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2378A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2378A
CN112612378A CN202110020142.4A CN202110020142A CN112612378A CN 112612378 A CN112612378 A CN 112612378A CN 202110020142 A CN202110020142 A CN 202110020142A CN 112612378 A CN112612378 A CN 112612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ype
electrode layer
electrode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01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胜智
薛玉芳
朱铭红
方金虹
辛梦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iang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iang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iang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iang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01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2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2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3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1246 priority patent/WO2022148014A1/zh
Priority to US18/348,48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5052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该触控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第一类电极层包括第一类触控感应区,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触控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一类电极层布设为多层结构,以此增加了触控信号的辨识度。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电子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尤其是具备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对触控产品的触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现有的触控面板技术中,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触控灵敏度或精确度可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信号的辨识度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增强触控信号的辨识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该触控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第一类电极层包括第一类触控感应区,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触控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类电极,多个第一类电极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电极分别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粘合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至少一层光学胶层,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之间借助至少一层光学胶层粘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承载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至少一层基板,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至少一层基板的不同表面。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第二类电极层包括第二类触控感应区,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触控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类触控感应区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类电极,多个第二类电极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且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多个第二类电极之间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并且,所述第二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第二类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或者,第一类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第二类电极层为所述驱动电极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及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触控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触控电极中的一类电极布置在不同层中,以使得触控区内不同位置处触控电容单元到手指的距离不完全相同,构成电容单元的两电极之间的间距也不完全相同,达到了手指触控不同位置时感应讯号也不完全一样,以此协助辨别触控位置,提高信号的辨识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案化金属网格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图案化金属网格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图案化金属网格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主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电极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立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立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主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该触控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例如图1中的一层第一类电极层1(即(a)中第一类电极层1)和另一层第一类电极层2(即(b)中第一类电极层2)。第一类电极层1(或2)各自包括有第一类触控感应区。该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即(a)中第一类电极层1和(b)中第一类电极层2)各自包括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触控面板的触控区。
具体地,图1所示的俯视方向为从上到下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该层叠设置的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两层,还可以为三层、四层或更多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继续参照图1所示,层叠设置的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可以是将(a)中的第一类电极层1和(b)中的第一类电极层2进行层叠设置。在第一类电极层1中,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是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类电极11组合形成的触控区域,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类电极11互不相连。在第一类电极层2中,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是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类电极21组合形成的触控区域,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类电极21互不相连。由多个第一类电极11组合形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和由多个第一类电极21组合形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进行拼接并充填全部的触控区。或者说,多个第一类电极11和多个第一类电极21无重叠且恰好充填全部的触控区。
该触控区可以为触控面板的中心区域,等同于触控屏的显示区域。该触控区也可以理解为是多个第一类触控感应区组合形成的区域。
该第一类触控感应区中可以包括多个平行于第一方向A的第一类电极(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类电极11或第一类电极21)。该第一类触控感应区也可以包括多个与第一方向A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一类电极(例如图2所示的第一类电极11或第一类电极21)。并且,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的大小可以相等(即将触控区进行均分,参见图1),也可以不相等。此外,该第一类触控感应区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例如图1)、梯形(例如图2)、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类触控感应区的大小、形状及组成形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示例中,上述提及的第一类电极层可以是驱动电极层或感应电极层两者任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金属引线12(或22),多个第一类电极11分别与多条金属引线12电性连接。一个第一类电极11与一条金属引线12电性连接(或一个第一类电极21与一条金属引线22电性连接),由此所形成的多条金属引线12都汇集在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为触控面板的上侧、下侧、左侧或者右侧)的某个区域,以与触控芯片连接,从而将第一类电极11与触控芯片连接起来。
该多条金属引线12的宽度为4μm至15μm,材料可以为银、铜或纳米级导电物粉末(粉末颗粒为10nm~100nm)等。该多条金属引线12的制备工艺可以采用网版印刷、激光蚀刻、3D打印等任一种。
应当理解,与图1所示的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相同,图2亦包括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即图(a)中第一类电极1和图(b)中第一类电极2。(a)中第一类电极层1包括由多个与第一方向A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一类电极11组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和与多个第一类电极11电性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12。(b)中第一类电极层2也包括由多个与第一方向A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一类电极21组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和与多个第一类电极21电性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22。并且,基于多个第一类电极11组合形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和由多个第一类电极21组合形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能够拼接并充填全部的触控区。
相对于现有技术,互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由一层驱动电极和一层感测电极组成,即同一类电极(沿同一方向延伸的电极)全部设置在同一电极层内(如驱动电极全部设置在一个驱动电极层内),使得触控区内不同位置的容值差距不大,从而在识别触控位置时辨识度也不高。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触控电极中的一类电极布置在不同层中,以使得触控区内不同位置处触控电容单元到手指的距离不完全相同、构成电容单元的两电极之间的间距也不完全相同,达到了手指触控不同位置时,感应讯号也不完全一样,以此协助辨别触控位置,提高信号的辨识度的目的。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类电极,多个第一类电极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
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互相垂直,第一方向A或第二方向B可以是二维直角坐标系的X轴方向(横向)或Y轴方向(纵向)。即,当第一方向A指的是X轴方向(横向),那么第二方向B就是指Y轴方向(纵向);当第一方向A指的是Y轴方向(纵向),那么第二方向B就是指X轴方向(横向)。
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内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类电极,即可以包括多个横向延伸的第一类电极。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内也可以包括多个与第一方向A成一定夹角延伸的第一类电极(例如图2所示的第一类电极11或第一类电极21)。该第一类电极的实际轮廓结构可以是条形、菱形或三角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计具体的轮廓结构。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也并不限定该第一类电极的实际内部图案,其内部图案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网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计第一类电极的内部图案。
在一示例中,第一类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第一类电极为驱动电极。
在一示例中,第一类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第一类电极为感应电极。
金属网格电极的材料可以为Cu、Ag、Al、Ti或者Ni中的至少一种。该金属网格层的网格图形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本申请实施例对金属网格电极及网格图案不作具体限定。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对光是不透明的,但是由于金属线较细,人眼视觉无法感受到金属线,即金属网格在人视觉上看为透明的,并不影响整个触控面板的透明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电极分别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
具体地,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可以是不规则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该不规则多边形可以是非正多边形,即多边形中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其余各边的长度不相等,例如图3;或者可以是多边形中至少一条边为曲线或折线,例如图4;或者多边形内部的夹角不同,例如各多边形中任两相邻的两条边所构成的夹角的角度在一适当角度范围以随机数方式配置,该适当角度范围可以设置为75~125度之间;或者该图案化金属网格电极中的金属线至少部分为非直线,例如图5(图中虚线表示金属线的排列方式),本申请对不规则多边形图案不作具体限定。
此处所提及的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可以指的是多边形的夹角不同、边长不同及边的弯曲程度不同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只要保证各层第一类电极层之间的图案互不相同即可。即使各层都为不规则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各层之间的图案也不相同。例如,共包括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其中一层第一类电极层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的边长与另外一层第一类电极层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的边长不同。又比如,共包括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其中一层第一类电极层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的边弯曲程度与另外一层第一类电极层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的边弯曲程度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较细的金属线将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设置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增加了触控面板的透光率。同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设置为不同的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产生干涉条纹,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金属网格图案所形成的电极阻值可能不同,进而也会使得不同区域的电容值产生差异,可以进一步增加感应讯号的可辨识特征。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用于粘合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至少一层光学胶层,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之间借助至少一层光学胶层粘贴。
具体地,光学胶层的数量与第一类电极层的数量成正比,第一类电极层的数量越多,起粘贴作用的光学胶层也就越多。例如当第一类光学胶层的层数为两层时,光学胶层的层数为一层;当第一类光学胶层的层数为三层时,光学胶层的层数为两层。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可以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同时生产,互不影响,而仅在最后组装阶段通过光学胶,将该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粘贴成触控面板。
起粘贴作用的光学胶可以采用OCA光学胶材料(Optically Clear Adhesive)进行全贴合。OCA无色透明、光透率在90%以上、技术成熟、粘结效果好,不会产生空气层,可以减小8%的反射,提高显示效果。并且,通过OCA的设置,当受到外力冲击时,OCA也可以吸收和释放部分外力,以降低外力对于触控面板的冲击,进一步提高触控面板的抗冲击性,进而提高触控面板的抗冲击性。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学胶也可采用OCR光学胶材料(OpticallyClear Resin),OCR其贴合成本较低,并且贴合后的透光率也较高,同时拆解简单,拆解后再生良率高,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对光学胶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学胶采用OCA光学胶材料。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将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之间通过光学胶进行粘贴,增强了触控面板的透光率,并且通过光学胶对外力进行吸收和释放,降低了外力对于触控面板的冲击,提高了触控面板的抗冲击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包括用于承载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至少一层基板,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至少一层基板的不同表面。
具体地,如图6所述,基板5相当于第一类电极层1和第一类电极层2对应的载板。可以通过黄光制程或溅镀等方式来在基板5的两面分别设置第一类电极层1和第一类电极层2。基板的层数随着第一类电极层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当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时,基板的层数为一层;当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三层时,基板的层数为两层。在该基板5一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类电极(例如参见图2中的第一类电极11),得到第一类电极层1,并在该基板5的另一表面上也形成多个第一类电极,得到另一个第一类电极层2。本申请实施例中两层电极可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同时生产,互不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基板可选用透明塑料材料,可以包括PET塑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C材料(Polycarbonate)、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COP(Optical material cop)、TCTF(Transparent Conductive Transfer Film)、TAC(Triacetyl Cellulose)等任一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PET塑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然较好,尺寸稳定性好。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基板的材料选用PET塑料材料。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以对应设置的基板作为载体,可以减小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从而使触控面板更轻薄。
图7所示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延伸出图7所示实施例,下面着重叙述图7所示实施例和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该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该触控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和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其中,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即一层第一类电极层1和另一层第一类电极层2;第二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即一层第二类电极层3和另一层第二类电极层4。第二类电极层3(或4)各自包括有第二类触控感应区。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全部的触控区。
具体地,图7所示的俯视方向为从上到下垂直于触控面板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层叠设置的第一类电极层和第二类电极层各自的层数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两层,还可以为三层、四层或更多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第二类电极层3中,第二类触控感应区指的是多个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类电极31组合形成的触控区域,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类电极31互不相连。在第二类电极层4中,第二类触控感应区指的是多个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类电极41组合形成的触控区域,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类电极41互不相连。由多个第二类电极31组合形成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和由多个第二类电极41组合形成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进行拼接并完整充填该触控面板的触控区。
该触控区可以为触控面板的中心区域,等同于触控屏的显示区域。该触控区可以理解为是多个第二类触控感应区组合形成的区域。
第二类触控感应区中可以包括多个平行于第二方向B的第二类电极31(或41),也可以包括多个与第二方向B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二类电极(例如图8中的第二类电极31或41)。并且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的大小可以相等(即将触控区进行均分),也可以不相等,该第二类触控感应区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例如图7)、梯形(例如图8)、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类触控感应区的大小、形状及组成形式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图9至图11给出触控面板中所包括的第一类电极层和第二类电极层的层叠示例。
参见图9,该触控区有第一类电极层和第二类电极层完全充填,或者说,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类电极11和21无重叠且恰好充填全部的触控区,同时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类电极31和41也无重叠且恰好充填全部的触控区。即触控区的任一区域均对应有一第一类电极层和一第二类电极层进行讯号感应,由于各电极层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各电极层所感应讯号都不一样,以此来提高信号的辨识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第二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一层,或者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一层,第二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第二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
另外,参照图7所示的各电极层标号,图9所示的触控面板结构中的两个第一类电极层1和2,以及两个第二类电极层3和4在触控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层叠顺序为3、1、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电极层和第二类电极层之间的层叠顺序可以是多样的。仍参照如图7所示的标号分别为1~4的四层电极层,在触控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层叠顺序可以为1、2、3和4,例如图10。其中,一层第一类电极层1通过第一光学胶层71与另一层第一类电极层2粘贴,该第一类电极层2通过第二光学胶层72与一层第二类电极层3粘贴,该第二类电极层3通过第三光学胶层73与另一层第二类电极层4粘贴。
又例如,如图7所示的标号分别为1~4的四层电极层,在触控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层叠顺序也可以是1、3、4和2,例如图11。其中,一层第一类电极层1通过第一光学胶层74与一层第二类电极层3粘贴,该第二类电极层3通过第二光学胶层75与另一层第二类电极层4粘贴,该第二类电极层4通过第三光学胶层76与另一层第一类电极层2粘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的标号分别为1~4的四层电极层,在触控面板的垂直方向上的层叠顺序还可以是1、3、2和4,或者3、2、1和4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极层在垂向上的排布顺序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光学胶层将两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粘贴形成触控面板。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局限于双层金属网格电极这样的结构,两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只是四层电极层组合的一种方式。
例如,继续参见图7,可以是(a)中的第一类电极层1和(c)中的第二类电极层3组成一个双层金属网格电极,(b)中的第一类电极层2和(d)中的第二类电极层4组成另一个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贴。或者也可以是(a)中的第一类电极层1和(b)中的第一类电极层2组成一个双层金属网格电极,(c)中的第二类电极层3和(d)中的第二类电极层4组成另一个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贴。或者(a)中的第一类电极层1和(d)中的第二类电极层4组成一个双层金属网格电极,(c)中的第二类电极层3和(b)中的第一类电极层2组成另一个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贴。
在一示例中,参见图12,两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中还均包括基板。
具体地,基板的层数为两层,即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第一基板5相当于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载板,可以通过黄光制程等工艺制备,也可以通过溅镀等方式来制备。在该第一基板5一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类电极(例如参见图2中的第一类电极11),得到第一类电极层1,并在该第一基板5的另一表面上也形成多个第一类电极,得到另一个第一类电极层,以此得到一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
第二基板6相当于该两层第二类电极层的载板,可以通过黄光制程等工艺制备,也可以通过溅镀等方式来制备。在该第二基板6一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二类电极(例如参见图7中的第二类电极31),得到第二类电极层3,并在该第二基板6的另一表面上也形成多个第一类电极,得到另一个第二类电极层4,以此得到另一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
两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层7粘贴。
示例性地,电极层1还可以设置于盖板的远离触控面板的表面(比如下表面),电极层2和3分别设于第一基板的上下两表面,电极层4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上表面,然后盖板、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之间通过OCA胶粘贴。
在一示例中,两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中还均包括光学胶层。
具体地,光学胶层的层数为三层。第一光学胶层,用于粘贴一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中的两层电极层。第二光学胶层,用于粘贴另一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中的两层电极层。第三光学胶层,用于粘贴上述两层双层金属网格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第二类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或者,第一类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第二类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前述金属网格电极,本申请所述的多个第一类电极和多个第二类电极还可以为氧化铟锡电极,即ITO电极。鉴于实际应用时,金属网格电极和ITO电极各有优缺点,即ITO电极透明度好但阻抗高、而金属网格电极阻抗低但透光率较低,因此多个第一类电极和多个第二类电极可以由不同材料构成,例如第一类电极采用金属网格电极,第二类电极采用ITO电极等。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多个第一类电极和多个第二类电极分别具体由何种材料构成,只要可以规避上述提到的缺点即可。
继续参见图7,该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金属引线12(22、32或42),多个第一类电极11分别与多条金属引线12电性连接。一个第一类电极11与一条金属引线12电性连接(或一个第一类电极21与一条金属引线22电性连接),由此所形成的多条金属引线12都汇集在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为触控面板的上侧、下侧、左侧或者右侧)的某个区域,以与触控芯片连接,从而将第一类电极11与触控芯片连接起来。其中该多条金属引线的材料与图1实施例描述的基本相同,详情请参见图1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触控面板包括的电极层的数量与图7所示的触控面板包括的电极层的数量相同,均分别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和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在图8中,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一层为(a)中第一类电极1和图(b)中第一类电极2。两层第二类电极层,一层为(c)中第二类电极3和图(d)中第二类电极4。其中,(a)中第一类电极层1包括由多个与第一方向A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一类电极11组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和与多个第一类电极11电性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12。(b)中第一类电极层2内也包括由多个与第一方向A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一类电极21组成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和与多个第一类电极21电性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22。(c)中第二类电极层3包括由多个与第二方向B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二类电极31组成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和与多个第二类电极31电性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32。(d)中第二类电极层4内也包括由多个与第二方向B有一定的夹角的第二类电极41组成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和与多个第二类电极41电性连接的多条金属引线42。该触控区基于第一类电极层1(或2)和第二类电极层3(或4)拼接并全部充填该区域。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能够使手指到四层电极层所感应的讯号各不相同,以此提高信号的辨识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类触控感应区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类电极,多个第二类电极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且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多个第二类电极之间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
具体地,该第二类电极的金属网格结构与第一类电极的金属网格结构基本相同,详情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设置为不同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避免了产生干涉条纹,增加了讯号可辨识特征。
图1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主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其中,一个第一类电极层1和另一个第一类电极层2。并且,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其中,一个第二类电极层3和另一个第二类电极层4。此外,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两层基板,其中,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层7和显示屏8。
具体地,主视方向为平行于触控显示装置的方向。
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个第一类电极层1、第一基板5、另一个第一类电极层2、光学胶层7、一个第二类电极层3、第二基板6、另一个第二类电极层4和显示屏8。其中,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和两层第二类电极层的设置顺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显示屏8可以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器、LCM(Liquid CompositeMolding)显示模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中的任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LCD显示器机身薄、节省空间、省电,不产生高温、无辐射,有利于身体健康、不伤眼;LCM显示模组具有尺寸优势,并且工作过程中无辐射、无闪烁,能耗也比较低,视觉效果好;OLED显示屏是自发光的显示屏,不需要背光源,其能够实现屏幕的超薄化,并且OLED抗震性能好、可视角度大、响应时间短、刷新速度快、可弯曲等适用于多种工况和显示器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四层的电极层,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指触碰到四层电极层的感应讯号不同,以此提高信号的辨识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所述第一类电极层包括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所述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所述触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触控感应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类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类电极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一类电极分别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粘合所述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至少一层光学胶层,所述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之间借助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胶层粘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的至少一层基板,所述至少两层第一类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层基板的不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所述第二类电极层包括第二类触控感应区,所述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第二类触控感应区拼接填充所述触控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触控感应区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类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类电极为图案化的金属网格电极,且所述至少两层第二类电极层各自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二类电极之间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并且,所述第二类电极层的层数为两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所述第二类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或者,
所述第一类电极层为所述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类电极层为所述驱动电极层。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2110020142.4A 2021-01-07 2021-01-07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612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0142.4A CN112612378A (zh) 2021-01-07 2021-01-07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CT/CN2021/111246 WO2022148014A1 (zh) 2021-01-07 2021-08-06 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8/348,482 US20230350525A1 (en) 2021-01-07 2023-07-07 Touch Panel, Touch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0142.4A CN112612378A (zh) 2021-01-07 2021-01-07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378A true CN112612378A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53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0142.4A Pending CN112612378A (zh) 2021-01-07 2021-01-07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23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8014A1 (zh) * 2021-01-07 2022-07-14 无锡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8014A1 (zh) * 2021-01-07 2022-07-14 无锡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7331U (zh) 具有含不同宽度部分的导线的触摸传感器
KR101103751B1 (ko) 메쉬형 전극패턴을 갖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US20110315536A1 (en) Touch panel
KR20140003476U (ko) 터치 패널
KR20120018059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용 기판,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CN205158318U (zh) 触摸显示装置
JP2012519897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
US9719770B2 (en) Touchscreen sensor
US8742772B2 (en) Touch panel sensor
TWI506503B (zh) 觸控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11528147A (ja) 静電容量方式の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KR20140001309U (ko) 터치 전극 장치
TW201428586A (zh) 觸控面板
US20150042900A1 (en) Touch panel
US8822835B2 (en) Touch panel sensor
KR101676546B1 (ko) 터치 패널 센서
CN202495007U (zh) 触摸板
CN112612378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530399A (zh) 觸控裝置
CN211349322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515778B (zh) 觸控電極裝置
CN213958036U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1219597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612377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230350525A1 (en) Touch Panel, Touch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