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8716A - 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 Google Patents

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8716A
TW201828716A TW106143142A TW106143142A TW201828716A TW 201828716 A TW201828716 A TW 201828716A TW 106143142 A TW106143142 A TW 106143142A TW 106143142 A TW106143142 A TW 106143142A TW 201828716 A TW201828716 A TW 2018287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tress
stress frame
frame
vibration isolation
elas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3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2135B (zh
Inventor
惠明 林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林球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林球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林球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2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21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6Supports for loudspeaker ca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1/00Cabinets or ra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for storing guns or skis
    • A47B81/06Furniture aspects of radio, television, gramophone, or record cabi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上述防振裝置包含彈性應力架,上述彈性應力架具有應力變形部及多個支承部,上述支承部相對於上述應力變形部朝向一側凸出。上述防振裝置使得大部分諧振不能侵入音響器材、彈性應力架及音響器材承托板,音響器材在不受聲波及諧振影響下能安穩地工作,達到其本身應有之效能,輸出之聲音的失真率降低。

Description

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特別是係關於一種用於降低音響器材及承托音響器材層板之共鳴及諧振、具有彈性應力架的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音響器材之外殼及承托音響器材之層板的性質與樂器之琴室類似,當其被彈奏、敲擊或受到聲波、振動等之影響時,音響器材及承托音響器材之層板亦會因條件之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之共鳴及諧振。而在此等共鳴及諧振之影響下,音響器材及承托音響器材之層板將不再保持其原有之靜止、安靜、穩定的正常工作狀態,其將會產生諧振、發生共鳴,此使得音響器材將輸出失真之聲音。 傳統用於支承音響器材之地腳及墊塊是由硬質材料製成的,而且在其支承音響器材時,由於地腳及墊塊與音響器材之接觸面積較大,造成其並不能阻隔諧振及共鳴對音響器材產生的影響。當有振動傳來時,音響器材將隨之產生諧振及共鳴,輸出的聲音失真度比較大。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降低共鳴及諧振、具有彈性應力架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藉由預先將彈性應力架施加至音響器材之外殼及/或承托音響器材之層板上,此就類似在琴腔之中心位置上施加適當的應力一樣,從而利用其穩定之內應力,儘量使音響器材之外殼及/或承托音響器材之層板保持其原有位置及狀態,令其不能產生共鳴及諧振,減小音響器材之失真度。 彈性應力架產生長期穩定的內應力之方法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將音響器材施加至彈性應力架上,利用音響器材本身之重量而產生向下之壓在彈性應力架上的壓力,從而使得彈性應力架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之內應力。第二種是將彈性應力架藉由螺絲緊固之方式,機械地鎖緊在音響器材之外部,對音響器材施加螺紋緊固壓力,從而使得彈性應力架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之內應力。 此就對製造彈性應力架之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製造彈性應力架之材料應當具有足夠的強度,其應足以支承音響器材本身之重量。其次,製造彈性應力架之材料應當具有適當的彈性,當其施加至音響器材上時,會產生一定之彈性變形。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上述防振裝置包含彈性應力架,上述彈性應力架具有應力變形部及多個支承部,上述支承部相對於上述應力變形部朝向一側凸出。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彈性應力架為實心三角形形狀、三叉星形形狀、空心三角形形狀或四腳橋形形狀。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支承部位於構成上述彈性應力架形狀之徑向外側端部,上述應力變形部由上述支承部之間的連接部形成。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彈性應力架為直線條形形狀,上述支承部位於構成上述彈性應力架直線條形形狀之兩端。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支承部之下端具有用於支承之接觸線,上述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上述彈性應力架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彈性應力架為弓形形狀,上述彈性應力架之弓形形狀的兩端形成上述支承部,上述支承部之末端具有向內延伸的鉤部,上述應力變形部與上述支承部之向內延伸的鉤部之間界定有用於保持音響器材之保持空間。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鉤部上具有朝向上述應力變形部延伸的突起部。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應力變形部上具有突起部,上述應力變形部上之突起部的延伸方向與上述支承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彈性應力架之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 本發明之目的是亦提供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上述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及第二彈性應力架,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及第二彈性應力架分別具有應力變形部及支承部,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連接至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上。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位於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所在的一側,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的延伸方向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之延伸方向一致。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連接至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上的應力變形部上。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具有沿圓周方向分佈之至少兩個支承部。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之末端具有向內延伸的鉤部,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末端上的向內延伸之鉤部之間界定有用於保持音響器材之保持空間。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連接至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上之支承部上的遠離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之一端,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上形成用於支承音響器材的支承面。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為實心三角形形狀、三叉星形形狀、空心三角形形狀或四腳橋形形狀。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為直線條形形狀,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位於構成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直線條形形狀的兩端。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之下端具有用於支承之接觸線,上述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直線條形形狀之延伸方向。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及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之組合。 本發明之目的是亦提供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上述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及第二彈性應力架,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及第二彈性應力架分別具有應力變形部及支承部,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朝向相反的方向彼此遠離地凸出,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上之支承部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上的支承部沿圓周方向錯位配置。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為圓環形狀,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的數量為至少三個,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至少三個支承部沿圓周方向均等分佈,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由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的支承部之間的弧形圓環段形成。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位於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下方,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為圓環形狀,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的數量為至少三個,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至少三個支承部沿圓周方向均等分佈,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由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之間的弧形圓環段形成。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的連接位置處,具有寬度大於圓環寬度且徑向向外延伸之外凸部,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設置在上述外凸部上。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的連接位置處,具有寬度大於圓環寬度且徑向向內延伸之內凸部,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支承部設置在上述內凸部上。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上之相鄰兩個支承部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上的外凸部對應的外凸出形狀。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上之相鄰兩個支承部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上的內凸部對應之內凸出形狀。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為三叉星形形狀或空心三角形形狀,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為三叉星形形狀或空心三角形形狀。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防振裝置,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及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之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之組合。 本發明之目的是亦提供一種具有防振裝置的音響器材架,上述音響器材架包含架體,以及設置在上述架體上之如上上述的防振裝置。 本發明之目的是進一步提供一種音響器材架,上述架體包含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上述音響器材架包含呈三角形配置之第一防振裝置、第二防振裝置及第三防振裝置,上述第一防振裝置及第二防振裝置分別為如上上述包含彈性應力架之防振裝置,並分別藉由懸臂樑支承在上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上述第三防振裝置為如上上述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的防振裝置,上述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二彈性應力架之兩個支承部分別以懸臂方式支承在上述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上,上述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一彈性應力架設置在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的應力變形部之中部上側,上述第一防振裝置及第二防振裝置之彈性應力架之應力變形部與上述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一彈性應力架的應力變形部共同形成用於支承音響器材之支承面。 藉由上述設置,可以在音響器材、彈性應力架及音響器材承托板三者之間的所有交接點位置處,因音響器材自身之重量及彈性應力架之反彈力,而形成長期穩定之內應力。此等應力與由喇叭傳來之聲波及諧振相比,其應力強度遠遠大於聲波及諧振之能量,此使得大部分諧振不能侵入音響器材、彈性應力架及音響器材承托板三者,從而音響器材之輸出不會受到外部聲波及諧振之影響。此時,音響器材在不受聲波及諧振影響下能安穩地工作,達到其本身應有之效能,輸出之聲音的失真率自然降低。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之情況下,本發明中之實施例及實施例中之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是本發明之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之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在圖1中,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包含彈性應力架10,彈性應力架10具有應力變形部11及三個支承部13,支承部1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11朝向一側凸出。在該實施例中,彈性應力架10為實心三角形形狀,在實心三角形之每個角之徑向外側端部具有與支承面相接觸的支承部13,支承部之間的連接部形成應力變形部11。彈性應力架10設置在音響器材地腳12與支承面之間,用於在下方支承音響器材,音響器材本身之重量藉由音響器材地腳12壓在彈性應力架10之應力變形部11上,使得應力變形部11發生彈性變形,產生長期穩定的內應力。當三個支承部13與支承面相接觸時,使得應力變形部11整體懸空。此外,支承部13與支承面之間的接觸面為球面,其接觸為點接觸,藉由三個支承部13與支承面之間的三點接觸,使得彈性應力架10之設置更加穩定。製造彈性應力架10之材料具有足夠之強度,以滿足支承音響器材本身重量的要求,該材料亦具有適當的彈性,當音響器材施加至彈性應力架10上時,彈性應力架10之應力變形部11會產生一定的彈性變形。製造彈性應力架10之材料較佳為亞克力(又稱亞加力或有機玻璃),其化學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當然,亦可以使用具有類似效能之其他材料,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等中之一種。 圖2是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形狀變形的立體圖。在圖2中,該彈性應力架10為三叉星形形狀,此形狀具有在中心交接且在周向均等分佈向外延伸之三個條狀結構,在遠離中心交點之徑向外側端部形成朝向一側凸出之支承部13,支承部之間的連接條狀結構形成應力變形部11。與實心三角形形狀相比,三叉星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10具有更輕便的質量,具有節約材料及製造成本更低廉之優點,適用於支承重量較輕之音響器材。 圖3是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多種形狀變形的俯視圖。在圖3中,該彈性應力架10包括空心三角形形狀14,空心三角形之三條邊形成彈性應力架10之應力變形部11,三條邊連接處之三角形頂點即空心三角形之徑向外側端部形成朝向一側凸出的支承部13,此形狀適用於以三條邊所形成之平面支承音響器材,此種支承方式使得音響器材之設置更加穩定。在圖3中,亦包括有帶有中心加強結構之三叉星形形狀15,此種結構是在三叉星形形狀之基礎上,將加強筋設置在相鄰之兩條向外延伸之條狀結構之間靠近中心交點的位置處,並在遠離中心交點之徑向外側端部形成朝向一側凸出之支承部13,支承部之間的連接條狀結構及其加強筋形成應力變形部11,藉由在三叉星形形狀之中心位置設置加強筋,從而克服由於三叉星形形狀之條狀結構較細所造成之強度不足的缺陷,其適用於支承重量適中的音響器材。 圖4是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第二種結構變形的立體圖。在圖4中,彈性應力架10為直線條形形狀,該彈性應力架10具有應力變形部11及兩個支承部13,兩個支承部1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11朝向一側凸出。在該實施例中,支承部13位於構成彈性應力架10直線條形形狀之兩端,用於與支承面相接觸,在兩個支承部13之間的直線條形為應力變形部11。當支承部13與支承面相接觸時,使得應力變形部11整體懸空。此外,支承部13之下端具有用於支承之接觸線,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彈性應力架10之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藉由兩個支承部13與支承面之間的線接觸,如此設置使得彈性應力架10更加穩定。 圖5及圖6是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的第三種結構變形之仰視及俯視立體圖。在圖5及圖6中,彈性應力架10為弓形形狀,弓形形狀之主體桿部為應力變形部11,弓形形狀之兩端具有與音響器材相接觸之支承部13,支承部13之末端具有向內延伸的鉤部16。弓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10之應力變形部11與支承部13之向內延伸的鉤部16之間界定有用於保持音響器材之保持空間,音響器材通常設置在該保持空間中。在使用時,彈性應力架10套裝在音響器材之四周,藉由旋緊在應力變形部11中間位置設置的螺栓(未示出)而將彈性應力架10緊固在音響器材之四周,從而在四周方向上對音響器材施加緊固壓力,使得應力變形部11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之內應力。此外,亦可以在鉤部16上設置朝向應力變形部11延伸之突起部17,如此設置可以有效地減小彈性應力架10在支承部13處與音響器材之接觸面積,從而進一步提昇防振、降低共鳴及諧振之效果。 圖7是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第四種結構變形之立體圖。在圖7中,彈性應力架10為四腳橋形形狀,四腳橋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10具有應力變形部11及四個支承部13,支承部1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11朝向一側凸出,四個支承部13位於四腳橋形形狀之四腳上,亦即位於在構成彈性應力架10之四腳橋形形狀的徑向外側端部,在四個支承部13之間的橋形形狀形成應力變形部11。在通常情況下,四腳橋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10設置在音響器材之下部,用以自下方支承音響器材。當支承部13與支承面相接觸時,使得應力變形部11整體懸空,音響器材本身之重量壓在應力變形部11上,使得應力變形部11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之內應力。此外,亦可以在應力變形部11上設置突起部17,應力變形部11上之該突起部17之延伸方向與支承部13的延伸方向相反,如此設置可以有效地減小彈性應力架10在應力變形部11處與音響器材之接觸面積,從而進一步提昇防振、降低共鳴及諧振之效果。 圖8是本發明之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的第二個實施例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圖。在圖8中,用於音響器材40之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直線條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在直線條形形狀之兩端具有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的兩個支承部23,在兩個支承部23之間的直線條形為應力變形部21,支承部2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21朝向音響器材一側凸出,當兩個支承部23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時,使得應力變形部21整體懸空。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的下端具有與音響器材40接觸之用於支承的接觸線,該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藉由支承部23與音響器材40之間的兩條線接觸,如此使得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設置更加穩定。在圖8中,第二彈性應力架30為弓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其設置在音響器材之四周,在弓形形狀之兩端具有兩個支承部33,在兩個支承部33之間形成應力變形部31,兩個支承部33之末端分別具有向內延伸的鉤部36(圖中僅示出了一個),第一彈性應力架20藉由將其應力變形部21連接至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而連接至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直線條形形狀之延伸方向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弓形形狀桿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定角度,較佳地形成直角角度。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位於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所在的一側,並且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之延伸方向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末端上的向內延伸之鉤部36之間界定有用於保持音響器材40之保持空間,在使用中,藉由旋緊連接螺栓而將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組合在一起緊固壓在音響器材之四周上,用以自四周方向上對音響器材施加緊固壓力,使得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之內應力。此處,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可以使用相同種類之材料,亦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材料。較佳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材料為亞克力(又稱亞加力或有機玻璃),其化學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當然,亦可以使用具有類似效能之其他材料,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之組合。 圖9是圖8中本發明之第二個實施例之形狀變形的局部放大立體圖。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實心三角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在實心三角形之每個角的徑向外側端部具有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之三個支承部23,三個支承部23之間的實心三角形連接部為應力變形部21,支承部2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21向音響器材40方向凸出,當三個支承部23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時,使得應力變形部21整體懸空。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三個支承部23與音響器材40之間的接觸面為球面,其接觸為點接觸,藉由三個支承部23與音響器材40之間的三點接觸,使得彈性應力架20之設置更加穩定。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彈性應力架30亦為弓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圖中僅示出了第二彈性應力架之一部分,藉由連接螺栓25將第一彈性應力架20的應力變形部21之中心連接至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而將第一彈性應力架20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連接在一起。此處,第一彈性應力架20亦可以使用本發明上述之其他形狀之彈性應力架,例如,三叉星形形狀、空心三角形形狀或四腳橋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 圖10是本發明之第二個實施例之第二種結構變形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圖。在圖10中,用於音響器材40之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直線條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在直線條形形狀之兩端具有與支承面相接觸之兩個支承部23,在兩個支承部23之間的直線條形為應力變形部21,支承部2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21朝向支承面一側凸出,當兩個支承部23與支承面相接觸時,使得應力變形部21整體懸空。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之下端具有與支承面接觸的用於支承之接觸線,該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藉由支承部23與支承面之間的兩條線接觸,如此使得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設置更加穩定。在圖10中,第二彈性應力架30亦為直線條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其設置在音響器材40之下部,在第二彈性應力架30直線條形形狀之兩端分別具有支承部33,在兩個支承部33之間形成應力變形部31,第一彈性應力架20藉由將其應力變形部21連接至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上的遠離第二彈性應力架30的應力變形部31之一端,而連接至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定角度,較佳地形成直角角度。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位於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所在的一側,並且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之延伸方向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的支承部33之延伸方向一致,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形成用於支承音響器材40之支承面,在使用中,將音響器材40置於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藉由音響器材40本身之重力作用,使得音響器材40壓在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上,並對其施加壓力,使得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的內應力。此處,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可以使用相同種類之材料,亦可以使用不同種類之材料。較佳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的材料為亞克力(又稱亞加力或有機玻璃),其化學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當然,亦可以使用具有類似效能之其他材料,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之組合。此外,第一彈性應力架20亦可以使用本發明上述之其他形狀的彈性應力架,例如,三叉星形形狀、空心三角形形狀或四腳橋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 圖11是本發明之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的第三個實施例之立體圖。在圖11中,用於音響器材40之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的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均為圓環形狀之彈性應力架,第一彈性應力架20在圓環形狀之圓周上具有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之三個均等分佈的支承部23,在三個支承部23之間的三個弧形圓環段為應力變形部21,第二彈性應力架30位於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下方,第二彈性應力架30在圓環形狀之圓周上具有與支承面相接觸的三個均等分佈之支承部33,在三個支承部33之間的三個弧形圓環段為應力變形部31,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之支承部33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上之支承部23沿圓周方向錯位配置,並且,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朝向相反的方向彼此遠離地凸出。即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位於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相反的一側,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位於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相反的一側。當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三個支承部23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且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三個支承部33與支承面相接觸時,使得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整體懸空。在圖11中,與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相連接的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具有寬度大於圓環寬度且徑向向外延伸之外凸部28,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設置在外凸部28上,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相連接之第二彈性應力架30的應力變形部31具有寬度大於圓環寬度且徑向向內延伸之內凸部38,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設置在內凸部38上。在該實施例中,在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的相鄰兩個支承部33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與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上之外凸部28相對應的外凸出形狀。在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上之相鄰兩個支承部23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與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之內凸部38相對應的內凸出形狀。相對應之外凸出形狀及內凸出形狀對外凸部28及內凸部38分別起到支承作用。在使用中,藉由將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組合在一起置於音響器材40及支承面之間,用以自下面對音響器材40進行支承,使得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發生變形,產生長期穩定之內應力。此處,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可以使用相同種類之材料,亦可以使用不同種類之材料。較佳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材料為亞克力(又稱亞加力或有機玻璃),其化學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當然,亦可以使用具有類似效能之其他材料,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之組合。 圖12是圖11中本發明之第三個實施例之形狀變形的俯視圖。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三叉星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第二彈性應力架30為空心三角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在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三叉星形形狀之每個叉形的徑向外側端部具有與音響器材40相接觸的三個支承部23,三個支承部23之間的三叉星形連接部為應力變形部21,支承部2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21向音響器材40方向凸出。在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空心三角形形狀之每個角部具有與支承面相接觸之三個支承部33,三個支承部33之間的三角形邊部為應力變形部31,支承部33相對於應力變形部31向支承面方向凸出。此處,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亦可以分別使用本發明上述之其他形狀的彈性應力架,例如,三叉星形形狀或空心三角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 圖13及圖14是本發明之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及其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圖。在圖13及圖14中,音響器材架具有架體50,在架體50上設置有如前上述之防振裝置。架體50包含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第三立柱53及第四立柱54,音響器材架包含呈三角形配置之三個防振裝置,第一防振裝置及第二防振裝置分別為如上上述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包含彈性應力架10及10'的防振裝置,並分別藉由懸臂樑支承在第一立柱51及第二立柱52上,第三防振裝置為如上上述本發明之第二個實施例之多個彈性應力架20及30之組合結構的防振裝置,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兩個支承部33分別以懸臂方式支承在第三立柱53及第四立柱54上,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一彈性應力架20設置在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的中部上側,第一防振裝置及第二防振裝置之彈性應力架10及10'的應力變形部與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一彈性應力架20的應力變形部共同形成用於支承音響器材之支承面,藉由調節三個防振裝置之高度位置,使得用於支承音響器材之三個彈性應力架10、10'及20處於同一高度平面內。在該實施例中,三個彈性應力架10、10'及20均為四腳橋形形狀,當然亦可以採用上面提到之其他形狀之彈性應力架,例如,直線條形形狀、三叉星形形狀或空心三角形形狀之彈性應力架。此處,三個防振裝置可以使用相同種類之材料,亦可以使用不同種類之材料。較佳地,防振裝置之材料為亞克力(又稱亞加力或有機玻璃),其化學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當然,亦可以使用具有類似效能之其他材料,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以上之組合。 由於音響器材之種類繁多,其形狀、尺寸及重量等特徵亦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設計製造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時,亦會針對不同形狀、尺寸及重量之音響器材,將防振裝置設計製造成與其相適應之不同形式,從而達到相互匹配之程度,來滿足不同種類音響器材之使用要求,最終達到降低共鳴及諧振、減小失真度之最理想效果。 此外,除了可以將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設置在音響器材之外部之外,亦可以在設計製造音響器材及音響器材承托板時,在其內部預留出足夠之空間,而將防振裝置設置在音響器材及音響器材承托板之內部,此樣使得音響器材及音響器材承托板之外觀更美觀,使用起來更方便。 以上上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及變化。凡在本發明之精神及原則之內,所作之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之內。
10‧‧‧彈性應力架
10'‧‧‧彈性應力架
11‧‧‧應力變形部
12‧‧‧音響器材地腳
13‧‧‧支承部
14‧‧‧空心三角形形狀
15‧‧‧帶有中心加強結構之三叉星形形狀
16‧‧‧鉤部
17‧‧‧突起部
20‧‧‧第一彈性應力架
21‧‧‧應力變形部
23‧‧‧支承部
25‧‧‧連接螺栓
28‧‧‧外凸部
30‧‧‧第二彈性應力架
31‧‧‧應力變形部
33‧‧‧支承部
36‧‧‧鉤部
38‧‧‧內凸部
40‧‧‧音響器材
50‧‧‧架體
51‧‧‧第一立柱
52‧‧‧第二立柱
53‧‧‧第三立柱
54‧‧‧第四立柱
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之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之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明之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的第一個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形狀變形的立體圖; 圖3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多種形狀變形的俯視圖; 圖4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第二種結構變形的立體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第三種結構變形的仰視立體圖; 圖6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第三種結構變形的俯視立體圖; 圖7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個實施例之第四種結構變形的立體圖; 圖8示出了本發明之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之第二個實施例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9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二個實施例之形狀變形的立體圖; 圖10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二個實施例之第二種結構變形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11示出了本發明之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之第三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2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三個實施例之形狀變形的俯視圖; 圖13示出了本發明之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的立體圖; 圖14示出了本發明之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含以下附圖標記: 10-彈性應力架;11-應力變形部;12-音響器材地腳;13-支承部;14-空心三角形形狀;15-帶有中心加強結構之三叉星形形狀;16-鉤部;17-突起部;20-第一彈性應力架;21-應力變形部;23-支承部;25-連接螺栓;28-外凸部;30-第二彈性應力架;31-應力變形部;33-支承部;36-鉤部;38-內凸部;40-音響器材;50-架體;51-第一立柱;52-第二立柱;53-第三立柱;54-第四立柱。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防振裝置包含彈性應力架(10),上述彈性應力架(10)具有應力變形部(11)及多個支承部(13),上述支承部(13)相對於上述應力變形部(11)朝向一側凸出。
  2. 如請求項1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應力架(10)為實心三角形形狀、三叉星形形狀、空心三角形形狀或四腳橋形形狀。
  3. 如請求項2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支承部(13)位於構成上述彈性應力架(10)形狀之徑向外側端部,上述應力變形部(11)由上述支承部(13)之間的連接部形成。
  4. 如請求項1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應力架(10)為直線條形形狀,上述支承部(13)位於構成上述彈性應力架(10)直線條形形狀之兩端。
  5. 如請求項4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支承部(13)之下端具有用於支承的接觸線,上述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上述彈性應力架(10)直線條形形狀之延伸方向。
  6. 如請求項1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應力架(10)為弓形形狀,上述彈性應力架(10)之弓形形狀的兩端形成上述支承部(13),上述支承部(13)之末端具有向內延伸之鉤部(16),上述應力變形部(11)與上述支承部(13)之向內延伸的鉤部(16)之間界定有用於保持音響器材之保持空間。
  7. 如請求項6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鉤部(16)上具有朝向上述應力變形部(11)延伸之突起部(17)。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應力變形部(11)上具有突起部(17),上述應力變形部(11)上之突起部(17)的延伸方向與上述支承部(13)的延伸方向相反。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彈性應力架(10)之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
  10. 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分別具有應力變形部(21,31)及支承部(23,33),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連接至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
  11. 如請求項10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位於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的支承部(33)所在之一側,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的延伸方向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的延伸方向一致。
  12. 如請求項11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連接至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的應力變形部(31)上。
  13. 如請求項12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具有沿圓周方向分佈之至少兩個支承部(23)。
  14. 如請求項12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之末端具有向內延伸的鉤部(36),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末端上的向內延伸之鉤部(36)之間界定有用於保持音響器材之保持空間。
  15. 如請求項11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連接至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的支承部(33)上之遠離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的一端,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形成用於支承音響器材的支承面。
  16. 如請求項10至15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實心三角形形狀、三叉星形形狀、空心三角形形狀或四腳橋形形狀。
  17. 如請求項10至15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直線條形形狀,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位於構成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直線條形形狀的兩端。
  18. 如請求項17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之下端具有用於支承的接觸線,上述接觸線傾斜或垂直於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直線條形形狀的延伸方向。
  19. 如請求項10至15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
  20. 一種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防振裝置為多個彈性應力架之組合結構,至少包括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第二彈性應力架(30)分別具有應力變形部(21,31)及支承部(23,33),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朝向相反的方向彼此遠離地凸出,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上之支承部(33)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上之支承部(23)沿圓周方向錯位配置。
  21. 如請求項20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圓環形狀,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的數量為至少三個,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至少三個支承部(23)沿圓周方向均等分佈,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由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之間的弧形圓環段形成。
  22. 如請求項21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位於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下方,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為圓環形狀,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的數量為至少三個,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至少三個支承部(33)沿圓周方向均等分佈,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由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之間的弧形圓環段形成。
  23. 如請求項22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的連接位置處,具有寬度大於圓環寬度且徑向向外延伸之外凸部(28),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支承部(23)設置在上述外凸部(28)上。
  24. 如請求項23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的連接位置處,具有寬度大於圓環寬度且徑向向內延伸之內凸部(38),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支承部(33)設置在上述內凸部(38)上。
  25. 如請求項24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的相鄰兩個支承部(33)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與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上之外凸部(28)對應的外凸出形狀。
  26. 如請求項25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21)上之相鄰兩個支承部(23)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與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上之內凸部(38)對應的內凸出形狀。
  27. 如請求項20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為三叉星形形狀或空心三角形形狀,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為三叉星形形狀或空心三角形形狀。
  28. 如請求項20至27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彈性應力架(20)及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E、PP、PET、PBT及ABS中之一種或至少兩種之組合。
  29. 一種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其特徵在於,上述音響器材架包含架體(50),以及設置在上述架體(50)上之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
  30. 如請求項29之音響器材架,其中,上述架體(50)包含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第三立柱(53)及第四立柱(54),上述音響器材架包含呈三角形配置之第一防振裝置、第二防振裝置及第三防振裝置,上述第一防振裝置及第二防振裝置分別為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防振裝置,並分別藉由懸臂樑支承在上述第一立柱(51)及第二立柱(52)上,上述第三防振裝置為如請求項10之防振裝置,上述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二彈性應力架(30)的兩個支承部(33)分別以懸臂方式支承在上述第三立柱(53)及第四立柱(54)上,上述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一彈性應力架(20)設置在上述第二彈性應力架(30)之應力變形部(31)之中部上側,上述第一防振裝置及第二防振裝置之彈性應力架(10,10')的應力變形部與上述第三防振裝置之第一彈性應力架(20)之應力變形部共同形成用於支承音響器材的支承面。
TW106143142A 2016-12-08 2017-12-08 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TWI752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7617.5A CN108200488B (zh) 2016-12-08 2016-12-08 用于音响器材的防振装置及具有防振装置的音响器材架
CN201611127617.5 2016-12-08
??201611127617.5 2016-1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716A true TW201828716A (zh) 2018-08-01
TWI752135B TWI752135B (zh) 2022-01-11

Family

ID=60654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3142A TWI752135B (zh) 2016-12-08 2017-12-08 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667606B2 (zh)
EP (1) EP3333448B1 (zh)
JP (1) JP6583834B2 (zh)
CN (1) CN108200488B (zh)
CA (1) CA2988139C (zh)
DK (1) DK3333448T3 (zh)
HK (1) HK1255587A1 (zh)
TW (1) TWI752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1191B (zh) * 2020-04-26 2022-07-08 恩平市富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家用音响的旋转支架
CN113013749A (zh) * 2021-03-05 2021-06-22 刘见云 一种能够减小噪音的环保型低压成套设备
CN114125604B (zh) * 2021-11-23 2023-08-22 安徽杰夫多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薄型音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55806A (en) * 1942-03-05 1943-09-08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shock absorbing mountings for instruments and like purposes
US2502717A (en) 1942-09-03 1950-04-04 Hartford Nat Bank & Trust Co Antivibrational mounting for a variable tuning condenser on a radio apparatus
BE528042A (zh) * 1953-04-25
US2729443A (en) * 1954-09-10 1956-01-03 Clarence C Olinger Rubber springs
US3003738A (en) * 1958-06-30 1961-10-10 Metalastik Ltd Resilient mountings
US3831923A (en) * 1973-01-12 1974-08-27 Ace Controls Noise preventing shock absorber
JPS5084684U (zh) * 1973-12-10 1975-07-19
JPS54161491U (zh) * 1978-04-28 1979-11-12
JPS5518663U (zh) * 1978-07-20 1980-02-06
US4433834A (en) * 1978-11-24 1984-02-28 Midland-Ross Corporation Composite cushion pad
US4269400A (en) * 1979-05-04 1981-05-26 Barry Wright Corporation Stacked, resilient isolator components
US4560136A (en) * 1982-01-11 1985-12-24 Basore William T Support for hi-fi turntable base
JPS5919739A (ja) * 1982-07-26 1984-02-01 Audio Technica Corp 振動吸収装置
CH660406A5 (de) * 1983-08-31 1987-04-15 Schrepfer Rudolf Ag Mit federn ausgeruesteter mechanischer schwingungsdaempfer.
JPS6319438A (ja) * 1986-07-11 1988-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機器の脚装置
US4705257A (en) * 1987-03-23 1987-11-1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Shock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mounting
US5197707A (en) * 1991-07-29 1993-03-30 Kohan Barry A Isolation platform and method
JPH0640495U (ja) * 1992-11-06 1994-05-31 株式会社フカエ 振動防止装置
US5289348A (en) * 1992-11-19 1994-02-22 Harold R. Miller Shock absorbing rack system
JPH0643383U (ja) * 1992-11-24 1994-06-07 北辰工業株式会社 粘性液体ダンパー
US5927669A (en) * 1996-02-26 1999-07-27 Sassman; William A. Laptop/notebook computer relocation support
JPH09226473A (ja) * 1996-02-28 1997-09-02 Ekushingu:Kk 音響製品の振動防止取付構造
US6251493B1 (en) * 1996-04-08 2001-06-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Vibration and shock attenuating articles and method of attenuating vibrations and shocks therewith
CN2319985Y (zh) * 1997-11-17 1999-05-19 王敏峰 音响的防震座
JP3194186B2 (ja) * 1997-12-30 2001-07-30 泰永 上野 楽器またはスピーカの支持具
JP3824409B2 (ja) * 1998-01-05 2006-09-20 株式会社昭電 機器用固定台
CN2330129Y (zh) 1998-04-16 1999-07-21 王敏峰 新型音响防震座
US6357717B1 (en) * 1999-04-01 2002-03-19 Kennard Industries, Inc.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DE10037594A1 (de) * 2000-08-02 2002-02-14 Sebert Schwingungstechnik Gmbh Gerät der Audioelektrik oder -elektronik oder Komponente desselben
TW496627U (en) 2000-10-20 2002-07-21 Yoga Electronics Co Ltd Aseismatic structure for microphone seat of conference system
JP4240923B2 (ja) * 2001-12-14 2009-03-18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ダンパーおよびメカシャーシの防振構造
JP2004039682A (ja) * 2002-06-28 2004-02-05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電子機器用保持台
US6655668B1 (en) 2002-09-04 2003-12-02 Paul J. Wakeen Universal vibration damper
JP4280659B2 (ja) 2004-03-17 2009-06-17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CA2511422A1 (en) 2004-07-07 2006-01-07 Marlen Mogile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US7770693B2 (en) * 2004-09-15 2010-08-10 Kazuo Uejima Mat for acoustic apparatus
JP2007064354A (ja) * 2005-08-31 2007-03-15 Polymatech Co Ltd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JP4956129B2 (ja) * 2006-10-05 2012-06-20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ダンパ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
CN101241259A (zh) * 2007-02-05 2008-08-13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扩散板的固定框架改进结构
CN101344137B (zh) * 2007-07-09 2013-02-20 山内株式会社 减震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仪器
DE202008000320U1 (de) * 2008-01-08 2008-05-08 KWO Kunstgewerbe-Werkstätten Olbernhau GmbH Musikregal
GB2474850A (en) * 2009-10-27 2011-05-04 Simon David Thomas A music system support stand with rubber bands as supporting members
CN202038226U (zh) * 2011-03-24 2011-11-16 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音响的减震结构
CN202647080U (zh) * 2012-05-02 2013-01-0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支撑垫
TW201408564A (zh) * 2012-08-23 2014-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貨櫃數據中心及其支撐裝置
JP5993681B2 (ja) * 2012-09-21 2016-09-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ゴム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301685U (zh) * 2013-06-05 2013-11-20 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减震降噪装置
CN104517623A (zh) * 2013-09-26 2015-04-15 成都亿友科技有限公司 减振型硬件存储设备
CN105874134B (zh) * 2013-11-08 2018-08-14 Iso系统有限公司 弹性支座
US10018243B1 (en) * 2013-12-20 2018-07-10 Steve L. Gilbert Vibration isolation of electronics and/or components
CN203734797U (zh) * 2014-01-27 2014-07-23 胡震宇 电子设备内置音箱防震结构
CN203939910U (zh) * 2014-05-22 2014-11-12 安徽宁国利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避震器的缓冲垫
CN104320728B (zh) * 2014-10-22 2018-10-30 昆山吉美川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体感音箱用振动器、体感音箱、床垫、椅子、被子、褥子
US9788446B1 (en) * 2015-03-27 2017-10-10 Paul H. Townsend Mobile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CN204641779U (zh) * 2015-05-06 2015-09-16 镇江铁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交叉弹性缓冲结构
CN105187959A (zh) * 2015-07-16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音箱脚垫和音箱
CN205105354U (zh) * 2015-11-20 2016-03-23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防水防震音响
CN205793117U (zh) * 2016-06-15 2016-12-07 上海创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脚垫及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83834B2 (ja) 2019-10-02
DK3333448T3 (da) 2020-05-04
CN108200488A (zh) 2018-06-22
JP2018162882A (ja) 2018-10-18
EP3333448B1 (en) 2020-02-05
US10667606B2 (en) 2020-06-02
US20180160804A1 (en) 2018-06-14
EP3333448A1 (en) 2018-06-13
TWI752135B (zh) 2022-01-11
HK1255587A1 (zh) 2019-08-23
CN108200488B (zh) 2022-06-03
US20200268151A1 (en) 2020-08-27
CA2988139C (en) 2022-11-29
CA2988139A1 (en)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28716A (zh) 用於音響器材之防振裝置及具有防振裝置之音響器材架
JP2017006297A (ja) 天板構造及びテーブル
KR101119852B1 (ko) 이중바닥 패널 구조
JP2008174900A (ja) 高さ調整用脚金具用耐震固定具
JP2008174900A5 (zh)
JP4973094B2 (ja) 圧縮機の支持装置
JP2015094426A (ja) 免震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免震装置
JP5113791B2 (ja) 内装パネル装置
JP2018062843A (ja) 不陸対応束
CN205961355U (zh) 一种用于多媒体设备的减震装置以及投影仪
JP2017197932A (ja) 天井下地構造及び吊り部材
JP6907097B2 (ja) 柱状構造物の支持構造
CN214784923U (zh) 一种全纤维高效空间吸声板
JP2015014112A (ja) 免震構造
JP6236293B2 (ja) 石材落下防止方法
JP3113422U (ja) 足場用の巾木固定具
JP2008002126A (ja) パネル支持構造
JP2007177509A (ja) フロアーパネルの支持装置
JP2010267854A (ja) 電気電子機器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のフレーム固定構造
JP2015221981A (ja) 型枠支保工
KR101930765B1 (ko) 외벽 시공용 방진 고정장치
JP2023067376A (ja) 三脚連結固定具及び三脚の連結固定方法
TWI280375B (en) Retaining device for testing operations of motherboard and test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JP2002317500A (ja) 木造建築の柱脚柱頭接合金物
JP2009300865A (ja) ギターのネックプレート取付け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