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0817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0817A
CN105050817A CN201480018131.0A CN201480018131A CN105050817A CN 105050817 A CN105050817 A CN 105050817A CN 201480018131 A CN201480018131 A CN 201480018131A CN 105050817 A CN105050817 A CN 105050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head
flow path
path portion
image processing
inflow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1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0817B (zh
Inventor
松井康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5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0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3Supplying ink in a solid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64Heating means therefor, e.g. for hot melt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2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with ink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whol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实现可以使喷出液向记录头的供给稳定的记录头单元及具备记录头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为图像形成装置,特征在于,其为具备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将通过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的记录头、与上述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将喷出液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流路的流路部件、加热上述流路部件的加热部,上述流路部件含有:一端插入上述流入口内的第1流路部;为上述第1流路部通过内部的筒状部件、从外方覆盖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上述流入口的连接部分的第2流路部,上述第2流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上述第1流路部及上述流入口分别连接,将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上述流入口连接。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有将喷出液进行加热控制的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如下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头设置加热器、通过向加热器的通电将记录头内的喷出液加热到规定温度而使喷出液成为可喷出的粘度地进行喷出。
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喷出液可以使用各种液体,但近年来,在如塑料片材等的不易吸收喷出液的记录介质上也记录形成图像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代替一般的染料喷出液、颜料喷出液,可使用如凝胶墨、热熔融性固体墨、蜡墨的在常温下为凝胶状或固体、通过加热进行相变化、低粘度化而成为液体状的墨(以下,将这种喷出液记载为相转移型墨)。
这样的喷出液在大致常温下成为凝胶状或固体,因此着落于记录介质上时,快速地高粘度化而可防止相邻的喷出液滴彼此的融合一体引起的图像劣化。因此即使是如上述那样的不易吸收喷出液的记录介质,在可以不引起颜色混杂地进行高画质记录的方面也具有优点。
予以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喷出液从记录头外、例如另外贮存的喷出液罐通过供给流路而供给至记录头。因此喷出时的粘度稳定性不言而喻,但即使在从喷出液罐到记录头的供给路径中,也需要维持规定粘度、进行稳定的喷出液的供给。特别是就上述的温度引起的粘度变化敏感的相转移型墨而言,该必要性是显著的。
其中,作为用于加热从记录头主体外供给的墨的构成,已知有将供给路本身进行加热的技术(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为了高效率地将向记录头供给的墨加热,在形成将从记录头外供给的墨向记录头供给的流路的基体内埋设加热器、将在该流路中流过的喷出液进行加热。
另外,专利文献2中,为了均匀地加热在供给路中流过的墨,将连接记录头和喷出液罐的流路卷绕于加热器的周围来加热在该流路中流过的喷出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3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390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图像记录的高速化不断发展,伴随其每单位时间的喷出液的喷出量也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利用记录头可喷出在适于这样的高速化的图像记录装置中稳定的喷出粘度的喷出液,期望可更均匀、快速地将稳定粘度的喷出液从记录头喷出这样的加热结构,因此需要研究考虑了记录头主体和被加热的供给路的连接部分的加热结构。
另外在研究这样的加热结构时,还具有高速化优异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遍及记录介质的整个宽度而沿着宽度方向对每个颜色固定地配置多个记录头这样的全线型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等、除了记录头数的增大外不带有记录头的扫描的、记录头向装置主体的高精度的定位所需要的图像形成装置,因此,没有极力阻碍记录头本身的高的定位精度的记录头和供给路的连接也需要考虑。
但是在上述以往技术的情况下,虽然能加热墨的流路、副罐而使墨升温,但记录头和供给路的连接部分未加热,因此在连接部分墨粘度上升,向头的墨供给变得不稳定,结果,需要提高加热温度等的调整。另外,在记录头和供给路的连接部分具备加热器必须通过向记录头附近的加热器配线,配线成为交换记录头的作业的障碍,在头交换时担心阻碍头的定位等,不能说是考虑了头本身向装置主体的定位维持的加热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可以以稳定的喷出粘度供给喷出液到记录头主体和与其连接的供给流路的连接部分、且不阻碍记录头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高的定位精度的喷出液的供给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本申请发明中的第1方式如下: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
记录头,其具有将通过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
流路部件,其与上述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喷出液的流路;
加热部,其加热上述流路部件,
上述流路部件含有:
第1流路部,其一端插入上述流入口内;
第2流路部,其为上述第1流路部通过内部的筒状部件、从外方覆盖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上述流入口的连接部分,
上述第2流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上述第1流路部及上述流入口分别连接、将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上述流入口连接。
另外,就第2方式而言,在第1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1流路部是导热率为100W/(m·K)以上的部件。
另外,就第3方式而言,在第1或第2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2流路部是导热率不足100W/(m·K)的部件。
另外,就第4方式而言,在第1~3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流路部件具备与上述第1流路部的另一端侧连接的第3流路部,上述第1流路部和上述第3流路部可拆装地被连接。
另外,就第5方式而言,在第4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加热部对上述第3流路部加热。
另外,就第6方式而言,在第1~5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多个上述记录头,且具备保持上述多个记录头的保持部件,上述多个记录头沿着与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排列以使得上述喷嘴在与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的整个宽度上横切。
另外,就第7方式而言,在第6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保持部件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可将上记录头的含有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出面的一部分插入,所述记录头具备记录头固定部,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具备与所述流入口相比形成在所述喷出面侧、与所述喷出面平行的与所述保持部件的抵接面,
上述记录头为使该喷出面通过上述开口而露出、且用上述抵接面与上述保持部件抵接而得到保持的结构,
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通过上述流入口插入到上述抵接面。
另外,就第8方式而言,在第7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流入口以从上述记录头固定部向上述喷出面的相反侧突出了的形状形成。
另外,就第9方式而言,在第1~8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喷出液是根据温度而相变化成凝胶状或固体状、和液体状的喷出液。
另外,就第10方式而言,在第9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喷出液的凝胶化温度为40℃以上且不足90℃。
另外,就第11方式而言,如下: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
第1记录头,其具备将喷出液供给的第1流入口和喷出液流出的第1流出口、具有将通过上述第1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
第2记录头,其具备与上述第1记录头的上述第1流出口连接的第2流入口和喷出液流出的第2流出口、具有将从上述第1流出口流出、通过上述第2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
第1流路部件,其与上述第1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向上述第1记录头供给喷出液的流路;
第2流路部件,其与上述第2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向上述第2记录头供给从上述第1记录头的上述第1流出口流出的喷出液的流路;
加热部,其加热上述第1及第2流路部件,
上述第1及第2流路部件分别含有:
第1流路部,其一端插入上述第1或第2流入口内;
第2流路部,其是上述第1流路部通过内部的筒状部件、从外方覆盖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上述第1或第2流入口的连接部分,
上述第2流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上述第1流路部及上述第1或第2流入口分别连接,将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上述第1或第2流入口分别连接。
另外,就第12方式而言,在第11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1流路部件及第2流路部件的第1流路部是导热率为100W/(m·K)以上的部件。
另外,就第13方式而言,在第11或第12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1流路部件及第2流路部件的第2流路部是导热率不足100W/(m·K)的部件。
另外,就第14方式而言,在第11~13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1流路部件及上述第2流路部件具备与上述第1流路部的另一端侧连接了的第3流路部,上述第1流路部和上述第3流路部可拆装地被连接。
另外,就第15方式而言,在第14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加热部对上述第3流路部加热。
另外,就第16方式而言,在第11~15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具备保持上述第1记录头及上述第2记录头的保持部件,上述第1记录头及上述第2记录头沿着与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排列以使得上述喷嘴在与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的整个宽度上横切。
另外,就第17方式而言,在第16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保持部件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可将上述第1及第2记录头的含有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出面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1及第2记录头具备记录头固定部,上述记录头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1及第2流入口相比形成在所述喷出面侧、与上述喷出面平行的与所述保持部件的抵接面,
上述第1及第2记录头为使该喷出面通过所述开口而露出、且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保持部件抵接而得到保持的结构,
上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1及第2流入口、插入到所述抵接面。
另外,就第18方式而言,在第17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第1及第2流入口以从上述记录头固定部向上述喷出面的相反侧突出了的形状形成。
另外,就第19方式而言,在第11~18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喷出液是根据温度而相变化成凝胶状或固体状、和液体状的喷出液。
另外,就第20方式而言,在第19方式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喷出液的凝胶化温度为40℃以上且不足9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不阻碍记录头的定位地将稳定粘度的喷出液供给到记录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部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鼓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图像形成鼓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是从图5中的IV-IV切断面看到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3的图像形成鼓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是从图4的V-V切断面看到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加热辊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喷出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喷出部中的记录头附近的放大图。
图9是截面看记录头和流路部件而表示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11是墨循环机构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全线型记录方式中的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13是表示记录头的固定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4A是记录头的流入口的放大图。
图14B是记录头的流入口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并不将发明的范围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形成部2、对图像形成部2进行给纸的给纸部3、将用图像形成部2而图像形成了的记录介质P集聚的集聚部4。
(给纸部)
给纸部3具备:储存记录介质P的给纸托盘31、从给纸托盘31到图像形成部2输送记录介质P的给纸用输送部32、向给纸用输送部32供给给纸托盘31内的记录介质P的供给部33。给纸用输送部32具备一对给纸用输送辊321、322,在这些给纸用输送辊321、322上架设有给纸用输送带323。给纸用输送带323从给纸托盘31装载由供给部33供给了的记录介质P而输送到图像形成部2。
(集聚部)
集聚部4具备:储存图像形成了的记录介质P的储存托盘41、从图像形成部2到储存托盘41输送记录介质P的集聚用输送部42。在集聚用输送部42,设有多个集聚用输送链轮421、422、423。这些多个集聚用输送链轮421~423中,一个集聚用输送链轮421配置于图像形成部2内,剩余的集聚用输送链轮422、423配置于集聚部4内。在图像形成部2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P,在利用集聚用爪部425保持在集聚用输送带424上的状态下被输送,当到达储存托盘41上时,集聚用爪部425的保持被解除而储存于储存托盘41内。
(图像形成部)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部2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图像形成部2具备:为了在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而在表面保持该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鼓21、将从给纸部3输送了的记录介质P向图像形成鼓21转移的交接鼓22。
交接鼓22具备:为了在其外周面保持记录介质P而夹持记录介质P的一端部的多个爪部(省略图示)、将记录介质P吸附于外周面的吸附部(省略图示)。吸附部通过静电吸附或吸引使记录介质P吸附于交接鼓22的外周面。而且,就交接鼓22而言,其一部分的外周接近图像形成鼓21,在其接近部分使记录介质P向图像形成鼓21转移。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鼓2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鼓21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是从图5中的IV-IV切断面看到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鼓21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是从图4的V-V切断面看到的剖面图。如图3~图5中所示,在图像形成鼓21,设有内部为中空的筒状的主体部215和与主体部215不同而支承主体部215的两端部的一对支承部216、217。
在主体部215的周围,为了在该主体部215的外周面保持记录介质P,设有夹持记录介质P的一端部的多个爪部211。就爪部211而言,在形成于主体部215的外周面的凹部213内,沿着轴方向收容有多个。爪部211的前端部214与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自如地接触分离,通过该爪部211的前端部214和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夹持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由此在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上保持记录介质P。另外,在主体部215的周围形成有用于使记录介质P与该主体部215的外周面密合的多个吸引孔212。
一对支承部216、217遍及主体部215的整周密合。该一对支承部216、217中,在一支承部216形成有与主体部215的中空部219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241。在该连通口241连接有例如未图示的吸引泵,通过该吸引泵,图像形成鼓21的中空部219成为负压。当中空部219成为负压时,经由吸引孔212,记录介质P被吸附于主体部215的外周面上。
另外,吸附部的多个吸引孔212以具有蓝色噪音特性的图案配置,因此即使在图像形成后的记录介质P上残留有吸引孔212的痕迹,也可以通过其不规则的图案而不易视觉性地识别。另外,仅在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以外的区域设有吸引孔212,因此可防止在图像形成区域残留吸引孔212的痕迹。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部2使用根据温度从凝胶状到液体状地产生相变化的喷出液(详情进行后述),在图像形成时加热记录介质P,由此调节温度来进行喷出液的墨点的平滑性、光泽的控制。因此,以加热图像形成鼓21为前提,因此,该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形成在隔热层之上形成了蓄热层的多层结构。
另外,图像形成部2中,如图2中所示,在图像形成鼓21的周围中配置有多个喷出部51、UV灯52、鼓温度传感器91、加热辊71、72、冷却扇53。
喷出部51由将喷出液喷出的头部51a、保持头部51a的托架51b构成(详情进行后述)。
喷出部51(头部51a)在图像形成鼓21沿着周方向、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参照图12)上排列配置多个。就各喷出部51的头部51a而言,为遍及图像形成鼓21的整个长度而延伸的线式记录头部。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以可喷出黑色(K)、黄色(Y)、品红(M)、青色(C)的4颜色的喷出液的方式,合计设有4个喷出部51,但其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的色彩数来增减。
从喷出部51的头部51a喷出的喷出液是根据温度而相变化成凝胶状或固体状和液体状、在40℃以上、不足100℃时具有相转移点的喷出液。就由这些多个喷出部51喷出的喷出液而言,在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喷出的喷出液一方的相转移温度比在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喷出的喷出液的相转移温度高地被设定。
予以说明,喷出液的相转移温度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向喷出液添加的凝胶化剂的种类、凝胶化剂的添加量、活性光线固化型单体的种类进行。通过该调整,如上述,在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喷出的喷出液的相转移温度比在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喷出的喷出液的相转移温度高地被设定。具体而言,多个喷出部51(头部51a)中,调整在各喷出部51喷出的喷出液的相转移温度以使得沿着输送方向Y而邻接的一对喷出部51喷出的喷出液的相转移温度差落入0.5℃以上、10℃以下的范围内,优选落入1℃以上、5℃以下的范围内。予以说明,对喷出液的详情进行后述。
如图2中所示,在多个喷出部51中的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的正下游,配置有照射例如紫外线等的能量线的UV(紫外线)灯52。UV灯52在图像形成鼓21的整个长度延伸,对于图像形成鼓21上的记录介质P照射能量线。
在使用紫外线作为能量线的情况下,作为其紫外线照射光源,例如可举出荧光管(低压水银灯,杀菌灯),冷阴极管,紫外激光,具有从数100Pa到1MPa的工作压力的低压、中压、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LED等,但从固化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LED等的可发出照度100mW/cm2以上的高照度的UV光的光源。其中优选为消耗电力少的LED,但不限于此。
在UV灯52的输送方向Y的正下游,配置有上述的集聚用输送部42的集聚用输送链轮421。而且,就集聚用输送链轮421而言,其一部分的外周经由集聚用输送带424与图像形成鼓21接近,在该接近部分使记录介质P从图像形成鼓21向集聚用输送带424转移。进而,在集聚用输送链轮421的正下游,设有通过送风来冷却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的冷却扇53。
而且,在冷却扇53的正下游设有加热辊72,进而在其正下游还配置有测定图像形成鼓21的表面温度的鼓温度传感器91。该鼓温度传感器91也可以使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的接触型的温度检测元件,但更优选为热电堆那样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元件。
将保持于图像形成鼓21上的利用喷出部51的记录前的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辊71(加热体),配置于交接鼓22的输送方向Y的正下游、即交接鼓22和喷出部51之间。就加热辊71而言,其一部分与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抵接,在图像形成时将记录介质P介设于与图像形成鼓21之间。此时,加热辊71推压记录介质P使之与图像形成鼓21的外周面而密合。
图6是表示加热辊71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如图6中所示,加热辊71具备:由例如铝等的金属构成的中空管711、覆盖中空管711的整周的例如硅橡胶等的弹性层712、内置于中空管711中而加热中空管711及弹性层712的卤素加热器等的加热源713。
弹性层712优选为导热性优异的材质。进而,弹性层712的表面也可以包覆滑动性好的材质(例如PFA管等),而提高持久性。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加热辊71并设检测加热辊71的温度的加热部温度传感器92。该加热部温度传感器92与鼓温度传感器91一样,也可以使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的接触型温度检测元件,但更优选使用热电堆那样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元件。另外,在图像形成鼓21的周围,在为集聚用输送链轮421的下游侧、交接鼓22的上游侧(更严格而言,冷却扇53和鼓温度传感器91之间)所设置了的加热辊72(加热体)具备与加热辊71相同的结构。
(喷出部的具体结构)
图7是表示喷出部51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7中所示,喷出部51具备头部51a、保持头部51a的托架51b。另外,头部51a具备:将喷出液喷出的多个记录头510、配设有多个记录头510的记录头固定板511、贮存向各记录头510供给的喷出液的喷出液罐512、用于从喷出液罐512向各记录头510供给喷出液的流路。
头部51a的记录头固定板511具有遍及图像形成鼓21的整个长度的长度,多个记录头510是以形成沿着与图像形成鼓21产生的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方向(例如,与输送方向Y进行正交的方向)的多个列的方式被排列的结构,是所谓的全线型记录方式的结构。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出部51内的头配置和记录介质P的配置关系的概念图。如从喷出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各颜色的墨的喷出部51Y、51M、51C、51K各自内部的多个记录头510的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嘴和记录介质P的位置关系可知,全线型记录方式是如下记录方式,即,使用遍及记录宽度整体配置有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嘴的长条化记录头,使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Y移动,同时不伴随向与输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的主扫描。与扫描型相比,由于可以不伴随主扫描而记录记录宽度整体,因此,高速化记录优异。在此,就使单一记录头510长条化至记录介质P的宽度整体而言,不易以高精度形成喷嘴间距等,因此,将短条的记录头510沿着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嘴的排列方向连接多个而构成。记录头510分别具有多个喷嘴。记录头510从多个喷嘴喷出墨,且在被图像形成鼓21担载的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即,记录头510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向下面侧露出,使多个喷嘴与记录介质P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头510以如下方式配置,即,设置两列沿着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的喷嘴列,且将两个记录头510设为一组,形成沿着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设置多个记录头510的各组的记录头510的列。另外,记录头510的列配置多个,且以如下方式配置,即,邻接的列的记录头510的组彼此的位置关系随着向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而成为锯齿状。
另外,如图12,由各喷出部51Y、51M、51C、51K内部的记录头510构成的记录头列沿输送方向Y每两列配置,各记录头列相互偏向喷嘴列方向配置,而形成所谓的锯齿排列结构。
接着,使用图13说明记录头510向记录头固定板511的固定构造。此外,图13中,为了便于说明,表示了将一个短条记录头510固定于记录头固定板511时的概略图,但如上述,本实施方式中,喷出部51中,均在记录头固定板511上配置多个记录头510。
记录头固定板511中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配设记录头510的位置设置形成有可将该记录头510的包含喷出喷出液的喷出面55(参照图9)的一部分插入的开口的、固定记录头510的位置的框(记录头固定框)54,喷出面55通过该开口与输送的记录介质P对向而露出。记录头固定部56具备外周比记录头固定框54大且可以与记录头固定板511的上面511B(参照图9)抵接的记录头固定部56的抵接面56A(参照图9)。该抵接面56A位于上述的记录头510的流入口和记录头510的喷出面55之间,且以与该喷出面55平行的面形成。记录头固定板511的上面511B也平行地形成,因此,通过相互抵接,成为相对于记录头固定板511保持记录头510的构造。记录头固定板511的上面511B和记录头固定部56的抵接面56A抵接,并且将朝向将喷出液喷出的侧的推压力对记录头510施加,由此,记录头510利用记录头固定板511抵接支承并固定于为了形成图像而恰当的位置。另外,将记录头510固定于记录头固定板511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在记录头510和记录头固定板511设置爪部、通过咬合爪部而固定。
托架51b具备以夹持记录头固定板511的两端的方式保持的一对臂部520和连结一对臂部520的两张连结板521。
该托架51b连接于在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方向(例如进行正交的方向)进行延伸的未图示的轨道。而且托架51b沿着该轨道在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方向可移动地配置,可以使托架51b保持的头部51a在与输送方向Y交叉的方向移动。即,托架51b可分别移动地支承每种颜色所具备的多个头部51a。
而且,各喷出部51Y、51M、51C、51K,可以在与图像形成鼓21对向而进行图像形成的印刷位置、从图像形成鼓21在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方向、优选与输送方向Y进行正交的方向分开的维护位置进行移动。印字时,喷出部51在与图像形成鼓21对向而进行图像形成的印刷位置被固定。
(向记录头供给喷出液的流路部件的具体结构)
图7中所示的喷出部51构成喷出液罐512的喷出液通过多个记录头510内、再次返回至喷出液罐512的循环流路。
图11是该循环流路的概略图。是如下结构,即,从喷出液罐512向上游侧的记录头510A,从流入口510Aa以喷出液的流动方向X流入喷出液,通过与各喷嘴的喷出流路连通的共通流路,从流出口510Ab向下游侧的记录头510B的流入口510Ba供给,并从下游侧的记录头510B的流出口510Bb再次回流至喷出液罐512。根据该结构,第1记录头的流出口510Ab和第2记录头的流入口510Ba利用流路连接,第2记录头的流出口510Bb与喷出液罐512连接,由此,形成喷出液可回流的流路。由此,通过将由一个记录头510加热的喷出液供给至另一记录头510,与利用各记录头逐一加热喷出液的结构相比,可以高效地、短时间成为适于喷出的粘度。另外,通过将从下游的记录头510B流出的喷出液再次返回至喷出液罐512,不仅可再利用喷出液,而且,可以较低地抑制喷出液罐512、其间的供给流路中的喷出液加热,因此,可有效地进行加热控制。此外,从进行维护的观点来看,优选在记录头内混入气泡的情况下,通过使喷出液回流,可以将记录头内的气泡从流出口510Ab、510Bb排出至记录头外。
图8是这样的记录头510的放大图。这样,构成上述的循环流路的一部分的记录头510形成以下的结构:具有一对凸状的形状的喷出液的流入口510a及流出口510b、由上游侧的记录头被加热控制了的喷出液通过下游侧的记录头的流入口被供给而用于喷出。
接着对于向记录头510供给喷出液的流路部件513的具体的结构使用图8及图9来说明。予以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通过流路部件513进行至记录头的喷出液供给、将流路部件513的喷出液罐512侧定义为上游、将记录头侧定义为下游。另外将流路部件513内、第1流路部514、515、第2流路部516、记录头510及弹性部件518在以下记为记录头单元。
图9是表示截面看向记录头510供给喷出液的流路部件513的说明图。
流路部件513是用连接了第1流路部514及515、第2流路部516、第3流路部517的部件所构成,形成向记录头510供给从喷出液罐512供给的喷出液的流路的部件。在第3流路部517的下面侧,设有加热第3流路部517的加热部H(例如夹套加热器),可以将通过流路R的喷出液加热。在此,第1流路部514及515与第3流路部517一起由导热性高的部件构成。因此,加热部H对第3流路部517施加了的热在保持了高温的状态下传导到第1流路部514、515,因此,不需要用加热部H加热第1流路部514及515本身,记录头510的附近所具备的加热部H的配线也不会成为将记录头510进行交换的作业的障碍,因此,可以如通常那样进行记录头510的维护。予以说明,从更高效率地传导加热部H的热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第1流路部514、515和第3流路部517由导热率为100W/(m·K)以上的部件、例如铝、碳纳米管构成。
另外,第1流路部514及515可采用从喷出面55的相反侧的上侧可固定的螺栓B来可拆装地与第3流路部517连接,由此可以连接第1流路部514及515的流路和第3流路部517的流路。
这样通过利用从喷出面55的相反侧的上面侧可固定的螺栓B来拆装自如地连接各流路部的结构,例如如图7那样,即使在排列多个记录头510、且相互的记录头510彼此接近而在各记录头510的侧面侧没有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从相对具有空间的上方装卸螺栓B,因此,记录头510的交换可以容易且不与已经定位的各记录头510碰撞等而产生位置偏离等地精确地进行。
另外,即使在与记录头510的交换的同时交换第3流路部517的下游侧的情况下,通过在第3流路部517具备加热部H,也不需要交换加热部H,可以抑制将第3流路部517的下游侧的流路部件513和记录头510进行交换时的成本。
而且第1流路部514及515为管状的部件,形成第1流路部515的一端插入流入口510a的内部的构造,将从喷出液罐512供给的墨供给到记录头的流入口510a。
这样形成在流入口510a内插入第1流路部515的一端部的结构,因此与在第1流路部515内插入记录头的流入口510a的构造相比,可以通过第1流路部514、515使通过加热部H的热而被加热了的喷出液传导、使喷出液与该第1流路部514、515接触而加热喷出液的状态下供给到记录头的流入口510a内部。这在要求稳定供给进行相转移的喷出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另外,由于是插入的构造,因此也可以如后述那样根据需要通过延长流路管路而使喷出液与第1流路部514、515接触的状态下供给到记录头内流路519。
另外第2流路部516是覆盖第1流路部515的外侧的筒状的部件。第1流路部515经由弹性部件518从第2流路部516的一方的开口插入而连接,记录头510的流入口510a经由弹性部件518从另一方的开口插入而连接。
予以说明,上述的第2流路部516可以抑制来自第1流路部515的放热、减轻加热部H的负荷。因此优选使用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部件,例如,优选使用不锈钢等的导热率不足100W/(m·K)的部件。
这样第1流路部515和流入口510a分别在与第2流路部516之间经由弹性部件518而连接。
即第1流路部515的外周面和第2流路部516的内周面之间、第2流路部516的内周面和流入口510a的外周面之间,分别具有比通常的部件彼此的嵌合大的间隙、形成经由弹性部件518将该间隙连接的构造,因此,即使在第1流路部515和第2流路部516的连接部分产生负荷而相互的朝向、姿势稍微偏离,可以用弹性部件518来吸收该负荷。
另外第1流路部515和第2流路部516、流入口510a形成以下的构造:不是经由弹性部件518来密闭各部件的连接部位、经由弹性部件518来密闭内部空间的构造,因此可以形成不使通过第1流路部515供给的喷出液泄漏至记录头外部的构造。另外不需要在第1流路部515的一端和流入口510a的内径保持高的尺寸精度而可密闭地插入连接,因此,在第1流路部515的插入时,可以降低第1流路部515的一端与流入口510a的壁面碰撞等产生定位的记录头510的位置偏离等的危险性。
即,即使在将记录头510固定于最佳的位置、连接第3流路部517和第1流路部514的情况下,可以以相对高的自由度不阻碍记录头510的定位地连接各流路部。这在采用要求定位精度高的记录头的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全线型记录方式的方面特别有效。
予以说明,上述的弹性部件518是可以弹性变形的部件,优选由对于从记录头510喷出的喷出液具有耐性的部件构成。例如,可以使用由丁腈橡胶、苯乙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的橡胶构成的O型圈形状的部件作为弹性部件518。
如上述,即使不具备直接加热第1流路部514、515、第2流路部516的结构,也可以使喷出液以稳定的粘度供给到记录头510。
予以说明,通过第1流路部515被供给的喷出液的热从与固定记录头510的记录头固定板511抵接的记录头固定部56向记录头固定板511放热。因此如图9中所示,第1流路部515向记录头510的插入量优选插入到与该记录头固定部56对应的位置。由此即使具有记录头固定板511产生的放热,也可以将喷出液以更稳定的粘度供给到头内。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头510的流入口510a设于记录头固定部56的上面,向与记录头510的喷出面55的相反侧喷出,且具有台阶高差而具有前端尖的形状。这样为向与喷出面55的相反侧、即供给喷出液的罐侧突出而延伸了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增长第1流路部515。但是,流入口510a的形状不限于此,如果是可以在流入口510a的外周面和第2流路部516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而经由弹性部件518连结,则可以是任意形状。图14A及图1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头510的流入口510a以外的其它形状的流入口510a的放大图。如图14A,流入口510a本身不突出、在流入口510a周围设置凹部、在该凹部第2流路部516的一端经由弹性部件518而被插入,由此作为结果,也可以为流入口510a和第2流路部516经由弹性部件518而被连接这样的结构。另外,如图14B,流入口510a的前端形状相反变宽的结构也可以同样适用。
予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部件514及515的2个部件构成第1流路部,但他们也可以是用一个部件将一端与第3流路部517连接、将另一端与流入口510a连接,或从喷出液罐512向记录头510供给喷出液,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流入口510a与第2流路部516、第1流路部515与第2流路部516之间的弹性部件518分别用不同的O型圈构成,但各自也可以用一体的弹性部件518构成。
另外所谓本发明中的加热,不仅是加热部H产生的直接的加热,还包含受到了从加热部H传导的热的部件产生的加热,加热部H只要是可加热流路部件513的部位就可以配置。另外,循环路径也可以连接使用的全部的记录头510而构成一个循环路径,也可以将使用的全部记录头分成多个组而每个组构成多个循环路径。
(图像形成装置的主控制结构)
图10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控制结构的方块图。如图10中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装置10,电连接有:使交接鼓22旋转的交接马达62、使图像形成鼓21旋转的鼓旋转马达61、使给纸部3的各驱动部驱动的给纸马达63、使集聚部4的各驱动源驱动的排纸马达64、使喷出部51(头部51a)驱动的头驱动电路65、鼓温度传感器91、加热辊71、加热部温度传感器92、加热辊72、吸引孔212、UV灯52、冷却扇53、加热部H、操作者用于设定输入形成图像的光泽的程度的光泽调整按钮68、记录介质厚度输入部81、记录介质种类输入部82。
而且,控制装置10由存储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的程序的ROM、执行程序的CPU、和成为程序执行时的作业区域的RAM等构成。
另外,在控制装置10,并设图像存储电路67,该图像存储电路67存储从主机经由接口电路66而输入了的形成图像数据。控制装置10的CPU基于储存于图像存储电路67的图像的数据、程序进行运算、基于该运算结果向各构成要素发送控制信号。
另外,上述控制装置10进行加热辊71的加热控制。
记录介质厚度输入部81是操作者输入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P的厚度的,记录介质种类输入部82是操作者输入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P的种类的。
控制装置10根据记录介质P的厚度和种类来实施加热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存储根据记录介质P的种类和厚度的二个参数而设定了加热辊71的设定温度T4、T5的表数据,通过这些表数据的输入来进行决定设定温度T4、T5的处理。
加热辊71为了将记录介质P快速升温到期望的温度范围而设定的,T4、T5由加热辊71的导热性、与记录介质P的接触时间等决定。
下表中示出根据记录介质P的种类和厚度的二个参数而决定了各设定温度T4、T5的表数据的一例。予以说明,表的温度全部以摄氏度记载。另外,表中记载的T1是表示图像形成时的图像形成鼓21的目标温度带域的图像形成鼓设定温度的范围的下限值,T2是图像形成鼓设定温度的范围的中间值,T3是图像形成鼓21的设定温度的范围的上限值。
[表1]
单位℃
(喷出液)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出液使用通过照射能量线(活性光线,例如紫外线)而进行固化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该活性光线固化型墨的特征在于,含有1质量%以上且低于10质量%的凝胶化剂、根据温度可逆地进行溶胶凝胶相转移。本发明中所谓的溶胶凝胶相转移,是指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的溶液状态、但通过冷却至凝胶化温度以下则液体整体凝胶化而变化为失去了流动性的状态、相反为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状态、但通过加热至溶胶化温度以上则恢复至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状态的现象。
所谓凝胶化,是指通过层状结构、通过非共价键、氢键形成的高分子网孔、通过物理性的凝聚状态形成的高分子网孔、通过微粒的凝聚结构等的相互作用、析出了的微结晶的相互作用等,物质失去独立的运动而集合了的结构,是指伴有急剧的粘度上升、弹性增加而固化了的或半固化了的、或增粘了的状态。另外,所谓溶胶化是指因上述凝胶化而形成了的相互作用得到解除而变化为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状态的状态。另外,本发明中所谓溶胶化温度,为加热凝胶化了的墨时、因溶胶化而表现出流动性的温度,所谓凝胶化温度,是指将处于溶胶状态的墨冷却时、发生凝胶化而流动性降低时的温度。
上述溶胶凝胶相转移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在高温下为液体状态,因此可进行利用记录头510的喷出。如果使用该高温状态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来进行记录,则墨滴着落于记录介质后,由于温度差而自然冷却,由此墨迅速固化,作为结果,可以防止相邻的墨点彼此的融合一体而防止画质劣化。但是,在墨滴的固化力强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墨点彼此孤立而在图像部产生凹凸、招致极端的光泽低下、不自然的闪烁感这样的光泽不均质感。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墨滴的固化力、墨的凝胶化温度、及记录介质的温度为以下的范围,可以防止墨滴彼此的融合一体而防止画质劣化,进而可得到最自然的光泽感。即,使用含有0.1质量%以上且不足10质量%的凝胶化剂的墨在25℃下的粘度为102mPa·s以上且不足105mPa·s的墨、且将利用该凝胶化剂的墨的凝胶化温度(Tgel)和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Ts)的差控制为5℃以上15℃以下来进行印字,由此可以兼备墨液滴融合一体的防止所引起的高画质和自然的光泽感。予以说明,在该情况下,介质的调温范围相当于42℃以上48℃以下。
对于该理由,发明人等如下考虑。墨滴着落于记录介质后,如果在相邻的墨滴着落之前墨固化,则产生光泽降低、图像部的不自然的闪烁感。另一方面,如果相邻的墨滴着落而融合一体后经过时间来进行固化,则液滴彼此聚在一起,因此导致极端的画质劣化。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得知,通过控制墨着落时的粘度,可以防止液的融合一体、且相邻墨滴适度地流平而得到自然的光泽感。
另外,通过使用含有0.1质量%以上且不足10质量%的凝胶化剂的墨在25℃下的粘度为102mPa·s以上且不足105mPa·s的墨,可控制上述基材温度范围中的粘度,可兼备画质和自然的光泽。作为其理由,如下推测。在25℃下的粘度不足102mPa·s的墨中,为了防止液的融合一体,粘度不充分,在上述温度范围中画质劣化。另外,25℃下的粘度为105mPa·s以上的墨中,存在凝胶化后的粘度高、且冷却过程中粘度大幅增加的倾向,在上述温度范围下控制为适度地流平的粘度变得困难,产生光泽降低。另外认为:墨由于在凝胶化后成为具有适度的粘性的粘性凝胶,因此可以更适当地抑制墨点的固化力、作为结果可得到具有更自然的光泽感的画质。
所谓光泽均质感,不是指绝对的光泽值、例如60度正反射光泽值等,而是指看不到起因于图像上的微观的光泽差的不自然的闪烁感、不需要的光泽降低、条纹状的光泽不均这样的在图像的一部分中光泽变得不均质的状态、图像整个面、特别是实地印字部的光泽变为均质的状态。
通过使用活性光线固化型墨而将墨的凝胶化温度(Tgel)和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Ts)的差调温为5℃以上、15℃以下,可以形成没有画质劣化、文字等的细线的尖锐性优异、具有自然的光泽感的图像,但通过将记录介质的温度调温为5℃以上、10℃以下的范围,可以形成更优异的图像。
以下,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的墨组合物依次进行说明。
(凝胶化剂)
一般而言,凝胶有通过加热而成为具有流动性的溶液(有时也称为溶胶)、如果进行冷却则恢复至原本的凝胶的热可逆性凝胶和如果一旦凝胶化则即使进行加热也不会再次恢复至溶液的热不可逆性凝胶。通过油凝胶化剂而形成的凝胶,从防止头内的堵塞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热可逆性凝胶。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中,墨的凝胶化温度(相转移温度)优选为40℃以上、不足100℃,更优选为45℃以上、70℃以下。如果考虑夏季环境下的气温,如果墨的相转移温度为40℃以上,则从记录头510喷出墨液滴时,可以在不被印字环境温度影响地得到稳定的射出性,另外,如果低于90℃,则可以不需要将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至过度的高温地降低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头510、墨供给系的部件的负荷。
所谓凝胶化温度,是指粘度从具有流动性的溶液状态急剧地发生变化而成为凝胶状态的温度,与被称为凝胶转变温度、凝胶溶解温度、相转移温度、溶胶-凝胶相转移温度、凝胶化点的术语同义。
本发明,墨的凝胶化温度的测定方法,例如,可使用各种流变仪(例如使用了锥板的应力控制型流变仪、PhysicaMCR系列、AntonPaar公司制)、由通过将处于溶胶状态的高温的墨一边以低剪切速度进行温度变化一边测定得到的粘度曲线、动态粘弹性的温度变化而得到的粘弹性曲线求出。另外,可以举出将封入玻璃管的小铁片放入膨胀计中、将相对于温度变化在墨液中没有自然落下的时刻作为相转移点的方法(J.Polym.Sci.,21,57(1956)),在墨上放置铝制滚筒、改变凝胶温度时、将铝制滚筒自然落下的温度作为凝胶化温度来进行测定的方法(日本レオロジー学会志Vol.17,86(1989))。另外,作为简便的方法,可以在加热板上放置凝胶状的试验片、对加热板进行加热、测定试验片的形状破坏的温度、将其作为凝胶化温度来求出。予以说明,通过改变使用的凝胶化剂的种类、凝胶化剂的添加量、活性光线固化型单体的种类,可调整墨的凝胶化温度(相转移温度)。
作为喷出的墨,优选在25℃下的粘度为102mPa·s以上且不足105mPa·s,更优选为103mPa·s以上且不足104mPa·s。如果墨粘度为102mPa·s以上,则可防止墨点的融合一体所引起的画质的劣化,如果不足105mPa·s,则通过控制墨着落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可通过适当地流平而得到均质的光泽。予以说明,墨的粘度可通过改变使用的凝胶化剂的种类、凝胶化剂的添加量、活性光线固化型单体的种类来适宜调节。所谓粘度,为用使用了锥板的应力控制型流变仪(PhysicaMCR系列、AntonPaar公司制)以剪切速度11.7s-1测定的。
作为在本发明涉及的喷出液的墨中使用的凝胶化剂,可以为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为低分子化合物,但从记录头射出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低分子化合物。
以下,示出可以作为在本发明涉及的喷出液的墨中使用的凝胶化剂的具体例,但不仅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作为优选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硬脂酸菊粉等的脂肪酸菊粉、棕榈酸糊精、肉豆蔻酸糊精等的脂肪酸糊精(作为レオパール系列,可由千叶制粉获得)及山萮酸二十烷二酸甘油酯、山萮酸二十烷二酸聚甘油酯(作为ノムコート系列,可由日清オイリオ获得)等。
作为优选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5-126507号、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日本特开2010-111790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低分子油凝胶化剂、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丁基酰胺、N-2乙基己酰基-L-谷氨酸二丁基酰胺等的酰胺化合物(可由味之素精细化学获得)、1,3:2,4-双-O-苯亚甲基-D-葡萄糖醇(ゲルオールD可由新日本理化获得)等的二苯亚甲基山梨糖醇类、石蜡、微晶蜡、矿脂等石油系蜡、堪地里拉蜡、卡那巴蜡、米蜡、木蜡、荷荷芭油、荷荷芭固体蜡、荷荷芭酯等的植物系蜡、蜜蜡、羊毛脂、鲸蜡等的动物系蜡、褐煤蜡、氢化蜡等的矿物系蜡、硬化蓖麻油或硬化蓖麻油衍生物、褐煤蜡衍生物,石蜡衍生物,微晶蜡衍生物或聚乙烯蜡衍生物等的改性蜡、山萮酸、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芥酸等的高级脂肪酸、硬脂醇、山萮醇等高级醇、12-羟基硬脂酸等的羟基硬脂酸、12-羟基硬脂酸衍生物、月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山萮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蓖麻酸酰胺、12-羟基硬脂酸酰胺等的脂肪酸酰胺(例如,ニッカアマイド系列日本化成公司制、ITOWAX系列伊藤制油公司制、FATTYAMID系列花王公司制)、N-十八烷基硬脂酸酰胺、N-油基棕榈酸酰胺等的N-取代脂肪酸酰胺、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N,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N,N’-亚二甲苯双硬脂酰胺等的特殊脂肪酸酰胺、十二胺、十四胺或十八胺等的高级胺、硬脂酸十八烷基酯、棕榈酸油酯、甘油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的脂肪酸酯化合物(例如EMALLEX系列日本エマルジョン公司制、リケマール系列理研ビタミン公司制、ポエム系列理研ビタミン公司制)、蔗糖硬脂酸酯、蔗糖棕榈酸酯等的蔗糖脂肪酸酯(例如リョートーシュガーエステル系列三菱化学フーズ公司制)、聚乙烯蜡、α-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蜡等的合成蜡、聚合性蜡(UNILIN系列Baker-Petrolite公司制)、二聚酸、二聚二醇(PRIPOR系列CRODA公司制)等。另外,上述的凝胶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喷出液的墨,通过含有凝胶化剂,由记录头510喷出后,如果着落在记录介质上则立即成为凝胶状态,墨点彼此的混合·墨点的融合一体得到抑制、可在高速印字时形成高画质,然后,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进行固化,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被定影、形成牢固的图像膜。作为凝胶化剂的含量,优选1质量%以上、不足10质量%,更优选2质量%以上、不足7质量%。通过设为1质量%以上,可充分地进行凝胶形成而抑制墨点的融合一体引起的画质的劣化,且可通过凝胶形成所引起的墨液滴的增粘来进行在光自由基固化系中使用时因氧阻碍所引起的光固化性降低,另外,通过设为低于10质量%,可以降低活性光线照射后的未固化成分所引起的固化膜的劣化、喷墨射出性的劣化。
(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
在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喷出液的墨中,特征在于,含有凝胶化剂、色料以及用活性光线进行固化的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
对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以下,均称为光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说明。
所谓活性光线,例如可以举出电子束、紫外线、α线、γ线、X线等,但从对人体的危险性、处理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在工业方面其利用也普及的紫外线或电子束。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紫外线。
在本发明中,作为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来进行交联或聚合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其中优选使用光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或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阳离子聚合性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6-9714号、日本特开2001-31892号、日本特开2001-40068号、日本特开2001-55507号、日本特开2001-310938号、日本特开2001-310937号、日本特开2001-220526号的各公报中所例示的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等。
在本发明中,以抑制墨固化时的记录介质的收缩的目的,优选含有作为光聚合性化合物的至少1种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和选自环氧化合物及乙烯基醚化合物的至少1种化合物。
作为芳香族环氧化物而优选的物质,为通过具有至少1个芳香族核的多元酚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和表氯醇的反应而制造的二或多缩水甘油醚,可以举出例如双酚A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或多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A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或多缩水甘油醚、以及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在此作为环氧烷烃可以举出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等。
作为脂环式环氧化物,优选通过将具有至少1个环己烯或环戊烯环等的环烷烃环的化合物用过氧化氢、过酸等的适当的氧化剂进行环氧化而得到的、含有环己烯氧化物或环戊烯氧化物的化合物。
作为脂肪族环氧化物优选的物质,有脂肪族多元醇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或聚缩水甘油醚等,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或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等的亚烷基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甘油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或三缩水甘油醚等的多元醇的多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等的聚亚烷基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等。在此作为环氧烷烃,可以举出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等。
这些环氧化物中,如果考虑速固化性,则优选芳香族环氧化物及脂环式环氧化物,特别优选脂环式环氧化物。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1种上述环氧化物,也可以适宜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乙烯基醚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甘醇二乙烯基醚、三甘醇二乙烯基醚、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等的二或三乙烯基醚化合物、乙基乙烯基醚、正丁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单乙烯基醚、正丙基乙烯基醚、异丙基乙烯基醚、异丙烯基醚邻亚丙基碳酸酯、十二烷基乙烯基醚、二甘醇单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等的单乙烯基醚化合物等。
这些乙烯基醚化合物中,如果考虑固化性、密合性、表面硬度,则优选二或三乙烯基醚化合物,特别优选二乙烯基醚化合物。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1种上述乙烯基醚化合物,也可以适宜使用2种以上。
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可以使用如日本特开2001-22052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310937号公报中记载那样的公知的所有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中,如果使用具有5个以上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则由于墨组合物的粘度变高,因此处理变得困难,另外由于墨组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变高,因此有时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变得不充分。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优选具有1~4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优选使用的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089)中记载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相同地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092)中记载的通式(2)、段落编号(0107)的通式(7)、段落编号(0109)的通式(8)、段落编号(0166)的通式(9)等所示的化合物。
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04)~(0119)中记载的例示化合物1~6及段落编号(0121)中记载的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接着,对于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说明。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的单体。例如已知日本特开平7-159983号、日本特公平7-31399号、日本特开平8-224982号、日本特开平10-863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使用了光聚合性组合物的光固化型材料和阳离子聚合系的光固化性树脂,最近在可见光以上的长波长域被敏化了的光阳离子聚合系的光固化性树脂也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平6-4363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24137公报等。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为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只要为在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就可以为任何化合物,包含具有单体、低聚物、聚合物等的化学形态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仅使用1种,另外为了提高目标特性,也可以以任意的比率并用2种以上。
作为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马来酸等的不饱和羧酸及它们的盐、酯、氨基甲酸酯、酰胺、酐、丙烯腈、苯乙烯、进而各种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醚、不饱和聚酰胺、不饱和氨基甲酸酯等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所有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或低聚物。“及/或”是指可以为单体,也可以为低聚物,还可以包括两者。另外,关于以下所述的事项也同样。
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丙烯酸异十八烷基酯、2-乙基己基-二甘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乙氧基二甘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二甘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2-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内酯改性挠性丙烯酸酯、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等的单官能单体、三甘醇二丙烯酸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丙烯酸酯、双酚A的P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四亚甲基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的2官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此外,聚合性的低聚物类也可与单体同样地配合。作为聚合性低聚物,可以举出环氧丙烯酸酯、脂肪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芳香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直链丙烯酸类低聚物等。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山下晋三编、“交联剂手册“、(1981年大成公司);加藤清视编、“UV·EB固化手册(原料编)”(185年、高分子刊行会);ラドテック研究会编、“UV·EB固化技术的应用和市场”、79页、(1989年、シーエムシー);泷山荣一郎著、“聚酯树脂手册”、(1988年、日刊工业新闻公司)等中记载的市售品或者业界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乃至交联性的单体低聚物及聚合物。
此外,从感光性、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致突变性、毒性等的观点考虑,上述单体中,特别优选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丙烯酸异十八烷基酯、乙氧基二甘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内酯改性挠性丙烯酸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进而,这些化合物中,特别优选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十八烷基酯、乙氧基二甘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在本发明中,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以并用乙烯基醚单体及或低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或低聚物。作为乙烯基醚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甘醇二乙烯基醚、三甘醇二乙烯基醚、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等的二或三乙烯基醚化合物、乙基乙烯基醚、正丁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单乙烯基醚、正丙基乙烯基醚、异丙基乙烯基醚、异丙烯基醚邻亚丙基碳酸酯、十二烷基乙烯基醚、二甘醇单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等的单乙烯基醚化合物等。在使用乙烯基醚低聚物的情况下,优选分子量为300~1000、在分子内具有2~3个酯基的2官能的乙烯基醚化合物,可优选举出例如可作为ALDRICH公司的VEctomer系列而获得的化合物、VEctomer4010、VEctomer4020、VEctomer4040、VEctomer4060、VEctomer5015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并用使用作为聚合性化合物的各种乙烯基醚化合物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作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丙基马来酰亚胺、N-己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N’-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聚丙二醇-双(3-马来酰亚胺丙基)醚、四甘醇-双(3-马来酰亚胺丙基)醚、双(2-马来酰亚胺乙基)碳酸酯、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N,N’-2,4-甲苯双马来酰亚胺或另外日本特开平11-12440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马来酰亚胺羧酸和各种多元醇类的酯化合物即多官能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上述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及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为1~97质量%,更优选为30~95质量%。
(墨的各构成要素)
接着,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墨,对除上述项目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色料)
墨中,作为构成墨的色料,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染料或者颜料,但优选使用对于墨成分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且耐候性优异的颜料。作为颜料,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发明中,例如可以使用颜色指数中所记载的下述的编号的有机或无机颜料。
作为红色或者品红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红3、5、19、22、31、38、43、48:1、48:2、48:3、48:4、48:5、49:1、53:1、57:1、57:2、58:4、63:1、81、81:1、81:2、81:3、81:4、88、104、108、112、122、123、144、146、149、166、168、169、170、177、178、179、184、185、208、216、226、257、颜料紫3、19、23、29、30、37、50、88、颜料橙13、16、20、36,作为蓝色或青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蓝1、15、15:1、15:2、15:3、15:4、15:6、16、17-1、22、27、28、29、36、60,作为绿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绿7、26、36、50,作为黄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黄1、3、12、13、14、17、34、35、37、55、74、81、83、93、94,95、97、108、109、110、137、138、139、153、154、155、157、166、167、168、180、185、193,作为黑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黑7、28、26等。
如果具体地示出商品名时,则例如可以举出クロモファインイエロー2080、5900、5930、AF-1300、2700L、クロモファインオレンジ3700L、6730、クロモファインスカーレット6750、クロモファインマセンタ6880、6886、6891N、6790、6887、クロモファインバイオレットRE、クロモファインレッド6820、6830、クロモファインブルーHS-3、5187、5108、5197、5085N、SR-5020、5026、5050、4920、4927、4937、4824、4933GN-EP、4940、4973、5205、5208、5214、5221、5000P、クロモファイングリーン2GN、2GO、2G-550D、5310、5370、6830、クロモファインブラックA-1103、セイカファストエロー10GH、A-3、2035、2054、2200、2270、2300、2400(B)、2500、2600、ZAY-260、2700(B)、2770、セイカファストレッド8040、C405(F)、CA120、LR-116、1531B、8060R、1547、ZAW-262、1537B、GY、4R-4016、3820、3891、ZA-215、セイカファストカーミン6B1476T-7、1483LT、3840、3870、セイカファストボルドー10B-430、セイカライトローズR40、セイカライトバイオレットB800、7805、セイカファストマルーン460N、セイカファストオレンジ900、2900、セイカライトブルーC718、A612、シアニンブルー4933M、4933GN-EP、4940、4973(大日精化工业制)、KETYellow401、402、403、404、405、406、416、424、KETOrange501、KETRed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36、337、338、346、KETBlue101、102、103、104、105、106、111、118、124、KETGreen201(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制)、ColortexYellow301、314、315、316、P-624、314、U10GN、U3GN、UNN、UA-414、U263、FinecolYellowT-13、T-05、PigmentYellow1705、ColortexOrange202、ColortexRed101、103、115、116、D3B、P-625、102、H-1024、105C、UFN、UCN、UBN、U3BN、URN、UGN、UG276、U456、U457、105C、USN、ColortexMaroon601、ColortexBrownB610N、ColortexViolet600、PigmentRed122、ColortexBlue516、517、518、519、A818、P-908、510、ColortexGreen402、403、ColortexBlack702、U905(山阳色素制)、LionolYellow1405G、LionolBlueFG7330、FG7350、FG7400G、FG7405G、ES、ESP-S(东洋インキ制)、TonerMagentaE02、PermanentRubinF6B、TonerYellowHG、PermanentYellowGG-02、HostapeamBlueB2G(ヘキストインダストリ制)、NovopermP-HG、HostapermPinkE、HostapermBlueB2G(クラリアント制)、カーボンブラック#2600、#2400、#2350、#2200、#1000、#990、#980、#970、#960、#950、#850、MCF88、#750、#650、MA600、MA7、MA8、MA11、MA100、MA100R、MA77、#52、#50、#47、#45、#45L、#40、#33、#32、#30、#25、#20、#10、#5、#44、CF9(三菱化学制)等。
上述颜料的分散中,例如可以使用球磨机、砂磨机、磨碎机、辊磨机、搅拌机、亨舍尔混合机、胶体磨、超声波均质器、珠磨机、湿式喷射磨、油漆震荡器等。
另外,在进行颜料的分散时,也可以添加分散剂。作为分散剂,可以使用高分子分散剂,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例如可以举出Avecia公司的Solsperse系列、味之素精细化学公司的PB系列。进而,可以举出下述的分散剂。
作为颜料分散剂,可以举出含羟基羧酸酯、长链聚氨基酰胺和高分子量酸酯的盐、高分子量聚羧酸的盐、长链聚氨基酰胺和极性酸酯的盐、高分子量不饱和酸酯、高分子共聚物、改性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聚醚酯型阴离子系活性剂、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盐、芳香族磺酸甲醛缩合物盐、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十八烷基胺乙酸酯、颜料衍生物等。
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BYKChemie公司制“Anti-Terra-U(聚氨基酰胺磷酸盐)”、“Anti-Terra-203/204(高分子量聚羧酸盐)”、“Disperbyk-101(聚氨基酰胺磷酸盐和酸酯)、107(含羟基羧酸酯)、110(含有酸基的共聚物)、130(聚酰胺)、161、162、163、164、165、166、170(高分子共聚物)”、“400”、“Bykumen”(高分子量不饱和酸酯)、“BYK-P104、P105(高分子量不饱和酸聚羧酸)”、“P104S、240S(高分子量不饱和酸聚羧酸和硅系)”、“Lactimon(长链胺和不饱和酸聚羧酸和硅)”。
另外,可以举出EfkaCHEMICALS公司制“エフカ44、46、47、48、49、54、63、64、65、66、71、701、764、766”、“エフカポリマー100(改性聚丙烯酸酯)、150(脂肪族系改性聚合物)、400、401、402、403、450、451、452、453(改性聚丙烯酸酯)、745(酞菁铜系)”;共荣化学公司制“フローレンTG-710(氨基甲酸酯低聚物)”、“フローノンSH-290、SP-1000”、“ポリフローNo.50E、No.300(丙烯酸系共聚物)”;楠本化成公司制“ディスパロンKS-860、873SN、874(高分子分散剂)、#2150(脂肪族多元羧酸)、#7004(聚醚酯型)”等。
进而,可以举出花王公司制“デモールRN、N(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MS、C、SN-B(芳香族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EP”、“ホモゲノールL-18(聚羧酸型高分子)”、“エマルゲン920、930、931、935、950、985(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アセタミン24(椰油胺乙酸盐或酯)、86(十八烷基胺乙酸盐或酯)”;ゼネカ公司制“ソルスパーズ5000(酞菁铵盐系)、13240、13940(聚酯胺系)、17000(脂肪酸胺系)、24000、32000”;日光ケミカル公司制“ニッコールT106(聚氧乙烯山梨醇单油酸酯)、MYS-IEX(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Hexagline4-0(六甘油基四油酸酯)”等。
这些颜料分散剂,优选在墨中以0.1~20质量%的范围含有。另外,作为分散助剂,也可以使用根据各种颜料的增效剂。这些分散剂及分散助剂,优选相对于颜料100质量份添加1~50质量份。分散介质使用溶剂或聚合性化合物进行,但在墨中,由于在印字后进行反应·固化,因此优选为无溶剂。如果溶剂在固化图像中残留,则产生耐溶剂性的劣化、残留的溶剂的VOC的问题。因此,从分散适合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分散介质不是溶剂而是聚合性化合物、其中选择粘度最低的单体。
颜料的分散优选使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8~0.5μm,以最大粒径为0.3~10μm、优选为0.3~3μm的方式适宜设定颜料、分散剂、分散介质的选定、分散条件、过滤条件。通过该粒径管理,可以抑制记录头510的喷嘴的堵塞、维持墨的保存稳定性、墨透明性及固化灵敏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墨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以往公知的染料、优选油溶性染料。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油溶性染料,以下举出其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染料。
(品红染料)
MSMagentaVP、MSMagentaHM-1450、MSMagentaHSo-147(以上为三井东压公司制)、AIZENSOTRed-1、AIZENSOTRed-2、AIZENSOTRed-3、AIZENSOTPink-1、SPIRONRedGEHSPECIAL(以上为保土谷化学公司制)、RESOLINRedFB200%、MACROLEXRedVioletR、MACROLEXROT5B(以上为バイエルジャパン公司制)、KAYASETRedB、KAYASETRed130、KAYASETRed802(以上为日本化药公司制)、PHLOXIN、ROSEBENGAL、ACIDRed(以上为ダイワ化成公司制)、HSR-31、DIARESINRedK(以上为三菱化成公司制)、OilRed(BASFジャパン公司制)。
(青色染料)
MSCyanHM-1238、MSCyanHSo-16、CyanHSo-144、MSCyanVPG(以上为三井东压公司制)、AIZENSOTBlue-4(保土谷化学公司制)、RESOLINBR.BlueBGLN200%、MACROLEXBlueRR、CERESBlueGN、SIRIUSSUPRATURQ.BlueZ-BGL、SIRIUSSUPRATURQ.BlueFB-LL330%(以上为バイエルジャパン公司制)、KAYASETBlueFR、KAYASETBlueN、KAYASETBlue814、Turq.BlueGL-5200、LightBlueBGL-5200(以上为日本化药公司制)、DAIWABlue7000、OleosolFastBlueGL(以上,ダイワ化成公司制)、DIARESINBlueP(三菱化成公司制)、SUDANBlue670、NEOPENBlue808、ZAPONBlue806(以上为BASFジャパン公司制)。
(黄色染料)
MSYellowHSm-41、YellowKX-7、YellowEX-27(三井东压)、AIZENSOTYellow-1、AIZENSOTYelloW-3、AIZENSOTYellow-6(以上为保土谷化学公司制)、MACROLEXYellow6G、MACROLEXFLUOR.Yellow10GN(以上为バイエルジャパン公司制)、KAYASETYellowSF-G、KAYASETYellow2G、KAYASETYellowA-G、KAYASETYellowE-G(以上为日本化药公司制)、DAIWAYellow330HB(ダイワ化成公司制)、HSY-68(三菱化成公司制)、SUDANYellow146、NEOPENYellow075(以上为BASFジャパン公司制)。
(黑色染料)
MSBlackVPC(三井东公司制)、AIZENSOTBlack-1、AIZENSOTBlack-5(以上为保土谷化学公司制)、RESORINBlackGSN200%、RESOLINBlackBS(以上为バイエルジャパン公司制)、KAYASETBlackA-N(日本化药公司制)、DAIWABlackMSC(ダイワ化成公司制)、HSB-202(三菱化成公司制)、NEPTUNEBlackX60、NEOPENBlackX58(以上为BASFジャパン公司制)等。
颜料或者油溶性染料的添加量优选为0.1~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4~10质量%。如果为0.1质量%以上,则可以得到良好的图像品质,如果为20质量%以下,则可以得到墨射出中的适当的墨粘度。另外,颜色的调整等中也可以适时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着色剂。
(光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墨中,在使用紫外线等作为活性光线的情况下,优选含有至少1种光聚合引发剂。但是,在使用电子束作为活性光线的情况下,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大致分为分子内键开裂型和分子内夺氢型的这两种。
作为分子内键开裂型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如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2-吗啉代(4-硫代甲基苯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这样的苯乙酮系;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异丙醚这样的苯偶姻类;如2,4,6-三甲基苯偶姻二苯基氧化膦这样的酰基氧化膦系;苯偶酰(ベンジル)、甲基苯基乙醛酸酯等。
另一方面,作为分子内夺氢型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如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丙烯酰化二苯甲酮、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这样的二苯甲酮系;如2-异丙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这样的噻吨酮系;如米氏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这样的氨基二苯甲酮系;10-丁基-2-氯吖啶酮、2-乙基蒽醌、9,10-菲醌、樟脑醌等。
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的配合量,优选为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的0.01~10质量%的范围。
另外,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日本特公昭59-1281号、日本特公昭61-9621号、及日本特开昭60-60104号等的各公报记载的三嗪衍生物、日本特开昭59-1504号及日本特开昭61-243807号等的各公报中记载的有机过氧化物、日本特公昭43-23684号、日本特公昭44-6413号、日本特公昭44-6413号及日本特公昭47-1604号等的各公报以及美国专利第3,567,453号说明书中记载的重氮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848,328号、美国专利第2,852,379号及美国专利2,940,853号各说明书中记载的有机叠氮化合物、日本特公昭36-22062号、日本特公昭37-13109号、日本特公昭38-18015号、日本特公昭45-9610号等的各公报中记载的邻醌二叠氮类、日本特公昭55-39162号、日本特开昭59-14023号等各公报及“マクロモレキュルス((Macromolecules)、第10卷、第1307页(1977年)中记载的各种鎓化合物、日本特开昭59-142205号公报中记载的偶氮化合物、日本特开平1-54440号公报、欧洲专利第109,851号、欧洲专利第126,712号等的各说明书、“ジャーナルオ·ブイメージング·サイエンス”(J.Imag.Sci.)”、第30卷、第174页(1986年)中记载的金属丙二烯络合物、日本专利第2711491号及日本专利第2803454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氧代)锍有机硼络合物、日本特开昭61-151197号公报中记载的二茂钛类、“コーディネーション·ケミストリー·レビュー(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第84卷、第85~第277页(1988年)及日本特开平2-182701号公报中记载的含有钌等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络合物、日本特开平3-209477号公报中记载的2,4,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四溴化碳、日本特开昭59-107344号公报记载的有机卤素化合物等。这些聚合引发剂优选相对于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以0.01~10质量份的范围含有。
另外,墨中,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也可以使用光酸产生剂。
作为光酸产生剂,例如使用化学增幅型光致抗蚀剂、光阳离子聚合中所利用的化合物(有机电子材料研究会编、“成像用有机材料”、ぶんしん出版(1993年)、参照187~192页)。以下举出适于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例子。
第1,可以举出重氮、铵、錪鎓、锍、鏻等的芳香族鎓化合物的B(C6F5)4 -、PF6 -、AsF6 -、SbF6 -、CF3SO3 -盐。
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鎓化合物的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32)中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第2中举出的、产生磺酸的磺化物的具体的化合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36)中记载的化合物。
第2,也可以使用光产生卤化氢的卤化物,作为其具体的化合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38)中记载的化合物。
第3,可以举出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40)中记载的铁芳烃络合物。
(其它的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中,除上述说明以外,可以使用各种添加剂。例如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流平添加剂、消光剂、用于调整膜物性的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橡胶系树脂、蜡类。另外,以改良保存稳定性的目的可以使用公知的所有碱性化合物,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碱性碱金属化合物、碱性碱土金属化合物、胺等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等。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墨的具体例。
予以说明,对于在以下的墨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分散体而言,将ソルスパーズ32000(ルーブリゾール公司制)5份和HD-N(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公司制)80份放入不锈钢烧杯中、进行加热搅拌溶解,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炭黑(#56:三菱化学公司制)15份,与0.5mm的氧化锆珠一起放入玻璃瓶,密封,用油漆震荡器分散处理10小时后,除去氧化锆珠。
[表2]
名称 制造商 添加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 A-600 新中村化学社制 50
聚合性化合物 A-GLY-9E 新中村化学社制 5
聚合性化合物 HD-N 新中村化学社制 4.85
颜料分散体 20
凝胶化剂 カオーワックスT-1 花王社制 5
光聚合引发剂 イルガキュア379 BASF社制 3
光聚合引发剂 ダロキュアTPO BASF社制 5
光敏剂 KAYACURE DETX-S 日本花药社制 2
阻聚剂 UV-10 BASF社制 0.1
表面活性剂 KF351 信越シリコーン社制 0.05
[表3]
名称 制造商 添加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 9G 新中村化学社制 35
聚合性化合物 U-200PA 新中村化学社制 5
聚合性化合物 3G 新中村化学社制 19.85
颜料分散体 20
凝胶化剂 カオーワックスT-1 花王社制 5
光聚合引发剂 ダロキュアTPO BASF社制 3
光敏剂 プロキュアTPO BASF社制 5
光敏剂 KAYACURE DETX-S 日本花药社制 2
阻聚剂 UV-10 BASF社制 0.1
表面活性剂 KF351 信越シリコーン社制 0.05
[表4]
名称 制造商 添加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 14G 新中村化学社制 45
聚合性化合物 A-HD-N 新中村化学社制 14.85
颜料分散体 20
凝胶化剂 カオーワックスT-1 花王社制 5
光聚合引发剂 イルガキュア379 BASF社制 3
光聚合引发剂 ダロキュアTPO BASF社制 5
光敏剂 KAYACURE DETX-S 日本花药社制 2
阻聚剂 UV-10 BASF社制 0.1
表面活性剂 KF351 信越シリコーン社制 0.05
[表5]
[表6]
[表7]
名称 制造商 添加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 U-200PA 新中村化学社制 13
聚合性化合物 A-GLY-9E 新中村化学社制 5
聚合性化合物 HD-N 新中村化学社制 41.85
颜料分散体 20
凝胶化剂 カオーワックスT-1 花王社制 5
光聚合引发剂 イルガキュア379 BASF社制 3
光聚合引发剂 ダロキュアTPO BASF社制 5
光敏剂 KAYACURE DETX-S 日本花药社制 2
阻聚剂 UV-10 BASF社制 0.1
表面活性剂 KF351 信越シリコーン社制 0.05
以上,如详细叙述那样,本发明通过上述那样的记录头单元从喷出液罐512供给喷出液到记录头510,由此可以以喷出液的粘度不提高的方式在加热了喷出液的状态下供给到记录头510,可以使喷出液向记录头510的供给稳定。即,可以以稳定的喷出粘度供给喷出液到记录头主体和与其连接的供给流路的连接部分。另外,可以以维持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定位精度的形式配置记录头510,因此可以说能够提供高画质、高速化优异的图像形成装置。
予以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全线型记录头、且喷出特定墨作为喷出液的、构成墨循环流路的喷墨记录装置来说明,但本发明未必限定于此。
即,即使是使用了通常的扫描型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未使用墨循环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如果是需要以上述稳定了的粘度的喷出液供给、要求记录头510的定位精度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均可以同样适用。
另外喷出液也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活性光线固化型墨,当然可以使用其它的相转移型墨、例如热熔墨、蜡墨等的墨,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需要加热产生的稳定的粘度管理的墨、墨以外的喷出液。
除了上述以外,本发明的应用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从记录头将喷出液喷出至记录介质上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领域中具有可利用性。
符号的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2图像形成部
3给纸部
4集聚部
21图像形成鼓
51喷出部
51a头部
51b托架
510记录头
510a流入口
510b流出口
511记录头固定板
512喷出液罐
513流路部件
514第1流路部
515第1流路部
516第2流路部
517第3流路部
518弹性部件
519记录头内流路
52UV灯
53冷却扇
54记录头固定框
55喷出面
56记录头固定部
H加热部
P记录介质
R流路
X喷出液的流动方向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具备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
记录头,其具有将通过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
流路部件,其与所述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喷出液的流路;
加热部,其加热所述流路部件,
所述流路部件含有:
第1流路部,其一端插入所述流入口内;
第2流路部,其为所述第1流路部通过内部的筒状部件、从外方覆盖所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与所述流入口的连接部分,
所述第2流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所述第1流路部及所述流入口分别连接、将所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所述流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流路部是导热率为100W/(m·K)以上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流路部是导热率不足100W/(m·K)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部件具备与所述第1流路部的另一端侧连接了的第3流路部,所述第1流路部与所述第3流路部可拆装地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对所述第3流路部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记录头,且具备保持所述多个记录头的保持部件,所述多个记录头沿着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排列以使得所述喷嘴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的整个宽度上横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可将所述记录头的含有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出面的一部分插入,所述记录头具备记录头固定部,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具备与所述流入口相比形成在所述喷出面侧、与所述喷出面平行的与所述保持部件的抵接面,
所述记录头为使该喷出面通过所述开口而露出、且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保持部件抵接而得到保持的结构,
所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通过所述流入口插入到所述抵接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口以从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向所述喷出面的相反侧突出了的形状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液为根据温度而相变化成凝胶状或固体状、和液体状的喷出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液的凝胶化温度为40℃以上且不足90℃。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
第1记录头,其具备供给喷出液的第1流入口和喷出液流出的第1流出口、具有将通过所述第1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
第2记录头,其具备与所述第1记录头的所述第1流出口连接的第2流入口和喷出液流出的第2流出口、具有将从所述第1流出口流出、通过所述第2流入口向内部供给的喷出液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的多个喷嘴;
第1流路部件,其与所述第1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向所述第1记录头供给喷出液的流路;
第2流路部件,其与所述第2流入口连接而形成向所述第2记录头供给从所述第1记录头的所述第1流出口流出的喷出液的流路;
加热部,其加热所述第1及第2流路部件,
其中,
所述第1及第2流路部件分别含有:
第1流路部,其一端插入所述第1或第2流入口内;
第2流路部,其是所述第1流路部通过内部的筒状部件,从外方覆盖所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1或第2流入口的连接部分,
所述第2流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所述第1流路部及所述第1或第2流入口分别连接,将所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和所述第1或第2流入口分别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流路部件及第2流路部件的第1流路部是导热率为100W/(m·K)以上的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流路部件及第2流路部件的第2流路部是导热率不足100W/(m·K)的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流路部件及所述第2流路部件具备与所述第1流路部的另一端侧连接了的第3流路部,所述第1流路部和所述第3流路部可拆装地被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对所述第3流路部加热。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所述第1记录头及所述第2记录头的保持部件,所述第1记录头及所述第2记录头沿着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排列以使得所述喷嘴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的整个宽度上横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可将所述第1及第2记录头的含有将喷出液喷出的喷出面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1及第2记录头具备记录头固定部,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1及第2流入口相比形成在所述喷出面侧、与所述喷出面平行的与所述保持部件的抵接面,
所述第1及第2记录头为使该喷出面通过所述开口而露出、且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保持部件抵接而得到保持的结构,
所述第1流路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1及第2流入口、插入到所述抵接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及第2流入口以从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向所述喷出面的相反侧突出了的形状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液是根据温度而相变化成凝胶状或固体状、和液体状的喷出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液的凝胶化温度为40℃以上且不足90℃。
CN201480018131.0A 2013-03-29 2014-03-20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050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2048 2013-03-29
JP2013072048 2013-03-29
PCT/JP2014/057683 WO2014156924A1 (ja) 2013-03-29 2014-03-2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0817A true CN105050817A (zh) 2015-11-11
CN105050817B CN105050817B (zh) 2017-06-23

Family

ID=5162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131.0A Active CN105050817B (zh) 2013-03-29 2014-03-20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57569B2 (zh)
EP (1) EP2979878B1 (zh)
JP (1) JP6183455B2 (zh)
CN (1) CN105050817B (zh)
WO (1) WO20141569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004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道部件、头单元以及头单元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4572B2 (ja) * 2019-04-10 2023-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DE102021101307A1 (de) 2021-01-22 2022-07-28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Holding B.V. Modularer Druckriegel für eine Tintenstrahl-Druckvor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6419A (en) * 1995-12-04 1998-08-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elf-sealing fluid interconnect
JP2000233515A (ja) * 1999-02-16 2000-08-29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の熱ストレス低減方法
JP2010274554A (ja) * 2009-05-29 2010-12-09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10141168A1 (en) * 2009-12-13 2011-06-16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conductive tubing for heating and transporting liquefied solid inkq
CN102171048A (zh) * 2008-10-08 2011-08-31 柯尼卡美能达喷墨技术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3288A (en) 1954-06-16 1956-12-12 Kodak Ltd Improvements in photo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US2852379A (en) 1955-05-04 1958-09-16 Eastman Kodak Co Azide resin photolithographic composition
US2940853A (en) 1958-08-21 1960-06-14 Eastman Kodak Co Azide sensitized resin photographic resist
JPS3713109B1 (zh) 1960-01-14 1962-09-06
JPS3622062B1 (zh) 1960-01-14 1961-11-15
JPS3818015B1 (zh) 1960-11-11 1963-09-12
JPS459610B1 (zh) 1965-07-19 1970-04-07
US3567453A (en) 1967-12-26 1971-03-02 Eastman Kodak Co Light sensitive compositions for photoresists and lithography
US3987037A (en) 1971-09-03 1976-10-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hromophore-substituted vinyl-halomethyl-s-triazines
US4026705A (en) 1975-05-02 1977-05-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JPS54151024A (en) 1978-05-18 1979-11-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JPS5744284U (zh) * 1980-08-27 1982-03-11
JPS5852396U (ja) * 1981-10-03 1983-04-09 大同酸素株式会社 バイオネツト継手
JPS591504A (ja) 1982-06-26 1984-01-06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光重合開始剤組成物
JPS5914023A (ja) 1982-07-15 1984-01-24 Chugoku Denki Seizo Kk フリツカ抑制装置の制御方式
US5089536A (en) 1982-11-22 1992-02-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nergy pol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initiators
JPS59107344A (ja) 1982-12-13 1984-06-21 Hitachi Chem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S59142205A (ja) 1983-02-02 1984-08-15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高感度光開始剤組成物
US5073476A (en) 1983-05-18 1991-12-17 Ciba-Geigy Corpor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JPS6060104A (ja) 1983-09-12 1985-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重合性組成物
US4713401A (en) 1984-12-20 1987-12-15 Martin Riediker Titanocenes and a radiation-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se titanocenes
JPH0731399B2 (ja) 1984-12-21 1995-04-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H0757765B2 (ja) 1985-04-23 1995-06-21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光重合開始剤
JPS61257509A (ja) 1985-05-11 1986-11-15 油谷重工株式会社 路面カツタ装置の構造
US4720374A (en) 1985-07-22 1988-01-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ntainer having a sonication compartment
JP2563784B2 (ja) * 1986-12-18 1996-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用チューブの接続構造
JPH071604B2 (ja) 1987-01-19 1995-0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キユ−補正回路
JPS6454440A (en) 1987-08-24 1989-03-01 Toyo Boseki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US4954414A (en) 1988-11-08 1990-09-04 The Mead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 coordination complex cation and a borate anion and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employing the same
JP2775649B2 (ja) 1989-10-13 1998-07-1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アルミナート錯体からなる光重合開始剤及び光重合性組成物
JP2711491B2 (ja) 1992-02-07 1998-02-1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スルホニウム錯体またはオキソスルホニウム錯体
JP2803454B2 (ja) 1992-03-13 1998-09-24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スルホニウム錯体またはオキソスルホニウム錯体
JP3283329B2 (ja) 1992-05-06 2002-05-20 協和醗酵工業株式会社 化学増幅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3178091B2 (ja) 1992-06-29 2001-06-18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及び光制御板の製造方法
JP3223222B2 (ja) 1993-12-03 2001-10-2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印刷版
JPH08224982A (ja) 1995-02-22 1996-09-03 Konica Corp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dカード
JP3498279B2 (ja) 1996-06-12 2004-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した画像要素
JP3040716B2 (ja) 1996-07-01 2000-05-15 コ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99160B2 (ja) 1997-05-16 2004-12-08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マレイミド誘導体を含有する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該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の硬化方法
JP3835028B2 (ja) * 1997-12-09 2006-10-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のインク供給構造
JP3726568B2 (ja) 1999-07-23 2005-12-14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JP2001040068A (ja) 1999-07-27 2001-02-13 Asahi Denka Kogyo Kk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4358375B2 (ja) 1999-08-19 2009-11-0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被膜形成方法
JP3893833B2 (ja) 2000-02-09 2007-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用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
JP2001310937A (ja) 2000-04-27 2001-11-06 Hitachi Chem Co Ltd 硬化性オキセタ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硬化物
JP2001310938A (ja) 2000-04-28 2001-11-06 Showa Denko Kk 重合性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と製造方法
JP2002264362A (ja) * 2001-03-08 2002-09-18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003728B2 (ja) * 2003-09-29 2007-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固定部材及びチューブ固定構造
JP4556414B2 (ja) 2003-10-22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765256B2 (ja) 2004-03-11 2011-09-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KR100657950B1 (ko) * 2005-02-05 2006-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 공급 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한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패키지
JP4415934B2 (ja) * 2005-12-16 2010-02-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08151268A (ja) * 2006-12-18 2008-07-03 Fuji Xerox Co Ltd 継手構造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09083470A (ja) 2007-09-13 2009-04-23 Seiko Epson Corp 加熱流路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33900A (ja) 2008-03-26 2009-10-1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213547B2 (ja) * 2008-06-27 2013-06-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基含有エステル化合物を含む硬化性組成物、該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ポキシ基含有エステル化合物
JP2010069770A (ja) * 2008-09-19 2010-04-02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111790A (ja) 2008-11-07 2010-05-2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867274B2 (ja) * 2012-05-01 2016-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流路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6419A (en) * 1995-12-04 1998-08-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elf-sealing fluid interconnect
JP2000233515A (ja) * 1999-02-16 2000-08-29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の熱ストレス低減方法
CN102171048A (zh) * 2008-10-08 2011-08-31 柯尼卡美能达喷墨技术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0274554A (ja) * 2009-05-29 2010-12-09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10141168A1 (en) * 2009-12-13 2011-06-16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conductive tubing for heating and transporting liquefied solid inkq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004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道部件、头单元以及头单元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39204A1 (en) 2016-02-11
US9457569B2 (en) 2016-10-04
JPWO2014156924A1 (ja) 2017-02-16
EP2979878A1 (en) 2016-02-03
WO2014156924A1 (ja) 2014-10-02
EP2979878B1 (en) 2020-09-02
JP6183455B2 (ja) 2017-08-23
EP2979878A4 (en) 2017-09-13
CN105050817B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477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44788B (zh) 喷墨记录方法
CN103249568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502015B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557348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881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1021B2 (ja) 光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8672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505081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187588B2 (ja) 記録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519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WO2017126439A1 (ja)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867274B2 (ja) インク流路ユニット
JP581110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730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745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948769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230632A (ja) インク供給ユニット
JP201212128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画像形成ドラ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23063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148684A (ja)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