屬氧化物之電 極糊印刷於板狀體2,再將之焙燒。内含於電極糊中之金屬 粒子,宜使用電阻較小之Au、^、〜,、…汕中至少 —種金屬。又’玻ί离粉宜為由含有8、;5卜211之氧化物組成, 且宜使用比板狀體2之熱膨脹係數更小之4 5xl〇-6/(>c之低 膨脹玻璃。進而’金屬氧化物宜使用由氧化矽、氧化硼、 氧化鋁、氧化鈦中選出之至少一種。 由於構成電I1且發抗體5之金屬粒子的熱膨脹係數大於 板狀體2的跡脹係數,為使電阻發熱體5的熱膨脹係數接 近板狀體2的⑽脹係數,宜制比板狀體2之熱膨脹係數 更小之4.5x1〇VCa下的低膨脹玻璃。 又’刚述金屬氧化物之所以宜使用由氧化石夕、氧化硼、 氧化紹、氧化鈦中所選出之至少一種,是因為該等物質與 電阻發熱體5中的金屬粒子密著性佳,且熱膨脹係數與板狀 體2之熱雜練彳目近,與板㈣2之密著性亦優異。 准方金屬氣化物之含量相對於電阻發熱體5超過 50/〇,雖可增加其與板狀體2之密著力,但有電阻發熱體$ 之電阻值變大的傾向。因此,金屬氧化物之含量 以下。 57 1353631 且,由導電性金屬粒子、玻璃粉及金屬氧化物組成的 電阻發熱體5,宜使用與板狀體2間之熱膨脹係數差為 3.〇xl(rV°C 以下者。 即’於製造上,並不易讓電阻發熱體5與板狀體2間之 熱膨脹係數差為0.1xl〇-6/°c以下,相反地,若電阻發熱體5 及板狀體2間的熱膨脹係數差超過3.〇x1〇_6/°c,讓電阻發熱 體5發熱時’由於作用在其與板狀體2間的熱應力,載置面3 恐彎曲成凹狀。
(噴頭24及其配置) 進而’為讓冷卻氣體以更高之速度碰觸板狀體2,喷頭 24之前端與板狀體2之間隔L即極為重要,宜為0.1〜 10mm。如此配置,噴射出的冷卻氣體其速度不會極端地下 降,而可以足夠的速度碰觸板狀體2。因此,可有效地解除 熱度。
板狀體2及噴頭24間的距離L若小於0.1mm,喷射而碰 觸於板狀體2的反向回吹風將阻礙氣體的喷射,而降低冷卻 效率。相反地,若板狀體2及喷頭24間的距離L大於10mm, 噴射氣體會擴散,導致與板狀體2相碰時流速降低,又,流 罝亦減少,因此冷卻效率降低。 又,讓喷頭前端的中心投影在板狀體2另一主面上時的投 影點,其至前述電阻發熱體間的最短距離,宜為3〜10mm。 在投影面’即板狀體2的另一主面中,由喷頭前端的中心 至電阻發熱體5間的最短距離若小於3mm,由喷頭喷射出的 空氣等其中一部分將碰觸到電阻發熱體5的表面。電阻發熱 58 1353631 體5因不含玻璃層,熱傳導率較小。熱度由電阻發熱體$的 表面傳導至板狀體2時,由於存有熱傳導較小的電阻發熱體 層 '以及電阻發熱體5與板狀體2間的界面,故熱傳導時間 變長《因此,即使對該部分進行冷卻,冷卻效率依然變差, 且冷卻時間增長。 另一方面,在投影面,即板狀體2的另一主面中,由噴 頭2 4前端的中心至電阻發熱體5間的最短距離大於丨〇 m m 時,雖板狀體2上無電阻發熱體5之面積增多,且冷卻速度 變大,但對應於無電阻發熱體5之部分的晶圓w表面溫度卻 降低,且晶圓W面内溫度不均增大,而為不均等之溫度分 布。因此,將電阻發熱體5配置於板狀體2上時,為使晶圓 W面内的溫度分布均等,宜減少無電阻發熱體5之面積。 又,由於一般的冷卻氣體壓縮機的氣體壓力,故為確 保冷卻所需之氣體流速,喷頭24之口徑宜為0.5〜3.〇mm。 喷頭24之口徑若超過3.〇mm,流速將變得過慢,冷卻效率 顯著降低。相反地,若為〇.5mm以下,口徑將過小,壓力 損失增多且冷卻氣體的流速減小,使得冷卻速率降低,故 不理想。又,冷卻氣體為常溫,且冷卻氣體之總流量為 120(升/分)。 進而,喷頭24相對於板狀體2宜以8〇〜100。的角度而 加以设置,若設定為該範圍之角度,喷射出之冷卻氣體可 強力地碰觸板狀體2,而可效率良好地進行冷卻。若喷頭24 相對於板狀體2不滿80或超過。,喷射出之冷卻氣體 會斜向地碰觸板狀體2,而與板狀體2平行前進,使得冷卻 59 1353631 效率低落,故不理想。 此處,喷頭24相對於板狀體2之角度,係指噴頭24之轴 方向,即冷煤的吹出方向與板狀體2所形成的角度。
喷頭24係使用不鏽鋼(Fe-Ni-Cr合金)、鎳(Ni)等耐氧化 性金屬,以及於一般鋼(Fe)、鈦(Ti)上施予鎳鍍敷並於鎳鍍 敷上再施予金鍍敷,而施予耐氧化處理之金屬材料。或者, 氧化錯(Zr02)等陶瓷亦為合適材料。此種喷頭24,喷射口的 内徑不會因熱度所產生的氧化而發生變化,故可穩定流 速,且不會產生對晶圓熱處理有害之氣體及粒子,為可靠 度高之晶圓加熱裝置。 又,即使是冷卻氣體中混有油分及水分等雜質時,仍 可防止直接對電阻發熱體5及絕緣層24、12造成損害,且冷 卻氣體可藉由濾網等而去除雜質,故可提高可靠度。 (罩體之開口部16)
又,此處,為排出供給之冷卻氣體’實施態樣1〜3的 晶圓加熱裝置中,其較佳態樣,係於前述罩體19之底板13 上形成佔其面積的5〜70%的開口部16。若該開口部16之面 積不滿5% ’於罩體19的容積中,由喷頭24喷射出的氣體會 與該應排出之氣體相混而降低冷卻效率。又,若開口部16 的面積超過70%,用以保持供電端子11及喷頭24之空間將 變大’使得均熱性,特別是升溫時等暫時的均熱性變差。 如此’藉由於底板13設置開口部16,冷卻時,由喷頭 24喷射且解除板狀體2表面之熱度後的冷卻氣體’並不會滯 留於罩體19的内部,而由開口部16依次排出晶圓加熱裝置1 60 1353631 外,且可有效地藉由喷頭24噴出之新的冷卻氣體來冷卻板 狀體2的表面,因此可縮短冷卻時間。 (隔熱構件18)
又,與環狀隔熱構件18的載置面3垂直的截面可為多角 形及圓形中任一者,惟,當板狀體2及隔熱構件18係以平面 而相接觸時,若板狀體2及隔熱構件18相接的接觸部寬度為 0.1〜13mm,可減少板狀體2的熱度經隔熱構件18而流向有 底之金屬罩體19之量。更佳態樣係0.1〜8mm。隔熱構件18 的接觸部寬度為0.1以下時,與板狀體2接觸並加以固定 時,接觸部將變形,使得隔熱構件18有破損之虞。又,當 隔熱構件18的接觸部寬度超過13mm時,板狀體2的熱度會 流向隔熱構件,使得板狀體2周邊部的溫度降低,而不易均 等地加熱晶圓W。較佳態樣,係隔熱構件18及板狀體2的接 觸部寬度為〇. 1〜8mm,更佳態樣係0.1〜2mm。
又,隔熱構件18的熱傳導率宜小於板狀體2的熱傳導 率。隔熱構件18的熱傳導率小於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時,可 均等地加熱載置於板狀體2上的晶圓W面内之溫度分布,且 升高或降低板狀體2的溫度時,其與隔熱構件18間之熱傳達 量小,且與有底金屬罩體19間的熱干涉少,而易於迅速地 變更溫度。 隔熱構件18的熱傳導率小於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10% 之加熱器7中,板狀體的熱度不易流向有底金屬罩體19,且 由於環境氣體(此處為空氣)而產生的傳熱及輻射傳熱,使得 流動的熱度增多,效果反而變小。 61 1353631 隔熱構件18的熱傳導率大於板狀體2的熱傳導率時,板
狀體2周邊部的熱度會經由隔熱構件18而流向有底金屬罩 體19,加熱有底金屬罩體19,板狀體2周邊部的溫度又降 低,使得晶圓W面内之溫度差增大,故不理想。又’由於 有底金屬罩體19被加熱,因此即使由噴頭24喷射出空氣 欲冷卻板狀體2,由於有底金屬罩體19的溫度高,因此冷卻 之時間增長’且加熱至一定溫度時,直至達到預定慕度土 的時間恐增長。 另一方面,構成前述隔熱構件18的材料,為保持权小 的接觸部,隔熱構件18的楊氏模數宜為lGPa以上’更值感 樣為1 OGPa以上。藉由前述楊氏模數,接觸部的寬度直 0.1〜8mm,且即使隔著隔熱構件18而將板狀體2固定於有 底罩體19’隔熱構件18亦不會變形,且板狀體2不會產生錯 位或平行度,可精確度良好地加以保持。
前述隔熱構件18的材質,宜為由鐵及碳組成的碳鋼、 以及添加鎳、錳、鉻之特殊鋼等揚氏模數大的金屬。又’ 熱傳導率小的材料宜為不鏽鋼以及Fe-Ni-Co系合金,即科 伐鐵鎳鈷合金(kovar),且隔熱構件18的材料,宜選用較板 狀體2的熱傳導率更小者。 以垂直於載置面3之面而加以截斷之隔熱構件18的截 面’相較於多角形,更宜為圓形,且若將截面直徑lmm以 下之圓形線當作隔熱構件18使用,板狀體2及有底罩體19之 位置即不會產生變化,晶圓W的表面溫度可均等且迅速地 升降溫度。如此,即使隔熱構件18及板狀體2的接觸部較 62 亦可保持穩定的接觸部,且由於接觸部較小,故接觸 部損傷而產生粒子的可能性減少。 此外,板狀體2其中-主面上,譬如以圖所示,亦可 構造成設有錄晶圓支射扣,並讓晶,簡在距板狀 體2其中-主面-定的距離。如此,可防止因一端接觸等而 引起的溫度不均。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
此處,實施例1〜4係與實施態樣i相關,實施例5、6 係與實施態樣2相關,實施例7係與實施態樣3相關。 【實施例1】 對熱傳導率為l〇〇W/(m · κ)的碳化矽質燒結體施予研 削加工,製作多數板厚3mm、外徑330mm圓形的板狀體。
接著,為將電阻發熱體及供電部被覆於板狀體上,故 將Au粉末及Pt粉末,與添加有由與前述相同之組份組成的 接著劑之玻璃糊相混而製得之導電體糊,以網版印刷法而 印刷成預定的圖案形狀後’加熱至150°C並讓有機溶劑乾 燥,進而以550°C施予30分鐘的脫脂處理後,藉由7〇〇〜 900 C的溫度進行培燒’形成厚度50/zm的電阻發熱體。此 處,調整金屬成分及玻璃成分的比率,俾讓供電部之比電 阻小於電阻發熱體。 又,罩體係將由厚度3.0mm之SUS304構成的底板為基 礎,且藉由螺絲而與同樣地由SUS304構成的側壁部加以固 定而構成。 之後,於該罩體上堆疊板狀體,且讓螺栓貫通其外周 63 1353631 部,並隔有隔熱構件,俾讓板狀體與罩體不直接接觸,又, 隔彈性體而由罩體側螺著螺栓,以彈性地固定,而製得晶 圓加熱裝置。 試料No_l之噴頭前端為板狀體(第3圖的P20),且與第2 圖、第3圖相同地,冷卻喷頭的前端位在電阻發熱體5之間。 比較例,即試料No_2之喷頭前端係電阻發熱體,且如第17 圖及第18圖的P22所示,冷卻喷頭前端在電阻發熱體上。 再者,讓各晶圓加熱裝置之供電端子通電,並將保持 在140°C時的晶圓W表面的溫度不均調整到±0.5°C,並保持 在140°C。將溫度設定值變更為90°C後,立即開始由喷頭24 而對板狀體2喷射冷卻氣體,讓溫度降至90°C,並將晶圓W 表面的溫度不均達到±0.5°C止的時間作為降溫穩定時間。 為改善目前為止的冷卻效率,目標冷卻時間為降溫穩定時 間200秒以内。有關晶圓W表面的溫度不均,係使用直徑 300mm的晶圓表面上埋入有29個測溫感測器的測溫用晶圓 而加以評價。 製得之晶圓加熱裝置的評價,係於25°C的恆溫室内進 行,冷卻氣體為常溫,且冷卻氣體的總流量為120(升/分)。 又,喷頭的口徑為1.0mm。冷卻喷頭的前端與板狀體之距 離L為5.0mm。 首先,評價冷卻位置對冷卻時間造成的影響。將該結 果例示於表1。 表1 64 1353631 試料No. 降溫穩定時間[秒1 1 電阻發抗體帶之間 195 *2 電阻發熱體 300 *是表示為本發明範圍外。 試料No.l係喷頭前端位在電阻發熱體帶之間(第3圖之 P20) ’其溫度穩定時間為195秒,例證其優異特性。 另一方面,比較例之試料Νο·2係噴頭前端位在電阻發 熱體上’其溫度穩定時間為300秒,可知不為理想態樣。 ^ 由前述可知,噴頭前端若為熱傳導率大之板狀體部 分,冷卻時間短’顯示出優異之特性。此係由於冷卻空氣 直接碰觸熱傳導率大之板狀體,而可於短時間内解除熱 度,故可效率良好地進行冷卻。因此,為效率良好地進行 冷卻,需冷卻板狀體部分。 【實施例2】 此處,評價冷卻噴頭24的前端與板狀體2間的距離匕對 冷卻時間造成的影響。調整固定噴頭24的位置,並變化喷 9 頭24前端與板狀體2間的距離L。又,進行與實施例丨相同的 評價。 讓各晶圓加熱裝置i的供電部6通電,並將保持於14〇 °C時的晶圓W表面的溫度調整為地,且保持在140。〇。 將恤度a又定值變更為9〇°c後,立刻開始由喷頭24而對板狀 體2噴射冷卻氣體,讓溫度降至9〇t,並將晶圓W表面的溫 度不均成為±〇.5°C止的時間作為降溫穩定時間。為改善目 月'J為止的冷卻效率’目標冷卻時間為降溫穩定時間細秒以 65 1353631 内。有關晶圓W表面的溫度不均,係使用直徑300mm的晶 圓表面上埋入有29個測溫感測器的測溫用晶圓而加以評 價。 製得之晶圓加熱裝置的評價,係於25°C的恆溫室内進 行,冷卻氣體為常溫,且冷卻氣體的總流量為120(升/分)。 又,噴頭24的口徑為1.0mm。 將該結果例示於表2。
表2 試料No. 噴頭前端與板狀體間的間隔[mmj 降溫穩定時間[秒] 3 0.05 195 4 0.1 190 5 1 185 6 5 185 7 10 190 8 15 195
由表2可知,冷卻喷頭之前端與前述板狀體之間隔L十 分重要,L為0.1〜10mm,即試料Νο·4〜7的降溫穩定時間 為190秒以下,更為優異。 然而,若如試料Νο.3及8,即喷頭前端與板狀體的距離 小至0.05mm或大至15mm,溫度穩定時間略大到195秒。試 料No.3因板狀體2與喷頭24的距離L小於0.05mm,故碰觸到 板狀體2的反吹氣體將阻礙氣體的喷射,而使得效率降低。 相反地,試料No.8因板狀體2及噴頭24的距離L大至15mm, 因此喷射氣體會擴散,且碰觸到板狀體2時之流速下降,再 者,流量亦減少,因而冷卻效率低落。 【實施例3】 66 1353631 此處,評價冷卻時間所造成的影響。調整固定噴頭24 之位置,並於板狀體2另一主面中,變化由喷頭24前端中心 的投影位置至電阻發熱體5間的最短距離。又,進行與實施 例1相同的評價。 將其結果例示於表3。 表3 試料No. 由噴頭前端中心至 電阻發熱體間最短 的距離[mm] 晶圓W面内 的溫度差[°c] 降溫穩定 時間[秒] 9 0.1 0.20 185 10 1 0.23 180 11 3 0.23 175 12 10 0.24 170
由板狀體2另一主面中的喷頭24前端投影位置的中 心,至電阻發熱體5間的最短距離為3〜10mm,即試料No. 11 〜12,其溫度穩定時間為175秒以下,且晶圓W面内的溫度 差為0.25°C以下,故為理想。與實施例2相較,可知溫度穩 定時間更小,更為理想。
另一方面,試料No.9、10因板狀體的另一主面中,由 喷頭24前端投影位置的中心至電阻發熱體5間的最短距離 小至0.1 mm、1 mm,因此由冷卻喷頭24喷出之空氣將碰觸 到電阻發熱體5,使得降溫穩定時間增長。若空氣碰觸到電 阻發熱體5,由於熱傳導率小之電阻發熱體5及板狀體2間界 面之影響,使得熱的移動變緩慢且冷卻效率變差,因而冷 卻時間變長。 由前述可知,由板狀體之另一主面中之噴頭24前端投 影位置的中心至電阻發熱體5間的最短距離所造成的影響 67 1353631 很大,宜為3mm以上,較佳態樣為3〜100mm。 【實施例4】 此處,評價喷頭數量對冷卻時間造成的影響。調整噴 頭24之數量,並變化噴頭24之數量。又,進行與實施例1相 同的評價。將其結果例示於表4。 表4 試料No. 喷頭數目[個] 降溫穩定時間[秒] 16 3 170 17 4 165 18 8 160 19 16 160 20 17 170 由前述可知,喷頭數目為4〜6個,即試料No.17〜19, 其溫度穩定時間為165秒以下,故為理想。與實施例3相較, 可知溫度穩定時間小,為較佳態樣。 試料Νο·16中,由於喷頭之數量少且進行冷卻時產生斑 點,故直至降溫穩定止之時間變長,冷卻效率變差。又, 試料Νο.20中,喷頭24的數量為17個,而由於設備上的問 題,使得流速降低且冷卻時間變長,導致冷卻效率低落。 若噴頭24之數量過多,為讓所有喷頭24獲得必要的氣 體壓力及流速,就需要大型且高氣體容量的設備,而不適 於量產。可知16個以下較為妥適,噴頭24的數量宜為4〜16 個。 【實施例5】 對熱傳導率為l〇〇W/(m · Κ)的碳化矽質燒結體施予研 68 削加工’製作多數板厚為3mm、外徑330mm圓形的板狀體。 其次,在板狀體上,以網版印刷法而將破璃糊印刷於 板狀體其中的一整個面而成絕緣層後,以15〇它加熱並乾 燥之後再以550 C進行3分鐘脫脂處理。接著,以8〇〇〜950 c之溫度焙燒絕緣層。為接著電阻發熱體及供電部,將Ag 粉末、Pt粉末、以及添加有接著劑的玻璃糊相混而製得之 導電體糊’以網版印刷法而在前述絕緣層上印刷成第6圖所 示的電阻發熱體形狀,之後,加熱至15〇。(:並讓有機溶劑乾 燥’進而以550 C進行30分鐘脫脂處理後,藉由7〇〇〜9〇〇。匚 的溫度進行培燒,形成厚度為55 // m的電阻發熱體。此處, 調整金屬成分及玻璃成分的比率,俾讓供電部的比電阻小 於電阻發熱體。 又,製作以覆蓋住前述電阻發熱體之方式而形成有帶 狀絕緣層12之加熱器部,以及形成有覆蓋住前述電阻發熱 體全面之絕緣層的加熱器部。 又,罩體係以由厚度3.〇mm之SUS304組成的底板為基 礎,並藉由螺絲而與同樣地由SUS3〇4組成的側壁部加以固 定而構成。 之後,於該罩體上堆疊板狀體,並以螺栓貫通其外周 部’並隔有隔熱構件’俾讓板狀體及罩體不直接碰觸,且 由罩體側以螺母螺著固定,藉此作成晶圓加熱裝置。 試料N〇·101之喷頭前端係位在板狀體(第7A圖之AP)之 位置’且與$8®彳目同地’冷卻喷頭前端係位在電阻發熱體 5之間。又,電阻發熱體上並無絕緣層。 再者’製作與前述加叙 “·、器。P相同者,並讓玻璃粉成糊 狀而印刷於各電阻發埶體 …、饈上。進行加熱而形成絕緣層。絕 緣層係對應於第6圖所示之雷 阻發熱體區域而形成,各電阻 發熱體區域的咖⑽一料33_、S3A42mm,與 此相對應’各絕緣層的間隔為25職、25_、35咖。再者, 與前述洲地’組裝隔熱構件及罩體,製作配設有噴頭之 晶圓加熱裝置。 β式料N0.1G2之喷頭前端,係位在電阻發熱體之間。又, 電阻發熱體上形成有個別覆蓋住各環狀區域的絕緣層(第9 圖)。覆蓋最外側的電阻發熱體區域之絕緣層,與覆蓋其内 側的電阻發熱體區域之絕緣層_間隔為35_,並將喷頭 前端配設於該絕緣層之間。 、 試料Νο.Η)3之喷頭前端,係位在電阻發熱體之間。又, 整個電阻發熱體面上-樣形成有絕緣層(第1〇圖)。 試料Νο.104係將喷頭位置配置在最外側之電阻發熱體 區域的絕緣層上。 且由噴頭前端 再者,噴頭前端的口徑為直徑丨2mm 至加熱器部止的距離為6mm。又,試料N〇 1〇1〜1〇4外側的 喷頭數量為8個,並在由板狀體中心數來第2個圓環狀之電 阻發熱體區域上配置4個喷頭。 且,讓各晶圓加熱裝置的供電端子通電,將保持於1 °C時之晶圓W表面的溫度不均調整為± 0 5 〇c,並讓其保持於 14(TC。將溫度設定值變更為9(TC後,立即由所有噴頭噴射 冷卻氣體’讓溫度降至90°C,並將晶圓w表面的溫度不均 70 1353631 成為±0.5°C止的時間作為冷卻時間。為改善目前為止的冷 卻效率,目標的冷卻時間為180秒以内。有關晶圓W表面的 溫度不均,是使用於直徑300mm的晶圓表面上埋入有29個 測溫感測器之測溫用晶圓而加以評價。 製得之晶圓加熱裝置的評價,是在25°C的恆溫室内進 行,冷卻氣體為常溫,且冷卻氣體的總流量為120(升/分)。 首先,評價冷卻位置對冷卻時間造成的影響。
之後,反覆進行1000次循環,即,讓晶圓加熱裝置在5 分鐘内由30°C升溫至200°C,保持5分鐘後再進行30分鐘強 制冷卻,之後,由室溫設定成200°C,測量經10分鐘後之晶 圓溫度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之差,俾作為穩定時之晶圓W的 溫度差。 將其結果例示於表5。
表5 試料No. 噴頭前端的位置 絕緣層12的態樣 冷卻時間 (秒) 反覆加熱冷 卻後之穩定 時的晶圓W 溫度差(°C) 101 電阻發熱體間之 板狀體的絕緣層 14上 無 135 0.32 102 電阻發熱體間之 板狀體的絕緣層 14上 前述電阻發熱體 係以帶狀絕緣層 12加以覆蓋 140 0.24 103 電阻發熱體間之 板狀體的絕緣層 12上 覆蓋電阻發熱體 之絕緣層佔整個 面上 152 0.25 *104 絕緣層12上且電 覆蓋電阻發熱體 358 0.32 71 1353631 阻發熱體之上 之絕緣層佔整個 1^ ρ—— 面上 *係例示本發明以外之實施例。 試料No.101係喷頭前端位在電阻發熱體帶之間(第7圖 之AP),冷卻時間為135秒,且加熱冷卻循環後之穩定時的 晶圓溫度差為〇.32。(:,顯示出優異特性。
又,試料No.102在電阻發熱體上具帶狀的絕緣層,冷 卻時間為140秒,且加熱冷卻循環後之穩定時的晶圓溫度差 為〇.24°C,故為理想。 再者,於板狀體上形成絕緣層14,再於其上形成電阻 發熱體,並進而於電阻發熱體上形成絕緣層’讓冷卻氣體 碰觸電阻發熱體間之絕緣層並冷卻加熱器部之試料 No.103,其冷卻時間為152秒’且加熱冷卻循環後之穩定時 的晶圓溫度差為〇.25。(:,可知耐久性優異。
形成有電阻發熱體之板狀體的另一主面中,當喷頭前 端的投影位置係位在易於板狀體傳送熱度的電阻發熱體之 間,且隔著絕緣層而冷卻半狀體時,冷卻時間短,顯示出 優異之特性。 另一方面,於板狀體上形成絕緣層,再於其上形成電 阻發熱體,更進一步於電阻發熱體上形成絕緣層者,其由 電阻發熱體上之絕緣層上喷射冷卻氣體並加以冷卻’即試 料No. 1〇4,冷卻時間大至358秒,故不理想。 【實施例6】 實施例ό中,與實施例5之試料Ν〇·1〇1〜103相同地製作 72 1353631 式料並將於各纟δ緣層之上面以切法形成有凹凸者作為 。式料121 124。凹槽的ι度為3Q^m,凸部為正方形且一邊 的長度為4G"m、冰度為2G“m。又,與實施例5相同地進 行5平仏。將該結果例示於表6。
表6 試料No. 喷頭前端的位置 絕緣層12的態樣 絕緣層12表面 Ρ古紅ηπ凡 冷卻時間 121 電阻發熱體間之 板狀體的絕緣層 14上 M. »»»% 丄节热/ 口 有 \^y) 95 122 電阻發熱體間之 板狀體的絕緣層 14上 ,述電阻#熱體 係以帶狀之絕緣 -ίΐϋ加以覆蓋 有 102 123 電阻發熱體間之 板狀體的絕緣層 12上 覆蓋電阻發熱體 之絕緣層佔整個 面 有 108 試料No. 121〜123任一者冷卻時間為95秒、1〇2秒、1〇8 秒,充分小於試料No.101〜1〇3的冷卻時間135秒、140秒、 152秒’可知若絕緣層之上面為凹凸面,可顯示優異之冷卻 特性。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以下,表示實施例 與比較例相同部分之標號亦有以其中一者加以表示之場 合)。 對熱傳導率為l〇〇W/(m · K)、比重為3.2、吸水率〇%之 氮化鋁質燒結體施予研削加工,邊變化板厚度邊製作數片 外徑300mm圓盤狀之板狀體2。 其次,為將電阻發熱體5被覆於板狀體2上,將混有pt、 73 1353631
Au、Ag及玻璃糊各粉末之糊劑,以網版印刷法印刷成電阻 發熱體5的圖案形狀。糊劑為提高印刷性’係欲先將黏度做 成100泊程度之呈流動性極高的狀態體,因此印刷後的凹凸 面55、61自然會被掩埋’不管製版網眼之大小’都可完成 極平滑之印刷表面。
再者’在該印刷面完全乾燥前,按壓可讓大小加以變 化的波紋狀模具,轉印出略格子狀之形狀。由於剛印刷完 之電阻發熱體5缺乏保形性,因此有無法轉印略格子狀之形 狀問題’然而另一方面’完全乾燥的電阻發熱體5卻硬度高 而有無法進行轉印問題。 然而’印刷電阻發熱體5後,藉由80°Cxl〇分鐘程度乾 燥之條件’就可轉印略格子狀之形狀。並且,之後藉由將 形成有具略格子狀凹凸面55、61的電阻發熱體5之板狀體 2,置於玻璃之結晶化溫度附近,即以7〇〇。(:焙燒,可製得 如表7所示之各種電阻發熱體5。
又’由於電阻發熱體5依焙燒情形而以數%程度之比率 產生焙燒收縮,故宜使用預先估算該收縮率大小的波紋模 具0 此處,雖例示藉由波紋狀之模具而轉印略格子狀之形 狀的方法’但亦可利用網版印刷時所用的製版網眼其本 身,而形成略格子狀之形狀《具體而言,印刷性雖略差, 但使用黏度為3 0 0 0泊程度之極具黏性及保形性高的電阻發 熱體用糊劑,並使用基於JIS R6002之40〜600網眼的製版來 進行印刷,藉此於印刷後的面上留下製版殘跡,並直接乾 74 1353631 燥〜培燒’如此可形成格子狀之凹槽每imm寬度耻2〜8〇 條的凹凸形狀。即,欲變更格子狀之凹槽時,宜選用對應 欲形成之格子雜的職大小。如此,藉由賴印刷時所 用的製版之_,製作略格子狀之形狀的方紐不需波紋 狀的模具’且程序簡單化’故為理想。當然,電阻發熱體5 之糊劑會⑽燒而以數%程度之比例產生培燒收縮,故宜 使用預先估算該收縮率大小之網眼尺寸。 之後,於電阻發熱體5上形成具略格子狀凹凸面55、61 之絕緣層60。作為形成具略格子狀凹凸面…社絕緣層 60的方法’係將於玻璃粉末中混合作為接著劑之乙基纖維 素’以及作為有機溶劑之松香醇而製得之玻璃糊,以網版 印刷法先平滑地印刷。之後,與前述電阻㈣心相同地, 在玻璃糊完全賴前,㈣可鼓錢各觀化之波紋狀 的模具,而轉印略格子狀H再者,藉由將電阻發熱 體5上形成有略格子狀之絕緣層6G的板狀體2 ,置於玻璃之 結晶化溫㈣近,即·。錢,㈣得略格子狀之絕 緣層60。 又,玻璃糊也會因焙燒而以數%之比率產生焙燒收 縮,因此宜使用預先估算該收縮率大小的波紋狀模具二 此處’雖例示藉由波紋狀之模具而轉印略格子狀之形 狀的方法’但亦可利用網版印刷時所用的製版之網眼其丄 身而形成略格子狀之形狀。具體而言,可藉由使用依據爪 R6002之40〜600網眼的製版,而形成格子狀之凹槽為〇之〜 80條/mm的凹凸形狀。 75 1353631 即,欲變更格子狀之場合時,宜選用對應欲形成之格 子形狀的網眼大小。如此,藉由網版印刷時所用的製版之 網眼,製作略格子狀之形狀的方法就不需波紋狀的模具, 且程序簡單化,故為理想。當然,玻璃糊會因焙燒而以數 %程度之比例產生焙燒收縮,故宜使用預先估算該收縮率 大小之網眼尺寸。 將罩體19安裝於如前述之板狀體2,製作晶圓加熱裝 置1。
且,反覆進行加熱冷卻循環試驗,即,對該晶圓加熱 裝置1施加200V,待從室溫升溫到300°C後,由排出口排出 冷媒,急速地由300°C冷卻至室溫。再者,調查加熱冷卻循 環的次數與電阻發熱體5產生剝離或裂紋的關係。 又,第一次的加熱冷卻循環中,測量由300°C至50°C止 的時間,俾作為冷卻時間。 將該結果例示於表7(表7- 1〜6)。
表7 — 1 試料N 〇. 電阻發熱體表面之形狀 絕緣層表面之形狀 *201 平滑 平滑 202 平滑 略格子狀之凹槽 203 略格子狀之凹槽 平滑 204 凹£b面 凹凸面 205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06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07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08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09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0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76 1353631 211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2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3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4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5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6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7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8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19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0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1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2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3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4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5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6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7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8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29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30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231 略格子狀之凹槽 略格子狀之凹槽 *表示本發明之範圍外。 表7 — 2 電阻發熱體 試料 No. 格子狀之凹 槽(條/mm) 凹部之厚 度(tv)vm 凸部的厚 度(tp) // m 比 (tp/tv)xl00 電阻發熱體的 平均厚度;wm *201 2 202 2 203 20 25 35 140.0% 60 204 25 35 60 205 0.1 25 35 140.0% 60 206 0.2 25 35 140.0% 60 207 0.4 25 35 140.0% 60 208 40 25 35 140.0% 60
77 209 80 25 35 140.0% 60 210 100 25 35 140.0% 60 211 20 1 1 100.0% 2 212 20 25 27 108.0% 52 213 20 25 35 140.0% 60 214 20 18 35 194.4% 53 215 20 1 2 200.0% 3 216 20 17 35 205.9% 52 217 20 25 45 180.0% 70 218 20 25 35 140.0% 60 219 20 25 35 140.0% 60 220 20 25 35 140.0% 60 221 20 25 35 140.0% 60 222 20 25 35 140.0% 60 223 20 25 35 140.0% 60 224 20 25 35 140.0% 60 225 20 25 35 140.0% 60 226 20 25 35 140.0% 60 227 20 25 35 140.0% 60 228 20 25 35 140.0% 60 229 20 25 35 140.0% 60 230 20 25 35 140.0% 60 231 20 25 35 140.0% 60 1353631 表7 — 3 電阻發熱H 試料No. 格子狀之 凹槽(條 /mm) 凹部之厚 度(tv)m 凸部的厚 度(tp)" m 比 (tp/tv)x 100 電阻發熱 體的平均 厚度W m *201 2 202 20 25 35 140.0% 60 203 2 204 2 205 0.1 25 35 140.0% 60 206 0.2 25 35 140.0% 60 207 0.4 25 35 140.0% 60 78 1353631 208 40 25 35 140.0% 60 209 80 25 35 140.0% 60 210 100 25 35 140.0% 60 211 20 1 1 100.0% 2 212 20 25 27 108.0% 52 213 20 25 35 140.0% 60 214 20 18 35 194.4% 53 215 20 1 2 200.0% 3 216 20 17 35 205.9% 52 217 20 25 45 180.0% 70 218 20 25 35 140.0% 60 219 20 25 35 140.0% 60 220 20 25 35 140.0% 60 221 20 25 35 140.0% 60 222 20 25 35 140.0% 60 223 20 25 35 140.0% 60 224 20 25 35 140.0% 60 225 20 25 35 140.0% 60 226 20 25 35 140.0% 60 227 20 25 35 140.0% 60 228 20 25 35 140.0% 60 229 20 25 35 140.0% 60 230 20 25 35 140.0% 60 231 20 25 35 140.0% 60 表7 — 4 試料No. 電阻發熱體的成分比(Wt%) Pt Au Ag 玻璃 *201 30 20 0 50 202 30 20 0 50 203 30 20 0 50 204 30 20 0 50 205 30 20 0 50 206 30 20 0 50 207 30 20 0 50 208 30 20 0 50
79 209 30 20 0 50 210 30 20 0 50 211 30 20 0 50 212 30 20 0 50 213 30 20 0 50 214 30 20 0 50 215 30 20 0 50 216 30 20 0 50 217 30 20 0 50 218 30 20 0 50 219 30 20 0 50 220 30 20 0 50 221 40 10 0 50 222 30 20 0 50 223 20 30 0 50 224 40 0 10 50 225 30 0 20 50 226 20 0 30 50 227 0 20 30 50 228 0 30 30 40 229 0 30 20 50 230 0 10 40 50 231 10 20 10 60 1353631 表7 —5 試料Ν ο. 絕緣層的成分比(Wt%) ZnO B2〇3 Si02 Mn〇2 *201 50 30 20 〇 202 50 30 20 〇 203 50 30 20 〇 204 50 30 20 〇 205 50 30 20 〇 206 50 30 20 〇 207 50 30 20 〇 80 1353631
208 50 30 20 0 209 50 30 20 0 210 50 30 20 0 211 50 30 20 0 212 50 30 20 0 213 50 30 20 0 214 50 30 20 0 215 50 30 20 0 216 50 30 20 0 217 50 30 20 0 218 50 30 18 2 219 60 20 18 2 220 70 20 8 2 221 50 30 20 0 222 60 20 18 2 223 50 30 20 0 224 50 30 20 0 225 60 20 18 2 226 50 30 20 0 227 50 30 20 0 228 50 30 20 0 229 50 30 20 0 230 50 30 20 0 231 50 30 20 0 試料No. 至產生裂紋止的升降 溫試驗次數(循環) 冷卻時間(由300°C 至5(TC的時間)(秒) *201 2400 450 202 4050 300 203 4060 300 204 4100 300 205 5500 280 206 9200 270 207 14300 260 81 1353631 208 14600 220 209 9200 220 210 6800 220 211 4200 220 212 14800 220 213 15000 220 214 14800 220 215 11000 220 216 9800 220 217 6000 220 218 15400 220 219 23200 220 220 15600 220 221 12300 220 222 23200 220 223 11200 220 224 12300 220 225 23200 220 226 11200 220 227 13400 220 228 13500 220 229 13100 220 230 13500 220 231 8800 220
如此,於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0的表面上,具有 略格子狀之形狀等、凹凸面55、61之晶圓加熱裝置1的試料 No.202〜231,即使加熱循環超過4000次,電阻發熱體5也 不會剝離或產生裂紋,故為理想。 然而,如試料No.201,電阻發熱體5的表面為平坦的晶 圓加熱裝置1,在2400次循環,電阻發熱體5就產生裂紋。 又,形成於板狀體2之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0上的 前述凹凸面55、61為略格子狀,且該格子狀之凹槽平均每 1mm寬度為0.2〜80條之晶圓加熱裝置1的實施例,即試料 No.206〜209,可邊吸收板狀體2與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 層60的熱膨脹差,邊抑制電阻發熱體5及/或絕緣層60的劣 82 1353631 化損傷,且至電阻發熱體5產生裂紋及剝離止的次數多達 9000次’可獲致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裝置1。 又,進而,前述凹凸面55、61中,凹部的厚度(tv)與凸 部的厚度(tp)之比(tp/tv)xl00為105〜200%,且前述電阻發 熱體5或絕緣層6〇的平均厚度為3〜60//m,即試料N〇.212 〜215 ’至產生裂紋及剝離止的加熱冷卻循環更增加至 10000次,故為理想。
由前述可知,可做成可靠度高之晶圓加熱裝置1。 又’讓電阻發熱體5及絕緣層60的表面為凹凸面55、61 實知例,即試料No.202〜231中任一者相較於無凹凸面 55 、61之比較例,即試料Νο·2(Π ’其冷卻時間為3〇〇秒以下, 由此可知,具凹凸面55、61,特別是略格子狀之凹槽時, 冷部時間小,故為理想。 再者,該玻璃宜為以Ζη〇為主成分之 〇B2〇3_Si〇2_Mn〇2系之結晶化玻璃。進而,更理想者,
、乙n〇為5〇〜7〇質量%,B2〇3為20〜30質量%,si〇2為5〜 貝量0/〇,Mn〇2為1〜2質量%之玻璃作為絕緣層之實施 】即式料No.218〜220,其加熱冷卻循環為15〇〇〇〜23200 人,故最為理想。 又,電阻發熱體5宜為由Pt、Au、Ag選出之至少二種 父上的金屬以及玻璃,進而該比率宜為以重量比係pt: Au : 破螭〜3〇 : 2〇 : 5〇質量%,或Pt : Ag :玻璃=3〇 : 20 : 50質 量 0/〇 〇 又’各自之誤差宜為±5質量%以内。 83 1353631 惟,絕緣層60並不需限定僅形成於電阻發熱體5之表 面,擴展於基底之板狀體2等亦可。 【圖式簡單說明:3 第1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1之晶圓 加熱裝置的構造。 第2圖係一擴大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冷卻喷頭及電阻發熱體的位置。
第3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1之晶圓 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的電阻發熱體帶之形狀、以及喷頭 前端的位置。 第4圖係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1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板 狀體上的電阻發熱體帶形狀的變形例、以及喷頭前端位置 之圖。 第5A圖係一戴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 加熱裝置的構造。
第5B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晶圓 加熱裝置的構造。 第6圖係一俯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電阻發熱體的形狀。 第7A圖係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電阻發 熱體區域之圖。 第7 B圖係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分割環狀 電阻發熱體區域其中一例之圖。 第8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2之晶圓 84 1353631 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的絕緣層、電阻發熱體及喷頭前端 的位置。 第9A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覆蓋在電阻發熱體上之 絕緣層及喷頭前端的位置,該電阻發熱體係形成於實施態 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令之板狀體上者。 第9B圖係例示實施態樣2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環狀絕 緣層其中一例之圖。
第10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形成於實施態樣2之變形 例之晶圓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上的絕緣層、電阻發熱體、 覆蓋該電阻發熱體之絕緣層、以及喷頭前端之位置。 第11圖係一部分擴大斜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較 佳例,即,位在電阻發熱體之間的絕緣層表面為凹凸面。 第12圖係一俯視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2之變形例之晶 圓加熱裝置中之加熱器部的電阻發熱體形狀。 第13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本發明實施態樣3之晶圓 加熱裝置。
第14A圖係一斜視截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 加熱裝置中之板狀體。 第14B圖係一戴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 裝置中之板狀體。 第15圖係一斜視截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 熱裝置中之板狀體。 第16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實施態樣3之晶圓加熱裝 置中之板狀體。 85 1353631 第17圖係一擴大圖,用以例示比較例之晶圓加熱裝置 中之噴頭前端、以及電阻發熱體的位置。 第18圖係一平面圖,用以例示比較例之晶圓加熱裝置 中之電阻發熱體帶的形狀、以及喷頭前端的位置。 第19圖係一截面圖,用以例示習知之晶圓加熱裝置其 中一例。 第20圖係一俯視圖,用以例示習知之晶圓加熱裝置中 之電阻發熱體的形狀。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3.. .底板 14.. .絕緣層 15.. .晶圓支撐銷 16.. .開口部 1.. .晶圓加熱裝置 2.. .板狀體 3.. .載置面 4.. .電阻發熱體區域 4a〜4h、4cd、4eh…電阻發熱體17...彈性體(罩體部) 區域 18...隔熱構件 5.. .電阻發熱體 5a〜5h、5cd、5eh...電阻發熱體 6.. .供電部 7.. .加熱器部
8…彈性體(供電部) 10.. .溫度感測器 11.. .供電端子 19.. .罩體(支撐體) 21.. .底板 22.. .側壁部 24…喷頭 24a...喷頭的前端 25.. .晶圓升降銷 28.. .導銷 12…絕緣層 401...凹凸面 12a、12b、12cd、12eh...絕緣層 41.·.凸部 86 1353631
42..·凹部 180...螺栓 51...第1圓弧部 182...噴頭 52···彎折帶(接續部) 183...排出口 55...電阻發熱體之凹凸面 D1〜D3··.外徑 56...電阻發熱體之凸部 D、DP...直徑(D外徑) 57...電阻發熱體之凹部 D33...内徑 60…絕緣層 W...半導體晶圓 61...絕緣層之凹凸面 LI、L3〜L7···間隔 62...絕緣層之凸部 S...電阻發熱體之間隔 63...絕緣層之凹部 S2、S3...間隔 171...晶圓加熱裝置 P20...喷頭前端的位置(電阻發熱 172...板狀陶瓷體 體帶之間) 173...載置面 P30...喷頭前端的位置(多數電阻 174...連接構件 發熱體帶之間) 175...電阻發熱體 AP...喷頭前端的位置(電阻發熱 179...罩體 體帶之間)
87

Claims (1)

1353631 第94121614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修正日期:2011年6月1曰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晶圓加熱裝置,包含有: 板狀體,係具有相對向之二個主面,其中一主面係 作為載置晶圓之載置面,而另一主面上具有帶狀之電阻 發熱體; 供電端子,係連接於前述電阻發熱體並將電力供給 於該電阻發熱體; 罩體,係設置成在前述板狀體之另一主面處並覆蓋 住前述供電端子;及 噴頭,具有與前述板狀體之另一主面相對向的前 端,且可以冷卻前述板狀體; 又,前述帶狀之電阻發熱體之至少表面設有絕緣 層,而前述喷頭之前端之投影位置係位於前述絕緣層間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帶狀 之電阻發熱體具有多數個,且前述喷頭前端的投影位置 位於不同的電阻發熱體帶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板狀 體之熱傳導率係高於前述絕緣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帶狀 之電阻發熱體係隔著底層絕緣層而設於前述板狀體之 另一主面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 中前述板狀體之熱傳導率係高於前述電阻發熱體。 88 1353631 第94121614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修正曰期:2011年6月1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 中前述噴頭為複數個,且前述多數喷頭之前端係位在一 個圓周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板狀 體具圓板形狀,且前述板狀體之中心軸上具有前述一個 圓周之中心。 8. —種半導體製造裝置,係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 項中任一項之晶圓加熱裝置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 中前述各電阻發熱體係多數藉由彎折帶而連接形成之 圓弧狀帶,且前述多數圓弧狀帶係配設成同心圓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多數
電阻發熱體係包含位於最内側之第1電阻發熱體、位在 該第1電阻發熱體外側之第2電阻發熱體、位在該第2電 阻發熱體外側之第3電阻發熱體、及位在該第3電阻發熱 體外側之第4電阻發熱體, 且第1電阻發熱體區域、第2電阻發熱體區域、第3 電阻發熱體區域及第4電阻發熱體區域係同心, 其中: 第1電阻發熱區域係與前述第1電阻發熱體中最外 側之圓弧狀帶外接之圓内側的區域, 第2電阻發熱體區域係與前述第2電阻發熱體中最 外側之圓弧狀帶外接之圓,以及與最内側之圓弧狀帶内 接之圓二者間的區域1 89 1353631 第94121614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修正曰期:2011年6月1曰 第3電阻發熱體區域係與前述第3電阻發熱體中最 外側之圓弧狀帶外接之圓,以及與最内側之圓弧狀帶内 接之圓二者間的區域, 第4電阻發熱體區域係與前述第4電阻發熱體中最 外側之圓弧狀帶外接之圓,以及與最内側之圓弧狀帶内 接之圓二者間的區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包含四個 前述第4電阻發熱體及兩個前述第3電阻發熱體, 且各第4電阻發熱體係分別設於將前述第4電阻發 熱體區域分割成4份的區域内’ 而各第3電阻發熱體係分別設於將前述第3電阻發 熱體區域分割成2份的區域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前述第4電阻 發熱體區域及第3電阻發熱體區域二者間之間隔,大於 前述第3電阻發熱體區域及前述第2電阻發熱體區域間 之間隔、以及前述第2電阻發熱體區域及前述第1電阻發 熱體區域間之間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喷頭 為多數個,且各喷頭前端在前述板狀體另一主面上的投 影位置係位在前述第4電阻發熱體區域及前述第3電阻 發熱體區域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 中前述電阻發熱體之表面為凹凸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凹凸 90 1353631 第94121614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修正曰期:2011年6月1曰 面之凹部係大略呈格子狀之凹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4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 述帶狀之電阻發熱體上面的全部或部分設有絕緣被覆 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絕緣 被覆層之表面為凹凸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凹凸 面之凹部係大略呈格子狀之凹槽。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晶圓加熱裝置,係具有如申請 專利範圍第1項之絕緣層者, 且前述絕緣層係分開設於前述第1〜第4電阻發熱 體區域, 而前述喷頭前端在板狀體另一主面上之投影位置 係位在前述分開設置之絕緣層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晶圓加熱裝置,其中前述喷頭 具有多數個。 91
TW094121614A 2004-06-28 2005-06-28 Wafer heat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WI35363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9545A JP4359927B2 (ja) 2004-06-28 2004-06-28 ウエハ加熱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43904A JP2006066441A (ja) 2004-08-24 2004-08-24 ウェハ加熱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JP2004278793A JP2006093496A (ja) 2004-09-27 2004-09-27 ウェハ加熱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4354A TW200614354A (en) 2006-05-01
TWI353631B true TWI353631B (en) 2011-12-01

Family

ID=3578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1614A TWI353631B (en) 2004-06-28 2005-06-28 Wafer heat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071916B2 (zh)
KR (1) KR101185794B1 (zh)
CN (1) CN101019208B (zh)
TW (1) TWI353631B (zh)
WO (1) WO20060063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5794B1 (ko) * 2004-06-28 2012-10-02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웨이퍼 가열장치와 반도체 제조장치
JP5230165B2 (ja) * 2007-10-18 2013-07-10 日本フェンオール株式会社 半導体処理ユニット及び半導体製造装置
FR2927218B1 (fr) * 2008-02-06 2010-03-05 Hydromecanique & Frottemen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element chauffant par depot de couches minces sur un substrat isolant et l'element obtenu
JP2010016225A (ja) * 2008-07-04 2010-01-21 Tokyo Electron Ltd 温度調節機構および温度調節機構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DE102009034307A1 (de) * 2009-07-21 2011-01-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Hochtemperaturheiz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5174098B2 (ja) * 2010-08-09 2013-04-0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熱処理方法及びその熱処理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熱処理装置
JP6133869B2 (ja) * 2011-08-30 2017-05-24 ワトロウ エレクトリック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サーマルアレイ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276410B2 (en) * 2011-11-25 2019-04-30 Nhk Spring Co., Ltd. Substrate support device
JP5973731B2 (ja) 2012-01-13 2016-08-2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ヒータの温度制御方法
GB201207039D0 (en) * 2012-04-23 2012-06-06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 Heating smokeable material
US9582621B2 (en) 2015-06-24 2017-02-28 Globalfoundries Inc. Modeling localized temperature changes on a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using thermal potential theory
KR101762159B1 (ko) * 2016-02-24 2017-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면상 발열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하는 전기 레인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7156758A1 (en) * 2016-03-18 2017-09-21 Acm Research (Shanghai) Inc. Substrate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US10780447B2 (en) * 2016-04-26 2020-09-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uniformity of a showerhead
SE545308C2 (en) 2016-05-27 2023-06-27 Universal Instruments Corp Dispensing head having a nozzle heater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JP6792368B2 (ja) * 2016-07-25 2020-11-25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熱処理装置、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KR102609312B1 (ko) * 2016-09-13 2023-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이퍼 워피지 개선 장치 및 방법
JP6847610B2 (ja) * 2016-09-14 2021-03-2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熱処理装置
KR102298654B1 (ko) * 2017-04-19 2021-09-07 주식회사 미코세라믹스 내구성이 개선된 세라믹 히터
KR20200105717A (ko) * 2018-02-16 2020-09-08 니뽄 도쿠슈 도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지 장치
KR102091251B1 (ko) * 2018-08-21 2020-03-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히터
WO2020129798A1 (ja) 2018-12-20 2020-06-2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KR102239330B1 (ko) * 2019-06-12 2021-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된 산화막을 가지는 면상 발열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700499B (zh) * 2019-07-17 2020-08-01 美商第一檢測有限公司 晶片測試系統
CN114730718A (zh) * 2019-12-02 2022-07-08 Ev 集团 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加热衬底的设备和方法
EP3982398A1 (en) * 2020-10-06 2022-04-13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Controlled local heating of substrates
TW202326927A (zh) * 2021-10-15 2023-07-01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處理裝置
GB2621859A (en) * 2022-08-24 2024-02-28 Dyson Technology Ltd Heating element, heating system &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7286474B (zh) * 2022-12-28 2024-06-21 无锡至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金属外壳晶圆加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8629A (en) * 1979-09-27 1981-05-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iffusion transfer type photographic film unit
JPS5816590A (ja) 1981-07-22 1983-01-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クリ−ン版
JPH07280462A (ja) 1994-04-11 1995-10-27 Shin Etsu Chem Co Ltd 均熱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ー
JP3073658B2 (ja) 1994-09-12 2000-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H10284382A (ja) * 1997-04-07 1998-10-23 Komatsu Ltd 温度制御装置
US6179924B1 (en) * 1998-04-28 2001-01-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Heater for use i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to deposit tungsten
JP3373197B2 (ja) 1999-02-10 2003-02-04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ホットプレートユニット
JP2001118664A (ja) * 1999-08-09 2001-04-27 Ibiden Co Ltd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US6717116B1 (en) * 1999-08-10 2004-04-06 Ibiden Co., Ltd.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device ceramic plate
JP2001313249A (ja) 1999-08-20 2001-11-09 Ibiden Co Ltd ホットプレートユニット
JP3813421B2 (ja) 1999-08-23 2006-08-23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ウエハプローバ装置
JP4021139B2 (ja) * 1999-09-30 2007-12-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方法
TW476983B (en) 1999-09-30 2002-02-21 Tokyo Electron Ltd Heat treatment unit and heat treatment method
WO2001039551A1 (fr) * 1999-11-19 2001-05-31 Ibiden Co., Ltd. Plaque chauffante en ceramique
JP2001297858A (ja) 1999-11-24 2001-10-26 Ibiden Co Ltd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JP2001297857A (ja) 1999-11-24 2001-10-26 Ibiden Co Ltd 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用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US6500266B1 (en) * 2000-01-18 2002-12-31 Applied Materials, Inc. Heater temperature uniformity qualification tool
US6534751B2 (en) * 2000-02-28 2003-03-18 Kyocera Corporation Wafer heating apparatus and ceramic hea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2064133A (ja) 2000-03-30 2002-02-28 Ibiden Co Ltd 支持容器および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
JP2001351970A (ja) 2000-04-07 2001-12-21 Ibiden Co Ltd 静電チャック
EP1220302A1 (en) 2000-07-03 2002-07-03 Ibiden Co., Ltd. Ceramic heater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testing apparatus
JP2002083848A (ja) 2000-07-03 2002-03-22 Ibiden Co Ltd 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
US6433318B2 (en) * 2000-08-11 2002-08-13 Michael Danko Electric heater assembly with in-line thermostat
JP2002076102A (ja) 2000-08-31 2002-03-15 Ibiden Co Ltd セラミック基板
JP2002100460A (ja) 2000-09-22 2002-04-05 Ibiden Co Ltd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およびホットプレートユニット
JP2002100462A (ja) 2000-09-25 2002-04-05 Ibiden Co Ltd ホットプレート
EP1345472A1 (en) * 2000-11-24 2003-09-17 Ibiden Co., Ltd. Ceramic heat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ceramic heater
JP4328009B2 (ja) * 2000-11-30 2009-09-0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2002246159A (ja) * 2001-02-16 2002-08-30 Ibiden Co Ltd ホットプレートユニット
JP2002373846A (ja) * 2001-06-14 2002-12-26 Ibiden Co Ltd 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用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および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用ホットプレートユニット
JP2003100818A (ja) 2001-09-25 2003-04-04 Ibiden Co Ltd 支持容器および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
JP3909266B2 (ja) 2002-05-27 2007-04-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ウェハ支持部材
JP2004022475A (ja) 2002-06-20 2004-01-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81300B2 (ja) 2002-06-25 2007-09-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ウェハ支持部材
JP3921143B2 (ja) * 2002-07-29 2007-05-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ウエハ加熱装置
JP2004189545A (ja) 2002-12-11 2004-07-08 Osaka Gas Co Ltd 放線菌を含む有機肥料ペレットおよびその使用法
KR100747957B1 (ko) * 2003-04-18 2007-08-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다치 고쿠사이 덴키 반도체 제조 장치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185794B1 (ko) * 2004-06-28 2012-10-02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웨이퍼 가열장치와 반도체 제조장치
TWI281833B (en) * 2004-10-28 2007-05-21 Kyocera Corp Heater, wafer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eater
JP2006135130A (ja) * 2004-11-08 2006-05-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加熱体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17627A1 (en) 2008-01-24
US8071916B2 (en) 2011-12-06
KR101185794B1 (ko) 2012-10-02
CN101019208A (zh) 2007-08-15
TW200614354A (en) 2006-05-01
US8519309B2 (en) 2013-08-27
KR20070028464A (ko) 2007-03-12
US20100170884A1 (en) 2010-07-08
WO2006006391A1 (ja) 2006-01-19
CN101019208B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3631B (en) Wafer heat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US6534751B2 (en) Wafer heating apparatus and ceramic hea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0782395B1 (ko) 세라믹 히터, 그것을 이용한 웨이퍼 가열장치 및 반도체 기판 제조방법
KR100511542B1 (ko) 유체 가열용 히터
JP2006127883A (ja) ヒータ及びウェハ加熱装置
WO2001078456A1 (fr) Element ceramique chauffant
JP2010080261A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JP4658913B2 (ja) ウェハ支持部材
JP2006332410A (ja) ウェハ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JP2006237336A (ja) ヒータ及びウェハ加熱装置
JP4776157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
JP4776156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
JP4596790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ウェハ支持部材
JP4325925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
JP2001237301A (ja) 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用セラミック基板
JP3921143B2 (ja) ウエハ加熱装置
JP4646502B2 (ja) ウェハ支持部材
JP4671592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
JP4666909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
JP3924513B2 (ja) ウェハ支持部材
JP2006147589A (ja) 流体加熱用ヒータ
JP2006173496A (ja) 半導体ウエハの加熱、冷却方法、および、半導体用加熱装置
JP2006041267A (ja) ウェハ支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JP2002170652A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WO2001084887A1 (fr) Plaque chauffante en ceram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