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700A - 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50700A CN1550700A CNA2004100382089A CN200410038208A CN1550700A CN 1550700 A CN1550700 A CN 1550700A CN A2004100382089 A CNA2004100382089 A CN A2004100382089A CN 200410038208 A CN200410038208 A CN 200410038208A CN 1550700 A CN1550700 A CN 15507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pipe valve
- flow path
- rotor
- movable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0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 F16K7/04—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 F16K7/06—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by means of a screw-spindle, cam, or other mechanical means
- F16K7/065—Cam cla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2—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 F16K31/52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with a cam
- F16K31/52491—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with a cam comprising a diaphragm cut-off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0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 F16K7/04—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 F16K7/06—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by means of a screw-spindle, cam, or other mechanical means
- F16K7/068—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by means of a screw-spindle, cam, or other mechanical means by bending the h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阀(1)包括:其中限定了流动路径的管(6),流体通过所述管(6)流动,所述管(6)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所述管(6)的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以及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弯曲部处折叠所述管(6)而关闭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6)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所述弯曲部具有可弯曲部分(弯曲部)(64),所述管(6)可在所述可弯曲部分处被弯曲,并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64)而折叠所述管(6)。此外,管阀设备可包括本发明的所述管阀(1)。此外,本发明的用于清洁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管阀(1)或管阀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管阀中,流体从中流过的管在预定位置(预定部分)处被压扁以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例如,参考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No.HEI 8-189573)。
然而,在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No.HEI 8-189573中所描述的管阀中,由于通过压扁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因此存在这样的缺点,即,需要大驱动力,因此其能量消耗较高。
而且,由于流动路径在一个位置处被打开和关闭,因此通过该管阀难于精确地控制流体的流动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阀和管阀设备,所述管阀和管阀设备具有这样一种简单结构,即,使其可通过较小驱动力被驱动并且可减少管阀和管阀设备的能量消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制造得更小更轻的管阀。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阀和管阀设备,所述管阀和管阀设备具有这样一种简单结构,即,可容易、精确并可靠地控制流体的流动速度。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管阀或管阀设备的头清洁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阀。所述管阀包括:
其中限定了流动路径的管,流体通过所述管流动,所述管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所述管的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弯曲部处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依照本发明,由于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与通过借助外力压扁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的那种管阀相比较,可通过较小的驱动力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因此可减少其能量消耗。
此外,由于通过在管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处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可更容易且更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而且,可获得具有简单结构的管阀。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优选如此构成管阀,即,使得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所述管的一个位置处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这可简化本发明的管阀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弯曲部优选具有可弯曲部分,所述管可在所述可弯曲部分处能被弯曲,并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而折叠所述管。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优选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而将所述弯曲部折叠成基本的M形状。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优选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并且具有凸轮部的转动元件,并且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其凸轮部操作以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从而折叠所述管。
这使得可平稳地打开和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的导向件。
这使得可通过适当地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具有支撑部和接触部的移动元件,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管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以使得所述移动元件移动,由此所述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
这使得通过适当地折叠所述管可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而且,可防止所述管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可防止由于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接触而导致所述管的损坏(破裂)。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优选包括两个弯曲部,并且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管的两个弯曲部处打开和/或关闭流动路径,其中,所述管阀如此构成,即,所述打开/关闭机构的所述打开/关闭操作使得所述管的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充满流体,而后使得所充入的流体被排出到管阀外部。
这使得可量化所述管阀的一次循环中的流体的流动速度,由此可精确并且可靠地控制排出的流体的流动速度,并且使得可容易、精确并且可靠地排出预定量流体。
而且,由于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与通过借助外力压扁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的那种管阀相比较,可通过较小的驱动力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优选如此设置所述管阀,即,使得所述管一端处的压力高于所述管另一端处的压力,并且使得所述管阀如此构成,即,所述打开/关闭机构的所述打开/关闭操作使得从所述管的一端使所述管的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充满流体,而后使得所充入的流体从所述管的另一端被排出到管阀外部。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优选地,当所充入的流体从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被排出时,通过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所述管以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这可防止流体泄漏到管内部以及自由流出。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管在该处被折叠的一个弯曲部优选位于一端的侧部上,这一端处于比另一端更高的压力作用下。
这可防止流体泄漏到管内部以及自由流出。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优选地,当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充满流体时,通过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所述管以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这可防止流体泄漏到所述管内部以及自由流出,并且可使得流体充满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管在该处被折叠的一个弯曲部优选位于一端的侧部上,这一端处于比另一端更高的压力下。
这可防止流体泄漏到管内部以及自由流出,并且可使流体充满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优选总是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所述管以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这可防止流体泄漏到管内部以及自由流出。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通过调节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管的长度而调节充入到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流体量。
这样就可自由地调节(改变)充入到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流体量,即,在一次循环中排出的流体量。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两个弯曲部的每一个优选都具有所述管在该处可被弯曲的可弯曲部分,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使得所述管被折叠。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两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分别在所述两个弯曲部处控制所述管的弯曲方向。
这样可通过适当地折叠所述管来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两个导向件优选分别包括第一移动元件和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
这可防止所述管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可防止由于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接触而导致所述管的损坏(破裂)。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两个导向件优选分别包括第一移动元件和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优选包括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并且具有凸轮部,并且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其凸轮部操作以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从而折叠所述管。
这可简化所述管阀的结构。此外,可通过转动元件的调节转数(旋转的数量)以及转速(转动频率)而容易、精确并且可靠地控制流动速度或排出流体的量。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
第一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接触部,由此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相应的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并且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接触部,由此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相应的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
这使得可通过适当地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而且,可防止所述管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可防止由于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接触而导致所述管的损坏(破裂)。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
第一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接触部,由此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管被折叠,并且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接触部,由此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管被折叠。
这使得可通过适当地折叠所述管来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而且,可防止所述管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可防止由于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接触而导致所述管的损坏(破裂)。
在本发明的管阀中,所述管优选借助其自恢复力从弯曲状态恢复到释放状态以打开流动路径。
这可简化所述管阀的结构,并且使得所述管阀更轻。
本发明的管阀优选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管的复原的恢复辅助装置。
这可更容易地恢复所述管,并且可打开所述管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阀设备。所述管阀设备包括:
多个管阀,每个所述管阀包括:
其中限定了流动路径的管,流体通过所述管流动;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
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致动器;以及
动力传输机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用于向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构中的每一个传输所述致动器的驱动力从而驱动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构。
依照本发明,由于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与通过借助外力压扁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的那种管阀相比较,可通过较小的驱动力来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因此可减少其能量消耗。
此外,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多个流动路径,并且可将所述管阀设备制造得较小较轻。
而且,可获得具有结构简单的管阀设备。
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优选还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管的多个板,每个所述管都具有所述管可在该处被折叠的可折叠部分,每个所述板都具有主表面,并且所述多个板被如此布置,以使得所述板的主表面基本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管被分别设在所述板中以使得每个所述管的可折叠部分被设置于相应的板上。
这可使得管阀设备更为紧凑。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设在动力传输机构中的致动器的数量优选为一个。
这可将所述管阀设备制造得更小且更轻。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所述管优选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所述管的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并且所述管阀优选如此构成,即,使得所述管在其至少一个弯曲部处被折叠以关闭相应的流动路径。
这可更容易且更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所述管阀设备优选如此构成,即,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一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或所述多个管中的两个或多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
这样,所述管阀设备可自由地采取(选择)其中只有预定(特定)管的流动路径被打开的一种状态或其中只有预定(特定)管的流动路径被关闭的一种状态。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所述管阀设备优选具有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两种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可选择性地打开和/或关闭一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或所述多个管中的两个或多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可打开和/或关闭所有所述多个管的流动路径。
这可增强所述管阀设备的通用性。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管的所述弯曲部优选具有可弯曲部分,所述管可在所述可弯曲部分处被弯曲,并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来折叠所述管。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所述管阀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优选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并且具有凸轮部的转动元件,并且每个打开/关闭机构的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其凸轮部操作以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从而折叠所述管。
这使得可平稳地打开和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轴优选基本相互对应。
这可进一步简化管阀设备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所述管阀优选都具有用于控制其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的导向件。
这使得可通过适当地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管阀优选包括移动元件,所述移动元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并具有支撑部和接触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管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相应管,所述接触部用于与相应转动元件的凸轮部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其凸轮部推动相应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以使所述移动元件移动,通过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
这可防止所述管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且可防止由于与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之间的接触而导致所述管的损坏(破裂)。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管阀的所述管优选借助其自动恢复力从弯曲状态恢复到释放状态以打开流动路径。
这使得可简化所述管阀的结构,并且使得所述管阀更轻。
在本发明的管阀设备中,每个管阀优选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管的复原的恢复辅助装置。
这可更可靠地复原所述管,并且可打开所述管的流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所述打印机头具有喷嘴。头清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部,用于接收从所述头的喷嘴中排出的油墨,当要清洁所述头时,所述接收部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头上;
泵,所述泵通过所述头的喷嘴和所述接收部从所述头中抽吸油墨;
设在所述泵和所述接收部之间的流动路径;以及
设在流动路径上的管阀,所述管阀包括:
由所述流动路径的一部分构成的管,油墨流动通过所述管,所述管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所述管的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弯曲部;和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弯曲部处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和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在用于清洁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头具有多个喷嘴。所述头清洁设备包括:
多个接收部,每个所述接收部都用于接收从多个喷嘴的每个中排出的油墨,当要清洁所述头时,所述多个接收部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头上;
泵,所述泵通过所述头的每个喷嘴和每个所述接收部从所述头中抽吸油墨;
设在所述泵和多个所述接收部之间的多个流动路径;以及
管阀设备,所述管阀设备包括:
多个管阀,每个所述管阀包括:
由流动路径的一部分构成的管,油墨通过所述管流动;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致动器;以及
动力传输机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用于向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构中的每一个传输所述致动器的驱动力从而驱动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构。
这可使得将所述泵更小,因此可减少泵的能量消耗并且可使整个头清洁设备更小。另外,还可减少浪费的油墨量(无用油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管阀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侧视图(右侧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所述管阀的管阀设备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11是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装有图9中所示的管阀设备的头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实施例中的管阀设备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实施例中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实施例中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七实施例中的管阀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7中所示管阀的侧视图(右侧视图)。
图20是图17中所示管阀1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7中所示管阀1的俯视图。
图22是图17中所示管阀1的俯视图。
图23是用于描述图17中所示管阀的操作的图。
图24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八实施例的管阀的俯视图。
图25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九实施例的管阀的俯视图。
图26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实施例的管阀的俯视图。
图27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管阀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管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管阀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管阀的侧视图(右侧视图)。
这些附图中所示的管阀1在这点上具有特定特征,即,流体的流动路径由管(管状元件)6的内腔构成,并且通过在管一个位置(点)处(即,一个弯曲部)折叠管6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管6的折叠,即,通过在其一个位置(点)处展开管6而打开流体的流动路径。即,管6内部的流动路径在该处被打开和关闭的一部分(打开/关闭部)被设在管阀1中的一个位置处,并且通过弯曲该打开/关闭部,即,管6的可弯曲部分(弯曲部64),所述管6被折叠以关闭流动路径,而后解除管6的折叠以打开(重新打开)流动路径。下面,将参照附图给出其详细描述。
如图1-3中所示,管阀1包括挠性(可复原)管6、框架(板)2、转动元件(转子)3、用作驱动源的马达(致动器)5、以及用作移动元件的导向件(导向装置)7。在这种情况下,转子3和马达5构成打开/关闭机构的主要部,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折叠管6而关闭流动路径,并且通过解除管6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框架2是用板状元件构成的,当从其顶部看时,所述框架2基本为矩形。在图3的左侧中框架2包括在其平坦部中具有预定形状的凹入部21。转子3、管6和导向件7被容置于该凹入部21中,并且这些部分基本被布置于同一个平面中。这样,转子3、管6以及导向件7的相对位置关系和位移方向的得到了控制。
而且,在其中转子3、管6和导向件7被容置于凹入部21中的状态下,在图3中,盖子22从左侧被安装在框架2上。以这种方式,转子3、管6以及导向件7被保持在凹入部21中并且防止它们向外突出。
而且,在图3中,管状部23在右侧处被设在框架2上。马达5被容置在该管状部23中。
在这一点上,对于框架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采用各种树脂材料。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可构成重量轻的框架2(即,可将框架2制造得较轻)。
转子3是平面凸轮,并且由圆盘元件构成,当从图2中所示的管阀1的顶部看过去时,所述圆盘元件基本为半圆形状。转子3的外圆周部分是凸轮部,即,外圆周表面形成凸轮表面。转子3以这样的方式被容置于框架2的凹入部21中,即,能够使得转子3基本与框架2平行地转动。
而且,转子3被固定到马达5的轴部53上,并且来自马达5的驱动力(扭矩)通过该轴部53被施加到转子3上。以这种方式,当转子3关于用作转动轴的轴部53转动时,其外圆周表面(凸轮表面)操纵导向件7,由此导向件7依照转子3的圆周表面形状(凸轮表面的形状)做周期运动(往复运动)。这样,管6的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及管6的弯曲被解除(即,管6被复原)。关于这一点,稍后将描述转子3转动时与管6的折叠的关系。
而且,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为光滑表面。即,半圆形形状的角状部被倒圆。这样,当驱动(操纵)管阀1时,防止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钩住导向件7,并且这可更平稳地驱动管阀1。
通过控制马达5的驱动而控制转子3的相位(转动角)。
在这一点上,对于转子3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采用各种树脂材料。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可构成重量轻的转子3。
马达5的尖端被插入到框架2的管状部23中,并且通过从管状部23的外圆周将固定环52紧固到马达5的主要部51上而将马达5固定到框架2上。此外,将马达5的轴部53插入并穿过框架2,并且将转子3固定到轴部53的尖端(见图1和图3)。以这种方式,在图3中,马达5从框架2的右侧使得转子3转动。
例如,步进马达、具有编码器等的直流马达优选用作马达5。这可容易且可靠地对转子3的相位(转动角)进行控制。
此外,具有减速器的马达优选用作马达5,所述减速器具有行星齿轮等。这在无需设置额外减速器的情况下使得马达5以低速转动,并且获得高扭矩。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类型的马达也可用作马达5,并且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致动器代替马达5。
管6是具有挠性和复原能力的管状元件,所述挠性使得可通过外力容易地折叠管6,且复原能力使得当去除所述外力时使管6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即,来自基本垂直于管纵向方向(径向)的力(载荷)可容易地折叠管6,并且当去除所述力时管6可恢复到其原始形状。
管6的内腔形成流体从中流过的流动路径。在这一点上,对于流动的流体没有特殊限定,并且可使用例如各种气体、各种液体等等。
而且,当管6被折叠(当折叠量达到预定量)时,流动路径被关闭,且当解除管6的折叠时(当管6恢复到其原始形状时),流动路径被打开。
在这一点上,当流动路径内部压力变得较高时管6的恢复力变得较大。
对于管6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并且可使用例如各种橡胶材料(诸如硅橡胶)、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以及各种树脂材料。在这些材料中,从具有良好可折叠性和可复原性的观点来看,诸如各种橡胶材料和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材料是优选的。
而且,在附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管6的一个端部61连接到高压侧,另一个端部62连接到低压侧。在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的情况下,流体从端部61侧(高压侧)到端部62侧(低压侧)流过管6的内部。或者,管6的一个端部61连接到低压侧,且另一个端部62连接到高压侧。
而且,管6被容置(设置)在框架2的凹入部21中,以使得其一端被定位在图2中的上侧(即,在图2中该一个端部从上侧突出)并且其另一端被定位在图2中的下侧(即,在图2中该另一个端部从下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管6被布置在图2中框架2的右侧处,即,在图2中的转子3的右侧处。
在管6(见图5)中的一个位置处形成有基本以U形被弯曲的弯曲部(可弯曲部分)64,并且通过弯曲管6的弯曲部64,管6被折叠以关闭流动路径,并且管6的折叠被解除以打开该流动路径。
在这一点上,管6被如此布置,即,使得弯曲部64被设置(叠加)在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的转动路径上。
当转子3转动时,管6被从转子3的突出侧(具有半圆形弧的侧部)的外圆周表面处通过稍后描述的导向件7所接收的外力挤压,从而在弯曲部64处形成基本为M状的折叠(见图2)。这样,在弯曲部64处关闭流动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中导向件7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折曲点,至少一个折曲点使得流动路径关闭。还可同时在两个折曲点处关闭流动路径。而且,可如此构成管阀1,即,通过使得弯曲部64弯曲而形成一个折曲点来取代M状折曲点。
此外,当转子3转动从而使其平坦侧(不具有半圆形弧的侧部)的外圆周表面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来自转子3的外力被解除,并且管6通过其自恢复力(弹力)复原,由此流动路径被打开(见图5)。
这样,管6可通过借助转子3的转动从弯曲部64处的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接收外力而变成为管6的弯曲和解除状态,即,流动路径的关闭和打开状态。此外,通过将转子3停止在预定相位(预定位置)处可继续(保持)所述状态(流动路径的关闭状态或流动路径的打开状态)。
此外,管6被弯曲部64处的用作移动元件的导向件7保持(支撑)和引导。
导向件7形成为基本T形形状,并且包括管状保持部(支撑部)71和设置成基本垂直于保持部71的杆状滑动部72。管6被插入并穿过导向件7的保持部71,并且通过保持部71被保持(支撑)。
此外,在保持部71的转子3侧形成具有以基本弧形形状弯曲的顶部表面的凸出部(接触部)74。凸出部74紧靠(接触)在转子3的外圆周部分(凸轮部)(即,外圆周表面(凸轮表面))上。这样,在管6和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了必要且充足的空间(即,空隙),而且这可防止转子3接触管6。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当驱动管阀1时由于与转子3相接触而导致管6被损坏。
而且,导向件7被容置在框架2的凹入部21中。框架2的凹入部21在布置(容置)有滑动部72的部分处形成与导向件7的滑动部72相对应的槽形,并且所述槽限制滑动部72的滑动方向(移动方向)。导向件7相对于框架2在转子3的径向上沿着凹入部21中的槽滑动。即,当管阀1被驱动时,通过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导向件7以及凹入部21的槽将转子3的周期性转动转换为导向件7沿转子3径向的直线移动。
该导向件7在框架2的平坦表面内部做直线往复运动以控制管6的弯曲方向,从而管6的弯曲部64被可靠地弯成为大致M形状以关闭流动路径,而后被复原以打开流动路径。这使得可以可靠地打开和关闭管6内部的流动路径。
在这一点上,对于导向件7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采用各种树脂材料。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可构成重量轻的导向件7。
接下来,将描述管阀1的操作。
图4-6是图1中所示的管阀1的俯视图。其中图2中所示的管阀1表示初始状态,图4-6分别示出了从初始状态沿顺时针方向转子3转动了90度(图4)的状态、转子3转动了180度(图5)的状态以及转子3转动了270度(图6)的状态。
当管阀1被驱动时,马达5被驱动从而使得转子3沿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且,通过控制马达5的驱动而执行对管阀1的驱动控制。
在该管阀1中,在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中,转子3的突出侧(具有半圆形弧的侧部)面对管6的弯曲部64,并且转子3的平坦侧(不具有半圆形弧的侧部)面对与管6的弯曲部64相对的侧部。
在该状态中,管6在弯曲部64处弯曲为基本M形状,因此管6在折曲点处折叠,从而关闭流动路径。
接下来,如图4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弯曲部64被保持为弯曲状态,并且流动路径被保持为关闭状态。
接下来,如图5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即,从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转动180度)时,转子3解除弯曲部64的弯曲。即,由于转子3的平坦侧面对管6的弯曲部64,因此去除了从转子3施加到导向件7的推力,并且自动恢复力使得弯曲部64复原,由此弯曲部64处的流动路径被打开。
这样,高压侧的流体在管6的流动路径中从高压侧端部61朝向低压侧流动,并且从低压侧端部62被排出到管阀1的外部。
接着,如图6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即,从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转动270度)时,转子3使得弯曲部64以基本M形弯曲。这样,管6在弯曲部64处被折叠,由此关闭流动路径。
接着,如图2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即,从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完成一次转动)时,转子3返回到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即,保持了弯曲部64被弯曲(即,管6在弯曲部64处被折叠)并且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
这样,在管阀1中,通过转动转子3,管6的弯曲部64可被弯曲以在折曲点处折叠管6从而流动路径被关闭,以及可解除管6的弯曲以释放管6的弯曲从而流动路径被打开。即,管阀1可变成其中管6的弯曲部64被弯曲的状态和其中管6的弯曲被复原的状态的两种状态,即,其中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以及其中流动路径被打开的状态。此外,通过将转子3停止在预定相位(预定位置)处,可保持(继续)任何一种状态(其中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或其中流动路径被打开的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折叠管6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与通过借助外力压扁管6而关闭流动路径的那种管阀相比,管阀1能用较小的驱动力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此外,与现有技术电磁阀或通过压扁管6而关闭流动路径的管阀类型相比较,该管阀1具有在驱动方面只需要少量能量(消耗电能)的优点。
而且,在管阀1中,通过停止转子3,可保持其中流动路径被关闭或其中流动路径被打开的任意一种状态。由于只是在通过转动转子3而使管阀1的状态从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转换到其中流动路径被打开的状态或从流动路径被打开的状态转换到其中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时需要电力,因此可进一步减少消耗的能量。
此外,在管阀1中,由于通过在管6的弯曲部64处折叠管6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可容易并可靠地折叠管6和释放(解除)管6的折叠(即,可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而且,在管阀1中,由于通过使用具有凸轮部的单独转子3在管6的一个位置处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因此可减少部件(组件)的数量,简化结构,因此具有小型化的优点,并且可容易并可靠地控制所述流动路径的打开和关闭。
另外,通过用树脂材料构成除马达5之外的所有部件可将管阀1制造得重量更轻。
此外,在管阀1中,管6的结构设置简单。即,由于可在不需切割的情况下通过将管6容置在框架2内部而后附上盖22而完成所述结构布置,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稍后可将管阀1设置用于现有管6。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二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与该第二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7中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管阀1具有这样的特定特征,即,它包括用于辅助管6的复原的恢复辅助装置。即,管阀1包括设在导向件7的滑动部72的端部处的作为恢复辅助装置的弹簧(弹性元件)73。在这一点上,恢复辅助装置不局限于弹簧73。
弹簧73以略微压缩的状态被设置,并且通过其恢复力朝向转子3侧(图7中的左侧)偏压导向件7。
在管阀1中,当导向件7被转子3推动从而使得管6在弯曲部64以基本M状弯曲时,弹簧73被进一步压缩。然后,当转子3如图7中所示转动时,管6的恢复力和弹簧73的恢复力(弹力)将导向件7推动到图7中的左侧,由此弯曲部64的弯曲被复原(即,解除管6的折叠),因此弯曲部64的流动路径被打开。
这样,管阀1可更可靠地复原管6,因此通过弹簧73的操作打开流动路径。
而且,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构成可适用于稍后描述的第四实施例之后的每个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三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与该第三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并将省略对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8中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管阀1在这一点上具有特定特征,即,使导向件7移动的电磁致动器4设置为打开/关闭机构的致动器。
致动器4包括永磁体41、以及一对相对于永磁体41设在永磁体41两侧处的电磁体42、43。
永磁体41具有杆状结构并且已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南磁极。而且,永磁体41的一端被固定到导向件7的滑动部72的基部(即,与保持部71相对的端部)。
电磁体42、43被固定地设在框架2上。电磁体42被设置在图8中永磁体41的左侧,电磁体43被设置在图8中永磁体41的右侧。
每个电磁体42、43都包括具有基本U形结构的铁芯44,以及缠绕在铁芯44上的绕组45。电磁体42、43的铁芯44被如此设置,即,使得电磁体42、43的铁芯44的边缘表面相互面对。
电磁体42的绕组45和电磁体43的绕组45是用一条线圈46构成的,并且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相应缠绕在电磁体42、43的铁芯44周围。因此,当通过线圈46将电流施加到电磁体42、43的绕组45上时,电磁体42、43的铁芯44被分别磁化,从而其磁极相互不同。
即,当通过导电线路(未示出)使得电流沿预定方向被施加到线圈46上时,电流沿预定方向流过电磁体42、43的绕组45,由此电磁体42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北磁极,与之相反,电磁体43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南磁极。
另一方面,当通过导电线路(未示出)使得电流沿相反方向被施加于线圈46时,电流沿相反方向流过电磁体42、43的绕组45,由此电磁体42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南磁极,与之相反,电磁体43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北磁极。
接下来,将描述管阀1的操作。
在电流未被传导到线圈46的状态下,由于其磁力致使永磁体41被吸引到电磁体42或43中任意一个的铁芯44上。
图8示出了由于其磁力致使永磁体41被吸引到电磁体43的铁芯44上。在该状态下,管6在其弯曲部64处弯曲从而以M形状折叠,由此关闭管6的流动路径。
接下来,当电流沿预定方向被施加到线圈46上时,电流沿预定方向流过电磁体42、43的绕组45,由此电磁体42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北磁极,与之相反,电磁体43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南磁极。
这样,永磁体41接收来自电磁体42的铁芯44中的吸引力以及来自电磁体43的铁芯44的排斥力从而朝向电磁体42侧移动,由此由于其磁力致使永磁体41被吸引到电磁体42的铁芯44上。此时,由于导向件7与永磁体41一起朝向电磁体42侧部移动,因此弯曲部64的弯曲被复原(即,解除管6的折叠),由此打开管6的流动路径。
然后,即使停止向线圈46施加电流,由于其磁力致使永磁体41保持被吸引到电磁体42的铁芯44上。因此,其中弯曲部64的弯曲被复原的状态被保持,因此保持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因此,可减少管阀1的能量消耗。
接着,当通过导电线路(未示出)使得电流沿相反方向被施加到线圈46上时,电流沿相反方向流过电磁体42、43的绕组45,由此电磁体42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南磁极,与之相反,电磁体43的铁芯44被磁化从而其一端(图8中的上侧)成为南磁极,并且其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成为北磁极。
这样,永磁体41接收来自电磁体43的铁芯44的吸引力以及来自电磁体42的铁芯44的排斥力从而朝向电磁体43侧移动,由此由于其磁力致使永磁体41被吸引到电磁体43的铁芯44上。此时,由于导向件7与永磁体41一起朝向电磁体43侧移动,因此管6在弯曲部64处被弯曲以折叠管6,从而关闭管6的流动路径。
然后,如果停止向线圈46施加电流,那么由于其磁力致使永磁体41保持被吸引到电磁体43的铁芯44上。因此,其中管6在弯曲部64处被弯曲以折叠管6的状态被保持,因此保持管6的流动路径被关闭。因此,可减少管阀1的能量消耗。
此外,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实施例中的管阀(管阀设备)。
图9是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实施例中包括管阀的管阀设备。图10是透视图和俯视图,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在这种情况下,图10(a)、10(b)和10(c)分别示出了当从转子的后侧看过去时转子的透视图、转子的俯视图以及当从转子的前侧看过去时转子的透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四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与该第四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这些图中所示,第四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包括四个管阀(管阀单元)1,即,四个管6和四个打开/关闭机构,其中每个打开/关闭机构都通过折叠相应管6而关闭相应管6的流动路径并且通过解除管6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而且,管阀设备10还包括单独马达5(致动器),和用于向四个打开/关闭机构中的每个传输马达5的驱动力以驱动这四个打开/关闭机构的动力传输机构。
即,如图9中所示,第四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具有单独马达5和四个管阀单元1。
在这一点上,除转子3和马达5之外,管阀单元1的基本结构基本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管阀1相似。
如图10中所示,在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的一个表面上与马达5的轴53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当从转子3的侧部看过去时具有基本正方形形状的轴31,而在转子3的另一个表面上与轴3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当从转子3的侧部看过去时具有基本正方形形状的凹入部32。凹入部32的尺寸被制定得略微大于轴31的尺寸,从而另一个转子3的轴31可被插入到凹入部32中。而且,轴31和凹入部32如此形成,即,使得轴31和凹入部32的角状部彼此对应。
如图9中所示,管阀单元1被如此布置(固定),即,使得管阀单元1的框架(板)2的主表面基本相互平行并且框架2的角状部基本彼此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在图9中管阀单元1的框架2以预定间隔隔开的方式布置。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布置。例如,管阀单元1的框架2可被布置得彼此紧密接触。通过以隔开的方式或以彼此紧密接触的方式布置框架2,可将管阀设备10制造得更为紧凑。
此外,每个转子3的轴31都被插入到相邻转子3的凹入部32中以与该凹入部32相接合。基本与轴31相似的轴被固定到马达5的轴部53的尖端,并且被插入到图9中最右侧(或最内侧)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的凹入部32中以与凹入部32相接合(或被固定到凹入部32中)。这样,转子3的转动的中心轴基本彼此对应。
而且,管阀单元1的转子3被如此设置,即,使得这些转子3中的预定转子3的相位不同于其他转子3中的任意一个转子3的相位。
即,在图9中所示的状态中,图9中最左侧(或最近侧)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被设在图4中所示的位置处,和图9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被设在图5中所示的位置处。另外,图9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被设在图6中所示的位置处,和图9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被设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处。
来自马达5的驱动力(转动力)通过设在马达5中的轴部53的尖端上的轴和/或转子3的轴31被施加到每个转子3上。即,通过马达5的驱动,转子3在上述保持相差位的状态下一起转动。
在这一点上,转子3构成相应的管阀设备1中的打开/关闭机构的主要部,并且转子3的轴31和凹入部32构成动力传输机构的主要部。
在管阀设备10中,可选择性地复原四个管6中唯一一个预定管6的弯曲部64的弯曲状态以打开其流动路径。换言之,在管阀设备10中,可选择性地弯曲四个管6中的三个预定管6的弯曲部64以关闭其流动路径。
即,在图9中所示的状态中,只有图9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且其余三个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所有流动路径都被关闭。
接着,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图9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关闭,且最左侧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
接着,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时,只有图9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且其余三个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所有流动路径都被关闭。
接着,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时,只有图9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且其余三个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所有流动路径都被关闭。
依照该管阀设备10,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此外,在管阀设备10中,单独马达5的驱动可使得四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一起转动,由此可获得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这样的状态,即,四个管6中只有一个预定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而其余三个管6被关闭。
具体地,在步进马达的的情况下,具有可确定转子3的相位(转动角)的编码器等的直流马达用作马达5,从而可靠地只打开所需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
此外,可将管阀设备10制造得更小更轻。
在这种情况下,在该实施例中,管阀设备10如此构成,即,使得只有一个预定管6的流动路径可选择性地被打开或三个预定管6的流动路径可选择性地被关闭。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结构。例如,管阀设备10可如此构成,即,使得两个或多个预定管6的流动路径可选择性地被打开。
或者,在本发明中,管阀设备10可如此构成,即,使得所有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同时被打开或关闭。
此外,在本发明中,管阀单元1(即,管6)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并且该数量可为两个、三个、五个或更多。
而且,在本发明中,可通过调节每个轴31与凹入部32的正多边形的角而调节合作的转子3(即,管阀单元1)的数量。例如,在四个管阀单元1的情况下,当从转子3的顶部看过去时,每个转子3的轴31与凹入部32可具有四边形形状,或者在三个管阀单元1的情况下,当从转子3的顶部看过去时,每个转子3的轴31与凹入部32可具有三角形形状。
此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可通过将四个转子3的每一个的轴31与凹入部32的结构设置成从每个转子3的顶部看过去时为正则五角形而增加另一个相位以关闭管阀单元1中的所有管6。
而且,在本发明中,例如,通过使用十二角形轴31,当装配管阀设备10时,可从两个、三个、四个、六个或十二个中选择合作的转子3的数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通过将多个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的相位设置成相同置而使得多个管阀单元1一起运转。
(管阀或管阀设备的应用示例)
接下来,作为管阀或管阀设备的应用示例,将描述本发明的管阀(或管阀设备)应用于用于清洁打印机(诸如喷墨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的阀的情况。即,将描述装配有本发明的管阀或管阀设备的头清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
图11是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装配有图9中所示的管阀设备的头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头清洁设备200包括四个分别具有帽形状的接收部210、泵220、废液部230、以及图9中所示的(上述)第四实施例中的管阀设备10(或四个管阀单元1),所述四个管阀单元1被分别设在泵220与每个接收部210之间的管线(流动路径)上。
当需要清洁打印机200的头300时,每个接收部210都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头300上以接收从头300的相应喷嘴310中排出的油墨。
管阀单元1的管6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接收部210上,并且其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设在泵220侧的流动路径。
泵220通过头300的每个喷嘴310和每个接收部210从头中吸取油墨以清洁头300。这种抽吸过程(泵吸过程)可解决例如头300中油墨的堵塞等问题。例如管泵等可用作泵220。
通过泵220抽吸的油墨从接收部210中通过管阀单元1的管6中的流动路径以及管阀单元1的其他流动路径被排出到废液部230中。
在头300(即,每个接收部210)与泵220之间没有阀的情况下,由于头300被制造得较大导致管泵(泵220)趋向于被制造得较大。因此,需要通过管泵抽吸的管的容量较大,由此增加了管泵的能量消耗。另外,由于当头300中出现油墨堵塞时,管泵同时通过头300的所有喷嘴310抽吸油墨以排出所抽吸的油墨,因此增加了浪费的油墨(无用油墨)。
依照本发明的头清洁设备200,在其中使用可区分管阀单元1中的每个转子3的相位的管阀设备10(或管阀单元1)并且只有用于排出预定颜色油墨的头300的喷嘴310被堵塞的情况中,可通过只打开与排出预定颜色油墨的喷嘴310相对应的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而清洁头300。
这使得泵220可制造得更小,并且减少泵220的能量消耗。另外,可减少浪费的油墨(无用油墨)。
另外,在其中使用不可区分管阀单元1中的每个转子3的相位的管阀设备10(或管阀单元1)的情况中,可通过使得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转动同时驱动泵220而减小对于泵220的载荷,从而依次打开每个管6的流动路径。
这可使得泵220制造得更小,并且可减小泵220的能量消耗。因此,可整个头清洁设备制造得更小。
在这一点上,尽管描述了将第四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应用于头清洁设备的阀的情况,但是也可将其他实施例中描述的管阀1应用于头清洁设备的阀中。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实施例的管阀。
图12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实施例中的管阀设备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俯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了当从转子的后侧看过去时转子的透视图,和当从转子的前侧看过去时转子的透视图。此外,图14(a)、图14(b)和图14(c)分别示出了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的转子、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的转子以及图12中最左侧管阀单元的转子。
在下面给出的第五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五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这些图中所示,第五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管阀单元1)在这一点上具有这样的特定特征,即,管阀设备10优选具有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两种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可选择性地打开和/或关闭一个预定管6的流动路径或四个管6中的两个或多个预定管6的流动路径,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可打开和/或关闭所有四个管6的流动路径。
除转子3之外,第五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的结构基本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相似。
如图13中所示,在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的一个表面上与马达5的轴53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当从转子3的侧部看过去时基本为环形形状的轴31,而在转子3的另一个表面上与轴3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当从转子3的侧部看过去时基本为环形形状的凹入部32。凹入部32的尺寸被设置得略微大于轴31的尺寸,从而另一个转子3的轴31可被插入到凹入部32中,并且该另一个转子3可关于该一个转子3平稳地转动。
此外,在形成有转子3的轴31的一个表面上靠近轴31形成有销33,而在形成有转子3的凹入部32的另一个表面上靠近凹入部32而形成槽34,其中另一个转子3的销33将被插入到所述槽34中。槽34的形状为弧形,其中当从转子3的顶部看过去时弧的中心与凹入部32(轴31)的中心轴相对应。
然而,图12中最左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上未形成有销33,并且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中未形成有槽34。
每个转子3的轴31都被插入到相邻转子3的凹入部32中。这样,每个转子3都以轴31作为其转动轴而关于相邻转子3转动。
而且,马达5的轴部53被插入到图12中的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凹入部32中并且被固定到该凹入部32上。
每个转子3的销33都被插入到相邻转子3的槽34中从而能够沿槽34滑动。
而且,每个转子3的槽34的形成范围(形成角度)与相邻转子3的槽34的形成范围在圆心角方面相差90度。
即,如图14(c)中所示,图12中最左侧管阀单元1的槽34如此形成,即,使得槽34的圆心角基本为270度。如图14(b)所示,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的槽34如此形成,以使得槽34的圆心角基本为180度。如图14(a)中所示,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槽34如此形成,以使得槽34的圆心角基本为90度。
在该管阀设备10中,只有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通过马达5的驱动而被直接驱动和转动。通过对应的两个转子3中的一个转子3的销33和另一个转子3的槽34来实现:从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向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驱动力的传输、从图12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向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驱动力的传输,以及从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向图12中最左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驱动力的传输。因此,转子3的销33和槽34构成了动力传输机构的主要部。
当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转子3的销33沿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槽34滑动。然后,当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其销33到达并紧靠在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即,从动转子3)的槽34的一端上,从而从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销33向从动转子3的转子3传输驱动力。因此,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与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该状态下,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与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之间的相差变为90度。
另一方面,当在上述状态下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转子3的销33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沿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槽34滑动。然后,当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其销33到达并紧靠在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即,从动转子3)的槽34的另一端上,从而从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销33向从动转子3的转子3传输驱动力。因此,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与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一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该状态下,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与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之间的相位差变为0度(即,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相位与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相位相同)。
这样,管阀设备10可选择其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管6和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流动路径被同时打开和/或关闭的第一模式和其中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或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的流动路径被打开和/或关闭的第二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然后,从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向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驱动力的传输,以及从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向图12中最左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驱动力的传输也与上述相同。
例如,当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70度或更大度数时,每个管阀单元1中的转子3的相位与相同方向上的相邻转子3的相位偏离90度。
此外,当在上述状态下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70度或更大度数时,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与其他管阀单元1的转子3之间的相差变为0度(即,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相位与图12中其他管阀单元1中任意一个的转子3的相位相同)。
这样,管阀设备10可选择其中管阀单元1的所有管6的流动路径被同时打开和/或关闭的第一模式和其中一个预定管阀单元1或两个或多个预定管阀单元1中的管6或两个或多个管6的转子3的流动路径被打开和/或关闭的第二模式中的任意一个。
在该情况中,在第一模式中,可采取(选择)所有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的状态和所有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中,可采取(选择)一个预定管阀单元1或两个或多个预定管阀单元1中的管6或多个管6的流动路径被打开的状态和所有管阀单元1中的管6的流动路径被关闭的状态。
依照该管阀设备10(管阀单元1),也可获得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六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实施例中的管阀(管阀设备)。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实施例中的管阀设备中的每个管阀的转子的透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图15(a)和15(b)分别示出了当从转子的后侧看过去时转子的透视图和当从转子的前侧看过去时转子的透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六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与该第六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这些图中所示,第六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管阀单元1)在这一点上具有特定特征,即,管阀设备10如此构成,从而在装配管阀设备10时能够使用通用元件(通用部件)装配和制造转子3。
即,如图15中所示,如此构成转子3,即,使得三个凹入部35a、35b和35c被设在其上形成有转子3的轴31的表面上的其轴31附近,其中销33可被插入到这三个凹入部35a、35b和35c中。
凹入部35a、35b和35c以预定间隔隔开的方式沿转子3的径向被布置。而且,凹入部35a、35b和35c沿从轴31侧朝向外圆周侧的顺序被布置。在这一点上,如图16中所示,将销33制造成一个单独元件,并将其插入并固定到凹入部35a、35b和35c的任意一个中。
此外,如图15中所示,在其上形成有转子3的凹入部32的表面上的凹入部32附近形成有三个槽34a、34b和34c。
槽34a、34b和34c的形状分别为同心的弧形,其中当从转子3的顶部看过去时每个弧的中心都与凹入部32(轴31)的中心轴相对应。
而且,每个槽34a、34b和34c的形成范围(形成角度)与相邻槽34的形成范围在圆心角方面相差90度。
即,最内侧的槽34c形成有基本为270度的圆心角、槽34c外侧的槽34b形成有基本为180度的圆心角,以及槽34b外侧的槽34a(即,最外侧的槽)形成有基本为90度的圆心角。
这样,当装配管阀设备10时,安装在转子3的凹入部35a、35b和35c中的销33分别被插入到相邻转子3的槽34a、34b和34c中。
因此,在该转子3用作上述第五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中的图12中最右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情况中,如图16中所示,销33被插入和固定到该转子3的凹入部35a中。
而且,在该转子3用作上述第五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中的图12中从左侧数第三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情况中,销33被插入和固定到该转子3的凹入部35b中。
而且,在该转子3用作上述第五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中的图12中从左侧数第二个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情况中,销33被插入和固定到该转子3的凹入部35c中。
而且,在该转子3用作上述第五实施例的管阀设备10中的图12中最左侧管阀单元1的转子3的情况中,无需将销33插入到凹入部35a、35b和35c的任意一个中。
依照该管阀设备10,可获得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而且,由于该管阀设备10被构成得在装配管阀设备10时能够使用通用元件(通用部件)装配和制造转子3,因此可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可减少其制造成本。
(第七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七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17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七实施例中的管阀的透视图。图18是图17中所示管阀的俯视图。图19是图17中所示管阀的侧视图(右侧视图)。
这些附图中所示的管阀1在这一点上具有特定特征,即,由管(管状元件)6的内腔构成流体的流动路径并且通过在两个位置(点)(即,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管6以关闭(切断)流体的流动路径从而控制流动流体的流动速度。即,管6内部的流动路径被打开和关闭的两部分(打开/关闭部)被设在管阀1的两个位置处,并且通过弯曲每个打开/关闭部,即,管6的两个可弯曲部分(弯曲部63、64)中的每一个,管6被折叠以关闭流动路径,而后解除管6的折叠以打开(重新打开)该流动路径。下面,将参照附图给出其描述。
如图17-19中所示,管阀1包括挠性(可复原)管6、框架(板)2、转动元件(转子)3、马达(驱动源)5、以及两个导向件(导向装置)7。在这种情况下,转子3和马达5构成打开/关闭机构的主要部,所述打开/关闭机构折叠管6以关闭流动路径,和解除管6的折叠以打开流动路径。
框架2由板状元件构成,当从其顶部看过去时,所述框架2基本位矩形。在图19的左侧中框架2包括在其平坦部中具有预定形状的凹入部21。转子3、管6和导向件7被容置于该凹入部21中,并且这些部分基本被布置于同一个平面中。这样,控制转子3、管6以及导向件7的相对位置关系和位移方向。
此外,在其中转子3、管6和导向件7被容置于凹入部21中的状态下,在图19中,盖子22从左侧被安装在框架2上。这样,转子3、管6以及导向件7被保持在凹入部21中并且防止它们向外突出。
而且,在图19中,管状部23在右侧被设在框架2上。马达5被容置在该管状部23中。
在这一点上,对于框架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采用各种树脂材料。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可构成重量轻的框架2。
转子3是平面凸轮,并且由盘状元件构成,在从图18中所示的管阀1的顶部看过去时,所述盘状元件具有基本半圆的形状。转子3的外圆周部分是凸轮部,即,外圆周表面形成凸轮表面。转子3以这样的方式被容置于框架2的凹入部21中,即,能够使得转子3基本与框架2平行地转动。
此外,转子3被固定到马达5的轴部53上,并且来自马达5的驱动力(扭矩)通过该轴部53被施加到转子3上。这样,当转子3关于用作转动轴的轴部53转动时,其外圆周表面(凸轮表面)操纵导向件7,由此导向件7依照转子3的圆周表面形状(凸轮表面的形状)做周期运动(往复运动)。这样,管6在可弯曲部分(弯曲部63、64)处被弯曲以在那里折叠,以及解除管6的弯曲(即,管6的弯曲被复原)。关于这一点,稍后将描述当转子3转动时与管6的折叠的关系。
而且,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为光滑表面。即,半圆形形状的角状部被倒圆。这样,当驱动(操纵)管阀1时,防止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钩住导向件7,并且这可更平稳地驱动管阀1。
通过控制马达5的驱动而控制转子3的转动和转速(转动频率)。
在这一点上,对于转子3的构成材料没有具体限制,但是优选采用各种树脂材料。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可构成重量轻的转子3。
马达5的尖端被插入到框架2的管状部23中,并且通过从管状部23的外圆周将固定环52紧固到马达5的主要部51上而将马达5固定到框架2上。此外,将马达5的轴部53插入并穿过框架2,并且将转子3固定到轴部53的尖端(见图17和图19)。这样,在图19中,马达5从框架2的右侧使得转子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有减速器的马达用作马达5,所述减速器具有行星齿轮等,因此马达5在低速下转动以获得高扭矩。即,通过使得马达5在低速下转动,可在不设置单独减速机构的情况下使得转子3在低速下转动,因此,当管6恢复到原始形状时,管6可被充分地追随。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类型的马达或其他驱动源也可用作马达5。
管6是具有挠性和复原能力的管状元件,所述挠性使得可通过外力容易地折叠管6,而复原能力使得当去除所述外力时使管6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即,来自基本垂直于管纵向的方向(径向)的力(载荷)可容易地折叠管6,并且当去除所述力时管6可恢复到其原始形状。
管6的内腔形成流体从中流过的流动路径。在这一点上,对于流动的流体没有特殊限定,并且例如可使用各种气体、各种液体等等。
此外,当管6被折叠(当折叠量达到预定量)时,流动路径被关闭,而当解除管6的折叠时(当管6恢复到其原始形状时),流动路径被打开。
在这一点上,当流动路径内部的压力变得较高时管6的恢复力变得较大。
对于管6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并且例如可使用各种橡胶材料(诸如硅橡胶)、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以及各种树脂材料。在这些材料中,从具有良好可折叠性和可复原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采用弹性材料,诸如各种橡胶材料和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管6的一个端部61连接到高压侧,另一个端部62连接到低压侧。流体从端部61侧(高压侧)到端部62侧(低压侧)流过管6的内部。或者,管6的一个端部61连接到低压侧,另一个端部62连接到高压侧。
而且,管6被容置在框架2的凹入部21中。这样在图18中,以这种方式,以管6围绕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除底侧部以外)的方式将管6设在框架2中。
在管6中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有弯曲部(可弯曲部分)63、64,并且通过弯曲每个弯曲部63、64,来折叠管6以关闭流动路径,并且管6的折叠被解除(去除)以打开该流动路径。
在这一点上,管6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每个弯曲部63、64被设置(叠加)在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的转动路径上。此外,这些弯曲部63、64被布置在转子3的轴部53任意一侧上的相互面对的位置处,即,在关于转子3移动了180度的位置处(见图18)。
当转子3转动时,管6被从转子3的突出侧(具有半圆形弧的侧部)的外圆周表面处通过稍后描述的每个导向件7所接收的外力挤压,由此在弯曲部63、64处形成基本M状的折叠(见图18中的弯曲部64侧)。这样,在弯曲部63、64处关闭流动路径。此外,当转子3转动以使其平坦侧(不具有半圆形弧的侧部)的外圆周表面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来自转子3的外力被解除,并且管6通过其自动恢复力(弹力)复原,由此使得流动路径被打开(见图18中的弯曲部63侧)。
这样,管6通过借助转子3的转动从每个弯曲部63、64处的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周期性地接收外力,从而重复管6的弯曲和复原,即,流动路径的关闭和打开。
此外,管6被上游侧弯曲部63处的用作第一移动元件的导向件7保持(支撑)并引导,并且管6被下游侧弯曲部64处的用作第二移动元件的导向件7保持(支撑)并引导。
每个导向件7形成总体为T形的形状,并且包括管状保持部(支撑部)71和被设置得基本垂直于保持部71的杆状滑动部72。管6被插入穿过每个导向件7的保持部71,并且由所述保持部71保持(支撑)。在这一点上,通过在转子3的侧部的每个导向件7的保持部71的部分(外侧表面)形成了与外圆周部(凸轮部),即,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凸轮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部。
此外,每个导向件7被容置在框架2的凹入部21中。框架2的凹入部21在布置(容纳)有滑动部72的部分处形成位与每个导向件7的滑动部72相对应的槽形,并且这些槽限制滑动部72的滑动方向(移动方向)。每个导向件7相对于框架2在转子3的径向上沿着凹入部21中的相应槽滑动。即,当管阀1被驱动时,通过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导向件7以及凹入部21的槽将转子3的周期性转动转换为导向件7沿转子3的径向的直线移动。
在这一点上,每个导向件7在框架2的平坦表面内部做直线往复运动以控制管6的弯曲方向,从而管6的每个弯曲部63、64被可靠地弯成成M形状以关闭流动路径,而后被复原以打开流动路径。这使得可以可靠地打开和关闭管6内部的流动路径。
此外,由于每个导向件7都被布置在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与管6之间,从而防止转子3和管6之间的接触。这可防止管6由于与转子3相接触而损坏。
在这一点上,对于导向件7的构成材料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采用各种树脂材料。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可构成重量轻的导向件7。
接下来,将描述管阀1的操作。
图20-22是图17中所示的管阀1的俯视图。图23是用于描述图17中所示管阀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图18中所示的管阀1表示初始状态,图20-22分别示出了从初始状态沿顺时针方向转子3转动了90度(图20)的状态、转子3转动了180度(图21)的状态以及转子3转动了270度(图22)的状态。此外,其中图1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表示0度(见图23(a)),图23概念地示出了转子3转动90度(见图23(b)和图20)、180度(见图23(c)和图21)以及270度(见图23(d)和图22)的状态。
当管阀1被驱动时,马达5被驱动以使得转子3沿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外,通过控制马达5的驱动而执行对管阀1的驱动控制。
在该管阀1中,在图1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中,转子3的平坦侧面对管6的上游侧弯曲部63,并且转子3的突出侧面对管6的下游侧弯曲部64。
在该状态中,管6只在下游侧弯曲部64处被弯曲为基本M形状,并且只在该一个位置处关闭流动路径。另一方面,由于流动路径在上游侧弯曲部63处被打开,因此高压侧的流体从高压侧端部61流过弯曲部63中的流动路径,并且充满管6直到弯曲部64中的流动路径(即,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见图23(a))。此外,在该状态下,由于流动路径在下游侧弯曲部64处被关闭,因此可防止流体在管6内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泄漏。
接下来,如图20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上游侧弯曲部63被弯成为M形状,而下游侧弯曲部64被保持为弯曲状态。这样,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弯曲部63、64两处将流动路径关闭(见图23(b))。此时,来自高压侧的流体充满(累积在)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内,并且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内部的压力与高压侧的压力相同。
接下来,如图21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即,从图1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转动180度)时,转子3解除了下游侧弯曲部64的弯曲,并同时将上游侧弯曲部63保持在弯曲状态。即,由于转子3的平坦侧面对管6的下游侧弯曲部64,因此去除了从转子3施加到弯曲部64侧部处的导向件7的推力,并且通过自恢复力使得弯曲部64复原(即,解除了管6的折叠),由此弯曲部64处的流动路径被打开。
这样,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体从低压侧端部62被排出到管阀1的外部(见图23(c))。此外,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内部的压力变得与低压侧的压力相同。在该状态下,由于流动路径在上游侧弯曲部63处被关闭,因此可防止流体在管6内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泄漏。
接着,如图22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即,从图1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转动270度)时,转子3使得管6在下游侧弯曲部64处基本弯曲为M形,并同时将上游侧弯曲部63保持在弯曲状态。这样,流动路径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弯曲部63、64两处被关闭(见图23(d))。此时,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内部的压力与低压侧的压力相同。
接着,如图18中所示,当转子3沿顺时针方向再转动90度(即,从图1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完成一次转动)时,转子3返回到图18中所示的初始状态(见图23(a))并且解除上游侧弯曲部63的弯曲同时将下游侧弯曲部64保持在弯曲状态。即,由于转子3的平坦侧面对管6的上游侧弯曲部63,因此去除了从转子3施加到弯曲部63侧部处的导向件7的推力,并且自动恢复力使得弯曲部63复原(即,解除了管6的折叠),从而弯曲部63处的流动路径被打开。
以这种方式,在管阀1中,通过转动转子3,管6的弯曲部63、64可被周期性地弯曲以折叠管6并且以交替的方式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由此使得固定量的流体通过管6从高压侧排出到低压侧。即,每次转子3转动一个循环,与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容积相对应的流体量都从高压侧被排出到低压侧。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折叠管6而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因此与通过借助外力压扁管6而关闭流动路径的那种管阀相比较,管阀1可通过较小的驱动力来可靠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
此外,管阀1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两个位置(即两个弯曲部63、64)处设置流动路径的打开/关闭部(关闭位置),并且每次转子3完成一次转动(循环),充满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内部的流体都被排出。
这样,可量化管阀1的一次循环中从高压侧排出到低压侧的流体的流动速度。因此,可精确并且可靠地控制排出的流体的流动速度,并且这使得可容易、精确并且可靠地排出预定量流体。即,由于通过调节转子3的转数或转速可精确地计算每次循环排出的流体的量(容积),因此可容易、精确并且可靠地控制流动速度和所排出流体的总量。
而且,在管阀1中,通过设定(改变)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长度和流动路径的横截面的面积(截面面积)可将充于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流体量设定为任意的期望值。因此,可设定一次循环中从高压侧排出到低压侧的流体的任何期望流动速度。
在这种情况中,例如,通过缩短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长度或通过将管6内部的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设定为较小尺寸,可使得充于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流体量(容积)非常小,并且这可使得一次循环中从高压侧排出到低压侧的流体的流动速度非常小。因此,在将管阀1应用于喷出或吸入非常少量流体的设备的情况中具有独特优点。
此外,在管阀1中,如上所述,由于在其流动路径关闭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弯曲部63、64被恒定弯曲(见图23),即,由于打开/关闭机构一直在弯曲部63、64的任意一个处折叠管6,因此高压侧和低压侧不会通过管6直接接触。
而且,在管阀1中,由于使用具有凸轮部的单独转子3在管6的两个位置处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流动路径,因此可减少部件(组件)的数量,并可简化其结构,因此具有小型化的优点,并且可容易并可靠地控制流动路径的打开和关闭。
此外,与现有技术电磁阀或通过压扁管6而关闭流动路径的那种管阀相比较,该管阀1具有在驱动方面只需要少量能量(消耗电能)的优点。
另外,通过用树脂材料形成除马达5之外的所有部件可将管阀1制造得重量更轻。
因此,在将管阀1例如应用于诸如飞艇等浮式结构的情况中具有独特优点。
此外,在管阀1中,管6的布置简单。即,由于可在不需切割的情况下通过将管6容置在框架2内部,而后附上盖22而完成所述布置,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管阀1可稍后设置用于现有管6。
(第八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八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24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八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八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七实施例与该第八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24中所示,第八实施例的管阀1包括两个(多个)转子3。即,专用转子3分别设在弯曲部63、64处,并且通过分别转动专用转子3而实现弯曲部63、64的弯曲和所述弯曲的复原(去除)。在这种情况中,可独立地控制每个转子3的转动,或者两个转子3可一起操作。
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九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九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25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九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九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七实施例与该第九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25中所示的,第九实施例的管阀1具有装配有用于调节弯曲部63、64之间的管6的长度的调节装置的特定特征。即,在图25中的上部(靠近弯曲部63、64之间的管6),管阀1包括框架2的凹入部21内部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柱形钩部(调节装置)25。
在该管阀1中,管6被布置成蜿蜒通过这些钩部25并且被这些钩部25钩住,由此可调节弯曲部63、64之间的管6的长度。
这样,可自由地调节(改变)充入到管6的弯曲部63、64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流体量,即,在转子3的一次循环中从高压侧排出到低压侧的流体的流动速度。
此外,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十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26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十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七实施例与该第十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26中所示,第十实施例的管阀1具有包括用于辅助管6复原的恢复辅助装置的特定特征。即,管阀1包括分别设在每个导向件7的滑动部72的端部处的作为恢复辅助装置的弹簧(弹性元件)73。由于每个弹簧73的结构和操作都是相同的,因此将针对上游侧弯曲部63侧处的弹簧73给出具有表示性的描述。
弹簧73以略微压缩的状态被设置,并且朝向转子3侧(图26中的右侧)偏压导向件7。这样,导向件7的保持部71被恒定地压(紧靠)在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上。
在该管阀1中,当导向件7被转子3推动以使得管6在上游侧弯曲部63处弯曲为基本M状时,弹簧73被进一步压缩。然后,当转子3如图26中所示转动时,管6的恢复力和弹簧73的恢复力(弹力)将导向件7推动到图26中的右侧,由此弯曲部63的弯曲被复原(即,解除管6的折叠),且弯曲部63的流动路径被打开。在这一点上,这与下游侧弯曲部64处的相同。
这样,通过弹簧73的操作,管阀1可以更可靠地复原管6和打开流动路径。例如,甚至在转子3作高速转动并且只通过管6自身的恢复力不能转子3转动而复原管6的情况中,弹簧73的偏压力辅助管6的恢复力,从而可使得管6以跟随转子3的转动的方式复原。
此外,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十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一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27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一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七实施例与该第十一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27中所示,第十一实施例的管阀1具有包括设在每个导向件7的保持部71的转子3侧处的凸出部(接触部)74的特定特征。每个导向件7的凸出部74紧靠(接触)在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上。
这样,在管6和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了空间(即,空隙),并且这防止转子3接触管6。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当驱动管阀1时由于与转子3相接触而导致管6被损坏。
此外,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十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二实施例中的管阀。
图28是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二实施例中的管阀的俯视图。
在下面给出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管阀1的描述中,描述的重点集中在上述第七实施例与该第十二实施例之间的不同点上,并将省略对于相同部件的描述。
如图28中所示,在第十二实施例的管阀1中,基本为托架状的导向件8分别被设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弯曲部63、64的侧部。布置导向件8从而使其可在框架2的凹入部21内部滑动(移动),并且其开口81通过转子3相互面对。
每个导向件8的开口81的一部分(即,每个导向件8的转子3侧的外表面)与转子3的外圆周部(凸轮部) (即,外圆周表面(凸轮表面))相接触,并且与转子3侧的部分相对的该部分分别与管6的弯曲部63、64的附近部分相接触。
因此,每个导向件8的开口81的该部分形成与转子3的外圆周部分(凸轮部)(即,外圆周表面(凸轮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部,并且与转子3侧的部分相对的部分形成分别与弯曲部63、64附近的管6相接触的接触部。
此外,转子3形成为基本圆形的形状,并且转子3的转动中心(转动轴)被设在远离圆心的位置处。
在该管阀1中,当转子3转动时,导向件8分别被转子3的外圆周表面推动并且在框架2中朝向弯曲部63、64滑动,这样,管6的弯曲部63、64被导向件8推入以被弯曲和/或折叠,由此关闭流体的流动路径。然后,当转子进一步转动时,弯曲部63、64的弯曲(或折叠)被复原,由此打开流体的流动路径。
依照该管阀1,可获得与上述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以上已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那些实施例,并且每种部件(元件)的结构都可用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任何结构代替。此外,本发明可增加任何其他部件。
此外,本发明可组合以上所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两种或多种结构(特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开/关闭机构的主要部由马达5和具有凸轮部或电磁致动器的转子3形成,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结构,并且例如可用曲柄机构等代替转子3。
此外,本发明可如此构成,以使得管内部的流动路径可在管的三个或多个位置处被打开和关闭。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管阀的应用没有具体限制。例如,本发明的管阀可适用于用以控制诸如液体、气体等流体的各种装置。作为具体示例,除上述用于清洁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之外,本发明的管阀还可用作例如用于混合药剂、香料等设备中的阀。
Claims (38)
1.一种管阀,所述管阀包括:
管,在其中限定了流动路径,流体通过所述管流动,所述管设置成使得所述管的一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曲部;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弯曲部处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所述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具有可弯曲部分,所述管可在所述可弯曲部分处被弯曲,并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而折叠所述管。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而将所述弯曲部折叠成基本M形状。
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并且具有凸轮部的转动元件,并且该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其凸轮部操作以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以使得所述管被折叠。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支撑部和接触部的移动元件,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管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以使得所述移动元件移动,由此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
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的导向件。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包括两个弯曲部,并且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所述管的所述两个弯曲部处打开和/或关闭流动路径,其中所述管阀如此构成,即,所述打开/关闭机构的所述打开/关闭操作使得所述管的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充满流体,而后使得所充入的流体被排出到管阀外部。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设置所述管阀以使得所述管一端处的压力高于所述管另一端处的压力,并且使得所述管阀如此构成,即,所述打开/关闭机构的所述打开/关闭操作使得所述管的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从所述管的一端充满流体,而后使得所充入的流体从所述管的另一端被排出到管阀外部。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当所充入的流体从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被排出时,通过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所述管以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在该处被折叠的一个弯曲部位于一端的侧部上,这一端处于比另一端更高的压力下。
11.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被充满流体时,通过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所述管,以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在该处被折叠的一个弯曲部位于一端的侧部上,这一端处于比另一端更低的压力作用下。
13.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关闭机构一直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任意一个处折叠所述管以关闭所述流动路径。
14.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通过调节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所述管的长度来调节充入到所述两个弯曲部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流体量。
15.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弯曲部的每一个都具有所述管在该处可被弯曲的可弯曲部分,并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来折叠所述管。
16.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分别在所述两个弯曲部处控制所述管的弯曲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导向件分别包括第一移动元件和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
18.如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导向件分别包括第一移动元件和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
19.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包括转动元件,所述转动元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并且具有凸轮部,并且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其凸轮部操作以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从而所述管被折叠。
20.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中的一个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所述管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从而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相应的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并且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从而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相应的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
21.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移动元件,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两个弯曲部之一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第二移动元件,所述第二移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用于在所述另一个弯曲部处与所述管相接触的接触部和用于与所述转动元件的凸轮部相接触的接触部;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从而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管被折叠并且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所述凸轮部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从而所述第二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管被折叠。
22.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借助其自恢复力从弯曲状态恢复到释放状态以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23.如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辅助所述管的恢复的恢复辅助装置。
24.一种管阀设备,所述管阀设备包括:
多个管阀,每个所述管阀包括:
管,其限定有流动路径,流体通过所述流动路径流动;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致动器;以及
动力传输机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用于向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构的每一个传输所述致动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构。
25.如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管的多个板,每个所述管都具有所述管在该处可被折叠的可折叠部分,每个所述板都具有主表面,并且所述多个板被如此布置,以使所述板的主表面基本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管被分别设在所述板中从而每个所述管的可折叠部分被设置在相应的板上。
26.如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在动力传输机构中的致动器的数量为一个。
27.如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管被如此布置,即,所述管的一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并且所述管阀被如此构成,即,所述管在其至少一个弯曲部处被折叠以关闭相应的流动路径。
28.如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阀设备如此构成,即,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多个管中的一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或两个或多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
29.如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阀设备具有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两种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可选择性地打开和/或关闭所述多个管中的一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或两个或多个预定管的流动路径,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可打开和/或关闭所有所述多个管的流动路径。
30.如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管的所述弯曲部具有可弯曲部分,所述管可在所述可弯曲部分处被弯曲,并且通过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而折叠所述管。
31.如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管阀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并且具有凸轮部的转动元件,并且每个打开/关闭机构的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其凸轮部操作,以弯曲所述可弯曲部分,从而所述管被折叠。
32.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基本相互对应。
33.如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管阀都具有用于控制其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的导向件。
34.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管阀包括移动元件,所述移动元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并具有支撑部和接触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管的可弯曲部分处支撑相应管,所述接触部用于与相应转动元件的凸轮部进行接触;
其中所述转动元件的转动使得其凸轮部推动相应移动元件的接触部以使得所述移动元件移动,由此移动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弯曲以折叠所述管。
35.如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管阀的所述管借助其自恢复力从弯曲状态恢复到释放状态以打开流动路径。
36.如权利要求35中所述的管阀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管阀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管的恢复的恢复辅助装置。
37.一种用于清洁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所述打印机头具有喷嘴,所述头清洁设备包括:
接收部,用于接收从所述头的喷嘴中排出的油墨,当要清洁所述头时,所述接收部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头上;
泵,所述泵通过所述头的所述喷嘴和所述接收部从所述头中抽吸油墨;
设在所述泵和所述接收部之间的流动路径;以及
设在流动路径上的管阀,所述管阀包括:
由所述流动路径的一部分构成的管,油墨通过所述管流动,所述管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所述管的一部分形成至少有一个弯曲部;和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弯曲部处折叠所述管而关闭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38.一种用于清洁打印机头的头清洁设备,所述打印机头具有多个喷嘴,所述头清洁设备包括:
多个接收部,每个所述接收部都用于接收从多个喷嘴中的每个排出的油墨,当要清洁所述头时,所述多个接收部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头上;
泵,所述泵通过所述头的每个喷嘴和每个所述接收部从所述头中抽吸油墨;
分别设在所述泵和多个所述接收部之间的多个流动路径;以及
管阀设备,所述管阀设备包括:
多个管阀,每个所述管阀包括:
由所述流动路径的一部分构成的管,油墨通过所述管流动;
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打开/关闭机构通过折叠所述管而关
闭流动路径以及通过解除所述管的折叠而打开流动路径;
致动器;以及
动力传输机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用于向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
构的每一个传输所述致动器的驱动力以驱动所述多个打开/关闭机
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34817/2003 | 2003-05-13 | ||
JP2003134817A JP4321108B2 (ja) | 2003-05-13 | 2003-05-13 | チューブバルブおよび浮遊構造物 |
JP004125/2004 | 2004-01-09 | ||
JP2004004125A JP4389587B2 (ja) | 2004-01-09 | 2004-01-09 | チューブバルブおよび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50700A true CN1550700A (zh) | 2004-12-01 |
CN1328529C CN1328529C (zh) | 2007-07-25 |
Family
ID=3316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820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529C (zh) | 2003-05-13 | 2004-05-13 | 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69874B2 (zh) |
EP (1) | EP1484535B1 (zh) |
CN (1) | CN1328529C (zh) |
DE (1) | DE602004009494T2 (zh) |
TW (1) | TWI242072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1538B (zh) * | 2007-04-05 | 2011-10-19 | 朝日啤酒株式会社 | 流体停止装置 |
CN102537411A (zh) * | 2010-12-14 | 2012-07-04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旋转多通阀 |
CN102859069A (zh) * | 2010-01-25 | 2013-01-02 | 宝马格有限公司 | 具有能夹紧截止的燃料管的地面压实机 |
CN104339871A (zh) * | 2013-07-30 | 2015-02-1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流路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流路开关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
CN106744590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全自动样品分装系统的限流装置 |
CN107923544A (zh) * | 2015-09-14 | 2018-04-17 | 日商乐华生命科學有限公司 | 切换阀、及具备切换阀的吸入喷出装置 |
CN112413166A (zh) * | 2019-08-21 | 2021-02-26 | 株式会社科思莫计器 | 流量阻挡器、流量调节装置以及流量调节方法 |
CN113007384A (zh) * | 2021-03-16 | 2021-06-22 | 山东大学 | 一种小型气动三通软体开关阀 |
CN113007385A (zh) * | 2021-03-16 | 2021-06-22 | 山东大学 | 一种双稳态可调节中位的软体开关阀 |
CN116857400A (zh) * | 2023-09-04 | 2023-10-10 | 常州远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多管路切换功能的管夹阀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28691B2 (en) | 2007-02-27 | 2015-05-12 |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 Blood circuit assembly for a hemodialysis system |
US8863772B2 (en) * | 2008-08-27 | 2014-10-21 |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 Occluder for a medical infusion system |
EP3761316B1 (en) | 2008-01-23 | 2022-12-07 |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 Pump cassette and methods for use in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using a plurality of fluid lines |
US10154923B2 (en) | 2010-07-15 | 2018-12-18 | Eyenovia, Inc. | Drop generating device |
GB201014645D0 (en) * | 2010-09-03 | 2010-10-20 | Bacon Raymond J | Dispensing container |
ES2528350T3 (es) | 2011-01-14 | 2015-02-09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 Aparato y método para el tratamiento del fluido intraocular en exceso |
US10603214B2 (en) | 2011-01-14 | 2020-03-31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excess intraocular fluid |
WO2012159028A1 (en) * | 2011-05-18 | 2012-11-22 | Nigel Kelly | Fluid dispenser |
US9364655B2 (en) | 2012-05-24 | 2016-06-14 |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 Flexible tubing occlusion assembly |
US9427129B2 (en) * | 2012-10-12 | 2016-08-30 | Antares Capital Lp | Spray pattern adjustment for mop |
US9265925B2 (en) * | 2012-10-16 | 2016-02-23 | Acist Medical Systems, Inc. | Controlling flow in a medical injection system |
US20170120039A1 (en) * | 2015-11-04 | 2017-05-04 | Depuy Mitek, Llc | Anti-Clogging Fluid Management System |
GB2549097A (en) * | 2016-04-04 | 2017-10-11 | Harding Edward | Tube closure |
US10596035B2 (en) | 2016-06-06 | 2020-03-24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excess intraocular fluid |
SG11201911895XA (en) | 2017-06-10 | 2020-01-30 | Eyenovia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andling a fluid and delivering the fluid to the eye |
CN112689488B (zh) | 2018-09-06 | 2024-04-12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具有弹性膜的用于治疗过量眼内流体的设备 |
FR3102935A1 (fr) * | 2019-11-12 | 2021-05-14 | I-Sep | Valve de régulation d’un liquide en circulation dans un tube souple |
CN112810320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流道控制系统 |
US11779489B2 (en) | 2020-03-06 | 2023-10-10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excess intraocular fluid having an elastic membrane |
EP4134122A1 (de) | 2021-08-10 | 2023-02-15 |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 Instrument zur fluidapplikation und klemmein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95653A (en) | 1957-06-27 | 1959-07-21 | American Nat Bank | Measuring and dispensing valve |
GB891299A (en) * | 1957-08-02 | 1962-03-14 | Plessey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ntrol valve systems for multichannel flow circuits |
DE1077932B (de) * | 1958-08-21 | 1960-03-17 | Siemens Elektrogeraete Gmbh | Schlauchklemme, insbesondere fuer die Abflussleitung einer Waschmaschine |
GB1012565A (en) * | 1962-06-13 | 1965-12-08 | Goddard & Sons Ltd J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quid flow control valves |
US3182602A (en) * | 1963-09-16 | 1965-05-11 | William B Price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umping |
US3305144A (en) * | 1965-03-01 | 1967-02-21 | Valve Corp Of America | Dispenser for disposable aerosol container, with valved conduit for remote dischargeof its contents |
US3411534A (en) * | 1966-12-28 | 1968-11-19 | Tracor | Four-way valve |
US3918490A (en) * | 1973-12-20 | 1975-11-11 | George Goda | Fluid switching apparatus |
US3951571A (en) * | 1974-08-26 | 1976-04-20 | Teletype Corporation | Constant pressure pump |
SE422147B (sv) | 1980-01-24 | 1982-02-22 | New Products Investment Ab Npi | Doseringsanordning |
GB2187535B (en) * | 1986-03-05 | 1989-11-15 | Heatrae Sadia Heating Ltd | Fluid flow control valve |
AR244863A1 (es) * | 1989-09-07 | 1993-11-30 | Marcelo Alberto Hoegner | Una valvula multiple y un equipo de esterilizacion que la incorpora. |
DE4019889C2 (de) * | 1990-06-22 | 1996-09-26 | Joachim Mogler | Quetschhahn |
US5139018A (en) * | 1990-07-24 | 1992-08-18 | Superior Healthcare Group, Inc. | Patient ventilating apparatus with aspirating catheter |
DE4208260C2 (de) | 1992-03-14 | 1993-12-23 | Sanner Friedr Gmbh Co Kg | Flüssigkeits-Dosierer |
JPH0828453A (ja) | 1994-07-14 | 1996-01-30 | Miyama Kk | チューブポンプ |
JPH08170590A (ja) | 1994-10-21 | 1996-07-02 | Kayseven Co Ltd | チューブポンプ |
JPH08189573A (ja) | 1994-11-09 | 1996-07-23 | Nitto Kohki Co Ltd | チューブバルブ |
JPH10318417A (ja) | 1997-03-19 | 1998-12-04 | Techno Takatsuki:Kk | 電磁バルブ |
JPH10311411A (ja) | 1997-05-12 | 1998-11-24 | Daikin Ind Ltd | 車両用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
US5901745A (en) * | 1997-06-19 | 1999-05-11 | The Hoover Company | Multi-solution dispensing valve |
DE19745513A1 (de) * | 1997-10-15 | 1999-04-22 | Walz Karl Heinz | Ablaufventil |
JPH11287358A (ja) | 1998-02-06 | 1999-10-19 | Sharp Corp | バルブ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00111209A (ja) | 1998-10-05 | 2000-04-18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電動式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
GB2356184B (en) | 1999-11-09 | 2003-08-20 | Thomas John Goodey | Steam LTA craft |
JP2001248749A (ja) | 2000-03-07 | 2001-09-14 | Canon Inc | 液流路開閉器 |
JP2002070748A (ja) | 2000-08-31 | 2002-03-08 | Hitachi Ltd | チューブポンプ及びチューブポンプを用いた分析装置 |
-
2004
- 2004-05-05 DE DE602004009494T patent/DE602004009494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5-05 EP EP04010653A patent/EP148453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5-10 TW TW093113034A patent/TWI24207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5-12 US US10/844,616 patent/US746987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5-13 CN CNB2004100382089A patent/CN132852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1538B (zh) * | 2007-04-05 | 2011-10-19 | 朝日啤酒株式会社 | 流体停止装置 |
US9103451B2 (en) | 2007-04-05 | 2015-08-11 | Asahi Breweries, Ltd. | Device for stopping flow of fluid |
CN102859069A (zh) * | 2010-01-25 | 2013-01-02 | 宝马格有限公司 | 具有能夹紧截止的燃料管的地面压实机 |
CN102537411A (zh) * | 2010-12-14 | 2012-07-04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旋转多通阀 |
CN102537411B (zh) * | 2010-12-14 | 2016-04-06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旋转多通阀 |
CN104339871A (zh) * | 2013-07-30 | 2015-02-1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流路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流路开关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
CN104339871B (zh) * | 2013-07-30 | 2017-01-1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流路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流路开关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
CN107923544A (zh) * | 2015-09-14 | 2018-04-17 | 日商乐华生命科學有限公司 | 切换阀、及具备切换阀的吸入喷出装置 |
CN107923544B (zh) * | 2015-09-14 | 2020-06-05 | 日商乐华生命科學有限公司 | 切换阀、及具备切换阀的吸入喷出装置 |
CN106744590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全自动样品分装系统的限流装置 |
CN112413166A (zh) * | 2019-08-21 | 2021-02-26 | 株式会社科思莫计器 | 流量阻挡器、流量调节装置以及流量调节方法 |
CN113007384A (zh) * | 2021-03-16 | 2021-06-22 | 山东大学 | 一种小型气动三通软体开关阀 |
CN113007385A (zh) * | 2021-03-16 | 2021-06-22 | 山东大学 | 一种双稳态可调节中位的软体开关阀 |
CN113007384B (zh) * | 2021-03-16 | 2022-01-04 | 山东大学 | 一种小型气动三通软体开关阀 |
CN113007385B (zh) * | 2021-03-16 | 2022-03-04 | 山东大学 | 一种双稳态可调节中位的软体开关阀 |
CN116857400A (zh) * | 2023-09-04 | 2023-10-10 | 常州远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多管路切换功能的管夹阀 |
CN116857400B (zh) * | 2023-09-04 | 2023-11-21 | 常州远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多管路切换功能的管夹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469874B2 (en) | 2008-12-30 |
CN1328529C (zh) | 2007-07-25 |
TWI242072B (en) | 2005-10-21 |
US20050053501A1 (en) | 2005-03-10 |
TW200424466A (en) | 2004-11-16 |
EP1484535A1 (en) | 2004-12-08 |
DE602004009494T2 (de) | 2008-07-31 |
DE602004009494D1 (de) | 2007-11-29 |
EP1484535B1 (en) | 2007-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50700A (zh) | 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 |
CN2727517Y (zh) | 阀门装置 | |
CN100336294C (zh) | 旋转式驱动装置以及具有这种旋转式驱动装置的装置 | |
CN1093794C (zh) | 喷液头、利用此喷液头的喷液头盒以及喷液装置 | |
CN1129902C (zh) | 盘片装置 | |
CN1598364A (zh) | 六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1358137A (zh) | 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打印装置 | |
CN1596376A (zh) | 可变焦距透镜及利用它的摄像机 | |
CN1791533A (zh) | 粉体充填装置及粉体充填方法 | |
CN1755413A (zh) | 变焦透镜系统 | |
CN1312135A (zh) | 流体排放装置及流体排放方法 | |
CN1639955A (zh) | 转动/移动转换致动器 | |
CN101076667A (zh) | 涡旋式流体机械 | |
CN1273739C (zh) | 管泵 | |
CN1453133A (zh) | 喷墨记录头 | |
CN1569593A (zh) | 纸币存储单元的纸币移动单元 | |
CN1081543C (zh) | 液体喷射方法、液体喷射头、头总成和采用其的液体喷射设备 | |
CN1518647A (zh) |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 | |
CN1409149A (zh) | 变焦镜头系统 | |
CN1894953A (zh) | 图像拍摄设备 | |
CN1093038C (zh) | 液体喷射方法及所用的喷液头 | |
CN1746538A (zh) | 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 | |
CN1405450A (zh) | 液体排放器和包括该液体排放器的设备 | |
CN1750935A (zh) | 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压力调节器、承载架、液体喷射设备 | |
CN1799846A (zh) |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