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2182B -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2182B
CN102572182B CN201110408262.8A CN201110408262A CN102572182B CN 102572182 B CN102572182 B CN 102572182B CN 201110408262 A CN201110408262 A CN 201110408262A CN 102572182 B CN102572182 B CN 102572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onditional information
image
inqui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82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2182A (zh
Inventor
辻元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7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2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anagement, maintenance, service or repair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2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 G06F3/1213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at an intermediate node or at the final n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9Restricting the usage of resources, e.g. usage or user levels, credit limit, consumables, special fo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1Dividing a job according to job requirements, e.g. black/white and colour pages, covers and body of books, ta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2Recording use, e.g. counting number of pages copi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76Inhibiting or interrupting a particular operation o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for coin-freed systems ; Pay systems
    • H04N1/344Accounting or charging based on type of function or service used, e.g. copying, fa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46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producing device, e.g. temperature or ink qua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2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separate means, e.g. a server, a magnetic c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初次询问部(108),在执行作业时,向认证装置(200)发送涉及第1页的处理的条件信息,询问按该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变更检测部(110),在作业的执行中,对条件信息有变更进行检测;再询问部(108),每当由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和按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发送到认证装置,询问按变更后的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设备控制部当通过由初次询问部进行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开始该作业的执行,在作业的执行中,当处理张数达到按该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并停止该作业。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限制所使用的记录用纸张数的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存在PC(个人电脑)上动作的应用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进行协作,并且该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总应用系统的一部分而动作的系统。通过利用该系统,能由服务器一元化管理所谓认证/统计的核算功能、用户的使用量限制。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即,认证时让用户输入彩色或单色等的功能(服务)和相当于该服务的利用预定张数,将这些信息从图像形成装置侧发送到利用量限制装置,当该预定张数在相当于服务的可利用张数的范围内,并且由利用量限制装置许可利用时,图像形成装置在输入的利用预定张数的范围内执行作业(打印、复印)。
专利文献2记载有如下技术,即,在对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打印数据之前,由打印机控制装置进行打印数据的解析,将正确的费用提示给用户。据此,在判别全页的彩色/单色,算出打印费用的基础上开始打印。
另外,目前大部分便利店等店面中设置有复印机,来访的利用者能轻松地进行复印处理。通常,在这种复印机中配备有对用户请求复印处理的代价的费用管理装置,用户通过在进行复印处理之前向该费用管理装置投入费用,能在投入的费用范围内进行复印处理。进而,当进行复印处理的量超过与用户投入的费用相抵的量时,则自动停止复印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8-186101号公报(2008年8月14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88382号公报(2006年4月6日公开)’。
虽然使用设置在店面中的复印机来进行复印的情况也如此,但如今对用户增加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方式,即,根据某些条件,对图像形成装置中复印或打印中能利用(使用)的记录用纸的张数进行限制,若在限制范围内,则许可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认证时让用户输入彩色或单色等的功能(服务)和相当于该服务的利用预定张数,由利用量限制装置判断是否执行作业的构成中,相当于输入操作等所花费的时间的量,直到处理开始之前花费时间,无疑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低下。
专利文献2的情况也一样,相当于打印数据的解析结束前所花费的时间的量,处理的开始延迟,无疑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低下。将该技术用于复印,将由图像形成装置扫描的扫描数据发送到打印机控制装置后解析的情况也一样。
另外,如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速度越来越高速化,还出现具有非常高的性能的机型。但是,由于因算出可使用的张数花费时间,这样图像形成动作的开始延迟,无法产生高的性能。
可是,在上述的可由服务器一元化管理所谓认证/统计的核算功能、用户的使用量限制的系统中的张数限制处理中,服务器或PC在刚开始执行作业之前,执行承认处理,执行若是彩色为几张、若是单色为几张的指定,当到达指定的限制张数时图像形成装置停止作业。
例如,在彩色为50日元/1张、单色为10日元/1张的单价设定中,当用户向费用管理装置中投入100日元时,构建上述系统的核算应用只能执行若为彩色则为2张、若为单色则为10张的指定。因此,为了在投入的金额内应付彩色和单色的两种处理,有必要构成为,图像形成装置按每次1页(1张)的图像形成处理(作业执行),在处理开始之前,询问应用是否可以执行处理(是否未超出限制张数),每当认证为可以执行时,就执行处理。
在这种构成中,如专利文献1、2所述,由于不必让用户输入打印预定张数,或由打印机控制装置解析全页的彩色/单色,所以迅速地开始处理。
但是,为了执行50张的图像形成处理,有必要询问50次,处理张数越增加,则询问次数也增加。因此,当处理张数变多时,则询问所需的时间会增大,无疑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在能由服务器一元化管理所谓认证/统计的核算功能、用户的使用量限制的系统中,为了在限制张数内执行处理而询问是否未超出限制张数的构造,能有效减少询问次数。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经由通信网络与认证装置连接,设备控制部利用由认证装置设定的能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可处理张数,来控制图像形成部以限制图像形成作业的执行,其特征在于,具备:初次询问部,其在执行作业时,向认证装置发送涉及第1页的处理的条件信息,询问按该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变更检测部,其在作业的执行中,对条件信息有变更进行检测;以及再询问部,其每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就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和按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发送到认证装置,询问按变更后的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上述设备控制部当通过由上述初次询问部进行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开始该作业的执行,在作业的执行中,当处理张数达到按该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并停止该作业。
这里,所谓上述条件信息例如是彩色设定、用纸尺寸、用纸种类、双面设定等的对图像形成作业所设定的设定条件中的、认证装置为算出可处理张数所必需的设定条件。
根据上述构成,由初次询问部执行基于第1页的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在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直到由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为止,不进行向认证装置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
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每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再询问部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和按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发送到认证装置,询问按变更后的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
设备控制部当通过由初次询问部进行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开始该作业的执行,在作业的执行中,当处理张数达到按该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停止该作业。
这样,根据上述构成,能将向认证装置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次数降低到只在初次和有条件信息的变更时,进而能尽量不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而实施图像形成处理。
发明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即:在能由服务器一元化管理所谓认证/统计的核算功能、用户的使用量限制的系统中,为了在限制张数内执行处理而询问是否未超出限制张数的构造,能有效减少询问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构成上述图像形成系统的复合机的示意构造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中每当执行某个图像处理作业时,复合机与认证服务器之间实施的信息(信号)的交换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中每当执行其它的图像处理作业时,复合机与认证服务器之间实施的信息(信号)的交换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系统中的复合机在认证服务器承认的限制内执行图像形成作业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构成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使用的、关联于应用的信息的例(之1)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使用的、关联于应用的信息的例(之2)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使用的、关联于应用的信息的例(之3)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使用的、关联于应用的信息的例(之4)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从应用接收到打印作业时的复合机和认证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在复合机的设备控制部中相当于作业执行继续许可询问的结果变更打印条件并打印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认证服务器的上限值设定部加到使用张数的上限值上的增加张数的例;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认证服务器的上限值设定部在打印结束时变更使用张数的上限值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构成例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复合机在认证服务器承认的限制内执行图像形成作业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20  图像形成引擎(图像形成部);
30  图像读取单元;
100  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
100A  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
100B  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
104  设备控制部;
108  上限值询问部(初次询问部、再询问部、报告部);
110  变更检测部;
200  认证服务器(认证装置);
202  上限值设定部(限制信息设定部);
203  余额管理部(金额信息取得部);
400  认证服务器(认证装置);
403  上限值设定部(限制信息设定部、继续许可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根据图1~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出认证服务器将设置在便利店等的店面中的复合机的处理,限制在利用者投入的金额范围内的图像形成系统。
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X的示意构成例的框图。在图像形成系统X中,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00、认证服务器(认证装置)200与信息处理装置(PC)301,经作为因特网或内联网等的通信网络60连接。
复合机100执行由图像形成引擎20对记录用纸形成由原稿读取单元30读取原稿后取得的图像的复印处理、或在记录用纸中形成对应于从信息处理装置301传输的打印数据的图像的打印处理。下面,在无需特别区别复印处理与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将两个处理统称为图像形成处理。
复合机100每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可处理张数的询问,能将用户的利用(使用)限制在可利用的范围内。具体地,仅许可对张数与用户支付的价款相抵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
认证服务器200通过信息处理装置或服务器的CPU,执行RAM等中存储的帐目应用来实现,与投币自动售货机等的收费装置300连接。认证服务器200根据投入收费装置300的金额,算出复合机100能由复印处理或打印处理等图像形成处理所执行的可处理张数,通知给复合机100。上述复合机100在由认证服务器200承认的可处理张数的范围内进行图像形成处理。
图1中,将收费装置300本地连接于认证服务器200,但也可连接于通信网络60上。另外,也可构成为本地连接于复合机100上,从复合机100的收发部101发送来入款金额的信息。
信息处理装置301利用复合机100的打印功能,也可是PC/AT互换机或MAC标准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或PDA等便携终端等终端。也可存在多个连接于通信网络60上的同样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301。
通信网络60是LAN、无线LAN、WiMAX、PLC、c.link等内联网/因特网等的IP网络等,也能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另外,通信网络60也可是电话线、串行电缆等。
首先,用图2来说明上述复合机100的构成。图2是表示复合机的示意构造的纵向截面图。复合机100执行复印处理、原稿读取处理、FAX处理和打印处理,并具备原稿读取单元(原稿读取部)30、图像形成引擎(图像形成部)20和控制这些部件的控制部50。
复合机100的图像形成引擎20,如图2所示,具备曝光单元1、显影器2、感光体鼓3、感光体清洁单元4、带电器5、中间转印带单元6、转印单元10、定影单元7、供纸盒81和排纸托盘91等。
复合机100中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使用了黑(K)、蓝绿(C)、洋红(M)、黄(Y)的各色的彩色图像。因此,显影器2、感光体鼓3、带电器5和感光体清洁单元4各设置四个以形成对应于各色的4种潜像,构成黑、蓝绿、洋红和黄等四个图像形成台。
带电器5是使配置在同一图像形成台中的感光体鼓3的表面均匀带电规定电位的带电单元。作为带电器5,既可使用栅格充电器(scorotron type charger)等的充电器型,也可使用接触式的辊型或电刷型。
曝光单元1对由各图像形成台的带电器5均匀带电的各感光体鼓3,对应于原稿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在感光体鼓3的表面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作为曝光单元1,也可使用具备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或使用将发光元件(例如EL或LED)排列成阵列状的写入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中,为了进行高速打印处理,采用通过利用多个激光来降低照射定时的高速化的2光束手法。
显影器2将配置在同一图像形成台中的感光体鼓3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利用收容的调色剂(收容YMCK中任1色的调色剂)进行显影化,形成调色剂像。
另外,感光体清洁单元4去除并回收在配置于同一图像形成台中的感光体鼓3的表面上转印调色剂像后所残留的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单元6使各图像形成台的感光体鼓3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用纸上并重合于旋转驱动的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上。
在中间转印带61的内侧,经中间转印带61以与各图像形成台的感光体鼓3对向的方式,设置四个中间转印辊64。向中间转印辊64施加用于将感光体鼓3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转印电压。
另外,在中间转印带单元6中,还设置带清洁单元65,去除并回收在向记录用纸转印调色剂像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表面的调色剂。
供纸托盘81是用于积存图像形成中使用的记录用纸的托盘。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对大量用纸执行高速打印处理,在本体下部配置多个供纸托盘81a/81b,在各托盘中分别收纳有500~1500张定型尺寸的用纸。另外,除供纸托盘81a/81b外,还在本体侧部设置由可收纳大量多个用纸种类的大容量供纸盒构成的供纸托盘81d、和由主要在对不定型尺寸的用纸进行打印时使用的手动托盘构成的供纸托盘81c。这些供纸托盘81a~81d中积存的记录用纸在分别由供纸辊11a~11d供纸后,输送到作为转印输送带61与转印单元10的抵接部位的转印夹部位。
排纸托盘91是用于收集图像形成完成的记录用纸的托盘。在排纸托盘91中载置由排纸辊12从本体内排纸的记录用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也可代替排纸托盘91,作为选项配置对图像形成后的用纸进行装订处理/穿孔处理等的后处理装置或多段排纸托盘。
另外,在图像形成引擎20中设置大致垂直形状的记录用纸输送路径S,用于使从供纸托盘81a~81d供纸的记录用纸经由转印单元10、定影单元7送到排纸托盘91。在到达供纸托盘81a~81d的记录用纸输送路径S的附近,以供纸辊11a~11d为起始,配置多个输送辊、抗蚀剂辊13、转印单元10、定影单元7、排纸辊12等。
输送辊是用于促进并辅助记录用纸的输送的小型辊,沿记录用纸输送路径S设置多个。另外,供纸辊11a~11d将从供纸托盘81a~81d一张张地拾取的记录用纸提供给记录用纸输送路径S。
另外,抗蚀剂辊13暂时保持在记录用纸输送路径S输送的记录用纸。之后,以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的调色剂像的顶端与记录用纸的规定位置一致的定时,将记录用纸输送到转印单元10。向转印单元10施加用于将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用纸上的转印电压。
定影单元7通过熔融由中间转印带单元6转印到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后压接于记录用纸上,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用纸上。定影单元7具备定影辊71和加压辊72。在定影辊71的外周部,配置用纸剥离爪、辊表面温度检测部件(热敏电阻器)、清洁辊表面的清洁单元等。
并且,为了将加热辊的表面加热到规定温度(大致160~200℃),在定影辊71的内部配置卤素灯等热源。另一方面,在加压辊72中配置加压部件,以在辊的两端部,加压辊能以规定的压力压接于加热辊上,并且,在加压辊的外周,与加热辊的外周一样,配置用纸剥离爪、清洁单元等。定影单元7通过在这些定影辊71与加压辊72的压接部(定影夹)以定影辊71的表面温度熔融记录用纸上的未定影调色剂的同时,由2个辊71、72压接该未定影调色剂,使之定影于用纸上。
原稿读取单元30主要具有自动原稿供纸装置31和扫描部32。载置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31的载置台上的多个原稿用纸被依次提供给扫描部32的上部,进行原稿的读取。
另外,复合机100具有图2中未示出的操作部103(参照图1),用户能通过该操作部103操作复合机100。例如,用户能通过操作部103对复合机100指示复印处理的开始。
控制部50用于执行对上述的图像形成引擎20和原稿读取单元30的各部的动作控制、对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控制部50是至少包含CPU及RAM、ROM的微机,通过读入ROM、RAM中记录的程序,将RAM用作工作区域来起作用。
另外,如上所述,在复合机100中,能将用户的利用(使用)限制在可利用的范围内。这样的利用限制由控制部50来执行。
下面,说明复合机100的图像形成工序。这里,说明复印处理。当操作部103从用户受理复印处理的执行时,则由原稿读取单元30一张张地读取原稿用纸,制作图像数据。之后,从供纸托盘81a~81d的任一个将尺寸对应于原稿图像数据的记录用纸进行供纸,由输送辊输送到抗蚀剂辊13。
到达抗蚀剂辊13的记录用纸暂时停止,在记录用纸的顶端与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像的顶端一致的定时,再次输送。之后,再次输送的记录用纸在上述的转印夹部位转印调色剂像后,由定影单元7定影调色剂像,排出到排纸托盘91上。
这里,在复合机100具有多个模式(例如复印模式、打印机模式、FAX模式)、多个打印处理手法(例如单面打印或双面打印)的情况下,从定影单元7至排纸托盘91的输送路径对应于模式或打印处理手法而变化。
这是因为通常在复印模式下,多使用用户在装置周边进行操作而将打印面变为上侧排出的‘面朝上排出’,另一方面,在打印机、FAX的各模式下,多使用在用户不在装置周边而对齐排出用纸的页码顺序的‘面朝下排出’。因此,复合机100在将通过定影单元7的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91之前的期间,具有多个输送路径与多个分支爪,对应于目的来选择输送路径。
另外,复合机100中为了使每单位时间能图像形成的记录用纸的张数提高,进行多过程处理。
这里,说明多过程处理。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过程通常大致分类,由从供纸托盘取得记录用纸的供纸过程、使感光体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用纸上的转印过程、以热和压力使转印到记录用纸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定影过程、将进行定影后的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的排纸过程构成,分别执行这些各个过程。
在多过程处理中,在对某个记录用纸正在执行上述任一过程中,对其它的记录用纸执行其它的过程。表1中示出多过程处理的一例。
[表1]
如表1所示,在对第1张记录用纸执行由排纸辊12排纸到排纸托盘91上的排纸过程的同时,对第2张记录用纸由定影单元7进行定影过程。另外,对第3张记录用纸由转印单元10进行转印过程,进而,对第4张记录用纸执行由供纸辊11a~11d从供纸单元81a~81d供纸的供纸过程。
复合机100通过对多张记录用纸同时执行不同的处理,处理速度提高。在具有高速输出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执行这种多过程处理。通过执行多过程处理,高速图像形成装置能以100PPM以上的速度输出。所谓PPM是每分钟的处理张数。
再回到图1,说明复合机100和认证服务器200的各功能。首先基于复合机10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0除上述的图像形成引擎20、原稿读取单元30外,还具备收发部101、操作部103、作业参数存储部105、图像数据存储部102、设备控制部104、变更检测部110、上限值存储部107、计数值存储部106、算出部111、更新部109、上限值询问部(初次询问部、再询问部)108。
这些各部中,设备控制部104、算出部111、更新部109、变更检测部110、上限值询问部108通过控制部50的CPU执行加载到RAM的程序来实现。
操作部103由触摸屏等用户接口构成,在受理来自用户的输入的同时,对用户通知各种信息。作为操作部103从用户受理的信息,例如(1)指定复印处理或FAX发送处理等作业的种类的信息和作业的执行命令、(2)表示执行复印处理或FAX发送处理时的详细的图像形成方法的详细设定信息(输出部数、用纸种类、用纸尺寸、媒体量、输出浓度、订书机止动请求、打孔请求、页核对请求、彩色/单色、彩色属性、彩色深度、双面打印/单面打印、分配形式、用纸托盘选择、扫描目的文件、打印目的文件等)等。
操作部103受理的这些信息中,作业的详细设定信息存储在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作业参数存储部105是存储作业的详细设定信息的存储器。
收发部101例如由网络接口卡等构成,当打印处理时,从外部的通信终端接收打印作业数据。
在收发部101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数据中,包含图像数据与上述的详细设定信息。收发部101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数据中,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02中,详细设定信息存储在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
图像数据存储部102是存储图像形成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在复印处理时,将上述原稿读取单元30读取原稿用纸后制作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依次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02中。
另外,收发部101通过来自后述的上限值询问部108的指示向认证服务器200发送询问信息,并且,接收响应于该询问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的可处理张数的信息。将接收到的可处理张数存储在上限值存储部107中。
上限值存储部107存储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的可处理张数作为上限值。复合机100以不超过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上限值的方式实施图像形成处理。
上限值询问部108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作业(图像形成作业)时,将询问可由图像形成引擎20处理的张数的询问信息发送到认证服务器200,取得可处理的张数(初次询问)。上限值询问部108在作业开始时发送的询问信息中包含第1页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条件信息。上限值询问部108参照从作业参数存储部105发送到设备控制部104的详细设定信息,取得第1页的条件信息。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在该条件信息下可处理的张数。
这里,说明条件信息。所谓条件信息是彩色设定、用纸尺寸、用纸种类、双面设定等的、涉及对图像形成作业设定的处理的各种设定条件中的、认证服务器200算出可处理张数所需的设定条件。
例如,图像形成处理的单价(每张的金额)多通过彩色/单色设定、记录用纸的尺寸等设定成不同的单价。例如,若用纸尺寸为A3、彩色/单色设定为黑白,则设定为30日元/张,若A3以外、彩色/单色设定为黑白,则设定为10日元/张,或不管用纸尺寸如何,若为彩色,则设定为50日元/张,若为黑白,则设定为10日元/张。另外,除用纸尺寸或彩色/单色设定外,也可利用用纸种类或订书机止动、打孔等后处理的有无等,设定更详细的单价。
另外,还有进一步细分彩色/单色设定中的彩色的彩色属性,彩色属性中有使用全部颜色调色剂的‘全彩色’、使用颜色调色剂中多个色的‘选择彩色’、以及使用颜色调色剂中1个色的‘单色彩色’等3种。其中,‘全彩色’单价最高,‘单色彩色’单价最低。另外,单价也会因详细设定信息的彩色深度不同而不同。所谓彩色深度是指彩色图像中的信息量,与分辨率同义。若彩色深度高,则越高,数据的尺寸越大,所以单价变高。另外,作为左右单价的参数,也可使用彩色量。指彩色色材的消耗量,当然,若彩色量变大,则单价上升。
并且,还有进一步细分彩色/单色设定中的单色的单色属性,单色属性中有使用颜色调色剂中的2色的‘灰度’和仅使用黑色调色剂的‘单色2值’等2种。灰度一方的单价高。另外,作为左右单价的参数,也可包含灰度属性。所谓灰度属性,指各点的灰度,灰度越高,则图像越清晰,但由于相应地数据尺寸变大,所以单价变高。
认证服务器200算出可处理张数所需的设定条件(条件信息)依赖于导入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因此,最好构成为,条件信息从认证服务器200或使用复合机100的操作部103自由地设定。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X中,为了简化说明,示例仅将设定条件中的彩色/单色设定设为条件信息的情况。
变更检测部110在作业执行中,参照从作业参数存储部105发送到设备控制部104的详细设定信息,在接着处理的页的条件信息中有变更的情况下,检测该变更。变更检测部110当检测出处理的页的条件信息中有变更时,则将有变更通知给上限值询问部108、设备控制部104和更新部109。
上限值询问部108当由变更检测部110通知条件信息中有变更时,则再次将询问可处理张数的询问信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200,再取得(再询问)新的可处理张数。
在上限值询问部108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并发送的询问信息中包含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与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上限值询问部108将由后述的计数值存储部106计数的处理张数用作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结果。
这里,将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一起发送是因为认证服务器200在考虑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结果的基础上算出可处理张数。由此,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的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下可处理的张数信息为在复合机100中考虑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结果后算出的正确值。
作为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发送作为处理完成张数的计数值与该计数值中的条件信息。另外,认证服务器200当构成为存储上次(有时是初次)算出可处理张数时的条件信息时,也可仅发送计数值。
每当变更检测部110检测出接着处理的页的条件信息中有变更时,上限值询问部108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这种再询问,取得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下可处理的张数。之后,每当变更条件信息并取得新的可处理张数时,改写上限值存储部107的值。
设备控制部104通过控制图像形成引擎20的上述各部,根据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存储的详细设定信息,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对应于由图像数据存储部102接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设备控制部104在复印处理的情况下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02接受原稿读取单元30读取原稿用纸并制作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打印处理的情况下,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02接受收发部101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数据中的图像数据。之后,通过设备控制部104根据接受的图像数据与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存储的详细设定信息,控制图像形成引擎20的上述各部,图像形成引擎20对记录用纸形成期望的图像(对应于从外部的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图像或对应于描绘在原稿用纸上的原稿图像的图像)(图像的详细形成方法根据详细设定信息)。
接着,设备控制部104当由上限值询问部108的初次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则开始作业的执行。而且,当由变更检测部110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则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当由上限值询问部108的再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则解除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禁止,再开始处理。进而,设备控制部104当在作业的执行中,由最近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后的处理完成张数到达由最近的询问取得的可处理张数时,则禁止向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停止该作业。
细节如后所述,但向设备控制部104输入可处理张数的上限值(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值)与图像形成引擎20取得上限值后实际处理的处理张数的差,设备控制部104在输入的差为1以上的情况下执行处理。
计数值存储部106存储图像形成引擎20在该作业中图像形成处理的处理完成张数(计数值)。处理完成张数当变更条件信息时,设定更改为零,所以对每个条件信息算出。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在作业开始前设定为零。
更新部109每当图像形成引擎20对1张记录用纸实施图像形成处理时,使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增加1。当变更检测部110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更新部109将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设为零。由此,可算出每个条件信息的处理完成张数。
算出部111从上限值存储部107取得上限值,从计数值存储部106取得计数值(处理完成张数),通过从上限值中减去计数值,算出上限值与计数值的差。将算出的差的值发送到设备控制部104。
设备控制部104根据从算出部111接受的差的值,决定是否实施基于图像形成引擎20的图像形成处理。如上所述,设备控制部104在差值为1以上的情况下,以对新的记录用纸执行图像形成的方式控制图像形成引擎,在差的值为0的情况下,设备控制部104禁止图像形成引擎20对新的记录用纸开始图像形成。
即,图像形成引擎20基于每当进行图像形成时会减少的、由算出部111算出的差的值,当差变为零时(计数值到达上限值时),设备控制部104以不开始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的方式控制图像形成引擎20。
设备控制部104通过这样控制图像形成引擎20,即便在图像形成引擎20以上述多过程处理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也能阻止对超过可处理张数的记录用纸(无用的记录用纸)进行多余的图像形成。
对此稍加详细说明。在多过程处理中,如上所述,同时执行供纸过程、转印过程、定影过程、排纸过程的各过程。因此,当在排纸过程完成的时刻进行图像形成引擎20处理的张数的计数时,则即便在该时刻检测到达上限值后立即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也因为该时刻已对后续的记录用纸执行各种过程,所以对这些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变得无用。当使用前面所示的表1的例时,则对至少3张记录用纸进行多余的图像形成。
与此相应,如上所述,设备控制部104通过以在计数值与上限值的差为1以上的情况下,开始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在上述差为零的情况下,不开始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的方式控制图像形成引擎20,由此,能确实阻止对超过可处理张数的记录用纸进行多余的图像形成。
另外,在这样的构成中,除了处理完成张数(计数值)到达上限值或存在条件信息的变更的情况之外,由于不减少由各过程并行执行处理的记录用纸的张数,所以与始终执行单过程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能高速处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限值询问部108具有如下功能(报告部件),即当作业的执行完成或停止时,将作为完成时刻或停止时刻的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的最终处理结果信息报告给认证装置。从设备控制部104向上限值询问部108通知作业完成或基于到达上限值的作业停止。
上限值询问部108当作业的执行完成或到达上限值而停止作业时,参照计数值存储部106中存储的计数值,将该计数值与该计数值中的条件信息作为最终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200。由此,认证服务器200能取得最终的处理张数,所以能执行正确的余额管理。另外,此时只要认证服务器200构成为存储上次算出可处理张数时的条件信息,则仅发送计数值即可。
下面,说明认证服务器200。如图1所示,认证服务器200具备收发部201、操作部205、条件存储部204、上限值设定部(限制信息设定部)202、余额管理部(金额信息取得部)203。这些各部中上限值设定部202、余额管理部203通过构成认证服务器的信息处理装置或服务器装置的CPU执行加载到RAM的程序来实现。
收发部201接收从复合机100发送来的询问信息、最终处理结果信息。另外,收发部201将由上限值设定部202设定的可处理张数发送到复合机100。
认证服务器200的收发部201与复合机100的收发部101之间实施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或可处理张数的返回等的交换,通过由HTML、XML、WML和WHTML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一个MARKUP语言所记述的数据指令来执行。由此,能以通用的方法执行信息的交换。
收发部201将询问中包含于信息中的第1页的条件信息(初次询问)或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再询问)发送到上限值设定部202,将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发送到余额管理部203。
余额管理部203根据从收费装置300输入的入款金额和从复合机100发送来的、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算出余额。余额管理部203每当发送来处理结果信息时,算出当前时刻的余额。将算出的余额信息输出到上限值设定部202。
上限值设定部202基于从余额管理部203发送来的入款金额(初次)或余额信息(初次以外)和从复合机100发送来的条件信息,算出并设定由该条件信息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
可处理张数的算出中还参照条件存储部204中存储的条件信息的参数。条件存储部204中存储可处理张数的算出中所需的、对应于各条件信息的单价。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X中,仅将详细设定条件中的彩色/单色设定设为条件信息。若是这种情况,则将彩色单价与单色单价存储在条件存储部204中。
上限值设定部202在条件信息是彩色的情况下,以彩色的单价除以入款金额(初次)或余额信息(初次以外),将其商的值的整数值设定为可处理的张数。
条件存储部204中存储的条件信息和对应于条件信息的单价可使用操作部205来变更。操作部205是构成认证服务器200的信息处理装置或服务器装置的用户接口。
图3中表示每当由上述图像形成系统X中的复合机100执行图像处理作业时,在复合机100与认证服务器200之间实施的信息(信号)的交换。在图3的例中,表示以投入金额1000日元处理彩色5页(连续)/黑白26页(连续)/彩色9页(连续)/黑白1页共计41页的彩色页与黑白页混合存在的打印数据时的交换。单价是彩色50日元/张、黑白10日元/张。
复合机100当受理图像形成作业的执行命令时,则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初次询问。这里,发送作为第1页的条件信息的彩色设定。
认证服务器200接受该询问,将以彩色的单价除以投入金额1000日元时的商即‘20’设定为可处理张数,回答作为承认结果的‘彩色20张OK’。
接受该回答后,复合机100开始作业,实施连续的彩色5页的处理。在供纸第5页记录用纸后,确认第6页的条件设定,当检测出条件信息从彩色变更为黑白时,则复合机100禁止第6页的记录用纸的供纸,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再询问。这里,发送作为第6页的条件信息的黑白设定和已处理5页彩色。
认证服务器200接受该再询问,将以黑白单价除以从投入金额1000日元已处理彩色5张情况下的余额750日元时的商即‘75’设定为可处理张数,回答作为承认结果的‘黑白75张OK’。
接受该回答后,复合机100解除供纸禁止,实施从第6页至第31页的连续黑白26页量的处理。而且,在供纸第31页的记录用纸之后,确认第32页的条件设定,当检测出条件信息从黑白变更为彩色时,则复合机100禁止第32页的记录用纸的供纸,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再询问。这里,发送作为第32页的条件信息的彩色设定和已处理26张黑白。
认证服务器200接受该再询问,将以彩色单价除以从前面的余额750日元已处理黑白26张情况下的余额490日元时的商即‘9’设定为可处理张数,回答作为承认结果的‘彩色9张OK’。
接受该回答后,复合机100解除供纸禁止,实施从第32页至第40页的连续彩色9页量的处理。之后,在供纸第40页的记录用纸之后,确认第41页的条件设定,当检测出条件信息从彩色变更为黑白时,则复合机100禁止第41页的记录用纸的供纸,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再询问。这里,发送作为第41页的条件信息的黑白设定和已处理9张彩色。
认证服务器200接受该再询问,将以黑白单价除以从前面的余额490日元已处理彩色9张情况下的余额40日元时的商即‘4’设定为可处理张数,回答作为承认结果的‘黑白4张OK’。
接受该回答后,复合机100解除供纸禁止,实施第41页的黑白1页量的处理,完成作业。之后,复合机100作为最终处理结果发送处理了1张黑白。
认证服务器200接收该最终处理结果,将从前面的余额40日元已处理黑白1张时的退款30日元发送给收费装置300。
另一方面,图4中表示在作业的中途到达限制,作业中途停止的事例。图3与图4的差异在于打印数据。在图3的例中,为彩色5页(连续)/黑白26页(连续)/彩色9页(连续)/黑白1页共计41页的彩色页与黑白页混合存在的打印数据。相反,在图4的例中,最终的黑白页为7页(连续)。投入金额或单价设定相同。
如图4的最终段所示,接受来自认证服务器200的承认结果即‘黑白4张OK’,复合机100解除供纸禁止,实施第41页~第47页的黑白7页量的处理,但在处理了4张的时刻,算出部111的算出值为零,所以在该时刻停止作业。之后,复合机100作为最终处理结果,发送已处理4张黑白。认证服务器200接收该最终处理结果后,将从前面的余额40日元已处理黑白4张时的退款0日元发送到收费装置300。
在图3、图4的例中,从复合机100向认证服务器200的询问次数仅为初次与变更条件信息的3次共计4次,与按每次1页(1张)处理执行询问时的共计41次相比,能大幅度减少。基于这样的询问次数的削减带来的效果为,在处理张数越多或对作业的全处理张数的条件信息的变更次数越少时越容易得到,能使复合机100的性能大幅度提高。
图5的流程图中示出在由上述复合机100中的认证服务器200承认的限制内执行图像形成作业的处理步骤。
复合机100当受理作业的执行命令(S1)时,则取得页单位的作业信息(S2)。从取得的作业信息中,参照第1页的详细设定条件,将第1页的条件信息通知给认证服务器200(S3)。由此,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与第1页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复合机100将发送来的可处理张数进行接收,取得作为可处理张数的上限值(S4)。
当取得上限值时,复合机100将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处理完成张数)与上限值(S5)进行比较。这里,在计数值为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转移到S17,作为到达上限值,停止作业,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计数值比上限值小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1页量的数据,开始第1页的处理(S6)。另外,当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1页量的数据时,使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增加1(S7)。
之后,判断作业是否完成(S8)。这里,当判断为完成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S8判断为作业未完成时,判断下一页的条件信息中是否有变更(S9)。这里,当判断为无变更时,则返回到S5,在下一页的处理中计数值不足上限值的情况下,将下一页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引擎20。之后,重复S5~S9的处理,直到S9判断为有变更为止,其间,当在S5判断为计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或在S8判断为作业完成,则结束处理。
当在S9判断为有变更时,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与变更前的条件信息的处理完成张数一起通知给认证服务器200(S10)。由此,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复合机100接收发送的可处理张数,设定上限值(S11)。另外,S10中在向认证服务器200通知的同时,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也恢复为零。
当取得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相抵的新的上限值时,复合机100将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处理完成张数)与上限值进行比较(S12),在计数值比上限值小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有条件信息变更的1页量的数据(S13)。而且,与S7一样,当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1页量的数据时,使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增加1(S14)。之后,判断作业是否完成(S15),当判断为作业未完成时,判断下一页的条件信息中是否有变更(S16)。这里,当判断为无变更时,返回到S12,关于下一页的处理,计数值不足上限值的情况下,将下一页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引擎20。之后,与S5~S9一样,重复S12~S16的处理,直到S16判断为有变更为止,其间,当在S12判断为计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或在S15判断为作业完成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S16判断为有变更时,返回到S10,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与变更前的条件信息的处理完成张数一起通知给认证服务器200,设定上限值(S11)。之后,重复与S5~S9一样的S12~S16的处理。在S16判断为有变更,返回S10后重复S12~S16的处理中,当在S12判断为计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或在S15判断为作业完成时,结束处理。
另外,图5的流程图中省略记载,但在S8或S15中判断为作业完成的情况和S17中作为到达上限值停止作业的情况下,在结束处理之前,对认证服务器200实施下述处理,即在执行刚刚之前的询问后由复合机100已处理的张数。
如上所述,复合机100中,上限值询问部108在执行图像形成作业时,向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涉及第1页的处理的条件信息,询问由该条件信息处理时的可处理张数,在作业执行中,当接着处理的页的条件信息中有变更时,每次都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与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200,询问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处理时的可处理张数。而且,设备控制部104当通过基于初次询问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开始该作业的执行,当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当通过再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时,解除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禁止。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由于能将对认证服务器200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次数设为初次和有条件信息的变更,所以与每页对认证装置询问可处理张数的构成相比,在去除部分例外的大部分情况下能减少。结果,在处理张数多的情况下,能不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极大降低地实施图像形成处理。
[实施方式2]
下面,根据图6~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出认证服务器将设置在办公室等中的复合机的处理限制在按每个用户设定的限制张数内的图像形成系统。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向具有与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Y的示意构成例的框图。在图像形成系统Y中,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00A、认证服务器(认证装置)400和应用服务器500经作为因特网或内联网等的通信网络60连接。
(复合机100A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A与实施方式1的复合机100一样,但不同之处在于,还具备认证询问部115和上限值询问部(继续许可询问部)108在到达上限值时执行作业执行继续许可的询问。
首先,说明认证询问部115。认证询问部115执行如下处理。当用户使用复合机100A时,由用户输入认证信息(例如用户的注册名与密码),将输入的认证信息发送到认证服务器400,进行用户认证。
当接收到认证许可的信号时,存储从认证服务器400返回的用户ID,同时,在操作部103中显示应用选择画面等的初始画面。
当注册的用户利用应用选择画面选择应执行的应用时,将选择到的应用的执行请求发送给应用服务器500。
这里,所谓与应用关联的信息例如是应用名、执行打印作业时用户设定的执行作业的打印条件(例如彩色设定信息、双面设定信息、集约设定信息等)、或登录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域名等。
上限值询问部108当到达上限值时,将作业执行继续许可询问信息通知给认证服务器400。作业执行继续许可询问信息中包含计数值存储部106中存储的计数值以及该计数值中的条件信息。
(认证服务器400的说明)
下面,说明认证服务器400的构成。认证服务器400由认证部401、上限值设定部403、收发部201构成。
认证部401从复合机100A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注册名、密码),与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402核对后认证,在认证的情况下,返回认证许可的信号和用户ID,当未认证时,返回认证不许可的信号。
这里,在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402中存储涉及用户认证和用户的使用张数的信息。
作为涉及用户认证的信息,为了识别可利用复合机100A的用户,存储有用户ID、认证信息(注册名以及密码)。
另外,作为涉及用户的使用张数的信息,按每个用户ID存储已使用的累计张数、使用张数的上限值等。该已使用的累计张数是用户使用的处理张数的累计。使用张数的上限值是为了进行使用张数限制而分配给用户的处理张数的上限值,在已使用的累计张数到达该上限值的情况下,停止处理的执行。
这里,对应于与复合机100A之间预定的条件信息来设定使用张数的上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一样,为了简化说明,示例出仅将设定条件中的彩色/单色设定作为条件信息的情况。
上限值设定部(限制信息设定部、继续许可判定部)403对来自复合机100A的询问,参照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402,回答对应于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
另外,上限值设定部403当复合机100A中处理张数到达上限值,并且由复合机100A通知作业执行继续许可询问时,参照存储有下述信息的程序信息数据库404,并与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的应用关联的信息进行核对,判定作业执行的动作(许可继续、不可继续)。
(1)如图7所示,对应于应用名来存储作业可否继续执行的区别,与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的应用关联的信息(应用名)相对比,判定许可继续或不可继续。
(2)如图8所示,对应于应用名来存储应用的利用条件为收费或免费的区别,在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的应用为收费的情况下,判定为许可继续,在免费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可继续。
(3)如图9所示,对应于应用名来存储应用的设定条件(例如彩色设定信息、双面设定条件、集约设定条件等),当执行作业的设定信息满足对应于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的应用的应用设定条件时,判定为许可继续,当不满足时,判定为不可继续。
例如,在图9的条件下,用户使用应用1,在将彩色设定设为单色打印、双面设定设为双面打印、集约设定设为将2页集约成1页打印的设定下,进行作业的执行请求时,即便到达黑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上限值,也因为满足应用信息数据库404中存储的应用1的处理条件,所以变为许可继续,继续作业的执行。
另一方面,用户在使用应用1,在将彩色设定设为彩色打印、双面设定设为双面打印、集约设定设为将4页集约成1页打印的设定下,进行作业的执行请求时,在到达彩色的图像形成处理的上限值时,因为不满足应用1的处理条件,所以变为不可继续,停止作业的执行。
(4)如图10所示,存储应用服务器所属的域名,当登录与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的应用关联的信息(登录应用的应用服务器所属的域名)时,判定为许可继续,当未登录时,判定为不可继续。
对于由应用服务器可执行的全部应用,在设定成即便到达使用张数限制也继续打印执行的情况下,不必在应用信息数据库404中按每个应用设定,登录工作变容易。
另外,在与应用关联的信息未登录在上述应用信息数据库404中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可继续。
(应用服务器500的说明)
下面,说明应用服务器500的构成。应用服务器500存储1个以上的应用软件,执行由来自复合机100A的请求所指定的应用软件。该应用与该应用的执行请求的复合机100A协作,请求基于图像形成作业的打印处理的执行。
(打印执行的处理步骤的说明)
下面,用图11的流程图来说明从应用接收到打印作业时的复合机100A以及认证服务器400的动作。
当由应用服务器500从执行中的应用接收到打印作业时(S1),复合机100A执行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使用的图5的流程图中的S2~S16的处理。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3的初次询问中,还将用户ID和与该应用关联的信息发送到认证服务器400。
在执行S2~S16的处理期间,当在S5或S12中处理张数到达上限值时,在图5的流程图中由S17进行作业停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进到图11所示的S21,将作业执行继续许可询问信息发送到认证服务器400。
而且,在从认证服务器400返回继续许可的情况下(S22为是),继续作业,执行打印(S24),执行打印直到在S25判断为作业完成,当判断为作业完成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从认证服务器400返回不可继续的情况下(S22为否),停止作业的执行,结束处理。
另外,与图5的流程图一样,图11中也省略记载,但在S25中判断为作业完成的情况下,以及在S23中停止作业的情况下,在结束处理之前,对认证服务器400实施如下处理,即,报告在执行刚刚之前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后由复合机100A处理的张数。
另一方面,在认证服务器400中,当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作业执行继续许可询问信息时(S30),参照应用信息数据库404,根据与从复合机100A接收到的应用关联的信息,决定继续执行或不可执行(S31)。
当在S31决定为继续执行时(S32为是),将执行继续通知返回到复合机100A(S33)。另一方面,当在S31决定为不可继续执行时(S32为否),将不可执行通知返回到复合机100A(S34)。
(变形例1)
上述实施方式2在将打印判定为继续执行的情况下,即便是超过使用张数上限值的打印,也以用户设定的打印条件打印。本变形例1在超过上述上限值执行打印的情况下,置换为节约复合机内的纸、调色剂等资源的打印条件来打印。
根据本变形例1,例如当超过上述上限值打印时,将彩色打印置换成单色打印来打印,另外,将数页集约成1页来打印,能节约纸、调色剂的资源。
复合机100A的设备控制部104中,当按每次打印从认证服务器400接收到执行继续通知时,不管用户设定的打印作业的设定信息,而变更为节约上述纸、调色剂等资源的打印条件,执行打印。
图12的S41~43是表示设备控制部104中本变形例1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代替图11的S21~S24。
另外,在用户设定的打印作业的设定信息可比节约纸、调色剂等资源的打印条件更节约的情况下,也可原样使用用户的设定信息。例如,在用户的设定信息为6-up、预定的打印条件为4-up的情况下,仍按6-up进行打印。
(变形例2)
上述实施方式2在执行超过上限值的打印之后,来自特定应用的打印作业以外的作业不能打印。
在本变形例2中,在打印结束的时刻,通过变更用户的使用张数的上限值,使超过上述上限值的打印不存在,能打印下次的打印作业。
认证服务器400的上限值设定部403保持存储有对应于应用加到用户的使用张数的上限值上的张数的表,在该打印作业的打印结束的时刻,参照上述表,取得对应于请求该打印作业执行的应用的张数,在用户的使用张数的上限值上加上该取得的张数并更新。
例如图13所示,上述表中存储的张数有‘执行张数’、‘零张’或‘任意张数’,‘执行张数’表示打印作业所打印的张数,‘零张’表示无相加的张数,‘n张’表示任意设定相加的张数的张数。通过将执行张数相加,成为与不执行基于该应用的打印作业相同的状态。
图14是表示认证服务器400的上限值设定部403中本变形例2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目前,到达使用张数限制的用户在获得由系统管理者放宽使用张数限制之前,不能执行打印作业,但如本变形例2所示,在作业完成接收(S50)之后,执行S51、S52,通过在打印作业执行后增加使用张数的上限值,用户还能执行下次作业。
虽然在私人打印的情况下限制使用张数,但对于不得不打印授课教材等的不承担限制使用张数的这样的用途中是有效的。
[实施方式3]
下面,根据图15、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2一样,示例出认证服务器将设置在办公室等中的复合机的处理限制在按每个用户设定的限制张数内的图像形成系统。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向具有与实施方式1、2中使用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复合机100B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B与基于图像形成引擎20的图像形成处理无关而独立,在作业执行中解析各页的条件信息,在条件信息有变更的情况下,不等待前面的条件信息下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完成,对认证服务器200执行可处理张数的询问。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B具备变更检测部110B、上限值询问部108B、设备控制部104B、更新部109B,用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复合机100中具备的变更检测部110、上限值询问部108、设备控制部104、更新部10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来自实施方式1的复合机100的变更,但也可以是来自实施方式2的复合机100A的同样变更。
变更检测部110B在作业执行中,与图像形成引擎20的处理无关而独立,解析各页的条件信息,检测条件信息有无变更。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的变更检测部110的构成是,按每次由图像形成引擎20执行1页量的处理,确认条件信息有无变更。相反,本实施方式的变更检测部110B参照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存储的各页的详细设定信息,与图像形成引擎20的处理无关地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即,若是由20页量的图像数据构成的打印作业,则依次解析20页量的图像数据的各条件信息,与图像形成处理无关地检测出在第N页与第N+1页之间、第N+5页与第N页之间、…变更条件信息等的信息。
当变更检测部110B检测出条件信息有变更时,向上限值询问部108发送变更后的条件信息#2和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当变更检测部110B检测出从某页起条件信息从#1变更为#2时,判断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页数(也包含已处理的页数)是否在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上限值的范围内。
而且,变更检测部110B如果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页数在范围内,则将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页数作为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2一起,发送给上限值询问部108B。在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页数超过范围的情况下,仅向上限值询问部108B发送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
上限值询问部108B当从变更检测部110B发送来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2时,经收发部101向认证服务器200发送询问变更后的条件信息#2下可处理张数的询问信息,从认证服务器200取得新的可处理张数(再询问)。
接着,上限值询问部108B当从认证服务器200取得新的可处理张数时,保持该新的可处理张数直到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完成图像形成处理,当图像形成处理完成时,更新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上限值数据。
另外,上述变更检测部110B在向上限值询问部108B发送由变更后的条件信息#2和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处理的处理张数信息后,当再次检测有条件信息的变更(从#2变更到#3)时,则与上述一样,判断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处理的页数是否在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或上限值询问部108B保持的条件信息#2的可处理张数的范围内。
而且,变更检测部110B当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处理的页数在范围内时,将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处理的页数作为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3一起,发送到上限值询问部108B。在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处理的页数超过范围的情况下,仅向上限值询问部108B发送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
上限值询问部108B当从变更检测部110B发送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2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3时,与前面的处理一样,向认证服务器200发送询问变更后的条件信息#3下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信息,取得新的可处理张数(再询问)。之后,上限值询问部108B当通过认证服务器200取得新的可处理张数时,保持该新的可处理张数直到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2完成图像形成处理,当条件信息#1、#2的图像形成处理完成时,更新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上限值数据。
从设备控制部104B向上限值询问部108B通知变更前的条件信息#1、#2的图像形成处理完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B中,变更检测部110B和上限值询问部108B参照作业参数存储部105内的作业的详细设定信息,判断有无条件信息的变更,当检测出变更时,不等待图像形成引擎20的图像形成处理,向认证服务器200询问各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取得各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
另一方面,设备控制部104B当通过上限值询问部108B的初次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条件信息#1的可处理张数)时,开始作业的执行。设备控制部104B对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02输入的页的图像数据,根据包含存储在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的该页的条件信息的详细设定信息,控制图像形成引擎20的各部,进行该页的图像形成处理。
从算出部111向设备控制部104B输入作为条件信息#1的可处理张数的上限值(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值)、和图像形成引擎20取得上限值后实际处理的处理张数的差。设备控制部104B在输入的差为1以上的情况下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另外,设备控制部104B当从包含作业参数存储部105中存储的该页的条件信息的详细设定信息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对上限值询问部108B指示上限值存储部107的上限值更新。同样,设备控制部104B对更新部109B指示将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设为零。
图16的流程图中示出在由复合机100B中的认证服务器200承认的限制内执行图像形成作业的处理步骤。
复合机100B当受理作业的执行命令时(S1),取得页单位的作业信息(S2)。从取得的作业信息中,参照第1页的详细设定条件,将第1页的条件信息#1通知给认证服务器200(S3)。由此,从认证服务器200发送来与第1页条件信息#1相抵的可处理张数。复合机100B接收发送来的可处理张数,取得作为可处理张数的上限值(S4)。将取得的上限值存储在上限值存储部107中。
当取得第1页的条件信息#1的上限值时,复合机100B并行执行基于图像形成引擎20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基于变更检测部110B的上限值取得处理。
首先,说明上限值取得处理。在S110中,变更检测部110B开始S2中取得的页单位的作业信息的解析,首先,将下一页的条件信息设定为比较对象,与已设定的条件信息(在初次比较中设定第1页的条件信息#1)进行比较(S111)。
在S112中,判断S111的比较结果,在下一页的条件信息与已设定的条件信息相同的情况下,作为无条件信息变更,处理前进到S117,判断比较对象是否是最终页的条件信息。在是最终页的条件信息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18,结束上限值取得处理。
另一方面,在S112中,S111的比较结果在下一页的条件信息与已设定的条件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条件信息变更,处理前进到S113。在S113中,比较变更前的条件信息的处理张数(包含在变更前的条件信息下已处理的张数和处理预定的张数)与该上限值。
在S114中,判断S113的比较结果,在处理张数为上限值以下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15。在S115中,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与变更前的条件信息的处理张数一起通知给认证服务器200,取得变更后的条件信息下的上限值(S116),处理返回到S111。
另一方面,在S114中,在处理张数比上限值多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18,结束上限值取得处理。
重复S111~S116的处理,直到S117中判断为设定有最终页或S114中判断为处理张数超过上限值。
接着,说明图像形成处理。在S5中,比较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处理完成张数)与上限值。这里,在计数值为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7,作为到达上限值停止作业,结束图像形成处理。
另一方面,在计数值比上限值小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1页量的数据,开始第1页的处理(S6)。另外,当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1页量的数据时,使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增加1(S7)。
之后,判断作业是否完成(S8),这里,当判断为完成时,处理前进到S17,结束图像形成处理。
另一方面,在S8中当判断为作业未完成时,则判断下一页的条件信息中是否有变更(S100)。在实施方式1、2的复合机100、100A中,变更检测部110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0B中,与变更检测部110不同,设备控制部104B也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
在S100中,当判断为无变更时,处理返回到S5。之后,在下一页的处理中,在计数值不足上限值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引擎20发送下一页的数据。之后,重复S5~S100的处理,直到S100中判断为有变更,其间,当在S5判断为计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或在S8判断为作业完成时,处理前进到S17,结束图像形成处理。
在S100中,当判断为有变更时,接着判断是否存在上限值的更新数据(S101)。在S101中,由上限值取得处理取得上限值的更新数据,在存在还未更新的上限值的更新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为有上限值更新数据。另外,在上限值取得处理中,由上限值询问部108B未取得上限值的更新数据的情况下或即便取得但已更新的情况下,判断为无上限值更新数据。在判断为无的情况下,前进到S17,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S101判断为有的情况下,在更新上限值存储部107中存储的上限值数据的同时,更新部109B在将计数值存储部106的计数值恢复为零后,将处理返回到S5。由变更检测部110B检测出的条件信息的变更点多,由上限值询问部108B取得多个上限值的更新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条件信息的变更顺序,更新为对应于下一条件信息的上限值。
重复S5~S102的处理,直到在S8判断为作业完成、在S101判断为无上限值的更新数据为止。
(其它的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认证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经通信网络连接于复合机上的系统,但在复合机的内部具备这些认证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情况也能同样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复合机的设备控制部中设置执行应用服务器与认证服务器的功能的功能。例如,将web服务器程序安装于复合机中,由该web服务器程序提供应用服务器功能和认证服务器功能。复合机内部的应用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与设备控制部经通信部以本地回送进行通信,由此能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通信。
另外,复合机100、100A中,控制部50中包含的各功能块、即设备控制部104、算出部111、更新部109、变更检测部110、上限值询问部108、认证询问部115也可由硬件逻辑块构成,或如下使用CPU由软件来实现。
即,复合机100、100A的控制部50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将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有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复合机10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上述复合机100,且控制部50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使用磁带或盒式带等带类、包含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掩膜ROM/EPROM/EEPROM/快闪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另外,也可将复合机100、100A构成为可与通信网络连接,经通信网络提供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体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媒体,不特别限定,例如既可由IEEE1394、USB、电力线输送、有线TV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也可由IrDA或遥控器等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便携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利用。另外,本发明也可能以下述形式实现,即上述程序代码通过电子传输具体化的、埋入传输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方式也能实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经由通信网络与认证装置连接,设备控制部利用由认证装置设定的能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可处理张数,来控制图像形成部以限制图像形成作业的执行,其特征在于,具备:初次询问部,其在执行作业时,向认证装置发送涉及第1页的处理的条件信息,询问按该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变更检测部,其在作业的执行中,对接着处理的页的条件信息有变更进行检测;以及再询问部,其每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就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和按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发送到认证装置,询问按变更后的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上述设备控制部当通过由上述初次询问部进行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开始该作业的执行,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并停止该作业。
这里,所谓上述条件信息例如是彩色设定、或用纸尺寸、用纸种类、双面设定等对图像形成作业设定的设定条件中的、认证装置算出可处理张数所需的设定条件。
根据上述构成,由初次询问部根据第1页的条件信息来实施可处理张数的询问,在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不向认证装置询问可处理张数,直到由变更检测部检测到条件信息的变更为止。由此,图像形成部连续实施图像形成,直到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为止。
之后,当变更检测部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则设备控制部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由此,能阻止执行无用图像形成的记录用纸的发生。
另外,当由变更检测部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则由再询问部根据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实施可处理张数的询问,取得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此时,再询问部将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也发送到认证装置。由此,能取得加上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结果后设定的正确的可处理张数。
设备控制部当由再询问取得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则解除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禁止。由此,再开始图像形成。
另外,设备控制部当该作业的执行中、由最近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的处理完成张数到达由最近的询问取得的可处理张数,则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停止该作业。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因为对认证装置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次数仅为初次与条件信息变更时,所以与每页都对认证装置询问可处理张数的构成相比,在去除部分例外的大部分情况下能减少。结果,在处理张数多的情况下,能不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极大降低地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上述所谓部分例外是每页变更作业信息等图像形成作业(例如单色页与彩色页交互的特殊的原稿复印或打印)。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构成为上述变更检测部每当图像形成部执行1页的处理时,确认有无条件信息的变更,上述设备控制部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则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当通过上述再询问部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则解除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禁止,在该作业的执行中,当由最近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的处理完成张数到达由最近的询问取得的可处理张数,则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在由初次询问部根据第1页的条件信息实施可处理张数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不执行对认证装置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直到变更检测部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为止。由此,图像形成部连续实施图像形成,直到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为止。
之后,当变更检测部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则设备控制部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由此,能阻止执行无用图像形成的记录用纸的发生。
另外,当由变更检测部检测条件信息的变更,则再询问部根据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实施可处理张数的询问,取得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此时,再询问部还将由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认证装置。由此,能取得加上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结果后设定的正确的可处理张数。
设备控制部当由再询问取得与变更后的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则解除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禁止。由此,再开始图像形成。
之后,设备控制部在该作业的执行中,当由最近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的处理完成张数到达由最近的询问取得的可处理张数,则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停止该作业。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因为对认证装置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次数仅为初次与条件信息变更时,所以与每页都对认证装置询问可处理张数的构成相比,在去除部分例外的大部分情况下能减少。结果,在处理张数多的情况下,能不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极大降低地实施图像形成处理。上述所谓部分例外是每页变更作业信息等图像形成作业(例如单色页与彩色页交互的特殊的原稿复印或打印)。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变更检测部与由图像形成部进行的处理无关而独立地确认条件信息有无变更,上述设备控制部按各条件信息持续进行处理,直至达到各个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为止,当处理张数达到按该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新的记录用纸的供纸。
据此,上述变更检测部由于与图像形成部的处理无关而独立地确认条件信息有无变更,所以在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处理到达条件变更点时,也可接受再询问部的询问回答,能不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进一步降低地实施图像形成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构成为上述图像形成部可沿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的流程来实施对多张用纸同时执行处理的多过程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在检测到条件信息的变更的时刻,仅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所以在多过程处理中,对已供纸,正在由图像形成部处理的记录用纸继续执行处理。因此,在取得新的可处理张数的同时,能无延迟地再开始处理,能尽量避免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最好构成为上述条件信息可使用来自认证装置的指示或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用户接口来设定。
认证装置算出可处理张数所需的设定条件(条件信息)依赖于导入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这样,通过构成为使用来自认证装置的指示或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接口来自由设定,可适于导入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最好构成为还具备:报告部,当该作业的执行完成或停止时,将完成时刻或停止时刻的该作业的处理结果信息报告给认证装置。
据此,认证装置因为能把握作业完成或停止时刻的处理完成张数等,所以能对每个作业确定处理完成张数,在接着从图像形成装置请求可处理张数的情况下,能返回正确的值。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还具备:继续许可询问部,在该作业的执行中,当由最近的询问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的处理完成张数到达由最近的询问取得的可处理张数时,询问认证装置该作业的应用是否相当于能不受限地执行作业的应用,上述设备控制部在该作业的应用相当于上述要件的情况下,执行该作业,直到作业完成,在不对应的情况下,停止该作业。
根据上述构成,当从认证装置取得的可处理张数到达时,由继续许可询问部对认证装置询问是否相当于能不受限地执行作业的应用,这里,当许可继续时,能超过限制进行处理,能完成作业。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构成为上述设备控制部在上述图像形成作业的应用相当于上述要件,涉及执行该作业时设定的处理的设定条件包含不满足预定的第2图像形成条件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该处理的设定条件变更为上述第2图像形成条件,执行图像形成。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最好构成为条件信息的发送、处理结果信息的发送、或可处理张数的接收通过从HTML、XML、WML和XHTML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一MARKUP语言所记述的数据指令来执行。
据此,能以通用的方法执行信息的交换。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认证装置,能经由通信网络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基于从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涉及图像形成作业的信息,对可处理张数进行设定,其特征在于,具备:限制信息设定部,当从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到包含涉及图像形成作业的处理的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时,基于条件信息或在与条件信息一起还发送来处理张数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条件信息和处理张数的信息,对按该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进行设定,并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限制信息设定部当接收到包含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时,设定由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时的可处理张数,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所以可与本发明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组合,构建图像形成系统。
本发明的认证装置也可还具备:金额信息取得部,取得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执行图像形成作业而投入的金额信息,限制信息设定部通过根据条件信息或与条件信息一起发送来的处理张数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条件信息以及处理张数信息与由金额信息取得部取得的金额信息,算出可处理张数来设定。
根据上述构成,认证装置根据投入金额来实施与条件信息相抵的可处理张数的设定,所以通过与本发明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组合,能构建便利店等中设置的带收费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本发明的认证装置也可构成为还具备:继续许可判定部,该继续许可判定部具备应用信息数据库,存储能不受限地执行打印作业的应用要件,当从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即便到达可处理张数仍询问能否继续该作业的继续许可询问时,参照上述应用信息数据库,判定该作业的应用是否相当于上述要件,并发送判定结果。
根据上述构成,继续许可判定部当接收到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继续许可询问时,参照应用信息数据库,判定该作业的应用是否相当于上述要件,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所以能与执行本发明的继续许可询问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组合,构建进行继续许可询问的图像形成系统。
此时,也可构成为上述应用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应用的要件是对应于应用名存储的应用的利用条件,上述继续许可判定部在利用条件在收费的情况下许可图像形成,在免费的情况下,不可执行图像形成。
另外,也可构成为上述应用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应用的要件是对应于应用名存储的该应用的图像形成条件,上述继续许可判定部在执行上述图像形成作业时设定的图像形成的设定信息满足图像形成条件时许可图像形成,在不满足时不可执行图像形成。
另外,也可构成为上述应用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应用的要件是应用服务器所属的域名,上述继续许可判定部在登录执行涉及该图像形成作业的应用的应用服务器的域名时,许可打印,在未登录时不可打印。
另外,本发明中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与适合于上述图像形成载置的认证装置所构建的图像形成系统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畴中。
另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也可由计算机实现,此时,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部而动作,由计算机实现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的程序和记录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中。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经由通信网络与认证装置连接,设备控制部利用由认证装置设定的能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可处理张数,来控制图像形成部以限制图像形成作业的执行,
其特征在于,具备:
初次询问部,其在执行作业时,向认证装置发送涉及第1页的处理的条件信息,询问按该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
变更检测部,其在作业的执行中,对条件信息有变更进行检测;以及
再询问部,其每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将变更后的条件信息和按变更前的条件信息处理的处理张数的信息发送到认证装置,询问按变更后的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
上述设备控制部
当通过由上述初次询问部进行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时,开始该作业的执行,
上述设备控制部在作业的执行中,当处理张数达到按该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并停止该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检测部每当由图像形成部进行了一页量的处理时,就确认条件信息有无变更,
上述设备控制部当由上述变更检测部检测出条件信息的变更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当通过由上述再询问部进行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时,解除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的禁止,在该作业的执行中,当利用最近的询问而取得可处理张数之后的处理完成张数到达利用最近的询问所取得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对新的记录用纸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检测部与由图像形成部进行的处理无关而独立地确认条件信息有无变更,
上述设备控制部按各条件信息持续进行处理,直至达到各个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为止,当处理张数达到按该条件信息的处理所许可的可处理张数时,禁止新的记录用纸的供纸。
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
认证装置,其经由通信网络与该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基于从该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涉及图像形成作业的信息,对可处理张数进行设定,该认证装置具备:限制信息设定部,当从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到包含涉及图像形成作业的处理的条件信息的可处理张数的询问时,基于条件信息,或在与条件信息一起还发送来处理张数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条件信息和处理张数的信息,对按该条件信息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的可处理张数进行设定,并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
CN201110408262.8A 2010-12-10 2011-12-09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2572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6043 2010-12-10
JP2010-276043 2010-12-10
JP2011-258317 2011-11-25
JP2011258317A JP5231621B2 (ja) 2010-12-10 2011-11-25 画像形成装置、認証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2182A CN102572182A (zh) 2012-07-11
CN102572182B true CN102572182B (zh) 2014-12-03

Family

ID=4619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8262.8A Active CN102572182B (zh) 2010-12-10 2011-12-09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11385B2 (zh)
JP (1) JP5231621B2 (zh)
CN (1) CN102572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5056A (ja) * 2012-10-04 2014-04-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091459B2 (ja) * 2014-03-28 2017-03-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67802A (ja) * 2015-03-06 2016-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管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管理装置
JP2017049803A (ja) * 2015-09-02 2017-03-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18544B2 (ja) * 2016-12-27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23842B2 (ja) * 2017-02-27 2021-08-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バ、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024361B2 (ja) * 2017-12-05 2022-02-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155833B2 (ja) * 2018-10-01 2022-10-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20145509A (ja) * 2019-03-04 2020-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30511A (ja) * 2019-08-21 2021-03-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2021164027A (ja) 2020-03-31 2021-10-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サーバ、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1823A (ja) * 1996-11-27 1998-06-19 Nec Corp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2082782A (ja) * 2000-09-08 2002-03-22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2248831A (ja) * 2000-12-22 2002-09-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3205666A (ja) * 2002-01-16 2003-07-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3875608B2 (ja) 2002-09-04 2007-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対応印刷システム
US20050078332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rinter job responsive to attribute analysis
JP4064375B2 (ja) * 2004-06-10 2008-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制限管理システム、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6088382A (ja) 2004-09-21 2006-04-06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制御装置、プリンタ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リンタ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6259608A (ja) * 2005-03-18 2006-09-2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使用料金の支払い方法、及び、支払い支援システム
JP2007018123A (ja) * 2005-07-06 2007-01-2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299265A (ja) * 2006-05-01 2007-11-15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印刷システム
JP4251198B2 (ja) * 2006-06-30 2009-04-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
JP4531025B2 (ja) * 2006-09-22 2010-08-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と印刷方法
US8130396B2 (en) * 2006-10-05 2012-03-0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mage 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923998B2 (ja) * 2006-12-11 2012-04-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86101A (ja) 2007-01-26 2008-08-14 Fuji Xerox Co Ltd サービス実行装置、利用量制限装置、利用量制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97172B2 (ja) * 2007-02-27 2009-07-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管理方法
US8310695B2 (en) * 2007-09-12 2012-11-13 Xerox Corporation Integrated adaptable accounting system for a print job
KR20100005595A (ko) * 2008-07-07 2010-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호스트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인쇄방법
JP5213619B2 (ja) * 2008-10-01 201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186101A 2008.08.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36015A (ja) 2012-07-19
US20120147412A1 (en) 2012-06-14
JP5231621B2 (ja) 2013-07-10
CN102572182A (zh) 2012-07-11
US8711385B2 (en) 2014-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21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02457640B (zh) 打印处理装置及打印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US112755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job scheduling by collect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CN101201728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KR101066096B1 (ko) 인쇄 시스템, 정보처리장치, 화상형성장치, 정보처리방법, 및 처리방법
JP488311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の課金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課金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課金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290493A (zh)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JP5018512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4427197A (zh)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
AU201920150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s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se processing system, progra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as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060004672A1 (en) Prepaid bi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systems
JP2007188495A (ja) 文書処理環境における使用管理項目を監視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1094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中央管理装置
JPH1011162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5062755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処理方法
US20070059015A1 (en) Monitor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of monitoring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0500577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tocks of consumption units in a system of document process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JP202108656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機器システム、ジョブ実行方法
CN104767898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系统
JP4524080B2 (ja) 印刷課金装置、印刷課金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課金方法
US1109319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and business system
JP20082194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3899A (ja) ジョブ実行装置
US2021015271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48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