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0080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0080A CN102150080A CN200980135547XA CN200980135547A CN102150080A CN 102150080 A CN102150080 A CN 102150080A CN 200980135547X A CN200980135547X A CN 200980135547XA CN 200980135547 A CN200980135547 A CN 200980135547A CN 102150080 A CN102150080 A CN 1021500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lens
- image
- shutter
- posses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12—Reflex cameras with single objective and a movable reflector or a partly-transmitting mirro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透镜安装件(4),其能够供透镜单元装卸;摄像单元(30),其生成图像信号;快门单元(20),其配置在透镜安装件(4)与摄像单元(30)之间且能够控制向摄像单元(30)入射的光,其至少在摄影时进行开闭而在摄影准备动作中维持开放状态;主框架(11),其固定透镜安装件(4)、快门单元(20)及摄像单元(3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镜头型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摄影出比紧凑型的数码相机画质更高的图像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正在普及。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的结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镜头反光型的相机主体在光轴上依次配置有透镜安装件、反射镜箱、快门装置、摄像传感器。反射镜箱具备用于在不进行摄影时将经由透镜入射的光向棱镜及光学取景器侧引导的可动反射镜。此外,通过使用者对释放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可动反射镜转动而从光轴上退避,从而经由透镜入射的光入射到摄像传感器。摄像传感器将入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输出的电信号传送到信号处理电路而生成图像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2304号公报
另外,对于单镜头型的数码相机也要求具备紧凑型相机那样的所谓实时取景(live view)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应对该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实时取景功能的单镜头型的摄像装置。
实时取景功能是在摄像时以外也能由摄像传感器接受经由透镜入射的光,从而使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的功能。若上述那样的具备反射镜箱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也能实现实时取景功能,则能够废除光学式取景器,若废除光学式取景器,则用于将来自透镜的入射光向光学式取景器引导的反射镜箱也能够废除。因此,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
然而,若省去反射镜箱,则由于相机主体的刚性下降,所以产生如何确保用于支承透镜、快门装置的强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可解决该问题。即,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安装机构,其能够供透镜单元装卸;摄像机构,其生成图像信号;常开方式的快门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安装机构与所述摄像机构之间,且能够限制向所述摄像机构入射的光,所述安装机构具备安装所述快门机构及所述摄像机构的框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快门机构为常开方式,能够实现实时取景。另外,通过构成为不具备反射镜箱,能够减小相机主体的光轴方向的厚度尺寸,从而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所述安装机构具备安装所述快门机构及所述摄像机构的框架,所以即使省去反射镜箱,也能够在摄像装置中确保用于支承透镜、快门机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更换透镜型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更换透镜型摄像装置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A是摄像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图3B是安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C是快门单元、摄像单元、散热板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摄像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B是将摄像单元的分解结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4C是将摄像单元的分解结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5是摄像系统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H-H部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V部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6简化后的图。
图9是将图7简化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1.摄像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单镜头型的相机主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相机主体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相机主体1的上表面1a配置有释放按钮2、模式标示盘3等。通过对释放按钮2进行按压操作能够对被拍摄体进行摄影。另外,对于具备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装置而言,通过对释放按钮2进行半按压操作能够对被拍摄体进行对焦。通过对模式标示盘3进行旋转操作,能够选择各种摄影模式。
另外,在相机主体1的前表面1b(与上表面1a大致正交的面,在对被拍摄体进行摄影时朝向被拍摄体侧的面)配置有透镜安装件4、锁止解除按钮5等。透镜安装件4具备大致圆形的开口部4a,在开口部4a的周围形成有能够装卸透镜单元(未图示)装卸的被卡合部4f。通过使形成于透镜单元上的凸状的卡合部(未图示)与形成于透镜安装件4上的凹状的被卡合部4f(后述)卡合,能够将透镜单元安装到相机主体1的透镜安装件4上。
另外,在前表面1b的里侧即背面1c配置有能够显示由摄像传感器(后述)摄像的图像等的液晶监视器(未图示)、能够进行菜单画面的操作等的光标按钮等各种操作部。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1不具备以往的单镜头反光型的相机所必需的反射镜箱。因此,当快门单元(后述)为开放状态时,从透镜安装件4侧能够目视到在开口部4a的内部配置的摄像传感器。此外,从透镜安装件4侧观察时,快门单元配置在摄像传感器的跟前。作为快门单元,采用至少在摄影时开闭、在摄影准备动作中维持开放状态的常开型的结构。可以认为摄影准备动作中是指摄像装置为了用户观察被拍摄体等而进行提供实时取景功能的动作的时间等。实时取景功能是指,在摄影时以外也由摄像传感器接受经由透镜入射的光而使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的功能。在执行实时取景功能的期间,快门需要维持开放状态。当使用在非通电时成为闭状态的常关型的快门时,在实时取景功能的执行中必须始终持续地将快门维持成开放状态,为此需要电力。在此,本实施方式使用的常开型的快门通常形成为在非通电时维持开放状态的结构。因此,通过使用常开型的快门,无需快门开放时的电力,从而能够抑制实时取景功能执行中所消耗的电力。这是因为,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1由于不具备光学取景器,因此构成为能够通过在液晶监视器等上显示由摄像传感器摄像的图像而决定构图。
〔2.摄像系统的结构〕
在图1及图2所示的摄像装置中内置有摄像系统。摄像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单元、快门单元、摄像单元。以下,说明摄像系统的结构。
图3A是摄像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部件组P1的放大立体图。图3C是图3A的部件组P2的放大立体图。部件组P1是构成安装单元的部件组。部件组P2包括快门单元20、摄像单元30、散热板17。
如图3A所示,摄像系统从光轴L方向的前表面1b(参照图1等)侧沿着光轴L依次配置有透镜安装件4、透镜安装弹簧12、触销单元13、主框架11、安装框架14、快门单元20、摄像单元30、散热板17。这种部件的配置顺序是一个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摄像系统所包含的部件中,朝向箭头X所示的方向的面定义为“表面”,朝向箭头Y所示的方向的面定义为“里面”。以下,说明各部件的结构。
如图3B所示,主框架11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的开口部11a。另外,主框架11在开口部11a的周围形成有能够供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螺钉102穿过的孔部11b。
透镜安装件4由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的开口部4a。另外,透镜安装件4形成有能够供螺钉101穿过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孔部4b。另外,透镜安装件4形成有供透镜锁止销15(后述)的突起部15a穿过配置的孔部4d。另外,透镜安装件4形成有用于在使用者向相机主体1安装透镜单元时使透镜单元和透镜安装件4的位置(以光轴L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置)对齐的标志4e。
透镜安装弹簧12在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的开口部12a。另外,透镜安装弹簧12在外周缘部附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弹簧部12b。弹簧部12b能够沿光轴L方向弹性变形。透镜安装弹簧12的表面12c与透镜安装件4的里面4c抵接。在弹簧部12b和安装框架14的表面14d之间存在微小的空隙。弹簧部12b在弹性变形的同时与在相机主体1上安装的透镜单元的卡合部相抵接。由此,能够减小相机主体1与透镜单元之间的晃动。
触销单元13具备树脂制的框架13a和多根(本实施方式为十一根)的触销13b。触销13b配置成从框架13a表面向光轴L方向上的透镜安装件4侧突出。另外,当透镜单元安装于透镜安装件4上时,触销13b与透镜单元所具备的连接器机械结合且电结合。由此,在相机主体1内配置的相机微机(camera micro computer)与在透镜单元内配置的透镜微机能够相互进行信息通信。另外,触销单元13形成有能够供螺钉104穿过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为两个)孔部13c。
安装框架14由树脂形成,在其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将光向摄像传感器引导的开口部14a。另外,安装框架14在开口部14a的周围形成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突部14e。突部14e在其表面14d形成有能够供螺钉101螺合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为四个)螺纹孔14b。另外,突部14e具有能够穿过主框架11的开口部11a的外径。另外,安装框架14在突部14e的周围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为四个)螺纹孔14c。另外,安装框架14在开口部14a的附近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为两个)螺纹孔14g。螺纹孔14g供螺钉104螺合。
透镜锁止销15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突起部15a,而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按压部15b。突起部15a穿过配置于在透镜安装件4上形成的孔部4d。另外,当透镜单元安装于透镜安装件4的标准位置时,突起部15a能够与在透镜单元上形成的凹部(未图示)嵌合。通过这样地使突起部15a与在透镜单元上形成的凹部嵌合,当向透镜安装件4安装透镜单元时,能够进行以光轴L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定位。按压部15b配置于在相机主体1的前表面1b配置的锁止解除按钮5的后方,通过使用者对锁止解除按钮5的表面侧进行按压操作,按压部15b由锁止解除按钮5向图3A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被按压。在透镜锁止销15的配置有突起部15a的面的里面侧配置有锁止销弹簧16。透镜锁止销15在该锁止销弹簧16的作用下始终向图3A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被施力。通过对锁止解除按钮5进行按压操作,透镜锁止销15克服锁止销弹簧16的作用力向图3A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变位。当向图3A的箭头Y所示的方向按压锁止解除按钮5时,突起部15a从形成于透镜单元的凹部脱离,由此成为能够使透镜单元以光轴L为中心地旋转的状态,从而能够从透镜安装件4拆下透镜单元。
如图3C所示,快门单元20具备:快门元件21、快门控制部22以及电动机23。快门元件21形成有用于将从外部入射的光向摄像单元30内的摄像传感器(后述)引导的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21a。另外,快门元件21具备能够将通过开口部21a的光遮断的板状的前帘21b及后帘21c。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C中示出了前帘21b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纳部、而后帘21c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纳部的状态。前帘21b及后帘21c配置成能够在箭头A及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快门控制部22内置有推杆(plunger)元件,将前帘21b及后帘21c保持成退避状态(如图3C所示,前帘21b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纳部,后帘21c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纳部,处于从开口部21a退避的状态)。另外,快门控制部22内置有使前帘21b及后帘21c移动的驱动元件。电动机23对快门控制部22施加驱动力,以使前帘21b及后帘21c向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纳部内移动。另外,快门单元20形成有能够供螺钉103穿过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孔部20a。
在此,说明快门单元20的基本动作。在经由透镜单元的光向摄像传感器入射而液晶监视器显示图像的状态(所谓监视状态)下,快门单元20加载(charge)到前帘21b在快门控制部22的作用下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纳部、而后帘21c在快门控制部22的作用下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纳部的位置(退避状态)。
然后,当对释放按钮2(参照图1等)进行按压操作时,前帘21b在由电动机23施加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成为对开口部21a进行遮光的状态。接下来,利用快门控制部22使前帘21b及后帘21c的加载分阶段地解除。具体而言,首先,前帘21b从对开口部21a进行遮光的位置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后帘21c从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纳部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由此,前帘21b成为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纳部的状态,后帘21c成为对开口部21a进行遮光的状态。此时,在前帘21b从开口部21a退避后,根据在到后帘21c对开口部21b进行遮光为止的期间向摄像传感器40(后述)入射的光来生成图像信号。此时生成的图像信号成为根据使用者的释放操作而获得的图像信号。
然后,后帘21c在由电动机23向快门控制部22施加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再次向开口部21a的上方的收纳部内收纳,并在快门控制部22的作用下被加载。前帘21b保持收纳于开口部21a的下方的收纳部的状态。由此,快门单元20成为经由透镜单元入射的光向摄像单元30内的摄像传感器40(后述)入射的监视状态。
散热板17配置于摄像单元30的里面侧,其能够吸收在摄像单元30产生的热量并进行散热。
摄像单元30配置于快门单元20的里面侧,其能够将经过快门单元20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而输出。另外,摄像单元30具备尘埃去除过滤器,该尘埃去除过滤器能够发生超音波振动而去除附着在摄像单元30上尘埃等异物。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尘埃去除过滤器的一个例子而具备SSWF(Supersonic Wave Filter)。如图1以及图2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1而言,在未安装有透镜单元的状态下,透镜安装件4的开口部4a开口,因而存在尘埃等异物侵入到内部的可能性。另外,如前述那样,由于快门单元20为常开型而成为从透镜安装件4侧能够目视到摄像单元30的状态,所以进一步提高异物附着到摄像单元30上的可能性。当异物附着到摄像单元30时,产生异物摄入图像中等问题。因此,在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单镜头型的数码相机中,采用通过具备SSWF而使SSWF振动来将附着到摄像传感器30上的异物振落的结构。
图4A是摄像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B是图4A的部件组P3的放大立体图。图4C是图4A的部件组P4的放大立体图。部件组P3为构成SSWF的部件组。部件组P4为主要包括低通过滤器(以下称为“LPF”)、摄像单元的部件组。
如图4A所示,摄像单元30包括在光轴L方向上依次配置的SSWF弹簧31、SSWF弹簧支架32、过滤器33、SSWF橡胶34、SSWF基体35、LPF弹簧36、LPF保护件37、LPF38、LPF垫片39、摄像传感器40、基板41这些多个构件。过滤器33为透明的圆盘状的构件,其在缘部附近具备压电元件33a。通过对压电元件33a施加电压能够使过滤器33产生振动。过滤器33与SSWF橡胶34一起保持SSWF基体35。过滤器33、SSWF橡胶34通过利用螺钉105固定在SSWF基体35上的SSWF弹簧31及SSWF弹簧支架32保持在SSWF基体35上。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B所示,螺钉105螺合于在SSWF基体35的开口部35a的周围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螺纹孔35b内。
另外,如图4A所示,在SSWF基体35的里面侧隔着LPF弹簧36、LPF保护件37、LPF38及LPF垫片39固定有摄像传感器40。具体而言,摄像传感器40以摄像面40a隔着LPF垫片39与LPF38对置的方式固定在SSWF基体35上。用于固定摄像传感器40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为三个)螺钉106穿过在摄像传感器40上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处)孔部40b(参照图4B),并螺合于在SSWF基体35的里面形成的螺纹孔(未图示)内。
另外,在摄像传感器40的里面侧配置有基板41。基板41上安装有与摄像传感器40电连接的各种电气部件。另外,基板41形成有能够供螺钉107穿过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处)孔部41a,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根)螺钉107穿过孔部41a而螺合于在SSWF基体35的里面形成的螺纹孔(未图示),由此基板41固定于SSWF基体35上。
根据以上动作形成摄像单元30。入射到摄像单元30的光透过过滤器33、LPF38而到达摄像传感器40的摄像面40a。摄像传感器40将入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而输出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摄像系统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在图3A及图3B中,首先,将触销单元13固定到安装框架14上。具体而言,使螺钉104穿过孔部13c而螺合于螺纹孔14g。
然后,将透镜安装件4隔着透镜安装弹簧12固定到安装框架14的表面14d。具体而言,使螺钉101穿过孔部4b而螺合于螺纹孔14b。此时,使透镜锁止销15的突起部15a穿过在透镜安装件4形成的孔部4d。另外,在透镜锁止销15的突起部15a的里面与透镜安装弹簧12之间以使透镜锁止销15的变位方向与透镜安装弹簧12的伸缩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锁止销弹簧16。
随后,将安装框架14固定到主框架11上。具体而言,使固定有透镜安装件4等的突部14e穿过主框架11的开口部11a,而使安装框架14的抵接面14h与主框架11的里面11c抵接。接下来,使螺钉102穿过孔部11b而螺合于螺纹孔14c。
接着,在图3A以及图3C中,在安装框架14的里面固定快门单元20。具体而言,使快门单元20的开口部21a与安装框架14的开口部14a对齐而使快门单元20抵接于安装框架14的里面。然后,使螺钉103穿过形成于快门单元20的孔部20a而螺合于在安装框架14的里面形成的螺纹孔(未图示)。
接下来,在快门单元20的里面固定摄像单元30。具体而言,使螺钉108穿过形成于摄像单元30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处)孔部35c,从而螺合于在安装框架14上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处)螺纹孔(未图示)。此时,摄像单元30配置在与快门单元20的快门控制部22邻接的位置。
然后,使用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根)螺钉向摄像单元30的里面固定散热板17。
根据上述动作,形成摄像系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组装顺序为一个例子,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其顺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组装部件组P1后向安装框架14固定部件组P2的组装顺序,但是也可以采用在向安装框架14固定部件组P2之后固定部件组P1的组装顺序。
图5是从透镜安装件4侧观察到的摄像系统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H-H部的剖视图。图7是图5的V-V部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7表示在图3A所示的摄像系统中进一步追加电子取景器(以下称“EVF”)单元50的状态。图6以及图7中的D1为从透镜安装件4的表面4g到摄像传感器40的摄像面40a(参照图6等)的距离。另外,图7中的D2为从透镜安装件4的表面4g到EVF单元50的端部的尺寸。该D2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摄像系统的厚度尺寸。另外,图8以及图9是将图6以及图7所示的结构分别简化而示出的图。
EVF单元50内置有1~2英寸左右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根据从摄像单元30输出的电信号而生成的图像、可摄影张数等各种信息。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快门元件21的表面侧配置有由透镜安装件4及透镜安装弹簧12等构成的安装单元,但不像以往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那样具备反射镜箱。另外,快门控制部22配置在沿摄像面40a的面方向与摄像传感器40相邻的位置。另外,快门控制部22以其在光轴方向的厚度比快门元件21在光轴方向的厚度大且前端与快门控制部22的前表面大致一致的方式与快门控制部22的侧部邻接配置。换而言之,摄像单元30配置在快门控制部22的光轴方向的厚度的范围内。因此,与以往的结构(在快门单元与透镜安装件之间具备反射镜箱的结构)相比,能够将从透镜安装件4的表面4g到摄像面40a的距离D1形成得更短,如图7所示,能够减小摄像系统的厚度尺寸D2。
另外,如图7所示,EVF单元50在摄像单元30的上方配置成其前端接近安装框架14。由于摄像单元30的高度比透镜安装件4的高度小,所以可有效利用摄像单元30的上方的空间来配置EVF单元50。
另外,在快门单元20的快门元件21的后方且摄像单元30的下方配置有能够供相机固定用三脚架的螺钉螺合的螺纹孔60a。螺纹孔60a形成于螺纹孔构件60上,该螺纹孔构件60固定在形成于主框架11的下表面的圆孔11d内(参照图3B)。由于摄像单元30的高度比透镜安装件4的高度小,所以可有效利用摄像单元30的下方的空间来配置螺纹孔构件60。
〔3.实施方式的效果及其他〕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去掉了以往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所需的反射镜箱,所以能够减小从透镜安装件4的表面4g到摄像传感器40的摄像面40a(参照图6等)的距离D1、以及摄像系统的光轴L方向的厚度尺寸D2(参照图7),从而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所以在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使组装容易进行。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6、图8(将图6简化后的图)所示,快门单元20的快门控制部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与包括摄像单元30的透镜安装件4侧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过滤器33的透镜安装件4侧的面)的面相交的位置。换而言之,摄像单元30配置在快门控制部22的光轴方向的厚度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减薄摄像系统的光轴方向的厚度,从而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快门控制部22施加驱动力的电动机23也配置在与包括摄像单元30的透镜安装件4侧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为过滤器33的透镜安装件4侧的面)的面相交的位置。由此,能够减薄摄像系统的光轴方向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单元30具备SSWF,所以透镜安装件4侧端面成为过滤器33的透镜安装件4侧的面,而对不具备SSWF的摄像单元而言,最为向透镜安装件侧突出的端面成为透镜安装件侧端面。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7、图9(将图7简化后的图)所示,通过去掉反射镜箱,能够不再需要用于将光从反射镜箱向光学式取景器引导的结构(焦点板、棱镜等)。由此,能够减小摄像系统的高度尺寸D3(参照图5、图7)。即,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无需焦点板、棱镜等,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个数,从而在实现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供快门单元20及摄像单元30安装的透镜安装件4及主框架11。由此,能够在相机主体1上充分地确保用于支承透镜、快门单元20等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7、图9所示,EVF单元50配置在摄像单元30的上方。由此,能够有效利用摄像单元30的上方的空间,例如与在摄像单元30的后方配置EVF单元50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相机主体1的前后长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三脚架固定用螺纹孔60a配置在摄像单元30的下方。由此,能够有效利用摄像单元30的下方的空间。另外,将三脚架固定用螺纹孔60a配置于快门单元20的后方。由此,该三脚架固定用螺纹孔60a能够不被上下高度比摄像单元30大的快门单元20妨碍地、尽可能地配置于后方。因此,即使在例如大型的透镜单元安装在相机主体1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透镜单元的后端部与三脚架的方向转台难以发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快门单元20与安装框架14的里面抵接,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安装框架14与快门单元20之间以夹着间隔件的方式形成空隙而对置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传感器40及包括该摄像传感器40的摄像单元30是本发明的摄像机构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至少包括透镜安装件4、主框架11、安装框架14的安装单元为本发明的安装机构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快门单元20为本发明的快门机构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快门控制部22和/或电动机23为本发明的快门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图示出相机主体1进行说明,列举相机主体1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包括具有透镜单元和相机主体这两方的结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对于不具备以往在单镜头反光型的相机上搭载的反射镜箱的单镜头型的相机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 相机主体
4 透镜安装件
11 主框架
20 快门单元
21 快门元件
22 快门控制部
23 电动机
30 摄像单元
50 电子取景器
60a 三脚架固定用螺纹孔
Claims (5)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
安装机构,其能够供透镜单元装卸;
摄像机构,其生成图像信号;
常开方式的快门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安装机构与所述摄像机构之间,且能够限制向所述摄像机构入射的光,
所述安装机构具备安装所述快门机构及所述摄像机构的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快门机构具备:遮光构件,其能够在与入射光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快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遮光构件的移动,
所述遮光构件配置成与所述安装机构的所述框架抵接或者以夹着空隙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机构的所述框架对置,
所述快门控制部以与所述遮光构件相比光轴方向的厚度大且前端与遮光构件的前表面大致一致的方式在所述遮光构件及所述摄像机构的侧方与所述遮光构件及所述摄像机构邻接配置,
所述摄像机构配置在所述快门控制部的光轴方向的厚度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所述摄像机构的上方具备取景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所述快门机构的后方且所述摄像机构的下方具有三脚架固定用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机构至少具备尘埃去除过滤器和摄像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33635 | 2008-09-11 | ||
JP2008-233635 | 2008-09-11 | ||
PCT/JP2009/004461 WO2010029731A1 (ja) | 2008-09-11 | 2009-09-09 | 撮像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12187A Division CN102520565A (zh) | 2008-09-11 | 2009-09-09 | 摄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0080A true CN102150080A (zh) | 2011-08-10 |
Family
ID=4200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35547XA Pending CN102150080A (zh) | 2008-09-11 | 2009-09-09 | 摄像装置 |
CN2011104412187A Pending CN102520565A (zh) | 2008-09-11 | 2009-09-09 | 摄像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12187A Pending CN102520565A (zh) | 2008-09-11 | 2009-09-09 | 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730386B2 (zh) |
EP (1) | EP2336821B1 (zh) |
JP (2) | JP4769908B2 (zh) |
CN (2) | CN102150080A (zh) |
WO (1) | WO201002973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0396A (zh) * | 2011-08-24 | 2013-10-3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11416929A (zh) * | 2015-03-31 | 2020-07-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 |
CN112771445A (zh) * | 2018-07-27 | 2021-05-0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14450931A (zh) * | 2019-09-26 | 2022-05-06 | 京瓷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以及移动体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20772B1 (ko) * | 2010-08-27 | 2017-04-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미지 센서 조립체 |
JP5830684B2 (ja) * | 2011-01-18 | 2015-12-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カメラ本体 |
JP5810661B2 (ja) | 2011-06-17 | 2015-11-11 |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カメラボディ |
JP6245493B2 (ja) | 2013-03-27 | 2017-12-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US9131134B2 (en) | 2013-05-24 | 2015-09-08 | Sony Corporation | Camera and optical apparatus |
JP2015099350A (ja) | 2013-10-15 | 2015-05-2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カメラボディ |
KR20150072899A (ko) * | 2013-12-20 | 2015-06-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렌즈 마운팅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렌즈 교환식 촬영장치 |
JP1535206S (zh) * | 2015-01-29 | 2015-10-19 | ||
US10133158B2 (en) * | 2016-10-17 | 2018-11-2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Imaging device |
JP1675390S (zh) * | 2020-04-06 | 2020-12-21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02590A (ja) * | 1985-03-05 | 1986-09-08 | Sony Corp | 固体カラ−撮像装置 |
US4769711A (en) | 1985-07-30 | 1988-09-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a settable lens mounting surface |
JPH0641274B2 (ja) * | 1985-08-06 | 1994-06-0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スペンシヨン制御装置 |
JPH01222580A (ja) * | 1988-03-02 | 1989-09-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撮像素子の冷却装置 |
US5122880A (en) | 1989-05-29 | 1992-06-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with lessened power consumption |
JPH02312451A (ja) * | 1989-05-29 | 1990-12-27 | Canon Inc |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JPH0394582A (ja) * | 1989-09-07 | 1991-04-19 | Canon Inc |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US5274413A (en) | 1990-02-14 | 1993-12-28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unt assembly of optical devices |
JP2942294B2 (ja) * | 1990-02-14 | 1999-08-30 |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のマウント部材 |
JPH103118A (ja) * | 1996-04-18 | 1998-01-06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カメラ |
JP2000298307A (ja) | 1999-04-14 | 2000-10-24 | Hiroshi Yamatani | クイックリターンミラーレス一眼レフカメラ(ミラーシャッター) |
JP2002341423A (ja) * | 2001-05-11 | 2002-11-27 | Canon Inc | カメラ、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
JP5183839B2 (ja) | 2001-06-29 | 2013-04-17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3977685B2 (ja) | 2002-05-23 | 2007-09-19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
JP2005006122A (ja) * | 2003-06-12 | 2005-01-06 | Olympus Corp |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デジタル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
JP4167564B2 (ja) * | 2003-07-29 | 2008-10-15 | Hoya株式会社 | カメラ |
JP4035488B2 (ja) * | 2003-08-07 | 2008-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3827089B2 (ja) | 2003-10-20 | 2006-09-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4391838B2 (ja) * | 2004-01-27 | 2009-12-24 | Hoya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4450645B2 (ja) * | 2004-03-03 | 2010-04-14 | 株式会社コシナ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2005354220A (ja) * | 2004-06-08 | 2005-12-22 | Sony Corp | 撮像装置 |
JP4575093B2 (ja) * | 2004-09-16 | 2010-11-04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
JP3738777B1 (ja) * | 2004-11-17 | 2006-01-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
JP4842597B2 (ja) | 2005-09-08 | 2011-12-21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一眼レフカメラ |
JP2007127836A (ja) | 2005-11-04 | 2007-05-24 | Olympus Imaging Corp | 一眼レフレックスカメラ |
JP4347288B2 (ja) * | 2005-11-07 | 2009-10-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US7668456B2 (en) | 2006-06-20 | 2010-02-2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igital camera |
JP4733075B2 (ja) * | 2006-06-20 | 2011-07-2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2008092283A (ja) * | 2006-10-02 | 2008-04-17 | Nikon Corp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4267016B2 (ja) | 2006-10-02 | 2009-05-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2008113377A (ja) * | 2006-10-31 | 2008-05-15 | Canon Inc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070806B2 (ja) * | 2006-11-02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撮像装置 |
JP2008170883A (ja) * | 2007-01-15 | 2008-07-24 | Olympus Imaging Corp | 表示装置 |
JP4810458B2 (ja) | 2007-02-16 | 2011-1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2008203554A (ja) | 2007-02-20 | 2008-09-04 | Canon Inc | 撮像装置 |
JP2009175595A (ja) * | 2008-01-28 | 2009-08-06 | Canon Inc | 撮像装置 |
JP2009198629A (ja) * | 2008-02-20 | 2009-09-03 | Panasonic Corp |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メラ本体 |
JP2010021963A (ja) | 2008-07-14 | 2010-01-28 | Olympus Imaging Corp | 撮像装置 |
JP2010041121A (ja) | 2008-07-31 | 2010-02-18 | Olympus Imaging Corp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5228691B2 (ja) | 2008-08-12 | 2013-07-03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光学機器のマウント構造及び光学機器 |
JP2010060976A (ja) * | 2008-09-05 | 2010-03-18 | Nikon Corp | カメラ及びガイド部材 |
US8169540B2 (en) | 2008-09-10 | 2012-05-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ompact camera body to which interchangeable lens unit is mountable |
US8373795B2 (en) | 2008-09-10 | 2013-02-12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to which a lens unit configured to form an optical image of a subject can be mounted |
US7933515B2 (en) | 2008-09-11 | 2011-04-2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
US7933516B2 (en) | 2008-09-11 | 2011-04-2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
JP5443916B2 (ja) | 2008-09-19 | 2014-03-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カメラ本体 |
US7941045B2 (en) | 2008-10-30 | 2011-05-1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amera body, interchangeable lens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2009
- 2009-09-09 CN CN200980135547XA patent/CN102150080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9-09 JP JP2010528634A patent/JP4769908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9-09 WO PCT/JP2009/004461 patent/WO201002973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9-09 US US13/063,276 patent/US8730386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9-09 EP EP09812880.4A patent/EP2336821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9-09 CN CN2011104412187A patent/CN102520565A/zh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2-03 JP JP2011021864A patent/JP2011095777A/ja active Pending
- 2011-09-21 US US13/238,504 patent/US8294816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0396A (zh) * | 2011-08-24 | 2013-10-3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US9344628B2 (en) | 2011-08-24 | 2016-05-17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Image capture device with driving mode switching |
CN103380396B (zh) * | 2011-08-24 | 2016-06-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11416929A (zh) * | 2015-03-31 | 2020-07-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 |
CN111416929B (zh) * | 2015-03-31 | 2022-04-19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 |
US11323601B2 (en) | 2015-03-31 | 2022-05-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pparatus body of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lens adapter for equipping interchangeable lens to apparatus body |
CN112771445A (zh) * | 2018-07-27 | 2021-05-0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12771445B (zh) * | 2018-07-27 | 2022-04-0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US11378865B2 (en) | 2018-07-27 | 2022-07-05 | Fujifilm Corporation | Imaging device |
CN114450931A (zh) * | 2019-09-26 | 2022-05-06 | 京瓷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以及移动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730386B2 (en) | 2014-05-20 |
US20120008043A1 (en) | 2012-01-12 |
EP2336821B1 (en) | 2019-11-06 |
JPWO2010029731A1 (ja) | 2012-02-02 |
WO2010029731A1 (ja) | 2010-03-18 |
CN102520565A (zh) | 2012-06-27 |
EP2336821A4 (en) | 2011-08-24 |
JP4769908B2 (ja) | 2011-09-07 |
JP2011095777A (ja) | 2011-05-12 |
EP2336821A1 (en) | 2011-06-22 |
US8294816B2 (en) | 2012-10-23 |
US20110164171A1 (en) | 2011-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50080A (zh) | 摄像装置 | |
EP1795944A1 (en) | Lens device and imager apparatus with image stabilizer | |
JP2010026263A (ja) | 撮影装置 | |
JP2012145837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
CN102768454B (zh) | 摄像设备 | |
JP2007121850A (ja) | 撮像装置 | |
CN214381107U (zh) | 相机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01490592A (zh) | 摄像装置 | |
WO2022176255A1 (ja) | フィルムカメラ用スマートフォン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 |
JPWO2007043508A1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7150988A (ja) | 撮像装置 | |
US20110026911A1 (en) | Optical finder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JP2009159268A (ja) | 光学装置 | |
US10203469B2 (en) | Auto focus locking unit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7552607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交換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
JP2007124006A (ja) | 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 |
JP2007134772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22128403A (ja) | フィルムカメラ用スマートフォン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 |
JP2009217203A (ja) | レンズ装置、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
WO2015092880A1 (ja) |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装置 | |
WO2015075787A1 (ja) | 撮像装置 | |
JP2021081462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20187237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5055714A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JP2006194957A (ja) | 撮像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回路基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