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4556A - 蒸鍍罩裝置、罩支持機構及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蒸鍍罩裝置、罩支持機構及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34556A TW202034556A TW109103652A TW109103652A TW202034556A TW 202034556 A TW202034556 A TW 202034556A TW 109103652 A TW109103652 A TW 109103652A TW 109103652 A TW109103652 A TW 109103652A TW 202034556 A TW202034556 A TW 20203455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apor deposition
- frame
- support member
- support
- cov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6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640 Fe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30 Iron–nick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90 N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3 responsive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01 super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23C14/042—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using mas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21/00—Accessories or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19/00
- B05C21/005—Masking dev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2—Organic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4—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vacuum de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e.g. using a mas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蒸鍍罩裝置具備:框架;支持體,其具有固定於框架之複數個支持構件;及蒸鍍罩,其固定於框架。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其最接近框架之第3部分與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及第2支持構件,其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更靠框架之第3部分側。第1支持構件以自框架向下方以第1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蒸鍍罩,第2支持構件以自框架向下方以小於第1撓曲量之第2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蒸鍍罩。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蒸鍍罩裝置、罩支持機構及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
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等電子設備中,市場要求高清之顯示裝置。顯示裝置例如具有400 ppi以上或800 ppi以上等之像素密度。
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因具有良好之應答性或/及高對比度而備受關注。作為形成有機EL顯示裝置之像素之方法,已知有藉由蒸鍍使構成像素之材料附著於基板之方法。於此情形時,首先,準備蒸鍍罩裝置,該蒸鍍罩裝置具備包含貫通孔之蒸鍍罩、及支持蒸鍍罩之框架。繼而,於蒸鍍裝置內,於使蒸鍍罩裝置之蒸鍍罩密接於基板之狀態下,使有機材料或/及無機材料等蒸鍍而將有機材料或/及無機材料等形成於基板。
於蒸鍍步驟時,由於蒸鍍罩與基板之間存在間隙,因此存在基板上之有機材料之尺寸精度或/及基板上之有機材料之位置精度降低之可能性。產生間隙之原因係蒸鍍罩因自身重量而撓曲等。為了解決此種問題,已知藉由依序配置蒸鍍罩、基板、及磁鐵,利用磁力將蒸鍍罩向基板側吸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38225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根據蒸鍍罩產生之撓曲之形態,存在即便使用磁鐵等亦無法充分減小蒸鍍罩與基板之間的間隙之情形。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目的在於減小蒸鍍罩與基板之間之間隙。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蒸鍍罩裝置具備:
框架,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對向,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
支持體,其包括第1端及第2端,該第1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1部分,該第2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2部分,且該支持體具有排列於上述第2方向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以及
蒸鍍罩,其具有第3端、第4端及複數個貫通孔,該第3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3部分,該第4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4部分,該等複數個貫通孔位於上述第3端與上述第4端之間;且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該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該第2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1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第1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上述第2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1撓曲量之第2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發明之效果]
藉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蒸鍍罩裝置,可減小蒸鍍罩與基板之間的間隙。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基板」、「基材」、「板」、「片材」或「膜」等表示成為某構成之基礎之物質之用語並不僅基於呼稱之不同而相互區分。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關於形狀或幾何學條件以及特定出其等之程度之例如「平行」及「正交」等用語或長度或角度之值等,並不限定於嚴格之含義,應包含可期待相同之功能之程度之範圍而解釋。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於某構件或某區域等某構成於另一構件或另一區域等另一構成之「上」或「下」、「上側」或「下側」、或「上方」或「下方」之情形時,包含某構成與另一構成直接相接之情形。進而,亦包含有於某構成與另一構成之間包含其他構成之情形,即間接相接之情形。又,只要未特別說明,則「上」、「上側」或「上方」、或者「下」、「下側」或「下方」之詞語亦可為上下方向反轉。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對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之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或類似之符號,有時省略其重複之說明。又,有圖式之尺寸比率為了方便說明而與實際之比率不同之情形,或自圖式省略構成之一部分之情形。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可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與其他實施形態或變化例組合。又,其他實施形態彼此或其他實施形態與變化例亦可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組合。又,變化例彼此亦可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組合。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於關於製造方法等方法揭示複數個步驟之情形時,亦可於所揭示之步驟之間實施未揭示之其他步驟。又,所揭示之步驟之順序於不產生矛盾之範圍內為任意。
於本說明書及本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藉由「~」之記號表現之數值範圍包含置於「~」之符號之前後之數值。例如,藉由「34~38質量%」之表現劃定之數值範圍與藉由「34質量%以上且38質量%以下」之表現劃定之數值範圍相同。
於本說明書之一實施形態中,列舉用於在製造有機EL顯示裝置時將有機材料以所需圖案於基板上圖案化之蒸鍍罩或其製造方法相關之例進行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種應用,可對用於各種用途之蒸鍍罩應用本實施形態。例如,為了製造用以顯示或投影用於表現所謂虛擬實境之VR(Virtual Reality)及所謂擴增實境之AR(Augmented Reality)之圖像或影像之裝置,亦可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罩。
本發明之第1態樣係一種蒸鍍罩裝置,其具備:
框架,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對向,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
支持體,其包括第1端及第2端,該第1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1部分,該第2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2部分,且該支持體具有排列於上述第2方向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以及
蒸鍍罩,其具有第3端、第4端及複數個貫通孔,該第3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3部分,該第4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4部分,該等複數個貫通孔位於上述第3端與上述第4端之間;且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該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該第2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1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第1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上述第2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1撓曲量之第2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本發明之第2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之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3支持構件,該第3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3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1撓曲量之第3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本發明之第3態樣係於上述第2態樣之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4支持構件及第5支持構件,該第4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2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該第5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3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4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2撓曲量之第4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上述第5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3撓曲量之第5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本發明之第4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3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大於俯視下與上述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蒸鍍罩之厚度。
本發明之第5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3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俯視下與上述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蒸鍍罩之厚度之2倍以上。
本發明之第6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5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50 μm以上。
本發明之第7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6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俯視下與上述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蒸鍍罩之厚度之50倍以下。
本發明之第8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7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1 mm以下。
本發明之第9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8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框架包含第3面,該第3面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第2面之間,面向上述開口部;
俯視下與上述第1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位於較俯視下與上述第2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更靠上述第2部分側。
本發明之第10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9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較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短。
本發明之第11態樣係於上述第1態樣至上述第10態樣之各蒸鍍罩裝置中,亦可為,
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之長度相對於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之長度之比為1.1以上。
本發明之第12態樣係一種罩支持機構,其係支持蒸鍍罩者,且具備:
框架,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及
支持體,其包含第1端及第2端,該第1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1部分,該第2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2部分,且該支持體具有排列於上述第2方向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且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該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該第2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1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預備第1撓曲量撓曲,上述第2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1撓曲量之預備第2撓曲量撓曲。
本發明之第13態樣係於上述第12態樣之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3支持構件,該第3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上述第3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1撓曲量之預備第3撓曲量撓曲。
本發明之第14態樣係於上述第13態樣之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4支持構件及第5支持構件,該第4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2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該第5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3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4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2撓曲量之預備第4撓曲量撓曲,上述第5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3撓曲量之預備第5撓曲量撓曲。
本發明之第15態樣於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14態樣之各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50 μm以上。
本發明之第16態樣係於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15態樣之各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1 mm以下。
本發明之第17態樣係於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16態樣之各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框架包含第3面,該第3面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第2面之間,面向上述開口部;
俯視下與上述第1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位於較俯視下與上述第2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更靠上述第2部分側。
本發明之第18態樣係於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17態樣之各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較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短。
本發明之第19態樣係於上述第12態樣至上述第18態樣之各罩支持機構中,亦可為,
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之長度相對於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之長度之比為1.1以上。
本發明之第20態樣係一種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
準備框架,該框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對向,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
於對第1支持構件施加第1張力之狀態下,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側將上述第1支持構件以上述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
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之位置,以對第2支持構件施加大於上述第1張力之第2張力之狀態,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側將上述第2支持構件固定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及
於將上述第1支持構件及上述第2支持構件固定於上述框架後,將具有複數個貫通孔之蒸鍍罩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再者,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一例,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實施形態而解釋。
首先,參照圖1,對實施使蒸鍍材料蒸鍍於對象物之蒸鍍處理之蒸鍍裝置80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蒸鍍裝置80之內部可具備蒸鍍源81、加熱器83、及蒸鍍罩裝置10。又,蒸鍍裝置80可進而具備用以使蒸鍍裝置80之內部為真空環境之排氣器件。蒸鍍源81例如為坩堝,收容有機發光材料等蒸鍍材料82。加熱器83對蒸鍍源81進行加熱,於真空環境下使蒸鍍材料82蒸發。蒸鍍罩裝置10以與蒸鍍源81對向之方式配置。
以下,對蒸鍍罩裝置10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蒸鍍罩裝置10具備框架15、及固定於框架15之蒸鍍罩20。框架15將蒸鍍罩20以於其面方向拉伸之狀態支持,以抑制蒸鍍罩20撓曲。
如圖1所示,蒸鍍罩裝置10以蒸鍍罩20與作為附著蒸鍍材料82之對象物之基板91面對之方式配置於蒸鍍裝置80內。蒸鍍罩20具有使自蒸鍍源81飛來之蒸鍍材料82通過之複數個貫通孔25。於以下之說明中,將蒸鍍罩20之面中位於供飛來之蒸鍍材料82附著之基板91之側之面稱為第1面201,將位於第1面201之相反側之面稱為第2面202。
如圖1所示,蒸鍍罩裝置10可具備配置於基板91之與蒸鍍罩20為相反側之面之冷卻板85。冷卻板85可具有用以使冷媒於冷卻板85之內部循環之流路。藉由蒸鍍罩裝置10具備冷卻板85,可抑制於蒸鍍步驟時基板91之溫度上升。
雖未圖示,蒸鍍罩裝置10可具備配置於基板91之與蒸鍍罩20為相反側之面之磁鐵。磁鐵可配置於冷卻板85之與蒸鍍罩20為相反側之面。藉由設置磁鐵,可利用磁力將蒸鍍罩朝基板91側吸引,使蒸鍍罩20密接於基板91。藉此,可抑制於蒸鍍步驟中產生陰影,可藉由附著於基板91之蒸鍍材料82提高形成於基板91之蒸鍍層之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於本案中,陰影係指蒸鍍材料82進入蒸鍍罩20與基板91之間之間隙,由此蒸鍍層之厚度變得不均勻之現象。又,亦可使用利用靜電力之靜電吸盤使蒸鍍罩20密接於基板91。
圖2係表示自蒸鍍罩20之第1面201側觀察蒸鍍罩裝置10之情形之俯視圖。如圖2所示,蒸鍍罩裝置10可具備於第1方向D1上排列之複數個蒸鍍罩20。於本實施形態中,各蒸鍍罩20具有於與第1方向D1交叉之第2方向D2上延伸之矩形狀之形狀。各蒸鍍罩20於蒸鍍罩20之長度方向之兩端部例如藉由熔接而固定於框架15。
如圖2所示,蒸鍍罩裝置10可進而具備位於框架15與蒸鍍罩20之間之支持體60。支持體60可固定於框架15。圖3係為了明確表示支持體60而示出自圖2之蒸鍍罩裝置10卸除蒸鍍罩20之狀態之俯視圖。將具備框架15及支持體60之構成要素亦稱為罩支持機構75。
以下,對蒸鍍罩裝置10之框架15、蒸鍍罩20及支持體60詳細地進行說明。
首先,對框架15進行說明。如圖2及圖3所示,框架15具有框構件及框構件之內側之開口部155,該框構件包含第1部分151、第2部分152、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第1部分151與第2部分152於第1方向D1上隔著開口部155對向。又,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於與第1方向D1不同之第2方向D2上隔著開口部155對向。
如圖2及圖3所示,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可相互正交。又,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可於第2方向D2延伸,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可於第1方向D1延伸。
如圖2及圖3所示,框架15之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可較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短。如圖2所示,可於框架15之第1面16側,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固定支持體60之端部。又,亦可於框架15之第1面16側,於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固定蒸鍍罩20之端部。於此情形時,如圖2所示,支持體60較蒸鍍罩20長。
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長度相對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長度之比例如為1.1以上,可為1.2以上,亦可為1.3以上。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長度相對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長度之比例如為1.5以下,可為1.7以下,亦可為2.0以下。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長度相對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長度之比之範圍可由包含1.1、1.2及1.3之第1群組、及/或包含1.5、1.7及2.0之第2群組規定。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長度相對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長度之比之範圍可由上述第1群組中包含之值中的任意1個值與上述第2群組中包含之值中的任意1個值之組合規定。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長度相對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長度之比之範圍可由上述第1群組中包含之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長度相對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長度之比之範圍可由上述第2群組中包含之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可為1.1以上2.0以下,亦可為1.1以上1.7以下,亦可為1.1以上1.5以下,亦可為1.1以上1.3以下,亦可為1.1以上1.2以下,亦可為1.2以上2.0以下,亦可為1.2以上1.7以下,亦可為1.2以上1.5以下,亦可為1.2以上1.3以下,亦可為1.3以上2.0以下,亦可為1.3以上1.7以下,亦可為1.3以上1.5以下,亦可為1.5以上2.0以下,亦可為1.5以上1.7以下,亦可為1.7以上2.0以下。
作為構成框架15之材料,可使用與下述蒸鍍罩20之金屬板之材料相同者。例如可使用包含鎳之鐵合金。
繼而,對蒸鍍罩20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蒸鍍罩20可具有固定於框架15之一對耳部21、及位於耳部21之間之中間部22。於以下之說明中,將一對耳部21中固定於框架15之第3部分153之部分亦稱為第3端211,將固定於框架15之第4部分154之部分亦稱為第4端212。
蒸鍍罩20之中間部22可具有至少1個有效區域23、及位於有效區域23之周圍之周圍區域24。於圖2所示之例中,中間部22包含沿著第2方向D2隔開特定間隔排列之複數個有效區域23。周圍區域24包圍複數個有效區域23。
於使用蒸鍍罩20製作有機EL顯示裝置等顯示裝置之情形時,1個有效區域23對應1個有機EL顯示裝置之顯示區域。因此,根據圖2所示之蒸鍍罩裝置10,可實現有機EL顯示裝置之多面蒸鍍。再者,亦存在1個有效區域23對應複數個顯示區域之情形。又,雖未圖示,但亦可於蒸鍍罩20之寬度方向隔開特定間隔排列複數個有效區域23。
有效區域23例如具有俯視下為大致四邊形形狀之輪廓,更準確而言,具有俯視下為大致矩形狀之輪廓。再者,雖未圖示,但各有效區域23可對應於有機EL顯示裝置之顯示區域之形狀而具有各種形狀之輪廓。例如,各有效區域23亦可具有圓形之輪廓。所謂俯視係指沿著框架15之第1面16之法線方向觀察蒸鍍罩裝置10。
繼而,對支持體60進行說明。如圖2及圖3所示,支持體60可包含有於第2方向D2上排列之複數個支持構件。於圖2及圖3所示之例中,支持體60包含7根支持構件。各支持構件可包含有於框架15之第1面16側固定於第1部分151之端部、及於框架15之第1面16側固定於第2部分152之端部。於以下之說明中,將固定於第1部分151之支持構件之端部亦稱為第1端601,將固定於第2部分152之支持構件之端部亦稱為第2端602。
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61,其最接近框架15之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及第2支持構件62,其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61更靠近第3部分153側。「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係第2方向D2上之至第3部分153之距離與至第4部分154之距離相等之位置。於圖3中,符號M所示之單點鏈線表示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於存在俯視下與中間位置重疊之支持構件之情形時,與中間位置重疊之支持構件為最接近中間位置之第1支持構件61。於圖3所示之例中,第1支持構件61和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重疊。於不存在俯視下與中間位置重疊之支持構件之情形時,與中間位置之間具有最小之距離之支持構件為最接近中間位置之第1支持構件61。於圖3中,符號Z2表示中間位置與第2支持構件62之間之距離。符號Z3表示中間位置與第3支持構件63之間之距離。複數個支持構件亦可進而包含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61更靠近第4部分154側之第3支持構件63。又,複數個支持構件亦可進而包含位於較第2支持構件62更靠近第3部分153側之第4支持構件64。又,複數個支持構件亦可進而包含位於較第3支持構件63更靠近第4部分154側之第5支持構件65。又,複數個支持構件亦可進而包含位於較第4支持構件64更靠近第3部分153側之第6支持構件66。又,複數個支持構件亦可進而包含位於較第5支持構件65更靠近第4部分154側之第7支持構件67。
如圖2所示,支持體60之複數個支持構件可於俯視下與蒸鍍罩20之周圍區域24重疊。藉此,可抑制通過蒸鍍罩20之有效區域23之貫通孔之蒸鍍材料附著於支持體60。
作為構成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材料,可使用與下述蒸鍍罩20之金屬板之材料相同者。例如,可使用包含鎳之鐵合金。
繼而,參照圖4及圖5對蒸鍍罩裝置10之剖面構造進行說明。圖4係沿著通過第1支持構件61之圖2之A-A線之剖視圖。又,圖5係沿著通過位於第1部分151與第2部分152之中間位置之蒸鍍罩20之圖2之B-B線之剖視圖。
如圖4及圖5所示,框架15包含第1面16、第2面17、第3面18及第4面19。第1面16位於供蒸鍍罩20及支持體60固定之側。第2面17位於第1面16之相反側。第3面18位於第1面16與第2面17之間,面向開口部155。第4面19於水平方向上位於第3面18之相反側。
如圖4所示,第1面16可包含第5面162、及位於較第5面162更靠近第2面17側之第6面161。第5面162可位於與供蒸鍍罩20固定之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第1面16同一平面上。第6面161可連接於第3面18。第1支持構件61等支持構件可固定於第6面161。第6面161可藉由切削第5面162之一部分而形成。
支持體60之第1支持構件61等支持構件於第1面16側位於框架15與蒸鍍罩20之間。第1支持構件61等支持構件以自下方支持因自身重量而向下方撓曲之蒸鍍罩20之方式發揮功能。再者,第1支持構件61等支持構件亦由於自身重量及自蒸鍍罩20受到之力,產生向下方之撓曲。
對於框架15之第1面16位於第2面17之上方之狀態下支持構件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進行說明。於圖4、圖5等剖視圖中,箭頭Y1表示上方,箭頭Y2表示下方。
於圖4中,符號a1表示第1支持構件61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撓曲量係第1支持構件61中固定於框架15之部分與第1支持構件61中位於最下方之部分之間的上下方向上之距離。於圖4所示之例中,第1支持構件61中第1部分151與第2部分152之中間位置之部分位於最下方。作為用以測定撓曲量之測量儀,可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LK-G85等雷射移位計。於以下之說明中,將第1支持構件61產生之撓曲量亦稱為第1撓曲量a1。又,將通過第1支持構件61中固定於框架15之部分之水平面亦稱為第1基準面P1。
如圖5所示,第2支持構件62、第3支持構件63等其他支持構件亦可產生向下方之撓曲。於圖5中,符號a2表示第2支持構件62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符號a3表示第3支持構件63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於以下之說明中,將第2支持構件62產生之撓曲量亦稱為第2撓曲量a2,將第3支持構件63產生之撓曲量亦稱為第3撓曲量a3。雖未圖示,但關於第4支持構件64以後之支持構件,亦將第n支持構件產生之撓曲量稱為第n撓曲量,以符號an表示。n為自然數。測定各支持構件產生之撓曲量之方法與測定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a1之方法相同。
支持體60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以位於越靠近框架15之第3部分153或第4部分154之支持構件之撓曲量越小之方式固定於框架15。例如,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撓曲量a2及第3支持構件63之第3撓曲量a3小於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a1。又,第4支持構件64之第4撓曲量a4小於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撓曲量a2。又,第5支持構件65之第5撓曲量a5小於第3支持構件63之第3撓曲量a3。又,第6支持構件66之第6撓曲量a6小於第4支持構件64之第4撓曲量a4。又,第7支持構件67之第7撓曲量a7小於第5支持構件65之第5撓曲量a5。若以式子表示此種關係,則如下。
a1>a2>a4>a6
a1>a3>a5>a7
藉由如上所述般調整支持體60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之撓曲量,如圖5所示,可使蒸鍍罩20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最大。又,能夠以蒸鍍罩20之向下方之撓曲量隨著自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向第3部分153或第4部分154減小之方式,由支持體60支持蒸鍍罩20。
於圖5中,符號b1表示蒸鍍罩20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蒸鍍罩20之撓曲量b1與第1支持構件61等支持構件之情形同樣地,係蒸鍍罩20中固定於框架15之部分與蒸鍍罩20中位於最下方之部分之間的上下方向上之距離。將通過蒸鍍罩20中固定於框架15之部分之水平面亦稱為第2基準面P2。
於圖5中,符號L1表示框架15之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間之距離。b1/L1較佳為0.00228以下。b1/L1可為0.00171以下,亦可為0.00114以下。藉此,可抑制於蒸鍍罩20與基板91之間產生間隙。又,b1/L1較佳為0.00008以上。b1/L1可為0.00014以上,亦可為0.00029以上。
b1/L1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與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b1/L1可為0.00008以上0.00228以下,亦可為0.00014以上0.00171以下,亦可為0.00029以上0.00114以下。又,b1/L1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b1/L1可為0.00171以上0.00228以下。又,b1/L1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b1/L1可為0.00008以上0.00014以下。
圖6係沿著圖3之C-C線之剖視圖。如圖6所示,未支持蒸鍍罩20之狀態之支持體60亦可產生基於支持體60之自身重量之撓曲。將未支持蒸鍍罩20之狀態之支持體60之第n支持構件產生之撓曲量亦稱為預備第n撓曲量,以符號cn表示。n為自然數。測定各支持構件產生之預備撓曲量之方法與測定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a1之方法相同。於預備撓曲量cn中,亦與上述撓曲量an之情形同樣地,下述關係式可成立。
c1>c2>c4>c6
c1>c3>c5>c7
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以滿足上述撓曲量之關係之方式規定。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較佳為50 μm以上。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可為60 μm以上,亦可為70 μm以上。藉此,可抑制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撓曲量過大。又,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較佳為1 mm以下。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可為500 μm以下,亦可為200 μm以下。藉此,可抑制通過蒸鍍罩20之有效區域23之貫通孔之蒸鍍材料附著於支持體60。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例如為100 μm。
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與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可為50 μm以上1 mm以下,亦可為60 μm以上500 μm以下,亦可為70 μm以上200 μm以下。又,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可為500 μm以上1 mm以下。又,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可為50 μm以上60 μm以下。藉由將支持構件之厚度設為1 mm以下,可抑制切削框架15之第5面162而形成第6面161所需之步驟數。
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之較佳之範圍可規定為相對於俯視下與支持體60重疊之位置之蒸鍍罩20之厚度之相對值。於俯視下與支持體60重疊之位置,蒸鍍罩20由支持體60自下方支持。較佳為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之厚度大於俯視下與支持體60重疊之位置之蒸鍍罩20之厚度。例如,支持構件之厚度相對於蒸鍍罩20之厚度之比率較佳為2以上。比率可為2.5以上,亦可為3以上。又,支持構件之厚度相對於蒸鍍罩20之厚度之比率較佳為50以下。比率可為40以下,亦可為30以下。
又,支持構件之厚度相對於蒸鍍罩20之厚度之比率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與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比率可為2以上50以下,亦可為2.5以上40以下。又,比率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比率可為40以上50以下。又,比率之範圍可由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比率可為2以上2.5以下。
繼而,對蒸鍍罩20之構造之一例進行說明。圖7係自蒸鍍罩20之第2面202側放大表示有效區域23之俯視圖。如圖7所示,形成於各有效區域23之複數個貫通孔25可沿著相互正交之2個方向分別以特定之間距排列。
圖8係沿著圖7之有效區域23之D-D線之剖視圖。如圖8所示,複數個貫通孔25自蒸鍍罩20之第1面201向第2面202貫通。貫通孔25具有:第1凹部30,其位於構成蒸鍍罩20之金屬板51之第1面511;及第2凹部35,其位於與第1面511為相反側之第2面512,連接於第1凹部30。第1凹部30及第2凹部35分別藉由自第1面511側及第2面512側蝕刻金屬板51而形成。
如圖7及圖8所示,第1凹部30之壁面31與第2凹部35之壁面36可經由周狀之連接部41連接。連接部41可劃分形成在蒸鍍罩20之俯視下貫通孔25之開口面積最小之貫通部42。
如圖8所示,於蒸鍍罩20之第1面201側,相鄰之2個貫通孔25沿著金屬板51之第1面511相互隔開。於蒸鍍罩20之第2面202側,相鄰之2個第2凹部35亦可沿著金屬板51之第2面512相互隔開。即,相鄰之2個第2凹部35之間可殘存金屬板51之第2面512。於以下之說明中,將金屬板51之第2面512之有效區域23中未被蝕刻而殘留之部分亦稱為頂部43。藉由以保留此種頂部43之方式製作蒸鍍罩20,可使蒸鍍罩20具有充分之強度。藉此,例如可抑制蒸鍍罩20於搬送中等破損。再者,若頂部43之寬度過大,則有蒸鍍材料對基板91等蒸鍍對象物中與蒸鍍罩20之貫通孔重疊之區域之附著被蒸鍍罩20之第2面202及壁面阻礙,由此導致蒸鍍材料82之利用效率降低之情形。因此,較佳為以頂部43之寬度β不會變得過大之方式製作蒸鍍罩20。
於蒸鍍步驟時,蒸鍍罩20之第1面201與基板91相對,蒸鍍罩20之第2面202位於保持蒸鍍材料82之坩堝81側。蒸鍍材料82通過開口面積逐漸變小之第2凹部35並附著於基板91。如圖8中自第2面202側向第1面201之箭頭所示,蒸鍍材料82不僅自坩堝81向基板91沿著基板91之法線方向N移動,而且於相對於基板91之法線方向N大幅傾斜之方向上移動。此時,若蒸鍍罩20之厚度較大,則斜向移動之蒸鍍材料82容易卡在頂部43、第2凹部35之壁面36及第1凹部30之壁面31,其結果,無法通過貫通孔25之蒸鍍材料82之比率變多。因此,為了提高蒸鍍材料82之利用效率,認為較佳為減小蒸鍍罩20之厚度T,藉此減小第2凹部35之壁面36及第1凹部30之壁面31之高度。即,可以說,作為用以構成蒸鍍罩20之金屬板51,較佳為使用於可確保蒸鍍罩20之強度之範圍內厚度T儘可能小之金屬板51。考慮到該點,於本實施形態中,蒸鍍罩20之厚度T較佳為100 μm以下。蒸鍍罩20之厚度T可為50 μm以下,亦可為40 μm以下,亦可為35 μm以下,亦可為30 μm以下,亦可為25 μm以下,亦可為20 μm以下。另一方面,若蒸鍍罩20之厚度過小,則蒸鍍罩20之強度降低,蒸鍍罩20容易產生損傷及變形。考慮到該點,蒸鍍罩20之厚度T較佳為5 μm以上。蒸鍍罩20之厚度T可為8 μm以上,亦可為10 μm以上,亦可為12 μm以上,亦可為13 μm以上,亦可為15 μm以上。
蒸鍍罩20之厚度T之範圍可由上述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與上述複數個下限候選值中的任意1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蒸鍍罩20之厚度T之範圍可為5 μm以上100 μm以下,亦可為8 μm以上50 μm以下,亦可為10 μm以上40 μm以下,亦可為12 μm以上35 μm以下,亦可為13 μm以上30 μm以下,亦可為15 μm以上25 μm以下,亦可為15 μm以上20 μm以下。又,蒸鍍罩20之厚度T之範圍可由上述複數個上限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蒸鍍罩20之厚度T之範圍可為20 μm以上25 μm以下。又,蒸鍍罩20之厚度T之範圍可由上述複數個下限之候選值中的任意2個值之組合規定。例如,蒸鍍罩20之厚度T之範圍可為13 μm以上15 μm以下。
再者,厚度T為周圍區域24之厚度,即蒸鍍罩20中未形成第1凹部30及第2凹部35之部分之厚度。因此,厚度T亦可稱為金屬板51之厚度。
作為測定金屬板51及蒸鍍罩20以及上述支持體60之厚度之方法,採用接觸式測定方法。作為接觸式測定方法,使用具備球襯套引導式柱塞之HEIDENHAIN公司製造之長度規HEIDENHAIM-METRO之「MT1271」。
於圖8中,符號α表示金屬板51之第1面511之有效區域23中未被蝕刻而殘留之部分(以下,亦稱為肋部)之寬度。肋部之寬度α及貫通部42之尺寸r根據有機EL顯示裝置之尺寸及顯示像素數而適當規定。
再者,雖未圖示,但亦可以相鄰之2個第2凹部35連接之方式實施蝕刻。即,於相鄰之2個第2凹部35之間,亦可存在未殘存金屬板51之第2面512之部位。又,雖未圖示,但亦可以相鄰之2個第2凹部35跨及第2面512之全域而連接之方式實施蝕刻。
作為金屬板51之材料,例如可使用包含鎳之鐵合金。鐵合金亦可除鎳以外進而包含鈷。例如,作為金屬板51之材料,可使用鎳及鈷之含量合計為30質量%以上且54質量%以下、且鈷之含量為0質量%以上且6質量%以下之鐵合金。作為包含鎳或包含鎳及鈷之鐵合金之具體例,可列舉包含34質量%以上且38質量%以下之鎳之鎳鋼材、除30質量%以上且34質量%以下之鎳以外進而包含鈷之超鎳鋼材、包含38質量%以上且54質量%以下之鎳之低熱膨脹Fe-Ni系鍍覆合金等。藉由使用此種鐵合金,可降低金屬板51之熱膨脹係數。例如,於使用玻璃基板作為基板91之情形時,可將金屬板51之熱膨脹係數設為與玻璃基板同等之較低之值。藉此,於蒸鍍步驟時,可抑制形成於基板91之蒸鍍層之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因具備金屬板51之蒸鍍罩20與基板91之間之熱膨脹係數之差而降低。
繼而,對製造上述蒸鍍罩裝置10之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3所示,準備設置有開口部155之框架15。框架15之製作方法為任意。例如,可藉由切削構成框架15之上述鎳鋼材等材料之塊而製作框架15。
繼而,如圖3所示,實施支持體固定步驟,即,例如藉由熔接將支持體60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之第1端601及第2端602分別固定於框架15之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此時,如圖6所示,亦可以位於越靠近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支持構件之預備撓曲量越大之方式,將複數個支持構件固定於框架15。
於支持體固定步驟中,可自位於靠近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支持構件起依序固定於框架15。例如,首先,可將第1支持構件61固定於框架15,繼而,將第2支持構件62及第3支持構件63固定於框架15,繼而,將第4支持構件64及第5支持構件65固定於框架15,繼而,將第6支持構件66及第7支持構件67固定於框架15。
或者,於支持體固定步驟中,可自遠離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支持構件起依序固定於框架15。例如,首先,可將第6支持構件66及第7支持構件67固定於框架15,繼而,將第4支持構件64及第5支持構件65固定於框架15,繼而,將第2支持構件62及第3支持構件63固定於框架15,繼而,將第1支持構件61固定於框架15。
又,於將支持體60之支持構件固定於框架15時,如圖3所示,可以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向內側彈性變形之方式對框架15施加力。藉由使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向內側彈性變形,可對固定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支持體60之支持構件施加由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回復力所引起之力。於此情形時,可藉由調整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產生之回復力,使得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產生之預備撓曲量滿足上述關係式。
於以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向內側彈性變形之方式對框架15施加力之情形時,俯視下與第1支持構件61重疊之位置上之第1部分151之第3面18,可位於較俯視下與第2支持構件62重疊之位置上之第1部分151之第3面18更靠近第2部分152側。於此情形時,第1部分151中熔接有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端601之部分,可位於較第1部分151中熔接有第2支持構件62之第1端601之部分更靠近第2部分152側。此種位置關係可於第1支持構件61之長度與第2支持構件62之長度相同之情形時產生。
俯視下與第1支持構件61重疊之位置之第2部分152之第3面18可位於較俯視下與第2支持構件62重疊之位置之第2部分152之第3面18更靠近第1部分151側。於個別情形時,第2部分152中熔接有第1支持構件61之第2端602之部分可位於較第2部分152中熔接有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端602之部分更靠近第1部分151側。此種位置關係可於第1支持構件61之長度與第2支持構件62之長度相同之情形時產生。
於圖3中,以符號181表示俯視下與第1支持構件61重疊之位置之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第3面18。以符號182表示俯視下與第2支持構件62重疊之位置之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之第3面18。
繼而,如圖2所示,實施罩固定步驟,即,例如藉由熔接將蒸鍍罩20之第3端211及第4端212分別固定於框架15之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於罩固定步驟中,一面對蒸鍍罩20施加張力一面將蒸鍍罩20固定於框架15,使得貫通孔25相對於基板91適當配置。如此,可獲得具備框架15、支持體60及蒸鍍罩20之蒸鍍罩裝置10。
於罩固定步驟中,可以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向內側彈性變形之方式對框架15施加力。藉此,可對固定於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蒸鍍罩20施加起因於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回復力之力,可抑制蒸鍍罩20產生撓曲。
然,認為若對蒸鍍罩20施加之力過大,則蒸鍍罩20產生皺褶,一部分貫通孔25之位置偏離設計。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蒸鍍罩裝置10具備自下方支持蒸鍍罩20之支持體60。藉此,可抑制蒸鍍罩20產生皺褶,並且可抑制蒸鍍罩20產生鬆弛。
繼而,對使用蒸鍍罩裝置10使蒸鍍材料82蒸鍍於基板91上之蒸鍍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實施將蒸鍍罩裝置10與基板91組合之步驟。例如,如圖9A中箭頭Q1所示,使基板91向蒸鍍罩裝置10之蒸鍍罩20相對移動,使基板91與蒸鍍罩20接觸。
於本實施形態中,最接近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第1支持構件61於以第1撓曲量a1撓曲之狀態下自下方支持蒸鍍罩20,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61更靠近第3部分153側之第2支持構件62於以小於第1撓曲量a1之第2撓曲量a1撓曲之狀態下自下方支持蒸鍍罩20,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61更靠近第4部分154側之第3支持構件63於以小於第1撓曲量a1之第3撓曲量a3撓曲之狀態下自下方支持蒸鍍罩20。又,其他支持構件亦於以隨著自第1支持構件61向第3部分153側或第4部分154側離開而撓曲量變小之方式調整支持構件之張力之狀態下,自下方支持蒸鍍罩20。因此,如圖5所示,可使蒸鍍罩20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最大。又,可將蒸鍍罩20之向下方之撓曲量設為隨著自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向第3部分153或第4部分154而減小。
藉由以此方式使蒸鍍罩20產生之撓曲量單調變化,於使基板91與蒸鍍罩20接觸時,可於第2方向D2上依序產生基板91與蒸鍍罩20之間之接觸。例如,可首先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產生基板91與蒸鍍罩20之間之接觸,其後,使接觸位置朝第3部分153側及第4部分154側依序變化。或者,可首先於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附近產生基板91與蒸鍍罩20之間之接觸,其後,使接觸位置朝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側依序變化。藉由以此方式於第2方向D2上依序產生基板91與蒸鍍罩20之間之接觸,相較於在第2方向D2之複數個位置同時產生接觸之情形,可抑制基板91與蒸鍍罩20之間產生間隙。
較佳為基板91產生之撓曲量d1大於蒸鍍罩20產生之撓曲量b1。換言之,較佳為以蒸鍍罩20產生之撓曲量b1小於基板91產生之撓曲量d1之方式調整對支持體60之各支持構件施加之張力。藉此,可首先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產生基板91與蒸鍍罩20之間之接觸,其後,使接觸位置朝第3部分153側及第4部分154側依序變化。
其後,如圖9A中箭頭Q2所示,可實施使冷卻板85向基板91相對移動而使冷卻板85與基板91接觸之步驟。冷卻板85產生之撓曲量e1大於蒸鍍罩20產生之撓曲量b1。冷卻板85產生之撓曲量e1亦可大於基板91產生之撓曲量d1'。撓曲量d1'係與蒸鍍罩20接觸之狀態之基板91產生之撓曲量。可藉由使冷卻板85之撓曲量e1大於基板91之撓曲量d1'而首先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產生冷卻板85與基板91之間之接觸,其後,使接觸位置朝第3部分153側及第4部分154側依序變化。
再者,如圖9B所示,冷卻板85可具有以朝基板91凸起之方式彎曲之表面。於此情形時,冷卻板85之表面中基板91之表面之突出量e2大於蒸鍍罩20產生之撓曲量b1。突出量e2亦可大於基板91產生之撓曲量d1。藉此,即便於冷卻板85未產生撓曲之情形及撓曲較小之情形時,亦可首先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產生冷卻板85與基板91之間之接觸,其後,使接觸位置朝第3部分153側及第4部分154側依序變化。
其後,雖未圖示,但亦可於冷卻板85之與蒸鍍罩20為相反側之面配置磁鐵。藉此,可利用磁力將蒸鍍罩向基板91側吸引。
繼而,使蒸鍍材料82蒸發並向基板91飛來。藉此,能夠以與蒸鍍罩20之貫通孔25對應之圖案使蒸鍍材料82附著於基板91。圖10係表示具備基板91及由附著於基板91之蒸鍍材料82構成之蒸鍍層92之蒸鍍基板90之剖視圖。雖未圖示,但蒸鍍基板90亦可進而具備與蒸鍍層92重疊之電極。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抑制蒸鍍罩20與基板91之間產生間隙。因此,可抑制蒸鍍材料82於蒸鍍罩20與基板91之間之間隙附著於基板91,可提高蒸鍍層92之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藉此,可減少考慮到相鄰之像素之干涉而於蒸鍍基板90之設計中設置之裕度。
藉由減少於蒸鍍基板90之設計中考慮之裕度,可提高蒸鍍基板90之像素密度。又,於蒸鍍基板90之像素密度固定之情形時,藉由減少裕度,可防止相鄰之像素之干涉,並且擴大電極之面積。藉此,可提高蒸鍍層92之亮度。又,可降低獲得固定亮度所需之驅動電壓,藉此,可延長有機EL顯示裝置之壽命或減少消耗電力等。
再者,可對上述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更。以下,視需要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變化例進行說明。於以下之說明及以下之說明中使用之圖式中,對於能夠以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方式構成之部分,使用與對上述實施形態中之對應之部分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又,於顯然上述實施形態中獲得之作用效果亦可於變化例中獲得之情形時,有時亦省略其說明。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示出了框架15之1個支持構件位於框架15之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並將該支持構件稱為第1支持構件61之例子。於本變化例中,如圖11所示,對支持構件不位於框架15之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例進行說明。
於圖11中,表示框架15之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單點鏈線M與支持構件不重疊。於此情形時,可將隔著直線M於第2方向D2上對向之一對支持構件稱為第1支持構件61。於此情形時,2個第1支持構件61之撓曲量為上述第1撓曲量a1。2個第1支持構件61之撓曲量可相同,亦可不同。
於圖11中,符號Z1表示中間位置與第1支持構件61之間之距離。符號Z2表示中間位置與第2支持構件62之間之距離。符號Z3表示中間位置與第3支持構件63之間之距離。距離Z1小於距離Z2及距離Z3。
於本變化例中,亦為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61更靠近第3部分153側之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撓曲量a2大於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a1。又,位於較第1支持構件61更靠近第4部分154側之第3支持構件63之第3撓曲量a3大於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a1。藉此,可使蒸鍍罩20產生之向下方之撓曲量於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最大。
圖12係表示蒸鍍罩裝置10之另一變化例之俯視圖。圖13係表示為了明確示出罩蓋構件70而自圖12之蒸鍍罩裝置10卸除蒸鍍罩20之狀態之俯視圖。如圖12及圖13所示,蒸鍍罩裝置10亦可進而具備複數個罩蓋構件70,該等複數個罩蓋構件70於第2方向D2上延伸,固定於框架15之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
圖14係沿著通過第1支持構件61之圖12之E-E線之剖視圖。如圖14所示,罩蓋構件70可位於較蒸鍍罩20及支持體60更靠近框架15之第2面17側。又,如圖12及圖14所示,罩蓋構件70於沿著蒸鍍罩20之面之法線方向觀察之情形時,以與於第1方向D1上排列之複數個蒸鍍罩20之間之間隙G重疊之方式定位。藉此,於蒸鍍步驟時,可抑制蒸鍍材料82穿過複數個蒸鍍罩20之間之間隙G而附著於基板91。
圖15係表示固定於框架15之支持體60之另一變化例之俯視圖。支持體60可除於第1方向D1上延伸並於第2方向D2上排列之複數個支持構件61~67以外,進而具備於第2方向D2上延伸並於第1方向D1上排列之複數個罩蓋構件69。複數個支持構件61~67與複數個罩蓋構件69可由相同之材料一體地構成。罩蓋構件69與上述罩蓋構件70同樣地,能夠以抑制蒸鍍材料82穿過複數個蒸鍍罩20之間之間隙G而附著於基板91之方式發揮功能。
圖16係表示蒸鍍罩裝置10之另一變化例之俯視圖。如圖16所示,於蒸鍍罩20中,複數個有效區域23不僅可於第2方向D2上排列,而且可於第1方向D1上排列。
繼而,參照圖2、圖18及圖19,對測定未支持蒸鍍罩20之狀態之支持構件產生之預備撓曲量之方法之一例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2所示,準備具備框架15及支持體60、以及固定於框架15之蒸鍍罩20之蒸鍍罩裝置10。繼而,如圖18所示,去除位於俯視下與支持體60重疊之位置之蒸鍍罩20。例如,於第6支持構件66與第3部分153之間之位置切斷蒸鍍罩20,於第7支持構件67與第4部分154之間之位置切斷蒸鍍罩20。藉此,可獲得具備框架15、及未支持蒸鍍罩20之狀態之支持體60之罩支持機構75。
圖19係沿著圖18之F-F線之剖視圖。於罩支持機構75中,位於越靠近框架15之第3部分153或第4部分154之支持構件具有越小之預備撓曲量。例如,第2支持構件62之預備第2撓曲量c2及第3支持構件63之預備第3撓曲量c3小於第1支持構件61之預備第1撓曲量c1。第4支持構件64之預備第4撓曲量c4小於第2支持構件62之預備第2撓曲量c2。第5支持構件65之預備第5撓曲量c5小於第3支持構件63之預備第3撓曲量c3。第6支持構件66之預備第6撓曲量c6小於第4支持構件64之預備第4撓曲量c4。第7支持構件67之預備第7撓曲量c7小於第5支持構件65之預備第5撓曲量c5。作為用以測定預備撓曲量之測量儀,可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LK-G85等雷射移位計。
再者,對上述實施形態之若干變化例進行了說明,當然亦可適當組合複數個變化例進行應用。
[實施例]
繼而,藉由實施例進而具體地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則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之記載。
(實施例1)
首先,與圖3所示之例之情形同樣地,準備具備第1部分151、第2部分152、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之框架15。第1部分151與第2部分152之間之距離為1461 mm,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間之距離為877 mm。
繼而,一面對7根支持構件61~67施加張力,一面藉由熔接將支持構件61~67之第1端601及第2端602分別固定於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支持構件61~67之厚度為100 μm,支持構件61~67之寬度為5.5 mm。
繼而,於框架15之第1面16位於第2面17之上方之狀態下,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雷射移位計LK-G85,測定支持構件61~67產生之預備撓曲量。結果如下所示。
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預備撓曲量:233 μm
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預備撓曲量:174 μm
第3支持構件63之第3預備撓曲量:203 μm
第4支持構件64之第4預備撓曲量:117 μm
第5支持構件65之第5預備撓曲量:155 μm
第6支持構件66之第6預備撓曲量:73 μm
第7支持構件67之第7預備撓曲量:66 μm
繼而,一面對蒸鍍罩20施加張力,一面藉由熔接將蒸鍍罩20之第3端211及第4端212分別固定於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固定於框架15之蒸鍍罩20之數量為19。蒸鍍罩20之厚度為30 μm,蒸鍍罩20之寬度為71.63 mm。將自第1部分151側向第2部分152側排列之19塊蒸鍍罩20亦分別稱為第1蒸鍍罩、第2蒸鍍罩、…第19蒸鍍罩。
繼而,於框架15之第1面16位於第2面17之上方之狀態下,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雷射移位計LK-G85,分別測定第10蒸鍍罩中與支持構件61~67重疊之位置上第10蒸鍍罩產生之撓曲量。即,測定支持構件61~67產生之撓曲量。結果如下所示。再者,於本實施例中,支持構件61~67中固定於框架15之部分之上表面之位置與框架15之上表面之位置相同。又,各蒸鍍罩固定於框架15之上表面。又,第10蒸鍍罩位於框架15之第1部分151與第2部分152之中間位置。因此,第10蒸鍍罩中與支持構件61~67重疊之位置上第10蒸鍍罩產生之撓曲量與支持構件61~67產生之撓曲量a1~a7相等。自第10蒸鍍罩之撓曲量算出之支持構件61~67之撓曲量如下。
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420 μm
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撓曲量:365 μm
第3支持構件63之第3撓曲量:377 μm
第4支持構件64之第4撓曲量:277 μm
第5支持構件65之第5撓曲量:285 μm
第6支持構件66之第6撓曲量:83 μm
第7支持構件67之第7撓曲量:72 μm
又,於框架15之第1面16位於第2面17之上方之狀態下,使用KEYENCE公司製造之雷射移位計LK-G85,測定藉由支持構件61~67支持之狀態之第1蒸鍍罩~第19蒸鍍罩產生之撓曲量。結果如下所示。
第1蒸鍍罩之撓曲量:144 μm
第2蒸鍍罩之撓曲量:176 μm
第3蒸鍍罩之撓曲量:261 μm
第4蒸鍍罩之撓曲量:334 μm
第5蒸鍍罩之撓曲量:336 μm
第6蒸鍍罩之撓曲量:366 μm
第7蒸鍍罩之撓曲量:374 μm
第8蒸鍍罩之撓曲量:425 μm
第9蒸鍍罩之撓曲量:412 μm
第10蒸鍍罩之撓曲量:420 μm
第11蒸鍍罩之撓曲量:404 μm
第12蒸鍍罩之撓曲量:404 μm
第13蒸鍍罩之撓曲量:370 μm
第14蒸鍍罩之撓曲量:382 μm
第15蒸鍍罩之撓曲量:365 μm
第16蒸鍍罩之撓曲量:292 μm
第17蒸鍍罩之撓曲量:320 μm
第18蒸鍍罩之撓曲量:234 μm
第19蒸鍍罩之撓曲量:138 μm
繼而,使基板91與第1蒸鍍罩~第19蒸鍍罩接觸,實施蒸鍍步驟。圖17係表示形成於基板91上之電極93之蒸鍍層92之圖。蒸鍍層92包含膜厚均勻部分92a及陰影部分92b。膜厚均勻部分92a係指蒸鍍層92中具有蒸鍍層92之平均膜厚±0.5%之範圍內之厚度之部分。陰影部分92b係指具有較蒸鍍層92之平均膜厚小0.5%以上之厚度之部分。蒸鍍層92之平均膜厚係指蒸鍍層92中與電極93重疊之部分之厚度之平均值。其後,對蒸鍍層92之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進行評估。具體而言,針對使用第1蒸鍍罩~第19蒸鍍罩而形成之蒸鍍層92之各者,測定電極93之端部之位置與蒸鍍層92之膜厚均勻部分92a之端部之位置之間的距離W1。又,判定各蒸鍍層92之距離W1之最大值是否為第1閾值以下。第1閾值例如為5.6 μm。結果,距離W1之最大值為第1閾值以下。又,針對使用第1蒸鍍罩~第19蒸鍍罩而形成之蒸鍍層92之各者,測定陰影部分92b之寬度W2。又,判定陰影部分92b之寬度W2是否為第2閾值以下。第2閾值例如為1.0 μm。結果,陰影部分92b之寬度W2為第2閾值以下。
(比較例1)
以支持構件61~67產生之預備撓曲量同等之方式,藉由熔接將支持構件61~67之第1端601及第2端602分別固定於框架15之第1部分151及第2部分152。繼而,與實施例1之情形同樣地,測定支持構件61~67產生之預備撓曲量。結果如下所示。
第1支持構件61之第1撓曲量:68 μm
第2支持構件62之第2撓曲量:59 μm
第3支持構件63之第3撓曲量:63 μm
第4支持構件64之第4撓曲量:63 μm
第5支持構件65之第5撓曲量:62 μm
第6支持構件66之第6撓曲量:61 μm
第7支持構件67之第7撓曲量:58 μm
繼而,與實施例1之情形同樣地,一面對蒸鍍罩20施加張力,一面藉由熔接將蒸鍍罩20之第3端211及第4端212分別固定於第3部分153及第4部分154。繼而,測定藉由支持構件61~67支持之狀態之第1蒸鍍罩~第19蒸鍍罩產生之撓曲量。結果如下所示。
第1蒸鍍罩之撓曲量:59 μm
第2蒸鍍罩之撓曲量:62 μm
第3蒸鍍罩之撓曲量:62 μm
第4蒸鍍罩之撓曲量:65 μm
第5蒸鍍罩之撓曲量:64 μm
第6蒸鍍罩之撓曲量:61 μm
第7蒸鍍罩之撓曲量:66 μm
第8蒸鍍罩之撓曲量:64 μm
第9蒸鍍罩之撓曲量:65 μm
第10蒸鍍罩之撓曲量:69 μm
第11蒸鍍罩之撓曲量:69 μm
第12蒸鍍罩之撓曲量:66 μm
第13蒸鍍罩之撓曲量:62 μm
第14蒸鍍罩之撓曲量:61 μm
第15蒸鍍罩之撓曲量:60 μm
第16蒸鍍罩之撓曲量:57 μm
第17蒸鍍罩之撓曲量:63 μm
第18蒸鍍罩之撓曲量:61 μm
第19蒸鍍罩之撓曲量:57 μm
繼而,與實施例1之情形同樣地,使用第1蒸鍍罩~第19蒸鍍罩實施蒸鍍步驟,於基板91上之電極93形成蒸鍍層92。又,測定電極93之端部之位置與蒸鍍層92之膜厚均勻部分92a之端部之位置之間的距離W1。結果,距離W1之最大值超過第1閾值。又,測定陰影部分92b之寬度W2。結果,陰影部分92b之寬度W2超過第2閾值。
由實施例1與比較例1之比較可知,藉由將最接近框架15之第3部分153與第4部分154之中間位置之第1支持構件61之撓曲量設為較其他支持構件之撓曲量大,可提高蒸鍍層92之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
10:蒸鍍罩裝置
15:框架
16:第1面
17:第2面
18:第3面
19:第4面
20:蒸鍍罩
21:耳部
22:中間部
23:有效區域
24:周圍區域
25:貫通孔
30:第1凹部
31:壁面
35:第2凹部
36:壁面
41:連接部
42:貫通部
43:頂部
51:金屬板
60:支持體
61:第1支持構件
62:第2支持構件
63:第3支持構件
64:第4支持構件
65:第5支持構件
66:第6支持構件
67:第7支持構件
69:罩蓋構件
70:罩蓋構件
75:罩支持機構
80:蒸鍍裝置
81:蒸鍍源
82:蒸鍍材料
83:加熱器
85:冷卻板
90:蒸鍍基板
91:基板
92:蒸鍍層
92a:膜厚均勻部分
92b:陰影部分
93:電極
151:第1部分
152:第2部分
153:第3部分
154:第4部分
155:開口部
161:第6面
162:第5面
181:俯視下與第1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之第1部分及第2部分之第3面
182:俯視下與第2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之第1部分及第2部分之第3面
201:第1面
202:第2面
211:第3端
212:第4端
511:第1面
512:第2面
601:第1端
602:第2端
a1:第1撓曲量
a2:第2撓曲量
a3:第3撓曲量
b1:撓曲量
c1:預備第1撓曲量
c2:預備第2撓曲量
c3:預備第3撓曲量
d1:撓曲量
D1:第1方向
D2:第2方向
e1:撓曲量
e2:突出量
G:間隙
L1:框架之第3部分與第4部分之間之距離
M:第3部分與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
N:法線方向
P1:第1基準面
P2:第2基準面
Q1:箭頭
Q2:箭頭
r:尺寸
T:厚度
W1:距離
W2:寬度
Y1:上方
Y2:下方
Z1:距離
Z2:距離
Z3:距離
α:寬度
β:寬度
圖1係表示具備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蒸鍍罩裝置之蒸鍍裝置之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蒸鍍罩裝置之俯視圖。
圖3係表示具備框架及固定於框架之支持體之組裝體之俯視圖。
圖4係沿著圖2之A-A線之剖視圖。
圖5係沿著圖2之B-B線之剖視圖。
圖6係沿著圖3之C-C線之剖視圖。
圖7係表示蒸鍍罩之有效區域之局部俯視圖。
圖8係沿著圖7之D-D線之剖視圖。
圖9A係用以整體說明蒸鍍罩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模式圖。
圖9B係表示冷卻板之一變化例之圖。
圖10係表示使用蒸鍍罩裝置製作之蒸鍍基板之剖視圖。
圖11係表示具備框架及固定於框架之支持體之組裝體之一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12係表示蒸鍍罩裝置之一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13係表示具備框架及固定於框架之支持體之組裝體之一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14係沿著圖12之E-E線之剖視圖。
圖15係表示具備框架及固定於框架之支持體之組裝體之一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16係表示蒸鍍罩裝置之一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17係用以說明蒸鍍層之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之評估方法之圖。
圖18係用以說明測定罩支持機構之支持構件之預備撓曲量之方法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19係沿著圖18之F-F線之剖視圖。
16:第1面
17:第2面
18:第3面
19:第4面
20:蒸鍍罩
61:第1支持構件
62:第2支持構件
63:第3支持構件
64:第4支持構件
65:第5支持構件
66:第6支持構件
67:第7支持構件
153:第3部分
154:第4部分
155:開口部
211:第3端
212:第4端
a2:第2撓曲量
a3:第3撓曲量
b1:撓曲量
L1:框架之第3部分與第4部分之間之距離
P1:第1基準面
P2:第2基準面
Y1:上方
Y2:下方
Claims (20)
- 一種蒸鍍罩裝置,其具備: 框架,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對向,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 支持體,其包含第1端及第2端,該第1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1部分,該第2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2部分,且該支持體具有排列於上述第2方向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以及 蒸鍍罩,其具有第3端、第4端及複數個貫通孔,該第3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3部分,該第4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4部分,該等複數個貫通孔位於上述第3端與上述第4端之間;且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該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該第2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1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第1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上述第2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1撓曲量之第2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 如請求項1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3支持構件,該第3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且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3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1撓曲量之第3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 如請求項2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4支持構件及第5支持構件,該第4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2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該第5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3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且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4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2撓曲量之第4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上述第5支持構件以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第3撓曲量之第5撓曲量撓曲之狀態從下方支持上述蒸鍍罩。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大於俯視下與上述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蒸鍍罩之厚度。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俯視下與上述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蒸鍍罩之厚度之2倍以上。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50 μm以上。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俯視下與上述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蒸鍍罩之厚度之50倍以下。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1 mm以下。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框架包含第3面,該第3面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第2面之間,面向上述開口部;且 俯視下與上述第1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位於較俯視下與上述第2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更靠上述第2部分側。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較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短。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蒸鍍罩裝置,其中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之長度相對於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之長度之比為1.1以上。
- 一種罩支持機構,其係支持蒸鍍罩者,且具備: 框架,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對向,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以及 支持體,其包含第1端及第2端,該第1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1部分,該第2端於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第2部分,且該支持體具有排列於上述第2方向之複數個支持構件;且 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至少包含第1支持構件及第2支持構件,該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該第2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1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預備第1撓曲量撓曲,上述第2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1撓曲量之預備第2撓曲量撓曲。
- 如請求項12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3支持構件,該第3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3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1撓曲量之預備第3撓曲量撓曲。
- 如請求項13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複數個支持構件包含第4支持構件及第5支持構件,該第4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2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該第5支持構件位於較上述第3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4部分側; 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位於上述第2面之上方之狀態下,上述第4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2撓曲量之預備第4撓曲量撓曲,上述第5支持構件自上述框架向下方以小於上述預備第3撓曲量之預備第5撓曲量撓曲。
-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50 μm以上。
-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支持構件之厚度為1 mm以下。
-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框架包含第3面,該第3面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第2面之間,面向上述開口部; 俯視下與上述第1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位於較俯視下與上述第2支持構件重疊之位置上之上述第1部分之上述第3面更靠上述第2部分側。
-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較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短。
-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罩支持機構,其中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之長度相對於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之長度之比為1.1以上。
- 一種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 準備框架,該框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及第4部分,該第2部分於第1方向上隔著開口部與上述第1部分對向,該第4部分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隔著上述開口部與上述第3部分對向,且該框架包含第1面及位於上述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 於對第1支持構件施加第1張力之狀態下,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側將上述第1支持構件以上述第1支持構件最接近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與上述第4部分之中間位置之方式固定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 於較上述第1支持構件更靠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側之位置,以對第2支持構件施加大於上述第1張力之第2張力之狀態,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側將上述第2支持構件固定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部分及上述第2部分;及 於將上述第1支持構件及上述第2支持構件固定於上述框架後,將具有複數個貫通孔之蒸鍍罩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1面側固定於上述框架之上述第3部分及上述第4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19835 | 2019-02-06 | ||
JP2019-019835 | 2019-02-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34556A true TW202034556A (zh) | 2020-09-16 |
TWI841677B TWI841677B (zh) | 2024-05-11 |
Family
ID=7000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03652A TWI841677B (zh) | 2019-02-06 | 2020-02-06 | 蒸鍍罩裝置及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 |
TW112150618A TW202420970A (zh) | 2019-02-06 | 2020-02-06 | 罩支持機構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50618A TW202420970A (zh) | 2019-02-06 | 2020-02-06 | 罩支持機構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1279999B2 (zh) |
EP (1) | EP3693492A1 (zh) |
JP (2) | JP7487481B2 (zh) |
KR (1) | KR20200096877A (zh) |
CN (2) | CN211713188U (zh) |
TW (2) | TWI8416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93492A1 (en) * | 2019-02-06 | 2020-08-1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Deposition mask apparatus, mask support mechanism,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deposition mask apparatus |
CN109778116B (zh) * | 2019-03-28 | 2021-03-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版及其制作方法、掩膜版组件 |
CN210193986U (zh) * | 2019-08-12 | 2020-03-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模板组件 |
WO2021092759A1 (zh) * | 2019-11-12 | 2021-05-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模板 |
KR20220004880A (ko) * | 2020-07-03 | 2022-01-1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착 설비 |
KR20220027353A (ko) * | 2020-08-26 | 2022-03-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및 마스크 제조방법 |
KR20220056914A (ko) * | 2020-10-28 | 2022-05-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착 장치 |
KR20220082994A (ko) * | 2020-12-10 | 2022-06-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증착용 마스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착 장치 |
KR102352044B1 (ko) * | 2020-12-14 | 2022-01-18 | (주)제이에스엠티 | 박막 증착용 개별 인장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
KR20220126847A (ko) * | 2021-03-09 | 2022-09-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그넷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착 장치 |
KR20220140423A (ko) * | 2021-04-09 | 2022-10-18 |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증착 마스크, 증착 마스크 장치, 증착 장치 및 유기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
CN115595533B (zh) * | 2022-10-08 | 2024-08-27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掩膜版及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82491B1 (ko) * | 2000-11-28 | 2003-05-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기 el의 새도우 마스크 |
KR100490534B1 (ko) * | 2001-12-05 | 2005-05-17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전자 발광 소자의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
US6955726B2 (en) * | 2002-06-03 | 2005-10-18 | Samsung Sdi Co., Ltd. | Mask and mask frame assembly for evaporation |
US6729927B2 (en) * | 2002-08-01 | 2004-05-04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hadow mask array |
US7029535B1 (en) * | 2003-03-28 | 2006-04-18 | Bechtold Jr Joseph A | Paint shields for light fixtures |
JP4491382B2 (ja) * | 2004-06-17 | 2010-06-30 | エーエスエムエル ネザーランズ ビー.ブイ. |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デバイス製造方法およびペリクルを有するマスク |
KR100708654B1 (ko) * | 2004-11-18 | 2007-04-1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
KR100626041B1 (ko) * | 2004-11-25 | 2006-09-20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평판표시장치의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KR100947442B1 (ko) * | 2007-11-20 | 2010-03-12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수직 증착형 마스크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직 증착형마스크의 제조방법 |
JP5258278B2 (ja) * | 2007-12-13 | 2013-08-07 | キヤノントッキ株式会社 | 成膜用マスク及びマスク密着方法 |
KR101135544B1 (ko) * | 2009-09-22 | 2012-04-17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조립체,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표시장치용 증착 장치 |
KR101030030B1 (ko) * | 2009-12-11 | 2011-04-20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조립체 |
KR101231207B1 (ko) * | 2011-01-05 | 2013-02-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증착 마스크 인장용 정렬기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증착 마스크 인장방법 |
KR101837624B1 (ko) * | 2011-05-06 | 2018-03-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1833234B1 (ko) * | 2011-06-21 | 2018-03-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프레임 어셈블리 |
TWM438484U (en) * | 2012-03-16 | 2012-10-01 | Shuz Tung Machinery Ind Co Ltd | Support type metal shield |
JP5382259B1 (ja) | 2013-01-10 | 2014-01-0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金属板、金属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板を用いて蒸着マスクを製造する方法 |
KR102131659B1 (ko) * | 2013-07-08 | 2020-07-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클램핑 장치 및 마스크 제조 방법 |
KR102140303B1 (ko) * | 2014-09-17 | 2020-08-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401484B1 (ko) * | 2015-08-31 | 2022-05-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조립체,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586048B1 (ko) * | 2016-01-12 | 2023-10-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조립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
KR102420460B1 (ko) * | 2016-01-15 | 2022-07-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505877B1 (ko) * | 2016-01-29 | 2023-03-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
KR102524534B1 (ko) * | 2016-02-29 | 2023-04-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증착용 마스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608420B1 (ko) * | 2016-03-09 | 2023-12-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증착용 마스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JP6341434B2 (ja) * | 2016-03-29 | 2018-06-13 |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 成膜マスク、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成膜マスクのリペア方法 |
CN105839052A (zh) * | 2016-06-17 | 2016-08-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板以及掩膜板的组装方法 |
CN106086782B (zh) * | 2016-06-28 | 2018-10-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版组件及其安装方法、蒸镀装置 |
KR102544244B1 (ko) * | 2016-07-19 | 2023-06-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프레임 조립체 |
CN106019819A (zh) * | 2016-07-22 | 2016-10-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板及其制作方法 |
KR102632617B1 (ko) * | 2016-08-08 | 2024-02-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마스크 조립체,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
KR102424309B1 (ko) * | 2016-10-07 | 2022-07-25 |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증착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증착 마스크가 배치된 중간 제품 및 증착 마스크 |
CN206266700U (zh) | 2016-11-25 | 2017-06-20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掩膜板支撑组件及掩膜装置 |
CN206188876U (zh) * | 2016-11-30 | 2017-05-24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一种精细蒸镀掩膜板 |
CN106367718B (zh) * | 2016-12-05 | 2018-10-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板及其组装方法 |
CN106702318B (zh) * | 2016-12-12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框架及制造方法和掩膜板 |
CN106480404B (zh) * | 2016-12-28 | 2019-05-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集成框架及蒸镀装置 |
JP6428903B2 (ja) * | 2017-01-17 | 2018-11-2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蒸着マスク及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
CN106884140B (zh) * | 2017-04-28 | 2019-04-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掩膜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WO2019009050A1 (ja) * | 2017-07-05 | 2019-01-1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蒸着マスク、蒸着マスク装置、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蒸着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7686964A (zh) * | 2017-08-24 | 2018-02-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板支撑框架和掩膜板 |
TWI765121B (zh) * | 2017-11-14 | 2022-05-21 |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用以製造蒸鍍罩之金屬板、金屬板之檢查方法、金屬板之製造方法、蒸鍍罩、蒸鍍罩裝置及蒸鍍罩之製造方法 |
CN107723659B (zh) * | 2017-11-28 | 2019-11-08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蒸镀的掩膜板及制备方法 |
CN108004503B (zh) * | 2017-12-15 | 2021-01-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模板、蒸镀设备和装置 |
CN108149192B (zh) | 2018-02-08 | 2020-01-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掩膜版及其制造方法 |
CN208279677U (zh) | 2018-06-11 | 2018-12-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板及蒸镀设备 |
CN108977763B (zh) * | 2018-06-20 | 2020-02-1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精细荫罩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543817A (zh) * | 2018-08-08 | 2021-03-23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蒸镀掩模、蒸镀掩模的制造方法以及有机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CN109182964B (zh) * | 2018-08-31 | 2019-11-15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掩膜板排版方法 |
KR102568785B1 (ko) * | 2018-11-02 | 2023-08-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마스크 조립체 |
DE102019007831A1 (de) * | 2018-11-13 | 2020-05-14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Metallplatte zur herstellung von dampfphasenabscheidungsmask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platten, dampfphasenabscheidungsmask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ampfphasenabscheidungsmaske, und dampfphasenabscheidungsmaskenvorrichtung aufweisend eine dampfphasenabscheidungsmaske |
US11773477B2 (en) * | 2018-12-25 | 2023-10-03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Deposition mask |
KR20200092524A (ko) * | 2019-01-24 | 2020-08-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프레임 어셈블리 |
JP7406719B2 (ja) * | 2019-01-29 | 2023-12-2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蒸着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蒸着マス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中間体、蒸着方法、並びに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EP3693492A1 (en) * | 2019-02-06 | 2020-08-1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Deposition mask apparatus, mask support mechanism,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deposition mask apparatus |
JP7449485B2 (ja) * | 2019-03-28 | 2024-03-1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蒸着マスク及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
KR20210088802A (ko) * | 2020-01-06 | 2021-07-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2020
- 2020-02-05 EP EP20155572.9A patent/EP369349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2-05 JP JP2020017616A patent/JP748748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2-05 KR KR1020200013595A patent/KR20200096877A/ko unknown
- 2020-02-06 TW TW109103652A patent/TWI841677B/zh active
- 2020-02-06 CN CN202020154646.6U patent/CN211713188U/zh active Active
- 2020-02-06 TW TW112150618A patent/TW202420970A/zh unknown
- 2020-02-06 CN CN202010081387.3A patent/CN11153478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2-06 US US16/783,260 patent/US11279999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25 US US17/304,751 patent/US11434559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02 US US17/649,683 patent/US11608554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1-31 US US18/161,973 patent/US117881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5-01 JP JP2024074270A patent/JP2024099801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248297A1 (en) | 2020-08-06 |
US20220162738A1 (en) | 2022-05-26 |
US11434559B2 (en) | 2022-09-06 |
JP7487481B2 (ja) | 2024-05-21 |
US20210317562A1 (en) | 2021-10-14 |
US11279999B2 (en) | 2022-03-22 |
US11788181B2 (en) | 2023-10-17 |
JP2024099801A (ja) | 2024-07-25 |
CN111534788A (zh) | 2020-08-14 |
US11608554B2 (en) | 2023-03-21 |
US20230167539A1 (en) | 2023-06-01 |
CN211713188U (zh) | 2020-10-20 |
JP2020128591A (ja) | 2020-08-27 |
TW202420970A (zh) | 2024-05-16 |
KR20200096877A (ko) | 2020-08-14 |
EP3693492A1 (en) | 2020-08-12 |
TWI841677B (zh) | 2024-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2034556A (zh) | 蒸鍍罩裝置、罩支持機構及蒸鍍罩裝置之製造方法 | |
TWI826677B (zh) | 蒸鍍罩及蒸鍍罩之製造方法 | |
JP2020158890A (ja) | フレーム一体型の樹脂板付き金属マスク、及び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 |
JP5288073B2 (ja) | 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6217197B2 (ja) | 蒸着マスク、樹脂層付き金属マスク、および有機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04014513A (ja) | 有機電子発光素子の薄膜蒸着用マスクフレーム組立体 | |
JP5895540B2 (ja) | 蒸着マスク | |
JP2018199865A (ja) | 蒸着装置、蒸着方法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6870795B1 (ja) | 蒸着マスク、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20230141559A (ko) | 메탈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6123928B2 (ja) | 蒸着マスク、フレーム付き蒸着マスク、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7478354B2 (ja) | 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マスク装置、有機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有機デバイス | |
JP7517491B2 (ja) | 蒸着マスク、蒸着マスク装置及び蒸着装置 | |
US20230313359A1 (en) | Metal mas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mask | |
US20230313360A1 (en) | Metal mas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mask | |
JP6376237B2 (ja) | 蒸着マスク、フレーム付き蒸着マスク、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23058422A (ja) | フレーム、蒸着マスク装置、蒸着方法および蒸着装置 | |
JP2020158808A (ja) | 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