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48C - 制品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品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48C
CN1097248C CN95193262A CN95193262A CN1097248C CN 1097248 C CN1097248 C CN 1097248C CN 95193262 A CN95193262 A CN 95193262A CN 95193262 A CN95193262 A CN 95193262A CN 1097248 C CN1097248 C CN 10972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mentioned
information
recovery
componen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3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46A (zh
Inventor
铃木辰哉
桥本和重
落合雄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3/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r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or other apparatus, other than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2017/0089Recycling systems, wherein the flow of products between producers, sellers and consumers includes at least a recycling step, e.g. the products being fed back to the sellers or to the producers for recycl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lication aspects of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 G06F2219/10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e.g. waste reduction, pollution control,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促进废制品的合理回收、谋求节约新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量、防止有害物等造成环境污染的系统。它具有:输入部,用于输入与制品有关的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与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有关的数据库;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用于根据由该输入部输入的有关制品的信息,并参照在该存储部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依据预先确定的回收规则判断对该制品的回收处理;及回收工厂设备控制部,具有将判断结果向下一工序输出的输出部的功能。

Description

制品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废制品处理(资源重新利用处理、废弃处理)的废制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废家电制品等的处理一直是由地方自治团体或废弃物处理行业进行回收、处理。目前的现状是,该废制品中的铁、铝等金属一部分作为再生材料回收利用,但大部分是粉碎后填埋、或直接填埋、或者焚烧后填埋。由此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关于填埋,存在着填埋用地不足的问题或因有害物的填埋造成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的问题,而谈到焚烧则存在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的问题及产生的CO2使地球变暖的问题。因此,为减少废弃物量、同时为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矿物燃料,促进废制品的回收利用(资源重新利用)成为社会性的重大课题。
废家电制品等废制品的回收或合理的废弃处理得不到促进发展,有各种理由,但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对所回收的废制品进行回收处理时缺少必要的信息或当进行合理的废弃处理时缺少必要的信息。即使一旦想要进行废制品回收处理或合理的废弃处理,也因不能判断废制品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或是否含有有害物,而不能判定怎样处理才正确,结果大多是将其废弃。现在的情况是处于很难取得有关废制品回收处理方法或合理废弃处理方法的信息的状态。例如,制品的拆卸方法和构成部件的材质等,在制品上几乎没有什么标示。此外,制造厂商方面也没有提供这种信息的系统。因此,多数废制品未经适当的回收处理就那样被废弃了,因而引起如上所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减少废弃物量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矿物燃料而提供一种能迅速收集·处理·传送废制品处理中必要的各种信息、并决定各种制品的适当回收处理方法的制品回收系统。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是为促进废制品的回收或进行合理的废弃处理而对制品可否重新利用进行判断的制品回收系统,它具有:读入装置,用于读入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对应的重新利用该制品时的信息的数据库;回收判断装置,用于根据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并参照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判断对该制品的上述回收处理;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
为进行回收判断装置的回收处理判断,可以确定用于判断废制品的适当处理方法的回收规则。
另外,在制品一侧,为便于重新利用,也可具有:存储装置,作为有关制品的信息,至少存储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等信息;输出装置,用于输出在上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有关制品的信息。
在本系统中,可以利用读入装置取得为判断回收处理方法所必需的有关制品的信息。作为由读入装置读入的有关制品的信息,至少有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等信息。为输入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读入装置可备有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装置:连接装置,连接于上述制品,用于读取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无线接收装置,当在上述制品上装有以无线方式发送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的发送装置时,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所发送的有关制品的信息;键盘,用于通过键入接收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鼠标,用于接收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条形码读取装置,当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用条形码表示时,用于读取该条形码;及驱动装置,当上述制品的有关信息存储在上述制品的存储装置内时,用于驱动该存储装置。
作为数据库,存储装置可以存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有关上述制品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期限信息;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对每种制品由法律规定的信息即法规信息及上述每种制品预先标准化的信息即标准信息;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用于存储上述每种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否是有害物或危险物及对该材质的回收处理方法;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用于对上述每种构成部件存储对该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市场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上述制品在旧货市场上的价格信息。
在上述回收判断装置中,可以判定废制品的适当回收处理方法或废弃处理方法。例如,根据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有关制品的信息,判断上述制品是否满足在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该制品的可重新制品化期限内,当上述制品是在可重新制品化期限内时,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制品是再生制品化的对象,如为其他情况时,则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制品是按该制品的每个构成部件拆卸的拆卸处理对象。
另外,所判定的废弃制品处理方法由处理结果输出装置传送到废制品处理工序,所以可以进行依据处理结果的适当的回收处理。为了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输出装置可以备有下列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用声音输出的声音输出装置;按图象信息输出的图象信息输出装置;及以打印信息输出的打印装置。当还具有根据由回收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控制执行回收处理用的设备的设备控制部时,可以控制回收工厂的设备并对拆卸作业等工序发出指示。
如上所述,在本系统中可对废制品进行适当的回收处理及废弃处理,所以能够减少废弃物量、抑制有害废弃物的产生、节约能量的消耗。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回收系统(从制品生产到回收处理的流程路线)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回收处理执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拆卸后的部件·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拆卸后的部件·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回收处理执行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制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制品规格信息的数据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制品历史信息的数据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制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制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制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制品结构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回收工厂的制品信息读出工序图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回收工厂的拆卸工序图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回收工厂的拆卸工序图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回收系统的结构图(从制品生产到回收·废弃的流程路线)。
图24表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回收处理执行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废制品的处理程序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制品规格信息的数据例(制品拆卸方法信息)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回收工厂的拆卸工序图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的例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的例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市场信息数据库的例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质量检查步骤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处理程序的生成程序(再生制品化处理以外的回收处理)的流程图。
实施发明用的最佳形态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制品回收处理流程的说明图,示出了从制品生产到回收(包括废弃)的流程路线。以下,以电视机为例,以生产厂1作为起点顺序进行说明。在图1中,在不同厂商的生产厂1进行制品的生产,并出厂运送到产品流通中心2(路线1a)。制品在该中心暂时保管后,配送到销售商店3(路线2a),再由销售商店3销售给顾客4(路线3a)。视情况的不同,也用通信销售等方式从产品流通中心2直接发送给顾客4(路线2b)。顾客4从销售商店3买回的制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将其废弃。所废弃的制品(以下称废制品,而被废弃的电视机称废电视机),有由自治团体或第三产业部门等回收,送往废弃物聚集场5的路线(路线4b),及由销售商店3从顾客4处收回,送往废弃物聚集场5的路线(路线3b),在废弃物聚集场5按制品的不同种类区分,或按每种制品的制造厂家区分后,送往回收工厂6、7(路线5a、5b)。或者,有时也由销售商店3从顾客4处收回,直接送往回收工厂6、7(路线3c、3d)。回收工厂有由不同厂商设立的或由厂商联合设立的2种形式,在图1中,有特定的厂商专用的废电视机回收工厂6和可接受各厂商的废电视机的回收工厂7。
在回收工厂6、7中,根据下述的(1)~(6)给出的回收规则收集必要的信息,判断所回收的各废电视机的回收方法,进行回收处理。这里,所谓回收方法,是指被废弃的制品的重新利用方法,在回收工厂6、7中,备有对废电视机判断其回收方法的制品回收系统。制品回收系统,如图5(关于该图将在后文中说明)所示,具有:输入部34,作为用于取得为进行判断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的「信息取得装置」,用于输入有关制品的信息;存储部350,用于存储有关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的数据库;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用于根据由输入部34输入的有关制品的信息,并参照在存储部350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依据预先规定的回收规则判断对该制品的回收处理;回收工厂设备控制部39,作为将判断出的结果可靠地传送到下一个工序用的「信息传送装置」,具有作为输出部输出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的功能。回收工厂6、7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根据下述的(1)~(6)给出的回收规则判断回收方法,同时进行判断后的处理,此外,还决定未经处理的制品或处理过的制品的流通路线。
回收的流程
(1)首先将进行回收的作为可重新使用的再生电视机制品和不可能作再生电视机用的废电视机区分开来。
对于不可能作再生电视机用的废电视机,将该制品作为按每个构成部件进行拆卸的拆卸对象,然后再将其各个构成部件按(2)~(6)分类。
(2)作为部件重新使用(称作重新使用部件)
(3)作为再生材料重新使用
(4)作为能源重新使用(称作能量回收用材料)
(5)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需特别处理
(6)填埋废弃
这样,共分成6类。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考虑尽量不扔弃、不焚烧、有效利用废制品的前提下而规定的回收规则。以下,参照图1说明在回收工厂6、7后面的按照上述从(1)到(6)的各个分类的废制品流程路线。
(1)作为再生电视机回收的废电视机,送往再生制品化厂8(路线6a),在再生制品化厂8中进行再生制品化处理后,作为再生电视机再次经由产品流通中心2(路线8a),送到销售商店3(路线2a),由销售商店3销售给顾客4(路线3a)。在顾客使用之后,再次成为废制品回收,并进行上述回收处理。
(2)重新使用部件经由以下所示路线重新利用。(a)送往再生制品化厂8,作为再生电视机的部件使用(路线6b);(b)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生产的电视机的部件使用(路线6c);(c)送往零件中心(部件仓库)9保管(路线6m),然后再送往再生制品化厂8,作为再生电视机的部件使用(路线9a);(d)在零件中心9保管后,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生产的电视机的部件使用(路线9b);(e)经零件中心9保管后,在进行制品的维护检修的服务中心11作为维修用部件使用(路线9c);(f)送往部件制造厂10(路线6d)进行检修后,送到再生制品化厂8,作为再生电视机的部件使用(路线10a);(g)送往部件制造厂10进行检修后,送到生产厂1,作为新生产的电视机的部件使用(路线10b);(h)送往部件制造厂10进行检修后,有时经由零件中心9(路线10c),送到再生制品化厂8(路线9a);(i)送往部件制造厂10(路线6d)进行检修后,有时经由零件中心9,送到生产厂1(路线9b);(j)送往部件制造厂10(路线6d)进行检修后,有时经由零件中心9,送到服务中心11(路线9c)。
(3)作为再生材料重新使用的部件,在回收工厂6、7粉碎后,有的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部件的材料(路线6e),有的送往材料制造厂12(路线6f)。送到材料制造厂12的,在该厂对已被粉碎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即再生材料化处理后,有的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部件的材料(路线12a),有的送往部件制造厂10,作为新部件的材料(路线12b)。
(4)作为能源重新使用的部件,在回收工厂6、7粉碎后,有的在该工厂作为能源利用,有的送往生产厂1(路线6g),在该厂内作为能源利用,或转给能源材料购买业者13(路线6h)。
(5)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需特别处理的部件,有的由部件制造厂10进行适当处理(路线6k),有的由专门的有害物或危险物处理厂14进行适当处理(路线6i),或经由部件制造厂10,再送往有害物或危险物处理厂14(路线10d)。这种部件由有害物或危险物处理厂14处理后,区分为用作再生材料的材料、能源化材料、废弃物,将用作再生材料的材料送往材料制造厂12(路线14a),将能源化材料转给能源材料购买业者13(路线14b),废弃物在填埋场15填埋处理(路线14c)。
(6)按要求必须填埋处理的部件,在回收工厂6、7粉碎后,在填埋场15填埋处理(路线6j)。
以上,即为制品回收处理的流程。上述的例是一实施例,此外也可以考虑其他各种形态。例如,图1所示的回收工厂6与生产厂1不是分开设置,有时是在生产厂1内包括回收处理工序,或有害物或危险物处理厂14与回收工厂6、7合在一起设置。
以下,说明在回收工厂6、7中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系统。在图5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回收系统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系统的结构。
在图5中,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系统备有: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用于进行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部34;回收工厂设备控制部39,用于控制回收工厂的设备;历史信息累积部40,用于存储各种制品的历史信息;存储部350,用于存储有关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的数据库;及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用于存储由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判断出的回收处理方法的结果。
作为输入部34,为适应各种废制品,备有如下所示的装置。
当在制品内具有存储了制品信息的制品信息存储部及用于向外部输出制品信息的制品信息输出端子时,备有与该制品的制品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于读出制品信息的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
当在制品内部具有存储制品信息并以无线方式向外部发送制品信息的功能时,备有以无线方式从制品接收制品信息用的信息接收部44。
而在废制品具有装卸式制品信息存储部的情况下,备有用于驱动拆下后的制品信息存储部的制品信息存储部驱动装置50。
备有目视读取标示在废制品壳体等上的某些制品信息、用人工输入用的键盘45及鼠标47。
备有用于读取和输入以条形码标示在废制品壳体等上的某些制品信息的条形码读取装置46。
另外,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备有回收处理方法判断部31,其中存有回收处理判断程序32;及回收处理程序建立部33,用于对已确定了回收处理方法的制品,建立回收处理程序。另外,由于接连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回收处理方法,最佳回收处理方法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必须与之相对应地随时修改回收规则及以这些规则为依据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因此在本装置中设有回收处理判断程序修正部30,以便能对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进行修正。
回收规则及以这些规则为依据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在企业内等决定着对回收规则及以这些规则为依据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的管理成本,因此,在生成并建立数据库后集中进行保管、修正等,在经营上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回收工厂6、7与这种数据库连接,可取得最新的回收规则及以这些规则为依据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并将其存储在回收工厂6、7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部31内。
另外,回收工厂设备控制部39备有用于显示处理结果的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用于控制回收拆卸作业线设备的拆卸作业线控制部42、及将处理结果等打印输出的信息输出打印机48。
作为存储在存储部350内的数据库,备有存储各种法规·标准信息的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存储不同材质·不同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的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存储制品规格信息的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及存储旧货价格的市场行情信息·部件需求信息等的市场信息数据库41。
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如图28所示,存储着各国的法规情报信息及有关标准的信息。法规信息是从政府公报等取得信息后输入到在企业内的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同样地,有关标准的信息也是从实施标准的机关取得有关标准的信息后输入到在企业内的数据库。这时,可按制品类别等进行整理,以建立数据库。在图28中,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按各种制品存储各国的法规,例如,作为电气制品的公用法规,规定了电处理法规,作为该电处理法规的一项限制,规定铅、特种氟里昂等为禁止使用材质。
在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中,如图29所示,存有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信息。回收处理方法信息在企业内也按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列表等,建立数据库。在图29中,作为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存储着制品的不同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制品构成部件的不同材质的回收处理方法。例如,作为不同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当制品为彩色电视机时,存储着这样一种处理方法,即作为其构成部件的CRTASSY,在拆下偏转线圈等附属件后,送到CRT专门处理工厂。
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中,如图7所示,预先存有制品规格信息。在企业内也按不同厂商、制品类别、不同型式等进行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在图7中,制品规格信息是在出厂时等附加在每件制品上的信息,例如,作为基本信息,存储标示出制品名称等的制品类别、制造厂商名、型号、制造编号及可再生制品化的年限;作为设计信息,存储尺寸等、外形尺寸、质量和消耗电力;作为构成部件信息,存储构成部件名、材质、材料/部件的制造厂、等级、质量、数量、重新使用对象部件、使用历史及部件更换年月等。这些制品规格信息也可按每个制品存储,也可集中建立数据库。
在市场信息数据库41中,如图30所示,在企业内输入并存储旧货制品的市场价格及维修部件的库存信息、需求信息等。在图30中,例如,为能获得再生电视机作为旧货回收时的市场价格信息,市场信息数据库41按每种制品的型号存储着旧货制品的市场价格。而为能获得制品构成部件作为旧货回收时的市场价格,存储着每种旧货部件的市场价格信息。
向各数库输入信息的作业及对各种数据的修正等维护管理作业等,如上所述有时也按不同企业在企业内进行,除此以外,也可考虑由同行业制造厂联合设立的机关或公共机关进行。
以下,说明上述系统中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图2示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回收处理执行程序。
在图2中,对送到回收工厂6、7的废电视机,从图5所示的制品使用信息数据库35取得所输入的有关废电视机的信息(步骤201),根据该信息判断废电视机的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首先,是在可否再生制品化判断步骤203中判断废电视机可否再生制品化。该可否再生制品化判断步骤203备有以下3个步骤。
步骤203a:判断废电视机是否符合当重新销售时应符合的法规或标准。
步骤203b:判断废电视机是否是在预定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的制品。
步骤203c:判断废电视机是否是符合预定的质量检查基准的制品。
以上3项全部符合的废电视机,进行再生制品化处理(步骤204)。
另一方面,当上述3项之中哪怕有一项不符合时,应进行再生制品化以外的回收处理。即,对构成废电视机的每个构成部件判断其回收处理方法并执行其回收处理,但根据废电视机是在预定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还是超过了期限,其判断程序不同。
对在步骤203a判定为不符合应符合的法规或标准的废电视机,判断其是否是在预定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步骤205),如是在期限内的废电视机则进入步骤206、如为超过期限的废电视机则进入步骤207,进行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判断。而在步骤203b判定为超过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制品,在步骤207进行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判断。在步骤203c判定为不符合质量检查基准的废电视机,在步骤206进行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
接着,分别说明步骤206、207的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
图3示出步骤206的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
根据图5所示制品使用信息数据库35的构成废电视机的部件的信息及废电视机的拆卸方法信息,按将废电视机拆卸后的每个拆下的部件及组件取得该部件及组件的信息(步骤206a),然后在步骤206b判断部件或组件能否重新使用。部件或组件如满足两个条件,即部件或组件是重新使用对象部件(206b1)及部件或组件符合其应符合的法规或标准(206b2),则判定为重新使用备选部件(206b3)。另外,一项也不符合时,进入步骤206c,判断部件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处理方法。
步骤206c备有以下3个步骤,判断部件或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
(1)判断部件或组件是否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206c1)。如含有,则判断为必须特别处理部件(206c9),如不含,则进行以下步骤的判断。
(2)判断部件或组件是否是复合原材料部件(206c2)。如部件或组件是复合原材料部件,则判断为必须粉碎·区分处理部件(206c8),如不是复合原材料部件,则进行以下步骤的判断。
(3)判断部件或组件是否是再生材料用品、能源回收用品、废弃品(206c3)。
符合再生材料用品的,判定为再生材料用品(206c5),符合能源回收用品的,判定为能源回收用品(206c6),哪一种都不是的,判定为废弃品(206c7)。对将废电视机拆卸后的全部拆下的部件及组件进行以上的回收处理判断。
以上即为步骤206的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判断程序的内容。
接着,说明步骤207的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判断程序。图4示出步骤207的回收处理判断程序。在图4所示的处理中,决定不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的制品的处理方法,与从上述图3所示的步骤206的程序中将判断部件或组件可否重新使用的步骤除去后的程序相同。
在图4中,根据构成废电视机的部件的信息及废电视机的拆卸方法信息,对将废电视机拆卸后的每个拆下的部件及组件取得该部件及组件的信息(步骤207a),然后与上述步骤206c相同,进行部件或组件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207b1~3),根据该判断结果,将部件或组件判定为再生材料用品、能源回收用品、必须粉碎·区分处理部件、含有害物或危险物的必须特别处理部件、废弃部件等中的任何一种(207b5~9)。对将废电视机拆卸后的全部拆下的部件及组件进行以上的判断。以上即为步骤207的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判断程序的内容。
再来说明图2所示的处理。
在上述206、207步骤中决定了废电视机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后,根据废电视机的拆卸信息拆卸废电视机(步骤208),根据上述构成部件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进行区分处理(步骤209~步骤223)。对重新使用备选部件(步骤209)进行质量检查,判断其可否重新使用(步骤215),对可重新使用部件进行重新使用化部件处理(步骤216),对不可重新使用部件判断是否进行重新使用以外的某种处理(步骤217),并进行与其判断结果相对应的处理(步骤218)。这时,如为不可重新使用的组件时,应对构成组件的每个部件判断回收处理方法,并根据其判定结果进行回收处理。
此外,按不同回收处理方法区分开的部件或组件(步骤210~步骤214),分别进行与其相应的回收处理(步骤219~步骤223)。其中的复合原材料部件(步骤223)的回收处理,是在粉碎后区分为再生材料、能源回收用材料、及废弃物,分别进行与其对应的处理。以上是废制品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执行程序。本系统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执行程序的特征是,判定并执行尽可能不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回收处理方法,考虑到尽量不扔弃、不焚烧、能有效地利用废制品。即,如上所述,在符合法规或标准的范围内,探讨是否能将作为制品使用的物品尽可能地再生制品化,如不能时是否能使用构成制品的部件或组件中的可重新使用部件,连这也不可能时是否能作为材料重新利用,如以上都不可能时,探讨了是否能将该材料作为能量回收(油化、乙醇化、固体燃料化等,如这些都不能实现时将其烧掉)而重新利用,最后,无论怎样都不能重新利用时,将其填埋废弃,也就是判断和执行以这种「回收规则」为基础的回收处理方法。
另外,对于有害物、危险物,还可以研讨进行无害化等适当处理后再将其重新利用的方法。
为进行上述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如上所述,需要有存储各种信息的数据库。以下,说明在判断中所需的数据库信息。
所需的数据库信息可大致分成5类:(1)废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2)制品历史信息;(3)法规·标准信息;(4)不同部件·不同材质的回收处理方法信息;(5)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分别构成如下所示的内容和获取来源。
(1)制品规格信息(图7中详细示出制品规格信息)
(a)基本信息
(内容)制造厂商名、制品类别、制品名、型号、制造年月、制造编号
(获取来源)从废制品取得
(b)设计信息
(内容)外形尺寸、质量、性能信息(耗电量等)、构成部件信息(部件编号、部件名称、厂商、型号、材质、材料制造厂名、数量、质量、是否含有有害物·危险物的信息、是否是重新使用备选部件、使用历史等)、拆卸方法、组装方法、质量检查方法等
(获取来源)从废制品取得,或从废制品外部的制品信息数据库取得
(2)制品历史信息(图8详细示出制品历史信息)
(内容)通电时间、电源接通及切断次数、使用环境温度等
(获取来源)从废制品取得。在后文中对其进行说明。
(3)法规·标准信息(图28详细示出各种法规天气信息)
(内容)制品销售时的法规·标准信息
(获取来源)从废制品外部的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取得
(4)回收处理方法信息(图29详细示出回收处理方法)
(内容)有关不同材质·不同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的信息
(获取来源)从废制品外部的不同材质·不同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信息数据库取得
(5)市场信息(图30详细示出旧货信息)
(内容)旧货价格的市场行情信息·部件需求信息等市场信息
(获取来源)从废制品外部的市场信息数据库取得
以下,说明包含以上信息的获取方法的回收工厂6、7的处理实施例。
首先,为易于取得构成基本信息的制品信息,在作为回收对象的各种制品上可具有如下所示的特征。
在图6中,示出制品的构成例。如图6所示,在制品上预先设有: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21b,用于存储如上述(1)(a)及(b)所示的制品规格信息;制品历史信息存储部21g,用于存储如上述(2)所示的制品历史信息;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用于输出在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21b及制品历史信息存储部21g中存储的信息。在图1所示的生产厂1中,在生产制品时,预先在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21b的存储器内记录图7所示的制品规格信息后出厂。如图7所示,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21b备有存储地址及与地址对应的索引的地址索引部、及按地址分区、存储与各地址对应的索引有关的制品使用信息的数据部。例如,可将如上述(1)(a)及(b)所示的项目作为索引,再按该各索引划分存储的项目。
以下,参照图8所示的历史信息的数据累积过程的说明图,说明制品历史信息的累积方法。
如图6所示,制品历史信息存储部21g备有:电源接通/切断检测部21c,与制品的电源电路等连接,用于进行制品的电源接通/切断的检测;通电时间测量部21e,用于测量从电源接通到切断的通电时间;使用环境温度检测部21d,用于检测通电期间的制品温度;及历史信息累积部21f,用于存储通电时间、电源接通/切断次数、使用环境温度等历史信息。电源接通/切断检测部21c、通电时间测量部21e、使用环境温度检测部21d,也可不设在制品历史信息存储部21g的内部而设在外部。
历史信息累积部21f所存储的历史信息数据,按图8所示的数据结构,包括(a)电源接通次数数据;(b)通电时间数据;(c)指示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制品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的标志数据。(a)电源接通次数数据,每当接通电源时记录表示电源接通次数的数据。(b)通电时间数据,记录每次接通电源时的通电时间,(c)指示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制品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的标志数据,当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时,置「1」,未超过时,存储「0」,并且,在置「1」时,将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的时间记录在通电时间数据内。例如,如图8所示的(例2)的记录。
这些数据按以下所示的方式进行检测和累积。在接通制品的电源后,图6所示的电源接通/切断检测部21c检测电源的接通,使通电时间测量部21e的计时器开始工作。这时,通过通电时间测量部21e将电源接通信息输出到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将电源接通次数记录在存储器内。图8所示的(例1)中给出第2次接通电源的情况,将上一次接通电源的次数数据「1」(第(1)行的(a)地址的数据)加1后的数值「2」记录在第(2)行的(a)地址内。接着,在电源接通5小时后将电源切断时,电源接通/切断检测部21c检测电源的切断,并使通电时间测量部21e的计时器停止工作,将由通电时间测量部21e测量的从电源接通到电源切断的通电时间数据「5」输出到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将通电时间数据「5」记录在存储器的第(2)行的(b)地址内。在这段时间的通电过程中,由于未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所以在第(2)行的(c)地址内记录「0」。另外,在使用环境温度检测部21d中,如使用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元件,则能检测使用环境温度。另外,为了在电源切断后仍能进行数据的记录保持,可以设置作为供电部的电池,以便在电源切断后仍能向历史信息累积部21f供电。作为在电源切断后不再进行数据记录的方法,测量精度稍有降低,但也有在通电中高频度地(例如5分钟一次)进行数据的更新,而将直到电源切断之前的时间作为通电时间的方法。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电时间是用小时为单位表示的,但也可按分钟为单位进行记录。
以下,说明在图8所示的(例2)中的制品使用过程中使用环境温度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时的情况。例如,考虑第3次重新接通电源后的情况。这时,电源接通/切断检测部21c检测电源的接通,使通电时间测量部21e的计时器工作,将电源接通次数「3」记录在存储器内(第(3)行的(a)地址)。接着,当电源接通2小时后使用环境温度开始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时,使用环境温度检测部21d检测出温度超限,并将与其相对应的信号传送给通电时间测量部21e。通电时间测量部21e将到该时刻为止的通电时间测量值输出到历史信息累积部21f,然后,时间测量部21e使计时器回零,重新开始测量通电时间。在历史信息累积部21f中,将时间数据「2」记录在存储器内(第(3)行的(b)地址)。由于在这2小时内没有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所以在第(3)行的(c)地址内记录「0」。在这之后,当在3小时后使用环境温度回到温度的规格值的上限值以内时,使用环境温度检测部21d将其测出,并将与其相对应的信号传送给通电时间测量部21e,通电时间测量部21e将到该时刻为止的通电时间测量值输出到历史信息累积部21f,然后,通电时间测量部21e使计时器回零,重新开始测量通电时间。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将时间数据「3」记录在存储器内(第(4)行的(b)地址),将表示超过使用环境温度的「1」记录在存储器内(第(4)行的(c)地址)。这时,在电源接通次数数据的记录地址内记录「3」(第(4)行的(a)地址)。接着,在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内的温度下通电2小时后切断电源时,电源接通/切断检测部21c检测出电源切断,并使通电时间测量部21e的计时器停止工作,将由通电时间测量部21e测出的从使用环境温度回到温度规格值以内的时刻到电源切断的通电时间数据「2」输出到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历史信息累积部21f将通电时间数据「2」记录在存储器的第(5)行的(b)地址内。在这段时间的通电过程中,由于未超过使用环境温度规格值的上限值,所以在第(5)行的(c)地址内记录「0」。在电源接通次数数据的记录地址内记录「3」(第(5)行的(a)地址)。
在制品出厂后,在顾客使用制品的过程中,就能按如上所述的方法自动地依次累积记录制品的历史信息。
另外,也可在制品中设置显示历史信息的功能,能够随时确认累积通电时间等历史信息,使任何人都能明确地知道制品的累积通电时间等历史信息。考虑如下的例子即可看出这样做的效果。对旧货制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很容易地做出估计。由于任何人都能明确地知道历史信息,所以能对旧货制品做出公正的估价。因此有助于旧货市场的形成,就是说,在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上是有效的。此外,还能作为了解部件更换等的时间的基准,能在制品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维修,所以在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上是有效的。
再有,在各制品中累积的历史信息,在进行回收处理的判断时,可从各制品读出,将其累积存储在图5所示回收工厂的回收系统的历史信息累积部40内。在历史信息累积部40累积存储历史信息时,例如,通过按制品的类别求取历史信息的统计值,能定量地掌握如何使用,如将其反映在制造厂的制品设计中,则能进行最佳的设计。通过参照历史信息,可以清楚地知道规格要求过高的情况或设计裕量过小的情况,因而能进行反馈修正,以便按最适当的规格进行设计。因此,可以在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的范围内进行设计。
制品,如上所述在制品内存储了制品规格信息及制品历史信息的状态下回收,送到图1所示的回收工厂6、7,为了能在回收工厂6、7中读出制品所存储的这些信息,如图6所示,在制品21上预先设有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读出制品信息时,将连接器电缆连接在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上,并连接用于读出这些信息的信息读取装置。
在图6示出的制品例中,是用有线连接方式从制品信息输出端子读出制品信息,但作为另外的例,如图9所示,也可设置具有以无线方式输出信息的发送功能的信息发送部21n,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信息。这时,可以在信息读取装置内设有以无线方式接收信息的信息接收功能的情况下,进行制品信息的读出。此外,作为另外的例,如图10(a)及(b)所示,可考虑在以上2个制品例的结构中,除制品原有的电源输入部之外,再增设一个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21a的专用电源输入部21i。因此,即使因制品发生故障而不能向制品信息存储部21a供电,仍可由专用电源输入部21i输入电源,向制品信息存储部21a供给驱动电力,因而仍能读出制品信息。
作为另外的例,如图11所示,也可将制品信息存储部21a构成可装卸的形式。这时,为从拆下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读出制品信息,需另外准备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21a的驱动装置。将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安装在驱动装置上,使其被驱动,在将来自信息读取装置的连接器电缆连接在设在制品信息存储部21a上的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的情况下,读出制品信息。另外,图12示出设有可装卸的、且带有信息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的制品构成例。装卸制品信息存储部21a,连接于驱动装置50进行驱动。利用发送功能以无线通信方式将制品信息传送给信息读取装置。
另外,关于其他的(3)法规·标准信息、(4)回收处理方法信息及(5)市场信息,如下文所述,可以通过在在回收工厂设置其各自的数据库而分别获得。
以下,详细说明图5所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系统的处理,还包括制品信息的读出。
首先,说明从各废制品读出制品信息时的方法。
图13示出在图1所示回收工厂6、7的作业现场读出废电视机的制品信息的工序图。
在图13中,废电视机21被投入回收处理作业线51,首先读出废电视机的制品信息,并输入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其读出方法,随废电视机附带制品信息的形态的不同,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备有如下所示的与上述输入部相同的用于读出信息的输入部。
(1)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用于读出在废制品的存储器内存有的制品信息。
(2)信息接收部44:用于从废制品内的带有无线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接收制品信息。
(3)键盘45及鼠标47:用于目视读取并人工输入在安装在壳体上的铭牌上印制标示的制品信息、或通过刻印或印制直接标示在壳体上的制品信息。
(4)条形码读取装置46:用于读取和输入在废制品壳体等上以条形码标示的制品信息。
上列(1)~(4)全部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此外,作为附属设备可备有如下所示的设备。
(5)制品信息存储部驱动装置50:是与具有装卸式制品信息存储部的废制品对应的设备,当因废制品本体的故障而使电源不能供入时,可将制品信息存储部从废制品拆下驱动,以便能获取制品信息。
(6)供电用电源插座54(设置在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上):用于向废制品等供给电源。
(7)供电用插头55(设置在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上):是除了制品原有的电源输入部外还设有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驱动专用电源输入部的与废制品对应的设备,即使因废制品本体发生故障而使电源不能供入时,可通过将供电用插头55插入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专用电源输入部,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仍能取得制品信息。
以下,参照图16~图22,说明从图5所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的各输入部读出废制品的有关制品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的方法。图16~图22分别示出与上述废制品的制品信息输出形态对应的制品信息读出方法的实施例的说明图。在图16~图22中,,示出回收工厂内的回收处理作业线51的一部分,表示出废制品21放在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上随着回收处理作业线51移动的情况。在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上,可以备有供电用电源插座54及供电用插头55。此外,在图16~图22中,上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作为输入部备有如上所述的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信息接收部44、制品信息存储部驱动装置50、键盘45、鼠标47、及条形码读取装置46。
图16示出从图10(a)所示的具有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及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的废制品21读出制品信息的方法。如图16所示,从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的供电用电源插座54取得废制品21的电源,使废制品21起动。在该状态下,将图5所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的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连接在废制品21的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上,读取制品信息。
图17示出从具有带信息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的废制品21读出制品信息的方法。如图17所示,从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的供电用电源插座54取得废制品21的电源,使废制品21起动。在该状态下,给出以接入信息发送开关等方式预先设定的信息发送命令,从带信息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发出制品信息,并由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的信息接收部44取得信息。
图18示出从除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及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外、还具有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专用电源输入部21i的废制品21读出制品信息的方法。如图18所示,即使在从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的供电用电源插座54取得废制品的电源、但因废制品21的故障使废制品21不能起动因而不能从制品信息存储部21a读出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具有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专用电源输入部21i,所以通过与设置在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的供电用插头55连接而供给电力,仍能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在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已被驱动的状态下,可将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连接在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上,读出制品信息。
图19示出从除带无线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外、还具有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专用电源输入部21i的废制品21读出制品信息的方法。如图19所示,由于具有用于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专用电源输入部21i,所以通过与设置在废制品输送用台板53的供电用插头55连接而供给电力,仍能驱动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在该状态下,给出以接入信息发送开关等方式预先设定的信息发送命令,从带信息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发出制品信息,并由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的信息接收部44取得信息。
图20示出从装卸式的且具有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及制品信息存储部21a的废制品21读出制品信息的方法。在图20中,当因废制品本体的故障而不能供入电源时,将制品信息存储部21a从废制品21上拆下,向制品信息存储部驱动装置50供电并驱动,在该状态下,将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连接在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上,读出制品信息。此外,也可在固定在废制品21上的状态下进行读出操作。
图21示出从具有装卸式且带信息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的废制品21读出制品信息的方法。由制品信息存储部驱动装置50供电并驱动拆下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在该状态下,给出以接入信息发送开关等方式预先设定的信息发送命令,从带信息发送功能的制品信息存储部21a发出制品信息,并由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的信息接收部44取得信息。
图22示出用条形码读取装置46进行读取以获得在废制品21壳体的制品信息标示部21j上用条形码标示出的制品信息(在铭牌等上印制后安装在壳体上、或直接印制或刻印在壳体上)的例子。如图22所示,通过用条形码读取装置46读取废制品21的条形码,可以取得制品信息。
此外,对于没有条形码标示的废制品或条形码不能读取的废制品,可以由人来读取以文字给出的制品信息并用键盘45或鼠标47输入。
另外,也可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上预先指示用哪一种输入部输入制品信息,必要时也可通过选择指示出输入部。
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可以通过上述的制品信息获得方法读出并取得在废制品21内附带的制品信息(制品规格信息及制品历史信息)。
另外,只在废制品所附带的信息中不能取得足够的制品规格信息时,也可根据在当时的情况下最低限度可能取得的制造厂名、制品类别、型号、制造年月、制造编号的信息,从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检索、读出并取得废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反之,这就是说,在制品只附带最低限度的制造厂名、制品类别、型号、制造年月、制造编号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从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取得制品规格信息,因此,能减小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对制品来说是最有利的。
取得的制品历史信息记录在历史信息累积部40内。这样,每处理一个废制品,就记录并累积制品历史信息。将累积的数据随时送往制品的设计部门或检查部门,作为新制品设计时的重要参考数据,将有助于新制品可靠性的提高。
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部29,在取得废制品21的制品信息(制品规格信息及制品历史信息)后,根据所得到的制品信息,按照图5所示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内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部31所存储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32,一面根据需要从各种数据库取得回收处理方法判断作需的信息,一面判断废制品的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32按如上所述的图2所示的程序进行,以下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此外,在由回收处理方法判断部31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32所判断的结果中,将各个制品的名称与制造编号及判断结果、以及对于不能再生制品化的制品的所有部件(或组件)及其判断结果记录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内。另外,也可将判断结果附加在各制品或其各个部件上。作为附加的方法,如后文所述,可以附加如图15所示的印有重新使用部件信息64或拆卸信息62的纸等。
首先,利用图16~图22所示的方法输入废制品21的制品信息及历史信息(步骤201)。
其次,将图8所示的废制品21的识别信息与制品历史信息一起记录到历史信息累积部40(步骤202)。
然后,判断作为回收对象的废电视机可否再生制品化(步骤203)。这时,根据所取得的制品规格信息的制品类别(在本例中为电视机),从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检索并取得关于该制品类别(关于电视机)的法规·标准信息。再对该取得的关于电视机的法规·标准信息和废电视机的制品规格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图2的步骤203a)。例如,当法规是「禁止使用铅(Pb)」时,检索图7所示废电视机制品规格信息中的构成部件信息的构成部件材质数据,判断是否有使用铅(Pb)的部件。在图7所示例子的情况下,部件序号3的PWB ASS′Y(电路基板组件)及CRT(布劳恩管,即阴极射线管)为使用铅(Pb)的部件,所以判定该废制品不符合法规。
在上述步骤203a中判定为符合应符合的法规·标准的废电视机,在接着的步骤203b中,判断废电视机是否在预定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该可再生制品化期限是由电视机制造厂考虑了可靠性、市场性等预先设定的,所以作为制品规格信息附带于电视机中、或存储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内。在图7所示例子的情况下,电视机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设定为3年。即,因制造年月为1989年2月,所以如判断回收处理方法的月份为1992年2月以前,则可以再生制品化,1992年2月以后,则判断为不能进行再生制品化。
在上述步骤203b中如废电视机被判定为是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的制品,则进行质量检查(步骤203c),判断废电视机是否符合质量检查基准。
该步骤203c的处理示于图31。在图31中,从记录在废电视机的制品规格信息或图5所示的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读出预先设定的废电视机的质量检查方法及基准数据(步骤203c1)。根据读出的信息,在图5所示的回收处理程序生成部33中生成质量检查程序,并在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显示所生成的程序(步骤203c2),操作人员根据所显示的检查程序,进行质量检查作业(步骤203c3)。此外,还由作业线控制部42根据所生成的程序,对作业线进行控制。检查后,由检查员判断是否符合质量基准(步骤203c4),如符合质量标准再由检查员核查还有没有下一个检查项目(步骤203c5),所有项目检查完毕后,符合质量基准的进入步骤204,进行再生制品化处理。不符合质量基准的则作为拆卸处理对象转移到部件、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步骤206。按照以上方式,即可进行废电视机的质量检查。
即使不符合质量基准的废制品,由于有时经过稍许维修或部件更换还能符合质量基准,所以还设有判断在维修或更换部件后能否再生制品化的步骤,以促进再生制品化。判断方法中还可规定将废制品的旧货市场价格与再生制品化的费用进行比较,如果合算则判定为可进行再生制品化。对于废制品的旧货市场价格,至少要从制品规格信息及制品历史信息中取得制品的制造厂名、制品名、型号、制造年月、制品使用历史,并根据取得的信息在市场信息数据库41中检索并取得相同条件的旧货的价格数据、或类似旧货的价格数据,根据该数据对废制品的旧货市场价格进行估计。另一方面,根据在质量检查工序中检查出的需维修部位的数据,估计维修费用,此外,包装、发运等其他费用也要合在一起进行估计,从而估计出再生制品化的费用。将估计出的这些废制品旧货市场价格与再生制品化的费用进行比较,如果合算则判定为可进行再生制品化处理。该再生制品化费用估计系统还可在维护时的修理费用估计中使用。
接着,在步骤204中,将再生制品化年月记录在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及壳体等上,并进行清扫、包装等再生制品化处理后出厂。
另外,当再生制品化时,如更换了部件等,则应将其内容记录在废制品21的制品规格信息存储部的制品规格信息内。具体地说,在构成部件信息数据中的更换后部件的部件更换年月的地址内记录部件更换年月,如更换部件是旧货部件时,则在规格历史的地址内记录其使用历史(使用年数)(参照图7)。另外,除回收时以外,例如在制品维护等时进行了部件的更换,也必须进行同样的处理。为此在进行维护的服务中心11等必须备有用于变更制品规格信息的装置。因有时不送到服务中心11而在销售商店3内进行更换,所以在销售商店3也必须同样地备有用于变更制品规格信息的装置。此外,可以用销售商店的装置将销售年月日记录在制品的制品信息存储部内(在制品信息存储部的制品历史信息存储部预先设定销售年月日的记录地址。),以便容易确认保证期限。同样地,在制品历史信息存储部设定维护历史信息记录用地址,以便在维护制品时也能将维护内容及维护年月记录在制品信息存储部内,作为在下次及以后维护时的参考或再生制品化、部件重新使用的判断资料。
在上述203a、203b、203c的任何一个步骤中,被判定为不能再生制品化的废电视机,在进行拆卸作业之前,对构成废电视机的部件进行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但根据废电视机是否是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的制品,其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有一部分是不同的。
对于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的废电视机,首先在步骤206中判断作为部件重新使用的处理方法,然后,对部件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处理方法也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对于超过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废电视机,废电视机的构成部件不作为部件重新使用,而是对部件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处理方法进行判断(步骤207)。在根据是否是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判定了对废电视机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是在步骤206进行还是在步骤207进行之后,在各自的步骤中判断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
对于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的废电视机,由步骤206判断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以下,参照图3说明步骤206的判断程序。
首先,根据废电视机的制品规格信息的拆卸方法信息及构成部件信息,按将废电视机拆卸后的每个拆下的部件及组件输入该部件及组件的信息。如果是组件结构,则输入构成该组件的部件的信息或组件的信息(步骤206a)。
其次,对所输入的部件或组件,判断其可否重新使用(步骤206b)。步骤206b由以下3个步骤组成。
步骤206b1:首先,判断部件或组件是否是重新使用对象部件。重新使用对象部件是在制品生产时决定的,是否是重新使用对象部件,包含在制品规格信息的构成部件信息内。即,所输入的部件或组件的信息,包含部件或组件是否是重新使用对象部件的数据。在本实施中,如图7所示,在各部件的重新使用对象部件地址71内记录「1」时,表示重新使用对象部件,记录「0」时表示非重新使用对象部件。通常根据该数据进行判断,但除此以外,当在市场信息数据库41内存有部件或组件的需求信息和部件或组件的库存信息时,也可优先使用市场信息。具体地说,即使部件或组件由构成部件信息指定为「是重新使用对象部件」,但当从市场信息取得「部件或组件库存多,不需要」这样的信息时,部件或组件应判定为不能重新使用。而与此相反,即使在构成部件信息中未指定重新使用对象部件,但当从市场信息取得「部件或组件有需求」这样的信息时,部件或组件仍被判定为可重新使用。
步骤206b2:在上述步骤206b1中被判定为重新使用对象部件,在接着的步骤中判断是否符合法规·标准。在本步骤中,与图2所示的步骤203a相同,将从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检索并取得的关于电视机的法规·标准信息和部件或组件的构成部件信息进行比较判断。例如,当法规是「禁止使用铅(Pb)」时,检索所输入的部件或组件的材质信息后进行判断。例如,图7所示部件中的部件序号5的CRT为重新使用对象部件,但因在材质中含铅(Pb),所以判定为不可重新使用。
步骤203b3:在上述步骤203b2中也判定为重新使用对象部件的部件或组件,判定为重新使用备选部件。
以上即为部件或组件可否重新使用的判断步骤206b。
其次,在步骤206c中判断在上述步骤203b中判定为不可重新使用的部件或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步骤206c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206c1及206c9: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的必须特别处理的部件的判断。根据所输入的部件或组件的信息从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检索并判断部件或组件是否是必须进行特别无害化处理的有害物或危险物,如果是有害物或危险物时,则判定部件或组件是必须特别处理部件。例如,图7所示部件中的部件序号7的CABLE(电缆),根据其被覆层是由聚氯乙烯(PVC)制的信息及从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检索的聚氯乙烯(PVC)是有害物的信息,判断CABLE是有害物。将判定的结果存储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内,同时,在该部件或组件上附加作为必须特别处理部件的信息标志。如不是这类部件或组件,则在下一个步骤(步骤206c2)中作进一步的判断。
步骤206c2、206c8:复合原材料部件的判断。根据所输入的部件或组件的信息,部件或组件不能再进行拆卸且由2种以上原材料构成时,判定部件或组件为复合原材料部件。当判定为复合原材料部件时,在该部件或组件上附加作为必须粉碎部件的特征信息。如不是这类部件或组件,则在下一个步骤(206c3)中作进一步的判断。
步骤206c3、206c5、206c6、206c7:判断是再生材料用部件或组件、能量回收用部件或组件、还是废弃部件或组件。根据所输入的部件或组件的材质信息,从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检索部件或组件的材质的回收处理方法,如果处理方法是材料再生,则判定部件或组件是再生材料用部件或组件,如果处理方法是能量回收,则判定部件或组件是能量回收用部件、或组件。如两者都不是时,判定为废弃部件或组件。将各判断结果、即是再生材料用品、或能量回收用品、或废弃品,存储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内,同时,在各部件或组件上附加其特征信息。
反复进行上述步骤,对构成废电视机的所有部件、组件进行判断。以上即为步骤206的在废电视机拆卸后对所拆下的部件或组件进行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
另一方面,超过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废电视机,在图4所示的步骤207中进行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该步骤可按与从步骤206的判断程序(图3)中将最初的判断部件或组件可否重新使用的判断步骤206b除去后的同样程序进行。对超过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废电视机的所有部件或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按照除「部件或组件重新使用」以外的任何一种回收处理方法进行判断。
如上所述,由于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内判定了废电视机拆卸后的所有拆下的部件或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所以可由回收处理程序生成部33根据该判断结果及废电视机的拆卸方法信息生成处理程序。
参照图32说明回收处理程序生成部33的处理程序生成流程。图32示出处理程序生成流程。
在图32中,由回收处理方法判断部31按如上所述程序判断废制品的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步骤320),并将各种判断结果存储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内(步骤321)。由回收处理程序生成部33从如图7所示的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读出该废制品的拆卸方法或拆卸程序信息(步骤323)。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检索并读出各拆卸程序中的拆下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步骤324)。将从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读出的该废制品的拆卸方法或拆卸程序信息和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存储部79读出的拆下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合在一起,作为回收处理程序,显示在图5所示的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作为在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显示的处理结果的内容,具体地说,显示出如图14所示的内容。在后文中将对其进行说明。
根据由回收处理程序生成部33生成的回收处理程序,如图2所示,在回收工厂内拆卸废电视机(步骤208),将所拆下的部件或组件按其不同的回收处理方法区分开来(该步骤209~214),分别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该步骤215~223)。
在图14中,示出回收工厂6、7的拆卸工序图。对于作为回收对象的废电视机,在制品信息读出工序中读出制品信息(参照图16~图22),并输入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根据该输入数据,由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32判定了其回收处理方法后,在废制品输送作业线51上输送到拆卸工序。在拆卸工序中,利用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的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及信息输出打印机48。
在图14示出的拆卸工序中,在废电视机21被输送到之后,在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显示废电视机21的拆卸程序,与此同时由信息输出打印机48将有关在拆卸工序中的拆卸、拆下部件的信息打印在纸等上输出。所输出的信息有在拆卸工序中的拆卸、拆下部件的编号、名称、材质、质量、回收处理方法、使用历史、被使用的制品的制造厂名、制品名、制造年月、制造编号等,以文字或条形码表示。图14示出从废电视机拆卸、拆下后盖60的例子。拆卸操作人员61一面观看在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显示的拆卸程序,一面将后盖60从废电视机拆卸、拆下。将由信息输出打印机48输出的与后盖60有关的拆卸部件信息62粘贴在已拆下的后盖60上,并将其投入到拆卸部件输送线63上。投入到输送线上的后盖60,按照粘贴在后盖上的有关拆卸部件信息62所指示的回收处理方法输送到相对应的处理工序。而后盖60已被拆下的废电视机21,被输送到下一个拆卸工序,在该工序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拆卸、拆下其他部件,并将拆下的部件同样地投入到拆卸部件输送线上。
另一方面,将投入到拆卸部件输送线63上的后盖60根据所粘贴的拆卸部件信息62,输送到再生材料化工序。在再生材料化工序中,由操作人员目视或用条形码读取装置等读取与上述后盖有关的拆卸部件信息62,根据读得的信息完成再生材料化处理(粉碎、粉碎材料的装袋、在袋上的材料信息标示),并发送到图1所示的材料制造厂12或生产厂1,进行最后的再生材料化而被重新利用。在袋上的材料信息标示至少必须有材质名、使用历史、质量的标示。作为标示方法,有用喷墨打印机将必需记载的信息打印在袋上的方法,及打印在纸等上后将其粘贴在袋上的方法等,但此外也可将粘贴在上述后盖60上的拆卸部件信息62重新粘贴在再生材料袋上。图15示出将拆卸后的基板Ass′y67上的重新使用部件拆下的工序。基板Ass′y67由拆卸部件输送线63输送到上述工序。在该工序中操作人员61用条形码读取装置68读取附加在基板Ass′y67上的拆卸部件信息62的信息。上述条形码读取装置68连接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上,根据读取到的信息,从先前判断出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结果的信息抽出基板Ass′y67的处理方法,并显示在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另一方面,由信息输出打印机48将有关在本工序中拆下部件的信息64打印在纸等上输出。所输出的信息包括在工序中拆下部件的编号、名称、材质、质量、回收处理方法、使用历史、被使用的制品的制造厂名、制品名、制造年月、制造编号等,以文字或条形码表示。操作人员观看着在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显示的内容进行作业。在图15中示出的处理结果显示装置38上显示出基板Ass′y67上的重新使用部件(变压器A65)。操作人员61将变压器A65拆下,并在变压器A65上附加重新使用部件信息64后投入到重新使用部件输送线66上。变压器A65被送到下一个工序的部件重新使用化工序,根据所附加的重新使用部件信息64进行处理。
总之,在送到下一个处理工序或处理业者进行回收处理的制品、部件、组件、材料上,必须在附加如上所述的回收处理的必要信息后才能输送。因此,由操作人员依次按各个工序实施由上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判定的适当的回收处理,并驱动本发明的制品回收系统。
如上所述,如按照本实施例,则能判断·执行废制品的合理的回收处理,所以具有节约新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量、防止有害物等造成环境污染的效果。另外,制品历史信息的取得容易进行。
以下,说明第2实施例。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动向)
对于废制品,最低限度要将废制品中所含有的有害物或使用危险物分离,为使分离后的有害物或使用危险物不会对人类和环境等造成恶劣影响,必须分别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这样的处理。尤其是废家电制品或计算机等废电子设备等,在没有分离有害物的情况下就直接或粉碎后填埋在稳定型最终处理场内。
在如上所述的状况中,从填埋在稳定型最终处理场内的废家电等的破碎粉末溶出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污染土壤等环境的情况已被确认,今后,在稳定型最终处理场内不允许再填埋废家电制品、废电子设备或废车等,填埋在管理型最终处理场(在地面上铺设橡胶薄板使有害物质不能溶出进入土壤中的处理场,定期检查有害物质是否溶出进入处理场周围的土壤中或水中)或隔断型最终处理场(用混凝土将土壤和填埋部隔开的处理场)是负有义务的前景。管理型最终处理场的数量即使在全国也还很少,达到有剩余的可填埋量据说要在数年之后。而隔断型最终处理场就更少了。
根据以上的情况,今后的废制品的处理,最低限度必须事先将有害物质分离除去。在填埋的处理费用上,在管理型最终处理厂或隔断型最终处理厂的处理费用也比稳定型最终处理厂高出很多,由于处理场不足,预计今后的费用还会进一步上涨。从实体上说,处理场的数量很少,所以运到处理场的运输费用预计也要比过去增加,因而即使从费用上考虑,也必须事先将有害物质分离除去。
但是,实际上,即使想要从废制品除去有害物质,也还存在不能判断出在该废制品内使用着什么样的有害物质的问题。此外,除去有害物质之后,还必须指示出经除去处理后的废制品是无害的。在第2实施例中,示出进行如上所述的从废制品分离除去有害物质的回收系统的例子。
本实施例所示的制品回收系统的特征在于,判断作为回收处理或废弃处理对象的废制品是否包括含有有害物或使用危险物的部件,当包括时,提供一种将含有有害物或使用危险物的部件从废制品拆离的程序。本系统的特征还在于,记录已将含有有害物或使用危险物的部件从废制品拆离的情况。
图23示出从制品生产到回收和废弃的流程路线的一例。以生产厂1作为起点顺序进行说明。在不同厂商的生产厂1进行制品的生产,并出厂运送到产品流通中心2(路线1a)。制品在该中心暂时保管后,配送到销售商店3(路线2a),再由销售商店3销售给顾客4(路线3a)。视情况的不同,也用通信销售等方式从产品流通中心2直接发送给顾客4(路线2b)。顾客4从销售商店3买回的制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将其废弃。废制品有由自治团体、第三产业部门或回收业者等回收送往废弃物聚集场5的路线(路线4b),及由销售商店3从顾客4处收回送往废弃物聚集场5的路线(路线3b),在废弃物聚集场5按制品的不同种类区分后,送往回收工厂18(路线5a)。或者,有时也由销售商店从顾客4处收回,直接送往回收工厂18(路线3e)。此外,有时顾客4通过递送服务公司(宅配便)等直接送到回收工厂6(路线4c)。回收工厂有数种类型,有专门接受特定厂商废制品的不同厂商的回收工厂和可接受各厂商的废制品的回收工厂。此外,还有限定接受对象的制品种类的回收工厂等。在回收工厂18中,对所回收的废制品的处理方法,按如下所示分类,进行与该分类对应的处理。
(1)在回收工厂18中,废制品先分出「可再生制品化废制品」,并对可再生制品化制品进行更换部件等再生制品化处理。对判定为不能再生制品化的废制品,将构成废制品的各种构成部件按如下所示的部件分类。
(2)「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需进行无害化等特别处理的部件」
(3)「作为部件重新使用的部件」
(4)「作为再生材料重新利用的部件或材料」
(5)「作为能源重新利用的部件或材料(油化用)」
(6)「作为能源重新利用的部件或材料(燃烧用)」
(7)「填埋废弃的部件或材料」
(8)「不含有害物或危险物,直接粉碎区分的复合部件」
按(1)~(8)所示的8种部件或材料进行分类。
以下,说明按(1)~(8)所示分类的部件或材料各自从回收工厂18分出的物流路线。
(1)「可再生制品化的废制品」,送到再生制品化厂8(路线18a)进行再生制品化处理后,作为再生制品重新经由产品流通中心2(路线8a),送往销售商店(路线2a),由销售商店3销售给顾客4(路线3a)。顾客4使用后再次作为废制品被回收,进行上述的回收处理。再生制品化厂8有时设在不同制造厂的生产厂1中,也有时设在回收工厂中。
(2)「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需进行无害化等特别处理的部件」,有的由部件制造厂10进行适当处理(路线18k),有的由专门的有害物或危险物处理厂14进行适当处理(路线18i),或经由部件制造厂10,再送往有害物或危险物处理厂14(路线10d)。或有时也在回收工厂6中进行适当处理。「含有有害物或危险物,需进行无害化等特别处理的部件」经适当处理后,区分为再生材料用材料、废弃物,分别将再生材料用材料送往材料再生厂·材料制造厂12(路线14a),将废弃物在填埋场15填埋处理(路线14c)。
(3)「作为部件重新使用的部件」经由以下所示路线重新利用。(a)送往再生制品化厂8,作为再生制品的部件使用(路线18b);(b)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生产制品的部件使用(路线18c);(c)送往零件中心(部件仓库)9保管(路线18m),然后再送往再生制品化厂8,作为再生制品的部件使用(路线9a);(d)在零件中心9保管后,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生产制品的部件使用(路线9b);(e)在零件中心9保管后,在进行制品的维护检修的服务中心11作为维修用部件使用(路线9c);(f)送往部件制造厂10(路线18d)进行检修后,送到再生制品化厂8,作为再生制品的部件使用(路线10a);(g)送往部件制造厂10(路线18d)进行检修后,送到生产厂1,作为新生产制品的部件使用(路线10b);(h)有时经由零件中心9(路线1 0c),送到再生制品化厂8(路线9a);(i)有时经由零件中心9,送到生产厂1(路线9b);(j)有时经由零件中心9,送到服务中心11(路线9c)。
(4)「作为再生材料重新利用的部件或材料」,在回收工厂18粉碎后,有的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部件的材料(路线18e),有的送往材料再生工厂·材料制造厂12(路线18f)。送到材料再生工厂·材料制造厂12的,在该厂进行再生材料化处理理后,有的送往生产厂1作为新部件的材料(路线12a),有的送往部件制造厂10,作为新部件的材料(路线12b)。
(5)「作为能源重新利用的部件或材料(油化用)」,转给塑料油化业者17(路线18p),由塑料油化业者17进行油化,销售给购油者131(路线17a),此外,当在回收工厂6内设有塑料油化设备时,在回收工厂18内进行油化,作为能源(路线18q)。
(6)「作为能源重新利用的部件或材料(燃烧用)」,转给燃烧用材购买者132(路线18r)。此外,当在回收工厂18内设有利用燃烧热的发电装置时,在回收工厂18内燃烧,作为能源(路线18s)。
(7)「填埋废弃的部件或材料」,按要求在回收工厂18内粉碎后,在填埋场151进行填埋处理(路线18t)。
(8)「不含有害物或危险物,直接粉碎区分的复合部件」,转给粉碎业者(路线18u),粉碎区分后,将油化用塑料转给塑料油化业者17(路线16a)进行油化。而用作再生材料的材料转送到材料再生工厂·材料制造厂12,进行再生处理(路线16b)。其他的稳定型废弃物运送到稳定型最终处理场151(路线16c)进行填埋。
以上即为从制品生产到回收和废弃的流程路线。
为按如上所述的部件分类后进行回收处理,采用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制品及制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判断并记录处理方法的回收系统。
首先,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制品进行说明。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制品上设有以下特征。
在构成作为处理对象制品的部件(单一部件或复合部件)中,至少应预先附带表示该部件的固有代码信息及构成该部件的材质信息。作为表示部件的固有代码信息的实例,有部件名或部件编号等。而作为部件附带信息的方法的例,有用文字或符号、条形码等在部件表面上标示的方法。按怎样的部件单位附带这样的信息,由制品的拆卸程序决定,同时由设计者等在废制品设计时决定。当部件是从其他厂商购入时,有时也由部件的制造厂决定,将这种信息附带在其各自的部件上。
以下,对回收系统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回收系统的结构示于图24。
在图24中,回收系统备有: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用于进行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部34;回收工厂设备控制部39,用于控制回收工厂内的设备;废制品处理实际效果记录部78,用于记录各制品的有害物或危险物完成分离等信息;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用于存储各种法规·标准信息等;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用于存储不同材质、不同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用于存储制品规格信息;市场信息数据库41,用于存储旧货价格的市场行情信息、部件需求信息等;及回收工厂规格数据库74,用于存储回收工厂的规格等。在图24所示的框图中,对与图5所示方框具有相同功能的方框,标以相同的符号。
以下,分别说明各方框的功能。
(1)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
在回收工厂18中,为能按要求参照作为处理对象的制品的规格信息,建立了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用以记录作为处理对象的制品的规格信息。制品规格信息由制品的设计者等在设计制品时或在设计后建立。向规格信息数据库35登录信息,由制品的制造厂商或制造厂委托的从业者等进行。记录在数据库35内的信息,可以考虑仅是某特定厂商的的制品(单一类型或多种类型的制品种类)的信息,或者是多个厂商的制品(单一类型或多种类型的制品种类)的信息。
制品规格信息的内容包括,制造厂商名、制品类别、制品名、型号、制造年月、制造编号、构成部件信息(部件名、部件编号、部件的制造厂、部件型号、材质、部件外形尺寸、质量、有否有害物质、是否是可重新使用部件、使用历史等)、拆卸方法(拆卸程序、必要工具、拆卸指示图等)、所需标准拆卸工时(时间)等。
上述拆卸方法,由废制品的设计者等预先决定,但至少必须确定以拆卸单位为上述附带着标示部件的固有代码的部件的单位的拆卸方法。即,在按照拆卸方法拆下的部件上,全都附有表示上述部件的固有代码。当然,根据要求,也可能参照将按照拆卸方法拆下的部件作进一步拆卸时的方法的信息。
(2)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
这是用于存储与制品销售或废制品及废制品处理有关的各国的法规或标准的信息的数据库。作为这种信息,例如有不能在制品中使用的有害物或危险物、或不能在稳定型最终处理场填埋的有害物或危险物、不能在管理型最终处理场填埋的有害物或危险物等的信息。法规性信息从政府公报等取得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另外,关于标准的信息,在标准实施期间取得有关标准的信息并将其数据库化。这时,例如,可以按制品类别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
(3)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
该数据库存有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及废弃处理方法、尤其是有害物质、含有有害物质的部件或危险物质、含有危险物质的部件的处理方法(无害化处理方法、再生处理方法、废弃处理方法)的信息,及可进行上述法(无害化处理方法、再生处理方法、废弃处理方法)的信息,及可进行上述处理的从业者的信息(从业者的地点、通信地址、处理费用等)。可按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列表。
(4)市场信息数据库41
该数据库存有旧货部件的需求信息、各种再生材料的售价信息、用作各种再生材料的废材料的收购价格信息、各种回收处理业者、各种有害物·危险物处理业者或各种最终处理业者可否接受的信息、旧货部件收购业者或各种处理业者的信息(从业者名称、住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等)、向各种运输业者提供的运输委托资料等。
上述(1)~(4)的各种数据库的生成作业或数据的追加、删除、修正等维护管理作业,有时也由单独的企业进行,但除此以外也可考虑由多个企业联合设立的机关或公共机关进行。
(5)回收工厂规格数据库74
这是用于存储进行废制品处理的回收工厂18的各种规格信息的数据库。作为规格信息,有回收工厂18的处理费用信息(每单位时间所需处理费用、每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粉碎费用等)。各个回收工厂都应具有该数据库,在各个回收工厂进行数据的维护管理。
(6)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
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备有存有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32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部31、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修正部30、及回收处理判断程序生成部33(在回收处理中还包括废弃处理)。由于新的回收处理方法或废弃处理方法等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所以,必须与之相对应地随时修改回收规则或废弃处理规则及以这些规则为依据的回收处理判断程序。为此设有上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修正部30,以便能对回收处理方法判断程序进行修正。
上述4种数据库连接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上,根据各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废制品的回收处理方法的判断,并生成回收处理判断程序。
(7)输入部34
输入部34是用于将运送到回收工厂18的废制品的至少由制造厂商名、制品名、型式、制造年月、制造编号构成的制品信息输入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的装置。另外,有时也用于输入在从废制品拆下的部件上附带的信息。
作为输入部34,为适应各种废制品,备有以下的装置。
当在制品内具有存储了制品信息的制品信息存储部及用于向外部输出制品信息的制品信息输出端子时,备有与废制品的制品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于读出制品信息的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当在制品内部具有存储制品信息并以无线方式向外部发送制品信息的功能时,备有以无线方式从废制品接收制品信息用的信息接收部44。
而在废制品具有装卸式的制品信息存储部的情况下,备有用于驱动拆卸后的制品信息存储部的制品信息存储部驱动装置50。备有目视读取标示在废制品壳体等上的某些制品信息、用人工输入用的键盘45及鼠标47。
可以备有用于读取并输入以条形码标示在废制品壳体等上的某些制品信息的条形码读取装置46。
另外,回收工厂设备控制部39备有在以下的(8)~(11)所示的拆卸作业线控制部42、废制品回收处理方法传送装置73、信息输出打印机48、及废制品处理状况记录装置72。
(8)拆卸作业线控制部42
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根据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中生成的废制品处理程序控制回收处理工厂的拆卸作业线的动作。
(9)废制品回收处理方法传送装置73
它是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并向回收工厂18的操作人员指示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中生成的废制品处理程序的装置,包括利用例如电视机、显示监视器等显示装置将生成的处理程序以图象信息显示的系统,或以声音指示的系统等。
(10)信息输出打印机48
用文字、符号、条形码等打印拆卸并拆下的部件或材料的信息(部件名、材质名、处理方法、下一工序·传送目标、是否含有有害物、是否含有危险物等)。
(11)废制品处理状况记录装置72
它是连接于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并记录送入回收工厂18的废制品的处理状况的装置,例如,可以利用摄象机及录象装置等对废制品的处理状况进行录象等。
(12)废制品处理实际效果记录部78
记录从废制品拆下了哪个部件进行处理的信息。特别是记录将含有有害物的部件拆下后的实际效果。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
其次,说明本实施例的回收系统的作用。
图25示出本实施例的废制品处理程序。以下,按照本程序说明本实施例的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的处理。
在图25中,首先,取得废制品上附带的制品代码信息,并将所取得的制品代码信息记录在图24所示的废制品处理实际效果记录部78内(步骤250)。
在废制品处理的步骤250中,取得送入回收工厂18的废制品上附带的至少由制造厂商名、制品名、型式、制造年月、制造编号构成的制品信息,并输入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作为将废制品上附带的制品代码信息输入到系统内的方法,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有如下所示的方法。
(1)由操作人员目视判断并用键盘46及鼠标47输入记录用文字或符号等标示在附加于废制品的铭牌等上的制品信息的方法。除铭牌以外,制品信息有时刻印标示或直接印制在废制品的壳体上。
(2)如图22所示,用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输入并记录用条形码标示在附加于废制品的铭牌等上的制品信息的方法。除铭牌以外,条形码有时刻印标示或直接印制在废制品的壳体上。
(3)废制品在生产时预先在内部装有记录了制品信息的存储器,借以读出并输入制品信息的方法。作为制品信息的读出方法有:如图6所示,在制品上设有制品信息输出端子21h,如图16所示从该端子连接信息输出端子连接用连接器43进行读出和输入的方法;及如9所示,在制品内设有信息发送部21n,如图17所示以无线方式发送制品信息、由无线信息接收部44接收的输入方法等。
另外,也可输入在废制品中所存储的历史信息。接着,判断作为回收对象的废制品能否再生制品化(步骤251)。这时,根据由上述步骤250取得的废制品的制品信息,从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检索取得废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在图7中,示出制品规格信息的数据例。首先,将上述取得的制品规格信息与从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取得的应符合的法规·标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当废制品重新销售时是否符合应符合的法规·标准。如符合时,则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废制品制造厂商确定的可再生使用标准。判断基准,作为制品的一种制品规格信息,预先由制造厂商记录,在图7所示的例中,在基本信息中记录着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年数。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中,根据由上述步骤250取得的制品信息中的制造年月信息及废制品处理日期,计算废制品自制成起经过的年月,并将该经过年月与上述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年数进行比较判断,判断可否再生制品化。如满足要求时,判定为再生制品化备选品。
由上述步骤251中判定为再生制品化备选品的废制品,作为再生制品化备选品进行分类(步骤252)。然后,将废制品送到再生制品化厂8,在该厂进一步判断可否再生制品化,区分成进行再生制品化处理的,及不能进行再生处理的。
另外,在上述步骤251中,判定为不可能再生制品化品的废制品,作为不可能再生制品化品进行分类(区分为再生制品化以外的回收用品)(步骤253)。接着,进行以下的回收处理。
对判定为不可能再生制品化品的废制品,检索构成废制品的部件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或危险物质(步骤254)。检索方法,是将由上述步骤250取得的废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中的构成部件的材质信息与从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36取得的有害物质、危险物质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检索含有有害物质或危险物质的部件。
接着,在由上述步骤250取得的废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中的构成部件信息中,检索在构成废制品的部件中是否有重新使用部件(步骤255)。重新使用部件,由废制品的制造厂商预先决定,所以作为废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中的构成部件信息之一,记录有各部件是否是重新使用对象部件的信息(参照图7)。
但是,即使废制品的制造厂商没有预先决定,也可对从市场信息数据库41中记录着的旧货部件需求信息中取得了「有需求」信息的部件,进一步进行以下的判断。
对于从旧货部件需求信息中取得了「有需求」信息的部件,检索该旧货部件的旧货部件从业者的买入价格。此外,估算为将该部件从废制品拆离所需的拆卸费用及部件的运输费,将拆卸费用及部件的运输费合计的费用与旧货部件从业者的买入价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可盈利。如结果是可以盈利,则判定该部件为重新使用部件。
以下详细说明该费用的估算。
首先,说明在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中的部件拆卸费用估算处理方法。部件拆卸费用估算处理所必需的信息及其获取来源在以下的(1)~(3)示出。
(1)为将部件拆下所需的拆卸工时(时间)值信息
如图26所示的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的内容,可以通过将拆卸方法信息预先登录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内取得。当制品的制品规格信息中的拆卸方法信息之一为拆卸工时(时间)值时,制品的设计者等预先计算出标准的拆卸工时(时间)值,并如图26所示,将其存储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例如,在图26中,当拆卸顺序7的PWB ASS′y有旧货需求时(当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从记录在市场信息数据库41中的旧货部件需求信息中取得PWB ASS′y的有需求信息时),合计拆卸顺序1到7的标准拆卸工时值,计算出为将PWB ASS′y拆卸并拆下所需的标准拆卸工时值。
(2)进行废制品处理的回收工厂的每单位拆卸工时(时间)所需费用
可通过在回收工厂规格数据库74内登录各回收工厂的每拆卸工时(时间)所需费用取得。
(3)部件包装费用等、诸项经费
可通过在回收工厂规格数据库74内登录各回收工厂的部件包装费用等诸项经费取得。
根据以上信息进行部件拆卸费用的估算。将由上述(1)求出的标准拆卸工时值乘以进行废制品处理的回收工厂的每单位拆卸工时(时间)所需费用,即可计算出部件的拆卸·拆下费用。还要加上从回收工厂规格数据库74读出的预定部件包装费用等诸项经费。
以下,给出计算部件运输费用所需的信息及获取来源。重新使用部件的运输,假定通过递送服务公司(宅配便)进行。运输费由所运输的部件的外形尺寸及运输距离决定。
(4)部件外形尺寸信息
可通过将每个部件的外形尺寸登录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内取得。
(5)部件收购旧货从业者的住所信息
可通过将收购旧货从业者的住所等登录在市场信息数据库41内取得。
(6)递送服务公司(宅配便)运输费信息(运费一览表)
可通过将递送服务公司(宅配便)运输费信息等登录在市场信息数据库41内取得。
从这些信息估算部件的运输费。从部件外形尺寸信息计算出包装后的外形尺寸,并从部件收购旧货从业者的住所信息计算出运输距离。根据这两个信息检索递送服务公司(宅配便)的运输费。将以上的部件的拆卸·拆下费用(包含包装费用、其他诸项经费)和运输费合计后的费用与从市场信息数据库41检索取得的部件的旧货从业者的买入价格进行比较。如果拆卸·拆下费用比买入价格低,则判定将该部件作为重新使用部件拆卸·拆下。
接着,检索由上述步骤254、255判定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及重新使用部件的拆卸·拆下作业的程序(步骤256)。在步骤256中,首先,读出在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内存储的由制品的设计者预先决定的制品拆卸程序。图26示出拆卸程序的数据例。然后,在判定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及重新使用部件中,检索拆卸顺序最靠后的部件,即,拆卸顺序数据值最大的部件,并将拆卸到该部件为止的程序作为制品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及重新使用部件的拆卸·拆下作业程序。在按照由上述步骤256检索出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及重新使用部件的拆卸·分类作业程序拆卸的部件中,判断既不是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也不是重新使用部件的部件的处理方法(步骤257)。
例如,在某制品中,制品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及重新使用部件的拆卸·区分作业程序,假定判断为图26所示制品拆卸方法信息中到拆卸顺序9为止的程序,则到该拆卸顺序9为止的部件中既不是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也不是重新使用部件的部件假定为拆卸顺序1、2、3、4、5、6、8的部件。将判断为哪种都不是的部件按拆卸顺序依次从拆卸方法信息(参照图26)中读出构成拆卸部件的各部件的部件编号。然后根据读出的部件编号,从由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读出的制品规格信息中读出构成部件信息(参照图7)。根据读出的部件的构成部件信息,从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检索部件的处理方法。在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中记录着不同部件的处理方法信息及不同材质的处理信息。在检索部件的处理方法信息时,按以下顺序进行。
(1)首先至少根据部件的名称、制造厂商、部件编号、部件等级从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检索有无部件固有的处理方法,如果有时,则将其判断为部件的处理方法。
(2)如果没有部件固有的处理方法,则判断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
(a)当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单一材质时:从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检索该材料的处理方法。一种材质只有一种处理方法时,按该处理方法决定,当具有多种处理方法时,计算各处理方法的每单位的[(材料的各处理业者的买入价格)-(回收工厂18内的预处理(粉碎)所需费用)],并进行比较,按计算值最高的方法决定。对″回收工厂18内的预处理(粉碎)所需费用″一项,有时并不需要在回收工厂18内进行预处理(粉碎)。材料的各处理业者的买入价格按不同材质记录在不同材质·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37内,可从该数据库读出。而回收工厂18内的预处理(粉碎)费用,记录在回收工厂规格数据库内。
(b)当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复合材质时:基本上是判断为转给粉碎业者进行粉碎区分处理。但是,当构成部件的材质由不同种类的塑料构成时,应从粉碎业者16、塑料油化业者17或燃烧用材购买者132之中,与上述相同,计算其每单位的[(材料的各处理业者的买入价格)-(回收工厂18内的预处理(粉碎)所需费用)],并进行比较,按计算值最高的方法决定。
在向操作人员指示废制品的拆卸·分类作业之前,使废制品处理状况记录装置72投入工作(步骤258),开始记录废制品的拆卸·分类作业状况。废制品处理状况记录装置72,例如由摄象机和录象装置构成,但在将图象记录在记录媒体(录象磁带)上时,应在其记录的开始部分至少记录废制品制品名(制品类别)、型式(型号)、制造厂商名、制造年月、制造编号等。
按照由上述步骤256、257检索、判断的废制品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重新使用部件及其他部件的拆卸·区分作业程序,指示操作人员进行拆卸·区分作业(步骤259)。指示可通过废制品回收处理方法传送装置73进行。回收处理方法传送装置73由图象显示装置及声音再生装置构成,以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向操作人员进行指示。例如,说明根据图26所示的制品拆卸方法信息进行指示的情况。此时的拆卸工序图,示于图27。
当指示拆卸顺序7的「 PWB ASS′y 」的拆卸·拆下时,从制品的拆卸方法信息读出参照拆卸图号(D1004),根据读出的信息,从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35检索、读出与参照拆卸图号(D1004)相当的拆卸图,并显示在图象显示装置75上。这时,进行在前面的步骤中判定的,拆下部件相当于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重新使用部件、其他部件中哪一种的显示。当拆下部件为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时,还要显示出其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危险物质。同时用声音指示被拆卸部件的数量及使用工具的信息。在图26所示的拆卸方法信息的例中,使用工具信息的「+D」表示十字头螺丝刀。对应于「+D」的使用工具信息,录有「十字头螺丝刀」的声音信息。声音信息由扬声器76传送给操作人员。
为了让操作人员输入在拆下部件上附带着的部件代码信息及构成材质信息,应显示出部件代码信息及构成材质信息的附带位置。
操作人员按照指示将部件拆下,并读取在部件上附带的部件代码信息及构成材质信息,将其输入到回收处理方法判断处理装置29。该读取和输入方法,视代码信息、构成材质信息的附带方法而不同。当以文字或符号标示时,操作人员目视判断并用键盘45及鼠标47输入,若用条形码标示时,操作人员利用条形码读取装置46读取和输入(图27示出用条形码读取装置46输入的例)。
将上述的在拆下部件上附带着的部件代码信息、构成材质信息以及在上述判断中判定的部件是哪一种(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重新使用部件、其他部件)的信息记录在废制品处理实际效果记录部78内(步骤260)。当判定为其他部件(既不是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也不是重新使用部件)时,记录上述判定的该处理方法(粉碎区分、材料再生、油化、燃烧、填埋)的信息。还要记录上述判定的部件的处理业者的信息(从业者名、表示从业者的代码)。
判断在上述步骤254、255中检索出的废制品中应拆下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或重新使用部件是否已全部拆下(步骤261)。该判断根据是否记录了在部件上附带的部件代码信息及构成材质信息来进行。如果还有剩余的应拆下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或重新使用部件,则重新进入步骤259,指示将其拆卸·拆下,如已全部拆下,则进入步骤262。
用信息输出打印机48将证明已将应拆卸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全部拆下后的废制品(的剩余部分)为无害物的无害证明书打印在纸等被打印物上输出,并附加在将应从废制品拆卸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全部拆下后的剩余部分上(步骤262)。
在无害证明书中记载如下所示的信息。
(1)经处理后的废制品的至少制品名(制品类别)、型式(型号)、制造厂商名、制造年月、制造编号
(2)构成废制品剩余部分的部件一览(部件名、部件编号、部件制造厂商名、材质名)
(3)拆下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一览(至少包括拆下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的名称及所含有害物·危险物的物质名)
最后,使废制品处理状况记录装置72停止工作(步骤263)。以上即为本实施例的在回收工厂18中的处理程序。将由上述程序区分开的各种部件、部件的组件分别送往被判定的下一个处理工序或处理业者。如采用本系统,则能可靠地将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从废制品拆下,并可在拆离后的废制品剩余部分上附加无害证明书后转送给粉碎业者16,所以粉碎业者16可以直接进行粉碎处理,而在将其填埋时可以填埋在稳定型最终处理场。由于粉碎业者16收到的废品中已被证明不含有害物·危险物,所以可以放心地进行粉碎处理或填埋处理。而反过来说,如果已证明是无害的,那么粉碎业者16也不能拒绝接受废品。这样,利用本系统可以顺利且安全(对人、对环境)地进行废制品的处理。
另外,如采用本系统,可将在回收工厂18内进行的处理内容记录在废制品处理状况记录装置72及废制品处理实际效果记录部78内,所以还具有能根据需要确认废制品处理内容的效果。因此,监督回收工厂的自治团体等能够很容易地确认回收工厂18的处理内容。
此外,由于在拆下的含有有害物·危险物部件、重新使用部件、其他部件上附有表示该部件的代码信息及构成材质信息,所以如由接受部件的处理工序或处理业者读出并记录该信息,则很容易生成处理工序或处理业者接收的实际成绩记录,而该部件的管理、该部件的处理判断也容易进行。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的回收系统中能判断·执行对废制品的合理的回收处理,所以具有节约新能量消耗、减少废弃物量、防止有害物等造成环境污染的卓越效果。另外,制品历史信息的取得容易进行,如将其数据作为新制品设计时的参考,将有助于制品可靠性的提高,有可能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其结果关系到节约能耗、减少废弃物量。此外,如在制品的设计阶段参考本发明的回收规则,则能促使设计出易于回收处理的制品。

Claims (27)

1.一种制品回收系统,用于判断制品的重新利用方法即回收处理,其特征在于备有:读入装置,用于读入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对应的重新利用该制品时的信息数据库;回收判断装置,用于根据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并参照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重新利用制品时的信息,判断对该制品的上述回收处理;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至少具有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信息;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数据库是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有关上述制品的可再生制品化期限的期限信息;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根据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判断上述制品是否满足在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该制品的可重新制品化期限内,当上述制品是在可再生制品化期限内时,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制品是再生制品化的对象,如为其他情况时,则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制品是按该制品的每个构成部件拆卸的拆卸处理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数据库是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对每种制品由法律规定的信息即法规信息及上述每种制品预先标准化的信息即标准信息;当上述制品被判定为再生制品化对象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还根据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判断上述制品是否符合在上述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对该制品的上述法规信息及上述标准信息,当上述制品符合上述法规信息及上述标准信息时,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制品是重新制品化的对象,如为其他情况时,则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制品是按该制品的每个构成部件拆卸的拆卸处理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还存储应对每个上述制品进行的质量检查程序及质量基准信息;当该制品被判定为再生制品化对象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从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抽出对该制品的上述质量检查程序及上述质量基准信息;上述输出装置输出上述制品的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上述质量检查程序及上述质量基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还备有与上述制品的构成部件有关的部件信息;上述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还存储上述制品的每个构成部件的上述法规信息及上述标准信息;对于作为上述拆卸处理对象的制品,当上述制品在可重新制品化期限内、且上述制品不符合上述法规信息及上述标准信息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还对上述制品的每个构成部件判断该构成部件是否是重新使用对象,并判断是否符合在上述法规/标准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着的对该构成部件的上述法规信息及上述标准信息,当上述构成部件是重新使用对象、且上述构成部件符合上述法规信息及上述标准信息时,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构成部件为可重新使用的构成部件,如为其他情况时,则将该构成部件判定为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还存储应对每个上述制品的构成部件进行的质量检查程序及质量基准信息;当该构成部件被判定为可重新使用的构成部件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从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抽出对该构成部件的上述质量检查程序及上述质量基准信息;上述输出装置输出上述构成部件的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上述质量检查程序及上述质量基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还备有与上述构成部件有关的材质信息;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数据库是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用于存储上述构成部件的每种材质是否是有害物或危险物及对该材质的回收处理方法;对上述被判定为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对象的构成部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还参照上述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判断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上述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否是有害物或危险物,当该构成部件的材质被判定为是有害物或危险物时,参照上述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抽出该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上述输出装置输出上述构成部件的由上述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回收处理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还备有与上述构成部件有关的材质信息;对上述被判定为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对象的构成部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还判断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上述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否是由2种以上原材料构成的复合原材料,当上述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复合原材料时,将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判定为该构成部件必须进行粉碎区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还备有与上述构成部件有关的材质信息;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数据库是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用于对上述构成部件的每种材质存储该材质是可再生材质、或可燃烧材质、还是应废弃材质;对上述被判定为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对象的构成部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还参照上述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判断由上述读入装置读入的上述构成部件的材质是可再生材质、或可燃烧材质、或是应废弃材质,并将上述判断结果作为上述回收处理的判断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数据库是不同部件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用于存储对上述每个构成部件有关该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对上述被判定为重新使用以外的回收对象的构成部件,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参照上述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抽出上述构成部件的回收处理方法;上述输出装置输出上述构成部件的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回收处理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还存储制品的每个构成部件的拆卸程序;对作为上述拆卸处理对象的制品,上述回收判断装置还参照上述制品规格信息数据库抽出与上述制品有关的构成部件的拆卸程序;上述输出装置输出上述制品的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构成部件的拆卸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存储着区分材质是上述有害物或危险物的构成部件的区分程序及拆卸作业程序;对作为上述拆卸处理对象的制品,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参照上述不同材质回收处理方法数据库抽出材质是上述有害物或危险物的构成部件的区分程序及拆卸作业程序;上述输出装置输出上述构成部件的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区分程序及拆卸程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装置对材质是上述有害物或危险物的构成部件区分出来以后的其余构成部件发出表示有害物或危险物已被分离的标记。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判断结果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附加装置,用于在上述被判定为再生制品化对象的制品上当再生制品化后出厂时附加该出厂的年月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装置,作为上述数据库还备有市场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与上述制品有关的旧货市场的价格信息;上述回收判断装置从上述市场信息数据库抽出与上述被判定为再生制品化对象的制品有关的旧货市场的价格信息;上述输出装置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抽出的与上述制品有关的旧货市场的价格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为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上述输出装置备有用声音输出的声音输出装置、按图象信息输出的图象信息输出装置、及按打印信息输出的打印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为输出上述构成部件的拆卸程序,上述输出装置备有用声音输出的声音输出装置、按图象信息输出的图象信息输出装置、及按打印信息输出的打印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为读入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上述读入装置备有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装置: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于上述制品读取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无线接收装置,当在上述制品上装有以无线方式发送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的发送装置时,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所发送的该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条形码读取装置,当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用条形码表示时,用于读取该条形码;及驱动装置,当在上述制品内备有存储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的可装卸的存储装置时,用于驱动该存储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备控制部,用于根据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控制执行回收处理用的设备。
21.一种制品回收系统,备有考虑了重新利用方法的制品及用于判断该制品的重新利用方法即回收处理的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具有:存储装置,用于至少存储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信息;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在上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上述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具有:连接装置,与上述制品连接,用于从上述输出装置读入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对应的重新利用该制品时的信息数据库;回收判断装置,用于根据由上述连接装置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并参照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判断对该制品的上述回收处理;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
22.一种制品回收系统,备有考虑了重新利用方法的制品及用于判断该制品的重新利用方法即回收处理的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具有:存储装置,用于至少存储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信息,及发送装置,用于以无线方式发送在上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上述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具有:无线接收装置,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由上述发送装置所发送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对应的重新利用该制品时的信息数据库;回收判断装置,用于根据由上述无线接收装置接收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并参照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判断对该制品的上述回收处理;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
23.一种制品回收系统,备有考虑了重新利用方法的制品及用于判断该制品的重新利用方法即回收处理的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具有:条形码装置,用于至少以条形码表示出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信息;上述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具有:条形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入上述条形码;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对应的重新利用该制品时的信息数据库;回收判断装置,用于根据与由上述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入的条形码对应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并参照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判断对该制品的上述回收处理;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
24.一种制品回收系统,备有考虑了重新利用方法的制品及用于判断该制品的重新利用方法即回收处理的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具有:可装卸的存储装置,用于至少存储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信息;上述回收处理判断装置具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可装卸的存储装置,借以读入在该存储装置内存储的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附加在上述制品上的信息对应的重新利用该制品时的信息数据库;回收判断装置,用于根据通过上述驱动装置驱动而读入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并参照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数据库中的制品重新利用时的信息,判断对该制品的上述回收处理;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由上述回收判断装置对该制品的判断结果。
25.一种考虑了重新利用方法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装置,用于至少存储该制品的名称、制品的制造厂商名、制品型号、制造年月日、制造编号及制品的构成部件信息;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在上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附加在制品上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具有:次数计数装置,用于对该制品的电源接通次数进行计数;及时间计数装置,用于对从上述电源接通时起到电源被切断的通电时间进行计数;上述存储装置作为历史信息还存储由上述次数计数装置计得的接通次数及由上述时间计数装置计得的通电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具有: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上述电源接通时的制品的温度;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该制品有关的温度规格的上限值;及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上述温度测量装置测得的制品温度超过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温度规格上限值的情况;当由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由上述温度测量装置测得的制品温度超过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存储的温度规格上限值时,上述时间计数装置还计测超过该上限值的时间;上述存储装置还存储由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状态及由上述时间计数装置计得的超过该上限值的时间。
CN95193262A 1994-04-15 1995-04-14 制品回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2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6864/94 1994-04-15
JP7686494 1994-04-15
JP26771594A JP3344845B2 (ja) 1994-04-15 1994-10-31 製品の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67715/94 1994-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46A CN1149346A (zh) 1997-05-07
CN1097248C true CN1097248C (zh) 2002-12-25

Family

ID=26417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32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248C (zh) 1994-04-15 1995-04-14 制品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5965858A (zh)
EP (2) EP0756238B1 (zh)
JP (1) JP3344845B2 (zh)
KR (1) KR100204723B1 (zh)
CN (1) CN1097248C (zh)
DE (1) DE69528056T2 (zh)
WO (1) WO19950286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75185B (it) * 1995-02-10 1997-07-30 Rimoldi Srl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pezzi semilavorati o finiti tramite estrusione e successiva formatura di un composito termoplasico costituito prevalentemente da materiali di scarto e anche di rifiuto
JPH09141242A (ja) * 1995-11-27 1997-06-03 Nec Corp 回収品の処理方法
WO1997021501A1 (fr) * 1995-12-12 1997-06-19 Hitachi, Ltd. Systeme d'elimination de produits
US7379788B1 (en) 1998-06-10 2008-05-27 Hitachi, Ltd. Manufactured article treatment processing system
JPH09249764A (ja) * 1996-03-15 1997-09-22 Toshiba Corp 廃棄物処理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H09282365A (ja) * 1996-04-15 1997-10-31 Nec Corp 環境負荷評価装置
DE19722741B4 (de) * 1996-05-31 2006-03-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Kawasaki Vorrichtung zur Abschätzung der Belastung, welche industrielle Produkte für die Umwelt darstellen
JPH10277526A (ja) * 1997-04-09 1998-10-20 Hitachi Ltd 製品および情報部材、及び製品の廃棄処理方法
JP3747587B2 (ja) * 1997-08-29 2006-02-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廃品回収の情報集計装置、およびその集計方法
JP2000037684A (ja) * 1998-07-23 2000-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製品評価装置、製品評価方法、及び製品評価を行な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
JP2000048066A (ja) * 1998-07-27 2000-02-18 Hitachi Ltd ライフサイクル管理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製品
JP4013350B2 (ja) * 1998-09-18 2007-1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廃工業製品の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00181958A (ja) 1998-12-15 2000-06-30 Ricoh Co Ltd 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US6341287B1 (en) * 1998-12-18 2002-01-22 Alternative Systems, Inc. Integrated change management unit
US7356482B2 (en) 1998-12-18 2008-04-08 Alternative Systems, Inc. Integrated change management unit
FR2794878B1 (fr) * 1999-06-08 2001-10-05 Marc Descours Dispositif automatise d'enregistrement et de comptabilisation des apports ou des enlevements de produits quelconques voues au stockage, par exemple de dechets destines a etre recycles en dechetteries
US6397115B1 (en) * 1999-10-08 2002-05-28 Smithkline Beecham Hazardous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6876991B1 (en) 1999-11-08 2005-04-05 Collaborative Decision Platforms, Ll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collaborative decision platform
US6952680B1 (en) 1999-11-16 2005-10-04 Dan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managing physical assets
US20020077944A1 (en) * 1999-11-16 2002-06-20 Bly J. Aar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of assets
US20050131729A1 (en) * 1999-11-16 2005-06-16 Melby John 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managing physical assets
US20050086239A1 (en) * 1999-11-16 2005-04-21 Eric Swann System or method for analyzing information organized in a configurable manner
US7395275B1 (en) * 1999-11-16 2008-07-01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of assets
US7062446B1 (en) * 1999-11-16 2006-06-13 Dan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managing physical assets
DE19960171A1 (de) * 1999-12-14 2001-06-21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Daten eines Produktes
US7295986B2 (en) 2000-01-14 2007-11-1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JP3305693B2 (ja) * 2000-02-14 2002-07-24 翼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廃車・事故車の価額算定方法及び価額算定システム
US7054824B1 (en) * 2000-03-14 2006-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manufacturing a product
US7222130B1 (en) * 2000-04-03 2007-05-22 Business Objects, S.A. Report then query capability for a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model
US6768986B2 (en) * 2000-04-03 2004-07-27 Business Objects, S.A. Mapping of an RDBMS schema onto a multidimensional data model
JP2001312627A (ja) * 2000-04-28 2001-11-09 Hitachi Ltd 製品リサイクル料金決済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並びにその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054797B2 (en) * 2000-06-30 2006-05-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estimation and method and program stored in a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executing the same
JP2002092093A (ja) * 2000-07-10 2002-03-29 Canon Inc 環境情報システム、環境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069236B1 (en) * 2000-07-10 2006-06-27 Can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s to effect return of a consumer product
JP3907923B2 (ja) * 2000-07-11 2007-04-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リサイク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リサイクル管理方法
US20020069097A1 (en) * 2000-08-01 2002-06-06 Conrath Lawrence 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4897945B2 (ja) * 2000-08-25 2012-03-14 テクノ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樹脂選別装置、樹脂選別システム、及び樹脂選別方法
JP3613516B2 (ja) * 2000-08-28 2005-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製品の樹脂部品のリサイクル回数を管理する解体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解体管理方法
JP3835979B2 (ja) * 2000-09-29 2006-10-18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固体物又は建築資材の管理方法
JP2002183547A (ja) * 2000-12-11 2002-06-28 Hitachi Ltd 再使用部品の取引方法
US6795810B2 (en) 2000-12-26 2004-09-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eb-enabl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sting a consumer to reach a purchasing decision regarding a product
JP3766022B2 (ja) * 2000-12-28 2006-04-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商品回収支援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20020091595A1 (en) * 2000-12-28 2002-07-11 Yoshio Itoi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isting goods collec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20123914A1 (en) * 2001-03-02 2002-09-05 David Kane Autom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container recycling and collection
US7251611B2 (en) * 2001-03-14 2007-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economically optimal dismantling of machines
JP2002279127A (ja) * 2001-03-16 2002-09-27 Ricoh Co Ltd 被リサイクル機器、リサイクル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JP2002288313A (ja) * 2001-03-22 2002-10-04 Ricoh Co Ltd 製品受取方法
EP1247583A1 (en) * 2001-04-02 2002-10-09 Tohsho Logitic Corporation Recycling system
CA2443027A1 (en) * 2001-04-09 2002-10-17 Kenneth S. Price Wast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2336832A (ja) 2001-05-14 2002-11-26 Ricoh Co Ltd リサイクル方法
US20060235808A1 (en) * 2001-05-30 2006-10-19 Berry Matthew P System for managing recyclable and non-recyclable materials
DE10132771A1 (de) * 2001-07-11 2003-01-30 Zentek Ges Fuer Kreislaufwirt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ücknahme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zur Rücknahme von Gebinden der Getränkeindustrie
US6663004B2 (en) * 2001-08-14 2003-12-16 Frederico Wagn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osing of discarded items
US7328842B2 (en) * 2001-08-14 2008-02-12 Ika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ed was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080777B2 (en) 2001-08-14 2006-07-25 Ika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ed disposal a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pparatus
US20040199545A1 (en) * 2001-08-14 2004-10-07 Frederico Wagner Networked disposal and replenishment apparatus
US7165721B2 (en) * 2001-08-14 2007-01-23 Ika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ed disposal and sample provisioning apparatus
JP2003141615A (ja) * 2001-08-23 2003-05-16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リユースシステム
US20040181422A1 (en) * 2001-09-07 2004-09-16 Brand Robert J. Economic analysis and planning model for deconstruction of large scale industrial facilities
US20060053075A1 (en) * 2001-11-26 2006-03-09 Aaron Ro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sset usage and performance
JP2003203138A (ja) * 2001-12-28 2003-07-18 Toshiba Corp 環境影響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51323A (ja) 2002-03-06 2003-09-09 Ricoh Co Ltd リ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ES2326267T3 (es) 2002-04-12 2009-10-06 Mba Polymers, Inc. Composiciones de materiales que contienen plasticos reciclados.
FR2838539A1 (fr) * 2002-04-12 2003-10-17 Frederic Baron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optimiser une recuperation d'equipements
EP1494843B1 (en) * 2002-04-12 2010-02-24 MBA Polymers, Inc. Multistep separation of plastics
KR101146854B1 (ko) * 2002-04-24 2012-05-16 데이진 화이바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사이클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ES2355894T3 (es) 2002-06-03 2011-04-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cedimiento de recuperación de aparatos eléctricos y aparato eléctrico.
US7620561B1 (en) * 2002-08-19 2009-11-17 I2 Technologies Us, Inc. On-demand repair planning
JP2004206053A (ja) * 2002-10-29 2004-07-22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回収案内装置、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20040093225A1 (en) * 2002-11-08 2004-05-13 Ilja Bedn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cycling information
JP4019907B2 (ja) * 2002-11-14 2007-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サイクル作業支援システム、リサイクルセンタ設備、情報管理センタ設備及び設備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リサイクル作業支援方法
ITCZ20020011A1 (it) * 2002-12-10 2004-06-11 Antonio Salvatore Pacile Sistema di certificazione delle rese
US7096161B2 (en) * 2002-12-12 2006-08-22 Pharmecology Associates, Llc Pharmaceutical hazardous wast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7366640B2 (en) * 2002-12-12 2008-04-29 Pharmecology Associates, Llc Pharmaceutical waste identification system
JP2004192397A (ja) * 2002-12-12 2004-07-08 Sony Corp 使用済み樹脂の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US8489514B2 (en) * 2002-12-24 2013-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a demanufacturing price quote
JP4019959B2 (ja) * 2003-01-30 2007-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サイクル作業解析システム、リサイクル作業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リサイクル作業解析方法
JP4329375B2 (ja) * 2003-03-27 2009-09-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解・調達計画作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4321968A (ja) * 2003-04-25 2004-11-18 Nec Corp 廃棄物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廃棄物処理方法
US7660724B2 (en) 2003-09-19 2010-02-09 Vesta Medical, Llc Waste sorting system utilizing removable liners
US7562025B2 (en) 2003-09-19 2009-07-14 Vesta Medical, Llc Waste sorting system with query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8195328B2 (en) 2003-09-19 2012-06-05 Vesta Medical, Llc Combination disposal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119689B2 (en) 2003-09-19 2006-10-10 Vesta Medic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rting medical waste for disposal
JP2005107880A (ja) * 2003-09-30 2005-04-21 Fujitsu Ltd リサイクルサポート装置
US7711593B2 (en) * 2003-10-22 2010-05-04 I2 Technologies Us, Inc. Pull planning for unserviceable parts in connection with on-demand repair planning
JP4391372B2 (ja) * 2003-12-04 2009-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ーバ装置、リサイクル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50216369A1 (en) * 2004-02-26 2005-09-29 Chris Honegger Process for sorting recyclable material
US7979313B1 (en) 2004-09-15 2011-07-12 Peter Baar Parts usage comparison system and methods
US8762839B2 (en) * 2004-09-30 2014-06-24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upply-chain side assistance
US20080229198A1 (en) * 2004-09-30 2008-09-18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it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Electronically providing user assistance
US8704675B2 (en) * 2004-09-30 2014-04-22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Obtaining user assistance
US20060206817A1 (en) * 2005-02-28 2006-09-14 Jung Edward K User assistance for a condition
US10687166B2 (en) * 2004-09-30 2020-06-16 Uber Technologies, Inc. Obtaining user assistance
US8341522B2 (en) * 2004-10-27 2012-12-25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Enhanced contextual user assistance
US20060075344A1 (en) * 2004-09-30 2006-04-06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Providing assistance
US20100223162A1 (en) * 2004-09-30 2010-09-02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Supply-chain side assistance
US10445799B2 (en) 2004-09-30 2019-10-15 Uber Technologies, Inc. Supply-chain side assistance
US10514816B2 (en) 2004-12-01 2019-12-24 Uber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user assistance
US8282003B2 (en) * 2004-09-30 2012-10-09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upply-chain side assistance
US7694881B2 (en) * 2004-09-30 2010-04-13 Searete Llc Supply-chain side assistance
US9307577B2 (en) * 2005-01-21 2016-04-05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User assistance
US7922086B2 (en) 2004-09-30 2011-04-12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Obtaining user assistance
US9821344B2 (en) 2004-12-10 2017-11-21 Ikan Holding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anning information from storage area contents
US20060136239A1 (en) * 2004-12-17 2006-06-22 Kagan Lloyd D Method for recycling used items
US20060136249A1 (en) * 2004-12-17 2006-06-22 Kagan Lloyd D Method for recycling used items
JP4608311B2 (ja) * 2004-12-27 2011-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熱転写リボン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US20080008072A1 (en) * 2004-12-27 2008-01-10 Tomoaki Ito Method for Disposing of a Data Recording Means
JP5064674B2 (ja) * 2005-01-27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リサイクル方法
US7949557B2 (en) 2005-02-07 2011-05-24 Recyclebank,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recycling through the use of financial incentives
US8602298B2 (en) * 2005-02-07 2013-12-10 Recyclebank, Llc Recycl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80296374A1 (en) * 2005-02-07 2008-12-04 Recyclebank Llc Recycling kiosk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0354474B2 (en) 2005-02-07 2019-07-16 Recyclebank Llc Incentive-based waste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0410231B2 (en) * 2005-02-07 2019-09-10 Recyclebank Llc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n incentive-based recycling system
US20090024479A1 (en) * 2005-02-07 2009-01-22 Recyclebank Llc Community-based recycling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090014363A1 (en) * 2005-02-07 2009-01-15 Recyclebank Llc Drop-off recycl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0185922B2 (en) * 2005-02-07 2019-01-22 Recyclebank Ll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ecycling of recyclable material
US10445756B2 (en) * 2005-02-07 2019-10-15 Recyclebank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 incentive-based recycling program
US11403602B2 (en) 2005-02-07 2022-08-02 RTS RecycleBank, LLC Incentive-based waste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6260246A (ja) * 2005-03-17 2006-09-28 Ricoh Co Ltd 製品再生物流システム、製品再生物流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680674B2 (ja) * 2005-05-17 2011-05-1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リサイクル支援システム
US20060271199A1 (en) * 2005-05-20 2006-11-30 Johnson Lanny L Navigational markers in implants
JP4251173B2 (ja) * 2005-10-19 2009-04-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廃品回収の情報集計装置、または廃品回収の情報集計方法
US8560459B2 (en) 2005-11-17 2013-10-15 Casella Waste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facilities for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US20100121700A1 (en) * 2006-02-02 2010-05-13 David Wig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entive-based resource conservation
US20070225989A1 (en) * 2006-03-21 2007-09-27 George Whitl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US8358976B2 (en) 2006-03-24 2013-01-22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Wireless device with an aggregate user interface for controlling other devices
WO2007112577A1 (en) * 2006-04-04 2007-10-11 Rutherford Peter Bruce Brown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ycling and re-use of manufactured items
USPP18457P2 (en) 2006-07-13 2008-01-22 Syngenta Seeds B.V. Aubrieta plant named ‘Audelpur’
WO2008042885A2 (en) * 2006-10-02 2008-04-10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cycling method
US7680706B2 (en) * 2007-01-22 2010-03-16 Rebuilders Automotive Supply Automotive core fulfill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392297B2 (en) * 2007-01-22 2013-03-05 Rebuilders Automotive Supply Automotive core fulfill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19023A1 (en) * 2007-05-02 2009-05-07 Nike, Inc. Product Ecological and/or Environmental 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006153A1 (en) * 2007-06-29 2009-01-01 Jonny Ray Greiner Evaluation tool for adjusting resale of machine components
US7698174B2 (en) * 2007-09-12 2010-04-13 Sap Ag Wiki biz web
US10169737B2 (en) * 2008-05-30 2019-0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verting assets for reuse during manufacturing
KR100971009B1 (ko) * 2008-05-30 2010-07-20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제품 재생 관리 시스템
WO2010002814A2 (en) * 2008-06-30 2010-01-07 Recyclebank, Llc Bidding system for recyclable good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00017311A1 (en) * 2008-07-16 2010-01-21 Brian Gallagher Asset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JP5092957B2 (ja) * 2008-07-17 2012-1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リサイクル方法および光学素子の再利用方法
US20100185506A1 (en) * 2008-07-18 2010-07-22 Wm Greenop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operation of a recycling enterprise
JP2008276810A (ja) * 2008-08-18 2008-11-13 Sony Corp 樹脂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US11010841B2 (en) 2008-10-02 2021-05-18 Ecoatm, Llc Kiosk for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10853873B2 (en) 2008-10-02 2020-12-01 Ecoatm, Llc Kiosks for evaluating and purchasing us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technology
US9881284B2 (en) 2008-10-02 2018-01-30 ecoATM, Inc. Mini-kiosk for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336044B (zh) 2008-10-02 2018-04-10 埃科亚特姆公司 针对设备的二手市场和自动售货系统
US7881965B2 (en) 2008-10-02 2011-02-01 ecoATM, Inc. Secondary market and vending system for devices
US8799064B2 (en) * 2009-03-20 2014-08-05 Recyclebank, Llc System for cross-integration of consumer loyalty progra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8589877B2 (en) 2009-10-07 2013-1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eling and linking documents for packaged software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US8234570B2 (en) * 2009-10-26 2012-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rvesting assets for packaged software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US20110167070A1 (en) * 2010-01-06 2011-07-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using assets for packaged software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US8418338B2 (en) * 2010-02-09 2013-04-16 Precision Global Systems Process for recycling protective details in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US8606633B2 (en) 2010-03-15 2013-12-10 ReMag, LLC Periodical recycling and reward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417798B2 (en) 2010-05-11 2013-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ploying artifacts for packaged software application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8641693B2 (en) * 2010-05-18 2014-02-04 Kci Licensing, Inc. Reduced-pressure canisters and methods for recycling
JP5535771B2 (ja) * 2010-06-02 2014-07-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処理条件導出装置及び処理条件導出方法
US8612931B2 (en) 2010-07-14 2013-1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blueprinting for packaged applications
DE102010042201A1 (de) * 2010-10-08 2012-04-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chatronisches Material
WO2012138679A1 (en) 2011-04-06 2012-10-11 ecoATM, Inc. Method and kiosk for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3548036B (zh) * 2011-05-17 2014-10-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字符串提取方法和字符串提取装置
TW201331105A (zh) * 2012-01-19 2013-08-01 Da F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資源回收便利系統
JP5912626B2 (ja) * 2012-02-13 2016-04-27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消費電力算出装置
US8849703B2 (en) * 2012-04-16 2014-09-30 Wal-Mart Stores, Inc. Processing online transactions
JP5806978B2 (ja) * 2012-06-07 2015-1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サイクル処理コスト、環境負荷評価装置、および評価方法
US20130344297A1 (en) * 2012-06-25 2013-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US20190306385A1 (en) 2014-01-31 2019-10-03 Digimarc Corporation Concerning digital marking and reading of plastic items, useful in recycling
US11962876B2 (en) 2014-01-31 2024-04-16 Digimarc Corporation Recyc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and related plastic containers
US11100434B2 (en) 2014-05-06 2021-08-24 Uber Technologies, Inc. Real-time carpooling coordinating system and methods
US9483744B2 (en) 2014-05-06 2016-11-01 Elwha Llc Real-time carpooling coordin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458801B2 (en) 2014-05-06 2019-10-29 Ube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vel planning that calls for at least one transportation vehicle unit
US9552559B2 (en) 2014-05-06 2017-01-24 Elwha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at one or more directives that direct transport of a second end user does not conflict with one or more obligations to transport a first end user
CN104386388B (zh) * 2014-09-26 2017-02-15 潘杰 一种废弃物智能分类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US10401411B2 (en) 2014-09-29 2019-09-03 Ecoatm, Llc Maintaining sets of cable components used for wired analysis, charging, or other interaction with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EP3201846A1 (en) 2014-10-02 2017-08-09 Ecoatm Inc. Wireless-enabled kiosk for recycling consumer devices
EP3201885B1 (en) 2014-10-02 2021-03-10 ecoATM, LLC Application for device evaluation and other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device recycling
US10445708B2 (en) 2014-10-03 2019-10-15 Ecoatm, Llc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testing mobile devices at a consumer-operated kiosk, and associ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A3056457A1 (en) 2014-10-31 2016-05-06 Mark Vincent Bowl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ycling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6069742A1 (en) 2014-10-31 2016-05-06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insurance services and/or other servi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3215988A1 (en) 2014-11-06 2017-09-13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valuating and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4318405A (zh) * 2014-11-19 2015-01-28 成都实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产品自动回收处理系统
US11080672B2 (en) 2014-12-12 2021-08-03 Ecoatm,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ycling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JP6566702B2 (ja) * 2015-04-24 2019-08-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端末装置の分解方法、及び端末装置の分解装置
JP2015201218A (ja) * 2015-05-29 2015-11-12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リサイクル管理システム、リサイクル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27647B2 (en) 2016-04-15 2018-11-13 Ecoatm,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9885672B2 (en) 2016-06-08 2018-02-06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screen covers on electronic devices
US10269110B2 (en) 2016-06-28 2019-04-23 Ecoatm,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illuminated electronic device screens
DE102017130220A1 (de) * 2017-12-15 2019-06-19 Artifidea UG (haftungsbeschränkt) Recyclingsystem und Betriebsverfahren hierfür
CN108531741A (zh) * 2018-06-01 2018-09-14 马鞍山市伟泰锡业有限公司 一种锡废弃物中锡成份的自动检测装置
JP2020039272A (ja) 2018-09-07 2020-03-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イオマスを用いたエネルギ生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AU2019404076A1 (en) 2018-12-19 2021-07-15 Ecoatm,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ding and/or purchasing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AU2020222971A1 (en) 2019-02-12 2021-09-23 Ecoatm, Llc Connector carri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kiosk
WO2020167846A1 (en) 2019-02-12 2020-08-20 Ecoatm, Llc Kiosk for evaluating and purchasing used electronic devices
JP2021530793A (ja) 2019-02-18 2021-11-11 エコエーティーエム, エルエルシー 電子デバイスの物理的状態評価に基づくニューラル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関連付けられ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0186234A1 (en) 2019-03-13 2020-09-17 Digimarc Corporation Digital marking of items for recycling
CN110449439A (zh) * 2019-06-26 2019-11-15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表销毁站和销毁方法
IT201900014451A1 (it) * 2019-08-08 2021-02-08 Futuredata Srl Sistema di selezione delle parti che compongono le apparecchiature elettriche ed elettroniche
US11275943B2 (en) 2019-09-11 2022-03-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abling intelligent disposal
CN110745419A (zh) * 2019-11-13 2020-02-04 芜湖法波德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垃圾产生信息的管理方法、垃圾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128027A1 (en) 2020-03-26 2023-02-08 Digimarc Corporation Arrangements for digital marking and reading of items, useful in recycling
US11922467B2 (en) 2020-08-17 2024-03-05 ecoATM, Inc. Evalu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IT202100001838A1 (it) * 2021-01-29 2022-07-29 Futuredata Srl Sistema e metodo di smontaggio assistito di elettrodomestici
JPWO2023276975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CN114925756B (zh) * 2022-05-07 2022-11-11 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废玻璃分类回收方法及装置
WO2024015385A1 (en) 2022-07-14 2024-01-18 Digimar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utilize end-of-life data generated during recycling and waste sortation for counterfeit deterrence and other a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6950A (en) * 1982-09-30 1987-01-13 Caswell Robert L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ransponder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products
GB8318673D0 (en) * 1983-07-11 1983-08-10 Ici Plc Containers
GB2229809A (en) * 1989-03-23 1990-10-03 Symbolic Systems Ltd Process for separating waste items for recycling
US5586022A (en) * 1990-02-14 1996-12-17 Hitachi, Ltd. Method of evaluating easiness of works and processings performed on articles and evaluation apparatus
US5234109A (en) * 1991-02-01 1993-08-10 Pederson Dennis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recyclable waste
US5249690A (en) * 1991-10-15 1993-10-05 Patterson Gill 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rting commingled waste materials for recycling
US5190165A (en) * 1991-11-05 1993-03-02 Garfield Jr Robert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collection of separated waste in multi-story buildings
JP3266295B2 (ja) * 1992-01-20 2002-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取り扱いユニットの寿命管理装置
JPH05342224A (ja) * 1992-06-09 1993-12-24 Hitachi Ltd 廃棄物情報管理装置及び廃棄物リサイクル計画支援装置
US5532928A (en) * 1992-11-25 1996-07-02 Recra Environmental, Inc.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ste accounting, reduction, and evaluation
JP3190152B2 (ja) * 1993-01-20 2001-07-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資源リサイクルおよび製品流通方法
JP3288463B2 (ja) 1993-02-19 2002-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解体分別方法
JP3334814B2 (ja) * 1993-03-17 2002-10-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サイクル情報を読み出し可能に内蔵する製品
US5712989A (en) * 1993-04-02 1998-01-27 Fisher Scientific Company Just-in-time requisi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DE4312180C2 (de) * 1993-04-14 1995-04-20 Ultrakust 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zur Entsorgung von Fertigungsgegenständen und Entsorgungssystem für Fertigungsgegenstände
US5654902A (en) * 1993-05-03 1997-08-05 Sony Deutschland Gmbh Recyclable component with data storage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for examining the component and product including such a component
JP3275462B2 (ja) * 1993-07-14 2002-04-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及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US5673037A (en) * 1994-09-09 1997-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tag group sele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528056D1 (de) 2002-10-10
EP0756238A4 (en) 1998-02-25
KR970702533A (ko) 1997-05-13
DE69528056T2 (de) 2003-04-30
EP0756238B1 (en) 2002-09-04
WO1995028680A1 (fr) 1995-10-26
EP0756238A1 (en) 1997-01-29
JPH07334583A (ja) 1995-12-22
US6633795B1 (en) 2003-10-14
US5965858A (en) 1999-10-12
EP1052583A2 (en) 2000-11-15
JP3344845B2 (ja) 2002-11-18
CN1149346A (zh) 1997-05-07
KR100204723B1 (ko) 1999-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48C (zh) 制品回收系统
CN1881244A (zh)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CN1343944A (zh) 提供环境管理信息的系统及方法、记录介质和数据信号
CN1027400C (zh) 智能计算机综合保养系统和方法
CN1135822C (zh) 通信网络的数据校正系统
CN1295693A (zh) 选择机械密封的装置和方法
CN88100316A (zh) 计算机集成化制造系统
CN1685342A (zh) 用于管理建造工程的系统和方法
CN1720368A (zh) 废纸纤维素材料利用系统及废纸裂解装置
CN1333896A (zh) 销售支持系统
CN1639943A (zh) 分散型能量供给系统的设定装置
CN1363071A (zh) 信息分发系统
CN1405713A (zh) 订立保险合同的方法,系统,便携式终端和计算机程序
CN1377165A (zh) 电子消息系统
CN1680942A (zh) 文档组分析设备、文档组分析方法及文档组分析系统
CN1606049A (zh) 广告显示系统和用于其中的自动交易装置
CN1666214A (zh) 用于向物流系统的用户发送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CN1388937A (zh) 物品的重复利用方法
CN1283469C (zh) 成像控制方法
CN1641655A (zh) 实时智能质量控制与分析系统及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
CN1677407A (zh) 销售过程量化管理系统
CN1608260A (zh) 环境评估表、环境评估设备、环境评估系统、环境评估服务器设备、环境评估终端设备、拍卖系统和程序记录媒体
CN1533548A (zh) 分数库系统
CN1875376A (zh) 负责人指派系统及负责人指派方法
CN1123841C (zh) 不良现象应对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