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669B - 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 Google Patents

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669B
CN102971669B CN201180033585.1A CN201180033585A CN102971669B CN 102971669 B CN102971669 B CN 102971669B CN 201180033585 A CN201180033585 A CN 201180033585A CN 102971669 B CN102971669 B CN 102971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ression
camera lens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camera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5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1669A (zh
Inventor
牧垣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71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1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5Optical accessories, e.g. converters for close-up photography, tele-convertors, wide-angle conver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相机机身为能够使更换镜头拆装的相机机身,该更换镜头具有通过多个表现形式来分别表现规定的光学特性的多个光学特性数据,该相机机身具有:识别信息接收部,从更换镜头接收对多个表现形式的各个形式进行表示的镜头侧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存储部,存储有对多个表现形式中的、能够使相机机身识别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示的机体侧识别信息;选择部,对多个表现形式中的、同时包含于镜头侧识别信息以及机体侧识别信息中的任意一个表现形式进行选择;请求部,向更换物镜请求与所选择的表现形式对应的光学特性数据;和光学特性接收部,从更换镜头接收所请求的光学特性数据。

Description

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背景技术
在镜头更换式的相机系统中公知有使摄影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信息预先存储在更换镜头中,并在相机机身侧使用该光学特性信息来进行光学校正的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存储了倍率色差校正信息以及周边光量减少校正信息的镜头装置。该镜头装置在向拍摄装置的连接时或者在拍摄装置的电源投入时,向拍摄装置发送上述的各校正信息。拍摄装置使用接收到的校正信息来进行以镜头为起因的像差的校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6907号公报
即使在根据技术的进步能够增大光学特性信息的大小,或者出现了更优秀的数据表现形式的情况下,由于新旧更换镜头以及相机机身之间的互换性,也难以变更光学特性信息的表现形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机身,为能够使更换镜头拆装的相机机身,所述更换镜头具有通过多个表现形式来分别表现规定的光学特性的多个光学特性数据,所述相机机身具有:识别信息接收部,从所述更换镜头接收对所述多个表现形式的各个形式进行表示的镜头侧识别信息;识别信息存储部,存储有对所述多个表现形式中的、能够使所述相机机身识别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示的机体侧识别信息;选择部,对所述多个表现形式中的、同时包含于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以及所述机体侧识别信息中的任意一个表现形式进行选择;请求部,向所述更换物镜请求与所述选择的表现形式对应的所述光学特性数据;和光学特性接收部,从所述更换镜头接收所述请求的光学特性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方式的相机机身中,还具有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光学特性接收机构接收的光学特性数据,来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的相机机身中,所述多个表现形式分别赋予规定的顺序,所述选择部在同时包含于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以及所述机体侧识别信息中的表现形式为多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规定的顺序来选择所述一个表现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优选为,在第三方式的相机机身中,所述规定的顺序根据所述多个表现形式的世代来赋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优选为,在第一至第四的任一方式的相机机身中,所述识别信息接收部与所述更换镜头的安装以及所述相机机身的电源开启的至少任意一方对应地来接收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所述光学特性接收部重复接收所述请求了的光学特性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优选为,提供一种更换镜头,为能够在第一至第五的任一方式的相机机身上拆装的更换镜头,具有:识别信息发送部,向所述相机机身发送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光学特性存储部,存储有所述多个光学特性数据;和光学特性发送部,向相机机身发送所述多个光学特性数据中由所述相机机身请求的光学特性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维持互换性的状态下,容易地变更光学特性信息的表现形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单镜头反光式的相机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单镜头反光式的相机1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摄影光学系统210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的图。
图4是表示表现形式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光谱透过率特性的第一世代以及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的图。
图6是表示光谱透过率特性的第三世代以及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的图。
图7是机身侧控制电路103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单镜头反光式的相机1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中仅表示与本发明有关的设备以及装置,省略了除此之外的设备以及装置的图示和说明。相机1由相机机身100、和能够向相机机身100拆装的更换镜头200构成。
在相机机身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更换镜头200的透镜支架101。另外,在更换镜头200上设置有与机身侧的透镜支架101对应的透镜支架201。当更换镜头200安装在相机机身100上时,设置在透镜支架101上的连接部102与设置在透镜支架201上的连接部202连接。连接部102、202被利用于从相机机身100向更换镜头200进行的电力供给、和相机机身100与更换镜头200之间的各种信号的发送接收等。
在相机机身100内的透镜支架101后方设置有拍摄元件104。在透镜支架101与拍摄元件10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被拍摄体的光向相机机身100的取景器引导的快速回位镜(quick return mirror)108。在相机机身100的侧面上存在有存储媒体安装部105,在该存储媒体安装部105上插入而安装有存储媒体106。在相机机身100的上方设置有相当于输入装置的按钮17a、17b。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单镜头反光式的相机1的剖视图。更换镜头200具有通过透镜210a~210e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210。透镜210a~210e包含例如用于控制被拍摄体的焦点位置的透镜(聚焦透镜)、和用于调节摄影光学系统210的焦距的透镜。在更换透镜20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向摄影光学系统210射入的光量的光圈211。
在更换镜头200内部设置有负责更换镜头200的各部分的控制的镜头侧控制电路203。镜头侧控制电路203由未图示的微电脑、RAM以及其周边电路等构成。镜头侧控制电路203连接在镜头ROM212以及连接部202上,能够与这些的各部分进行电气信号的接收发送。
镜头侧控制电路203具有识别数据发送部231、光学特性请求接收部232、以及光学特性发送部233。这些的各功能部是通过使镜头侧控制电路203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而以软件实现的。识别数据发送部231经由连接部202、102向相机机身100发送后述的识别数据。光学特性请求接收部232经由连接部202、102从相机机身100接收后述的光学特性请求信号。光学特性发送部233经由连接部202、102向相机机身100发送后述的光学特性数据。
在相机机身100内设置有图1所说明的快速回位镜108。在快速回位镜108的背侧垂直地设置有辅助镜113。拍摄时,如图2用虚线所示地,快速回位镜108以及辅助镜113从拍摄光路中退避。此时,从摄影光学系统210中透过的被拍摄体的光,经由设在照相机体100内的快门115以及滤光片116而入射至拍摄元件104。滤光片116为使光学的低通滤波器(low pass filter)与红外截止滤光片(IR cutfilter)组合的光学滤光片。快门115控制拍摄元件104的曝光状态。
在非拍摄时,被拍摄体的光的一部分经由快速回位镜108、五棱镜(Pentaprism)111、目镜112导入至拍摄者的眼中。由此,拍摄者能够视觉确认到被拍摄体的像。另外,被拍摄体的光剩余的一部分从快速回位镜108透过而入射至辅助镜113。辅助镜113使被拍摄体的光反射,并导向焦点检测装置117。焦点检测装置117通过公知的方法检测摄影光学系统210的焦点调节状态、即聚焦量。
在相机机身100内部设置有负责相机机身100的各部分的控制的机身侧控制电路103。机身侧控制电路103由未图示的微电脑、RAM以及其周边电路等构成。机身侧控制电路103连接在机身ROM118以及连接部102上,能够与这些的各部分进行电气信号的接收发送。
机身侧控制电路103具有识别数据接收部131、表现形式选择部132、光学特性请求发送部133、光学特性接收部134、以及图像校正部135。这些的各功能部是通过使机身侧控制电路103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而以软件实现的。识别数据接收部131经由连接部102、202从更换镜头200接收后述的识别数据。表现形式选择部132从多个表现形式(具体后述)中选择任意一个表现形式。光学特性请求发送部133经由连接部102、202向更换镜头200发送后述的光学特性请求信号。光学特性接收部134经由连接部102、202从更换镜头200接收后述的光学特性数据。图像校正部135基于由光学特性接收部134接收的光学特性数据,相对于由拍摄元件104拍摄的图像来执行公知的图像校正处理。
(光谱透过率特性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更换透镜200将作为摄影光学系统210的一个光学特性的光谱透过率特性数据化,并存储到镜头ROM212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在镜头ROM212中的光学特性数据为光谱透过率数据。以下,说明光谱透过率。
图3是表示摄影光学系统210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的图。图3所示的图表中,横轴表示入射至摄影光学系统210中的光束的波长,纵轴表示该波长的光束的在光轴附近的透过率。相机机身100内的图像校正部135使用图3的光谱透过率特性来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光谱透过率特性的表现形式的说明)
图3所示的光谱透过率特性能够以各种表现形式(符号化方式)数据化(符号化)。但是,对于更换镜头200,其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应该能够随着时间的经过,通过技术的进步等而变化。
例如,若能够根据高集成化等而使镜头ROM212的存储容量增大,则能够采用分辨度更高的表现形式。另外,若镜头侧控制电路203与机身侧控制电路103之间的通信速度成为高速,则能够处理数据大小更大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若机身侧控制电路103的处理速度提高,则能够采用更复杂的表现形式。
本实施方式的更换镜头200以及相机机身100构成为,能够处理多个表现形式。具体地,更换镜头200以及相机机身100所处理的多个表现形式的各自出现的时期不同,越后出现的表现形式越优秀。以下,将多个表现形式作为第一世代~第四世代的四种表现形式来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表现形式的组合的一例的图。图4所示的更换镜头200A与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和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对应。具体地,在镜头ROM212中存储有通过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的数据(以下,称为第一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和通过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的数据(以下,称为第二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
同样地,更换镜头200B与第二世代~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对应。即,在镜头ROM212中存储有第二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通过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的数据(以下,称为第三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和通过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的数据(以下,称为第四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
在各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的基础上,在镜头ROM212中还存储有表示这些各世代的表现形式的镜头侧识别数据。即,在更换镜头200A的镜头ROM212中,存储有表示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和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的镜头侧识别数据。另外,在更换镜头200B的镜头ROM212中,存储有表示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和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的镜头侧识别数据。
图4所示的相机机身100A仅与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对应。具体地,在机身ROM118中存储有表示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的机身侧识别数据。而且,图像校正部135构成为,能够进行使用了第二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的图像校正处理。
同样地,相机机身100B与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和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对应。即,在机身ROM118中存储有表示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和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的机身侧识别数据。而且,图像校正部135构成为,能够进行使用了第一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的图像校正处理、和进行使用了第四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的图像校正处理。
当将更换镜头200A安装到相机机身100A上时,相机机身100A从自身与更换镜头200A共同对应的表现形式中选择最新的表现形式。即,选择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而且,从更换镜头200A接收第二世代的光谱透过率数据,使用该数据来进行图像校正处理。
同样地,当将更换镜头200A安装到相机机身100B上时,相机机身100B选择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另外,当将更换镜头200B安装到相机机身100B上时,相机机身100B选择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
如以上那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更换镜头200具有以多个表现形式分别表现光谱透过率特性的光谱透过率数据。另外,在镜头ROM212中存储有表示多个表现形式的镜头侧识别数据。另一方面,在机身ROM118中存储有,对能够使相机机身100认识到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示的机身侧识别数据。多个表现形式基于出现时间而赋予有顺序,表现形式选择部132从这些同时包含在两个数据中的表现形式中选择最新的表现形式。
(各表现形式的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光谱透过率特性的第一世代以及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的图。如图5(a)所示,在第一世代以及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中,将光谱透过率特性在380nm~780nm的波长范围内以10nm划分而数据化。另外,每个数据为1字节的符号或者整数。即,每个数据分别为从0至255的整数。该整数中,0与0%的透过率对应,255与100%的透过率对应。
在图5(b)中表示通过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数据40。光谱透过率数据40中,最先的1字节与380nm波长的透过率、接下来的1字节与390nm波长的透过率...分别对应。例如,最先的1字节的值为“178”,该值与图5(a)所示的“70.00%”对应。
在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中,使每个数据的大小从第一世代的表现形式增大为2字节。即,每个数据为2字节的符号或者整数,分别为从0至65536的整数。在该情况下,0与0%的透过率对应,65535与100%的透过率对应。
在图5(c)中表示通过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数据50。光谱透过率数据50使整体的数据大小从41字节增加至82字节,每个数据的分辨度提高为256倍。例如,最先的2字节的值为“45872”,该值与图5(a)所示的“70.00%”对应。
图6是表示光谱透过率特性的第三世代以及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的图。如图6(a)所示,在第三世代以及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中,将光谱透过率特性以5nm划分而数据化。即,与图5(a)所示的使用了第一世代以及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的光谱透过率特性相比,波长的分割数变多了。此外,在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中,每个数据的大小与第二世代相同。即,每个数据为2字节的符号或者整数。
在图6(b)中表示通过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数据60。光谱透过率数据60通过数据的个数的增加,而使整体的数据大小从82字节增加至162字节。即,在光谱透过率60中,波长方向的分辨度提高为通过第二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数据50的两倍。
在此,在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出现后制造的更换镜头,在380nm~780nm的波长区域中,光谱透过率完全没有低于50%。此时,光谱透过率不需要构成为,能够表现低于50%的透过率。因此,在作为新表现形式的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中,通过使由光谱透过率数据表示的透过率的范围变窄,而使透过率的分辨度提高。
在图6(c)中表示通过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数据70。至此,0~65535的符号或者整数能够与0%~100%的透过率对应。在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中,0~65535的符号或者整数能够与50%~100%的透过率对应。
此外,如图6(c)所示,数据大小没有基于该变更而变化。即,整体的数据大小与图6(b)所示的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相同,为162字节。但是,需要表现的值的范围为50%~100%,大致成为一半。因此,在光谱透过率数据70中,透过率的分辨度提高为通过第三世代的表现形式而表现的光谱透过率数据60的大约两倍。
(相机机身100的动作的说明)
图7是机身侧控制电路103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在图7中,当做已经安装有更换镜头200。首先,在步骤S100中,通过操作未图示的电源开关,使机身侧控制电路103将相机机身100的电源开启。
在步骤S110中,机身侧控制电路103向更换镜头200请求识别数据。具体地,机身侧控制电路103经由连接部102、202向镜头侧控制电路203发送请求镜头侧识别数据的信号。识别数据发送部203与该信号对应地,向相机机身100发送镜头侧识别数据。在步骤S120中,识别数据接收部131经由连接部102、202接收透镜侧识别数据。
在步骤S130中,表现形式选择部132将在步骤S120中接收的镜头侧识别数据、与存储在机身ROM118中的机身侧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在步骤S140中,表现形式选择部132判断在步骤S130的比较结果中是否存在有在双方的识别数据中一致的表现形式、即同时包含在双方的识别数据中的表现形式。在不存在这种表现形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140中进行否定判断,处理前进至步骤S200。
在步骤S200中,图像校正部135将基于光谱透过率数据的图像校正处理设定为无效。即,由于不存在能够利用的光谱透过率数据,所以统统不进行基于光谱透过率数据的图像校正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0中进行肯定判断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300。在步骤S300中,表现形式选择部132从在双方的识别数据中一致的表现形式中,选择最新世代的表现形式。例如,在第三世代和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均包含在任意的识别数据中的情况下,作为更新的表现形式的第四世代的表现形式被选择。
在步骤S310中,光学特性请求发送部133向更换镜头200请求在步骤S300中选择的表现形式的光谱透过率数据。具体地,光学特性请求发送部133经由连接部102、202向镜头侧控制电路203发送请求该表现形式的光谱透过率数据的信号。光学特性发送部233在光学特性接收部232接收该信号后,从镜头ROM212中读取出对应的表现形式的光谱透过率数据,并向相机机身100发送。
在步骤S320中,光学特性接收部134经由连接部102、202接收在步骤S300中选择的表现形式的光谱透过率数据。然后,每当进行拍摄时,图像校正部135基于在步骤S320接收的光谱透过率数据来进行公知的图像校正处理。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1)表现形式选择部132选择同时包含在由识别数据接收部131从更换镜头200接收的镜头侧识别数据、和存储在机身ROM118中的机身侧识别数据中的任意一个表现形式。光学特性请求发送部133向更换镜头200请求与所选择的表现形式对应的光学特性数据(光谱透过率数据),光学特性接收部134接收该光学特性数据。由此,能够在维持互换性的状态下,容易地变更光学特性数据的表现形式。
(2)图像校正部135基于由光学特性接收部134接收的光学特性数据(光谱透过率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校正处理。由此,能够始终相对于拍摄图像进行最恰当的图像校正处理。
(3)在同时包含在镜头侧识别数据以及机身侧识别数据中的表现形式为多个的情况下,表现形式选择部132由基于表现形式的世代而赋予的顺序,来选择最新的表现形式。由此,尽可能地选择最新的表现形式,从而能够恰当地进行基于图像校正部135的图像校正处理。
如下的变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能够使变形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摄影光学系统210的一个光学特性的光谱透过率特性。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光谱透过率特性。例如,在对镜头、以及因对镜头施以涂层而变化的镜头色差进行校正时,也能够适用本发明。除此之外,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由倍率色差以及轴向色差所代表的色差校正、失真(distortion)校正、周边光量校正、基于降低镜头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而进行的清晰度的补偿等。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安装有更换镜头200的状态使相机机身100的电源开启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但是识别数据的发送接收以及进行比较的定时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检测到安装有更换镜头200的情况对应地执行上述处理。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所谓的前期通信中使光学特性数据全部地发送接收。但也可以为,例如在处理与焦距和拍摄距离对应地变化的光学特性的情况等、数据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基于相机机身100的设定状态,适当地发送所需要部分的光学特性数据。例如,若图像校正处理仅在拍摄时执行,则能够构成为,将与拍摄时的状态对应的光学特性数据在拍摄的前后向相机机身100发送。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特性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表示了数据大小变化的例和数据的解读变化的例。本发明作为对象的、相互不同的多个表现形式也可以为,除这些点以外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地,只要在多个表现形式间存在图像校正部不得不改变由光学特性接收部134接收的光学特性数据的处理的、这种差异,就能够适用本发明。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就不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考虑到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接下来的优先权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引用文编入至此。
日本国专利申请2010年154085号(2010年7月6日提出)

Claims (8)

1.一种相机机身,为能够使更换镜头拆装的相机机身,所述更换镜头具有通过多个表现形式来分别表现规定的光学特性的多个光学特性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机身具有:
识别信息接收部,从所述更换镜头接收对所述多个表现形式的各个形式进行表示的镜头侧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存储部,存储有对所述多个表现形式中的、能够使所述相机机身识别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示的机体侧识别信息;
选择部,对所述多个表现形式中的、同时包含于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以及所述机体侧识别信息中的任意一个表现形式进行选择;
请求部,向所述更换镜头请求与所述选择的表现形式对应的所述光学特性数据;和
光学特性接收部,从所述更换镜头接收所述请求的光学特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光学特性接收部接收的光学特性数据,来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表现形式分别赋予规定的顺序,
所述选择部在同时包含于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以及所述机体侧识别信息中的表现形式为多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规定的顺序来选择所述一个表现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表现形式分别赋予规定的顺序,
所述选择部在同时包含于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以及所述机体侧识别信息中的表现形式为多个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规定的顺序来选择所述一个表现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顺序根据所述多个表现形式的世代来赋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顺序根据所述多个表现形式的世代来赋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接收部与所述更换镜头的安装以及所述相机机身的电源开启的至少任意一方对应地来接收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
所述光学特性接收部重复接收所述请求了的光学特性数据。
8.一种更换镜头,为能够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机身上拆装的更换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识别信息发送部,向所述相机机身发送所述镜头侧识别信息;
光学特性存储部,存储有所述多个光学特性数据;和
光学特性发送部,向相机机身发送所述多个光学特性数据中由所述相机机身请求的光学特性数据。
CN201180033585.1A 2010-07-06 2011-06-29 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Active CN102971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4085A JP5605030B2 (ja) 2010-07-06 2010-07-06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2010-154085 2010-07-06
PCT/JP2011/064958 WO2012005157A1 (ja) 2010-07-06 2011-06-29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669A CN102971669A (zh) 2013-03-13
CN102971669B true CN102971669B (zh) 2015-10-21

Family

ID=4544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585.1A Active CN102971669B (zh) 2010-07-06 2011-06-29 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947548B2 (zh)
JP (1) JP5605030B2 (zh)
CN (1) CN102971669B (zh)
WO (1) WO20120051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5030B2 (ja) * 2010-07-06 2014-10-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6036660B2 (ja) * 2012-08-31 2016-11-30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ボディ
JP5516710B2 (ja) * 2012-08-31 2014-06-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969139B2 (ja) * 2013-11-08 2016-08-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本体及び通信方法
JP6439622B2 (ja) 2015-07-31 2018-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23009570A (ja) * 2021-07-07 202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撮像装置本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9785A2 (en) * 1988-11-17 1990-05-23 Sony Corporation Cameras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devices
US5005956A (en) * 1988-06-01 1991-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position control device
CN1764869A (zh) * 2003-03-28 2006-04-26 索尼株式会社 相机系统、相机及可互换镜头
CN101018296A (zh) * 2006-02-08 2007-08-15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CN101166235A (zh) * 2006-10-16 2008-04-23 索尼株式会社 镜头装置、图像捕获装置、及用于校正图像质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546B2 (ja) * 1985-10-08 1995-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US5255043A (en) * 1988-08-30 1993-10-1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onstant image magnification in a camera system
JP3101278B2 (ja) 1988-08-31 2000-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システム及び交換レンズ
EP0424678B1 (en) * 1989-09-27 1996-09-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system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lenses
JPH0850229A (ja) * 1994-05-31 1996-02-20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システム及び交換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4288710B2 (ja) * 1996-06-28 2009-07-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自動焦点調節カメラ
JP3169580B2 (ja) * 1998-04-03 2001-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デマンドおよびカメラ
JP2001016485A (ja) * 1999-06-28 2001-01-19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2354490A (ja) * 2001-05-30 2002-12-06 Canon Inc カメラ、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839511B2 (en) * 2002-01-31 2005-01-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amera system, camera, access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judging and controlling an accessory device
US6738574B2 (en) * 2002-01-31 2004-05-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amera system and accessory device
JP2004109673A (ja) * 2002-09-19 2004-04-08 Canon Inc アクセサリー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およびレンズ装置
JP2004109690A (ja) * 2002-09-19 2004-04-08 Canon Inc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メラ
JP4477313B2 (ja) * 2003-04-08 2010-06-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6129173A (ja) * 2004-10-29 2006-05-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6203549A (ja) * 2005-01-20 2006-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3992286B2 (ja) * 2005-01-28 2007-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5532526B2 (ja) * 2005-03-25 2014-06-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JP2006319430A (ja) * 2005-05-10 2006-11-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7116474A (ja) * 2005-10-20 2007-05-10 Fujifilm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557865B2 (ja) * 2005-11-04 2010-10-06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
US7725017B2 (en) * 2005-11-09 2010-05-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JP4893629B2 (ja) * 2005-12-05 2012-03-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歪曲補正方法、歪曲補正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交換レンズ、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8040381B2 (en) * 2005-12-07 2011-10-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blur correction for a camera system and display of comparison of camera and lens blur correction specifications
JP2007166193A (ja) * 2005-12-13 2007-06-28 Fujifilm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929046B2 (en) * 2006-02-08 2011-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pickup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system having combination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DE102006019449A1 (de) * 2006-04-24 2007-10-25 Leica Camera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Identifizierung von Wechselobjektiven
JP4974650B2 (ja) * 2006-11-10 2012-07-11 ペンタックス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及びレンズデータ通信方法
US7853138B2 (en) * 2007-02-19 2010-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and photographic lens and diaphragm for starting a defocus detection without waiting for completion of an aperture opening operation
JP4905692B2 (ja) * 2007-03-16 2012-03-28 ペンタックス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
JP2009053523A (ja) * 2007-08-28 2009-03-12 Canon Inc カメラ、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9290863A (ja) * 2008-04-28 2009-12-10 Panasonic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ボディ
JP5406830B2 (ja) * 2008-05-15 2014-0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8248509B2 (en) * 2008-08-01 2012-08-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method, registr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5335468B2 (ja) * 2009-02-17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418194B2 (ja) * 2009-06-04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システム
JP5230564B2 (ja) * 2009-08-14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KR101590872B1 (ko) * 2009-11-09 201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시스템 및 이미지 형성 장치
CN102640488A (zh) * 2010-05-14 2012-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相机主体、可换镜头单元、摄像装置、照相机主体的控制方法、可换镜头单元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JP5721347B2 (ja) * 2010-05-31 2015-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装置
JP5605030B2 (ja) * 2010-07-06 2014-10-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CN102402100B (zh) * 2010-09-09 2014-10-15 株式会社尼康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电子设备
US9030597B2 (en) * 2010-09-30 2015-05-12 Nikon Corporation Interchangeable lens and camera body
CN102625043B (zh) * 2011-01-25 2014-12-1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成像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955330B (zh) * 2011-08-18 2017-04-12 株式会社尼康 交换镜头及相机系统
JP5904742B2 (ja) * 2011-10-05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55204B2 (ja) * 2012-09-12 2015-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5956A (en) * 1988-06-01 1991-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position control device
EP0369785A2 (en) * 1988-11-17 1990-05-23 Sony Corporation Cameras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devices
CN1764869A (zh) * 2003-03-28 2006-04-26 索尼株式会社 相机系统、相机及可互换镜头
CN101018296A (zh) * 2006-02-08 2007-08-15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CN101166235A (zh) * 2006-10-16 2008-04-23 索尼株式会社 镜头装置、图像捕获装置、及用于校正图像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05030B2 (ja) 2014-10-15
US20150109521A1 (en) 2015-04-23
US9241098B2 (en) 2016-01-19
WO2012005157A1 (ja) 2012-01-12
US8947548B2 (en) 2015-02-03
JP2012018222A (ja) 2012-01-26
US20130176480A1 (en) 2013-07-11
CN102971669A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1669B (zh) 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US938939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ing apparatus, lens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lens unit
US8508650B2 (en) Image pickup system,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7139893A (ja) 合焦検出装置
WO2007077705A1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本体、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0244155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02445817A (zh) 更换镜头、相机体及相机系统
CN103873770A (zh) 外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638388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having an image aberration correcting feature
JP7286597B2 (ja) 中間アクセサリ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141988A (ja)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供給する媒体
JP5850624B2 (ja) 交換レンズ
CN103257429B (zh) 摄影装置、光学系统控制方法、摄影镜头
CN104919367B (zh) 更换镜头、照相机系统、摄像装置、照相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445818B (zh) 更换镜头及相机体
EP3971642B1 (en) Intermediate accessory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system,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125176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付地上望遠鏡
JP2006343584A (ja) 露出量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598179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3228589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5531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撮影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0918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
US20230168568A1 (en) Accessory,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system, accessor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5130361A (ja) 光学機器
JP2017069882A (ja) 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