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6121A - 线束布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布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6121A
CN102216121A CN2009801460156A CN200980146015A CN102216121A CN 102216121 A CN102216121 A CN 102216121A CN 2009801460156 A CN2009801460156 A CN 2009801460156A CN 200980146015 A CN200980146015 A CN 200980146015A CN 102216121 A CN102216121 A CN 102216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upporting track
resettlement section
mentioned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6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6121B (zh
Inventor
关野司
寺田友康
加藤伸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6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6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e.g. wiring, plugs or US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T-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5C or 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between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of the vehicle, e.g. between steering wheel and colum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减少设在设置于机动车乘员室等的垫板上的切缝的数量且构成简单的线束布设装置。线束布设装置(1A)跨机动车的地板和由自由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地板的长尺寸筒状的支承轨道(7)上的支承体(11)支承的座椅地布设线束(4),该线束布设装置设有滑块(10)和收容部(8),该滑块保持从设于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拉到支承轨道(7)内的线束(4),并与座椅及支承体(11)连动地滑动,而且把线束(4)从设于支承轨道(7)的狭缝(75)拉到支承轨道(7)外而引导至座椅,该收容部沿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呈筒状地延伸,并平行地顺沿于支承轨道(7),把从支承轨道(7)拉出的线束(4)的余长部分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起来。

Description

线束布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跨机动车的地板等车体和自由滑动地设在该车体上的座椅等滑动体来布设线束的线束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有时在作为车体的乘员室的地板等上设有作为自由滑动的滑动体的座椅。另外,在上述座椅安装例如检测乘员是否落座的落座传感器等电子设备。为此,在设有上述的自由滑动的座椅的机动车中,为了连接安装在上述座椅上的电子设备和固定在上述地板侧的电子设备,使用跨上述地板和上述座椅来布设线束的各种线束布设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上述线束布设装置设有线束轨道和滑块,该线束轨道配置成与自由滑动地安装支承上述座椅的腿部的支承体的支承轨道平行,该滑块自由滑动地安装在该线束轨道上且与上述座椅连动地滑动。上述支承轨道及上述线束轨道配置在垫板的下方。另外,在上述线束轨道设置自由滑动地安装保持线束的上述滑块的滑块移动部、和收容线束余长部分的线束收容部。上述滑块经过设于上述垫板上的切缝向乘员室侧突出,把上述线束的一个端部导向配置于乘员室侧的上述座椅。
在使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线束布设装置的机动车中,除了设置用于使支承上述座椅的腿部的上述支承体向乘员室侧突出的切缝以外,如上所述,需要在上述垫板设置用于使上述滑块向乘员室侧突出的切缝,存在必须在上述垫板上设置多个切缝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可以减少设于垫板的切缝的数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方案。如图18所示,该线束布设装置100设有:支承座椅101的腿部102的支承体103、自由滑动地安装该支承体103的支承轨道104、把线束105的余长部分以缠绕成涡旋状的状态收容在壳体107内的缠绕装置106。
从该缠绕装置106的壳体107的导出口107a被拉出的线束105的一个端部105a在支承轨道104内通过,在安装于支承体103的内部空间的导向管(未图示)的内侧通过,另外,在设于支承体103的孔通过而被拉出到支承体103外,与腿部102连接。另外,在图18中省略了上述垫板,但在该垫板上设置用于使自由滑动地安装在支承轨道104的支承体103向乘员室侧突出的切缝。
如图19所示,上述缠绕装置106设有壳体107、卷线轴132和盘簧133。卷线轴132轴支承在壳体107的中央部,在其中心部导出线束105的另一端部105b并防止脱落。因此,线束105通过卷线轴132向一侧旋转而缠绕在其外周面周围,通过卷线轴132向另一侧旋转而从其外周面周围输出。盘簧133的一个端部卡固在壳体107上,另一端部卡固在卷线轴132上。该盘簧133是用于产生使卷线轴132向一侧旋转的作用力的部件。因此,线束105由该盘簧133的作用力缠绕,另外通过抵抗该作用力被输出,从而总是保持张紧状态。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2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136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图18及图19中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100如上所述,存在需要构成非常复杂的缠绕装置106的问题。另外,缠绕装置106无法使壳体107的一边的尺寸比线束105的缠绕成涡旋状的部分的直径小,进而因卷线轴132和盘簧133的两层结构而需要厚度,所以,存在需要大的设置空间的问题。另外,线束布设装置100必须在支承体103的内部空间安装上述导向管,或是在支承体103设置使从上述导向管被拉出的线束105的一个端部105a通过的上述孔(大的孔),存在需要构成非常复杂的支承体103的问题。另外,在支承体103安装上述导向管或是使线束105在安装的导向管中通过的作业非常繁杂,存在不能容易进行作业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减少设在设置于机动车乘员室等的垫板上的切缝的数量且构成简单的线束布设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跨车体和滑动体布设线束,该滑动体支承于支承体,该支承体自由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上述车体的长尺寸筒状的支承轨道上,其特征在于,设有保持部和收容部,上述保持部对从开口部被拉入到该支承轨道内的上述线束进行保持,该开口部设于上述支承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而且,上述保持部与上述滑动体以及上述支承体连动地滑动,且将上述线束从狭缝拉出到上述支承轨道外而引导至上述滑动体,该狭缝从上述支承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跨设至另一端部,上述收容部收容从上述支承轨道的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该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部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导向部件,上述导向部件将从上述支承轨道的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该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向上述收容部引导。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部平行地顺沿于上述支承轨道。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容部设有平行部和连接部,上述平行部平行地顺沿于上述支承轨道,且收容从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上述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上述连接部与上述平行部相连,且将从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上述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向上述平行部引导,并且,上述平行部和上述连接部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部与上述支承轨道分开地设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设有多个安装上述线束的线束安装部,且以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布设多个线束。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是在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作为上述保持部的滑块,上述滑块安装于上述支承体,且自由滑动地安装在上述支承轨道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设有保持部和收容部,上述保持部对从开口部被拉入到该支承轨道内的上述线束进行保持,该开口部设于上述支承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而且,上述保持部与上述滑动体以及上述支承体连动地滑动,且将上述线束从狭缝拉出到上述支承轨道外而引导至上述滑动体,该狭缝从上述支承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跨设至另一端部,上述收容部收容从上述支承轨道的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该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所以,在本线束布设装置被配置于机动车的乘员室等的垫板下方的情况下,可以使线束穿通用于使设于该垫板的支承体向乘员室侧突出的切缝,为此,可以减少设于上述垫板的切缝的数量。另外,不必专门设置用于自由滑动地安装保持部的轨道等,可以提供构成紧凑且简单、能够容易进行组装的线束布设装置。
根据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收容部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所以,与把线束以缠绕成涡旋状的状态收容在壳体内的现有技术例相比较,可以使收容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上述现有技术例的壳体的一边的尺寸小。另外,可以将收容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支承体的滑动范围小。即,可以把线束布设装置形成为紧凑且简单的构成。
根据第三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设有导向部件,上述导向部件将从上述支承轨道的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该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向上述收容部引导,所以,可防止从支承轨道的开口部拉出的线束损伤或过度弯曲,另外可防止线束相互摩擦。
根据第四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收容部平行地顺沿于上述支承轨道,所以,可减小沿着支承轨道的宽度方向的线束布设装置的尺寸。
根据第五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上述收容部设有平行部和连接部,上述平行部平行地顺沿于上述支承轨道,且收容从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上述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上述连接部与上述平行部相连,且将从上述开口部被拉出到上述支承轨道外的上述线束的余长部分向上述平行部引导,所以,可防止从支承轨道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损伤或过度弯曲,另外可防止线束相互摩擦。另外,可减小沿着支承轨道的宽度方向的线束布设装置的尺寸。另外,由于上述平行部和上述连接部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所以,可减少部件数量,同时可减少组装工作量。
根据第六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收容部与上述支承轨道分开地设置,所以,可提高这些支承轨道及收容部各自的刚性。另外,可以将收容部以最合适的配置安装于车体。即,可提高收容部的配置自由度。
根据第七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上述保持部设有多个安装上述线束的线束安装部,且以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布设多个线束,所以,即使在线束的布设数量多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构成紧凑且简单的线束布设装置。
根据第八方面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设有作为上述保持部的滑块,上述滑块安装于上述支承体,且自由滑动地安装在上述支承轨道上,所以,可提供构成更为简单的线束布设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了图1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a)是表示支承体位于支承轨道的一个端部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支承体位于支承轨道的另一端部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放大了图6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放大了图10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放大了图13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沿图14中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收容部的分解图。
图18是现有技术的线束布设装置的立体图。
图19的(a)是表示图18所示的线束布设装置的缠绕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剖视图,(b)是沿(a)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用图1至图4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进行说明。
上述线束布设装置1A是跨作为机动车车体的乘员室的地板2(参照图3)和自由滑动地设于该地板2的作为滑动体的座椅3(参照图1)对线束4进行布设的装置。另外,在地板2之上铺设垫板15(参照图3)。
在上述座椅3,安装检测乘员是否落座在座椅3的落座传感器、或检测落座在座椅3的乘员是否带好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传感器等的电子设备。
上述线束4由一根或多根电线5和收容这些电线5的波纹管6构成。上述电线5是周知的包覆电线,连接安装在座椅3的上述电子设备和安装在地板2侧即上述车体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等的电子设备。波纹管6由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构成,且设置成小径的谷部和大径的峰部互相连接的蛇腹状的筒状,通过使电线5在内侧穿通来保护该电线5。
上述线束布设装置1A设有:固定在地板2且配置在垫板15下方的轨道9A、支承座椅3的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和导向部件12A。
在上述轨道9A,设置自由滑动地安装支承座椅3的支承体11的长尺寸筒状的支承轨道7、和沿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呈筒状延伸同时平行地顺沿于支承轨道7而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线束4的余长部分的收容部8。另外,分开地设置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另外,如图1及图3等所示,在支承体11,设置安装在座椅3的座椅安装部13、和位于支承轨道7内部并在支承轨道7内滑动的滑动部14。
另外,图1~4中的箭头Z表示座椅3的滑动方向、即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箭头Z是与机动车的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另外,箭头X表示支承轨道7的宽度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箭头X与机动车的宽度方向平行。另外,箭头Y表示竖直方向、即机动车的上下方向。
上述支承轨道7,在本实施方式通过弯曲金属板等而形成。如图3所示,在该支承轨道7,设置重叠在地板2上的底壁71、分别从底壁71的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的两端部立设的一对侧壁72、从各侧壁72的上端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壁71相对的一对上壁73、从各上壁73的离开侧壁72的端部向底壁71侧延伸的一对内壁74。另外,一对内壁74相互空开间隔,同时在与底壁71之间空开间隔。为此,在一对内壁74之间,设置向机动车的乘员室侧、即座椅3侧开口的狭缝75。该狭缝75从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7a跨设至另一端部7b。另外,如图1所示,支承轨道7从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一个端部7a跨至另一端部7b地形成为截面形状相等的长尺寸的筒状。另外,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设置供线束4出入的开口部。
另外,在上述支承体11的滑动部14,设置位于一对内壁74之间即狭缝75的中央部14a、和与中央部14a相连并在相互离开的方向(箭头X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部14b。这对延伸部14b分别位于由上述支承轨道7的底壁71、侧壁72、上壁73和内壁74围成的相互离开的一对空间76a、76b内。另外,上述座椅安装部13配置在中央部14a的上方、即支承轨道7的外部,在设于垫板15(只在图3中表示)的切缝15a通过而向乘员室侧突出。
另外,上述的一对空间76a、76b和狭缝75沿支承轨道7的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相互错位。
在本发明中,由于一对空间76a、76b和狭缝75沿支承轨道7的宽度方向相互错位,所以,可防止从狭缝75进入支承轨道7内的异物堵塞一对空间76a、76b而妨碍支承体11的移动。
另外,在这对空间76a、76b之中的位于离开收容部8侧的一侧空间76a,可自由滑动地收容线束4和安装在该线束4的滑块10的线束安装部10b。另外,上述线束4从收容部8的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的一个端部8a被拉出到收容部8外,从设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入一侧空间76a内。另外,上述线束安装部10b隔着构成线束4的波纹管6的一个端部6a安装。
在本发明中,由于上述空间76a和狭缝75沿支承轨道7的宽度方向相互错位,所以,可防止从狭缝75进入支承轨道7内的异物堵塞空间76a而妨碍滑块10的移动。另外,即使棍等异物从狭缝75进入支承轨道7内,也可以防止该异物与线束4及线束安装部10b接触,可以防止线束4及线束安装部10b破损。
上述收容部8在本实施方式由金属构成。如图3所示,收容部8形成为四方筒状,该四方筒状设有重叠在地板2上的底壁80、与该底壁80空开间隔相对的上壁81、连接这些底壁80和上壁81的一对侧壁82、83。另外,收容部8从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的一个端部8a跨至另一端部8b截面形状相等地形成。该收容部8以与上述支承轨道7平行的朝向配置。即,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沿支承轨道7的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排列。另外,该收容部8的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的一个端部8a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邻接。如图4等所示,这样的收容部8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的线束4的余长部分。
另外,如图2所示,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的内部,安装用于防止线束4脱落同时使线束4出入顺畅的滑轮17。即,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4的余长部分从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被拉入该收容部8内,另外,在靠近支承轨道7的侧壁82和滑轮17间通过,折回成U字状,在位于离开支承轨道7侧的侧壁83和滑轮17间通过,从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被拉出到收容部8外。另外,上述“滑轮17”是本发明的一例,在本发明也可以替代上述“滑轮17”而使用不旋转的“导向部件”等。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收容部8内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线束4,所以,与把线束(105)以缠绕成涡旋状的状态收容在壳体(107)内的现有技术例比较,可以使收容部8的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的尺寸、即轨道9A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上述现有技术例的壳体(107)的一边的尺寸小。另外,可以使收容部8的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的尺寸比支承体11的滑动范围、即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的尺寸小。即,可以把线束布设装置1A设成紧凑且简单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收容部8和支承轨道7分开地设置。因此,可以提高这些支承轨道7及收容部8各自的刚性,可以提高轨道9A的强度。另外,由于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互相分开地设置,且截面形状沿长度方向形成为恒定的形状,所以,能通过加工费用便宜的挤压成形或轧辊成形来形成这些部件。进而,由于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相互分开地设置,所以,可以根据地板2的形状以最合适的配置安装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即轨道9A。即,可以提高轨道9A的配置自由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轨道7及收容部8由金属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支承轨道及收容部例如也可由合成树脂构成。即,若在被机动车的乘员踩踏时可以承受变形、破损的话,则本发明的支承轨道及收容部可以由任何材质构成。
上述一对护罩16(只在图3中表示)安装在上述一对上壁73的外表面。该一对护罩16覆盖狭缝75,防止尘埃等的异物从狭缝75进入到支承轨道7内。
上述滑块10由合成树脂构成,如图2及图3所示,设有:安装在支承体11的连结部10a;自由滑动地收容于支承轨道7的一对空间76a、76b中的一侧空间76a、且安装从设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上的开口部被拉入到上述空间76a内的线束4的线束安装部10b;从该线束安装部10b呈L字的筒状延伸、在支承轨道7的狭缝75及垫板15的切缝15a通过而向乘员室侧突出、在内侧穿通线束4的电线5而把该电线5导向座椅3的导出部10c。这样,滑块10安装在支承体11上,自由滑动地安装在支承轨道7上。即,在支承体11上安装连结部10a的滑块10通过支承体11滑动,与该支承体11及座椅3连动地在支承轨道7内滑动。
上述连结部10a是设成板状、在其中央设有孔的结构。该连结部10a与支承体11的滑动部14的前端部重叠,将螺栓18穿通在设于连结部10a的孔及设在滑动部14的孔中,同时在该螺栓18上螺纹结合螺母19,从而安装在支承体11上。
如图2所示,在上述线束安装部10b中,设有在箭头Y方向相对而在相互之间夹着构成线束4的波纹管6的一个端部6a的一对夹持板。另外,在各夹持板上,设有进入波纹管6的上述谷部的爪。另外,在一对夹持板上设有相互卡合的卡固部。该线束安装部10b按该波纹管6的中心轴与支承体11的滑动方向成平行的朝向安装线束4即波纹管6的一个端部6a。这样,滑块10由线束安装部10b保持线束4。
上述导出部10c把从安装在线束安装部10b的波纹管6的一个端部6a被拉出的电线5在其内侧穿通。之后,把该电线5从狭缝75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导向配置在乘员室侧的座椅3。另外,在垫板15的切缝15a中,穿通上述支承体11和滑块10的导出部10c双方。
在本发明中,由于设成在自由滑动地安装支承体11的支承轨道7上自由滑动地安装滑块10,所以,不必专门设置用于自由滑动地安装滑块10的轨道等,可以紧凑且简单地构成线束布设装置1A。进而,由于设成利用螺栓18及螺母19把滑块10的连结部10a安装在支承体11上,所以,可以使滑块10及支承轨道7双方的形状简化,可以进一步紧凑且简单地构成线束布设装置1A。另外,可以几乎不用施加变更地使用以往所使用的支承体11及支承轨道7。另外,由于设成在自由滑动地安装支承体11的支承轨道7上自由滑动地安装滑块10,所以,在支承体11所通过的垫板15的切缝15a中可以使滑块10的导出部10c即线束4通过,可以减少设在垫板15上的切缝15a的数目。这样,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上述的滑块10,所以,可以提供构成紧凑且简单、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的线束布设装置1A。
进而,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在支承体11上安装滑块10而使其与轨道7的内表面形成非接触状态。这样,滑块10和支承轨道7不会相互摩擦,可以顺畅地进行支承体11及滑块10的移动。
进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滑块10在保持线束4的中间部的状态下与支承体11连动地滑动,所以,即使滑块10滑动也不会在电线5的两端部施加应力,因此,可以防止电线5的两端部发生断线。
上述导向部件12A由合成树脂构成,如图2等所示,设有:形成为大体半圆柱状的本体部20A;导向部21A,其从本体部20A的上表面呈凹状形成,把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即空间76a外的线束4的余长部分引导到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的侧壁82和滑轮17之间;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上的第一固定部22A;固定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上的第二固定部23A;顺沿于从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的侧壁83和滑轮17之间被拉出到收容部8外而布设在地板2侧的线束4的拉出部24A。另外,上述导向部21A是从本体部20A的上表面呈凹状形成的槽,俯视观看形成为半圆状即U字状。线束4通过在该导向部21A通过而弯曲成平滑的U字状,被导向收容部8。
在本发明中,由于设有上述导向部件12A,所以,可以防止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4损伤或过度弯曲,另外,可以防止线束4相互摩擦。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分开地设置,另外,把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和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之间由导向部件12A连接,所以,可以根据地板2的形状以最合适的配置安装轨道9A及导向部件12A。即,可以提高轨道9A的配置自由度。
接着,参照图4说明上述构成的线束布设装置1A的动作。如图4(a)所示,线束布设装置1A,在支承体11即座椅3定位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时,线束4的余长部分收容在收容部8内。另外,如图4(b)所示,随着支承体11即座椅3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滑动到另一端部7b,滑块10与支承体11连动,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滑动到另一端部7b,线束4从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被拉出,被拉入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内。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用图5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B设有:设置了支承轨道7和平行地顺沿于该支承轨道7的收容部8的轨道9B、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省略图示)、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和导向部件12B。另外,轨道9B的支承轨道7及收容部8分开地设置。
上述导向部件12B由合成树脂构成,设有:形成为大体半圆柱状的本体部20B;导向部21B,其从本体部20B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将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的线束4的余长部分弯曲成U字状并导向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同时引导该线束4的波纹管6使其与收容部8的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83的内表面抵接;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上的第一固定部22B;固定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上的第二固定部23B;第二导向部24B,其使由导向部21B引导而被拉入到收容部8内并在该收容部8内折回成U字状的线束4的波纹管6,与导向部21B按上下不同的高度交叉并拉出到收容部8外。
另外,由导向部21B引导并被拉入到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内的线束4的波纹管6在收容部8内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且该折回的部分由波纹管6的弹性恢复力与收容部8的靠近支承轨道7的侧壁82的内表面抵接。即,线束4的波纹管6由通过在相同弯曲方向弯曲两次而在波纹管6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在收容部8内扩张,贴附在侧壁83的内表面及侧壁82的内表面。
在本发明中,把从支承轨道7被拉出的线束4的波纹管6弯曲成U字状,设置设有导向部21B的导向部件12B,该导向部21B引导该波纹管6与收容部8的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83的内表面抵接,而且,线束4的波纹管6在收容部8内在与由导向部21B形成的弯曲方向相同的弯曲方向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所以,该线束4即波纹管6在收容部8内扩张,贴附在侧壁83的内表面及侧壁82的内表面,即使在收容部8内不设滑轮17等导向部件(参照图2),线束4的波纹管6在从收容部8出入时也不会相互摩擦,可以顺畅地移动线束4。因此,可以把收容部8设成简单的筒形状,可以把线束布设装置1B进一步制成紧凑且简单的构成。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弯曲方向是相同的”意味着在多处弯曲的部件作为整体在螺旋方向弯曲。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由导向部21B引导从支承轨道7被拉出的线束4的波纹管6,使之与收容部8的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83的内表面抵接,所以,线束4的波纹管6的布设路径成为大圈,即弯曲半径变大,可以顺畅地移动线束4,同时,可以防止在线束4的波纹管6造成严重的弯曲弊病。另外,由于该线束4的波纹管6在收容部8内在与导向部21B所形成的弯曲方向相同的弯曲方向上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所以,可防止在线束4的波纹管6造成S字状的弯曲弊病。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了设有第二导向部24B的导向部件12B,该第二导向部24B把在收容部8内进一步折回的线束4的波纹管6与导向部21B按上下不同的高度交叉而拉出到收容部8外,所以,在线束4从收容部8出入时,可以防止线束4的波纹管6的交叉的部分相互摩擦。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用图6及图7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C设有:设置了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的轨道9C、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省略图示)、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导向部件12C、和安装在导向部件12C的上表面的盖部25。
上述轨道9C的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分开地设置。另外,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位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附近,按其长度方向与支承轨道7的宽度方向(箭头X)平行的朝向配置。即,轨道9C在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作为整体设成L字状。
上述导向部件12C由合成树脂构成,设有:本体部20C;导向部21C,其从本体部20C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将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4弯曲并导向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同时引导线束4使其与收容部8的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83的内表面抵接;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上的第一固定部22C;固定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上的第二固定部23C;第二导向部24C,其使由导向部21C引导而拉入到收容部8内并在该收容部8内折回成U字状的线束4,与导向部21C按上下不同的高度交叉并拉出到收容部8外。另外,由导向部21C引导而拉入到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内的线束4在收容部8内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且该折回的部分由波纹管6的弹性恢复力与收容部8的靠近支承轨道7的侧壁82的内表面抵接。
这样,在本发明中,通过分开地设置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另外利用导向部件12C连接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和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之间,所以,能根据地板2的形状按最合适的配置安装轨道9C及导向部件12C。即,可以提高轨道9C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设有安装在导向部件12C的上表面的盖部25,所以,可以防止收容在导向部21C内的线束4鼓出到导向部21C外。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用图8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D设有:设置了支承轨道7和与该支承轨道7平行配置的收容部8的轨道9D、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省略图示)、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和导向部件12D。
上述轨道9D的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分开地设置。另外,这些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配置成相互之间隔开规定间隔S。
上述导向部件12D由合成树脂构成,设有:本体部20D;导向部21D,其从本体部20D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将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4弯曲成U字状并导向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同时引导线束4使其与收容部8的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83的内表面抵接;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上的第一固定部22D;固定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上的第二固定部23D;第二导向部24D,其使由导向部21D引导而拉入到收容部8内并在该收容部8内折回成U字状的线束4,与导向部21D按上下不同的高度交叉并拉出到收容部8外。另外,由导向部21D引导并拉入到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内的线束4在收容部8内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且该折回的部分由波纹管6的弹性恢复力与收容部8的靠近支承轨道7的侧壁82的内表面抵接。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用图9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与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构成部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E设有:设置了支承轨道7和与该支承轨道7平行配置的收容部8的轨道9E、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省略图示)、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和导向部件12E。
上述轨道9E的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分开地设置。另外,这些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配置成相互之间隔开规定间隔S。另外,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和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沿支承轨道7的长度方向(箭头Z方向)相互错位。
上述导向部件12E由合成树脂构成,设有:形成为俯视观看大体L字状的本体部20E;导向部21E,其从本体部20E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将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4弯曲成U字状并引导向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同时引导线束4使其与收容部8的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83的内表面抵接;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上的第一固定部22E;固定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上的第二固定部23E;第二导向部24E,其使由导向部21E引导而拉入到收容部8内并在该收容部8内折回成U字状的线束4,与导向部21E按上下不同的高度交叉并拉出到收容部8外。另外,由导向部21E引导并拉入到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内的线束4在收容部8内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且该折回的部分由波纹管6的弹性恢复力与收容部8的靠近支承轨道7的侧壁82的内表面抵接。
另外,地板2(参照图3)的连接本体部20E的底面的部分设有凹凸。因此,本体部20E的底面成为顺沿于地板2的凹凸的形状。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地板2上存在凹凸时,通过在该凹凸上配置导向部件12E,可以避免对轨道9E的底面实施复杂的加工。另外,由于导向部件12E是合成树脂制的,所以,通过用射出成形来形成该导向部件12E,可以容易地且低成本地把上述底面制成为顺沿于地板2的凹凸的形状。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用图10至图12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F跨地板2(参照图3)和座椅3(参照图1)布设两个线束4。该线束布设装置1F设有:设置了支承轨道7和与该支承轨道7平行配置的收容部8的轨道9F、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省略图示)、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F、导向部件12F、和引导部件30。
上述轨道9F是与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轨道9A相同的构成。
在上述滑块10F,除了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滑块10的构成之外,设置有第二线束安装部10d,其自由滑动地收容在支承轨道7的一对空间76a、76b中的另一侧空间76b中,且安装从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被拉出而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入到上述空间76b内的线束4即波纹管6的一个端部6a。
上述导向部件12F由合成树脂构成,设有:形成为大体半圆柱状的本体部20F;导向部21F,其从本体部20F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将从支承轨道7的一侧空间76a被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的一个线束4弯曲成U字状,导向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内;导向部26F,其从本体部20F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将从支承轨道7的另一侧空间76b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的另一个线束4弯曲成U字状,导向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内;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第一固定部22F;固定在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的第二固定部23F;顺沿于从收容部8的一个端部8a被拉出到收容部8外而在地板2侧布设的线束4的拉出部24F。
上述构成的线束布设装置1F,在两个线束4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下跨地板2和座椅3进行布设。
上述引导部件30移动自由地收容在收容部8内。如图10所示,在该引导部件30设有供一个线束4通过的U字状的槽31、和另一个线束4所顺沿的U字状的外侧面,与这两个线束4连动地沿箭头Z方向在收容部8内移动。这样的引导部件30防止一个线束4和另一个线束4碰撞,使这些线束4顺利地出入。
这样,在本发明中,即使在线束4的布设数量多时,也可以把线束布设装置1F形成为紧凑且简单的构成。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用图13至图17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另外,对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G设有:设置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G的轨道9G、支承体11、一对护罩16(省略图示)、作为保持部的滑块10。另外,轨道9G的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G分开地设置。
如图14所示,在上述收容部8G设有:平行地顺沿于支承轨道7、收容线束4的余长部分的方筒状的平行部85;与该平行部85的一个端部相连、把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到支承轨道7外的线束4的余长部分导向平行部85的一个端部的连接部86。即,平行部85和连接部86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另外,如图15至图17所示,上述收容部8G由箱状的收容部本体50和形成为盖状来覆盖收容部本体50的上表面的收容部盖体40构成。
上述收容部本体50一体设有:与地板2重叠的底壁51;从底壁5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立设的一对侧壁52、53;与这些底壁51及侧壁52、53的一个端部相连形成为大体半圆柱状的本体部57;导向部58,其从本体部57的上表面呈凹状地形成,使从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开口部被拉出的线束4弯曲成U字状,并导向平行部85的一个端部、即侧壁52和侧壁53之间的空间,同时引导线束4使其与离开支承轨道7的侧壁53的内表面抵接;从本体部57的外表面突出而固定在支承轨道7的一个端部7a的固定部59;第二导向部60,其使由导向部58引导而被拉入到平行部85内(即侧壁52和侧壁53之间的空间)并在该平行部85内折回成U字状的线束4,与导向部58按上下不同的高度交叉,拉出到收容部8G外;连结一对侧壁52、53的另一端部彼此的侧壁54;设在侧壁54的外表面的用于向地板2安装的安装片55。即,构成收容部8G的大部分的收容部本体50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有构成“平行部85”的“底壁51、侧壁52、53、54”和构成“连接部86”的“本体部57、导向部58、第二导向部60”。
另外,由导向部58引导而拉入到平行部85的一个端部内的线束4在平行部85内进一步折回成U字状,且该折回的部分由波纹管6的弹性恢复力与靠近支承轨道7的侧壁52的内表面抵接。即,线束4由通过在相同弯曲方向两次弯曲而在波纹管6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在平行部85内扩张,贴附于侧壁53的内表面及侧壁52的内表面。
另外,上述第二导向部60把从位于平行部85的一个端部的波纹管6的另一端部6b被拉出的电线5拉出到收容部8G外。
上述收容部盖体40一体设有:在安装于收容部本体50的状态下与底壁51相对的上壁41a;分别从上壁41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立设的一对侧壁42、43a;与上壁41a的一个端部相连并覆盖上述本体部57的上表面的第二上壁41b;与上述侧壁43a的一个端部相连同时从第二上壁41b的端部立设的侧壁43b。即,收容部盖体40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有构成“平行部85”的“上壁41a、侧壁42、43a”和构成“连接部86”的“第二上壁41b、侧壁43b”。
即,如图17所示,底壁51、侧壁52、53、54、上壁41a和侧壁42、43a构成本发明的“平行部85”。另外,本体部57、导向部58、第二导向部60、第二上壁41b和侧壁43b构成本发明的“连接部86”。
这样的平行部85发挥与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收容部8”同样的功能,连接部86发挥与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导向部件12B”同样的功能。即,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布设装置1G在功能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说明过的线束布设装置1B大体相同,但由于通过采用合成树脂作为平行部85及连接部86的材质,可以由射出成型等一体成形这些平行部85及连接部86,所以,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同时可以减少组装工作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用薄壁的合页连结收容部本体50和收容部盖体40,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这些收容部本体50和收容部盖体40。另外,本发明的收容部8G只要至少具备收容部本体50即可,不一定非要具有收容部盖体40。
另外,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对收容在收容部8、8G中的线束4施力并吸收该线束4的松弛的松弛吸收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8G分开地设置,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一体地设置支承轨道7和收容部8、8G。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是安装在支承体11上且自由滑动地安装在支承轨道7上的滑块10、10F,但在本发明中,“保持部”也可以固定在座椅3上。另外,“保持部”也可以是支承体11、座椅3的一部分。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不过表示了本发明的代表性的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型。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1E、1F、1G线束布设装置;2地板(车体);3座椅(滑动体);4线束;7支承轨道;8、8G收容部;10、10F滑块(保持部);10b线束安装部;10d第二线束安装部(线束安装部);11支承体;12A、12B、12C、12D、12E、12F导向部件;85平行部;86连接部。

Claims (8)

1.一种线束布设装置,该线束布设装置跨车体和滑动体布设线束,该滑动体支承于支承体,该支承体自由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所述车体的长尺寸筒状的支承轨道上,其特征在于,设有: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对从开口部被拉入到该支承轨道内的所述线束进行保持,该开口部设于所述支承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而且,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滑动体以及所述支承体连动地滑动,且将所述线束从狭缝拉出到所述支承轨道外而引导至所述滑动体,该狭缝从所述支承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跨设至另一端部,和
收容部,所述收容部收容从所述支承轨道的所述开口部被拉出到该支承轨道外的所述线束的余长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以折回成U字状的状态收容所述线束的余长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将从所述支承轨道的所述开口部被拉出到该支承轨道外的所述线束的余长部分向所述收容部引导。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平行地顺沿于所述支承轨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容部设有平行部和连接部,所述平行部平行地顺沿于所述支承轨道,且收容从所述开口部被拉出到所述支承轨道外的所述线束的余长部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行部相连,且将从所述开口部被拉出到所述支承轨道外的所述线束的余长部分向所述平行部引导,并且,所述平行部和所述连接部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与所述支承轨道分开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部设有多个安装所述线束的线束安装部,且以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布设多个线束。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作为所述保持部的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支承体,且自由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轨道上。
CN2009801460156A 2008-12-16 2009-10-07 线束布设装置 Active CN102216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9844 2008-12-16
JP2008-319844 2008-12-16
JP2009-099100 2009-04-15
JP2009099100 2009-04-15
PCT/JP2009/067458 WO2010070970A1 (ja) 2008-12-16 2009-10-07 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6121A true CN102216121A (zh) 2011-10-12
CN102216121B CN102216121B (zh) 2013-10-16

Family

ID=4226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60156A Active CN102216121B (zh) 2008-12-16 2009-10-07 线束布设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08833B2 (zh)
EP (1) EP2360062B1 (zh)
JP (4) JP5180320B2 (zh)
CN (1) CN102216121B (zh)
WO (1) WO2010070970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0370A (zh) * 2012-08-23 2012-11-21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五研究所 有限转角潜望式光电观瞄镜用电气传输机构
CN106099822A (zh) * 2016-08-24 2016-11-09 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 管线引导装置
CN107005040A (zh) * 2014-10-27 2017-08-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模块
CN107069592A (zh) * 2016-02-09 2017-08-18 波音公司 用于在结构之间分布电力和数据的模块化系统
CN107849882A (zh) * 2015-06-30 2018-03-27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滑动车门的轨道组件
CN108110720A (zh) * 2016-11-25 2018-06-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供电装置
CN108574249A (zh) * 2017-03-08 2018-09-25 施瓦本机床自动化有限公司 移动系统
CN108790962A (zh) * 2018-05-18 2018-11-13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线束卷收结构
CN108988236A (zh) * 2017-05-30 2018-12-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电线的保护壳
CN110574250A (zh) * 2017-05-10 2019-12-1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线装置
CN110740898A (zh) * 2017-06-21 2020-01-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滑动装置
CN110945730A (zh) * 2017-07-20 2020-03-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WO2020140660A1 (zh) * 2019-01-02 2020-07-09 上海延锋座椅有限公司 长行程座椅的供电机构
CN111869026A (zh) * 2018-03-20 2020-10-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组装辅助部件的布线体、布线体的组装辅助部件及布线体组装物的制造方法
CN113423611A (zh) * 2019-03-28 2021-09-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线缆布置构造
CN114051683A (zh) * 2019-07-08 2022-02-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0631B2 (ja) 2009-02-17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JP5552388B2 (ja) * 2010-07-16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WO2012008044A1 (ja) * 2010-07-16 2012-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5608516B2 (ja) * 2010-11-10 2014-10-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5915287B2 (ja) * 2012-03-15 2016-05-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5929845B2 (ja) * 2013-06-14 2016-06-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6160469B2 (ja) * 2013-12-09 2017-07-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装置
JP6177816B2 (ja) * 2015-01-23 2017-08-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湾曲規制部材及び給電装置
JP2016165993A (ja) * 2015-03-02 2016-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JP6436039B2 (ja) 2015-10-01 2018-12-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スライド配線装置
JP6541034B2 (ja) 2015-12-22 2019-07-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スライド配線装置
US10594118B1 (en) * 2016-03-09 2020-03-17 Innovative Glass Corporation Cable routing system for electrified glass
JP2018085876A (ja) * 2016-11-25 2018-05-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の固定構造
JP6901914B2 (ja) * 2017-06-26 2021-07-1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6760228B2 (ja) * 2017-08-07 2020-09-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配索装置、及びスライド配線装置
JP6968634B2 (ja) * 2017-09-08 2021-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US11518276B2 (en) 2018-10-29 2022-12-06 Ts Tech Co., Ltd. Adjusting device of front and rear positions of seat
DE202019107116U1 (de) * 2019-12-19 2021-03-22 Igus Gmbh Energieführungskette und Speichereinheit für eine Energieführungskette
FR3114057B1 (fr) * 2020-09-15 2022-12-02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Dispositif de guidage de câble électrique pour glissière de sièg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KR20220060244A (ko) * 2020-11-04 2022-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레일
DE102021200455A1 (de) 2021-01-19 2022-07-21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erstelleinrichtung zum Längsverstellen einer Fahrzeugfunktionsbaugrupp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7430B1 (en) * 1999-02-25 2001-07-31 Bertrand Faure Equipments Sa Slide rail for removable vehicle seat
JP2005313662A (ja) * 2004-04-26 2005-11-1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1736368A1 (en) * 2005-06-24 2006-12-27 Yazaki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excess length absorb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5U (ja) * 1992-06-04 1994-01-11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給電機構
US6267630B1 (en) 1999-08-04 2001-07-31 Antay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ircular connector with blade terminal
JP3570317B2 (ja) * 1999-12-14 2004-09-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ドア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4057821B2 (ja) * 2002-03-08 2008-03-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用給電装置
JP4068389B2 (ja) * 2002-04-24 2008-03-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余長吸収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スライドドア用給電装置
DE60334955D1 (de) * 2002-05-14 2010-12-30 Honda Motor Co Ltd Kabelbaumschutz
US7042738B2 (en) * 2002-07-25 2006-05-09 Yazaki Corporation Power-supply wiring device and harness layout structure by the power-supply wiring device
JP2004210103A (ja) * 2002-12-27 2004-07-29 T S Tec Kk 電装品装備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リアシート
JP2005047380A (ja) * 2003-07-29 2005-02-24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電動スライドレール
DE102004013974B4 (de) * 2004-03-19 2007-01-04 Igus Gmbh Schiebetürsystem
WO2005099059A2 (en) * 2004-04-05 2005-10-20 Rizzuto Salvatore A Jr Slip-joint connection for electric service conduit to service boxes
JP4667844B2 (ja) * 2004-05-31 2011-04-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用給電装置
JP4085081B2 (ja) 2004-07-23 2008-04-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とプロテクタを備えたスライド配索装置
JP3983753B2 (ja) * 2004-07-23 2007-09-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配索装置
JP2006050841A (ja) 2004-08-06 2006-02-16 Yazaki Corp ロングスライド用給電装置
JP4403091B2 (ja) * 2005-03-03 2010-0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JP4531675B2 (ja) * 2005-10-18 2010-08-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配索装置
JP4791251B2 (ja) * 2006-05-19 2011-10-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揺動部分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08123748A (ja) * 2006-11-09 2008-05-29 Yazaki Corp 待ち受けコネクタ
JP5074757B2 (ja) * 2006-12-19 2012-1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08220150A (ja) * 2007-02-06 2008-09-18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2008220013A (ja) * 2007-03-01 2008-09-18 Yazaki Corp 給電装置
JP2008290596A (ja) * 2007-05-25 2008-12-0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7430B1 (en) * 1999-02-25 2001-07-31 Bertrand Faure Equipments Sa Slide rail for removable vehicle seat
JP2005313662A (ja) * 2004-04-26 2005-11-1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1736368A1 (en) * 2005-06-24 2006-12-27 Yazaki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excess length absorbing device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0370B (zh) * 2012-08-23 2015-04-01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五研究所 有限转角潜望式光电观瞄镜用电气传输机构
CN102790370A (zh) * 2012-08-23 2012-11-21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五研究所 有限转角潜望式光电观瞄镜用电气传输机构
CN107005040B (zh) * 2014-10-27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模块
CN107005040A (zh) * 2014-10-27 2017-08-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模块
CN107849882A (zh) * 2015-06-30 2018-03-27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滑动车门的轨道组件
CN107849882B (zh) * 2015-06-30 2020-01-03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滑动车门的轨道组件
CN107069592A (zh) * 2016-02-09 2017-08-18 波音公司 用于在结构之间分布电力和数据的模块化系统
CN106099822A (zh) * 2016-08-24 2016-11-09 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 管线引导装置
CN106099822B (zh) * 2016-08-24 2018-05-01 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 管线引导装置
CN108110720A (zh) * 2016-11-25 2018-06-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供电装置
CN108110720B (zh) * 2016-11-25 2020-09-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供电装置
CN108574249A (zh) * 2017-03-08 2018-09-25 施瓦本机床自动化有限公司 移动系统
CN110574250A (zh) * 2017-05-10 2019-12-1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线装置
CN110574250B (zh) * 2017-05-10 2021-01-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线装置
CN108988236A (zh) * 2017-05-30 2018-12-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电线的保护壳
CN108988236B (zh) * 2017-05-30 2020-03-3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电线的保护壳
CN110740898A (zh) * 2017-06-21 2020-01-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滑动装置
CN110945730A (zh) * 2017-07-20 2020-03-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CN110945730B (zh) * 2017-07-20 2021-10-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CN111869026A (zh) * 2018-03-20 2020-10-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组装辅助部件的布线体、布线体的组装辅助部件及布线体组装物的制造方法
CN108790962A (zh) * 2018-05-18 2018-11-13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线束卷收结构
WO2020140660A1 (zh) * 2019-01-02 2020-07-09 上海延锋座椅有限公司 长行程座椅的供电机构
US20220016997A1 (en) * 2019-01-02 2022-01-20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Power Supply Mechanism for Long-Stroke Seat
US11958386B2 (en) * 2019-01-02 2024-04-16 Yanfeng Adent Seating Co., Ltd. Power supply mechanism for long-stroke seat
CN113423611A (zh) * 2019-03-28 2021-09-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线缆布置构造
CN113423611B (zh) * 2019-03-28 2023-07-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线缆布置构造
CN114051683A (zh) * 2019-07-08 2022-02-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CN114051683B (zh) * 2019-07-08 2023-04-2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51877A (ja) 2013-03-14
JP2013042658A (ja) 2013-02-28
JP2013032160A (ja) 2013-02-14
JP5180320B2 (ja) 2013-04-10
US20120024564A1 (en) 2012-02-02
WO2010070970A1 (ja) 2010-06-24
EP2360062B1 (en) 2016-09-28
JPWO2010070970A1 (ja) 2012-05-24
CN102216121B (zh) 2013-10-16
JP5579248B2 (ja) 2014-08-27
EP2360062A1 (en) 2011-08-24
JP5718299B2 (ja) 2015-05-13
JP5635054B2 (ja) 2014-12-03
US9308833B2 (en) 2016-04-12
EP2360062A4 (en)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121B (zh) 线束布设装置
EP2476589B1 (en) Wire harness routing device
EP2400615B1 (en) Electrical wire routing device
CN102625758B (zh) 线束布线装置
CN103237686B (zh) 线束布线装置
JP5180157B2 (ja) レール装置、該レール装置を有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CN102481882B (zh) 线束布线装置
CN102741091B (zh) 线束布线装置
CN102625752B (zh) 线束布线装置
CN102549865B (zh) 线束布线装置
JP555238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5286063B2 (ja) スライド装置
JP579872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2007116781A (ja) 配索装置
JP5916087B2 (ja) 電線配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