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371B -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2371B
CN108602371B CN201780010395.5A CN201780010395A CN108602371B CN 108602371 B CN108602371 B CN 108602371B CN 201780010395 A CN201780010395 A CN 201780010395A CN 108602371 B CN108602371 B CN 108602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fer
thermal transfer
receiving layer
intermediat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0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2371A (zh
Inventor
与田晋也
米山泰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2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2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2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 B41M5/0256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the transferable ink pattern being obtained by means of a computer driven printer, e.g. an ink jet or laser printer, or by electrograph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09Coatings prepared by radiation-curing, e.g. using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10Post-imaging transfer of imaged layer; transfer of the whole imaged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2Thermal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27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UV-absorbers, plasticisers, surf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54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72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中间转印介质、以及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该中间转印介质能够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同时能够在转印层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并且转印层的箔切断性良好;另外提供使用了该中间转印介质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在基材(1)上设有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中,使转印层(5)为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或包含接受层(4)的层叠构成,在转印层(5)呈层叠构成的情况下,使接受层(4)位于构成转印层(5)的层中距离基材(1)最远的位置,使接受层(4)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使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Description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 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在被转印体上不受限制地形成印刷物的介质,使用了中间转印介质等,该中间转印介质在基材上设有从该基材侧依次层叠保护层、接受层而成的转印层(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该中间转印介质,使用具有色料层的热转印片,在位于中间转印介质的最表面的接受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之后,将包含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接受层的转印层转印到任意的被转印体上,由此能够得到在被转印体上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印刷物。
对于上述中间转印介质具有以下要求:(i)能够在位于转印层的最表面的接受层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ii)能够抑制形成于接受层上的热转印图像产生印刷不均;进而,(iii)将包含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接受层的转印层转印到被转印体上时箔切断性良好。特别是,寻求一种中间转印介质,其为了应对打印机的高速化而提高了热转印图像形成时的印刷能量的情况下也能同时满足这些(i)、(ii)。另外,寻求一种在满足(i)、(ii)的同时还满足(iii)的中间转印介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1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目前已知的中间转印介质尚未充分满足上述(i)~(iii)的全部要求,从这方面考虑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进行的,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介质、以及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该中间转印介质能够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同时能够在构成转印层的接受层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并且在对包含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接受层的转印层进行转印时箔切断性良好;另外提供使用了该中间转印介质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为在基材上设有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构成、或包含接受层的层叠构成,上述转印层呈上述层叠构成的情况下,上述接受层位于构成上述转印层的层中距离上述基材最远的位置,上述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上述防粘剂相对于上述接受层的总质量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
另外,上述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为氯乙烯系树脂或聚酯树脂。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的特征在于,上述中间转印介质为具有上述特征的中间转印介质,上述热转印片为(i)具有色料层的热转印片与具有热封层的热转印片的组合;或(ii)以面顺序具有上述色料层和上述热封层的热转印片。
另外,在上述组合中,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也可以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另外,在上述组合中,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也可以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的粘结剂树脂,并且,与上述接受层所含有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相比,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小。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i)具有色料层的热转印片与具有热封层的热转印片的组合、或准备(ii)以面顺序具有上述色料层和上述热封层的热转印片;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热转印片组合,使用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料层,在上述中间转印介质的上述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热封层转印工序,在形成有上述热转印图像的上述转印层上转印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和转印箔转印工序,将转印有上述热封层的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被转印体组合,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转印层、上述热封层依次层叠而成的转印箔转印到上述被转印体上,在上述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中,准备下述中间转印介质:上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位于其最表面的层叠构成,并且,上述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上述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在第一基材上设有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在第二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有色料层和热封层的热转印片;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热转印片组合,使用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料层,在上述中间转印介质的上述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热封层转印工序,在形成有上述热转印图像的上述转印层上转印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和转印箔转印工序,将转印有上述热封层的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被转印体组合,将从上述第一基材侧依次层叠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转印层、上述热封层而成的转印箔转印到上述被转印体上,在上述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中,准备下述中间转印介质:上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位于距离上述第一基材最远的位置的层叠构成,并且,上述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上述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另外,在上述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上述热转印片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也可以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另外,在上述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也可以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的粘结剂树脂,并且,与上述接受层所含有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相比,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热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小。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色料层的热转印片,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热转印片组合,使用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料层,在上述中间转印介质的上述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和转印工序,将具有形成有上述热转印图像的上述转印层的上述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被转印体组合,将形成有上述热转印图像的上述转印层转印到上述被转印体上,在上述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中,准备下述中间转印介质:上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位于其最表面的层叠构成,并且,上述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上述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能够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同时能够在构成转印层的接受层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并且,能够使对包含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接受层的转印层进行转印时的箔切断性良好。另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能够形成高品质的印刷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示出热转印片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a)~(c)为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中间转印介质》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下文中称为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不解释为限定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另外,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附图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时对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进行示意性地表示,但其始终为一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解释进行限定。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已出现的附图中的上述要素同样的要素赋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设有转印层5,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或包含接受层4的层叠构成。在图1所示的方式中,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转印层5呈包含接受层4的层叠构成。
(基材)
基材1是中间转印介质10中的必要构成,其是为了保持转印层5而设置的。对基材1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耐热性高的聚酯、聚丙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聚乙烯衍生物、聚酰胺、聚甲基戊烯等塑料的拉伸或未拉伸膜。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材料层叠两种以上而成的复合膜。基材1的厚度可以按照其强度和耐热性等为适当的方式根据材料适当选择,通常为4μm以上30μm以下的范围内、优选为6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内。
(转印层)
如图1、图2所示,在基材1上设有转印层5。转印层5为下述层:其以能够从基材1剥离的方式进行设置,通过热转印从基材1上被剥离,并被转印到后述的被转印体200上。
如图1、图2所示,作为一例的转印层5呈包含接受层4(有时也称为转印性接受层)的单层构成、或层叠构成(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呈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保护层3、接受层4而成的层叠构成)。该情况下的接受层4在构成转印层5的层中位于距离基材1最远的位置,换言之,位于中间转印介质10的最表面。另外,接受层4具有接受热转印片100的色料层51(参见图3~图5)所含有的染料、例如升华性染料或荧光染料等的染料接受性。
“接受层”
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特征在于,转印层5中包含的接受层4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并且,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说的数均分子量(Mn)是指依照JIS-K-7252-1(2008)、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基于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均分子量。
通过具备上述特征的接受层4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能够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同时能够在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特别是,为了应对打印机的高速化而提高了在热转印图像的形成时所施加的能量的情况下,也能在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同时,在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此外,通过包含上述特征的接受层4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能够使在将包含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接受层4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上时的箔切断性良好。
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说的印刷不均是指下述现象:由于接受层和用于在该接受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的热转印片的色料层的防粘性,形成于接受层上的热转印图像发生烤焦(焦げ)、暗淡(くすみ)等。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说的转印层的箔切断性表示将转印层转印到被转印体上时的拖尾的抑制程度,在箔切断性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抑制拖尾的产生。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说的拖尾是指下述现象:在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时,以转印层5的转印区域与非转印区域的边界为起点,转印层5以从该边界露出到非转印区域侧的方式被转印。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中,以接受层4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是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为必要条件,这是因为,采用数均分子量(Mn)小于8000的粘结剂树脂来代替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的情况下,无法充分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另外,在采用数均分子量(Mn)小于8000的粘结剂树脂作为接受层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情况下,接受层的耐热性会过度降低,难以在接受层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
另一方面,在采用数均分子量(Mn)大于32000的粘结剂树脂来代替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但另一方面难以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此外,无法充分满足箔切断性。
优选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中,接受层4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10000以上24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通过优选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能够实现箔切断性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以下述条件为必要条件:不仅是接受层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接受层4所含有的防粘剂的含量也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这是因为,即使在接受层4含有上述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的情况下,在不含有防粘剂、或防粘剂的含量小于6质量%时,也无法充分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
即,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中的上述各种效果并不是由使接受层4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上述规定的范围、或使接受层4所含有的防粘剂的含量为上述规定的范围所带来的单独的效果,而是通过满足双方的条件才能得以发挥的乘数效应。
接受层4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满足下述条件的粘结剂树脂,即,能够接受热转印片的色料层所含有的色料成分,并且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等卤化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聚丙烯酸酯等乙烯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乙烯或丙烯等烯烃与其他乙烯基聚合物的共聚物、离聚物或纤维素淀粉酶等纤维素系树脂、聚碳酸酯等。
在上述例示的粘结剂树脂中,与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其他粘结剂树脂相比,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氯乙烯系树脂、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聚酯树脂能够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同时能够在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更高的热转印图像,另外能够提高转印层5的转印性,从这方面出发是优选的粘结剂树脂。特别是,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氯乙烯系树脂从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作为氯乙烯系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使氯乙烯均聚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和能够与氯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以及该聚合物和该共聚物的混合物。作为能够与氯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以举出例如偏二氯乙烯、乙烯、丙烯、丙烯腈、马来酸、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酸乙烯酯等。这些氯乙烯系树脂可以为利用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等现有公知的制造法中的任一方法所制造的物质。另外,也可以为利用除此以外的方法所制造的物质。
在这些氯乙烯系树脂中,从能够在高热能条件下形成浓度更高的热转印图像的方面出发,优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均聚物;进而若考虑用于形成接受层的涂布液的制造适应性等,则特别优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接受层4可以单独含有一种上述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
在为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于接受层4上的热转印图像的浓度、转印层5的箔切断性、以及热转印图像形成时的印刷不均的抑制效果的情况下,接受层4优选相对于该接受层4的总质量含有40质量%以上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更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的是,接受层4相对于该接受层的总质量含有40质量%以上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优选含有50质量%以上、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上。
另外,接受层4也可以与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一同含有数均分子量(Mn)小于8000的粘结剂树脂、数均分子量(Mn)超过32000的粘结剂树脂。这种情况下,数均分子量(Mn)小于8000的粘结剂树脂、数均分子量(Mn)超过32000的粘结剂树脂的含量(含有两者的情况下为其总量)优选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30质量%以下。
对防粘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酰胺蜡、特氟龙(注册商标)粉末等固态蜡、氟系、磷酸酯系的表面活性剂、硅酮、硅油等。另外,也可以适当选择使用除此以外的现有公知的防粘剂。另外,接受层4可以单独含有一种防粘剂,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接受层4含有两种以上的防粘剂的情况下,该两种以上的防粘剂的总质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即可。
优选方式的接受层4相对于该接受层4的总质量含有8质量%以上的防粘剂。通过优选方式的接受层4,能够对接受层赋予更高的防粘性,能够实现高速印刷、高浓度印刷适应性。对防粘剂的含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若考虑到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上时的被转印体与转印层5的密合性,则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转印体侧实施了用于提高与转印层5的密合性的对策的情况下,或者,如后所述隔着热封层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情况下,防粘剂的上限值的优选范围没有上述限定。特别是,在接受层4含有氯乙烯系树脂、聚酯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的情况下,通过使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的上限值为上述优选范围,能够实现被转印体与转印层5的密合性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接受层4也可以与上述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防粘剂一同含有其他任意的添加材料。
对接受层4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防粘剂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而制备接受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到基材1、或基材1上所设置的任意的层例如保护层3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对接受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现有公知的涂布方法。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利用照相凹版的反向涂布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涂布方法。这点对于后述各种涂布液的涂布方法也相同。接受层4的厚度通常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内。
“保护层”
如图2所示,也可以使转印层5为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保护层3、接受层4而成的层叠构成。作为构成保护层3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紫外线吸收性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使这些各树脂进行硅酮改性后的树脂、这些各树脂的混合物、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吸收性树脂等。
另外,从耐增塑剂性、耐摩擦性特别优异的方面出发,含有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的保护层可以适合用作保护层的粘结剂树脂。作为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现有公知的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中适当选择使用,例如可以使用如下得到的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通过电离射线照射使自由基聚合性的聚合物或低聚物交联、固化,并根据需要添加光聚合引发剂,通过电子射线、紫外线进行聚合交联,由此得到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含有紫外线吸收性树脂的保护层对印刷物赋予耐光性的性质优异。
作为紫外线吸收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使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与热塑性树脂或上述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反应、结合而得到的树脂。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在水杨酸酯系、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取代丙烯腈系、镍螯合物系、受阻胺系之类的现有公知的非反应性的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中导入了加成聚合性双键(例如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等)、醇羟基、氨基、羧基、环氧基、异氰酸酯基之类的反应性基团后的物质等。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例如润滑剂、增塑剂、填充材料、抗静电剂、防粘连剂、交联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染料、颜料等着色剂、其他添加材料等。作为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可以利用适当的溶剂使上述例示的树脂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解或分散而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基材1上、或基材1上所设置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保护层的厚度通常为0.1μm以上50μm以下的范围内,优选为1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内。
“剥离层”
另外,也可以使构成转印层5的层中位于距离基材1最近的位置的层为剥离层(未图示)。通过形成具有剥离层的转印层5,能够提高转印层5从基材1的转印性(有时也称为剥离性)。
对构成剥离层的树脂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蜡类、硅酮蜡、硅酮树脂、硅酮改性树脂、氟树脂、氟改性树脂、聚乙烯醇、丙烯酸类树脂、热交联性环氧-氨基树脂和热交联性醇酸-氨基树脂等。另外,在剥离层中也可以含有具有对于热转印片的色料层所含有的色料成分的接受性的树脂材料。
对剥离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树脂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而制备剥离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剥离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内。
另外,为了提高构成转印层5的各层间的层间密合性,也可以在构成转印层5的各层间设置底涂层(未图示)。作为构成底涂层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紫外线吸收剂共聚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丁缩醛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酚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乙烯与乙酸乙烯酯或丙烯酸等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丁二烯系树脂、橡胶系化合物等。另外,也可以合用微硅粉、聚乙烯蜡等填料。
另外,也可以在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设置背面层(未图示)。作为背面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作为后述热转印片的背面层所说明的各种构成。
《热转印片》
接着,对于在上述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上形成热转印图像时使用的热转印片,举出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作为一例的热转印片100呈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设有色料层51的构成。另外,作为热转印片100,如图4所示,也可以使用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同一面上以面顺序设有色料层51、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另外,代替以面顺序设有色料层51、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也可以将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一个面上设有色料层51的热转印片(参见图3)与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一个面上设有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未图示)组合使用。
(热转印片用基材)
热转印片用基材50是为了对设置于该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一个面上的色料层51、热封层52、以及任意地设置于基材1的另一个面上的背面层进行保持而设置的。对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在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上形成热转印图像时可承受对热转印片所施加的热,具有不带来处理上的障碍的机械特性。作为这样的热转印片用基材50,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尼龙、聚醚醚酮等各种塑料膜或片。另外,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厚度可以按照其强度和耐热性适当的方式根据材料适当设定,通常为2.5μm以上50μm以下的范围内。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基材1与热转印片100的热转印片用基材5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色料层)
设置于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一个面上的色料层51是用于使用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在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上形成热转印图像的层。需要说明的是,升华型热转印方式为下述方式:由热敏头等加热器件施加与图像信息对应的能量,使热转印片100的色料层51中包含的色料成分移动到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上,形成热转印图像。
作为色料成分,可以举出升华性染料、荧光染料等。
作为升华性染料,优选具有充分的着色浓度,并且不会因光、热、温度等而变色/退色的物质。作为这样的升华性染料,可以举出例如二芳基甲烷系染料、三芳基甲烷系染料、噻唑系染料、部花青染料、吡唑啉酮染料、次甲基系染料、靛苯胺系染料、吡唑并次甲基系染料、苯乙酮偶氮甲碱、吡唑并偶氮甲碱、咪唑基偶氮甲碱、咪唑偶氮甲碱、吡啶酮偶氮甲碱等偶氮甲碱系染料、呫吨系染料、噁嗪系染料、二氰基苯乙烯、三氰基苯乙烯等氰基苯乙烯系染料、噻嗪系染料、吖嗪系染料、吖啶系染料、苯偶氮系染料、吡啶酮偶氮、噻吩偶氮、异噻唑偶氮、吡咯偶氮、吡唑偶氮、咪唑偶氮、噻二唑偶氮、三唑偶氮、二偶氮等偶氮系染料、螺环吡喃系染料、吲哚啉螺吡喃系染料、荧烷系染料、若丹明内酰胺系染料、萘醌系染料、蒽醌系染料、喹酞酮系染料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MSRedG(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Macrolex RedViolet R(拜耳公司)、CeresRed 7B(拜耳公司)、Samaron Red F3BS(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等红色染料、佛尔酮亮黄6GL(Clariant公司)、PTY-52(三菱化成株式会社)、Macrolex yellow6G(拜耳公司)等黄色染料、Kayaset(注册商标)blue 714(日本化药株式会社)、佛尔酮亮蓝S-R(Clariant公司)、MS blue 100(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C.I.溶剂蓝63等蓝色染料等。
作为用于负载上述升华性染料的粘结剂树脂,优选具有耐热性、且与升华性染料具有适度的亲和性的物质。作为这样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硝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
作为荧光染料,可以举出例如二氨基均二苯代乙烯二磺酸衍生物、咪唑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三唑、咔唑、吡啶、萘二甲酸、咪唑酮等的衍生物、荧光素(fluorescein)、曙红等色素、蒽等具有苯环的化合物等。需要说明的是,荧光染料具有下述性质:其被太阳光、电灯光、紫外线等刺激而吸收能量,在刺激中将该能量变化为光而发光(荧光)。
作为用于负载上述荧光染料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丙烯、氯化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
色料层51可以由单一的层构成,也可以由两层以上的层构成。例如,在形成于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上的热转印图像为单色的情况下,可以由单一的色料层构成色料层51,在热转印图像为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将包含黄色染料、品红染料、蓝绿色染料等色调不同的升华性染料的多个色料层(黄色色料层51Y、品红色料层51M、蓝绿色色料层51C)排列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同一面上,以此作为色料层51。另外,也可以将包含黄色染料、品红染料、蓝绿色染料等色调不同的升华性染料的多个色料层中的两个色料层排列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同一面上,以此作为色料层51。另外,也可以将仅具有黄色色料层51Y的热转印片、仅具有品红色料层51M的热转印片、仅具有蓝绿色色料层51C的热转印片中的一个单独使用,或将两个以上的热转印片组合使用。另外,也可以代替上述色料层、或与其一起使用其他色料层、例如含有荧光染料的色料层。另外,也可以与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料层以面顺序设置黑色的热熔融油墨层等。另外,也可以将具有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料层的热转印片与具有黑色的热熔融油墨层的热转印片组合使用。
对上述色料层中的粘结剂树脂、作为色料成分的升华性染料、荧光染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使用色料层51在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上形成的热转印图像20所要求的图像浓度等适当地设定。
另外,色料层51也可以与粘结剂树脂、色料成分一起含有无机颗粒、有机微粒等添加材料。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举出滑石、炭黑、铝、二硫化钼等,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举出聚乙烯蜡、硅酮树脂微粒等。另外,作为一例的色料层51也可以含有防粘剂。作为防粘剂,可以举出改性或未改性的硅油(也包括被称为硅酮树脂的物质)、磷酸酯、脂肪酸酯等。
作为上述方式的色料层51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将粘结剂树脂、色料成分、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材料、防粘剂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色料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或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所设置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色料层51的厚度通常为0.2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
(染料底涂层)
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与色料层51之间,可以设置用于提高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与色料层51的密合性的染料底涂层。
作为染料底涂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热转印片的领域中现有公知的染料底涂层。作为一例的染料底涂层由树脂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染料底涂层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基乙酰缩乙醛)或聚乙烯醇缩丁醛等树脂等。另外,染料底涂层也可以与这些树脂成分一起含有有机颗粒、无机颗粒等各种添加材料。
对染料底涂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树脂成分、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而制备染料底涂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对底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02μm以上1μm以下的范围。
(热封层)
如图4所示,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一个面上也能够以面顺序设有色料层51和热封层52。
热封层52为下述层:其以能够从热转印片用基材50剥离的方式进行设置,并转印到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层5上。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时,在构成转印层5的层中位于距离基材1最远的位置的接受层4、即位于转印层5的最表面的接受层4与被转印体200直接接触。即,被转印体200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有时也称为密合性)由接受层4所具有的粘接性所决定。
据认为:接受层4的粘接性与该接受层4所具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防粘剂的含量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接受层4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增大,另外随着防粘剂的含量变多,其粘接性具有降低的倾向。如上所述,由于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并且以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以6质量%以上的范围含有防粘剂,因而在为了进一步提高被转印体200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的情况下,优选将热转印片100的热封层52转印到转印层5上,之后,将转印有热封层52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即,优选按照被转印体200与热封层52直接接触的方式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按照使被转印体200与接受层4直接接触的方式将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的情况下,被转印体200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不充分,例如,在被转印体200侧实施了用于提高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的对策时、或通过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而得到的印刷物并未在苛刻环境下使用时等,即便按照使被转印体200与接受层4直接接触的方式将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确保被转印体200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
作为热封层52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紫外线吸收剂共聚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丁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氯乙烯树脂等。热封层52可以单独含有一种粘结剂树脂,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
优选方式的热封层52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更优选的方式的热封层52含有数均分子量(Mn)小于接受层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的粘结剂树脂。进一步优选的方式的热封层52含有下述粘结剂树脂:其满足小于接受层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的条件,并且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尤其是为4000以上20000以下。通过这些优选方式的热封层52,将该热封层52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上,并将转印有热封层52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时,能够实现粘接性的进一步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热封层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过小的情况下,具有容易产生粘连的倾向,另外,具有形成于接受层4上的热转印图像的保存性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接受层4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是指在上述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中其含量最多的粘结剂树脂。
对热封层52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粘结剂树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荧光增白剂、无机或有机的填料成分、表面活性剂、防粘剂等分散或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而制备热封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对热封层5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8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
(防粘层)
另外,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与热封层52之间也可以设置用于提高热封层52的转印性的防粘层(未图示)。防粘层是将热封层52转印到转印层5上时残留于热转印片用基材侧的层。
作为防粘层中含有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蜡类、硅酮蜡、硅酮树脂、硅酮改性树脂、氟树脂、氟改性树脂、聚乙烯醇、丙烯酸类树脂、热交联性环氧-氨基树脂和热交联性醇酸-氨基树脂等。另外,防粘层可以由一种树脂构成,也可以由两种以上的树脂构成。另外,除了上述例示的树脂、具有防粘性的树脂以外,防粘层也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交联剂、锡系催化剂、铝系催化剂等催化剂来形成。防粘层的厚度通常为0.2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作为防粘层的形成方法,可以利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分散上述树脂而制备防粘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
(背面层)
另外,在热转印片用基材50的另一面上也可以设置背面层(未图示)。
对背面层的材料没有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树脂、硅酮改性或氟改性氨基甲酸酯等天然或合成树脂的单一物质或混合物等。
另外,背面层也可以含有固态或液态的润滑剂。作为润滑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固体石蜡等各种蜡类、高级脂肪族醇、有机聚硅氧烷、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金属皂、氟系树脂、硅酮系树脂、滑石、二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的微粒等。润滑剂的质量相对于背面层的总质量为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范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范围。
对背面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树脂、根据需要添加的润滑剂等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而制备背面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到热转印片用基材50上并进行干燥而形成。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下文中称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i)具有色料层51的热转印片(参见图3)与具有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未图示)的组合、或准备(ii)以面顺序具有色料层51和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参见图4、图5);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200;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中间转印介质10与热转印片100组合,使用热转印片100的色料层51,在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20(参见图6(a));热封层转印工序,在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上转印热转印片100的热封层52(参见图6(b));和转印箔转印工序,将从第一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热封层52而成的转印箔60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参见图6(c)),在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中,准备下述中间转印介质10: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4位于距离第一基材(1)最远的位置的层叠构成,并且,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作为一例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在第一基材(1)上设有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参见图1、图2);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在第二基材(50)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有色料层51、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100(参见图4、图5);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200;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中间转印介质10与热转印片100组合,使用热转印片100的色料层51,在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20(参见图6(a));热封层转印工序,在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上转印热转印片100的热封层52(参见图6(b));和转印箔转印工序,将从第一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热封层52而成的转印箔60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参见图6(c)),在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中,准备下述中间转印介质10: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4位于距离第一基材(1)最远的位置的层叠构成,并且,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通过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能够在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同时,在构成转印层5的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20。另外,能够以良好的箔切断性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此外,能够得到被转印体200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高的印刷物300。下面,对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说明。
<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
如图1、图2所示,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为准备在第一基材(1)上设有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工序。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特征之一在于,本工序所准备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4位于距离第一基材(1)最远的位置的层叠构成,接受层4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通过具有该特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在后述的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中,能够在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同时,在构成转印层5的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20。另外,能够使在转印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时的箔切断性良好。特别是,即使在提高了形成热转印图像20时的热能的情况下,也能在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同时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
本工序所准备的中间转印介质10可以直接使用作为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所说明的中间转印介质,此处省略详细的说明。
<热转印片准备工序>
热转印片准备工序为下述工序:准备(i)具有色料层51的热转印片(参见图3)与具有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未图示)的组合、或准备(ii)以面顺序具有色料层51和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参见图4、图5)。作为本工序所准备的热转印片100,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作为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10的接受层4上形成热转印图像时使用的热转印片所说明的热转印片,此处省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热转印片100的热封层52优选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且小于32000、特别是为4000以上20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更优选含有下述粘结剂树脂:其满足小于接受层所含有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的条件,并且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尤其是为4000以上20000以下。
<准备被转印体的工序>
对本工序所准备的被转印体没有任何限定,可以举出例如普通纸、无纤维纸、描图纸、塑料膜、以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碳酸酯为主体而构成的塑料卡片等。也可以使用具有规定图像的物质作为被转印体。另外,通过使用具有透明性的被转印体作为被转印体200,能够从最终形成的印刷物30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目视确认在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中所形成的热转印图像。
接着,关于使用上述准备的中间转印介质10、热转印片100、被转印体200来形成印刷物300的工序,利用图6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a)~(c)均为示意性截面图。
<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
本工序为下述工序:按照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与热转印片100的色料层51相对置的方式,将上述准备的中间转印介质10、热转印片100重合,使用热敏头等加热器件,如图6(a)所示,在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20。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作为中间转印介质10,使用了在第一基材(1)上设有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的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但也可以使用具有图2所示的层叠构成的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
<热封层转印工序>
本工序为下述工序:在上述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后,按照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与热转印片100的热封层52相对置的方式进行重合,使用热敏头等加热器件,如图6(b)所示,在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上转印热封层52。对转印热封层52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使用利用热敏头等的加热器件的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例如烫印方式、热辊方式等。另外,也可以通过除此以外的方式来转印热封层52。关于在转印箔转印工序中将转印箔60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的情况也相同。
<转印箔转印工序>
本工序为下述工序:如图6(c)所示,按照上述准备的被转印体200与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10上的热封层52相对置的方式进行重合,在被转印体200上转印转印箔60,该转印箔60是将热封层52转印到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上而成的。通过经由本工序,得到在被转印体200上隔着热封层52转印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的印刷物300。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在热封层转印工序中,在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上转印热封层52,隔着该热封层52在被转印体200上进行转印层5的转印,因而能够使被转印体200与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的粘接性极其良好。
在以上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以在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上转印热封层52的工序为必要构成,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也可以不进行热封层转印工序,而使被转印体200与接受层4直接接触地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形成印刷物300。下面,对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参见图1、图2);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色料层51的热转印片100(参见图3);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200;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中间转印介质10与热转印片100组合,使用热转印片100的色料层51,在中间转印介质10的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20;和转印工序,将具有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的中间转印介质10与被转印体组合,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在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中,准备下述中间转印介质10: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4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4位于其最表面的层叠构成,并且,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接受层4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对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而言,在该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0为(i)具有色料层51的热转印片(参见图3)与具有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未图示)的组合、或(ii)以面顺序具有色料层51和热封层52的热转印片(参见图4、图5),与此相对,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未以热封层52为必要构成,使用了具有色料层51的热转印片(参见图3),在这点上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是不同的。由于该差异,在不以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的热封层转印工序为必要工序的方面、以及不隔着热封层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的方面,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是不同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在上述方面与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不同,其他方面是共通的。
通过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能够在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同时,在构成转印层5的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20。另外,能够以良好的箔切断性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5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
《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下文中称为一个实施方式的组合)为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所说明的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
因此,关于构成一个实施方式的组合的中间转印介质和热转印片,可以直接使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介质、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物的形成方法中所说明的中间转印介质、热转印片,此处省略详细的说明。
通过一个实施方式的组合,能够在抑制印刷不均的产生的同时,在构成转印层5的接受层4上形成浓度高的热转印图像20。另外,能够以良好的箔切断性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20的转印层转印到被转印体200上。此外,能够得到被转印体200与转印层5的粘接性高的印刷物300。
另外,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合中,热转印片的热封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更优选的是,热转印片的热封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的粘结剂树脂,并且,与中间转印介质的接受层所含有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相比,热转印片的热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小。
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基材,使用厚度16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在该基板上涂布下述组成的剥离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剥离层。接下来,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2μm的方式,在剥离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保护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而形成保护层。接下来,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5μm的方式,在该保护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1,并进行干燥而形成接受层,得到在基材上依次层叠有剥离层、保护层、接受层而成的中间转印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剥离层、保护层、接受层为构成转印层的层。
<剥离层用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 29份
(DIANAL(注册商标)BR-87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聚酯树脂 1份
(Vylon(注册商标)200东洋纺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35份
·甲苯 35份
<保护层用涂布液>
·聚酯树脂 30份
(Vylon(注册商标)200东洋纺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35份
·甲苯 35份
<接受层用涂布液1>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12000) 17.6份
(SOLBIN(注册商标)CNL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2.4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实施例2)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2,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2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2>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31000) 17.6份
(SOLBIN(注册商标)C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2.4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实施例3)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3,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3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3>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31000) 18.4份
(SOLBIN(注册商标)C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1.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实施例4)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4,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4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4>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12000) 15份
(SOLBIN(注册商标)CNL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5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实施例5)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5,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5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5>
·聚酯树脂(Mn:10000) 17.6份
(Vylon(注册商标)GK250东洋纺株式会社)
·硅油 2.4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实施例6)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6,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6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6>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12000) 9.6份
(SOLBIN(注册商标)CNL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聚酯树脂(Mn:6000) 8份
(Vylon(注册商标)GK810东洋纺株式会社)
·硅油 2.4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实施例7)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7,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7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7>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Mn:27000) 18.4份
(S-LEC(注册商标)BL-2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1.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比较例1)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A,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1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A>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42000) 19.4份
(SOLBIN(注册商标)CN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0.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比较例2)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B,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2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B>
·聚酯树脂(Mn:6000) 19.4份
(Vylon(注册商标)GK810东洋纺株式会社)
·硅油 0.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比较例3)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C,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3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C>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12000) 19.4份
(SOLBIN(注册商标)CNL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0.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比较例4)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D,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4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D>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42000) 18.4份
(SOLBIN(注册商标)CN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硅油 1.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比较例5)
将接受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E,形成接受层,除此以外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例5的中间转印介质。
<接受层用涂布液E>
·聚酯树脂(Mn:6000) 18.4份
(Vylon(注册商标)GK810东洋纺株式会社)
·硅油 1.6份
(X-22-300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热转印片1的制作)
作为基材,使用厚度5.0μm的带易粘接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分别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0.5μm的方式,以面顺序在该基材的易粘接层侧涂布下述组成的黄色色料层用涂布液、品红色料层用涂布液、蓝绿色色料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各色料层,由此得到热转印片1。
<黄色色料层用涂布液>
·溶剂黄93 5份
·聚(乙烯基乙酰缩乙醛)树脂 4份
(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品红色料层用涂布液>
Figure BDA0001757987740000261
(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蓝绿色色料层用涂布液>
·溶剂蓝63 3份
·分散蓝354 2.5份
·聚(乙烯基乙酰缩乙醛)树脂 5份
(KS-5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苯 50份
·甲基乙基酮 50份
(热转印片2的制作)
对于上述得到的热转印片1,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进一步涂布下述组成的热封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而形成热封层,除此以外均利用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在基材上以面顺序设有各色料层、热封层的热转印片2。
<热封层用涂布液>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Mn:12000) 20份
(SOLBIN(注册商标)CNL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甲基乙基酮 40份
·甲苯 40份
(热转印图像的形成)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制作的热转印片1组合,利用下述打印机施加与图像图案对应的能量,由此在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层(接受层)上形成黑色实心图像(0/255阶)。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转印层作为转印箔(1)。
(打印机)
热敏头:KEE-57-12GAN2-STA(京瓷株式会社)
散热体平均电阻值:3303(Ω)
主扫描方向打印密度:300(dpi)
副扫描方向打印密度:300(dpi)
1行周期:2.0(msec./line)
打印开始温度:35(℃)
脉冲占空比:85(%)
印刷电压:21.0(V)
(热封层的转印)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中间转印介质与上述制作的热转印片2组合,在与上述热转印图像相同的条件下,在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层(接受层)上形成黑色实心图像。接下来,使用上述打印机对热转印片2施加与黑色实心图像(0/255阶)相当的能量,在形成有黑色实心图像的转印层上转印热转印片2的热封层。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转印层与热封层的层叠体作为转印箔(2)。
(转印箔的转印)
使用卡片用层压机(SIP公司),在180℃、2英寸/秒的条件下,在作为被转印体的聚氯乙烯制卡片(PVC卡片)(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上转印上述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箔(1),由此得到被转印体与接受层直接接触而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刷物。另外,使用与转印箔(1)的转印相同的方法,在被转印体上转印上述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箔(2),由此得到被转印体和接受层隔着热封层间接接触而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刷物。
(浓度评价)
对使用上述热转印片1形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刷物所具有的热转印图像(黑色实心图像)的反射浓度进行测定,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浓度评价。反射浓度的测定利用反射浓度计(RD-918X-Rite公司)进行测定。评价结果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黑色反射浓度为1.85以上。
B:黑色反射浓度为1.70以上且小于1.85。
C:黑色反射浓度为1.60以上且小于1.70。
NG:黑色反射浓度小于1.60。
(印刷不均评价)
对使用上述热转印片1形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刷物的印刷不均进行目视确认,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印刷不均评价。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未确认到印刷不均。
B:略微产生了印刷不均,但不显眼。
C:产生了明显的印刷不均。
NG:产生了相当明显的印刷不均。
(箔切断性评价)
对于使用上述热转印片1形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刷物的端部的拖尾状态进行确认,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箔切断性的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未产生拖尾。
B:拖尾的长度为0.2mm以下。
C:拖尾的长度大于0.2mm且小于1.0mm。
NG:拖尾的长度为1.0mm以上。
(转印性评价)
对通过转印上述转印箔(1)、转印箔(2)而得到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刷物分别进行目视确认,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转印性的评价。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转印箔完全被转印。
B:转印箔略微产生了未转印部。
C:转印箔大部分产生了未转印部。
[表1]
Figure BDA0001757987740000301
符号说明
10···中间转印介质
1···基材、第一基材
5···转印层
100···热转印片
50···热转印片用基材、第二基材
51···色料层
52···热封层
20···热转印图像
60···转印箔
200···被转印体
300···印刷物

Claims (2)

1.一种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其中,
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在基材上设有转印层,所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构成、或包含接受层的层叠构成,所述转印层呈所述层叠构成的情况下,所述接受层位于构成所述转印层的层中距离所述基材最远的位置,
所述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A、和防粘剂,所述粘结剂树脂A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50质量%以上,所述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所述热转印片为(i)具有色料层的热转印片与具有热封层的热转印片的组合;或(ii)以面顺序具有所述色料层和所述热封层的热转印片,所述热封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且所述粘结剂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Mn)以下的粘结剂树脂B,
所述粘结剂树脂A和所述粘结剂树脂B为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聚酯树脂。
2.一种印刷物的形成方法,其中,该印刷物的形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中间转印介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
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i)具有色料层的热转印片与具有热封层的热转印片的组合、或准备(ii)以面顺序具有所述色料层和所述热封层的热转印片;
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
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与所述热转印片组合,使用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色料层,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所述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
热封层转印工序,在形成有所述热转印图像的所述转印层上转印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热封层;和
转印箔转印工序,将转印有所述热封层的中间转印介质与所述被转印体组合,将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转印层、所述热封层依次层叠而成的转印箔转印到所述被转印体上,
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所述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构成、或接受层位于其最表面的层叠构成,并且,所述接受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以上32000以下的粘结剂树脂A、和防粘剂,所述粘结剂树脂A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50质量%以上,所述防粘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接受层的总质量为6质量%以上,
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热封层含有数均分子量(Mn)为4000以上且所述粘结剂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Mn)以下的粘结剂树脂B,
所述粘结剂树脂A和所述粘结剂树脂B为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聚酯树脂。
CN201780010395.5A 2016-03-18 2017-03-17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Active CN108602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5718 2016-03-18
JP2016-055718 2016-03-18
PCT/JP2017/011007 WO2017159870A1 (ja) 2016-03-18 2017-03-17 中間転写媒体、中間転写媒体と熱転写シートとの組合せ、及び印画物の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2371A CN108602371A (zh) 2018-09-28
CN108602371B true CN108602371B (zh) 2020-03-24

Family

ID=59850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0395.5A Active CN108602371B (zh) 2016-03-18 2017-03-17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104172B2 (zh)
EP (1) EP3431303B1 (zh)
JP (1) JP6365802B2 (zh)
KR (1) KR102211384B1 (zh)
CN (1) CN108602371B (zh)
WO (1) WO20171598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4172B2 (en) * 2016-03-18 2021-08-3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combination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rint
GB201612520D0 (en) 2016-07-19 2016-08-31 F-Star Beta Ltd Binding molecules
US11472196B2 (en) * 2018-03-16 2022-10-1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combination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material, and decorative material
JP7159606B2 (ja) * 2018-05-08 2022-10-2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感熱転写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体
JP7206989B2 (ja) * 2019-02-14 2023-01-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こ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る印画物
KR102538831B1 (ko) * 2019-03-29 2023-05-31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사 시트
WO2020203861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媒体、記録媒体、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品
WO2021049334A1 (ja) * 2019-09-13 2021-03-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該組合せを用いた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6919844B1 (ja) * 2019-09-30 2021-08-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KR20220113494A (ko) * 2019-12-13 2022-08-12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중간 전사 매체, 인화물, 및 상기 인화물의 제조 방법
US20230022367A1 (en) * 2020-01-08 2023-01-2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eel-off sheet, and combination of peel-off sheet an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KR20220133269A (ko) * 2020-02-05 2022-10-04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형 부재 일체형 화상 형성용 시트, 가식품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793A (ja) * 1985-07-24 1987-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転写型感熱記録方法
CN1058749A (zh) * 1990-06-01 1992-02-19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接收片材
EP0529691A1 (en) * 1987-03-20 1993-03-03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Image-receiving sheet
JPH0752522A (ja) * 1993-08-19 1995-02-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N101048290A (zh) * 2004-10-25 2007-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及保护层转印片
CN101992618A (zh) * 2009-08-10 201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及转印介质
CN104105603A (zh) * 2012-02-10 2014-10-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热敏转印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敏转印记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1361A (en) * 1980-12-27 1982-07-10 Asahi Pen:Kk Paint composition for leather
JPH082128A (ja) * 1994-06-20 1996-01-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再転写型受像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202508B2 (ja) * 1999-02-01 2008-12-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DE60211221D1 (de) 2001-10-05 2006-06-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Zwischenmedium für Übertragungsaufzeichnung
JP2003175699A (ja) 2001-10-05 2003-06-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
JP4144841B2 (ja) 2001-11-08 2008-09-03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深絞り包装用共押出複合フィルム及び深絞り包装体
JP2003300382A (ja) * 2002-04-08 2003-10-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熱転写中間転写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3465110B2 (ja) * 2002-11-01 2003-11-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57868B2 (ja) * 2004-09-29 2011-03-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熱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印画物
US7473450B2 (en) 2004-09-29 2009-01-0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otective layer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printed article
US7824515B2 (en) 2005-03-30 2010-11-0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for image form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ed object
JP2006306064A (ja) * 2005-03-30 2006-11-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中間転写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物
JP2009023341A (ja) 2007-06-21 2009-02-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
JP5115190B2 (ja) * 2007-12-28 2013-01-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156450B2 (ja) * 2008-03-26 2013-03-06 大成ラミック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包装袋
KR101793884B1 (ko) 2010-08-31 2017-11-03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중간 전사 매체
JP5104930B2 (ja) 2010-09-29 2012-12-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媒体
JP5625633B2 (ja) * 2010-08-31 2014-11-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媒体
JP5987240B2 (ja) * 2012-08-29 2016-09-07 ゼネラル株式会社 非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516806B2 (ja) * 2012-09-28 2014-06-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TWI667150B (zh) * 2015-04-15 2019-08-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Thermal transfer sheet,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method for forming photocopy, and photocopy
JP6115604B2 (ja) * 2015-09-02 2017-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11104172B2 (en) * 2016-03-18 2021-08-3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combination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dium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ri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793A (ja) * 1985-07-24 1987-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転写型感熱記録方法
EP0529691A1 (en) * 1987-03-20 1993-03-03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Image-receiving sheet
CN1058749A (zh) * 1990-06-01 1992-02-19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接收片材
JPH0752522A (ja) * 1993-08-19 1995-02-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N101048290A (zh) * 2004-10-25 2007-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及保护层转印片
CN101992618A (zh) * 2009-08-10 201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及转印介质
CN104105603A (zh) * 2012-02-10 2014-10-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热敏转印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敏转印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79057B2 (en) 2022-10-25
CN108602371A (zh) 2018-09-28
JP6365802B2 (ja) 2018-08-01
EP3431303B1 (en) 2020-07-08
EP3431303A1 (en) 2019-01-23
JPWO2017159870A1 (ja) 2018-09-13
US20210237498A1 (en) 2021-08-05
WO2017159870A1 (ja) 2017-09-21
US11104172B2 (en) 2021-08-31
KR20180119658A (ko) 2018-11-02
KR102211384B1 (ko) 2021-02-03
US20190023048A1 (en) 2019-01-24
EP3431303A4 (en) 2019-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2371B (zh)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CN108602368B (zh) 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EP2679394B1 (en) Thermal transfer sheet
JP2009083146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84519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6772733B2 (ja) 中間転写媒体、及び印画物の形成方法
JP6657697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CN111683819B (zh) 热转印片、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装饰物
JP2009083137A (ja)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6745052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24428B1 (ja)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該組合せを用いた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18171840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熱転写シート、受容層用塗工液、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形成方法、及び印画物の形成方法
JP2022105074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に用いる熱転写シート
JP2019064153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19177666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に用いる熱転写シート
JP2019177665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に用いる熱転写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