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58C - 摩擦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摩擦离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058C CN1062058C CN94105872A CN94105872A CN1062058C CN 1062058 C CN1062058 C CN 1062058C CN 94105872 A CN94105872 A CN 94105872A CN 94105872 A CN94105872 A CN 94105872A CN 1062058 C CN1062058 C CN 106205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platen
- friction clutch
- spring
- dish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5—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ment, e.g. slack adjusters
- F16D13/757—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ment, e.g. slack adjusters the adjusting device being located on or inside the clutch cover, e.g. acting on the diaphragm or on the pressure plat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2013/581—Securing means for transportation or shipp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16D2013/703—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the pressure plate on the flywheel side is combined with a damp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16D2013/706—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the axially movable pressure plate is supported by leaf sp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18—Sensor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特别适合于机动车使用的带有离合器盘的摩擦离合器,其中离合器具有一个用于碟簧的回转支承,碟簧朝着离合器盘和对置压盘的方向对可产生轴向移动的压盘加载。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其抗扭地但可沿轴向有限移动的与壳体相连接,同时,在壳体和压盘之间轴向张紧一个挤压碟簧,它一方面可围绕一个由壳体支承的回转支承转动,另一方面可对压盘朝一个离合器盘的方向施载,这个离合器盘可在上述压盘和一个对置压板如飞轮之间夹紧,其中置有一个调节装置,其用于补偿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磨损。
自动调节装置,它应该通过挤压碟簧对压盘作用一个稳定的力载荷,例如已在DE-OS2916755和3518781中公开过。同时,这种至少可以依据一个传感器而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是安置在或作用在压盘和挤压碟簧之间的。由于操作壳体上的压盘是通过切向安置的叶片簧,所以它的力只能是相当小的,因为这个力与碟簧的挤压力是相反指向的,这样,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这具有相当大质量的压盘就可能沿轴向摆动,同时还会从碟簧离开,由此,离合器的性能不仅受到影响,而且离合器甚至会变得安全危急,这是因为调节装置是在断开的状态下调节的,直到压盘靠置在离合器盘之前都如此,这样离合器就不能再分离了。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形式的调节装置实际上是不能用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消除上述缺陷和对上述类型的调节装置进行改进,以使其可以应用在宽广的实践中和在粗犷的运转情况下。它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安全耐用的性能,此外需要一个较小的建造空间和制造成本低廉。还有,必需的分离力可以是较小的,并且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都保持较小,另外,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还被提高。
这一任务本发明是如此解决的,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产生挤压力的碟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被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可围绕支承在外壳上的回转支承回转,另一方面将压盘压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惯性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补偿且由一个推进装置连续输送、并作用于壳体和碟簧之间自动调节装置中的由外壳支撑着的回转支承可在轴向上移动,而且碟簧在支承力的作用下处于朝着回转支承的方向。
本发明还提出了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操作机构和一个储力器,通过它们可向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其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其中至少具有一个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储力器以及压盘之间的磨损补偿装置,位于操作机构或储力器和压盘之间的补偿装置对摩擦垫的磨损间隙进行相应的轴向调节,在对摩擦垫的实际磨损状态所作的相应调节完成之后,通过设在压盘上的机构将磨损补偿装置限制在它的调节功能上。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碟形压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可围绕一个受外壳支撑的环形回转支承转动,另一方面向压盘施加朝着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地载荷,而且还具有一个对离合器盘上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在压碟簧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磨损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至少具有一个可轴向移动的补偿部件,碟簧向补偿部件加载,此外,通过在压盘和至少一个轴向固定件之间形成的限制机构对压盘的轴向分离行程进行限制和至少保持近似恒定,而且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限制机构对补偿部件相对于压盘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
本发明还提出了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位移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压簧,该压簧可以对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和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并且还具有一个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对压盘产生一个基本上恒定的力载荷,摩擦离合器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该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下降。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预先安装的离合器组件,具有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能作有限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支承在外壳上的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的摩擦垫上出现的摩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对压盘产生基本上恒定的力载荷,该离合器组件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并具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至少具有一个与压簧串联地设置的弹性件,在分离过程中,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导致由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离合器组件,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有限轴向运动地与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向压盘施加基本恒定的力载荷,而且该摩擦离合器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控制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导致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此外,对置压盘是双质量块飞轮中的一个质量块部件,它的质量能够克服转动振荡阻尼弹簧的影响而彼此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其中另一个质量块部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和内燃机一起使用的、适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一个带有压盘的摩擦离合器,压盘以不能转动但能作有限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对置压盘相连,此外具有至少一个压簧,该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如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可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在工作寿命期间通过压簧在压盘上产生基本恒定的力载荷,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此外还包括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该缓冲装置使得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其中摩擦离合器通过一个轴向弹性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弹性件的强度是这样设定的,即利用弹性件将通过驱动轴在离合器上产生的轴向振动、摆动振动或弯曲振动减小或抑制到一定比率,这样就能确保摩擦离合器,尤其是它的调节装置充分发挥作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传动装置,由自动的或半自动的减速齿轮以及一个设在驱动马达和减速齿轮之间根据减速齿轮的操作进行控制(或调节)的可控摩擦离合器构成,该摩擦离合器盘具有一个压盘,压盘不可相对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一个可和驱动马达的驱动轴相连的对置压盘连在一起,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簧,该压簧向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如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同时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可对压盘产生基本恒定的力载荷,此外还具有用于使摩擦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离合器组件,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一个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向盘板施加基本恒定的力载荷,摩擦离合器具有用于分离和接合的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可借助于一个可由分离机构轴向移动的分离器进行操作,同时操作机构至少应根据摩损垫的磨损量在分离行程中产生轴向移动而且在分离机构和操作机构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设置一个能对操作机构的轴向移动进行至少近似平衡的缓冲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碟簧,通过该碟簧可以使压盘受到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离合器可通过操作机构接合和分离,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具有两个设在同一部件(盖体,压盘)上且在径向相互隔开一定距离的环,两个环在调节装置,例如斜台式装置的作用下可朝着碟簧作轴向移动,而调整装置则可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在切向上产生扭转。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允许通过调节装置在切向上的扭转和根据压盘相对于盖板的斜度或轴向位置变化对磨损检测环进行轴向调整的磨损传感器由至少一个具有轴向弹性的伸缩件构成,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和新状态时,在调节装置对磨损进行相应调整的状态下,该弹性件以这样的分力支承在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环上,即通过在切向上起作用的输送装置和环的惯性作用防止环发生扭转和由此引起的轴向移动,而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且因磨损而使碟簧的斜度或压盘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支撑区使第二环至少减压或提起并使环从输送装置上扭转并由此产生轴向移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其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与一个轴向固定件例如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簧,通过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着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控制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还具有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设置在离合器盖体和碟簧之间。
本发明还提出了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与一个轴向固定件例如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碟簧,通过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着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控制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还具有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损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隔开的和相互同心设置的环,两环在调整装置例如由斜台和对置斜台构成的斜台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碟簧的轴向上移动,调节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切向上转动,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的第一径向区支撑在第一环即磨损补偿环上,并由此阻止调节装置扭转,第二环即磨损补偿环的调节装置的作用可以被止动装置中断,该止动装置具有一个传感器,并能通过将自自支撑在第二环上一个离开第一径向区的区域中来防止调整装置扭转,在出现磨损和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该止动装置的作用至少应减小,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而当离合器闭合时,止动装置的作用增强。
本发明还提出了摩擦离合器,该离合器尤其适用于机动车,该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簧,通过该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一个操作机构可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而且还具有至少在离合器盘的摩擦盘上出现磨损时能对其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至少将下述的两个特征相组合,即:
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环,两环在调节装置例如斜台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碟簧的轴向上移动,调节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切向上转动,
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的第一径向区支撑在第一环即磨损补偿环上,并由此防止调节装置转动,
第二环即磨损检测环的调节装置的作用可以被具备传感器和防止扭转的止动装置中断,该止动装置的作用在出现磨损和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可以被取消,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而在分离期间则使止动装置发挥作用,
当随着分离过程的继续而出现磨损时,第一环的调节装置为了能进行扭转而从制动装置中释放,此后并相应地进行在此之前第二调整环的调节装置已进行过的扭转。
本发明还提出了与离合器盘一起使用的摩擦离合器,其适用于机动车,其中离合器具有一个用于碟簧的转动支承,碟簧向轴向可移动的压盘施加朝着压力盘和对置压盘方向的载荷,并且还具有至少能对摩擦片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装置,至少近似从在分离方向上离合器盘不再或仅仅向压盘施加微不足道的载荷的行程起,将碟簧与另一个储力器的力相叠加,并使由此得到的合力分布曲线与碟簧的力分布曲线相比基本持平。
本发明还提出了与离合器盘一起使用的摩擦离合器,适用于机动车,其中,该离合器具有一个用于碟簧的转动支承,该碟簧对一个轴向可移动的压盘朝着离合器盘和对置压盘方向施加载荷,该离合器还具有能对至少摩擦片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装置,另外还设置了另一个储力器,其力作用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与碟簧施加的力相叠加,由此,至少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具有由该另外的储力器与碟簧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合力分布曲线。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摩擦离合器,包括:一个可固定在一个可绕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飞轮上的离合器壳体;一个在该离合器壳体中相对于该壳体不可转动、但可轴向有限移动地被安置的压盘,该压盘可通过一个离合器盘的摩擦片支承在该飞轮上;一个被偏压支承在离合器壳体的一个支承与压盘的一个支承之间的膜片弹簧;一个在膜片弹簧的支承位移中安置在膜片弹簧与压盘之间的调节装置,它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磨损行程补偿机构,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在离合器盘的摩擦片磨损时以及摩擦离合器脱开时使压盘进行一个离开膜片弹簧的轴向移动,在压盘上运行着至少一个间隙传送器,至少近似轴向可运动地被导向,然而可通过摩擦在压盘上被止动,并且在与离合器壳体合乎技术条件地连接的部件上设置了一个限制间隙传送器向飞轮方向运动的第一止挡,其中,该间隙传送器具有一个第二止挡,它与压盘一起构成用于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的调节行程限制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装置,包括一个可液压操作的摩擦离合器,该摩擦离合器包括:
一个可固定在一个可绕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飞轮上的离合器壳体;一个在该离合器壳体中相对于该壳体不可转动、但可轴向有限移动地被安置的压盘,该压盘可通过一个离合器盘的摩擦片支承在该飞轮上;一个被偏压支承在离合器壳体的一个支承与压盘的一个支承之间的膜片弹簧;一个在膜片弹簧的支承位移中安置在膜片弹簧与压盘之间的调节装置,它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磨损行程补偿机构,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在离合器盘的摩擦片磨损时以及摩擦离合器脱开时使压盘进行一个离开膜片弹簧的无级轴向移动;还包括一个在压盘上至少近似轴向可运动地被导向的、然而可通过摩擦在压盘上被止动的间隙传送器装置,该间隙传送器装置在接合过程期间为了限制其向飞轮方向的运动止挡在一个与离合器壳体合乎技术条件地固定连接的部件上,并且与压盘一起构成在分离过程期间起作用的、用于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的调节行程限制装置。
在用碟簧可对压盘施载的摩擦离合器中,其中,一个碟簧产生挤压力,这个碟簧一方面支承在一个如壳体的构件上,另一方可围绕一个回转支承摆动,这个回转支承以圆形结构设置在壳体上,在壳体(盖罩)和碟簧之间作用着一个自动的调节装置,它取决于壳体侧的支承磨损和从壳体离开的移位;这个调节装置可被一个进给装置导致继续移动,而该碟簧处于一个朝回转支承方向的支承力作用下。按照目的要求,这个支承力是永久存在的,因此,该碟簧仅仅是以力闭合方式和分离力相反和通过一个弹簧力支承着的,而不是通过刚性铰接的装置支承的。同时,碟簧设置得在其工作范围内具有渐减的特性线,并且,支承力和碟簧力是相互如此确定的,即,支承力在规定的碟簧装配位置和没有与磨损有关的锥度变化并在碟簧的分离行程内时是大于由碟簧施加的和支承力相反的作用力的,而在碟簧有与磨损相关的锥度变化情况下,支承力在碟簧的部分分离行程区域内是小于由碟簧施加的与支承力相反的作用力的。同时支承力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弹簧元件或至少基本上通过一个单独的弹簧元件或弹簧元件系统来产生。关于“支承力”仍然应理解为所有和碟簧相反作用的弹簧力总和(只要它们是可查觉的),例如甚至或者只有由叶片簧作用的力(转矩传递-或升降-),及垫簧的(剩余-)弹性力,或其“储备”。
作为力储存器,它至少基本上施加支承力,可以按照目的要求应用一个弹簧,它通过调节而改变其结构,例如,为一个碟弹簧。这施加支承力的力储存器,也可以通过叶片簧来构成。
一个施加支承力的碟弹簧可以直接安装在碟簧上,例如安装在轴向可移动的壳体侧支承舌的径向高度上。
特别有利的方式是,调节装置轴向上安置在碟簧和壳罩之间。该调节装置可以按特别符合目的的方式含有上升表面如斜台。
通过本发明可确保,碟簧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期间可视为,实际上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时总具有相同的锥度或张紧力和一个施加在压盘上实际不变的作用力并因此,保证离合器盘与这些构件的磨损无关,如摩擦垫,压盘本身或其他元件(壳罩或压盘侧的支承舌,碟簧或飞轮的摩擦表面)。此外通过本发明的标准还可确保,压盘的质量也不会由于调节装置的质量而增大。另外,该调节装置被安置在这样一个区域,即在此区域内可保护它免受盘磨损的影响并尽量远离摩擦热源。
本发明摩擦离合器一个特别有利的结构方案是,该挤压碟簧是在两个支件间可回转地支承在壳体上,其中,对着压盘的支件是以弹簧方式朝挤压碟簧施载的,同时,由挤压碟簧在离合器分离时作用在弹簧施载支承件上的作用力当垫件磨损情况下是增大的,而且变得大于作用在弹簧加载支件上的反作用力或支承力。同时,挤压碟簧具有一个如此特性线,即,基于其在摩擦离合器中结构限定的装配位置,在由于摩擦垫磨损导致的松弛(卸载)方向上,这由挤压碟簧施加的力和由此必需的分离力至少是增加的;而在相对限定的装配位置继续变形或张紧的位置上,这可由挤压碟簧施加的力在分离过程中是减小的。通过挤压碟簧如此的结构和配置就确保,在出现垫件磨损情况下,又总可以在由挤压碟簧在分离时施加在支件上的力和作用在弹簧施载支件上的反作用力之间调节到一个平衡,因为,在由该碟簧施加在支件上的力超过支承力情况下,该碟簧就使传感弹簧从盖罩侧的支件移动离开,由此,调节装置就可以通过进给装置的作用力而进一步转动。这样,支件就作轴向移动,直至由传感器施加的力可以防止调节装置继续转动和阻止支件继续轴向移动为止。
特别有利的方式是,如已提过的,将挤压碟簧如此安置在摩擦离合器中,即挤压碟簧至少在一部分分离区域内,最好实际上在全部的摩擦离合器分离区域内具有一个下降的力特性曲线。同时挤压碟簧的装配位置可以是,在摩擦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挤压碟簧实际上达到或超越了其正弦形力-行程曲线的最小值或低谷点。
在弹簧施载支件上施加的反作用力,可以优选方式通过一个力储存器来产生,它至少在规定的调节范围内可以施加一个不变的力。特别有利的方式是一个相应结构设置的并在摩擦离合器中以予张紧状态装配的碟弹簧。
本发明调节装置可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应用在摩擦离合器中,其中,具有一个挤压碟簧,它用径向上位于外边的区域对压盘施载,并通过连续向里设置的位于两个回转支件之间的区域支承在壳体上。在这一结构形式中,该碟弹簧可以作为两臂式杠杆起作用。
但是本发明不局限在带碟簧的摩擦离合器上(这个碟簧有结构为碟簧舌的分离杠杆)。本发明还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的离合器结构上,此时,例如,该碟弹簧是通过附加的杠杆操作的。
为了确保磨损时毫无疑问地调节以及一个最佳的摩擦离合器挤压力,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在挤压碟簧的(和弹簧施载支件远离)一侧上设置的对置支件是如此结构设置的,即,该对置支件沿轴向朝压盘的方向可自动或不由自主的移动,但在相反方向上,通过一个装置才可自动或不由自主地被制动。而对置支件亦即壳罩侧的调节可以借助一个力储存器完成,它对这个对置支件朝压盘的方向或对着挤压碟簧施加作用。这样,可以使对置支件按照弹簧加载的支件固垫件磨损导致的移位而自动地调节,依此,就可确保挤压碟簧一个无间隙的回转支承。
该对置支件可以借助一个在挤压碟簧和壳盖之间设置的调节装置而轴向移动。同时这个调节装置可以具有一个环形的、亦即自身连贯的构件,其至少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被挤压碟簧沿轴向施载。在出现磨损时和在分离过程期间转动上述环形的构件,就可以使回转支承进行与垫件磨损一致的调节。为此,特别有利的方式是该调节装置或这个调节装置的环形构件沿轴向具有上升的调节斜台。此外,可能有的优点是,该环形的构件置有对置支件,同时,这个对置支件可用一根金属丝环构成。这个金属丝环可以容置在上述环形构件的一个环绕的环槽中,并与这个构件是结构吻合的连接。同时这种结构吻合可以设置成咬卡连接。
该上升(调节)斜台可以与调节用的圆柱形或类似球形的转嫁体配合作用。但是特别有利的是,上升斜台与对应的对置上升斜台协同工作,因此,通过适当地选择这些斜台的上升角就可以在斜台轴向张紧情况下,实现一个自身制动。对置上升斜台可以置于一个环形构件上,它可以安置在上升斜台和壳体之间。但是,一个特别简单的结构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对置上升斜台实现的。该对置上升斜台可以用特别简单的方式在板形壳体上制成。因为这种对置上升斜台可以冲制实现。同时,这种冲制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上径向延伸的区域中。
为确保成本低廉地制作摩擦离合器,此外有利的方式可以是,至少一部分调节装置是由塑料制成的。而这类塑料构件可以用注塑制成。作为塑料,特别有利和适宜的是热塑料例如聚酰胺。因为调节装置是处在一个很少承受热作用的区域内,所以应用塑料是可能的。此外,由于较小的重量还可产生一个很小的惯性矩。
按照本发明一个另外的构思,该调节装置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即它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方向上看,类似空载的作用,但是此时,与分离方向相反的方向是本身制动的。为此,上升斜台和/或对置上升斜台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它们在轴向上具有一个上升角,该角位于4和20度之间,最好在5至12度的数量级内。有利的方式是,上升斜台和/或对置上升斜台如此结构设置,即通过摩擦接触而产生一个自身制动。但是这种自身制动还可以通过一个结构配合来实现或加强,其中,例如一个斜台是软的和另一个斜台则装备相应的型面,或者其中两个斜台都具有型面。通过这种措施就确保,不必用附加的装置就能避免一个不希望的复位。
该调节装置的特别有利和简单的方案可能是,将在圆周方向作用的进给装置成予紧安装的弹簧,它至少将一个置有上升斜台的构件和/或一个置有对置上升斜台或对置上升区域的构件朝调节装置的方向施加弹性载荷。同时,弹簧加载按有利方式可以如此实现,即其他弹簧的性能,如特别的操作碟簧和对轴向柔性的支件施载的弹簧性能应不受或实际上不受影响。
对于某些应用场合,有利的方式可以是,调节装置具有多个可移动的调节元件,例如沿径向和/或沿圆周方向可移动的调节楔或滚动体。此外有利的方式可以是,调节装置是与转数相关的。这样,例如在调节装置的单个元件上作用的离心力就可以考虑用作在内燃机确定的工作状态下操作和/或卡锁调节装置。特别是可以通过取决于离心力的装置从某个确定的转数起对该调节装置进行制动,这一点例如可以至少在接近空载转数或低于这个空载转数的转数上实现,为的是磨损调节只在较小的转数下进行。这样的优点是,不会出现不希望的调节,因为不希望的调节可能发生在高转数时的振动情况下。
一个特别简单和性能可靠的调节装置结构方案可以如此确保,即,这些相对壳体可移动的并具有上升斜台和/或对置上升斜台或对置上升区域的构件是被弹性加载的。只要还存在一个具有相应的斜台或区域可相对壳体移动的构件,那么这个构件就应被施载。同时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这个弹性施载产生一个圆周方向的作用力。
此外,对于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有优点的方式是,该设置成盘簧如碟簧的传感器弹簧以其径向上位于外边的区域支承在一个轴向固定的如壳体的构件上,并用径向继续向里设置的区域对远离壳体的回转(滚动)支件施加力载荷。这个回转(滚动)支件还可以与该传感器弹簧设置成一整体的结构,为的是该传感器碟簧还构成支承件。为使传感器弹簧固定在张紧位置上,还可以使壳体置有支承区域。这些支承区域可以通过单独的在壳体上安装的支承元件来构成。但是有利的方式可以是,支承区域是与壳体一整体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壳体上设置冲制件或切口的和变形的区域,它们在下部卡住和轴向支承住该传感器弹簧。
为了摩擦离合器的工作运行,特别是为了减小分离力或减小必需的最大分离力特别有利的方式是,可在压盘和对置压板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具有摩擦垫件,在它们之间设置一个所谓的垫弹簧,例如在DE-OS3631863中公开的那样。通过应用这种形式的离合器器,对摩擦离合器的操作,特别是分离过程是很有利的。这是因为,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被夹紧的垫弹簧在压盘上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其与挤压碟簧或操作碟簧作用在压盘上的作用力正好相反。在分离过程中,并在压盘的轴向移动期间,这个压盘首先通过弹性张紧的垫弹簧而被回挤,同时,由于挤压碟簧在分离区域存在的相对陡的下降特性线,所以由这个挤压碟簧施加在压盘上的力是下降的。随着挤压碟簧作用在压盘上的力下降,由垫弹簧施加在这个压盘上的回位力也下降。这个有效分离摩擦离合器所必需的作用力是由垫弹簧的回位力和挤压碟簧的挤压力差值产生的。在垫簧松弛以后,亦即在压盘从摩擦垫离开时或摩擦离合器通过压盘释放时,该必需的分离力主要是由挤压碟簧决定的。垫弹簧的力-行程特性和挤压碟簧的力-行程特性可以按有利的方式如此相互确定,即在摩擦离合器通过压盘释放时,操作挤压碟簧所必需的作用力处于一个低的水平上。亦即可以通过有目的地使垫弹簧特性和挤压碟簧特性直至释放离合器之前相一致或甚至相平衡,就能只需一个很小的,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实际不需要的,用于挤压碟簧的操作力完成剩余的(分离)驱动。此外,挤压碟簧的特性可以如此设置,在离合器盘释放以后,这由挤压碟簧施加的与回转相反对置的力或者说为使挤压碟簧回转所必需的力,相对于由挤压碟簧在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施加的挤压力而言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还可以如此设置,此时,在由压盘释放离合器盘情况下,只需一个很小的或实际不用的力,就可操作挤压碟簧来分离离合器。这种类型的摩擦离合器可以如此配置,即操作力置于0至200N的数量级内。
按照本发明一个补充的构思,该摩擦离合器可以如此设置,即,至少在离合器盘通过压盘释放情况下,由挤压碟簧施加的轴向力近似处于零区域内,同时,在继续进行分离过程情况下,由挤压碟簧施加的力可以为负值,亦即挤压碟簧的力作用转向。这意味着,在摩擦离合器完全分离开情况下,这个离合器实际上保持自身开启状态,而只有通过外部的力作用,该离合器接合过程才又可以导入进行。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特别适用于机动车,具有一个压盘,它抗扭地但轴向可有限移动的与壳体相连接,同时,在壳体和压盘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可有效张紧的挤压弹簧,其将压盘沿朝一个离合器盘的方向施加载荷,该离合器盘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如飞轮)之间夹紧。
这种类型的离合器,例如在DE-OS2460963,DE-PS2441141和898531中以及DE-AS1267916中公开过。
另外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使这种形式的摩擦离合器的性能和工作寿命得以改进,特别是通过本发明,操作这类摩擦离合器必须的作用力可以减小,并确保在工作寿命期间实际上有一条稳定的分离力曲线。此外,本发明摩擦离合器还可以特别简单和经济的方式制造。
这一任务本发明是如此实现的,即设有一个对摩擦离合器摩擦垫的磨损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它通过挤压碟簧对压盘作用一个实际稳定的施载力,并且摩擦离合器具有用于离合的操作装置以及一个装置,此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至少在操作装置的一部分操作行程和/或在压盘的一部分分离行程,导致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转矩逐渐地降低。通过这一类型的装置同样可以实现,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中和在摩擦垫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开始夹紧情况下,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转矩逐渐地或渐进地增大。
通过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配置就确保,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期间,挤压碟簧实际上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情况下总具有相同的张紧作用,因此,可实现对压盘有一个实际上稳定的力载荷。此外,通过补充的装置可以实现分离力或者必需最大分离力减少或减至最小。这一点取决于,该装置有利于摩擦离合器的操作,特别是分离过程。为此,该装置可以具有轴向弹性变形的装置,其在操作装置上和/或挤压弹簧上和/或压盘上和/或对置压盘上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它与挤压弹簧作用在压盘上的力相反指向和串接其中。
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摩擦离合器的这种装置可如此安置,在分离过程期间,该装置在由挤压弹簧施加载荷的压盘范围内的一部分轴向移位行程中导致转矩逐渐地降低,该转矩是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
对于某些应用场合,该装置可以按有利的力传递方式设置在操作装置的回转支承和在对置压盘上的壳体固定位置如螺栓之间,或者设置在挤压弹簧和在对置压盘上的壳体固定位置(如螺栓)之间。
但是对于另一些应用情况有利的方式还可以是,该装置在力传递中设置在操作装置的回转支承和压盘的摩擦表面之间或挤压弹簧和压盘摩擦表面之间。例如在DE-OS3742354和DE-OS1450201中提出了这种配置结构。
对于另一些应用场合,可以特别有利的方式是,该装置轴向上设置在两个背靠背安置的离合器盘摩擦垫之间,亦即,用一个所谓的“垫弹簧”构成,例如通过在垫件间设置的垫簧扇形件构成。这种形式的装置例如已在DE-OS3631863中公开。
另一方案是实现一个渐进的转矩增大或降低,这在DE-OS2164297中已公知,其中,飞轮是制成两个构件的,并且,构成对置压盘的构件是相对与内燃机的驱动轴连接的构件轴向弹性支承的。
对于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性能和结构可能特别符合目的要求的方式是,该装置在离合器构件之间能实现一个轴向上弹性的柔性,同时,该装置如此安置和结构配置,即在离合器分开情况下,作用在该装置上的力是最小的,并且,在离合器的闭合过程中,亦即在离合器接合行程中,作用在该装置上的力是逐渐上升到最大值的,同时,这个提高,按照目的要求,只发生在操作装置的或压盘的一部分闭合行程或接合行程中。可以特别有利的是,该装置如此配置,即上述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转矩的逐渐降低或逐渐增加发生在操作装置的操作行程和/或压盘最大轴向行程的至少近似40%至70%范围内。而相应行程的其余区域,对于毫无疑问地分离开力传递和平衡在摩擦离合器上特别是离合器盘,压盘以及对置压盘上可能存在的变形是必需的。
为使操作本发明摩擦离合器所需的力减至最小,可能特别有利的是,该挤压弹簧,至少在一部分摩擦离合器分离行程中具有一个递减的力-行程曲线,亦即意味着,该挤压弹簧,至少在其压缩行程或变形行程的一部分(区域)中具有一个下降的力曲线。由此就可实现,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过程中,该装置的弹簧力与挤压弹簧的力相反作用,这样,在分离行程的一部分区域内,挤压弹簧的张紧作用或变形就得到该装置的弹性力的支持,同时,由于挤压弹簧在分离区域存在着递渐的或下降的力-行程曲线,则由挤压弹簧施加在压盘上或摩擦垫件的力是减少的。为了有效分离摩擦离合器所必需的力变化曲线,在没有附加的和叠加的弹簧作用下,是由该装置施加的力变化曲线和挤压弹簧的力变化曲线之间的差值产生的。在压盘离开摩擦垫情况下或通过压盘使离合器盘释放时,必须遗留的分离力变化曲线或必需的分离力主要是通过挤压弹簧确定的。该装置的力-行程曲线和挤压弹簧的力-行程曲线可以相互如此确定,即在离合器盘通过压盘释放情况下,为操作挤压弹簧所需的力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上。亦即可以通过使该装置的弹簧特性或力特性在直至通过压盘使离合器释放之前与挤压弹簧的特性相接近或甚至相平衡,则只需一个很小的实际上(在极端情况甚至不用)操作挤压弹簧的作用力。
作为挤压弹簧,特别适宜的有利方式是一个碟簧,它一方面可以围绕一个由壳体支承的环形回转支承进行回转,另一方面又对压盘施加力载荷。同时,该碟弹簧具有一个环体,由此设有径向往内指向并延伸的舌件,它们构成操作装置。但是该操作装置也可以通过杠杆构成,它例如可回转地安置在壳体上。然而,用于压盘的挤压力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弹簧形式,例如螺旋弹簧来产生,这些弹簧是如此安置在摩擦离合器中的,即,由这些弹簧施加在压盘上的轴向力在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是处在最大值的,而这个力在分离过程期间是渐小的。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将螺旋弹簧相对摩擦离合器的旋转轴线倾斜安置来实现。
可能特别有利的方式是,碟弹簧可回转地支承在壳体上的两个支件之间,以便构成一个所谓的压缩结构形式的离合器。在这种离合器情况下,用于分离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装置一般方式是朝压盘的方向被加载的。但是本发明不仅局限在压缩结构形式的离合器,而是还包括伸展结构形式的离合器,其中,用于分离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装置一般方式朝离开压盘的方向被加载的。
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具有一个碟弹簧,它设置成具有一个正弦形的力-行程曲线和如此装配,即在摩擦离合接合的状态,它的工作点设置在位于第一力最大值之后的渐减的特性线区域。同时,可以特别有利的方式是,碟弹簧具有一个在第一力最大值和其后的力最小值之间的值为1∶0.4至1∶0.7的力比值。
此外,可能特别有利的是,摩擦离合器可通过一个在操作装置上例如在碟弹簧的舌尖部连接的离合系统操作,同时,该离合系统可以具有一个离合器踏板,它类似一个气踏板的结构和安置在机动车内室中。这种类型结构的离合器踏板可以是特别有利的,因为,通过本发明结构设置,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所必需的力或力变化曲线可以设置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这样,通过一个类似气踏板结构的离合器踏板就能实现一个较好的操作力控制。
通过本发明结构的摩擦离合器和与此相连的能够降低在摩擦离合器的寿命期间出现的最大挤压弹簧力的可能性,就可以使构件相应地变小或者可以使构件强度减小,由此,就可以使制造明显便宜。此外,通过减小分离力,还使离合器中和分离系统中的损失和弹性损失减小并依此,使该系统摩擦离合器/离合系统的效率有重要改善。因此,整个系统可以最佳地设置进而使离合器的操作性能明显改善。
本发明结构方案一般可应用在摩擦离合器中,特别适用于这些离合器中,例如由DE-PS2916755,DE-PS2920932,DE-OS3518781,DE-OS4092382,FR-OS2605692,FR-OS2606477,FR-OS2599444,FR-OS2599446,GB-PS1567019,US-PS4924991,US-PS4191285,US-PS4057131,JP-GM3-25026,JP-GM3-123,JP-GM2-124326,JP-GM1-163218,JP-OS51-126452,JP-GM3-19131,JP-GM3-53628提出的离合器。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老申请DE-P4207528.9,它的内容明显属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应用一种至少对垫件磨损可自动或不由自主地进行补偿的摩擦离合器,由于可确保至少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件寿命期间对离合器盘施加一个近似不变的夹紧力,所以,与离合器组件连接应用是特别有利的,其中,摩擦离合器、离合器盘和对置压盘(例如一个飞轮)构成一个装配单元或一个模件。在这种形式的装配单元中,对于成本有利的方式是,离合器壳体与对置压盘的连接为不可拆连接装置,例如,焊接连接,或造型连接,例如通过塑性的材料变形。通过这种形式的连接,一般应用的固定装置,如螺栓,就可省去。在这种装配单元情况下,由于超过了磨损界限而更换离合器盘或离合器垫件时,不破坏构件(如离合器壳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通过使用可补偿磨损的离合器,该装配单元可如此配置,即,这个单元在整个的机动车工作寿命期间可确保一个毫无疑问的性能。亦即,根据本发明结构设置,离合器盘的磨损储备和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模件的调节储备可以制造得如此大,以使离合器寿命和依此装配单元的工作寿命至少能可靠地达到机动车的相应寿命。
按照本发明一个变型方案,可以特别有利的是,将一个具有磨损补偿装置的摩擦离合器与一个所谓的两质量块飞轮相组合,同时,该摩擦离合器可以通过中间安置一个离合器而装配在一个可与变速箱相连的飞轮质量块上。而第二飞轮质量块可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其中可应用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两个质量块飞轮,例如已在DE-OS3721712,DE-OS3721711,4117582,和4117579中公知。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也属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因此,在这些申请中描述的特征可以任何的方式与本发明记载的特征相组合。特别地,离合器壳体或离合器盖罩可以通过一个不破坏就不可拆的连接装置与载有该离合器的飞轮质量块相连接,如在DE-OS4117579的各个实施方案中表示和描述的那样。
通过应用一个至少带补偿垫件磨损的装置的摩擦离合器,就可另外实现一个摩擦离合器最佳化设置,特别是可对向离合器盘施加张紧力的力储存器实现最佳化设置。亦即这个力储存器设置得,它实际上仅仅将传递希望的转矩所必需的夹紧力施加于离合器盘上。这个力储存器可以用至少一个碟弹簧或一个多圈螺旋弹簧构成。此外,应用一个自身调节的摩擦离合器与质量块飞轮相结合是有利的,其中,在两个飞轮块间安置的旋转弹性阻尼器设置在离合器盘的(径向)外边或设置在可与变速箱连接的飞轮块摩擦表面的外部摩擦直径的(径向)外边。在这种两质量块飞轮情况下,离合器盘的摩擦直径肯定小于传统离合器盘的摩擦直径,为的是,挤压作用力必须根据平均摩擦半径的关系提高,以便能传递一个限定的发动机转矩。在应用传统的离合器情况下,这样会导致离合力的提高。但是,通过应用一个权利要求1记载的可补偿磨损的离合器(即,一种特别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产生挤压力的碟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被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围绕支承在外壳上的回转支承回转,另一方面将压盘压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惯性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其中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补偿且由一个推进装置连续输送、并作用于壳体和碟簧之间自动调节装置中的由外壳支撑着的回转支承可在轴向上移动,而且碟簧在支撑力的作用下处于朝着回转支承的方向。)由于它具有一个在分离行程中逐渐地降低由离合器盘传递的转矩的特性,所以,就所实现一个分离力下降,因此就可以避免分离力的提高。或者通过相应的配置摩擦离合器完全可以实现一个相对传统离合器的分离力下降。
这样,通过本发明一个摩擦离合器的结构设置可以确保,虽然摩擦垫外直径减小和由此必需较高的挤压力,分离力仍可保持在低的水平。由于较低的分离力,还使(两个飞轮质量块在其可相对转动的)滚动支承之载荷减小。此外,通过磨损调节装置,离合器的寿命提高了,因此,更换构件,特别是在机动车工作寿命期间更换离合器盘就不必需了。还有,离合器壳罩可以与可连接变速箱的飞轮质量块固定连接,例如通过铆接或焊接。然而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此时,存在一个限定的离合器壳体或限定的轮廓,而这个轮廓已不能允许以传统的方式通过螺栓使离合器壳罩与变速箱侧的飞轮相连接。
在将用于垫件磨损的调节装置集于一体的摩擦离合器情况下,当由摩擦离合器和飞轮组成的离合器单元以传统方式固定到一个内燃机驱动轴时,轴向的、转动的和摇摆的振动就传递到离合器单元上,而这种振动是通过内燃机的驱动轴,特别是曲柄轴引起的。为使离合器单元或调节装置的性能不致于因这种振动而受影响,特别是使磨损补偿装置能抑制一个不希望的调节,那么在配置调节装置时就必须考虑那些在这个装置上起作用的构件的惯性力。为了避免这些特别因轴向和不稳定振动引起的不希望的副作用,或者说为避免与此有关的因补偿垫件磨损而用于配置调节装置的费用提高,按照本发明另一构思,这具有调节装置的离合器单元尽可能与由内燃机驱动轴导致的轴向和弯曲振动失去同步。这一点可以如此实现,即离合器单元可通过一个轴向弹性的或弹簧变形的构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同时这个构件的刚性是如此确定的,即由内燃机的驱动轴在离合器单元上产生的轴向和摇摆及弯曲振动,通过这种弹性的构件至少被阻尼或抑制到一个数量上,此时,可确保摩擦离合器,特别是其调节装置具有毫无疑问的性能。这种弹性的构件,例如已在EP-OS0385752和0464997中以及SAE TechnicalPaper900391已公知。同样,这些公开文件的内容属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通过应用一个弹性构件就能够将由压盘相对于离合器壳罩的轴向振动引起的,特别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通过飞轮振动和/或碟弹簧的振动而导致的不希望磨损调节消除掉。这种形式的振动,在没有至少基本上抑制这种振动的装置的摩擦离合器组件或离合器单元中(这种装置特别如一个轴向变形的盘),则会导致一个与离合器盘的磨损状态无关的变化的调节,同时,摩擦离合器的碟弹簧挤压力可能朝一个力最小值调低,因此不再确保传递希望的转矩。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结构方案,一个带有自动的或不由自主的补偿装置的摩擦离合器,-这个补偿装置可以特别按照本发明进行结构设置-可以有利的方式应用在一个驱动车之中,特别是机动车的驱动单元中,而这个驱动单元由一个自动的或半自动的变速箱和一个在驱动发动机(如一个内燃机)和变速箱之间安置的并至少依据变速箱的动作而控制或调节操作的摩擦离合器组成。该摩擦离合器最好可完全自动操作。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自动或完全自动的操作,例如已通过DE-OS4011850.9提出。这样,关于工作方式和必需的装置请参考这些文献。
在现有的带自动或半自动变速箱和传统摩擦离合器的驱动单元中,存在着的明显问题是离合器的操作和操作必需的激励器(如活塞/气缸单元和/电动机)的配置。由于在传统离合器中必需的相对高的分离力,所以需要很强的或大规格的激励器。这就意味着大的结构体积,高的重量和高的成本。还有这种大规格的激励器由于其质量惯性,所以加速时间就比较慢。此外在应用调节气缸情况下,压力装置就必需一个较大的体积流量,这样,供给泵的规格也必须相对加大,以便确保希望的适用于相应摩擦离合器的操作时间。为了部分地消除前面提及的缺点,例如在DE-OS3309427提出,通过相应的补偿弹簧以减小用于分离离合器的操作力,依此就可以使用小规格尺寸的激励器。因为,在传统的离合器中的分离力在工作寿命期间而是强烈摆动的,也就是说,分离力在新状态时是相对较小的,但在工作运行中随着垫磨损的增大而上升的,所以,通过一个补偿弹簧只能降低一部分通常必需的分离力。在考虑总的制造公差情况下,尽管采用补偿弹簧,仍必需一个激励器分离功率,而它大于一个新的传统离合器的功率。通过采用本发明带有垫磨损补偿的摩擦离合器和一个由发动机和一个自动或半自动变速箱组成的驱动单元,就可以使分离力相对现有技术十分明显地降低,并直接表现在离合器中,同时,新的离合器分离力值或分离力曲线在其整个的工作寿命中实际上保持不变。由此就产生适于激励器配置的重要优点,因为它的驱动功率或操作功率就可以保持在相应低的水平上,同时,在整个分离系统中出现的力或压力也相应较小。依此,在分离系统中由于构件的摩擦或弹性而出现的损失被消除或降至一个最小值。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特别适用于机动车,具有一个压盘,其抗扭的,但轴向可有限移动的与壳体相连接,同时,在壳体和压盘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操作装置和力储存器,通过这个力储存器,该压盘可被朝一个离合器盘的方向施加载荷,该离合器盘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如一个飞轮)之间夹紧,其中,设置一个至少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
这种根据垫件磨损可进行调节的自身调节离合器,例如在DE-PS2920932和DE-OS3518781中已公知。
在这种离合器中,磨损调节是通过一个在压盘和碟弹簧之间可轴向调节的支承件实现的,同时,该支件通过斜台支承在压盘上,和通过沿圆周方向对压盘的转动而实现在碟弹簧方向上的调节或者其中相应地设置楔形件,它们在压盘或支件的倾斜面之间配合作用。
为获知垫磨损的状况,在两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多个位于压盘和飞轮或离合器盖之间起作用的传感器元件,其在离合器闭合情况下可根据垫磨损进行调节,而在离合器分离情况下,将压盘的离合(行程)限制在一个确定的值上。
同时,由于在离合器的新状态下,碟弹簧在分离离合器时在支承的范围内移出与压盘完全相同的分离行程。如果出现垫磨损时,则压盘朝飞轮的方向移位。在这种磨损状态下,碟弹簧在支承的范围内就要比压盘多移动等于磨损量的行程,因此,支承就可以在碟弹簧的方向上按照产生的间隙调节。
这种形式的调节,在实践中可能是工作不可靠的,因为碟弹簧的离合运动本身在不变的离合行程情况是相当强烈地分散在碟簧舌部上的,并此外在分离支承上产生很大的分离行程散开。这样就导致,在调节离合系统时,例如在机械式离合系统下,可能发生错误,例如在分离装置和碟簧之间调至一个过小的间隙过大的予载荷。由此就会使离合器产生完全不同的运行点。
在应用自身调节的分离系统,例如在带有发送和接受缸的液压系统中,该系统可能是根本不运转的,因为,在工作寿命期间,只要碟弹簧的离合运动在支承区域内小于或等于压盘运动的话,则离合器上总产生相同的分离行程,进而就根本不会调节,若将碟簧与上述相反地进行一个比压盘大的分离运动,则在每个分离操作中发生与垫磨损无关地调节、那么该离合器就在较短的时间以后调节到头了。
现有的自身调节的离合器存在另一个问题,压盘会激励成自身共振(振动),并同时沿轴向离开碟弹簧,这样可以导致调节装置完全操纵离合器。
为此,本发明另外的任务在于,设置一个前面所述类型的摩擦离合器,并具有一个相对现有技术改进的调节装置。同时这个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和占用较小的结构空间。此外,该摩擦离合器还能以特别简单和廉价的方式制造。
这一任务本发明是如此实现的,即在为了摩擦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设置的操作装置和压盘之间,设置一个磨损补偿装置,它通过力储存器对压盘作用一个实际上不变的力载荷,其中,它通过一个与磨损对应的调节装置而在操作装置或力储存器和压盘之间进行一个与摩擦垫的磨损状态对应的轴向调位,同时,在达到与摩擦垫的实际磨损状态对应的调节的情况下,该磨损补偿装置通过在压盘上设置的装置而被限制或封锁其调节性能。这样按照本发明在压盘上设置一个装置,它可防止补偿装置的调节超出实际发生的磨损行程,同时,磨损的调节和对这个调节的限定都在离合器的分离过程中进行。
对于摩擦离合器的性能和结构,可能特别有利的是,在壳体和压盘之间设置一个轴向张紧的碟弹簧,它围绕一个由壳体承载的环形支承可以回转,并且它具有一个环形的并构成力储存器的基体,由基体径向往里延伸成舌部以形成操作装置。
该补偿装置的限定措施可以简单方式通过至少一个磨损传感器构成,它至少具有一个相对压盘可移动的传感器构件,该传感器构件通过靠置在一个轴向固定的构件上而限制压盘的分离行程。同时这个轴向固定的构件可以由离合器壳体或对置压板构成。作为有利的方式,该传感器构件可以如此构造和安置在压盘上,即,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期间,使压盘相对壳体保持一个实际稳定的分离行程。
为确保对垫磨损有一个毫无疑问的补偿。可能特别有利的方式是,该传感器构件相对压盘是保持轴向可移动的。对此,该传感器构件既可以间接地通过一个自动的或不由自主的调节装置或者又可以直接地与壳体相连接,并通过靠置在至少一个轴向固定的构件上而可以相对压盘作与垫磨损对应的移动。这个移动,按照目的要求在离合器接合过程期间发生。用于传感器构件的靠置区域可以设置在离合器壳体上和/或对置压盘上。通过将磨损传感器靠置在相应轴向固定的构件上,该补偿装置在分离过程期间就可以被卸载,因此,在存在垫磨损情况下,补偿装置就可以调节,直至这个调节通过该补偿装置的调节元件与传感器构件的配合作用而被限定为止。
可能有利的方式是设置多个在压盘的圆周上分布的磨损传感器,它们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状态可确保在盘相对摩擦离合器的转轴有一个无跳动的定位。
可能有利的方式是,传感器构件具有一个靠置区域,它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与补偿装置补偿构件或调节元件的一个相对靠置区域配合作用。确保压盘有一个不变分离(行程)的传感器构件可以有利的方式通过一个自动的或不由自主的调节装置与压盘相连接。这样一种调节装置可以借助一个在传感器构件和压盘之间摩擦闭合的连接装置形成,同时,在离合器接合过程中超过一个确定力情况下,该摩擦闭合就被克服,由此,传感器构件相对压盘进行与下降的实际磨损对应的调节。但是,该调节装置也可以通过一个类似空转的装置来实现,它在离合器接合过程中,允许传感器构件相对压盘进行一个调节,与此相反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情况下,该传感器构件则通过调节装置相对压盘被封锁住。
一个在摩擦离合器内部用于补偿垫磨损的调节装置特别简单和工作可靠的结构方案可以如此确保,即该补偿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力储存器(如特别为一个碟簧的支承构件),并在支承构件和压盘之间设置一个补偿装置,它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情况下导致支承构件进行一个自动的磨损调节,而在离合器接合时自身制动。这意味着,在支承构件卸载时,该补偿装置被释放,而在支承构件加载时,该补偿装置保持其调节位置,亦即被锁住。对此可能有利的是,该支承构件可以轴向沿离压盘的方向移动,而在朝压盘的轴向上是可被制动的。同时该补偿装置可以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情况下如空转地作用,但在离合器接合时自身制动。
补偿装置一个特别简单的结构方案可以通过应用一个环形构件以形成一个补偿构件来实现。同时这个环形的构件可以通过面对压盘的斜台支承。这些斜台可以与对置斜台配合作用,同时,这们按有利方式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而相互张紧。而且,斜台和对置斜台可以通过单个的构件如楔形的构件来构成,它们可以安置在压盘和环形的构件之间。但是,至少一个斜台组可以直接地在环形构件上或压盘上制成。因此,一个结构简单的摩擦离合器就可以如此实现,即,该环形的构件设置成呈U形横截面的中空板结构件,同时,在该构件的自由腔中,置有沿圆分布的和形成斜台的楔形构件,而且这些楔形的构件可以按有利方式与环形的构件抗扭连接。一个有利的补偿装置结构方案还可以如此完成,即该楔形的构件相对环形的构件在轴向上是可移动导行的。同样对置斜台可以由楔形的构件制成,它至少部分地沿轴向嵌入由环形的补偿构件包围的自由腔中,并相对压盘和补偿构件可以转动。由此,另外的优点可以是,该补偿装置相对压盘是保持抗扭的。为确保补偿装置一个自动的调节作用,该对置斜台在斜台的方向上可以是弹性加载的。这个弹簧加载可以借助在形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构件之间张紧的弹簧,例如螺旋弹簧来实现,同时,它们可以同样容置在补偿构件的环形自由腔中和以有利方式设置成压力弹簧。而构成对置斜台的构件可以至少轴向部分地容置在形成斜台的构件和环形的补偿构件之间。为确保将斜台和对置斜台张紧的弹簧进行无问题地固定和导行,可以有利的是,至少这个弹簧的端部区域,通过构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构件而导行。为此,这个相应的构件可以具有附加物或突起,它们至少延伸到予张紧弹簧的端部区域。同时,这些弹簧可以总设置在两个楔形构件之间,一个楔形构件是与该环形的支承构件作抗扭,但轴向上可移动的连接,另一个楔形构件是在圆周方向相邻的并相对支承构件可转动的。
构成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构件可用简单的方式由塑料制成,例如通过一个注塑过程。作为塑料,有利方式是应用热绝缘的或耐热的塑料例如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Duroplaste)。同时可能有利的是,构成斜台构件和/或对置斜台构件的材料具有一个高的摩擦系数(值),它位于摩擦垫材料之摩擦值的数量级内。通过适当地选择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支承角以及适当地选择在斜台和对置斜台之间的摩擦系数可以如此设置补偿装置,即在轴向张紧情况下可以完成一个自身制动。为此,斜台和/或对置斜台如此结构设置,它们在轴向上具有一个上升角,其位于4°和20°之间,最好在5°至12°的数量级内。这样,通过相应地设置补偿装置就可确保,这个补偿装置在摩擦离合器接合阶段是自身制动的,因此,不需要附加的装置就可避免补偿装置发生不希望的回位。
使斜台和对置斜台张紧的力储存器可以如此张紧,即在发生或存在垫件磨损时总进行一个调节,而且,这个磨损调节还可以发生在旋转的离合器情况下。同时,对斜台和对置斜台的弹簧加载,可以以有利方式如此实现,即其余的弹簧的性能,如特别是操作碟簧和使压盘与壳体或盖罩相连接的叶片簧是不受或实际上不受影响的。
但是对于某些应用场合,有利的方式还可能是,该调节装置是取决于转数的。这样,例如可以将在调节装置的各个元件上作用的离心力用来在内燃机一定的运行状态下操作和/或锁闭该调节装置。特别是,该调节装置可以通过依赖于离心力的装置在一定的转数时或超过一个确定的转数范围时被锁住。对于许多应用情况,还可以有利的是,该调节装置如此设置,即它仅仅在至少近似于空转转数下或低于空转转数的情况下起作用,这样,磨损调节只可能在较小的内燃机转数下进行。使磨损调节装置实现锁闭或松开的装置可以按有利的方式做成该补偿装置的构件,例如通过形成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构件制成。
对于补偿装置的调节性能,可能特别有利的方式是,在离合器分离时,在碟簧对压盘施加载荷的直径区域上的碟簧行程是大于由限界装置或由磨损传感器确定的压盘离开(行程)的。依此就可确保,在限界装置靠置在一个轴向固定的构件上以后,该补偿装置被卸载进而不再进行调节。
按照另一个发明特征方案,该补偿装置可以具有两个相互靠置的斜台结构,同时,一个斜台结构相对于压盘是抗扭的,而另一个斜台结构相对于由力储存器施加载荷的补偿构件是抗扭的,其中,该补偿构件相对于压盘是可转动的。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它抗扭地并轴向可有限移动的与壳体相连接,同时,在壳体和压盘之间轴向张紧一个挤压碟簧,它一方面可围绕一个由壳体支承的环形回转支承而回转,另一方面对压盘朝一个在该压盘和对置压盘(如一飞轮)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施加载荷,同时,设置一个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通过挤压碟簧对压盘作用一个实际稳定的力载荷,其中,在挤压碟簧和压盘之间设置磨损补偿装置,它至少具有一个轴向可移动的补偿构件,其由挤压碟簧加载荷,此外,压盘的轴向分离行程是通过在压盘和至少一个轴向固定的构件(例如壳体和/或对置压盘)之间作用的限界装置而限定的,并至少保持近似不变,另外,该限界装置,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使补偿装置相对压盘的轴向移动受到限定。
为了提高摩擦离合器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分离力变化曲线或必需最大的分离力减至最小,可能特别有利的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具有摩擦垫,其间,置有一个所谓的垫弹簧,它例如已在DE-053631863中公开。通过应用这种形式的离合器盘,则对摩擦离合器的操作,特别对分离过程的操作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张紧的垫弹簧在压盘上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它与由挤压碟簧或操作碟簧施加在压盘上的力正好相反。在分离过程并在压盘轴向移动期间,这个压盘首先通过弹性张紧的垫弹簧往回挤压,与此同时,由于挤压碟簧在分离区域存在的相对陡的下降特性曲线,则使由该挤压碟簧施加在压盘上的力也下降。随着由挤压碟簧作用在压盘上的力下降,由垫弹簧施加在这个压盘上的回位力也会下降。而为了有效分离摩擦离合器所必需的力是由垫簧的回位力和挤压碟簧的挤压力之差值产生的、同时,必要时在压盘和壳体之间张紧的叶片簧的轴向力也应考虑。在垫弹簧松弛以后,亦即在压盘从摩擦垫离开或者离合器盘通过压盘而释放情况下,所必需的分离力主要是通过挤压碟簧确定的。垫弹簧的力-行程特性和挤压碟簧的力-行程特性以及叶片簧的力-行程特性可以如此相互确定,即在离合器盘通过压盘释放情况下,为了操作挤压碟簧必需的力处于一个低的水平上。这样,通过使垫簧特性曲线直至在由压盘使离合器盘释放之前和由挤压碟簧及可能存在的叶片簧形成的或合成的力曲线相近似或完全平衡,就可以只需一个很小的(并在极端情况下实际上根本不必要的)挤压碟簧操作力。
在确定各个的弹簧力时,由作用在压盘和壳体之间的叶片簧施加的轴向力也必须考虑。此外,在配置离合器时还应注意,磨损敏感装置或磨损传感器的移动力或调节力,必须通过至少一个挤压力储存器(如特别为碟弹簧)来施加,依此,这个力储存器应该作相应强度地结构设置。另外,有优点的是,磨损传感器的调节力是如此确定的,即它应可靠地大于因张紧形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楔形中而产生的合成轴向力,这个轴向力可以通过磨损传感器而被支承。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摩擦离合器的离合器组件,该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其抗扭地但轴向可有限移动地与对置压盘相连接,同时至少一个挤压弹簧将压盘朝一个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施加载荷,和设置一个至少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它通过挤压弹簧对压盘作用一个实际上稳定的力载荷,此外该摩擦离合器具有用于分离和接合的操作装置,它借助一个通过分离装置例如一个在变速箱壳体可回转安置的分离叉,操纵可轴向移动的分离器。
这样结构设置的和可操作的离合器组件已由FR-OS2582363提出。这类离合器组件的操作措施可以通过分离系统或通过分离器和分离装置来实现,如在US-PS4368810,US-PS4326617和DE-OS2752904和DE-OS2701999中提出的那些。
在带有集于一体的和至少对离合器的摩擦垫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的离合器组件或摩擦离合器中,当特别与所谓的机械式分离系统相关时,其中,离合器踏板的运动通过一个杆和/或一个鲍登线在至少为一个分离支承的中间连接下被传递到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装置上,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在整个运动链中存在有公差所以不能确保,分离装置上对操作装置施加载荷区域总能具有和操作装置上用于施加载荷的区域相同的轴向位置,因此,就可能存在一个相当大的使摩擦离合器的分离行程散失或者传递到操作装置上的操作行程产生相当大的散失。通过这种散失调节装置的性能至少会受到影响,同时,在极端情况下,这个装置的调节功能也可能不存在了。此外还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该操作装置走过一个不允许的大行程,由此可能导致一个不希望的调节,亦即引起摩擦离合器既不再毫无疑问地打开,或者使挤压弹簧的予张紧位置或紧配位置发生变化,以致于它施加的作用力不再足以确保一个毫无问题的转矩传递。
为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避免这些缺陷和设置一个前述类型的离合器组件,其中可使一个对摩擦垫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具有一个毫无疑问的性能、此外,该离合器组件可以特别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方式制造。
这一任务本发明是如此实现的,即设置一个装置,它能对操作装置相对该分离器或分离装置的轴向位置散失或者由分离器施加的操作装置部分相对该分离器或分离装置的轴向位置散失进行补偿。这种装置在采用本发明一个变型方案的离合器组件中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此时,至少根据摩擦垫的磨损操作装置在分离运动的轴向上移动,因此,就可以确保在分离部分或分离装置和操作装置之间有一个实际上无间隙的力传递。依此,还可保证,操作装置总可以运动相同的数量。这样在分离器和/或分离装置与操作装置之间的力传递就可以实际不存在间隙了。
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是,该补偿装置在轴向上是设置或作用在分离装置和操作装置之间的。但是,该补偿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另外位置上,例如按照作用方式设置在分离器(Ausruecker)和分离装置(Ausrueckmittel)之间。本发明中这样作是有利的,即分离器(Ausruecker)容置在一个最好在变速箱侧安置的轴向导引件上,例如一个包围变速箱输入轴的导引管上。
特别在具有一个在对置压盘上固定有壳体的摩擦离合器和一个朝分离器的底部的离合器组件中,按照目的要求该补偿装置在轴向上可作用或设置在操作装置和底部之间。此外可能为优点的是,挤压弹簧由一个在离合器壳体和压盘之间轴向可张紧的碟弹簧构成,该碟簧具有一个弹性环形的基体和由此基体径向往里延伸的并形成操作装置的舌部。
为了确保用补偿装置进行的无问题的调节,可能特别有利的是,这个补偿装置在离合器组件或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自动的或不由自主地保证希望的调节,而同时,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自动或不由自主地被封锁住。
该补偿装置可以具有一个环形构件,其也在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轴向靠置在操作装置上。通过这个环形的构件,在操作装置的施载区域和分离器之间可能变化的间距就可以得到补偿。对于该补偿装置的性能可能有利的方式是,这个装置具有在轴向上渐升的调节斜台或上升斜台,同时这些斜台可以设置在环形的构件上。
该上升斜台可以与圆柱形的或似球形的滚动体协同作用以用于调节的目的。但是可能特别有利的是,该上升斜台与对置上升斜台配合作用,因为通过相应地选择这些斜台的上升角就可以实现一个在斜台轴向张紧情况下的自身制动。同样该对置斜台可以在一个环形的构件上设置。
此外,为确保能成本低廉地制造摩擦离合器、有优点的是,至少一部分补偿装置由塑料制成。这种塑料可以用注塑法制造。作为塑料,特别适用和有利的是热塑性塑料例如聚酰胺。
按特别有利的方式,该具有调节斜台的构件在离合器组件或摩擦离合器操作时可以沿轴向移动。此外,按照目的要求,置有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的构件可以是相对转动的,同时,一个这样的构件可以是相对摩擦离合器抗扭的,特别是相对离合器壳体抗扭的。
按照本发明另一构思,该补偿装置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即它在离合器组件的分离方向看,类似空转地作用或调节,但是与分离方向相反的方向是自身制动的。为此,上升斜台和/或对置上升斜台可以如此设置,即它们在轴向上具有一个上升角,该角位于5°和20°之间,最好在7°至11°的数量级内。以有利的方式是,调节斜台如此结构设置,即通过摩擦配合存在一个自身制动。亦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确保,该调节斜台具有一个自锁的配合,为的是不必附加的装置,就可避免不希望的复位。但是在需要时可以设置这种装置。
为了保证该自动补偿装置具有无问题的性能,按照目的要求,至少一个置有上升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构件在调节方向上可以是弹性加载的。同时,这种弹性加载按有利方式可以如此实现,即其余弹簧的性能(特别是挤压弹簧或碟弹簧和对轴向变形的支承施加载荷的弹簧)是不受或实际上不受影响的。一个特别有利的结构方案可以如此保证,即具有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的构件通过至少一个在这些构件之间设置的力储存器如螺旋弹簧在调节方向上施加载荷或张紧。通过这种形式的张紧,这两个构件(在轴向观察)就被施以相反方向地挤压,亦即通过力储存器和调节斜台在轴向是相互离开运动的。在接合的离合器中,由此可以使补偿装置沿轴向在操作装置的施加载荷区域和离合器盖罩和/或分离器之间无间隙张紧。
按本发明一个特别有利的变型结构,该离合器组件可以具有一个装置,至少用于限定操作装置分离运动。为此,可以设置一个限位件,它对分离器和/或分离装置在分离方向的行程进行限定。该限位件按有利的方式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即,使一个形成补偿装置的构件,按照一个确定的分离行程限位在壳体上。但是这个限界还可如此实现,即该分离器具有这样区域,它在一个确定行程之后就靠置在一个轴向固定的构件上。此外,可以有利的方式是,该分离器还在接合方向有一个限制,它同样可以由一个限位件构成。按有利方式,该补偿装置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即,在离合器组件的接合状态,该分离器在轴向是通过这个装置支承的。还可以如此确保离合器组件有不变的操作行程,即,一个构成补偿装置的构件具有在分离方向和接合方向都起作用的并与限位区配合作用的行程限界区。按有利的方式这个构件可以通过由分离器施加作用的补偿装置构件来制成,同时,限位件可以设置在离合器壳体上或由这个壳体制成。对离合器组件操作行程的限定,然而可以如此实现,即,在使分离器沿轴向导行的构件设置相应的限位件。最好,这些限位件与一个构件配合作用,该构件件与分离器的不回转支承环相连接。但是,使分离行程至少在一个轴向上的限定措施还可以在分离器的回转支承环和一个与该环一起转动的构件如离合器壳体之间完成。
按照本发明一个附加的变型方案,特别为使分离力曲线或必需的最大脱开力减至最小,可能特别有利的方式是,设置一个装置,它在分离过程期间,通过操作装置的一部分操作行程,就导致可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转矩逐渐地降低。这个装置可以例如通过一个所谓的垫弹簧来构成,它设置在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而离合器盘可以被夹紧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
本发明摩擦离合器一个特别有利的结构方案可以如此实现,即,最好由一个碟弹簧构成的挤压弹簧是可回转地支承在壳体上的两个支承之间的,(在两个支承中,对着压盘的支承是被弹簧朝挤压碟簧的方向施加载荷的),同时,由挤压弹簧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施加的最大分离力,在垫件磨损情况下是增大的并且变得大于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作用的反力或支承力。在为了传递转矩而在压盘和离合器壳体之间应用叶片弹簧元件和/或采用一个如DE-053631863公开的所谓垫弹簧情况下,那么由这种弹簧在挤压弹簧上施加的力,就必须在确定作用于弹性加载的支承上的力时加以考虑,并且因为这些力是叠加的。这就意味着,在存在足够的垫件磨损的情况下短期调节提高的分离力肯定大于由前述力组成的力和在碟簧的回转直径上相关产生的力的合力,以便能进行一个调节。可能特别符合目的是,该弹性加载的支承是轴向可移动的。按有利的方式,挤压碟弹簧可以具有一个这种形式的特性曲线,即,根据其(挤压碟簧)在摩擦离合器中结构上规定的装配位置,在因摩擦垫磨损导致卸载的情况下,由其(挤压碟簧)施加的力以及分离力曲线的水平是增大的,而在一个相对规定的装配位置变形或张紧的位置上,由其施加的最大力在分离过程中是减小的。通过使挤压碟簧作这种形式的结构和配置,就可以确保,在(摩擦)垫出现磨损的情况下,至少在摩擦离合器最大分离力和作用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的反力之间或者和在支承(Abwalz)直径的区域内作用在挤压碟簧上的总反力之间,总能又调节到一个平衡状态上。
离合器组件或摩擦离合器,接有利方式可以如此结构,即,该轴向可移动的并弹簧加载的支承,在备用摩擦离合器磨损期间,是与压盘共同移动的。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期间看,当调节装置实现逐渐的或分成小等级的调节时,弹簧加载的支承就可以在压盘方向上进行微小的移动。通过这种移动就可以保证,在压盘上支承的弹簧获得一个附加的变形,这样,由其(碟簧)施加的力(如已提及)就下降,直至在弹簧加载的支承上作用的反力或已提及的所导致的反力与分离力处于平衡为止。在弹簧加载的支承移动时,离合器或挤压碟簧的最大分离力就又下降。
特别有利的可能是,挤压碟簧如此设置在摩擦离合器中,即,它至少在离合器的一部分分离行程(范围)上,最好在全部的分离范围上具有一个下降的力-行程特性线。同时,挤压弹簧的装配位置可以这样,即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状态,该挤压弹簧实际上达到其正弦形力-行程曲线的最小值或谷底点。
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施加的反作用力,按有利方式可以通过一个力储存器产生,它基本上施加一个常数力,至少,在规定的调节范围上是一个常数力。对此特别有利和适宜的方式是,一个相应结构的和以予张紧状态安装在摩擦离合器中的碟弹簧。
本发明不只是限制在上面描述的摩擦离合器,而是一般可以应用在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组件中,只要它具有一个至少对离合器盘摩擦垫的磨损起补偿作用的调节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个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其抗扭地但可有限轴向移动地与壳体相连接,同时,在壳体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弹簧,通过它,压盘可被朝一个在这个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施加载荷,并且离合器通过操作装置(特别为碟簧舌)而可接合和分离,还具有一个至少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磨损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这种形式的摩擦离合器,如在DE-OS4092382中已公开。它应该确保,在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磨损情况下,摩擦离合器的挤压力也总是保持相同,并且通过一个在碟簧和压盘之间设置的显而其结构为两个轴向可移动的环件的调节装置来实现,上述两个环件应能根据垫磨损对碟弹簧在压盘上支承点的轴向高度进行修正,因此,碟簧应总是保持在与摩擦垫新状态对应的位置上。
在这种离合器装置中,在外边支承环和里边支承环之间的碟簧支承的径向间距是太小的。由于加工误差,特别是环的分级高度的加工误差以及在工作寿命期间出现在碟簧和支承之间的磨损,所以不能实现一个精确的调节和补偿。在外边支承和里边支承之间的间距也不能有效的扩大,因为,那样,压盘通风行程将被不允许地缩小和进而不能保证离合器的性能。
另一个缺点是,以公知方式通过叶片簧固定在离合器壳体上的离合器压盘,在离合器分离状态,可能会轴向摆动,同时,支承环可以相对压盘在碟簧的方向上调节,只要压盘从碟簧作离开运动的话。在离合器又接合以后,碟簧会有一个错误(部分分离)的位置,结果是一个变化的挤压力,从而不再保证完全的分离了。
为此,本发明另外的任务是,设置一个前述类型的调节装置,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并确保一个可靠的调节性能,并可排除不期望的调节。同时该调节装置能够结构紧凑和制造成本低廉。此外,调节装置可以适用于拉伸的和压缩的离合器。
这一任务本发明是通过至少两个下面的特征内容之组合方案实现的。亦即:
-该调节装置具有两个相互同轴和以径向间距依次设置的环件,该环件可在轴向朝碟簧的方向移动,同时,它们处于一个调节装置的作用之下,该调节装置在移装置的影响下可沿圆周方向转动,如一个带斜台和对置斜台的斜台装置;
-该碟簧用一个第一径向区域在离合器接合状态下支承在第一环件上(它可称作磨损补偿环);同时,可避免属于它的调节装置进行转动(这意味着,这个磨损补偿环至少根据离合器盘的磨损所进行的调节,只能发生在碟簧的一个与接合状态偏离的位置上);
-这个第一环件的调节装置,只有在一个出现磨损的分离过程中被一个锁闭装置释放而转动;这一点发生在先前发生的第二环件调件装置的转动之后和与这转动相一致,这个第二环件称为磨损传感器环;
-这个第二环件的调节装置,要承受一个具有传感器的并可防止转动的止动装置的作用,该止动装置的作用可以在摩擦离合器的磨损和接合状态下,依据磨损而消除,因此,通过调节装置相应的转动,第二环件就能实现一个与磨损对应的轴向移动;并且这个止动作用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期间是继续存在的,按照目的要求甚至还可依据分离过程而加强。
同时,调节装置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即,环件本身具有斜台并要承受在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之作用。
该止动装置的作用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消除,或者至少可以减小,例如依据一个因磨损发生的碟簧锥度的变化,或者也可依据分离装置的安装,而该分离装置按照目的要求可以通过碟簧舌本身构成。此外,该止动装置的作用也可以这样消除或至少减小,亦即依据由磨损而发生的压盘轴向位置的变化。
含有两个在圆周方向可转动的环件的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轴向可移动的构件上(如压盘上)或者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轴向固定构件上(如盖罩),并按照应用场合作用在压盘和碟簧之间和安置在其间的轴向空间内。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下,按照目的要求,调节装置可作用在碟簧和盖罩之间并安装在其轴向空间内。
作为例子可以制成制动器的止动装置可以通过传感器本身构成。同时,特别有优点的是,该传感器,依据摩擦离合器的脱开过程,在第二环件上施加一个强化的作用如制动作用,同时,结构可以如此实现,即,传感器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确保磨损传感器环在轴向的调节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给环件提供转动可能来实现),并且是依据碟簧(或分离装置)的锥度变化或者压盘相对盖罩的轴向位置来进行的;同时,该传感器可以由至少一个在轴向弹性变形的元件来构成,该元件在摩擦离合器接合和新状态下或在调节装置根据磨损已调节的状态下,通过这样一个分力安置在一个如盖罩、碟簧或压盘的离合器构件上和第二环件上;由此,这个处在圆周方向作用的移动装置作用下的环件所进行的转动和依此的轴向移动就被阻止了;但是,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由磨损导致碟簧锥度变化时,或者在压盘轴向位置变化时,传感器的支承区域至少使第二环件卸载,或甚至离开该环件(亦即制动作用至少是减小了),第二环件可被移动装置转动进而可以轴向移动。
这样一种传感器,按有利方式可以通过一个碟簧形的构件制成,它可以固定在该碟簧上。同时,该传感器可以用其径向区域固定在碟簧的一个侧面上,并用另一个径向区域在轴向上搭接住碟簧并在碟簧的另外侧面上和用一个第二支承区域安置在第二环件上。
该传感器,亦即例如一个碟簧形的构件,还可以牢固地铰按在盖罩上,并用其与第二环件相反对置的支承区域安置在分离时带有可过渡区域的盖罩之一个限位区对面;这就是,在分离时,由压盘承载的第二环件沿盖罩的方向运动,因此,例如在盖罩另一侧面上可回转安装的和弹性结构的传感器之制动作用就被提高了。
用于转动调节环的移动装置(至少对于一个环)可以由一个弹簧构成。同时可能有利的方式是,这些弹簧串联成列,其中,用于第一环件的弹簧支承在盖罩上,而用于第二环件的弹簧支承在第一环件上。同时有利的方式是,第一环件的弹簧比第二环件的弹簧强。
一个特别简单的结构方案是,使第一环件在第二环件发生一个转动之后才允许(并且按照第二环件的转动)转动的锁闭装置通过第二环件的一个径向的限位凸部构成;与这个凸部相对在第一环件上置有(沿圆周方向看)一个落后的径向凸部。
一个特别有利的结构设置为,第二环件在离合器的分离状态是被锁闭不转动的。这一点例如可以这样实现,即,在第二环件和一个构件上的限位区域之间和在该构件及第二环件之间并在接合和分离过程中,都存在一个轴向的相对运动,而在分离状态,这个间距是被克服的,为的是,第二环件通过支承在这个限位区域上而被锁住不转动。在一个将第二环件设置在盖罩上的实施方案中,该装置可以如此结构,即在分离状态,碟簧安置在第二环件上。在该装置中将第二环件设置在压盘上时,在分离状态并压盘轴向移动时,一个在盖罩上设置的区域靠置在这个第二环件上并将这个第二环件锁住不转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摩擦离合器可以设置成所谓的拉伸式离合器,具有作为单臂杠杆而作用的碟簧,同时,第二环件径向上安置在第一环件里边,其中,两个环件轴向位于碟弹簧和盖罩之间。
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如此确定,即在一个拉伸式碟簧情况下,第二环件径向上安置在第一环件外边,并且两个环件轴向置于碟簧和压盘之间。
另一个实施结构可以如此实现,即,摩擦离合器是一个所谓压缩式离合器,具有作为两臂杠杆起作用的碟簧,同时,第二环件径向上安置在第一环件的里边并且两个环件轴向上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在一个摩擦离合器为压缩式离合器的实施方案情况下,第二环件可以在径向上安置在第一环件的外边并且两个环件轴向上位于碟簧和盖罩之间。
如已提过的,环件本身可以置有斜台,而对置斜台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由在离合器盖罩上冲制的斜台构成。同时,为了使摩擦离合器通风,特别有利的方式可能是,在各个斜台之间,亦即在屋顶形安装的斜台弯边区域,并在盖罩材料内设有通口,同时,斜台的斜度按目的要求如此选择,即在离合器回转时,在摩擦离合器的内腔中产生一股空气流。已经证明,由于空气通风,工作寿命,特别是摩擦垫寿命有明显提高。
与摩擦离合器的结构无关,可以特别有利的是,第一环件(磨损补偿环)同时具有或构成用于碟簧的回转支承。
与至今谈及的本发明特征内容无关,一个发明构思是,在开头所述类型的摩擦离合器中。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离合器盖罩和碟簧之间。并位于这两个构件的轴向结构空间内,同时,该装置还可以设置在盖罩和碟簧之间的径向结构空间内。
一个另外的,本身独立的属于开头所述类型摩擦离合器的发明构思是,该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上有间距和相互对中设置的环件,它们各在一个如带斜台和对置斜台的斜台装置一样的调节装置作用下,可以沿轴向朝碟簧的方向移动,而这个调节装置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可沿圆周方向转动;
具有一个第一径向区域的碟簧,在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支承在第一环件上(亦即磨损补偿环),同时,防止这个调节装置发生转动;
第二环件(亦即磨损传感器环)的调节装置要承受一个止动装置的作用,这个止动装置具有一个传感器,并通过将这个传感器支承在第二环件上位于远离第一径向区域的范围内以便防止转动;这个装置的作用在摩擦离合器的磨损和接合状态至少是可减小的;而第二环件的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是通过相应地转动调节装置实现的并且在分离期间,该止动装置是增强的。
本发明涉及完全一般的摩擦离合器,特别是这种设有至少对离合器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如特别在专利申请P4239291.8,P4306505.8,P4239289.6,P4231131.4,P4243567.6和P4317587.2中描述的或提及的那些。上面描述的专利申请的主题完全属于本发明内容,为此,在本申请的第一份申请资料中集中了这些申请。
在这种本身调节的离合器中试图在具有高的挤压力的同时实现一个很低的分离力、同时,这个分离力在离合器的工作寿命期间尽可能保持不变,特别在离合器垫磨损时也如此。
为在高的挤压力的同时实现一个低的分离力,碟弹簧必需具有很陡的力下降(曲线)。因为分离力曲线应该具有尽可能小的力波动,所以对于这种离合器而言,碟弹簧保留的,也就是说可提供使用的力一行程曲线,要实现一个可靠的和完全的分离(对于公差具附加的备用行程)已不够了;并且主要因为碟簧具有陡降的特性线并在一个相当短行程之后又为一个很陡上升的曲线。在图94中点划的特性曲线就是用图解法表示这种类型的弹簧特性线,同时,在离合器接合情况下的力位于大约1mm的弹簧行程上,在垫件释放情况下的力是在低于2mm和在3mm处,在特性线中还可看出一个明显的升高,同时这在3mm点处与最小必需的分离行程一致。按此,不仅行程公差,和装配公差,而且构件本身的公差和离合器的弹性损失都应考虑在内。因此,还应该将由于分离系统的公差导致的附加行程波动加以列入,这样,必需的弹簧行程在图解中至少延伸至3.5mm。这意味着,不仅已经是一个强列不同的分离力上升,而且例如在专利申请P4239291.8中具有传感器碟簧的离合器情况下,调节装置的调节环可能进行一个不希望的调节。
为此本发明另外的任务是,避免上述的缺点,也就是说,设置一个离合器,它在全部的分离行程中,(包括可能的公差),具有一个尽可能低的和尽可能不变的分离力。同时,在可能的最大分离行程中,避免一个不允许或不希望的力升高。此外,还应设置一个其本身和构件的制造可以简单及廉价实现的离合器,而且,这些构件还可以具有尽可能轻便的规格尺寸。为至少部分地实现这点,在具有高的分离力的传统离合器中为在离合器和踏板之间的分离系统中达到尚可的踏板操作力,例如应用了昂贵的液压或气动或伺服辅助装置,或者称为过死点系统。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具有完全决定性的缺陷,即,巨大的离合器分离力通过分离支承导入到操作系统中,由此,不仅在离合器中,而且在操作系统中(由于高分离力而要求很大的弹性)都出现成为附加缺点的摩擦损失,这样,不仅离合器组件,而且整个的操作系统包括例如发动机的轴向支承,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尺寸以适用于这些很高的力载荷,从而,只能应用相对昂贵的构件才行。为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还要消除这一系统的缺陷。
这一任务,按照本发明是如此实现的,即应用一个碟弹簧,其在图94中弹簧行程点1和2之间的力下降具有和前面描述的大约相同的力下降。该碟簧具有一个位于明显低(深)的力最小值,同时,这个最小力甚至可以小于零,即可以是负值。这种碟簧,如容易在图94中从细实线看出的那样,与10000N线的两个交叉点间具有一个大于2mm的间距,这与用点划线描述的弹簧相反,它与10000N线的交叉点之间具有只约1mm的间距。这就意味着,这个力范围内的总行程长度,在具有细实线的特性线的磺簧情况下,实际上是两倍这样大。但是,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线(亦即与细实线相对应)的离合器,对于离合器操作来说,具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在第一行程区域内,将出现一个正的作用力,此后就是一个往负力的下降,然后又是一向正力的升高。这意味着,通过分离行程,可在分离系统中出现相应的力变化,而这一点通过踏板是不能毫无疑问地控制的。
即使人们应用一个这样的碟弹簧,其中,该最小值不是下降得如在一个具有细实线描述的碟簧那样深(低),而是在这种碟簧情况下,最小值的力还位于稍微高于零,亦即总是保持在正作用力,所以离合器性能则由于很强的力变化,导致在分离时只能是很难控制的。通过另一个本发明步骤,亦即应用至少一个附加的所谓补偿弹簧(如以后对此还要详细说明的),它主要作用在离合器碟簧力最小值的范围内,那么,这个强烈的力下降(亦即在图94中用细实线描述的特性线)这避免了,依此,必需的分离平稳达到了,同时,亦即由细实线描述的特性线的延长曲线枝就被利用了,同时,不允许的力下降被避免了。
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内容及符合目的要求的变型方案和优点,可从下面的图1至93的描述中提出。
本发明提出一种特别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产生挤压力的碟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被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围绕支承在外壳上的回转支承回转,另一方面将压盘压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惯性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其中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补偿且由一个推进装置连续输送、并作用于壳体和碟簧之间自动调节装置中的由外壳支撑着的回转支承可在轴向上移动,而且碟簧在支撑力的作用下处于朝着回转支承的方向;
碟簧在其工作区中构成递减的特性曲线;
碟簧仅仅是由和分离力相反的力传递方式支承的;
支承力和碟簧力彼此是这样匹配的,即在碟簧规定的安装位置上和在没有因磨损出现锥度变化时,在碟簧的分离行程中,支承力大于由碟簧产生的对支承力的反作用力,在有磨损的情况下当碟簧的锥度发生变化时,在碟簧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中的支承力小于由碟簧产生的与支承力相反的力;
支承力至少是由一个力储存器,例如弹簧形成,在对磨损情况进行调整期间该支承力能改变碟簧或壳体侧的支承的构形;
调节装置轴向设置在碟簧和盖体之间;
调节装置具有如同斜台一样的升高面;
支承力由碟簧型部件形成;
在轴向可移动支承的径向高度上产生支承力的碟簧支撑在碟簧上;
碟压簧可回转地支承在外壳侧两个支承之间,其中支承受到朝着碟压簧的方向对压板施加的弹性载荷;
通过支承力弹性加载的支承可以进行轴向移动;
弹性加载的支承产生移动时使碟压簧的分离力减小;
弹性加载的支承一直移动到碟压簧在支承上产生的分离力与在支承上形成的反作用力达到力平衡为止;
在弹性加载支承上形成的反作用力是通过力储存器产生的,该力储存器在所设定的调节区中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力;
产生支承力的力储存器起传感器的作用;
在弹性加载支承的移动方向上,碟压簧上所设的反向支承可向压盘的方向轴向移动,但在反方向上制动;
将调节装置连续输送的推进装置是一个弹簧;
调节装置具有一个与之有关的环形件,该环形件在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受到碟压簧的轴向加载;
调节装置具有轴向升高的调节斜台;
调节斜台设置在环形件上;
环形件上带有一个反向支承;
上升斜台与相应的对置上升斜台相互作用;
环形件上带有对置上升斜台,环形件设置在带有上升斜面台的部件和壳体之间;
使对置上升斜台直接形成在外壳的径向延伸区中;
调节装置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方向上可自由运动,而在与分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自行制动;
至少上升斜台有一个升角,该升角为4°-20°,最好在5°-12°的量级;
上升斜台有一个升角,该升角通过上升斜台与另一个部件的对置上升区进行摩擦啮合而产生自行制动;
在调整方向上至少向带有上升斜台的部件和/或带有对置上升斜台或对置上升区的部件施加弹性载荷;
调节装置带有多个可移动的调节部件;
调节装置是转数型的(图12、13);
调节装置是根据转数而制动的(图12、13);
当转数超过一定的界限时使调节装置锁闭;
在空转速度下或转数低于空转速度时使调节装置起作用;
调节装置实际上在转数为零时开始起作用;
调节装置上的带有上升斜台和/或对置上升斜台或对置倾斜区且能相对于外壳移动的部分受到弹性加载;
弹性载荷在切向上产生力;
产生反作用力的传感器弹簧的径向外侧区域支承在外壳上;
在外壳上设有一个适合于形成反作用力的传感器弹簧的支承区;
在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有垫簧或垫簧代用品;
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设置的垫簧具有一条行程-力特性曲线,该曲线在垫簧的弹性行程中与碟压簧在压板上产生的力的行程-力特性曲线相似(图18);
当摩擦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使碟压簧或摩擦离合器工作所需要的力为-150至150Nm量级;
在离合器盘释放之后,通过对置压盘使碟簧从正力-行程分布曲线转为负力-行程分布曲线(图18)。
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操作机构和一个储力器,通过它们可向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其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其中至少具有一个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储力器以及压盘之间的磨损补偿装置,位于操作机构或储力器和压盘之间的补偿装置对摩擦垫的磨损间隙进行相应的轴向调节,在对摩擦垫的实际磨损状态所作的相应调节完成之后,通过设在压盘上的机构将磨损补偿装置限制在它的调节功能上;
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设置一个轴向压紧的碟簧,该碟簧可围绕外壳支持的一个环形支承回转并具有一个用于形成储力器的环形基体,径向向内延伸的舌部从该环形基体中伸出;
补偿装置的限制机构至少由一个磨损传感器构成,该磨损传感器具有一个与压盘反向移动的传感部件,该传感部件通过设置轴向固定部件来限制压盘的分离行程;
传感器部件可轴向移动并且通过一个自动调整装置与一个轴向可移动的部件例如压盘相连,而且还可以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轴向固定件如外壳和/或对置压盘对其进行调整;
可移动的传感器部件具有一个接触区,该接触区与补偿装置的补偿部件的对置接触区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相互作用;
可移动的传感器部件通过调节装置支承在压盘上;
补偿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储力器的支承部件,而且在该支承部件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对支承部件进行自动磨损调整而在离合器接合时自动制动;
支承可以在离开压板的方向上进行轴向移动,而在朝着压板的轴向上则产生制动;
补偿装置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有可自由移动的作用,而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时自行制动;
补偿装置具有一个由环形件构成的补偿件;
环形件通过斜台支撑在压盘对面;
斜台与对置斜台相互作用;
斜台和对置斜台通过弹簧相互压紧;
环形部件形成一个具有U形截面孔的片状部件,在部件的自由空间中装有分布在周边上的和由斜台构成的楔形部件;
楔形部件相对于环形部件被锁住不转动;
楔形部件可相对于环形部件产生轴向移动;
对置斜台是由楔形件构成的,该楔形件至少部分卡入由环形补偿件环绕的自由空间中并可相对于压盘和补偿件产生转动;
补偿件相对于压盘被锁住不转动;
对置斜台朝斜台方向被弹性地加载;
弹性载荷是借助在构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部件之间受压的弹簧,例如螺旋弹簧而形成的;
构成对置斜台的部件在构成斜台的部件和补偿部件之间至少部分轴向夹紧;
至少在使斜台和对置斜台压紧的弹簧的端区应通过构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部件进行导向;
构成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部件是由隔热和耐热材料构成的;
形成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部件是由耐热材料,例如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构成的;
构成斜台部件和/或对置斜台部件的材料具有高摩擦系数;
离合器分离时,在受碟簧作用的压盘加载直径区域范围内碟簧的行程大于由限制机构限制的压盘的离开部分;
补偿装置在每个分离过程中都卸载;
补偿装置具有两个相互贴紧的斜台构件,其中,一个斜台构件不能相对于压盘转动而另一个斜台构件不能相对于可被储力器加载的补偿件扭转,但补偿件可相对于压盘转动。
一种特别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碟形压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可围绕一个受外壳支撑的环形回转支承转动,另一方面向压盘施加朝着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地载荷,而且还具有一个对离合器盘上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碟簧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磨损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至少具有一个可轴向移动的补偿部件,碟压簧向补偿部件加载,此外,通过在压盘和至少一个轴向固定件之间形成的限制机构对压盘的轴向分离行程进行限制和至少保持近似恒定,而且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限制机构对补偿部件相对于压盘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
一种特别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位移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压簧,该压簧可以对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和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并且还具有一个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对压盘产生一个基本上恒定的力载荷,摩擦离合器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该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下降;
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行程中,该缓冲装置在受压簧加载的压盘区产生轴向移动行程的部分距离上使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逐渐下降;
该缓冲装置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压簧和对置压盘上的外壳的固定区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
该缓冲装置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压簧和压盘的摩擦面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
该缓冲装置轴向设置在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
该缓冲装置可以在离合器部件之间产生轴向弹性伸缩,因此可这样设置缓冲装置,即在离合器打开时,使作用在缓冲装置上的力为最小,而当离合器闭合时,使作用在缓冲装置上的力逐渐增至最大,而且这种增大至少应发生在接合行程的部分区域上;
缓冲装置导致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至少在操作机构的约40-70%操作行程上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压簧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具有递减的力-行程分布曲线;
压簧由碟簧构成,该碟簧一方面可绕由外壳支撑的环形回转支承转动,另一方面向压盘加载;
碟簧具有环形体,一个构成操作机构的舌部从环形体上径向向内伸出;
位于两个支承之间的碟簧可回转地支承在外壳上;
碟簧具有正弦型力-行程特性曲线,而且在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的状态下,碟簧的驱动点处于从第一最大力值开始形成的递减特性曲线区上,而且该碟簧的最大力值和在其后形成的最小力值之间的力比为1∶0.4-1∶0.7。
一种特别适合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的机动车,离合器可通过作用在操作机构上的分离系统来操作,其中分离系统具有离合器踏板,该踏板的结构与气动踏板相似。
一种预先安装的离合器组件,具有压板,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能作有限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支承在外壳上的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的摩擦垫上出现的摩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对压盘产生基本上恒定的力载荷,该离合器组件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并具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至少具有一个与压簧串联地设置的弹性件,在分离过程中,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导致由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一种离合器组件,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有限轴向运动地与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向压盘施加基本恒定的力载荷,而且该摩擦离合器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控制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导致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此外,对置压盘是双质量块飞轮中的一个质量块部件,它的质量能够克服转动振荡阻尼弹簧的影响而彼此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其中另一个质量块部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
外壳与由对置压盘构成的飞轮载荷部件形成非破坏不能解脱的转动连接;
扭振阻尼器设置在离合器盘外径的径向外侧。
一种和内燃机一起使用的,尤其适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一个带有压盘的摩擦离合器,压盘以不能转动但能作有限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对置压盘相连,此外具有至少一个压簧,该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如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可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在工作寿命期间通过压簧在压盘上产生基本恒定的力载荷,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此外还包括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该缓冲装置使得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其中摩擦离合器通过一个轴向弹性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弹性件的强度是这样设定的,即利用弹性件将通过驱动轴在离合器上产生的轴向振动、摆动振动或弯曲振动减小或抑制到一定比率,这样就能确保摩擦离合器,尤其是它的调节装置充分发挥作用;
部件的强度是这样设定的,即通过部件抵住离合器分离所需的操作力使离合器组件基本上没有轴向移动;
缓冲装置具有一个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与压簧相连接设置;
对置压盘通过扭振阻尼器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
一种特别适用于机动车的传动装置,由自动的或半自动的减速齿轮以及一个设在驱动马达和减速齿轮之间根据减速齿轮的操作进行控制(或调节)的可控摩擦离合器构成,该摩擦离合器盘具有一个压盘,压盘不可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一个可和驱动马达的驱动轴相连的对置压盘连在一起,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簧,该压簧向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如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同时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可对压盘产生基本恒定的力载荷,此外还具有用于使摩擦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压簧至少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形成递减的力-行程特性分布曲线;
缓冲装置使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是在近似为操作机构和/或压盘操作行程的40-70%上起作用的。
一种离合器组件,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一个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向盘板施加基本恒定的力载荷,摩擦离合器具有用于分离和接合的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可借助于一个可由分离机构轴向移动的分离器进行操作,同时操作机构至少应根据摩损垫的磨损量在分离行程中产生轴向移动而且在分离机构和操作机构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设置一个能对操作机构的轴向移动进行至少近似平衡的缓冲装置;
将平衡缓冲装置设在分离器和操作机构之间;
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可固定在对置压盘上的外壳,例如钢板盖体,外壳上带有一个可使分离器移动的底板,而且平衡缓冲装置可在操作机构和底板之间轴向压紧;
压簧是由在离合器外壳和压盘之间可轴向压紧的碟簧构成的,该碟簧具有一个弹性的环形基体和从基体径向向内延伸的构成操作机构的舌部;
平衡缓冲装置在轴向上有上升的调整斜台;
调整斜台至少由在环形件上设置的上升斜台构成;
调整斜台包括对置上升斜台,该对置上升斜台与上升斜台相互作用;
对置上升斜台同样设在环形件上;
带有调整斜台的部件可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带有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彼此可相对扭转;
具有斜台或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之一不能相对摩擦离合器转动;
调整斜台具有升角,该升角可以通过调整斜台的摩擦啮合形成自行制动;
调整斜台具有的升角为4°至20°之间,最好是在5°-12°的量级;
至少一个带有上升斜台和/或一个带有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受调整方向的弹性载荷作用;
具有上升斜台的部件和/或具有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受到至少一个设置在两部件之间的储力器,例如螺旋弹簧在调整方向上施加的载荷或压紧力;
设置缓冲装置是为了对分离行程进行限制;
缓冲装置至少有一个限位件;
限位装置是在分离器和离合器盖体之间形成的;
分离器具有一个离合器分离支承而且限位件可以在随摩擦离合器旋转的支承环和离合器盖体之间活动;
限位装置设置在传动侧上设的分离器导管和分离器之间;
设置有机构,该机构在分离过程中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由碟簧构成的压簧可回转地支承在离合器外壳上的两个支承之间,通过两个支承压簧受到压盘向压簧的方向移动而施加的弹性载荷,其中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碟簧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产生的力在摩擦垫磨损时会增加并超过作用在弹性加载支承上的力;
弹性加载的支承可轴向移动;
当碟压簧的分离力增大时,弹性加载支承向压盘的方向移动;
当弹性加载支承移动时,碟压簧的分离力减小;
弹性加载支承的移动距离应使作用在支承上的最大分离力与支承上产生的反作用力碟压簧至少要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具有下降的力特性曲线;
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产生的反作用力是由储力器形成的,储力器在所设置的调整区域上具有基本上恒定不变的力;
具有轴向柔性或可移动的支承由作为力传感器使用的碟簧加载。
一种特别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碟簧,通过该碟簧可以使压盘受到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离合器可通过操作机构按合和分离,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两个设在同一部件(盖体,压盘)上且在径向相互隔开一定距离的环,两个环在调节装置,例如斜台式装置的作用下可朝着碟簧作轴向移动,而调整装置则可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在切向上产生扭转;
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以其第一径向区支撑作为磨损补偿环的第一环并由此阻止调节装置产生扭转;
第二环即磨损检测环的调整装置设有一个带有传感器并能避免扭转的止动装置,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发生磨损时止动的作用将取消,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而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位移而在分离过程中则使止动装置发挥其作用;
当分离过程中出现磨损时,在相应地事先发生的第二环的调节装置的转动后,为了使第一环的调节装置转动而使它从止动装置中释放;
环本身具有斜台并设有在切向上起作用的储力器;
在碟簧的斜度因磨损而变化时使止动装置的作用取消;
当因磨损而使压盘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使止动装置的作用取消;
调节装置在离合器盖体和碟簧之间产生作用;
调节装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产生作用;
在轴向结构空间中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离合器盖板和碟簧之间;
在轴向结构空间中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
两个环由摩擦离合器中抗扭转的但可作轴向移动的部件例如压盘支撑;
两个环由摩擦离合器中的轴向固定件例如盖板支撑;
传感器本身构成止动装置;
一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的作用与摩擦离合器的分离过程有关地增强;
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允许通过调节装置在切向上的扭转和根据压盘相对于盖板的斜度或轴向位置变化对磨损检测环进行轴向调整的磨损传感器由至少一个具有轴向弹性的伸缩件构成,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和新状态时,在调节装置对磨损进行相应调整的状态下,该弹性件以这样的分力支承在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环上,即通过在切向上起作用的输送装置和环的惯性作用防止环发生扭转和由此引起的轴向移动,而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且因磨损而使碟簧的斜度或压盘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支撑区使第二环至少减压或提起并使环从输送装置上扭转并由此产生轴向移动;
传感器由板簧或碟簧型弹性部件构成;
传感器由弹性的具有预压力的部件构成;
传感器固定在碟簧上;
传感器的一个径向区与碟簧铰接,而另一个径向区支承在第二环上;
传感器以其第三个区域附加支承在碟簧上;
传感器固定铰接在盖体,并通过外壳的限位区连到支撑区对面的第二环上,在此处以在分离时可搭接的距离L与支撑区相对;
传感器设置在磨损检测环上;
带有磨损检测器的传感器由两个平行的且在轴向上彼此弹性张紧的环构成;
磨损检测环由弹性部件构成;
磨损检测环由波纹形弹簧成型件构成;
用于至少一个调节环的输送机构由弹簧构成;
弹簧支承在带有环的部件上;
两个弹簧环串联连接;
与第一或第二环之一相应的弹簧支撑在环支承部件上,而与第一或第二环中另一个环相应的弹簧支撑在环上;
将环支撑在一个环支承部件上的弹簧的力大于另一个环的弹簧;
通过设在第二环上的且从切向上看与第一环后跟的凸起作相反对置的限位凸起构成该制动装置,它在第二环发生转动后,才释放第一环进行转动;
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二环被锁住不能扭转;
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第二环与部件的限位区之间具有一个在分离状态可搭接的轴向距离L,部件与第二环之间可发生轴向相对运动;
碟簧在分离转动的状态下支撑在第二环上;
第二环在分离状态下压向盖体;
设置在压盘上的第二环在分离和轴向移动的状态下压向碟簧;
设置在压板上的第二环在分离和轴向移动状态下压向外壳;
第一环和第二环的轴向距离L2与第一环上的碟簧支承和相对部件上的碟簧支承之间的距离L1相比为L2>30%L1;
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径向距离至少近似等于第一环上的碟簧支承和相对部件上的碟簧支承之间的距离;
传感器的弹性行程(L)至少近似相当于离合器压板的通风行程(L1);
传感器的弹性行程S与离合器压板的通风行程SD的比例为S<-SD×(L2∶L1)(图72);
所谓的牵拉式离合器具有起单臂杠杆作用的碟簧和设置在第一环径向内侧的第二环,而且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盖体之间的轴向上;
所谓的牵拉式离合器具有起单臂杠杆作用的碟簧,而且将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的径向外侧上,其中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的轴向上;
所谓的压力式离合器具有起双臂杠杆作用的碟簧而且将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的径向内侧,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的轴向上;
所谓的压力式离合器具有起双臂杠杆作用的碟簧和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的径向外侧,而且其中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盘之间的轴向上;
调节装置的对置斜台是由压制在离合器盖体的斜台构成的;
在盖体上的各斜台之间设有通孔;
调节装置的对置斜台是由形成在压盘上的斜台构成的;
压盘上的斜台是由在一个板状件上压制出各斜台而形成的;
在压盘和带有斜台的板状件之间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通道;
环即磨损补偿环同时具有用于碟簧的回转支承;
在用加压方式工作的离合器上,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碟簧和盖体之间,碟簧上允许调整装置在其上转动的一侧由支承弹簧支撑;
在离合器分离时,支承碟簧在分离行程的第一阶段为碟簧提供一个回转支承位置;
当碟簧的外缘平放到检测环上且在分离行程的第二阶段中围绕检测环上的支承回转之后,碟簧从第一环的支承上提起并使支承碟簧在压盘的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
在离合器中在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压盘通过弹簧与盖体拉紧。
一种特别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其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与一个轴向固定件例如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簧,通过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着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控制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还具有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设置在离合器盖体和碟簧之间。
一种特别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与一个轴向固定件例如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碟簧,通过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着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控制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还具有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损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隔开的和相互同心设置的环,两环在调整装置例如由斜台和对置斜台构成的斜台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碟簧的轴向上移动,调节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切向上转动,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的第一径向区支撑在第一环即磨损补偿环上,并由此阻止调节装置扭转,第二环即磨损补偿环的调节装置的作用可以被止动装置中断,该止动装置具有一个传感器,并能通过将自自支撑在第二环上一个离开第一径向区的区域中来防止调整装置扭转,在出现磨损和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该止动装置的作用至少应减小,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而当离合器闭合时,止动装置的作用增强。
一处特别适合的摩擦离合器,该离合器尤其适用于机动车,该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簧,通过该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一个操作机构可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而且还具有至少在离合器盘的摩擦盘上出现磨损时能对其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将下述的两个特征相组合,即:
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环,两环在调节装置例如斜台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碟簧的轴向上移动,调节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切向上转动,
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的第一径向区支撑在第一环即磨损补偿环上,并由此防止调节装置转动,
第二环即磨损检测环的调节装置的作用可以被具备传感器和防止扭转的止动装置中断,该止动装置的作用在出现磨损和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可以被取消,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而在分离期间则使止动装置发挥作用。
当随着分离过程的继续而出现磨损时,第一环的调节装置为了能进行扭转而从制动装置中释放,此后并相应地进行在此之前第二调整环的调节装置已进行过的扭转。
一种特别适合的与离合器盘一起使用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别适应于机动车,其中离合器具有一个用于碟簧的转动支承,碟簧向轴向可移动的压盘施加朝着压力盘和对置压盘方向的载荷,并且还具有至少能对摩擦片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近似从在分离方向上离合器盘不再或仅仅向压盘施加微不足道的载荷的行程起,将碟簧与另一个储力器的力相叠加,并使由此得到的合力分布曲线与碟簧的力分布曲线相比基本持平;
离合器盘是一个带有“垫簧”的离合器盘;
另一个储力器是一个在离合器中成一体的“补偿弹簧”;
补偿弹簧是一个碟簧;
至少近似从在分离方向上离合器盘不再或仅仅向压盘施加微不足道的载荷的行程(释放行程)起,补偿弹簧具有一条弯曲的力-行程分布曲线,该弯曲部分与碟簧的力-行程分布曲线的弯曲都是相背离的,例如方向相反。
图1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视图;
图2是图1中沿线Ⅱ-Ⅱ的截面图;
图3是应用于图1和图2中摩擦离合器的调节环;
图4是图3中沿线Ⅳ-Ⅳ的截面图;
图5是应用于图1和2中摩擦离合器的支承环;
图6是图5中沿线Ⅵ-Ⅵ的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一个将转动力作用于调节环上的弹簧;
图8至11是不同特性曲线的简图,从中,可获得本发明离合器的各个弹簧元件和调节元件的协同作用;
图12和13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另一个结构方案,其中,图13是图12中沿ⅩⅢ线的截面图;
图14是应用于图12和13中摩擦离合器的调节环视图;
图15至图17是另一个带平衡保护装置的摩擦离合器详图;
图18和图19是不同特性线的简图,从中可获得挤压碟簧和衬垫弹性的协同作用以及由引在摩擦离合器的离合力曲线上产生的作用;
图20A是本发明中一个摩擦离合器的部分视图;
图20B是沿图20A中箭头A方向的部分视图;
图21是图20A中沿线ⅩⅪ的截面图;
图22是一个应用于图20A和21中摩擦离合器的调节环部分视图;
图23和图24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另外的变型方案;
图25是一个调节环视图,它可应用于图12和图13或图20A至图21中的摩擦离合器;
图26至图29是补充的摩擦离合器变型方案;
图30至图32是摩擦离合器另一结构方案详图,其中,图31是图30中沿箭头A的部分视图,而图32是图31中按箭头B-B的截面图;
图33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视图;
图34是图33中沿线Ⅱ-Ⅱ的截面图;
图35是图33中沿线Ⅲ-Ⅲ的截面图;
图36是图33中沿线Ⅳ-Ⅳ的截面图;
图37是一个应用于图33和34中摩擦离合器的调节环视图;
图38和图39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两个其他结构方案视图;
图40是一个带扭转振动阻尼器和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飞轮,其被分置成两个质量块,
图41和图42是一个具有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转矩传递装置,
图43是按照本发明结构设置的离合器组件截面图;
图44是放大比便的和截面图示的平衡保护装置,
图45是图44中沿箭头Ⅲ方向的视图;
图46是图44中沿箭头Ⅳ的调节环视图,其靠置在摩擦离合器的离合机构上;
图47是图46中沿线Ⅴ-Ⅴ的截面图;
图48是应用于图43中离合器组件的对置调节环沿图44中箭头Ⅲ的视图;
图49是图48中沿线Ⅶ-Ⅶ的截面图;
图50是图44中所示平衡保护装置变型方案详图;
图51是本发明离合器组件另一具体方案视图;
图52和图53是磨损调节环,其可以例如应用于图51示的本发明离合器组件中;
图54A是一个通过本发明离合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54B是在图54A中应用的传感器弹簧的一个圆弧扇形件;
图55是沿图54A中箭头ⅩⅢ方向的部分视图;
图56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另一结构方案;
图57是本发明离合器组件的离合系统简图;
图58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另一结构方案,其具有一个用于调节环的制动闸;
图59是一个通过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部分截面图;
图60是图59中按箭头Ⅱ-Ⅱ的部分截面视图;
图61是图60中沿箭头Ⅲ-Ⅲ的截面图;
图62A至图66A是摩擦离合器操作的不同阶段,其表明单个构件以及构成调节保护装置的构件的功能;
图62B至图66B表明调节保护装置的磨损补偿环和磨损传感器环在图62A至66A中对应的位置;
图67和图68分别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另一结构方案;
图69至图71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又一结构方案;
图72和图73分别是一个摩擦离合器补充结构方案;
图74和图75是本发明磨损传感器的一个结构方案;
图76和图77是不同特性线的图解,从中可获得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单个弹簧元件和调节元件的协同作用;
图78是一个磨损传感器环的结构方案,它同时又是磨损传感器的结构设置;
图79和图80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补充结构方案;
图81是一个按照本发明结构设置的离合器组件截面图;
图82是图81中按箭头Ⅱ的部分视图;
图83是一个为了应用图81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而予先安装的部件单元;
图84至图86是不同特性曲线的图解,从中可获得本发明离合器组件的单个弹簧元件和调节元件和协同作用;
图87是按照本发明结构设置的摩擦离合器的一个变型实施例截面图;
图88至图88C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另外的结构设置方案;
图89是不同特性曲线的图解,从中可获得图88A中摩擦离合器的单个弹簧元件和调节元件的协同作用;
图90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补充的结构设置方案;
图91至图93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一个结构变型方案;其中,图92表示图91中应用的调节环沿圆周方向的一个展开图,而图93表示沿图92中线ⅩⅢ-ⅩⅢ的截面图;
图94表示不同的弹簧一特性线的图解;
在图1和图2中描述的摩擦离合器1具有一个壳体2和一个与这壳体作抗扭连接的、但轴向可作有限移动的压盘了。沿轴向在压盘3和壳体2之间张紧一个挤压碟簧4,其可以围绕一个由壳体2支承的环形回转支承5转动,而且该压盘3可朝一个(用螺栓6a与壳体2固定连接的)对置压板6的方向施加作用,例如压板6为一个飞轮,依此,离合器盘8的摩擦垫7就被夹紧在压盘3的摩擦表面和对置压板6之间。
该压盘3是通过圆周方向或切线指向的片簧9而与壳体2成抗扭连接的。在本实施例情况下,该离合器盘8具有所谓的垫簧扇形件10,其在摩擦离合器1接合情况下可确保一个渐进的转矩传递(Drehmomentaufbau),同时,这些垫簧扇形件10通过两个摩擦垫7在相对方向有限的轴向移动,可以使作用在摩擦垫7上轴向力实现一个渐进的提高。但是也可以应用一个离合器盘,其中,摩擦垫7实际上在轴向是刚性安置在一个支承盘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一个“垫簧组件”,亦即一个碟簧系列弹性件,例如一个位于壳体和飞轮之间,或壳体和壳体侧的支件之间,以及碟簧和压板之间的弹性件或通过壳体弹性形成的弹性件。
在本实施例情况下,碟簧4具有一个可施加挤压力的环形基体4a,由此径向向里延伸成操作舌4b。同时该碟簧4是如此结构设置,即,该碟簧4用径向向外连续设置的区域施加作用在压盘3上,并用径向向里连续设置的区域围绕回转支承5转动。
该回转支承5包括两个回转支件11,12,此处它们由金属丝环构成,并在它们之间轴向保持或夹紧碟簧4。在碟簧4对着压盘3的一侧设置的回转支件11,借助一个力储存件13沿朝壳体2的轴向方向施加以作用力。该力储存件13是由一个碟簧或由一个碟簧形的构件13构成的,其用外边的边缘区域13a支承在壳体2上并用径向向里连续设置的部分将回转支件11顶到操作碟簧4上,因此,也是朝壳体2的轴向方向施加作用。在压盘3和操作碟簧4之间设置的碟簧13具有一个外边环形的边缘区域13b,从其内边缘起径向往里延伸成舌部13c,它支承在回转支件11上。
为了支承碟簧形的构件13,在本实施例情况下,于壳体2上固定了附加的装置14,其构成一个用于碟簧形构件13的回转支件。这些附加的装置可以由固定的或铆接的各外扇形构件14而构成,而各个构件14可以均匀分布在圆周上。但是该装置14还可以由一个圆环形的本身闭合的构件所构成。此外,该支承装置14可以直接由壳体2变形而成,例如通过在壳体2的轴向区域进行的冲制或通过舌形的切口而形成,这些冲制件或切口在碟簧形的构件13嵌入和张紧之后并在这个构件13的外部边缘区域由于材料变形而被挤压。另外,在支承装置14和碟簧形的构件13之间还可以安置一个刺刀式的连接件或闩件,为的是,该碟簧形的构件13首先可以补予张紧,接着其径向外边的区域可以在轴向上通过支承装置14。此后,通过使碟簧形的构件13相对壳体2作适当的转动,该构件13的支承区域就可以在支承装置14上靠置。同时,碟簧形的构件13的支承区域可以通过在环形基体13b上径向向外伸出的托架所构成。
为了使操作碟簧4转动安全和必要时碟簧形的构件13转动安全以及为使金属环11,12对中安置,在壳体2上固定有轴向延伸的对中装置,其为铆钉元件15的结构。该铆钉元件15总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钉柱15a,其通过一个在相邻的碟簧舌4b之间设置的切口作轴向延伸,并且它可以被(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碟簧13的舌部13c上成形的)区域13a部分地围住。
该碟簧形的构件或碟簧13是传感器弹簧的结构,其在一个予定的工作行程上产生一个至少基本近似不变的力。通过这个传感器弹簧13,在舌尖4c上施加的离合器分离力可被支承,同时在由分离力于回转支件11上产生的作用力和由传感器碟簧13在这个回转支件11上施加的反作用力之间至少总是建立一个近似的平衡。关于分离力应理解为一个作用力,它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期间,施加在碟簧舌的舌尖4c上或其分离杆上并依此与传感器弹簧13相对作用。
壳体侧的回转支件12通过一个调节保护装置16支承在壳体2上,该保护装置16设置在碟簧4和壳体2之间的轴向空间内。这个调节保护装置可确保,在回转支件11和12朝压盘3的方向或朝对置压板6的方向作轴向移位情况下,在回转支件12和壳体2之间或在回转支件12和碟簧4之间不会产生不希望的间隙。由此就可确保,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时不产生不希望的死行程或空行程。依此就提供一个最佳的效率和进而实现一个毫无疑问的摩擦离合器操作。该回转支件11和12的轴向移动发生在压盘3和对置压板6以及摩擦垫7的摩擦表面有轴向磨损的情况下。但是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中,这种调节还发生在回转支件11,12磨损的情况下,以及发生在碟簧轴向上与上述支件11,12相对置的区域磨损的情况下,还发生在位于压盘支承凸起范围(在3a处)内的碟簧磨损情况下,或者说碟簧上与这个突起对置的区域磨损情况下。该回转支承5自动调节的作用方式还将结合图8至图11的曲线图解作详细解释。
调节保护装置16包括一个由弹簧施加作用的调节元件,其为环形的构件17的结构,并描绘在图3和图4中。该环形的构件17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和在轴向增大的上升斜台18,其分布在构件17的圆周上。调节元件17在离合器1中是如此安置的,即上升斜台18对着壳体底部2a。而在调节元件17背离上升斜台18的侧面上安置由金属丝环构成的回转支件12,其对中地定位在一个槽形的容置件19中(图2)。同时,容置件19是如此结构设置的,即,回转支件12在调节元件17上沿轴向方向也是安全可靠的。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下面措施实现,即,在调节元件17上与容置件19相邻的区域至少部分地夹紧固定住该回转支件12或者构成一个与回转支件12的卡锁连接。在回转支件12和调节元件17应用不同材料的情况下,为了可以按照目的要求对于在温度变化大时产生的延展差进行补偿,此时,作成金属丝环的回转支件12是开口的,亦即在圆周上至少在某一位置是断开的,依此,就能够使金属丝环12相对容量件19沿圆周方向进行运动,并因此使金属丝环12适应于容置件19的直径变化。
在本实施例情况下,调节元件17由塑料制成,例如由一种耐热的热塑性塑料制作,它还可以附加地进行纤维强化处理。依此,该调节元件17就可用简单的方式作为压铸件制造。由较小比重的塑料制作的调节元件,如已提过的,可获得一个较小的惯性重量,因此,对压力波动的敏感性也就减小了。该回转支件也可以直接用塑料环构成。但是该调节元件17还可以制作成板形件或用烧结制造。此外,在适当选择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将回转支件12与调节元件17设置成一体的结构。回转支件11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弹簧13来构成。此处,舌部13c的尖部可以具有相应的冲制结构或变形结构,例如卷边(Sicken)。
调节环17是通过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铆钉15的轴向延伸的区域15a来对中空位的。为此,调节环17具有对中轮廓20,其由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开孔21构成,其在径向上位于回转支件11的里边。为了构成开孔21,该调节环17,在里边区域设有径向向里延伸的突起22,它限定了径向上位于里边的开孔21的轮廓。
如图3所示,沿圆周方向观察,在均匀分布的开孔21之间各设有5个上升斜台18。而开孔21在圆周方向上是如此结构设置的,即它们至少能够允许调节环17相对壳体2转动一个角度,以便这个转角确保在摩擦离合器1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当压盘3和对置压板6的摩擦表面上以及摩擦垫7上出现磨损时,和在必要情况下离合器本身磨损时,亦即例如支件11,12的磨损,在支件间的碟簧部分的磨损,压盘突起(在3a处)的磨损,或者碟簧4上与这个突起相对置的区域上的磨损出现时进行一个调节。这个调节角可以按照上升斜台的布置位于8至60度的数量级内,最好在10至30度的数量级内。在本实施例情况下,这个转角是在12度的范围内。同时,上升斜台18的上升角23同样位于12度的范围内。这个角23是如此选择的,即,调节环17的上升斜台18和在图5和图6中描绘的支承环25的对置上升斜台24在相互挤压在一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摩擦作用应能防止在上升斜台18和24之间发生滑动。根据在上升斜台18和对置上升斜台24区域内的材料配对,这个夹角23可以位于4至20度的范围内。
调节环17是沿圆周方向被弹性加载的,并且是沿调节方向,亦即以这个方向加载,即它会由于斜台18在支承环25的对置斜台24上的上升而导致调节环17朝压盘3的方向有一个轴向的移动,这就意味着,沿轴向方向远离径向的壳体部分2a。在图1和2描述的实施例中,调节环17的弹性加载是通过至少一个环形的碟弹簧26提供的,这个碟弹簧例如可以具有两个螺圈,并且在其一个端头上具有一个径向延伸的腿27,而该腿27是抗扭地与调节环17相连,同时,其另一端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腿28,且腿28是抗扭地挂置在壳体2上的。该弹簧26是弹性张紧地置入的。
在图5和6中所示的支承环25同样是用一个环形的构件构成的,它具有上升斜台24,其构成与由上升斜台18限定的表面成互补的表面,同时,由上升斜台18和对置上升斜台24所限定的表面还可以是一致的。该对置上升斜台24的上升角29与上升斜台18的上升角23相一致。通过比较图3和5可以看出,上升斜台18和对置上升斜台24沿圆周方向是相似分布的。支承环25与壳体2作抗扭地连接。为此,支承环25置有在圆周上分布的开孔30,铆钉15的铆接突头可穿过开孔30。
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了另一个环形的碟弹簧26a,它与碟弹簧26相类似,可以在其端部区域被弯曲,以便确保一方面与壳体2,另一方面与调节元件17实现抗扭的连接。这个弹簧26a同样是弹性张紧置入的,为的是使它在调节元件17上施加一个扭转力。对于某些应用场合,使用两个碟弹簧26,26a是有利的,因为在摩擦离合器1转动情况下,由于作用在碟簧26或26a上的离心力会导致一个弹簧力的加强。通过应用两个碟弹簧,例如就可以使得在弹簧26上出现的力增大通过碟弹簧26a施加的力而加以抵消。为此,碟弹簧26和26a是如此卷绕的,即它们在离心力作用于调节元件17的情况下都应产生作用力,而这些作用力沿圆周方向是相对置作用的。这两个碟弹簧26,26a,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螺圈,此外,这些碟簧26,26a可以具有不同的绕圈直径,如在图2中描述的那样,同时,以普通方式与此相连的和作用于弹簧26,26a上的离心力,(其在调节元件17上将产生不同大小的圆周作用力),则可以通过适当的配置各个弹簧26,26a的金属丝粗度和/或绕圈数而至少近似地得到平衡。在图2中,弹簧26是径向上安置在高节元件17的里边的,而弹簧26a是径向安置于这个调节元件17的外边的。但是,这两个弹簧也可以通过适当地配置而都径向安置在调节元件17的里边或外边。
在图7A中描述了碟弹簧26的俯视图,在碟弹簧26的松弛状态,腿27和28是错位一个夹角31的,这个夹角可以位于40至120度的数量级内。在本实施例情况下,这个夹角31是85度的数量级。用32表示腿27相对腿28的相对位置,它对应于在摩擦离合器1中使用新的摩擦垫7时的位置。用33表示腿27在摩擦垫7达到最大允许磨损时的相应位置。该调节角34,在本实施例情况下处于12度的数量级上。该弹簧26是如此结构设置的,即,在弹簧26松弛时在两个腿27和28之间只布置一个金属丝圈35。在其余的圆周区域内置有两个轴向重叠的金属丝圈。该弹簧26a是与弹簧26相似的结构,但是与图2所示的调节元件17相比时具有一个较大的卷绕直径和另一个张紧方向。然而,由弹簧26施加在调节元件17上的作用力是大于由弹簧26a施加的力的。
在摩擦离合器1是新的时,上升斜台18和对置上升斜台24的轴向突起18a和24a,相互最紧密地(weitesten)轴向卡紧,这就意味着,相互靠置的环17和25需要最小的轴向结构空间。
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置上升斜台24或者构成这个斜台的突物形的突起(附加物)24a是通过自身的构件形成的。然而,该对置上升斜台24也可以直接用壳体2构成,例如通过冲制成突物形的突起(附加物),它可以延伸到壳腔中。这种冲制方式在板形的一体的壳体或盖罩时是特别有利的。
为使调节环17在摩擦离合器1装配之前保持在其被拉回的位置上,这个环在突起22的区域内具有卡置部分36,其用于阻止转动装置或止回装置,止回装置另一面可以支承在壳体2上。这种形式的止回装置可以在制造或组装摩擦离合器1时设置,而当摩擦离合器1装配到离合器的飞轮6上以后被移去,由此,调节装置16就处于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情况下,为此而在盖罩或壳体2中设置了沿圆周方向布置的长形开孔37和在调节环17中设置一个凹槽或缺口38。同时,在圆周方向布置的长形开孔37,必须至少具有一个延伸部,以便使调节环17可以回转一个与最大可能的磨损调节角相一致的角度。还可以在摩擦离合器1组装以后,轴向通过壳体的开槽37导入一个转动工具,并卡到调节环17的凹槽38上或中。此后,该环17可以借助这个工具进行回转,这样,环17就可以朝壳体2的径向区域2a的方向移动,并且相对这个区域2a具有其最小的轴向间距。然后在这个位置上,使调节环17定位,例如通过一个夹钳或一个销柱,其卡入盖罩和调节环17的一个对准的凹槽中,以防止这两个构件发生转动。这个销柱可以在摩擦离合器1装配到飞轮6上以后从凹槽中移走,这样,如已提到的,该调节装置16就被释放了。壳体2上的开槽37是如此的结构,即,在摩擦离合器1从飞轮6上拆卸时或拆卸以后,该调节环17可以被置于其拉回的位置上。为此,离合器1首先被拉开,为的是提供碟簧4不在回转支件12上施加轴向作用力,并因此,确保调节环17可进行无问题地转动。
一个另外的可能方案是,将已经固定到内燃机上的摩擦离合器1的构件安置在一个工作合适的位置上,亦即,将调节元件或调节环17,在装配到内燃机上或其飞轮上以后才进行回转或者回调。为此,例如可以通过一个辅助工具来操作摩擦离合器1,接着,实际上已卸载的环17被调节到其相对压板回拉的位置上。然后,该摩擦离合器1又被接合,为的是环17首先保持这个回拉的位置。
该环形的调节元件17或支承环25还可以总具有两组在径向错位的,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和在轴向增高的上升斜台,它们各自分布在这个构件的圆周上。同时,这径向上里边的上升斜台可以相对径向上外边安置的上升斜台沿圆周方向错位,并且,错位大约半个斜台的长度或半个斜台间距的长度。通过在圆周方向错位的斜台就可确保,在调节环17和支承环25之间实现一个无问题的对中导行。
现在,结合图8至11中记载的特性曲线简图,详细说明前述摩擦离合器1的工作方式。
图8中的曲线40表明了由于碟弹簧4的锥度变化而产生的轴向作用力,以及碟簧4在两个支承舌之间变形情况下的轴向力,而支承舌间的径向间距与回转支承5和径向上外边的支承在压盘3上的直径3a之间的径向间距相一致。在横坐标上描述两个支件间的相对轴向行程;而在纵坐标上插述由碟弹簧产生的作用力。该点41代表碟弹簧的设计位置,这一位置按照目的要求是在闭合离合器1的情况下选定的碟弹簧4的装配位置,亦即在此位置时,碟簧4为了这相应的装配位置而将最大的挤压力施加在压盘3上。该点41可以通过改变锥形的装配位置,亦即改变碟簧4的设置而沿曲线40向下或向下地移动。
曲线42描述了由衬垫弹簧扇形件10施加的轴向张开力,其作用于两个摩擦垫7之间。这个轴向张开力与由碟弹簧4施加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作用相反。有利的方式是,为使弹簧扇形件10尽可能弹性变形必需的轴向力至少与由碟簧4施加在压盘3上的力相一致。在摩擦离合器1分离情况下,弹簧扇形件10就松弛,并且经过行程43。通过这个与压盘3的轴向移动相一致的行程43,对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是有利的,这就意味着,只须施加一个较小的最大分离力,亦即比没有垫弹簧扇形件10(没有垫弹性件)时对应于装配点41的最大分离力要小。在超越点44的情况下,该摩擦垫7被释放,同时,由于碟弹簧4的渐减的特性曲线区域,还要施加的分离力就比与点41相对应的分离力明显减小了。用于离合器1的分离力在沿正弦曲线40到达最小值或谷点45之前都是减小的。在超过最小值45时,必需的分离力就又上升,同时,在舌尖部4c范围内的分离行程是如此选择的,即,甚至在超过最小值45情况下,分离力也不超过在点44确定的最大分离力,最好保持低于这个分离力。亦即不应该超过点46。
用作力传感器的弹簧13具有一条行程-力曲线,其与图9中的曲线47相对应。这条特性曲线47与碟簧形的构件13从松弛的位置改变到其有锥度时产生的力相对应,并且发生在两个回转支承之间,这两个回转支承具有一个径向间距,其与回转支件11和14之间的径向间距一致。如特性曲线47表明的,该碟簧形的构件13具有一个弹簧行程48,在这行程中,由其产生的轴向力实际上保持常数。同时,在这个区域48中产生的作用力是如此选定的,即,这个力至少与图8中点44处确定的离合器分离力近似一致。由传感器弹簧13施加的支承力与碟簧4对应于点44的力相比,是按照这个碟簧4的杠杆比减小的。这个传递比,在大多数情况下,位于1∶3至1∶5之间的数量级内,但是对于某些应用场合还可以稍大或稍小些。
已提及的碟簧传递比与回转支承5到支承舌3a的径向间距和回转支承5到安装直径4c的(例如对于一个分离位置)径向间距之间的比例一致。
碟簧形的元件13在摩擦离合器1的装配位置是如此选定的,即,这个元件13在回转支承5的范围内朝摩擦垫7的方向可以运行一个轴向的弹簧行程,这个弹簧行程不仅至少与压盘3朝对置压板6方向的轴向调节行程相一致,(这个调节行程是由于摩擦表面和摩擦垫磨损产生的),而且对于回转支承5来说还应确保一个至少近似不变的轴向支承力。这意味着,特性曲线47的直线区域48应具有一定的长度,它与提及的磨损行程相一致,最好是大于这个磨损行程,因为,这样,装配公差至少可以部分地被补偿。
为了在摩擦离合器1分离时使摩擦垫7获得一个稳定的或限定的释放点44,可以在摩擦垫7之间应用一个所谓的双扇形垫弹簧,亦即,一个将各个弹簧扇形件以背靠背和成对方式设置的垫弹簧,同时,各个扇形件对可以具有一个轴向上相互间的基本予张紧,为的是,使整个的由垫弹簧施加的轴向力,在离合器盘8不被夹紧的情况下,至少与碟簧4对应于点44的分离力相一致,最好是稍高一些。通过将垫件间设置的弹簧装置予张紧,可以实现扇形件在运转期间出现的侵入垫件背侧的损失至少基本被补偿或抵销。
所谓侵入损失应理解为这样的损失,它是通过扇形件侵入垫件的背侧而产生的。按照目的要求,在垫件间设置的弹簧装置的予张紧应处于0.3mm至0.8mm的数量级内,最好是在0.5mm的数量级上。通过对两个摩擦垫7之间的轴向弹性行程作一个适当的限制以及通过对在摩擦垫间作用的弹簧装置作一个限定的予张紧,还可实现,至少在摩擦离合器1分离时,压盘3通过在垫件间设置的弹簧装置而被挤回一个限定的行程43。为实现一个限定的行程43,可以通过相应的限位件,使得不仅在垫簧10的松弛方向而且在张紧方向上都能在摩擦垫间限定轴向的行程。作为垫弹簧装置,那些已经公知的,只要与本发明相关的都可以以优选方式加以应用,例如P4206880.0中的垫弹簧就可明显地应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
在图10中,曲线49表示用一个在碟簧的4c区域安装的分离元件为使离合器分离将压盘从点41移动至点44(图8)时所必需的作用力。此外,曲线49还表示碟簧在4c区域的舌尖部的行程。
为了确保摩擦离合器1有理想的性能,或者为了确保使垫件磨损可以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有最佳的性能,重要的是(从图10所示的事实上出现的分离力曲线49上观察),首先通过垫弹簧10和传感器弹簧13在碟簧4上施加的和增加的作用力应大于由碟簧4施加在支件11上的作用力。还有,在压盘3从摩擦垫7脱开以后,仍由传感器弹簧13施加在碟簧4上的作用力应该大于至少应该等于在碟簧舌尖4c区域施加的和按照图10通过分离行程所必需的和变化的分离作用力(按照曲线49)。同时,由传感器碟簧13施加在支件11上的作用力此外还应该如此限定,即要防止在弹簧26之力作用下的环件17发生转动和防止碟弹簧因转动引起的轴向移动,至少靠近到但不超过曲线40上与碟簧装配位置对应的分支点41。
至今考虑的是碟簧4有一个完全确定的装配位置,并且认为在摩擦垫7上没有磨损。
在轴向磨损、例如摩擦垫7的磨损情况下,压盘3的位置就朝对置压板6的方向移动,由此,碟簧的锥度就发生变化(从观察者看,舌尖4c向右漂移),这样,在摩擦离合器1的接合状态由碟簧施加的挤压力也发生变化,而且朝增加方向变化。这个变化则引起,点41朝点41′方向漂移和点44朝点44′方向移动。由于这种变化,就使得离合器1脱开时在操作碟簧4和传感器弹簧13之间于回转支件11区域上原始存在的力平衡遭到破坏。由于垫件磨损引起的碟簧对该压盘3挤压作用力的提高还导致分离力曲线朝增加方向的移位。由此产生的分离力曲线在图10中用虚线50表示。由于分离力曲线的高移,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期间,由传感器弹簧13施加在碟簧4上的轴向力就被克服了,以致于传感器弹簧13在回转支承5的区域内产生一个轴向行程的变形,这个行程基本上与摩擦垫7的磨损一致。在这个传感器弹簧13的弹性阶段中,碟簧4支承在压盘3的施载区3a上,因此,碟簧4改变了它的锥度,并因此,在这个碟簧4中储存的能量或者在其中储存的转矩以及进而由碟簧4在回转支件11上或传感器弹簧13上和压盘3上施加的作用力都要变化。这个变化,如图8中所示,是沿碟簧4施加在压盘3上的作用力减小的方向进行的。这个变化是一直存在的,只有当碟簧4在回转支件11区域上施加在传感器弹簧13上的轴向力与由传感器弹簧13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时才终止。这就意味着,在图8的曲线中,点41′和44′又朝点41和44的方向漂移。在这个平衡又形成之后,压盘3就又可以从摩擦垫7离开了。在这个磨损调节阶段期间,亦即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中传感器弹簧13变形期间,调节装置16的调节元件17是通过予紧的弹簧26转动的,依此,回转支件12也按照垫件磨损而随之漂移,并因此又可确保碟簧4一个无间隙的回转支承5。在此调节过程之后,分离力曲线又与图10中曲线49相一致了。图10中的曲线50和51代表了压盘3在一个与曲线49、50对应的分离力-行程曲线时的轴向行程。
在图11所示的曲线中描绘了力相对分离行程的变化曲线,此分离行程是在分离过程中将力施加到壳体2上或碟簧13上而产生的,这里已将最大值截去。一个力首先从图1所示的接合位置开始作用到壳体2上,因此也就作用到压盘3上,此力与碟簧4的安装点41(图8)相对应。在分离过程中,通过碟簧4施加到壳体2上或回转支件12的轴向力按照图11中的线52减小,而且一直减小到点53。当在分离方向超过点53时,在碟簧轴向固定但可回转地支承在壳体2上(亦即回转支件11轴向不可挠曲地与壳体2连接)的通常离合器中,则通过碟簧4而作用到壳体2的位于回转支承5的径向高度上一个轴向相反的力。在按照本发明的离合器中,在回转支承5的区域内,这种通过碟簧4在回转支承5的区域产生的相反轴向力则由传感器弹簧13承受。在到达点54时碟簧4离开压盘3的施载区3a。至少在点54之前,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由来自垫簧10施加的轴向力支持,因为此轴向力抵抗着碟簧力。同时,这个来自垫簧10的力随着舌尖部4c分离行程的增大或随着压盘3的轴向分离行程的增大而减小。曲线52也表示了一方面在分离过程中作用在舌尖部4c的分离力与另一方面在径向区域3a通过片簧10施加到碟簧4的轴向力的合力。当在分离方向超过点54时,碟簧4施加到回转支件11上的轴向力由来自传感器碟簧13的反向力支承,同时,这两个力至少在压盘3将摩擦垫7卸荷后是平衡的,并且在分离过程的延续段由传感器弹簧13在回转支承5的区域产生的轴向力最好略大于预定的分离力。图11所示特性曲线52的部分区域55显示:随着分离行程的增大分离力或由碟簧4施加到回转支件11上的力相对于在点54预定的分离力变小。虚线56与摩擦离合器的一种状态相对应,在这种状态下在摩擦垫7的区域出现磨损,但在回转支承5的区域还未进行调节。这里也表明:由磨损引起的碟簧4的装配位置的改变使作用在壳体2上和回转支件11上或传感器弹簧13上力增大。这尤其引起这样的后果:点54向点54′方向漂移,这样,在摩擦离合器1的重新分离过程中,由碟簧4在回转支件11的区域施加到传感器弹簧13上的轴向力大于传感器弹簧13的反作用力,因此通过传感器弹簧13的轴向变形进行已叙述过的调节过程。通过由弹簧26作用的调节过程,亦即通过环17的旋转和支件12的轴向位移,点54′又重新向点54方向移动,因此,在回转支件5的区域并在碟簧4和传感器弹簧13之间又重新建立起所希望的平衡状态。
实际上所述的调节是连续地或以很小步距进行的,所以为较好地理解本发明,而在图中绘出的点和特性线的大位移通常并不出现。
在摩擦离合器1的运转期间几个工作参数或工作点可能发生改变。例如,由于不当操作摩擦离合器,可能造成垫簧10的过热,可能使得垫簧或垫簧扇形件10沉陷即轴向弹力减小。但是通过合适地设置碟簧4的特性线40和相应调整传感器弹簧13的曲线47就可以保证摩擦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垫簧10的轴向沿陷可能仅导致这样的结果,即相对于图1所示的位置碟簧4占据一个更伸展的位置,因此由碟簧4施加到压盘上的压紧力略小,从图8所示的曲线40可见。进而传感器弹簧13产生相应轴向变形并且回转支件11产生相应的轴向位移。
按照另一发明构思,作用在碟簧4上的总支承力可以随摩擦垫7的磨损的增加而提高。而且这种提高可被限定在摩擦垫7总的最大允许磨损行程的一个区段内。同时,对操作碟簧4的支承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合适地设置传感器弹簧13来实现。在图9中,用标号47a和虚线表示一个通过区域48的相应特性曲线。随着磨损的增加提高对操作碟簧4的支承力可以使操作碟簧4对压盘3的压紧力的降低至少部分地得以补偿,压紧力的降低是由于垫簧弹性减小而产生的,例如扇形件侵入垫件中。使操作碟簧4的支承力提高与垫簧沉陷或扇形件侵入垫件中成比例时是特别有利的。这意味着,随着垫件区域盘厚的减小,也就是因扇形件侵入和/或垫簧沿陷和/或垫件磨损使垫件的摩擦表面间的距离减小,所提到的支承力应提高。同时,支承力这样提高是特别有利的,即在第一区段内比在紧接着的第二区段内的力提高要大,如图9所示这两个区段都位于区段48内。后者的设置是有利的。因为已提及的弹簧扇形件与垫件的最大侵入部分主要发生在摩擦离合器总寿命的很小一段时间内,此后弹簧扇形件与摩擦垫件的比例实现上是稳定的。这意味着,从一个确定的侵入开始,侵入就基本不再有变化了。操作碟簧的支承还可以在至少一部分摩擦垫磨损期间内发生提高。
在前述的补偿摩擦垫磨损的调节过程中,没有考虑可能由片簧9施加的轴向力。就压盘3从相应的摩擦垫7移开而言或就压盘3对碟簧4的挤压而言,在片簧9予张紧时就对分离过程形成支持。由片簧9施加的轴向力与曲传感器弹簧13和碟簧4施加的力以及分离力叠加在一起。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图8至11的描述中并未考虑片簧9施加的轴向力。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状态操作碟簧4对壳体侧的回转支件12施加的总力由几个力相加得到的,即主要通过片簧9、传感器弹簧13和通过作用在操作碟簧4上的分离力施加的力。同时,可以将片簧件9这样设置在壳体2和压盘3之间,即随着摩擦垫7摩损的增加由片簧9施加到操作碟簧4上的轴向力变大。所以,例如在图9中所示的行程48以及在调节装置16的摩损补偿行程期间由片簧9施加的轴间力具有线47b的走势。从图9中还可看出,随着传感器弹簧13的回弹增加由片簧9施加到压盘3上的回位力也增加,此回调力也作用到操作碟簧4上。将特性曲线47b和碟簧特性曲线表示的力变化曲线相叠加可得到合力变化曲线,它轴向作用到碟簧4上,而且将碟簧4挤压到壳体侧的回转支件12上。为了得到变化曲线47a(同时,在调节区域47d的开端首先设置初始的力增加,然后转入一个基本不变的力区域),则传感器弹簧这样设置是合乎要求的,即它具有相应于图9中曲线47c变化的特性线。通过将按照曲线47c的力变化曲线和按照曲线47d的力变化曲线相加得到按照曲线47a的力变化曲线。亦即通过适当预张紧的片簧9也可以减小由传感器弹簧施加的支承力或支承力变化曲线。合适地安排和布置片簧9同样可以(至少部分地)补偿垫簧弹性的减小和/或垫簧扇形件对垫件的侵入。由此也可以保证,碟簧4基本上保持同样的工作点或同样的工作区域,所以碟簧4在摩擦离合器整个使用寿命期中基本上对压盘3施加一个至少近似恒定的挤压力。进而在设置摩擦离合器时,特别是设置传感器弹簧13和/或片簧9时,必须考虑作用到调节元件17上的调节弹簧26和/或26a产生的轴向合力,此轴向合力与传感器弹簧13和/或片簧9的作用力反向。在设置具有预张紧的片簧9的摩擦离合器1时还必须考虑,由于片簧9的预张紧由压盘3施加到摩擦垫7上的轴向力受到影响。这也意味着,在片簧9在操作碟簧4的方向预张紧的情况下由碟簧4施加的压紧力就减小与片簧9的预张紧力相等的量。在这种摩擦离合器1中就形成一个对于压盘3或对于摩擦垫7的总挤压力的变化曲线,它是通过将碟簧4的压紧力变化曲线与片簧9的张紧力变化曲线叠加而得到的。假设(观察摩擦离合器1的工作区)图8所示的特征曲线40表示了由操作碟簧4和预张紧片簧9在摩擦离合器新状态时的合力变化曲线,那么随着压盘3和对置压盘6之间的距离因垫件磨损而缩小时,合力的变化曲线向减小方向移动,在图8中给出了一条虚线40a,它对应于1.5mm的垫件磨损总量。由于在磨损离合器的寿命中出现的曲线40向曲线40a方向的移动,在摩擦离合器1分离时由碟簧4施加到传感器弹簧13上的轴向力则减小,而且基于由片簧9随增加的磨损而施加到碟簧4上的反力矩。这个反作用力矩基于回转支承5与施载直径3a之间的径向距离而存在于操作碟簧4和压盘3之间。
在设置摩擦离合器1时,使因垫件磨损而产生的片簧9张紧力的增加小于因相同的垫件磨损而产生的分离力增加是非常重要的,该分离力增加使传感器弹簧3发生调节时所要求的连续回转。否则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压盘3对摩擦垫7的挤压力下降,甚至根本不能调节。
在图12和图13中描绘的摩擦离合器101与在图1和图2描绘中的摩擦离合器1的主要区别在于,调节环117由螺旋弹簧126在周向加载。就其补偿摩擦垫磨损的功能和作用方式而言,调节环117与图2至图4所示的调节环17相同。在此实施例中设置了3个螺旋弹簧126,它们沿周向均布并且张紧在离合器壳体2和调节环117之间。
尤其从图14中可见,调节环117在内周具有径向突起或台阶127,使弧形安置的螺旋弹簧126能以其一端支承在突起127上以对调节环117沿周向加载。弹簧126的另一端部支承在一个由离合器壳体2支承的限位件128上。在此实施例,限位件128由类似螺钉的并与壳体2连接的连接件构成。当然限位件128也可以由轴向成形件构成,它设置成与离合器壳体2一体结构或装备其上。例如,限位件128可以是从薄壳体2轴向伸出的冲压而成的挡块或挡板。尤其从图13和14中可以看出,环117在内周这样构成,即至少主要在弹簧126的伸展区域并尤其是在磨损调整要求的环117的旋转角内或弹簧126的卸载行程上设置一个导引部分129,导引部分129实现对弹簧126的轴向支撑和径向支承。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导引部分129由大致半环形的(从截面看)凹槽构成,它的界面基本上与螺旋弹簧126的截面配合。
这样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即在旋转的摩擦离合器中可确保弹簧126无问题的导行,所以弹簧126轴向不会偏离。为了能使螺旋弹簧126更加保险,如图13所示,在壳体2的径向内部边缘区设置轴向成形部130,它在轴向搭住弹簧126。壳体2也可以具有一个沿圆周和轴向延伸的内边缘130以替代单个成形部130。内边缘130可以用来限制碟簧4的松驰。
图12至图14所示的调节弹簧126的导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即在旋转的离合器单元1中,弹簧126的各圈在离心力作用下可以径向支承在调节环117上,同时,由于在弹簧圈和调节环之间存在摩擦阻力,而使由弹簧126沿周向施加的调节力减小或完全被抵消。在摩擦离合器101旋转时(由于存在阻碍弹簧作用的摩擦力),弹簧126实际上可能处于僵硬状态。因此,可实现,至少在转速高于内燃机空转转速时,调节环117不被弹簧126转动。因此,还可实现,在空转转速或至少接近空转转速时,只有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01时摩擦垫的磨损才得以补偿。但是,也可以这样锁闭调节环117,即只在内燃机不转时也就是摩擦离合器101不转时,进行针对垫件磨损的调节。
在摩擦离合器旋转时或超过一定转速时锁闭调节过程可能对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也是有利的。对此例如可以壳体2上设置在离心力作用下对调节元件17的旋转起保护作用的装置,而且与由碟形弹簧26和/或26a产生的调节力反向作用。同时,这种锁闭装置可以由至少一个可在离心力作用下径向向外挤压的重块构成,例如此重块可以支承在环17的内边缘上并能在那里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在环17上引起一个制动力矩,此制动力矩大于由调节弹簧施加到环17上的旋转力矩。为了径向支承至少一部分弹簧126的延伸体,还可以设置由壳体2支承的支承装置。这种支承装置在图12和13所示实施例中可以与限位件128一体构成。为些限位件128可以是角形结构,所以其总具有在周向延伸的部分,该部分至少延伸通过弹簧126的一部分延伸体并伸入该弹簧126中。因此,可以至少一部分弹簧圈被导引并且至少在径向支承住。如图13所示,在图2中设置的金属丝环11被省去并且由在传感器弹簧113的舌尖部设置的成形件111替代。为此在舌部113c的尖端区和其面向操作弹簧4的一侧制成球状。
在图15至17中描绘了本发明补偿磨损的另一变型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替代一个环形的调节环而使用单个调节件217。这些调节件沿壳体202的圆周均布。调节件127由钮扣形或圆盘形的构件构成,其具有在周向延伸和轴向上升的上升斜台128。环形的调节件217具有一个中央的空口或通孔219,由壳体支承的杆形的轴向延伸件215a穿过孔219,所以调节件217可旋转地安置在这个延伸件215a上。在壳体202上设有冲制部分225,它构成用于斜台218的对置斜台224。在一个调节件217和壳体202之间张紧一个弹簧件226,它对调节件217在起补偿作用的旋转方向加载。由图15可见,弹簧件226可以绕轴向延伸件215a延伸,也就是近似为螺旋结构。在弹簧226的端部区域可设置变形,例如弯曲或弯折,以便将弹簧一端支承在壳体202上,将另一端支承在对应的调节件217上。在碟簧204或传感器弹簧213于回转支件205区域轴向位移时,调节件217被旋转并通过斜台218在斜台224的上升来补偿该位移。
传感器弹簧213借助鱼尾板214轴向支承在壳体202上,该板由壳体202轴向延伸的区域变形而成,并且轴向向内挤压在传感器弹簧213的外部区域内。
环形的调节件217有以下优点,其调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中可以与离心力无关。
替代在图15中描绘的自转或本身旋转的调节件217也可以使用单个楔形的调节件,为补偿磨损,这些楔形调节件在径向和/或在周向是能移动的。这种楔形调节件可以具有一个长形开孔,为了对相应的调节件进行导引,一个轴向延伸件215a可以穿过此长孔。这种楔形调节件可以依据在其上作用的离心力起补偿作用。然而,也可以设置力储存器,它对楔形的调节件在补偿方向施载。为了对楔形调节件进行无问题的导引,壳体202可以具有成形部位。一个与垂直于摩擦离合器的旋转轴布置的平面相对并以一定的上升角设置的调节件楔形表面可以设置在壳体侧和/或操作弹簧侧。在使用这种楔形的单个元件时,用轻材料制作楔形件是符合目的的,以便将作用其上的离心力降到最小值。
在形成调节斜台的构件之间的材料对最好这样选择,即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中,在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间不会出现阻碍补偿的粘接。为了避免这样的粘接,至少一个这种构件上并至少在斜台区域对置斜台区设置涂层。特别在使用两个金属构件时通过这种覆盖层可以避免腐蚀。此外,在构成调节斜台的构件间的粘接或粘牢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避免,即相互支承和构成斜台及对置斜台的构件由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材料制成,以便由于摩擦离合器工作期间出现的温度波动使处于接触状态的表面(构成调节斜台的表面)实现相互间的相对运动。依此,构成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的构件经常保持相对运动的状态。亦即,在这些部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粘接或粘牢,因为由于不同的膨胀,这些部件总是相互又断开和分开。调节斜台的分开也可以这样达到,即,由于部件具有不同的强度和/或结构,作用到这些部件上的离心力会引起不同的伸展或运动,而这种伸展或运动又避免了部件的粘着或粘牢。
为了避免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间的粘着连接,也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防粘装置,它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或在磨损补偿时施加一个轴向力到一个或多个调节件上。为此,调节件17、117与一个构件轴向连接在一起,此构件具有若干区段,这些区段在出现磨损时可轴向移动。这种连接尤其可以在回转支件5的区域产生,而且是与操作弹簧4和/或传感器弹簧13连接。
在图18所示的曲线中描绘了一条挤压碟簧特性曲线340,该曲线具有一个谷底点或最低点345,在这一点由挤压碟簧施加的力比较小(ca.450Nm)。具有行程-力特性曲线340的碟簧的最大力位于7600Nm的量级内。特性曲线340通过在两个径向间间隔的支承舌间的碟簧的变形而得到,而且如结合图8所示的特性曲线40和关于碟簧4进行的描述一样。
碟簧特性曲线340可以与一条垫簧特性曲线342组合在一起。如图18所示,垫簧扇形件的行程-力特征曲线342是靠近挤压碟簧特征曲线340的或者两条曲线仅以很小的间距延伸,所以用很小的力就能操作相应的摩擦离合器。在垫簧的工作区域内,理论分离力由曲线340和342垂直重叠的两个点差值产生。一个这样的差值以标号360表示。实际要求的分离力按操作元件(如碟簧舌)的相应杠杆比减小。这同样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以及在图8至11所示曲线图中描述过。
在图18中另一条操作碟簧特性曲线440以虚线表示,这条曲线具有一个最低点或谷底点445,在这一点上曲碟簧施加的力是负的,即不是作用在相应摩擦离合器的接合方向而是作用在分离方向。这意味意,在超过点461时在分离阶段摩擦离合器自动保持分开。碟簧特性曲线440可以附设一条对应曲线442的垫簧特性曲线,以便得到最小分离力,垫簧特性曲线442应尽可能与碟簧特性曲线440平行地延伸。
在图19中描绘了在相应的摩擦离合器分离时施加到操作杠杆(如碟簧舌)上的分离力相对分离行程的变化曲线,该分离行程对应特性曲线340和342或440和442。显然,分离力变化曲线349(对应特性曲线340和342)总是处于正的力范围,这意味着,为了将离合器保持在分离状态,在分离方向总需要一个力。分离力变化曲线449(对应特性曲线440和442)具有一个区段449a,在这个区域内分离力首先减小,然后从正的力范围转向负的力范围,所以相应的摩擦离合器在分离状态不需要保持力。
在图20A、20B和21所示的摩擦离合器501的实施例中,传感器碟簧513轴向经一个刺刀式的连接514支承在离合器壳体502上。为此,传感器弹簧513具有从环形的基体513b的外圆周径向延伸的连接板513d,该板以从壳体伸出的连接板的形式轴向支承在径向区域502a上。壳体连接板502a由壳体的基体上轴向延伸的边缘区502b外伸形成,为此连接板502a至少部分地通过一个敞开切口502c或502d并首先以壳体外伸成形时是合乎要求的。通过至少部分地围切连接板502a,使它在其规定位置能较易变形。尤其从图21可见,连接板502a和伸臂或舌513d这样配置,即传感器弹簧513能相对壳体2对中。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02a具有一个轴向小台阶502e。
在制造刺刀式的锁卡连接514时为了保证传感器弹簧513相对壳体502无问题的定位,至少3个最好沿壳体502圆周均布的连接板502a关于其它的壳体区域这样配置,即按照在传感器513和壳体502之间限定的相对转动,相应的伸臂513d要靠到一个周向限位装置502f上并因此避免在传感器弹簧513和壳体502之间的进一步相对转动。尤其从图20B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02f由壳体502的一个轴向延伸部构成。从图20B可进一步看出,至少一个最好三个连接板502d形成另一个在壳体502和传感器弹簧513的舌部513d之间的转动限位件502g。在所述例子中同样的连接板502a形成两个转动方向的转动保护装置502f和502g。避免在传感器弹簧513与壳体502脱开的限位件502g是由轴向的、在径向延伸的舌部502a的弯边构成。通过周向限位件502f给502g给出传感器弹簧513相对壳体502在圆周方向的确定的定位。为了形成锁卡连接514,传感器弹簧513在壳体502方向轴向张紧,以便舌部513d轴向嵌入敞开的切口502c和502d中并且轴向靠于壳体支承502a之上。然后,壳体502和传感器弹簧513可以相对转动,直到几个舌部513d靠到转动限位件502f上。因此传感器弹簧513部分松弛,所以从圆周方向看几个舌部513d位于相对应的限位件502f和502g之间并且所有的舌部513d安装到壳体侧的支承502a上。通过本发明刺刀式锁卡装置514的结构保证,在装配摩擦离合器1时舌部513d不会靠在壳体侧的支件502a上。
在至今所述的实施例中,真正施加弹性力的传感器弹簧513的环形基体(例如513b)径向上在施载区或支承区之外并于压盘和操作碟簧之间设置。但是,在某些应用场合,传感器碟簧的环形基体径向上在施载直径之内和在压盘及操作碟簧之间设置也是合乎要求的。对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形式来说这也意味着,对传感器弹簧13施加轴向张紧力的基体13b径向上施载区3a之内并于操作碟簧4和压盘3之间设置。
在图20A至21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壳体侧的对置上升斜台524由在薄板壳体502上冲制的凸轮形的冲压成形件构成。此外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在壳体502和调节环517之间张紧的螺旋弹簧526由导引芯轴528导向,导引销与调节环517一体构成并且在周向延伸。尤其从图21可见,这些导引销528在轴向具有一个长形断面,它与弹簧526的内径配合。导引装置528至少通过弹簧526的一部分纵向延伸体进入该弹簧526中。因此,至少一部分弹簧圈能被导向并且至少在径向能被支承。此外,弹簧526在轴向可以避免弯曲和弹出。通过设置销528还可使摩擦离合器的装配容易多了。
在图22中绘出了调节环517的一部分。调节环517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成形部位527,它支承有用于螺旋弹簧526的并在周向延伸的销形导引区528。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容置区528与作为喷注件生产的塑料环517一体构成。但是,弹簧导向区或弹簧容置区528可以由单个构件或所有单独构件一起构成,该单个或多个构件与调节环例如用一个咬合锁卡装置相连接。这样,所有的导引区528可以由一个必要时在周向开口的环构成,它与调节环517至少在三个连接位置连接,最好是咬合锁卡装置连接。
与图12和13所描述的类似,螺旋弹簧526(例如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还可能径向支承在壳体502和/或调节环517的相应设置区域上。
用于螺旋弹簧526的壳体侧支承是由壳体材料切制形成的并且以轴向延伸的翼片或由轴向壁部形成的冲制部位526a构成。同时,弹簧526的这个支承区526a这样构造是合乎要求的,即弹簧的相应端被导向以防护在轴向和/或径向上不允许的位移。
在图23所示实施形式中,离合器601在壳体602背离压盘603一侧设置传感器弹簧613。通过在壳体内腔外面设置传感器弹簧613(壳体内腔容置压盘603),传感器弹簧613的热载荷减小,因此由于热超载而引起的传感器弹簧13的沿陷危险得以避免。在壳体602外侧,弹簧613还可较好冷却。
在操作碟簧604背离壳体一侧设置的回转支件611通过间隔铆钉615产生支承作用,铆钉615轴向穿过碟簧604和壳体602上的相应通孔并与传感器弹簧613作轴向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间隔铆钉615与传感器弹簧613铆接。也可使用其它措施替代间隔铆钉615以在回转支件611和传感器弹簧613之间形成连接。例如传感器弹簧613在径向里边区域具有轴向延伸的连接板,该板用相对应的径向区支承回转支件611。或甚至通过相应的变形直接构成回转支件611。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的(例如与传感器较接的)铰接件替代与传感器弹簧固定铆接的元件615。
在图24所示实施形式中,传感器弹簧713在用于操作碟簧704的回转支件715的里边径向延伸。传感器弹簧713在其径向里边区域支承在壳体702上。为此,壳体702具有轴向穿过碟簧704的相应的相应的隙缝或开槽延伸的连接板715,该板轴向支承着传感器碟簧713。
按照另一个变型实施例方案,传感器弹簧713在其内边比区具有连接板,该板轴向穿过碟簧704的相应开口并支承在壳体一侧。
在图25中描绘的调节环817可以使用在图20A至21所示的摩擦离合器中。调节环817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成形部位827。成形部位827具有径向突出部分827a,它构成螺旋弹簧826的支承区,弹簧826周向张紧在离合器壳体和调节环817之间。为了导引螺旋弹簧826及其安装方便设置一个环件828,它在外周上是断开或开口的。环828与径向成形部827a连接。为此,成形部位827a可以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凹部及凹槽,它们是这样构成的,即它们与环件828连接时构成一种咬锁连接。对调节弹簧826的壳体侧支承是通过离合器壳体的轴向连接板826a构成的。每个轴向连接板826a都具有一个轴向切槽826b以容置环件828。因此,切槽826b是这样构成的,即环件828相对连接板826a。(至少对应于摩擦离合器的磨损行程)具有轴向移动的可能性。为此,在径向成形部位827a设置的容置环件828的凹部和切槽826b(从轴向着)为反向结构时,是特别合乎要求的,换句话说,在成形部位827a设置的凹部在一个轴向开口,而切槽826b在另一个轴向开口。
在图26所示的一个摩擦离合器901的实施形式中,对操作碟簧904在分离方向的支承发生在碟簧904的基体904a的中间区域。基体904a径向外侧支承在压盘903上,并且径向向内经过回转支承905延伸。这意味着,与至今已知的碟簧离合器相比,回转支承905离开碟簧904的基体904a的内边缘或离开构成碟簧904舌部的长切缝相对远一些。在本实施例中,径向设置在回转支承905内侧的基体区与径向设置在回转支承905外侧的基体区之径向宽度(间距)比为1∶2数量级。而这个比例在1∶6至1∶2之间是合乎目的要求的。通过对操作碟簧904的这种支承,在回转支件905域碟簧基体904a的损坏和超载就可以避免。
在图26中以虚线画出了一个轴向成形部位903a,它设置在压盘903上。通过这种在压盘903上,特别是在支件凸轮区域903b内设置的成形部位903a,可以使操作碟簧904相对离合器901对中。操作碟簧还可以通过外径对中装置在径向相对壳体902保持,对中,定位,所以,在图26中也被画出的对中铆钉或销柱915就可以省去。虽然没有画出,但外径对中也可以通过壳体902材料外伸形成的连接板或冲制成形部位实现。
在摩擦离合器901中,传感器弹簧是这样构成的,即施加力的基体913a径向设在凸轮903b之里边。一方面为了支承操作弹簧904;另一方面为了本身支承在壳体902上,传感器弹簧913具有径向伸臂或舌部,它们一方面从基体913a径向向内延伸,另一方面从基体913a径向向外延伸。
在图27所示的一个摩擦离合器1001的变型实施方案中,与摩擦离合器的分离力或操作碟簧的回转力反向的力是由传感器弹簧1013施加产生的,传感器弹簧1013在壳体1002和压盘1003之间轴向张紧。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操作碟簧1004在回转区或摆动区1005内在分离方向不是通过一个回转支承支撑的。在壳体侧的回转支件或支承件1012上的碟簧1004的安置是由传感器弹簧1013的张紧力保证的。该传感器弹簧是这样设置的,即在摩擦离合器1001的分离过程中,由传感器弹簧1013施加到碟簧1004上的轴向力大于或变得大于所需的摩擦离合器1001的分离力。因此必须保证,如果在摩擦垫上不存在磨损时,碟簧1004总是保持靠在壳体侧的支承或回转支件1012上。为此必须以与至今所述的实施结构相似的方式调整各个在轴向作用的和叠加的力。这些由传感器弹簧1013、由垫簧、由可能设置在压盘1003和壳体1002之间的叶片簧件、由操作碟簧1004、由用于摩擦离合器1001的分离力和由作用在调节环上调节弹簧件产生的力必须合适地相互调配。
在图28所示的摩擦离合器1101中,传感器弹簧1113支承在壳体侧的环形的支承区1112的径向外边。在本实施例中,操作碟簧1104和传感器弹簧1113之间的相互支承也设置在操作碟簧1104对压盘1103的支承直径1103a的径向外侧。为了支承在壳体1102上,传感器弹簧1113具有一个结构为径向向外伸出的臂1113b的径向外侧成形部,它以与图20至21所描述的相似的方式,通过一个刺刀式卡锁结构1514轴向支承在壳体1102上并且确保不旋转。为了安装传感器弹簧1113,壳体1102具有相应的轴向开槽1502b,这是为了形成刺刀式卡锁结构1514使传感器弹簧1113的径向外侧的支承臂可轴向导入其中。碟簧1104安置在壳体侧的回转支件或支承件1112上是通过传感器弹簧1113的予紧力保证的。
参考图27进一步解释离合器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弹簧的力这样设置,即它与调节点的分离力相一致。如果在出现垫件磨损(或其它部位磨损)并因此改变了碟簧角和进而提高了碟簧力以后被分离时,则碟簧首先绕支件1012转直到接近调节点。因为在这一点上分离力变得与传感器力连同垫簧剩余力相等,则在进一步分离时碟簧绕压盘上的支件回转直至在分离力与传感器力之间重新产生力平衡为止。在这种情况下碟簧从壳体侧的支件上离开并且释放该支件以便调节(补偿)。在继续的分离行程中,分离力继续下降,传感器力占优势并且通过压盘对着壳体侧支件1012挤压碟簧,然后碟簧绕支件1012继续回转。在碟簧从壳体侧支承过渡到压盘侧支承时,碟簧趋向于改变其作为双臂杠杆的功能。它以现存在压盘上的分离力暂时地支承在压盘上,并且因此暂时从壳体侧的支件上离开。当分离行程继续以后,由于与此相关的力下降,传感器弹簧的力占优势并且重新将碟簧压在壳体侧支件上,由此锁闭了调节装置并结束了调节过程。此后碟簧在继续的分离行程中又作用如双臂杠杆。碟簧应在考虑总的弹簧力(这些力间接或直接地作用于碟簧)的情况下进行设置。特别需要考虑的这些力是通过操作碟簧和相应的补偿或调节装置中轴向相对壳体可移动的构件所产生的力。
图28所示的实施形式还有以下优点,即在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碟簧1104实际上是作为双臂杠杆被张紧和起作用的,并且由此使碟簧1104张紧在壳体侧的支承1112和压盘侧的支承1103a之间,然而在摩擦离合器1101分离时,碟簧实际上只支承在传感器弹簧1113上并绕支承区1113a回转,而在支承区1113a同时轴向移动时,它实际上是作为单臂杠杆起作用的。
图28所示的传感器弹簧1113(如其它附图中的传感器碟簧一样)在合适的设置或调整的情况下可以支承在操作碟簧的一个任意直径上。因此传感器弹簧1113在碟簧1104上的支承可以设置在这样一个直径上,该直径位于压盘侧的支承直径1103a和壳体侧的回转区1105之间。此外传感器弹簧1113在碟簧1104上的支承也可以径向上设置在壳体侧的支承直径1105里侧。因此要求的趋势是,由传感器弹簧1113施加的轴向支承力变得越大,则其在碟簧1104上的支承直径1113a就变得越小。此外,传感器弹簧1113的具有实际上不变的力的弹性区必须变得越大时,则在弹簧1104和1113之间的支承直径1113a离开壳体侧碟簧1104的支承直径1105越远。
图29所示的实施形式,有一个调节装置1216,它以(与前述附图特别是图1至14所描绘的)相似的方式起作用。操作碟簧1204可回转地支承在两个环形的滚动支件1211和1212之间。靠近压盘1203的支件1211由传感器弹簧1213加载。摩擦离合器1201具有一个防粘装置1261,它保证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中调节环1217的斜台不会粘着在壳体侧安置的对置斜台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对置斜台(与图2中所示类似)设置在一个与壳体2抗扭连接的支承环1225上。斜台与对置斜台间的粘接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即不能再对磨损进行所希望的补偿作用了。防粘装置1261为一个挣脱机构,它在摩擦离合器1201分离时和在摩擦垫1207出现磨损时能在调节环1217上施加一个轴向力,因此斜台和对置斜台之间可能出现的粘着连接就被分开。防粘机构1261包括一个轴向弹性元件1262,此件在本实施例中与碟簧1204轴向连接。元件1262具有一个环形膜片形的或碟簧形的弹性基体1262a,该基体的径向外侧与碟簧1204连接。从环形基体1262a的径向内边缘区延伸出沿周向分布的轴向连接板1263,它穿过碟簧1204的轴向开槽。在其自由端部区,连接板1263具有限位结构(为弯头1264的形式),它与调节环1217的对置限位结构1265共同作用。对置限位结构1265由嵌入环1217的凹槽或由一个环绕槽构成。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限位结构1264与对置限位结构1265之间的距离这样安排,即至少在摩擦离合器的大部分分离状态中结构1264与对置结构1265之间不发生接触。最好在摩擦离合器完全分离时限位结构1264才靠置在对置限位结构1265上,因此元件1262能在调节环1217和碟簧1204之间弹性张紧。这样保证,一旦因垫件磨损而使回转支件1211产生轴向移动时,强制调节环1217从壳体侧的上升斜台上离开。此外,在分离行程过大时(例如由于分离系统错误的基本调节)机构1261能阻止环件1217的调节。这样可实现在碟簧1204于分离方向转动角度过大时弹性元件1262使调节环1217顶着碟簧1204而张紧,因此形成调节1217相对碟簧1204的旋转保护。还必须保证,在分离方向超过图8的点46时,调节环1217抗扭地保持在碟簧1204对面,因为在超过点46时传感器弹簧1213的止动力被克服,因此当离合器盘不存在磨损时也可能进行调节。这将引起工作点的改变及碟簧1204装配位置的改变,而且是向较小挤压力方向改变。这意味着,在图8中工作点41沿特性曲线40向标号4,5表示的最小值方向漂移。
在摩擦离合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该离合器由图30至32所示的各个件构成),单个螺旋弹簧1326放置在连接板1328上,该板与离合器壳体1302是一体构成。连接板1328通过形成一个冲制而成的U形切口1302而从壳体1302的薄板材料伸出成形。从周向看,连接板1328是弧线形或切线方向延伸并且最好位于与紧邻的壳体区域相同的(至少近似相同的)轴向高度(距离)上。从图32可见,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28以在壳体底部区1302b中大约错位半个材料厚度。一块连接板1328的宽度这样设置,即其上设置的螺旋弹簧1326不仅在径向而且在轴向部被导向。
由弹簧1326在调节方向加载的调节环1317在其内圆周上具有径向向内伸出的成形部位或伸臂1327,它在壳体1302和碟簧1304间延伸。伸臂1327径向内侧具有一个轴向叉件或U形成形部分1327a,它的两个轴向叉齿1327b夹紧弹簧导引板1328的两侧。因此这两个叉齿1327b轴向穿过壳体1302的切口1302a。调节弹簧1326支承在成形部位1327a或其叉齿1327b上。
与前面的附图所描绘的相类似,调节环1317通过其上升斜台支承在由壳体1302冲制而成的对置上升斜台1324上。而构成对置上升斜台的壳体冲制部位是这样结构的,即它在离合器旋转方向形成一个通气口1324。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相应的摩擦离合器旋转时,通过强制的空气流通,离合器本身得到较好的冷却。尤其是由塑料制成的调节环1317也因此被冷却,因而对这些构件造成的热负载能明显减小。
按照另一个变型实施方案,作用到摩擦离合器的操作弹簧上的传感器力可由例如在摩擦离合器壳体和压盘之间设置的叶片簧件来施加,同时这些叶片簧件可以使压盘和壳体抗扭地连接,并在轴向可有限地相对移动。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不但对传感器弹簧没有特殊要求,而且,图1和2所示的摩擦离合器1的叶片簧件9还可以这样构成,即它还附带承担传感器碟簧13的作用。因此,不仅传感器弹簧13而且回转支承环11也可以省去。由此叶片簧件9必须这样构成,即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并且垫件没有磨损时,操作碟簧4保持靠在壳体侧的回转支件12上。然而,一旦摩擦垫7出现相应的磨损时(碟簧4的分离力因此而增加),叶片簧件9必须能使碟簧4对应磨损进行调节。安装在摩擦离合器内的叶片簧件9至少在摩擦离合器或压盘所需要的最大调节行程上最好具有一条直线的力-行程特性曲线。这也意味着,与图9所描绘的类似,叶片簧件9应具有一个按照特性曲线47或47a的特性线区段48。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描绘和叙述的实施例上,还包括变形方案,这些变形方案是通过组合在各个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内容或元件形成的。此外,借助附图中描述的新特征或新功能本身都可作为独立发明。
在图33和34中描绘的摩擦离合器1601具有一个壳体1602和一个与此壳体抗扭连接的而轴向可有限移动的压盘1603。一个挤压碟簧1604轴向张紧在压盘1603和壳体1602之间,该碟簧可绕一个由壳体1602支承的环形回转支承1605转,并且对压盘1603向一个与壳体2固定连接的对置压盘1606(例如一个飞轮)方向加载,由此,离合器盘1608的摩擦垫1607在压盘1603和对置压盘1606的摩擦表面之间被夹紧。
压盘1603与壳体1602用以片簧1609形式的周向或切向铰接装置作抗扭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盘1608具有所谓的垫簧扇形件1610,它保证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时旋转力矩逐渐地建立,这样通过两个摩擦垫1607在相对方向的有限轴向移动,而使作用在摩擦垫1607上的轴向力逐渐提高。然而,也可以使用这样一种离合器盘,其中摩擦垫1607实际上轴向是被刚性地叠放到至少一个支承盘上,并在垫簧扇形件1610的其它位置(例如在碟簧1604和压盘1603之间)设置一个替代品。
在本实施例中碟簧1604具有一个施加挤压力的环形基体1604a,从基体1604径向向内延伸出操作舌部1604b。因此碟簧1604是这样安装的,即它以径向外侧连续设置的区域对压盘1603加载并且能以连续设置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围绕回转支承1605转。回转支承1605包括两个回转支件1611和1612,在这里它们由金属丝环构成,碟簧被轴向夹持或张紧在它们之间。为了保障操作碟簧1604的旋转和为了金属环1611、1612相对壳体1602的对中及它们的固定,将铆钉件1615形式的保持装置固定在壳体上,每个铆钉件都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轴柱1615a,而铆钉件穿过一个设置在相邻碟簧舌之间的空隙中延伸。
离合器1601具有一个补偿在压盘1603、对置压盘1606及摩擦垫1607的摩擦表面上轴向磨损的调节装置,它由一个设置在挤压碟簧1604和压盘1603之间的磨损补偿装置1616及限定压盘1603的分离行程的限制装置1617组成,限制装置1617由行程传感器构成。
起磨损传感器作用的限制装置1617都具有一个套筒1618,它抗扭地安置在压盘1603的通孔1620内。套筒1618构成一个缝隙1621,两个片簧件1622轴向穿过该缝隙延伸。片簧件1622相互支承,其中至少一个片簧件成拱形,最好两个片簧件成相反对置拱形。片簧件1622以确定的予张紧安置在套筒内并因此可克服预定的摩擦阻力相对套筒1618在离合器1601的轴向移动。片簧件1622的轴向长度是这样选择的,即在接合的摩擦离合器1601中这些片簧件相对一个轴向固定的离合器构件(在本实施例中相对壳体1602的外边缘区1623)具有一个确定的间隙1624,此间隙与预先确定的压盘1603分离行程相一致。在接合的摩擦离合器中,片簧件1622以其背离壳体1602的端部1622a靠置在对置压盘1606上,因此在摩擦垫1607磨损时保证压盘1603可按照此垫件磨损作相对片簧件1622的轴向移动,而且与片簧件1622和套筒1618间的摩擦连接作用相反,套筒最好用塑料或摩擦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620设置在一个压盘凸轮1625内,通过将套筒1618压入通孔1620内不仅使其轴向而且使周向都固定,凸轮1625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各个片簧件1609通过一个铆钉连接1609a铰接在凸轮1625上。套筒1618在对置压盘1606方向的移动也可以这样避免,即套筒1618在其面向壳体1602的端部具有一个卷边1618a,通过该卷边,套筒1618能支承在压盘1603上。套筒1618从通孔1620中向壳体或离合器罩1602方向的外移可以这样避免,即(如图33虚线所示)片簧1609与套筒1618部分径向搭接,如果需要的话可牢固地轴向张紧在通孔1620内。此外,套筒的转动可以这样阻止,即套筒具有一个成型部分,特别是一个台阶,它容置片簧1609与套筒搭接的区域1619。
磨损补偿装置1616具有一个由碟簧1604加载的补偿构件,它为U形截面的板环1626的形式,图37为其顶视图。补偿构件1626在底板1627面向碟簧4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的轴向突出部1628或多个突出部1628,这些突出部1628最好沿周向均布并且通过片材压出凹槽而构成。扇形的突出部1628可保证,在周向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区域内并在碟簧基体4a和补偿环1626之间构成径向通道,这些径向通道能形成一个用于冷却的空气通道。特别由图34可见,补偿环1624相对压盘1603对中。为此,压盘1603具有至少一个台阶1629,它将补偿环1626径向内侧并轴向延伸的壁部1630相对压盘1603对中地定位。台阶1629可以由一个沿周向延伸的闭合表面构成,或者也可由沿周向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扇形面构成。此外,补偿环1626具有一个在径向外侧并轴向延伸的壁部1631,它与内壁1630和底板1627共同构成一个环形自由腔1626a。补偿环1626径向外侧具有径向伸臂或凸轮1632,它们构成限位件。这些限位件与轴向可移动构件的对置限位件1633(其为磨损敏感元件1617的片簧件1622的形式)协同作用。对置限位件1633由片簧件1622成形的鼻部构成,它径向向内指向并且与伸臂1632搭接。因此补偿环1626在离开压盘1603方向的轴向移动,亦即向壳体方向的移动则由于对置限位件而受到限制。
在补偿环1626和压盘1603之间设置一个补偿装置1634,它在摩擦离合器1601分离时和出现垫件磨损时能使补偿环1626自动调节并且在离合器接合时起自身制动和自锁的作用,因此保证:当摩擦离合器1601处于接合状态时补偿环1626相对压盘1603保持一个确定的轴向位置。仅在分离过程中和相应地出现垫件磨损时这个限定的位置才改变。
补偿装置1634包括多个最好沿周向均布的楔件对1635、1636,它们容纳在板环1626的环形自由腔1626a内。支承在压盘1603的一个环形面1637上的楔件1636与片环1626抗扭地而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为此,片环1626在其轴向延伸壁部1630、1631的区域具有凹槽1638、1639形式的成形部位,该成形部位在自由腔1626a的区域构成突出部,它们嵌入楔件1636的相应配合凹处或凹槽1640、1641中。凹槽1640、1641或成形部位1638、1639在摩擦离合器1601的轴向延伸。楔件1635在轴向基本容置在片环1626的底部1627和楔件1636之间。楔件1635和1636构成在周向延伸在轴向上升的上升斜台1642、1643,通过这些斜台一对楔件1635、1636相对支承。楔件1635另一方面支承在环件1626和底部1627上并且可相对环件1626沿周向移动。上升斜台1642、1643是相互张紧的。为此,在环腔1626a内设置螺旋弹簧1644形式的力蓄能器,它用一端支承在一个与环1626扭连接的楔件1636上,以其另一端支承在一个可在周向移动的楔件1635上。为了保持住力蓄能器1644,楔件1635、1636在其面向相应力蓄能器的端部置有突出部1645、1646,突出部1645、1646嵌入弹簧圈内并因此保持住弹簧端部。此外弹簧1644由环1626的壁段1630和底部1627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保证补偿环1626能相对压盘1603转动。为此,如图36可见,在压盘1603上设置销钉1647形式的轴向突出部,而销钉轴向穿过在伸臂1632区域设置的开槽1648延伸。通过这种转动保险装置,当摩擦离合器工作时可以保障连接板1632的限位区总是定位在片簧件1622的限制鼻1633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楔件1635、1636由一种耐热塑料(例如一种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制成,还可以对其进行纤维强化处理。因此起调节件作用的楔件1635、1636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作为喷注件生产。但是,一对楔件1635、1636中至少一个由摩擦材料(例如垫件材料)制成时也是有利的。然而楔件或调节件1635、1636也可以作成板形构件或烧结件。上升斜台1642、1643的上升角和延伸长度是这样设置的,即保证在摩擦离合器1601的整个寿命中能补偿在压盘1603和对置压盘1606以及摩擦垫1607的摩擦表面上出现的磨损。上升斜台1642、1643的上升角1649或楔角1649相对一个垂直于摩擦离合器旋转轴线的平面而言,是这样选择的,即在上升斜台1642、1643相互压紧时产生的摩擦作用应阻止斜台间的滑动。按照上升斜台1642、1643区域的材料对,该角度1649可在5°至20°的范围内,最好为10°。周向可移动的楔件1635是这样安置的,即其楔尖指向旋转方向1650。
通过上升斜台1642、1643的力蓄能器1644以及上升角1649产生的张紧应这样设置,即作用在调节环1626上的轴向合力小于限制装置1617的磨损敏感元件1622移动所需的力。
此外,在设置碟簧1604时必须考虑:由碟簧施加到压盘1603上的挤压力必须增加一个移动磨损敏感元件1622所需的力值和增加一个在壳体1602与压盘1603之间张紧的片簧1609的张紧力值。此外,各个构件必须这样设置,即在碟簧1604和支承环1626之间的支件磨损以及在磨损敏感元件1622和对置压盘1606之间或在磨损敏感元件和壳体1602之间的装置磨损与垫件1607的磨损相比是微小的。
为了避免在上升斜台1642、1643之间或在调节元件1635、1636之间(图35)产生不希望的调节,至少在一个上升斜台1642、1643的区域内设置小的突出部,这些突出部钩在另外的斜台上。同时,这些突出部可以这样设置,即能实现一个补偿磨损的调节,而且又能阻止斜台的相互滑动。两种斜台都有相互抓住的突出部是特别合乎要求的。这些突出部例如可以由伸出很小高度的类似锯齿状的型廓构成,它使斜台1642、1643间的相对移动仅能在磨损调节环中发生。一种这样的型廓在图35中用斜台1642、1643延伸的部分区域简要示出,标号为43a。在使用那种仅有一个上升斜台1642、1643具有突出部的情况下,这些突出部可以这样设置,即它们与构成另外的上升斜台的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硬度,所以至少能稍微挤入和抓紧那些支承它们的上升斜台突出部。
为了避免拱形的或波浪形的片簧1622因接合过程而在压盘1603上产生很高的温度从而丧失其张紧力,套筒1618最好由一种导热性能差和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制成。楔件1635、1636可以由同样材料制成。
为了能较好地冷却离合器,特别是为了能较好地冷却压盘1603,可以在压盘1603设置径向延伸的和沿周向分布的槽,在图34中以虚线表示,标号为1651。从周向看,这种径向槽1651总是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楔件对之间并且在环1626和压盘1603之间延伸。在弹簧1644的区域,环件1626可以具有从底部1627开始的轴向切口,因此在碟簧1604和环1626之间构成径向通道。
为了提高不同支承位置的耐磨性,可以在相应区域设置耐磨层,例如镀铬硬化、涂钼或者也可在接触区设置特别耐磨的构件。例如可以在磨损敏感元件1622上并在与壳体1602和对置压盘1606的靠置区域内设置塑料瓦。
施加转矩到压盘1603上的片簧1609应在压盘1603和壳体1602之间这样张紧,即它在摩擦离合器1601分离时将压盘1603向壳体1602方向移动。因此保证,实际上在整个分离状态或直到限制装置1617起作用前环件1626一直靠在碟簧1604上。
在舌尖部1604c区域内离合器的分离行程最好这样选定,即在分离的离合器中,碟簧1604的外边缘从环1626上略离开一点。这也意味着,在摩擦离合器1601分离时由于碟簧1604而在压盘施载直径区域的碟簧行程大于由行程限制装置1622确定的压盘1603的离开行程1624。
在图34中描述的各个构件的相对位置与摩擦离合器的新状态相一致。在轴向磨损,特别在摩擦垫1607磨损时,压盘1603的位置就朝对置压盘1606的方向移动,依此,首先存在一个锥度变化并依此,碟簧在摩擦离合器1601的接合状态施加的挤压力发生变化,并且主要是增大。这种变化引起,压盘1603的轴向位置相对于轴向支承在对置压盘1606上的磨损传感器1622发生变化。由于在环件1626上作用的碟簧力,所以这个环1626就跟随压盘1603因垫磨损导致的轴向移动。依此,该环1626的限位区域1632,沿轴向从起对置限位作用的并且其形状为磨损传感器1622鼻部1633的区域离开,而且离开一个基本与垫磨损一致的距离。该补偿环1626,在接合过程中,相对压盘1603而言,保持其轴向位置不变,因为它通过碟簧1604被朝压盘1603的方向施加载荷,并且磨损补偿装置1634在接合过程中自身制动,亦即作轴向锁闭。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压盘通过叶片簧1609在往壳体1602的方向上被施载并且移动,直至磨损传感器1622靠置到壳体上或壳体限位区域1623上。在这个与压盘1603的离开行程一致的分离行程,环件1626轴向位置相对压盘1603一直保持不变。在继续分离过程情况下,压盘1603轴向保持不动,与此相反,环1626则在施载直径范围内轴向上跟随碟簧的分离运动,而且一直跟到,环件1626的限位区域1632又靠置到磨损传感器1622的对置限位区域1633上。补偿环件1626的轴向移动是通过楔件1635引起的,它被弹簧1644施加载荷。这种楔件1635则相对楔件1636在圆周方向一直移动,直到环件1626顶到磨损传感器1622的对置限位部分1633上张紧为止。在本实施例情况下,压盘1603的离开是通过叶片簧1609提供的,该叶片簧1609如此安装在壳体1602和压盘1603之间,即产生一个轴向予张紧,而这个予张紧将压盘1603挤向壳体1602。如果碟簧1604继续在分离方向上回转,那么,该碟簧就以其径向上外边的区域从调节环1626上离开,因为调节环(如已描述的)通过磨损传感器1622相对压盘1603在轴向上被制动。在分离过程期间碟簧1604相对调节环1626发生的这种至少是微小的离开,对于调节系统1617+1634是特别有利的。
本发明调装置1617+1634可确保,在支承环1626上的调节作用总是通过调节楔件1635,1636根据垫磨损量进行的。这是由于调节环1626是在结构为楔件1635,1636的调节装置和磨损传感器1622之间轴向夹紧的,依此,就可防止,环件1626形状的补偿构件发生比相应的磨损量更大的调节量。此外,通过本发明调节装置的配置就可保证,即使在分离装置区域内(如碟簧舌部1604b)或在压盘轴向振动情况下出现过度行程(uberweg)时,调节装置1617+1634可以不进行调节,因为,磨损传感器1622也在刚性碰撞情况下,通过自身制动的磨损补偿装置1634轴向支承在与压盘1603相对的壳体1602上,并且通过对置限位部1632支承。亦即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状态下,在磨损传感器1622上可能作用的并朝对置压盘1606方向的轴向力大于在摩损传感器1622和压盘1603之间的闭合传递力,同时,磨损传感器相对这个压盘1603轴向不发生移动。
应用本发明调节装置可确保,在离合器的全部工作寿命期间,该碟簧实际上在相同的特性线区域工作并在摩擦离合器1601的接合状态具有一个实际不变的张紧位置,因此,在压盘1603上施加一个实际稳定的挤压力。依此就能够应用一个在分离行程期间具有递减的力特性线的碟弹簧,并且最好与一个离合器盘相组合,该盘的垫件1607通过弹簧扇形件1610而相对地被弹性张紧,因此,可以将有效施加的分离力置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上,而且在离合器工作寿命期间,只要垫簧特性在离合器寿命间不明显发生变化,则上述分离力可以实际保持不变。在这样的离合器分离时,碟簧1604就围绕其壳体支承1605转,同时,在压盘1603予定的一部分轴向分离行程中,弹簧扇形件1610卸载,由此被弹簧扇形件1610施加的轴向力有利于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亦即意味着,相对在离合器1601的接合位置由碟簧1604和叶片簧1609的装配位置理论上所导致的力而言,只需一个较小的最大分离力。一旦扇形件1610的弹性区域或松弛区域被超过了,则摩擦垫1607被释放,同时,由于递减的特性线区域,(此区内碟弹簧1604工作),还要施加的分离力已经明显地比和图34中的装配点或装配位置相对应的分离力减小了。在继续分离过程中,分离力进一步下降,并至少下降到,碟簧1604最好为正弦特性线的最小值或低谷点为止。
在图33和34中描述的调节装置1617+1634,按有利方式可以如此配置,即,在转动的摩擦离合器1601中,调节碟簧1644的各个弹簧绕圈支承在调节环1626的外壁1631上,而由弹簧1644在圆周上施加的调节力则由于在弹簧绕圈和调节环1626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被减小或甚至完全被抵消。亦即,弹簧1644在摩擦离合器1601转动情况下可以由于使弹簧作用降低的摩擦力而实际上变得僵硬。此外,调节楔件1635由于其上作用的离心力同样可以径向支承在调节环1626的壁1631上并且通过在楔件1635和调节环1626间产生的摩擦力可以防止转动。依此可以实现,至少在高于内燃机空转转速的转数区域中,该磨损补偿装置1634不会由于弹簧1644发生转动。这样,摩擦离合器1601可以如此设置,即摩擦垫磨损只在空转转速或至少接近空转转速情况下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601时进行。调节环1626的锁闭也可以通过相应地配置磨损补偿装置1634如此实现,即,只在内燃机的静止状态,亦即在摩擦离合器1701不转或在很低的转数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个垫磨损的调节。
在构成调节斜台的构件1635,1636之间的材料对以及和这些构件配合作用的构件材料,最好如此选定,即,在摩擦离合器的运转寿命期间,不会在斜台和与斜台配合作用的构件之间发生防碍调节的粘附性。为避免这样一个粘附性,至少一个这种构件并且至少在斜台或支承表面的区域内设置一个涂层。
为避免在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之间产生粘附连接,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防粘装置,它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或在磨损调节时,在这些斜台或调节元件上施加一个轴向力,该力使斜台分离或拉开。
在摩擦离合器1601的新状态,亦即在离合器通过中间安装离合器盘1608固装在对置压盘1606上之前,该楔件1635相对图35中表示的位置处于一个相对楔件1636进一步回拉的位置上,因此,调节环1626具有其在压盘1603的方向上最大回拉的位置并依此,该压盘1603/调节环1626单元需要最小的轴向结构空间。为使楔件1635在装配摩擦离合器1之前保持在其回拉的位置上,该楔件1635具有用于一个转动装置或止动装置的配合区域,其结构为凹槽1652。这种形式的止动装置可以在制造或装配摩擦离合器1601时设置,而在摩擦离合器1601装配之后,再从飞轮1606上取走,因此,调节装置1634就可激活运转了。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环1626上设置了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形隙缝1653,通过它,可以让止动装置或旋拧工具的配合区域导入并卡进凹槽1652中。同时,在圆周方向布置的长形凹槽1653必须具有一个延伸部,其与楔件1635在圆周方向上最大可能的磨损调节角的转动相对应。而在新状态的摩擦离合器中和在圆周方向保持其回拉位置的楔件1635可以通过使调节环1626保证在其回拉位置的磨损传感器1622而保持在这个位置上。在磨损传感器1622和压盘1603之间自身调节的连接装置必须如此结构,即为了使磨损传感器1622相对压盘1603移动所必需的移动力是大于在环件1626上作用的合力的,这个力是由对楔件1635施载的弹簧1644产生的。
在按图33和34的实施例中,斜台1643还可以直接由环件1626构成,例如通过冲制倾斜的表面1643构成,同时,环件1626通过弹簧必须能相对压盘1603转动。该楔件1636在这种实施结构中是与压盘1603拉扭设置的或者直接在其上制成的。此外,在这种实施形式中,设置成伸臂1632的限位件沿圆周方向是与必需的环件1626调节转角相对应延长的,以确保在磨损传感器1622和环件1626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贯穿摩擦离合器工作寿命的轴向限定。在最后描述的实施结构中,该调节环1626还可以在装配摩擦离合器1601时简单的方式从径向外部来进行转动,并且特别地通过在圆周方向延伸的限位臂1632来转动,这个伸臂1632通过在离合器壳体1602的外壳中设置的径向通孔而可以接近。这个径向通孔,还可特别地容置压盘1603的转矩传递凸部1625以及叶片簧1609。此外,本发明调节装置的优点是,其原则也可以应用在所谓的拉伸或摩擦离合器中,此时,弹簧在其径向外部的边缘区域可回转地支承在一个壳罩上,而用其径向里边设置的边缘区域对压盘施加载荷。这种离合器描绘在图38中。在碟簧1704和压盘1703之间设置一个磨损补偿装置1734,它类似于图33和34描述的结构。该调节环1726又通过传感器元件1717与磨损传感器1722协同作用。该磨损传感器1722相对压盘1703的调节是通过限位区域1722a靠置在壳体或盖罩1702上实现的。该磨损传感器122还载有限位件1733,它在分离过程中限定压盘1703的轴向行程。为了使图38的调节装置具有一个无问题的性能,该环件1726至少具有一个相对磨损传感器1722作微小轴向移动的可能性。这一点可以如此实现,即在磨损传感器1722和环件1726之间设置一个相应带有间隙的限位连接件1733a,或者,也可以如此实现,即环件1726具有在轴向可弹性变形的径向区域,亦即具有一个弹性的柔韧性。
在一个未描绘的变型实施方案中,磨损传感器1722可以不与壳体1702而与碟簧1704协同作用并至少在一个轴向上(且最好至少在离合器接合情况下)进行协同作用。同时有利方式可以是,在磨损传感器1722和碟簧1704之间的限位件至少设置在壳体1702上并接近碟簧施载直径或碟簧支承直径的径向高度上。对于拉伸式离合器,按照目的要求,磨损传感器在碟簧上的支承直径可大于碟簧在压盘上的支承直径。
在图39中描述的实施例中,磨损传感器元件1817直接安装在压盘1803的基体上。磨损传感器1822具有限位区域1822a,它与构成对置限位件的壳体区域1823配合作用。该壳体区1823与固定装置1802a是一体结构,通过固定装置1802a,碟簧1804可回转地安置在壳体1802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或固持装置1802a是由壳体材料构成的一体式连接板构成的,它沿轴向通过碟簧1804延伸。在碟簧基体1804a的径向区域设置的磨损传感器1817的外边径向范围上设有磨损补偿装置1834。
在图39的实施方案中,磨损传感器1822轴向不与壳体1802或壳体区域1823配合作用,而至少可以在一个轴向方向上支承在碟簧1804上,最好至少在离合器接合情况下。为此,该碟簧1804可以具有一个轴向开槽,磨损传感器1822延伸穿过该槽,为的是,限位区域1822a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轴向不支承在对置限位区域1823上,而支承在碟簧1804上。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该限位区域1822a可以从碟簧1804离合,因为,限位区域1822a设置在一个比碟簧1804在压盘1803上的支承直径要小的直径上。这是由于,限位区域1822a相对位于压盘1803和碟簧1804之间的支承直径而言,更靠近地位于碟簧1804的回转直径附近。
通过本发明一个摩擦离合器结构方案,不仅可以通过应用较厚的摩擦垫而提高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亦即通过提高轴向的垫磨损体积来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特别地减少分离力,并且是如此实现的:应用一个在摩擦离合器分离行程中具有递减的力-行程特性线的力储存器和至少一个弹簧装置相组合,该弹簧装置与作用在压盘上的力储存器相反作用,并且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及分离时在至少一部分摩擦离合器操作行程或压盘行程期间具有一个使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转矩逐渐增大(建立)或下降(消除)的作用。这个弹簧装置按照目的要求与摩擦离合器的挤压弹簧(如碟簧)串联连接。亦即通过本发明一个摩擦离合器结构方案可以实现一个十分明显地分离力下降,而且这个下降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寿命期间保持存在或不改变,这意味着,保持在一个相对窄的公差范围内。此外,在本发明摩擦离合器中可以应用其工作区域具有相对陡的力-行程特性的碟弹簧。这种碟赞在传统的离合器中则会导致与垫磨损相关的分离力的一个很强的增高。
在不用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离合器中,随着增大的垫磨损,与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相对应的点41(图8)首先沿曲线40朝最大值41a的方向移动。在分离过程中直到这个点41分离力才开始下降,但是总起来说,分离力曲线的水平相对于摩擦离合器在新制状态的分离力曲线是增大的。这意味着,区域43向左移动,直至点41与最大值41a相吻合。点44也沿着特性曲线40相应地移动。在垫件进一步磨损情况下,与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相对应的操作碟簧的装配点就从最大值41a逐渐朝点41b的方向移动,因此,由碟簧施加的挤压力是逐渐减小的。在点41b处被操作碟簧施加的挤压力与在点41处摩擦离合器为新状态时施加的挤压力相一致。一旦最大值41a被超过,则在分离过程中分离力至少在一部分离合器操作行程期间增大。在达到最大允许的磨损行程或磨损点41b时,分离力在全部的分离行程期间43a存在一个增大。这个分离力的提高,当如在图8描述的那样存在一个垫弹簧或一个垫弹簧置换件时仍保持存在。
在配置摩擦离合器和特别是其调节装置情况下,必须考虑,内燃机的曲轴在飞轮上会引起轴向和摆动振动,它们也要传递到在飞轮上固定的摩擦离合器上。为了使摩擦离合器或调节装置可以无问题地运行,也就是说不会由于这种振动发生不希望的调节,那么在按照图1至27的实施方案情况下,亦即完全一般地带有力传感器的调节装置实施方案中,这个力传感器的调节力必须大于可能作用在力传感器上的支承力。这些支承力是由于质量和加速度乘积引起的,亦即特别是通过主碟簧调节环或调节元件的质量,相应一部分力传感器质量和必要时另外构件的质量乘以这些构件或元件的最大可能的轴向加速度,而加速度是由于飞轮的轴向和弯曲振动引起的。这样,例如在一个按图27的实施方案中,传感器碟簧1013支承在离合器压盘1003上,还必须考虑这个离合器压盘1003的惯性。亦即必须经常确保,由传感器弹簧施加的力大于作用在这个弹簧上的力,这个力是由最大可能的轴向加速度乘以这些构件的质量,而这些构件是由于其惯性而作用在传感器弹簧上的。这些惯性力可能特别在摩擦离合器的操作期间和特别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状态起到有害的作用。
在按照图34至39的实施方案中,并在配置磨损传感器和磨损补偿装置情况下,同样,由于各个构件惯性和在这些构件上作用的轴向和转动振动而产生的力必须加以考虑。
这样,一般地在配置一个带组合式磨损补偿装置的摩擦离合器情况下,总应该考虑元件的质量,只要其上可能传递有轴向或转动振动而且这些振动作用在补偿装置上。在按照图33至39的实施方案中,特别应该考虑那些对斜台机构的性能有影响的构件。
在图40中表明一个分开的飞轮1401,该第一或主要的飞轮块1402(其可固定在一个未示出内燃机的曲轴上)具有一个第二或辅助飞轮块1403。在第二飞轮块1403上,并在中间安置一个离合器盘1405的情况下固定一个摩擦离合器1404。通过它,一个同样未表示的变速箱就可以接合和分离。飞轮块1402和1403是通过轴承1406而相互可转动安置的,该轴承1406在径向上安置在通孔1407的内部,孔1407用于穿过固定螺栓1408,以便将第一飞轮块1402安装到内燃机的驱动轴上。在两个飞轮块1402和1403之间作用着阻尼装置1409,它具有螺旋压力弹簧1410,其它置在一个环形腔1411中,该腔1411构成一个环面形区域1412。这个环形腔1411至少部分用一种粘性介质(如油或油脂)填充。
该主飞轮块1402最好通过一个板材制造的构件1413构成。该构件1413具有一个基本径向延伸的法兰形区域1414,该区域径向往里置有一个整体成形的并沿轴向的延伸部1415,其被通孔或孔眼所包围。该单列的滚动支承1406的滚动轴承1406a是用其内环1416安装在轴向延伸部1415的端部区之径向外边上的。该滚动轴承1406a的外环1417支承着设置成基本平坦和盘状体的第二飞轮块1403。为此,该飞轮块1403具有一个对中的开孔,其中,置有轴承1406a。该基本径向延伸的区域1414径向往外过渡到一个壳形结构的区域1418,其至少通过其外圆周并至少部分地围住力储存器1410和导引而支承它。在区域1418上固定的壳形结构体1419部分围住力储存器1410的圆周。体件1419与板体1413焊接一起(在1420处)。该环面形的区域1412(在圆周方向看)被分割成单个的容置区,具有设有力储存器1410。这些单个的容置区(在圆周方向看)是通过用于力储存器1410的施载区而相互分开的,而施载区可以通过在板件1413和壳形结构体1419中冲制的袋件所构成。这与第二个飞轮块相连接的并用于力储存器1410的施载区1421是由离合器壳(盖)体支承的。
该施载区1421是通过径向的臂件1421构成的,其在本实施例情况下安置在离合器壳(盖)1422的轴向区域1423上。而在径向卡入环腔1412中并且在圆周方向卡入相邻的力储存1410的端部之间。该轴向延伸的壳盖区域1423用其部分1423a罩住或围住第二飞轮块1403并在这飞轮块例如通过在部分1423a中设置的突制件,(其卡置在飞轮块1403的相应凹槽中)或通过一个另外的固定形式作固定连接。
这在飞轮块1403的外轮廓上对中的离合器壳体1422,在其远离施载区1421的端部,置有一个基本径向往里布置的环形区域1426,其上可回转地保持一个起两臂杠杆作用的碟簧1427。这个碟簧1427用其径向继续往外配置的区域对一个压盘(板)1428施加载荷,依此,离合器盘1405的臂摩擦垫1429就在轴向被夹紧在第二飞轮块1403和压盘128之间。在摩擦垫1429之间设置一个垫弹簧1465。
如从图40中看出的,该环形腔1411及其环面形的区域1412最好是沿径向安置在第二飞轮块1403外轮廓的外边。依此,这用于将第一飞轮块1402铰接在内燃机的驱动轴上的并置有环面形区域1412的构件1413(其与内燃机相邻)和第二飞轮块1403(其径向位于环形腔1411的内部并沿径向有一相当长的延伸部)就可以在构成一个中间腔或空气隙1430的情况下,实际上可直接相反对置,亦即实际上以一个较小间距相邻安置,因此,就能实现一个由飞轮1401,离合器1404和离合器盘1405构成的组件在轴向上为很紧凑的结构方式。该环形腔1411的密封是通过一个密封件1431保证的,它在径向壁1419的里边区域和壳体1422的外周表面之间起作用。
按有利的方式,这个中间腔1430可以用于冷却飞轮1401,并且通过这个中间腔1430在飞轮中导入一股冷却空气流。为了产生这样的一股冷却空气涡流,该第二飞轮块1403,在径向并在摩擦垫1432里边置有轴向的开槽1433,它朝着发动机侧的构件1413的方向延伸并通入中间腔1430中。为了改善冷却,这第二飞轮块1403可以具有另外轴向听通口1435,它径向还要位于更外边并在远离摩擦垫1432的那侧与中间腔1430相连通,而它(1435)在径向位于摩迭垫1432的外部并在飞轮块1403朝着离合器1404的侧面上通出去。径向上位于通口或开槽1433里边的地方,该飞轮块1403具有另外的通口1434,其特别用于容置或安装固定螺栓1408。
为了部分地将充有粘性介质的环形腔1411密封住,设置另一个密封件1436,它由一个薄膜形或碟簧形的构件制成,它在中间腔1430中径向延伸。
壳形结构体1419支承一个起动点轮1439,它通过一个焊接结构与结构体1419相连接。
与包括离合器1404和离合器盘1405的离合器组件一起,该在图40中描述的两质量块-飞轮1402+1403构成一个结构单元A,它可以特别简单和合理的方式作为予装配单元进行运送和安装以及拧到内燃机的曲柄轴上。为组装结构单元A,首先将离合器1404和第二飞轮块1403,在中间安装离合器盘1405的情况下而相互连接。此后,包括离合器1404,飞轮块1403和离合器盘1405的下边单元与构件1413作轴向组装,在此基础上,壳体结构体1419(其安装在离合器壳体1422的外边缘1423上)就被带到靠置在构件1413的外边区域上并可以与其(在1420处)焊接起来。在两个构件1413和1419作轴向组装之前,将弹簧1410安置在环面形的区域1412中。此外该结构单元A巳经将轴承1406集于一体并使它(1406)安装在轴向延伸部1415上。此外,在法兰区域1414的通孔1407中已经予装或含有有固定螺栓1408,并且其结构为内六角螺钉1408。同时,螺钉1408处于一个与图40的下半部相对应的一个位置上。这些螺钉在这一位置上是防失地保持在组件或单元A中的。
离合器盘1405是在压盘1428和第二飞轮块1403的摩擦表面1432之间并在一个相对曲轴的旋转轴予以对中的位置上夹紧的,此外,还要使离合器盘中设置的开孔1443处在这样一个位置,即在将组合件A安装到内燃机驱动轴上的过程中,可以让一个螺纹工具穿过去。可以看出,开孔1443是小于螺钉1408的头部1440的,这样就确保螺钉1408无问题和不会丢失地保持在组件A中。
在碟簧1427中和在其舌部1427a区域中还设有开孔或出口1444用于螺纹工具的通过。该通口1444可以如此设置,即,它(通口)对在舌部1427a之间存在的隙缝构成加宽或扩大的作用。在碟簧1427中的开孔1444,在离合器盘1405中的开孔1443和在飞轮块1403中的开孔1434在轴向是相互叠盖的,并以如此方式叠盖,即在为了将单元A定位安装到曲轴上而必需不对称地配置通孔1407情况下,也可以将一个安装工具,如一个内六角扳手,毫无疑问地穿过开孔1444,1427和1443送进去和卡入螺钉1408头部1440的凹槽中。
这种形式的完整组件A就飞轮的安装而言明显简化了,因为省去了各种工作过程,如另外必需的离合器盘对中过程,装配离合器盘的工作过程对中芯轴的导入,离合器盘本身的对中,插入螺钉以及拧紧离合器和取出对中芯轴。
摩擦离合器1404具有一个调节装置1445,其与图1至27描述的相类似,并借助一个传感器弹簧1446和一个调节环1447保证一个磨损补偿作用。
在图41中描述的转矩传递装置1501具有一个可与内燃机曲轴K作抗扭连接的对置压盘1503,其上在中间安装一个离合器盘1504的情况下固定一个摩擦离合器1504。该离合器盘1505可安装在一个未详细示出的变速箱输入轴上。
离合器壳体1522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区域1523,它在径向外边和轴向地围住压盘1528以及离合器盘1505的摩擦垫1529。该壳罩形或管形的盖罩区域1523的端部区1523a罩住或围住对置压盘1503并与这个盘1503通过在该区1523a设置的突制件1524固定连接,突制件1524卡入在对置压盘1504外圆周上设置的凹槽中。但是,该壳体1522和对置压盘1503还可用另外的方式相连接,例如通过焊接结构,通过螺栓或销柱的连接方式,但它们同样最好在径向上设置。
在对置压盘1503的外部轮廓上对中的离合器盖壳1522具有一个基本径向往里延伸的环形区域1526,其上可回转地安置一个起两臂杠杆作用的碟簧1527。该碟簧1527用径向位于外边的区域对压盘1528施加载荷,因此,摩擦垫1529在对置压盘1503和压盘1528之间轴向被夹紧。该碟簧1527具有径向的舌部1527a用于通过一个分离系统操作离合器1504。为在压盘1528和壳体1522之间传递转矩,设置了转矩传递装置,其最好为叶片簧1521的结构,它1521用一个端部,并最好用铆钉连接1521a与壳体1522固定相连,而用另一端部同样通过铆钉连接与压盘1528固定连接。最好是,压盘1528和叶片簧元件1521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个所谓的埋头(盲)铆钉连接实现的,如在图40的上半部并在摩擦垫径向的延伸区中描述的那样。
摩擦离合器1504或转矩传递装置1501具有一个调节装置1545,其以和图1至27中描述的类似方式。借助一个传感器弹簧1546和一个调节环1547保证一个磨损补偿。
在图40和41中,这可直接在壳材料中冲制的对置上升斜台是如此结构设置的,即这些斜台,在摩擦离合器的转动方向上总要构成一个空气-流通开孔(1547a,图41)。通过这种形式的结构设置,在相对转动摩擦离合器情况下,通过一个强迫方式的空气涡流,就可实现一个改进的离合器冷却作用。特别是;在由塑料制造的调节环1447或1547时用此冷却,可以使这个环的热载荷明显地减小。
该摩擦离合器1504或对置压板1503是通过一个弹性的或弹簧变形的构件1550抗扭地,但又可轴向有限移动地安装在驱动轴K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个构件1550是盘形的结构并且其刚性如此确定,即,通过驱动轴K在摩擦离合器1504上引起的轴向和摆动或弯曲振动,通过弹性的构件1550被阻尼或降低到一个程序上,此时可以确保摩擦离合器1504特别是其调节装置1545具有一个无问题的性能。亦即可以通过轴向变形的构件1550,使离合器单元1504相对内燃机的驱动轴如曲轴的轴向和弯曲振动实现一个最大可能的离合器分离作用。依此就可以避免,离合器单元1504或其调节装置1545的功能受到影响。没有上面提及的使离合器单元1504相对曲轴K的分离(连接)作用,则可能使磨损补偿装置1545发生一个不希望的调节,并且是由于这些构件的质量和因为振动而作用在这些质量上的加速度导致的。亦即,在没有可过滤振动的构件1550并特别在配置调节装置1545情况下,这由构成调节装置的构件所产生的惯性力必须特别地加以考虑,依此,就必需一个昂贵的调整和/或附加的装置,以便避免磨损补偿装置1545进行一个不是基于垫磨损的调节。
在图41的转矩传递装置1501情况下,磨损补偿装置1545作用在离合器壳体1522和碟簧弹1527之间。但是,该转矩传递装置1501也可以装备图33至39中的摩擦离合器,亦即在该摩擦离合器中,磨损调节装置是作用在碟簧和由这个碟簧施加载荷的压盘之间的。
该对置压盘1503是在径向外部通过螺栓连接1551与一个轴向弹性,盘形的构件1550固定连接的。还可以不用螺栓连接而应用埋头铆钉连接,如在图40上半部表示的关于将叶片簧固定在压盘1428的情况一样。径向上在连接位置1550的里边并在盘形构件1550和对置压盘1503之间设有一个轴向间隙1552,它确定了在两个构件1550和1503之间并在一个轴向上的最大轴向振动的振幅。通过在盘形构件1550上设置用于对置压盘1503径向上里边区域的限位件,就可以使摩擦离合器1504朝内燃机驱动轴K的最大轴向移动受到限制。但是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特别在良好运转的内燃机情况下,就不必设置这样一个装置。该环形的对置压盘1503环围一个轴向的突起部1553,它是一个环形或盘形构件1554的一部分。这个盘形的构件1554以与弹性盘1550的径向里边区域固定相连。弹性盘1550和盘形构件1554是轴K的一个环形突起1555上对中的;并与其用螺栓连接固定相连。同时,该盘形构件1550的径向里边区域是在轴K的端表面1557和环形构件1554之间轴向被夹紧的。
构件1554的轴向延伸部1553在其远离弹性构件1550的端部置有径向的区域1558,它对摩擦离合器1504或对置压盘1503在另一轴向上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定。在区域1558和对置压盘1503之间并在无应力的弹性构件1550上设有一个轴向间隙1559。这个间隙1559在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如隙缝1552相类似地来确定。对置压盘1503可以通过其内周面实际上无间隙地安装在轴向延伸部或突起1553上,为的是可以确保对置压盘1503有一个轴向导行。但是,按目的要求还可以是,在对置压盘1503的内周表面和轴向延伸部1553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微小的间隙;亦即在正常的运转状态下,在这两个构件之间不存在接触。
按照一个变型方案,为了使弹性构件1550所传递的振动进行抑制,可以设置一个振动能消除装置,这种装置可以用一个摩擦连接件连接,如在图42中描述的那样。在图42中描述的变型实施方案中,设置一个减振装置1560,其位于对置压盘1503的里边区域和延伸部1553的外周表面之间,这个装置1560可以用一个在圆周方向上有波形的环构成,而其波形是径向布置的。这个环1560在径向上是张紧安装的,依此,例如在这个环1560和对置压盘1503的内周表面之间,当存在轴向振动的情况下就产生摩擦。亦即,对置压盘1503在延伸部1553上实现一个减振的支承。该波形的环1560可以在其圆周上是分开的,亦即开口式。
该盘形的弹性构件1550在径向外边支承一个起动齿轮1561。
该盘形构件1550,对置压盘1503,离合器盘1505和摩擦离合器1504构成一个结构单元,它可以特别简单和合理的方式进行予装配,运送和安置,并被拧装在内燃机的曲轴K上。该形状为内六角螺纹的固定螺栓1556同样是已经予装好的,亦即包含在结构单元中并可防止丢失。
离合器盘1505是在压盘1528和对置压盘1503之间被夹紧在一个相对曲轴转轴予对中的位置上,此外,还要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即,在该盘1505中设置的通孔1562,(其径向上位于该盘1505的弹簧减振器的里边),在将组件安装到轴K上的过程中,可以让一个螺纹工具1563穿过去。还有碟簧1527,在必要时也具有用于导入螺纹工具1563的通孔或开口1564。该碟簧1527的通孔或开口1564应与离合器盘1505的通孔1562相覆盖,为的是,安装工具,如一个内六角一致刀1563,可以无问题地卡入螺钉1556头部的紧螺纹型槽中。
如结合其他实施结构已描述的,通过应用一个带有至少对垫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1545的摩擦离合器1504,就能实现一个摩擦离合器的最佳化配置,特别是对施加离合器盘张紧力的力储存器1527实现最佳化设置。这个力储存器可以如此设置,即,它实际上仅仅施加在传递希望之转矩时必需的并作用于离合器盘的夹紧力。通过这种调节装置1545就可确保,力储存器1527在离合器单元1501的接合状态下并在全部工作寿命期间实际上保持相同的装配位置。此外,通过同样在离合器单元1501中设置的结构为垫弹簧1565的调节装置,(其在单元1501的分离和接合时,至少在一部分压盘操作行程期间,可导致由该单元传递的转矩实现一个逐渐的消除(减小)或建立(增大)),就可以实现一个分离力或分离力曲线的减小。亦即,通过将由调节装置中一个垫簧所施加的力或力-行程曲线和由力储存器(其作用于压盘上)施加的力或力-程曲线进行适当地调整,就能确定希望的分离力曲线。依此还能够使弹性构件1550,就其对于轴向-弯曲-或摆动振动达到希望的减振性能而言,作最佳化配置,因为,在这个弹性构件上作用并减小的分离力是不重要的。这样,为了分离该离合器而必需的操作力,在离合器单元没有明显轴向移动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个构件加以支承。
在图43中描述的离合器组件具有一个带壳体2002的摩擦离合器2001和具有一个与壳体抗扭连接,但轴向可有限移动的压盘2003。在压盘2003和壳体2002之间轴向张紧一个挤压碟簧2004,它可围绕一个由壳体支承的环形回转支承2005进行回转,并对压盘2003朝一个与壳体2002固定连接的对置压盘2006,如一个飞轮的方向上施加载荷,依此,离合器盘2008的摩擦垫2007在压盘2003的摩擦表面和对置压盘2006之间被夹紧。
压盘2003与壳体2002是通过在圆周方向或切线指向的叶片弹簧2009作抗扭连接的。在本实施例情况下,离合器盘2008具有所谓的垫弹簧扇形件2010,它确保在摩擦离合器2001接合情况下,有一个渐进的转矩增大,其中,它(2010)还能够通过两个摩擦垫2007在相对方向的一个有限轴向移动,使作用在摩擦垫2007上的轴向力实现一个渐进的提高。但是,还可以应用一个这样的离合器盘,此时,摩擦垫2007沿轴向实际上是刚性地安装在一个支承盘上的。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碟簧2004具有一个传播压紧力的圆环形基体2004a,从它径向地向内延伸出操作舌2004b。并且该碟簧2004是这样装配的,它用其径向外部区域对压盘2003施压,并且可用其径向内部的区域绕回转支承2005翻转。
转动支承2005包括两个回转支承2011,2012,碟簧2004在轴向被支承或被夹持在这两个支架之间。在碟簧2004朝着压盘2003的面上设置的回转支承2011是在轴向上对着外壳2002的方向施力的。另外,该回转支件2011是一个碟簧或碟簧类型的构件2013的一部分,该部件用其外边缘区域2013a弹性地支承在壳体2002上,因此该径向内部成型的回转支承2011压着操作碟簧2004并且也是在轴向上朝外壳2002的方向上施力。在轴向上设置在压盘2003与操作碟簧2004之间的碟簧2013具有一个圆环区域2013b,由该区域的内边缘径向向内地延伸到舌2013c,它构成了回转支承2011。
为了支承该碟簧类型的构件201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壳体2002与舌型托臂2013a之间是有插接式连接或卡接。
该碟簧类型构件或碟簧2013是作为传感弹簧构成的,它在一个预定工作行程上产生一个至少接近恒定的力。通过该传感弹簧2013至少基本上阻断作用在舌尖2004c上的离合器分离力,在由分离力在回转支承2011上产生的力及传感碟簧2013作用在回转支件2011上的反力总是保持至少接近平衡的。应将分离力理解为在摩擦离合器2001操作时作用在舌尖2004c或碟簧舌部2004c分离区域上的最大力。
壳体侧的回转支承2012经过一个调节装置2016支承在壳体2002上。该调节装置2016保证了:在回转支承2011及2012在朝压盘2003的方向或朝对置压盘2006的方向的轴向位移时,在回转支承2012及壳体2002或在回转支承2012及碟簧2004之是不形成任何不希望有的间隙。由此就保证了在操作摩擦离合器2001时不产生任何不希望有的无效行程或空行程,由此就得到了最佳的效率及摩擦离合器2001的完善操作。这种回转支承2011及2012的轴向位移是在压盘2003及对置压盘2006以及摩擦衬垫2007的摩擦面轴向磨损时出现的。
该调节装置2016包括一个环状部件形式的弹簧加压调节部件2017,该部件具有一个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及在轴向伸出的上升斜台2018,它分布在部件2017的圆周上。该调节部件2017是这样安装在离合器2001中的,即,使上升斜台2018移向壳底2002a。
该调节环2017是在圆周方向上施加弹簧力的,并且在调节转动方向上,也即通过斜台2018在铸在壳底2002a中的对置斜台2019上的上升形成了调节环2017朝压盘2003方向的轴向位移,这意味着在离开径向壳区域2002a的轴向上的位移。
对于回转支件2005或调节装置2016的自动调节功能及调节装置2016其它的构型可能性还要结合图1至32作更详细地描述。
该离合器机组包括一个补偿装置2020,它用于保证:在轴向方向上无间隙地操作由碟簧舌2004b构成的摩擦离合器2001的分离装置并且在一个恒定的行程2021上移动它。该补偿装置2020设在包括一个分离轴承的分离器2022及舌尖2004c之间。分离器2022套在用简图表示的导管2023上并可相对于操作摩擦离合器2001在轴向上移动。该导管2023由一个未详细描绘的传动机构壳支承并包围着传动机构主动轴,在该轴上也可抗转动地接受离合器盘2008。使分离器2022轴向位移所需的力由操作装置2024获得,它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利用一个慨要表示的分离器叉构成,它同样地被支承在传动机构侧上。然而也可使用液压或气压操作的分离器2022,也即具有用一压力介质加载的活塞/缸体单元的分离器。
补偿装置2020以放大的尺寸描绘在图44及45中,包括一个环形构件形式的调整部件2025,该部件表示在图46及图47中。在图示实施例中该环状调整部件2025具有两个在径向错开,在圆周方向延伸及在轴向上升起的上升斜台组2026,2027,它们都分布在部件2025的圆周上。如尤其在图47中所表示的,径向上内部的上升斜台2026相对于径向上外部的上升斜台2027在圆周方向错开,并且大约错开斜台长度或斜台部分的一半。如从图43及44中可看出的,调节部件2025用其端面2025a直接地支承在舌尖2004c上。这些上升斜台2026,2027在轴向上背离操作装置2004b。该调节部件2025在圆周方向上由弹簧加力,并且在调整转动方向上,通过斜台2026,2027在图48及49中详细描绘的支承环2030上的对置上升斜台2028,2029上的滑动形成该调整环25在朝压盘2003方向上的一个轴向位移,这意味着离开分离器2002的轴向上产生位移。
由可从图48及49中看出的,这些对置上升斜台2028,2029同样构成无论在径向上还是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错开的两组斜台。该调节部件2025的斜台2026,2027及支承环2030的斜台2028,029彼此对准及在轴向彼此啮合。通过在圆周方向上错开的斜台可保证:在调整部件2025及支承环2030之间呈现完善的向心导向。如尤其在图44中可看到的,该平衡器2020的两个部件2025及2030在轴向上彼此扣合,支承环2030的对置斜台2028,2029的配置角2031(图49)相应于调整部件2025的斜台2026,2027的角2032(图47)。支承环2030可与壳体2002抗转动地连接,然而它在轴向可有限地位移大约离合器操作行程2021。这个轴向限制是由支承环2030的径向区域2033来实现的,该区域在摩擦离合器2001的接合状态下靠放在盖底径向内区域2002a上。这种靠放是通过施加弹簧力的操作装置2004b引起的。在摩擦离合器2001分离时,其行程限制是由一个片状部件2034来保证的,它被设置在背离操作装置2004b的支承环2030的一侧上,并且可被分离器2022在直径区域2035中施力。该片状部件2034同样具有一径向区域2036,该区域在摩擦离合器2001分离时可接触在盖底径向内区域2002a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调整环2025及支承环2030由耐热合成材料,如耐热塑料作成,它还可附加地用纤维加强。由此这些部件可用简单的方式作为喷压件被制造出来。
上升斜台2026,2027及对置上升斜台2028,2029在圆周方向是这样构成的:至少在这两个构件2025及2030之间可以有一个扭转角度,这角度保证了在摩擦离合器2001的整个工作寿命中使在压盘2003、对置压板2006及摩擦衬垫2007的摩擦面上出现的磨损得以重新调整。这个调整角视滑动上升斜台的布置而定可在30°及90°之间的量值范围中。在图示的实施便中在图45中用标号2037所示的扭转角为75°的数量级。斜台及对置斜台的配置角2031及2032在6°及14°的数值范围中,最好为8°的数量级,其中,斜台及对置斜台的真实角2031及2032在这些斜台的径向延伸方向上是变化的,因为对于一个给定的扭转角必须克服相同的高度差。这意味着,随着直径的增大斜台角2031及2032将要减小。
对于部件2025进行调整所需的在圆周方向施加的力是借助于储力器来实现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它是由两个弧形布置的被支撑在支承环2030及调整部位2025之间的螺旋弹簧2038,2039构成的,这些螺旋弹簧2038,2039支承在与盖2002抗转动连接的支承环2030上,并可使调整环2025转动,只要这时由于衬垫的磨损使操作部件或碟簧舌部2004b在轴向离开了盖底2002a或分离器2022的话。如尤其从图45及48可见到的,这些螺旋弹簧2038,2039放置在圆周方向上沟状或托座状延伸的环2030的接收部件2040,2041中。如从图44中看到的,在横截面中与储力器2038,2039的螺圈相配合的这样一个接收部件2040延伸在大于一个弹簧2038或2039横截面的半周上,并如从图45及48中看到的,在朝着操作装置2004b的侧上总设有一个槽形孔2042,2043而在背着操作装置2004b的支承环2030的侧上总设有一个槽形孔2044,2045。弹簧2038,2039利用限制接收部件2040,2041的面在轴向上被对着支承环2030保持住。为了能使螺旋弹簧2038,2039穿入,这些扇形接收部件2040,2041各具有一个穿簧区域2046,2047,它们具有一个径向的引导区域,该引导区域至少相当于螺旋弹簧2038,2039螺旋的外径。从这些穿簧区域2046,2047上方,这些力储存器2038,2039可以倾斜地推入到扇形接收部件2040,2041中。在这些还是松弛着的螺旋弹簧2038,2039装入到这些扇形接收部件2040,2041中后,再将调整部件2035与支承环2030组合起来。为此在调整环2025上设有轴向凸块2048,2049,它们同时构作螺旋弹簧2038,2039的施力区域或支承区域,每个凸块被插入到在圆周方向上与穿簧区域2046,2047相连接着的轴向槽区域2050,2051中,由此使施力区域2048,2049接触到松弛着的螺旋弹簧2048,2049的端部区域上。一个力储存器2038或2039的松弛状态可从图45中看出并且用2039a表示。这些螺旋弹簧2038,2039的另一端部区域支承在扇形接收部件2040,2041,设在圆周方向的底部2033,2053a中。通过调整环2025及支承环2030之间的扭转可使弹簧2038,2039预加载。在转过一个确定的相对扭转角后,即转过大于穿簧区域2046,2047的延伸角度后,调整环2025的施力区域2048,2049总是处于在轴向上超过槽2044,2045的一个端部区域的位置上,使得调整环2025及支承环2030可相互地运动,直到上升斜台2026,2027与对置上升斜台2028,2029相互接触。槽2044,2045及轴向凸块2048,2049彼此这样地对准,即在两个部件2025,2030之间形成一种在轴向超作用的卡锁连接。为此轴向凸块2048,2049在其端部区域具有一个钩状区段2048a,它靠放在支承环2030径向延伸的区域上。利用这两个部件2025及2030之间的一次附加的相应于角度2037(图45)的相对扭转,使弹簧2038,2039被压缩到与摩擦离合器2001的新状态相应的压紧角长度2054。在这个位置时,这两个部件2025,2030可由一个未示出的装置锁住。这个装置例如包括一个构型闭锁件,它在这两个部件2025及2030之间超作用,并在摩擦离合器2001组装到对置压盘2006上后可被除去,由此使该补偿装置2020发挥作用。用于补偿尤其是衬垫磨损的可能调整角相应予图45中用标号2037表示的扭转角。根据扭转角2037,轴向凸块2048,2049与槽2044,2045在环2025调整方向中具有的端部区域相接触。与此位置相对应的螺旋弹簧2038,2039的受压位置在图45中用标号2038a表示。
在摩擦离合器2001的新状态时,构成上升斜台及对置上升斜台的轴向爪2026,2027及2028,2029在最远的轴向位置上彼此配合。这意味着相互靠放的环2025及2030需要最小的轴向结构空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摩擦离合器2001的分离方向上操作行程是由片状部件2034保证的。根据一个未示出的实施形式,对此所需的止推区域,例如是与盖2002共同作用的止推区域,也可设置在分离器2002侧上,或是设在与摩擦离合器一起转动的轴承环上,或是设在与该部件相连接的一个部件上。摩擦离合器2001的操作行程的轴向限制在至少一个轴向方向上也可通过至少一个设在导管2023侧上的用于分离器2022的轴向止挡来形成。
此外,分离器2022可直接作用于操作装置2004b,并且在分离器2022和分离装置2024之间设置相应的补偿装置。
合乎目的的是,分离器2022用不妨碍摩擦离合器2001及补偿装置2020功能的一个预压力施加在操作装置2004b的方向上。
如从图44至46中可看到的,在调节环2025上具有径向向内的凸起2055,它构作用于一转动或制动装置的作用区域,在需要时另一方面它可设在壳2002或支承环2030侧上,用以作转动锁止。这类制动装置是在制造或组装摩擦离合器2001及补偿装置2020时设置的,而在摩擦离合器2001组装到惯性轮2006上后即被移走。
在图50中描述的细节表示在图43及44中所示补偿装置2020下半部分的实施变型。在根据图50的该变型中,在补偿装置2120及壳体2102之间的轴向限制在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中是由钩状的轴向支承2133来实现的,该支承与片状部件2134构成一体。该支承2133成型在用作压件的片状部件2134的外缘上并且轴向地穿过盖2102。在它的朝着碟簧2104的自由端上,该支承2133真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区域2133a,它在其朝着碟簧2104的一侧上径向地抓住盖体2102。通过这种构型就保证了:由碟簧2104作用于补偿装置2129的轴向力支承在由片材构成的受压件2034上,以使得由补偿装置2120受到的轴向力大于在图44中的补偿装置2020所受到的轴向力,在后者上止推是由用塑料制造的支承环2030的区域2033形成的。此外这种作用于补偿装置2020及2120的轴向力也可能出现在运输的时候,即未组装离合器的情况时,因为在该状态时主碟簧2004或2104通过弹簧舌轴向地支承在支承环或塑料补偿部件2030,2130上。这个由片材作成的受压件2134可至少个有二个最好是三个或更多个钩状支承2133,它们最好是对称地或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的。受压件2134的片材强度可根据支承的轴向力来设置。该由塑料作成的环2140与受压件2134形成防转动连接。与图44中相似地,该受压件或片状部件2134径向外部也具有区域2136,它从圆周方向看延伸在钩状支承2133之间,并通过在壳2102上的限位件来限制分离行程及用于避免不允许的超大行程。
在图51中表示的一种摩擦离合器2201的细节基本上具有类似于图43中摩擦离合器2001右下方的结构。在图51中部分地表示出离合器壳2202,用于碟簧2204的回转支承2205,调节装置2216及补偿装置2220。调节装置2216及补偿装置2220的功能已在对图43至50的描述中指出或在德国专利申请P4306505.8及P4239289.6中指出,它们的内容尤其结合在本发明中作为参考。
在根据图51的实施变型中,设置了一个用于调整环形式的调整部件2217的转动锁止件2260。
该调节或转动锁止件2260保证在未组装的摩擦离合器上,调整部件2217相对于其它构件如尤其是外壳2202具有一个确定位置。通过该调整锁止件2260尤其可以保证,在摩擦离合器2201的新状态时使调节部件2217保持在其调回位置上,即实际上还未进行任何调节的零位置上,虽然这时碟簧2204还未对回转或支承件2212区域中的调整环2217施力。回转支件则这样地缩回,即在未组装摩擦离合器2201上或用于发货时的摩擦离合器2201上主碟簧2204通过其簧舌轴向地支承在补偿装置上,如这可结合图43及44看出。由于这种支承,主碟簧2204在轴向离开壳2202或调整环2217的方向上压着碟簧形式的力传感器2213。由此在朝着壳2202方向上轴向压紧调整环2217就不再能被保证了。如果没有转动锁止件2260,环2217就会产生移动。在摩擦离合器2201组装到一个内燃机的驱动轴上时,对于那些不是针对所希望的为保证尤其是离合器盘的摩擦衬垫上出现的磨损而进行的补偿具有缩回位置。在图51中清楚地表示出各构件的位置,它相当于装配在一个飞轮上的摩擦离合器。虚线表示一个新的未曾组装的离合器中碟簧2204及传感弹簧2213的位置。如所看到的,在离合器2201的未组装状态中,在调整部件2217或环形支承件2212与盘形弹簧2204之间具有一个轴向距离或空隙。
此外,对于摩擦离合器2201的运输所设置的用于调整装置2216的调整锁止器2260至少具有一个锁止部件2261,它至少在摩擦离合器2201的未组装状态或需要时在组装好的摩擦离合器2201的接合状态时相对于外壳2202无转动地保持着,并与外壳2202共同作用,用于使调整部件2217转动锁止。这个锁止部件2261,如在图52中表示的,具有在径向延伸的各个臂2262,它的径向外端与调整环2217相固定连接,其径向内端被固定地夹持在朝向碟簧2204的外壳2202侧设有的限位件2233及外壳2202之间。由此使调整部件2217与外壳2202形成传递力的连接。该臂2262可以是象板簧地构成的并径向向内地经过一环形区域2263彼此相连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臂2262与调整部件2217用螺丝拧住。然而臂2262也可与调整部件铆接,或是为了与调整部件2217连接具有埋入在构成这个部件的塑料中的整个区域。
补偿装置2220及限位止挡2233与外壳2202及锁止部件2261的轴向夹持区域构成一个用于调节部件2217的制动或离合器,它在未操作摩擦离合器2201时超作用。
在离合器分离时,该锁止部件2261或搭接板2262的制动或夹持作用被去消,以使得在需要时可以调节该调整部件或调整环2217。
有利的是,当锁止部件2261或构成该部件的板簧状搭接件在轴向具有小弹性率或弹性刚度,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相对大的弹性刚度或比较硬的情况。
在图53表示的一个调整环2317的实施形式中,在轴向的弹性搭接件2362是直接地喷塑在塑料环2317上的。该搭接件2362可以用如图52所示相似的方式,径向向内地通过一个圆环形区域相连接。
在图54A至图55中描绘的离合器单元及摩擦离合器2401具有一个由板盖2402构成的外壳,一个与外壳抗转动连接的但在轴向可限位移动的压盘2403及一个在该盘与盖2402中间受压的碟形压簧2404。该碟形压簧2404在外壳2402对面作为双臂杆被支承着,同时它被可翻转及可转动地保持在一回转支承2405中。该碟簧2404用对着环形回转支承2405径向外端区域在压盘2403与一飞轮之间可被夹紧的离合器盘2408的摩擦衬垫2407的方向上对压盘2403施力。在压盘2403及盖体2402之间的转矩传递是经过板簧2409实现的,该板簧在压盘2403的升降方向上可由摩擦衬垫2407预加载。
碟簧2404具有一个环状基体2404a,以及由此出发径向向内定向的舌2404b。
该摆动支承2405包括两个回转支承2411,2412,碟簧2404在轴向被支承或被夹持在这两个支承中间。该回转支承2411及2412与结合图43描述的回转支承2011及2012具有相似的布置及结构,并具有相同的功能。有关作用于回转支承2411,2412的部件及回转支承2405的自动调整作用已由对图43及图1至32的描述指出。
由碟簧舌部2404b构成的摩擦离合器2401的分离装置可由一分离器2422轴向操作,由此可改变碟簧2404的斜度。该分离器2422可与结合图43至49所描述的分离器相似,具有一个补偿装置2420。而在具有自调整分离支承的离合器分离系统中,这类的补偿装置2420是不需要的。在这样一个分离系统中分离器2422与至少在分离过程中与离合器2401绕行的分离支承环相连接。
为了避免不允许的由碟簧2404b构成的离合器分离装置的大分离行程,对碟簧舌部2404b设置了在离合器2401或外壳2402上的行程限制装置2436。该行程限制装置2436利用对碟簧舌部2404b的轴向支承及利用对作用在分离器2422上的分离力的轴向截挡限制了碟簧2404的摆动行程或摆动角。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行程限制装置2436由被盖体2402的径向内侧区段构成的环形止挡区域2436构成,舌尖2404c在一个预定的轴向行程2421后与止挡区域相接触。该环形止挡区域2436是这样构成的:它至少差不多位于碟簧舌部的分离直径上,也就是这个直径、在该直径上分离器2422与碟簧2404b形成接触。该止推区域2436轴向地布置在弹簧舌2404b或弹簧舌尖2404c与离合器盘2408之间。
该环形止推区域2436通过径向伸延的筋或腹板2437与盖体2402a相连接。如从图55看到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六根这样的腹板。对于某些应用情况也可以仅设置三根这样的腹板。在需要特别大分离力的离合器实施例中可以用更多的腹板,例如设置九根。
这些腹板2437从盖底2402b或从盖体2402a径向地向内延伸并在轴向上朝压盘2403或离合器盘2408的方向倾斜。止推区域2436相对于盖底2402b轴向地移位到盖室中。弹簧舌2404b穿过在环形止推区域2436径向外侧的盖体2402a及连接筋2437之间形成的孔2438伸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此这些碟簧舌部2404b径向地向内通过它的长度的部分区域在轴向反着筋2437延伸的方向形成弯曲或竖过来。由图55可以看出,这些碟簧舌部2404b构成三个组,每个组配有一个孔或口2438。在每个组中间总是设有一个缝2439用于接收筋2437。这些缝2439及筋2437彼此这样校准位置,即使得碟簧2404能完善地摆动。
碟簧舌部2404b穿过孔2438是在摩擦离合器2401组装时实现的。为此,碟簧2404处于松弛状态,它在图54A中用虚线表示,在舌尖2404c的区域中它具有一个内径2440,该内径大于环形止推区域2436的外径2441。由此该碟簧2404,至少在完全松弛状态中可用它的碟簧舌部2404b轴向地穿过盖2402上的孔2438。在摩擦离合器2401组装时或至迟在摩擦离合器2401安装时,例如安装在一飞轮上时,该碟簧2404被摆动,由此使被碟簧舌部2404b限定的内径2440变小。在安装于一飞轮上的摩擦器上,碟簧2404具有其工作位置,并且舌尖2404c限定了一个小于止推区域2436外径2441的内径2442。该碟簧2404是可这样转动地保持在外壳上及舌2404a是这样构成的:在返回回转行程2421后,由舌确定的内径仍小于止推区域2436的外径。
轴向限位的最大可能操作行程2421是这样定尺寸的:在达到衬垫2407的最大允许磨损量时,离合器2401应具有至少还是完整的给定分离行程,该行程对于离合器2401的完善功能也即完善的分离是必须的。摩擦离合器中离合器2401或衬垫磨损的自动补偿保证用的传感弹簧2413及调整装置2416是这样设置的:在摩擦离合器2401的新状态时,在行程2421完全通过时回转支承2405本身不会出现错误的轴向调整。
以下借助于数据例来说明及论述止推区域2436与碟簧舌部2404b之间的相互配合。
上述的摩擦离合器2401的分离行程在考虑存在公差的情况下为8.4到10mm。离合器2401是这样设计的,在其新状态时当分离行程超过14mm才可能是回转支承2405的轴向误调整。止挡件2436是这样构成及定位的:在摩擦离合器的新状态时与止挡件2436形成接触的区域,即舌尖2404c可以返回12.5mm的轴向行程。在碟簧舌部接触到限位件2436并获得最大分离力时,盖体还可弹性地轴向内移约0.5mm,因此最大的轴向行程可为13mm。
假定,在衬垫2407上可以允许的最大磨损量为3mm,则在摩擦离合器2401的使用寿命期上碟簧通过它的回转支承2405的轴向位移在朝离合器盘的方向上移动约3mm。最大可能的分离行程2421因此从约13mm降为约10mm,以使得离合器在其使用工作期限终了时还处于要求的分离行程公差8.4至10mm以内。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止挡件2436与盖2402构成一体。该止推件也可以由一个与盖2402相连接的单独的部件构成。同时腹板2437也可由单独的部件或与作为单独构件构成的止挡件2436是一体的。
在图54A及55中所示的离合器单元2401中还设有一个部件或装置,它在离合器单元2401工作时,至少在转速范围的部分区域上当离合器单元2401有效转动时使碟簧2404的轴向支承力提高。通过该支承力提高可以避免:由于至少出现在一个确定转速区间的干扰因素使离合器单元2401操作时产生不允许的调整,该调整是基于与回转支件2411共同作用的传感弹簧形式的传感器2413测得的不希望的、非由摩擦衬垫2407的磨损引起的轴向偏差或下降形成的。
在图54A中设有为了提高作用于回转支件2411轴向力而设置的与转速或离心力有关的装置2450。该与离心力有关的装置2450是由在传感碟簧2413的外围变形的及向着盖2402方向升高的舌2450构成的。如从图54B看到的,碟簧状的传感弹簧2413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舌状托架2413a,它如从图54A及55看到的,轴向地支承在盖2402上。在托架2413a及支承它的盖2402的轴向区域2451之间是一种卡口式连接或闩接2452。该卡口式连接是这样构成的:通过传感弹簧2413及壳2402的轴向会合及通过这两个部件间的随后出现的相对转动,使托架2413a轴向地位于壳2402的支承区域2451上。在传感弹簧2413及盖2402组装时在转动这两个部件前使传感弹簧2413首先在轴向弹性地受力并在转动后使其力卸载,由此使托架2413a用预压力支承在盖2402上。如从图54B看到的,在一个径向托架2413a的两侧上设有一个舌2450。在摩擦离合器单元2401转动时,由于作用在舌2450上的离心力将产生出一个力来,它叠加在由于预压力使传感弹簧2413得的力上,由此使回转支承2411区域中操作碟簧2404的支承力加大。这个通过舌2450产生的附加在回转支承2411上的力随着转速的加大而增大。然而这个力的增大受到这样的限制,即从一个确定的转数级开始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将使舌2450产生使其径向向外地支承在壳2402上的变形或回转,以使得在回转支承2411的范围内由与离心力有关的装置2450产生的附加支承力不再或实际上不继续增加。
在考虑回转支承2411及碟簧2404之间的轴向力关系或力平衡时,还应考虑板簧形式的转矩传递装置2409。该板簧形式的转矩传递装置2409可以在壳2402及压盘2403之间被施加预压力,以使得在离合器单元2401的整个工作期间上该压盘2403通过转矩传递装置2409在轴向对着碟簧240受到压力。因此由转矩传递装置2409产生的轴向力与碟簧2404对压盘2403的作用力相互对立,并在传感弹簧2413作用于碟簧2404的轴向力相加,并且这两个力还抵抗作用在舌尖2404c上的轴向分离力。因此在未转动的离合器单元2401上,使碟簧2404位移的实际传感器力是由转矩传递装置2409及传感弹簧2413产生的合力并作用于碟簧2404上。在离合器单元2401转动时,这个合力还需叠加上由舌2450产生的与转速或离心力有关的力。
在具有一个例如衬垫弹簧形式的装置2453的离合器盘2408的情况中,在操作摩擦离合器单元2401时,在压盘2403升降行程的部分区域上该装置2453保证了由离合器盘2408传递力矩逐渐上升或逐渐下降地支承在装置2450上,直至通过压盘2403,碟簧2404相对调整环形式的调整部件2417的轴向支承使摩擦衬垫2407或离合器盘2408释放为止。由此保证了至少差不多直至摩擦衬垫2407释放时,调整环2471轴向地在碟簧2404及壳或盖2402之间保持张紧,并由此不产生任何调整。当离合器单元2401分离,压盘2403从衬垫2407上抬起时,在离合器单元没有舌2450时,仅由板簧状转矩传递装置2409及传感碟簧2413产生的合力作为主碟簧2404的轴向加压力。该合成的传感器力与传递到舌尖2404c上的分离力作用相反。在一定的转速区域尤其是在较高电动机速度时,可能出现由于电动机引起的振动,该振动又引起压盘2403的轴向振动。当压盘2403轴向振动时,这个压盘2403能短时地从主碟簧或碟簧2404上升起,由此使合成的传感力短时地下降,因为这时由板簧形式的转矩传递装置2409产生的轴向力不再作用在碟簧2404上。这就导致,使装置2416达到调整所需要的在碟簧2404或作用于其上的分离力与作用在该碟簧2404上的合成支承力之间的力关系被干扰,并且在这种离合器单元2401的工作状态下作用在碟簧2404上的轴向支承力被减少,由此使该离合产生过早的或不希望的调整,并因此使碟簧2404的工作点向着碟簧力的最小值方向移动。此外在一定的电动机工作状态时,尤其是在较高电动机转速时,可能出现特别高的旋转轴圆周加速度,这会产生由于调整环2417的惯性而引起的圆周力,和由于作用在调整环2417与壳2402之间的调整斜台2418,2419使该圆周力可以产生出作用在碟簧2404上的轴向分量,该分量与总的传感力反向平行,由此同样地会产生不希望的调整。由于出现振动还可能使上升斜台2418,2419之间存在的摩擦啮合减弱,以使得由在圆周方向上作用在调整环2417上的调节弹簧2417a产生的并作用在碟簧2404上的轴向力变大,由此同样有助于出现不希望的调整。
为了对没有设置与离心力有关的支承装置2450的离合器单元2401的上述缺点进行克服,在图54A至55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与离心力有关的舌2450。这种与离心力有关的装置2450补偿了与转速相关的干扰力,同时它能产生与转速或离心力相关地上升的支承力,该力与传感弹簧2411产生的力是并行的。
该与离心力有关的装置可以这样地构成,即对于衬垫磨损所需的调整在离合器单元2401中仅在静止状态或者在离合器单元2401很小转速时才可能进行。这样,在离合器单元2401转动时或超过可能出现临界振动的转速时,可使调整器2016实际被锁住。
在图56所示的摩擦离合器2501的实施例中,传感弹簧2513布置在碟簧回转支承2505的径向内部。该传感弹簧2513具有一个环状基体2513a及由该壳体径向向内延伸出的舌2513b。传感弹簧通过该舌2513b支承在环形止推区域2536上,该区域2536与根据图54及55的环形止推区域2436具有相似地布置与构成。该传感弹簧舌2513b支承在止推区域2536上朝着碟簧舌尖2504c的一侧上。在径向外侧该基体2513a同样具有舌2513c,它靠在碟簧2504上用于在轴向支承该碟簧。
传感弹簧2513可以这样组装到盖2502上,即使它在受压方向上锥形地变形,直至由内舌2513b所限定的内径2540大于止挡区域2536的外径2541为止。由此可使支承舌2513b穿过盖2502上的孔2538,其穿孔方式与结合图54及55中的舌2404b及孔2438所述的方式相似。在将舌2513b穿出孔2538后,使传感弹簧2513松弛,由此使舌2513b的内端区域移动到较小的直径上,并与止推区域2536形成接触。
另一种可能性在于:为了将传感弹簧2513组装到盖2502上,至少内舌2513b的部分区域轴向地朝盖2502的方向向上弯曲,以使它的内径2540被限定得大于止推区域2536的外径。在传感弹簧或舌2513b穿过盖的孔2538后,该舌2513b可这样地弯回来,即它的径向内区域以一定的预压力与止推区域2536形成接触。通过弯曲弹簧,舌2513b将从图56中所示的虚线位置通过碟簧材料的塑性变型回转到图中被完全拉伸的位置上。为了使传感弹簧舌2513塑形变形,可以使其轴向地支承在碟簧2504的舌2504b或舌尖2504c上。对于舌2513b的弯曲操作可使用一种工具,该工具从上方支承到盘形操作弹簧2504的舌2504b上,并从下方对传感弹簧舌2513施力,该力约施加于舌2513b将被弯曲的直径区域上。
限制碟簧2404或2504分离行程或回转角的止推区域2436或2536具有的优点在于:它们可以与相应的离合器2401或2501作成一体,并作用在碟簧舌2404b或2504b的区域中,由此可保证在碟簧舌2404b,2504b接触到止推位置2436,2536上时,碟赞舌在轴向上可不变形或仅是无足轻重的变形。由此也可以保证,碟簧舌2404b,2504b本身也不会在其与摩擦离合器2401,2501分离状态相应的位置上与离合器盘2408的一个构件形成接触。在图54中,碟簧2404与离合器分离状态相应的位置用虚线表示并标以标号2450。由此还可避免:在摩擦离合器2401分离状态时碟簧舌2404b与相对该离合器2401转动的离合器盘2408形成接触或滑动。
在根据图54至56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碟簧舌尖2404c,2504c的区域中设有止推区域2436,2536。这些止推区域但也可有另外的构造并相对于内舌尖2404c,2405c径向向外错开。然而在这样一种构型中这样作也是符合要求的,即在舌尖2404c,2405c及位于径向外端的止推位置之间存在的杠杆臂被这样地选择,以使得碟簧舌2404b,2505b不会由于作用在它上的分离力及止挡区域的支承产生不能允许的弯曲。
由该分离系统或操作系统可能会产生作用在离合器操作装置上的所述超量的或不允许的大分离行程,该离合器操作装置在图示或所述的实施例形式中是由碟簧舌构成的。这个操作系统通常包括:一个分离支承,它作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装置;一个操作机构,例如是一个离合器踩板;及一个在分离支架及操作机构之间设置的力传递线路。该力传递线路可设有一个接收气缸及一个发送气缸。在具有一个发送气缸及一接收气缸的分离系统的情况下可能这样地引起超过正常分离行程的分离行程,即由于摩擦离合器的一次快速接合及重新分离使接收气缸不能足够快地返回,就是说它没有达到终止位置,以致在一个短时紧接着的离合器重新分离时接收气缸本身虽然返回一个与正常分离行程相对应的行程,但对于离合器则产生了一个合成的分离行程,它相当于正常分离行程与未完成的剩余返回行程的和。由此使摩擦离合器产生了一个合成的操作行程,它明显地超过了预定的离合器最大允许分离行程。这意味着在一个摩擦离合器上设置的用于操作的超行程储备量也可能被超过。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措施或止推器2036,2436,2536可以避免在摩擦离合器操作时的不允许的大分离行程或超行程,而且它还能保证在离合器工作期间所需的及所设的正常分离行程。
根据本发明,在离合器尤其是具有至少补偿离合器盘的摩擦衬垫磨损的调整器的离合器上,很普通地设置至少一个在离合器操作路径中的止推器,它避免了在操作离合器时离合器操作装置的超行程。这种止推器例如可以限制分离支架的分离行程或碟簧的回转行程。然而这样一个止推器也可设置在另外的位置上。此外可将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行程限制在一个确定的恒定值上,同时也可在或是分离方向上或是接合方向上设置一个确定的限位或止推器。
这种限位器可以用有利的方式设在分离支承的区域中,因为在这个区域中在操作装置如摩擦离合器的碟簧及对确定行程限位的构件之间的公差链较小。
在具有一个这样的限位器或止推器的情况下,在分离时将会朝着一个实际上刚性的限位器行进,这会出现部件、尤其是分离系统部件的过应力,并在作为操作器的脚踩操作系统上也是不希望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在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路径中设置了一个弹性的或可弹性伸缩的装置和/或限制分离系统中压力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具有一预应力或需要一个最小变形力或打开力,这些力至少要略大于用于操作离合器所需的最大力及所需的最大压力。由此就保证了在止推器起作用时离合器踩板可以继续踩下去,或是操作电动机可以使一次运动进行到一个确定的位置上。这种在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路径中设置的调整装置可以设置在离合器操作装置及分离支承之间或者设有分离支承与分离操作装置如离合器踩板或分离电动机之间。
在图57中描绘了一个分离系统2601,其中表示出用于限制由分离支承2622作用于离合器操作装置2604和/或离合器壳2602上的最大力的各种可能布置。在图57中设有一个轴向止推器2636,它在分离支承2622行走一确定行程后与外壳2602形成接触,它与结合图43及44中的止推器2036所描述的情况相似。然而这种分离行程的限位也可以用其它形式或方法实现,例如是结合图54至56所述的形式。该分离系统2601具有一个发送缸2650及一个接收缸2651,它们通过一个导管2652相连接。接收缸2651的活塞2653支承着分离支件2622,并可在一壳2654中轴向地进行位移。压力室2655经由导管2652供给液压介质如油。油缸单元2650具有一个外壳2656,它与在其中所设的活塞2657构成了一个客积可变的压力室2658。该压力室2658经由导管2652与压力室2655相连接。在压力室2658中设有一个用于活塞2657的复位弹簧2659。活塞2657通过一个离合器踩板或操作马达,例如电动机或泵可轴向地位移。该分离系统2601的压力介质回路与一个压力介质容器2660相连接。优选的方式是该发送油缸2650通过一导管2661直接地与压力介质容器2660相连接。
为了限制作用于分离装置2604和/或壳2602上的离合器操作力,在图57的实施例中,在该分离系统2601的压力介质回路中至少设有一个装置,它可将在操作摩擦离合器时在压力介质回路中产生的压力限制在一个确定的值上。在图5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装置由至少一个限压阀构成。在图57中描绘了这样一种压力限制阀的不同布置可能性。这样的一个压力限制阀2662例如可设置在导管系统2652中并且设有一个返回到压力介质容器2660的返回导管2663。然而也可设置一个压力限制阀2664来取代压力限制阀2662,它支承在壳2654上或与该壳作成一体,它与压力室2655相连接并经由一返回导管2665与压力介质容器2660相连接。
在图57中还表示了另一个用于压力限制阀2666的布置可能性。该压力限制阀2665与发送油缸的压力室2658相连接并可支承在壳2656上或与其作成一体。此外该压力限制阀2666还具有一个返回到压力介质容器2660的返回导管。为此该压力限制阀2666具有本身的导管,或也可与导管2661相连接。
用于布置限压阀2667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该阀在发送油缸2650的活塞2657中被作成一体。该阀2667在其减压侧同样设置成与压力介质客器2660连接或至少与一个中间存储器相连接。
也可以在压力介质回路设置一个液体存储器,它用于限制分离系统中出现的最大压力,同时它在限定分离行程的止推器起作用后通过压力介质的储存对系统减压,并由此实际上作为缓冲器或弹簧存储器起作用。
在图58所示的离合器单元2701中,与结合前面的图描述的情况相似,具有用以自动补偿出现在离合器盘2708的摩擦衬垫上磨损的一个调整装置2716。在该图示实施例中,该调节装置2716的原理结构及工作方式与图54及55中的调整装置相对应。该调整部件或调整环2717具有接触区域或止推区域2770,它在离合器单元2701的分离过程时可与碟簧2704相互作用。止推区域2770相对于与它共同作用的碟簧2704的区域2771的轴向相对布置是这样作的:该碟簧区域2771在分离过程中至少是间接的、最好是直接地轴向支承在调整环2717所带的接触区域2770上。这种反向支承最好是至少大约在达到略超过舌尖2704c区域中碟簧2704的给定分离行程2772或相应的回转角时实现的。这种略超过给定分离行程2772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分离系统的误调节或非准确调节引起。利用在接触区域2770上轴向支承碟簧2704就保证了调整环2717防止不希望的转动。在超过一个预定分离行程2772时该碟簧2704实际上起对调整环2717制动的作用。
在该图示实施例中,该接触区域或止推区域2770是由在回转支承2705径向外侧的环2714上成型的环形凸起部分2773构成的。也可采用多个在圆周上分布的托架2773取代环形径向凸起。在该图示实施例中,该凸起或托架2773一直延伸到碟簧2704的外缘。一旦达到了预定分离行程2772,碟簧2604就用其外区域2771支承在调整环2717的止推区域2770上。在超过预定分离行程2772时,碟簧2704的回转直径变大,因为该直径从回转支承2705处的直径位移到碟簧2704的区域2771与止推区域2770之间的接触直径上。由于这个位移也使舌尖2704c区域中所需的分离力变小,因为碟簧的杠杆比由i改变到i+1,并且因为从开始至分离行程2772作为双臂杠杆支承的碟簧在超过行程2772后实际上作为单臂杠杆回转。通过分离力的减小也可保证使碟簧2704利用另外的传感器弹簧2713及板簧2709产生的轴向合成支承力或加载力被压向壳2704或调整环2717的方向。碟簧2704也可以不是整体地在轴向从调整环2717或盖2702移开。在超过预定分离行程2772后,传感弹簧2713轴向地弹性变形,并由于碟簧然后在回转支承2705的区域中从调整环2717升起。
该凸起或托架2773可用有利的方式喷塑在由塑料制造的调整环2770上。轴向作用在托架2773上的最大力为碟簧舌2704c区域中的最小分离力与对碟簧2704的轴向传感弹簧力或支承力的差,该支承力是由传感弹簧2713及板簧部件2709产生的。该托架2773是这样构成的,即它抵抗该最大力时没有实质的变形。
另一实质性的优点在于:压板2703的轴向上升量实际保持恒定,并且由此在超行程2772时,由板簧2709作用于主碟簧2704的轴向力不再下降。因为由板簧2709产生的力为合成传感力的一部分,由于该板簧保留的剩余压力增大了摩擦离合器超行程的安全性。由此在例如轿车离合器中在舌尖2704c的范围内达到约0.5至2mm的超行程,并未妨碍调整装置2716的功能。
压板2703上升量的限制也可以被实现,这时在超过一预定分离行程时压板2703轴向支承在传感弹簧2713上。对此可在传感弹簧2713和/或在压板2703上设置相应的造型,如爪,凸起或类似物。
一种如图59至62构型的摩擦离合器3001具有一个壳3002及一个与该壳无转动连接的、然而在轴向可限位移动的压盘3003。在压盘3003及作为板盖构成的壳3002之间有一个轴向张紧的碟簧3004,该碟簧用其径向外区域在朝着与壳3002固定连接的对置压板3006例如飞轮的方向上对压盘3003施力,并周其径向较内的区域支承在由盖支承的环形支架3005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支架3005是由一个线材环构成的。在操作摩擦离合器或碟簧3004回转时,这个作为双臂杠杆起作用的碟簧3004围着环形支架3005翻转,也即随着它的倾斜度变化支承在环形支架3005上。通过在离合器接合状态中由碟簧3004施加的轴向力使离合器盘3008的摩擦衬垫3007被夹紧在压盘3003与对置压板3006之间。操作盘碟簧3004在其背着摆动支架3005的面上由一个预压力碟簧形式的力存储器3009施力,它被轴向地压紧在操作碟簧3004及壳3002之间。由该碟簧3009施加的轴向力对此最好这样地定量,即该力大于用于分离离合器3001所需的最大分离力,后者作用于碟簧舌3011的顶端3010上用以操作摩擦离合器3001。碟簧舌3011以公知方式过渡到环状弹性的碟簧基体3012上。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盘形支承弹簧3009在压盘凸起部分3013的径向高度上对操作碟簧3004施力,以使得通过支承碟簧3009将反力矩传递到碟簧3004中,它与由碟簧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由此通过碟簧3004施加在凸起部分3013或压盘3003的轴向力小于实际上由碟簧3004得到的力。在碟簧3004设计时必须考虑;为此压盘3003被有效地施加力,该力能保证摩擦离合器3001足够的转矩传递容量。该支承碟簧3009具有在径向内侧朝碟簧3004方向轴向弯曲的各个舌3009a,它从圆周方向来看伸展在各个压盘凸起部分3013之间。该碟簧3009可以用卡口锁接与盖3002相连接。为此支承碟簧3009的环形基体具有径向向外伸出部分3009b,它轴向地支承在壳3002相应构型的区域上。
为了在支承碟簧3009与壳3002之间产生卡口锁接,碟簧3009首先在轴向方向上受到预压力,以使得它的径向外部区域或托架3009b轴向地放置到壳3002的支承区域3002b上。随后,通过碟簧型构件3009与壳3002之间的相应的相对扭转,使托架3009b轴向地与支承区域3002b形成接触。在壳侧的支承区域3002b也可通过在壳3002b的轴向区域中形成的压铸件或通过舌状切口,在放入或使碟簧部件3009受压后通过材料变形压在该部件30093外缘区域的下方形成。也可采用固定在盖上的附加部件。
支承碟簧3009也可这样构成:它在径向较内部支承着操作碟簧3004,这时对某些应用情况特别有利的是当该支承设置在盖侧支承或支承3005的高度上,正如图59中所示的并用标号3014标出的。在这样支承的情况下通过碟簧3009不会因碟簧3004压力减少而对碟簧3004形成反力矩。
压盘3003通过圆周方向或切线方向延伸的板簧3015与外壳3002形成抗转动的连接。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离合器盘3008具有所谓衬垫弹簧区段3016,它保证在离合器3001接合时转矩逐渐形成,同时通过这两个摩擦衬垫3007的轴向限位的位移,在彼此相合的方向上使作用在摩擦衬垫3007上的轴向力逐渐增加。在摩擦离合器3001分离时,将以类似方式实现传递转矩逐渐的下降。与本发明的摩擦离合器相关地也可采用这种离合器盘,其中摩擦衬垫3007实际上是硬性地作用到支承盘上的。
通过作用于操作碟簧3004的支承碟簧3009可保证,在摩擦离合器3001的正常分离行程或碟簧3004的正常回转角度上碟簧3004对着盖侧支承3005被施力并以一确定的轴向力接触到该支承上。
碟簧形式的部件或碟簧3009最好构作传感弹簧,它在一个确定的工作行程上产生出至少基本近似于恒定的力。通过该弹簧3009至少实质上可获取作用于舌尖3010上的离合器分离力。分离力应理解成在摩擦离合器3001操作时作用于舌尖3010或作用于分离杠杆上并传递到碟簧3009上的最大力。为了实现摩擦离合器的完善功能,由碟簧形式的构件3009及在需要时由其它部件、如板簧3015产生的轴向合力,它作用在碟簧3004上并大于最大分离力,然而小于由碟簧3004作用于压盘3003的剩余力。支承碟簧3009的力另一方面必须抵抗可能的干扰力,如由轴向振动出现的惯性力。该碟簧形式的部件3009可用有利方式这样构成,即它作用于操作碟簧3004上的轴向力的量值为最大分离力的1.1至1.4倍。
壳侧环形支承或回转支承3005结合在一个调整装置3017中。该调整装置3017首先起到相应于摩擦衬垫3007和/或压盘3003或惯性轮3006的摩擦面的磨损使碟簧3004轴向位移的作用,并进而保证:当碟簧3004在朝压盘3003的方向上或在朝反压板3006的方向上轴向位移时,在回转支承3005与壳3002或在回转支承3005及碟簧3004之间不会形成不希望的间隙。由此就保证了在摩擦离合器3001操作时不形成不希望的任何无效或空行程,并因此获得了最佳效率及由此获得摩擦离合器3001的完善操作。该回转支承3005的自动调整的作用原理将结合图62A,66A,62B至66B进一步说明。
调整装置3017包括一个环形构件形式的在圆周方向施加弹簧力的调整部件3018,它构成了一个磨损补偿环。该磨损补偿环3018具有在圆周上延伸并在轴向上升起的上升斜台3019,它分布在部件3018的圆周上并与图61中所示的另一个环形部件3020相似,后者同样是调整装置3017的构件。该磨损补偿环3018被这样地装在离合器3001中,即上升斜台3019朝着壳底3002a。在该磨损补偿环3018背着上升斜台3019的侧上是在一个凹槽形座内中心定位的线材环构成的回转支承3005。该回转支承3005也可与磨损补偿环3018构成一体。
上升斜台3019轴向地支承在对置上升斜台3021上,后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直接地装在壳3002即盖底3002a中,并且与图61中关于环状部件3020的对置上升斜台3022所示的情况相似。该环形部件3020具有上升斜台3023,它与磨损补偿环3018的上升斜台3019相似地由楔形与爪形构件3024构成。
对置上升斜台3021,3022由装在盖中的轴向压铸件构成,其中从圆周方向看,在构成这些对置上升斜台的区域之间可具有轴向缺口或中断3025,如在图61中关于构成对置上升斜台3022的盖区域3026所示。压铸件3026是这样构成的:从摩擦离合器3001的转动方向上看,一个压铸件3026前面的区域相对于相邻盖区域或相对于相邻压铸件3026的后区域轴向伸出,由此这些压铸件或成型件3026起到扇叶的作用。在摩擦离合器3001转动时通过这些孔或缺口3025起到强迫进入离合器内空间中的空气循环的作用,由此使摩擦离合器的热负荷并尤其是摩擦衬垫3007的热负荷显著地下降,并使其寿命相应延长。该环形构件3018,3020可由塑料,例如一种耐热的塑料作成。由此这些部件3018,3020可用简单的方式作为喷塑件制作。然而这些部件也可由片状部件或烧结部件构成。利用通风孔3025的有利构型也可使环形部件3018,3020上的热负荷明显降低,这点尤其是在采用塑料时特别重要的。
上升斜台3019及3023及对它们所设的对置上升斜台3021及3022这样地在圆周方向上构成:至少可以相对壳3002使磨损补偿环3018及磨损传感环3020转动一个角度,并由此能在摩擦离合器的整个工作期间至少对压盘3003、对置压盘3006及摩擦衬垫3007上出现的磨损的补偿作出保证。对此必须考虑,在达到最大允许的总磨损量时,在各个斜台3019,3021及3022,3023之间还具有的接触表面要足够的大,以便抵抗作用在其上的轴向力。这点特别对磨损补偿环3018关系重大,它支撑着碟簧3004的全部压力。该扭转角或调整角的量值视上升斜台3019,3023及对置上升斜台3021,3022的构型而定,在10及90度之间,最好为30至80度的量级。这些上升斜台3019,3023及对置上升斜台3021,3022的轴向设置角或上升角3027在有利的方式时为4至30度的量级,最好其量级为4至15度。在该图示例中,该角度3027约为12度。特别合乎要求的是该角3027这样地选择,即在上升斜台3019,3023及对置上升斜台3021,3022彼此相压时形成的摩擦能防止相对放置的斜台之间的滑动,也就是实际上通过摩擦形成了一个自阻力。在确定该角度3027时,也必须考虑到由调整弹簧3028及3029在圆圆方向上作用在磨损补偿环3018和/或靡损传感环3020上的力。磨损补偿环及磨损传感环设置的上升斜台及对置上升斜台的上升角度3027可以相同。这两个环也可以设置不同大小及不同上升角度3027的斜台。
磨损补偿环3018在圆周方向上被施加弹簧力,并且在调整转动方向上起作用,也就是在这样的方向上起作用:通过斜台3019及对置斜台3021的滑动使磨损补偿环3018在朝压盘3003的方向上产生一个轴向位移,这意味着在离开径向壳区段3002a的轴向方向上。磨损传感环3020也用相似的方式在调整转动方向上被弹簧加载。在图59及60所示的实施例中,磨损补偿环3018的弹簧加载是由至少一个螺旋弹簧3028保证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两个环3018及3020在中间连接了弹簧3029时在作用上是串联布置的,以致于由弹簧3028同样实现磨损传感器3020的调节。螺旋弹簧3028被接纳在一个支片3030上,该支片与离合器盖3002构成一体。该支片3030是由盖3002的板材例如被冲出一个U形缺口3002c而成型的。从圆周方向上看,该支片3030弧形或切向延伸并最好是具有至少接近与直接相邻的盖区域相同的轴向高度。该支片3030的宽度是这样设定的,它不仅在径向而且在轴向均对其上所设的螺旋弹簧3028导向。
由弹簧3028在调整方向上加载的磨损补偿环3018在其内圆周上至少具有径向向内的托架3031,它伸延在盖3002及碟簧3004之间。托架3031在径向内部具有一个轴向定向的叉或U型构件3032,它的两个轴向榫3023在两侧上围着弹簧导向支片3030。为此这两个榫3033轴向地伸入或穿过盖3002上的缺口3002c。在U型件3032或榫3033上支承着调整弹簧3028,并且由此在圆周方向上对磨损补偿环3018施力,它与相应倾斜的台3019及对置斜台3021形成了一个在离开盖3002及向着碟簧3004的方向上对环3018及由此对支架3005轴向导向的轴向部件。
磨损补偿环3018在径向外侧至少具有一个径向托架3034,从圆周方向看它与在磨损传感环3020径向内区域上设有的一个托架3035在径向上重叠。在托架3034,3035中设有缺口或孔3036,在这些孔中放置着至少在两环3018及3020之间施以很小预压力的螺旋弹簧3029。利用托架3034止挡在托架3035上可以限制磨损补偿环3018相对于磨损传感器3020的相对移动。
摩擦离合器3001还具有一个磨损传感器3037,在图59所示的实施例中,它是由碟簧状或膜形的部件3037构成的。该膜形部件3037用其环形弹性区域3038伸展在朝着压盘3003的碟簧3004侧上并最好用一定的轴向凸起部分在朝磨损传感环3020的方向上支承在后者上。该膜状部件3038与碟簧3004直径向内部固定连接并通过铆接件3039相连接,也可使用另外的连接方式,如在碟簧3004及膜状部件3037之间设置卡口式锁接。该环形弹性区域3038在支承碟簧3009的舌3009a的径向高度上设有缺口3040,通过它可使舌3009a的支承区域轴向地穿过。由此保证了舌3009a不对膜3037的弹性变形产生影响。该膜形部件3037径向外部具有轴向区域3041,它构成了对磨损传感环3020的轴向支承区域。
使膜状部件3037压在环3020及压在碟簧3004外缘上的预压力是这样选择的,在离合器接合及未产生磨损或磨损已补偿的情况下磨损传感环不会转动。在设计该弹簧或膜状部件3037也必须考虑在摩擦离合器工作时经过各部件作用在该部件3037上的干扰力,如惯性力。必须通过部件3037的预压力保证,由轴向振动、例如因部件3020引起的轴向力不使部件3037变形地受到抵制,并且这尤其是在摩擦离合器接合的状态下必须被保证。
必须避免一种不是由磨损,尤其是衬垫磨损引起的磨损传感器3037从磨损传感环3020上的升起,因为否则就具有危险,即磨损传感环3020进行一次不希望的转动或调整,并且磨损传感器3037由此保持受压,这样可能产生摩擦离合器调整的失控。现在将结合图62A至66A及62B至66B进一步地说明调整装置3017的工作原理。
在图62A及62B中所示的部件位置是在摩擦离合器3001或离合器盘3008的摩擦衬垫3007新的状态下所具有的位置,并且该摩擦离合器3001处于接合状态。在该状态中在碟簧3004的外缘与朝向它的磨损传感环3020的支承或止挡面3020a之间的距离L相当于正常给定气隙,它确定了压盘3003的给定上升行程。在这个新状态中构成磨损传感器的膜形部件3037轴向地置在碟簧3004的外径区域中,并阻止着磨损传感器环3020的转动。该磨损传感环3018是由通过碟簧3004传递的支承力保持防转动的。
如从图62B可看到的,构成限位止挡的爪3034,3035彼此相接触。由此也使得环3018防止转动。在两个环3018,3020之间设有的弹簧3029是由通过调整弹簧3028施加的力被压紧的。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由弹簧3028施加的调整力,也即在环3018,3020的整个转动或调整行程上该弹簧3028施加的调整力,必须大于弹簧3029在图62B的其压紧位置中所施加的力。
在摩擦离合器3001分离时,碟簧从图62A所示位置绕回转支承3005回转并倾斜,如由图63A可看到的,在经过一个分离行程X后用其外缘接触到磨损传感环3020的止挡面3020a上。由此使压盘3003轴向位移了一个行程L1,即从O-位置移开。在摩擦离合器3001的这个分离阶段中,该弹性部件3037在轴向附加地受压。由此保证了: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经过与距离L相应的碟簧外缘的回转行程首先使磨损传感环3020在朝盖3O02的方向上受到一个增高的力,因此避免了不希望的环3020的调整。如从图63B看到的,这两个环3018及3020的角度位置未有变化。
行程X相应于达到压盘3003上升行程L1的最小分离行程及保证调整功能所需的最小行程。
为了实现该最小行程,通常在一汽车的分离系统中设置了大于X的分离行程,它由于公差及振动的原因可能更大,这里计为增大行程△X。在超过最小分离行程X时,碟簧3004从回转支承3005上抬起,由此使碟簧3004及回转支承3005之间出现了间隙3042。然而还不能实现磨损补偿环3018的调整,这因为正如从图64B看到的,两个止挡爪3034,3035彼此接触,并且磨损传感环3020还附加地由碟簧3004或由将碟簧3004压在环3020上的支承弹簧3009的压紧来防止转动。如从图62A,63A及64A中可看到的,在摩擦离合器3001分离时支承弹簧3009的倾斜度也发生了变化。
如果在摩擦离合器操作或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时产生了磨损,例如为摩擦衬垫3007上的磨损,则压盘3003在轴向朝着对置压板3006的方向要移动一个相应于磨损的值3043(图65A)。由于该轴向位移使碟簧3004及支承弹簧3009的倾斜度或设置角发生变化,并且碟簧3004在其舌尖区域3010上相对于图62A中所示位置轴向向右位移了一个量△Y。由于碟簧3004倾斜度的变化,该磨损传感器3037的支承区域3041也轴向地向左位移离开磨损传感环3020,并且其位移为值44。由此就使磨损传感环3020卸压或对于在弹簧3029作用下的转动作出释放及经过斜台3022,3023轴向的位移。磨损传感环3020的转动一直进行到弹簧3029的力不再足以使在支承区域3041上转动的环3020继续转动时为止。然而磨损补偿环3018的转动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时它被碟簧3004轴向施力。通过磨损补偿环3020的转动在这两个止挡爪3034,3035之间形成了一个间隙或距离3045,如从图65B可看到的。这个距离3045约相应于磨损传感环3020的轴向位移3044除以上升斜台3023或对置上升斜台3022的角度3027的正切。
由于磨损值3043使接合行程Y相对于分离行程X+△X大了一个值△Y。
在接着上述带有磨损的接合过程后的摩擦离合器的分离过程时,将与结合图64A所述相似地,磨损补偿环3018卸压,但现在其中由于存在如图65B中的两个止挡爪3034及3035之间的距离3045使磨损补偿环3018得以调整。该调整是由于弹簧3028的预压力引起的,该预压力大于使弹簧3029压缩所需的力。通过磨损补偿环3018的调整使爪3034及3035重新相接触,如从图66A中所看到的,以致于在摩擦离合器再接合或闭合时,碟簧3004虽在轴向上移动了相应于磨损量的距离值,但实际上重新取得了与图62A中相同的角度位置。然而从图66B中可以看到,这两个环3018及3020相对于图62B的原始角度位置已经在调整方向上发生了转动。
从图66A也可看出,由于实现了磨损调整碟簧状的部件3009也改变了它的倾斜度。
结合图62A至66A及62B至66B所描述的调节在实际中是以非常小的步伐进行的,也即在其工作寿命期间发生持续的调整,以致在实际中由于磨损发生的调整量是非常小的,在这些图中,相应的距离及调整量描绘得较大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如已结合图63A及64A所描述的,在一个预定的分离行程X后碟簧3004的径向外部支承在磨损传感环3020上,以使得碟簧3004的回转线从回转支承3005处径向向外移动到接触面3020a的区域上。即碟簧3004起初如同双臂杠杆,在回转支承3005的高度上绕支承转动;在超过该分离行程X时,则该碟簧如同一个单臂杠杆被支承,因为实际上是它的径向外缘区域被可回转地支承或保持着。由此使离合器中碟簧杠杆比近似于从i变化到i+1,其中i是回转支承3005和舌尖3010区域中分离力的加载直径之间的径向距离对回转支承3005和碟簧3004与压盘3003间的加载直径之间径向距离的比值。此外在考虑时需将碟簧3004与磨损传感环3020之间的支承看作至少近似于,与碟簧3004及压盘3003之间的支承在同样的径向高度上。通过碟弹簧杠杆比的改变或增大使该盘形弹簧的力-行程曲线变平坦,这意味着,一旦该杠杆比被加大,在行程上力或力的变化则可减小,也就是在较大传力比的区域中碟簧具有较平坦或较软的力-行程曲线。由此可实现该区域中分离力曲线的下降。
在图67A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3101同样地构成一种所谓压力式摩擦离合器。碟簧3104可回转地支承在两个与外壳3102轴向固定的回转支承3105,3105a之间。为了这两个回转支承3105及3105a以及其中间所设碟簧3104的轴向固定,设置了保持装置3102b,它与盖3102相连接。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该保持装置3102b由从盖上一体造型出的支片3102b构成,它在轴向上穿过碟簧3104地延伸,并在轴向上止挡住在朝向压盘3103的碟簧3104侧上设置的回转支承3015a。
该摩擦离合器3101也具有一个磨损传感器3137,该传感器具有一个环状可弹性变形的区域3138,它被用如铆接固定在盖底3102a上。该磨损传感器3137具有轴向延伸区域3141,它轴向地穿过碟簧3104。该区域3141构成对于磨损传感环3120的支承区域3141a。
在磨损传感环3120及支片3102b下方区域之间的轴向上具有一个轴向间隙L,它确定了摩擦离合器3101分离时压盘3103的轴向位移。
碟簧3104的径向外部支承在一个线材环3118a上,后者由磨损调整环3118支承着。
磨损补偿环3118及磨损传感环3120轴向通过斜台3119、3123及对置斜台3121,3122轴向地支承在压盘3103上。这些斜台3119,3123及对置斜台3121,3122就其圆周方向的形状及上升角度而言其构造与结合图59至66所述者相似。在根据图67的实施形式中最好在调整装置3117上对着调整方向上需具有自身制动。
对置上升斜台3121,3122可直接地造型在压盘3103上,但也可是至少设有轴向地构成在一个环3118或3120及压盘3103之间的一个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它同样可构成环形的。该部件最好与压盘3103形成抗转动连接。也可以是环3118及/或3120与压盘3103形成抗转动但可轴向位移的连接,并且构成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可相对于压盘3103转动。
磨损检测环3120与一个磨损传感器3137共同作用,后者至少是由一个轴向可伸缩的部件构成的。该磨损传感器3137可由一个或多个分布在圆周上的,轴向可弹性变形的钩构成的,或是由具有环形弹性基体3138的部件构成的,由该基体径向向内伸延出各个支片3141,该支片接触在磨损检测环3120上。该可弹性伸缩的磨损传感器3137必须具有一个基本变形力或基本预压力,它始终保证在不出现磨损时磨损检测环3120不会进行调整。还必须对作用于磨损调整环3118及/或磨损检测环3120作用的各个弹簧作出相应校整。
压盘3103是经由弹簧元件这样地被对着壳3102受压的,即需始终保证,在离合器3101分离的情况下也要使压盘3103始终被保持压在碟簧3104上,也即回转支承3118始终与碟簧3104保持接触。这个压紧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弹性装置,如板簧部件构成,它可周相应的预压力装配,与图59中所示的相似。在设计碟簧3104时应考虑由该装置反作用于碟簧3104的力所施加的力。此外在设计压盘3103及壳3102的轴向压紧装置时应考虑由于在轴向运动的部件的惯性,尤其是压盘3103的惯性产生的力及由这些部件的振动产生的加速度引起的力。
为了限制在摩擦离合器3101分离时压盘3103的上升行程,设置了一个止挡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是由支承区域3141a对支片3137的下部区域的接触来实现的。压盘3103的通风行程是由间隙L确定的。
调整装置3117的调整作用可与根据图59至66的调整装置3017相比较。图67表示在装配到一个对置压板上状态中的摩擦离合器3101的新状态。只要在未再示出的摩擦衬垫上出现了磨损,压盘3103相应于磨损向左移动,以使得磨损检测环3120可相应于磨损作出调整。由此在这两个环3118,3120的止挡爪之间出现了圆周间隙,类似于在图65B中用爪3034,3035所表示的。在摩擦离合器3101分离时,首先压盘3103及两个环3118,3120共同朝盖底3102a方向轴向移动,其中传感器3137被弹性地变形。在克服了间隙L后,压盘3103及在轴向通过磨损传感器3137加压、压在压盘上的磨损检测环3120停止下来。摩擦离合器3102的分离行程这样地限定:至少在存在磨损的情况下在克服间隙L后,碟簧3104还要改变一个确定的角度才到达它的倾斜度上,由此使磨损调整环3118轴向卸载并相对于存在的衬垫磨损进行调整,并且通过转动一个与在前的磨损检测环3120的传动相应的量来调整。在这个转动后,这两个环3118及3120的止挡又重新接触,类似于在图70中对于止推爪3334、3335所示的。由于该止挡限位,碟簧3104可使环3118完全地卸载,因为该环通过止挡可以不失控地调整。
在图68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3201构成一个所谓的压力式离合器,它的操作碟簧3204被压在或拉向盖侧的回转支承3205上。为此设置了一个碟簧形式的力存储器3209,它被压在离合器壳或盖3202及压盘3203之间。该碟簧3209被设置在背着操作碟簧3204的盖3202的一侧上并通过连接装置3209a与压盘3203相连接。该连接装置3209a穿过设在碟簧3204中的孔而延伸。然而该碟簧3209也可直接地设在盖3202及压盘3203之间。由该力存储器3209施加的轴向力是这样限定的:该力大于用于分离离合器3201所需的最大分离力,该最大分离力是使装在离合器3201中的碟簧3204产生回转所需的。合乎要求的是,在摩擦离合器3201的工作寿命期间由力存储器3209作用在压盘3203的弹性压力至少为1.1X最大分离力。然而由该力存储器3209施加的轴向力实质上可更大些。合乎要求者还在于,该碟簧3209在摩擦离合器3201的工作寿命期间或经历调节装置3217的最大可能补偿行程期间具有实际上恒定的行程-力曲线,以使得由碟簧3204作用于压盘3203的压紧力实际上保持恒定。然而这样作也是有利的:在调整装置3217的调整范围上碟簧3209具有预定的力-行程特性,用以补偿随衬垫磨损的增加而增大的板簧的压紧力,该板簧是在壳3202及压盘3203之间传递转矩的。这种板簧在图59中用标号3015表示。
在碟簧3204及压盘3203之间轴向所设的磨损补偿装置3217具有一个磨损补偿环3218及一个磨损检测环3220,它们在布置及作用与根据图67的两个环3118及3120相似。这两个环3218,3220通过上升斜台3219,3223支承在压盘3203的对置上升斜台3221,3222上。磨损传感器3237是由一个膜状或碟簧状部件构成,它在径向内部通过铆接3239形式的连接被固定在碟簧3024上。磨损传感器3237的这个例如环形弹簧区域3238对着碟簧3204具有一个距离L,它确定了在摩擦离合器3201分离时压盘3203的上升行程。该被弹性预压的磨损传感器3237其径向外端支承在碟簧3204的背着环3218,3220的面上。为此弹性区域3238在径向外部具有轴向延伸的支片3241,该支片穿过碟簧3204轴向的孔并被导到碟簧3204背着该弹性区域3238的面上并支承在该面上。该弹性磨损传感器3237因而被弹性地压在操作碟簧3204上。通过弹性传感器3237可以避免不希望的磨损检测环3220的调整。这两个环3218及3220在圆周方向上用力存储器加载,类似于结合前面的图所述的。
在从图68所示的接合位置分离摩擦离合器3201时,碟簧3204绕环形支承3205回转,使得压盘3203卸载,并通过力存储器3209在分离方向上位移。在分离过程中磨损检测环3220朝碟簧3204方向位移,以使得磨损传感器3237弹性变形,并且一直进行到环形弹性区域3228与碟簧3204形成接触为止,由此使压盘3203在分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实际上结束,以便当碟簧3204在分离方向上继续变形时使磨损补偿环3218卸载,只要不存在衬垫磨损,磨损补偿环3218就相对于压盘3203静止,因为两个环3218及3220的止挡件相接触,类似于在图62B至64B中对于止挡爪3043,3035所示的。磨损检测环3220本身通过磨损传感器3237压着压盘3203,以致该环也不会转动。
一旦例如摩擦衬垫上出现了磨损,压盘3203向左移动,由此使碟簧3204的倾斜度也稍有改变。由于该位移就使磨损检测环3220卸载,由此使该环相应于磨损进行调整,这时该调整将受到磨损传感器3237的限制。现在如果该摩擦离合器3201重新分离,则与结合图67所述相类似地,磨损补偿环3218卸载,由此该环可进行调整,并且一直进行到两个环3218及3220之间形成止挡作用为止。
图67中的环3118及3120之间的及图68中环3218及3220之间的各调整阶段相应于图62B至66B中所示的各阶段。
在图69至71所示的摩擦离合器3301构成了一种所谓受拉式摩擦离合器。碟簧3304的径向外部支承在壳3302的径向区域3302a与碟簧3304之间所设的磨损补偿环3318上。碟簧3304用其径向较内的区域对一个压盘3303的凸块3303施力。在碟簧3304背着压盘3303的面上设有一个磨损传感器3337,它由碟簧3304支承并与后者通过卡接方式闩接。为此构成碟簧的磨损传感器3337具有在径向外部构成钩状的轴向臂3341,该臂与在碟簧中所设的轴向孔3304a相结合构成了一个轴向联锁的插接-转动连接。为了使这两个部件3304及3337固定在这个起联锁作用的位置上碟簧3337径向内部具有在舌尖区域中延伸的支片3341a,在将该碟簧3337轴向地压在碟赞3304上并在这两个部件3337及3304之间作出起联锁作用的转动后,该支片3341a卡接到碟簧3304的孔3304b中用以防止转动。该磨损传感器3337可避免在不存磨损的情况下磨损检测环3320的调整。该磨损检测环3320被同心地设置在磨损补偿环3318的径向内部。
与结合前面的图尤其是图59及60的描述相似地,这两个环3318及3320经过上升斜台3319,3323轴向地支承在被壳3302支承的对置上升斜台3321,3322上。
如从图70可看到的,两个环3318,3320与环3018,3020相似地具有止挡爪3334,3335,在这两个止挡爪之间被压着一个螺旋弹簧3329。
如从图70可看到的,磨损补偿环3318被一个螺旋弹簧形式的力存储器3328在调整方向上施力。力存储器3328被设置在这两个环3318及3320的环形基体之间的径向区域中。与结合图59及60的描述相似地,该弹簧3328被接纳在盖3302的一个舌件或支片3330上。磨损调整环3318也与图59及60中的环3018相类似地具有一个托架3331,它具有一个用于支承弹簧3328的叉型件3332。在这里该弹簧3328,磨损补偿环3318,弹簧3329,磨损传感器3320及磨损传感器3337在其作用上也是串联连接的。
磨损传感器3337避免了在不存在磨损时出现不允许的磨损传感环3320的调整,传感环本身又避免了不允许的磨损补偿环3318的调整。
从图69所示的在夹有离合器盘3316的情况下安装在一个对置压板上的摩擦离合器3301的新状态出发,在摩擦离合器3301分离时,碟簧3304的径向内端向右转动,以使碟簧3304的径向外部支承在由磨损补偿环3318所支承的回转支承3305上。在该分离阶段中,传感碟簧3337轴向地被压在盘形弹簧3304及磨损传感环3320之间,并且一直到在环形弹性传感器区段3338的外部区域与碟簧3304之间的确定压盘3303上升值的间隙L被消除,也即碟簧3304本身轴向地支承在磨损传感环3320上为止。在继续分离运动时碟簧3304将绕在磨损传感环3320上的环形支承区域3320a回转,由此使径向外部的回转支承3305从碟簧3304卸压,以便在存在磨损时,可通过环3318的相应轴向调整来补偿该磨损。该碟簧3304在分离阶段起初类似于单臂杠杆绕外部回转支承3305回转。在克服了间隙L后,碟簧3304的环形回转区域径向地向内移动到磨损传感环3320的区域3320a上,因而在分离运动继续时碟簧3304则类似于双臂杠杆回转或起作用。通过这种碟簧3304环形回转支承的径向位移,在摩擦离合器3301操作时就改变了传力比或杠杆比,该杠杆比决定了操作碟簧3304所需的力,它从i变化到i-1,因此一旦碟簧3304支承在磨损传感环3320上时,可以出现分离力的提高。传力比i是碟簧舌尖3310区域中分离力的作用区域到碟簧3304及回转支承3305间的接触区域的距离与该接触区域到碟簧3304对压盘3303的凸块3313的施力区域之间的距离的比例。上述的传力比的变化基于这样的假设,即碟簧3304及压盘3303之间的支承至少近似地发生在与碟簧3304对磨损传感环3320的支承相同的直径上。碟簧3304及磨损传感环3320间的支承区域朝回转支承3305的方向径向向外移动愈大,则碟簧3304与磨损环3320相接触时分离力的升高就愈小。
一旦在接合阶段时摩擦衬垫3307上出现了磨损,碟簧3304就会改变其倾斜度并且其舌尖3310移向左方。通过该倾斜度的变化使磨损传感5环3320卸载,由此使该环可相应于出现的衬垫磨损进行调整。在出现磨损时首先是磨损传感环3320先于磨损补偿环3318作调整,如图70中所示。通过磨损传感环3320的转动,在两个环3318,3320的止推爪3334及3335之间出现了一个与磨损量成正比的距离3345。在从现在起接着的分离过程中,正如借助前面的图已描述过的那样,磨损调整环3318由碟簧3304卸载,以使得该环相对于间隙3345进行调整。由此使碟簧3304重新取得与新状态相当的倾斜度或平面位置。随着磨损量的增加,碟簧330将在轴向移开盖底3302a,于是在整个调整区域上实现了碟簧安装位置的相应角度校正。这个相应的校正总是根据由磨损传感环3320得到的或测量出的磨损引起的。
在图72中所示的局部的调整装置3417其构造和布置与由图69及70的磨损调节装置3317相似。它与根据图69的实施形式的实质区别在于:磨损检测环3420设置在碟簧3404对压盘3404的凸块3413的支承点与碟簧3404对设在径向外部的回转支承3405的支承点之间的径向区域中。也即磨损传感环3420具有较大的直径,以使得在摩擦离合器分离阶段时在盘形弹簧3404及磨损传感环3420之间产生的支承离磨损调整环3418更近。由此使当碟簧3404接触到磨损环3420时发生的分离力的增大相对于根据图69的实施形式来说是减小了。该传感碟簧3438与碟簧3338相似,是用卡接式连接固定到碟簧3404上的。
在根据图72的实施形式中,由传感器3438在磨损传感环3420与碟簧3404之间的支承直径的径向高度上可返回的弹簧行程S是这样设定的: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从压盘返回的上升或通风行程乘以比例L2/L1至少近似地相应于传感器3438的弹簧行程s。因此在传感器3438于磨损传感环3420及盘形弹簧3404间的支承直径的径向高度上可能的弹簧行程与压盘3403的整个上升或通风行程“V”之间至少近似地存在以下的关系:V=SX(L1/L2)。
在图73中所示的牵拉式摩擦离合器3501具有一个调节装置3517,它轴向地布置在碟簧3504及压盘3503之间。该碟簧3504的径向外部支承在由离合器盖3502支撑的回转支承3505上,并以其径向较内的区域支承在磨损补偿环3518上,后者轴向地支承在压盘3503上。该磨损补偿环3518被磨损传感环3520围住。这些环3518、3520也具有上升斜台3519、3523,它们轴向地支承在由压盘3503支承的对置上升斜台3521、3522上。在碟簧3504与磨损传感环3520之间的轴向上也有一个磨损传感器3537,它由一膜状部件构成。该弹性部件3537由碟簧3504支承,并是这样设定与安装的,即该部件3537被压紧所需要的力大于调整力,该调整力是在轴向上作用于磨损传感环3520的。为了保证在存在轴向振动时压盘3503或磨损调整环3518不会从碟簧3504上升起,压盘3503通过一个碟簧3509形式的弹簧部件对着壳3502轴向地被压着,并是向朝着盖侧的回转支承3505。由此也保证了磨损传感环3520不会从磨损传感器3537上升起。
一旦出现了摩擦衬垫的磨损,碟簧3504的角度位置或斜度就产生改变并且是这样的:碟簧3504的径向内区域向左回转并对应于压盘3503的轴向位移量。由此使磨损传感环3520卸载,以致使该磨损传感环相对磨损作出调整,而这个调整是由磨损传感器3537限制的。在一个紧接着的分离阶段中一旦达到压盘3503的预定上升行程,则磨损调整环3518由碟簧3504卸载,由此使该磨损调节环3518移动相应于由磨损传感环3520预先调整的行程。
压盘3503轴向分离行程的限制可用对碟簧3504外部区域的止挡件来实现。然而行程限制也可在其它位置用止挡件来实现,例如可在壳3502及压盘3503之间直接地设一个相应的止挡件。用于压紧传感器3537所需的力实质上小于由碟簧3509作用于压盘3503上的作用力。故在摩擦离合器3501分离时磨损传感器3537经由碟簧3509压紧。
对于大部分应用情况来说,有利的是磨损传感环的回转或支承区域与磨损调整环回转或支承区域之间的径向距离约等于操作碟簧对盖的支承点与操作碟簧和压盘间的施力点之间的径向距离。由此可以保证:在磨损调节时,由磨损传感环返回的轴向行程至少近似地等于轴向发生的磨损量。
在图74及75表示一种磨损传感器单元,它构成一个弹簧夹3637。多个这样的传感器单元3637可均匀地设在操作碟簧3604的弹性环形体的圆周上。如从图74看出的,一个这样的弹簧夹3637通过卡接与碟簧3604相连接,或是通过穿入弹簧夹的两个外腿3637a的端部区域并将中间腿3637b御接在碟簧3604的外缘上与碟簧相连接。根据图74及75的磨损传感器单元例如可用于根据图59的一种摩擦离合器的实施形式中。
如已结合图59描述过的,有利的是摩擦离合器具有一种装置,它在分离阶段时起到使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的作用,因为由此可以达到分离力曲线或所需最大分离力的下降或减至最小。在图59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上这个装置是由在摩擦衬垫3007之间设置的衬垫弹簧段3016构成的。这种衬垫弹簧段例如已由DE-OS3631863公知。
另一种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或接合时实现力矩逐渐下降或升高的可能性是由DE-OS2164297给出的。在该技术解决方案中惯性轮由两部分构成,并且构成对置压板的部件轴向弹性地支承在与内燃机驱动轴相连接的部件上。
一种替换衬垫弹簧的装置也可以被设在挤压弹簧3004及压盘3003之间的力系中。这种装置例如是由DE-OS3742354及DE-OS1450201所提出的。此外还可将替代衬垫弹簧的装置设在挤压弹簧3004及固定位置之间的力系中,该固定位置例如是将壳3002拧在对置压板3006上的位置。
为了达到希望的分离力下降的效果,该衬垫弹簧或取代衬垫弹簧的装置必须与操作碟簧3004相串联。这意味着该衬垫弹簧或取代衬垫弹簧的装置由碟簧3004所施加的力产生弹性变形。
现在将结合图59及60中的实施形式及在图76、77的曲线图中的特性曲线对衬垫弹簧或衬垫弹簧替代件的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76中的曲线3035表示与碟簧3004倾斜度变化相关的力的部分区域,该力是由碟簧3004在压盘3003上施加的总轴向力。该部分区域3050相应于回转支承3005与在压盘3003上径向外部支承之间的碟簧3004的环形基体3012的轴向变形。在部分区段3050中也考虑了由支承碟簧3009及需要时由另外的部件如板簧3015所施加的力,这些力对碟簧3004的变形作出了支持或影响。碟簧3004的真实力-行程曲线用虚线3050a表示在图76中。即碟簧3004实际上具有比曲线3050高的力-行程曲线。
点3051代表在一个闭合的新离合器3001中碟簧3004的安装位置,也就是在相应的安装位置上碟簧3004作用于压盘3003最大压紧力的位置。点3051可通过碟簧3004在新离合器中锥形安装位置的改变沿曲线3050向上或向下移动。
曲线3052表示由衬垫弹簧段3016作用的轴向张开力,该力作用在两个摩擦衬垫3007之间并作用于压盘3003上。该轴向张开力相反地作用于由碟簧3004施加在压盘3003上的轴向上。有利的是由弹簧段3016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最大轴向力至少相当于由碟簧3004施加于压盘3003的最大力,并且这个力还可再大些,以使得在摩擦离合器3001完全闭合时弹簧段3016还具有弹性储备,即在一个确定的行程上还可弹性变形。在摩擦离合器3001分离时,弹簧段3016卸载,并经过行程3053。在这个与压盘3003的轴向位移相对应的行程3053上维持了离合器3001的分离过程。因此必须施加一个较小的最大分离力,该最大分离力小于在不具有衬垫弹簧3016时与安装点3051相对应的最大分离力。在超过点3054时,摩擦衬垫3007被释放,这时由于碟簧3004的下降曲线区域使还在作用的分离力相对于与点3051对应的力显著的减小了。对于离合器3001的分离力一直下降到其最小值或是达到曲线3050的谷点3055时为止。在超过最小值点3055后所需的分离又上升,这时在舌尖3010区域中的分离行程这样地保证:即使在超过最小值点3055时分离力也不大于由碟簧3009产生的支承力。这是必须的,因为否则会在分离阶段时形成磨损传感器3037从磨损传感器3020上不希望的升起并由此引起补偿装置3017的调整,这将导致摩擦离合器至少不再完全分离的后果,在极端情况下离合器不能再被分离,即不再可能通过摩擦离合器中断转矩或力传递。
支承碟簧3009具有相应于图77中曲线3057的力-行程曲线。该曲线3057相应于碟簧状部件3009从无载位置起锥度变化并且在两个回转支承间具有一个径向距离时所产生的曲线,这个径向距离相当于盖侧回转支承及操作碟簧侧回转支承之间的距离。由曲线3057可以看到碟簧状部件3009具有弹性行程3058,在该行程上由它产生的轴向力实际上保持恒定。在这个区域3058上产生的力可以这样被选择,即在摩擦离合器3001的工作寿命期间,这个力始终大于在碟簧舌尖区域3010上出现的最大分离力。由传感弹簧3009产生的支承力是与碟簧3004的杠杆比有关。然而这个杠杆比在大多情况下在1至3到1至5的量值中,对于某些应用情况也可大一些或小一些。所述的碟簧杠杆比相当于支承3005到两个碟簧3004及3009的支承直径之间的径向距离与回转支承3005到操作装置的接触直径之间的径向距离的比值,该操作装置例如舌尖3010区域中的一个分离支承。
在摩擦离合器3001中碟簧状部件3009的安装位置是这样选择的:它不但在分离行程中可回弹,而且在朝摩擦衬垫3007的方向上具有一弹簧行程,该行程至少相当于在对置压板3006的方向上压盘3003的轴向调整行程,该调整行程是由摩擦衬垫上和摩擦面上的磨损形成的。合乎要求的是在弹簧3009的该弹簧行程上应保证:由该弹簧3009作用在碟簧3004上的轴向力大于摩擦离合器分离所需的力。同时,有利的是曲线3057的区域3058具有的最小长度相应于最大磨损行程,最好是大于该磨损行程,因为由此也可至少部分地补偿安装公差。
在使用由于压盘3003的上升而产生预压作用的板簧3009时,压盘3003经过该板簧3009压紧在碟簧3004上,由此也可经由板簧3009产生分离过程的支持。也即由板簧3009产生的轴向力与由碟簧3009产生的力相叠加。该板簧部件3009可这样地设置在盖体3002及压盘3003之间,即随着摩擦衬垫3007磨损的增大由板簧3009作用在操作碟簧3004上的轴向力也增大。由此可使例如在图77中行程3058上及因此也在调整装置3017的磨损补偿行程上由板簧3015传递的轴向力具有根据曲线3057b的曲线。故板簧3015随着摩擦衬垫3007的磨损增大产生出变大的返回力作用在操作碟簧3004上。倘若现在根据曲线3057的曲线是所希望的,则必须这样设计碟簧3009,即使它具有相应于曲线3057c的特性曲线。
还应该指出,将操作碟簧3004压着回转支承3005的力存储器例如碟簧状部件3009也可具有另外的力-行程曲线,即不同于图77的曲线。以致使该弹簧至少在区域3058中产生出的力-行程曲线也是上升的或是下降的。重要的是在每种情况时应保证,由该弹簧3009及需要时由另外的弹簧部件,如板簧3015产生的对操作碟簧3004的合成支承力应大于与该力有相反作用的用于摩擦离合器的分离力。
在图78中表示一个磨损传感环3720,它至少由两个部件3720a、3720b组成,在它们之间轴向上至少设有一个弹簧3738。该磨损传感环3720例如可用于代替根据图59的磨损传感环3020,但其中与其相邻的部件必须与其相适应。构成磨损传感器3720的部件3720a,3720b可以作成环形的并通过铆钉形式的保持装置3739以一定轴向距离相互固定。被铆钉3739夹着的碟簧形式的弹簧装置3738在轴向上压着这两个环3720a、3720b使彼此分开,但其中,如已述的,这两个环3720a、3720b经由铆钉3739被保持在一个预定的轴向距离L上。环3720a具有上升斜台3723,该斜台例如与壳上的对置上升斜台相互作用,类似于结合图59至66A所述的。该弹簧装置3738与两个部件3720a、3720b相结合起到一个磨损传感器的作用,其方式类似于根据图59的部件3037与部件3020相结合。碟簧3704至少在相关的离合器分离时对构成如环形的部件3720b施力,由此在分离过程时使弹簧装置3738受压。这样便避免了磨损传感环3720不希望的调整。在部件3720b经过一个预定轴向行程后,该行程例如相应于值L,部件3720b相对部件3720a形成轴向固定,由此可用类似于结合图59至66A所述的方式,使碟簧3704本身轴向支承在部件3720b上,由此可使与磨损传感环3720共同作用的磨损补偿环(例如图59中的部件3018)在碟簧3710进一步回转时由该碟赞卸载。因此在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衬垫刚发生磨损时,可使磨损补偿环相应于磨损传感环3720刚才的转动进行调整。
在图79及80所示的摩擦离合器3801的实施形式中,调整装置3817以类似于图73中实施形式的方式,被轴向设置在碟簧3804与压盘3803之间,但这里用作磨损传感器的弹性部件3837固定在碟簧3804朝着盖3802的一面上。与环3818,3820的上升斜台3819、3823相互作用并设在压盘侧的对置上升斜台3821、3822由板形件3803a构成,它被压盘3803支承。该板形件3803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各对置上升斜台3821和/或3822之间设有孔3803b,它可实现压盘3803及板状件3803a之间的空气循环。该压盘3803同时具有凹陷3803c形式的构型,它使板状件3803a及压盘3803之间的空气循环成为可能并由此保证了压盘3803更好的冷却。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简单组装,合乎要求的是在磨损传感环和/或磨损补偿环上设有着力区域,作为转动或保持工具,借助该工具可使调整装置调到其缩回的位置,也即与摩擦离合器的新状态对应的位置。在根据图59的实施形式中,在制造或组装摩擦离合器3001时,只要借助一工具使磨损传感环转到其缩回的位置上就行了,因为通过磨损传感环3020的转动也自动地使磨损补偿环3018缩回。在这个缩回的位置上接着至少用一个锁止装置使磨损传感环3020固定住,在将摩擦离合器组装到对置压板3006上以后使该锁止装置拆去,由此使调整环3017起作用。用类似的方式,在根据其它图的摩擦离合器中也必须使磨损调整环和/或磨损传感环被锁住。
另一种使磨损补偿装置保持在与摩擦离合器新状态相对应的起始位置上的可能性在于:至少在压盘与外壳之间或在操作碟簧与外壳之间设置一个保持装置,它使压盘和/或挤压碟簧保持在相对于外壳拉回或压紧的位置上,该位置至少相应于该有关的摩擦离合器被安装到对置压板上后所具有的位置。为此可以在外壳及对置压盘之间或在壳与挤压碟簧之间例如设置行程限位装置,如夹件或垫片,它们可避免挤压碟簧不允许的卸载。
在图81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4001具有一个外壳4002及与该外壳抗转动连接的、但在轴向可限位地移动的压盘4003。轴向上在压盘4003及盖4002之间压有一个挤压碟簧4004,它可绕由外壳支承的回转支承4005回转,并对压盘4003在朝对置压板4006的方向上施力,该对置压板例如一惯性轮经过螺纹与外壳4002固定连接,由此使离合器盘4008的摩擦衬垫4007被夹紧在压盘4003及对置压盘4006的摩擦面之间。
压盘4003经过在圆周方向或切线方向定向的板簧4009与外壳4002抗转动地相连接。在该图示实施例中,离合器盘4008具有所谓衬垫弹簧段4010,它保证在摩擦器4001接合时使转矩逐渐增加,同时它可以通过两个摩擦衬垫4007在彼此相合的方向上受限制的轴向位移使作用在摩擦衬垫4007上的轴向力逐渐增大。然而也可使用一种离合器盘,其中摩擦衬垫4007实际上轴向刚性地作用在支承盘上。
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碟簧4004具有一个施加压紧力的环形基体4004a,由它径向向内地延伸到操作舌4004b。碟簧4004是这样地安装的,它用其径向较外区域对压盘4003施力,并用径向较内区域绕回转支承4005转动。
回转支承4005包括两个回转支承4011、4012,这里它们是由线材环构成的,并在其中间轴向地保持或夹持碟簧4004。在朝着压盘4003的碟簧4004的面上所设的回转支承4011在朝外壳4002的方向上借助一个力存储器4013施力。该力存储器4013是由一碟簧或由一碟簧类的部件4013构成的,它用其径向外边缘区域4013a支承在外壳4002上并用径向内区段4013c使回转支承4011压在操作碟簧4004,并由此在朝向壳4002的轴向方向上施力。在压盘4003及操作碟簧4004之间所设的碟簧4013具有一个环形基体4013b,由它的内边缘径向向内延伸到舌4013c,该舌则支承在回转支承4011上。在基体的径向外部构型成托架4013a,它与由外壳4002直接成型出的支承区域4014相互作用。在碟簧类部件4013的支承区域4014及托架4013a之间形成一种卡口式连接或闩接,以使得在碟簧类部件4013首先轴向被压紧并使它的径向外区域或托架4013a径向地放在支承区域4014上以后,再通过碟簧类部件4013相对壳4002的相应转动使部件4013的托架4013a与支承区域4014形成接触。
在外壳4002上固定有用以防止操作碟簧4004转动的轴向延伸的铆钉体形式的定中心部件,每个这种部件都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杆4015a,它轴向地在两个相邻的碟簧舌4004b之间所设定的缺口中延伸。
该碟簧类部件或碟簧4013构成传感弹簧,它在一个预定的工作行程上可产生出至少基本接近恒定的力。一旦在外壳4002及压盘4003之间的板簧部件4009产生轴向力,这个力就与由传感弹簧4013作用的轴向力相叠加。在这样安装在摩擦离合器4001的板簧部件4009的情况下,即它使压盘4003在朝外壳4002或朝碟簧4004方向施力的情况下,由板簧部件4009施加的力与由传感弹簧4013施加的力相加,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作用在碟簧4004上的所谓传感合力。在设计传感弹簧4013时还必须始终考虑没有被叠加的力。由板簧部件4009施加的轴向力也同样地叠加在由碟簧4004施加于压盘4003的力上,因此当板簧部件4009在压盘4003从离合器盘4008升起的方向上受到预压力的情况下,由压盘4003作用在摩擦衬垫4007上的轴向夹紧力比由碟簧4004作用于压盘4003的轴向力小一个由板簧作用的力。由板簧4009及传感弹簧4013作用的合力抵抗作用在舌尖4004c上的离合器分离力,其中至少在摩擦衬垫4007释放时,在由分离力在回转支承4011上产生的力与作用在该回转支承4011上的传感合力至少近似于保持平衡。对分离力应理解成,在摩擦离合器4001操作时,作用在碟簧离合器的舌尖4004c或分离杠杆上的力。该分离力,从舌尖区域4004c的分离行程上看是可以变化的。
外壳侧的回转支承4012经由一个调整装置4016支承在外壳4002上。该调整装置4016保证当回转支承4011及4012在朝压盘4013方向或朝对置压板4006方向轴向位移时,在回转支承4012外壳4002之间或回转支承和碟簧4004之间不形成任何不希望有的间隙。由此也保证了在操作摩擦离合器4001时不形成任何不希望有的无效或空行程,由此得到最佳的效率及因此得到完善的摩擦离合器4001的操作。回转支承4011及4012的轴向位移是在压盘4003及对置压板4006的摩擦面的、及摩擦衬垫4007出现轴向磨损时产生的。对回转支承4005的自动调整工作原理将结合根据图84至86的曲线图作进一步说明。
调整装置4016包括一个环状构件4017形式的弹簧加载调整部件,它具有在圆周方向上伸延及轴向上升高的上升斜台4018,后者被分布在该部件4017的圆周上。该调整部件4017这样地被安装在离合器4001中,即其上升斜斜台4018朝着壳底4002a。在背着上升斜台4018的调整部件4017的面上是一个由线材环构成的回转支承4012,它被同心地定位在槽状的座中。
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调整部件4017由塑料,例如是一种耐热塑料制作的,它也可附加地用纤维加强。由此可用简单的方式使调整部件4017作为喷压件被制造出来。该调整环4017将用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铆钉的轴向延伸区域15a来对中心。
调整环4017用其上升斜台4018支承在压铸在壳底4002a中的对置上升斜台4019上。构成对置上升斜台4019的盖压铸件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在离合器4001的转动方向上总是构成一个通风孔4020a。通过这样一种构型,在离合器4001转动时使构成离合器4001的部件产生更好的冷却,尤其是使由塑料制成的调整环4017更好地冷却。该盖的压铸件也是这样构造的,即它起着使由盖4002限定的离合器空间内的一种强迫空气循环的作用。
斜台4018、4019在圆周方向上就其长度及设置角度而言是这样构成的,即调整环4017至少可相对壳4002转动一个角度,它在摩擦离合器4001的整个工作寿命期间保证对压盘4003及对置压盘4006的摩擦面上及摩擦衬垫4007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这个补偿角度视上升斜台的设计而定可在8至60度的量级中,最好在10至30度的最级中。斜台4018、4019的倾斜角可在3至12度的范围内。这个角度是这样选择的:由上升斜台4018及对置上升斜台4019彼此相压所形成的摩擦力将阻止这两个斜台4018、4019之间的滑动。
调整环4017在圆周方向上被弹簧加载,并且是在调整方向上施力,该方向也就是通过斜台4018在对置斜台4019上的滑动使调整环在朝压盘4003的方向上产生轴向位移的方向,这意味着其作用在轴向上离开径向壳区段4002a的方向上。
如结合图82可以看到的,该调整环4017的弹簧加载是由各个螺旋弹簧4020保证的,它们伸展在盖体4002的圆周方向上并被压紧在调整环4017及外壳4002之间。最好设置三个这样的螺旋弹簧4020,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每个螺旋弹簧4020被接纳或套放在支片4021上,该支片与离合器壳4002构成一体。该支片4021是由盖的板材通过构成例如冲出一个U形的缺口4022而成型。该支片4021在圆周方向看弧形地或切线方向地伸延并且最好至少近似地处于与直接相邻的盖区域相同的轴向高度上。该支片4021的宽度是这样设定的,即它不但在径向上而且也在轴向上对套在其上的螺旋弹簧4020导向。在调整方向上由弹簧4020施力的调整环4017在其内圆周上具有径向向内的成型件或托架4023,它的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在轴向定向的叉或U形件4024。每个U形件4024具有两个轴的榫4025,它们从两侧上围着一个弹簧导向支片4021。为此这两个榫4025轴向地穿入或穿过外壳4002上的缺口4022。这些榫4025由调整弹簧4020施力。
在摩擦离合器4001新状态时,构成上升斜台4018及对置上升斜台4019的轴向升高部分互相配合到轴向的最远处,这意味着使环4017并由此使回转支承4005也在朝盖底4002a的方向上移动到最远处。
摩擦离合器4001具有一个附加的力存储器4026,它由一个碟簧状部件构成。该碟簧状部件4026具有一个环形基体4027,从该基体径向向内延伸出舌状的托架4028。该碟簧状部件4026轴向地设置在盖底4002a及挤压碟簧或操作碟簧4004之间,并相对后者被定位地保持。为此舌部4028在轴向这样地相对环形基体4027弯曲,即该舌部轴向地穿过在圆周方向上设在碟簧4004的舌部4004b之间的孔4029,并用其径向向内弯曲的区域4030反握在由一线材环构成的回转支承4011上。碟簧状部件4026相对碟簧4004的轴向定向是通过类似板簧的弹簧装置4031来实现的,该弹簧装置与碟簧4004轴向固定地连接并对舌部4028的区域4030轴向地施力,由此使碟簧状部件4026,碟簧4004及轴向地设在碟簧4004及舌部4028的端部区域4030之间的环形回转支承4011在轴向上被压紧。舌部4028相对于传感弹簧4013的舌部4013c在圆周方向上错开地布置。
如从图82可看到的,碟簧状部件4026,碟簧4004及环形回转支承4011借助于板簧状弹簧部件4031组合成一个预组装单元,它在摩擦离合器4001组装时可作为预组装件装入到外壳或盖体4002中。在图83中表示未受力的碟簧4004相对碟簧状部件4026的位置。
从图81可看出,甚至在摩擦离合器4001安装在对置压板4006的状态下在碟簧4004及碟簧状构件4026之间具有一个轴向距离或间隙4032,碟簧4004这时处于与摩擦离合器4001的接合状态相应的位置中,而碟簧状部件4026处于其松弛的位置中。在这两个环形弹簧基体4004a及4027的径向外区域之间的距离4023必须这样来设定,即在摩擦离合器4001的分离过程时,绕回转支承4005转动的碟簧4004在一个回转角度或分离行程后才能对碟簧状部件4026施力,该行程至少近似地相当于离合器盘4008的释放。对离合器盘4008或摩擦衬垫4007的释放应理解为摩擦离合器4001的一种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摩擦衬垫4007实际上不再夹紧在压盘4003及对置压盘4006的摩擦面之间,也即这种摩擦离合器4001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实际上不能由对置压板4006传递任何转矩到离合器盘4008上。在这种摩擦离合器4001的操作状态中衬垫弹簧段4010被卸载。该距离4032最好这样地设定,即在摩擦衬垫释放后不久,碟簧4004便与碟簧状部件4026形成接触。该碟簧状部件4026用作补偿弹簧,它使离合器盘4008释放后的摩擦离合器4001的分离力曲线适应于理想的行程-力特性。通过补偿弹簧4026的相应设计可在摩擦衬垫4007释放后的剩余分离行程中使分离力曲线“线性化”,这意味着在这个剩余的分离行程上所施加的分离力实际上可保持恒定,或者在该行程上至少分离力的变化实质上可以减小。
现在将结合根据图84至86的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特性曲线进一步说明上述摩擦离合器4001的工作原理。
图84中的曲线4033表示与碟簧4004的锥度变化有关的并考虑到由板簧部件4009作用的力得到的合成轴向力曲线,并且这是碟簧4004在两个支承舌之间变形时得到的,这两个支承舌的径向距离相当于回转支承4005及在压盘4003上的轴向外部支承直径4003a之间的径向距离。在横座标上是这两个支架之间的相对轴向行程,而在纵座标上表示由碟簧4004及板簧部件4009所产生的合力。点4034代表在闭合的离合器4001中碟簧4004的安装位置,也就是在相应的安装位置上碟簧4004作用于压盘4003的最大压紧力的位置。点4034可根据碟簧4004锥形安装位置的改变而沿曲线4033向上或向下移动。
曲线4035表示由衬垫弹簧段4010作用的轴向张开力,它作用在两个摩擦衬垫4007之间。在这个曲线中还包括与衬垫弹簧有相同作用的所有弹簧的作用力,例如盖的弹性,回转支承的弹性或需要时在碟簧及压盘支承之间的弹性装置或类似物的弹性。这个轴向张开力由碟簧4004施加在压盘4003上的轴向力作用相反。有利的是对于弹簧段4010的最大可能的弹性变形所需的轴向力至少相应于摩擦离合器4001的接合状态中由碟簧4004作用于压盘4003上的力。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弹簧段4010卸载,并经过行程4036。在这个与压盘4003的相应轴向位移对应的行程4036上,维持了离合器4001的分离过程,这意味着,即必须施加比不具有衬垫弹簧段4010时的安装点4034相对应的最大分离力小的最大分离力。在超过点4037时,摩擦衬垫4007被释放,这时由于碟簧4004的特性曲线区域逐渐下降,使还在作用的分离力相对于点4034所对应的力显著的减少。在没有补偿弹簧4026时用于离合器4001的分离力将一直下降到达到横座标上的点4038为止。在分离方向上超过该点4038时则由碟簧4004产生的轴向力发生了方向转变,以使得在超过点4038时碟簧4004自动地在分离方向上翻转,并向正弦状特性曲线4033的最小值或谷点4038a或4039a的方向自动趋近。在分离方向上超过点4038时,由碟簧4004施加的力变负,因此当没有补偿弹簧4026时摩擦离合器4001自动地保持打开。当在摩擦离合器4001的分离过程中超过最低点4038a时,由碟簧4004作用的负力重新下降到横座标轴上的点4039为止。在分离方向上超过点4039时由碟簧4004产生的力重新变正,并在达到4039a时,用于伸直碟簧4004所需的力与点4037所设的力相符合。
图84的曲线图进一步记载了碟簧4004的平面位置4033a碟簧4004的平面位置是用碟簧4004的每个变形位置来表示的,在这些位置上,环形弹性的基体4004a的每个变形位置来表示的,在这些位置上,环形弹性的基体4004a与垂直于碟簧转轴的平面相平行地移动。
如同从由点4037、4038、4038a、4039、4039a所经过的线段中所能看到的那样,无辅助弹簧4026时,通过轴向提起压盘4003使摩擦片4007释放之后分离力分布曲线中存在力的实质变化。这种力的变化是有害的。因为在该区域中要准确分配特别是根据最小值4038(此处为负值)两边不同力变化来分配接合和分离行程是很困难的。这种困难对脚踏传动和利用伺服电机传动的摩擦离合器都同样存在。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而且为了在压盘4003所需的通风行程4040上保持预期的分离力分布曲线,而设置了碟簧型部件4026,该部件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具有如虚线4041所示的力-行程特性曲线(考虑到它在碟簧4004上的支撑距离与在压盘凸起4003a和回转支承4011、4012上碟簧4104支撑之间的距离关系)。如图84所示,至少在通风行程4040内碟簧4004和碟簧型部件4026具有反向的力-行程分布曲线。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碟簧型部件4026仅仅对通风行程4040的部分区域4042起作用。应将通风行程理解成这样一个行程,即该行程为在驱动离合器时,在摩擦垫4007释放之后,压盘4003在轴向还走过的行程。如图84所示,在离合器4001分离的过程中,使碟簧型部件4026在超过摩擦垫4007的释放点4037后再开始动作。用曲线4043表示通过叠加或加上弹簧特性曲线4033和4041而形成的力分布曲线。该分布曲线4043是在点4044处开始的。
适合于碟簧型部件4026的始点4044是根据碟簧4004外部边缘和碟簧型部件4026外部径向区域之间的轴向距离4032来确定的。通风行程4040是这样设计的,即当其达到使摩擦离合器4001完全分离的行程时,与通风行程4040的端点4045相应的分离力小于与点4037相应的分离力。正如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调整机构4016中出现违反本意的调整。
在和例如离合器分离支承相应的舌尖4004C区域接触直径4004d区域中所需的用于摩擦离合器4001的分离行程与从图84中可得到的压盘4003的轴向移位行程4046相比,其碟簧4004的杠杆传动比相应增大。该碟簧传动比或杠杆传动比对应于回转支承4005和操作或接触直径4004d之间的径向距离与回转支承4005和位于碟簧4004及压盘4003中间的支撑直径4003a之间的径向距离的比例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该传力比的数量级为3∶1-5∶1,但在某些应用场合也可以更大或更小。在图8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传动比的数量级为4.2。
与舌尖区4004c区域中的操作直径4004d有关的通风行程4040中的分离力分布曲线,同样根据上述传动比比图84所示的曲线有所减小。
在图84中曲线4047表示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通过弹簧件4010的减压行程4036加在压盘4003和碟簧4004之间的接触直径4003a的区域中的力。曲线4047相当于点4034和4037之间的线4033与弹簧件4010的力分布曲线4035的力分布曲线差。碟簧舌部4004b的操作直径4004d区域中的力分布曲线与图84中的力分布曲线4047相比,根据碟簧4004的杠杆传动比而缩小,但是在操作直径4004d区域中所需的轴向行程与弹簧件4010的减压行程相比要相应增大与传动比相关的值。在按照图81-84所设计的摩擦离合器中,可以通过分离行程的一部分仅仅使操作碟簧或主碟簧4004回转,而且直到碟簧4004的外缘到达辅助弹簧或补偿弹簧4026并与其相接触。此后,主碟簧4004与补偿弹簧4026共同回转,同时两个弹簧的力-行程分布曲线相互叠加并形成合成的曲线4043,该曲线至少要在通风行程4040的部分区域中延伸。如图84所示,可以将碟簧4004的最小力值4038a选得很小,而且还可以取负值,从而使最小值4038a位于横座标之下。在上述情况下碟簧4004构成了一个所谓的撞击式弹簧,该弹簧具有一个拉紧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弹簧不受外力影响。补偿弹簧4026至少在与主碟簧4004的最小值4038a处相邻的区域中产生作用。
补偿弹簧4026可以导致在通风行程4040中使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所需的力增大,因此与在通风行程4040中延伸的碟簧4004的力-行程分布曲线4033的特性曲线区中出现的变化相比,能极大地减小分离力分布曲线中出现的变化。
用作力传感器的弹簧4013具有与图85中的线4048相应的行程-力分布曲线。特性曲线4048相当于碟簧型部件4013从减压位置到斜度发生变化时所形成的曲线,也就是说此时在两个具有径向距离的回转支架之间发生倾斜,其径向距离等于回转支架或支承4011和4014之间的径向距离。
操作碟簧4004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和在离合器盘4008释放后向盖侧的回转支承4012施加的总力是通过多个力相加而形成的,这些力主要是由板簧件4009,传感器弹簧4013和在操作区域4004d中的操作碟簧4004上存在的分离力而产生的。板簧件4009可以这样置于盖体4002和压盘4003之间,即随着磨擦垫4007磨损的增加和在离合器4001接合的行程4046中,由板簧4009在操作碟簧4004上形成的轴向力变大。所以在图85所示的行程4049中以及在调节装置4016的磨损补偿行程中,由板簧4009产生的轴向力具有如线4045所示的上升的分布。从图85中还可以获知,随着传感器弹簧4013压弯量的增加,由板簧4009在压盘4003上产生的复位力也随之增加,该复位力还作用在操作碟簧4004上。通过将特性曲线4050和碟簧特性曲线所示的力分布曲线相加而形成了合成的力分布曲线4051,该力从轴向作用在碟簧4004上,而且在碟簧4004向盖侧的回转支架4012加压的方向上。还可以通过板簧4009的相应预压力来减小由传感器弹簧4013至少在行程4049中形成的支承力或支承力分布曲线。在所述的实施例中,传感器弹簧4013在行程4049中具有减小的或负的行程-力分布曲线。通过对板簧件4009进行适当的布置和设计同样可以利用减小垫簧弹性和/或将垫簧件嵌入摩擦垫中间的形式对所出现的分离力增大进行至少部分补偿,其中当碟簧4004移位时传感器上的力4051在对置压盘的方向上有轻微增大。由此可以保证,使碟簧4004在闭合的离合器4001中实际上保持在相同的工作点4034或相同的工作区4046上,所以在摩擦离合器工作寿命期间碟簧4004能在压盘4003上实际上产生至少近似恒定的压力。此外,在设计摩擦离合器时尤其是传感器弹簧4013和/或板簧4009时,必须考虑由作用在调整件4017上的调整弹簧4020形成的且对传感器弹簧4013和/或板簧4009起反作用的总轴向力。
在设计具有常预压力的板簧4009的摩擦离合器时还必须考虑到,板簧4009的预压力会影响压盘4003在摩擦垫4007上产生的轴向力。这就意味着,当板簧4009的预压力加在操作碟簧4004的方向上时,由碟簧4004产生的压力将降低一个与板簧4009的预压力一样大的量。在这种摩擦离合器4001中还能形成对于压盘4003或摩擦垫4007的合成压力分布曲线,该曲线是通过碟簧4004的压力分布曲线和板簧4009的应力分布曲线的叠加而构成的。假设从离合器4001的工作区4046上来看图84所示的特性曲线4033是摩擦离合器4001的新状态下由操作碟簧4004和预压力板簧4009形成的合力分布曲线,那么随着压盘4003和对置压盘4006之间距离的减小,例如由垫磨损,并由于随着磨损的增加板簧4009在碟赞4004上产生反力矩,而使合成的分布曲线向着减小方向移动。该反向力矩是由于回转支承4005和位于操作碟簧4004及压盘4003中间的加载直径4003a之间的径向距离而形成的。在设计摩擦离合器时特别重要的是,最好使因为盖板磨损而引起的板簧4009压力的增加小于(至多等于)在相同的垫磨损情况下在操作区4004d中产生的分离力的增加,该分离力使传感器弹簧4013在调整时产生所需的连续回转。此外,在摩擦离合器接合的状态下,压盘4003作用在摩擦垫4007上的压力以及摩擦片释放时碟簧在回转支架4011上产生的力都减小。因此可以完全不进行调整,因为点4034和4037向最小值方向产生移位。
图85中板簧4009和/或弹簧4013的合力分布曲线上具有一个弹性行程4049,在该行程中出现的轴向力基本保持恒定或最好是略有升高。因此应这样选择在区域4049中形成的力,即使得该力至少近似等于与图84中点4037相对应的离合器的分离力。与和点4037对应的碟簧4004的力相比,传感器弹簧4013和板簧4009形成的总支承力按碟簧4004的杠杆比减小。
碟簧型部件4013在摩擦离合器4001中的装配位置是这样选择的,即该位置应能保证在回转支承4005的区域中向摩擦垫4007方向上移动一个轴向弹性行程,该行程至少应与在压盘4003在对置压盘4006方向上的轴向调整行程相适应,调整行程主要是由于摩擦表面磨损的摩擦垫磨损而产生的。特性曲线4051中至少近似为线性的区域4049最好能具有比上述磨损行程更大的长度,因为这样至少可以部分补偿安装公差。
为了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使摩擦垫4007保持一个实际上不变的或确定的释放点4037,可以在摩擦垫4007之间使用双层弧形垫簧,或将成对的单个簧片背对背地设置成一个垫簧,其中各对簧片也可以彼此相互具有指定的轴向预压力。借助于设在摩擦垫之间的弹性体的预压力可以实现,至少基本上消除或补偿在工作期间簧片在摩擦垫背面上出现的嵌入损耗。应将嵌入损耗理解成这样的损耗,该损耗是由于将片簧嵌入到垫的背面上而造成的。比较合适的是,使设在摩擦垫之间的弹性体的预压量为0.2mm-0.6mm数量级。通过适当限定两个摩擦垫4007之间的轴向减压行程或通过一个确定的且在摩擦垫之间起作用的弹性体的极小预压力,可进一步实现,至少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在图84中的一个确定的行程中通过摩擦垫之间设置的弹性体将压盘4003向后推。为了保持确定的行程4036,可以通过一个合适的限位件在垫簧4010的减压方向或加压方向上限制摩擦垫之间的轴向行程。可以使用与本发明优选方式有关的那些垫簧,例如在作为明确引证本申请主题的专利申请P4206880.0中所公开的那种垫簧。
为了保证摩擦离合器4001的最佳工作状态或确保对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整的最佳工作状态,比较合适的是,从图86所示的分离力分布曲线4052上看,使由垫簧4010,传感器弹簧4013和板簧4009在碟簧4004上产生的合力以及在提起压盘4003之后由摩擦垫继而只由传感器弹簧4013和板簧4009在碟簧4004上产生的合力与在操作区域4004d中将碟簧舌尖4004c抓紧以及在图86的分离行程中产生变化的分离力相比至少要略大一点或至少相等。
到目前为止的观察是针对一个完全确定的碟簧4004的安装位置,而并设有考虑摩擦垫4007上的磨损。
在轴向磨损特别是摩擦垫4007轴向磨损的情况下,压盘4003的位置向对置压盘4006的方向产生移位,由此而产生斜度变化并因此形成在摩擦离合器4001的接合状态下由碟簧产生的压力,而且该压力呈增加趋势。这种变化使得点4034向点4034’的方向移动,而点4037向点4037’的方向移动。这种变化扰乱了在离合器4001分离时最初在操作碟簧4004和传感器弹簧4013之间的回转动支架4011区域中存在的力平衡。由于摩擦垫磨损而引起的碟簧对压盘4003的压力增加还使得分离力的分布曲线向增大的方向移位。由此而形成分离力分布曲线在图86中是用虚线4053表示的。由于分离力分布曲线升高,所以在摩擦离合器4001的分离过程中,使由传感器弹簧4013和板簧4009在碟簧4004上产生的总轴向力被克服,这样使传感器弹簧4013在回转支承4005的区域中产生大约一个轴向行程的弯曲,这实际上相当于摩擦垫4007的磨损量。在传感器弹簧4013压弯阶段,碟簧4004围绕压盘4003的加载区4003a回转;从而使碟簧的斜度发生变化并因此使弹簧中储存的能量或储存的转矩和如前述由碟簧4004在回转支架4011或传感器弹簧4013上以及在压盘4003上产生的力发生变化。正如从图84所示的关系中所能看到的那样,这些变化导致碟簧4004产生的力减小。这些变化一直持续到使碟簧在回转支架4011的区域中在传感器4013上产生的转向力与传感器弹簧4013和板簧4009所形成的反作用力达到平衡为止。这意味着,在图84所示的曲线图中点4034’和4037’和再次移向点4034和4037的方向。在再次达到这种平衡以后,压盘4003能够再次从摩擦垫4007上提起。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过程中对磨损进行调整的阶段内,调节装置4016的调整部件4017通过预压力弹簧4020而发生转动,由此使回转支架4012相对于摩擦垫的磨损发生移动,这样便保证了使碟簧4004的回转支承4005保持无间隙。调整过程结束后,分离力分布曲线重新符合图86中的线4052。图86中的线4054和4055表示压盘4003的轴向行程,其与分离力-行程曲线中线4052和4053相对应。
在实际中,上述调整都是连续或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在曲线中表示的较大的点移位和特性曲线移位通常是不会出的。
通过摩擦离合器4001的工作期间能够改变一些性能参数或工作点。所以例如由于摩擦离合器运转不适当会使垫簧4010产生过热,并由此引起垫簧或垫弹簧段4010下陷或轴向弹性减小。然而,通过适当设计碟簧4004的特性曲线4033和/或板簧4009的特性曲线4050和/或对传感器弹簧4013的分布曲线4048作适当调整是可以确保摩擦离合器具有运转可靠的能力的。
还可以这样布置位于外壳4002和压盘4003之间的转矩传输装置4009,即,使其在摩擦离合器4001分离时能产生轴向支承所需的全部力。在这样设计转矩传输装置4009的情况下还可以省去碟簧4013。因此必须这样布置转矩传输装置4009,使之具有这样的行程-力分布曲线,该曲线至少在摩擦离合器4001工作期间能确保磨损补偿机构4016具有无可指摘的调整功能。
图87所描绘的带有摩擦离合器4101的离合器装置具有与图81所示的离合器装置相近的结构。离合器盘4108的摩擦垫4107以在由飞轮构成的对置压盘4106的摩擦面和压盘4103的摩擦面之间轴向压紧。将主碟簧4104压在离合器外壳4102和压盘4103之间,该碟簧在回转支承4105上相对于外壳4102倾斜地安装。在离合器4101分离时,轴向支撑碟簧4104的回转支架4111可以直接由作为传感器弹簧使用的碟簧型部件4113构成。将碟簧型部件4113轴向压紧在外壳4102和碟簧4104之间,使其在碟簧4104上产生轴向力,该力与在碟簧舌尖4104c的加载区4104d中作用的分离力方向相反。碟簧4104和外壳4102之间设置有带调整环4117的调节装置4116,调整环可相对于外壳4102转动并且可在调整方向上通过至少一个弹簧4120加载。调节装置4116以与图81中的调节装置4016同样的方式发挥作用,所以,可参阅图81中有关对摩擦片4107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整功能的说明。
在图87所示的摩擦离合器4101的结构中,为了在摩擦离合器4101的通风行程中保持所期望的分离力分布曲线,而将在摩擦垫4107卸载之后受压盘4103作用的辅助碟簧4126设置在回转支承4105的径向内侧。因此,与在图81所示的实施例中将辅助弹簧4026设置在转动支承4005的径向外侧相比实际上减小了用作补偿弹簧的辅助弹簧4126的材料耗费。
将辅助弹簧4126轴向设置在调整环4117和碟簧4104之间。辅助弹簧4126具有一个环形基体4127,基体的外周上带有径向撑架4128,撑架分布在基体4127的圆周方向上且在回转支承4105的区域中轴向压紧或夹紧在调整环4117和碟簧4104之间。
如从图87的上半部所能看到的那样,辅助碟簧4126具有向基体4127的内侧径向伸出的舌部4122,舌部在轴向上呈这样的弯曲状,即在摩擦离合器4101处于接合状态时,舌部通过碟簧舌4104b中间设置的孔4129沿轴向穿出,并在端区4130形成的一个径向弯曲相对舌部4104b区域中的碟簧4104以确定的轴向间隔或间隙向后定位。
图87的下半部分表示用于调整确定间隙4132的另一种变型结构。在这种变型结构中设置有沿碟簧4104的周边分布的单个铆接件4131,该铆接件的杆朝外壳4102底部4102a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一个由端头4132构成的作用于辅助碟簧4126上的挡块。辅助碟簧4126具有径向向内的叉形撑架4126a,该撑架包围在铆接件4131的杆的四周。
图87所示的实施例所具备的优点是,在摩擦离合器中不需要用附加的部件来固定辅助碟簧4126。为此在图81所示的实施例中则要用部件4031和紧固件来满足这种需要。辅助碟簧4126在摩擦离合器4101中总是保持被夹持,并且当离合器4101的接合状态时处于主碟簧4104和调整环4117之间。当摩擦离合器4101分离时,辅助碟簧4126在超出间隙4132之后会被主碟簧4104压紧。因此,辅助碟簧4126的径向外部支承在回转支承4105区域中的主碟簧4104上而径向内侧支承在设在碟簧舌部4104b区域中的加载区上,该加载区与辅助碟簧4126的承载区4130或4126a共同作用。
通过设置辅助碟簧4126可以确保在对辅助碟簧4127同时进行可靠加压时的装配过程很简单。图87表示辅助碟簧4126处于松弛的位置上。图87上半部分所示的辅助碟簧4126的轴向总结构与主碟簧4104之间可以是卡接式结构也可以是轴向插转式连接结构。为此,使轴向倾斜的舌部4122穿过碟簧舌部上相应形成的开口并且通过两个碟簧4104和4126之间的转动使其移入一个有微小径向伸展的狭缝中,从而使加载区4130处于轴向上对着碟簧4104承载区的位置上。在摩擦离合器4101中安装碟簧4104和4126的位置上,碟簧4104和4126由螺栓4115形式的保持机构既相对外壳4102又彼此定位和导向。
就摩擦离合器4101的分离力分布曲线的构成而言,轴助碟簧4126起到了与图81中辅助弹簧4026一样的作用,对此可参阅对图81至图86的说明。
摩擦离合器4101具有至少能在离合器4101应用时转动的部分转速范围内使对分离力反作用的支承力增大的装置。由此可以避免因为例如转数升高时出现的干扰因素导致在摩擦离合器4101工作时产生不合适的调整。在摩擦离合器4101中,这些装置是由离心式装置,即由设在传感器碟簧4113外缘上的成型配重和朝盖体4102的方向轴向竖起的舌部4156构成的。在转动的离合器4101中,由于作用在舌部4156上的离心力而产生了一个叠加在由传感器弹簧4113自身的预压力形成的力之上并与其相加的力。因此使回转支架4111区域中的操作碟簧4104的分离力增大。这种在回转支架4111上由舌部4156附加形成的力将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大。
在确定的转速范围内,特别是在较高的马达转速下,例如由于出现马达激励的振动,可能会造成压盘4103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状态下产生轴向振动。由于压盘4103产生轴向振动,所以至少能暂时将压盘4103从主碟簧4104上提起,因此能暂时减小传感器上的合力,因为这时由板簧型转矩传递装置4109产生的轴向力不再对碟簧4104起作用。如果没有这种离心式装置4156就会造成,在为了使机构4116达到目标调整而进行结构调整时,使碟簧4104或作用在碟簧4104上的分离力与作用碟簧4104上的合成分离力或传感器力之间所需的力的情况受到干扰,而且使支承力下降到不允许的水平,并由此导致离合器4101进行过早的和不需要的调整。这样就会使碟簧4104的工作点朝着最小力值移动。通过舌部4156形式的转速型或离心力型装置可以对转速的干扰因素进行补偿。如上所述,这样可实现,通过转速结构或离心力结构使附加支撑力与传感器弹簧4113和/或板簧件4109产生的力并列作用。
图88A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4201构成了一个所谓的牵拉式摩擦离合器。碟簧4204的径向外侧支承在外壳4202的径向区4202a和碟簧4204之间所设置的一个磨损补偿环4218上。碟簧4204上进一步向内的区域对压盘4203的凸起4213施力。在碟簧4204上与压盘4203相背离的一侧上设置有磨损传感器4237,该传感器由碟簧4204支承并与碟簧通过卡接互锁。因此作为碟簧构成的磨损传感器4237在径向内侧的轴向上具有一个构成为钩形件一部分的撑架4241,该撑架与在碟簧中设置的轴向凹槽4204a相互连接构成一个轴向互锁的插转式连接。磨损传感器4237能避免在摩擦垫4207上不存在磨损时对磨损检测环4220进行调整。磨损检测环4220与磨损补偿环4218同心并设在其径向内侧上。
磨损补偿环4218和磨损检测环4220分别具有在圆周向上延伸的和轴向凸起的上升斜台4219、4223,它们分布在环4218、4220的周边上。环4218、4220在离合器4201中是这样安装的,即该环通过楔形或凸起形成型件构成的上升斜台4219、4223朝着外壳底板4202a。
上升斜台4219、4223轴向支撑在对置上升斜台4221、4222上,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对置上升斜台通过例如铸造直接形成在外壳4202上,即盖板4202a上。
上升斜台4219和4223及其所设置的对置上升斜台4221、4222在圆周方向上是这样构成的,即它们能够保证环4218、4220相对于外壳4202转过的至少一个转动角可以对在摩擦离合器的整个工作寿命期间中出现在压盘4203、对置压盘4206和摩擦垫4207的磨损面上的磨损进行至少一种补偿。特别合适的是,如果将上升斜台4219、4223和对置上升斜台4221、4222轴向相互作用的升角选择为使在所设置的上升斜台4219和4221或4223和4222相互压紧时形成的摩擦能防止相互作用的上升斜台之间产生滑动,那么实际上就会通过摩擦来形成自行制动。该升角可以为3°-12°的数量级。
在切向上,也就是说在调整方向上,以及在由于上升斜台4219和4221而导致磨损补偿环4218朝压盘4203的方向和背离外壳径向断面4002a的轴向产生轴向位移的方向上使磨损补偿环4218被施加弹性载荷。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磨损补偿环4218的弹性载荷至少一个从径向上能看到的设在两环4218、4220之间的螺旋弹簧4228来保证。同样,在调整方向上对磨损检测环4220施加圆周方向弹性载荷,也就是说,如同图88B所示的那样,通过至少一个螺旋弹簧4229来加载,该弹簧可压紧地设置在以串联方式相互作用的环4218和4220之间。螺旋弹簧4228在周向上伸展并且在碟簧4237的轴向偏角支板4241a和环4218内周上形成的径向凸起4234之间压紧。磨损检测环4220在外缘上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凸起4235,该凸起与径向凸起4234相搭接。在凸起4234和4235上或中设有凹槽以便保持和引导至少稍微被预加压的螺旋弹簧4229。由于凸起4234向凸起4235加载,所以能够使磨损补偿环4218相对于磨损检测环4220的相对转动受到限制。两个弹簧4228和4229以串联的作用方式相接。如从图84所能看到的,可以在每个环4218、4220上至少设置一个弹簧4228。环4218、4220具有支撑区4234a、4235a,支撑区在周向上交错排列。碟簧4237也同样具有适合于各弹簧4228的单个在周向上交错排列的支撑区或加载区4241a、4241b。在没有磨损发生时磨损传感器4237可以防止磨损检测环4220进行不合适的调整,从这一方面说,反过来也能避免磨损补偿环4218的不合适调整。如果摩擦垫4207上没有出现磨损,那么凸起4234、4235将彼此靠紧。为了确保这种状态,在摩擦离合器4201的整个工作寿命期限中,螺旋弹簧4228在磨损补偿环4218上产生的扭矩应大于螺旋弹簧4229在两个环4218、4220之间所形成的转矩。
将起磨损传感器作用的碟簧4237安装在加载碟簧4204上,使其具有一定的轴向预压,即磨损检测环4220的作用方向上的预压力。这个能使具有该预压力的碟簧4237靠在加载碟簧4204上并对磨损检测环4220的调整起反作用的预压力是如此选择的,即当离合器处于闭合和无磨损状态时以及在完成磨损调整之后磨损检测环4220不会在离合器发生扭转。
当摩擦离合器4201处于接合状态时由膜片式磨损传感器4237在磨损检测环4220上产生的轴向力必须大于在具有上升斜台4222、4223的情况下由螺旋弹簧4228形成的轴向力。在设计磨损传感器时必须考虑在摩擦离合器工作期间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干扰力,例如惯性力。还必须避免在不是由磨损特别是垫磨损引起的,使磨损传感器4237从磨损检测环4220上的提起,因为否则会出现这样的危险,即使得磨损检测环4220产生不需要的扭转或调整并由此将磨损传感器4237压紧,从而使摩擦离合器4201的调整失控。
将至少在摩擦离合器4201通风行程的部分区域上起作用的辅助弹簧4226轴向设置在压盘4203和操作碟簧4204之间。将压紧的和以碟簧形式构成的辅助弹簧4226安装在与压盘4203呈锥形的方向上,以便保持碟簧4226可相对于操作碟簧4204产生转动。辅助弹簧4226能够完成与图87所示的辅助弹簧4126和图81所示的辅助弹簧4026相同的功能,对此可参阅上述有关说明。
碟簧型磨损传感器4237、操作碟簧4204和辅助弹簧4226上具有轴向呈直线排列的凹槽,至少一个固定在压盘4203上且轴向延伸的销钉4203a能穿过这些凹槽。通过销钉4203a可以使部件4237、4204不仅对着压盘4203而且彼此相对地形成抗扭转固定。操作碟簧4204的舌部4204b的径向内侧带有一个牵拉盘体4260形式的操作件,该操作件通过分离机构例如分离支承产生轴向位移。牵拉盘体4260轴向保持在舌部4204b的径向内侧区上并具有区域4260a,通过该区域能向辅助碟簧4226的舌部4226a的径向内区域加载。
环形加载区4260a是由盘体4260的径向外侧截面构成的。在辅助弹簧4226的舌部4226a和与其共同作用的加载区4260a之间存在轴向距离4232,该距离能确保使辅助碟簧4226只有在通风行程中,也就是说在摩擦片4207释放之后才受压盘4203的作用。
如图88A中所描绘的新状态所示,在夹持离合器盘4208时安装在对置压盘4206上的摩擦离合器4201在离合器分离时将使碟簧4204的径向内侧向右转动,以便使碟簧4204的径向外侧支撑在由磨损补偿环4218所带的回转支架4212上。在分离阶段传感器碟簧4237轴向固定在碟簧4204和磨损检测环4220之间直到压盘4203的突出部分所确定的传感器弹簧4237和碟簧4204之间的角间隙L达到为止,这样就能够使碟簧4204抽向支承在磨损检测环4220上。在分离动作持续期间碟簧4204围绕磨损检测环4220上形成的环形支承区4220a回转,由此使碟簧4204对径向外侧的滚压支架4212减压,这样在发生磨损时就可以通过环4218适当的轴向调整实现对磨损的补偿。碟簧4204在分离期间也可以首先象一个单臂杠杆那样围绕外部的滚压支架4218转动。在超过缝隙或角度L之后,碟簧4204的环形转动区径向向内移入磨损检测环4220的区域4220a中,从而在分离动作持续期间使碟簧4204象一个双臂杠杆一样回转或产生作用。在摩擦离合器4201工作期间,通过碟簧4204的作用而导致的环形回转(液压)支承的移动可以使用于确定碟簧4204动作所需的力的传力比或杠杆比从I至I-1发生变化,从而只要碟簧4204支撑到磨损检测环4220上,就会出现分离力增大。对于传力比I应理解成:I是操作碟簧4260在碟簧舌部4204上的夹紧区和碟簧4204与回转支承4212的接触区之间的距离与该接触区和碟簧4204对压盘4203的凸起4213加载的区域之间的距离之比。上述的传动比变化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使得碟簧4204和压盘4203之间的支承与碟簧4204在磨损检测环4220上的支承至少形成近似相等的直径。碟簧4204和磨损检测环4220之间的支承区在回转支架4212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位移越大,作用在磨损检测环4220上的碟簧装置的分离力提高的越小。在一个其中碟簧4204和磨损检测环4220之间的支承直径大于碟簧4204和压盘4203之间的支承直径的实施例中,在碟簧4204围绕磨损检测环4220回转时形成了比上述传力比I-1大的传动比。然而在摩擦离合器4201分离时所调整的传力比不能大于碟簧4204的传力比I。
只要在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中在摩擦片4207上出现磨损,碟簧4204的斜度就会发生变化,接着舌尖部4204c将和盘体一起向左移动。由于这种斜度变化会使磨损检测环4220加载,所以可以对所出现的摩擦垫磨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出现磨损时,首先应如图88B所示的那样使磨损检测环4220相对磨损补偿环4218在先快速转动。通过磨损检测环4220的转动在两个环4218、4220的支承凸起4234、4235之间形成了与磨损成比例的间隙4245。在目前进行的分离过程中,如上所述,由碟簧4204向磨损补偿环4218加载,以便补偿环能适当地对间隙4225进行调整。由此使碟簧4204重新具有一个与新状态相应的斜度或控制位置。随着磨损的增加,碟簧4204在轴向上产生背离盖板4202a方向的移动,同时在整个调整区中完成对碟簧4204安装位置的相应角度修正。这种相应的修正分别根据磨损检测环4220探测或检测到的磨损情况而进行。
现在将根据图89给出的特性曲线之间的关系分别对弹簧4204、4226、4237进行详细描述。
图89中的曲线4261表示在碟簧4204锥度发生变化和考虑了转矩传递装置的情况下,例如由板簧件在外壳和压盘4203之间产生的力所形成的轴向合力分布曲线的局部区域。该曲线是在位于转动支承4212和凸起4213之间的碟簧4204出现变形时形成的。完整的特性曲线是正弦形结构但在此省略了向左延长的部分。曲线4261的完整分布看上去具有与图84所示的线4033相似的形状。横座标表示两个支承或支架4212、4213之间的相对轴向行程而纵座标表示由碟簧4204和转矩传递装置产生的合力。点4262代表在离合器4201闭合时碟簧4204的安装位置。曲线4263表示垫簧4210在摩擦垫4207之间产生的轴向张力。当摩擦离合器4201分离时,弹簧片4210在行程4264中上减压。在这个与压盘4203的相应轴向位移对应的行程4264中,通过摩擦垫4207之间设置的垫簧4210可以促进离合器的分离过程。在图89中用虚线4265表示在行程4264中,在凸起4213的区域上产生的使离合器分离的力分布曲线。这些在行程4264中形成的力分别相当于碟簧4204的力分布曲线4261和垫簧4210的力分布曲线4263之间的差值。实际上在舌尖部4204c的区域中形成的离合器分离力的分布曲线与力分布曲线4265相比减小了碟簧传力比I的量级。当超过点4268时在部分分离行程4264的端部上将摩擦垫4207释放,同时随着碟簧4204特性曲线区的递减,使此后形成的分离力与点4262对应的分离力相比大大减小。在设有辅助弹簧4226作用的情况下,离合器4201的分离力将一直减小直到达到正弦型特性曲线4261的最低点或谷点4269为止。
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将碟簧4204设计成使其特性曲线4261的最小值4269位于横座标轴之下。当超过位于横座标轴上的点4270时,碟簧4204将寻求自行占据与点4261相应的位置,并为此构成所谓的锁簧结构,该锁簧结构具有卸载和加载两种不同的平衡状态。
正如从点4268、4269、4270等虚线表示的线4261的部分区域中所能看到的那样,在不受辅助弹簧4226作用的情况下,当摩擦片垫4207释放之后,由于将压盘4003轴向提起,所以在分离力分布曲线中出现明显的力的变化。通过使用补偿弹簧4226可以在与释放行程4264相接的剩余分离行程4271中使分离力分布曲线保持在较低的和相对恒定的水平上。图89中的曲线4272对应于碟簧4204和碟簧4226一起回转时在凸起4213的区域中形成的力分布曲线。然而从舌尖部4204到将碟簧4204支撑到磨损检测环4220上的这段区域中的分离力分布曲线与图89所示的曲线4272相比减小了碟簧4204的传动比I的最级。在图89中用4273来表示与压盘4203的通风行程相应的行程。辅助弹簧4226具有线4274所示的力-行程特性曲线。至少在剩余的分离行程4271中,碟簧4204和辅助弹簧4226具有反向的力-行程分布曲线。在通风行程4273中,力分布曲线4272是通过将通风行程4273中存在的特性曲线4261和4274的曲线相加而形成的。在此,在点4268处,也就是说在通风行程4273的起点处开始使用合力分布曲线4272。操作盘体4260的区域4260a在辅助弹簧4226舌部上产生作用的结构也是在图89的点4268处开始的。
如上所述,在完成通风行程4273之后,碟簧4204在磨损检测环4220上方形成轴向支承。由此使适合于碟簧4204操作的标准传力比从I变为I-1。在图89中用4275表示由此产生的略有升高的分离力。在与通风行程相接的调整行程4267中继续保持这种升高的分离力。用于对摩擦垫4207的进行磨损补偿所需的调整行程4276与总的分离行程相比是非常小的而且在十分之几毫米或更小的范围内。
为了保持适合于舌尖4204c区或该所需要的操作力,在点4275之前用所存在的传动比I除以图89所示的力或力分布曲线而在点4275之后用传力比I-1除以图中的力或力分布曲线。为了保持舌尖4204c区中合适的操作行程,在点4275之前用传力比I与图89中所示的行程相乘而在点4275之后用传力比I-1与图中所示的行程相乘。传力比I-1仅仅是为超出点4275的行程段4276而设的。
用按照本发明所设计的摩擦离合器可以将在离合器分离时由于舌部弯曲而造成的损耗减小到最低程度,这是因为摩擦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作用在舌尖部4004c、4104c以及4204c上的力非常小甚至如图89所示有可能为负值。后者意味着,在特性曲线4261的负值区中碟簧自动倾向分离的位置。但这可以通过辅助弹簧4226进行补偿。操作碟簧舌部上的这种与传统离合器相比小得多的负荷可以使分离行程缩短,因为如上所述,实际上不存在由于舌部以及盖体的弹性弯曲而造成的行程损失。
此外,根据本发明图88A所设计的摩擦离合器还能够在离合器操作时将外壳或盖体4202弹性恢复时的行程损失减小到最小。这样可以实现,通过适当地设计摩擦离合器4201使得由碟簧4204在摩擦离合器4201闭合时对离合器盖体4202形成的轴向弹力等于离合器分离以及碟簧4204支撑在磨损检测环4220上时盖体的弹力,摩擦离合器闭合时,碟簧4204在盖体4202上产生的轴向力最大,但是在滚压支架4212的加载直径和盖体螺旋固紧件4202b之间的自由弯曲长度最小。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由碟簧4202和辅助弹簧4226产生的或是从盖体4202上得到的轴向力明显地小于摩擦离合器4201闭合时碟簧4204的压下力。但是磨损检测环4220的支承直径4220a和螺纹固定件4202b之间盖体4202的自由杠杆长度或自由弹簧长度明显大于回转支架4212和其螺纹固紧件4202b之间的径向距离。
图90所示的摩擦离合器4301具有从作为磨损传感器使用的碟簧4337的结构上看与图88A所示的离合器4201相同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操作碟簧4304、磨损传感器弹簧4337和辅助弹簧4326与图88A和图89的曲线图所述的有关部件4204、4226和4237具备相同的功能。磨损补偿环4318和磨损检测环4320以与图88A中环4218和4220同样的方式通过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与所设置的外壳4302相互作用。
碟簧4326通过弹性件4344在分离环4360和碟簧4304之间预压紧,以便在离合器接合时同样能进行轴向定位。
传感器碟簧4337在图90所示的预压紧位置上具有另一种作为图88的传感器碟簧4237的结构。该碟簧4337的径向内侧支撑在操作碟簧4304上而且其连续的径向外侧所处的环形区域向磨损环3320施加朝外壳4302方向的载荷。弹簧4337具有径向撑架4342,通过该撑架可以使弹簧对着调整环4318的支承4343放置并在离合器闭合时在通风隙L上保持预压。传感器4337的径向外侧上具有轴向对着外壳4302的舌部4341a,该舌部用于支撑作用于周向上的调整弹簧4328。
图91所示的带有摩擦离合器4401的离合器装置,除辅助碟簧4426的安装位置和略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以外,具有与图87所示的离合器装置相同的结构。
为了能够适应某些应用场合,根据离合器4401所需的离合器特性和所具备的安装空间,对主碟簧4404来说其有关行程-力特性曲线,尤其是在所需的分离行程中(图84中的曲线4046),设计未为最佳。这样可以在分离过程中,在分离力大于调整点(图84中的4037)上存在的对碟簧4404的轴向支撑力以后碟簧特性曲线(图84中的4033)上的点(图84中的4039a)将被超过。这还意味着,点4039实际上位于图84中的点4045上或稍后一点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所需的分离行程的端点处或超过分离行程之后很短的行程上。这种超越可能导致,在不能允许的大行程中,由碟簧4404对调整环4417进行轴向减压并使调整环进行相应的调整。由此还可能在离合器摩擦垫4407不存在磨损时对其进行调整。这还会在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使碟簧4404的工作点即安装位置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使预压力或压力向变小的方向变化。这意味着,在这种离合器装置中,在图84所示的曲线中用4037表示的工作点沿着与超越最小值4038a的方向相应的特性曲线4033移位或移动。因此可能相应减少通过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从而导致离合器出现故障。
为了避免调整机构4416进行的这种不希望的调整,将碟簧4426这样设置在调整环4417和碟簧4404之间,即在至少超过不允许的最大分离行程时,该碟簧4426应作为闭锁装置或制动器对调节装置产生作用。因此还可以在超出正常分离行程较多时和/或在轴向部件摆动时避免对摩擦离合器4401进行不适当的调整。
以碟簧形式构成的辅助弹簧4426在调整环4417和碟簧4404之间是这样设置的,即从调整环4417和碟簧4404之间的一个确定的分离行程开始将该辅助弹簧张紧,使得碟簧4426抵住操作碟簧4404向调整环4417加载。调整环4417的区域实际上在两个碟簧4426和4404之间被夹持或夹紧。因此从一个确定的分离行程开始可以对调整环4417提供扭转保护。
辅助弹簧4426具有环形基体4427,基体的外周上具有径向撑架4428,如从图92和93中所能看到的那样,撑架沿基体4427的切向分布并搭接在调整环4417的径向凹槽4417a中。辅助碟簧4426具有制动缘4422,制动缘是由在基体4427内周上形成的径向舌部4422构成的。这些制动缘4422与设在碟簧4404上的反制动缘4430相互作用。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反制动缘4430是由铆接件4431的端头构成的,铆接件4431设置在碟簧4404的舌部4404b的区域中。也可以不用铆接件4431而使用与辅助碟簧4426成一体的舌部,该舌部以与图87中舌部4122和相应的碟簧4104相似的方式与制动缘相互作用。
在摩擦离合器处于闭合的状态下,制动缘4422和反制动缘4430之间的距离4432是这样安排的,即至少在离合器分离行程的部分行程上制动缘4422和反制动缘4430之间不会发生接触。最好是在刚刚超越摩擦离合器4401的释放点(图84中的4037)时使制动缘4422接触到反制动缘4430上。在超过这些确定阶段的分离行程时,辅助碟簧4426将借助于主碟簧4404而张紧,这样如上所述,将使调整环4417相对于主碟簧4404夹紧并防止了因螺旋弹簧4420产生的周向力而引起的扭转。
为了便于安装和将辅助碟簧4426可转动地装到调整环4417上,在调整环4417的径向内缘和大约在其轴向延伸区的中部设有一个凹槽4417a。
如图92和93所示,凹槽4417a是在调整环的周边上形成的而且在对着碟簧4404的轴向上设有定位开口或间断。因此,调整环4417具有轴向分布的径向凹部4440,该凹部处于与切向分布的凹槽4417a相连接的状态。在调整环4417的内周上形成的凹部4440之间调整环4417上构成了径向伸出的凸起4441。凹部4440在周边上的分布以及数量对应于辅助碟簧4426的撑架4428的分隔和数量。凹部4440在切向上的延伸至少相当于与之相应的撑架4428的延伸。辅助碟簧4426和调整环4417之间的装配可以通过将撑架4428轴向插入凹部4440中并在此后通过使两个部件4417和4426之间产生相对扭转而实现的。在上述两个部件4417和4426之间产生相对扭转的基础上,如图92所示,撑架4428和突出部或凸起4441至少在轴向上部分重叠。在这种重叠的基础上,在制动缘4422与反制动缘4430形成配合之后,舌部或撑架4428可以相对于径向突出部或凸起4441压紧。
辅助碟簧4426是这样构成,而且在摩擦离合器4401中是这样安装的,即在分离阶段,至少在一个制动缘4422和反制动缘4430之间形成配合的分离行程中,使得调整环4417相对于辅助碟簧4426不会发生相对扭转。最好是在分离过程中在刚刚超过释放点(图84中的点4037)之后出现制动缘4422和反制动缘4430之间的配合。这样可以保证能够形成对摩擦垫4407进行磨损补偿所需的调整环4417的扭转。最好在辅助碟簧4427处于实际压紧的状态时使调整环4417产生相对于辅助碟簧4426的相对扭转。如图92所示,随着摩擦片4407磨损的增加,调整环4417的凸起4441相对于舌部4428向右移动。凸起4441和舌部4428的周边长度是这样确定的,即至少在离合器机组轴向上所有允许的磨损区上使凸起4441和4428形成重叠。在摩擦离合器4401处于接合的状态下辅助碟簧4426也可以被压紧。这样可以实现,在接合行程将要结束前进行接合时,使主碟簧的舌部4404b与辅助碟簧4426的各舌部4422a形成配合,从而至少使辅助碟簧4426向右朝着离合器盖体稍稍压紧。由此还可以通过碟簧4426对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的最大压力进行限制。压力限制的高低取决于主碟簧4404和辅助碟簧4426的特性曲线分布。
就对调整环4417进行制动的附加作用而言,辅助碟簧4426发挥了与图87中的辅助碟簧4126相同的作用。该碟簧同样也可以导致至少在碟簧4404的最小值区域中使分离力分布曲线升高,由此来保证使分离力在分离行程中能保持恒定分布。对此可参阅对图81-90的说明。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而是普遍适用于各种摩擦离合器,特别是那些带有对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补偿的机构的摩擦离合器。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一些变型结构,这些变型结构可以通过分别将不同实施例所述的特征或部件相组合来构成。也可以分别将附图中所示的特征或作用方式单独取出构成一个独立的发明。本申请人保留进一步要求对目前在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实质含义所涉及的特征进行保护的权利。
Claims (209)
1、一种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产生挤压力的碟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被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可围绕支承在外壳上的回转支承回转,另一方面将压盘压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惯性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的方向,其特征在于,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的磨损进行补偿且由一个推进装置连续输送、并作用于壳体和碟簧之间自动调节装置中的由外壳支撑着的回转支承可在轴向上移动,而且碟簧在支承力的作用下处于朝着回转支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碟簧在其工作区中构成递减的特性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碟簧仅仅是由和分离力相反的力传递方式支承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支承力和碟簧力彼此是这样匹配的,即在碟簧规定的安装位置上和在没有因磨损出现锥度变化时,在碟簧的分离行程中,支承力大于由碟簧产生的对支承力的反作用力,在有磨损的情况下当碟簧的锥度发生变化时,在碟簧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中的支承力小于由碟簧产生的与支承力相反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支承力至少是由一个力储存器,例如弹簧形成,在对磨损情况进行调整期间该支承力能改变碟簧或壳体侧的支承的构形。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如同斜台一样的升高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支承力由碟簧型部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轴向可移动支承的径向高度上产生支承力的碟簧支撑在碟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碟簧可回转地支承在外壳侧两个支承之间,其中朝向压板的支承受到朝着碟簧方向的弹性载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支承力被弹性加载的该支承可以进行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被弹性加载的支承产生移动时使碟簧的分离力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被弹性加载的支承一直移动到碟簧在支承上产生的分离力与在支承上形成的反作用力达到力平衡为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被弹性加载支承上形成的反作用力是通过力储存器产生的,该力储存器在所设定的调节区中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产生支承力的力储存器起传感器的作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被弹性加载支承的移动方向上,碟簧上所设的反向支承可向压盘的方向轴向移动,但在反方向上制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将调节装置连续输送的推进装置是一个弹簧。
1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一个与之有关的环形件,该环形件在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受到碟簧的轴向加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轴向升高的调节斜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斜台设置在环形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环形件上带有一个反向支承。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升斜台与相应的对置上升斜台相互作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环形件上带有对置上升斜台,环形件设置在带有上升斜面台的部件和壳体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使对置上升斜台直接形成在外壳的径向延伸区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方向上可自由运动,而在与分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自行制动。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上升斜台有一个升角,该升角为4°-20°,最好在5°-12°的量级。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升斜台有一个升角,该升角通过上升斜台与另一个部件的对置上升区进行摩擦啮合而产生自行制动。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方向上至少向带有上升斜台的部件和/或带有对置上升斜台或对置上升区的部件施加弹性载荷。
2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带有多个可移动的调节部件。
2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是与转数有关的。
30、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是根据转数而制动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转数超过一定的界限时使调节装置锁闭。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空转速度下或转数低于空转速度时使调节装置起作用。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实际上在转数为零时开始起作用。
3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上的带有上升斜台和/或对置上升斜台或对置倾斜区且能相对于外壳移动的部分受到弹性加载。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载荷在切向上产生力。
3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产生反作用力的传感器弹簧的径向外侧区域支承在外壳上。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设有一个适合于形成反作用力的传感器弹簧的支承区。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有垫簧或垫簧代用品。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设置的垫簧具有一条行程-力特性曲线,该曲线在垫簧的弹性行程中与碟簧在压板上产生的力的行程-力特性曲线相似。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摩擦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使碟簧或摩擦离合器工作所需要的力为-150至150Nm量级。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盘释放之后,通过对置压盘使碟簧从正力-行程分布曲线转为负力-行程分布曲线。
42、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操作机构和一个储力器,通过它们可向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其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其中至少具有一个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储力器以及压盘之间的磨损补偿装置,位于操作机构或储力器和压盘之间的补偿装置对摩擦垫的磨损间隙进行相应的轴向调节,在对摩擦垫的实际磨损状态所作的相应调节完成之后,通过设在压盘上的机构将磨损补偿装置限制在它的调节功能上。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设置一个轴向压紧的碟簧,该碟簧可围绕外壳支持的一个环形支承回转并具有一个用于形成储力器的环形基体,径向向内延伸的舌部从该环形基体中伸出。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的限制机构至少由一个磨损传感器构成,该磨损传感器具有一个与压盘反向移动的传感部件,该传感部件通过设置轴向固定部件来限制压盘的分离行程。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部件可轴向移动并且通过一个自动调整装置与一个轴向可移动的部件例如压盘相连,而且还可以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轴向固定件如外壳和/或对置压盘对其进行调整。
46、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可移动的传感器部件具有一个接触区,该接触区与补偿装置的补偿部件的对置接触区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相互作用。
47、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可移动的传感器部件通过调节装置支承在压盘上。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储力器的支承部件,而且在该支承部件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对支承部件进行自动磨损调整而在离合器接合时自动制动。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支承可以在离开压板的方向上进行轴向移动,而在朝着压板的轴向上则产生制动。
50、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有可自由移动的作用,而在摩擦离合器接合时自行制动。
51、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具有一个由环形件构成的补偿件。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环形件通过斜台支撑在压盘对面。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斜台与对置斜台相互作用。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斜台和对置斜台通过弹簧相互压紧。
55、根据权利要求51一54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环形部件形成一个具有U形截面孔的片状部件,在部件的自由空间中装有分布在周边上的和由斜台构成的楔形部件。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楔形部件相对于环形部件被锁住不转动。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楔形部件可相对于环形部件产生轴向移动。
58、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对置斜台是由楔形件构成的,该楔形件至少部分卡入由环形补偿件环绕的自由空间中并可相对于压盘和补偿件产生转动。
59、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件相对于压盘被锁住不转动。
60、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对置斜台朝斜台方向被弹性地加载。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载荷是借助在构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部件之间受压的弹簧,例如螺旋弹簧而形成的。
62、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构成对置斜台的部件在构成斜台的部件和补偿部件之间至少部分轴向夹紧。
63、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使斜台和对置斜台压紧的弹簧的端区应通过构成斜台和对置斜台的部件进行导向。
64、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部件是由隔热和耐热材料构成的。
65、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斜台和/或对置斜台的部件是由耐热材料,例如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构成的。
66、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斜台部件和/或对置斜台部件的材料具有高摩擦系数。
67、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分离时,在受碟簧作用的压盘加载直径区域范围内碟簧的行程大于由限制机构限制的压盘的离开部分。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在每个分离过程中都卸载。
69、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具有两个相互贴紧的斜台构件,其中,一个斜台构件不能相对于压盘转动而另一个斜台构件不能相对于可被储力器加载的补偿件扭转,但补偿件可相对于压盘转动。
70、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一个碟形压簧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轴向压紧,该碟簧一方面可围绕一个受外壳支撑的环形回转支承转动,另一方面向压盘施加朝着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地载荷,而且还具有一个对离合器盘上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碟簧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磨损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至少具有一个可轴向移动的补偿部件,碟簧向补偿部件加载,此外,通过在压盘和至少一个轴向固定件之间形成的限制机构对压盘的轴向分离行程进行限制和至少保持近似恒定,而且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限制机构对补偿部件相对于压盘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
71、适合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位移的方式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压簧,该压簧可以对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和一个象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并且还具有一个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对压盘产生一个基本上恒定的力载荷,摩擦离合器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该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下降。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行程中,该缓冲装置在受压簧加载的压盘区产生轴向移动行程的部分距离上使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逐渐下降。
73、根据权利要求71或7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压簧和对置压盘上的外壳的固定区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
7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设置在操作机构或压簧和压盘的摩擦面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
75、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轴向设置在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之间。
76、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可以在离合器部件之间产生轴向弹性伸缩,因此可这样设置缓冲装置,即在离合器打开时,使作用在缓冲装置上的力为最小,而当离合器闭合时,使作用在缓冲装置上的力逐渐增至最大,而且这种增大至少应发生在接合行程的部分区域上。
77、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导致由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至少在操作机构的约40-70%操作行程上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78、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压簧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具有递减的力-行程分布曲线。
79、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压簧由碟簧构成,该碟簧一方面可绕由外壳支撑的环形回转支承转动,另一方面向压盘加载。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碟簧具有环形体,一个构成操作机构的舌部从环形体上径向向内伸出。
81、根据权利要求79或80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支承之间的碟簧可回转地支承在外壳上。
82、根据权利要求79或80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碟簧具有正弦型力一行程特性曲线,而且在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的状态下,碟簧的驱动点处于从第一最大力值开始形成的递减特性曲线区上,而且该碟簧的最大力值和在其后形成的最小力值之间的力比为1∶0.4-1∶0.7。
8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可通过作用在操作机构上的分离系统来操作,其中分离系统具有离合器踏板,该踏板的结构与气动踏板相似。
84、一种预先安装的离合器组件,具有压盘,该压盘以不能转动但能作有限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支承在外壳上的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的摩擦垫上出现的摩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对压盘产生基本上恒定的力载荷,该离合器组件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并具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至少具有一个与压簧串联地设置的弹性件,在分离过程中,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导致由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85、一种离合器组件,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有限轴向运动地与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向压盘施加基本恒定的力载荷,而且该摩擦离合器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控制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缓冲装置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导致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此外,对置压盘是双质量块飞轮中的一个质量块部件,它的质量能够克服转动振荡阻尼弹簧的影响而彼此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其中另一个质量块部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壳与由对置压盘构成的飞轮载荷部件形成非破坏不能解脱的转动连接。
87、根据权利要求85或86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扭振阻尼器设置在离合器盘外径的径向外侧。
88、一种和内燃机一起使用的、适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一个带有压盘的摩擦离合器,压盘以不能转动但能作有限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对置压盘相连,此外具有至少一个压簧,该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如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可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在工作寿命期间通过压簧在压盘上产生基本恒定的力载荷,还具有用于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此外还包括一个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该缓冲装置使得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由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其中摩擦离合器通过一个轴向弹性件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弹性件的强度是这样设定的,即利用弹性件将通过驱动轴在离合器上产生的轴向振动、摆动振动或弯曲振动减小或抑制到一定比率,这样就能确保摩擦离合器,尤其是它的调节装置充分发挥作用。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部件的强度是这样设定的,即通过部件抵住离合器分离所需的操作力使离合器组件基本上没有轴向移动。
90、根据权利要求88或89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具有一个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与压簧相连接设置。
91、根据权利要求88或89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对置压盘通过扭振阻尼器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
92、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自动的或半自动的减速齿轮以及一个设在驱动马达和减速齿轮之间根据减速齿轮的操作进行控制(或调节)的可控摩擦离合器构成,该摩擦离合器盘具有一个压盘,压盘不可相对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一个可和驱动马达的驱动轴相连的对置压盘连在一起,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簧,该压簧向压盘施加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一个如飞轮一样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同时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可对压盘产生基本恒定的力载荷,此外还具有用于使摩擦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操作机构以及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在分离过程中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簧至少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形成递减的力-行程特性分布曲线。
94、根据权利要求92或9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使摩擦离合器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是在近似为操作机构和/或压盘操作行程的40-70%上起作用的。
95、一种离合器组件,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一个对置压盘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压簧向压盘施加朝向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此外,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通过压簧向盘板施加基本恒定的力载荷,摩擦离合器具有用于分离和接合的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可借助于一个可由分离机构轴向移动的分离器进行操作,同时操作机构至少应根据摩损垫的磨损量在分离行程中产生轴向移动而且在分离机构和操作机构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设置一个能对操作机构的轴向移动进行至少近似平衡的缓冲装置。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将平衡缓冲装置设在分离器和操作机构之间。
97、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可固定在对置压盘上的外壳,例如钢板盖体,外壳上带有一个可使分离器移动的底板,而且平衡缓冲装置可在操作机构和底板之间轴向压紧。
98、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压簧是由在离合器外壳和压盘之间可轴向压紧的碟簧构成的,该碟簧具有一个弹性的环形基体和从基体径向向内延伸的构成操作机构的舌部。
99、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平衡缓冲装置在轴向上有上升的调整斜台。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调整斜台至少由在环形件上设置的上升斜台构成。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调整斜台包括对置上升斜台,该对置上升斜台与上升斜台相互作用。
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对置上升斜台同样设在环形件上。
103、根据权利要求100至102之一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带有调整斜台的部件可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104、根据权利要求100至102之一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带有上升斜台和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彼此可相对扭转。
105、根据权利要求100至102之一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斜台或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之一不能相对摩擦离合器转动。
106、根据权利要求99至102之一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调整斜台具有升角,该升角可以通过调整斜台的摩擦啮合形成自行制动。
107、根据权利要求99至102之一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调整斜台具有的升角为4°至20°之间,最好是在5°-12°的量级。
108、根据权利要求100至102之一所述的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带有上升斜台和/或一个带有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受调整方向的弹性载荷作用。
109、根据权利要求100至102之一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升斜台的部件和/或具有对置上升斜台的部件受到至少一个设置在两部件之间的储力器,例如螺旋弹簧在调整方向上施加的载荷或压紧力。
110、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缓冲装置是为了对分离行程进行限制。
1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至少有一个限位件。
112、根据权利要求110或111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是在分离器和离合器盖体之间形成的。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分离器具有一个离合器分离支承而且限位件可以在随摩擦离合器旋转的支承环和离合器盖体之间活动。
114、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设置在传动侧上设的分离器导管和分离器之间。
115、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机构,该机构在分离过程中在操作机构操作行程的部分区域上使摩擦离合器或离合器盘传递的力矩逐渐减小。
11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由碟簧构成的压簧可回转地支承在离合器外壳上的两个支承之间,通过两个支承压簧受到压盘向压簧的方向移动而施加的弹性载荷,其中在摩擦离合器分离时,碟簧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产生的力在摩擦垫磨损时会增加并超过作用在弹性加载支承上的力。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弹性加载的支承可轴向移动。
118、根据权利要求116或117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碟簧的分离力增大时,弹性加载支承向压盘的方向移动。
119、根据权利要求118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弹性加载支承移动时,碟簧的分离力减小。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弹性加载支承的移动距离应使作用在支承上的最大分离力与支承上产生的反作用力达到力平衡为止。
121、根据权利要求116或117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碟簧至少要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具有下降的力特性曲线。
122、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加载的支承上产生的反作用力是由储力器形成的,储力器在所设置的调整区域上具有基本上恒定不变的力。
123、根据权利要求116或117所述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轴向柔性或可移动的支承由作为力传感器使用的碟簧加载。
124、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设有一个碟簧,通过该碟簧可以使压盘受到朝着位于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的可夹紧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离合器可通过操作机构接合和分离,还具有一个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两个设在同一部件(盖体,压盘)上且在径向相互隔开一定距离的环,两个环在调节装置,例如斜台式装置的作用下可朝着碟簧作轴向移动,而调整装置则可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在切向上产生扭转。
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以其第一径向区支撑作为磨损补偿环的第一环并由此阻止调节装置产生扭转。
126、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即磨损检测环的调整装置设有一个带有传感器并能避免扭转的止动装置,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发生磨损时止动的作用将取消,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而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位移而在分离过程中则使止动装置发挥其作用。
127、根据权利要求124至126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分离过程中出现磨损时,在相应地事先发生的第二环的调节装置的转动后,为了使第一环的调节装置转动而使它从止动装置中释放。
128、根据权利要求124至126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环本身具有斜台并设有在切向上起作用的储力器。
129、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碟簧的斜度因磨损而变化时使止动装置的作用取消。
130、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因磨损而使压盘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使止动装置的作用取消。
131、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在离合器盖体和碟簧之间产生作用。
132、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产生作用。
133、根据权利要求13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轴向结构空间中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离合器盖板和碟簧之间。
134、根据权利要求13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轴向结构空间中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
13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环由摩擦离合器中抗扭转的但可作轴向移动的部件例如压盘支撑。
136、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环由摩擦离合器中的轴向固定件例如盖板支撑。
137、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本身构成止动装置。
138、根据权利要求137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过程中止动装置施加的止动力增加。
139、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允许通过调节装置在切向上的扭转和根据压盘相对于盖板的斜度或轴向位置变化对磨损检测环进行轴向调整的磨损传感器由至少一个具有轴向弹性的伸缩件构成,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和新状态时,在调节装置对磨损进行相应调整的状态下,该弹性件以这样的分力支承在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环上,即通过在切向上起作用的输送装置和环的惯性作用防止环发生扭转和由此引起的轴向移动,而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且因磨损而使碟簧的斜度或压盘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支撑区使第二环至少减压或提起并使环从输送装置上扭转并由此产生轴向移动。
140、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由板簧或碟簧型弹性部件构成。
141、根据权利要求140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由弹性的具有预压力的部件构成。
142、根据权利要求14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固定在碟簧上。
143、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2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的一个径向区与碟簧铰接,而另一个径向区支承在第二环上。
144、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2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以其第三个区域附加支承在碟簧上。
145、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2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固定铰接在盖体,并通过外壳的限位区连到支撑区对面的第二环上,在此处以在分离时可搭接的距离L与支撑区相对。
146、根据权利要求139至142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设置在磨损检测环上。
147、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带有磨损检测器的传感器由两个平行的且在轴向上彼此弹性张紧的环构成。
148、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磨损检测环由弹性部件构成。
149、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磨损检测环由波纹形弹簧成型件构成。
150、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至少一个调节环的输送机构由弹簧构成。
151、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弹簧支承在带有环的部件上。
152、根据权利要求15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弹簧环串联连接。
153、根据权利要求15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或第二环之一相应的弹簧支撑在环支承部件上,而与第一或第二环中另一个环相应的弹簧支撑在环上。
154、根据权利要求150至153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将环支撑在一个环支承部件上的弹簧的力大于另一个环的弹簧。
155、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设在第二环上的且从切向上看与第一环后跟的凸起作相反对置的限位凸起构成该制动装置,它在第二环发生转动后,才释放第一环进行转动。
156、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二环被锁住不能扭转。
157、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第二环与部件的限位区之间具有一个在分离状态可搭接的轴向距离L,部件与第二环之间可发生轴向相对运动。
158、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碟簧在分离转动的状态下支撑在第二环上。
159、根据权利要求156或157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在分离状态下压向盖体。
160、根据权利要求156至158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压盘上的第二环在分离和轴向移动的状态下压向碟簧。
161、根据权利要求156至158之一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压板上的第二环在分离和轴向移动状态下压向外壳。
162、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和第二环的轴向距离L2与第一环上的碟簧支承和相对部件上的碟簧支承之间的距离L1相比为L2>30%L1。
163、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径向距离至少近似等于第一环上的碟簧支承和相对部件上的碟簧支承之间的距离。
164、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的弹性行程(L)至少近似相当于离合器压板的通风行程(L1)。
165、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的弹性行程S与离合器压板的通风行程SD的比例为S<=SD×(L2∶L1)。
166、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摩擦离合器构成所谓的牵拉式离合器,具有起单臂杠杆作用的碟簧,并且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径向内侧,而且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盖体之间的轴向上。
167、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摩擦离合器构成所谓的牵拉式离合器,具有起单臂杠杆作用的碟簧,而且将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的径向外侧上,其中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的轴向上。
168、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它构成所谓的压力式离合器,具有起双臂杠杆作用的碟簧,而且将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的径向内侧,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的轴向上。
169、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它构成所谓的压力式离合器,具有起双臂杠杆作用的碟簧,第二环设置在第一环的径向外侧,而且其中两个环均设置在碟簧和盘之间的轴向上。
170、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的对置斜台是由压制在离合器盖体的斜台构成的。
171、根据权利要求153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盖体上的各斜台之间设有通孔。
172、根据权利要求168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的对置斜台是由形成在压盘上的斜台构成的。
173、根据权利要求17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压盘上的斜台是由在一个板状件上压制出各斜台而形成的。
174、根据权利要求173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压盘和带有斜台的板状件之间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通道。
175、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环即磨损补偿环同时具有用于碟簧的回转支承。
176、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用加压方式工作的离合器上,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碟簧和盖体之间,碟簧上允许调整装置在其上转动的一侧由支承弹簧支撑。
177、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分离时,支承碟簧在分离行程的第一阶段为碟簧提供一个回转支承位置。
178、根据权利要求177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碟簧的外缘平放到检测环上且在分离行程的第二阶段中围绕检测环上的支承回转之后,碟簧从第一环的支承上提起并使支承碟簧在压盘的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
179、根据权利要求139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中在将调节装置设置在碟簧和压盘之间,压盘通过弹簧与盖体拉紧。
180、一种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其具有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与一个轴向固定件例如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簧,通过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着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控制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还具有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擦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设置在离合器盖体和碟簧之间。
181、适用于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该压盘不能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与一个轴向固定件例如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碟簧,通过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着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可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控制机构可以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还具有至少能对离合器盘的摩损垫上出现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隔开的和相互同心设置的环,两环在调整装置例如由斜台和对置斜台构成的斜台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碟簧的轴向上移动,调节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切向上转动,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的第一径向区支撑在第一环即磨损补偿环上,并由此阻止调节装置扭转,第二环即磨损补偿环的调节装置的作用可以被止动装置中断,该止动装置具有一个传感器,并能通过将自自支撑在第二环上一个离开第一径向区的区域中来防止调整装置扭转,在出现磨损和摩擦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该止动装置的作用至少应减小,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而当离合器闭合时,止动装置的作用增强。
182、摩擦离合器,该离合器尤其适用于机动车,该离合器具有一个压盘,压盘不能转动但可作轴向有限移动地与外壳相连,同时在外壳和压盘之间作用着一个碟簧,通过该碟簧可以向压盘施加朝向可在压盘和对置压盘之间夹紧的离合器盘方向的载荷,而且通过一个操作机构可使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而且还具有至少在离合器盘的摩擦盘上出现磨损时能对其进行自动补偿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将下述的两个特征相组合,即:
调节装置具有两个径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环,两环在调节装置例如斜台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碟簧的轴向上移动,调节装置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切向上转动,
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碟簧的第一径向区支撑在第一环即磨损补偿环上,并由此防止调节装置转动,
第二环即磨损检测环的调节装置的作用可以被具备传感器和防止扭转的止动装置中断,该止动装置的作用在出现磨损和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可以被取消,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装置的适当扭转使第二环产生与磨损相应的轴向移动,而在分离期间则使止动装置发挥作用,
当随着分离过程的继续而出现磨损时,第一环的调节装置为了能进行扭转而从制动装置中释放,此后并相应地进行在此之前第二调整环的调节装置已进行过的扭转。
183、与离合器盘一起使用的摩擦离合器,其适用于机动车,其中离合器具有一个用于碟簧的转动支承,碟簧向轴向可移动的压盘施加朝着压力盘和对置压盘方向的载荷,并且还具有至少能对摩擦片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近似从在分离方向上离合器盘不再或仅仅向压盘施加微不足道的载荷的行程起,将碟簧与另一个储力器的力相叠加,并使由此得到的合力分布曲线与碟簧的力分布曲线相比基本持平。
184、与离合器盘(8)一起使用的摩擦离合器,适用于机动车,其中,该离合器具有一个用于碟簧(4)的转动支承(5),该碟簧对一个轴向可移动的压盘(3)朝着离合器盘和对置压盘(6)方向施加载荷,该离合器还具有能对至少摩擦片(7)的磨损进行补偿的装置(16),其特征在于,另外还设置了另一个储力器(26),其力作用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分离行程(46)的部分区域上与碟簧施加的力相叠加,由此,至少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具有由该另外的储力器(26)与碟簧(4)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合力分布曲线(43)。
185、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另外的储力器(26)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实际上在该碟簧(4)上没有作用力。
186、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不仅包括一个另外的储力器(26)而且包括一个带有垫簧(10)的离合器盘(8)。
187、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另外的储力器(26)与碟簧(4)并联相接。
188、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另外的储力器(26)由碟簧(4)在操作摩擦离合器时被弹性变形。
189、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另外的储力器(26)轴向被支承在碟簧(4)上。
190、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离合器盘是一个带有“垫簧”的离合器盘。
191、根据权利要求184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另一个储力器是一个在离合器中成一体的“补偿弹簧”。
192、根据权利要求19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偿弹簧是一个碟簧。
193、根据权利要求191或19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近似从在分离方向上离合器盘不再或仅仅向压盘施加微不足道的载荷的行程(释放行程)起,该补偿弹簧具有一条弯曲的力-行程分布曲线,该弯曲部分与碟簧的力-行程分布曲线的弯曲都是相背离的,例如方向相反。
194、摩擦离合器,包括
一个可固定在一个可绕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飞轮(1606)上的离合器壳体(1602);
一个在该离合器壳体(1602)中相对于该壳体不可转动、但可轴向有限移动地被安置的压盘(1603),该压盘可通过一个离合器盘(1608)的摩擦片(1607)支承在该飞轮(1606)上;
一个被偏压支承在离合器壳体(1602)的一个支承与压盘(1603)的一个支承之间的膜片弹簧(1604);
一个在膜片弹簧(1604)的支承位移中安置在膜片弹簧(1604)与压盘(1603)之间的调节装置(1616),它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磨损行程补偿机构(1626,1635,1636),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在离合器盘(1608)的摩擦片(1607)磨损时以及摩擦离合器脱开时使压盘(1603)进行一个离开膜片弹簧(1604)的轴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在压盘(1603)上运行着至少一个间隙传送器(1622),至少近似轴向可运动地被导向,然而可通过摩擦在压盘(1603)上被止动,并且在与离合器壳体(1602)合乎技术条件地连接的部件(1606)上设置了一个限制间隙传送器(1622)向飞轮(1606)方向运动的第一止挡,其中,该间隙传送器(1622)具有一个第二止挡(1633),它与压盘(1603)一起构成用于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1626,1635,1636)的调节行程限制装置。
195、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压盘(1603)上沿圆周方向分布地设置了多个间隙传送器(1622)。
196、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隙传送器(1622)在压盘(1603)的一个至少近似平行于旋转轴线分布的孔(1620)中被导向,并且在该孔中为了止动可被卡住。
197、根据权利要求196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装置将间隙传送器(1622)在其卡住位置这样夹紧,使得压盘(1603)在其分离运动中带着该间隙传送器。
198、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间隙传送器(1622)在压盘(1603)上摩擦接合止动地、沿旋转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被导向。
199、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间隙传送器(1622)包括一个作为弹性夹紧套筒构造的移动销栓,它在压盘(1603)的一个至少近似平行于旋转轴线分布的孔(1620)中逆着由夹紧套筒产生的摩擦力可移动地被导向。
200、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间隙传送器(1622)具有一个在压盘(1603)的孔(1620)中被导向的部分以及具有一个在其上固定的、在压盘(1603)的背离离合器盘(1608)的一侧上的、构成第二止挡的部分(1633)。
201、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止挡(1633)与膜片弹簧(1604)无关地被支承在磨损行程补偿机构(1626)上,为压盘(1603)配置一个将压盘(1603)向分离方向张紧的分离装置(1609)。
202、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1616)被支承在膜片弹簧(1604)外圆周区域与压盘(1603)之间。
203、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1616)被支承在膜片弹簧(1604)的其直径小于其外经的区域与压盘(1603)之间。
204、根据权利要求196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隙传送器(1622)相对于压盘(1603)的孔(1620)被防转动地固定。
205、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隙传送器(1622)延伸到离合器壳体(1602)的一个孔中。
206、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隙传送器(1622)具有一个在压盘(1603)的孔(1620)中可移动地被导向的部分,并且该部分和/或该孔包括提高摩擦力的装置(1618)。
207、根据权利要求194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1616)的磨损行程补偿机构(1626,1635,1636)可被无级调节,并且,为了操作摩擦离合器设置了一个液压的离合器操作装置。
208、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装置,包括
一个可液压操作的摩擦离合器,该摩擦离合器包括
一个可固定在一个可绕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飞轮(1601)上的离合器壳体(1602);
一个在该离合器壳体(1602)中相对于该壳体不可转动、但可轴向有限移动地被安置的压盘(1603),该压盘可通过一个离合器盘(1608)的摩擦片(1607)支承在该飞轮(1601)上;
一个被偏压支承在离合器壳体(1602)的一个支承与压盘(1603)的一个支承之间的膜片弹簧(1604);
一个在膜片弹簧(1604)的支承位移中安置在膜片弹簧(1604)与压盘(1603)之间的调节装置(1616),它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磨损行程补偿机构(1626,1635,1636),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在离合器盘(1608)的摩擦片(1607)磨损时以及摩擦离合器脱开时使压盘(1603)进行一个离开膜片弹簧(1604)的无级轴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在压盘(1603)上至少近似轴向可运动地被导向的、然而可通过摩擦在压盘(1603)上被止动的间隙传送器装置(1617),该间隙传送器装置(1617)在接合过程期间为了限制其向飞轮(1601)方向的运动止挡在一个与离合器壳体(1602)合乎技术条件地固定连接的部件(1601)上,并且与压盘(1603)一起构成在分离过程期间起作用的、用于该磨损行程补偿机构(1626,1635,1636)的调节行程限制装置。
209、根据权利要求208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根据权利要求194至207之一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4317586 | 1993-05-26 | ||
DEP4317586.4 | 1993-05-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133A CN1120133A (zh) | 1996-04-10 |
CN1062058C true CN1062058C (zh) | 2001-02-14 |
Family
ID=6489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0587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2058C (zh) | 1993-05-26 | 1994-05-26 | 摩擦离合器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715660B2 (zh) |
CN (1) | CN1062058C (zh) |
BR (1) | BR9402077A (zh) |
DE (1) | DE4418026B4 (zh) |
ES (1) | ES2113783B1 (zh) |
FR (1) | FR2709337B1 (zh) |
GB (1) | GB2278894B (zh) |
RU (1) | RU2166679C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4542A (zh) * | 2012-06-14 | 2015-02-18 |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 自行补偿调节的摩擦离合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40A (zh) * | 1993-09-13 | 1995-05-31 |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 分离装置 |
DE19507965B4 (de) * | 1994-03-12 | 2012-01-26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 |
DE19510905A1 (de) * | 1994-03-29 | 1995-10-05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Reibungskupplung |
US5628389A (en) * | 1994-07-20 | 1997-05-13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 Friction clutch |
DE4440411C2 (de) * | 1994-11-11 | 2000-11-09 | Mannesmann Sachs Ag | Membranfederkupplung mit Null-Durchgang |
DE19547081A1 (de) * | 1994-12-23 | 1996-06-27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
ES2119667B1 (es) * | 1994-12-24 | 1999-04-01 | Fichtel & Sachs Ag | Embrague de friccion con muelle auxiliar para asistir a la fuerza de desembragado. |
GB2325499B (en) * | 1994-12-24 | 1999-02-10 | Mannesmann Sachs Ag | Friction clutch |
ES2119668B1 (es) * | 1994-12-24 | 1999-04-01 | Fichtel & Sachs Ag | Embrague de friccion con muelle auxiliar para asistir a la fuerza de desembragado. |
DE19535712C1 (de) * | 1995-09-26 | 1996-10-31 | Fichtel & Sachs Ag | Reibungskupplung im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
DE19707785A1 (de) * | 1996-03-05 | 1997-10-30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Reibungskupplung |
US5904233A (en) * | 1996-03-14 | 1999-05-18 | Exedy Corporation | Clutch cover assembly having a wear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ith diaphragm spring attitude control |
JP3378763B2 (ja) * | 1996-04-23 | 2003-02-17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摩擦クラッチ |
US5894916A (en) * | 1996-05-24 | 1999-04-20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bau Gmbh | Friction clutch |
FR2764020B1 (fr) * | 1997-05-30 | 1999-08-06 | Valeo | Mecanisme d'embrayage pour embrayage a friction a faible effort de debrayage |
FR2767167B1 (fr) | 1997-08-04 | 2003-10-03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Embrayage a friction |
CN1117223C (zh) * | 1997-12-09 | 2003-08-06 |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 摩擦离合器 |
GB2338769B (en) * | 1998-04-09 | 2003-01-22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Operating device for a clutch |
DE10025850B4 (de) * | 1999-05-31 | 2011-12-01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 |
FR2798972B1 (fr) * | 1999-09-28 | 2002-04-19 | Valeo | Embrayage a friction a dispositif de rattrapage d'usure des garnitures de friction, en particulie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809147B1 (fr) * | 2000-05-19 | 2002-09-06 | Valeo | Embrayage a friction a dispositif de rattrapage de jeu pilo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JP4873336B2 (ja) * | 2001-02-27 | 2012-02-08 |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 摩擦クラッチ |
DE10158362A1 (de) * | 2001-11-28 | 2003-06-1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Selbstnachstellende Reibungskupplung |
GB0208137D0 (en) * | 2002-04-09 | 2002-05-22 | Automotive Products Uk Ltd | Clutches |
JP2006312993A (ja) * | 2005-05-09 | 2006-11-16 | Exedy Corp | モータサイクル用クラッチ装置 |
EP1876367B1 (de) * | 2006-07-08 | 2016-12-14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Mehrscheibenkupplungs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Nuztkraftfahrzeuge |
DE102007026429A1 (de) * | 2007-06-06 | 2008-12-11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
EP2028384B1 (de) * | 2007-08-18 | 2013-11-06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Anpressplatte für eine Reibungskupplung |
KR101498317B1 (ko) | 2007-09-24 | 2015-03-03 | 섀플러 테크놀로지스 게엠베하 운트 코. 카게 | 마찰 클러치 |
FR2922284B1 (fr) | 2007-10-11 | 2010-03-19 | Valeo Embrayages | Mecanisme d'embrayage, notam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assistance perfectionnee a l'embrayage |
DE102009004715B4 (de) * | 2008-01-28 | 2015-10-2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 mit Nachstelleinrichtung |
DE102009005738B4 (de) * | 2008-02-13 | 2015-10-1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 |
FR2929359B1 (fr) * | 2008-03-25 | 2010-06-04 | Valeo Embrayages | Dispositif d'embrayage a friction comportant un double volant amortisseur dont un ensemble secondaire est monte fixe axialement par rapport a un plateau de reaction |
US9133892B2 (en) * | 2008-12-01 | 2015-09-15 | Eaton Corporation | Isolation of clutch departure control sleeve |
JP4834783B1 (ja) * | 2010-09-24 | 2011-12-14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クラッチカバー組立体 |
DE102011086656A1 (de) | 2011-11-18 | 2012-05-03 | Takata-Petri Ag | Sensor |
DE102012219558A1 (de) | 2011-11-23 | 2013-05-2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13215511A1 (de) * | 2012-08-28 | 2014-03-06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seinrichtung |
WO2014131416A1 (de) * | 2013-02-28 | 2014-09-0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 |
CN103307134B (zh) * | 2013-04-28 | 2015-11-18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和具有该离合器的车辆 |
AT514739A1 (de) * | 2013-08-23 | 2015-03-15 | Miba Frictec Gmbh | Kupplungsscheibe |
DE102014221414A1 (de) | 2013-11-12 | 2015-05-1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Kraftgesteuert selbstnachstellende Reibungskuppl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AT515594A1 (de) | 2014-04-01 | 2015-10-15 | Miba Frictec Gmbh | Federelement für eine Reibvorrichtung |
KR101551119B1 (ko) | 2014-09-18 | 2015-09-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클러치 |
EP3245415A1 (fr) * | 2015-01-15 | 2017-11-22 | Valeo Embrayages | Mecanisme de rattrapage d'usure pour un dispositif d'embrayag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CN107110236B (zh) * | 2015-01-21 | 2020-02-07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离合器系统 |
EP3247919A1 (de) * | 2015-01-21 | 2017-11-2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Kupplungssystem |
CN106032823B (zh) * | 2015-03-17 | 2019-09-06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用于压紧摩擦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挤压板以及用于制造挤压板的模块式系统 |
DE102015204864A1 (de) * | 2015-03-18 | 2016-09-2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ungskupplung mit Verschleißnachstelleinrichtung |
EP3277971B1 (de) * | 2015-04-02 | 2019-10-2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Reibkupplung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einer abtriebswelle mit einem verbraucher |
DE102015214800B4 (de) | 2015-08-04 | 2024-10-1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einer selbstnachstellenden Reibungskupplung |
DE102015010348A1 (de) * | 2015-08-06 | 2017-02-09 | Man Truck & Bus Ag |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Verschleißsensors an einem Bremshebel einer Fahrzeugbremse |
DE102015226414A1 (de) | 2015-12-22 | 2017-06-2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Deckelanordnung für eine Reibungskupplung |
CN109210100B (zh) * | 2017-06-29 | 2021-11-02 | 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 用于离合器结构的盖、离合器机构和组装所述机构的方法 |
CN109296669A (zh) * | 2017-07-25 | 2019-02-01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具有摩擦弹性件的离合器装置 |
FR3076328B1 (fr) * | 2018-01-03 | 2020-09-18 | Valeo Embrayages | Plateau de pression, mecanisme d'embrayage a friction comprenant ledit plateau de pression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dit plateau de pression |
WO2021020321A1 (ja) * | 2019-07-26 | 2021-02-0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クラッチ装置 |
CN114096758B (zh) * | 2019-08-07 | 2024-09-03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可切换式棘齿离合器 |
US10982725B2 (en) | 2019-08-07 | 2021-04-2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Switchable ratcheting clutch |
DE102019124192A1 (de) * | 2019-09-10 | 2021-03-11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Trennkupplung mit einstellbarer Rückstellfederauflage, Antriebsstrang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r Federkraft einer Rückstellfeder einer Trennkupplun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916755A1 (de) * | 1978-04-27 | 1979-11-08 | Borg Warner | Automatische nachstelleinrichtung fuer eine diaphragmafeder-betaetigte kupplungsanordnung |
GB2120329A (en) * | 1982-04-15 | 1983-11-30 | Daikin Mfg Co Ltd | Clutch cover assembly |
US4949829A (en) * | 1987-08-03 | 1990-08-21 | Kabushiki Kaisha Daikin Seisakusho | Clutch cover assembly with annular coned disc sp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50844C (de) * | 1943-05-27 | 1952-09-29 | Fichtel & Sachs Ag | Reibscheibenkupplung mit einer oder mehreren Innen- oder Aussenscheiben,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
DE898531C (de) * | 1947-06-14 | 1953-11-30 | Borg Warner | Ein- und ausrueckbare Scheibenreibungskupplung |
DE1267916B (de) * | 1959-11-02 | 1968-05-09 | Borg Warner | Zweischeibenkupplung |
DE1450201A1 (de) * | 1964-01-24 | 1969-08-21 | Ferordo Sa Franc | Kupplung,insbesondere Membrankupplung |
FR2242893A5 (en) * | 1973-08-28 | 1975-03-28 | Ferodo Sa | Gearshift-lever housing for diaphragm clutch on vehicle - has diaphragm attached to cover via bolts and intermediary supports |
US3876049A (en) * | 1973-09-24 | 1975-04-08 | Lipe Rollway Corp | Self-adjusting release mechanism for friction clutches |
DE2460963A1 (de) * | 1974-12-21 | 1976-07-01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Reibungskupplung, insbesondere fuer kfz |
JPS51126452A (en) * | 1975-04-25 | 1976-11-04 | Aisin Seiki Co Ltd | Friction clutch |
GB1474273A (en) * | 1975-07-08 | 1977-05-18 | Automotive Prod Co Ltd | Friction clutches |
FR2339100A1 (fr) * | 1976-01-26 | 1977-08-19 | Skf Ind Trading & Dev | Palier de debrayage pour dispositif d'embrayage |
US4057131A (en) * | 1976-05-10 | 1977-11-08 | Dana Corporation | Multiple disk clutch stamped adapter ring |
US4191285A (en) * | 1977-09-06 | 1980-03-04 | Borg-Warner Corporation | Wear compensator for Belleville spring clutch |
DE2752904A1 (de) * | 1977-11-26 | 1979-05-31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Ausruecksystem fuer reibungskupplungen von kfz |
US4207972A (en) * | 1978-05-26 | 1980-06-17 | Borg-Warner Corporation | Automatic wear compensator for Belleville spring clutches |
FR2456877A1 (fr) * | 1979-05-18 | 1980-12-12 | Ferodo Sa | Mecanisme d'embrayage a diaphragme |
DE2927424A1 (de) * | 1979-07-06 | 1981-01-22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Reibungskuppl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JPS5843612B2 (ja) * | 1979-07-16 | 1983-09-2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クリアランス調整装置 |
DE2932009A1 (de) * | 1979-08-07 | 1981-03-26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77815 Bühl | Reibungskupplung,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
DE3309427A1 (de) * | 1982-03-18 | 1983-10-06 | Valeo | Betaetigungsvorrichtung fuer eine kupplung, ein regelgetriebe, eine bremse, oder aehnliches |
DE3420537A1 (de) * | 1984-06-01 | 1985-12-05 |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 Verschleissausgleich an der membranfederauflage ueber einen ausgleichsring |
DE3510053A1 (de) * | 1985-03-20 | 1986-09-25 |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 Membranfederkupplung mit elastischer abstuetzung der distanzbolzen |
DE3516152C1 (de) * | 1985-05-04 | 1986-06-05 |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 Kupplung |
DE3518781A1 (de) * | 1985-05-24 | 1986-11-27 |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 Selbstnachstellende kupplung |
FR2599444B1 (fr) * | 1986-06-03 | 1988-08-05 | Valeo | Embrayage multidisques,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599446B1 (fr) * | 1986-06-03 | 1988-08-05 | Valeo | Embrayage a friction a rattrapage d'usure continu |
JP2718413B2 (ja) * | 1986-07-05 | 1998-02-25 | ルーク・ラメレン・ウント・クツプルングスバウ・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ツ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 振動緩衝装置 |
DE3721711C2 (de) * | 1986-07-05 | 1997-09-04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Einrichtung zum Dämpfen von Schwingungen |
DE3631863C2 (de) * | 1986-09-19 | 1995-05-24 | Fichtel & Sachs Ag | Kupplungsscheibe mit doppelt angeordneten Federsegmenten und wechselseitig verbauten Belagnieten |
FR2605692B1 (fr) * | 1986-10-23 | 1989-05-19 | Valeo | Dispositif d'embrayage a rattrapage d'usure |
FR2606477B1 (fr) * | 1986-11-06 | 1989-02-24 | Valeo | Dispositif d'embrayage a rattrapage d'usure automatique |
FR2608238B1 (fr) * | 1986-12-15 | 1991-01-25 | Valeo | Embrayage a friction a progressivite d'actionnement |
DE3810644A1 (de) * | 1987-04-25 | 1988-11-17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Drehschwingungsdaempfer |
JPS63270925A (ja) * | 1987-04-27 | 1988-11-08 | Daikin Mfg Co Ltd | クラツチカバ−アツセンブリ |
JPH0532661Y2 (zh) * | 1988-05-07 | 1993-08-20 | ||
US5088584A (en) * | 1988-09-02 | 1992-02-18 | Kabushiki Kaisha Daiken Seisakusho | Pull type clutch cover assembly |
DE69012609T2 (de) * | 1989-02-28 | 1995-04-20 | Atsugi Unisia Corp | Schwungradanordn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
JPH02124326U (zh) * | 1989-03-24 | 1990-10-12 | ||
DE4011850B4 (de) * | 1989-04-17 | 2006-04-27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zwischen einer Antriebsmaschine und einem Getriebe wirksamen automatisierten Reibungskupplung |
US5088583A (en) * | 1989-04-27 | 1992-02-18 | Kabushiki Kaisha Daikin Seisakusho | Clutch cover assembly with spring biased release assembly |
JPH03123U (zh) * | 1989-05-22 | 1991-01-07 | ||
JPH0538249Y2 (zh) * | 1989-07-06 | 1993-09-28 | ||
JPH0532664Y2 (zh) * | 1989-07-20 | 1993-08-20 | ||
JPH0353628U (zh) * | 1989-09-29 | 1991-05-23 | ||
JPH041730U (zh) * | 1989-12-29 | 1992-01-08 | ||
JPH04211744A (ja) * | 1990-05-16 | 1992-08-03 | Atsugi Unisia Corp | 自動車用動力伝達装置 |
DE4117582B4 (de) * | 1990-05-31 | 2008-02-14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
DE4117571A1 (de) * | 1990-05-31 | 1991-12-05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Geteiltes schwungrad |
DE4117579B4 (de) * | 1990-05-31 | 2007-07-12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
JPH04136525A (ja) * | 1990-09-28 | 1992-05-11 | Aisin Seiki Co Ltd | クラッチカバー組立体 |
FR2670259B1 (fr) * | 1990-12-07 | 1995-04-14 | Valeo | Actionneur pour la commande d'un embrayage a friction dote d'un diaphragm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670548B1 (fr) * | 1990-12-13 | 1995-06-23 | Valeo | Disque de friction, notamment pour embrayage. |
DE4306505B4 (de) * | 1992-03-10 | 2004-01-29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Reibungskupplung |
KR100326410B1 (ko) * | 1992-07-11 | 2002-11-11 | 루크 라멜렌 운트 쿠플룽스바우 베타일리궁스 카게 | 마찰클러치 |
DE4322677B4 (de) * | 1992-07-11 | 2005-05-12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Reibungskupplung |
JP2656197B2 (ja) * | 1992-09-07 | 1997-09-24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クラッチカバー組立体 |
-
1994
- 1994-05-24 GB GB9410392A patent/GB2278894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5-24 RU RU94017844/28A patent/RU2166679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4-05-25 ES ES09401148A patent/ES2113783B1/es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5-25 FR FR9406327A patent/FR2709337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5-25 BR BR9402077A patent/BR9402077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4-05-25 DE DE4418026A patent/DE4418026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5-26 JP JP11308494A patent/JP37156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5-26 CN CN94105872A patent/CN106205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916755A1 (de) * | 1978-04-27 | 1979-11-08 | Borg Warner | Automatische nachstelleinrichtung fuer eine diaphragmafeder-betaetigte kupplungsanordnung |
GB2120329A (en) * | 1982-04-15 | 1983-11-30 | Daikin Mfg Co Ltd | Clutch cover assembly |
US4949829A (en) * | 1987-08-03 | 1990-08-21 | Kabushiki Kaisha Daikin Seisakusho | Clutch cover assembly with annular coned disc spring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4542A (zh) * | 2012-06-14 | 2015-02-18 |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 自行补偿调节的摩擦离合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113783B1 (es) | 1999-01-01 |
BR9402077A (pt) | 1994-12-13 |
ES2113783A1 (es) | 1998-05-01 |
CN1120133A (zh) | 1996-04-10 |
FR2709337A1 (fr) | 1995-03-03 |
DE4418026B4 (de) | 2011-08-11 |
JPH0754863A (ja) | 1995-02-28 |
JP3715660B2 (ja) | 2005-11-09 |
DE4418026A1 (de) | 1994-12-01 |
GB2278894A (en) | 1994-12-14 |
RU2166679C2 (ru) | 2001-05-10 |
GB9410392D0 (en) | 1994-07-13 |
GB2278894B (en) | 1997-12-24 |
FR2709337B1 (fr) | 2006-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058C (zh) | 摩擦离合器 | |
CN1281878C (zh) | 盘式制动器 | |
CN1157548C (zh) | 转矩传递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转矩传递系统 | |
CN1273340C (zh) | 特别是用于至少两个可相互相对调整的部件的固定装置 | |
CN1069385C (zh) | 转矩传递装置 | |
CN1646358A (zh) |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以及带万向轴节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 | |
CN2709274Y (zh) | 吸震转向装置 | |
CN1846070A (zh) | 弹性联轴节元件和包含该元件的紧固件组件 | |
CN1166419A (zh) | 操作一个传动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 |
CN1435579A (zh) | 紧固件的结构、具有该结构的螺栓和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09443C (zh) | 烯烃的生产 | |
CN1617988A (zh) | 发动机起动用滚柱离合器内置式旋转传递装置 | |
CN1323883C (zh) | 车辆的减速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27096C (zh) | 具有组件式结构和多偏斜性轴瓦的液力动力推力和轴颈滑动轴承 | |
CN1066105A (zh) | 用于摩擦式制动器和离合器上的摩擦件 | |
CN1661254A (zh) | 可自动补偿调整的离合器 | |
CN1677286A (zh) | 用于移动体的控制系统 | |
CN1781783A (zh) | 用于检测作用在轮胎上的力的装置 | |
CN1137803C (zh) | 将固定元件打入底座中的设备和该设备的应用 | |
CN1051602C (zh) | 主要用于汽车的减震飞轮 | |
CN1521045A (zh) | 用于转矩传递系统的监控方法 | |
CN1027900C (zh) | 用粉碎固体粒子作热载体的烃类热裂解方法 | |
CN1784331A (zh) | 吸震转向装置 | |
CN1695035A (zh) | 管体的形状测定方法及其装置 | |
CN1579823A (zh) | 车辆的悬架以及控制该悬架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