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9209A -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9209A
CN101939209A CN2009801040268A CN200980104026A CN101939209A CN 101939209 A CN101939209 A CN 101939209A CN 2009801040268 A CN2009801040268 A CN 2009801040268A CN 200980104026 A CN200980104026 A CN 200980104026A CN 101939209 A CN101939209 A CN 101939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net
car bonnet
car
inner panel
engine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40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9209B (zh
Inventor
岩野吉宏
伊藤克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3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9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9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92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8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of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获得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罩装置,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了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发生变形的载荷时,也能够更加适当地产生被输入至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后端部(40D)的脚部(48)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平坦部(26)相接合,其中,所述脚部(48)在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部位处,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延伸设置。发动机罩内板(18)中,在骨骼部(20)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防撞筋(24),且在平坦部(26)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小加固筋。

Description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动机罩前端部中的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之间配置有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一种结构,即,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发生碰撞时用于保护该碰撞体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中,为了在发生碰撞时以适度的载荷使发动机罩内板等产生塑性变形,而在发动机罩内板上形成多个波浪形的加固筋,且在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之间配置加固板等,从而对发动机罩中的除了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区域部位(以下,有时称为“发动机罩普通部”)进行加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公知一种结构,即,在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中,当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前方一侧的发动机罩前端部侧发生碰撞时,为了适度地抑制被输入至该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而在被设置于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外板之间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上设置折皱部,从而在规定值以上的载荷输入时,以该折皱部作为起点而使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产生变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这里,作为步行者保护对策而将所述结构合并所得的结构中,例如,当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包含发动机罩锁止部的大致正上方部在内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通过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产生变形的载荷和使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产生变形的载荷,从而有可能增大被输入至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8973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0909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罩装置,其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发生变形的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加适当地产生被输入至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发动机罩外板,其构成发动机罩的外板,所述发动机罩以可开闭的方式覆盖发动机舱;发动机罩内板,其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被配置在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并构成发动机罩的内板,且具备在除了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区域上形成有多个加固筋的骨骼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其作为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加固用构件而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且设置有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输入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产生变形的弱化部,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邻接于所述骨骼部的发动机罩前方一侧且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而所述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后端部的脚部与所述平坦部相接合,其中,所述脚部在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部位处,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延伸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由于在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在除了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区域上形成有多个加固筋的骨骼部,所以,在例如碰撞体与骨骼部的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内板的骨骼部将和发动机罩外板一起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
另外,由于在作为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加固用构件而被配置在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之间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上,设置有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输入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产生变形的弱化部,所以,例如当碰撞体与发动机罩前端部发生碰撞从而自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被输入了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弱化部将产生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
另一方面,由于在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邻接于骨骼部的发动机罩前方一侧且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而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后端部,在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部位处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延伸设置的脚部,与发动机罩内板的平坦部相接合,所以,与例如没有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后端部上延伸设置脚部,且该后端部与发动机罩内板的骨骼部相接合的对比结构相比,对于来自发动机罩上方一侧的载荷的刚性降低了。由此,例如,在碰撞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与所述对比结构相比,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以及发动机罩内板可在较低的载荷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即,可抑制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以及发动机罩内板的变形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
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为,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中,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中,在所述骨骼部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防撞筋,且在所述平坦部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或者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呈凸状的加固部。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由于在发动机罩内板中,在骨骼部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防撞筋,且在平坦部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或者朝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呈凸状的加固部,所以,例如在碰撞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在发动机罩内板的平坦部处的局部变形被抑制,从而发动机罩前部整体以防撞筋作为起点而发生弯曲变形,进而产生载荷。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发动机罩锁加强件或发动机罩内板由于局部变形而溃裂(所谓下塌)的情况,从而通过发动机罩前部整体的弯曲变形,整体上有效地吸收了冲击能量。
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为,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中,所述加固部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由于加固部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所以,例如在碰撞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作用于平坦部上的载荷通过加固部而有效地传递到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的防撞筋一侧。由此,发动机罩更加稳定地以防撞筋作为起点而发生弯曲变形。
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装置为,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中,所述脚部被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中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上。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由于脚部被形成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中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上,所以,与例如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脚部被形成在靠近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上的对比结构相比,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向发动机罩内板接合的接合点之间的间距更宽,从而对于来自发动机罩上方一侧的载荷,发动机罩锁加强件更易于产生变形。由此,例如在碰撞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与所述对比结构相比,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以较低的载荷而产生塑性变形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抑制了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变形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
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装置为,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中,所述加固筋在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且沿着大致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而所述加固筋的前端被配置成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离开所述脚部的后端。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由于沿着大致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的加固筋的前端被配置成,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离开脚部的后端,所以,与例如加固筋的前端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和脚部的后端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对齐的对比结构相比,对于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通过脚部而输入的载荷,发动机罩内板更易于产生变形。由此,例如在碰撞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与所述对比结构相比,发动机罩内板以较低的载荷而产生塑性变形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抑制了发动机罩内板的变形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
发明的效果
如上文说明的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以下优异的效果,即,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发生变形的载荷时,也能够更加适当地产生被输入至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
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以下优异的效果,即,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发生变形的载荷时,也能够通过发动机罩前部整体的弯曲变形从而在整体上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以下优异的效果,即,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加固部而有效地将作用于平坦部上的载荷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的防撞筋一侧传递。
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以下优异的效果,即,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发生变形的载荷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变形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
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以下优异的效果,即,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和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发生变形的载荷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罩内板的变形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适用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
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2-2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罩内板以及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罩内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中,与碰撞体发生碰撞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为表示碰撞体与车辆用发动机罩发生碰撞时的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为以与图2相同的截面来表示实验前形状以及变形模式的侧剖视图。
图8为利用沿着图1中的8-8线的截面来表示实验前形状以及变形模式的正面观察时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2发动机舱
14发动机罩
14B发动机罩前端部
16发动机罩外板
18发动机罩内板
20骨骼部
22加固筋
24防撞筋
26平坦部
28小加固筋(加固部)
40发动机罩锁加强件
40D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后端部
44弱化部
48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结构)
下面利用图1~图8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这些图中适当标注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一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一侧、箭头W表示车宽方向。另外,在发动机罩关闭状态下,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相同的方向、发动机罩上下方向为与车辆上下方向相同的方向、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为与车宽方向相同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汽车(车辆10)中的车辆前部10A处,配置有以可开闭的方式覆盖发动机舱12的发动机罩(engine hood)14。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罩14为铝合金制。在发动机罩14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处,配置有铰链(图示省略),由此,发动机罩14可围绕铰链(图示省略)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的轴旋转移动、即可进行开闭。
如沿着图1中的2-2线的放大剖视图、即图2所示,发动机罩14具有:发动机罩外板16,其构成发动机罩14的外板,并沿着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发动机罩内板18,其相对于该发动机罩外板16而被配置在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并构成发动机罩14的内板。发动机罩外板16以及发动机罩内板18均通过对铝合金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发动机罩外板16的外周部通过卷边加工而与发动机罩内板18相结合。另外,发动机罩外板16的前端边缘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前端边缘相结合,从而构成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另外,在发动机罩外板16和发动机罩内板18被组装后的状态下,两者形成封闭截面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谓的“中空结构”),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上下方向上的间隙16X。
在图3中,通过俯视图而图示了在车辆前部10A中的发动机罩内板18和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后文详细叙述)之间的搭载位置关系,在图4中,通过立体图而图示了发动机罩内板18的主要部分。如图3及图4所示,发动机罩内板18中,在构成除了外周端部(外周端部中,前端部由符号18A表示、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由符号18B表示,后端部省略图示)之外的中央区域18C的骨骼部20上,形成有加固筋22。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省略了发动机罩内板18的后端一侧的图示。加固筋22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鼓出,并在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且沿着大致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有多个。
如图2所示,加固筋22中的顶部22A的一部分,与发动机罩外板16的内面16A通过粘结剂、即胶粘剂17A而接合在一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发动机罩内板18的骨骼部20、和在发动机罩外板16中与骨骼部20对置的部位所构成的部分,称为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罩普通部14C被设定为,发动机罩14中的除了外周端部以外的中央区域部位(参照图1中的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
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发动机罩内板18中,在骨骼部20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呈凸状的防撞筋24。防撞筋24具有以下功能,即,在发生车辆正面碰撞时,成为使发动机罩内板18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侧面观察时为倒V字形)弯曲时的起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撞筋24被形成为,将加固筋22中的顶部22A相连接,但防撞筋也可以被构成为,例如使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的防撞筋连为一体,即,在加固筋22的顶部22A上也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
另外,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罩内板18上,设置有邻接于骨骼部20的发动机罩前方一侧且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26。平坦部26为,被形成为平坦状且未形成有加固筋22的区域。在平坦部26中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左右一对共计两个作为加固部的小加固筋28。小加固筋28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呈凸状,并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即,在俯视发动机罩时,相对于防撞筋24的延伸方向呈直角的方向)形成。另外,虽然小加固筋28的筋高度(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的突出量),根据发动机罩内板18的刚性以及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参照图3,后文详细叙述)的刚性而进行合适的设定,但以加固筋22的筋高度(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的突出量)的30%以下作为大致标准而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mm)。
另外,由于图2所示的发动机罩14的发动机罩前端部14B一侧较重,所以在发动机罩14的关闭状态下需要防止发动机罩前端部14B一侧的自重下垂,但由于通过小加强筋28(参照图4)而形成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的脊线,所以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罩结构中,有效地防止了发动机罩前端部14B一侧的自重下垂。
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罩外板16和发动机罩内板18之间,配置有防凹陷加强件30,该防凹陷加强件30用于抑制发动机罩外板16在关闭发动机罩14时的变形(广义上为看作“发动机罩外板加固用的加固部件”的要素),并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与图2的图面垂直的方向)延伸。防凹陷加强件30为板状,并大致沿着发动机罩外板16延伸,且通过粘结剂、即胶粘剂17B而与发动机罩外板16的内面16A接合在一起。
与关闭状态的发动机罩14中的、发动机罩前端部14B(更加具体来说,为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的部位)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中央部相对应地配置有发动机罩锁止部32。发动机罩锁止部32具有:发动机罩锁止装置34,其在发动机舱12内被配置在散热器支承上部38(广义上为可看作“车身骨骼部件”的要素)一侧;撞针36,其被配置在发动机罩14一侧(发动机罩内板18一侧)且能够由构成发动机罩锁止装置34的一部分的插销34A(锁止部件)卡止。
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罩内板18的前端部18A上,贯穿形成有贯穿孔19,如图2所示,撞针36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被插入到该贯穿孔19中。撞针36被形成为,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开放的弯曲形状(大致U字形),并通过未图示的固定部件而以固定状态被支承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广义上为被看作“发动机罩前端部加固用的加固部件”的要素)的下壁部40B上,且相对于发动机罩内板18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突出。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被形成为板状,并作为发动机罩前端部14B的加固用构件而被配置在发动机罩外板16(参照图2)和发动机罩内板18之间,并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从而对发动机罩14中的撞针安装部周围进行加固。如图2所示,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前端凸缘部40A与防凹陷加强件30的前端凸缘部30A被接合在一起。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中,前端凸缘部40A的发动机罩后方一侧被形成为,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降下一阶的阶梯形状。在比前端凸缘部40A降下一阶而配置的下壁部40B上,形成有供撞针36插通用的贯穿孔42(参照图3),且固定有撞针36的安装端部36A。另外,被设置在撞针36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上的安装端部36A,在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从下壁部40B的后端起,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后斜上方立起的纵壁部40C,纵壁部40C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中间部中的上部,与防凹陷加强件30的后端凸缘部30B接合在一起。在纵壁部40C中,从发动机罩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到下部设置有弱化部44。即,通过在纵壁部40C的发动机罩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弯曲部44A,且在纵壁部40C的发动机罩上下方向的下部形成长孔44B(参照图3),从而使从纵壁部40C的发动机罩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到下部之间的部分成为被弱化的弱化部44。
弯曲部44A为,在纵壁部40C的发动机罩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弯曲成更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倾倒的部分,并沿着大致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直线状的折曲线部,该折曲线部为,在发生碰撞时成为压曲的起点的变形起点部。比弯曲部44A更靠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的部分,与比弯曲部44A更靠发动机罩前方一侧的部分相比,倾斜更为平缓。另外,如图3所示,长孔44B在纵壁部40C中,在比弯曲部44A更靠发动机罩前方一侧(即,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处,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而形成。因此,纵壁部40C成为,以弯曲部44A的折曲线为界线而设置了刚性差异的刚性差异结构。由此,弱化部44被设定为,在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对图2所示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输入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以弯曲部44A的折曲线部为起点而发生变形。
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中,纵壁部40C的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的后端部40D的一部分被设定为,与发动机罩外板16接近配置的顶壁部140D。如图3所示,在顶壁部140D上,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间隔而形成有胶粘剂填充部46。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通过被填充在胶粘剂填充部46中的粘结用的胶粘剂(图示省略),而与图2所示的发动机罩外板16接合在一起。
另外,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后端部40D上,形成有在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的部位处,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延伸设置的接合用的脚部48。脚部48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上,共计形成有三个,该顶端部(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的后端部)通过点焊(通过“×”标记来表示焊接点)而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平坦部26相接合。即,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与发动机罩内板18之间的焊接面为,称作脚部48的独立的面,从而接合部位被弱化。另外,如图2所示,脚部48被配置在比发动机罩锁止部32的配置位置更靠发动机罩前后方向的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另外,如图3所示,在脚部48被接合在平坦部26上的状态下,发动机罩内板18的加固筋22的前端被配置成,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离开脚部48的后端为规定距离(优选设定为20mm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0mm)。
(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由于发动机罩内板18设置有,在除了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区域18C上形成有多个加固筋22的骨骼部20,所以,例如在碰撞体与图1所示的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参照由图1中的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骨骼部20(参照图3)的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发动机罩内板18的骨骼部20将和发动机罩外板16一起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在作为发动机罩前端部14B的加固用构件而被配置在发动机罩外板16和发动机罩内板18之间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上,设置有弱化部44,以在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输入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产生变形,所以,例如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前端部14B发生碰撞而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被输入了规定值以上的载荷的情况下,通过弱化部44以弯曲部44A的折曲线部作为起点而变形,从而使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产生压曲,进而吸收冲击能量。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由于在发动机罩内板18上,设置有邻接于骨骼部20的发动机罩前方一侧且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26,而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后端部40D中,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部位处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延伸设置的脚部48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平坦部26相接合,所以,与例如没有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后端部(40D)上延伸设置脚部(48),且该后端部(40D)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骨骼部(20)相接合的对比结构相比,对于来自发动机罩上方一侧的载荷的刚性降低。
由此,在碰撞体50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图2所示的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的部位(发动机罩锁止部32的大致正上方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与所述对比结构相比,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以及发动机罩内板18能够以较低的载荷而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吸收冲击能量。即,能够抑制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以及发动机罩内板18的变形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另外,即使碰撞体50的碰撞位置比图2所示的位置稍微靠发动机罩后方一侧(例如,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与发动机罩内板18相接合的界限部的正上方附近),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中,如图3所示,由于脚部48被形成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上,所以与例如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脚部(48)被形成在靠近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上的对比结构相比,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接合点之间的间距更宽,从而相对于来自发动机罩上方一侧的载荷,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更易于产生挠曲变形。另外,由于加固筋22的前端被配置成,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离开脚部48的后端,所以,与对比结构中的、例如使加固筋22的前端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脚部48的后端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对齐的结构相比,相对于通过脚部48而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被输入的载荷,发动机罩内板18更易于产生变形(压溃)。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以及发动机罩内板18的变形载荷(压溃载荷)过度上升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中,由于在发动机罩内板18中,在骨骼部20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呈凸状的防撞筋24,且在平坦部26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呈凸状的小加固筋28,所以在碰撞体50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图2所示的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的部位(发动机罩锁止部32的大致正上方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发动机罩内板18的平坦部26处的局部变形被抑制,从而发动机罩14的前部整体以防撞筋24(参考图3)作为起点而发生弯曲变形(压溃),并产生载荷。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由于局部变形而引起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或者发动机罩内板18溃裂(所谓下塌)的情况,从而通过发动机罩14的前部整体的弯曲变形(通过利用发动机罩14整体的弯曲刚性而产生载荷),从而在整体上有效地吸收(EA)冲击能量(碰撞载荷的分散化)。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中,如图3所示,由于小加固筋28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所以在碰撞体50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与图2所示的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的部位(发动机罩锁止部32的大致正上方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作用于平坦部26的载荷将通过小加固筋28(参照图3)而被有效地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的防撞筋24(参照图3)一侧传递,从而应力将集中于防撞筋24上。因此,发动机罩14将更加稳定地以防撞筋24作为起点而发生弯曲变形。
由此,通过使图5所示的发动机罩14的前部整体发生弯曲变形,从而能够减轻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或者发动机罩内板18等的各零件压弯时产生的载荷,且能够在不妨碍各零件的能量吸收的条件下,对碰撞体50进行保护。
在这里进行补充说明,通常,由于当发动机罩普通部为低刚性且反应距离较大时,能量吸收量将减少,因此特别是在铝合金制的发动机罩的情况下,如上述实施方式这样,将发动机罩内板连接于发动机罩外板而形成所谓“中空结构”,从而实现加固的情况较多。另外,由于通常发动机罩锁加强件还需考虑到防凹陷性等,因而其板厚较大、刚性较高,所以如上述实施方式,多采用被弱化的结构,从而在规定值以上的载荷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作用时产生变形而进行能量吸收。如此,在对发动机罩普通部进行加固且将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弱化的结构(即,采用了在发动机罩前端一侧弱化、而在发动机罩普通部一侧加固这种反差方法的结构)中,例如,在碰撞体与发动机罩普通部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部位(包含发动机罩锁止部的大致正上方部在内的部位)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将产生使发动机罩普通部的发动机罩内板产生变形的载荷、和使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产生变形的载荷,因此根据其构造等的不同,有可能使被输入至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增大。相对于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即使在所述情况下,也能够更加适当地产生被输入至碰撞体上的载荷反力。
接下来,参照图6~图8对上述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补充说明,其中,图6至图8表示的为,使碰撞体50与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的部位(发动机罩锁止部32的大致正上方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碰撞时的步行者保护实验的结果。
图6为表示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加速度(为碰撞体产生的减速度(虽然为负的加速度,但在图6中利用绝对值来表示),换言之,为碰撞体承受的加速度)。实线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X的试验结果;单点划线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没有设定防撞筋24以及小加固筋28的结构(其余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Y的试验结果;虚线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没有设定防撞筋24以及小加固筋28、也没有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后端部40D上延伸设置脚部48,且该后端部40D与发动机罩内板18的骨骼部20相接合的对比结构Z的试验结果。
另外,在图7(由与图2相同的截面表示的侧剖视图)以及图8(沿着图1中的8-8线的在正面观察时的剖视图)中,双点划线表示试验前的形状;实线表示在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X的情况(图6中的实线的情况)下的、碰撞后的变形模式(最终状态);虚线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没有设定防撞筋24以及小加固筋28的构造Y的情况(图6中的单点划线的情况)下的、碰撞后的变形模式(最终状态)。另外,图8中的符号49为进气管。
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与由虚线表示的对比结构Z相比,由单点划线表示的结构Y以及由实线表示的结构X,整体上(尤其是,参照图6的曲线图中由细线包围的区域A)加速度更小、载荷((载荷)=(质量)×(加速度))也更小。
另外,当对单点划线和实线进行比较时,在从碰撞开始几毫秒(ms)之后(图6中的a点),单点划线的加速度小于实线的加速度,但其后(例如,图6中的b点、c点),大体上实线的加速度小于单点划线的加速度,从而在整体上,在采用实线的结构X的情况下的能量吸收量更大。在从碰撞开始几毫秒之后(图6中的a点),单点划线的结构Y的情况下的加速度小于实线的结构X的情况下的加速度的原因在于,在单点划线的结构Y的情况下,与脚部48相接合的平坦部26附近(更加具体来说,为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脚基座附近的脊线部)产生了局部变形,其后(例如,图6中的b点、c点),大体上实线的结构X的情况下的加速度小于单点划线的结构Y的情况下的加速度的原因在于,应力通过防撞筋24而集中,从而发动机罩14的前部整体产生了弯曲变形。
根据图7以及图8,当对虚线的结构Y的变形模式和实线的结构X的变形模式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由于在实线的结构X中以防撞筋24作为弯曲起点,因此与虚线的结构Y相比,发动机罩14的前部整体产生了弯曲变形。由此,在实线的结构X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能量吸收。
如上文说明的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即使在碰撞体50与发动机罩普通部14C和靠近发动机罩前端边缘14A的部位(发动机罩锁止部32的大致正上方部)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发生了碰撞,从而产生了使发动机罩普通部14C的发动机罩内板18和发动机罩前端部14B的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发生变形的载荷时,也能够更加适当地产生被输入至碰撞体50上的载荷反力(提高了步行者保护性能)。
(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罩内板18中,在骨骼部20的规定位置上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防撞筋24,且在平坦部26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呈凸状的作为加固部的小加固筋28,虽然此种结构为优选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例如不在发动机罩内板上形成发动机罩锁加强件或者小加固筋(加固部)的结构。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固部的小加固筋28被设定为,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呈凸状,且在发动机罩内板18的平坦部26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两个,但是,加固部也可以为,例如朝向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呈凸状的加固部,另外,还可以在平坦部26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固部的小加固筋28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虽然此种结构为优选结构,但加固部也可以为,例如,沿着相对于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呈倾斜方向的方向而形成的加固部等其他形式的加固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脚部48被形成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中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上,虽然此种结构为优选结构,但是脚部48也可以,以例如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中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两侧的大致靠近中央部处各形成一个等的形式而形成在其他位置上,并且形成个数也可以为三个以外的个数。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固筋22的前端被配置成,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离开脚部48的后端,虽然此种结构为优选结构,但加固筋的前端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例如可以和脚部的后端在发动机罩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一致。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发动机罩锁加强件40的纵壁部40C上形成弯曲部44A以及长孔44B而构成了弱化部44,但弱化部可以为,例如仅具有弯曲部44A的弱化部、或者仅在纵壁部40C上形成贯穿孔或者凹部的弱化部等其他的弱化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以参照的方式引用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24152的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具有:
发动机罩外板,其构成发动机罩的外板,所述发动机罩以可开闭的方式覆盖发动机舱;
发动机罩内板,其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被配置在发动机罩下方一侧并构成发动机罩的内板,且具备在除了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区域上形成有多个加固筋的骨骼部;
发动机罩锁加强件,其作为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加固用构件而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且设置有当从发动机罩上方一侧输入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产生变形的弱化部,
在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邻接于所述骨骼部的发动机罩前方一侧且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而所述发动机罩锁加强件的后端部的脚部与所述平坦部相接合,其中,所述脚部在沿发动机罩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部位处,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延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中,在所述骨骼部的发动机罩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形成有防撞筋,且在所述平坦部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一侧或者发动机罩上方一侧呈凸状的加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所述加固部沿着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所述脚部被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罩锁加强件中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侧上。
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所述加固筋在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且沿着大致发动机罩前后方向形成,而所述加固筋的前端被配置成向发动机罩后方一侧离开所述脚部的后端。
CN2009801040268A 2008-02-04 2009-01-21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9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4152A JP4407755B2 (ja) 2008-02-04 2008-02-04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2008-024152 2008-02-04
PCT/JP2009/050865 WO2009098939A1 (ja) 2008-02-04 2009-01-21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9209A true CN101939209A (zh) 2011-01-05
CN101939209B CN101939209B (zh) 2012-11-28

Family

ID=4095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402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9209B (zh) 2008-02-04 2009-01-21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84943B2 (zh)
EP (1) EP2239184B1 (zh)
JP (1) JP4407755B2 (zh)
CN (1) CN101939209B (zh)
WO (1) WO2009098939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1623A (zh) * 2012-09-05 2014-03-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机罩组件以及用于对齐车辆的前端组件部件的方法
CN103879459A (zh) * 2014-02-27 2014-06-25 湖南湖大三佳车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轿车发动机盖
CN103879458A (zh) * 2014-02-27 2014-06-25 湖南湖大三佳车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轿车行李箱盖
CN104220322A (zh) * 2012-02-06 2014-12-17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车辆引擎罩
CN104470766A (zh) * 2012-06-27 2015-03-25 埃斯顿·马汀·拉共达有限公司 车辆组件
CN105799789A (zh) * 2015-01-21 2016-07-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能量吸收器
CN105873810A (zh) * 2014-04-18 2016-08-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的闩眼托架安装构造
CN105873811A (zh) * 2014-03-26 2016-08-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汽车用发动机罩构造及其发动机罩内侧板
CN106005036A (zh) * 2015-03-27 2016-10-1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构造
CN106218729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舱盖总成
CN107284529A (zh) * 2016-04-01 2017-10-24 标致雪铁龙集团 发动机罩及其制造方法、含该发动机罩的机动车辆
CN109501869A (zh) * 2018-10-23 2019-03-2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铝合金发动机罩
CN110450859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73902T1 (de) * 2004-08-31 2010-07-15 Toray Industries Motorhaube für kraftfahrzeug
DE102007053171A1 (de) * 2007-11-08 2009-05-1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hau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9042062A1 (de) * 2009-09-17 2011-03-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Kaross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9058288A1 (de) * 2009-12-14 2011-06-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Detroit Kaross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529998B1 (en) * 2009-12-28 2016-03-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ood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120298436A1 (en) * 2010-02-09 2012-11-29 Kim Ho Engine hood
JP2013521194A (ja) * 2010-03-05 2013-06-10 シェイプ・コープ 歩行者のためのボンネット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WO2012004881A1 (ja) 2010-07-08 2012-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5719633B2 (ja) * 2011-02-25 2015-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
WO2012122256A2 (en) 2011-03-09 2012-09-13 Shape Corp. Vehicle energy absorber for pedestrian's upper leg
DE102011116455A1 (de) * 2011-10-20 2013-04-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geeinrichtung
JP5835279B2 (ja) * 2013-06-28 2015-1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US9278715B2 (en) * 2013-08-22 2016-03-0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Hood inner design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9102361B2 (en) * 2014-01-08 2015-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hood fold initiator free of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JP6258108B2 (ja) * 2014-04-09 2018-01-1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車輌用フード
US9393922B2 (en) * 2014-05-23 2016-07-19 Goog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 energy-absorbing end of a vehicle
US10720683B2 (en) 2014-09-30 2020-07-21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Battery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features for internal flow
US10658717B2 (en) 2014-09-30 2020-05-19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Battery module active thermal management features and positioning
US9825343B2 (en) 2014-09-30 2017-11-2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attery module passive thermal management features and positioning
US9381879B2 (en) * 2014-11-12 2016-07-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ocal energy absorber
CN107107965B (zh) * 2014-12-16 2019-09-13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组件、前端模块、包含其的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JP6405567B2 (ja) * 2014-12-25 2018-10-17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ード前部構造
US10092055B2 (en) 2016-01-06 2018-10-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ocal energy absorber
JP6718726B2 (ja) * 2016-03-31 2020-07-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車両用フード
MX2019012634A (es) * 2017-04-21 2019-12-11 Jfe Steel Corp Estructura de la pieza de union para un componente de panel y metodo de union.
CN107244355A (zh) * 2017-07-24 2017-10-13 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汽车引擎盖
WO2019150639A1 (ja) * 2018-01-30 2019-08-0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
JP7173167B2 (ja) * 2019-01-10 2022-11-1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自動車パネル
FR3097809B1 (fr) * 2019-06-28 2021-12-17 Renault Sas Capot, notamment en matériau composite, pour un véhicule.
KR20220086055A (ko) * 2020-12-16 2022-06-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드 마운팅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75889T3 (es) 1999-10-21 2002-11-16 Ford Global Tech Inc Capo de motor para automoviles con proteccion para peatones.
JP4476427B2 (ja) 2000-04-21 2010-06-0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パネ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87614B2 (ja) 2002-02-27 2009-07-0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車体パネル
JP4179826B2 (ja) 2002-06-05 2008-11-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車体フード用パネル構造体
JP4042129B2 (ja) 2002-07-17 2008-02-06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フード構造
JP2004076065A (ja) 2002-08-13 2004-03-11 Kobe Steel Ltd 自動車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パネル
JP2004082796A (ja) 2002-08-23 2004-03-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パネル構造
DE10259591A1 (de) * 2002-12-19 2004-07-15 Daimlerchrysler Ag Motorhaube mit Fußgängerschutz
EP1829770B1 (en) * 2003-07-01 2012-10-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hood structure and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2005075176A (ja) * 2003-09-01 2005-03-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2005075163A (ja) * 2003-09-01 2005-03-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4053482B2 (ja) * 2003-09-01 2008-0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4422454B2 (ja) * 2003-09-22 2010-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4076487B2 (ja) * 2003-09-25 2008-04-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4200907B2 (ja) 2004-01-27 2008-1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4306485B2 (ja) * 2004-02-13 2009-08-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跳ね上げ式フード
JP2005239092A (ja) 2004-02-27 2005-09-08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フード構造
US7296845B2 (en) * 2005-01-19 2007-11-20 Alcoa Inc. Combined palm-latch reinforcement for closure panels
JP4857595B2 (ja) * 2005-04-27 2012-01-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512870B2 (ja) 2005-07-27 2010-07-28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ード構造
JP4719039B2 (ja) * 2006-03-15 2011-07-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用フード
CN100503340C (zh) * 2006-07-07 2009-06-2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机动车用发动机罩
JP4664874B2 (ja) * 2006-07-07 2011-04-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用フード
JP4796449B2 (ja) 2006-07-21 2011-10-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用フード
JP4189859B2 (ja) 2006-07-21 2008-12-03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用アンダースポイラ
KR20080048281A (ko) * 2006-11-28 2008-06-02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보행자 보호 후드 인너판넬 모듈
JP5194611B2 (ja) 2007-02-09 2013-05-0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板材の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プレス成形品
ATE487654T1 (de) * 2007-03-07 2010-11-15 Alcoa Inc Fussgängersichere motorhaube mit verstärkungsschaumstoff
JP4958717B2 (ja) 2007-10-11 2012-06-2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車輌用フード及び車輌フード用補強材
JP5205076B2 (ja) 2008-02-13 2013-06-05 サンウエーブ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ジフード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0322A (zh) * 2012-02-06 2014-12-17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车辆引擎罩
CN104220322B (zh) * 2012-02-06 2017-06-20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车辆引擎罩
CN104470766A (zh) * 2012-06-27 2015-03-25 埃斯顿·马汀·拉共达有限公司 车辆组件
US9434418B2 (en) 2012-09-05 2016-09-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ood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aligning front end assembly components for a vehicle
CN103661623B (zh) * 2012-09-05 2017-06-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机罩组件以及用于对齐车辆的前端组件部件的方法
CN103661623A (zh) * 2012-09-05 2014-03-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机罩组件以及用于对齐车辆的前端组件部件的方法
CN103879459A (zh) * 2014-02-27 2014-06-25 湖南湖大三佳车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轿车发动机盖
CN103879458A (zh) * 2014-02-27 2014-06-25 湖南湖大三佳车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轿车行李箱盖
CN105873811B (zh) * 2014-03-26 2018-09-1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汽车用发动机罩构造及其发动机罩内侧板
CN105873811A (zh) * 2014-03-26 2016-08-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汽车用发动机罩构造及其发动机罩内侧板
CN105873810A (zh) * 2014-04-18 2016-08-1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的闩眼托架安装构造
CN105799789B (zh) * 2015-01-21 2018-06-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能量吸收器
CN105799789A (zh) * 2015-01-21 2016-07-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能量吸收器
CN106005036B (zh) * 2015-03-27 2018-05-25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构造
CN106005036A (zh) * 2015-03-27 2016-10-1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车辆用发动机罩构造
CN107284529A (zh) * 2016-04-01 2017-10-24 标致雪铁龙集团 发动机罩及其制造方法、含该发动机罩的机动车辆
CN106218729B (zh) * 2016-07-29 2018-04-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舱盖总成
CN106218729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舱盖总成
CN109501869A (zh) * 2018-10-23 2019-03-2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铝合金发动机罩
CN110450859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07755B2 (ja) 2010-02-03
JP2009184430A (ja) 2009-08-20
WO2009098939A1 (ja) 2009-08-13
EP2239184A1 (en) 2010-10-13
CN101939209B (zh) 2012-11-28
US7984943B2 (en) 2011-07-26
EP2239184A4 (en) 2012-10-17
US20100314907A1 (en) 2010-12-16
EP2239184B1 (en)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9209B (zh)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CN105339243B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JP6185437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EP2851272B1 (en) Structure for front part of vehicle body
US984991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US963065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6020504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109774792B (zh) 车辆框架结构
JP2007038839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8491049B2 (en) Frontal structure of vehicle
JP623245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6369427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109649498A (zh) 前车身加强结构
CN106043450B (zh) 车辆前部构造
WO2006049536A1 (en)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cabs
CN107021138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CN110884567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6164184B2 (ja) 自動車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JP2020147067A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109070941B (zh)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JP7213224B2 (ja) 車体構造
JP717781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3707283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707202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