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2121Y - 原稿搬送装置和纸张搬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稿搬送装置和纸张搬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62121Y CN2862121Y CNU2005200030910U CN200520003091U CN2862121Y CN 2862121 Y CN2862121 Y CN 2862121Y CN U2005200030910 U CNU2005200030910 U CN U2005200030910U CN 200520003091 U CN200520003091 U CN 200520003091U CN 2862121 Y CN2862121 Y CN 286212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iginal copy
- roller
- counter
- conveyance
- carry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2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between two sets of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6—Duplicate, alternate, selective, or coacting fee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原稿读取器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具有U形的原稿搬送路径,使原稿往比给纸托盘更上方的水平状的排纸托盘排纸,其装置高度可降低、紧凑化且结构简化。拉入滚轮、分离滚轮与大径的反转滚轮是配置在押压板体的上面。挟玻璃板而在反转滚轮的下方具有读取装置。玻璃板的上方的给纸托盘是配置成略水平状。分别弹性接触拉入滚轮与分离滚轮上面的拉入挟片与分离垫,与其上方的排纸辅助导引板的配置高度位置,在大径的反转滚轮的高度内是配置成略水平状。弹性接触反转滚轮的排出侧周面的两个挟持滚轮是配置在侧断面略呈L形的可开闭搬送路盖体的内面,排出到排纸托盘的原稿的堆积顺序为正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稿搬送装置,其搭载于影像读取器上,该影像读取器具有读取装置,用以在读取位置读取被搬送的原稿影像,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U形原稿搬送路的薄型原稿搬送装置,以将原稿从给纸托盘经过该读取位置搬送到排纸托盘。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关于可读取静止原稿的影像记录面又可读取被搬送原稿的影像记录面的影像读取装置,在其影像读取装置的本体上设有静止原稿用及搬送原稿用的两种透明板(玻璃板)。相对于本体呈可开闭的搬送路盖体所按押着的静止原稿,是利用沿着透明板(flat bed,平台)下面移动的影像扫瞄器(影像读取装置)来读取原稿的影像记录面。另方面,当读取被搬送的原稿时,则是利用搬送路盖体上面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AutomaticDocument Feeder,ADF),当把堆积于给纸托盘上的多张原稿一张张分离的同时往原稿用透明板上搬送,再利用被静止于此原稿用透明板的下方的影像读取装置,于读取影像记录面之后,把原稿排出至排纸托盘。
在此场合的原稿搬送路,是大致区分为:如日本专利早期公开公报的特开2003-76074号(请参阅图1所示),具有从配置于上部侧的原稿给纸部经过原稿读取位置而到达配置于下方侧的排纸部的略U形的原稿搬送路,即上给纸式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及如日本专利早期公开公报的特开2002-335372号(如图1所示),具有从配置于下部侧的原稿给纸部经过原稿读取位置而到达配置于上方侧的排纸部的略U形的原稿搬送路,即下给纸式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
在特开2003-76074号公报中,在其略U形的原稿搬送路中,在比原稿读取位置更靠近搬送上游侧(装置本体的上侧)处,配置着拾取滚轮(pickuproller)、分离滚轮、第1及第2搬送滚轮对,而在比原稿读取位置更靠近搬送下游侧处,置着一对排出滚轮。在比拾取滚轮更靠近搬送上游侧处,配置着原稿载置托盘,其朝着拾取滚轮呈往下倾斜状,在其下方配置着原稿排出托盘。另方面,在特开2002-335372号公报中,在静止原稿用透明板的上方配置着与其呈平行状的原稿给送托盘,在其搬送下游侧配置着拾取滚轮与分离垫,在其更下游侧配置着搬送滚轮对。在读取被搬送原稿的读取位置上,于搬送方向前后的接触滚轮,在其搬送下游侧设有把被搬送的原稿朝上U回转(U-turn)的横向U形搬送路径,在U形搬送路径的上侧(排出侧)设有排出滚轮对。接触滚轮是位在搬送方向上,用以读取搬送原稿的读取位置的前后。略呈U形的搬送路径是被提供在接触滚轮的下游侧,以将原稿回转成读取面朝上。一对排出滚轮是被提供在略呈U形的搬送路径的搬送方向的下游侧位置(在排出侧)。
根据特开2003-76074号公报的结构,因为原稿排出托盘是配置在比原稿载置托盘更下方,为了能取出被排出的原稿,在原稿排出托盘和原稿载置托盘之间的空间大小,其上下高度需够作业者伸入手,因而原稿载置的高度位置变高,自动原稿搬送装置会有过大的问题。
根据特开2002-335372号公报的结构,因为在比一对接触滚轮更高的位置处设有拾取滚轮、搬送滚轮对、排出滚轮对,当考量到此些构件的驱动系统时,结构会变更复杂,所以它仍有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太高、太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原稿搬送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薄型的原稿搬送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U形原稿搬送路径,其排纸部是配置在比给纸部更高的位置,可藉由简单的结构具有高度低的紧凑的外形,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稿搬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稿搬送装置,搭载于一影像读取器,影像读取器具有一读取装置,读取装置在一读取位置读取沿所定搬送方向被搬送的一原稿的影像。原稿搬送装置包括:U形的原稿搬送路,原稿是通过U形的原稿搬送路从给纸托盘经过读取位置搬送到位于给纸托盘上侧的排纸托盘。U形的原稿搬送路包括沿第1搬送方向搬送原稿的第1路径及沿第2搬送方向搬送原稿的第2路径,第2搬送方向与第1搬送方向相反。原稿搬送装置还包括:反转搬送机构,邻接U形的原稿搬送路,并在U形的原稿搬送路中搬送原稿;拉入装置,用以拉入被堆积载置在给纸托盘的多个原稿;分离搬送装置,从拉入装置所拉入的多个原稿分离出个原稿,并将原稿朝反转搬送机构的方向搬送;以及可打开的搬送路盖体,当搬送路盖体关闭时,可覆盖拉入装置、分离搬送装置及反转搬送机构。其中拉入装置与分离搬送装置是在反转搬送机构所占的高度范围内,沿第1搬送方向配置。
依此结构,拉入装置与分离搬送装置的位置是位于比反转搬送机构的最高点更低的位置。所以可避免原稿搬送装置的高度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纸张搬送装置,从堆叠的纸张中分离出一张并搬送该分离的纸张。纸张搬送装置包括:U形的纸张搬送路,纸张是通过U形的纸张搬送路而搬送;反转滚轮,在U形的纸张搬送路中搬送纸张;拉入滚轮,把堆叠的纸张朝反转滚轮拉入;以及分离滚轮,从堆叠的纸张中分离出一张并朝反滚轮搬送分离的纸张。其中拉入滚轮与分离滚轮是位于反转滚轮所占的高度范围内。
依此结构,拉入滚轮与分离滚轮的位置是位于比反转滚轮的最高点更低的位置。所以可避免纸张搬送装置的高度变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原稿读取器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3,具有U形的原稿搬送路径,使原稿D往比给纸托盘13更上方的水平状的排纸托盘14排纸,其装置高度可降低、紧凑化且结构简化。拉入滚轮15、分离滚轮16与大径的反转滚轮20是配置在押压板体10的上面。挟玻璃板6而在反转滚轮20的下方具有读取装置8。玻璃板6的上方的给纸托盘13是配置成略水平状。分别弹性接触拉入滚轮15与分离滚轮16上面的拉入挟片17与分离垫18,与其上方的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配置高度位置,在大径的反转滚轮20的高度内是配置成略水平状。弹性接触反转滚轮20的排出侧周面的两个挟持滚轮22、23是配置在侧断面略呈L形的可开闭搬送路盖体19的内面,排出到排纸托盘14的原稿的堆积顺序为正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薄型的原稿搬送装置,其具有U形原稿搬送路径,其排纸部是配置在比给纸部更高的位置,可藉由简单的结构具有高度低的紧凑的外形。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原稿搬送装置的多功能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平面图。
图3为原稿搬送装置的搬送路盖体呈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平面图。
图5A为图2沿Va-Va剖线的断面图,图5B为图4沿Vb-Vb剖线的断面图。
图6为图5A左侧部位的放大断面图。
图7为图6再进一步放大的要部断面图。
图8为搬送路盖体呈开放状态的平面图。
图9为图8沿IX-IX剖线的放大断面图。
图10为动力传达部的侧面图。
图11为表示第1挟持滚轮的押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第1押压构件及第2押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第2实施例~第5实施例的要部放大断面图。
图14为图13沿XIV-XIV剖线的断面图。
1多功能装置 2影像读取器
3原稿搬送装置 4本体外壳
5操作面板 8读取装置
6第1及第2透明板构件兼用的玻璃板
10作为第2押压构件的押压板体
12上盖 13给纸托盘
14排纸托盘 15拉入滚轮
16分离滚轮 17拉入挟片
18分离垫 19搬送路盖体
20反转滚轮 21第1挟持滚轮
22第2挟持滚轮 23第3挟持滚轮
24框架 25螺旋弹簧
26支撑片 27弹簧片
28驱动轴 29作为排出道的排纸辅助导板
30压缩螺旋弹簧 31板弹簧
32拉入纸部 34原稿阻挡体
36露出开口部 40第1押压构件
41弹性钩 46被嵌构件
47导引构件 49弹性支撑片
50扫出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原稿搬送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适用于具传真、扫瞄、复印及打印功能的多功能装置中的影像读取器2及其原稿搬送装置3。在本说明书全文中,图1中所谓的近侧(near side),是指多功能装置1的前面。远侧(far side)则是指近侧的相反侧,在图1中是指多功能装置1的背面或后面。图1的右侧是指多功能装置1的右侧。图1的左侧是指多功能装置1的左侧。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多功能装置1的本体外壳4的上面,在靠前的部分配置着操作面板5,其具备用以执行传真、扫瞄、复印及打印功能的旋转键或是用以下达各种作业指令的按钮,及显示指令内容或是错误内容的液晶面板等。在操作面板5的后方,配置着用以执行扫瞄功能的影像读取器2及搭载于其上的原稿搬送装置3。如图5A、5B所示,在影像读取器2的外壳2a上配置著作为静止原稿载置用及搬送原稿用的透明板构件兼用的玻璃板6。玻璃板6兼作为权利要求中所谓的第1透明构件及第2透明构件。在玻璃板6的下方,具备着用以读取影像记录面的线形(line-shaped)影像读取装置8(例如是接触形影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等)。沿着图1的X方向的直线状的导引轴9上所载置的可往复移动的线形的读取装置8是形成为沿着图1的Y方向的长直线状。
影像读取器2的外壳2a,在其一侧端部(在实施例中是图1及图2的左侧端),是以水平设于本体外壳4a的枢轴7(请参阅图5A、5B所示)为中心,呈可上下转动地被装设着。
对于影像读取器2而言,搬送原稿的原稿搬送装置3(自动原稿供给装置,称为ADF),是设在押压板体10的上部。此押压板体1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2押压构件)是使影像记录面接触载置于玻璃板6上,以押压着载置的静止原稿。合成树脂制的押压板体10是通过其后端(操作面板5的相反侧)的绞链10a(在图2及图4中只显示出一边)可相对于外壳2a上下转动地装设着。且,在此押压板体10的下面,也可以贴附着由海绵及白板等构成的押压体(未图示)。
如图5A、5B图6、图7所示,在玻璃板6的左侧部使读取装置8静止的位置处具有原稿露出部,在接着于玻璃板6上面沿Y方向伸长的导引片11以左的区域具有开口部36,其供往后述的第1搬送方向搬送的原稿D的影像记录面朝下以部分的露出;在CIS的检测位置的上方变成搬送原稿的读取位置Re。在接着于玻璃板6上面沿Y方向伸长的导引片11以右的区域变成静止原稿的读取区域。读取装置8是权利要求中作为第1及第2读取装置兼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原稿搬送装置3是如图1~图7所示,上盖12覆盖着押压板体10上方略全体,给纸托盘13是形成于上盖12的上面,排纸托盘14是配置在给纸托盘13更上侧,且其X方向的长度比给纸托盘13还短。给纸托盘13与排纸托盘14为邻接配置。原稿搬送装置3具有略呈U形的原稿搬送路,其由第1搬送方向及第2搬送方向所构成,其中第1搬送方向是把原稿D搬送至位于给纸托盘13的一侧部(X方向的一端部)的读取位置为止的方向,第2搬送方向是把原稿D从读取位置搬送至排纸托盘14为止的方向。另方面,排纸托盘14是一体地设在突出于上盖12的上面侧的一对原稿导引部13a的上面。利用公知的连动机构13b(请参阅图5A、5B所示),当以手移动一边的原稿导引部13a时,一对的原稿导引部13a便可同时在Y方向移动,因而可依原稿D的Y方向宽度而调节宽窄。像这样,因为排纸托盘14的X方向长度较短,靠近给纸托盘13的另端部的部位(离原稿搬送路的配置侧最远的相反侧)便可兼作为堆积原稿D的积载部。像这样,因为在给纸托盘13的第1搬送方向的上游侧部位也可兼作为堆积读取后的原稿D的积载部,所以供原稿D堆积的地方的高度尺寸可变小,因而可达装置紧凑化的效果。在上盖12(给纸托盘13)的他端部(最后部),设有用以防止排出原稿D的先端从给纸托盘13的最后部滑落的原稿阻挡体34。在此场合,在上盖12的最后部形成有上方呈开放状而可嵌入原稿阻挡体34的凹部35,原稿阻挡体34的基部是枢接成可往上游侧转动而可折叠地收纳于凹部35内,当多功能装置1不使用时或是捆包时,原稿阻挡体34不会超出给纸托盘13(本体外壳4)外或上面侧,可达紧凑化的效果。
原稿搬送装置3具备分离搬送装置、反转搬送机构及搬送路盖体。分离-搬送装置是由把堆积于给纸托盘13的多张原稿D中分离出1张原稿并往第1搬送方向搬送(接近读取位置Re的方向)的第1旋转驱动构件,及弹性接触至此的第1接触构件所构成。反转搬送机构是由利用分离-搬送装置把搬送原稿从读取位置Re往第2搬送方向反转再搬送的第2旋转驱动构件,及可弹性接触此第2旋转驱动构件的第2接触构件所构成。搬送路盖体是与反转搬送机构分离,且可以设在比给纸托盘13更靠近排纸托盘14的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在第1及第2接触构件中至少第2接触构件是配置在搬送路盖体上,以开放至少一部分的原稿搬送路。
在第1实施例中,如图5~图7及图9所示,作为第1旋转驱动构件的两个旋转驱动滚轮(在搬送上游侧是拉入滚轮、在下游侧是分离滚轮16),及作为第2旋转驱动构件的大径的反转滚轮20是配置于押压板体10的上面,位于与原稿D的搬送方向呈垂直的方向(原稿D的横宽方向)的略中央部位(请参阅图10所示)。读取位置Re是沿与原稿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呈线状延伸。支撑着反转滚轮20的驱动轴28的旋转中心线从平面视图看来是与读取位置Re的轴线重叠,且反转滚轮20周面的下端面是面向着读取装置8的读取面。
垫状构件(对于拉入滚轮15是拉入挟片17、对于分离滚轮16是分离垫18)是当作可分别弹性接触拉入滚轮15及分离滚轮16的上面的第1接触构件。多个可自由旋转的从动滚轮是当作可弹性接触反转滚轮20的第2接触构件。侧断面略呈L形的搬送路盖体19是当作搬送路盖体。前述垫状构件(拉入挟片17、分离垫18)、从动滚轮中的第2挟持滚轮22及第3挟持滚轮23是配置在搬送路盖体19的内面(请参阅图3及图9所示)。且在图5A、5B~图7及图9并未记载后述的盖状上部导引构件52。一对拉入滚轮15与拉入挟片17,一对分离滚轮16与分离垫18,是沿第1搬送方向排列在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所占的高度范围内。更详细地说,拉入滚轮15与分离滚轮16是配置成拉入滚轮15的支撑轴与分离滚轮16的支撑轴实质上位于同一水平。
第2挟持滚轮22及第3挟持滚轮23,是分别被轴支撑于侧断面略呈L形的金属板制的弹簧片27的两端,且弹簧片27的中间部是固定在搬送路盖体19的内面。从动滚轮中的第1挟持滚轮21是配置在比分离滚轮16更靠近搬送下游侧而可接触反转滚轮20。金属制等的框架24是配置在押压板体10的上面可沿X方向移动。第1挟持滚轮21是装设在框架24上。压缩螺旋弹簧25是作为一施力(弹簧)手段以弹性地押压框架24朝向反转滚轮20。压缩螺旋弹簧25的后端是被支撑片26所支撑(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
在搬送路盖体19上,在比第3挟持滚轮23更靠近搬送下游侧处,设有作为排出道而沿原稿D的宽度方向伸长的排纸辅助导引板29。此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前端部29a(搬送上游侧)是位于比反转滚轮20的上面更下方的位置,形成为倾斜状。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前端缘与搬送路盖体19的上部屋顶19a的搬送下游侧的端缘19b之间变成搬送原稿D的排出口。此排纸辅助导引板29具有水平部29b,位于第2搬送方向的下游侧。此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水平部29b是设成与排纸托盘14所提供的水平部分约略同高的位置。所以水平部29b的上表面是朝着排纸托盘14的上游侧水平部的上表面接续着。拉入挟片17、分离垫18,在搬送路盖体19的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下面侧,可各以其基端侧(上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拉入挟片17是通过押压手段之一的压缩螺旋弹簧30而押压拉入滚轮15的上面。分离垫18是通过押压手段之一的板弹簧31而押压分离滚轮16的上面。因为拉入挟片17和拉入滚轮15之间是用以拉入堆积在给纸托盘13的原稿D,所以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下面侧是相当于从给纸托盘13而来的原稿的吸纸部32。
搬送路盖体19在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下面侧,可利用在拉入挟片17的基部附近(靠近分离搬送机构附近的位置,远离反转滚轮20侧)的两侧部突出的旋转轴(未图示)为中心而可上下转动。如图6及图9所示,当关闭搬送路盖体时,拉入挟片17、分离垫18、第2挟持滚轮22及第3挟持滚轮23分别押压着拉入滚轮15的上面、分离滚轮16的上面、反转滚轮20的反转侧周面。当搬送路盖体19往上旋转打开时,第2挟持滚轮22及第3挟持滚轮23会与反转滚轮20大大地分开,当搬送路盖体19旋转约120度时(请参阅图9所示),拉入挟片17与分离垫18也分别与拉入滚轮15及分离滚轮16大大地分开,因而,此些接触部(挟触部)所夹住的原稿D可简单地除去,可解除夹纸。无论前述弹性施力多大,可抵抗押压手段之一的螺旋弹簧25的施力而移动的第1挟持滚轮21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部(挟触部)所夹住的原稿D都可被拔出。
再,如图7所示,支撑着螺旋弹簧25后端的支撑片26是做成可在X方向移动,且采用了强制分离手段,例如从支撑片26突出的把手部26a是靠近上盖12所穿设的长孔33,藉此,当作业者利用手指或是螺丝起子等工具同时移动把手部26a、支撑片26,抵抗螺旋弹簧25的施力而使第1挟持滚轮21离开反转滚轮20的周面时,便能利用较轻的力量拔出原稿D,因而可简单地解除夹纸。
板状的排纸托盘14的下面与给纸托盘13之间是供欲读取的原稿D以影像记录面朝下而堆积。排纸托盘14的水平状的下面与给纸托盘13的上面的距离为H2。排纸托盘14在靠近拉入滚轮15的先端侧14a是形成往低处倾斜,给纸口的高度尺寸为H3。藉由设定H3<H2(请参阅图6所示),可使堆积的原稿D朝拉入滚轮15与拉入挟片17之间的导入作用平顺地进行。且,藉由装设由拉入滚轮15及拉入挟片17构成的拉入装置,堆积在水平状的给纸托盘13的原稿D可确实地送到分离滚轮16及分离垫18构成的分离搬送装置。为了确实达成此作用,拉入滚轮15和分离滚轮16的直径及周速度是设成相等。
如图3、图7、图11及图12所示,在反转滚轮20的左右两外侧(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下面侧,配置着第1押压构件40,用以在包含读取位置Re的露出开口部36,把原稿D的影像记录面无间隙地押压至玻璃板6的表面。此第1押压构件40呈平板状且与大片的押压板体10一体成形(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形)。在此场合,如图12所示,第1押压构件40的基部(靠近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端缘的部位),一体地连接至设于押压板体10侧部的反转滚轮20的驱动轴28的轴支部42附近。一边的轴支部42的外侧,设有传动外壳45,可收纳用以分别传达旋转驱动力至拉入滚轮15及分离滚轮16的传动齿轮机构43及驱动马达44(请参阅图1~图4、图10及图12所示)。
各第1押压构件40为朝下凸的略半圆弧的壳状,其在靠近反转滚轮20的左右两侧处一体形成了朝上的弹性钩(hook)41。各弹性钩41被嵌合悬吊在反轮滚轮20的驱动轴28上。以此方式,可利用简单的结构确保第1押压构件40的下面相对于玻璃板6的高度位置。
各第1押压构件40的下面中对应露出开口部36区域的范围,与玻璃板6的表面略呈平行状,且比反转滚轮20的外周(下面)更稍微靠近玻璃板6的表面。以此方式,沿着反转滚轮20的外周搬送的原稿D会暂时离开反转滚轮20的下面,原稿D的影像记录面会无间隙地被押压至玻璃板6的表面,因而可利用读取装置8读取正确的影像。在此场合,第1押压构件40是挟反转滚轮20配置在与原稿D的搬送方向垂直的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在玻璃板6对面的部位形成为略平板状。所以,藉由挟反转滚轮20两侧的第1押压构件40,不需增加反转滚轮20在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便可在影像读取区域沿原稿D的宽度方向全体形成略均一的平面,可正确地读取该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影像。
又,藉由在第1押压构件40的下面(包含读取位置Re的范围)贴附白色贴布或是涂布涂料,便可检测出作为读取装置8的基准的色度、辉度。
以下将说明使原稿搬送装置3能正顺地堆积原稿的机构。藉由此机构,在原稿D被读取并反转之后,进一步地沿第2搬送方向搬送排出到排纸辅助导引板29,再到排纸托盘14时,在各依序排出的原稿位于反转滚轮20之上而影像读取面朝上的情况下,下一个排出的原稿D可确实地被载置在前一个排出的原稿D的下面。
在第1实施例的手段是设定成,当搬送路盖体19呈闭状态时,搬送最下游侧的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周面上侧的挟触部(接触部)的高度位置,是位于比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前端部29a(搬送上游侧)更高的位置,且位于比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水平部29b(搬送下游侧)的上面的高度位置更低的位置(请参阅图6、图7及图13所示)。
依照此结构,堆积在给纸托盘13且影像记录面朝下的原稿D,是由其最下层的第1张开始依次被分离搬送到分离滚轮16与分离垫18之间,经过第1挟持滚轮21与反转滚轮20的下侧周面的接触部到达露出开口部36,利用第1押压构件40使影像记录面滑动接触至玻璃板6表面的同时被搬送。在露出开口部36的读取位置Re,利用其下方的读取装置8读取原稿D的影像之后,原稿D便利用第2挟持滚轮22及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周面的接触而被搬送,从搬送路盖体19的上部屋顶19a的搬送下游侧的端缘19b的下方的排出口被排出。然后,原稿D在影像记录面朝上的状态下被载置于排纸辅助导引板29及排纸托盘14的上面。在此场合,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是比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前端部29a(搬送上游侧)更高,且比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水平部更低,所以,后续排出的原稿D的先端会接近先排出而堆积在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原稿D的下面侧,而被导入至排纸辅助导引板29上。因而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与载置在给纸托盘13的状态相同,之后,作业者不需变更原稿D的堆积顺序。
为了更进一步确保上述的作用,在第2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图7及图13所示,在挟反转滚轮20的左右两外侧的上侧,在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延伸方向上,配置着断面略呈半圆筒状的一对被嵌构件46。各被嵌构件46是连设于各第1押压构件40的上端,因此,驱动轴28是从上方呈被嵌的状态,利用未图示的接合手段连结各被嵌构件46与各第1押压构件40。在各被嵌构件46的外周面上,沿驱动轴28的延伸方向间隔地一体形成有多个肋状的导引构件47,其从相当于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的地方往搬送下游侧斜上延伸,以接近排出道之一的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始端侧。各导引构件47的最上端部47a是形成为比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更高的位置。依此结构,从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被放开的原稿D,沿着倾斜状的导引构件47往上方一直被导引到最上端部47a。因为,此最上端部47a是位于比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水平部29b更低的位置,后续排出的原稿D的先端会接近先排出而堆积在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原稿D的下面侧,而可被导入搬送到排纸辅助导引板29上,所以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可与给纸托盘13载置的状态相同。
为了使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为正顺,第3实施例是如图13所示,具备弹性支撑片49,用以从搬送下游侧的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把原稿D上提。此弹性支撑片49是由厚0.2mm~1mm程度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等弹力强的合成树脂制的弹性板材所构成,断面略呈L形弯曲状。在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的高度位置附近,弹性支撑片49的基端部是利用接着剂等固定在被嵌构件46的外周面的原稿D的宽度方向的适当位置的凹部46a。此弹性支撑片49是配置成朝向搬送下游侧的高位置(比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水平部29b更高的位置),从其最上缘49a往下弯曲延伸的自由端49b,是插入至被嵌构件46上所穿设的沟(slit,切口)孔50。依此结构,从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被放开的原稿D被载置于弹性支撑片49上,因原稿D的重量弹性支撑片49便略往下挠曲。在此状态下,因弹性支撑片49自体的弹性力而被上提的原稿D的自由端部便维持着略水平状态,可朝排纸辅助导引板29上排出。因此,后续排出的原稿D的先端会接近先排出而堆积在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水平部29b上的原稿D的下面侧,而可导入搬送至排纸辅助导引板29上,所以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可与载置于给纸托盘13的状态相同。
像这样,弹性支撑片49的侧断面是形成为略L形,弹性支撑片49的基端部是固定在配置于反转滚轮20左右两侧的被嵌构件46的外周,弹性支撑片49从略L形往下延伸倾斜的自由端部49b是插入至被嵌构件46上所穿设的切口孔50。所以当载置着原稿D的弹性支撑片49利用弹性往下挠曲时,其自由端部49b的位置会沿着切口孔50而上下移动,可限制弹性支撑片49的变形方向,因而后续排出的原稿D的先端可确实达到接近先排出原稿D的下面的作用。
更,在搬送路盖体19的内面,沿X方向往搬送下游侧的端缘19b延伸的长肋部19c是在Y方向间隔地一体形成(请参阅图3、图4、图7、图9、图10、图13及图14所示)。在此些适宜位置的多个肋部19c之间,配置着弹性支撑片49的话(请参阅图14所示),可加大最上缘49a的上下动范围,因而可确保弹性支撑片49对排出原稿D的往上提的作用。
为了使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为正顺,第4实施例是如图13所示,在与搬送下游侧的第3挟持滚轮23略同高的位置处设有扫出滚轮51。此扫出滚轮51可以在圆筒形滚轮的外周沿圆周方向的适宜间隔设置突起,或是断面呈马刺型的滚轮,或是薄板状的马刺。此些多个扫出滚轮51是配置成与被嵌构件46的外周面或反转滚轮20的外周面相对峙。当与被嵌构件46的外周面对峙时,希望能积极地旋转驱动扫出滚轮51。依此结构,利用扫出滚轮51的旋转,从第3挟持滚轮23与反转滚轮20的接触位置被放开的原稿D的先端部便可积极地被往上扫,当原稿D的先端部朝下卷曲时,不会发生原稿D的先端部突触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倾斜状的前端部29a而无法平顺地导入到水平部29b侧的情况。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便可和载置于给纸托盘13的状态相同。
为使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为正顺,在第5实施例中,在排出道之一的排纸辅助导引板29的上方的至少一部分,较佳的是,从倾斜状的前端部29a横跨水平部29b的前半部为止,具有略呈水平盖状的导引构件52(请参阅图1及图13所示)。依此结构,先排出而堆积在排纸辅助导引板29上的原稿D,其搬送上游侧是受盖状上部导引构件52的下面限制而保持着与水平部29b略呈平行的堆积状态,所以后续排出的原稿D的先端便可很容易平顺地导入先排出的原稿D的下面侧。排出原稿D的堆积顺序可与载置于给纸托盘13同状态地堆积多张原稿。
且,在搬送路盖体19的上部屋顶19a的搬送下游侧的端缘19b附近,盖状上部导引构件52的基部是安装成可通过枢轴53上下转动,藉此,当搬送路盖体19呈大开状态,盖状上部导引构件52的自由端缘会接触到排纸托盘14或给纸托盘13的上面,因而可保持搬送路盖体19的旋转打开姿态。
又,亦可采用把第2实施例到第5实施例的结构加到第1实施例的适宜组合。
因为被嵌构件46的外周面是略呈圆弧状,所以未在反转滚轮20上滑动接触的原稿D,其在原稿D的宽度方向呈卷曲状态的两端侧,不会被卷入到驱动轴28,而可沿被嵌构件46的外周面平顺地导入排出口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亦可用圆皮带取代反转滚轮20当作第2旋转驱动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原稿搬送装置,搭载于一影像读取器,该影像读取器具有一读取装置,该读取装置在一读取位置读取沿所定搬送方向被搬送的一原稿的影像,特征在于该原稿搬送装置包括:
一U形的原稿搬送路,该原稿是通过该U形的原稿搬送路从一给纸托盘经过该读取位置搬送到位于该给纸托盘上侧的一排纸托盘,该U形的原稿搬送路包括沿第1搬送方向搬送原稿的第1路径及沿第2搬送方向搬送原稿的第2路径,该第2搬送方向与该第1搬送方向相反;
一反转搬送机构,邻接该U形的原稿搬送路,并在该U形的原稿搬送路中搬送该原稿;
一拉入装置,用以拉入被堆积载置在该给纸托盘的多个原稿;
一分离搬送装置,从该拉入装置所拉入的多个原稿分离出一个原稿,并将该原稿朝该反转搬送机构的方向搬送;以及
一可打开的搬送路盖体,当该搬送路盖体关闭时,可覆盖该拉入装置、该分离搬送装置及该反转搬送机构,
其中该拉入装置与该分离搬送装置是在该反转搬送机构所占的高度范围内,沿该第1搬送方向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搬送路盖体包括一排出道,用以引导该原稿至该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转搬送机构包括一反转滚轮及可接触该反转滚轮的周面的一从动滚轮,
其中该反转滚轮是配置在该读取位置的上部,且
该反转滚轮同时进行将一原稿朝该读取位置搬送的动作,及把另一原稿从该读取位置排出至该排出道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转搬送机构包括一反转滚轮及可接触该反转滚轮的周面的一从动滚轮,
其中所述的从动滚轮至少包括排列在比该读取位置更靠近搬送下游侧处的一第1滚轮及一第2滚轮,且
在该第1滚轮及该第2滚轮中,该第2滚轮是位于搬送最下游侧的位置,
该第2滚轮与该反转滚轮的接触位置是,当该搬送路盖体呈闭状态时,配置于比该排出道的最高高度位置还要低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从动滚轮还包括配置在比该读取位置更靠近搬送上游侧的第3滚轮,
该第3滚轮是设在位于该原稿搬送装置的本体侧的可移动框架,
该框架是利用弹性构件被施力使该第3滚轮被朝向该反转滚轮押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分离装置,使该第3滚轮从该反转滚轮离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扫出滚轮,把该原稿从该第2滚轮与该反转滚轮的接触位置,往上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引构件,位于该第2滚轮与该排出道之间,把该原稿从该第2滚轮与该反转滚轮的接触位置往上方导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支撑片,用以把该原稿从该第2滚轮与该反转滚轮的接触位置往上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支撑片的侧断面是形成略L形,
该弹性支撑片的基端部是固定至一被嵌构件上,该被嵌构件是沿垂直于该原稿搬送方向配置于该反轮滚轮的左右两侧
该弹性支撑片往下延伸倾斜的自由端是插入设于该被嵌构件上的切口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搬送路盖体的内面,还包括至少两个肋部,在与原稿的搬送方向呈垂直的方向上间隔形成,该弹性支撑片是配置在该肋部的配置处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盖状上部导引构件,位于该排出道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拉入装置与该分离搬送装置,是配置在呈闭状态的该搬送路盖体中的该排出道的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拉入装置包括一拉入滚轮与可弹性接触其上侧周面的拉入挟片,且
该分离搬送机构包括一分离滚轮与可弹性接触其上侧周面的分离垫,且
该拉入滚轮与该分离滚轮的直径与周速度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拉入滚轮与该分离滚轮是设置成该拉入滚轮的支撑轴,与该分离滚轮的支撑轴实质上位于同一水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转搬送机构包括一反转滚轮及可接触该反转滚轮外周的一从动滚轮,
其中该搬送路盖体与该反转滚轮分开,且可以设在该排出道附近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而转动,且
当该搬送路盖体关闭时,该拉入挟片、该分离垫,及该从动滚轮,是分别弹性押压该拉入滚轮、该分离滚轮,及该反转滚轮,且
当该搬送路盖体打开时,该拉入挟片、该分离垫,及该从动滚轮,是分别从该拉入滚轮、该分离滚轮,及该反转滚轮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原稿露出部,配设在该反转滚轮的下方,把往第1搬送方向搬送的原稿的朝下的影像记录面的一部分露出,该原稿露出部具有一开口;
一第1透明板构件,供从该原稿露出部部分露出的原稿的影像记录面滑动;以及
一第1读取装置,位于该第1透明板构件的下方,通过该开口读取该原稿的影像记录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1押压构件,使被反转滚轮搬送的该原稿,在该原稿露出部暂时离开该反转滚轮的周面,以在该原稿露出部露出的原稿上形成平面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押压构件,是沿与原稿的搬送方向呈垂直的方向配置在该反转滚轮的两侧,
该第1押压构件面对该第1透明板构件的部位是形成略平板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押压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是悬吊支撑于该反转滚轮的支撑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2透明板构件,供记录面朝下的原稿静置;
一第2押压构件,把静置在该第2透明板构件上的原稿从上往下押;
一原稿盖体,覆盖住该第2押压构件的上部;以及
一第2影像读取装置,在该第2透明板构件的下方移动,以读取原稿的影像记录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押压构件和该第2押压构件为一体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原稿盖体的上面形成有堆积载置原稿的该给纸托盘,
在该给纸托盘中第1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部位的上方,形成有堆积读取后原稿的该排纸托盘,
该给纸托盘中第1搬送方向的上游侧部位兼作为供读取后原稿堆积的积载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原稿盖体在该给纸托盘中的最后部设有原稿阻挡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原稿阻挡体,是设成可收纳至该给纸托盘部的最后部。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转搬送机构包括一反转滚轮及可接触该反转滚轮的周面的一从动滚轮,
其中该反转滚轮的直径大于从动滚轮的直径,且该反转滚轮定义出该U形的原稿搬送路。
27、一种纸张搬送装置,从堆叠的纸张中分离出一张并搬送该分离的纸张,特征在于该纸张搬送装置包括:
一U形的纸张搬送路,该纸张是通过该U形的纸张搬送路而搬送;
一反转滚轮,在该U形的纸张搬送路中搬送该纸张;
一拉入滚轮,把堆叠的该纸张朝该反转滚轮拉入;以及
一分离滚轮,从堆叠的纸张中分离出一张并朝该反滚轮搬送该分离的纸张,
其中该拉入滚轮与该分离滚轮是位于该反转滚轮所占的高度范围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纸张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拉入挟片,可接触该拉入滚轮;以及
一分离垫,可接触该分离滚轮,
其中,该纸张是利用该拉入滚轮与该拉入挟片的合作,并利用该分离滚轮与该分离垫的合作而被搬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64657A JP4322709B2 (ja) | 2004-03-08 | 2004-03-08 | 原稿搬送装置 |
JP2004064657 | 2004-03-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62121Y true CN2862121Y (zh) | 2007-01-24 |
Family
ID=3482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527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2845C (zh) | 2004-03-08 | 2005-03-08 | 原稿搬送装置 |
CNU20052000309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862121Y (zh) | 2004-03-08 | 2005-03-08 | 原稿搬送装置和纸张搬送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527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2845C (zh) | 2004-03-08 | 2005-03-08 | 原稿搬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793928B2 (zh) |
EP (1) | EP1575260B1 (zh) |
JP (1) | JP4322709B2 (zh) |
CN (2) | CN100432845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2845C (zh) * | 2004-03-08 | 2008-11-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原稿搬送装置 |
CN108945682A (zh) * | 2018-07-27 | 2018-12-07 |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过胶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48637A1 (en) * | 2005-07-26 | 2007-01-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scanning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 device with hinged display panel |
JP4577202B2 (ja) * | 2005-12-08 | 2010-11-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読取機能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38252A (ja) | 2006-03-07 | 2007-09-20 | Brother Ind Ltd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7243787A (ja) * | 2006-03-10 | 2007-09-20 | Kyocera Mita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
JP4321608B2 (ja) | 2007-02-28 | 2009-08-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JP5203694B2 (ja) * | 2007-12-28 | 2013-06-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 |
CN101588428B (zh) * | 2008-05-22 | 2011-04-06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出纸机构及具有该出纸机构的双向馈纸系统 |
JP4656226B2 (ja) * | 2008-10-29 | 2011-03-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53782B2 (ja) * | 2009-03-31 | 2013-11-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4941503B2 (ja) * | 2009-04-28 | 2012-05-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原稿読取装置 |
JP4835737B2 (ja) * | 2009-08-31 | 2011-12-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
US8768235B2 (en) | 2009-12-29 | 2014-07-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ouble-side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a compact form factor |
JP5316404B2 (ja) | 2009-12-29 | 2013-10-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11157155A (ja) | 2010-01-29 | 2011-08-18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5402971B2 (ja) * | 2011-03-30 | 2014-01-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分離装置 |
JP2012246065A (ja) * | 2011-05-25 | 2012-12-13 | Seiko Epson Corp | 媒体収容カセット、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
JP5817519B2 (ja) * | 2011-12-28 | 2015-1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JP6067994B2 (ja) | 2012-04-16 | 2017-01-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30784B2 (ja) * | 2012-11-30 | 2017-11-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JP6136306B2 (ja) * | 2013-01-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排出装置 |
JP6015482B2 (ja) * | 2013-02-18 | 2016-10-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JP6187100B2 (ja) * | 2013-09-27 | 2017-08-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5199264A (ja) * | 2014-04-08 | 2015-11-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6347183B2 (ja) * | 2014-09-01 | 2018-06-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6579749B2 (ja) * | 2014-12-26 | 2019-09-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US10354219B1 (en) * | 2016-10-18 | 2019-07-16 | ROSCH Logistical Technologies, LlC | Process for selecting an order in an Item-on-Demand order selection system |
JP6279701B2 (ja) * | 2016-12-21 | 2018-02-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59811B2 (ja) * | 2018-01-16 | 2019-08-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WO2020222814A1 (en) | 2019-04-30 | 2020-11-0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utomated media tray extender |
US11827480B2 (en) | 2019-07-31 | 2023-11-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utomated media tray |
US11825048B2 (en) | 2019-08-02 | 2023-11-2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otatable media ramp fo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JP2023050404A (ja) * | 2021-09-30 | 2023-04-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9327Y2 (zh) | 1979-11-06 | 1982-02-23 | ||
JPS5672849A (en) | 1979-11-21 | 1981-06-17 | Hitachi Medical Corp | Method of regenerating tomographing image |
JPS621158Y2 (zh) | 1980-11-28 | 1987-01-12 | ||
JPS5793940A (en) | 1980-12-03 | 1982-06-11 | Asahi Chem Ind Co Ltd | Preparation of acrylamide |
JPS60204547A (ja) | 1984-03-29 | 1985-10-16 | Fuji Xerox Co Ltd | 紙詰り除去装置 |
JPS61148955A (ja) | 1984-12-24 | 1986-07-07 | Canon Inc | 画像読み取り機構 |
JPS61287659A (ja) * | 1985-06-10 | 1986-12-18 | Sharp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の制御機構 |
US4739376A (en) * | 1986-02-10 | 1988-04-19 | Ricoh Company, Ltd. | Copying machine |
JPS63247258A (ja) | 1987-04-02 | 1988-10-13 | Ricoh Co Ltd | 原稿自動循環給紙装置 |
JPS6470759A (en) | 1987-09-11 | 1989-03-1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Automatic developing device |
JPH0199830A (ja) | 1987-10-14 | 1989-04-18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樹脂軸受の製造方法 |
US4822021A (en) | 1987-12-24 | 1989-04-1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Sheet separating device |
JPH0199830U (zh) | 1987-12-24 | 1989-07-04 | ||
US4884097A (en) * | 1987-12-24 | 1989-11-2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Duplex document handler |
JP2502715B2 (ja) | 1988-12-08 | 1996-05-29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サービス | エレベ―タの調速機の動作検出装置 |
JPH04159957A (ja) | 1990-10-20 | 1992-06-03 | Tokyo Electric Co Ltd | 用紙送り出し装置 |
US5825513A (en) * | 1991-03-20 | 1998-10-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
JP2851956B2 (ja) | 1991-09-19 | 1999-0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原稿給送装置 |
US5199700A (en) * | 1991-09-23 | 1993-04-06 | Ncr Corporation | Document stacking apparatus |
JP3131702B2 (ja) * | 1991-09-30 | 2001-02-05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JP3109952B2 (ja) * | 1993-04-21 | 2000-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H06343123A (ja) | 1993-06-01 | 1994-12-13 | Hitachi Ltd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JPH09240851A (ja) | 1996-03-08 | 1997-09-16 | Pfu Ltd | 用紙供給装置 |
US6047959A (en) | 1996-12-12 | 2000-04-11 | Nisca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JPH10171181A (ja) | 1996-12-12 | 1998-06-26 | Nisca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
US6076822A (en) * | 1996-12-12 | 2000-06-20 | Nisca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JPH10167513A (ja) | 1996-12-13 | 1998-06-23 | Sharp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
US6206368B1 (en) * | 1998-03-17 | 2001-03-27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Paper transport device with one roller pair |
JP2000289865A (ja) | 1999-04-08 | 2000-10-17 | Canon Electronics Inc | 給紙装置、シート材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US6241237B1 (en) | 1999-09-27 | 2001-06-0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uplexing document scanning device using same |
JP2001130782A (ja) | 1999-11-08 | 2001-05-15 | Murata Mach Ltd | モータブラケット取付構造 |
JP2001233491A (ja) | 2000-02-24 | 2001-08-28 | Murata Mach Ltd | 自動シート搬送装置 |
US6618575B2 (en) * | 2000-04-20 | 2003-09-09 | Nisca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 conveying roller and an image reader |
JP4377527B2 (ja) | 2000-06-13 | 2009-12-02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
US7212321B2 (en) | 2000-06-13 | 2007-05-01 | Nisca Corporation | Simple and compact automatic document feed device containing a single adjusting unit |
JP2002162799A (ja) | 2000-11-27 | 2002-06-0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93472A (ja) | 2000-12-25 | 2002-07-10 | Canon Inc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 |
JP2002335372A (ja) | 2001-05-10 | 2002-11-22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344695A (ja) | 2001-05-15 | 2002-11-29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2368953A (ja) | 2001-06-07 | 2002-12-20 | Canon Inc | 原稿送り装置 |
JP3676703B2 (ja) * | 2001-06-18 | 2005-07-27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3069788A (ja) | 2001-08-24 | 2003-03-07 | Konica Corp |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076074A (ja) * | 2001-08-31 | 2003-03-14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搬送装置 |
JP2003128288A (ja) | 2001-10-19 | 2003-05-08 | Canon Inc |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28299A (ja) | 2001-10-26 | 2003-05-08 | Canon Inc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98811A (ja) | 2002-04-03 | 2003-10-17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
US7099618B2 (en) * | 2002-10-01 | 2006-08-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aper discharge tray |
US7251063B2 (en) * | 2002-12-05 | 2007-07-3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US7379700B2 (en) * | 2003-05-06 | 2008-05-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ith rotatab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guides |
JP4151532B2 (ja) * | 2003-09-17 | 2008-09-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原稿搬送装置 |
US20050088477A1 (en) * | 2003-10-27 | 2005-04-28 | Barbara Horn | Features in substrat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
JP4322709B2 (ja) * | 2004-03-08 | 2009-09-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原稿搬送装置 |
JP4517945B2 (ja) | 2005-06-07 | 2010-08-04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 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放射線画像変換パネル |
-
2004
- 2004-03-08 JP JP2004064657A patent/JP43227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3-08 CN CNB2005100527434A patent/CN10043284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3-08 CN CNU2005200030910U patent/CN286212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3-08 EP EP05251383.5A patent/EP157526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3-08 US US11/073,873 patent/US7793928B2/en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17 US US12/382,458 patent/US85850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1-18 US US14/082,710 patent/US906774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2845C (zh) * | 2004-03-08 | 2008-11-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原稿搬送装置 |
CN108945682A (zh) * | 2018-07-27 | 2018-12-07 |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过胶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575260A1 (en) | 2005-09-14 |
US7793928B2 (en) | 2010-09-14 |
US20140070477A1 (en) | 2014-03-13 |
JP4322709B2 (ja) | 2009-09-02 |
JP2005253013A (ja) | 2005-09-15 |
CN1667518A (zh) | 2005-09-14 |
US9067748B2 (en) | 2015-06-30 |
CN100432845C (zh) | 2008-11-12 |
US20090189328A1 (en) | 2009-07-30 |
US8585035B2 (en) | 2013-11-19 |
EP1575260B1 (en) | 2018-04-25 |
US20050194731A1 (en) | 2005-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62121Y (zh) | 原稿搬送装置和纸张搬送装置 | |
CN2795901Y (zh) | 原稿搬送装置 | |
CN101850910B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219655C (zh) | 纸张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94272C (zh) | 成象设备 | |
CN101683937A (zh) | 自动纸张传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自动原稿读取装置 | |
CN1740067A (zh) | 供纸盒及包括该供纸盒的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1031018A (zh) | 扫描仪 | |
CN110451302A (zh) | 介质进给装置 | |
JP2005020667A (ja) | 原稿搬送装置 | |
CN1840451A (zh) |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
TWM593332U (zh) | 掃描裝置及多功能列印機 | |
CN101054135A (zh) | 供纸机构以及使用该供纸机构的馈纸装置 | |
CN1764224A (zh) | 文件读取器 | |
CN1903686A (zh) | 后处理装置 | |
CN1475361A (zh) | 记录装置 | |
CN1190060A (zh) | 送纸装置 | |
CN107539803A (zh) | 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记录装置 | |
US20120081765A1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KR100636238B1 (ko) | 스캐너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 |
CN211518905U (zh) | 扫描装置及多功能打印机 | |
CN1829647A (zh) | 原稿输送装置、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2637440Y (zh) | 纸张撷取机构 | |
CN1189013C (zh)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其原件上盖 | |
CN1876398A (zh) | 环式装订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11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112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