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2382B -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2382B
TW552382B TW091113071A TW91113071A TW552382B TW 552382 B TW552382 B TW 552382B TW 091113071 A TW091113071 A TW 091113071A TW 91113071 A TW91113071 A TW 91113071A TW 552382 B TW552382 B TW 5523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refrigerant
inlet
hea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13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fumi Horiuchi
Ryoichi Hoshino
Noboru Ogasawara
Takashi Tamura
Takashi Terada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d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d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do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2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23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8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metal
    • F28F21/089Coatings, claddings or bonding layer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1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stacked distribution plates or perforated plates arranged over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5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Description

552382 A7 _ B7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申請發明,是隨著2 0〇1年6月1 8日申請的日 本專利申請特願2〇0 1 - 1 8 3 0 6 2號及2 0 〇 1年 7月6曰申請的美國暫時申請第60/303 ,145號 的優先權主張發明,其揭示內容,是直接構成本申請發明 的一部分。 【相關申請發明的顯示】 本申請發明,是根據2 0 0 1年7月6日美國專利法 第1 1 1條(b )的規定對於所申請的美國暫時申請第 60/303,145號及美國暫時申請第60/ 3〇3 ,1 5 8號,根據美國專利法第1 1 9條(e )主 張申請日的權益,並根據美國專利法1 1 1條(a )的規 定提出申請。 【技術領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是關於例如汽車冷氣或室內空氣調節器用的 蒸發器、蒸發器的製造方法、蒸發器用集管頭構件及冷凍 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冷氣用冷凍系統,是從壓縮機將所吐出的高溫高 壓的氣體冷媒利用凝縮器加以凝縮,另外由經膨脹閥等的 減壓裝置做爲氣液混相的霧狀冷媒,使該冷媒通過蒸發器 使蒸發氣化後,具有返回到上述壓縮機的循環效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552382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習知技術,在上述冷凍系統所採用的蒸發器,是使一 對的皿狀成形板將對置合致的管元件,在各管元件間介設 散熱片,並在厚度方向力0以多數片積層所形成的層疊型蒸 發器爲主流。 _ _ 如此的層疊型蒸發器,是因爲使交換熱量多,又、,通 氣抵拉也低,所以可獲得優異的特性。 另外近年來’例如,從車內的臭氣問題的觀點而言, 在蒸發器的前面,有安裝脫臭過濾器的情形,爲了用以確 保過瀘器的安裝空間,要求蒸發器的薄型化傾向日益高漲 〇 對於如此薄型化的要求,上述層疊型蒸發器,已知有 以下的缺點。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g(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首先第一,在層疊型蒸發器中,使用衝床藉由拉深加 工使一對所形成的皿狀成形板進行對置合致,並爲了用以 形成具有熱交換路的管元件,使一對的成形板直接相互接 觸的部分,即熱交換路以外的部分變多,其結果,使冷媒 的通路剖面積減少,並使通路抵抗增加,會帶來性能下降 之虞。做爲該對應方法,可考慮加多成形板的拉深量並< 加 高冷媒通路高度,用以加大通路剖面積,但該想法,會使 管元件的厚度變厚,配置於通風路內的散熱片變小。其結 果,使通風抵抗增大,並且使散熱片的傳熱面積減少會帶 來性能下降之虞。 第二,在上述層疊型蒸發器中,使一對的成形板在直 接相互接觸的部分,是不使散熱片接觸,會帶來傳熱效率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的下降’但隨著薄型化,使散熱片的非接觸部分比率增加 ,會帶來冷卻性能下降之虞。 第三’上述層疊型蒸發器,是使槽部及管部(熱交換 路部分)在皿狀成形板因爲一體地形成,所以最要求耐壓 力的槽部也利用拉深加工所形成。因此使該槽部的壁厚, 會形成比管部(熱交換路部分)的壁厚更薄的傾向。因此 以槽部爲基準設計壁厚的必要,儘管在管部有多餘的耐壓 存在,但不能實施薄壁化,會有阻礙輕量化之虞。 如此的層疊型蒸發器,是能維持充分的性能,但要達 成現在以上的薄型化是處於困難的狀況下。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的實情而發明,其目的在於提 供一種蒸發器、蒸發器的製造方法、蒸發器用集管頭構件 及冷凍系統可維持充分的熱交換性能,並可達成小型輕量 化及薄型化。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利用以下說明可充分暸解。 【發明揭示】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第1發明的蒸發器,其發明要 旨是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 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列配置能 重疊成前後的鐵心;及沿著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端 側所配置的入口側槽;及沿著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的〜 端側所配置的出口側槽;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 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用構件;且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在前述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 一端連通連接在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並使前述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在前述出口側槽,並 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在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使流入於 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前述 冷媒回轉用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 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 熱交換並被蒸發。 本發明的蒸發器中,是將冷媒通路,使用上流側及下 流側熱交換管群,因爲形成爲簡單的U字狀,所以可使冷 媒的流路抵抗減少。因此,可縮小冷媒的通路剖面積 ',可 減小熱交換管的管高度。進而因爲可減小管高度,所以不 會增大鐵心尺寸,可增加管設置支數,可使冷媒分散性提 高。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中,在前述入口側槽,爲了將冷媒分流於槽長 度方向設有分流用抵抗裝置所構成,又在前述出口側槽, 爲了防止冷媒偏流採用設有偏流防止用抵抗裝置所構成爲 佳。 即採用此等構成時,則使通過熱交換管群的冷媒,均 等地分散於鐵心全區,在鐵心全區可有效進行熱交換。 另外,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第2發明的蒸發器,其 發明要旨是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 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列 配置能重疊成前後的鐵心;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 -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f·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7____ 五、發明説明(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 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且使前述出入側 集管頭構件的內部利用間隔構件間隔成前後,並使一方側 做爲入口側槽所構成,並且使另一方側做爲出口側槽所構 成,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結 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出口側 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結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 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 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被蒸發所構成。 本發明的蒸發器中,與上述同樣,將冷媒通路,因爲 形成爲簡單的U字狀,所以可使冷媒的流路抵抗減低,並 且可使冷媒的分散性提高。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中,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其構成是採用具 有:貫通固定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的出入側集管頭板、及安 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出入側集管頭蓋爲佳。 進而本發明中,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其構成 是採用具有:貫通固定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的冷媒回轉 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另一面側的冷媒回轉 側集管頭蓋爲佳。 本發明中’爲了提高冷媒的分散性,採用以下的構成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 —___B7 五、發明説明(6 ) 爲佳。 即,本發明中,在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中的前述入 □側槽的內部,爲了使冷媒分流於槽長度方向設有分流用 抵抗裝置所採用的構成爲佳。 又做爲上述分流用抵抗裝置,其構成可採用:將前述 入□側槽間隔成上下,且沿著槽長度方向隔著間隔形成複 數冷媒通過孔的分流用抵抗板。 進而,前述分流用抵抗板中的複數冷媒通過孔,其構成也 可採用使其孔徑不同地形成爲佳。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是採用:前述出入側集管頭 構件,具有冷媒入口爲了導入冷媒到其入口側槽,使前述 分流用抵抗板中的複數冷媒通過孔,從前述冷媒入口遠離 ,所以使孔徑變大地形成所構成,或使前述冷媒入口,設 於前述入口側槽中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而前述分流用抵 抗板中的複數冷媒通過孔之中,對於槽長度方向中間位置 的冷媒通過孔,使端部位置的冷媒通過孔的孔徑變大地形 成所構成爲更佳。 又本發明中,其構成也可採用:能順暢進行導入冷媒 到入口側槽,使前述冷媒入口,設於前述入口側槽中的長 度方向端部位置。 又本發明中,將冷媒分散性,爲了更進一步提高,可 採用以下的構成,爲更佳。 ' 即,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在前述出入側集管頭 構件中的前述出口側槽的內部,爲了防止冷媒的偏流設有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297公釐) -9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偏流防止用抵抗裝置爲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做爲該偏流防止用抵抗裝置,其構成可採用:將前述 出口側槽間隔成上下,且沿著槽長度方向隔著間隔形成複 數冷媒通過孔的偏流防止用抵抗板爲佳。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將前述偏流防止用抵 抗板中的相鄰接的前述冷媒通過孔的間隔,設定爲對於相 鄰接的前述熱交換管的間隔的1〜4倍的範圍內爲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可使冷媒均等流通於鐵心全域,可 使冷房性能更提高。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使前述偏流防止用抵 抗板中的前述冷媒11過孔,配置在前述熱交換管的寬度方 向中心位置的靠蒸發器的空氣吸入方向的上風側爲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從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可防止液冷 媒的流出,可穩定進行膨脹閥的控制。 又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具有冷媒出口從其出口側槽爲了使冷媒導出,而前述 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之中,從冷媒出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使配置於最遠位置的孔的剖面積’設定在7 m m 2以下爲佳 〇 即採用本構成時,則可使冷媒的分散性更進一步提高 〇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能順暢進行冷媒流出 ,例如使前述冷媒出口 ’設於前述出口側槽中的長度方向 中間位置所構成,又使前述冷媒出口 ’設於前述出口側槽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Α7 Β7 五、發明说明(8 ) 中的長度方向端部位置所構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使前述出口側槽內中的 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及前述熱交換管的端部之間的剖面 積,是設定爲對前述熱交換管的通路剖面積的1〜5倍的 範圍內爲佳。 即藉由採用本構成,可防止偏流防止用抵抗板及管端 部間的流路抵抗增大,並且可確保在集管頭構件內部適當 的空間。 又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 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的剖面積總和,是設定成比前述下流 側熱交換管群中的熱交換管的通路剖面積總和更大所構成 〇 即採用本構成時,可抑制通路抵抗的增大,並且可使 冷媒的分散性更進一步提高。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爲了達成通路抵抗的 減少及冷媒的分散性提高,使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 前述冷媒通過孔的形狀,形成爲圓形所構成,又使前述偏 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的形狀,將熱交換管 的寬度方向做爲長軸設定成長圓形或長方形所構成爲佳。 另外,本發明中,在前述兩熱交換管群間使相互對應 的熱交換管彼此之間是一體化所構成,又使前述熱交換管 ,是由壓ώ成形以所獲得的壓出管所構成。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可設定減小熱交換管 的管高度’例如,使前述熱交換管的管高度,是設定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71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0 . 75〜1 · 5mm範圍內。 •私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第3發明的蒸發器,其發明要旨是具備有:在隔著 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 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 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集 管頭構件;而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由出入側 間隔構件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使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由經沖壓成形的至少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 所構成,並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由冷媒回 轉側間隔構件間隔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並且由設於該 間隔構件的連通孔使兩槽連通,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入 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結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 件的流入側槽,並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 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出口側槽,並且 另外一端連結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出側槽, 而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 管群、前述流入側槽、前述連通孔、前述流出側槽、及前 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 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所構成 〇 本第3發明中,與上述第1及第2發明同樣,將冷媒 通路,因爲形成簡單的U字狀,所以可減低冷媒的流路抵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第9111307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 A7 B7 民國92年7月22曰修正 五、發明説明(10) 抗,並且可使冷媒的分散性提高。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另外,做爲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因爲使用金屬板材料 的沖壓成形品,所以例如從捲繞成螺旋狀的金屬原板進行 連接,可生產集管頭構成構件,可使生產效率提高。 而且,因爲將集管頭構成構件利用板材加以構成,所 以做爲該構成構件,至少在單面可使用積層焊料材或犧牲 金屬材等金屬包層材的硬焊板,所以可提高硬焊性及耐鈾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具有: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貫通固定各熱交換管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 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集管頭蓋,而前述冷媒回轉 側間隔構件,是使構成前述集管頭蓋的金屬板材料的中間 領域沿著長度方向藉由折疊所形成爲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因爲由沖壓成形可一體地形成間隔 構件,可達成更進一步生產性的提高。進而因爲使間隔構 件利用重疊的板部分所構成,所以做爲間隔構件可獲得充 分的強度,將集管頭構件的耐壓性,可更進一步的提高。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在前述冷媒回轉側間 隔構件,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的間隔設有卡合突起,並 在前述集管頭板的中間,對應於前述卡合突起,沿著長度 方向隔著預定的間隔設有卡合孔,使前述卡合突起,插入 於前述卡合孔的狀態下,利用鎖緊處理所固定爲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對集管頭板將集管頭蓋的定位固定 ,可更正確進行。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ΐ〇χ297公楚) 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使構成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的金屬板材,至少在單面利用積層焊料材的銘 硬焊板所形成爲更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則將蒸發器全體的硬焊性可更進一 步提局。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在前述硬硬焊板的外 面側積層有焊料材,並且在該焊料材層含有鋅爲更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則在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外表 面,可確實形成犧牲金屬層,可使耐鈾性提高。 進而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前述集管頭蓋的板厚 ’是設定成比前述集管頭板的板厚更薄。 即採用本構成時,則可確保充分的耐壓性,並且使集 管頭構件的小型輕量化,進而可達成蒸發器本身的小型輕 量化。 進而本第3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前述出入側集管 頭構件,是由沖壓成形的至少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 成爲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採用本構成時,則可使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生產效 率及硬焊性等進一步提高。 又本第3發明中,是將出入側集管頭構件,與上述冷 媒回轉側間隔構件同樣,構成如下爲佳。 即,本第3發明中,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其構成 可採用具有:貫通固定各熱交換管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 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集管頭蓋,而前述出入側間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12) 隔構件,是構成前述集管頭蓋的金屬板材料的中間領域沿 著長度方向藉由折疊所形成爲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進而本第3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在前述出入側間 隔構件的前端,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的間隔設有卡合突 起,並在前述集管頭板的中間,對應於前述卡合突起,沿 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的間隔設有卡合孔,使前述卡合突起 ,插入於前述卡合孔的狀態下,由鎖緊處理所固定爲佳。 進而本第3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構成前述出入側 集管頭構件的金屬板材,至少在單面由積層焊料材的鋁硬 焊板所形成爲更佳。 進而本第3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在前述出入側集 管頭構件的硬焊板的外面側積層有焊料材,並且在該焊料 材層含有鋅爲更佳。 進而本第3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前述出入側集管 頭構件中的集管頭蓋的板厚,是設定成比前述集管頭板的 板厚更薄爲佳。 本第4發明的蒸發器,其發明要旨是具備有:在隔著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管及;集集蓋槽 換·,件側 側頭側 交心構轉入管口 熱鐵頭回出集入 側的管媒:側成 流置集冷有入隔 上配側的具出間 的列入置是的了 管並出配,側爲 換向的所件面部 交方置側構一內 熱後配端頭的的 的前所一管板件 數呈側外集該構 複,端另側蓋頭 置群一的入覆管 配管的群出能集 列換群管述成側 並交管換前裝入 使熱換交且安出 隔側交熱;及述 間流熱兩件、前 的下兩著構板將 定及著沿頭頭及 預群沿及管管 、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及出口側槽的間隔構件,而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是具有: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 面側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而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 板及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之中的一方,是由經壓衝成 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使剩下的一方,是由壓出成 形品所形成,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 的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前述入 口側槽,同時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 頭板,並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 貫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前述出口側槽 ,同時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 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 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 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被蒸發所構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第4發明中,與上述第3發明同樣,將冷媒通路, 因爲形成爲簡單的U字狀,所以可減低冷媒的流路抵抗, 並且可使冷媒的分散性提高,進而在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 件中,可達成生產性、硬焊性及耐蝕性的提高。 又本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中的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及出入側集管頭蓋之中的一方 ,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使剩下一方 ,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爲佳。 即採用本構成時,則出入側集管頭構件中,也可達成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Μ) 生性及硬焊性等的提高。 本第5發明,是用以特定上述第1發明的蒸發器製造 過程的一態樣。 即本第5發明,其發明要旨是就包含有:用以準備複 數的熱交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呈前後方向並列配 置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用以準備 入口側槽的製程,該槽是沿著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 端側所配置;及用以準備出口側槽的製程,該槽是沿著前 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及用以準備冷媒回 轉用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 側所配;及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 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上流側 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冷 媒回轉用構件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 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 ;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的硬焊製程;並使流入於 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前述 冷媒回轉用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 出口側槽,另外形成冷媒迴路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 ,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本第5發明中,是可確實製造上述第1發明的蒸發器 〇 又第5發明中,爲了達成生產性提高,將前述複數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麓) _ 17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⑹ 硬焊製程’可採用藉由爐中硬焊處理總括進行。 本第6發明’是用以特定上述第2發明的蒸發器製造 過程的一態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本第6發明,其發明要旨是就包含有··用以準備熱 交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並列配置於前後方向的上 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用以準備出入側 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 所配置,使內部利用間隔構件間隔成前後,並使一方側做 爲入口側槽所構成,並且使另一方側做爲出口側槽所構成 ;及用以準備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沿 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及將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 管頭的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 管頭構件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 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出口側槽 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 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硬焊 製程;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 熱交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 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形成冷媒迴路使 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本第6發明中,是可確實製造上述第2發明的蒸發器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6) 又第6發明中,爲了達成生產性提高,將前述複數的 硬焊製程,可採用藉由爐中硬焊處理總括進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第7發明,是用以特定上述第3發明的蒸發器製造 過程的一態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本第7發明,其發明要旨是包含有:用以準備熱交 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並列配置於前後方向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用以準備出入側集 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利用出入側間隔構件使內部間 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並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 所配置;及用以準備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 件是由沖壓成形後至少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成,利 用冷媒回轉側間隔構件使內部間隔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 ’並且藉由設於該間隔構件的連通孔使兩槽連通,沿著兩 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製程;及將前述上流側 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出入側 集管頭的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 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的流入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 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 頭構件的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的流出側槽的硬焊製程;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 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前述流入側槽 、前述連通孔、前述流出側槽、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1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I7) 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用以形成冷媒迴路使流通兩 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本第7發明中,是可確實製造上述第3發明的蒸發器 〇 又第7發明中,爲了達成生產性提高,將前述複數的 硬焊製程,可採用藉由爐中硬焊處理總括進行。 本第8發明,是用以特定上述第4發明的蒸發器製造 過程的一態樣。 即本第8發明,其發明要旨是包含有:用以準備熱交 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並列配置於前後方向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用以準備出入側集 管構件和冷媒回轉側集管構件的製程,其中,出入側集管 頭板構件具有出入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 面側的出入側集管頭蓋、及將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 部爲了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的間隔構件,並沿著兩 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且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具有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 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並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 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之中的一方,由經沖壓成形後的 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使剩下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 成,並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製程;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 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前述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前述入 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 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2〇 - 55238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的前述集管頭板的硬焊製程;及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 的前述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將前 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硬焊固定 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前述集管頭板的硬焊製程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 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用以形成冷媒迴路使 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本第8發明中,是可確實製造上述第4發明的蒸發器 〇 又第8發明中,爲了達成生產性提高,將前述複數的 硬焊製程,可採用藉由爐中硬焊處理總括進行。 進而第8發明中,採用在進行前述爐中硬焊處理前, 在前述集管頭構件的表面進行含鋅的焊劑塗布,在表面形 成鋅擴散層爲佳。 即這種情況下,在集管頭構件的外表面可確實形成犧 牲金屬層,可使耐蝕性提高。 本第9發明,是用以特定可適用於上述第3或第4發 明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 即本第9發明,其發明要旨是一種蒸發器的出入側集 管頭構件,針對具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 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1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的蒸發器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其 特微爲具備有:爲了貫通固定前述各熱交換管的端部的集 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前述集管頭板的集管頭蓋;及將 由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將所包圍的中空部間隔成 前後,且爲了形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的間隔構件;並使 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之中至少其中一方,由經沖 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 媒,導入到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並且使流通前述下流 側熱交換管群的冷媒,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所構成。 本第9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使前述集管頭板及前 述集管頭蓋的雙方,是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所形 成,並且前述間隔構件,是藉由使構成前述集管頭蓋的金 屬板材料的中間領域沿著長度方向折疊,而在前述集管頭 蓋一體地形成,或使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之中其 中的一方,是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 使剩下的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爲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第1 0發明,是用以特定可適用於上述第3或第4 發明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即本第1 0發明,其發明要旨是一種蒸發器的冷媒回 轉側集管頭構件,針對具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 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的蒸發器的冷媒回轉側集管 頭構件,其特微爲具備有:爲了貫通固定前述各熱交換管 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前述集管頭板的集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 頭蓋;及由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將所包圍的中空 部間隔成前後’而形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並具有連通 兩槽間的連通孔的間隔構件;並使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 管頭蓋之中至少其中一方,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 所形成,使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冷媒’導入到前 述流入側槽,並通過前述連通孔導入到前述流出側槽,並 且使前述流出側槽的冷媒,導入到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所構成。 本第1 0發明中,其構成可採用:前述集管頭板及前 述集管頭蓋的雙方,是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所形 成,並且前述間隔構件,是藉由使構成前述集管頭蓋的金 屬板材料的中間領域沿著長度方向折疊,而在前述集管頭 蓋一體地形成,或使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之中其 中的一方,是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 使剩下的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爲佳。 本第1 1發明,是用以特定利用上述第1發明的蒸發 器的冷凍系統。 即本第1 1發明,其發明要旨是一種冷凍系統,針對 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媒利用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言亥 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壓,將該減壓冷媒由蒸發器所 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前述 蒸發器是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 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 榮向並列配置的鐵心;及沿著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襞·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3- 55238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21 ) 端側所配置的入口側槽;及沿著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的 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口側槽;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 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用構件;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 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入口側槽,並且使另 外一端連通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使前述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口側槽,並 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使流入到 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前述 冷媒回轉用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 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 熱交換並被蒸發所構成。 本第1 2發明,是用以特定利用上述第2發明的蒸發 器的冷凍系統。 即本第1 2發明,其發明要旨是一種冷凍系統,針對 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媒利用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 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壓,將該減壓冷媒利用蒸發器 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前 述蒸發器是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 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 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 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 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並使前述出入側集 管頭構件的內部利用間隔構件間隔成前後,使一方側做爲 入口側槽所構成,並且使另一方側做爲出口側槽所構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 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 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出口側 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 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 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所構成。 本第1 3發明,是用以特定利用上述第3發明的蒸發 器的冷凍系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本第1 3發明,其發明要旨是一種冷凍系統,針對 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媒利用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 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壓,將該減壓冷媒利用蒸發器 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前 述蒸發器是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 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 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 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 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並使前述出入側集 管頭構件的內部利用出入側間隔構件使內部間隔成入口側 槽及出口側槽,而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由經沖 壓成形後的至少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成,並利用冷 媒回轉側間隔構件使內部間隔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且藉由設於該間隔構件的連通孔使兩槽連通’並使前述上 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入側 集管頭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於前述冷媒 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入側槽,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出 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 件的流出側槽’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 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前述流入側槽、前述連通孔、前述流 出側槽、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 ,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 被蒸發所構成。 本第1 4發明,是用以特定利用上述第4發明的蒸發 器的冷凍系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本第1 4發明,其發明要旨是一種冷凍系統,針對 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媒利用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 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壓,將該減壓冷媒利用蒸發器 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前 述蒸發器是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 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 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 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及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 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而前述出入側集管 頭構件’是具有:出入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 的一面側的出入側集管頭蓋、及將前述爲了出入側集管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_ 552382 A7 _ B7 五、發明説明(2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構件的內部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的間隔構件,而前 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 並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 之中的一方,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 使剩下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 頭板,連結於前述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 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 各熱交換管的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連結 於前述出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 轉側集管頭板,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 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 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 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所構成。 【圖面的簡單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笱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1圖A是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前視圖 〇 第1圖B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側視圖。 第2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斜視圖。 第3圖是顯示將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上側部進行分 解斜視圖。 第4圖是顯示將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下側部進行分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解斜視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5圖是顯示將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上側集管頭構 件周邊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第6圖是顯示將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下側集管頭構 件周邊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第7圖是顯示將適用於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的熱交 換管放大的剖面圖。 第8圖是顯示適用於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的管構件 斜視圖。 第9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中的冷媒流動斜 視圖。 第1 0圖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中管高度及交 換熱量比的關係曲線圖。 第1 1圖是顯示將本發明第1變形例的蒸發器上側部 分解的斜視圖。 第1 2圖是顯示將第1變形例的蒸發器上側集管頭構 件周邊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¾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1 3圖是顯示將本發明第2變形例的蒸發器上側部 分解的斜視圖。 第1 4圖是顯示將第2變形例的蒸發器上側集管頭構 件周邊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第1 5圖A是顯示第3變形例的蒸發器前視圖。 第15圖B是顯示第3變形例的蒸發器平面圖。 第1 6圖是顯示第4變形例的蒸發器的偏流防止用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〆297公釐)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抗板平面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1 7圖是顯示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中的上側 集管頭構件的出口側槽周邊的側視剖面圖。 第1 8圖是顯示將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上側 集管頭構件周邊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第1 9圖是顯示將第2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下側集管頭 構件周邊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第2 0圖A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上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板側視剖面圖。 第2 0圖B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上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板平面圖。 第2 1圖A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上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蓋側視剖面圖。 第2 1圖B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上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蓋前視剖面圖。 第2 2圖A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下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板側視剖面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2 2圖B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下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板平面圖。 第2 3圖A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下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蓋側視剖面圖。 第2 3圖B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下側集管頭構件中 的集管頭蓋平面圖。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 【圖號說明】 1…鐵心, 2…波紋散熱片, 3…側板,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管構件, 6…上流側熱交換管, 6 a、7 a …熱交換路, 6 b、7 b…內部散熱片, 7…下 流側熱交換管, 8…連結片, 1 〇…上側集管頭 構件, 1 1…入口側槽, 1 1 a…冷媒入口, 1 1 b…連接管, 1 2…出口側槽, 1 2 a…冷 媒出口, 1 5、5 5…集管頭罩, 2 0、6 0 ··· 集管頭板, 21、61…管安裝孔, 22、 6 2…卡合孔, 3 0、7〇…集管頭蓋, 31 7 1…間隔壁, 3 2、7 2…卡合突起, 41 分流用抵抗板, 4 1 a…冷媒通過孔, 4 2…偏 流防止用抵抗板, 5 ◦…下側集管頭構件, 5 1 •••流入側槽, 5 2 …流出側槽, 7 1 a…切 口狀連通孔, P 1 …上流側熱交換管群, P 2 ··· 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至第6圖是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 圖。如此等圖所示,該蒸發器,是做爲汽車冷氣用冷凍系 統的蒸發器所使用,其基本構成具備有:構成熱交換部的 鐵心(1 )、及沿著鐵心(1 )上端所配置做爲出入側集 管頭構件的上側集管頭構件(1 〇 )、及沿著鐵心(1 )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8 ) 下端所配置做爲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下側集管頭構件 (5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鐵心(1 ),是具備有··複數的扁平形狀的管構件( 5 )、及複數的波紋散熱片(2 )。 管構件(5 ),是以鋁或其合金的壓出成形品一體具 有所構成的:配置於鐵心(1 )前列側的扁平的下流側交 換管(7 )、及對下流側交換管(7 )所並設,並配置於 鐵心(1 )後列側的扁平的上流側交換管(6 )、及連結 此等兩管(6 ) ( 7 )的連結片(8 )。 在各熱交換管(6) (7),是沿著長度方向(壓出 方向),使複數的熱交換路(6 a ) ( 7 a )形成爲並列 狀,並且在各熱交換路(6a) (7a)的內周壁面,使 內散熱片(6b) (7b) —體形成爲內方突出狀。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使上述構成的管構件(5 )及波紋散熱片(2 )交替 積層配置於鐵心寬度方向,並且在兩側端部的波紋散熱片 (2 )的外側使側板(3 )積層配置,形成有鐵心(1 ) 。藉此,利用複數的管構件(5 )中的上流側各熱交換管 (6 ),形成做爲第1通路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P 1 ) ,並且利用下流側的各熱交換管(7 ),形成做爲第2通 路的下流側熱交換管群(P 2 )。 於此,本實施形態中,管高度(Η ),是設定爲 〇.75〜1. 5mm,較佳是下限値爲1·〇mm以上 〇 又,熱交換管C6) (7)的各寬度,設定爲12〜 -3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 1 8 m m,使管(6 ) ( 7 ) —體化的管構件(5 )的寬 度,設定爲32〜38mm爲佳。另外管(6) (7)中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的外周壁的壁厚,設定爲0.175〜0·275mm爲 佳。又用以間隔管(6 ) ( 7 )中的熱交換路(6 a )( 7 a)的間隔壁的壁厚,設定爲〇 . 175〜0 . 275 m m爲佳,該間隔壁的間距,設定爲〇 . 5〜3 · 0 m m 爲佳。另外熱交換管(6 ) ( 7 )兩端部中的外面側的曲 率半徑C外R ) ’設定爲0 _ 3 5〜〇 . 7 5 m m爲佳。 另外’波紋散熱片(2 )的高度(散熱片高度),設 定爲7 . 0〜1 0 m m爲佳,散熱片(2 )的間距(散熱 片間距),設定爲1 · 3〜1 · 8 m m爲佳。 即,採用此等數値範圍內的構成時,可獲得良好的熱 交換性能。 尙有,本實施形態中,熱交換管(6 ) ( 7 ),相互 形成爲一體,但不僅限定於此,本發明中,將兩管(6 ) (7 )分別各別形成也可。進而熱交換管(6 ) ( 7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是不限定於壓出成形品,例如將板材加以彎曲加工,用以 內裝內散熱片的彎曲加工品,或將板材加以滾壓加工,利 用形成熱交換路的滾壓成形品所構成也可。 進而本發明中,取代波紋散熱片(2 ),使用板散熱 片也可。 如第1圖至第6圖所示,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 是在鐵心(1 )的上端部沿著鐵心寬度方向所配置,具有 集管頭板C20)、及集管頭蓋(30)、及分流用抵抗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0) 板(4 1 )、及偏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集管頭板(2 0 ),是別在前半領域及後半領域,沿 著長度方向在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有複數的管安裝孔( 2 1)。 集管頭蓋C 3 0 ),是將集管頭板(2 0 )的上面側 從上方配置成覆蓋,並在下面側中的前後方向中間位置, 連接於長度方向(鐵心方向)並使延伸的間隔壁(3 1 ) 形成爲一^體。 而且,藉由此等集管頭板(2 0)及集管頭蓋(3 0 )所包圍,在間隔壁(3 1 )的前方位置,沿著鐵心寬度 方向延伸形成管形狀的出口側槽(1 2 ),並且在間隔壁 (3 1 )的後方位置,沿著鐵心寬度方向延伸形成管形狀 的入口側槽(1 1 )。 進而集管頭蓋(30),在對應於長度方向中間位置 中的入口側槽(1 1 )的位置,形成冷媒入口( 1 1 a ) ,並且在對應於出口側槽(1 2 )的位置形成冷媒出口( 12a)。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外’在入口側槽(1 1 )內,將其內部間隔成上下 的態樣’安裝有分流用抵抗板(4 1 )。該在分流用抵抗 板(4 1 ),沿著長度方向在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有複 數的冷媒通過孔(4 1 a )。該冷媒通過孔(4 1 a )中 ,定位於冷媒入口( 1 1 a )近傍的通過孔(4 1 a )的 孔徑’換句話說使定位於長度方向中間的通過孔(4 1 a )的孔徑形成最小,從該中間位置沿著朝向端部位置,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3-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1 ) 孔徑逐漸形成變大。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出口側槽(1 2 )內,將其內部間隔成上下的態樣 ’安裝有偏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在該偏流防止用抵 抗板(4 2 ),沿著長度方向在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孔 徑完全相等複數的冷媒通過孔(4 2 a )。 又如第1圖所示,在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的兩側 開口部,安裝有集管頭罩(1 5 ),使兩端開口部分別閉 塞成氣密狀。 進而在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的冷媒入口( 1 1 a )及冷媒出口(12a),連結固定有連通於此等出入口 (11a) (12a)的連接管(lib) (12b)。 尙有,本實施形態中,是將分流用抵抗板(4 1 )和 偏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對集管頭板(2 0 )和集管頭 蓋(3 0 ),各別形成,但本發明中,是將此等抵抗板( 41) (42)在集管頭板(20)和集管頭蓋(30) 一體形成,或將間隔壁(3 1 )在集管頭板(2 0 )側一 體形成,或另外將間隔壁(3 1 )各別設置也可。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以上構成的上側集管頭構件(1 〇 )中的集管頭板 (2 0 )的各管安裝孔(2 1 ),使上述鐵心(1 )的熱 交換管(6 ) ( 7 )的上端固定成插通的狀態。此時,上 流側熱交換管(6 ),是連通連接於入口側槽(1 1 )內 ,並且下流側熱交換管(7 ),是連通連接於出口側槽( 12)。 另外,如第4圖及第6圖所示,下側集管頭構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2 ) 5 0),是在鐵心(1 )的下端部沿著鐵心寬度方向所配 置,具有集管頭板(60) '及集管頭蓋(70)。 集管頭板(6 0 ),是分別在前半領域及後半領域, 沿著長度方向在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有複數的管安裝孔 (61)〇 集管頭蓋(7 0 ),是將集管頭板(6 0 )的下面側 從下方配置成覆蓋,並在上面側中的前後方向中間位置, 連接於長度方向(鐵心寬度方向)並延伸形成有間隔壁( 7 1)。進而該間隔壁(7 1 ),是在長度方向隔著預定 的間隔,形成有複數的切口狀連通孔(7 1 a )。 而且藉由集管頭板(6 0)及集管頭蓋(70)所包 圍,在間隔壁(7 1 )的後方位置,沿著鐵心寬度方向連 接並延伸形成管形狀的流入側槽(5 1 ),並且在間隔壁 (7 1 )的前方位置連接於鐵心方向並延伸形成管形狀的 流出側槽(5 2 )。該情形,流入側槽(5 1 )及流出側 槽(5 2 )間,是藉由形成於間隔壁(7 1 )的切口狀連 通孔(7 1 a )所連通。 又如第1圖所示,在下側集管頭構件(5 0 )的兩側 開口部,安裝有集管頭罩(5 5 ),並使兩端開口部分別 閉塞成氣密狀。 尙有,本發明中,是將下側集管頭構件(5 0 )的間 隔壁(7 1 ),在集管頭板(6 0 )側一體形成,或另外 設置也可。 在上述構成的下側集管頭構件(5 0 )中的集管頭板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35-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3) (6 〇 )的各管安裝孔(6 1 ),使上述鐵心(1 )的熱 交換管(6 ) ( 7 )的下端固定成插通的狀態。此時,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流側熱交換管(6 ),是連通連接於下側集管頭構件( 5 0 )內的流入側槽(5 1 ),並且下流側熱交換管(7 ),是連通連接於流出側槽(5 2 )。 如以上構成的第1實施形態的蒸發器,是使各構成構 件,由鋁或其合金,進而至少在單面積層焊料材的鋁硬焊 板等所構成,將此等構成零件,根據必要通過焊料材組裝 成預定的蒸發器形狀加以暫時固定。將該暫時固定後的暫 時組裝品,在爐中利用總括硬焊,將全體加以連結一體化 〇 理所當然,本發明中,各構成構件的連結方法是無特 別限定,以任何程序進行組裝皆可。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以上構成的蒸發器,是將其前面側(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P 2側)做爲空氣取入側,將背面側(上流側熱交換管 群P 1側)做爲空氣導出側,與壓縮機、凝縮器及減壓裝 置一起搭載做爲汽車的冷凍循環。而且,使通過壓縮機、 凝縮器及減壓裝置的霧化狀態的氣液混相的2相冷媒,通 過上述蒸發器的冷媒入口( 1 1 a )導入到上側集管頭構 件(1 0 )的入口側槽(1 1 )內。 導入到入口側槽(1 1 )內的冷媒’是利用分流用抵 抗板(4 1 ),分散於槽(1 1 )的長度方向,並通過抵 抗板(4 1 )的各冷媒通過孔(4 1 a )。此時’冷媒’ 是利用慣性,將冷媒入口( 1 1 a )近傍的冷媒通過孔( -3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1a),即將長度方向中間位置的冷媒通過孔(4 1 a )用更多比率進行通過,但本實施形態中,是利用抵抗板 4 1 ,爲了使冷媒流速下降,所以使冷媒順暢分散於長度 方向,並通過各冷媒通過孔(41a)。而且,本實施形 態中,用以縮小抵抗板(4 1 )中的中間位置的冷媒通過 孔(4 1 a )的孔徑,沿著朝向端部位置爲了將孔徑加大 形成,所以使各冷媒通過孔(4 1 a )中的冷媒通過量分 別適度被限制,並使冷媒,均等地通過各冷媒通過孔( 4 1a),所以在這一點,也可使冷媒非常有效分散於長 度方向。 導入於上流側熱交換管群(P 1 )的冷媒,是通過各 管(6 )導入到下側集管頭構件(5 0 )的流入側槽( 5 1 )後,通過間隔壁(7 1 )的切口狀連通孔(7 1 a ),並導入到流出側槽(5 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因此,通過上流側熱交換管群(P 1 )的冷媒,是因 爲均等分散於各熱交換管(6 ),所以使該均等分散狀態 維持成良好的狀態下,通過下側集管頭構件(5 0 )的流 入側槽及流出側槽(5 1 ) (52),均等分散導入到下 流側熱交換管群(P 2 )的各管(7 )。 通過下流側的各熱交換管(7 )後的冷媒,是導入到 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的出口側槽(1 2 ),並利用偏 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藉由賦予適當的抵抗,跨越槽( 1 2 )的長度方向全區獲得均等的壓力平衡,確實防止偏 流,並使冷媒通過抵抗板(4 2 )的各冷媒通過孔( -3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苟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35 ) 1 I 4 2 a ) ,從冷媒出1 ](1 2〔 i )流出。 1 1 I 因 此 ,冷媒是在 出口側槽 (1 2 )內 5 利 用 偏 流 防 止 1 1 I 用 抵 抗 板 (4 2 )爲 了防止偏 流,所以在 下 流 側 熱 交 換 管 請 1 1 群 ( P 2 )也有效防 止冷媒偏 流,冷媒是 在 下 流 側 各 熱 父 閲 1 I 讀 1 換 管 ( 7 ),形成更確實均等分散並進行通 [過 [° 背 面 1 | 從 上 側集管頭構 件(1 0 )的冷媒出 P ( 1 2 a ) 流 1 古 1 I 出 的冷 媒 ,是返回到冷媒循環中的壓縮機。 事 項 再 1 1 另 外 ,通過上流側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 P 1 ) ( 怪 寫 本 % P 2 ) 的 冷媒,是將 鐵心(1 )從其前面 側 吸 入 的 空 氣 ( 頁 1 1 A ) 則 利 用熱交換, 從空氣( A )用以吸 收 熱 並 進 行 蒸 發 1 I 氣 化 0 又 利用熱的吸 收被冷卻 後的空氣( A ) 是 從 鐵 心 1 1 | ( 1 ) 的 背面側流出 ,並送入到車內。 1 訂 如 以 上,若依據 本實施形 態的蒸發器 則 因 爲 冷 媒 是 1 1 在 上 流 側 及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 (P 1 )( P 2 ) 的 各 熱 交 1 1 換 管 ( 6 )(7 )均 等分散並 進行通過, 所 以 將 冷 媒 在 1 J 管 群 ( P 1 ) ( P 2 )的全域 ,即在鐵心 ( 1 ) 的 全 域 可 • | 非 常有 效 進行熱交換 ,可使熱交換性能提高 〇 1 1 進 而 本實施形態 中,僅使 冷媒在2個 管 群 ( P 1 ) ( 1 1 P 2 ) 通 過因爲形成 簡單的U 字狀的冷媒 通 路 7 所 以 可 使 1 I 冷 媒 的 流 路抵抗減少 。因此, 可縮小冷媒 的 通 過 剖 面 積 5 1 1 I 可 減 小 各 熱交換管( 6 ) ( 7 )的管高度 可 達 成 更 進 1 1 步 小 型 輕 量化及薄型 化。而且 ,藉由減小 管 高 度 不 使 蒸 1 1 發 器 大 小 變化,可使 熱交換管 (6 ) ( 7 ) 的 設 置 支 數 增 1 1 加 可 使 冷媒的分散 性更進一 步提尚’可 使 熱 交 換 性 能 更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38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6 ) 加提高。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本實施形態中,在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使配 置於其上壁及下壁間的間隔壁(3 i ),沿著長度方向進 行連續所形成,並且在下側集管頭構件(5 0 ),將配置 於其上壁及下壁間的間隔壁(7 1 ),沿著長度方向進行 連續所形成,所以利用此等間隔壁(3 1 ) (71),使 各集管頭構件(1 0 ) ( 5 0 )藉由被補強,可使兩集管 頭構件(1 0 ) ( 5 0 )的耐壓性提高。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將對應於上流側及下流側熱交換 管群(P 1 ) ( P 2 )的熱交換管(6 ) ( 7 )彼此之間 因爲採用一體形成的管構件(5 ),所以僅用以積層配置 該管構件(5 ),可組裝上流側及下流側的熱交換管(6 )(7 ) ’可簡單進行蒸發器組合作業。進而藉由連結兩 管群(PI) (P2)間的熱交換管(6) (7),可使 組裝強度提高。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蒸發器,將熱交換管的管高 度(Η )及交換熱量比(% )的關係,以第1 〇圖的曲線 表不。由冋曲線明白顯不’本發明的蒸發器中,管高度( Η )在0 _ 75〜1 . 5mm時換熱量比是最高,可適合 採用該管高度的熱交換管。 做爲參考’使用於一般的集管頭型的熱交換器的熱交 換管局度’是使用1 . 5〜3 _ Omm程度的熱交換管高 度爲適合’這是比起本實施形態的蒸發器具有接近2倍的 高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9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尙有,上述實施形態中,在上側集管頭構件(1 〇 ) 中的入口側槽(1 1 )及出口側槽(1 2 ),設有分流用 抵抗板(4 1 )及偏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但本發明 ,是不限定於此,例如第1 1圖及第1 2圖所示,省略偏 流防止用抵抗板(42),或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 省略分流用抵抗板(4 1 ),或進而,一起略分流用抵抗 板(4 1 )及偏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也可。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在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的 中間部上面,形成有冷媒入口( 1 1 a )及冷媒出口( 12a),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如第1 5圖所示, 在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的一端部,形成冷媒入口( 1 1 a )及冷媒出口( 1 2 a ),從集管頭端部位置進行 冷媒的導入及導出所構成也可。 經濟部智慧財產笱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如第1 6圖所示,將偏流防止用 抵抗板(42)的冷媒通過孔(42a),與其管寬度方 向中心位置,不如對蒸發器的空氣吸入方向配置於風上側 也可。進而該冷媒通過孔(42 a),是形成爲圓形也可 ,將熱交換管的寬度方向做爲長軸形成爲長圓形或長方形 也可。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如第1 7圖所示,將上側集管頭 構件(1 0 )的流出側槽(1 2 )內的抵抗板(4 2 )及 熱交換管(7 )的端部之間的間隙剖面積s (第1 7圖中 利用斜線做爲剖面線顯示),對熱交換管(7 )的通路剖 面積設定成1〜5倍爲佳。即採用該構成時,可防止偏流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8) 防止用抵抗板(4 2 )及管端部間的流路抵抗的增大,並 且在集管頭構件內部可確保適當的空間。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的蒸發器,是將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P 2 )側做爲前面,從下流側熱交換管群(P 2 )會g 吸入空氣(A ),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將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P 1 )側做爲蒸發器前面,從上流側熱交換管群 (P1)能吸入空氣(A)也可。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蒸發器的設置方向並無特別限定 ,設置成任何朝向皆可。 <第2實施形態> 第18圖及第19圖是顯不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蒸 發器圖。如此等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蒸發器,是使構成 出入側(上側)集管頭構件(1 0 )及冷媒回轉側(下側 )的集管頭構件(50)的集管頭板(20) (60)及 集管頭蓋(3 0 ) ( 7 0 ),利用沖壓成形的鋁(包含其 合金)製板材料所形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如第1 8圖至第2 0圖所示,上側集管頭構件( 1 〇 )的集管頭板(2 0 ),是對鋁製板材料,實施預定 的開孔加工之後,實施彎曲加工所形成。利用該沖壓成形 ,在集管頭板(2 0 ),是使用前後2列沿著長度方向隔 著預定的間隔,形成複數的管安裝孔(2 1 ),並且在前 後2列的管安裝孔(2 1 )間,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的 間隔,形成複數的卡合孔(2 2 )。 -4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3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第2 1圖所示上側集管頭蓋(3 0 ) ’是由比構成 上述集管頭板(2 0 )的板材的板厚更薄的鋁製板材料所 構成,對該板材實施預定的開孔加工之後’實施彎曲加工 所形成。利用該沖壓成形,在集管頭蓋(3 0 ),使中間 領域折疊,形成能突出於下方的間隔壁(3 1 ),並且在 各間隔壁(3 1 )的前端,對應於上述集管頭板(2〇) 的卡合孔(22),形成卡合突起(32)呈下方突出狀 〇 該集管頭蓋(30),是將上述集管頭板(20)的 上面側從上方配置能覆蓋的狀態下,使間隔壁(3 1 )前 端的卡合突起(32),插入於集管頭板(20)的卡合 孔(2 2 )並藉由鎖緊所固定。此時,利用集管頭板( 20)及集管頭蓋(3 0)所包圍,在間隔壁(3 1 )的 前方位置,沿著鐵心寬度方向延伸形成管形狀的出□側槽 (12) ’並且在間隔壁(3 1 )的後方位置,沿著鐵心 寬度方向延伸形成管形狀的入口側槽(1 1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第2 2圖所示,下側集管頭構件(6 〇 )的集管頭 板(60),是與上述集管頭板(2〇)同樣,是對纟呂製 板材料,實施開孔加工及彎曲加工所形成。利用該沖壓成 形’在集管頭板(6 0 ),是使用前後2列沿著長度方向 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複數的管安裝孔(6 1 ),並且在 前後2列的管安裝孔(6 1 )間’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 的間隔,形成複數的卡合孔(6 2 )。 又如第2 3圖所示,下側集管頭蓋(7 〇 ),是與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40 ) 述集管頭藎(3 0 )同樣’對薄壁的鋁製板材料,實施開 孔加工及彎曲加工所形成。利用該沖壓成形,在集管頭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0) ,使中間領域折疊,形成能突出於下方的間隔壁 (71) ,並且在各間隔壁(7 1 )的前端,對應於上述 集管頭板(60)的卡合孔(62) ’形成卡合突起( 7 2 )呈下方突出狀。進而在間隔壁(7 1 ),沿著長度 方向在隔著預定的間隔’形成連通孔(7 1 a )呈切口狀 〇 該集管頭蓋(7 0 )是將集管頭板(6 0 )的上面側 從上方配置能覆蓋的狀態下’使間隔壁(7 1 )前端的卡 合突起(72),插入於集管頭板(60)的卡合孔( 6 2 )並藉由鎖緊所固定。此時,利用集管頭板(6 0 ) 及集管頭蓋(7 0 )所包圍,在間隔壁(7 1 )的後方位 置,沿著鐵心寬度方向延伸形成管形狀的流入側槽(5 1 ),並且在間隔壁(7 1 )的前方位置連接於鐵心寬度方 向延伸形成管形狀的流出側槽(5 2 )。進而流入側槽( 5 1 )及流出側槽(5 2 )間,是通過形成於間隔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1 )的連通孔(7 1 a )所連通。 而且如第1 8圖及第1 9圖所示,在上側集管頭構件 (10)中的集管頭板(20)的各管安裝孔(21), 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插通鐵心(1 )的熱交換管(6 )(7 )上端的狀態下被固定,並且在下側集管頭構件( 50)中的集管頭板(60)的各管裝孔(61),插通 鐵心(1 )的熱交換管(6 ) ( 7 )下端的狀態下被固定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238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1) 〇 其他的構成,是因爲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實質上同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所以在同一或相當部分賦予同一編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〇 本第2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中,也與上述同樣,將蒸發 器構成構件,組裝成預定的蒸發器形狀並暫時固定,將該 暫時組製品,在爐中利用總括硬焊,將全體進行連結一體 化。 本第2實施形態的蒸發器中,也與上述同樣,可獲得 同樣的效果。 另外,做爲兩集管頭構件(1 0 ) ( 5 0 )的構成構 件(20) ( 3 0 ) ( 6 0 ) ( 7 0 ),因爲使用鋁板材 料的沖壓成形品,所以由捲繞成螺旋狀的鋁原板加以連接 ,可生產集管頭構成構件(20) (30) (60)( 70),可使生產效率提高。 進而因爲將集管頭構成構件(20) ( 3 0 ) (6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0 )利用板材加以構成,所以做爲構成構件(2 0 )( 3 0 ) ( 6 0 ) ( 7 0 ),至少在單面可利用焊料材 或金屬犧牲材等的金屬包層材所積層的硬焊板,所以可使 硬焊性提高。特別,在外表面側積層金屬包層材時,則在 該金屬包層材含有鋅(Ζ η),利用做爲金屬犧牲材層所 構成,可使防蝕性提高。 又因爲使兩集管頭構件(1 0 )( 5 0 )的間隔壁( 3 1) ( 7 1 )做爲補強壁發揮功能,所以可減小集管頭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楚) 55238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2) 高度,且可薄化板厚,並且可充分確保強度,所以可達成 小型輕量化。特別間隔壁(3 1 ) (71),因爲將板材 _(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折疊成2重所形成,所以使板厚薄化$並可充分確保強度 ’更進一步可達成小型輕量化。· 尙有,本第2實施形態中,在集管頭構件(1 0 )( 5 0 )的內部,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設有分流用抵 抗板(4 1 )和偏流防止用抵抗板(4 2 )也可。 又,本實施形態中,將構成集管頭構件(1 0 )( 50)的集管頭板(20) (60)及集管頭蓋(30) (7 〇 )全部利用鋁製板材所形成,但本發明中,將此等 的一部分利用鋁的壓出成形品所形成也可。 又在集管頭構成構件的一部分,使用壓出成形品時, 則在其本身,因爲形成金屬犧牲層有所困難,所以在總括 硬焊之前,將壓出成形品利用含鋅的焊劑進行塗布,在外 表面可形成鋅擴散層(犧牲層),可使防蝕提高。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又,本第2實施形態中,也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 ,冷媒入口及冷媒出口的形成位置、和空氣的吸入方向、 蒸發器的設置方向,並無特別限定。 如以上,若依據本第1至第4發明的蒸發器,則將冷 媒通路,因爲形成爲簡單的U字狀,所以可使冷媒的流路 抵抗減少。因此,可縮小冷媒的通路剖面積,可減小熱交 換管的管高度,可達成小型輕量化及薄型化。進而,藉由 減小管高度,不使鐡心尺寸增大,因爲可使管設置支數增 加,所以可使冷媒的分散性提高,可使熱交換性能改善。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〇χ;297公釐) . 45- " 552382 A7 B7 五、發明説明(4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特別第3或第4發明的蒸發器中,做爲集管頭構件,因爲 使用金屬製板材料的沖壓成形品,所以可達成生產性的提 高,並且藉由使用硬焊板,可有效達成硬焊性的提高及耐 蝕性的改善。 本第5至第8發明,是爲了用以特定上述第1至第4 發明蒸發器的製造過程,所以可確實製造上述蒸發器。 本第9或第1 0發明,是爲了用以特定可適用於上述 第3或第4發明蒸發器的集管頭構件,所以可更進一步確 實製造上述蒸發器。 丁 本第1 1至第1 4發明,是爲了用以特定使用上述第 1至第4發明蒸發器的冷凍系統,所以可更確實獲得上述 效果。 因此所使用的用語及說明,是爲了說明有關本發明的 實施形態所使用的用語,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在 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不脫離其精神爲限,可容許任 何設計變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本發明的蒸發器、蒸發器的製造方法、蒸發 器用集管頭構件及冷凍系統,是由於可達成小型輕量化, 且可使熱交換性能提高,所以特別適合可使用於汽車冷氣 用冷凍循環。 f
4D

Claims (1)

  1. 552382 A8 B8 C8 D8 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91 1 1 307 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2年7月22日修正 1 . 一種蒸發器,其特微爲具備有: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沿著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Λ D彻1 槽;及 沿著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α側 槽;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用 構件; 且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在前述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在前述冷媒 回轉用構件, . 並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在前述出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在前述冷媒 回轉用構件, 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 ’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中, --------Φ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巾家標準(CNS ) ( 210X297公董): 552382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在前述入口側槽,爲了將冷媒分流於槽長度方向設有分流 用抵抗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在前述出口側槽,爲了防止冷媒偏流設有偏流防止用 抵抗裝置。 4.一種蒸發器,其特微爲具備有:在隔著預定的間 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 側熱交換管群3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 且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利用間隔構件間隔 成前後,並使一方側形成入口側槽,並且使另一方側做爲 出口側槽,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結 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 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出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結於 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 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_家祿準(CNS ) Α4· ( 21()χ297公幻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中, 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貫通固定各熱交換管的 一端的出入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 出入側集管頭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貫通固定各熱 交換管的另外一端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 蓋該板的另一面側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在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中的前述入口側槽的內部, 爲了使冷媒分流於槽長度方向設有分流用抵抗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中, 前述分流用抵抗裝置,是將前述入口側槽間隔成上下,且 以沿著槽長度方向隔著間隔形成複數冷媒通過孔的分流用 抵抗板所構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中, 前述分流用抵抗板中的複數冷媒通過孔,是使其孔徑不同 地形成。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中 ,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具有冷媒入口爲了導入冷媒到 其入口側槽,使前述分流用抵抗板中的複數冷媒通過孔, 隨著從前述冷媒入口遠離,而使孔徑變大地形成/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摞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中,_前述冷媒入口,是設於前述入口側槽中的長度方向中 間位置,而前述分流用抵抗板中的複數冷媒通過孔之中, 對於槽長度方向中間位置的冷媒通過孔,使端部位置的冷 媒通過孔的孔徑變大地形成。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冷媒入口,是設於前述入口側槽中的長度方向端 部位置。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 其中,在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中的前述出口側槽的內部 ,爲了防止冷媒的偏流設有偏流防止用抵抗裝置。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裝置,是將前述出口側槽間隔成 上下,且以沿著槽長度方向隔著間隔形成複數的冷媒通過 孔的偏流防止用抵抗板所構成。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將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相鄰接的前述冷媒通過 孔的間隔,設定爲對於相鄰接的前述熱交換管的間隔的.1 〜4倍的範圍內。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配置在 前述熱交換管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的靠蒸發器的空氣吸入 方向的上風側。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冷媒出口爲了從其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口側槽使冷媒導出,而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 媒通過孔之中,使配置於從冷媒出口最遠位置的孔的剖面 積,設定在7 m m 2以下所構成。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冷媒出□,是設於前述出口側槽中的長度方向中 間位置。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冷媒出口,是設於前述出口側槽中的長度方向端 部位置。 2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出口側槽內的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及前述熱交 換管的端部之間的剖面積,是設定爲對前述熱交換管的通 路剖面積的1〜5倍的範圍內。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的剖面積 總和,是設定成比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熱交換管的 通路剖面積總和更大。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的形狀, 是形成爲圓形。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中 ,前述偏流防止用抵抗板中的前述冷媒通過孔的形狀,是 設定成將熱交換管的寬度方向做爲長軸的長圓形或長方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 其中,在前述兩熱交換管群_相互對應的熱交換管彼此之 間是一體化。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 其中,前述熱交換管5是以由壓出成形所獲得的壓出管所 構成。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 其中,前述熱交換管的管高度,是設定在0·75〜 1 · 5 m m範圍內。 27·—種蒸發器,其特徵爲具備有: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並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由出入側間隔構 件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 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由經沖壓成形的至少 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成,並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 頭構件的內部由冷媒回轉側間隔構件間隔成流入側槽及流 出側槽,並且由設於該間隔構件的連通孔使兩槽連通, 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 結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入側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並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出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 連結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出側槽, 而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前述流入側槽、前述連通孔、前述流出側槽' 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 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貫通固定各熱 交換管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 的集管頭蓋, 而前述冷媒回轉側間隔構件,是藉由使構成前述集管 頭蓋的金屬板材料的中間領域沿著長度方向折疊所形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在前述冷媒回轉側間隔構件的前端,沿著長度方向隔 著預定的間隔設有卡合突起, 並在前述集管頭板的中間,對應於前述卡合突起,設 有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的間隔的卡合孔, 使前述卡合突起,插入於前述卡合孔的狀態下,由鎖 緊處理所固定。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構成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金屬板材,是至少 本紙張歧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祕(21〇χ297公羡)Γ7Ί ·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在單面由積層焊料材的鋁硬焊板所形成。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在前述金屬包層材的外面側積層有焊料材,並且在該 焊料材層含有鋅。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集管頭蓋的板厚,是設定成比前述集管頭板的板 厚更薄。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是由經沖壓成形的至少2個 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成。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貫通固定各熱交換 管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集 管頭蓋, 而前述出入側間隔構件,是藉由使構成前述集管頭蓋 的金屬板材料的中間領域沿著長度方向折疊所形成。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在前述出入側間隔構件的前端,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 定的間隔設有卡合突起, 並在前述集管頭板的中間,對應於前述卡合突起,設 有沿著長度方向隔著預定的間隔的卡合孔, 使前述卡合突起,插入於前述卡合孔的狀態下,由鎖 緊處理所固定。 .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董) -8 -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中,構成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金屬板材料,至少在單 面由積層焊料材的鋁硬焊板所形成。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6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在前述硬焊板的外面側積層有焊料材,並且在該焊料 材層含有鋅。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集管頭蓋的板厚,是設定成比前述集管頭板的板 厚更薄。 39·—種蒸發器,其特徵爲具備有: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 且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出入側集管頭板 、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出入側集管頭蓋、及將 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爲了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 側槽的間隔構件, .‘ I 而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冷媒回轉側集 管頭蓋,而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蓋之中的一方,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0^------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成,並且使剩下的一方,是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貫 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前述入口側槽, 同時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而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貫 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前述出口側槽, 同時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 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被蒸發。 4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9項所記載之蒸發器,其 中,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中的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及出 入側集管頭蓋之中的一方,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 所形成,並且使剩下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 4 1 · 一種蒸發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用以準備複數的熱交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呈 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及 用以準備入口側槽的製程,該槽是沿著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及 用以準備出口側槽的製程,該槽是沿著前述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及 - 用以準備冷媒回轉用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沿著兩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 ^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的硬焊製程;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 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形成冷媒迴路使流通兩熱 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1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製 造方法,其中,將前述複數的硬焊製程,利用爐中硬焊處 理總括進行處理。 4 3 . —種蒸發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用以準備熱交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並列配置 於前後方向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 用以準備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沿著兩 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使內部利用間隔構件間隔成 前後,並使一方側做爲入口側槽所構成,並且使另一方側 做爲出口側槽所構成;及 · 用以準備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沿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 552382 A8 B8 C8 D8 七、申請專利範圍 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及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 焊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硬焊製程;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形成冷媒迴路使流 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4 4 ·如申I靑專利範圍第4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製 造方法,其中,將前述複數的硬焊製程,利用爐中硬焊處 理總括進行處理。 45· —種蒸發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包含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用以準備熱交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並列配置 於前後方向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 用以準備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利用出 入側間隔構件使內部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並沿著 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及 用以準備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製程,該構件是由 沖壓成形後至少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成,利用冷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回轉側間隔構件使內部間隔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並且 藉由設於該間隔構件的連通孔使兩槽連通,沿著兩熱交換 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製程;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入側槽的硬焊 製程;及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出側槽的硬焊 製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 父換管群、即述流入側槽 ' 則述連通孔、則述流出側槽、 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用 以形成冷媒迴路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 '熱交換並被蒸發。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製 造方法,其中,將前述複數的硬焊製程,利用爐中硬焊處 理總括進行處理。 47·—種蒸發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有: 用以準備熱交換管的製程,該管是用以構成並列配置 於前後方向的上流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 ~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以準備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和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的製程,其中,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具有出入側集管頭板、 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出入側集管頭蓋、及將前 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爲了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 槽的間隔構件,並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且 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具有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並 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蓋之 中的一方,由經沖壓成形後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使 剩下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並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 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製程;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前述集管頭板並連結於前 述入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前述集管頭板的 硬焊製程;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將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硬焊 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前述集管頭板,並連結於 出口側槽的硬焊製程;及 將則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另外一端 硬焊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前述集管頭板的 硬焊製程; . 並使流入於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交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 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形成冷媒迴路使流 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7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製 造方法,其中,將前述複數的硬焊製程,利用爐中硬焊處 理總括進行處理。 4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8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製 造方法,其中,在進行前述爐中硬焊處理前,在前述集管 頭構件的表面進行含鋅的焊劑塗抹,並在其表面形成鋅擴 散層。 5〇· 一種蒸發器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針對具有在 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的鐵心 的蒸發器的出入側集管頭構件,其特微爲具備有: 爲了貫通固定前述各熱交換管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 安裝成能覆蓋前述集管頭板的集管頭蓋;及 將由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所包圍的中空部間 隔成前後,且爲了形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的間隔構件; 並使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之中至少其中一方 ’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導入到前述上流側熱 交換管群,並且使流通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的冷媒,導 入到前述出口側槽。 ·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Χ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入側集管頭構件,其中,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的 雙方,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且前述間 隔構件,是藉由使構成前述集管頭蓋的金屬板材料的中間 領域沿著長度方向折疊,而在前述集管頭蓋一體地形成。 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出 入側集管頭構件,其中,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之 中其中的一方,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並 且使剩下的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 5 3 · —種蒸發器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針對具 有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側 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的 鐵心的蒸發器的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其特微爲具備有 爲了貫通固定前述各熱交換管的端部的集管頭板;及 安裝成能覆蓋前述集管頭板的集管頭蓋;及 將由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所包圍的中空部間 隔成前後,而形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並具有連通兩槽 間用的連通孔的間隔構件;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並使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蓋之中至少其中一方 ,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 使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冷媒,導入到前述流 入側槽,並通過前述連通孔導入到前述流出側槽,並且使 前述流出側槽的冷媒,導入到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1]*^77公董, ~ΐ〇Ζ : " 552382 A8 B8 C8 ___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其中,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 蓋的雙方’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並且前述間隔構件,是藉由使構成前述集管頭蓋的金 屬板材料的中間領域沿著長度方向折疊,而在前述集管頭 蓋一體地形成。 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3項所記載之蒸發器的冷 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其中,前述集管頭板及前述集管頭 蓋之中其中的一方,是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 ,並且使剩下的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 5 6 · —種冷凍系統,針對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 媒由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 壓’將該減壓冷媒由蒸發器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 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 前述蒸發器是具備有: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自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沿著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入口側 槽;及 沿著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口側 槽;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用 構件; ·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 7: ' "~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結於前述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於前述冷媒 回轉用構件,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M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 於前述出□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連接於前述冷媒回 轉用構件, 1 @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胃_ '前述冷媒回轉用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 Μ _ Λ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 ’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5 ?· —種冷凍系統,針對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 媒由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 JM ’將該減壓冷媒由蒸發器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 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 前述蒸發器是具備有: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 並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由間隔構件間隔成 前後,使一方側形成入口側槽,並且使另一方側形成出口 側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8 - 552382 A8 B8 C8 _______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 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 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出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接於 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 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 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 5 8 · —種冷凍系統,針對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 媒利由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 減壓’將該減壓冷媒由蒸發器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 機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 前述蒸發器是具備有: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 件;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 萍使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由出入側間隔構件 使內部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口側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5238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而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由經沖壓成形的至 少2個以上的金屬板材料所構成,並利用冷媒回轉側間隔 構件使內部間隔成流入側槽及流出側槽,並且藉由設於該 間隔構件的連通孔使兩槽連通,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 結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的入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通 連接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入側槽, 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連結 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出口側槽,並且使另外一端連 接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的流出側槽,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前述流入側槽、前述連通孔、前述流出側槽、及 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 通兩熱交換管群的冷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所構 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9 · —種冷凍系統,針對利用壓縮機將壓縮後的冷 媒由凝縮器進行凝縮,並使該凝縮冷媒通過減壓器加以.減 壓,將該減壓冷媒由蒸發器所蒸發而能返回到前述壓縮機 的冷凍系統,其特徵爲: 前述蒸發器是具備有: . 在隔著預定的間隔使並列配置複數的熱交換管的上流 側熱交換管群及下流側熱交換管群,呈前後方向並列配置 的鐵心;及 ·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一端側所配置的出入側集管頭構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 552382 A8 B8 C8 D8 々、申請專利範圍 件;及 沿著兩熱交換管群的另外一端側所配置的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構件; 且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出入側集管頭板 、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出入側集管頭蓋、及將 爲了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構件的內部間隔成入口側槽及出□ 側槽的間隔構件, 而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是具有: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板、及安裝成能覆蓋該板的一面側的冷媒回轉側集 管頭蓋,並使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及前述冷媒回轉側 集管頭蓋之中的一方,由經沖壓成形的金屬板材料所形成 ,並且使剩下一方,由壓出成形品所形成, 並使前述上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貫 通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連結於前述入口側槽,並 且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使前述下流側熱交換管群中的各熱交換管的一端貫通 固定於前述出入側集管頭板,連結於前述出口側槽,並且 使另外一端貫通固定於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板, 使流入到前述入口側槽的冷媒,流通前述上流側熱交 換管群 '前述冷媒回轉側集管頭構件、及前述下流側熱交 換管群並導入到前述出口側槽,另外使流通兩熱交換管群 白勺#媒’與外氣進行熱交換並被蒸發所構成。 本紙張歧適用中關家縣(CNS )八4胁(21Qx297公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
TW091113071A 2001-06-18 2002-06-14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TW55238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83062 2001-06-18
US30314501P 2001-07-06 2001-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2382B true TW552382B (en) 2003-09-11

Family

ID=2661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13071A TW552382B (en) 2001-06-18 2002-06-14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7066243B2 (zh)
EP (1) EP1397623B1 (zh)
KR (1) KR20040012939A (zh)
CN (1) CN1277089C (zh)
AT (1) ATE422038T1 (zh)
AU (1) AU2002304250B2 (zh)
BR (1) BR0210482A (zh)
CZ (1) CZ20033356A3 (zh)
DE (1) DE60231038D1 (zh)
TW (1) TW552382B (zh)
WO (1) WO20021032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6066B2 (en) 2005-01-18 2011-03-01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0474B2 (ja) 2006-01-20 2011-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用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459027B1 (de) * 2001-12-21 2008-10-29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814136B2 (en) * 2002-08-06 2004-11-09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erforated tube flow distributor
EP1447636A1 (en) * 2003-02-11 2004-08-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US7051798B2 (en) * 2003-02-25 2006-05-30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Heat exchanger
JP4124136B2 (ja) 2003-04-21 2008-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4248931B2 (ja) * 2003-05-20 2009-04-0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FR2858683B1 (fr) * 2003-08-07 2005-11-04 Framatome Anp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n particulier generateur de vapeur a fond convexe
JP2005164125A (ja) * 2003-12-02 2005-06-23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US7775067B2 (en) * 2004-03-17 2010-08-17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header tank and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same
WO2005090891A1 (en) * 2004-03-23 2005-09-29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DE602005023927D1 (de) 2004-04-02 2010-11-18 Calsonic Kansei Corp Verdampfer
JP4120611B2 (ja) * 2004-04-08 2008-07-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JP2005326135A (ja) * 2004-04-12 2005-11-24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KR100590658B1 (ko) * 2004-04-28 2006-06-19 모딘코리아 유한회사 자동차용 증발기의 헤더 파이프
CN1950664B (zh) * 2004-05-11 2010-10-20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JP4281634B2 (ja) * 2004-06-28 2009-06-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CN1981176B (zh) * 2004-07-05 2010-06-16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换热器
DE102004036020A1 (de) * 2004-07-23 2006-02-16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Kondensator
KR100913141B1 (ko) * 2004-09-15 2009-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채널튜브를 이용한 증발기
DE102004056790A1 (de) * 2004-10-04 2006-04-06 Behr Gmbh & Co. Kg Wärmetauscher
JP4810203B2 (ja) * 2004-11-30 2011-11-0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US7303003B2 (en) * 2004-12-24 2007-12-04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US7726389B2 (en) * 2004-12-28 2010-06-01 Showa Denko K.K. Evaporator
JP2006183962A (ja) * 2004-12-28 2006-07-13 Denso Corp 蒸発器
US7918266B2 (en) * 2005-03-29 2011-04-05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US7275394B2 (en) 2005-04-22 2007-10-02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having a distributer plate
CN101189417A (zh) * 2005-06-03 2008-05-28 贝洱两合公司 增压空气中冷器
US7784530B2 (en) * 2005-09-01 2010-08-31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KR100682269B1 (ko) * 2005-10-05 2007-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장치
EP1777480B1 (de) * 2005-10-19 2018-11-28 MAHLE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FR2894021B1 (fr) * 2005-11-30 2008-02-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e collectric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n particulier pour un evaporateur de climatisation
DE102005058769B4 (de) * 2005-12-09 2016-11-0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Ladeluftkühler
JP4692295B2 (ja) * 2006-01-19 2011-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蒸発器ユニット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JP4548350B2 (ja) * 2006-01-20 2010-09-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用ユニット
JP2008020098A (ja) * 2006-07-11 2008-01-31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US20080023184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Henry Earl Beam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20080023185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Henry Earl Beam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7484555B2 (en) * 2006-07-25 2009-02-0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20080023183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Henry Earl Beam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20100270012A1 (en) * 2006-09-25 2010-10-28 Korea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Corporation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 to the unification of header and tank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08045111A1 (en) * 2006-10-13 2008-04-17 Carrier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multi-stage expansion device
US8225853B2 (en) * 2006-10-13 2012-07-24 Carrier Corporation Multi-pass heat exchangers having return manifolds with distributing inserts
WO2008064219A1 (en) * 2006-11-22 2008-05-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channel evaporator with flow mixing manifold
WO2008064247A1 (en) * 2006-11-22 2008-05-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function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KR101518205B1 (ko) * 2006-11-22 2015-05-08 존슨 컨트롤스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다른 멀티채널 튜브를 갖는 멀티채널 열 교환기
ES2588012T3 (es) * 2006-12-15 2016-10-28 Carrier Corporation Inyección de vapor de refrigerante para una mejora en la distribución en colectores de intercambiadores de calor de flujo paralelo
WO2008079135A1 (en) * 2006-12-26 2008-07-03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design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manufacturability
JP5002797B2 (ja) * 2007-03-16 2012-08-15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熱交換器
JP5114771B2 (ja) * 2007-05-29 2013-01-09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熱交換器
JP5046771B2 (ja) * 2007-07-27 2012-10-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蒸発器
US7942020B2 (en) * 2007-07-27 2011-05-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slab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090025405A1 (en) * 2007-07-27 2009-01-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Economized Vapor Compression Circuit
US8166776B2 (en) * 2007-07-27 2012-05-0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ATE528598T1 (de) * 2007-08-24 2011-10-15 Johnson Controls Tech Co Dampfkompressionsanlage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dafür
US8081462B2 (en) * 2007-09-13 2011-12-2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liquid cooling system
DE102008052331A1 (de) * 2007-10-24 2009-06-10 Denso Corp., Kariya-shi Verdampfereinheit
US8353330B2 (en) * 2007-11-02 2013-01-15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Heat exchanger
CN101910775B (zh) * 2007-11-09 2012-10-17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US20090173482A1 (en) * 2008-01-09 2009-07-09 Beamer Henry E Distributor tube subassembly
CN101225759B (zh) * 2008-01-25 2010-06-09 许小法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US20090229805A1 (en) * 2008-03-13 2009-09-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anifold design having an improved collector condui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110083466A1 (en) * 2008-06-10 2011-04-14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mploying tube-fin-type evaporator using hfo 1234yf material refrigerant
JP5548411B2 (ja) * 2008-09-02 2014-07-1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12695A (ja) * 2008-10-07 2010-05-20 Showa Denko Kk エバポレータ
JP5408951B2 (ja) * 2008-10-16 2014-02-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蒸発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調装置
JP5739603B2 (ja) * 2009-01-27 2015-06-2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熱交換器
US8177932B2 (en) * 2009-02-27 2012-05-15 International Mezzo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icro tube heat exchanger
DE102009012024A1 (de) * 2009-03-10 2010-09-16 Behr Gmbh & Co. Kg Ladeluftkühler zur Anordnung in einem Saugrohr
US20100300667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or tube and end cap subassembly
DE102009041011B4 (de) * 2009-08-05 2020-01-16 Liebherr-Hausgeräte Ochsenhausen GmbH Verdampfer sowie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JP5413059B2 (ja) * 2009-08-28 2014-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用ユニット
JP5737837B2 (ja) * 2009-10-16 2015-06-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US8439104B2 (en) 2009-10-16 2013-05-1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improved flow distribution
US20110174472A1 (en) * 2010-01-15 2011-07-21 Kurochkin Alexander N Heat exchanger with extruded multi-chamber manifold with machined bypass
JP5658227B2 (ja) 2010-03-02 2015-01-21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熱交換器
US20110291533A1 (en) * 2010-05-25 2011-12-01 Mammoth, Inc. Cabinet for an air handling system
DE102011003649A1 (de) * 2011-02-04 2012-08-09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DE102011079091A1 (de) * 2011-07-13 2013-01-17 Behr Gmbh & Co. Kg Sammler für ein Kühlfluid und Wärmetauscher
EP3767219A1 (en) 2011-10-19 2021-01-20 Carrier Corporation Flattened tube finned heat exchang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KR101372096B1 (ko) 2011-11-18 2014-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US9581397B2 (en) 2011-12-29 2017-02-2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having a distributor tube retainer tab
KR20130084178A (ko) * 2012-01-16 2013-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헤더 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열교환기
JP5796518B2 (ja) * 2012-03-06 2015-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US20140096944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exchanger
CN102914201A (zh) * 2012-10-19 2013-02-0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平行流换热器
JP2014124971A (ja) * 2012-12-25 2014-07-07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US9046287B2 (en) * 2013-03-15 2015-06-02 Whirlpool Corporation Specialty cooling features using extruded evaporator
KR102079722B1 (ko) 2013-04-18 2020-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JP6140514B2 (ja) * 2013-04-23 2017-05-31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40318175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tegral heat exchanger distributor
JP6098343B2 (ja) * 2013-05-10 2017-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US10161659B2 (en) 2013-05-20 2018-12-25 Denso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US10054368B2 (en) * 2013-07-08 201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joining a plate-like unit of a laminated header and a pipe to each other
US20160061497A1 (en) * 2013-11-01 2016-03-0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wo-pass evaporator
EP3087335B1 (en) * 2013-12-24 2018-01-10 Carrier Corporation Distributor for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KR101566747B1 (ko) * 2014-04-14 2015-11-13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104132482B (zh) * 2014-07-30 2017-02-15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平行流式换热器
JP6787647B2 (ja) 2014-09-08 2020-11-1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ターボ冷凍機
FR3038037B1 (fr) * 2015-06-29 2018-04-20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Conduit d'aspiration et double conduit d'aspiration pour un evaporateur immerge
US10161685B2 (en) * 2015-01-09 2018-12-2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with partitioned inlet header for enhanced flow distribution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the heat exchanger
WO2016178278A1 (ja) * 2015-05-01 2016-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US11480398B2 (en) * 2015-05-22 2022-10-25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mbining complex flow manifold with three dimensional woven lattices as a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US20160348982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eat exchanger with flexible port elevation and mixing
US10465996B2 (en) 2015-06-10 2019-11-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having a sheet metal distributor/collector tube
CN106482398A (zh) * 2015-08-28 2017-03-08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
US10436514B2 (en) * 2015-12-21 2019-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0551099B2 (en) 2016-02-04 2020-02-0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Micro-channel evaporator having compartmentalized distribution
CN108291754A (zh) * 2016-02-12 2018-07-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209763843U (zh) * 2016-06-15 2019-12-10 苏州纵贯线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通配型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DE102016112453A1 (de) 2016-07-07 2018-01-11 Man Diesel & Turbo Se Getriebeturbomaschine
KR102622735B1 (ko) 2016-09-13 2024-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US10794636B2 (en) * 2016-09-29 2020-10-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6746234B2 (ja) * 2017-01-25 2020-08-26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WO2018179198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熱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熱交換方法
JP6717256B2 (ja) * 2017-05-10 2020-07-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11317B2 (ja) * 2017-06-13 2020-06-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KR101868074B1 (ko) * 2017-08-21 2018-06-18 주식회사 서영엔지니어링 유공코어를 포함하는 지중 열교환 장치의 구조
AU2018267568A1 (en) * 2017-11-22 2019-09-12 Transportation Ip Holdings, Ll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EP3614093A1 (en) * 2018-08-24 2020-02-26 Valeo Autosystemy SP. Z.O.O. A collector box for a heat exchanger
JP6636110B1 (ja) * 2018-09-13 2020-01-29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拡管部材、および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11336832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9668353B (zh) * 2018-12-18 2021-11-16 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车用热泵空调的双层室内冷凝器
JP6664558B1 (ja) * 2019-02-04 2020-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媒回路
KR20200099088A (ko) * 2019-02-13 2020-08-2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BR112021019101A2 (pt) * 2019-07-22 2022-02-01 Maekawa Seisakusho Kk Sistema de descongelamento
CN112304134B (zh) * 2019-07-30 2023-05-05 山东大学 一种旋转对称的累计温差振动环路热管
CN110455015A (zh) * 2019-08-02 2019-11-1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电器设备
CN110398174A (zh) * 2019-09-02 2019-11-01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管组件及管带式油冷器
DE202019105384U1 (de) 2019-09-27 2019-11-2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rteilerrohr
US20230392837A1 (en) * 2022-06-03 2023-12-07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Evaporator charge mana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56158A (en) * 1948-07-23 1953-10-20 Air Preheater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GB8905712D0 (en) * 1989-03-13 1989-04-26 Sandoz Ltd Apparatus for filing blister packs
US5241839A (en) * 1991-04-24 1993-09-07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Evaporator for a refrigerant
US5205347A (en) * 1992-03-31 1993-04-27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High efficiency evaporator
US5415223A (en) * 1993-08-02 1995-05-16 Calsonic International, Inc. Evaporator with an interchangeable baffling system
JP3305460B2 (ja) * 1993-11-24 2002-07-22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DE9400687U1 (de) * 1994-01-17 1995-05-18 Thermal Waerme Kaelte Klima Verdampfer für Klimaanlagen in Kraftfahrzeugen mit Mehrkammerflachrohren
JPH08271091A (ja) * 1995-03-30 1996-10-18 Nippondenso Co Ltd 冷媒蒸発器
JPH09166368A (ja) * 1995-12-14 1997-06-24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US5761808A (en) * 1996-10-30 1998-06-09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heat exchanger
JPH10185463A (ja) * 1996-12-19 1998-07-14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DE19719252C2 (de) * 1997-05-07 2002-10-31 Valeo Klimatech Gmbh & Co Kg Zweiflutiger und in Luftrichtung einreihiger hartverlöteter Flachrohrverdampfer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JP4000635B2 (ja) * 1997-09-22 2007-10-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積層型蒸発器
JPH11287587A (ja) * 1998-04-03 1999-10-19 Denso Corp 冷媒蒸発器
JPH11337293A (ja) 1998-05-26 1999-12-10 Showa Alum Corp 蒸発器
DE19826881B4 (de) * 1998-06-17 2008-01-03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Verdampfer
JP3879296B2 (ja) * 1999-01-19 2007-02-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2001066018A (ja) * 1999-08-25 2001-03-16 Showa Alum Corp 蒸発器
JP4399925B2 (ja) * 1999-10-21 2010-0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犠牲腐食層の形成方法、熱交換器及び複式熱交換器
DE10064264B4 (de) * 2000-12-22 2017-03-23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Anordnung zur Kühlung eines Bauteil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6066B2 (en) 2005-01-18 2011-03-01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7089C (zh) 2006-09-27
US20040159121A1 (en) 2004-08-19
CN1516799A (zh) 2004-07-28
EP1397623B1 (en) 2009-01-28
CZ20033356A3 (cs) 2004-11-10
US20060162918A1 (en) 2006-07-27
WO2002103263A1 (en) 2002-12-27
ATE422038T1 (de) 2009-02-15
EP1397623A1 (en) 2004-03-17
US7066243B2 (en) 2006-06-27
EP1397623A4 (en) 2006-06-14
BR0210482A (pt) 2004-08-10
DE60231038D1 (de) 2009-03-19
AU2002304250B2 (en) 2007-11-08
KR20040012939A (ko) 2004-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52382B (en)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AU740183B2 (en) Heat exchanger
JP4554144B2 (ja) 蒸発器
CN101490494A (zh) 螺旋扁平管式换热器
JP2004144460A (ja) 熱交換器
JPH04155194A (ja) 熱交換器
JP4254015B2 (ja) 熱交換器
JPH11287587A (ja) 冷媒蒸発器
JP3803282B2 (ja) 二次冷媒式空気調和機
JP2004225961A (ja) マルチフロー型熱交換器
JP3797109B2 (ja) 蒸発器
US6814135B2 (en) Stacked-type evaporator
EP3899407A1 (en) Aluminum heat exchanger with fin arrangement for sacrificial corrosion protection
JP2008224213A (ja) 蒸発器
JP2001027484A (ja) サーペンタイン型熱交換器
JP2891486B2 (ja) 熱交換器
US20210348859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aluminum alloy clad tu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H10170101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003222436A (ja) ヒートポンプ型空調用熱交換器
JPH10122771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4328411B2 (ja) 熱交換器
JP2002318090A (ja) 複式熱交換器
JP2542253Y2 (ja) 熱交換器
JPH03186194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513324Y2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