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8910A - 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 - Google Patents

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8910A
CN101938910A CN200980000376XA CN200980000376A CN101938910A CN 101938910 A CN101938910 A CN 101938910A CN 200980000376X A CN200980000376X A CN 200980000376XA CN 200980000376 A CN200980000376 A CN 200980000376A CN 101938910 A CN101938910 A CN 101938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odles
noodle
conveyer belt
stat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0003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8910B (zh
Inventor
吉田邦彦
宫崎佳文
田中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145975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93891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8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8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09Types of pasta, e.g. macaroni or noo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09Types of pasta, e.g. macaroni or noodles
    • A23L7/113Parboiled or instant past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oo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尽可能维持现有的生产线,而且不使用特别的添加剂,在加汤时成为波浪形少的直面条的方便面的作为原料面有用的生面束。使其通过一对切刃辊之间将生面团做成许多面条,使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以非并排的状态大约形成为螺旋状地一边卷曲一边叠层于传送带,许多面条相互重叠,作为大致扁平的面条束排列。构成生面的各面条在传送带上卷曲地反复描画环,该环在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与其相反方向上依序偏移配置,各面条描画的轨道与相邻的面条描画的轨道不是同一步调。各面条以各面条中的环的位置与相邻的面条的环的位置错开的状态相互交叉重叠。这样的状态的面条,即使是就这样蒸煮,在加汤时也能够形成为大致直线状的直面条。

Description

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特征在于作为方便面的原料使用的情况下加汤时面条本身不带波浪形的方便面用的生面束。又,本发明涉及其特征在于加汤时面条本身不带波浪形的方便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面类的制造方法通常是将小麦粉、淀粉等制面原料混合、混匀,形成生面团(ドウ),然后将其压延为规定厚度的面带,再利用切面条装置将该面带切成规定粗细的线状的面条,以这样的制造方法作为基本方法,该生面条其后根据生面、干面、蒸面、方便面等各种面类的最终产品形态,转移到进行切断处理或蒸煮处理等需要的处理工序进行加工制造。
在制造蒸面以及方便面的情况下,切成面条之后大致需要进行蒸煮处理,切面条装置与蒸煮装置,其间有面条输送用的传送带,大致连续地将工序加以连接,面条的移送实现自动化。
已有的方便面的切面条装置中,一对切刃辊水平设置或适当倾斜设置,在其正下方,诱导管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或相对于面条输送用的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向后方倾斜设置,切成的面条在该诱导管内以稍微堵塞的状态卷曲化,面条被引向配置于其下方的面条输送用的传送带,在该卷曲状态(波浪形的状态)下向蒸煮装置移动,得到的所要的卷曲面条(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又,已知有用辊(筒状体)使切成的面条摇动,在传送带上载置被赋予任意波浪形的面类的面类赋形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在方便面的制造中,方便面是工业化地大量生产的,考虑到土地等的成本等问题,理想的生产线尽可能设计得短,以减小设置空间。在这里,利用如上所述在诱导管内以使面条稍微堵塞的状态使面条形成波浪形,面条会在传送带上密集,所以能够缩短生产线的物理长度。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传送带的输送速度比从切刃出来的面条的切出速度小。
另一方面,近年来消费者的嗜好越来越多样化,在方便面中对面条的波浪形少的、大致为直线状的所谓“直面条”之类的面其需要量也越来越多。不使形成波浪形而形成为直线状的方法,已知有使得从切刃出来的面条的切出速度接近传送带的输送速度的方法、以及使从切刃铅直向下下垂的面条原封不动地在切出之后转移到下一工序的方法等。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387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36-240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使上述面条大致形成为直线状的直面条的已有的方法中,使传送带的输送速度接近面条的切出速度的方法,在考虑大量生产的情况下,有必要把生产线设计得长。其结果是,发生设置空间变大的问题。而且将从切刃出来就铅直向下垂的面条原封不动地切出的方法,存在其后的α化等处理容易变得繁杂的问题。
而且专利文献2的面类赋形装置是容易对全部面类进行加热实施赋形的装置,不是在大量生产时使面条形成为直线状用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尽可能维持现有的生产线,而且不使用特别的添加剂,加汤时面条能够得到波浪形少的、形成直线化的方便面制造方法。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那样的方便面的原料面有用的生面束。
还有,在下述记载中,所谓“直面条”是指加汤的状态(食用时的状态)下用筷子或叉子等夹起或抄起面条时,波浪形少,大致为直线状的面。
本发明人在研究尽可能维持迄今为止的生产线的长度,制造直线状面条的方法时,着眼于从尽可能原封不动地使用已有的方便面生产线的考虑出发,对蒸过的面条进行机械拉伸使其变成直线状的方法。但是已有的制造方法中,用生面团制造的波浪形状态的面条,利用蒸熟工序(蒸煮工序)α化之后,即使是对面条进行拉伸,由于波浪形严重,不管对其后的工序如何调整,要制造加汤之时变成直面条的方便面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切面条的工序中试验了各种切面条的条件,锐意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切成后的面条的状态是怎么样的状态才能够使得食用前的面条为直面条。
对各种切面条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令人吃惊,蒸煮后的面条拉伸能够形成直线状的情况,是切成面条后在传送带上面条叠层的状态为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并非并排,而以形成为大致螺旋状一边卷曲一边叠层于传送带上,在传送带上相邻的面条之间并非呈现同样的弯曲状态乃至于卷曲状态(即面条的流动不取同一步调的状态)。而且发现只要是这种状态,即使是多层叠层的状态,只要在蒸煮后使面条延伸,就能够形成直面条,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许多面条相互重叠形成为大约扁平状面条束的方便面用生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面是由生面团切成,在传送带上向该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排列形成的,
构成所述生面的各面条在所述传送带上一边使其卷曲,一边使其反复描画形成一个个环,
所述环在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与其相反方向上依序错开配置,
所述各面条描画的轨道与相邻的面条描画的轨道不同步调,
所述各面条以所述各面条中的环的位置与相邻的面条的环的位置错开的状态相互交叉重叠,
保持这样的重叠状态,面条经过蒸煮、拉伸、切断、烘干后,在加汤时面条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又,本发明涉及具有下述工序的方便面制造方法,即具有
使生面团通过一对切刃辊之间将生面团做成许多面条,利用刮刀将该面条从切刃辊上刮下,使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用非并排状态大致成螺旋状地卷曲叠层于传送带上,作为扁平面条束排列的排列工序、
将上述排列工序后的面条状态保持原样地对面条进行蒸煮的蒸煮工序、
在一定的方向上使上述蒸煮工序后的面条延伸的延伸工序、
将上述延伸工序后的面条按一定量切下的切断工序、以及
将上述切断后的面条烘干的烘干工序。
在方便面的制造方法中,使利用通常方法制造的生面团通过具有多条环状槽的一对切刃辊之间以此形成许多面条,利用刮刀将面条从切刃辊上刮下,使其落在传送带上。这时通常用诱导管抑制向传送带落下时面条的摇动,使面条在传输带上不散开。
这样的已有的方便面制造方法中,在传送带上挤满面条波浪形会严重,因此如果将这样的状态下的面条用传送带移送到蒸煮工序进行蒸煮,则其后即使是使面条延伸,最终产品在食用前加汤时,面条还是会留下波浪形的形状,不能形成直线状态的面条。
但是,本发明的成束方便面用的生面,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处于非并排状态,因一边形成大约为螺旋状地卷曲,一边向着规定的方向叠层,所以面条之间的接触部分会小。而且本发明的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由于将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在以非并行状态形成大约为螺旋状的一边卷曲一边叠层于传送带,因此面条之间相互接触部分会小。因此,在将保持叠层状态不变的面条(面条束)用传送带向蒸煮工序移送进行蒸煮,其后使面条延伸,然后将其切断、烘干或油炸形成最终产品的情况下,该最终产品在食用之前加汤时,面条相互之间会干净利落地分离,形成直面条状态。
在这里,本申请所谓“并排状态”是指相邻的许多面条的流动相同步调,相邻的许多面条总体上形成集中在一起的形态。换句话说,相邻的许多面条以几乎相同的状态叠层于传送带上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本申请中所谓“非并行状态”,是指相邻的许多面条的流动步调不相同,形成分别独立的流动,因此相邻的许多面条其全体或一定部分不具有一个集中的形态的随机状态。
这样的不使用特别的装置或添加剂等,在加汤时方便面形成为直面条的本发明的特征,是即使是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已有的方便面用的生面以及方便面的制造方法以及其汇集也无法预测到的独特的效果。
又,本发明中所说的“方便面”,是注入热水经过一定时间使其吸入热水就能够食用的面条,包含拉面和乌冬面那样的有汤的类型的面条和加入热水使其吸入后又将汤水舍弃的炒面类型那样的无汤类面条。
在上述排列工序中,也可以将许多面条束排列在传送带上。因为通过将许多面条束连续排列,能够大量生产。
在上述切断工序中,将延伸工序中延伸过的一定量的面条切成规定的长度。
上述烘干工序最好是用油炸面条的油炸工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下述最佳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中可以清楚了解到。
本发明的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利用已有的生产线不增加成本和能量消耗,能够大量制造在加汤时形成直面条的方便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切刃辊向传送带上落下的面条状态的概念图,(a)表示面条流动统一步调的已有的方便面制造方法,(b)表示面条流动没有统一步调的本发明的方便面制造方法。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排列工序中的理想的刮刀的剥离齿位置的概念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排列工序中的切刃辊周边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已有的方便面制造方法中传送带上的面条的叠层状态概念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方便面制造方法中传送带上的面条的叠层状态概念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方便面制造方法中传送带上的面条的叠层状态概念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面条的状态,(a)是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b)是邻近的环之间重叠的状态下的面条,(c)是包含螺旋的环的大小不一定的部分的面条。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面条的叠层状态的图,(a)表示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的流动步调统一地叠层的状态,(b)是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之间在传送带输送方向上相位错开地叠层的状态,(c)是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相互之间在传送带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相位错开地叠层的状态。
图9是实施例的排列工序中的传送带上的面条照片。
图10是从另一角度拍摄的实施例的排列工序中的传送带上的面条照片。
图11是已有技术例的排列工序中的传送带上的面条照片。
图12是比较例的排列工序中的传送带上的面条照片。
图13是比较例的排列工序中的传送带上的面条从另一角度拍摄的照片。
图14是实施例的面条加汤时的照片。
图15是已有技术例的面条加汤时的照片。
图16是比较例的面条加汤时的照片。
图17是加汤时的实施例、已有技术例,以及比较例的面条静置于水平板上的状态的照片。
符号说明
1    刮刀
2a、2b  剥离齿
3a、3b  剥离齿的前端部
4    一对切刃辊
4a、4b  切刃辊
5    传送带
6    传送带辊
7    “之”字形面条
8    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
9    上板
10   切刃辊的旋转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相应的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用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还有,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述。
(排列工序)
在排列工序中,首先使用通用的方法调制的生面团通过一对切刃辊之间以形成多条面条。接着通过使面条与刮刀剥离齿接触,将面条从切刃辊上剥离,使其落在运行中的传送带上。
在这里,落向传送带的情况下的面条的状态与落在传送带上后的面条的叠层状态,因面条的切出速度、传送带的速度、从切刃上剥离面条时的位置等而不同。从而,通过调整这些条件能够得到形成本发明的叠层状态的面条。具体的切面条方法的例子叙述如下。
在通常的方便面的制造方法中,从切刃辊上剥离的面条进入诱导管内,面条的摇动被强制抑制,使面条严重形成波浪形。因此蒸煮后,即使使面条延伸也不能得到大致为直线状的直面条。
又,从切刃上的任意相邻的槽剥离下来的面条相对于传送带的行进方向落在相同位置(对于相邻的面线,与刮刀剥离齿的接触位置在切刃辊周方向上相同的位置)上时,该相邻的面条相互接近地落下,因此往往相互干扰地落下。也就是说,如图1(a)所示,统一步调落到传送带上,形成面条之间发生面重叠或线重叠的叠层体(上述“并行状态”的叠层状态)。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不用诱导管面条落向传送带时比较自由,而且面条在传送带上落下的位置相对于传送带行进方向最好是处于不同的位置。也就是说,切刃的任意相邻的槽上剥离下来的面条之间最好是在相对于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不同的位置(对于相邻的面条,与刮刀剥离齿接触的位置在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剥离。
通过这样切面条使面条像图1(b)所示那样步调不一,以面条形成大致为螺旋状使其卷曲地落向传送带,能够得到本发明的面条的叠层体(上述“非并行状态”的叠层状态)。
还有,为了形成这样的叠层状态,切刃辊也可以采用尖刃或圆刃等其它形状的切刃辊。
如上所述,面条与刮刀剥离齿的接触位置最好是在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的多个地方。如果在一片刮刀上,在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多个地方存在剥离齿,则也可以设置一个这样的刮刀。
又,如果是在切刃辊周方向上相同的位置的多个地方存在剥离齿的通常的刮刀,则在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上设置多片刮刀即可。
在这里,所谓“在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意味着如图2所示刮刀1的剥离齿2a、2b位于切刃辊4a(或4b)的外周面的不同位置上。还有,剥离齿2a和2b的前端部3a以及3b最好是位于离切刃辊4a(或4b)的旋转中心10距离不同的位置。刮刀1的剥离齿的齿数不限于两个,也以是两个以上。例如可以是4个或6个。
还有,在一片刮刀上,在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多个地方存在剥离齿的情况下,相邻的剥离齿交替改变长度,或交替使该前端部附近卷曲或弯曲的方法是有效的方法。
切刃辊的切面条速度必须比传送带输送速度大。对于这一点,具体说明如下,也就是切面条的速度如果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则传送带上的面条为直线状。其次,如果切面条的速度比传送带输送速度大,则面条如图3的虚线7所示,面条在传送带上呈“之”字形排列。切刃辊的切面条速度如果比传送带输送速度还大得多,则面条如图3的实线8所示,在传送带上排列为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大致为螺旋状的形状,而且这些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连续堆积,可以得到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相互重叠的叠层体。
还有,切刃辊的切面条速度最好是在传送带输送速度的3倍以上、20倍以下范围内。因为在3倍以下时,面条大致排列为直线状,超过20倍时则面条的叠层量过多,在下面所述的蒸煮工序中,存在有时候不能够充分蒸煮的问题。又,为了得到良好的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切刃辊的切面条速度在传送带输送速度的5倍以上10倍以下范围是更理想的。
最好是在一对切刃辊4的中央位置附近设置如图3的符号9所示的上板(干扰板)。在切刃辊的切面条速度高的情况下,有时候面条向垂直向上方向弹跳得厉害。通过设置上板可以抑制这样的向上弹跳的力,将其变换为水平向前的力的摇动力,可以使面条描画着大螺旋地落在传送带上。
在图3中,对传送带上的每一条面条的状态进行说明,而下面根据图4~图6对传送带上的面条的叠层状态进行说明。还有,图4~图6(除了各断面图外)中,传送带从图中的上部向下部输送。
在已有的方便面的制造方法中,如图4所示,许多面条在与相邻的面条并行的状态下相对于传送带输送方向直线状折叠叠层。在这里,图4的顶视图是从正上方观察传送带的情况,剖面图是顶视图的X-X断面的断面图,概念图是表示在传送带上面条的流动的概念图。还有,这些顶视图、剖面图、概念图的意义对于下述图5和图6也相同(图5的剖面图是顶视图的Y-Y断面的断面图,图6的剖面图是顶视图的Z-Z断面的断面图)。
在该图4的状态下,各面条有强烈的波浪形,因此如果保持该状态用传送带将其送到蒸煮工序进行蒸煮,则即使在延伸工序将面条在一定方向上拉伸,也还是会在面条上留下一些波浪形。其结果是,作为最终产品的方便面在食用时加汤后也会在面条上留下波浪形的形状,不能够成为直面条。还有,该图4表示下述已有技术的例子。
接着,将在已有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诱导管取下,试着使落向传送带的面条摇动。这时的传送带上的面条如图5所示,相邻的面条以并行状态描画曲线,相对于传送带输送方向折叠叠层。在该图5的状态下,面条之间的相互重叠比图4的状态厉害,如果保持这样的状态用传送带送到蒸煮工序进行蒸煮,则在蒸煮时面条之间相互粘着,即使在接着的延伸工序中将面条在规定的方向上拉伸,为了食用作为最终产品的方便面而加汤时,面条之间相互粘在一起。还有,该图5是下述比较例的附图。
与其相比,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如图6所示,大致为螺旋状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以非并行状态随机叠层。从顶视图和剖面图的比较可知,在图6中,所有的面条横倒着,在这一点上也与图4和图5的面条的叠层状态有很大区别。
面条之间的接触部分比图4和图5的情况小,即使是保持这样的状态用传送带将其移送到蒸煮工序进行蒸煮,为了食用作为最终产品的方便面而加汤时,面条之间不相互粘连,因此面条能形成直线状态。
该直面条不仅是在用筷子等将加汤后的面条夹上来时的外观上,而且在口感上也与已有的方便面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对于滑溜的“下咽感觉”理想的日本荞麦面来说,可以说通过做成直面条所得到的口感改善效果是很大的。
在这里,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面条叠层状态不必是所有的面条都大致为螺旋状,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限度上也可以部分包含大致为螺旋状以外的状态的面条。
还有,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面条叠层状态,与图4或图5所示的面条叠层状态相比,面线没有密切接触,因此也有如果其它蒸煮条件相同,则蒸煮相同量的面条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短的特征。
在这里对排列工序中的面条的叠层状态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中,各面条最好是形成如图7(a)所示大致的螺旋状态,但是也可以形成图7(b)所示的,在一条面条中相邻的环之间相互重叠的状态。因为在面条的叠层状态中,可以使上下方向的面条之间的接触部分更小。又可以如图7(c)所示,在一条面条中包含螺旋的环的大小不同的部分。
还有,在图5中表示出螺旋的环全部处于左侧的状态,但是也可以是环向着右侧的状态。又可以是两方的螺旋混合存在。也就是说,螺旋的方向没有限定。
如图7(a)~(c)所示的大致为螺旋状态的面条,是面条的流动不同步调的叠层状态。以图7(a)的螺旋状面条为例进行说明如下,如图8(a)所示,多条面条不是以并行状态叠层,而必须以非并行状态叠层。换句话说,有必要以一条面条中的环的位置错动的状态叠层。
具体地说,有必要处于环的位置相对于传送带输送方向错动的图8(b)所示的状态、环的位置向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的正交方向错动的图8(c)的状态、或环的位置向对传送带输送方向倾斜的方向错动的图8(d)所示的状态。通常在从切刃辊上剥离时,如图相邻的面条的流向不统一步调,则成为图8(b)~图8(d)所示的状态。
如果面条以图8(b)~图8(d)所示的叠层状态叠层,则从第10层~第16层左右面线也可以在传送带上在垂直方向上叠层。还有,各面条除了形成整齐的叠层外,也可以包含挤入的叠层。
在本发明中,在一对切刃辊之间连续投入生面团,在传送带上排列许多面条,这样能够进行方便面的大量生产。
但是,从使叠层于传送带上的面条的状态稳定的观点出发,最好是面条与刮刀剥离齿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于切刃辊周方向上不同的多个地方,从切刃辊剥离的面条不经过诱导管就向传送带落下,切面条的速度比传送带输送速度大。
(蒸煮工序)
下面对蒸煮工序进行说明。排列工序后的面条束借助于传送带以原来的状态向蒸煮工序转移。本发明的蒸煮工序除了蒸煮时面条的状态不同以外,与通常的方便面的制造方法中的蒸煮工序相同。例如通常的蒸煮在100℃进行1~2分钟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连续地对装载在传送带上的面条原封不动地进行蒸煮使其α化。
(延伸工序)
下面对延伸工序进行说明。在延伸工序中将蒸煮工序后的面条在一定方向上拉伸,消除面条的相互络合,将其调整为笔直的状态。本发明的延伸工序除了使其延伸之前的面条状态不同以外,与通常的方便面制造方法中的延伸工序大致相同。例如用将面条从蒸煮时的传送带转移到提高了输送速度的传送带的方法将实现α化的面条束调整为笔直的状态。还有,这时使面条延伸用的传送带的速度最好是大致为切面条时的切刃辊的切出速度。
在使面条延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对蒸煮后的面条淋水或利用风冷等方法进行冷却后进行延伸。又可以按面的配合得到不进行冷却只要延伸就能够形成为直线状的面条。
(切断工序)
最好是在延伸工序之后有将拉伸过的面条切断为规定长度的切断工序。这是为了将作为最终产品的方便面的量调整为一定量。该切断工序与通常的方便面的切断工序相同,可以利用公知的切断方法。
还有,这样蒸煮后切断的蒸煮面也可以就这样包装使用。也就是说,所谓蒸煮面是指将生面蒸煮后切断并装入袋中作为冷硬商品流通的方便面,但是利用本发明制造的蒸煮面没有波浪形,形成为大致直线状的直面条,因此能够得到独特的口感。因此,也可以使用于有汤类型的拉面或乌冬面,也可以使用于无汤类型的炒面。利用本发明,能够连续地大量生产没有波浪形的蒸煮面。
(烘干工序)
为了制造方便面,在切断工序之后将其充填于固定容器(retainer),然后进行对面条进行烘干的烘干工序。作为烘干工序可以采用制造所谓非油炸面用的公知的烘干手段、例如热风烘干、冻结烘干、微波烘干等。
又,作为其它烘干方法,有油热烘干法。具体地说,作为油炸工序也可以用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对面条进行油炸。该油炸工序也可以利用公知的油炸手段。
烘干工序或油炸工序后的面与通常的方便面的制造方法一样,再添加适当的调味料之后充填于容器等中,在施加密封处理后作为最终产品的方便面被提供给市场。
〔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制造了速食中华面。首先利用混合器和压延机调制生面团。该生面团与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速食中华面相同。
(排列工序)
接着,将压延过的生面团提供给直径3.7cm,宽度21.5cm的一对切刃辊,成型为直径为1.0mm断面的圆形面条,不使用诱导管使其落在传送带上。还有,在排列工序设置的切刃辊就用第18号圆刃,刮刀就用任意相邻的两个剥离齿在切刃辊的周方向上不同的。又,面条的落下速度(切面条的速度)为1000cm/分,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为170cm/分,一对切刃辊的接合部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为5cm。
(蒸煮工序)
接着将排列工序后的面条,维持排列工序完了时的面条的状态,引入到蒸煮装置,进行100℃,2分钟蒸煮处理。
(延伸工序)
接着将蒸煮工序之后的被α化了的面条从蒸煮传送带转移到加快输送速度的传送带,利用这样的手段使面条延伸,消除面条之间的相互络合,使面条整体上为直线状态。
(切断工序)
接着将拉伸为直线状态的面条用旋转的辊切刀切为大约30cm的长度。
(烘干工序)
接着利用油热烘干手段将切断工序后的面条在150℃、2分钟的条件下油炸烘干。
〔已有技术例〕
在排列工序中,使用诱导管抑制刚切出的面条的摇动,赋予面条波浪形的形状,使其落在传送带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一样地制造油炸面的面条。这是通常的方便面的制造方法。
〔比较例〕
在排列工序中,刮刀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剥离齿位于切刃辊的周方向的相同位置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一样地制造油炸面的面条。
<排列工序时的面条的状态>
首先,图9和图10表示实施例的排列工序时的传送带上的面条叠层状态。在实施例中,传送带上的面条,其各面条大致形成为螺旋状,与相邻的面条处于非并行状态。而且整个面条束是随机状态的,相邻的面条的流动看不出有统一步调的情况。
下面的图11表示已有技术例的排列工序中的传送带上的面条叠层状态。在已有技术例中,传送带上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处于并行状态下,相对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直线性地小折叠地叠层。面条相互之间的接触部分大。
下面的图12和图13表示比较例的排列工序中传送带上的面条叠层状态。在比较例中,传送带上的面条,与相邻的面条处于并行状态,大部分的相邻的面条的流动步调统一。而且面条之间相互接触的部分非常大,以在传送带上蜿蜒排列着,相邻的多条面条作为一个整体纠缠在一起的形态叠层。
<加汤时的状态>
将实施例的烘干工序后的面条(油炸面)70克浸渍于400mL的热汤中3分钟,进行加汤试验。加汤后的面条的状态示于图14。实施例的面条用筷子等夹起时能够很好伸直,是能够称为直面条的状态。而且面条相互之间也不纠缠在一起。
还有,即使是取代实施例的烘干工序,实施热风烘干处理的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加汤后的面条的状态也是相同的。
接着,将已有技术例的烘干工序后的面条(油炸面)70克浸渍于400mL的热汤中3分钟,进行加汤试验。加汤后的面条的状态示于图15。已有技术例的面条波浪形会严重,用筷子夹起时不能够很好伸直,不是能够称为直面条的状态。
接着将比较例的烘干工序后的面条(油炸面)70克浸渍于400mL的热汤中3分钟,进行加汤试验。加汤后的面条的状态示于图16。比较例的面条,面条之间纠缠在一起的部分比已有技术例多,因此用筷子夹起时不能够很好伸直,不是能够称为直面条的状态。
将实施例、已有技术例、比较例的加汤后的面条用筷子夹起后,静置于水平板上。在该状态下从上方拍摄的照片示于图17。在已有技术例的情况下,各面条有波浪形,因此不是能够称为直面条的状态。又,在比较例的情况下,各面条的波浪形小,但是面条之间牢固地粘在一起的部分非常多。
相比之下,在实施例的情况下,各面条上没有波浪形,看不到面条之间相互粘连的部分。
从上面所述可知,对于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许多改良和其它实施形态是清楚的。从而上述说明只应该解释为例示,是以对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示教执行本发明的最佳形态为目的提供的。在不逸脱本发明的精神的条件下,可以使其结构和/或详细功能有实质性变更。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形成面条束的方便面用生面在食品领域是有用的。

Claims (1)

1.一种许多面条相互重叠形成为大约扁平状面条束的方便面用生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面是由生面团切成,在传送带上向该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排列形成的,
构成所述生面的各面条在所述传送带上一边使其卷曲,一边使其反复描画形成一个个环,
所述环在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与其相反方向上依序错开配置,
所述各面条描画的轨道与相邻的面条描画的轨道不同步调,
所述各面条以所述各面条中的环的位置与相邻的面条的环的位置错开的状态相互交叉重叠,
保持这样的重叠状态,面条经过蒸煮、拉伸、切断、烘干后,在加汤时面条形成为大致直线状。
CN200980000376XA 2009-02-19 2009-09-25 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 Active CN101938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7077/2009 2009-02-19
JP2009037077A JP4381470B1 (ja) 2009-02-19 2009-02-19 束になった即席麺用生麺
PCT/JP2009/004851 WO2010095185A1 (ja) 2009-02-19 2009-09-25 束になった即席麺用生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8910A true CN101938910A (zh) 2011-01-05
CN101938910B CN101938910B (zh) 2013-02-27

Family

ID=41459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000376XA Active CN101938910B (zh) 2009-02-19 2009-09-25 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086153A1 (zh)
EP (1) EP2399462B1 (zh)
JP (1) JP4381470B1 (zh)
KR (1) KR101067385B1 (zh)
CN (1) CN101938910B (zh)
BR (1) BRPI0910147B1 (zh)
HK (1) HK1151949A1 (zh)
MX (1) MX2010014215A (zh)
RU (1) RU2484648C2 (zh)
TW (1) TW201031337A (zh)
WO (1) WO201009518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832A (zh) * 2011-02-18 2013-10-30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方便面的制造方法
CN103929976A (zh) * 2011-11-02 2014-07-16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即食面的制造方法
CN105658071A (zh) * 2013-11-08 2016-06-08 日清食品控股株式会社 面条切割装置及生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9946B2 (ja) * 2011-11-10 2016-01-06 サンヨー食品株式会社 即席麺の製造方法
JP6313007B2 (ja) 2013-09-30 2018-04-18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乾燥即席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99768B2 (ja) * 2014-03-12 2018-10-03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麺類の製造方法
WO2016179197A1 (en) * 2015-05-04 2016-11-10 Onepin, Inc. Automatic aftercall directory and phonebook entry advertising
JP6479128B2 (ja) * 2017-10-10 2019-03-06 日清食品株式会社 麺線切出し装置および生麺
CN107972053A (zh) * 2017-12-19 2018-05-01 深圳爱她他智能餐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机械手及其升降面框
KR102152276B1 (ko) 2019-12-11 2020-09-04 김우범 반건조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반건조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2874A (en) * 1970-08-10 1975-07-01 Momofuku And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asoned instant cooking noodles packed in a container
JPS5013645A (zh) * 1973-06-09 1975-02-13
JPS5067185A (zh) 1973-10-15 1975-06-05
JPS5067185U (zh) * 1973-10-23 1975-06-16
JPS59220161A (ja) * 1983-05-31 1984-12-11 Kazue Suda スパイラル状麺の製造方法
JPH0195719A (ja) * 1987-10-08 1989-04-13 Nissin Food Prod Co Ltd 麺線のウェーブ流れ防止装置付切刃導管
GB2215567B (en) * 1988-03-05 1992-11-18 Plessey Co P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qualisers
JPH072099B2 (ja) * 1988-12-27 1995-01-18 東洋水産株式会社 袋詰め即席麺、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H02231048A (ja) * 1989-03-02 1990-09-13 Hisayuki Kobayashi 麺の捌き・引延し機
JPH0343036A (ja) * 1989-07-08 1991-02-25 Rheon Autom Mach Co Ltd 生地延展方法及び装置
JPH0438714Y2 (zh) 1989-08-11 1992-09-10
JP2799206B2 (ja) * 1989-12-28 1998-09-17 日清製粉株式会社 即席冷凍スパゲティの製造法
JPH0438714A (ja) 1990-06-01 1992-02-07 Ube Ind Ltd 磁気記録媒体
SG63519A1 (en) * 1995-04-22 1999-03-30 Nestle Sa Noodle preparation
JP2750671B2 (ja) * 1995-05-18 1998-05-13 サンヨー食品株式会社 復元性の良い麺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24040B2 (ja) 1995-12-20 2005-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2000189089A (ja) * 1998-12-22 2000-07-11 Nissin Food Prod Co Ltd 即席麺類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5516A (ja) * 1999-10-01 2001-04-10 Kitamura Seimensho:Kk 冷凍麺の製造方法
KR100404871B1 (ko) 2000-11-20 2003-11-07 윤병탁 즉석 호화건면의 제조 방법
TWI272916B (en) * 2005-03-31 2007-02-11 Shinn Shuen Fa Manufactory Co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rice noodles and device thereof
KR100710783B1 (ko) 2006-03-28 2007-04-23 정기율 면의 제조방법
KR20080020449A (ko) * 2006-08-31 2008-03-05 주식회사농심 건조시간이 단축된 사출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사출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832A (zh) * 2011-02-18 2013-10-30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方便面的制造方法
CN103379832B (zh) * 2011-02-18 2015-07-01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方便面的制造方法
CN103929976A (zh) * 2011-11-02 2014-07-16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即食面的制造方法
CN103929976B (zh) * 2011-11-02 2017-05-17 三洋食品株式会社 即食面的制造方法
CN105658071A (zh) * 2013-11-08 2016-06-08 日清食品控股株式会社 面条切割装置及生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1337A (en) 2010-09-01
KR101067385B1 (ko) 2011-09-26
BRPI0910147A2 (pt) 2020-12-01
US20110086153A1 (en) 2011-04-14
KR20110004482A (ko) 2011-01-13
WO2010095185A1 (ja) 2010-08-26
RU2010154078A (ru) 2012-07-10
RU2484648C2 (ru) 2013-06-20
HK1151949A1 (en) 2012-02-17
MX2010014215A (es) 2011-01-20
CN101938910B (zh) 2013-02-27
US9468228B2 (en) 2016-10-18
EP2399462A4 (en) 2012-07-18
BRPI0910147B1 (pt) 2021-07-20
US20140030406A1 (en) 2014-01-30
JP2010187621A (ja) 2010-09-02
JP4381470B1 (ja) 2009-12-09
EP2399462A1 (en) 2011-12-28
EP2399462B1 (en) 2013-10-23
TWI349528B (zh) 201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8910B (zh) 成束的方便面用的生面
JP4491050B2 (ja) 麺線切出し装置
JPH072099B2 (ja) 袋詰め即席麺、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WO2012104217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food slices
EP1853123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ulk density of fried snack pieces
US6955255B2 (en) Rotary powered snack piece turnover
KR20160085790A (ko) 면선 커팅 장치 및 생면
US4530849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corrugated crisps
EP2670260A1 (en) Manufacture of low oil potato chip
CN113951290B (zh) 一种食品自动连续油炸装置
GB2482251A (en) Manufacture of curved low-oil potato chips
JP2021023200A (ja) 麺線切出し搬送装置及び麺類の製造方法
WO2021130825A1 (ja) 麺線切出し装置、麺類の製造装置、並びに麺類及び即席麺の製造方法
CN205884636U (zh) 烘烤部传送机构
ES2345203T3 (es) Patatas en lamina hechas al horno y su metodo y sistema de fabricacion.
JP4279238B2 (ja) 焼き目付け方法及び装置及び焼き目付き食材の製造方法
JP4421263B2 (ja) 結着状食品の成形装置、成形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US20140272050A1 (en) Food cooking
WO2016158919A1 (ja) フライ処理装置
GB2482429A (en) Separating products on a conveyor using brush elements
GB2482430A (en) Manufacture of curved low-oil potato chips
JP6399768B2 (ja) 麺類の製造方法
JP2012157519A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108157432A (zh) 半机械化生产豆皮的方法
EP2747620A1 (en) Food coo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9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