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0634B -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solid electrolyt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solid electrolyt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634B
TWI300634B TW094127960A TW94127960A TWI300634B TW I300634 B TWI300634 B TW I300634B TW 094127960 A TW094127960 A TW 094127960A TW 94127960 A TW94127960 A TW 94127960A TW I300634 B TWI300634 B TW I3006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electrolyte
lithium ion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7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1444A (en
Inventor
Yasushi Inda
Original Assignee
Ohar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hara Kk filed Critical Ohara Kk
Publication of TW200611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1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6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Measur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ells (AREA)

Description

130063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一種主要合適用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固 體電解質及包含此固體電解質的鋰離子二次電池。 【先前技術】 過去,其微孔薄膜(稱為分離器)以非水電解溶液浸潰的 電解質一般用做鋰離子二次電池的電解質。使用由聚合物 所組成的聚合物電解質的鋰離子二次電池(聚合物電池)最 近較利用此種使用電解質溶液的電解質之電池吸弓丨更多注 意。 / 此聚合物電池使用一種凝膠形式電解質,其中聚合物以 液體電解溶液浸潰。因為電解溶液保持於聚合物,電池具 些微液體洩漏可能性之優點及電池安全性因而改善及,而 且’電池具在電池呈現形狀的改良自由度。 因為此種形式的聚合物電解質具較電解溶液形式的電解 質為低的鋰離子電導率,已企圖減少此聚合物電解質的厚 度。然而,在減少聚合物電解質的厚度之情況下,其機械 強度亦減j/,結果在其製造期間聚合物電解質損傷及其正 電極及負電極短路。 曰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平成第6-140052號已提出一種 由將無機氧化物如二氧化鋁加至電解質以改善其機械強度 所製造的固體電解質。除二氧化料,此種無機氧化物包 括'一氧化梦及銘酸鐘。 然而,無機化合物於如二氧化鋁於電解質的添加引起固 104097.doc 1300634 -電解貝中鋰離子導電率顯著降低的問題,而i,當充電 及放電在具此種固體電解質的鐘離子二次電池重覆時,電 解質”無機氧化物反應造成鐘離子二次電池的充電-放電 循環特徵的顯著下降。 曰本專利特許公開案第號揭示一種由以包 含離子電導性無機物質的薄膜形式的固體電解質所製造的 、子人電池。在此公開案中,漿液係由分散鏗離子電 ¥:生無機物質粉末與黏合劑於溶劑中而製備,此漿液係直 H佈&iLt極或貞電極的電極材料,及接著乾燥及移除 /合劑以提供薄膜固體電解質。然而,在此方法中,幾乎不 可月b依罪其自己處理電解質及需要特殊電池製造裝置以進 订電解質的商業製造。此外,電池的組裝涉及—種需要相 §長時間間隔的乾燥方法及此減少電池製造的效率。 所以’本發明目的為移除在上述固體電解質及使用此固 體電解質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實際產生因為低鋰離子電導 率所存在的困難及提供具高電池容量且不含電解溶液的固 體電解質,其具優秀充電-放電循環特徵,能夠長時間穩 疋使用,及在商業製造中易於製造及處理。本發明目的亦 提供一種使用此固體電解質的鋰離子二次電池。 在不使用電解溶液的固體電解質形式電池中,電解溶液 無法在正及負電極浸潰以如在先前技藝鋰離子電池般地使 用電解溶液加強在正及負電極的鋰離子電導性。所以,本 發明另一目的為將優秀的鐘離子電導率施予正及負電極且 不須以電解溶液浸潰正及負電極。 104097.doc 1300634 【發明内容】 做马有關用於鐘離子二次電池的备種 及實驗的結果,本發明發明者發現(:的_細研究 於先前技藝聚合物電解質的鐘離子電導發明)顯著高 可藉由形成包含料組合物的峰子導電晶體導率 ^末’特別是特定組合物的㈣子導電㈣_以=質 與特定結構的㈣子導電有機聚合物於片狀形:電 解“在不含電解溶液的固體電解質得到。本發明者二 現精由提供具相同無機物質及/或有機聚合物 : 同玻璃-陶究及/或有機聚合物的正電極及/或負電極,:先 :技藝固體電解質形式電池相較,可實現經改良輸出:容 里及經改良充電-放電特徵。 在此專利說明書卜,,玻璃-陶究"為一種由非晶形固體及 晶體所製造的材料,其可由熱處理玻璃使得晶體相沉殿於 玻璃相而提供。玻璃_陶瓷包括一種由整個玻璃相至晶體 相的相變化所提供的材料,若基本上在晶體晶粒之間或其 内沒有任何孔隙,亦即結晶度為1〇〇質量%。陶瓷及燒結 材料一般無法避免在製造方法期間所引起的晶體晶粒之間 或其内的孔隙及晶體晶粒邊界之存在,及在此方面,陶瓷 及燒結材料可與玻璃·陶瓷區別。特別是關於離子導電 率’陶莞或燒結材料的離子導電率因為此種孔隙及晶體晶 粒邊界之存在而較包含於其内的晶體晶粒的離子導電率顯 著為低。在玻璃-陶瓷,在晶體晶粒之間的離子導電率之 下降可由控制結晶方法而避免及基本上等於晶體晶粒的離 104097.doc 13 0〇€34l27960號專利申請案 __ ___ 中文說明書替換頁(96年Η;月)月約滅〉正替換具 子v電率的該玻璃_陶瓷離子導電率可因而維持。 所述因為在製造方法期間於晶體晶粒之間或其内 • 《有任何阻礙離子傳導的孔隙或晶體晶粒邊界產生,與一 ^ 般陶瓷及燒結材料相較,玻璃-陶瓷具優秀的離子導電 且,已發現具特定結構的鐘離子導電玻璃肩究且非 =離:導電率且其鐘離子遷移數為丨及而且在大氣;為 非吊穩疋的固體電解質。 此玻璃_陶£或是包含此玻璃_陶竟的 禝:材料於正電極及/或負電極,優秀的離子導電率加強 _可細1予忒正電極及/或負電極縱然鋰離子二次電池不 含任何電解溶液。 < 人:達到本發明目的’在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包括 B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 無機或有機鋰鹽添 人物係^合物及不含電解溶液的固體電解質,該有機聚 :物Γ聚氧化乙稀與其他-或多種有機聚合物之共聚 又聯結構及其混合物所組成族群選出。 在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一 ㈣命妒所朴 所疋義的固 體电角午貝其中構成包含鋰 益撼必所 雕于¥電日日體的無機物質粉末的 物貝不含阻礙離子導電的孔隙或晶體晶粒邊界。 本專利說明書中,”阻礙離子導電的孔隙或 邊界’丨表示離子導雷阳淑-从 二日日體日日粒 減小勺人 礙70件如孔隙及晶體晶粒邊界,苴 ▲機::鐘離子導電晶體的整個無機物質的離子導電率: …祛物貝中鋰離子導電晶體的 羊至 離卞等窀率的十分之一或更 】_97.961()I8.d〇c I3〇〇634 低。 在本發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定 義的具厚度超過20 μπι多至60 μιη的固體電解質。 —在本發明第四方面,提供—種如在第—至第三方面中任 —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 物質粉末具1〇〜丨或更多的離子導電率及9叫或更低 的平均粒子直徑及以5〇·95質量%的量包含於固體電解質。 在本發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 一個所定義的具10-5 Scm-1或更多的離子導電率的固體 解質。 一在本發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 -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 物質粉末具Li1+x+yAlxTi2-xSiyP3-y〇12其中 為 Ohsao $ y S 1的晶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 在本發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 一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該㈣子導電晶體的無 機物質粉末包括,以莫耳%, 一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該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
Li2〇 Al2〇3 + Ga2〇3 Ti〇2+Ge02 Si02 P2O5 在本發明第八方面,提供 12-18% 5-10% 35-45% M0%及 30-40% 種如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 104097.doc
齡卜月魄机楚)正替換頁I 1300|lMl2796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替換頁(96年1〇'月) 3-10% 5-20% 25-40% 〇 · 5 - 8 % 及 40-55% 機物貝粉末包括,以質量%, Li20
Al2〇3 + Ga2〇3
Ti〇2+Ge02
Si02 P2O5 在本發明第九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 一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皙苴由、 該固體電解質。'^電率及以5-40質量%的量包含於 在本發明第十方面,担彳娃 • 面棱供一種包括含鋰離子導電玻璃_ 陶究私末及以無機或有機鐘鹽添加的有機聚合物 解溶液的固體電解質,該有機聚合物係由聚氧: :成―:=機聚合物之共聚物, 在本發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十方面所定義的 具厚度超過20 μηι多至60 μπι的固體電解質。 、
在本發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十或第十 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該㈣子導電破璃, I 或更多的離子導電率及9 _或更低的平:粒; 直徑及以50-95質量%的量包含於該固體電解質。广 在本發明第十三方φ,提供一種如在第十至第+二 中任一個所定義的具10-5 Scm·!或更多的離 =面 體電解質。 ^率的固 104097-9610l8.doc 10 1300634 在本發明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種如在 φ/工加 丁主弟十三方面 4 一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離 奢於圭且T. A1 *卞.電破璃-陶 如末/、Lll+x+yAlxTi2為ρ3々〇ΐ2其中 為 y $ 1的晶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 — 在本發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種如在第十至 中任-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離 四方面 瓷粉末包括,以莫耳%, 電玻璃·陶 12-18% 5-10% 35-45% 1-10% 及 30-40%
Li20
Al2〇3+Ga2〇3 Ti〇2+Ge02 Si02 P205 在本發明第十六方面’提供-種如在第十至> 中任-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弟十四方面 莞粉末包括,以質量%, 電破璃-陶
Li2〇 Al2〇3+Ga2〇 Ti〇2+Ge02 Si02 P2O5 3-10% 5_2〇% 25-40% 0.5-8% 及 40-55% 在本發明第十七方面,提供_種如在 中任-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其中以第十六方面 的聚合物具lo**8 Scm-1的離子莫 钱鋰鹽添加 守电率及以5_ 窃 含於該固體電解質。 貝Ϊ 〇/〇的量包 104097.doc -11 - 1300634 x一第十八方面,提供-種包含如在第一至第十七 個所定義的固體電解質之輯子二次電池。 在本發明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種 的包括含鐘離子導電晶趙的盖機::第十八方面所定義 極之鐘離子二次電池。…、機物質於正電極及/或負電 在本發明第二十方面,提供一 的鋰離子…大電,、也直“人 如在第十九方面所定義 .入㈣ 包含於該正電極及/或負電極的包 曰…, …、機物貝不合阻礙離子導電的孔隙或 晶體晶粒邊界。 τ人 在本發明第二十^一方面,担# 方面m〜Μ 八一種如在第十九或第二十 倉雷托从a人 八中匕έ於該正電極及/或 負電極的包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 = 璃-陶瓷。 貝马鋰離子導電破 在本發明第二十二方面,提供 一古;傾如在弟十九至第二十 個所定義的輯子:次電池其中包含於該正 電極及/或負電極的包含鋰離子 、βχ 子直徑為該正電極及Β… 的無機物質具粒 ~只止罨極及/或負電極的活 五分之-或更低。 時科的粒子直徑的 在本發明第二十三方面,提 二方而供種如在第十九至第二十 中任一個所定義的鋰離子二次 雷;1¾ » /々么 电池其中包含於該正 電桎及/或負電極的包含鋰離 包含爷I嫵札# ^ 等冤日日體的無機物質係以 各忒無機物片貝的該正電極及/或 ⑽質量%的量存在。 貞電極的活性材料的2- 在本發明第二十四方面,提供 裡如在弟十九至第二十 104097.doc -12- 1300634 ^方面中任-個所定義賴離子二次電池其巾包含㈣正 電極及/或負電極的包含離子 、'^ 括,以莫耳%, 等電B曰體的無機物質包 12-18% 5-10% 35-45% 卜10%及 30-40% 五方面,提供一種如;L ^ 低如在弟十九至第
Li2〇
Al203+Ga2〇3
Ti02+Ge〇2
Si02 P2O5 在本發明第 ,方面中任—個収義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包含於i正 電極及/或負電極的包含鋰離子導 、 括,以質量%, V電曰a體的無機物"
Ll2° 3-10〇/〇
Al2〇3+Ga2〇3 5-20O/O
Ti〇2+Ge〇2 25-400/0
Si〇2 0.5-8。/。及 P2〇5 40-55% 在本發明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一 ^ ^ ^ 在弟十九至第二十 五方面中任一個所定義的鋰離子二 φ> 人电池其中包含於該正 電極及/或負電極的包含鋰離子導 . · · 守电日日體的無機物質具 ll+x+yAlxTi2.xSiyP3 〇 盆中 X及 ν為 〇 < M , ^ , y y U句為〇^客1及BySl的晶 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 在本發明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一 羞…她7 回捉仏種如在第十八方面所定 義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包括與包含 、巧固體電解質為相同的 104097.doc 1300634 玻璃-陶瓷及有機聚合物於該正電極及負電極。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具咼鐘離子電導率且不含電解溶液 且可由其本身容易處理的固體電解質,及可提供具高電池 谷篁及高輸出及優秀充電·放電循環特徵的鋰離子二次電 池。與先别技藝鋰離子二次電池相較,本發明的鋰離子二 次電池不含電解溶液且,所以,沒有液體洩漏及燃燒的危 險及因而可提供安全的電池。而且,因為沒有液體洩漏及 燃燒的可能性,可改善電池的耐熱溫度及,所以,可用於 局溫環境而不會衰減其性能。 藉由使用本發明特定結構的無機物質或玻璃-陶瓷,可 提供具包括南耐熱性質(使電池能用於顯著廣溫度範圍)的 優秀電池特徵的全固體形式的鋰離子二次電池。 【實施方式】 現在敘述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 當包括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粉末及鋰離子導電 有機聚合物的本發明固體電解質,或是包括鋰離子導電玻 璃-陶曼粉末及鋰離子導電有機聚合物的本發明固體電解 質’用做電池時,該固體電解質愈薄,該電池的輸出因為 鐘離子的移動距離更短而更高,及電池容量因為更寬的電 極面積母單位體積可被保護而更高。所以,包括含鐘離子 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粉末及鋰離子傳導有機聚合物的固體 電解質’或是包括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粉末及鋰離子導 電有機聚合物的固體電解質,應較佳為具6〇 ^❿或更低的 尽度’更佳為具50 μιη或更低及,最佳為具40 μηι或更低。 104097.doc -14- 1300634 然而,若該固體電解質過度薄,該固體電解質的機械強 度降低且結果為在其輸送及電池製造期間由其本身處理該 固體電解質變為困難的且此在電池的商業製造為不欲的。 由此觀點,所以,該固體電解質較佳為應具超過2〇 μm的 厚度’更佳為25 μιη或更多及,最佳為超過3〇 μιη。 由相同觀點,該固體電解質較佳為應由具上述厚度的片 之形式形成,藉由以片之形式形成該固體電解質,可促進 該固體電解質的處理及由其本身事先產生該固體電解質及 傳送與供應此固體電解質以組裝電池變為可能的由此電池 可以有效方式製造。 在鋰離子二次電池充電及放電期間鋰離子移動性係依揭 鋰離子電導率及電解質的鋰離子遷移數而定。據此,包相 本發明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的離子電導率,或是本 發明鋰離子導電玻璃_陶瓷的離子電導率應較佳為ΐχΐ〇· cm或更多,更佳為5χ1〇 4 s ·或更多及,最佳為 ^Xl° s · cnrl或更多。包括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 質或是鋰離子導電玻璃_陶瓷的固體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 應較佳為lx 10-5 S · Cm-1或更多,更佳為5xi(r5 s · <或 更多及,最佳為lxl〇-4 S · cm·1或更多。 做為具高離子電導率及包含於本發明固體電解質的包含 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粉末或是鋰離子導電玻璃二 =粉末’使用包含輯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或是鐘離子 導電玻璃陶£(其已粉碎為粉末)。由離子電導率及機械強 度的觀·點’包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粉末或是鐘離 104097.doc 1300634 子導電玻璃-陶瓷粉末應較佳為均勻地分散於該固體電解 質。為改良分散及達到該固體電解質的所欲厚度,該無機 物質粉末或該玻璃-陶瓷粉末應較佳為具9 μιη或更低的平 均粒子直徑,更佳為6 μιη或更低及,最佳為3 μιη或更低。 經離子導電玻璃-陶瓷或包含於本發明鋰離子二次電池 的正電極及/或負電極的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係由熱處理 用於結晶的Li2〇-Al2〇3-Ti〇2-Si(VP2〇5組合物的母玻璃製 k 及具 Li1+x+yAlxTi2_xSiyP3_y012 其中 X及 y 為 1 及 $ 1的晶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由優秀離子電導率的觀 點,X及y應更佳為0^χ$〇·4及OSySO.6及,最佳為〇 0.3及 0.1 ^ 〇·4 〇 包含於本發明固體電解質的包括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 物質或是包含於本發明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電極及/或負 電極的包括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具Lii+x+yAlxTih SiyPhyOi2其中X及y為1及0^0 i的晶體相做為其主 要晶體相。由優秀離子電導率的觀點,父及y應更佳為 $〇·4及 0<y$0.6及,最佳為 01gxg〇 3及 〇 1<yg〇 4。 現在特定敘述以莫耳%表示的組合物比率及構成鋰離子 導電玻璃-陶瓷或包含於本發明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電極 及/或負電極的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的個別成份之結果。
LhO為提供Li+離子載體的不可缺少成份及由此施予該 玻璃-陶瓷鋰離子電導率。為達到優秀的離子電導率,此 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12%,更佳為13%及,最佳為 14°/。’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18%,更佳為17%及,最 104097.doc -16 - 1300634 佳為16%。
Ah〇3對改善母玻璃的熱穩定性為有效的及亦提供Al3+離 子做為在上述晶體相的固體溶液及由此改善鐘離子電導 率。為達到這些效果,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5%,更 佳為5.5%及,最佳為6%。然而,若此成份量超過1〇%,玻 璃的熱穩定性受損而非被改善及該玻璃-陶瓷的離子電導 率減少。所以,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1〇%,更佳為 9·5%及,最佳為9%。
Ti〇2及Ge〇2形成玻璃及亦構成上述晶體相。在該玻璃及鲁 該玻璃-陶瓷,這些成份可藉由彼此連續取代。為變成玻 璃狀’必須添加這些成份的至少一個及,為使得上述晶體 相沉殿做為主要晶體相及由此改良離子電導率,這些成份 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35%,更佳為36%及,最佳為37%。 這些成份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45%,更佳為43%及,最佳 為 42% 〇
Si〇2對改善母玻璃的熱穩定性為有效的及亦提供以4+離 子做為在上述晶體相的固體溶液及由此改善鋰離子電導馨 率。為足夠地達到這些效果,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 1 /〇,更佳為2%及,最佳為3%。然而,若此成份量超過 1 〇% ’玻璃-陶瓷的熱穩定性受損而非被改善。所以,此成 份ΐ的上限應較佳為10%,更佳為8%及,最佳為7%。 Ρ2〇5為做為玻璃形成劑的不可缺少成份及亦為構成上述 晶體相的成分。若此成份的量少於3〇%,在形成玻璃狀時 困難發生。所以,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30%,更佳為 104097.doc -17· 1300634 32%及,最佳為33%。若此成份量超過4〇%,困難產生於 上述aa體相於玻璃的沉澱。所以,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 為40%,更佳為39%及,最佳為38%。 上數個別成份的組成比可以質量❶/。表示於下文以達到與 上述以莫耳%表示的組成比的相同作用。 關於LhO,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3質量%,更佳為4 質量%及,最佳為5質量%,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1〇質 量%,更佳為9質量%及,最佳為8質量%。 關於Al2〇3,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5質量%,更佳為6 質量%及,最佳為7質量%,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2〇質 量%,更佳為19質量%及,最佳為18質量%。 關於Ti〇2及Ge〇2,這些成份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25質量 % ’更佳為26質量%及’最佳為27質量%,這些成份總量 的上限應較佳為40質量%,更佳為39質量。/。及,最佳為38 質量%。 關於Si〇2,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〇·5質量%,更佳為 1質量%及,最佳為2質量%,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8質 量%,更佳為7質量%及,最佳為6質量%。 關於Ρ2〇5 ’此成份量的下限應較佳為4〇質量%,更佳為 41質量%及,最佳為42質量%,此成份量的上限應較佳為 55質量%,更佳為54質量%及,最佳為53質量%。 在上述組合物中,玻璃可容易地由鑄造熔融玻璃而得到 及由熱處理此玻璃而得到的玻璃-陶瓷具上述晶體相及顯 現優秀的鋰離子電導率。 104097.doc -18 - 1300634 〃 了:上述組合物’纟纟類似於上述結構的晶體結構的玻 陶瓷Al2〇3可以Ga2〇3部份或全部取代及Ti〇2可以 口、 P伤或王邓取代。在玻璃-陶瓷的製造中,其他材料 ^ 里添加以降低熔點或在不損傷離子電導率的範圍内 改善玻璃穩定性。 添加至包括含鐘離子4電晶體的無機物質或鐘離子導電 玻:陶瓷的固體電解質的離子導電有機聚合物應較佳為 以彈性片狀的形式形成當其與無機物質或玻璃_陶瓷合併 時’此係由當其用做電池及的該電池容量每體積增加其可 因其彈性而形成為不同形狀之觀點。 為施予有機聚合物離子電導率,將所欲形式賴鹽溶解 於該有機聚合物。為進行此目的,較佳為使用溶解於該有 機聚合物及放出鋰離子的鋰鹽。此種鋰鹽包括如uBF4、 uCf3S〇3、Lis〇3CH3、LiN(s〇2CF3)2、LiN(s〇2C2F5)2、
LiC(S03CF3)3 、有機離子形式多硫化合物、
Li[B(C6H402)2]、Li[B(C6H3F02)2]及 LiTFsi。 當包含於該固體電解質的有機聚合物完全不具任何離子 電導率而是為一種絕緣材料,無法得到具高離子電導率的 固體電解質即使此有機聚合物與具高離子電導率的無機物 質或玻璃-陶莞合併。因此原因,該有機聚合物應具離子 電導率,該有機聚合物的離子電導率應較佳為ix W8 S · cm·1或更多及,更佳為IxlO-6 S· cm-i或更多及,最佳為 lxlO·5 S · cm·1或更多。 為達到上述有機聚合物的離子電導率,該有機聚合物應 104097.doc _ 19- 27960號專利申請案 Ι300φ34ι 中文說明書替換頁(96年1〇、月) 正替Μ義 較佳為聚氧化乙烯盘苴他 " 次夕種有機聚合物之共聚物、 交聯結構及其混合物的直中一 .^ Τ 種。當僅使用該有機聚合物 二若其分子量小則離子電導率增加但,在此情況,其強 度為弱的及該聚合物變為凝膠且結果為其變得困難以一般 =處理之。相反地,當其分子量製造為大的,其強度被 離子電導率顯著受損。與僅使用此種有機聚合物相 複數個聚合物的使用使得藉由選擇要包含的該有機聚 '物的形式、尺寸及結構使包括離子電導率及強度的性質 之控制為可行,由此可實現能夠易於處理及具優秀離子電 導率的有機聚合物之製造。 聚氧化乙婦在執行以高離子電導率施予主要包含於該固 體電解質的有機聚合物之功能為重要的,上述其他聚合物 $二聚口物主要執行以高強度施予該有機聚合物之功 能。此種其他聚合物或一些聚合物應較佳為選自一或更多 聚合物包括’如’聚氧化丙烤、聚稀煙'敦化樹脂如聚四 氟乙烯、聚氣三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醯胺類、聚醋 類:聚丙烯酸醋、烯丙基縮水甘油醚及聚甲基丙烯酸酷。 藉由以此種方式組成該固體電解質,可得到較在僅使用 聚氧化乙烤或其他有機聚合物的情況下為高的離子電導率 及更易處理便利性。 若該固體電解質中包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高導電無機物 質粉末或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粉末的量為小的,包含鋰 離子導電晶體無機物質或玻璃_陶瓷的之高鋰離子電導率 於該固體電解質無法顯現為足夠的。相反地,若無機物質 104097-961018.doc -20- 1300634 或玻璃-陶瓷的量為過多,功能用做黏合劑的有機聚合物 量變得相當小其結果為無機物質或玻璃-陶瓷與有機聚合 物的黏著變弱及鋰離子在無機物質粉末或玻璃-陶瓷粉末 的移動性受損及,而且,該固體電解質的強度弱化。因此 原因,包含鋰離子導電晶體或鋰離子導電玻璃-陶曼粉末 於本發明固體電解質的無機物質粉末量的下限應較佳為50 質量°/〇,更佳為55質量%及,最佳為60質量%,此無機物 質鳥末或玻璃陶兗粉末量的上限應較佳為95質量%,更佳 為90質量。/〇及,最佳為8〇質量%。 在本發明中,藉由採用上述無機物質或玻璃-陶兗及有 機聚合物的特定結構,固體電解質具優秀離子電導率且維 持足以使得固體電解質可由其本身處理的厚度。
本發明链離子二次電池的正電極包括至少要於後文敘述 的正電極活性材料,應較佳為包括正電極化合物及正電極 集電極。負電極包括至少要於後文敘述的負電極活性材 料,應較佳為包括正電極化合物及正電極集電極。 本發明Μ離子:次電池的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電極化 合物應較佳為包括活性材料、離子導電添加劑及/或電子 導電添加劑、及將它們黏在一起的黏合劑。 該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電極化合物可僅由混合活性 料、離子導電添加劑、及黏合劑於溶劑中及乾燥該混人 而製造。在此專利說明書中,此方法於後文稱為簡單混 方法。 由藉由減少離子導電添加 劑的量提供更高容量 的電池之 104097.doc 21 1300634 觀點,較佳為不使用該簡單混合方法而是藉由利用一種混 合方法(根據此離子導電添加劑及/或電子導電添加劑藉由 黏合劑固定於活性材料粒子表面)製造該正電極化合物及/ 或負電極化合物。此方法於後文稱為固定混合方法。 因為充電及放電自及至該活性材料的鋰離子移除及添加 引起在該正電極化合物及該負電極化合物的體積變化。該 活性材料的膨脹及收縮引起電子導電添加劑及離子導電添 加劑自該活性材料的逐漸剝離且產生活性材料量的增加, 於此鋰離子的移除及添加為不可能的,此可能引起充電_ 放電循環的衰退。 精由利用該固定混合方法,該電子導電添加劑及離子導 電添加劑的微細粒子藉由黏合劑固定於活性材料表面及, 所以’在該活性材料的膨脹及收縮之情況下,可防止該電 :導電添加劑及離子導電添加劑的微細粒子之剝離及,於 疋’可添加錢子及電子導電添加劑而不會顯著損傷伴隨 充電及放電的容量及單位體積及每單位重量的容量減少。 車乂仏為使用下列方法做為固定混合方法,藉由使用溶劑 混合導電添力,及黏合劑為漿液狀態的分散液體職 政:體倒入或噴務於以高速流動或旋轉的活性材料上及, 接者忒此口物於鬲於溶劑沸點的溫度乾燥。在混合該活 性材料及導電添加劑時,^ 八# f 見兩個材料的粒子直徑差愈大, 愈吊傾向於發生中斷混人生 α物造成加強該導電添加劑的微細 粒子沉積於該活性材斛 的大粒子的每一個之傾向及導電添 加劑層由此形成於哕任# & 亨电外 取於孩活性材料的表面。 104097.doc -22- 1300634 該固定混合方法不限於此方法,例如,具粒子直徑的足 夠大差異的活性材料及導電添加劑可與黏合劑一起於溶劑 中分散及接著由熱空氣乾燥或由冷凍乾燥乾燥之。該固定 混合方法亦可藉由使用習知粒化及表面塗佈技術實現。疋 做為用於本發龍離子二次電池的正電極材料之活性材 料,可使用過渡金屬化合物。例如,可使用由鎖、姑、 鎳、飢、銀、翻、鈦、鐵及黃碌所組成族群選出的至少一 個過渡金屬化合物。因為大部分活性材料鮮少具電子導電 性及離子導電性,應較佳為使用電子導電添加劑及離子導 電添加劑。此種電子導電添加劑包括,如導電碳、石黑 =维;金屬粉末;金屬纖維及電子導電聚合物。此:離 v電添加劑包括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離子導 電破璃·陶瓷、及離子導電聚入 _ 添加劑應較佳為以在3_35f量;,更I:電子及離子導電 最佳為-質量%範圍内的量;^ 料活性材料)。圍内的里添加至正電極材料(正電極材 做為=發明鐘離子二次電池的負電極材料 二=用金屬鐘、可儲存及放出鐘的合金… 式材料Γ ’過渡金屬化合物如欽核,及碳形 巧材枓如石墨。較佳為佶 屬粉末、金屬纖维及電子導:二碳、石墨、碳纖維、金 劑。較佳為使用如々八 “做為電子導電添加 導電破璃:陶莞、:二: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離子 劍。這些電子及離子導/電聚合物做為離子導電添加 導電添加劑應較佳為以在3-35質量 1〇4〇97.d〇c -23 - 1300634 %’更加為4_3G質量%及,最佳為以質量%範圍内的量添 加至負電極材料(負電極材料活性材料)。 當包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材料或鋰離子導電玻璃_ 陶莞加至㈣子二次電池的正電極及/或負電極,應較佳 為粉末形式。 ,右該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電極化合物由簡單混合方法 裝k ’包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粉末或歸子導電 玻璃-陶莞粉末之平均粒子直徑應較佳為該正電極及/或負 電極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子直徑的五分之一或更低,更佳為 刀之4更低及’最佳為十分之—或更低。藉由使與活 〖材料的平均粒子直#相較無機物質粉末或玻璃·陶究粉 末(其為添加劑)的平均粒子直徑為足約小,具該活性材料 的此種添加劑的接觸面積增加及足夠的離子導電率可藉由 以不會降低電池容量的量添加此種添加劑而施予。… 機物質粉末或玻璃·陶竟粉末的平均粒子直徑與該正;極 或負電極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子直徑一樣大或較大,必 :添加較大量的無機物質粉末或玻璃-陶兗粉末以施予足 "的離子導電率於該正電極材料及/或負電極材料。若, 該粒子直徑為相同的,必須添加較該活性材料的量 :同或較大的該無機物質粉末或玻璃-陶究粉末的量, 的量之減少且造成產生:=電極材料中該活性材料 人屐玍同谷ΐ電池的困難。 :精由間早混合方法製造該正電極化合物及,或 4的情況’添加至該正電極或負電極做為離子導電添 1 〇4〇97,doc •24· 1300634 加劑的包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或鋰離子導電玻 璃-陶瓷對施予該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電極化合物足夠離 子導電率為必要的以達到優秀充電及放電及所以,應較佳 為以10質量%或更多,更佳為以12質量%或更多及,最佳 為以15質量❶/〇或更多的量添加至包含上述無機物質或玻璃_ 陶瓷*的該正電極及/或負電極活性材料。然而,若包含經 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或鋰離子導電玻璃-陶兗量增 加,在該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電極化合物的活性材料量 減少及電池容量每單位體積或單位重量受損。所以,添加 至该正電極及/或負電極的無機物質或玻璃_陶瓷量應較佳 為35質量%或更低,更佳為以3〇質量%或更低及,最佳為 以25質量%或更低。 在藉由固定混合方法製造該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電極 化合物的情況,包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或鋰離子 導電玻璃-陶瓷之平均粒子直徑應較佳為該正電極及/或負 電極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子直徑的五分之一或更低,更佳為 七分之一或更低及,最佳為十分之一或更低。因為足夠效 用可以較使用簡單混合方法的情況為少的離子導電添加劑 量達到,為實現高容量電池,離子導電添加劑量應較佳為 2質量。/。或更乡,更佳為2.5質量%或更多及,最佳為3質量 %或更多的包含該正電極及/或負電極的無機物質或玻璃_ 陶瓷的活性材料量。為維持儘可能多的活性材料,包含鋰 離子導電晶體或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的無機物質之上限 應較佳為15質量%,更佳為以12質量%及,最佳為1〇質量 104097.doc -25- I30〇i34l2796G號專利申社 中文說明書替換頁卩96 Γ-— I(96^10^ % 〇電子導電添加 ~^ 1 劑的粒子直徑更小胃田便逼子導電添加 ^ li ^ -Γ a I 、子¥電添加劑的相同或更佳效果可
以季乂先刖為少的量達到。 J 添加至該正電極沐 物質及離子導雷取含鐘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 合物應較佳為與包含電破璃,竞及有機聚 ;固體電解質的無機物質吱破璃 瓷及有機聚合物為相间6“1 执物貝怎玻璃-陶 人物11々"、、機物質或玻璃-陶瓷及有機聚 口物0在此情況下,相 質或玻璃_陶菩矣_ D 鐘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 璃-陶咨且士问 3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或玻 A _ 兩Θ日日體相為相同的,在包令 於電解質的聚合物及包含於 在已3 ㈣、士 A 3於電極材料的聚合物的離子移動 械構被一致化及在電解皙 、電極間的離子移動平順地進行 及’所以,可提供更高㈣及更高容量的電池。 =用於藉由混合及料活性材料與導電添加劑製造該 正電極化合物及/或負雷才 貝冤極化合物的黏合劑,可使用
PVdF、PTFE及SBR橡膠但較隹A 孕乂隹為使用離子導電黏合劑, 因為其可施予離子導電率。 離子導電黏合劑包括聚合物材粗 初材枓如聚氧化乙烯、聚氧化 丙烯、聚烯烴、氟化樹脂(如聚 1四既乙烯、聚氯三氟乙烯 及I偏,一氟乙稀)、聚酿胺類、甲而t 4 I®曰類、聚丙烯酸醋及共 聚物、交聯結構及其混合物。亦 丌可旎猎由添加所欲鋰鹽如
LiBF4 、 LiS03CF3 、 LiSO.PM τ 3CH3 、LiN(S02CF3)2 ^
LiN(S02C2F5)2、LiC(S02CF3)3及右她祕 7 川及有機離子形式多硫化合物 增加這些材料的離子導電率。 104097-961018.doc -26 - 1300634 實例 現在進行關於包括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及鋰離 子導電有機聚合物的固體電解質之特定實例,包括鋰離子 導電玻璃-陶瓷及鋰離子導電有機聚合物的固體電解質, 及利用根據本發明所製造的此種固體電解質的鋰離子二次 電池之敘述。亦進行關於對照實例的敘述以解釋關於本發 明實例的優點。然而,本發明不限於這些實例但是修改可 在本發明精神及意旨内進行。 實例1 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的製備 秤重H3p〇4、ai(p〇3)3、u2C〇3、以〇2及Ti〇2原材料及均 句混合以製造 35·0。/。ρ205、7β5% Al2〇3、15.0〇/〇 u20、 38.0% Ti〇2及4.5% Si〇2(以莫耳%氧化物基準表示)的組合 物。此混合物置於白金罐及於15〇(rc的電爐中加熱及熔解 一]時且攪拌溶融玻璃。接著,熔化物滴至流動的水以產 生玻璃片’玻璃於950°C加熱十二小時以結晶及由此得到 標的玻璃-陶瓷。由粉末X光繞射,確認沉澱的主要晶體相 為111+,八11^2481/31〇12(〇$乂$〇.4,〇<}^〇6),所產生 玻璃-陶瓷片由球磨機碾磨及得到具2 μπι平均粒子直徑及& μιη最大粒子直徑的玻璃-陶瓷微細粒子。 固體電解質的製備 由此得到的玻璃-陶瓷及以LiBF4做為鋰鹽添加的聚氧化 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以8〇:2〇的比值在乙醇溶劑中 均勻混合及混合物塗佈於已施用釋出處理的PET薄膜及於 104097.doc -27- 1300634 室溫乾燥及接著進一步於減壓12(rc乾燥以藉由蒸發移除 溶劑,已施用釋出處理的另一個PET薄膜黏附於由此得到 的固體電解質。複合電極接著於150°c加熱及由親壓機壓 以移除留在複合電解質(亦即固體電解質)的氣泡,接著, 剝除在固體電解質兩側的PET薄膜,所得到的固體電解質 板具40 μηι厚度。藉由以一對不鏽鋼板固持此固體電解質 及使用這些不鏽鋼板做為電極製備測量鋰離子導電率的樣 品,測量樣品於25 °C室溫的阻抗以計算離子導電率。鲈 果’發現離子導電率為1.3x10-4 s · cm·1。 對照實例1 混合與實例1相同的玻璃-陶瓷粉末及不以任何鋰鹽添加 的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及以與實例丨相同的 方式开> 成固體電解質板以測量此板的離子導電率。 丨 、、、口禾此 板的離子導電率為7xl0-9 S.em-!,其較實例丨的離子導電 率低超過四位數。 實例2 正電極的製備 使用商業提供LiCo〇2(平均粒子直徑6 μπι)做為正電極的 活性材料’此正電極的活性材料與以乙炔炭黑添加的聚氧 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電子導電添加劑及 ”4、用做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鋰鹽及黏合劑於乙醇:劑 中混合。此混合物均勻塗佈於具厚度16 μηι的鋁板(其1 正電極集電極)及於⑽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正電極。 此正電極具厚度100 μηι。 104097.doc -28- 1300634 負電極的製備 使用商業提供石墨粉末(平均粒子直徑1〇 ^⑷做為負電 極,此負電極材料與以UBF4添加的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 内婦的共聚物、用做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鋰鹽及黏合劑於乙 醇岭劑中混合。此混合物塗佈於具厚度12 μηι的銅板(其構 成負電極集電極)及於12〇〇c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負電 極。此負電極具厚度70 μηι。 電池組裝 正電極、於實例1製造以板形式形成的固體電解質及負 電極一個疊置於另一個上,於150 °c加熱,以輥壓機壓及 切割為25x40 mm板,槽厚度為230 μηι,槽接著於減壓下 乾燥及以導線接附的層板密封以組裝電池,此電池内部結 構示於第1圖。第1圖中,參考字元1表示正電極集電極,2 正電極化合物,3複合電池(固體電解質),4負電極化合物 及5負電極集電極。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C室溫、0.3 mA 固定電流、4·2 V充電及3·0 V放電的截止電壓之條件下進 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9·4 mAh及在重複20循環後放電容量 為19.0 mAh(其為98%初始放電容量)。 對照實例2 藉由使用對照實例1的板做為電解質板組裝如實例2的相 同電池及在與實例2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充電-放電測量,僅 能測量1 mAh或更低。 實例3 104097.doc -29- 1300634 固體電解質的製備 由實例1得到的玻璃-陶瓷粉末與以LiTFSI(雙三氟甲基磺 醯亞胺鋰)添加的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及2_甲氧基乙氧 基乙基縮水甘油醚的共聚物以75:25的比值在乙基甲基酮 /合劑中均勻混合。該混合物接著塗佈於已施用釋出處理的 PET薄膜及於室溫乾燥及接著進一步於減壓13〇它乾燥以藉 由蒸發移除溶劑,已施用釋出處理的另一個pET薄膜黏附 於由此得到的固體電解質。複合電極接著於13〇t加熱及 由輥壓機壓以移除留在複合電解質的氣泡,接著,剝除在 固體電解質兩側的PET薄膜,所得到的固體電解質具35 μηι厚度。 正電極的製備 使用商業提供UMn2〇3(平均粒子直徑1〇㈣做為正電極 的活性材料,此活性材料與以乙炔炭黑添加的聚氧化乙 烯、聚氧化丙烯及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縮水甘油醚的共聚 物、電子導電添加劑、及UTFSI(雙三氣甲基石黃酸亞胺 鋰)、用冑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鋰鹽及黏合劑於乙基甲基酮 命d中混合。此混合物接著均勻塗佈於具厚度Μ 的鋁 板U構成正電極集電極)及於13(rc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 正電極。此正電極具厚度100 μηι。 負電極的製備 使用商業提供U4Ti5〇12(平均粒子直徑3㈣做為負電極 活性材料,此負電極材料與以以㈣(雙三敦甲基磺醢亞 胺鐘)添加的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及2_甲氧基乙氧基乙 104097.doc -30 - 1300634 基縮水甘油醚的共聚物,用做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鋰鹽及黏 合劑於乙基甲基酮溶劑中混合。此混合物接著塗佈於具厚 度12 μηι的銅板(其構成負電極集電極)及於13〇〇c乾燥以產 生板狀形式的負電極。此負電極具厚度7〇 μιη。 電池組裝 正電極、於實例1製造以板形式形成的固體電解質、及 負電極一個疊置於另一個上,於15(rc加熱,以輥壓機壓 及切割為25x40 111111板,槽厚度為235 μιη,槽接著於減壓 下乾燥及以導線接附的層板密封以組裝電池。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C室溫、〇.2 mA 固定電流、3.0 V充電及h5 v放電的截止電壓之條件下進 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4·7 mAh&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電容量 為14.6 mAh(其約與初始放電容量相同)。 對照實例3 電解質板係由使用以LiTFSI添加的聚氧化乙烯、聚氧化 丙烯及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縮水甘油醚的共聚物製備,其 不包含玻璃_陶瓷。由使用與實例3相同的正電極及負電極 組裝電池及在與實例3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充電_放電測量, 初始放電容量為13.3 mAh,此為較實例3些微為低的容 量。此係因為電解質板不包含具高離子導電率的玻璃_陶 瓷及所以離子移動的阻抗為高的。而且,在對照實例3, 内部短路常在該正電極及該負電極之間發生及,結果,多 至20循環的測試無法進行,此係因為在組裝電池時該正電 極及該負電極因輥壓機壓而彼此部分接觸或幾乎接觸而發 104097.doc -31 - 1300634 生。因為此種内部短路不會發生在實例3的電池,確認包 含於實例3電解質板的玻璃-陶瓷粉末具良好間隔物功能。 在伴隨實例3及對照實例3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充電-放電 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示於第2圖。 實例4 固體電解質的製備 於實例1得到的玻璃-陶瓷由使用溼式球磨機碾磨以提供 具平均粒子直徑〇·3 μηι及最大粒子直徑3 μηι的玻璃-陶兗 粉末。此玻璃-陶瓷粉末與以LiCF3S〇3添加的聚氧化乙烯 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以65:35的比值在THF(四氫呋喃)溶 劑中均勻混合。該混合物塗佈於已釋出預處理的PET薄 膜、於室溫乾燥及接著進一步於減壓n(rc乾燥以藉由蒸 發移除溶劑,已釋出預處理的另一個pET薄膜黏附於由此 得到的固體電解質。複合電極接著於13〇。〇加熱及由輥壓 機壓以移除留在複合電解質(亦即固體電解質)的氣泡。所 得到的固體電解質板具32 μιη厚度。 正電極的製備 使用商業提供UCo〇2(平均粒子直徑6 μιη)做為正電極的 活性材料,此正電極活性材料與以乙炔炭黑添加的聚氧化 乙烯及λκ氧化丙烯的共聚物、電子導電添加劑及 添3S〇3用做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鋰鹽及黏合劑於THF溶 中此口。此混合物均勻塗佈於具厚度12 μιη的鋁板(其構 成正電極集電極)及於12 0 °C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正電 極。此正電極具厚度4〇 μιη。 104097.doc 1300634 負電極的製備 使二商業提供石墨粉末(平均粒子直徑3 _ Γ丙二電極材料與以LiCF3S〇3添加的聚氧化乙稀及聚氧 THFw/、聚物、用做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鐘鹽及黏合劑於 混合。此混合物塗佈於具厚度ι〇㈣銅板(其 構成負電極集電極)及於12代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負電 極。此負電極具厚度30 μπι。 、 電池組裝 在於實例1製造的固體電解質之一側剝除已釋出預處理 的PET薄膜之後,該正電極材料藉由輥壓機黏附於該固體 電解貝的此側。接著,在固體電解質另一側剝除已釋出預 地的PET薄膜之後,該負電極材料藉由輥壓機黏附於該 口體電解質的此側。此複合固體電解質接著於加熱 及以輥壓機壓及b室,丨炎μ t 刀d為25x40 mm板,槽厚度為約116 μπι ’槽接著於減麼下乾燥及以導線接附的層板密封以組 裝電池。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C室溫、0.2 mA 固疋電机、4.2 V充電及3·2 V放電的截止電壓之條件下進 行。初始放電容量為u.3 mAh及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電容量 為10.9 mAh(其為約初始放電容量的96%或更多)。 對照實例4 複合電極(固體電解質)係藉由使用具平均粒子直徑0.3 μηι的一氧化矽粉末取代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以與實例.4相 同的方法製備。電池係使用與實例4相同的正電極及負電 104097.doc -33- 1300634 極組裝及在與實例4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充電-放電測量,初 始放電容量為8.3 mAh及在重複20循環後放電容量為7·1 mAh。與實例4相較,在重複循環後的退化為較大的且容 量遠遠更小’在伴隨實例4及對照實例4鋰離子二次電池充 電-放電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示於第3圖。實例4的電池 谷里較南因為其包含大量具高離子導電率的玻璃-陶瓷 及’結果為電解質的導電率遠高於僅包含聚合物的電解質 及因而促進離子移動。相反地,對照實例4的電池藉由二 氧化石夕的添加顯現一些在導電率的改良,但此改良效果與 實例4的電池相較為相當小的。 對照實例5 ’固體電解質的製備 玻璃·陶瓷粉末與以LiBF4做為鋰鹽添加的聚氧化乙烯於 丙酮+ d中均勻藏合。該混合物以5()叫厚度塗佈於洗禱 板乾燥及由輥壓機壓為具30 μιη厚度的固體電解質板。 正電極的製備 、 使用LiMn2〇a為正電極的活性材料,此正電極活性材 料2為電子導電添加劑的乙快炭黑、為離子導電添加劑 及匕3 Lll+x+yAlxTl2.xSiyP3-y〇12做為主要晶體相的玻璃_陶 錄末、及黏合劑於丙酮溶劑中混合。此混合物塗佈於具 f度10 μιη的鋁板(其構成正電極集電極)至約厚度以 產生正電極層。 負電極的製備 使用Ll4Tl5〇12做為負電極活性材料,此負電極活性材料 104097.doc -34- 1300634 與做為離子導電添加劑的玻璃-陶瓷粉末及做為黏合劑的 PVdF於丙酮溶劑中混合。此混合物塗佈於具厚度1〇 _的 銅板(其構成負電極集電極)至約5 0 μπι厚度以產生負電極 層。 電池組裝 正電極層及負電極層以板(分離恭)形式黏附於該固體電 解質兩侧及該複合層以輥壓機壓至為具厚度15() μιη的板形 式之電池,將該板切割為25x40 mm板及導線接附於該正電 極集電極及該負電極集電極。該充電-放電循環測試在與 實例4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初始放電容量及在重複2〇循環 後放電容量示於表1。 實例4 20循環後容量(mAh) 1〇9 初始容量(mAh) 11.3 對照實例5 初始容量(mAh) 8.5 職雜容量(mAh) ?9 與使用電極材料的習知黏合劑的對照實例5相較 顯:較南容量。此是因為,在實例4,除聚氧化 合物於該固體電解質及當維持設施於處理, 冋離子電導率因而實現及,此外, ’ 子導電聚合物於該電解質及電極材 二 亦使得電解質及電極之間的離子移動介面電導等 實例5 n 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的製備 104097.doc -35- 1300634 秤重 H3P〇4、ΑΚΡΟ*、Li2C03、Si〇2及 Ti〇2原材料及均 勻混合以製造 35.0% P2〇5、7·5〇/。a1203、15.0% Li2〇、 3 8.0% Ti〇2及4.5% Si〇2(以莫耳%氧化物基準表示)的組合 物。此混合物置於白金罐及於1 5〇〇°C電爐中加熱及熔解三 小時且擾拌炼融玻璃。接著,溶化物滴至流動的水以產生 玻璃片,玻璃於950°C加熱十二小時以結晶及由此得到標 的玻璃-陶瓷。由粉末X光繞射,確認沉澱的主要晶體相為 Li1+x+yAlxTi2-xSiyP3-y〇12(〇$x$〇.4 ’ 〇<y$〇.6),所產生玻 璃-陶兗片由球磨機礙磨及得到具2 μηι平均粒子直徑及9 μιη最大粒子直徑的玻璃-陶瓷微細粉末。此微細粉末a進 一步由溼式球磨機碾磨及得到包含具〇.2 μιη平均粒子直徑 及〇·3 μηι最大粒子直徑的玻璃-陶瓷微細粉末的漿液β。 固體電解質的製備 由此付到的玻璃·陶莞粉末Α及以LiBF4做為鐘鹽添加的 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以8〇:2〇的比值在乙醇 溶劑中均勻混合及混合物塗佈於已釋出預處理的pET薄膜 及於室溫乾燥及接著進一步於減壓12(rc乾燥以藉由蒸發 移除溶劑,已釋出預處理的另一個PET薄膜黏附於由此得 到的固體電解質。複合電解質接著於15〇t加熱及由輥壓 機壓以移除留在複合電解質(亦即固體電解質)的氣泡,接 著’剝除在固體電解質兩側的PET薄膜,所得到的固體電 解質板具30 μηι厚度。藉由以一對不鏽鋼板固持此固體電 解質及使用這些不鏽鋼板做為電極製備測量鋰離子導電率 的樣品,測量樣品於25°C室溫的阻抗以計算離子電導率。 104097.doc -36- 1300634 結果,發現離子電導率為1·6Χ1〇-4 s · cnrl。 正電極的製備 、、吏用商業提供UCoOK平均粒子直徑6 μιη)做為正電極的 _材料此正電極活性材料由雙軸混合器與以乙炔炭黑 (平均粒子直徑50 μΐη)、電子導電添加劑,以5質量❹/〇正電 丘/舌丨生材料、及LlBF4添加的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 /、聚物、用做離子導電添加劑的鋰鹽及黏合劑於乙醇溶劑 中混合。此混合物均勻塗佈於具厚度16 μηι的鋁板(其構成 正電極集電極)及於12〇t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正電極。 此正電極具厚度50 μιη。 負電極的製備 使用商業提供石墨粉末(平均粒子直徑1〇 ^⑷做為負電 極’此負電極材料由雙軸捏和機與以LiBF4添加的聚氧化 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於乙醇溶劑中混合。此混合物 塗佈於具厚度12 μιη的銅板(其構成負電極集電極)及於120 c乾燥以產生板狀形式的負電極。此負電極具厚度4〇 μηι 〇 電池組裝 正電極、固體電解質及負電極一個疊置於另一個上,於 150°C加熱,以輥壓機壓及切割為25x40 mm板,槽厚度為 130 μηι,槽接著於減壓下乾燥及以導線接附的層板密封以 組裝電池,此電池内部結構示於第1圖。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 °C室溫、〇.2 mA/cm2固定電流、4·2 V充電及3.0 V放電的截止電壓條件 104097.doc -37- 1300634 下進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2.2 mAh及在重複20循環後放電 各量為11·3 mAh(其為92%初始放電容量)。 實例6 將玻璃·陶瓷微細粉末漿液B以20質量%於固體基準的量 分別加至該正電極及該負電極及在其他方面以與實例5相 同的方式組裝電池,充電·放電測量以與實例5相同的方式 進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3.8 mAh及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電容 嚴為13.2 mAh(其為96%初始放電容量)。 在伴隨實例5及6鋰離子導電電池的充電-放電循環的放 電容量之變化示於第4圖。 在實例5及6的電池中,初始放電容量為大的且在伴隨該 充電-放電循環的容量的衰減為相當小的。使用鋰離子導 電玻璃-陶瓷的實例6具特別優秀的結果。 實例7 固體電解質的製備 在實例5製造的玻璃-陶瓷粉末a與以UTFSI做為鋰鹽添 加的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以7&25的比值在 乙醇冷劑中均勻混合。該混合物塗佈於已釋出預處理的 PET薄膜及於室溫乾燥及接著進_步於減壓12代乾燥以藉 由蒸發移除溶劑,已釋出預處理的另一個酸薄膜黏附二 由此得到的固體電解質。複合電極接著於urc加敎及由 棍壓㈣以移除留在該固體電解質的氣泡,剝除在電解質 兩側的咖薄膜,所得到的固體電解質具26 _厚度。、 正電極的製備 104097.doc -38- 1300634 為產生正電極化合物,使用商業提供貫流式造粒機,藉 由於乙醇溶劑混合以5質量%正電極活性材料固體基準的 量做為電子導電添加劑的科琴黑(平均粒子直徑4〇 nm)、 以5質量%正電極活性材料固體基準的量做為離子導電添 加劑的玻璃-陶究微細粉末漿液B&UTFSI.加的聚氧化乙 稀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做為黏合劑製備喷霧懸浮物。 使用商業提供LiMn2〇4(平均粒子直徑1〇 μιη)做為正電極 的活性材料,此正電極活性材料置於貫流式造粒機及以上 述方式製備的喷霧懸浮物噴霧於在9(rc流動的正電極活性 材料由此使付乙、溶劑蒸發及使得電子導電添加劑及離 子導電添加劑固定於活性材料的粒子表面。具其表面以該 導電添加劑覆盍的正電極化合物藉由使用乙醇些微地分散 及均勻塗佈於具厚度20 μηι的鋁板(其構成正電極集電 極該正電極材料㈣代乾燥以產生正雜。此正電極 化合物具厚度65 μιη。 負電極的製備 為產生負電極化合物,使用用於產生正電極化 業k供貝流式造粒機。 藉由於乙醇溶劑混合以5質量%負電極活性材料固體 準的量做為電子導電添加劑的科琴黑(平均粒子直徑 _)、以5質量%負電極活性材料固體基準的量做為離子 電添加劑的玻璃·陶t微細粉末漿液^utfsi添加 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做為黏合劑製備_ 物0 〜 104097.doc -39- 1300634 代為負電極的活性材料,商業提供以而〜製粒為具平 ⑽子直彳㈣的粒子’此負電極活性材料置於貫流式造 幸機及以上述方式製備的喷霧懸浮物喷霧於在9代流動的 負電極錄材料由此使得乙醇、溶劑蒸發及使得電子導電 :加劑及離子導電添加劑固定於活性材料的粒子表面。具 其表面以該導電添域覆蓋的負電極化合㈣由使用乙醇 些微地再次分散及均勻塗佈於具厚度18㈣的銅板(其構成 負電極集電極)。該負電極材料於12〇。〇乾燥以產生負電 極。此負電極化合物具厚度5〇 μιη。 電池組裝 正電極、固體電解質及負電極一個疊置於另一個上,於 15〇°c加熱,以輥壓機壓及切割為25χ4〇瓜瓜板,槽厚度為 175 μιη,槽接著於減壓下乾燥及以導線接附的層板密封以 組裝電池。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它室溫、〇 2 mA/cm2固定電流、35 v充電及2〇 v放電的截止電壓之條 件下進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8·9 mAh及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 電谷1為1 8·〇 mAh(其為95%初始放電容量)。 實例8 在只例5製造的具平均粒子直徑2 μηι的玻璃_陶瓷微細粉 末Α以1〇質量%的量用做正及負電極的離子導電添加劑且 電池以與實例7相同的方式組裝。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 t室溫、〇 2 mA/cm2固定電流、3·5 v充電及2〇 v放電的截止電壓之條 104097.doc -40- 1300634 件下進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3·7 mAh及在重複20循環後放 電容量為9.6 mAh(其為70%初始放電容量)。 在伴隨實例7及8鋰離子導電電池的充電-放電循環的放 電容量之變化示於第5圖。 在實例7及8的電池中,初始放電容量為大的且在伴隨該 充電-放電循環的容量衰減為相當小的。使用具特別小平 均粒子直徑的链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的實例7具特別優秀結 果。 實例9 為產生正電極化合物,使用商業提供噴霧乾式機器,做 為正電極活性材料,LiNiuCouOd平均粒子直徑3 μιη)、 以2質量%正電極活性材料的量做為電子導電添加劑的碳 奈米過濾器(平均粒子直徑80 nm)、以4質量%正電極活性 材料的量做為離子導電添加劑的具平均粒子直徑5〇 nm的 si〇2微細粉末、及以LiTFSI做為黏合劑添加的聚氧化乙烯 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物在甲醇及乙醇混合溶劑中一起混合 以製備懸淨液。此懸浮液被喷霧及由蒸發溶劑乾燥並由喷 務乾式機H攪拌,電子導電添加劑及離子導電添加劑固定 於活性材料的粒子表面。以該導電添加劑覆蓋的正電極化 a物藉由使用乙醇溶劑些微地分散及均勻塗佈於具厚度加 ’的鋁板(其構成正電極集電極)。該複合物材料接著於 120 C乾燥以產生正電極。此正電極化合物具厚度“ 負電極的製備 :貞電極化合物,使用用於製備正電極化合物的相 104097.doc -41 - 1300634 同噴霧乾式機n,做為負電極活性材料,製粒為具平均粒 子直谷3 的粒子的商業提供L“Ti5〇i2、以2質量%負電極 活性材料的量做為電子導電添加劑的碳奈米過濾器(平均 粒子直彷80 nm)、以3質量%負電極活性材料的量做為離^ 導電添加劑的具平均粒子直徑5〇 nm的Si〇2微細粉末、及 LiTFSI做為黏合劑添加的聚氧化乙烯及聚氧化丙烯的共聚 物在甲醇及乙醇混合溶劑中一起混合以製備懸浮液。此懸 斤液被噴霧及由蒸發溶劑乾燥並由喷霧乾式機器揽掉,電 子導電添加劑及離子導電添加劑固定於活性材料的粒子表 面。以該導電添加劑覆蓋的負電極化合物藉由使用乙醇^ 劑些微地分散及均勻塗佈於具厚度2〇 μηι的銅板(其構成負 電極集電極)。該複合物材料接著於12〇〇c乾燥以產生負電 極。此負電極化合物具厚度45 μιη。 電池組裝 正電極、於實例7製造的固體電解質及負電極一個疊置 於另一個上,於15(TC加熱,以輥壓機壓及切割為2=4〇 mm板,槽厚度為175 μιη,槽接著於減壓下乾燥及以導線 接附的層板密封以組裝電池。 充電-放電測量相關於經組裝電池於25。〇室溫、〇.2 mA/cm2固定電流、3·5 ν充電及2〇 ν放電的截止電壓之條 件下進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5.5 mAh&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 電容量為12·4 mAh其為80%初始放電容量。 實例10 以與實例9相同的方式製造電池除了,使用於實例$製造 104097.doc •42- 1300634 的玻璃-陶瓷微細粉末漿液B取代於實例9所使用的si〇2微 細粉末以4質量%於正電極活性材料固體基準的量及3質量 %於負電極活性材料固體基準的量做為該正及該負電極的 離子導電添加劑。充電··放電測量以與實例8相同的條件下 進行,初始放電容量為18.6 mAh及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電容 量為17.7 mAh其為95%初始放電容量。 在伴隨實例9及職離子導電電池的充電_放電循環的放 電容量之變化示於第6圖。 在實例9及10的電池中,初始放電容量為大的且在伴隨 該充電-放電循環的容量的衰減為相當小的。使用鐘離子 導電玻璃-陶瓷的實例1〇具特別優秀的結果。 對照實例6 以與實例9相同的方式製造電池除了,以相同量使用為 鐘離子導電玻璃-陶莞及犧製為具平均粒子直徑2 _的粒 子的LU取代包含於實例9的固體電解質的玻璃_陶究粉末 A。充電-放電測量以與實例9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初始放 電容量為Η)·2 mAh及在重複2〇循環後放電容量為61滅 其僅為約60%初始放電容量。 如在前文所敘述,本發明鋰離子二次電池包括含且古輸 出:優秀充電放電特徵的裡離子導電玻璃,曼之固: =。而且,因為本發明鋰離子二次電池不包含有機電解 /合液’可得到非常安全的電池。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施以鐘離子導電率的聚合 用於该固體電解質的黏合劑及採用特定結構於該聚合物: 104097.doc -43- 1300634 可實現具高功率及優秀充電-放電特徵的鋰離子二次電 池。 而且,包括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於該電極的本發明鋰 離子二次電池已實現具高功率及優秀充電_放電特徵的電 池縱使其為不包含有機電解溶液的完全固體電極。 工業可應用性 包括有機聚合物及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的本發明電解 質具高鋰離子導電率及為非常電化學穩定的及,所以,其 可不僅用於叙離子二次電池亦可用於鋰一次電池,稱為混 合動力電容器的電化學電容器、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及使 用鋰離子做為電荷轉移載體的其他電化學元件,此種電化 學元件的一些實例將於下文敘述。 藉由將所欲敏感電極加入電解質,該電解質可用於各種 氣體感知器及其他偵測器。例如,藉由使用碳酸鹽做為電 極,其可用做二氧化碳氣體偵測器。藉由使用硝酸鹽做為 電極,其可用做NOx偵測器。藉由使用硫酸鹽做為電極, 其可用做S〇x偵測器。藉由組合電解質於電解電池,其可 用做分解及捕獲於排氣中NOx及SOx的電解質。 藉由加入為有色的或由插入或移除鋰離子而改變其顏色 的無機或有機化合物於該電解質,及加入透明電極如ιτ〇 於其中,可組成電變色元件由此可提供具記憶容量的小功 率消耗之電變色顯示。 因為本發明電解質的離子導電路徑具通過鋰離子的最適 尺寸,其可選擇性地通過鋰離子當鋰離子除外的鹼離子亦 104097.doc -44- 1300634 存在時。所以,該電解質可用做鋰離子選擇性收集裝置的 隔板或是鋰離子選擇電極的隔板。因為當離子質量較小鋰 離子通過速度較高,電解質可用做分離鋰離子的同位素, 此使得6Li濃縮物的濃縮及分離(以7·42%本質存在的比質) 其為製造為核融合反應器燃料的氣的刷新區材料所必需。 因為包含於電解質及電極的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竟粉末 具高鐘離子導電率及為電化學非常穩定的,其可藉由混合 該玻璃-陶瓷粉末於其他樹脂或塗覆材料用做施以離子導 電率、抗靜電目的及控制表面電勢等的添加劑。 【圖式簡單說明】 在相關圖式中,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内部結構之示音 區段視圖; 第2圖為顯示伴隨實例3及對照實例3的鋰離子二次電池 的充電-放電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的圖; 第3圖為顯示伴隨實例4及對照實例4的鐘離子二次電池 的充電-放電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的圖; 第4圖為顯示伴隨實例5及實例6的鐘離子二次電池的充 電-放電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的圖; 第5圖為顯示伴隨實例7及實例8的鐘離子二次電池的充 電-放電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的圖;及 第6圖為顯示伴隨實例9及實例10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充 電-放電循環的放電容量之變化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4097.doc -45- 1300634 1 正電極集電極 2 正電極化合物 3 複合電池(固體電解質) 4 負電極化合物 5 負電極集電極 104097.doc -46-

Claims (1)

  1. 利申請案 替換本(97年5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料嫩)正替換頁 十、
    族群選出。
    的無機物質粉末之無機物質不含阻礙離子導電的孔 隙或晶體晶粒邊界。 3·如請求項1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具厚度超過2〇(11111多至 4·如請求項1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該鋰離子導電晶 體的無機物夤粉末具10 或更多的離子導電率及9 μιη或更低的平均粒子直徑,且以50_95質量%的量包含於 該固體電解質中。 5·如請求項1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具Ur5 Scnrl或更高的離 子導電率。 6_如請求項1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該經離子導電晶 體的無機物質粉末具^1~^+乂八1?^2481431〇12(其中乂及丫 為Ogxgl及0$y$l)的晶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 7.如請求項1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該鋰離子導電晶 體的無機物質粉末包括以莫耳%計之: U2〇 12-18% 5-10% Al2〇3 + Ga2〇3 104097-970519.doc 1300634 Ti〇2 + Ge〇2 Si02 P2〇 月岭q修(更)正替換頁 35_45〇/0 1 1 〇% 及 30-40〇/〇 0 8.如請求項!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中包含該鋰離子導電晶 體的無機物質粉末包括以質量%計之: 3-10〇/〇 Al2〇3 + Ga2〇3 5-20% Ti〇2+Ge02 25-40% Sl〇2 0.5-8% 及 p2〇5 40-55% 〇 9·如請求項1或2之固體電解質,其中以無機或有機鋰鹽添 加的聚合物具1〇-8 Scm-1的離子導電率,且以5_4〇質量% 的量包含於固體電解質。 1〇· —種固體電解質,其包括鋰離子導電玻璃_陶瓷粉末及以 無機或有機鋰鹽添加的有機聚合物,且不含電解溶液, 該有機聚合物係由聚氧化乙烯與其他一或多種有機聚合 物之共聚物、交聯結構及其混合物所組成族群選出。 如請求項10之固體電解質,其具厚度超過20 μηι多至60 μηι。 12·如請求項10或11之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離子導電玻璃_ 陶究粉末具1〇-4 Scm·1或更多的離子導電率、及9 μηι或更 低的平均粒子直徑,且以50-95質量%的量包含於該固體 電解質。 13·如請求項10或u之固體電解質,其具10-5 Scm-1或更高的 104097-970519.doc 1300634 巧年,过)正替換頁 離子導電率。 --——j 14. 如請求項1〇或η之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離子導電玻璃一 陶瓷粉末具Lii+x + yAlxTi2.xSiyP3-y〇12 (其中 x&y為 1 及〇Sy$i)的晶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 15. 如請求項10或11之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離子導電玻璃_ 陶瓷粉末包括以莫耳%計之: Li20 12-18% Al2〇3+Ga2〇3 5-10% Ti02+Ge02 35-45% Si02 1-10% 及 P2〇5 30-40%。 16·如請求項10或11之固體電解質,其中該鋰離子導電玻璃_ 陶瓷粉末包括以質量%之: Li20 3-10% Al2〇3+Ga2〇3 5-20% Ti02+Ge02 25-40% Si02 〇·5_8% 及 Ρ2〇5 40-55% 〇
    且以5_40質 量%的量包含於該固體電解質。
    之固體電解質。
    19·如請求項1 8之鋰離子二次電池, 其包括含鐘離子導電 104097-970519.doc 1300634 ^ Φ(更)正替換 體的無機物質於正電極及/或負 貞 20. 如請求項19之鐘離子二次電池,其中包含於該正電極及/ 或該負電極的包含該鐘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不含阻 礙離子傳導的孔隙或晶體晶粒邊界。 21. 如請求項19或20之鐘離子二次電池,其+包含於該正電 極及/或該負電極的包含該裡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為 鋰離子導電玻璃-陶曼。 其中包含於該正電 晶體的無機物質具 活性材料的粒子直 22_如請求項19或20之鋰離子二次電池, 極及/或該負電極的包含該裡離子導電 粒子直徑為該正電極及/或該負電極的 徑的五分之一或更低。 23·如請求項19或20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包含於該正電 極及/或該負電極的包含該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係 以包含該無機物質的該正電極及/或該負電極的活性材料 的2-35%質量%的量存在。 24.如明求項19或20之鐘離子二次電池,其中包含於該正電 極及/或该負電極的包含該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包 括以莫耳%計之: Li20 12-18% Al2〇3 + Ga2〇3 5-10% Ti〇2+Ge02 35-45% Si02 1-10% 及 P2O5 30-40% 〇 25·如清求項19或20之鐘離子二次電池,其中包含於該正電 104097-970519.doc 1300634 極及/或該負電極的包含鋰離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包括 以質量%計之: Li2〇 Al2〇3+Ga2〇3 3-10% 5-20% 26. 27. Ti〇2+Ge02 25-40% Si〇2 0.5-8% 及 P2〇5 40-55%。 如請求項19或20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包含於該正電 極及/或該負電極的包含該輯子導電晶體的無機物質具 Lil+x+yAlxTi2-xSiyP3-y〇i2 (其中 X及y為 OSxS 1 及1) 的晶體相做為主要晶體相。 如π求項19或20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包括與該固體電 解貝所包含的為相同的玻璃_陶瓷及有機聚合物於該正電 極及該負電極。 104097-970519.doc
TW094127960A 2004-08-17 2005-08-16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solid electrolyte thereof TWI30063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37519 2004-08-17
JP2004350173A JP5122063B2 (ja) 2004-08-17 2004-12-02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固体電解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1444A TW200611444A (en) 2006-04-01
TWI300634B true TWI300634B (en) 2008-09-01

Family

ID=3561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7960A TWI300634B (en) 2004-08-17 2005-08-16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solid electrolyt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68346A1 (zh)
EP (1) EP1794834B1 (zh)
JP (1) JP5122063B2 (zh)
KR (1) KR100942477B1 (zh)
AT (1) ATE526699T1 (zh)
TW (1) TWI300634B (zh)
WO (1) WO200601906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6561B2 (en) 2011-12-15 2015-09-1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synthesiz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2063B2 (ja) * 2004-08-17 2013-01-16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固体電解質
JP2008059955A (ja) * 2006-08-31 2008-03-13 Kokusai Kiban Zairyo Kenkyusho:Kk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89183B2 (ja) * 2006-10-20 2012-08-0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極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固体二次電池
JP5110850B2 (ja) 2006-10-31 2012-12-26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イオン伝導性固体電解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05749B2 (ja) * 2006-12-08 2013-06-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イポーラ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226967B2 (ja) * 2007-04-27 2013-07-03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の電極
JP5220850B2 (ja) * 2007-06-07 2013-06-26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非水電解液及びそれを含む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8216722B2 (en) * 2007-11-27 2012-07-10 Ceramatec, Inc. Solid electrolyte for alkali-metal-ion batteries
JP2009146822A (ja) * 2007-12-17 2009-07-02 Panasonic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10320033B2 (en) 2008-01-30 2019-06-11 Enlighten Innovations Inc. Alkali metal ion battery using alkali metal conductive ceramic separator
EP2086046A1 (en) * 2008-01-31 2009-08-05 Ohara Inc. Manufacture of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JP5207448B2 (ja) * 2008-01-31 2013-06-12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09193745A (ja) * 2008-02-13 2009-08-27 Sony Corp 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5453059B2 (ja) * 2009-11-10 2014-03-26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空気電池
CN102859780B (zh) * 2010-02-26 2015-07-0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全固体二次电池及全固体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JP2011204670A (ja) * 2010-03-01 2011-10-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当該正極を用いた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449790B2 (en) 2010-06-28 2013-05-28 Ut-Battelle, Llc Solid lithium ion conducting electrolyte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FR2965106B1 (fr) 2010-09-17 2015-04-03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Electrode pour accumulateur au lithium tout solid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telle electrode
WO2012077504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power storage device
US20120154981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 membran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thium ion capacitor comprising the same
JP6045162B2 (ja) 2011-03-25 2016-12-1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二次電池の作製方法
FR2976733B1 (fr) 2011-06-16 2013-06-1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Electrolyte solide pour batterie au lithium, comprenant au moins une zone en materiau vitroceramique lithi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JP2013012410A (ja) * 2011-06-29 2013-01-17 Tanaka Chemical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FR2982084B1 (fr) * 2011-11-02 2013-11-22 Fabien Gabe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lectrodes de batteries entierement solides
US10411288B2 (en) 2011-11-29 2019-09-10 Corning Incorporated Reactive sintering of ceramic lithium-ion solid electrolytes
JP2013114966A (ja) * 2011-11-30 2013-06-10 Idemitsu Kosan Co Ltd 電解質シート
WO2013131005A2 (en) 2012-03-01 2013-09-06 Excellatron Solid State, Llc High capacity solid state composite cathode, solid state composite separator, solid-sta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WO2016197098A1 (en) 2015-06-04 2016-12-08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state bipolar battery
US9819053B1 (en) 2012-04-11 2017-11-14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electrolyte high energy battery
US11152657B2 (en) 2012-04-11 2021-10-19 Ionic Materials, Inc. Alkaline metal-air battery cathode
US11251455B2 (en) 2012-04-11 2022-02-15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i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
US10559827B2 (en) 2013-12-03 2020-02-11 Ionic Materials, Inc.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solid i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
US11319411B2 (en) 2012-04-11 2022-05-03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i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
JP5692184B2 (ja) * 2012-08-07 2015-04-01 Tdk株式会社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9793525B2 (en) 2012-10-09 2017-10-17 Johnson Battery Technologies, Inc. Solid-state battery electrodes
KR101935365B1 (ko) 2012-12-14 2019-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고체전해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고체형 리튬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068237B2 (ja) * 2013-04-02 2017-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質−負極構造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9854872B2 (en) * 2013-05-14 2018-01-02 Gtx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edding a tracking device in a footwear insole
CN106165154B (zh) 2013-12-03 2020-03-13 离子材料公司 固体离子传导性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
JP6071938B2 (ja) * 2014-03-28 2017-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全固体二次電池、これに用いる固体電解質組成物および電池用電極シート、ならびに電池用電極シートおよび全固体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HUE053572T2 (hu) 2014-04-01 2021-07-28 Ionic Mat Inc Nagykapacitású polimer katód és a katódot tartalmazó nagy energiasûrûségû újratölthetõ cella
EP3193402B1 (en) * 2014-09-10 2019-06-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ound electrode group, electrode group,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EP3298646A4 (en) * 2015-05-21 2018-12-12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Hybrid solid single-ion-conducting electrolytes for alkali batteries
US10553901B2 (en) 2015-06-04 2020-02-04 Ionic Materials, Inc. Lithium metal battery with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US11605819B2 (en) 2015-06-08 2023-03-14 Ionic Materials, Inc. Battery having aluminum anode an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US11342559B2 (en) 2015-06-08 2022-05-24 Ionic Materials, Inc. Battery with polyvalent metal anode
JP6710692B2 (ja) * 2015-09-17 2020-06-17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用複合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WO2017112804A1 (en) 2015-12-21 2017-06-29 Johnson Ip Holding, Llc Solid-state batteries, separators, electrod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JP6522494B2 (ja) * 2015-12-24 2019-05-29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全固体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18044B2 (en) 2016-01-22 2019-02-26 Johnson Ip Holding, Llc Johnson lithium oxygen electrochemical engine
JP6257698B2 (ja) * 2016-05-23 2018-01-1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極材層と電解質層を有する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EP3479431B1 (en) * 2016-06-30 2022-08-03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Inc.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ions
US10797314B2 (en) 2016-07-29 2020-10-06 Blue Current, Inc. Compliant solid-state ionic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KR20190045206A (ko) * 2016-09-13 2019-05-02 내셔널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싱가포르 고체 전해질
JP6696692B2 (ja) 2016-09-20 2020-05-20 株式会社東芝 電極、非水電解質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JP6640690B2 (ja) 2016-09-21 2020-02-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極構造体、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WO2018087966A1 (ja) 2016-11-11 2018-05-17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c用電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各種ic製品、icへの電力供給方法、並びにicの駆動方法
TWI630743B (zh) * 2016-12-27 2018-07-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固態電解質及包含其之鋰電池
RU172569U1 (ru) * 2016-12-30 2017-07-1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ркут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БОУ ВО "ИГУ") Источник электродвижущей силы
EP3574542A4 (en) 2017-01-26 2020-09-02 Ionic Materials, Inc. ALKALINE BATTERY CATHODE WITH SOLID POLYMERIC ELECTROLYTE
US9926411B1 (en) 2017-03-03 2018-03-27 Blue Current, Inc. Polymerized in-situ hybrid solid ion-conductive compositions
US10457781B2 (en) 2017-03-03 2019-10-29 Blue Current, Inc. Polymerized in-situ hybrid solid ion-conductive compositions
US11993710B2 (en) 2017-06-30 2024-05-28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e solid state electrolyte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containing the same
JP6692863B2 (ja) * 2017-07-28 2020-05-13 コリア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オブ インダストリアル テクノロジー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固体電解質の製造方法
CN111247663B (zh) 2017-08-31 2024-01-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混合复合固态电解质
JP6919606B2 (ja) * 2018-03-14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硫化物全固体電池用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11581570B2 (en) 2019-01-07 2023-02-14 Blue Current, Inc. Polyurethane hybrid solid ion-conductive compositions
KR20200092099A (ko) 2019-01-24 2020-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막 및 이를 포함한 리튬이차전지
CN111916820B (zh) * 2019-05-08 2023-05-05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次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3907802A4 (en) * 2019-05-09 2022-04-27 LG Energy Solution, Ltd. ELECTROLYTIC MEMBRANE FOR ALL-SOLID BATTERY AND ALL-SOLID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JP7484919B2 (ja) * 2019-07-19 2024-05-16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 複合電極材料、電極層、および固体電池
KR20210031291A (ko) * 2019-09-11 2021-03-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고체 전지용 전해질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고체 전지
US11394054B2 (en) 2019-12-20 2022-07-19 Blue Current, Inc. Polymer microspheres as binders for composite electrolytes
EP4078698A1 (en) 2019-12-20 2022-10-26 Blue Current, Inc. Composite electrolytes with binders
CN111752061B (zh) * 2020-06-22 2023-04-25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电致变色薄膜的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064291A (ja) * 2020-10-13 2022-04-2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生体電極組成物、生体電極、生体電極の製造方法、高分子化合物及び複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0052A (ja) * 1992-09-08 1994-05-20 Sumitomo Seika Chem Co Ltd ゲル状電解質
DE69719386T2 (de) * 1996-10-28 2004-04-01 Kabushiki Kaisha Ohara, Sagamihara Lithium-Ionen leitende Glaskeramiken und damit hergestellte elektrische Zellen und Glassensoren
ID20037A (id) * 1997-03-13 1998-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Baterai sekunder litium
US6103456A (en) * 1998-07-22 2000-08-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evention of photoresist poisoning from dielectric antireflective coating in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JP3643289B2 (ja) * 1999-04-30 2005-04-27 株式会社オハラ ガラスセラミックス複合電解質、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01243983A (ja) * 2000-02-28 2001-09-07 Kyocera Corp 固体電解質電池
JP2002042876A (ja) * 2000-07-25 2002-02-08 Kyocera Corp リチウム電池
US6680149B2 (en) * 2000-10-02 2004-01-20 Hanyang Hak Won Co., Lt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using polyether poly (N-substituted urethane)
JP2002305025A (ja) * 2001-04-06 2002-10-1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ポリマー二次電池
JP4053819B2 (ja) * 2002-05-30 2008-02-27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4777593B2 (ja) * 2002-11-29 2011-09-21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122063B2 (ja) * 2004-08-17 2013-01-16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固体電解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6561B2 (en) 2011-12-15 2015-09-1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synthesiz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526699T1 (de) 2011-10-15
US20080268346A1 (en) 2008-10-30
EP1794834A2 (en) 2007-06-13
WO2006019064A3 (en) 2007-02-15
JP5122063B2 (ja) 2013-01-16
JP2006086102A (ja) 2006-03-30
TW200611444A (en) 2006-04-01
EP1794834B1 (en) 2011-09-28
WO2006019064A2 (en) 2006-02-23
KR100942477B1 (ko) 2010-02-12
KR20070028588A (ko) 2007-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634B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solid electrolyte thereof
Ruan et al. Acid induced conversion towards a robust and lithiophilic interface for Li–Li 7 La 3 Zr 2 O 12 solid-state batteries
KR100884598B1 (ko) 리튬 이온 2차 전지 및 그 고체 전해질
CN111276690B (zh) 一种低孔隙率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JP5197918B2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固体電解質
KR101130123B1 (ko) 완전 고체형 리튬 이온 2차 전지 및 고체 전해질
TWI363443B (en) Lithium ion conductive solid electrolyt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32899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和该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US10333123B2 (en) High capacity solid state composite cathode, solid state composite separator, solid-sta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KR100580442B1 (ko) 리튬 이온 2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251161B (zh) 锂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层、电极、电池和电子设备
JP2010067499A (ja) 正極合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正極合材
JP4575487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69757B (zh) 一种铜硅铝纳米多孔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65258A (zh) 具有室温电导率的聚合物基质的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77005A (zh) 一种陶瓷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5840B (zh) 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
CN107565187A (zh) 电池
CN102844911B (zh) 蓄电器件用负极活性物质以及使用其的蓄电器件用负极材料和蓄电器件用负极
WO2014020654A1 (ja) 全固体イオン二次電池
WO2015037270A1 (ja) 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全固体型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0235287A (zh) 用于固态电池组的连接体功能化阴极
KR20150063270A (ko) 음극 및 이를 포함한 리튬 전지
JP2014041732A (ja) 正極活物質及び二次電池
JP2009135112A (ja) リチウム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