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2077A - 汽车用玻璃天线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玻璃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2077A
CN101212077A CNA2007101601833A CN200710160183A CN101212077A CN 101212077 A CN101212077 A CN 101212077A CN A2007101601833 A CNA2007101601833 A CN A2007101601833A CN 200710160183 A CN200710160183 A CN 200710160183A CN 101212077 A CN101212077 A CN 101212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oscillator
antenna
oscillator
capacitive coupling
curren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01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2077B (zh
Inventor
井边真木
下宪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12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2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天线增益提高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在后窗玻璃板(12)上设置有除雾器,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馈电部(5),馈电部(5)与H用天线导体和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H用天线导体具有H用天线振子(1a、1b),L用天线导体具有L用天线振子(2a、2b)和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3),L用天线振子(2a、2b)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3)相连接,将第1H用天线振子(1a)和第1L用天线振子(2a)加以电容耦合,将第2H用天线振子(1b)和第2L用天线振子(2b)加以电容耦合。

Description

汽车用玻璃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接收AM广播和FM广播的汽车用玻璃天线。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如图3所示,将具有多根加热线14和对加热线14供电的多根汇流条15a、15b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装在后窗玻璃板12上,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12的空白区设置AM广播用的天线导体42、AM广播频段用的馈电部45b、FM广播频段用的天线导体41和FM广播频段用的馈电部45a。
然而,此已有例中,天线增益不充分。图3中,30是直流电源,31是开关,16、17是根据需要设置的短路线,13是窗的车体开口缘,46是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线。再者,图3中,示出11根加热线14,但实际上是17根。此已有例中,存在天线增益低并且FM广播频段天线增益的平坦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已有技术具有的上述缺点的汽车用玻璃天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玻璃天线,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有具有多根加热线和对该加热线供电的多根汇流条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馈电部,将该馈电部与H用天线导体和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H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
L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L用天线振子、第2L用天线振子和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均向离开馈电部的方向延伸,
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相连接,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均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侧向馈电部侧延伸,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1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1电容耦合部,
第2H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2电容耦合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玻璃天线,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有具有多根加热线和对该加热线供电的多根汇流条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H用馈电部、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L用馈电部,H馈电部与H用天线导体相连接,L用馈电部与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H用馈电部与L用馈电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1mm~200mm,
H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
L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L用天线振子、第2L用天线振子和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均向离开H用馈电部的方向延伸,
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相连接,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均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侧向L用馈电部侧延伸,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1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1电容耦合部,
第2H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2电容耦合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组成,因此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而且频段H的无方向性优良。另外,频段H的天线增益的平坦性优良。频段L的天线增益也提高。
还能有效利用后窗玻璃板中除雾器上侧的空白区这有限的空间。即,除雾器的最上部(例如最高位的加热线)与上侧的窗的车体开口缘之间的间隔为120mm~200mm左右,即使除雾器上侧的空白区非常小,也能得到天线性能优良的汽车用玻璃天线。
另外,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在后窗玻璃板的除雾器左上侧的空白区(即左侧的窗的车体开口缘邻近区)配置有馈电部、H用馈电部和L用馈电部的情况下,将电缆连接到馈电部或H用馈电部和L用馈电部时,在安装的方便性方面优良。而且,后窗玻璃板的除雾器右上侧的空白区的视野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结构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结构图。
图3是以往例的结构图。
图4是显示与图2不同的第2形态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结构图。
图5是显示图4的实施方式的尺寸的结构图。
图6是例1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图。
图7是例2的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图。
[符号说明]
1a:第1H用天线振子
1b:第2H用天线振子
2a:第1L用天线振子
2b:第2L用天线振子
3: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
4:L用横天线振子
5:馈电部
5a:H用馈电部
5b:L用馈电部
6:H用调整天线振子
12:后窗玻璃板
13:窗的车体开口缘
14:加热线
15a、15b:汇流条
30:直流电源
3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良好地接收频段L和高于频段L的频段H。作为频段L可例举如AM广播频段;作为频段H可例举如FM广播频段。
本发明有第1方式和第2方式这2个方式,第1方式具有频段L和频段H的馈电共用的1个馈电部。第2方式分别具有频段L用的L用馈电部和频段H用的H用馈电部。另外,后文的说明中,为了简化文笔,将天线振子简称为振子。因而,例如将第1H用天线振子称为第1H用振子。
首先说明第1方式。第1方式中,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有具有多根加热线和对该加热线供电的多根汇流条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设置。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馈电部。另外,馈电部与H用天线导体和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
H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H用振子和第2H用振子。L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L用振子、第2L用振子和方向性调整用振子。方向性调整用振子通过改变其位置对频段H的方向性产生影响。此作用在后面阐述的第2方式中也相同。
第1H用振子和第2H用振子均向离开馈电部侧的方向延伸。第1L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相连接,第1L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均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侧向馈电部侧延伸。
第1H用振子和第1L用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第2H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这样设置2个电容耦合部是因为与设置1个电容耦合部的情况相比,接收频段H时的天线增益显著提高。此作用在后述的第2方式中也相同。
接着,说明第2方式。第2方式中,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具有多根加热线和对该加热线供电的多根汇流条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H用馈电部、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L用馈电部,H用馈电部与H用天线导体相连接。L用馈电部与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
H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H用振子和第2H用振子。L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L用振子、第2L用振子和方向性调整用振子。
第1H用振子和第2H用振子均向离开H用馈电部侧的方向延伸。第1L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相连接,第1L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均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侧向馈电部侧延伸。第1H用振子和第1L用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第2H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
再说明第1方式和第2方式的共同事项。
第1H用振子、第2H用振子、第1L用振子、第2L用振子分别具有前端部或开放端。在此,前端部是指这些振子离馈电部侧(第2方式中为H用馈电部侧和L用馈电部侧)最远的部分,包括前端部附近具有环路部的情况。
将第1H用振子和第1L用振子相互靠近而形成电容耦合的部分称为第1耦合部时,最好在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1H用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而且,最好在第1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1L用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
将第2H用振子和第2L用振子相互靠近而形成电容耦合的部分称为第2耦合部时,最好在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2H用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而且,最好在第2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2L用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
第1电容耦合部配置在比第2电容耦合部更靠近窗的车体开口缘的位置,将最靠近第1电容耦合部的窗的车体开口缘的部分称为最近车体缘部时,最好第1电容耦合部中,第1L用振子配置在比第1H用振子更靠近最近车体缘部的位置。采用此方式时,与将第1H用振子配置在比第1L用振子更靠近最近车体缘部的位置的方式相比,接收频段H时的天线增益显著提高。最好第2电容耦合部中,第2L用振子配置在比第2H用振子更靠近该最近车体缘部的位置。采用此方式时,与将第2H用振子配置在比第2L用振子更靠近最近车体缘部的位置的方式相比,接收频段H时的天线增益提高。再者,窗的车体开口缘是指嵌入窗玻璃板的车体的开口部的周缘且应成为车体地端的部分,用例如金属等导电材料构成。
频段H包含选自日本的FM广播频段(76MHz~90MHz)、美国的FM广播频段(88MHz~108MHz)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90MHz~108MHz)的频段的1个频率时,第1H用天线振子与第2L用天线振子之间的平均间隔为10.5mm~19.5mm,尤其为12mm~18mm的情况下,方向性提高,较佳。该平均间隔为10.5mm以上时,使天线增益比该间隔不到10.5mm时提高,较佳。该平均间隔为19.5mm以下时,与超过19.5mm时相比,接近无方向性,较佳。
最好将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相连接的H用调整振子设在后窗玻璃板上,并且以方向性调整用振子为分界线,将H用调整振子配置在第1电容耦合部的相反侧。采用此方式时,与以方向性调整用振子为分界线将H用振子配置在与第1电容耦合部相同侧的方式相比,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
最好如后述的图4所示,根据需要设置H用调整振子6(虚线),将其以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为起点,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尤其是沿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另外,H用调整振子6延伸后,回折一下,沿已延伸的H用调整振子6本身向所述起点方向延伸。这使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将H用调整振子6以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为起点沿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广义而言,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而形成的部分称为H用调整振子基部6a(虚线部)。将H用调整振子6延伸后回折一下又沿已延伸的H用调整振子6本身向所述起点方向延伸的部分称为H用调整振子返回部6b(虚线部)。H用调整振子基部6a与H用调整振子返回部6b平行或大致平行有助于小空间化,较佳。采用此方式时,当频段H包含选自日本的FM广播频段、美国的FM广播频段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的1个频率时,两者的间隔为5mm~15mm,尤其为8mm~12mm的情况下,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当第1L用振子具有L用横振子,且第1方式中设置有与馈电部电性连接的L用横振子时,或第2方式中设置有与L用馈电部电性连接的L用横振子时,L用横振子从馈电部侧或L用馈电部侧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尤其是沿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这使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采用此方式的情况下,方向性调整用振子与L用横振子相连接,并且在第1电容耦合部与L用横振子之间配置部分或全部第2电容耦合部。这使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将频段H的中心频率的空气中的波长称为λ0,玻璃波长缩短率称为k,使k=0.64,λg=λ0·k,并假定在后窗玻璃板的第1电容耦合部的区域设置导体层。这时,第1方式中,不包含H用馈电部,则从馈电部依次到第1H用振子、该导体层、第1L用振子、方向性调整用振子和H用调整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的最短路径的路径长度为0.7λg~λg。这使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另外,第2方式中,不包含H用馈电部,则从H用馈电部依次到第1H用振子、该导体层、第1L用振子、方向性调整用振子和H用调整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的最短路径的路径长度为0.7λg~λg。这使频段H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最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1方式的一实施形式的结构图(车内视或车外视)。
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在后窗玻璃板12的空白区的左侧区中设置有馈电部,第1H用振子1a和第2H用振子1b与馈电部5相连接。L用横振子4与馈电部5相连接。图1所示示例中是将L用横振子4直接连接到馈电部5。然而,不限于此,也可将L用横振子4通过连接导体连接到馈电部5。即,只要将L用横振子4与馈电部5电性连接就可以。
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2方式的一实施形式的结构图。除第1H用振子1a和第2H用振子1b与H用馈电部5a相连接,以及L用横振子4与L用馈电部5b电性连接这两点外,图2的方式与图1的方式实质上相同。H用馈电部5a与L用馈电部5b之间的最短间隔以0.1mm~200mm为佳。当该最短间隔为0.1mm以上时,比不到0.1mm的情况容易制造,较佳。当该最短间隔为200mm以下时,比超过200mm的情况在安装上方便,所以较佳。此最短间隔更好的范围为1mm~100mm,特别好的范围为2mm~50mm。
图2所示示例中是将L用横振子4直接连接到L用馈电部5b。然而,不限于此,也可将L用横振子4通过连接导体连接到L用馈电部5b。即,只要将L用横振子4与L用馈电部5b电性连接就可以。
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将L用横振子4从馈电部侧(第2方式中,H用馈电部5a和L用馈电部5b侧)向所述空白区的右侧区而且沿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广义而言,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图2所示示例中是将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与L用横振子4的前端部相连接。然而,不限于此,只要将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与L用横振子4连接就能使用。
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沿后窗玻璃板12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然而,不限于此,只要将至少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的主要部分沿后窗玻璃板12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就能使用。在此,主要部分是指占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的导体长度的50%以上的部分。
最好所述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以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右侧区。即,最好以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馈电部5侧(第2方式中为H用馈电部5a和L用馈电部5b侧)的相反侧。采用此方式的理由是为了确保所述2个电容耦合部的长度和L用横振子4的长度为需要的程度。而且,L用横振子4的长度主要有助于使频段L的天线增益提高。
关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的位置,将其配置在离开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0.13λg以下的范围中,这样进行频段H的接收时成为无方向性,所以较佳。此位置的更好范围是离开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0.04λg~0.1λg的范围。
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的沿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的部分的导体长以(λg/29)~600mm为佳。此部分的导体长为(λg/29)以上时,比不到(λg/29)的情况相比较,频段H用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此部分的导体长为600mm以下时,比超过600mm的情况相比较,可以达到紧凑化,较佳。此部分的导体长的更好范围为(λg/25.7)~500mm,特别好的范围为(λg/23.1)~400mm。
根据同样的理由,频段H使用日本的FM广播频段、美国的FM广播频段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中包含的至少1个频率时,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的沿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的部分的导体长以80mm~600mm为佳。此部分的导体长的更好范围为90mm~500mm,特别好的范围为100mm~400mm。
图1、图2、图4、图5所示的示例中,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在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的左侧配置有第1电容耦合部、第2电容耦合部和L用横振子4。第1电容耦合部中,第1L用振子2a和第1H用振子1a均向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广义而言,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且第1L用振子2a与第1H用振子1a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第1L用振子2a被配置在第1H用振子1a的上侧。
第2电容耦合部中,第2L用振子2b和第2H用振子1b均沿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广义而言,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且第2L用振子2b与第2H用振子1b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第2L用振子2b被配置在第2H用振子1b的上侧。
频段H使用日本的FM广播频段、美国的FM广播频段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中包含的至少1个频率时,第1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230mm~430mm,尤其为264mm~344mm,且第1电容耦合部中第1H用振子1a与第1L用振子2a之间的最短间隔为5mm~15mm,尤其为8mm~12mm,使频段H用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第2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420mm~800mm,尤其为488mm~732mm,且第2电容耦合部中第2H用振子1b与第2L用振子2b之间的最短间隔为5mm~15mm,尤其为8mm~12mm,使频段H用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图1、图2所示的示例中,在后窗玻璃板12的左侧区和右侧区分别设置带状汇流条15a、15b至少各1根。而且,将汇流条15a、15b沿后窗玻璃板12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汇流条15a与车体地端相连接,汇流条15b与直流电源30的阳极相连接。多根加热线沿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广义而言,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并利用短路线16、17将这些多根加热线的汇流条15a、15b以外的部分短路。
本发明中,不限定除雾器的形状。即,不将汇流条限定为2根。然而,不限于此,汇流条可为2根或3根以上。汇流条也可以不沿后窗玻璃板12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例如也可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一般的汽车中,根据确保视野的观点,汇流条15a、15b之间的最短间隔以900mm~1200mm为佳。图1、图2所示的示例中,作为短路线设置了第1短路线16和第2短路线17这2根短路线,并分别将其沿后窗玻璃板12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第1短路线16以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左侧,第2短路线17以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右侧。另外,第1短路线16和第2短路线17分别被设在离开该左右中央为左右40mm~300mm的区域。这使频段H用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除雾器与L用天线导体之间的最短间隔为20mm~40mm,使频段L用的天线增益以及H用的天线增益提高,较佳。
图4是显示与图2不同的第2方式的一实施形式的结构图。图4所示的示例中,将L用横振子4称为第1L用横振子4时,将第2L用横振子20(虚线部)和第3L用横振子21(虚线部)依次设在第1L用横振子4的下侧。L用天线导体具有垂直振子7(虚线部)和3个L用横振子4、20、21。
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垂直振子7以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设置在左侧的区域中。垂直振子7沿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利用垂直振子7连接3个L用横振子4、20、21。另外,根据需要设置连接导体23、频段L强化振子22、H用调整振子6、H用调整振子基部6a、H用调整振子返回部6b、垂直振子7和L用横振子20、21。
将第1L用横振子4通过连接导体8连接到L用馈电部5b。在L用馈电部5b设置有环路形成元件18(虚线部),由L用馈电部5b、连接导体8和环路形成元件18形成环路,利用此环路提高频段H的天线增益。
通过连接导体23(虚线部)将U状或大致U状的频段L强化振子22(虚线部)与方向性调整用振子3连接,以便提高频段L的天线增益。
另外,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1H用天线振子1a的主要部分、第1L用天线振子2a、第2H用天线振子1b、第2L用天线振子2b、L用横振子4、第2L用横振子20和第3L用横振子21分别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
通常将银糊等含有导电性金属的糊料印刷在后窗玻璃板12的车内侧表面上,再烧结从而形成H用天线导体、L用天线导体、馈电部5、H馈电部5a、L馈电部5b和除雾器。然而,不限于此形成方法,可将由铜等导电性物质组成的线状体或箔状体形成在后窗玻璃板12的车内侧表面或车外侧表面,也可设在后窗玻璃板12本身的内部。还可将其内部或其表面设有导体层的合成树脂制薄膜形成在后窗玻璃板12的车内侧表面或车外侧表面,作为H用天线导体和L用天线导体等。
本发明中,也可在后窗玻璃板12的面上形成隐蔽膜,在此隐蔽膜上设置选自L用天线导体、馈电部5、H用馈电部5a和L用馈电部5b的至少一个。此隐蔽膜可例举如黑色陶瓷膜等陶瓷。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只要无损于本发明要旨,各种改进和变换都包含在本发明中。
下面,按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
例1(实施例)
使用汽车的后窗玻璃板12制作图4、图5所示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图5示出图4的实施方式的尺寸)。设置连接导体23、频段L强化振子22、H用调整振子6、H用调整振子基部6a、H用调整振子返回部6b、垂直振子7、L用横振子20、21以及环路形成元件18。
各部的尺寸、常数如下。图5中,46是后窗玻璃板12的左右中央线,并且画出11根加热线,但实际上为17根。图6示出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另外,以从汽车看的方式测量水平方向0°~360°(每5°)的天线增益。图6中,采用此0°~360°的平均天线增益,并将基准偶极天线的天线增益取为60dB,当作基准。关于图6的这些测量条件,在图7中也相同。另外,例1中,形成大致无方向性。
L1    170mm、
L2    550mm、
L3    200mm、
L4    450mm、
L5    360mm、
L6    520mm、
L7    120mm、
L8    160mm、
L9    200mm、
L10   510mm、
L11   440mm、
L12   400mm、
L13   440mm、
L14   520mm、
L15   500mm、
L16   560mm、
D1    10mm、
D2    10mm、
D3    15mm、
D4    20mm、
D5    20mm、
D6    40mm、
D7    30mm、
D8    10mm、
D9    45mm、
D10   30mm。
H用馈电部5a与L用馈电部5b之间的最短间隔    20mm、
窗的车体开口缘13的横宽W1                  1320mm、
窗的车体开口缘13的纵宽W2                  700mm、
加热线之间的间隔                          30mm、
汇流条15a、15b各自的导体宽度              15mm、
后窗玻璃板1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中小的角的角度24.4°。
例2(比较例)
制作图3所示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图3中,在显示尺寸的箭头号附近记载的数值表示尺寸,单位为mm。图7示出频率-天线增益特性。再者,图7中,将基准偶极天线的天线增益取为60dB,当作基准。
例3(比较例)
除不设第2H用振子1b外,制作与例1中使用的汽车用玻璃天线相同的汽车用玻璃天线。进行与例1相同的测量。88MHz~108MHz的平均天线增益(每1MHz的平均)较例1降低1.0dB。例3中,未形成无方向性。
例4(比较例)
不设第1H用振子1a。另外,使L8为-120mm(之所以设为负值是表示在图5中将第2H用振子1b的开放端以左右中央线46为基准配置在左侧),将第2H用振子1b的开放端配置在图4、图5中左侧的区域(使第2H用振子1b较例1的短)。除这些改变外,制作与例1中使用的汽车用玻璃天线相同的汽车用玻璃天线。进行与例1相同的测量。88MHz~108MHz的平均天线增益(每1MHz的平均)较例1降低3.4dB。例4中,未形成无方向性。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能用于AM广播频段(MW频段)(520kHz~1700kHz)(520kHz为新西兰的)、长波广播频段(LW频段)(150kHz~280kHz)、短波广播频段(SW频段)(2.3MHz~26.1MHz)、日本的FM广播频段(76MHz~90MHz)、美国的FM广播频段(88MHz~108MHz)、电视VHF频段(90MHz~108MHz(低频段)、170MHz~222MHz(高频段))、电视UHF频段(470MHz~770MHz)、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473MHz~767MHz)、UHF的电视广播(473MHz~767MHz)、美国的数字电视广播(698MHz~806MHz)、北美和欧洲的电视VHF频段(45MHz~86MHz、175MHz~225MHz)、汽车电话用的800MHz频段(810MHz~960MHz)、UHF频段(300MHz~3GHz)、专用窄域通信(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Communication,915MHz频段)、汽车用无钥进入系统(300MHz~450MHz)等。

Claims (26)

1.一种汽车用玻璃天线,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有具有多根加热线和对该加热线供电的多根汇流条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馈电部,该馈电部与H用天线导体和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H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
L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L用天线振子、第2L用天线振子和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均向离开馈电部侧的方向延伸,
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相连接,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均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侧向馈电部侧延伸,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1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1电容耦合部,
第2H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2电容耦合部。
2.一种汽车用玻璃天线,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有具有多根加热线和对该加热线供电的多根汇流条的通电加热式除雾器,在除雾器上侧的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设置有高于频段L的频段H用的H用天线导体、H用馈电部、频段L用的L用天线导体和L用馈电部,H用馈电部与H用天线导体相连接,L用馈电部与L用天线导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H用馈电部与L用馈电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1mm~200mm,
H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
L用天线导体具有第1L用天线振子、第2L用天线振子和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均向离开H用馈电部侧的方向延伸,
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相连接,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均从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侧向L用馈电部侧延伸,
第1H用天线振子和第1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1电容耦合部,
第2H用天线振子和第2L用天线振子相互靠近形成电容耦合,并构成第2电容耦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H用天线振子、所述第2H用天线振子、所述第1L用天线振子、所述第2L用天线振子分别具有前端部或开放端,
在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1H用天线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
在第1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1L用天线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
在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2H用天线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
在第2电容耦合部配置有第2L用天线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配置在比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更靠近窗的车体开口缘的位置,
将最靠近第1电容耦合部的窗的车体开口缘的部分称为最近车体缘部时,
第1电容耦合部中,第1L用天线振子配置在比第1H用天线振子更靠近该最近车体缘部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中,所述第2L用天线振子配置在比所述第2H用天线振子更靠近该最近车体缘部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H用天线振子的主要部分与所述第1L用天线振子的主要部分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
所述第2H用天线振子的主要部分与所述第2L用天线振子的主要部分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频段H包含选自日本的FM广播频段、美国的FM广播频段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的频率时,
所述第1H用天线振子与所述第2L用天线振子之间的平均间隔为10.5mm~19.5m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后窗玻璃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相连接的H用调整天线振子,
以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为分界线,将H用调整天线振子配置在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的相反侧。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H用调整天线振子以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为起点,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H用调整天线振子延伸后回折一次,沿已延伸的H用调整天线振子本身向所述起点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H用调整天线振子的以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为起点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的部分称为H用调整天线振子基部、
将H用调整天线振子延伸后回折又沿已延伸的H用调整天线振子本身向所述起点方向延伸的部分称为H用调整天线振子返回部时,
H用调整天线振子基部与H用调整天线振子返回部平行或大致平行,两者的间隔为5mm~15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L用天线导体具有L用横天线振子,
与所述馈电部电性连接的L用横天线振子从馈电部侧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与L用横天线振子相连接,
在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与L用横天线振子之间配置部分或全部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L用天线导体具有L用横天线振子,
与所述L用馈电部电性连接的L用横天线振子从L用馈电部侧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与L用横天线振子相连接,
在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与L用横天线振子之间配置部分或全部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频段H的中心频率的空气中的波长称为λ0,玻璃波长缩短率称为k,使k=0.64,λg=λ0·k,
假设在所述后窗玻璃板的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的区域设置导体层时,
不包含所述馈电部,则从该馈电部依次到第1H用天线振子、该导体层、第1L用天线振子、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和所述H用调整天线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的最短路径的路径长度为0.7λg~λg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频段H的中心频率的空气中的波长称为λ0,玻璃波长缩短率称为k,使k=0.64,λg=λ0·k,
假设在所述后窗玻璃板的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的区域设置导体层时,
不包含所述H用馈电部,则从该H用馈电部依次到第1H用天线振子、该导体层、第1L用天线振子、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和所述H用调整天线振子的前端部或开放端的最短路径的路径长度为0.7λg~λg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
在所述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的左侧区设置有所述馈电部,
所述第1H用天线振子和所述第2H用天线振子与该馈电部相连接,
所述L用横天线振子与该馈电部电性连接,该L用横天线振子从该馈电部侧向所述空白区的右侧区且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与L用横天线振子相连接,
至少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的主要部分沿后窗玻璃板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
在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的左侧配置有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和L用横天线振子,
第1电容耦合部中,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1H用天线振子均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并将第1L用天线振子配置在第1H用天线振子的上侧,
第2电容耦合部中,第2L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均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并将第2L用天线振子配置在第2H用天线振子的上侧。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从车内侧或车外侧看,
在所述除雾器上侧的所述后窗玻璃板的空白区的左侧区,设置有所述H用馈电部和所示L用馈电部,
所述第1H用天线振子和所述第2H用天线振子与H用馈电部相连接,
所述L用横天线振子与L用馈电部电性连接,L用横天线振子从L用馈电部侧向所述空白区的右侧区且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与L用横天线振子相连接,
至少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的主要部分沿后窗玻璃板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
在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的左侧配置有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和L用横天线振子,
第1电容耦合部中,第1L用天线振子和第1H用天线振子均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并将第1L用天线振子配置在第1H用天线振子的上侧,
第2电容耦合部中,第2L用天线振子和第2H用天线振子均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并将第2L用天线振子配置在第2H用天线振子的上侧。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以所述后窗玻璃板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右侧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频段H的中心频率的空气中的波长称为λ0,玻璃波长缩短率称为k,使k=0.64,λg=λ0·k时,
将所述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配置在离开所述后窗玻璃板的左右中央0.13λg以下的范围中。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230mm~430mm,第1电容耦合部中的第1H用天线振子与第1L用天线振子之间的最短间隔为5mm~15mm,
所述第2电容耦合部的长度为420mm~800mm,第2电容耦合部中的第2H用天线振子与第2L用天线振子之间的最短间隔为5mm~15mm。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窗玻璃板的左侧区和右侧区分别设置有至少1根所述汇流条,这些汇流条沿后窗玻璃板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所述多根加热线沿横向或大致横向延伸,
利用短路线将这些多根加热线的汇流条以外的部分短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2根汇流条之间的最短间隔为900mm~1200mm,
作为所述短路线,设置第1短路线和第2短路线这2根短路线,它们分别沿后窗玻璃板的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
第1短路线以后窗玻璃板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左侧,
第2短路线以后窗玻璃板的左右中央为分界线被配置在右侧,
第1短路线和第2短路线分别被设在离开该左右中央左右40mm~300mm的区域。
2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与L用天线导体之间的最短间隔为20mm~40mm。
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频段H的中心频率的空气中的波长称为λ0,玻璃波长缩短率称为k,使k=0.64,λg=λ0·k时,
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的沿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的部分的导体长为(λg/29)~600mm。
2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段H包含选自日本的FM广播频段、美国的FM广播频段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的至少1个频率时,
方向性调整用天线振子的沿纵向或大致纵向延伸的部分的导体长为80mm~600mm。
2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玻璃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段L为AM广播频段和长波广播频段的至少一方,所述频段H包含选自日本的FM广播频段、美国的FM广播频段和电视VHF频段的低频段的至少1个频率。
26.一种汽车用后窗玻璃板,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所述H用天线导体和所述L用天线导体。
CN2007101601833A 2006-12-27 2007-12-21 汽车用玻璃天线 Active CN101212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2019 2006-12-27
JP2006352019 2006-12-27
JP2006-352019 2006-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2077A true CN101212077A (zh) 2008-07-02
CN101212077B CN101212077B (zh) 2013-08-21

Family

ID=39295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01833A Active CN101212077B (zh) 2006-12-27 2007-12-21 汽车用玻璃天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25865B2 (zh)
EP (1) EP1939978B1 (zh)
JP (1) JP5024026B2 (zh)
CN (1) CN1012120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253A (zh) * 2010-11-29 2013-08-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及车辆用窗户玻璃
CN105144471A (zh) * 2012-12-21 2015-12-09 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窗
CN106654509A (zh) * 2015-10-30 2017-05-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和具备该车辆用玻璃天线的后部窗玻璃
CN109417222A (zh) * 2016-07-01 2019-03-0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5865B2 (en) * 2006-12-27 2010-11-02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antenna for an automobile
CA2710499C (en) * 2008-10-02 2013-05-14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Vehicular glass antenna
JP5493750B2 (ja) * 2009-11-17 2014-05-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JP2011160236A (ja) * 2010-02-01 2011-08-18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用窓ガラス板
JP5640516B2 (ja) 2010-07-15 2014-12-17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WO2012153664A1 (ja) * 2011-05-12 2012-11-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窓ガラス
JP5742509B2 (ja) * 2011-06-27 2015-07-0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6221779B2 (ja) * 2014-01-29 2017-11-0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
SE537935C2 (sv) 2014-07-24 2015-11-24 Icomera Ab Metod och system för tillförsel av tillsatsmedel till 13
US9991582B2 (en) * 2015-10-30 2018-06-05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antenna for vehicle and rear window glass including glass antenna for vehicle
JP6879744B2 (ja) * 2017-01-11 2021-06-0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6812825B2 (ja) * 2017-02-14 2021-01-13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EP3767746A4 (en) * 2018-03-16 2021-12-08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REAR GLASS
CN113169429B (zh) * 2018-12-25 2022-04-1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车载传输系统
JP7247810B2 (ja) * 2019-08-09 2023-03-29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窓ガラ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0644A (ja) 1981-10-22 1983-04-27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受信装置
JPS5870646A (ja) 1981-10-22 1983-04-27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受信装置
JPS61265904A (ja) 1985-05-20 1986-11-25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US4803492A (en) * 1985-11-25 1989-02-07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Vehicle window glass antenna
JPH0758850B2 (ja) * 1989-07-24 1995-06-2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EP0559196B1 (en) * 1992-03-06 1997-08-20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Automotive window glass antenna
US5499034A (en) * 1993-04-30 1996-03-12 Central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antenna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JPH09181514A (ja) 1995-12-26 1997-07-11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3555716B2 (ja) 1996-04-18 2004-08-18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1013126A (ja) 1996-06-25 1998-01-16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1051219A (ja) 1996-07-31 1998-02-20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10145122A (ja) 1996-11-06 1998-05-29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TW423180B (en) 1997-01-31 2001-02-21 Terajima Fumitaka Glass antenna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JP3393638B2 (ja) 1997-04-11 2003-04-0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伝送ガラスアンテナ
US6215450B1 (en) 1998-06-03 2001-04-10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Glass window antenna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JP2000151248A (ja) * 1998-11-16 2000-05-30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装置
JP3823646B2 (ja) 1999-12-14 2006-09-2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3069328A (ja) * 2001-08-22 2003-03-07 Asahi Glass Co Ltd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KR100428139B1 (ko) * 2001-08-28 2004-04-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글라스 안테나
JP2003142913A (ja) * 2001-10-31 2003-05-16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3258525A (ja) * 2002-03-04 2003-09-12 Central Glass Co Ltd ガラスアンテナ用高周波コイル
JP2005130415A (ja) * 2003-10-27 2005-05-19 Central Glass Co Ltd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4370303B2 (ja) * 2005-03-29 2009-11-25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CN100425004C (zh) * 2005-09-15 2008-10-08 蒋小平 一种汽车扫描天线
US7825865B2 (en) * 2006-12-27 2010-11-02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antenna for an automobil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253A (zh) * 2010-11-29 2013-08-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及车辆用窗户玻璃
CN105144471A (zh) * 2012-12-21 2015-12-09 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窗
CN106654509A (zh) * 2015-10-30 2017-05-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玻璃天线和具备该车辆用玻璃天线的后部窗玻璃
CN109417222A (zh) * 2016-07-01 2019-03-0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
US10985438B2 (en) 2016-07-01 2021-04-20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Vehicle window glass
CN109417222B (zh) * 2016-07-01 2021-09-2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窗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39978A1 (en) 2008-07-02
EP1939978B1 (en) 2012-06-27
CN101212077B (zh) 2013-08-21
US20080158073A1 (en) 2008-07-03
JP2008182682A (ja) 2008-08-07
JP5024026B2 (ja) 2012-09-12
US7825865B2 (en) 2010-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2077B (zh) 汽车用玻璃天线
CN101682108B (zh) 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
CN101079514B (zh) 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
EP2323221B1 (en) Glass antenna
EP2421090B1 (en) Vehicle glass antenna, vehicle window glass, and vehicle glass antenna feeding structure
KR20090038380A (ko) 자동차용 유리 안테나
US10985438B2 (en) Vehicle window glass
JP4682967B2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自動車用の窓ガラス板
US20010054982A1 (en) Glass antenna for an automobile
CN101958453A (zh) 车辆用玻璃天线及车辆用窗玻璃
JP2008022538A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8278481A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及び自動車用の窓ガラス板
JP2000286625A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US8294624B2 (en) Automobile glass antenna and automobile window glass sheet
CN102612788B (zh) 车辆用玻璃天线
JP2003069328A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H09153716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CN102195117B (zh) 车辆用玻璃天线及车辆用窗玻璃
JP2003101318A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2100914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3599949B2 (ja) 車両用のガラスアンテナ
CN101090171B (zh) 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
JP2001339217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7174513A (ja) 自動車用高周波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01007624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