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63067B -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63067B
TW563067B TW090132907A TW90132907A TW563067B TW 563067 B TW563067 B TW 563067B TW 090132907 A TW090132907 A TW 090132907A TW 90132907 A TW90132907 A TW 90132907A TW 563067 B TW563067 B TW 5630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electrode
touch panel
substrate
patent application
convex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32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fumi Sakata
Tetsuhiko Takeuchi
Hidehito Iisaka
Shohei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63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630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Description

563067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可藉由手指或筆等輸入的觸控面板者。 【先行技術】 以檢索座標裝置而言,係被設置成小型之攜帶式資訊 處理裝置等之電子機器,開發出有可藉由手指或筆輸入的 觸控面板。該檢索座標裝置作爲構造簡單並且可以達到面 板薄化之觸控面板之位置檢索方式,所知道的有電阻接觸 方式和靜電容方式。以電阻接觸方式而言,所知的有類比 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和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前者係 可以進行文字輸入等之類比輸入,後者係可僅使手指或筆 所接觸到之處的開關呈ON、OFF之方式。 以檢側位置方式而言,採用類比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 、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和靜電容量方式的觸控面板中 ,無論哪一個基本構造皆爲相同,其基本構造係將於內表 面上具有規定形狀之透明電極的一對基板,隔著規定之間 隔,並使其相向配置的構造。 以下,根據第11圖,以使用類比方式之電阻接觸方 式之觸控面板作爲例子,針對以往之觸控面板的構造予以 簡單說明。第11圖係表示使用類比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 之以往觸控面板100之構造的分解斜視圖。 如第11圖所示於觸控面板1 〇〇中,下側基板101和 上側基板102經由空氣層(省略圖示)隔著規定間隔而相向 配置著。在下側基板101、上側基板102之各內表面的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辦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五、發明説明(2) 面上,形成有由銦錫氧化物等所組成之下側透明電極1〇5 、上側透明電極106。於使用電阻接觸方式之觸控面板 100中,上側基板102係由具有塑膠薄膜等之可撓性之基 板所構成,依據由手指或筆推壓上側基板102,使鎖推壓 之處的上側基板102變形,藉由令下側透明電極105和上 側透明電極106接觸,而成爲可以執行檢測位置之構造。 【發明之槪略說明】 於液晶面板等之顯示裝置之視認側上具備有使用以往 之類比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 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之時,自輸入者側所射入之外光 射入於觸控面板之上側基板之後,依序透過上側透明電極 、空氣層、下側透明電極、下側基板後而射入顯示裝置。 再者,自顯示裝置所射出之光係同樣地通過相反之路徑而 射出至輸入者側。 但是,空氣層之折射率爲1,相對的,透明電極之折 射率則爲1.97程度之大。因此,因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 折射率差,引起自空氣層射入於透明電極之光,或是自透 明電極射入於空氣層之光,由透明電極之表面(空氣層和 透明電極之間)反射。依此,有可能降低觸控面板之光透 過率,及降低顯示裝置之顯示視認性。 在此,爲了解決該問題,提案有於一對基板間挾持具 有接近於透明電極之折射率的折射率之液層,來取代於一 對基板間挾持空氣層。但是,於一對基板間挾持液層之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A7 _B7 五、發明説明(3) ,、雖然可以防止透明電極表面上之光的反射,但是在液層 內發生氣泡,於顯示裝置設置有觸控面板之時,則有可肯g 發生降低顯示裝置之視認性的問題。 在此,本發明係鑒於該些事情而所創作出者,其目的 爲可以降低空氣層和界面的光反射,提供光透過率高、電 阻接觸方式或靜電電容方向的觸控面板。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其特徵爲,具有隔著規定之間隔 而相向配置的一對基板;和在上述一對基板之內表面上具 有各種規定之圖案的一對透明電極,上述一對透明電極中 之至少一方的表面上,形成有以比可視光領域之波長小的 間距而略週期性所形成的多數凸部。 在透明電極之表面上略週期性地形成凹凸之時,自空 氣層射入於透明電極之光雖然爲反射及衍射,但是,藉由 以比可視光線之波長小之間距略週期性地設置凹凸,可以 降低由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界面所反射或衍射之光,增加 透過於透明電極內之光。如此一來,若依據本發明,可以 降低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界面的光反射或衍射。 再者,上述凸部係從上述凸部之底面一直到頭部成尖 細爲最佳。 如此,依據規定各凸部之形狀,因可以防止在空氣層 和基板之外表面之間,有效性的折射率急劇變化,故更可 以降低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界面的反射或衍射。 然後,上述凸部係從上述凸部之底面一直到頭部連續 性地成尖細者,或從上述凸部之底面一直到頭部階段性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 B7五、發明説明(4) 成尖細者爲最佳。具體形狀爲錐台狀或錐狀皆可。 再者,上述多數凸部係略週期性地被配列在至少二方 向上爲最佳。 凸部僅週期性地形成於一方向之時,針對對具有週期 構造之方向而正交之偏光因受到凸部之週期構造影響較難 ,故針對其偏光雖然無法降低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界面的 反射或衍射,但是,至少可以解除略週期性地配列成二方 向。 再者,上述多數凸部之間距係l〇nm〜100nm爲最佳 〇 再者,上述多數凸部係形成於上述一對透明電極之表 面上爲最佳。 此時,形成在一對透明電極之表面上的多數凸部,即 使以相同之圖案而形成亦可,形成於一對透明電極之表面 上的多數凸部,即使以互相不同之圖案而形成亦可。 上述凸部即使將上述基板表面形成凸狀,上述透明電 極沿著上述基板之凸狀的形狀而形成之亦可。或是,即使 將上述透明電極形成凸狀而構成之亦可。 上述一對透明電極間設有用以保持上述一對透明電極 間之間隔的間隔物爲最佳。 然後,該觸控面板即使爲類比方式或是數位方式之電 阻接觸方式的觸控面板,或是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亦 可〇 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係具有觸控面板之電子機器,其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父297公着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563067 A7 B7 五、發明説明(5) 徵爲,上述觸控面板具有基底基板;與上述基底基板隔著 規定之間隔而相向配置的可撓性之輸入側基板;和在上述 輸入側基板之內表面上,對上述基底側透明電極隔著規定 之間隔而相向配置之具有規定圖案的上述輸入側透明電極 ,上述基底側透明電極和上述輸入側透明電極之至少一方 的表面上,形成有以比可視光領域之波長小的間距而略週 期性所形成的多數凸部。 針對該電子機器之觸控面板,亦可以降低空氣層和透 明電極之界面的光反射或衍射。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說明。 【第1實施形態】 根據第1圖〜第4圖,針對使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 態之類比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的觸控面板之構造予以說明 〇 第1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全體構造的分 解斜視圖,第2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全體構 造的平面圖,第3圖係放大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的部分 分解斜視圖,第4圖係放大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部分 剖面圖。 而且,第2圖係將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下側基板 和上側基板往水平方向挪動,由上側基板側觀看時之平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t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6) 圖,第3圖係僅取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的後述下側基 板和上側基板而表示的斜視圖,第4圖係將本實施形態之 觸控面板沿著第3圖A-A’線而切斷之時的剖面圖。再者 ,於各圖中,因將各層或各構件設定成可以在圖面上辨識 的大小,所以每各層或每各構件的縮尺爲互相不同。 如第1圖、第2圖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 10中,將由玻璃或透明塑膠薄膜等之透光性基板所組成 之下側基板11,和由具有透明塑膠薄膜等之透光性同時 擁有可撓性之基板所構成之上側基板1 2,隔著規定間隔 而相向配置著。然後,在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之內 表面上,各對應著至少藉由手指或筆而進行輸入的範圍, 而於全面上形成有由銦錫氧化物等所組成之下側透明電極 1 5、上側透明電極1 6。 再者,如第2圖所示,於下側透明電極1 5之圖示上 端和圖示下端各連接著配線3 1、3 2,於上側透明電極1 6 之圖示左端和圖示右端個連接著配線33、34。而且,於 本實施形態中,將觸控面板1 〇之上側基板1 2側當作輸入 者側,將下側基板11側當作具有觸控面板1 〇的顯示裝置 側。 當放大下側基板π和上側基板1 2之內表面時,如第 3圖、第4圖所示,各形成多數細微之凸部2 1 ’ 2 2,下側 透明電極1 5、上側透明電極1 6係沿著形成有凸部2 1、22 之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 2之內表面的形狀而所形成。 而且,凸部21、22因比起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7) 大小或基板間隔爲非常地細微,故省略第丨圖、第2圖中 之表示。 藉由與下側基板1 1、上側基板1 2不同之構件而構成 凸部21、22雖然亦可’但是,爲了簡化凸部21、22之形 成工程,作爲如第3圖、第4圖所示之將凸部21、22與 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 2 —體形成之方法,可以舉例的 有’例如在加熱塑膠薄膜而使其軟化後之狀態下,藉由形 成有凸部21、22之圖案的模推壓於一方之表面上而形成 的方法。而且,針對凸部21、22之形狀及圖案詳細說明 〇 形成有下側透明電極1 5、上側透明電極1 6之下側基 板1 1和上側基板1 2的基板間隔(下側透明電極1 5和上側 透明電極1 6之間隔)爲數// m左右,如第4圖所示,於下 側基板1 1、上側基板1 2間(下側透明電極1 5、上側透明 電極16間)挾持著空氣層13。再者,在不進行藉由手指 或筆等的輸入狀態下,不接觸下側透明電極1 5和上側透 明電極1 6地,於下側透明電極1 5、上側透明電極1 6間 配置著以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之基板間隔(數//程 度)當作外徑之多數球狀的間隔物14。 於使用電阻接觸方式之觸控方式之觸控面板10中, 依據由其外表面側藉由手指或筆等推壓具有可撓性之上側 基板12,使所推壓之處的上側基板12變形,依據接觸到 下側透明電極1 5、上側透明電極1 6,而成爲可執行位置 檢測之構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_ _叫门- 563067 A7 _一 —_B7_ 五、發明説明(9) 之斷面積,則被設定成從各凸部21(22)之底部21A(22A) 側朝向頭部21 B(22B)側而連續的縮小。 而且,凸部2 1之底部2 1 A係顯示裝置側(圖示下側) 之端部,凸部21之頭部21B係輸入者側(圖示上側)之端 部。對此,凸部22之底部22 A係輸入者側(圖示上側)之 端部’凸部22之頭部22B係顯示裝置側(圖示下側)之端 部。 再者,如第3圖所示,在下側基板1 1、上側基板12 之內表面上,凸部2 1、22係朝向圖示橫方向和圖示縱方 向之正交的二方向及圖示斜方向之三方向而略週期性的被 配列’全體則被配列成略矩陣狀。 再者,凸部21、22之圖示橫方向之間距P1、圖示縱 方向之間距P2、圖示斜方向之間距P3係被設定成比可視 光線之波長還小。最佳係將凸部2 1、22之間距P 1〜P3設 爲可視光線之最短波長(約45Onm)之1/5左右以下爲最佳 。再者,凸部21、22之間距P1〜P3係越小越好,但是在 未滿10nm之時,因凸部21、22之形成工程複雜化,故將 凸部21、22之間距P1〜P3設爲10nm〜lOOnm左右爲最 佳。而且,雖然於圖面上誇張地記載著,但是下側透明電 極1 5、上側透明電極1 6間之距離爲/z m級,對此,凸部 21、22之間距P1〜P3成爲nm級之非常細微者。 於本實施形態中,採用沿著具備有以如此以可視光線 之波長還小之間距P1〜P3略週期性地所配列之多數細微 凸部21、22的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 2內表面之形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五、發明説明( ,而形成下側透明電極1 5、上側透明電極1 6之構成。然 後,依據採用如此之構成,於下側透明電極1 5、上側透 明電極16之內表面,形成設置以比可視光線之波長還小 之間距P 1〜P3而略週期性被配列之凹凸的構成。 下側透明電極15(上側透明電極16)之內表面上略週 期性地形成凹凸之時,自空氣層1 3射入於下側透明電極 1 5(上側透明電極16)之光雖然反射、衍射,但是依據以比 可視光線之波長小的間距P 1〜P 3略週期性地設置凹凸, 可以降低空氣層13與下側透明電極15(上側透明電極16) 之界面中所反射或衍射之光,增加透過於下側透明電極 15(上側透明電極16)內的光。 因此,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因可以降低空氣層1 3和 下側透明電極15(上側透明電極16)之界面中的光之反射 或衍射,故可以提供光透過率高,使用類比方式之電阻接 觸方式的觸控面板1 0。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 12之雙方因爲形成有凸部21、22之構成,故可以降低自 輸入者側射入,而以下側透明電極1 5表面反射之光,和 自顯示裝置側射出,而以上側透明電極1 6表面反射之光 的雙方。 而且,本發明係並無針對下側基板1 2之雙方限定一 定要形成凸部21、22,若成爲在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 1 2中之至少一方基板的內表面上設置凸部的構成亦可。 依據採用如此之構成,可以降低自輸入者側射入,而以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306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ii) 側透明電極表面反射之光,和自顯示裝置射出,而以上側 透明電極表面反射之光中之至少一方。 再者,於僅在一方向略週期性地形成凸部2 1、22之 時,針對對具有週期構造之方向而正交之偏光,因無法認 識凸部2 1、22之週期構造,故雖然無法降低空氣層1 3和 下側透明電極15(上側透明電極16)之界面中的反射或衍 射,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因採用朝向含有正交凸部21 、22之二方向的三方向而略週期性地被配列之構成,故 針對所有之可視光,可以降低空氣層1 3和下側透明電極 1 5(上側透明電極16)界面中之反射或衍射。 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中,自各凸部21 (22)之底部 21A(22A)側朝向頭部21B(22B)側,將各凸部21(22)之相對 於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之外表面而呈水平方向之斷 面積,設定成連續性地縮小。依據如此的規定各凸部 21(22)之形狀,在空氣層13和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 之外表面之間,因可以順暢地變化有效性的折射率,故更 可以降低空氣層13和下側透明電極15(上側透明電極16) 界面中的反射或衍射。 此事根據第5圖予以說明。基板和透明電極之折射率 之差,因係若比較空氣和基板或空氣和透明電極之折射率 之差時,則小到可以無視其存在之程度,故將基板和透明 電極作爲一體予以說明。而且,將基板和透明電極作爲一 體者略記爲基板/透明電極。第5圖係在表面上週期性的 形成柱狀凸部之基板/透明電極之剖面圖,表示著基板/透 I---------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3067 Α7 Β7 五、發明説明(θ 明電極之凸部側上形成有空氣層之狀態的圖示。 如第5圖所示,當空氣層之折射率爲1,基板/透明 電極之折射率設爲η之時,圖示橫方向之有效性的折射率 ,在僅存在有比凸部上側之空氣層的領域中爲1,在僅存 在有比凸部下側之基板/透明電極的領域中爲η,對此, 在形成凸部之領域中,因爲混合凸部和空氣層之狀態,故 成爲比1大,比η小的値m。即是,平坦之基板/透明電 極與空氣層接合之時,在空氣層和基板/透明電極之界面 ,折射率雖然從1急劇變化成η,但是,依據在基板/透 明電極之表面上設置柱狀的凸部,可使空氣層和基板/透 明電極之外表面之間,有效性的折射率從1漸漸地往η變 大,可以緩和有效性的折射率之變化,可以降低空氣層和 基板/透明電極之界面中的反射或衍射。 而且,依據將凸部之形狀設爲如本實施形態般之錐台 狀,因可以使對基板外表面水平方向切斷時之斷面的基板 /透明電極之面積和空氣層之面積的比率,連續性變化, 故可以使空氣層和基板之外表面之間的有效性的折射率順 暢地變化,更可以降低空氣層和基板/透明電極之界面中 的反射或衍射。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針對在下側基板1 1 (上 側基板12)之內表面上,呈略矩陣狀地配列凸部21 (22)之 時予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若在下側基板 1 1 (上側基板11)之內表面至少朝向二方向略週期性地以比 可視光線之波長還小之間距來形成多數凸部之構成,故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I---------批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含 使以任何圖案來設置凸部亦可。 作爲本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凸部的圖案,可以舉例例 如第6圖所示之圖案,第6圖係自凸部21 (22)側觀看下側 基板11(上側基板12)的平面圖,凸部21(22)係僅圖示該 底部。此時,也在圖示縱方向、圖示橫方向、圖示斜方向 略週期性地配列著凸部。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以相同圖案形成凸部 21和凸部22,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即使以凸部21 和凸部22不同之圖案來形成亦可。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僅針對凸部21 (22)之形 狀爲四角錐台狀之時說明,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即 是,根據第5圖而所詳細說明般,在空氣層1 3和下側基 板11(上側基板12)之外表面之間,型成混合空氣層13和 凸部21(22)之層,在空氣層13和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 12)之外表面之間,因若可以防止折射率急劇變化亦可, 故即使凸部21 (22)之形狀爲任何形狀亦可。 然而,凸部21(22)之相對於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 之外表面而呈水平方向之斷面積,係被設定成從凸部 21(22)之底部21A(22A)側朝向頭部21B(22B)側而階段性地 或連續性地縮小爲最佳。若依據如此之構成,更可以防止 在空氣層13和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之外表面之間, 有效性的折射率急據變化,可以更降低在下側透明電極 1 5(上側透明電極16)之表面上的光之反射或衍射。 尤其,如本實施形態所示般,依據設定成從凸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4 21(22)之底部21A(22A)側朝向頭部21B(22B)而連續的縮小 ,使得空氣層13和下側基板11(上側基板12)之外表面之 間,可以順暢地變化有效性的折射率,更可以降低下側透 明電極15(上側透明電極16)之表面上的光之反射或衍射 〇 以下,根據第7圖U)〜(h),針對本實施形態中所說 明之外的凸部21 (22)形狀之其他例予以說明。 凸部21 (22)之形狀即使爲第7圖(a)所示之三角錐台 狀等,其他之多種角錐台狀亦可。再者,凸部21 (22)之形 狀,係如第7圖所示,即使爲圓錐台狀亦可。再者,凸部 2 1(22)之頭部側之面係如第7圖(c)所示,即使爲複數亦可 。再者,凸部21 (22)之形狀係如第7圖(d)、(e)、(f)所示 般,即使爲四角錐狀、三角錐狀等之角錐狀或圓錐狀亦可 〇 第7圖(a)〜(f)雖然係將自凸部21 (22)之斷面積設定 成自底部側朝向頭部側而連續的縮小之時的形狀例,但是 ,凸部21 (22)之形狀,係如第7圖、(h)所示般,即使成 爲將底面積不同之四角柱或圓柱等多數重疊,斷面積被形 成自凸部21(22)之底部21八(22人)側朝向頭部216(22:6)而 階段性的縮小之構成亦可。 【第2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使用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類比方式之 電阻接觸方式的觸控面板之構造,予以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A7 _B7_ 五、發明説明(ia 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基本構造係與第1實施形態 相同,於第1實施形態中,採用在基板之內表面形成規定 之圖案的凸部,並沿著行成凸部之基板的內表面而形成透 明電極之構成,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爲在平坦基板之 內表面上,形成具備有以比可視光線之波長還小之間距略 週期性地形成規定圖案之凸部的透明電極,僅此點與第1 實施形態不同。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全體構造 因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第1圖、第2圖所示者相同,故省 略圖不。 根據第8圖、第9圖,針對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 構造予以說明。 第8圖、第9圖各係對應於第1實施型態之第3圖、 第4圖之圖示。第8圖係放大本實施形態之處控面板之部 分分解斜視圖,第9圖係放大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的部 分剖面圖。而且,第8圖係僅取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 之基板和透明電極而予以表示的斜視圖,第9圖係將本實 施形態之觸控面板沿著第8圖B-B\線而切斷之時的剖面 圖。而且,於第8圖、第9圖中、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 同之構成要素賦予相同圖號,省略其說明。再者,於各圖 中,因將各層或各構件設定成可以在圖面上辨識的大小, 所以每各層或每各構件的縮尺爲互相不同。 如第8圖、第9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 50中,將平坦之下側基板5 1和上側基板52隔著規定間 隔而相向配置著。然後,在下側基板5 1、上側基板52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A7 _____B7_ 五、發明説明(1》 電極56之內表面上,凸部61、62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凸 部相同,朝向圖示橫方向和圖示縱方向之正交的二方向及 圖示斜方向之三方向而被略週期性地配列著,整體而言被 配列成略矩陣狀。 再者,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凸部61、62之圖示橫 方向之間距P4、圖示縱方向之間距P5、圖示斜方向間距 P 6,係被設定成比可視光線之波長還小。更佳係將凸部 61、62之間距P4〜P6設定爲可視光線之最短波長(約 4 5 Onm)的1/5左右以下爲最理想。再者,凸部61、62之 行成工程因較複雜化,故將凸部6 1、62之間距P4〜P6設 定爲10nm〜lOOnm左右爲最佳。而且,雖然於於圖面上 誇張地記載著,但是下側透明電極55、上側透明電極56 間之距離爲// m級,對此,凸部61、62之間距P1〜P3成 爲nm級之非常細微者。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此般地,構成在平坦之下側基板 5 1、上側基板52之內表面上,形成具備有以比可視光線 之波長還小的間距P4〜P6而略週期性地所配列之多數細 微凸部61、62的下側電極55、上側透明電極56。 依據採用如此之構成,因亦可以在下側透明電極55 、上側透明電極56之內表面上,設置以比可視光線之波 長還小之間距P4〜P6而略週期性地所配列之規定形狀之 凹凸,故可以降低在空氣層13和下側透明電極55(上側 透明電極56)之界面中反射或衍射的光,提供光透過率尚 ,使用類比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之觸控面板5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_五、發明説明(θ 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下側透明電極55、上 側透明電極5 6之雙方因形成凸部61、6 2之構成’故可以 降低自輸入者射入,以下側透明電極55之表面而反射的 光,和自顯示裝置射出,以上側透明電極5 6表面而反射 之光的雙方。 再者,凸部61、62略週期性地僅形成在一方向之時 ,針對相對於具有週期構造之方向而正交之偏光,因無法 認識凸部61、62之週期構造,故雖然無法降低空氣層13 和下側透明電極55(上側透明電極56)之界面中的反射或 衍射,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因採用朝向含有正交凸部 6 1、62之二方向的三方向而略週期性地被配列之構成, 故針對所有之可視光,可以降低空氣層1 3和下側透明電 極55(上側透明電極56)界面中之反射或衍射。 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中,自各凸部61 (62)之底部 61Α(62Α)側朝向頭部61Β(22Β)側,將各凸部61(62)之相對 於下側基板51(上側基板52)之外表面而呈水平方向之斷 面積,設定成連續性地縮小。依據如此的規定各凸部 61(62)之形狀,在空氣層13和下側基板51(上側基板52) 之外表面之間,因可以順暢地變化有效性的折射率,故更 可以降低空氣層13和下側透明電極55(上側透明電極56) 界面中的反射或衍射。 而且,凸部6 1、62之形狀或圖案並非限定於本實施 形態中之說明,可以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藉由各種形狀 或圖案來構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63067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2() 基板構成上側基板72,藉由自該外表面側由手指或筆等 推壓上側基板72,使得所推壓之處的上側基板72變形, 依據接觸下側透明電極75、上側透明電極76,而成爲可 以執行位置檢測的構造。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70之位置檢測之 原理簡單說明。 於檢測圖示橫方向之位置之時,依據在將所有之下側 透明電極變成等電位之狀態下,施加規定電壓於上側基板 72之各配線82,而設定成具有各上側透明電極76爲不同 之電位。然後,依據使用手指或筆等接觸下側透明電極 75和上側透明電極之處,而檢測出的電壓爲不同,故可 以檢測出橫方向之位置。 另外,檢測圖示縱方向位置之情形,係與檢測圖示橫 方向位置之情形相同。在將上側透明電極76之全面設成 等電位之狀態下,依據施加規定電壓於下側基板7 1之各 配線8 1上,而設定成具有各下側透明電極75爲不同之電 位。然後,因依據使用手指或筆所接觸之下側透明電極 1 5和上側透明電極76之處而檢測出的電壓有所不同,故 可以檢測出縱方向之位置。 如此依據檢測橫方向和縱方向之位置,可以檢測出使 用手指或筆而接觸下側透明電極75和上側透明電極76之 處的位置(座標)。但是,與類比方式不同,僅針對下側透 明電極75和上側透明電極76之交叉部分可以執行位置檢 測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 OQ _ 563067 A7 B7 五、發明説明(2) 本發明亦可以適用於使用如此之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 方式的觸控面板70,若採用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在下 側基板7 1、上側基板72之內表面上形成規定圖案之細微 凸部,沿著形成凸部之下側基板71、上側基板72之內表 面形狀,帶狀地形成下側透明電極75、上側透明電極76 之構成,或是,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地,採用在平坦之下 側基板7 1、上側基板72之表面上形成具備有規定圖案之 細微凸部的帶狀下側透明電極75、上側透明電極76之構 成中之任一者即可。 然後,依據採用如此之構成,可以得到與第1、第2 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即是,可以降低空氣層與下側透明 電極75(上側透明電極)之界面的光之反射,可以提供光透 過率高,使用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的觸控面板70。 而且,下側透明電極75、上側透明電極76之線寬爲 // m級,對此,形成於下側基板7 1、上側基板72之內表 面,或是下側透明電極75、上側透明電極76之內表面的 凸部之大小爲nm級,相對於下側透明75、上側透明電極 之線寬爲非常細微者。 以上,雖然僅針對第1〜第3實施形態中使用電阻接 觸方式的觸控面板予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者,本發明若爲連接著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構造的觸控面 板,則可以適用於任何構造之觸控面板。作爲連接空氣層 和透明電極之構造的電阻接觸方式以外之觸控面板,可具 體舉例的有靜電電量方式之觸控面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辦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ΟΛ ^ 563067 A 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幻 以下,針對使用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構造和位 置檢測之原理簡單說明。使用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的 構造,係具有與使用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的觸控面板 相同之構造者,挾持空氣層而被相向配置之下側基板、上 側基板之內表面上,形成著各爲帶狀之下側透明電極、上 側透明電極,下側透明電極和上側透明電極係互相形成爲 交叉方向。 於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中,其特徵爲於下側透明 電極和上側透明電極之間保持著一定之靜電電容,當以手 指接觸上側基板之表面時,人體成爲接地而引入電荷,變 化靜電電容。依據檢測出該靜電電容,而進行位置檢測, 對於在電阻接觸方式中,必須使用手指或筆等使上側基板 變形而執行輸入,靜電電容方式因不需要使上側基板變形 即能執行位置檢測,故不需要專用筆,同時連續的在畫面 上移動手指等之時,亦能檢測出其軌跡。 本發明亦可以適用於如此之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 ,若採用如在第1〜第3實施形態中之說明般,在下側基 板、上側基板之內表面形成規定圖案之細微凸部,沿著形 成凸部之下側基板、上側基板之內表面之形狀,而帶狀地 形成下側透明電極、上側透明電極之構成,或是在平坦之 下側基板、上側基板之表面上,形成具備有規定圖案之細 微凸部的帶狀下側透明電極、上側透明電極的構成中之任 一*者即可。 然後,依據採用如此之構成,可以得到與第1〜第3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306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3) 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即是,可以降低空氣層與下側透明 電極(上側透明電極)界面的光之反射,可以提供光透過率 高、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 再者,具有在一片基板上之四角落備有透明電極的構 造,且施加電壓於設置在四角落上之各透明電極上,當手 指等接觸到電極之時,即使針對利用對應於手指等之位置 的電流流動於電極間之事而執行位置檢測之類比型之靜電 電容方式,亦可以降低透明電極和空氣層之界面之光的反 射率,可以提供光透過率高之觸控面板。 【實施例】 製作在一方表面上形成細微多數凸部之由聚碳酸脂 (PC)所組成之基板,沿著形成多數凸部之基板表面而幾乎 在全面上,形成膜厚約爲70nm之銦錫氧化物所組成之透 明電極,而製作出附有透明電極之基板。 將各凸部之形狀設爲四角錐台狀,底部之一*邊長度設 爲100nm之正方形,頭部之一邊長度設爲40nm之正方形 ,高度設爲100nm。在基板之表面上,以與正交凸部之二 方向相同之間距週期性地形成之,以整體而言,呈矩陣地 被配列著凸部。凸部之間距微120nm。 (先行例) 使用平坦之基板,除了在其一方之表面上形成平坦之 透明電極之外,其他與實施例相同,製作附有透明電極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6306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24) 基板。 針對由實施例、先行例所得到之附有透明電極之基板 進行評估。 在測定自透明電極側對所得之各附有透明電極之基板 ,照射400〜7OOnm波長之光時的透明電極表面中之光的 反射率,可知實施例爲6%,相對的先行例爲1 2% ,依據 在透明電極表面上以比可視光之波長較小之間距形成規定 形狀之凹凸,而可以降低空氣和透明電極之界面中的光之 反射。 如上述之說明般,於本發明之觸控面板中,依據採用 至少在一方基板之內表面上,以比可視光線之波長小的間 距略週期性地形成多數凸部,沿著形成有多數凸部之基板 的內表面之形狀而所形成透明電極之構成,或是,在平坦 之基板表面上,形成具有以比可視光線之波長還小之間距 而略週期性地形成規定形狀之多數凸部的透明電極之構成 ,而構成在透明電極之內表面上以比可視光線之波長還小 之間距略週期性地設置規定形狀之凹凸。 再者,在本發明之觸控面板中,將各凸部之相對於基 板之外表面而呈水平方向之斷面積,設定成自各凸部之底 部側朝向頭部側階段性或連續性地縮小爲最佳。 依據採用上述構成,可以降低空氣層和透明電極之界 面中的光之反射或衍射,可以提供光透過率高的電阻接觸 方式或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_
、1T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97 - 563067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圖示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觸控面板之全 體構造的分解斜視圖。 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觸控面板之全 體構造的平面圖。 第3圖係表示放大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 的部分斜視圖。 第4圖係放大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的部 分剖面圖。 第5圖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依據在 透明電極之內表面上形成凹凸,來緩和空氣層和基板外表 面間之有效性的折射率變化之圖示。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凸部之其他 圖案的平面圖。 第7圖(a)〜(h)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凸 部之其他形狀例的斜視圖。 第8圖係放大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的部 分分解斜視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構造 的部分剖面圖。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之 全體構造的平面圖。 第11圖係表示以往之觸控面板的分解斜視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批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8- 563067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圖號說明】 10 、 50 ' 70 觸控面板 11 、 51 、 71 下側基板 12 、 52 、 72 上側基板 13 空氣層 14 間隔物 15 v 55 、 75 下側透明電極 16 ' 56 ' 76 上側透明電極 21、22 凸部 21A 、 22A 凸部之底部 21B 、 22B 凸部之頭部 61、62 凸部 61 A、62A 凸部之底部 61B 、 62B 凸部之頭部 PI 、 P2 、 P3 凸部之間距 P4 、 P5 、 P6 凸部之間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_ 9Q .

Claims (1)

  1. 563067 修正補充 本‘ 第90132f號專利申請案 年3月中文中請專利範圍修JEgf 民國91年3月修垦 填請委員明示,本案修正後是否變更屑實質内容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婿„範圍] 1. 一種觸控面板,其特徵爲,具有 隔著規定之間隔而相向配置的一對基板;和 在上述一對基板之內表面上各自具有規定之圖案的一 對透明電極, 上述一對透明電極中之至少一方的表面上,形成有以 比可視光領域之波長小的間距而略週期性所形成的多數凸 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於上述 一對透明電極間形成有空氣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凸 部係從上述凸部之底面一直·到頭部成尖細。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凸 部係從上述凸部之底面一直到頭部連續性地成尖細。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凸 部係從上述凸部之底面一直到頭部階段性地成尖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凸 部係錐台狀或是錐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多 數凸部係略週期性地被配列在至少·二方向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多 數凸部之間距係10 n m〜10 0 n 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多 數凸部係形成於上述一對透明電極之表面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觸控面板,其中,形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Μ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0- 563067 A8 B8 C8 D8 。ά修正 補充 六、申請專利範圍2 於上述一對透明電極之表面上的多數凸部係以相同之圖案 所形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觸控面板,其中,形成 於上述一對透明電極之表面上的多數凸部係以互相不同之 圖案所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 凸部係將上述基板表面形成凸狀,上述透明電極沿著上述 基板之凸狀的形狀而所形成。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 凸部係將上述透明電極形成凸狀而所構成。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上述 一對透明電極間設有用以保持上述一對透明電極間之間隔 的間隔物。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面板,其中爲類比 方式或是數位方式之電阻接觸方式的觸控面板,或是靜電 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16. —種具有觸控面板之電子機器,其特徵爲,上述 觸控面板具有 基底基板; 與上述基底基板隔著規定之間隔而相向配置的可撓性 之輸入側基板;和 在上述基底基板的內表面上具有規定之圖案的基底側 透明電極, 在上述輸入側基板之內表面上,對上述基底側透明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 - a: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3 極隔著規定之間隔而相向配置之具有規定圖案的上述輸入 側透明電極, 上述基底側透明電極和上述輸入側透明電極之至少一 方的表面上,形成有以比可視光領域之波長小的間距而略 週期性所形成的多數凸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TW090132907A 2001-01-17 2001-12-28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machine TW56306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09423 2001-01-17
JP2001344943A JP2002287902A (ja) 2001-01-17 2001-11-09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63067B true TW563067B (en) 2003-11-21

Family

ID=2660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32907A TW563067B (en) 2001-01-17 2001-12-28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mach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34808B2 (zh)
JP (1) JP2002287902A (zh)
KR (1) KR20020061538A (zh)
TW (1) TW56306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809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宇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加速反应时间与防止干扰的触屏面板
CN102736815A (zh) * 2011-02-23 2012-10-17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电阻式触摸屏显示器和系统
CN102804110A (zh) * 2011-01-19 2012-11-28 索尼公司 透明导电元件、输入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TWI384390B (zh) * 2008-05-20 2013-02-01 Fujitsu Component Ltd 座標偵測裝置及方法
TWI406035B (zh) * 2009-05-15 2013-08-21 Innolux Corp 液晶顯示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TWI427525B (zh) * 2009-03-04 2014-02-2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觸控面板
TWI467451B (zh) * 2010-09-17 2015-01-01 Sony Corp 感測器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TWI476431B (zh) * 2006-12-05 2015-03-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抗反射膜和顯示裝置
TWI484400B (zh) * 2009-03-04 2015-05-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觸控面板
TWI514421B (zh) * 2008-12-31 2015-12-21 Ind Tech Res Inst 抗反射透明導電複合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3607B2 (en) 2004-05-06 2010-02-16 Apple Inc. Multipoint touchscreen
US6977646B1 (en) * 2001-11-30 2005-12-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Touch screen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I326040B (en) * 2002-05-23 2010-06-11 Nissha Printing Touch panel with supporting board
US7151532B2 (en) * 2002-08-09 2006-12-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functional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JP2004078613A (ja) * 2002-08-19 2004-03-11 Fujitsu Ltd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20040247010A1 (en) * 2002-10-07 2004-12-09 Makoto Okada Antireflection diffraction grating
EP2204723A3 (en) 2002-10-16 2010-07-21 Alps Electric Co., Ltd. Transparent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KR100451773B1 (ko) * 2002-11-20 2004-10-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저항막 방식의 터치 패널
EP1571537A4 (en) * 2002-12-10 2006-09-27 Nissha Printing TOUCH SCREEN TOUCH SCREEN
US7362313B2 (en) * 2003-01-17 2008-04-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264466B2 (en) * 2006-03-31 2012-09-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creen having reduced visibility transparent conductor pattern
US8259078B2 (en) 2006-06-09 2012-09-04 Apple Inc.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110058895A (ko) 2006-06-09 2011-06-01 애플 인크. 터치 스크린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04965621B (zh) 2006-06-09 2018-06-12 苹果公司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TWI331237B (en) * 2006-09-04 2010-10-0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s and realted display devices
WO2008069221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WO2008069223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WO2008079596A1 (en) * 2006-12-19 2008-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US7973771B2 (en) * 2007-04-12 2011-07-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US8493330B2 (en) 2007-01-03 2013-07-23 Apple Inc. Individual channel phase delay scheme
US9710095B2 (en) 2007-01-05 2017-07-18 Apple Inc. Touch screen stack-ups
JP4967780B2 (ja) * 2007-04-20 2012-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992561B2 (ja) * 2007-06-08 2012-08-08 Tdk株式会社 インモールド用金型、タッチパネル用中間体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用中間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4506785B2 (ja) 2007-06-14 2010-07-21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KR101422214B1 (ko) * 2008-01-28 2014-07-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자력 유체를 이용하여 입력 지점을 감지할 수 있는 화면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32592B1 (ko) * 2008-02-29 2014-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TWI541568B (zh) * 2008-02-29 2016-07-1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終端機
CN101526864B (zh) * 2008-03-04 2012-01-1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FR2928470B1 (fr) * 2008-03-04 2010-08-13 Young Fast Optoelectronics Co Panneau tactile duplex
US20090310367A1 (en) * 2008-06-17 2009-12-17 Shih-Yuan Kuo Composite light guide structure
JP4720868B2 (ja) 2008-07-31 2011-07-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TWI378374B (en) * 2008-08-04 2012-12-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substrate of embedde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0066855A (ja) 2008-09-09 2010-03-2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この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255486B2 (ja) * 2009-03-06 2013-08-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5257104B2 (ja) * 2009-01-30 2013-08-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1825961B (zh) 2009-03-03 2013-11-06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式触控装置
JP5446426B2 (ja) * 2009-04-24 2014-03-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
KR101667801B1 (ko) * 2009-06-19 2016-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KR101658991B1 (ko) * 2009-06-19 2016-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JP4626721B1 (ja) * 2009-09-02 2011-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電極、タッチパネル、情報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191117B1 (ko) * 2009-09-28 2012-10-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 패널
TWI398693B (zh) * 2009-10-21 2013-06-1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413171B2 (ja) * 2009-12-14 2014-02-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TWI426426B (zh) * 2009-12-31 2014-02-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包含之觸控模組
KR101616875B1 (ko) * 2010-01-07 2016-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KR101631892B1 (ko) 2010-01-28 2016-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TWI424349B (zh) * 2010-02-12 2014-01-21 Au Optronics Corp 感應結構及觸控顯示面板
KR101710523B1 (ko) 2010-03-22 2017-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US20130008767A1 (en) * 2010-03-29 2013-01-10 Takehiro Sasaki Anti-newton ring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 panel using the same
JP5560881B2 (ja) * 2010-04-28 2014-07-3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66765B2 (ja) * 2010-04-28 2016-0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導電性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配線素子、情報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KR101661728B1 (ko) 2010-05-11 2016-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WO2011148690A1 (ja) * 2010-05-24 2011-1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KR101809191B1 (ko) 2010-10-11 2018-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KR101735715B1 (ko) 2010-11-23 2017-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치 패널
US8804056B2 (en) 2010-12-22 2014-08-12 Apple Inc. Integrated touch screens
JP5071563B2 (ja) * 2011-01-19 2012-1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素子、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784436B1 (ko) 2011-04-18 2017-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위한 구동 장치
JP5445516B2 (ja) * 2011-06-01 2014-03-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3077214A (ja) * 2011-09-30 2013-04-25 Shoei:Kk タッチパネル
TWI588845B (zh) * 2011-12-01 2017-06-21 創為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588844B (zh) * 2011-12-01 2017-06-21 創為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無蝕刻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616900B (zh) * 2011-12-01 2018-03-01 創為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介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588846B (zh) * 2011-12-01 2017-06-21 創為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五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616901B (zh) * 2011-12-01 2018-03-01 創為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五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介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KR20130067730A (ko) * 2011-12-14 2013-06-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JP5756033B2 (ja) * 2012-01-25 2015-07-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5955074B2 (ja) * 2012-04-23 2016-07-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088332A (ja) * 2013-10-30 2015-05-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感圧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感圧スイッチ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88331A (ja) * 2013-10-30 2015-05-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感圧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感圧スイッチ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97300A (ja) * 2014-03-31 2015-1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感圧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感圧素子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97299A (ja) * 2014-03-31 2015-11-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感圧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感圧素子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44560B1 (ko) * 2015-10-22 2023-06-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CN107390307A (zh) * 2016-05-16 2017-11-24 惠和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JP6815173B2 (ja) * 2016-11-17 2021-01-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TWI704411B (zh) 2017-04-25 2020-09-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罩、對應之間隔物結構及應用其之液晶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8701A (en) 1987-08-05 1989-02-09 Hitachi Ltd Non-reflection treated substrate
JP3166328B2 (ja) * 1992-07-17 2001-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突起の形成方法
JPH06325657A (ja) * 1993-05-13 1994-11-25 Hitachi Aic Inc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JP3015647B2 (ja) * 1993-12-14 2000-03-06 グンゼ株式会社 抵抗膜式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JPH07219697A (ja) 1994-02-01 1995-08-18 Seiko Epson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法
KR100285822B1 (ko) * 1994-12-28 2001-04-16 후나키 토시유키 박형 스위치 장치 및 스위치 부설 표시장치
JPH08281856A (ja) * 1995-04-12 1996-10-29 Nippon Paper Ind Co Ltd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
US6078274A (en) * 1996-12-27 2000-06-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JPH11109103A (ja) 1997-10-02 1999-04-23 Nikon Corp 光学部材
JPH11250764A (ja) 1998-02-27 1999-09-17 Gunze Ltd 抵抗膜型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US6556189B1 (en) * 1998-04-24 2003-04-29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ouch panel device
US6583935B1 (en) * 1998-05-28 2003-06-24 Cpfilms Inc. Low reflection, high transmission, touch-panel membrane
JP3946371B2 (ja) * 1999-01-12 2007-07-1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US6326723B1 (en) * 1999-05-25 2001-12-04 Intel Corporation Display screen
JP3654059B2 (ja) 1999-06-25 2005-06-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赤外線センサーの製造方法
US6495253B1 (en) * 1999-09-17 2002-12-17 Kimoto Co., Ltd. Support film for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thin film
US6424339B1 (en) * 2000-06-16 2002-07-23 The Bergquist Company Touch screen assembly
JP4497782B2 (ja) * 2001-03-08 2010-07-07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ニュートンリングが防止された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該タッチパネル用透明電極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6431B (zh) * 2006-12-05 2015-03-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抗反射膜和顯示裝置
TWI384390B (zh) * 2008-05-20 2013-02-01 Fujitsu Component Ltd 座標偵測裝置及方法
TWI514421B (zh) * 2008-12-31 2015-12-21 Ind Tech Res Inst 抗反射透明導電複合膜
TWI427525B (zh) * 2009-03-04 2014-02-2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觸控面板
TWI484400B (zh) * 2009-03-04 2015-05-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觸控面板
TWI406035B (zh) * 2009-05-15 2013-08-21 Innolux Corp 液晶顯示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TWI467451B (zh) * 2010-09-17 2015-01-01 Sony Corp 感測器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CN102804110A (zh) * 2011-01-19 2012-11-28 索尼公司 透明导电元件、输入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TWI480572B (zh) * 2011-01-19 2015-04-11 Dexerials Corp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ement, an input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CN102736815A (zh) * 2011-02-23 2012-10-17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电阻式触摸屏显示器和系统
CN102736809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宇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加速反应时间与防止干扰的触屏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101410A1 (en) 2002-08-01
JP2002287902A (ja) 2002-10-04
US7034808B2 (en) 2006-04-25
KR20020061538A (ko) 2002-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63067B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machine
CN107678582B (zh) 触摸面板
US11402959B2 (en) Touch structur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02677331U (zh) 具有含不同宽度部分的导线的触摸传感器
KR102077316B1 (ko)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9965106B2 (en) Touch screen with electrodes positioned between pixels
CN108171199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TWI506503B (zh) 觸控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2362245A (zh) 触摸屏传感器
CN110858087B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
US20140362027A1 (en)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US20210109615A1 (en) Resistive pressure sensor device system
JP2014093088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これを含む携帯用電子装置
TWM425338U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net-shape structures and touch-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EP2881767B1 (en) Optical film and digital pe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9703434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1016762A1 (zh) 触控电极结构、触摸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TWI507955B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KR100720446B1 (ko) 편광판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JP6018885B2 (ja) 導電パターン形成基板および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ーシー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12612378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465796B (zh) 觸摸屏面板
US9946406B2 (en) Optical film with touch function
WO2021076192A1 (en) Optically transparent pressure sensor
CN111625126A (zh) 显示装置、触控基板及触控电极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