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622B -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9622B
TWI709622B TW105128028A TW105128028A TWI709622B TW I709622 B TWI709622 B TW I709622B TW 105128028 A TW105128028 A TW 105128028A TW 105128028 A TW105128028 A TW 105128028A TW I709622 B TWI709622 B TW I7096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luorine
group
containing ether
eth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8789A (zh
Inventor
星野泰輝
高尾清貴
戶田和江
石關健二
磯部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6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3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329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08G65/336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D201/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09D201/04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hal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07F7/0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 C07F7/1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as well as one or more C—O—Si linkages
    • C07F7/1804Compounds having Si-O-C lin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07F7/0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 C07F7/1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as well as one or more C—O—Si linkages
    • C07F7/1804Compounds having Si-O-C linkages
    • C07F7/1872Preparation; Treat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C07F7/20
    • C07F7/1876Preparation; Treat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C07F7/20 by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i-C link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al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4/00
    • C08F259/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al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4/00 on to polymers containing flu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unsaturated compounds
    • C08G65/00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s
    • C08G65/00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s containing flu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3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329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D201/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09D201/1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hydrolysable silan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18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application to surfaces to minimize adherence of ice, mist or water thereto; Thawing or antifreeze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 to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6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bsorption
    • B32B2307/7265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6Slipping, anti-blocking, low fri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lyether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terials Applied To Surfaces To Minimize Adherence Of Mist Or Water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形成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及外觀優異之表面層的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及塗佈液以及具有表面層的物品。 一種以A1 -O-(Rf1 O)m1 -Q1 -[C(O)N(R1 )]p1 -R11 -C[-R12 -SiR13 n1 X1 3-n1 ]3 表示之含氟醚化合物。惟,A1 :碳數1~20之全氟烷基;Rf1 :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1:2~210之整數;Q1 :單鍵或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R1 :氫原子等;p1:0或1;R11 :單鍵、伸烷基等;R12 :伸烷基等;R13 :1價烴基等;X1 :水解性基;n1:0~2之整數。

Description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本發明關於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含氟化合物顯示高潤滑性、撥水撥油性等,所以很適合用於表面處理劑。若利用該表面處理劑對基材表面賦予撥水撥油性,便可輕易地拭去基材表面的污垢,提升污垢之除去性。該含氟化合物中,又以具有在全氟烷基鏈中間存在醚鍵(-O-)之聚(氧全氟伸烷基)鏈的含氟醚化合物特別有優異的油脂等污垢之除去性。
含有該含氟醚化合物之表面處理劑可用在要求長期維持耐摩擦性及指紋污垢除去性之用途上,例如可作為觸控面板之構成手指觸摸面之構件的表面處理劑來使用,耐摩擦性係指即使以手指反覆摩擦撥水撥油性也不會輕易降低之性能,指紋污垢除去性係指藉由擦拭即可輕易地除去附著於表面之指紋之性能。
為了對形成於基材表面之表面層賦予耐摩擦性,例如於含氟醚化合物之末端導入水解性矽基,使含氟醚化合物與基材進行化學鍵結即可。就以形成耐摩擦性優異之表面層為目的之含氟醚化合物而言,已有文獻提出一種於含氟醚化合物之兩末端分別透過源自新戊四醇之分枝結構而導入3個水解性矽基的含氟醚化合物(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070163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根據本發明人等的見解,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含氟醚化合物有下列問題。 ・含氟醚化合物兩末端的水解性矽基與基材反應或在分子間發生反應而使含氟醚化合物兩末端被固定化。所以,表面層之潤滑性(手指觸摸表面層時的滑順感)及耐摩擦性不夠充分。 ・聚(氧全氟伸烷基)鏈具有分枝結構,所以表面層之指紋污垢除去性及潤滑性不夠充分。 ・末端之非氟部分(源自新戊四醇之分枝結構及3個水解性矽基)的含量很多,所以表面層外觀容易變差。吾等認為其理由係因為水解性矽基彼此容易在含氟醚化合物分子間凝集,所以水解性矽基彼此會在塗佈液中或是在將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表面後使其乾燥期間凝集發生反應而形成不均勻層所致。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形成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及外觀優異之表面層的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及塗佈液以及具有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及外觀優異之表面層的物品。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提供具有下述[1]~[14]之構成之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1]一種含氟醚化合物,係如下式(1)所示: A1 -O-(Rf1 O)m1 -Q1 -[C(O)N(R1 )]p1 -R11 -C[-R12 -SiR13 n1 X1 3-n1 ]3 ・・・(1) 惟,A1 為碳數1~20之全氟烷基; Rf1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 m1為2~210之整數; (Rf1 O)m1 可由2種以上Rf1 O構成; Q1 為單鍵或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 R1 為氫原子或烷基; p1為0或1; R11 為單鍵、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 -SiR13 n1 X1 3-n1 ]3 鍵結側之末端)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 -SiR13 n1 X1 3-n1 ]3 鍵結側之末端)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 R12 為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與Si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 R13 為氫原子或1價烴基; X1 為水解性基; n1為0~2之整數; 3個[-R12 -SiR13 n1 X1 3-n1 ]無須全部為相同基團。
[2]如[1]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為下式(1-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 A1 -O-(Rf5 O)m5 (RF1 O)m10 (Rf6 O)m6 -Q1 -[C(O)N(R1 )]p1 -R11 -C[-R12 -SiR13 n1 X1 3-n1 ]3 ・・・(1-1) 惟,A1 、Q1 、R1 、p1、R11 、R12 、R13 、X1 及n1與前述式(1)相同; RF1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m10為2以上之整數,(RF1 O)m10 可由2種以上RF1 O構成; Rf5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5為0~4之整數,且m5為2~4之整數時(Rf5 O)m5 可由2種以上Rf5 O構成; Rf6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6為0~4之整數,且m6為2~4之整數時(Rf6 O)m6 可由2種以上Rf6 O構成; m10+m5+m6=m1。
[3]如[2]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RF1 為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Rf5 、Rf6 則分別獨立為碳數2~6之氟伸烷基。 [4]如[2]或[3]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Rf5 、Rf6 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數1或2之氟伸烷基。 [5]如[2]~[4]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p1為0時m6為1或2且Q1 為單鍵,與R11 鍵結之(Rf6 O)則為以(Rf7 CH2 O)表示之基團; 前述p1為1時,m6為0且Q1 為氟伸烷基。 [6]如[2]~[5]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m10為5以上。
[7]如[1]~[6]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Q1 為氟伸烷基時,該氟伸烷基為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 [8]如[1]~[7]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p1為0時前述R11 為碳數1~4之伸烷基;前述p1為1時前述R11 為單鍵或碳數1~4之伸烷基。 [9]如[1]~[8]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R12 為碳數2~6之伸烷基或於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碳數3~8之伸烷基。 [10]如[1]~[9]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20,000。
[11]一種含氟醚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及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以外之含氟醚化合物; 並且,相對於含氟醚組成物,前述含氟醚組成物中之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與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合計比率為80~100質量%, 且相對於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與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合計,前述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比率超過0質量%且低於40質量%。 [12]如[11]之含氟醚組成物,其中前述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係選自於由下述含氟醚化合物(2)、下述含氟醚化合物(3)及下述含氟醚化合物(4)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含氟醚化合物(2):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具有前述-C[-R12 -SiR13 n1 X1 3-n1 ]3 之基團鍵結在前述(Rf1 O)m1 兩側者; 含氟醚化合物(3):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具有前述A1 之基團鍵結在前述(Rf1 O)m1 兩側者; 含氟醚化合物(4):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前述-C[-R12 -SiR13 n1 X1 3-n1 ]3 已被取代成-C[-R12 -SiR13 n1 X1 3-n1 ]3 ―t [-R15 ]t (惟,R15 係加成HSiR13 n1 X1 3-n1 後會成為-R12 -SiR13 n1 X1 3-n1 之含不飽和鍵基團或是該含不飽和鍵基團之異構物基團,t為1~3之整數)者。
[13]一種塗佈液,其特徵在於含有:如前述[1]~[10]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或如[11]或[12]之含氟醚組成物;及液狀介質。 [14]一種物品,其特徵在於具有一表面層,該表面層係由如前述[1]~[10]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或如[11]或[12]之含氟醚組成物形成。 發明效果
利用本發明之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及塗佈液,可形成一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及外觀優異之表面層。 本發明之物品具有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及外觀優異之表面層。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在本說明書中,式(1)所示化合物表記為化合物(1)。以其他式表示之化合物亦以同樣方式表記。 本說明書之以下用語定義如下。 「全氟烷基」意指烷基之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之基。 「氟伸烷基」意指伸烷基之氫原子有1個以上被氟原子取代之基。 「全氟伸烷基」意指伸烷基之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之基。 氧全氟伸烷基之化學式係以其氧原子記載於全氟伸烷基之右側表示。 「醚性氧原子」係指於碳-碳原子間形成醚鍵(-O-)之氧原子。 「水解性矽基」係指可藉由水解反應形成矽烷醇基(Si-OH)之基。譬如式(1)中之SiR13 n1 X1 3-n1 。 「表面層」係指形成於基材表面之層。 含氟醚化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可使用NMR分析法並以下述方法算出。 利用1 H-NMR及19 F-NMR,以末端基為基準,求出氧全氟伸烷基數(平均值)而算出。末端基例如為式(1)中之A1 或SiR13 n1 X1 3-n1
[含氟醚化合物] 本發明之含氟醚化合物(以下表記為本化合物)為化合物(1)。 A1 -O-(Rf1 O)m1 -Q1 -[C(O)N(R1 )]p1 -R11 -C[-R12 -SiR13 n1 X1 3-n1 ]3 ・・・(1) 惟,A1 為碳數1~20之全氟烷基;Rf1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1為2~210之整數;(Rf1 O)m1 可由2種以上Rf1 O構成;Q1 為單鍵或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R1 為氫原子或烷基;p1為0或1;R11 為單鍵、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 -SiR13 n1 X1 3-n1 ]3 鍵結側之末端)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 -SiR13 n1 X1 3-n1 ]3 鍵結側之末端)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R12 為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與Si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R13 為氫原子或1價烴基;X1 為水解性基;n1為0~2之整數;3個[-R12 -SiR13 n1 X1 3-n1 ]無須全部為相同基團。
(A1 基) 從表面層之潤滑性及耐摩擦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A1 以碳數1~10之全氟烷基為宜,碳數1~6之全氟烷基較佳,碳數1~3之全氟烷基尤佳。
A1 末端具有CF3 -,所以化合物(1)之其中一末端為CF3 -且另一末端為水解性矽基。利用該結構之化合物(1)可形成低表面能之表面層,所以該表面層具優異的潤滑性及耐摩擦性。另一方面,就習知之兩末端具有水解性矽基的含氟醚化合物而言,表面層之潤滑性及耐摩擦性不夠充分。
((Rf1 O)m1 ) Rf1 可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亦可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 從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及指紋污垢除去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Rf1 以碳數1~6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為宜,碳數1~4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較佳;若從表面層之潤滑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則以碳數1~2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尤佳。
化合物(1)具有(Rf1 O)m1 ,所以氟原子含量多。因此,可形成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優異的表面層。 另,Rf1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所以(Rf1 O)m1 為直鏈結構。藉由該結構之化合物(1),表面層具優異的耐摩擦性及潤滑性。另一方面,就習知之聚(氧全氟伸烷基)鏈具有分枝結構的含氟醚化合物來說,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及潤滑性不夠充分。
m1為2~210之整數,宜為5~160之整數,且以10~110之整數尤佳。m1只要在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即佳。m1只要在前述範圍之上限值以下,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即佳。亦即,化合物(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如果太大,每單位分子量中存在之水解性矽基數就會減少而降低耐摩擦性。
(Rf1 O)m1 中存在2種以上Rf1 O時,各Rf1 O之鍵結順序不受限定。例如,存在2種Rf1 O時,2種Rf1 O可為無規、交錯或嵌段配置。 存在2種以上Rf1 O係表示當Rf1 為全氟伸烷基時存在有碳數互異之2種以上Rf1 O。Rf1 為具有氫原子之氟伸烷基時,則表示存在有碳數、氫原子數及氫原子鍵結位置之至少任1者互異之Rf1 O或2種以上Rf1 O。 關於2種以上Rf1 O之配置,譬如像實施例之含氟醚化合物,{(CF2 O)x1 (CF2 CF2 O)x2 }所示結構係表示x1個(CF2 O)與x2個(CF2 CF2 O)呈無規配置。又,(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所示結構係表示x3個(CF2 CF2 O)與x3個(CF2 CF2 CF2 CF2 O)呈交錯配置。
(Q1 基) Q1 可為單鍵,可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或可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藉由Q1 不具分枝結構之化合物(1),可形成耐摩擦性及潤滑性優異的表面層。 Q1 為源自Rf1 之氟伸烷基,或為源自製造化合物(1)時使用之具有醯胺基及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例如,後述之化合物(30))的氟伸烷基。 Q1 不是單鍵時,其碳數宜為1~10。
([C(O)N(R1 )]p1 基) p10與1時,含氟醚化合物之特性幾乎不變。p為1時具有醯胺鍵,由於Q1 之與[C(O)N(R1 )]鍵結側之末端的碳原子上至少鍵結有1個氟原子,所以醯胺鍵之極性變小,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便不易降低。p1為0或為1可從製造的易行性方面來選擇。 從化合物(1)之易製性觀點來看,[C(O)N(R1 )]p1 基中之R1 宜為氫原子。 R1 為烷基時,烷基宜為碳數1~4之烷基。
(R11 基) R11 宜為單鍵、碳數1~10之伸烷基、於碳數1~10之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 -SiR13 n1 X1 3-n1 ]3 鍵結側之末端)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碳數2~10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10之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 -SiR13 n1 X1 3-n1 ]3 鍵結側之末端)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 p1為0時,從化合物(1)之易製性觀點來看,R11 宜為單鍵及碳數4以下之伸烷基,且以單鍵、亞甲基及二亞甲基較佳。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可列舉-CH2 CH2 O-、-CH2 CH2 OCH2 -等。 p1為1時,從化合物(1)之易製性觀點來看,R11 宜為單鍵及碳數4以下之伸烷基,且以單鍵、亞甲基及二亞甲基較佳。
(R12 基) R12 宜為碳數1~10之伸烷基、於碳數1~10之伸烷基末端(惟,與Si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10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從化合物(1)之易製性觀點來看,以選自於由-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CH2 CH2 -、-OCH2 CH2 CH2 -所構成群組中之基團(惟,右側與Si鍵結)為宜。 從表面層之耐光性優異的觀點來看,R12 以不具醚性氧原子者尤佳。屋外使用之觸控面板(自動販賣機、導引板等數位看板)、車載觸控面板等在表面層會要求耐光性。 化合物(1)中之3個R12 可全部為相同基團,亦可無須全部為相同基團。
(SiR13 n1 X1 3-n1 基) SiR13 n1 X1 3-n1 為水解性矽基。 化合物(1)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該結構之化合物(1)會與基材牢固地化學鍵結,所以表面層的耐摩擦性優異。 又,化合物(1)僅一末端具有水解性矽基。該結構之化合物(1)很難凝集,所以表面層有優異的外觀。
X1 為水解性基。水解性基係藉由水解反應變成羥基之基。即,化合物(1)末端之Si-X1 會因為水解反應而變成矽烷醇基(Si-OH)。矽烷醇基則進一步在分子間起反應而形成Si-O-Si鍵。另外,矽烷醇基會與基材表面之羥基(基材-OH)進行脫水縮合反應而形成化學鍵(基材-O-Si)。
X1 可列舉烷氧基、鹵素原子、醯基、異氰酸酯基(-NCO)等。烷氧基以碳數1~4之烷氧基為宜。 從化合物(1)之易製性觀點來看,X1 以碳數1~4之烷氧基或鹵素原子為佳。鹵素原子以氯原子尤佳。從塗佈時之出氣少且化合物(1)之保存穩定性優異的觀點來看,X1 以碳數1~4之烷氧基為佳;需要化合物(1)具長期保存穩定性時以乙氧基尤佳,欲縮短塗佈後之反應時間時則以甲氧基尤佳。
R13 為氫原子或1價烴基。1價烴基可列舉烷基、環烷基、烯基、烯丙基等。 R13 宜為1價烴基,且以1價飽和烴基尤佳。1價飽和烴基之碳數宜為1~6,且以1~3較佳,1~2尤佳。R13 之碳數若在該範圍內,便容易製造化合物(1)。
n1宜為0或1,且以0尤佳。藉由1個水解性矽基中存在有多數個X1 ,可使與基材之密著性更加牢固。
SiR13 n1 X1 3-n1 宜為Si(OCH3 )3 、SiCH3 (OCH3 )2 、Si(OCH2 CH3 )3 、SiCl3 、Si(OCOCH3 )3 、Si(NCO)3 。從工業製造之易處置性觀點來看,以Si(OCH3 )3 尤佳。 化合物(1)中之3個SiR13 n1 X1 3-n1 可全部為相同基團,亦可無須全部為相同基團。從化合物(1)之易製性觀點來看,宜全部為相同基團。
(化合物(1)的理想形態) 從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及指紋污垢除去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化合物(1)宜為化合物(1-1)。 A1 -O-(Rf5 O)m5 (RF1 O)m10 (Rf6 O)m6 -Q1 -[C(O)N(R1 )]p1 -R11 -C[-R12 -SiR13 n1 X1 3-n1 ]3 ・・・(1-1) 惟,A1 、Q1 、R1 、p1、R11 、R12 、R13 、X1 及n1與前述式(1)相同; RF1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m10為2以上之整數,(RF1 O)m10 可由2種以上RF1 O構成; Rf5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5為0~4之整數,且m5為2~4之整數時(Rf5 O)m5 可由2種以上Rf5 O構成; Rf6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6為0~4之整數,且m6為2~4之整數時(Rf6 O)m6 可由2種以上Rf6 O構成; m10+m5+m6=m1。
((Rf5 O)m5 ) Rf5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以碳數2~6之氟伸烷基為宜,碳數2之氟伸烷基尤佳。氫原子數宜為1~4,且以1或2尤佳。(Rf5 O)宜為(CHFCF2 O)及(CH2 CF2 O)。 m5宜為0~2之整數,以0或2較佳。m為2時,(Rf5 O)2 宜為(CHFCF2 O)-(CH2 CF2 O)。
((RF1 O)m10 ) 從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及指紋污垢除去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RF1 以碳數1~6且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為宜,碳數1~4且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較佳;若從表面層之潤滑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則以碳數1~2且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尤佳。
化合物(1-1)具有(RF1 O)m10 ,所以氟原子含量更多。因此,可形成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更為優異的表面層。 另,RF1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所以(RF1 O)m10 為直鏈結構。藉由該結構之化合物(1-1),表面層具優異的耐摩擦性及潤滑性。
(RF1 O)m10 中存在碳數互異之2種以上RF1 O時,各RF1 O之鍵結順序不受限定。例如,存在CF2 O與CF2 CF2 O時,CF2 O與CF2 CF2 O可呈無規、交錯或嵌段配置。
從表面層之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RF1 O)m10 宜為(CF2 O)m11 (CF2 CF2 O)m12 、(CF2 CF2 O)m13 (CF2 CF2 CF2 O)m14 (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m15 ,且(CF2 O)m11 (CF2 CF2 O)m12 尤佳。 惟,m11為1以上之整數,m12為1以上之整數,且m11個CF2 O及m12個CF2 CF2 O之鍵結順序不受限定。理想為以{(CF2 O)m11 (CF2 CF2 O)m12 }表示之無規配置的結構。m13及m14為2~200之整數,m15為1~100之整數。
((Rf6 O)m6 ) Rf6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以碳數2~6之氟伸烷基為宜。氫原子數宜為1~4,且以1或2尤佳。m6宜為0~2。 p1為0時,Q1 宜為單鍵。此時(即,(Rf6 O)m6 與R11 直接鍵結時),(Rf6 O)m6 中之與R11 鍵結之(Rf6 O)宜為以(Rf7 CH2 O)表示之基團。Rf7 係比Rf6 少1個碳數之基,為全氟伸烷基或具有氫原子之氟伸烷基。Rf7 宜為全氟伸烷基。具體之(Rf7 CH2 O)以(CF2 CH2 O)、(CF2 CF2 CH2 O)、(CF2 CF2 CF2 CH2 O)、(CF2 CF2 CF2 CF2 CH2 O)等為宜。此時,m6宜為1。 p1為1時,m6為0~2且Q1 為氟伸烷基為佳。此時,Q1 宜為全氟伸烷基。全氟伸烷基之Q1 之碳數為1~6較佳。
m10+m5+m6為2~200之整數,宜為5~150之整數,且以10~110之整數尤佳。m10+m5+m6只要在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即佳。m10+m5+m6只要在前述範圍之上限值以下,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即佳。亦即,化合物(1-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如果太大,每單位分子量中存在之水解性矽基數就會減少而降低耐摩擦性。 m10為5以上之整數較佳,且10以上尤佳。
(化合物(1-1)的理想形態) 化合物(1-1)可列舉如下式化合物。由工業上容易製造、好處置、且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外觀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該化合物甚是理想。
・Q1 為單鍵且p1=0之化合物(1-1)。 另,下式之「PFPE-CH2 O-」及其以外之「PFPE-」表示A1 -O-(Rf5 O)m5 (RF1 O)m10 (Rf6 O)m6 -。 [化1]
Figure 02_image001
・Q1 為全氟伸烷基且p1=1之化合物(1-1)。 另,下式之「PFPE-RF -」表示A1 -O-(Rf5 O)m5 (RF1 O)m10 (Rf6 O)m6 -Q1 -。 [化2]
Figure 02_image003
(化合物(1)之製造方法) p1為0時,化合物(1)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述方法(10)~(15)。 p1為1時,化合物(1)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述方法(20)~(25)。
<方法(10)> 起始物質係使用市售之化合物(10)。 H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0)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A1 -O-CF=CF2 對化合物(10)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1)、化合物(3A)及未反應之化合物(10)之混合物。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1)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A1 ・・・(3A)
從混合物單離出化合物(11),利用化合物(11)與CF3 CF2 CF2 OCF(CF3 )C(O)F之酯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2)。該酯化反應亦可為化合物(11)與其他醯氟、醯氯、醯溴、酸酐等之反應。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O)CF(CF3 )OCF2 CF2 CF3 ・・・(12)
使用氟氣將化合物(12)之氫原子取代成氟原子而獲得化合物(13)。該氟化步驟可按照例如國際公開第2000/56694號中記載之方法等來實施。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F2 O)-C(O)CF(CF3 )OCF2 CF2 CF3 ・・・(13)
使醇類(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等;以下表記為R10 OH且R10 為烷基)對化合物(13)起作用而獲得化合物(14)。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O)OR10 ・・・(14)
使用還原劑(硼氫化鈉、鋁氫化鋰等)使化合物(14)進行氫還原而獲得化合物(15)。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5)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CF3 SO2 Cl對化合物(15)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6)。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SO2 CF3 ・・・(16)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HOCH2 C(CH2 O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6)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7)
使化合物(17)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A)。矽氫化反應宜使用鉑等過渡金屬觸媒或有機過氧化物等自由基產生劑來進行。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A)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A)可以下述表示。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A)
<方法(11)>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1)。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1)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CF3 SO2 Cl對化合物(11)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6B)。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SO2 CF3 ・・・(16B)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HOCH2 C(CH2 O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6B)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B)。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7B)
使化合物(17B)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B)。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B)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B)可以下述表示。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B)
<方法(12)> 起始物質係使用以國際公開第2013/121984號中記載之方法製得的化合物(15C)。 A1 -O-(RF1 O)x -Q12 -CH2 OH・・・(15C) 惟,Q1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CF3 SO2 Cl對化合物(15C)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6C)。 A1 -O-(RF1 O)x -Q12 -CH2 OSO2 CF3 ・・・(16C)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HOCH2 C(CH2 O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6C)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C)。 A1 -O-(RF1 O)x -Q1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7C)
使化合物(17C)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C)。 A1 -O-(RF1 O)x -Q1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C)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C)可以下述表示。 A1 -O-(RF1 O)x (Q1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C)
<方法(13)> 使HOCH2 C(CH2 CH=CH2 )3 與(CF3 SO2 )2 O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0)。 CF3 SO2 OCH2 C(CH2 CH=CH2 )3 ・・・(20)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5)。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5) 惟,x為1~198之整數。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化合物(20)對化合物(15)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D)。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7D)
使化合物(17D)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D)。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D)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D)可以下述表示。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D)
<方法(14)>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1)。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1)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方法(13)中所製得之化合物(20)對化合物(11)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E)。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7E)
使化合物(17E)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E)。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E)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E)可以下述表示。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E)
<方法(15)> 起始物質係使用以國際公開第2013/121984號中記載之方法製得的化合物(15C)。 A1 -O-(RF1 O)x -Q12 -CH2 OH・・・(15C) 惟,Q1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方法(13)中所製得之化合物(20)對化合物(15C)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F)。 A1 -O-(RF1 O)x -Q1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7F)
使化合物(17F)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F)。 A1 -O-(RF1 O)x -Q1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F)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F)可以下述表示。 A1 -O-(RF1 O)x (Q1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F)
<方法(20)>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4)。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O)OR10 ・・・(14)
使H2 N-R11 -C(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4)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G)。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O)NH-R11 -C(CH2 CH=CH2 )3 ・・・(17G)
使化合物(17G)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G)。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G)
<方法(21)>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1)。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1)
按照J. Org. Chem., 第64卷, 1999年, p.2564-2566中記載之方法使化合物(11)氧化而獲得化合物(13H)。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O)OH・・・(13H)
使R10 OH對化合物(13H)起作用而獲得化合物(14H)。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O)OR10 ・・・(14H)
使H2 N-R11 -C(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4H)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H)。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O)NH-R11 -C(CH2 CH=CH2 )3 ・・・(17H)
使化合物(17H)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H)。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H)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H)可以下述表示。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H)
<方法(22)> 起始物質係使用以國際公開第2013/121984號中記載之方法製得的化合物(14I)。 A1 -O-(RF1 O)x -Q12 -C(O)OR10 ・・・(14I) 惟,Q1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
使H2 N-R11 -C(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4I)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I)。 A1 -O-(RF1 O)x -Q12 -C(O)NH-R11 -C(CH2 CH=CH2 )3 ・・・(17I)
使化合物(17I)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I)。 A1 -O-(RF1 O)x -Q1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I)
<方法(23)> 使CF2 =CFOCF2 CF2 CF2 -C(O)OCH3 與H2 N-R11 -C(CH2 CH=CH2 )3 反應而獲得化合物(30)。 CF2 =C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CH2 )3 ・・・(30)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5)。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5) 惟,x為1~198之整數。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化合物(30)對化合物(15)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J)。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CH2 )3 ・・・(17J)
使化合物(17J)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J)。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J)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J)可以下述表示。 A1 -O-(CF2 CF2 O)(CF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J)
<方法(24)> 起始物質係使用方法(10)中所製得之化合物(11)。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H・・・(11)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方法(23)中所製得之化合物(30)對化合物(11)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K)。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CH2 )3 ・・・(17K)
使化合物(17K)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K)。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K)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K)可以下述表示。 A1 -O-(CHFCF2 O)(CH2 CF2 O)(RF1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K)
<方法(25)> 起始物質係使用以國際公開第2013/121984號中記載之方法製得的化合物(15C)。 A1 -O-(RF1 O)x -RF CH2 OH・・・(15C) 惟,x為1~200之整數,RF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方法(23)中所製得之化合物(30)對化合物(15C)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7L)。 A1 -O-(RF1 O)x -RF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CH2 )3 ・・・(17L)
使化合物(17L)與HSiR13 n1 X1 3-n1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L)。 A1 -O-(RF1 O)x -RF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L) 另,若將上述式按每一氧氟伸烷基單元彙整表示,化合物(1L)可以下述表示。 A1 -O-(RF1 O)x (RF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11 -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1L)
(本化合物) 本化合物可為1種化合物(1)所構成之單一化合物,亦可為A1 、(Rf1 O)m1 、Q1 、R1 、p1、R11 、R12 、SiR13 n1 X1 3-n1 等互異之2種以上化合物(1)所構成之混合物。 本發明中,單一化合物之化合物(1)係指除了在m1數上具有分布以外其他皆相同之化合物群組。以化合物(1-1)為例,(RF1 O)m10 為{(CF2 O)m11 (CF2 CF2 O)m12 }時意指除了在m11及m12具有分布以外其他皆相同之化合物群組,及以{(CF2 O)m11/m10 (CF2 CF2 O)m12/m10 }m10 表示時意指除了在m10數具有分布以外其他皆相同之化合物群組。市售之化合物(10)通常在上述定義下為可視作單一化合物之化合物,所以其(RF1 O)x 部分未產生變化之衍生物只要其他部分(A1 、Q11 、Q12 、R1 、p1、R11 、R12 、SiR13 n1 X1 3-n1 等)相同,便可視作單一化合物。
本化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以500~20,000為宜,800~10,000較佳,1,000~8,000尤佳。數量平均分子量只要在該範圍內,耐摩擦性即佳。
[含氟醚組成物] 本發明之含氟醚組成物(以下亦表記為本組成物)為含有化合物(1)與化合物(1)以外之含氟醚化合物的組成物。化合物(1)以外之含氟醚化合物(以下亦表記為其他含氟醚化合物)可列舉化合物(1)之製造過程中副生成之含氟醚化合物、可與化合物(1)使用在相同用途上之公知的(尤其是市售的)含氟醚化合物等。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係少有降低化合物(1)特性之虞的化合物,且相對於本組成物中之化合物(1)的相對含量以少有降低化合物(1)特性之虞的量為宜。 其他含氟醚化合物為化合物(1)之製造過程中副生成之含氟醚化合物時,便容易於製造化合物(1)時進行化合物(1)的精製,可簡化精製步驟。其他含氟醚化合物為可與化合物(1)使用在相同用途上之公知的含氟醚化合物時,有時可發揮補充化合物(1)特性等新的作用效果。
前述其他含氟醚化合物宜選為自於由下述含氟醚化合物(2)、下述含氟醚化合物(3)及下述含氟醚化合物(4)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 含氟醚化合物(2):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具有前述-C[-R12 -SiR13 n1 X1 3-n1 ]3 之基團鍵結在前述(Rf1 O)m1 兩側者; 含氟醚化合物(3):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具有前述A1 之基團鍵結在前述(Rf1 O)m1 兩側者; 含氟醚化合物(4):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前述-C[-R12 -SiR13 n1 X1 3-n1 ]3 已被取代成-C[-R12 -SiR13 n1 X1 3-n1 ]3-t [-R15 ]t (惟,R15 係加成HSiR13 n1 X1 3-n1 後會成為-R12 -SiR13 n1 X1 3-n1 之含不飽和鍵基團或是該含不飽和鍵基團之異構物基團,t為1~3之整數)者。 從少有降低化合物(1)特性之虞的觀點來看,含氟醚化合物(2)宜為後述化合物(2),含氟醚化合物(3)宜為後述化合物(3),含氟醚化合物(4)宜為後述化合物(4)。
(化合物(2)) 化合物(2)為下式(2)所示含氟醚化合物。 [X2 3-n2 R23 n2 Si-R22 -]3 C-R21 -[N(R2 )C(O)]p2 -(Rf2 O)m2 -Q2 -[C(O)N(R2 )]p2 -R21 -C[-R22 -SiR23 n2 X2 3-n2 ]3 ・・・(2) 惟,Rf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2為2~210之整數;(Rf2 O)m2 可由碳數互異之2種以上Rf2 O構成;Q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R2 為氫原子或烷基;p2為0或1且2個p2無須為相同數值;R21 為單鍵、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X2 3-n2 R23 n2 Si-R22 -]3 C鍵結側之末端)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X2 3-n2 R23 n2 Si-R22 -]3 C鍵結側之末端)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且2個R21 無須為相同基團;R22 為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與Si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R23 為氫原子或1價烴基;X2 為水解性基;n2為0~2之整數;6個[-R22 -SiR23 n2 X2 3-n2 ]無須全部為相同基團。
(Rf2 O)m2 、Q2 、R2 、p2、R21 、R22 、SiR23 n2 X2 3-n2 分別可列舉與化合物(1)之(Rf1 O)m1 、Q1 、R1 、p1、R11 、R12 、SiR13 n1 X1 3-n1 相同者,理想形態亦同。 p2為0時、且Rf2 為含有2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時、且R21 之與Rf2 鍵結側之末端不存在醚性氧原子時,Rf2 之與R21 鍵結側之末端之碳原子上會至少鍵結1個氟原子。 p2為0時、且Q2 為含有2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時、且R21 之與Q2 鍵結側之末端不存在醚性氧原子時,Q2 之與R21 鍵結側之末端之碳原子上會至少鍵結1個氟原子。
(化合物(2)的理想形態) 從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及指紋污垢除去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化合物(2)宜為化合物(2-1)。 [X2 3-n2 R23 n2 Si-R22 -]3 C-R21 -[N(R2 )C(O)]p2 -Q21 -(RF2 O)m20 -Q22 -[C(O)N(R2 )]p2 -R21 -C[-R22 -SiR23 n2 X2 3-n2 ]3 ・・・(2-1) 惟,R2 、p2、R21 、R22 、R23 、X2 及n2與前述式(2)相同;Q21 為單鍵、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末端(惟,與C(O)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末端(惟,與C(O)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惟,氧數為10以下);RF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m20為2~200之整數;(RF2 O)m20 可為碳數互異之2種以上RF2 O構成;Q22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或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
Q21 、(RF2 O)m20 、Q22 分別可列舉與化合物(1-1)之Q11 、(RF1 O)m10 、Q12 相同者,理想形態亦同。 Q21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或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時,且Q21 之與(RF2 O)m20 鍵結側之末端不存在醚性氧原子時,Q21 之與(RF2 O)m20 鍵結側之末端之碳原子上會至少鍵結1個氫原子。
(化合物(2)之製造方法) p2為0時,化合物(2)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述方法(30)及(31)。 p2為1時,化合物(2)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述方法(40)及(41)。
<方法(30)> 起始物質係使用市售之化合物(10)。 H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H・・・(10) 惟,x為1~199之整數。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CF3 SO2 Cl對化合物(10)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8)。 CF3 SO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SO2 CF3 ・・・(18)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HOCH2 C(CH2 OCH2 CH=CH2 )3 對化合物(18)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9)。 (CH2 =CHCH2 OCH2 )3 C-CH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9)
使化合物(19)與HSiR23 n2 X2 3-n2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A)。 [X2 3-n2 R23 n2 Si-CH2 CH2 CH2 OCH2 ]3 C-CH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R23 n2 X2 3-n2 ]3 ・・・(2A)
<方法(31)> 起始物質係使用市售之化合物(10)。 H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H・・・(10) 惟,x為1~199之整數。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方法(13)中所製得之化合物(20)對化合物(10)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19B)。 (CH2 =CHCH2 )3 C-CH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9B)
使化合物(19B)與HSiR23 n2 X2 3-n2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B)。 [X2 3-n2 R23 n2 Si-CH2 CH2 CH2 ]3 C-CH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R23 n2 X2 3-n2 ]3 ・・・(2B)
<方法(40)> 起始物質係使用市售之化合物(10)。 H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H・・・(10) 惟,x為1~199之整數。
按照J. Org. Chem., 第64卷, 1999年, p.2564-2566中記載之方法使化合物(10)氧化而獲得化合物(25)。 HOC(O)-(CF2 O)(RF2 O)x -CF2 -C(O)OH・・・(25)
使R10 OH對化合物(25)起作用而獲得化合物(26)。 R10 OC(O)-(CF2 O)(RF2 O)x -CF2 -C(O)OR10 ・・・(26)
使H2 N-R21 -C(CH2 CH=CH2 )3 對化合物(26)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7)。 (CH2 =CHCH2 )3 C-R21 -NHC(O)-(CF2 O)(RF2 O)x -CF2 -C(O)NH-R21 -C(CH2 CH=CH2 )3 ・・・(27)
使化合物(27)與HSiR23 n2 X2 3-n2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C)。 [X2 3-n2 R23 n2 Si-CH2 CH2 CH2 ]3 C-R21 -NHC(O)-(CF2 O)(RF2 O)x -CF2 -C(O)NH-R21 -C[CH2 CH2 CH2 -SiR23 n2 X2 3-n2 ]3 ・・・(2C)
<方法(41)> 起始物質係使用市售之化合物(10)。 H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H・・・(10) 惟,x為1~199之整數。
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使方法(23)中所製得之化合物(30)對化合物(10)進行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7D)。 (CH2 =CHCH2 )3 C-R21 -NHC(O)-CF2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21 -C(CH2 CH=CH2 )3 ・・・(27D)
使化合物(27D)與HSiR23 n2 X2 3-n2 進行矽氫化反應而獲得化合物(2D)。 [X2 3-n2 R23 n2 Si-CH2 CH2 CH2 ]3 C-R21 -NHC(O)-CF2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RF2 O)x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R21 -C[CH2 CH2 CH2 -SiR23 n2 X2 3-n2 ]3 ・・・(2D)
(化合物(3)) 化合物(3)為下式(3)所示含氟醚化合物。 A31 -O-(Rf3 O)m3 -A32 ・・・(3) 惟,A31 及A32 分別獨立為碳數1~20之全氟烷基;Rf3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3為2~210之整數;(Rf3 O)m3 可為碳數互異之2種以上Rf3 O構成。
A31 、(Rf3 O)m3 、A32 分別可列舉與化合物(1)之A1 、(Rf1 O)m1 、A1 相同者,理想形態亦同。從可有效利用製造化合物(1)時副生成之化合物的觀點來看,分別與化合物(1)之A1 、(Rf1 O)m1 、A1 相同為宜。
(化合物(3)的理想形態) 從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及指紋污垢除去性更為優異的觀點來看,化合物(3)宜為化合物(3-1)。 A31 -O-Q31 -(RF3 O)m30 -[Q32 -O]p3 -A32 ・・・(3-1) 惟,A31 及A32 分別獨立為碳數1~20之全氟烷基;Q31 為單鍵、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末端(惟,與A31 -O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末端(惟,與A31 -O鍵結側之末端除外)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惟,氧數為10以下);Q32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或是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惟,氧數為10以下);RF3 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m30為2~200之整數;(RF3 O)m30 可由碳數互異之2種以上RF3 O構成;Q31 為單鍵時p3為0,Q31 為單鍵以外時p3為1。
A31 、Q31 、(RF3 O)m30 、Q32 、A32 分別可列舉與化合物(1-1)之A1 、Q11 、(RF1 O)m10 、Q11 (惟,單鍵除外)、A1 相同者,理想形態亦同。從可有效利用製造化合物(1-1)時副生成之化合物的觀點來看,分別與化合物(1-1)之A1 、Q11 、(RF1 O)m10 、Q11 (惟,單鍵除外)、A1 相同為宜。 Q31 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或於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碳數2以上之氟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時,且於Q31 之與(RF3 O)m30 鍵結側之末端不存在醚性氧原子時,Q31 之與(RF3 O)m30 鍵結側之末端之碳原子上會至少鍵結1個氫原子。
(化合物(3)之製造方法) 化合物(3)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述方法(50)及(51)。
<方法(50)> 從方法(10)中所得化合物(11)、化合物(3A)及未反應之化合物(10)之混合物單離出化合物(3A)。 A31 -O-CHFCF2 OCH2 -(CF2 O)(RF3 O)x -CF2 -CH2 OCF2 CHF-O-A32 ・・・(3A)
<方法(51)> 以氟氣使化合物(3A)氟化而獲得化合物(3B)。 A31 -O-(CF2 CF2 O)(CF2 CF2 O)(RF3 O)x (CF2 CF2 O)(CF2 CF2 O)-A32 ・・・(3B)
Q31 為單鍵且p3為0之化合物(3)亦可使用市售物。市售物可列舉FOMBLIN(註冊商標)M、FOMBLIN(註冊商標)Y、FOMBLIN(註冊商標)Z(以上皆Solvay Solexis公司製)、Krytox(註冊商標)(杜邦公司製)、Demnum(註冊商標)(大金工業公司製)等。
化合物(4)為化合物(1)之-C[-R12 -SiR13 n1 X1 3-n1 ]3 被-C[-R12 -SiR13 n1 X1 3-n1 ]3-t [-R15 ]t 取代之化合物,-C[-R12 -SiR13 n1 X1 3-n1 ]3-t [-R15 ]t 以外之部分與化合物(1)為相同化合物。R15 係藉由矽氫化反應會成為[-R12 -SiR13 n1 X1 3-n1 ]之基團或其異構物基團,t為1~3之整數。 如前述,藉由使HSiR13 n1 X1 3-n1 加成於末端具有不飽和基之烯基部分的矽氫化反應而生成[-R12 -SiR13 n1 X1 3-n1 ]。例如,使HSiR13 n1 X1 3-n1 加成於-C(CH2 CH=CH2 )3 而成為-C[-CH2 CH2 CH2 -SiR13 n1 X1 3-n1 ]3 。此時之(CH2 CH=CH2 )為R15 。在矽氫化反應中,有時會發生以下副反應:生成R15 之末端不飽和基異構化到非末端位置、即所謂內烯烴(inner olefine)之烯基。例如,-CH2 CH=CH2 異構化成-CH=CHCH3 。於非末端位置具有不飽和基之烯基部分不會與HSiR13 n1 X1 3-n1 反應而殘留。 在製造化合物(1)之矽氫化反應中,R15 未反應而殘留或R15 異構化時,會副生成末端為-C[-R12 -SiR13 n1 X1 3-n1 ]3-t [-R15 ]t 之化合物,該化合物即化合物(4)。
(本組成物之組成) 本組成物中,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合計比率佔80~100質量%為宜,85~100質量%尤佳。即,不純物比率佔20質量%以下為宜,15質量%以下尤佳。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比率只要在前述範圍內,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外觀即佳。
相對於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合計,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比率宜超過0質量%且低於40質量%,超過0質量%且在30質量%以下較佳,超過0質量%且在20質量%以下尤佳。即,本化合物之比率宜超過60質量%且低於100質量%,70質量%以上且低於100質量%較佳,80質量%以上且低於100質量%尤佳。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比率只要在前述範圍內,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外觀即佳。
另外,其他含氟醚化合物含有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中之至少1種時,本組成物之組成如下。 本醚組成物中之本化合物、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之合計比率宜超過60質量%且在100質量%以下,70~100質量%較佳,80~100質量%尤佳。即,本化合物、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以外之含氟醚化合物與不純物之合計比率宜低於40質量%,30質量%以下較佳,20質量%以下尤佳。 相對於本化合物、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之合計,化合物(2)之比率宜為0質量%以上且低於40質量%,0~30質量%較佳,0~20質量%尤佳。化合物(3)及化合物(4)之比率亦與化合物(2)之比率相同。 惟,相對於本化合物、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之合計,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之合計比率宜超過0質量%且低於40質量%,超過0質量%且在30質量%以下尤佳。 其他含氟醚化合物含有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中之至少1種時,本組成物之組成只要在前述範圍內,表面層之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指紋污垢除去性、潤滑性、外觀即佳。
本組成物可含有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以外之不純物。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以外之不純物可列舉在本化合物及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製造上無法避免之化合物等。本組成物不含後述液狀的液狀介質。
[塗佈液] 本發明之塗佈液(以下亦表記為本塗佈液)含有本化合物或本組成物及液狀介質。本塗佈液為液狀即可,可為溶液亦可為分散液。 本塗佈液含有本化合物或本組成物即可,亦可含有本化合物製造步驟中所生成之副生成物等不純物。 本化合物或本組成物之濃度在本塗佈液中宜為0.001~10質量%,0.1~1質量%尤佳。
液狀介質以有機溶劑為宜。有機溶劑可為氟系有機溶劑亦可為非氟系有機溶劑,或可含有兩溶劑。
氟系有機溶劑可列舉氟化烷烴、氟化芳香族化合物、氟烷基醚、氟化烷基胺、氟醇等。 氟化烷烴宜為碳數4~8之化合物。市售物可列舉如C6 F13 H(旭硝子公司製、ASAHIKLIN(註冊商標)AC-2000)、C6 F13 C2 H5 (旭硝子公司製、ASAHIKLIN(註冊商標)AC-6000)、C2 F5 CHFCHFCF3 (Chemours公司製、Vertrel(註冊商標)XF)等。 氟化芳香族化合物可列舉如六氟苯、三氟甲基苯、全氟甲苯、雙(三氟甲基)苯等。 氟烷基醚宜為碳數4~12之化合物。市售物可列舉如CF3 CH2 OCF2 CF2 H(旭硝子公司製、ASAHIKLIN(註冊商標)AE-3000)、C4 F9 OCH3 (3M公司製、Novec(註冊商標)7100)、C4 F9 OC2 H5 (3M公司製、Novec(註冊商標)7200)、C2 F5 CF(OCH3 )C3 F7 (3M公司製、Novec(註冊商標)7300)等。 氟化烷基胺可列舉如全氟三丙胺、全氟三丁胺等。 氟醇可列舉如2,2,3,3-四氟丙醇、2,2,2-三氟乙醇、六氟異丙醇等。 非氟系有機溶劑以僅由氫原子及碳原子構成之化合物、僅由氫原子、碳原子及氧原子構成之化合物為宜,可列舉烴系有機溶劑、醇系有機溶劑、酮系有機溶劑、醚系有機溶劑、酯系有機溶劑。 本塗佈液宜含有90~99.999質量%之液狀介質,且含99~99.9質量%尤佳。
本塗佈液除了本化合物及液狀介質以外,可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含有其他成分。 其他成分可列舉如可促進水解性矽基之水解與縮合反應之酸觸媒或鹼性觸媒等公知添加劑。 本塗佈液之其他成分比率佔10質量%以下為宜,1質量%以下尤佳。
本塗佈液之固體成分濃度宜為0.001~10質量%,0.01~1質量%尤佳。塗佈液之固體成分濃度係從塗佈液於加熱前之質量與在120℃之對流式乾燥機下加熱4小時後之質量算出之值。又,本組成物之濃度可從固體成分濃度與本組成物及溶劑等之饋入量算出。
[物品] 本發明之物品於基材表面具有本化合物或本組成物所形成之表面層。
(表面層) 在本化合物或本組成物中,藉由本化合物中之水解性矽基(SiR13 n1 X1 3-n1 )進行水解反應而形成矽烷醇基(Si-OH),該矽烷醇基在分子間反應而形成Si-O-Si鍵,或該矽烷醇基與基材表面之羥基(基材-OH)進行脫水縮合反應而形成化學鍵(基材-O-Si)。即,本發明之表面層係以本化合物之水解性矽基之一部分或全部已進行水解反應之狀態含有本化合物。
表面層之厚度宜為1~100nm,1~50nm尤佳。表面層之厚度只要在前述範圍之下限值以上,便容易充分獲得表面處理之效果。表面層之厚度只要在前述範圍之上限值以下,利用效率即高。表面層之厚度可使用薄膜解析用X射線繞射計(RIGAKU公司製、ATX-G),利用X射線反射率法取得反射X射線之干涉圖案後,從該干涉圖案之振動周期算出。
(基材) 本發明之基材只要是有講求賦予撥水撥油性之基材即無特別限定。基材材料可列舉金屬、樹脂、玻璃、藍寶石、陶瓷、石材及該等之複合材料等。玻璃可經化學強化。基材可經以SiO2 等進行表面處理。 基材以觸控面板用基材、顯示器用基材為宜,且以觸控面板用基材尤其適宜。觸控面板用基材具有透光性。「具有透光性」意指JIS R 3106:1998(ISO 9050:1990)中所規定之垂直入射型可見光透射率為25%以上。觸控面板用基材之材料宜為玻璃或透明樹脂。
(物品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物品例如可以下述方法製造。 ・使用本化合物或本組成物並利用乾式塗佈法將基材表面予以處理而獲得本發明物品之方法。 ・利用濕式塗佈法將本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表面並使其乾燥而獲得本發明物品之方法。
<乾式塗佈法> 本化合物及本組成物可直接用於乾式塗佈法。本化合物及本組成物很適合以乾式塗佈法形成密著性優異之表面層。乾式塗佈法可列舉真空蒸鍍、CVD、濺鍍等手法。從抑制本化合物分解及裝置簡便性的觀點來看,適合利用真空蒸鍍法。
<濕式塗佈法> 濕式塗佈法可列舉旋塗法、擦塗法、噴塗法、刮塗法、浸塗法、模塗法、噴墨法、流動施膜法、輥塗法、澆鑄法、朗謬-布洛傑法、凹版塗佈法等。
<後處理> 為了提升表面層之耐摩擦性,可因應需求進行用以促進本化合物與基材之反應的操作。該操作可列舉加熱、加濕、光照射等。譬如,在具有水分之大氣中將形成有表面層之基材加熱,可促進水解性矽基水解成矽烷醇基之水解反應、基材表面之羥基等與矽烷醇基之反應、矽烷醇基之縮合反應所致之矽氧烷鍵之生成等反應。 表面處理後,既為表面層中之化合物且不與其他化合物或基材化學鍵結之化合物可視需求除去。具體方法可列舉如對表面層沖洗溶劑之方法、以浸潤過溶劑之布擦拭之方法等。 實施例
以下以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該等實施例限定。 以下,符號「%」在未特別提及之前提下,表示「質量%」。又,2種以上化合物(1)所構成之混合物表記為「化合物」,化合物(1)與其他含氟醚化合物所構成者表記為「組成物」。 例1~6、11~16、17~22、27~36、38~41、43~45及48~53為實施例,例7~10、23~26、37、42、46及47為比較例。
[例1:化合物(1A-1)、化合物(3A-1)之製造] (例1-1) 於300mL之3口燒瓶放入24%KOH水溶液24.4g、三級丁醇33g、化合物(10-1)(Solvay Solexis公司製、FLUOROLINK(註冊商標)D4000)220g並添加CF3 CF2 CF2 -O-CF=CF2 (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19.4g。在氮氣體環境下,於60℃下攪拌8小時。以稀釋鹽酸水溶液洗淨1次後回收有機相,再以蒸發器進行濃縮而獲得粗生成物(a)233g。將粗生成物(a)展開於矽膠管柱層析儀中予以分取。展開溶劑依序使用了C6 F13 CH2 CH3 (旭硝子公司製、AC-6000)、AC-6000/CF3 CH2 OCF2 CF2 H(旭硝子公司製、AE-3000)=1/2(質量比)、AE-3000/乙酸乙酯=9/1(質量比)。針對各分液,從1 H-NMR及19 F-NMR之積分值求出末端基之結構及構成單元之單元數(x1、x2)的平均值。藉此得知粗生成物(a)中分別含有42莫耳%之化合物(11-1)、49莫耳%之化合物(3A-1)及9莫耳%之化合物(10-1)。獲得化合物(11-1)98.6g(產率:44.8%)及化合物(3A-1)51.9g(產率:23.6%)。 H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H・・・(10-1)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H・・・(11-1)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3 ・・・(3A-1)
化合物(11-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9(2H)、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1F)、-80.8(1F)、-81.4(1F)、-82.2(3F)、-83.5(1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1-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150。
化合物(3A-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2(4H)、5.8~6.0(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80.7(2F)、-82.2(6F)、-85.3~-88.2(4F)、-89.4~-91.1(84F)、-130.5(4F)、-145.1(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3A-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420。
(例1-2) 於100mL茄形燒瓶放入化合物(11-1)30.0g、氟化鈉粉末0.9g、二氯五氟丙烷(旭硝子公司製、AK-225)30g並添加CF3 CF2 CF2 OCF(CF3 )C(O)F 3.5g。在氮氣體環境下,於50℃下攪拌24小時。以加壓過濾器除去氟化鈉粉末後,將過剩的CF3 CF2 CF2 OCF(CF3 )C(O)F及AK-225減壓餾去。將所得粗生成物以C6 F13 H(旭硝子公司製、AC-2000)稀釋並使其通過矽膠管柱,以蒸發器濃縮所回收之溶液而獲得化合物(12-1)31.8g(產率:98.8%)。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O)CF(CF3 )OCF2 CF2 CF3 ・・・(12-1)
化合物(12-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2(2H)、4.7(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88.2(17F)、-89.4~-91.1(82F)、-130.3(2F)、-130.5(2F)、-132.5(1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2-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460。
(例1-3) 於1L鎳製高壓釜之氣體出口直列設置有保持20℃之冷卻器、NaF粒充填層及保持0℃之冷卻器。並設置有液體回流管線,該液體回流管線可從保持0℃之冷卻器將凝集之液體送回高壓釜。 於高壓釜中投入ClCF2 CFClCF2 OCF2 CF2 Cl(以下亦表記為CFE-419)750g,並保持25℃同時進行攪拌。於高壓釜中在25℃下噴入1小時的氮氣後,在25℃、流速2.0L/小時下噴入1小時的20%氟氣。接著,在相同流速下噴入20%氟氣同時耗費4.3小時將已於CFE-419 124g中溶解有化合物(12-1)31.0g之溶液注入高壓釜。在相同流速下噴入20%氟氣,同時將高壓釜內壓加壓至0.15MPa(表壓)。將CFE-419中含有0.05g/mL之苯的苯溶液4mL注入高壓釜內並從25℃加熱至40℃後,關閉高壓釜之苯溶液注入口。攪拌15分鐘後再次注入苯溶液4mL並保持40℃,然後關閉注入口。同樣的操作再重複3次。苯之注入總量為0.17g。在相同流速下噴入20%氟氣並持續攪拌1小時。令高壓釜內之壓力為大氣壓並噴入1小時的氮氣。以蒸發器將高壓釜之內容物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3-1)31.1g(產率98.5%)。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F2 O)-C(O)CF(CF3 )OCF2 CF2 CF3 ・・・(13-1)
化合物(13-1)之NMR譜: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8.8~-88.1(11F)、-89.4~-91.1(92F)、-91.5(2F)、-130.3(2F)、-130.5(2F)、-132.5(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3-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550。
(例1-4) 於四氟乙烯-全氟(烷氧乙烯基醚)共聚物(以下亦表記為PFA)製圓底燒瓶放入化合物(13-1)30.0g及AK-225 60g。以冰浴冷卻同時攪拌,並在氮氣體環境下從滴下漏斗徐緩地滴下甲醇2.0g。以氮起泡攪拌12小時。以蒸發器將反應混合物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4-1)27.6g(產率98.8%)。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OCH3 ・・・(14-1)
化合物(14-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9(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82.2(3F)、-89.4~-91.1(92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4-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30。
(例1-5) 於100mL之3口茄形燒瓶內,使氯化鋰0.18g溶解於乙醇18.3g。於其中加入化合物(14-1)25.0g,以冰浴冷卻同時徐緩地滴下已於乙醇22.5g中溶解有硼氫化鈉0.75g之溶液。解除冰浴,徐緩地升溫至室溫同時持續攪拌。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後,滴下鹽酸水溶液直到液性成為酸性為止。添加AC-2000 20mL,以水洗淨1次並以飽和食鹽水洗淨1次後回收有機相。將所回收之有機相以蒸發器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5-1)24.6g(產率99.0%)。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H・・・(15-1)。
化合物(15-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9(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81.4(1F)、-82.2(3F)、-83.4(1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5-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00。
(例1-6) 於100mL之2口茄形燒瓶放入化合物(15-1)20.0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20.0g、CF3 SO2 Cl(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1.01g及三乙胺1.00g,於氮氣體環境下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反應結束後添加15g之AK-225,並以水及飽和食鹽水各洗淨1次後回收有機相。將所回收之有機相以蒸發器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6-1)20.3g(產率99%)。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SO2 CF3 ・・・(16-1)
化合物(16-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6(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4.1(3F)、-76.1(1F)、-79.5(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6-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40。
(例1-7) 於50mL茄形燒瓶內,使氫化鈉(55%/石蠟)0.13g懸浮於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5.0g中,並於室溫滴下化合物(16-1)10.0g。於其中加入HOCH2 C(CH2 OCH2 CH=CH2 )3 (日本大曹公司製、NEOALLYL(註冊商標)P-30M之精製物)0.91g,升溫至70℃並攪拌12小時。反應結束後添加15g之AK-225,進行水洗並回收有機相後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以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AE-3000/乙酸乙酯=99/1(質量比))將之精製而獲得化合物(17-1)2.6g(產率26%)。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7-1)
化合物(17-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6(6H)、3.7~3.9(10H)、5.1(6H)、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7.2(1F)、-79.4(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450。
(例1-8) 於10mL之PFA製容器放入化合物(17-1)2.0g、鉑/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矽氧烷錯合物之二甲苯溶液(含鉑量:2%)0.002g、HSi(OCH3 )3 0.24g、二甲亞碸0.003g及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0.15g,並在40℃下攪拌4小時。反應結束後減壓餾去溶劑等,以孔徑0.2μm之膜濾器過濾而獲得組成物(1)1.9g(產率92%),該組成物(1)係由化合物(17-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A-1)及化合物(17-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5%。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3 ・・・(1A-1)
化合物(1A-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4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7.2(1F)、-79.4(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A-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810。
[例2:化合物(1B-1)之製造] (例2-1) 將化合物(15-1)變更成例1-1所得化合物(11-1)30.0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30.0g,CF3 SO2 Cl(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1.44g,三乙胺之量變更成1.45g,除此以外以與例1-6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6B-1)30.6g(產率99%)。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SO2 CF3 ・・・(16B-1)
化合物(16B-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2(2H)、4.6(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4.1(3F)、-77.6(1F)、-77.6(2F)、-79.0(1F)、-79.5(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6B-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80。
(例2-2) 將化合物(16-1)變更成化合物(16B-1),HOCH2 C(CH2 OCH2 CH=CH2 )3 之量變更成0.92g,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B-1)2.4g(產率24%)。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7B-1)
化合物(17B-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6(6H)、3.7~3.9(10H)、4.2(2H)、5.1(6H)、5.7~6.0(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2(1F)、-77.7(1F)、-79.3(1F)、-79.7(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B-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90。
(例2-3)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2-2所得化合物(17B-1)1.8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22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組成物(2)1.7g(產率87%),該組成物(2)係由化合物(17B-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B-1)及化合物(17B-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B-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7%。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3 ・・・(1B-1)
化合物(1B-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44H)、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2(1F)、-77.7(1F)、-79.3(1F)、-79.7(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B-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760。
[例3:化合物(1C-1)之製造] (例3-1) 按照國際公開第2013/121984號之實施例7中記載之方法獲得化合物(15C-1)。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H・・・(15C-1)。
化合物(15C-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0(1H)、4.0(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6.2(3F)、-84.1(54F)、-89.3(54F)、-91.4(2F)、-123.7(2F)、-126.6(52F)、-128.7(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5C-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700。
(例3-2) 將化合物(15-1)變更成例3-1所得化合物(15C-1),CF3 SO2 Cl(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0.86g,三乙胺之量變更成1.02g,除此以外以與例1-6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6C-1)30.6g(產率99%)。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SO2 CF3 ・・・(16C-1)
化合物(16C-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7(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74.0(3F)、-84.0(54F)、-89.2(54F)、-91.4(2F)-122.7(2F)、-123.6(2F)、-126.6(5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6C-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830。
(例3-3) 將氫化鈉(55%/石蠟)之量變更成0.14g,化合物(16-1)變更成例3-2中所得化合物(16C-1),HOCH2 C(CH2 OCH2 CH=CH2 )3 之量變更成0.95g且反應結束後不以AK-225稀釋,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C-1)3.9g(產率38%)。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7C-1)
化合物(17C-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6(6H)、3.7~3.9(8H)、4.0(2H)、5.1(6H)、5.7~6.0(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84.0(54F)、-89.2(54F)、-91.4(2F)、-120.5(2F)、-126.6(52F)、-128.6(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7C-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940。
(例3-4)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3-3所得化合物(17C-1)3.0g,鉑錯合物溶液之量變更成0.004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40g,二甲亞碸之量變更成0.006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0.30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組成物(3)3.0g(產率93%),該組成物(3)係由化合物(17C-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C-1)及化合物(17C-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C-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5%。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3 ・・・(1C-1)
化合物(1C-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4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84.0(54F)、-89.2(54F)、-91.4(2F)、-120.5(2F)、-126.6(52F)、-128.6(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C-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300。
[例4:化合物(1D-1)之製造] (例4-1) 於200mL之茄形燒瓶內放入HOCH2 C(CH2 CH=CH2 )3 10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20.0g及(CF3 SO2 )2 O 25.5g,在氮氣體環境下,在0℃滴下2,6-二甲吡啶19.3g。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進行水洗並回收有機相後,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以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己烷/乙酸乙酯=85/15(質量比))將之精製而獲得化合物(20)15.1g(產率85%)。 CF3 SO2 OCH2 C(CH2 CH=CH2 )3 ・・・(20)
化合物(20)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1(6H)、4.3(2H)、5.0~5.2(6H)、5.6~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74.0(3F)。
(例4-2) 將化合物(16-1)變更成例4-1所得化合物(20)0.70g,HOCH2 C(CH2 OCH2 CH=CH2 )3 變更成例1-5所得化合物(15-1)10.0g,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D-1)5.1g(產率51%)。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7D-1)
化合物(17D-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1(6H)、3.7(4H)、5.0~5.2(6H)、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7.2(1F)、-79.4(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D-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50。
(例4-3)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4-2所得化合物(17D-1),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25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D-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之化合物(1D-1)1.9g(產率90%)。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D-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100%,沒有副生成出化合物(17D-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D-1)
化合物(1D-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37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7.2(1F)、-79.4(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D-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710。
[例5:化合物(1E-1)之製造] (例5-1) 將化合物(16-1)變更成例4-1所得化合物(20)0.72g,HOCH2 C(CH2 OCH2 CH=CH2 )3 變更成例1-1所得化合物(11-1)10.0g且反應結束後不以AK-225稀釋,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E-1)5.0g(產率5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7E-1)
化合物(17E-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1(6H)、3.7~3.9(4H)、4.2(2H)、5.0~5.2(6H)、5.7~6.0(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2(1F)、-77.7(1F)、-79.3(1F)、-79.7(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E-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00。
(例5-2)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5-1所得化合物(17E-1)1.8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23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E-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之化合物(1E-1)1.7g(產率87%)。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E-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100%,沒有副生成出化合物(17E-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E-1)
化合物(1E-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37H)、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2(1F)、-77.7(1F)、-79.3(1F)、-79.7(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E-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660。
[例6:化合物(1F-1)之製造] (例6-1) 將化合物(16-1)變更成例4-1所得化合物(20)0.64g,HOCH2 C(CH2 OCH2 CH=CH2 )3 變更成例3-1所得化合物(15C-1)10.0g且反應結束後不以AK-225稀釋,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F-1)4.9g(產率48%)。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CH2 -C(CH2 CH=CH2 )3 ・・・(17F-1)
化合物(17F-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1(6H)、3.7~3.9(4H)、5.0~5.2(6H)、5.7~6.0(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84.0(54F)、-89.2(54F)、-91.4(2F)、-120.5(2F)、-126.6(52F)、-128.6(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7F-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850。
(例6-2)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6-1所得化合物(17F-1),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23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F-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F-1)1.9g(產率90%)。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F-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100%,沒有副生成出化合物(17F-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F-1)
化合物(1F-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37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84.0(54F)、-89.2(54F)、-91.4(2F)、-120.5(2F)、-126.6(52F)、-128.6(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F-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210。
[例7:化合物(2A-1)之製造] (例7-1) 將化合物(15-1)變更成化合物(10-1)30.0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30.0g,CF3 SO2 Cl(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2.9g,三乙胺之量變更成3.0g,除此以外以與例1-6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8-1)31.0g(產率97%)。 CF3 SO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SO2 CF3 ・・・(18-1)
化合物(18-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6(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4.1(6F)、-77.0(2F)、-79.0(2F)、-87.5~-91.0(80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8-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150。
(例7-2) 將氫化鈉(55%/石蠟)之量變更成0.25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10.0g,化合物(16-1)變更成例7-1中所得化合物(18-1),HOCH2 C(CH2 OCH2 CH=CH2 )3 之量變更成1.6g且反應結束後不以AK-225稀釋,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9-1)1.5g(產率14%)。 (CH2 =CHCH2 OCH2 )3 C-CH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19-1)
化合物(19-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6(12H)、3.7~3.9(20H)、5.1(12H)、5.8(6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4.1(6F)、-77.3(2F)、-79.2(2F)、-87.5~-91.0(80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9-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60。
(例7-3)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7-2所得化合物(19-1)之1.0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40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組成物(7)1.1g(產率96%),該組成物(7)係由化合物(19-1)之6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2A-1)及化合物(19-1)之6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9-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4%。 [(CH3 O)3 Si-CH2 CH2 CH2 OCH2 ]3 C-CH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3 ・・・(2A-1)
化合物(2A-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12H)、1.7(12H)、3.4-3.8(86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7(2F)、-79.7(2F)、-87.5~-91.0(80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2A-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010。
[例8:化合物(4-1)之製造] (例8-1) 將化合物(15-1)變更成化合物(21-1)(SynQuest Laboratories製),CF3 SO2 Cl(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4.0g,三乙胺之量變更成4.5g,除此以外以與例1-6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22-1)21.5g(產率98%)。 CF3 CF2 CF2 -O-(CF(CF3 )CF2 O)x4 -CF(CF3 )-CH2 OH・・・(21-1) CF3 CF2 CF2 -O-(CF(CF3 )CF2 O)x4 -CF(CF3 )-CH2 OSO2 CF3 ・・・(22-1)
化合物(22-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9(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74.2(3F)、-78.4~-82.2(38F)、-129.4(2F)、-135.0(1F)、-144.2(6F)。 單元數x4之平均值:6,化合物(22-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1,440。
(例8-2) 將氫化鈉(55%/石蠟)之量變更成0.05g,化合物(16-1)變更成例8-1中所得化合物(22-1),HOCH2 C(CH2 OCH2 CH=CH2 )3 之量變更成0.31g且反應結束後不以AK-225稀釋,除此以外以與例1-7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23-1)2.1g(產率20%)。 CF3 CF2 CF2 -O-(CF(CF3 )CF2 O)x4 -CF(CF3 )-CH2 OCH2 -C(CH2 OCH2 CH=CH2 )3 ・・・(23-1)
化合物(23-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6(6H)、3.7~3.9(8H)、4.0(2H)、5.1(6H)、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78.4~-82.2(38F)、-129.4(2F)、-132.0(1F)、-144.2(6F)。 單元數x4之平均值:6,化合物(23-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1,550。
(例8-3)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8-2所得化合物(23-1),鉑錯合物溶液之量變更成0.006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66g,二甲亞碸之量變更成0.01g,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組成物(8)2.1g(產率85%),該組成物(8)係由化合物(23-1)之3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4-1)及化合物(23-1)之3個烯丙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23-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5%。 CF3 CF2 CF2 -O-(CF(CF3 )CF2 O)x4 -CF(CF3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3 ・・・(4-1)
化合物(4-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4-3.8(41H)、4.0(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78.4~-82.2(38F)、-129.4(2F)、-132.0(1F)、-144.2(6F)。 單元數x4之平均值:6,化合物(4-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1,920。
[例9:化合物(5-1)之製造] (例9-1) 於100mL之2口茄形燒瓶加入例1-5所得化合物(15-1)20.0g、硫酸氫四丁銨0.21g、BrCH2 CH=CH2 1.76g及30%氫氧化鈉水溶液2.6g,在60℃下攪拌8小時。反應結束後添加20g之AC-2000,並以稀釋鹽酸水溶液洗淨1次後回收有機相。使所回收之有機相通過矽膠管柱,以蒸發器濃縮所回收之溶液而獲得化合物(24-1)19.8g(產率98.2%)。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H=CH2 ・・・(24-1)。
化合物(24-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7(2H)、4.1(2H)、5.2~5.3(2H)、5.9(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3~-55.7(42F)、-78.1(1F)、-80.1(1F)、-82.1(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24-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50。
(例9-2) 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9-1所得化合物(24-1)之5.0g,鉑錯合物溶液之量變更成0.005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25g,二甲亞碸之量變更成0.005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0.20g並將反應時間變更為4小時,除此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組成物(9)4.9g(產率95%),該組成物(9)係由化合物(24-1)之1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5-1)及化合物(24-1)之1個烯丙基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24-1)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7%。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5-1)
化合物(5-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6(11H)、3.8(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2.4~-55.8(42F)、-78.2(1F)、-80.2(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5-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70。
[例10:化合物(5-2)之製造] (例10-1) 將化合物(15-1)變更成例1-1所得化合物(11-1)52.0g,硫酸氫四丁銨之量變更成0.52g,BrCH2 CH=CH2 之量變更成4.4g,30%氫氧化鈉水溶液之量變更成6.5g,AC-2000之量變更成50g,除此以外以與例9-1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24-2)52.4g(產率99.9%)。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H=CH2 ・・・(24-2)
化合物(24-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7(2H)、4.1(2H)、4.2(2H)、5.2~5.3(2H)、5.8~6.0(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3~-55.7(42F)、-78.1(1F)、-78.7(1F)、-80.2(1F)、-80.7(1F)、-82.2(3F)、-85.4~-88.2(2F)、-89.4~-91.1(86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24-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190。
(例10-2) 除了將化合物(24-1)變更成例10-1所得化合物(24-2)以外,以與例9-2同樣的方式獲得組成物(10)4.8g(產率93%),該組成物(10)係由化合物(24-2)之1個烯丙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5-2)及化合物(24-2)之1個烯丙基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構成。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24-2)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85%。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H2 CH2 -Si(OCH3 )3 ・・・(5-2)
化合物(5-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7(6H)、3.6(11H)、3.8(2H)、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2.3~-55.7(42F)、-78.2(1F)、-78.7(1F)、-80.3(1F)、-80.7(1F)、-82.2(3F)、-85.4~-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5-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10。
[例11:化合物(1I-1)之製造] (例11-1) 按照國際公開第2013/121984號之實施例6中記載之方法獲得化合物(14I-1)。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O)OCH3 ・・・(14I-1)
化合物(14I-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9(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5.2(3F)、-82.1(54F)、-88.1(54F)、-90.2(2F)、-118.2(2F)、-125.4(52F)、-126.2(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4I-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700。
(例11-2) 於50mL之茄形燒瓶放入例11-1所得化合物(14I-1)9.0g及H2 N-CH2 -C(CH2 CH=CH2 )3 0.45g並攪拌12小時。從NMR確認化合物(14I-1)全部轉換成化合物(17I-1)。又,有生成出副生成物之甲醇。將所得溶液以9.0g之AE-3000予以稀釋,並以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AE-3000)將之精製而獲得化合物(17I-1)7.6g(產率84%)。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O)NH-CH2 -C(CH2 CH=CH2 )3 ・・・(17I-1)
化合物(17I-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1(6H)、3.4(2H)、5.2(6H)、6.2~5.9(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5.2(3F)、-82.1(54F)、-88.1(54F)、-90.2(2F)、-119.6(2F)、-125.4(52F)、-126.2(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7I-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800。
(例11-3) 於10mL之PFA製試樣管放入例11-2所得化合物(17I-1)6.0g、鉑/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矽氧烷錯合物之二甲苯溶液(含鉑量:2%)0.07g、HSi(OCH3 )3 0.78g、二甲亞碸0.02g及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0.49g,並在40℃下攪拌10小時。反應結束後減壓餾去溶劑等,以1.0μm孔徑之膜濾器過濾而獲得化合物(1I-1)6.7g(產率100%)。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O)NH-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I-1)
化合物(1I-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5(6H)、1.3~1.6(12H)、3.4(2H)、3.7(27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5.2(3F)、-82.1(54F)、-88.1(54F)、-90.2(2F)、-119.6(2F)、-125.4(52F)、-126.2(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I-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400。
[例12:化合物(1I-2)之製造]  (例12-1) 使用H2 N-C(CH2 CH=CH2 )3 0.41g來替代H2 N-CH2 -C(CH2 CH=CH2 )3 0.45g,除此以外以與例11-2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I-2)7.5g(產率84%)。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O)NH-C(CH2 CH=CH2 )3 ・・・(17I-2)
化合物(17I-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3(6H)、5.2(6H)、5.9~6.2(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5.2(3F)、-82.1(54F)、-88.1(54F)、-90.2(2F)、-119.4(2F)、-125.4(52F)、-126.2(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7I-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800。
(例12-2) 除了使用例12-1所得化合物(17I-2)替代化合物(17I-1)以外,以與例11-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I-2)6.7g(產率100%)。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O)NH-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I-2)
化合物(1I-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5(6H)、1.3~1.6(12H)、3.7(27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5.2(3F)、-82.1(54F)、-88.1(54F)、-90.2(2F)、-119.4(2F)、-125.4(52F)、-126.2(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I-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400。
[例13:化合物(1H-1)之製造] (例13-1) 按照J. Org. Chem., 第64卷, 1999年, p.2564-2566中記載之方法使例1-1所得化合物(11-1)氧化而獲得化合物(13H-1)。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OH・・・(13H-1)
化合物(13H-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80.5(1F)、-80.8(1F)、-82.2(3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3H-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150。
(例13-2) 於50mL茄形燒瓶放入例13-1所得化合物(13H-1)6.2g及甲醇20mL並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從NMR確認化合物(13H-1)全部轉換成化合物(14H-1)。藉由減壓餾去溶劑而獲得化合物(14H-1)6.2g(產率10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OCH3 ・・・(14H-1)
化合物(14H-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9(3H)、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7.8(1F)、-78.8(1F)、-79.5(1F)、-80.8(1F)、-82.2(3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4H-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150。
(例13-3) 將化合物(14I-1)變更成例13-2所得化合物(14H-1)5.7g,H2 N-CH2 -C(CH2 CH=CH2 )3 之量變更成0.26g,除此以外以與例11-2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H-1)4.8g(產率76%)。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NH-CH2 -C(CH2 CH=CH2 )3 ・・・(17H-1)
化合物(17H-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2(6H)、3.3(2H)、3.5(1H)、4.2(2H)、5.2(6H)、5.8~6.0(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79.6(1F)、-80.8(1F)、-82.2(3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H-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50。
(例13-4) 將化合物(17I-1)變更成例13-3所得化合物(17H-1)3.5g,鉑錯合物溶液之量變更成0.03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5g,二甲亞碸之量變更成0.01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0.35g,除此以外以與例11-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H-1)3.8g(產率10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NH-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H-1)
化合物(1H-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5(6H)、1.3~1.6(12H)、3.4(2H)、3.7(27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79.6(1F)、-80.8(1F)、-82.2(3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H-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600。
[例14:化合物(1H-2)之製造] (例14-1) 使用H2 N-C(CH2 CH=CH2 )3 0.24g來替代H2 N-CH2 -C(CH2 CH=CH2 )3 0.26g,除此以外以與例13-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H-2)4.7g(產率8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NH-C(CH2 CH=CH2 )3 ・・・(17H-2)
化合物(17H-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4(6H)、3.5(1H)、5.2(6H)、5.8~6.0(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79.6(1F)、-80.8(1F)、-82.2(3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H-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50。
(例14-2) 除了將化合物(17H-1)變更成例14-1所得化合物(17H-2)以外,以與例13-4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H-2)3.8g(產率10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NH-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H-2)
化合物(1H-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5(6H)、1.3~1.7(12H)、3.4(2H)、3.7(27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79.6(1F)、-80.8(1F)、-82.2(3F)、-85.3~-88.2(2F)、-89.4~-91.1(82F)、-130.5(2F)、-145.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H-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600。
[例15:化合物(1K-1)之製造] (例15-1) 於50mL之茄形燒瓶放入CF2 =CFOCF2 CF2 CF2 -C(O)OCH3 1.0g及H2 N-CH2 -C(CH2 CH=CH2 )3 0.55g並攪拌12小時。從NMR確認CF2 =CFOCF2 CF2 CF2 -C(O)OCH3 全部轉換成化合物(30-1)。又,有生成出副生成物之甲醇。將所得溶液以6.0g之AE-3000予以稀釋,並以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AE-3000)將之精製而獲得化合物(30-1)1.3g(產率84%)。 CF2 =CFOCF2 CF2 CF2 -C(O)NH-CH2 -C(CH2 CH=CH2 )3 ・・・(30-1)
化合物(30-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1(6H)、3.4(2H)、5.2(6H)、5.9~6.2(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84.2(2F)、-113.4~114.2(1F)、-119.5(2F)、-121.1~-121.9(1F)、-125.3(2F)、-134.5~-135.3(1F)。
(例15-2) 於50mL之茄形燒瓶加入例15-1所得化合物(30-1)1.0g、例1-1所得化合物(11-1)10g、48質量%氫氧化鉀水溶液2g、(CH3 )3 COH 0.1g,在60℃下攪拌5小時。以NMR確認化合物(11-1)全部轉換成化合物(17K-1)。於所得溶液添加1N鹽酸20g並確認水層變成酸性後,將有機層分離並餾去溶劑而獲得化合物(17K-1)11g(產率10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CH2 -C(CH2 CH=CH2 )3 ・・・(17K-1)
化合物(17K-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2(6H)、3.3(2H)、3.5(1H)、4.2(4H)、5.2(6H)、5.8~6.0(5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79.6(1F)、-80.8(1F)、-82.2(3F)、-84.2(2F)、-85.3~-88.2(2F)、-89.4~-91.1(82F)、-119.5(2F)、-125.3(2F)、-130.5(4F)、-145.1(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K-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520。
(例15-3) 將化合物(17I-1)變更成例15-2所得化合物(17K-1)5g,鉑錯合物溶液之量變更成0.5m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5g,二甲亞碸之量變更成0.01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0.2g,除此以外以與例11-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K-1)5.4g(產率100%)。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F2 CHFOCF2 CF2 CF2 -C(O)NH-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K-1)
化合物(1K-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5(6H)、1.3~1.6(12H)、3.3(2H)、3.5(27H)、4.2(4H)、5.8~6.0(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78.8(2F)、-79.6(1F)、-80.8(1F)、-82.2(3F)、-84.2(2F)、-85.3~-88.2(2F)、-89.4~-91.1(82F)、-119.5(2F)、-125.3(2F)、-130.5(4F)、-145.1(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K-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950。
[例16:化合物(1G-1)之製造] (例16-1)  按照國際公開第2014/163004號之實施例4中記載之方法獲得化合物(14-1)。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OCH3 ・・・(14-1)
化合物(14-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3.9(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82.2(3F)、-89.4~-91.1(92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4-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230。
(例16-2) 將化合物(14I-1)變更成例16-1所得化合物(14-1)5.0g,H2 N-CH2 -C(CH2 CH=CH2 )3 之量變更成0.2g,除此以外以與例11-2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G-1)4.4g(產率85%)。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NH-CH2 -C(CH2 CH=CH2 )3 ・・・(17G-1)
化合物(17G-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2.2(6H)、3.3(2H)、3.5(1H)、5.2(6H)、5.8~6.0(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82.2(3F)、-89.4~-91.1(92F)、-130.8(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G-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360。
(例16-3) 將化合物(17I-1)變更成例16-2所得化合物(17G-1)4g,鉑錯合物溶液之量變更成0.4mg,HSi(OCH3 )3 之量變更成0.33g,二甲亞碸之量變更成0.01g,1,3-雙(三氟甲基)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之量變更成0.2g,除此以外以與例11-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G-1)4.3g(產率100%)。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O)NH-CH2 -C[CH2 CH2 CH2 -Si(OCH3 )3 ]3 ・・・(1G-1)
化合物(1G-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5(6H)、1.3~1.6(12H)、3.4(2H)、3.7(27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8(42F)、-82.2(3F)、-89.4~-91.1(92F)、-130.8(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G-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720。
[例48:化合物(1D-2)之製造] (例48-1) 於50mL之3口燒瓶內放入新戊四醇(關東化學公司製)3.0g、48%NaOH水溶液7.4g、二甲亞碸10.8g。加熱至60℃並添加5-溴-1-戊烯(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11.5g後,攪拌4小時。以稀釋鹽酸水溶液洗淨1次,再添加環戊基甲基醚(關東化學公司製)16g後,回收有機相。將所回收之溶液以蒸發器濃縮而獲得粗生成物6.1g。將粗生成物展開於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己烷/乙酸乙酯=90/10(質量比))並分取出H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CH2 )3 3.7g(產率49%)。
(例48-2) 於50mL之茄形燒瓶內放入例48-1所得H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CH2 )3 3.0g、AE-3000 9.0g及2,6-二甲吡啶1.4g,在氮氣體環境下,在0℃滴下(CF3 SO2 )2 O 3.8g。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進行水洗並回收有機相後,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以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AE-3000)將之精製而獲得化合物(20-2)4.2g(產率99%)。 CF3 SO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CH2 )3 ・・・(20-2)
化合物(20-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1.6(6H)、2.0(6H)、3.4(12H)、4.5(2H)、5.0(6H)、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75.0(3F)。
(例48-3) 於25mL之茄形燒瓶內放入例1-5所得化合物(15-1)8.9g、例48-2所得化合物(20-2)1.0g、1,3-雙(三氟甲基)苯11g及碳酸銫1.4g,在氮氣體環境下,在80℃攪拌8小時。反應結束後進行水洗並回收有機相後,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以矽膠管柱層析儀(展開溶劑:AE-3000,接著為AE-3000/乙酸乙酯=9/1(質量比))將之精製而獲得化合物(17D-2)8.2g(產率85%)。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CH2 )3 ・・・(17D-2)
化合物(17D-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1.6(6H)、2.1(6H)、3.4(6H)、3.5(6H)、3.7(2H)、3.9(2H)、4.8~5.0(6H)、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4~-55.7(42F)、-77.2(1F)、-79.4(1F)、-82.2(3F)、-89.4~-91.1(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D-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540。
(例48-4) 除了將化合物(17-1)變更成例48-3所得化合物(17D-2)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D-2)之3個乙烯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D-2)2.1g(產率97%)。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D-2)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100%,沒有副生成出化合物(17D-2)之3個乙烯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 CF3 CF2 CF2 -O-(CF2 CF2 O)(CF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2 CH2 Si(OCH3 )3 ]3 ・・・(1D-2)
化合物(1D-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4-1.6(18H)、3.4(6H)、3.5(6H)、3.6(27H)、3.7(2H)、3.9(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FCl3 )δ(ppm):-52.3~-55.6(42F)、-77.2(1F)、-79.4(1F)、-82.2(3F)、-89.4~-91.0(90F)、-130.5(2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D-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900。
[例49:化合物(1E-2)之製造] (例49-1) 除了將化合物(15-1)變更成例1-1所得化合物(11-1)8.8g以外,以與例48-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E-2)7.9g(產率83%)。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CH2 )3 ・・・(17E-2)
化合物(17E-1)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1.6(6H)、2.1(6H)、3.4(6H)、3.5(6H)、3.7(2H)、3.9(2H)、4.2(2H)、4.8~5.0(6H)、5.8~6.0(4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2(1F)、-77.7(1F)、-79.3(1F)、-79.7(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7E-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490。
(例49-2) 除了將化合物(17D-2)變更成例49-1所得化合物(17E-2)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E-2)之3個乙烯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E-2)2.0g(產率92%)。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E-2)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100%,沒有副生成出化合物(17E-2)之3個乙烯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 CF3 CF2 CF2 -O-CHFCF2 OCH2 -(CF2 O){(CF2 O)x1 (CF2 CF2 O)x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2 CH2 -Si(OCH3 )3 ]3 ・・・(1E-2)
化合物(1E-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4-1.6(18H)、3.4(6H)、3.5(6H)、3.6(27H)、3.7(2H)、3.9(2H)、4.2(2H)、5.8~6.0(1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1.2~-54.6(42F)、-77.2(1F)、-77.7(1F)、-79.3(1F)、-79.7(1F)、-81.2(3F)、-84.3~-87.2(2F)、-87.9~-91.0(82F)、-129.4(2F)、-144.1(1F)。 單元數x1之平均值:21,單元數x2之平均值:20,化合物(1E-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4,850。
[例50:化合物(1F-2)之製造] (例50-1) 除了將化合物(15-1)變更成例3-1所得化合物(15C-1)9.9g以外,以與例48-3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F-2)8.8g(產率83%)。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CH2 )3 ・・・(17F-2)
化合物(17F-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1.6(6H)、2.1(6H)、3.4(6H)、3.5(6H)、3.7(2H)、3.9(2H)、4.8~5.0(6H)、5.8(3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84.0(54F)、-89.2(54F)、-91.4(2F)、-120.5(2F)、-126.6(52F)、-128.6(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7F-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040。
(例50-2) 除了將化合物(17D-2)變更成例50-1所得化合物(17F-2)以外,以與例1-8同樣的方式獲得化合物(17F-2)之3個乙烯基被矽氫化的化合物(1F-2)2.1(產率98%)。矽氫化之轉化率為100%,無化合物(17F-2)殘留。矽氫化之選擇率為100%,沒有副生成出化合物(17F-2)之3個乙烯基之一部分或全部異構化成內烯烴(-CH=CHCH3 )的副生成物。 CF3 -O-(CF2 CF2 O-CF2 CF2 CF2 CF2 O)x3 (CF2 CF2 O)-CF2 CF2 CF2 -CH2 OCH2 -C[CH2 OCH2 CH2 CH2 CH2 CH2 -Si(OCH3 )3 ]3 ・・・(1F-2)
化合物(1F-2)之NMR譜:1 H-NMR(300.4MHz、溶劑:CDCl3 、基準:TMS)δ(ppm):0.7(6H)、1.4-1.6(18H)、3.4(6H)、3.5(6H)、3.6(27H)、3.7(2H)、3.9(2H)。19 F-NMR(282.7MHz、溶劑:CDCl3 、基準:C6 F6 )δ(ppm):-56.3(3F)、-84.0(54F)、-89.2(54F)、-91.4(2F)、-120.5(2F)、-126.6(52F)、-128.6(2F)。 單元數x3之平均值:13,化合物(1F-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5,400。
[例17~32及51~53:物品之製造及評估] 使用例1~16及48~50中所得各化合物或組成物進行基材之表面處理而獲得例17~32及51~53之物品。以表面處理方法來說,係就各例分別採用下述乾式塗佈法及濕式塗佈法。基材則使用了化學強化玻璃。針對所得物品以下述方法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於表1~4。
(乾式塗佈法) 乾式塗佈係利用真空蒸鍍裝置(ULVAC公司製、VTR-350M)進行(真空蒸鍍法)。將例1~16及48~50中所得各化合物或組成物0.5g充填於真空蒸鍍裝置內之鉬製舟皿,並將真空蒸鍍裝置內部排氣至1×10-3 Pa以下。在升溫速度10℃/分以下之速度下將配置有組成物之舟皿加熱,並在晶體振盪式膜厚計測量到蒸鍍速度超過1nm/秒之時間點打開擋板,開始對基材表面進行成膜。在膜厚達約50nm之時間點關閉擋板,結束對基材表面之成膜。在200℃下將堆積有組成物之基材進行加熱處理30分鐘後,以AK-225洗淨而獲得在基材表面具有表面處理層之物品。
(濕式塗佈法) 將例1~16及48~50中所得各化合物或組成物與作為液狀介質之C4 F9 OC2 H5 (3M公司製、Novec(註冊商標)7200)混合,調製出固體成分濃度0.05%之塗佈液。將基材浸漬於塗佈液中並放置30分鐘後取出基材(浸塗法)。使塗膜在200℃下乾燥30分鐘後,以AK-225洗淨而獲得在基材表面具有表面處理層之物品。
(評估方法) <接觸角之測定方法> 使用接觸角測定裝置(協和界面科學公司製、DM-500),測定置於表面層表面上之約2μL之蒸餾水或正十六烷的接觸角。在表面層表面上不同的5處進行測定並算出其平均值。接觸角之算出係使用2θ法。
<初始接觸角> 針對表面層,以前述測定方法測定初始水接觸角及初始正十六烷接觸角。評估基準如下。 初始水接觸角: ◎(優):115度以上。 ○(良):110度以上且低於115度。 △(可):100度以上且低於110度。 ×(不良):低於100度。 初始正十六烷接觸角: ◎(優):66度以上。 ○(良):65度以上且低於66度。 △(可):63度以上且低於65度。 ×(不良):低於63度。
<耐摩擦性> 針對表面層,依據JIS L0849:2013(ISO 105-X12:2001)使用往復式導線試驗機(KNT公司製)在壓力98.07kPa、速度320cm/分下使鋼絲絨Bonstar(#0000)往復1萬次後,測定水接觸角。摩擦後之撥水性(水接觸角)之降低愈小,摩擦所造成的性能降低愈小,則耐摩擦性愈佳。評估基準如下。 ◎(優):往復1萬次後之水接觸角變化為5度以下。 ○(良):往復1萬次後之水接觸角變化超過5度且在10度以下。 △(可):往復1萬次後之水接觸角變化超過10度且在20度以下。 ×(不良):往復1萬次後之水接觸角變化超過20度。
<外觀> 以霧度計(東洋精機公司製)測定物品之霧度。霧度愈小,愈可均勻塗佈含氟醚化合物,則外觀愈佳。評估基準如下。 ◎(優):霧度為0.1%以下。 ○(良):霧度超過0.1%且在0.2%以下。 △(可):霧度超過0.2%且在0.3%以下。 ×(不良):霧度超過0.3%。
<指紋污垢除去性> 將人工指紋液(由油酸與鯊烯所構成之液體)附著於矽橡膠栓之平坦面後,以不織布(旭化成公司製、BEMCOT(註冊商標)M-3)擦拭多餘的油分來備妥指紋印模。將該指紋印模放置於表面層上,在負載9.8N下按壓10秒鐘。以霧度計測定附有指紋之處的霧度並設為初始值。針對附有指紋之處使用安裝有拭紙的往復式導線試驗機(KNT公司製),在負載4.9N下進行擦拭。每往復擦拭一次就測定霧度值,並測出霧度從初始值降至10%以下之擦拭次數。擦拭次數愈少,愈可輕易除去指紋污垢,則指紋污垢擦拭性愈佳。評估基準如下。 ◎(優):擦拭次數為3次以下。 ○(良):擦拭次數為4~5次。 △(可):擦拭次數為6~8次。 ×(不良):擦拭次數達9次以上。
<耐光性> 針對表面層,使用桌上型氙弧燈式促進耐光性試驗機(東洋精機公司製、SUNTEST XLS+)在黑板溫度63℃下照射光線(650W/m2 、300~700nm)500小時後,測定水接觸角。促進耐光試驗後之水接觸角的降低愈小,光所造成的性能降低愈小,則耐光性愈佳。評估基準如下。 ◎(優):促進耐光試驗後之水接觸角變化為5度以下。 ○(良):促進耐光試驗後之水接觸角變化超過5度且在10度以下。 △(可):促進耐光試驗後之水接觸角變化超過10度且在20度以下。 ×(不良):促進耐光試驗後之水接觸角變化超過20度。
<潤滑性> 使用負載變動型摩擦磨耗試驗系統(新東科學公司製、HHS2000),在接觸面積3cm×3cm且負載0.98N之條件下測定表面層對人工皮膚(出光精密科技公司製、PBZ13001)之動摩擦係數。動摩擦係數愈小,則潤滑性愈佳。評估基準如下。 ◎(優):動摩擦係數為0.3以下。 ○(良):動摩擦係數超過0.3且在0.4以下。 △(可):動摩擦係數超過0.4且在0.5以下。 ×(不可):動摩擦係數超過0.5。
[表1]
Figure 02_image005
[表2]
Figure 02_image007
[表3]
Figure 02_image009
[表4]
Figure 02_image011
例17~22、27~32及51~53係使用一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本化合物或含有本化合物之組成物,其等之撥水撥油性、耐摩擦性、外觀、指紋污垢除去性、耐光性及潤滑性相當優異。 例23係使用含有兩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2A-1)的組成物,其耐摩擦性、外觀、指紋污垢除去性及耐光性很差。吾等認為,指紋擦拭性很差的理由係因為未反應之末端基使表面物性降低所致。外觀及耐摩擦性很差的理由則認為係因為末端之非氟部分凝集造成均勻性降低所致。耐摩擦性很差的理由則認為係因為兩末端被固定於基材所致。 例24係使用含有聚(氧全氟伸烷基)鏈具有分枝結構之化合物(4-1)的組成物,因為具有分枝結構使分子遷移性降低,因而使潤滑性大幅降低,此亦為耐摩擦性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例25、26係使用含有一末端僅具有1個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5-1)或化合物(5-2)的組成物,其等之耐摩擦性及耐光性很差。
[例33~47:物品之製造及評估] 準備了例1-1中被單離之化合物(3A-1)。 將含有例2-3中所得化合物(1B-1)之組成物予以精製而獲得化合物(1B-1)。 將含有例7-3中所得化合物(2A-1)之組成物予以精製而獲得化合物(2A-1)。
以表5所示比例將化合物(1B-1)、化合物(2A-1)、化合物(3A-1)混合調製出組成物。使用各組成物,利用上述濕式塗佈法製造出物品。針對物品測定接觸角並且評估耐摩擦性及潤滑性。結果顯示於表5。
[表5]
Figure 02_image013
從例33~37得知,於一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本化合物添加兩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2A-1)時,化合物(2A-1)之比率只要低於40質量%,表面層即具有實用上的性能。隨著化合物(2A-1)比率增加,有耐摩擦性及潤滑性降低之傾向。 從例38~42得知,於一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本化合物添加兩末端不具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3A-1)時,化合物(3A-1)之比率只要低於40質量%,表面層即具有實用上的性能。隨著化合物(3A-1)比率增加,有耐摩擦性降低之傾向。 從例43~47得知,於一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本化合物同時添加兩末端具有3個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2A-1)及兩末端不具水解性矽基之化合物(3A-1)時,化合物(2A-1)及化合物(3A-1)之合計比率只要低於40質量%,表面層即具有實用上的性能。隨著化合物(2A-1)及化合物(3A-1)之合計比率增加,有耐摩擦性降低之傾向。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含氟醚化合物適合使用於對觸控面板中構成手指觸摸之面之構件等的基材表面賦予撥水撥油性的表面處理。 另外,在此係援引已於2015年9月1日提申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5-171986號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摘要之全部內容並納入作為本發明說明書之揭示。
(無)

Claims (15)

  1. 一種含氟醚化合物,係如下式(1)所示:A1-O-(Rf1O)m1-Q1-[C(O)N(R1)]p1-R11-C[-R12-SiR13 n1X1 3-n1]3‧‧‧(1)惟,A1為碳數1~20之全氟烷基;Rf1為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1為2~210之整數;(Rf1O)m1可由2種以上Rf1O構成;Q1為單鍵或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R1為氫原子或烷基;p1為0或1;R11為單鍵、伸烷基、於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SiR13 n1X1 3-n1]3鍵結側之末端)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或是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末端(惟,該末端指與C[-R12-SiR13 n1X1 3-n1]3鍵結側之末端)及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R12為伸烷基、或是於碳數2以上之伸烷基之碳-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基團;R13為氫原子或1價烴基;X1為水解性基;n1為0~2之整數;3個[-R12-SiR13 n1X1 3-n1]無須全部為相同基團。
  2. 如請求項1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R12為伸烷基。
  3. 如請求項1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為下式(1-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 A1-O-(Rf5O)m5(RF1O)m10(Rf6O)m6-Q1-[C(O)N(R1)]p1-R11-C[-R12-SiR13 n1X1 3-n1]3‧‧‧(1-1)惟,A1、Q1、R1、p1、R11、R12、R13、X1及n1與前述式(1)相同;RF1為不具分枝結構之全氟伸烷基,m10為2以上之整數,(RF1O)m10可由2種以上RF1O構成;Rf5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5為0~4之整數,且m5為2~4之整數時(Rf5O)m5可由2種以上Rf5O構成;Rf6為含有1個以上氫原子且不具分枝結構之氟伸烷基,m6為0~4之整數,且m6為2~4之整數時(Rf6O)m6可由2種以上Rf6O構成;m10+m5+m6=m1。
  4. 如請求項3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RF1為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Rf5、Rf6則分別獨立為碳數2~6之氟伸烷基。
  5. 如請求項3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Rf5、Rf6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數1或2之氟伸烷基。
  6. 如請求項3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p1為0時m6為1或2且Q1為單鍵,與R11鍵結之(Rf6O)則為以(Rf7CH2O)表示之基團,其中Rf7係比Rf6少1個碳數之基,為全氟伸烷基或具有氫原子之氟伸烷基;前述p1為1時,m6為0且Q1為氟伸烷基。
  7. 如請求項3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m10為5以上。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Q1為氟伸烷基時,該氟伸烷基為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p1為0時前述R11為碳數1~4之伸烷基; 前述p1為1時前述R11為單鍵或碳數1~4之伸烷基。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中前述R12為碳數2~6之伸烷基或於碳原子間具有醚性氧原子之碳數3~8之伸烷基。
  11.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其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20,000。
  12. 一種含氟醚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含有: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及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以外之含氟醚化合物;並且,相對於含氟醚組成物,前述含氟醚組成物中之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與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合計比率為80~100質量%,且相對於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與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合計,前述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之比率超過0質量%且低於40質量%。
  13. 如請求項12之含氟醚組成物,其中前述其他含氟醚化合物係選自於由下述含氟醚化合物(2)、下述含氟醚化合物(3)及下述含氟醚化合物(4)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含氟醚化合物(2):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具有前述-C[-R12-SiR13 n1X1 3-n1]3之基團鍵結在前述(Rf1O)m1兩側者;含氟醚化合物(3):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具有前述A1之基團鍵結在前述(Rf1O)m1兩側者;含氟醚化合物(4):前述式(1)所示含氟醚化合物中,前述-C[-R12-SiR13 n1X1 3-n1]3已被取代成-C[-R12-SiR13 n1X1 3-n1]3-t[-R15]t(惟,R15係加成HSiR13 n1X1 3-n1後會成為-R12-SiR13 n1X1 3-n1之含不飽和鍵基團或是該含不飽和鍵基團之異構物基團,t為1~3之整數)者。
  14. 一種塗佈液,其特徵在於含有: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或如請求項12或13之含氟醚組成物;及液狀介質。
  15. 一種經表面處理之物品,其特徵在於具有一表面層,該表面層係由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含氟醚化合物或如請求項12或13之含氟醚組成物形成。
TW105128028A 2015-09-01 2016-08-31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TWI709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1986 2015-09-01
JP2015171986 2015-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789A TW201718789A (zh) 2017-06-01
TWI709622B true TWI709622B (zh) 2020-11-11

Family

ID=5818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609A TWI765444B (zh) 2015-09-01 2016-08-31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經表面處理之物品
TW105128028A TWI709622B (zh) 2015-09-01 2016-08-31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609A TWI765444B (zh) 2015-09-01 2016-08-31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經表面處理之物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10550288B2 (zh)
EP (3) EP3345912B1 (zh)
JP (4) JP6791146B2 (zh)
KR (2) KR20240031417A (zh)
CN (5) CN111732720B (zh)
TW (2) TWI765444B (zh)
WO (1) WO20170388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8830A1 (ja) * 2015-09-01 2017-03-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および物品
JP6680350B2 (ja) * 2016-02-17 2020-04-1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ルオロポリエーテル基含有ポリマー変性シラン、表面処理剤及び物品
JP6711398B2 (ja) * 2016-04-25 2020-06-17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コーティング液、物品および新規化合物
JP6741074B2 (ja) * 2016-10-31 2020-08-19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および物品
US20200002551A1 (en) * 2017-02-03 2020-01-02 Daikin Industries, Ltd. Perfluoro(poly)ether group-containing compound, and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and article including same
JP6617853B2 (ja) * 2017-03-15 2019-12-11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および物品
JP2017137511A (ja) * 2017-05-02 2017-08-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
EP3643495B1 (en) 2017-06-21 2023-11-01 AGC Inc. Article having water- and oil-repellent layer formed there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WO2019039083A1 (ja) * 2017-08-22 2020-10-15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化合物、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および含フッ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KR102551977B1 (ko) * 2017-08-22 2023-07-05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함불소 에테르 화합물, 함불소 에테르 조성물, 코팅액, 물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051383B (zh) * 2017-09-05 2022-09-20 Agc株式会社 含氟醚化合物、组合物及物品
KR102628576B1 (ko) 2017-12-27 2024-01-23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함불소 에테르 화합물, 함불소 에테르 조성물, 코팅액, 물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670208A (zh) * 2018-02-02 2020-09-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含氟代(聚)醚基的硅烷化合物
EP3747931B1 (en) * 2018-02-02 2024-03-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Electronic device
JPWO2019177120A1 (ja) * 2018-03-16 2021-03-25 Agc株式会社 膜付き基材
CN111989370A (zh) * 2018-04-20 2020-11-24 Agc株式会社 组合物及物品
JP2021181158A (ja) * 2018-08-20 2021-11-25 Agc株式会社 膜付き基材の製造方法
EP3882370B1 (en) 2018-11-13 2024-01-10 Agc Inc. Substrate with water repellent oil repellent layer, vapor deposition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bstrate with water repellent oil repellent layer
CN113165346B (zh) 2018-11-28 2023-03-24 Agc株式会社 含氟醚化合物、组合物及物品
WO2020111009A1 (ja) * 2018-11-28 2020-06-04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化合物、含フッ素化合物含有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10105884A (ko) 2018-12-26 2021-08-27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발수 발유층 형성 기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10124226A (ko) 2019-02-08 2021-10-14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함불소 에테르 화합물, 함불소 에테르 조성물, 코팅액, 물품,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함불소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CN113439111B (zh) * 2019-02-13 2023-03-28 Agc株式会社 组合物和物品
WO2020166487A1 (ja) 2019-02-13 2020-08-20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874334B (zh) 2019-05-31 2023-07-18 Agc株式会社 带防污层的透明基板
JP6791430B1 (ja) * 2019-08-02 2020-11-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
KR20220066125A (ko) 2019-09-20 2022-05-23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함불소 에테르 화합물, 표면 처리제, 함불소 에테르 조성물, 코팅액, 물품, 및 화합물
KR102358521B1 (ko) * 2020-05-08 2022-02-04 (주)에버그린켐텍 퍼플루오로폴리에테르 실레인 화합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2186269A1 (ja) 2021-03-05 2022-09-09 Agc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表面処理剤、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物品、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化合物
CN117222689A (zh) * 2021-04-28 2023-12-12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含有氟聚醚基的聚合物、表面处理剂和物品
KR20240024804A (ko) * 2021-06-21 2024-02-26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함불소 에테르 화합물, 함불소 에테르 혼합물, 코팅제, 물품 및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CN113480728A (zh) * 2021-07-01 2021-10-08 深圳怡钛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氟聚醚基的硅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全氟聚醚基的中间体
WO2023074874A1 (ja) 2021-10-29 2023-05-04 Agc株式会社 化合物、組成物、表面処理剤、コーティング液、物品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3136143A1 (ja) * 2022-01-11 2023-07-20 Agc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物品、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3136144A1 (ja) * 2022-01-11 2023-07-20 Agc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物品、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3149340A1 (ja) * 2022-02-04 2023-08-10 Agc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物品、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3149339A1 (ja) * 2022-02-04 2023-08-10 Agc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物品、物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06331A (zh) * 2015-04-20 2017-02-16 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含氟聚醚之聚合物改質矽烷、表面處理劑及經處理物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0588A (en) * 1974-11-01 1976-04-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ating of silanol-reactive surfaces with di-silyl poly(perfluorooxyalkylenes)
JP2505519B2 (ja) * 1988-02-17 1996-06-12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含フッ素シリル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L111497A (en) * 1993-12-08 2001-01-28 Rohco Inc Mcgean Seelan preparations are useful as adhesives
JP4802367B2 (ja) 1999-03-23 2011-10-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液相フッ素化による含フッ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998723B2 (ja) * 2007-06-18 2012-08-1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JPWO2009008380A1 (ja) * 2007-07-06 2010-09-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物品、および新規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
CN101903467B (zh) * 2007-12-19 2012-04-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醚组合物
CN102149720A (zh) * 2008-07-18 2011-08-10 3M创新有限公司 氟化醚硅烷及其使用方法
JP5572297B2 (ja) * 2008-08-28 2014-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含フッ素化合物、それを用いた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含フッ素アルコール
JP5402413B2 (ja) * 2009-09-01 2014-01-2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保護された水酸基を有する有機ケイ素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059430A1 (en) * 2009-11-11 2011-05-19 Essilor International Surface treatment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surface-treated article
JP5375668B2 (ja) * 2010-02-26 2013-12-2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パーフルオロエーテル基含有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及び表面処理剤組成物並びに物品及び光学部品
JP5235026B2 (ja) * 2010-09-28 2013-07-1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ルオロ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基含有ポリマー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を含む表面処理剤並びに該表面処理剤で表面処理された物品
JP5589960B2 (ja) * 2011-05-31 2014-09-1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状フッ素エラストマー用ベースコンパウンドの製造方法
JP5747699B2 (ja) * 2011-07-12 2015-07-1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ルオロ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基含有ポリマー変性シラン及び該シランを含む表面処理剤並びに該表面処理剤で表面処理された物品
JP5999096B2 (ja) * 2011-10-27 2016-09-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被膜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790423B2 (ja) * 2011-11-09 2015-10-07 ユニ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ポリエーテル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4114564B (zh) 2012-02-17 2017-06-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组合物及涂覆液以及具有表面处理层的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JP6127986B2 (ja) * 2012-02-17 2017-05-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およびコーティング液、ならびに表面処理層を有する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70163A (ja) 2012-09-28 2014-04-21 Fujifilm Corp 表面改質剤、処理基材、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化合物
JP6127438B2 (ja) * 2012-10-15 2017-05-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形成された表面層を有する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52750B2 (ja) * 2013-01-30 2016-07-13 東ソ−・エフテック株式会社 ペンタエリスリトール骨格を有する新規フッ素含有アルコキシシラン化合物、それを用いた表面改質剤およびその中間体
JP6264371B2 (ja) 2013-04-04 2018-01-2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およびコーティング液、ならびに表面層を有する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96142B2 (ja) 2014-02-21 2018-09-26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JP2015168785A (ja) * 2014-03-07 2015-09-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パーフルオロ(ポリ)エーテル基含有シラン化合物を含む組成物
JP6248858B2 (ja) 2014-08-07 2017-12-2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系表面処理剤及び該表面処理剤で表面処理された物品
JP6387189B2 (ja) * 2014-12-17 2018-09-05 クナーフ ギプス カーゲーKnauf Gips Kg 複数の石膏ボードの少なくとも一つの隔離された中間層を有する乾式壁構築のための乾式壁用形材
EP3766889A1 (en) * 2015-07-31 2021-01-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Silane compound containing perfluoro(poly)ether group
WO2017038830A1 (ja) * 2015-09-01 2017-03-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および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06331A (zh) * 2015-04-20 2017-02-16 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含氟聚醚之聚合物改質矽烷、表面處理劑及經處理物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8700B1 (en) 2021-12-29
TWI765444B (zh) 2022-05-21
EP3345912B1 (en) 2020-10-07
EP4008740B1 (en) 2023-05-10
JP2022022230A (ja) 2022-02-03
US20210047540A1 (en) 2021-02-18
US20200115589A1 (en) 2020-04-16
JP6791146B2 (ja) 2020-11-25
JP6977833B2 (ja) 2021-12-08
EP3778700A1 (en) 2021-02-17
US20180148606A1 (en) 2018-05-31
CN111732720B (zh) 2023-05-30
EP4008740A1 (en) 2022-06-08
US20210095160A1 (en) 2021-04-01
CN107922445A (zh) 2018-04-17
CN107922445B (zh) 2020-07-28
CN111690127B (zh) 2023-04-11
JPWO2017038830A1 (ja) 2018-06-14
US11643572B2 (en) 2023-05-09
KR20180044283A (ko) 2018-05-02
JP7298664B2 (ja) 2023-06-27
CN111732721B (zh) 2024-01-02
EP3345912A1 (en) 2018-07-11
CN111662445B (zh) 2023-04-11
KR102643184B1 (ko) 2024-03-04
CN111732720A (zh) 2020-10-02
US10550288B2 (en) 2020-02-04
CN111662445A (zh) 2020-09-15
EP3345912A4 (en) 2019-03-27
JP2023099807A (ja) 2023-07-13
CN111732721A (zh) 2020-10-02
WO2017038830A1 (ja) 2017-03-09
JP2020196898A (ja) 2020-12-10
TW201718789A (zh) 2017-06-01
TW202115207A (zh) 2021-04-16
CN111690127A (zh) 2020-09-22
US10829666B2 (en) 2020-11-10
KR20240031417A (ko)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622B (zh) 含氟醚化合物、含氟醚組成物、塗佈液及物品
JP6791147B2 (ja)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液および物品
JP6378203B2 (ja)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コーティング液、表面処理層を有する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63004A1 (ja)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含フッ素エーテル組成物およびコーティング液、ならびに表面層を有する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816063A (zh) 含氟醚化合物、塗佈液、物品及新穎化合物
JP2017137511A (ja) 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含フッ素エーテル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