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417B - 色料供給機構 - Google Patents
色料供給機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3417B TWI703417B TW108100624A TW108100624A TWI703417B TW I703417 B TWI703417 B TW I703417B TW 108100624 A TW108100624 A TW 108100624A TW 108100624 A TW108100624 A TW 108100624A TW I703417 B TWI703417 B TW I70341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toner cartridge
- shutter
- color material
- supply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067—Toner discharging opening covered by arcuate shutt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75—Generally cylindrical container shape having two end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5—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not acting as a pass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5—Stirring member in developer contai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色料匣,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排出口的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旋轉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往前述開位置作旋轉,前述卡合部從前述退避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作移動。
Description
關於電子照像影像形成用之色料匣、色料供給機構、開閉器。
於電子照像式之影像形成裝置方面,已知悉採取了就作為影像形成相關之旋轉體的感光鼓、顯影輥等要素進行一體化為匣,可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以下,裝置本體)作裝卸的構成。
在如此將匣可裝卸地設於影像形成裝置之構成的一者方面,亦已知悉將就隨著影像形成而持續消耗之色料(顯影劑)作了收容的色料匣作成與感光鼓、顯影輥係可個別地交換之構成。
在如此之構成方面,係往具有顯影輥等之顯影裝置從排出口傳遞收容於色料匣內之色料(顯影劑)。此外,已知悉為了防止色料從排出口往外部溢漏,而設有供於將排出口作開閉用的開閉器等之開閉構材的構成。
例如於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平7-199623號公 報,係揭露將圓筒狀之色料匣(顯影劑補給容器)配裝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時,將色料匣予以旋轉從而將開閉器打開之構成。
本發明之目的,係使上述之現有技術進展者。
本案相關之第1發明,係可於接收裝置作裝卸的色料匣,特徵在於: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排出口的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旋轉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 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往前述開位置作旋轉,前述卡合部從前述退避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作移動。
此外,第2發明,係可於接收裝置作裝卸的色料匣,特徵在於: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排出口的容器;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旋轉的開閉構材;以及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往前述閉位置作旋轉,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往前述退避位置作移動。
第3發明,係可藉伴隨旋轉動作的配裝動作而配裝於接收裝置的色料匣,特徵在於: 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開口部之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開口部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開口部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開口部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移動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隨著前述旋轉動作,前述卡合部從前述退避位置移動至前述卡合位置。
第4發明,係可藉伴隨旋轉動作的卸除動作而從接收裝置作卸除的色料匣,特徵在於: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開口部之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開口部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 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開口部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開口部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移動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隨著前述旋轉動作,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移動至前述退避位置。
第5發明,係可於接收裝置作裝卸的色料匣,特徵在於: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排出口的容器;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移動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 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開閉構材;以及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往前述閉位置作移動,使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往前述退避位置作移動之設在前述容器的退避位置移動部。
第6發明,係用於形成電子照像影像之色料匣,特徵在於: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從前述收容部將色料作排出用的排出口之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可在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打開用之開位置、及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關閉用之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旋轉的開閉構材;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在前述閉位置與前述開位置之間作旋轉,前述卡合部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於至少前述開閉構材之旋轉軸線方向。
第7發明,係用於形成電子照像影像之色料匣,特徵在於: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從前述收容部將色料作排出用的排出口之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可在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 排出口予以打開用之開位置、及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關閉用之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旋轉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至少曝露於前述開閉構材之旋轉半徑方向之外側,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在前述閉位置與前述開位置之間作旋轉,前述卡合部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於至少前述開閉構材之旋轉半徑方向。
第8發明,係用於形成電子照像影像之色料匣,特徵在於: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從前述收容部將色料作排出用的排出口之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可在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打開用之開位置、及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關閉用之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旋轉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具有:至少朝向前述開閉構材之旋轉半徑方向外側而突出的第1突起;以及朝向前述開閉構材相對於前述容器從前述閉位置旋轉至前述開位置的方向之下游側而突出的設在前述第1突起之第2突起; 前述卡合部,係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在前述閉位置與前述開位置之間作旋轉,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
第9發明,係用於形成電子照像影像之色料匣,特徵在於: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從前述收容部將色料作排出用的排出口之容器;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可在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打開用之開位置、及供於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予以關閉用之閉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容器而移動的開閉構材;以及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使前述卡合部作移動的設在前述容器之移動部。
第10發明,係於用於色料匣之開閉器,特徵在於:具有:實質為圓弧狀的本體部;設在前述本體部之長邊方向上的端部,朝向在前述本體部之短邊方向上的端部側而延伸之第1臂部;以及設在前述第1臂部之前端側,於前述圓弧形狀之徑向上朝向外側而突出的第1突起;前述第1突起可相對於前述本體部,而移動於至少前述本體部之前述長邊方向。
可使上述之現有技術進展。
30‧‧‧第二開口部
43‧‧‧被插入導引部
43a‧‧‧碰觸部
43b‧‧‧被旋轉導引部
44‧‧‧把持構材
44a‧‧‧固定部
44b‧‧‧操作部
53‧‧‧第二開閉器
53a‧‧‧扣合部
53b‧‧‧爪部
53c‧‧‧前端面
54‧‧‧第二密封件
58‧‧‧連通部
61‧‧‧第一鎖止臂
61a‧‧‧爪部
62‧‧‧鎖止解除爪
63‧‧‧開閉器保持部
64‧‧‧攪拌軸密封件
圖1係實施例相關之色料匣之側面圖。
圖2係就實施例相關之影像形成裝置之示意構成作繪示的示意性而表示之剖面圖。
圖3係於顯影單元配裝色料匣的狀態下之示意性而表示的側剖面。
圖4係實施例相關之顯影單元之示意性而表示的透視圖。
圖5係實施例相關之色料匣之示意圖。
圖6係在配裝(插入)前之顯影單元與色料匣之示意圖。
圖7係在配裝(插入)中途之顯影單元與色料匣之示意圖。
圖8係就被插入導引部之構成之變形例作繪示的示意性而表示之側面圖。
圖9係就作用於色料匣之力關係作繪示的示意性而表示之側面圖。
圖10係就碰觸部與被碰觸部作碰觸的狀態作繪示之示意圖。
圖11係容器框體被旋轉而色料匣被定位時之 示意圖。
圖12係各開閉器移動至開位置,各色料收容部被連通時之示意圖。
圖13係就實施例相關之影像形成裝置之構成作繪示的示意圖。
圖14係顯影單元及色料匣之開口部附近之部分側剖面圖。
圖15係就顯影單元與色料匣之示意構成作繪示的剖面圖。
圖16係色料匣之開口部附近之分解透視圖。
圖17係就色料匣之開閉器開閉動作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8係顯影單元之開口部附近之分解透視圖。
圖19係就顯影單元之開閉器開閉動作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
圖20係色料匣與顯影單元之示意性側剖面圖。
圖21係色料匣與顯影單元之透視圖。
圖22係顯影單元與色料匣之示意性剖面圖。
圖23係開閉器部周邊之示意性側剖面圖。
於圖24,(a)係圖16之A1剖面圖,(b)係圖18之A2剖面圖,(c)係圖20(b)之A3剖面圖。
圖25係顯影單元與色料匣之側剖面圖。
圖26係就連通部從第一色料收容部側視看時之示意圖。
圖27係顯影單元與色料匣之示意性剖面圖。
圖28係供於就顯影單元之第一開閉器與色料匣之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之圖。
圖29係供於就顯影單元之色料匣之接收部附近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0係供於就顯影單元之色料匣之接收部附近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1係供於就顯影單元之色料匣之接收部附近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2係供於就色料匣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3係供於就色料匣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4係供於就色料匣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5係供於就色料匣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6係供於就色料匣之詳細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37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38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 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39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0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1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2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3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開放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4係就第二開口部與第三開口部附近作繪示之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
圖45係供於就從色料匣往顯影單元之色料搬送構成作說明用的圖。
圖46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閉塞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7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閉塞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8係供於就第一開閉器與第二開閉器之閉塞動作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49係供於就色料匣往顯影單元作配裝前之狀態作說明用的透視圖。
圖50係就被插入導引部(驅)與插入導引部 (驅)附近作繪示的長邊剖面圖。
圖51係就被插入導引部(驅)與插入導引部(驅)的形狀作繪示的剖面圖。
圖52係就被插入導引部(驅)與插入導引部(驅)的形狀作繪示的剖面圖。
圖53係就被插入導引部(非)與插入導引部(非)附近作繪示的長邊剖面圖。
圖54係就被插入導引部(驅)與被插入導引部(非)的關係作繪示的圖。
圖55係供於就被插入導引部(驅)與被插入導引部(非)的關係作說明用的圖。
圖56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閉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57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開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58係就第二開閉器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59係就第二開閉器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60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閉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61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閉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62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開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
圖63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閉位置之狀態作繪 示的說明圖。
圖64係色料匣之說明圖。
以下利用圖式,而說明關於電子照像影像形成用之影像形成裝置、色料像形成部及色料匣。另外,影像形成裝置,係指例如運用電子照像影像形成程序而於記錄媒體形成影像者。例如,包含電子照像複印機、電子照像印表機(例如,LED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等)、電子照像傳真機裝置等。
另外,在以下的實施例係例示設有1個色料像形成部的單色之影像形成裝置。然而,設於影像形成裝置之色料像形成部的個數非限定於此者。例如亦可為影像形成裝置具有複數個色料像形成部,形成彩色影像者。
另外同樣地,關於在實施例中揭露之各構成,只要未特別為限定性的記載,則非就材質、配置、尺寸、其他數值等作限定者。此外,除非特別明記,上方係指設置了影像形成裝置時之重力方向上方者。
在本實施例係就有助於適用性提升之構成而詳細說明。具體而言,攸關使用者將色料匣配裝於顯影單元(顯影匣)時之操作感的提升。
首先,就影像形成裝置全體之構成作說明 後,就顯影單元與色料匣而詳細說明。另外,將色料匣配裝於顯影單元之動作稱作配裝動作,將卸除之動作稱作卸除動作。
圖2,係就本實施例相關之影像形成裝置A的構成作繪示之側剖面構成圖。示於圖2之影像形成裝置A,係接收來自被可通信地連接的個人電腦等之外部機器的影像資訊。然後,依接收之影像資訊,影像形成裝置A係依電子照像影像形成程序而於記錄媒體P(例如,記錄紙、OHP片、布等)形成運用顯影劑(色料)之影像(色料像)者。
影像形成裝置A,係構成為色料像形成部(色料像形成單元)B可相對於裝置本體作裝卸。本實施例之色料像形成部(色料像形成單元)B,係具有感光鼓單元(感光鼓匣)C、顯影單元(顯影裝置、顯影匣)D、及色料匣E。色料匣E係可於顯影單元D作裝卸。亦即顯影單元D係具有供於就色料匣E作配裝用之配裝部,成為就色料匣E作接收的接收裝置(收容裝置)。
於此,色料像形成部(色料像形成單元)係可視為包含感光鼓及對於感光鼓而作用之要素的單元。
本實施例之感光鼓單元C、顯影單元D、及色料匣E係分別為以可對於裝置本體而獨自作裝卸之方式而構成的匣。如此之構成的情況下,有時特別將感光鼓單元 C稱作感光鼓匣,將顯影單元D稱作顯影匣等。
另外感光鼓單元C、顯影單元D、及色料匣E無須被分別個別匣化。例如,亦可為感光鼓(或具有感光鼓之感光鼓單元)被固定於裝置本體,僅顯影單元(顯影匣)D與色料匣E被構成為可裝卸。
此外,亦可呈感光鼓單元C與顯影單元D被一體化,以一個匣而可於裝置本體作裝卸。有時將感光鼓單元C與顯影單元D一體化之匣特別稱作處理匣。於此構成之情況下,係色料匣E被對於處理匣作裝卸。此情況下係可將處理匣視為接收裝置。關於採用處理匣之構成的影像形成裝置,係後述於實施例4。
另外亦可為感光體鼓、顯影單元被固定於裝置本體,僅色料匣E可於裝置本體作裝卸之構成。於此情況下係影像形成裝置本體本身視為色料匣E之接收裝置。
另外有時將接收裝置(顯影單元D)與色料匣E結合之構成部分,稱作色料供給機構(色料供給單元、色料供給裝置)等。於色料供給機構,色料被從色料匣E供應(補給)至接收裝置。
另外於本實施例,作為像乘載體之感光鼓係指將凸緣等一體化於具有感光層之滾筒的構成。
各匣之安裝、及卸除係由使用者(操作者、用戶)進行。此外,裝置本體(影像形成裝置本體),係指從影像形成裝置A將各匣(感光鼓單元C、顯影單元D、色料匣E)除外之構成部分。
感光鼓單元C,係感光鼓(像乘載體)16、帶電輥17、及清潔片19等被一體地單元化者,於本實施例係可於裝置本體作裝卸之匣(感光鼓匣)。此外,顯影單元D,係顯影輥(顯影劑乘載體)24等被一體地單元化者,於本實施例係可於裝置本體作裝卸之匣(顯影匣)。作為顯影劑容器之色料匣E,係收容作為顯影劑的色料t之色料收容容器(顯影劑收容容器、容器)47等被一體地匣化者。
感光鼓16係旋轉於圖示在圖2的箭頭a之方向。旋轉的感光鼓16之表面係藉作為帶電手段的帶電輥17而均勻帶電。於此感光鼓16從雷射掃描器(曝光手段)1照射依影像資訊之雷射光L,從而在感光鼓16形成依影像資訊之靜電潛影。然後,被乘載搬送至顯影輥24之色料t就靜電潛影作顯影。藉此,於感光鼓16上形成色料像。
於此,參照圖3,而說明關於色料像形成部B之顯影程序。作為接收裝置之顯影單元D的框體35係將顯影輥24可旋轉地支撐。從設於裝置本體的不圖示之馬達等的動力源接受驅動力,顯影輥24係相對於感光鼓16被旋轉驅動於順向(圖中箭頭b之方向)。
顯影室31內之色料t係被藉顯影片25限制其層厚而承載於顯影輥24之周面上。在層厚被限制時,對於色料藉摩擦帶電而賦予電荷。然後,帶電之色料係進行感光鼓16之靜電潛影。
於顯影單元D,顯影室31係透過第一開口部29而與第一色料收容部(顯影劑收容部)28連通。被藉不圖示之驅動源而旋轉驅動的第一色料搬送手段27係從第一色料收容部28往顯影室31供應色料t。
此外,由第二開口部(收容體開口、接收口、接收開口)30與第三開口部(容器開口、排出口、排出開口)49形成連通部58。透過此連通部58,第一色料收容部(收容體收容室)28,係與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容器收容室)47t連通。
第二色料收容部47t,係為了收容色料而設於容器47之內部的空間。第二色料收容部47t,係藉容器47之框體(容器框體47a)而形成的收容部(色料收容部、顯影劑收容部)。
第三開口部49,係形成於容器框體47a,供於從第二色料收容部47t朝向容器47之外部(總之顯影單元D)而排出色料用的排出口。從第三開口部49所排出之色料係被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所接收。
第一色料收容部28,係從第二色料收容部47t藉因從裝置本體透過顯影單元D而輸入之驅動力而旋轉的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而被供應色料t。
再次,參照圖2作說明。設定於進給匣2之記錄媒體P,係被藉拾取輥3與壓接於此之壓接構材5而一次一個分離而進給。然後,與形成於感光鼓上之色料像同步,記錄媒體P被沿著搬送導引部4搬送往作為轉印手 段之轉印輥6。
接著,記錄媒體P係通過由感光鼓16與被施加一定之電壓的轉印輥6而形成之轉印夾持部11。此時形成於感光鼓16上之色料像係轉印至記錄媒體P。轉印了色料像之記錄媒體P係被藉搬送導引部7而搬送往定影手段8。
此定影手段8係具備驅動輥8a及內置加熱器8b之定影輥8c。記錄媒體P,係接收通過由定影輥8c與驅動輥8a所形成之夾持部8d的熱與壓力。藉此,轉印至記錄媒體P上之色料像係予以定影至記錄媒體P。之後,定影了色料像之記錄媒體P係被藉排出輥對9而搬送,排出往排出盤10。
清潔片19,係設成彈性接觸於感光鼓16之外周面。藉此,未轉印至記錄媒體P之殘留於感光鼓16的色料t(轉印殘存色料)係被藉清潔片19而刮落。此刮落之色料t,係收納至固定了清潔片19的框體18之除去色料收容部(廢棄色料收容部)18a。
如上述,說明關於本實施例之影像形成裝置係藉電子照像影像形成方式而利用顯影劑(色料)於記錄媒體(記錄材)形成影像之構成。當然,在影像形成裝置方面只要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影像即可,電子照像複印機、電子照像印表機(雷射印表機、LED印表機等)、電子照像傳真機裝置、電子照像文字處理機等無意限定其形態。
如前所述,色料像形成部B,係具有是像乘 載體之電子照像感光體(感光體)、及作用於此感光體之處理手段。於本實施例中此色料像形成部,係構成為以1個以上之匣而可對於影像形成裝置之裝置本體作裝卸。
在處理手段方面,係包含帶電手段(帶電構材、帶電裝置)、顯影手段(顯影裝置、顯影單元)、及清潔手段(清潔裝置、清潔構材)等。
顯影裝置,係指為了就感光體上之靜電潛影作顯影而使用的裝置。在本實施例中顯影裝置(顯影單元),係被匣化而以單體可於影像形成裝置作裝卸。另一方面,亦可顯影裝置構成處理匣之一部分。
此外,色料匣(顯影劑匣、色料瓶、顯影劑瓶、色料容器、顯影劑容器),係指收納了為了就形成於感光體之靜電潛影作顯影所使用的顯影劑(色料)之匣。
接著,說明關於可裝卸地設於影像形成裝置的各匣(各單元)之詳細構成。
利用圖4,而就本實施例相關之顯影單元(顯影匣)D的色料匣E之接收部附近的詳細構成作說明。圖4係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的接收部(配裝部)附近之透視圖。圖4(a)係供於就第二開口部30被閉塞之狀態(第一開閉器37在閉位置)作說明用的圖。此外,圖4 (b)係供於就第二開口部30被開放之狀態(第一開閉器37在開位置)作說明用的圖。在本實施例中,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係指與顯影單元D備具的顯影輥24之旋轉軸線方向為平行的方向。另外於色料匣E被配裝於顯影單元之狀態下,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係與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為實質平行。
顯影單元D,係構成為可於該框體(顯影框體)35將色料匣E配裝於接收部(可卸除)。於接收部附近,顯影單元D係具有第二開口部(收容體開口、接收口)30、及第一開閉器(收容體開閉器、接收裝置側開閉器、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37。在本實施例,係第二開口部30被設於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中央部。然而,只要為與後述之第三開口部(容器開口)49對向的位置,則第二開口部30之位置,係非限定其位置於長邊方向中央部者。
如示於圖4(a),第二開口部30係被藉具有沿著色料匣E之外周面的曲率之形狀的第一開閉器37而密封。
第一開閉器37係具有與設在作為顯影劑容器之色料匣E的凸部(容器側卡合部、開閉構材移動部、容器側突起)45卡合之孔部37a。此孔部37係設在第一開閉器37將第二開口部30密封的密封範圍之外側。
此外,第一開閉器37之長邊方向兩端部係與設於在顯影單元D之框體35的第二開口部30之長邊方向 的兩側之第一開閉器導引部34卡合。藉此,第一開閉器係構成為沿著第一開閉器導引部34而滑動自如(可移動)。
藉此,第一開閉器37係構成為可在將第二開口部30閉塞之閉位置(接收口閉位置,圖4(a))、及將第二開口部30開放之開位置(接收口開位置,圖4b))之間作移動。
此外,於顯影單元D之框體35,供於將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口部30之間作密封用的第一密封件32,被安裝成包圍第二開口部30之周圍。
顯影單元D,係於框體35之長邊方向兩端,具備在配裝(插入)色料匣E時邊維持色料匣之姿勢(配裝姿勢)邊作導引的插入導引部35d、36d。
此外,顯影單元D,係具有後述之在插入時色料匣E的碰觸部42a、43a作碰觸之被碰觸部35a、36a。
再者,顯影單元D,係於框體35之長邊方向兩端,具有在將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容器開閉器)53作開閉時,就色料匣E之旋轉作導引之旋轉導引部35b、36b。
插入導引部35d、36d,係被沿著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f(圖4(a))而直線且互相平行地形成。另外,將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想成配裝方向時,配裝方向下游側係可視為配裝方向,配裝方向上游側係可視為卸除方 向。
顯影單元D,係分別在非驅動側被碰觸部35a、及旋轉導引部35b被設在插入導引部35d之插入方向f下游側,於驅動側被碰觸部36a、旋轉導引部36b被設在插入導引部36d之插入方向f下游側。
另外於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的兩端側,將配置有齒輪等的驅動部(例:第一驅動傳達部38)之側在以下,稱作驅動側。顯影單元之非驅動側係用作為表示該驅動側之相反側。
再者,顯影單元D,係供於對於後述之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搬送手段46傳送驅動用之第一驅動傳達部38,被設於框體35之長邊方向的一端部。
第一驅動傳達部38,係齒輪(gear),在顯影單元D之內部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之驅動機構作連結。第一驅動傳達部38係從色料匣E之外部,接受供於將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予以驅動用之旋轉力的旋轉力接受部(驅動力接受部)。
此外,顯影單元D,係於在框體35的第二開口部30之長邊方向的兩端外側設有孔部33。孔部33,係與後述的設於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53的爪部53b卡合。
爪部53b係設於臂部53a之前端的卡合部(開閉構材側卡合部)。藉此,防止於將第三開口部49開閉時,第二開閉器53與後述之容器框體47a共轉。
利用圖5,而說明關於本實施例相關之色料匣E之詳細構成。
圖5(a)係從色料匣E視看第二驅動傳達部48側(驅動側)時之透視圖。此外,圖5(b)係從色料匣E視看第二驅動傳達部48側之相反側(非驅動側)時之透視圖。
圖5(c)係從色料匣E之第二驅動傳達部48側的相反側視看時之剖面圖。此外,圖5(d)係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53在開位置(第三開口部49被開放之狀態)時之透視圖。
色料匣E,係具備容器47、可相對於容器47移動之第二開閉器(顯影劑容器開閉器)53、設於容器47之內部的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及安裝於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的第二驅動傳達部(齒輪)48等。
容器47係實質的圓筒狀。亦即構成容器47之本體部分(主要部分)的框體(容器框體)47a,為大致圓筒狀。另外容器47係具有把持構材44。把持構材44係與框體47a一體形成的U型之突起。另外把持構材44之形狀係非限於U字狀,亦可把持構材44被以與框體47a為個別的構材作構成而安裝於框體47a。
容器框體(圓筒部)47a係中空,在其內側形成收容色料的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另外容器框體47a, 係在其周面形成供於排出第二色料收容部47t之色料用的第三開口部49。
於容器框體47a,係將容器框體47a與第二開閉器53之間作密封的第二密封件54被安裝成包圍第三開口部49。
然後,容器框體47a係在該圓筒狀之外周,具備可與第一開閉器37之孔部37a卡合而設的2個凸部45。2個凸部45係大致朝向相同方向而突出之突起部。另外連接2個凸部45之線,係與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為實質平行。
於容器47之長邊方向,2個凸部45,係配置於第三開口部49之外側。更詳而言之,在平行於第二開閉器53之旋轉軸線的假想線投影2個凸部45及第三開口部49時,第三開口部49之整體位於被2個凸部所夾的區域之範圍內。
於容器框體47a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之內部,係供於搬送色料用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被設成可旋轉。另外,將突起、孔等作互相卡合的位置稱作卡合位置,將卡合被解除之位置稱作非卡合位置(卡合解除位置)。
於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之長邊方向(旋轉軸線方向)的一端部,係設有供於接受將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予以旋轉驅動之動力用的第二驅動傳達部(齒輪)48。於此,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係指與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之旋轉軸線方向為平行的方向。
在本實施例,係將第三開口部49設於在容器框體47a之外周面上的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中央。另外,第三開口部49之位置,係只要為與第二開口部30對向之位置則非限定於特定之位置者。
第二開閉器53,係具有沿著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之外周面的曲率之形狀。第二開閉器53之剖面(垂直於容器框體47a之中心軸線的剖面),係具有沿著容器框體47a之外周的曲線形狀(略圓弧形狀)。
容器框體47a係至少於第三開口部49之周圍其表面呈曲面形狀(略圓筒形狀、略圓弧形狀)。沿著此第三開口部49周圍之曲面部(圓弧部),第二開閉器53可在容器框體47a之周圍作旋轉(公轉)。藉此第二開閉器53係可就第三開口部49作開閉。
第二開閉器53,係具有供於將第三開口部49關閉用之開閉器本體部53m(本體部分、關閉部)。於第二開閉器53,係設有2個具有臂部53a與爪部53b之扣合。
亦即第二開閉器53,係具有設在開閉器本體部53m之長邊方向上的兩端部之2個臂部53a、及分別設於臂部53a之前端的2個爪部53b。另外開閉器本體部53m之長邊方向係與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為實質平行。
爪部53b係供於與顯影單元D卡合用之被卡合部(開閉器側卡合部、開閉構材側卡合部)。爪部53b係至少朝向具有圓筒狀的容器47(容器框體47a)之外徑 側(外側)曝露(面向外徑側)。更詳而言之時爪部53b係至少朝向容器47(容器框體47a)之外徑側(外側)突出之突起(凸部、突出部)。
另外臂部53a,係就爪部53b作支撐的支撐部,將爪部53b與開閉器本體部53m連結之連結部。另外臂部53a係具有可彈性變形之彈性部(可變形部、可移動部)。亦即臂部53a本身呈可彈性變形。
臂部53a係從第二開閉器53之後端側朝向前端側而延伸。另外第二開閉器53之前端側,係表示在第二開閉器53將第三開口部49關閉時在相對於容器框體47a而移動之方向上的下游側。第二開閉器53之前端,係指第二開閉器53之短邊方向(與第二開閉器53之長邊方向為正交的方向)上的端部。
構成為由於臂部53a之一部分作彈性變形,使得爪部53b係可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53m而移動。
第二開閉器53(開閉器本體部53m)之長邊方向兩端部,係與設於在容器框體47a的第三開口部49之長邊方向的兩側之第二開閉器導引部(開閉導引)52卡合。然後,第二開閉器係安裝成沿著第二開閉器導引部52而在容器框體47a外周面上滑動自如於圓周方向。藉此,第二開閉器53,係可在沿著色料匣E之外周面而將第三開口部49開放的開位置(容器開位置,圖5(d))、及將第三開口部49閉塞之閉位置(容器閉位置,圖5(b))之間作移動。
另外第二開閉器53在開位置時,係如示於圖5(d)第三開口部49從開閉器本體部53m(關閉部)全部開放為理想。然而只要第二開閉器53在開位置時可從第三開口部49排出色料則亦可採取第三開口部49之一部分由開閉器本體部53m(關閉部)所覆蓋之構成。亦即第二開閉器53在開位置時,只要為開閉器本體部53m將第三開口部49至少一部分開放而可從色料匣E對於顯影單元D供給色料之構成即可。
此外,於第二開閉器53在閉位置時,係如示於圖5(b)第三開口部49全部由開閉器本體部53m所全部覆蓋為理想。然而即使第三開口部49稍微開放,只要藉開閉器本體部53m使第三開口部49被實質關閉而充分抑制色料從第三開口部49漏出,則亦可採取如此之構成。亦即第二開閉器53在閉位置時,開閉器本體部53m將第三開口部49實質關閉即可。
色料匣E,係在容器框體47a的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的兩端部設有被插入導引部(被導引部、色料匣側導引部)42、43。然後,被插入導引部(被導引部)42、43被顯影單元D之插入導引部35d、36d導引,使得色料匣E之裝卸時之姿勢會穩定。
色料匣E係具備碰觸部42a。此碰觸部42a,係在將色料匣E插入顯影單元D時與顯影單元D之被碰觸部35a碰觸。
此外,色料匣E係具備被旋轉導引部42b。此被旋轉 導引部42b,係在使色料匣E旋轉而將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53開閉時,就容器框體47a作導引。容器47係藉被旋轉導引部42b使得可平滑旋轉。被旋轉導引部42b係就色料匣E之旋轉作導引的旋轉導引部(色料匣側旋轉導引部)。被旋轉導引部42b係具有曲面形狀(略圓弧形狀)。
另外,於被插入導引部42,係設有供於在插入時限制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拔出姿勢(插入方向、拔出方向)用的被限制面(被限制面、姿勢限制部、插入方向限制部)42c1、42c2。如將於後述,被插入導引部42係亦可對於其外廓之一部分實施局部去除等而變更外廓。
被插入導引部43,係具有在色料匣E之插入時與顯影單元D之被碰觸部36a碰觸的碰觸部43a。被插入導引部43,係呈碰觸部43a在將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53開閉時,兼作為就容器框體47a作導引之被旋轉導引部(色料匣側旋轉導引部)的構成。
另外,在本實施例,係於非驅動側,將碰觸部42a、被旋轉導引部42b、限制部42c1、及限制部42c2,與被插入導引部42b一體而構成。然而,只要為滿足各功能之構成,亦可設為個別之構材。
同樣,於驅動側,可將被插入導引部43b與碰觸部43a以個別不同構材而構成。此外,亦可將被旋轉導引部設為與碰觸部43a係別的構材。如此,關於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不互相抵接的部位(非功能部位、非接 觸部位),係亦可考量強度等而適當省略。
此外,在本實施例,係將被插入導引部43設於第二色料搬送部46之長邊方向端部之第二驅動傳達部48之端部。然而,亦可將被插入導引部43設於容器框體47a。此外,於容器框體47a,係設有作為供使用者在色料匣E之配裝操作時抓住用之把手的把持構材44。此把持構材44係固定於容器框體47a之長邊方向兩端部。關於此把持構材44,係亦可作成與容器框體47a一體成型。
於此,參照圖1(a),而說明關於在把持構材44之容器框體47a的配置。圖1(a),係就在色料匣E的第二驅動傳達部48之相反側,從第二色料搬送部46之長邊方向而視看時的側面圖。在此圖,繪示相對於插入方向的把持構材44與碰觸部42之位置關係。
如示於圖1(a),使與由限制部42c1與限制部42c2而限制的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f平行,且通過碰觸部42a與碰觸部43a之直線(通過容器框體47a之旋轉中心S的假想線)為直線m。
把持構材44,係設置於比直線m靠第三開口部49(圖5(d)參照)之開放方向(圖1(a)箭頭e方向)下游側。另外,第三開口部49之開放方向(箭頭e方向)係為了將色料匣E設定於顯影單元D而使色料匣E旋轉的方向(設定方向)。
接著,說明關於將色料匣E配裝於顯影單元D之過程。具體而言,在將色料匣E插入於顯影單元D之狀態下,使色料匣E旋轉,使得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作開閉。
參照圖1、圖6(a)、圖6(b)、及圖7,而說明關於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動作。
圖1(b),係就相對於色料匣E之配裝方向的把持構材44、碰觸部43a之位置關係作繪示的色料匣E及顯影單元D之側面圖。
圖6,係就配裝(插入)色料匣E前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樣子作繪示的示意圖,圖6(a)係透視圖,圖6(b)係側面圖。
圖7,係就在色料匣E之配裝(插入)中途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樣子作繪示的側面圖。
色料匣E被配裝於顯影單元D前,第一開閉器37係位於收容體閉位置,第二開閉器53係位於容器閉位置。為此,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及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係分別成為閉塞狀態。
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方向係圖6(b)之f方向。f方向係在就色料匣E從色料匣E之長邊側而視看時,成為沿著限制部42c之面的方向。更詳而言 之,可謂沿著限制部42c之面的方向之中,碰觸部42a相對於被插入導引部42而成為下游側的方向為f方向。
如示於圖6(a),使用者係就把持構材44作把持,使色料匣E相對於顯影單元D而移動於插入方向f。此時,使用者,係使色料匣E移動成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42與顯影單元D之插入導引部35d、及被插入導引部43與插入導引部36d分別卡合。
在本實施例,係以插入方向f相對於重力方向g(圖6(b))成為傾斜的方式而構成被插入導引部42、43與插入導引部35d、36d。
換言之,色料匣E係於重力方向g,被插入導引部42之被限制部42c1的面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1相合而被插入。同樣,色料匣E係被插入導引部42之限制部42c2的面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2相合而被插入。
然後,變成重力方向g下方側之限制部42c1之面乘載在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1的狀態,使得被插入導引部42被相對於旋轉導引部35b而定位。藉此,確定色料匣E之相對於顯影單元D的姿勢(圖7)。
使用者係維持該姿勢下,再使色料匣E沿著插入導引部35d與插入導引部36d而移動至重力方向g之下方。藉此,色料匣E係沿著箭頭f方向而插入於顯影單元D。進一步予以移動於箭頭f方向時,碰觸部42a會碰觸於被碰觸部35a。此外,碰觸部43a會碰觸於被碰觸部 36a。藉此,色料匣E之插入結束(圖1(a)、圖1(b)之狀態)。
於此,參照圖8(a)、圖8(b)、圖8(c)、圖8(d),而說明關於被插入導引部42之構成的變形例。圖8(a)~(d),係就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42、碰觸部42a、限制部42c之各種的構成例分別作繪示之側面圖。在本實施例,係如示於圖8(a),就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42,以長圓形狀之單一的突起作構成。然而,只要可發揮同樣之功能,則亦可採用如示於圖8(b)~(d)之其他形狀、構成。然而,無意將突起之形狀、數量、配置限定於圖示之構成。
亦即,如示於圖8(b),亦可為將長圓形狀之突起與圓柱狀之突起作組合的構成。在此構成下,係長圓形狀之突起之面42d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1相合(抵接),圓柱狀之突起之面42c2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2相合(抵接)。藉此,在色料匣E之插入時的姿勢會受限制。此外,長圓形狀之突起之碰觸部42a碰觸於被碰觸部35a而色料匣E之插入結束。
此外,如示於圖8(c)、圖8(d),亦可為被插入導引部組合複數個圓柱狀之突起之構成。當然,突起之形狀係可非圓柱狀,亦可為三角柱形狀。亦即,只要為被插入導引部被沿著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f而配置,而 可限制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者即不問形狀。同樣亦不問被插入導引部為複數、或單一。
在圖8(c)之構成,係沿著插入方向f而排列之圓柱形狀突起42e、42f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1相合。此外,圓柱形狀突起42之面42c2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2相合。藉此,色料匣E之姿勢被限制。同樣,配置在插入方向f之下游側的圓柱形狀突起42f具有碰觸部42a,碰觸部42a碰觸於被碰觸部35a。藉此,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結束。
此外,在圖8(d)之構成,係沿著插入方向f而排列之圓柱形狀突起42e、42f分別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1相合。此外,圓柱形狀突起42e、42f係與插入導引部35d之面35d2相合。藉此,色料匣E之姿勢被限制。此外,配置於插入方向f之下游側的圓柱形狀突起42f具有碰觸部42a,碰觸於被碰觸部35a,使得往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的插入結束。
如此,設於色料匣E之長邊端部的突起有複數個之情況下,僅著眼於與顯影單元D接觸之部位即可。
參照圖10(a)、圖10(b)、圖11(a)、圖11(b)、及圖11(c),而說明關於色料匣E之對於顯影單元D的定位。
圖10(a),係碰觸部42a與被碰觸部35a碰 觸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42與顯影單元D之框體35之側面圖。圖10(b),係碰觸部42a與被碰觸部35a碰觸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及顯影單元D之剖面圖。
圖11(a),係色料匣E被對於顯影單元D而定位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42與顯影單元D之框體35之側面圖。圖11(b),係就被定位的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卡合關係作繪示的剖面圖。更具體而言,圖11(b),係將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在第二開閉器53之位置作切開的剖面圖。
圖11(c),係就被定位的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其他的卡合狀態作繪示之剖面圖。更具體而言,圖11(c),係將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在爪部53b之位置作切開的剖面圖。
於圖10使容器框體47a轉動於逆時針(圖中箭頭e方向)時,如示於圖11(a),碰觸部42a與被旋轉導引部42b分別與旋轉導引部35b卡合。藉此,色料匣E被對於顯影單元D而相對定位。
於以下,詳細說明關於顯影單元側之開閉器與色料匣側之開閉器的開閉動作。
在本實施例,係在色料匣E被配裝於顯影單元D之過程中,顯影單元側之第一開閉器37、及色料匣 側之第二開閉器53被開放(移動至開位置)。在色料匣E相反被從顯影單元D卸除的過程中,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53被關閉(移動至閉位置)。
色料匣E,係被對於顯影單元D藉伴隨至少旋轉動作的配裝動作而配裝。更具體而言,色料匣E係被直線對於顯影單元D略直線插入後,被相對於顯影單元D旋轉而配裝。各開閉器37、53係連動於色料匣E配裝時之旋轉動作而從閉位置移動至開位置者。
同樣地色料匣E,係被從顯影單元D藉伴隨至少旋轉動作之卸除動作而卸除。更具體而言,色料匣E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而旋轉後,被從顯影單元D大致直線地拔出而卸除。
各開閉器37、53伴隨色料匣E之卸除時的旋轉動作而移動至開位置。
參照圖1(a)、圖11(a)、圖11(b)、圖11(c)、圖12(a)、及圖12(b),而說明關於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與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53之開放動作。圖12(a),係第二開口部30、第三開口部49被開放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42與顯影單元D之框體35之側面圖。圖12(b)係第二開口部30、第三開口部49被開放之狀態下的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剖面圖。
本實施例,係於色料匣E被對於顯影單元D而定位之狀態(配裝狀態)下,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之相對位置可取不同位置。換言之,構成為將色料匣E安裝於顯影單元D之狀態下,色料匣E作旋轉使得可取至少2個位置(2個狀態)。
第1個位置,係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不重疊,第一色料收容部28與第二色料收容部47t成為非連通狀態的非連通位置。在此狀態下,第一開閉器37係處於將第二開口部30關閉的閉位置。
第2個位置,係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重疊,而第一色料收容部28與第二色料收容部47t成為連通狀態的連通位置。在此狀態下,係第一開閉器37係位於將第二開口部30打開之開位置。
亦即第一開閉器37係將第二開口部30開閉之開閉構材。第三開口部49係實質形成於圓弧形狀之曲面部的開口,第一開閉器37係沿著曲面部而移動(旋轉)從而將第三開口部49開閉。
如示於圖1(a),色料匣E被插入於顯影單元D的既定之位置時,容器框體47a之凸部45、及第一開閉器37之孔部37a卡合。此外,此時,第二開閉器53之前端面53c(圖5(d)參照)與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抵接面)39(圖4(b)參照)成為互相對向之狀態。亦即,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被限制成,被插入導引部42被藉插入導引部35d而導引,使得凸部45可插入於孔部 37a。同樣,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被限制成,前端面53c對向於衝突面39。
從示於圖1(a)之配裝位置,色料匣E,係因使用者對於把持構材44之操作使得容器框體47a被旋轉於箭頭e方向。藉此,被插入導引部42與框體35之卡合狀態經過示於圖11(a)的狀態而成為示於圖12(a)之狀態。另外此時,色料匣E(容器框體47a)之旋轉軸線,係呈與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為實質平行。
於容器框體47a的旋轉之中途,如示於圖11(b),第二開閉器53之前端面53c(圖5(d)參照)與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39(圖4(b)參照)碰觸。藉此,第二開閉器53與色料匣E一體而轉動的情形受到限制。
亦即,第二開閉器53之前端面53c之移動被藉衝突面39而限制使得僅容器框體47a旋轉。從此狀態使容器框體47a進一步往將色料匣E往顯影單元D配裝之方向(圖11(b)之箭頭e方向)旋轉。結果,容器框體47a往供於將色料往顯影單元作補給用之第三開口部49打開的方向(開方向)移動。
換言之,第二開閉器朝向將第三開口部49打開之方向而相對於容器框體47a作相對移動。更詳而言之,第二開閉器之前端面53c從衝突面39受力(反力),使得第二開閉器53係沿著容器框體47a之外周而往第三開口部49被開放的方向作旋轉(公轉)。
如示於圖1(a)、及圖11(c),容器框體 47a,係於與在外周面的臂部53a對向之區域,具有形成為高度朝向臂部53a之側而變高的面(斜面)47b。換言之,容器框體47a係具備其周面往外徑側而突出之周面、及往內徑側而凹入之周面。往外徑側而突出之周面與往內徑側而凹入之周面的邊界部成為面47b。
然後,第二開閉器53相對於容器框體47a(面47b)作相對移動時,容器框體47a之往外徑側而突出之周面與設在第二開閉器的臂部53a抵接,將臂部53a往外徑側作導引。
另外容器框體47a之外徑側,係指第二開閉器53相對於容器框體47a而旋轉時之旋轉半徑方向外側。此外容器框體47a之外徑側,係指朝向容器框體47a之外之側(外側),從容器框體47a之旋轉軸線(中心軸線)遠離之側。此外容器框體47a之外徑側,係指從設在容器框體47a之內部的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或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之旋轉軸線)遠離之側。
另外,在本實施例係容器框體47a為略圓筒形狀,故將使臂部53a移動之面表現為「往外徑側而突出之周面」。當然,即使為「往外徑側而突出之周面」以外之形狀,只要為可就臂部53a作導引的形狀,則無意就臂部53a的導引部(導引部)之形狀作特定。
相對於旋轉受限制的第二開閉器53之臂部53a,容器框體47a作旋轉時,面47b之點Q沿著臂部53a之面53d而移動。然後,變成面47b之點Q與爪部 53b之後側的面53e(被抵接部)抵接。此時,臂部53a,係面53e從點Q接受箭頭n方向之力,使得爪部53b以被面47b舉起的方式而變形。
藉此,臂部53a,係從沿著設在容器框體47a之周面的凹部而退避之狀態轉移至卡合於顯影單元側之狀態。具體而言,臂部53a之爪部53b與顯影單元D的框體35之孔部33卡合。藉此,第二開閉器53被相對於框體35暫時卡合。
面47b(圖6(b)參照),係於第二開閉器53移動至開位置時(配裝色料匣E時),對於爪部53b賦勢而使爪部53b往外徑側(容器框體47a之外側)移動的移動部(卡合位置移動部)。亦即由於面47b使得爪部53b移動往供於與孔部33卡合用之卡合位置。由於面47b使得爪部53b,係往容器框體47a之外側(從容器框體47a之中心(旋轉軸線)遠離之側)亦即往從設在容器框體47a之內部的第二搬送構材46之旋轉軸線而遠離的方向作移動。
面47b係將爪部53b、臂部53a、爪部53b往容器框體47a之外徑側(總之卡合位置)導引(guide)之導引部,亦為將臂部53a、爪部53b往外徑側作賦勢、按壓之賦勢部(按壓部)。另外面47b,係第二開閉器53在開位置時,將卡合部(爪部53b)保持於卡合位置(與孔部33卡合之位置)之卡合位置保持部。面47b就扣合(臂部53a或爪部53b)作支撐,使得爪部53b不會從移 動至從孔部33退避之退避位置。
此外,容器框體47a旋轉於圖11(b)之箭頭e方向時,凸部45之面45a與孔部37a之面37a1作接觸,使得第一開閉器37係被按壓於容器框體47a之旋轉方向。其結果,第一開閉器37與容器框體47a之轉動作連動,而使第二開口部30被開放。設於容器框體47a之凸部(突起部、突部)45,係對於第一開閉器37施力而使第一開閉器37移動至開位置的開放力賦予部(開位置移動部、開閉構材移動部)。
之後,如示於圖12(a)、及圖12(b),成為第一色料收容部28與第二色料收容部47透過第三開口部49、第二開口部30而連通之狀態。藉此,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之開放動作結束。
此時,碰觸部42a及被旋轉導引部42b與旋轉導引部35b卡合。藉此,第二開口部30、及第三開口部49被開放之狀態下,色料匣E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而相對移動受到限制。
具體而言,色料匣E,係從顯影單元D接受之力所致的往y方向、插入方向f之逆向k的移動受到限制。在此狀態下,色料匣E之第二驅動傳達部48係與顯影單元D之驅動傳達部38連結。藉此,變成可從顯影單元D傳達使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旋轉之驅動力的狀態。根據以上,使得色料t可從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往顯影單元D之第一色料收容部28流通(供應)。 另外,在本實施例,係往色料匣E之第二驅動傳達部48傳達驅動之驅動傳達部38係設於顯影單元D側。然而,亦可如後述之實施例在色料匣E側設置與第二驅動傳達部48嚙合的驅動傳達部38。另外,將齒輪彼此之咬合稱作嚙合,設有突起之帶等作卡合之情況,亦視為嚙合。
接著,參照圖1、圖9(a)、圖9(b),而說明關於是本實施例之特徵的從色料匣E之插入動作往開閉器開放動作之切換動作。圖9(a)係就往顯影單元D之插入結束時作用於色料匣E的力關係作繪示之側面圖。此外,圖9(b)係就在碰觸部42a之其他構成例中作用於色料匣E的力關係作繪示之側面圖。
如示於圖9(a),色料匣E被由使用者往顯影單元D插入,碰觸部42a與被碰觸部35a碰觸。藉此,於色料匣E係作用了力F1與力F2。具體而言,由使用者將色料匣E插入時所施加之力F1作用於把持構材44,同等之力F2以反作用而作用於被插入導引部42之碰觸部42a。
於此,思考與通過色料匣E之旋轉軸線(第二開閉器構材53之旋轉中心)S的色料匣E之配裝方向為平行之直線(假想線)m。使假想線m至把持構材44之臂的長度為r1,使旋轉軸線(旋轉中心)S至碰觸部42a之臂的長度為r2。此時,作用於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 部49(圖5(d)參照)之旋轉軸線S的力矩M,係得以下式表示。
M=F1×r1+F2×r2
此外,如示於圖9(a),將第二開口部30、及第三開口部49開放時之色料匣E(容器框體47a)的旋轉方向,係在就色料匣E沿著容器框體47a之旋轉的軸線方向而視看時,變成逆時針旋轉之箭頭e方向。於此,在本實施例,係碰觸部42a位於通過容器框體47a之旋轉中心S並平行於插入方向(導引方向)f之直線(假想線)m上,故成為r2=0。再者,把持構材44,係使第二開口部30、及第三開口部49之開放方向(箭頭e方向)為正時,設在比直線m靠旋轉方向e之下游側。
因此,成為F1×r1>0,故變成M>0。
變成F1×r1>0、M>0,使得使用者將色料匣E插入於顯影單元D時予以作用之力F1,係轉換成往第二開口部30、第三開口部49之開放方向e旋轉之力。為此,由於將色料匣E插入於方向f的方向之力F1,使得色料匣E整體被轉動。
於此,力矩M之值越大則越容易使色料匣E轉動。換言之,力矩M之值越大,使得越容易平滑操作第二開口部30及第三開口部49之開放動作。
於此,作為使力矩M變更大之構成,係考量 例如,如示於圖9(b),就設置碰觸部42a的位置作變更。具體而言,考量使碰觸部42a相對於通過容器框體47a之旋轉中心S並與配裝方向f為平行之假想線m,位在從把持構材44之相反側遠離的位置之構成。
使作用於碰觸部42a之力為F3,使假想線m至碰觸部42a之距離為r3時,作用於旋轉中心S之力矩M,係如同圖9(a)之構成,得以下式表示。
M=F1×r1+F3×r3
此時,F3×r3,係成為往第二開口部30及第三開口部49之開放方向e的力矩。為此,力矩M變大,容器框體47a係變容易往開放方向e轉動。另外,以上所述之碰觸部42a與把持構材44之位置關係,係應用於碰觸部43a與把持構材44之關係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就把持構材44之配置關係,利用圖64而更詳細敘述。圖64係就將色料匣E投影於與旋轉軸線S垂直之投影面,藉假想線m將色料匣E分割成2個區域R1、及區域R2之狀態作繪示。
此情況下,把持構材44係位於與第三開口部(排出口)49同區域R1。在本實施例係把持構材44之整體位於區域R1。亦即把持構材44之前端部(把持部)44t與根本部44s皆位於區域R1。不過由使用者直接作把持之前端部(操作部、把持部)44t在區域R1側特別理 想。另外把持構材44之根本部係指容器47與把持構材44之連接部分。另外凸部(容器側突起、開閉構材移動部)45及爪部53a(開閉構材側卡合部)、面(卡合位置移動部)47b亦在區域R1側。
將第1開閉器37、第2開閉器53之開閉動作相關的凸部45及爪部53a、面47b、第三開口部49、把持構材44之全部配置在區域R1。因此,第1開閉器37、第2開閉器53關聯的構成簡易化而促成色料匣E、顯影匣D之小型化。
為了更詳細說明把持構材44之配置關係,藉假想線m及假想線n,而將色料匣E作4分割。假想線n係通過旋轉中心S且與假想線m垂直之直線。此情況下,色料匣E,係分成區域R1a、區域R1b、區域R2a、區域R2b之4個區域。亦即沿著箭頭e方向,而依區域R1a、區域R1b、區域R2a、區域R2b之順序作配置。另外在色料匣E之配裝時的容器47之旋轉方向。或箭頭e方向係第二開閉器53相對於容器47從開位置旋轉至閉位置的方向。
把持構材44(前端部44t、根本部44s)、面(卡合位置移動部)47b,係配置於與第三開口部49同區域R1a。
凸部45係於箭頭e方向配置在比區域R1a一個下游側之區域R1b。爪部53a係於箭頭e方向配置在凸部45與把持構材44之間。爪部53a係位於假想線n附 近。爪部53a之大部分被配置於區域R1b側,惟亦可將爪部53a配置於區域R1a。
於箭頭e方向依把持構材44、第三開口部49、面47b、爪部(卡合部)53a、凸部45之順序作配置。
參照圖10(a)、圖10(b)、圖11(b)、圖11(c)、圖12(b),而說明關於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與色料匣E的第二開閉器53之閉塞動作。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53之閉塞動作,係以與前述之開放動作相反之動作而進行。另外,第一開閉器37、第二開閉器53之閉塞方向,係從第二驅動傳達部48之設置側的相反側於軸線方向視看時,為容器框體47a順時針(圖12(b)箭頭h方向)旋轉之方向。
首先,於圖12(b)之狀態下,使用者就把持構材44作把持而使容器框體47a往閉塞方向(箭頭h方向、閉方向)作轉動。結果,容器框體47a之凸部45的面45b碰觸於第一開閉器37之孔部37a的面37a2。藉此,第一開閉器37,係從面37a2受力而與容器47之旋轉動作連動而轉動。然後第一開閉器37,係移動至將第二開口部30閉塞之閉位置。凸部45之面45b,係對於第一開閉器37施力並使第一開閉器37移動至閉位置的閉塞力賦予部。
再者,此時,如示於圖11(c),第二開閉器53之爪部53b係如上所述藉面47b而配置於卡合位置,爪部53b與顯影單元D之孔部33係作卡合。為此,爪部53b之面53f碰觸於孔部33之面33a,第二開閉器35係不與容器框體47a連動。亦即,爪部53b與孔部33卡合,面53f從面33a受力使得第二開閉器35之轉動受限制。換言之,第二開閉器35係變成不與容器框體47a一體移動,變成第二開閉器35與容器框體47a係可相對移動。為此,第二開閉器53係相對於容器框體47a而相對移動,從而移動至將第三開口部49閉塞之閉位置。
爪部53b係在位於卡合位置時與孔部(接收裝置側卡合部)33卡合,使得可接受使第二開閉器53移動至閉位置之力的開閉器側卡合部。尤其與孔部33接觸的爪部53b之面53f,係從孔部33受力之受力部。
然後,將容器框體47a往閉塞方向(箭頭h方向)進一步予以轉動時,如示於圖10(a)、圖10(b)色料匣E係對於顯影單元D之卡合狀態被解除。
亦即與顯影單元D之孔部33卡合的第二開閉器53之爪部53b,係作成使面53e沿著容器框體47a之面47b,而移動至容器框體47a之內徑側(半徑方向內側)。亦即爪部53b係沿著面47b,而從自孔部33卡合之位置(卡合位置)退避,而移動往退避位置。此即示於圖1(a)、圖1(b)之狀態。
更詳而言之,如上所述容器框體47a之外 周,係徑之大小以面47b為界而不同。容器框體47a旋轉,而面47b到達爪部53b之位置時,容器框體47a之徑沿著面47b徐徐變小。為此因容器框體47a,使得於外徑側彈性變形之臂部53a之形狀會復原。亦即臂部53a之彈性變形被消解使得臂部53a移動至內徑側。
此結果,由於臂部53a(圖11(c)參照)之彈性力使得爪部53b亦移動至容器框體47a之內徑側。面47b,係就爪部53b移動至容器框體47a之內徑側的情形作導引(導引)之導引部。
亦即面47b,係於第二開閉器53從閉位置移動至開位置時(配裝色料匣E時),將爪部53b從退避位置導引至卡合位置。反之,於第二開閉器53從開位置移動至閉位置時(卸除色料匣E時),係將爪部53b從卡合位置導引至退避位置。
面47b,係形成往容器框體47a之內徑側凹陷之凹部的面,形成容許因面47a使得爪部53b往容器框體47a之內徑側而移動之情形的餘隙(逃避部)。亦即面47b係容許爪部53b移動至退避位置的情形之容許部。
另外,容器框體47a之內徑側,係第二開閉器53相對於容器框體47a而旋轉時之旋轉半徑方向內側。另外內徑側,係指朝向容器框體47a的內部之側(內側),容器框體47a之靠近旋轉軸線(中心軸線)之側。另外內徑側,係指容器框體47a之靠近設於內部的第二搬送構材46(或其旋轉軸線)之側。
第二開閉器53之爪部53b從卡合位置(圖11(c)參照)移動至退避位置(圖1(b)參照),解除與孔部33之卡合的結果,色料匣E,係變成可往圖10(b)箭頭k方向作取出。
另外,採取爪部53b從卡合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時(或從退避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時),沿著容器框體47a之徑向而量測的移動量成為1.3mm以上。採取1.3mm以上,爪部53b往徑向移動,使得爪部53b係可確實切換與孔部33卡合之狀態、及解除卡合之狀態。
另外,爪部53b係可往容器框體47a之徑向(第二開閉器53之旋轉半徑方向)移動的構成,惟並非必須爪部53b與徑向平行而移動亦可移動於與徑向交叉之方向。
亦即並非必須爪部53b僅移動於徑向,只要爪部53b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53m至少移動於徑向即可。例如,亦可隨著爪部53b移動於徑向,爪部53b移動於容器框體47a之軸線方向(第二開閉器53之旋轉軸線方向)。或者,亦可隨著爪部53b移動於徑向,爪部53b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53m而移動於容器框體47a之圓周方向(第二開閉器53之旋轉方向)。
把持構材44,係於色料匣E被插入於顯影單元D之配裝位置的狀態下,從容器框體47a的旋轉軸之方向視看時,相對於通過旋轉中心且延伸於插入方向f之假想線,位於容器框體47a旋轉方向下游側。把持構材 44,係構成為於此位置,接受由使用者之操作所產生之使容器框體47a旋轉之力。此位置,係接受把持構材44作用於插入方向f之力時,產生作用成使容器框體47a相對於顯影單元D而旋轉之力矩的位置。
從另一觀點而言,本實施例相關之色料匣E,係構成為於此位置,於使容器框體47a旋轉時作用於把持構材44之力(圖9,箭頭R)方面,含有插入方向f之分力(圖9,箭頭Rf)。於使用者作插入時對於把持構材44在插入方向f施力,使得於色料匣E到達於配裝位置之時間點,於把持構材44係作用插入方向f之力。亦即,於色料匣E到達於配裝位置之時間點,成為於把持構材44係已作用使容器框體47a旋轉之所需的力之一部分的狀態。因此,因使用者將把持構材44往插入方向f壓進之動作,使得於把持構材44,係接著往色料匣E之配裝位置之插入而於容器框體47a之旋轉時亦持續作用插入方向f之力。
藉此,於使用者握住把持構材(把手)44而將色料匣E插入至顯影單元D之配裝位置,之後使容器框體47a旋轉的一連串之配裝動作中,平滑進行從插入動作往旋轉動作之力的轉換。因此,使用者係得以直覺操作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與第一開閉器37、第二開閉器53之開放動作,可使操作性大幅提升。
此外,本實施例,係構成為於視看於容器框體47a的旋轉軸之方向的情況下,把持構材(把手)44, 於色料匣E在配裝位置時,在比碰觸部42a遠離旋轉中心之位置受力。藉此,可於容器框體47a之旋轉時,對於碰觸部42a與被碰觸部35a、旋轉導引部35b之滑動阻抗,藉槓桿之原理,以少的力量使容器框體47a旋轉。對於碰觸部43a與被碰觸部36a、旋轉導引部36b之滑動阻抗亦同。
在本實施例,係構成為第二開閉器53可在容器47(容器框體47a)之周圍作旋轉。藉此得以色料匣E相對於顯影單元D(接收裝置)而旋轉之動作而將第二開閉器53開閉。以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就第二開閉器53作開閉之情況下,相較於藉色料匣E之直線的移動而開閉第二開閉器53之情況,有減小為了第二開閉器53之開閉所需之空間(空間)的優點。
亦即,於色料匣E相對於顯影單元D旋轉時,色料匣E係僅改變其姿勢,色料匣E之中心(旋轉軸線)相對於顯影單元D幾乎不移動。亦即於第二開閉器53之開閉動作時,色料匣E在顯影單元D之中所佔的區域係幾乎不變化。其結果,無須為了第二開閉器53之開閉而於顯影單元D設置大的空間。亦即採用如本實施例之色料匣E,使得可達成接收色料匣E之接收裝置(顯影單元D)、設有接收裝置的影像形成裝置之小型化。
另外採取隨著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而使第二開閉器53之卡合部(爪部53b)移動之構成。亦即採取於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之時間點,卡合部移動至適切之位 置的構成。其結果,在色料匣E之裝卸的過程中,卡合部係不會成為裝卸的阻礙。然後卡合部係可在色料匣E之卸除的過程中將開閉構材關閉。
此外,採取藉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使卡合部作移動之構成。亦即採取利用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而使卡合部作移動的構成。為此不需要為了使卡合部作移動而從裝置本體對於色料匣予以傳達驅動力等之機構。亦即可簡略化色料匣E、顯影單元D、影像形成裝置之構成。
在本實施例係採取臂部(支撐部)53c本身具有可彈性變形之彈性部,以臂部53c本身之彈性力使得爪部(卡合部)53b從卡合位置往退避位置作移動之構成。
然而亦可將彈性部設為與支撐部(臂部53c)、卡合部(爪部53b)係不同形體之構材(不同構材)。例如將臂部53c(支撐部)安裝成可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53m而滑動、旋轉移動。據此,作成將臂部53c以與臂部53c係不同形體之彈性部(彈性構材)賦勢於退避位置的狀態。只要為如此之構成則即使臂部53c本身不彈性變形仍可發揮同本實施例之作用。如此之構成係在實施例7詳細說明。
另外在本實施例,係含開閉器本體部53m、臂部53a、爪部53b的第二開閉器53之整體被以樹脂而一體形成。然而亦可將個別之構材作組合而構成第二開閉 器53。例如,亦可對於以樹脂而形成之開閉器本體部53m予以連結金屬製之片簧(金屬構材),而將此作為開閉器側卡合部之支撐部。此情況下係可將片簧之前端作彎曲而形成開閉器側卡合部(爪部53b),或將與成為開閉器側卡合部的片簧係不同形體之構材固定於片簧之前端等。
或者,亦可臂部53a被組合樹脂、金屬等之複數個構材而構成。
在本實施例係就有助於影像形成裝置內之省空間化的構成而詳細說明。
於以下參照圖式,就作為實施例而揭露的構成而詳細說明。於此,關於具有與前述之實施例同樣之功能、作用的構成部分,係使用與前述之實施例同名稱從而省略詳細說明。此外,就圖式,係將一部分之形狀、構件作省略、簡略而記載。此外,記載於本實施例中的構件之尺寸、材質、形狀該等之相對配置等,係可依裝置之構成、各種條件而適當變更者。為此,並非限定於在實施例所揭露之構成的趣旨者。
另外,就電子照像影像形成裝置之說明,係與其他實施例同樣故省略。於以下,進行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接收部附近之詳細說明。
圖13(a),係就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A內的色料匣E之把持構材44與靜電潛影形成時之雷射光L的光路徑之位置關係作了繪示的側剖面圖。圖13(b),係就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A內的色料匣E之把持構材44與靜電潛影形成時之雷射光L的照射範圍之位置關係作了繪示的上剖面圖。
本實施例,係雷射光L(供於在感光鼓16形成潛影用之光)通過形成在把持構材44與容器框體47a之間的開口部之中的構成。
如示於圖13(b),把持構材44,係使用者抓住而操作的操作部(把持部)44b,被設成延伸於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呈該長邊方向兩端部,被藉支撐部44a對於容器框體47a而固定支撐(一體成型)的構成。因此,色料匣E,係在與把持構材44之旋轉軸線S平行之操作部44b與容器框體47a之間設置空間的構成。本實施例相關之影像形成裝置A,係雷射掃描器1之雷射光L,通過把持構材44之操作部44b與容器框體47a之間的空間(連通部)。藉此,在裝置內部達成省空間化。
亦即,如示於圖13(a),採取把持構材44被放倒至轉動極限而各開閉器成為開位置的配裝結束狀態。於此配裝結束狀態下,把持構材44之操作部44b,係構成為成為不遮蔽雷射光L之光路徑的位置。此外,如示於圖13(b),把持構材44之支撐部44a,係構成為於在長邊方向上從雷射光L之照射範圍(掃描範圍)分離的 位置,就操作部44b作支撐。藉此,可在不損及使用者之操作性下,高效將色料匣E設置於影像形成裝置A內。為此,可促成省空間化而實現影像形成裝置A之小型化。
具體而言,更優選係構成為在配裝時,操作部44b之下側的面,係成為略平行於雷射光掃描時所形成之面。具體而言,比在把手之根部的接於瓶周面的平面還把手下側係平行於雷射。換言之,構成為就開口側之下表面與比開口相對於配裝方向靠上游側之把手的下表面作比較時,配裝方向下游側之把手的下表面比瓶周面遠離。
於以下參照圖式,就作為實施例而揭露的構成而詳細說明。於此,關於具有與前述之實施例同樣之功能、作用的構成部分,係使用與前述之實施例同名稱從而省略詳細說明。此外,就圖式,係將一部分之形狀、構件作省略、簡略而記載。此外,記載於本實施例中的構件之尺寸、材質、形狀該等之相對配置等,係可依裝置之構成、各種條件而適當變更者。為此,並非限定於在實施例所揭露之構成的趣旨者。
另外,就電子照像影像形成裝置之說明,係與其他實施例同樣故省略,從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接收部附近之詳細說明開始於以下作說明。
在本實施例,係詳細說明關於就從顯影單元D就色料匣E作裝卸時之第二開口部(收容體開口)30 與第三開口部(容器開口)49之連通部58附近的色料t之溢漏作抑制的構成。
參照圖15,而說明關於可對於影像形成裝置A之裝置本體作裝卸的顯影單元D、色料匣E。圖15(a),係示意性就顯影單元D與色料匣E分別分離之狀態作繪示的側剖面圖。圖15(b),係示意性就色料匣E設置(配裝)於顯影單元D之狀態作繪示的側剖面圖。
色料匣(顯影劑容器)E,係具備設置了收容色料t之第二色料收容部(容器收容室)47t的容器框體47a。此外,容器框體47a係於其周面具備連通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內外的第三開口部(容器開口)49。同樣,於容器框體47a,係可就第三開口部49作開閉的第二開閉器(容器開閉器)53被於其周面安裝成可移動。此外,於容器框體47a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內,係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支撐成可旋轉。此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係將收容於第二色料收容部之色料朝向第三開口部49而搬送、排出。
具備此等之色料匣E,係構成為可對於顯影單元D作裝卸。容器框體47a,係構成為於色料匣E被設置(配裝)於顯影單元D之狀態下,可相對於顯影單元D(框體35),繞平行於顯影輥軸線方向z之旋轉軸線而旋轉(可相對移動)。
顯影單元(收容體)D,係具備作為顯影手段之顯影輥(顯影劑乘載體)24、顯影片(限制構材)25。此外,顯影輥24與顯影片25係安裝於顯影單元D之框體(顯影框體)35。
於框體35,係設有收容色料t之第一色料收容室(收容體收容室)28、顯影室31、連通顯影室31與第一色料收容部28之第一開口部29、及連通第一色料收容部28內外之第二開口部(收容體開口)30。第二開口部30,係設在與配裝於顯影單元D的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對向的位置。此外,於框體35,係就第二開口部30作開閉的第一開閉器(收容體開閉器)37被安裝成可移動。此外,於框體35之第一色料收容部28內,係第一色料搬送構材27被支撐成可旋轉。顯影輥24,係以周面之一部分在顯影室31內曝露的方式而可旋轉地設於框體35。
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係於配裝狀態下,由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與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而形成連通部58。透過此連通部58,第一色料收容部28與第二色料收容部47t連通。於此狀態下,可旋轉地支撐於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內的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往箭頭u1方向作旋轉。藉此,收容於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的色料t,係通過第三開口部49,往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外而送出。從色料匣E通過第三開口部49而送出之色料t,係通過連通部58從第二開口部 30送往顯影單元D之第一色料收容部28內。此色料t,係由於往可旋轉地支撐於第一色料收容部28內的第一色料搬送構材27之箭頭u2方向之旋轉,因而通過第一開口部29而往顯影室31送出。
於顯影室31係設有內置磁輥26之顯影輥24。顯影輥24,係藉磁輥26之磁力,而將顯影室31內之色料t予以吸靠於顯影輥24表面。此外,顯影片25,係配置成對於顯影輥24具有一定之接觸壓而彈性接觸。然後,顯影輥24旋轉於箭頭b方向,從而就附著於顯影輥24之表面的色料t之量作限制,對於色料t賦予摩擦帶電電荷。藉此,於顯影輥24表面形成色料層。然後,從影像形成裝置A(不圖示)施加了電壓之顯影輥24旋轉於箭頭b方向,使得色料t被往感光鼓16之顯影區域作供應。藉此,色料t依感光鼓16之靜電潛影而轉移使得靜電潛影被可視像化,於感光鼓16形成色料像。另外,顯影輥24、第一色料搬送構材27、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係從設於裝置本體的不圖示之馬達等之動力源傳達動力從而被旋轉驅動。
參照圖16、圖17、圖18、圖19、圖24(a)、圖24(b),而說明關於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構成。圖16,係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附近之分解透視圖。圖17,係就色料匣E之開閉器開閉動作進 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7(a)係就開閉器閉狀態,圖17(b)係就開閉器開狀態作繪示。圖18,係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附近之分解透視圖。圖19,係就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開閉動作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圖19(a)係就開閉器閉狀態,圖19(b)係就開閉器開狀態作繪示。圖24(a),係示於圖16的色料匣E之框體48的A1剖面圖。圖24(b),係示於圖18的顯影單元D之框體33的A2剖面圖。
色料匣E,係具備容器框體47a、設於容器框體47a之第三開口部49、第二開閉器53、及第二密封構材157。此外,容器框體47a,係具備供於就第二開閉器53作導引用之導引部50a、及導引部50b。
此外,於第二開閉器53,係設有被設於容器框體47a的導引部50a、及導引部50b分別導引的被導引部154a、及被導引部154b。設於第二開閉器53的被導引部154a與被導引部154b,係插入於容器框體47a之外形部47a1與導引部50a、導引部50b之間隙50a1、及間隙50b1。藉此第二開閉器53係可在就設於容器框體47a的第三開口部49作開放之開放狀態(容器開位置,圖17(b))、及就第三開口部49作閉塞之閉塞狀態(容器閉位置,圖17(a))之間作移動。
如示於圖18,顯影單元D,係具備框體35、設於框體35的第二開口部30、第一開閉器37、及第一密封構材32。此外,如示於圖24(b),於框體35,係設 有供於就第一開閉器37作導引用之導引部34a、及開閉導引部34b。此外,於第一開閉器37,係設有被設於框體35之導引部34a、及開閉導引部34b分別作導引之被導引部37s、及被導引部37t。設於第一開閉器37之被導引部37s、及被導引部37t,係插入於框體35之外形部35a、35b與開閉導引部34a、34b之間隙34a1、及間隙34b1。藉此第一開閉器37係可在就設於框體35的第二開口部30作開放之開放狀態(收容體開位置,圖19(b))、及就第二開口部30作閉塞的閉塞狀態(收容體閉位置,圖19(a))之間作移動。
於以下,詳細說明關於本實施例之設在顯影單元D、色料匣E的開閉器之動作。
圖20、圖21、圖22、及圖23係供於就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開放/閉塞動作進行說明用之圖。圖20,係就使色料匣E卡合於顯影單元D的狀態下之開口部周邊之構成作繪示的示意性側剖面圖,圖20(a),係就開口部作閉塞的狀態,圖20(b),係就開口部被開放的狀態作繪示。圖21,係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透視圖。圖22,係就顯影單元D與色料匣E卡合時之孔部33L與突部56a、孔部33R與突部56b作繪示的示意性剖面圖。圖23,係就使色料匣E卡合於顯影單元D的狀態下之開閉器部作繪示的示意性側剖面圖。
第二開閉器構材53,係如同實施例1具有供於就第三開口部39作關閉用之開閉器本體部(關閉部)53m。於開閉器本體部53m之兩端部係分別具有臂部(連結部、支撐部、彈性部、可變形部、可移動部)56c、56d。另外具有支撐於臂部56c的爪部(凸部、突起部、開閉器側卡合部、被卡合部)56a、支撐於臂部56d的爪部(突部、突起部、開閉器側卡合部、被卡合部)56b。
雖然構成、作用係一部分不同,爪部56a、56b係對應於實施例1之爪部53b。同樣地臂部56c、56d係對應於實施例1之臂部53a。關於與實施例1不同之點係後述。
如示於圖20(a),僅使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卡合(配裝)之狀態下,設於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與設於顯影單元D的第二開口部30係不會成為對向位置。此外,色料匣E被設置於顯影單元D時,如示於圖21設於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53的突部(容器被卡合部)56a、及設於顯影單元D之框體35的孔部33L會對向(卡合)。同樣,設於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53的突部(容器被卡合部)56b、及設於顯影單元D之框體35的孔部33R對向(卡合)。此外,設於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的突部(容器卡合部)45a、45b與設於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的孔部37aL、37aR對向(卡合)。
在上述之實施例1,在使色料匣E插入於顯影單元D之時間點,第二開閉器構材53之爪部(開閉器側 卡合部)53b係不會進入於孔部33(圖1(a)參照)。亦即係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作旋轉之後,爪部53b始進入孔部33之中而卡合的構成(圖11(c)參照)。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係於使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轉動前,第二開閉器53之凸部(爪部、開閉器側卡合部)56a、56b,進入於顯影單元D之孔部33(33R、33L)之中的構成。
另外本實施例之開閉器側卡合部(爪部56a、56b),係從顯影單元D接受供第二開閉器53從閉位置移動至開位置用的力、及從開位置移動至閉位置用的力。於下作說明。
首先,將色料匣E設置於顯影單元D的既定之配裝位置。然後,使色料匣E旋轉,使得可使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從閉塞狀態(非連通位置,圖17(a))變成開放狀態(連通位置,圖17(b))。具體而言,如示於圖20,使用者以點F為中心使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旋轉於箭頭k1方向。此時,若容器框體47a以點F為中心而旋轉於箭頭k1方向,則設於第二開閉器53的突部56a之箭頭k1方向下游側面56a1與孔部33L之箭頭k1方向下游面33L1會抵接(圖22參照)。同樣,容器框體47a旋轉於箭頭k1方向時,突部56b之箭頭k1方向下游側面56b1、及孔部33R之箭頭k1方向下 游面33R1會抵接。為此,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旋轉於箭頭k1方向時,第二開閉器53係受設於顯影單元D之框體35的孔部33L、及孔部33R限制而不會動作。其結果,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與第二開閉器53係相對移動,設於容器框體47a之第三開口部49從第二開閉器53曝露,被開放。
亦即,設於第二開閉器53之爪部56a、56b從顯影單元之孔部33(33L、33R)受力,使得第二開閉器53相對於容器框體47a而相對移動。換言之第二開閉器53係利用爪部56a、56b所受之力而使第三開口部49從至少一部分開放的開位置,往將第三開口部49實質關閉之閉位置作旋轉移動。
然後,如示於圖23容器框體47a以點F為中心而旋轉於箭頭k1方向。伴隨此旋轉,設於容器框體47a的突部45a之箭頭k1方向下游面45a1將設於第一開閉器37的孔部37aL之箭頭k1方向下游面37aL1壓於箭頭c1方向。同樣,設於容器框體47a之突部45b之箭頭k1方向下游面45b1,將設於第一開閉器37的孔部37aR之箭頭k1方向下游面37aR1壓於箭頭c1方向。為此,隨著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以點F為中心而旋轉於箭頭k1方向,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相對於框體35而相對移動於箭頭c1方向,第二開口部30被開放(圖20(b))。
如此,第一開閉器37,係隨著色料匣E之容 器框體47a之箭頭k1方向之旋轉位移,使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從閉塞狀態變成開放狀態。然後,如示於圖20(b),顯影單元D之第一色料收容部28與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係透過以第二開口部30之一部分與第三開口部49而形成的連通部58而連通。藉此使得可從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往顯影單元D之第一色料收容部28供應色料t。
此外,如示於圖27,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轉動,使得設於容器框體47a之面47b的點Q接觸於爪部56a、56b而就爪部56a、56b作按壓(賦勢)。爪部56a、56b被從點Q所按壓之力使得臂部56c、56d,往容器框體47a之外徑側作變形。結果被支撐於臂部56c之突部56a、被支撐於臂部56d之突部56a、56b,分別進入孔部33L、33R更深。此係爪部56a、56b移動往與孔部33L、33R卡合之卡合位置的狀態。亦即爪部56a、56b,係成為藉面47b而保持於卡合位置之狀態。
於此,圖24(c),係示於圖20(b)之A3剖面圖,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及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連通時之剖面圖。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的箭頭k1方向之旋轉進展時,如示於圖24(c),設於容器框體47a之導引部50a、50b分別插入設在顯影單元D之框體35的間隙34a1、34b1。此外,設於顯影單元D之框體35的開閉導引部34a、34b,係插入設於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的間隙50a1、50b1。藉此,防止顯影單元 D之第二開口部30與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連通時,色料匣E往箭頭q1方向作移動(圖20(b)、圖24(c))。亦即,在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與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連通之狀態下,顯影單元D與色料匣E不會分離。
將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與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49,從連通狀態(圖20(b))變成閉塞狀態(圖20(a))之閉塞動作,係與開放動作時係變成逆向動作。亦即,與使用者使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53移動成開放狀態時逆向予以操作時,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係以點F為中心而旋轉於箭頭k2方向(圖20(b))。此時,如示於圖23,設於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的突部45a、及設於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的孔部37aL,係處於卡合狀態。同樣,設於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的突部45b、及設於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的孔部37aR,係處於卡合狀態。
為此,隨著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以點F為中心而旋轉於箭頭k2方向,突部45a之箭頭k2方向下游側面45a2,將設於第一開閉器37之箭頭k2方向下游面37aL2按壓於箭頭c2方向。此外,突部45b之箭頭k2方向下游側面45b2,將設於第一開閉器37的孔部37aR之箭頭k2方向下游面37aR2壓於箭頭c2方向。為此,顯 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移動於箭頭c2方向。
如此,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37,係將第二開口部30從開放狀態變成閉塞狀態(圖14(d)、圖20(a))。另外此時,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53係設成如以下說明而將第三開口部49關閉。
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以點F為中心而旋轉於箭頭k2方向時,如示於圖27設在第二開閉器57的突部56a係卡合於設在顯影單元D之孔部33L的狀態。另外設於第二開閉器57之突部56b為卡合於設在顯影單元D之孔部33R的狀態。突部56a與突部56b卡止於孔部33L、33R使得在容器框體47a轉動時第二開閉器57不會移動。為此,設於容器框體47a之第三開口部49移動至與第二開閉器57對向之位置使得第三開口部49被關閉。
設於第二開閉器53之突部56a、突部56b係為了接受將第二開閉器57移動至閉位置的力而對於孔部33L、33R作卡合的開閉器側之卡合部(受力部)。亦即,突部56a、56b卡合(掛)於孔部33L、33R,而從孔部33L、33R受力使得第二開閉器57之移動受到限制,第二開閉器57相對於容器框體47a而相對移動。亦即第二開閉器53沿著容器框體47a之外周而旋轉,從而從將第三開口部49至少一部分開放的開位置移動往將第三開口部49實質關閉的閉位置。
作成如此在容器框體47a相對於第二開閉器 57而旋轉,第三開口部49被藉第二開閉器57而關閉之時間點,面47b之點Q從突部56a、56b分離。面47b係以點Q為界而呈階差形狀,故點Q從突部56a分離時,面47b使臂部56c彈性變形之狀態獲解消,突部56a之一部分從孔部33L退避。亦即臂部56c之彈性力使得突部56a從卡合位置移動往退避位置。
即使突部56a移動至退避位置時突部56a之一部分仍為進入孔部33L之狀態。然而突部56a對於孔部33L所進入之量係減少。為此使用者將色料匣E從顯影單元D卸除時,可從孔部33L將突部56a平滑拔出。
同樣地,點Q從突部56b分離時,由於面47b使得使臂部56d彈性變形之狀態獲解消,突部56b之一部分從孔部33R退避。亦即由於臂部56d之彈性力使得突部56b係從卡合位置移動往退避位置。
即使爪部56a移動至退避位置時突部56a之一部分仍為進入孔部33L之狀態。然而突部56a對於孔部33L所進入之量係減少。為此使用者將色料匣E從顯影單元D卸除時,可從孔部33L將突部56a平滑拔出。
藉此突部56a、56b不會限制色料匣E之卸除。
突部56a、突部56b,係沿著容器框體47a之面47b而移動於卡合位置與退避位置者。換言之面47b,係在第二開閉器47移動至開位置時將突部56a、56b從退避位置導引至卡合位置的導引部。且,面47b,係於第二開閉器 47移動至閉位置時,將突部56a、突部56b從卡合位置導引至退避位置的導引部。
在本實施例,係即使開閉器側卡合部(爪部56a、56b)從卡合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時仍非開閉器側卡合部與接收裝置側卡合部(孔部33L、33R)之卡合全部被解除。然而,開閉器側卡合部移動至退避位置使得使用者容易解除卡合。
如前所述,詳細說明關於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開口附近之構成、關係。同時,詳細說明關於伴隨色料匣E之卸除,滯留於顯影單元與D色料匣E之開口部(傳遞部)的色料之動作。
參照圖14,而說明關於伴隨了開閉器閉塞動作的色料t之往色料收容部之回收動作。圖14,係示意性就本實施例之顯影單元D與色料匣E之連通部58周邊之構成作繪示的剖面圖。圖14(a),係就第二開口部30、及第三開口部49位於互疊之位置的狀態作繪示之圖。在此狀態下,顯影單元D之第一色料收容部28與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收容部47t係成為透過連通部58而連通的狀態。如此連通之狀態下,係使得可將色料t從色料匣E搬送往顯影單元D。
圖14(b),係就從圖14(a)之狀態使容器框體47a相對於框體35而旋轉位移的狀態作繪示之圖。在此狀態下,係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互疊之區域變小。圖14(c),係就從圖14(b)之狀態使容器框體47a相對於框體35而進一步旋轉位移的狀態作繪示之圖。在此狀態下,係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成為不互疊之位置,連通部58閉塞(消滅)。於此狀態下,第一開閉器37係未完全將第二開口部30閉塞。同樣,第二開閉器53係未完全將第三開口部49閉塞。
圖14(d),係就從圖14(c)之狀態,使容器框體47a相對於框體35進一步旋轉位移的狀態作繪示之圖。在此狀態下,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53,係分別將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完全閉塞。於此狀態下,色料匣E係變得可從顯影單元D卸除。
如示於圖14(a)、圖26,在本實施例,係呈在第二開口部30之第一開閉器37閉塞方向(箭頭c2方向)下游側具備回收部30a的構成。圖26,係就從第一色料收容部28側視看連通部58時之構成作繪示的示意圖。如示於圖14(a)、圖26,在本實施例,係構成為容器框體47a之位移方向k2(第一開閉器37之移動方向c2)上的第三開口部49之寬度,比第二開口部30窄。然後,將於示於圖14(a)的連通部58之開放狀態下,因容器框體47a之旋轉動作所致的第三開口部49之相對於第二開口部30的移動方向稱作位移方向。此時,構成為 位移方向上之第三開口部49之下游側端部,比第二開口部30之下游側端部位於上游側。亦即,透過連通部58而將色料t作搬送供給時,於連通部58由第二開口部30所形成之空間區域,相對於由第三開口部49所形成之空間區域,呈開放於反重力方向的構成。因此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之大小的差異而於連通部58之第二開口部30側放大而形成的空間,即為回收部30a。
此外,在色料匣E之框體47a的第三開口部49之重力方向G之下方的上游面(上游側端部)49a,係成為傾斜成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0成為重力方向下方的面。亦即,上游面49a,係於第三開口部49之端面面向於箭頭u1方向(容器框體47a之旋轉方向)的面區域,傾斜成第一色料收容部28(第二開口部30)側比第二色料收容部47側在重力方向G下方靠下。
於此,如示於圖14(a),設想在從第二色料收容部47t往第一色料收容部28之色料t供應中,於連通部58色料t填滿至第三開口部49之高度的供給狀態(之重力方向G上方之)。從第二色料收容部47t透過連通部58而供應往第一色料收容部28的色料t,係以第三開口部49至第二開口部30之順序而通過連通部58。為此,該界面之高度,係受高度比第二開口部30低之第三開口部49所限制。如示於圖15(b),設於色料匣E的旋轉於箭頭u1方向的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係到達第三開口部49時,將色料t搬送於是重力方向G之相反方向(反 重力方向)的箭頭ua1方向。藉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而搬送至第三開口部49的色料t,係只要第三開口部49未由色料t所堵滿,則被沿著傾斜成落下至第一色料收容室28側的上游面49a而供應至顯影單元D。亦即,色料匣E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係將色料t汲起至第三開口部30者,填滿於顯影單元D者。因此,色料t填滿至第三開口部49之高度的情況下,即使令第二色料搬送構材46旋轉,色料t仍不會從第二色料收容室47t搬送往第一色料收容室28。此外,回收部30a係設於比第三開口部49靠重力方向G上游側(上方)。為此,色料t未存在回收部30a。
於此,如示於圖14(a)~(d),為了將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從開放狀態變成閉塞狀態(非連通狀態),使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移動於箭頭k2方向(第一開閉器37箭頭c2方向)。此時,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之第三開口部49之中,容器框體47a之移動方向(箭頭k2方向)上游面49a,係邊將存在於連通部58之色料t摟在一起,邊隨著容器框體47a之移動而移動(上升)於箭頭k2方向。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之移動進展時,如示於圖14(b),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面49a到達與第二開口部30之回收部30a同高度。此高度,係比圖14(a)之連通狀態時受對向於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面49a的下游面所限制的色料t之界面高度還上方。如示於圖14(b),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面 49a,係於此高度,傾斜於以與重力方向G平行之箭頭gy線段、正交於此並從第二色料收容部47t朝向第一色料收容部28的箭頭x線段而合成的箭頭g線段之方向。因此,被藉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面49a而在上方摟在一起的色料t,係因上游面49a之傾斜,透過是形成於第二開口部30之色料t界面上方的空間之回收部30a而移動、收容至第一色料收容部28。
被藉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面49a而摟在一起之色料t,係在上游面49a超過回收部30a之高度而到達於第一密封構材32附近之間,進入回收部30a。然後,色料t係被往第一色料收容部28回收(圖14(c)參照)。因此,色料t附著於第一密封構材32之表面32a的情形受到抑制。亦即,可防止色料t進入於設在顯影單元D之第一密封構材32與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之間。
另外作為參考,將不具回收部30a之顯影單元D1、及對應於其之色料匣E1繪示於圖25。顯影單元D1係具有藉顯影框體935而形成之第二開口部930,色料匣E1,係具有藉框體947a而形成之第三開口部949。然後第二開口930與第三開口949之大小及形狀呈略同。另外藉框體947a而形成色料t之收容部947t。
如示於圖25(a)於在連通部958填滿色料t之狀態下使容器框體947a以軸線F1為中心作旋轉時,有可能色料不通過連通部958而殘留於第三開口部949之上 游面949a上(圖25(b)參照)。
此情況下,在如示於圖25(c)第一開閉器937及第二開閉器953就各開口部作關閉的狀態下,係色料會附著於密封構材932之表面。將色料匣E1從顯影單元D1卸除時,有可能附著於密封構材932之色料ta漏出至顯影單元D1、色料匣E1之外部(圖25(d)參照)。
對此依本實施例,即可藉運用回收部30a從而抑制如此的色料t之漏出。具體而言,色料t藉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之k2方向之旋轉而移動於k2方向。藉此,可抑制漏至顯影單元D之框體35、色料匣E之容器框體47a之外部。
然後,如示於圖14(d),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成為不互疊之狀態後,第三開口部49係藉第二開閉器53,第二開口部30係藉第一開閉器37而被分別閉塞。
如以上所說明,依實施例,從與開閉器移動方向正交之方向所視看時,將第二開口部構成為比第三開口部於開閉器移動方向下游側寬廣,使得可抑制色料在開口部之閉塞時漏至開口部外部。藉此,變得不需要將供於捕獲色料用之捕獲部(凹部)設於密封構材等之應對。為此不需要密封構材等之尺寸增加等,就色料匣交換時之色料(顯影劑)之溢漏,得以更簡易之構成而更有效作抑制。
另外利用本實施例而說明關於回收部30a,惟 於實施例1、2亦於顯影單元D設有回收部30a(圖3,圖13(a)參照)。
在本實施例,係採取使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之大小不同,從而形成回收部30a之構成。然而並非限定於如此之構成者。例如,亦可構成為於示於圖1(a)之連通狀態下,第二開口部30與第三開口部49被定位於互相偏離的位置從而形成回收部30a,同時以局部重疊之區域形成連通部58。此情況下,各開口部之大小、形狀係非限定於特定者。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係使各開口部之形狀分別為矩形,惟只要為可形成適切的回收部者,可採取矩形以外之形狀,亦可採取分別不同之形狀。
在上述實施例,係使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面49a之形狀,傾斜成在上游面49的容器內部側之緣比容器外部側之緣於第三開口部49之相對於第二開口部30的位移方向上位於下游側。然而,非限定於上述之構成者。第三開口部49於連通部58之閉塞時相對於第二開口部30而位移。在此時,只要在該位移方向上的第三開口部49之上游側端部為予以產生將色料從第三開口部49側壓出往第二開口部30側之力的形狀則可採用各種之形狀。
其中並非於顯影單元D必須有回收部30a。亦即亦可採用如示於圖25之無回收部30a的構成。亦即 於圖25,在將色料匣E1從顯影單元D1卸除時,係通常色料匣E1、顯影單元D1內之色料被消耗使得在色料匣E1、顯影單元D1之中色料為少。原因在於此情況下係色料於連通部358亦未存在太多,即使為不設置回收部30a的構成,在卸除色料匣E1時色料漏出之可能性係低。
只是如本實施例設置回收部30a的構成之情況下,由於得以簡易之構成更確實抑制色料溢漏故更優選。在色料殘於色料匣E之狀態下將色料匣E卸除時亦可抑制色料溢漏。
另外於後述之各實施例亦可於顯影單元D設置如本實施例之回收部。
在本實施例,係詳細就關於開閉器之開閉的構成作說明。具體而言,詳細說明關於具有扣合部271的第二開閉器253之形狀、及就第二開閉器253作導引的構成。此外,亦記載關於設在構成第二色料收容部247t之容器框體(框體、圓筒部)247g之端部的使密封性提升的驅動傳達機構。同時,亦記載關於可將色料匣E內之色料t往顯影單元D穩定而供給色料的搬送構成。
於以下參照圖式,就作為實施例而揭露的構成而詳細說明。於此,關於具有與前述之實施例同樣之功能、作用的構成部分,係使用與前述之實施例同名稱從而省略詳細說明。此外,就圖式,係將一部分之形狀、構件 作省略、簡略而記載。此外,記載於本實施例中的構件之尺寸、材質、形狀該等之相對配置等,係可依裝置之構成、各種條件而適當變更者。為此,並非限定於在實施例所揭露之構成的趣旨者。
本實施例以下,係就顯影單元D被與感光鼓單元C匣化成一體,顯影單元D成為處理匣之一部分的構成作說明(圖29(a)(b)參照)。然而亦可如同上述之實施例,顯影單元D以單體而構成匣,亦可為顯影單元D被固定於裝置本體之情況。
於顯影單元D與感光鼓單元C一體而構成處理匣的情況下,係處理匣為接收色料匣E的接收裝置。然而,有時特別僅將是處理匣之一部分的顯影單元D之部分稱作接收裝置。
就影像形成裝置本體之構成,係與其他實施例實質相同故省略,從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之接收部附近而依序說明。
就本實施例相關之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之接收部附近之詳細構成利用圖29、圖30、及圖31作說明。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係指顯影單元D之顯影輥224之軸線方向。
圖29,係從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之接收部側而視看的透視圖。圖29(a)係表示第二開口部(接收口)230被閉塞的狀態(第一開閉器237在閉位置),圖29(b)係表示第二開口部230被開放的狀態(第一開閉器237在開位置)。圖30,係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之接收部附近之放大透視圖。此外,分別圖30(a)係表示第二開口部230被閉塞的狀態(第一開閉器237在閉位置),圖30(b)係表示第二開口部230被開放的狀態(第一開閉器237在開位置)。
再者,圖31,係就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230附近作繪示的剖面圖。此外,圖31(a),係從驅動側所視看的剖面圖,圖31(b),係從非驅動側所視看的剖面圖。
如示於圖29,顯影單元D係於色料匣接收部附近,具備第二開口部230、及第一開閉器237。此外,第二開口部230及第一開閉器237,係設於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另外,第二開口部230之位置,係只要為與後述之第三開口部(排出口)249對向的位置,則非限定於特定之位置者。當然,關於第一開閉器237亦只要為可覆蓋第二開口部的位置,則非將其位置限定於中央部者。
第二開口部230,係如示於圖29(a),由後述之具有沿著色料匣E之外周面的曲率之形狀的第一開閉器237而密封。
第一開閉器237,係與設於後述之色料匣E的凸部(容器側突起部、開閉構材移動部)245(圖32參照)卡合之孔部237a被設於第二開口部230之密封範圍外側。此第一開閉器237,係與設在第二開口部230之長邊方向兩端部的第一開閉器導引部234卡合,被導引。第一開閉器237,係被構成為在就第二開口部230作閉塞的閉位置(圖29(a))與就第二開口部230作開放的開位置(圖29(b)))之間沿著第一開閉器導引部234而滑動自如。
再者,在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於第一開閉器導引部234與第二開口部230之間,係設有第一鎖止臂(接收裝置側鎖止構材)261(圖30(b)參照)。第一鎖止臂261係就第一開閉器237無意間打開的情形作防止的機構。如示於圖31,第一鎖止臂261係具有爪部261a。此第一鎖止臂261之爪部261a係於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位於與第一開閉器237之孔部237a同一位置。
然後,爪部261a之面261b與第一開閉器237之孔部237a之面237b碰觸。藉此,爪部261a係就第一開閉器237無意間打開的情形作抑制。此外,在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230附近,係設有將第一開閉器237與第二開口部230之間作密封的第一密封件232。另外,第一密封件232係被安裝成包圍第二開口部230之周圍。
於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兩端,係設有就色 料匣E之插入軌跡作導引的插入導引部(非)235d與插入導引部(驅)236d。此外,顯影單元D,係具備色料匣E之碰觸部(非)242a、與碰觸部(驅)243a(圖32參照)碰觸之被碰觸部(非)235a、及被碰觸部(驅)236a。
另外,於在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上的兩端側,將配置有齒輪等之驅動部(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之側稱作驅動側。將與驅動側之相反側稱作非驅動側。無特別告知之情況下,「(驅)」係表示配置在驅動側。「(非)」係表示配置在非驅動側。
此外,具有於將第一開閉器237與後述之第二開閉器(開閉構材)253作開閉時,就色料匣E之旋轉移動作導引的旋轉導引部(非)235b、及旋轉導引部(驅)236b。
插入導引部235、236係就色料匣E之配裝與卸除作導引的導引部(接收裝置側導引部)。插入導引部(非)235d與插入導引部(驅)236d,係被構成為具備沿著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f(圖29(a))而互相平行之平面。然後,被碰觸部(非)235a與旋轉導引部(非)235b係設於插入導引部235d(非)之插入方向f下游側。此外,被碰觸部236a(驅)與旋轉導引部(驅)236b係設於插入導引部(驅)236d之插入方向f下游側。
再者,顯影單元D係於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 向的一端部具備第一驅動傳達部238(圖29(a))。此第一驅動傳達部238,係透過後述之色料匣E之惰輪(旋轉力接受部)250,而往第二驅動傳達部248(圖32參照)與第二色料搬送手段246(圖35參照)傳遞驅動。此外,第一驅動傳達部238,係在顯影單元D之內部藉作為影像形成裝置本體之驅動機構與傳達手段之齒輪而連結(不圖示)。
第一驅動傳達部238係齒輪(齒輪),為傳達供以相對於色料匣E使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驅動用之旋轉力的旋轉力傳達部。
惰輪250,係從色料匣E之外部(總之顯影單元D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接受旋轉力的旋轉力接受部。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係從惰輪250接受旋轉力(驅動力)的第2旋轉力接受部。
此外,如示於圖30,在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230的附近,係具備供以就第二開閉器253之鎖止作解除用的鎖止解除爪262與開閉器保持部263。此外,開閉器保持部263,係具有鎖止孔263a。
鎖止解除爪262,係後述之解除就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無意間打開的情形作防止的第二鎖止臂270者(圖34參照)。
然後,開閉器保持部263,係與設於後述之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的扣合部271之爪部(第1卡合部)271a、或突起部(第2卡合部)271b抵接(圖42參 照)。藉此,抑制於就第二開閉器253作閉塞時,第二開閉器253連動於後述之容器(顯影劑收容容器、色料收容容器)247。
就伴隨開閉的第二開閉器253之動作,在後詳述。
接著,就本實施例相關之色料匣E之詳細構成利用圖32、圖33、圖34、圖35、圖36、及圖37作說明。
圖32係色料匣E之透視圖。圖32(a)係從第二驅動傳達部248視看之透視圖,圖32(b)係從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相反側所視看的透視圖。圖33,係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249作開放的狀態圖。圖33(a)係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之放大圖,圖33(b)係就色料匣E從非驅動側所視看的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之剖面圖。圖34,係第二開閉器253之圖。再者,圖35,係就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與容器247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圖35(a),係就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薄片246a之形狀作繪示的圖。圖35(b),係就攪拌軸密封件264之剖面作了繪示的圖。此外,圖35(c)係就第二驅動傳達部248與攪拌軸密封件264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剖面放大圖。圖36,係在將色料匣E與第二開閉器253組裝之狀態下將第二開閉器導引部(開閉導引)252之孔部252a從第三開 口部29之正面而切斷的放大剖面圖。圖36(a),係繪示第二開閉器253閉塞之狀態,圖36(b),係繪示第二開閉器253開放之狀態。另外,於圖36,為了便於理解而說明第二鎖止臂270,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係以虛線作表現。圖37,係就色料匣E被插入顯影單元D前之狀態作了繪示的透視圖。
如示於圖32、圖35(b)、圖35(c),色料匣E,係具有容器247、第三開口部249、第二開閉器253、第二密封構材254、第二驅動傳達部(齒輪)248、惰輪250、攪拌軸密封件264。於此,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係指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旋轉軸線方向。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亦係容器247、第二開閉器253之長邊方向。另外於配裝色料匣E時,容器247係旋轉。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係容器247之旋轉軸線方向。另外第二開閉器253,係在容器247之周圍作旋轉從而將開口部作開閉的構成。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亦係第二開閉器253之旋轉軸線方向。
容器247係中空之略圓筒形狀。亦即構成容器247之本體部分(主要部分)的框體(容器框體247g)具有略圓筒形狀。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係將容器247視為圓筒時,亦為該圓筒之母線方向、或圓筒之中心軸線方向。
容器框體247g係一方面具有平面部,另一方面於至少第三開口部249之周圍具有略圓筒形狀(略圓弧 形狀)之曲面部(圓弧部)(圖33(b)等參照)。第二開閉器253係沿著此曲面部而旋轉,就第三開口部249作開閉。
容器框體(圓筒部)247g係中空體,形成收容色料之色料收容部(色料收容室)247t。
容器247,係於容器框體247g之外周,具備與前述之第一開閉器237之孔部237a卡合的凸部(容器側突起部、容器側凸部)245。此外,容器247(容器框體247g),係具有於第一開閉器237之開閉過程中,與第一開閉器237之被碰觸面237b(圖30參照)碰觸的碰觸面247c。碰觸面247c,係由設在容器247之框體(容器框體247g)的階差部而形成,相對於色料匣E之旋轉方向(第二開閉器252之旋轉方向)而交叉的面。為延伸於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軸線方向)之細長的面。
如細節將於後述,碰觸面247c係將使第一開閉器237開放之力施加於第一開閉器237而使第一開閉器237移動至開位置的開放力賦予部(開閉構材移動部)。
碰觸面247c,係第二開閉器253位於閉位置時,配置在第二開閉器253(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前端附近。
如示於圖33(b)、圖35,於第二色料收容部247t,係設置了供以搬送色料用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此外,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一端部係於容器247,另一端部係藉供以使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驅動用 之第二驅動傳達部248而保持成可旋轉。此時,攪拌軸密封件264,係中空之圓筒狀,該外徑d1係比容器框體247g之內徑d2略大。此外,攪拌軸密封件264之內徑d3,係成形為比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圓筒部248b之外徑d4略小。再者,攪拌軸密封件264之自然狀態之寬度w1,係比第二驅動傳達部248被定位於容器框體247g時之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密封破壞面248a與容器框體247之密封碰觸面247f之距離w2還大。
然後,攪拌軸密封件264,係在容器247之容器框體247g內夾於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密封破壞面248a與容器247之密封碰觸面247a而設置。
然後,於容器247,係如示於圖32,可與第二驅動傳達構材248驅動傳達地設置惰輪250。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二驅動傳達部248、惰輪250,係採取螺旋齒輪形狀,於驅動傳達時第二驅動傳達部248被設置於靠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內側(圖35(c)箭頭r4方向)的方向。
再者,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係由搬送軸246a與可撓性之薄片構材246b所構成。薄片構材246b,係為了使收容於容器247之第二色料收容部247t的色料靠近第三開口部249而設置狹縫(圖35(a)參照)。關於詳細之構成,係後述。
在本實施例,如示於圖32(b),第三開口部249,係在容器247(容器框體247g)之圓周上設於色料 匣E之長邊方向中央。然而,第三開口部249之位置,係只要設於與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230對向的位置則不限於此。
再者,如示於圖32、圖33(a)在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249之長邊方向的兩端,係設有就第二開閉器253之移動作導引的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此外,如示於圖32(b)、圖36於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之一部分係設有孔部252a。
如示於圖34,第二開閉器253之本體部分(開閉器本體部253m),係具有沿著色料匣E之外周面的曲率之形狀。亦即第二開閉器253(開閉器本體部253m),係具有沿著容器247之曲面形狀(實質圓弧狀)。
亦即容器247(容器框體247g),係於第三開口部249(圖33(b)參照)之周圍具有曲面狀(略圓筒形狀、略圓弧形狀)之表面。沿著設於此第三開口部249之周圍的容器247之曲面部(圓弧部),第二開閉器253可往返移動。亦即第二開閉器253在容器247之周圍作旋轉(公轉)。藉此第二開閉器253係可就第三開口部249作開閉。
此外,第二開閉器253係相對於後述之第二密封件254於長邊方向外側(軸線方向)第二鎖止臂(臂部)270,於比第二鎖止臂270靠長邊方向外側之兩端部具備扣合部(臂部)271。
第二鎖止臂270係配置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與扣合部271之間,從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後端側延伸至前端側。第二鎖止臂亦具有彈性部而可彈性變形。
2個扣合部271,係連結於第二開閉器253之本體部分(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兩端。同樣地2個第二鎖止臂270亦分別連結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兩端。
另外開閉器本體部253m,係供以將第三開口部249實質關閉用之部分(關閉部)。扣合部271係因變形而可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作移動的構成。同樣地第二鎖止臂270亦為因變形而可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作移動的構成。
扣合部271係可與開閉器本體部253一體以樹脂而形成,亦得以與開閉器本體部253m係個別之構材(例:金屬之片簧)而形成。
第二鎖止臂270,係具備與顯影單元D之鎖止解除爪262(圖30參照)碰觸之被碰觸面270a。此外,第二鎖止臂270,係具備嵌入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之孔部252a(圖32參照)的爪部270b。
第二鎖止臂270亦與開閉器本體部253m一體以樹脂而形成,惟亦可安裝與開閉器本體部253m不同之構材(例如金屬等),從而形成第二鎖止臂270。
第二鎖止臂270之被碰觸面270a,係傾斜於隨著朝向第二鎖止臂270之前端側而靠近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側的傾斜部(傾斜面)。爪部270b係朝向色料匣 E之長邊方向的外側而至少突出的突起部(凸部)。
扣合部271,係具備彈性變形於第二開閉器253及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的臂部271c。另外扣合部271,係具備設於臂部271c之前端側,朝向第二開閉器253之外徑方向(半徑方向外側)而突出的爪部(突起部、凸部、第1卡合部)271a。
如細節將於後述,爪部271a與突起部271b係供於與顯影單元D作卡合用之卡合部(開閉構材側卡合部)。藉扣合部271之臂部271c使得爪部271a(或突起部271b),係與開閉器本體部253m連結(圖34參照)。
扣合部271之臂部271c,係供於將爪部271a、突起部271b與開閉器本體部253連結用之連結部。
另外扣合部271之臂部271c,係供於就卡合部(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作支撐用之支撐部。此臂部271c係具有可彈性變形之彈性部。亦即臂部271c係可彈性變形。
扣合部271(臂部271c),係從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後端側朝向前端側而延伸。此處開閉器本體部253之前端側,係相對於第二開閉器253從開位置旋轉移動至閉位置的旋轉方向(移動方向)之下游側。另一方面,開閉器本體部253之後端側係相對於旋轉方向之上游側。
爪部271a係至少朝向容器247之外徑方向(第二開閉器253之外徑方向)而突出。此處第二開閉器253之外形方向,係容器247之外徑方向,亦係第二開閉器253之旋轉軌跡上的旋轉半徑方向之外側。
另外外徑方向,係朝向容器247之外部之側(容器247之外側),為從容器247或容器247之旋轉軸線(中心軸線)分離之側。或者外徑方向係從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或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旋轉軸線分離之側。
另外突起部271b,係至少朝向容器247之圓周方向(第二開閉器253之旋轉方向)而突出的突起部。更詳而言之,於第二開閉器253相對於容器247從閉位置移動至開位置的旋轉方向(開放方向),突起部271b係朝向下游側而突出。
亦即第二開閉器253係作為卡合部而具有爪部(第1卡合部)271a與突起部(第2卡合部)271b,爪部271a與突起部271b係朝向互相不同之方向(互相交叉的方向)而突出。
扣合部271(臂部271c)係隨著靠進前端側而寬度變寬。亦即於第二開閉器253之長邊方向端部側,於扣合部271,係設有第一被限制面271d、第二被限制面271e、第三被限制面271f。第一被限制面271d係隨著朝向臂部271c之前端側而朝向長邊方向之外側而傾斜的斜面(傾斜部)。第二、第三被限制面271e、271f,係與臂 部271c延伸之方向大致平行的面。限制面271e與限制面271f之間之距離,係比臂部271c之後端側(根本側)之寬度還大。
於此,第一、第二被限制面271d、271e係與後述之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面247d(圖33(a))抵接。另外第三被限制面271f,係與容器247之第二限制面247e(圖33(a))抵接。
第二開閉器253,係與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導引部(開閉導引)252卡合。然後,構成為沿著色料匣E之外周面而在就第三開口249作閉塞之狀態(圖32(a))、及就第三開口部249作開放的狀態(圖32(b))之間沿著容器247之圓周方向而滑動自如。
另外,如示於圖36,於就第三開口249作閉塞的狀態下,第二鎖止臂270之爪部270b,係與設在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的孔部252a卡合(嵌合)。此外,爪部270b之面270c與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之孔部252a之面252b抵接。其結果,第二開閉器253係相對於容器247而移動受限制,抑制第二開閉器253無意間打開。
爪部270b,係將第二開閉器253鎖止於閉位置之鎖止部。由於第二鎖止臂270使得爪部270b係連結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亦即第二鎖止臂270(更嚴而言之比爪部270b靠第二鎖止臂270之後端側),係將爪部270b連結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之連結部,亦為就爪部 270b作支撐的支撐部。
如示於圖32,色料匣E,係於長邊方向之兩端分別具備被插入導引部(非)242與被插入導引部(驅)243。被插入導引部(非)242與被插入導引部(驅)243係分別為顯影單元D之插入導引部(非)235d與插入導引部(驅)236d所導引(圖37參照)。被插入導引部242、243係色料匣側導引部。
於以下,利用圖32、圖31而簡單說明關於顯影單元D之插入導引部(非)235d、插入導引部(驅)236d、色料匣E之被插入導引部(非)242、被插入導引部(驅)243周邊部分及把持構材244之同樣的部分。另外,就此等的詳細之動作、作用、功能,係與實施例3略同樣故省略說明。
被插入導引部(非)242,係具備碰觸部(非)242a與被旋轉導引部(非)242b。碰觸部(非)242a係於色料匣E之插入時與顯影單元D之被碰觸部(非)235a碰觸。此外,碰觸部(非)242a之周圍係呈具有曲面形狀(略圓弧形狀)之被旋轉導引部(色料匣側之旋轉導引部)。被旋轉導引部,係於將第一開閉器237與第二開閉器253開閉時,相對於插入導引部(非)235d之旋轉導引部235b而滑動,從而就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進行導引。
此外,被插入導引部(驅)243,係具備碰觸部(驅)243a。碰觸部(驅)243a係於色料匣E之插入 時與顯影單元D之被碰觸部(驅)236a碰觸。
另外,於被插入導引部(非)242,係作為供以於插入時就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拔出姿勢)作限制用之姿勢限制部而設有限制部242c1、限制部242c2。此等限制部242c1、限制部242c2,亦係就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配裝方向)、拔出方向(拔出方向)作限制的插入方向限制部(配裝方向限制部、拔出方向限制部、卸除方向限制部)。
此外,於容器247,係設有作為供使用者在色料匣E之配裝操作時抓住用之把手的把持構材244。另外,把持構材244係呈在容器247之長邊方向兩端部被固定的U字狀。
詳細敘述之,把持構材244係於使用者抓住而操作的操作部244b之兩端部設有固定部244a。此外,固定部244a係具有在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兩端固定於第二色料收容容器247的U字狀。另外只要使用者可把持則並非把持構材244之形狀受限於此。
接著,就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237與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之開放動作,利用圖28與圖37~圖43作說明。
圖28,係就第三開口部249曝露前之一連串 之第二開閉器253之動作與扣合部271附近之位置關係作了繪示之圖。圖28(a)、圖28(d),係就色料匣E被往顯影單元D插入的過程之狀態作了繪示的第二開閉器253周邊之放大圖。圖28(a),係就第二開閉器253從正面視看的圖,圖28(d),係就第三開口部249從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圖28(b),係就從圖28(a)之狀態進一步使色料匣E旋轉於第三開口部249曝露之方向,第二開閉器253之前端面253c與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239碰觸的狀態作了繪示之第二開閉器253周邊之放大圖。圖28(b)、圖28(e),係就第二開閉器253從正面視看的圖,圖28(e),係就第三開口部249從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圖28(c)、圖28(f),係就將圖28(b)進一步予以旋轉使得第二開口部230與第三開口部249連通且色料匣E之配裝結束的狀態作了繪示之第二開閉器253周邊之放大圖。圖28(c),係就第二開閉器253從正面視看的圖,圖28(f),係就第三開口部249從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
圖38(a),係就緊接著色料匣E被插入顯影單元D之前的顯影單元D之第一鎖止臂261從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圖38(b)、圖38(c),係就色料匣E被插入顯影單元D時的顯影單元D之第一鎖止臂261從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
圖39,係就色料匣E被插入顯影單元D時的第二開閉器253之第二鎖止臂270之動作將第二開閉器導 引部252之孔部252a從第二開閉器253之正面作了切斷的剖面圖。圖39(a),係就緊接著色料匣E被插入顯影單元D後之狀態作了繪示的圖。此外,圖39(b),係就色料匣E被插入顯影單元D,進一步使色料匣E旋轉於第三開口部249曝露之方向的狀態作了繪示之圖。
圖40,係就第三開口部249曝露前之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附近之位置關係作特殊化而繪示的圖。圖40(a),係就圖28(b)、圖28(e)之狀態下的扣合部270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圖40(c),係就圖28(c)、圖28(f)之狀態下的扣合部270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圖40(b),係就在圖40(a)與圖40(c)之間的時間點之扣合部270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然後,圖40(d),係就圖40(a)之狀態下之扣合部270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部247d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圖40(e),係就圖40(b)之狀態下之扣合部270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部247d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圖40(f),係就圖40(c)之狀態下之扣合部270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部247d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圖。
此外,圖41,係就圖28(c)、圖28(f)之狀態下的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附近作了繪示的圖。圖42,係就第二開閉器253之前端面253c與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239碰觸且第二開閉器253因顯影單元D使得移動受到限制的狀態作了繪示之圖。圖42(a),係 就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與顯影單元D之鎖止保持部263之長邊關係作了繪示之圖。圖42(b),係就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與顯影單元D之鎖止保持部263之色料匣E之旋轉方向之位置關係作了繪示之圖。
圖43係就色料匣E之配裝過程中的顯影單元D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與惰輪250之位置關係作了繪示之從驅動側視看的圖。圖43(a)係表示在色料匣E之插入時第二開閉器253為閉塞狀態,圖43(b)係表示色料匣E之配裝結束,第二開閉器253為開放狀態。
圖44,係就圖43(b)之狀態下之第二開口部230與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作了繪示之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另外,於圖39及圖40(a)、圖40(b)、圖42,將對於第二鎖止臂270、扣合部271之動作之說明方面關聯淺的其他構件作簡略化。
本實施例下之往顯影單元D之色料匣E之插入過程,係如同前述之實施例1。因此,在本實施例,係詳細說明關於從色料匣E被定位於顯影單元D後第一開閉器237、第二開閉器253作開閉之動作。
首先,就色料匣E被定位於顯影單元D之狀態下的顯影單元D之第一鎖止臂261與色料匣E之第二鎖止臂270之狀態,利用圖37、圖38、圖39作說明。
如示於圖37、圖38,在色料匣E被定位於顯 影單元D之狀態下,容器247之凸部245,係卡合於第一開閉器237之孔部237a。
此情況下,顯影單元D之第一鎖止臂261,係容器247之凸部245之面245c抵接於第一鎖止臂261之面261c。藉此,第一鎖止臂261從容器247之凸部245受力F11,往箭頭r1方向作彈性變形。然後,第一鎖止臂261之爪部261a係從第一開閉器237之孔部237a脫落(卡合解除)。其結果,第一開閉器237,係孔部237a之面237a2與第一鎖止臂261之面261b之抵接所致的箭頭e方向之限制被解除,變成可相對於第二開口部230而相對移動。
凸部245係與孔部237a、第一鎖止臂261接觸(卡合),而解除第一開閉器237被鎖止的狀態之鎖止解除部。
色料匣E,係被插入於顯影單元D,使得以凸部245卡合(進入)於孔部237a與第一鎖止臂261接觸的方式而插入姿勢、插入方向受到限制。亦即對於顯影單元D的色料匣E之姿勢、插入方向,因被插入導引部(非)242、插入導引部(非)235d而受限制。
另外,將色料匣E從顯影單元D拔出時,凸部245從第一鎖止臂261分離。為此,第一鎖止臂261之彈性變形被消解使得第一鎖止臂261與孔部237a卡合,再次將第一開閉器237鎖止。
將色料匣E插入顯影單元D後,使色料匣E 於箭頭e方向之轉動進展時,如示於圖39(b),第二開閉器253之前端面253c(圖34參照)與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239(圖30參照)碰觸。藉此,第二開閉器253之箭頭e方向之轉動受限制。此時,如示於圖39,顯影單元D之鎖止解除爪262,係與第二開閉器253之第二鎖止臂270之被碰觸面270a碰觸,或第二鎖止臂270係因鎖止解除爪(鎖止解除部)262而受到力F12。由於是該力F12之分力的F12x,第二鎖止臂270係往箭頭r2方向(色料匣E之長邊內側方向)彈性變形。其結果,第二鎖止臂270之爪部270b從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之孔部252a分離。亦即碰觸面270a從鎖止解除爪362受力,使得爪部270b,係從將第二開閉器253鎖止於閉位置的鎖止位置(圖39(a))移動至解除鎖止的鎖止解除位置(圖39(b))。碰觸面270a,係色料匣E於配裝時作旋轉動作,從而從顯影單元D接受使爪部270b(鎖止部)移動之力的鎖止解除力接受部。
碰觸面270a,係隨著靠近第二開閉器253之前端側(第二鎖止臂270之前端側),朝向長邊方向之內側而傾斜的傾斜部(傾斜面)。碰觸面270a係傾斜,故從鎖止解除爪262接受之力(F12)具有作用於長邊方向之內側的成分(F12x)。
因F12x使得爪部270b移動至鎖止解除位置時,第二鎖止臂270之爪部270b與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之孔部252a之面252b抵接所致的箭頭e方向之限制 被解除。因此第二開閉器253相對於容器247之第三開口部249變得可相對移動於箭頭e方向。更詳而言之,第二開閉器253之前端面253c從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力賦予部)239而受力,使得第二開閉器253係相對於容器247而相對旋轉,從閉位置往開位置作旋轉移動。
第二開閉器253之前端面235c係用於從色料匣E之外部(總之顯影單元D)接受供於將第二開閉器253從閉位置往開位置作移動用之力的開放力接受部。
第二鎖止臂270(爪部270b)係被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實質覆蓋,故變得因使用者使得第二鎖止臂270之鎖止錯誤而難以解除。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亦為覆蓋第二鎖止臂270(爪部270b)之蓋部。
色料匣E被配裝於顯影單元D時,顯影單元D之鎖止解除爪662進入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與容器框體247g之間。鎖止解除爪662成為與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卡合之狀態。
接著,詳細說明關於色料匣E被定位於顯影單元D之狀態。
前端面253c與衝突面239碰觸之狀態下,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保持部263,位於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外側(圖42(a)參照)。
此時,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鎖止孔263a,成為如示於圖42(b)的配置關係。亦即於將第三開口部249開放時之色料匣E之旋轉方向(圖42(b)箭頭e方向),爪部271a係位於鎖止孔263a之下游側。
接著,就使色料匣E之轉動進一步進展時之第一開閉器237與第二開閉器253之動作利用圖28、圖40、圖42作說明。
使色料匣E之轉動進一步進展時,第一開閉器237之被碰觸面237b(圖30參照),係碰觸於容器247之碰觸面247c(圖32、圖38參照)。如示於圖28(e),第一開閉器237,係壓於容器247而於色料匣E之轉動方向受到力F13。此時,如先前已述,就第一開閉器237之動作進行了限制之第一鎖止臂261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鎖止被解除。其結果,第一開閉器237,係與容器247成為一體而轉動於第二開口部230作開放之方向(圖28箭頭e方向)。然後,第一開閉器237,係依圖28(d)→圖28(e)→圖28(f)之順序而移動。
此外,此時,如示於圖39(b),第二開閉器253係前端面253c與顯影單元D之衝突面239碰觸。為此,容器247轉動時,容器247,係與第二開閉器253相對移動。同時,如示於圖40(d),第二開閉器253之扣 合部271之第一被限制面271d,係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面247d之點247h抵接並受到力F14(朝向長邊方向內側之力)。此時,扣合部271,係扣合部271之臂部271c往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內側(接近第三開口部249之方向、圖28及圖40(d)之箭頭r3方向)彈性變形。
再者,容器247之轉動進展時,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之第二被限制面271e,係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面247d抵接(圖40(d)→圖40(e))。圖28(c)、圖40(d)、圖40(e),係就扣合部271之第二被限制面271e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面247d抵接的狀態作繪示的圖。在此狀態下,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之位置,係設成相對於開閉器保持部263,在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上重疊。此係爪部271a、突起部271b位於卡合位置之狀態。
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保持部263,於將第三開口部249開放時之色料匣E之旋轉方向上位於下游側(箭頭e方向)(圖40(c)、圖42(b)參照)。第二開閉器253,係扣合部271依圖28(a)→圖28(b)→圖28(c)之順序而彈性變形(動作)。
第一限制面247d係使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移動於長邊方向內側(軸線方向內側)的移動部(卡合位置移動部)。第一限制面247d,係於第二開閉器253移動至開位置時(為了配裝色料匣E而旋轉動作 時),就第一被限制面271d作賦勢。由於第一被限制面271d被從第一限制面247d所施加的力,爪部271a係移動至供於作為開閉器保持部263用之卡合位置,突起部271b亦移動往供於與鎖止孔263a卡合用之卡合位置。
第一限制面247d,係透過第一被限制面271d而將爪部271a、突起部271b從退避位置導引至卡合位置的導引部。第一限制面247d係透過第一被限制面271d就爪部271a、突起部271b朝向卡合位置而賦勢、按壓的賦勢部(按壓部)。
另外第一限制面247d,係在第二開閉器253位於開位置時,將第二被限制面271e朝向長邊方向內側而賦勢。藉此第一限制面247d係將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保持於卡合位置。第一限制面247d係卡合位置保持部。
此外第1限制面247d,係與設在就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作支撐的支撐部(臂部271c)的第一被限制面、第二被限制面271d、271e接觸,透過臂部271c而就卡合部作賦勢。
然而亦可第1限制面247d直接接觸於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從而就卡合部作賦勢。
採取藉第一限制面247d,使得第二開閉器253之卡合部(爪部271a、271b)移動至軸線方向內側2.3mm以上。亦即就卡合部從退避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時之移動距離(移動量)沿著軸線方向(長邊方向)而量測 時為2.3mm以上。
然後,如示於圖28(e)與圖28(f),使色料匣E往箭頭e方向之旋轉進展時,第一開閉器237係與容器247成為一體而轉動於第二開口部230開放之方向(箭頭e方向)。此外,容器247,係與第二開閉器253相對移動。此時,色料匣E,係容器247之第二開閉器導引部252卡合於第一開閉器導引部234邊粗略限制容器247之圓筒形狀半徑方向之移動邊往箭頭e方向轉動。然後,如示於圖28(f)第三開口部249與第二開口部230連通之狀態下第二開口部230、第三開口部249之開放結束。
此時,被插入導引部242之兩端之曲面部(被旋轉導引部),旋轉導引部235b作卡合。因此,第二開口部230與第三開口部249被開放之狀態下,色料匣E係移動受到限制。詳細之構成係如同實施例1,故省略說明。
於以下,說明關於在驅動從顯影單元D往色料匣E傳達時,產生何種力。
接著,利用圖43與圖44,而說明關於從顯影單元D往色料匣E之驅動傳達構成。從顯影單元D往色料匣E之驅動傳達係惰輪250與第一驅動傳達部238卡合。
於此,於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配裝中途,惰輪250係未與第一驅動傳達部238連結,惰輪250係僅與第二驅動傳達部248連結(圖43(a))。
此外,色料匣E之配裝過程中之惰輪250之位置,係相對於第一驅動傳達部238在色料匣E之配裝轉動方向(圖43箭頭e方向)上位於上游側。此外,色料匣E因配裝而轉動於配裝方向(圖43箭頭e方向),使得惰輪250係靠近第一驅動傳達部238。然後,構成為色料匣E往顯影單元D配裝結束之狀態下,惰輪250與第一驅動傳達部238連結(卡合)。然後,可從顯影單元D往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作驅動傳達(圖43(b))。亦即,變成因色料匣E之旋轉動作使得惰輪250可接受旋轉力的狀態。
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二驅動傳達部248、惰輪250,係採用螺旋齒輪形狀。為此,由於在驅動傳達時產生的推力,使得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係移動至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內側(圖35(c)箭頭r4方向)。為此,於驅動傳達時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係構成為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定位面248c與容器框體247g之面247g1碰觸從而定位。
此時,攪拌軸密封件264,係夾於容器247之密封碰觸面247f與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密封破壞面248a。為此,攪拌軸密封件264係被壓縮於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由於被壓縮之攪拌軸密封件264,使得可提高第二驅動傳達部248之圓筒部248b與容器247之容器框體247g之間之空間之氣密性。為此,可抑制容器247內部之色料從第二驅動傳達部248附近往外部溢漏。
於此,於色料匣E,係因從顯影單元D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被驅動傳達時接受的外力(總之惰輪250接受之旋轉力)而產生色料匣E整體作旋轉的力矩。在本實施例,係顯影單元D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係旋轉於圖43(b)之箭頭q方向。然後,由於從顯影單元D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被驅動傳達時接受的外力F16使得於色料匣E產生力矩M1。此產生的力矩M1之方向,係與第三開口部249開放時之容器247之旋轉方向(箭頭e)成為同方向。
換言之,採取惰輪250之旋轉方向(箭頭u),係與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249開放時之容器247之旋轉方向(箭頭e)同方向。另外換別的說法時,惰輪之旋轉方向(箭頭u),係與第二開閉器相對於容器247從開位置旋轉至閉位置的旋轉方向(箭頭e方向)相同。
採用本實施例之構成,使得在從顯影單元D往色料匣E傳達驅動並排出色料時,於色料匣E作用了相對於顯影單元D,轉動於將第三開口部249開放之方向 (箭頭e)之力。
藉此,可抑制在從色料匣E排出色料時第一開閉器237與第二開閉器253關閉。此外,藉本構成,即使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249之曝露為不完全狀態,由於作用於色料匣E的力矩M1,使得可使色料匣E整體旋轉於箭頭e方向而將第三開口部249完全曝露。
另外,此時,第二驅動傳達部248及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轉動方向,係就色料搬送之觀點而言就第三開口部249從重力方向(箭頭G方向)下方往上方(圖44之箭頭d方向)將色料抬起。
接著,利用圖45說明關於從色料匣E往顯影單元D之色料搬送構成。圖45(a),係就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薄片構材246b之形狀與容器247之關係作了繪示的長邊剖面圖。圖45(b),係就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薄片構材246b之形狀與容器247之關係作了繪示的剖面圖。圖45(c),係狹縫狀之薄片構材246b之一部分之放大圖。圖45(d),係就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旋轉時之動作進行了繪示的剖面圖。
色料匣E內之色料,係藉第二搬送構材246,通過連通之第三開口部249與第二開口部230而搬送往顯影單元D。
第二搬送構材246,係由於通過顯影單元D之第一驅動傳達部238、惰輪250、第二驅動傳達部248接受的驅動力而在色料匣E之內部作轉動。
如前述,第二搬送構材246之轉動方向,係採取就第三開口部249於重力方向G,從下往上將色料抬起的方向(圖45(b)之箭頭d方向)。此時,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薄片構材246b,係於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具有狹縫狀(圖45(a))。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薄片構材246b之狹縫狀,係相對於第三開口部249之中心在長邊以驅動側與非驅動側呈大致對稱狀。
此狹縫係採用縫的朝向為如從薄片構材246b之短邊方向中央直到前端而傾斜於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內側的形狀。詳細而言,如示於圖45(a),構成為薄片構材246b之前端之點246b2比短邊方向中央之點246b1靠長邊內側。
再者,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上的短邊之形狀,係構成為以沿著容器247之內形的形狀對於容器247稍侵入的構成。如示於圖45(a)、圖45(b),採取從薄片構材246b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轉動中心S至短邊方向前端(246b3、246b4)的寬度w3。同樣,採取從容器247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轉動中心S相對於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上至容器247之內壁面之點247h1的距離w5。此時,構成為寬度w3係比w5大。
再者,採取從薄片構材246b之第二色料搬送 構材246之轉動中心S至短邊方向前端246b7的寬度w4。此外,採取從容器247之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轉動中心S相對於長邊方向在正交方向上至容器247之內壁面之點247h2的距離w6。此時,構成為寬度w4係比w6大。
如上述採取第二色料搬送構材246之構成,使得第二搬送構材246係與容器247內部之色料、或容器247之內壁抵接。此時,相對於薄片構材246b之前端之點246b3,在長邊方向上位於內側的前端之點246b4在箭頭d方向(圖45參照)較為變形。以下利用薄片構材246b之圖45(c)而說明其根據。於薄片構材246b之短邊方向,使薄片構材246b之前端之點為點246b3、點246b4。再者,點246b4,係位於比點246b3在長邊方向靠近第三開口部249(圖45(a)參照)的位置。此外,於薄片構材246b之點246b3在紙面鉛直方向施加向下之力時,使受力的最近之支撐點為支撐點246b5,使點246b3與支撐點246b5之距離為r10。再者於薄片構材246b之點246b4施力時,使受力的最近之支撐點為支撐點246b6,使點246b4與支撐點246b6之距離為r11。此時,點246b3,係點246b3與支撐點246b5在前端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上一致的區域w30之範圍之任意之點。此外,點246b4,係點246b4與支撐點246b6在前端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上不一致的區域w30之範圍之任意之點。
結果,薄片構材246b,係縫的朝向為如從薄片構材246b之短邊方向中央直到前端而傾斜於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中央的形狀,故成為r10<r11之關係。為此,於點246b3與點246b4作用了同力時,係到支撐點之距離長的點246b4變形(撓曲)較大。其結果,第二搬送構材246之薄片構材246b,係可往長邊方向中央方向(第三開口部249方向)搬送色料。再者,由於就第二搬送構材246從重力方向下方往上方將色料抬起的構成,使得減少未完全排出至色料匣E內而殘留的色料之量。
此外,在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上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係在比第三開口部249長邊方向寬廣的範圍未設置狹縫狀。具體而言,如示於圖45(a),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之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寬度w7,係作成比第三開口部249之長邊寬度w8還大。藉此,薄片構材246b抑制從第三開口部249往第二開口部230方向進入(圖45(b)參照)。
其結果,第三開口部249附近之色料,係由於容器247之內壁而適度被磨掉。藉此,薄片構材246b將色料往顯影單元D內壓入,顯影單元D內之色料作凝聚使得可抑制色料劣化。
在本實施例,薄片構材246b之狹縫狀之角度θ2(圖45(a)參照),係採用相對於薄片構材246b之長邊方向,傾斜約70度之形狀。此外,狹縫之短邊之形狀,係採用相對於容器247之內形,侵入約1.5mm之形 狀(w3-w5=約1.5mm、w4-w6=約1.5mm)。
另外,只要可將色料匣E內之色料往顯影單元D內穩定搬送,則非就薄片構材246b之形狀作限定者。
如此構成第二搬送構材246,使得即使將色料排出之開口為窄的構成仍可將色料往顯影單元D穩定排出。另外,使第三開口部249之長邊方向的寬度為成為中央之一部分的尺寸,使得可縮小第一密封構材232之尺寸。作為此結果,抑制密封所需的材料使得可降低成本。此外,縮小第三開口部249,使得可減輕色料匣E之裝卸動作所致的色料溢漏。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容器247一方面係實質圓筒狀之容器,另一方面如視看圖45(a)已可知悉,呈w5>w6,容器247之徑(內徑及外徑)因位置而異。亦即容器247之長邊方向端部側之徑比容器247之中央部(亦即第三開口部249之周圍、附近)之徑還大。於容器247之中央部係安裝第二開閉器253,故為了確保該部分之空間而縮小容器247之徑。另一方面,在容器247之端部側係為了增加供於收容色料用之容積而將徑增加。
另外如同容器247,第二搬送構材246(薄片構材246b)之徑因位置而異。如上所述,比起第二搬送構材246之中央部(第三開口部249之附近)之徑,第二搬送部246之軸線方向端部側之徑為大。
接著,就顯影單元D之第一開閉器237與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之閉塞動作利用圖46,圖47、圖48作說明。
圖46,係就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被閉塞時之容器247之凸部245附近作了繪示的圖,圖46(a),係從非驅動側所視看的剖面圖,圖46(b),係容器247之凸部245附近之放大剖面圖。
圖47,係就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被閉塞時之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之狀態作了繪示的圖。圖47(a),係就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長邊方向的關係作了繪示之放大圖。圖47(b),係就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色料匣E之轉動方向之位置關係作了繪示的從非驅動側視看之剖面圖。圖47(c),係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之突起部71b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鎖止孔之放大圖。
圖48,係就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被閉塞的過程作了繪示之圖。圖48(a),係就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開放的狀態下之扣合部271附近作了繪示的圖。此外,圖48(b),係就色料匣E之第二開閉器253閉塞的狀態下之扣合部271附近作了繪示的圖。再者,圖48(c),係就圖48(a)之狀態從非驅動側視看的剖面圖,圖48(d),係就圖48(b)之狀態從非驅動側視看 的剖面圖。
第一開閉器37與第二開閉器253之閉塞動作,係以與前述之開放動作相反之動作而進行。另外,第一開閉器237、第二開閉器253之閉塞方向,係容器247旋轉於與第二搬送構材246之驅動時之旋轉方向反向旋轉(圖46(a)、圖47(b)、圖48(c)、圖48(d)之箭頭h方向)之方向。
首先,於圖46之狀態下,使用者就把持構材244作把持而使容器247往閉塞方向(箭頭h方向)轉動。此時,容器247之凸部245之面245b碰觸於第一開閉器237之孔部237a之面237a2。藉此,第一開閉器237,係從面237a2接受力F18而與容器247連動而轉動,將第二開口部230閉塞。
此時,如示於圖47(a),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之位置,係成為相對於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保持部263,在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上重疊的位置。再者,如示於圖47(b),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保持部263,位於將色料匣E之第三開口部249開放的方向下游側(圖47箭頭e方向)。
為此,使容器247往閉塞方向(箭頭h方向)轉動時,第二開閉器237之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係在容器247之閉塞方向(箭頭h方向)抵接(圖47(c))。
再者,第二開閉器253之突起部271b,係嵌於開閉器保持部263之鎖止孔63a(圖47(c))。因此,第二開閉器253,係被藉鎖止保持部262在容器247之閉塞方向(箭頭h方向)受限制。然後,隨著色料匣E轉動於箭頭h方向,第二開閉器253與容器247相對移動。藉此,第二開閉器253係將第三開口部249閉塞(從圖38(圖48(c)成為圖48(d)之狀態)。
亦即,爪部271a係至少朝向第二開閉器253之外徑方向(旋轉半徑方向外側)而突出。藉此爪部271a係在容器247旋轉時與開閉器保持部263接觸(卡合)。爪部271a係從開閉器保持部263接收供於使第二開閉器253移動至閉位置用之力的卡合部(閉塞力接受部)。由於爪部271a從開閉器保持部263接受之力,使得在容器247旋轉時第二開閉器253之移動受限制。換言之,第二開閉器253因爪部271a所受之力相對於容器247而相對旋轉移動並從開位置往閉位置移動。
此外,突起部271b,係朝向箭頭e(第二開閉器253相對於容器247從開位置旋轉至閉位置的旋轉方向)之至少上游側而突出。藉此突起部271b,係可在第二開閉器253從開位置而旋轉至閉位置時,保持與鎖止孔263a卡合之狀態。突起部271b與鎖止孔263a卡合,使得爪部271a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卡合狀態(接觸狀態)被保持。
亦即突起部271b係與鎖止孔263a卡合之卡 合部(第二卡合部),且亦為就爪部271a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卡合狀態作維持的卡合維持部。突起部271b係比爪部271a小之突起。亦即突起部271b之高度(沿著突起部271b突出之方向而測量的高度),係比爪部271a之高度(沿著爪部271a突出之方向的高度)小。相對於爪部271a之高度為5.6mm,突起部271b之高度係採取0.3mm。突起部271b之高度係0.1mm以上、0.5mm以下為合適。
於此,如示於圖48(a)、圖48(b),第二開閉器253之第一被限制面271d或第二被限制面271e,係直到第三開口部249閉塞為止,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面247d、角部247h抵接。藉此,第二開閉器253之第一被限制面271d或第二被限制面271e係扣合部271之長邊方向的位置被保持。第一限制面247d,係將爪部271a、突起部271b保持於卡合位置的卡合位置保持部。
然後,第三開口部249閉塞後,進一步色料匣E轉動時,扣合部271,係第三被限制面271f與容器247之第二限制面247e抵接。然後,扣合部271之第三被限制面271f,係從容器247之第二限制面247e於長邊方向外側接受力F17。此時,第二被限制面271e與容器247之第一限制面247d係未抵接。然後,扣合部271之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係由於力F17,而相對於開閉器保持部263脫落於長邊方向外側(圖48(b)箭頭r6方向)。其結果,第二開閉器253之扣合部271之爪部 271a及突起部271b之位置,係相對於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保持部263,位於與配裝前同位置(成為圖42之狀態)。在此狀態下,色料匣E係往顯影單元D之定位被解除,可取出色料匣E。
第二限制面247e係使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移動於長邊方向外側(軸線方向外側)的移動部(退避位置移動部)。第二限制面247e,係於第二開閉器253移動至閉位置時(為了色料匣E被卸除而旋轉動作時),就第三被限制面271f作賦勢。由於從第二限制面247e施加於第三被限制面271f的力使得爪部271a係移動至解除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卡合的退避位置。與此相同,突起部271b亦往與鎖止孔263a解除卡合的退避位置作移動。
第二限制面247e,係就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從卡合位置導引至退避位置的導引部,係透過第三被限制面271f而將爪部271a、突起部271b朝向退避位置而賦勢、按壓的賦勢部(按壓部)。
第二限制面247b,係設置於就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作支撐的臂部271c而接觸於第三被限制面271f,從而就卡合部作賦勢。然而亦可為第二限制面247b與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直接接觸之構成。
採取由於第二限制面247b使得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係1.3mm以上,移動至軸線方向 外側。亦即採取就由於第二限制面247b使得卡合部移動至退避位置時之移動距離(移動量)沿著軸線方向而測量時成為1.3mm以上。藉此,突起部271b可確實解除與鎖止孔263a之卡合。
另外第二限制面247e,係於第二開閉器253在閉位置時將卡合部保持於退避位置的退避位置保持部。由於第二限制面247e,使得卡合部(271a、突起部271b)移動至卡合位置的情形受到限制。將色料匣E對於顯影單元D而略直線作插入、拔出時,係卡合部被保持於退避位置故卡合部不會成為色料匣之插入、拔出之妨礙。
另外,爪部271a、突起部271b係移動至退避位置時,亦運用扣合271(臂部271c)之彈性力。亦即在第二開閉器253從開位置移動至閉位置的過程中,扣合部271從第一限制面247d分離。結果彈性變形之扣合部271(臂部271c)係趨於將變形消解。由於此時之扣合271之動作(彈性力)使得爪部271a、突起部271b係往退避位置作移動。
亦即,即使無第二限制面247e仍由於扣合部271(臂部271c)之彈性力,使得爪部271a、突起部271b可移動至退避位置的情況為可能。
不過,若第二開閉器253在開位置而扣合部271因第一限制面247d而長期保持變形則扣合部271會塑性變形。於此情況下,係扣合部271之彈性力變小,使得可能存在要使爪部271a、突起部271b移動至退避位置 為不充分的情況。結果在本實施例係採取將作用於扣合部271,而使爪部271a、突起部271b移動至退避位置的退避位置移動部(第二限制面247e)設於容器247,使爪部271a、突起部271b確實移動至退避位置者。
不過只要可確保就爪部271a、突起部271b作支撐的臂部271c(支撐部、連結部)之彈性力,則亦可無退避位置移動部(第二限制面247e)。
例如於臂部271c將金屬製之片簧等用作為支撐部時,臂部271c係不易塑性變形而彈性力不易變化。即使無退避位置移動部(第二限制面247e),仍可使爪部271a、突起部271b移動至退避位置。
另外亦可使支撐部(臂部271c)本身不具有彈性,與支撐部係個別地設置彈性構材(彈性部)。例如利用軸,而於開閉器本體部253m將支撐部(臂部)安裝成可旋轉。考量採取於此軸設置扭簧(彈性構材、彈性部),以扭簧之力將支撐部賦勢於退避位置的構成。即使支撐部本身不變形,支撐部作旋轉使得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係成為可移動。另外卡合部係以扭簧之彈性力而可從卡合位置往退避位置作移動。
如上述而構成第二開閉器253,使得即使為以伴隨旋轉的裝卸動作而將色料匣往顯影單元作配裝的構成,仍可確實將彼此的開閉器作開閉。
如以上說明在本實施例,係由於第二開閉器之開閉動作,使得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相對於開閉器 本體部253m而移動於容器框體247g之長邊方向(旋轉軸線方向、中心軸線方向)。因此為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在卡合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作移動的構成。然而此,係未意圖使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僅移動於容器框體之長邊方向。亦即並非限定於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之移動方向與長邊方向平行。
亦可於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移動於長邊方向時,配合其而使爪部271a、突起部271b移動於容器框體247g之徑向、容器框體之圓周方向。
實際上在本實施例中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係移動於退避位置與卡合位置之間時,亦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而移動於容器247之圓周方向。亦即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係在從退避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時,亦移動至第二開閉器253之後端側。
另外在本實施例,使第二開閉器253之卡合部(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移動至卡合位置的卡合位置移動部(第一限制面247d),係藉設在容器274的突起部(凸部)而形成之面。同樣,使卡合部(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移動至退避位置的退避位置移動部(第二限制面247e),係藉設在容器274的突起部(凸部)而形成之面。
然而,亦可就卡合位置移動部(第一限制面247d)、退避位置移動部(第二限制面247e)藉設於容器274之凹部(凹陷、溝)而形成。例如,考量在設於容 器247之溝(凹部)配置扣合部271,沿著此溝而使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移動至退避位置、卡合位置的構成。
在本實施例,係就供於使關於設在顯影單元D之開閉器開閉的可靠性提升用之構成而詳細說明。
於此,關於具有與前述之實施例同樣之功能、作用的構成部分,係使用與前述之實施例同名稱從而省略詳細說明。此外,就圖式,係將一部分之形狀、構件作省略、簡略而記載。此外,記載於本實施例中的構件之尺寸、材質、形狀該等之相對配置等,係可依裝置之構成、各種條件而適當變更者。為此,並非限定於在實施例所揭露之構成的趣旨者。
於本實施例中,將在色料匣E之配置有第二驅動傳達部348之側稱作驅動側,將另一側稱作非驅動側。此外,將配置於驅動側之被插入導引部稱作被插入導引部(驅)343。將配置於非驅動側之被插入導引部稱作被插入導引部(非)342。
再者,將配置於驅動側之插入導引部稱作插入導引部(驅)336d。此外,將配置於非驅動側之插入導引部稱作插入導引部(非)335d。
以下,就主要部分利用圖49、圖50、圖51作說明。圖49,係本實施例下之色料匣E往顯影單元D之配裝前之透視圖。圖50,係就顯影單元D之第二開口部330附近作繪示的剖面圖。此外,圖50(a),係從驅動側所視看的剖面圖,圖50(b),係從非驅動側所視看的剖面圖。另外,於本實施例中,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係指與顯影單元D之顯影輥324之軸線方向為平行的方向。圖51係色料匣E之透視圖,圖51(a),係從第二驅動傳達部348視看的透視圖,圖51(b),係從第二驅動傳達部348之相反側視看的透視圖。
此外,如示於圖49、圖50、圖51,本實施例之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方向f,係插入導引部(驅)336d及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直線方向。再者,本實施例之插入方向f,係與設於色料匣E之容器347的凸部345,從剖面方向視看時相對於容器347而突出的方向(圖51之J方向)大致同方向。此係原因在於容器347之凸部345,係色料匣E被插入於顯影單元D的既定之配裝位置時,需要嵌入第一開閉器337之孔部337a。
另外,就容器347之凸部345之詳細構成與作用,由於在先前之實施例已敘述故此處,係省略。
如先前之實施例之重複,於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係設有在色料匣E之插入時與顯影單元D之被碰觸部335a(圖50(b)參照)碰觸之碰觸部342a。再 者,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係設有在將第一開閉器337(圖49參照)與第二開閉器353(圖51(a)參照)開閉時就容器框體347a作導引的被旋轉導引部342b。此外,於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係設有供於在插入時就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移動方向作限制用的被限制部(被限制面)342c1、342c2。
接著,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係設於色料匣E之長邊方向端部之第二驅動傳達部348之端部,惟亦可設於容器347。再者,於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係設有在色料匣E之插入時與顯影單元D之被碰觸部336a碰觸的碰觸部343a。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係碰觸部343a採取兼作為第一開閉器337與第二開閉器353開閉時就容器框體347a之旋轉作導引的被旋轉導引部的構成。
另外,在實施例中,係於被插入導引部(非)342,碰觸部342a、被旋轉導引部342b、限制部342c1、限制部342c2被構成為與被插入導引部(非)342b一體者。然而,只要為滿足各功能之構成,亦可將此等設為個別之構材。
首先,就本實施例下被插入導引部(驅)343與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關係利用圖52、圖53作說明。圖52,係就本實施例下之被插入導引部(驅)343與 插入導引部(驅)336d附近作了繪示之長邊剖面圖。
圖53,係就其他形態下之被插入導引部(驅)343與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形狀作了繪示的剖面圖。
在本實施例,係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形狀係採圓柱狀。於此,使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直徑為D1。再者,將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之寬度(在交叉於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f的方向作了量測的尺寸)定義如下。亦即採取於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中途中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之寬度係w9,色料匣E之配裝結束的狀態下的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之寬度為w10。
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係具有將色料匣E插入於顯影單元D時之對於使用者就插入作導引的角色。再者,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係與第二驅動傳達部348為一體,色料匣E插入結束被驅動傳達時,插入導引部(驅)343係與第二驅動傳達部348一體而旋轉。為此,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係在與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之間,在色料匣E之插入過程係具有插入導引之角色,同時在插入結束而驅動傳達於第二驅動傳達部348時,係需要具有可旋轉之關係。因此,在本實施例,係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形狀,係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中途之寬度w9、配裝結束的狀態下之寬度w10係相同,採取D1<w9=w10之關係。
另外,在本實施例,係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形狀係圓筒狀,惟不限於此,亦可為如示於圖53之形狀。示於圖53的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形狀,係採取色料匣E之插入方向f(容器347之凸部345相對於容器347而突出的方向,圖50參照)比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之寬度方向短邊。使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插入方向f之寬度為w12,使被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寬度方向之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寬度為w13時,採取w12<w13之關係。此形狀下,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亦在與插入導引部(驅動)336d之間,在色料匣E之插入過程係具有插入導引之角色,同時在插入結束而驅動傳達於第二驅動傳達部348時,係可成為可旋轉的關係。
接著,就本實施例下之被插入導引部(非)342與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關係利用圖54作說明。圖54,係就本實施例下之被插入導引部(非)342與插入導引部(非)335d附近作了繪示之長邊剖面圖。
在本實施例,係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係採取在配裝方向f方向具有長邊的形狀。使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配裝方向f方向之長邊之長度為w16,使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寬度方向上的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寬度為w17時,採取w16>w17如此之關 係。此外,使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色料匣E之往顯影單元D的插入中途之寬度為w14時,採取w17<w14如此之關係。再者,在將第一開閉器337(圖49參照)與第二開閉器353(圖51參照)開閉時,使就色料匣E之旋轉作導引的旋轉導引部(非)335b之寬度為w15時,採取w16<w15如此之關係。採取此關係,使得是延伸於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配裝方向f方向的長邊部分之被限制部(被限制面)342c1、342c2,係沿著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寬度而就色料匣E之插入姿勢、移動方向作限制。然後,如同其他實施例可進行色料匣E之配裝動作。
於以下,詳細說明關於設在色料匣E之端部的突起(被導引部)。同時,說明關於從色料匣E之周面以仿照配裝方向的方式而突出的突起(鎖止解除突起)。
接著,就被插入導引部(驅)343與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關係利用圖55作說明。圖55,係色料匣E與顯影單元D之長邊方向的位置為正確的狀態之圖。
於此,使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色料匣在 長邊方向從第二驅動傳達部348驅動側端面的突出長度為w18(以下,稱作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長度w18)。使此時之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色料匣長邊方向之深度為w19(以下,稱作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深度w19)。
同樣,使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色料匣在長邊方向從容器347之非驅動側端部的突出長度為w20(以下,稱作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長度w20)。使此時之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色料匣長邊方向之深度為w21(以下,稱作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深度w21)。
在本實施例,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長度w18,係採取可相對於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深度w19以公差之範圍而嵌入的關係。具體而言,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長度w18,係相對於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深度w19稍短。此外,同樣,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長度w20,係採取可相對於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深度w21以公差之範圍而嵌入的關係。具體而言,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長度w20,係相對於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深度w21稍短。然後,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長度w18與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長度w20係設定成不同之長度。另外依此,使得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深度w19與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深度w21亦採取不同深度。此係為了在使用者將色料匣E往顯影單元D配 裝時,防止對於顯影單元D搞錯色料匣E之驅動側與非驅動側而配裝的情形。在本實施例,具體而言被插入導引部(驅)343之長度w18,係設定成比被插入導引部(非)342之長度w20長。依此,插入導引部(驅)336d之深度w19,係設定成比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深度w21深。
如此,就被插入導引部(驅)343、插入導引部(驅)336d、被插入導引部(非)342、插入導引部(非)335d之形狀及各要素之關係作了調整。藉此,可提升往色料匣E之顯影單元D之配裝性。
在本實施例,係說明關於就上述實施例4之第二開閉器253等之構成一部分作了變更的色料匣E。另外就色料匣E以外之構成係與實施例4實質相同故省略說明。
此外,關於色料匣E之構成有時就與上述實施例同樣之構成亦使用相同名稱而省略說明。
圖56(a)、(b)、(c)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閉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圖57(a)、(b)、(c)係就第二開閉器在開位置的狀態作繪示之說明圖。
在本實施例,係第二開閉器553相對於容器547而移動使得可將第三開口部249開閉之構成。第二開閉器553係於開閉器本體部553m連結著扣合部(支撐 部、連結部、彈性部)571。此外於扣合部571之前端,設有爪部(第1卡合部、第1突起部)571a,於爪部571a係進一步設有突起部(第2卡合部、第2突起部)571b。爪部571a與突起部571b係供於與接收裝置(顯影單元D)卡合用之卡合部。
在本實施例,係呈卡合部(爪部571a與突起部571b)在退避位置時扣合部571之臂部被變形。亦即如揭露於圖56(a)、(b)、(c)第二開閉器553從開位置移動至閉位置時,係扣合部571之被限制面571f接觸於限制面547e。藉此扣合部571係從限制面547e受力而朝向軸線方向之外側變形。藉此卡合部(爪部571a與突起部571b)係移動至退避位置。第二開閉器553在開位置的狀態下,係限制面571j(退避位置保持部)與扣合部571接觸,使得卡合部(爪部571a與突起部571b)係保持於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如示於圖57(a)、(b)、(c)第二開閉器打開時,扣合部571係從限制面547e分離使得變形被消解(成為自然狀態)。其結果,卡合部(爪部571a與突起部571b)移動至卡合位置。亦即由於扣合部571之彈性力使得卡合部係移動至軸線方向之內側。藉此爪部571a係與開閉器保持部263卡合,突起部571b係與鎖止孔263a卡合。
另外在本實施例,亦可將供於使卡合部移動至卡合位置用的卡合位置移動部、將卡合部保持於卡合位 置的卡合位置保持部設在容器547(參照實施例4之第一限制面247d)。
此外在本實施例係就卡合部作支撐的支撐部(指扣合部571之臂部)具有彈性部。亦即因支撐部(扣合部571)本身之彈性力使得卡合部(爪部571a、突起部571b)移動至卡合位置。然而無須支撐部本身具備彈性部。
例如利用軸,而於開閉器本體部553m將就卡合部(爪部571a、突起部571b)作支撐的支撐部(支撐構材、臂部)安裝成可旋轉。考量採取於此軸設置扭簧(彈性構材、彈性部),以扭簧之力將支撐部賦勢於卡合位置的構成。若為此構成,則即使支撐部本身不變形,支撐部作旋轉使得卡合部(爪部571a、突起部571b)係成為可移動。另外卡合部係以扭簧之彈性力而可從退避位置往卡合位置作移動。
或者,考量將支撐部構成為可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553滑動,而就支撐部藉螺旋彈簧(彈性構材)賦勢於卡合位置的構成。只要為此構成則即使支撐部本身不變形,支撐部作滑動使得卡合部可移動。
另外就設成可移動的支撐部(支撐構材)以彈性部(彈性構材)賦勢的構成係在以下的實施例7詳細說明。
在本實施例,係說明關於就上述實施例4之第二開閉器253等之構成一部分作了變更的色料匣E。實施例4等,係就第二開閉器之卡合部(爪部271a、突起部271b等)作支撐的支撐部(臂部271c)本身為彈性部。相對於此本實施例,係與支撐部(支撐部)個別地設置彈性構材(彈性部)的實施例。另外將支撐部於以支撐成可移動。
另外就色料匣E以外之構成係與實施例4實質相同故省略說明。此外,關於色料匣E之構成有時就與上述各實施例同樣之構成亦使用相同名稱而省略說明。此外,就圖式,係將一部分之形狀、構件作省略、簡略而記載。此外,記載於本實施例中的構件之尺寸、材質、形狀該等之相對配置等,係可依裝置之構成、各種條件而適當變更者。為此,並非限定於在實施例所揭露之構成的趣旨者。
圖58(a)、(b)、(c)係就本實施例之第二開閉器作繪示的說明圖。圖59係就設在第二開閉器的卡合部(卡合構材)作說明之說明圖。
圖60(a)、(b)及圖61(a)、(b)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閉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圖62(a)、(b)及圖63(a)、(b)係就第二開閉器位於開位置之狀態作繪示的說明圖。
在本實施例,係第二開閉器(開閉構材)653相對於容器647而移動使得可將第三開口部249開閉之構 成。
第二開閉器653,係具有開閉器本體部(關閉部)653m、卡合構材(支撐部、支撐構材)671、臂部672、及螺旋彈簧675等。臂部672係從開閉器本體部653m之下端側延伸於前端側的臂部,於臂部672之前端側係安裝了卡合構材671與螺旋彈簧(壓縮彈簧)675。
如示於圖59卡合構材671係具有爪部(第1卡合部)671a、及突起部(第2卡合部)671b。爪部671a、突起部671b係設在第二開閉器653的卡合部(開閉構材側卡合部),具有與實施例4中之爪部271a、及突起部271b同樣之形狀。爪部671a係朝向第二開閉器653之旋轉半徑方向外側而至少突出。另外突起部671b,係於第二開閉器653從閉位置移動至開位置的移動方向上朝向至少下游側而突出。
從卡合構材671除去卡合部(爪部671a、671b)之部分,係就卡合部作支撐的支撐部。卡合構材671亦係可相對於開閉器本體部653m而滑動的可移動構材(滑動構材)。此外螺旋彈簧(彈性構材、彈性部)675係就卡合構材671作賦勢的賦勢部。螺旋彈簧675,係安裝於設在卡合構材671的突起671h,就卡合構材671之面(被賦勢部)671e作按壓,將卡合構材671賦勢於既定之方向。在本實施例,卡合構材671(爪部671a、突起部671b),係藉螺旋彈簧(彈性構材、彈性部)675而朝向軸線方向之內側作賦勢。換言之由於螺旋彈簧675, 使得卡合部(爪部671a、671b)係被朝向卡合位置而賦勢。
另外作為賦勢部亦可採用螺旋彈簧以外之彈性構材(彈性部)。例如亦可使用片簧。此外本實施例之賦勢部係壓縮彈簧,惟使相對於卡合構材671的賦勢部之配置不同時,亦可使用拉簧作為賦勢部。亦即可採取利用將卡合構材671以螺旋彈簧而拉取之力,將卡合部賦勢於卡合位置的構成。
如示於圖60(a)、(b)及圖61(a)、(b),於第二開閉器653在閉位置時,卡合構材671係接觸於限制面而移動受到限制。亦即卡合部(爪部671a、突起部671b),係藉螺旋彈簧675而朝向卡合位置作賦勢,惟由於設在容器647的限制面647j而保持於退避位置。限制面647j係對抗螺旋彈簧675而將卡合部保持於退避位置的退避位置保持部。
於第二開閉器653在閉位置時,係爪部671a不與開閉器保持部卡合,突起部671b亦不與鎖止孔卡合。
在此狀態下使容器647旋轉於圖61(b)中的箭頭e方向。此時,第二開閉器653係相對於容器647而相對旋轉於箭頭h方向。其結果,如示於圖62(a)、(b)、圖63(a)、(b)第二開閉器653被配置於開位置,第三開口部(排出口)被開放。
此外,隨著第二開閉器653從閉位置移動至 開位置,限制面647j、限制面647e從卡合構材671(被限制面671f、671k)分離。結果卡合構材671(爪部671a、突起部671b),係因螺旋彈簧675之力而移動至軸線方向內側,移動至卡合位置。亦即爪部671a係配置於可與開閉器保持部263卡合之位置,突起部671b係配置於可與鎖止孔263a卡合之位置。
螺旋彈簧675係為了使爪部671a、突起部671b移動至卡合位置而設於第二開閉器653的卡合位置移動部。
接著考量容器647從第二開閉器653在開位置的狀態,旋轉於示於圖63(b)的箭頭e方向之情形。此時,在卡合位置的爪部671a係與開閉器保持部263卡合,在卡合位置的突起部671b係與鎖止孔263a卡合。此結果,第二開閉器653之移動被限制,僅容器647旋轉於箭頭e方向。換言之,相對於容器647第二開閉器653相對旋轉於箭頭h方向。亦即第二開閉器653,係爪部671a與突起部671b利用從開閉器保持部263a接受之力而往閉位置作移動。
隨著第二開閉器653移動至開位置,於設在卡合構材671(爪部671a)的被限制面671f,設於容器的限制面647e作接觸。限制面647e,係相對於第二開閉器653之移動方向(旋轉方向)而傾斜的面(傾斜部)。為此,卡合構材671係與限制面647e接觸,從而沿著限制面647e而移動至軸線方向之外側。換言之,卡合構材 671(爪部671a、突起部671b)係由於從限制面647e接受之力,對抗螺旋彈簧675之彈性力而朝向退避位置作移動。
其結果,突起部671b係與鎖止孔263a之卡合被解除,之後爪部671a係解除與開閉器保持部263之卡合。
限制面647e係使設於第二開閉器653的卡合部(爪部671a、突起部671b)朝向退避位置而移動的退避位置移動部。限制面647e係藉設在容器647的凸部(突起)而形成的面。另一方面,亦可於容器647設置凹部(例如溝),而藉該凹部設置限制面647e。
另外在本實施例,係藉設於第二開閉器653的彈性部(螺旋彈簧、彈性構材)而使卡合部朝向卡合位置作移動,藉設在容器的限制面(退避位置移動部)而使卡合部移動至退避位置的構成。
然而亦可為與此相反,藉設在第二開閉器653的彈性構材(螺旋彈簧等)使卡合部移動至退避位置,藉設在容器的限制面(卡合位置移動部)使卡合部移動至卡合位置的構成。亦即亦可採取如於上述之實施例6,應用本實施例之彈性構材(螺旋彈簧等)的構成。
依本發明,即提供可於影像形成裝置等作裝卸之色料匣。
16‧‧‧感光鼓
24‧‧‧顯影輥
25‧‧‧顯影片
35‧‧‧框體
35a、36a‧‧‧被碰觸部
35b‧‧‧旋轉導引部
35d1、35d2‧‧‧面
35d、36d‧‧‧插入導引部
37‧‧‧第一開閉器
37a‧‧‧孔部
42a‧‧‧碰觸部
42b‧‧‧被旋轉導引部
42c‧‧‧限制部
42c1、42c2‧‧‧限制部
43‧‧‧被插入導引部
43a‧‧‧碰觸部
44‧‧‧把持構材
45‧‧‧凸部
47‧‧‧容器
47b‧‧‧面
48‧‧‧第二驅動傳達部
53‧‧‧第二開閉器
53d、53e‧‧‧面
a、b‧‧‧箭頭
D‧‧‧顯影單元
e‧‧‧旋轉方向
E‧‧‧色料匣
f‧‧‧插入方向
m‧‧‧直線
n‧‧‧接受箭頭
Q‧‧‧點
S‧‧‧旋轉中心
Claims (63)
- 一種色料供給機構,其係其有接收裝置和可於接收裝置作裝卸的色料匣者,前述色料匣構成為具有:具有供於就色料作收容用之收容部、及供於將色料從前述收容部往前述接收裝置作排出用之排出口的容器;以及具有供於關閉前述排出口用之關閉部、及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卡合部,並可在(a)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打開的開位置、及(b)使前述關閉部將前述排出口關閉的閉位置之間移動於與前述容器的長邊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開閉構材;前述卡合部係可在(c)供於為了在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時接受供於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用的力而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用的卡合位置、及(d)從前述卡合位置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往前述開位置移動,前述卡合部至少往前述長邊方向的內側移動而從前述退避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構成為由於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往前述開位置移動,使得前述卡合部從前述退避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 具有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而移動至前述開位置而使前述卡合部從前述退避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作移動之設在前述容器的卡合位置移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卡合位置移動部,係具有供於將前述卡合部朝往前述卡合位置而賦勢用之賦勢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卡合位置移動部,係由設在前述容器的凸部而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卡合位置移動部,係由設在前述容器的凹部而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在前述開閉構材位於前述開位置時將前述卡合部保持於前述卡合位置的設在前述容器的卡合位置保持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供於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而移動至前述開位置,使前述卡合部從前述退避位置往前述卡合位置作移動用的彈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就前述卡合部作支撐的支撐部,前述支撐部具有前述彈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就前述卡合部作支撐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支撐部, 前述彈性部,係供於就前述支撐部作賦勢用之彈性構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彈性部係金屬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構成為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往前述閉位置移動,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往前述退避位置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構成為由於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往前述閉位置移動,使得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往前述退避位置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而移動至前述閉位置,使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往前述退避位置作移動之設在前述容器的退避位置移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退避位置移動部,係具有供於將前述卡合部朝往前述退避位置而賦勢用之賦勢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退避位置移動部,係由設在前述容器的凸部而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退避位置移動部,係由設在前述容器的凹部而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 在前述開閉構材位於前述閉位置時將前述卡合部保持於前述退避位置的設在前述容器的退避位置保持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供於隨著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開位置而移動至前述閉位置,使前述卡合部從前述卡合位置往前述退避位置作移動用的第2彈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就前述卡合部作支撐的支撐部,前述支撐部具有前述第2彈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就前述卡合部作支撐可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的支撐部,前述第2彈性部,係供於就前述支撐部作賦勢用之彈性構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第2彈性部係金屬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卡合部具有朝從前述容器分離的方向而突出的第1突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卡合部具有在前述開閉構材相對於前述容器從前 述閉位置而移動至前述開位置的方向上至少朝向下游側而突出的第2突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第2突起,係設於前述第1突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或25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第2突起之高度,係相較於前述第1突起之高度為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就前述卡合部作支撐的支撐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支撐部作變形,使得前述卡合部在前述退避位置與前述卡合位置之間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支撐部作滑動,使得前述卡合部在前述退避位置與前述卡合位置之間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支撐部作旋轉,使得前述卡合部在前述退避位置與前述卡合位置之間作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朝向前述關閉部之前端側而延伸的臂部,於前述臂部之前端側設有前述卡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與前述容器作卡合而將前述開閉構 材鎖止於前述閉位置的鎖止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鎖止部,係可在就前述開閉構材作鎖止的鎖止位置、及就前述鎖止作解除的鎖止解除位置之間相對於前述關閉部而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接受供於將前述鎖止部從前述鎖止位置往前述鎖止解除位置作移動用的力之鎖止解除力接受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鎖止解除力接受部,係隨著前述色料匣被配裝於前述接收裝置,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受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覆蓋前述鎖止部的蓋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係具有就從前述排出口所排出的色料作接收之接收口、及開閉前述接收口的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前述色料匣,係具有為了隨著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作卸除而使前述接收口關閉以對於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施力的閉塞力賦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閉塞力賦予部,係可卡合於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 構材的突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閉塞力賦予部,係構成為與設在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的孔作卡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色料匣具有供於就前述色料匣被插入前述接收裝置時之姿勢作限制用的姿勢限制部,前述姿勢限制部,係以前述閉塞力賦予部可與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作卡合的方式,而就前述色料匣之姿勢作限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係被鎖止在將前述接收口關閉之位置,前述閉塞力賦予部,係伴隨與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而作卡合而解除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之鎖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在前述閉位置時前述卡合部,係於前述開閉構材相對於前述容器從前述開位置移動至前述閉位置的移動方向,配置在比前述排出口靠下游側且比前述閉塞力賦予部靠上游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閉塞力賦予部,係隨著前述色料匣被配裝於前述 接收裝置而使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將前述接收口予以打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係具有就從前述排出口所排出的色料作接收之接收口、及開閉前述接收口的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前述色料匣,係具有為了隨著前述色料匣被配裝於前述接收裝置而使前述接收口打開以對於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施力的開放力賦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放力賦予部,係設在前述容器的階差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係具有:就從前述排出口所排出的色料作接收之接收口;開閉前述接收口的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及在將前述接收口關閉的位置就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作鎖止的接收裝置側鎖止構材;前述色料匣,係具有供於解除前述接收裝置側鎖止構材之鎖止用的鎖止解除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鎖止解除部,係可與前述接收裝置側鎖止構材作接觸的突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鎖止解除部,係構成為進入設在前述接收裝置側 開閉構材的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色料匣具有供於就前述色料匣被插入前述接收裝置時之插入姿勢作限制用的姿勢限制部,前述姿勢限制部,係以前述鎖止解除部接觸於前述接收裝置側鎖止構材的方式,而就前述色料匣之插入姿勢作限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鎖止解除部,係容許隨著前述色料匣被從前述接收裝置而卸除,前述接收裝置側鎖止構材將前述接收裝置側開閉構材作鎖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具有可伴隨前述色料匣被配裝於前述接收裝置而接受將前述開閉構材從前述閉位置往前述開位置作移動的力之開放力接受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色料匣,係藉伴隨旋轉動作的配裝動作而配裝於前述接收裝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隨著前述旋轉動作而從前述開位置往前述閉位置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色料匣,係被略直線插入前述接收裝置後進行前 述旋轉動作從而配裝於前述接收裝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供於就對於前述接收裝置的前述色料匣之配裝作導引用的導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容器,係具有就前述開閉構材之移動作導引的開閉導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色料匣具有供於將前述收容部的色料朝向前述排出口而搬送用的搬送構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可從前述色料匣之外部接受供於將前述搬送構材予以驅動用之旋轉力的旋轉力接受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具有供於就前述色料匣作把持用的把持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開閉構材係移動於實質上與前述容器的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具有顯影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的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具有感光體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色料供給機構,其中,前述接收裝置可裝卸於電子照像影像形成裝置本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58119 | 2014-08-01 | ||
JP2014158119 | 2014-08-01 | ||
JP2014-158120 | 2014-08-01 | ||
JP2014158120 | 2014-08-01 | ||
JP2015032063 | 2015-02-20 | ||
JP2015-032063 | 2015-02-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21187A TW201921187A (zh) | 2019-06-01 |
TWI703417B true TWI703417B (zh) | 2020-09-01 |
Family
ID=5521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6504A TWI748591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匣及色料供給系統 |
TW108100624A TWI703417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供給機構 |
TW106115850A TWI655521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匣 |
TW104124916A TWI594089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匣、色料供給機構、開閉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6504A TWI748591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匣及色料供給系統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5850A TWI655521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匣 |
TW104124916A TWI594089B (zh) | 2014-08-01 | 2015-07-31 | 色料匣、色料供給機構、開閉器 |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 Link |
---|---|
US (10) | US10761472B2 (zh) |
EP (4) | EP3537223B1 (zh) |
JP (8) | JP6548503B2 (zh) |
KR (5) | KR102270414B1 (zh) |
CN (6) | CN112650038B (zh) |
AU (4) | AU2015297380B2 (zh) |
BR (1) | BR112017001779B1 (zh) |
CA (2) | CA3006118C (zh) |
CL (3) | CL2017000228A1 (zh) |
CO (1) | CO2017001950A2 (zh) |
ES (2) | ES2907765T3 (zh) |
GB (1) | GB2558320A (zh) |
MA (1) | MA54115A (zh) |
MX (6) | MX2017001413A (zh) |
MY (1) | MY189688A (zh) |
PH (5) | PH12017500183B1 (zh) |
PL (1) | PL4020090T3 (zh) |
RU (4) | RU2697013C2 (zh) |
SG (2) | SG11201700764XA (zh) |
TW (4) | TWI748591B (zh) |
WO (1) | WO2016017828A1 (zh) |
ZA (1) | ZA2017004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0038B (zh) * | 2014-08-01 | 2024-05-10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盒、调色剂供给机构和闸板 |
JP6210121B2 (ja) | 2016-03-31 | 2017-10-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JP6682962B2 (ja) * | 2016-03-31 | 2020-04-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JP6834251B2 (ja) * | 2016-08-26 | 2021-02-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RU2741483C2 (ru) | 2016-09-30 | 2021-01-26 |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 Картридж с тонером и механизм подачи тонера |
MY201943A (en) | 2016-09-30 | 2024-03-25 | Canon Kk | Toner cartridge and toner supplying mechanism |
CN108614398B (zh) * | 2016-12-12 | 2024-05-14 |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可开闭的碳粉排出口的碳粉盒 |
JP6855284B2 (ja) * | 2017-03-03 | 2021-04-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8151534A (ja) * | 2017-03-14 | 2018-09-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粉体容器、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10268361A (zh) * | 2017-04-24 | 2019-09-20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低廓形平板计算机对接解决方案 |
US10310410B2 (en) * | 2017-07-21 | 2019-06-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ment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051347B2 (ja) * | 2017-09-21 | 2022-04-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KR20200025331A (ko) | 2018-08-30 | 2020-03-10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토너 리필 카트리지의 셔터 구조 |
JP7225769B2 (ja) * | 2018-12-18 | 2023-02-21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収納容器の取付構造、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
JP7255163B2 (ja) * | 2018-12-18 | 2023-04-11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収納容器の取付構造、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
JP7225768B2 (ja) * | 2018-12-18 | 2023-02-21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収納容器、収納容器の取付構造、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
KR20200107454A (ko) | 2019-03-08 | 2020-09-16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토너 카트리지의 파지부를 선택적으로 노출시키는 구조 |
MX2021011177A (es) | 2019-03-18 | 2022-01-19 | Canon Kk | Aparato y cartucho de formacion de imagen electrofotografica. |
JP7433777B2 (ja) * | 2019-04-26 | 2024-0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PL3982202T3 (pl) | 2019-09-17 | 2024-01-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Wkład z tonerem i urządzenie tworzące obraz |
JP7367476B2 (ja) * | 2019-11-13 | 2023-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38453B2 (ja) * | 2019-12-24 | 2023-09-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1117473A (ja) * | 2020-01-29 | 2021-08-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20220040553A (ko) * | 2020-09-23 | 2022-03-31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현상제 공급부의 공급구 셔터를 씰링하는 구조를 갖는 현상기 |
CN113281975A (zh) * | 2021-04-28 | 2021-08-20 | 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粉仓、硒鼓以及打印机 |
JP2024002834A (ja) | 2022-06-24 | 2024-01-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43763A (ja) * | 1997-09-30 | 2006-09-14 | Canon Inc |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76062A (ja) * | 2009-09-04 | 2011-04-14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015826A (ja) * | 2011-06-06 | 2013-01-24 | Canon Inc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JP2013105113A (ja) * | 2011-11-16 | 2013-05-30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の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205441A (ja) * | 2012-03-27 | 2013-10-0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収容容器 |
JP2013213910A (ja) * | 2012-04-02 | 2013-10-17 | Konica Minolta Inc | トナーボトル、補給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218276A (ja) * | 2012-03-15 | 2013-10-24 | Ricoh Co Ltd | 粉体収納容器、その粉体収納容器から現像剤を補給する粉体補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が搭載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5623A (en) | 1978-06-06 | 1981-01-20 | Erb Robert 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hysteroscopic non-surgical sterilization of females |
JPH05500199A (ja) | 1989-12-21 | 1993-01-21 | ウイアトン・スチール・コーポレーシヨン | 容易アクセスシート金属容器構造 |
JPH08320634A (ja) * | 1994-08-17 | 1996-12-03 | Ricoh Co Ltd | 像担持体支持装置 |
JP3387596B2 (ja) | 1993-12-28 | 2003-03-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剤受け入れ装置 |
JP3044997B2 (ja) * | 1994-02-16 | 2000-05-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
JPH07306859A (ja) | 1994-05-12 | 1995-11-21 | Nec Corp | 機械翻訳装置 |
JPH07306589A (ja) | 1994-05-12 | 1995-11-21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
US5548384A (en) | 1995-04-06 | 1996-08-20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Inc. | Toner supply cartridge |
EP0805379B1 (en) | 1996-04-29 | 1998-08-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rotrusions engageable with a development case shutter |
JP3869913B2 (ja) | 1996-09-30 | 2007-01-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円筒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408166B2 (ja) | 1997-09-30 | 2003-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326869A (ja) * | 1997-09-30 | 2005-11-24 | Canon Inc |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450757B2 (ja) * | 1998-09-22 | 2003-09-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容器 |
JP3554208B2 (ja) * | 1998-10-29 | 2004-08-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供給装置 |
US6400916B1 (en) | 1998-11-30 | 2002-06-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JP3450741B2 (ja) * | 1999-03-29 | 2003-09-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容器 |
JP4458642B2 (ja) | 1999-08-31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785497B1 (en) | 2003-03-24 | 2004-08-3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oner cartridge and toner supply device |
JP4693393B2 (ja) * | 2003-11-19 | 2011-06-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装置 |
JP4652783B2 (ja) * | 2003-12-10 | 2011-03-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供給容器 |
JP2005211831A (ja) | 2004-01-30 | 2005-08-11 | Kurita Water Ind Ltd | スケール防止装置 |
JP4419589B2 (ja) * | 2004-02-06 | 2010-02-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579655B2 (ja) | 2004-11-12 | 2010-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36853B2 (ja) | 2004-11-12 | 2011-02-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供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89675A (ja) | 2005-01-07 | 2006-07-20 | Canon Inc | 現像剤補給容器 |
JP4635645B2 (ja) * | 2005-02-28 | 2011-02-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US8190068B2 (en) | 2005-03-04 | 2012-05-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attitude regulation and drive receiving member rotation suppression features |
JP4328773B2 (ja) | 2005-03-04 | 2009-09-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CN101794099B (zh) | 2005-03-04 | 2013-08-07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剂供给容器和显影剂供给系统 |
JP4701830B2 (ja) | 2005-05-11 | 2011-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2849776Y (zh) * | 2005-09-16 | 2006-12-20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碳粉盒 |
JP4386052B2 (ja) | 2006-07-04 | 2009-12-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14119B2 (ja) * | 2006-09-28 | 2011-06-2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134526A (ja) | 2006-11-29 | 2008-06-12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トナー補給機構、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56032B2 (ja) * | 2007-01-30 | 2012-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JP4411554B2 (ja) * | 2007-03-01 | 2010-02-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18413B2 (ja) | 2007-11-13 | 2012-09-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ャッター開閉装置 |
JP5029659B2 (ja) * | 2009-06-30 | 2012-09-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
BR112012008152B1 (pt) | 2009-09-04 | 2020-09-29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Recipiente de toner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
JP2011186447A (ja) | 2010-02-15 | 2011-09-22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5413251B2 (ja) | 2010-03-05 | 2014-02-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L2010000577A1 (es) | 2010-06-03 | 2011-03-11 | Lexmark Int Inc | Cartucho de toner para usar con un dispositivo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con una seccion principal que tiene una cavidad interior; una extension con una parte delantera; una estria ubicada en uno de los lados laterales de la extension; una salida; un obturador conectado operativamente con la salida; un engranaje impulsor. |
JP5177178B2 (ja) * | 2010-06-03 | 2013-04-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49388B2 (ja) | 2010-06-07 | 2014-07-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37555A (ja) | 2010-08-03 | 2012-02-23 | Brother Ind Ltd | トナー収容体 |
JP5777469B2 (ja) * | 2010-09-29 | 2015-09-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JP5691391B2 (ja) | 2010-10-25 | 2015-04-0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14697B2 (ja) * | 2010-11-02 | 2014-06-0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09559B2 (ja) * | 2010-11-09 | 2014-10-2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14251B2 (ja) | 2010-11-10 | 2014-10-2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の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16498B2 (ja) | 2011-03-31 | 2015-05-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US8886093B2 (en) | 2011-04-05 | 2014-11-1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supply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a toner cartridge |
US9176418B2 (en) * | 2011-09-29 | 2015-1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
JP2013096173A (ja) | 2011-11-02 | 2013-05-20 | Kyanpekkusu Kogyo Kk | 水平搬送装置 |
US8867970B2 (en) | 2011-12-30 | 2014-10-2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s having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
US8867966B2 (en) | 2011-12-30 | 2014-10-2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5901327B2 (ja) | 2012-02-09 | 2016-04-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958725B2 (en) * | 2012-02-21 | 2015-02-17 | Fuji Xerox Co., Ltd. | Powder container having shield for shut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ed with the same |
JP5675888B2 (ja) | 2012-05-17 | 2015-0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JP6202911B2 (ja) | 2012-09-07 | 2017-09-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5980064B2 (ja) | 2012-09-13 | 2016-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JP6053428B2 (ja) | 2012-09-27 | 2016-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377714B2 (en) | 2012-12-14 | 2016-06-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with frames for accommodating 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member |
JP6091270B2 (ja) * | 2013-03-19 | 2017-03-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装置 |
JP6376782B2 (ja) | 2014-03-10 | 2018-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59690B2 (ja) | 2014-07-30 | 2017-07-0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CN112650038B (zh) | 2014-08-01 | 2024-05-10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盒、调色剂供给机构和闸板 |
JP2017178972A (ja) | 2014-08-07 | 2017-10-05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Cmp用研磨液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研磨方法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2011559827.8A patent/CN112650038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AU AU2015297380A patent/AU20152973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TW TW109126504A patent/TWI748591B/zh active
- 2015-07-31 CN CN202011560083.1A patent/CN11263109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ES ES19164338T patent/ES2907765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MX MX2017001413A patent/MX2017001413A/es unknown
- 2015-07-31 CN CN201580052038.6A patent/CN10707708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KR KR1020197033171A patent/KR10227041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7-31 MX MX2020006404A patent/MX2020006404A/es unknown
- 2015-07-31 EP EP19164338.6A patent/EP35372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CN CN202011559730.7A patent/CN112650037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7-31 CA CA3006118A patent/CA3006118C/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KR KR1020177002635A patent/KR10187112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7-31 TW TW108100624A patent/TWI703417B/zh active
- 2015-07-31 EP EP22152641.1A patent/EP4020090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CN CN202011559203.6A patent/CN11265003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MY MYPI2017700329A patent/MY189688A/en unknown
- 2015-07-31 SG SG11201700764XA patent/SG11201700764XA/en unknown
- 2015-07-31 EP EP15826664.3A patent/EP3176642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WO PCT/JP2015/072438 patent/WO20160178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7-31 CA CA2956560A patent/CA29565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5-07-31 KR KR1020227024157A patent/KR1026613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7-31 TW TW106115850A patent/TWI655521B/zh active
- 2015-07-31 TW TW104124916A patent/TWI594089B/zh active
- 2015-07-31 CN CN202011558942.3A patent/CN112650035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PL PL22152641.1T patent/PL4020090T3/pl unknown
- 2015-07-31 KR KR1020187017298A patent/KR10204516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7-31 RU RU2018136223A patent/RU2697013C2/ru active
- 2015-07-31 SG SG10201900974YA patent/SG10201900974YA/en unknown
- 2015-07-31 GB GB1702934.9A patent/GB2558320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7-31 BR BR112017001779-2A patent/BR112017001779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7-31 RU RU2017106174A patent/RU2670567C2/ru active
- 2015-07-31 MX MX2021000039A patent/MX2021000039A/es unknown
- 2015-07-31 MA MA054115A patent/MA54115A/fr unknown
- 2015-07-31 MX MX2021000124A patent/MX2021000124A/es unknown
- 2015-07-31 ES ES15826664T patent/ES2729161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EP EP23200453.1A patent/EP4290313A3/en active Pending
- 2015-07-31 JP JP2015152141A patent/JP65485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KR KR1020217019288A patent/KR10242267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
- 2017-01-19 ZA ZA2017/00457A patent/ZA201700457B/en unknown
- 2017-01-27 CL CL2017000228A patent/CL2017000228A1/es unknown
- 2017-01-27 US US15/417,931 patent/US1076147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1-31 PH PH12017500183A patent/PH12017500183B1/en unknown
- 2017-01-31 MX MX2021000122A patent/MX2021000122A/es unknown
- 2017-01-31 MX MX2021000034A patent/MX2021000034A/es unknown
- 2017-02-27 CO CONC2017/0001950A patent/CO2017001950A2/es unknown
-
2019
- 2019-01-09 AU AU2019200130A patent/AU201920013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2-07 AU AU2019200837A patent/AU201920083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5-31 US US16/427,877 patent/US117143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6-18 JP JP2019112980A patent/JP67467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7-09 CL CL2019001917A patent/CL2019001917A1/es unknown
- 2019-07-29 RU RU2019123845A patent/RU2720130C1/ru active
- 2019-11-22 PH PH12019502641A patent/PH12019502641A1/en unknown
-
2020
- 2020-04-17 RU RU2020113698A patent/RU2736921C1/ru active
- 2020-05-27 US US16/884,426 patent/US1102293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6-08 PH PH12020500546A patent/PH12020500546A1/en unknown
- 2020-06-08 PH PH12020500545A patent/PH12020500545A1/en unknown
- 2020-06-08 PH PH12020500547A patent/PH12020500547A1/en unknown
- 2020-07-08 JP JP2020118093A patent/JP6932822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8-03 JP JP2020131847A patent/JP698086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9-29 US US17/036,406 patent/US11709453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28 AU AU2021200529A patent/AU2021200529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3-10 CL CL2021000597A patent/CL2021000597A1/es unknown
- 2021-03-17 US US17/203,924 patent/US11609530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4-15 US US17/231,105 patent/US1165053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6-03 JP JP2021093945A patent/JP6953648B2/ja active Active
- 2021-10-21 US US17/506,803 patent/US11703793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1-09 JP JP2021182715A patent/JP7187651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1-22 JP JP2022186243A patent/JP7476285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3-22 US US18/124,675 patent/US12078952B2/en active Active
- 2023-09-20 US US18/370,472 patent/US2024000434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9-20 US US18/370,478 patent/US2024000434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4-08 JP JP2024061962A patent/JP2024069726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43763A (ja) * | 1997-09-30 | 2006-09-14 | Canon Inc |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76062A (ja) * | 2009-09-04 | 2011-04-14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015826A (ja) * | 2011-06-06 | 2013-01-24 | Canon Inc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JP2013105113A (ja) * | 2011-11-16 | 2013-05-30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剤の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218276A (ja) * | 2012-03-15 | 2013-10-24 | Ricoh Co Ltd | 粉体収納容器、その粉体収納容器から現像剤を補給する粉体補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が搭載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205441A (ja) * | 2012-03-27 | 2013-10-0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収容容器 |
JP2013213910A (ja) * | 2012-04-02 | 2013-10-17 | Konica Minolta Inc | トナーボトル、補給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3417B (zh) | 色料供給機構 | |
TWI652555B (zh) | 碳粉容器、處理匣及影像形成裝置 | |
TWI673579B (zh) | 碳粉匣及碳粉供給機構 | |
TWI654502B (zh) | 碳粉匣及碳粉供給機構 | |
JP6682284B2 (ja)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トナー供給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