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0037A - 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 Google Patents

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0037A
CN107710037A CN201680037305.7A CN201680037305A CN107710037A CN 107710037 A CN107710037 A CN 107710037A CN 201680037305 A CN201680037305 A CN 201680037305A CN 107710037 A CN107710037 A CN 107710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polarized portion
film
acid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73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0037B (zh
Inventor
永野忍
八重樫将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10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0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8Polarisers with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arisation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3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形状的凹凸少的非偏光部的偏振片。本发明的偏振片是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且该非偏光部的形状匹配度为0.05以下。在这样的偏振片中,非偏光部的形状变形的部分少。当该偏振片的非偏光部用作例如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的部分时,改善对准加工性,因此能够使照相机良好对准。

Description

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C)等一些图像显示设备上安装有诸如照相机等内部电子零件。以提高例如任意这样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性能等为目的,已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至7)。但是,由于智能型手机和触控面板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急速普及,希望进一步提高照相机性能等。此外,为了对应图像显示设备的形状的多样化及其高功能化,需要部分地具有偏光性能的偏光板。为了工业地及商业地实现这些需求,希望以可容许的成本制造图像显示设备和/或其零件。然而,为确立这样的技术仍有各种需要研究的事项。例如,在具有照相机的图像显示设备中,需要对应照相机的部分没有偏光性能。当具有部分偏光性能的部分的形状变形时,会发生照相机的对准方面的麻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1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1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1255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18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5:韩国专利第10-1293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137738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4-2115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常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形状的凹凸少的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其中该非偏光部的形状匹配度(shape matching degree)为0.05以下。
在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非偏光部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为1.0重量%以下。
在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非偏光部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3.6重量%以下。
在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非偏光部对应于安装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偏光板。该偏光板包含上述偏振片。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包含上述偏光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其中非偏光部的形状匹配度为0.05以下。在这样的偏振片中,非偏光部的形状变形的部分的数量少。因此,当偏振片的非偏光部用作例如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的部分时,提高对准加工性(alignmentprocessability),因此可良好地进行照相机的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偏振片的平面图。
图2A是说明形状匹配度的算出方法的示意图。说明在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实线)位于实际形成的非偏光部的外周(非偏光部近似圆)(虚线)的外侧的情况下,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与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之间的距离a。
图2B是说明形状匹配度的算出方法的示意图。说明在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实线)位于实际形成的非偏光部的外周(虚线)的内侧的情况下,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与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之间的距离b。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偏光膜积层体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
A.偏振片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偏振片的平面图。偏振片1中,形成有非偏光部2。非偏光部2通过使偏振片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含量比其他部分(即,具有偏光性能的部分)少来形成。根据这样的构成,相较于偏振片中机械地(具体而言,通过使用例如凿切(chiselpunching)、绘图机(plotter)、或水射流等机械地冲出孔的方法)形成孔的情形,可避免诸如破裂、分层(层间剥离)、或粘合剂突出等质量上的问题。此外,当减少偏振片含有的二色性物质本身的含量时,也可防止非偏光部的透射率随着偏振片的使用而降低。
在图示实例中,小圆形的非偏光部2形成在偏振片的上端部中央部。但是,非偏光部的配置及尺寸等可适当设计。例如,可依据安装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的位置及尺寸等来设计。具体而言,进行设计使得非偏光部可不对应于安装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非偏光部的形状的实例包括: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和菱形等。
本发明偏振片的非偏光部的形状匹配度为0.05以下,且优选为0.025以下。形状匹配度是表示相对于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实际形成的非偏光部的形状的径向上的凹凸为何种程度的指标。形状匹配度为0.05以下意味着,相对于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形状,非偏光部的形状的凹凸减少,即,得到具有形状接近所希望形状(设计的形状)的非偏光部的偏振片。例如,当使用这样的偏振片使得该偏振片的非偏光部可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时,提高对准加工性,因此可良好地进行照相机的对准。形状匹配度更优选为0。在本说明书中,形状匹配度是通过以下方法算出的值。
以非偏光部为圆形的情形为例,具体地说明形状匹配度的算出方法。首先,使用图像传感器,进行所形成的非偏光部的边缘检测,以检测所形成的非偏光部(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在此,非偏光部和偏光部之间的边界可位于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的外侧,或者可位于外周的内侧。图2A及图2B各自是示意图,用以说明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与实际形成的非偏光部(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之间的关系。在图2A及图2B各自当中,实际形成的非偏光部的外周由实线部分地表示,而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由虚线部分地表示。在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位于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的外侧(即,图2A的情形)的情形下,测量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与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之间的距离a。此外,在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位于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的内侧(即,图2B的情形)的情形下,测量设计的非偏光部的外周与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周之间的距离b。因而,对非偏光部近似圆的中心角以每2°共计180点进行测量。由在各点的测得的值,分别求得a的最大值及b的最大值。将通过各个求得的最大值除以设计的非偏光部的直径而得的值的总和定义为形状匹配度。
形状匹配度=距离a的最大值/设计的非偏光部的直径+距离b的最大值/设计的非偏光部的直径
当非偏光部为圆以外的形状时,可如下地算出形状匹配度。例如,当设计的非偏光部为椭圆形时,可使用连接设计的椭圆的中心与距离a或b为最大值之点的直线及椭圆的外周的交点x及x′之间的距离来取代直径。另外,当设计的非偏光部为正多边形时,可使用连接该正多边形的外切圆的中心与距离a或b为最大值之点的直线及正多边形的外周的交点y及y′之间的距离。
偏振片代表性包括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偏振片含有的二色性物质的实例包括碘和有机染料等。这些二色性物质可单独或以其组合使用。其中优选使用碘。这是因为下述原因:如后所述,当使偏振片与碱性溶液接触时,偏振片含有的碘配合物被还原而从偏振片中去除,结果,可良好地制得具有部分偏光性能的偏振片(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非偏光部2是相较于偏振片1的其他部分(具有偏光性能的部分),二色性物质含量少的部分。非偏光部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还更优选为0.2重量%以下。此外,非偏光部的二色性物质含量的下限值通常在检测极限值以下。当非偏光部的二色性物质含量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赋予非偏光部以所希望的透明性。此外,当使用非偏光部作为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的部分时,可实现由亮度及色调两方面的观点来看都非常优异的摄影性能。当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时,非偏光部的碘含量是指由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测得的X射线强度、通过使用标准试样预先作成的校准曲线求得的值。
偏振片的非偏光部以外的部分(具有偏光性能的部分)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与非偏光部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之差优选为0.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重量%以上。当非偏光部以外的部分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与非偏光部含有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之差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非偏光部具有充分的透明性,因此例如,非偏光部可适宜地用作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的部分。
上述非偏光部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3.6重量%以下,优选为2.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还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当非偏光部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可良好地维持通过与后述的碱性溶液接触所形成的非偏光部的形状(即,可实现具有优异尺寸稳定性的非偏光部)。该含量可,例如,由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测得的X射线强度、通过使用标准试样预先作成的校准曲线求得。通过在与后述的碱性溶液接触时,减少接触部中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量,可实现这样的含量。
非偏光部的透射率(例如,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透射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还更优选为75%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若为这样的透射率,可确保作为非偏光部的所希望的透明性。结果,当使用非偏光部作为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的部分时,可防止对照相机的摄影性能的不良影响。
偏振片(除非偏光部以外)优选在380nm至780nm的波长范围内显现吸收二色性。偏振片(除非偏光部以外)的单片透射率(single axis transmittance,Ts)优选为39%以上,更优选为39.5%以上,还更优选为40%以上,特别优选为40.5%以上。此外,单片透射率的理论的上限为50%,而实用的上限为46%。另外,单片透射率(Ts)是以JIS Z 8701的2度视野(C光源)测量并进行可见度修正后的Y值,例如,可使用显微分光系统(Lambda VisionInc.制、LVmicro)来测量。偏振片(除非偏光部以外)的偏光度优选为99.8%以上,更优选为99.9%以上,还更优选为99.95%以上。
偏振片(树脂膜)的厚度可设定为任意的适当值。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还更优选为2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小于10μm。另一方面,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μm以上。若为这样的厚度,通过使偏振片与碱性溶液接触,可良好地形成非偏光部。此外,可缩短偏振片与碱性溶液彼此接触的时间。另外,与碱性溶液接触的部分的厚度可比其他部分薄。当使用厚度薄的树脂膜时,可减少与碱性溶液接触的部分及未接触碱性溶液的部分之间的厚度差,因此可良好地进行偏振片与诸如保护膜等任意其他构成元件的粘贴。
偏振片的形成材料可使用任意的适当树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称为“PVA系树脂”)。PVA系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可通过皂化聚乙酸乙烯酯而制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通过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而制得。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mol%以上且小于100mol%,优选为95.0mol%至99.95mol%,更优选为99.0mol%至99.93mol%。皂化度可依据JIS K 6726-1994求得。具有这样的皂化度的PVA系树脂的使用可提供耐久性优异的偏振片。当皂化度过高时,恐有凝胶化(gelation)之虞。
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至10000,优选为1200至4500,更优选为1500至4300。此外,平均聚合度可依据JIS K 6726-1994求得。
在一实施方案中,偏振片呈长条状,并且具有形状匹配度各自为0.05以下的非偏光部,该非偏光部沿长边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以预定间隔(即,根据预定图案)配置。在这样的偏振片中,可根据从待安装在图像显示设备中的长条状偏振片切出的偏振片的尺寸及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的位置来设定非偏光部的位置,所以在制得预定尺寸的偏振片时的产率极佳。此外,可精确地设定非偏光部的位置,所以可良好地控制非偏光部在所制得的预定尺寸的偏振片中的位置。因此,每一个制得的预定尺寸的偏振片之间的非偏光部的位置偏差变小,故可制得没有质量偏差的最终制品(各自具有预定尺寸的偏振片)。结果,制得的偏振片可有助于诸如图像显示设备等电子器件的多功能化及高功能化。
B.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例如,通过在以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方式用表面保护膜被覆的状态下,使碱性溶液与该露出部接触以形成非偏光部而制得。在一实施方案中,使用偏光膜积层体,该偏光膜积层体包含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及配置在该树脂膜的一个表面侧的表面保护膜,且在该一个表面侧具有其中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露出的露出部。当使用具有露出部的偏光膜积层体时,可只使偏振片的所希望部分(即,由露出部露出的部分)与碱性溶液接触。当使偏振片与碱性溶液彼此接触时,可减少接触部含有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因此可形成二色性物质的含量比其他部分少的非偏光部。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偏光膜积层体的示意性截面图。在该实施方案中,使用具有“偏振片/保护膜”的构成的偏光板。在偏光膜积层体100中,通过压敏粘合剂层60的介入在偏振片10/保护膜20的积层体的偏振片10的表面上积层表面保护膜50。表面保护膜50具有贯通孔71。偏光膜积层体100具有由贯通孔71露出偏振片10的露出部51。表面保护膜50可剥离地积层在偏光板(实际上是偏振片10)上。此外,当然,同样的程序可适用于具有偏光板形态以外的形态的偏振片(例如,单一树脂膜的偏振片,或树脂基材/偏振片的积层体)。
在一实施方案中,在偏光膜积层体100中,可在未积层具有贯通孔的表面保护膜50的表面上,进一步积层另一表面保护膜(图3中的表面保护膜30)。具有贯通孔的表面保护膜50下文中有时称为“第一表面保护膜”,而积层在偏光膜积层体100的未积层具有贯通孔的表面保护膜一侧上的表面保护膜30下文中有时称为“第二表面保护膜”。
B-1-1.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
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可使用上述树脂膜。碘优选用作二色性物质。这是因为下述原因:如后所述,当树脂膜与碱性溶液接触时,其中的碘配合物被还原,因而其中的碘含量减少,结果,可形成具有适合的作为对应于照相机的部分使用的特性的非偏光部。
如上所述,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是可具有作为偏振片的功能的膜。具体而言,将树脂膜实施诸如溶胀处理、拉伸处理、使用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交联处理、洗涤处理、和干燥处理等的各种处理,成为树脂膜可具有作为偏振片的功能的状态。当树脂膜实施各种处理时,树脂膜可为形成在基材上的树脂层。基材与树脂层的积层体可,例如,通过涉及在基材上涂布含有树脂膜的形成材料的涂布液的方法、或涉及在基材上积层树脂膜的方法等来制得。
上述染色处理例如通过将树脂膜浸渍于染色液中来进行。染色液优选使用碘的水溶液。相对于100重量份水,碘的配混量优选为0.04重量份至5.0重量份。为了可提高碘对水的溶解度,碘的水溶液优选配混有碘化物。碘化物优选使用碘化钾。相对于100重量份水,碘化物的配混量优选为0.3重量份至15重量份。
在上述拉伸处理中,通常,将树脂膜单轴拉伸至3倍至7倍。此外,拉伸方向可对应于制得的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
偏振片(树脂膜)中可含有硼酸。例如,在上述拉伸处理、或交联处理等时,通过使硼酸溶液(例如,硼酸的水溶液)与偏振片接触,可掺入硼酸。偏振片(树脂膜)的硼酸含量例如为10重量%至30重量%。此外,在与后述碱性溶液接触的部分中的硼酸含量例如为5重量%至12重量%。
此外,上述树脂膜可实施任意的适当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改性处理可在树脂膜全体上应用,或者可只在所希望部分(例如,与碱性溶液接触的部分)应用。表面改性处理的实例包括: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真空UV照射、和任意的适当表面改性剂的涂布等。
B-1-2.表面保护膜
在表面保护膜50中,配置对应于制得的偏振片与碱性溶液接触的部分(即,对应于偏光膜积层体的露出部51的部分)的贯通孔71。
表面保护膜的贯通孔各自可,例如,通过机械冲孔(例如,冲切、凿切、绘图机、或水射流)或去除表面保护膜的预定部分(例如,激光烧蚀或化学溶解)来形成。
表面保护膜优选为硬度高(例如,弹性模量高)的膜。这是因为下述原因:可防止贯通孔的变形,特别是当该膜用于长条状的偏光膜积层体中时,可防止在其运输和/或粘贴时的贯通孔的变形。表面保护膜的形成材料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树脂等的酯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的环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这些树脂的共聚物树脂等。其中,优选酯系树脂(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树脂)。任意这样的材料具有以下优点:表面保护膜的弹性模量非常高,以致可防止贯通孔的变形,并且在该膜用于长条状的偏光膜积层体的情形下,即使当在其运输和/或粘贴时施加张力时,贯通孔的变形也几乎不发生。
表面保护膜的厚度可设定为任意的适当值。例如,表面保护膜的厚度例如为30μm至150μm,这是因为得到了以下优点:在该膜用于长条状的偏光膜积层体的情形下,即使当在其运输和/或粘贴时施加张力时,贯通孔的变形也几乎不发生。
表面保护膜的弹性模量优选为2.2kN/mm2至4.8kN/mm2。当表面保护膜的弹性模量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得到了以下优点:可防止贯通孔的变形,特别是在该膜用于长条状的偏光膜积层体的情形下,即使当在其运输和/或粘贴时施加张力时,贯通孔的变形也几乎不发生。此外,弹性模量依据JIS K 6781测得。
表面保护膜的拉伸伸长率优选为90%至170%。当表面保护膜的拉伸伸长率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得到了以下优点:在该膜用于长条状的偏光膜积层体的情形下,在其运输期间该膜几乎不断裂。此外,拉伸伸长率依据JIS K 6781测得。
B-1-3.压敏粘合剂层
压敏粘合剂层60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当通过使用偏光膜积层体将露出部与碱性溶液接触时,由于在各露出部的表面保护膜和压敏粘合剂层上附着气泡,碱性溶液有时无法充分地接触露出部。当露出部的尺寸小时或者当露出部的形状复杂时,附着气泡的影响变得明显,因此存在无法形成所希望形状的非偏光部的顾虑。当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由于该层的压敏粘合剂的表面张力可防止气泡附着在各露出部内。结果,可使碱性溶液充分地接触露出部,因而制得具有所希望形状的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压敏粘合剂层通过使用任意的适当组合物来形成。压敏粘合剂层形成用组合物包含,例如,树脂组分及任意的适当添加剂。压敏粘合剂的基础树脂可使用任意的适当树脂,并且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0℃以下的树脂。其具体实例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橡胶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等。其中,由于即使当其厚度为10μm以下时也可良好地维持表面保护膜与偏振片的积层状态,优选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优选为包含至少1种具有碳原子数1至14的烷基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以下有时称为(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优选含有50重量%至100重量%的具有碳原子数1至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组分。
具有碳原子数1至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酯、和(甲基)丙烯酸正十四酯等。这些(甲基)丙烯酸酯可单独或以其组合使用。
其中,优选掺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酯、或(甲基)丙烯酸正十四酯等具有碳原子数4至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当丙烯酸系树脂包含具有碳原子数4至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时,控制压敏粘合力变得容易,因此再剥离性变得优异。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除了具有碳原子数1至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也可含有任意的适当其他单体组分。其他单体组分的实例包括: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含氰基单体、乙烯酯类、和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的可有助于提高凝集力和耐热性的单体组分;含羧基单体、含酸酐基单体、含羟基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环氧基单体、N-丙烯酰基吗啉、和乙烯基醚类等的各自具有能够提高粘合力或作为交联化基点的官能团的单体组分。其他单体组分可单独或以其组合使用。
含磺酸基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和(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磷酸基单体的实例为2-羟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含氰基单体的实例为丙烯腈。乙烯酯类的实例为乙酸乙烯酯。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实例为苯乙烯。
含羧基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和巴豆酸等。含酸酐基单体的实例包括马来酸酐和衣康酸酐等。含羟基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醇、烯丙醇、2-羟乙基乙烯醚、4-羟丁基乙烯醚、和二甘醇单乙烯醚等。含酰胺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酰胺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乙酯、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丙酯等。含环氧基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乙烯基醚类的实例为乙烯基乙醚。
例如,使用其他单体组分使得所得聚合物的Tg可为0℃以下,这是因为其压敏粘合力容易调整。此外,聚合物的Tg优选为例如-100℃以上。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为100,000以上。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可通过任意的适当聚合方法制得。其实例包括: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等一般用作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的聚合方法。
压敏粘合剂层形成用组合物可含有上述基础树脂以外的任意的其他树脂作为树脂组分。其他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醚树脂、改性聚醚树脂、和环氧树脂等。当该组合物含有其他树脂时,其他树脂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下。
压敏粘合剂层形成用组合物除了树脂组分以外,可含有任意的适当添加剂。其实例包括:交联剂、偶联剂、增粘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滑动性改良剂、润湿性改良剂、抗氧化剂、防腐蚀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聚合抑制剂、交联促进剂、交联催化剂、无机或有机填充剂、金属粉和颜料等的粉体、颗粒状和箔状物等。
交联剂可使用任意的适当交联剂。其实例包括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和三聚氰胺化合物。交联剂可单独或以其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组分,交联剂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份至15重量份,更优选为2重量份至10重量份。
压敏粘合剂层可通过任意的适当方法形成。其具体实例包括涉及在表面保护膜上涂布压敏粘合剂形成用组合物并进行干燥的方法、涉及在隔离膜上形成压敏粘合剂层并将该压敏粘合剂层转印在表面保护膜上的方法等。涂布方法的实例包括:逆辊涂布或凹版涂布等的辊涂布法、旋涂法、丝网涂布法、喷注式涂布法、浸涂法、和喷涂法等。
在一实施方案中,第一表面保护膜是具有压敏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片。该实施方案中的第一表面保护膜是包括作为上述表面保护膜使用的树脂膜和配置在该树脂膜的一个表面上的压敏粘合剂层的积层体,且具有贯穿该树脂膜及该压敏粘合剂层的贯通孔。当第一表面保护膜是压敏粘合片时,长条状偏振片与长条状的第一表面保护膜可通过卷对卷方式彼此进行粘贴,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制造偏振片的效率。在该实施方案中,在该压敏粘合剂上可剥离地暂时粘贴隔离膜。
隔离膜具有作为构成保护压敏粘合剂层直到该层供实际使用为止的保护材料的功能。隔离膜例如为:通过用有机硅系脱模剂、氟系脱模剂、或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系脱模剂等的脱模剂进行表面涂布后的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或聚丙烯)膜、无纺布或纸等。隔离膜的厚度可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适当厚度。隔离膜的厚度例如为10μm至100μm。隔离膜可积层在作为上述表面保护膜使用的树脂膜与压敏粘合剂层的积层体上。可选地,可进行下述情形:在隔离膜上形成压敏粘合剂层并将隔离膜与压敏粘合剂层的积层体积层在作为表面保护膜使用的树脂膜上。
如上所述,偏光膜积层体100中,可在未配置第一表面保护膜50一侧上进一步积层第二表面保护膜30。该第二表面保护膜,除了未设置贯通孔以外,可使用与第一表面保护膜50同样的膜。此外,第二表面保护膜也可使用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膜等的软(例如,弹性模量低)膜。当使用第二表面保护膜时,在偏振片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步骤中,可更加适当地保护偏光板(偏振片/保护膜),结果,可更良好地进行偏振片与碱性溶液彼此接触的步骤。
B-2.使树脂膜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步骤
接下来,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接触。例如,使碱性溶液与偏光膜积层体的露出部接触。当使碱性溶液与露出部接触时,各露出部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减少,并且可通过减少该二色性物质的含量来形成非偏光部。此外,如上所述,偏光膜积层体使用的偏振片优选为含有碘的偏振片。当偏振片含有碘作为二色性物质时,通过使碱性溶液与偏振片的露出部接触减少了露出部的碘含量,结果,可只在露出部选择地形成非偏光部。因此,可不伴随任何复杂的操作而以非常高的制造效率,在偏振片的预定部分选择地形成非偏光部。此外,在偏振片中残存有碘的情形下,即使当通过破坏碘配合物形成非偏光部时,也存在随着偏振片的使用而再度形成碘配合物,因此非偏光部没有所希望特性的顾虑。在本发明中,可从偏振片(实质上是非偏光部)中去除碘本身。结果,可防止非偏光部的特性随着偏振片的使用而变化。
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接触的步骤可通过任意的适当手段进行。其实例包括:浸渍、滴下、涂布、和喷雾等。如上所述,当使用第一表面保护膜(及依需要,第二表面保护膜)时,偏振片中的碘含量在偏光膜积层体的露出部以外的部分不会减少,因此可通过浸渍只在所希望的部分形成非偏光部。具体而言,当将偏光膜积层体浸渍于碱性溶液中时,仅使偏光膜积层体中的露出部与碱性溶液接触。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用碱性溶液形成非偏光部。在与偏光膜积层体的露出部接触后,碱性溶液浸透至露出部(具体而言,偏振片)的内部。偏振片中的碘配合物被碱性溶液中的碱还原而成为碘离子。当碘配合物被还原为碘离子时,由露出部露出的偏振片的偏光性能实质地消失,因此在露出部形成非偏光部。此外,碘配合物的还原提高了露出部的透射率。成为碘离子的碘由露出部迁移至碱性溶液的溶剂中。结果,碘离子与碱性溶液一起从偏振片中去除。因而,在偏振片的预定部分选择地形成非偏光部,并且该非偏光部变得稳定而没有任何的经时变化。另外,通过调整例如,第一表面保护膜的材料、厚度及机械特性;碱性溶液的浓度;以及偏光膜积层体在碱性溶液中的浸渍时间等,可防止碱性溶液浸透到不希望的部分(结果,在不希望的部分形成非偏光部)。
上述碱性溶液含有的碱性化合物可使用任意的适当碱性化合物。碱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等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钙等的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等无机碱金属盐;乙酸钠等有机碱金属盐;和氨水等。碱性溶液中的那些碱性化合物中,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且更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含有碱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溶液的使用可有效地离子化碘配合物,因此可更简便地形成非偏光部。这些碱性化合物可单独或以其组合使用。
上述碱性溶液的溶剂可使用任意的适当溶剂。其具体实例包括:水、乙醇和甲醇等的醇、醚、苯、氯仿、及这些溶剂的混合溶剂。因为碘离子可良好地迁移至溶剂中并可轻易被去除,溶剂优选为水或醇。
上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例如为0.01N至5N,优选为0.05N至3N,更优选为0.1N至2.5N。当碱性溶液的浓度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可有效地减少偏振片内部的碘含量,并且可防止碘配合物在露出部以外的部分中离子化。
上述碱性溶液的液温例如为20℃至50℃。偏光膜积层体(实质上是偏振片的露出部)与碱性溶液彼此接触的时间可依据偏振片的厚度、使用的碱性溶液含有的碱性化合物的种类、及碱性化合物的浓度来设定,例如为,5秒钟至30分钟。
B-3.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量的减少
在与碱性溶液接触后,在接触碱性溶液的接触部中,树脂膜含有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量减少。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量减少可提供尺寸稳定性优异的非偏光部。具体而言,即使在加湿环境下,亦可原样地维持通过与碱性溶液接触所形成的非偏光部的形状。
当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接触时,可在接触部中残存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此外,当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接触时,可在接触部中生成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任意这样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可生成氢氧化物离子,且生成的氢氧化物离子对存在于接触部周围的二色性物质(例如,碘配合物)产生作用(分解或还原),从而扩大非偏光区域(低浓度区域)。因此,据推测,减少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的含量抑制非偏光区域的经时扩大,因此能够维持所希望的非偏光部的形状。
可生成氢氧化物离子的金属盐例如为硼酸盐。硼酸盐可通过用碱性溶液(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液)中和树脂膜含有的硼酸而生成。此外,例如,当将偏振片置于加湿环境下时,硼酸盐(偏硼酸盐)可如下述式所示地,水解生成氢氧化物离子。
[化学式1]
(式中,X表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使接触部(非偏光部)中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优选地减少为3.6重量%以下,优选为2.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还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
此外,通过将树脂膜实施用以将该膜转变成偏振片的各种处理,可预先将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掺入树脂膜中。例如,通过使碘化钾等碘化物的溶液与膜接触,在树脂膜中可掺入钾。通常掺入偏振片中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不会对非偏光部的尺寸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上述减少方法优选使用使处理液接触与碱性溶液的接触部的方法。根据这样的方法,可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由树脂膜向处理液中迁移,因此其含量会减少。
处理液的接触方法可采用任意的适当方法。其实例包括:涉及将处理液滴下、涂布、或喷雾至与碱性溶液的接触部的方法、和涉及将与碱性溶液的接触部浸渍于处理液中的方法。
在接触碱性溶液时,在以任意的适当保护材料保护树脂膜的情形下,处理液优选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与接触部接触(特别是当处理液的温度为50℃以上时)。根据这样的模式,在与碱性溶液的接触部以外的部位中,可防止偏光特性因处理液而降低。
上述处理液可含有任意的适当溶剂。溶剂的实例包括:水、乙醇和甲醇等的醇、醚、苯、氯仿、及这些溶剂的混合溶剂。其中,从有效地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迁移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水或醇。水可使用任意的适当水。其实例包括自来水、纯水、和去离子水。
接触时的处理液的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还更优选为70℃以上。若为这样的温度,可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有效地迁移至处理液中。具体而言,可使树脂膜的溶胀率明显提高,因此可物理地去除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另一方面,水的温度实质为95℃以下。
接触时间可依据例如接触方法、处理液(水)的温度、树脂膜的厚度等来适当调整。例如,当树脂膜浸渍于温水中时,接触时间优选为10秒钟至30分钟,更优选为30秒钟至15分钟,还更优选为60秒钟至10分钟。
在一实施方案中,使用酸性溶液作为上述处理液。酸性溶液的使用可中和残存于树脂膜中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从而化学地去除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
酸性溶液含有的酸性化合物可使用任意的适当酸性化合物。酸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盐酸、硫酸、硝酸、氟化氢、和硼酸等的无机酸;甲酸、草酸、柠檬酸、乙酸、和苯甲酸等的有机酸等。酸性溶液含有的酸性化合物优选为无机酸,更优选为盐酸、硫酸、或硝酸。这些酸性化合物的一种可单独使用,或者其两种以上可以组合使用。
酸性化合物优选使用酸度比硼酸强的酸性化合物。这是因为该化合物也可对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硼酸盐)产生作用。具体而言,该化合物可使硼酸从任意这样的硼酸盐游离,从而化学地去除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
酸度的指标例如为酸解离常数(pKa),且优选使用pKa比硼酸的pKa(9.2)小的酸性化合物。具体而言,pKa优选小于9.2,更优选为5以下。pKa可使用任意的适当测量设备来测量,可参照公开于“化学手册:基础篇,改订5版”(日本化学会编辑,丸善出版)等文献中的值。此外,在多段解离的酸性化合物的情形下,其pKa值在各阶段中可改变。当使用这样的酸性化合物时,使用各阶段的pKa值的任一值落在上述范围内这样的化合物。另外,如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pKa是指在25℃的水溶液中的值。
酸性化合物的pKa与硼酸的pKa之差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2.5至15,更优选为2.5至13。当该差值落在上述这样的范围内时,可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有效地迁移至处理液中,结果,可实现非偏光部中所希望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
可满足上述pKa的酸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例如:盐酸(pKa:-3.7)、硫酸(pK2:1.96)、硝酸(pKa:-1.8)、氟化氢(pKa:3.17)、硼酸(pKa:9.2)等的无机酸;甲酸(pKa:3.54)、草酸(pK1:1.04、pK2:3.82)、柠檬酸(pK1:3.09、pK2:4.75、pK3:6.41)、乙酸(pKa:4.8)、和苯甲酸(pKa:4.0)等的有机酸等。
此外,酸性溶液(处理液)的溶剂如上所述,同样在使用酸性溶液作为处理液的该模式中,可发生物理地去除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
上述酸性溶液的浓度例如为0.01N至5N,优选为0.05N至3N,更优选为0.1N至2.5N。
上述酸性溶液的液温例如为20℃至50℃。使树脂膜与酸性溶液彼此接触的时间可依据树脂膜的厚度、酸性化合物的种类、及酸性溶液的浓度来设定。接触时间例如为,5秒钟至30分钟。
树脂膜除了上述处理以外,可进一步实施任意的适当其他处理。其他处理的实例为去除碱性溶液和/或酸性溶液、和洗涤处理等。
去除碱性溶液和/或酸性溶液的方法具体地例如为:通过用抺布等擦拭去除、吸引去除、自然干燥、加热干燥、吹风干燥、或减压干燥等。干燥温度例如为20℃至100℃。干燥时间例如为5秒钟至600秒钟。
洗涤处理可通过任意的适当方法来进行。洗涤处理使用的溶液例如为:纯水、甲醇或乙醇等的醇、酸性水溶液、及这些溶液的混合液等。洗涤处理可在任意的适当阶段进行,并且洗涤处理可进行多次。
C.偏光板
实用上,可提供偏振片作为偏光板。偏光板具有偏振片及配置于偏振片的至少一侧的保护膜。实用上,偏光板具有压敏粘合剂层作为最外层。压敏粘合剂层代表性地作为图像显示设备侧的最外层。在压敏粘合剂层上可剥离地暂时粘贴隔离膜。
作为保护膜的形成材料,可给出例如:二乙酰纤维素或三乙酰纤维素等的纤维素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等的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树脂等的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这些树脂的共聚物树脂等。保护膜厚度优选为20μm至100μm。代表的保护膜通过粘合层(具体而言,粘接剂层或压敏粘合剂层)的介入积层在偏振片上。代表的粘接剂层由PVA系粘接剂或活化能量射线硬化型粘接剂形成。代表的压敏粘合剂层由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形成。
偏光板可依据目的进一步具有任意的适当光学功能层。光学功能层的代表实例包括相位差膜(光学补偿膜)和表面处理层。例如,相位差膜可配置在保护膜与压敏粘合剂层之间。相位差膜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椭圆体、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可依据例如目的、和图像显示设备的特性等适当地设定。例如,当图像显示设备为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设备时,可配置折射率椭圆体为nx>ny>nz的相位差膜及折射率椭圆体为nz>nx>ny的相位差膜。相位差膜亦可兼作保护膜。在此情形中,可省略保护膜。相反地,保护膜可具有光学补偿功能(即,可依据目的具有适当的折射率椭圆体、适当的面内相位差及适当的厚度方向相位差)。此外,符号“nx”表示膜表面内的折射率变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符号“ny”表示在膜表面内与慢轴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符号“nz”表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表面处理层可配置于偏光板的观察者侧上。表面处理层的代表实例包括硬涂层、防反射层、和防眩层。出于提高偏振片的加湿耐久性的目的,表面处理层优选例如为,透湿度低的层。硬涂层是例如为防止偏光板的表面受伤而配置的。硬涂层可通过例如以下方式等来形成:涉及在表面上附加以丙烯酸系紫外线硬化型树脂或有机硅系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等的适当紫外线硬化型树脂为基础的硬度和滑动特性等优异的硬化涂膜。硬涂层优选为2H以上的铅笔硬度。防反射层是为防止外来光在偏光板表面的反射而设置的低反射层。防反射层的类型的实例包括:如日本特开2005-248173号公报揭示的利用通过光干涉作用显现的反射光消除效果来防止反射的薄层型、如日本特开2011-2759号公报揭示的构造成在表面上赋予微细结构展现低反射率的表面结构型。防眩层是例如为防止由于外来光在偏光板表面上的反射而妨碍观看偏光板的透射光等而设置的。防眩层例如,通过根据基于喷砂方式或压花方式的表面粗糙化方式、或者涉及配混透明微粒的方式等的适当方式在表面上赋予微细凹凸结构来形成。防眩层亦可兼作扩散层(例如,视角放大功能等)用以使偏光板的透射光扩散从而放大视角等。可对观察者侧上的保护膜的表面实施同样的表面处理,代替设置表面处理层。
D.图像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设备具有上述偏振片。图像显示设备的实例包括液晶显示设备和有机EL器件等。具体而言,液晶显示设备具有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包含液晶单元、及配置在该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的每一侧上的偏振片。有机EL器件具有偏振片配置于观察者侧上的有机EL面板。配置偏振片使得其非偏光部可对应于安装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
实施例
现在,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涂布至长条状(宽度1200mm、长度43m)的厚度38μm的PET膜(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Inc.制、商品名:DIAFOIL T100C)上,使其干燥后的厚度变为10μm。因而,形成了压敏粘合剂层。将隔离膜粘贴在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上。因而,制得了压敏粘合片。在制得的压敏粘合片上,使用蚀刻刀刀刃(Pinnacle blade)形成1000个圆形小孔。以片的纵向上250mm、其横向上400mm的间隔形成各小孔。形成直径各自为2mm的圆形小孔。
使用长条状、吸水率为0.75%、Tg为75℃的非晶质间苯二甲酸共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IPA共聚的PET)膜(厚度:100μm)作为基材。对基材的一面实施电晕处理,并在该电晕处理面上,在25℃下涂布并干燥以9:1的比例包含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mol%)及乙酰乙酰基改性PVA(聚合度1200、乙酰乙酰基改性度4.6%、皂化度99.0mol%以上、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GOHSEFIMER Z-200”)的水溶液,以形成厚度11μm的PVA系树脂层。因而,制成积层体。
使制得的积层体在120℃的烘箱内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纵向(长边方向)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至2.0倍(空中辅助拉伸)。
接下来,将积层体浸渍于液温30℃的不溶化浴(通过将100重量份水配混有4重量份硼酸而制得的硼酸的水溶液)中30秒钟(不溶化处理)。
接下来,一面调整碘浓度和浸渍时间,一面将积层体浸渍于液温30℃的染色浴中,使所得偏光板具有预定透射率。在本实施例中,将积层体浸渍于通过将100重量份水配混有0.2重量份碘和1.5重量份碘化钾而制得的碘的水溶液中60秒钟(染色处理)。
接下来,将积层体浸渍于液温30℃的交联浴(通过将100重量份水配混有3重量份碘化钾和3重量份硼酸而制得的硼酸的水溶液)中30秒钟(交联处理)。
然后,一面将积层体浸渍于液温70℃的硼酸的水溶液(通过将100重量份水配混有4重量份硼酸和5重量份碘化钾而制得的水溶液)中,一面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纵向(长边方向)进行单轴拉伸,使得总拉伸倍率为5.5倍(水中拉伸)。
然后,将积层体浸渍于液温30℃的洗涤浴(通过将100重量份水配混有4重量份碘化钾而制得的水溶液)中(洗涤处理)。
随后,在积层体的PVA系树脂层表面上,涂布PVA系树脂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GOHSEFIMER(注册商标)Z-200”、树脂浓度:3重量%)并粘贴保护膜(厚度25μm),接着在维持于60℃的烘箱中将所得物加热5分钟。然后,从PVA系树脂层剥离基材。因而,制得具有透射率42.3%、厚度5μm的偏振片的偏光板(宽度:1200mm、长度400m)。
接下来,在所得偏光板的偏振片侧的表面上介入压敏粘合剂层而粘贴剥离了隔离膜的压敏粘合片。因而,制得积层体。将所制得的积层体浸渍于常温的碱性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1mol/L(1N))中8秒钟、及0.1mol/L(0.1N)的盐酸中30秒钟。然后,在60℃下干燥所得物,并剥离PET膜。因而,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实施例2]
除了使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设定为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比较例1]
除了使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设定为3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比较例2]
除了使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设定为2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比较例3]
除了使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实施例3]
除了使形成在PET膜中的各小孔的直径设定为4m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实施例4]
除了使形成在PET膜中的各小孔的直径设定为4mm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得包含具有透明部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对在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形成的各偏振片的透明部,通过以下方法测量透射率、碘含量、和钠含量。
1.透射率(Ts)
用分光光度计(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制、制品名“DOT-3”)进行测量。透射率(T)为以JlS Z 8701-1982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可见度修正后的Y值。
2.碘含量
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求得各偏振片的透明部的碘含量。具体而言,由在下述条件下测得的X射线强度、通过使用标准试样预先作成的校准曲线求得偏振片的碘含量。
·分析设备:Rigaku Corporation制,荧光X射线分析设备(XRF),制品名“ZSX100e”
·对阴极:铑
·分光晶体:氟化锂
·激发光能量:40kV-90mA
·碘测量线:I-LA
·定量法:FP法
·2θ角峰:103.078°(碘)
·测量时间:40秒
3.钠含量
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求得各偏振片的透明部的钠含量。具体而言,由在下述条件下测得的X射线强度、通过使用标准试样预先作成的校准曲线求得偏振片的钠含量。
·分析设备:Rigaku Corporation制,荧光X射线分析设备(XRF),制品名“ZSX100e”
·对阴极:铑
·分光晶体:氟化锂
·激发光能量:40kV-90mA
·钠测量线:Na-KA
·定量法:FP法
·测量时间:40秒
在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得的各偏振片的透明部都具有90%以上的透射率,小于1重量%的碘含量,小于0.5重量%的钠含量。这些透明部可具有作为非偏光部的功能。
此外,如下所述评价在各偏振片中形成的各透明部的形状匹配度。
[形状匹配度]
使用超高速柔性图像处理系统(Keyence公司制、商品名:XG-7700),进行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3中制得的各偏振片的非偏光部的边缘检测,以求得非偏光部近似圆。每2°地测量该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圆周(图2A及图2B中的虚线部分)与偏振片1及非偏光部2的边界(图2A及图2B中的实线部分)之间的距离,求得共计180点的距离。在测量点处在偏振片1及非偏光部2的边界位于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外侧(即,图2A的情形)的情形下,测量非偏光部2与非偏光部近似圆之间的距离a,而在该点处在偏振片1及非偏光部2的边界位于非偏光部近似圆的内侧(即,图2B的情形)的情形下,测量非偏光部2与非偏光部近似圆之间的距离b。算出距离a的最大值与距离b的最大值的总和值作为孔粗糙度(hole roughness)。通过将算出的孔粗糙度的值除以形成在PET膜上的各小孔的直径(实施例1和2及比较例1至3:2mm,实施例3和4:4mm),求得各透明部的形状匹配度的值。形成在各偏振片上的透明部的形状匹配度的平均值示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1至4的各偏振片的形状匹配度为0.05以下,因此制得具有对应于形成在PET膜上的小孔形状的非偏光部的偏振片。例如,当使用具有这样的非偏光部的偏振片使得非偏光部可各自对应于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时,提高对准加工性,因此可良好地进行照相机的对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可适用于智能型手机等的移动电话、笔记型PC、或平板PC等的具有照相机的图像显示设备(液晶显示设备、或有机EL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偏振片
20…保护膜
30…表面保护膜
50…表面保护膜
60…压敏粘合剂层
51…露出部
71…贯通孔
100…偏光膜积层体

Claims (6)

1.一种偏振片,其具有非偏光部,其中所述非偏光部的形状匹配度为0.0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非偏光部的二色性物质含量为1.0重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非偏光部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3.6重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非偏光部对应于安装所述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照相机部。
5.一种偏光板,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
6.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板。
CN201680037305.7A 2015-06-25 2016-06-17 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Active CN107710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7717A JP7163000B2 (ja) 2015-06-25 2015-06-25 非偏光部を有する偏光子
JP2015-127717 2015-06-25
PCT/JP2016/068134 WO2016208511A1 (ja) 2015-06-25 2016-06-17 非偏光部を有する偏光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0037A true CN107710037A (zh) 2018-02-16
CN107710037B CN107710037B (zh) 2021-02-19

Family

ID=5758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305.7A Active CN107710037B (zh) 2015-06-25 2016-06-17 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7328B2 (zh)
JP (2) JP7163000B2 (zh)
KR (1) KR102075830B1 (zh)
CN (1) CN107710037B (zh)
TW (1) TWI739750B (zh)
WO (1) WO20162085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7142A (zh) * 2019-10-29 2020-0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721B (zh) 2018-08-20 2020-09-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变频驱动系统与多联机中央空调器
WO2020040568A1 (ko) * 2018-08-22 2020-02-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마스크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KR102239441B1 (ko) * 2018-08-22 2021-04-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마스크 필름을 이용한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편광판
JP7046901B2 (ja) * 2018-12-25 2022-04-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64941A (zh) * 1971-12-09 1973-09-07
US4181756A (en) * 1977-10-05 1980-01-01 Fergason James L Process for increasing display brightnes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by bleaching polarizers using screen-printing techniques
KR20100125537A (ko) * 2009-05-21 2010-12-0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격자 스크린의 제조방법, 편광격자 스크린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3차원 화상표시장치
CN202394154U (zh) * 2010-10-29 2012-08-22 苹果公司 便携式计算机
JP2014081482A (ja) * 2012-10-16 2014-05-0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9923A (en) 1944-01-12 1946-10-22 Polaroid Corp Process of forming iodine images
US2647440A (en) * 1947-08-08 1953-08-04 Miles P Rehorn Molecularly aligned sheet material
JPS5024624B2 (zh) 1971-09-13 1975-08-16
US4466704A (en) 1981-07-20 1984-08-21 Polaroid Corporation Patterned polarizer having differently dyed areas
US4396646A (en) 1981-07-20 1983-08-02 Polaroid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patterned polarizers
JPS5849901A (ja) 1981-09-19 1983-03-24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分偏光フィルムの製法
JPH0666002B2 (ja) * 1982-03-29 1994-08-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部分カラ−偏光フイルムの製法
JPH0666001B2 (ja) 1982-03-29 1994-08-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多色カラ−偏光フイルムの製法
JPS6036563B2 (ja) 1982-03-29 1985-08-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部分偏光フイルムの製法
JPH0769535B2 (ja) 1982-09-28 1995-07-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
JPS59172610A (ja) 1983-03-22 1984-09-29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偏光フイルムの製法
JPS60133401A (ja) 1983-12-21 1985-07-16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ルチカラ−偏光子の製法
US5327285A (en) * 1990-06-11 1994-07-05 Faris Sadeg M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micropolarizers
CA2081626A1 (en) 1991-11-08 1993-05-09 Taiichi Sakaya Phase retarder
US5374477A (en) 1993-02-09 1994-12-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arrier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sealing gap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JPH09241594A (ja) 1996-03-09 1997-09-16 Nitto Denko Corp ロール状粘着テープ
JP3512596B2 (ja) 1996-07-04 2004-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旋光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3357803B2 (ja) 1996-10-30 2002-12-16 タレック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眼鏡用偏光膜および偏光眼鏡
JPH10183390A (ja) 1996-12-25 1998-07-14 Nikko Kinzoku Kk 長尺金属条体のパターンめっき方法
US6258429B1 (en) 1997-03-11 2001-07-10 Stephen G. Nelson One-way see-thru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632387B2 (ja) 1997-07-31 2005-03-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20071179A1 (en) 1999-06-30 2002-06-13 Kazuo Maed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3D image display body
JP3786824B2 (ja) 1999-06-30 2006-06-14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3d映像表示体の製造方法
JP4281261B2 (ja) 2000-09-21 2009-06-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ヨウ素系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07608A (ja) 2001-11-12 2003-07-25 Sony Corp Ndフィルター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3960520B2 (ja) * 2002-02-05 2007-08-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4054031A (ja) 2002-07-22 2004-02-19 Seiko Epson Corp 偏光層形成基板、偏光層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WO2004061031A1 (ja) 2002-12-27 2004-07-22 Lintec Corporation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212555A1 (en) 2003-04-23 2004-10-28 Falco Mark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tegrated display and camera and method therefore
JP2005089782A (ja) 2003-09-12 2005-04-07 Tdk Corp 板状体のエッチング方法
JP2005089783A (ja) 2003-09-12 2005-04-07 Tdk Corp 薄板のエッチング方法
KR100521227B1 (ko) 2003-12-30 2005-10-17 김동수 감압접착층을 구비한 패널 지지용 스틸 빔 및 이를 이용한시공방법
JP2005336249A (ja) 2004-05-25 2005-12-08 Lintec Corp 易貼付性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05357A (ko) 2005-03-10 2008-01-11 니폰 가야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요오드계 편광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편광판
US20080192345A1 (en) 2005-03-10 2008-08-14 Noriaki Mochizuki Iodine Polarizing Film,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JP2006308923A (ja) 2005-04-28 2006-11-09 Kyocera Corp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JP4587307B2 (ja) 2005-04-28 2010-11-24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及び偏光膜、偏光板
JP4810165B2 (ja) 2005-09-06 2011-11-0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貫通孔形成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07146B2 (ja) 2006-10-18 2011-06-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102274A (ja) 2006-10-18 2008-05-0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646951B2 (ja) 2007-06-06 2011-03-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CN102611896B (zh) 2007-06-15 2015-0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JP2009130317A (ja) 2007-11-28 2009-06-11 Seiko Epson Corp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及びその搬送方法
JP2009157361A (ja) 2007-12-06 2009-07-16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0950854B1 (ko) 2008-04-10 2010-03-31 주식회사 에이스 디지텍 폴리비닐알콜 편광자 제조방법
WO2009128115A1 (ja) 2008-04-15 2009-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300768A (ja) 2008-06-13 2009-12-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ロ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感圧式接着剤層付き偏光板ロール、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62543B1 (ko) 2008-06-20 2010-06-14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용액상태에서 요오드화시킨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수지를이용한 편광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103992606B (zh) 2008-12-18 2016-08-24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膜
TW201028436A (en) 2009-01-17 2010-08-01 Plastics Industry Dev Ct Method of polarizing plate high-value recycling
KR20100087837A (ko) * 2009-01-29 2010-08-0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격자 스크린,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3차원 화상표시장치
JP5244848B2 (ja) 2009-05-01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US20160025910A1 (en) 2009-05-01 2016-01-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KR20100125558A (ko) 2009-05-21 2010-12-0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격자 스크린의 제조방법, 편광격자 스크린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3차원 화상표시장치
JP5434457B2 (ja) 2009-10-09 2014-03-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2576143A (zh) 2009-10-06 2012-07-11 索尼公司 光学单元和摄像装置
US8980399B2 (en) 2010-03-04 2015-03-17 Lintec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KR20110110889A (ko) 2010-04-02 2011-10-1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패턴화된 편광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3차원 화상표시장치
WO2012002194A1 (ja) 2010-07-02 2012-01-05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5011444B2 (ja) 2010-09-03 2012-08-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361941B2 (ja) 2010-09-03 2013-12-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11730B2 (ja) 2010-09-03 2014-06-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的パネル組立体の連続的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4691205B1 (ja) 2010-09-03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701679B2 (ja) 2010-09-03 2015-04-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矩形形状のパネルに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を順次的に貼り付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502023B2 (ja) 2010-09-03 2014-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474869B2 (ja) 2010-09-03 2014-04-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478553B2 (ja) 2010-09-03 2014-04-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連続ウェブ状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43668B2 (en) 2010-10-29 2015-09-22 Apple Inc. Camera lens structures and display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293210B1 (ko) 2010-12-15 2013-08-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기기용 편광판의 구멍 형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95759B1 (ko) 2011-04-18 2015-02-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편광판,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2247574A (ja) 2011-05-26 2012-12-13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67806B2 (ja) 2011-09-16 2016-0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物体識別装置
JP5838080B2 (ja) 2011-11-24 2015-12-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フィルムの接合方法、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886718B2 (ja) 2011-11-29 2016-03-16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KR20130062194A (ko) 2011-12-02 2013-06-12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고내구성 편광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29135B1 (ko) 2012-02-28 2020-07-01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막, 원편광판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JP6112921B2 (ja) 2012-03-14 2017-04-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WO2014010884A1 (ko) 2012-07-11 2014-01-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기판의 베젤 패턴 형성 방법
JP6114160B2 (ja) 2012-10-22 2017-04-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US9075199B2 (en) 2012-10-30 2015-07-07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polarizer lay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4164085A (ja) 2013-02-25 2014-09-0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167548A (ja) * 2013-02-28 2014-09-11 Nitto Denko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211548A (ja) 2013-04-19 2014-11-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能を示さない領域を有する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KR20150037550A (ko) 2013-09-30 2015-04-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국지적으로 편광 해소 영역을 갖는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5046969A1 (ko) 2013-09-30 2015-04-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국지적으로 편광 해소 영역을 갖는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402096B2 (ja) 2013-11-21 2018-10-10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フィルム
US20150160390A1 (en) 2013-12-10 2015-06-11 Apple Inc. Display Having Polarizer with Unpolarized Strip
KR20150086159A (ko) 2014-01-17 2015-07-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국지적으로 편광 해소 영역을 갖는 편광자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WO2015108261A1 (ko) 2014-01-17 2015-07-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국지적으로 편광 해소 영역을 갖는 편광자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KR101953171B1 (ko) 2014-03-26 2019-02-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국지적으로 편광 해소 영역을 갖는 편광자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자, 편광판 및 화상표시장치
JP6214594B2 (ja) * 2014-04-25 2017-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15865B2 (ja) 2014-04-25 2017-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6215864B2 (ja) 2014-04-25 2017-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15262B2 (ja) 2014-06-27 2017-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長尺状の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6713189B2 (ja) 2014-06-27 2020-06-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長尺状の偏光フィルム積層体
JP6215261B2 (ja) 2014-06-27 2017-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長尺状の偏光子、長尺状の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766015B1 (ko) 2014-06-30 2017-08-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WO2016056803A1 (ko) 2014-10-06 2016-04-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판
JP6872309B2 (ja) 2015-06-25 2021-05-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
JP6422415B2 (ja) 2015-09-28 2018-11-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351559B2 (ja) 2015-09-28 2018-07-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64941A (zh) * 1971-12-09 1973-09-07
US4181756A (en) * 1977-10-05 1980-01-01 Fergason James L Process for increasing display brightnes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by bleaching polarizers using screen-printing techniques
KR20100125537A (ko) * 2009-05-21 2010-12-0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격자 스크린의 제조방법, 편광격자 스크린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3차원 화상표시장치
CN202394154U (zh) * 2010-10-29 2012-08-22 苹果公司 便携式计算机
JP2014081482A (ja) * 2012-10-16 2014-05-0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7142A (zh) * 2019-10-29 2020-0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09907A (ja) 2017-01-12
JP7163000B2 (ja) 2022-10-31
JP2021170122A (ja) 2021-10-28
KR102075830B1 (ko) 2020-02-10
TW201706639A (zh) 2017-02-16
CN107710037B (zh) 2021-02-19
KR20180011238A (ko) 2018-01-31
WO2016208511A1 (ja) 2016-12-29
US11467328B2 (en) 2022-10-11
US20180188430A1 (en) 2018-07-05
TWI739750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0037A (zh) 具有非偏光部的偏振片
EP3125007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arizing members comprising locally bleached reg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arizing member roll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ingle-type polarizing members
JP2020115233A (ja) 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144907B (zh) 偏振片、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7710039B (zh) 偏振片
CN106959484A (zh) 偏振片、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21144224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144223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7399095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US20180120489A1 (en) Polarizer production method
US20180231703A1 (en)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olarizing film
TWI753462B (zh) 偏光件之製造方法
TWI709479B (zh) 偏光件之製造方法、偏光件、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1711839A (zh)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80231704A1 (en)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olarizing film
TW201625997A (zh) 具有非偏光部之偏光件的製造方法
JP2016061805A (ja) 非偏光部を有する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TW201502569A (zh) 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