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7869U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17869U
CN204617869U CN201420635947.5U CN201420635947U CN204617869U CN 204617869 U CN204617869 U CN 204617869U CN 201420635947 U CN201420635947 U CN 201420635947U CN 204617869 U CN204617869 U CN 204617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cooking
heating devi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5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千寻
永田滋之
石原杏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17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17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线圈(3)、至少输入包括烹调结束时刻在内的预约设定的操作显示部(15)、以及与预约设定对应地控制加热线圈(3)的控制机构(8),加热线圈(3)构成为进行如下的加热杀菌:在被输入了预约设定时,以使得锅状容器(5)的温度在第1经过时间的期间处于第1温度带的方式对锅状容器(5)进行加热,从而对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进行杀菌,并且加热线圈(3)构成为进行如下的最终加热:以使得与预约设定对应的烹调在烹调结束时刻完毕的方式对锅状容器(5)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放入有食品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具备烹调结束时刻的预约功能的加热烹调器。在该加热烹调器中,以下述方式进行动作:将肉、蔬菜、调料等食品以收纳于烹调容器的状态进行保持,当接近烹调结束时刻时开始进行加热动作,从而在烹调结束时刻完成烹调。
但是,在这种加热烹调器中,存在如下的课题:有时将食品以收纳于烹调容器的状态长时间保持,产生成为食品腐败以及食物中毒的原因的微生物增殖等,无法卫生地保持食品。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烹调装置中,提出有如下的烹调装置:该烹调装置具备对烹调室内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对烹调室内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以及烹调结束时刻的预约功能,在烹调蔬菜的炖菜时,按照保冷、炖煮、冷却、再加热的循环进行烹调,且再加热在预约的时刻结束。在该烹调装置中,进行冷却运转以防止食材腐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8022号公报(例如参照权利要求1以及图3)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烹调装置中,由于利用一个装置进行冷却和加热,因此存在热能的损失变大、耗电量变大的课题。另外,还存在由于具备冷却机构而导致主体的尺寸变大,占用设置空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预约烹调中卫生地保持食品的加热烹调器。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节能性且小型的加热烹调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加热机构,该加热机构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操作部,该操作部至少输入包括烹调结束时刻在内的预约设定;以及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与上述预约设定对应地控制上述加热机构,上述加热机构构成为进行如下的加热杀菌:在被输入了上述预约设定时,以使得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在第1经过时间的期间处于第1温度带的方式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从而对上述被加热物内的食品进行杀菌,并且上述加热机构构成为进行如下的最终加热:以使得与上述预约设定对应的烹调在上述烹调结束时刻完毕的方式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机构在上述加热杀菌与上述最终加热之间停止动作。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机构构成为:当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上述加热杀菌中,间歇性地反复进行使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在上述第1经过时间的期间处于上述第1温度带的加热。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机构构成为:当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上述加热杀菌与上述最终加热之间,执行中间加热,以使得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处于第2温度带的方式对上述被加热物内的食品进行保温。
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当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上述加热杀菌中,上述加热机构与上述条件对应地变更上述第1经过时间以及上述第1温度带中的至少一方。
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机构构成为:当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上述最终加热中,以使得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处于第3温度带的方式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机构构成为:当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上述最终加热中,以使得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处于第3温度带的方式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从当前时刻起至上述烹调结束时刻为止的剩余时间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以上。
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从当前时刻起至上述烹调结束时刻为止的剩余时间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以上。
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从当前时刻起至上述烹调结束时刻为止的剩余时间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以上。
技术方案1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探测该加热烹调器所被配置的位置的周围空气的温度,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上述周围空气的温度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
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探测该加热烹调器所被配置的位置的周围空气的温度,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上述周围空气的温度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
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探测该加热烹调器所被配置的位置的周围空气的温度,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上述周围空气的温度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
技术方案1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预约设定对上述被加热物内的食材种类、烹调方法以及自动烹调菜单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定,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上述食材种类为米或者蔬菜的情况、上述烹调方法不为烧烤的情况以及上述自动烹调菜单为炖煮烹调的情况中的任意一个。
技术方案15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预约设定对上述被加热物内的食材种类、烹调方法以及自动烹调菜单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定,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上述食材种类为米或者蔬菜的情况、上述烹调方法不为烧烤的情况以及上述自动烹调菜单为炖煮烹调的情况中的任意一个。
技术方案16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预约设定对上述被加热物内的食材种类、烹调方法以及自动烹调菜单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定,上述预先设定的条件为:上述食材种类为米或者蔬菜的情况、上述烹调方法不为烧烤的情况以及上述自动烹调菜单为炖煮烹调的情况中的任意一个。
技术方案17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在输入了上述预约设定后,接收上述烹调结束时刻的变更。
技术方案18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操作部或者通信机构,该操作部或者通信机构输入上述加热杀菌的执行指示,当输入上述加热杀菌的执行指示时,即便是在已执行上述加热杀菌之后,也再次执行上述加热杀菌。
技术方案19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盖开闭传感器,该盖开闭传感器探测上述被加热物的盖的开闭状态,当上述盖开闭传感器探测到上述盖的打开或者关闭时,即便是在已执行上述加热杀菌之后,也再次执行上述加热杀菌。
技术方案20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操作部或者通信机构,该操作部或者通信机构输入上述最终加热的暂停指示,当输入上述最终加热的暂停指示时,如果是在执行上述最终加热之前则搁置该最终加热的执行,如果是在执行上述最终加热的过程中则暂时停止该最终加热。
技术方案2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操作部或者通信机构,该操作部或者通信机构输入上述最终加热的执行开始指示,当输入上述最终加热的执行开始指示时,即便是在执行除上述最终加热以外的工序的过程中,也开始上述最终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在预约烹调中卫生地保持食品。另外,由于不具备对食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因此能够得到一种能够提高节能性且小型的加热烹调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杀菌工序A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中间工序A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最终工序A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杀菌工序B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简要地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中间工序B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1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杀菌工序C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4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最终工序B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5是简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锅状容器5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示出通气口10a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7是图1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示出通气口10a关闭的状态的图。
标号说明:
1:主体;2:容器罩(cover);2a:孔部;3:加热线圈;4:锅底温度传感器;5:锅状容器;5a:凸缘部;7:计时机构;8:控制机构;9:锅盖密封圈;10:盖体;10a:通气口;11:室温传感器;15:操作显示部;18:把手;19:锅盖钮;22:通气阀;100:加热烹调器;200:食材;201:汤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由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但这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这些用语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简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示意图。以下,基于图1对加热烹调器100进行说明。
加热烹调器100利用加热线圈3对放入有被烹调物(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食材200以及汤汁201)的锅状容器5进行加热,由此来烹调被烹调物。
【主体1】
主体1具备容器罩2、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线圈3、锅底温度传感器4、计时机构7以及控制机构8,控制机构8对各部分以及各装置进行驱动控制从而执行烹调工序。
容器罩2在其上表面载置有作为被加热物的锅状容器5。在容器罩2的中央设有孔部2a,锅底温度传感器4插入于该孔部2a。
此外,锅状容器5利用包含通过感应加热而发热的磁性体金属的材料构成,且呈有底圆筒形状。在锅状容器5的上端部外周形成有凸缘部5a。另外,在锅状容器5设置有树脂制的把手18。
加热线圈3由控制机构8进行通电控制,并对锅状容器5进行感应加热。此外,作为加热机构,也可以代替加热线圈3而设置护套式加热器(sheath heater)等电加热器。
锅底温度传感器4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并探测锅状容器5的温度。本实施方式1的锅底温度传感器4由弹簧等弹性机构向上方施力,从而与被收纳于容器罩2的锅状容器5的底面接触。与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锅状容器5的温度有关的信息被输出至控制机构8。此外,锅底温度传感器4的具体结构不限定于热敏电阻,除了能够采用与锅状容器5接触而探测温度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之外,例如还可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等以非接触方式探测锅状容器5的温度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计时机构7基于来自控制机构8的指示信号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数。计时机构7所计数得到的经过时间被输出至控制机构8。
控制机构8基于来自锅底温度传感器4以及设于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操作部)15的输出,对向加热线圈3通电的高频电流的动作进行控制。除此之外,控制机构8对加热烹调器100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控制机构8可以由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元件之类的硬件构成,也可以由微机或者CPU之类的运算装置以及在该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构成。
【盖体10】
盖体10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在盖体10的周缘部安装有作为密封件的锅盖密封圈9,该锅盖密封圈9用于确保盖体10的周缘部与形成于锅状容器5上端部外周的凸缘部5a之间的密闭性。另外,盖体10具备通气口10a和通气阀22,通气口10a将锅状容器5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且供锅状容器5内的蒸气通过,通气阀22对通气口10a进行开闭,此外,在盖体10的中央设有锅盖钮19。
【操作显示部15】
操作显示部15设于主体1的前表面。该操作显示部15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输入,并且显示与操作输入有关的信息以及加热烹调器100的动作状态。作为能够针对操作显示部15进行设定的项目,例如有烹调的开始、取消、预约烹调的时间(烹调结束时刻)、加热时间、火力强弱、食材种类、烹调方法以及自动烹调菜单等。
此外,作为食材种类的具体例,举出肉、鱼、蔬菜。自动烹调菜单自动地烹调指定的食谱(recipe),作为具体例,举出咖喱、炖(stew)、红烧肉。烹调方法的具体例有煮、蒸、烧烤。
作为操作显示部15所显示的项目,例如举出烹调中或者预约待机中等加热烹调器100的状态、所设定的自动烹调菜单的内容、烹调结束的预定时刻、当前时刻等。此外,此处所示的操作显示部15的具体结构为一个例子,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
当使用者对操作显示部15进行操作输入时,内置于主体1的控制机构8根据与所输入的加热时间的长短以及火力强度等对应的加热程序使加热线圈3动作,从而执行烹调工序以及预约烹调工序。
【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具有加热杀菌工序A(S2)、中间工序A(S3)以及最终工序A(S4)。
以下,参照图2对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将放入有肉、蔬菜、鱼、米等食材200以及酒、酱油等调料和水等汤汁201的锅状容器5载置于主体1内的容器罩2的上表面,并关闭盖体10。
进而,使用者利用操作显示部15的设定键进行烹调结束时刻、加热时间、食材种类、烹调方法等的预约设定。例如,使用者利用操作显示部15的设定键设定“预约19:00”、“加热时间15分钟”、“蔬菜”、“炖菜”,并按下开始开关,从而进行预约开始的动作指示。控制机构8根据利用操作显示部15输入的预约设定而开始预约烹调工序。
当开始预约烹调时,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例如12:00)和利用操作显示部15所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预约19:00”,计算出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此处为7小时)。
进而,在步骤S1中,控制机构8判定所计算出的剩余时间T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0(例如0.5小时)。
当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0以下的情况下(S1:否),控制机构8前进至步骤S1x,并报告无法进行预约烹调这一情况。此外,作为进行报告的机构,可以在操作显示部15使LED亮起。另外,也可以利用声音产生机构使蜂鸣器鸣响。
在步骤S1中,当剩余时间T大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0的情况下(S1:是),控制机构8执行步骤S2的加热杀菌工序A。
【加热杀菌工序A】
图3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杀菌工序A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3对加热杀菌工序A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加热杀菌工序A是通过加热来对附着于被收纳在锅状容器5内的食材200以及汤汁201等被烹调物的微生物进行杀菌的工序。
在步骤S21中,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对锅状容器5与被收纳于锅状容器5内的被烹调物进行加热。
接下来,在步骤S22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2(例如65℃)。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2的情况下(S22:否),返回步骤S21。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2的情况下(S22:是),计时机构7开始计测经过时间A(S23)。
接下来,在步骤S24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θ1(例如63℃)以下。该温度θ1比温度θ2低。
当温度θ为温度θ1以下的情况下(S24:是),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S25),并前进至步骤S28。
当温度θ不为温度θ1以下的情况下(S24:否),在步骤S26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3(例如67℃)。该温度θ3比温度θ2高。即,存在θ1<θ2<θ3的关系。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3的情况下(S26:是),在步骤S27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28。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3的情况下(S26:否),前进至步骤S28。
即,在步骤S24~S27的动作中,控制机构8对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进行控制,以使得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为温度θ1以上θ3以下。
此外,温度θ1以上θ3以下的温度带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温度带”。
在步骤S28中,控制机构8判定计时机构7所计测到的经过时间A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A1(例如30分钟)以上。
当经过时间A不为经过时间A1以上的情况下(S28:否),返回步骤S24。
即,控制机构8在直至从加热开始起的经过时间A达到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A1为止的期间,反复进行步骤S24~S27的动作。
此外,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A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经过时间”。
在步骤S28中,当经过时间A为经过时间A1以上的情况下(S28:是),结束加热杀菌工序A的动作。
此处,与能够进行微生物的杀菌的温度和时间的条件相比,使温度θ1与经过时间A1的组合中的温度高且时间长,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杀菌。
再次参照图2。
在加热杀菌工序A(S2)之后,控制机构8执行中间工序A(S3)。
【中间工序A】
图4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中间工序A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4对中间工序A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当进入中间工序A时,在步骤S31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前进至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例如13:00)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预约19:00”,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此处为6小时)。进而,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例如15分钟)以下。
当剩余时间T不为剩余时间T1以下的情况下(S32:否),返回步骤S31。
当剩余时间T为剩余时间T1以下的情况下(S32:是),结束中间工序A的动作。
即,在中间工序A中,直至剩余时间T变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以下为止,保持停止向加热线圈3通电的状态。
此外,对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在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了加热时间的情况下,至少剩余时间T1≥加热时间的关系成立。此外,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不限于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加热时间,也可以基于食材种类、烹调方法、自动烹调菜单中的任一个以上的信息设定。
再次参照图2。
在中间工序A(S3)之后,控制机构8执行最终工序A(S4)。
【最终工序A】
图5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最终工序A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5对最终工序A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最终工序A是用于使与预约设定对应的烹调在烹调结束时刻完毕的工序。例如是如下的工序:若食材为蔬菜则加热烹调至无硬心的合适软硬度,若为炖菜则进行最终加工至味道浸入食材的状态的加热烹调,由此使得食材成为食用者食用时所希望的状态。
当进入最终工序A时,在步骤S41中,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对锅状容器5与被收纳于锅状容器5内的被烹调物进行加热。
在步骤S42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例如19:00)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预约19:00”,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此处为0分钟),并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为0分钟以下。
当剩余时间T不为0分钟以下的情况下(S42:否),返回步骤S41。
当剩余时间T为0分钟以下的情况下(S42:是),结束最终工序A的动作。
再次参照图2。
在最终工序A(S4)之后,控制机构8结束预约烹调工序。
此外,控制机构8也可以报告已结束了预约烹调工序这一情况。作为进行报告的机构,可以利用操作显示部15使LED亮起。另外,也可以利用声音产生机构使蜂鸣器鸣响。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预约烹调工序开始后立刻执行加热杀菌工序A,在持续时间A1的期间,维持被烹调物的温度为温度θ1以上的状态。
因此,能够对成为被烹调物腐烂以及食物中毒的原因的微生物进行加热杀菌。
另外,在加热杀菌工序A之后,虽然也存在空气中的微生物从盖体10的通气口10a勉强混入、耐热性强的微生物或形成芽胞的细菌等勉强生存的可能性,但成为被烹调物内的微生物的数量非常少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到随后的最终工序A为止的期间被烹调物因微生物而腐败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预约烹调结束时刻即将来临之前通过最终工序A进行加热,因此使用者能够在预约烹调结束时食用刚刚做好的食品。
因此,在预约烹调工序中能够卫生地保持食品。另外,由于不具备对食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提高节能性且小型的加热烹调器100。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在加热杀菌工序A中,为了推测被烹调物的温度,基于锅底温度传感器4的探测温度来执行控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为了抑制被烹调物即食品的腐败,需要使食品本身到达能够进行微生物的杀菌的温度。因此,不限于锅底温度传感器4,例如也可以在盖体10具备内部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根据锅状容器5内的空气或者水蒸气的温度来推测食品温度,并基于内部温度传感器的信息控制加热杀菌工序的加热。这样,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杀菌。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不具有中间工序的情况下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对与前述的图1~图5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6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6对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1、S1x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步骤S1中,当剩余时间T大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0的情况下(S1:是),前进至步骤S1a。
在步骤S1a中,控制机构8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2(例如3小时)。
当剩余时间T小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2的情况下(S1a:是),前进至步骤S2的加热杀菌工序A。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步骤S1a中,当剩余时间T不小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2的情况下(S1a:否),执行步骤S2b的加热杀菌工序B。
此外,步骤S1a的判定条件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先设定的条件”。
【加热杀菌工序B】
图7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杀菌工序B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7对加热杀菌工序B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加热杀菌工序B是直至过渡到最终工序A为止都间歇性地反复进行加热杀菌的工序。
在步骤S201中,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对锅状容器5与被收纳于锅状容器5内的被烹调物进行加热。
接下来,在步骤S202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5。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5的情况下(S202:否),返回步骤S201。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5的情况下(S202:是),计时机构7开始计测经过时间B(S203)。
接下来,在步骤S204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θ4以下。该温度θ4比温度θ5低。
当温度θ为温度θ4以下的情况下(S204:是),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S205),并前进至步骤S208。
当温度θ不为温度θ4以下的情况下(S204:否),在步骤S206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6。该温度θ6比温度θ5高。即,存在θ4<θ5<θ6的关系。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6的情况下(S206:是),在步骤S207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208。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6的情况下(S206:否),前进至步骤S208。
即,在步骤S204~S207的动作中,控制机构8控制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以使得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为温度θ4以上θ6以下。
此外,温度θ4以上θ6以下的温度带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温度带”。
此外,温度θ4、θ5、θ6可以设定为与加热杀菌工序A中的温度θ1、θ2、θ3相同的温度,也可以设定为与之不同的温度。
在步骤S208中,控制机构8判定计时机构7所计测到的经过时间B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B1(例如15分钟)以上。
当经过时间B不为经过时间B1以上的情况下(S208:否),返回步骤S204。
即,控制机构8在直至从加热开始起的经过时间B达到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B1为止的期间,反复进行步骤S204~S207的动作。
此外,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B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经过时间”。
此外,经过时间B1可以设定为与加热杀菌工序A中的经过时间A1相同的时间,也可以设定为与之不同的时间。
在步骤S208中,当经过时间B为经过时间B1以上的情况下(S208:是),前进至步骤S209。
在步骤S209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例如13:00)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预约19:00”,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此处为6小时)。进而,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3(例如2.25小时)。
当剩余时间T大于剩余时间T3的情况下(S209:是),前进至步骤S210。
当剩余时间T不大于剩余时间T3的情况下(S209:否),前进至步骤S214。
在步骤S210中,计时机构7开始计测经过时间C,并前进至步骤S211。
在步骤S211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212。
在步骤S212中,控制机构8判定计时机构7所计测到的经过时间C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C1(例如2小时)以上。
当经过时间C不为经过时间C1以上的情况下(S212:否),返回步骤S211。
当经过时间C为经过时间C1以上的情况下(S212:是),前进至步骤S213。
在步骤S213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例如15:00)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预约19:00”,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此处为3小时)。进而,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4(例如1小时)以下。
当剩余时间T为剩余时间T4以下的情况下(S213:是),前进至步骤S214。
当剩余时间T不为剩余时间T4以下的情况下(S213:否),返回步骤S201。
即,在通过步骤S201~S208进行了加热杀菌之后,当剩余时间T比T3长的情况下,在经过时间C1的期间停止加热。之后,当剩余时间T不为T4以下的情况下,再次返回步骤S201,并通过步骤S201~S208进行加热杀菌。
在步骤S214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215。
在步骤S215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例如18:00)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预约19:00”,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此处为1小时)。进而,判断剩余时间T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例如15分钟)以下。此外,剩余时间T1例如设定成与中间工序A的剩余时间T1相同。
当剩余时间T不为剩余时间T1以下的情况下(S215:否),返回步骤S214。
当剩余时间T为剩余时间T1以下的情况下(S214:是),结束加热杀菌工序B的动作。
再次参照图6。
在加热杀菌工序B(S2b)之后,控制机构8执行最终工序A(S4)。
最终工序A(S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2中,当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长的情况下,在加热杀菌工序B中,间歇性地反复进行使锅状容器5的温度在第1经过时间的期间处于第1温度带的加热。
因此,即便当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另一方面,当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短的情况下,仅执行1次通过加热杀菌工序A进行的加热杀菌,因此向加热线圈3通电的电量较少即可,能够节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步骤S1a中,基于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判定过渡至加热杀菌工序A以及中间工序A、或者加热杀菌工序B中的哪一个,但步骤S1a的判定条件不限于剩余时间T。
作为步骤S1a的判定条件,也可以基于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食材种类、烹调方法、自动烹调菜单的信息进行判断。或者,也可以在主体1具备室温传感器11(参照实施方式3),并基于室温进行判断。另外,也可以基于组合上述多个信息而得的信息进行判断。
例如,若室温为高温则腐败的危险性高,因此,当室温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b的加热杀菌工序B。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
另外,当食材种类为米或者蔬菜的情况下,附着有耐热性高且形成芽胞的细菌的可能性高,因此同样执行步骤S2b的加热杀菌工序B。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
另外,当烹调方法为烧烤的情况下,在步骤S2b的加热杀菌工序B中,存在食品烧焦或烤干的可能性,因此执行步骤S2的加热杀菌工序A。由此,烹调不会失败,能够烹得美味。
另外,自动烹调菜单受到食材种类与烹调方法双方的影响,因此若是细菌繁殖的风险大的食材、或者是炖菜等不必担心烧焦的烹调方法,则执行步骤S2b的加热杀菌工序B。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且能够烹得美味。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在中间工序中对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进行保温的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以与实施方式1以及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前述的图1~图7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图8是简要地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具备室温传感器11。室温传感器11探测该加热烹调器100所被配置的位置的周围空气(室温)的温度。室温传感器11所探测到的探测温度D被输出至控制机构8。
其他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图1)相同。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9对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1、S1x与实施方式1相同。
另外,步骤S2的加热杀菌工序A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步骤S2之后,进入步骤S1b。
在步骤S1b中,控制机构8判定室温传感器11的探测温度D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室温D1。此处,室温D1设定成比微生物容易繁殖的温度带(例如30℃~40℃)低的温度。
当探测温度D小于预先设定的室温D1的情况下(S1b:是),进入步骤S3的中间工序A。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步骤S1b中,当探测温度D不小于预先设定的室温D1的情况下(S1b:否),执行步骤S3b的中间工序B。
此外,步骤S1b的判定条件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先设定的条件”。
【中间工序B】
图10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中间工序B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10对中间工序B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中间工序B是在加热杀菌工序A与最终工序A之间以使得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的温度处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带的方式进行保温的工序。
在步骤S301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θ7以下。
当温度θ为温度θ7以下的情况下(S301:是),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S302),并前进至步骤S305。
当温度θ不为温度θ7以下的情况下(S301:否),在步骤S303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8。该温度θ8比温度θ7高。即,存在θ7<θ8的关系。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8的情况下(S303:是),在步骤S304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305。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8的情况下(S303:否),前进至步骤S305。
即,在步骤S301~S304的动作中,控制机构8以使得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为温度θ7以上θ8以下的方式控制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
此外,温度θ7以上θ8以下的温度带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的温度。例如为70℃以上75℃以下。
此外,温度θ7以上θ8以下的温度带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温度带”。
在步骤S305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进而,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例如15分钟)以下。此外,剩余时间T1例如设定成与中间工序A的剩余时间T1相同。
当剩余时间T不为剩余时间T1以下的情况下(S305:否),返回步骤S301。
当剩余时间T为剩余时间T1以下的情况下(S305:是),结束中间工序B的动作。
即,直至剩余时间T成为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1以下为止,锅状容器5内都处于保持温度θ7以上θ8以下的区间的温度带的保温状态。
再次参照图9。
在中间工序B(S3b)之后,控制机构8执行最终工序A(S4)。
最终工序A(S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3中,当探测温度D高于预先设定的室温D1的情况下,在中间工序B中,在加热杀菌工序A与最终工序A之间,以使得锅状容器5的温度处于第2温度带的方式控制加热线圈3,对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进行保温。
因此,即便设置主体1的环境温度高、处于微生物容易繁殖的温度带(30℃~40℃),也能够通过在中间工序B中对锅状容器5内进行保温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
另一方面,当室温低的情况下,由于在中间工序A中不使加热线圈3动作,因此能够节能。并且,在中间工序A中,不进行保温而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通过自然冷却而逐渐冷却,由此能够起到通过索雷特效应(Soret effect)使味道容易地浸入食品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步骤S1b中,基于室温传感器11的探测温度D来判定过渡至中间工序A或者中间工序B中的哪一个,但步骤S1b的判定条件不限于探测温度D。
作为步骤S1b的判定条件,也可以基于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食材种类、烹调方法、自动烹调菜单的信息进行判断。另外,也可以基于组合上述多个信息而得的信息来进行判断。
例如,当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长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b的中间工序B。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
另外,当食材种类为米或者蔬菜的情况下,附着有耐热性高且形成芽胞的细菌的可能性高,因此同样执行步骤S3b的中间工序B。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
另外,当烹调方法为烧烤的情况下,在步骤S3b的中间工序B中,存在食品烧焦或烤干的可能性,因此执行步骤S3的中间工序A。由此,烹调不会失败,能够烹得美味。
另外,自动烹调菜单受到食材种类与烹调方法双方的影响,因此若是细菌繁殖的风险大的食材、或者是炖菜等不必担心烧焦的烹调方法,则执行步骤S3b的中间工序B。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且能够烹得美味。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基于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信息使加热杀菌工序或者最终工序可变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以与实施方式1~3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对与前述的图1~图10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加热烹调器100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1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11对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1、S1x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步骤S1中,当剩余时间T大于预先设定的剩余时间T0的情况下(S1:是),前进至步骤S1c。
在步骤S1c,控制机构8判定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食材是否为蔬菜。
当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食材不为蔬菜的情况下(S1c:是),前进至步骤S2的加热杀菌工序A。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步骤S1c中,当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食材为蔬菜的情况下(S1c:否),执行步骤S2c的加热杀菌工序C。
此外,步骤S1c的判定条件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先设定的条件”。
【加热杀菌工序C】
图12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杀菌工序C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12对加热杀菌工序C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加热杀菌工序C是将加热被烹调物的温度带以及加热时间中的至少一方变更为与加热杀菌工序A不同的值而进行加热杀菌的工序。
在步骤S221中,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对锅状容器5与被收纳于锅状容器5内的被烹调物进行加热。
接下来,在步骤S222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10。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10的情况下(S222:否),返回步骤S221。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10的情况下(S222:是),计时机构7开始计测经过时间D(S223)。
接下来,在步骤S224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θ9以下。该温度θ9比温度θ10低。
当温度θ为温度θ9以下的情况下(S224:是),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S225),并前进至步骤S228。
当温度θ不为温度θ9以下的情况下(S224:否),在步骤S226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11。该温度θ11比温度θ10高。即,存在θ9<θ10<θ11的关系。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11的情况下(S226:是),在步骤S227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228。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11的情况下(S226:否),前进至步骤S228。
即,在步骤S224~S227的动作中,控制机构8以使得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为温度θ9以上θ11以下的方式控制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
此外,温度θ9、θ11中的至少一方为与加热杀菌工序A的温度θ1、θ3不同的值。
在步骤S228中,控制机构8判定计时机构7所计测到的经过时间D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D1以上。
当经过时间D不为经过时间D1以上的情况下(S228:否),返回步骤S224。
即,控制机构8在直至从加热开始起的经过时间D达到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D1为止的期间,反复进行步骤S224~S227的动作。
此外,预先设定的经过时间D1为与加热工序A的经过时间A1不同的值。
在步骤S228中,当经过时间D为经过时间D1以上的情况下(S228:是),结束加热杀菌工序C的动作。
再次参照图11。
在加热杀菌工序C(S2c)之后,控制机构8执行最终工序A(S4)。
最终工序A(S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此处,与能够进行微生物的杀菌的温度与时间的条件相比,使加热杀菌工序C的温度θ9与经过时间D1的组合中的温度高且时间长,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杀菌。
另外,通过使温度θ9和经过时间D1为与食材对应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能够提高美味度。
例如,若食材为蔬菜,通过并非在蔬菜发生硬化的温度带即60℃~70℃、而是在80℃加热15分钟,能够使蔬菜成为柔软的状态。因此,在加热杀菌工序C中,例如将温度θ9设定为80℃,将经过时间D1设定为15分钟。
此外,也可以与步骤S1c的条件对应地变更温度θ9与经过时间D1。
例如,在步骤S1c中,判定食材是否为牛奶,当食材为牛奶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杀菌工序C。由于若将牛奶以高温进行加热则会产生独特的气味,因此优选尽可能以低温例如63℃加热30分钟。因此,在加热杀菌工序C中,例如将温度θ9设定为63℃,将经过时间D1设定为30分钟。
并且,例如在步骤S1c中,当判定食材或者自动烹调菜单为欲防止在最终工序的加热烹调中煮烂或变成软烂的过软口感这一情况的食材或者自动烹调菜单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杀菌工序C。在该情况下,通过特意以60℃~70℃加热15分钟,能够同时实现热烫(blanching)和加热杀菌。因此,在加热杀菌工序C中,例如将温度θ9设定为60℃~70℃的任意的值,将经过时间D1设定为30分钟。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食材、烹调方法、自动烹调菜单对应地变更第1经过时间以及第1温度带中的至少一方来执行加热杀菌工序C。
因此,能够进行与食材、烹调方法、自动烹调菜单对应的合适的加热杀菌。因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能够烹得美味。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变更了加热杀菌工序的温度与经过时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变更最终工序的动作。
例如,参照图13对与自动烹调菜单对应地变更最终工序的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预约烹调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13对预约烹调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1、S1x与实施方式1相同。
另外,步骤S2的加热杀菌工序A以及步骤S3的中间工序A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步骤S3之后,进入步骤S1d。
在步骤S1d中,控制机构8判定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自动烹调菜单是否为炖。
当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自动烹调菜单不是炖的情况下(S1d:是),进入步骤S4的最终工序A。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步骤S1d中,当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自动烹调菜单是炖的情况下(S1d:否),执行步骤S4b的最终工序B。
此外,步骤S1d的判定条件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先设定的条件”。
【最终工序B】
图14是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最终工序B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参照图14对最终工序B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最终工序B是以将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温度带的方式进行控温加热的工序。例如,当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自动烹调菜单为炖的情况下,按照适于炖的加热方式对锅状容器5进行控温加热。
在步骤S401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θ12以下。
当温度θ为温度θ12以下的情况下(S401:是),控制机构8向加热线圈3通电(S402),并前进至步骤S405。
当温度θ不为温度θ12以下的情况下(S401:否),在步骤S403中,控制机构8判定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温度θ13。该温度θ13比温度θ12高。即,存在θ12<θ13的关系。
当温度θ大于温度θ13的情况下(S403:是),在步骤S404中,控制机构8切断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并前进至步骤S405。
当温度θ不大于温度θ13的情况下(S403:否),前进至步骤S405。
即,在步骤S401~S404的动作中,控制机构8以使得锅底温度传感器4所探测到的温度θ为温度θ12以上θ13以下的方式控制向加热线圈3的通电。
此外,温度θ12以上θ13以下的温度带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3温度带”。
在步骤S405中,控制机构8根据当前时刻与利用操作显示部15预约设定的烹调结束时刻,计算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进而,判定剩余时间T是否为0分钟以下。
当剩余时间T不为0分钟以下的情况下(S405:否),返回步骤S401。
当剩余时间T为0分钟以下的情况下(S405:是),结束最终工序B的动作。
即,直至剩余时间T变为0分钟以下为止,进行将锅状容器5内保持在温度θ12以上θ13以下的区间的温度带的控温加热。
再次参照图13。
在最终工序B(S4b)之后,控制机构8结束预约烹调工序。
这样,在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自动烹调菜单为炖的情况下,在最终工序B中,以将锅状容器5的温度保持在θ12~θ13的区间的温度带的方式进行控温加热。
因此,即便是像炖那样粘稠而容易烧焦的食品也能够防止烧焦,因此能够美味地完成。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最终工序A的变形例,叙述了在最终工序B中进行控温加热的方法,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作为最终工序A的变形例,也可以改变在最终工序A的步骤S41(图5)中向加热线圈3通电的通电量。
此外,步骤S1c以及S1d中的判定条件并不仅限于食材种类、自动烹调菜单,也可以基于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利用操作显示部15设定的加热时间、烹调方法的信息、或者室温传感器11所探测到的探测温度D进行判断。另外,也可以基于组合上述多个信息而得的信息进行判断。
例如,在步骤S1c中判定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当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长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杀菌工序A或者加热杀菌工序C中的、加热温度高或加热时间长的加热杀菌工序。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
另外,在烹调方法为烧烤的情况下,若加热温度高或加热时间长,则存在食品烧焦、烤干的可能性。因此,在步骤S1c中判定烹调方法,当烹调方法为烧烤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杀菌工序A或者加热杀菌工序C中的、加热温度低或加热时间短的加热杀菌工序。由此,烹调不会失败,能够烹得美味。
另外,自动烹调菜单受到食材种类与烹调方法双方的影响,因此,若是细菌繁殖的风险大的食材、或者是炖菜等不必担心烧焦的烹调方法,则执行加热杀菌工序A或者加热杀菌工序C中的、加热温度高或加热时间长的加热杀菌工序。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能够烹得美味。
另外,若室温高则腐败的危险性高,因此,当室温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杀菌工序A或者加热杀菌工序C中的、加热温度高或加热时间长的加热杀菌工序。由此,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
并且,例如在步骤S1d中判定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当至预约烹调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T长的情况下,食品与调料接触的时间长,因此最终工序无需进行长时间加热。因此,也可以使最终工序A或者最终工序B的烹调时间变短。
另外,当食材种类为容易煮烂的食品(例如土豆)的情况下,执行最终工序B来进行控温加热。或者在最终工序A的步骤S41中减小加热线圈3的电力。由此,烹调不会失败,能够美味地完成。
另外,当烹调方法为烧烤的情况下,若加热温度高则存在烧焦、烤干的可能性。因此,在步骤S1d中判定烹调方法,当烹调方法为烧烤的情况下,执行最终工序B来进行控温加热。由此,烹调不会失败,能够美味地完成。
另外,若室温高则腐败的危险性高,因此在步骤S1d中判定室温,当室温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将最终工序B的温度θ12以及θ13设定得较高。由此能够提高杀菌性能而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对基于预先设定的条件使加热杀菌工序、中间工序、最终工序中的一个可变的预约烹调工序进行了叙述,但也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条件使加热杀菌工序、中间工序、最终工序中的两个以上的工序可变。
【锅状容器5的变形例】
接下来,对锅状容器5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锅状容器5也可以具备将锅状容器5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及切断该连通的机构。其一个例子如图15所示。
图15是简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100的锅状容器5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盖体10具备对通气口10a进行开闭的通气阀22。
通气阀22例如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状衬垫构成。
若锅状容器5被加热,则锅状容器5内的食材以及空气被加热。由此,在锅状容器5内,产生源自食材的水蒸气、且空气膨胀,由此,锅状容器5内的压力上升。若锅状容器5内的压力上升,则通气阀22通过该压力被推起,成为通气口10a打开的状态、即锅状容器5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状态(图16)。
若锅状容器5的加热停止,则锅状容器5内的水蒸气以及空气冷却,压力下降,将通气阀22推起的力消失。由此,成为通气口10a关闭的状态、即锅状容器5的内部与外部的连通被切断的状态(图17)。通过使锅状容器5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锅状容器5内进一步成为减压状态,通气阀22与通气口10a之间的密接性提高,因此锅状容器5内的气密性也提高。
这样,若停止加热,则利用通气阀22关闭通气口10a,由此能够卫生地保存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
具体而言,在加热杀菌工序中,通过加热对成为腐败以及食物中毒的原因的细菌进行杀菌,之后,在中间工序中,关闭通气阀22以将锅状容器5内密闭并进行保持。由此,在中间工序中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细菌通过通气口10a混入锅状容器5内,结果,能够进一步防止因细菌而导致的食品的腐败。
另外,若在加热杀菌工序中锅状容器5内充满从食材产生的水蒸气,则之后在中间工序中所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锅状容器5内成为大致真空状态。结果,在中间工序中,还能够抑制食品的因氧化而导致的劣化(例如变色)。
此外,此处说明的将锅状容器5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及切断该连通的机构的具体结构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通过与通电状态(接通或者断开)对应地使阀体动作来对通气口10a进行开闭,只要能够将锅状容器5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及切断该连通即可,具体结构并无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示出了在常压下进行加热的烹调器的例子,但也可以为压力式。如果能够进行压力加热,则能够将锅状容器5内保持为100℃以上的高温,因此杀菌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与无预约的烹调工序相比,预约烹调工序加热的时机多,因此也可以设置对锅状容器5内的食品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由此,能够防止预约烹调工序中的烧焦,能够进一步抑制烹调失败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食材的不同,存在因长时间加热而导致美味度降低的情况。例如佐料等调味品会因加热而辣味或香味减少。因此,例如也可以在盖体10设置罐,并在最终工序中将该罐内的食材投入锅状容器5内。
另外,也可以在加热烹调器100的主体1具备与高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或者便携式信息通信终端等进行通信的通信机构,以使得能够在预约设定后变更预约烹调结束时刻。这样,即便当外出目的地发生突然的预定变更时,也能够在回家后立刻食用刚刚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
另外,代替能够在预约设定后变更预约烹调结束时刻、或者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预约设定后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例如,在回家时间比当初的预计晚的情况下,通过追加执行加热杀菌工序,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锅状容器5内的食材腐败的风险。另外,当在开始加热杀菌工序之后追加忘记放入锅状容器5内的食材的情况下,也再一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由此,即便在所追加的食材附着有细菌,也能够通过再次执行的加热杀菌工序来进行杀菌。
用于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的构成例如下所述。
作为一个例子,在加热烹调器100的主体1设置与高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便携式信息通信终端等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机构。进而,若通信机构接收到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的指示执行加热杀菌工序的信号,则控制机构8基于该信号来执行加热杀菌工序。若在执行一次加热杀菌工序之后接收到上述的信号,则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用者能够从外出目的地进行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的设定。
作为其他的例子,能够在加热烹调器100设置探测盖体10的开闭状态的盖开闭传感器,并基于盖开闭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具体而言,在从开始加热杀菌工序起到过渡至最终工序为止的期间,若盖开闭传感器探测到盖体10打开或者关闭的情况,则控制机构8执行加热杀菌工序。例如,若在执行加热杀菌工序之后的中间工序中盖体10开闭,则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这样,即便使用者未进行用于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的设定,也自动地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因而,能够节省使用者的操作的劳力,另外,不必担心使用者忘记设定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
另外,作为其他的例子,在操作显示部15设置用于供使用者指示进行加热杀菌工序的执行指示的操作按钮等输入部,若在该输入部输入加热杀菌工序的执行指示,则控制机构8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这样,使用者能够在任意的时机再次执行加热杀菌工序。另外,与设有通信机构、盖开闭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供廉价的加热烹调器100。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能够在开始最终工序之前搁置最终工序的执行、或者在最终工序的执行过程中暂时停止加热。例如,在加热烹调器100的主体1设置与高功能手机等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机构。进而,若通信机构接收到从通信终端发送来的指示暂时停止最终工序的信号,则控制机构8基于该信号,在执行了直至即将执行最终工序之前的工序为止的工序之后,搁置最终工序的执行。或者,若在最终工序的中途通信机构接收到上述信号,则控制机构8将执行过程中的最终工序暂时停止。这样,能够实现以下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在回家途中进行购物,并将通过此次购物筹备的食材追加加入到最终工序搁置或者暂时停止的锅状容器5中,之后重新执行最终工序。此外,也可以代替通信机构、或者除此之外,在操作显示部15设置输入部,并基于使用者对该输入部的输入而搁置或者暂时停止最终工序的执行。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接收开始最终工序的执行开始指示,一旦接收到执行开始指示则立刻执行最终工序。例如,在操作显示部15设置“立刻完成”按钮等输入部,若按下该“立刻完成”按钮,则即便此时正在执行加热杀菌工序、中间工序等最终工序以外的工序,控制机构8也将这些工序中止,并过渡至最终工序。这样,当想在比预约烹调结束时刻早的时刻食用所烹调的食物时,能够迅速执行最终工序,因此能够提供使用便利性好的加热烹调器100。此外,作为接收立刻开始最终工序的指示的机构,也可以代替设置于操作显示部15的输入部、或者除此之外,设置接收来自通信终端的信号的通信机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1~4中对具有锅状容器的加热烹调器100的构成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例如还适用于烤箱、微波炉、烤架(grill)等。

Claims (6)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
加热机构,该加热机构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操作部,该操作部至少输入包括烹调结束时刻在内的预约设定;以及
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与所述预约设定对应地控制所述加热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构成为进行如下的加热杀菌:在被输入了所述预约设定时,以使得所述被加热物的温度在第1经过时间的期间处于第1温度带的方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从而对所述被加热物内的食品进行杀菌,
并且所述加热机构构成为进行如下的最终加热:以使得与所述预约设定对应的烹调在所述烹调结束时刻完毕的方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探测该加热烹调器所被配置的位置的周围空气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通信机构或者输入部,该通信机构输入所述加热杀菌的执行指示,该输入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
当输入所述加热杀菌的执行指示时,即便是在已执行所述加热杀菌之后,也再次执行所述加热杀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盖开闭传感器,该盖开闭传感器探测所述被加热物的盖的开闭状态,
当所述盖开闭传感器探测到所述盖的打开或者关闭时,即便是在已执行所述加热杀菌之后,也再次执行所述加热杀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通信机构或者输入部,该通信机构输入所述最终加热的暂停指示,该输入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
当输入所述最终加热的暂停指示时,如果是在执行所述最终加热之前则搁置该最终加热的执行,如果是在执行所述最终加热的过程中则暂时停止该最终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通信机构或者输入部,该通信机构输入所述最终加热的执行开始指示,该输入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
当输入所述最终加热的执行开始指示时,即便是在执行除所述最终加热以外的工序的过程中,也开始所述最终加热。
CN201420635947.5U 2013-10-29 2014-10-29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2046178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3/079271 2013-10-29
PCT/JP2013/079271 WO2015063863A1 (ja) 2013-10-29 2013-10-29 加熱調理器
JPPCT/JP2014/076658 2014-10-06
PCT/JP2014/076658 WO2015064307A1 (ja) 2013-10-29 2014-10-06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17869U true CN204617869U (zh) 2015-09-09

Family

ID=5300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9101.4A Active CN105706526B (zh) 2013-10-29 2014-10-06 加热烹调器
CN201420635947.5U Active CN204617869U (zh) 2013-10-29 2014-10-29 加热烹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9101.4A Active CN105706526B (zh) 2013-10-29 2014-10-06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80974B2 (zh)
CN (2) CN105706526B (zh)
TW (2) TWI566724B (zh)
WO (2) WO2015063863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4500A (zh) * 2015-11-22 2017-05-31 邬惠林 智能温控高压杀菌烧油锅
CN108255089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24117A (zh) * 2017-01-20 2018-07-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抑菌控制系统及方法和抑菌烹饪器具
CN108324084A (zh) * 2017-01-20 2018-07-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保温控制系统及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8415299A (zh) * 2017-02-09 2018-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器的预约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
CN108618626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利用超声波预约保鲜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烹饪器具
CN108937522A (zh) * 2017-05-27 2018-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20020A (zh) * 2017-04-10 2019-11-29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调理器、行动终端装置、调理预约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11065298A (zh) * 2017-09-13 2020-04-24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12075824A (zh) * 2019-06-12 2020-12-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预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4173B2 (ja) * 2015-06-09 2020-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6704829B2 (ja) * 2016-10-12 2020-06-03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調理器
CN108415310B (zh) * 2017-02-09 2022-10-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
CN108415304B (zh) * 2017-02-09 2020-07-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18627B (zh) * 2017-03-20 2021-05-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杀菌组件、杀菌控制方法、杀菌控制系统和烹饪器具
CN108617919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预约保鲜方法及预约保鲜装置
CN111265103B (zh) * 2018-12-04 2022-08-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2075825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93449B (zh) * 2020-05-22 2023-06-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37721B (zh) * 2024-03-06 2024-05-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长时间预约制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825A (ja) * 1983-07-07 1985-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H01292788A (ja) * 1988-05-19 1989-11-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熱装置
JP2921418B2 (ja) * 1994-03-29 1999-07-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米飯保温器
JPH09237679A (ja) * 1996-02-28 1997-09-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調理器
JPH1197164A (ja) * 1997-09-18 1999-04-09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加熱調理方法
JP2000106271A (ja) * 1998-09-29 2000-04-11 Hitachi Hometec Ltd 電磁調理器
JP2000220845A (ja) * 1999-02-01 2000-08-08 Sharp Corp 加熱調理装置
JP2001070149A (ja) * 1999-09-07 2001-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03108183A (ja) * 2001-09-28 2003-04-11 Toshiba Corp 音声制御装置及び加熱調理器
JP2004079216A (ja) * 2002-08-09 2004-03-11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4081413A (ja) * 2002-08-26 2004-03-18 Sharp Corp 炊飯器
US20040247763A1 (en) * 2003-06-09 2004-12-09 Shull James Daniel Method for preparing a fully cooked, oven roasted shelf stable meat product
JP2005058565A (ja) * 2003-08-18 2005-03-10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式圧力鍋
KR100613248B1 (ko) * 2004-10-01 2006-08-21 주식회사 로닉 가정용 죽 제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죽 제조방법
JP2006102204A (ja) * 2004-10-06 2006-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理装置
JP5804233B2 (ja) * 2006-05-14 2015-11-04 河野 武平 マイクロ波の波長を、磁性体によって波長転換するとき、加熱する物質が持つ熱吸収波長と最適温度に合わせて、磁性体を選択し最適温度のなかで波長の領域とその密度を高めて加熱加工、熱処理を行う方法並びに赤外線、遠赤外線エネルギーのトンネル効果の構造を示す。
CN100493424C (zh) * 2007-07-20 2009-06-0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煮汤/粥的电饭煲及其烹饪方法
JP2010035858A (ja) * 2008-08-06 2010-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炊飯器
JP5188519B2 (ja) * 2010-01-20 2013-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1876680U (zh) * 2010-07-09 2011-06-22 劳刚锋 一种烹饪器具定时加热控制系统
JP2013202071A (ja) * 2012-03-27 2013-10-07 Panasonic Corp 炊飯器
FR2996529B1 (fr) * 2012-10-04 2014-11-28 Ovoteam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d'emballage d'œufs poches, et produit correspondant.
CN104172010A (zh) * 2014-09-04 2014-12-03 长治市绿森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西红柿鸡蛋卤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9539A (zh) * 2014-12-08 2015-04-08 王林林 一种营养蜜番茄罐头的加工工艺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4500A (zh) * 2015-11-22 2017-05-31 邬惠林 智能温控高压杀菌烧油锅
CN108255089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24117A (zh) * 2017-01-20 2018-07-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抑菌控制系统及方法和抑菌烹饪器具
CN108324084A (zh) * 2017-01-20 2018-07-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保温控制系统及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8415299A (zh) * 2017-02-09 2018-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器的预约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
CN108618626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利用超声波预约保鲜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烹饪器具
CN110520020A (zh) * 2017-04-10 2019-11-29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调理器、行动终端装置、调理预约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08937522A (zh) * 2017-05-27 2018-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37522B (zh) * 2017-05-27 2021-02-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65298A (zh) * 2017-09-13 2020-04-24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12075824A (zh) * 2019-06-12 2020-12-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预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75824B (zh) * 2019-06-12 2021-10-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预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6526B (zh) 2019-08-09
CN105706526A (zh) 2016-06-22
JP6080974B2 (ja) 2017-02-15
WO2015064307A1 (ja) 2015-05-07
TW201515617A (zh) 2015-05-01
TW201531273A (zh) 2015-08-16
JPWO2015064307A1 (ja) 2017-03-09
TWI566724B (zh) 2017-01-21
TWI617269B (zh) 2018-03-11
WO2015063863A1 (ja)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7869U (zh) 加热烹调器
CN106551630B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烹饪器具的焖烧控制方法
CN102687990B (zh) 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
CN108338657B (zh) 烹饪器具
CN109793421B (zh) 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压力烹饪器具
CN111381503A (zh) 一种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5636484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7752722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JP2004363005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9419327B (zh) 压力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JP2017000390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8355192U (zh) 带巴氏消毒功能的电饭煲及装置
JP2014128729A (ja) 炊飯器
JP4265519B2 (ja) 調理装置
CN109431251A (zh) 一种具有混热养生功效的智能升降火锅
JP6820692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6102204A (ja) 調理装置
CN112120524A (zh) 烹饪器具、加热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693449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24047B (zh) 中途添加饭菜的方法、控制器、控制系统及煮饭设备
KR101221889B1 (ko) 살균 보관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921418B2 (ja) 米飯保温器
CN219920871U (zh) 一种能控制加热功率的隔水炖锅
CN114246449B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智能控制方法
JP6425733B2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