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4779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4779B
CN104284779B CN201380022988.5A CN201380022988A CN104284779B CN 104284779 B CN104284779 B CN 104284779B CN 201380022988 A CN201380022988 A CN 201380022988A CN 104284779 B CN104284779 B CN 104284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cording medium
drum
ink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29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4779A (zh
Inventor
菅谷豊明
小幡满
须田裕之
村上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84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4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4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4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22Clamps or grippers
    • B41J13/223Clamps or grippers on rotatable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41J2/16588Print heads movable towards the cleaning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3Supplying ink in a solid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025/008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rint heads placed around a dru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两面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为了对图像形成鼓进行有效地加热而具备下述机构:图像形成鼓(50),其保持记录介质并对传送记录介质进行旋转;记录介质供给机构(22),其向图像形成鼓供给记录介质P;记录头(71),其对图像形成鼓上的记录介质进行图像形成;传送机构(80),其在沿传送方向位于记录头下游侧的接收位置m2接收来自图像形成鼓的记录介质,并分配给排纸路径和翻转路径,该传送机构对记录介质的正反面进行翻转后,在比沿传送方向位于接收位置m2下游侧的返回位置m9,将记录介质返回到图像形成鼓上,在接收位置与返回位置之间设置对图像形成鼓表面进行加热的鼓加热机构(94)。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方式等使用了油墨的图像形成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来进行高精细图像的形成,在多方面其用途逐渐扩展。
作为上述喷墨记录装置,已知有具备了如下机构的装置:使记录介质以顺沿着图像形成鼓的外周面上的状态进行传送的图像形成鼓、在图像形成鼓的指定的供给位置对记录介质进行供给的供给部、向在图像形成鼓上所传送的记录介质喷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而进行图像形成的头、对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照射紫外线的UV照射部、在图像形成鼓的指定的排出位置接收记录介质并排出到装置外的排出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近年来,对这种一边使记录介质以沿着图像形成鼓的外周面上的状态进行传送一边喷出油墨而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要求对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功能。
为了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考虑对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图像形成后,设置介质翻转机构,其暂时将记录介质从图像形成鼓分离,对正反进行翻转,并再次返回到图像形成鼓。而且,在对记录介质进行翻转后,对记录介质的反面进行图像形成,由此,实现对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63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喷出液体的喷墨记录方式等使用了油墨的图像形成中,大多情况下对油墨要求恰当的温度管理。为了对喷出前的油墨进行温度管理,只要在头侧对油墨进行加热从而维持恰当温度即可,但为了对喷出到记录介质的油墨滴实现温度恰当化,要求对记录介质或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来维持恰当温度。
在图像形成鼓上传送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与对厚度较薄且热容量较小的记录介质其本身进行加热相比,对图像形成鼓的表面进行加热易于维持恰当的温度,因此,在记录介质未覆盖正面时,对图像形成鼓的正面进行加热是更有效的。
因此,在仅对正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鼓的外周面从排出部到供给部的区域不进行记录介质的传送,因此,只要在该区域设置加热装置并对图像形成鼓的表面进行加热即可。
但是,在对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预想在图像形成鼓的外周面从排出部到供给部的区域设置对记录介质进行翻转的介质翻转机构。因此,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存在难以设置对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的问题。
而且,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示例了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情况,但不限于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对于所有种类的液体油墨,为了实现其粘度的恰当化或图像形成后的干燥定影,要求对图像形成鼓的表面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一边以喷墨记录方式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一边通过对图像形成鼓表面进行加热来进行温度管理。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记录的图像形性装置,其具备:图像形成鼓,在其外周面上保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沿指定方向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旋转传送;记录介质供给机构,其在指定的供给位置向所述图像形成鼓供给记录介质;记录头,其中沿着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独立地向供给到所述图像形成鼓上的记录介质喷出所述油墨;传送机构,其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记录头下游侧的接收位置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鼓的进行了所述油墨喷出的记录介质,并选择性地传送到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排纸的排纸路径以及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正反面进行翻转的翻转路径,所述传送机构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接收位置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供给位置上游侧的返回位置,将所述进行了正反面翻转的记录介质返回到所述图像形成鼓;在所述接收位置与所述返回位置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图像形成鼓的表面进行加热的鼓加热机构。
另外,作为所述油墨使用具有通过照射能量线而发生固化特性的油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能量线照射机构,其可以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记录头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接收位置上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图像形成鼓上的记录介质照射所述能量线。
另外,也可以设置如下结构:具备对供给至所述记录头的喷出前的油墨进行加热的油墨加热机构。
另外,所述油墨也可以使用具有根据该油墨的温度而相变特性的油墨。
另外,鼓加热机构可以采用以非接触的形式对所述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以接触的方式对所述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设置如下结构,即介质加热机构,其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供给位置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记录头上游侧的位置,对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面进行加热。
发明效果
本发明在图像形成时,利用鼓加热机构对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在图像形成鼓的供给位置记录介质被供给,并利用记录头对记录介质的正面进行图像形成。然后,传送机构在接收位置接收来自图像形成鼓的记录介质,在翻转路径中对记录介质的正反面进行翻转,并在返回位置将记录介质返回到图像形成鼓。然后,在记录介质的反面进行图像形成。进而,传送机构在接收位置接收来自图像形成鼓的记录介质后,向排纸路径传送记录介质从而进行排纸,由此,完成记录介质两面的图像形成。
在上述结构中,基于传送机构的接收位置与返回位置之间,在图像形成鼓的外周面上为总是不存在记录介质的状态,因此,鼓加热机构利用接收位置与返回位置之间的区域进行图像形成鼓的加热。由此,在进行两面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不隔着记录介质对图像形成鼓实现有效的加热。
另外,通过照射能量线而发生固化的特性的油墨大多情况下其固化特性易于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具有这种固化特性的油墨的情况下,利用鼓加热机构对图像形成鼓实现温度的恰当化,由此,可以进行更良好且品质稳定的图像形成。
另外,在具备对供给至记录头的油墨进行加热的油墨加热机构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喷出前的油墨温度的恰当化,而可以以恰当的粘度进行油墨的喷出,进而,可以进行品质稳定了的图像形成并且实现记录头的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在油墨具有根据温度而发生相变化的特性的情况下,通过对图像形成鼓实现温度的恰当化,可以产生恰当的相变化,从而可以进行更良好且品质稳定了的图像形成。
另外,在设置有对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进行加热的介质加热机构的情况下,可以排除由于供给前的记录介质的温度对喷出后的油墨的影响,从而可以进行更良好且品质稳定的图像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2是图像形成鼓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头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图,是从侧方观察头单元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头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图,是从上方观察头单元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鼓和清洁部的位置关系及头单元移动前后的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控制结构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作为接触式加热装置的加热辊示意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一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给纸部10、图像形成部20、排纸部30及控制部40(参照图5)。图像形成装置1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将储藏于给纸部10的记录介质P传送至图像形成部20,利用图像形成部20在记录介质P的一面或两面形成图像,并对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向排纸部30进行排纸。
[给纸部]
给纸部10具有储藏记录介质P的给纸盘11以及从给纸盘11向图像形成部20传送记录介质P的传送部12。
给纸盘11是设置的板状部件,其可以对切割成定型尺寸的多个记录介质P以重叠的状态进行载置。对给纸盘11进行设置,使得其可以根据载置于给纸盘11的记录介质P的量而上下移动,对于该上下移动方向,最上方的记录介质P保持在被传送部12传送的位置。
传送部12具有传送机构以及未图示的供给部,所述传送机构通过驱动内侧的多个(例如,两个)辊121、122担载的轮状带123而对传送带123上的记录介质P进行传送,所述供给部将载置于给纸盘11上的最上方的记录介质P转移到带123上。传送部12通过供给部将转移至带123上的记录介质P沿着带123进行传送。
[图像形成部的结构]
图像形成部20具有:沿着圆筒状的外周面担载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鼓50;转移单元22,其将通过给纸部10的传送部12所传送的记录介质转移到图像形成鼓50;第一加热器91,其作为介质加热机构对图像形成鼓50所担载的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头单元70,其向图像形成鼓50所担载的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从而形成图像;清洁部60,在头单元70的维护时接收从头单元70喷出的油墨(参照图4);照射部93,其作为能量线照射机构照射用于使喷出到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固化的能量线;传送机构80,其接受来自图像形成鼓50的受到了照射部93的照射的记录介质P并选择进行向排纸部30的传送以及对正反面进行翻转并再次返回到图像形成鼓50的传送;第二加热器94等,其作为鼓加热机构不经由记录介质P而直接对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进行加热。
[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鼓]
图2是图像形成鼓50的立体图。
图像形成鼓50具备用于在其外周面上担载记录介质P的爪部51及吸气部52,且并设有沿着指定的传送方向F(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的鼓旋转电动机53(参照图5)。
图像形成鼓50具有对其外周面进行了三等分的三个记录介质P保持区域。即,图像形成鼓50最大可以保持三个记录介质P。
爪部51在记录介质P的三个保持区域的界限位置即以图像形成鼓50的旋转轴为中心而间隔120°来设置。而且,这三个爪部51均由在圆筒状的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沿着旋转轴方向(X方向)排列成一排而设置的多个爪构成。
将各爪部51基于图像形成鼓50的旋转而从转移单元22向图像形成鼓50对记录介质P进行转移的位置设为供给位置m1,将从图像形成鼓50向传送机构80对记录介质P进行转移的位置设为接收位置m2。在图像形成鼓50上设有如下未图示的凸轮机构:在各爪部51到达供给位置m1及接收位置m2时,赋予打开动作,使得构成各个爪部51的多个爪成为释放状态。
即,各爪部51在各爪打开的状态下到达供给位置m1且离开该供给位置m1时,各爪关闭而夹持记录介质P的端部并接收来自转移单元22的记录介质P,从而开始传送。
另外,到达接收位置m2时,各爪部51的各爪成为打开的状态而释放传送的记录介质P。而且,在离开该接收位置m2时,各爪关闭,该保持区域以空白的状态向下游侧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收位置m2相当于“沿传送方向在记录头下游侧的接收位置”。
如图2所示,吸气部52具有:多个吸气孔,其设置于由爪部51担载了一端的记录介质P所沿着的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吸引力产生部,由例如气泵、风扇、喷射器等构成,其产生吸引力使得经由该吸气孔向图像形成鼓50内吸引气体。即,吸气部52通过基于来自吸气孔的吸气而产生的吸引力吸住记录介质P,使得记录介质P顺沿着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
此外,在该图像形成鼓50中具备吸气电路54,对应三个记录介质P的保持区域而将鼓的中空内部划分成三个区域,该吸气电路54可以且分别对各个保持区域的吸气部52进行选择并赋予吸引力(参照图5)。由此,可以对未保持记录介质P的保持区域进行操作,使得不会对其赋予吸引力,可以防止未对内部进行划分时的吸引力降低,所述的吸引力降低是由于未保持记录介质P的保持区域的吸气部52而产生的。
此外,图2中,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卷起,但其目的是为了对吸气孔进行图示,而在图像形成部20进行的图像形成时,记录介质P的整体顺沿着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而被担载。
[图像形成部:转移单元]
转移单元22存在于给纸部10的传送部12与图像形成鼓50之间。转移单元22具有:传递爪部221,对由传送部12所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一端进行担载;圆筒状的转移鼓222,其接收传递爪部221所担载的记录介质P并在供给位置m1进行传递至图像形成鼓50的动作。
转移鼓222基于与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相同的结构而具备一个夹持记录介质P一端的爪部223。而且,在转移鼓222上设有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使构成爪部223的多个爪独立地进行开关从而接收或传递记录介质P。
该凸轮机构进行如下动作,即,爪部223在到达与传递爪部221接近相对的状态的传递位置m3时,对打开了的爪部223的爪进行关闭来接收记录介质,并爪部223在到达成为与图像形成鼓50的各爪部51接近相对的状态的供给位置m1时,对关闭的爪部223的爪进行打开而传递记录介质至图像形成鼓50。
另外,转移鼓222如下实现连动,即,当基于未图示的齿轮机构而旋转图像形成鼓50的一个记录介质P保持区域的量(120°)时,转移鼓222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周。
[图像形成部:第一加热器]
第一加热器91为例如进行红外线照射的非接触型卤素灯等构成的灯加热器,并具有反射板从而有效地照射到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来进行加热,所述反射板对来自灯加热器的照射光进行反射,使得照射光均成为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垂直的方向。
该第一加热器91位于上述的沿传送方向图像形成鼓50外周面上的供给位置m1的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各头单元70的上游侧。即,该第一加热器91为了对图像形成鼓50外周面上的图像形成前的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而设置。
另外,在第一加热器91的附近且沿传送方向在其下游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2,所述温度传感器92检测图像形成鼓50上所担载的记录介质P的温度。作为温度传感器92,也可以使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接触型温度检测元件,但更优选热电堆那样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元件。
控制部40基于温度传感器92的探测温度来控制第一加热器91的加热动作,使得担载于图像形成鼓50并通过了第一加热器91附近的记录介质P达到指定的温度。
[图像形成部:头单元]
图3A和图3B是表示头单元70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A是从侧方观察头单元70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B是从上方观察头单元70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上方是指,在将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相向而对的头单元70的一侧设为头单元70的下侧的情况下的上方。另外,从侧方观察时表示:将沿着头单元70的上下方向及X方向的头单元70的一面设为正面而观察头单元70时。
头单元70沿着基于图像形成鼓50进行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F排列有四个,各头单元70从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以黄色(Y)、品红(M)、青色(C)、黑色(K)的顺序排列。此外,各个色彩的头单元70的构造相同,因此,仅对一个头单元70进行说明。
对头单元70进行配置,使得其下表面与图像形成鼓50隔开指定的距离且沿着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
另外,如图3A及图3B所示,头单元70具有:多个记录头71、储存供给至各记录头71的油墨的油墨盒72、以及作为油墨加热机构的油墨加热器73,所述加热器73对未图示的从油墨盒72穿过各记录头71的油墨路径中的喷出前的油墨进行加热而调节温度。
记录头71具有多个喷嘴711,所述多个喷嘴711沿着与图像形成鼓50的旋转轴方向(X方向)平行的方向且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F垂直的方向进行排列。记录头71从多个喷嘴711独立地喷出油墨,对担载于图像形成鼓50的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即,对记录头71进行设置,使得多个喷嘴711露出于头单元70下侧。对多个喷嘴711进行了配置,使得记录头71具有如图3B所示设置的两列沿着X方向的喷嘴列。
例如,如图3B所示,对多个记录头71进行了配置,使得两个记录头71设为一组且各组沿着X方向,且对多个记录头71进行了设置从而形成多个记录头71的列。另外,设置多个记录头71的列,且对沿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传送方向F)的邻接列的记录头71的组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使得记录头71的组彼此成为交错状。
在从油墨盒72到各记录头71的油墨路径中设有供给压力的调节机构,其将供给压力调整成比大气压稍低的压力,使得油墨不会从各记录头71的喷嘴711溢出。
油墨加热器73同时设有检测所供给的油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油墨加热器73通过控制部40进行输出控制,使得在对所供给的油墨温度进行监视的同时,使油墨温度成为恰当的温度。
另外,如上所述,对用于图像形成的各色(YMCK)独立地设置头单元70。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沿着伴随图像形成鼓50的旋转而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开始按照Y、M、C、K的颜色顺序设有与各色对应的头单元70。
另外,如图4所示,头单元70的X方向的宽度设定为:可充分覆盖由图像形成鼓50所担载、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X方向的宽度(例如,小于图像形成鼓50的宽度但接近于该宽度的宽度),头单元70以相对于图像形成鼓50为固定位置的状态进行图像形成。即,图像形成装置1是单道方式的喷油墨记录装置。头单元70的沿着X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记录头71的全部喷嘴711的数量对应于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X方向)上形成于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的宽度而进行设置。
[图像形成部:清洁部]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鼓50与清洁部60的位置关系以及头单元70移动前后的位置的立体图。
四个头单元70在图像形成部20内被支承,并能够独立地沿着X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对头单元70进行了设置,其能够在沿着X方向排列的图像形成鼓50与清洁部60之间移动。头单元70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在图像形成时,该头单元70的下表面向与图像形成鼓50相向而对的位置移动,在后述的各种维护时,该头单元70的下表面向与清洁部60相向而对的位置移动。
清洁部60具有未图示的废油墨部等以在维护时接住并收集从头单元70喷出的油墨,防止维护时图像形成部20内被从头单元70喷出的油墨弄脏。
[图像形成部:照射部]
照射部93具有例如高压水银灯等灯,利用该灯的发光来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照射部93位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附近,并对其进行设置使得照射部93沿基于图像形成鼓50的旋转而产生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F,位于各头单元70的下游侧且传送机构80的上游侧。照射部93对担载于图像形成鼓50上并进行了喷出油墨的记录介质P照射能量线,并基于该能量线的作用使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发生固化。
此外,发射紫外线的灯不限于高压水银灯,可以举出:具有数百[Pa]~1兆[Pa]左右的动作压力的水银灯、可作为杀菌灯进行利用的光源、冷阴极管、紫外线激光光源、金属卤化物灯、发光二极管等,但优选为可以以更高照度照射紫外线即省电的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等)。另外,能量线不限于紫外线,只要是具有根据油墨的性质而使油墨固化的性质的能量线即可,光源也可以根据能量线来进行置换。
[图像形成部:传送机构]
传送机构80具备:接收来自图像形成鼓50的记录介质P的第一传送鼓81、接收来自第一传送鼓81的记录介质P的第二传送鼓82、接收来自第二传送鼓82的记录介质P的排纸鼓83、从排纸鼓83接收记录介质P并转移至排纸部30的排纸带机构84、接收来自第二传送鼓82的记录介质P的正反面翻转鼓85、将记录介质P从正反面翻转鼓85分离并递送至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的翻转腕部件86。
第一传送鼓81具备一个爪部811,所述爪部811基于与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相同结构来夹持记录介质P的一端。而且,设有凸轮机构:其分别在从图像形成鼓50转移到第一传送鼓81的接收位置m2及从第一传送鼓81转移到第二传送鼓82的传递位置m4时,使第一传送鼓81的爪部811中构成爪部811的多个爪进行开关而进行记录介质P的接收或交接。
另外,第一传送鼓81以如下方式实现连动,即,当基于未图示的齿轮机构图像形成鼓50旋转一个记录介质P的保持区域的量(120°)时,第一传送鼓81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周。
第二传送鼓82具备一个爪部821,爪部821基于与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相同结构来夹持记录介质P的一端。而且,设有凸轮机构,其分别在第二传送鼓82的爪部821处于(1)从第一传送鼓81转移到第二传送鼓82的接收位置m4时,(2)从第二传送鼓82转移到排纸鼓83的传递位置m5时,(3)从第二传送鼓82转移到正反面翻转鼓85的传递位置m6时,使构成爪部821的多个爪分别进行开关而进行记录介质P的接收或传递。此外,如后所述,该凸轮机构可以基于控制部40对两种动作状态进行切换。
另外,第二传送鼓82以如下方式实现连动,即,基于未图示的齿轮机构,第一传送鼓81旋转一周时,第一传送鼓81向相反方向也旋转一周。
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选择性仅对记录介质P的正面进行图像形成及对正面和反面双方进行图像形成,在连续仅对正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每次从第二传送鼓82向排纸鼓83转移记录介质P而排纸。
因此,在仅对正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控制部40控制进行凸轮机构的动作切换的驱动器,在上述(1)和(2)的状态下切换成爪部821工作的状态。在上述(3)的状态下,爪部821以不对记录介质P进行保持的状态来进行工作。
另外,在连续对正面和反面双方进行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对图像形成鼓50的三个记录介质的保持区域,越过一个区域而接受来自转移单元22的记录介质P的供给,与之对应,第二传送鼓82交替进行接收来自第一传送鼓81的记录介质P并转移至正反面翻转鼓85的动作、以及接收来自第一传送鼓81记录介质P并转移至排纸鼓83的动作。由此,最初图像形成开始,图像形成鼓50的记录介质的保持区域每隔一个成为空区域,而通过正反面翻转鼓85进行了翻转的记录介质P返回到空区域。即,图像形成鼓50上可以成为正面朝向外侧的记录介质P以及反面朝向外侧的记录介质P交替排列的状态,且对反面朝向外侧而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P进行排纸,使正面朝向外侧而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P发生翻转并返回到图像形成鼓50。
因此,在对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控制部40控制进行凸轮机构的动作切换的驱动器,而每旋转一周爪部821在(1)的传递位置m4进行工作(进行记录介质P的接收),同时,每旋转一周爪部821交互进行在(2)的传递位置m5的工作(记录介质P的释放)状态和非工作(记录介质P的保持)状态。此外,每旋转一周爪部821在(3)的传递位置m6进行工作(记录介质P的释放),但在传递位置m5,每旋转两圈记录介质P进行排纸一次,因此,在传递位置m6的记录介质P向正反面翻转鼓85的转移每旋转两圈进行一次。
排纸鼓83具备一个爪部831,所述爪部831基于与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相同结构而夹持记录介质P的一端。而且,在排纸鼓83中内置有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在排纸鼓83的爪部831分别处于从第二传送鼓82到排纸鼓83的传递位置m5(与第二传送鼓82的爪部821的接近相向而对位置)以及与排纸带机构84的接近相向而对位置即传递位置m7时,使构成爪部831的多个爪分别进行开关而对记录介质P进行接收或传递。即,凸轮机构如下使爪部831工作,即,在传递位置m5,爪部831进行工作从而进行记录介质P的接收,在传递位置m7,爪部831进行工作从而进行记录介质P的释放。
另外,排纸鼓83如下实现连动,即,基于未图示的齿轮机构,当第二传送鼓82旋转一周时,排纸鼓83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周。
排纸带机构84主要由两个链轮841、842和架设于两者之间的同步带843、对同步带843赋予张力的张力辊844构成,从而进行从排纸鼓83到排纸部30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
此外,从排纸鼓83通过排纸带机构84到达排纸部30的记录介质P的路径构成“排纸路径”。
正反面翻转鼓85具备一个爪部851,所述爪部851基于与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相同的结构来夹持记录介质P的一端。而且,设有如下凸轮机构:在正反面翻转鼓85的爪部851分别处于与第二传送鼓82的各爪部821的接近且相向而对的位置即记录介质P的传递位置m6、以及传递至翻转腕部件86的传递位置m8时,使构成爪部851的多个爪进行开关而进行记录介质P的接收或传递。
此外,正反面翻转鼓85的直径为第二传送鼓82直径的大致两倍,通过后述的作为独立的驱动源的翻转电动机861(参照图5)进行旋转动作。
翻转腕部件86在前端具备把持记录介质P端部的爪可以在下述位置之间进行往返转动:从翻转腕部件86的前端部与正反面翻转鼓85的外周面发生相接的状态的位置到翻转腕部件86的前端部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发生相接的状态的位置。
记录介质P从正面和反面翻转鼓85向翻转腕部件86的转移通过如下进行:传送记录介质P的正反面翻转鼓85的爪部851通过与翻转腕部件86的接近且相向而对的位置,且当爪部851到达未被该爪部851夹持的记录介质P的一端(沿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与翻转腕部件86接近的传递位置m8时,翻转腕部件86的爪把持记录介质P的端部(未被爪部851夹持的一端),同时爪部851基于其凸轮机构释放记录介质P。
另外,记录介质P从翻转腕部件86向图像形成鼓50的转移如下进行:把持记录介质P的端部的翻转腕部件86转动到与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的接近且相向而对的位置即返回位置m9后,释放记录介质P的端部。
如上所述,上述正反面翻转鼓85和翻转腕部件86构成对记录介质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翻转的“翻转路径”。
另外,上述返回位置m9相当于“沿传送方向在接收位置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在上述供给位置上游侧的返回位置”。
上述传送机构80的第一传送鼓81、第二传送鼓82、排纸鼓83和排纸带机构84分别利用未图示的齿轮机构与图像形成鼓50连动从而进行旋转动作,翻转腕部件86与图像形成鼓50连动从而进行往返转动动作。另外,仅正反面翻转鼓85根据记录介质P的尺寸而传送方向长度不同,因此,通过翻转电动机861(参照图5)进行旋转动作。即,在与图像形成鼓50旋转而进行了连动的时刻,进行往返转动的翻转腕部件86到达接收来自正反面翻转鼓85的记录介质P的位置时,需要与记录介质P的尺寸相应的旋转速度控制,使得记录介质P的未被爪部851保持的一端到达与翻转腕部件86接近且相向而对的位置。因此,进行与图像形成鼓50的旋转独立的翻转电动机861的旋转速度控制。
[图像形成部:第二加热器]
第二加热器94是由例如进行红外线照射的非接触型卤素灯等构成的灯加热器,具有与第一加热器91相同结构的反射板,有效地对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进行照射而进行加热。
在对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上述的传送机构80在对记录介质P进行正反面翻转的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求在接收位置m2将记录介质P从图像形成鼓50分离,并使记录介质P翻转后,返回到图像形成鼓50的返回位置m9。因此,沿传送方向F从图像形成鼓50的接收位置m2到返回位置m9的范围不存在记录介质P。另外,在仅对正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接收位置m2将记录介质P从图像形成鼓50分离并进行排纸,因此,在该情况下,沿传送方向F从图像形成鼓50的接收位置m2到返回位置m9的范围不存在记录介质P。
而且,对上述第二加热器94进行配置,使得其与沿传送方向F从图像形成鼓50的接收位置m2到返回位置m9的范围相向而对,总是可以在不隔着记录介质P的状态下对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进行加热。
另外,在第二加热器94的附近且在传送方向下游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5,其对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的温度进行检测。该温度传感器95也可以使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接触型温度检测元件,但更优选使用热电堆那样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元件。
控制部40基于温度传感器95的探测温度来控制第二加热器94的加热动作,使得通过第二加热器94附近的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成为指定的温度。
[排纸部]
排纸部30具有载置记录介质P的板状的排纸盘31等,所述记录介质P由传送机构80从图像形成部20送出,对图像形成后的记录介质P进行储藏直到被用户读取。
[油墨]
在此,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的图像形成所使用的油墨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油墨是通过照射能量线(活性光线)而固化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另外,该油墨具有根据该油墨的温度不同而相变化成凝胶、固体、或者液体的性质。
该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含有1质量%以上且不足10质量%的凝胶化剂,其根据温度而可逆地进行溶胶凝胶相转变。本发明中所谓的溶胶凝胶相转变是指高温下具有流动性的溶液状态,但指的是如下现象:通过冷却到凝胶化温度以下,液体整体发生凝胶化而变化成失去流动性的状态,在低温下为失去流动性的状态,而通过加热到溶胶化温度以上,恢复成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状态。
本发明中所谓的凝胶化是指板状结构;通过非共价键、氢键形成的高分子网;通过物理的凝聚状态形成的高分子网;通过微粒的凝聚结构等的相互作用、析出了的微结晶的相互作用等;物质失去独立了的运动而发生了集合的结构,是指随着急剧的粘度上升或弹性增加而发生了固化、半固化、或者增粘的状态。另外,溶胶化是指由于上述凝胶化而形成了的相互作用得到解除、变化成了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状态的状态。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的溶胶化温度是对发生了凝胶化的油墨进行加温时,由于溶胶化而表现出流动性的温度,凝胶化温度是指对处于溶胶状态的油墨进行冷却时,发生凝胶化而流动性降低时的温度。
上述进行溶胶凝胶相转变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在高温下为液体状态,因此,可利用记录头进行喷出。当使用该高温状态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来进行记录时,则油墨滴着于记录介质后,由于温度差而自然冷却,由此油墨迅速发生固化,作为结果可以防止相邻的油墨点彼此的聚合从而防止画质劣化。但是,在油墨滴的固化力强的情况下,有时由于油墨点彼此孤立而在图像部产生凹凸,导致光泽极度降低以及不自然的闪烁感这样的光泽不均匀质感。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油墨滴的固化力、油墨的凝胶化温度及记录介质的温度为下述的范围,可以防止油墨滴彼此的聚合而防止画质劣化,进而可以得到最自然的光泽感。即,使用含有0.1质量%以上且不足10质量%的凝胶化剂的油墨在25℃下的粘度为102mPa·s以上且不足105mPa·s的油墨,且将利用该凝胶化剂将油墨的凝胶化温度(Tgel)与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Ts)的差控制在5℃以上且15℃以下来进行印字或图像形成,由此可以兼顾由防止油墨液滴聚合所带来的高画质和自然的光泽感。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介质的调温范围相当于42℃以上且48℃以下。
对于其原因,发明人等考虑如下。油墨滴着于记录介质后,如果在相邻的油墨滴着之前油墨发生固化,则产生光泽降低以及图像部的不自然闪烁感。另一方面,如果相邻的油墨滴着聚合后经过时间后进行固化,则液滴彼此聚在一起,因而导致极端的画质劣化。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了解到:通过控制油墨着落时的粘度,可以防止液体的聚合,且相邻油墨滴适度地流平而得到自然的光泽感。
另外,通过使用含有0.1质量%以上且不足10质量%的凝胶化剂的油墨在25℃下的粘度为102mPa·s以上且不足105mPa·s的油墨,可控制上述基材温度范围下的粘度,可兼备画质和自然的光泽。作为其原因,推测如下。25℃下粘度不足102mPa·s的油墨中,为了防止液体聚合的粘度不充分,从而在上述温度范围画质劣化。另外,25℃下的粘度为105mPa·s以上的油墨中,存在凝胶化后的粘度高且在冷却过程中粘度大幅增加的倾向,在上述温度范围下难以对粘度进行控制使流平适度地进行,从而光泽降低。另外,本发明的油墨在凝胶化后形成具有适度粘性的粘性凝胶,因此,可以更适当地抑制油墨点的固化力,作为结果,可得到具有自然光泽感的画质。
此外,所谓本发明中的光泽均匀质感,不是指绝对的光泽值、例如60度正反射光泽值等,而是指不会观察到由图像上的微观的光泽差引起的不自然的闪烁感、不需要的光泽降低、条纹状的光泽不均这样的在图像的一部分中光泽变为不均质的状态,图像整个面、特别是排满版印字部的光泽成为均质的状态。
使用本发明中记载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而将油墨的凝胶化温度(Tgel)和记录介质的正面温度(Ts)的差调温为5℃以上、15℃以下,由此,可以形成不产生画质劣化、且文字等的细线的清晰性优异、具有自然的光泽感的图像,但通过将记录介质的温度调温为5℃以上、10℃以下的范围,可以形成更优异的图像。
以下,依次对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的油墨组合物进行说明。
[油墨:凝胶化剂]
本发明中所谓的凝胶化是指板状结构、通过非共价键或氢键形成的高分子网、通过物理的凝聚状态形成的高分子网、通过微粒的凝聚结构等的相互作用、析出的微结晶的相互作用等,物质失去独立的运动而发生了集合的结构,是指随着急剧的粘度上升或弹性增加而发生了固化的、或半固化的、或增粘的状态。
一般,就凝胶而言具有:可逆性凝胶,其通过加热成为具有流动性的溶液(有时也称为溶胶),如果进行冷却则恢复为原来的凝胶;热不可逆性凝胶,如果其暂时发生了凝胶化,则即使加热也不会再次恢复为溶液。利用本发明涉及的油凝胶化剂而形成的凝胶,从防止头内的堵塞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热可逆性凝胶。
在本发明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中,油墨的凝胶化温度(相转变温度)优选为40℃以上且不足100℃,更优选为45℃以上且70℃以下。考虑夏季环境下的气温时,如果油墨的相转变温度为40℃以上,则从记录头喷出油墨液滴时,可以不被印字环境温度影响而得到稳定的射出性,另外,如果不足90℃,则不需要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加热至过度的高温,从而可以降低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记录头71或油墨供给系统部件的负荷。
本发明中所谓的凝胶化温度是指:粘度急剧地从具有流动性的溶液状态发生变化而成为凝胶状态的温度,与被称为凝胶转变温度、凝胶溶解温度、相转变温度、溶胶-凝胶相转变温度、凝胶化点的用语意义相同。
在本发明中,油墨的凝胶化温度的测定方法为:使用例如,各种流变仪(例如使用了锥板的应力控制型流变仪、PhysicaMCR系列、AntonPaar公司制),由粘度曲线以及粘弹性曲线而求出,所述粘度曲线通过对处于溶胶状态的高温油墨进行温度变化,同时以低剪切速度得到,所述粘弹性曲线通过对动态粘弹性的温度变化进行测定而得到。另外,可以举出:将封入到玻璃管的小铁片放入膨胀计中,将相对于温度变化小铁片在油墨液中不再自然下落的时刻作为相转变点的方法(J.Polym.Sci.,21,57(1956));在油墨上放置铝制圆筒,对凝胶温度进行了改变时,将铝制圆筒自然下落的温度作为凝胶化温度来进行测定的方法(日本流动学会杂志(日本レオロジー学会誌)Vol.17,86(1989))。另外,作为简便的方法,将凝胶状的试验片放置在加热板上,对加热板进行加热,测定试验片的形状崩溃的温度,可以将其作为凝胶化温度而求出。此外,通过改变使用的凝胶化剂的种类、凝胶化剂的添加量、活性光线固化型单体的种类,可调整油墨的凝胶化温度(相转变温度)。
本发明的油墨中,优选油墨在25℃下的粘度为102mPa·s以上且不足105mPa·s,更优选为103mPa·s以上且不足104mPa·s。如果油墨粘度为102mPa·s以上,则可以防止油墨点的聚合引起的画质的劣化,如果不足105mPa·s,则通过对油墨滴着时的记录介质的正面温度进行控制,并可通过使流平适度而得到均质的光泽。此外,油墨的粘度可通过对使用的凝胶化剂的种类、凝胶化剂的添加量、活性光线固化型单体的种类进行改变来适宜调整。对利用了锥板的应力控制型流变仪(PhysicaMCR系列、AntonPaar公司制)进行使用,以剪切速度11.7s-1对本发明中所谓的粘度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涉及的油墨中所使用的凝胶化剂,可以为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为低分子化合物,但从油墨喷出的射出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低分子化合物。
以下,示出可以在本发明涉及的油墨中使用的凝胶化剂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硬脂酸菊粉等的脂肪酸菊粉及糊精棕榈酸酯、糊精肉豆蔻酸酯等的脂肪酸糊精(作为Rheopearl系列,可由千叶制粉获得)及山萮酸二十烷二酸甘油酯、山萮酸二十烷二酸聚甘油酯(作为NomCoat系列,可由NisshinOillio获得)等。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5-126507号、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日本特开2010-111790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低分子油凝胶化剂;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丁基酰胺、N-2-乙基己酰基-L-谷氨酸二丁基酰胺等酰胺化合物(可由味之素精细化学购得);1,3:2,4-双-O-苯亚甲基-D-葡萄糖醇(GelAllD可由新日本理化购得)等二苯亚甲基山梨糖醇类;石蜡、微晶蜡、矿脂等石油系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米蜡、野漆树蜡、西蒙德木蜡、固体西蒙德木蜡、西蒙德木酯等植物类蜡;蜜蜡、羊毛脂、鲸蜡等动物类蜡;褐煤蜡、氢化蜡等矿物类蜡;固化蓖麻油或固化蓖麻油衍生物、褐煤蜡衍生物、石蜡衍生物、微晶蜡衍生物或聚乙烯蜡衍生物等改性蜡;山萮酸、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芥酸等高级脂肪酸;硬脂醇、山萮醇等高级醇;12-羟基硬脂酸等羟基硬脂酸;12-羟基硬脂酸衍生物;月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山萮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蓖麻油酸酰胺、12-羟基硬脂酸酰胺等脂肪酸酰胺(例如,NikkaAmide系列日本化成公司制、ITOWAX系列伊藤制油公司制、FATTYAMID系列花王公司制);N-十八烷基硬脂酸酰胺、N-油烯基棕榈酸酰胺等N-取代脂肪酸酰胺;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N,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N,N’-亚二甲苯双硬脂酰胺等特殊脂肪酸酰胺;十二烷基胺、十四胺或十八烷基胺等高级胺;硬脂酸十八烷基酯、棕榈酸油醇酯、甘油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脂肪酸酯化合物(例如EMALLEX系列日本Emulsion公司制、Rikemal系列理研Vitamin公司制、poem系列理研Vitamin公司制);蔗糖硬脂酸酯、蔗糖棕榈酸酯等蔗糖脂肪酸酯(例如RyotoSugarester系列三菱化学Foods公司制);聚乙烯蜡、α-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蜡等合成蜡;聚合性蜡(UNILIN系列Baker-Petrolite公司制);二聚酸、二聚二醇(PRIPOR系列CRODA公司制)等。另外,上述的凝胶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油墨,由于含有凝胶化剂,由记录头71喷出后,滴着在记录介质上时,立即成为凝胶状态,油墨点彼此的混合/油墨点合而为一得到抑制,从而可在高速印字或图像形成时形成高画质,然后,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而固化,由此形成在记录介质上定影了的牢固的图像膜。作为凝胶化剂的含量,优选1质量%以上且不足10质量%,更优选2质量%以上且不足7质量%。通过将凝胶化剂的含量控制为1质量%以上,凝胶形成充分从而可抑制油墨点合而为一所引起的画质的劣化,且在光自由基固化系统中使用了凝胶化剂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可通过凝胶形成所引起的油墨液滴的增粘来对由氧抑制所引起的光固化性降低,另外,通过将凝胶化剂的含量控制为不足10质量%,可以降低活性光线照射后的未固化成分引起的固化膜的劣化、油墨喷射射出性的劣化。
[油墨: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油墨中,含有凝胶化剂、色料的同时还含有用活性光线进行固化的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
对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以下,也称为光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所谓的活性光线,例如可以举出电子束、紫外线、α射线、γ射线、X射线等,但在对人体的危险性、操作容易的方面,优选在工业方面普及利用的紫外线或电子束。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紫外线。
在本发明中,作为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来进行交联或聚合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其中优选使用光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或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油墨: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阳离子聚合性的单体。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6-9714号、日本特开2001-31892号、日本特开2001-40068号、日本特开2001-55507号、日本特开2001-310938号、日本特开2001-310937号、日本特开2001-220526号的各公报中所例示的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等。
在本发明中,在抑制油墨固化时的记录介质的收缩的目的下,作为光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至少1种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和选自环氧化合物及乙烯基醚化合物的至少1种化合物。
作为芳香族环氧化物而优选的物质为:通过具有至少1个芳香族核的多元酚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与表氯醇的反应来制造的二缩水甘油醚或聚缩水甘油醚,可以举出例如双酚A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或聚缩水甘油醚、氢化双酚A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或聚缩水甘油醚、以及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在此,作为环氧烷烃,可以举出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等。
作为脂环族环氧化物,优选通过对具有至少1个环己烯或环戊烯环等的环链烷烃环的化合物用过氧化氢、过酸等的适当的氧化剂进行环氧化而得到的、含有环己烯氧化物或环戊烯氧化物的化合物。
作为脂肪族环氧化物的优选的物质有脂肪族多元醇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或聚缩水甘油醚等,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或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等亚烷基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甘油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或三缩水甘油醚等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或者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缩水甘油醚等聚亚烷基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等。在此作为环氧烷烃,可以举出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等。
这些环氧化物中,如果考虑速快速固化性,则优选芳香族环氧化物及脂环式环氧化物,特别优选脂环式环氧化物。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1种上述环氧化物,也可以适宜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乙烯基醚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一缩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缩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一缩二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等二乙烯基醚化合物或三乙烯基醚化合物、乙基乙烯基醚、正丁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单乙烯基醚、正丙基乙烯基醚、异丙基乙烯基醚、异丙烯基醚-邻亚丙基碳酸酯、十二烷基乙烯基醚、一缩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等单乙烯基醚化合物等。
这些乙烯基醚化合物中,如果考虑固化性、密合性、正面硬度,则优选二乙烯基醚化合物或三乙烯基醚化合物,特别优选二乙烯基醚化合物。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1种上述乙烯基醚化合物,也可以适宜使用2种以上。
本发明中所谓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可以使用如日本特开2001-22052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310937号公报中记载那样的公知的任意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中,如果使用具有5个以上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则由于油墨组合物的粘度变高,因此变得难以操作,另外,由于油墨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因此有时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变得不充分。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优选具有1~4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优选使用的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089)中记载的由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相同地在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092)中记载的由通式(2)、段落编号(0107)中的通式(7)、段落编号(0109)中的通式(8)、段落编号(0166)中的通式(9)等所示的化合物。
具体而言,可以举在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04)~(0119)中记载的例示化合物1~6及在段落编号(0121)中记载于的化合物。
[油墨: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接着,对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说明。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的单体。例如已知有使用了日本特开平7-159983号、日本特公平7-31399号、日本特开平8-224982号、日本特开平10-863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光聚合性组合物的光固化型材料以及阳离子聚合类的光固化性树脂,最近,进行了敏化至可见光以上的长波长区域的光阳离子聚合类的光固化性树脂也例如在日本特开平6-4363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24137公报等中进行了公开。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为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只要为在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就可以为任何化合物,包含具有单体、低聚物、聚合物等化学形态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仅使用1种,另外,为了提高目标特性,也可以以任意的比率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它们的盐、酯、氨基甲酸酯、酰胺及酸酐、丙烯腈、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醚、不饱和聚酰胺、不饱和氨基甲酸酯等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任意(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或低聚物。本发明中所谓“及/或”,是指可以为单体,也可以为低聚物,还可以包括两者。另外,关于以下所述的事项也相同。
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丙烯酸异硬脂基酯、2-乙基己基-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乙氧基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内酯改性挠性丙烯酸酯、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团单体、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丙烯酸酯、双酚A的P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的2官能团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三官能团以上的多官能团单体。此外,聚合性的低聚物类也可与单体同样地进行配合。作为聚合性低聚物,可以举出环氧丙烯酸酯、脂肪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芳香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直链丙烯酸类低聚物等。进一步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山下晋三编写“交联剂手册(架橋剤ハンドブック)“、(1981年大成公司);加藤清视编写“UV·EB固化手册(UV·EB硬化ハンドブック)(原料编)”(185年、高分子刊行会);日本RadTech研究会编写(ラドテック研究会编)、“UV·EB固化技术的应用和市场(UV·EB硬化技術の応用と市場)”、79页、(1989年、CMC);泷山荣一郎编著“聚酯树脂手册(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ハンドブック)”、(1988年、日刊工业新闻公司)等中记载的市售品或者业界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乃至交联性的单体低聚物及聚合物。
此外,从敏化性、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变异原性、毒性等的观点考虑,上述单体中,优选特别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丙烯酸异硬脂基酯、乙氧基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内酯改性挠性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己内酯胺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进而,这些化合物中,特别优选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硬脂基酯、乙氧基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己内酯胺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组合使用乙烯基醚单体及/或低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或低聚物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作为乙烯基醚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一缩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缩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一缩二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等二乙烯基醚化合物或三乙烯基醚化合物;乙基乙烯基醚、正丁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环己烷二甲醇单乙烯基醚、正丙基乙烯基醚、异丙基乙烯基醚、异丙烯基醚-邻亚丙基碳酸酯、十二烷基乙烯基醚、一缩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十八烷基乙烯基醚等单乙烯基醚化合物等。在使用乙烯基醚低聚物的情况下,优选分子量为300~1000、在分子内具有2~3个酯基的2官能团的乙烯基醚化合物,可优选举出可作为例如ALDRICH公司的VEctomer系列购得的化合物、VEctomer4010、VEctomer4020、VEctomer4040、VEctomer4060、VEctomer5015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组合使用各种乙烯基醚化合物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来用作聚合性化合物。作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丙基马来酰亚胺、N-己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N’-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聚丙二醇-双(3-马来酰亚胺丙基)醚、三缩四乙二醇-双(3-马来酰亚胺丙基)醚、双(2-马来酰亚胺乙基)碳酸酯、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N,N’-2,4-甲苯双马来酰亚胺或者日本特开平11-12440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马来酰亚胺羧酸与各种多元醇类形成的酯化合物即多官能团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上述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及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为1~97质量%,更优选为30~95质量%。
[油墨的各构成要素]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油墨,对于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油墨的构成要素:色料]
在本发明的油墨中,作为构成油墨的色料没有限制,可以使用染料或者颜料,但优选使用相对于油墨成分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且耐候性优异的颜料。作为颜料,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发明中,例如可以使用色度指数中所记载的下述编号的有机或无机颜料。
作为红色或者品红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红3、颜料红5、颜料红19、颜料红22、颜料红31、颜料红38、颜料红43、颜料红48:1、颜料红48:2、颜料红48:3、颜料红48:4、颜料红48:5、颜料红49:1、颜料红53:1、颜料红57:1、颜料红57:2、颜料红58:4、颜料红63:1、颜料红81、颜料红81:1、颜料红81:2、颜料红81:3、颜料红81:4、颜料红88、颜料红104、颜料红108、颜料红112、颜料红122、颜料红123、颜料红144、颜料红146、颜料红149、颜料红166、颜料红168、颜料红169、颜料红170、颜料红177、颜料红178、颜料红179、颜料红184、颜料红185、颜料红208、颜料红216、颜料红226、颜料红257、颜料紫3、颜料紫19、颜料紫23、颜料紫29、颜料紫30、颜料紫37、颜料紫50、颜料紫88、颜料橙13、颜料橙16、颜料橙20、颜料橙36。
作为蓝色或青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蓝1、颜料蓝15、颜料蓝15:1、颜料蓝15:2、颜料蓝15:3、颜料蓝15:4、颜料蓝15:6、颜料蓝16、颜料蓝17-1、颜料蓝22、颜料蓝27、颜料蓝28、颜料蓝29、颜料蓝36、颜料蓝60。
作为绿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绿7、颜料绿26、颜料绿36、颜料绿50。
作为黄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黄1、颜料黄3、颜料黄12、颜料黄13、颜料黄14、颜料黄17、颜料黄34、颜料黄35、颜料黄37、颜料黄55、颜料黄74、颜料黄81、颜料黄83、颜料黄93、颜料黄94、颜料黄95、颜料黄97、颜料黄108、颜料黄109、颜料黄110、颜料黄137、颜料黄138、颜料黄139、颜料黄153、颜料黄154、颜料黄155、颜料黄157、颜料黄166、颜料黄167、颜料黄168、颜料黄180、颜料黄185、颜料黄193。
作为黑色颜料,可以根据目的使用颜料黑7、颜料黑28、颜料黑26,等。
如果具体地示出商品名,则例如可以举出CHROMOFINEYELLOW-2080、CHROMOFINEYELLOW-5900、CHROMOFINEYELLOW-5930、AF-1300、以及2700L;CHROMOFINEORANGES3700L、CHROMOFINEORANGE6730;CHROMOFINESCARLET6750;CHROMOFINEMAGENTA6880、CHROMOFINEMAGENTA6886、CHROMOFINEMAGENTA6891N、CHROMOFINEMAGENTA6790、CHROMOFINEMAGENTA6887;CHROMOFINEVIOLETRERE;CHROMOFINERED6820、CHROMOFINERED6830;CHROMOFINEBLUEHS-3、CHROMOFINEBLUE5187、CHROMOFINEBLUE5108、CHROMOFINEBLUE5197、CHROMOFINEBLUE5085N、CHROMOFINEBLUESR-5020、CHROMOFINEBLUE5026、CHROMOFINEBLUE5050、CHROMOFINEBLUE4920、CHROMOFINEBLUE4927、CHROMOFINEBLUE4937、CHROMOFINEBLUE4824、CHROMOFINEBLUE4933GN-EP、CHROMOFINEBLUE4940、CHROMOFINEBLUE4973、CHROMOFINEBLUE5205、CHROMOFINEBLUE5208、CHROMOFINEBLUE5214、CHROMOFINEBLUE5221、CHROMOFINEBLUE5000P;CHROMOFINEGREEN2GN、CHROMOFINEGREEN2GO、CHROMOFINEGREEN2G-550D、CHROMOFINEGREEN5310、CHROMOFINEGREEN5370、CHROMOFINEGREEN6830;CHROMOFINEBLACKA-1103;SEIKAFASTYELLOW10GH、SEIKAFASTYELLOWA-3、SEIKAFASTYELLOW2035、SEIKAFASTYELLOW2054、SEIKAFASTYELLOW2200、SEIKAFASTYELLOW2270、SEIKAFASTYELLOW2300、SEIKAFASTYELLOW2400(B)、SEIKAFASTYELLOW2500、SEIKAFASTYELLOW2600、SEIKAFASTYELLOWZAY-260、SEIKAFASTYELLOW2700(B)、SEIKAFASTYELLOW2770;SEIKAFASTRED8040、SEIKAFASTREDC405(F)、SEIKAFASTREDCA120、SEIKAFASTREDLR-116、SEIKAFASTRED1531B、SEIKAFASTRED8060R、SEIKAFASTRED1547、SEIKAFASTREDZAW-262、SEIKAFASTRED1537B、SEIKAFASTREDGY、SEIKAFASTRED4R-4016、SEIKAFASTRED3820、SEIKAFASTRED3891、SEIKAFASTREDZA-215;SEIKAFASTCARMINE6B1476T-7、SEIKAFASTCARMINE1483LT、SEIKAFASTCARMINE3840、SEIKAFASTCARMINE3870;SEIKAFASTBORDEAUX10B-430;SEIKAFASTROSER40;SEIKAFASTVIOLETSB800、SEIKAFASTVIOLETS7805;SEIKAFASTMAROON460N;SEIKAFASTORANGE900、SEIKAFASTORANGE2900;SEIKAFASTBLUEC718、SEIKAFASTBLUEA612;CYANINEBLUE4933M、CYANINEBLUE4933GN-EP、CYANINEBLUE4940、CYANINEBLUE4973(大日精化工业制)、KETYellow401、KETYellow402、KETYellow403、KETYellow404、KETYellow405、KETYellow406、KETYellow416、KETYellow424;KETOrange501;KETRed301、KETRed302、KETRed303、KETRed304、KETRed305、KETRed306、KETRed307、KETRed308、KETRed309、KETRed310、KETRed336、KETRed337、KETRed338、KETRed346、KETBlue101、KETBlue102、KETBlue103、KETBlue104、KETBlue105、KETBlue106、KETBlue111、KETBlue118、KETBlue124;KETGreen201(大日本油墨化学制);ColortexYellow301、ColortexYellow314、ColortexYellow315、ColortexYellow316、ColortexYellowP-624、ColortexYellow314、ColortexYellowU10GN、ColortexYellowU3GN、ColortexYellowUNN、ColortexYellowUA-414、ColortexYellowU263;FinecolYellowT-13、FinecolYellowT-05;PigmentYellow1705;ColortexOrange202;ColortexRed101、ColortexRed103、ColortexRed115、ColortexRed116、ColortexRedD3B、ColortexRedP-625、ColortexRed102、ColortexRedH-1024、ColortexRed105C、ColortexRedUFN、ColortexRedUCN、ColortexRedUBN、ColortexRedU3BN、ColortexRedURN、ColortexRedUGN、ColortexRedUG276、ColortexRedU456、ColortexRedU457、ColortexRed105C、ColortexRedUSN;ColortexMaroon601;ColortexBrownB610N;ColortexViolet600;PigmentRed122;ColortexBlue516、ColortexBlue517、ColortexBlue518、ColortexBlue519、ColortexBlueA818、ColortexBlueP-908、ColortexBlue510;ColortexGreen402、ColortexGreen403、ColortexBlack702、ColortexBlackU905(山阳色素制);LionolYellow1405G;LionolBlueFG7330、LionolBlueFG7350、LionolBlueFG7400G、LionolBlueFG7405G、LionolBlueES、LionolBlueESP-S(东洋ink制);TonerMagentaE02;PermanentRubinF6B;TonerYellowHG;PermanentYellowGG-02;HostapeamBlueB2G(HoechstIndustry制);NovopermP-HG;HostapermPinkE;HostapermBlueB2G(Clariant制);炭黑#2600、炭黑#2400、炭黑#2350、炭黑#2200、炭黑#1000、炭黑#990、炭黑#980、炭黑#970、炭黑#960、炭黑#950、炭黑#850、炭黑MCF88、炭黑#750、炭黑#650、炭黑MA600、炭黑MA7、炭黑MA8、炭黑MA11、炭黑MA100、炭黑MA100R、炭黑MA77、炭黑#52、炭黑#50、炭黑#47、炭黑#45、炭黑#45L、炭黑#40、炭黑#33、炭黑#32、炭黑#30、炭黑#25、炭黑#20、炭黑#10、炭黑#5、炭黑#44、炭黑CF9(三菱化学制)等。
上述颜料的分散可以使用,例如球磨机、砂磨机、超微磨碎机、辊磨机、搅拌机、亨歇尔混合机、胶体磨、超声波均质器、珠磨机、湿式喷磨机、油漆搅拌器等。
另外,在进行颜料的分散时,也可以添加分散剂。作为分散剂,优选使用高分子分散剂,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例如可以举出Avecia公司的Solsperse系列、以及味之素Fine-Techno公司的PB系列。进而,可以举出下述的分散剂。
作为颜料分散剂,可以举出含羟基的羧酸酯、长链聚氨基酰胺的盐及高分子量酸酯的盐、高分子量聚羧酸的盐、长链聚氨基酰胺的盐及极性酸酯的盐、高分子量不饱和酸酯、高分子共聚物、改性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聚醚酯型阴离子类活性剂、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盐、芳香族磺酸甲醛缩合物盐、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硬脂基胺乙酸酯、颜料衍生物等。
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BYKChemie公司制“Anti-Terra-U(聚氨基酰胺磷酸盐)”、“Anti-Terra-203/204(高分子量聚羧酸盐)”、“Disperbyk-101(聚氨基酰胺磷酸盐和聚氨基酰胺磷酸酯)、Disperbyk-107(含羟基的羧酸酯)、Disperbyk-110(含有酸基的共聚物)、Disperbyk-130(聚酰胺)、Disperbyk-161、Disperbyk-162、Disperbyk-163、Disperbyk-164、Disperbyk-165、Disperbyk-166、Disperbyk-170(高分子共聚物)”、“400”、“Bykumen”(高分子量不饱和酸酯)、“BYK-P104、P105(高分子量不饱和酸聚羧酸)”、“P104S、240S(高分子量不饱和酸聚羧酸及硅类)”、“Lactimon(长链胺、不饱和酸聚羧酸和硅)”。
另外,可以举出EfkaCHEMICALS公司制“Efkas44、Efkas46、Efkas47、Efkas48、Efkas49、Efkas54、Efkas63、Efkas64、Efkas65、Efkas66、Efkas71、Efkas701、Efkas764、Efkas766”、“EfkaPolymer100(改性聚丙烯酸酯)、EfkaPolymer150(脂肪族类改性聚合物)、EfkaPolymer400、EfkaPolymer401、EfkaPolymer402、EfkaPolymer403、EfkaPolymer450、EfkaPolymer451、EfkaPolymer452、EfkaPolymer453(改性聚丙烯酸酯)、EfkaPolymer745(酞菁铜类)”;共荣化学公司制“FLOWRENTG-710(氨基甲酸酯低聚物)”、“FLOWNONSH-290、FLOWNONSP-1000”、“POLYFLOWNo.50E、POLYFLOWNo.300(丙烯酸类共聚物)”;楠本化成公司制“DispersantKS-860、Dispersant873SN、Dispersant874(高分子分散剂)、Dispersant#2150(脂肪族多元羧酸)、Dispersant#7004(聚醚酯型)”等。
进而,可以举出花王公司制“DEMOLRN、DEMOLN(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DEMOLMS、DEMOLC、DEMOLSN-B(芳香族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DEMOLEP”、“HOMOGENLOL-18(聚羧酸型高分子)”、“EMULGEN920、EMULGEN930、EMULGEN931、EMULGEN935、EMULGEN950、EMULGEN985(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ACETAMIN24(椰油胺乙酸酯)、ACETAMIN86(十八烷基胺乙酸酯)”;AstraZeneca公司制“SOLSPERSE5000(酞菁铵盐类)、SOLSPERSE13240、SOLSPERSE13940(聚酯胺类)、SOLSPERSE17000(脂肪酸胺类)、SOLSPERSE24000、SOLSPERSE32000”;日光Chemical公司制“NIKKOLT106(聚氧乙烯山梨醇单油酸酯)、NIKKOLMYS-IEX(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NIKKOLHexagline4-0(六甘油四油酸酯)”等。
这些颜料分散剂,优选在油墨中以0.1~20质量%的范围含有。另外,作为分散助剂,也可以使用基于各种颜料的增效剂。这些分散剂及分散助剂,优选相对于颜料100质量份添加1~50质量份。分散介质使用溶剂或聚合性化合物进行,但在本发明的油墨中由于在印字或图像形成后进行反应/固化,因此,优选为无溶剂。如果溶剂残留于固化图像,则产生耐溶剂性的劣化、残留溶剂的VOC的问题。因此,在分散适应性方面,分散介质优选聚合性化合物、其中选择粘度最低的单体而不选择溶剂。
颜料的分散中,对颜料、分散剂、分散介质的选定、分散条件、过滤条件进行适宜设定,使得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8~0.5μm,以最大粒径为0.3~10μm、优选为0.3~3μm。通过该粒径管理,可以抑制记录头的喷嘴堵塞,维持油墨的保存稳定性、油墨透明性及固化灵敏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油墨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以往公知的染料、优选油溶性染料。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油溶性染料,以下举出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染料。
[油墨的构成要素:品红染料]
MSMagentaVP、MSMagentaHM-1450、MSMagentaHSo-147(以上,三井东压公司制);AIZENSOTRed-1、AIZENSOTRed-2、AIZENSOTRed-3、AIZENSOTPink-1、SPIRONRedGEHSPECIAL(以上,保土谷化学公司制);RESOLINRedFB200%、MACROLEXRedVioletR、MACROLEXROT5B(以上,Bayer公司制)、KAYASETRedB、KAYASETRed130、KAYASETRed802(以上、日本化药公司制)、PHLOXIN、ROSEBENGAL、ACIDRed(以上,Daiwa化成公司制)、HSR-31、DIARESINRedK(以上,三菱化成公司制)、OilRed(BASF日本公司制)。
[油墨的构成要素:青色染料]
MSCyanHM-1238、MSCyanHSo-16、CyanHSo-144、MSCyanVPG(以上、三井东压公司制)、AIZENSOTBlue-4(保土谷化学公司制);RESOLINBR.BlueBGLN200%、MACROLEXBlueRR、CERESBlueGN、SIRIUSSUPRATURQ.BlueZ-BGL、SIRIUSSUPRATURQ.BlueFB-LL330%(以上、Bayer日本公司制);KAYASETBlueFR、KAYASETBlueN、KAYASETBlue814、Turq.BlueGL-5200、LightBlueBGL-5200(以上,日本化药公司制);DAIWABlue7000、OleosolFastBlueGL(以上,Daiwa化成公司制);DIARESINBlueP(三菱化成公司制);SUDANBlue670、NEOPENBlue808、ZAPONBlue806(以上,BASF日本公司制)。
[油墨的构成要素:黄色染料]
MSYellowHSm-41、YellowKX-7、YellowEX-27(三井东压);AIZENSOTYellow-1、AIZENSOTYellow-3、AIZENSOTYellow-6(以上,保土谷化学公司制);MACROLEXYellow6G、MACROLEXFLUOR.Yellow10GN(以上、Bayer日本公司制);KAYASETYellowSF-G、KAYASETYellow2G、KAYASETYellowA-G、KAYASETYellowE-G(以上,日本化药公司制);DAIWAYellow330HB(Daiwa化成公司制);HSY-68(三菱化成公司制);SUDANYellow146、NEOPENYellow075(以上、BASF日本公司制)。
[油墨的构成要素:黑色染料]
MSBlackVPC(三井东压公司制);AIZENSOTBlack-1、AIZENSOTBlack-5(以上,保土谷化学公司制);RESORINBlackGSN200%、RESOLINBlackBS(以上,Bayer日本公司制);KAYASETBlackA-N(日本化药公司制)、DAIWABlackMSC(Daiwa化成公司制);HSB-202(三菱化成公司制);NEPTUNEBlackX60、NEOPENBlackX58(以上,BASF日本公司制)等。
颜料或者油溶性染料的添加量优选为0.1~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4~10质量%。如果为0.1质量%以上,则可以得到良好的图像品质,如果为20质量%以下,则可以得到油墨射出的适当的油墨粘度。另外,颜色的调整等中也可以适时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着色剂。
[油墨的构成要素:光聚合引发剂]
在本发明的油墨中,在使用紫外线等作为活性光线的情况下,优选含有至少1种光聚合引发剂。但是,在使用电子束作为活性光线的情况下,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大致分为分子内键开裂型和分子内夺氢型这2种。
作为分子内键开裂型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如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苄基二甲基缩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2-吗啉代基(4-硫代甲基苯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这样的苯乙酮类;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异丙醚这样的苯偶姻类;如2,4,6-三甲基苯偶姻二苯基氧化膦这样的酰基氧化膦类;苄基、甲基苯基乙醛酸酯等。
另一方面,作为分子内夺氢型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如二苯甲酮、邻苯酰本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丙烯酸化二苯甲酮、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这样的二苯甲酮类;如2-异丙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这样的噻吨酮类;如米蚩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这样的氨基二苯甲酮类;10-丁基-2-氯吖啶酮、2-乙基蒽醌、9,10-菲醌、樟脑醌等。
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的配合量,优选活性光线固化型组合物的0.01~10质量%的范围。
另外,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日本特公昭59-1281号、日本特公昭61-9621号、及日本特开昭60-60104号等的各公报记载的三嗪衍生物;日本特开昭59-1504号及日本特开昭61-243807号等各公报中记载的有机过氧化物;日本特公昭43-23684号、日本特公昭44-6413号、日本特公昭44-6413号及日本特公昭47-1604号等的各公报以及美国专利第3,567,453号说明书中记载的重氮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848,328号、美国专利第2,852,379号及美国专利2,940,853号各说明书中记载的有机叠氮化合物;日本特公昭36-22062号、日本特公昭37-13109号、日本特公昭38-18015号、日本特公昭45-9610号等各公报中记载的邻醌二叠氮类;日本特公昭55-39162号、日本特开昭59-14023号等各公报及“高分子(Macromolecules)、第10卷、第1307页(1977年)中记载的各种鎓化合物;日本特开昭59-142205号公报中记载的偶氮化合物;日本特开平1-54440号公报、欧洲专利第109,851号、欧洲专利第126,712号等的各说明书、“JournalofImagingScience”(J.Imag.Sci.)”、第30卷、第174页(1986年)中记载的金属丙二烯络合物;日本专利第2711491号及日本专利第2803454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氧代)硫鎓有机硼络合物;日本特开昭61-151197号公报中记载的二茂钛类、“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コーディネーション·ケミストリー·レビュー)”、第84卷、第85~第277页(1988年)及日本特开平2-182701号公报中记载的含有钌等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络合物;日本特开平3-209477号公报中记载的2,4,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四溴化碳及日本特开昭59-107344号公报记载的有机卤素化合物等。这些聚合引发剂优选相对于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乙烯不饱和键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以0.01~10质量份的范围含有。
另外,在本发明的油墨中,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也可以使用光酸产生剂。
作为光酸产生剂,例如使用化学增幅型抗光蚀剂及光阳离子聚合中所利用的化合物(有机电子材料研究会编、“成像用有机材料”、BUNSHIN出版(1993年)、参照187~192页)。以下举出适于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例子。
第1,可以举出重氮鎓、铵、碘鎓、硫鎓、磷鎓等芳香族鎓化合物的B(C6F5)4 -、PF6 -、AsF6 -、SbF6 -、CF3SO3 -盐。
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鎓化合物的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32)中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第2中举出的产生磺酸的磺化物的具体的化合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36)中记载的化合物。
第2,也可以使用光来产生卤化氢的卤化物,作为其具体的化合物,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38)中记载的化合物。
第3,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5-255821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140)中记载的铁丙二烯络合物。
[油墨的构成要素:其它的添加剂]
在本发明涉及的活性光线固化型油墨中,除上述说明的以外,可以使用各种添加剂。例如可以添加正面活性剂、流平添加剂、消光剂、用于调整膜物性的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橡胶类树脂、蜡类。另外,在改良保存稳定性的目的下,可以使用公知的任意碱性化合物,作为代表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碱性碱金属化合物、碱性碱土类金属化合物、胺等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等。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油墨的具体例。
需要说明的是,对后述的油墨组合物中所使用的颜料分散体进行以下操作:将SOLSPERSE32000(Lubrizol公司制)5份以及HD-N(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公司制)80份放入不锈钢烧杯中,加热并搅拌使其溶解,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炭黑(#56:三菱化学公司制)15份,与0.5mm的氧化锆珠粒一同放入玻璃瓶并盖严,用油漆搅拌器进行分散处理10小时,然后,除去氧化锆珠粒。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
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控制结构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40上电连接有:向图像形成部20传送记录介质P的给纸部10、使图像形成鼓50旋转的鼓旋转电动机53、进行鼓50的吸气的吸气电路54、对向各头71供给的油墨进行加热的油墨加热器73、对正反面翻转鼓85赋予旋转动作的翻转电动机861、在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对图像形成前的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91、检测由该第一加热器91进行了加热的记录介质P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2、对形成于记录介质P的油墨图像照射UV光线的照射部93、对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直接进行加热而不隔着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器94、检测被该第二加热器94加热的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5、驱动各记录头71的头驱动电路74。
而且,控制部40由对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的电脑程序进行存储的ROM、执行电脑程序的CPU以及成为电脑程序执行时的作业区域的RAM等构成。
另外,控制部40中同时设有对形成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图像存储电路42,所述形成图像数据从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经由接口电路41而输入。控制部40的CPU基于存储于图像存储电路42的图像数据或电脑程序进行运算,基于该运算结果向各构成要素发送控制信号。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说明]
说明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记录介质P进行两面图像形成时的动作。
首先,利用鼓旋转电动机53对图像形成鼓50进行旋转,点亮第二加热器94,基于温度传感器95的检测温度,对其外周面进行加热直到目标温度。
而且,控制部40对给纸部10控制,间歇性地向图像形成鼓50传送记录介质P,使得进行旋转的图像形成鼓50上记录介质的一个保持区域被越过。
图像形成鼓50的爪部51对来自转移单元22供给的记录介质P在供给位置m1对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进行保持,并吸附在保持区域。而且,基于温度传感器92对利用图像形成鼓50开始进行传送的记录介质P进行检测的温度来控制第一加热器91,从而对所述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使得记录介质P成为指定的目标温度。
然后,对各头单元70的多个头71进行驱动,基于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
所形成的油墨图像通过来自于沿传送方向在各头单元70下游侧的照射部93的UV照射,来实现油墨点的固化。
然后,当保持记录介质P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爪部51到达接收位置m2时,记录介质P传递到第一传送鼓81。此时,进行了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的正面密合于第一传送鼓81的外周面上,而成为反面朝向外侧的状态。
另外,当保持记录介质P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爪部811到达传递位置m4时,记录介质P传递至第二传送鼓82。此时,记录介质P的反面密合于第二传送鼓82的外周面上,而成为正面朝向外侧的状态。
然后,在第二传送鼓82的爪部821通过传递位置m5时,利用凸轮机构对爪部821进行操作,使得使记录介质P从第二传送鼓82通过而不经过排纸鼓83。另外,当保持记录介质P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的爪部821到达传递位置m6时,记录介质P传递至正反面翻转鼓85。此时,记录介质P的正面密合于正反面翻转鼓85的外周面,而成为反面朝向外侧的状态。
另外,当保持记录介质P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爪部851到达传递位置m8时,记录介质P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与爪部851保持记录介质P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成为与翻转腕部件86的前端部接近相向而对的状态,解除爪部851的保持状态,并且在翻转腕部件86的前端部把持记录介质P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
然后,翻转腕部件86向图像形成鼓50侧转动,且记录介质P在反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在正面和反面翻转鼓85上时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被拉拽到返回位置m9。在该时刻,图像形成鼓50同时使出于空状态的记录介质的保持区域的爪部51到达返回位置m9,且被爪部51对反面朝向外侧状态的记录介质P的最初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进行保持。由此,记录介质P在进行了正面与反面翻转的状态下密合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通过供给位置m1,并按照与正面的图像形成相同的动作顺序执行反面的图像形成。
然后,当进行反面的图像形成且直到UV照射完成时,在接收位置m2,记录介质P从图像形成鼓50传递至第一传送鼓81,而成为正面朝向外侧的状态。
然后,在传递位置m4,记录介质P从第一传送鼓81传递至第二传送鼓82,记录介质P成为反面朝向外侧的状态。
然后,在传递位置m5,记录介质P从第二传送鼓82传递至排纸鼓83,记录介质P成为正面朝向外侧的状态。
而且,在传递位置m7,记录介质P从排纸鼓83传递至排纸带机构84,记录介质P在反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排纸到排纸部30。
[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从传送机构80的接收位置m2向传送方向F直到返回位置m9之间,进行用于将记录介质P从图像形成鼓50的外周面上分离并翻转的传送,因此,利用从接收位置m2到返回位置m9的区域,利用第二加热器94对图像形成鼓50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对图像形成鼓50实现有效的加热而不会隔着记录介质P对图像形成鼓50进行加热。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具有根据油墨的温度而发生相变化的特性的油墨。而且,在图像形成鼓50的周围具备:对其外周面直接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器94、对图像形成鼓50外周面上的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91,因此,可以在图像形成前将记录介质P维持成恰当的温度,从而可以进行更良好且品质稳定的图像形成。
另外,各头单元70具备加热向各记录头71供给的油墨的油墨加热器73,因此,可以实现喷出前油墨的温度的恰当化,且可以以恰当的粘度进行油墨的喷出,进而,可以进行品质稳定的图像形成,并且实现提高记录头71的可靠性。
[其它]
此外,图像形成部20中的第一加热器91及第二加热器94均使用照射红外线的非接触方式的加热装置,但也可以例如,任一方或双方均使用接触式加热装置。
图6是表示加热辊91A的示意结构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加热辊91A具备:例如铝等金属构成的中空管911A;覆盖中空管911A的整个一周的例如硅橡胶等的弹性层912A;加热源913A,其内置于中空管911A而对中空管911A及弹性层912A进行加热的卤素加热器等。
弹性层912A优选为热传导性优异的材质。进而,弹性层912A的正面也可以由润滑性良好的材质(例如PFA管等)进行被膜来提高耐久性。
另外,图像形成所使用的油墨不限于使用具有照射能量线而发生固化的特性以及根据油墨的温度而发生相变化的特性的油墨。例如,使用不具有根据油墨的温度而发生相变化的特性的油墨、或者不具有通过照射能量线而发生固化的特性的油墨,或即使在利用不具有这双方特性的油墨来形成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只要使用要求恰当的温度下来进行图像形成的油墨,则利用各加热器91、94、73进行的温度控制就是有意义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要求以恰当的温度进行图像形成、对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领域中具有可利用性。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10给纸部
12传送部
20图像形成部
22转移单元(记录介质供给装置)
30排纸部
40控制部
50图像形成鼓
51爪部
52吸气部
60清洁部
70头单元
71记录头
73油墨加热器(油墨加热机构)
80传送机构
83排纸鼓(排纸路径)
84排纸带机构(排纸路径)
85正面和反面翻转鼓(翻转路径)
86翻转腕部件(翻转路径)
91第一加热器(介质加热机构)
91A加热辊
93照射部(能量线照射机构)
94第二加热器(鼓加热机构)
711喷嘴
m1供给位置
m2接收位置
m9返回位置
P记录介质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是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记录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图像形成鼓,在其外周面上保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沿指定方向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旋转传送;
记录介质供给机构,其在指定的供给位置向所述图像形成鼓供给记录介质;
记录头,其中沿着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独立地向供给到所述图像形成鼓上的记录介质喷出所述油墨;
传送机构,其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记录头下游侧的接收位置接收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鼓且进行了所述油墨喷出的记录介质,并选择性地传送到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排纸的排纸路径以及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正反面进行翻转的翻转路径,
所述传送机构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接收位置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供给位置上游侧的返回位置,将所述进行了正反面翻转的记录介质返回到所述图像形成鼓,
在所述接收位置与所述返回位置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图像形成鼓的表面进行加热的鼓加热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油墨具有通过照射能量线而发生固化的特性,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能量线照射机构,其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记录头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接收位置上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图像形成鼓上的记录介质照射所述能量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对供给至所述记录头的喷出前的油墨进行加热的油墨加热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鼓加热机构以非接触的方式对所述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鼓加热机构以接触的方式对所述图像形成鼓进行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油墨具有根据该油墨的温度而发生相变的特性。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设置有介质加热机构,所述介质加热机构在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供给位置下游侧且沿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记录头上游侧的位置,对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面进行加热。
CN201380022988.5A 2012-05-01 2013-04-30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284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4619 2012-05-01
JP2012104619 2012-05-01
PCT/JP2013/062643 WO2013165003A1 (ja) 2012-05-01 2013-04-3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4779A CN104284779A (zh) 2015-01-14
CN104284779B true CN104284779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514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2988.5A Active CN104284779B (zh) 2012-05-01 2013-04-30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90080B2 (zh)
EP (1) EP2845733B1 (zh)
JP (1) JP6013461B2 (zh)
CN (1) CN104284779B (zh)
WO (1) WO20131650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016B (zh) * 2015-06-30 2019-09-06 小森公司 印刷设备
JP6874290B2 (ja) * 2016-07-07 2021-05-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2次元又は3次元の像形成方法
DE102017214689A1 (de) * 2016-09-13 2018-03-1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igitaldruckmaschine
JP2018140784A (ja) * 2017-02-27 2018-09-13 株式会社タケトモ ブリスターパック包装体の蓋材用包装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EP3406452A1 (en) * 2017-05-24 2018-11-28 OCE Holding B.V. Color printer
DE102017218403B4 (de) * 2017-10-13 2023-04-06 Koenig & Bauer Ag Bogendruckmaschine
ES2937946T3 (es) * 2017-10-13 2023-04-03 Koenig & Bauer Ag Máquina de impresión sobre pliegos
CN108189578B (zh) * 2017-12-28 2020-04-10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方法
CN108215489B (zh) * 2017-12-28 2020-01-07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喷头调节的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CN107962881B (zh) * 2017-12-28 2020-04-07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裁纸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CN108189558B (zh) * 2017-12-28 2020-04-14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EP3829890A4 (en) * 2018-08-03 2022-05-04 Scodix Ltd. MODULAR MULTI-UPGRADE PRINTING SYSTEM
JP7187416B2 (ja) * 2019-09-26 2022-1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7443731B2 (ja) * 2019-11-27 2024-03-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22012117A (ja) 2020-07-01 2022-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温度制御方法
JP2022088971A (ja) 2020-12-03 2022-06-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加熱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13A (zh) * 1996-01-17 1997-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CN1170887A (zh) * 1996-03-11 1998-01-21 富士胶片公司 成像方法和系统
CN102211453A (zh) * 2010-04-09 2011-10-12 株式会社宫腰 喷墨记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3288A (en) 1954-06-16 1956-12-12 Kodak Ltd Improvements in photo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US2852379A (en) 1955-05-04 1958-09-16 Eastman Kodak Co Azide resin photolithographic composition
US2940853A (en) 1958-08-21 1960-06-14 Eastman Kodak Co Azide sensitized resin photographic resist
JPS3622062B1 (zh) 1960-01-14 1961-11-15
JPS3713109B1 (zh) 1960-01-14 1962-09-06
JPS3818015B1 (zh) 1960-11-11 1963-09-12
JPS4323684B1 (zh) 1965-04-01 1968-10-12
DE1550705B2 (de) 1965-06-28 1975-05-22 Caterpillar Tractor Co., (N.D.Ges. D.Staates Kalifornien), San Leandro, Calif. (V.St.A.) Hydrodynamisch-mechanisches Wechselgetriebe
JPS459610B1 (zh) 1965-07-19 1970-04-07
US3567453A (en) 1967-12-26 1971-03-02 Eastman Kodak Co Light sensitive compositions for photoresists and lithography
JPS471604B1 (zh) 1968-12-06 1972-01-17
US3987037A (en) 1971-09-03 1976-10-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hromophore-substituted vinyl-halomethyl-s-triazines
US4026705A (en) 1975-05-02 1977-05-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JPS54151024A (en) 1978-05-18 1979-11-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JPS591504A (ja) 1982-06-26 1984-01-06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光重合開始剤組成物
JPS5914023A (ja) 1982-07-15 1984-01-24 Chugoku Denki Seizo Kk フリツカ抑制装置の制御方式
US5089536A (en) 1982-11-22 1992-02-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nergy pol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initiators
JPS59107344A (ja) 1982-12-13 1984-06-21 Hitachi Chem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S59142205A (ja) 1983-02-02 1984-08-15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高感度光開始剤組成物
US5073476A (en) 1983-05-18 1991-12-17 Ciba-Geigy Corpor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JPS6060104A (ja) 1983-09-12 1985-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重合性組成物
US4713401A (en) 1984-12-20 1987-12-15 Martin Riediker Titanocenes and a radiation-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se titanocenes
JPH0731399B2 (ja) 1984-12-21 1995-04-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H0757765B2 (ja) 1985-04-23 1995-06-21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光重合開始剤
JPS6454440A (en) 1987-08-24 1989-03-01 Toyo Boseki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US4954414A (en) 1988-11-08 1990-09-04 The Mead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 coordination complex cation and a borate anion and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employing the same
JP2775649B2 (ja) 1989-10-13 1998-07-1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アルミナート錯体からなる光重合開始剤及び光重合性組成物
JPH05169649A (ja) 1991-12-18 1993-07-0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711491B2 (ja) 1992-02-07 1998-02-1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スルホニウム錯体またはオキソスルホニウム錯体
JP2803454B2 (ja) 1992-03-13 1998-09-24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スルホニウム錯体またはオキソスルホニウム錯体
JP3283329B2 (ja) 1992-05-06 2002-05-20 協和醗酵工業株式会社 化学増幅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3178091B2 (ja) 1992-06-29 2001-06-18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及び光制御板の製造方法
JPH0756462A (ja) * 1993-06-30 1995-03-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223222B2 (ja) 1993-12-03 2001-10-2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印刷版
JPH08224982A (ja) 1995-02-22 1996-09-03 Konica Corp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dカード
JP3498279B2 (ja) 1996-06-12 2004-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した画像要素
JP3040716B2 (ja) 1996-07-01 2000-05-15 コ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38526A (ja) 1996-11-11 1998-05-26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599160B2 (ja) 1997-05-16 2004-12-08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マレイミド誘導体を含有する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該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の硬化方法
WO1999061957A1 (en) * 1998-05-24 1999-12-02 Indigo N.V. Printing system
JP2000275937A (ja) * 1999-03-24 2000-10-06 Minolta Co Ltd 潜像形成方法及び潜像形成装置
JP3726568B2 (ja) 1999-07-23 2005-12-14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の利用
JP2001040068A (ja) 1999-07-27 2001-02-13 Asahi Denka Kogyo Kk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4358375B2 (ja) 1999-08-19 2009-11-0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被膜形成方法
JP3893833B2 (ja) 2000-02-09 2007-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用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
JP2001310937A (ja) 2000-04-27 2001-11-06 Hitachi Chem Co Ltd 硬化性オキセタ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硬化物
JP2001310938A (ja) 2000-04-28 2001-11-06 Showa Denko Kk 重合性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と製造方法
JP2004082689A (ja) 2002-06-28 2004-03-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56414B2 (ja) 2003-10-22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765256B2 (ja) 2004-03-11 2011-09-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213415A (ja) 2005-02-01 2006-08-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6232512A (ja) 2005-02-28 2006-09-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4235A (ja) * 2006-08-16 2008-02-2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5195365B2 (ja) 2008-01-23 2013-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吐出装置
JP5335282B2 (ja) * 2008-05-20 2013-1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874664B2 (en) * 2008-07-23 2011-01-25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ressure roll surfaces for phase-change ink-jet printer for direct on paper printing
JP2010111790A (ja) 2008-11-07 2010-05-2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276558B2 (ja) 2009-09-18 2013-08-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534826B2 (en) * 2010-02-22 2013-09-17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092431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carry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arrying method
US8814347B2 (en) * 2010-12-10 2014-08-26 Konica Minolta, Inc.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13A (zh) * 1996-01-17 1997-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CN1170887A (zh) * 1996-03-11 1998-01-21 富士胶片公司 成像方法和系统
CN102211453A (zh) * 2010-04-09 2011-10-12 株式会社宫腰 喷墨记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65003A1 (ja) 2015-12-24
JP6013461B2 (ja) 2016-10-25
US9090080B2 (en) 2015-07-28
US20150124029A1 (en) 2015-05-07
EP2845733A4 (en) 2016-07-20
WO2013165003A1 (ja) 2013-11-07
EP2845733B1 (en) 2017-06-21
EP2845733A1 (en) 2015-03-11
CN104284779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477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49568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144788B (zh) 喷墨记录方法
JP557348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3502015B (zh) 喷墨记录装置
WO2012023368A1 (ja)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及び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811021B2 (ja) 光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8881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72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87588B2 (ja) 記録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05081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60519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867274B2 (ja) インク流路ユニット
JP581110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745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730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00517B2 (ja)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230632A (ja) インク供給ユニット
JP201323063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12128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画像形成ドラ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148684A (ja)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