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27517Y - 阀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27517Y
CN2727517Y CN03245431.7U CN03245431U CN2727517Y CN 2727517 Y CN2727517 Y CN 2727517Y CN 03245431 U CN03245431 U CN 03245431U CN 2727517 Y CN2727517 Y CN 27275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ink
magnetic
valve
val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2454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仁俊
野泽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10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67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106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95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106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957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512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34375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512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558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804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558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551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268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551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948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417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268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27275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275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48One-way valve the armature and the valve member forming on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55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72One-way valve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 diaphrag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8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with an articulated or pivot arm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Ink Jet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一阀门部件,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所述阀门部件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所述通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支撑部件支撑所述阀门部件。电磁驱动机构利用磁力吸引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通路的外面。当吸引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利用所述阀门部件有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通路。

Description

阀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液体通路的阀门装置。
背景技术
典型的用于打开和关闭液体通路的阀门装置使用电磁铁。日本序列号为2000-81162的公开(Laid-Open)专利申请披露了这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有一个阀门体(阀门部件),用于打开和关闭流过液体的阀门主体的通路。阀门体由磁性材料制成。将阀门体连接到由阀门主体可移动支撑的薄膜。围绕阀门主体的液体通路的外围绕成励磁线圈。当给线圈励磁时,形成电磁铁。当给励磁线圈励磁时,吸引或排斥磁性材料的阀门体,由此将通路打开或关闭。
阀门体以及部分液体通路必须由磁性材料制成。因此,电磁铁必须靠近阀门体,以便将电磁铁的磁力传递到阀门体。因此,用于阀门部件的材料必须从有限数量的材料中选择,这就限制了对阀门部件的选择并且限制了设计的灵活性。此外,励磁线圈必须绕在阀门主体的液体通路的外围。这就使得器件的结构复杂,并且增加了器件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装置,它可以增加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减小的阀门装置。
为了实现按照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提供了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一个阀门部件、一个支撑部件以及一个电磁驱动机构。使阀门部件位于液体通过的通路中,并且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支撑部件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支撑阀门部件。电磁驱动机构利用磁力吸引支撑部件。电磁驱动机构位于通路的外面。当吸引支撑部件时,电磁驱动机构利用阀门部件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通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通路形成部件、阀门部件、支撑部件、电磁驱动机构以及薄膜。通路形成部件形成液体通过的通路。使阀门部件位于通路中,并且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支撑部件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支撑阀门部件。电磁驱动机构利用磁力吸引支撑部件并且位于通路的外面。当吸引支撑部件时,电磁驱动机构利用阀门部件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通路。使薄膜位于支撑部件和电磁驱动机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一个位于液体通过的液体通路中的阀门部件。阀门部件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用永久磁铁和电磁铁对阀门部件进行控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操作部件、磁铁和移动机构。使阀门部件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由磁性材料形成操作部件并且使其位于通路中。改变操作部件与阀门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使磁铁位于通路的外面。在预定的吸引位置,磁铁用磁力吸引操作部件,将通路打开。移动机构使磁铁离开或者接近吸引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操作部件、磁铁和移动机构。使阀门部件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使操作部件位于通路中,并且具有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通过使第一侧面部分接触或离开阀门部件,操作部件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磁铁位于通路的外面。将磁铁移动到用于吸引第一侧面部分的第一吸引位置和用于吸引第二侧面部分的第二吸引位置。通过吸引第一侧面部分或第二侧面部分,磁铁将通路打开和关闭。移动机构将磁铁移动到第一吸引位置和第二吸引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操作部件、磁铁和弹性部件。使操作部件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并且由磁性材料形成。使操作部件在用于关闭通路的等待位置和用于打开通路的操作位置之间移动。磁铁利用磁力吸引操作部件,由此使操作部件从等待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弹性部件被放在通路中并且将操作部件推向等待位置。
此外,提供了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阀门座、磁性部件、永久磁铁以及励磁线圈。使阀门座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使磁性部件沿着接近阀门座的第一方向和离开阀门座的第二方向移动。当磁性部件被移动时,磁性部件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使永久磁铁位于通路的外面。永久磁铁吸引磁性部件,使磁性部件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移动。励磁线圈使磁性部件磁化,从而使磁性部件排斥永久磁铁,由此使磁性部件沿着与被永久磁铁吸引时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提供了另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阀门座、第一磁性部件、第二磁性部件以及励磁线圈。使阀门座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使第一磁性部件沿着接近阀门座的第一方向和离开阀门座的第二方向移动。当第一磁性部件被移动时,第一磁性部件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路。沿着第一磁性部件的移动方向布置第二磁性部件。励磁线圈具有与第一磁性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中心轴。励磁线圈围绕阀门座、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通过给励磁线圈提供电流,使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磁化,从而相互排斥,由此使第一磁性部件沿着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此外,提供了一种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阀门座、操作部件以及移动机构。使阀门座位于液体流过的通路中。使操作部件位于该通路中并且在用于密封阀门座的密封位置和用于打开阀门座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移动机构使操作部件在密封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往返移动。操作部件可以沿着通路的内壁移动并且具有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操作部件的支撑轴。通过使操作部件围绕支撑轴旋转,有选择地使操作部件处在密封位置和打开位置。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以及利用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结合附图对目前优选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a)为示出了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后视图;
图2(b)为示出了图2(a)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侧视图;
图2(c)为示出了图2(a)的压力阻尼器的前视图;
图3为沿着图2(a)的线3-3剖开的剖面图;
图4为示出了压力阻尼器的操作的剖面图;
图5为示出了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6为示出了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7为示出了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8为示出了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9(a)为示出了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前视图;
图9(b)为示出了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后视图;
图10为沿着图9(a)的线10-10剖开,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1为沿着图9(a)的线10-10剖开,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2为示出了按照另一个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3(a)为示出了按照第六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前视图;
图13(b)为示出了按照第六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后视图;
图14为沿着图13(a)的线14-14剖开的,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5为沿着图13(a)的线14-14剖开的,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示出了压力阻尼器的操作状态;
图16为示出了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17(a)为示出了当没有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7(b)为示出了当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8(a)为示出了当没有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按照第八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8(b)为示出了当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按照第八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9(a)为示出了当没有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按照第九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19(b)为示出了当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按照第九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20为示出了按照第十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1为示出了通路形成部件的侧视图;
图22为示出了通路形成部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23为示出了通路形成部件的局部分解侧视图;
图24为示出了操作部件的顶透视图;
图25为示出了操作部件的底透视图;
图26为示出了压力阻尼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27(a)为示出了当没有提供电流时,按照第十一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27(b)为示出了当提供电流时,按照第十一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28为示出了压力阻尼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29为示出了压力阻尼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30为示出了按照第十二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31为示出了当没有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32为示出了当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33为示出了按照第十三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34为示出了按照第十三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图35为示出了按照第十四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36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37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局部分解平面图;
图38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9为示出了按照第十五实施例的通路阀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40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1为示出了按照第十六实施例的通路阀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42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3为示出了按照第十七实施例的通路阀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44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5为示出了按照第十八实施例的通路阀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46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7为示出了按照第十九实施例的通路阀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48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9为示出了按照第二十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50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剖面图;
图51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局部分解侧视图;
图52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53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以及
图54为示出了通路阀门的操作的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1到4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阀门装置进行描述。该阀门装置被使用在喷墨型记录设备的压力阻尼器15中。
图1为示出了喷墨型记录设备,喷墨打印机1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墨水供应管13和安装在滑架14上的压力阻尼器15,喷墨打印机11将墨水从墨盒12提供给记录头16。记录头16有喷射墨滴的喷嘴开口。记录头16将墨滴喷射在打印介质如记录纸页上,由此记录打印数据如图像和符号等。喷墨打印机11可以在大幅面的目标如A0大小的纸页上进行打印。因此喷墨打印机消耗大量墨水,所以需要储存大量的墨水。因此,如果将储存了大量墨水的墨盒安装在滑架上,则使滑架的重量增加,这样就将过多的负载增加到用于驱动滑架的电动机上。因此,喷墨打印机11具有不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结构。
墨盒12被放在位于喷墨打印机11的主体中的墨盒固定器17中。墨包18位于墨盒12中。使墨包18充满墨水。在墨包18的一端形成针接收部分19。由针接收部分19接收安装在墨盒固定器17上的针20。将针20连接到供应管13的一端并且将墨水提供给压力阻尼器15。供应管13由柔性材料如聚乙烯制成。供应管13可以具有包含内管和外管的双管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内管由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的柔性材料制成,而外管由具有高气密性的聚氯乙烯或者金属薄膜制成。
在打印机主体中可移动地提供了滑架14。具体来说,滑架14被安装在导向部件(没有示出)上并且在其上往返移动,导向部件沿着记录纸页的横向(主扫描方向)延伸。滑架14用树脂材料铸成。使起阀门装置作用的压力阻尼器15位于滑架14中。压力阻尼器15抑制由滑架14往返移动引起的墨水压力的波动。将在后面对压力阻尼器15进行讨论。使记录头16位于滑架14的下侧。所形成的墨水通路将墨水从压力阻尼器15提供给记录头16。虽然没有示出,但是记录头16包括过滤器、墨水供应管、压电振荡器,通路单元以及喷嘴。记录头16利用压电振荡器使压力室膨胀和收缩,从而从喷嘴的开口喷出墨滴。
如图1所见,使盖22位于记录头16的下侧。盖22具有一个封闭端并且其开口盖住记录头16。盖22处在喷墨打印机11的非打印区域。当记录头16不进行打印时,盖22覆盖记录头16的喷嘴开口,由此防止水分蒸发。盖22还给记录头16施加一个吸力,以清洁记录头16。盖22的底部与负压管23连通。在负压管23上安装抽吸泵24。抽吸泵24从记录头16向盖22强制抽出墨水。被抽吸泵24抽出的墨水被收集在收集箱25中。将多层海绵26放在收集箱25中,用来储存收集到的墨水。
尽管在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对应于一种颜色的墨水,但是喷墨打印机11被设计为打印多种墨水,如青色、深红色、黄色和黑色等。因此给每种颜色的墨水各自提供墨盒12、墨水供应管13、压力阻尼器15以及记录头16。
以下将参照图2(a)到4,对压力阻尼器15进行描述。
图2(a)到图2(c)示出了压力阻尼器15。图2(a)是后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2(c)是前视图。图3和4是沿着图2(a)的线3-3,去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
压力阻尼器15包括一个通路形成部分31、一个墨水入口32以及一个针耦合器33。通路形成部分31由树脂材料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形成。墨水室34被确定在通路形成部分31中。通路形成部分31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在压力阻尼器15的底侧打开的开口。
墨水入口32有一个连接有墨水供应管13的连接器部分36。连接器部分36与第一墨水通路38连通。通过第二墨水通路39,第一墨水通路38与环形过滤器通路40连通。使过滤器41位于过滤器通路40的附近。过滤器41截留墨水中的杂质。过滤器41通过第三墨水通路42与墨水室34连通。
在墨水室34中形成形状大致像矩形平行六面体的通孔43。通孔43延伸到压力阻尼器15的上表面。大致在通路形成部分31的中心形成小孔44。使小孔44与墨水室34连通。通过第四墨水通路45和第五墨水通路46,使小孔44与针耦合器33连通。形成针耦合器33是用来接收在记录头16中提供的墨水供应针(没有示出)。因此在压力阻尼器15中,第一墨水通路38、第二墨水通路39、过滤器通路40、第三墨水通路42、墨水室34、小孔44、第四墨水通路45以及第五墨水通路46等形成了一个连续墨水通路。墨水从墨水供应管13通过第一墨水通路38进入连续墨水通路,并且从第五墨水通路46提供给记录头16。在本实施例中,将连续墨水通路中包括第一墨水通路38、第二墨水通路39、过滤器通路40和第三墨水通路42的部分称为压力阻尼器15的上游部分,它们起阀门装置的作用。
将透明薄膜50、51分别贴在压力阻尼器15的后表面和前表面上。在图2(a)到2(c)中没有示出薄膜50、51。每个薄膜50、51由多层不同材料如聚乙烯层、气体阻隔层和尼龙层形成。因此,薄膜50、51由具有很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制成。薄膜50、51的厚度大约为0.1mm,以使磁阻最小。将薄膜50、51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分31,从而将墨水室34的开口以及在通路形成部分31中形成的通孔43密封。具体来说,薄膜50可以沿着墨水室34收缩或膨胀的方向改变其形状。由于弹性变形,薄膜50的柔顺性吸收了在墨水室34中的墨水的压力波动。
使支撑部件53和阀门部件57位于墨水室34中,形成墨水通路。由磁性和弹性材料制成的片簧形成了支撑部件53。例如,支撑部件53由如SUS420J2和SUS631等材料制成。由通路形成部分31和在通路形成部分31背部的薄膜50固定支撑部件53的近端部分54。近端部分54起支撑部件53的支点的作用。大致在中间使支撑部件53弯曲,以向薄膜51凸出。凸出的部分形成了支撑部件53的吸引部分55。
将阀门部件57固定到支撑部件53的末梢部分56。如图4所示,当使支撑部件53移动时,所布置的阀门部件57关闭小孔44。因此,从末梢部分54到吸引部分55的距离小于从末梢部分54到阀门部件57的距离。在阀门部件57的表面上形成环形突出部分58。在围绕小孔44的区域,突出部分58与通路形成部分31接触,由此关闭小孔44,这是一个通路。由弹性材料形成阀门部件57。例如,由氟橡胶、硬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弹性体、CR橡胶、NBR橡胶或聚氨酯橡胶制成阀门部件57。
使电磁驱动装置,即电磁铁60,位于通路形成部分31的外面或者墨水通路的外面。电磁铁60包括铁心61、框架62、励磁线圈63、第一磁性部件64和第二磁性部件65等。框架62被加工为圆柱形并且使铁心61位于框架62的中心。框架62由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制成。励磁线圈63围绕在框架62上。励磁线圈63由铜线制成,并且涂有聚乙烯和聚氨酯绝缘涂层。
将励磁线圈63用导线电连接到阀门装置驱动电路(两者都没有示出)。将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固定到铁心61上,从而将磁力传递到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使第一磁性部件64的末端位于支撑部件53的近端部分54的附近。由通路形成部分31、薄膜50和第一磁性部件64固定近端部分54。通过薄膜50将磁力传递到第一磁性部件64和近端部分54。使第二磁性部件65的末端位于支撑部件53的吸引部分55和通孔43的附近。第二磁性部件65的末端可以用磁力给吸引部分55施加负压。薄膜51被布置得使吸引部分55面对第二磁性部件65。
以下将对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没有给电磁铁60励磁时,如图3所示,阀门部件57远离小孔44并且打开墨水通路。当给电磁铁60励磁时,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以及支撑部件53也被励磁。因此,吸引部分55被第二磁性部件65吸引。结果,如图4所示,使支撑部件53弹性变形,同时吸引部分55靠近第二磁性部件65,将薄膜51夹在中间。由于支撑部件53被吸引,阀门部件57与支撑部件53一起移动,将小孔44关闭。当使电磁铁60去励磁时,支撑部件53利用其本身的弹性返回图3所示的状态。因此,使阀门部件57离开小孔44,将墨水通路打开。
以上描述的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适合于通过抽出墨水来清洁记录头16。在喷墨打印机11中,在维修期间进行抽吸清洁。在这样的清洁过程中,为了清除在记录头16中的墨水里面的泡沫,用抽吸泵24抽出墨水。但是在正常的清洁中,不能将泡沫充分清除。具体来说,如果在过滤器(没有示出)上留有大量泡沫,则会堵塞喷嘴,这会使打印质量下降。
“堵塞清洁”是清除泡沫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进行堵塞清洁的过程中,将位于墨水通路上游部分的阀门关闭(堵塞),利用抽吸泵24给喷嘴施加吸力。记录头16中的压力被降低,从而使泡沫膨胀,由此将泡沫吸到记录头16的过滤器的下游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将阀门打开,使泡沫喷出。在压力阻尼器15中,通过用阀门部件57打开和关闭墨水通路进行堵塞清洁。
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适合于对多个记录头16中的一个进行清洁,或者进行有选择清洁。由于需要更快速地进行打印,新近的喷墨打印机每个头的喷嘴数量已经增加了。这被称为喷墨打印机的更高清晰度趋势。此外,由于需要进行高质量的彩色打印,因此使喷墨打印机配备的墨水颜色数量增加了。因此,墨水的消耗量一直在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减少在抽吸清洁过程中的液体浪费来减少墨水的消耗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其中仅对需要清洁的记录头16施加吸力的有选择清洁是有利的。按照本实施例,将对应于需要清洁的墨水的打印头的墨水通路打开,而将其它打印头的墨水通路关闭。换句话说,本实施例可以进行有选择清洁。
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15具有以下优点。
(1)在第一实施例中,电磁铁60通过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与支撑部件53一起形成磁路。当给电磁铁60励磁时,支撑部件53的吸引部分55被吸引,这使得阀门部件57将通路关闭。将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布置得彼此相对,并且使支撑部件53位于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之间。由此有效地吸引支撑部件53。
(2)在第一实施例中,由磁性材料形成支撑部件53。这样就排除了需要用磁性材料形成阀门部件57。此外,由于不需要使电磁铁60位于阀门部件57的附近,因此,不需要为了形成电磁铁而将励磁线圈直接绕在墨水通路上。由于使电磁铁60位于通路的外面,因此不需要使电磁铁位于通路中。因此,得到了结构简单并且尺寸减小的阀门装置。
(3)第一实施例中,将近端部分54和第一磁性部件64布置得彼此靠近,将薄膜50夹在中间。这样就减小了近端部分54与第一磁性部件64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减小加在电磁铁60上的负载,也能够产生相对较大的吸力。
(4)第一实施例中,薄膜50、51将墨水通路密封。具体来说,通过将薄材料用作薄膜50、51,减小了接收磁吸引部分的磁阻。因此,形成了更有效的磁路。
(5)在第一实施例中,将薄膜50、51热熔在通路形成部分31上。因此,用简单的结构密封了该通路。此外,由于薄膜50、51由具有很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制成,因此,薄膜50、51可靠地防止气体进入通路。
(6)因此,从末梢部分54到吸引部分55之间的距离小于从末梢部分54到阀门部件57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减小了吸引部分55的移动,并且由此减少了电磁铁60上的负载。由于通过向磁性部件65弯曲形成吸引部分55,因此减小了吸引部分55与第二磁性部件65之间的距离。
(7)在第一实施例中,使过滤器41位于压力阻尼器15的上游,即阀门装置中。这样就防止了杂质进入阀门装置,并且使阀门部件57能够可靠地打开和关闭。
(8)在第一实施例中,当电磁铁60被激励时,阀门部件57将通路关闭,当电磁铁60被去激磁时,将通路打开。因此,得到了当电磁铁60没有被激励时将墨水通路关闭的阀门装置。因此,在进行堵塞清洁或者有选择清洁期间,仅当执行清洁操作时需要给电磁铁60加励磁。这样就减少了整个喷墨打印机11的负载。
(9)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53是一个片簧。因此,当磁吸力使支撑部件53弹性变形时,墨水通路被打开或关闭。此外,由于支撑部件53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当支撑部件53被吸引时,不需要附加弹性部件。
(10)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阀门部件57用弹性材料制成,因此阀门部件57与通路形成部分31紧密接触。具体来说,由于在阀门部件57的末端形成突出部分58,因此阀门部件57可靠地将墨水通路密封。
(11)在第一实施例中,使阀门装置位于喷墨打印机11的记录头16的上游。因此,在进行清洁以排出来自记录头16的过滤器的泡沫期间,阀门装置被有效使用。
可以对第一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一实施例中,按照图3以及其它附图所示使支撑部件53的吸引部分55成形。但是,可以改变吸引部分55的形状。可以按照电磁铁60产生的磁力的需要改变吸引部分55与第二磁性部件65之间的距离。另外,如果产生的磁力很大,则可以省去吸引部分55。
以下将参照图5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71进行描述。在阀门部件以及支撑部件的结构方面,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
压力阻尼器71有一个弹性部件,即,螺旋弹簧74。使螺旋弹簧74位于支撑部件72和小孔44之间。当用阀门部件57将墨水通路关闭时,螺旋弹簧74的力作用在使墨水通路打开的方向上。
除了第一实施例的优点(1)到(11)以外,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优点。
(12)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用阀门部件57关闭墨水通路时,螺旋弹簧74的力作用在使墨水通路打开的方向上。因此,当电磁铁60失去励磁时,螺旋弹簧74迅速将通路打开。
可以对第二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单个螺旋弹簧74用作弹性部件。但是,可以围绕阀门部件57提供多个螺旋弹簧。
在第二实施例中,螺旋弹簧74用作弹性部件。但是,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弹性部件。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弹性材料形成支撑部件72。但是,也可以用除了弹性材料以外的材料形成支撑部件72。这是因为使用螺旋弹簧74消除了用弹性材料形成支撑部件72的必要性。
以下将参照图6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81进行描述。在阀门部件以及支撑部件的结构方面,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
第三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81具有支撑部件82。但是,不是在末端提供阀门部件57。支撑部件82的末梢部分83起阀门部件的作用。围绕小孔44形成环形突出部分84。突出部分84由弹性材料形成。例如由氟橡胶、硅橡胶、丁基橡胶、弹性体、CR橡胶、NBR橡胶或聚氨酯橡胶制成突出部分84。在本实施例中,当给电磁铁60加上励磁时,起阀门部件作用的末梢部分83与小孔44的突出部分84接触,从而将小孔44或者墨水通路关闭。
除了第一实施例的优点(1)到(9)以及(11)以外,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以下优点。
(12)起阀门部件作用的末梢部分83与突出部分接触84,将墨水通路关闭。具体来说,由于突出部分84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因此末梢部分83紧密地接触突出部分84。
可以对第三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可以将第一实施例的阀门部件57添加到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实施例的螺旋弹簧74添加到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将阀门部件57和螺旋弹簧74添加到第三实施例中。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墨水通路的密封性能。
以下将参照图7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91进行描述。在支撑部件的结构方面,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
第四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91具有支撑部件92。末梢部分54和末梢部分93都由通路形成部分31和薄膜50固定。当给电磁铁60加上励磁并且支撑部件92的吸引部分55被吸引时,使整个支撑部件92弹性变形,同时阀门部件57关闭小孔44。
除了第一实施例的优点(1)到(9)以及(11)以外,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以下优点。
(13)由于由通路形成部分31在两端对支撑部件92进行支撑,因此,阀门部件57被稳定地支撑。
可以将第二实施例的螺旋弹簧74添加到第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实施例的突出部分84添加到第四实施例中。
可以将螺旋弹簧74和突出部分84添加到第四实施例中。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墨水通路的密封性能。
可以对第一到第四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当阀门部件激励电磁铁60时,将墨水通路关闭,而当阀门部件不激励电磁铁60时,将墨水通路打开。相反,可以将设计修改为当阀门部件激励电磁铁60时,将墨水通路打开,而当阀门部件不激励电磁铁60时,将墨水通路关闭。为了实现这样的设计,将第一和第二磁性部件64、65的长度颠倒,并且使吸引部分55向第一磁性部件64弯曲。此外,必须将支撑部件设计成当没有给电磁铁60加上励磁时,阀门部件将小孔44关闭。
在以上实施例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墨打印机。但是,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阀门装置。此外,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使用除了墨水外的其它液体的器件。
以下将参照图8到11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阀门装置进行描述。阀门装置被使用在喷墨型记录设备的压力阻尼器15中。主要地,将对与图1的实施例的区别进行讨论。
压力阻尼器15包括通路形成部分31、墨水入口32和针耦合器33。通路形成部分31由树脂材料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形成。将墨水室34确定在通路形成部分31中。所形成的墨水室34从开口到底部,直径减小。使墨水室34的内圆周壁形成锥形。
墨水入口32具有连接有墨水供应管13的连接器部分36。使连接器部分36与第一墨水通路137连通。通过第二墨水通路138和第三墨水通路139使第一墨水通路137与环形过滤器通路140连通。使过滤器141位于过滤器通路140的附近。过滤器141截留墨水中的杂质。通过第四墨水通路142使过滤器141与墨水室34连通。大致在墨水室34的中央形成小孔144。使小孔144与墨水室34连通。通过第五墨水通路145和第六墨水通路146使小孔144与针耦合器33连通。
形成针耦合器33是用来接收在记录头16中提供的墨水供应针(没有示出)。因此在压力阻尼器15中,第一墨水通路137、第二墨水通路138、第三墨水通路139、过滤器通路140、墨水室34、小孔144、第五墨水通路145以及第六墨水通路146形成了连续墨水通路。墨水从墨水供应管13通过第一墨水通路137进入连续墨水通路,并且从第六墨水通路146提供给记录头16。在本实施例中,将连续墨水通路中包括第一墨水通路137、第二墨水通路138、第三墨水通路139、过滤器通路140和第四墨水通路142的部分称为压力阻尼器15的上游部分,它们起阀门装置的作用。
将薄膜150、151分别贴在压力阻尼器15的后表面和前表面上。在图9(a)和9(b)中没有示出薄膜150、151。薄膜150、151的特性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同。
使支撑部件153和阀门部件157位于墨水室34中,这样就形成了墨水通路。支撑部件153包括弹性体或片簧,并且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将支撑部件153与薄膜151彼此粘接在一起。由通路形成部分31和在通路形成部分31前表面的薄膜151固定支撑部件153的近端部分154。近端部分154起支撑部件153的支点的作用。将阀门部件157固定到支撑部件153的末梢部分。如图11所示,当使支撑部件153改变位置时,将阀门部件157布置为关闭小孔144。在图10和11中,使永久磁铁155位于阀门部件157之上,而支撑部件153和薄膜151夹在中间。在本实施例中,从近端部分154到永久磁铁155的距离与从近端部分154到阀门部件157的距离相等。
在阀门部件157的末端形成环形突出部分158。在围绕小孔144的区域,突出部分158与通路形成部分31接触,由此关闭小孔144,这是一个通路。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弹性材料形成阀门部件157。
使电磁铁160位于通路形成部分31的外面或者墨水通路的外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电磁铁160包括铁心161、框架162、励磁线圈163以及磁性部件164。所形成的磁性部件164的末梢部分165很薄,并且覆盖永久磁铁155。磁性部件164和通路形成部分31固定薄膜151的一部分和支撑部件153。
以下将对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0所示,当没给电磁铁160加励磁时,阀门部件157远离小孔144并且将墨水通路打开。当给电磁铁160加上励磁时,磁性部件164也被励磁。电磁铁160与永久磁铁155的对面部分的极性相同并且相互排斥。结果如图10所示,使薄膜151和支撑部件153弹性变形并且如图10所见被向下吸。因此,阀门部件157的突出部分158与通路形成部分31围绕小孔144的部分接触,由此关闭墨水通路。当电磁铁160失去励磁时,薄膜151和支撑部件153利用自身的弹性返回到图9(a)和9(b)的状态,将墨水通路打开。
按照第五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15具有以下优点。
(1)在第五实施例中,电磁铁160、磁性部件164和永久磁铁155形成磁路。当电磁铁160被励磁时,永久磁铁155进行排斥,这使得阀门体157关闭通路。因此,通过激励永久磁铁155和电磁铁160,产生了很大的驱动力。
(2)在第五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使电磁铁160位于阀门部件157的附近,因此不需要为了形成电磁铁而将励磁线圈直接绕在墨水通路上。由于使电磁铁160位于通路的外面,因此不需要使电磁铁位于通路中。因此,得到了结构简单并且尺寸减小的压力阻尼器15。
(3)第五实施例中,永久磁铁155和支撑部件153被粘接到薄膜151。永久磁铁155和支撑部件153与薄膜151一起移动。因此,当由磁性部件164产生的磁力使永久磁铁155改变位置时,支撑部件153和薄膜151被一起移动
(4)在第五实施例中,支撑部件153包括一个片簧,它是弹性材料。因此,当电磁铁160去激励时,支撑部件153沿着打开通路的方向回弹。由此,使支撑部件153弹性变形,从而将通路打开和关闭。此外,由于支撑部件153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当支撑部件153被吸引时,不需要附加的弹性部件。
(5)在第五实施例中,阀门部件157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围绕小孔144,阀门部件157与通路形成部分31可靠地接触,这样就提高了密封通路的阀门部件157的密封性能。
(6)在第五实施例中,将薄膜150、151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分31上。因此,用简单的结构密封了该通路。此外,由于薄膜150、151由具有很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制成,因此,薄膜150、151可靠地防止气体进入通路。
(7)在第五实施例中,提供了过滤器141。这样就防止了杂质进入阀门装置并且使阀门部件157能够可靠地打开和关闭。
(8)在第五实施例中,阀门部件157上形成的环形突出部分158与通路形成部件接触,这样就提高了密封通路的阀门部件的密封性能。
(9)在第五实施例中,使压力阻尼器15位于喷墨打印机11的记录头16的上游。因此,在进行从记录头的过滤器喷出泡沫的清洁期间,阀门装置被有效地使用。
(10)在第五实施例中,阀门装置被用于对喷墨打印机11进行堵塞清洁或有选择清洁。因此,在进行堵塞清洁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有选择清洁的过程中,阀门装置被有效地使用,其中,在进行堵塞清洁的过程中,通过具有关闭的阀门装置的记录头施加一个吸力,用高真空将阀门打开,在进行有选择清洁的过程中,对所需颜色的喷嘴进行清洁。
可以对第五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如图12所示,可以对第五实施例进行修改。即,在电磁铁160上,可以面对磁性部件164提供第二磁性部件168。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磁性部件164、168以及永久磁铁155,电磁铁160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磁路。
在第五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支撑部件153。即,永久磁铁155和阀门部件157可以被直接粘接到薄膜151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薄膜151来说,最好使用耐用材料。
在第五实施例中,从近端部分154到永久磁铁155的距离可以小于从近端部分154到阀门部件157的距离。
以下将参照图13(a)到15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171进行描述。对于与第五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
尽管压力阻尼器171的基本形状与压力阻尼器15相同,但是在以下几点中,压力阻尼器171与压力阻尼器15不同。例如,墨水室173的内径不变。第七墨水通路176和第八墨水通路182与墨水室173连通。通过第七和第八墨水通路176和182,将针耦合器33连接到记录头16。支撑部件177的形状也不同。在磁性部件164的末梢部分165的附近,使支撑部件177垂直弯曲。在压力阻尼器171的底部使支撑部件177再次垂直弯曲,形成底座178。如图14所见,使阀门部件179和突出部分180的方向朝上并且靠近第八墨水通路182。使永久磁铁175位于与第五实施例的永久磁铁155相同的位置。但是,永久磁铁175比永久磁铁155更薄。
以下将对压力阻尼器171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4所示,当没给电磁铁160加励磁时,阀门部件179远离第八墨水通路182并且将墨水通路打开。当给电磁铁160加上励磁时,磁性部件164也被励磁。电磁铁160与永久磁铁175两者的对面部分的极性相反并且相互吸引。结果如图15所示,使薄膜151和支撑部件153弹性变形并且如图10所见被向下拉。因此,阀门部件179的突出部分180与围绕第八墨水通路182的区域接触,由此关闭墨水通路。当电磁铁160去励磁时,薄膜151和支撑部件153返回到图14的状态,将墨水通路打开。
除了第五实施例的优点(1)到(10)以外,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以下优点。
(11)在第六实施例中,阀门在第八墨水通路182被打开和关闭。使第八墨水通路182大致位于压力阻尼器171的中央并且形成在狭窄的空间中。但是,上述结构的压力阻尼器171可靠地打开和关闭阀门。
以下将参照图16到17(b)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阀门装置进行描述。该阀门装置被用在喷墨型记录设备中。
图16为示出了喷墨型记录设备的示意图,即喷墨打印机11。如图16所示,通过墨水供应管13和安装在滑架14上的压力阻尼器15,喷墨打印机11将墨水从墨盒12提供给记录头16。记录头16有喷射墨滴的喷嘴开口。记录头16将墨滴喷射在打印介质如记录纸页上,由此记录打印数据如图像或符号。喷墨打印机11可以在大幅面的目标如A0大小的纸页上进行打印。因此喷墨打印机11消耗大量墨水,并且由此需要储存大量的墨水。因此,如果将储存了大量墨水的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则使滑架14的重量增加,这增加了用于驱动滑架的电动机的额外负载。因此,喷墨打印机11具有不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结构。
如图16所见,盖223位于记录头16的下侧。盖223具有一个封闭端并且其上开口盖住记录头16。盖223在喷墨打印机11的非打印区域。当记录头16没有进行打印时,盖223覆盖记录头16的喷嘴开口,由此防止水分蒸发。盖223还给记录头16施加吸力,以清洁记录头16。盖223的底部与负压管224连通。在负压管224上安装吸气泵225。吸气泵225从记录头16向盖223强制抽出墨水。被吸气泵225抽出的墨水被收集在废液收集箱226中。将废液吸收剂227放在废液收集箱226中,用来储存收集到的墨水。
尽管在图16中示出的结构仅对应于一种颜色的墨水,但是喷墨打印机11被设计为打印多种墨水,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因此给每种颜色的墨水分别提供墨盒12、墨水供应管13、压力阻尼器15以及记录头16。
以下将参照图17(a)和17(b)对压力阻尼器15进行描述。
压力阻尼器15有一个通路形成部件228。通路形成部件228由树脂材料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形成。在通路形成部件228中形成墨水通路。墨水通路包括第一墨水通路229、墨水室231、小孔241和第二墨水通路232等。将第一墨水通路229的末端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 3。第一墨水通路229的另一端与墨水室231连通。墨水室231有一个封闭端并且有一个向上敞开的开口。在墨水室231的底部形成小孔241。通过小孔241使墨水室23 1与第二墨水通路232连通。来自墨水供应管13的墨水通过第一墨水通路229进入墨水室231。然后,墨水通过小孔241、进入第二墨水通路232并被提供给记录头16。
在通路形成部件228的上表面提供了薄膜230。薄膜230的特性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使操作部件233和阀门部件234位于墨水室231中,这样就形成了墨水通路。由磁性和弹性材料制成的片簧形成了操作部件233。例如,操作部件233由如SUS420J2和SUS631等材料制成。由通路形成部件228和薄膜230在通路形成部件228的上表面固定操作部件233的近端部分235。近端部分235起操作部件233的支点的作用。使操作部件233的末端大致垂直地弯曲。
如图17(a)和17(b)所见,使阀门部件234位于操作部件233的末梢部分的下面。使阀门部件234位于墨水室231的底部上并且在小孔241上。如图17(b)所示,当操作部件233没有被永久磁铁236吸引时,操作部件233将小孔241关闭。当操作部件233被永久磁铁236吸引时,操作部件233的吸引部分242被吸引,操作部件233与阀门部件234分开。将图17(a)中的永久磁铁236的位置称为吸引位置。永久磁铁236可以在图17(a)所示的吸引位置与图17(b)所示的等待位置之间移动。
在阀门部件234的末端形成环形突出部分243。突出部分243与操作部件233接触,由此将小孔241关闭,这是一个通路。阀门部件234由弹性材料形成。使与操作部件233接触的突出部分243的上表面平坦。突出部分243由例如氟橡胶、硅橡胶、丁基橡胶、弹性体、CR橡胶、NBR橡胶或聚氨酯橡胶制成。当被操作部件233挤压时,阀门部件234弹性变形。
使电磁线圈238位于通路形成部件228外面,薄膜230的上方。电磁线圈238起磁铁移动装置的作用。电磁线圈238包括电磁铁237、螺旋弹簧239和插棒式铁心240。电磁铁237包括一个框架(没有示出)。将这个框架加工成圆柱形。框架由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制成。围绕该框架绕成励磁线圈。励磁线圈由铜导线制成并且涂有聚乙烯和聚氨酯绝缘涂层。用导线将励磁线圈电连接到阀门装置驱动电路(二者都没有示出)。
插棒式铁心240围绕有返回弹簧,即螺旋弹簧239。当给电磁铁237加上励磁时,插棒式铁心240进入电磁铁237,压缩螺旋弹簧239。当没有给电磁铁237加励磁时,插棒式铁心240从电磁铁237中伸出,使螺旋弹簧239伸展。在插棒式铁心240的末端提供永久磁铁236。当没有给电磁铁237加励磁时,由螺旋弹簧239的力将永久磁铁236固定在吸引位置,并且吸引操作部件233。
以下将对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7(a)所示,当没有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并且因此电磁铁237没有被加上励磁时,永久磁铁236位于吸引位置并且吸引操作部件233。在吸引位置,永久磁铁236吸引操作部件233的吸引部分242。然后,永久磁铁236的磁吸力使操作部件233弹性变形并且与阀门部件234分开,由此打开墨水通路。如图17(b)所示,当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时,插棒式铁心240被吸向电磁铁237,将螺旋弹簧239压缩。此外,使永久磁铁236从吸引位置移位。在使永久磁铁236从吸引位置离开的同时,操作部件233利用其自身储存的力恢复到正常形状并且挤压阀门部件234。由此将通路关闭。当电磁铁237失去励磁时,螺旋弹簧239的力使永久磁铁236返回到吸引位置,将通路打开。
以上所描述的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适合于通过抽出墨水来清洁记录头16。在喷墨打印机11中,作为对记录头16的维护,进行抽吸清洁。在压力阻尼器15中,通过利用阀门部件234打开和关闭墨水通路进行堵塞清洁。
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适合于清洁多个记录头16中的一个,或者进行有选择清洁。
按照第七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15具有如下优点。
(1)在第七实施例中,当利用电磁线圈238使永久磁铁236位于吸引位置时,由永久磁铁236吸引操作部件233。这样就使操作部件233与阀门部件234分开,将通路打开。当电磁线圈238使永久磁铁236离开吸引位置时,操作部件233恢复到非变形状态并且与阀门部件234接触,将通路关闭。由于操作部件233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因此阀门部件234不需要由磁性材料形成。即,阀门部件234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这样就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2)在第七实施例中,永久磁铁236在吸引位置吸引操作部件233。因此,操作部件233在不断地接收到磁力的同时被吸引。与利用电磁铁在吸引位置吸引操作部件233的情况相比,在第七实施例中没有需要被励磁的部件。因此得到了使结构简化了的阀门装置。此外,由于使永久磁铁236位于通路形成部件228的外面,永久磁铁236不需要具有耐墨性。
(3)在第七实施例中,操作部件233是片簧。因此,当操作部件233被永久磁铁236吸引时,会使操作部件233弹性变形并且离开阀门部件234,将通路打开。当操作部件233没有被吸引时,操作部件233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且与阀门部件234接触,将通路关闭。因此,没有需要放在操作部件233和阀门部件234之间的部件。此外,当通路被关闭时,操作部件233的平坦部分与阀门部件234彼此接触,从而将通路可靠地关闭。
(4)在第七实施例中,在近端部分235将操作部件233固定到通路形成部件228上。因此,利用作为支点的近端部分235使操作部件233弹性变形。此外,由于近端部分235被固定到通路形成部件228上,因此在被牢固固定的同时,操作部件233打开和关闭通路。
(5)在第七实施例中,将薄膜230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228上,将通路密封。因此,缩短了永久磁铁236与操作部件233之间的距离。即使使用了磁力相对小的磁铁,操作部件233的吸力也很大。在将操作部件233和阀门部件234在通路中布置好以后,用薄膜230对通路进行密封。这样就简化了用于对通路进行密封的结构。此外,由于薄膜230是由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薄膜230可靠地防止了气体进入该通路。
(6)在第七实施例中,阀门部件234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使阀门部件234响应于操作部件233的压力弹性变形。这样就可靠地关闭了通路。由于在阀门部件234上形成了突出部分243,因此操作部件233的平坦部分与阀门部件234的突出部分243接触,从而将通路关闭。由此提高了通路的密封性能。
(7)在第七实施例中,电磁线圈238使永久磁铁236移动的方向与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因此,将电磁线圈238沿着与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放置。这样就防止了阀门装置的尺寸沿着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增大。
(8)在第七实施例中,电磁线圈238起磁铁移动装置的作用。当给电磁线圈238提供电流时,将通路关闭。因此,在将阀门部件234短时关闭,对喷墨打印机进行堵塞清洁或者有选择清洁期间,电磁线圈238的励磁时间被缩短了。因此提高了能量的效率。
(9)在第七实施例中,使阀门装置位于记录头16的上游。因此,在进行堵塞清洁以便将泡沫从记录头16的过滤器喷出期间,阀门装置被有效利用。此外,在对需要颜色的喷嘴进行清洁的有选择清洁的过程中,也有效地使用了阀门装置。
以下将参照图18(a)和18(b)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阀门装置进行描述。在电磁线圈238的位置方面,第八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不同。因此,对于与第三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
如图18(a)所示,使电磁线圈238位于通路形成部件228之上,从而使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与永久磁铁236的移动方向相同。当没有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时,在插棒式铁心240末端的永久磁铁236处在吸引位置。因此,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操作部件233的吸引部分242被吸向薄膜230。这样就使操作部件233弹性变形,从而使吸引部分242离开阀门部件234并且使通路打开。如图18(b)所示,当给电磁铁提供电流时,插棒式铁心240被吸向电磁铁237,使永久磁铁236离开了吸引位置。因此,由于其本身所储存的力使操作部件233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且与阀门部件234接触,从而关闭通路。
除了第七实施例的优点(1)到(6)、(8)和(9)以外,第八实施例提供了以下优点。
(10)在第八实施例中,电磁线圈238使永久磁铁236移动的方向与操作部件233移动的方向大致相同。这样就允许使电磁线圈238沿着与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放置,并且由此防止了阀门装置的尺寸沿着与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增大。
以下将参照图19(a)和19(b)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阀门装置进行描述。
在薄膜230的位置、操作部件233的形状以及电磁线圈238的位置等方面,第九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不同。还有的区别在于当提供电流时和不提供电流时,通路的状态以及操作部件233的形状。
以下将参照图19(a)和19(b)对压力阻尼器15进行描述。将薄膜230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228的下表面上。另一方面,在通路形成部件228的上表面上不提供薄膜。使操作部件233和阀门部件234位于墨水室231中,墨水室231是在通路形成部件228中形成的。操作部件233是由磁性和弹性材料制成的片簧。操作部件233的近端部分235被固定在通路形成部件228的上部。操作部件233大体上的中心部分被弯曲,从而形成吸引部分242。吸引部分242向薄膜230凸出(向通路形成部件228的底部)。
使电磁线圈238位于通路形成部件238的外面并且在薄膜230的下面(在第一墨水通路229的下面)。在插棒式铁心240末端提供永久磁铁236。当在吸引位置时,永久磁铁236吸引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操作部件233。
以下将描述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
如图19(a)所示,当没有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时,永久磁铁236位于吸引位置。操作部件233的吸引部分242被永久磁铁236吸引并且弹性变形。因此,吸引部分242压住阀门部件234,从而将墨水通路关闭。如图19(b)所示,当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时,插棒式铁心240被吸向电磁铁237,将螺旋弹簧239压缩。此外,永久磁铁236离开吸引位置。因此,由其自身所储存的力使操作部件233恢复为原来的形状并且与阀门部件234分开,从而将通路打开。
除了第七实施例的优点(1)到(7)以及(9)以外,第九实施例提供了以下优点。
(11)在第九实施例中,当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时,通路被打开,而当没有给电磁铁237提供电流时,通路被关闭。因此,当喷墨打印机11断电并且没有给电磁线圈238提供电流时,即使喷墨打印机11向侧面倾倒,由于关闭了阀门装置,也可防止墨水漏出。
可以对第七到第九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第一墨水通路229被连接到了墨水供应管13,并且第二墨水通路232被连接到了记录头16。相反,可以将第一墨水通路229连接到记录头16,而将第二墨水通路232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墨水供应管13的墨水通过第二墨水通路232和小孔241进入墨水室231。然后,墨水通过第一墨水通路229并被提供给记录头16。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将压力阻尼器15合并在阀门装置中。但是,可以使压力阻尼器与阀门装置分开并且位于阀门装置的上游或者下游。如果使阀门装置位于压力阻尼器15的上游,则可以使阀门装置位于从墨水供应管13到墨水盒12之间的墨水通路中的任意位置。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使薄膜230位于了墨水室231与永久磁铁236之间。但是,薄膜230可以被省略。即,如果永久磁铁236具有足够的磁力来吸引操作部件233,则即使省略了薄膜230,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也具有与以上所列相同的优点。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阀门部件234是按照图17(a)到19(b)所示成形的。但是,可以改变阀门部件234的形状。此外,还可以使阀门部件234位于操作部件233的末梢部分,从而与小孔241接触。还可以将一个附加部件放在操作部件233与阀门部件234之间以提高密封性能。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操作部件233是按照图2(a)到4所示成形的。但是,可以改变操作部件233的形状。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使永久磁铁236位于插棒式铁心240的末端。但是,永久磁铁236的位置可以被放在插棒式铁心240上的其它位置。
在第九实施例中,永久磁铁236的移动方向大体上与操作部件233的移动方向垂直。但是,所布置的电磁线圈238可以使这些方向大体相同。即,可以使永久磁铁236直接位于吸引部分242的下面,并且使螺旋弹簧239、插棒式铁心240以及电磁铁237位于永久磁铁236的下面。
在第九实施例中,整个阀门装置被放在滑架14上。但是,可以将永久磁铁236和电磁线圈238放在滑架14以外的其它位置。例如,可以使永久磁铁236和电磁线圈238位于非打印区域,即在清洁位置或孔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清洁的时候或者当喷墨打印机11断电时,将滑架14移动到与永久磁铁236和电磁线圈238相对应的位置。这样的结构减少了安装在滑架14上的零件的数量并且减小了滑架驱动电动机上的负载。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11可以在大幅面的目标上进行打印,如A0大小的纸页。但是,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也可适用于能够在除了A0大小的纸页以外的目标上或者除了纸以外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目标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
在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中,使用了没有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但是,第七到第九实施例也可适用于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
以下将参照图20到2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
压力阻尼器15包括通路外壳(passage housing)333和阀门装置334。通路外壳管333将从墨水供应213提供的墨水引导到记录头16。阀门装置334将通路外壳333中的通路打开和关闭。通路外壳333被固定到滑架14上并且包括通路形成部件335和薄膜336。在通路形成部件335中形成通路。通路形成部件335由树脂材料形成,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在通路形成部件335的侧面部分中形成墨水室337。图21示出了通路形成部件335的侧视图。如图21所示,在位于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墨水室337内壁中形成第一和第二圆形端口338、339。
如图20所示,第一端口338被连接到第一墨水通路341的近端部分。第一墨水通路341的末梢部分被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这样,从墨水供应管13提供的墨水通过第一墨水通路341进入墨水室337。
将第二端口339连接到第二墨水通路342。将第二墨水通路连接到记录头16。由此,将墨水室337中的墨水通过第二墨水通路342提供给记录头16。第一墨水通路341、墨水室337以及第二墨水通路342形成了通路外壳333的通路。
如图21和22所示,在墨水室337的两个侧面上通路形成部件335具有轴接收部分344。在每个轴接收部分344中形成半圆柱轴座345。
如图20所示,将薄膜336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335的侧面,从而将通路形成部件335的墨水室337的开口密封。薄膜336包含与第一实施例的薄膜相同的材料,并且沿着使墨水室的体积减小和增大的方向变形。弹性变形所引起的薄膜336的柔顺性吸收了墨水室337中的墨水的压力波动。
阀门装置334包括起阀门部件作用的突出部分346、盘形操作部件347、起磁铁移动机构作用的电磁线圈348以及磁铁349。如图20和21所示,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墨水室337的内壁上形成突出部分346。突出部分346围绕墨水室337的第二端口339。使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略微倾斜,使突出部分346的高度向记录头16减小。确定上表面346a的斜度,以利用当操作部件347旋转时突出部分346与操作部件347接触,而将突出部分346密封,操作部件347将在以下进行讨论。突出部分346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弹性材料形成。
如图20和27所示,将操作部件347可旋转地连接到墨水室337中的外壳轴座345上。具体来说,由磁性材料如电磁不锈钢形成操作部件347。所形成的操作部件347有起到轴线部分351作用的脊线(ridgeline)。操作部件347具有中心轴线部分351、第一侧面部分352和第二侧面部分353。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352、353都分别被形成在与轴线部分351按照预定角度相交的平面中。
在轴线部分351的中央形成矩形开口351a。此外,有一个半圆柱轴套354。如图20所示,操作部件347在轴套354接收支撑轴355,因此,操作部件347和支撑轴355彼此相对旋转。支撑轴355的端部被外壳轴座345可旋转地支撑,这样就使得操作部件347可以在外壳轴座345旋转。
如图24、25所示,使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352、353的端部沿着远离薄膜336的方向弯曲,从而形成弯曲部分352a、353a。因此,即使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352、353接触薄膜336,也不会损坏薄膜336。
如在图20中所见,当操作部件347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侧面部分352接触薄膜336。如图26所示,当操作部件347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侧面部分352接触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而第二侧面部分353接触薄膜336。此时,由于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被倾斜地放在包含操作部件347的轴线的平面中,因此,由操作部件347将突出部分346(端口339)可靠地密封。
如图20所示,将电磁线圈348固定到滑架14上,电磁线圈348具有励磁部分356和从励磁部分356向下突出的插棒式铁心357。励磁部分356包含有励磁线圈(没有示出)。当通过接线(没有示出)提供电流时,励磁部分356产生磁场。插棒式铁心357是一个可以垂直移动的磁性部件。当给励磁部分356加上励磁时,将插棒式铁心357吸引到励磁部分356。将磁铁349固定到插棒式铁心357的末端。此外,围绕插棒式铁心357安装螺旋弹簧358。螺旋弹簧358迫使磁铁349与励磁部件356彼此分开。
磁铁349是一个永久磁铁并且面对操作部件347,它们之间夹着薄膜336。磁铁349通过薄膜336将磁力传递到操作部件347。当插棒式铁心357垂直移动时,使磁铁349在第一吸引位置,如图20所示,面对操作部件347的第一侧面部分352;以及第二吸引位置,如图26所示,面对操作部件347的第二侧面部分353,之间摆动。
因此,如图26所示,当给电磁线圈348提供电流并且使其励磁时,插棒式铁心357被吸向励磁部分356,并且将磁铁349移动到第二吸引位置。然后,通过薄膜336吸引操作部件347的第二侧面部分353,使操作部件347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二侧面部分353与薄膜接触,而第一侧面部分352与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接触,将突出部分346(端口339)关闭。
如果在图26的状态下切断给电磁线圈48的电流,则螺旋弹簧358所积累的力使插棒式铁心357从励磁部分356伸出并且使磁铁349移动到如图20所示的第一吸引位置。然后,通过薄膜336吸引操作部件347的第一侧面部分352,使操作部件347逆时针方向旋转。结果,使第一侧面部分352离开突出部分346并和薄膜336接触。因此,将突出部分346(端口339)打开。如上所述,给电磁线圈48提供和切断电流改变了第一侧面部分352与突出部分346的相对位置,将突出部分打开和关闭。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上述的阀门装置334适合于通过抽出墨水来清洁记录头16。按照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由阀门装置334打开和关闭墨水通路来进行堵塞清洁和对所选择的颜色的墨水进行有选择清洁。
第十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在第十实施例中,电磁线圈348在第一吸引位置与第二吸引位置之间移动磁铁349,由此改变操作部件347的第一侧面部分352与突出部分346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突出部分346(端口339)被打开和关闭。因此,如果操作部件347由磁性材料如电磁不锈钢制成,则可以由磁铁349打开和关闭突出部分346。所以,对于突出部分346来说,可以选择任何材料,这样就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因此,不需要给突出部分346加励磁来将操作部件347吸向突出部分346。此外,不需要围绕通路外壳333绕成励磁线圈。这样就简化了阀门装置的结构。
(2)在第十实施例中,磁铁349位于通路外壳333的外面。因此,不需要考虑磁铁349的耐墨性,这样就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3)在第十实施例中,当没有给电磁线圈348提供用于打开突出部分346的电流时,磁铁349处在第一吸引位置以打开突出部分346。当给电磁线圈348提供用于关闭突出部分346的电流时,磁铁349处在第二吸引位置以关闭突出部分346。因此,在对喷墨打印机11进行堵塞清洁或者有选择清洁期间,仅当进行清洁操作时需要给电磁线圈加上励磁。这样就减小了整个喷墨打印机11上的负载。
(4)在第十实施例中,磁铁349的移动使操作部件347绕着转轴旋转。因此,使第一侧面部分352与突出部分346彼此相对移动,从而打开和关闭突出部分346。即操作部件347不是利用本身的弹性打开和关闭突出部分346。这样,就不用担心由于弹性退化而不能打开和关闭突出部分346。此外,由于不需要用比操作部件347更大的力来打开和关闭突出部分346,因此提高了能量的效率。
(5)在第十实施例中,利用与操作部件347整体形成的轴套354接收支撑轴355,使得操作部件347可以围绕支撑轴355旋转。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操作部件347旋转。
(6)在第十实施例中,薄膜336位于磁铁349和在通路外壳333中的操作部件347之间。这样,磁铁349与操作部件347彼此接近,将薄膜336夹在中间。这样就缩短了磁铁349与操作部件347之间的距离并且提高了吸力。此外,在制造期间,这样的结构也使在通路外壳333中操作部件347的安装容易。
(7)在第十实施例中,将薄膜336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335上。因此,用简单的结构将通路外壳333的墨水室337密封。此外,薄膜336由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制成。因此,可靠地防止了气体漏进通路外壳333的墨水室337。
(8)在第十实施例中,将盘形操作部件347用作打开-关闭部件。沿着离开薄膜336的方向使操作部件347的端部弯曲,从而形成弯曲部分352a、353a。因此,当通过移动操作部件347使第一或者第二侧面部分352、353与薄膜336接触时,弯曲部分352a、353a不会损坏薄膜336。
(9)在第十实施例中,磁铁349是永久磁铁。因此,不需要用于吸引操作部件347的驱动能量如电能。这样就简化了阀门装置。
(10)在第十实施例中,由弹性材料形成突出部分346。这使得操作部件347的第一侧面部分352可以与突出部分346彼此紧密地接触,并且由此提高了密封性能。
(11)在第十实施例中,将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倾斜,使得上表面346a位于包含操作部件347的转轴的平面中。因此,当操作部件347与突出部分346接触时,突出部分346的整个上表面346a与第一侧面部分352完全接触。因此,将突出部分346可靠地密封。
(12)在第十实施例中,阀门装置334位于喷墨打印机11的记录头16的上游。因此,在进行清洁从而将泡沫从记录头16的过滤器排出期间,阀门装置334被有效地利用。
可以对第十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十实施例中,当没有给电磁线圈348提供电流时,磁铁349处在第一吸引位置,以打开突出部分346。当给电磁线圈348提供电流时,磁铁349处在第二吸引位置,以关闭突出部分346。
在图27(a)和27(b)所示的第十一实施例中,可以对这种情况进行修改。在第十一实施例中,电磁线圈348的插棒式铁心357从励磁部分356向上伸出。如图27(a)所示,当没有给励磁部分356提供电流时,磁铁349处在第二吸引位置,由此关闭突出部分346。如图27(b)所示,当给励磁部分356提供电流时,磁铁349处在第一吸引位置,由此打开突出部分346。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当喷墨打印机11断电并且没有给电磁线圈348提供电流时,即使喷墨打印机11向侧面倾倒,由于阀门装置334被关闭,也可防止墨水漏出。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可以使阀门装置334位于从被滑架14的操作来移动的供应管13的部分到墨盒12的墨水通路中的任何位置。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由操作部件347的轴套354接收支撑轴355,使操作部件347能够旋转。但是,可以将操作部件347和支撑轴355整体形成。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使用了盘形操作部件347。但是,操作部件347的形状可以被改变,只要可以由磁铁349来移动操作部件347来接触并且关闭突出部分349。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在操作部件347上形成了起保护部分作用的弯曲部分352a、353a。但是,可以省略弯曲部分352a、353a。此外,可以只形成弯曲部分352a、353a中的一个。  此外,也可以由弹性物体如橡胶来取代弯曲部分352a、353a。。此外,薄膜336可以具有保护部分。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磁铁349是永久磁铁。但是,如图28所示,可以在与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352、353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提供电磁铁361、362。在这种情况下,电磁铁361、362被交替启动,产生使操作部件347旋转的磁场。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控制操作部件347的位置。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将突出部分346用作阀门部件。可以用具有不同形状的阀门装置取代突出部分346。尽管突出部分346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但是也可以由其它类型的材料形成突出部分346。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是倾斜的。但是,如图29所示,上表面346a可以与插棒式铁心的轴线平行。在这种情况下,操作部件347的第一侧面部分的形状可以是弯曲的,从而与突出部分346的上表面346a接触。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使用了没有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11。但是,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适用于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喷墨打印机。但是,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阀门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使用除墨水外的其它液体的器件。
在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电磁线圈348被用作磁铁移动机构。但是,任何移动装置都可以被使用,只要该装置能够在第一吸引位置和第二吸引位置之间移动磁铁349。例如,可以用包括电动机和丝杠的致动装置来移动磁铁349。
以下将参照图30到32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阀门装置进行描述。该阀门装置被用在喷墨型记录设备的压力阻尼器15中。
压力阻尼器15具有通路形成部件431。通路形成部件431由树脂材料形成,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在通路形成部件431中形成墨水通路。墨水通路包括第一墨水通路435、墨水室433、小孔434以及第二墨水通路432。将第一墨水通路435的末端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通过小孔434使第一墨水通路435与墨水室433连通。墨水室433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向上打开的开口。在墨水室433的侧壁中形成小孔434。在底部使墨水室433与第二墨水通路432连通。来自墨水供应管13的墨水通过第一墨水通路435和小孔434进入墨水室433。然后,墨水经过第二墨水通路432并被提供给记录头16。
在通路形成部件431的上表面上提供薄膜436。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薄膜436由多层不同材料形成。
使操作部件437和阀门部件438位于墨水室433中,由此形成墨水通路。操作部件437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有一个小直径部分439和一个大直径部分441。小直径部分439的直径不变。在小直径部分439的面对小孔434的侧面上形成压力表面440。当通路被关闭时,将压力表面440压靠在阀门部件438上。大直径部分441向操作部件437的方向逐渐变细。在大直径部分441的外围上形成平坦的倾斜表面445。
在大直径部分441的末端当中形成凹槽442。凹槽442开口在操作部件437的末端。起弹性物体作用的螺旋弹簧443被安装在凹槽442中。将螺旋弹簧443的第一端固定到操作部件437上。将螺旋弹簧443的第二端固定到形成在通路形成部件431上的弹簧座446上。在本实施例中,弹簧接收孔459的底部被通路形成部件431封闭。当通路被关闭时,螺旋弹簧443压着操作部件437,从而将压力表面440压靠在阀门部件438上。当通路被打开时,操作部件437被倾斜,由此使螺旋弹簧443弯曲。
以下将对阀门部件438进行描述。在墨水室433中,围绕小孔434的内端放置阀门部件438。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阀门部件438由弹性材料形成。在阀门部件438的末端形成环形突出部分447。形成平坦的突出部分447的末梢部分。当突出部分447的末梢部分与操作部件437的压力表面440的平坦部分接触时,压力使阀门部件438弹性变形。由此关闭小孔434,从而关闭通路。
使电磁铁448位于在薄膜436附近的通路形成部件431的外面。电磁铁448包括铁心449、框架450以及励磁线圈451。将框架450加工成圆柱形,并且使铁心449位于框架450的中心。框架450由树脂制成,如含有玻璃的聚酰胺。围绕框架450绕成励磁线圈451。励磁线圈451由铜导线制成,并且涂有聚乙烯和聚氨酯绝缘涂层。用导线将励磁线圈451电连接到阀门驱动电路(二者均没有示出)。当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操作部件437受电磁铁448吸引,将薄膜436夹在中间,并且被移动到图32所示的吸引位置(操作位置)444。当给电磁铁448的电流被切断时,操作部件437不再受到吸引并且返回到图31所示的等待位置。当操作部件437没有被磁化时,通路被关闭。当操作部件437被磁化并且处在吸引位置时,通路被打开。
将两个限位块453、454放在墨水室433中。将限位块453、454固定在阀门部件438的附近并且围绕操作部件437的小直径部分439放置。第一限位块453更靠近电磁铁448。当使操作部件437倾斜并且移动到吸引位置时,第一限位块453的末梢部分455起支点的作用。形成平坦的第一限位块453的外表面,并且与薄膜436接触。使第二限位块454位于墨水室433的底部。当操作部件437返回到等待位置时,第二限位块454的末端部分限制操作部件437的移动。
以下将对这种阀门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31所示,当没有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操作部件437不被电磁铁吸引并且处在等待位置。此时,操作部件437被螺旋弹簧443压靠在阀门部件438上并且将通路关闭。限位块453、454的末梢部分455、456与操作部件437接触。
当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操作部件437被磁力吸引并且绕着作为支点的第一限位块453的末梢部分455向薄膜436倾斜。如图32所示,操作部件437被移动到吸引位置(操作位置)并且与薄膜436接触。此时限位块454的末梢部分456与操作部件437分开。由于其端部被固定,因此,操作部件437的倾斜使螺旋弹簧443弯曲。由于将电磁铁448的吸力设置得大于螺旋弹簧443的力,因此,即使螺旋弹簧443被弯曲,操作部件437也不会返回到等待位置。
在这样的方式中,当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使操作部件437向薄膜436倾斜。这样就在压力表面440和阀门部件438之间出现了一个间隙。在通路中的液体就会通过这个间隙流入小孔434,同时通路被打开。
当切断给电磁铁448的电流时,电磁铁448的吸力消失,并且螺旋弹簧443的力使操作部件437返回到等待位置。此时,第二限位块454的末梢部分456限制操作部件437的移动并且使操作部件437停止。由于所布置的螺旋弹簧当操作部件437处在等待位置时,其长度比其自然长度短,因此螺旋弹簧443压着凹槽442的底部。所以,操作部件437的压力表面440被压靠在阀门部件438上。因此,将通路关闭。
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按照第十二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15的操作适合于通过抽出墨水来对记录头16进行清洁。
按照第十二实施例的压力阻尼器15或者阀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在第十二实施例中,螺旋弹簧443将操作部件437保持在等待位置。由此,不需要由弹性材料形成操作部件437来产生在通路被关闭时施加到阀门部件438的压力。这样就允许从很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阀门部件437的材料。操作部件437被电磁铁448吸引并且被移动到吸引位置以打开通路。因此,不需要通过围绕操作部件437或者围绕通路形成部件431提供铁心来布置磁铁。这就提供了结构被简化的阀门装置。此外,由于磁铁的位置不受限制,因此第十二实施例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2)在第十二实施例中,使用于吸引操作部件437的电磁铁448位于通路形成部件431的外面。所以,不需要考虑电磁铁448的耐墨性。因此,在电磁铁448中的这些零件的材料不受限制,这样就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
(3)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在操作部件437的大直径部分441上形成倾斜表面445。因此,当操作部件437被电磁铁448吸引时,倾斜表面445很容易与电磁铁448接触。用于吸引操作部件437的吸力必须大于螺旋弹簧443的力。由于形成了平坦的倾斜表面445,因此,倾斜表面445具有很大的用于接收磁力的面积并且由此接收到足够的吸力。因此,将操作部件437稳定地保持在吸引位置。
(4)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在操作部件437的大直径部分441的末端形成凹槽442并且在凹槽442中安装螺旋弹簧443。因此,可以根据螺旋弹簧443的形状确定凹槽442的深度和直径。所以,螺旋弹簧443的力是可调节的。通过在凹槽442中安装弹性物体,弹性物体的力的作用点,即倾斜的中心可以被设置在弹性物体的中心。这样就减小了倾斜的力矩。因此,有效地将操作部件437推动。
(5)在第十二实施例中,操作部件437具有大直径部分441和小直径部分439。此外,靠近电磁铁448放置的第一限位块453和靠近通路形成部件431放置的第二限位块454被容纳在墨水室433中。第一限位块453可以在末梢部分455与大直径部分441接触。因此,当使操作部件437倾斜时,第一限位块453起支点的作用。当操作部件437处在等待位置时,第二限位块454可以在末梢部分456与大直径部分441接触。因此,当将操作部件437从吸引位置移动到等待位置时,第二限位块454限制了操作部件437的移动并且使操作部件437停止。由此使操作部件437的移动稳定并且使提供给记录头16的液体的流速稳定。
(6)在第十二实施例中,用于推动操作部件437的弹性物体是螺旋弹簧443。因此,阀门装置便宜并且简单。
(7)在第十二实施例中,使薄膜436位于电磁铁448与操作部件437之间,从而将通路密封。这样就减小了电磁铁448与操作部件437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电磁铁448的力减小了,也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吸力。此外,由于薄膜436被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431上,因此提高了通路的密封性能。此外,由于薄膜436是由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形成的,因此空气不能通过薄膜436漏进通路。
(8)在第十二实施例中,使阀门装置位于记录头16的上游。因此,在进行堵塞清洁以便将泡沫从记录头16的过滤器排出期间,阀门装置被有效地利用。此外,在对需要颜色的喷嘴进行清洁的有选择清洁过程中,也有效地使用了阀门装置。
(9)在第十二实施例中,阀门部件438由弹性物体形成,并且在末端形成突出部分447。操作部件437的压力表面440被压靠在突出部分447上,从而将通路关闭。因此,提高了通路的密封性能。
(10)在第十二实施例中,用于吸引操作部件437的磁铁是电磁铁448。因此,通过给电磁铁448提供和切断电流,将通路打开和关闭。此外,通过改变电流的幅值,可以产生理想的磁力。因此,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操作部件,由此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11)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当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通路被打开,而当没有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通路被关闭。因此,当喷墨打印机11断电并且没有给电磁铁448提供电流时,即使喷墨打印机11向侧面倾倒,由于关闭了阀门装置,也可防止墨水漏出。
以下将参照图33和3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进行描述。下面将主要讨论与第十二实施例的区别。
压力阻尼器15具有通路形成部件461。在通路形成部件461中确定了一个通路。第一墨水通路435和第二墨水通路432沿着大体相同的方向延伸。在通路形成部件461中靠近第一墨水通路435的位置放置弹簧座462。使弹簧座462形成的形状与墨水室相对应,并且在弹簧座462的中心有一个墨水孔,用于将墨水引入第二墨水通路432。
在墨水室433中,围绕阀门部件438放置大体为圆柱形的限位块463。限位块463面对操作部件437。在阀门部件438的附近将限位块463的近端部分固定到通路形成部件461上并且围绕操作部件437的小直径部分439放置限位块463的近端部分。限位块463的末梢部分可以与操作部件437的大直径部分接触。
在薄膜436的附近,限位块463起操作部件437的支点的作用。在与起支点作用的部分相对的一侧,限位块463限制在等待位置的操作部件437。
在薄膜436附近,使永久磁铁464和电磁线圈465位于通路形成部件461的外面。电磁线圈465使永久磁铁464移动。电磁线圈465包括电磁铁466、可移动铁心467以及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可移动铁心468由磁性材料形成。将永久磁铁464固定到可移动铁心467的第一端。在可移动铁心467的第二端提供基座469和限位块470。围绕可移动铁心467可移动地安装圆柱形电磁铁466。使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位于电磁铁466和基座469之间。当将永久磁铁464移向通路时,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被压缩,当使永久磁铁464从通路离开时,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被拉伸。
以下将描述这种阀门装置的操作。
当没有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没有吸力作用在可移动贴心467上。因此,如图33所示,可移动铁心467处在上位置,并且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被拉伸。此时,由于永久磁铁464在上面并且远离操作部件437,操作部件437位于等待位置,且通路被关闭。
当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可移动铁心467被电磁铁466吸引,并且限位块470限制可移动铁心467的移动。此时,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被压缩,并且永久磁铁464接近操作部件437。然后,永久磁铁464吸引操作部件437并且使其倾斜。由此,使操作部件437处在吸引位置并且将通路打开。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切断电流,则作用在可移动铁心467上的吸力就消失了,并且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的力使可移动铁心467离开操作部件437。因此,永久磁铁464离开操作部件437。因此,操作部件437接收到螺旋弹簧443的力并且返回到等待位置,将通路关闭。
除了第十二实施例的优点(3)、(4)、(6)、(8)和(9)以外,第十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优点。
(12)在第十三实施例中,螺旋弹簧443将操作部件437保持在等待位置。这样,就不需要由磁性材料形成操作部件437来产生用于当通路被关闭时作用在阀门部件438上的压力。这样就允许在很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阀门部件437的材料。操作部件437在倾斜表面445被永久磁铁464吸引并且被移动到吸引位置,将通路打开。因此,不需要通过围绕操作部件437或者围绕通路形成部件431提供铁心来布置磁铁。这就提供了结构被简化的阀门装置。此外,由于磁铁的位置不受限制,因此第十二实施例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13)在第十三实施例中,用于吸引操作部件437的永久磁铁464位于通路形成部件461的外面。由此,不需要考虑永久磁铁464的耐墨性。因此,永久磁铁464的材料不受限制,这样就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
(14)在第十三实施例中,操作部件437具有大直径部分441和小直径部分439。此外,将大体为圆柱形的限位块463放在墨水室433中。限位块463与大直径部分441的第一端部相接触。因此,当使操作部件437倾斜时,限位块463起支点的作用。在末梢部分456,限位块463也与大直径部分441的第二端接触,大直径部分441的第二端更靠近通路形成部件461。这样,当使操作部件437从吸引位置移动到等待位置时,限位块463限制操作部件437的移动。由此使操作部件437的移动稳定并且使提供给记录头16的液体的流速稳定。
(15)在第十三实施例中,使薄膜436位于永久磁铁464与操作部件437之间,从而将通路密封。这样就减小了永久磁铁464与操作部件437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永久磁铁464的力减小了,也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吸力。此外,由于薄膜436被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461上,因此改进了通路的密封性能。此外,由于薄膜436是由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空气不能通过薄膜436漏进通路。
(16)在第十三实施例中,用于吸引操作部件的磁铁是永久磁铁464,用于移动永久磁铁464的器件是电磁线圈465。因此,当给电磁线圈465提供和不提供电流时,可以任意确定电磁线圈465的位置和永久磁铁464的位置。这样就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17)在第十三实施例中,当给电磁线圈465的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通路被打开,而当没有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通路被关闭。因此,当喷墨打印机11断电并且没有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即使喷墨打印机11向侧面倾倒,由于关闭了阀门装置,也可防止墨水漏出。
(18)在第十三实施例中,所布置的电磁线圈465大体与操作部件437垂直。这样就防止了沿着操作部件437的运动方向增加阀门装置的尺寸。
可以对第十二和第十三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十二和第十三实施例中,如图31到34所示形成墨水通路。但是,可以改变第一和第二墨水通路435、432延伸的方向。
在第十二和第十三实施例中,将第一墨水通路435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并且将第二墨水通路432连接到记录头16。与此相反,可以将第一墨水通路435连接到记录头16,而将第二墨水通路432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墨水供应管13的墨水通过第二墨水通路432进入墨水室433。然后,墨水通过小孔434并且通过第一墨水通路435提供给记录头16。
此外,阀门部件438可以被放置在操作部件437的压力表面440,以与围绕小孔434的区域接触。
在第十三实施例中,电磁线圈465被用作磁铁移动机构。但是,磁铁可以被除电磁线圈465以外的其它磁铁移动机构来移动。
在第十三实施例中,使永久磁铁464处在可移动铁心467的末端。但是,可以使永久磁铁464位于可移动铁心467上的其它位置。
在第十三实施例中,永久磁铁464的移动方向大体与操作部件437的轴线垂直。但是,永久磁铁464的移动方向可以大体与操作部件437的轴线平行。
在第十三实施例中,当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通路被打开,而当没有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通路被关闭。与此相反,可以将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放在永久磁铁464一侧,使得当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通路被关闭,而当没有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通路被打开。在这样的结构中,当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使可移动铁心467沿着与第十三实施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当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永久磁铁464离开操作部件437,通路被关闭并且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被压缩。当没有给电磁铁466提供电流时,在永久磁铁464处的电磁线圈螺旋弹簧468被拉伸,而永久磁铁464吸引操作部件437。因此,通路被打开。
在第十二和第十三实施例中,使用了没有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11。但是,第十二和第十三实施例适用于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
在第十二和第十三实施例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墨打印机。但是,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喷射除墨水以外的其它液体的液体喷射设备。例如,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射液体如电极材料或者颜料的液体喷射设备,用于制作电发光显示器和FED(表面发光显示器)。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用于喷射生物有机物质的液体喷射设备,用于制造生物芯片。或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样本喷射设备,如精密吸管(precision pipette)。
以下将参照图35到38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实施例进行描述。
将通路阀门515安装到滑架14上。通路阀门515将通路打开和关闭,用于将来自墨水供应管13的墨水提供给记录头16。
使记录头16处在滑架14的下侧。从通路阀门515给记录头16提供墨水。记录头16用压电振荡器使压力室(没有示出)膨胀和收缩,将从通路阀门515提供的墨滴从喷嘴的开口喷出。
以下将对通路阀门515进行描述。
如图36所示,通路阀门515包括通路外壳533、在通路外壳533中形成的阀门座534、弹性部件535、磁性部件536、以及位于通路外壳533外面的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37。通路外壳533包括通路形成部件539和薄膜541,并且被固定到滑架14上。
通路形成部件539由树脂材料形成,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在通路形成部件539中形成凹形墨水室542。使墨水室542向上开口。在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形成第一端口543。在墨水室542的右内壁542b中形成第二端口544。
在通路形成部件539中形成第一墨水通路545。第一墨水通路545从第一端口543开始并且向左延伸。将第一墨水通路545的末端(没有示出)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见图35)。此外,在通路形成部件539中形成第二墨水通路546。第二墨水通路546从第二端口544开始并且向右延伸。将第二墨水通路546的末端(没有示出)连接到记录头16(见图35)。
将薄膜541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539的上表面上,以覆盖墨水室542的开口并且将墨水室542密封。因此,该通路包括第一墨水通路545、墨水室542和第二墨水通路546。
从墨水供应管13提供给第一墨水通路545的墨水通过第一端口543进入墨水室542。然后,墨水通过第二端口544流到第二墨水通路546并且被提供给记录头16。
薄膜541的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阀门座534是一个围绕在墨水室542底部542a上的第一端口543所形成的环形突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将阀门座534与通路形成部件539整体形成。
如图36和37所示,弹性部件535被成形为像一个拉长的矩形并且被容纳在墨水室542中。在弹性部件535和墨水室54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弹性部件535右弹性材料制成,如氟橡胶、硬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弹性体、CR橡胶、NBR橡胶或聚氨酯橡胶。弹性部件535包括中心阀门体548和用于向上推挤阀门体548的推挤部分549。
阀门体548被成形为类似截锥的形状并且向上凸出。阀门体548的上表面形成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阀门体548的下表面形成阀门座接触部分552。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和阀门座接触部分552都是圆形的并且是同心的。
推挤部分549包括一对支撑部分549a和一个盘形的薄部分549b,薄部分549b在其上部连接支撑部分549a。使阀门体548与薄部分549b的中央一起整体形成。如果在限制支撑部分549a的横向运动的时候阀门体548被向下推挤,则使薄部分549b弹性变形并且使阀门体548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释放阀门体548,则随着薄部分549b返回原位,阀门体548被向上移动。
上述的弹性部件535被容纳在墨水室542中,并且支撑部分549a与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接触。使弹性部件535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垂直叠放。
当弹性部件535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薄部分549b与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平行,并且使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分开。当弹性部件接触部分551从上面受到向下的力时,弹性部件535的薄部分549b变形,并且阀门体548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由此关闭第一端口543。
磁性部件536被成形为长方体,并且由可以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材料如电磁不锈钢制成。磁性部件536的外围尺寸大致与弹性部件535相同。在墨水室542中,磁性部件536被固定在弹性部件535和薄膜541之间。当弹性部件535没有变形时,磁性部件536的上表面536a与薄膜541接触,下表面536b与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接触。
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37包括永久磁铁553、线架554和励磁线圈555。永久磁铁553具有与磁性部件536大致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永久磁铁553的下表面553a从墨水室542的外面与薄膜541接触。即,永久磁铁553面对磁性部件536,将薄膜541夹在中间。由于永久磁铁553被放在墨水室542的外面,而不是在里面,因此永久磁铁553不接触墨水。因此,当为永久磁铁选择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由墨水引起的退化。这就允许从很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永久磁铁553的材料。
如在图36中所见,永久磁铁553的左端部分5531(更靠近墨水供应管13的部分)为N极,右端部分553r(更靠近记录头16的部分)为S极。
线架554被形成为具有矩形截面的空心棱柱,由树脂如聚酰胺(PA)制成。将线架554水平放置。将通路外壳533和永久磁铁553安装在线架554中。沿着与线架554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将通路外壳533和永久磁铁553安装在线架554中,使得阀门座534、阀门体548、磁性部件536以及永久磁铁553被按此顺序进行布置。
围绕线架554绕成励磁线圈55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给线圈555提供电流,则在线架554中产生磁场,使在通路外壳533中的磁性部件536磁化。所确定的线圈555的绕向和电流的流向使得当提供给线圈555的电流使磁性部件536磁化时,磁性部件536的左端部分5361变为N极,右端部分536r变为S极。
当没有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永久磁铁553将通路阀门515的磁性部件536向上吸引。因此,弹性部件535接收不到来自磁性部件536的压力,并且使阀门体548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分开。因此,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连通,并且将通路阀门515打开(见图36)。
参照图38,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里面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36的左端部分5361变为N极,右端部分536r变为S极。因此,磁性部件536与永久磁铁553的左端部分5361、5531极性相同,并且右端部分536r、553r极性相同。磁性部件536与永久磁铁553彼此相斥。在不改变其取向的情况下,磁性部件536向下(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弹性部件535的阀门体548的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接收到来自磁性部件536下面的压力。结果,使弹性部件535的薄部分549b弹性变形,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将第一端口543关闭。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如上所述,通过提供和切断线圈553的电流,使磁性部件536沿着与线圈555的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方向移动。因此,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和与之分开。结果,将通路阀门515打开和关闭。
第十四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将永久磁铁553放在墨水室542的外面。在墨水室542中的磁性部件536被永久磁铁553吸引并且向上移动,使阀门体548与阀门座534分开。因此,将通路阀门515打开。然后,给线圈555提供电流使磁性部件536磁化,从而使磁性部件536与永久磁铁553相互排斥。这样就使磁性部件536向下移动,从而使阀门体548接触阀门座534。因此,将阀门515关闭。
因此,当利用永久磁铁553和线圈555打开和关闭通路阀门515时,将永久磁铁553放在墨水室542的外面。因此,不需要考虑墨水对永久磁铁553的影响。因此,很容易选择永久磁铁553的材料。这样就增加了通路阀门515设计的灵活性。
(2)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当打开通路阀门515时,利用了将磁性部件536吸引到永久磁铁553的力。因此,需要能量如电能来保持通路阀门515打开。因此,提高了能量的效率。此外,永久磁铁553的吸力防止了由于阀门座534的上游部分与阀门座534的下游部分的压力差使磁性部件536向阀门座543的移动。这样就防止了通路阀门515被关闭。
(3)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当关闭通路阀门515时,通过给线圈555提供电流,使磁性部件536排斥永久磁铁553并且向阀门座534移动。
因此,在对喷墨打印机进行堵塞清洁或有选择清洁期间,用于关闭通路阀门的时间比用于打开通路阀门的时间更短,可以缩短给线圈555提供电流的时间。这样就提高了能量的效率。
(4)在第十四实施例中,沿着与线圈555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布置阀门座534、阀门体548、磁性部件536和永久磁铁553。
因此,使磁性部件536沿着与线圈555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这样就减小了沿着通路阀门515的线圈555中心轴线方向的空间。
(5)在第十四实施例中,使阀门体548位于阀门座534和磁性部件536之间。随着磁性部件536的移动,使阀门体548与阀门座534接触和分开。
因此,当打开和关闭通路阀门515时,磁性部件536不与阀门座534直接接触。代之以阀门体548与阀门座534接触。所以,为了可靠地密封阀门座534,只需要对阀门体548的材料进行选择,以适合密封阀门座534。因此,不需要磁性部件536的材料适合于密封阀门座534。这样就使选择磁性部件536的材料容易。
(6)在第十四实施例中,阀门体548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当关闭通路阀门515时,阀门座534与阀门体548紧密接触,将通路阀门515可靠地关闭。
(7)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将阀门体548与推挤部分549整体形成。因此,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并且简化了结构。因此,提高了通路阀门515的生产率。
(8)在第十四实施例中,使阀门体548被成形为类似截锥的形状。因此,即使磁性部件536沿着不同方向与阀门体548接触,从磁性部件536施加到阀门体548的力也总是集中在同一个位置。通过使力集中的位置与阀门体548接触阀门座534的位置相比配,使阀门体548可靠地接触阀门座534。因此,即使磁性部件536沿着不同方向接触阀门体548,阀门座534也与阀门体548可靠地相互接触,并且将通路阀门515可靠地关闭。
(9)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用薄膜541密封墨水室542,并且使薄膜541位于永久磁铁553与磁性部件536之间。
因此,使永久磁铁553与磁性部件536定位得彼此靠近,将薄膜541夹在中间,并且缩短了永久磁铁553与磁性部件536之间的距离。因此,由永久磁铁553用很大的吸力吸引磁性部件536。这样就提高了能量的效率。当制造通路阀门515时,在用薄膜541将墨水室542密封之前,在墨水室542中放入磁性部件536和弹性部件535。这样就容易将磁性部件536和弹性部件535放在墨水通路中,并且由此提高了生产率。
以下将参照图39和40,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实施例进行描述。将主要讨论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区别。
如图39所示,本实施例的通路阀门515包括通路形成部件539,将墨水室542确定在其中。在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上提供第一突出部分561和第二突出部分562。第二突出部分562起限制装置的作用。将容纳空间563确定在第二突出部分562与墨水室542的右内壁之间。
由弹性材料形成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弹性部件535相似的弹性部件564。弹性部件564包括阀门体565和推挤部分566。使阀门体565的上部分形成半球形并且形成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65a。形成平坦和圆形的阀门体565下表面并且形成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推挤部分566包括位于阀门体565右边的支撑部分566a和用于将支撑部分566a与阀门体565连接的盘形的薄部分566b。在支撑部分566a中形成垂直安装孔567。
将弹性部件564容纳在墨水室542中。将第一突出部分561安装在支撑部分566a的安装孔中,并且支撑部分566a的下表面与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接触。因此,由支撑部分566a按照悬臂的方式支撑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65a和弹性部件564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在这种情况下,将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和墨水室542的阀门座534垂直叠放。
因此,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将阀门体565向下压,则使弹性部件564的薄部分566b弹性变形并且使阀门体565向下移动。因此,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与阀门座534接触。因此,将第一端口543关闭。当停止向下压阀门体565时,由自身的弹性使薄部分566b返回到初始位置,使阀门体565向上移动。因此,使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与阀门座534分开。由此将第一端口543打开。
与第十四实施例的磁性部件536相似,由可以在磁场中磁化的材料形成磁性部件568并且使其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在本实施例中,磁性部件568具有位于右端部分并且向下弯曲的弯曲部分568a。然后,将磁性部件568容纳在墨水室542中,并且使其位于薄膜541和弹性部件564之间。磁性部件568的弯曲部分568a被放在墨水室542的容纳空间563的下面。弯曲部分568a和第二突出部分562形成了用于限制磁性部件568的横向运动的限制部件。
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中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36的左端部分5361变为N极,右端部分536r变为S极。
当没有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面对磁性部件568的永久磁铁553向上吸引通路阀门515的磁性部件568,将薄膜541夹在中间。因此,弹性部件564接收不到来自磁性部件568的压力,并且使弹性部件564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与阀门座534分开。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连通,并且将通路阀门515打开(见图39)。
参照图40,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中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36的左端部分5681变为N极,右端部分568r变为S极。因此,磁性部件568和永久磁铁553的左端部分5531、5681极性相同,右端部分553r、568r极性相同。磁性部件568和永久磁铁553相互排斥。因此,磁性部件568的下表面与第二突出部分562接触,并且使磁性部件568的左端部分5681围绕起支点作用的接触点569向下旋转。磁性部件568的左端部分5681的下表面与弹性部件564的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65a接触,且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65a接收到向下的力。
因此,使弹性部件564弹性变形,并且阀门座接触部分565b与阀门座534接触,将第一端口543关闭。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除了第十四实施例的优点(1)到(7)以及(9)以外,第十五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0)在第十五实施例中,阀门体565的上部分是半球形的。因此,即使磁性部件568沿着不同方向与阀门体565接触,从磁性部件568施加到阀门体565的力也总是集中在同一个位置上。通过使力集中的位置与阀门体565接触阀门座534的位置相比配,使阀门体565可靠地接触阀门座534。因此,阀门座534与阀门体565可靠地相互接触,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11)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在通路外壳533的墨水室542中提供第二突出部分562,并且磁性部件568具有弯曲部分568a。利用弯曲部分568a的下表面与第二突出部分562之间接触点569,防止磁性部件568的右端部分568r向下移动。因此,通过给线圈555提供和切断电流,磁性部件568围绕接触点569旋转,并且使阀门体565与阀门座534接触和分开。这样就使磁性部件568的移动稳定,并且由此使通路阀门515能够被可靠地打开和关闭。
以下将参照图41和42,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实施例进行描述。将主要对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区别加以讨论。
如图4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路阀门515具有位于墨水室542外面的磁性部件571。通路形成部件539的墨水室542的深度小于第十四实施例的。具体来说,该深度取决于,当弹性部件535被容纳在墨水室542中时,在不使弹性部件535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弹性部件535的阀门体548的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与薄膜541接触,弹性部件535的一对支撑部分549a与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接触。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在墨水室542的右内壁542b中形成通路形成部件539的第二端口544。在本实施例中,在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中形成第二端口544。
与第十四实施例的磁性部件536相似,由可以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材料形成磁性部件571,并且使其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在本实施例中,磁性部件571具有从中心向下突出的接触部分572。使磁性部件571位于永久磁铁553和薄膜541之间。
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的里面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71的左端部分571l变为N极,右端部分571r变为S极。
当没有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通路阀门515的磁性部件571被永久磁铁553向上(沿着第二方向)吸引。因此,弹性部件535接收不到来自磁性部件571的压力,并且弹性部件535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分开。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连通,并且将通路阀门515打开(见图41)。
参照图42,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的里面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71的左端部分571l变为N极,右端部分571r变为S极。因此,磁性部件571和永久磁铁553的左端部分553l、571l极性相同,右端部分553r、571r极性相同。磁性部件571与永久磁铁553相互排斥。然后,磁性部件571的接触部分572的下表面向下压薄膜541。因此,通过薄膜541向下压弹性部件535的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使弹性部件535的薄部分549b弹性变形。因此,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由此,将第一端口 543关闭,并且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由此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除了第十四实施例的优点(1)到(8)以外,第十六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2)在第十六实施例中,用薄膜541将墨水室542密封,并且使薄膜541位于磁性部件571与弹性部件535之间。
因此,将磁性部件571放在墨水室542的外面,并且不需要考虑墨水室542中的墨水对磁性部件571的影响。因而,容易对磁性部件572的材料进行选择。这样就增加通路阀门515设计的灵活性。当制造通路阀门515时,在用薄膜541将墨水室542密封之前,将弹性部件535放在墨水542中。这样就容易将弹性部件535放在墨水通路中,由此提高了生产率。
(13)在第十六实施例中,当关闭通路阀门515时,磁性部件571在与薄膜541部分接触的接触部分572向下压薄膜541。因此,减少了磁性部件571接触薄膜541的面积。因而,接触部分572很容易使薄膜541变形。因此,通过薄膜541,阀门体548被向下压并且与阀门座534接触。
以下将参照图43和4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实施例进行描述。将主要对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区别进行讨论。
如图43所示,本实施例的通路阀门515包括在其中确定了墨水室542的通路形成部件539。在墨水室542的底部542a上提供第三突出部分575。在第三突出部分757的上表面中形成大致半球形的凹槽576。与第十四实施例的磁性部件536相同,由可以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材料形成磁性部件577,并且使其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在本实施例中,磁性部件577具有从右端部分向下凸出的大致半球形的突出部分578。此外,磁性部件577包括一个从右端部向上凸出的突出部分579。
磁性部件577被容纳在墨水室542中,从而使突出部分578与凹槽576咬合,并且突出部分579与薄膜541接触。因此,在墨水室542中,磁性部件577围绕起支点作用的突出部分578转动。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弹性部件535相同,由弹性材料形成阀门体581,并且使其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将阀门体581固定到磁性部件577的下表面上。
大致沿着垂直的方向使阀门体581与墨水室542的阀门座534对齐。因此,当使磁性部件577围绕起支点作用的突出部分578向薄膜541转动时,阀门体581离开阀门座534。当使磁性部件577围绕起支点作用的突出部分578向阀门座534转动时,阀门体581与阀门座534接触,并且将第一端口543关闭。
使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83的永久磁铁584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沿着横向方向,永久磁铁584小于磁性部件577。在本实施例中,不是将永久磁铁584放在线架554的里面,而是使其位于与线架554的左侧相邻。永久磁铁584面对磁性部件577的左端部分577l,将薄膜541夹在中间。剩下的磁性部件577面对线架554,将薄膜夹在中间。将永久磁铁584磁化,使得其如图43所见的上部分584t为S极,如图43所见的底部分584b为N极。
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的里面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77的左端部分577l变为N极,右端部分577r变为S极。
当没有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磁性部件571的左端部分577l被永久磁铁584向上吸引。因此,使磁性部件577围绕起支点作用的突出部分578向薄膜541转动。因而,使阀门体581与阀门座534分开。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连通,并且将通路阀门515打开(见图43)。
参照图44,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的里面产生磁场。因此,磁性部件577的左端部分577l与永久磁铁584的底部分584b具有相同的极性。因此,磁性部件577与永久磁铁584相互排斥。然后,使磁性部件577围绕起支点作用的突出部分578向阀门座534转动。因此,阀门体581与阀门座534接触。由此,将第一端口543关闭,并且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结果,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除了第十四实施例的优点(1)到(6)以及(9)以外,第十七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4)在第十七实施例中,在通路形成部件539的墨水室542中提供第三突出部分575,并且在磁性部件577上提供突出部分578。使第三突出部分575的凹槽576与起支点作用的突出部分578咬合,由此使磁性部件577能够围绕突出部分578转动。因此,通过给线圈555提供和切断电流,磁性部件577围绕突出部分578旋转并且使阀门体581与阀门座534接触和分开。这样就使磁性部件577的移动稳定并且由此使通路阀门515能够被可靠地打开和关闭。
可以对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将第一墨水通路545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并且将第二墨水通路546连接到记录头16。但是,可以将第一墨水通路545连接到记录头16,并且可以将第二墨水通路546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 。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使阀门体548、565、581位于磁性部件536、568、571、577和阀门座534之间。但是,可以省略阀门体548、565、581。在这种情况下,磁性部件536、568、571、577直接或者将薄膜541夹在中间而作用在阀门座534上。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弹性部件535、564具有整体形成的推挤部分549、566和阀门体548、565。但是,可以独立于阀门体548、565,单独形成推挤部分549、566。在这种情况下,用螺旋弹簧压迫阀门体548、565,使其离开阀门座534。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可以独立于通路形成部件539单独形成阀门座534。在这种情况下,由弹性材料形成阀门座534,从而使阀门座534紧密地接触阀门体548、565、581。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可以将阀门体548固定到磁性部件536和薄膜541上。在这种情况下,弹性部件535可以仅包括阀门体548,并且可以省略推挤部分549。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在没有将墨盒12安装到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11中使用通路阀门515。但是,可以将通路阀门515应用于将墨盒12安装到滑架14上的喷墨打印机。
在第十四到第十七实施例中,通路阀门515被固定到滑架14上。但是,可以使通路阀门515位于从墨水供应管13到墨盒12的墨水通路中的预定位置。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实施例进行描述。除了用磁性部件553取代了第十四实施例的永久磁铁553以外,本实施例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所以,对于与第十四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此外,将参照图35到38描述第十八实施例。在第十八实施例中,提供了两个磁性部件536、553。磁性部件536将被称为可移动磁性部件或第一磁性部件。磁性部件553将被称为固定磁性部件或者第二磁性部件。
与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相同,使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并且由可以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材料制成。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尺寸大致与弹性部件535相同。将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容纳在墨水室542中并且固定在弹性部件535与薄膜541之间。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厚度取决于,当不使弹性部件535弹性变形时,磁性部件536的上表面536a与薄膜541接触,而下表面536b与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接触。
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重量取决于,当将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放在弹性部件535上时,不使弹性部件535的薄部分539b弹性变形。
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37包括起第二磁性部件作用的固定磁性部件535、线架554和励磁线圈555。固定磁性部件553的尺寸以及形状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大致相同。固定磁性部件553的下表面553a从墨水室542的外面接触薄膜541。即,固定磁性部件553面对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将薄膜541夹在中间。由于将固定磁性部件553放在墨水室542的外面,而不是里面,因此固定磁性部件553不接触墨水。
围绕线架554绕成励磁线圈555。线圈555包围阀门座534、阀门体548、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中产生使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磁化的磁场。所确定的线圈555的绕向与电流的流向使得当通过给线圈555提供电流而使磁性部件536、553磁化时,磁性部件536、553的左端部分536l、553l变为N极,右端部分536r、553r变为S极。
当没有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接收不到外力,而弹性部件535接收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弹性部件535的薄部分539b不被弹性变形。因此,阀门体548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分开。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连通,并且将通路阀门515打开(见图36)。
参照图38,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架554的里面产生磁场。因此,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的左端部分536l、553l变N极,右端部分536r、553r变为S极。因此,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的左端部分536l、553l的极性相同,右端部分536r、553r的极性相同。磁性部件536、553相互排斥。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接收到向下的斥力。因此,弹性部件535的阀门体548的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从可移动磁性部件526接收到向下的压力。当压力大于弹性部件535的推挤部分549的向上的推力时,使薄部分549b弹性变形,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因此,将第一端口543关闭。因此,将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并且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如上所述,通过给线圈555提供和切断电流,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沿着与线圈555的中心轴线相垂直的方向移动。因此,弹性部件535的阀门体548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和分开。因此,将通路阀门515打开和关闭。
除了第十四实施例的优点以外,第十八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第十八实施例中,将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放在线圈555的里面,并且沿着与线圈555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布置。使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磁化,从而相互排斥。利用排斥力使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向阀门座534移动,从而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因此,通过利用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的排斥力将通路阀门515打开和关闭。换句话说,不使用永久磁铁,将通路阀门515打开和关闭。因此,与永久磁铁相比,可以从更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的材料。这样就增加了通路阀门515设计的灵活性。此外,将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固定磁性部件553放在线圈555的里面,并且沿着与线圈555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布置。因此,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移动范围不超过线圈555的外部尺寸。因此,减小了整个通路阀门515的尺寸。
可以用第十八实施例的固定磁性部件553代替在图39到44中示出的第十五到第十七实施例的永久磁铁553。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第十五到第十七实施例的优点以外,还可以获得第十八实施例的优点。
以下将参照图45和4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实施例进行描述。在通路阀门515的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37的结构方面,第十九实施例与第十八实施例不同。因此,对于与第三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相似或者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参考数字。
如图45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通路阀门515的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37没有固定磁性部件553。磁性部件驱动机构537只包括线架675和线圈555。由磁性材料如磁性软铁制成本实施例的线架675。将阀门座534、阀门体548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安装在线架675中。阀门座534、阀门体548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被按照此顺序,沿着与线架675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进行布置。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位置到线架675的内壁比到线架675的中心轴线更近。
当给围绕线架675外围的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圈555的里面产生磁场。因此,使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线架675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磁化。所确定的线圈555的绕向和电流的流向使得当通过给线圈555提供电流使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线架675磁化时,左端部分536l、675l变为N极,右端部分536r、675r成为S极,如图45所见。
当没有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可移动磁性部件536不受外力,弹性部件535接收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使弹性部件535的薄部分549b弹性变形。因此,阀门体548的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分开。由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连通,并且将通路阀门515打开(见图45)。
参照图46,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在线圈555里面产生磁场。因此,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线架675的左端部分536l、675l成为N极,右端部分536r、675r成为S极。结果,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线架675的左端部分536l、675l极性相同,右端部分536r、675r极性相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线架675相互排斥。由于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位置到线架675的内壁比到线架675的中心轴线更近,因此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向线架675的中心轴线移动。因此,如在图45中所见,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受到向下的斥力。因此,弹性部件535的阀门体548的磁性部件接触部分551受到来自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的压力。当这个压力大于弹性部件535的推挤部分549的推力时,使薄部分549b弹性变形,并且阀门座接触部分552与阀门座534接触。结果,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并且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第十九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线架675由磁性材料制成。将阀门座534、阀门体548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安装在线架675中。阀门座534、阀门体548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按此顺序,被沿着与线架675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布置。通过给线圈555提供电流,使线架675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磁化,从而相互排斥。利用排斥力使可移动部件536向阀门座534移动,从而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因此,通过利用可移动部件536与线架675的排斥力将通路阀门515打开和关闭。换句话说,不使用永久磁铁,将通路阀门515打开和关闭。因此,与永久磁铁相比,可以从更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线架675的材料。这样就增加了阀门通路515设计的灵活性。另外,使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线架675位于线圈555的里面并且沿着与线圈555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布置。因此,减小了整个通路阀门515的尺寸。
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由磁性材料制成线架675。因此,将线架675用作用于当给线圈555提供电流时对可移动磁性部件536进行排斥的磁性部件。这样就减少了在整个器件中的零件数量并且简化了结构。由此提高了生产率。
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用薄膜541对墨水室进行密封,并且使薄膜541位于线架675与可移动磁性部件536之间。
因此,将线架675和可移动磁性部件536放置得相互靠近,将薄膜夹在中间,并且缩短了线架675与可移动磁性部件536之间的距离。因此,当关闭通路阀门515时,在可移动磁性部件536与线架675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排斥力,这样就提高了能量的效率。当制造通路阀门515时,在用薄膜541将墨水室542密封之前,将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弹性部件535放在墨水室542中。这使得能够容易地将可移动磁性部件536和阀门体548放在墨水室中,并由此提高了生产率。
如图47所示,可以使固定磁性部件553位于通路中或者薄膜541的下面。在这种情况下,与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相同,通过给线圈555提供电流,使固定磁性部件553与可移动磁性部件536相互排斥。此时,弹性部件535的阀门体548与阀门座534接触。因此,使第一墨水通路545与墨水室542断开连接,并且将通路阀门515关闭。
以下将参照图49到5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实施例进行描述。
将滑架14安装在沿着记录纸页的横向方向(主操作方向)延伸的导向部件21上并且在导向部件21上往复运动。将通路阀门715安装到滑架14上。通路阀门715强制地改变从墨水供应管13提供给记录头16的墨水流速。
在图50中示出的通路阀门715包括通路外壳733和通路器件734。通路外壳733将从墨水供应管13提供的墨水引导到记录头16。阀门装置734将在通路外壳733中的通路打开和关闭。
通路外壳733被固定到滑架14上并且包括通路形成部件735、第一薄膜736和第二薄膜737。通路形成部件735由树脂材料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形成并且被成形为矩形平行六面体。通路形成部件735具有向上凸起的墨水入口739。如图49所示,将墨水入口739连接到墨水供应管13。如图50所示,在墨水入口739中形成墨水引入孔740。来自墨水供应管13的墨水通过墨水引入孔740流进墨水入口739。
如图50和51所示,在通路形成部件735的第一侧壁735a中形成第一凹槽741,它位于如在图50中所见的右边。第一凹槽741具有弓形的内壁。在该内壁中形成墨水引入孔740,用于将第一凹槽741与墨水引入孔740连通。第一凹槽741具有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壁741a、741b。在壁741a、741b中形成面对的轴座742a、742b。
如图50所示,在通路形成部件735的第二侧壁735b中形成第二凹槽743,使第二凹槽743位于如在图50中所见的下部分。使第二凹槽743与第一凹槽741连通。第二凹槽743具有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底部743a。在底部743a中形成大致为圆柱形的第三凹槽745。在第三凹槽745的底部745a中形成大致为圆柱形的第四凹槽746。
在通路形成部件735的第三侧壁735c中形成大致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的第五凹槽748,使第五凹槽748位于如在图50中所见的上部分。使如在图50中所见的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连通孔749连接第五凹槽748。通过第四凹槽746的底部746a使连通孔749与第四凹槽746连通。
在第二侧壁735b中形成大凹槽750。小凹槽752的直径小于大凹槽750的直径。通过底部754使小凹槽752与第五凹槽748连通。因此,通过第一到第四凹槽741、743、745、746、连通孔749、第五凹槽748和小凹槽752,使墨水引入孔740与大凹槽750连通。
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第一和第二薄膜736、737都分别由不同材料的多层形成。
将第一薄膜736大致弯成直角并且热熔接到通路形成部件735的第一侧壁735a和第二侧壁735b上。第一薄膜736将第一和第二凹槽741、743密封。因此,第一和第二凹槽741、743以及第一薄膜736确定了大致为L形的第一墨水室756。
将第二薄膜737热熔接到第三侧壁735c上,从而将第五凹槽748的开口密封。因此,第五凹槽748和第二薄膜737确定了第二墨水室758。
如上所述,第一墨水室756、连通孔749、第二墨水室758、小凹槽752以及大凹槽750形成了一个通路。流进墨水引入孔740的墨水沿着该通路流动。将大凹槽750与记录头16连接。将在大凹槽750中流动的墨水提供给记录头16。
阀门装置734包括阀门座761、起操作部件作用的磁性杠杆762、定位部件763、螺旋弹簧764、电磁铁765以及磁路形成部件766。阀门座761大致为环形,并且被安装在第四凹槽746中。阀门座761的中心孔761a与连通孔749同心。如图50所见,阀门座761的高度大于第四凹槽746的深度。阀门座761的下端伸进第三凹槽745。由弹性材料如氟橡胶、硬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弹性体、CR橡胶、NBR橡胶或聚氨酯橡胶制成阀门座761。
如图50和51所示,磁性杠杆762大致为L形,并且由电磁不锈钢制成。使磁性杠杆762位于第一墨水室756中。具体来说,磁性杠杆762具有弯曲部分768、第一侧面部分771和第二侧面部分772。将侧面部分771、772分别放在弯曲部分768的侧面上。由第一侧面部分771和第二侧面部分772所确定的角度θ1小于90度。
如图51所示,第一侧面部分771的末端大致是弓形的。第一侧面部分771包括位于一条公共线上并且沿着相对的方向伸出的轴部分774、775。从弯曲部分768将轴部分774、775隔开。
将第一侧面部分放在第一墨水室756中的第一凹槽741中。分别将轴部分774、775宽松地安装在轴座742a、742b中。
将第二侧面部分放在第一墨水室756中的第二凹槽743中。如图50所见,在第一墨水室756中,磁性杠杆762可以围绕轴部分774、775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不仅可以围绕轴部分774、775旋转,磁性杠杆762还可以在轴座742a、742b中旋转。即,磁性杠杆762具有游隙。
定位部件763大致为圆柱形并且包括直径小于第三凹槽745的主要部分777和直径大于第三凹槽745的边缘778。边缘778位于主要部分777的下面。在主要部分777和边缘778之间确定了台阶部分779。形成平坦的定位部件763的上端,并且形成半球形的下端。
在第一墨水室756中,使定位部件763位于磁性杠杆762和第二侧面部分772之间。由第三凹槽745部分宽松地接收定位部件763的主要部分777。
螺旋弹簧764是一个压缩弹簧并且从第一墨水室756延伸到第三凹槽745。螺旋弹簧764的外径小于通路形成部件735的第三凹槽745的内径。螺旋弹簧764的内径大于定位部件763的主要部分777。将螺旋弹簧764的上端安装在第三凹槽745中,并且围绕定位部件763的主要部分777安装螺旋弹簧764的下端。螺旋弹簧764的上端与第三凹槽745的底部745a接触。螺旋弹簧764的下端与定位部件763的台阶779接触。
螺旋弹簧764将定位部件763推离阀门座761。定位部件763的球形下端与磁性部件762的第二侧面部分772在一个点相接触。
如图50所见,当将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作用在磁性杠杆762上时,通过磁性杠杆762的第二侧面部分772,使定位部件763向阀门座761移动。因此,定位部件763的上表面与阀门座761接触。因此,将阀门座761的中心孔761a密封,并且使第一墨水室756与第二墨水室758彼此断开连接。
如果停止将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作用在磁性杠杆762上,则螺旋弹簧764的力使定位部件763的球形下端压磁性杠杆762的第二侧面部分772。如图50所见,磁性杠杆762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50所示,将磁性杠杆762保持在第一侧面部分771与第一凹槽741的内壁741c接触的位置。此外,使定位部件763与阀门座761分开。因此,将阀门座761的中心孔761a打开。由此使第一墨水室756与第二墨水室758相互连通。
将电磁部件765固定到通路形成部件735。由于使电磁部件765位于第一墨水室756的外面,因此,电磁部件765不接触墨水。因此,当对电磁部件的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由墨水引起的退化。这样就允许从很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电磁部分553的材料。
电磁部件765包括铁心部分781、线架783和接线端785。铁心部分781是由例如电磁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磁性部件。铁心部分781的中心轴线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如在图51中画出的链形双点划线所示,铁心部分781与第一薄膜736接触。即,铁心部分781面对磁性杠杆762的第一侧面部分771,将第一薄膜736夹在中间。
如图50所示,线架782是圆柱形的并且由树脂如聚酰胺(PA)制成。将铁心部分781安装在线架782中。中心轴线782与铁心部分781的中心轴线重合。
线圈783围绕线架782的外围。将线圈783电连接到接线端785。通过接线端785将电流提供给线圈783。当给线圈783提供电流时,在线架782的里面产生磁场。
当电流被提供到接线端785时,在线架782中产生磁场,在线架782中的铁心部分781被磁场磁化。即,电磁部件765是一个当给接线端785提供电流时变为磁铁的电磁铁。
磁路形成部件766由电磁不锈钢板形成并且大致为J形。将磁路形成部件766固定到电磁部件765上。磁路形成部件766的上端766a与电磁部件765的铁心部分781接触。如图50中的实线和图51中的链形双点划线所示,磁路形成部件766的下端与第一薄膜736接触。即,磁路形成部件766的下端766b面对轴部分774、775的外围,将薄膜736夹在中间。
当给接线端785提供电流时,使铁心部分781磁化。然后,如图52所示,将磁性杠杆762吸引到铁心部分781。结果,使磁性杠杆762围绕轴部分774、775顺时针旋转到图52所示的密封位置。因此,定位部件763与阀门座761接触。因此,将阀门座761密封,并且使第一墨水室756与第二墨水室758彼此断开连接。即,使位于通路阀门715的上游的墨水供应管13(见图49)与记录头16彼此断开连接,并且不给记录头16提供墨水。
由于磁性杠杆762的轴部分774、775被宽松地安装在轴座742a、742b中,因此使轴部分774、775从图53所示的与磁路形成部件766留有间隔的位置移动到图54所示的与磁路形成部件766靠紧的位置。结果,减小了磁路形成部件766与磁性杠杆762之间的距离,并且使磁性杠杆762磁化。即,铁心部分781、磁路形成部件766和磁性杠杆762形成了一个磁路。因此,由铁心部分781产生的磁通通过磁路形成部件766和磁性杠杆762,并且使将磁性杠杆762向铁心部分781吸引的吸力增加。在本实施例中,磁性杠杆762中,位于与磁路形成部件766靠近的部分,即,围绕轴部分774、775的部分被磁化。
由于当保持阀门座761的密封状态时磁性杠杆被磁化,因此施加在线圈783的电压低于当将阀门座761从打开状态关闭时的电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关闭阀门座761时,在第一阶段中,利用相对较高的电压给线圈783提供电流。此后,在第二阶段中,利用相对较低的电压给线圈783提供电流。这样就减少了功耗,并且得到了节省能量的器件。
当在阀门座761被密封期间切断线圈783的电流时,磁性杠杆762不受来自电磁部件765的磁力,而只受螺旋弹簧764的力。因此,磁性杠杆762受围绕轴部分774、775的逆时针方向的力,使磁性杠杆762移动到打开位置。因此,如图50所示,定位部件763与阀门座761彼此分开。因此,使第一墨水室756与第二墨水室758相互连通。即,使墨水供应管13与记录头16相互连通,并且将墨水提供给记录头16。
通过给线圈783提供和切断电流,将阀门座761打开和关闭。因此,使墨水供应管13与记录头16相互连通和断开。
在图50中,T1表示磁性杠杆762被电磁部件765吸引的中心,而T2表示磁性杠杆762与定位部件763之间的接触点。吸引中心点T1与轴部分774、775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接触点T2与轴部分774、775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杠杆作用使磁性杠杆762顺时针旋转。因此,作用在磁性杠杆762上的吸力小于在磁性杠杆762的接触点T2压力。因此,当使磁性杠杆762顺时针旋转,将阀门座761打开时,用于旋转电磁部件765的力相对较小。因此,减少了提供给线圈783的电量,得到了节省能量器件。
上述的阀门装置734适合于通过抽出墨水来对记录头16进行清洁。在打印机11中,当对记录头16进行维护时进行抽吸清洁。在这种清洁进行过程中,为了清除记录头16中墨水中的泡沫,利用抽吸泵24将墨水抽出。但是,在正常清洁过程中,不能将泡沫充分清除。具体来说,如果在过滤器(没有示出)上留有大量泡沫,则会使喷嘴堵塞,使打印质量下降。“堵塞”清洁是清除泡沫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堵塞清洁过程中,将位于墨水通路上游部分的阀门(阀门装置734)关闭(堵塞),并且通过抽吸泵24给喷嘴施加吸力。使记录头16中的压力降低从而使泡沫膨胀,由此将泡沫吸到记录头16的过滤器的下游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将阀门(阀门装置734)打开,从而将泡沫喷出。通过利用阀门装置734打开和关闭墨水通路进行堵塞清洁。
阀门装置734的操作适合于对多个记录头16中的一个进行清洁,或者进行有选择清洁。由于需要更快速地进行打印,因此新近的喷墨打印机每个头的喷嘴数量已经增加了。此外,由于需要进行高质量的彩色打印,因此使喷墨打印机所配备的墨水颜色数量增加了。因此,墨水的消耗量一直在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减少在抽吸清洁过程中的液体浪费来减少墨水的消耗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其中仅对需要清洁的记录头16施加吸力的有选择清洁是有利的。按照本实施例,为每种颜色的墨水通路提供了阀门装置34,并且将对应于需要清洁的墨水的打印头的墨水通路打开,而将其它打印头的墨水通路关闭。换句话说,本实施例可以进行有选择清洁。
第二十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在第二十实施例中,打印机11的通路阀门715包括通路外壳733、阀门座761、磁性杠杆762以及电磁部件765等。磁性杠杆762包括轴部分774、775。由通路形成部件735的轴座742a、742b宽松地支撑轴部分774、775。
因此,如果在轴部分774与775之间没有间隙并且轴部分774、775的运动受到限制,则装配时的误差会使阀门座不能被磁性杠杆精确地密封和打开。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装配误差被轴部分774、775的间隙吸收了。因此,将阀门装置734可靠地打开和关闭。
(2)在第二十实施例中,磁性杠杆762包括弯曲部分768以及位于弯曲部分768侧面的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771、772。侧面部分771、772所确定的角度θ1小于90度。因此,将力从第一侧面部分771传递到电磁部件765的方向与第二侧面部分772压定位部件763的方向不同。这样就增加了布置电磁部件765、磁性杠杆762以及阀门座761的灵活性。由此,减小了整个阀门装置734的尺寸。
(3)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在第一侧面部分771中形成轴部分774、775。因此,轴部分774、775的位置与磁性杠杆763的弯曲部分768的位置不重叠。这样有利于磁性杠杆762的机加工。因此,防止了磁性杠杆762的机加工的精度下降。由此,得到了具有高精度的阀门装置734。
将轴部分774、775布置在很容易使轴部分774、775被磁化的位置。这样就能够用很大的力将磁性杠杆762吸向电磁部件765。
(4)在第二十实施例中,通过给电磁部件765提供和切断电流使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杠杆762移动,由此将阀门座761打开和密封。
因此,由于磁力使磁性杠杆762移动,将电磁部件765和磁性杠杆762维持在不接触状态,这样就使得能够将磁性杠杆762平滑移动。此外,与磁性杠杆762不同,不需要将电磁部件765容纳在墨水室中。因此,不需要考虑电磁部件765的材料的耐墨性,这样就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5)在第二十实施例中,通过给电磁部件765提供和切断电流,清楚地施加和撤消作用在磁性杠杆762的力。这样就改进了对阀门装置734的打开和关闭响应性。
(6)在第二十实施例中,电磁部件765包括磁路形成部件766。因此,利用给电磁部件765提供电流形成磁路,并且提高了施加到磁性杠杆762的吸力。
(7)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当给电磁部件765提供电流时,使磁性杠杆762向电磁部件765移动。因此,减小了磁路形成部件766与磁性杠杆762之间的距离,并且使磁性杠杆762磁化。即,铁心部分781、磁路形成部件766以及磁性杠杆762形成了一个磁路。因此,增加了将磁性杠杆762吸向电磁部件765的力。结果,在磁性杠杆762被磁化以后,可以减小加在电磁部件765上的电压值,这样就减少了耗电量。
(8)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当磁性杠杆762被磁化时,磁性杠杆762中位于与磁路形成部件766靠近的部分,即围绕轴部分774、775的部分被磁化。因此,通过轴部分774、775的面积使被磁化的面积扩大。因此,由很大并且稳定的力吸引磁性杠杆762。
(9)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当给电磁部件765提供电流时,阀门座761被密封。因此,用于将通路阀门关闭的时间少于用于将阀门装置734打开的时间,可以在对打印机11进行堵塞清洁和有选择清洁的过程中缩短给电磁部件765提供电流的时间。这样就提高了能量的效率。
(10)在第二十实施例中,位于定位部件763与阀门座761之间的螺旋弹簧764将定位部件763推离阀门座761。因此,只要电磁部件765使磁性杠杆762将定位部件763移动以紧密接触阀门座761,电磁部件765可以有任意结构。这样就使阀门装置734得以简化。
(11)在第二十实施例中,使定位部件763位于磁性部件762与阀门座761之间。磁性杠杆762压着定位部件763,从而使定位部件763与阀门座761紧密接触并且将其密封。这样就使得阀门装置734能够可靠地打开和关闭通路。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由与阀门座761紧密接触的材料形成磁性杠杆,这样就允许从很宽的材料范围中选择用于磁性杠杆762的材料。
(12)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定位部件763中与磁性杠杆762接触的部分是球形的。因此,即使磁性杠杆762沿着不同方向与定位部件763接触,都可以将从磁性杠杆762施加到定位部件763的力可靠地传递到定位部件763。因此,当将阀门座761密封时,定位部件763可靠地接触阀门座761。由此,准确地将通路阀门715打开和关闭。
(13)在第二十实施例中,T1表示磁性杠杆762的吸引中心,T2表示磁性杠杆762与定位部件763之间的接触点。吸引中心点T1与轴部分774、775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接触点T2与轴部分774、775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因此,当使磁性杠杆762顺时针旋转,将阀门座761打开时,用于旋转电磁部件765的力相对较小。因此,减少了提供给线圈783的电量,并且得到了节省能量器件。
(14)在第二十实施例中,由通路形成部件735以及第一和第二薄膜736、737形成通路阀门715的通路外壳733。第一和第二薄膜736、737分别将第一和第二凹槽741、743以及第五凹槽748的开口关闭。
当制造通路阀门715时,在用第一和第二薄膜736、737将凹槽741、743密封之前,将磁性杠杆762放在通路形成部件735的凹槽741、743中。这样就能够容易地将磁性杠杆762放在通路阀门715的通路中,并且由此便于制造。
(15)在第二十实施例中,使第一薄膜736位于电磁部件765与磁性杠杆762之间。因此,由于使电磁部件765与磁性杠杆762放置得相互靠近,中间夹着第一薄膜736,缩短了电磁部件765与磁性杠杆762之间的距离。因此,施加在磁性杠杆762上的力很大。由于使电磁部件765位于通路的外面,因此不需要考虑电磁部件765的材料的耐墨性,这样就增加了阀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16)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当关闭阀门座761时,在第一阶段中,利用相对较高的第一电压给线圈783提供电流,从而将磁性杠杆762移动到磁性杠杆762成为磁路的位置。此后,在第二阶段中,利用相对较低的第二电压给线圈783提供电流,从而保持成为磁路的磁性杠杆762被吸向电磁部件765。因此,将适合于磁性杠杆762的每个位置的电压值提供给电磁部件765,这样就减少了耗电量,并且得到了节省能量的器件。
可以对第二十实施例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二十实施例中,按照磁性杠杆762、定位部件763和阀门座761的顺序将它们从墨水流的上游侧布置。但是,也可以按照阀门座761、定位部件763和磁性杠杆762的顺序将它们从墨水流的上游侧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因此会改变阀门外壳733的形状。
可以使磁性杠杆762的第一侧面部分771和第二侧面部分772位于一个公共平面中。
在磁性杠杆762中,可以在弯曲部分768上形成轴部分774、775。
或者,可以在第二侧面部分772上形成轴部分774、775。
可以将电磁线圈和磁铁用作用于移动磁性部件762的器件。即,通过利用电磁线圈来吸引和不吸引磁性杠杆762以改变磁铁的位置,可以改变磁性杠杆762的位置。
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定位部件763与磁性杠杆762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可以整体形成定位部件763和磁性杠杆762。当被整体形成时,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定位部件763与磁性杠杆762。
定位部件763中与磁性杠杆762接触的部分可以具有除球形外的其它曲线的形状。或者,这部分可以是平的。
磁性杠杆762的旋转中心与吸引中心点T1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或小于旋转中心与磁性杠杆762和定位部件763的接触点T2之间的距离。
可以通过除热熔接外的其它方法将第一和第二薄膜736、737贴到通路形成部件735上。
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中,或者在磁性杠杆762被磁化之前,将比第二电压高的第一电压施加在电磁部件765上。在第二阶段中,或者在磁性杠杆762被磁化以后,将第二电压施加在电磁部件765上。但是,可以在磁性杠杆762被磁化之前和之后,将相同的电压施加在电磁部件765上。或者,第二电压可以比第一电压高。
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在不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的打印机11中使用了通路阀门715。但是,通路阀门715可以应用于将墨盒12安装在滑架14上打印机中。
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将通路阀门715固定到滑架14上。但是,可以将通路阀门715放在从墨水供应管13到墨盒12的墨水通路中的任意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被应用于液体喷射设备或打印机11。但是,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液体喷射设备。例如,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包括传真机、复印机的打印设备中,以及在制造电发光显示器和表面发光显示器时使用的用于喷射液体如电极材料或颜料的液体喷射设备中。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在制造生物芯片时使用的用于喷射生物有机物质的液体喷射设备。或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样本喷射设备,如精密吸管。可以将阀门部件734用在除液体喷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中。此外,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使用除墨水外的其它流体的器件中。

Claims (37)

1.一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阀门部件,位于液体通过的通路中,其中,该阀门部件有选择地将所述通路打开和关闭;
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支撑所述阀门部件并由磁性材料制成;
电磁驱动机构,用于用磁力吸引所述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通路的外面,并且其中,当吸引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利用所述阀门部件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所述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由通路形成部件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磁性部件,每个磁性部件被放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薄膜,密封所述通路,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一个近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被固定到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上,以及
其中,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所述磁性部件中的一个被彼此靠近地放置,将所述薄膜夹在中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被热熔接到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由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吸引部分,该吸引部分接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吸力,并且
其中,所述近端部分与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吸引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近端部分与所述阀门部件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过滤器被置于所述阀门装置的上游部分中。
8.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被激励时,所述阀门部件将所述通路关闭,而其中,当所述电磁驱动机构没有被激励时,所述阀门部件将所述通路打开。
9.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材料包括片簧。
11.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弹性部件,其中,当所述阀门部件将所述通路关闭时,所述弹性部件沿着将所述通路打开的方向推挤所述阀门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螺旋弹簧。
13.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在所述阀门部件上形成的一个环形突出部分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接触将所述通路关闭。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形成部件具有一个小孔,该小孔形成了所述通路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小孔的外围形成一个环形突出部分,并且其中,通过使所述阀门部件与所述环形突出部分接触将所述通路关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装置被用于液体喷射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装置位于所述液体喷射设备的喷射头的过滤器的上游。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装置被用于对所述液体喷射设备进行堵塞清洁或有选择清洁。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路形成部件,形成所述液体通过的通路;以及
薄膜,位于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一个吸引部分,接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吸力,以及
其中,所述薄膜位于所述吸引部分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磁性部件,每个所述磁性部件被放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一个近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被固定到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上,以及
其中,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所述磁性部件中的一个被彼此靠近地放置,将所述薄膜夹在中间。
24.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薄膜,密封所述通路,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近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被固定到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上,以及
其中,所述近端部分和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所述磁性部件中的一个被彼此靠近地放置,将所述第二薄膜夹在中间。
25.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被热熔接到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上。
26.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由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材料形成。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端部分与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吸引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近端部分与所述阀门部件之间的距离。
28.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过滤器被置于所述阀门装置的上游部分中。
29.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被激励时,所述阀门部件将所述通路关闭,而其中,当所述电磁驱动机构没有被激励时,所述阀门部件将所述通路打开。
30.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材料包括片簧。
3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弹性部件,其中,当所述阀门部件将所述通路关闭时,所述弹性部件沿着将所述通路打开的方向推挤所述阀门部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螺旋弹簧。
34.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35.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在所述阀门部件的末梢部分上形成的一个环形突出部分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接触,将所述通路关闭。
36.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形成部件具有一个小孔,所述小孔形成了所述通路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小孔的外围形成一个环形突出部分,并且其中,通过使所述阀门部件与所述环形突出部分接触将所述通路关闭。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
CN03245431.7U 2002-04-12 2003-04-14 阀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7517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10696A JP3876750B2 (ja) 2002-04-12 2002-04-12 弁装置
JP110696/2002 2002-04-12
JP2002110697A JP3879572B2 (ja) 2002-04-12 2002-04-12 弁装置
JP2002110698A JP3879573B2 (ja) 2002-04-12 2002-04-12 弁装置
JP110698/2002 2002-04-12
JP110697/2002 2002-04-12
JP151259/2002 2002-05-24
JP2002151258A JP2003343756A (ja) 2002-05-24 2002-05-24 弁装置
JP2002151259A JP3855848B2 (ja) 2002-05-24 2002-05-24 弁装置
JP151258/2002 2002-05-24
JP2002180421A JP3855859B2 (ja) 2002-06-20 2002-06-20 弁装置
JP180421/2002 2002-06-20
JP2002255173A JP3826860B2 (ja) 2002-08-30 2002-08-30 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55172/2002 2002-08-30
JP255173/2002 2002-08-30
JP2002255172A JP3994828B2 (ja) 2002-08-30 2002-08-30 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041738/2003 2003-02-19
JP2003041738A JP3826889B2 (ja) 2003-02-19 2003-02-19 弁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弁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27517Y true CN2727517Y (zh) 2005-09-21

Family

ID=2845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24543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7517Y (zh) 2002-04-12 2003-04-14 阀门装置
CN031219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7106C (zh) 2002-04-12 2003-04-14 阀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219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7106C (zh) 2002-04-12 2003-04-14 阀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226035B2 (zh)
EP (1) EP1353102B1 (zh)
CN (2) CN2727517Y (zh)
AT (1) ATE434740T1 (zh)
DE (1) DE60328064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8172B2 (en) * 2003-07-18 2010-07-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jection apparatus and a valve device provided in a passage
US7163187B2 (en) 2004-09-29 2007-01-16 Seal Tech, Inc. Non-sliding valve
JP4600328B2 (ja) * 2006-03-27 2010-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7261127A (ja) * 2006-03-29 2007-10-1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タンク、プリンタ
US8544548B2 (en) * 2007-10-19 2013-10-01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Water dissolvable materials for activating inflow control devices that control flow of subsurface fluids
DE102009055382A1 (de) * 2009-12-29 2011-06-30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Magnetventil, insbesondere für ein Brems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US9901405B2 (en) 2010-03-02 2018-02-27 Orthosoft Inc. MEMS-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a femoral frame of reference
JP2011196428A (ja) * 2010-03-18 2011-10-0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膨張弁
US20110279571A1 (en) * 2010-05-17 2011-11-1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 having multi-path valve for bypassed printhead
US20120199768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Love Lonnie J Mesofluidic digital valve
US8549764B2 (en) 2011-09-23 2013-10-0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luid tilt sensor within ink tank supply item for micro-fluid applications
WO2014003882A1 (en) 2012-06-25 2014-01-03 Carrier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heck valve
JP2015182409A (ja) 2014-03-26 2015-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768523B2 (ja) * 2014-06-05 2020-10-14 ヴィデオジェット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連続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用のフィルターモジュール及び連続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DE102014115207A1 (de) * 2014-10-20 2016-04-2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Ventildichteinrichtung für ein Kippankerventi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ntildichteinrichtung für ein Kippankerventil
KR102239011B1 (ko) * 2014-10-31 2021-04-1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기 발전 장치
US20180208343A1 (en) * 2015-10-16 2018-07-26 Av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Wrapping and Preparing Facemasks for Packaging in a Manufacturing Line
DE102017202910A1 (de) * 2016-03-24 2017-09-2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r zirkulierenden Tintenversorgung wenigstens eines Tintenstrahl-Druckkopfs
DE102016105532A1 (de) * 2016-03-24 2017-09-28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Kippankervent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US10259228B2 (en) * 2016-06-30 2019-04-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upply apparatus
KR101892814B1 (ko) * 2016-10-19 2018-08-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WO2018187013A1 (en) 2017-04-04 2018-10-11 Omniome, Inc. Fluid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eful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reactions
JP7146912B2 (ja) * 2018-06-06 2022-10-0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8638665B (zh) * 2018-06-20 2024-05-10 珠海墨美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喷嘴的清洗构件、清洗套件和清洗设备
CN108819489B (zh) * 2018-07-27 2024-03-22 上海汉图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JP7238358B2 (ja) * 2018-11-21 2023-03-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371331A1 (en) * 2019-11-01 2022-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pparatus having suction val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4932A (en) * 1960-03-28 1964-05-26 Itt Alternating current solenoid having yieldingly mounted stop
AT233341B (de) * 1961-09-04 1964-05-11 Kromschroeder Ag G Ventil
US3244397A (en) * 1963-03-04 1966-04-05 Arthur P Fattor Remote controlled, non-corrosive valves
GB1008888A (en) * 1963-06-19 1965-11-03 Gen Motors Corp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 assemblies
BE732441A (zh) * 1968-05-04 1969-10-16
GB1270879A (en) * 1969-10-30 1972-04-19 Santon Ltd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lve
US3932693A (en) * 1970-10-19 1976-01-13 Continental Can Company, Inc. Laminated packaging film having low vapor and gas permeability
JPS4842331A (zh) 1971-09-30 1973-06-20
GB1380826A (en) * 1972-03-27 1975-01-15 Plessey Co Ltd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US3814376A (en) * 1972-08-09 1974-06-04 Parker Hannifin Corp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with magnetic latch
GB1444393A (en) * 1973-07-04 1976-07-28 Boc International Ltd Flow control valve
GB1591471A (en) * 1977-06-18 1981-06-24 Hart J C H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US4284262A (en) * 1979-05-17 1981-08-18 Autoclave Engineers, Inc. Magnetically actuated stopper valve
JPS56134673A (en) 1980-03-25 1981-10-21 Ricoh Co Ltd Valve device
JPS5745908A (en) * 1980-09-03 1982-03-16 Nippon Soken Inc Proportional solenoid
US4474212A (en) * 1981-05-11 1984-10-02 Harper-Wyman Company Proportional flow control valve
JPS57199207A (en) * 1981-06-02 1982-12-07 Nippon Soken Inc Driving device for rotation
GB2103391B (en) 1981-07-31 1986-02-19 Peglers Ltd Servo operated fluid flow taps and valves
JPS5822574U (ja) 1981-08-07 1983-02-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調圧バルブ装置の軸受装置
JPS58170982A (ja) * 1982-03-30 1983-10-07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磁力弁
JPS58196378A (ja) * 1982-05-12 1983-11-15 Nippon Denso Co Ltd 電磁弁装置
US4694860A (en) * 1984-11-28 1987-09-22 Eidsmore Paul G Fluid-flow isolation and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792113A (en) * 1982-07-16 1988-12-20 Integrated Flow Systems, Inc. Fluid flow control valve
US4624443A (en) * 1982-07-16 1986-11-25 Integrated Flow Systems, Inc. Fluid-flow control valve
JPS59110981A (ja) 1982-12-16 1984-06-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己保持電磁弁
JPS59143645A (ja) 1983-02-04 1984-08-1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印写装置
JPS6051376U (ja) 1983-09-16 1985-04-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3方電磁弁
JPS60177381U (ja) 1984-05-04 1985-11-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弁装置
JPS612982A (ja) 1984-06-16 1986-01-08 Takashi Hosokawa 電磁弁
JPS61229309A (ja) * 1985-04-03 1986-10-13 Teijin Seiki Co Ltd 電磁駆動装置
JPS61290284A (ja) 1985-06-18 1986-12-20 Toshiba Corp 二重管用電磁弁
JPS62108678U (zh) 1985-12-27 1987-07-11
JPS62224785A (ja) 1986-03-26 1987-10-0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電磁膨脹弁
JPS62246669A (ja) 1986-04-17 1987-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己保持型電磁弁
JPS63147651A (ja) 1986-12-12 1988-06-20 Canon Inc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DE3739048C2 (de) * 1987-11-17 2001-08-09 Buerkert Gmbh Mehrwegeventil
CN1014174B (zh) * 1989-06-01 1991-10-02 毛沛琦 流体管道的磁控开关
JPH0331608A (ja) 1989-06-29 1991-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ガス燃焼器
US5163463A (en) * 1990-07-19 1992-11-17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Inc. Mechanical flexure for motion amplification and transducer with same
JP3058192B2 (ja) 1991-02-07 2000-07-04 日本ランコ株式会社 弁装置
JPH0544539U (ja) 1991-11-20 1993-06-15 セイコー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H05201016A (ja) 1992-01-28 1993-08-1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と圧力ダンパ接続方法
US5169117A (en) * 1992-02-27 1992-12-08 Huang Chi King Low power type, motor-controlled magnetic valve
JPH0621938A (ja) 1992-07-03 1994-01-28 Fujitsu Ltd 位相修正値記憶型クロック再生回路
IT1255342B (it) 1992-07-15 1995-10-31 Eniricerche Spa Elettrovalvola perfezionata a comando digitale
US5700560A (en) * 1992-07-29 1997-12-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Gas barri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its fil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H0763273A (ja) 1993-08-26 1995-03-07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電磁弁
DE4405657A1 (de) 1994-02-22 1995-08-24 Buerkert Werke Gmbh & Co Magnetventil
EP0693646B1 (de) * 1994-06-26 2000-01-26 Weka AG Schaltgerät mit pneumatischem Reedschalter
JPH08118671A (ja) 1994-10-26 1996-05-1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搭載可能な記録ユニット、該記録ユニットを構成する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タンク
FR2727736B1 (fr) * 1994-12-02 1997-01-24 Eaton Sa Monaco Vanne commandee par un fluide
JPH08285125A (ja) * 1995-04-12 1996-11-01 Koganei Corp 弁装置および弁装置を有する薬液供給装置
JP3217645B2 (ja) 1995-06-30 2001-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吐出回復方法
DE29513047U1 (de) * 1995-08-14 1995-12-14 Buerkert Werke Gmbh & Co Magnetventil
JP2838823B2 (ja) 1995-09-27 1998-12-16 照男 小林 電磁弁機構
JP3153119B2 (ja) 1996-02-28 2001-04-03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流路接続構造、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CN1109943C (zh) * 1996-11-14 2003-05-28 福克斯保罗埃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气压变换器
US5791339A (en) * 1997-03-13 1998-08-11 Nellcor Puritan Bennettt Incorprated Spring piloted safety valve with jet venturi bias
JPH1113926A (ja) 1997-06-27 1999-01-2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空変換器及びそのバルブユニット
DE19730276A1 (de) * 1997-07-15 1999-01-21 Wabco Gmbh Einrichtung mit wenigstens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beweglichen Teilen
US6073904A (en) * 1997-10-02 2000-06-13 Diller; Ronald G. Latching coil valve
JP3703063B2 (ja) 1998-06-03 2005-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おける記録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制御方法
JPH11286121A (ja) 1998-02-06 1999-10-19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プリントヘッドカ―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EP1281526B1 (en) * 1998-02-13 2005-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droplet ejection capability recovery method
JP2000081162A (ja) * 1998-07-01 2000-03-21 Canon Inc 弁装置
ES2219029T7 (es) 1998-07-15 2012-03-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Unidad de suministro de tinta.
US6199587B1 (en) * 1998-07-21 2001-03-13 Franco Shlomi Solenoid valve with permanent magnet
JP2000074249A (ja) 1998-08-31 2000-03-14 Ckd Corp 電磁弁
US6318851B1 (en) * 1999-04-07 2001-11-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rging air from a print mechanism
DE19918007A1 (de) * 1999-04-21 2000-10-26 Peter Buelow Mehrwegeklappe mit elektromagnetischer Betätigung
JP2001010048A (ja) * 1999-07-01 2001-01-16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3612244B2 (ja) 1999-07-06 2005-01-19 ダブリュ. レドリッヒ ロバート 電気駆動弁
JP2001212975A (ja) 2000-02-01 2001-08-0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3879809B2 (ja) 2000-03-27 2007-0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15510B2 (ja) 2000-04-27 2005-11-09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磁気作動弁
JP2002036603A (ja) 2000-07-21 2002-02-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10037251A1 (de) * 2000-07-31 2002-02-14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Bistabiles Magnetvent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34740T1 (de) 2009-07-15
US7226035B2 (en) 2007-06-05
CN1451899A (zh) 2003-10-29
EP1353102A2 (en) 2003-10-15
CN1287106C (zh) 2006-11-29
US20070051910A1 (en) 2007-03-08
US20040021107A1 (en) 2004-02-05
DE60328064D1 (de) 2009-08-06
EP1353102B1 (en) 2009-06-24
EP1353102A3 (en) 2004-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27517Y (zh) 阀门装置
CN2853413Y (zh) 液体传感器和包含该传感器的液体容器
CN1550700A (zh) 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CN100341705C (zh) 液体收容容器、使用装置、供给装置及方法、墨盒、墨水箱、记录装置
CN1080689C (zh) 带有泡沫喷出泵的容器
CN1150090C (zh) 墨槽、喷墨墨盒、供墨装置、喷墨打印装置和供墨方法
CN1358137A (zh) 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打印装置
CN1093794C (zh) 喷液头、利用此喷液头的喷液头盒以及喷液装置
CN1840347A (zh) 用于液体容器的电路板和连接板
CN1684834A (zh) 静电吸引式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喷嘴板的制造方法,静电吸引式液体喷射头的驱动方法,静电吸引式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532063A (zh) 液体容器
CN1280919A (zh) 供液方法、供液容器、负压生成部件容器和液体容器
CN1885160A (zh) 基板处理装置
CN1101311C (zh) 喷液头、喷液设备及其恢复方法
CN1868751A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093038C (zh) 液体喷射方法及所用的喷液头
CN1172213C (zh) 散射细小微粒的方法、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用于散射细小微粒的设备、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508793A (zh) 头支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采用它的盘装置
CN1518647A (zh)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
CN1799846A (zh)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CN1274858A (zh) 可变焦距透镜
CN1750935A (zh) 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压力调节器、承载架、液体喷射设备
CN1832860A (zh) 液体喷射设备
CN1807100A (zh) 液体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和液体容器
CN1842478A (zh) 喷墨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