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1426A -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1426A
CN102471426A CN201080032466XA CN201080032466A CN102471426A CN 102471426 A CN102471426 A CN 102471426A CN 201080032466X A CN201080032466X A CN 201080032466XA CN 201080032466 A CN201080032466 A CN 201080032466A CN 102471426 A CN102471426 A CN 102471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methyl
display unit
film
photocurabl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24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1426B (zh
Inventor
小川宜伸
及川太
河合宏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1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1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4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05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15Monohydroxy compounds
    • C08G18/283Compounds containing ether groups, e.g. oxyalkylated mono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L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7Polyurethanes; Polyur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side groups
    • C08F290/14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147Polyurethanes; Polyur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70/00Compositions for adhesives
    • C08G2170/40Compositions fo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片材及其材料,其能够用于显示部件与前表面光学部件的贴合中,并且在宽范围的温度环境下,来自于各部件的膨胀和收缩的应力小、由贴合时的残留应力导致的内部应力的发生少,且能够抑制显示不均。一种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具有聚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B)(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C)(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和(D)光聚合引发剂,使用下述的低聚物作为成分(A),该低聚物由包含(a1)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2)聚异氰酸酯和(a3)含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单体成分构成,其合计质量n1与全部单体成分中的丙烯酰基的合计当量数n2的关系N(=n1/n2)为4000以上,而且,所述成分(A)实质上不含有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

Description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大型的平板显示器及小型轻量显示器等具备显示部件的各种显示装置的领域中,通过构成部件的薄型化或将前表面光学部件直接与显示部件贴合,从而推进了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及对比度的提高化。然而,当使用薄型的显示器作为显示部件,并且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直接贴合光学部件时,产生来自于各部件的膨胀和收缩的应力以及由贴合时的残留应力导致的内部应力,从而具有招致显示器的显示不均的倾向。因此,近年来,对夹持在显示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的树脂层材料进行了各种研究。
例如,作为树脂层材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644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软质组合物,其包含官能团数为2.4~3.0及分子量为3000~6000的多元醇和作为粘合赋予剂的仲或叔高级一元醇,且具有橡胶硬度为30以下的粘合性。该软质组合物由于在固化反应时利用氨基甲酸酯反应,所以除了在100℃下进行2小时的反应以外,还需要进行7天的熟化等长时间的工序,因此适合于铸塑成型。然而,不适合于比铸塑成型更有效的生产方法例如在作为基材的薄膜上以不会混入气泡的方式连续地涂敷组合物的厚膜片材的生产方法等方法。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59808号公报)中,作为树脂层材料,公开了三维交联聚合物通过含有增塑剂及无机微粒的液体溶胀而形成的透明凝胶粘合剂以及片材。然而,该粘合剂及片材由于包含增塑剂,所以容易发生由增塑剂导致的渗出,从而有可能污染或侵蚀显示部件等被粘物。
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09114号公报)中,作为树脂层材料,公开了在23℃、频率1Hz下的储能模量G’为3×105~1×107Pa的粘合片材。若考虑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粘合片材优选至少在0℃~5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适当的弹性模量。然而,在上述公开中,未言及粘合片材的低温下的弹性模量。
当低温下的弹性模量高时,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有可能片材的应力缓和性及粘合性变得不充分而产生不良情况。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的手机等显示装置的用途中应用上述粘合片材时,在低温环境下容易产生显示不均,并且有可能因落下等冲击而从粘合片材界面剥离。进而,在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的弹性模量过低时,有可能无法抑制各种光学部件的变形而产生剥离或显示不均。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者们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56757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特定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组合物而得到的片材。然而,该片材存在在高温环境下凝聚力极度降低的倾向。因此,当使用聚丙烯酸酯板(也称为亚克力板)等塑料板作为光学部件时,有时因塑料板的热变形而在片材周边部发生浮起或剥离。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针对显示装置的树脂层材料的所有公开均能够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不均,但另一方面并不兼具批量生产性、非污染性、低温耐冲击性及高温可靠性。因此,期待显示优异的应力缓和性且改善显示不均、并且非污染性优异、对使用环境下的各种可靠性优异的树脂层材料及可有效地制造这样的树脂层材料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6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59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09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567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于薄型显示器等显示部件与前表面光学部件的贴合、并且在宽范围的温度环境下来自于各部件的膨胀和收缩的应力小以及由贴合时的残留应力所产生的内部应力小、且能够抑制显示器的显示不均的粘合片材及其材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特定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丙烯酸系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成为具有优异的应力缓和性且显示不均少、粘合力、透明性及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优异的片材的合适材料,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上述树脂层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A)具有聚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B)(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C)(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和(D)光聚合引发剂,上述成分(A)是使用包含(a1)至少1种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2)至少1种的聚异氰酸酯和(a3)至少1种的含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而制造的,上述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的合计质量n1与上述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中的丙烯酰基的合计当量数n2的关系N满足下式:
4000≤N(=n1/n2)    式(I)
而且,上述成分(A)实质上不含有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
其中,优选:上述成分(B)包含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且上述成分(C)包含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上述成分(A)优选为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与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混合物。
对于上述成分(B),优选为重均分子量为10×104~200×104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而且,成分(B)优选为使包含(b1)(甲基)丙烯酸和(b2)(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包含5~45摩尔%的上述(甲基)丙烯酸(b1)。
上述成分(C)优选为包含(c1)(甲基)丙烯酸和(c2)(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混合物。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包含5~45摩尔%的上述(甲基)丙烯酸(c1)。构成上述成分(B)的单体混合物及上述成分(C)优选包含种类相同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以上述成分(A)、(B)及(C)的合计质量为基准时,(A)成分的配合比为1~50质量%,(B)成分的配合比为5~40质量%,(C)成分的配合比为5~85质量%;而且相对于上述成分(A)、(B)及(C)的总计100质量份,以0.1~20质量份的比例包含上述成分(D)。
本发明的固化物的特征在于,其是使上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在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同时满足下式(1)~(3)的范围。
(1)在70℃下的储能模量为1×103~1×106Pa、并且损耗模量为1×103~1×106Pa
(2)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104~5×106Pa、并且损耗模量为1×104~5×106Pa
(3)在0℃下的储能模量为5×104~1×107Pa、并且损耗模量为5×104~1×107Pa
本发明的树脂片材部件的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上述树脂层的树脂片材部件,所述树脂片材部件具有第1薄膜、设置在该第1薄膜上的由上述固化物形成的树脂片材和设置在该树脂片材上的第2薄膜。其中,上述第1薄膜及第2薄膜优选为:分别经过脱模处理的塑料薄膜,且上述第1薄膜及第2薄膜的脱模力相互不同。
本发明的树脂片材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制造用于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上述树脂层的树脂片材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在第1薄膜的一面以片材状涂布之前说明过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接着在其上覆盖第2薄膜的工序;以及从上述第1薄膜及上述第2薄膜中的至少一者的主面照射光,使上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的工序。其中,在上述固化工序中,优选所照射的光为实质上不含有低于280nm的波长且峰值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且将该紫外线以0.01~20.0mW/cm2的照度照射2分钟以上。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上述树脂层包含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另外,本申请主张基于本申请的申请人在2009年7月2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9-171200号的优先权,参照该申请的说明书并将其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作为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可见侧即前表面隔着树脂层配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上述树脂层材料而合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此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应力缓和性、能够在宽范围内设计粘合力、不含气泡等且透明性优异、进而非污染性及生产率也优异的树脂片材。此外,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片材,能够实现显示不均得到抑制、并且对使用环境的可靠性高的薄型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由于不使用增塑剂等二次手段作为片材材料,所以可抑制被粘物的污染,且长期使用时的可靠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构成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成分(A)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成分(A)具有聚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特征在于,其是使用包含(a1)至少1种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2)至少1种的聚异氰酸酯和(a3)至少1种的含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而制造的,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的合计质量n1与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中的丙烯酰基的合计当量数n2的关系N(=n1/n2)满足下式:
4000≤N(=n1/n2)    式(I)
而且,所述成分(A)实质上不含有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如上所述,作为成分(A)使用的低聚物通过使至少(a1)~(a3)的单体成分以满足式(I)的关系那样的特定的比例反应,从而适当地控制其分子量及分子内的丙烯酰基的平均官能团数。
成分(a1)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分(a1)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是在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的羟基、也被称为聚醚多元醇的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元醇类、多元酚类及胺类等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活性氢的化合物作为引发剂,使环氧烷烃化合物对该引发剂进行加成缩聚而得到。作为引发剂使用的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活性氢的化合物可以是脂肪族、脂环式及芳香族中的任一种化合物。另一方面,环氧烷烃化合物优选碳原子数为2~4的化合物。
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及丁二醇。此外,也适宜使用由这些例示的化合物的2种以上形成的共聚物,例如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或环氧乙烷与四氢呋喃的共聚物等。
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2官能和/或3官能以上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该官能团的数目取决于在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的合成时使用的引发剂、即上述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活性氢的多元醇类、多元酚类及多胺类等化合物,使用这样的引发剂的合成方法已被熟知。例如,2官能的多元醇可通过使用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及1,6-己二醇等二醇作为引发剂,并在这样的引发剂上加成环氧烷烃而得到。此外,3官能以上的多元醇可通过使用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及山梨糖醇等作为引发剂,并在这样的引发剂上加成环氧烷烃而得到。能够作为引发剂使用的化合物中,优选碳原子数为2~4的二醇及三醇,特别优选乙二醇、丙二醇、甘油。作为成分(a1),可以仅使用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中的1种,或者也可以将其多种组合使用。还可以将分子中的羟基的数目不同的多种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组合使用。
能够作为成分(a1)使用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中,从显示不均的抑制及应力缓和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具有1000~20000的范围的数均分子量的化合物。此外,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优选为在后述的反应温度下呈液态的化合物。其中,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是指基于各自的羟基值(OHv、单位为mgKOH/g),采用以下的式子计算得到的值:
数均分子量=(56100/OHv)×每1分子的平均官能团数而且,“羟基值”是指依据JIS K 15576.4测定而得到的值。
从透明性、特别是耐湿热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优选包含环氧乙烷单元作为共聚成分。环氧乙烷的聚合方式可以是无规聚合也可以是嵌段聚合。以成分(A)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为基准,环氧乙烷成分的共聚比例以重量比率计为3%~60%,优选为5%~40%。环氧乙烷成分的共聚比例低于3%的话,存在耐湿热性差的倾向。更具体而言,实施在50℃且相对湿度为95%的湿热环境下放置7天后评价的耐湿热试验时,有时难以维持作为显示装置的树脂层材料的充分的透明性,产生雾化(白浊)。另一方面,上述共聚比例超过60%的话,有时固化物的硬度变得过高,作为树脂层材料应用时得不到充分的应力缓和性。
成分(a2)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分(a2)的聚异氰酸酯可以是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芳香族系、脂环族系及脂肪族系的聚异氰酸酯、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以及将它们改性而得到的改性聚异氰酸酯。上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中,优选为具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
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粗M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XDI)、三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NBDI)、氢化MDI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它们的预聚物改性体、脲酸酯(nurate)改性体、脲改性体、以及碳二亚胺改性体等。这些当中,从耐变色性、非显示不均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那样的碳原子数为3~9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氢化XDI及氢化MDI那样的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成分(a3)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分(a3)的含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与脂肪族、脂环式或芳香族二醇的酯。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与碳原子数为1~8的链烷二醇的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以平均值计n=2~10)、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以平均值计n=2~10)、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此外,只要是聚己内酯丙烯酸酯或含羟基的脂环族丙烯酸酯等具有作为光固化性组合物不会发生浑浊的范围的相容性的化合物,则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
本发明中的成分(A)是实质上使用上述成分(a1)、(a2)及(a3)这3种成分而制造的,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以不损害由成分(A)的低聚物所表现的效果的程度并用其他的单体成分。例如,为了调整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可以并用一元醇。一元醇是在分子内含有1个羟基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是将作为成分(a1)在之前例示过的化合物中存在的1个或2个羟基置换成氢原子而得到的聚亚烷基一元醇类。
此外,可以并用丙烯酸一元醇、蓖麻油系一元醇、天然或合成一元醇等其他的一元醇化合物。具体而言,丙烯酸一元醇可以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羟基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蓖麻油系一元醇可以是由作为蓖麻油水解物的蓖麻油酸得到的碳原子数为18的高级一元醇。天然或合成一元醇是碳原子数为6以上、优选碳原子数为6~30的单官能的醇,可以是2-乙基己醇、仲硬脂醇、α-松油醇、双丙酮醇及辛醇等。一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10000的范围。对于一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也可以通过与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的情况同样的方法求得。
进而,作为用于调制本发明的成分(A)的单体成分,也可以使用公知的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是指具有所谓偶联作用的硅烷系化合物,可以使用具有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活性氢基的硅烷系化合物。本发明中适合使用的硅烷偶联剂是在一个末端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在另一末端具有巯基、氨基等活性氢基的硅烷偶联剂。特别优选在一个末端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在另一末端具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
在调制成分(A)时并用除上述成分(a1)、(a2)及(a3)以外的单体成分的情况下,所并用的单体成分相对于成分(a3)的量优选设定为以摩尔比计为1.5倍以下,更优选设定为0.2~1倍的范围。所并用的单体成分的量以摩尔比计超过1.5倍的话,存在由成分(A)原本所表现的特性降低、难以平衡性良好地实现耐显示不均性、粘合特性及非污染性的倾向。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为了得到由成分(A)的低聚物带来的效果,必须适当地控制低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内的丙烯酰基的平均官能团数。低聚物的分子量过小的话,存在粘合力弱、且在要求强粘合性的用途中粘合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分子量过大的话,存在低聚物的粘度变得过高、且处理性及操作性降低的倾向。
此外,在调制成分(A)的反应中,伴随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丙烯酰基的平均官能团数最大为2,其值根据所使用的各单体成分的种类及比例而变化。丙烯酰基的平均官能团数的值过小的话,存在高温下的凝聚力变得不充分、氨基甲酸酯成分从固化物渗出的倾向。另一方面,随着丙烯酰基的平均官能团数接近于2,存在剥离粘接强度降低的倾向。
通过测定来准确地特定所得到的低聚物的分子量及官能团数是困难的。因此,虽然并非是严格地特定,但作为成分(A)使用的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代表性地为10000~30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30000~200000的范围。此外,低聚物中的平均官能团数优选代表性地为0.7~1.8的范围。
本发明中,在成分(A)的调制中,通过使将之前说明过的成分(a1)、(a2)及(a3)作为必须成分的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以这些单体成分的合计质量n1与这些单体成分中的丙烯酰基的合计当量数n2的关系N(=n1/n2)满足下式的比例来进行反应,从而可以适当地控制所得到的低聚物的分子量及平均官能团数。
4000≤N(=n1/n2)    式(I)
如式(I)所示那样,表示在成分(A)的调制中使用的各单体成分的量的关系的N(=n1/n2)的值优选为4000以上,更优选为8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以上。通过将n1/n2的值适当地调整为4000以上,能够容易地提高剥离粘接强度。另一方面,n1/n2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若考虑因粘度增加等而导致处理性降低,则实质上10000~100000左右为上限。
本发明中作为成分(A)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优选实质上不含有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其中,“实质上不含有”意味着完全不含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即无法检测或者虽然包含微量的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但其量为微量,是指不会给本发明的效果具体而言即透明性或平滑性等光学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
低聚物中存在的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的浓度优选为0.3质量%以下,最优选为0。当低聚物实质上包含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时,由于因与水分等的反应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导致的膨胀,容易引起透明性或平滑性的降低及含有气泡等光学品质的降低、以及在粘附界面产生浮起等不良情况。如上所述,氨基甲酸酯反应由于能够按照周知技术完全或至少基本完全地进行,所以通过将各成分的投入量设定为满足上述式(I)的化学计量、完全或至少基本完全地使各成分反应,能够使低聚物中实质上不存在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另外,在最终组合物或各反应工序的产物中以及低聚物中是否存在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可以如后述的实施例中所述那样例如根据在红外吸收光谱中能否确认到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来判断。
对于本发明中成分(A)的调制,可以使作为必须成分的(a1)、(a2)及(a3)这3种成分同时反应(一步法),也可以逐步反应(也称为连锁反应)。为了作为主要产物确实地生成所期望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优选为至少使这些成分中的任一者逐步地进行反应的逐步反应。通过逐步反应来调制低聚物时,各种进行方法均可。例如可以使用下面的(I)~(III)中的任一种方法。
(I)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使成分(a1)与成分(a2)以成分(a1)过量的比例反应,得到在末端具有羟基的预聚物的工序;另一方面使成分(a2)与成分(a3)以1∶1的摩尔比反应,得到经(甲基)丙烯酰基化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工序;以及在各工序后,使所得到的预聚物与经(甲基)丙烯酰基化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工序。
(II)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使成分(a1)与成分(a2)以成分(a2)过量的比例反应,得到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的工序;接着使上述预聚物与成分(a3)反应而将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基的一部分(甲基)丙烯酰基化的工序;以及根据需要使剩余的异氰酸酯基与作为成分(a1)的一元醇成分反应的工序。
(III)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使成分(a1)与成分(a2)以成分(a2)过量的比例反应,得到在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的工序;接着使成分(a3)与所得到的预聚物反应而得到在一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1的工序;另一方面使成分(a1)与成分(a2)以成分(a1)过量的比例反应而得到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预聚物2的工序;以及使各工序中得到的预聚物1与预聚物2反应的工序。
在应用上述方法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均优选以最终羟基过量的所期望的比率使各成分反应。另外,逐步反应的进行方法并不限定于之前例示过的方法。
各种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即,成分(a2)的异氰酸酯基与其它成分的羟基的结合反应)通过在常温~加热至110℃来进行。但是,为了调整反应速度,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催化剂。作为代表性的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具有锡、铅及钛等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等叔胺系等。
其中,优选有机锡化合物,作为其代表例,可列举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二辛基二月桂酸锡、二丁基二辛酸锡、二丁基二乙酸锡、二丁基马来酸锡、二丁基巯基丙酸锡、二丁基双异辛基巯基乙醇酸锡、二丁基十二烷基硫醇锡、2-乙基己酸锡、辛酸亚锡及油酸亚锡等。催化剂以适宜选择能够适当调节异氰酸酯基与羟基之间的反应速度的量来使用。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一般而言,以作为原料使用的全部成分为基准,催化剂量优选为0.001~10重量%。
在作为成分(a3)使用的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甲基)丙烯酸酯化反应)中,为了防止因反应中的自由基聚合而导致的凝胶化,优选在反应混合物中通常以50~2000ppm的比例预先添加阻聚剂。作为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阻聚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氢醌、氢醌单甲基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等。此外,该(甲基)丙烯酸酯化中的反应温度通常为常温~100℃的范围,优选为50~85℃的范围。
在上述各种氨基甲酸酯化反应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通常包含多种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作为主要成分,有时还包含副成分。但是,通过使本发明中作为原料使用的各种单体成分以满足式(I)的配合比反应,能够作为主要成分而得到具有适当的分子量及平均官能团数的低聚物。
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使用的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反应混合物)优选不含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因此,上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优选连续进行至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不存在于反应混合物中为止。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是否存在于反应混合物中可以通过采集部分反应混合物并测定红外吸收光谱,通过能否确认到异氰酸酯基的吸收来获知。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根据反应温度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通常在1小时~6小时左右的反应时间内完成。
成分(B)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成分(B)是(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该成分具有使树脂组合物及片材表现出粘合性、并且提高在高温环境下的粘合可靠性的效果。作为成分(B)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是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系的单体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提高高温环境下的粘合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具有10×104~200×104的重均分子量的聚合物。其中,“重均分子量”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作为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值求得的值。
本发明中成分(B)优选在聚合物分子内具有羧基。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合适的成分(B)可以通过使以(b1)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必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混合物按照溶液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法聚合来得到。
作为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b1)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其中,从聚合物合成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若假定作为显示装置中的树脂层材料的用途,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b1)优选相对于成分(B)的制造中所用的单体混合物的总量以3~50摩尔%的比例存在,更优选以5~45摩尔%的比例存在。通过将成分(B)中的成分(b1)的比例调整至上述范围内,从而变得容易兼顾在高温环境下的显示装置的粘合耐久性与非显示不均性。
作为能够与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b1)共聚的其它单体(b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甲基)丙烯酸酯。在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分(B)是使包含(b1)(甲基)丙烯酸与(b2)(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以3~50摩尔%、更优选以5~45摩尔%的比例包含成分(b1)。上述(b2)(甲基)丙烯酸酯中,优选为在酯部分上具有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羟基烷基的化合物。
作为具体的化合物,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棕榈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一方面,作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的环氧烷烃加成物、多元醇类与(甲基)丙烯酸的脱水缩合物及以这些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的衍生物、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等。
作为具体的化合物,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庚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辛酯等碳原子数为1~8的链烷二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链烷三醇单(甲基)丙烯酸酯、链烷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链烷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链烷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链烷五醇单(甲基)丙烯酸酯、链烷五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链烷六醇单(甲基)丙烯酸酯、链烷六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碳原子数为1~8的链烷多元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或链烷多元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醚聚(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
成分(C)
本发明中作为成分(C)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可以是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周知的化合物。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分(C)优选包含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具体例子,可以使用之前作为构成成分(B)的单体成分例示的各种化合物。另外,若假定作为显示装置中的树脂层材料的用途,从在高温环境下的粘合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希望相对于构成成分(C)的单体的总量,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c1)优选以3~50摩尔%、更优选以5~45摩尔%的比例存在。在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分(C)是包含(c1)(甲基)丙烯酸和(c2)(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混合物,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以3~50摩尔%、更优选以5~45摩尔%的比例包含成分(c1)。
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构成上述成分(B)的单体混合物及上述成分(C)的单体混合物包含种类相同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使用使丙烯酸与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橡胶作为成分(B)、进一步使用丙烯酸与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混合物作为成分(C)的情况。
本发明中,作为成分(C),除了上述的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外,还可以并用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其它的丙烯酸系化合物。若树脂组合物中含有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成分(C),例如能够赋予在50℃、相对湿度为95%的湿热环境下的防雾性,所以优选。以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A)、(B)及(C)成分的合计质量为基准,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为1~3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3~20质量%的范围。添加量少于1质量%时,有时成分(A)的湿热时的防雾性不充分。另一方面,添加量超过30重量%的话,有时可见固化物的柔软性及强韧性等物性降低。作为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之前作为构成成分(B)的单体成分所例示的同样的化合物。
上述成分(B)及成分(C)可以在组合物的调制时作为各自独立的原料使用,但由于通过以预先混合成丙烯酸树脂浆的状态使用,能够提高这些成分的相容性,所以优选。丙烯酸树脂浆可以通过将预先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成分(B)(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溶解到成分(C)(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中、或者使(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单体成分的聚合反应在中间阶段结束而得到。
丙烯酸树脂浆中的成分(B)与成分(C)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将作为成分(B)的聚合物化合物的重量设定为100,成分(C)的重量为50~2000的范围。另外,丙烯酸树脂浆中的成分(B)的重均分子量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优选为10×104~200×104。此外,丙烯酸树脂浆优选含有含羧基的化合物的单体和/或聚合物。丙烯酸树脂浆中的含羧基的化合物的单体和/或聚合物的总计比例相对于丙烯酸树脂浆的总量优选为3~60摩尔%的范围,更优选为5~55摩尔%的范围。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从兼顾非显示不均性和在高温环境下的粘合耐久性的方面出发,以各成分的合计质量为基准,之前说明过的各成分(A)、(B)、(C)的配合比例优选设定为(A)1~50质量%、(B)5~40质量%及(C)成分5~85质量%的配合比。进而,从兼顾非显示不均性和在高温环境下的粘合耐久性以及涂敷液的粘度即涂敷液的处理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设定为(A)5~30质量%、(B)10~20质量%及(C)50~85质量%的配合比。此外,在成分(B)(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调制中使用的单体成分与作为成分(C)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成分优选为相同种类的化合物。进而,使用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成分(C),进而使用将包含相同化合物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成分(B)时,从得到优异的透明性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D)成分
本发明中作为成分(D)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是为了使乙烯基系单体进行光聚合而能够使用的周知的化合物。作为能够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使用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α-羟基异丁基苯基酮、苯偶姻、异丙基苯偶姻醚、异丁基苯偶姻醚、二苯甲酮、米蚩酮、氯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二甲基噻吨酮、二乙基噻吨酮、苯乙酮二乙基缩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苯偶酰-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羟基-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与羟基-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等。
通常,光聚合引发剂由于考虑光照射装置的吸收特性来选择,所以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本发明中,苯偶酰二甲基缩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适合。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成分(D)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由于通常存在内部固化性不充分的情况、随着时间的经过未反应成分移行至固化物的表面而发粘的情况,所以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不良情况,需要适当调整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在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上述组合物中的光固化性成分的总量即成分(A)、(B)及(C)的总计100质量份,成分(D)的添加量优选为0.1~20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0.5~5质量份的范围。
(其它的成分)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的必须成分(A)~(D)以外,可以根据需要追加其它的成分。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假定制作片材部件作为树脂层材料的情况,为了提高片材的粘合性,可以在树脂组合物中追加增粘剂。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增粘剂”是指所谓的粘合赋予树脂,可以在透明地溶解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的范围内使用。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具体的增粘剂,例如可列举出松香、妥尔油松香(tallrosin)、木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这些松香的甘油酯或季戊四醇酯、它们的氢化物等松香系树脂;萜烯树脂、烃改性萜烯树脂、它们的氢化物等萜烯系树脂;萜烯酚醛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的氢化物等萜烯酚醛系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共聚系石油树脂、二环戊二烯系石油树脂、纯单体系石油树脂、它们的氢化物等石油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烷基苯酚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达玛树脂;柯巴脂;虫胶等。当使用这样的增粘剂时,其使用量相对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合计质量优选设定为1~20重量%的范围。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并不限于上述的增粘剂,还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在聚氨酯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各种成分。例如可列举出参与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及抗老化剂、消泡剂及阻燃剂等各种添加剂。
作为上述抗老化剂,例如可列举出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等受阻酚系、苯并三唑系及受阻胺系的抗老化剂。
作为上述阻燃剂,例如可列举出氯烷基磷酸酯、二甲基-甲基磷酸酯、聚磷酸铵、新戊基溴-聚醚、溴化聚醚及溴-磷化合物等。作为上述消泡剂,例如可列举出Disparlon OX-710(商品名、楠本化成公司制)等。
这些添加剂的浓度只要是不给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所表现的特性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则没有特别限定。通常,相对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合计质量,优选以10重量%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以5重量%以下的范围使用。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适合作为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上述树脂层的材料。通过使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光固化而制成固化物,能够构成具有优异的应力缓和性及透明性的树脂层。树脂层的形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填充到显示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后使其光固化的方法、或者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到显示部件及光学部件中的任一者上后使其光固化、并接着贴附另一部件的方法来实施。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显示粘合性。因此,作为形成树脂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制作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树脂片材,使用该树脂片材将显示部件与覆盖部件贴合。树脂片材可以通过在经过剥离处理的薄膜上以片材状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后照射光而使涂布层固化来获得。在照射光时,为了防止因氧导致的聚合阻碍,优选吹扫不活泼气体、或者用保护薄膜被覆涂布面。
其中,若假定作为显示装置中的树脂层材料的用途,光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希望在通常使用的环境下显示优异的粘合耐久性。例如若考虑手机等的使用环境,希望在0℃~70℃的温度范围内显示优异的粘合耐久性。因此,固化物优选在上述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适当的弹性特性。更具体而言,固化物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优选同时满足下述(1)~(3)的范围。
(1)在70℃下的储能模量为1×103~1×106Pa,更优选为1×104~1×105Pa,并且损耗模量为1×103~1×106Pa,更优选为1×104~1×105Pa。
(2)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104~5×106Pa,更优选为3×104~1×106Pa,进一步优选为5×104~1×106Pa,并且损耗模量为1×104~5×106Pa,更优选为3×104~1×106Pa,进一步优选5×104~1×106Pa。
(3)在0℃下的储能模量为5×104~1×107Pa,更优选为2×105~1×107Pa,进一步优选为5×105~1×107Pa,并且损耗模量为5×104~1×107Pa,更优选为2×105~1×107Pa,进一步优选5×105~1×107Pa。
在各温度下固化物的各弹性模量低于上述范围的话,存在容易由于光学部件的热变形等而在片材周边部产生浮起或剥离的倾向。这样的倾向在使用与玻璃板相比更容易产生热变形的聚丙烯酸酯板等塑料板作为光学部件时较为显著。另一方面,固化物的弹性模量超过上述范围的话,存在即使在通常的使用环境下也容易产生显示不均的倾向。特别是在0℃下的各弹性模量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有时产生在贴合面发生剥离之类的不良情况,可靠性降低的可能性高。此外,当70℃下的弹性模量低于上述范围时,无法抑制因光学部件的变形而产生的应力,产生贴合面上的剥离或显示不均之类的不良情况,显示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的可能性高。
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是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粘合性及应力缓和性的指标,其是通过下述方法测定得到的值。
(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通过将各种厚度的片材贴合层叠,制作长度为5mm、宽度为12.0mm、厚度为1.0mm的长条状片材,使用其作为试验片。在以下的条件下利用薄膜剪切模型测定试验片。
测定装置:SII NanoTechnology公司制DMS6100
频率:10Hz
温度:-100℃~100℃(升温速度:2℃/min)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一种树脂片材部件,其是通过用以不同的脱模力经过脱模处理的轻面(容易剥离)保护薄膜及重面(难以剥离)保护薄膜(第1薄膜及第2薄膜)夹持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用于形成显示装置中的树脂层的材料,接着对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而得到的。这样的树脂片材部件由于树脂片材自身显示粘合性,所以将轻面保护薄膜剥离后,可以将树脂片材直接粘贴到一个设置面上。接着,将重面保护薄膜剥离后,粘贴另一设置面,可以得到没有空气层的显示装置。树脂片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厚度方向的反应均匀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02~2.0mm左右,更优选为0.05~1.0mm。
假定作为显示装置的树脂层材料的用途,树脂片材优选具有适当的粘合力。更具体而言,在室温(23℃)下测定得到的剥离粘接力为0.2~40N/25mm、更优选为0.5~30N/25mm、进一步优选为1~20N/25mm的树脂片材是合适的。此外,若考虑树脂片材的耐热性,在80℃下测定得到的剥离粘接力为0.2~30N/25mm、更优选为0.5~20N/25mm、进一步优选为1~10N/25mm的树脂片材是合适的。剥离粘接力低于上述范围的话,存在难以固定维持光学部件与显示装置的倾向,超过上述范围的话,存在制作显示装置时的再加工性降低、成品率变差的倾向。另外,上述剥离粘接力的值是指依据JIS R 320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得到的值。
作为保护薄膜,优选塑料薄膜,优选各薄膜的至少用于形成树脂片材的面经过脱模处理。作为塑料薄膜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薄膜、丙烯酸薄膜、具有聚乙烯、聚丙烯、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系薄膜等。
作为保护薄膜使用的第1薄膜及第2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使用具有0.5~0.2mm的厚度的薄膜。此外,对薄膜的脱模处理例如可以采用加成反应型或缩合反应型的硅酮处理、长链烷基处理及氟处理等公知的各种方法来实施。从树脂片材部件的处理性的观点出发,第1薄膜及第2薄膜优选按照具有相互不同的脱模力的方式进行脱模处理。
上述树脂片材部件可以通过包含以下工序的方法来制造,所述工序是:在一个保护薄膜的一面上以片材状涂布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接着在其上覆盖另一个保护薄膜的工序;从各保护薄膜的至少一个主面照射光,从而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工序中,用于光照射的光源灯优选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例如可以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化学灯、黑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微波激发水银灯等。其中,从控制固化物的分子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能够照射实质上不含有小于280nm的波长且峰值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的化学灯或黑光灯作为光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峰值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通过将这样的紫外线以0.1~20.0mW/cm2的照度照射2分钟以上,从而实施固化工序。在固化工序中,更优选的照射条件是紫外线照度为0.5~1.5mW/cm2、照射时间为3分钟以上。紫外线照度高于20.0mW/cm2的话,存在所得到的固化物的分子量降低、在高温下的保持力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紫外线照度低于0.1mW/cm2的话,由于在固化工序中完成聚合所需的时间变长,因而不实用。但是,本发明中,只要将峰值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以0.01~20.0mW/cm2的照度照射2分钟以上后,也可以以超出该范围的照度照射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构成具备之前记载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树脂片材等由固化物形成的树脂层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只要具有显示部件和在作为其可见侧的上述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配置光学部件的结构即可,所使用的部件及其构成材料等没有特别限制。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将显示部件与光学部件直接粘贴而得到的以往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不均性的改善自然不用说,在与具有在显示装置与光学部件之间设置空气层的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比较中,也能够通过树脂层抑制光的散射来提高可见性。此外,通过构成树脂层的树脂自身的弹性特性能够降低来自外部的冲击,并且能够抑制覆盖部件等光学部件和显示装置的模组的破损。在万一覆盖部件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覆盖部件的破片的飞散。
作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手机、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其它的各种电气化产品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这样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在显示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涂布或填充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接着使树脂组合物固化而形成树脂层,从而制造。也可以使用之前说明过的树脂片材部件作为树脂层材料。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具有优异的应力缓和性,此外,可以根据目标在适度的粘合力到强粘合力的范围内设计粘合性。因此,通过预先适当调整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合性,能够容易地制作显示所期望的粘合性的树脂片材。当使用这样的树脂片材时,能够将树脂片材自身制成树脂层,并且能够作为粘合剂发挥功能。因此,仅通过隔着树脂片材将显示部件与覆盖部件粘贴就能够容易地制造显示装置。
根据这样的方法,由于在树脂层形成时不需要增塑剂等二次手段,所以显示部件及光学部件之类的被粘物不会受到污染,能够提高长期使用时的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另外,从厚度方向上的反应均匀性的观点出发,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0.02~2.0mm左右,更优选为0.05~1.0mm。当使用树脂片材来构成树脂层时,使用具有所期望的厚度的树脂片材为好。
作为构成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件,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及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各种显示面板。另一方面,作为光学部件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出设置在显示部件的前表面的覆盖部件。作为覆盖部件,可以使用PMMA等丙烯酸系树脂板、聚碳酸酯树脂板及玻璃板等由公知的各种材料构成的透明基板。作为光学部件,可以在覆盖部件上追加触摸面板等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各种功能层。当设置这样的各种功能层时,优选在与覆盖部件的粘贴中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片材。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树脂层的应力缓和性优异,显示适度的粘合性,并且在所期望的厚度内不含气泡等,在高湿度下也不会起雾,透明性优异。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显示不均等不良情况得到改善、可见性优异及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在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使用的各种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及各种丙烯酸树脂浆如下所示。
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
通过在丙二醇(PG)的环氧丙烷(PO)加成物(羟基值为112mgKOH/g)上使用氢氧化钾进一步加成PO而得到的羟基值为56.0mgKOH/g的聚氧化亚丙基二元醇。
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2)
通过在丙二醇(PG)的环氧丙烷(PO)加成物(羟基值为36mgKOH/g)上使用氢氧化钾进一步加成环氧乙烷(EO)而得到的氧化亚乙基含量为12质量%、羟基值为28.0mgKOH/g的聚氧化亚丙基-亚乙基二元醇。
丙烯酸树脂浆(B1)
在具备冷凝器、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容量为2升的圆底烧瓶中,分别投入由92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与8重量%的丙烯酸(AA)构成的重均分子量(Mw)为60×104的丙烯酸橡胶5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60g及丙烯酸(AA)40g,将这些原料在50℃下搅拌混合至丙烯酸橡胶完全溶解为止。
丙烯酸树脂浆(B2)
在具备冷凝器、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容量为2升的圆底烧瓶中,分别投入由97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与3重量%的丙烯酸(AA)构成的重均分子量(Mw)为60×104的丙烯酸橡胶5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85g及丙烯酸(AA)15g,将这些原料在50℃下搅拌混合至丙烯酸橡胶完全溶解为止。
丙烯酸树脂浆(B3)
在具备冷凝器、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搅拌装置的容量为2升的圆底烧瓶中,分别投入由80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与20重量%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构成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104的丙烯酸橡胶5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00g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00g,将这些原料在50℃下搅拌混合至丙烯酸橡胶完全溶解为止。
丙烯酸树脂浆(B4)
在具备冷凝器、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搅拌装置的容量为2升的圆底烧瓶中,分别投入由70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与30重量%的丙烯酸(AA)构成的重均分子量(Mw)为60×104的丙烯酸橡胶5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350g及丙烯酸(AA)150g,将这些原料在50℃下搅拌混合至丙烯酸橡胶完全溶解为止。
丙烯酸树脂浆(B5)
在具备冷凝器、氮气导入管、温度计、搅拌装置的容量为2升的圆底烧瓶中,分别投入由92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与8重量%的丙烯酸(AA)构成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104的丙烯酸橡胶5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60g及丙烯酸(AA)40g,将这些原料在50℃下搅拌混合至丙烯酸橡胶完全溶解为止。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制造例
以下例示出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制造方法。
单异氰酸酯(HEA-H6XDI)的制造: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氢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b2)194g、丙烯酸羟基乙酯116g和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05g,边将这些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80℃以下边反应3小时。然后,在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冷却至40℃时加入0.005g追加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通过确认没有温度上升来结束反应。对所得到的单异氰酸酯,使用电位差自动滴定装置(京都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T-400”算出异氰酸酯浓度,结果为13.6%。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1):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78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69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2):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之前调制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23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然后,再次测定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3):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6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10.6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4):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66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羟基乙酯(HEA)57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5):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31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6):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56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115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7):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2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使用AT-400电位差自动测定装置(京都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测定反应混合物中的异氰酸酯的浓度,确认其浓度达到0.75%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聚氧化亚烷基一元醇(市售品“Preminol S 1004”、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羟基值为16.7mgKOH/g)840g和丙烯酸羟基乙酯(HEA)87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通过自动红外吸收光谱仪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8):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7.8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9):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1)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31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10):
在安装有搅拌机、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1-2)100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54g、作为稀释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700g和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1g,将它们在温度100℃下反应4小时。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单异氰酸酯(HEA-H6XDI)6.5g,进一步在温度100℃下反应2小时。再次测定如上所述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确认异氰酸酯基的吸收(2250cm-1)消失。
(实施例1)
1.片材部件的制作
在安装有搅拌机、真空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之前调制的200g的A1及作为丙烯酸树脂浆的之前调制的800g的B1,将它们在30℃下混合1小时后,在100mmHg的压力下混合15分钟进行脱泡。接着向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0g,在30℃下混合1小时后,在100mmHg的压力下用15分钟边脱泡边混合。将如上所述得到的清漆用预先实施过硅酮处理以形成相互不同的剥离力的2枚PET隔膜夹持,将清漆层的厚度调整为175μm。接着,使用黑光灯从各PET隔膜的外面照射7分钟照度为0.5mW/cm2的紫外线,使清漆层固化,从而得到片材部件。
2.片材部件的评价
使用之前制作的片材部件,实施以下所示的各种试验。将各种试验中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剥离粘接强度)
将片材部件切断为25×100mm的尺寸,将轻面隔膜剥离后,将片材面贴合到厚度为38μm的易粘接性PET支撑体上。接着,将片材部件的重面隔膜剥离,将另一片材面贴合到宽30mm×长100mm×厚度2.0mm的浮法玻璃(依据JIS R 3202)上,制成试验片。将该试验片在23℃及80℃的各温度条件下分别放置2小时后,将各试验片设置到拉伸试验机中,在室温下(23℃)、以180°的剥离角度、200mm/分钟的剥离速度从玻璃界面上剥离片材,测定剥离时的应力。若考虑作为显示装置的树脂层材料的用途,表1中记载的各测定值如下来评价。
A:剥离时的应力为4N/25mm以上
B:剥离时的应力为2N/25mm以上且小于4N/25mm
C:剥离时的应力为0.5N/25mm以上且小于2N/25mm
D:剥离时的应力小于0.5N/25mm
(耐渗出性)
与针对剥离粘接强度的试验制作的试验片同样地制作在一面上具有PET支撑体、在另一面上具有浮法玻璃的试验片,将该试验片在80℃的温度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将试验片的片材层与玻璃在它们的界面剥离,目视观察玻璃的剥离面,对渗出成分的有无进行评价。表1中的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P:在玻璃表面上未见到渗出成分。
P-:在玻璃表面上基本未见到渗出成分。
F:在玻璃表面上见到渗出成分。
(80℃可靠性)
将之前制作的片材部件切断为40×60mm的尺寸,将轻面隔膜剥离后,将片材面贴合到作为覆盖部件的80mm×60mm×厚度1.0mm的浮法玻璃(依据JIS R 3202)上,从而使该片材面与贴有偏振片的80mm×60mm×厚度1.0mm的浮法玻璃的偏振片进行贴合,用高压釜在50℃、0.5MPa条件下进行30分钟脱泡处理后,在80℃环境下放置。此外,同样地使用85mm×45mm×厚度2mm的聚丙烯酸酯板(Mitsubishi Rayon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AcryliteMR-200”)作为覆盖部件来制作试验片,实施同样的处理。各准备2枚如上所述使用浮法玻璃及聚丙烯酸酯板作为覆盖部件的各试验片,分别放置6小时后目视观察偏振片界面。即,对各试验片进行2次的评价,进一步按照以下的基准来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评价基准)
A:对于2个试验片,在片材与偏振片之间未见到剥离或浮起、发泡。
B:对于2个试验片中的1个试验片,在片材与偏振片之间见到轻微的剥离或浮起、发泡。
C:对于2个试验片,在片材与偏振片之间见到轻微的剥离或浮起、发泡。
D:对于2个试验片,在片材与偏振片之间见到明显的剥离或浮起、发泡。
(透明性)
将之前制作的片材部件切断为20mm×40mm的尺寸,将轻面隔膜剥离后,将其片材面以不带入气泡的方式贴合到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显微镜载玻片“S3233”(厚度为1.3mm、尺寸为48×28mm)上,从而制作试验片。使用适合于JIS K 7105的雾度计测定该试验片的雾度,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P:雾度为0.3%以下
F:雾度为0.4%以上
(-10℃落下冲击试验)
将之前制作的片材部件切断为40mm×40mm的尺寸,将一个隔膜剥离使片材面露出,贴附到第1聚丙烯酸酯板上。接着,将上述片材部件的残留的隔膜剥离使片材面露出后,相对于第1聚丙烯酸酯板,相互沿着长度方向以接头状配置第2聚丙烯酸酯板,按照重叠部位为60mm的方式贴合,从而制作试验片。另外,在上述试验片的制作中,作为第1及第2聚丙烯酸酯板,使用具有85mm×45mm×厚度2mm的尺寸的Mitsubishi Rayon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Acrylite MR-200”)。
按照所制作的试验片的长度方向成为铅直方向的方式固定,朝向试验片的端部(即贴合面),使重量为110g的钢球从1m的高度落下而进行冲击后,目视确认试验片有无剥离。表1中的评价基准如下所示。
P:无剥离
F:有剥离
3.显示装置的制作及评价
将2枚80mm×60mm×厚度0.55mm的浮法玻璃(依据JIS R 3202)介由日立化成聚合物株式会社制造的透明胶黏带YY621-3(厚度为0.1mm)以相互没有气泡的方式贴附,将其作为无碱玻璃板使用。对该玻璃板的两面,将2枚偏振片按照彼此成为正交尼科耳关系的方式用层压辊粘贴后,将其放入到调整为50℃、5个大气压的高压釜内保持20分钟。将如上所述得到的由偏振片/无碱玻璃板/偏振片构成的结构体作为液晶面板。
接着,将之前制作的片材部件切断为40×60mm,将片材部件的轻面隔膜剥离后,将其片材面贴合到作为覆盖部件的80mm×60mm×厚度1.0mm的浮法玻璃(依据JIS R 3202)上。接着,将片材部件的重面隔膜剥离,贴合到作为液晶面板的上述结构体的单侧,将其放入到调整为50℃、5个大气压的高压釜内保持20分钟,从而制作了试验板。同样地,将85mm×45mm×厚度2mm聚丙烯酸酯板(“Acrylite MR-200”)作为覆盖部件,制作另一试验片。通过将如上所述得到的各试验片配置到1000堪德拉(candela)的背光灯上,从而制作了包含覆盖部件/片材部件/上述液晶面板结构体/偏振片/背光灯的显示不均评价用的试验样品。目视观察从背光灯照射光时的显示漏光,进一步按照以下的基准来评价显示不均。
A:完全未见到漏光。
B:基本未见到漏光。
C:稍微见到漏光。
D:见到明显的漏光。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2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3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5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9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B2作为丙烯酸树脂浆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7)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B3作为丙烯酸树脂浆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8)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B5作为丙烯酸树脂浆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9)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2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并且使用之前调制的B1作为丙烯酸树脂浆以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与实施例1的清漆相同的反应混合物。在该反应混合物中接着加入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5g,进一步在30℃下混合15分钟后,在100mmHg的压力下混合15分钟进行脱泡。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使如上所述得到的清漆固化来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0)
在安装有搅拌机、真空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之前调制的200g的A2、作为丙烯酸树脂浆的之前调制的800g的B3和作为增粘剂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FTR6100”(商品名)50g,将它们在50℃下混合2小时后,在100mmHg的压力下混合15分钟进行脱泡。冷却至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达到30℃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0g,在30℃下混合1小时,接着在100mmHg的压力下混合15分钟进行脱泡。将如上所述得到的清漆与实施例1同样地用预先对表面实施过硅酮处理以形成相互不同的剥离力的2枚PET隔膜夹持,将清漆层的厚度调整为175μm。接着,使用黑光灯从各PET隔膜的主面侧照射7分钟照度为0.5mW/cm2的紫外线,使清漆层固化,从而得到片材部件。对所制作的片材部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各种试验,并且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1)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10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2)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8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3)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B4作为丙烯酸树脂浆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4)
在安装有搅拌机、真空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分别投入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00g的A9及作为丙烯酸树脂浆700g的B1,将它们在30℃下混合1小时后,在100mmHg的压力下混合15分钟进行脱泡。接着,向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0g并在30℃下混合1小时后,在100mmHg的压力下混合15分钟进行脱泡。将如上所述得到的清漆用预先对表面实施过硅酮处理以形成相互不同的剥离力的2枚PET隔膜夹持,将清漆层的厚度调整为175μm。接着,使用金属卤化物灯,从各PET隔膜的外面以累积光量计为3000mJcm2照射照度为400mW/cm2的紫外线,使清漆层固化,从而得到片材部件。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1)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6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2)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4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3)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A7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4)
除了使用之前调制的B3作为丙烯酸树脂浆以外,通过与比较例3完全相同的配方及方法调制清漆,接着制作片材部件并进行评价。进一步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示装置,并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中。
表3:比较例1~4的结果
由表1~3所示的结果表明的那样,在所有各实施例中,没有显示不均,且确认到了良好的可见性。此外,关于其它的实用特性,对作为覆盖部件使用的聚丙烯酸酯板或玻璃板中的至少一者也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当使用包含含羧基的单体和/或聚合物的丙烯酸树脂浆时,不依赖于覆盖部件的材料,均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各比较例中,见到显示不均的发生,可见性差,此外,关于其它的实用特性,也均为差的结果。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在不违反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广泛地构成不同的实施方式,本发明除了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以外,不受其特定的实施方式的制约。

Claims (17)

1.一种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所述树脂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
(A)具有聚氧化亚烷基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B)(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C)(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和
(D)光聚合引发剂,
所述成分(A)是使用包含(a1)至少1种的聚氧化亚烷基多元醇、(a2)至少1种的聚异氰酸酯和(a3)至少1种的含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而制造的,
所述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的合计质量n1与所述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中的丙烯酰基的合计当量数n2的关系N满足下式:
4000≤N(=n1/n2)    式(I)
而且,所述成分(A)实质上不含有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包含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所述成分(C)包含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A)是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与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是重均分子量为10×104~200×104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是将包含(b1)(甲基)丙烯酸和(b2)(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5~45摩尔%的所述(甲基)丙烯酸(b1)。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C)是包含(c1)(甲基)丙烯酸和(c2)(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5~45摩尔%的所述(甲基)丙烯酸(c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成分(B)的单体混合物及所述成分(C)包含种类相同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成分(A)、(B)及(C)的合计质量为基准时,(A)成分的配合比为1~50质量%,(B)成分的配合比为5~40质量%,(C)成分的配合比为5~85质量%;而且相对于所述成分(A)、(B)及(C)的总计100质量份,以0.1~20质量份的比例包含所述成分(D)。
11.一种固化物,其特征在于,其是使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而得到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固化物,其特征在于,其在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同时满足下式(1)~(3)的范围:
(1)在70℃下的储能模量为1×103~1×106Pa、并且损耗模量为1×103~1×106Pa,
(2)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104~5×106Pa、并且损耗模量为1×104~5×106Pa,
(3)在0℃下的储能模量为5×104~1×107Pa、并且损耗模量为5×104~1×107Pa。
13.一种树脂片材部件,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所述树脂层的树脂片材部件,所述树脂片材部件具有第1薄膜、设置在该第1薄膜上的由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固化物形成的树脂片材和设置在该树脂片材上的第2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树脂片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薄膜及第2薄膜是分别进行过脱模处理的塑料薄膜,且所述第1薄膜及第2薄膜的脱模力相互不同。
15.一种树脂片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形成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的所述树脂层的树脂片材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在第1薄膜的一面上以片材状涂布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接着在其上覆盖第2薄膜的工序;以及
从所述第1薄膜及所述第2薄膜中的至少一者的主面照射光,从而使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的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树脂片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化工序中,所述照射的光是实质上不含有小于280nm的波长且峰值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将该紫外线以0.01~20.0mW/cm2的照度照射2分钟以上。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显示部件和在该显示部件的前表面隔着树脂层设置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所述树脂层包含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固化物。
CN201080032466XA 2009-07-22 2010-07-15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法以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1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1200 2009-07-22
JP2009-171200 2009-07-22
PCT/JP2010/061982 WO2011010599A1 (ja) 2009-07-22 2010-07-15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の硬化物、樹脂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法、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1426A true CN102471426A (zh) 2012-05-23
CN102471426B CN102471426B (zh) 2013-10-30

Family

ID=4349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24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1426B (zh) 2009-07-22 2010-07-15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97240B2 (zh)
EP (1) EP2457935A4 (zh)
JP (1) JP5545296B2 (zh)
KR (1) KR101470912B1 (zh)
CN (1) CN102471426B (zh)
TW (1) TWI476248B (zh)
WO (1) WO2011010599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502A (zh) * 2013-04-22 2014-10-22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接片用光固性组合物、使用它的粘接片和其用途
CN105121565A (zh) * 2013-04-15 2015-12-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光固化性涂覆组合物、使用所述光固化性涂覆组合物的涂覆膜和起偏板
CN105143349A (zh) * 2013-03-26 2015-12-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75052A (zh) * 2014-08-06 2017-04-19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7660229A (zh) * 2015-05-28 2018-02-02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合剂片材
CN107743514A (zh) * 2015-03-23 2018-02-27 阿科玛法国公司 压敏胶粘剂
CN108699343A (zh) * 2016-03-04 2018-10-23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提供强韧的固化物的树脂片制造用固化型组合物
CN108713032A (zh) * 2016-03-24 2018-10-26 纳美仕有限公司 树脂组合物
CN109970919A (zh) * 2017-12-07 2019-07-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光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窗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050049A (zh) * 2016-12-07 2019-07-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4845873A (zh) * 2019-12-26 2022-08-02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用层叠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7354B2 (ja) * 2011-09-07 2015-11-18 Dic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粘着剤用樹脂組成物、粘着剤
EP2769843B1 (en) * 2011-10-21 2016-06-29 Nipponkayaku Kabushiki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member and use of uv-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therefor
TW201329628A (zh) * 2011-12-01 2013-07-16 Toagosei Co Ltd 光學薄膜形成用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光學薄膜、偏光鏡保護膜及偏光板
KR20140107288A (ko) * 2011-12-13 2014-09-04 히타치가세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액상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이것을 사용한 화상 표시용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용 장치
JP5994296B2 (ja) * 2012-03-08 2016-09-2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用装置、及び画像表示用装置の製造方法
EP4184485A1 (en) 2012-05-09 2023-05-24 Dexerial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4084337A (ja) * 2012-10-19 2014-05-12 Dic Corp 保護粘着フィルム
KR101566060B1 (ko) * 2012-12-27 2015-11-0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점착 필름, 이를 위한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부재
KR101628435B1 (ko) * 2013-01-21 2016-06-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점착 필름, 이를 위한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부재
US8887981B2 (en) * 2013-03-15 2014-11-18 Raytheon Company Temporary adhesive for component bonding
KR101651223B1 (ko) * 2014-09-22 2016-08-26 오성엘에스티(주) 비산방지용 점착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기기 및 비산방지용 점착시트의 제조방법
JP6798104B2 (ja) * 2014-12-25 2020-12-0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604012B2 (ja) * 2015-03-20 2019-11-1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ラジカル硬化性組成物、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ロール及び成形物
JP6731219B2 (ja) * 2015-05-28 2020-07-29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粘着シート
JP2018115085A (ja) * 2017-01-17 2018-07-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中間膜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カバーフィルム付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JP2018115084A (ja) * 2017-01-17 2018-07-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中間膜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カバーフィルム付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KR102211072B1 (ko) * 2018-01-18 2021-02-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경화성 조성물
JP6979363B2 (ja) * 2018-01-30 2021-12-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導電性ローラ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229361B1 (ko) * 2019-02-22 2021-03-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윈도우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KR102275249B1 (ko) 2019-11-25 2021-07-12 주식회사 케이씨씨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KR20240034525A (ko) * 2022-09-07 2024-03-14 주식회사 한솔케미칼 전극 보호를 위한 광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6863A (zh) * 2004-03-10 2005-09-14 日本碧化学公司 层合膜
JP2008248221A (ja) * 2006-10-31 2008-10-16 Hitachi Chem Co Ltd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JP2009024160A (ja) * 2007-06-19 2009-02-05 Hitachi Chem Co Ltd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4373B2 (ja) 2000-05-09 2007-05-16 株式会社ポリシス 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及び軟質ポリウレタン樹脂
JP2004109748A (ja) 2002-09-20 2004-04-08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平面画像表示装置用隔壁
JP4202828B2 (ja) 2003-06-04 2008-12-24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透明ゲル粘着剤、透明ゲル粘着シート及び衝撃吸収積層体
JP4344638B2 (ja) * 2004-03-26 2009-10-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JP2006309114A (ja) 2005-03-30 2006-11-09 Lintec Corp 偏光板用粘着剤、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51094B2 (ja) * 2006-08-04 2013-02-27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オリゴ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シート
JP2009171200A (ja) 2008-01-16 2009-07-3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6863A (zh) * 2004-03-10 2005-09-14 日本碧化学公司 层合膜
JP2008248221A (ja) * 2006-10-31 2008-10-16 Hitachi Chem Co Ltd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JP2009024160A (ja) * 2007-06-19 2009-02-05 Hitachi Chem Co Ltd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1767B2 (en) 2013-03-26 2018-11-20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optical material obtained from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material
CN105143349A (zh) * 2013-03-26 2015-12-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43349B (zh) * 2013-03-26 2018-08-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21565A (zh) * 2013-04-15 2015-12-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光固化性涂覆组合物、使用所述光固化性涂覆组合物的涂覆膜和起偏板
CN105121565B (zh) * 2013-04-15 2018-01-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光固化性涂覆组合物、使用所述光固化性涂覆组合物的涂覆膜和起偏板
CN104109502A (zh) * 2013-04-22 2014-10-22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接片用光固性组合物、使用它的粘接片和其用途
CN104109502B (zh) * 2013-04-22 2018-07-13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接片用光固性组合物、使用它的粘接片和其用途
CN106575052A (zh) * 2014-08-06 2017-04-19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7743514A (zh) * 2015-03-23 2018-02-27 阿科玛法国公司 压敏胶粘剂
CN113416518A (zh) * 2015-03-23 2021-09-21 阿科玛法国公司 压敏胶粘剂
CN107660229A (zh) * 2015-05-28 2018-02-02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合剂片材
CN108699343A (zh) * 2016-03-04 2018-10-23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提供强韧的固化物的树脂片制造用固化型组合物
CN108699343B (zh) * 2016-03-04 2021-10-01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提供强韧的固化物的树脂片制造用固化型组合物
CN108713032A (zh) * 2016-03-24 2018-10-26 纳美仕有限公司 树脂组合物
CN108713032B (zh) * 2016-03-24 2020-11-10 纳美仕有限公司 树脂组合物
CN110050049A (zh) * 2016-12-07 2019-07-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50049B (zh) * 2016-12-07 2021-12-0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70919A (zh) * 2017-12-07 2019-07-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光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窗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9970919B (zh) * 2017-12-07 2022-05-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光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窗构件的制造方法
US11427669B2 (en) 2017-12-07 2022-08-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window member using the same
CN114845873A (zh) * 2019-12-26 2022-08-02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用层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10599A1 (ja) 2012-12-27
TWI476248B (zh) 2015-03-11
WO2011010599A1 (ja) 2011-01-27
EP2457935A4 (en) 2013-12-04
KR20120040225A (ko) 2012-04-26
TW201107416A (en) 2011-03-01
KR101470912B1 (ko) 2014-12-09
EP2457935A1 (en) 2012-05-30
JP5545296B2 (ja) 2014-07-09
US20120114953A1 (en) 2012-05-10
CN102471426B (zh) 2013-10-30
US8697240B2 (en) 2014-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1426B (zh)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其固化物、树脂片材和其制造法以及显示装置
KR101294977B1 (ko) 우레탄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점착제
CN104583353B (zh) 脲基和聚氨基甲酸酯基压敏粘合剂共混物
US8932419B2 (en) Urethane (meth)acrylate oligomer and sheet using the same
CN103180402B (zh) 具有防滑性质的有机硅改性粘合剂
CN110093107B (zh) 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5595073B (zh) 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612119B (zh) 透明黏著薄片用光硬化性組成物,使用該組成物之黏著薄片及其用途
WO2006035828A1 (ja) 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剤
US9752064B2 (en) Transparent UV-curable adhesive
CN1997718A (zh) 辐射固化性组合物
JP2009001654A (ja) 光硬化型透明接着剤組成物
JP2016020477A (ja) 透明粘着シート用光硬化性組成物、透明粘着シート
CN101952334A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
KR20160078265A (ko) 이소시아네이트기 함유 오르가노폴리실록산 화합물, 그의 제조 방법, 접착제, 점착제 및 코팅제
KR20130031033A (ko) 광학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제층 및 점착 시트
TW202028404A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層、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JP6024505B2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積層体
KR20130033022A (ko) 광학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제층 및 점착 시트
CN112752817A (zh) 表面保护片用粘着剂组合物及表面保护片
ES2965171T3 (es) Un adhesivo acrílico sensible a la presión y su uso para proporcionar dispositivos de sellado autoadhesivos
JP6077346B2 (ja) 粘着組成物、粘着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17597376A (zh) 含烯属不饱和基团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其制造方法和粘合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TO: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