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5922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5922B
CN1825922B CN2006100514049A CN200610051404A CN1825922B CN 1825922 B CN1825922 B CN 1825922B CN 2006100514049 A CN2006100514049 A CN 2006100514049A CN 200610051404 A CN200610051404 A CN 200610051404A CN 1825922 B CN1825922 B CN 1825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anel
loud speaker
casing
place ahea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51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5922A (zh
Inventor
深野真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5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5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5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59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42Disposition of sound repro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机壳;配装于所述机壳的图象显示装置;以及配装于所述机壳内的扬声器,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装置配设有面向机壳前方的图象显示表面;所述扬声器配设有从机壳前方观看时倾斜的声音发射表面;以及用于向前反射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所述机壳上内。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图象显示装置和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的显示装置的小型电子设备中,用于显示图象的图象显示装置和用于发出声音的扬声器被组装在机壳内,扬声器经常于所述机壳前部内设置在图象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屏的左侧和右侧的外侧或下侧的外侧。然而,在诸如具有大面积图象显示屏的电视机等大型电子设备中,扬声器也很大,当将扬声器设置在图象显示屏的上方、下面或左侧和右侧时,扬声器占据很大的空间,增加了从上下方向看时电子设备的高度以及从左右方向看时电子设备的宽度。因而,在制造小尺寸电子设备时,这种结构具有缺陷(参考日本专利申请No.8-214234)。
而且,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4-056768所述,当从上下方向观看时电子设备的高度相对于从前后方向观看时电子设备的深度增加时,电子设备的重心位于较高位置。在此情况下,为了阻止电子设备倾倒并在安装时保持其稳定,通常需要提供从机壳底部的前缘向前突出的支座或稳定支架。
如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在机壳前部除了图象显示屏所占据的空间之外,还要求每个扬声器轮廓那么大的空间,这妨碍了减小机壳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以及左右方向的宽度。此外,由于在安装时必须设置所述支座以便保持电子设备稳定,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妨碍了确保设计上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并且确保设计上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组装在该机壳内的图象显示装置;组装在该机壳内的扬声器。图象显示装置设置得其图象显示表面面对机壳的前方。扬声器设置得其声音发射表面相对于机壳的前方倾斜。用于朝向机壳的前方反射从扬声器向前方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机壳内。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基本上是矩形的,安装板设置在机壳的位于图象显示表面下侧下面的位置上,该安装板沿左右方向贯穿该下侧的长度延伸,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且位于图象显示表面后面;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左和右部位上方,从前方观看时其声音发射表面向下倾斜;许多声音发射孔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区域上并贯穿该安装板,来自每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到该区域;反射器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上表面上,贯穿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以及向前方敞开的空间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组装在该机壳内的图象显示装置;组装在该机壳内的扬声器。图象显示装置设置得其图象显示表面面对机壳的前方。扬声器设置得其声音发射表面相对于机壳的前方倾斜。用于朝向机壳的前方反射从扬声器向前方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机壳内。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大致呈矩形,安装板设置在机壳的、位于图象显示表面上侧上方的位置上,所述安装板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所述上侧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并位于图象显示表面后面;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左和右部位下面,从前方观看时其声音发射表面向上倾斜;许多声音发射孔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区域上并贯穿该安装板,来自每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到该区域;反射器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下表面上,贯穿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以及向前方敞开的空间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组装在该机壳内的图象显示装置;组装在该机壳内的扬声器。图象显示装置设置得其图象显示表面面对机壳的前方。扬声器设置得其声音发射表面相对于机壳的前方倾斜。用于朝向机壳的前方反射从扬声器向前方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机壳内。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大致呈矩形,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机壳的、位于图象显示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外侧的位置上,所述安装板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左侧和右侧的长度延伸,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并位于图象显示表面的后面;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成面对所述安装板的内表面,其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许多声音发射孔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区域上并贯穿该安装板,来自每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到该区域;反射器分别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面对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贯穿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合拢;以及向前方敞开的空间分别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之间,从而在上下方向上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延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扬声器设置得其声音发射表面相对于机壳前方倾斜,而机壳设置有用于朝向机壳的前方反射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因而,当从前方观看机壳时,可以极大地减小每个扬声器前表面的轮廓尺寸,有助于电子设备小型化。
此外,即使当扬声器设置在图象显示表面的上方或下方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从上下方向看时电子设备的高度减少,从而能够省去底座,导致成本降低,并确保设计上的很大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透视图;
图2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图1中III-III线截取的剖面视图;
图4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正视图;
图5是从图3箭头V所示位置看到的视图;
图6是沿图1中VI-VI线截取的剖面视图,用于解释控制板的收缩操作;
图7是沿图1中VI-VI线截取的剖面视图,用于解释控制板的收缩操作;
图8是沿图1中VI-VI线截取的剖面视图,用于解释控制板的收缩操作;
图9A和9B分别是用于解释控制板收缩操作的正视图;
图10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光学系统结构的视图;
图11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电子部件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修改实例的正视图;
图13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另一个修改实例的正视图;
图14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又一修改实例的正视图;
图15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另一个修改实例的正视图;以及
图16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另一个修改实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符合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进行详尽介绍。在本实施例中,介绍电子设备是投影电视装置的情形。
首先,将描述投影电视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透视图;而图2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和2所示,投影电视装置100包括机壳30。在机壳30中配设有光学系统10(参考图10)、后投影屏40和扬声器50。机壳30具有框体31以及装接在框体31前部的矩形屏框32。后投影屏40装接在矩形屏框32上,从而用于显示图象的图象显示表面42装设于矩形屏框32之内。图象显示表面42是矩形的。机壳30的前表面3002由面向前方的屏框32的表面和后投影屏40两者组成。光学系统10用以将电视图象投影光的光束发射到与后投影屏40的图象显示面42相对的后部,以在图象显示表面42上显示电视图象。
图10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光学系统结构的视图。如图10所示,光学系统10包括光源12、照明光学系统(illuminating optical system)14、色彩分离光学系统(color separating optical system)16、中继光学系统18、三个液晶板20、正交二向棱镜(cross dichroic prism)22、投影透镜24以及反射镜26。照明光学系统14、色彩分离光学系统16、中继光学系统18、三个液晶板20以及正交二向棱镜22容置在一单独壳体内,图中未示。
从光源12发出的白光由照明光学系统14引导到色彩分离光学系统16和中继光学系统18,并被分离成三色光束,也就是红(R)、绿(G)、蓝(B)。这些三色光束通过用于分别以三种颜色即红(R)、绿(G)、蓝(B)显示相应图象信息的三个液晶板20(20R,20G,20B),在图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调制。然后,调制后的光束由正交二向棱镜22合成为电视图象投影光的单一光束。且该电视图象投影光束通过投影透镜24和反射镜26被投影到屏幕40的后部,从而,彩色图象被投影在作为屏幕40前表面的图象显示面42上。
虽然用于产生电视图象投影光束的图象形成装置在该实施例中由三个液晶板20和正交二向棱镜22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公知图象形成装置。照明光学系统14包括按顺序排列的凹透镜1402、UV截止滤光镜(UVcut filter)1404、第一和第二蝇眼透镜(fly-eye lens)1406和1408、PS转换元件(PS conversion element)1410、聚光透镜1412。来自光源12的光束通过这些元件而进入色彩分离光学系统16。为了便于介绍,光学系统10中从光源12延伸到色彩分离光学系统16的光路被称作第一光路10A。聚光透镜141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以90°与第一光路10A交叉。
色彩分离光学系统16具有用于反射蓝光并允许绿光和红光通过的蓝色反射分色镜1602,以及用于反射绿光并允许红光通过的绿色反射分色镜1604。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分色镜1602、1604设置得以45°与第一光路10A交叉。在从照明光学系统14输出的光束中,由蓝色反射分色镜1602反射后的蓝光经由UV吸收式滤色器(absorbing filter)1606、全反射镜1608和聚光透镜1610通过液晶板20B以抵达正交二向棱镜22。为了便于介绍,光学系统10中从蓝色反射分色镜1602延伸到全反射镜1608的光路称作第二光路10B;光学系统10中从全反射镜1608延伸到正交二向棱镜22的光路称作第三光路10C。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路10A和第二光路10B以直角交叉,而第二光路10B和第三光路10C也以直角交叉。
在通过了蓝色反射分色镜1602的光束中,由绿色反射分色镜1604反射后的绿光束经聚光镜1610通过液晶板20G以抵达正交二向棱镜22。为了便于介绍,光学系统10中从蓝色反射分色镜1602延伸到绿色反射分色镜1604的光路称作第四光路10D,而光学系统10中从绿色反射分色镜1604延伸到正交二向棱镜22的光路称作第五光路10E。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路10A和第四光路10D设置得同轴,而第四光路10D和第五光路10E以直角交叉。
在通过了蓝色反射分色镜1602的光束中,通过绿色反射分色镜1604的红光经构成中继光学系统18的第一中继透镜1802、全反射镜1804、第二中继透镜1806和全反射镜1808通过液晶板20R以抵达正交二向棱镜22。为了便于介绍,光学系统10中从绿色反射分色镜1604延伸到全反射镜1804的光路称作第六光路10F,而光学系统10中从全反射镜1804延伸到全反射镜1808的光路称作第七光路10G,以及光学系统10中从全反射镜1808延伸到正交二向棱镜22的光路称作第八光路10H。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光路10F和第七光路10G以直角交叉,而第七光路10G和第八光路10H也以直角交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中继透镜1806设置得以90°与第七光路10G交叉。需要指出的是,三个液晶板20B、20G、20R分别具有位于光束进入侧的进入侧偏光镜2002以及位于光束离开侧的输出侧偏光镜2004。
正交二向棱镜22包括用于反射蓝光束的介质多层膜(dielectricmultilayer film)22B以及用于反射红光束的介质多层膜22R。膜22B和22R沿四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形成,从而大致呈X形。该正交二向棱镜22具有分别面对液晶板20R、20G、20B输出侧并与其光轴以直角交叉的三个入射面、以及面对投影透镜24并与其相应一个光轴以直角交叉的单一输出面2202。
从对应于蓝光束的液晶板20B进入正交二向棱镜22的蓝光束由介质多层膜22B反射,从输出面2202输出并抵达投影透镜24。
从对应于红光束的液晶板20R进入正交二向棱镜22的红光束由介质多层膜22R反射,从输出面2202输出并抵达投影透镜24。
从对应于绿光束的液晶板20G进入正交二向棱镜22的绿光束通过介质多层膜22B和22R,从输出面2202输出并抵达投影透镜24。为了便于介绍,在光学系统10中从正交二向棱镜22输出的光沿之行进到投影透镜24的光路称作第九光路10I。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光路10C和第九光路10I以直角交叉,而第五光路10E和第九光路10I设置得同轴,且第八光路10H和第九光路10I以直角交叉。
投影透镜24固定于图中未示的壳体上。投影透镜24设置成其光轴通过屏40左右方向的中心,并设置在以直角与屏40交叉的假想平面上。
因而,红、蓝和绿三种光束所合成的光束从正交二向棱镜22的输出面2202进入投影透镜24,由投影透镜24和反射镜26导引的电视图象投影光束经由反射镜26在屏40的后部成像,从而形成彩色图象。
下文将对投影电视装置100的电子部件进行介绍。图11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电子部件结构的框图。如图11所示,投影电视装置100包括接收电路102、图象信号处理电路104、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06、控制电路110、控制部分102以及上述的液晶板20。
接收电路102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10的指令选择频道(channels),解调经由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并将该信号分为图象信号和音频信号用于输出。图象信号处理电路104对图象信号进行必要的信号处理,以产生三种颜色即红(R)、绿(G)、蓝(B)的图象信息,以便分别将它们提供给三个液晶板20。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06对音频信号进行必要的信号处理和放大处理,从而产生音频输出信号,以将其供给扬声器50。因而,从扬声器50输出声音。
控制部分112是用于执行观看投影电视装置100的播出所涉及的各种处理和设定的部分。例如,可以执行频道选择、音量控制、输入转换等。控制电路110根据控制部分112的处理控制接收电路102、图象信号处理电路104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06。
虽然未示,控制电路110包括用于输入供自诸如DVD唱机或录像机等外部设备的图象和音频信号的外部输入终端、以及通过转换将供给这些外部输入终端的图象和音频信号分别输入到图象信号处理电路104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06的输入转换电路。其构造得被供应到所述外部输入终端的图象和音频信号通过控制部分112的处理经输入转换电路馈送到图象信号处理电路104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06。
下文将介绍构成本发明主要部分的扬声器50和声音反射表面36A。图3是沿图1中III-III线截取的剖面视图,图4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正视图,而图5是从图3中箭头V指示的位置观看到的视图。
扬声器格栅34装接在矩形屏框32下侧32A的下方,以便沿下侧32A延伸。如图3所示,扬声器格栅34包括面向前方的前板3402,和从前板3402的下端向后和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板3404(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安装板)。因此,倾斜板3404相对于后投影屏40的前部向下倾斜。而且,反射器36设置在倾斜板3404的下方。反射器36前后方向的尺寸与倾斜板3404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并在倾斜板3404的下方在水平方向上沿倾斜板3404延伸。
反射器36的后端设置在倾斜板3404后端的紧下方。反射器36设置得从其后端向前端逐渐倾斜。因此,从后投影屏40的前方观看,反射器36向上倾斜。需要指出的是,反射器36的前端设置成与屏框32的下侧32A以及扬声器格栅34的前表面齐平。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36与屏框32整体形成。
声音反射表面36A由反射器36的上表面形成。因此,从前方观看,声音反射表面36A向上倾斜,并在水平方向上在倾斜板3404下面沿倾斜板3404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声音反射表面36A用于向前反射从扬声器50发出的声音。各种公知的材料可以用于声音反射表面36A。在该实施例中,声音反射表面36A由合成树脂制造的反射器36上表面形成。
此外,如图1所示,倾斜板3404的左端和右端处以及反射器36的左端和右端处是屏框32的侧壁3210。因此,倾斜板3404和反射器36形成具有V型横截面并向前敞开的空间38,以便贯穿屏框32下侧32A的长度延伸。如图3,5所示,声音发射区域3412设置在倾斜板3404的右侧和左侧,每个声音发射区域3412上形成有很多微小声音发射孔,大约在倾斜板3404左右方向上的中部还设置有缺口3414。
如图4所示,扬声器50设置在后投影屏40下方并位于左侧和右侧。如图2和3所示,每个扬声器50装接于扬声器托架52。扬声器托架52装接于屏框32。扬声器50设置在倾斜板3404左侧和右侧上的声音发射区域3412的上方,从机壳30的前方观看,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向下倾斜。
更详细地说,如图2和3所示,每个扬声器50具有声音发射表面,通过该表面将声音发出。声音发射表面是扬声器50的前表面5002。如果扬声器50呈具有锥形膜片的锥型,扬声器50的声音发射表面或前表面5002意味着与膜片的前缘齐平的假想平面,而如果扬声器50呈具有平膜片的平板型,则扬声器50的声音发射表面或前表面5002意味着膜片的前表面。简短地说,它意味着扬声器50的沿声音发射方向的最前表面或假想平面。扬声器50设置得它们的前表面5002(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向下倾斜。
图6~8是沿图1中VI-VI线截取的剖面视图,用于解释控制板的收缩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上述控制部分112一部分的控制板60设置得可以经由倾斜板3404的缺口3414朝向空间38收缩。
控制板60上的控制部分112包括诸如频道选择按钮、音量控制按钮和输入转换按钮等控制按钮114。控制板60具有板6002以及从所述板6002前端直立的前板6004。控制按钮114设置在前板6004上。需要指出的是,设置在控制按钮114后面的电功能部分图中未示。
图9A和9B是用于解释控制板可收缩操作的正视图。如图6~8所示,控制板60的板6002的后端连接于缺口3414后端处的轴6006上,从而控制板60可垂直摆动。如图6和9A所示,当控制按钮114在容纳位置容纳于倾斜板3404上方时,板6002变得与倾斜板3404齐平。一当控制按钮114如图7所示被向上推,前板6004在空间38左右方向的中部露出,以露出位于倾斜板3404下方的处于使用位置上的控制按钮114,如图8和9B所示。当控制按钮114再次被进一步向上推动时,控制按钮114进入容纳位置。作为以这种方式在使用位置和容纳位置之间摆动控制板60的机构,可以采用诸如心形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械等各种公知结构。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投影电视装置中使用大型扬声器50,扬声器50设置成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前表面5002)从机壳30前方观看向下倾斜。因此,如图3所示,如果假设在其声音发射表面面对前方的情况下每个扬声器50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轮廓高度为T1,则在从前方观看机壳30时其声音发射表面向下倾斜的情况下扬声器50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轮廓高度为T2。因此,扬声器50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轮廓高度可以显著降低。
而且,虽然使用了声音反射表面36A,但反射器36设置成作为其上表面的声音反射表面36A在从前方观看向上倾斜,并因此当从前方观看机壳30时,反射器36在上下方向的轮廓高度非常小。因而,这种结构非常有助于减小投影电视装置10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
此外,由于投影电视装置10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可以被减小,因此可以取消底座,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并也确保设计上的很大自由度。此外,由于声音发射孔3410设置在从前方观看向下倾斜的倾斜板3404上,用户不容易看到这些孔,并因此这种结构有助于增强外观特性。
此外,由于声音发射孔3410设置在用户不能容易看到的位置上,声音发射孔3410的设计可以从公知的美观性小孔图案改变为栅格图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栅格图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细长槽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栅格图案等),并因此可以采用廉价的形状和结构制作声音发射孔3410。因而,这种结构有助于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声音发射孔3410设置在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的倾斜板3410上,尘土等很难从声音发射孔3410进入机壳30内。因此,这种结构有助于阻止灰尘进入机壳30内。此外,通过将声音发射孔3410形成为栅格图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槽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栅格图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细长槽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栅格图案等),声音发射孔3410可以具有高孔径比,从而增强声音的透过性。
图12~16是显示投影电视装置100的修改实施例的正视图。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声音反射面36A位于扬声器50下方的情况。然而,如图12所示,可以另外进行构作,使得声音反射面36A设置成从前方观看向下倾斜,位于图象显示表面42下面(具体地说,位于屏框32下侧的下面),扬声器格栅34设置在声音反射面36A下方,此外,扬声器50设置成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在扬声器格栅34的下表面上。
还有,可朝向空间38收缩的控制板60可以设置在声音反射面36A或扬声器格栅34上。在此情况下,这种结构具有下述缺陷,即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声音发射孔341能够轻易地被用户看到,且灰尘更容易侵入。然而,投影电视装置10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可以被减少,且可以取消底座,从而导致成本降低,并确保设计上的很大自由度。此外,利用死空间来设置控制板60,从而有助于使投影电视装置100小型化。
另外,如图13所示,可以构作成使得扬声器50设置成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向上倾斜,位于图象显示表面42上方(具体地说,位于屏框32上侧上方,并使得声音反射面36A设置在扬声器格栅34上方,从而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也就是,在机壳30的图象显示表面42上侧(具体地说,屏框32上侧)上方的位置处是扬声器格栅34的倾斜板3404,其沿左右方向观看时贯穿整个长度延伸,位于图象显示表面42的后面,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
扬声器50设置在倾斜板3404的左侧和右侧的下方,从前方观看时,它们的声音发射面向上倾斜。各自上形成有很多微小声音发射孔的声音发射区域3412设置在倾斜板3404的区域上,通过该区域,扬声器50的声音得以发出,声音发射区域341分别面对扬声器50的前表面。
反射器36形成在倾斜板3404上方,从而贯穿倾斜板3404的长度延伸,而声音反射面36A形成在反射器36的下表面上,从而贯穿反射器36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向前敞开的空间38形成在倾斜板3404和声音反射面36A之间,从而在左右方向上沿倾斜板3404和声音反射面36A延伸。可朝向水平延伸的空间38收缩的控制板60设置在声音反射面36A或扬声器格栅34上。
同样在此情况下,类似于图12所示情况,该结构也具有下述缺陷,即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声音发射孔341能够轻易地被用户看到,且灰尘更容易侵入。然而,投影电视装置10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可以被减少,且可以取消底座,从而导致成本降低,并可确保设计上的很大自由度。此外,利用死空间来设置控制板60,有助于减小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尺寸。
另外,可以采用图14所示结构,声音反射面36A设置成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位于图象显示表面42上方(具体地说,位于屏框32上侧上方),而扬声器50通过扬声器格栅34设置在该声音反射面36A上方,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设置,朝向前方敞开的空间38由倾斜板3404和声音反射面36A提供,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在屏框32上侧上方延伸,从而可以构造得,可朝向水平延伸空间38收缩的控制板60设置在声音反射面36A或扬声器格栅34上。在此情况下,可以获得类似于实施例1的优点。
另外,可以采用图15所示结构,扬声器50设置在图象显示表面42的左侧和右侧上(具体地说,设置在屏框32左侧和右侧外周边周围的区域),从前方观看时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向外张开,声音反射面36A从前方观看时以合拢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于扬声器格栅34外侧延伸。也就是,机壳30的位于图象显示表面42左侧和右侧(具体地说,屏框32左侧和右侧)外侧的位置处的是扬声器格栅34的倾斜板3404,其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图象显示表面42左侧和右侧的长度延伸,位于图象显示表面42后面,且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
扬声器50分别设置成面对扬声器格栅34的倾斜板3404的内表面,它们的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各自上形成有很多微小声音发射孔的声音发射区域3412设置在倾斜板3404的、扬声器50的声音经由其发射的位置上,并分别与扬声器50的前表面面对。
反射器36形成在扬声器格栅34的倾斜板3404的外侧,从而贯穿倾斜板3404的长度延伸,而声音反射面36A形成在反射器36的、面对倾斜板3404的表面上,从而从前方观看时分别以合拢的方式贯穿反射器36的长度延伸。向前敞开的空间38形成在倾斜板3404和声音反射面36A之间,从而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沿倾斜板3404和声音反射面36A延伸,且可朝向这些左和右空间38收缩的控制板60在任一侧上设置在声音反射面36A或扬声器格栅34上。在此情况下,投影电视装置100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可以减少。
此外,由于扬声器50分别设置在图象显示表面42的左侧和右侧上,与将扬声器50设置在图象显示表面42上方或下方的情形相比,能够减少投影电视装置10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因此,可以取消底座,可以降低成本,并确保设计上大的自由度。此外,由于控制板60可收缩地设置在任一个空间38内,可以利用死空间来设置控制板60,有助于减小投影电视装置100的尺寸。
另外,可以采用图16所示结构,声音反射面36A以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的方式在图象显示表面42的左侧和右侧(具体地说,在屏框32左侧和右侧的外侧)铅直地延伸,而扬声器50分别通过相应的扬声器格栅34设置在这些声音反射面36A外侧,从前方观看时,它们的声音发射面合拢。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设置,可以构成得,向前敞开的空间38由扬声器格栅34的倾斜板3404和声音反射面36A提供,从而分别在屏框32的左侧和右侧的外侧垂直地延伸,且可朝向这些左和右空间38收缩的控制板60在任一侧上设置在声音反射面36A或扬声器格栅34上。同样在此情况下,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电子设备是投影电视装置100的情形。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也可以适用于诸如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以及个人计算机的监视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基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换,而它们属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
配装于所述机壳的图象显示装置;
配装于所述机壳内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图象显示装置配设有面向机壳前方的图象显示表面;
所述扬声器配设有从机壳前方观看时倾斜的声音发射表面;以及
用于向前反射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所述机壳上,
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基本上是矩形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位于所述图象显示表面下侧下面的位置上,该安装板沿左右方向贯穿该下侧的长度延伸,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且位于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后面;
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左和右部位上方,从前方观看时其声音发射表面向下倾斜;
许多声音发射孔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区域上并贯穿该安装板,来自每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到该区域;
反射器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
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上表面上,贯穿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以及
向前方敞开的空间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发射孔形成为网格图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位于所述左和右扬声器之间的部位上,可向所述空间收缩,其中所述控制板包括用于操纵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按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显示装置或电视装置。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
配装于所述机壳的图象显示装置;
配装于所述机壳内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图象显示装置配设有面向机壳前方的图象显示表面;
所述扬声器配设有从机壳前方观看时倾斜的声音发射表面;以及
用于向前反射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所述机壳上,
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大致呈矩形,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位于所述图象显示表面上侧上方的位置上,所述安装板在左右方向上贯穿所述上侧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上倾斜,并位于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后面;
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左和右部位下面,从前方观看时其声音发射表面向上倾斜;
许多声音发射孔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区域上并贯穿该安装板,来自每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到该区域;
反射器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
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下表面上,贯穿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向下倾斜;以及
向前方敞开的空间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延伸。
6.如权利要求9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位于所述左和右扬声器之间的部位上,可向所述空间收缩,且所述控制板包括用于操纵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按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显示装置或电视装置。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
配装于所述机壳的图象显示装置;
配装于所述机壳内的扬声器,其中:
所述图象显示装置配设有面向机壳前方的图象显示表面;
所述扬声器配设有从机壳前方观看时倾斜的声音发射表面;以及
用于向前反射从所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声音反射表面设置在所述机壳上,
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表面大致呈矩形,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位于所述图象显示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外侧的位置上,所述安装板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左侧和右侧的长度延伸,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并位于所述图象显示表面的后面;
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成面对所述安装板的内表面,其声音发射表面从前方观看时向外张开;
许多声音发射孔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区域上并贯穿该安装板,来自每个扬声器的声音发射到该区域;
反射器分别形成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延伸;
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反射器的面对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贯穿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延伸且从前方观看时合拢;以及
向前方敞开的空间分别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之间,从而在上下方向上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声音反射表面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中任一个的某一部位上,以便能够向所述空间中的相应一个收缩,以及
所述控制板包括用于操纵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按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显示装置或电视装置。
CN2006100514049A 2005-02-24 2006-02-24 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59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48156A JP4277811B2 (ja) 2005-02-24 2005-02-24 電子機器
JP048156/05 2005-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5922A CN1825922A (zh) 2006-08-30
CN1825922B true CN1825922B (zh) 2012-01-11

Family

ID=3691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140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5922B (zh) 2005-02-24 2006-02-2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52724B2 (zh)
JP (1) JP4277811B2 (zh)
CN (1) CN1825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0810B2 (ja) * 2005-05-13 2012-08-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528672B2 (ja) * 2005-06-09 2010-08-18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表示装置
KR20070090672A (ko) * 2006-03-03 2007-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투사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2008072239A (ja) * 2006-09-12 2008-03-27 Sony Corp 携帯電子機器
JP2008167006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212828A (zh) * 2006-12-27 2008-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采用的声音模组
JP4893302B2 (ja) * 2006-12-28 2012-03-0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パネル型テレビジョンおよび表示パネル取付構造
TWI419574B (zh) * 2006-12-29 2013-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設備及其採用的聲音模組
CN101217631A (zh) * 2007-01-05 2008-07-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视机装置
JP2009038446A (ja) * 2007-07-31 2009-02-19 Sharp Corp スピーカボックス構造及びそのスピーカボックスを搭載した薄型表示装置
JP5113471B2 (ja) * 2007-10-02 2013-01-09 S′Next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8320595B2 (en) * 2007-10-31 2012-11-27 Tschirpke David C Wireless acoustic speaker mount
JP5125427B2 (ja) * 2007-11-06 2013-01-2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572881B1 (ko) * 2009-01-16 2015-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5332795B2 (ja) * 2009-03-25 2013-11-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
JP5496542B2 (ja) * 2009-04-24 2014-05-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268018A (ja) * 2009-05-12 2010-11-25 Sony Corp スピーカー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263014B2 (ja) * 2009-06-05 2013-08-1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
JP2011077637A (ja) * 2009-09-29 2011-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5002700B2 (ja) * 2010-11-22 2012-08-15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002701B2 (ja) * 2010-11-22 2012-08-15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20218480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Jeffrey Evan Goldstein Flat tv sound enhancing furniture
JP5559726B2 (ja) * 2011-02-28 2014-07-23 株式会社ニューギン 遊技機
CN102917288A (zh) * 2011-08-02 2013-02-06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的扬声器结构
TWI469639B (zh) * 2011-12-19 2015-01-11 Top Victory Invest Ltd Detachable connection
JP5431504B2 (ja) * 2012-01-06 2014-03-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KR101953131B1 (ko) * 2012-04-03 2019-02-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93558B1 (ko) 2012-12-05 2013-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DE102013002221B4 (de) 2013-02-11 2018-09-06 Auteco Unternehmens- Und Organisationsberatung Gmbh Flachbildschirm, insbesondere Flachbild-Fernsehgerät, sowie Schall-Leitelement für einen Flachbildschirm
JP5735994B2 (ja) * 2013-02-28 2015-06-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
JP6015497B2 (ja) * 2013-03-01 2016-10-2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023189B1 (ko) * 2013-07-03 2019-09-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향 발생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50014087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Stanley Gail Coates Television Sound Deflector
JP2015041814A (ja) * 2013-08-20 2015-03-0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取付構造及び表示装置
WO2015040686A1 (ja) * 2013-09-18 2015-03-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リフレクタ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音響装置
KR102211341B1 (ko) * 2014-07-09 2021-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583092B2 (en) * 2014-12-23 2017-02-28 Stephen L. Boden Sound redirecting device for large displays
JP6517110B2 (ja) * 2015-08-19 2019-05-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102472499B1 (ko) * 2016-09-02 2022-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슬롯 로딩 라우드 스피커
JP6404960B2 (ja) * 2017-01-24 2018-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7245306B2 (ja) * 2017-08-28 2023-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7175127B2 (ja) * 2018-08-08 2022-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7475166B2 (ja) 2020-03-06 2024-04-26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機器
KR20210133649A (ko) * 2020-04-29 2021-11-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615601B (zh) * 2022-03-10 2024-04-16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出声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3155Y (zh) * 1995-11-24 1996-12-18 张亦 立体声音箱
CN2631173Y (zh) * 2003-03-17 2004-08-04 视讯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环绕音箱
CN2678280Y (zh) * 2003-12-26 2005-02-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式音箱的电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04106B1 (en) * 1985-04-12 1993-06-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Loudspeaker system
JP3104073B2 (ja) * 1990-12-22 2000-10-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のスピーカ装置
JPH0575955A (ja) * 1991-09-10 1993-03-26 Sony Corp テレビセツト
JPH06197293A (ja) 1992-12-25 1994-07-15 Toshiba Corp テレビジョンセットの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DE69431391T2 (de) * 1993-12-16 2003-05-15 Toshiba Kawasaki Kk Lautsprechersystem für Fernsehgeräte
JP3101992B2 (ja) 1994-09-26 2000-10-2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における音響装置
JP3514857B2 (ja) 1995-02-06 2004-03-31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ジョンセットの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6005642A (en) * 1995-02-10 1999-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levision receiver with doors for its display screen which doors contain loudspeakers
JP3416549B2 (ja) 1999-01-11 2003-06-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US7142683B1 (en) * 1999-03-01 2006-1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er with acoustic driver built into acoustically leaky chassis
JP3832450B2 (ja) 2002-05-29 2006-10-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安定脚を備えた機器、映像表示装置、機器載置台、機器の展示システム、映像表示装置載置台及び映像表示装置の展示システム
JP2004242150A (ja) 2003-02-07 2004-08-26 Time Domain:Kk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EP1617699A3 (en) * 2004-07-12 2013-11-27 Sony Corporation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stand and speaker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3155Y (zh) * 1995-11-24 1996-12-18 张亦 立体声音箱
CN2631173Y (zh) * 2003-03-17 2004-08-04 视讯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环绕音箱
CN2678280Y (zh) * 2003-12-26 2005-02-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式音箱的电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5922A (zh) 2006-08-30
US20060187364A1 (en) 2006-08-24
JP4277811B2 (ja) 2009-06-10
US7652724B2 (en) 2010-01-26
JP2006237910A (ja) 200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5922B (zh) 电子设备
US4722593A (en) Liquid-crystal projector with light beam reduction lens array for improved brightness of image outer portions
JP3381181B2 (ja) 液晶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US8059843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ound module
US5289287A (en) Dockable LCD TV projector convertabl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projection
EP0700210B1 (en) Television set speaker system
EP0659030B1 (en) Speaker system for television sets
KR970706688A (ko) 스크린 전면에 스피커를 포함한 도어를 구비한 텔레비전 수상기(television receiver with doors for its display screen which doors contain loudspeakers)
EP0532280A2 (en) Speaker configuration for TV set
JP6344092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KR20060133906A (ko) 프로젝터 유닛 및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장치
WO2020225993A1 (ja) スピーカ装置、スピーカ、及び構造体
JP2006126436A (ja) 背面投写型映像装置
JP4168840B2 (ja) 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CN102572331A (zh) 带微型投影仪的电视机
JP2008109460A (ja) 音響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H04362623A (ja) 背面投射形画像表示装置
KR200362714Y1 (ko)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세트의 캐비넷
JPH06225298A (ja) テレビ通話用端末装置
JPH06105192A (ja) 投影機能を備えた電子ビューファインダ
EP0581377A1 (en) A rear television receiver
JPH09168127A (ja) 液晶テレビ装置
KR100688641B1 (ko) 프로젝터의 렌즈 커버 어셈블리
JP2003121934A (ja) マル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
KR20240074558A (ko) 투사 화면과 음상을 일치시키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830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Rejec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 Dismiss

False: Reject

Number: 32

Volume: 26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 APPLICATION REJECTION AFTER THE ANNOUNCEMENT; FROM: REJECTION TO: CANCEL REJEC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