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9214C -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9214C
CN1259214C CNB031574831A CN03157483A CN1259214C CN 1259214 C CN1259214 C CN 1259214C CN B031574831 A CNB031574831 A CN B031574831A CN 03157483 A CN03157483 A CN 03157483A CN 1259214 C CN1259214 C CN 12592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level
type engine
engine
level peda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74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6879A (zh
Inventor
竹中正彦
林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6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6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92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92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通过增加V型发动机的倾斜角,提高吸气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可使V型发动机下降,降低车辆的重心,还进一步减小振动。在低位踏板式车辆(10)中,装载于低位踏板下方的前后V型发动机(100)的倾斜角(θ1)设定为90°左右或大于90°的角度。按照使所述倾斜角的等分线(L1)指向车体架(20)的头管(21)的方式,配置V型发动机(100)。车体架由左右一对上部支架(22)和左右一对下部支架(23)构成,该对上部支架从所述车头管向后下方伸出,该对下部支架从所述车头管向下方伸出,与发动机的曲轴箱(104)的前部连接,该车体架为可架设V型发动机的菱形支架。

Description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小型双轮、三轮摩托车等的低位踏板式车辆中,人们知道有在车体架的下部,装载前后V型发动机的技术(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特开2001-88763号公报(第3~4页,图2)。
下面根据图28,对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的低位踏板式车辆进行概述。
图28为现有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概略图,其为特开2001-88763号公报的图2。另外,符号作了改动。
现有的低位踏板式车辆300为下述的小型双轮摩托车,其中,在双托架型的车体架310的内部,并且在低位踏板318的下方装载有动力组件320。
上述车体架310由下述部件构成:左右一对上部支架312、312(仅仅示出左侧。以下相同),该左右一对上部支架312、312从车头管311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下部支架313、313,该对下部支架313、313从车头管311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支架314、314,该对中间支架314、314从下部支架313、313的伸出途中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下底部支架315、315,该对下底部支架315、315从下部支架313、313的底端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后部支架316、316,该对后部支架316、316将下底部支架315、315的后端与中间支架314、314的后端连接。
上部支架312、312的后端连接于中间支架314、314的伸出途中部。可通过车体架310,支承低位踏板318。低位踏板318为放置驾驶员的脚的踏板。
动力组件320由前部的前后V型发动机321和后部的变速器组件331构成。该V型发动机321为水冷发动机,其形成按照从侧面看为45°的倾斜角θ10(汽缸322、323之间的夹角θ10)的方式,具有前部汽缸322和后部的汽缸323。前部的汽缸322朝向前方基本水平地延伸。后部的汽缸323按照指向车头管311的方式延伸。其结果是,倾斜角θ10为从侧面看为45°左右的夹角。当然,倾斜角θ10的等分线L11通过车头管311和前轮351之间。标号324表示曲轴。
与各汽缸322、323连接的排气管326、326通过发动机321的下方,朝向后方延伸,直至消声器327处。
另外,在低位踏板式车辆300中,在车头管311和后部的汽缸323之间的空间内,配置空气净化器340,在发动机321和前轮351之间,配置发动机冷却用散热器352,在后部上部,配置座353,在座353的下方,配置前部的燃料箱354和后部的收纳箱355。
变速器组件331具有传动组件333,该传动组件333可以最终输出轴332为摆动基端,沿上下摆动。可将后轮334安装于该传动组件333上,并且该传动组件333可通过后部减震器335,架设于车体架310上。该后部减震器335纵向地配置于座353的下方,且在燃料箱354和收纳箱355之间。L12为通过车头管311与最终输出轴332的直线。
在空气净化器340中,在其内部,具有过滤部件341,在其上部,设置有吸气口342,并且通过上部的盖343,封闭该吸气口342。各汽缸322、323分别通过吸气连接管344、345,与这样的空气净化器340连接。与前部的汽缸322连接的吸气连接管344通过汽缸322、323之间,直至空气净化器340。另一方面,与后部的汽缸323连接的吸气连接管345从后部的汽缸323上通过,直至空气净化器340处。
象上述现有的V型发动机321那样,在倾斜角θ10为较窄的角的情况,通常形成考虑抵抗振动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另外,由于汽缸322、323用的空气净化器340和吸气连接管344、345的配置空间受到限制,故设计的自由度具有限制。
另外,由于在菱形车体架310的内部,配置V型发动机321,故左右的下部支架315、315通过V型发动机321的下方,因此,V型发动机321不能下移,该V型发动机321的曲轴324位于较高的位置。在上述实例中,即使在为了进一步减少振动而增加倾斜角θ10的情况下,由于高度方向的限制,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技术,该技术能够扩大V型发动机的倾斜角,可提高吸气系统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可使V型发动机的位置降低,使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降低,并且还可进一步减小振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在该低位踏板式车辆的低位踏板的下方,装载有前后V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V型发动机的倾斜角设定为90°左右,或大于90°的角度,并且按照使上述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体架的车头管的方式,配置V型发动机;上述V型发动机的V形倾斜部之间,按照指向上述车头管的方式,配置发动机的吸气系统。
由于按照使上述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体架的车头管的方式,配置V型发动机,故可将倾斜角设定在90°左右的以上的较宽角度。通过增加倾斜角,可更加有利于抵抗V型发动机的振动,并且可确保配置具有各汽缸用的吸气连接管和空气净化器的吸气系统的较大的空间。于是,吸气系统的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由于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头管,故可在V形倾斜部之间与车头管之间,确保较大的空间。由于在这样的V形倾斜部之间的较大的空间,按照指向车头管的方式,配置具有吸气连接管和空气净化器的吸气系统,故可有效地连接吸气系统和V型发动机,可提高V型发动机的性能。
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车体架由左右一对上部支架和左右一对下部支架构成,该对上部支架从上述车头管,朝向后下方伸出,该对下部支架从上述车头管朝向下方伸出,其下端部与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前部连接,该车体架为架设V型发动机的菱形支架。
由于车体架为菱形支架,将V型发动机架设于该菱形支架上,故可使发动机构成车体架的一部分。由此,不必将支架的部件延伸到V型发动机的下方。于是,可将V型发动机降低到最低标高处。其结果是,由于还使V型发动机的曲轴下降,可扩大低位踏板的上方的空间。象这样,可进一步增加具有90°左右或大于90°的倾斜角的V型发动机的装载自由度。另外,通过使V型发动机的位置下降,可降低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并且可进一步减小振动。
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V型发动机的前倾的汽缸配置得比上述左右的下部支架还靠前。
通过将V型发动机的前倾的汽缸,配置得比左右的下部支架还靠前,可将V型发动机尽可能地靠向前方配置。其结果是,由于可将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靠前设定,故可更加恰当分配分配前轮和后轮的负载。
另外,通过将上述前倾的汽缸靠前配置,V型发动机的曲轴的位置前移。即使在该情况,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头管。由于曲轴的位置前移,倾斜角的等分线立起,故对应该情况,后倾的汽缸朝向车身后方倾斜。于是,可降低后倾的汽缸的高度。由此,V型发动机的装载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
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V型发动机的后倾的汽缸配置于上述左右的上部支架之间。
由于述V型发动机的后倾的汽缸配置于上述左右的上部支架之间,故即使在将上部支架降低的情况下,仍不对后倾的汽缸造成妨碍。由此,可使上部支架通过尽可能低的位置。于是,由于车体架的重心降低,故使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降低,可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另外,由于可进一步降低低位底板的位置,故低位踏板式车辆的运转更加容易。另外,通过使上部支架下降,当驾驶者架车时,其更加容易地跨越车体架。
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该吸气系统的上部,配置燃料箱。
由于可以以较小的尺寸将吸气系统集中于较低的位置。由此,容易在较低的吸气系统的上部,配置燃料箱,可使质量集中于前部。由于通过在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前部,配置燃料箱,可将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靠前配置,故更加恰当地分配作用于前轮和后轮的负载。另外,由于在座的下方,未配置燃料箱,故实现在座的下方确保较大的空间从而配置收纳空间较大的收纳箱等的突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左侧视图(之1);
图2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左侧视图(之2);
图3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体架的左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车体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车体架的主视图;
图7为从左侧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的立体图;
图8为从右侧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空气净化器以及燃料箱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前半部的截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后半部的截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后部与后轮用摆臂周围的俯视图;
图14为从左前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和动力组件周围的立体图;
图15为从左后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和空气净化器周围的立体图;
图16为从右前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和空气净化器周围的立体图;
图17为从右后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周围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车体架、V型发动机、吸气系统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和车体罩周围的背面截面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图;
图22为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和排气系统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排气系统周围的俯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概略图;
图25为本发明的收纳箱和后轮用后部减震器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26为沿图25中的26-26线的截面图;
图27为本发明的收纳箱的变形实例图;
图28为现有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10低位踏板式车辆;20车体架;21车头管;22上部支架;23下部支架;57燃料箱;73低位踏板;100前后V型发动机;101、102汽缸;104曲轴箱;190吸气系统;θ1V型发动机的倾斜角;L1倾斜角的等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另外,“前”、“后”、“左”、“右”、“上”、“下”按照从驾驶员看到的方向,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CL表示车宽中心(车体中心)。另外,附图为沿符号的方向所看到的图。
首先,对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整体组成进行描述。图1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左侧视图(之1),其表示安装有车体罩的组成。图2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左侧视图(之2),其表示将车体罩拆下的组成。图3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俯视图,其表示将车体罩拆下的组成。
该低位踏板式车辆10为通过车体罩(外罩)70覆盖整个车身的全罩型的车辆,其以下述部件作为主要组成部件,该下述部件包括:车体架20;前叉件51,该前叉件51安装于车体架20的车头管21上;前轮52,该前轮52安装于前叉件51上;车把53,该车把53与前叉件51连接;动力组件54,该动力组件54安装于车体架20的下部;安装于车体架20的前上部的散热器55、空气净化器56和燃料箱57;座58,该座58安装于车体架20的后上部;收纳箱59,该收纳箱59在座58的下方,安装于车体架20的后部;摆臂62,该摆臂62通过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而架设于车体架20的后部;后轮63,该后轮63安装于摆臂62上。
更具体地说,座58为双人座,其上沿前后乘作2人,在其中间部,具有驾驶者用的活动式(可调的)座背64。这样的座58可通过座导轨65,安装于车体架20上,该座导轨65从车体架20的后上部,向后方延伸。
P1表示轮间距(前轮52与后轮63的中心间距离)的中间位置,距离X1与距离X2相等。
车体罩70象图1所示的那样,由下述部件构成,该下述部件包括前罩71,该前罩71覆盖车头管21的前部和前轮52的上部;内罩72,该内罩72覆盖该前罩71的后部;作为脚踏板的左右的低位踏板73(仅仅示出左侧。以下相同),其用于搁置驾驶者的脚;左右的踏板裙板74,该左右的踏板裙板74从该低位踏板73的外缘,朝向下方延伸;中间罩75,该中间罩75从内罩72,朝向后方延伸,覆盖车体架20的纵向中间部;侧罩76,该侧罩76从该中间罩75,朝向后方延伸,覆盖车体架20的后部、座导轨65、收纳箱59;后罩77,该后罩77在侧罩76的后方,覆盖车体后上部。
中间罩75为将空气净化器56、燃料箱57和发动机100全部覆盖的部件。
在图中,标号81表示风挡,标号82表示前挡泥板,标号83表示前照灯,标号84表示信号灯,标号85表示后部阻流板兼后支架的部件,标号86表示尾灯,标号87表示后挡板,标号88表示车号牌。
下面对车体架20进行描述。图4为本发明的车体架的左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车体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车体架的主视图,图7为从左侧方观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的立体图,图8为从右侧方观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的立体图。
车体架20由左右一对上部支架22、22和左右一对下部支架23、23构成,为架设V型发动机100的菱形支架,该对上部支架22、22从车头管21朝向后下方延伸,该对下部支架23、23从车头管21朝向下方延伸,与V型发动机100(参照图2)的曲轴箱104的前部连接。
具体来说,上部支架22、22为管状件,其从车头管21的上部,朝向后下方倾斜,并且基本呈直线状延伸,从其下倾端部22a起,倾斜度减缓,接着,朝向后下方延伸。下部支架23、23为管状件,其从车头管21的下部,朝向后下方,按照倾斜角大于上部支架22、22的方式延伸。
左边的上部支架22与左边的下部支架23之间,以及右边的上部支架22与右边的下部支架23之间,形成桁架形的支架结构(三角形的骨架结构)。
具体来说,桁架状的支架结构这样形成,其中,从车头管21与下部支架23的接合部分,朝向上部支架22,延伸有基本水平的第一增强部件24,从上部支架22与第一增强部件24的接合部件,到下部支架23的下端部,延伸第二增强部件25,将其接合,另外,在上部支架22的下倾端部22a的附近与第二增强部件25的伸出途中部之间,跨接有第三增强部件26,由此,其具有从侧面看呈三角形的3个空间部27~29。这些空间部27~29沿车宽度方向贯通。
即,第一空间部27为由车头管21、上部支架22和第一增强部件24形成的空间。第二空间部28为由下部支架23和第一、第二增强部件24、25形成的空间。第三空间部29为由上部支架22和第二、第三增强部件25、26形成的空间。
此外,在车体架20中,在上部支架22中的下倾端部22a的附近,在左右的上部支架22、22之间,跨接有横向部件31,在左右的下部支架23、23的伸出途中部之间和下端部之间,跨接有2个横向部件32、33,由此确保其刚度。左右的上部支架22、22之间的横向部件31具有减震器用托架34。
车体架20在左边的下部支架23的下端部,具有左侧第一吊板35,在左边的第三增强部件26上,具有左侧第二吊板36,在左边的上部支架22和左边的第三增强部件26的接合部分附近,具有左侧第三吊板37,在左边的上部支架22的后端部,具有左侧第四吊板44,象图8所示的那样,在右边的下部支架23的下端部,具有右侧悬吊部23a,在右边的第三增强部件26上,具有右侧第一吊板38,在右边的上部支架22与右边的第三增强部件26的接合部分附近,具有右侧第二吊板39,在右边的上部支架22的后端部,具有右侧第三吊板48。
这些吊板35~39、44、48为可从车体架20拆下的连接部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借助支承件47、47而固定于下部支架23、23的下部,沿前后延伸的左右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支承低位踏板73(参照图1)。
左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为管状件,其后部通过支承件43和左侧第四吊板44连接于左边的上部支架22的后部,将侧撑脚46成一体保持于其后部。左侧第四吊板44同时用作低位踏板支承架用支承件。
具体来说,在左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上,以可立起和收纳的方式通过托架45安装侧撑脚46。象图8所示的那样,右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2的后部与通过假想线表示的变速器组件130的托架172连接。
下面对以上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的安装结构进行集中描述。
在菱形支架中的下部支架23、23的下部,固定沿前后延伸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可通过这些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支承低位踏板73(参照图1)。由此,虽然按照使V型发动机100下降的方式构成,但是仍可确实并且稳定地,即有效地支承低位踏板73。
另外,还将固定于左边的下部支架23的下部的、左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的后部,与左边的上部支架22的后部连接。由此,可通过车体架20,将沿前后较长的左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充分地固定于车体架20上。其结果是,可提高低位踏板支承架41的刚度,可更加确实地、并且更加稳定地支承低位踏板73,可进一步提高支承刚度。
另一方面,象图8所示的那样,还将固定于右边的下部支架23的下部的、右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2的后部,与刚性较大的变速器组件130连接。由此,可通过车体架20或变速器组件130,将沿前后长的低位踏板支承支架42充分地固定。其结果是,可提高低位踏板支承架42的刚度,可更加确实地,并且更加稳定地支承低位踏板73,可进一步提高支承刚度。
另外,象图4所示的那样,由于在左边的低位踏板支承支架41的后部,成一体保持侧撑脚46,故低位踏板支承架41可同时具有保持侧撑脚46的作用。由此,可同时兼用其它的功能部件,保持侧撑脚46的托架45是小型的,不必配置由另外部件形成的保持部件。另外,由于利用沿前后延伸的低位踏板支承架41,保持侧撑脚46,故可将侧撑脚46设定于前后方向的任意位置,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下面对动力组件54周围的组成进行描述。图9为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空气净化器和燃料箱周围的左侧视图。图10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截面图,其表示将从上方看到的动力组件54展开的剖面结构。图11表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前半部的截面图,与图10相对应。图12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后半部的截面图,其与图10相对应。图13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后部和后轮用摆臂周围的俯视图。
在该动力组件54中,组合有前部的前后V型发动机100与后部的变速器组件130。即,动力组件54具有变速器组件130。
象图9所示的那样,V型发动机100为下述的双汽缸发动机,其中,将从侧面看,倾斜角θ1(汽缸101、102之间的夹角θ1)设定为90°左右或大于90°的角度。在该V型发动机100中,前倾的汽缸101,即,前部的汽缸101按照指向前轮52(参照图2)的车轴上方的方式朝向前方基本水平地延伸。后倾的汽缸102,即,后部的汽缸102按照指向上部支架22的下倾端部22a的方式朝向上方基本垂直地延伸。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象这样,按照使倾斜角θ1的等分线L1指向车头管21的方式,配置V型发动机100。
另外,图9表示下述情况,在该情况,通过将V型发动机100的曲轴103配置于轮间距的中间位置P1(参照图2)的前方,将前倾的汽缸101配置于比左右的下部支架23、23还靠前的位置,并且将后倾的汽缸102配置于左右的上部支架22、22之间(也参照图3)。
可通过将前倾的汽缸101配置于比左右的下部支架23、23还靠前的前方,将V型发动机100尽可能地朝向前方配置。其结果是,由于可将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重心靠前配置,故可更加适合地分配作用于前轮52和后轮63(参照图2)的负载。
此外,由于将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重心靠前配置,故V型发动机100的曲轴103的位置朝向前方移动。同样在此情况,倾斜角θ1的等分线L1指向车头管21。由于因曲轴103的位置朝向前方移动,倾斜角θ1的等分线L1立起,故与此相对应,后倾的汽缸102朝向车身后方倾斜。于是,可降低后倾的汽缸102的高度。由此,V型发动机100的装载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
还有,由于将后倾的汽缸102配置于左右的上部支架22、22之间,故即使在将上部支架22、22降低的情况下,仍不对后倾的汽缸102造成妨碍。由此,可使上部支架22、22通过尽可能低的位置。于是,由于车体架20的重心降低,故可降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重心,并且还进一步减小振动。另外,由于可进一步降低低位踏板73的位置(参照图1),故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运转更加容易。另外,通过使上部支架22、22下降,在驾驶者架车时,更加容易跨越车体架20。
为了能够将V型发动机100配置于前方,象图2所示的那样,将发动机(水冷发动机)100用的散热器55配置于车头管21的前方。可通过将现有的配置于水冷发动机之前的散热器55,朝向车头管21的前方移动,将V型发动机100尽可能地朝向前方配置。
V型发动机100和变速器组件130按照下述方式配置,该方式为:其下半部朝向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在该图中,仅仅示出左侧。)的下方配置。由此,可在通过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从下方支承的低位踏板73(参照图1)的下方,配置V型发动机100和变速器组件130,将其装载于低位踏板式车辆10上。曲轴103比低位踏板73和低位踏板支承架41、42更下方。
通过采用该方式,在直线L2的下方的空间S1,配置V型发动机100和吸气系统190,该直线L2通过车头管21的高度中间点P2与变速器组件130的最终输出轴138。另外,可使倾斜角θ1的等分线L1指向车头管21。
在这里,吸气系统190为向V型发动机100供给燃烧用空气的系统,其包括空气净化器56以及从该空气净化器56连接到各汽缸101、102的各吸气连接管191、191。
由于按照使倾斜角θ1的等分线L1指向车头管21的方式配置V型发动机100,故可将倾斜角θ1设定在基本大于90°的较宽的角度。通过增加倾斜角θ1,可更加有利于抵抗V型发动机100的振动,并且可确保配置具有各汽缸101、102用的各吸气连接管191、191和空气净化器56的吸气系统190的较大的空间。于是,吸气系统190的设计的自由度增加。
还有,由于使倾斜角θ1的等分线L1指向车头管21,故可在V形倾斜部之间和车头管21之间,确保较大的空间。由于在象这样的V形倾斜部之间的较大的空间内,按照指向车头管21的方式,配置具有吸气连接管191、191和空气净化器56的吸气系统190,故可以良好的效率,连接吸气系统190和V型发动机100,可提高V型发动机100的性能。另外,可按照较小的尺寸将吸气系统190集中在较低的位置。由此,可容易将燃料箱57配置于较低的吸气系统190的上部,将质量集中于前部。
由于可通过将燃料箱57配置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前部,将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重心靠前设置,故可更加恰当地分配作用于前轮52和后轮63的负载。另外,由于在座58(参照图2)的下方,未配置燃料箱57,故具有在座58之下确保较大的空间,配置收纳空间较大的收纳箱59(参照图2)等的突出的效果。
再有,由于在通过车头管21和变速器组件130的最终输出轴138的直线L2的下方空间S1,配置V型发动机100和吸气系统190,故可有效地利用空气净化器56的上方的空间S2。于是,可容易将作为功能部件的燃料箱57配置于空气净化器56的上方。
另外,虽然后倾的汽缸102的前端和吸气系统190的空气净化器56的上端比直线L2还稍向上方突出,但是其可在与上部支架22、22的上侧的轮廓线基本保持一致的范围内,实质上可看作配置于通过车头管21和最终输出轴138的直线L2的下方的空间S1。
图10~图12表示动力组件54的截面组成。另外,按照将后倾的汽缸102省略的方式表示V型发动机100。
该V型发动机100由下述部件构成,该部件包括左右部组合式的曲轴箱104;与该曲轴箱104连接的前倾的汽缸101和后倾的汽缸102(参照图9);与这些汽缸101、102的前端连接的汽缸盖105和汽缸前罩106;曲轴103,该曲轴103沿车宽度方向延伸,以可旋转的方式收纳于曲轴箱104的内部;活塞108,该活塞108通过连杆107与曲轴103连接;气阀机构111,该气阀机构111收纳于凸轮室109的内部;点火塞112等,该V型发动机100为具有水冷套的水冷式发动机。
在图中,标号113表示凸轮链条,标号114表示冷却水泵用驱动齿轮,标号115表示右侧罩,标号116表示交流发电机,标号117表示依赖于起动马达(后面将要描述)的曲轴驱动用齿轮。
通过将侧罩118覆盖于曲轴箱104的左侧部,将曲轴103的左端部、交流发电机116、后面将要描述的第一传动轴136的左端部周围的大部分覆盖。
变速器组件13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V型发动机100的一侧部(右侧R),与发动机100连接,在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一侧部(右侧R),朝向后方延伸,在后轮用摆臂62的枢轴部分,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另一侧部(左侧L),驱动后轮63。
象这样,可按照将曲轴箱104和变速器组件130组合为平面看近似呈コ字形的方式而构成动力组件54,在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另一侧部(左侧L),设置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
由于象这样构成,故可仅仅改变V型发动机100,或变速器组件130,形成通用性较高的动力组件54。
具体来说,变速器组件130由下述部件构成,该下述部件包括:主外壳131,该主外壳131安装于曲轴箱104的后部右面,并且朝向后方延伸;第一罩132,该第一罩132将主外壳131的右侧开口封闭;第一变速器室133,该第一变速器室133由主外壳131和第一罩132形成;副外壳134,该副外壳134与主外壳131的后部左侧部重合;第二变速器室135,该第二变速器室135由主外壳131和副外壳134形成;第一传动轴136,该第一传动轴136从曲轴箱104的内部的后部,朝向第一变速器室133的内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第二传动轴137,该第二传动轴137从第一变速器室133内的后部,朝向第二变速器室135的内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最终输出轴138,该最终输出轴138从第二变速器室135的内部,穿过副外壳134而朝向左外方延伸;第一齿轮机构139,该第一齿轮机构139将动力从曲轴103的左端部,传递给第一传动轴136的左端部;将动力从第一传动轴136的右端部,传递给第二传动轴137的右端部的带式无级变速机构141和离心离合器142;第二齿轮机构143等,该第二齿轮机构143将动力从第二传动轴137的左端部,传递给最终输出轴138。
该带式无级变速机构141采用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伺服马达,借助变速用齿轮147,进行变速控制的马达控制方式。
标号144表示平衡器,标号145表示信号转子,标号146表示脉冲发生器(曲轴的角度传感器),其用于发动机100的点火控制和燃料喷射控制。
下面参照图13进行描述,通过花键将传动轴151连接于最终输出轴138的左端,驱动链轮152安装于传动轴151上,另一方面,从动链轮154安装于后轮63用车轴153上,在该驱动链轮152与从动链轮154之间,张设链条155,由此,可从变速器组件130,通过链条驱动机构150,将V型发动机100的动力传递给后轮63。
但是,最终输出轴138的轴心C1也可位于后轮用摆臂62的枢轴中心C1(摆动中心C1)。
摆臂62为从平面看基本呈H形的部件,其由左臂161、右臂162和横向部件163构成,该横向部件163将该左右臂161、162之间连接,该摆臂62的后端部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后轮63。
这样的摆臂62按照下述方式配置,该方式为:主外壳131的后部右侧面与副外壳134的后部左侧面夹于左右臂161、162的前端之间。位于左臂161的前端的左被支承部161a通过左枢轴164,支承于副外壳134的后部左侧部,位于右臂162的前端的右被支承部162a通过右枢轴165,支承于主外壳131的后部右侧部,由此,可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摆臂62。
另外,枢轴165为以进出的方式拧入主外壳131中的阳螺纹部件。通过拧入方式而预先使枢轴165进入主外壳131中,将摆臂62与枢轴中心C1对准,然后,使枢轴165的前端露出,使其与右被支承部162a嵌合,由此,可将右被支承部162a安装于主外壳131上。
左臂161可同时用作链条外罩,该左臂161的左侧开口通过链条罩166覆盖,由此,可收纳驱动链轮152与从动链轮154,以及链条155。
根据以上的描述知道,在动力组件54中,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可配置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另一侧部(左侧L),该开口由曲轴箱104的后端部、变速器组件130的主外壳131和副外壳134的左侧部、摆臂62的左臂161的前端部围绕而形成。
下面对车体架20与动力组件54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图14为从左前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与动力组件周围的立体图。图15为从左后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和空气净化器周围的立体图。图16为从右前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和空气净化器周围的立体图。图17为从右后方看到的本发明的车体架和动力组件周围的立体图。
图14~图17表示在作为菱形支架的车体架20上,架设V型发动机100和变速器组件130的情况。
在V型发动机100中,曲轴箱104的左侧部通过左侧第一、第二和第三吊板35、36、37,安装于车体架20上,曲轴箱104的右侧部通过右侧悬吊部23a和右侧第一吊板38,安装于车体架20上。
另一方面,在变速器组件130中,主外壳131的左侧部的上部,通过左侧第三、第四吊板37、44,安装于车体架20上,主外壳131的右侧部的上部通过右侧第二、第三吊板39、48,安装于车体架20上。
另外,横向部件32、33同时起发动机用防护部件的作用。
车体架20为菱形支架,在该菱形支架上,架设V型发动机100,可使发动机100构成车体架20的一部分。由此,不必使支架的部件延伸到V型发动机100的下方。于是,可将V型发动机降低到最低标高处。其结果是,象图9所示的那样,还使V型发动机100的曲轴103下降,由此,可扩大低位踏板73(参照图1)的上方的空间。另外,通过降低V型发动机100的位置,可将低位踏板73配置于曲轴箱104的上方,使踏板宽度(低位踏板73的宽度)变窄。
一般,如果使曲轴103下降,则倾斜角θ1减小。在本发明的设计中,通过采用宽度较窄的V型发动机100,确保倾斜角θ1。
象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具有基本为90°或超过90°的倾斜角θ1的V型发动机100的装载自由度。另外,通过降低V型发动机100的位置,可降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重心。
下面参照图9进行描述,上部支架22、22向后下方倾斜到V型发动机100的后倾的汽缸102附近,同时基本呈直线状延伸,然后减缓倾斜程度,延伸到后轮用摆臂62的枢轴(最终输出轴138的位置)附近。
象这样,可使上部支架22、22沿前后方向基本呈直线状延伸。由此,可进一步提高上部支架22、22的刚度,其结果是,可进一步提高车体架20的刚度。
象这样,上部支架22、22的前部可有助于吸气系统190的稳定,上部支架22、22的后部可按照有效地承受后轮63的负载的方式作用。于是,可通过小型、重量较轻的组成,有效地保持车体架20的刚度。
象图15所示的那样,通过按照朝向外方弯曲的方式形成车体架20中的左右的第一增强部件24、24,可增加空气净化器56的容积,并且即使在将空气净化器56朝向前方配置的情况下,仍可不对车头管21造成妨碍,或不在前叉件51(参照图2)的最大旋转范围内造成妨碍。
在图15中,标号148表示无级变速比可变用伺服马达,通过图11所示的变速用齿轮147,对带式无级变速机构141的无级变速比进行控制。在图16中,标号121表示发动机冷却水用泵。另外,图16和图17表示变速器组件130的右上部的托架17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曲轴箱104的右侧面的情况。
但是,象上述图9所示的那样,曲轴箱104和变速器组件130通过左侧第三吊板37和连接部件173,在上下处连接,并且左侧第三吊板37和连接部件173设置于动力组件54中的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侧。左侧第三吊板37起连接部件的作用。
具体来说,通过2个螺栓174、174,将连接部件173的前部安装于横向部件104的左后下部,并且通过1个螺栓175,将连接部件173的后部安装于变速器组件130的左前下部。
此外,通过1个螺栓178,将左侧第三吊板37(连接部件37)的前部安装于曲轴箱104的左后上部,通过1个螺栓179,将左侧第三吊板37的后部安装于变速器组件130的左前上部。
由于象这样构成,可充分地确保动力组件54的刚度。于是,构成车体架20的一部分的由发动机100以及变速器组件130形成的动力组件54的刚度提高,由此,还可进一步提高车体架20的刚度。
还有,由于可通过将上下的连接部件37、173设置于动力组件54中的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侧,借助上下的连接部件37、173,增强开口部分,故可有效地确保所需的刚度,由于刚度的确保具有自由度,并且连接部件37、173不从车身突出,故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外观性提高。
再有,连接部件173象图4~图6所示的那样,按照保持主撑脚(撑脚部件)176的方式构成。即,从正面看基本呈门形的主撑脚176的左上部与连接部件173的下端部连接,并且主撑脚176的右上部通过支承件177,与变速器组件130的下部连接,由此,以可立起和收纳的方式安装主撑脚176。
由于用于确保动力组件54的刚度的连接部件173同时起保持主撑脚176的作用,故可实现另外的所谓功能部件的兼用化,低位踏板式车辆10可按照部件数量较少、重量较轻、尺寸较小的方式形成。
下面对吸气系统190进行描述。图18为本发明的车体架、V型发动机、吸气系统周围的左侧视图,其以剖面表示空气净化器56。图19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和车体罩周围的背面截面图,图20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图,图21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图。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进行描述,这些附图表示了下述情况,其中,具有吸气连接管191、191与空气净化器56的吸气系统190配置于V型发动机100的上方,在空气净化器56的上部,设置有空间S2,在该空间S2中,配置有作为车辆用附属部件的燃料箱57。
具体来说,在V型发动机100的V形倾斜部之间(汽缸101、102之间),按照指向车头管21的方式,配置吸气系统190,在该吸气系统190的上部,配置有燃料箱57。
更具体地说,V型发动机100分别具有吸气连接管191、191,该吸气连接管191、191将各汽缸101、102与空气净化器56连接。各吸气连接管191、191分别具有节流阀192、192和燃料喷射阀193、193,并且分别具有在空气净化器56的内部延伸的送气管(通风管)194、194,该送气管194、194与吸气连接管191、191的相应一端连接,按照从侧面看基本呈八字形排列。在这些送气管194、194之间,配置有过滤部件206。
在图中,标号149表示电池电动机。标号195表示检测空气净化器56的内部的吸气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在对燃料喷射阀193、193的喷射量进行运算控制时,按照吸气温度进行补偿。
象图18~图20所示的那样,空气净化器56按照可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侧方进行保修、检查的方式构成。该空气净化器56具体由下述部件构成,该下述部件包括:净化器外壳201;底板203,该底板203可拆下,其封闭净化器外壳201的下端开口202;2根送气管194、194,该2根送气管194、194从底板203延伸到外壳的内部;检查用盖205,该检查用盖205可拆下,其封闭开设于净化器外壳201的后上部的检查口204;过滤部件206,该过滤部件206呈筒状,其收纳于净化器外壳201的内部;过滤器检查孔207,该过滤器检查孔207开设于净化器外壳201的左侧部或右侧部;盖部件208,该盖部件208可拆下,其封闭该过滤器检查孔207;基本呈L字形的吸气管209,该吸气管209设置于盖部件208上。
该盖部件208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吸气管209的一端,具有与吸气管209连通的连通管211,其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与连通管211连通的过滤部件206的一端。象这样,空气净化器56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其内部,具有过滤部件206,可通过空气净化器56的侧部的盖部件208进行装卸。
覆盖空气净化器56的中间罩75(车体罩70的一部分)开设有检查用孔75a,并且设置有检查用盖212,该盖212可拆下,其封闭该检查用孔75a。该检查用盖212位于与盖部件208面对的位置。
从吸气管209获取的空气通过连通管211、过滤部件206、净化器外壳201、送气管194、194,吸气连接管191、191,进入图8所示的V型发动机100的相应汽缸101、102。
为了对过滤部件206进行保修检查,象图21所示的那样,首先,拆下小螺钉213,使检查用盖212的一端的扣合槽212a与检查用孔75a的边缘脱开。在此处,将检查用盖212从中间罩75拆下。
接着,将小螺钉214拆下,将盖部件208穿过检查用孔75a而拆下。其结果是,将吸气管209和过滤部件206,与盖部件208一起拆下。
为了将过滤部件206返回到原始位置,可采用与上述拆下顺序相反的顺序。
象根据上面描述所知道的那样,由于按照可从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侧方对空气净化器56进行保修、检查的方式构成,故不必从空气净化器56的上部,进行保修、检查。由此,可在空气净化器56的上部,充分地确保可有效利用的较宽的空间。
另外,由于空气净化器56的内部具有的过滤部件206按照可通过空气净化器56的侧部的盖部件208装卸的方式构成,与该盖部件208面对的检查用的盖212设置于覆盖空气净化器56的车体罩70上,故通过在将检查用盖212拆下后,将盖部件208拆下,可简单地从空气净化器56的侧部,装卸过滤部件206。由此,过滤部件206的保修,检查作业容易,作业性提高。
此外,象图18所示的那样,由于在空气净化器56的内部延伸的多根送气管194、194之间,配置有过滤部件206,故当从空气净化器56的侧部装卸过滤部件206时,过滤部件206不对送气管194、194造成妨碍。由此,不必为了防止造成妨碍而使空气净化器56形成较大的尺寸。于是,可减小空气净化器56的整体尺寸,其结果是,将空气净化器56装载于低位踏板式车辆10上的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还有,由于在空气净化器的上部,设有配置燃料箱57(参照图9)等的车辆用附属部件的空间S2,故可有效利用空间S2,容易配置车辆用附属部件,并且即使对于负载分配,仍可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由于比如,可通过在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前部,配置空气净化器56和燃料箱57,将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重心靠前配置,故可更加恰当地分配作用于前轮52和后轮63上的负载。
但是,象图18所示的那样,相应的吸气连接管191、191的特征在于其基本沿上部支架22和下部支架23配置。即,与前倾的汽缸101连接的吸气连接管191基本沿下部支架23配置,并且与后倾的汽缸102连接的吸气连接管191基本沿上部支架22配置。
由此,可基本呈直线状形成各吸气连接管191、191。由于采用基本呈直线状的相应吸气连接管191、191,故可更加顺利地将空气从各吸气连接管191、191供向各汽缸101、102。其结果是,可进一步提高吸气效率,可进一步提高V型发动机100的输出性能。
另外,由于可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案,有效地使用车体架20的内侧的空间,进行紧凑地配置,故可增加设计的自由度,还可提高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外观性。另外,当驾驶者架车时,可提高车体架20的跨越方便性。
象上述那样,在与相应的吸气连接管191、191的侧面面对的上部支架22和下部支架23之间,形成桁架状的支架结构。由此,可更进一步地提高车体架20中的各吸气连接管191、191的延伸方向的刚度。由此,可更进一步地提高架设于车体架20上的V型发动机100的输出性能。
该桁架状的支架结构所具有的三角形的第二空间部28为能够使空气净化器56的过滤部件206进出的空间。由于具有第二空间部28,故可简单地从空气净化器56的侧方,装卸过滤部件206。由此,过滤部件206的保修、检查作业容易,作业性提高。另外,可减小空气净化器56的尺寸和重量。
另外,在图19中,标号221、222表示部件按压部。在图20中,标号223、223表示送气管连接接头,标号224、224表示送气管连接法兰,标号225表示小螺钉,标号226、227表示衬垫。
下面对V型发动机100的排气系统240进行描述。图22为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排气系统周围的左侧视图,图23为本发明的车体架、动力组件、排气系统周围的俯视图。
下面参照图14~图17进行描述,V型发动机100的排气系统240由下述部件构成,该下述部件包括:第一排气管241,该第一排气管241与后倾的汽缸102连接;第二排气管242,该第二排气管242与前倾的汽缸101连接;集合管243,该集合管243将第一排气管241的后端与第二排气管242的后端集合;消声器245,该消声器245通过延长管244,与集合管243的后端连接。上述消声器245的内部配置有催化剂246(参照图22),该消声器245配置于后轮63的右上侧。
与后倾的汽缸102连接的第一排气管241比后倾的汽缸102还向后方(具体来说,为左后方)伸出,其后端朝向下方延伸,通过动力组件54中的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的空间S4,其下端朝向后方(具体来说,为右后方)延伸,通过动力组件54的下方,其后端通过集合管243,与第二排气管242连接。
由于与V型发动机100的后倾102的汽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241通过动力组件54中的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的空间S4,故可有效地利用コ字形的开口部的空间S4。由此,因第一排气管241未从车身突出,故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外观性提高。
与前倾的汽缸101连接的第二排气管242从前倾的汽缸101朝向下方延伸,其下端朝向右方延伸,其右端沿动力组件54的右下部,朝向下方延伸,其后端与集合管243连接。
象图14所示的那样,第二排气管242通过V型发动机100的前面一侧部(右侧),在V型发动机100的另一侧部(左侧)的发动机前面的曲轴箱104中,设置有滤油器122和/或油冷却器123。即,在曲轴箱104的左半部的前部,具有滤油器122或油冷却器123。
但是,变速器机构130这样构成,象图11所示的那样,在右侧部,设置有吸气口251,并且在带式无级变速机构141的带轮252上,设置风扇253,抽吸外部气体,对变速器组件130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经冷却后的排风象图14~图16所示的那样,借助于变速器组件130的后上部具有的排风部件254,排放到大气中。
排风部件254为从侧面看呈上下倒U字形的管,其按照使排风与第一和第二排气管241、242接触的方式构成。第一和第二排气管241、242中的排风所接触的部分为第一排气管241和第二排气管242的集合部分,即集合管243,或其附近部。在第一和第二排气管241、242中的排风所接触的部分,设置有上述排气传感器255。即,在集合管243的后部,设置有排气传感器255。由于通过排风,对排气传感器255进行冷却,故有利于保持排气传感器255的功能、性能。
该排气传感器255检测排气中的氧量。可根据该检测数据,对燃料喷射阀193、193(参照图18)的喷射量进行反馈控制。比如,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当已检测到的氧量较多时,则燃料供给量相对于空气供给量的比例小,使燃料喷射阀193、193的喷射量增加。
由于象这样,在第一、第二排气管241、242中的排风所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排气传感器255,故可通过排风,对排气传感器255进行冷却。由于可减小排气造成的排气传感器255的热影响,故有利于保持排气传感器255的功能、性能。比如,可在平时,良好地通过排气传感器255,对燃料喷射阀193、193(参照图18)的喷射进行控制。
下面对以上的排气系统240进行集中描述。
由于动力组件54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故与V型发动机100的后倾的汽缸102连接的第一排气管241比汽缸102还向后方伸出,其后端朝向下方延伸,通过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的空间S4,其下端朝向后方延伸,其后端可与第二排气管242连接,该第二排气管242与V型发动机100的前倾的汽缸101连接。
象这样,通过使与后倾的汽缸102连接的第一排气管241从动力组件54上通过,另外通过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的空间S4,朝向下方延伸,有效地利用该空间S4,可与和前倾的汽缸101连接的第二排气管242连接。于是,可有效地配置前后V型发动机用的多根排气管。
另外,由于按照使变速器组件130的后部具有的排风部件254的排风,与第一、第二排气管241、242接触的方式构成,故可通过排风,将第一、第二排气管241、242和管内的排气控制在所需的温度。特别是,通过对变速器组件130进行了冷却后的排风,对第一、第二排气管241、242,排气进行冷却,可同时对两者进行冷却,不必设置单独的冷却机构,可减小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整体尺寸。
此外,由于排风部件254的排风可与第一排气管241和第二排气管242的集合部分的附近区域接触,故可将第一、第二排气管241、242内的排气一起冷却,进行温度控制,效率良好。
还有,象图14所示的那样,第二排气管242通到V型发动机100的前面的一侧部,但是,第一、第二排气管241、242不通到V型发动机100的前面的另一侧部的曲轴箱104处。由于可有效地利用排气管241、242未延伸到的空的空间,在V型发动机100的前面的另一侧部的曲轴箱104处,设置作为发动机用油润滑冷却系统的功能部件的滤油器122或油冷却器123,故可减小低位踏板式车辆10的整体尺寸。
下面对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的配置结构进行描述。
图24为本发明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外观图,该图表示下述情况,其中,在座58的下方,具有收纳箱59,该收纳箱59的前后长度与座58的前后长度基本相等,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横置于该收纳箱59的下方。通过参照图13判定,后部减震器61配置于车身的基本中心处(车宽度方向中心)。
图25为本发明的收纳箱和后轮用后部减震器周围的左侧视图,图26为沿图25中的26-26线的截面图。
该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沿上部支架22的后部而配置。具体来说,后部减震器61的一端部与上部支架22的减震器用托架34连接,该后部减震器61的另一端部与摆臂62的减震器用托架167连接,由此,按照在上部支架22上且基本上与上部支架22相平行的方式配置后部减震器61。
在收纳箱59的底面59a上,具有后部减震器61用的检查用盖261。该后部减震器61具有调整部件61a,该调整部件61a用于调整缓冲性。收纳箱59的底面59a位于调整部件61a的正上方。
在调整该后部减震器61时,可将检查用盖261拆下,该检查用盖261按照与底面59a弹性地扣合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从底面59a的检查用孔59b,插入工具262,调整调整部件61a。该调整作业简单。
下面对以上的后部减震器61的安装结构进行集中描述。
由于将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横置于收纳箱59的下方,故即使在收纳箱59沿前后延伸的情况下,仍不对位于车身的基本中心的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造成妨碍。于是,可将收纳箱59配置于座58的下方,该收纳箱59的前后长度与座58的前后长度基本相等。由此,通过增加收纳箱59的前后长度,将收纳空间扩大,这样可容易确保收纳较长尺寸的、直径较大的物品的收纳空间。
另外,由于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的检查用盖261配置于收纳箱59的底面,故可将检查用盖261拆下,对后部减震器61进行保修、检查。由于在不拆下收纳箱59或车体罩70(参照图1)的情况下,可简单地进行保修、检查作业,故作业性提高。
此外,由于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沿菱形支架20的上部支架22的后部配置,故可通过具有较大刚度的上部支架22,充分地确保后轮用后部减震器61的刚度,可形成小型的架设结构。
图27为本发明的收纳箱的变形实例图,其与图25所示的实施例相对应。该变形实例的收纳箱59的特征在于形成铰接结构,其中,底面59a处具有的检查用盖263通过铰接件264实现开闭。其它的组成与上述图24~图26的情况相同,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其的描述。
通过上述的方案,本发明具有下述的效果。
在发明第一方面中,由于按照使上述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体架车头管的方式,配置V型发动机,故可将倾斜角设定在90°左右的以上的较宽角度。通过增加倾斜角,可更加有利于抵抗V型发动机的振动,并且可确保配置具有各汽缸用的吸气连接管和空气净化器的吸气系统的较大的空间。于是,吸气系统的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车体架由左右一对上部支架和左右一对下部支架构成,该对上部支架从上述车头管朝向后下方伸出,该对下部支架从上述车头管朝向下方伸出,与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前部连接,该车体架为架设V型发动机的菱形支架。
由于车体架为菱形支架,将V型发动机架设于该菱形支架上,故可使发动机构成车体架的一部分。由此,不必将支架的部件延伸到V型发动机的下方。于是,可将V型发动机降低到最低标高处。其结果是,由于还使V型发动机的曲轴下降,可扩大低位踏板的上方的空间。象这样,可进一步增加具有90°左右或大于90°的倾斜角的V型发动机的装载自由度。另外,通过使V型发动机的位置下降,可降低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并且可进一步减小振动。
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V型发动机的前倾的汽缸配置得比上述左右的下部支架还前方。
通过将V型发动机的前倾的汽缸,配置得比左右的下部支架还前方,可将V型发动机尽可能地靠向前方配置。其结果是,由于可将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靠前设定,故可更加恰当地分配前轮和后轮的负载。
另外,通过将上述前倾的汽缸靠前配置,V型发动机的曲轴的位置前移。即使在该情况,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头管。由于曲轴的位置前移,倾斜角的等分线立起,故对应该情况,后倾的汽缸朝向车身后方倾斜。于是,可降低后倾的汽缸的高度。由此,V型发动机的装载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
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上述V型发动机的后倾的汽缸配置于上述左右的上部支架之间。
由于述V型发动机的后倾的汽缸配置于上述左右的上部支架之间,故即使在将上部支架降低的情况下,仍不对后倾的汽缸造成妨碍。由此,可使上部支架通过尽可能低的位置。于是,由于车体架的重心降低,故使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降低,可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另外,由于可进一步降低低位底板的位置,故低位踏板式车辆的运转更加容易。另外,通过使上部支架下降,当驾驶者架车时,其更加容易地跨越车体架。
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V型发动机的V形倾斜部之间,按照指向车头管的方式,配置发动机的吸气系统,并且在该吸气系统的上部,配置燃料箱。
由于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头管,故可在V形倾斜部之间与车头管之间,确保较大的空间。由于在这样的V形倾斜部之间的较大的空间,按照指向车头管的方式,配置具有吸气连接管和空气净化器的吸气系统,故可有效地连接吸气系统和V型发动机,可提高V型发动机的性能。另外,可以较小的尺寸将吸气系统集中于较低的位置。由此,容易在较低的吸气系统的上部,配置燃料箱,可使质量集中于前部。由于通过在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前部配置燃料箱,可将低位踏板式车辆的重心靠前设置,故更加恰当地分配作用于前轮和后轮的负载。另外,由于在座的下方,未配置燃料箱,故实现在座的下方确保较大的空间从而配置收纳空间较大的收纳箱等,发挥突出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在该低位踏板式车辆的低位踏板的下方,装载有前后V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V型发动机的倾斜角设定为90°或大于90°的角度,并且按照使该倾斜角的等分线指向车体架的车头管的方式,配置所述V型发动机;在所述V型发动机的V形倾斜部之间,按照指向所述车头管的方式,配置发动机的吸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架由左右一对上部支架和左右一对下部支架构成,该对上部支架从所述车头管向后下方伸出,该对下部支架从所述车头管朝向下方伸出,其下端部与所述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前部连接,该车体架为架设V型发动机的菱形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发动机的前倾的汽缸配置得比所述左右的下部支架还靠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发动机的后倾的汽缸配置于所述左右的上部支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吸气系统的上部,配置燃料箱。
CNB031574831A 2002-09-26 2003-09-22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2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81817A JP4057384B2 (ja) 2002-09-26 2002-09-26 低床式車両のエンジン搭載構造
JP2002281817 2002-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6879A CN1496879A (zh) 2004-05-19
CN1259214C true CN1259214C (zh) 2006-06-14

Family

ID=3221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748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214C (zh) 2002-09-26 2003-09-22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360620B2 (zh)
JP (1) JP4057384B2 (zh)
KR (1) KR100557901B1 (zh)
CN (1) CN1259214C (zh)
BR (1) BR0304187A (zh)
CA (1) CA2441731C (zh)
ES (1) ES2259495B1 (zh)
IT (1) ITTO20030720A1 (zh)
MX (1) MXPA03008417A (zh)
TW (1) TWI232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4870A (ja) * 2002-09-26 200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低床式車両のリヤクッション取付構造
JP4282968B2 (ja) * 2002-09-26 2009-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車両の排気管構造
US7650959B2 (en) * 2003-04-02 2010-01-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rame arrangement for off-road vehicle
US7506712B2 (en) * 2003-04-02 2009-03-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Off road vehicle with air intake system
US7147075B2 (en) * 2003-04-02 2006-12-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arrangement for off-road vehicle
US7367417B2 (en) * 2003-04-02 2008-05-0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loor arrangement for off-road vehicle
US7438147B2 (en) * 2003-04-02 2008-10-21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for off-road vehicle
US6991242B2 (en) * 2004-01-20 2006-01-31 Chia-Chi Teng Roller scooter with two pivotable pedals
JP4395034B2 (ja) * 2004-09-13 2010-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523375B2 (ja) * 2004-09-30 2010-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
JP200614312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430522B2 (ja) * 2004-12-10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支持構造
JP4661472B2 (ja) * 2005-09-12 2011-03-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
JP2007107505A (ja) * 2005-10-17 2007-04-2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08064068A (ja) * 2006-09-11 2008-03-2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762838B2 (ja) * 2006-09-15 2011-08-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フィルタカバー構造
JP4684975B2 (ja) * 2006-09-29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US7712564B2 (en) * 2006-10-09 2010-05-1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Air box for a motorcycle
JP2008143511A (ja) * 2006-11-15 2008-06-26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車両
JP4397927B2 (ja) * 2006-12-28 2010-0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2009161016A (ja) * 2007-12-28 2009-07-23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5086831B2 (ja) * 2008-02-19 2012-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178248B2 (ja) * 2008-03-11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5162302B2 (ja) * 2008-03-31 2013-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FR2932763B1 (fr) * 2008-06-24 2012-05-04 Michelin Soc Tech Vehicule lourd destine a tracter un engin.
JP5725654B2 (ja) * 2011-03-29 2015-05-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フトアクチュエータ配置構造
JP5911336B2 (ja) * 2012-02-27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
JP6051131B2 (ja) * 2013-09-11 2016-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9592725B2 (en) * 2014-04-04 2017-03-14 Arctic Cat, Inc. Remote located clutch
JP2017019409A (ja) * 2015-07-10 2017-01-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US9874264B2 (en) * 2015-11-18 2018-01-2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agnetic field activated powertrain mount
CN109330876A (zh) * 2018-11-10 2019-02-15 广东恒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按摩仪
DE102018221173A1 (de) * 2018-12-06 2020-06-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Parkrobot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859380B2 (ja) * 2019-03-12 2021-04-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電装品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21180A1 (de) * 1979-06-06 1980-12-18 Honda Motor Co Ltd Kraftrad mit mehrzylinder-brennkraftmaschine
JPS5713263A (en) * 1980-06-26 1982-01-23 Honda Motor Co Ltd Air cleaner device for motorcycle
US4463823A (en) * 1981-04-02 1984-08-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for a motorcycle
JPS6145297Y2 (zh) * 1981-04-20 1986-12-19
JPS5851227A (ja) 1981-09-19 1983-03-25 Honda Motor Co Ltd V型内燃機関
JPS5849517A (ja) * 1981-09-19 1983-03-2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S5853638A (ja) * 1981-09-28 1983-03-30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S5893910A (ja) * 1981-11-28 1983-06-0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内燃機関
JPS58194678A (ja) * 1982-05-11 1983-1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JPS58204956A (ja) * 1982-05-24 1983-11-29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吸気装置
US4516630A (en) * 1982-07-27 1985-05-1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radiator
JPS59103917A (ja) * 1982-12-06 1984-06-15 Honda Motor Co Ltd V型エンジンの二次空気供給装置
US4802684A (en) * 1982-12-17 1989-02-07 Bennett William R Motorcycle floorboard device
JPS6167022U (zh) * 1984-10-05 1986-05-08
JPS61268580A (ja) * 1985-05-22 1986-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S61295186A (ja) * 1985-06-25 1986-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支持構造
US4724920A (en) * 1985-12-06 1988-02-1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ar suspension systems for automatic two-wheeled vehicles
US4903483A (en) * 1988-02-17 1990-02-2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xhaust system for V-type engine
US5043262A (en) 1988-05-12 1991-08-27 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Protein, sequences containing the VPU gene therefore, vectors,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US5857538A (en) * 1996-01-31 1999-01-12 Chambers; Herbert M. Motorcycle
DE69820004T2 (de) * 1997-10-21 2004-06-03 Honda Giken Kogyo K.K. Antriebseinheit für Fahrzeug
TW446664B (en) * 1999-05-25 2001-07-21 Honda Motor Co Ltd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JP3870624B2 (ja) * 1999-09-27 2007-0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075296B2 (ja) * 2000-08-30 2008-04-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US6394214B1 (en) * 2000-09-06 2002-05-28 Scott W. Hahm Motorcycle forward shift control
JP3867486B2 (ja) * 2000-09-06 2007-01-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259495B1 (es) 2007-10-01
JP4057384B2 (ja) 2008-03-05
ITTO20030720A1 (it) 2004-03-27
US20040124029A1 (en) 2004-07-01
JP2004116423A (ja) 2004-04-15
MXPA03008417A (es) 2004-10-29
TWI232814B (en) 2005-05-21
ES2259495A1 (es) 2006-11-01
CA2441731C (en) 2008-12-02
KR100557901B1 (ko) 2006-03-10
CA2441731A1 (en) 2004-03-26
KR20040027336A (ko) 2004-04-01
BR0304187A (pt) 2004-08-31
US7360620B2 (en) 2008-04-22
CN1496879A (zh) 2004-05-19
TW200413193A (en) 200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9214C (zh)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发动机装载结构
CN1259202C (zh)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排气管结构
CN1298581C (zh) 轻便摩托车的外装结构
CN1651756A (zh) 用于鞍骑型四轮车辆的燃料喷射系统
CN1497162A (zh) 低层车的空气清洁器和进气结构
CN1496917A (zh)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1313717C (zh) 车辆用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CN1676407A (zh) 用于越野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CN1669870A (zh) 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CN1590728A (zh) 摩托车的排气控制系统
CN1171744C (zh) 车辆用开闭式盖构造
CN1247818A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叉安装结构
CN1093809C (zh) 小型摩托车
CN1192934C (zh) 车辆用后轮支承装置
CN1073035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
CN1073036C (zh) 摩托车车体侧部处理结构
CN1229572C (zh) 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CN1532077A (zh) 车轮构造和车轮组装方法
CN1074503C (zh) 发动机的泵配置结构
CN1113771C (zh) 动力装置的冷却装置
CN1251917C (zh)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CN1091706C (zh) 摩托车的座位装置
CN1079758C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111484C (zh) 摩托车的转向装置
CN1757535A (zh) 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