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222A - 车辆用窗玻璃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窗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222A
CN109417222A CN201780041019.2A CN201780041019A CN109417222A CN 109417222 A CN109417222 A CN 109417222A CN 201780041019 A CN201780041019 A CN 201780041019A CN 109417222 A CN109417222 A CN 109417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vehicle
window glass
horizontal
curren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10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222B (zh
Inventor
森下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7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 H01Q1/127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in association with heating wires or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clear vision, e.g. anti-frost or defog panes, rain sh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23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 B60S1/02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92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the parasitic elements having dual-band or multi-band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 H05B3/86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the heating conductors being embedded in the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1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包括:具有除雾器区域和天线区域的玻璃板;配置于所述除雾器区域且具有多条水平加热线的除雾器;和配置于所述天线区域的天线,其至少包含FM天线,所述FM天线包括: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馈电部;和与所述第一馈电部连接的FM天线主体,其具有第一水平部、比所述第一水平部靠近所述除雾器的第二水平部及连结两个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个垂直部。

Description

车辆用窗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窗玻璃。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汽车的用于车辆的窗玻璃(尤其是后玻璃)的表面设置有各种天线。例如,设置有用于接收FM广播、AM广播、数字电视广播、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数字音频广播。以下,称为“DAB”)的广播等各种媒体的广播的天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用于接收FM广播、AM广播和数字电视广播的天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一般而言,在后玻璃上,除天线外还配置有用于除雾的除雾器,因此用于配置天线的空间受限。另外,上述的各媒体的广播基本上需要准备各自分开的天线,除了一部分外不能共用。因此,希望一种在车辆用窗玻璃上高效地配置多种天线的配置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安装各种天线的车辆用窗玻璃。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包括:具有除雾器区域和天线区域的玻璃板;配置于所述除雾器区域且具有多条水平加热线的除雾器;和配置于所述天线区域的天线,其至少包含FM天线,所述FM天线包括: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馈电部;和与所述第一馈电部连接的FM天线主体,其具有第一水平部、比所述第一水平部靠近所述除雾器的第二水平部及连接两个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个垂直部。
在上述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包括连接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馈电部的第一主馈电元件。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一调整元件,其从所述第一馈电部延伸,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电容耦合。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一调整元件,其从所述第一馈电部延伸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电容耦合;和连接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和所述第一调整元件的第二主馈电元件。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二馈电部;和从所述第二馈电部延伸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电容耦合的副馈电元件。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使所述副馈电元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电容耦合。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在所述玻璃板的水平方向的一端部配置所述第一馈电部,在另一端部配置所述第二馈电部。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将所述FM天线主体与所述除雾器的距离设定为50mm以下。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构成为能够共用为由所述第一馈电部馈电的AM天线。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天线区域在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的两侧具有电视天线区域,还包括分别配置于该一对电视天线区域的一对数字电视天线。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将所述数字电视天线与所述除雾器的距离设定为50mm以上。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各数字电视天线具有在水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水平部。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多个水平部的长度不同。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二馈电部和从所述第二馈电部延伸的副馈电元件,所述FM天线包括连接所述FM天线主体的垂直部与所述第一馈电部的至少一个第三主馈电元件。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副馈电元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电容耦合。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二调整元件,其隔着所述除雾器配置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的相反侧。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第二调整元件具有:与所述除雾器的水平加热线平行延伸的第一水平部;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相比远离所述除雾器的位置的第二水平部;和连接两个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个垂直部。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二馈电部和从所述第二馈电部延伸的副馈电元件,所述第二馈电部隔着所述除雾器配置于所述第一馈电部的相反侧,所述副馈电元件隔着所述除雾器配置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相反侧,并与所述除雾器电容耦合。
在上述各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为在所述FM天线主体中,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与所述第一馈电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垂直部的端部。
发明效果
依照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能够高效地安装多种天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另一例子的后玻璃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3的另一例子的后玻璃的主视图。
图6表示实施例1、2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2中的频率与FM主天线的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表示实施例3、4中的频率与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FM主天线为(a)、FM副天线为(b))。
图9是表示实施例5~7中的频率与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FM主天线为(a)、FM副天线为(b))。
图10是表示实施例8~10中的频率与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FM主天线为(a)、FM副天线为(b))。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1、12中的频率与FM主天线的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4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3、14中的频率与FM主天线的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14是表示实施例15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16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17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18的主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19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19中的频率与天线灵敏度的关系的图表(FM主天线为(a)、FM副天线为(b))。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此外,下面为了方便说明,以图1的方向为基准,有时将图1的上下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将图1的左右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或水平方向,不过该方向不限定本发明。
<1.车辆用窗玻璃>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玻璃板1上安装有除雾器2、FM/AM两用天线3和一对数字电视天线4、5。下面,依次说明各部件。
<1-1.玻璃板>
玻璃板1能够使用汽车用的公知的玻璃板。例如,作为玻璃板1可以使用红外线吸收玻璃,普通的透明玻璃或绿玻璃(green glass),或者UV绿玻璃。但是,这种玻璃板1需要实现依照使用汽车的国家的安全标准的可见光透射率。例如,能够调整太阳辐射吸收率、可见光透射率等以满足安全标准。下面,表示透明玻璃的组成的一例和红外线吸收玻璃组成的一例。
(透明玻璃)
SiO2:70~73质量%
Al2O3:0.6~2.4质量%
CaO:7~12质量%
MgO:1.0~4.5质量%
R2O:13~15质量%(R为碱金属)
换算为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0.08~0.14质量%
(红外线吸收玻璃)
红外线吸收玻璃的组成例如可以为如下组成:以透明玻璃的组成为基准,使换算为Fe2O3的总氧化铁(T-Fe2O3)的比例为0.4~1.3质量%,使CeO2的比例为0~2质量%,使TiO2的比例为0~0.5质量%,使玻璃的主要成分(主要是SiO2和Al2O3)减少T-Fe2O3、CeO2和TiO2的增加量。
此外,玻璃板1的种类不限于透明玻璃或红外线吸收玻璃,能够根据实施方式来适当选择。例如,玻璃板1也可以是丙烯酸系、聚碳酸酯系等的树脂窗。
另外,这种玻璃板1除了由单一的玻璃板构成之外,也可以是由多个玻璃夹持树脂等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1-2.除雾器>
接着,对除雾器2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除雾器2配置于玻璃板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除雾器区域),形成为遍及玻璃板1的左右方向整体而延伸。具体而言,该除雾器2包括沿着玻璃板1的两侧缘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馈电用的母线(bus bar)21a、21b。在两母线21a、21b之间,以规定间隔平行地配置有多条水平加热线22,通过从母线21a、21b馈电来产生防雾用的热。另外,在该除雾器2上,以将这些水平加热线22在水平方向大约两等分的方式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垂直线23。另外,垂直线23以连结位于最上方的水平加热线(以下,称为最上部水平加热线)221、位于最下方的水平加热线(以下,称为最下部水平加热线)222的方式延伸,不过其没有加热玻璃板1的功能,而起到辅助后述的FM/AM两用天线3的作用。
<1-3.FM/AM两用天线>
接着,对FM/AM两用天线3进行说明。该FM/AM两用天线3配置于玻璃板1上的位于除雾器2的上方的天线区域。具体而言,该FM/AM两用天线3包括:在天线区域的左端侧配置于除雾器2的正上方的第一馈电部31;配置于天线区域的中央的FM天线主体32;连接第一馈电部31与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主馈电元件33;和从第一馈电部31向上方延伸的第一调整元件34。由它们构成FM主天线。另外,作为FM副天线,包括:在天线区域的右端侧配置于除雾器2的正上方的第二馈电部35;和从该第二馈电部35向上方延伸的副馈电元件36。另外,在除雾器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调整元件39。下面,对构成上述FM/AM两用天线的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FM天线主体32包括:沿着玻璃板1的上缘附近左右延伸的第一水平部321;与该第一水平部321平行且与除雾器2的最上部水平加热线221平行地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22;和连结第一水平部321的中央与第二水平部322的中央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323。第二水平部322遍及地设置在两馈电部31、35之间的大致全部区域,而第一水平部321比第二水平部322短且为第二水平部322的大概一半左右的长度。由此,在第一水平部321的两侧确保后述的电视天线区域。另外,在第一水平部321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在下侧折回且与该第一水平部321平行地延伸的较短的折回部324。此外,第一水平部321如后述,配置于越靠近玻璃板1的上缘近的位置,FM天线的灵敏度越高。
第二水平部322与除雾器2的最上部水平加热线221之间的距离G为50mm以下。由于FM天线3与除雾器2电容耦合,因此该距离G优选为4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mm以下。但是,本实施方式的FM天线3与AM天线兼用,因此,当过于靠近除雾器2时,AM的接收性能降低,因此优选为30mm以上。
另外,垂直部323配置为在玻璃板1的中央附近向上下方向延伸,以与上述的除雾器2的垂直线23对应。由此,两垂直部323、23谐振,能够提高FM天线的灵敏度。
接着,对第一主馈电元件33进行说明。该第一主馈电元件33以从第一馈电部31通过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的上侧向右侧延伸,并且在垂直部323的左侧向下侧弯曲而与第二水平部322连接的方式,形成L字形。因此,该第一主馈电元件33与FM天线主体32直接连接。
接着,对第一调整元件34进行说明。该第一调整元件34包括:从第一馈电部31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垂直部341;从该第一垂直部341向右侧延伸的第一水平部342;从第一水平部342的右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垂直部343;和从该第二垂直部343的上端向右侧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44。第一垂直部341的长度较短,延伸至第一馈电元件33的上侧。第一水平部342为第一馈电元件33的约一半的长度,延伸至与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左端部对应的位置。而且,第二垂直部343延伸至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左端部的下方,第二水平部344靠近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下侧,与折回部324平行并形成为与折回部324大致相同的长度。
此处,折回部324及第二水平部344的长度的最佳值和折回部324与第二水平部344之间的距离的最佳值根据FM天线3的设计值的阻抗而变化,例如,在设计值的阻抗为75Ω的情况下,能够如下述那样设定折回部324和第二水平部344。即,优选折回部324和第二水平部344的长度的最佳值为50mm~250mm,进一步优选为100mm~200mm,尤其优选为120mm~160mm。另外,优选折回部324与第二水平部344的距离的最佳值为5mm~30mm,进一步优选为5mm~20mm,尤其优选为7mm~12mm。
依照以上的这种结构,在玻璃板1的左上部,由第一调整元件34的第一水平部342和第二垂直部343包围的区域构成上述的电视天线区域。
接着,对副馈电元件36进行说明。该副馈电元件36包括:从第二馈电部35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垂直部361;从该第一垂直部361向左侧延伸的第一水平部362;从第一水平部362的左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垂直部363;和从该第二垂直部363的上端向左侧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64。第一垂直部361的长度较短,与第一调整元件34的第一垂直部341为大致相同的长度。第一水平部362与第一调整元件34的第一水平部342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并延伸至与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右端部对应的位置。而且,第二垂直部363延伸至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右端部的下方,第二水平部364靠近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下侧,与折回部324平行且比折回部324稍长,靠近FM天线主体32的垂直部323。
依照以上那样的结构,在玻璃板1的右上,由副馈电元件36的第一水平部362和第二垂直部363包围的区域构成上述的电视天线区域。
上述FM天线3也兼用为AM天线,第一馈电部31经由引线等分别连接到FM用和AM用的调谐器(省略图示)。也可以在调谐器前插入放大器。
接着,对第二调整元件39进行说明。第二调整元件39包括:从除雾器2的垂直线23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391;和与该垂直部391的下端部连结且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392。
<1-4.数字电视天线>
接着,对数字电视天线进行说明。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将左侧称为第一数字电视天线4,将右侧称为第二数字电视天线5。如上所述,该数字电视天线4、5是分别配置于FM天线主体32的两侧的电视天线区域的天线,除形状左右对称以外都相同,故而下面对第一数字电视天线4进行说明。
第一数字电视天线4由天线主体元件41、接地元件42构成。天线主体元件41包括:配置于玻璃板1的左上部的电视馈电部411;和从该馈电部411分支为三个且向右侧延伸的三个水平部412a~412c。三个水平部412a~412c以在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平行的延伸,分别形成为不同的长度。该例中,中央的水平部412b最长,上侧的水平部412a最短。通过设置这样长度不同的水平部412a~412c,例如,能够在分别接收数字电视广播波的高频和低频时与优选的长度对应。另一方面,接地元件42包括:配置于比第一电视馈电部411靠下侧的接地连接部421;和从该连接部421向上方延伸至第一电视馈电部411的左侧的接地主体422。
另外,优选该第一数字电视天线4的最下侧(此处,为天线主体元件41的最下部的水平部412c)与除雾器2的距离E为5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mm以上。这是因为,数字电视的广播波是水平偏振波,因此,当靠近包括较多水平加热线22的除雾器2时,灵敏度降低。
另外,在汽车上设置有数字电视用的接收机(省略图示),电视馈电部411与连接于该接收机的同轴电缆(省略图示)的内部导体连接。另一方面,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与接地连接部421电连接并接地。
<1-5.材料>
上述的除雾器2和各天线3~5通过组合线材而构成,它们能够通过以在玻璃板1的表面具有规定的图案层叠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而形成。作为这种材料,只要具有导电性即可,在实施方式中可适当选择,作为一例,能够列举银、金、铂等。具体而言,例如,能够通过在玻璃板1的表面印刷含有银粉末、玻璃粉(glass frit)等的导电性的银膏并烧制而形成。
<1-6.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窗玻璃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窗玻璃的玻璃板1能够通过利用冲压而成形的冲压成形方法、利用玻璃板1的自重而弯曲的自重弯曲方法等来成形。
在此,在各方法中,在玻璃板1成形时,在加热炉内将玻璃板1加热至软化点附近。在被送入该加热炉内前,玻璃板1形成为平板状,将上述的各材料用的料膏,例如银膏印刷在该玻璃板1的表面。然后,将玻璃板1送入加热炉内,以使玻璃板1成形,并烧制印刷于玻璃板1的银浆膏,能够形成除雾器2和各天线3~5。
<2.特征>
如上所述,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FM天线主体32由两个水平部321、322和连结它们的一个垂直部323构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天线区域。例如,垂直部323设置于与除雾器2的垂直线23对应的位置,第二水平部322设置于靠近除雾器2的最上部水平加热线221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使FM天线主体32与除雾器2电容耦合。其结果,能够扩大FM广播波的接收频带。此外,垂直部323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2)FM天线主体32具有两个水平部321、322,因此,即使馈电部配置于玻璃板1的侧部,也能够与任一水平部321、322有效地连接。
(3)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形成为比第二水平部322短,因此,能够在其两侧形成空间。因此,能够在该空间配置数字电视天线4、5,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天线区域。
(4)由于设有第一调整元件34,因此能够将FM天线3的阻抗调整为设计值的阻抗(例如,75Ω)。由此,能够提高FM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此外,第一调整元件3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从第一馈电部31延伸并与FM天线主体32的任意部位电容耦合即可。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作为对FM天线主体32馈电的元件。即,如该图所示,在该例中,未设置第一主馈电元件。于是,缩短第一调整元件34的第一水平部342,并在左侧加长第二水平部344。另外,代替第一主馈电元件33,将第二主馈电元件37与第一调整元件34连接。该第二主馈电元件37形成为L字形,其包括从第一调整元件34的第二垂直部343向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371和从该水平部371的右端部向下方延伸且与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连接的垂直部372。因此,在该例中,第一馈电部31经由第一调整元件34与FM天线主体32连接。第一调整元件34是这样的形式,也能够提高接收灵敏度。
此处,在如上述将设计值的阻抗设定为例如75Ω的情况下,优选第一水平部321的折回部324的长度的最佳值为50mm~250mm,进一步优选为100mm~200mm,尤其优选为120mm~160mm。另一方面,第一调整元件34的第二水平部344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为200mm~300mm。另外,优选折回部324与第二水平部344的距离的最佳值为5mm~30mm,进一步优选为5mm~20mm,尤其优选为7mm~12mm。
(5)由于设有FM副天线,因此能够提高FM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和定向性。即,能够适当地将由FM天线主体32接收的FM用的能量分配到第一馈电部31侧(主侧)和第二馈电部35侧(副侧)。其结果,例如在高楼之间的低矮处在主侧灵敏度降低时,能够由副侧补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FM副天线,在第一馈电部31的相反侧设有第二馈电部35,从该处延伸出副馈电元件36,FM天线主体32形成为如上述那样的形状,由此确保在右侧处的空间,因此,其能够与第一水平部321有效地电容耦合。另外,还能够使副馈电元件36与第二水平部322电容耦合。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将FM天线3兼用作AM天线,因此,能够减少馈电部的数量。但是,也能够单独设置AM天线。
<B.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并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下面,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FM/AM两用天线3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代替数字电视天线而配置有DAB天线6。另外,未设置第二调整元件。下面,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1.FM/AM两用天线>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FM/AM两用天线3的FM天线主体、馈电元件、第一调整元件、主馈电元件和FM副天线的副馈电元件的形状不同。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1-1.FM天线主体>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FM天线主体3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包括:第一水平部321;与该第一水平部321平行地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22;和连接第一水平部321的中央与第二水平部322的中央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32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水平部322。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水平部322的左侧的端部与第一馈电部31连接。另外,第二水平部322的右侧形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稍短。
<1-2.第一调整元件>
第一调整元件34如下面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调整元件34形成为从第一馈电部31沿玻璃板1的左端缘向上方延伸,并且从玻璃板1的上端附近在水平方向延伸。而且,第一调整元件34的上端的水平部分靠近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下侧,沿该第一水平部321水平地延伸。由此,第一调整元件34与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电容耦合。
<1-3.馈电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调整元件34的中间部连接有两个第三主馈电元件38。这些第三主馈电元件38平行地配置,它们的右端部分别与FM天线主体32的垂直部323连结。
<1-4.副馈电元件>
副馈电元件36如下面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副馈电元件36从第二馈电部35向左侧以直线状延伸,靠近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的上侧并沿着它延伸。
<2.DAB天线>
接着,对DAB天线进行说明。DAB是在欧洲等采用的数字电视的广播标准。在DAB中,主要使用频带为174MHz~240MHz的频段3和频带为1452MHz~1492MHz的L频段。本实施方式中,以主要将频段3作为频带的DAB天线6为对象。
本实施方式的DAB天线6由天线主体元件61和接地元件62构成。天线主体元件61包括:设置于玻璃板1的右上角部附近的DAB馈电部611;和从此处沿着玻璃板1的上端缘向左侧延伸的第一部位612。该第一部位612在水平方向延伸至比FM天线主体3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右端部稍靠右侧处,在该第一部位612的右端部连接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二部位613。第二部位613延伸至副馈电元件36的稍靠上方处,在该第二部位613的下端部连接有在左右方向延伸至玻璃板1的右侧缘附近的第三部位614。
第三部位614位于DAB天线6的最下部,优选该第三部位414与除雾器2的最上部水平加热线221的距离D例如为5~100mm,进一步优选为5~60mm。这是因为当距离D变大时,DAB天线6的垂直方向的元件即第二部位613的长度变短。更详细地说明,在DAB天线6中,垂直方向的元件长度对接收灵敏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当第二部位613的长度变短时,存在降低DAB天线6的灵敏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距离D小于5mm时,存在除雾器2和DAB天线6电容耦合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优选大于5mm。
另一方面,接地元件62包括接地连接部621和从此处向上方延伸的线状的主体部622。接地连接部621配置于比DAB馈电部611稍靠下方处,主体部622在比天线主体元件61的第一部位612稍靠左侧处,沿着第一部位612延伸,并延伸至第二部位613的附近。
另外,在汽车上设置有DAB用的接收机(省略图示),与该接收机连接的同轴电缆(省略图示)的内部导体与DAB馈电部611连接。另一方面,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与接地连接部621电连接而接地。
<3.特征>
如上,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FM天线主体32的基本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FM天线主体32的左侧没有配置其它天线,因此在FM天线主体32的左侧的空间,配线的自由度提高。即,能够大致遍及该空间整体地配置调整元件34和两个第三主馈电元件38。因此,如本实施方式,在将FM天线共用为AM天线的情况下,能够扩大天线的配置面积,因此,能够提高AM天线的接收灵敏度。
(2)另外,FM天线主体32的右侧的空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确保作为其它的天线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DAB天线6的配置空间。特别是FM副天线的副馈电元件36从第二馈电部35朝向右侧去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因此能够在FM天线主体32的右侧确保大的空间。但是,也可以在该空间配置数字电视天线。
<C.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并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下面,仅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FM/AM两用天线3的形状不同,另外,在除雾器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调整元件39。但是,该第二调整元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调整元件的形状不同。此外,第一调整元件34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FM/AM两用天线>
在本实施方式的FM/AM两用天线3中,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右端部与垂直部323的上端连接。即,由第一水平部321和垂直部323形成L字形。由此,能够在玻璃板1的右上部确保大的空间。另外,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的右端部由直线形成。另外,FM副天线的副馈电元件36也由直线形成,以沿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的上侧的方式配置。此时,第二水平部322与副馈电元件36左右方向重叠的长度短于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为约20~约50%。具体而言,当第二实施方式的重叠长度为175mm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为50mm。
<2.第二调整元件>
第二调整元件39包括:在除雾器2的最下部水平加热线222的正下方与其平行地延伸的第一水平部391;在该第一水平部391的下方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92;和连结这两个水平部391、392的垂直部393。第一水平部391为除雾器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的约一半的长度,第二水平部392以比它短的方式形成。另外,第二水平部392配置于玻璃板1的下缘附近。垂直部393配置于与除雾器2的垂直线23对应的位置。
<3.特征>
本实施方式尤其能够降低汽车的后部座位的头枕对FM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的影响。即,头枕由金属的杆状部件可滑动地固定在后部座位的上端部,在提升头枕时,杆状部件也向上方移动而露出,因此,这成为削弱FM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的原因。具体而言,FM/AM两用天线3与由头枕和座椅框架构成的LC串联谐振电路高频耦合,由此,原本应由FM/AM两用天线3接收的电波被头枕捕获,引起天线灵敏度降低(DIP)。尤其是由于提升头枕,LC串联谐振电路的L值变化,接收灵敏度降低的下降频率从频带外移动到频带内,由此FM广播波的接收灵敏度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使FM/AM两用天线3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有所改变,而且通过设置第二调整元件39,降低了头枕的影响。具体而言,实施以下(1)~(3)的措施。
(1)通过设置第二调整元件39,增强FM天线主体32和除雾器2的电容耦合。
(2)不连接第一馈电部31和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而将垂直部323和第二水平部322连接成倒T字状。而且,通过将第二水平部322与除雾器2相对配置,增强了其与除雾器2的电容耦合。
(3)缩短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与副馈电元件36的左右方向的重叠长度,减弱了FM天线主体32与副馈电元件36的电容耦合。
此外,上述(1)~(3)的措施中,通过实施任一项都能够降低头枕的影响。
<D.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此外,能够适当组合以下的变形例。
<1>
上述实施方式的除雾器2的方式是一例,加热线22的数量、垂直线的数量、它们的交叉数量等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为了提高接收灵敏度,还能够适当设置增加的元件。
<2>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FM/AM两用天线3、数字电视天线4、5、DAB天线6的方式是一例,元件的数量、长度、方向等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数字电视天线、DAB天线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3>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主馈电元件33、38与FM天线主体32的第二水平部322或垂直部323连接,但主馈电元件33、38也可以与第一水平部321连接。在该情况下,调整元件能够与FM天线主体的其它的部位电容耦合。
<4>
各调整元件34、39不是必须的,根据需要设置即可。
<5>
FM副天线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为除雾器2的下侧。对于这一点,参照图5给出一例。图5是应用该例中的车辆用窗玻璃的汽车的后玻璃的主视图。在该例中,第二实施方式与FM主天线的形状不同,另外,FM副天线设置于除雾器的下侧。下面,进行说明。
<5-1.FM主天线>
在图5所示的FM主天线中,在FM天线主体32的第一水平部321的右端部连结有向下侧延伸的较短的第二垂直部325。另外,第二水平部322的右端部形成为直线状。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两个的主馈电元件为一个。
<5-2.FM副天线及除雾器>
图5所示的FM副天线设置于除雾器2的下侧。即,第二馈电部35在玻璃板1的左侧缘处设置于除雾器2的正下方。而且,副馈电元件36从第二馈电部35沿着除雾器2的最下部水平加热线222延伸。另外,在除雾器2的垂直线23的下端部设置有L字形的延长线28。即,该延长线28从垂直线23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再向左侧去在水平方向延伸。该延长线28的水平部分在副馈电元件36的下侧并沿该元件延伸。此外,该延长线28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调整元件39。
如上所述,FM副天线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配置于玻璃板1上的右下端部等各种地点。另外,对于FM主天线,配置的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1.FM天线主体和调整元件的电容耦合的长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车辆用窗玻璃中,探讨了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与调整元件的重复部分的长度,即电容耦合的长度a。此处,准备了图6中长度a为200mm的实施例1和图6中长度a为150mm的实施例2。此外,图6中的数值的单位为mm(对于其它的附图也相同)。
然后,使用该实施例1、2,如下述那样实测了FM主天线的FM频带(76~108MHz)的接收性能。
即,在汽车上安装了上述各实施例的窗玻璃后,对车辆发射电波(V偏振波、H偏振波、斜偏振波等),检测了灵敏度。检测时的条件如下。
·安装了天线的窗玻璃的安装角: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23度
·角度分辨率:按角度为3度(或5度)使汽车旋转360度来检测
·电波的发送位置和天线的仰角:1.7度(地面和水平方向为0度,顶点方向为90度)
此外,该检测方法对于后述的实施例也相同。
结果如图7所示。如该图所示,电容耦合的长度a较长时,82~90MHz频带的接收灵敏度提高,另一方面在70~82MHz的频带,电容耦合的长度a较短时,接收灵敏度提高。此外,在图7的图表中,将纵轴标准化,以使频带内的天线灵敏度的最大值为0dBd。这一点在后述的图8~图11、图13也相同。
<2.副馈电元件与除雾器的距离1>
在图6所示的窗玻璃中,准备了副馈电元件的第一水平部与除雾器的距离b为40mm的实施例3和距离b为60mm的实施例4。该情况下,使副馈电元件的第二垂直部(图1的附图标记363)的长度变化。然后,对这些实施例,检测了FM主天线和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结果如图8所示。即,发现当距离b加长时,FM主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在全频带提高。另一方面,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在比约84MHz高频带,距离b较短时稍高。
<3.副馈电元件与除雾器的距离2>
在图6所示的窗玻璃中,准备了副馈电元件的第二水平部与除雾器的距离c为170mm的实施例5、距离c为140mm的实施例6和距离c为90mm的实施例7。在该情况下,使副馈电元件的第二垂直部(图1的附图标记363)的长度变化。然后,于这些实施例,检测了FM主天线和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结果如图9所示。即,发现当距离c加长时,FM主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在全频带提高。另一方面,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在比约86MHz高的频带,当距离c较短时稍高。
<4.副馈电元件和FM天线主体的电容耦合的距离>
在图6所示的窗玻璃中,准备了副馈电元件的第二水平部与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的重复长度即电容耦合的长度d为250mm的实施例8、长度d为200mm的实施例9和长度d为150mm的实施例10。此时,未设置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的右侧的折回部(图1的附图标记324)。然后,对这些实施例,检测了FM主天线和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结果如图10所示。即,发现距离d越长,FM主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大致在82MHz以上的频带较高。另一方面,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在大致82MHz以上的频带,当距离d较短时较高。
<5.FM天线主体与玻璃板的上缘的距离>
在图6所示的窗玻璃中,准备了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与玻璃板的上缘的距离e为30mm的实施例11和距离e为60mm的实施例12。然后,对这些实施例,检测了FM主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结果如图11所示。即,发现当缩短距离e时,接收灵敏度在全频带稍有提高。
<6.调整元件>
将图6所示的窗玻璃作为实施例13,将图12所示的窗玻璃作为实施例14,对这些实施例,检测了FM主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结果如图13所示。即,发现在FM的大部分的频带,实施例14的接收灵敏度较高。
<7.对头枕的应对措施>
将与第二实施方式对应的图14作为实施例15。另外,将与第三实施方式对应的图15作为实施例16。然后,将从实施例16所示的窗玻璃取下第二调整元件,且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向右侧延伸的图16的方式作为实施例17,将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从该实施例17向左侧延伸并与第一馈电部连接的图17的方式作为实施例18。即实施例16~18是实施了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1)~(3)的任一措施的实施例。
然后,对实施例15~18,在未提升后部座位的头枕的位置(基准位置)和提升头枕而使杆状部件露出的位置(提升位置)之间,检测了FM主天线和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如何变化。这时,头枕的杆状部件露出的长度约60mm。结果如以下的表1所示。
[表1]
FM主天线 FM副天线
实施例15 10 9
实施例16 4 0
实施例17 6 3
实施例18 10 4
上述表1中,给出了头枕在基准位置与提升位置之间的、频率105MHz附近的接收灵敏度之差。即,给出了从基准位置移动到提升位置时的接收灵敏度的降低的情况。单位是dBd。在实施了头枕用的应对措施的实施例16~18中,即使头枕位于提升位置,接收灵敏度的降低(标准位置与提升位置之差)也大致小于实施例15。另外,在比较实施例16~18时,按照实施例16、17、18的顺序,在提升位置的接收灵敏度的降低程度增加。因此,全部实施了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1)~(3)的措施的实施例16最难受到提升头枕的影响,且措施越少,提升头枕的影响越大。
<8.其它的例子>
制作了将图1变形后的实施例19。如图18所示,该实施例19与图1的方式的不同点如下所述。此外,为了方便说明,附图标记标注为对应的图1的构成的附图标记。
·第一调整元件34仅由第一垂直部341和第一水平部342构成,第一水平部342比图1长,为与第一主馈电元件33相同的长度。
·第一水平部321的左侧的折回部324具有还向下侧延伸的垂直部和从该垂直部向左侧延伸的水平部。
·第一水平部321的右侧的折回部324形成为向左侧延长。
·副馈电元件36的第二垂直部363较短,第二水平部364为与第一水平部321的右侧的折回部324相同的长度。
·具体的尺寸如图18所示。
对于该实施例19,检测了FM主天线和FM副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结果如图19所示。如图19的(a)所示,与其它的实施例相比,FM主天线的接收性能在76~95MHz整个频带也没有较大的下降,是良好的。同样,如图19的(b)所示,FM副天线的接收性能也没有较大的下降,是良好的。
附图标记说明
1:玻璃板
2:除雾器
3:FM/AM两用天线
4、5:数字电视天线
6:DAB天线

Claims (19)

1.一种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除雾器区域和天线区域的玻璃板;
配置于所述除雾器区域且具有多条水平加热线的除雾器;和
配置于所述天线区域的天线,其至少包含FM天线,
所述FM天线包括:
配置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馈电部;和
与所述第一馈电部连接的FM天线主体,其具有第一水平部、比所述第一水平部靠近所述除雾器的第二水平部及连结两个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个垂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包括连接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馈电部的第一主馈电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一调整元件,其从所述第一馈电部延伸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电容耦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还包括:
第一调整元件,其从所述第一馈电部延伸,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电容耦合;和
第二主馈电元件,其连接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调整元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还包括:
第二馈电部;和
副馈电元件,其从所述第二馈电部延伸,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电容耦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馈电元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电容耦合。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玻璃板的水平方向的一端部配置有所述第一馈电部,在另一端部配置有所述第二馈电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主体与所述除雾器的距离为50m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构成为能够共用为由所述第一馈电部馈电的AM天线。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区域在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一水平部的两侧具有电视天线区域,
还包括分别配置于该一对电视天线区域的一对数字电视天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电视天线与所述除雾器的距离为50mm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数字电视天线具有在水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水平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水平部的长度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还包括:
第二馈电部;和
从所述第二馈电部延伸的副馈电元件,
所述FM天线包括连接所述FM天线主体的垂直部与所述第一馈电部的至少一个第三主馈电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馈电元件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电容耦合。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还包括第二调整元件,其隔着所述除雾器配置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第二水平部的相反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元件包括:与所述除雾器的水平加热线平行地延伸的第一水平部;配置于与第一水平部相比远离所述除雾器的位置的第二水平部;和连结两个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个垂直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FM天线还包括:
第二馈电部;和
从所述第二馈电部延伸的副馈电元件,
所述第二馈电部隔着所述除雾器配置于所述第一馈电部的相反侧,
所述副馈电元件隔着所述除雾器配置于所述FM天线主体的相反侧,并与所述除雾器电容耦合。
19.如权利要求1至18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FM天线主体中,
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与所述第一馈电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垂直部的端部。
CN201780041019.2A 2016-07-01 2017-06-29 车辆用窗玻璃 Active CN109417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2105 2016-07-01
JP2016132105 2016-07-01
PCT/JP2017/023985 WO2018003928A1 (ja) 2016-07-01 2017-06-29 車両用窓ガラ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222A true CN109417222A (zh) 2019-03-01
CN109417222B CN109417222B (zh) 2021-09-21

Family

ID=6078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1019.2A Active CN109417222B (zh) 2016-07-01 2017-06-29 车辆用窗玻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5438B2 (zh)
EP (1) EP3480888A4 (zh)
JP (2) JP6847944B2 (zh)
CN (1) CN109417222B (zh)
WO (1) WO20180039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0222A (zh) * 2019-08-09 2019-12-24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玻璃及车辆
WO2024099150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天线与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1996A1 (ja) * 2017-12-06 2019-06-1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リアガラス
EP3767746A4 (en) * 2018-03-16 2021-12-08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REAR GLASS
JP7283269B2 (ja) * 2019-06-28 2023-05-30 Agc株式会社 バックドア及びリアガラス
JP7338486B2 (ja) 2020-01-17 2023-09-05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2022121318A (ja) 2021-02-08 2022-08-19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106A (en) * 1989-09-14 1992-06-02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Glass window antenna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50030235A1 (en) * 2003-06-30 2005-02-10 Central Glass Co., Ltd. Glass antenna for vehicle
CN101212077A (zh) * 2006-12-27 2008-07-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汽车用玻璃天线
CN102017293A (zh) * 2008-09-16 2011-04-13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
CN102067379A (zh) * 2008-06-26 2011-05-18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
CN102668239A (zh) * 2009-12-25 2012-09-12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汽车用车窗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4055B2 (ja) * 1992-02-24 1996-10-1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DE69427506T2 (de) * 1993-08-20 2001-10-04 Asahi Glass Co Ltd Scheibenantenne für ein Automobil
US5952977A (en) * 1994-11-04 1999-09-1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Glass antenna
US5905468A (en) * 1995-08-23 1999-05-18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Glass antenna device for vehicles
JP3201710B2 (ja) * 1995-08-30 2001-08-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09181514A (ja) 1995-12-26 1997-07-11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0151248A (ja) * 1998-11-16 2000-05-30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装置
US6147654A (en) * 1999-07-27 2000-11-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M defogger grounding system for vehicle window antennas
AU2002219552A1 (en) * 2001-01-04 2002-07-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Glass antenna and glass antenna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6033050A (ja) * 2004-07-12 2006-02-02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に形成されるデフォッガの熱線パターン構造および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4370303B2 (ja) * 2005-03-29 2009-11-25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US7558555B2 (en) * 2005-11-17 2009-07-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elf-structuring subsystems for glass antenna
KR20070113128A (ko) * 2006-05-23 2007-11-28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동차용 고주파 유리 안테나
JP2008035412A (ja) * 2006-07-31 2008-02-14 Central Glass Co Ltd 自動車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5299276B2 (ja) * 2007-06-22 2013-09-25 旭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9164678A (ja) * 2007-12-28 2009-07-23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5061015B2 (ja) 2008-04-07 2012-10-3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US8421691B2 (en) * 2008-10-02 2013-04-16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Vehicular glass antenna
US20120038527A1 (en) * 2009-04-28 2012-02-16 Kosuke Tanaka Glass antenna
JP5493750B2 (ja) * 2009-11-17 2014-05-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BR112013013267A2 (pt) * 2010-11-29 2016-09-13 Asahi Glass Co Ltd antena integrada ao para-brisas para uso em veículo e envidraçamento para uso em veículo
JP6221773B2 (ja) * 2014-01-27 2017-11-0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
CN107534208A (zh) * 2015-04-28 2018-01-0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天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106A (en) * 1989-09-14 1992-06-02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Glass window antenna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50030235A1 (en) * 2003-06-30 2005-02-10 Central Glass Co., Ltd. Glass antenna for vehicle
CN101212077A (zh) * 2006-12-27 2008-07-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汽车用玻璃天线
CN102067379A (zh) * 2008-06-26 2011-05-18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
CN102017293A (zh) * 2008-09-16 2011-04-13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
CN102668239A (zh) * 2009-12-25 2012-09-12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汽车用车窗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0222A (zh) * 2019-08-09 2019-12-24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玻璃及车辆
WO2024099150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天线与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38741B2 (ja) 2022-09-16
JP2021083123A (ja) 2021-05-27
CN109417222B (zh) 2021-09-21
EP3480888A1 (en) 2019-05-08
US20190190117A1 (en) 2019-06-20
WO2018003928A1 (ja) 2018-01-04
JPWO2018003928A1 (ja) 2019-04-25
JP6847944B2 (ja) 2021-03-24
EP3480888A4 (en) 2020-04-15
US10985438B2 (en)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7222A (zh) 车辆用窗玻璃
JP6221773B2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
CA2710499C (en) Vehicular glass antenna
JP5428847B2 (ja) 自動車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4941171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6221779B2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22130499A (ja) 車両用の窓ガラス及びdab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0758850B2 (ja)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US10158162B2 (en) Automotive glass antenna
JP2005130415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WO2024099150A1 (zh) 玻璃天线与车辆
AU2017275918B2 (en) Glass antenna
CN103222112A (zh) 天线
JP6945439B2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2014123851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9164678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17085552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EP3163675B1 (en) Vehicle window glass
JP6481377B2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窓ガラス
JP6879744B2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6319407B2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6379504B2 (ja) ガラスアンテナ
JPS63292702A (ja) 除曇ヒ−タ線付き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JP2010226465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3599949B2 (ja)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