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4134B - 弹性支座 - Google Patents

弹性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4134B
CN105874134B CN201480067387.0A CN201480067387A CN105874134B CN 105874134 B CN105874134 B CN 105874134B CN 201480067387 A CN201480067387 A CN 201480067387A CN 105874134 B CN105874134 B CN 105874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bs
elastic support
connection point
elasti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73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4134A (zh
Inventor
格伦·胡克
约翰·托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o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o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o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Iso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4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4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6Bearings or like supports allowing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弹性支座,该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该弹性支座包括中心连接点和多个肢状部,其中,该中心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一结构,所述多个肢状部从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至远端连接点。弹性支座可以由适于缓冲由于环境事件而引起的力的单块弹性材料形成。弹性支座的功能特性可以沿着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而变化。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与第二结构之间的角度可以在20度与70度之间。

Description

弹性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支座。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作地震缓冲器的弹性支座。
背景技术
地震的影响是公知的。即使当地震活动相对较小时,水平力、竖向力和旋转力的组合导致连接至地面的结构内的不可忽略的应力。这种结构可以包括建筑物、非建筑结构、建筑地基和基础设施
(例如,道路网络和输电网络)。
如果地震活动较为明显,则引发的应力也较明显。这导致对结构损坏的风险增加。这种损坏修复起来昂贵并且可能使特定的结构暂时不可用。如果损坏足够广泛,则会有总结构失效的风险,这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结构完全丧失并且甚至伤害或失去生命。
除了存在于结构本身的风险,对在这种结构内或在这种结构上的物体而言也有风险。这些物体可能会被损坏并且呈现损坏和损伤的进一步风险。
随着地震背后的机制已经被更好地理解,已经有了工程结构的改进以能够抵挡地震并且使工程结构更安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有提高地震活动下的结构性能的地震工程学的许多方面。这包括改进的且更强的建筑材料、改进的设计、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安装和支座的安装。
支座——也称为隔振器——通过提供将下部结构(例如,地面)从上部结构上分离的连接来帮助使地震活动的影响最小化,由此减小施加至结构的力。这又减小了对结构和位于结构内或结构上的物体进行损坏的可能性。在支座设计上主要有两个方面:隔离和缓冲(dampening)。
隔离的目的是通过在两个结构之间创建功能性分离来使力从下部结构至上部结构的转移最小化。例如,WO2004/079113公开了具有竖向支承件的滑动支座,该滑动支座相对于邻近表面滑动。滑动支座包括隔板,该隔板用于使竖向支承件恢复至中央位置。尽管该滑动支座能够减小水平力和旋转力的影响,但该滑动支座在竖向力作用下性能表现较差。此外,设计是复杂的并且因此昂贵的。
缓冲的目的是吸收施加至下部结构的力的能量以减轻传递至上部结构的力的严重程度。例如,铅橡胶支座包括具有铅插入件(比如铅板或铅杆)的橡胶柱。在地震力作用下,橡胶缓冲了力,其中,铅用于吸收大量能量。在轻负荷作用下,支座将在移除负荷之后返回其正常位置。然而,在显著负荷作用下,铅插入件可能会不可逆地变形,由此需要更换支座。铅橡胶支座还制造复杂并且因此是昂贵的。铅橡胶支座同样在更换方面困难且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缓解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问题的弹性支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制造成本低、在所有方向力的作用下表现良好、并且易于安装的弹性支座。
每个目的都可以分开阅读,其目的是至少向大众提供一种有用的选择。
公认的是,术语“包括”在不同的权限下可以被赋予排他的或包含的意思。针对本说明书的目的,并且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意在具有包含的意思——即,这些术语将用来表示不仅包括其直接引用的所列出的部件,而且还可能包括其他非指定的部件或元件。
在本说明书中所参照的任何现有技术不构成这样一种承认:这种现有技术形成一般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弹性支座,该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该弹性支座包括:中心连接点,该中心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一结构;多个肢状部,所述多个肢状部从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其中,每个肢状部包括远离于中心连接点的远端端部;以及多个远端连接点,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大致定位在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的每个远端端部处,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二结构,其中,弹性支座由适于缓冲由于环境事件而引起的力的单块弹性材料形成。
本发明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弹性支座,该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该弹性支座包括:中心连接点,该中心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一结构;多个肢状部,所述多个肢状部从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其中,每个肢状部包括远离于中心连接点的远端端部;以及多个远端连接点,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大致定位在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的每个远端端部处,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二结构,其中,肢状部适于支承第一结构的重量或者第二结构的重量,并且其中,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与第二结构之间的角度在20度和70度之间。
本发明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弹性支座,该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该弹性支座包括:中心连接点,该中心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一结构;多个肢状部,所述多个肢状部从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其中,每个肢状部包括远离于中心连接点的远端端部;以及多个远端连接点,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大致定位在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的每个远端端部处,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用于将弹性支座连接至第二结构,其中,弹性支座由适于缓冲由于环境事件而引起的力的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其中,弹性材料的功能特性沿着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而变化。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的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弹性支座贯穿A-A截取的截面;
图3示出了图1的弹性支座贯穿A-A截取的截面;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的视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的视图;
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的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的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弹性支座贯穿B-B截取的截面;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的截面;以及
图8示出了地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弹性支座。弹性支座用作抵抗可以将力施加至结构的环境事件的缓冲器。针对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并且在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将在缓冲抵抗地震力的背景下讨论弹性支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弹性支座还可以缓冲抵抗其他类型的环境事件,比如风力或局部振动,并且本发明在该方面不受限制。
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的,弹性支座适于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根据相对位置,结构中的一个结构可以被认为是“下部结构”,比如地基(foundation),而另一结构可以被认为是“上部结构”,比如建筑物、非建筑结构或一项基础设施。针对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将在地基和建筑物的背景下讨论弹性支座,原因在于这是支座最常见的用途之一。尽管如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的是,弹性支座可以如何适于定位在其他类型的结构之间,并且本发明在该方面不受限制。
本发明的弹性支座可以适于与诸如民用住宅之类的建筑物和其他类似尺寸的建筑物一起使用。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弹性支座可如何适于与其他尺寸和构造的建筑物一起使用。类似地,弹性支座可以适于与多种地基一起使用,所述多种地基包括螺旋桩、基脚和混凝土垫层,并且本发明在该方面不受限制。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弹性支座1。
弹性支座1包括中心连接点2、多个肢状部3、以及位于每个肢状部的远端端部上的远端连接点4。如上所述,弹性支座适于定位在地基与建筑物(图1中未示出)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支座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任何数量的弹性材料可以是合适的,包括但不限于硫化橡胶。弹性材料的弹性体性能将根据弹性支座的性能需求和特定用途来选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材料可以被选择使得该弹性材料在压缩、拉伸和剪切变形的作用下表现大致相同。弹性支座可以由单块弹性材料形成。如果弹性材料合适,则弹性支座可以使用一系列合适的模制技术由弹性材料模制而成。
中心连接点2大致朝向弹性支座的中心定位。中心连接点适于将弹性支座经由连接机构连接至建筑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为穿过结构和中心连接点的螺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有多个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建筑物可能还需要适当地适于经由中心连接点而连接至弹性支座。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这将取决于建筑物的特定构造和所采用的特定连接机构,并且本发明在该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建筑物的下层地板(underfloor)可以适于包括用于与连接机构连接的元件。如果建筑物包括混凝土垫层(或类似物),则这些混凝土垫层可以匹配有“腔”以接纳弹性支座。
弹性支座1还包括多个肢状部3。肢状部从中心连接点2向外延伸。在每个肢状部的远离于中心连接点的端部处为远端连接点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肢状部中的一些肢状部可以没有远端连接点。远端连接点适于将弹性支座经由连接机构连接至地基(未示出)。
肢状部3适于支承建筑物同时维持弹性支座的完整性(即允许肢状部在建筑物的重量作用下压缩而没有使弹性支座坍塌)。通常将会有策略地位于建筑物的下面的多个弹性支座,并且因此,每个弹性支座的肢状部将仅需支承建筑物的全部重量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为了确保肢状部具有足够强度以承受建筑物(或其部分)的重量,至少需要考虑以下互相依存的变量:
·肢状部的截面面积;
·肢状部的截面轮廓;
·肢状部的几何形状;以及
·构成肢状部的弹性材料的性质。
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工程技术来确定哪个变量组合适合于特定用途的弹性支座。
肢状部3适于缓冲所施加的水平力、竖向力和旋转力。肢状部适于与地基/建筑物形成在20度与70度之间的角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角度可以在30度与60度之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角度可以在40度与50度之间。应当理解的是,角度应当被选择以满足在竖向稳定状态支承以及水平缓冲、竖向缓冲和旋转缓冲方面的性能需求。由于肢状部并不限于直的肢状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角度可能必须被适当地进行插值处理,如下面所讨论的。
通过使肢状部具有在20度与70度之间的角度,该肢状部在水平力、竖向力和旋转力的作用下提供了缓冲。肢状部还使建筑物恢复至其正常位置。在水平力(例如,施加至地基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肢状部由于制成所述肢状部的弹性材料的弹性而提供对抗和缓冲的力。具体地,肢状部中的压缩力和剪切力的组合或者拉伸力和剪切力的组合将对抗并缓冲所施加的水平力。以这种方式,弹性支座能够减轻施加至建筑物的力的严重程度。
在竖向力(例如,施加至地基的竖向地震力)作用下,肢状部由于制成所述肢状部的弹性材料的弹性而提供对抗和缓冲的力。具体地,肢状部中的压缩力和剪切力(对于向上施加至地基的竖向力而言)的组合或者拉伸力和剪切力(对于向下施加至地基的竖向力而言)的组合将对抗并缓冲所施加的竖向力。以这种方式,弹性支座能够减轻施加至建筑物的力的严重程度。
在旋转力(例如,施加至地基的旋转地震力)作用下,肢状部由于制成所述肢状部的弹性材料的弹性而提供对抗和缓冲的力。具体地,肢状部中的拉伸力和剪切力的组合将对抗并缓冲所施加的旋转力。以这种方式,弹性支座能够减轻施加至建筑物的力的严重程度。
远端连接点4大致朝向肢状部3的远离于中心连接点2的端部而定位。远端连接点适于将弹性支座经由连接机构连接至地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为穿过地基和远端连接点的螺栓或凸轮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远端连接点处可以有多个螺栓或凸轮锁。地基可能还需要适当地适于经由远端连接点而连接至弹性支座。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这将取决于地基的特定构造和所采用的特定连接机构,并且本发明在该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基可以是匹配有“帽”的通用螺旋桩,弹性支座可以连接至帽。
图2示出了图1的弹性支座贯穿线A-A截取的截面。该截面示出了位于建筑物5(由水平元件表示)与地基6(由另一水平元件表示)之间的弹性支座1。截面还示出了四个肢状部3中的三个肢状部。螺栓7(比如膨胀螺栓)将中心连接点2与建筑物相连接。另外的螺栓8将远端连接点4与地基相连接。如截面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肢状部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因此,为了确定肢状部相对于地基/建筑物的角度,线9可以内插通过肢状部,该线与地基的平面形成角度θ1。由于地基的平面与建筑物的平面平行,因此该角度还将与由该线9和建筑物的平面所形成的角度θ2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为了确保肢状部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缓冲需求,至少需要考虑以下互相依存的变量:
·肢状部的截面面积;
·肢状部的截面轮廓;
·肢状部的几何形状;以及
·构成肢状部的弹性材料的性质。
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工程技术来确定哪个变量组合适合于特定用途的弹性支座。
肢状部可以具有大致均匀的截面。根据弹性支座的性能需求,任何截面可以是合适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肢状部可以具有等腰梯形截面。这具有在肢状部的下侧增大强度的益处并且这易于将弹性支座从模具移除。
类似地,同样合适的是,使弹性支座的肢状部以及其他部分的厚度根据弹性支座的哪些部分需要更大强度来改变。如图2中所示,弹性支座1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然而,这可以例如通过具有围绕中心连接点和远端连接点的较薄轮廓而被改变,在较薄轮廓处需要较少的强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弹性材料的功能特性可能会在弹性支座中变化。具体地,功能特性的大小可以沿着肢状部的长度变化。这种功能特性可以是弹性材料可以具有的弹性或硬度或任何其他功能特性。通过示例的方式,可能需要具有围绕连接点的增大的硬度或可能需要具有沿着肢状部的中间部分的增大的弹性。图3示出了图1的弹性支座1贯穿线A-A截取的截面。截面表面已经被涂上阴影以图示功能特性的大小的一种可能的变化。例如,较暗、较密集的阴影可以指示增大的硬度或减小的弹性。类似地,较亮、较不密集的阴影可以指示减小的硬度或增大的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应当理解的是,功能特性的变化是连续的。这可以通过随着弹性材料被添加至模具而逐渐调整弹性材料来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功能特性沿着肢状部3变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功能特性的变化可以是离散的,包括具有各种功能特性的各个部段。
可以使用具有功能特性变化的弹性材料来替代对弹性支座的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的改变,或者同时对弹性支座的各部分的几何形状进行改变,使得弹性支座具有期望的支承和缓冲特征。这可以允许弹性支座的各部分尽可能的小,因而使弹性支座的总成本降至最低。此外,通过自定义功能特性的变化,弹性支座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来进行定制同时维持相同的几何形状。这对于模制的弹性支座来说尤其有益,由此,仅通过改变弹性材料的分布和特性,单个模具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弹性支座。
再次参照图1,弹性支座1具有四个肢状部3,所述四个肢状部3围绕中心连接点均匀地间隔开。这是合适的,原因在于肢状部提供了在任何水平方向上的缓冲。然而,将理解的是,可以有适合于不同类型的连接的任何数量的肢状部。图4a示出了具有两个肢状部11的弹性支座10的变型。此外,肢状部的间距不必被平均。图4b示出了具有大致彼此垂直的两个肢状部13的弹性支座12的变型。图4c示出了具有三个肢状部15的弹性支座14的变型。在不限制可能的构型的情况下,肢状部的其他合适的布置可以是绕中心连接点均匀地间隔开的三个或六个肢状部。尽管图4a至图4c示出了相同的肢状部,但是在另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各个肢状部的尺寸和形状也可以不同。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的,肢状部的数量和间距可以取决于位于建筑物下面的弹性支座的位置。
图5示出了弹性支座16的另一变型。弹性支座包括多个肢状部17。肢状部从中心连接点18向外延伸。在每个肢状部的远离于中心连接点的端部处为远端连接点19。在中心连接点之下延伸的是用作竖向支承件的中央支承柱20。这种竖向支承件与肢状部结合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并且还提供抵抗竖向力的缓冲。中央支承柱可以例如经由模制过程与弹性支座的其余部分一起形成。中央支承柱可以具有均匀的截面,例如圆形或矩形。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中央支承柱可以由一系列垫片构成,由此允许柱的高度被现场调整。
图6示出了图2的弹性支座贯穿线B-B截取的截面。截面示出了位于建筑物21(由水平元件表示)与地基22(由另一水平元件表示)之间的弹性支座16。截面还示出了四个肢状部17中的两个肢状部以及中央支承柱20。螺栓23将中心连接点18与建筑物相连接。另外的螺栓24将远端连接点19与地基相连接。该视图还示出了中央支承柱的远离于中心连接点25的端部邻近但不连接至地基。因而,中央支承柱承受建筑物(与肢状部结合)的重量并且还提供抵抗向上施加至地基的向上的竖向力的缓冲。然而,对于其他所施加的力,中央支承柱能够相对于地基移动。例如,在水平力作用下,中央支承柱25的端部在地基上滑动。
针对到目前为止所讨论的弹性支座的所有实施方式而言,中心连接点已经连接至建筑物(即上部结构),并且远端连接点已经连接至地基(即下部结构)。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取向被颠倒的情况下,弹性支座仍执行相同的功能。
图7示出了以上关于图2所讨论的弹性支座的实施方式的变型的截面。该截面示出了位于建筑物5(由水平元件表示)与地基6(由另一水平元件表示)之间的弹性支座1。截面还示出了四个肢状部3中的三个肢状部。螺栓7将中心连接点2与地基相连接。另外的螺栓8将远端连接点4与建筑物相连接。
已经讨论了弹性支座构造的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弹性支座如何可以用作缓冲器。由于弹性支座均匀的构造,因此其制造相对便宜。类似地,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由于没有复杂的设计,因此易于安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如何安装弹性支座取决于结构的特定构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首先建造地基。弹性支座随后根据连接机构附接至地基。最后,建筑物建造在弹性支座的顶上并且建筑物根据连接机构连接至弹性支座。
例如,如果地基为螺旋桩,则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将螺旋桩安装至提供承重支承件所需的深度;
2.调整螺旋桩的高度使得螺旋桩提供均匀的高度;
3.将帽附接至螺旋桩的顶部,其中,帽适用于特定的螺旋桩并且还适于连接至弹性支座;
4.将弹性支座根据例如螺栓的连接机构连接至帽;以及
5.在弹性支座的顶部上建造建筑物,由此使用连接机构将建筑物连接至弹性支座。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弹性支座可以适于或者通过替换其他支座或者通过添加支座而改装到现有结构中。这可能要求例如通过液压千斤顶来将建筑物与其地基分离或者将建筑物从其地基升高。弹性支座随后可以被插入到地基与建筑物之间。这可能要求适当地调整地基和/或建筑物使得地基和建筑物可以经由连接机构连接至弹性支座。
如上所述,在单个建筑物中安装各种弹性支座是可能的。弹性支座可以相对于任何数量的特征而变化,所述任何数量的特征包括:弹性支座的几何形状;肢状部的数量和间距;或弹性支座的材料的功能特性。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工程技术来确定需要什么类型的弹性支座以及弹性支座应当被放置于建筑物下面的什么位置处。这将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要求的总体支承,以及预测并确保弹性支座能够支承并缓冲地基和建筑物将受到的各种力。
图8示出了地面布置图26,其表示弹性支座在螺旋桩27的顶部上的示例性安装。建筑物的总体边界将对应于地基并且建筑物的总体边界用虚线28示出。在地基拐角处为具有两个正交肢状部29的弹性支座。在地基的边缘为具有三个肢状部30的弹性支座。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具有四个肢状部31的弹性支座。如果确定弹性支座自身不提供足够的支承,则可以安装附加的无肢状部的支承柱32。这种支承柱可能在其适合于允许一定自由度的运动处是期望的(例如,适合于允许建筑物一定量的“扭转”)。
尽管已经通过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并且尽管已经详细地描述了各实施方式,但是申请人并非意图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或者将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以任何方式限制于这种细节。额外的优点和改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泛的方面并不局限于示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代表性装置和方法以及示例性示例。因此,在不脱离申请人的总的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进行修改。

Claims (21)

1.一种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所述弹性支座包括:
a.长形中央支承件,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但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结构移动;
b.中心连接点,所述中心连接点用于将所述弹性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连接至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的所述第一端部;
c.多个肢状部,所述多个肢状部从所述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其中,每个肢状部包括远离于所述中心连接点的远端端部;以及
d.多个远端连接点,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定位在每个肢状部的每个远端端部处,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用于将所述弹性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二结构,
其中,所述弹性支座由适于缓冲由于地震活动而施加在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一者上的力的单块弹性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为建筑物,并且所述第二结构为地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为地基,并且所述第二结构为建筑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第一结构适于连接至所述中心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第二结构适于连接至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适于支承所述第一结构的重量或者所述第二结构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每个肢状部具有梯形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围绕所述中心连接点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存在介于两个与四个之间的肢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角度在20度与70度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角度在30度与60度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角度在40度与50度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为支承柱,所述支承柱支承所述第一结构的重量或者所述第二结构的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
15.一种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所述弹性支座包括:
a.长形中央支承件,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但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结构移动;
b.中心连接点,所述中心连接点用于将所述弹性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连接至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的所述第一端部;
c.多个肢状部,所述多个肢状部从所述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其中,每个肢状部包括远离于所述中心连接点的远端端部;以及
d.多个远端连接点,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定位在每个肢状部的每个远端端部处,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用于将所述弹性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二结构,
其中,所述肢状部适于支承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一者的重量,并且适于缓冲施加在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所述一者上的地震力,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与所述第二结构之间的角度在20度与70度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为支承柱,所述支承柱对所述第一结构的重量或者所述第二结构的重量提供额外支承。
17.一种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定位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所述弹性支座包括:
a.长形中央支承件,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结构相邻,但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结构移动;
b.中心连接点,所述中心连接点用于将所述弹性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连接至所述长形中央支承件的所述第一端部;
c.多个肢状部,所述多个肢状部从所述中心连接点向外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肢状部包括远离于所述中心连接点的远端端部;以及
d.多个远端连接点,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定位在每个肢状部的每个远端端部处,所述多个远端连接点用于将所述弹性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二结构,
其中,所述弹性支座由适于缓冲由于施加在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一者上的地震力而引起的力的弹性材料形成,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中的所述一者由所述弹性支座支承,所述弹性材料的功能特性沿着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至少一些肢状部中的每个肢状部而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功能特性为所述弹性材料的硬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所述弹性材料的硬度在所述远端连接点和所述中心连接点处较高,而在所述远端连接点与所述中心连接点之间较低。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功能特性为所述弹性材料的弹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多个肢状部中的所述弹性材料的弹性在所述远端连接点和所述中心连接点处较低,而在所述远端连接点与所述中心连接点之间较高。
CN201480067387.0A 2013-11-08 2014-11-07 弹性支座 Active CN105874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Z617537 2013-11-08
NZ61753713 2013-11-08
PCT/NZ2014/000227 WO2015069120A1 (en) 2013-11-08 2014-11-07 A resilient bear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4134A CN105874134A (zh) 2016-08-17
CN105874134B true CN105874134B (zh) 2018-08-14

Family

ID=5234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7387.0A Active CN105874134B (zh) 2013-11-08 2014-11-07 弹性支座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879415B2 (zh)
JP (1) JP6533527B2 (zh)
CN (1) CN105874134B (zh)
WO (1) WO20150691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9863B (zh) * 2015-05-20 2023-05-09 奥克兰服务有限公司 弹性滑动摩擦接头
WO2016201109A1 (en) * 2015-06-10 2016-12-1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rchitected material design for seismic isolation
CN106351494B (zh) * 2016-10-20 2019-09-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自复位装配式地铁车站柔性抗震结构
CN108200488B (zh) * 2016-12-08 2022-06-03 林球有限公司 用于音响器材的防振装置及具有防振装置的音响器材架
US20180347610A1 (en) * 2017-06-05 2018-12-06 Zebulon Zuk Fasteners for roadbed construction
USD952451S1 (en) 2019-03-21 2022-05-24 Zebulon Zuk Fastener for roadbed construc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9400A (en) * 1979-05-04 1981-05-26 Barry Wright Corporation Stacked, resilient isolator components
US4901486A (en) * 1987-03-06 1990-02-20 Kajima Corporation Elasto-plastic damper
US5131195A (en) * 1989-02-10 1992-07-21 Patrice Bellavista Earthquake-resistant insulator for buildings
WO2004079113A1 (en) * 2003-03-07 2004-09-16 Robinson Seismic Limited A self-centring sliding bearing
CN1550619A (zh) * 2003-05-16 2004-12-01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抗震装置
CN101603381A (zh) * 2009-02-20 2009-12-16 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2571A (ja) 1983-10-27 1985-05-24 藤田 隆史 構造物の免震装置
JPS60250143A (ja) 1984-05-25 1985-12-10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重量物の免震装置
JPS61130640A (ja) 1984-11-30 1986-06-18 Toshiba Corp 構造物の免震装置
JPH076275B2 (ja) 1989-03-03 1995-01-30 功生 林 免震装置
US5718095A (en) * 1994-03-11 1998-02-17 Mm Systems Of Arizona Method and device for attenuating vibration
JPH08239809A (ja) 1995-03-06 1996-09-17 Toshiyuki Maeda 桁の支持構造
JPH0914345A (ja) 1995-06-28 1997-01-14 Nitta Ind Corp 軽荷重用免震装置
JPH09268800A (ja) 1996-04-02 1997-10-14 Hitachi Metals Ltd 免震装置
JPH11280295A (ja) 1998-03-31 1999-10-12 Hazama Gumi Ltd 免震構造
JP2001074094A (ja) 1999-09-07 2001-03-23 Bando Chem Ind Ltd 免震装置
WO2000037823A1 (fr) 1998-12-18 2000-06-29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ppareil permettant d'isoler les vibrations
JP2001263417A (ja) 2000-03-21 2001-09-26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軽量構造物用免震装置
JP4621332B2 (ja) 2000-05-23 2011-01-26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高層建物又はアスペクト比が大きい低層建物の免震方法及び免震構造
WO2002084030A1 (en) 2001-04-12 2002-10-24 Fine Co., Ltd. Combination-type earthquake-proof apparatus
JP2003074628A (ja) 2001-09-04 2003-03-12 Nec Corp 免震装置
JP2006057435A (ja) 2004-08-23 2006-03-02 Sato Shotaro 免震装置
NZ535137A (en) * 2004-09-07 2007-08-31 Robinson Seismic Ip Ltd Energy absorb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9400A (en) * 1979-05-04 1981-05-26 Barry Wright Corporation Stacked, resilient isolator components
US4901486A (en) * 1987-03-06 1990-02-20 Kajima Corporation Elasto-plastic damper
US5131195A (en) * 1989-02-10 1992-07-21 Patrice Bellavista Earthquake-resistant insulator for buildings
WO2004079113A1 (en) * 2003-03-07 2004-09-16 Robinson Seismic Limited A self-centring sliding bearing
CN1550619A (zh) * 2003-05-16 2004-12-01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抗震装置
CN101603381A (zh) * 2009-02-20 2009-12-16 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503943A (ja) 2017-02-02
US9879415B2 (en) 2018-01-30
JP6533527B2 (ja) 2019-06-19
WO2015069120A1 (en) 2015-05-14
US20160289951A1 (en) 2016-10-06
CN105874134A (zh) 2016-08-17
NZ719766A (en) 2020-11-27
US10267032B2 (en) 2019-04-23
US20180148921A1 (en)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134B (zh) 弹性支座
CN103758904A (zh)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阻尼板
CN205663150U (zh) 一种防热胀冷缩的悬浮拼接地板
CN102011438A (zh) 内埋入耗能钢板阻尼装置的剪力墙连梁减震系统
CN104674966B (zh) 振动隔离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CN102979220B (zh) 一种交叉斜向配筋的空心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47600A (zh) 一种外置金属阻尼器联合橡胶隔震支座及其安装检修方法
JP4360559B2 (ja) 回転吸収層付支承装置
US20060255518A1 (en) Bearing structure for the damped transmission of impact and/or vibratory forces
CN207159801U (zh) Pe型桥梁伸缩缝结构
CA3003675C (en) Elastic foundation
JP6308741B2 (ja) 中間免震構造物
CN105298757A (zh) 一种减振减偏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结构
JP4970825B2 (ja) 免震構造物及び制振構造物のダンパー設置方法
KR100980143B1 (ko) 건물 바닥용 완충층의 방수구조
KR20080105208A (ko) 교량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0955707B1 (ko) 탄 소성 판이 병렬로 다수 세팅된 브라켓형 댐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내진보강방법
DE19831114C2 (de) Elastisches Pendellager, insbesondere zur Aufhängung einer Abgasanlage an einem Fahrzeugboden
CN21050777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NZ719766B2 (en) A resilient bearing
US11971078B2 (en) Layered support
CN203906624U (zh) 钢板弹簧及车辆
JPH0374649A (ja) 建物用動吸振装置
CN207278084U (zh) 高紧固性的窗框节点
JP4222931B2 (ja) 防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