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454B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454B
CN103369454B CN201310097272.3A CN201310097272A CN103369454B CN 103369454 B CN103369454 B CN 103369454B CN 201310097272 A CN201310097272 A CN 201310097272A CN 103369454 B CN103369454 B CN 103369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communicator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ion
wirel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72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454A (zh
Inventor
铃木隆延
朝仓弘崇
松田宗久
田中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9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在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的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的第一状态下操作的第一情况下在执行使用第一类型的接口发送用于使移动装置属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一无线设置的特定处理之后执行使用第二类型的接口的与移动装置的经由第一无线网络的对象数据的特定无线通信,并且在通信装置在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下操作的第二情况下在执行不同于特定处理的另一处理之后执行使用第二类型的接口的与移动装置的经由第一无线网络的对象数据的特定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3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082816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66538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1-0177780A1公开了一种使两个通信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技术。两个通信装置执行根据短程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设置的通信(即,根据NFC(缩写:近场通信)的无线通信)。无线设置是用于执行根据不同于NFC系统的通信系统(例如,IEEE802.11a,802.11b)的无线通信。因此,两个通信装置能够执行根据无线设置的无线通信。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用于通信装置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的通信的技术。
在此公开的技术是通信装置。通信装置能够以多个状态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进行操作,多个状态包括通信装置用作无线网络的母站的母站状态、通信装置用作无线网络的子站的子站状态以及与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不同的装置状态。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在无线网络中以母站状态或子站状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来执行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的特定无线通信。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接口、第二类型的接口、以及控制单元。第一类型的接口可以是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接口。第二类型的接口是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接口。使用第二类型的接口的通信的通信速度可能比使用第一类型的接口的通信的通信速度快。控制单元可以包括通信执行单元,该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在是第一无线网络的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的第一状态下操作的第一情况下,在使用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用于使移动装置属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一无线设置发送到移动装置的特定处理之后,使用第二类型的接口执行与移动装置的经由第一无线网络的对象数据的通信。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在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下操作的第二情况下,在执行不同于特定处理的另一处理之后,使用第二类型的接口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特定无线通信。
在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的第一状态下操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将第一无线设置发送到移动装置。因此,通信装置可以经由第一无线网络以比较快的通信速度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另一方面,在通信装置在第二状态下操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执行其它处理。因此,通信装置可以经由第一无线网络以比较快的速度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根据此配置,通信装置可以通过根据通信装置的当前状态执行处理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
在通信装置在装置状态下操作的第二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执行新构建使通信装置执行特定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网络的其他处理。第二无线网络是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属于的网络。根据此配置,在通信装置在装置状态下操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经由新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以比较快的通信速度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无线通信。
在第二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不执行选择性确定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包括确定通信装置在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处理的其他处理,选择性确定处理确定通信装置在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根据此配置,通信装置可以新构建其中通信装置将会必定在母站状态下操作的第二无线网络。因此,通过在新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中的母站状态下操作,通信装置可以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无线通信。
在第二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执行包括选择性确定处理的其他处理,选择性确定处理确定通信装置在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根据此配置,通信装置可以新构建其中通信装置要在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中的任意一个中操作的第二无线网络。因此,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在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下操作在新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中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
控制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设置单元,该模式设置单元被配置成,根据用户的指令,将通信装置的模式设置为其中通信装置能够属于用于执行特定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的第一模式或者其中通信装置不能够属于用于执行特定无线通信的无线网络的第二模式。在通信装置在第二情况下设置第二模式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将通信装置的模式从第二模式改变成第一模式并且执行新构建第二无线网络的特定处理。根据此配置,在通信装置要执行特定无线通信并且被设置为其中通信装置不能够执行特定无线通信的第二模式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变成其中通信装置能够执行特定无线通信的第一模式。
在通信装置的模式是第一模式的情况下,通信装置能够执行与不同于移动装置的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外部设备可以属于第二无线网络。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的模式已经从第二模式改变成第一模式并且经由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已经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特定无线通信之后,在外部设备当前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不将通信装置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变成第二模式。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的模式已经从第二模式变成第一模式并且经由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已经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特定无线通信之后在外部设备当前不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将通信装置的模式从第一模式变成第二模式。根据此配置,在已经执行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之间的对象数据的通信之后在外部设备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通信装置从第二无线网络断开。另一方面,在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之间的对象数据的通信之后在外部设备不属于第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的模式可以从第一模式适当地变成第二模式。
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母站状态的第一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执行特定处理。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子站状态的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二情况下不执行特定处理。根据此配置,在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子站状态下操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防止移动装置属于第一无线网络。
在第二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信息,信息指示通信装置不经由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根据此配置,移动装置可以获取指示通信装置没有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的信息。因此,移动装置的用户可以获知通信装置没有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
在第二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使得通信装置与第一无线网络断开连接之后,执行用于新构建第二无线网络的处理。第二无线网络是使通信装置执行特定无线通信并且是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属于的网络。根据此配置,通信装置可以使通信装置从其中通信装置在子站状态下操作的第一无线网络断开,并且新构建第二无线网络。因此,通信装置可以经由新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无线通信。
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以作为母站状态的第一状态下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执行特定处理。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以作为子站状态的第一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执行特定处理。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通信装置以作为装置状态的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二情况下,执行用于新构建第二无线网络的其他处理。第二无线网络是使通信装置执行特定通信并且是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属于的网络。根据此配置,在通信装置在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中的任意一个中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经由第一无线网络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无线通信。另一方面,在通信装置在装置状态下操作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经由新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无线通信。根据此配置,通信装置可以通过根据通信装置的当前状态执行处理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
控制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被配置成,经由第一类型的接口从移动装置接收特定信息。在第二情况下接收特定信息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开始包括选择性确定处理的其他处理,该选择性确定处理确定通信装置在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根据此配置,在接收到特定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开始选择性确定处理。因此,在接收到特定信息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构建其中通信装置在母站状态或者子站状态中的任意一个中操作的第二无线网络。
此外,全部用于实现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是新颖和实用的。此外,包括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的通信系统也是新颖的和实用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2示出通过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执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3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一情况中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4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二情况中的通过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5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三情况中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6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四情况中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7示出通过第二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执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8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五情况中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9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六情况中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10示出通过第三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执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七情况中的通过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12示出用于解释通过第八情况中的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通信系统的配置)
如在图1中所示,通信系统2包括多功能外围设备(下面被称为“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缩写)10、移动装置50、接入点(下面被称为“AP”)6、以及PC8。MFP10和移动装置50能够执行短程无线通信。短程无线通信根据无线通信NFC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国际标准ISO/IEC21481或者18092根据NFC系统来执行无线通信。
此外,MFP10能够根据Wi-Fi直连系统(稍后描述)执行无线通信。在下面,Wi-Fi直连被称为“WFD”。在WFD中,基于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缩写)802.11标准和基于此的标准(例如,802.11a、11b、11g、11n等)来执行无线通信。NFC系统和WFD的系统(在下文中被称为“WFD系统”)具有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即,无线通信标准)。此外,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比根据NFC系统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
例如,MFD10能够根据WFD系统(在下面被称为“WFD连接”)通过与移动装置50建立连接来构建WFD网络。类似地,MFP10能够通过建立与PC8的WFD连接来构建WFD网络。
PC8、MFP10以及移动装置50进一步能够根据不同于WFD系统的正常Wi-Fi系统(例如,IEEE802.11)来执行无线通信。一般来说,根据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是使用AP6的无线通信,并且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是不使用AP6的无线通信。例如,MFP10能够属于通过根据正常的Wi-Fi建立与AP6的连接(在下文中被称为“正常的Wi-Fi连接”)的正常的Wi-Fi网络。经由AP6,MFP10能够执行与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另一装置(例如,PC8、移动装置50)的无线通信。此外,NFC系统和正常的Wi-Fi的系统(在下面被称为“正常的Wi-Fi系统”)具有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即,无线通信标准)。此外,正常的Wi-Fi的通信速度比NFC的通信速度更快。
(WFD)
WFD是通过Wi-Fi联盟阐明的标准。在由Wi-Fi联盟创建的“Wi-Fi对等(P2P)技术说明书版本1.1”中了描述WFD。
如上所述,PC8、MFP10以及移动装置50均能够根据WFD系统执行无线通信。下面,能够根据WFD系统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被称为“WFD兼容设备”。根据WFD标准,定义了三种状态作为WFD兼容设备的状态:组所有者状态(下面被称为“G/O状态”)、客户端状态、以及装置状态。WFD兼容设备能够在三种状态当中的一种状态下选择性地操作。
一个WFD网络包括处于G/O状态的设备和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设备。在WFD网络中可以仅存在一个G/O状态设备,但是可以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客户端状态设备。G/O状态设备管理一个或者多个客户端状态设备。具体地,G/O状态设备创建其中写入一个或者多个客户端状态设备中的每一个的标识信息(即,MAC地址)的管理列表。当客户端状态设备新属于WFD网络时,G/O状态设备将该设备的标识信息添加到管理列表,并且当客户端状态设备离开WFD网络时,G/O状态设备从管理列表中删除该设备的标识信息。
G/O状态设备能够与在管理列表中登记的设备,即,与客户端状态设备(即,属于WFD网络的设备),无线地通信对象设备(例如,包括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信息的数据(打印数据、扫描数据等))。然而,通过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未登记的设备,G/O状态设备能够无线地通信使未登记的设备属于WFD网络的的数据(例如,不包括网络层信息(诸如探测请求信号、探测响应信号等)的数据),但是不能够无线地通信对象数据。例如,处于G/O状态的MFP10能够从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移动装置50(即,处于客户端状态的移动装置50)无线地接收数据,但是不能够从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设备中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
此外,G/O状态设备能够在多个客户端状态设备之间中继对象数据(打印数据、扫描数据等)的无线通信。例如,在处于客户端状态的移动装置50要将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处于客户端状态的另一打印机的情况下,移动装置50首先将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处于G/O状态的MFP10。在这样的情况下,MFP10从移动装置50无线地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将打印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另一打印机。即,G/O状态设备能够执行正常的无线网络的AP的功能。
此外,不属于WFD网络的WFD兼容设备(即,没有登记在管理列表中的设备)是装置状态设备。装置状态设备能够无线地通信用于属于WFD网络的数据(诸如探测请求信号、探测响应数据等的物理层数据),但是不能够经由WFD网络无线地通信对象数据(打印数据、扫描数据等)。
此外,在下面,不能够根据WFD系统执行无线通信而能够根据正常的Wi-Fi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被称为“WFD不兼容设备”。“WFD不兼容设备”也可以被称为“遗留设备”。WFD不兼容设备不能够以G/O状态操作。G/O状态设备能够将WFD不兼容设备的标识信息登记在管理列表中。
(MFP10的配置)
MFP10包括操作单元12、显示单元14、打印执行单元16、扫描执行单元18、无线LAN接口(在下面“接口”被称为“I/F”)20、NFC I/F22、以及控制单元30。操作单元12由多个键组成。用户能够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来将各种指令输入到MFP10。显示单元14是用于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显示器。打印执行单元16是喷墨系统、激光系统等打印机构装置。扫描执行单元18是CCD、CIS等扫描机构装置。
无线LAN I/F20是使控制单元30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和根据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的接口。无线LAN I/F20在物理上是一个接口。然而,在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MAC地址(在下面被称为“用于WFD的MAC地址”)和在根据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MAC地址(在下面被称为“用于正常的Wi-Fi的MAC地址”)都被指派给无线LAN I/F20。更加具体地,用于正常的Wi-Fi的MAC地址被预指派给无线LAN I/F20。使用用于正常的Wi-Fi的MAC地址,控制单元30创建用于WFD的MAC地址,并且将用于WFD的MAC地址指派给无线LAN I/F20。用于WFD的MAC地址不同于用于正常的Wi-Fi的MAC地址。因此,经由LAN I/F20,控制单元20能够同时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和根据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因此,能够建立下述情况,在该情况中MFP10属于WFD网络并且属于正常的Wi-Fi的网络。
此外,G/O状态设备不仅能够将处于客户端状态的WFD兼容设备的标识信息写入管理列表中,而且还将WFD不兼容设备的标识信息写入管理列表中。即,G/O状态设备也能够建立与WFD不兼容设备的WFD连接。一般来说,WFD连接是用于其中使用MFP10的WFD的MAC地址的无线连接。此外,WFD网络是其中使用用于MFP10的WFD的MAC地址的无线网络。类似地,正常的Wi-Fi连接是其中使用用于MFP10的正常的Wi-Fi的MAC地址的无线连接。此外,正常的Wi-Fi网络是其中使用用于MFP10的正常的Wi-Fi的MAC地址的无线网络。
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2,用户能够改变无线LAN I/F20的设置,从而能够改变为其中能够执行使用无线LAN I/F20的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模式(在下面被称为“WFD=ON模式”)和其中不能执行使用无线LAN I/F20的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模式(在下文中被称为“WFD=OFF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模式设置单元46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将模式设置为WFD=ON模式或者WFD=OFF模式。具体地,模式设置单元46将表示用户设置的模式存储在存储器34中。
此外,在WFD I/F=OFF模式状态中,控制单元30不能根据WFD系统执行处理(例如,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稍后描述)的处理、G/O协商等)。在WFD I/F=ON状态中,存储器34将表示与WFD有关的MFP10的当前状态的值(G/O状态、客户端状态、以及装置状态当中的状态)。
NFC I/F22是使控制单元30根据NFC系统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口。NFC I/F22由在物理上不同于无线LAN I/F20的芯片形成。
此外,经由无线LAN I/F20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例如,最大通信速度是11至454Mbps)比经由NFC I/F22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例如,最大通信速度是100至424Kbps)。此外,经由无线LANI/F20的无线通信中的载波的频率(例如,2.4GHz带、5.0GHz带)不同于经由NFC I/F22的无线通信中的载波的频率(例如,13.56MHz带)。此外,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大约10cm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能够经由NFC I/F22根据NFC系统与移动装置50无线地进行通信。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cm或者大于或者等于10cm(例如,最大大约100m)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能够经由LAN I/F20根据WFD系统并且根据正常的Wi-Fi与移动装置50无线地进行通信。即,MFP10能够在其上经由无线LAN I/F20执行与无线目的地设备(例如,移动装置50)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大于MFP10能够在其上经由NFC I/F22执行与通信目的地设备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
控制单元30包括CPU32和存储器34。CPU3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CPU32根据程序通过执行处理来实现单元40至46的功能。
存储器34由ROM、RAM、硬盘等形成。存储器34存储CPU32执行的程序。存储器34包括工作区38。在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的情况下,工作区38存储指示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的信息以及用于经由WFD网络通信对象数据(例如,打印数据)的无线设置(包括无线网络的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密码、SSID(服务集标识符)以及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此外,在MFP10当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情况下,工作区38存储指示MFP10当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信息以及用于经由正常的Wi-Fi网络通信对象数据的无线设置。WFD网络的SSID是用于标识WFD网络的网络标识符,并且正常的Wi-Fi网络的SSID是用于标识正常的Wi-Fi网络的网络标识符。WFD网络的BSSID是G/O状态设备独特的标识符(例如,G/O状态设备的MAC地址),并且正常的Wi-Fi网络的BSSID是AP独特的标识符(例如,AP的独特标识符)。
在MFP10根据WFD系统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工作区38进一步存储指示WFD的当前状态(G/O状态、客户端状态或者装置状态当中的一个状态)的值。工作区38进一步存储表示WFD=ON模式的模式值或者表示WFD=OFF模式的模式值。
此外,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2,用户能够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自发的G/O模式是用于在G/O状态下保持MFP10的操作的模式。存储器34内的工作区38进一步存储指示MFP10是否已经被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的值。当处于装置状态中的WFD兼容设备要建立与处于装置状态的另一WFD兼容设备的WFD连接时,WFD兼容设备通常使用G/O协商来选择性地确定其要以G/O状态和客户端状态中的哪种状态来进行操作。在MFP10已经被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的情况下,MFP10在不执行G/O协商的情况下保持在G/O状态下的操作。
(移动装置50的配置)
移动装置50是,例如,移动电话(例如,智能电话)、PDA、笔记本PC、平板PC、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便携式视频播放器等。移动装置50包括两个无线接口、无线LAN I/F(即,用于WFD和正常的Wi-Fi的接口)和NFC I/F。因此,移动装置50能够使用无线LAN I/F来执行与MFP10的无线通信,并且能够使用NFC I/F来执行与MFP10的无线通信。移动装置50包括用于使MFP10执行功能(例如,打印功能、扫描功能等)的应用程序。此外,应用程序可以,例如,从MFP10的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上被安装在移动装置50上,或者可以从与MFP10一起运输的媒介被安装在移动装置50上。
如MFP10,移动装置50包括存储器54内的工作区58。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WFD网络或者正常的Wi-Fi网络的情况下,工作区58存储用于经由有关网络执行通信的无线设置(包括无线网络的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密码、SSID和BSSID)。此外,在移动装置50根据WFD系统操作的情况下,工作区58存储表示移动装置50的状态的状态值(即,G/O状态、客户端状态和装置状态当中的一种状态)。
(PC8的配置)
PC8包括无线LAN I/F(即,用于WFD和正常的Wi-Fi的接口),但是不包括NFC I/F。因此,PC8能够通过使用无线LAN I/F执行与MFP10的通信,但是不能够执行根据NFC系统的无线通信。PC8包括用于使MFP10执行处理(例如,打印处理、扫描处理等)的驱动程序。此外,驱动器程序通常从与MFP10一起运输的媒介被安装在PC8上。然而,在修改中,驱动程序可以从通过MFP10的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被安装在PC8上。
(AP6的配置)
AP6不是WFD G/O状态设备,而是被称为无线接入点或者无线LAN路由器的标准接入点。AP6能够建立与多个设备的正常的Wi-Fi连接。因此,包括AP6的多个设备的正常的Wi-Fi网络被构建。AP6接收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多个设备当中的一个设备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多个设备当中的另一个设备。即,AP6中继在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一对设备之间的通信。
此外,在WFD G/O状态设备和正常的AP之间的不同之处如下。在WFD G/O状态设备与其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并且新属于另一WFD网络的情况下,WFD G/O状态设备能够在除了G/O状态之外的状态(即,客户端状态)下进行操作。相反地,不论正常的AP属于哪一个正常的Wi-Fi网络,正常的AP(即,AP6)都执行中继一对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功能,并且正常的AP不能够在客户端状态下进行操作。
(通过MPF10执行的通信处理)
将参考图2描述由MFP10执行的通信处理。当MFP10的电源被接通时,控制单元30执行通信处理。在S2中,接收单元40监视是否已经通过执行根据NFC系统的无线通信接收到NFC信息。此外,接收单元40经由NFC I/F22接收NFC信息。具体地,接收单元40监视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是否已经建立了NFC通信会话。在MFP10的电源接通时,接收单元40使NFC I/F22传送用于检测能够执行根据NFC系统的无线通信的装置的无线电波。
移动装置50的用户激活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移动装置50,用户使得移动装置50创建包括指示MFP10要执行的处理的处理执行指令(例如,打印指令、扫描指令)的NFC信息。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NFC信息进一步包括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的无线网络的SSID和BSSID。此外,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无线网络的情况是其中这是WFD连接或者正常的Wi-Fi连接或者两者的无线连接已经在移动装置50和另一装置(例如,AP6、MPF10)之间建立的情况。
用户能够使移动装置50更加接近MFP10。因此,当移动装置50和MFP10之间的距离变得小于无线电波彼此到达的距离(例如,10cm)时,移动装置50从MFP10接收无线电波,并且将响应波发送到MFP10。因此,控制单元30从移动装置50接收响应波,并且NFC通信会话被建立。当NFC通信会话已经被建立时,移动装置50将创建的NFC信息发送到MFP10。
在接收NFC信息(在S2中是)之后,在S4中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是否当前属于网络。具体地,在工作区38存储指示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的信息或者指示MFP10当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或二者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当前属于无线网络(在S4中是),并且处理进入S6。另一方面,在指示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的信息或者指示MFP10当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信息被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当前不属于无线网络(在S4中否),并且处理进入S8。
在S6中,确定单元42确认移动装置50当前是否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具体地,确定单元42首先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的网络的SSID和BSSID是否被包括在NFC信息中。在SSID或者BSSID没有被包括在NFC信息中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在S6中否)。根据此配置,MFP10能够适当地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的网络的SSID和BSSID被包括在NFC信息中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包括在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无线设置中的SSID和BSSID是否与包括在NFC信息中的SSID和BSSID相同。
在SSID和BSSID都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在S6中是),并且处理进入S7。另一方面,在SSID或者BSSID或者两者不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在S6否),并且处理进入S8。根据此配置,MFP10能够适当地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是否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此外,在S6中确定单元42确定SSID是否相同,以及BSSID是否相同。因此,确定单元42能够确定MFP10和移动装置50属于通过相同的AP构建的相同的无线网络。更加具体地,一个AP可以通过使用多个SSID来构建多个无线网络。因此,在BSSID相同并且SSID不相同的情况下,MFP10和移动装置50可以属于通过相同的AP构建的不同的无线网络。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确定SSID和BSSID两者是相同的来更加可靠地确定MFP10和移动装置50属于相同的无线网络。此外,在修改中,在S6中确定SSID是否相同,但是不需要确定BSSID是否相同。因此,如果SSID相同,即使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均属于通过不同的接入点构建的无线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定MFP10和移动装置10属于相同的无线网络。
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的情况下,MFP10和移动装置50能够经由其当前属于的网络来执行通信。即,移动装置50能够通过使用当前存储在工作区58中的无线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在S7中控制单元30在不改变移动装置50的无线设置的情况下经由NFC I/F22发送指示设置变化是不必要的信息,指示设置变化是不必要的该信息指示能够执行数据的通信,并且处理进入S20。此外,指示设置改变是不必要的信息包括MFP10的IP地址。
在S8中确定单元42确定是否已经设置了WFD=ON模式。在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模式值是表示WFD=ON模式的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在S8中确定是,并且处理进入S10。另一方面,在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模式值是表示WFD=OFF模式的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在S8中确定否,并且处理进入S9。
在S9中通信执行单元44通过改变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模式值来将模式从WFD=OFF模式改变成WFD=ON模式,并且处理进入S15。通信执行单元44将指示模式值已经被改变的设置改变信息存储在存储器34中。
在S10中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是否在其当前属于的无线网络中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具体地,在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状态值是表示客户端状态的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在S10中是)。另一方面,在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状态值不是表示客户端状态的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不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在S10中否)。在S10中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4。
另一方面,在S10中否的情况下,在S12中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是否在其当前属于的无线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具体地,在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状态值是表示G/O状态的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以G/O状态下进行操作(在S12中是)。另一方面,在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状态值不是表示G/O状态的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不以G/O状态进行操作(即,MFP10处于装置状态)(在S13中否)。在S12中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2,并且在S12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5。
在S13中确定单元42确定包括在其中MFP10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WFD网络中的除了MFP10之外的设备(即,已经建立与MFP10的连接的设备)的数目是否小于预定的最大客户端数目。确定单元42在存储在管理列表中的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数目小于最大客户端数目的情况下在S13中确定是,并且在数目相同的情况下在S13中确定否。在S13中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6,并且在S13中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4。
在S14中通信执行单元44通过使用NFC I/F22来将通信NG信息发送到移动装置50,处理返回到S2。该通信NG信息可以指示MFP10和移动装置50当前不能够执行通信。
在S15中通信执行单元44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自发的G/O模式是保持MFP10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模式。因此,MFP10被设置为G/O状态,但是在S15的阶段还没有构建WFD网络。在MFP10被设置为G/O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14准备使WFD兼容设备和/或者WFD不兼容设备经由WFD网络执行与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MFP10的无线通信的无线设置(SSID、BSSID、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密码等)。根据此配置,不论接收无线设置的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移动装置50)是WFD兼容设备还是WFD不兼容设备,MFP10都能够执行与从MFP10接收无线设置的设备的无线通信。
此外,预先确定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此外,通信执行单元44创建密码。此外,SSID可以在创建密码时通过通信执行单元44来创建,或者可以被预先确定。BSSID是MFP10的MAC地址。此外,在此阶段,在由MFP10管理的管理列表中没有描述与G/O状态设备连接的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S16中,通信执行单元14使用NFC I/F22来将准备的无线设置发送到移动装置50。在处理S15之后执行处理S16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向移动装置50发送在设置自发的G/O模式阶段准备的无线设置(S15)。在处理S13之后执行处理S16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使用NFC I/F22来向移动装置50发送在构建其中MFP10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WFD网络的阶段准备的无线设置。
接下来,在S18中通信执行单元44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来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建立WFD连接。在从MFP10接收到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MFP10的无线设置之后,移动装置50将接收到的无线设置存储在工作区58中。因此,移动装置50执行根据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接下来,通信执行单元44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认证请求、认证响应、关联请求、关联响应以及4次握手的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的过程中执行诸如SSID的认证、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的认证、密码的认证等的各种认证处理。在所有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此外,在处理S18中,通信执行单元44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来获取移动装置50的MAC地址。当无线连接已经被建立时,控制单元30进一步将移动装置50的MAC地址添加到管理列表。此外,移动装置50的MAC地址被包括在NFC信息中。因此,处于G/O状态中的MFP10变得能够根据正常的Wi-Fi来与移动装置50通信对象数据(打印数据、扫描数据等)。此外,对象数据包括网络层数据,其是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更高的层。因此,处于G/O状态的MFP10能够与处于客户端状态中的移动装置50执行网络层的无线通信。
接下来,在S20中通信执行单元44经由无线LAN I/F20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数据通信处理。数据通信处理的内容根据包括在NFC信息中的处理执行指令的内容而变化。在处理执行指令是打印指令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在数据通信处理中从移动装置50接收打印数据。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30使得打印执行单元16使用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在处理执行指令是扫描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使得扫描执行单元18扫描已经被设置在扫描执行单元18上的文档,创建扫描数据。接下来,通信执行单元44将创建的扫描数据发送到移动装置50。
接下来,在S21中通信执行单元44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监视是否已经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用于断开与移动装置50的连接的断开连接请求。在即使预定的时间已经流逝也没有接收到断开连接请求(在S21中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2。另一方面,在自从S20的数据通信处理的结束起的预定时间内已经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断开连接请求(在S21中是)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断开与移动装置50的无线连接。具体地,通信执行单元44删除管理列表内的移动装置50的MAC地址。接下来,在S22中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是否通过处理S9改变了无线LAN I/F20的设置。具体地,在设置变化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在S9中模式值从指示WFD=OFF模式的模式值改变成指示WFD=ON模式的模式值(在S22中是),并且进入S23。另一方面,在设置改变信息没有被存储在存储器34中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在S9中没有将模式值从指示WFD=OFF模式的模式值改变成指示WFD=ON模式的模式值(在S22中否),并且处理返回到S2。
在S23中,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除了移动装置50之外的外部设备(例如,PC8)当前是否属于在S18中新构建的WFD网络。具体地,在除了移动装置50的标识信息之外的标识信息被包括在管理列表中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外部设备当前属于WFD网络(在S23中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不改变模式值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2。根据此配置,能够防止在外部设备当前属于WFD网络的情况下MFP10与WFD网络端口断开连接。
另一方面,在除了移动装置50的标识信息之外的标识信息没有被包括在管理列表中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外部设备当前不属于WFD网络(在S23中否),并且进入S24。在S24中通信执行单元44将模式值从指示WFD=ON模式的模式值改变成指示WFD=OFF模式的模式值,并且处理返回到S2。即,在通常处理中,在S8中确定了模式值是WFD=OFF模式的情况下,模式值从WFD=OFF模式改变成WFD=ON模式,使得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经由WFD网络临时地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无线通信。当在S25中模式值从WFD=ON模式改变成WFD=OFF模式时,在S18中构建的网络停止存在。根据此配置,在通信处理期间将模式值从指示WFD=OFF模式的模式值改变成指示WFD=ON模式的模式值的情况下,能够在改变模式值之前开始返回到设置。
(本实施例的优点)
将参考图3至图6描述在第一至第四情况中的本实施例的优点。此外,在图3至图6中的每一个中示出与图2的通信处理相对应的处理。
(第一情况)
在图3中示出的第一情况中,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在WFD网络中,MFP10以G/O状态进行操作。处于客户端状态下的PC8当前属于WFD网络。移动装置50可以当前属于或者不属于无线网络。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时序图中,通过箭头来表示通过使用NFC I/F22由MFP10执行的无线通信(即,根据NFC系统的无线通信)和通过使用LAN I/F20由MFP10执行的无线通信(即,根据WFD系统或者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表示使用LAN I/F20的无线通信的箭头比表示使用NFC I/F22的无线通信的箭头更快。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之后,在S8中MFP10确定无线LAN I/F20的设置已经被设置为WFD=ON模式(在S8中是)。此外,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NFC信息包括无线网络的SSID和BSSID,并且在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NFC信息不包括无线网络的SSID和BSSID。接下来,MFP10确定MFP10的状态是G/O状态(在S10中否并且在S12中是)。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之后,MFP10在S6中确定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在S6中否)。此外,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NFC信息包括无线网络的SSID和BSSID。然而,在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NFC信息不包括无线网络的SSID和BSSID。在S12中,MFP10确定MFP10处于G/O状态中(在S12中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S16中,MFP10通过使用NFC I/F22来将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MFP10的无线设置和MFP10的IP地址发送到移动装置50。在接收无线设置之后,移动装置50将接收到的无线设置存储在工作区38中。接下来,MFP10和移动装置50建立WFD连接(S18)。因此,移动装置50能够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此外,通过使用NFC I/F22,MFP10将包括MFP10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的无线设置发送到移动装置50。根据此配置,移动装置50能够根据从MFP10接收到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执行认证处理,并且不需要执行用于验证是否要使用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的任何处理。因此,MFP10和移动装置50能够比较迅速地建立连接。
接下来,移动装置50通过使用存储在工作区58中的无线设置和在S16中接收到的IP地址来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10。MFP10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来接收打印数据(S20)。在接收打印数据之后,MFP10使打印执行单元16执行打印处理。根据此配置,在MFP10在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MFP10能够经由MFP10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打印数据的通信。
(第二情况)
在图4中示出的第二情况中,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MFP10在WFD网络中以客户端状态下进行操作。处于G/O状态的PC8当前属于WFD网络,而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移动装置50处于与在第一情况中相同的状态下。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之后,在S8中MFP10确定无线LAN I/F20已经被设置为WFD=ON模式(在S8中是)。接下来,MFP10确定MFP10的状态是客户端状态(在S10中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MFP10不将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无线设置发送到移动装置50。根据此配置,在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PC8的无线设置不需要被提供给移动装置50。因此,能够防止移动装置50进入WFD网络。此外,通过从MFP10接收通信NG信息,移动装置50能够通知移动装置50的用户MFP10没有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对象数据的通信。
(第三情况)
在图5中示出的第三情况下,MFP10被设置为WFD=ON模式,但是当前不属于WFD网络。即,MFP10在装置状态下操作。此外,MFP10的状态是当前属于或者当前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任何一种状态。移动装置50是处于与第一情况中相同的状态下。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之后,在S8中MFP10确定无线LAN I/F20已经被设置为WFD=ON模式(在S8中是)。接下来,在S10和S12中,MFP10确定MFP10既不处于G/O状态也不处于客户端状态下(在S10和S12中否)。在这样的情况下,在S15中MFP10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同时没有执行G/O协商。
接下来,MFP10通过使用NFC I/F22将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MFP10的无线设置(即,在S15中在设置自发的G/O模式的阶段准备的无线设置)和MFP10的IP地址发送到移动装置50。在接收无线设置之后,移动装置50将接收到的无线设置存储在工作区58中。接下来,MFP10和移动装置50建立WFD连接(S18)。因此,移动装置50能够属于其中MFP10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WFD网络。
接下来,移动装置50通过使用存储在工作区58中的无线设置和在S16中接收到的IP地址来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10。MFP10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接收打印数据(S20)。在接收打印数据之后,MFP10使打印执行单元16执行打印处理。根据此配置,在MFP10能够新构建其中MFP10在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WFD网络。因此,MFP10能够经由新构建的WFD网络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打印数据的通信。此外,因为MFP10必须在新构建的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所以MFP10能够确定要在WFD网络中使用的认证方法等。
(第四情况)
在图6中示出的第四情况下,MFP10被设置为WFD=OFF模式。此外,MFP10的状态是当前属于或者当前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状态。移动装置50是处于与第一情况相同的状态下。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之后,以与第三情况相同的方式在S4或者S6中确定否。MFP10在S8中确定MFP10被设置为WFD=OFF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MFP10在S9中将模式从WFD=OFF模式改变成WFD=ON模式。接下来,MFP10在S15中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
接下来,打印处理之前的处理与在第三情况中的相同。而且,在此配置中,能够实现与在第三情况中相同的优点。当打印处理结束时,MFP10确定外部设备当前不属于新构建的WFD网络(在S23中否),并且将模式从WFD=ON模式改变成WFD=OFF模式。根据此配置,在打印数据的通信之后外部设备不属于WFD网络的情况下,模式能够从WFD=ON模式适当地改变成WFD=OFF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MFP10能够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来根据MFP10当前是否属于与移动装置10相同的网络,即,根据MFP10是否能够与移动装置50进行通信,通过执行处理以比较快的通信速度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对象数据的无线通信。此外,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经由不同的接入点进行通信的情况下,MFP10能够经由WFD网络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对象数据的通信。
(对应关系)
MFP10是“通信装置”的示例,NFC I/F22是“第一类型的接口”的示例,并且无线LAN I/F20是“第二类型的接口”的示例。此外,根据上面的描述,因为NFC I/F22(即,“第一类型的接口”)使用无线LAN I/F20(即,“第二类型的接口”)执行通信,NFC I/F22能够被称为用于在MFP10(即,“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50之间执行的通信的接口。
NFC信息是“特定信息”的示例,并且被包括在NFC信息中的SSID和BSSID是“被包括在特定信息中的无线网络标识符”。当前属于MFP10当前属于的网络的移动装置50的状态是“通信使能状态”。处理S15至S18是“特定处理”的示例。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经由WFD网络的无线通信是“特定无线通信”的示例。G/O状态是“母站状态”的示例,并且客户端状态是“子站状态”的示例。在S4中确定是的情况下,MFP10属于的WFD网络是“第一位无线网络”的示例,并且通过处理S15至S18构建的WFD网络是“第二无线网络”的示例。通信NG信息是“没有执行指示对象数据的通信的信息”的示例。WFD=ON模式是“第一模式”的示例,并且WFD=OFF模式是“第二模式”的示例。
(第二实施例)
将描述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要点。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图7的通信处理来替代图2的通信处理。图7的S2至S24与图2的处理S2至S24相同。在S10中的是的情况下,即,在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并且在WFD网络中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在S24中确定MFP10能够与其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具体地,在当前经由WFD网络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或者要经由WFD网络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不能够与其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在S42中否)。另一方面,在既不是经由WFD网络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也不是经由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MFP10能够与其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在S42中是)。
例如,假定PC8在MFP10当前属于的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在MFP10当前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从PC8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当前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此外,在MFP10根据来自于PC8的扫描指令创建扫描数据的情况下,并且一旦扫描数据被创建,MFP10就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来将扫描数据发送到PC8,确定要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
在S42中的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4,并且在S42中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44。在S44中,通信执行单元44使MFP10与MFP10当前加入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具体地,通信执行单元44删除存储在工作区38中的无线设置,并且将工作区38中的状态值改变成表示装置状态的值。接下来,通信执行单元44执行处理S15。
(本实施例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的MFP10能够实现与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情况中的第一实施例的MFP10相同的优点。将会参考图8和图9来描述第五和第六情况中的本实施例的优点。此外,在图8和图9中的每一个中示出与图7的通信处理相同的处理。
(第五情况)
在图8中示出的第五情况中,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MFP10在WFD网络中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处于G/O状态下的PC8当前属于WFD网络,但是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WFD网络。移动装置50处于与第一情况中相同的状态。此外,MFP10从PC8接收打印数据。
在此情况下,当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时,在S6中确定否并且在S10中确定是,与第二情况相同。因为MFP10从PC8接收打印数据,所以确定MFP10不能够与WFD网络断开连接(在S42中否)。在此情况下,MFP10在S14中经由NFC I/F22将通信NG信息发送到移动装置50。
根据此配置,在MFP10经由MFP10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在MFP10要经由MFP10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能够防止MFP10与其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断开连接。
(第六情况)
在图9中示出的第六情况中,MFP10当前属于WFD网络。MFP10在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处于G/O状态下的PC8当前属于WFD网络,但是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WFD网络。然而,MFP10既不处于当前执行与PC8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也不处于要执行与PC8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移动装置50处于与第一情况相同的状态下。
在此情况下,当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到NFC信息时,在S6中确定否并且在S10中确定是,与在第五情况中一样。因为MFP10既不是处于经由WFD网络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也不是处于要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所以确定MFP10能够与其当前属于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在S42中否)。在这样的情况下,MFP10在S15中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后续的处理与第三情况中的在MFP10被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之后的处理相同。
根据此配置,MFP10与其中MFP10在客户端状态下操作的WFD网络断开连接,并且能够新构建WFD网络。因此,MFP10能够经由新构建的WFD网络适当地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对象数据的通信。
(第三实施例)
将会描述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要点。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图10的通信处理来替代图2的通信处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50将进一步包括指示移动装置50是否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WFD兼容信息的NFC信息和移动装置50的装置ID(例如,MAC地址、序列号等)发送到MFP10。
图10的S2至S24与图2的处理S4至S24相同。在执行处理S9的情况下,并且在S12中确定否的情况下,即,在MFP10以装置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在S52中通过使用NFC信息来确定移动装置50是否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在指示移动装置50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WFD兼容信息被包括在NFC信息中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移动装置50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在S52中是),并且处理进入S54。
另一方面,在指示移动装置50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WFD兼容信息没有被包括在NFC信息中的情况下,确定单元42确定移动装置50不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在S52中否),并且处理进入S15。
通信执行单元44在S54中经由NFC I/F22将指示开始WFD连接的WFD连接开始信息发送到移动装置50。WPS(缩写:Wi-Fi保护设置)无线连接系统用作用于执行WFD系统无线连接的系统。WPS无线连接系统包括PBC(缩写:按钮配置)系统和PIN(缩写:个人标识号码)代码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PCB代码系统。然而,本实施例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PIN代码系统。WFD连接开始信息包括指示PBC代码系统用作用于执行WFD系统无线连接的系统的信息。WFD连接开始信息进一步包括MFP10的装置ID(例如,MAC地址、序列号等)。因此,接收WFD连接开始信息的移动装置50能够识别通过包括在WFD连接开始信息中的装置ID所标识的设备(例如,MFP10),并且要执行处理S58、S62(将会描述)。
在接收WFD连接开始信息之后,移动装置50确定移动装置5-0是否被设置为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在设置为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移动装置50保持无线LAN I/F设置,并且在没有被设置为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移动装置50改变成允许其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设置。
接下来,通信执行单元44在S55中搜索移动装置50。具体地,通信执行单元44顺序地执行扫描处理、监听处理、以及搜索处理。扫描处理是用于搜索在MFP10的周围存在的G/O状态设备的处理。具体地,在扫描处理中,通信执行单元44通过顺序地使用13个信道1ch至13ch来无线地顺序发送探测请求信号。此外,该探测请求信号包括指示MFP10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对等)信息。
例如,在MFP10的周围存在G/O状态WFD兼容设备(在下面被称为“特定的G/O设备”)的情况下,预先确定特定的G/O设备使用1ch至13ch中的一个信道。因此,特定的G/O设备从MFP10无线地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定的G/O设备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MFP10。此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特定的G/O设备能够执行WFD功能的P2P信息以及指示特定的G/O设备处于G/O状态的信息。因此,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找到特定的G/O设备。此外,探测响应信号进一步包括指示特定的G/O设备的装置名称和特定的G/O设备的种类(例如,移动装置、PC等)的信息以及特定的G/O设备的MAC地址。因此,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获取与特定的G/O设备有关的信息。
在包括在探测响应信号中的特定的G/O设备的装置ID和包括在NFC信息中的移动装置50的装置ID相同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标识特定的G/O设备是移动装置50。即,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WFD网络并且移动装置50在WFD网络中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通过扫描处理找到移动装置50。
此外,例如,在装置状态WFD兼容设备(在下面被称为“特定装置设备”)在MFP10的周围存在的情况下,预先确定特定装置设备使用1ch、6ch、以及11ch当中的一个信道。因此,特定装置设备还从MFP10无线地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定装置设备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MFP10。然而,此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特定装置设备处于装置状态的信息,并且不包括指示特定装置设备处于G/O状态的信息。此外,即使处于客户端状态的设备从MFP10无线地接收探测请求信号,客户端状态设备也不将探测响应信号无线地发送到MFP10。因此,在扫描处理中,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在G/O状态或者装置状态下找到移动装置50。
监听处理是用于响应探测请求信号的处理。特定装置设备能够在搜索处理(将会描述)期间无线地发送探测请求信号。即,在移动装置50的当前状态是装置状态的情况下,移动装置50无线地周期性地发送探测请求信号。此探测请求信号包括移动装置50的装置ID(例如,MAC地址、序列号等)。
在包括在探测请求信号中的特定装置设备的装置ID和包括在NFC信息中的移动装置50的装置ID相同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标识特定装置设备是移动装置50。即,在移动装置50以装置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通过监听处理来找到移动装置50。在从移动装置50接收探测请求信号之后,通信执行单元44无线地发送探测响应信号。
在搜索处理中,通信执行单元44顺序地使用三个信道1ch、6ch、11ch来顺序地无线地发送探测请求信号。因此,通信执行单元44从特定装置设备无线地接收探测响应信号。该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特定装置设备能够执行WFD功能的信息、指示特定装置设备处于装置状态的信息以及特定装置设备的装置ID(例如,MAC地址、序列号等)。在移动装置50的当前状态是装置状态的情况下,移动装置50响应于从MFP10发送的探测请求信号来发送探测响应信号。
在包括在探测响应信号中的特定装置设备的装置ID和包括在NFC信息中的移动装置50的装置ID相同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标识特定装置设备是移动装置50。即,在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WFD网络并且在WFD网络中以装置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能够通过搜索处理找到移动装置50。
通信执行单元44在S55中能够在移动装置50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和在移动装置50以装置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找到移动装置50(在S65中是)。在S56中没有找到移动装置50(在S56中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4。
在移动装置50被找到(在S56中是)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在S57中确定找到的移动装置50是否处于装置状态。具体地,在S55的处理中接收到指示移动装置50是处于装置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移动装置50处于装置状态下(在S57中是),并且处理进入S58。另一方面,在处理S55中没有接收到指示移动装置50处于装置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移动装置50不是处于装置状态下(即,移动装置50处于G/O状态下)(在S57中否),并且处理进入S62。
在S58中,通过使用无线I/F20,通信执行单元44执行与移动装置50的G/O协商,确定MFP10和移动装置50的一个设备以G/O状态进行操作并且另一设备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
具体地,通信执行单元44首先将连接请求信号无线地发送到移动装置50。因此,移动装置50还将OK信号无线地发送到MFP10。接下来,通信执行单元44将指示MFP10的G/O优先级的信息发送到移动装置50,并且从移动装置50接收指示移动装置50的G/O优先级的信息。此外,MFP10的G/O优先级是MFP10应变成G/O的程度的指标,并且在MFP10中被预先确定。类似地,移动装置50的G/O优先级是指示移动装置50应变成G/O的程度的指标。例如,其中CPU和存储器的容量相对高的设备能够在作为G/O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地执行另一处理。因此,通常在这种类型的设备中设置G/O优先级使得其具有变成G/O的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例如,其中CPU和存储器的容量相对低的设备(例如,移动装置50)不能够在作为G/O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地执行另一处理。因此,通常在这种类型的设备中设置G/O优先级使得其具有变成G/O的低可能性。
通信执行单元44将MFP10的G/O优先级与移动装置50的G/O优先级进行比较,并且确定具有高优先级的设备(MFP10或者移动装置50)以G/O状态进行操作,并且具有低优先级的设备(MFP10或者移动装置50)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在确定MFP10要以G/O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将存储器34中的状态值从与装置状态相对应的值改变成与G/O状态相对应的值。因此,MFP10变成能够以G/O状态进行操作。此外,在确定了MFP10要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将存储器34中的状态值从与装置状态相对应的值改变成与客户端状态相对应的值。因此,MFP10变成能够以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此外,通过使用与MFP10相同的方法基于MFP10的G/O优先级和目标设备的G/O优先级来确定移动装置50的G/O状态和客户端状态。当S58的G/O协商结束时,处理进入S62。
在S62中通信执行单元44根据WPS建立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的连接。具体地,通信执行单元44确定MFP10的当前状态是否是G/O状态并且移动装置50的当前状态是否是客户端状态。在MFP10的当前状态是G/O状态并且移动装置50的当前状态是客户端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执行针对G/O状态的WPS协商。
具体地,通信执行单元44创建需要建立无线连接的无线设置(SSID、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密码等),并且将其无线地发送到移动装置50。此外,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被预先确定。此外,通信执行单元44在创建无线设置时创建密码。此外,SSID可以通过通信执行单元44来创建,或者可以被预先确定。将无线设置发送到移动装置50允许MFP10和移动装置50使用相同的无线设置。即,通过使用无线设置,MFP10和移动装置50执行认证请求、认证响应、关联请求、关联响应、和4次握手的无线通信。在此处理期间执行诸如SSID的认证、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的认证、密码的认证等的各种认证处理。在所有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在MFP10和移动装置5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因此,实现MFP10和移动装置50属于相同的WFD网络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MFP10的当前状态是客户端状态并且目标设备的当前状态是G/O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执行用针对客户端状态的WPS协商。具体地,移动装置50创建需要建立无线连接(SSID、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密码等)的无线设置,并且将其无线地发送到MFP10。因此,通信执行单元44从移动装置50无线地接收无线设置。后续的处理(认证请求的通信处理等)与在针对G/O状态的WPS协商中相同。因此,实现了MFP10和移动装置50属于相同的WFD网络的状态。因此,变得能够执行处于客户端状态的MFP10和处于G/O状态的移动装置50之间的对象数据(打印数据等)的无线通信。当S62结束时,控制单元30执行图2的处理S20至S24,结束通信处理。
(本实施例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的MFP10能够实现与第一和第二情况中的第一实施例的MFP10相同的优点。将参考图11、图12来描述第八和第九情况中的本实施例的优点。此外,在图11、图12中的每一个中示出与图10的通信处理相对应的处理。
(第七情况)
在图11中示出的第七情况中,MFP10被设置为WFD=ON模式,但是当前不属于WFD网络。即,MFP10以装置状态进行操作。此外,MFP10的状态是当前属于或者当前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状态。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无线网络。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NFC信息之后,MFP10在S4或者S6中确定否,并且在S10和S12中确定否,与在第三情况中一样。
MFP10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来将WFD连接开始信息发送到移动装置50(S54)。接下来,MFP10执行搜索移动装置50的S55的搜索处理。在找到移动装置50(在S56中是)之后,MFP10确定找到的移动装置50是否处于装置状态(S57)。在确定移动装置50处于装置状态(在S57中是)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执行G/O协商(S58)和WPS协商(S62)。因此,WFD网络被构建为MFP10和移动装置50所属于的。
接下来,移动装置50将打印数据发送到MFP10。MFP10通过使用无线LAN I/F20接收打印数据(S20)。在接收打印数据之后,MFP10使打印执行单元16执行打印处理。
(第八情况)
在图12的第八情况下,MFP10被设置为WFD=OFF模式。此外,MFP10的状态是当前属于或者当前不属于正常的Wi-Fi网络的状态。移动装置50当前不属于无线网络。
在此情况下,在通过使用NFC I/F22从移动装置50接收NFC信息之后,MFP10确定在S4或者S6中否,并且在S8中确定否,与在第四情况中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在S9中MFP10从WFD=OFF模式改变成WFD=ON模式。
在从WFD=OFF模式改变成WFD=ON模式之后,在S10和S12中确定否之后,在打印处理之前执行的处理与在第七情况中的打印处理之前执行的处理相同。当打印处理结束时,MFP10确定外部设备当前不属于新构建的WFD网络(在S23中否),并且从WFD=ON模式改变成WFD=OFF模式。根据此配置,在打印数据的通信之后在外部设备不属于WFD网络的情况下,模式能够从WFD=ON模式适当地改变成WFD=OFF模式。
根据此配置,MFP10能够与移动装置50构建以G/O状态或者客户端状态进行操作的WFD网络。因此,MFP10能够与移动装置50适当地执行打印数据的通信。
(对应关系)
图10的S15至S18和处理S52至S62的处理是“特定处理”的示例。
(修改)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在接收NFC信息(在S2中是)之后,MFP10确定MFP10当前属于网络(S4)。在确定MFP10当前属于网络(在S4中是)的情况下,MFP10确定MFP10和移动装置50当前属于相同的网络(S6)。然后,可以省略处理S4和S6。即,在接收NFC信息(在S2中是)之后,MFP10可以在没有确定MFP是否当前属于网络的情况下从S8向前地进入处理。此外,MFP10可以从S8向前地进入处理,不管MFP10和移动装置50是否当前属于相同的网络。
(2)“通信装置”没有受到多功能外围设备的限制,但是可以是包括第一类型的接口和第二类型的接口的另一设备(例如,打印机、传真装置、复印机、扫描仪等)。
(3)“第一类型的接口”和“第二类型的接口”的组合没有受到NFC I/F和无线LAN I/F的组合的限制。例如,在采用无线LAN I/F作为“第二类型的接口”的情况下,“第一类型的接口”可以是用于执行红外线通信的接口,用于执行蓝牙(注册商标)的接口或者用于执行闪传支撑的接口。一般来说,接口的组合可以是任何组合,从而经由第二类型的接口的通信的通信速度比经由第一类型的接口的通信速度快。
(4)“第一类型的接口”和“第二类型的接口”在物理上可以是两个接口(即。两个独立的IC芯片),与上述实施例中一样,或者在物理上可以是一个接口(即,通过一个IC芯片实现两种类型的通信)。
(5)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接口和用于执行根据正常的Wi-Fi的无线通信的接口在物理上是一个接口(无线LAN I/F20)。然而,其在物理上可以是多个接口(即,两个单独的IC芯片)。在本修改中,多个接口是“第二类型的接口”的示例。
(6)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在S15中通信执行单元44将MFP10设置为自发的G/O模式。然而,在移动装置50能够执行根据WF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44可以执行图9的处理S54至S62替代S15至S18。在本修改中,处理S54至S62是“特定处理”的示例。
(7)在第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软件实现单元40至46。然而,可以通过诸如逻辑电路等实现单元40至46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从上述实施例显然的是,下面的通信装置也是新颖的并且具有实用性。通信装置能够在包括用于无线网络的母站的母站状态、用作无线网络的子站的子站状态、或者不同于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的装置状态的多种状态中的一个中选择性地操作。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在无线网络的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中的一个中操作经由无线网络执行特定无线通信。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接口、第二类型的接口、以及控制单元。第一类型的接口可以是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接口。第二类型的接口是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接口。使用第二类型的接口的通信的通信速度可能比使用第一类型的接口的通信的通信速度快。控制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通信执行单元。接收单元可以被配置成经由第一接口从移动装置接收特定信息。在接收特定信息之后,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在新构建通信装置和移动装置属于的无线网络之后经由第二接口执行与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通信。在接收到特定信息的情况下,通信执行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开始选择性地确定母站状态和子站状态中的状态的选择性确定处理,其中通信装置要在无线网络中操作。

Claims (12)

1.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以多个状态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无线网络的母站的母站状态、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所述无线网络的子站的子站状态以及与所述母站状态和所述子站状态不同的装置状态,并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在所述无线网络中以所述母站状态或所述子站状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来执行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的特定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接口的第一类型的接口;
用于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第二类型的接口,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比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以及
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通信执行单元,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母站状态或者所述子站状态的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在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第一无线设置的特定处理之后,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置用于使得所述移动装置属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并且
在所述通信装置以所述装置状态进行操作的的第二情况下,执行用于新构建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特定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网络的其他处理,并且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是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属于的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情况下,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不执行选择性确定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包括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所述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处理的所述其他处理,所述选择性确定处理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所述母站状态或者所述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情况下,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执行包括选择性确定处理的所述其他处理,所述选择性确定处理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所述母站状态或者所述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模式设置单元,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被配置成,根据用户的指令,将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能够属于用于执行所述特定无线通信的无线网络,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不能属于用于执行所述特定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网络,并且
在所述第二情况中所述通信装置设置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一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是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能够执行与不同于所述移动装置的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外部装置属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已经从所述第二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一模式并且已经经由所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执行了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之后,所述外部装置当前属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不将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二模式,并且
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已经从所述第二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一模式并且已经经由所构建的第二无线网络执行了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之后,所述外部装置当前不属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装置的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改变成所述第二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
在所述通信装置以所述母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一情况下,执行所述特定处理;
在所述通信装置以所述子站状态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一情况下,执行所述特定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从所述移动装置接收特定信息,并且
在所述第二情况中接收所述特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开始包括选择性确定处理的其他处理,所述选择性确定处理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中要以所述母站状态或者所述子站状态中的哪一个进行操作。
8.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以多个状态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无线网络的母站的母站状态、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所述无线网络的子站的子站状态以及与所述母站状态和所述子站状态不同的装置状态,并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在所述无线网络中以所述母站状态或所述子站状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来执行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的特定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接口的第一类型的接口;
用于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第二类型的接口,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比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以及
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通信执行单元,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母站状态的第一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在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第一无线设置的特定处理之后,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置用于使得所述移动装置属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并且
在所述通信装置以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二情况下,在执行与所述特定处理不同的其他处理之后,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子站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二情况下,不执行所述特定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子站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二情况下,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不经由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对象数据的通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子站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二情况下,所述通信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在使得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断开连接之后,执行用于新构建第二无线网络的处理,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是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特定无线通信并且是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属于的网络。
11.一种由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以多个状态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无线网络的母站的母站状态、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所述无线网络的子站的子站状态以及与所述母站状态和所述子站状态不同的装置状态,并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在所述无线网络中以所述母站状态或所述子站状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来执行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的特定无线通信,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第一类型的接口、以及用于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第二类型的接口,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比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母站状态或者所述子站状态的第一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在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第一无线设置的特定处理之后,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经由第一无线网络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置用于使得所述移动装置属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并且
在所述通信装置以所述装置状态进行操作的的第二情况下,执行用于新构建用于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网络的其他处理,并且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是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属于的网络。
12.一种由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以多个状态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进行操作,所述多个状态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无线网络的母站的母站状态、所述通信装置用作所述无线网络的子站的子站状态以及与所述母站状态和所述子站状态不同的装置状态,并且所述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在所述无线网络中以所述母站状态或所述子站状态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来执行经由所述无线网络的特定无线通信,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与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第一类型的接口、以及用于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第二类型的接口,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比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的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母站状态或者所述子站状态的第一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一情况下,在使用所述第一类型的接口执行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第一无线设置的特定处理之后,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经由第一无线网络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所述第一无线设置用于使得所述移动装置属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并且
在所述通信装置以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第二情况下,在执行与所述特定处理不同的其他处理之后,使用所述第二类型的接口来执行与所述移动装置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所述特定无线通信,其中
在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以作为所述子站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二情况下,不执行所述特定处理。
CN201310097272.3A 2012-03-30 2013-03-25 通信装置 Active CN103369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2816 2012-03-30
JP2012082816A JP5915338B2 (ja) 2012-03-30 2012-03-30 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454A CN103369454A (zh) 2013-10-23
CN103369454B true CN103369454B (zh) 2016-08-10

Family

ID=4799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7272.3A Active CN103369454B (zh) 2012-03-30 2013-03-25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9414435B2 (zh)
EP (2) EP2645811B1 (zh)
JP (1) JP5915338B2 (zh)
CN (1) CN1033694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3292B2 (ja) * 2006-02-28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5857850B2 (ja) 2012-03-30 2016-0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5966527B2 (ja) 2012-03-30 2016-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5962146B2 (ja) 2012-03-30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KR101663473B1 (ko) * 2012-03-31 2016-10-14 인텔 코포레이션 근접-기반 결합 서비스
JP5945934B2 (ja) 2012-05-09 2016-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102077821B1 (ko) * 2013-06-03 2020-02-14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엔에프씨를 이용한 모바일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077823B1 (ko) * 2013-06-03 2020-02-14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엔에프씨를 이용한 모바일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127909B2 (ja) * 2013-10-25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JP6098492B2 (ja) * 2013-11-26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装置および機能実行プログラム
JP2015119425A (ja) 2013-12-19 2015-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090150B2 (ja) * 2013-12-19 2017-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49760B2 (ja) * 2014-02-12 2018-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395394B2 (ja) * 2014-02-13 2018-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5122129A1 (en) * 2014-02-13 2015-08-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5980258B2 (ja) * 2014-03-11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13900B2 (ja) * 2014-03-17 2019-05-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15664A (ja) * 2014-05-08 2015-1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35629B2 (ja) * 2014-05-16 2018-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44067B2 (ja) 2014-06-05 2018-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6012910A (ja) * 2014-06-06 2016-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09015B2 (ja) * 2014-06-24 2020-06-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2016019044A (ja) * 2014-07-04 2016-02-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476616B2 (ja) * 2014-07-04 2019-03-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6480677B2 (ja) 2014-07-18 2019-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406092B2 (ja) 2015-03-27 2018-10-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477133B2 (ja) 2015-03-27 2019-03-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690321B2 (ja) * 2016-03-11 2020-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と、通信機器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707949B2 (ja) 2016-03-29 2020-06-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700969B2 (ja) * 2016-05-20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676469B2 (ja) * 2016-05-20 2020-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701545B2 (en) 2016-09-09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file receiving method and terminal
JP6862826B2 (ja) * 2016-12-28 2021-04-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834482B2 (ja) * 2016-12-28 2021-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74381B2 (ja) 2017-01-16 2021-05-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862872B2 (ja) 2017-02-02 2021-04-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992258B2 (ja) 2017-02-21 2022-0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784194B2 (ja) * 2017-02-28 2020-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805894B2 (ja) * 2017-03-02 2020-1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19417B2 (ja) 2017-03-31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885230B2 (ja) * 2017-07-05 2021-06-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463425B1 (ja) * 2017-08-10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印刷制御方法
JP6879155B2 (ja) 2017-09-29 2021-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JP6984284B2 (ja) * 2017-09-29 2021-12-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端末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073072B2 (ja) * 2017-10-17 202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9964B2 (ja) 2017-12-06 2022-01-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900892B2 (ja) * 2017-12-08 2021-07-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7179520B2 (ja) * 2018-07-31 2022-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38786B2 (ja) * 2018-09-20 2020-01-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573018B2 (ja) * 2018-10-18 2019-09-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7311999B2 (ja) * 2019-03-29 2023-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56461B2 (ja) * 2019-12-25 2022-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586A (zh) * 2008-11-14 2010-07-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Wi-Fi点对点网络实现添加设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0107B1 (en) 1999-06-02 2001-05-29 Adtran, Inc. Self-configuring universal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interfac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with repeaterless two-wire telephone link
JP4029629B2 (ja)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225260B2 (en) 2001-09-28 2007-05-29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oftware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applications during communications by mobile computer terminals operable in wireless networks
JP3744482B2 (ja) * 2002-09-25 2006-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72968B2 (ja) 2003-04-23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125172B2 (ja) 2003-04-23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4336538A (ja) 2003-05-09 2004-11-25 Ricoh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及び赤外線通信装置
JPWO2005034434A1 (ja) * 2003-10-03 2007-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装置の動作モード起動方法、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769837B2 (en) * 2003-12-12 2010-08-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LAN sett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4475639B2 (ja) 2004-04-14 2010-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通信制御方法
JP3698711B1 (ja) * 2004-05-07 2005-09-2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ネットワーク識別子設定方法、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JP2007006190A (ja) 2005-06-24 2007-01-11 Nikon Corp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090103124A1 (en) 2005-08-31 2009-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089982B1 (en) 2005-11-10 2012-01-03 Oz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um reservation and medium reservation modif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edium reservation modification granted without requiring additional medium arbitration
KR100765768B1 (ko) * 2005-12-07 2007-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상에서의 연결 자동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그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JP4702944B2 (ja) 2005-12-16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BRPI0520782A2 (pt) 2005-12-22 2009-06-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nidade de comunicação, rede de comunicação, dispositivo, e, método para melhorar uma ou várias dentre redundáncia, capacidade, largura de banda, monitoramento de erro ou carga útil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WO2007095375A2 (en) * 2006-02-14 2007-08-23 Novate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nod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9044228A2 (en) 2006-08-15 2009-04-09 Nxp B.V. Device with an eeprom having both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a second interface
US20080090520A1 (en) 2006-10-17 2008-04-17 Camp William O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mobility management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JP2008211638A (ja) 2007-02-27 2008-09-11 Seiko Epson Corp 処理実行装置、処理要求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
EP2026615B1 (en) 2007-07-30 2014-10-29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US8508760B2 (en) 2007-07-31 2013-08-13 Ricoh Company, Ltd. Output device capable of preventing the leakage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JP2009037566A (ja) * 2007-08-03 2009-02-19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90047991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utomatically enabling and disabling wireless networks
US8089644B2 (en) 2007-09-18 2012-01-03 Fuji Xerox Co., Ltd. Image-processing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US20090180451A1 (en) 2008-01-10 2009-07-16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portunities 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orporating multiple radios
US20090213796A1 (en) 2008-02-25 2009-08-27 Yoav Broshi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JP4613969B2 (ja) 2008-03-03 2011-0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307508B2 (ja) 2008-08-29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068022A (ja) 2008-09-08 2010-03-25 Olympus Corp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116679B2 (en) 2008-09-15 2012-02-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WLAN connection facilitated vi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JP5446519B2 (ja) 2008-09-17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71281B2 (ja) 2008-10-06 2012-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画像情報処理装置
JP5240170B2 (ja) 2009-03-18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4941496B2 (ja) 2009-04-03 2012-05-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35778B2 (ja) 2009-05-15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700122B2 (ja) 2009-05-29 2011-06-15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無線lan装置
JP2010283485A (ja) 2009-06-03 2010-12-16 Casio Computer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02144B2 (ja) * 2009-09-10 2013-10-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選択装置
US20110070827A1 (en) 2009-09-24 2011-03-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s at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2302882A1 (en) 2009-09-24 2011-03-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NFC communication
JP5560639B2 (ja) 2009-09-30 2014-07-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が実行する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458796B2 (ja) 2009-10-19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2509334B1 (en) * 2009-11-30 2018-09-12 Sun Patent Trus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714294B1 (ja) 2009-12-16 2011-06-29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343841B2 (ja) * 2009-12-22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293618B2 (ja) 2010-01-15 2013-09-18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20110177780A1 (en) 2010-01-15 2011-07-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5304668B2 (ja) * 2010-01-22 2013-10-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83614A1 (en) 2010-01-25 2011-07-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5509874B2 (ja) 2010-01-25 2014-06-04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JP2010161780A (ja) * 2010-01-25 2010-07-2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310580B2 (ja) 2010-01-25 2013-10-09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US9195982B2 (en) 2010-02-04 2015-11-24 Rick N. Or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a client device with a point of sale system
US8493992B2 (en) * 2010-02-04 2013-07-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rrelated WiFi and USB protocols and other application framework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JP5126269B2 (ja) 2010-03-26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5120417B2 (ja) * 2010-05-06 2013-0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224246B2 (en) 2010-05-10 2012-07-17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setup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JP5521774B2 (ja) 2010-05-25 2014-06-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TWI504229B (zh) * 2010-05-27 2015-10-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支援電子錢包功能之行動裝置
JP5251929B2 (ja) 2010-06-24 2013-07-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358596B2 (en) * 2010-09-20 2013-01-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8377489B (zh) * 2010-12-24 2021-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wi-fi直连通信方案中保护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US8478987B2 (en) * 2011-03-14 2013-07-02 Thomas F. Karl Wireless activation of IP devices
US20120257245A1 (en) 2011-04-08 2012-10-11 Mccoog Phillip A Autoselected print paths
US8554970B2 (en) 2011-04-18 2013-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reating a wireless docking group
US8612558B2 (en) * 2011-04-29 2013-1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configured connection paths to a target device
US20130028156A1 (en) * 2011-07-26 2013-01-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cess category-based power-save for wi-fi direct group owner
US8666313B2 (en) 2011-07-29 2014-03-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airing devices using data exchanged in an out-of-band channel
US8606933B1 (en) 2011-09-14 2013-12-10 Google Inc. Selective pairing of devices us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96850B1 (en) 2011-10-19 2014-11-25 Girling Kelly Design Group, LLC Wireless multifunction printer with full featured user interface
KR101915314B1 (ko) * 2011-10-25 2018-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에서 WPS(Wi-Fi Protecte d Setup)을 이용한 와이파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JP5941300B2 (ja) * 2012-03-05 2016-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253589B2 (en) 2012-03-12 2016-02-02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registr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MX342725B (es) 2012-03-16 2016-10-11 Sony Corp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programa, y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JP5966527B2 (ja) 2012-03-30 2016-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5857850B2 (ja) 2012-03-30 2016-0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5962146B2 (ja) 2012-03-30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9407653B2 (en) * 2012-04-10 2016-08-02 Mcafee, Inc. Unified scan management
JP5945934B2 (ja) 2012-05-09 2016-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10015737B2 (en) 2013-11-12 2018-07-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Network selection recommend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4639522B (zh) 2013-11-15 2018-12-14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531578B2 (en) 2014-05-06 2016-12-2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necting devices to networks
US10492155B2 (en) 2015-05-07 2019-11-26 Apple Inc. Association based on shared network-state information
JP6760444B2 (ja) 2019-06-19 2020-09-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586A (zh) * 2008-11-14 2010-07-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Wi-Fi点对点网络实现添加设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14803A (ja) 2013-10-17
US20190215908A1 (en) 2019-07-11
EP3461225A1 (en) 2019-03-27
EP3461225B1 (en) 2022-01-05
US10506665B2 (en) 2019-12-10
US20130260818A1 (en) 2013-10-03
US10863583B2 (en) 2020-12-08
EP2645811A2 (en) 2013-10-02
US20210144806A1 (en) 2021-05-13
EP2645811A3 (en) 2016-10-26
US9414435B2 (en) 2016-08-09
US20230319952A1 (en) 2023-10-05
US11825562B2 (en) 2023-11-21
EP2645811B1 (en) 2018-12-19
US20160316511A1 (en) 2016-10-27
JP5915338B2 (ja) 2016-05-11
CN103369454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9454B (zh) 通信装置
CN103369637B (zh) 通信装置
US1190286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4013774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