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6849B -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 Google Patents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6849B
TWI286849B TW093105565A TW93105565A TWI286849B TW I286849 B TWI286849 B TW I286849B TW 093105565 A TW093105565 A TW 093105565A TW 93105565 A TW93105565 A TW 93105565A TW I286849 B TWI286849 B TW I2868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electrode active
transition metal
composite ox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5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11624A (en
Inventor
Takeshi Takahashi
Takeshi Oba
Kenji Fujino
Junichi Tokuno
Masuhiro Morizaki
Original Assignee
Nich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82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9205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88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61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328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9090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a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1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11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6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68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1/00Compounds of cobalt
    • C01G51/04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1/00Compounds of cobalt
    • C01G51/40Cobaltates
    • C01G51/42Cobalt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Co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5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XPS, EDX or EDAX dat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128684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 電池所使用的正極活性物質。例如可適宜使用於行動電 話、個人電腦、電動車。 【先前技術】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係較以往之鎳鎘二次電池等而具有 所謂作動電壓高且能量密度高之特徵,可廣泛使用於行動 電話、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等之移動式電子機器的電源 等。此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正極活性物質係可舉例以 LiCo〇2、LiNi〇2、LiMn2〇4為代表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 物,其中,以往於移動式電子機器係可使用uc〇〇2,即可 得到充分之電池特性。 然而,目前,移動式機器因被賦予各式各樣之功能等之 咼功能化,因在高溫或低溫下之使用等,成為使用環境更 加嚴可者。又,期待可應用於電動車用電池等之電池,使 用至今之LiCo〇2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係無法獲得充分之 電池特性,要求更進一步改良。 在特開平4-31926G號公報中,由已記載—種由添加&之 1)或其鈷之一部分以其他之過渡金屬來取 代者所構成的正極。繼而,藉由Lic〇〇2粒子之表面被Zr〇2 或u與Zr之複合氧化物Li2Zr〇3被覆而安定化。其結果,即 使在高的電位亦不會引起電解液之分解反應或結晶破壞, 可得到顯示優異之循環特性及保存特性之正極活性物質已 87902.doc 1286849 被記載。 但,在此正極活性物質係無法滿足近年之非水電解質二 次電池所要求的貞荷龍、低溫特性及熱衫性。循環特 性仍有提高之餘地。 又,在特開平6-168722號公報中係記載著使用 UI^XC〇“X〇2-y(〇<X< 1,〇<y<〇·5,X=2y)作為正極活性 物::繼而,#由以鎂取代鈷之—部分,可解決於高效率 放電時電池之内部電阻會增大而放電量會降低之問題已被 記載。 然而,以此正極活性物質係無法得到充分的循環特性及 低溫特性。 進步,在特開2002-15 1078號公報中已記載非水電解質 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係於鈷酸鋰粒子粉末之粒子 表面的一部分被覆氧化鈦及/或鈦酸鋰,前述氧化鈦及/或鈦 酸鋰之被覆量相對於鈷酸鋰粒子粉末中之鈷而就Ή為 2·0〜4.0莫耳%。繼而,藉由於鈷酸鋰粒子表面之一部分以 氧化鈦及/或鈦酸鐘被覆,直接維持二次電池之初期放電量 且在高溫下之充放電循環特性優者已被記載。 但,在此正極活性物質中係無法得到充分的循環特性及 初期充放電量。無法滿足近年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所要 求的負何特性及平均電位。 【發明内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但,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更嚴苛的使用環 87902.doc 1286849 境下亦具有優異之電池特性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 活性物質及使用其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更具體地在於 提供-種優異之負荷特性、循環特性、低溫特性、熱安定 性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i極活性物#、以及使用其 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提供以下之(1)〜。 ⑴-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係為至 少具有層狀構造之㈣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而在前述链過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且選自由可成為4價元素及鎂所 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之存在比率為2〇%以上。 ⑺根據上述⑴記載之非水電解f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 物質,其中選自由可成為4價元素及鎮所構成之群的至少— 種為錯。 (3)根據上述⑴記載之非水電解f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 物質,其中選自由可成為4價元素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 種為鎮。 ⑷根據上述⑴記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Μ正極活性 物質,其中選自由可成為4價元素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 種為鈦。 ⑸根據上述⑴記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 物質,其中選自由可成為4價元素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 種為鍅及鎂。 ⑹根據上述⑴〜(5)中任一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 87902.doc 1286849 正極活性物質,其中前述趣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粒子。 ⑺根據上述⑴〜⑹中任—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 正極活性物質,其中前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於至少 /、表面具有選自由可成為4價元素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 -種且選自由⑽M、祕酸鐘、鎳赫⑽及鎳純酸 鐘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8)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係為至 少具有層狀構造之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前述鐘過渡金 屬複合氧化物係於至少其表面具有選自由锆及鎂所構成之 群的至少-種且選自㈣钻咖、鎳射呂龍及錄純酸 經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兩(9):種正極合劑,丨係具有上述⑴〜⑻中任—項之非水 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與導電劑, 在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與前述導電 劑之間存在選自由可成為前述4價之元素及鍰所構成之群 的至少一種。 (10)—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係具備: 帶狀正極,其係藉由使用上述(1)〜(8)中任—項之非水, 解質二次f池用正極活性物質之正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 狀正極集電體之至少單面所構成者; 帶狀負極,其係藉由使用可吸附釋出金屬㉙、鐘合金 鋰離子之碳材料或可吸附釋出鋰離子之化合物作為負極f 性物質的負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帶狀負極集電體之至i 早面所構成者;與 87902.doc 1286849 帶狀分隔層; 使前述帶狀正極與前述帶狀負極介由前述帶狀分隔層而 積層之狀態多次捲繞,構成在前述帶狀正極與前述帶狀負 極之間介入前述帶狀分隔層之旋渦型的捲繞體。 【實施方式】 如以下說明般,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 性物質係負荷特性、循環特性、低溫特性、熱安定性等優。 因此,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可適 宜使用於裡離子二次電池等。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說明有關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 性物質(以下亦僅稱「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及本發明之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 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正極活性物質係至少罝 一金屬複合氧化物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 性物質,而在前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中選自由 可成為4價元素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之存在比率為 20%以上。 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正極活性物質係至少具有層狀構造 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 性物質,前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於至少其表面具有 選自鍅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且選自由鎳鈷酸鋰、鎳 鈷鋁酸鋰及鎳鈷猛酸鋰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87902.doc -10- 1286849 本發明之第1及2態樣的正極活性物質係(以下亦僅稱「本 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至少具有層狀構造之鋰過渡金屬複 合氧化物。所謂層狀構造係意指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 結晶構造為層狀。層狀構造係被稱為a_NaFe〇2型構造,在 立方後、充填氧排列的固體基質中之全部六配位基位鋰離子 與過渡金屬離子係各別規則地占有^__半之構造。 圖18係顯示層狀構造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結晶構 造之模型圖。在圖18中,鐘係占有3b基位3,氧係占有6〇基 位2,過渡金屬係占有3a基位1。 層狀構造並無特別限定,而可舉例如層狀岩鹽構造、鋸 齒層狀岩鹽構造。其中,宜為層狀岩鹽構造。 層狀構k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並無別限定。可舉例 如··鈷酸鐘、鎳酸鐘、鉻酸鐘、叙酸鐘、猛㈣1⑽ 裡、鎳肺酸經、鎳㈣酸鋰。較佳係舉例:㈣裡、錄 鈷酸鋰、鎳鈷鋁酸鋰及鎳鈷錳酸鋰。 有關本發明所使用較佳之料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詳述 於後。 本fx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表 面具有選自由可成為4價之元素及鎮所構成之群的至少-種之元素(以下亦稱為「表面元素J )。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定。鐘過渡金 屬複合氧化物之形態可舉例如粒子、膜。 “在:發明:係宜為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粒子之形 表面元素因均—地分散於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中, 87902.doc 1286849 :粒子帛円包池特性。粒子係可為-次粒子,亦可為二 • 人粒子,亦可為此等混合在一起。 或化未特別限定其存在形態,而可存在成為單體 素存在成a “兄明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粒子且表面元 ,、成為化合物之情形作為例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元素係"、要為選自由可成為4價之元辛及鎂所構 之群的至少一滁^^ 凡畜及鎮所構成 可,而未特別限定,但宜選自由錯、鈦、 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體上表面凡素宜為锆、鎂、鈦、或鍅及鎂之兩種。 低!=素為鍅時,可得到優異之負荷特性、循環特性、 低/皿特性及熱安定性。 表面元素為鎂時,可得到優里 熱安定性。 之心特性、低溫特性及 表面元素為鈦時’可得到優異之負荷特性及熱安定性、 與南放電量。 =元素為錯及鎂之2種時,可得到優異之負荷特性 %特性、低溫特性及熱安定性、與高充電電位。 錯化合物宜為氧化錯、錯酸鐘。更佳之鐘化合物 Li2Zr03。最宜為 Li2Zr〇3。 鎂化合物宜為氧化鎂、鎂酸鋰。
Mg0。 更佳之每化合物宜為 鈦化合物宜為氧化鈦、鈦酸鋰。 酸鐘。 更佳之鈦化合物宜為鈦 87902.doc -12- 1286849 欽化合物屬於空間群F m 3 m之欽酸鐘。在各種鈦酸經之 中’右使用屬於空間群F m 3 m之欽酸裡,可進一步提高負行 特性。 又,鈦係宜以3價存在。鈦係一般以4價存在,但藉由使 之以3價安定地存在,可進一步提高負荷特性。 表面元素宜固著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表面。在本 發明中,所謂固著係意指以水或有機溶劑攪拌本發明之正 極活性物質,表面元素亦不從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游 離。若表面元素固著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表面,衆 液製作時,表面元素不會從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 游離,故佳。 表面元素之化合物係在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 面以何種形式存在,均可發揮本發明之效果。例如,表面 兀素之化合物被均一地被覆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 子表面全體時,或,表面元素之化合物被均一地被覆於鋰 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的一部分時,均可發揮上 述之效果。但,如後述般,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 被此等之化合物的厚層完全地被覆,係有時放電量會降 低,故不佳。 '、更佳係表面元素之化合物被均一地被覆於鋰過渡金屬複 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全體時。如此一來,當表面元素為鍅 犄,可得到不僅負荷特性、低溫特性、循環特性及熱安定 f生均提阿,進一步高負荷特性及低溫負荷特性亦提高之非 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當表面元素為鎂時, 87902.doc -13- 1286849 係f —步提高循環特性及低溫特性。當表面元素為鈦時, 係提高,環特性、負荷特性、及熱安定性。當表面元素為 錯及叙時,係提高在高充電電位之循環特性及熱安定性。 表面元素之化合物係只要至少存在於其粒子表面即可, 区)j 匕,JCL 一 古 衣面兀素之化合物亦可存在於粒子之内部。此時, ;津子内α卩之表面元素之化合物係亦可被攝入於鋰過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結晶構造中。藉由表面元素之化合物 存在於粒子内部,可謀求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的 結晶構造安定化,進一步循環特性會提高。 又,若鎂或鈦進行固熔,認為會產生列柱效果,藉此, 提高熱安定性。 疋否表面元素之化合物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 粒子表面,係可依各種方法來解析。例如,可以歐傑電子 刀光法(AES ·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X線光電子分 光法(XPS ·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進行解析。 又,表面元素之化合物之定量係可使用各種之方法。例 如,可以感應耦合高周波電漿(ICP : Inductively c〇upled Plasma)分光分析法、滴定法來定量。 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正極活性物質所使用之經過渡金屬 複合氧化物係在其表面之表面元素(2種以上時,至少丨種之 表面元素)的存在比率為20%以上。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正極 活f生物質所使用之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未特別限定在 其表面之表面元素的存在比率,但宜為2〇%以上。 此時,因成為表面元素均一分散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 87902.doc * 14- 1286849 々之表面的狀怨’亦即,表面元素之化合物不會局部地偏 離存在,故依表φ元素之種類而可發揮如以下之效果。 u)表面元素為錘時 界面弘阻會減少’藉此,在常溫下及低溫下之負荷時的 #私電位會纟交向’負荷時之電量維持率會提高。亦即,負 街特性及低溫特性會提高。 u為可抑制在充電時經局部地析出於負極。因此, 因可抑制充私時氣體發生,並防止乾燥,故循環特性 高。 3 進步,藉由锆化合物均一地存在於表面,可抑制氧之 脫離,且熱安定性會提高。 因此,可得到不僅循環特性、低溫特性、及熱安定性、 且負荷特性及低溫負荷特性亦優之正極活性物質。 (2)表面元素為鎂時
因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與電解液之接觸會減少,可抑 制副反應,故循環特性會提高。 P 又,認為可抑制過渡金屬離子之溶出,故循環特性會提 高。 ㈢ 進一步,藉由鎂均一地存在於表面,因可進行表面之鎂 可發揮如鋰離子的出入口般作用,低溫特性會提高。、 進一步,叙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選自由鎳話酸鐘、絲 鈷鋁酸鋰及鎳鈷錳酸鋰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時,輸出牿 性亦提高。 & 特 (3)表面元素為鈦時, 87902.doc -15- 1286849 高界面電阻會減少。藉此’負荷特性及低溫負荷特性會提 藉由界面電阻更減少,進行電子收授時,不 之電阻,而抑制電位之消失。藉此,平均電位會曰變古 進-步,鐘均-地存在於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 面,鋰離子從負極朝正極移動時,進行緩衝劑之作用又 制結晶構造之崩壞。藉此可提高循環特性。 p 進一步’藉由鐘均-地存在於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 朴面’可安定地維持脫去鐘之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電 何,抑制氧之脫離,而安定地維持充電時之結晶構造。碎 此’熱安定性會提高。 曰 (4)表面元素為鍅及鎂時 藉由錯均—地存在於表面,充電至高電位後之放電時, =子從負極朝正極移動時,此等發揮緩衝之作用,抑制 、二構造之崩壞。藉此可提高在高充電電位之循環特性。 糟由錯均-地存在於表面,充電至高電位後之放電時, =面電阻會更減少。藉此而在高充電電位之負荷特性會提 南〇 / t,正因上述元素均一地存在於表面,在高充電電位之 y袠特11及負荷特性會提高,但,在高充電電位之熱安定 陸有提南之餘地。 6然而,於表面不只錯,亦可使鎂均一地存在,俾藉充電 安定地維持鋰已脫離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電荷,控 J氧之脫離,可安定地維持充電至高電位時之結晶構造。 879〇2.do, •16- 1286849 口而,無知在高充電電位 ^ ^ ^ ^ 又极異循裱特性及負荷特性,而 徒向在咼充電電位之熱安定性。 又,即使在本發明之第1及第 弟2心樣的任一者中,鋰過渡 金屬禝合氧化物之表面的表 , 、 衣由70素存在比率宜為40%以 更且為50%以上,尤官或6^。/ 兀且為60%以上,最宜為8〇%以上。 士若錯之存在比率大,在負荷特性之中,施加更高之負荷 =之負荷特性(高負荷特性)及在低溫之負荷特性(低溫負荷 寺f·生)成為更優者。又,成為循環特性亦優者。 若鎮之存在比率大,成騎環特性及輸出特性更優者。 又’成為熱安定性亦優者。 右鈦之存在比率大’成為循環特性、負荷特性及熱安 性更優者。 在本發明中,「在㈣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的表面元 素之存在比率」係可如以下做法而求得。χ,在以下說明 中係舉例說明表面元素為锆之情形為例。 育先,藉由安裝著波長分散型乂線分光裝置(wDx)之電子 束微分析H(EPMA),而對於料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 群觀察表面㈣之存在狀態。繼而,觀察視野中,選擇每 單位面積之錯量最多的部分(錯之譜峰最大部分:極大譜峰 部分),沿著通過此部分之線分(例如長26〇 pm43〇〇 ^^之 線分)而進行線分析。在線分析中,上述每單位面積之锆量 最多的部分之譜峰值(極大譜峰值),作為1〇〇%時之譜峰為 4%以上的部分之長度的合計除以上述線分之長度的商,作 為「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中之鍅的存在比率 87902.doc -17- 1286849 又,在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任意表面中進行複數次線 分析(例如ίο次)’而使用「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的 錯之存在比率」之平均值為佳。 在上述方法中,锆之譜峰未達4%之部分,係因與鍅量為 最大之部分的差很大,故不包含於本發明之存在比率。 表示藉上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的鍅之存在 比率」在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中,錘會均—地存 在或局部存在。具體上意指此存在比率愈大,存在於鐘=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的錯會均一地分散。 表面兀素為鎂時,可藉與上述相同之方法,求出鋰過渡 金屬複合氧化物表面之存在比率。 又 表面元素為鈦時,除使用譜峰為8%以上之部分的長度取 代譜峰為4%以上之部分的長度以外,其餘係可藉與上=相 同之方法’求出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表面之存在比率。 在本發明之第-態樣中’如上述般,鋰過渡金屬複合氧 化物之表面的表面元素存在比率為2〇%以上。亦即,在鋰 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中時,沿著通過表面元素之極 大譜峰部分之線分而進行線分析時,滿足以下之關係式。 (1)表面元素為錯時 (結之極大譜峰值作為100%時之譜峰值為4%以上的部分 之長度的合計)/(線分之長度 (2)表面元素為鐫時 (鎮之極大譜峰值作為⑽%時之譜峰值為4%以上的部分 之長度的合計)/(線分之長度 87902.doc -18· 1286849 (3) 表面元素為鈦時 (鈦之極大譜峰值作為1〇〇%時之譜峰值為8%以上的部分 之長度的合計)/(線分之長度)^0.2 (4) 表面元素為錯及鎂之2種時 下述之2個關係式之至少一者,較佳係兩者 (锆之極大譜峰值作為1〇〇%時之譜峰值為4%以上的部分 之長度的合計)/(線分之長度)^〇.2 (鎂之極大譜峰值作為100%時之譜峰值為4%以上的部分 之長度的合計)/(線分之長度)^〇 2 又,例如,表面元素為錯時,錯之極大譜峰值作為1〇〇% :之結譜峰值為7〇%以上的部分之比率為職係不佳。此 時,因有時放電量會變低。&時,㈣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之表面會被鍅之厚層被覆。 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中,表面元素為錯時,存在於 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鍅化合物的比率,係相對 於前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錘宜為〇 〇1〜2莫耳%。若為 〇.〇1莫耳%以上,因錘化合物可存在純過渡金屬複合=化 物之表面全體,故佳。若為2莫耳%以下,因放電量變大, 故佳。更宜為0.02〜0.3莫耳最宜為〇〇4~〇25莫耳 若為上述範圍,可得到不僅低溫特性、循環特性及^安定 f生均會南,南負荷特性及 、、设 所 貝㈣Γ生及低/皿負令了特性亦提高之非水電解 貝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 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中,表^素為鎂時 裡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鎮的比率,係相對於鋰過 87902.doc -19- 1286849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宜為(^莫耳%以上,更宜為〇·5莫耳〇/❶ 以上,最宜為1莫耳%以上,宜為5莫耳%以下,更宜為4莫 耳%以下,最宜為3莫耳%以下。若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 氧化物之表面之鎮的比率太小,因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 物之表面全體鎂不能存在,故不佳。若存在於鐘過渡金屬 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鎂的比率太大,成為放電量降低之原 因’故不佳。 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中,表面元素為鈦時,存在於 裡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鈦的比率,係相對於鐘過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宜為〇·αι莫耳%以上,更宜為⑽莫耳 %以上’最宜為0.1莫耳%以上’又,宜為3莫耳%以下,更 宜為2莫耳%以下,最宜為旧耳。〆。以下。若存在於經過渡金 屬稷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鈦的比率太小,因於鋰過渡金屬複 合氧化物之表面全體鈦不能存在,故不佳。若存在於鋰過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鈦的比率太大,成為放電量降 低之原因,故不佳。 士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中,表面元素為鍅及鎂之2種 時,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錘的比率,係 相對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宜為〇〇1莫耳%以上,更宜 為0.05莫耳%以上’最宜為〇」莫耳%以上又,宜為3莫耳 %以下,更宜為2莫耳%以下,最宜為丨莫耳%以下。若存在 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锆的比率太小,因於鋰 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全體锆不能存在,故不佳。若 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鍅的比率太大,成 87902.doc -20- 1286849 為放電量降低之原因,故不佳。 又,此時,存在於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券的 比率’係相對於㈣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宜為㈣莫耳⑽ 上’更宜為(^莫耳%以上,最宜為05莫耳%以上,又,宜 為3莫耳%以下,更宜為2莫耳%以下’最宜為!莫耳%以下。 若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錤的比率太小, 因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全體鎂不能存在,故不 佳。若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鎂的比率太 大’成為放電量降低之原因,故不佳。 在本發明中,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在其表面除上述表 面:素之外,具有鋁為較佳態樣的一種。藉由表面具有鋁, 在南充電電位之熱安定性會進一步提高。 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鋁的存在比率,宜為 20〇/〇以上,更宜為4〇%以上,最宜為6〇%以上。 鋁之疋ϊ係可使用與表面元素的定量相同的各種方法。 尤其,若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錯、鎂及鋁均 一存在,可得到如下之效果。 如上述般,藉由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锆會均一 地存在,俾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會提高,但在高充電電位 之熱安定性及輸出特性有提高之餘地,除了錘以外而使鎂 均一地存在’無損在高充電電位之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 而在高充電電位之熱安定性會提高。又,使鍅及鎂均一地 存在,俾界面電阻更減少,無損在高充電電位之優異循環 特性及負荷特性,而提高在高充電電位之輸出特性。 87902.doc •21 - 1286849 除了錯及鎂以外,使!呂均―地存在,俾藉充電安定地維 持鋰已脫離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電荷,控制氧之脫 離,可進-步安定地維持結晶構造,因而,無損在高充電 電位之優異循環特性、負荷特性及輸出特性,而進一步提 高在高充電電位之熱安定性。 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鋁的比率,係相 對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宜為〇.〇1莫耳%以上,更宜為 0.1莫耳%以上,最宜為0.5莫耳%以上,又,宜為3莫耳%以 下,更宜為2莫耳%以下,最宜為以耳%以下。若存在於經 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鋁的比率太小,因於鋰過渡 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全體鋁不能存在,故不佳。若存在 於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之㈣比率太大,成為放 電量降低之原因,故不佳。 在本發明中,「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的之存在比 率」係藉由與錘之情形相同的方法求得。藉此「鋰過渡金 屬複口氧化物之表面的鋁之存在比率」,在鋰過渡金屬複合 氧化物之表面中可顯示鋁均一存在或局部存在。 以下,例示本發明較宜使用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又,任一者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亦至少於其表面具有 表面元素。但,使用於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時,其表面之表 面元素的存在比率為20❶/❻以上。使用於本發明之第二態樣 守表面元素係選自由鍅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1)選自由鈷酸鋰、鎳鈷酸鋰、鎳鈷鋁酸鋰及鎳鈷錳酸鋰所 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87902.doc •11- 1286849 ^又金屬複合氧化物為鈷酸鋰或鎳鈷酸鋰 進一步提昇;T 战為可 定性㈣h· “ 優異之負荷特性、低溫特性及熱安 、7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因此,可將 使用此正極法私所 」將 貝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適當地用於行 動電話或筆記型電腦等之用途。 用於仃 σ >金屬複合氧化物為鎳鈷鋁酸鋰時,成為負荷特 Θ曰低〆皿特性、輸出特性、熱安定性及循環特性可進一步 提幵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因此,可將 使用此域活性物f之非水電解f二次電池適當地用於電 動車、行動電話及筆記型電腦等之用途。 k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鎳鈷錳酸鋰時,成為負荷特 1±低狐特性、輸出特性及循環特性可進一步提昇且熱安 定性更提高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因 此’可將使用此正極活性物質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適當 地用於行動電話、電動工具及筆記型電腦等之用途。 、…&L鐘鎳始銘酸鐘及鐵始猛酸鐘係具有與始酸録相 同之層狀構造的結晶構造。 因此,此等以往係較鈷酸鋰,更會產生大量氣體,放電 時之電位亦變低的問題仍存在。 在本發明中,因於此等之表面存在表面元素,原料中之 殘留鐘會減少,可防止充電時之氣體發生。 又,界面電阻會減少,藉此,在常溫下及低溫下之負荷 時的放電電位會變高,負荷時之電量維持率會提高。亦即, 負荷特性及低溫特性會提高。 87902.doc -23 - 1286849 又.心為可抑制在充電時鐘局部地析出於負極。因此 因可抑制充電時氣體發生,並 , 古 丨方止乾知故循環特性會提 南〇 可抑制氧 進一步,藉由表面元素之化合物存在於表面 之脫離,且熱安定性會提高。 因此,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乃至少於其表面具有表面 疋素且選自由_㈣冑、絲㈣M及鎳難酸鐘所構成 之群的至少一種即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係很有用。 (2)話酸Μ,其係、含有選自與姑不相同之過渡金屬、周期表 之2族、13族及U族的元素、_元素以及硫所構成之群的至 少一種的元素。 猎含有此等之元素,可進一步提高負荷特性、低溫特性、 循環特性及熱安定性。 其中,鈷酸鋰宜為以通式LixCo〇y(式中,χ表示可滿足 〇·95ΐχ£_1·10之數目,y表示可滿足18ly^2之數)所示者。 適當的具體例,可舉例通式以LiaC〇ibMb〇cXdSe(式中,M 表示與鈷不相同之過渡金屬、周期表之2族、13族及14族的 元素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X表示選自鹵素元素之至少一 種’ a表示可滿足0·959111()之數目,b表示可滿足〇<bn〇 之數目,c表示可滿足1.89S2.2之數目,d表示可滿足 〇SdS〇.10之數目,e表示可滿足〇9β·〇15之數目)所示之鋰 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3)鎳結酸鋰,其係含有選自與鎳及鈷不相同之過渡金屬、 周期表之2族、13族及14族的元素、鹵元素以及硫所構成之 87902.doc -24- 1286849 群的至少一種的元素;鎳鈷鋁酸鋰,其係含有選自與鎳及 鈷不相同之過渡金屬、周期表之2族、與鋁不相同之13族及 14族的元素、鹵元素以及硫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的元素; 或,鎳鈷錳酸鋰,其係含有選自與鎳、鈷及錳不相同之過 渡金屬、周期表之2族、13族及14族的元素、_元素以及硫 所構成之群的至少>種的元素 藉含有此等之元素,可進一步實現負荷特性、低溫特性、 輸出特性、循環特性及熱安定性之進一步提高。因此,可 將利用此正極活性物質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適當地使用 於電氣工具、電動車、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等之用途。 其中’宜含有與Co及Ni不相同之過渡金屬(在下述式中, Z為Μη時係與c〇、Ni及Μη不相同之過渡金屬)、周期表之2 族、13族(下述式中ζ為Α1時係與Α1不相同的13族元素)及14 族的元素、鹵元素以及硫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的元素, 且通式為以LikNimCopZ(1_m-P)0 r(式中,Ζ表示Α1或Mn,k表 示可滿足0.95SkSM〇之數目,m表示可滿足0.1Sms〇.9之數 目’P表示可滿足〇.l£pi〇.9之數目,m+p表示可滿足m+pil 之數目,r表示可滿足l.8£jS2.2之數目)所示之鋰過渡金屬 複合氧化物。 較佳之具體例可舉例通式為以LikNimCopZ(1_m_p)〇r(式 中’ Z表示A1或Mn,k表示可滿足0.95SkSl.l〇之數目,m表 示可滿足〇 · 1 ·9之數目,p表示可滿足之數 目’ m+p表示可滿足m+psl之數目,r表示可滿足1.8£jS2.2 之數目)所示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87902.doc -25- 1286849 (4)始酸鐘,其係合右 、加5有選自由鈦、鋁、釩、鍅、鎂、鈣、锶 及硫所構成之群中的至少一種元素。 藉^此等元素存在而產生列柱效果,因結晶構造安定, 可提问循%特性。χ,藉表面修飾可提高循環特性。 更佳係含有選自由鈦ϋ及鎮所構成之群令的至少一 種^素。藉由含有選自由鈦、銘、錯及鎮所構成之群中的 至J 一種兀素。可進一步提高循環特性。又,藉含有鎂, 除了此等效果,尚可進一步提高熱安定性。 又右含有硫,藉其存在,電子之通過容易性會提高, 進一步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會提高。 硫之含量係相對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與硫之合計, 宜為0·03〜0.7重量%。若少於〇 〇3重量%,有時電子之移動 電阻會很難降低。若多於〇7重量%,有時因水分吸附會產 生產氣體。 硫係亦可以任一種形式存在。例如,亦可以硫酸根之形 式存在。 硫酸根係含有從硫酸離子除去其電子之原子的集團及磺 基。宜依據選自鹼金屬之硫酸鹽、鹼土族金屬之硫酸鹽、 有機硫酸鹽以及有機磺酸及其鹽所構成之群中至少一種。 其中,宜依據選自鹼金屬之硫酸鹽及鹼土族金屬之硫酸 鹽所構成之群中至少一種,更宜依據鹼金屬之硫酸鹽。此 等係因由強酸強鹼之鍵所構成,故化學上安定。 硫酸根宜有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藉 由粒子表面具有硫酸根,硫酸根易通過電子。因此,可進 87902.doc -26- 1286849 一步提南負荷特性。 即使硫酸根被覆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的全 體時,或硫酸根被覆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的 一部分時,可進一步提高負荷特性。 其中,宜鈷酸鋰以通式LkCoOy(式中,X表示可滿足 0.95分£1.10之數目,7表示可滿足1.89£_2.2之數目)所示 者。 (5)鎳鈷酸鋰、鎳鈷鋁酸鋰及鎳鈷錳酸鋰所構成之群的至少 一種,係含有選自由鈦、鋁、釩、锆、鎂、鈣、锶及硫所 構成之群中的至少一種元素。 此等之元素的效果、含量係與上述(4)之態樣相同。 其中,宜為含有選自由鈦、鋁、釩、锆、鎂、鈣、锶及 硫所構成之群中的至少一種元素,且通式為以 LikNimCopZ(i.m_p)Or(式中,Z表示A1或Mn,k表示可滿足 0.95skSl.l〇之數目,m表示可滿足0.1£_mS〇.9之數目,p表 示可滿足0 · 1· 9之數目,m+p表示可滿足m+p£l之數 目,r表示可滿足之數目)所示之鋰過渡金屬複合 氧化物。 適當的具體例,可舉例通式以LiaCo^bMbC^XdSJ式中,Μ 表示選自由鈦、鋁、釩、锆、鎂、鈣、锶及硫所構成之群 中的至少一種元素,X表示選自鹵素元素之至少一種,a表 示可滿足0.95SaSl.l〇之數目,b表示可滿足0分£_0.10之數 目,c表示可滿足18^^2.2之數目,d表示可滿足01(^0.10 之數目,e表示可滿足〇£e£〇.〇15之數目)所示之鋰過渡金屬 87902.doc -27- 1286849 複合氧化物。 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比表面積宜為0·2~3 。 若比表面積太小,正極活性物質之粒徑會過大,電池特 性降低。若比表面積太大,正極活性物質表面或其附近引 起之電解液的氧化分解反應之反應性會增加,所產生之氣 體量增加。若為上述範圍,無損低溫特性、輸性及熱安定 性的提昇,可降低氣體發生,得到更優異之循環特性及負 何特性。 ' 比表面積係可依氮氣吸附法來測定。 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體積基準之粒子徑為5〇 以 上之粒子的比率宜為全粒子之1〇體積%以下。若為上述範 圍,無損負荷特性、低溫特性、輸性及熱安定性的提昇, 可提高塗布特性及漿液性狀。 在本發明中,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的至少 一部分由Ah〇3及/或LiTi〇2之粒末所構成的被覆層被覆 著’為較佳態樣之一。 若被覆層由Al2〇3之粉末所構成,多少可降低電氣雙層中 之移動速度,可維持結晶格子中之鋰離子的移動速度與平 衡因此,無損負射特性及向負荷特性的提昇,可改善電 壓降低。 若被覆層由LiTi〇2之粉末所構成,充放電時進行鋰離子 之收授之際,引起特殊現象,故,無損負荷特性及高負荷 特性的提昇,可進一步提昇負荷特性。UTi〇2宜屬於空間 群Fm3m 〇 87902.doc -28- 1286849 非水%解貝一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方、去〉 如可 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 依以下之(1)及(2)般製造。 (1)原料混合物之製作 以各構成元素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混合後述之化合 物,而得到原料混合物。使用於原料混合物之化合物係^ 構成目的之組成的元素而選擇。 混合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使用水及/或有機 溶劑而混合成為漿液狀後,乾燥而形成原料混合物之方 法;混合上述化合物之水溶液而沈澱,乾燥所得到之沈澱 物而形成原料混合物之方法;併用此等之方法。 以下’例示使用於原料混合物之化合物。 鋰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例可舉例如:碳酸鋰、氫氧化 鋰、鼠化鋰、氣化Μ、硝酸鋰、硫酸鋰、碳酸氫鋰、草酸 兹、溪化鐘、峨化鐘、氧化鐘、過氧化鐘。其中,宜為Li2c〇3、 UOH、LiOH . H20、Li2〇、LiC卜 LiN03、Li2S〇4、LiHC〇3、 Li(CH3COO) 〇 鈷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氧化鈷、氫氧化鈷、 碳鈷、氯化鈷、碘化鈷、硫酸鈷、溴酸鈷、硝酸鈷。其 中,宜為 CoS04 · 7H2〇、Co(N03)2 · 6H2〇。 其中,鎳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氧化鎳、氫 氧化錄、碳酸錄、氣化鎳、漠化鎳、蛾化鎳、硫酸錄、石肖 酸鎳、蟻酸錄。其中,宜為Nis〇4·紐2〇、Ni(N〇3)2· 6H!〇。 其中,猛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氧化錳、氮 87902.doc -29- 1286849 氧化锰、碳酸猛、氣化锰、蛾化锰、硫酸锰、确酸锰。其 中,宜為MnS〇4、MnCl2。 其中,鋁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氧化鋁、氫 氧化鋁、碳酸鋁、氯化鋁、碘化鋁、硫酸鋁、硝酸鋁。其 中,宜為 Al2(S〇4)3、A1(N03)3。 含硫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如硫化物、碘化硫、 硫化氫、硫酸與其鹽、硫化氮。其中,宜為Li2S〇4、MnS〇4、 (NH4)2S04、Al2(S〇4)3、MgS04。 含鹵素元素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例可舉例如氟化 氫、氟化氧、氟化氫酸、氯化氫、鹽酸、氧化氯、氟化氧 化氯、氧化溴、氟硫酸溴、碘化氫、氧化碘、過碘酸。其 中,NH4F、NH4C卜 NH4Br、NH4I、LiF、Lie卜 LiBr、Lil、 MnF〗、MnCl2、MnBr2、Mnl2 0 硼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硼化物、氧化硼、磷 酸棚。其中,以B2O3、H3BO3為佳。 銼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氟化锆、氯化錯、 溴化鍅、碘化錯、氧化锆、硫化鍅、碳酸锆、硫酸鍅、硝 酸錘、蟻酸銼、草酸鍅、氧氯化錘等。其中,宜為ZrF2、 Zren、ZrCl2、ZrBr2、Zrl2、ZrO、Zr02、ZrS2、Zr(OH)3、 Zr(S04)2、ZrOCl2等。 鎂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 MgO、MgC〇3、 Mg(OH)2、MgCl2、MgS04、Mg(N03)2、Mg(CH3C〇0)2、碘 化鎂、過氣酸鎂。其中宜為MgS04、Mg(N03)2。 鈦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例:氟化鈦、氯化鈦、 87902.doc -30- 1286849 、、欽硬化欽、氧化鈦、硫化鈦、碳酸鈦等。其中,宜 為 Τι〇、Τι〇2、Ti2〇3、Ticl2、Ti(s〇4)2。 、亦可使用含有上述各素元之2種以上的化合物。 以下、舉例而言具體說明得到原料混合物之適宜方法。 ⑴第一方法 將由上述純合物、至少—種之表面元素的化合物(例如 锆化口物、鎂化合物、鈦化合物)所調製且含有特定組成比 離子及表面元素(例如錯、鎮、欽)的離子之水溶液滴入 於正在攪拌的純水中。 繼而,為成為?117〜11而滴入氫氧化鈉水溶液,以4〇〜8〇。(:、 旋轉數500 1500 rpm撲拌,使鈷及表面元素沈澱,得到始 及表面το素之鹽。又,亦可使用碳酸氫銨水溶液、碳酸氫 鈉水溶液、氫氧化鉀水溶液、氫氧化鋰水溶液等之鹼溶液 取代氫氧化鈉水溶液。 又,與上述同樣地,於本發明所使用之鋰過渡金屬複合 氧化物為鎳酸鋰時,係使鎳及表面元素沈澱,得到沈澱物。 鎳鈷酸鋰時,係使鎳、鈷及表面元素沈澱,得到沈澱物。 鎳鈷鋁酸鋰時,係使鎳、鈷、鋁及表面元素沈澱,得到沈 澱物。鎳鈷錳酸鋰時,係使鎳、鈷、錳及表面元素沈澱, 得到沈澱物。 繼而’過濾水溶液而採取沈澱物,水洗所採取之沈澱物, 熱處理後’與上述之鐘化合物混合,而得到原料混合物。 (ii)第二方法 從上述鈷化合物及鎳化合物調製且含有特定組成比之鈷 87902.doc -31 - 1286849 離子及鎳離子之水溶液滴入於正在攪拌的純水中。 再以成為pH 8〜11之方式滴入氫氧化鈉水溶液,以40〜80°C、 旋轉數500〜1500 rpm攪拌,使鈷及鎳沈澱,得到鈷及鎳之 鹽。又,亦可使用碳酸氫銨水溶液、碳酸氫鈉水溶液、氫 氧化钟水溶液、氫氧化經水溶液等之驗溶液取代氫氧化鈉 水溶液。 繼而’過濾水溶液而採取沈澱物,水洗所採取之沈澱物, 熱處理後’與上述之表面元素之化合物及經化合物混合、 依希望進一步链化合物及/或錳化合物混合而得到原料混 合物。 (2)原料混合物之燒成及粉碎 繼而’燒成原料混合物。繞成之溫度、時間、氣氛等無 特別限定,而可依目的而適當決定。 燒成溫度宜為650°C以上,更宜為70(rc以上,最宜為乃〇(^ 以上右為上述|&圍’未反應之原料不會殘留於所得到之 正極活性物質中,可充分發揮作為正極活性物質的特性。 又,燒成溫度係宜為薦力以下,更宜為11〇代 最宜減以下。若為上述範圍,成為每單位重 + 量降低、循環特性降低、動作電料低等 电 成物很難生成。 r 口又动生 :堯:之時間宜為〗小時以上,更宜為6小時以上 述粑圍’混合物之粒子間的擴散反應會充分進〜”·、上 燒成之時間宜為36小時以下,更 、: 上述範圍,合成會充分進行。 寻以下。若為 87902.doc -32- 1286849 燒成之氣氛係可舉例如:大氣、氧氣、此等與氮氣'與 氬氣等之隋性氣體的混合氣體、控制氧濃度(氧分壓)之氣 氛、弱氧化氣氛。 燒成後,依所希望可使用㈣轉、球研磨機、振動研 磨機、銷棒研磨機、喷射研磨機等而粉碎,亦可形成所希 望之比表面積及粒度分布。 依上述製造方法可得到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本發明 之正極活性物質係可適宜使用於後述之本發明的正極合劑 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繼而說明有關本發明之正極合劑。 本發明之正極合劑係具有本發明之正極合劑與導電劑, 在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活性物質與導電劑之間存在選自 由可成為前述4價之元素及鎂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之正極合劑中,導電劑並無特別限定,但可舉 例如天然石墨、人邊石累楚 典 ▲專之石墨、乙炔黑等之碳黑、針 月專之無疋形碳等的碳材料。 較佳係乙炔黑及/或人洪χ里 lL ^ ^ A人Xe石墨。此專係導電性優,故 步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會提高。 f本發明之正極合劑中,所謂.間'係與鐘過渡金屬複合氧 化物接觸之導電劑之間。 在本發明中,正極合 σ幻係不僅正極活性物質、導電劑、 :隼°:及黏結劑之溶劑所構成的糊狀者,,亦包含塗布於正 1電體後,乾燥而使黏結劑之溶劑蒸發後的狀態。 在本發明之正極合劑中,- 表面π素之存在狀態並無特別 87902.doc -33- 1286849 限定。表面元素係亦可以化合物之狀態存在。 本發明之正極合劑係未特別限定製造方&,例如於 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之粉末中,係可藉由混合乙块黑、、石^ 等之碳系導電劑、黏結劑及黏結劑之溶劑或 來二 <非水電解質二二欠電池〉 本發明之非水電解f ::欠電池係使用上述本發明之正極 活性物質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 係可適宜地使用力鐘離子二次電池、鐘離子聚合物二次電 池等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i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係於以往公知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 池中只要使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作為正極活性物質之 至少-部分即可’其他之構成未特別限定。例如,於鐘離 子二次電池係可使用電解液,於鋰離子聚合物二次電池中 可使用固體電解質(聚合物電解質)。於鐘離子聚合物二次電 池所使用的固體電解質係可舉例後述之固體電解質。 以下,舉例說明鋰離子二次電池。 可使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以及錳酸鋰作為正極活性 物質。藉此’可得到不僅高電位、負荷特性及熱安定性、 過充電特性及安全性亦優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如此之錳酸鋰宜為通式以LiaNn3 a〇4 + f(a係表示可滿足 0.8£a!1.2之數目,f表不可滿足_〇 5迟〇 5之數目)所示的錳 酸鋰。此錳酸鋰係其一部分亦可以選自由鎂、鋁、鈣、釩、 鈦、鉻、錳、鐵、鈷、鎳、銅、辞、锶、錘、鈮、鉬、硼 及錫所構成之群中的至少一種來取代。 87902.doc -34- 1286849 較佳亦可使用纟發明《正極活性物質以及如下之經過渡 金屬複合氧化物作為正極活性物質。亦即,宜具有第丨之錳 酸鐘及第2之猛酸鐘之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而第丄之猛 酸鋰乃小於含有硼之第2錳酸鋰,並使用鋰過渡金屬複合氧 化物者。藉此,可得到不僅高電位、負荷特性及熱安定性、 過充電特性及安全性亦優,亦可防止乾燥之非水電解質二 次電池。 負極活性物質係可適當地使用於選自自可吸附釋出金屬 鋰、鋰合金、鋰離子之碳材料及可吸附釋出鋰離子之化合 物所構成之群中至少一種。鋰合金係可舉例如Uai合金、
LiSn合金、LiPb合金。可吸附釋出鋰離子之碳材料可舉例 如石墨。可吸附釋出鋰離子之化合物可舉例如氧化錫、氧 化欽荨之氧化物。 電解液係只要為不受作動電壓變質或分解之化合物即 可,並無特別限定。 使用於電解液之溶劑係可舉例如二T氧基乙烷、二乙氧 基乙烷、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 乙酯、碳酸甲乙酯、甲醯甲醋、7 •丁内酯、2呀基四氣呋 喃、一 f基亞颯、環丁碼等之有機溶劑。此等係可單獨戋 混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使用於電解液之電解質可舉例如過氣酸鐘、四氣化领酸 裡、/、氟化碟酸經、三氟甲烧酸鐘等之鐘鹽。 混合上述溶劑與電解質而形成電解液。此處,亦可添加 凝膠化劑等,使用來作為凝膠狀。又,亦可被吸濕性高 87902.doc -35- 1286849 子吸收而使用。進一步, 鐘離子的導電性之固體電 亦可使用具有無機系或有 解質。 機系 之 分隔層係可舉例如聚乙烯製、聚丙稀製等之多孔性膜等ε 黏結劑係可舉例如聚偏氣乙烯、聚四氣乙稀、聚醯胺、 丙烯酸樹脂等。 使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 電解液、分隔層及黏結劑, 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貝、與上述之負極活性物質、 而依一定方法,可得到本發明 以下况明使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而製造正極的較佳 方法。 於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之粉末中,可藉由混合乙炔 黑、石墨等之碳系導電劑'黏結劑及黏結劑之溶劑或分散 劑來調製正極合劑。使所得到之正極合劑形成聚液或混練 物,塗布於鋁箔等之集電體,或,擔持,沖壓壓延而使正 極活性物質層形成集電體。 圖19係正極之模型斷面圖。如圖19所示般,正極13係使 正極活性物質5藉黏結劑4保持於集電體Μ上。 ,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係與導電劑粉末之混合性優,電 之内邛電阻小。因此,充放電特性、尤其負荷特性優。 又,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係與黏結劑混練時,流動性 優,又’與黏結劑之高分子易糾纏,具有優異之黏結劑。 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較佳態樣可舉例如下之 非:電解質二次電池,即:藉具備使利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 物貝的正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帶狀正極集電體的至少單面 87902.doc -36- 1286849 (亦即單面或雙面)所構成的帶狀正極;使用可吸附釋出金 屈 入’、鋰合金、鋰離子之碳材料或可吸附釋出鋰離子之化 物作為負極活性物質的負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帶狀負 ^集電體的至少單面所構成的帶狀負極;與,帶狀分隔層; :述帶狀正極與帶狀負極介由前述帶狀分隔層而積層之狀 :硬數次捲繞’構成在前述帶狀正極與帶狀負極之間前述 帶狀分隔層介入之旋渦型之捲繞體。 ,如此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係冑造步驟簡#,同時正相 活性物質層及負極活性物質層之龜裂、或、來自此等帶壯 分隔層之剝離不易產生。又,電池容量大,能量密度高。 尤其,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係充填性優,且易與結合材 融合。因此,具有高的充放電量,且成為黏結性表面之 平滑性優的正極,故可防止正極活性物質層的龜裂或剝離。 又’藉由使利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的正極活性物質 層形成於帶狀正極集電體的雙面,利用上述負極活性物質 的負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帶狀負極集電體的雙面,俾無損 本發明之電池特性,而可得到具有更高充放電量之非水電 解質二次電池。 ^ 又’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另一較佳態樣,月 舉例具有正極、負極、分隔層及非水電解f之非水電解賣 二次電池,使用下述!作為正極之正極活性物質,下述⑽ 為負極之負極活性物質的非水電解質二 人^池。此非水電 解質二次電池係不僅負荷特性、低溫特 —— t Γ玍輪出特性及熱 女疋性、且過充電特性及安全性亦優。 87902.doc •37- 1286849 、、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係使通 式為以LiaMn3_a〇4+f(a表示滿足〇.8£d 2之數目,味示滿足 之數目)所示的錳酸鋰、與、本發明正極活性物 質所使用之鐘過渡金屬才复合氧化物,以前述猛酸鐘之重量 作為A,以前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重量作為b時,以 成為0.2sB/(A+B)s〇.8之範圍的方式進行混合。 一 II ·負極活性物質,其係選自由可吸附釋出金屬鋰、鋰 口金、鋰離子之碳材料及可吸附釋出鋰離子之化合物所構 成之群的至少一種。 在上述I之正極活性物質中,宜以0·4ιΒ/(Α+Β)^〇·6之範圍 的方式進行混合。若為〇.4sB/(A+B)s〇6的範圍,不僅負荷 特性、低溫特性、輸出特性及熱安定性、且過充電特性及 安全性之提昇會顯著。 又,在上述I之正極活性物質中,此猛酸經之一部分亦可 以選自由鎂、鋁、鈣、釩、鈦、鉻、錳、鐵、鈷、鎳、銅、 鋅、銘、錘、鈮、鉬、硼及錫所構成之群中的至少一種來 取代。 猛酸鐘係至少具有尖晶石構造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此經過渡金屬複 合氧化物的較佳態樣可舉例以下之⑴〜(Vii)。 ⑴以通式Li卜aMgbTicMn2.b_cBd〇4+c(a表示可滿足 之數目,b表示可滿足0.005SbS〇.l〇之數目,c表 示可滿足0.0059S0.05之數目,d表示可滿足0.〇〇2SdS〇.〇2 之數目,e表示可滿足-〇.5SeS〇.5之數目)所表示之態樣。 87902.doc -38- 1286849 態,(ι)係循環特性、高溫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優。 在態樣⑴中,a係宜為大於〇。藉由以链取代鐘之—部分 可提高循環特性。 L樣(1)中,b係宜為0·01以上,更宜為〇 〇2以上,又,宜 為讀以下,更宜為0.07以下。若,因+3價之筵離子 會減少,故充玫電量降低。若b太小,過渡金屬之離子的溶 出會增大,引起氣體產生,,故高溫特性會劣化。 匕、樣⑴中,C係宜為0 01以上,更宜為〇 〇2以上,又,宜 為0.08以下’更宜為〇 〇7以下。若c太大,充放電量會降低。 若c太小,無法得到充分的負荷特性、循環特性。 匕樣⑴中,d係宜為0.003以上,又,宜為〇 〇〇8以下。若d 太大,初期電量會降低。過渡金屬之離子的溶出會增大, 引起氣體產生,故高溫特性會劣化。若d太小,因一次粒子 杈不會成長,故粒子之充填性不會提高。 (π)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具有選自鈦、錘及銓所構成 之群的至少一種之鋰錳複合氧化物之態樣。 藉具有選自鈦 '銼及铪所構成之群的至少一種,鋰錳複 合氧化物粒子之單位格子的格子常數會上昇,粒子内之鋰 離子的易動度會上昇,可降低阻抗。因此,無損循環特性 及高溫循環特性的提昇,而輸出特性會提高。 (ill)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具有選自鈦、锆及姶所構成 之群的至少一種、與硫之鋰錳複合氧化物之態樣。 在態樣(iii)中,藉硫的存在,電子之易通過性會提高,進 一步,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會提高。 87902.doc -39- 1286849 3里係相對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與硫之合計, 宜為0.03〜0.3重昔〇/ . 里/〇。右少於0.03重量%,有電子之移動雷 阻很難降低之愔形—々 ^ 月形。右多於〇.3重量%,有因吸附水分產生 電池膨脹之情形。 硫係亦可以任_插犯4 士 、 楂开^式存在。例如,亦可以硫酸根之形 式存在。 硫酸根:含有硫酸離子、從硫酸離子除去其電子之原子 的集團及只基。且依據選自鹼金屬之硫酸鹽、鹼土族金屬 ” L S文1有機硫酸鹽以及有機磺酸及其鹽所構成之群中 的至少一種。 其中,宜依據選自鹼金屬之硫酸鹽及鹼土族金屬之硫酸 農所構成之群中至少一種,更宜依據鹼金屬之硫酸鹽。此 等係因由強酸強鹼之鍵所構成,故化學上安定。 態樣WO中,含有硫以外之元素的理由係與態樣⑴)相同。 態樣(iii)中係含有上述各元素,藉各元素之相乘效果,可 得到具有高充放電量、且黏結性及表面平滑性優之正極板。 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亦可於至少粒子表面具有硫酸 根0 藉硫酸根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粒 子周圍之電子移動電阻會變極小,其結果,電子之易通過 性會提高,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會提高。 又,使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而形成高電壓電池(例如 使用LiMn^NiwO4作為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電池) 時,在以往南電壓電池中為問題之充電時的電解質分解會 87902.doc -40- 1286849 被抑制,其結果,循環特性會提高。電解質之分解反應係 在經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與電解質之界面中,鐘過 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成為觸媒而引起的,但以無分解電解質 功能之硫酸根被覆經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的全 部或一部分,俾電解質與觸媒之接觸面積減少,可抑制上 述反應。 在本發明中,硫酸根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 表面即使以任一種形式存在均可發揮本發明之效果。例 如’硫1根被覆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的全體 時,或硫酸根被覆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的一 部分時,可進一步提高循環特性及負荷特性。 又,硫酸根係只要至少存在於粒子表面即可。因此,硫 酸根之一部分亦可存在於粒子的内部。 硫酸根是否存在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表面, 係了依各種之方法來解析。例如,可以歐傑電子分光法、X 線光電子分光法來解析。 又,硫酸根之定量係可使用各種方法。例如,以ICp發光 分光分析法、滴定法來定量。 ㈣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具有選自鈦、錯及給所構成 之群的至少一種、硫、與鈉及/或鈣之鋰錳複合氧化物之離 樣。 ^ 態樣(iv)中,藉含有鈉及/或_,依與蝴(較佳係删與硫) 之相乘效果,可進一步控制錳離子之溶出,並可實現實用 程度之優異循環特性。 87902.doc 41 1286849 在態樣(iv)中,含有鈉及/或鈣以外之元素的理由係與態 樣(ii)及(iii)相同。 (v)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具有鋁及/或鎂之鋰錳複合 氧化物的態樣。 右含有鋁及/或鎂,結晶構造會安定化,故無損保存特 性、負荷特性及輸出特性,而成為循環特性優者,且可進 一步抑制電池之膨脹。 (ν〇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具有鋁及/或鎂、與硼之鋰 锰複合氧化物的態樣。 硼係作用成為助熔劑,促進結晶成長,進一步提高循環 特性及保存特性。 (w i)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以通式L‘MbMn“· 表不鋁及/或鎂,a表示可滿足_〇 2lal〇 2之數目,b表示可 滿足0分1〇.2之數目,c表示可滿足㊇切〇2之數目,d表示 可滿足-0.5sd£_0.5之數目)所表示之態樣。 態樣(νπ)係循環特性、負荷特性、保存特性、負荷特性 及充放電量優,且電池之膨脹很少。 在態樣㈣中,a係宜為大於〇。藉由以鋰取代錳之一部 分’可提向循環特性。 態樣(VII)中,b係宜為大於〇,更宜為〇〇5以上。若含有鋁 及/或鎮,結晶構造會安定化,故無損保存特性、負荷特性 及輸出特性,而成為循環特性優者,且可進一步抑制電池 之膨脹。b宜為0.15以下,若b太大,放電量會降低。 態樣㈣中,c係宜為大於〇,更宜為〇〇〇1以上。删係作 87902.doc -42- 1286849 用成為助熔劑,促進社曰 止^ > 口日日成長,進一步提高循環特性及保 存特性。C宜為0.01以下。# 下右C太大,循環特性會降低。 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以及所使用之㈣n,JL製造方 法並無特別限冑,但例如可依以下般製、 以各構成元素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混合化合物,而得 到原料混合物。使用於、曰 用於原枓化合物之化合物係依構成目的 之組成的元素而選擇。 混合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可舉例如:直接混合粉末狀 之化合物而形成原料混合物之方法;使用水及/或有機溶劑 :混合成為漿液狀後,乾燥而形成原料混合物之方法;混 °上述化合物之水溶液而沈殿’乾燥所得到之錢物而形 成原料混合物之方法;併用此等之方法。 /繼而’燒成原料混合物,可得魏隸1成之溫度、 才間氣氛等無特別限定,而可依目的而適當決定。 、儿成後依所希望可使用擂潰乳蛛、球研磨機、振動研 磨機、銷棒研磨機、噴射研磨機等而粉碎,亦可形成目的 之粒度粉體。 人上述II之負極活性物質所使用的可吸附釋出鋰離子的化 。物,係宜由含有鹼金屬及/或鹼土族金屬的尖晶石構造所 構成的通式為以LlaTib〇4 + e_示滿足〇 5之數目,b 表示滿足1·5^$2·2之數目,〇表示滿足5之數目。) 斤示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活性物質。此時,可得 到不僅負何特性、低溫特性、輪出特性及熱安定性,且循 環特性非常提昇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87902.doc -43- 1286849 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而 可形成圓筒型、銅板型、角型、積層型等。 圖20係圓筒型電池之模型截面圖。如圖2〇所示般,在圓 筒型電池20中,係於集電體12上形成正極活性物質層之正 極13、與於集電體12上形成負極活性物質層之負極"介由 为層14而反覆積層。 圖21係銅板型電池之模型截面圖。如圖21所示般,在銅 板型電池30中,係於集電體12上形成正極活性物質層之正 極13、與負極11介由分隔層14而積層。 圖22係角型電池之模型截面圖。如圖22所示般,在角型 電池40中,係於集電體12上形成正極活性物質層之正極 13、與於集電體12上形成負極活性物質層之負極11介由分 隔層14而反覆積層。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用途> 使用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用 途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來作為例如筆記型電腦、手寫輸 入電腦、掌上型電腦、筆記型文書處理機、掌上型文書處 理機、電子書、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機、電子記事本、計 算機、液晶電視、電動刮鬍刀、電動工具、電子翻譯機、 汽車電話、攜帶型印表機、收發器、呼叫器、攜帶型終端 機、攜帶型影印機、聲音輸入機器、記憶卡、支援電源、 錄音機、收音機、耳機式收音機、手攜式吸塵器、手提CD 音響、視訊電影、導航系統等之機器的電源。 亦可使用來作為照明機器、冷氣機、電視、音響、溫水 87902.doc -44- 1286849 器、冰箱、微波爐、洗碗機、洗衣機、乾燥器、、佐以 迦戲機、 玩具、負載處理器、醫療機器、汽車、電動車、古猫丄 巧爾夫車, 電動代步車、電力貯存系統等之電源。 進一步,用途係不限於民生用 宙用。 而亦可形成軍事 用或宇 (實施例) 以下表示實施例而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 个贫明不限 於此等。 1 ·正極活性物質之製作 (實施例1-1) 在=在攪拌之純水中以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滴入硫酸 鈷水洛液與氧氣化鍅水溶液。氧氣化鍅水溶液係鍅相對於 鈷成為0.2莫耳%之方式滴下。進一步’以成為pH 7〜75^ 方式滴下氫氧化鈉水溶液,以6〇t、旋轉數65〇rpm使鈷與 鍅沈澱,得到沈澱物。過濾所得到之沈澱物,水洗後,熱 處理後,與碳酸鋰混合,在大氣中以99rc燒成7小時。= 此做法而得到正極活性物質。 (實施例1-2) 在正在攪拌之純水中以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滴入硫酸 鈷水溶液與氧氣化錘水溶液。氧氣化锆水溶液係锆相對於 错成為0刺莫耳%之方式滴下。進—步,以成為7〜7 5之 方式滴下氫氧化鈉水溶液,以6〇艺、旋轉數65〇邙m使鈷與 锆沈澱彳于到沈澱物。過濾所得到之沈澱物,水洗後,熱 處理後,與妷酸鋰混合,在大氣中以9951燒成7小時。如 87902.doc -45- 1286849 此做法而得到正極活性物質 (實施例1-3) 在正在授拌之純水令以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滴入含有 Μ與鎳之水溶液。進一步, 、、 y以成為PH 9之方式滴下氫氧化 鈉水洛液,以80C、旋轉數65〇rpm使始與翁沈殿,得到沈 殿物:過;慮所得到之沈殿物,水洗後,熱處理後,與氧化。 鍅及氫氧化鐘混合,在控制氧分壓之氣氛中以約7抓燒成 、力10小吟。氧化锆係相對於沈澱物以錯換算混合0 03莫耳 %。如此做法而得到正極活性物質。 (比較例M) 使用碳酸鐘(Li2C〇3)、四氧化三銘(c〇3〇4)、氧化錯(2叫 作為成為原料之化合物。以成為特定組成比的方式,秤量 成=前述原料之化合物,乾式混合而形成原料混合粉末里 所得到之原料混合粉末在大氣中以995t燒成7小時。如此 做法而得到正極活性物質。 (比較例1-2) 在正在攪拌之純水中以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滴入硫酸 鈷水溶液。此處,以成為pH 7之方式滴下氫氧化鈉水溶液, 以60°C、旋轉數650 rpm使鈷沈澱,得到沈澱物。過濾所得 到之沈澱物,水洗後,熱處理後,與碳酸鋰混合,在大氣 中以約1045°C燒成7小時。如此做法而得到正極活性物質。 (比較例1-3) 在正在攪拌之純水中以成為特定組成比之方式滴入含有 鈷與鎳之水溶液。進一步,以成為pH 9之方式滴下氫氧化 87902.doc -46- 1286849 始水洛液與硫酸鈦水溶液。硫酸鈦水溶液係鈦相對於鈷成 為0.2莫耳%之方式滴下。進一步,以成為pH 7之方式滴下 虱氧化鈉水溶液,以6(rc、旋轉數65〇 rpm使鈷與鈦沈澱, 仵到沈澱物。過濾所得到之沈澱物,水洗後,熱處理後, 與碳酸鋰混合,在大氣中以995t:燒成7小時。如此做法而 传到正極活性物質。 所得到正極活性物質的組成比係以為1〇、c〇g〇 998、Ti 為 0·002 〇 (比較例3 -1) 使用碳酸鋰(U2C〇3)、四氧化三鈷(c〇3〇4)、氧化鈦(Ti〇2) 作為成為原料之化合物。以成為特定組成比的方式,秤量 成為前述原料之化合物,乾式混合而形成原料混合粉末。 氧化鈦相對於鈷成為o.i莫耳%之方式混合。所得到之原料 混合粉末在大氣中以995。(:燒成7小時。如此做法而得到正 極活性物質。 所得到正極活性物質的組成比係以為^、“為心㈧卜L 為 0.001 〇 (比較例3-2) 使用碳酸鋰(U2C〇3)、四氧化三鈷(c〇3〇4)作為成為原料 之化合物《以成為特定組成比的方式,秤量成為前述原料 之化合物,乾式混合而形成原料混合粉末。所得到之原料 混合粉末在大氣中以995。〇:燒成7小時。如此做法而得到正 極活性物質。 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組成比係以為丨^、以為^ 〇。 87902.doc -48- 1286849 以60°C、旋轉數650 rpm使钻沈殿,得到沈殺物。過濾所得 到之沈澱物,水洗後,熱處理後,與碳酸鋰混合,在大氣 中以1045°C燒成7小時。如此做法而得到正極活性物質。 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組成比係Li為1·〇、Co為1.0。 2 ·正極活性物質之性狀 (1)正極活性物質之構成 對於實施例 1-1、1-2、1-3、2-1、2-2、3-1、4-1、4-2、 1-4及 1-5以及比較例 、丨_2、1-3、2-1、3-1、3-2及 4-1 所 得到的正極活性物質,進行ZCP分光分析法。 實施例1-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〇·2莫耳。/g之鍅存在 之LiCo〇2。藉xpS,可知在實施例hi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 質的表面存在Zr。藉EpMA,可知在實施例卜丨所得到之正 極活性物質的表面之Zr。可知均一存在。粒子表面中之心 的存在比率為98.3%。 實施例1-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〇 〇4莫耳%之錘存在 之LlC〇〇2。藉XPS,可知在實施例1-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 質的表面存在Zr。藉EPMA,可知在實施例1-2所得到之正 極活性物質的表面之Zr。可知均一存在。粒子表面中之& 的存在比率在20%以上之範圍。 實施例1-3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相對於鋰鎳鈷酸複 合氧化物為0.03莫耳%之錘存在之UNi。Μ。。21〇2。斧 XRD(X線,.堯射法),可知在實施例3所得到之正極 ^ 的表面存在Zr。 貝 比較例1 -1所得到之 正極活性物質係〇·2莫耳%之鍅存在 87902.doc -51 - 1286849 之LiCo〇2。藉ΕΡΜΑ,可知在比較例卜丨所得到之正極活性 物質的表面之Zr嚴重偏析。粒子表面中之々的存在比率 12.8%。 比較例1_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為uc〇〇2。 比較例1 -3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為UNig 〇2。 有關實施例1 -1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E p m A對於 260 μιη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之結果表示於圖丨中。從圖1可知 實施例1-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於其粒子表面鍅會 均一分散,很少偏析。 有關比較例1]之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ΕΡΜΑ對於 260 μιη間之2點it行線分析之結I表示於圖2中。從圖2可知 實施例1-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於其粒子表面鍅幾 乎不存在,即使存在亦會偏析。 實施例Μ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2莫耳%之鎂存在之
LiC〇02。藉ΕΡΜΑ,可知在實施例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 質的表面存在鎂,係均—存在。粒子表面中之鎂的存在比 率係56%。 實施例2·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4莫耳%之鎮存在』
LlC〇〇2。藉ΕΡΜΑ,可知在實施例2_2所得到之正極活㈣ 質的表面存在鎂,係均一存在。 仔隹粒子表面t之鎂的存在tl 率在20%以上之範圍。 比較例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❺莫耳%之鎮存在戈 L!C〇02。猎ΕΡΜΑ,可知在比較例 以1所仵到之正極活性物 質的表面之鎂嚴重偏析。粒 位子表面中之鎂的存在比率携 87902.doc •52- 1286849 3% 〇 有關實施例2-1之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之線分析而得 到,顯示鎂存在狀態之圖譜表示於圖3中。從圖3,可知實 施例2-1的正極活性物質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 子表面鎖會均一分散,很少偏析。 有關比較例2-1之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之線分析而得 到,顯示鎂存在狀態之圖譜表示於圖4中。從圖4,可知比 較例2-1的正極活性物質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 子表面鎂幾乎不存在,即使存在亦會偏析。 實施例3-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〇·2莫耳%之鈦存在 之鈷酸鋰。藉ΕΡΜΑ,可知在實施例3-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 物質的表面的鈦’係均—存在。粒子表面中之鈦的存在比 率係100%。 比較例3-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〇1莫耳%之鈦存在 之鈷酸鋰。藉ΕΡΜΑ,可知在比較例3-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 物質的表面之鈦嚴重偏析。粒子表面中之鈦的存在比率係 7.1% 〇 有關實施例3-1之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之線分析而得 到,顯示鈦存在狀態之圖譜表示於圖5中。從圖5,可知實 施例3_丨的正極活性物質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 子表面鈦會均一分散,很少偏析。 有關比較例3-1之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之線分析而得 到,顯示鎂存在狀態之圖譜表示於圖6中。從圖6,可知比 較例1的正極活性物質係於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子 87902.doc -53- 1286849 表面鈦幾乎不存在,即使存在亦會偏析。 實施例4]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〇·5莫耳。,。之鍅及" ,耳%之鎮存在之㈣經。藉職A,可知在實施例*韻 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表面的錯及鎂,係均-存在。粒子 表面中之錯的存在比率係32%,粒子表面中之鎮的存在比 率係73%。 貫施例4-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〇〇4莫耳%之鍅… 莫料之鎂及i.o莫耳%之紹存在之録酸鐘。藉epma,可知 在實施例4-2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表面的錯、鎮及銘, 係均-存在。粒子表面中之錯的存在比率係似,粒子表 面令之鎖的存在比率係刪,粒子表面中之叙 係 97%。 實施例卜4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0.5莫耳%之錯及〇5 ,耳%之鎂存在之始酸鐘。藉EPMA,可知在實施例"所 件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表面中,錯係均一存在。但鎮嚴重 偏析。粒子表面中之錯的存在比率係51%,粒子表面中之 鎂的存在比率係6〇/。。 實⑼1 5所传到之正極活性物質係0.5莫耳%之錯及lo 耳%之鎂存在之錄龍。藉epma,可知在實施例刚 传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表面中,錯係均一存在。但 偏析。粒子表面中之笋的在#μμ玄〆 又鍩的存在比率係55%,粒子表面中之 鎮的存在比率係4%。 有關實施例4 -1夕·τ ϋ1 ·, 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之線分析而得 到’顯示鍅及鎂之在尤^ 子在狀L之圖譜表示於圖7及圖8中。從 87902.doc •54- 1286849 繞射譜峰,依下述式(1)所示的Scheirer的式子算出結晶性。 D=n/(/5cos0) (1) 上述式中,D係表示(104)結晶性(A)或(no)結晶性(人),κ 係使用Scherrer常數(K係使用光學系調整用燒結si(理學電 氣公司製),使用起因於(104)面或(110)面之繞射譜峰成為 1000A之值,λ表示X線源之波長(CuKal時,係1.540562 A), /5係依0=By(B意指觀測輪靡之幅,y係依乂=〇.9991-0.01950513-2.82051)2+2.8781^1.036654所算出。此處,3係意 指裝置常數輪廓之幅)所算出,0表示繞射角(degree)。 此處,係使用X線繞射裝置,使用CuKcd作為X線源,而 管電流設定於100 mA,管電壓設定於40 kV。 實施例1-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11〇)結晶性為 924A。實施例1-1所得到之正極活性物質的(11〇)結晶性為 989人。 3 ·正極活性物質的評估(1) (1) 鋰離子二次電池之製作 對於實施例1-1及丨-2以及比較例1-1所得到的各正極活性 物質,製作試驗用二次電池,如以下般進行評估。 混練正極活性物質之粉末90重量份、成為導電劑之碳粉 末5重置份、聚偏氟乙烯之正甲基吡咯烷_溶液(聚偏氟乙 烯量為5重量份)而調製糊劑。所得到之糊劑塗布於正極集 電體’得到負極為鋰金屬之試驗用二次電池。 (2) 負荷特性 以放電負荷〇.2C(又,1C係在1小時放電終了之電流負 87902.doc -56- ^286849 放電旦電位4·3 V、放電電位2.75从之條件下,測定初期
之2里後,从放電負荷1C、充電電位(3 V、放電電位2·75 V 牛下測定初期放電量。從下述式求出放電負荷1(:時 負荷電量維持率(%)。 /仃包里維持率(%)=(1(:之放電量)/(〇.2C之放電量)χ1〇ϋ
乂放包負荷2C、充電電位4,3 V、放電電位2.75 V ,條件下’測定高負荷放電量。從下述式求出放電負荷2C 蛉之負荷電量維持率(%)。 負祷ι里維持率(%)=(2(:之放電量)/(〇 %之放電量)乂丨〇〇 (3)平均電位 以放電負荷0.2C、充電電位4·3 ν、放電電位2·75 ν之條 件下,測定初期放電量與電力量。從下述之式求出平均電 位。 平均電位(,電力量(mWh/g)/電量(mAh/g) 結果表示於第1表中。X,求出使用實施例1-1及比較例 1之正極/舌〖生物貝的試驗用二次電池的平均電位之時的 放電Ϊ與電位之關係表示於圖16中,求出使用實施例卜2及 比較例1-1之正極活性物質的試驗用二次電池的平均電位 之時的放電量與電位之關係表示於圖17中。 87902.doc -57- ^286849
從第1表明顯可知,太'一·- 」 1-2)# 土月之正極活性物質(實施例1-1及 )係…、且負荷特性及高負荷特性優。 二特tr月之正極活性物質係阻抗及低溫阻抗很小,故 ^教 溫輪出特性亦優。進一步,低溫負荷特性亦 優,熱安定性亦優。 竹1 人L而匕物Γ混合而得到原料混合粉末之在鐘過渡金層複 5二物表面之錯的存在比率少之正極活性物質(比較例 u),係電位、負荷特性、古έ w t 、 门、何特性、低溫負荷特性、輸 出特性、低溫輸出特性及熱安定性均差。 4·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2) ,對於實施例Η及比較例】_2所得到之各正極活性物質, I作積層電池’而以如下般評估。 藉與試驗用二次電池之情形相同的方法,得到正極板。 使用碳材料作為負極活性物質,與正極板之情形相同做法 而塗布於負極集電體上,乾燥而形成負極板。於分隔層係 使用多孔性聚丙烯膜。電解液係使用—於碳酸乙醋/碳酸甲 乙酯=3/7(體積比)之混合溶劑中以成為丨莫耳/升之濃度溶 解UPF6的溶液。使正極板、負極板及分隔層形成薄片狀, 87902.doc -58- 1286849 再積層而收藏於積層膜之電池殼中,於電池殼内注入電解 液,而得到積層電池。 (1) 阻抗 測定係使用阻抗測定裝置(SI 1287及SI 1260、均為 SOLARTRON公司製)。 將測定裝置之夹具安裝於設在積層電池之正負極的導 線,藉交流阻抗法,以SOC 60%、0°C之條件、測定〇·1 Hz 時之内部阻抗。阻抗愈小,輸出特性愈優。 (2) 熱安定性 使用積層電池,以定電流進行充放電,調適。其後,以 CC-CV充電、終止電壓4.2 V、充電終止電流0.02 mA、0.2C 速率進行充電。充電結束後,從積層電池取出正極,以使 用於積層電池之電解液所含有的一成分溶液進行洗淨而乾 燥,從正極削去正極活性物質。於鋁格室,以0.40 : 1.00 之重量比置入使用於電解液之碳酸乙烯酯、與從正極削去 之正極活性物質,以昇溫速度5.0°C /min測定差分掃描熱量。 差分掃描熱量分析(DSC :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係依程式使物質及基準物質的溫度變化,同時並相對於其 物質與基準物質之能量輸入的差作為溫度之函數而進行測 定之方法。在低溫部中即使溫度上昇,差分掃描熱量無變 化,但,在某溫度以上係差分掃描熱量會大增。以此時之 溫度作為發熱開始溫度。發熱開始溫度愈高,熱安定性愈 佳。 結果表示於第2表中。 87902.doc -59- 1286849 第2表
降Π表可知本發明之正極活性%f(實施例丨·1)係阻抗 降低’輸出特性優。又,可知熱安定性優。 5.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3) 化例^及㈣例^所得㈣各域活性物質, 述相同的方法,製作負極為鋰金屬之試驗用…欠電 池。藉與上述相同之方法,評估負荷特性。 —人電 有關實施例K3及比較例丨_3所得到的各正極活性物質, 除負極為碳以外係依與上述相同的方 試驗用二次電池。藉與上述相同之方法,測定阻= 比較料得到之阻抗的值與實…所得到之阻抗: 值:差,除以比較例1-3所得到之阻抗的值,而求出阻抗之 減少率。減少率愈大’輸出特性愈優。 結果表示於第3表中。 —__第3表 --~~-—- 負荷電晋維垃农,〇乂、 ------. 阻抗減少 1 2C/0.2C JC/0.2C 實施例1 比較例1 - 3 —74.9 88.9 25 71.5 88.3 0 —---—-
特性及輸出特性優。 6·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4) 87902.doc •60- 1286849 物ΓΓΓ2:1及比較例I1 —得到的各正極活性 〃上述相同的方法,製作試驗用二次電池。評估 循環特性、低溫㈣、及熱安 '、 本發月之正極〆舌性物質(實施例2-1)係可知循環 寻性、低溫特性、及熱安定性優。 7·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5) 2關實施例3韻比較例3_i以及3,得到的各正極活性 物質’依與上述相同的方法,製作試驗用二次電池。如以 下方法評估。 (1) 0.2 C初期放電量及2 0 c初期放電量 以充電電位4·3 V、放電電位2.85 v、放電負荷〇·2(:之條 件下’測定〇 · 2 C初期放電量。 以充電電位4.3 V、放電電位2.85 V、放電負荷2.0 C之條 件下,測定2·0 C初期放電量。 (2) 負荷電量維持率 以充電電位4·3 V、放電電位2.70 V、放電負荷〇.2 C之條 件下’測定初期放電量後,以充電電位4.3 V、放電電位2.70 V、 放電負荷2.0 C之條件下,測定2.0 C負荷放電量。所得到之 負荷放電量的值除以初期放電量之值,而求出負荷電量維 持率,評估負荷特性。 (3)電力 測定放電負荷0·2 C時之放電量與平均電位,以其等之值 的積作為0.2 C電力。 測定放電負荷1 ·0 C時之放電量與平均電位,以其等之值 87902.doc -61 - 1286849 的積作為1.0 C電力。 以其等之值 測疋放電負荷2.0 C時之放電量與平均電位 的積作為2.0 C電力。 (4)熱安定性 使用試驗用二次電池取代積層電池,除使充電時之終止 電壓為4.3V、差分掃描熱量敎時的昇溫速度為 以外’其餘藉由與上述正極活性物f的評估⑺相同的方 法’評估熱安定性。 結果表示於第4表中。又,表中,「_」表示未測定該項目。 從第4表明顯可知,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實施例 係放電量高,電力大,負荷特性及熱安定性優。 第4表 0.2 C初期 放電量 (mAh/g) 2.0 C初期 放電量 (mAh/g) 負荷電量 維持率 (%) 0.2 C電力 (Wh/kg) 1.0 C電力 (Wh/kg) 2.0 C電力 (Wh/kg) 發熱開始 溫度fc) 實施例3-1 157.9 119.5 92.1 622 568 434 166.9 比較例3-1 155.8 116.4 90.6 614 567 416 155.9 比較例3·2 157.9 86.2 87.5 620 544 297 8·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6) 有關實施例4-1及1 -5以及比較例4-1所得到的各正極活性 物質,依與上述相同的方法,製作試驗用二次電池。如以 下方法評估。 (1) 0.2 C初期放電量 以充電電位4.5 V、放電電位2.85 V、放電負荷0.2 C之條 件下,測定0·2 C初期放電量。 (2) 負荷放電量 87902.doc -62· 1286849 以充電電位4·5 V、放電電位2·85ν、放電負荷〇·2 c之條 件下,進行第1循ί衣〜第3循環之充放電,以充電電位4·5 v、 放電電位2.85 V、放電負荷1〇 c之條件下,進行第4循環之 充放电’以充電電位4.5 V、放電電位2·85 ν、放電負荷2 〇 C之條件下,測定第5循環之放電量。 (3) 第6循環之放電量 以充電電位4.5V、放電電位2·85ν、放電負荷〇2c之條 件下,進行第罐環〜第3循環之充放電,以充電電位45v、 放電電位2.85V、放電負紅〇〇:之條件下,進行以循環之 充放電,以充電電位4.5V、放電電位2 85 V、放電負荷2〇c 之條件下’進行第5循環之充放電,以充電電位(5v、放電 ,位2·85 V、放電負荷〇.2c之條件下’測定第6循環之放電 量。 (4) 6循環之電量維持率 曰使上述所得到之第6循環的放電量除以G 2㉘期放電 量而长出第6循ί衣之電量維持率,評估循環特性。 (5) 熱安定性 使用驗用—次電池取代積層電池,除使充電時之終止 電屋為4.5 V、差分掃插熱量敎時的昇溫速度為 以外」其餘藉由與上述正極活性物f的評估⑺相同的方 法’評估熱安定性。 結果表示於第5表中。 1 “ 1表月顯可知’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實施例4-1、 )係初期放電量高’負荷特性及循環特性優。其中, 87902.doc -63 . 1286849 於Μ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鍅及鎂之存在比率任 者為20%以上時(實施例4-1 ),係熱安定性更優。 另外,比較例4-1係負荷特性及循環特性差。 第5表 初期放電量 (mAh/g) 負荷放電量 (mAh/g) 第6循環的放 電量(mAh/g) 第6循環的電 量維持率(%) 發 (°r\ 實施例‘1 192.6 147.3 191.1 0.992 V ^ t —---- 1 ΑΓ\ π 實施例1-4 191.0 144.0 189.2 0.991 —— 12Q η 實施例1-5 190.4 147.8 188.8 0.992 1 m 比較例4-1 192.6 141.9 179.5 0.932 ------—- 137.2 9·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7) 有關實施例4-2及比較例4-1所得到的各正極活性物質, 依與上述相同的方法,製作層積電池。如以下方法評估。 (1) 負荷電量維持率 以充電電位4.2 V、放電電位3·〇 ν、放電負荷〇·2 c之條件 下’測定初期放電量後,以充電電位4·2 ν、放電電位3.〇 ν、 放電負荷3 ·0 C之條件下,測定負荷放電量。所得到之負荷 放電量除以初期放電量,而求出負荷電量維持率,評估負 何特性。 (2) 負荷平均電位 以充電電位4.2 V、放電電位3·〇 ν、放電負荷3 〇 c之條 件下,測定負荷放電量及電力量。所得到之電力量的值除 以負荷放電量,而求出負荷平均電位。 (3) 阻抗 藉由與上述正極活性物質之評估(2)中者相同的方法,測 定阻抗。 87902.doc -64- 1286849 (4) 熱安定性 與上述正極活性物質的評估(2)相同的方法,評估熱安a 性。 …、女弋 (5) 放電電量維持率 以充電電位4.2 V、放電電位2.75 V、放電負荷1 c之條件 下,反覆進行充放電,測定第100循環後之放電量。所得到 之第100循環後之放電量的值除以第1〇〇循環後之放電量的 值,而求出負荷電量維持率,評估負荷特性。 結果表示於第6表中。 從第6表可知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實施例心丨)係阻抗 降低,輸出特性優。又,負荷平均電位高、負荷特性、熱 安定性及循環特性優。 第6表 負荷電量維 持率(%) 負荷平均電位 (V) 阻抗 (Ω) 發熱開始溫度 CC) 放電量維持率 (%) 實施例4-2 92.0 3.681 5.8 174.0 79.2 比較例4-1 91.6 3.507 10.0 163.9 39.3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 -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 ΕΡΜΑ而對於260 μτη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的結果。 圖2係表示有關比較例1 -1的經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 ΕΡΜΑ而對於260 μπι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的結果。 圖3係表示有關實施例2-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 ΕΡΜΑ而對於300 /xm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的結果。 圖4係表示有關比較例2-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 87902.doc -65- 1286849 ΕΡΜΑ而對於3 00 /xm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的結果。 圖5係表示有關實施例3-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 ΕΡΜΑ而對於300 μιη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的結果。 圖6係表示有關比較例3-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依 ΕΡΜΑ而對於300 μιη間之2點進行線分析的結果。 圖7係表示有關實施例4-1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對 於3 0 0 μπι間之2點進行Zr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8係表示有關實施例4-1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對 於300 μπι間之2點進行Mg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9係表示有關實施例4-2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對 於300 μπι間之2點進行Zr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0係表示有關實施例4-2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 對於300 μιη間之2點進行Mg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1係表示有關實施例4-2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 對於300 μπι間之2點進行Α1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2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4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 對於3 0 0 μιη間之2點進行Zr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3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4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 對於300 μπι間之2點進行Mg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4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5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 對於300 μπι間之2點進行Zr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5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5的正極活性物質,依ΕΡΜΑ而 對於300 μπι間之2點進行Mg之線分析的結果。 圖16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與 87902.doc -66- 1286849 比較例1-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氡化物,放電量與電位之關係 的圖。 圖17係表示有關實施例1-2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與 比較例1-1的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放電量與電位之關係 的圖。 圖1 8係表示層狀構造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的結晶構 造之模型圖。 圖19係正極之模型截面圖。 圖20係圓筒型電池之模型截面圖。 圖21係銅板型電池之模型部分截面圖。 圖22係角型電池之模型截面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3 a基位 2 6c基位 3 3b基位 4 黏結劑 5 正極活性物質 11 負極 12 集電體 13 正極 14 分隔層 20 圓筒型電池 30 銅板型電池 40 角型電池 87902.doc

Claims (1)

128娜身05565號專辦請案 中文申凊專利範圍替換本(%年5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至少具有 層狀構造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 而在前述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上,選自由可 成為4價之元素及鎂所成群之至少一種的存在比率為2〇% 以上。 •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特徵在於 :係至少具有層狀構造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其中 别述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表面上錯及鎂之各自存在 比率為20%以上。 仔在 3.根據申清專利範圍第2項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 活性物質’其中至少具有層狀構造之朗渡金屬複合氧 化物, 前述鐘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於至少其表面具有選自 由錯及鎮所成群之至少—種,而其為選自由錄始酸鐘、 鎳鈷鋁酸鋰及鎳鈷錳酸鋰所成群之至少一種。 4· 一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係具備·· 帶狀,極,其係藉由將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非 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之正極活性物質芦, 形成於帶狀正極集電體之至少單面所構成者;" ▼狀負極’其係藉由將使用可吸附釋出金屬鐘、鐘合 金、鐘離子之碳材料或可吸附釋出鐘離子之化合: 負極活丨生物質的負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帶狀負極電 體之至少單面所構成者;與 第電 87902-960517.doc 1286849 帶狀分隔層; 使别述帶狀正極與前述帶狀負極於介由前述帶狀分隔 層而積層之狀態下多次捲繞,構成在前述帶狀正極輿前 述讀負極之間有前述帶狀分隔層之存在τ之旋渦 捲繞體。 5. 一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係具備: 帶狀正極’其係藉由將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非 水電解質: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之正極活性物質声, 形成於帶狀正極集電體之至少單面所構成者; f狀負極’其係藉由將使用可吸轉出金屬鐘、鐘合 金、鐘離子之碳材料或可吸附釋出輯子之化合物作: 負極活性物質的負極活性物質層,形成於帶狀負極集電 體之至少單面所構成者;與 、 帶狀分隔層; 使前述帶狀正極與前述帶狀負極於介由前述帶狀分隔 層:積層之狀態下多次捲繞’構成在前述帶狀正極與前 述帶狀負極之时前述帶狀分隔層之存在下 捲繞體。 J 87902-960517.doc
TW093105565A 2003-03-25 2004-03-03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TWI28684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83806 2003-03-25
JP2003282341A JP4492058B2 (ja) 2003-07-30 2003-07-30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03358885A JP4626141B2 (ja) 2003-10-20 2003-10-20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3432856A JP2005190900A (ja) 2003-12-26 2003-12-26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1624A TW200511624A (en) 2005-03-16
TWI286849B true TWI286849B (en) 2007-09-11

Family

ID=3283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5565A TWI286849B (en) 2003-03-25 2004-03-03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51088B2 (zh)
EP (1) EP1463132B1 (zh)
KR (1) KR100583384B1 (zh)
CN (1) CN100355125C (zh)
TW (1) TWI2868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1380B2 (en) 2010-07-30 2014-10-28 Nissan Motor Co., Ltd. Laminated battery
US8889287B2 (en) 2010-09-01 2014-11-18 Nissan Motor Co., Ltd. Bipolar batter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7036B2 (en) * 2000-04-27 2013-02-05 Valence Technology, Inc. Alkali/transition metal halo-and hydroxy-phosphates and related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s
JP4660164B2 (ja) * 2004-03-29 2011-03-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6228651A (ja) * 2005-02-21 2006-08-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充電方法
JP4482822B2 (ja) * 2005-03-09 2010-06-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US20090291355A1 (en) * 2005-09-29 2009-11-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separator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using them
US20070099084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T/J Technologies, Inc. High capacity electrode and methods for its fabrication and use
WO2008054547A2 (en) * 2006-05-31 2008-05-08 Uchicago Argonne, Llc Surface stabilized electr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US20100047691A1 (en) * 2006-10-25 2010-02-2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JP4435194B2 (ja) * 2007-03-27 2010-03-17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質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JP5193189B2 (ja) 2007-11-01 2013-05-08 Agcセイミ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KR101438980B1 (ko) 2009-10-02 2014-09-11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튬 2차 전지 및 상기 전지용 정극
JP5370790B2 (ja) 2009-10-02 2013-1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該電池用正極
CN102782912A (zh) * 2010-03-04 2012-11-14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及锂离子电池
DE102010032206A1 (de) * 2010-07-26 2012-04-05 Süd-Chemie AG Gasphasenbeschichtetes Lithium-Übergangsmetallphospha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KR20120029314A (ko) * 2010-09-16 2012-03-26 전자부품연구원 음극 활물질, 그를 갖는 비수계 리튬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12113823A (ja) * 2010-11-19 2012-06-14 Nippon Chem Ind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141805B1 (ja) * 2011-08-02 2013-0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固体二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CN102412389B (zh) * 2011-08-04 2014-04-30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掺镁镍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EP2782181B1 (en) * 2011-12-19 2019-01-02 Exergy Power Systems, Inc. Layer cell and assembled battery including layer cell
CN102709544B (zh) * 2012-06-06 2015-04-15 中南大学 一种镍钴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90898B1 (ko) * 2012-12-14 2016-12-28 우미코르 코어 물질의 원소 및 하나 이상의 금속 산화물의 혼합물로 코팅된 리튬 금속 산화물 입자
KR101904896B1 (ko) * 2013-11-27 2018-10-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WO2017013848A1 (ja) 2015-07-23 2017-01-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WO2017047023A1 (ja) 2015-09-16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JP6846627B2 (ja) 2015-09-16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CN107408688A (zh) 2015-09-16 2017-11-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正极活性物质和电池
WO2017047019A1 (ja) 2015-09-16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EP3352262B1 (en) 2015-09-16 2019-10-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battery
WO2017047018A1 (ja) 2015-09-16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JP6861399B2 (ja) 2015-09-16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JP6861402B2 (ja) 2015-09-16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CN116053451A (zh) 2016-07-05 2023-05-0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锂离子二次电池
JP6941811B2 (ja) * 2016-09-26 2021-09-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DE202017007622U1 (de) 2016-10-12 2023-09-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sitivelektrodenaktivmaterialteilchen
KR20180041314A (ko) * 2016-10-14 2018-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리튬 이온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6979586B2 (ja) 2016-11-15 2021-12-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を用いた電池
WO2018092359A1 (ja) 2016-11-15 2018-05-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CN109565046B (zh) 2016-12-02 2022-07-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正极活性物质和使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
JP6952247B2 (ja) 2017-01-19 2021-10-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JP7065341B2 (ja) 2017-01-19 2022-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電池
CN111682188A (zh) 2017-05-12 2020-09-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正极活性物质粒子
CN111900358A (zh) 2017-05-19 2020-11-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正极活性物质以及二次电池
CN110337744A (zh) 2017-06-26 2019-10-1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及二次电池
US10640391B2 (en) * 2017-10-16 2020-05-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TO coated LRMO cathode and synthesis
CN113471403B (zh) 2020-03-30 2024-03-19 Tdk株式会社 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3247993A (zh) * 2021-05-17 2021-08-13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全固态四氧化三钴纳米线阵列/Ti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5877B2 (ja) 1991-04-17 1999-02-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H06168722A (ja) 1992-11-26 1994-06-14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質電池
JP3719277B2 (ja) * 1995-11-20 2005-11-24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非水二次電池
DE19849343A1 (de) * 1997-10-30 1999-06-02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Lithiumcompositoxid, dessen Herstellung und sekundäre Lithiumionzelle mit Lithiumcompositoxid als aktives Material der positiven Elektrode
SG82599A1 (en) * 1998-02-10 2001-08-21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Active material for positive electrode used i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0149950A (ja) 1998-11-17 2000-05-30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0307160B1 (ko) * 1999-03-06 2001-09-26 김순택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9922522A1 (de) 1999-05-15 2000-11-16 Merck Patent Gmbh Beschichtete Lithium-Mischoxid-Partikel und deren Verwendung
DE10014884A1 (de) * 2000-03-24 2001-09-27 Merck Patent Gmbh Beschichtete Lithium-Mischoxid-Partikel und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4940505B2 (ja) 2000-03-30 2012-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DE10019135A1 (de) * 2000-04-18 2001-10-31 Aventis Pharma Gmbh Polyamidnukleinsäure-Derivate, Mittel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6753111B2 (en) * 2000-09-25 2004-06-22 Samsung Sdi Co., Ltd.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JP4973826B2 (ja) 2000-11-14 2012-07-11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法、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4592931B2 (ja) * 2000-11-30 2010-12-08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及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5734C (zh) 2000-12-27 2005-0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
US6753112B2 (en) 2000-12-27 2004-06-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JP4604347B2 (ja) 2000-12-27 2011-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US6878490B2 (en) * 2001-08-20 2005-04-12 Fmc Corporatio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same
CN1319197C (zh) * 2001-12-06 2007-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
JP2004119172A (ja) 2002-09-26 2004-04-15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
JP4030424B2 (ja) 2002-12-20 2008-01-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18865B2 (ja) * 2003-09-30 2010-08-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1380B2 (en) 2010-07-30 2014-10-28 Nissan Motor Co., Ltd. Laminated battery
US8889287B2 (en) 2010-09-01 2014-11-18 Nissan Motor Co., Ltd. Bipolar battery
TWI466358B (zh) * 2010-09-01 2014-12-21 Nissan Motor Bipolar batt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84643A (ko) 2004-10-06
CN1532966A (zh) 2004-09-29
US20040229123A1 (en) 2004-11-18
TW200511624A (en) 2005-03-16
EP1463132B1 (en) 2019-08-21
KR100583384B1 (ko) 2006-05-25
EP1463132A3 (en) 2009-04-01
US7851088B2 (en) 2010-12-14
EP1463132A2 (en) 2004-09-29
CN100355125C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6849B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4082214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とその正極活物質
JP4221371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93115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5251716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合剤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3974420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2003178759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池
TW201114094A (en) Layer-layer lithium rich complex metal oxides with high specific capacity and excellent cycling
TW201232901A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positi
JP2003100296A (ja) 電池用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51077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4311408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12035648A1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03142101A (ja) 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JP2002358962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WO2006009177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3069702A1 (fr) Materiau actif d'electrode positive particulaire pour une pile au lithium secondaire
JP2004253174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
TW201136001A (en) High capacity lithium-ion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2005044743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H11135119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活物質と正極板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13206679A (ja) 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二次電池
CA2947003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substance particles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2002151078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3002661A (ja) リチウムコバルト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