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2098B -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resin composite materi - Google Patents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resin composite materi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2098B
TWI352098B TW95124614A TW95124614A TWI352098B TW I352098 B TWI352098 B TW I352098B TW 95124614 A TW95124614 A TW 95124614A TW 95124614 A TW95124614 A TW 95124614A TW I352098 B TWI352098 B TW I3520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24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4598A (en
Inventor
Il Jin Kim
O Sung Kson
Jae Bum Park
Soon Kun Kang
Original Assignee
Cheil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il Ind Inc filed Critical Cheil Ind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724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4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2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20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2Introducing metal atoms or metal-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2/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0Metal compounds
    • C08K3/12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1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52Of asbestos
    • Y10T428/31663As siloxane, silicone or sila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Description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與聚合物結合之修飾奈米微粒。 【先前技術】 用熱/性_因其輕重量以及良好可塑造性而被廣泛使 二而:熱塑性樹脂可能具有不良的耐熱性、耐磨耗性 ㈣。年來,持續努力研發物理特性受到改善之軌塑 集中研究於創造具有良好之咐熱性、抗磨耗 、杈里及剛性的高可塑造之熱塑性樹脂。 生樹腊機械特性的方法’包括添加無機填充 士“如玻璃纖維、滑石及雲母。然而, 复合材料時,因為無機填充劑與基質樹脂之: ^鍵…強度微弱,致使熱塑性樹脂缺乏足夠的強化效果, 甚至大量的無機填充劑可能導致衝擊強度嚴重的退化。 i成之研:亦集中在金屬奈米微粒運用在不同材料所 :聚4:質Γ原因顯示,將非常細小的金屬微粒分散 ° ",具有科學及技術上的重要性,而製備且 :=性Γ:級材料為一重大挑戰。分散微粒系統的潛 f在於其許多性f強烈地取決於材料界面的特性, 因為所有材料部份之間界面的面積相當高。除了簡單地提 供大I巳圍的界面面積外,非常細小的分散無機微粒,可具 有用之電子、光學、磁性、化學、催化及獨特的機械特性。 丄jjzuys 【發明内容】 此文敘述的複合材料包含複數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 粒以及至少一種乙烯聚合物。草 ..,, ㊇承口物某些實施例中,乙烯聚合物 係為-,夕個單體選自由芳香族乙烯單體'乙稀氛單體及 丙烯酸單體所組成之群組的聚合物。 ^此文所述,至少某些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會與乙 物的至少-部位形纽學鍵結1些實施例中,乙 烯“物接枝於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的表面上 =二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經化學修飾形成官能基;而與 乙晞聚合物產生鍵結。 式⑴:特別實施例中,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包括下述分子 M(〇SiR3)x (I) 15 j子式⑴中,Μ為金屬。某些實施例中,金屬為選自石夕、 鋁、鈦、錫、鐵、鋅、鎂、鉛 成之群組。 銀、銻及鎳所組 分子式(I)中,R可以是一啖吝彻 及石㈡其,… 次夕個選自虱、烷基、烷氧基
及矽氧基所組成之群組。此外,R 烷基團。某些實施例中,重複矽及 狀烷氧矽 20 粒)經重複動作製造出含有官能基之金:米微 的聚合物基質。 b物)奈米微粒 分子式(I)中,X可以是0、1、2、3或4。 ^實施例中,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大體上均句分散 ^乙稀聚合物的基質内。某些實施例中,將金屬(氧化 6 1352098 物)奈米微粒修飾成疏水性且具有官能基。某些實施例中, 疏水性可預防乙烯聚合物基質内的奈米微粒聚集。某些實 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乙烯聚合物及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的接枝聚合物。 5 某些實施例中,乙烯聚合物為0)—或多個芳香族乙烯 單體、乙烯氱單體及丙烯酸單體所組成的共聚合物,以及 (b)醯亞胺基所組成的共聚合物。特定實施例中醯亞胺基 為一或多個選自順丁烯二醯亞胺、N_曱基順丁烯二醯亞 私N-本基順丁烯一醯亞胺及丙烯醯亞胺所組成之群組。 10 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約1至約99份之熱塑性樹 脂,其係以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及乙烯聚合物的總重為 1〇〇重量份而言。這些特定實施例中,熱塑性樹脂包括一或 多個樹脂選自丙烯腈_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丙烯腈 =酸橡膠-苯乙烯共聚物樹脂(AAS)、丙烯腈-乙烯丙烯橡 15膠-苯乙稀共聚物樹脂、以及丙稀猜_苯乙稀共聚物樹脂 (SAN)所組成之群組。少數實施例中,熱塑性樹脂為接枝 -ABS樹脂。 +特定實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約25重量份之接枝_abs 樹脂、約(Μ至約10重量份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以及 20⑽至約74.9重量份之乙烯聚合物。某些此實施例中,乙稀 聚合物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並且金屬(氧 粒化學鍵結至此共聚物。 卞做 特定實施例中,包括熱塑性樹脂、金屬(氧化物)奈来微 粒及乙婦聚合物的複合材料,在物理、機械及化學特性上 7 1352098
ίο 15
* 20 有受到改善。複合材料之一實施例中,此材料之樣品於23°C 下,以ASTM D-256標準(1/4·’缺口)進行測試,結果具有高 於或等於約21kgf.cm/cm之衝擊強度。複合材料之另一實施 例具有高於或等於約23kgf'cm/cm之衝擊強度,此材料之一 樣品係於23°C下,以ASTM D-256標準(1/4”缺口)進行測 試。而另一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於23°C下,以ASTM D-256標準(1/8"缺口)進行測試,則具有高於或等於約 24kgf.cm/cm之衝擊強度。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 於23°C下,以ASTM D-256標準(1/8"缺口)進行測試,具有 高於或等於約27kgf’cm/cm之衝擊強度。 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在ASTM D638標準 (5mm/min)進行測試,具有高於或等於約430kgf/cm2之抗拉 強度。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在ASTM D638標準 (5mm/min)進行測試,,具有高於或等於約460kgf/cm2之抗 拉強度。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在ASTM D638標 準(5mm/min)進行測試,具有高於或等於約490kgf/cm2之抗 拉強度。 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以ASTM D790標準 (1/4")進行測試,結果具有高於或等於約24000kgf/cm2之撓 曲模數。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以ASTM D790標 準(1/4”)進行測試,結果具有高於或等於約24500kgf/cm2之 撓曲模數。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之樣品以ASTM D790 標準(1/4")進行測試,結果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 25000kgf/cm2之撓曲模數。 8 ^52098 某些實施例令,複合材料之樣品於18 5喊啦 以ASTMD648標準(1/4",12(rc/hr)進行測試具有言 等於約饥之熱變形溫度。其他實施例複合材料之:品於 :8:5kgf/cm負載下,以八㈣臟標準⑽㈣進 行測試’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85。。之熱變形溫度。 -實施例包括本文所述之包含複合材料的^製物件。另 一實施例包括本文所述之複合材料的電子裝置。 # ίο 實施例包括-包含提供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奈米 複合材料的形成方法,其中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包含有機 官能基’以及乙烯聚合物接枝聚合至金屬(氧化物)奈求微粒 上。此特定實施例中’所提供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於 溶膠-凝膠製程中’以烷氧基矽烷對金屬(氧化物)微粒作用 進行表面處理,使形成至少—經基,進而形成金屬(氧化 奈米微粒。 15 此文所述之複合材料可經混合、擠壓或模製成所需形 狀。就其本身而論’方法可包含混合接枝聚合的奈米微粒 § 與熱塑性樹脂進而形成混合物,以及模製此混合物形成形 狀0 較佳實施例之詳述 如上所注釋,本發明内容之一是關於聚合物複合材料。 依各種實施例所述,聚合物複合材料包括乙烯聚合物及奈 米微粒。某些實施例中,奈米微粒為金屬(氧化物)奈米^ 粒。某些特定實施例中,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經修飾後, 化學鍵結至乙烯聚合物。複合材料之附加實施例中亦包括 9 1352098 ' ㉟塑性樹脂。包括實施例之複合材料的成形物件,相較於 ·: 纟他少於一或多個成份之複合材料,顯示其物理或機械特 性受到加強。實施例中成形物件亦顯示出,相較於複合材 . 料減少一或多個成份時,成形物件改善了衝擊強度、^拉 5 強度、撓曲模數以及熱變形溫度等方面。 • @某些實施例所述優,點,為改善耐熱性、抗拉強度、換 曲模數及耐摩擦性’同時維持熱塑性樹脂固有的特性,例 如透明度、可塑造性及衝擊強度。 • 於實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乙烯聚合物以及金屬或金屬 10氧化物奈米微粒。某些實施例中,奈米微粒上至少一部份 化學鍵結至-或多個乙稀聚合物。此外,某些實施例之複 合材料,附加地包括熱塑性樹脂,例如橡膠修飾接枝共聚 物。特定實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重量約丨至的份之熱塑性 樹脂以及重量約100份奈米微粒/乙烯聚合物。此類成份將 15 進一步的敛述於此文中。 有機-修飾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 依特定實施例所述,複合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奈米微 粒以及乙烯聚合物。某些特定實施例中,經修飾成具有官 能基的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可與乙烯聚合物接枝聚合。 ' 2〇此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形成可以經由具有官能基 .之烷氧基矽烷,對膠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進行表面處理, 使至I具有一羥基。依某些實施例所述,此類經修飾的金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可以依據溶膠_凝膠方法而製備。 舉例之,膠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可以與具有至少一 10 丄 2吕能基之絲㈣化合物進行溶膠.凝膠反應。此製程 氧化物前驅物溶液,製得無機氧化物或有機/無機混 物。依製程所述’有㈣氧化物卿_y 屬(氧洲進”備經有機修㈣膠態金 烷乳化物前驅物之烷氧基在溶膠_凝膠製程下,可以麫 由水解及縮合反應形成網狀結構。τ述分子式為形成氧= 石夕之溶膠-凝膠製程的範例: ίο 水解: 縮合反應: = Si-〇R+H2〇->=si-〇H+R〇H SSi-〇H+sSi-OH->SSi-〇-Sis+H2〇
= Si-〇H+=Si-〇R->=Si-〇.Si=+R〇H • 20 經由添加水以及酸或鹼性觸媒至前驅物的醇類溶液 =可以起始或控制溶膠-凝膠製程。有機殘餘物之氧化寡 聚物以分子狀態分散於溶液處於,,溶膠,,狀態下。隨著反應 進仃,氧化矽網狀物形成,因此溶液黏性增加流動性減少, 稱為,,凝膠,、隨著反應的進行,溶膠狀態可以轉變成凝膠 狀態,稱為”溶膠-凝膠製程”其他内含Si、Ti、&、…等 金屬烧氧化物,亦可以用於引導其他金屬成為無機網狀物 或增加氧化矽網狀物之交聯作用。某些實施例中藉由添 加非均相金屬氧化物本身特性或結合其他金屬氧化物,例 如烷氧矽烷,可以調整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硬度、折射 率、及多孔性。 只施例中’每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表面至少具有一 個羥基,可以經由上述溶膠凝膠製程進行處理。金屬(氧化 11 1352098 5 10 物)奈米微粒表面至少有一個經基與具有官能基團之 石夕烧化合物反應。此反應在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炫之間產生鍵結。某些實施例中,經由氧原子,:夕金:1 物鍵結至穋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某些實 中,因為經修鋅的金屬(氧化物)奈求微粒為高疏纽,因此 有機修飾的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可抑制 米微粒聚集1些實施财,因為修飾的金 ^ ^粒如同種子不會聚集在所以有助於乙稀聚合^ 枝聚合至奈米微粒。 某些實施例中,表面修飾的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中, 石夕及其他金屬氧化物含量可佔約75至99重量百分比,而修 飾的奈米微粒中,有機官能基的含量可佔約U25重量百分 比。膠態奈米微粒可以依照下述製程進行表面處理: 15 20 將一或多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分散於水中,並且經 由添加等量之醇類以及攪拌完成稀釋。使用具有強力攪拌 的滴定裝置’緩慢添加烧氧錢至已稀釋之金屬(氧化物) 奈米微粒的膠態溶液^合成之反應混合物於航下進行 真空’便於移除溶膠.凝膠製程中,因水合反應所產生之醇 類。移除醇類後,合成之反應混合物加熱至8〇(>c,然後進 行後續攪拌以便於將未反應物降至最少。 修飾反應前較合適之膠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不限 於此,可包括二氧化矽(Si〇2)、氧化鋁(A12〇j、二氧化鈦 (Ti〇2)、氧化錫(Sn〇2)、氧化鐵(Fe2〇3)、氧化鋅(Zn〇)、氧 化鎂(MgO)、氧化鍅(Zr〇2)、氧化鈽(Ce〇2)、氧化鋰(Li2〇)、 12 1352098 氧化銀(AgO)和氧化銻(sb2〇3);以及銀(Ag)、鎳(Ni)、鎂(Mg) 和鋅(Zn)。 某些實施例中,膠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具有約 5nm至約300nm之平均粒徑,較佳地為約5nm至約l〇〇nm。 5實施例中,膠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為水-分散膠狀 物’具有約1至12之pH值,較佳地為約丨至5。實施例中,膠 悲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以pH值約8至丨丨的驗性物質 穩定。另一實施例中,膠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以 pH值約1至5的酸性物質穩定。 10 烧氧石夕烷化合物可能包含水解矽烷殘餘物以及至少一 個有機殘餘物。某些實施例中,烧氧矽烷化合物為一或多 個化合物,選自丙烯氧基烷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丙烯氧 烧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丙烯氧烷三乙氧基矽烷、乙烯三曱 氧基矽烷、乙烯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曱氧基矽烷、曱基 15三乙氧基矽烷、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全氟烷基三烷氧基矽 烧、全敗甲基烧基三烧氧基石夕炫、縮水甘油氧基甲基三曱 氧基矽烷' 胺丙基三曱氧基矽烷、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胺乙基三曱氧基矽烷、胺丙基三曱氧基矽烷、硫醇基丙基 一甲氧基石夕烧、硫醇基丙基三乙氧基石夕烧、硫醇基丙基甲 20 基一乙氧基石夕烷、硫醇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石夕烧、硫醇基 丙基曱氧基二甲基矽烷、硫醇基丙基三苯氧基矽烷以及硫 醇基丙基三丁氧基矽烷所組成之群組。 乙稀聚合物 如上所討論,依某些實施例所述,複合材料包括金屬(氧 13 化物)奈米微粒以及乙烯聚合物。特定實施例中,乙烯聚合 物為選自由芳香族乙烯單體、乙烯氰單體及丙烯酸單體所 組成之群組中’一或多個單體所構成之聚合物。 合適之芳香族乙烯基單體不限於此,可包括:苯乙烯、 5 α_甲基苯乙烯、石-甲基笨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 苯乙烯、對-f基苯乙烯、鄰-乙基苯乙烯、間-乙基苯乙烯、 對-乙基苯乙烯、鄰-第三-丁基苯乙烯、間-第三-丁基苯乙 稀、對-第三-丁基苯乙烯、鄰-氣苯乙烯、間-氣苯乙烯、對 -氣苯乙烯、二氣苯乙烯、鄰-溴苯乙烯、間-溴苯乙烯、對_ 10 〉臭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乙烯曱苯、乙烯二曱苯 '乙烯萘 及一乙烯苯。任何前述單體之組合皆可使用。 合適之乙烯基乱不限於此’可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烤 腈及乙基丙烯腈。任何前述單體之組合皆可使用。 合適之丙烯酸單體不限於此,可包括:曱基丙烯酸酯, 15 例如曱基丙烯酸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丙醋、 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一或多個丙烯酸酯, 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 醋、丙烯酸2-乙基已酯;一或多個未飽和羧酸,例如丙烯 酸、曱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一或多個含羥基酯類, 20 例如2-羥基丙烯酸乙酯' 2-羥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單甘油 醋;以及一或多個丙烯酸衍生物’例如丙烯醯胺、曱基丙 烯醯胺。丙烯酸單體亦可為上述二或多個丙烯酸單體的組 合0 一附加單體可以與上面提及的一或多個單體進行共聚 14 合。某些實施例中,附4 „ μ i ^ . „ , 寸力早體為醯亞胺單體,具有與上述 私及的一或多個單體妓肀入 ^ 〇 ♦。之旎力。某些實施例中, 之醯亞胺單體包括一赤夕加 干一貝。適 戍夕個順丁烯二醯亞胺、Ν-甲基順丁 稀二Γ胺、Ν•苯基順丁烯二酿亞胺及丙賴亞胺。 =具:體實施例中’乙烯聚合物為選自由芳香族乙稀單 體、乙烯氰及丙稀酸單許 早篮次其任何組合所組成之群組中約 20至約1〇〇重量份之單 矸 早體的聚合物,與可與芳香族乙烯單 體、乙烯氰或丙稀酸單體 早體進仃共聚合反應之約0至80重量份 的醯亞胺單體所進行聚合之—聚合物。 10 某一實%例中’複合材料包括約重量份之乙烯聚合 物及J G. 1至,力5〇重篁份之有機修部膠態金屬(氧化物)奈米 微粒。某些實施例巾,人 複5材料包括佔100重量份之乙晞聚 合物以及約0.1、0 5、1ς 。 υ.) 1 、 1.5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〇 11、12、13、14、15、16、17、18、19、2〇、21、22、 15 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36 37 38 39、40、41、42、43、44、45、46、47、48、 49及50重量份之修飾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奈米微粒與乙烯聚合物接枝之製備方式 20 一方向包括奈米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某些實施例中, 奈米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係包括提供有機修飾之金屬(氧 化物)奈米微粒以及將乙烯聚合物接枝聚合至金屬(氧化物) 奈米微粒。此某些實施例中’製備經有機修飾之金屬(氧化 物)奈米微粒可以於溶膠_凝膠製程中,經由烷氧矽烷化合物 對金屬(氧化物)微粒進行表面處理,得到具有至少一經基之 15 金屬(氧化物)微粒。此方法將進一步敘述於此文中β 某些實施例中’有利於將奈米微粒大體上均勻分散於乙 烯聚合物内》當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修飾增加其疏水 性’奈米微粒可以均勻的分散於乙烯聚合物内。 5 某些實施例中,依據乳化聚合反應或懸浮聚合反應進行 接枝聚合反應。實施例中,將水(使用離子交換處理方式移 除任何金屬)、分子量調節劑及乳化劑添加至約1 0-50重量份 之乙烯化合物,並且攪拌提高混合物之溫度。溫度提升至 約55-65t後,添加約0.1-50重量份之經有機修飾的膠態金 10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約5_3〇分鐘後,添加聚合反應起始劑 開始聚合反應。從聚合反應開始,可能提升反應溫度。當 反應裝置的内部溫度到達約75_80°c,在約75_80〇c下持續進 行反應約30-90分鐘以便於維持至少95百分比之轉換率。 之後,聚合反應起始劑進一步的導入反應裝置内,接續 15 攪拌約5-10分鐘,並維持在約75-80。(:的溫度。然後,50-90 重量份之殘餘乙烯聚合物以及分子量調節劑持續添加約 2 - 5小時。 完成乙烯聚合物(或其選擇性單體單元)的添加後,在 75-80°C持續反應約30-60分鐘。當轉換率達到約93-98百分 20 比時’藉由冷卻將聚合反應終止,以便於獲得具有約30-45 重量百分比之固態成分的複合材料。 聚合反應起始劑之舉例不限於此,可包括:乙醯環已過 磺酸、2,2’-偶氮雙_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脒基丙 烷)二鹽酸鹽、過氧化十二醯、2,2,_偶氮雙_異丁腈 '過氧化 1352098 苯甲醯、.二甲基-2,2'-偶氮雙異丁腈、4,4,_偶氮雙_4-氰戊 酸、過硫酸鉀、過硫酸鈉、過硫酸銨。實施例中,聚合反 應起始劑之使用量為約〇. 1至約1 5重量份。 乳化劑之舉例不限於此,可包括:脂肪酸金屬鹽類,例 5 如十二酸鈉、油酸鈉、油酸鉀、硬脂酸鉀、月桂硫酸鈉、 松香酸鉀鹽等等。其中,較佳為硬脂酸鉀或松香酸鉀鹽。 此類乳化劑可以單獨使用或以其二或多個之組合方式使 用。實施例中,乳化劑之使用量為約1〇至約1〇重量份。 为子畺調節劑(即鏈轉移劑)之舉例不限於此,可包 10括:C8-18硫醇、有機鹵素化合物、曱基苯乙烯二聚體、異 松油烯及α -異松油烯。分子量調節劑可以單獨使用或以其 一或多個之組合方式使用。分子量調節劑之使用量為約 至約10重量份。 熱塑性樹脂複合材料 15 如上所述,複合材料可以進一步的包括熱塑性樹脂。某 些實施例中,熱塑性樹脂為橡膠修飾接枝共聚物。合適之 熱塑性樹脂,可以用於結合乙稀聚合物/金屬(氧化物)奈米 ,粒的-部份,其舉例不限於此,可包括:丙稀猜-丁二稀_ 苯乙稀共聚物(ABS)、丙稀腈_丙烯酸橡膠·苯乙烯共聚物樹 20脂(AASy丙稀腈·乙烯丙烯橡豕苯乙婦共聚物樹脂、以及 丙烯腈_苯乙烯共聚物樹脂(S AN)。 -實施例中’為獲得橡膠修飾接枝共聚物可以經由接枝 聚^約25至約70重量份之橡膠聚合物、約4〇至約%重量份 之芳香族乙締聚合物以及約1〇至約6〇重量份之乙締氛。某 17 1352098 些實施例中,橡膠聚合物不限於此,可包括:一或多個二烯 橡膠、乙烯橡膠、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某 些實施例中,芳香族乙烯單體不限於此,可包括:一或多個 苯乙烯、曱基苯乙烯、冷-曱基苯乙烯、鄰- ' 間-或對_ 5 甲基笨乙烯、鄰-、間-或對-乙基苯乙烯、鄰-、間-、或對_ 第三-丁基苯乙烯、鄰-、間-、或對_氣苯乙烯、二氣苯乙烯、 鄰-、間_、或對-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乙烯甲苯、乙烯 一甲笨、乙烯萘及二乙烯苯。某些實施例中,乙烯氰化合 物不限於此,可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及 10 其混合物。 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約1〇〇重量份之乙烯聚合 物/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部份,以及約】至約99重量份之熱 塑性樹脂。其他實施例中’複合材料包括約6〇至約9〇重量 份之乙烯聚合物/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部份,以及約1〇·4〇 15 重量份之熱塑性樹脂。 附加成分 • 複合材料混合物可以附加地包括一或多個其他添加 劑,例如界面活性劑、成核劑、偶合劑、填充劑、增塑劑、 耐衝擊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脫模劑、紫外光吸收劑、 .20繼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例如染料及色素、抗 • 冑電劑以及少量的各種聚合物。除了先前成份外,複合材 料可以包含—或多個化合物或聚合物。可以添加附加成分 或添加劑,以便於提供複合材料附加特性或特徵,或修改 複合材料現有之特性。本技術領域原有技術者將可領會, 18 1352098 依某些實施例所述,可將各種添加劑添加至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之特性 特定實施例之優點係提供熱塑性樹脂複合材料改善的 物理及機械特性。此特性不限於此,可包括:彎曲強度、衝 5 擊強度、抗拉強度及耐熱性。 某些實施例包括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金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乙烯聚合物,以及奈米微粒分散於其 中之熱塑性樹脂,當複合材料之樣品於23°C下,依據 ASTM256標準(1/4"缺口)進行測試時,具有高於或等於約 1〇 2 lkgf.cm/cm之衝擊強度,較佳地高於或等於約 22kgf.cm/cm,甚至更佳地高於或等於約23kgf.cm/cm。 某些實施例包括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金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乙烯聚合物,以及奈米微粒分散其中 之熱塑性樹脂,當複合材料之樣品於23°C下,依據ASTM256 15 標準(1/8”缺口)進行測試時,具有高於或等於約24kgf_cm/cm 之衝擊強度,較佳地高於或等於約24kgf_cm/cm,甚至更佳 地高於或等於約27kgf.cm/cm。 某些實施例包括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金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乙烯聚合物,以及奈米微粒分散其中 20 之熱塑性樹脂,當複合材料之樣品依據ASTM D638標準進 行測試時,具有高於或等於約430kgf/cm2之抗拉強度,較佳 地高於或等於約460kgf/cm2,甚至更佳地高於或等於約 490kgf/cm2 〇 某些實施例包括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金 19 比2098 :· 她化物)奈米微粒之乙稀聚合物,以及奈米微粒分散其中 之二塑性枒知,當複合材料之樣品依據ASTM D790標準 ("4 )進仃測s式時,具有高於或等於約擔·抑咖2之換曲 • ^數’較佳地高於或等於約245GGKgf/em2,甚至更佳地高 5於或等於約25000Kgf/cm2。 间 t某些實施例包括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金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乙烯聚合物,以及奈米微粒分散其中 之熱塑性樹脂,當複合材料之樣品於18.5kgf/cm2下裝載, ^ 依據術1^〇638標準(1/4,,,120。。~)進行測試時,具有高 10於或等於約饥之熱變形溫度,較佳地高於或等於: 85C ’甚至更佳地高於或等於約86<>c。 成形物件 依據前述實施例所述之複合材料可以製作成形物件。某 些實施例中,物件塑造成各種形狀。可以使用擠壓鑄模機 15益例如排氣式擠壓機。實施例之聚合物複合材料可以塑造 成各種鑄造需求,例如,融化鑄造裝置。實施例中,聚合 φ 物複合材料形成顆粒狀物,然後可以塑造成各種形狀使 用,例如射出成形、射出壓縮成形、擠壓成形、吹氣成形、 壓平、真空成形或發泡。實施例中,使用融化捏製,聚合 ' 20物複合材料可以製造成顆粒狀物,所製成之顆粒狀物經由 射出成形或射出壓縮.成形而塑造成形0 如注釋,實施例中,聚合物複合材料製成顆粒狀物。其 他實施例中,聚合物複合材料可形成各種消費性產品,包 括電子裝置以及應用設備之結構部位。某些實施例中,聚 1352098 二物::材料可以塑造成電子或非電子裝置之 =電:裝置之舉例,其中模製物件可以使用依本發明 材料混合製備而得,可包括:印表機、電腦、文字 Γ:直:盤、個人數位助理_)、電話、行動電話、: :機、影印機、收銀機(ECR)、桌上型 :且清洗機、冰箱、吸塵器、微波爐、照 卡L j VTR、DVD播放器、攝影機、無線電 峨'微型唱片播放器,播放器'擴音 液曰曰顯w、MP3播放器以及電力冑電子零件及電产 2,:如連接器、繼電器、電容器、開關、印刷電路板 材料、線圈管、半導體封裝材料、電線、電境、變壓器、 偏轉線圈、配電板、鐘、錶以及其他相似物件。 15 20 另了實施例提供電子裝置,其包括外殼或零件,由包括 本文所述之複合材料的聚合物複合材料所製作。某些實施 例提供製造電子裝置的方法’包括提供電路,提供^含部 份的外殼、以及以外殼至少圍住部份電路,其中之部分包 含本文實施例所述之複合材料。 本發明就下述實施例作進一步之敘述,意圖作為說明之 目的,不可解釋為其以任何方式侷限於本發明附加申請專 利範圍。下述實施例中,除了特定指示外,所有部份及百 分比皆以重量表示。 實施方式】 (A)橡膠-修飾接枝共聚物,(B)膠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 21 1352098 奈米微粒,(C)可聚合之矽烷化合物,(D)表面修飾膠態金屬 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E)乙烯共聚物/金屬或金屬氧化物 奈米微粒複合物,(F)SAN共聚物以及(G)燻矽之各成分以 下述方式製備: 5 (A)熱塑性樹脂 為了製備橡膠·修飾接枝共聚物之熱塑性樹脂,使用50 重量份之聚丁二烯、15重量份之丙烯腈以及35重量份之苯 乙稀。 (B) 膠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10 (BO使用具有平均粒徑為20nm以及pH範圍為1至4 之膠態氧化砍溶液。 (B2)使用具有平均粒徑為40至60nm以及pH範圍為1 至4之膠態氧化石夕溶液。 (C) 可聚合之矽烷化合物
15 使用曱基丙烯氧烷三曱氧烷矽烷。可購自 GE
Silicone/OSi Specialties Co.(紐約),如同 SilquestA-174。 (D) 表面-修飾膠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D010重量份之可聚合矽烷化合物(C)添加至90重量份 之膠態氧化矽奈米微粒(B〇,接續進行溶膠-凝膠反應因而 20 獲得表面-修飾勝態氧化碎奈米微粒。 (D2)10重量份之可聚合矽烷化合物(C)添加至90重量份 之膠態氧化矽奈米微粒(b2),接續進行溶膠-凝膠反應因而 獲得表面-修飾膠態氧化矽奈米微粒。 (E) 乙烯共聚物/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複合物 22 1352〇98 將⑹Π)重量份之丙稀猜、20重量份之苯乙稀、〇3重 量份之過硫酸鉀(K2S2〇8)、0.06重量份之順丁烤二酸肝以及 U重量份之表面-修錦膠態氧化石夕奈米微粒⑽添加至反 應器中進行混合。此混合物於75至8(rc下進行聚合反應 15分鐘。然後,20重量份之丙稀腈、50重量份之苯乙稀以 及〇」4重量份之順丁稀二酸奸持續添加,並且進行聚合2 小時以便於達到95百分比之聚合反應轉換率,接著經由液 化製程獲得乙稀共聚物/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複合物。 10 15 20 除了使用5重量份之表面·修飾勝態氧化石夕奈米微粒㈣ 外’其餘製備(E2)奈米微粒複合物之方式如同於奈米微 合物。 除了使10重量份之表面-修飾膠態氧化石夕奈米微粒 外,其餘製借(E3)奈米微粒複合物之方式如同於奈米微粒複 合物(E1)。 除了使用L5重量份之表面.修飾膝態氧化砂奈米微粒 (DO外,其餘製備(匕)奈米微粒複合物之方式如同於太 粒複合物…丁、本倣 除了使用50重量份之表面·修飾膠態氧化石夕奈来微粒 2)外其餘製備(E5)奈米微粒複合物之方式如同於太半與 粒複合物(E丨)。 、不’、 除了使用10重量份之表面-修飾膠態氧化矽奈米微粒 ⑴2)外,其餘製備(Ed奈米微粒複合物之方式如太; 粒複合物(E丨)。 (F)乙烯氦與芳香族乙烯化合物(SAN共聚物)之共聚物 23
ίο
20 旦f、二^有平均分子量為12,000之SAN共聚物與30重 二二 7〇重量份之苯乙烯進行聚合反應。 (G)燻矽(非膠態氧化矽)
®R 由以糾咖公司所製作(產品名:AEROSIL ),具有平均粒徑為5至2〇nm 實施例1-6 —格1所述之成分進行 合,此混合物融化後,並經 ’、有L/D—29及0=45之雙螺桿掩出機擠壓成顆粒狀 物^出機m度保持在22代。顆粒狀物於帆下 乾燥6小時。使用6oz之射出成形機器,於240至280°C的 f造溫度以及6〇至_的料管溫度下,將已乾燥之顆粒狀 *塑造成測試樣品。於實施例2纟3所獲得之熱塑性奈米 微粒樹脂’其透射式電子顯微照MTEM)個別地顯示於圖2 及3中。如圖2及3所示’奈米微粒均勻地分散於基質中。 圖1為實施例2所獲得之乙烯共聚物/金屬氧化物 物的透射式電子顯微照片(ΤΕΜ)β 口 比較例1 除了使用乙烯氰化合物與芳香族乙烯化合物(F)之共聚 物取代乙烯共聚物/金屬氧化物奈米複合物之外,其餘比 較例1之製作方式如同於實施例1。 比較例2-4 除了添加燻矽(G)之外,其餘比較例2-4之製作方式如 同於比較例1。 表格1 24 1352098 ㈧ 接枝 -ABS 樹脂 (E)奈米微粒複合物 (G) 燻矽 (F)SAN 共聚物 (Ει) (E2) (E3) (E4) (Es) (E6) 實施例 1 25 75 2 25 - 75 - - - - - - 3 25 - - 75 - - - - - 4 25 - - - 75 - - - - 5 25 - - - - 75 - - 6 25 75 - - 比較例 1 25 75 2 25 1.0 75 3 25 3.5 75 4 25 7 75
實施例1-6以及比較例1-4之測試樣品,其物理特性經 測量後如下所述: (1) 缺口艾氏衝擊強度:依據ASTM D256(l/4”、1/8”, 5 23°C )測量缺口艾氏衝擊強度。 (2) 抗拉強度:依據ASTM D638(5mm/min)測量抗拉強 度。 (3) 撓曲模數:依據ASTMD790(1M”)測量撓曲模數。 (4) 熱變形溫度(HDT):依據 ASTMD648(l/4”,120°C/hr) 10 於18.5kgf/cm2下測量熱變形溫度。 測試結果如表格2所述。 表格2 缺口艾氏衝擊強度 (Kgf-cm/cm) 抗拉強度 (Kg^cm2) 橈曲模數 (KgW) HDT(°C) 1/4" 1/8" 實施例 1 23 26 430 24100 82 2 22 25 446 24900 85 25 1352098 3 21 24 498 25400 86 4 23 27 436 24300 82 5 22 26 457 24700 85 6 22 25 488 25100 86 比較例 1 22 25 426 23630 80 2 20 21 354 22000 80 3 18 19 346 21500 81 4 16 20 337 20700 81 5 如表格2所顯示,依某些實施例所述之熱塑性 樹脂複合材料,相較於那些沒有運用乙稀共聚物/金屬氧化 物奈米微粒複合物之複合材料,其顯示極佳之抗拉強度、 撓曲模數以及耐熱性。比較例2_4的樹脂複合材料其内之 橡膠-修飾接枝共聚物、燒碎以及SAN共聚物不使用原位方 法進行混合,並顯示其衝擊強度、抗拉強度、撓曲模數及 耐熱性全數降低。由此可見熱塑性奈米複合樹脂複合材料 之物理特性可以輕易地經由調整有機·修飾金屬或金屬氧 化物奈米微粒之尺寸或數量加以控制。 熟悉此技術者應當了解不同實施例之各種特徵的可交 同樣地’上述之各種特徵及步驟,和其他與此類特 /驟之已知相等物—樣,經由此技術領域中具有一基 15 ^術者’依據本文所述之原理可以使用混合及匹配之技 1二合材料或方法。雖然本發明已以特定實施例 了而揭露’此技術領域熟知此技術者應當 了解本發明返超過特定揭露之實施例,並 以及/或者的使用與明顯之修改及其相等事二 ’本發明不㈣於此處實施例之特㈣露。更甚者,本 26 1352098 發明之範圍可以詮釋為涉及後續申請專利所述之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實施例2中,乙烯共聚物/金屬氧化物奈 5 米複合物之透射式電子顯微照片(TEM)。 圖2係本發明實施例2中,熱塑性奈米複合樹脂之透射 式電子顯微照片(TEM)。 圖3係本發明實施例3中,熱塑性奈米複合樹脂之透射 式電子顯微照片(TEM)。 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27

Claims (1)

1352098 第95124614號,100年8月修正頁 十、申請專利範圍: Α ί —兜_頁 1. 一種複合材料,包括: 〇·1至50重量份之複數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100重量份之一乙烯聚合物’其一或多個單體係選自 5由一芳香族乙烯單體、一乙烯氰單體及一丙烯酸單體所組 成之群組;以及 1至99重量份之一熱塑性樹脂,其係以該等金屬(氧化 物)奈米微粒及該乙稀聚合物的總重為100重量份; 其中至少部分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至少 10 一部份之該乙烯聚合物。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乙烯 聚合物接枝於該等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表面。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等金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為耀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 15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等金 • 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一金属係選自由石夕、銘、欽、錯、鐵、 鋅、鎂、錯、鈽、鋰、銀、銻及鎳所組成之群組。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等金 属(氧化物)奈来微粒實質上均勻地分散於包含乙稀聚合物 20 的一基質中。 Τ Μ寻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复人 =包括該乙稀聚合物之一接枝聚合物以及該等:二 化物)奈米微粒。 7.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爷乙烯 28 1352098 聚合物為a) —或多個之該芳香族乙烯單體、該乙烯氰單體及 該丙浠單體,以及b) —醯亞胺之一共聚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醢亞胺 5 為一或多個選自由順丁烯二醯亞胺、N-甲基順丁烯二醯亞 胺、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以及丙烯醯亞胺所組成之群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熱塑 性樹脂包括一或多個選自由丙烯腈_ 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 籲 (ABS)、丙烯腈-丙烯酸橡膠-苯乙烯共聚物樹脂(AAS)、丙 10 烯腈·乙烯丙烯橡膠-笨乙烯共聚物樹脂、以及丙烯腈·苯乙 烯共聚物樹脂(SAN)所組成之群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熱塑 性樹脂為一接枝ABS樹脂。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15 合材料包括: 約25重量份之該接枝_ABS樹脂; 鲁 約0.1至約37.5重量份之該等金屬(氧化物)奈米微 粒;以及 約37.5至約74.9重量份之該乙烯聚合物; 、 20 其中該乙烯聚合物為一笨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並且 該等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化學鍵結至該笨乙烯_丙烯腈共 聚物。 、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等 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為約〇丨至約15重量份。 25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等 29 1352098 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為膠態氧化矽與甲基丙烯氧烧三曱 氧矽烷之一溶膠-凝膠產品的奈米微粒。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合 材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1kgf.cm/cm之衝擊強度,該材料 5 之一樣品係於23eC下,以ASTM D-256標準(1/4"缺口)進行 測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 合材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3kgf.cm/cm之衝擊強度,該材 料之一樣品係於23°C下,以ASTM D-256標準(1/4,,缺口)進 10 行測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合 材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4kgf.cm/cm之衝擊強度,該材料 之一樣品係於23t下,以ASTM D-256標準(1/8,,缺口)進行 測試。 15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I 合材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7kgf.Cm/cm之衝擊強度,該材 料之一樣品係於23°C下,以ASTM D-256標準(1/8"缺口)進 行測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合 相'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43 Okgf/cm2之抗拉強度,該材料之 〜樣品係以ASTM D638標準(5mm/min)進行測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S材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460kgf/cm2之抗拉強度,該材料 〜樣品係以ASTM D638標準(5mm/min)進行測試》 30 人20.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 =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4嫩gfW之抗拉強度該材料 之一樣品仙ASTM D638標準(5mm/min)進行測試。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令該複合 材: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4〇〇〇kgf/cm2之撓曲模數該材料 之—樣品係以ASTM D79〇標準(1/4")進行測試。 ίο 入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材料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侧kgfW之撓曲模數,該材 ;·之樣品係以ASTM D790標準(1/4")進行測試。 入3.如申°膏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合材=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25GGGkgfW之撓曲模數,該材 料之一樣品係以ASTM D79〇標準(1 /4„)進行測試。 4.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合 材,具有高於或相等於約82t之熱變形溫度,該材料之一 樣〇〇係於18.5kgf/cm2下裝載,以ASTM D648標準…4", 120°C/hr)進行測試。
20 ^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複合材料其中該複 。材,具有W於或相等於約85„c之熱變形溫度,該材料之 樣 口〇 係於 18.5kgf/cm2T 裝載,以 ASTM D648標準(W, 120°C/hr)進行測試。 26.種杈製物件,其係包括申請專利範圍 第1項所述之 複合材料。 第1項所述之 27,一種電子裝置,其係包括 申請專利範圍 複合材料。 31 1352098 28. —種形成一奈米複合材料之方法,包括 ^提供複數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其中該等金屬 (氧化物)奈米微粒包括一有機官能基困. 接枝聚合-乙稀化合物至該金屬(氧化物}奈米⑽ 5 上; 混合接枝聚合奈米微粒與一熱塑性樹脂進而形成一 混合物;以及 模製該混合物成一形狀。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提供複數 10 個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包括藉由:於一溶膠-凝膠製程 中,以一烷氧矽烷對具有至少一個羥基之一金屬(氧化物) 微粒進行表面處理’進而形成該等金屬(氧化物)奈米微粒之 步驟。 32
TW95124614A 2005-12-30 2006-07-06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resin composite materi TWI35209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135079A KR100717514B1 (ko) 2005-12-30 2005-12-30 유기/무기 혼성 나노복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가소성나노복합재 수지 조성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4598A TW200724598A (en) 2007-07-01
TWI352098B true TWI352098B (en) 2011-11-11

Family

ID=38228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24614A TWI352098B (en) 2005-12-30 2006-07-06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resin composite materi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62939B2 (zh)
EP (1) EP1976891A4 (zh)
JP (1) JP5033811B2 (zh)
KR (1) KR100717514B1 (zh)
CN (1) CN101331156B (zh)
TW (1) TWI352098B (zh)
WO (1) WO2007078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7514B1 (ko) 2005-12-30 2007-05-1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유기/무기 혼성 나노복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가소성나노복합재 수지 조성물
DE102006012467A1 (de) * 2006-03-17 2007-09-20 Merck Patent Gmbh Redispergierbare Nanopartikel
KR100795508B1 (ko) 2006-11-29 2008-01-1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유기/무기 혼성 나노복합체, 이를 이용한 고내열 열가소성나노복합체 수지 조성물 및 나노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KR100868881B1 (ko) 2006-12-29 2008-11-1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내스크래치 특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762298B1 (ko) * 2006-12-29 2007-10-0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내스크래치성이 향상된 열가소성 나노복합체 수지 조성물
EP2028224A1 (de) 2007-07-30 2009-02-25 Nanoresins AG Weichmacherzusammensetzung
WO2009086479A1 (en) * 2007-12-28 2009-07-09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Corporation Etch resistant polymer composition
US9011710B2 (en) * 2009-04-01 2015-04-21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Magnetic-core polymer-shell nanocomposites with tunable magneto-optical and/or optical properties
JP5459759B2 (ja) * 2009-06-11 2014-04-02 チュン−シャン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オブ サイエンス アンド テクノロジー,アーマメンツ ビューロー,ミニストリー オブ ナショナル ディフェンス ポリマーを有する銀ナノワイヤーの化合物およびポリマーを有する金属ナノ構造の化合物。
JP4682368B2 (ja) 2009-08-11 2011-05-11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球状コアシェル型酸化セリウム/高分子ハイブリッドナノ粒子の集積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954451B1 (fr) 2009-12-21 2012-03-02 Technip France Conduite flexible sous-marine comprenant une couche comprenant une resine polyamide comprenant un silsesquioxane oligomerique polyedrique
KR101140184B1 (ko) 2009-12-23 2012-05-02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가류 블래더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블래더
KR101744904B1 (ko) 2010-03-22 2017-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자점-블록공중합체 하이브리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분산 방법, 그리고 양자점 블록공중합체 하이브리드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100248A (ko) 2010-04-23 2018-09-07 픽셀리전트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나노결정의 합성, 캐핑 및 분산
US9000112B2 (en) * 2010-10-14 2015-04-07 Lg Chem, Ltd. Resin blend for melting process
WO2012050400A2 (ko) 2010-10-14 2012-04-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용융 가공용 수지 혼합물
US8920675B2 (en) 2010-10-27 2014-12-30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Synthesis, capping and dispersion of nanocrystals
KR101787215B1 (ko) * 2011-03-14 2017-10-18 아사히 가세이 케미칼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무기 복합체와 그 제조 방법, 유기 무기 복합막과 그 제조 방법, 포토닉 결정, 코팅재, 열가소성 조성물, 미세 구조체, 광학 재료, 반사 방지 부재 및 광학 렌즈
KR101250300B1 (ko) 2011-04-29 2013-04-03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알케닐알콕시실란을 이용한 기능성 보강 충전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995963B2 (ja) * 2011-06-08 2016-09-2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ポリマー連結ナノ粒子を含有するフォトレジスト
TWI574916B (zh) * 2011-09-19 2017-03-21 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吸附有金屬離子的二氧化矽及其製造方法
US9359689B2 (en) 2011-10-26 2016-06-07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Synthesis, capping and dispersion of nanocrystals
KR101402353B1 (ko) 2012-12-20 2014-06-02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초발수 및 발유 초발수 및 발유 성능을 갖는 유무기 복합입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5010304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Hybrid epoxy-acrylic with zirconium oxide nanocomposite for curable coatings
CN104151471B (zh) * 2014-07-03 2016-11-16 安徽大学 纳米银/聚苯乙烯空心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US10752754B2 (en) * 2014-12-05 2020-08-25 Lg Chem, Ltd. Heat-resistant resi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05261437A (zh) * 2015-09-15 2016-01-20 苏州凯欧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复合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46299B (zh) * 2016-05-31 2019-11-1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环保节能结构层及其应用
KR101864420B1 (ko) * 2017-05-30 2018-06-07 주식회사 앰트 멀티-스텝 그라프트 공정을 이용한 고굴절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MY198073A (en) * 2019-11-07 2023-07-31 Kossan Sdn Bhd Polymeric/inorganic composite particle formulation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rubber articles using said formul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1932A (en) 1977-10-03 1979-02-27 Borg-Warner Corporation Combined emulsion and suspens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graft ABS bead-like particles
JPS6289701A (ja) * 1986-08-05 1987-04-24 Tokuyama Soda Co Ltd 複合材
NL8603246A (nl) 1986-12-20 1988-07-18 Stamicarbon Thermoplastische polymeermengsels.
JPH01178558A (ja) * 1987-12-29 1989-07-14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複合重合体粒子の製造方法
JPH01315334A (ja) 1988-06-11 1989-12-20 Nisshinbo Ind Inc 金属コロイド分散液
JPH0637527B2 (ja) * 1988-07-23 1994-05-18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重合体粒子の製造方法
US5218014A (en) * 1989-12-18 1993-06-08 Toshiba Silicone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and process for reducing the same
JPH0416518A (ja) * 1990-05-07 1992-01-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無機物質表面の改質方法
JPH0418453A (ja) * 1990-05-10 1992-01-22 Kuraray Co Ltd 有機―無機複合粉体及び該粉体の製造方法
DE4108032A1 (de) 1991-03-13 1992-09-17 Bayer Ag Palladiumhaltige polymerzusammensetzung sowi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2902524B2 (ja) * 1991-09-24 1999-06-0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透明性に優れた複合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43460A (en) * 1992-02-06 1996-08-0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Graft copolymer particles their production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EP0606762B1 (en) 1992-12-25 1998-08-05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Antibacterial resin composition
DE4433542A1 (de) * 1993-09-20 1995-03-23 Toshiba Kawasaki Kk Anorganischer Füllstoff,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Harzzusammensetzung mit einem solchen Füllstoff
JPH08325340A (ja) * 1995-06-02 1996-12-10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金属酸化物微粒子含有グラフト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3818689B2 (ja) * 1996-01-16 2006-09-0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コロイド状シリカをコアとし、有機ポリマーをシェルとするコア/シェル状複合粒子の水性分散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69119B1 (en) * 1997-02-14 2001-01-02 Reliance Electric Technologies, Llc Metal oxide sol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US6599631B2 (en) * 2001-01-26 2003-07-29 Nanogram Corporation Polymer-inorganic particle composites
US6133360A (en) 1998-10-23 2000-10-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 resin blends containing titanium dioxide
TW531549B (en) 1999-05-20 2003-05-1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TW518354B (en) 2000-01-19 2003-01-21 Ind Tech Res Inst ABS nanocomposit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794448B2 (en) * 2000-03-21 2004-09-21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Resin p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353037B1 (en) * 2000-07-12 2002-03-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oams containing functionaliz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EP1226807B1 (en) 2000-08-22 2008-08-13 Tokuyama Corporation Dental curable composition
CN1317328C (zh) 2000-09-21 2007-05-23 罗姆和哈斯公司 纳米复合材料水分散体: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US6566456B1 (en) 2000-11-03 2003-05-20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Method of preparing a hybrid of polyvinylimidazole and silica
US6759452B2 (en) 2000-12-22 2004-07-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Polycarbonate nanocomposite optical plastic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798680B2 (ja) * 2000-12-25 2011-10-19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歯科用硬化性組成物
US6586483B2 (en) * 2001-01-08 2003-07-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oam including surface-modified nanoparticles
DE10102739A1 (de) 2001-01-23 2002-07-2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ol-Gel-Kondensaten auf Basis polyfunktioneller Organosilane sowie deren Verwendung
JP4788058B2 (ja) * 2001-04-25 2011-10-05 Jnc株式会社 ケイ素化合物
JP2002371186A (ja) * 2001-06-15 2002-12-26 Orient Chem Ind Ltd 高分子材料、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56990B2 (en) * 2001-07-11 2003-12-02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able high refractive index compositions
US6579472B2 (en) * 2001-07-27 2003-06-17 The Boeing Company Corrosion inhibiting sol-gel coatings for metal alloys
JP5100937B2 (ja) 2001-08-10 2012-12-19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カンパニー プレートアウトの少な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DE10200760A1 (de) 2002-01-10 2003-07-24 Clariant Gmbh Nanokompositmaterial zur Herstellung von Brechzahlgradientenfolien
WO2003070817A1 (en) 2002-02-19 2003-08-28 Photon-X, Inc. Athermal polymer nanocomposites
JP4456798B2 (ja) * 2002-07-17 2010-04-28 タマティーエルオー株式会社 ナノ複合透明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自動車用部品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4189814A (ja) 2002-12-10 2004-07-08 Shiraishi Calcium Kaisha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51595B1 (ko) 2002-12-24 2006-02-13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고온 특성이 우수한 에틸렌-프로필렌 고무 나노 복합재수지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 방법으로 제조된에틸렌-프로필렌 고무 나노 복합재 수지 조성물
US6838486B2 (en) * 2003-01-07 2005-01-04 Aps Laboratory Prepara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and nanocomposites therefrom
GB2421506B (en) 2003-05-22 2008-07-09 Zyvex Corp Nanocomposites and methods thereto
CN1902716B (zh) 2003-08-21 2010-11-03 伦塞勒高聚技术研究所 具有受控电特性的纳米组合物
US7169375B2 (en) * 2003-08-29 2007-01-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methods of making, and methods of use
JP2005146042A (ja) * 2003-11-12 2005-06-09 Olympus Corp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学素子
WO2005108451A1 (ja) * 2004-05-07 2005-11-17 Kyoto University 高分子グラフト微粒子によるコロイド結晶の製造方法
ZA200703604B (en) * 2004-10-21 2009-10-28 Pharma Diagnostics M V Stable metal/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 colloid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7253226B1 (en) * 2005-08-11 2007-08-07 Aps Laboratory Tractable silica sols and nanocomposites therefrom
KR100761799B1 (ko) * 2005-08-24 2007-10-0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나노복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가소성 나노복합재 수지조성물
KR100738580B1 (ko) * 2005-12-23 2007-07-1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스티렌계 고분자-실리카 나노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KR100717514B1 (ko) 2005-12-30 2007-05-1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유기/무기 혼성 나노복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가소성나노복합재 수지 조성물
JP5123167B2 (ja) 2006-03-07 2013-01-16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ワイパブレード
KR100762298B1 (ko) 2006-12-29 2007-10-0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내스크래치성이 향상된 열가소성 나노복합체 수지 조성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49272A1 (en) 2010-09-30
JP2009522396A (ja) 2009-06-11
CN101331156A (zh) 2008-12-24
CN101331156B (zh) 2011-09-21
JP5033811B2 (ja) 2012-09-26
TW200724598A (en) 2007-07-01
WO2007078038A1 (en) 2007-07-12
KR100717514B1 (ko) 2007-05-11
EP1976891A4 (en) 2010-01-20
US8262939B2 (en) 2012-09-11
EP1976891A1 (en)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2098B (en)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resin composite materi
US20070049678A1 (en) Thermoplastic nanocomposite resin composite materials
WO2005100426A1 (en) A nanoparticle of core-shell type,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low dielectric insulation film by using the same, and a low dielectric insulation film prepared therefrom
JP5433421B2 (ja) シリコーン系重合体含有ビニル重合体の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並びに成形体
KR100893550B1 (ko) 코팅된 미립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도성 미립자
CN111662414B (zh) 橡胶质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KR102368241B1 (ko) 폴리오르가노실록산 함유 그래프트 공중합체,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체
JP7310140B2 (ja) ゴム質重合体、グラフト共重合体および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5427414B2 (ja) シリカ分散−スチレン高分子ナノコンポジットの製造方法
JP7410859B2 (ja) 金属張積層板、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03773B2 (ja) グラフト共重合体、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by using nano‐SiO2 as seeds
JP2006117850A (ja) 重合体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導電性微粒子
WO2010104055A1 (ja)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系重合体、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WO2000046293A1 (fr) Materiau ignifugeant,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composition ignifugeante a base de resine renfermant ce materiau
Han et al. Synthesis of SiO2/PS composite particles via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KR20110069785A (ko) 친수화 미립자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수득된 친수화 미립자
KR102288297B1 (ko) 공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공중합체
WO1993016119A1 (en) Graft copolymer particl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JPH0670142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とシリコーン/有機重合体耐衝撃性向上剤との配合物から得られる成形品の鏡面光沢を調節する方法
JPH05247149A (ja) ゴム変性芳香族ビニル系共重合体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34959B2 (ja) 熱伝導性組成物及び熱伝導性部材
CN116783226A (zh) 树脂组合物
JP2023143674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H03231925A (ja) シリカコア‐シリコーンシェル体、これを分散含有するエマルジョンおよびエマルジョン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