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6948A - 磁记录/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记录/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6948A
CN1236948A CN99106014A CN99106014A CN1236948A CN 1236948 A CN1236948 A CN 1236948A CN 99106014 A CN99106014 A CN 99106014A CN 99106014 A CN99106014 A CN 99106014A CN 1236948 A CN1236948 A CN 1236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ail
arm
disc
sub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6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88C (zh
Inventor
平林晃一郎
小西章雄
寺尾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6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6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4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 transfer mean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 G11B15/665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 G11B15/6653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to pull the record carrier against drum
    • G11B15/665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to pull the record carrier against drum using two-sided extraction, i.e. "M-type"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Tape Cassette Chan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信息记录于磁带和从磁带上重放信息的磁记录/重放装置,包括:第一盘架,磁带盒被插入其中;和第二盘架,其上安装旋转磁头柱体,并导引第一盘架朝向和离开磁头柱体移动。第一盘架包括盘架驱动盘,用于调整第一盘架相对于第二盘架的位置。第二盘架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盘架的盘架驱动臂,其具有相互配合的凸轮表面和突出部分。盘架驱动盘这样设置:通过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其位置可以调整。

Description

磁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记录/重放装置,更具体地讲是涉及带有一种用于使子盘架相对于主盘架移动的机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
常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一个例子公开于日本专利公报No.2627465中。下面将参照图36-38描述一种常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300。
图36是一个滑动盘架301的平面图。一个具有沟槽356的弹簧钩341安装在此滑动盘架301上。
图37是一个主盘架351的平面图。一个滑动盘架驱动臂359通过一个摆动轴361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351上。一个凸轮销轴363从滑动盘架驱动臂359上延伸,并且与一个主凸轮353的一个滑动盘架驱动沟槽357配合。
参照图38,弹簧钩341具有两个孔341A和341B,用于将弹簧钩341紧固至滑动盘架301。孔341A和341B在滑动盘架301的滑动方向(箭头B3所指方向)上是细长的。采用这些细长孔341A和341B,弹簧钩341的位置可以在B3方向上进行调整,以便在负载状态中,滑动盘架301的位置和滑动盘架驱动臂359的一个滑动盘架驱动销轴365的位置相互对应。在调整之后,弹簧钩341通过螺丝或类似元件紧固至滑动盘架301。对于具有滑动盘架的常规磁记录/重放装置而言,这种结构是标准的。
如上所述的滑动盘架301的驱动机构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上述机构中,在负载操作结束时滑动盘架301的位置是通过在B3方向上移动滑动盘架301进行调整的,如上所述。通过在B3方向上细长的孔,弹簧钩341被紧固至滑动盘架301。因此,在装载/卸载操作过程中,如果在阻碍装载/卸载操作的方向上对弹簧钩341施加一个异常的负载,弹簧钩341可能在与紧固力相反的B3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滑动盘架301相对于主盘架351的位置的改变。这种异常负载的施加是很可能发生的,因为滑动盘架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与用户直接接触的暴露部分。
另外,用于驱动磁带盒中的磁带卷盘的盘座设置在B3方向上离开弹簧钩341的一个位置处。因此,试图固定弹簧钩341的移动空间将妨碍实现小尺寸的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磁记录/重放装置,该装置带有一个小尺寸的机构,此机构能够实现高的可靠性。
通过从磁带盒中拉出磁带并且允许磁带围绕具有旋转磁头的旋转磁头柱体传输预定的弧度,本发明的磁记录/重放装置将信息记录于磁带上和从磁带上重放信息。该装置包括:第一盘架,磁带盒被插入此第一盘架中;和第二盘架,其上安装旋转磁头柱体,并且导引第一盘架朝向和离开旋转磁头柱体移动,其中,第一盘架包括在其上安装的一个盘架驱动盘,用于调整第一盘架相对于第二盘架的位置,第二盘架包括在其上安装的一个盘架驱动臂,用于驱动第一盘架,盘架驱动盘具有一个凸轮表面,此表面具有一个不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部分,盘架驱动臂具有一个突出部分,此突出部分与凸轮表面配合,并且盘架驱动盘是这样设置的:通过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其位置可以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磁记录/重放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其中磁带盒由用户插入第一盘架中;和第二状态,其中建立了能够实现磁带的记录/重放的磁带运动路径,并且盘架驱动盘包括:第一盘架驱动盘,它通过在第一状态中移动而进行调整;和第二盘架驱动盘,它通过在第二状态中移动而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盘架驱动盘上形成一个导引部分,用于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导引盘架驱动盘,并且此导引部分形成在盘架驱动盘的一个表面上,此表面垂直于第一盘架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盘架驱动盘上形成第一导引部分,用于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导引第一盘架驱动盘,此第一导引部分形成在第一盘架驱动盘的一个表面上,此表面垂直于第一盘架的表面,在第二盘架驱动盘上形成第二导引部分,用于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导引第二盘架驱动盘,此第二导引部分形成在第二盘架驱动盘的一个表面上,此表面垂直于第一盘架的表面。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小尺寸的机构,其中,即使在第一盘架相对于第二盘架移动的过程中,在阻碍这种移动的方向上施加一个异常的负载,第一盘架相对于第二盘架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偏移。另外,由于盘架驱动盘的移动是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进行调整的,盘架驱动盘不影响用于驱动磁带盒中的带盘的盘座,从而允许实现小尺寸的机构。
因此,这里描述的本发明使得获得以下的优点是可能的:提供一种磁记录/重放装置,该装置带有一个小尺寸的机构,此机构能够实现高的可靠性。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通过阅读和理解参照附图所做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个和其它优点将变得清楚明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它描绘出磁带盒可以被放入/取出的状态(无载模式);
图2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张力臂及其附近的元件的平面图;
图3是处于无载模式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子盘架和其上设置的元件被去除;
图4是处于无载模式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张力板及其附近的元件的平面图;
图5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驱动机构的示意图,此机构用于驱动主盘架上设置的S舟状部件和T舟状部件;
图6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子盘架驱动臂的示意图;
图7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压紧臂及其附近的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压紧臂的示意图;
图9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施压臂的示意图;
图10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扭力螺旋弹簧的示意图;
图11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MIC-SW的剖视图;
图12是在图1中箭头B所指方向观视得到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它示出了张力支柱和T4支柱已突出的状态(负载1模式);
图14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它示出了子盘架已移动了其整个行程的一半的状态(负载2模式);
图15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它示出了该装置准备好磁带的记录/重放和快进的状态(播放模式);
图16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它示出了磁带运动停止的状态(停止模式);
图17是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它示出了该装置准备好磁带的反向重放和倒带的状态(反向模式);
图18是处于负载1模式中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子盘架和其上设有的元件被去除;
图19是处于负载2模式中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子盘架和其上设有的元件被去除;
图20是处于负载1模式中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张力板及其附近的元件的平面图;
图21是处于负载2模式中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张力板及其附近的元件的平面图;
图22是处于播放模式中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张力板及其附近的元件的平面图;
图23是处于停止和反向模式中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张力板及其附近的元件的平面图;
图24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无载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25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负载1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26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负载2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27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一个处于播放模式之前并接近负载2模式的模式(预播放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28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播放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29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停止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0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反向模式中舟状驱动臂和子盘架驱动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1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无载模式中压紧臂和T4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2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负载1模式中压紧臂和T4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3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负载2模式中压紧臂和T4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4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播放和反向模式中压紧臂和T4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5是一个平面图,它示出了在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在停止模式中压紧臂和T4臂被驱动的状态;
图36是一种常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滑动盘架的平面图;
图37是常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主盘架的平面图;
图38是用于描绘常规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主盘架和滑动盘架的操作的平面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磁记录/重放装置100的平面图,该装置处于盒式磁带可以放入/取出的无载(卸载)(UNLOADED)模式。在图1中,为简单起见,一些部件被省略。
磁带2卷绕在两个带盘(未示出)上,带盘放置在磁带盒1内。在图1中,为了容易观视,仅仅(由单点线)示出了磁带盒1的轮廓,并且仅仅(由单点线)示出了磁带2在磁带盒1之外延伸的部分。磁带盒1被放置在一个子盘架3上。一个S盘座4和一个T盘座5可旋转地安装在子盘架3上并且与磁带盒1内的两个带盘(未示出)配合。
一个惰轮6可摆动地安装至一个中心齿轮轴9,齿轮轴9从一个主盘架8上延伸出来。一个中心齿轮10可旋转地安装至中心齿轮轴9。一个中间齿轮(idler gear)7安装在惰轮6的轴上,它由中心齿轮10驱动而旋转,并且与S盘座4和T盘座5的外齿轮配合,使S盘座4和T盘座5旋转。一个存储器阅读开关(MIC-SW)11安装在子盘架3上,用于从磁带盒1中的一个存储器阅读数据。
一个张力臂12通过一个张力臂轴13可摆动地安装在子盘架3上。图2详细地示出了该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张力臂12附近的部分。参照图1和2,一个张力支柱14设置在张力臂12的一端上。一个张力臂调整销15设置在张力臂12的另一端16上,它与一个张力板18(在图1中省略,参见图3和4)配合,张力板18借助于穿过子盘架3形成的一个孔17被安装在主盘架8上,以调整张力臂12的运动。
一个张力带19在其一端124处可摆动地安装至张力臂12的轴20并在其另一端125处安装至一个张力带调整臂21的轴22。张力带调整臂21通过一个轴23可摆动地安装在子盘架3上,并且由一个扭力螺旋弹簧24反时针施压。扭力螺旋弹簧24被钩在子盘架3上设置的一个弹簧钩部分115上。在被调整合适之后,一个张力臂止挡板116通过一个螺丝(未示出)固定至子盘架3上的一个位置117处,以便张力带调整臂21的运动通过其抵靠张力臂止挡板116而受到限制。
通过子盘架3的孔17,设置在张力带调整臂21上的一个销轴25与张力板18配合,用以限制张力带调整臂21的运动。张力带19围绕S盘座4的一个圆柱形部分26穿过。张力臂12由一个张力弹簧27反时针施压。张力弹簧27的一端被钩在子盘架3的一个弹簧钩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为简化起见,在各图中仅仅采用虚线示出了所有张力弹簧的轮廓。张力带19设有突出部分118和119,而张力臂12设有一个带调整突出部分120。张力带19的运动是通过突出部分118和119抵靠带调整突出部分120来调整的,以防止张力带19松弛并且由此防止其偏离S盘座4。
参照图1,一个T4臂28通过一个轴29可摆动地安装在子盘架3上。一个T4支柱30设置在T4臂28的一端上,一个T4调整销31设置在其另一端上。T4臂28由一个弹簧(未示出)反时针施压。
凸轮盘32和33可以分别围绕销轴34和35左右摆动,并且在位置调整合适之后通过螺丝(未示出)固定至子盘架3。
穿过子盘架3形成的四个细长孔36与从主盘架8上延伸出的四个轴37配合。子盘架3可以沿细长孔36前后移动。
一个柱体38安装在主盘架8上,它带有一个旋转磁头,并且在磁带2环绕通过柱体38时执行信号的记录/重放。
一个S舟状部件(S boat)39和一个T舟状部件40分别带有销轴41A和41B以及41C和41D,它们与一个轨道42的一个细长孔43配合,以便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沿细长孔43移动。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还分别带有S1支柱45和S2支柱44以及T1支柱46和T2支柱47,以便在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移动时,磁带2可以与柱体38接触。一个轨道48和S3支柱49设置在主盘架8上。一个T3支柱51设置在一个主导轴座52中,后者用于固定一个主导轴50。主导轴50由一个主导电机50A驱动。
一个压紧臂53通过一个轴54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一个压紧轮55可旋转地设置在压紧臂53的一端上。一个施压臂56也可摆动地安装至压紧臂53的轴54。施压臂56和压紧臂53由一个扭力螺旋弹簧57施压和保持在一起。一个扭力弹簧58在压紧臂53和子盘架3之间延伸,反时针施压于压紧臂53。压紧臂53的一个突出部分59抵靠子盘架3的一个壁60,以便当子盘架3移动时驱动压紧臂53。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实施例处于无载模式的平面图,其中为了描绘主盘架8的结构,子盘架3与其上设置的元件一起被去除。
图4详细地示出了处于无载模式中的张力板及其附近的元件。
参照图3和4,穿过张力板18形成的两个细长孔61与从主盘架8上延伸出的两个导柱62配合,以便张力板18由导柱62导引而前后移动。
在张力板18上形成的一个凸轮沟槽63与参照图1描述的张力臂调整销15配合。一个张力板驱动臂64通过一个轴65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一个凸轮66通过一个轴67可旋转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凸轮66带有一个凸轮沟槽68,它与从张力板驱动臂64上延伸出的一个凸轮从动销69配合。从张力板驱动臂64上延伸出的一个销轴70与在张力板18上形成的一个凸轮沟槽71配合。参照图1描述的从张力带调整臂21上延伸出的销轴25抵靠张力板18的一个凸轮72。
参照图1、3和4,张力板驱动臂64通过凸轮从动销69与凸轮66的凸轮沟槽68的配合而被驱动,随后张力板18通过凸轮沟槽71与张力板驱动臂64的销轴70的配合而被驱动。
张力臂12被驱动,并且其移动通过张力臂调整销15与张力板18的凸轮沟槽63的配合而被调整。张力带调整臂21被驱动,并且其移动通过销轴25与张力板18的凸轮72的配合而被调整。
图5示出了用于驱动安装在主盘架8上的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的机构。参照图3和5,一个舟状驱动臂73通过一个轴74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从凸轮66上延伸出的一个驱动销轴75抵靠设置在舟状驱动臂73中的内凸轮76,以便当凸轮66摆动时舟状驱动臂73被驱动。
舟状驱动臂73的一个齿轮部分77与一个小齿轮部分80配合,小齿轮部分80是与一个S负载齿轮79整体地形成的,它通过一个轴78可旋转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
一个S负载臂81被设置用以与S负载齿轮79同轴摆动。一个S负载连杆82分别通过一个轴83和销轴41A与S负载臂81和S舟状部件39可摆动地配合。
一个T负载齿轮84通过一个轴85可旋转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并且与S负载齿轮79配合。一个T负载臂86被设置用以与T负载齿轮84同轴摆动。一个T负载连杆87分别通过一个轴88和销轴41C与T负载臂86和T舟状部件40可摆动地配合。
S负载臂81和S负载齿轮79通常借助于一个扭力螺旋弹簧(未示出)联在一起,并围绕轴78摆动。当S负载齿轮79顺时针旋转时,S负载齿轮79被此扭力螺旋弹簧(未示出)反时针施压。同样,T负载臂86和T负载齿轮84通常借助于一个扭力螺旋弹簧(未示出)联在一起,并围绕轴85摆动。当T负载齿轮84反时针旋转而T负载臂86静止时,T负载齿轮84被此扭力螺旋弹簧(未示出)顺时针施压。
当舟状驱动臂73摆动时,S负载齿轮79和T负载齿轮84被驱动,通过S负载连杆82和T负载连杆87的移动,使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沿轨道42移动。
图6详细地示出了一个子盘架驱动臂89。参照图1、3和6,此子盘架驱动臂89通过一个轴90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从凸轮66上延伸出的驱动销轴75抵靠在子盘架驱动臂89中设置的一个内凸轮91,以便在凸轮66摆动时,子盘架驱动臂89被驱动,就象舟状驱动臂73被驱动的情况那样。
一个导引销轴92从子盘架驱动臂89上延伸出来,并且通过子盘架3中的一个孔108抵靠凸轮盘32和33(参见图1)。因此,子盘架驱动臂89由凸轮66驱动,并且随后子盘架3由子盘架驱动臂89通过凸轮盘32和33驱动。通过在左右方向上调整凸轮盘32和33的位置,子盘架3相对于主盘架8的位置可以得到调整。
参照图3,一个同步(定时)皮带93将主导轴50的旋转传送给一个两级齿轮94,两级齿轮94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两级齿轮94与中心齿轮10配合。由此,通过同步皮带93、两级齿轮94、中心齿轮10和惰轮7,主导轴50的旋转被传送给S盘座4和T盘座5。
图7示出了压紧臂53及其附近的元件的结构;图8示出了压紧臂53本身的结构;图9示出了施压臂56;图10示出了扭力螺旋弹簧57。在图7和8中,仅仅通过虚线示出了压紧轮55的轮廓。如图7中所示,压紧臂53和施压臂56通常借助于扭力螺旋弹簧57一体地绕轴54摆动(参见图1)。当压紧轮55抵靠主导轴50时,压紧臂53和施压臂56停止摆动。在这种状态下,当施压臂56进一步顺时针摆动时,压紧轮55通过扭力螺旋弹簧57的推斥力而紧压主导轴50。一个辊轮152可旋转地安装至施压臂56。
参照图3,一个压紧凸轮95通过一个轴96可旋转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一个压紧驱动臂97可摆动地安装在主盘架8上。从压紧驱动臂97上延伸出的一个凸轮销轴99与压紧凸轮95上设置的一个凸轮沟槽100配合,以便压紧驱动臂97由压紧凸轮95驱动。
参照图1和3,T4臂28的T4调整销31通过一个孔101(参见图1)抵靠压紧驱动臂97的一个突出部分102,孔101是穿过子盘架3形成的。因此,T4臂28通过压紧驱动臂97的摆动而被驱动。
图11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MIC-SW 11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11,MIC-SW 11采用一个螺丝(未示出)固定至子盘架3。一个子盘架加强板103采用一个螺丝(未示出)固定至子盘架3。子盘架加强板103的一个U形的端部104与MIC-SW 11的一端105配合,以加强MIC-SW 11。MIC-SW 11设有一个接触部分106,它与位于磁带盒1中的一个存储器107接触,用于实现信号的输出/输入。当接触部分106被磁带盒1推压时,MIC-SW 11接收一个作用力。由于MIC-SW 11的基体通常是由塑料制成的,因此容易产生蠕变。然而,根据本发明,MIC-SW 11可以通过子盘架加强板103而得到加强,这允许MIC-SW 11的基体做薄并且由此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做小。
图12是在图1中箭头B所指方向观视得到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12,舟状驱动臂73和子盘架驱动臂89由驱动销轴75驱动,此驱动销轴75是从安装在主盘架8上的凸轮66延伸出来的。细长孔109和110是穿过凸轮盘32和33形成的,并且使得凸轮盘32和33能够相对于子盘架3在左右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就位。在通过相对于子盘架3在左右方向上导引凸轮盘而对凸轮盘32和33进行位置调整之后,螺丝111和112(在图1中未示出)分别将凸轮盘32和33固定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113和114处。
图13-17是这个实施例的磁记录/重放装置的平面图,用于按顺序描绘在如图1中所示的磁带盒可以被放入/取出(无载模式)的状态之后直到磁带记录/重放模式为止的该装置的相应状态。图13-17中所示的元件的全部参考数字均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元件的参考数字。
图13示出了负载1(LOADING 1)模式,其中张力支柱14和T4支柱30已从磁带盒1中突出。图14示出了负载2(LOADING 2)模式,其中子盘架3已移动了其整个行程的一半。图15示出了播放(PLAY)模式,其中子盘架3的移动已经完成,并且磁带装载即磁带2绕柱体38的传输已经完成,从而允许磁带从S盘座4前进至T盘座5,以实现磁带的记录/重放、快进等。
图16示出了停止(STOP)模式,其中磁带的运动停止。图17示出了反向(REV)模式,其中磁带在与播放模式相反的方向上运动,以实现磁带的反向重放、倒带等。
图18和19是与图3相似的示意图,即根据本发明的磁记录/重放装置100的平面图,其中为了描绘主盘架8的结构,子盘架3和其上设有的元件一起被去除。图18和19中所示的全部元件参考数字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元件参考数字。图3、18和19分别示出了无载模式、负载1模式和负载2模式。
图20-23是与图4相似的示意图,即用于详细地描绘张力板18及其附近的元件的示意图。图20-23中所示的全部元件参考数字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元件参考数字。图4示出了无载模式,图20示出了负载1模式,图21示出了负载2模式,图22示出了播放模式,图23示出了停止模式和反向模式。张力板18的位置在停止模式和反向模式中是相同的。
图24-30是用于描绘舟状驱动臂73和子盘架驱动臂89由凸轮66上延伸出的驱动销轴75驱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无载模式,图25示出了负载1模式,图26示出了负载2模式,图27示出了预播放(PRE-PLAY)模式,这个模式是稍微处于模式从负载2模式转换到播放模式之前的一个模式,图28示出了播放模式,图29示出了停止模式,图30示出了反向模式。
图31-35是用于描绘主盘架8上的压紧臂53和子盘架3上的T4臂28由压紧驱动臂97驱动的状态的示意图。在这些图中未示出T4臂28,仅示出了T4臂28的T4臂调整销31。
图31示出了无载模式,图32示出了负载1模式,图33示出了负载2模式,图34示出了播放模式和反向模式,图35示出了停止模式。在播放模式和反向模式中,压紧驱动臂97、压紧臂53和T4臂28的移动是相同的。
下面将按照从无载模式开始直到反向模式的顺序,描述该磁记录/重放装置对应于各状态的操作过程。
现在参照图1、3、4、24和31描述无载模式。
参照图1,磁带2尚未被从磁带盒1中拉出。参照图1、3和24,子盘架3位于相对于主盘架8的最大延伸位置处。凸轮66的驱动销轴75分别与子盘架驱动臂89和舟状驱动臂73的内凸轮91和76的第一弧形部分121和122接触。子盘架驱动臂89和舟状驱动臂73均处于顺时针摆动到最大程度的状态。
通过舟状驱动臂73的齿轮部分77的作用,S负载齿轮79处于反时针旋转到最大程度的状态。正如可以从图5所示的结构中所能理解的,S负载齿轮79的这个状态使S舟状部件39处于轨道42的细长孔43中的最前方位置。同样,T负载齿轮84处于顺时针旋转到最大程度的状态。正如可以从图5所示的结构中所能理解的,T负载齿轮84的这个状态使T舟状部件40处于轨道42的细长孔43中的最前方位置。
参照图1、3和4,通过张力板驱动臂64的作用,张力板18被推至最前方位置。通过张力臂调整销15和张力板18的凸轮沟槽63的配合,张力臂12则被推至顺时针摆动到最大程度的位置。
张力带调整臂21的销轴25位于张力板18的凸轮72的底部凹入部分123处,同时,张力带调整臂21的位置由张力臂止挡板116决定(参见图2)。更具体地讲,张力带调整臂21由扭力螺旋弹簧24反时针施压,从而抵靠张力臂止挡板116。
在以上的状态中,由于其端部124靠近S盘座4,张力带19松弛。但是,因为受张力带调整臂21的作用,张力带19的另一端125向离开S盘座4的方向移动,因此这种松弛减轻了。
因为张力带19的突出部分118受到张力臂12的带调整突出部分120的推压,张力带19的松弛也被减轻了。因此,张力带19得以避免因其松弛而导致偏离S盘座4。
参照图1、3和31,压紧臂53受到张力弹簧58的作用,达到反时针摆动到最大程度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中,压紧臂53不与压紧驱动臂97接触。T4臂28位于反时针摆动到最大程度的位置。
下面将参照图13、18、20、25和32描述负载1模式。
参照图13,磁带2已经由张力支柱14和T4支柱30拉出一定程度。磁带2还绕过S舟状部件39上方的S1支柱45并且部分地绕过柱体38。
参照图13、18和25,从凸轮66延伸出的驱动销轴75仍然与子盘架驱动臂89的第一弧形部分121接触,因此子盘架3尚未被驱动,而是保持与无载模式中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驱动销轴75已经沿舟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的第一弧形部分122移动至其凹入部分126。通过驱动销轴75和凹入部分126的配合,舟状驱动臂73开始反时针旋转。这允许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沿轨道42移动,移动方向为磁带2通过S负载齿轮79和T负载齿轮84的运动而被拉出的方向。
参照图13、18和20,通过张力板驱动臂64的作用,张力板18向后移动(朝向柱体38)。由于这种移动,张力臂调整销15在张力板18的导引沟槽63中移动,从而允许张力臂12反时针旋转而拉出磁带2。
由于张力板18的移动,通过销轴25和张力板18的凸轮72的一个突出部分128的配合,张力带调整臂21顺时针摆动。这使得张力带19相对于S盘座4的圆柱形部分26松弛,使S盘座4可以旋转。
参照图13、18和32,由于子盘架3尚未移动,压紧臂53保持与无载状态中相同的位置。
通过T4调整销31和压紧驱动臂97的突出部分102的靠紧,T4臂28允许磁带2被顺时针拉出。
下面将参照图14、19、21、26和33描述负载2模式。
参照图14,磁带盒1朝向柱体38移动,并且磁带2通过S2支柱44、S1支柱45、T1支柱47和T2支柱46而围绕柱体38传输。同时,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已经完成了朝向相应的预定位置的移动,张力支柱14和T4支柱30仍然处于移动状态。因此,用于磁带2的记录/重放的预定磁带运动路径尚未完成。
参照图14、19和26,凸轮66的驱动销轴75已经沿子盘架驱动臂89的内凸轮91的第一弧形部分121移动至其凹入部分127。通过驱动销轴75和凹入部分127的配合,子盘架驱动臂89反时针旋转。因此,通过导引销轴92,子盘架3开始朝向柱体38移动。
驱动销轴75已经脱离与舟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的凹入部分126的配合,而与其第二弧形部分129接触。当驱动销轴75位于凹入部分126中时,舟状驱动臂73旋转。相反,当驱动销轴75与第一和第二弧形部分122和129接触时,舟状驱动臂73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处。
舟状驱动臂73处于反时针旋转到最大程度的位置。通过舟状驱动臂73的齿轮部分77、S负载齿轮79和T负载齿轮84之间的配合,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已经完成了其朝向主盘架8上的预定位置的移动。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的V形部分143和144分别与主盘架8上设置的舟状部件止挡件141和142配合,以将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定位。
在S舟状部件39移动过程中,S负载齿轮79和S负载臂81一体地旋转。同样,在T舟状部件40移动过程中,T负载齿轮84和T负载臂86一体地旋转。S负载连杆82和S负载臂81是如此构成的:在稍微处于模式从负载1模式转换到负载2模式之前的时候,S舟状部件39到达一个预定位置。同样,T负载连杆87和T负载臂86是如此构成的:在稍微处于模式从负载1模式转换到负载2模式之前的时候,T舟状部件40到达一个预定位置。在直到负载2模式开始为止的剩余时间中,舟状驱动臂73使S负载齿轮79顺时针旋转并使T负载齿轮84反时针旋转。结果,由于S负载齿轮79已经相对于S负载臂81稍微旋转,设置在S负载齿轮79和S负载臂81之间的一个扭力螺旋弹簧(未示出)产生扭曲。通过扭曲的扭力螺旋弹簧的推斥力,S舟状部件39抵压舟状部件止挡件141并被固定在此处。同样,由于T负载齿轮84已经相对于T负载臂86稍微旋转,设置在T负载齿轮84和T负载臂86之间的一个扭力螺旋弹簧(未示出)产生扭曲。通过扭曲的扭力螺旋弹簧的推斥力,T舟状部件40抵压舟状部件止挡件142并被固定在此处。
参照图14、19和24,在直到模式即将转换到播放模式为止的磁带装载过程中,通过张力板18,张力臂12和张力带调整臂21相对于子盘架3的位置与负载1模式中相比保持不变。更具体地讲,张力臂12位于一个相对于子盘架3固定的位置处,并且通过张力带调整臂21的顺时针摆动,张力带19相对于S盘座4的圆柱形部分26保持松弛,从而允许S盘座4旋转。
参照图14、19和33,压紧臂53的突出部分59抵靠子盘架3的壁60,使压紧臂53随着子盘架3移动而顺时针旋转。
当子盘架3移动时,从T4臂28上延伸出的T4调整销31移动,它从压紧驱动臂97的突出部分102移动至主盘架8上设置的一个T4导引件145上。
T4导引件145还用于在子盘架3移动过程中,保持T4臂28与子盘架3的相对位置与负载1模式中相同。
参照图27,现在描述稍微处于播放模式之前的一个模式,即预播放模式。
凸轮66的驱动销轴75已经脱离与子盘架驱动臂89的内凸轮91的凹入部分127的配合,并且与其第二弧形部分130接触。
子盘架驱动臂89处于反时针摆动到最大程度的位置。因此,通过与子盘架驱动臂89的导引销轴92的配合,子盘架3已经完成了其朝向预定位置的移动。舟状驱动臂73处于与负载2模式中相同的位置,因为驱动销轴75与舟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的第二弧形部分129接触。
下面将参照图15、22、28和34描述播放模式。
参照图15,磁带2从磁带盒1中的拉出已经完成,从而完成了用于记录/重放的磁带运动路径。
现在将参照图15描述完整的磁带运动路径。
在根据磁带记录图形的标准以预定的接触角和倾角绕过柱体38之前,从设置在磁带盒1左侧的一个供带盘(未示出)上拉出的磁带2,依次围绕张力支柱14、安装在主盘架8上的S3支柱49、S2支柱44和S1支柱45传输。此后,磁带2围绕T1支柱46、T2支柱47和T3支柱51传输,以恢复与其从磁带盒1中被拉出时的原始状态没有扭转或高度差异的状态。随后,在被卷绕在设置于磁带盒1右侧的一个卷带盘(未示出)上之前,磁带2围绕主导轴50和T4支柱30传输,主导轴50垂直于磁带传输方向。
张力支柱14、S3支柱49、S2支柱44、T2支柱47和T4支柱30垂直于磁带传输方向,而S1支柱45、T1支柱46和T3支柱51相对于磁带传输方向倾斜。
参照图28,凸轮66的驱动销轴75与子盘架驱动臂89的第二弧形部分130接触。子盘架驱动臂89的位置与图27所示的预播放模式中是相同的,并且子盘架3的移动已经完成。
驱动销轴75还与舟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的第三弧形部分146接触。
参照图5,第三弧形部分146(范围D)具有稍大于第二弧形部分129(范围C)的半径。一个部分147(范围E)是介于第二和第三弧形部分129和146之间的交接部分。
参照图28,舟状驱动臂73从图27所示的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稍微顺时针旋转,从而允许舟状驱动臂73的一个突出部分149抵靠子盘架驱动臂89的一个舟状驱动臂止挡件148。在播放模式中舟状驱动臂73从其在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的这种稍许返回,明显小于S负载齿轮79和S负载臂81之间的旋转相位差以及T负载齿轮84和T负载臂86之间的旋转相位差。因此,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保持抵压舟状部件止挡件141和142。
因此,在播放模式中以及其后,抵抗S舟状部件39和T舟状部件40的推压的反作用力不是由驱动销轴75维持的,而是由子盘架驱动臂89的舟状驱动臂止挡件148维持的。相应地,在播放模式中以及其后,舟状驱动臂73的位置不是由驱动销轴75决定的,而是由舟状驱动臂止挡件148决定的。
参照图15和22,张力臂调整销15位于张力板18的凸轮沟槽63的一个顶部未调整部分150处。在这种状态中,张力板18不与张力臂调整销15接触。
张力带调整臂21的销轴25位于张力板18的凸轮72的一个顶部凹入部分151处。正如在无载模式中那样,当张力带调整臂21抵靠张力臂止挡板116时,张力带调整臂21在子盘架3上的位置是确定的。
当张力带19通过张力弹簧27的张力无松弛地围绕S盘座4的圆柱形部分26延伸时,张力臂12的位置是确定的。在张力带19和S盘座4的圆柱形部分26之间产生一个摩擦力,并且这个摩擦力受到磁带围绕张力支柱14的带有张力的传输的反馈作用,由此磁带张力得以保持稳定。
因此,通过将张力臂止挡板116移动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且用一个螺丝(未示出)将其固定在这个位置,在播放模式中张力支柱14的位置可以得到调整。
参照图34,在播放模式中,压紧驱动臂97已经由压紧凸轮95驱使而顺时针摆动。压紧驱动臂97的一个压紧凸轮部分251推压辊轮152,辊轮152通过一个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施压臂56上。这导致压紧轮55借助于扭力螺旋弹簧57的力,通过磁带2抵压主导轴50,从而允许磁带2随主导轴50的旋转而运动。T4臂28的位置由T4导引件145保持不变。
下面将参照图16、23、29和35描述停止模式。
参照图29,子盘架驱动臂89和舟状驱动臂73的位置与在图28所示的播放模式中是相同的。只有凸轮66的驱动销轴75的位置与播放模式中不同。
参照图16和23,通过张力板驱动臂64,张力板18从其在图22所示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稍微向前移动。
张力臂12和张力带调整臂21相对于子盘架3的位置与负载1模式和负载2模式中是相同的。
参照图16和35,压紧驱动臂97已经反时针摆动,并且不与施压臂56的辊轮152接触。压紧臂53被扭力弹簧58反时针施压,从而抵靠子盘架3的壁60。在这种状态中,压紧轮55离开主导轴50。
现在将参照图17、23、30和34描述反向模式。
参照图30,子盘架驱动臂89和舟状驱动臂73的位置与在图28所示的播放模式中和在图29所示的停止模式中是相同的。只有凸轮66的驱动销轴75的位置与播放模式中和停止模式中不同。
张力板18未移离停止模式中的位置。张力臂12和张力带调整臂21的位置与图16所示的停止模式中相同。
压紧驱动臂97从图35所示的停止模式中的位置再次顺时针旋转,到达图34所示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以便压紧臂53恢复播放模式中的状态。在播放、停止和反向模式中,T4臂28的状态保持不变。
下面将描述采用凸轮盘32和33对子盘架3的位置进行的调整。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在无载模式中的位置调整。在无载模式中,子盘架3相对于主盘架8的位置是通过一种配合高精度地确定的,这种配合是从主盘架8的左前角延伸出的一个轴202(它是四个轴37中的左下方的一个)和在子盘架3的左前角中形成的细长孔36的一个后端表面203之间的配合。在这种状态中,子盘架3由从子盘架驱动臂89上延伸出的导引销轴92驱动(图3)。因此,在轴202抵靠细长孔36的后端表面203的情况下,凸轮盘32可以通过左右移动进行位置调整,以便导引销轴92抵靠凸轮盘32的一个凸轮表面200。
下一步,将参照图15描述在播放模式中的位置调整。在播放模式中,子盘架3相对于主盘架8的位置是通过一种配合高精度地确定的,这种配合是轴202和在子盘架3的左前角中形成的细长孔36的一个前端表面204之间的配合。在这种状态中,子盘架3由从子盘架驱动臂89上延伸出的导引销轴92驱动(图3)。因此,在轴202抵靠细长孔36的前端表面204的情况下,凸轮盘33可以通过左右移动进行位置调整,以便导引销轴92抵靠凸轮盘33的一个凸轮表面201。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通过提供其位置可以通过左右移动进行调整的凸轮盘32和33,便得到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机构,其中,即使在子盘架3相对于主盘架8移动的过程中,在阻碍这种移动的方向上施加一个异常的负载,子盘架3相对于主盘架8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回位(replacement)。另外,由于凸轮盘32和33是通过在垂直于子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而进行调整的,凸轮盘32和33不影响用于驱动磁带盒中的带盘的盘座,从而允许实现小尺寸的机构。
在此实施例中,导引销轴34和35设置在垂直于子盘架3的表面上,以便通过左右移动凸轮盘来调整凸轮盘32和33的位置,并且螺丝111和112设置在子盘架3上,以便将凸轮盘32和33固定至子盘架3。或者,相反,用于通过左右移动凸轮盘来调整凸轮盘32和33的位置的导引销轴34和35可以设置在子盘架3上,而用于将凸轮盘32和33固定至子盘架3的螺丝111和112可以设置在垂直于子盘架3的表面上。
在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做的以上说明中,子盘架3对应于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第一盘架,柱体38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旋转磁头柱体(磁头鼓),主盘架8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盘架。无载模式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状态,播放模式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模式。凸轮盘32和3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盘架驱动盘(或者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盘架驱动盘),凸轮表面200和20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凸轮表面。导引销轴9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一个突出部分,此突出部分与一个凸轮表面配合,而子盘架驱动臂89(图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盘架驱动臂。细长孔109和110(图1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导引沟槽。
因此,根据本发明,得到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机构,其中,各自具有一个凸轮表面的两个凸轮盘,可以通过在垂直于子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在调整之后被固定至子盘架。采用这种机构,即使在子盘架相对于主盘架移动的过程中,在阻碍这种移动的方向上施加一个异常的负载,子盘架相对于主盘架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偏移。另外,由于凸轮盘是在垂直于子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进行调整的,凸轮盘不影响用于驱动磁带盒中的带盘的盘座,从而允许实现小尺寸的机构。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盘架驱动盘设有一个细长孔(导引沟槽),而子盘架(第一盘架)设有一个导引销轴。或者,盘架驱动盘可以设有一个导引销轴,而子盘架(第一盘架)设有一个导引沟槽。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其它的变换方式将是清楚的和可以容易地实现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以上的说明,权利要求可以在宽的范围内进行解释。

Claims (4)

1.一种磁记录/重放装置,用于通过从磁带盒中拉出磁带并且允许磁带围绕一个具有旋转磁头的旋转磁头柱体传输预定的弧度,将信息记录于磁带上和从磁带上重放信息,该装置包括:
第一盘架,磁带盒被插入此第一盘架中;和
第二盘架,其上安装旋转磁头柱体,并且导引第一盘架朝向和离开旋转磁头柱体移动,
其中,第一盘架包括在其上安装的一个盘架驱动盘,用于调整第一盘架相对于第二盘架的位置,
第二盘架包括在其上安装在的一个盘架驱动臂,用于驱动第一盘架,
盘架驱动盘具有一个凸轮表面,此表面具有一个不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部分,
盘架驱动臂具有一个突出部分,此突出部分与凸轮表面配合,并且
盘架驱动盘是这样设置的:通过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其位置可以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记录/重放装置,其中,该磁记录/重放装置包括:
第一状态,其中磁带盒由用户插入第一盘架中;和
第二状态,其中建立了能够实现磁带的记录/重放的磁带运动路径,并且
盘架驱动盘包括:
第一盘架驱动盘,它通过在第一状态中移动而进行调整;和
第二盘架驱动盘,它通过在第二状态中移动而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记录/重放装置,其中,在盘架驱动盘上形成一个导引部分,用于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导引盘架驱动盘,并且
此导引部分形成在盘架驱动盘的一个表面上,此表面垂直于第一盘架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磁记录/重放装置,其中,在第一盘架驱动盘上形成第一导引部分,用于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导引第一盘架驱动盘,
此第一导引部分形成在第一盘架驱动盘的一个表面上,此表面垂直于第一盘架的表面,
在第二盘架驱动盘上形成第二导引部分,用于在垂直于第一盘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导引第二盘架驱动盘,
此第二导引部分形成在第二盘架驱动盘的一个表面上,此表面垂直于第一盘架的表面。
CN99106014A 1998-03-19 1999-03-19 磁记录/重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6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0167/1998 1998-03-19
JP7016798 1998-03-19
JP070167/98 1998-03-19
JP364524/98 1998-12-22
JP36452498A JP3500997B2 (ja) 1998-03-19 1998-12-22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364524/1998 1998-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6948A true CN1236948A (zh) 1999-12-01
CN1112688C CN1112688C (zh) 2003-06-25

Family

ID=26411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60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688C (zh) 1998-03-19 1999-03-19 磁记录/重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98592B1 (zh)
EP (1) EP0944063A1 (zh)
JP (1) JP3500997B2 (zh)
KR (1) KR100287941B1 (zh)
CN (1) CN11126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2779B2 (ja) * 1998-12-08 2003-08-0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再生器
JP3086700U (ja) * 2001-12-14 2002-06-2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004288236A (ja) * 2003-03-19 2004-10-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209831A (ja) * 2005-01-25 2006-08-10 Sony Corp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3527U (zh) 1978-07-27 1980-02-15
US4370682A (en) 1979-01-12 1983-01-2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Tape loading apparatus in a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S55114084A (en) 1979-02-23 1980-09-03 Hitachi Lt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S5718047A (en) 1980-07-09 1982-01-29 Hitachi Lt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US4591935A (en) 1981-07-31 1986-05-27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Idler drive mechanism with positional control
JPS5826751U (ja) 1981-08-13 1983-02-2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テ−プレコ−ダのつなぎ撮り機構
DE8222016U1 (de) 1982-08-04 1983-02-10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Einstellvorrichtung fuer fuehrungselemente und magnetbandkassete mit solcher einstellvorrichtung
JPS6018848A (ja) 1983-07-11 1985-01-3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磁気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S618756A (ja) 1984-06-20 1986-01-16 Sony Corp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S61195552A (ja) 1985-02-25 1986-08-29 Hitachi Ltd イオンビ−ム装置
JPS61203443A (ja) 1985-03-06 1986-09-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H0777053B2 (ja) 1985-03-07 1995-08-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装置
JPH0785320B2 (ja) 1986-04-03 1995-09-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プ引き出し装置
JPH079721B2 (ja) 1986-06-25 1995-02-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ピンチロ−ラ圧着装置
JPH07111801B2 (ja) 1987-02-10 1995-11-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再生装置
KR910010165B1 (ko) 1987-05-13 1991-12-17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자기기록 재생장치
US4951161A (en) 1987-08-28 1990-08-21 Clarion Co., Ltd. Device for preventing sticking of a magnetic tape to a rotating magnetic head drum
US4985789A (en) 1987-10-02 1991-01-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Sign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cassette
AU2506488A (en) 1987-11-16 1989-05-18 Ici Americas Inc. Transport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toxicant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and using the same
WO1989008309A1 (en) 1988-03-04 1989-09-08 Nippon Hoso Kyokai Tape drive mechanism
JPH087897B2 (ja) 1988-08-31 1996-01-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に於けるストップモード設定装置
JPH0752531B2 (ja) 1988-08-31 1995-06-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に於けるテープ弛み処理装置
JPH02154352A (ja) 1988-12-07 1990-06-13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H02201757A (ja) 1989-01-31 1990-08-09 Toshiba Corp カセットテープのたるみ防止装置
US5293550A (en) 1989-02-10 1994-03-08 Sony Corporation Cassette loading mechanism for a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EP0707312B1 (en) 1989-03-31 1999-06-02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stable tape-traveling i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961747B2 (ja) 1989-04-27 1999-10-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CA2015431C (en) 1989-04-29 1995-06-20 Yoshikazu Sasaki Magnetic tape back tension device for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tion system
JP2656618B2 (ja) 1989-06-14 1997-09-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H082820Y2 (ja) 1989-09-04 1996-01-29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テープレコーダ
KR940006037Y1 (ko) 1989-12-13 1994-09-01 주식회사 금성사 비디오 테이프 레코더의 테이프 텐션 조절장치
JP2548992B2 (ja) 1989-12-25 1996-10-3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記録再生装置
JPH03207046A (ja) 1990-01-08 1991-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磁気ヘッド装置
US5333770A (en) 1990-03-01 1994-08-02 Hitachi, Lt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ape traveling height and tape guide with tape edge detector therefor
US5327306A (en) 1990-03-30 1994-07-05 Sony Corporation Compact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having movable reels and reel spindles
US5307215A (en) 1990-04-13 1994-04-26 Hitachi,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ading tape in magnetic recorder
JPH0417151A (ja) 1990-05-10 1992-01-21 Sharp Corp テープガイドポール傾斜角度可変機構
US5222685A (en) 1990-07-18 1993-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having torque generator genera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torque and rotation detecting function
JP2631415B2 (ja) 1990-08-31 1997-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H04129054A (ja) 1990-09-19 1992-04-30 Hitachi Ltd テープ走行装置
US5461520A (en) 1990-10-15 1995-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having a tape loading mechanism and a dew condensation detecting facility
JP2664281B2 (ja) 1990-11-09 1997-10-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2627465B2 (ja) 1991-03-25 1997-07-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US5365386A (en) 1991-04-16 1994-1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ading post driving device
JPH04356755A (ja) 1991-06-03 1992-12-10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テ−プロ−ディング装置
JP3013508B2 (ja) 1991-06-19 2000-0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US5335877A (en) 1991-07-10 1994-08-09 Funai Electric Co., Ltd. Device for exchanging a tape drive mode
JPH0520748A (ja) 1991-07-10 1993-01-29 Sony Corp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回転ヘツドドラム装置
JPH0528600A (ja) 1991-07-18 1993-02-05 Sony Corp 回転ヘツドドラム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る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US5262909A (en) 1991-11-12 1993-11-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ape loading device for a magnetic tap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KR950009662B1 (ko) 1992-01-16 1995-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캠코더 데크 구동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5217254A (ja) 1992-01-31 1993-08-2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磁気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092325B2 (ja) 1992-05-13 2000-09-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ールサーボ装置
JPH05342834A (ja) 1992-06-15 1993-12-24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DE4319929A1 (de) 1992-06-17 1994-01-05 Gold Star Co Deckmechanismus für magnetische 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äte
DE4319863C2 (de) 1992-06-17 2001-03-29 Gold Star Co Bandlaufsystem für magnetische 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äte
JPH0636424A (ja) 1992-07-20 1994-02-10 Sony Corp リニヤスケートシャーシ移動機構
US5452160A (en) 1992-09-25 1995-09-19 Tokyo Pigeon Co., Ltd. Mode switching 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a tape player
JPH06131763A (ja) 1992-10-14 1994-05-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CA2108429A1 (en) 1992-10-19 1994-04-20 Gerald W. Tarpley, Jr. Cassette tape player having circuit for detecting reverse rotation of tape-up reel
US5546259A (en) 1992-11-25 1996-08-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ape transpor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ape guide with variable restricting force regions, each used depending upon the amount of tape tension
JPH06215455A (ja) * 1992-11-30 1994-08-05 Sony Corp 回転ヘッド方式テーププレーヤ
JPH06203431A (ja) 1992-12-28 1994-07-22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JPH06251457A (ja) 1993-02-26 1994-09-09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テープレコーダの走行装置
JP3552734B2 (ja) 1993-07-30 2004-08-11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のテープ巻き戻し装置
JP3117857B2 (ja) 1993-10-29 2000-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テンション制御装置
JP2980499B2 (ja) 1993-10-29 1999-1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KR970011522B1 (ko) 1993-12-22 1997-07-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감광제에 의한 광학 비선형 고분자 박막에서의 광표백 시간단축방법
JPH07282427A (ja) 1994-04-08 1995-10-27 Alps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ヘッド装置及び磁気テープ走行系
EP0678864A3 (en) * 1994-04-20 1999-08-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07296347A (ja) 1994-04-28 1995-11-10 Canon Inc シリンダ装置
CN1115681C (zh) 1994-09-15 2003-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磁录/放设备的走带机构
JPH0963159A (ja) 1994-11-25 1997-03-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3584073B2 (ja) * 1994-12-28 2004-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KR0162213B1 (ko) 1995-01-14 1998-12-15 김광호 테이프레코더의 로딩장치
JP3234849B2 (ja) 1995-03-08 2001-12-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テーププレーヤのモード切換装置
JPH08279209A (ja) 1995-04-07 1996-10-22 Sony Corp リール台ブレーキ装置
KR0176513B1 (ko) 1995-04-13 1999-04-15 김광호 자기 기록/재생장치
JP3531293B2 (ja) 1995-06-29 2004-05-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AU4009695A (en) 1995-10-23 1997-05-15 Lots Technology Dynamic tracking and focus for optical tape systems
JPH09180314A (ja) 1995-12-26 1997-07-1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テープ記録再生装置
US5655724A (en) 1996-01-16 1997-08-12 Ford Motor Company Autoreverse cassette tape mechanism with tape-eating prevention
KR970076641A (ko) 1996-05-31 1997-12-12 배순훈 테이프 레코더의 테이프 텐션 조정장치
JPH10275382A (ja) 1997-01-29 1998-10-13 Sony Corp 磁気テープ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78033A (ko) 1999-10-25
JPH11328788A (ja) 1999-11-30
US6198592B1 (en) 2001-03-06
CN1112688C (zh) 2003-06-25
JP3500997B2 (ja) 2004-02-23
EP0944063A1 (en) 1999-09-22
KR100287941B1 (ko) 200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6842C (zh) 光盘装置
CN1377038A (zh) 盘装置
CN1112688C (zh) 磁记录/重放装置
CN1400598A (zh) 磁头支承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磁盘驱动装置
CN1112689C (zh) 磁性录制/再现装置
CN1081273A (zh) 磁录放装置的走带机构
CN1112690C (zh) 磁记录/再现装置
CN1115679C (zh) 磁记录/再现装置
CN1146896C (zh) 磁录/放设备
CN1188850C (zh) 磁性录制/再现装置
CN1115682C (zh) 磁记录/再现装置
CN1231475A (zh) 磁记录/再现装置
CN1254822C (zh) 光盘装置
CN1106639C (zh) 具有用于动态跟踪的倾斜磁鼓的磁记录/重放装置
CN1125449C (zh) 磁性录制/再现装置
CN1054455C (zh) 盒式磁带装带机构
KR100574976B1 (ko) 트레이 이송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CN1110042C (zh) 磁性录制/再现装置
CN1746998A (zh) 光盘装置
CN1501380A (zh) 用于磁记录/重放设备的走带机构
CN1115683C (zh) 磁记录/再现装置
CN1571048A (zh)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192025A (zh)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685432A (zh) 信息记录媒体片盒
CN1095129C (zh) 用以在供带方向改变时防止和纠正发生带松弛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